一本书读完人类音乐的历史(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12-08 17:52:36

点击下载

作者:崔佳

出版社: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一本书读完人类音乐的历史

一本书读完人类音乐的历史试读:

版权信息书名:一本书读完人类音乐的历史作者:崔佳排版:青杨出版社: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出版时间:2014-12ISBN:9787515811307本书由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授权北京当当科文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制作与发行。— ·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 —序 言

这一天,人类的祖先从自然界中感受到一种美妙的声音,也许这是物体间不经意的碰撞,或者是一声落雨。这种美妙的声音,使原本单调的生活平添了不少情趣,于是人们为了挽留和随时享受这种美妙声音,便发明了最早的乐器,尽管那时还没有音乐的概念。

音乐的诞生,始于自然,始于人类最原始的生活。尽管地球分七洲,语言文字不同,但是音乐却是相通的,不管你是何族何种,在音乐面前,都是一样的沉醉。这种奇妙魔力或许只有音乐才具备。

人类对于音乐,最初只是简单的模仿自然之声,但随着认识的深入,人们开始“创造”声音,于是乐器在这种环境中孕育而生。乐器的发明,是人类音乐发展史上一次重大的进步,正是它们的诞生,才让余音绕梁经久不息。

从上古至近代的悠久岁月中,中华民族创造了优秀的音乐文化。中国音乐长达数千年的发展过程,我们可以分为秦汉以前音乐、汉唐时期音乐、宋元明清音乐和中国近现代音乐等。

秦汉以前是中国音乐的形成时期,周代音乐文化高度发达,这个时期,最具有代表性的音乐艺术是钟鼓乐队,著名的爱国诗人屈原曾根据楚地的祭祀歌曲编成《九歌》。

汉唐时期是中国音乐的新生期,中国音乐在这一时期变化显著,随着西域音乐和天竺音乐传入中原,形成了音乐国际化的新乐风,中国音乐也开始走向了世界。

宋元明清时期,是中国音乐的整理时期,这一时期的音乐文化与普通的平民阶层保持着密切的关联,呈现出世俗性和社会性的特点。其代表性音乐艺术形式是戏曲音乐。

进入近代,中国历经了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五四运动”,以及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音乐文化交织着传统音乐和欧洲传入的西洋音乐,但音乐文化的发展是以民主,科学为主要潮流的,特别在“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影响下,我国开始兴起了传播西洋音乐,改进国乐的音乐活动,并建立起了音乐社团,专业音乐教育最初就是在这些音乐社团发展起来的。

新中国成立,中国音乐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很多反映时代变化的音乐作品踊跃出现,特别是改革开放之后,中国音乐积极与世界音乐相融合,开始了多样化发展的趋势。

西方音乐不同于中国音乐,它始于基督教音乐。西方音乐作为传播信仰的工具,依附于宗教仪式得到迅速发展。

欧洲进入中世纪,由于四分五裂,各地的宗教圣咏音乐也不统一。公元590年格列高利出任教皇,他派人收集整理各地宗教音乐,统一了罗马教会的圣咏音乐,重建起罗马教会唱歌学校。此时的圣咏音乐就以他的姓氏命名,称为格列高利圣咏或称素歌。

14世纪教皇力量衰落,世俗文化抬头,出现人文主义萌芽,欧洲社会兴起了文艺复兴,世俗音乐得到空前发展,意大利产生了牧歌,法国产生了世俗声乐复调歌曲尚松,德国产生了同为复调形态的利德,西班牙产生了比良西科,英国的维吉那琴音乐也形成了成熟的风格。

18世纪70年代,古典主义音乐进入鼎盛期。古典主义音乐以莫扎特和贝多芬的作品为代表。这些作曲家音乐表达方式各具千秋,使古典主义音乐不断发展,为人类音乐史做出了贡献。

从19世纪开始,音乐中的浪漫主义因素占据重要地位,音乐史上将此后的100余年,称为“浪漫主义时期”。此时,公开的音乐会成为重要的形态,为取悦听众,音乐家们追求高超的技巧、富丽堂皇的音响和丰富多彩的风格。歌剧也在这一时期得到的蓬勃发展。

19世纪与20世纪之交,后浪漫主义音乐家把浪漫主义的理想与语言推向极致,激发了年轻一代作曲家的反叛。印象主义为20世纪音乐开启了一条道路,表现主义、原始主义、新民族主义、未来主义交迭出现,使传统的音乐语汇发生巨大变化。在不同政治文化背景和不同音乐观念的支配下,1920年以后的西方音乐更是流派纷呈,风格迥异。

在整个20世纪,西方音乐接受东方文化影响并从中吸取养料,众多亚裔作曲家将鲜明民族特质融入西方音乐的主流中,非洲和拉丁美洲因素也得到重视,西方音乐中的异质文化与日俱增。

今天的人类音乐已空前丰富,并且在人类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不论怎样发展与改变,音乐都始终不渝地美化着人类世界。

于是,在一个明媚的午后,或者是忙碌了一天的傍晚,随着一曲柔美的旋律,可以翻开泛着墨香的文字,一起走进音乐的世界,感受那份穿越时空的天籁。《一本书读完人类音乐的历史》就是这样一本书,它会带你走进音乐发展的历史,体味音乐自始至终的魅力。上篇外国音乐的历史第一章古代音乐的萌芽

从音乐的起源到基督音乐的兴起,这一时期的音乐,称之为古代音乐。

根据历史学家的研究,世界上的文明古国,像中国、波斯、埃及、希伯莱、印度等,都有它们自己民族的音乐起源的传说,我们今天虽无法考证出最早的音乐究竟是在何时由何人所创始,但可以肯定的是,至少在数千年前,人类社会便已出现了音乐,而且在世界上许多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的音乐都在向各自不同的方向发展。古希腊时期的音乐

在人类文明史上,古希腊时期是文明高度繁荣的时期。在这一时期,诞生了许多伟大的音乐艺术作品,这些经典的音乐作品,丰富了人类的音乐史,点缀了人类艺术的长廊。以文明为依托的音乐艺术

约在公元前11—前9世纪,在欧洲的地中海东北部、爱琴海的周边地区,即巴尔干半岛南部、小亚西亚半岛西岸,出现了欧洲历史上第一个高度发动的文明——古希腊文明。优越的气候条件和地理位置使得古希腊的经济、文化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经济上古希腊人除以农牧业生产外,还进行海外贸易、殖民地掠夺等经济活动。

古希腊时期的经济文化高度发展,也为其形成高度文明创造了条件。公元前8世纪,古希腊社会进入了奴隶制的形成时期,奴隶们对古希腊的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正如恩格斯评价说“没有奴隶制,就没有希腊国家,就没有希腊的艺术和科学”。

公元前6世纪,古希腊社会进入雅典民主政治时期——城邦民主制,尽管它是统治阶层范围内的民主,但这种社会氛围无疑为古希腊的各方面发展创造了相对宽松的社会条件,特别是对古希腊文明产生的影响是巨大而深远的。

古希腊文明是西方文明的摇篮,它取得的成就是独特和卓越的。例如:在哲学上,古希腊出现了西方最有影响的三个哲学家苏格拉底(公元前469—前399年)、柏拉图(约公元前427—前347年)、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前322年);文学上出现了著名的《荷马史诗》及《伊索寓言》,以及戏剧上的《悲剧》,建筑方面的柱式造型;在科学方面,古希腊科学家泰勒斯在几何学上创造了巨大的成就;政治上,古希腊建立了世界上最早的民主制国家等等。▲苏格拉底塑像

