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进化论(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1-05-15 15:48:57

点击下载

作者:(法)柏格森

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社公司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创造进化论

创造进化论试读:

引言

虽然生命进化的历史尚不完整,但它仍然能揭示出在从脊椎动物一直到人类这条不可打断的进程中,智能是如何出现的。同时,它向我们展示了依附于行为能力的理解能力,它是生物对其生存环境的越发精准、越发完整和适度的认知能力。于是我们得出结论,我们的智能——就狭义而言——是为了让我们的身体能够完美地融入周围环境,并理解外部事物之间的关系——简单来说,就是理性思考。这正是现行理论的一个结论。我们发现,人类的智能对于非生命体,尤其是对那些固态物体非常有效。是它们支撑着我们的行为,并被我们用作从事生产的工具。我们的观念就是基于固态模式成型的,我们的逻辑思维更是固态的逻辑。正因如此,我们才掌握了贯穿着逻辑思维和散乱联系的几何学;在这个过程中,智能只需稍稍联系过往经验,然后依自身属性而运作,即可完成一次次的发现。当然,经验总是尾随在智能身后,无一例外地证实着它的正确。

谈到这里,不得不说,其实单凭纯逻辑形式的思维既不能洞穿万物本质,也无法揭示进化的完整意义。它被生命创造出来,用在特定的环境下处理特定的事情,但对生命而言,仅是表象或概念的它要如何去掌握生命本身呢?在翻滚的进化熔炉中炼造出的智能又该怎样去溯源进化运动呢?窥一斑可见全豹,从结果能推出原因,正如我们能透过海滩上卵石的形状看出将其推到此处的浪花的形式一样。实际上,我们的确发现,没有哪种思维模式——单一性、多重性、机械式因果关系、智能终局论等——能够精确地分析生命:谁能说出个体生命从哪里来,又要到哪里去?谁能解释生命究竟是一类还是多类?谁又能回答到底是相互关联的细胞构成了有机物,还是有机物将自己分裂成了细胞?我们总喜欢将生命的概念拖入我们自己构建的牢笼中,却总是无功而返。所有的牢笼终将破裂。因为对那被放入之物而言,它们都显得过于狭隘且僵化。对付无机物时游刃有余的理性在这个全新领域的面前是那么苍白无力。而更为常见的是,当经验终于告诉我们生命是如何运转并取得成果时,我们才发现它运转的方式恰恰是我们万万没有想到的。

然而,坚定的进化论者却把那些用来处理无机物的哲学延伸到了有机物上。它在一开始的时候就告诉我们,智能受到了进化作用的局部影响,如一丝意料之外的火星,激活了这条狭窄通道上各种生命的兴衰往复。看啊,我可没说错!忘掉刚才它告诉我们的那些吧,它不过是把一条暗道里的微亮灯笼当成了普照的日光。它无所畏惧,竟想单凭概念和思维之力重塑万物,乃至生命。实际上,它在这条路上过关斩将,却发现自己的逻辑之矛居然指向了自己的盾牌,这让它迅速偃旗息鼓。“它本身已不再真实,”它如是说,“它需要被重建,即便这样却也只能是个仿真的赝品,或一种象征形象;万物的本质躲避着我们,并且还会这样躲下去;我们穿梭于逻辑关系之间;绝对的真理并不存于我们所掌控的领域;我们被引了过来,站在了不可知的面前。”——人类智能在骄傲之后,又陷入了过分的谦逊。如果生物的智能形式是因特定物质与它们所处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反作用而形成,那它们为何不告诉我们这些物质所构成的最本质是什么呢?进化无法走在虚无之中。我认为,一个生来能够思考和梦想的意识力可能会保留一些外在的真实,它们可能会使这种真实扭曲变形,或甚至创造它——所以我们才会有“白云苍狗”的说法。然而,一种倾向于行动、懂得做出反应、能够感受自身目标并能时刻注意到其动向的智能,一定是能够触碰到其绝对本质的。如果哲学思考还没有让我们发现自身思维所遇上的矛盾和深陷的困境,那这种观点会让我们对自身知识的绝对价值产生怀疑吗?然而,这些困难和麻烦通通都源自我们自身,是我们自己要把针对通常情况的思维方式强加于它,这个模子本不为其所刻,我们的所有努力自然付诸流水。相比之下,在和某些无机物特征相关的范围内,我们应该能在我们的智能知识上面找到它所留下的坚实印记,因为前者正是以后者为模具浇筑而成的铅板。正如现在这样,只有在找到这种印记之后,它向我们展示的生命才有意义——以上的意思是,找出铅板的浇筑人。

