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信仰口袋书系列——妖(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1-03-30 17:24:00

点击下载

作者:王有钧

出版社:上海辞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民间信仰口袋书系列——妖

民间信仰口袋书系列——妖试读:

总序

中国人的民间信仰是多元、多样和多彩的。这与中国的民族结构有密切的关系。人类学大师费孝通先生说过:

中华民族……是由许许多多分散孤立存在的民族单位,经过接触、混杂、联结和融合,同时也有分裂和消亡,形成一个你来我去、我来你去,我中有你、你中有我,而又各具个性的多元统一体。

纵观上下五千年的中国历史,在中华民族我中有你、你中有我的“滚雪球”过程中,中华民族从夏商周三代到秦的多元融合走向华夏一体,经历了夏、商、周、楚、越等族从部落到民族的发展过程,又经历了夏、商、周、楚、越等族及部分蛮、夷、戎、狄融合成华夏民族的历史过程。此后,从两汉到清代又经历了从民族互化到汉化成为民族融合主流的历史过程。就是在这悠悠几千年的历史过程中,及至清道光三十年(1851年),中国人口已达4亿以上。进入近现代以后,中华民族这个雪球仍然不断地向前发展,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时,其人口已逾6亿;经过改革开放,中国人口已发展到13亿之多。

涓涓细流汇成大海,就是在这个长时期的大交往、大交流、大交融的互动、磨合和整合中,中国人的民间信仰才形成多元的格局。二

这样一来,融入中华民族的各民族或族群,在“滚雪球”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又把各民族或族群的民间信仰,带入了中华民族的信仰文化之中,这又铸成了中国人民间信仰多样性的特征。民俗学家乌丙安在《中国民间信仰》一书中曾说过:

中国的民间信仰不仅有如天地、日月、星辰等自然体,还有风、雨、雷、电、虹、霓、云、霞、水、火、山、石等自然物和自然力,还有各种动植物等都在崇拜之列。与此同时,民间还崇拜人死后的所谓“灵”以及其遗骨、遗物、遗迹的“灵”;还崇拜人们赋予很多自然物或人工物以化形的“灵”或“精”;还包括崇拜幻象产生的多种职司各异的神灵;还崇拜被认为是附在活人身上的某种“灵”(或神灵、或鬼灵、或精灵);还崇拜所有人力所不及的幻想中的超自然力量;还崇拜被认为不可抗拒的一种“天命”(宿命)等等,不计其数,包罗万象。

中国民间信仰的多样还表现在鬼灵的多样上。如蒙古族民间所崇拜的“天”,即蒙语称的“腾格里”,其后“腾格里”这一概念受各教影响被加上各种称呼,分成众多神灵,如后世就有99个之说,其中西方有55个都是善神,东方的44个腾格里都是恶神。景颇族表现传统信仰的史诗《穆瑙斋瓦》中所祭的鬼就有34种,各不相同。水族的巫书《水书》中收录并给予祭祀的善鬼就至少有54个,各有其名,专司不一,恶鬼至少有99个,鬼性各一。凡此等等,不胜枚举。

这种信仰态势,自然而然地铸成了中国人民间信仰多样性的特征。君不见,古往今来,中国人从天到地,从人到灵,从动物到植物,从幻想物到超自然力,只要你想象得到的一切人和物,中国民间都会创造出一个神来加以供奉和膜拜。三

文化是要表达的。世上没有不表达的文化,只有表达的文化。多元、多样的特点必然会给中国人的民间信仰带来多彩的文化表达。

如在中国人的民间信仰中,灵魂不死观念的表达就光怪陆离。神是宗教及神话中所幻想的、主宰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的超自然的存在,据说正直之人死后可为神,动物植物也能成神;而仙是古代道家和方士所幻想的一种超出人世、长生不老之人,他们是由凡人修炼而成;鬼则是人死后不灭的精灵。神、仙、鬼的不同形象,反映了中国人的民间信仰的多彩。

又如佛教诸神是外来的神,道教诸神是中国本土的神。据印度佛教教义,佛是人而不是神,但佛教传入中国后,与中国的传统文化融合而逐步中国化。自宋代开始,佛道两教逐渐打通。这种打通还包括了儒学(有的认为是儒教)的融入,在民间,孔子、观音、弥勒、玉皇大帝、东岳大帝、碧霞元君、吕祖等,都是信仰最广的神祀,所以明清时代的民间祀祠与道观佛寺似乎很难区别,许多民间杂神祠庙或以僧主持或以道主持,也反映了中国人的民间信仰的多彩。

说到这里,笔者想起曾参加过广西贺州瑶族三天三夜的“还盘王愿”仪式,感受颇深。“还盘王愿”,瑶族又称为“做堂”、“搞愿”、“踏歌堂”,举行仪式时要请四位师公,即还愿师、诏禾师、赏兵师、五谷师;四位艺人,即歌娘、歌师、长鼓艺人、唢呐艺人;六位童男童女和厨官厨娘。仪式一开始是请圣挑鬼上光约标,请各路外姓神鬼,即不是瑶族的神鬼到来,设宴招待,接着就祭五谷兵马,引禾归山,祈求丰收,所祭之神以道教神祇和农神雷神为主。在这个请神、请鬼的过程中师公要唱经书。

请神、请鬼和唱了《盘王大歌》后,是请瑶族的祖先神来“流乐”。这时把道教方面的神像全部撤去,供上长鼓、瑶锦以及用红纸剪凿而成代表瑶族祖先的连州大庙、福江大庙、行平大庙、福灵大庙的神庙凿花,其中福江大庙供奉的是盘王,连州大庙供奉的是唐王,行平大庙供奉的是十二游师,福灵大庙供奉的是五婆圣帝。长鼓艺人表演长鼓舞,歌师歌娘出来围歌堂,童女作新娘装扮以娱盘王。接着就摆下洪沙大筵,众师公和还愿的家主一齐坐台,诵唱《盘王大歌》。最后众人一齐送盘王归去,还愿活动即告结束。

三天三夜不停地举行着仪式(据说最长的还盘王愿要举行七天七夜),人们虔诚而热情,丰富多彩自不在话下。

凡此种种文化表达,也就自然而然地构成了中国民间信仰多彩的特征。如有福神的福星高照,福运绵长;禄神的加官进禄,富贵荣华;有寿星的寿山福海,星辉南极;有伏魔大帝义炳乾坤,万世人极;有保生大帝慈悲济世,救死扶伤;有媒神的红线拴住脚,千里结姻缘;甚至有驱邪神的大公在此,百无禁忌;有镇鬼神的铁面魁髯,威镇鬼魅;有厕神紫姑的占卜众事,预知祸福,等等,这些都显得人的精神世界像个“万花筒”的花花大世界。四

多元、多样、多彩的中国民间信仰,本是普通老百姓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其中虽有糟粕,但不可全概以“封建迷信”。其中的精华更亟待保护。

冲击首先来自韩国。2005年11月24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三批宣布无形遗产名单时,由韩国申报的江陵端午祭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确定为“人类传说及无形遗产著作”。一石激起千层浪。围绕着端午节申遗之争,从2005年11月底开始,在中国学术界和民间都产生了极大的反响。有人冷眼看韩国端午节申遗成功。中韩两国在端午节申遗上各显神通,但是最后,中国落败。起源于我国,并且一直延续的一个传统节日,却被另一个国家申遗成功,这是一个发人深省的问题。

