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伤害防治心理学(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1-04-18 21:41:14

点击下载

作者:林昆辉

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自我伤害防治心理学

自我伤害防治心理学试读:

序言

PartⅠ

2005年4月,狂乱的季节。台湾高雄的高中、初中、小学,校园里陆续出事。当校园里出现死亡创伤时,随着手机铃声的响起,我就开始奔波于校园之间。从学生或老师个别心理治疗,案主家属的家族治疗,案主班级的班级治疗,案主亲密友人的团体治疗,目击者团体治疗,年级团体治疗,至全校团体治疗,以及全校生命教育方案的导入……,直到了5月底,才完成了所有的治疗作业。而我,开始结集成书。

身为一名临床心理治疗师,身为台湾自杀防治协会秘书长的我,我很清楚地知道:自杀案件发生在家庭或小区时,不论媒体报道得多凶,影响还是有限;可是,自杀案件发生在校园时,它的杀伤力却巨大无比,它造成的间接创伤,幅员之大、波及之广,真是令人惊吓。尤其是老师出现死亡创伤事件,更像原子弹一样,每个学生几乎都难以幸免。

发展出本土自杀防治理论与技术的我,清楚地知道——因为许多人的死亡,许多人的创伤,许多孩子的苦痛与惊恐,才有机会发展出这些技术。不论是台湾自杀防治协会天使专线上的个案,治疗室的个案或校园的个案……,我有机会和他们同生共死,一同喜乐共同患难,才能在众多苦难的生命中,摸索到出生入死的奥秘,才能抚触到心灵深处最轻微的颤栗!

朝向死亡的创伤反应模型,可能是这本书最重要的贡献,我几乎可以在每个字里行间,看到每个个案所造成的生死愁苦与血肉模糊的泪水。校园死亡创伤案件的处遇模型,更是无数孩子的呓言梦语和恐慌失措的挣扎。因为这本书,我更懂得尊重知识。其实,整本书写了什么并不重要,只盼看书的你,伸出手,伸入书页中,摸到我砰然而跳的心。PartⅡ

自杀防治工程分成三级,第一级是规划与执行能够促进人类心理健康,而不致发生自杀动机与行为的方案。第二级是对于自杀个案所引发之直接与间接危机的危机处遇与治疗作业。第三级是对于自杀未遂者所引发之直接与间接危机的危机处遇与治疗。这三级防治工程,到底由哪些部门的哪些单位,以哪种方式分工合作,发展出、做出哪些效益来呢?很多圈内人和圈外人,都边做边思考这些问题?并且思索着台湾地区人们的自杀防治该何去何从?

只不过,2005年3月起,再用三级防治观念来做来思考,就又赶不上时代的风潮了。因为台湾地区“卫生署”已于2005年3月制定“全台自杀防治策略行动方案”计划书。计划中已采用澳洲自杀防治专家Dr.John W.Davies的宝贵经验,将台湾的自杀防治策略,分成全面性(universal)、选择性(selective)与指标性(indicative)三个子策略,次而在三个子策略的指导方针下,依据短、中、长期签订四年为期的执行策略与方法,以及针对现行相关政策及方案的检讨。

这个于2005年3月制定,用来指导与执行台湾地区自杀防治的计划,共计为期4年,经费50,620万台币。大家来猜猜看,各县市卫生局相关层级工作人员,以及公、私、第三部门的工作人员,有多少人看过这个计划,对于接下来这四年有全盘性的了解,而能主动给予配合?

2005年度的短期目标,重点在于建置自杀防治体系。姑且不论较高层级的台湾自杀防治组织,是否为任务编组?姑且不论各县市心理卫生中心的成员,是否都是具有心理师执照的专业人员?姑且不论没有专业人才专任专事而求之于支持系统,是否在2005年底真的可以结束这个权宜之计?其中最后一项“提升通报系统之质量”却令人精神为之振奋,因为这是一项贯穿该计划,全面性、选择性与指标性策略内容的重大工作。

台湾地区“卫生署”于2001年5月15日,行文各县市卫生局,建立辖区自杀个案通报系统以来,引发了怎样令人引颈期盼的曙光,又引爆了怎样令人心惊肉跳的阴霾呢?重点在于:它是建制台湾自杀数据库的第一把金钥,而又操控三级自杀防治工程的核心目标能否完成的关卡。自从县市自杀个案通报系统启动之后,第一个引爆的疑问是:法源的根据?第二个疑问是:访者的专业能力与资源?第三个疑问是:对受访者及其家属的实质效益,是否相称于自杀防治的目标?

第一个疑问:要求各“卫生、社政、教育、劳政、民政、消防、辅导等单位”通报自杀个案是否合法?这纸行政命令,有没有法源的根据呢?有没有和其他的大小法抵触呢?各县市卫生局派遣公共卫生护士进行家访,这是公卫护士于2001年起突然增加的一项业务,一项没有奖励办法,还得冒险——心理和身体危险的业务。公卫护士在原本繁重的工作压力下,又遇到以下的问题:第一个是拒访,电访时对方即已拒访。第二个是合法性,对方质问“谁告诉你的?”、“医院泄漏就医信息”、“119说的吗?”、“小心我告你”。第三个是效益性,家访时能给些什么呢?对案主与家属?只是提供转介精神科的信息吗?第四个是危险性,女性工作人员进入公寓大厦或独栋房屋中,进行陌生拜访,有没有危险性呢?这四个难题,也凸显了上述第二、第三个疑问,尤其又关联到建制台湾自杀数据库的成败。(2003年度台湾地区电访6658人次,家访4343人次,列管3873人,转介621人。您只要查一下2003年台湾地区自杀死亡人口数,再乱猜个自杀未遂人口数,就可以评估您对年度工作成果的满意度了。)

通报的个案包括:自杀死亡及自杀未遂两种个案。通报了4年,为什么还看不到自杀未遂个案的统计数字呢?为什么各县市卫生局还没有统一的通报单元格式呢?为什么还写不出网上通报的程序呢?所有投身自杀防治的实务或研究人员,都迫切地想要知道,到底每个上午、每个下午、每个夜晚、每一天、每一周、每一月、每一季、每半年、每一年,在各个不同的县市乡镇村或地区,有哪些不同基本条件的人(性别、年龄、婚姻、排行、教育、职业、血型、星座、病史与创伤事件……等),经历了第几次自杀而死亡,或经历了第几次自杀而未死,以及各次自杀的方式为何?这些数据,将建构成自杀数据库。通报系统功能不畅,数据库就无法建制,所有圈内人就只能像瞎子摸象般,自限于个别的实务经验,而无法建立台湾地区的具体策略、方针与工作目标。

