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围血管病名医学术思想与验案(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1-03-29 00:34:04

点击下载

作者:葛芃,迟景勋

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周围血管病名医学术思想与验案

周围血管病名医学术思想与验案试读:

前言

周围血管病是外科常见病、疑难病,由于其具有病程长、致残率高、并发症多、患者痛苦程度高的特点,其治疗始终是外科的难点。而中医治疗周围血管病有独特的优势,体现在治疗方法丰富、治疗手段易被患者接受、治疗费用低、疗效确切,能在很大程度上减轻患者的痛苦,大大降低了致残率。

近些年来,中医治疗周围血管病有了飞速的发展。在全国各地专家的不懈努力下,中医周围血管病专科学术体系已初步建立,中医治疗周围血管病的经验不断得到总结和推广,疗效不断提高。特别是中华中医药学会周围血管病分会成立以来,在促进学科发展、完善学术体系、总结治疗经验、培养专科人才方面做了很多有益的工作,极大地促进了中医周围血管病事业的发展。

本套丛书由中华中医药学会周围血管病分会组织全国各地专家编写而成,旨在更好地继承和发展中医治疗周围血管病的学术思想,分享中医治疗周围血管病的经验,总结近年来中医周围血管病学科的发展状况,发挥中医治疗周围血管病的优势,突出中医治疗周围血管病的特色,梳理中医周围血管病学科的建设思路。

本套丛书由《周围血管病临床治疗难点与中医对策》《周围血管病方药与临床应用》《周围血管病名医学术思想与验案》《糖尿病下肢病变中医治疗思路》4册组成,具有如下特点:①本丛书由中华中医药学会周围血管病分会组织编写,充分利用分会的学术资源及发挥全国中医周围血管病专家的智慧与经验;②本丛书既突出继承又强调发展,有名老中医治疗经验的介绍和中医传统疗法及方药的总结,又有中医治疗周围血管病的现代研究,以及对重大疾病的治疗经验等,内容丰富,独具特色;③本丛书总结了近些年来的学术成果,具有一定的时代性;④本丛书的作者都是活跃在中医周围血管病临床的学术骨干,具有相应的理论水平和临床经验,因而本丛书具有较强的实用性。我们希望本丛书的出版,对中医周围血管病专科的从业者、研究者及医学生能提供实际的参考和帮助。

由于中医周围血管病学科发展迅速,理论也在不断更新,作者的认识水平尚有一定的局限性,书中难免存在一些片面的或偏颇的观点,需要在今后的实践中不断完善。不妥之处请同道不吝指正。

本丛书的出版得到了中国中医药出版社、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石家庄市中医院、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护国寺中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唐山市协和医院、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等单位的大力支持,在此一并致谢。陈淑长 葛芃2017年7月 北京第一篇陈淑长学术思想与验案第一节 医家简介陈淑长

陈淑长,女,1940年7月12日出生,重庆江津市人。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第四批全国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第一批、第二批、第三批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指导老师,2013级博士后带教老师。

1958年考入北京中医药大学(原北京中医学院)中医系,于1964年毕业,同年留至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东直门医院外科,一直从事中医外科临床、教学、科研工作。1999年,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第二临床医学院)成立,陈淑长在东方医院创建周围血管科,2002年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批准为全国首批周围血管病重点专病建设单位。

主要社会兼职有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新药审评委员会委员、中药品种保护审评委员会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周围血管病分会主任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外科分会顾问,北京中医药学会周围血管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北京中医药学会中医外科专业委员会顾问等。

陈氏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潜心研究周围血管疾病的中医诊治。1986年主持成立中华中医药学会外科脉管专业委员会,并被推举为主任委员,并连任至2006年。2006年,原中华中医药学会外科脉管专业委员会更名为中华中医药学会周围血管病分会,由陈淑长任主任委员,并连任至2010年,现任名誉主任委员。陈氏从事周围血管病中医研究多年,长期致力于研究周围血管病的诊治标准化,1990年主持拟定3种周围血管疾病的中医诊断及疗效标准,至2013年拟定了17种周围血管疾病的中医证候诊治标准。

陈氏从事中医外科及周围血管病中医研究50多年,在临床上重视辨证论治及内外治结合,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在继承传统医学和创新方面颇有建树。并根据长年大量临床经验研制出通脉宁胶囊、温脉通合剂、静脉炎口服液、祛湿消肿胶囊、温脉洗剂、宁舒洗剂等院内自制中成药系列,临床和实验证明均具有理想的临床疗效。

在临床上陈氏倡导以中医理论指导临床实践,认真继承,认真创新,外科疾病虽多为人体外在表现,但是脏腑功能失调可为主要的致病原因,尤其是现代社会生活方式等各方面的改变,外科致病因素由原来的感染或外伤为主,多转变为增生、过敏、免疫和代谢异常所致。陈氏认为情志、饮食、缺乏运动、过劳等导致的脏腑气血紊乱是致病的主要因素,各种变化引起脉络气血瘀滞是病变的主要原因,由此引起肢体(端)发生寒、热、湿、瘀、虚、失养,甚至化热酿毒等病变,疏通脉络是治疗周围血管病的基本法则。诊治疾病时要做到四个结合,即诊断疾病时要辨病与辨证相结合,辨病时须临床表现与检测手段相结合,辨证时要局部与全身辨证相结合,治疗用药时应内治与外治相结合。

陈氏重视中医科研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其治学严谨,造诣颇深,先后主持多项国家级课题,主要有:原卫生部课题“中医治疗动脉硬化性闭塞症的临床与实验研究”;国家科技部九五攻关课题“临床常见重点疾病诊治关键技术——温脉通防治动脉硬化性闭塞症(早期)的研究”和“肺栓塞的早期诊断与防治研究——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流行病学调查”;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资助课题“中药预防经皮经腔血管成形术后再狭窄的实验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温脉通治疗动脉硬化性闭塞症的机理和组方原理研究”。

陈氏于1993年编著出版了《中医血管外科学》,初步搭建了中医周围血管病的理论框架,并填补了中医诊治周围血管病没有专著的空白。2005年,陈氏又在之前的基础上编著出版了《实用中医周围血管病学》,补充了大量新知识、新内容,总结了更多的临床经验,进一步完善了中医诊治周围血管病的理论框架。此外,陈氏主编的学术专著还有《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周围血管病中医研究最新全书》《血管病的血瘀与化瘀治疗》《基层中医临证必读大系·外科分册》《中医外科护理学》《中医外科康复疗法》《中医康复新治疗荟萃》《周围血管病的研究进展与中医治疗经验》《周围血管病效方验案》等。第二节 学术思想

传统中医学中并没有把周围血管病作为单独的一类疾病来系统论述,其记载散见于中医古籍中。如:《灵枢·痛疽》曰:“发于足指,名曰脱痈,其状赤黑,死不治;不赤黑,不死。不衰,急斩之,不则死矣。”《灵枢·刺节真邪》曰:“虚邪之入于身也深,寒与热相搏,久留而内著……有所疾前筋,筋屈不得伸,邪气居其间而不反,发为筋溜。”《外科枢要·论瘤赘》曰:“若劳役火动,阴血沸腾,外邪所搏而为肿者,其自肌肉肿起,久而有赤缕,或皮肉俱赤,名曰血瘤。”《外科正宗·卷二》曰:“夫脱疽者,外腐而内坏也,此因平昔厚味膏粱,熏蒸脏腑,丹石补药,消灼肾水,房劳过度,气竭精伤……凡患此者,多生于手足,手足乃五脏支干,疮之初生,形如粟米,头便一点黄泡,其皮如煮熟红枣,黑气侵漫,传遍五指,上至脚前,其疼如汤泼火燃,其形则骨枯筋练,其秽导香难解,其命仙方难治。”