端午节起源于我国,这是不争的事实,韩国也承认这一庆典起源是来自中国的传统文化。除我国汉族外,还有满、蒙古、藏、苗、彝、畲、锡伯、朝鲜等约28个少数民族都会庆祝这个节日。不仅如此,端午节还很早地传入了日本、韩国、朝鲜、越南等国家,这些国家至今还在欢度端午佳节。由韩国申报的江陵端午祭,就源于中国远古的祭龙日,它的远古文化蕴涵是用龙的威慑力驱除所有的灾疫邪祟。

韩国的江陵端午祭本身是一种祭祀活动,主要是祭祀地方的保护神和英雄等,还有一些群众性的娱乐活动。它原名“江陵祭”,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直到1926年,因为其时间是从每年的农历四月十五持续到五月初七,与中国的端午节相近,才更名“江陵端午祭”。值得一提的是,在韩国申遗时,首先承认这一庆典起源是来自中国的传统文化,就是端午的时间框架的选择。但是实际上,韩国江陵端午祭是由舞蹈、萨满祭祀、民间艺术展示等内容构成,与我国端午节包含了吃粽子、赛龙舟、纪念屈原等一系列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并不相同。

虽然如此,因为端午节起源于中国,如果从端午节起源来看,中国的端午节最应该被批准为“人类传说及无形遗产著作”。所以韩国的申遗成功多少有点出乎意料,对于中国人民来说,多少有些失落。但是,因为人类口头遗产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需要具备唯一性、完整性和真实性这三个特点,其他国家的端午节不满足前两个条件,而韩国的申遗成功凭借的就是自己的保护与重视程度,从这点来看,中国是不能比的。

韩国申遗成功的冲击,引起了中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强烈反思,其中重要的一点是非物质遗产在中国破坏大于保护。特别可怕的是长期反对封建迷信的大棒早已把中国民间极为丰富多彩的信仰文化摧毁了。

其实,中国的民间信仰伴随着历代民众的艰苦岁月,十分缓慢地度过了千万年时光。从远古史前时期的遗址祭坛和残缺的众神偶像上,发掘出中国史前文化史上原始信仰的珍贵形象,又从现存的中国五十六个民族数亿万言的口碑文化史中,也已经读到了浩瀚的植根于乡土文化的准宗教实录和鲜活生动的篇章。民间信仰,在中国文化史上,不容讳言,确实有它极其厚重的分量。因此,对民间信仰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从学术价值上来说,正如历史人类学家郑振满和陈春声在《民间信仰与社会空间》导言中所说:

民间宗教研究在中国社会文化史研究中的价值,不仅仅在于我们可以把宗教研究作为一种认识手段,更深刻地理解蕴含于仪式行为和周期性节日活动背后关于宇宙、时间、生命和超自然力量等问题的观念,从而有可能用“理性”的方法,认识潜伏于普通百姓日常行为之下的有关“世界观”的看法;也不仅仅这样的研究可能有助于弥补在都市中接受现代教育而成长的一代研究者的知识缺陷,增长他们的见闻,开阔他们的视野,并为其学术生活添加一些有启发性的素材、灵感或有趣的饭后谈资。吸引众多的研究者去关注民间信仰行为的更重要的动机,对于这种研究在揭示中国社会的内在秩序和运行“法则”方面,具有独特的价值和意义。

从现实意义而言,当下正热火朝天进行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主要指与有形的、物质的文化遗产相对应的那部分文化遗产,包括传统口头文化和行为文化。而民间信仰是在广大民众中自发产生并自然传播的神灵与神物崇拜,它寄托着广大民众对平安、幸福生活的祈求、期望和追求,并以口头或行为的形式广泛地存在于各种民俗事象之中,不仅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诸多非物质文化事象形成的生命之源和赖以生存的土壤。所以,我们再也不能干消灭民间信仰的傻事了。陈桥驿先生曾说过:“历史上也有极少数绝顶聪明的人,他们洞悉这类崇拜和信仰其实都是子虚,但他们并不出头公开反对,因为他们同时明白,人类的这种崇拜和信仰,既是难以改变的,却是可以利用的。孔子就是其中的代表,他说‘敬鬼神而远之’,实在就表达了自己不信鬼神存在的观点。”“当然,由于祀神祭鬼的事由来已久,他深知此事不仅不可抗拒,而且值得因势利导。”

陈桥驿先生的一些观点,对当下中国的非物质文化保护有重要的启示:一是人类永远会有不可认识、无法解释的问题,从而会陷于“愚昧”;二是有“愚昧”就永远会有崇拜和信仰;三是有崇拜和信仰,人类就会不断地创造出各式各样的神、仙、鬼、怪;四是民间信仰是草根文化,是地方性知识;五是对这种草根文化既要尊重敬畏,又要分清良莠。所以,当下明确民间信仰的内涵、价值、意义,以及未来走向,对保护非物质文化有着特定的现实意义。五

兜着圈子讲了这么多,现在笔者才奔主题,讲讲徐华龙先生主编的“民间信仰口袋书系列”。

2014年4月,笔者在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进行学术交流时,华龙君来访,谈到了他主编的这套书。这套书第一辑共有:《鬼》、《神》、《仙》、《妖》、《怪》、《精》。这是一个庞大而系统的中国民间信仰学术工程,笔者听后十分赞赏。

交流之中,华龙君想让笔者为这套口袋书写一个总序。想到半个多世纪来“封建迷信”对中国民间信仰的涤荡,看到当下非物质文化保护的需要,笔者欣然接受了邀请。

为了写这篇总序,适才兜着圈子讲了中国民间信仰多元、多样和多彩的特点,讲了中国民间信仰的学术内涵、价值、意义,以及未来走向,目的是为了让读者认识和了解这套口袋书的价值和意义,此其一。

其二,近几年来,有关中国民间信仰的书也出了不少,主要有乌丙安的《中国民间信仰》(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吕洪年的《万物之灵——中国崇拜文化考源》(广西民族出版社1996),张广智、高有鹏的《民间百神》(海燕出版社1997),殷伟的《中国民间俗神》(云南人民出版社2003)等。

乌丙安的《中国民间信仰》将中国的民间信仰崇拜形式归纳为对自然物、自然力的崇拜;对幻想物的崇拜;对附会以超自然力的人物的崇拜;对幻想的超自然力的崇拜四大类。这种分类概括性强,学术性也强,对学术界有用,但通俗性不够。

张广智、高有鹏的《民间百神》将民间百神分灶神、门神、家神、土地、路神、财神、火神、水神、龙神、福禄寿三星、送子神、城隍、玉皇大帝、风、雨、雷、电、日神、月神、星君、石头神、疫神、花神、草神、鸟神、虫神、树神、兽神、行业神等二十余种,因囿于中原地区,仅具有地方特点,且缺乏概括性。

吕洪年的《万物之灵——中国崇拜文化考源》将民间信仰分为自然崇拜、动物崇拜、植物崇拜、图腾崇拜、器物崇拜、躯体及脏器崇拜、生殖崇拜、数字崇拜、色彩崇拜九大类,且从考源视角切入,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但通俗性也不够。

殷伟的《中国民间俗神》将中国民间俗神分为吉祥神、佑护神、居家神、出行神、婚育神、文化神、动物神、植物神、自然神、行业神十类。这种分类古今相混,传统与现代纠结,缺乏原生意义。

相比之下,华龙君的“民间信仰口袋书系列”分类细、定位准、结构严、资料丰,可谓集中国民间信仰研究之大成。

其三,华龙君的这套口袋书,诸位作者中,有教授,也有博士;有老民俗学者,也有年轻的民俗学者,可谓近年中国民间信仰研究者的一次集中亮相和检阅,反映了中国民间信仰研究队伍的壮大和发展。

其四,华龙君的这套口袋书,对中国民间信仰的重构,可以提供一个资料库,提供一个样本,提供一个指导。这可能是当下非物质文化工作最需要的。

其五,华龙君的这套书定位为“口袋书”,顾名思义就是小巧,携带方便,价格平实,人们不用咬着牙、省吃俭用才买得起。

为了中国民间信仰的保护和发展,提起了笔,就刹不住“车”了,是以为序。徐杰舜2014年6月第一篇地反物为妖千里寻妖迹

混世魔王,蛟魔王,大鹏魔王,移山大圣,通风大圣,驱神大圣,熊山君,特处士,寅将军,黑熊精,白衣秀士,凌虚子,黄风怪,白骨夫人,黄袍怪,金角大王,银角大王……这些还只是《西游记》里众多“妖怪”里的一部分。

九龙岛四圣,骷髅山白骨洞石矶娘娘,蓬莱岛羽翼仙,一气仙马元,丘引,轩辕坟三妖,梅山七怪……这些也仅是《封神演义》里诸多“妖怪”中的几个。

所谓妖怪,妖和怪是一回事吗?妖精,妖和精是一家“人”吗?