通报或访视或列管的,只限于案主本人吗?当然现行的做法,并不符合自杀防治的积极效益。首先要理清的是,自杀防治不是管制媒体报道自杀的方式、内容与次数,也不是把高危险群或自杀未遂者送精神科用药,所以把罪过或资源都归因或集中在特定的对象上。有七八成自杀个案有忧郁症或精神疾病史,并不代表二者间有因果关系。老人是自杀高危险群,每年自杀人口的分龄统计显示得很清楚,但尚未发展有效的筛检方式,来检出真正的高危险群。军警人员容易取得枪械,自杀致死的机率高,可是也尚未发展有效的筛检方式来检出真正的高危险群。但是自杀未遂者、自杀未遂者家属与自杀死亡者家属,却是清楚明白的三大超高危险群。有关自杀未遂者会有二、三……N次至死方休的自杀行为,已经是一种常识。自杀死亡者家属与自杀未遂者家属,遭受重大死亡创伤,出现自杀意念与自杀行为的研究更是不可胜数。这三大超高危险群,将造成重大的家庭与社会创伤,且严重威胁公共安全。

台湾应该如何面对这三大超高危险群的人呢?最庆幸的是,只要通过有效的通报系统,就可以找得到他们在哪里,就可以掌握这三大超高危险群。然后呢?只是掌握数字和地址吗?对于自杀未遂者,可依其不同的自杀未遂次数与方式,强迫其接受心理衡鉴,并接受不同层级的治疗计划,包括心理治疗、家族治疗与精神科药物治疗等,时间长短不同的疗程。对于自杀死亡者与未遂者家属,可免费提供各项心理衡鉴、心理治疗、家族治疗、精神科药物治疗,或者支持性家属团体、治疗性家属团体、成长性家属团体的课程……等福利(或权利),协助家属有能力面对家庭生命危机,并且执行家庭重建的再造工程。

通报与家访,正是开启当事人(案主与家属),上述义务与福利的源头。通报与家访如果有意义,并不是台湾地区建立自杀数据库,而是针对这三大超高危险群,提供了不同等级的预防与治疗工程,亦即真正的遏阻了自杀现象。政府要做什么事来让这一切成为可能呢?答案是:立法,制定“生命保护法案”。法案中应明白规定:自杀未遂者,有被通报、访视、心理衡鉴与分级治疗之义务;自杀者与自杀未遂者家属,有接受免费咨询、治疗与团体经验的福利(权利);管区警察、公卫护士、社工师、咨询心理师、临床心理师、精神科医师及相关院所、健保局的应有分工体系。法案中还要明白规定:各级学校每学期,应教授“生命教育”课程之节数。各县市家庭教育中心,每年应提供“家庭生命教育”课程与小区生命教育的时数。各媒体每年应刊载或播放“社会生命教育”相关文章、专栏或节目的时数。

各县市召开公听会,深入研究各种不同领域的意见,详细制订“生命保护法实施细则”,完成“学校、家庭、社会”三种生命教育的建制,以及专业人员院所与健保给付的合理配置,才是高级别自杀防治中心最重要的先遣工作,才是建制台湾自杀数据库的价值工程。

生命保护法案,是政府自杀防治工程最重要的大梁。恳请庙堂诸公、立院贤士提案制法,是为台湾人之大福!PartⅢ

2009年岁未,我告诉自己──送上海一条24小时危机干预热线。2012年12月3日,上海希望24热线400-161-9995正式开线。接下来就是一个个城市的旅次,因为要送给国内一条家喻户晓的危机干预热线,2015年1月,国内12个城市完成12个接线室,24小时全年无休提供12条免费的生命危机干预热线──这是1000位志愿者呈献给13亿中国人的大礼。

从省会级城市到地级市,从在线危机干预到线下生命教育工程。12间接线室的灯永远辽亮,自我伤害防治工程的系统建构,正点点滴滴地萌芽于这片神州大地。感谢已经加入的伙伴,感谢尚未加入但一直义气相挺的好友。祈以本书提供他山之石,成为神州大地生命教育与危机干预的第一块垫脚石。林昆辉2015年4月27日于上海PART 1自杀与死亡

死亡,让人学会分享彼此的生命;死亡,更让人学会分担彼此的创伤。死亡的创伤,就像刀割火焰一样,烙印在身体和思想上。可是死亡的经验,却不一定让人学会珍爱与分享彼此的生命,更不一定让人学会尊重与分担彼此的创伤。有些人躲在自己的创伤之中,不是一再的重创自己致死;就是一再的重创自己,想让自己不死。前者是自杀,后者是自伤与自残。二者只有一处相同,就是他们都不懂“死亡”,他们都亵渎死亡。

自杀的人,总是以死相逼,逼自己就范。自伤与自残的人,也总是以死相逼,逼他人就范。自杀的人不是很有勇气,敢于自杀。而是错误的人格,让他不快乐;错误的知识与思想路径,让他找不到幸福感。当生命的意义与自我的价值,也被践踏摧残之后,他——病了。自杀是一种病态行为,当他丧失感官知觉能力,丧失理智与行为控制能力,做出伤害自己生命的行为——就是自杀。

台湾地区每年自杀死亡人口,平均约三千人,比九二一大地震死亡的人更多。值得省思的是,我们耗费巨资巨力,来关心九二一幸存的家属。可是,每年自杀死亡者家属与自杀未遂者家属,以及自杀未遂的当事人,这三类人是自杀的最高危险群,却没有获得任何实质的援助与照护。自杀行为,会带给家属和自己巨大无比的创伤,而且创伤严重到足以致死。令人忧虑的是,家属从遭受创伤,到创伤足以致死的漫长历程。同样的,任何人都会遭遇到不可避免的创伤事件,一生中各个创伤事件都会激发各种不同严重性的创伤反应。各个创伤反应的发展,都会交迭在个体生涯发展的历程,而导致从创伤到足以致死的漫长历程。这些漫长的历程,将贯穿当事人与全家人的日常生活,而滋生无尽的哀思与人际的冲突。让家庭生活变得俗不可耐,让婚姻生活变成烦闷无趣,让职场生活变得了无生机。让人觉得生不如死,让人逼迫自己靠近死亡,让人自杀。第一节自杀的定义

自杀或许有“基因”的影响,但是从筛检基因下手,进而测量基因发作的历程、激发条件与日期的预测,却非当代人类能力所及的路径。自杀或有童年的“原始创伤”经验,或有由小而大发展历程的“气质”性因素或“心向”。但以时间序列,向后倒推来归因的“事件归因”模式,却也无法从“撞针事件”,直接联结(或还原)到哪一个或数个“原点事件”。因为没人知道化约的时点,到底该停留在哪里才对。所以,人格分类、自杀原因分类、自杀时间、地点分类、自杀方式分类,以及自杀年龄、职业、性别、血型、星座、排行、婚姻、地理等分类,也都无法用于自杀之防治与治疗。当我们把这些外显现象和生理现象剥离之后,就可以从心理学的观点,把自杀当做人类遭受心理创伤后特化的反应性行为。因此,人类共相“心理创伤反应模型”的建构,也就成为自杀之防治与治疗的起点。一、心理学的观点