那么,我们是否必须放弃探索生命的深度呢?我们是否必须遵循那老生常谈的机械论观点呢——这种观点自然是人造的,也是极具象征意义的,因为它用人类的行为方式囊括了所有生命形式的行为方式,而前者仅是生命的一个局部表现而已,仅仅是进化过程所产生的一个结果而已。实际上,如果生命在发展过程中调用了所有精神潜能去创造纯粹的理解力的话——意思是说,创造出能够精通几何的理解力——那我们就不得不这么认为。但进化的结果并不只有人类这一种。它的其他分支上还发展出了另外的意识形式,只是它们不同于人类智能,尚不能将自己从外界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不能重获对其自身的控制。但是,它们依然能或多或少地体现出进化运动的内在和本质。设想一下,将这些其他的意识形式放到一起,并和智能融合:难道就构建不出宽广如生命本身的意识吗?而一旦这种意识突然转身,面向在它身后的生命推动力,会不会生成一副完整生命的景象?哪怕这画面转瞬即逝。

虽然这样,我们还是得说,我们并未超越我们的智能,因为正是通过这种智能我们才得以看见意识的其他形式。如果我们是纯粹的智能,如果我们的意识和逻辑思维——由最本质构成,其外形成了被我们称为智能的闪耀核心——并未被一层薄雾笼罩,那以上的说法就是正确的。其中存在着与理解力相辅相成的独特能量,当自我封闭的时候,对它的感受并不算清晰,而一旦将其放入自然进化的过程里,让它在行为或言语中显露出来的时候,它又会变得清晰明确。由此,它们也将明了,想在生命的绝对之路上变大变强所需要付出的努力。

这告诉我们知识理论(theory of knowledge)和生命理论(theory of life)是不可分割的。一个不对知识加以批判的生命理论是难以让人接受的,因为它撑起的是理解力观念:无论它是否愿意,它都是将事实强行放入被尊为终极法则的现存框架中。它因此获得了一种象征力,便于理解,甚至对现实科学都是必要的,但它却不是对研究客体的直接观察。从另一方面来说,一个没有将智能置于生命的普遍进化现象中的知识理论,既不能告诉我们知识结构是如何形成的,也不能告诉我们该如何去扩展或超过它们。这两种研究——知识理论和生命理论——必须相互交织,在循环中彼此推动着前进。

一旦合二为一,它们就能用更为准确的方法去解决更为重大的哲学难题,并将答案进一步存入我们的经验。因为,一旦它们能在共同追求的目标上取得成功,那它们就可以向我们吐露智能的形成,并由此显示出被我们的智能所追溯的普遍构造物质的起源。它们会深入自然和意识的最根部。它们会取缔斯宾塞(Spencer)的虚假进化论——它将已经演变成形的现存事实切分为无数停止演变的碎片,再将这些碎片拼接成它的理论,然后事先把需要被解释的万物建立在这个假设之上——但在真正的进化论中,事实需要遵从于它自身的发展和成长。

然而,这类哲学的形成并非一日之功。与那些所谓的哲学体系——让天才般的人独自工作,然后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将它们合为一体——不同,它只能靠大量思想家和观察家的资料收集和不停歇的努力才能实现,他们需要相互补充、修正和改进。所以本书也不是要立即去解决那些最根本的问题。它只是想提供一种可执行的方法,让人得以窥见那本质冰山的一角。