从上述记载中可以看出中医古籍中有关周围血管病的内容十分丰富,病名形象,症状描写简洁生动,病机病因分析清晰,治疗方法可靠,仍具有很高的临床参考价值。古籍中记载了脱疽、筋瘤、青蛇便、青蛇毒、恶脉、血风疮、黄鳅痈、寒厥、斑毒、葡萄疫、血瘤、胎瘤、脉痹、血痹等多种疾病。

上述疾病本属于中医外科的范畴,陈氏发现这些疾病有类似或相互关联的病机特点,且又具有共同的病位特征,在治疗方法上又具有独特之处(如周围血管病广泛采用的“蚕食法”和“鲸吞法”等清创方法,就与中医外科的清创法有明显的不同),把这类疾病联系起来研究,可以更清晰地了解周围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更有利于揭示疾病的内在规律,进而有利于提高治愈率,减少致残率,以及帮助患者提高生活质量,造福民众。

从20世纪70年代起,陈氏就致力于中医周围血管病专科的创立和理论体系的构建。陈氏在临床上较早创建周围血管专病门诊,从外科周围血管病专业组,逐步发展建立了周围血管病科,并成为医院的一级科室。在学术上,陈氏于1986年就倡议并组织各地专家共同创建了中华中医药学会外科脉管专业委员会,并担任主任委员。在陈氏的倡议下,专业委员会专门成立了文献组、标准组和临床组三个研究小组,对中医周围血管病的文献进行了初步整理,制定了常见周围血管病的中医诊断疗效标准,总结各地专家临床经验,这三个研究小组的研究成果对于完善周围血管病的中医理论框架和指导临床治疗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其后,陈氏不断积累资料卡片,组织学术交流,印发学术简讯,并不遗余力地进行中医周围血管病知识的普及和中医周围血管专业人才的培养,相继出版了《中医血管外科学》《周围血管病中医研究最新全书》《周围血管病效方验案》《实用中医周围血管病学》等多部学术著作,为构建中医周围血管病的理论体系作出了突出贡献。在陈氏及全国各地专家的努力下,2006年12月,中华中医药学会外科脉管专业委员会更名为中华中医药学会周围血管病分会,这标志着中医周围血管病学科的创建基本完成,进入发展阶段。

值得一提的是,陈氏始终致力于中医周围血管病学科的标准化建设,在学科建设过程中,不断规范中医周围血管病的病名、证候、诊断及疗效标准,力主开展中医周围血管病学科的规范化、标准化研究。陈氏认为标准化对实现中医药事业的全面健康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技术支撑作用,并积极参与国家中医标准化工程。近些年来,陈氏又致力于中医周围血管病证候标准的制定及推广工作,为中医周围血管病学科的深入发展引路。一、重视内因与正气

陈氏对周围血管病的病因病机认识的核心观点是,病因上更重视内因,强调脏腑虚损在发病中的作用;病机上强调对邪、虚、瘀的准确分析;治疗上强调正确处理祛邪、扶正、通瘀之间的关系。

陈氏认为周围血管病是全身性疾病,也是身心疾病,在周围血管病的致病因素中,存在着外因与内因,但更应强调内因的主导地位。虽然六淫邪气也是致病的重要因素,甚至有时还起着关键作用(如寒邪可致血栓闭塞性脉管炎),但禀赋因素、情志因素、饮食失节、劳倦内伤、房事过度、正气内损等显然是更重要的因素。《灵枢·营卫生会》认为:“老者之气血衰,其肌肉枯,气道涩。”说明脏腑功能虚弱是发生脱疽的重要因素。《素问·生气通天论》所谓“高粱之变,足生大丁”就指明了膏粱厚味可以引起疔毒之类的病症。《诸病源候论·虚劳四肢逆冷候》认为:“虚劳则血气衰损,不能温四支,故四肢逆冷也。”王清任在《医林改错》中也指明:“元气既虚,必不能达于血管,血管无气,必停留而瘀。”这些论述提示在发病学上必须更加重视脏腑虚损在发病中的意义。

陈氏重视内因和重视脏腑虚损的思想,在辨证上体现为正确判断患者邪、虚、瘀的状态;临床治疗上体现为重视患者的正气,强调在正虚的情况下,既不过用祛邪之药,也不一味通瘀。陈氏认为,在正虚的情况下,过用祛邪药或一味通瘀,不仅不能达到祛邪通瘀的效果,反而会加重气血的虚损,往往会使病情加重甚至恶化。陈氏在分析患者气血盈亏状况和正邪关系后,根据疾病的不同阶段采用扶正为主,通瘀为辅,或祛邪的同时顾护患者的正气,反对独用活血化瘀一法。陈氏临床上常用行气活血化瘀、益气活血化瘀、温经通阳化瘀、温经助阳化瘀、补血活血化瘀、清热解毒活血、养阴清热活血、祛湿活血化瘀、化痰活血通瘀等多种方法治疗周围血管病,这也可以看成是陈氏对活血化瘀法的灵活应用。

如陈氏认为动脉硬化性闭塞症早期,患者表现为患肢发凉,麻木,酸胀,疼痛,间歇性跛行,患肢局部皮肤温度下降,皮肤颜色正常或苍白或苍黄,大中动脉搏动正常或减弱,舌质淡紫,舌苔白润,脉弦紧。从辨证上看,患者具有寒凝、气虚、血瘀等多种证候,而寒凝血滞、脏腑虚损是造成血瘀的重要因素,因而治疗上以温经益气为主,辅以活血通脉。陈氏以此法治疗动脉硬化性闭塞症的早期患者,取得佳效,并研制出院内制剂——温脉通合剂,其发表的相关学术论文被广泛引用。

为了进一步研究温脉通合剂的作用机制,陈氏及研究团队先后完成了原卫生部课题“中医治疗动脉硬化性闭塞症的临床与实验研究”、国家科技部九五攻关课题“临床常见重点疾病诊治关键技术——温脉通防治动脉硬化性闭塞症(早期)的研究”,结果均显示温脉通的疗效肯定。对动物食饵性高脂血症模型,温脉通不仅能降低血清胆固醇,减少血液黏稠度,减轻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还能缓解高脂状态下单侧腘动脉完全结扎引起的下肢萎缩,并有较好的体内体外溶栓作用,可延长正常小鼠的凝血时间。

在此基础上,为了研究温经益气法和活血化瘀法在组方中的意义,陈氏及研究团队又完成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温脉通治疗动脉硬化性闭塞症的机理和组方原理研究”,将组方中的药物拆分为温经益气组和活血化瘀组,对全方和拆方分别进行研究和比较,结果显示:①温经益气拆方和活血通脉拆方均对高脂所致内皮细胞损伤有保护作用,但两拆方单独的作用均比全方弱;②拆方研究温脉通对高脂血清诱导的单核细胞与血管内皮细胞黏附的影响,结果显示温脉通全方对三种黏附分子均有下调作用,而两个拆方组只对其中一个或两个黏附分子有下调作用,说明全方作用比拆方好,其组方具有合理性;③温脉通全方及拆方对大鼠主动脉环舒张作用的机制研究,结果显示温脉通全方及拆方具有抑制PE(苯肾上腺素)收缩大鼠胸主动脉环的作用,即具有舒张血管的作用,全方作用优于拆方。上述研究成果提示温脉通组方具有合理性,温经益气活血化瘀法对治疗动脉硬化性闭塞症(早期)具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