心理学的观点下,自杀是个体的“我的六大心理连带关系(全部或焦点关系)”,遭受长、短、急、缓之变故,而产生切断或虚位(线)化或单向化的现象(可能是实体破坏也可能是虚拟破坏);令其自我隔离于这个世界,变成一种处于孤独、脆弱、无价值感、焦躁、寂寞、怨天尤人、易受伤、易愤怒的完全内在归因的“负向自我状态”;处于这种高度六大心理创伤之身心状态下的个体,在面对生理、心理或语言、行为刺激时,所反应的自伤、自残以至自我毁灭行为称之为自杀。二、自我观的观点

自杀的原因,不是那些内在或外在的创伤事件,更不是引起那些事件的人、物、事件、理法或环境。自杀是因为:个体对创伤事件各种实体创伤的“认知”,经由对自我身心状态的觉察,个体评定且无法接受自己是一个“不幸福的人”或“痛苦的人”或“不幸福且痛苦的人”,尤其是可预期生涯中的延续状态;当个体决定要解脱于这种“宿命”之时,所采取的足以剥夺生命的自伤行为。三、临床心理学的观点

自杀是一种病态行为,当事人病情发作,丧失感官知觉能力,丧失理智与行为控制能力,做出伤害自己生命的行为就是自杀。

以上第一和第二个观点,解释了非病态行为下,自伤、自残、意外死亡与自杀行为。第三个观点,则解释了病态行为下,自杀行为发生的原因。第二节死亡的意念与自杀行为

创伤致死的创伤反应发展历程中,死亡的意念悄悄地出来,走了又来,来了就不走了。死亡的意念由浅而深、由轻微而严重,核心的转折点为“自杀方程式”的建构。当创伤事件或创伤反应状态,满足这方程式预设的条件时,就会出现后续的趋于自杀的死亡意念。

生涯发展不同的阶段中,死亡的意念会突然缠身而上。有的来了就走,走得无影无踪,有的来来去去令人气竭。有的来了就不走了,还落叶生根,愈来愈严重。死亡的意念,由浅入深的可分为以下六类,愈深沉的死亡意念,导致第七、八、九等三类愈严重的自杀行为危机。(一)生存信念解组

今天活着,谁知道哪天就死了。谁能保证,自己或别人,明天一定还活着。人随时会死,猝死、病死、意外而死,谁知道谁哪一天突然就死。活在今天,人,根本就没有明天。像这样活着,有什么用,有什么意义呢?(二)活不下去了

不一定要死,可是找不到任何理由可以活下去。没人理我、没人在乎我、没人需要我、没人爱我,甚至没人讨厌我、没人恨我。再没什么人一定要理,再没什么事一定要做,再没什么东西必须留恋。我也不想理谁,我也不在乎谁,我也不需要任何人,我不爱任何人,我真的找不出,继续活着的理由。我,活不下去了。(三)死了算了

我不想活了,死了就算了。好想发生意外,看能不能被车撞死、被坏人杀死、生大病病死、泥石流淹死、失足猝死……老天爷为什么不成全我,让我赶快去死。如果可以快去死,那该多么高兴啊,为什么不让我死呢?(四)自杀方程式

个体在成熟与发展的过程中,会在日常生活中获得他人死亡的经验。文化会在戏曲艺文之中,潜藏了自杀死亡的模型。个体就在自己所暴露的文化环境下,攫取各种致死的刺激,以及死亡方式的行为反应。当个体内化了以下的“S─R”模型时,即已建构完成自杀方程式——如果我费尽所有的心血,一切的努力,一切的代价,都没办法解决我的困境,都没法子解除我的难题时,我只好一死了之。只有死才能解决,死了就全部都不用理了,死了就结束了。条件刺激1:事件或心理或行为的冲突困局条件刺激2:费尽一切力量都解决不了条件反应3:自杀动机条件刺激4:撞针事件条件反应5:自杀行为条件反应6:自残行为条件反应7:自虐行为

因为条件剌激1、2,所以发生条件反应3,这种“刺激─反应”的激发历程,称之为自杀方程式。启动自杀方程式后,会产生自杀动机。当自杀动机发展成自杀意念,并发生撞针事件,就会引爆自残、自虐或自杀行为。(五)自杀动机

当创伤事件或各种创伤心理状态(动机与情绪,或者对于动机的认知以及对情绪的诠释)联结“自杀死亡”的认知反应时,这种S-R的结构体,称为“自杀动机”。这种“因为△△△,所以我想自杀”的自杀动机模式,重点在于前头的刺激物可以是任何知觉的内容,而后者引发的反应却都是自杀的念头。亦即,当前述条件刺激1、2发生的状态下,激发的条件反应就是自杀动机。(六)自杀意念

个体的自杀动机,失去了S-R的因果关联,呈现非反应性、非对象性、非控制性的、独立性的“我要自杀”的意念时,称之为自杀意念。自杀意念会成为知觉的内容,或停滞或自由移动。(七)自杀行为

当个体萌生自杀动机或自杀意念,并遭遇某“撞针事件”的激发而求助无门或不愿求助,甚至导致精神病的发作,做出伤害自己生命的行为,称为“自杀行为”。因自杀行为致死者,称为“自杀死亡者”。出现自杀行为后,未死获救存活者,称为“自杀未遂者”。亦即,在条件刺激1、2已引发条件反应3的状态下,条件刺激4又激发了强烈的死亡意念而引发伤害自己生命的行为,称为自杀行为。(八)自残行为

当条件刺激4撞针事件出现,又激发更强烈的死亡意念时,心里若出现“不能死”、“不想死”、“不可以死”、“怕死”的声音,而企求以肉体的痛楚来解除心里死亡意念的威胁时,就出现“自残行为”(如割腕)。(九)自虐行为

在条件刺激1、2,已引发条件反应3的状态下。条件刺激4又激发了强烈的死亡意念时,若心里出现的是“惩罚自己”、“我坏”、“怎能这样”、“我必须处罚自己”、“惩罚自己想死”、“惩罚自己不敢死”、“惩罚自己没死”、“要死就让我慢慢地死”……声音,就出现“自虐行为”。PART 2朝向死亡的创伤

自杀是一种死亡创伤,但是这种死亡创伤却非与创伤事件直接相连结的立即反应,而是经历漫长的创伤发展历程。如果把自杀行为看成高山悬崖上发生的事,那么自杀防治的重点就不只是站在悬崖边挡人,或在悬崖下救治重伤未死的人,而是从山脚下一直到山顶悬崖的路途中,从创伤心理的发生,到各种创伤反应的发展历程,设下重重关卡来解决与介入。第一是不让人上山,这是第一级的自杀防治工程。第二是把山脚、山腰、山顶和悬崖边的人全部带下山,这是第二级自杀防治工程。第三是解除悬崖下未死的人的危机,这是第三级自杀防治工程。所以,了解人类的创伤反应,是一种朝向自杀与死亡的历程。学习人类创伤反应的发展模型,目的在于各创伤反应阶段都能有效地解决与介入,而扼止朝向自杀与死亡的反应历程,这才是自杀防治的终极任务。第一节朝向死亡的创伤反应发展模型

