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医生对你说全集(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1-03-29 06:39:42

点击下载

作者:刘振中,卞军凤

出版社:新世界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心理医生对你说全集

心理医生对你说全集试读:

书前测验

测验指导

请阅读下面的每一个陈述或情形,并根据所列的四个选项判断是否符合您的情况。把您的回答圈在后面,请勿遗漏。

请尽快回答,不要费时斟酌,建议回答时间20分钟。

为保证能对您进行客观准确的分析,请务必真实作答。

有些题目您可能感到不太容易回答,对于这样的题目,请做出倾向性的判断,即选择最接近您的情况的答案。

测验题目

计分方法与测评结果分析

请对照你的选择,统计总分。选择A记2分,选择B记0分,选择C记0分,选择D记1分。把得分相加再乘3的积即为你的心理健康指数。一般说来,精神症状指数6l以下无重大问题。下面把各种指数的自我评价简述如下:

心理健康状况指数18~32的人:心理健康,没有什么心理异常。善于适应各种紧张状况,精神状态良好。不存在任何心理障碍,阅读本书可以增加您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预防心理疾病的发生,从而使您更加快乐地生活。

心理健康状况指数33~47的人:心理健康,但可能存在某些轻微的心理障碍,需要进一步详细检测,建议继续做本书的一些自我诊断测验,以便进一步确认心理障碍的确切类型和矫正方法,从而使您更加快乐地生活。

心理健康状况指数48~6l的人:心理健康状况一般,说不上健康。建议您继续做本书各章中的自我诊断测验,并根据测验结果,有针对性地继续做进一步的心理障碍检测,从而确认自己的心理症结所在,利用有关指导,进行自我矫正。要彻底调整自己的健康状况,特别要积极找出比较严重的症状类型的病因,及时进行心理矫正和治疗,确保生活的快乐幸福。阅读本书,您完全可以克服和矫正自己的心理障碍,从而快快乐乐地去生活和工作。

心理健康状况指数62~76的人:心理健康存在一些问题。强烈建议您继续本书中的心理障碍自我诊断测验。您要作自我评价时,自我检查一下哪一项症状最严重,以便决定和实行治疗的办法。要仔细分析症状严重的原因,并努力消除这个原因。只要您努力找到心理问题的症结,努力去克服,您一定能有快乐的生活。阅读本书,您完全可以克服和矫正自己的心理障碍,从而快快乐乐地去生活和工作。

心理健康状况指数77以上的人:心理健康存在比较严重的问题,建议您一定要接受专科医生的诊断,安心治疗。但实际上,您不必过于忧心忡忡;心理上的异常大都是自己造成的,所以,首先要接受心理健康的诊断。由于您存在比较严重的心理障碍,作者不建议您购买本书自行阅读来解决自己的心理障碍。请尽快咨询有关心理医疗专家和心理医疗机构。不过您也不必太担心,只要自己努力,您也能和大家一样快快乐乐去生活。不管怎样,重要的是及早发现,及早治疗。毫不犹豫,鼓起勇气,有志者事竟成。不管结果如何都要毫不动摇,真正能够帮助您恢复健康的就是您自己。

本书的使用说明

这是一本什么样的书?

快乐生活的实用工具书;

心理危机的自我援助指南;

心理疾病的自我诊断手册;

心理疾病的预防前沿书。

本书的目的

本书以“人人都是自己的心理学家”、“人人都是自己的心理医生”为基本理念,使广大读者朋友在本书的帮助下,以轻松、愉悦的心情,面对美好人生,保持心理平衡,享受和谐、安宁、快乐的幸福生活!读者通过阅读此书能清楚、准确地认识自身问题,及时从心理疾病中解脱。只要读者一册在手,既能“对号入座”,自我诊断存在的心理问题,找出生活不快乐的原因,更可“有的放矢”,有针对性地找到一些使自己幸福快乐的方法,从而更好地生活。

在心理障碍的诊治方面存在的最大问题是诊断不足。一个令人惊讶的事实是,大多数有心理障碍的人本可以治疗好,结果由于不能及时得到诊断和治疗,他们的病态心理却永远得不到应有的帮助。我们希望阅读完本书以后,可以提醒这些人及早注意,并且迈出正确的第一步。在阅读过程中,你会发现,进行自我心理调整并不是一件力不能及的事情——你只需换个角度,改变一下对待生活的态度,生活本身就会热烈地回应你。

书中除简要地介绍了常见心理疾病的一般特征和调适方法外,尤为注重对普通人日常生活中容易出现的不良情绪、不良心态及特定环境下的心理状态进行调整,并针对不同的心理状况提出了多种自我心理调节术,旨在使读者轻松地掌握自身心理问题的解决之道,是一本百分百的心理调整完全指南。

本书的主要内容

内容上,本书针对大众日常容易出现的各种心理问题、心理障碍乃至心理疾病,提供具体的自我诊断测试、行为分析以及自我矫正(疗法)指南等。本书涵盖了心理障碍的主要症状,包括忧郁症、强迫症、人格障碍等目前比较流行的一些普遍心理问题。每种类型的心理异常,都设计了一个针对此心理异常的总体测验或者分类性测验,以便读者进一步鉴别心理异常的情况和类别。每个心理异常包括自我诊断测验,测验结果的解释与建议,矫正心理异常的建议措施,预防该类心理异常的建议等。通过书中的诊断性自测,你可以了解自己的心理趋向,以便及早地发现不健康的心理信号。

本书的使用建议

我们编写本书的目标,主要是为大家提供一个心理健康方面的自我诊断与矫正的实用手册。在使用本书时,应该注意下面几个问题:

1.不要轻易确认自己具有心理健康问题。

大多数人都至少有某些轻微的心理健康问题。如果把所有曾发生过几天的抑郁症、发生过几个星期的焦虑症、偶尔发生过的恐惧、周期性发生的暴食行为或误用过一种或一些药物的人加起来,那么,他们会占到人口总数的至少百分之八十。自我诊断是有用的第一步,但是,这种办法有可能受到你自己的偏见和误解的影响。请记住,一个症状并不能够形成一种诊断结果。每一种心理健康问题都有其非常有特色的症状模式和进程。在匆忙作出决定之前,请仔细阅读各相关章节,确保你的症状与设定的诊断标准正好相符。请记住,你的问题一定要真的严重影响到了日常生活,而不仅仅是引起了某些不舒服。

心理健康与心理障碍之间的界线并不是很容易划清的,重要的是你必须防止按自己的想象过度诊断。过度诊断的确也发生在一些有疑病的人身上,他们把日常的小毛病扩大成了想象中的严重心理健康问题。我们应该牢记的是,并非生命的每一个不完美之处都是一种心理疾病,也不是每一个症状和怪癖都是心理治疗能够解决的。