陈氏认为在周围血管病中,更常见的是气虚血瘀证,可以见于多种疾病的某些阶段。陈氏认为气虚不能推动血液运转是造成血瘀证的重要因素,因而在临床上广泛使用益气活血法治疗周围血管病,临床疗效颇佳。据此研发的院内制剂——通脉宁胶囊即体现了益气活血的法则。临床上经皮经腔血管成形术后再狭窄的患者比较多见,陈氏以通脉宁胶囊预防治疗经皮经腔血管成形术后再狭窄,取得了满意的临床疗效。随后陈氏主持了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资助课题“中药预防经皮经腔血管成形术后再狭窄的实验研究”,结果显示通脉宁胶囊可明显降低血管内膜及中膜厚度,减少管壁胶原,使管壁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表达下降,提示通脉宁能有效地抑制血管平滑肌痉挛,对血管内皮球囊损伤后狭窄模型有明显的预防及治疗作用,从而进一步证明了益气活血法的合理性。

再如,针对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导致的水肿,陈氏认为脾虚运化失常是其病机的关键,故以健脾利湿之法贯穿于治疗全程。

对于脉络湿阻证,表现为下肢沉重,肿胀,凹陷性水肿,压之不随手而起,发生在单侧下肢或双下肢,轻重不一,舌边齿痕,舌苔薄腻,脉沉缓者,可采用健脾利湿,养血通脉法治疗,以参苓白术散合四物汤加减。

对于脉络湿瘀皮肤失养证,表现为下肢沉重,胀破性疼痛,皮肤瘙痒、粗糙、色素沉着,或小腿肌肉痉挛,舌边齿痕,舌质淡紫,脉沉紧者,可采用健脾利湿,化瘀通脉法治疗,以参苓白术散合桃红四物汤加减。

对于脉络瘀滞皮肤阴疡证,表现为下肢疮面肉芽色暗,脓水稀薄,周边色素沉着,皮肤粗糙,小腿沉重水肿,胀破性疼痛,舌边齿痕,舌质淡紫,脉沉者,可采用健脾利湿,活血托毒法治疗,以参苓白术散合托里消毒散加减。二、独具特色的辨证思想

辨证论治是中医的特色。证,是对机体在疾病发展过程中的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由于它包括了病变的部位、原因、性质,以及邪正关系,能反映出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理变化的本质,因而它比症状更全面、更深刻,更能准确地揭示疾病的本质。陈氏对周围血管病的辨证有独特的认识,这也是其学术思想中最精华的部分。

陈氏认为证候是中医从病理角度对机体运动状态和运动方式的概括和描述,是疾病发展过程中对某一具体阶段若干症状的高度概括,亦是这一阶段的主要矛盾,但又受疾病根本矛盾所制约;它由若干个具有内在联系的、可以揭示疾病本质的症状所组成;每一个证候,都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和一定的层次结构,它是疾病所处一定阶段的病因、病位、病性、病势等病理概括。在疾病的进展变化过程中,证候是动态变化的,证候变化首先表现为主症变化,辨证必须从主症入手,通过对主症变化的观察,可以及时发现证候的变化,从而预见疾病的传变规律。基于中医诊断包括疾病诊断和证候诊断,“病”是针对机体在疾病状态下,着重分析疾病损害的纵向认识;“证候”是针对机体在疾病状态下,着重分析机体反应的横向认识;病与证候的结合,即纵向与横向的结合,从而能更加全面、深入地认识疾病,才能揭示疾病证候的内涵、运动状态和方式。(一)证候的命名

陈氏认为证候的命名,应尽可能全面准确地概括疾病的本质,而证候的命名通常包括特征式命名和组合式命名两种方式。

特征式命名方法多以证候的主要特征命名,以病因特征为证名者,如寒湿证、寒痰证(内科);以病理特征为证名者,如化热证、气虚证(内科);以时令气候命名者,如暑湿证(内科)。

组合式命名方法多以证候的客观反映命名,以病位加病性命名者,如脉络阴寒证、肾气虚证(内科);以病位加病理命名者,如脉络瘀滞证、肝血瘀滞证(内科);以病位加病因命名者,如阳气不达肢端之血脉不利证、燥邪犯肺证(内科)。

就周围血管病而言,组合式命名比特征式命名方法更能体现一个疾病各个阶段的证候本质,如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疾病)的证候,陈氏将其归纳为气阴两虚,皮肤失养证;气虚血瘀,脉络阻滞证;阴虚血瘀,脉阻阴疡证;湿热瘀阻,脉闭筋骨毒腐证。这样在证候命名上,既体现了病位(皮肤、脉络、筋骨等),又体现了病性(气阴两虚、阴虚血瘀、湿热、毒腐等),能较好地反映疾病的本质。

在陈氏辨证体系中,所有证候的命名均遵循这种组合式的方法,这也是陈氏的一大特色。(二)强调证候之间的联系和演变规律

陈氏认为,任何疾病都有发生发展变化的过程,并有一定的传变规律和发展趋势。而疾病的证候也不是孤立存在的,证候与证候之间是有联系的,这种联系存在着一定的规律。以动脉硬化性闭塞症和股肿为例。1.动脉硬化性闭塞症的证候演变规律

早期表现为素体阳虚,内寒中生,或外感寒邪,阴寒内盛,寒主收引,凝滞血脉,导致肢体脉络气血瘀阻;阳虚不能温煦,故肢冷苍白;脉络气滞血瘀,不得温养,气血无力鼓动,脉管失于充盈,故行走时不适,肢体远端脉搏弱或消失;舌淡紫、苔白润、脉紧为阴寒内盛的表现,此时辨证属脉络阴寒证。

病情进一步发展,肢体脉络气血瘀阻加重,气血不通,不通则痛,故患肢发凉,麻木,酸胀加重,持续性疼痛,夜间加重;肢体失于温养,故肢冷麻木更甚;瘀血阻滞,新血不生,肌肤失于濡养,故皮肤干燥、脱屑、紫暗,肢体萎细;大中动脉搏动减弱或触诊不清,舌质青紫,有瘀点或瘀斑,苔白润,脉沉紧或弦,此时辨证属脉络血瘀证。

如果病情在此阶段没有得到有效控制,继续发展,则会出现脉络血瘀,瘀久化热之脉络瘀热证,表现为患肢酸胀麻木,烧灼疼痛,遇热疼甚,遇凉痛缓,夜间痛剧;皮肤发绀、干燥、脱屑、光薄或皲裂;趾(指)甲增厚、变形,生长缓慢,汗毛稀少或脱落,肌肉萎缩,大中动脉搏动减弱或触诊不清,舌质红或绛,苔黄,脉沉紧或细涩,此时辨证属脉络瘀热证。此时病情往往很难控制,易继续恶化,最后积热成毒,出现自肢体远端开始的腐溃及坏疽,此时辨证属脉络毒腐证。