什么是妖?“古人以为一切反常怪异事物的名称。”这是《辞海》给出的解释。《辞海》还引用《左传·宣公十五年》中的一句话作为其定义的依据:“地反物为妖。”

所谓“地反物为妖”,我们可以理解为所出现的事物和现象违背常理,违背伦常,违背世道人情。这里的“妖”是一种概说,泛指所有民间故事中的“妖怪精”,并非专指“妖”。徐华龙先生从民间故事分类学的角度出发,对民间流传的“妖怪精”故事进行了整理,将故事主角细分为妖、怪、精。他在《妖、怪、精故事的分类研究》中对“妖”作了如下界定:“如果将妖怪精故事进行粗线条分类的话,可以将与人对立的生物体划入妖类。其表现为性格狡诈、残忍,善于变化,包括形象、性格等方面的绝对相左,有非常人的本领,其形象大多是非人非兽。”这样的划分为进一步深入研究民间信仰中的“妖怪精故事”拓展了新的空间,是民间文化研究,特别是民间故事研究领域的一大突破,使人们明白妖是妖,怪是怪,精是精,它们是三回事,不是一回事。

在深深钦佩徐先生为“妖怪精故事”研究拓展了新的空间,为他不断创新的学术精神折服的同时,笔者还想对“妖”的界定作一个小小的补充。这个补充其实很简单,就是在“其形象大多是非人非兽”之后加上“似人似兽”四个字,这所加的“似人似兽”四个字也可以理解为“似人非人,似兽非兽”。如《山海经·西次三经》:“又西三百五十里,曰玉山,是西王母所居也。西王母其状如人,豹尾虎齿而善啸,蓬发戴胜,是司天之厉及五残。”西王母“其状如人”,但“豹尾虎齿而善啸”,又明显不是人。另《山海经·大荒西经》:“人面虎身,有文有尾,皆白……有人戴胜,虎齿,有豹尾,穴处,名曰西王母。”这几个关键词所表述的西王母只能用“似人非人”来定性。如此的形象,加上其职司,即可将西王母定性为“妖”。“似兽非兽”也是如此,如《山海经》里许多给人带来不祥的“异兽”,下文会具体展开。类似“非人非兽,似人似兽”的类生物体(妖)还有很多,我们将在相关章节中予以描述。

至此,我们可以对“非人非兽,似人似兽”的“妖”作一小结。首先,其形象实为借助世上存在的动物包括人的形象,或加以增删损益,或突出某一部分,或取各种形象的某一肢体合成新的生物体——故形象丑陋是其一大特征,我们可称之为类生物体,此种类生物体没有原型可溯,完全是一种观念的产物。因此,它们被人打败后也不会“现出原形”。第二,它们性格残忍,专与人类为敌,反人类是其本质属性。第三,具有常人难以企及的超常本领。

由此,还可以有另一个结论,即民间故事里妖、怪、精三者中,妖对人的危害最大,是人类生存的最大的敌人。

妖是如何产生的?也就是说,怎么会有“似人非人,似兽非兽”这种类生物体的?日本学者井上圆了认为:“所谓妖怪者,何义耶?即一切不思议之义。”意思是所谓妖怪就是那些令人不可思议的东西。我们所界定的这种类生物体——妖,就是一种令人不可思议的东西。

要详细地说清楚讲明白“不可思议”,或只有像井上圆了《妖怪学》那样的皇皇巨著才能胜任。这里我们只能简而言之,即妖是远古人类的“假想敌”。远古时期,面对频频发生的各种自然灾害,人们无法知其所以然,只能归因于某种超自然的力量,这种超自然的力量就是人们想象中的妖。

◎民间信仰中的妖

妖,是人们想象的产物,在民间信仰中常以负面形象出现。它仇视人类,以破坏乃至毁灭人类的正常生活为生存目的。想象的东西都是虚无的,但是虚无的东西为什么会有那么大的威慑力?其实是人们将属于自己想象中的威慑力让渡给了想象中的物体——虚无物,也就是前文所说的“假想敌”——妖。

这里先说一个故事,既可以使上段论述直观化,又可以让人们理解一般人面对那些虚无物强大威慑力时的心理应急机制。这个故事我们姑且命之为“凶宅”——原来的故事没有题目。

淮镇在献县东五十五里,即《金史》所谓槐家镇也。有马氏者,家忽见变异,夜中或抛掷瓦石,或鬼声呜呜,或无人处突火出,嬲岁余不止。祷禳亦无验。乃买宅迁居,有赁居者嬲如故,不久亦他徙。以是无人敢再问。有老儒不信其事,以贱价得之。卜日迁居,竟寂然无他,颇谓其德能胜妖。有滑盗登门与诟争,始知宅之变异,皆老儒贿盗夜为之,非真魅也。

故事是说,在县城东郊一个叫槐家镇的地方,住着一户姓马的人家,一家人其乐融融地生活了几十年。但不幸降临了:半夜里经常传来砖石瓦块乱抛的声音,有时候还夹杂着“呜呜”的鬼叫声,有时候在没有人的地方突然失火,火势还很大……马家请来佛家的高僧大德、道家的高功法师祈祷禳解,但也毫无成效,一家人无法正常生活。惹不起躲得起,马家只得另外买了房子搬了,将原来的房子租给别人住。可租客入住后还是老样子,住了没多久,租客也退租搬走了。此后,这幢房子再也无人问津,成了一座“凶宅”。

后来,当地一位德高望重的老先生(老儒)听说了这件事,他怎么也不相信会有这样的怪事,和马家说要买下这幢房子。马家一听,正中下怀,于是就以很低的价钱卖给了他。“老儒”一家住进去以后,太太平平,什么事也没发生。见此,十里八乡的人都说,这是因为老先生高尚的道德压制住了妖祟——正气治住了邪气。谁知,过了不久,事情来了个急转弯。有一天,一个当地很有名的强盗来到老先生的家里,与老先生大吵了一场,人们从吵架的话里话外知道了真相。原来,以前发生的一切,什么乱抛砖瓦石块,什么半夜鬼叫,什么连连失火,都是这位“德高望重”的“老先生”出钱让那个大盗去干的——“老先生”早就看中了这幢房子,为了低价买房而买通强盗,演了一出连台本戏。这次强盗上门就是因为钱的问题。

这个故事印证了一句老话:境由心造。面对不明所以的强大威慑力,“妖”就成了人们心理应急机制的产物。原先的马家因不明所以,无法解释一系列事件的原因,只好归结于妖邪作祟,当时四邻八乡的人大概也都这么认为。这就是“妖”的一个由来。

