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训一百句(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1-04-18 01:31:30

点击下载

作者:韩昇

出版社:复旦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家训一百句

家训一百句试读:

卷前小引

经典无疑很庄重和伟大,不过,在一般生活世界中影响至深的,常常不总是学者皓首不能穷的元典,而是删繁就简加了解说的选本,就像《唐诗三百首》和《古文观止》。通俗选本一方面给人省下了时间,让他在车上马下茶余饭后,很快能亲近那些高深的典册;一方面把经典再经典,经过选家披沙拣金,经由当下眼光锁定,经典被再度提炼浓缩。在现代生活世界里,人们常常没有从俗务中逃脱的机会,这时,精选的“一百句”或“三百句”这样的随身册子,就成了人们的精神快餐。也许很多人瞧不上“快餐”,可是,没有时间从容细细品味满汉全席的时候,快餐也不妨是一种补充体力和精神的选择。记得当年国门初开,《英语九百句》也曾因为简便实用,成为热门读物,当了很多人看世界的拐杖和眼镜。

这些年来,拿“经典”说事儿成了社会一大风气,傍“传统”造势也造就了很多风云人物,不过,我始终有些看法,在这里不妨说一说。一个看法是,千万别把“经典”这两个字理解得太褊狭,有人一提起经典,就想到儒家“五经”加上“四书”,这就把传统等同于儒家,把经典当成了儒经。还有人觉得,也可以把“老”、“庄”算上,可是,这个似乎网开一面的做法还是嫌窄,因为它换了个花样,只承认了“道家”的准入资格,最多满足了思想史家们对古代思想世界所谓“儒道互补”的简单判断。我倒觉得,佛教、道教以及诗词歌赋戏曲里面,那些经历了千锤百炼的东西,若是真的好,不妨也让它得到“经典”的名号。其实说到底,《诗经》里面被两千年恭恭敬敬当经典捧读的这“风”那“风”,当年也不过就是现在的民间小曲,甚至是流行歌曲,唐诗宋词元曲经历了千年吟诵,有什么当不得“经典”二字的?

还有一个看法是,学经典当然是为了温习文化记忆,接续历史传统,不过,传统的关键是在“传”而不在“统”,所谓“传”是发掘自己的资源,加以重新诠释,重建当下的文明。美国已故史华兹教授(Benjamin I. Schwartz)曾诧异道,世界上很多现存的文明古国都有“固守传统的民族主义”,唯有同样古老的汉族中国却流行“反传统的民族主义”,从“五四”以来一路反过来,至今不见停歇。其实很好理解,因为汉族中国原本是一个传统很厚、自居中央的帝国,在西潮的激烈冲击下,原本的自负和自豪,在颠倒后失衡,便会生出一种弃旧更新的冲动。就好像人和影子赛跑,一路狂奔,总想着甩脱随形之影一样。这时,人总处在紧张和焦虑中,紧张让人少了从容和洒脱,焦虑就使人顾不得教养和秩序。为了弃旧更新,各种文化、历史和经典都变得像时装,没有自信的人总是一件一件衣服穿上,又急急地一件一件脱下,仿佛哪一件都不称身,所以,没有消停和从容的时候。按照一种说法,文明就是在群体社会中人人按照秩序行事,就连“自由”,也得有己也有群,有权也有界,秩序便是边界,就像按节奏跳舞一样,任何抄截越次、鼠目寸光的行为都不是文明,也叫做没有风度。什么是有风度?如何才能有风度?一个途径就是多读一下经典,多看一下传统,心中有几千年的底气,肚里有若干册的书本,或者就能够让人变得自信一些,而自信则能使人从容一些。“传统”是活的而不是死的,一本题为《为传统声辩》(The Vindication of Tradition)的书里说,“传统是死人的活信念,传统主义是活人的死信念”,这话很对。一方面我们绝不是要离开传统开辟新路,这种“把历史归零的幻想”并不切实际;另一方面我们面对过去,也绝不想寸步不移地死守这个“信念”。我想,在当下语境中重新阅读经典,也许正是创造地诠释传统的途径。