从以上可以看出,动脉硬化性闭塞症的证候从脉络阴寒→脉络血瘀→脉络瘀热→脉络毒腐,客观上反映了动脉硬化性闭塞症的发展变化规律。2.股肿(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证候确立

初期患肢小腿以下或大腿以下突然肿胀,疼痛,压痛,皮温升高,皮色改变;手压胫前凹陷,不随手而起,同平面周径大于健侧;全身可出现畏寒发热;舌质淡紫,苔黄腻,脉弦滑数,陈氏将其归纳为脉络湿热瘀阻证。

急性期后,患者仍有肿胀,但皮温升高和疼痛的症状会有所减轻,热象逐渐减轻,临床以湿阻和血瘀为主,症见患肢肿胀,朝轻暮重,沉重或胀痛,皮温不高或仅有微热,肤色正常或色暗,或小腿筋瘤,或足踝区色素沉着、瘙痒、渗出,或糜烂,或溃疡;舌边齿痕质淡紫,苔白腻,脉沉缓,陈氏将其归纳为脉络湿邪瘀滞证。从脉络湿热瘀阻证→脉络湿邪瘀滞证,恰恰反映了股肿从急性期到恢复期的过程,证候一旦确立,我们就可以清楚地了解到疾病所处的阶段以及发展趋势。

不同的证候反映出疾病所处的不同阶段。而掌握这个规律,不仅可以使我们对疾病有更清晰的认识,而且对把握疾病变化、及时阻断疾病发展、明确预后都有重要的意义。研究疾病的病态和病势,把握其发生和发展规律,截断其恶化趋势,是中医学提高疗效水平及“治未病”思想的体现。病态和病势是由疾病各个阶段的证候体现出来的,所以在进行证候诊断时,要把握证候之间的联系,弄清证候之间的演变规律。这是陈氏辨证思想的又一大特色。(三)致力于周围血管病证候诊断的标准化研究

中医证候诊断标准化是全面落实中医药标准化建设的重要研究项目,是加快中医药事业发展的重要举措,是适应国际标准化发展趋势的需要。中医学的诊疗特点是辨证论治,不仅重视疾病诊断,更重视不同疾病的证候诊断。在中医临床上,“证候诊断”是提高临床医师诊治水平的中心环节。因此,中医证候的诊断标准化研究极为重要。数千年来,中医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因学派形成之多导致在证候的认识上多有不一致,证候的概念含混,内涵不明确,同一个疾病的证候不一,或证候间的动态联系、变化中的临界状态均未形成共识。这种不一致产生的原因有许多,但最重要的原因,是缺乏科学的、统一的证候诊断标准。

同时,中医周围血管病学是从中医外科学派生的一门新的临床学科,很多疾病在中医历史书籍中无明确记载,更无从谈及证候。据现代文献记载,有证候诊断的疾病中,同一疾病的证候可统计出数十个名称。这种证候诊断不统一的情况,严重制约了中医周围血管病诊治技术的继承、交流、推广和发展,所以,周围血管病领域中的中医证候诊断标准研究需在中医药标准化建设工作中加快步伐,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以促进中医周围血管病事业的不断发展。

陈氏致力于中医周围血管病证候的标准化研究,通过中华中医药学会周围血管病分会的平台,组织专家经过8次研究讨论后,由陈氏主笔起草了《周围血管科常见疾病证候诊治指南》,并在行业公布。该指南也体现了陈氏对常见周围血管病的治疗思路,详见后文。(四)重视局部辨证

陈氏在临床中非常重视局部辨证。症状是疾病过程中机体内的一系列机能、代谢和形态结构异常变化所引起的患者主观上的异常感觉。体征是机体异常变化引起的客观表现,可以通过检查得出。辨证,就是根据临床所收集的资料(主要是症状和体征),通过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病因、性质、部位,以及邪正之间的关系,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

陈氏认为,仔细分析患者表现出来的局部症状和体征,最重要的目的是从中归纳出患者内在的脏腑、阴阳、气血等存在的异常,从而为确立治法提供依据。所以在陈氏的辨证体系中,局部症状和体征是作为疾病的“象”而存在的,是辨证的重要依据。例如从患肢的皮色苍白、皮肤温度降低等可以分析出患者存在脉络寒凝的异常改变。和外科疾病一样,周围血管疾病中,很多局部的症状和体征为我们了解机体内部的异常改变提供了非常可靠的依据,没有理由不加以重视。与内科疾病相比,周围血管病的外在表现特别是体征更多,给我们的辨证提供了更直观、更丰富的资料,可以提高辨证的精准度。所以在临床上陈氏特别重视局部辨证,并总结出了一套局部辨证方法。

如臁疮疮面,若其局部表现为疮面色暗,或上附脓苔,脓水浸淫,秽臭难闻,四周漫肿灼热,或伴湿疹,痛痒时作者,属湿毒热邪流阻经脉,治疗多重用连翘、忍冬藤、荆芥、防风、蒲公英等药。若患肢青筋怒张明显,创面肉芽紫暗,周边皮肤紫黑发硬者,则属血瘀脉络,失于调节,治疗多重用活血化瘀之品,如赤芍、当归、牛膝、地龙、益母草等。若病程日久,疮面色暗,局部肉芽水肿,黄水浸淫,无明显臭味者,则属脾虚挟湿,湿流于下,重用健脾祛湿活血之品,如薏苡仁、赤小豆、扁豆、冬瓜皮、茯苓、白术等。若溃烂经年,腐肉已脱,起白色厚边,疮面肉色苍白、色淡,光亮如镜面者,则属气血俱虚,疮面失养,治疗多结合全身辨证,治疗以健脾益气补血为主。

再如动脉供血不足的患者,在一定阶段会出现趾背毳毛的减少或消失,临床仔细观察趾背毳毛的数量及变化情况,可以了解动脉缺血的程度及变化趋势。

周围血管病常见局部辨证要点如下:(1)疼痛

①气滞疼痛:其疼痛合并胀,可呈进行性加重;常伴胸胁胀闷疼痛,时作时止或时轻时重,与情志活动有关。临床上可见于周围血管各病,典型者则多见于胸腹静脉炎、上肢血栓性浅静脉炎等。

②寒凝致瘀而痛:其疼痛较重,遇冷痛甚,得热痛减;寒为阴邪,其性清冷,故伴见患部发凉,皮色苍白甚或青紫。临床上多见于动脉硬化性闭塞症、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及雷诺病(雷诺综合征)等。

③热灼致瘀而痛:其疼痛较剧,遇热痛甚,得冷痛减;热为阳邪,其必燔灼,故伴见患部灼热,皮色红或紫。临床上多见于红斑性肢痛症、血栓性浅静脉炎急性期等。

④湿滞致瘀而痛:其疼痛隐隐,常伴水肿;湿性重浊,故可伴患部酸胀、重坠感。临床上多见于深静脉回流障碍、下肢静脉曲张合并深静脉回流障碍等。

⑤气虚血少致瘀而痛:多见患肢失荣而发凉、乏力、麻木,日久患肢还可见皮肤欠润、干燥、皲裂,肌肉萎缩,趾(指)甲增厚、少光、生长缓慢,汗毛稀少、生长缓慢或脱落等。亦可伴头痛、头昏、眼花,甚则昏厥。临床上多见于动脉狭窄、闭塞性疾病的后期等。