音乐艺术是古希腊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鉴于音乐的特殊性(即声音是由空气振动产生并传播的,具有转瞬即逝的条件,难以保存流传下来),留下来的古希腊音乐的直接资料极少,我们只能从一些文字资料以及建筑、雕刻上了解当时的音乐文化。这些资料主要包括古希腊哲学家有关音乐的起源、本质、音乐的社会道德作用的理论阐述,以及涉及音乐的古希腊神话故事、传说,譬如记载着歌曲、歌手和乐器的著名史诗《伊利亚特》和《奥德赛》,将戏剧、诗歌、音乐、舞蹈融为一体的《悲剧》。▲史诗《奥德赛》古希腊文明中的音乐元素

古希腊的文化繁荣时期,就是古希腊音乐繁荣发展的时期。这一点,从古希腊的三个文化繁荣时期,即“荷马时代”、“古典时代”和“希腊化时代”中可以看得出来。“荷马时代”,音乐在古希腊的社会生活中占有显著的地位。就是在这一时代,古希腊出现了音乐学校,并出现了很多著名的音乐作品和音乐家,其中代表人物有泰番德尔、莎孚等。“荷马时代”,音乐与古希腊平民的生活息息相关。“荷马时代”在希腊平民中广泛流行,并有平民口头创作的,具有史实基础的史诗《伊里亚特》、《奥德赛》,就是以叙事歌曲为基础而诞生的,音乐与诗歌相结合的产物。

除了流行史诗音乐,“荷马时代”还盛行一种音乐与舞蹈结合在一起的合唱抒情歌,包括赞美神灵的赞美歌、祝贺竞技获胜的庆贺歌以及赞扬英雄人物的颂歌等。“荷马时代”以后的“古典时代”和“希腊化时代”,出现了反映不同地区生活的抒情诗。这种抒情诗通常在一种叫做奥洛斯的乐器伴奏下,用具有不同地区特色的音调歌唱。这些不同地区特色的音调各有其感情表现特点,而古代希腊的调式,就是从这些音调中产生的。▲阿波罗“古典时代”和“希腊化时代”,在有些地区,还出现了不同题材的祭祀歌、饮酒歌、结婚歌、情歌等。希腊神话与音乐

古希腊人对神无比崇拜,学习和研究古希腊历史离不开古希腊神话,而很多神话又是与音乐紧密相连的。譬如,太阳神阿波罗就执掌音乐和诗歌,欧忒耳珀是专门掌管音乐的音乐之神。

古希腊人对音乐怀有一种真诚的敬意,把生活中的各种“美”、“善”都归功于音乐,认为音乐具有一种感召心灵的神奇威力。

音乐在古希腊人生活中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古希腊人认为音乐是人与神相互取悦、联系的媒介,所以在纪念诸神的庆典活动中广泛使用音乐。例如,在古希腊举办的奥林匹克运动会比赛就包括了音乐、舞蹈、戏剧、体育等多方面的比赛,可见音乐在古希腊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十分重要。▲毕达哥拉斯古希腊的音乐理论

古希腊的音乐发展十分繁荣,其音乐理论也蓬勃发展,出现了和谐音程理论和“四音音列”调式等音乐理论。

总结出和谐音程理论是古希腊时期伟大的哲学家和数学家毕达哥拉斯(约公元前580—前500年),他认为宇宙间万物的最基本元素是数,音乐的基本原则也在于数量间的关系。

他研究了琴弦发音的规律,发现当琴弦长度为简单整数比时,发出的声音听起来比较和谐。例如:弦长比为1∶2时,两音的音程关系为八度,听起来十分和谐;弦长比为2∶3时,两音的音程关系为五度,弦长比为3∶4时,两音的音程关系为四度,听起来也比较和谐。当数值进一步增大,发出的声音就不和谐了。他认为只有八度、五度、四度才会发出和谐音程。▲里拉琴

这就是毕达哥拉斯有关音程的《和谐论》理论。这一理论对后来西方音乐理论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四音音列”(或称“四音音阶”)是古希腊音乐的调式的基础。古希腊的音列之所采用四音音列,据记载这是由于古希腊早期的伴奏乐器里拉琴是4根弦的,空弦刚好演奏这四音音列的4个音。

古希腊不同的地区、不同民族的音乐旋律差别很大,在公元前5世纪左右这些不同旋律被逐渐定型为几种典型调式,并以当时的几个重要部落的名字来命名,分别叫多里亚调式、弗里吉亚调式、利地亚调式。

多里亚调式是由两个全音和一个半音构成的四音音列,被认为是庄严、雄壮的调式,多用于当时礼仪中的合唱抒情歌、赞美歌、颂歌;弗里吉亚调式是一个全音、一个半音、一个全音构成的四音音列,被认为最富精神鼓舞的作用;利地亚调式是由一个半音和两个全音构成的四音音列;还有它们的混合调式,如混合利地亚调式是由三个全音构成的四音音列。音列中各音的排列都是由上往下。两个相同调式的四音音列还可以联合构成一个八音音列,例如两个多里亚调式组成一个八音音列。古希腊时期的主要乐器

古希腊时期的主要乐器有弦乐器和管乐器两类,其中弦乐器的代表是里拉琴,管乐器的代表是阿夫洛斯管。

里拉琴是弦乐器中的一种,靠拨弦发声。在乌龟壳上绑上两只牛角,把一根木条架在两个牛角上,4根用羊肠做的弦绑在乌龟壳和木条之间,就制成一把里拉琴。里拉琴后来发展出了许多样式,琴弦的数量也由4根增加到7根至10根。里拉琴以及其改进型基萨拉琴弹奏出的音乐音色柔和,是为歌唱伴奏的乐器。常常用于颂扬阿波罗神有关的音乐活动。

阿夫洛斯管是管乐器中的一种,由两根管子组成,一长一短,各有数个音孔,可以同时发出两个音,音色近似于现代的双簧管,声音洪亮,富有穿透力,是狂欢节和悲剧演出中常用的重要乐器。

需要指出的是,随着古希腊音乐的发展,里拉琴和阿夫洛斯管也常作为独奏乐器单独演奏,约在公元前5世纪以后,在古希腊,里拉琴和阿夫洛斯管的比赛日益流行,出现了许多演奏大师。古罗马时期音乐的衰落

在历史上,古罗马时期是比较动荡的一个时期。当时生活环境不稳定,物质不充盈,人们没有更多的心思来发展音乐艺术,所以,综观整个古罗马时期,音乐的繁荣只不过是昙花一现,很快就衰落下去了。动荡的古罗马时代

古罗马的历史是一部贯串着奴隶和奴隶主之间不断斗争的历史。奴隶制度下的古罗马城市,被帝王贵族装扮得像天之骄子的住所。帝王贵族在城市里过着奢侈豪华的生活,无数奴隶却陷于饥饿贫困状态。

古罗马时期是古代奴隶制度得到充分发展的阶段,也是它的最后一个阶段。这时的社会矛盾十分紧张,大规模的奴隶起义不断爆发,如“斯巴达克奴隶起义”,它就是欧洲古代奴隶社会中最大的一次革命震荡。

在古代罗马爆发的一次又一次奴隶起义,最终摧毁了地中海地区的奴隶制度,奠定了欧洲中世纪封建制度的发展基础。硝烟中残存的艺术

古罗马时期是比较动荡的一个时期。当时生活环境不稳定,物质不充盈,人们没有更多的心思来发展艺术。

古罗马利用和模仿古代地中海区域许多中心地的文化,特别是“希腊化时代”雅典城邦的文化。因此,古代罗马的文化比较混杂。不过,古代罗马也曾起了把“希腊化时代”的文化传播到欧洲其他地区的作用。