2.心理健康问题不是你的错。

很多有心理问题的人倾向于自怨自艾,好像都是自己的错。另有一些人对心理健康有问题的人进行嘲笑。事实上没有人会因为糖尿病、高血压或癌症去责怪别人,但是,人们却有一种倾向——瞧不起有抑郁症、焦虑或药物成瘾问题的人。要知道,得了心理健康问题决不表示有个人道德或其他方面的问题,心理问题是跟数百种其他生理疾病一样的问题。有了心理问题切记不要责怪自己。

3.掌握心理健康知识能够使事情有所改善。

从这一刻起,想办法控制问题——而不是让心理问题控制住你。知识就是力量。当一个有知识的读者,学会自己能够学会的东西。读此书就是一个很好的开端,但应该从这第一步开始再迈大些步子,想办法成为你自己的心理问题的学者。自我教育不能够半途而废,因为新的研究发现会不断增大你的知识面,你应该不断接受最新的信息。

4.最要紧的是你必须了解自己。

人类是世间万物最好的观察者——但就是看不清自己。了解自己是自我改善的第一步,也是关键的一步。但是,在观察我们永远无法直面的东西,也就是我们自身的时候,人类很容易产生极大的盲点。慢慢来,想办法更多了解自己有特征的行为、爱好、不喜欢的东西、长处、短处、倾向、态度、偏好和忧虑。找你信任的人给你一些客观的反馈通常有助于形成主观内省的图景。

5.学会按照保持心理卫生的普遍原则行事。

避免抽烟喝酒,这些东西是导致心理问题复发的最常见因素。每天的工作、玩耍和睡眠都要正常和定期。不要让自己工作太长时间,也不要背上太大的压力。停下来闻一闻玫瑰的香味。请记住,爱(对自己和对别人)是最令人满足的,远胜于一般的胜利,远胜于积累一大堆自己并不需要的东西。我们希望这本书能够助大家于万一。不管你的问题是什么,一定要振作起来,寻找帮助,勇往直前。

6.发病早期进行心理问题的诊断和治疗有极大的好处。

这个时候,心理健康问题还没有成为你自己的生活和大脑功能作用当中深深铭刻的一个部分。这跟修补屋漏的道理差不多。一开始,特别是在房子还没有漏到内层的时候,有一种难以抵抗的诱惑是由它去。但最后,屋漏会让木瓦和墙板烂掉。一场本来很简单和便宜的维修工作现在要求进行大修了。防范性的维修和早期的预防是及时的一针,结果会省下不必要的九针。研究表明,许多心理疾病在症状发展成为你和大脑的一种生活方式之前,就予以自我诊断与治疗,其疗效会更快更完全。及时治疗也会减少以后复发的风险,从而改善总体效果。因此,越早开始自我矫正,会越早一点感觉好一些。编著者:刘振中 卞军凤

第一章 轻微心理障碍的自我诊断与矫正指南

本章主要帮助你解决下列轻微心理障碍:

1.忧郁

2.焦虑

3.冷漠

4.急躁

5.自卑

6.多疑

7.空虚

8.无端烦恼

9.消沉

10.偏执

11.孤僻

12.敌对

13.冲动

14.狂热

15.狂妄

16.羞怯

17.压抑

18.妒忌

19.心理疲劳

第一节 认识轻微心理障碍

什么是轻微心理障碍

轻微心理障碍是轻微的心理异常,是正常心理活动中的局部异常状态。平时人们所说的“心理困惑”、“心理困扰”等,指的就是这种轻微心理障碍,也常常被简称为“心理问题”。

轻微心理障碍是人们在人生的各年龄阶段都会遇到的普遍的心理失衡状况,如青年大学生在社会适应、身心成长、人格发展中产生的学习焦虑、交往障碍、恋爱困扰等心理问题,成年人的婚姻家庭、子女教育、事业、人际关系等方面的问题等等。

轻微心理障碍的特点

轻微心理障碍与其他各种类型的心理异常相比较,通常具有以下三个基本特征。(一)情景性

轻微心理障碍常由特定的情景所诱发,与特定的情景紧密相关。也就是说,轻微心理障碍的发生仅局限于某种或某些情景刺激而尚未泛化,情景刺激具有特定性。例如大中小学生考试时的过度紧张反应(看错题、看漏题、回忆不起复习过的知识内容等),是由考试情景诱发的,与考试气氛紧密相关。这种紧张反应在其他各种非考试情景中通常不会出现。情景性的心理反应失常,在正常的活动中虽然也时有可见,例如第一次登台演出、第一次独自驾车外出等,都会出现程度不同的紧张反应,即正常心理活动中的紧张反应等心理反应失常,与某种情景也紧密相关,但这种性质的心理反应失常,通常可以通过不断适应某种情景而逐渐减少以致最终消失。经常登台演出,经常独自驾车外出,久而久之也就习以为常而不再出现紧张反应。同时,正常心理活动中的心理反应失常,在各种“第一次”或具有相当刺激性的情景中都会出现,其程度和表现也大同小异。然而轻微心理障碍的异常反应则不然,不仅只对某种特定的情景作出异乎寻常的强烈心理反应,以致不为常人所理解和认同,而在其他情景即使是在“第一次”或具有相当刺激性的情景面前也不会产生如此强烈的反应,似乎只对某种特定情景(例如考试情景)“情有独钟”。而且某种特定情景反复出现,也难以通过不断适应而逐渐减少异常反应,甚至还会出现“越演越烈”的趋向,以致最终演变成心理障碍、心理疾病。(二)偶发性

绝大多数轻微心理障碍并不经常或持续出现,而是偶发的、暂时的。这一方面是指脱离某种特定的情景,轻微心理障碍就不复存在,例如对考试情景会产生强烈紧张反应的学生,在大多数非考试情景下都表现正常。而某种特定情景并非经常或持续出现,因而轻微心理障碍只有在特定的条件下才会有所显现。同时,在某种特定情景下,有时也会不出现异常的心理反应,或者这种反应比较微弱。另一方面是指轻微心理障碍常常会自行缓解,或者是出现异常反应的频率逐渐减少,或者是强度逐渐减弱,或者是一段时间后自行痊愈。当然轻微心理障碍也可逐渐演变成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三)无病理性变化

轻微心理障碍的心理状态没有病理性变化,即精神活动正常,不存在智力迟滞、情绪淡漠、病态自信等心理过程障碍以及由心理过程障碍引起的怪僻、对立、麻木等行为障碍,不存在蒙眬、梦幻、嗜睡、昏睡、昏迷等各种层次各种程度的意识水平降低和丧失现象,不存在对时间、地点、人物识别错误的“定向力缺损”,不存在否认自己心理问题的“自知力缺乏”。

具有轻微心理障碍的人,其心理活动和心理状态在通常情况下给人的感觉都是正常的,即使在特定情景下出现了轻微心理障碍的某些征象,通常也不认为是一种心理异常的表现。其原因就是不存在与常人比较有明显不同的病理性精神症状。

轻微心理障碍的综合诊断与分析

(一)轻微心理障碍综合诊断测验

为了明确你是否确实存在轻微心理障碍,请你进行“轻微心理障碍综合诊断测验”。你只需在下面的22个描述中,就是否符合自己的情况作出选择既可。(二)测验记分与测评结果分析

选“是”记5分,选“否”记0分。

将测验中你选“是”的选项加起来,看看有多少个,每个记5分。所得的总分就是你的“轻微心理障碍综合测验”的总体得分。这个得分说明你是否具有轻微心理障碍。分数的意义如下:

如果你的得分在80分以下,说明你心理上没有异常,不存在任何心理障碍;

如果你的得分是81~100分,说明你具备一些轻微心理障碍的特征,但只要平时自己注意,并不影响你的生活和工作;

如果你的得分在101分以上,说明你存在轻微心理障碍,可能会影响你的生活与工作。建议你深入分析自己的心理问题,并在日常生活中注意矫正自己的心态,同时运用本章提供的方法进行矫正。

第二节 忧郁的自我诊断与矫正指南

忧郁意味着什么?