从那位“老儒”入住后平安无事的一段情节,相信很多尚未读到事情急转之处的读者诸君,都会认为是“老先生高尚的道德压制住了妖祟——正气治住了邪气”,都会对大名鼎鼎的纪晓岚说过的这句话心悦诚服:“鬼魅皆真有之,亦时或见之;惟检点生平,无不可对鬼魅者,则此心自不动耳。”说白了,就是“为人不做亏心事,半夜不怕鬼敲门”。

纪晓岚还有一句话很值得人们深思:“道家言祈禳,佛家言忏悔,儒家则言修德以胜妖;二氏治其末,儒者治其本也。”纪晓岚尊崇儒家,主张以德胜妖,破心中妖魅。话是不错,连同上面的,两句话都不失为至理名言,但问题是,当“德高望重”只是一种伪装时,却促成了人们对于妖祟的认同。试想,如果没有“东窗事发”,那么“凶宅”的妖祟之说将一直流传扩散开去。因此,“以德胜妖”应该有一个前提,即“德高望重”应是实至名归的。不过故事最后将骗局点破,多少也透露出些妖本为人之所想象的意味。

如前文所述,妖既为人之“假想敌”,那至少有两层意思:一为“假想”,一为“敌”。“假想”除“老儒”这一例,还表现在指称不定上。民间故事中关于妖怪的故事不少,但故事中叫妖怪的不一定是妖,而是精或怪。流传于黔东南苗族地区的传说《花带》中,那个使用法术使露娜的男友阿略变成一条花带的,说是一个妖怪所为,但故事最后却点明它是一只大乌龟——乌龟精。另外一种是故事中没有点明是妖,但实际上就是妖,比如同样在苗族中流传的一则故事,名字叫《祭假坟》。故事中被李老三整死的公野人和母野人其实就是“不知吃了多少人”的一对妖孽。

关于“敌”,具体表现在民间流传的有关妖的故事里,其模样都很吓人,这反映了人们对未知事物的恐惧。如纳西族故事《魔穴救姑》,力大无穷的恶魔独阿八身子像黄铜一样硬,拔棵大树像拔一棵草,四五个人合抱的大树在它眼里只是一根小柴,一只马鹿只是它的一个小菜。

同样,出于人们的恐惧心理,民间故事里妖的本领都极为强大,都有一种超自然的力量。如羌族故事《熊娃娃》,山沟里有一条恶龙,每年都要出来吃人。恶龙很凶,它一吹起风,山上合围的大树也要被它吹断;它一吐火,石头也会被烧成灰;它一吸气,老虎豹子都会被它吸到肚皮里头。凡此种种,不胜枚举。

最后,民间信仰最大的一个特点,也是各种神异故事、民间故事的主题,就是人争取生存权利、惩恶扬善,结局都是人打败了作为敌的妖,取得了胜利。这反映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征服恶势力的渴望。

◎妖非中国土特产

作为一种观念产物,妖并不是中国文化独有的现象,世界各种文化中都有它的行踪。这是由人类进化过程的一般规律和共性所决定的。人类由于智力、见识和思维所限,对于自然界和周围各种难以解释的、给他们带来无妄之灾的现象,虚幻出了“妖”这一观念性的存在物。

先来看看希腊神话里的妖。

最著名的当属荷马史诗《奥德赛》里的海妖塞壬,人身鸟足,有时也被描绘成美人鱼形象;它拥有美丽的歌喉,常用歌声摄人魂魄,蛊惑着水手们的灵魂。据说,当听到海妖们唱起优美的咏叹调时,水手们会不约而同地放下手中的船桨与船舵,不可思议地纵身大海,将生命转瞬化作一片起伏的波涛;海妖还会诱惑过路的航海者,使航船触礁沉没。

据《奥德赛》中描述,女妖居住在位于墨西拿海峡附近的海岛——死亡岛上。特洛伊战争的希腊英雄之一奥德修斯在战争结束后率领船队回国,途中要经过海妖所在的岛屿。奥德修斯事先已经得知海妖塞壬致命的诱惑,并深知即使意志再坚定也难以抵御海妖的歌声。因此他听从巫师喀耳刻的建议,采取了谨慎的预防措施:在船只快要到达听得见海妖歌声的地方,奥德修斯令人把他拴在桅杆上,并吩咐手下兵士用蜡把各自的耳朵塞住,同时告诫他们在经过死亡岛时不要理会他的命令和手势。

死亡岛临近了,奥德修斯听见了迷人的歌声,他绝望地挣扎着,命令手下解除自己身上的束缚,叫喊着让船只驶向正在繁茂草地上唱歌的海妖姐妹。按照奥德修斯先前的吩咐,没人理睬他。兵士们驾驶船只一直向前,直到最后再也听不到歌声时,他们才给奥德修斯松绑,取出各自耳朵中的蜡,继续前进。奥德修斯和他的手下一行逃过了一劫。

另外还有一则关于海妖的希腊神话。阿耳戈的英雄们在得到金羊毛后的返程中,路过海妖所在的岛屿,由于早就知道海妖歌声的致命诱惑力,所以,当船航行在海妖歌声覆盖的区域时,歌手俄耳甫斯用自己优美的歌声盖住了海妖的歌声,吸引住同伴们,躲过了海妖歌声的诱惑。

希腊神话中,除了海妖,另外还有一些代表性的妖祟:

墨杜萨,女妖,任何人与它的眼睛对视,都会变成石头,后来它被英雄珀尔修斯砍了头。

勒耳那蛇,希腊神话中的九头怪蛇,住在勒耳那沼泽里。它凶猛异常,身躯硕大无比,经常上岸糟蹋庄稼,危害牲畜和当地百姓。它长有九个头,其中八个头可以砍死,而第九个头却是砍不死的。每砍断一个,又会长出两个来。后来,英雄赫拉克勒斯在他助手的帮助下,在砍断第九个头之后,立即用点燃的木桩烧灼创口,才把它杀死。

拉弥亚,古希腊神话中一个半人半蛇的女妖,上半身为娇艳女性,下半身却是蛇类,在西方文化中以猎杀小孩闻名。它还会变幻出种种妖媚的姿态诱惑青年男子,然后吮吸他们的鲜血。在古希腊、罗马的神话中,有很多像拉弥亚般有着杀害孩童这种恶行的女妖。

再来看看流传在北欧地区神话中的有名的“北海巨妖”:

北海巨妖,有记载说它身长足足有15米(一说150米),平时伏卧于海底,偶尔会浮上水面。当它浮上水面的时候,有些经过附近水域的水手会误把它的身体当作一座小岛,有的甚至会弃船上岛,在上面安营扎寨、嬉戏休憩。结果,在它沉下去的时候,水手们随之一起葬身海底。据说,北海巨妖有着巨大的触角,可以把一艘很大的船抓入海底。中世纪英格兰国王阿尔弗雷德大帝曾有诗句感慨这可怕的北海巨妖:

在深不可测的海底

北海巨妖正在沉睡

它已经沉睡了数个世纪

并将继续安枕在巨大的海虫身上

直到有一天海虫的火焰将海底温暖

人和天使都将目睹

它带着怒吼从海底升起

海面上的一切将毁于一旦

北海巨妖畸形的体貌、残忍的性格和与人类为敌的本性,将其妖性展露无遗。

斯芬克司是古希腊神话中以隐谜害人的妖物。主神宙斯的妻子、天后赫拉派斯芬克司坐在忒拜城附近的悬崖上,拦住过往的路人,用文艺女神缪斯所传授的谜语问他们,猜不中者就会被它吃掉。这个谜语是:“什么动物早晨用四条腿走路,中午用两条腿走路,晚上用三条腿走路?腿最多的时候,也正是他走路最慢,体力最弱的时候。”如果你回答错误,就会被它杀害。这个谜语的答案就是:人。在早晨——生命的最初,即婴儿时期,只能用两条腿和两只手爬行;到了中午——在壮年,人用两条腿走路就行了;到了傍晚——年老体衰,必须借助拐杖走路,所以被称为三只脚。斯芬克司之谜后来常被用来比喻复杂、神秘、难以理解的问题。