公元前3世纪以来,由于古罗马向外扩张,对许多城邦进行了掠夺,古希腊不少艺术宝藏和艺术家被带到了罗马。在罗马出现了大批奴隶身份的希腊艺术家。这些古代希腊的优伶、乐师、歌手成了古代罗马帝王、贵族、奴隶主的奴仆,专供这些统治者消遣作乐。▲尼禄

但是,在动荡的古罗马社会中,民间创作的歌谣、叙事诗、神话故事、谚语等,反映了下层人民多方面的内心感情。统治者们对民间艺术的创作是扼杀不了的。在古罗马的民间狂欢节期间,音乐歌舞表演十分频繁,很多是反映日常生活的歌谣、讽喻诗,如结婚歌、饮酒歌、士兵歌等。古罗马音乐的发展情况

大多数古罗马音乐其实就是希腊音乐在古罗马的翻版。比起古希腊来,古罗马的音乐追求大场面、大声音。

古罗马流行高声歌唱。为此,一些歌唱艺术家每天都练音阶。一些歌手为了能声嘶力竭地喊叫,不得不忍受血管破裂的痛苦。但那些经受住高音阶考验的人,会获得名誉、金钱,甚至权力。

古罗马人偏爱大型乐器。在奥古斯都时代,古希腊的阿夫洛斯管发展成为一种很大型的乐器。阿米阿努斯·马尔切利努斯,一个社会趋势的观察家和作家,在书中对阿夫洛斯管有过“像马车一样大的里拉琴”的记载。这么大的琴,发出声音肯定不好听。

对于这样的大乐器演奏,古罗马人仍然感到不满足,他们发明了大乐器的大合奏,例如“交响乐”大合奏,发出的声音简直骇人听闻。据塞内加(公元前4—公元65)记载:有时的大合奏,台上的歌手比观众席上的听众还多。托勒密二世记述了在亚历山大里亚宫廷中列队唱赞美诗的情形:有600人参与,其中300人弹奏金制的竖琴。这种场面必定是富丽堂皇的,却不一定能愉悦听众。

古罗马人甚至训练奴隶成为演奏者和表演者。据说一个叫作克利索公努斯的人,他的奴隶中就有很多音乐演奏者和表演者,以致他的宅邸附近不分昼夜地回荡着乐器和歌咏的喧嚣声。

相比较于古希腊人对于音乐的高雅趣味,古罗马的观众常常是缺乏教养的,例如,在演奏会上,一个歌手唱错时,公众会起哄表示不满;又如,希腊音乐家的演奏会得增加罗马角斗士的表演才对他们更有吸引力。▲尼禄

古罗马人追求音乐的娱乐性,他们对崇高的艺术原则漠不关心。但这种现象在瓦罗(公元前116—前27)的时代得到改变,在这个时代,音乐学成为一个“教育的要素”,据塞内加和苏埃托尼乌斯的记载,古罗门皇帝尼禄和布里塔尼居斯都有很好的音乐修养。另外几位古罗马皇帝——哈德良(76—138年)、卡拉卡拉(211—217年)、安东尼·庇护(138—161年)、黑利阿加巴卢斯(204—222年)、亚历山大·塞维鲁(约208—235年)——都是技巧娴熟的歌手,而且会弹西塔琴、风琴,有的皇帝还会吹大号。

古罗马皇帝尼禄在公元60年创立了“神圣”节日,音乐演出是其最重要的部分。公元1世纪末,古罗马皇帝图密善发明了“卡匹托尔游戏”,让诗人、音乐家和歌手一起参加比赛。这种游戏——像今天的奥林匹克运动会——每四年举行一次,获胜者直接从皇帝手中接过桂冠和奖品。参赛的艺术家来自非洲和亚洲,他们富有才华,大多数人演奏的是自己创作的作品。

古罗马皇帝尼禄临死之时哀叹:“一个艺术家随我消逝了!”荷马史诗、抒情诗和颂歌《荷马史诗》是西方古代音乐史上的重要作品,古罗马抒情诗和颂歌是西方音乐史上非常重要的音乐类型,它们的诞生在人类历史上都具有重要的文化意义。荷马史诗

西方音乐最早的文献记载是从《荷马史诗》开始的。《荷马史诗》包括两部大型史诗:《伊利亚特》和《奥德赛》,是用古希腊的爱奥尼亚方言写成的,约在公元前9世纪至公元前8世纪时成书,相传是由小亚细亚的盲人诗人荷马(约前8世纪)记载编纂而成。▲史诗《奥德赛》《荷马史诗》是以公元前12世纪的特洛伊战争为题材。特洛伊战争是以阿伽门农为统帅,远征特洛伊的战争,以最终摧毁特洛伊而结束。《伊利亚特》和《奥德赛》这两部史诗的描写侧重点不同,《伊利亚特》描写了特洛伊战争第10年最后51天的故事,主角为英勇善战的古希腊联军主将阿喀琉斯,《奥德赛》则讲述战后古希腊将领奥德修斯历尽艰辛返回故里的故事。这两部史诗生动反映了公元前12世纪至公元前8世纪的古希腊社会状况,史诗里多次提到音乐,如《伊利亚特》中提到阿波罗和阿喀琉斯都曾弹奏着福尔明克斯琴歌唱;在阿喀琉斯的盾牌上,有一幅画描绘了年轻人在阿夫洛斯管和福尔明克斯琴的伴奏下翩翩起舞的情形;在《伊利亚特》第10卷的开头,失眠的阿伽门农听到特洛伊人在吹奏阿夫洛斯管和绪任克斯……《荷马史诗》采用扬抑抑格六音步诗行写作而成,节奏感强烈,适于吟诵歌唱,可以由民间的游吟诗人边弹里尔琴边吟唱。荷马也许正是一位这样的游吟诗人——当时的职业乐师,他将民间关于特洛伊战争传说的零篇散章收集起来,整理结集,编纂成了这两部历史上最古老的伟大文学巨著。抒情诗

在古风时代(公元前8世纪—公元前6世纪),古希腊原始氏族社会解体,个体家庭成为社会的主要组成部分,人们的集体意识逐渐淡漠,开始倾心于个人情感表达的艺术形式,抒情诗歌应运而生,这一时期因此被称为“抒情时代”。“抒情诗”原指和着里尔琴而唱的诗歌,由抒情诗人自创自唱,分为笛歌和琴歌两种,笛歌用阿夫洛斯管伴奏演唱,琴歌用里尔琴伴奏演唱。

公元前7世纪著名的琴歌诗人有泰尔潘德,他用基萨拉琴为诗歌伴奏,并将琴弦从四根增加到七根,他的抒情诗歌采用荷马史诗特有的扬抑抑格六音步格律写作。公元前6世纪,同执诗坛和乐坛牛耳的是诗人阿尔凯奥斯(约前620—约前580年)和萨福(约前610—约前580年),两人都属于爱琴海累斯博斯岛的氏族贵族阶层。阿尔凯奥斯写作了10卷英雄颂歌、爱情诗歌和饮酒歌,他还是“阿尔凯奥斯诗体”的创始人,这是拉丁诗歌的一个重要诗体。萨福是抒情时代的著名女诗人,她活跃于累斯博斯岛的诗乐社团中,教授和组织当地的贵族女子作诗和歌唱,享有盛名,许多人不远千里慕名而至,向他学习。萨福作品有抒情诗9卷,大部分是恋爱情歌和家庭题材,反映了当时贵族的艺术趣味,但只有两首诗完整传世。她创造了“萨福诗体”,这种诗体由四行诗组成,前两行各包含五个音步,和包含两个音步的第四行押另一个韵。德国诗人汉斯·施密特按照这种诗体写过一首《萨福体歌谣》,后由勃拉姆斯作曲,并流传于世。从它古色古香的诗句和旋律中,可以隐约想象到2600年前萨福诗歌的风韵。▲萨福颂歌