个体从遭遇创伤事件,以至产生偏差行为和病态行为,尤其是导致自杀行为的死亡创伤,其实有明确的发展历程。以下十个阶段的反应历程,由A至J具有序阶性。但H阶段非常特殊,A至G任一阶段,都可能直接发展至H阶段。出现自杀动机之后,或自杀未遂之后,当事人就陷入AH循环以至GH循环之中,呈现S—R的循环反应历程。所以A至J的任一阶段,都是上一阶段的“反应性”行为(R);但本身也可成为“刺激物”(S),进而激发下一阶段的反应性行为。

模型式思考,是一种非常专业而方便的衡鉴程序。例如:当我们面对偏差行为的个体时,我们不会再死盯着他的“过”,想着他为什么会犯这个“错”,一心想逼他认错与改过。运用模型思考时,我们如果衡鉴他“卡”在D阶段,自然会想到他已经经历A、B、C三个阶段的煎熬,清楚地知道如果帮不了他,他不是继续卡在D阶段造成自己和他人更多困扰,就是发展成E或F阶段,进入病态行为的领域。向前看,“同理心”自然滋生。向后看,“同情心”自然滋长。眼睛穿透其偏差行为的表象,盯住他的创伤心理。心里清楚:抚平了创伤心理,偏差行为自然消失。否则,就算处罚其偏差行为,强迫其表出正向行为,也只是招惹或激发更严重的偏差行为。所以不会汲汲去逼问创伤事件的原委、对错与责任归属,而又激发更严重的,或者再一波的创伤反应历程。一、A阶段:创伤事件的反应与刺激

什么叫做创伤事件呢?会造成创伤心理的事件,就是创伤事件。创伤事件不以严重性、急迫性或大小来区别,而以是否造成创伤心理为依据。(一)创伤事件的种类

创伤事件可区分为以下三大类。(1)不可能解决的事件。(2)可以解决的事件,但是资源不足。虽然只要补充资源即可,但资源系统已封闭。(3)不论可不可以解决,碰都不能去碰的事件。

成人遭遇的创伤事件,大都是第1、3类,也有第2类。因为是第1、3类,所以在“咨询或治疗”历程中去“了解”事件的始末原委,根本就是缘木求鱼。因为是第2类,已有的不可能没有,没有的不可能变有。所以现阶段的当事人,根本就没有能力与动力去解决问题,就算你牵着他的手依样画葫芦也没用。所以,创伤事件是无法解决的,千万别想去“解决”创伤事件。

儿童遭遇的创伤事件,几乎都是第2类。因为儿童的资源系统是开放的,所以只要导入“能力”和“动力”,就可以迅速结束创伤历程。(二)创伤事件的反应历程

当一个人卡在创伤事件中(一直想着这件事),或者重大创伤事件发生后,当事人会出现以下五种序阶性的反应历程。

1.否认期:他会否认事件发生的真实性,拒绝相信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主诉的语言是“哪有可能?”当他接受了,接受事实已发生的真实性之后,他才会渡过否认期。

2.自怜期:渡过否认期的人,会进入自怜期。他质疑事件怎会发生在他或他的家人或他的爱人或他的身上。他会举证自己的清白、守法、正直、负责……等正向的情操,抗议天理不公……。主诉的语言是“为什么是我?”当他接受了,接受事情真的就发生在我或我的身上时,他才会渡过自怜期。

3.羔羊期:渡过自怜期的人,会进入羔羊期。他开始追查事件发生的原因或真相,他努力去追查是谁害的?谁该负责?主诉的语言是“为什么?谁害的?”。当他找到或找不到原因,或者找到或找不到代罪羔羊的时候,当他不再找……的时候,他才会渡过羔羊期。

4.求助期:渡过羔羊期的人,会进入求助期。他开始面对创伤事件发生后现实的世界,许多的人、事、物或财务,都必须处置或补救或重建或……,万端事务又引发万端心绪……。他开始问自己谁能帮我,我一个人必须承担这一切吗?到底谁可以或应该来帮我呢?为什么没人愿意帮我呢?主诉的语言是“怎么办?”当他得到适当的援助时,他会结束整个创伤反应历程。当他得不到帮助,而放弃求助的时候,他会渡过求助期,进入创伤期。

5.创伤期:放弃求助之人,会进入创伤期。他开始关注自己,极端或异常的动机、情绪、生理与行为状态。他觉得自己痛苦万分,自己活不下去了……甚至萌生轻生的念头。主诉的语言是“受不了,我也不想活了”。当他进入这个阶段后,就开始发展而进入B阶段。甚至建立AB循环。(三)介入的技术

当个体进入创伤事件的五个反应历程时,助人者千万不可莽撞行事。一般人易犯的错误是:无法分辨五个反应历程,而一概视之为求助期,劈头就询问事件原委,见面就要出招援助。嚷着处理这个、处理那个,急着劝说:不要哭,不要难过,不要生气,不要想不开……,急着劝说:要面向未来,要为身边的人着想,要为生命负责,要更努力追求……。错误的介入技术,充斥于专业与非专业的助人行为中,导致案主更加陷入或滞留于创伤事件中。正确的介入技术如下。1.判读

根据当事人主诉的语言,就可以判读他正发展或“卡”(滞留)在哪一个阶段。每个阶段介入的技术都不同。模型式的思考,让助人者在判读后,立即自然滋生同理心与同情心,有助于有效助人关系的建立。2.第1~3期

1~3期的人,只能协助他完整地经历该期的经验,催化他渡过该期的速度,尽量减少他滞留在该期的时间,并注意是否发生自杀之危机。第1期的人,要协助他“承认”事件“真的”发生了。第2期的人,要协助他“同意”事件的确就发生在他或他的亲人身上。第3期的人,要协助他快速完成或放弃——寻找真相与寻觅代罪羔羊。3.第4期

这才是提供各种人力、财力、物力,或心理慰藉……等援助的阶段。得到充足而有效援助的人,就会结束创伤反应历程,回到正常的生活规律之中。4.第5期

沦落创伤期的人,会萌生各种极端或异常之动机与情绪反应,甚至不想活了。所以,除了家属或亲友的陪伴与照顾之外,重要的是转介心理治疗。二、B阶段:创伤心理的反应与刺激

当个体完成创伤事件的五个反应历程之后,他就会转入B阶段,而呈现“极端”或“异常”的动机情绪状态。

1.极端的动机状态:长时间停留在正向或负向的动机状态,尚可自我控制,每日停留渐短。

2.异常的动机状态:越来越长的时间停留在正向或负向的动机状态,越来越不能控制。失去对象性,甚至变成强迫性。

3.极端的情绪状态:长时间停留在正向或负向的情绪状态,尚可自我控制,每日停留渐短。

4.异常的情绪状态:越来越长的时间停留在正向或负向的情绪状态,越来越不能控制。失去对象性,甚至变成强迫性。(一)六大心理连带关系与幸福指数

伴随个体身心之成熟与语言发展历程,“我”与“我的”成为人类一生中说得最多的两个字串。个体以“我”为中心,把身边听到、看到的一切,在认知系统中结构成“我的世界”。每个“我”都领有一个“我世界”,“我”所“感觉-知觉”到的“世物”(人、事、理、境),分门别类地被置放在我的六大心理连带关系中。当实体的个别主体性的关系,被转换成以“我”为主体的“我的”△△连带关系时;这六种虚拟的心理连带关系,都将由“我”全权操控,任凭“我”依自由意志任意变动关系、种类与重要等级。这种把客观转换成主观,把相对影响转变成绝对意志的历程,让每一个“我”都能以自我中心定位,架构出“我-我世界”的虚拟存在;并且让每一个主体性之“我”,都得以共相存有于这个现象界。