最初源于古埃及的斯芬克司,被描述为长有翅膀的妖物。当时传说中的斯芬克司有好几种形象——人面狮身、羊头狮身、鹰头狮身。亚述人和波斯人则把斯芬克司描述为一头长有翅膀的公牛,人面络腮胡,戴有皇冠。而希腊神话中的斯芬克司则是狮身、蛇尾、人面,背上生着两只老鹰翅膀,它拥有女性特征的头和胸部,而且可以说人的语言。总之,非人非兽、似人似兽的斯芬克司复合了各种形象,且专门害人,无疑是妖类的成员。

日本号称有八百万神灵,妖怪传说不计其数。第一位将妖怪作为一门系统科学来研究,并称之为“妖怪学”的,是日本近代学者井上圆了。现在,“妖怪学”已经作为日本文化人类学的一个分支正式确立,并在众多高校展开授课,不光日本学生,别国的学生也听得津津有味。不过,日本“妖怪学”所研究的对象仍是“妖、怪、精”混沌一体的传统的妖怪,未曾切割过。

在西方文化语境中,也没有与中国的“妖”完全对应的词,有些仅是意义相近,如monster(怪物)、devil(魔鬼)、demon(恶魔)等。再重新审视之前所述希腊神话中的妖,其实与中国的妖也有诸多异处。

古希腊神话的妖皆为女妖,这是因为它们是“一群与‘文明’相对立的边缘化的‘他者’……女妖的设置是古希腊时期女性的政治地位在文学上的反映,其目的正在于从文化方面教化女性对男性权威的绝对服从,并给当时社会里试图颠覆男性权威的强悍女性以警示”。也就是说,在古希腊文化中,女妖形象是一种文化隐喻,反映男性地位上升女性地位下降时期男性对女性的贬低和打压。中国民间故事里的妖是专与整个人类为敌的恶的代表,在当代人眼中就是当时人们无法预测、无法抵御而屡受其害的各种自然灾害,如地震、风灾、旱灾、水灾、海啸、传染性疫病等等。此外,还有人们无法解释的种种自然现象,如大山里的重重迷雾、白天和黑夜的交替、太阳和月亮的轮流高悬、日食月食,以及各种生物(动物和植物)的生息……若这些自然现象的某种变化正好与人们遭遇的某种不幸巧合,妖祟、邪魔就成了“不幸”背后的操纵者,人们就会认为是它们在作恶。

◎“聚精会神”类文本中的妖

中国历代的野史笔记、志怪志异以及神魔小说,天马行空,极尽能事地汇聚了形形色色的精怪鬼神,可谓“聚精会神”。但细察之下,这些文本中蹈虚凌空而来的妖却少有踪迹。其中原因何在?

雨露之润、风霜之力、日月之光,皆有能量;加上岁月的转轮,它们能改变世间事物的结构,引起量变甚至质变。古人似乎已经懂得其中的道理了,而且他们利用这些道理和自己的想象相结合,并且发挥到极致,于是便有了“千岁之雉,入海为蜃;百年之雀,入海为蛤;千岁龟鼋,能与人语;千岁之狐,起为美女;千岁之蛇,断而复续;百年之鼠,而能相卜”等一系列匪夷所思的精怪神鬼故事。这些故事能得以流传至今,实应归功于历代的记录者。

但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聚精会神”类文本中之所以少有妖的踪迹,也正是因为故事记录者的过滤。后世之志怪、神魔小说很少如《山海经》那样,无远弗届地驰骋想象而使描述对象千形万状。后世作品所描述的与人们的现实社会生活趋近,其更讲究精怪皆有来历,有原型,因客观原因如日月精华之陶铸,或主观原因如修炼多年等等而成精成怪。早期的志怪小说,皆为文人自民间记录所得。当时民间流传的妖故事和精、怪故事肯定所在都有,只是记录者落笔时,排除了纯粹出于想象的“妖”而花大力气记录那些有“来历”的“精”和“怪”。他们这样做,无疑暗合了“无一字无来历”的儒家正统观念。如此,既能充分发挥自己书写的才能,又能留在儒家的阵营里受人尊敬,立足于社会,有百利而无一弊。只是这样一来,民间流传的、反映人类抗击各种自然灾害的缩影的妖故事也就所剩无多,只见“精”、“怪”满纸,“妖”在其中只是一种“微量元素”。

从最早的《齐谐》开始(以下书名排序不分先后),《续齐谐》、《搜神记》、《拾遗记》、《神异经》、《汉武帝内传》、《洞冥记》、《博物志》、《列异传》、《玄怪录》、《酉阳杂俎》、《西游记》、《四游记》、《封神演义》、《三遂平妖传》、《三宝太监西洋记》、《七曜平妖传》、《太平广记》、《夷坚志》、《续夷坚志》……从微型小说到长篇小说,从原生态的精怪故事到文人创作的神魔小说,都是神、仙、鬼、精、怪的天下,妖几无存身之地。

谓予不信,有书为证。《西游记》是神魔小说的巅峰之作,有以天上飞的、地上爬的、水里游的生物为原型的各种精,如大鹏金翅雕、野牛精、熊罴精、老虎精、鹿力大仙、羊力大仙、奔波儿灞(鲇鱼怪)、灞波儿奔(黑鱼精)、黑河妖鼍(北海龙王敖顺的外甥)等等;有以各种植物为原型的,如十八公(松)、孤直公(柏)、凌空子(桧)、拂云叟(竹)、杏仙(杏)、鬼使(枫树)、杏仙丫鬟(两株腊梅、两株丹桂);而妖,书中只有混世魔王等为数极少的形象。即使有说到“妖”字,也多附于“精”、“怪”之上,以“妖精”、“妖怪”等形式出现。其实质与妖无涉。而依据徐华龙先生“精是自然界的有生命的物体变化而来”的分类标准再细辨,包括上面的鲇鱼怪在内的以“怪”名之的、以有生命的物体为原型的虚拟生物体皆属于“精”。《搜神记》是最早的一本志怪小说,但里面除了第十六卷的一篇《汝阳西门亭》可以算作妖故事外,其他篇目中则鲜有妖的踪迹了。

唐朝人牛僧孺的《玄怪录》写的基本上也都是精和怪,特别是稀奇古怪、无奇不有的“怪”,其想象力实在令人叹为观止。如书中的一篇《元无有》,写的是主人公元无有避雨荒村,夜半时分见有四个人在联句吟诗,天亮之后他才发现那四位高雅之士原来是所居主人家里捣物所用的棒槌、蜡烛台、水桶和破平底锅。按照徐华龙先生的定义,无生命的物体变化可以划入怪类,这四位“高士”应属于“怪”。书中类似诙谐、荒诞的情节颇多,精怪多姿多彩,但妖的形象却踪影全无。