颂歌是为重大仪式写作的诗歌,采用华美的合唱形式演唱,并伴有舞蹈和乐器演奏。著名的颂歌形式有太阳神颂歌、酒神颂歌和合唱颂歌。太阳神颂歌是祭献太阳神阿波罗的合唱曲,风格庄严,常用基萨拉琴伴奏;酒神颂歌是人们为崇祀酒神狄俄尼索斯所唱的诗歌,风格狂放,常用阿夫洛斯管伴奏。

著名的合唱颂歌诗人有阿尔克曼(公元前7世纪末)、斯特西科罗斯(公元前632—前556年)等。诗人品达罗斯(公元前518—约前438年)写有合唱抒情诗17卷,有4卷44首颂歌存世,其内容歌颂在奥林匹亚体育竞技赛中获奖的胜利者和他们的城邦。品达罗斯的诗歌结构以“品达罗斯颂歌体”而著称,他的作品代表了古希腊合唱颂歌的最高峰。古代音乐中的悲剧和喜剧 悲剧和喜剧不是现代社会的产物,远在远古时代,它们就已经诞生了。悲剧和喜剧不仅丰富了当时人们的音乐生活,对于古代音乐的发展,也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悲剧

悲剧是由古希腊的酒神颂歌发展而来。“悲剧”一词的希腊文是“羊”和“颂歌”的结合,这与早期悲剧演出中附加的“羊人剧”有关。所谓“羊人剧”,是指在公元前6世纪,酒神节上演唱酒神颂歌的合唱歌队队员披着山羊皮,模仿酒神侍从萨蒂尔的样子,表演插科打诨的轻松短剧,以调节剧场气氛。

古希腊悲剧的含意在于“严肃”,常取材于神话传说和荷马史诗,主题常是英雄人物与不可抗拒命运之间的冲突,表达了古希腊人民同命运作斗争的坚强意志。▲索福克勒斯塑像

古希腊悲剧一开始只有合唱队队员,并没有专职演员。公元前530年左右,在合唱歌队演唱酒神颂歌的基础上,诗人泰斯庇斯(前6世纪)自扮一个角色,与合唱歌队对话,这是悲剧中的第一个演员。埃斯库罗斯引入了第二个演员,索福克勒斯则引入了第三个演员,这才真正形成悲剧。悲剧的演出发展到三个演员同时登台时,常采用吟诵的“朗诵调”来解释剧情,此时演员必须面戴假面具,脚穿高底靴,女角则由男演员饰演,一人可扮演几个角色。大型的悲剧演出中有歌队演唱,用阿夫洛斯管伴奏,演出地点也移至可容纳数万人的半圆形露天剧场。

著名的悲剧作家有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和欧里庇得斯,他们被称为“古希腊三大悲剧作家”。

埃斯库罗斯(公元前525—前456年)一生共写作80多部悲剧,有7部保存下来,代表作是《被缚的普罗米修斯》,他的作品以引人入胜的舞台效果、骇人的面具和奇特的服装而著称。埃斯库罗斯在悲剧中率先使用第二个演员,并将合唱歌队减少到12人,使得独唱和对话更加丰富多样,因此他被称为“悲剧之父”。

索福克勒斯(约公元前496—约前406年)出身富裕,曾当选为雅典十将军之一,但他一生大部分时间都在为雅典酒神节写作剧本,共创作约130个剧本,只有7部完整保留,代表作是《俄狄浦斯王》,他的悲剧弃用埃斯库罗斯的连贯三部曲的写法,代之以独立的3部戏剧的写法。他为悲剧演出增加了第三个演员,减少合唱的作用,通过人物间的对话和独唱来加强戏剧效果。

欧里庇得斯(公元前484—前406年),写作了约92个剧本,流传至今的有18部,代表作是《美狄亚》,他进一步减弱合唱在悲剧中的作用,在他的推动下,独唱则日益受到重视,成为戏剧的主要组成部分。喜剧

古希腊喜剧源于酒神祭典上的狂欢歌舞,最初只是俚俗打诨的滑稽剧,公元前6世纪,诗人苏萨里翁对它进行了改造,使之具有诗歌的结构,并由合唱歌队演唱,初具喜剧的形式。

喜剧不像悲剧那么严肃,常有嬉笑怒骂、针砭时弊等方面的内容,其发展可分为旧喜剧、中喜剧和新喜剧三个阶段。最著名的喜剧作家是旧喜剧时期的阿里斯托芬。▲欢里庇得斯

阿里斯托芬(约公元前450—前380年)出身贵族家庭,是苏格拉底和柏拉图的朋友,写作过44部喜剧,现存11部,代表作是《阿卡奈人》和《鸟》。他的作品以引人发笑的荒唐情节、措辞巧妙的对话、嘲弄性的模仿以及合唱队质朴而又富于感染力的歌唱而著称,多为政治性题材。第二章中世纪的音乐

中世纪音乐是指从基督教音乐兴起到文艺复兴之前的这一段历史时期诞生的音乐类型。

许多历史学家认为,在希腊、罗马等古文明之后,中世纪是一段相当长的黑暗期,欧洲的文明在这段时间进步得非常缓慢,然而近年来的研究渐渐地推翻了这种看法,至少在音乐方面,中世纪时期仍有较大的发展,具体表现为:以罗马为中心的基督教音乐,随着基督教的普及,逐渐流传到欧洲各地;除了具有宗教用途的圣歌外,一般的世俗音乐在中世纪时期也日渐发达,这种音乐兴起于骑士之间,然后再发展到百姓社会;乐谱的发明,这是中世纪时期音乐上的另一项重大发展。中世纪时期的乐器流变

中世纪的欧洲,由于工艺制作技术的提高及与周边区域的交流加强,乐器的种类和制作复杂程度都较古希腊、古罗马时期有所发展。管风琴

基督教教会一开始是反对在礼拜仪式中使用乐器的,直到管风琴的出现,这项禁令才被突破。管风琴的前身是古罗马时期的水压风琴,中世纪随着制作技术的提高,在水压风琴的基础上发展出大、中、小规格不等的管风琴。管风琴是一种气鸣乐器,通过音管发声、风箱供气。由于管风琴具有宏大的音量和饱满的音色,特别适合在庄严的气氛中演奏严肃神圣的宗教音乐,因此受到教会的偏爱。各教堂逐渐开始配置中型、大型乃至超大型的管风琴。据载10世纪英国的温切斯特教堂拥有一架能够响彻全城的大型管风琴,它有400根音管,26个风箱,演奏时需70人鼓风。由于大型管风琴造价昂贵,体积庞大,通常要与存放它的教堂同时设计、同时建造,使之成为建筑结构中的特殊部分。

除了这种教堂用的大型管风琴外,中世纪兴盛时期还发展出了供贵族家庭演奏世俗音乐的两种小型管风琴。一种是便携式管风琴,演奏时左手充气,右手按键;另一种台式管风琴,置于桌上,一人充气,另一人演奏。弦乐器