这六种“我的”心理连带关系,包括生命、生理、心理、生活、经济与社会连带关系,就像六条钢索贯穿“我”,而结构成我的世界与我的一生。挂在钢索上的人、事、理、境愈多,“人与世界”的关系就愈紧密,存活与继续存活的可能性与抗压性就愈高,幸福感也愈高。人遇到创伤事件,“我”就会受到伤害。但是,“我”再怎么苦怎么痛,只要“我的△△”还在,我就有理由有借口、有支撑的力量,让我继续活下去。人类从原始时代为“我”而活,渐次发展成文明时代的为“我的”而活。不同个体在不同的生涯阶段中,选择为“我”而活,或为“我的”而活。这种从利己行为,转变成利他行为的机制;一方面代表人类文明的演化,一方面成为人类自我救赎的终结武器。

当自我受到重大创伤时,我一定会伤心、难过,甚至形同槁木死灰,甚至痛不欲生、生不如死。可是当“我”活不下去的时候,我却可以为“我的”而活。我的六大心理连带关系中的世物,可以是实体的,也可以是虚拟的;可以是人,也可以是动物、植物、矿物或事、理、情、法或任何物理实体、社会实体与心理实体。但是,这六大连带关系,若再发生实体或虚拟的破坏,对于自我已濒临解组的个体而言,就如雪上加霜一般,令人真的想死、非死不可。

1.定位:将实体关系转码变成虚拟连带关系,并予定性和定量分析。

2.分区:比较不同区块上的分配次数与数值,以及相同标的物在不同区块上差异分配的意义与危机。

3.指数:比较各种指数,分析平均数、比例值、标准差、及各类指数与总指数的常态分配。

4.权数:针对不同年龄或不同角色或不同职业的人,对于六大连带关系不同的自我需求与环境需求,设定六个不同的权数(总和为100%)来乘以该区的指数。1.生命连带关系

当某人、某事、某理、某物、某境和个体发生生命连带关系时,双方的生命似乎就成为一体,觉得生命的源头、动力与延续生命的能力、动力、价值、目的等都来自对方,对方的生死和我紧密联系在一起,不能独生也不能独死……的强烈信念。例如:夫妻、父母子女、重要他人,或宠物或偶像刘德华或别的,理当有高度生命连带关系,但其实却又未必。亦即,可以是实体的可以是虚拟的,可以是相对的也可以是单向的。2.生理连带关系

个体与自己10大器官系统,或相貌、身材、局部身体、健康、疾病、毛发、疮痣等的关系,称之为第一种生理连带关系。个体与性伴侣(同性、性、动物、植物、幻想等)的性关系,称之为第二种生理连带关系。残障朋友即为(以)生理连带关系(为震央)的受害者,(灾区当然)会因人而异,扩及其他连带关系的瓦解。例如:夫妻理当有第二种生理连带关系,但未必真的就有。3.心理连带关系

把对方放在心头上,不管生活如何坎坷,只要想起对方心里就甜甜的,幸福感就自然洋溢而出。一种相依、相慰、互相依赖、互相慰藉的绝对幸福感受,这就是心理连带关系。当然,是人或非人,实体或虚拟,任凭个体的设定。4.生活连带关系

不论是职场工作或家庭起居生活上,日日夜夜、时时刻刻经常的共处、互动;共同的生活环境,交叉影响的生活条件,让家人、同学、同事和某些人,建立了生活连带关系。一般人都有习惯性的生活作息,何时与何人,用啥方式做啥事,都有一定的时辰与地点。这些连带关系的存在,会让习惯像地球一样照常运转,而觉得“有你-真好”。对象没了、习惯瓦解,我的人生立即崩盘,因为地球不知该怎么转了!5.经济连带关系

经济性行为相关之个体或组织,即为经济连带关系者。日常的职业,谋生的方式与资源,在人与人(事、物、钱、工作)中,结构了经济连带关系。稳固的关系,让人有安全感有充实感,且充满了自信与希望。6.社会连带关系

形式化之社会角色关系,如同事、朋友、同学、社团的成员、市民等结构了社会连带关系,让个体自己认可其与世界的实体关连。安定而满意且多元发展的社会角色关系,让个体肯定自己成为社群的一份子,而建构大团体的归属感、安全感。7.幸福指数与幸福盘

实体世界的人、事、物,会和个体产生六大实体连带关系。但这些连带关系的对象与交构而成的事件,却会带给个体三种心理反应。第一种是幸福感;第二种是痛苦感;第三种没有任何感觉,否认那关系、对象、事件的存在。

个体会去辩识实体世界有六大连带关系的人、事、物,其中会令人感到幸福快乐的,就把他放入六大心理连带关系的“幸福盘”,再依5分量表(+1~+5)给予量化分数并定位,就会得到六种幸福指数。若带给个体痛苦的人、事、物,就把他放入六大心理创伤的“痛苦盘”,再依5分量表(–1~–5)给予适当的配分和位置,就会得到六种心理创伤指数。如果是第三种,他就不会出现在幸福盘与痛苦盘,因为这些人、事、物的存有,对个体完全没有意义,完全被视若无赌。当然,这三种心理反应,也有可能错置,所以产生许多不适应行为或偏差行为。(1)家庭幸福指数

把家人或重要他人,依其对个体引发之幸福感,以5分量表评估后,填入幸福盘六大心理连带关系的类别区域中。最重要,带来最多幸福感的,填入五分区域;依此类推,可重复填入各区。就可以得到下列“家庭幸福指数表”:

经由上表,可以分析每个家人在六大心理连带关系上的配分和小计。可以知道这个家给我多少幸福感(总分),以及这些幸福感源自每个家人多少的幸福指数(比例值)。因为每个家人填写一张“家庭幸福指数表”之后,进行各表的分析与沟通,这将成为家族治疗时极其好用的工具。填制夫妻幸福指数(只填配偶)与家庭幸福指数时,可用两支色笔在同一张图上,分别标示“现况”与“理想的”幸福指数。婚姻咨询与治疗时,还要填一张“配偶的幸福盘”,标示出“我认为”我的配偶会把我摆在对方幸福盘的哪个位置。四张表并在一起时,就成为“非事件模式”重建夫妻关系的绝佳工具(因为避开了“事件”是非对错的争执)。(2)毕生幸福指数