不过,“诠释”两个字相当沉重,它意味着既不能远离文本的旧含义,却又要解释出经典的新价值,要在这种既旧且新之中,传递经典延续传统。因此,如何重新解释经典,让它与现实生活世界产生共振效应,是很难的。这套书里的几位作者,是比我年轻的学界朋友,他们是真正的专家,虽然他们不能像时下一些诠释者那样,不需要太多的知识依傍就可以裁出一件叫做“经典”的全新时装,但是可以相信,他们会借助经典的原料,端出一盘既原汁原味又很具新意的精神菜肴。有人说,一个时代需要有一大批具备充分知识、深信自己传统又坦然面对世界的人,由他们来诠释经典和传统,并赋予这个时代的知识风尚和思想趣味;只有这样,他们所深信的传统、他们所尊重的经典、他们解释世界的语言和词汇、他们的秩序感和教养,甚至他们的衣着、语调、乐趣与爱好,才能够形塑这个时代的既深厚又普遍的文明。

这话我相信。2007年4月13日写于复旦光华楼上

为人处事的经验与智慧

小时候,生性顽皮,又遇到十年动乱,成天玩耍,爬树摘果,浪里白条,何等自由。最害怕的就是听家长的教训,这个规矩,那个限制,见到长辈要请安,吃东西要让先,读书要端坐,写毛笔要悬腕运气,简直烦透了。在学校读了点书,更是心高气傲,早早就觉得参透了天地玄机,人虽小,口气却大,夸夸其谈,口无遮拦。

不知不觉中,吃了许多苦头,栽了不少跟斗。到农村,才知道自己原来五谷不分,进工厂,方晓得最简单的几何有此妙用,与人相处,更是深刻体会到要谦让互助,知礼守法。回想起来,那些基本的做人道理,原来就包含在长辈平日的唠叨之中。看看周围一些人,从小任性,没人管教,长大后使小心眼,损人利己,与同事相处,欺行霸市,贪得无厌,结果不是犯罪入狱,就是众人避之有如瘟神。这才感到“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

于是,找来古训格言,细细品读,对人生开始有了一点感悟。别看那些短短的格言家训,里面包含着多少生死成败的经验教训!一生的付出,换来的就是那么一句朴实无华的话,后人漫不经心地草草翻过,狂傲者甚至视之为迂腐而嗤之以鼻,到头来却须再付出一生的血泪去重新证明这句话。仔细想来,人生就是用自己的实践在参悟这个世界,不管是自然的还是社会的。用一生的经历总结出来的人生格言,更显得如此深沉,如此充满智慧。

格言多为社会广泛知晓、认同和接受的为人处世的基本道理,家训则是限于家族内部供子孙后人阅读的训戒。因为是经验之谈,所以,它不同于一般说教的书籍,读起来觉得亲切,而且可靠和踏实。毕竟家训是用来教育培养自家子弟,谁不望子成龙,祈求家族荣耀富庶、长存于世?故长辈自然会尽心把祖上世代积累下来的真知感悟仔细记录下来,传授给子孙,让他们不再走弯路,早早踏上人生坦途。家训融合了社会的行为准则和家族的处世经验,很少有大话虚饰,其中不少是秘不示人的独家心得。语言朴实,寓意深刻,寄望殷殷。

走捷径,走阳关大道,谁不希望如此。大家都在寻找成功的秘诀,无不把目光投向族内秘传的家训。中国人非常注重家庭及其教育,甚至可以说中国人自古以来就是以家为本的,有家才有乡,有祖宗才有国家,家族是真正的百年基业。古代有多少家族,经历无数次改朝换代的惊涛骇浪而不坠,其兴隆者,诗书传家,将相辈出,长盛不衰。他们到底靠的是什么祖传秘籍呢?