本书提供的蓝图完全取决于它的课题本身。在第一章里,我们先试着穿上由理解力裁剪出的两件衣服:机械论和目的论;我们会发现这两件衣服是多么的不合身,但其中有一件可以经由重新裁剪和缝补而变得稍好一些。为了超越理解力的观点,我们会在第二章里试着去重建进化论的主线,生命就是跟随这条发展出人类智能的主线延续至今的。智能也可以由此回溯到它的源点,我们将紧握这个源点,随之而动。我们在第三章中所尝试的努力——虽然并不完整——正属于这一类。第四章和最后一部分要展示的是,我们的理解力在经由特定的训练之后是足以理解一个超越它的哲学。正因如此,对不同哲学体系的历史有所了解非常必要的,当然这也包括了要对前面提到的这两种最主流的幻象进行分析,一旦这种分析探究到了普遍现实上,人类理解力就暴露在它的面前。

1.生命的进化——机械论和目的论

普遍绵延——无机物与概念时间——有机物与真实绵延——个体性与成长过程进化论及它的不同表达方式——激进机械论和真实绵延:生物学与物理及化学之间的关系——激进终局论和真实绵延:生物学和哲学的关系对标准的探寻——以一个特例对各种理论进行检测——达尔文和无意识的变异——德·弗里斯和突变——埃莫尔和定向进化——新拉马克主义和特征的遗传性最终结论——生命冲动

毋庸置疑,最能被我们确定存在的,同时也最为我们所了解的就是我们自己。因为我们所能注意到的其他任何东西都可能被视作外界的或表象的,然而,我们自身的感知力却是内在的和深刻的。那么,我们能发现什么呢?在这个隐秘的话题里,“存在”一词的确切含义究竟是什么?让我们在这里简单地回想一下一个早期研究的结论。

首先,我发现自己游走在一个又一个的状态中。温暖或寒冷、愉快或伤心、工作或休息、观察四周或神游天外。知觉、感受、意愿、观点——我们的存在被划分为种种变化,轮回于不同的色彩。于是,我一刻不停地改变着。然而这么说并不完整,因为改变来得比我们预先料想的更为彻底。

我把我的每个状态说得像是能够自成一体、在整体中又相互分隔的东西。我很确定地说我在改变,但改变对我来说似乎隐藏在从一个状态到另一个状态之间的通道上:当我分开来看待这些状态的时候,我更倾向于认为它们各自在生效的时间段内都不会发生变化。然而,我很容易就会意识到感觉、思想和意志都是无时无刻不在变化的:如果精神状态不再发生改变,那么它的绵延将会停止流动。让我们看看最为稳定的内部状态,即对一个静止的外部物体的视觉感知。即使那个物体一直保持不变,同时我也以固定的方向、固定的角度,在同样的灯光下观察它,但是我现在看到的它和我刚才看到的它也不尽相同,因为至少现在看到的这个物体要比刚才“老”一些。我的记忆将过去的事情传导到当下。我的思想状态在时间的道路上前行,随着绵延的累积不断增强:它一边前进一边增长……像滚雪球一样。同样,越发深层的内部状态就越能表现出此种规律,如感受、感觉、欲望等,它们可不像简单的视觉观察那样恒久不变。但是我们可以忽略这种连续不断的改变,直至其变得足以让物体焕发新的姿态,让注意力找到新的方向。且仅在此种前提下,我们才会发现自己的状态发生了改变。事实上,我们一刻不停地变化着,各种状态也都只是改变的表象。

这意味着,转变于不同状态之间与保持在同一个状态里并不存在根本的区别。所谓“保持不变”的状态并非我们所认为的一成不变,从另一方面来说,在不同状态间转换就是对单种状态的延长,其实转换是不曾间断的,这和我们所料想的完全不同。但是,因为我们对所有精神状态的变化熟视无睹,所以只有当变化已经强大到了能够直接进入我们注意之中时,我们才被迫承认有另一种新状态与前一状态同存。对于这种新状态,我们假设其自身不会发生任何改变,而且会一直如此持续下去。精神生活那明显的不连贯,应归咎于一系列分离的行为将我们的注意力固定在了其上:实际上只有一个缓坡,但在跟随自己支离破碎的注意力轨迹之时,我们会认为自己感觉到的是一级一级的分离的台阶。是的,我们的精神生活中充满了无法预知的东西。所有的事情似乎都是从之前发生的事情上切割下来的,而且与随后发生的事情之间毫无联系。尽管它们看起来一点都不连贯,但从事实上来讲,它们却是在连续性的背景中诞生的,这要归咎于将其分割开来的时间间隔;它们就好比不时出现于交响乐中的鼓点。我们的注意力之所以会集中在它们身上,是因为它们和它的关系更加密切,而它们都承载于我们整个精神存在的流体质量中。它们都是由我们所有感知、想法以及意志——简而言之,就是任何时刻我们所有的一切——所组成的移动地带的最佳映射点。我们现实中的状态就产生自这个地带。所以,这些状态就不能被视为独立的元素,它们依次处在无尽的循环中。