弦乐器中有一种拨弦类乐器,它主要包括古罗马时期继承下来的里拉类古代乐器和中世纪典型拨弦乐器竖琴。另外还有一种琉特琴,它是由阿拉伯人从亚洲带到欧洲的,开始时只有四根弦,后来弦的数目和功能都有很大发展,这种琉特琴在后来的文艺复兴时期非常流行。还有一种索尔特里琴,弹奏索尔特里琴既可以拨弦也可以击弦。

弓弦乐器中有一种叫做“维埃尔琴”的乐器,它一般有5根弦,其中一根是伴音弦,它是后来文艺复兴时期流行的“维奥尔琴”和如今的小提琴的前身。此外还有一种较为奇特的“轮擦提琴”,琴上装有一木轮,靠其转动摩擦琴弦发声。管乐器

管乐器包括横笛、竖笛、肖姆管和短号等。其中短号最为流行,它多为木质,能演奏半音。封建社会鼎盛时期的音乐

12至13世纪,欧洲确立了封建制度,这使生产力得到进一步提高,城市文化迅速发展,文学艺术都有所发展。这种发展在音乐领域中表现为:一方面是封建贵族喜爱的世俗音乐得到了发展;另一方面则是以教堂、修道院为中心的宗教音乐进一步繁荣。而这两者之间又经常互相影响、互相渗透。世俗音乐兴起

这一时期的音乐文化中出现了一个重要现象,即产生了具有一定艺术水平的属于世俗音乐体裁的骑士歌曲。它的产生,具有特定的社会经济文化背景。封建王权和城市力量的增强,促使文化水平较低的世俗贵族阶级要求打破教会对文化的垄断,建立自己的世俗文化。于是,世俗贵族阶级的封建城堡成为了世俗文化中心。十字军东征更加促进了世俗文化的发展,骑士歌曲就是这种新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骑士歌曲是由骑士们创作、演唱的单声部抒情歌曲,发源于法国南部的普罗旺斯,也被称为吟唱诗人歌曲。它的内容多数是表现骑士们向他们所钟爱的女人表达爱情,也有向国王表达忠心的,也有同十字军东征有关的政治内容。在音乐结构上多采用段落分明的分节形式,旋律富于感情色彩,节奏自由,调式接近于现在的大调。当时,在整个欧洲,有代表性的骑士歌曲吟唱诗人有贝尔纳(约1125—1195)、兰伯(不详—1207)、贝尔特朗(约1140—1215)等人。

法国北部骑士歌曲受城市、民间音乐的影响较多,更接近于舞曲,其代表人物有亚当·德拉阿尔(约1250—1306)等人。在德国,骑士歌曲出现稍晚,被称为恋诗歌手歌曲,它受法国骑士歌曲的影响,其内容宗教性较强,音乐有些古板,代表人物有库连贝尔格、瓦尔特(约1170—1230)等人。西班牙有坎蒂加歌曲,意大利有劳达歌曲,与骑士歌曲一样,都是单声部的。

骑士歌曲经历了200多年的发展,随着骑士阶层本身的逐渐没落,至14世纪时便随之衰落了。专业多声部音乐

世俗骑士歌曲发展的同时,在12—13世纪,教堂的专业多声部音乐也获得了重要发展。

随着城市文化的兴起,人们对宗教音乐提出了进一步要求,他们不再满足于粗陋的奥伽侬音乐形式,要求创造更为丰富、优美的新音乐。多声部的复调风格便成为这种新的要求的对象。当时巴黎圣母院成为改造奥伽侬音乐,使它向真正的多声部音乐迈进的重要音乐中心,该音乐中心的影响长达100多年。这就是“巴黎圣母院乐派”。该学派在12世纪下半叶以宗教音乐家莱奥南为代表,在12世纪与13世纪之交;以佩罗坦为代表。

莱奥南将奥伽侬中节奏自由的圣咏旋律,用均匀长时值的办法加以改造,使它成为一种有确定节奏的旋律,称为固定歌调,然后以它为基础,再创作一个新的旋律,二者之间采取反向进行,这样便产生了一种风格新颖的新的音乐结构。它的音色比较丰满,并将听众的注意力引向带有华彩性质的旋律,这样一来,音乐的表现力和审美性质得到了增强。通过这种处理,原来的奥伽侬真正的二声部复调音乐迈进了一步。

佩罗坦的功绩则在于:在莱奥南二声部奥伽侬的基础上创作了三声部、四声部的奥伽侬,其中使用了声部交错进行、声部间的模仿、较小时值的节奏运用等音乐创作手法,并加入了乐器伴奏。

后来,多声部音乐的进一步发展,体现在从奥伽侬分化出来的新的多声部音乐体裁,其中的重要代表有孔杜克图斯和经文歌。

孔杜克图斯的特点是取消了圣咏的固定歌调,而代以作曲家自己创作的旋律。这种旋律的节奏已不再是长时值的形态,而是与上方声部相接近,显得很活跃。这样一来,音乐就在更大程度上摆脱了格里高利圣咏的束缚,在表现作曲家个人的情感上有了较多的可能性。

经文歌的特点是在节奏化了的固定歌调上,加上了一个与固定歌调的词不同的新词声部。开始时这两种音乐体裁都是用拉丁文来表现宗教内容,后来新声部的内容世俗化了,拉丁文也被当地民族语言所取代。

骑士歌曲、世俗性城市歌曲的因素渗入了新声部旋律,于是形成了一种拉丁文与民族语言、宗教音乐与世俗音乐相混合的综合体。这种新的音乐体裁和风格,标志着随着世俗音乐向宗教音乐的不断渗透,以格里高利圣咏为核心的奥伽侬已经解体,真正专业化的多声部复调音乐已经诞生。这是这一时期音乐在风格、技法发展上的一个重要的历史突破。游吟诗人与流浪艺人

游吟诗人和流浪艺人是在中世纪的生活背景下产生的特殊人群,他们依靠自己音乐方面的才华,为上层社会服务。游吟诗人的出现

11世纪末期,欧洲出现了游吟诗人。他们既不是居家的贵族,也不是从一个城堡流浪到另一个城堡的巡游歌手。游吟诗人大多来自阳光充足、绚丽多彩的法国南部的普旺斯。法国北部也有类似的游吟诗人,但在法文中用了另外一个名词“行吟诗人”来表示。▲但丁塑像

游吟诗人活跃于1150至1210年之间,这正是法国文学统治西欧的时期,甚至意大利诗歌都用法国普罗旺斯语写作。但丁自己曾经认为,他的伟大的长篇叙事诗《神曲》,就是以游吟诗人的语言写成的。这时,封建主在欧洲形成了一个新的阶层——骑士阶层,他们的文化同教会的文化大相径庭。他们崇尚战争,重视荣誉并尊重妇女。游吟诗人把这些高尚的骑士文化写进自己的歌里,获得骑士阶层的吹捧。

游吟诗人不是普通的“表演者”,他们大多数出身高贵,信奉“为艺术而艺术”的原则,创作优美的诗和歌曲。他们的灵感来自两个方面:基督教世界的音乐和杂耍艺人、游方文人的歌曲。著名游吟诗人的名字都别出心裁,如:布朗德尔·德·尼斯尔、京·那瓦尔等等。前者的词义中隐含了对金发碧眼女郎的倾慕,后者可直译为“那瓦尔王”。

1066年被诺曼人征服之后,许多游吟诗人来到了英国,出现在贵族的城堡和宫廷节日活动中。13世纪末期,他们甚至在约克郡组成一个社团,在亨利三世(1422—1461)统治时期,他们变得相当富有。