还好,由于印刷术的发达和社会公开化程度的日益提高,众多家训流传出来,其佳者被镂版刊刻,成为许多家庭的样板。特别到了信息化时代的今天,进图书馆就很容易读到各种家训。逐本披阅,猎奇者恐怕要大失所望。一本又一本的家训,无非教导后人如何立志、砥砺、知书、达礼、勤俭、谦和、兴善、除恶,做一个有责任心、事业心和仁爱心的堂堂之人。其中没有丝毫的花头和权谋。难怪那些行为粗野、损人利己的人往往被众人斥为没有

家教

可是,有些人偏偏不信,从自己吃亏挫折的教训得出如何投机取巧损人利己的招数,教给年幼的子女,唯恐他们吃亏,以为从此获得了致富腾达的秘诀。这种情况自古早已存在。只不过暴发者暴落,占尽便宜者最后血本无归。从古至今,不管世道如何变幻,谁曾见到被千夫所指的家族长存于世?当然,有不少家族的起家史未必都能昭示于人,但是,看看他们的家族史,不难发现能够香火传续者,无不是早早醒悟奸巧诈术可以得逞于一时却不能长久,所谓夜路走多了一定会遇到鬼,故回心向善,甚至更加严格要求后代安分守己。这就是为什么有些发迹史不太光彩的家族,其家训并无奸巧之处。看来本分做人是为人处世乃至家族绵延不绝的正道,别无他途。

本分不是窝囊。要做个堂堂之人,顶天立地,从小就要毫不松懈地磨炼砥砺,而其修习之道,正是家训要传授的。从日常的礼节到处世的经验,大大小小,无不尽心点拨。说到底,家训要把自家子女培养成能人强者,一个博学高雅之人,对家族对国家社会都有所建树的栋梁之才。出人头地靠的不是损人利己,而是要自强不息。只有修身自律,才能在机会到来之际,迎着潮流而上。我们常说的机遇,或者命运,不见得都偏爱个别人,许多机会平等地出现在每个人的眼前,要看你具备了捕捉机会的眼光和胆识与否,而这种素养就要靠个人的历练。为什么家训总是教导年轻人要吃苦耐劳,要勇于承担,要有宽阔的胸怀气魄。一个人的事业有多大,成就有多高,就看他的心胸有多宽阔。斤斤计较,汲汲于蝇头小利者,是成不了大事的。回过头看看那些教子女从小与人计较、不肯吃亏的人,是不是太过局促?小事精明,大事糊涂,反而误了自家孩子的前程。佛教修行强调施舍,施舍的要义不是恩赐别人,而是学会放下自己,从零头小钱直到家产财宝都能舍弃,人也就得到解脱了。功名利禄无非身外之物,儒家虽然不讲得道成佛,却也追求仁义博爱,兼济天下。唐朝诗人杜甫受困之时,想的是“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何等广阔的胸襟!把自我融入社会,与民族国家同在,这样的家门才能维持不坠,此乃是古人从千百年的个人与家族奋斗史中总结出来的经验,正所谓“积善之家有余庆”。家训的目的就是希望培养一代又一代能挑起家族与社会重任的人才,使得宗族香火不断。

当然,家训是中国近代以前大家族的遗产,其中也有许多不适合今天社会的东西。尤其在专制独裁时代,出现了不少反人性的说教。但应该说,教人成才、导人向善是其主流。家训之中,不乏反映社会风俗、处世人情的精彩之作,留下许多有趣的故事,启人至深。像南北朝时代漂泊辗转、历仕南北多朝的颜之推所撰写的《颜氏家训》,从丰富的历史变迁中,总结出极为深刻的为人处世的经验教训,而且还从各种趣闻中刻画出当时的世态人情,成为家训的杰作。本书从历代各朝林林总总的家训里,摘取一些能够表现中国文化特点并且对于今天颇有启发意义的格言家训,试作现代解释,与读者共同品味,陶冶性情。2007年12月31日家教吾家风教,素为整密。

中国古代是一个十分重视家庭的社会。孟子曾经说过:“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把家庭的延续视为重中之重的事情。家庭在古代扮演了许多重要的角色,是人们生存和生产的基本单位,社会的基本细胞,维持地方管理的基石,甚至是国家政治的重要组成分子。所以,在中国的词汇中,国和家常常是连在一起使用的,例如大家熟悉的“国家”一词。

在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不断有家族崛起,也有家族沉沦,新老更替,却有一些家族饱经世事沧桑,绵延数百年,成为历史上的名门大姓,影响深远。为什么有些家族骤起辄衰,有些家族却能够长期维持下来呢?