忧郁是指忧愁郁闷的消极心境。如感到悲伤、苦恼、没有活力等,也会伴随着对生活感到无趣、没有价值等,是一种非积极的情绪。

忧郁是生活中一种较为常见的情绪问题,如果这种情绪持续存在会严重地影响一个人的生活质量,使人备受折磨。

忧郁的行为表现

忧郁常表现为愁眉不展、忧心忡忡等情绪低落。大都郁郁寡欢、闷闷不乐、自怨自艾、沉默萎靡,常给人以心事重重的感觉。具体来说:(1)每天都毫无事实或毫无逻辑依据地对某些生活环境表示过度焦虑和担忧。(2)自我评价过低或有内疚感。经常出现消极的、引发焦虑的自言自语。(3)呈现运动紧张症状,例如坐立不安、疲惫不堪、肌肉紧张或颤抖。(4)呈现自主神经性症状,例如心悸、呼吸急促、头晕、口干、吞咽困难、恶心或者腹泻。(5)呈现过度警醒症状,例如紧张不安、注意力溃散、容易受惊、难以入睡或彻夜不眠以及长时间的易激惹状态。(6)过分倾向于取悦他人而抑制自己的需要和愿望。对他人及他人的反应高度敏感。(7)有完美主义倾向。

忧郁的自我测验与分析

(一)测验指导

忧郁属消极情绪反应,常常与闷闷不乐联系起来。你是否想知道自己有没有忧郁倾向呢?那么对下列题目根据情境或想象类似情景,作出“是”或“否”的回答。(二)自我测验题目(三)测验记分与测评结果

第2、6、10、14、16题答“是”记0分,答“否”记2分。其余各题答“是”记2分,答“否”记0分。各题得分相加,统计总分。得分越高,你的“忧郁”度越高。

你的总分:

0~10分:无任何抑郁症状。你是一个极端乐观、充满快乐的人。天底下没有让你不快乐的事,希望你能保持这种积极的心境。

12~20分:有轻微的抑郁症状,但也属正常。你感情敏感,一件无关紧要的事都可以让你郁闷,但你可以很快走出来,这种郁闷并不影响你的生活和工作。

22~40分:你有一定的抑郁问题存在,需要平时注意自己的情绪,应该积极调整心态,多加注意,否则将更趋于严重。

42~50分:有较严重的抑郁症状。大多数日子你都比较忧郁,可能会影响你的生活与工作。建议你提高警惕。不要丧失信心,多与朋友、家人、同学沟通,要学会释放心中的压力,从而远离忧郁。

忧郁的原因分析

忧郁是一种带有弥散性特点的消极心态,一般分为“内源性”和“外源性”两种。“内源性”忧郁症源于人的内在生理因素,如中枢神经系统内分泌太低,也可能是个性的原因,如目标过高等。“外源性”忧郁症则主要是由于外界压力过大而造成的,成绩不好、对前途没信心等,最终甚至导致精神崩溃。多数忧郁都由于后者引起。

尽管忧郁的发生具有明显的情景性,即其发生通常都有明显的客观原因,例如受到不公正待遇甚至歧视,学习和工作力不从心,生活中遇到失恋等重大挫折或变故等。但由于其产生也受主观心理条件制约,如性格孤僻、怯懦、悲观的人容易在一定的情景中导致忧郁,因而忧郁心理问题一旦发生,情景的阴影就会伴随相当长的一段时间,这样忧郁也就会维持一段相当长的时间而难以祛除,以致常使人感到忧郁:如此之沉重(李清照:“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如此之悠长(李煜:“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如此之广阔(陈维崧:“天上之愁万里,人间之怨千年”),如此之深刻(李欣:“请量东海水,看取浅深愁”)。

忧郁的矫正指南

(1)正确看待忧郁。要明白忧郁并不可怕,适当的忧郁是人的一种正常的心理状态。每个人都有忧郁的时候,都可能会由于某事而突然愁眉不展。但如一味地长时间地沉浸在不良情绪当中,势必会影响到自己的身心健康。(2)要学会用辩证的、发展的眼光看待一切事物,善于发现事物的光明面。要认识到“成事在天,谋事在人”。(3)培养自己开朗、豁达的性格,客观评价自己和他人。不妄自尊大,更不妄自菲薄,看清自己的长处,建立自尊,增强自信。(4)善于疏泄消极情绪。当忧郁情绪无力自行摆脱时,就千万别锁在心中,而应该想方设法予以疏泄,可以找些事情做,转移注意力。如可向亲朋好友倾吐内心的苦恼,以求得安慰、理解和同情。大哭一场,也有助于释放忧郁。(5)尽可能地使生活有规律。按时起床、按时就寝、按时学习、按时锻炼等等有规律的活动会简化你的生活,使你有更多的精力去做别的事情。而多完成一件事,就会使人多一份成就感和价值感。(6)肌肉松弛法。心情忧郁的人一般肌肉处于紧张和萎缩状态。如果在体态上改变这种状态,忧郁就会减轻。可以每天可以进行一两次伸展身体的练习。(7)扩大人际交往。要多参加群体活动,使自己的情绪状态不断受到充满生机、洋溢欢乐的集体氛围所感染。

第三节 焦虑的自我诊断与矫正指南

焦虑意味着什么?