把一生中所有对自己有幸福感之人、事、物,依5分等级,填入幸福盘六大连带关系的各个区位中(可复填),即可得到毕生到此为止的幸福指数。可以分析个体在哪个区位较强、哪个区位较弱,提供自我成长训练的重要数据。毕生幸福指数的盘点历程,即为个体自我定位历程。每一个分数都代表一种关系的一次再抉择。每次的再抉择,都让个体意志力所萌发的主体性,更为强旺、更有动力。(3)其他运用

特定的人或事件,也可以放入幸福盘,测量其幸福指数。班级或组织或训练团体,也可以测量六大幸福指数后,给予不同的处遇或管理发展或训练计划。测量“班级幸福指数”,让学生填入家人、同学与朋友,就可得到全班的常模。整个学年的学生都做(教师在黑板上示范填盘,小学三年级以上的同学都可以自己操作),就可得到该学年的常模。当然也可以建制该校的常模,包括六种指数的平均值,计算标准差,进行各种统计分析。最重要的是据以制订全校、各学年、各班与两性之辅导计划。(二)六大心理创伤模型与痛苦指数

心理创伤有以下六类,不同之当事人遭遇不同种类(S)之“创伤事件”,发展不同等级之“创伤心理”(–1→–5)。“个别差异”因素必须特别注意,因为低指数之创伤事件,可能发展出高指数之创伤心理,反之亦同。自杀(未遂)者及重大灾变、受难之幸存者,六大心理创伤种类,几乎同时被切断,此为其最大特征。

1.定位:将实体关系转码变成虚拟连带关系,并予定性和定量分析。

2.分区:比较不同区块上的分配次数与数值,以及相同标的物在不同区块上差异分配的意义与危机。

3.指数:比较各种指数,分析平均数、比例值、标准差、及各类指数与总指数的常态分配。

4.权数:针对不同年龄或不同角色或不同职业的人,对于六大连带关系不同的自我需求与环境需求,设定六个不同的权数(总和为100%)来乘以该区的指数。1.生命连带关系的创伤

生命连带关系是指相互牵连,不愿独生,也不愿独死的人、事、物。当这些生死相连的重要人、事、物,濒临死亡或死亡威胁或生活事件的严重挫败,或身体的严重毁损,或心理的动机、情绪严重冲突,或精神的严重衰竭之时,个体即遭受生命连带关系的创伤。这种创伤令人想死,甚至真的去死。2.生理连带关系的创伤

生理连带关系是指性伴侣、性行为的对象或器具,或者是自己与自己身体的关系。当自己的身体伤病残坏,或者自我的body-image糟糕透顶,或者性关系的对象离异伤亡,都会造成生理连带关系的创伤。这种创伤最大的特色就是会发生“迁移效应”,引发其他连带关系的间接创伤,而把自己这个原始创伤隐藏起来。3.心理连带关系的创伤

心理连带关系是指常想起对方,而且一想起来,就会产生强烈的动机与情绪反应者。当自己不得不(甚至无法控制的)想着对方,而让自己长时间停留在负向或异常的动机与情绪状态。或者自己及重要他人在心理上、情感上,相互联结、互相依赖的关系被剥夺,就是所谓的心理连带关系的创伤。4.生活连带关系的创伤

生活连带关系是指日常生活的衣食住行娱乐,常在一起相处共事的人或事或物。当这些无法逃避的人、事、物,不断地造成冲突与挫败时,或者自己日常起居的生活模式,习惯性、方便性与隐私性被剥夺,即呈现生活连带关系的创伤。5.经济连带关系的创伤

经济连带关系是指你给(或花用)他钱,或他给(或花用)你钱的人或机构。当给或花用的机制、常规、量或方式,出现变动或破坏或消失时,或者自己的财产、经济来源、谋生方式与习惯性经济行为被剥夺,即为经济连带关系的创伤。6.社会连带关系的创伤

社会连带关系是指相对应的社会角色模块,例如夫-妻,父-子,母-女,兄-弟,姐-妹,朋友、师生、同学等。当相对的关系人做出我们无法接受的行为,或发生严重的意外伤病时,或者自己与他人的人际关系、社会地位,个体与各小团体、大团体的关系,及既有互动行为模式与成就感被剥夺。这种情境将让我们萌生挫败、痛苦或……的感觉,这就是社会连带关系的创伤。7.痛苦盘与痛苦指数

由内而外以五个同心圆区分–1至–5五个等级如上图,再把特定创伤事件或某个“害人精”,定位于心理连带创伤之六个区域中(可重复填入),即可测量出各个创伤事件或人,所造成之心理创伤指数。两个不同创伤事件,还可比较分析各个创伤的分数、比例,以及总创伤指数。定位的历程,即为(自我)治疗的历程。雷达图上区位面积的分析,即可了然创伤事件的直接引爆哪种创伤心理(破坏了哪一种连带关系)——震央,灾区——哪几类创伤心理也被间接影响,以及共相与殊相的心理创伤结构。而且全部量化,可以画图表分析。

所以在咨询与心理治疗的作业中,我们可以协助当事人把案情,转译成痛苦指数,而得八种量化的数值,六种心理创伤指数、总分、平均分数。不同案情、不同创伤事件,皆可变成量化指标来分析。量化的数值定位过程,就具有强大的自我治疗效果,可以帮助当事人从创伤事件的重复思考中跳出来,看到该创伤事件到底造成了多少种及多大的创伤心理。他就可以比较不同创伤事件造成的不同的、相同的创伤心理反应偏向,就能进入对于创伤“反应”的主动“抉择”历程。协助当事人在痛苦盘上操作“定位”的觉察程序与“再定位”的抉择程序,这种把创伤事件转译成创伤心理,再把心理历程又转译成数字与雷达图具体化程序,即为非事件动机咨询与治疗技术。(三)心理创伤表出模型

创伤事件或创伤心理经验,会令受创伤者,反应出负向的自我状态。这种负向自我状态,包含负向动机与情绪,负向语言与行为,负向生理与体能。这种负向状态会呈现循环状态,每想起事件的影像或认知,就引起负向的自我状态,就称之为CR1。同理,则出现CR2、CR3、CR4、CR5、CR6,甚至失去了对象性而出现CR6,或者R1~R6的主题自由联结CRn(s),例如:CR13、CR23、CR456。且这些负向的自我循环状态,会在过去、现在、未来的三个时相中(T1,T2,T3),或是时常或是偶尔,以不同的频率(F1,F2),联结心身症状(P1,P2)或强迫失控的精神状态(S1,S2,S3,S4),此即建构完成内外显表出模型:CRnTFPS。

以上,临床上可观察的现象,若转译于六大心理创伤的痛苦盘时,则可以在六种创伤指数的不同分配,定位出个体习惯化的“内隐表出模型”——AaBbCcDdEeFf,A~F代表六种心理创伤,a~f代表–1~–5的创伤指数,且各为常数。亦即,个体在遭遇不同创伤事件时,会有类似之心理倾向,并可于痛苦盘上以雷达图图示。