⑥阴虚阳亢致瘀而痛:其疼痛常见于头部,呈胀痛,并见眩晕;肝阳亢于上多阴液亏于下,即濡养不足,故伴见心悸,下肢发凉、乏力、麻木或疼痛。临床上多见于多发性大动脉炎(胸、腹主动脉型)、动脉硬化性闭塞症伴脑动脉硬化者。

从临床常见的疼痛发作情况来看,尚需辨清疼痛加重或缓解的因素。由阴寒凝滞导致气滞血瘀所引起的周围血管疾病,如雷诺病及动脉狭窄或闭塞性疾病的早期等,当外界环境温度升高时,疼痛减轻;反之患部受到外来寒冷侵袭,则疼痛加重。由阳热煎熬导致气血瘀滞所引起者,如红斑性肢痛症及动脉狭窄或闭塞性疾病的中后期等,当外界环境温度降低时,疼痛减轻;反之,患部受到外来阳热侵袭,则疼痛加重。

运动时疼痛而静止时缓解,是下肢经脉瘀滞的表现,多见于动脉缺血性疾病。静止时疼痛而运动时缓解,多发生于小腿和足部,也是下肢经脉瘀滞的表现,多见于静脉曲张、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继发功能不全,亦可见于慢性动脉闭塞性疾病。

肢体抬高而疼痛加重,多见于动脉狭窄或闭塞性疾病;肢体下垂而疼痛加重,多见于肢体血栓性深静脉炎或深静脉回流障碍等。(2)酸胀

总因筋肉失养或水湿停滞所致。筋肉失养者,或是气血不足,无力荣养;或是血瘀气滞,不达养所;或是二者相兼为患。临床上多见于慢性动脉狭窄或闭塞性疾病。

水湿停滞者,或是脾虚不能化湿,水湿停滞;或是气滞不能布津,津聚为湿;或是血瘀津停,津渗为湿;或是三者相兼为患。临床上多见于下肢静脉曲张或深静脉回流障碍。

胀感主要缘于气滞。人体气机以通顺为要,一旦有瘀滞,轻则胀闷,重则疼痛。临床上常与酸胀一同出现,因湿为阴邪,易阻气机而致郁滞;反之,气滞易致湿聚。(3)麻木

麻木是一种肌肤感觉异常,主要表现为反应迟钝。其中又以麻为木之轻,木为麻之重,但麻木常一并出现,总之为虚为瘀所致。虚者,乃气血虚少,肌肤失养。瘀者,乃血瘀气滞,气血不达养所,亦使肌肤失养。临床上二者可相兼为病,多见于慢性动脉狭窄或闭塞性疾病。(4)水肿

水肿是津液水湿运化输布障碍的表现。就周围血管疾病而言,水肿常见于周围静脉性及淋巴性疾病,而且有其特点,主要表现为水肿范围多是在局部,其病机多是气滞血瘀所致。在下肢淋巴水肿后期,按之凹陷不著,甚至硬实,可出现象皮腿,是由湿郁、气滞、血瘀、痰凝互结日久成积于下肢肌肤所致。(5)肤温异常

肤温降低总属气虚阳气不足或寒凝气血瘀滞,但两者虚实有别,不可不辨。再者,临床上肤温降低有轻重之分,皮肤冷与冰凉的程度多能提示病情的轻重。

①肤温降低:临床上肤温降低多见于动脉狭窄、闭塞或痉挛性疾病。若肢体温度突然下降,则多提示病情急剧进展,如动脉栓塞发生。但需注意,亦有肢体肤温下降,而无周围血管疾病发生者;反之,有些周围血管病变,可暂无肢体肤温下降的表现,故要综合辨析,方能不致偏颇。

②肤温升高:总属热邪为患,但有实、虚之分,其实者多为湿热下注所致,其虚者则是阴虚所生。肤温升高在临床上也有轻重之分。轻者谓之微热,提示热邪轻浅;较重者谓之灼热,提示热邪较重;重者谓之汤泼火燎,提示热毒炽盛。临床上肤温升高多见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或血栓性深、浅静脉炎,以及慢性动脉阻塞性疾病的坏疽期。(6)肤色改变

周围血管疾病中,患部或其远端的肤色改变较为多样。就正常肤色而言,应呈淡红色。但肢体暴露于高温环境中,肤色呈深红;暴露于寒冷环境时,肤色呈青紫,此属于正常范畴。除此之外,在常温下,尤其是两侧肢体在同一时间同一部位对照比较,患侧出现苍白、发红、青紫、黑色均属异常。对其进行辨析亦有助于判断疾病的性质。

①皮肤苍白:为血不荣肤,多属血虚有寒。寒凝血瘀,则荣肤不达,亦苍白;若二者相合,则肤色尤其苍白。临床上其常伴肤温降低,多见于动脉痉挛、狭窄或闭塞性疾病的早期。

②皮肤发红:多为热邪所致,属热证。临床上其常伴肤温升高,多见于红斑性肢痛症及下肢血栓性深、浅静脉炎。动脉狭窄、闭塞性疾病坏疽期亦可见到肤色发红,但多为虚热所致,应当分清。

③皮肤紫红色或青紫:多属血瘀证。压之退色者,多为瘀在脉里,如海绵状血管瘤;压之不退色者,多为瘀在脉外,如过敏性紫癜、进行性色素沉着病等。

④皮肤变黑:多为死肌之色。如焦黑干枯可见于动脉狭窄、闭塞性疾病的干性坏疽期。(7)溃疡

周围血管病严重者,其后期常并发溃疡。疮面溃破腐烂,肉色不鲜,脓水恶臭,灼痛剧烈,夜间尤甚,多属热毒伤阴证。临床上多见于动脉狭窄或闭塞性疾病的坏疽期。

溃疡疮面污浊不清,脓液常伴臭味,并易出血,上方青筋怒张,疮疤周边紫褐,多为湿热瘀滞证。其中热偏盛者,疮面灼痛,脓液稠厚;湿偏盛者,疮面渗液较多,肉芽水肿。临床上多见于下肢静脉曲张和下肢深静脉回流障碍。

溃疡久不愈合,肉芽呈灰白色或如镜面,脓液少而清稀,多为气血两虚证。临床上可见于上述动、静脉病的后期。

溃疡多年不愈,疮面呈火山口或菜花状,触之坚硬,疮底易出血,则多是癌变,必须警惕。临床上亦可偶见于下肢静脉曲张并发溃疡者。

陈氏认为,重视局部辨证,并不是表示不需要全身辨证,而是由于局部的症状体征给我们提供了更直接的依据,所以我们把局部辨证看成是辨证过程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全身辨证同样不能忽视。(五)各种无损检查可以增加中医辨病的依据,是四诊的延伸

陈氏认为周围血管病的诊断不可以只靠患者的临床表现,各种无损检查很重要,应广泛使用彩超、超声多普勒、节段测压、CT血管造影(CTA)、磁共振检查等,认为这些检查可以增加中医辨病的依据,是四诊的延伸。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血管造影、磁共振还没有广泛应用的时候,陈氏就与放射科合作,独创了一套周围血管病的X线平片诊断法。这在当时对诊断周围血管病曾起到了积极作用,即便是放在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在不具备血管造影和CT、磁共振检查的医疗机构,针对经济不富裕的患者,这套周围血管病的X线平片诊断法仍然具有一定的临床参考意义,并显现出无创性、价格低廉,易于普及的优势。这套X线平片检查方法尤其对动脉硬化性闭塞症和多发性大动脉炎的诊断最有参考价值。