焦虑是人面对危险、威胁,面对需要改变或满足的情形无能为力,只有静候结果时产生的一种情绪状态;是指一种缺乏明显客观原因的内心不安或无根据的恐惧,预期即将面临不良处境的一种紧张情绪。

焦虑表现为持续性精神紧张(紧张、担忧、不安全感)或发作性惊恐状态(运动性不安、小动作增多、坐卧不宁或激动哭泣),常伴有自主神经功能失调表现(口干、胸闷、心悸、出冷汗、双手震颤、厌食、便秘等)。

焦虑的行为表现

焦虑在心理上使人感到紧张不安和某种程度的不快,从而力图摆脱,并在身体上引起植物神经系统活动增强。具体来说:(1)对于自身状况或周围环境作出过分严重的估计,或缺乏客观原因从而出现内心不安的感觉。(2)心跳加快、血压上升、呼吸急促、皮肤出汗、面色苍白、嘴发干、肌肉失去弹性、大小便频率增加等,伴发神经过敏、失眠多梦、头痛头晕、心悸目眩、口干厌食、疲劳乏力等症状。(3)做事常常任由情绪支配。不能平静自如地应付来自生活的种种挑战,在困难面前惊慌失措,在挫折面前一蹶不振。(4)敏感、多虑、缺乏自信。烦燥易怒、紧张、坐立难安,总是提心吊胆。做事不够果断,患得患失。

焦虑的自我测验与分析

(一)测验指导

焦虑属消极情绪反应。焦虑的人往往“事倍功半”,难以成功。下列题目帮你认识自己的焦虑情绪,请据实作出“是”或“否”的回答。(二)自我测验题目(三)测验计分与测评结果

第7、8、11、15、22题答“是”记0分,答“否”记2分。其余各题答“是”记2分,答“否”记0分。各题得分相加,统计总分。

你的总分:

0~10分:你是一个平静沉着的人,具有良好的适应能力,能自如地应付生活中的各种问题,所以一直保持着安定的心情。虽然偶尔也会遇到问题,但是你能乐观地向前看。

12~20分:你的焦虑属一般水平。有时候心浮气躁,偶尔也发发脾气。有时你会产生一些焦虑,尤其是心情不好和生活过于单调时,但尚能控制自己的不安。

22~40分:你常有一些担心的事。经常焦虑不安,总是提不起劲儿去干事情。如果你能再豁达一些,并注意放松自己,你的感觉会比现在好一些。

42~50分:你的各种焦躁已经积累到即将爆炸的地步,你担心的事太多了。有很多事情想做,但是却事与愿违,什么都做不来,让你不知道如何是好。建议你必须放下心理包袱,好好放松自己,以便对来自生活的种种挑战作出有力的反应。

焦虑的原因分析

心理学家贝克曾经指出,焦虑的特点是使人具有一种脆弱感。感受焦虑者总企图回避生活中出现的冲突。每每经历失败之后,恐惧、紧张和无助感加重,导致强烈的心理应激反应。可以说,焦虑是对恐惧的恐惧,对担忧的担忧。

焦虑的情景性与经常不能达到目标或不能克服障碍,致使自尊心与自信心受挫,或使失败感和内疚感增强的某些活动相关。在从事这些活动之前,由于存在着挫折感,主观上就会认定这些活动可怕并构成威胁,从而引起紧张不安、担忧害怕的焦虑。作为心理问题的焦虑,与在各种活动中出现的正常焦虑不同。正常的焦虑人皆有之。引起焦虑的刺激即使反复出现也可逐渐适应而最终不再引起焦虑,至少可以由于逐渐适应而减少焦虑反应。而焦虑心理问题则对引起焦虑反应的活动难以适应,且有愈演愈烈的倾向,同时对活动的细微末节也极为敏感,以至于终日烦躁不安而难以自拔,使人失去一切情趣和希望。

焦虑的矫正指南

(1)正确对待焦虑。要明白适度、正常的焦虑人皆有之,当焦虑来临时不要害怕,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勇敢地面对。(2)增强自信心。缺乏自信心,势必会在遇到困难的时候,为暗淡的前景所困扰而处于过高的焦虑状态。(3)调整自己的心态,对于日常生活事件坦然处之,凡事无需斤斤计较。(4)避免自尊心过强。自尊心过强,就会把什么都看得过重,生怕受人轻视或讥笑,往往患得患失。(5)及时转移注意力。当焦虑产生时,可适当远离焦虑情景或事物,可采取诸如聊天、参加体育或娱乐活动来控制焦虑。(6)运用放松训练法,消除紧张情绪。如唱歌、听轻音乐等等。(7)培养良好的个性品质,提高社会适应能力。脚踏实地地做现在该做的事情,把期待留给将来。(8)正确对待利害得失。不要把得失看得高于一切,否则就会为其所累,整日耿耿于怀而焦虑不安。

第四节 冷漠的自我诊断与矫正指南

冷漠意味着什么?

冷漠是指对他人冷淡漠然的消极心态。

冷漠通常因受人欺骗、暗算等心灵创伤或因种种原因受人漠视、轻视甚至歧视所致。正是由于这些原因,使其在人际交往中带上灰色眼镜看待人生,逐渐失去了应有的热情和同情心。

冷漠的心态也并不是在任何场合下都会产生,一般容易在其所归属的不和谐群体或陌生的群体中出现。

冷漠的行为表现

冷漠主要表现为对人怀有戒心甚至敌对情绪,既不与他人交流思想感情,又对他人的不幸冷眼旁观、无动于衷,显得毫无同情心。具体表现为:(1)独来独往,不喜欢热闹。不去热闹的场所,远离人多的地方,常常独自一个人,不与人结伴,为人处事也难以表现出应有的热情。(2)常常给人以清高、自傲的态度。见面不喜欢主动打招呼,即使不得已也仅象征性地表示一下,常给人难以接近的感觉。(3)凡事漠不关心,仿佛与己无关。不关注他人,不关心他事,严重者对自己的事也懒得应付,“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是典型的表现。(4)对人怀有戒心甚至敌对情绪。不能容忍别人的失误,不容易相信别人,常常处于无动于衷的状态。(5)漠视、轻视甚至歧视的行为表现。很少大喜大悲,不容易激动,爱心丧失,兴趣减弱,对未来并不抱有期待。

冷漠的自我测验与分析

(一)测验指导

与冷漠相对的心理特征则是热情,很多时候我们会用“你不够热情”意指“你是一个冷漠的人”,你是否正为被贴上了“冷漠”的标签而苦恼呢?下面的题目,请根据你的实际情况选择答案。(二)自我测验题目(三)测验计分与测评结果

第3、12、14、21、25题答“是”记0分,答“否”记2分。其余各题答“是”记2分,答“否”记0分。各题得分相加,统计总分。

你的总分:

0~10分:你是个极热情的人,冷漠与你无缘。相信性格开朗、豪放的你肯定拥有好人缘,不少人对你注目和乐于亲近。

12~20分:你比较理性化,虽然偶尔有“低温”的时刻,但也是人之常情,这样的你给人一种颇为亲切的感觉。

22~40分:你不是热情的人,但也未必是一个“冷血动物”,只是较不容易将心中的感情表现出来。而你有一个优点,就是不容易发怒。小心别乱发脾气。

42~50分:可以肯定地说,你有冷漠的倾向。请小心改变一下自己的处事态度,不然你会和“社交”脱节,从而影响到自己的生活和工作。

冷漠的原因分析

冷漠作为一种心理问题,通常是个体在遭受挫折后,随之产生的一种漠不关心与无动于衷的态度。这是由于当事人对引起挫折的对象无法或无力进行攻击,又找不到合适的替代物来发泄自己的愤怒和不满,并且无法避免现实和改变环境,就只能以冷漠来获得心理平衡。这种冷漠往往含着心理的痛苦和恐惧。