衡鉴表出模型的方法:用AB两个不同的创伤事件,在同一张痛苦盘上,画出两个不同颜色的雷达图。两图重叠的区域以及量化的数值,即为个体的表出模型。负向的自我循环状态CRn(s)TFPS,只能观察到临床上的症状,以资进行症状治疗。但临床心理师藉由表出模型的衡鉴,直接影响当事人毕生创伤反应历程的内在结构。从而建构出当事人“内外表出模型”——CRn(s)TFPS AaBbCcDdEeFf,表出模型的调适与重构,是为心理治疗的重大工作之一。(四)介入技术1.禁忌

以下五大类的语言,是助人行为的禁忌。偏偏文化中传递的助人语言,却都是这样子谈,甚至专业的助人行为中,也一直“自然地”出现这些语言。禁忌的语言一旦出现,立刻破坏双方的助人与求助关系(咨询或治疗关系),使得后继的助人行为或技术,全部发生不了作用。为什么,因为你己经砍了他五刀。(1)质问原因事理:为什么?一定要如此吗?(2)怀疑言语事件真假:真的吗?(3)判断是非对错:这样子对吗?(4)否定其动机与情绪的价值:这样子想,且这样子哭,有用吗?(5)劝阻其动机与情绪:不要想了,不要哭了。2.技术

以下五个项目,是助人行为的专业技巧。前三项咨询语言用来建立有效的助人关系,但是大部分人讲不出这些话来(文化中没这个),所以在咨询员训练中,这就成为极其重要的课程——不是观念,而是实际上脱口而出的有效的咨询语言。后两项则是把创伤事件转移至创伤心理,再重建心理的技术。(1)接受与肯定:接受其负向情绪,为其找出正向动机,并肯定其正向价值关联。(2)支持与认同:支持其负向动机,为其找出关联事件,并认同其不得不的、必然的心理历程。(3)关怀与慰藉:关怀遭受负向动机与情绪迫害的这个人,强烈表达彼此间坚定的心理、生活与社会连带关系,温言软语说尽好话来安慰他,表达相伴相随的情谊。(4)创伤心理指数:协助当事人对其创伤事件造成的影响,执行定性与定量分析——评值其创伤心理指数。再以心理咨询或治疗技术,逐次减少其创伤种类与创伤指数。(5)重建表出模型:观察临床症状,衡鉴表出模型,重构表出模型,治疗临床症状。(五)AB阶段的相关性

如果创伤事件的指数为–1~–5,创伤心理指数亦然。则两者呈现正相关?负相关?还是没关系呢?二者不一致时,要以创伤事件指数为判断标准,还是当事人说有多难过就是多难过呢?1.理念上的认同

进行理念思维判断时,几乎每个人都会同意,应该以个体的创伤心理为判断标准,因为创伤指数高,并不代表创伤心理指数一定也高。而且创伤心理指数低,也并不代表创伤事件指数一定低。2.行为上的对立

事实上,就日常生活经验而言,却发现我们总不自觉地、非理性地,用创伤事件指数为判断标准,来批判创伤心理指数应该高、还是应该低。当创伤指数低时,若有人呈现高指数的创伤心理,我们就会告诉他——你会不会反应过度,一定要反应这么强烈吗?事情明明这么小,你却小题大作。而且,你看别人,没人像你这么严重。你,控制一下吧!反之,则又指责对方矫情做作,或冷血无情。甚至告诉对方——哭吧!别压抑在心里。我知道你很痛苦,别强颜欢笑了,别逼自己了,哭出来吧!3.理念与行为的一致

劣质文化传递着错误的生活态度,经由知识的学习与自我的觉察,个体务必在日常生活中,确实检查自己的言行思想,明白地告诉自己——穿透创伤事件,焦注于创伤心理,当事人说什么就是什么。4.AB循环(见p27图)

当A阶段发展到第五个反应历程时,就会自然转入B阶段。若B阶段也得不到有效益的介入,反而是求助无门或以禁忌模式介入,易让个体陷入AB循环——想到A就会出现B,出现B就会想到A,而长时间陷入AB循环之中。这时候,亲情照护并寻求“心理咨询”,是最重要的介入技术。5.BH循环与ABH循环

当个体卡在B太久或卡在AB循环太久,很容易在某“撞针事件”触发或逼迫的情急之下,或突发的精神状态下,萌生死亡的念头,而进入BH或ABH循环。这时候,全时陪同,并寻求“心理治疗”,是最重要的介入技术。三、C阶段:创伤生理的反应与刺激

生理与心理结构会互相影响,身心回馈机制的存在与治疗的技术,是众所皆知的事实。B阶段和C阶段是相生相连的两个阶段,两者会互为因果互相影响。创伤心理的种类愈多,指数愈高,创伤生理的种类就愈多、严重性愈高。每个人都会出现习惯性的身心症状反应。有的人只要心理不对劲,头就痛起来。有的人会肚子痛,有的人会拉肚子,有的人会头晕,有的人会全身无力,有的人会脚软,有的人会消声失语,有的人会这里痛,有的人会那里不舒服。(一)创伤生理种类1.成人

成人的创伤生理反应,除了各个不同的习惯性身心症状倾向之外,还会出现下列共同的反应方式。(1)肩膀硬、酸、痛(2)脖子硬、酸、痛(3)上背硬、酸、痛(4)下背硬、酸、痛(5)全身无力或僵直、紧绷(6)胸闷、心悸、喘不过气(7)没胃口(8)失眠或嗜睡(9)性功能障碍2.儿童

儿童的创伤生理反应,也会出现习惯性的身心症状倾向。除此之外,伴随“反向行为”,会出现二极化的生理反应。(1)没有体力或体力过度旺盛(2)不动或过度活动(3)不食或暴食(4)不语或多语或妄语(5)失眠或嗜睡(6)尿失禁(二)创伤生理反应的特性1.成人(1)初期:创伤心理出现的初期,尚未出现固化的创伤生理反应。(2)中期:每陷入创伤心理状态中,就会出现特定的生理反应,日久就呈现固定的创伤生理反应,或者继续发展更多种类、更严重的生理反应。但是只要不想不伤心,创伤心理就会消失。其实消失的,只是那些习惯性的身心症状。可怕的是,某些共同的生理反应,却被存留在肌肉筋骨之中。某些身体部位肌肉筋骨的“硬、酸、痛”,并不会因为你不难过了,压力不见了,它就会“立刻”消失。反而,它会累积起来,继续发硬、发酸、发痛,甚至倒反过来又激发你的创伤心理。(3)末期:最可怕的是,某些习惯性的心身症状,或共同的生理反应方式,会脱离创伤心理的因果关连,而呈现非对象性的自动化反应,而且变成真的生理疾病,真的造成器官的缺损或障碍。然后又回头反扑,造成新的心理创伤,又再揉合旧的心理创伤,再次引发新的生理创伤。2.儿童