许多游吟诗人的歌曲乐谱至今保存完好,但这些乐谱只记录了曲调,没有节拍。我们知道它们发出什么样的声音,却不知道它们唱出来的速度。那时,游吟诗人靠记忆记住轮演的保留节目,或许只要写下这样的曲调,他们就知道怎样唱。▲亨利三世

在德国,一种类似的现象发生于12世纪,即腓特烈巴尔巴罗萨皇帝的时代。那时的音乐家叫做“敏尼辛格”,可译作游吟诗人,也可译作以爱情为主题的抒情诗人。他们从改编法国游吟诗人的作品开始,继而发展出自己的艺术。他们之中最有名的是沃尔夫拉姆·封·埃申巴赫(写过三部骑士史诗,即《帕尔齐法尔》《维利哈尔姆》和《蒂图埃尔》,还写过一些骑士爱情诗)和瓦尔特·封·德尔·福格威德(其传世诗歌有200余首,以爱情诗《菩提树下》最为著名)。

15至16世纪的时候,抒情诗人或游吟诗人的传统得到德国一些城市中文学和音乐行会中“名歌手”的继承,这些名歌手一般出身于中产阶级城镇居民之家(非贵族阶层),有自己的代表作品,并在歌唱学校深造过。里查德·瓦格纳在他的优美喜剧《纽伦堡的名歌手》中,为歌唱学校的成员作了生动的画像:在成为“校友”、诗人或大师之前,一个新人只能从一个“小学生”做起,这里最高的学衔授予既能写诗又能作曲的人。他们用奇怪的名词来称呼“调”,如“蓝调”、“玫瑰调”、“黑墨水调”和“鸣莺调”。他们的音乐缓慢而多装饰音。在剧中,汉斯·萨克斯是一个鞋匠诗人,也是一个英雄,他帮助可爱的伊娃,他的朋友、镇上金匠坡格纳的女儿,赢得了年轻贵族瓦尔特·封·斯多尔林的倾心。本剧结局依然皆大欢喜。流浪艺人的兴盛

流浪艺人是浪迹四方的音乐和杂技表演者。他们在封建社会中被视作贱民,不受法律保护,还到处受到统治者的压迫和教会的排斥。德国的“高克勒”、法国的“戎格勒”、英国的“吉格勒”和“格里曼”都是这种流浪艺人。他们机智活泼,常表演富于风趣的歌曲和舞蹈,还耍弄各种魔术和杂技,如抛接球、盘子、火把、尖刀等等。有些流浪艺人受雇于贵族,有固定的职业,收入较丰,社会地位也较高。

10至11世纪,生产力的提高、手工业和农业的分工与商业的发展,促进了城市的兴起。流浪艺人渐渐集中到城市,像各行各业的人一样组成了自己的行会,由音乐技艺的高手担任领导,被称为“笛王”、“琴王”、“歌王”等等。从此流浪艺人在一定的区域内,取得了法律的保障和教会的承认,并形成了一种固定的职业。游吟诗人在12世纪兴起以后,流浪艺人常常受雇于游吟诗人,做他们的伴奏员、帮手和随从。

流浪艺人来自民间,他们的音乐深深植根于民间音乐。作为后起之秀的游吟诗人,则从流浪艺人手里接受了民间音乐的传统。有些民间音乐家的社会地位处于流浪艺人和游吟诗人之间,例如13世纪法国有个科兰·缪塞,他自己有田地,雇佣仆人,过着“戎格勒”式的生活,却像游吟诗人一样创作歌曲,这就很难说他到底是流浪艺人,还是游吟诗人了。最后要指出的是,流浪艺人是自古至今普遍存在于世界各地的社会现象,而游吟诗人则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出现于特定的国家和地区。“古艺术”时期与“新艺术”时期的音乐

12至13世纪,以法国为中心发展起来的艺术时期,史称“古艺术”时期,而14世纪则被称为“新艺术”时期。“古艺术”时期的音乐

在中世纪以前的音乐,无论是宗教音乐还是世俗音乐,都是单声部的音乐,只有一个旋律,即使游吟诗人(或抒情诗人)为歌唱而伴奏,所唱的歌曲和伴奏的旋律都是一个旋律。

我们无法确切地知道,一千年以前,人们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开始用双声部歌唱。起初,两个声部在完全平行的一个五度音程上进行,接下去开始协和,然后偏离一个四度音程,在这个音程上继续下去,最后在结束时趋于汇合。这种双声部的唱法我们称之为奥伽侬。奥伽侬同管风琴的词根相同,不过,我们不知道为什么这个术语和管风琴似乎毫无关联。对我们来讲,这种复调音乐是不成熟的和初级的,可是,如我们今天所知,它却是音乐的开始。

这种呆板的结合逐渐被放弃,而两个声部开始独立地运行。这种发展第一个高潮是12世纪巴黎的利奥宁贡献的。但利奥宁没有增添声部的想法,他在所著《奥伽侬全书》中仍然只用了两个声部,可下一代的佩罗亭创作乐曲时,为那些奥伽侬增添了一或两个附加的声部,在创作其他乐曲时则用到三或四个声部。为了加长作品,圣歌被拉长了,每一个音符都持续很长的时间。这是人类的声音无法达到的,因此,这部分通常是假定在乐器上奏出的。

这些早期复调被称作旧艺术,它的最后一位大师是亚当·德·拉阿尔(1240—1287),他也是最后的游吟诗人。他的《罗宾和马里恩》是令人愉快的剧本,时至今日仍在上演。“新艺术”时期的音乐

菲力普·德·维特里(1291—1361年)是一篇题为《新艺术》论文的作者,这篇论文与有节奏的记谱法有关。显然,复调音乐是要求精确记录节奏时值的记谱法的,于是一个“量化的”记谱法体系逐渐发展起来,大约1250年由科隆的弗兰科确立。维特里使这个体系得到改进并趋于精确。1350年,著名意大利诗人彼特拉克写了一封长信,向维特里表示敬意:“为法兰西音乐家……最伟大的,这个时代唯一的诗人。”我们现在很难从维特里的作品里看到这种“量化的”记谱体系了,因为他创作的乐曲留传甚少。因此,新艺术主要是通过马肖(1300—1377)的作品保存下来的。

新艺术源于法国,很快在邻近的意大利引起讨论和反响。意大利最著名的新艺术音乐家是弗朗西斯科·兰迪尼(约1325—1397),他是一个画家的儿子。他自幼饱受目盲之苦,这却使得他成为一个令人敬仰的管风琴家、作曲家、诗人和哲学家。他作为佛罗伦萨圣罗伦索的管风琴师的声誉是传奇性的。他可以为管风琴调音,逐一“进行到最后一根簧管”。他也是著名的长笛演奏家和鲁特琴师。

兰迪尼的乐曲多以牧歌、叙事歌和猎歌的形式写成。牧歌是一种世俗歌,分二至三节,每一节后面有一个过门,定成二声部或三声部。叙事歌由许多诗节组成,唱的时候用同一旋律。猎歌是很长的歌,单个的声音以极大的热情相互追逐,既描述令人兴奋的市景,又描述狩猎和捕鱼的经历。这些作品显然具有非凡的艺术效果。

从那个时代的绘画中,我们知道那时已有许多乐器被运用,例如维奥尔琴、竖琴、索尔特里琴、鲁特琴、手摇风琴、喇叭、鼓、编钟、钹、风笛、芦笛、号和长笛。维奥尔琴是最受宠爱,也是非常流行的乐器,它既可以作固定的“室内风琴”,也可以是一种外出巡游时可携带风琴。