冷漠与思想情操低下、极端自私面对他人的不幸无动于衷甚至幸灾乐祸是不同的,与帮助或救助别人却受到嘲讽甚至打击而对助人变得心灰意冷也是不同的,与受“只扫自己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的传统旧意识的影响而“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思想表现也是不同的。当然,与性格内向、情感强度较弱而外露表现不明显或因工作、家务等过于劳累而整日处于疲惫状态、难以对人表现出高涨的热情更是不同的。所有这些,都应该予以区别。

冷漠还有其深刻的心理成因。一般说来,当人们失去亲友、事业不顺或健康不佳时,会失去生活的动力和信心,这时,冷漠就可能产生。因为这些都是我们生命中的至爱,一旦失去会给我们带来不可估量的创伤,甚至让人觉得生命已无意义,这时还会有什么兴趣呢?尤其是年轻人,对生命、事业、朋友、爱情都有很高的希冀。殊不知,希望越高,一旦不能实现,失望也越大。所以,冷漠源于一种观念的狭隘和过高的成就动机。成就对每个人来说是不可缺少的心理动力。然而过高的成就动机带来沉重的心理负荷,往往是心理疾病的根源。

冷漠也不同于作为心理障碍的情感淡漠。前者属于一般心理问题,是情感反应的自我抑制;后者属于心理障碍,是情感反应和内心体验的缺乏,对引起正常人极大悲伤或愉快的事,如生离死别、久别重逢等也无动于衷、漠不关心。情感淡漠通常是慢性精神分裂症和脑器质性痴呆病人的主要症状。

冷漠的矫正指南

(1)客观地评价自己。具有冷漠心态的人往往不能自爱自重,对自己的能力和发展的可能性估计过低,不但要能看到自己的不如人之处,也要看到自己的如人之处和过人之处。适当降低标准,不必强己所难;另一方面可以对自己的工作方法稍作变通。实际上,冷漠的背后是爱的缺乏。改变冷漠不是要有惊天动地的功绩,而只是从身边的小事开始。(2)正确地表现自己。冷漠心态往往是由于屡受挫折而对自己的能力发生怀疑所致。要消除这种怀疑,要学会适当地表露自己的才能。具有自卑冷漠心理的人,不妨多做一些力所能及、把握较大的事情。(3)正确地补偿自己。知道自己在某些方面有缺陷,不要背思想包袱,应以最大的决心和最顽强的毅力去克服这些缺陷,这便是积极而有效的补偿。扬长避短,生活中“失之东隅,收之桑榆”的事实屡见不鲜。(4)多与他人交流。交流不仅是克服冷漠的良方,也是攻克一切情感障碍的武器。(5)接触大自然。孤独、冷漠时,不妨出去走一走,转一圈,呼吸几口新鲜空气,利用大自然的力量消除胸中的苦闷和忧郁。(6)欣赏艺术。无论是文学、音乐或美术,都蕴含着让人不得不折服的魔力。可以改变你冷漠的心。

第五节 急躁的自我诊断与矫正指南

急躁意味着什么?

急躁是指遇事焦躁不安、心烦意乱的人格表现缺陷。急躁是一种性格反映,是一种心态,是对人、对事的看法、态度、要求,是情绪化的比较激烈的表现。急躁的人往往缺乏定性,凡事恨不得立即办成。急于达到目的,又常常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激动不已,躁动不安,急躁情绪积累多了,便成了问题和毛病。

急躁的行为表现

急躁往往伴有强烈的外部表现,如心急如焚、焦虑、心神不宁、惴惴不安等。具体来说:(1)遇事忙忙碌碌、慌慌张张。不能定心做事情,不能冷静地分析现状,莽撞行事,结果通常是事倍功半或事与愿违。(2)缺乏耐心,沉不住气。急于要达到某种目的,一旦未达到目的,又常常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激动不已,躁动不安。(3)常表现出心急、焦躁、不安、担忧,常会发怒甚至暴跳如雷。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常因小事生气或发怒。(4)伴有身体的反应。如经常疲惫、神经脆弱,有时失眠或经常性头痛。(5)长期的急躁会造成人格的缺陷,如缺乏韧性、不能坚持等。

急躁的自我测验与分析

(一)测验指导

日常生活中的急躁常常使我们事倍功半,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你是否正为自己急躁的毛病而烦恼呢?请根据你的实际情况完成下列题目。(二)自我测验(三)测验计分与测评结果

第7、8、10、12、18题答“是”记0分,答“否”记2分。其余各题答“是”记2分,答“否”记0分。各题得分相加,统计总分。

你的总分:

0~10分:你脾气随和,好说话,通常心平气和,不斤斤计较,待人和气,人际关系好。通常知足常乐能保持内心的平衡。

12~20分:你紧张适中,遇事能冷静思考,生活充实,偶有高度紧张之感,可积极加以控制和调节。

22~40分:你的脾气有些问题,你可能比较爱计较,心情容易烦躁,耐心不够,通常情况下能与周围人友好相处,但时常会有些情绪,需要积极调整才好。

42~50分:你时常被焦躁的情绪困扰,缺乏耐心,心神不定,过度兴奋时常感觉疲乏,又无法摆脱以求宁静。建议你提高警惕,努力改变现状。

急躁的原因分析

“急躁”往往和“易怒”联系在一起。性情急躁的人由于自我抑制能力较差,容易情绪失控,常常表现出特有的情绪激昂,有时甚至大发雷霆,与人争吵。性情急躁的人只会自讨苦吃。

急躁作为人格表现缺陷方面的一般心理问题,其情景性同样是很明显的,即一般只有遇到与自己切身利益紧密相关或与维护自尊和自身形象紧密相关的事情时,急躁性格才会显露出来,而与自己的切身利益、自尊等无关的事,可办可不办的事,或虽与自己的切身利益、自尊相关,但目前无法办成,其相关紧密度又不是很高的事,或与将来的切身利益、自尊紧密相关,但如今无伤大雅的事等,则通常不会表现出急躁的心情。如给友人复信、帮人购物、在学习期间想到毕业后的出路等,自知可急可不急或急也没有用,因而很少甚至不会表现出急躁情绪。

当然个性特质也是产生急躁心理的原因之一。个性特质主要是指人的性格,像人们常说的,有的人是急性子,有的人是慢性子;有的人脾气躁,有的人脾气温和。这些虽然有后天因素的影响,但基本属于遗传因素。

急躁的矫正指南

(1)注重自身素质和性格培养。急躁是一种简单的线性思维方式,是一种暂时的心理过程,也是没有耐性的表现。克制急躁性格,摆脱急躁情绪,是一个不断修养自身、完善自己的过程。努力培养遇事不慌,处变不惊,面临大事能够冷静、镇定和从容地加以处理的素质。(2)转移注意力。脾气急躁就意味着感情容易冲动。当引发急躁脾气的情景出现时,如果立刻转移注意力,把注意指向与此情景不相干的对象,或者立刻离开情景场合去从事自己感兴趣的活动,则往往就能在时过境迁后使心情平静下来。(3)增强自制力。矫正急躁脾气最重要的方法还是不断提高自制能力。当然这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奏效的事,但只要持之以恒,把每次出现的引发暴躁脾气的情景当作机会,不断地锻炼,久而久之,必定能逐渐提高自制力而控制暴躁脾气。(4)行动中时刻保持清醒,多分析,细思考,三思而后行。遇到不顺的情况,首先借助自制力,提醒自己尽快冷静下来,控制情绪的进一步发展。(5)自我暗示法。当急躁情绪已经产生时,要及时进行心理上的自我放松,鼓励自己“不要急”,暗示自己“这件事根本就不值得着急”,“着急会把事情办坏”等等。通过这种心理上的自我放松,使冲动和急躁的心情平静下来,心情平静后,再从容不迫地进行工作。

第六节 自卑的自我诊断与矫正指南

自卑意味着什么?