从家族兴起的历史来看,能够骤然勃兴的家族,往往是军功起家者,还有就是官场得意或者商贩牟利者,这些家庭原在民间,没有多少文化,因为风云际会突然崛起。崛起之后,能不能够长期延续下去,就是一个艰巨的课题。大部分家族都衰落了。并不是他们想衰落,而是他们没有找到让家族延续下去的关键。他们有钱有势,溺爱子女,结果孩子长大后,不是为非作歹锒铛入狱,就是挥金如土坐吃山空,其短者一代而衰,稍好一点的也逃不过“富不过三代”的命运。

那么,那些长期延续的家族,诀窍在哪里呢?那就是紧紧抓住子女的教育和形成大家族的网络,顺应时代,与时俱进,让子女一代代成为时代的弄潮儿,保持家族长盛不衰。

中国古代社会,是一个官僚社会,国家掌握社会的绝大部分资源,因此,家族必须和国家的命运紧紧相连,才能维持繁荣。官僚社会,在某种意义上说,也是一个精英统治的社会,只有在文化上脱颖而出,才能融入国家机器之中。所以,我们看到大家族无不以教育为本,不惜重金,培养子女。他们认识到教育的重要,故其家族大堂上往往高悬诸如“诗书传家”、“耕读传家”之类的匾额。同那些只晓得依仗权势作威作福的家族相比,从军功、官位、金钱及时向文化转变的家族,抓住了社会发展的主流。

光有知识,其实是远远不够的。许多文化家族依然衰落。所以,子女的教育还必须从小严格管束,让孩子顺从礼仪秩序,在人口众多的大家族中找到自己的位置,敬老爱幼,勤俭耐劳,学会与人相处,也就是一整套维持家族秩序的“礼”,为人儒雅,办事有分寸。所以,书本知识和现实的家族礼教,构成教育的两个方面,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也就是所谓的“知书达礼”。由此来看今日的子女教育,往往只注重书本知识的学习,而忽视做人的培育,结果孩子读了点书,恃才傲物,不能与人相处,反而遭损。

有知识,懂礼仪,就具有了当官的基本素养,便可以通过各种途径跻身官场,谋求出人头地,光宗耀祖。家族的教育,可以说是人生教育打基础的阶段。各大家族通过一套家族教育的实践,总结出自己的心得经验,保持下来,形成家风,代代延续,源源不断为官场输送人才,同时也就维持家族的长盛不衰。其家教精华,便是无数的家训。

颜之推祖上为北方士族,随晋元帝南渡,落户江南。他出生于梁武帝时代,死于隋文帝开皇年间。其家教甚严,从小刻苦学习,博览群书,成为南北朝时代杰出的学者和官员。然而,他的一生颇为不顺,早年因家学而声名大噪,十九岁就担任王府右常侍,少年得志。可是,由于战乱,他数度成为俘虏,死里逃生,被掳往西魏,后来逃到北齐,企图南归。途中听说梁朝被陈朝所取代,不得已留在北齐,因文才而任职中枢机构,看透了官场的权谋倾轧,自己也屡遭排挤,险些罹难。北周灭齐,他再次当了俘虏,转仕北周。隋朝篡周,他被隋太子杨勇召为学士,不久病逝。

历仕南北三朝的经历,让他对于世态人情、官场内幕都有非常深刻的了解。他写了《颜氏家训》,总结为人处事的经验教训,用以教育子孙,目的当然是为了家族香火绵绵不绝,子孙人才辈出。他自己对于一生的回顾,让我们能够从一个方面看到古人是如何教育、培育子弟的。

原文吾家风教,素为整密。昔在龆龀,便蒙诱诲;每从两兄,晓夕温凊。规行矩步,安辞定色,锵锵翼翼,若朝严君焉。赐以优言,问所好尚,励短引长,莫不恳笃。年始九岁,便丁荼蓼,家涂离散,百口索然。慈兄鞠养,苦辛备至;有仁无威,导示不切。虽读《礼》《传》,微爱属文,颇为凡人之所陶染,肆欲轻言,不修边幅。年十八九,少知砥砺,习若自然,卒难洗荡。二十已后,大过稀焉;每常心共口敌,性与情竞,夜觉晓非,今悔昨失,自怜无教,以至于斯。追思平昔之指,铭肌镂骨,非徒古书之诫,经目过耳也。(〔隋〕颜之推《颜氏家训》)