在“新艺术”音乐时期,管风琴师是经验最丰富的音乐家,他在合奏曲中使演奏者们保持一致,在停顿的地方弹奏过门,让歌手能够调匀呼吸。合奏通常由十二个或更多的乐手组成,每个乐手演奏一种不同的乐器。

意大利的新艺术受法国模式的影响应运而生时,英国似乎形成了一种独立发展的模式。在欧洲大陆上,复调音乐已经开始用四度和五度音程,可是,英国流行的复调音乐,宁愿采用比刻板的四度和五度音程更甜美的三度和六度音程。一个早期的范例是英国的一首旋律优美而和谐悦耳的乐曲,它的名字叫轮唱曲《Sumer isicumen in》。约翰·邓斯塔布是打破这种地方传统的第一个伟大的英国作曲家。他在巴黎生活了很多年,为法国王室成员工作,因此他被认为对法国音乐的发展产生过重要影响。第三章文艺复兴时期的音乐

文艺复兴时期,是欧洲近代文明奠基的一个时期。在此之前,欧洲人的思想与生活方式都是以宗教为中心的,然而自文艺复兴时期以后,人们开始根据科学的观点去观察有关人类和大自然,以前被看成是神秘的事物,重新被人们以理性、科学的方法去思考和研究。至于在音乐方面,文艺复兴时期也取得了几项重大的发展:一是复音音乐的盛行;二是器乐曲的兴起。除此之外,文艺复兴时期还有许多重要的音乐成果,将在本章中详细讲述。文艺复兴时期音乐概述

文艺复兴是指15世纪至16世纪发生在欧洲各国的一场资产阶级文化运动,是当时正在形成中的资产阶级在复兴希腊罗马古典文化的名义下,发起的弘扬资产阶级思想和文化的运动。它发源于意大利,然后在西欧各国得到广泛传播和高度发展。▲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文艺复兴的发源地和艺术成就

文艺复兴运动之所以发源于意大利,是有其多方面的原因的。

首先由于意大利地处海上交通枢纽的特殊地理位置及当时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使其经济、商贸、文化得以快速发展,最早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形成中的资产阶级为了维护自己的政治经济利益及社会地位,迫切要求摧毁教会的神学世界观,铲除维护封建制度的各种传统观念。

其次作为古希腊的属地、古罗马的发祥地——意大利本来就保留了不少希腊和罗马的古典文化传统,特别是1453年东罗马帝国灭亡后,大批熟悉拉丁文的学者逃到意大利,带去了大量的古希腊、古罗马的古籍。这些文物的出现,引起了人们对古希腊、古罗马文化艺术的更大兴趣。因此复兴古希腊、古罗马文化艺术的浪潮在意大利首先掀起。当时的人文学者希望借复兴的名义,在思想上摆脱封建宗教的束缚,要求重视人的价值,崇尚人性。这种思想倡导的是以人为中心的“人文主义”思想。人文主义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主流社会思潮的核心。▲哥白尼

在文艺复兴和人文主义思潮的引导下,人们的思想观念从封建、宗教的禁锢中得以解放。一大批文学名著、美术雕塑精品、雄伟建筑以及科学成就应运而生,并流传千古。例如,在文学上,出现了意大利但丁的《神曲》、西班牙塞万提斯的小说《堂吉诃德》、英国莎士比亚的戏剧《哈姆雷特》《奥赛罗》《罗密欧与朱丽叶》;在美术方面,出现了达·芬奇的《最后的晚餐》《蒙娜丽莎》;在雕塑上,出现了米开朗基罗的《大卫》;在建筑上,出现了意大利佛罗伦萨大教堂;在科学上,哥白尼在《天体运行论》中提出的“日心说”、伽利略写出了《自由落体定律》等。时至今日,这些成就仍然十分耀眼。文艺复兴时期的音乐

文艺复兴时期的音乐,其表现形式与其他美术、雕塑、建筑等艺术门类相比,是有所不同的。在当时,古希腊、古罗马时期音乐方面的直接“有形(有声)遗产”几乎找不到。音乐家很难做到模仿“复兴”。因此,文艺复兴时期音乐的发展起步要略晚一些。在人文主义思潮的影响下,文艺复兴时期音乐的发展特点是在音乐作品中,人的生活、人的情感成为主要的表现对象,不论是宗教作品还是世俗作品中都倾注了强烈的情感色彩。

从音乐艺术的发展角度上看,文艺复兴时期音乐的特点有:世俗音乐进一步发展壮大,产生了如歌谣、牧歌等多种新的音乐体裁;复调音乐进一步走向成熟,大小调式与主调和声风格也为人们所接受;音乐理论、器乐、乐器也各有所发展。文艺复兴时期的器乐和乐器发展

文艺复兴时期,是西方历史上一个最为重要的时期,在这一时期中,诞生了许多先进的文明成果,这些文明成果表现在音乐方面,就是乐器和器乐的大发展。器乐音乐

16世纪前是西方音乐的声乐音乐时代,器乐主要是以为声乐伴奏的形式出现。文艺复兴时期,随着乐器的品种增多,手工制作技术的提高,演奏技巧日益成熟,出现了一批器乐演奏大师,器乐音乐逐渐从附属于声乐的配角地位分离出来,发展成为一种独立的音乐表现形式。

16世纪出现的一些独立的器乐体裁很多是由声乐音乐移植演化过来的。如“利切卡尔”是从宗教音乐经文歌这一声乐体裁发展起来的,后来发展成为“赋曲”。“康佐纳”是从法国世俗音乐歌谣曲改编而来,后来发展成为教堂奏鸣曲。

舞蹈伴奏音乐也是器乐音乐的重要来源,特别是以琉特琴等乐器为当时各种流行舞蹈伴奏的演奏家们,他们把伴奏舞曲发展成单独演奏的器乐曲。常用的体裁是把两三首不同速度的舞曲连在一起,后来发展演化为“组曲”。

即兴是器乐创作的重要手法和来源。用即兴风格写作的器乐曲形式有前奏曲、幻想曲、托卡塔等,这三种即兴风格体裁一直沿用至今。它们主要在键盘乐器上演奏,能体现演奏者的风格和技巧。乐器的发展▲管风琴

15世纪,管风琴为教堂普遍使用。16世纪,管风琴的结构和音色得到进一步的改进,大型管风琴设有二至三排键盘及独立的踏板键盘。这种改进,为17、18世纪管风琴的“黄金时代”奠定了基础。

另外两种键盘乐器,羽管键琴(又称拨弦古钢琴,靠琴键驱动羽管拨弦发音)和击弦古钢琴(靠琴键驱动锤击琴弦发音),在14世纪出现,在15世纪开始应用,文艺复兴时期逐渐发展成为主要独奏乐器,17、18世纪获得广泛使用。

弦乐器中的弹拨乐器——琉特琴,是文艺复兴时期最流行的家庭用独奏乐器。16世纪是它的黄金时代,直到巴洛克时期仍广泛用于声乐伴奏、独奏或重奏。至今留存有许多琉特琴谱。

弓弦乐器的维奥尔琴是一种古提琴,在文艺复兴时期已发展形成从小到大的系列,开始成组的运用到乐队演奏当中去。

管乐器在文艺复兴时期发展较快,种类繁多。主要有竖笛、肖姆管、克鲁姆双簧管、横笛、小号、萨克布号(长号的前身),其中竖笛和肖姆管等都发展形成了高音、中音、低音的成套乐器组。▲竖笛文艺复兴时期的著名乐派