儿童的创伤生理反应,因为是固定招式,可以容易辨识。但是共同的反应方式,儿童会用各种借口隐瞒,而不去惊动家人。所以,师长必须注意长期(一星期以来)的异样行为(突然发生的定时、定点、定量的反常语言、表情、动作、行为与作息),才不会延误援助的时机,或被儿童误认“没人关心我”。(三)介入的技术

创伤生理的出现,是为了充分表出创伤心理,更提供了个体把注意力从创伤心理移转到创伤生理的功能。一方面解除了困死或深陷创伤心理的危机,提供了治疗性的效果。另一方面则提供警示的功能,提醒个体觉察某些生理症状时,并须注意是否为心因性的后效,而把注意力再拉回心理创伤的检查与处遇。1.BC循环与ABC循环

当创伤心理与创伤生理,建构完成一个身心回馈机制的时候,就呈现互为因果关系的BC循环,亦即若B则C,且若C则B。BC循环日久,还会引发AB循环,而构成ABC循环。

由于身心回馈机制,所以直接解除各人特定的共同的生理反应方式,就能切断BC循环与ABC循环。先切断循环机制后,再提供创伤心理的介入技术;这种二段式的介入模式,是最关键的介入技术。2.CH循环、BCH循环与ABCH循环

当创伤生理太强烈或持续太久之后,某些人会萌生自杀的动机,而建构了CH循环。某些人处于BC循环中,也会萌生自杀的动机,而建构了BCH循环。那些处于ABC循环的人,更容易萌生自杀动机,而建构了ABCH循环。自杀动机很容易转成自杀意念,自杀意念很容易激发自杀行为,而导致个体死亡。

介入的技术首在评估心理危机等级(PART 3第二节,p93),实施危机处遇程序。心理危机等级降低至安全范围内时,才投入心理治疗技术。若出现急性症状,则应优先投入精神药物治疗。四、D阶段:偏差行为的反应与刺激

个体长期处于BC循环或ABC循环,而未获得适当的协助与治疗时,很容易于日常生活中激发偏差行为。只要有人出现偏差行为,相对的关系人,就成为受害者。六大连带关系愈深,罹受的创伤就愈大。所以负责矫治偏差行为的人,例如父母、老师、长官、治疗师……等,就必须熟娴介入技术。(一)偏差行为的种类(1)违反礼仪的行为(2)违反常规的行为(3)违反常理的行为(4)违反人情的行为(5)违反法律的行为

成人的偏差行为,都集中在后三类。儿童的偏差行为则都集中在前两类。(二)禁忌

面对前四类的偏差行为时,不论当事人是成人或儿童,都必须遵守以下的禁忌。第五类偏差行为,属犯罪矫治的学科,故不于本文探讨。1.不要“指错”

指错:(指着对方的鼻子)用强烈的口气责骂,或用温和的口气告诉当事人——这里你做错了,那里你搞砸了。你知不知道这是不对的?你真的不知道这是错的?你到底知不知道你错在哪里?如果知道不对,为什么你还要做?不知道,那我平常都白教的吗?你到底认不认错?你要我怎么处罚你?你给我说清楚,以后还会不会再犯这个错?

通常,被这样子模式指错的人,不论成人或小孩都不会悔改。有的人会顺从地接受训诫、责骂或处罚,但心里誓言打死也不改,因为两个人的关系已经“破灭”了。有的人会辩解、会逃避、会反抗甚或发生强烈冲突的言行,因为两人的关系已变为“敌对”。因为你逼他下不了“错的台”,所以他根本就没有机会上“对的台”。2.不要做负向的“他人预言”

更糟糕的就是“负向的预言”——我早就已经知道你不会改,你不会认错,你不会有错,对不对?你永远就是这个德行,你永远都会犯错,永远都不会学好,你一辈子就是这样过了。你不会说好话,不会做好事,不会想快乐的念头。你呀!你只会说坏话对不对,只会做坏事对不对,只会想痛苦的念头对不对!全天下你最苦,你最可怜,你最无辜,你最倒霉……对不对!你根本就不会……

这些恶言再次出口,立即造成更大的创伤。尤其是当事人会把“他人的负向预言”转化成“自我的负向预言”。借口:“好,你这么说,我就这么做。是你说我是这样的,我就这样子做给你看。没错,我就是你说的这样。你,又能怎样?”可怕的是借口应验他人负向的预言,而应验了自我的负向预言。3.不要做“人身攻击”

最恐怖的,就是“人身攻击”——你呦!天生就坏胚子啦!个性差,人品不好,操行不良。我告诉你,你这个人呀!根本就无药可救。没胆、没种、没知识、没品位、没良心、没道德,你恶劣,你坏蛋,你笨,你蠢得像头驴……

遭受人身攻击的人,会把你当作一辈子的仇敌。只要能和你对抗,做再多的坏事也无妨。人身攻击会把偏差行为,“内化”到当事人的人格之中,尤其是逼迫对方,跨入病态行为的世界。(三)介入的技术1.指正

指正:面对偏差行为时,绝口不问“是非真假对错”。直接告诉对方以下指正的咨询语言——我相信你一定知道,该怎么做才对。我相信你会这么做,一定你有不得已的苦衷。我相信你现在一定很难过,我相信你一定不会再犯错。可是,错了,就得接受处罚。虽然,你的行为不对;可是,我相信你是一个好人,我还是喜欢你。所以,我会尽可能的,降低你的处罚。如果,处罚太重,你受不了,一定要跟我讲。做了不想做的事,还要被处罚,你一定非常难过。放心,我会陪你收拾残局。就算倒霉吗?过去了,运气就好了!

指正的技术,帮对方拿梯子给他“下”错的台;同时,也帮对方拿梯子,“上”对的台。虽然犯错被罚,两人的感情反而更好、更掏心。因为指正的技术,提供了“正向的他人预言”,激发了“正向的自我预言”。更提供了“应验”自我正向预言的空间,来“应验”他人正向预言。2.处罚与原谅

做了偏差行为,就得接受不同程度的处罚。绝对不能不罚,处罚一定要适当更要公平。必须谨记的是:处罚只是用来“示错”,以及吓阻“再度犯错”。只有原谅,才会让人知错。“自己”知道错,才会真正地改过。只有被原谅了,自己才能原谅自己。处罚是处罚错误的行为,而不是这个人。原谅是原谅(不小心或不得已)犯了错的“这个人”,而不是原谅错误的行为。因为过错不能原谅,所以一定要处罚。因为相信这个人的人品与人格,所以一定要“原谅”这个人,而且要“让对方知道——我已经原谅了你”。因为你的原谅,所以处罚才变得有效。(四)偏差行为发展模型“行为”都会伴随着“情绪”,情绪的背后,一定有“动机”。动机、情绪与行为的真假对错,巧妙地结构出“偏差行为发展模型”。这个模型赤裸地呈现,人际之间的互动,并不是建立在是非真假对错,而是建立在——相信。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