X线平片检查包括心脏正位及左前斜位片、腹部正侧位平片和大腿侧位平片、膝关节侧位平片、小腿正位平片。如果怀疑为胸廓出口综合征,还可以选择进行颈部、上胸部和肩部平片。

这套X线平片检查法摸索出了不同于普通平片的摄片条件,总结出了采用高千伏、低毫安、短时间、低速增感屏、滤线器投照的经验,并总结了相关诊断标准。如对胸主动脉粥样硬化X线表现的观察,要观察胸主动脉扩张、伸展和迂曲征象,包含五个方面的X线改变:①升主动脉阴影增宽、伸展,超过上腔静脉并向右侧肺野突出。②主动脉球的位置升高,达到或超过胸锁关节水平。③主动脉球向左肺野突出。④降主动脉伸长、迂曲并向左突出。⑤左前斜位片上,主动脉直径超过3.0cm。

此外,要观察胸主动脉阴影密度的增高情况,动脉粥样硬化时,血管壁内膜的增厚、钙化和管腔扩张可导致胸主动脉阴影密度的增高。最后还要观察胸主动脉壁的钙化情况,并细分为细条状钙化、新月形钙化、蛋壳状钙化、斑点状钙化等。这套完整系统的X线平片诊断法也是陈氏团队和放射专家对周围血管病诊断的贡献。三、治疗立足于气血,重视整体,用药平和精准(一)立足气血,重视心、肝、脾

陈氏认为周围血管疾病的共同特点为脉络不通,主要责之于气血紊乱或气血郁阻,故辨证主体为气血辨证。内容包括:气机紊乱、气滞、气虚、血瘀、血虚、气滞血瘀、气虚血瘀、气血两虚等。陈氏治疗周围血管病立足于气血,在确立治疗思路时,综合考虑患者的整体情况和气血的盈亏与气血状态的异常,注重分析患者脉络瘀阻的成因。如动脉闭塞性疾病中,虽表现为脉络的瘀阻,但脉络的瘀阻又有气虚无力推动血液运行,或气滞导致血液运行紊乱,或阳虚内寒导致血液凝涩等多种情况。对于气虚血瘀者,可应用益气活血法,大量使用黄芪益气,以期通过补气达到推动血液运转的效果;对于气滞血瘀者,则通过调肝理气,以恢复血液的正常运行;对于阳虚内寒导致的血液凝涩,则采用温通的方法,温经通脉,活血化瘀,便能达到治疗目的。其中,温经通脉、活血化瘀和益气活血化瘀是陈氏在治疗周围血管病中使用较多的治法,并且都取得了满意的临床疗效。

陈氏在临床中重视对患者心、肝、脾的调理。陈氏认为心主血脉,脉络瘀阻与心功能的低下有关,所以临床治疗时往往重视调整患者的整体状况,特别是强调改善心功能,这一思路往往能带来比较好的临床疗效。

肝藏血,主疏泄,调畅全身气机,推动血和津液运行,即气机调畅,气血和谐。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节奏的加快和工作压力增大,有些人常处于紧张、焦虑之中,致使肝的疏泄功能下降,久则气滞并致血瘀,易患周围血管疾病;患病者更易加重病情,病愈者易复发。肝郁气滞还可横犯于脾,即便饮食合理,也会出现消化不好,或入睡难,卧不安;肝气不舒,还会影响心情,加重气滞。因此,陈氏在周围血管病的治疗中十分重视护肝,通过对肝的调理,恢复气的运转功能,有利于血的疏通,从而能提高临床疗效。

脾为后天之本,主运化,主肌肉,主四肢,为气血生化之源。脾统血,《金匮要略》中提出了“五脏六腑之血,全赖脾气统摄”的观点。脾之功能受损,或运化失职,水湿壅阻;或气血不足,运行受阻,导致四肢肌肉失养;或脾阳虚损,不能温煦四末而厥冷;或脾虚使血失统摄,而致妄行。所以脾与周围血管病的关系甚为密切,临床治疗当时时顾护脾胃。(二)重视治疗兼症

重视治疗兼症,是陈氏的又一特点。陈氏认为主症和兼症是相对的。周围血管病患者的肢体症状往往是全身病变的局部表现,如果把局部症状作为主症,那么患者整体疾病的其他表现即为兼症,但兼症的治疗同样是非常重要的。周围血管病患者中,除了多有气血亏损或紊乱、脏腑虚损外,还有长期患病,精神抑郁,情绪低落者;或长期服药,脾胃虚弱者;或睡眠不佳者。以上陈氏都会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给予兼顾。

陈氏认为,对兼证的治疗不容忽视,积极改善患者的情绪,改善脾胃功能,提高睡眠质量,可以帮助患者树立信心,提高生活质量,有利于对主症的治疗。治疗好兼症,不仅能提高临床疗效,有时甚至能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三)用药精准,尤重药性

由于陈氏对证候的诊断明确,对疾病的诊断、病势、病态、疾病阶段、传变等都有清晰的把握,因而能做到用药上的平和与精准。在用药方面,陈氏注重精细平和,很少使用大苦、大寒、大热及过于峻猛的攻伐之品,处方看似平淡无奇,疗效却很突出。“寒者热之,热者寒之”是中医治则中的重要思想,陈氏对于药性的选择尤其严苛。如对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早期,患者表现为小腿以下或大腿以下突然肿胀,疼痛,压痛,皮温升高,皮色改变;手压胫前凹陷,不随手而起,同平面周径大于健侧;全身可出现畏寒发热,舌质淡紫,苔黄腻,脉弦滑数。该患者热象明显,以祛湿消肿为主,陈氏在选择活血化瘀药时,多选用牡丹皮、赤芍、丹参等偏凉性的药物;而后期肿胀渐消,热象减轻后,才使用温性的药物,如当归、川芎等。四、重视外治

外治法在周围血管病的治疗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正如《医学源流论》所说:“外科之法,最重外治。”但外治法和内治法一样,也必须进行辨证论治,即根据疾病不同的性质及病程不同的阶段,而选用不同的外治方法。也如《理瀹骈文》中所说:“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外治之药即内治之药,所异者法耳。”陈氏在应用外治法治疗周围血管病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并认为外治作用更直接,用之得当,往往事半而功倍。陈氏还在深入研究古籍方药的基础上,研发了多种临床疗效显著的外用方药,有散剂、膏剂、洗剂等多种剂型。临床使用方法也多种多样,包括湿敷、箍围、浸渍、熏蒸等。

对于脱疽证属脉络阴寒、血瘀证者,常选用红花、桂枝、透骨草、干姜、花椒等温经散寒、活血祛瘀的药物进行泡洗。

对于急性血栓性浅静脉炎、臁疮等湿毒较重,或脓腐较多的溃疡疮面,常选用黄柏、苦参、马齿苋、金银花、连翘等清热解毒、活血消肿、祛腐排脓的药物,进行湿敷或泡洗。

对于深静脉血栓形成、浅静脉炎等证属脉络热毒证者,常可见四肢红肿热痛、溃疡、糜烂,陈氏常使用土茯苓、蛤蟆草、金银花等进行泡洗或湿敷,其研制的院内制剂宁舒洗剂已在临床上广泛应用,对属于脉络热毒证的血管病可取得满意疗效。对宁舒洗剂进行的初步体外抑菌试验、皮肤毒性试验等均显示,宁舒洗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大肠埃希氏菌(大肠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和变形杆菌这五种常见致病菌均有抑菌和杀菌作用;对于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大肠杆菌(耐药菌株)的抗菌作用与普通的大肠杆菌(非耐药菌株)相同,提示外用宁舒洗剂在治疗耐药菌株的感染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