在文艺复兴时期,诞生了许多著名的音乐流派,如勃艮第乐派、佛兰德乐派、罗马乐派、尼德兰乐派、威尼斯乐派等。勃艮第乐派

15世纪前半叶,勃艮第公国的首都法国东部城市第戎是当时的音乐文化中心。以迪费和班舒瓦为首的勃艮第作曲家,对音乐的文艺复兴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史称勃艮第乐派。他们在英国作曲家邓斯泰布尔的影响下,发展出一种清澈、明朗、和谐而富于表情的音乐语言。他们的作品是除了弥撒曲和经文歌外,最有特色的世俗音乐。

邓斯泰布尔开创了“泛协和”的风格,即以三和弦为主体,不协和音为非结构性的装饰。迪费和班舒瓦继邓斯泰布尔之后发展了这种风格,他们的许多旋律都可以说是“装饰的三和弦”,并建立了以主属关系的三和弦为基础的和声体系,成为功能和声的先行者。

迪费的《春歌》和班舒瓦的《回旋曲》都是三声部、三拍子的世俗音乐。在《春歌》中,下面两个互相模仿的声部,以5小节为周期,不断地周而复始,构成固定低音,乐句结束时一再采用“兰迪尼终止式”,最后是器乐过门。《回旋曲》的复调织体包含着主调音乐的因素,旋律和和声都以三和弦为基础,显示着鲜明的“泛协和”风格。▲奥兰多·迪·拉索佛兰德乐派

佛兰德乐派又称第二和第三尼德兰乐派(第一尼德兰乐派即勃艮第乐派),是活跃于整个文艺复兴时期的主要乐派。这个乐派兴起于15世纪中叶,绵延100多年。佛兰德乐派的主要作品是弥撒曲和经文歌,发展到后来,民族风格的世俗歌曲作品逐渐增加,包括法国的尚松、德国的利德、意大利的牧歌等等。佛兰德乐派的代表人物先后有奥克冈(1430—1495)、比斯努瓦(1430—1492)、奥布雷赫特(约1451—1505)、伊萨克(约1450—1517)、若斯坎·德·普雷(约1440—1521)、奥兰多·迪·拉索(1532—1594)等。

伊萨克写过23部弥撒曲和许多经文歌,但著名的不是这些宗教音乐而是他的利德《因斯布鲁克,我必须离开》。这首脍炙人口的利德有许多填词歌曲,流传最广的是约翰·赫斯填词的《世界,我必须离开》。

佛兰德派的弥撒曲常常在出现固定调的声部引进世俗曲调。这些弥撒曲因采用了世俗曲调,所以都取了俗名,如《武士》、《西风》、《红鼻子》、《再会吧,爱人》、《吻我》等,采用得最多的是15世纪的民间曲调《武士》。

佛兰德乐派的奥克冈、比斯努瓦、奥布雷赫特、普雷等人都曾写过《武士弥撒曲》。

在佛兰德派作曲家的手里,复调技术获得了高度的发展,但他们的创作风格各有特色,大致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严格的复调音乐,各声部连绵不断地独立发展,少用终止式,中间无收束感,也没有明显的音响对比,前后一气呵成,浑然一体,奥克冈和伊萨克是这种风格的代表人物;另一种则在复调织体中可以见到和弦式的进行,多用终止式,常常段落分明,有明显的收束感,并常常使用鲜明的音响对比,这种风格的代表人物是奥布雷赫特和普雷。比较一下奥克冈的经文歌和普雷的弥撒中的“降生与受难”,就可以看出两种风格的明显区别。

佛兰德派最著名的作曲家奥兰多·迪·拉索总结了前人的经验,把复调音乐的创作推向高峰,并为复调音乐过渡到主调音乐开辟了道路。他的作品几乎全是声乐,总数在2000件以上,除了大量的弥撒曲、经文歌和圣母颂歌以外,还作有许多反映世态风俗的世俗音乐作品,如意大利的牧歌、法国的尚松、德国的利德等等。这些作品大多轻快活泼,通俗易解,富于人情味,闪耀着人文主义的思想光芒。▲若斯坎·德·普雷▲帕莱斯特里那罗马乐派

罗马乐派的创始人是意大利作曲家帕莱斯特里那(约1525—1594),他是历史上最大的天主教会作曲家,作有大量多声部的弥撒曲、经文歌、圣母颂歌、宗教牧歌和世俗牧歌,开创了庄严明净的无伴奏合唱风格,世称帕莱斯特里那风格。他不仅在世俗作品中反映人文主义思想,他的许多宗教作品也很富于生活情趣和人情味。他的后期作品力图简化复杂错综的复调织体,常常采用轮廓清晰的和弦式写法,使歌词易于听清,他的这种主调化倾向,以《二全音符弥撒曲》中的《钉十字架》为代表。

帕莱斯特里那的后继者把罗马风格的无伴奏合唱和威尼斯风格的分组合唱结合起来,使几个合唱队此起彼落,交相辉映,同时汇合成音的洪流。这种新的合唱风格一直延续到巴洛克时期。17世纪罗马派作曲家贝内沃利(1605—1672)为萨尔茨堡大教堂祝圣式而作的弥撒曲,使用了两个八声部的合唱队,每个合唱队与三组不同的乐器相配合,演奏出的色彩斑驳、错落有致的音乐。这种音响对比的原则,成为巴洛克时期协奏风格的基础。尼德兰乐派

15世纪在尼德兰形成一个势力很大的乐派,名为尼德兰乐派。尼德兰乐派的兴起是和当时的历史条件分不开的。15世纪的尼德兰是当时欧洲最先进的国家,新兴的城市文化在这里得到了充分发展。当时的尼德兰和西欧各国有着广泛的文化交流,它吸收了英国、法国和意大利的文化的优点,发展出了自己的独特的文化,反过来又影响当时西欧各国的文化。

在尼德兰人的手上,世俗音乐和宗教音乐的创作技术发展到了高度的专业水平,这也是和当时尼德兰城市文化的高度发展密切联系的。当时音乐家开始把作曲看做一种专门的行业,专心致力于它艺术水平的进步,但同时也产生了把艺术手法当做一种工艺式的技术来加以发展的偏向。

15世纪尼德兰乐派的代表作家是:杜费、沃克亥姆和约斯堪。他们常常周游列国,服务于各国宫廷或欧洲各大城市的大礼拜堂。他们的创作,大致有三种不同的体裁:(1)为教堂创作的弥撒曲;(2)为城市及宫廷节日欢宴创作的经文歌;(3)为一般日常音乐生活创作的歌谣曲。

杜费(1400—1474)的歌谣曲喜欢用三声部的写法,采用乐器伴唱的方式,乐器演奏低音同时也演奏人声的部分,但人声先完,乐器后完。歌谣曲的三个声部中,高音部最为突出。在杜费的后期作品,特别是弥撒曲中,可以看到杜费的复调构思逐渐复杂化起来,他力图使各个声部平均发展,这种构思促进了人类音乐形式的发展。

沃克亥姆(约1410—1497)是尼德兰乐派前期的代表人物。他继续杜费后期创作的路线,进一步发展了复调音乐的技巧。他是一个复调艺术的大师,他的创作实际上就是复调艺术的试验。他为使每一声部都流动起来,主要运用模仿“卡农”的发展原则,使经文歌与多声部的歌谣曲之间的区别逐渐消失,都服从于统一的音乐思维法则。沃克亥姆很喜欢创作弥撒,因为这种体裁的歌词最便于音乐的自由发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