今译我家的门风家教,一向严格缜密。往昔我还在孩提的时候,就受到教导。时常随着两位兄长,早晚侍奉双亲。举手投足,都有规矩,神色平定,言语谦和,走路恭正,就像给父母请安一般。长辈送我美言佳句,询问我的喜好,激励我扬长补短,十分诚恳殷切。我刚满九岁之时,就痛失父亲,家道中衰,一门百口,萧索冷落。慈爱的兄长挑起养家的重担,辛苦备至。可是,他宽仁而没有威严,督导训示不严格。我虽然读了《周礼》、《左传》,也喜欢舞笔弄文,但是,受到凡俗之人的影响颇大,常常随心所欲,信口开河,不修边幅。到十八九岁,稍微懂得要立志磨练,只是有些习惯已成自然,一时难以涤荡尽除。二十岁以后,我就很少犯大过了,内心经常会自我警惕,不要随口妄言;理智与情感冲突,晚上察觉到白天的错误,今日后悔昨日的过失,自叹没有受到良好的教育,才到这种地步。追思平日立下的志向,刻骨铭心,不是阅览耳闻古书训诫可以比拟的。

咬得菜根,百事可做

咬得菜根,百事可做。

宋朝有个文人,名叫汪革(字信民),说了一句话:“咬得菜根,百事可做。”没想到这句话顿时传遍城市乡村,被人们大加赞赏,成为名言。

咬得菜根,说的就是要能够吃苦耐劳。这句话,对于生活越来越富裕的当代社会,尤其有意义。

一个人开始懂事,就应该给自己立下志向,有意识地造就自己。特别是在今天的社会,父母望子成龙心切,巴不得自己的孩子出人头地,长大成为人中人,便给孩子立下十分高远的目标,起早读英语,接着上学校,回来练钢琴,读名著,做作业……早起晚睡,把全部的心思都放在提高智力上。

从孩子到家长,很少人意识到这种培养孩子的方法从一开始就有问题,甚至是完全错误的,不知不觉中把孩子往一条没有前途的路上驱赶。

一个人成才,是由多种要素并配合环境条件才能达到的。就自身的内在要素来说,首先要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树立坚强的意志,还要有高的智商、情商和灵商。智商是大家所熟知的,反映一个人的聪明才智和创意。情商则是情绪控制、自我认识与协调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灵商反映出一个人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表现个人在处世中对真伪是非的判断能力。后面二者比智商要重要得多。这么一列,就可以看出片面提高智商的问题来了。

对于事物,能不能够认识和愿不愿意去认识,是相互联系的两个方面。许多事物,我们并不缺乏认识能力,却因为各种成见而不屑一顾,蒙蔽了自己的眼睛。要破除这一点,首先就要放下内心深处的傲慢与偏见,不要自视过高,而要怀着谦虚的态度,把自己放在应有的位子上平等地、心平气和地去观察认识事物。菜根是大家弃之不顾的东西,能够咬断菜根,就表明你能够吃苦,还表明你愿意吃苦,这时候,心中阻碍你去认识事物的障碍被破除了,你就可以立志去做各种事情了。也就是说,吃苦耐劳、谦虚平和,是立身处世最重要的第一步。

孟子曾经列数历史上做大事业的人的成长道路,例如舜耕种于历山,从田野发迹;傅说原是筑墙的泥水匠,后来得到重用;胶鬲贩卖鱼盐,周文王提拔他;管子更是从狱官手里获得释放,被齐桓公委任为相;孙叔敖隐居于海滨,楚庄王以他为令尹;百里奚流落于楚国市井,秦穆公用五张羊皮将他买来,授以国政。这些人都起自乡里,懂得民间疾苦。故孟子总结他们的经历,说了一段名言: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原文咬得菜根,百事可做。(〔明〕洪应明《菜根谭》)

今译能吃得了菜根,就什么事都能做了。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