对于下肢静脉回流障碍性疾病,如静脉曲张、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深静脉血栓形成后遗症期等,表现为小腿皮肤营养障碍,如发生皮肤干燥、脱屑、瘙痒,逐渐出现色素沉着等症时,陈氏常用含油脂丰富的冬瓜仁、杏仁、桃仁,再加白鲜皮,煎汤外洗,可起到活血、润燥、止痒的作用。

针对周围血管病局部见红肿热痛等阳性表现者,在未溃的情况下,陈氏常使用大黄、黄柏、滑石,共研极细末,再用绿茶水或菊花水调成糊状,敷于患处,具有清热、消肿、止痛的功效。

在外治方面,陈氏特别强调两方面的问题,一是强调辨证使用外用药;二是强调选择合理的剂型。如渗出较多时宜选用湿敷或泡洗,此时用油膏不仅不能起到好的作用,还会造成皮损的深入或蔓延。

对于溃疡和坏疽的处理,陈氏认为周围血管病溃疡或坏疽的治疗有其特殊性,溃疡或坏疽的处理应该先进行全身综合治疗,如改善循环、控制感染、控制血糖(糖尿病患者)、控制相关急慢性并发症等,再根据溃疡或坏疽的性质、轻重程度,选择合理的方式进行。有两个关键点,其一是清创时机的选择,其二是合理的方式。抓住治疗时机,进行局部化腐清创及分期处理,是治疗成败的关键。分期治疗方法如下:

初期:浅表溃疡,病灶尚未波及肌肉组织时,治疗的重点是改善循环,局部创面每天换药一次,但不宜过分清创,给予解毒、活血、生肌药物,如二黄散、如意金黄散、生肌膏等。对于水疱、血疱,在严格消毒条件下,从水疱低位处将其内容物尽早抽出至干瘪。

脓肿形成期:皮下组织感染形成蜂窝织炎、脓肿或窦道。在基础治疗的同时,抓准时机切开排脓引流,予中药解毒洗剂纱条湿敷或填塞,保持引流通畅,避免挤压和过分处理,以免感染沿肌间隙蔓延扩大。对坏死组织多采取蚕食的方法逐渐清除,当患者经过基础治疗后,血糖和感染得到有效控制,微循环得到改善,此时可以加大清创的范围和力度,但应注意保护有生命能力的肌腱和韧带。可根据分泌物的细菌培养和药敏化验结果,选用有效抗生素内服或外用。

生肌阶段:对生肌和祛腐阶段的时机掌握,是相对而言,不可能绝对分开,一般在祛腐阶段后期,坏死组织逐渐清除,分泌物逐渐减少,创面比较清洁红润,应该侧重生肌药物的应用。可选用生肌玉红膏、生肌散,每日或隔日换药,以达到活血化瘀,去腐生肌,促进肉芽组织生长,促进伤口愈合的目的。

陈氏强调,无论采用哪种清创换药方法,均应注意以下问题:

①周围血管病患者出现坏疽时大多存在严重的血液循环障碍,因此在对其溃疡或坏疽处理的同时,应注意积极改善其血液循环,纠正局部缺血状态。

②清创后应尽力使清创后的创面形成中央低、周围高的态势,以利创面生长。

③对暴露的肌腱应谨慎处理,不可拉长后切断,以防止感染的肌腱回缩后造成感染范围扩大。

④用“鲸吞法”清创后的创面不宜缝合,包扎亦不应过紧。

⑤慎用腐蚀药。

⑥对于溃疡而言,应防止脓腐深窜。趾(指)溃疡时,应注意分离邻趾(指)包扎,防止脓液侵蚀相邻趾(指)。

⑦坏疽处理:对于干性坏疽,应常规消毒,干燥暴露,或用薄层无菌纱布包扎。湿性坏疽应特别注意患者的体位,中药纱布填塞时注意充分引流,避免脓液侵蚀肌腱、软组织,防止其向近心端扩散,同时可酌情配合使用泡洗、湿敷等其他外治法。五、强调护理的重要性

陈氏还重视周围血管病的护理,除了要求戒烟、科学饮食、保暖、肢体功能锻炼等常规的护理措施外,尤其强调了以下几个方面:(一)体位

正确的体位对周围血管疾病的恢复至关重要,采取正确的体位,能有效地改善肢体的循环灌注状况,甚至能减少病残率。如:

下肢急性动脉栓塞的患者,应绝对卧床,床头抬高,取下肢低于心脏水平的半卧位。

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患者,在急性期应绝对卧床,患肢抬高30°,以利于静脉回流,或膝关节轻度屈曲,以增加舒适度。

对于深静脉血栓形成恢复期的患者及静脉瓣膜功能不全的患者,不主张长期抬高患肢。特别是伴有动脉供血不全或老年患者,更不宜长久地抬高患肢,以免造成动脉供血不足。

对于伴有溃疡或坏疽的患者,应选择有利于创面脓液引流的体位,防止脓液深窜。(二)精神护理

周围血管疾病往往病程较长,患者长期受疾病的折磨,在心理上容易出现不良倾向,常见的不良心理倾向包括:焦虑、恐惧、沮丧、失望、忧伤等。应减轻患者不良心理反应的程度,争取其配合。通过安慰、开导等方法可纠正患者的不良心理状况,使其树立信心,情志调畅。即“告之以其败,语之以其善;导之以其所便,开之以其所苦”(《灵枢·师传》)。教会患者自我调节的方法,目的是让患者清心涤虑,凝神静养,使其积极主动配合。使患者接受相关知识,对所患疾病有一定了解,消除恐惧感。要鼓励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多举临床治愈的病例,引导患者有乐观精神,消除低沉情绪,避免悲观失望;护理人员要关心、爱护、体贴患者,正确引导患者;患者的心情要舒畅,生活要有规律,不可过思,思虑伤脾,脾受伤,食欲不佳,影响气血生化之源泉,会使身体情况恶化,从而使病情加重。因此,关心患者病情,认真周到的服务,解除患者的思想负担,使其积极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会使疾病早日治愈。(三)对患肢的保护和创面的护理1.对缺血性患肢的护理

对缺血患肢的护理,尤其是对下肢和足部等疾病好发部位的护理,应着重于清洁和保护两方面。(1)清洁

用温水和中性、刺激性小的肥皂洗脚,用毛巾彻底擦干,尤其是趾缝间。擦拭动作要轻柔,不要用力揉搓及摩擦皮肤。脚太干燥时,可涂一层薄羊毛脂或含水分的润滑剂,轻轻擦拭皮肤,避免使用含酒精或香料的润肤液。

洗脚用水温度要适宜,应先用身体感觉正常的部位或由他人测试水温,有条件时可用水温计测量,以防烫伤。

修剪指(趾)甲时,应在良好的光线下进行,先将指(趾)甲在温水中泡软,用指甲刀(而不用剪刀或刀片)将指(趾)甲剪平,勿使甲下皮肤露出。视力不佳的糖尿病患者或老年人,应让他人代劳。畸形变厚的指(趾)甲,更应小心修剪。(2)保护