◎民间故事妖迹多

明朝中叶,社会上兴起了奉佛从道思潮,神魔小说风靡盛行。这些文本既有荒诞变幻的神奇描写,又具有一定的历史内容和道德寄托,只是遗憾的是,从《山海经》开始的记录人类与假想敌“妖”抗争的故事被弱化、被边缘化了。尤其是中原地区,妖故事被历代文人在他们撰写的文本中基本过滤掉了,但在民间,特别是许多少数民族地区仍在流传的故事中能见到不少妖。个中原因,一是其生活的环境险恶,各种无法知晓成因、人力更是无法控制的危害生存的自然灾害屡屡降临,人们为求生存,只有奋起抗争,而在抗争的过程中,各种幻影、想象、疑虑等等都会出现,妖在这一过程中自然成了“在场”的重要元素;原因之二,这些故事都是以原生态形式存在,多口耳相传,没有经过文人笔端的过滤,妖的形象和妖故事也就能够得以幸存了——我们现在之所以还能读到这些原生态的故事,虽然也是书面的,但却是经过之后民间文化工作者原汁原味地采录留存的,并不是像历代文人那样选择性地、过滤性地笔之于书。

少数民族民间故事中的妖名称各异,如达斡尔族的莽盖、毛南族的巴亚变(妖婆)等等。除了孽龙之类作为妖祟的一种出现外,“妖怪”、“妖魔”、“巨魔”、“恶魔”等也是常见的通用名称。

少数民族民间故事中凡有妖这一形象出现的,大抵有两大主题:一是人们为求生存,与妖祟血战到底,最后战而胜之,人类得以继续生活;二是惩恶扬善,伸张正义,除暴安良,人类打败作恶施虐的妖祟,良性生存秩序得以延续。

先看一则哈萨克族民间故事《迦萨甘创世》:

迦萨甘先创造了天和地,后来又用自身的光和热,创造了太阳和月亮,从此天和地便得到了光明和温暖。迦萨甘又在大地的中心栽了一棵“生命树”,然后就有了人,有了各种飞禽走兽、花草树木。

自从大地上有了人类和万物,便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无限美好的景象。这时,有个巨大的恶魔——黑暗,它对大地上的光明美好的生活十分憎恨,对大地的主人——人类得到的殊遇十分嫉妒。它违抗迦萨甘的旨意,从天外偷偷地闯进来,把大地笼罩在一片漆黑之中。它用各种灾害、疾病威胁大地的主人——人类和花草树木、飞禽走兽等一切生物,尤其可怕的是,它还用死亡来残害生灵,使人类陷入极度的恐慌不安之中。

迦萨甘见恶魔如此凶残,便立即派遣太阳和月亮去征战恶魔。太阳原是一个强悍刚烈的男性,月亮则是一个温柔恬静的姑娘,他们每天高悬中天,久久相望,早已产生了爱情。虽然处在热恋之中,但太阳和月亮还是接受了迦萨甘的旨意,承担起拯救人类的重任,肩并肩去迎击恶魔。由于恶魔本领超强,气焰嚣张,双方搏斗,来来去去,进进退退,十分激烈。

迦萨甘看到太阳和月亮与恶魔斗得如此艰苦,他怒不可遏地拿出自己那张叫做“迦扎依勒”的弓箭,狠狠向恶魔射去……恶魔黑暗退却了,它再也不敢在太阳和月亮当空的时候来到人间了。

再请看一则满族民间故事《天池》:

从前有个专门吃火的妖魔,它走到哪里就把哪里的火吃掉,那个地方就变成了冷冰冰的世界。这年,这个妖魔来到了长白山下,天上的电火让它吃了,天就不下雨了。山上的野火让它吃了,气候就冷了起来。它又要把这一带人间的烟火吃掉,让这里的老百姓吃不到熟食,得不到温暖,全部冻死。长白山的老百姓联合起来,用雪球、冰块打它——它最怕这些冰冷的东西。后来,这专门吃火的恶魔终于被人们抓住了,并在七月十五那天被埋进了几百丈深的地下。可是,那个恶魔没有死,相反,它在地下吃了很多地下火,变得更厉害了。为了报复,每年到了埋它的日子——七月十五那天,它便用浓烟冲破山峰,然后把它一年中吃进去的地下火全部喷了出来,大火烧毁了山林、花草、鸟雀、野兽,吞噬了牛羊、田园、村舍。直到九九八十一天之后,火喷尽了,烟吐完了,才停了下来。第二年到时又是如此……于是,长白山变得光秃秃的,所有生命几乎都灭绝了。除了在妖魔喷火的日子,方圆几百里都能烤死人外,其余的时间都是滴水成冰,寒气逼人。

人们远远地离开了长白山,能够活动的范围越来越小。为了生存,这年春天,族中首领召集了全族的人来商量对策。这时,一个年仅十七岁、名叫日吉纳(满语杜鹃花的意思)的女孩走出人群,说道:“为了百姓的生存,为了夺回我们的宝山,我要去请求神人的帮助,除掉这个妖魔。”

日吉纳骑上村里人送给她的一匹快马,跑了很多天,来到一高高的山顶,那是风神住的地方。日吉纳向风神请求说:“请救救我们吧,把长白山的大火吹掉吧!”风神答应了,在火魔喷火的日子,长白山上刮起了山摇地动的大风。谁知,大火不但没有被吹灭,反而越来越大。风神累得大口喘气,只好说:“不行啊,姑娘,你去找雨神来帮忙吧!”

日吉纳又快马加鞭地奔向大海,请求雨神浇灭长白山的大火。雨神答应了她的请求。第二年火魔喷火的日子,长白山上下起了瓢泼大雨,可是那雨落到火上,便化作一阵阵雾气飘走了,火还是越烧越旺。雨神要日吉纳去找雪神来帮助。

第三年春天,日吉纳又骑着快马朝西北的大冰山而去。见到雪神,她跪倒在地,说道:“请救救我们吧,把长白山的大火用冰雪灭掉吧!”雪神答应了她。火魔喷火的日子,长白山上下起了漫天的冰渣雪花。可是,还没等那冰雪落到大火上,就全都融化了,火,照样地喷着……

日吉纳毫不放弃,她向天鹅借来了一对翅膀,向高高的天庭飞去。她要去请求天帝把长白山的火魔降服。天帝对她说,只要她能豁出自己的一切,长白山的大火就能灭掉。日吉纳坚定地对天帝说:“我什么都可以豁出——我的血,我的汗,我的生命!”天帝说:“好吧,我给你一块最冷最冷的冰块,等火魔张口喷火的时候,你就钻进火魔的肚子里,只有把它的心冻僵了,才能把它降服,把大火扑灭!”

日吉纳抱着天帝给她的冰块,回到了地上。这一年的七月十五,火魔又张开了大嘴,把熊熊的大火向高高的天空喷去。日吉纳牙一咬,向着火魔飞去。靠近了,更近了,浓烟熏得她睁不开眼睛,大火烧焦了她的头发。她攒足力气,瞅准火魔的大嘴,一头扎了进去,钻进了火魔的肚子里。不一会儿,只听得一声巨响,烟住了,火停了……于是,山青了,草绿了,花红了,鸟叫了,长白山又恢复了原来的样子。人们永远地怀念日吉纳。《迦萨甘创世》和《天池》两则故事,都是表明人类为了正常地生活,正常地享用阳光、空气、青山、绿水,以及四季分明的春夏秋冬,而与屡屡破坏这一切的妖祟恶魔斗争不息。这反映了古代各种自然灾害频发给人类带来的灾难,同时也反映了人类对战胜各种灾害的渴望。

纳西族民间故事《俄英杜努斗猛妖》体现了惩恶扬善的正能量:

人类祖先传到俄高乐一代,便有了俄英固蕊九兄弟。他们九兄弟在高山上放牧山羊、绵羊、牦牛,自由自在。不料,山里出了一个猛妖,叫阿忍莫果桑。一天,九兄弟的舅舅丢了一头黑母牛,他们九个人便带着九只猎犬去寻找。牛没有找到,一个兄弟和一只猎犬却被猛妖吃掉了。第二天,八个兄弟带着八只猎犬再去寻找,结果,又有一个兄弟和一只猎犬被猛妖吃了。后来,剩下的兄弟不甘心,一次又一次地带着猎犬去寻找,但每一次都被猛妖吃去一个兄弟和一只猎犬,直到最后,九个兄弟和九只猎犬都成了猛妖的腹中食。

俄氏家里还有一个聪明漂亮的姑娘,叫俄英杜努。她见九兄弟都被猛妖吃了,又气又恨又伤心,发誓要去报仇。她带上刀,穿上漂亮的衣服,包上绣花的头巾,戴上闪耀的银耳环,套上晶莹的玉手镯,穿上闪亮的金鞋,手里拿着梳妆用的宝石镜,哼着曲子,向山头走去。俄英杜努正走着,迎面碰到了骑着一头山骡的猛妖阿忍莫果桑。经过一番对话,猛妖向俄英杜努求婚了。想用智取的俄英杜努假意答应,随同猛妖来到它居住的九重大岩洞里。看到岩洞里九个兄弟的九个头颅、血水、九副弓箭和九只猎犬的九个项圈,俄英杜努很是伤心,不知实情的猛妖不停地哄着她。俄英杜努慢慢地引过话茬,问猛妖最担心的是什么。愚蠢的猛妖全部“招供”:“在我这里,卧床的床边敲不得,空闲的毡帘打不得,空碓舂不得,空锅炒不得,细针折不得,细线拉不得。”说到这里,猛妖忽然感到有些不对劲,就问俄英杜努为什么问这些东西,俄英杜努装作毫不在意的样子说:“我才不关心你的这些事呢,我只关心我的花头巾、银耳环、玉手镯和宝石镜。”猛妖信以为真,也就不放在心上。

趁着猛妖不注意的时候,俄英杜努拔出刀,狠敲床沿,狠打空毡帘,又炒起空铁锅,舂起空石碓,折断细针,拉断细线。眨眼间,屋里的东西倒的倒,垮的垮,稀里哗啦,乱成一片,猛妖也被乱七八糟的东西埋进去了。俄英杜努拿起九个兄弟的头颅、血水、弓箭和狗项圈,跑下山来。再说猛妖阿忍莫果桑并没有被压死,从破烂堆里钻出后,立马叫上几十个小妖,一路追来。到了第一个坡,眼看要被追上了,俄英杜努将九个头颅往后一丢,头颅像滚石一样砸向妖群,死了几个小妖。到了第二坡,俄英杜努把九碗血水往后一泼,血水顿时化成了洪水,又淹死了几个小妖。猛妖阿忍莫果桑涉过洪水,追到了第三坡。俄英杜努把九个狗项圈往后一丢,又箍死了几个小妖……到了第九坡,猛妖又追上来了,俄英杜努再也没东西了。

她眉头一皱,想起一条妙计。她径直跑到龙部落苏徐蕊家,她要用苏徐蕊家的花雄野猪来对付猛妖。猛妖追上来了,俄英杜努刷地拔出刀,将一只小猪的耳朵割了下来,小猪疼得满地乱窜,花雄野猪听到小猪的叫声,马上跑了出来,这时猛妖正好追到这里,迎面撞上花雄野猪。花雄野猪见小猪耳朵没了,疼得乱窜,就以为是猛妖要吃小猪,立刻怒吼一声,张开大嘴,用像利剑一样的钢牙,冲向猛妖,一顿乱撕乱咬,凶恶的猛妖阿忍莫果桑和那些小妖碎成了千百段……千年话老妖

◎妖之“祖庭”——《山海经》《山海经》是我国先秦时期的一部重要古籍,主要涉及古代神话、地理、物产、巫术、宗教、古史、医药、民俗、民族等方面的内容。《山海经》全书十八卷,具体成书年代及作者已难以确认,说法亦有多种:如顾颉刚等人认为作者为秦国地区人;有人认为应是燕国、齐国地区的人;袁珂先生认为:“以今考之,实非出一时一人之手,当为战国至汉初时楚人所作。”

就是关于《山海经》本身的定位,也众说纷纭。有人认为《山海经》是一部地理历史著作,对远古地理进行了描述。还有人认为它是古代的一部“百科全书”,或是一部古代科技史。各种说法都有一定的依据,而其中最不容否认的就是《山海经》记述了许多神话故事传说。可以说,古代中国神话基本来源就是《山海经》。《山海经》反映了远古初民意识中的世界,所以在后人看来实在难以想象,长期被认为是一部荒诞不经的书。司马迁就说过这样一句话:“《山海经》所有怪物,余不敢言之也。”意思是,《山海经》里的异闻怪事太多,若权作史书来看,难以为据,故“不敢言之”。明朝学者胡应麟也认为《山海经》是“古今语怪之祖”。清纪晓岚编《四库全书》就将《山海经》归于志怪小说一类。如此看来,《山海经》可谓是妖之“祖庭”。《山海经》中的妖是人类初期意识的反映,是远古初民对各种自然现象想象的产物,反映了那个时代人类对周围世界的认识,所以,除了“以人为食”外,妖的“早期的故事内容,大都表现了吉兆和凶兆的传统思想观念,也就是说故事是为思想观念服务的”。

这里就列举一些《山海经》中诸妖的形象和作派吧。

西王母是《山海经》中众妖之首,本节“‘万妖之母’——西王母”有详述,此处从略。

计蒙:人身,龙首,“恒游于漳渊,出入必有飘风暴雨”。

相柳:又称相繇,蛇身九头,能同时在九座山头吃东西,凡是经过它喷气止息的地方,就会成为沼泽,气味“不辛乃苦”,各种禽兽都无法居住。

雍和:状如猿猴,“赤目,赤喙,黄身”,它一出现,国家就会发生大恐慌。

獓:模样似牛,但有四只角,白身,身上的毫毛犹如披着一件蓑衣,会吃人。

长右:状如长尾猿,有四只耳朵,发出的声音就像人在呻吟,它若出现“则其郡县大水”。

蛊雕:模样像只老鹰,但头上有角,“其音如婴儿之音,是食人”。

土蝼:“状如羊而四角”,会吃人。

蠪蛭:状如狐狸,“九尾、九首、虎爪”,会吃人。

朱獳:样子像狐狸,却长有鱼的鳍,它鸣叫的声音是自呼其名。它一旦出现在某个地方,那个地方就会发生恐慌。

蜚:形状像牛,头部全白,只有一只眼,蛇的尾巴,它走到水边,水就干涸;走过草地,草就会枯死。它若出现,就会发生大瘟疫。

峳峳:样子像马,却有四只角、羊的眼睛、牛的尾巴、狗的声音,“见则其国多狡客”。

朱厌:形状像猴子,白色的头颅,赤红的双足。它若出现于某地,该地即有兵燹之灾。

鴸:样子像鹞鹰,脚像人的双手。它若出现,该地的才智之士就会遭到放逐。

人面鸮:人的脸,猴子的身形,狗的尾巴,“见则其邑大旱”。

颙:模样像枭,长着人的脸,一对耳朵,四只眼睛,“见则天下大旱”。

……

这些妖长得虽怪,但也大抵是在常见生物基础上的想象,也无非是多了两只角、两只耳之类;而它们对人的影响也大多是吃人、兴灾,是站在人的敌对面的。这些都符合文章开篇就对妖作的几点小结。《山海经》是传说中妖类的渊薮,不言而喻。

◎“万妖之母”——西王母

关于西王母的最早文字记录是《山海经》。《山海经》中提到“西王母”一共有三处,具体如下:

又西三百五十里,曰玉山,是西王母所居也。西王母其状如人,豹尾虎齿而善啸,蓬发戴胜,是司天之厉及五残。(《西次三经》)

西王母梯几而戴胜,其南有三青鸟,为西王母取食。在昆仑虚北。(《海内北经》)

西海之南,流沙之滨,赤水之后,黑水之前,有大山,名曰昆仑之丘。有神——人面虎身,有文有尾,皆白——处之。其下有弱水之渊环之,其外有炎火之山,投物辄然。有人戴胜,虎齿,豹尾,穴处,名曰西王母。此山万物尽有。(《大荒西经》)《大荒西经》中还有一处只提到以它的名字为名的山,没有西王母的具体描写,即:“有西王母之山、壑山、海山。”

先看《山海经》里西王母的形象:“豹尾”,“虎齿而善啸”,“人面虎身”,“蓬发戴胜”——拖着一条豹子尾巴,露着两排虎牙,甚至是人的面孔、老虎的身子,经常发出像老虎那样的声音;满头乱发上插着玉制的发饰,还有一只三青鸟专门为它取食送饭——半人半兽。

接着看它的居处:“穴处”,即住在山洞里,山洞的下面有一条名叫弱水的河环绕着,外面是一座“火焰山”。

再看它的职司:“司天之厉及五残”,即掌管瘟疫、疾病、死亡和刑杀的职责。“五残”是一种妖星、凶星,是不祥之兆。《开元占经·妖星占》有“五残占”,引用各种占星书备述“五残”的妖异,如《河图》:“五残主奔亡。”又说:“五残出,四蕃虐,天子有急兵。”《春秋合成图》:“五残,主乖亡。”《黄帝占》:“五残出,则兵大起,其出也,下有丧,北出,则东北方失地。”《史记正义》:“五残……见则五分毁败之征,大臣诛亡之象。”《山海经》所谓西王母司五残,即主管五残妖星以降灾于人类——以与人为敌为天职是妖的本性特征。

西王母“其状如人”,加上它的职司,充分体现了“在人们的观念中,妖是独立于人之外的一种具有生物特征的形象,存在于另外的世界之中……干扰、破坏人们的生活”。西王母“人形”、“虎齿”、“豹尾”、“人面虎身”等半人半兽的形象说明它性格狡诈、善于变化,这也是妖的一大特征。

西王母所居之处“万物尽有”,妖的贪婪之性一语道尽。

关于《山海经》中的西王母,有人认为它是众神之首,有人认为它是某一远古部落首领,笔者也曾认为它是一位女性山神。但经过这些年的潜心研习,基于妖怪精故事最新分类标准和上述分析,笔者更倾向于将《山海经》中的西王母(仅指《山海经》中的西王母形象)定性为妖,而且是“万妖之母”——因为它是《山海经》中名头最响的一位。

日本学者井上圆了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妖怪之定义,既为异常,而且不思议(即“不可思议”——引者注)。然则,何以分不思议于思议?区异常于寻常耶?曰:是决无一定之标准。何者?通俗之所谓妖怪,随人与世而变迁:甲之所妖怪,乙不妖怪之;昔日之所妖怪,今日不妖怪之。则妖怪之有无,非在物而在人,非在于客观而在于主观。”

妖本来就是人们主观意识的产物,并非客观的存在物,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认识、意识也会逐步改变,故妖的定义没有一定标准。这就是井上圆了先生这段话的主旨。正因为妖“随人与世而变迁……昔日之所妖怪,今日不妖怪之”,西王母的形象和身份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世事的更迭,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西王母传说演变的轨迹十分显著。两汉至魏晋南北朝时期是西王母传说演化的重要阶段。其间,人们把西王母传说和周穆王、汉武帝联系起来,其形象逐渐人格化、传说故事化,其中周穆王和西王母在瑶池相会的故事广为流传,影响很大。道家把西王母纳入道教体系后,其形象逐渐完善,从半人半兽一跃成为美貌绝世的女仙——王母娘娘。也就是说,汉魏六朝这一时期完成了西王母从“万妖之母”到“群仙之首”的演化过程,此乃后话。

◎千年老妖——太岁“别在太岁头上动土”是一句风险级别非常高的警示语,有传说为证。

先说一个《酉阳杂俎·续集》中流传极广的故事:

山东莱州即墨县(今青岛即墨市)有王丰兄弟三人,老大王丰素来不信方位之类的禁忌。一次,他在挖一个坑时竟然挖到了太岁头上。只见一个肉块,大如笆斗,蠕蠕而动。见此情形,王丰就用土加以回填,想把它重新埋回地下。但那肉块一会儿工夫就膨胀开来,溢出土外。这下子王丰害怕了,马上扔掉工具逃出门去。结果,过了一夜,那个肉块竟然塞满了整个庭院,而王丰兄弟以及家里的奴婢在几天之内全部暴死,只留下了一个女儿。

第二个故事是金代元好问在《续夷坚志》中记录的:许州有一个名叫何信叔的人,是金承安年间的进士。父亲去世以后,他回到家乡守墓尽孝。一次,他发现庭园中每夜都有神秘的光,于是“率童仆掘地,深丈余,得肉块,如盆大,家人大骇,急急埋之”。不久何信叔病亡,妻子及家属十余人相继病故。一些有见识的人就说,那个肉块就是传说中的“太岁”。

还有一个小故事,清人王有光的《吴下谚联》有一则记载:有一个农民到田间除草,见庄稼中杂有一株小草,就用锄头锄去了。不料回家后即发高烧、说胡话,嘴里一直说着“太岁头上动土,太岁头上动土”。家人惊骇之下,大破钱财,百般献祭,才得以治愈。这太岁是不是很厉害?

在中国民间,“太岁”向来最为神秘莫测,你不知道它在什么地方,它却能在冥冥之中支配和影响你的命运,好一个“太岁如君,为众神之首,众煞之主,有如君临天下,不可冒犯”。正因为如此,民间的太岁信仰、太岁禁忌遍布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除了动土造房、迁移嫁娶,连妇女生孩子、倒污水等都不能面向太岁方位。

太岁究竟是何方神圣,竟有这么大的邪性?太岁源于古代天体崇拜。中国古代天文学中的太岁最初是指木星,后来人们假拟了一个天体,它和岁星(木星)相对且相反运行,更方便正确纪年,太岁运行的方位也就衍生出民间诸多禁忌。而前几个故事中提及的肉块,民间认为其就是太岁化身,将太岁这个妖赋予了没鼻子没眼的大肉块形象。如果在太岁所在的这个方位动土就会惊动太岁,就会有大祸上身。这就是“太岁头上动土会有灾祸”的由来。

这种文化忌讳和民间信仰大约始自秦汉时期。太岁禁忌在后代一直传承,民间破土造房、迁移嫁娶都要考虑避开太岁,并相应地搞些禳避仪式。人们认为,如果不这样做,便会招致家破人亡等灾祸。元、明两代,祭太岁还被列为国家祀典,国家如要大兴土木,常要祭祀太岁。朝廷官府如此,民间更是可想而知。

太岁也有克星。如《广异记》中有一则故事,说是一个叫晁良贞的人素来不怕妖魔鬼怪,每年他都要在“太岁”头上挖土。有一次挖出了一个肉块,便用鞭子猛抽了几百下,然后把它扔到大路上。当夜有人看见有好多神人骑马坐车来慰问那个肉块,有的还很奇怪地问道:“为什么受他辱打而不报仇呢?”太岁回答:“那人血气方刚,我也没办法。”看来,欺软怕硬或也是妖的一大本性。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