自卑是指自我评价偏低、自愧无能而丧失自信,并伴有自怨自艾、悲观失望等情绪体验的消极心理倾向。自卑的人常常情不自禁地过分夸大自己的缺陷,甚至毫无根据地臆造出许多弱点,还总爱拿自己的短处比别人的长处,不能冷静地分析自己所受的挫折,不能正确地对待自己的过失,不能认真地思考别人对自己的期望,也不能客观地理解别人对自己的评价,以致把自己看得一无是处,失去自信心,对那些稍加努力完全能够完成的任务也轻易放弃。

自卑的行为表现

自卑是心理上的一种失调,是一种把自己的能力、品质评价过低的自我意识。它往往带有强烈的情绪色彩。具体表现:(1)总感到自己处处不如人,不敢主动与人交往,不敢在公共场合发言。害怕别人瞧不起自己,表现为敏感多疑、多愁善感、胆小孤僻等。(2)自我贬低,常将过错归咎于自己。自认是弱者。常无中生有地怀疑别人讨厌自己。当工作或学习成绩受到挑战或质疑时,不能成功地为自己辩护。(3)缺乏稳定的自我形象。往往把自己封闭起来,以掩饰自己的弱点。常倾向于超脱现实而陷入幻想世界。(4)缺乏社会活动的积极性,有严重的孤独感。尽量回避接受具有挑战性的工作。对一切事物都很敏感,因而很容易遭受挫折。(5)对批评很敏感,缺乏竞争意识。害怕竞争,容易受暗示。

自卑的自我测评与分析

(一)测验指导

自卑是阻碍我们人生发展的一块绊脚石,它给我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许多困扰。完成以下的心理测试,看看你是否也心存自卑感。(二)自我测验(三)测验计分与测评结果

第3、7、9、18、20题答“是”记0分,答“否”记2分。其余各题答“是”记2分,答“否”记0分。各题得分相加,统计总分。

你的总分:

0~10分:你很有自信心,能与他人和睦相处。无论实际情况发展趋势如何,你都是乐天派,你对自己的才能和外表充满自信和骄傲,一般是很少有自卑感的。

12~20分:你很可能缺乏自信心,行事可能因保守而缺乏魅力。但这也许能使你安于现状,生活在一种平静的环境中。如果你认真反思一下,把你认为你能做的事列成表格,你会发现,事实上,你能做的事要比你想做的事多一些。

22~40分:你在做事前就贸然断定自己不行,自认为不如别人。主要是你不了解周围人们的真实状况,不清楚思考事情的本来面目,所以你会焦躁。若能搞清楚的话就会恍然大悟,随之则坦然自如。你的自卑感主要是你的无知所导致,缺点在于自认为不行就心灰意冷。

42~50分:你有强烈的自卑感,易用消极悲观的眼光看待事物,对自身的体魄和外貌缺乏自信,光是看到不利之处,在行动之前就自认为不行而转向消极。你必须立即行动起来,消除自己的自卑感。

自卑的原因分析

自我评价过低。这是自卑的实质,表现在自卑者对自己的生理条件如外貌、身高等,以及对学习、交往等各方面能力的评价上,认为自己明显不如他人;由于认为自己不如别人,于是怕别人看到自己所谓的“不足、缺点、缺陷”,不敢与人交往,或与人交往特别少,说话犹豫,缺乏应有的气魄和胆量。

有生理缺陷或智力缺陷的人易产生自卑。因为有缺陷,对自己的认知产生了偏差,认为其他各方面也比别人差,即出现了泛化。自我认识不足和过低的期望是形成自卑心理的最主要原因。自卑者在认识自己时,通常都是建立在不正确的社会比较上,他们习惯于拿自己的短处与他人的长处比,越比越觉得不如别人,从而形成了自卑心理。自卑者在活动中对自己的期望也过低,在任何活动之前,由于认识不足,他们常有一种“我很难成功”的消极的自我暗示。

自卑感并不是如影随形似地时时处处都会产生。自卑感通常产生于失败的体验之后,尤其是经历过多次失败之后,往往就会怀疑自己的能力,就会对这种失败耿耿于怀而难以自拔,失去自信,从而把失败归咎于自己的无能。自卑感也产生于别人消极的评价,尤其是这些消极评价来自于有举足轻重作用的权威人士时,容易形成自卑感。虽然由于以上情景产生的自卑心理会持续相当长一段时间,以致在这段时间内沉默寡言甚至自暴自弃,严重影响人际交往和活动范围,但在这种诱发性情景不出现的大多数时间里,自卑心理并不会时时作祟,有自卑倾向的人同样也可以像正常人一样生活和参加各种活动。

自卑的矫正指南

(1)提高自尊,确立内在自我价值感,相信自己有信心、有能力。努力提升自己,形成一致的、积极的自我形象。增强积极的自我评价。努力发现自己的优点和长处。任何人都既有优点,也有缺点;既有长处,也有短处。一个人只有不断地去发现蕴藏着的优势,才能增强自信心,克服自卑心理。(2)客观全面地看待事物。具有自卑心理的人,总是过多地看重自己不利和消极的一面,而看不到有利、积极的一面,缺乏客观全面地分析事物的能力和信心。(3)通过补偿作用“以勤补拙”和“扬长补短”。“以勤补拙”是指勤奋能够弥补笨拙。尽管自卑者有这样那样不尽如人意之处,但只要以最大的决心和最顽强的毅力去勤奋地学习,就一定能克服种种困难,取得同别人甚至是聪明人一样的效果。(4)要不断地体验成功。能力再差的人,只要把期望值定得适当一点,不要好高骛远,凡事从小从低做起就能不断地体验成功。(5)在积极进取中弥补自身的不足。具有自卑心理的人大都比较敏感,容易接受外界的消极暗示,从而愈发陷入自卑中不能自拔。而如果能正确对待自身缺点,把压力变成动力,奋发向上,就会取得一定的成绩,从而增强自信,摆脱自卑。(6)建立合理的目标。要学会正视现实,在可能的范围内去追求自己能达到的目标。如果执意去补偿自己的缺陷,是不可取的。人应当保持这样一种感觉,即“自我良好”。如果一个人认为自己很能干也很有潜力,并将此信念付诸行动的话,就一定会对自己充满信心,前途也一定是很光明的。

第七节 多疑的自我诊断与矫正指南

多疑意味着什么?