为尽量避免足部皮肤潮湿,应穿吸湿性好的棉织袜,穿透气性较好的鞋。忌穿容易使足部发汗的帆布鞋或胶鞋。穿宽松舒适的鞋子,不穿高跟鞋,穿鞋后以鞋不挤压脚趾为好。穿鞋前应检查鞋内有无异物,勿光脚在地上行走,夜间可穿保护性袜子。

注意局部保暖,不要暴露在冷空气中,也不要在冷水中洗手、洗脚或游泳。不能用热水袋或电热褥等直接接触病变局部,防止增加患肢局部的组织代谢,而加重局部缺氧。

在无障碍物的平地上练习行走;勿在拥挤的人群中穿行;在黑暗的走廊或室内行走时要开灯;视力不好的患者更应借助器械或在他人陪同下行走、活动。

防止蚊虫叮咬。皮肤瘙痒时,可用止痒药剂涂擦,切勿用手抓挠。2.对疮面的护理

一旦出现疮面,应由医生换药,或在医生指导下合理换药。严格遵照无菌操作,手法要轻巧,注意保护新生肉芽,减少疼痛。对于脓液较多的疮面,疮面护理的原则是尽量使分泌物排出。

清除坏死组织时,要根据患者的全身情况和患肢血供情况选择合适的时机,缺血性疮面多采用“蚕食”法。在换药或清除坏死组织时,要注意保护正常皮肤与正常肉芽的生长。如果肉芽生长过快或肉芽水肿,会影响上皮的再生,使创口难于愈合,此时应停用生肌长肉的外用药,适当修剪肉芽,或用高渗透盐水纱条外敷或加压包扎等。

疮面换药,要选择合适的外用药剂型。使用油膏之类药物,一定要按溃疡的大小施药,面积不可太大,避免使油膏腐蚀正常组织。

用绷带或纱布包扎时,不宜太紧,以免影响血运,影响创口的愈合。若趾(指)端感染,为防止出现五趾(指)相染之症,在换药时,应用清洁无菌纱布行逐趾(指)分离包扎,使健康趾(指)与感染趾(指)分开,以免健康组织受浸渍而发病。(四)正确进行肢体功能的锻炼

陈氏重视指导患者进行正确的肢体功能锻炼。肢体功能锻炼的目的:一是避免肢体功能失用性减退,防止关节的僵硬和肌肉的萎缩;二是促进肢体侧支循环的建立。陈氏特别强调要有正确的锻炼方式和锻炼强度,在锻炼方式上强调安全性,在锻炼强度上要求适当。如对早期动脉闭塞性疾病的患者,陈氏要求患者锻炼时的步行距离应略微超过跛行距离,以促进侧支循环的建立。六、重视预防和早期治疗,对“治未病”理解深刻

陈氏认为中医“治未病”理论是具有战略智谋的思想,是治疗的基本法则,是医生追求的最高境界。中医治未病思想与当前中国医学发展的战略重点相吻合。根据21世纪医学模式的变化和我国医疗卫生工作的实际,国家已经提出了医学发展的重点应该“前移”和“下移”,前移的意思是要以防病为主,下移的意思是要把重点放到基层。前移就可以实现把治病为目的的治疗医学转换到“治未病”为目的的养生和预防医学上来。

陈氏认为,中医“治未病”包括三个重要环节:第一是针对健康人的养生保健,这就需要普及中医养生知识,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防病于未然;第二是针对亚健康人群的早期干预,体现防微杜渐,欲病早治的预防思想;第三是针对疾病人群的“既病防变”,掌握疾病的变化规律,阻断疾病进程,以达到治病防变的目的。为此,陈氏积极开展健康教育、疾病普查及流行病学研究等。(一)积极开展健康教育,强调预防和早期诊断治疗

陈氏认为健康教育是中医临床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健康教育可以提高患者防病治病的主动性,对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周围血管病的意义重大。同时对周围血管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可以有效地疏导患者的悲观急躁情绪,使患者对周围血管病治疗的长期性有正确的认识,可增强信心,对治疗效果有正确的预期,从而使其更好地理解治疗护理方案,提高患者的依从性。

陈氏极其重视对患者的健康教育,不遗余力地利用各种平台宣传如何预防周围血管病的知识。无论是在门诊、病房,她都不厌其烦地向患者讲述周围血管病的相关知识;还时常在社区、机关单位宣讲周围血管病知识;并利用学会的平台编纂周围血管病科普知识的小册子。陈氏曾出版《百病中医自我疗养丛书——血栓闭塞性脉管炎》,还在中央电视台第4套(中文国际频道)《中华医药》、中央电视台第10套(科技频道)《健康之路》、中央电视台第2套(经济频道)《消费主张》等栏目多次讲解周围血管病的相关知识。(二)积极开展周围血管病的普查和流行病学研究

陈氏重视周围血管病的普查和流行病学研究,认为这是实现中医治未病的重要举措。一是在临床上反复呼吁有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等疾病的患者要常规检查周围血管情况,以早期发现血管病变。二是积极开展疾病普查和流行病学研究,如开展深静脉血栓形成和肺栓塞的流行病学调查,开展下肢静脉曲张的普查等。其中,由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主持的国家科技部九五攻关课题“肺栓塞的早期诊断与防治研究——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流行病学调查”,陈氏及多家医院参与了该课题,该课题初步归纳了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流行病学因素,明确了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与肺栓塞的关系。七、用药经验

陈氏在长期临床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研发了多种院内制剂。其常用院内制剂简介如下:1.温脉通合剂

组成:桂枝、川芎、鸡血藤、干姜、当归、黄芪等。

功能:温经益气,活血通络。

主治:肢体动脉硬化性闭塞症、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大动脉炎、雷诺病等,表现为肢体怕冷、疼痛、麻木,属脉络阴寒者。2.通脉宁胶囊

组成:黄芪、丹参、白芍、川芎、当归、赤芍、红花、地龙、郁金等。

功能:活血通络,化瘀止痛。

主治: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动脉硬化性闭塞症、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等证属气虚血瘀者。3.祛湿消肿胶囊

组成:炙黄芪、丹参、茯苓皮、赤芍、防己、炒白术、木瓜等。

功能:健脾祛湿,益气通脉。

主治: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下肢浅静脉瓣膜功能不全、慢性小腿溃疡等,表现为肢体肿胀,属脾虚湿盛,脉络瘀阻者。4.静脉炎口服液

组成:黄柏、苍术、忍冬藤、赤芍、乳香、没药等。

功能: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燥湿行瘀。

主治:用于深浅静脉炎,症见下肢皮肤色红,皮温升高,肿胀,疼痛,属脉络湿热者。5.宁舒洗剂

组成:土茯苓、蛤蟆草、金银花等。

功能:清热解毒,活血通络。

主治:深静脉血栓形成、浅静脉炎及多种血管病,症见四肢红肿热痛、溃疡、糜烂,属脉络热毒证者。6.脱疽洗药

组成:红花、桂枝、透骨草、千年健、干姜、花椒、乳香、没药、鸡血藤、樟脑等。

功能:温经散寒,活血祛瘀。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