多疑是指神经过敏、疑神疑鬼的人格表现缺陷。生活中有人比较好猜疑,他们对人对事十分敏感,比如看到同学们围在一起说话,总疑心是在议论自己;看到某个同事从身边走过却没跟自己打招呼,便怀疑人家一定是对自己有意见;买来东西后总要反复检查,看是否有质量问题,生怕卖东西的人骗了自己;平时很注意把自己的物品小心存放,对人很难产生信任。我们称这种现象为多疑。

多疑的行为表现

对人有成见、偏见或遭受挫折的情境中易产生多疑,多表现为对人对事十分敏感,自尊心过度强烈,不能信任别人等等。具体来说:(1)珍视自我形象,渴望外界的评价,希望得到社会承认的要求很强烈。常以主观想象代替客观现实。(2)对他人不能完全信任,怕被人在背后议论。经常表现为疑神疑鬼、对自身以外的人和事抱有不信任心理。(3)情绪紧张度高、内心波动大,容易对较小的刺激也产生强烈的反应,一旦发生伤害自尊心的事,就会被一种不安的情绪所笼罩,产生恐惧心理。(4)对刺激过于敏感,过于提防,过于自我保护,因而常常不分对象地随意怀疑别人。

多疑的自我测评与分析

(一)测验指导“疑心生暗鬼”,疑心太重容易引发心态失衡,严重时还可能影响身体健康。然而在生活中,也许因为轻信曾经使自己的感情受到过伤害,于是,“疑心”在你心中慢慢滋生、扩张,使你陷入了自己折磨自己的泥潭。对下列题目,作出“是”或“否”的回答。(二)自我测验(三)测验计分与测评结果

第7、14、15、19、21题答“是”记0分,答“否”记2分。其余各题答“是”记2分,答“否”记0分。各题得分相加,统计总分。

你的总分:

0~10分:你对他人很少有戒心。你很乐观,也不敏感。你认为人基本上是可信赖的,人总体上是诚实的。为此,你对人没有太多的戒心,也愿意以诚相待。不过,有一句忠告: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总体来说,你是个非常相信别人的人。

12~20分:你对人保持着适度的信任。你有警惕心又不随便怀疑别人,一般来说,你不会轻易流露你对别人的怀疑,你会把疑心放在心里,让事实来说明和检验。

22~40分:你有些多疑。你对人既怀疑又信任,或许你本来也是信任人的,然而经验告诉你,世界上还有许多假丑恶存在,所以你对人和事会在心中存有戒心。很多时候,这种“戒心”会影响到你的生活和工作的正常发展。

42~50分:你的疑心太重,经常怀疑他人的所作所为,时刻抱有戒备心理,不太信任周围的人,害怕他人的不良企图,为此,你在生活中缺乏安全感。这使你活得很累,并对你的生活带来极大的障碍。你应该学习如何去信赖别人。

多疑的原因分析

多疑性格的产生存在着生理心理和社会心理两方面因素。多疑者的神经系统多为弱型,这种类型的神经系统遇到一些小刺激就会兴奋,并且由于它的不灵活性,不易主动从兴奋状态过渡到抑制状态,使大脑的相应区域不停地工作直到疲劳。

但多疑绝不是神经系统特点所简单决定的心理特征,它是在个体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在家庭教育中父母教育方法的不一致,在学校里遇到的适应困难,在人际交往中遭受的挫折等,都会使个体常常处于不知所措的境地,进而发展为对人和事的高度不信任,这时多疑便形成了。多疑通常在两种情景中发生:一种是在对某人有成见的时候,这时,只要有人搬弄口舌,或者发生了误会,或者遭受了相关的挫折,就会迅速“疑心生暗鬼”,以主观想象代替客观现实,越疑越像,越像越疑,结果导致愤恨心理甚至报复心理。

另一种是对刺激过于敏感,过于提防,过于自我保护,因而常常不分对象地随意怀疑别人,常常通过主观想象把生活中发生的对己不利的偶尔事件当作有意为之的必然事件,或把生活中发生的对己不利的若干孤立事件当作彼此之间有联系的必然事件,甚至把生活中发生的正常事件从不利于自己的坏处进行判断而当作精心策划的必然事件,从而把别人的无意当作故意,把善意当作恶意。对各种刺激过于敏感的猜疑,是心理失衡的表现。

多疑的矫正指南

(1)用全面的观点看问题。不要只看到事物不好的一面,还要看到其好的一面。对于了解有限的事物,不要先戴上有色眼镜,过早下结论。(2)增进人际交往。只有在交往中才能加深了解、增加信任、消除疑虑、发展友谊。在交往中缩手缩脚,唯恐别人对自己有看法,不敢暴露自己的思想,是不能与人建立起相互信任关系的。要消除沟通障碍,必须以诚待人,坦率地向朋友表明自己的观点。(3)不要苛求别人。人免不了有一些缺点,不要对人寄予过高的期望,按理想化模式来要求对方,而一旦原先的期望破灭,又走向另一极端,对什么人也不相信。(4)培养健康的生活情趣。阅读一些有益的书籍,从事一些可放松身心的体育活动,参加一些能使精神愉悦的娱乐活动,都有助于摆脱无谓的穷思竭虑,消除多疑弱点。(5)增强自信。很多人之所以对他人抱有强烈的敌意、戒备和怀疑心理,是因为过分看重自身的弱点和不足,易于自卑。总认为自己处处不如人,不讨人喜欢,由自卑而敏感,由敏感而多疑,疑心的结果反过来又加重了自卑,因此而陷入恶性循环。(6)懂得自我控制。就是用自己的理智控制自己的情绪,有意识培养自我诚实度和对他人的信赖感。

第八节 空虚的自我诊断与矫正指南

空虚意味着什么?

空虚是指百无聊赖、闲散寂寞的消极心态。即人们常说的“没劲”,是心理不充实的表现。心理空虚是不思追求、无所事事或不愿事事造成的。“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这里所说的“庸人”也许正是这类心理失衡者的写照。

空虚的行为表现

空虚常常表现为缺乏热情和欢乐,缺乏主动性,自感能力低下,精力不足,容易疲劳,好依赖别人,对身体的不适和精神刺激的反应特别敏感。情绪容易波动,常为小事伤感,缺乏生活乐趣。具体来说:(1)自我贬低,缺乏自信。自感低贱、无能而自暴自弃,无所事事,无个人追求。否定外在世界,也否定自己。对任何事都提不起兴趣。(2)错误认知。对社会现实及人生价值存在着错误的认知,只看到社会的阴暗面,而看不到光明的一面,将个人价值同社会价值对立起来,注意个人利益,而不尽社会义务。过分讲究个人得失,一旦个人要求不能满足,则万念俱灰。(3)个人精神世界苍白、贫乏,没有信仰、没有寄托,终日百无聊赖、无所事事。在享乐中寻找刺激,在刺激中寻找欢乐,或沉溺于赌博,或酗酒,或花天酒地、醉生梦死。(4)“混日子”行为。感到生活无聊,心灵空乏虚无。随大流,得过且过,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精神空虚者往往萎靡不振,缺乏社会责任感。有失去志向的倾向,即缺乏作出决定或根据自己作出的决定去行动的能力。

空虚的自我测评与分析

(一)测验指导

空虚寂寞时而都会来侵袭我们,恋人的离去,朋友的聚散,都给了它乘虚而入的机会。最近,是不是你有了空虚的感觉而自己没有察觉?你的精神生活充实吗?请对下列题目作出“是”或“否”的回答。(二)自我测验题目(三)测验计分与测评结果

第10、16、18、21、24题答“是”记0分,答“否”记2分。其余各题答“是”记2分,答“否”记0分。各题得分相加,统计总分。

你的总分:

0~10分:你对目前的生活和工作感到十分满足,充实度较高。在你的生活中,几乎没有什么事让你产生失落感。从总体上讲,你对自己颇为满意,有很强的自信心,当然你也想改变一些事情,但你对困难和失败表现得很乐观,不会患得患失或者怨天尤人。

12~20分:你的生活充实度一般。生活基本如你所愿,有悲有喜,虽然称不上很完美,但你觉得仍然知足。你一般不会有空虚的感觉,即便偶尔有,也会得到许多好朋友的帮助,迅速回到正轨上来的。

22~40分:你的生活充实度不够,对生活和工作多有不满,难以感觉到生活的乐趣。常感到空虚无聊,难以安心工作或学习,但因态度坦诚,从而表明具有改变生活、工作现状的愿望。有这种愿望还应认真分析不满的原因,并积极想办法加以解决。

42~50分:你的生活基本上一团糟。各方面都将陷入瘫痪状态,你不再有追求的目标,得过且过。当然你也厌恶这样的生活,但不知道其实都是由于自己造成的。建议你改变自己的心态,努力应对生活中的一切可能。

空虚的原因分析

空虚心理指一个人的精神世界一切空白,没有信仰、没有寄托、百无聊赖,如同行尸走肉。精神空虚是一种社会病,它的存在极为普遍,当社会失去精神支柱或社会价值多元化导致某些人无所适从时,或者个人价值被抹杀时,就极易出现这种病态心理。精神空虚者往往萎靡不振,缺乏社会责任感,有碍于社会发展,也有害于人类发展。

空虚即无实在内容、不充实的意思。空虚心态往往是在两种情况下出现的:一是胸无大志;二是目标不切实际,使自己难以实现目标而失去动力。前一种是物质条件优越,无需为生活烦恼和忙碌,习惯并满足于享受,自我贬低、缺乏自信。看不到也不愿看到人生的真实意义,没有也不想有积极的生活目的;另一种是心比天高,对人们通常向往的目标不屑追求,而自己向往的目标又无法达到而难以追求,结果是无所追求,心灵虚无空荡,精神无从着落。他们将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对立起来,只讲个人利益,不尽社会义务。一旦个人要求不能得到满足,就“万念俱灰”。

在现代商品社会中,人们都在努力创造与积攒财富,但是财富与财富带来的快乐并非成正比例。当财富集聚到一定程度后,一些人对金钱则没有了以前的那种新鲜感、快乐感和满足感,甚至会对之产生麻木乃至厌倦。而当生活没有了往日奋斗追求的动力,人生也就丧失了目的与意义的确定。一些豪赌、纵欲的个体户就属此类情况。其根源在于精神空虚、情绪紧张、意志薄弱,不能把握事物发展的规律,易受暗示及环境的摆布,并有酗酒、嗜烟、聚赌等不良行为。

空虚的矫正指南

(1)要有一定的志向。有志向才会有追求,才会有拼搏,才会有奋斗,才会体验到拼搏和奋斗的乐趣以及成功后的满足和愉悦。当然志向也要与自身的实际水平和能力相适应,志向太低了无需努力,也不会去努力;志向太高了难以奋斗,也无从奋斗,到头来仍然是没有努力和奋斗。(2)及时调整生活目标。选择你需要一段时间连续专心致志去做的事,从而调动自己的潜力,充实生活内容。(3)要培养读书兴趣。阅读一些书籍,以陶冶精神世界。读书能使空虚者从狭窄的经验天地奔向无限浩瀚的知识海洋,从中获得智慧、汲取力量,从而情绪高涨、精神饱满,使空虚的心灵不断得到充实。空虚的人一般表现为无精神追求,在书中或许可以寻找到奋斗的方向和目标。(4)要多与人交际。与人交际能在互相启示、互相激励、互相帮助中受到心灵的感染,使心灵充实。当然交际对象应该是有志向的,这样的人能对自己产生良性影响。(5)努力工作或学习。忙碌是人摆脱空虚极好的措施。当人集中精力、全身心投入工作时,就会忘却空虚带来的痛苦与烦恼,并从工作中看到自身的社会价值,使人生充满希望。(6)转移目标,当某一种目标难以实现、受到阻碍时,不如转移目标,如除了学习或工作以外培养自己的业余爱好(绘画、书法、打球等),使困扰的心平静下来。当有了新乐趣后,就会产生新的追求,有了新的追求就会逐渐完成生活内容的调整,并从空虚状态中解脱出来,去迎接丰富多彩的人生。(7)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培养广泛兴趣。在实践中可增长才干,创造成绩,更可强化个人价值,以满足自尊、自爱、自信及自强的需要,并产生自我实现的更高层次的需求,增添人生新的动力。广泛的兴趣,也是人精神动力的源泉,使人生过得充实而有乐趣。

第九节 无端烦恼的自我诊断与矫正指南

无端烦恼意味着什么?

无端烦恼是指无缘无故烦躁苦恼的消极情绪。烦恼人皆有之,不属于心理问题,而无端烦恼,即莫名烦恼、自寻烦恼,则属于不正常心态,是心理失衡的表现。“杞人忧天”就是这种无端烦恼的典型模式。无端烦恼能泄露一个人的精力,减弱一个人的真正力量,并损害其精神健康。

无端烦恼的行为表现

无端烦恼常常表现出胡思乱想、患得患失、唯恐失利而惴惴不安。具体来说:(1)对事情耿耿于怀,无法轻松地生活。是一种“杞人忧天”式的无端困扰,常常发生在顺境之时,往往表现为毫无根据地烦恼或者小题大做,喜欢挑剔。有时候自己也会感到莫名其妙,但就是无法排解。(2)常常是小题大作,无中生有。常常的情景是事情稍有不顺就开始担心,或者在交际中常猜测别人的心思,过分注重自己的言行,想得太多,常常自己给自己徒增压力。(3)愁眉苦脸。不笑或很少笑,甚至出现悲观消极的处事态度。对人对事过分挑剔,不能客观看待生活。(4)其他必须表现。过分挑剔,很少有知足感,过分担心,嫉妒心强,等等。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