但因为我们的注意力已经将它们人为地区分且隔离开来,所以我们必须再次人为地将其联系在一起。这样就形成了无形、冷漠而又无法改变的“自我”,它把被视为独立单位的心理状态串联在一起。与互相渗透的色调流不同的是,它会将各种“固态”颜色区别开来,把它们像项链上的珠子一样挨个排好。线必须足够坚固,珠子才能被固定在一起。然而,如果这种无色的内在会被覆盖着它的事物不停地染上颜色,那么对于我们而言,在其颜色还不确定的时候,它和不存在并无区别,因为我们只能感知到有颜色的东西,或者说,精神状态。实际上,这种内在并不存在,它仅仅是一种符号,不断提醒着我们的意识,让其留意在注意力将切割干净的状态挨个排列的过程中存在着人为因素,整个过程有很明显的连贯性。如果我们的存在是由被冷漠的自我缔结起来的独立状态组成的,那么对我们来说时间也没有了延续性。不变的自我并不“存在”,且不被后续状态替换的不变精神状态也不“存在”。因此,要把这些相互紧挨着的状态排列在支撑它们的自我之上完全就是徒劳:这些附着在另外实体上的实体永远都无法构成流动的时间。在此种情况下,我们实际上获得的是内部生命的仿造品,是更加符合逻辑和语言需求的静态对等物,这仅仅是因为我们从它身上剥离了真实时间这一要素。但在得知了精神时间是在众多掩盖它的符号之下慢慢展开的这一前提的基础上,我们就很容易理解时间只是构成它的事物。

除此之外,没有任何东西比这更加顽固或者一成不变。我们的时间不仅仅是由一个又一个的时刻组成,如果生命只是一个又一个的时刻,那么生命就只有当下,不再有任何其他的部分——没有延展至现在的过去、没有进化、没有确切的绵延。时间是过去不间断的前进过程,蜿蜒盘旋着延展至未来。而且因为过去是不断增加的,所以它也是无限的。我们一直试图证明,记忆并不是一种机制,不会将搜集到的东西放进抽屉,也不会将其登记注册。并不存在登记册,也没有抽屉,恰当地说,甚至都不存在这么一种机制,因为机制是间歇性运作的,在其愿意或者有能力的时候,能够毫不停歇地将过去一层层堆叠起来。在现实中,过去是由其自身自动保存的。它可能无时无刻不在跟随着我们。我们所有的感受、思想、意愿从早年的婴儿时代就已存在,都依赖于不断变为过去的现在,拥堵在欣然将其关在外面的意识之门口。大脑的机制如此安排只是为了驱赶过去的那种无意识状态,只让那些能映射出当下状况的事物——简而言之,就是那些“有用”的东西——越过门槛。但是一些冗余的回忆也可能会悄悄挤进半掩的门里。这些记忆都是无意识的使者,让我们觉察到被我们不知不觉拖在身后的东西。即便我们对此观点毫无异议,但还是能大致上感觉到对我们来说依然存在的过去。如果不是自出生以来所发生的事件——以及我们还未出生时便已拥有的个性——的缩合,那么我们又是谁?我们又有何特性?毫无疑问,我们只将自身一小部分过去纳入了考虑范畴内,但我们想要的、需要的和从事的却是包括灵魂最初火光的整个过去。我们的过去,从整体来讲,其冲量对我们而言非常清楚。它表现为趋向,尽管其很小的一部分以思想的形式为人们所知。

在幸存下来的过去的前方是无法两次进入同一种状态的意识的。环境可能会保持不变,但它们将不再作用于同一个人身上,因为这个人是随着时间变化不断变化的。我们的个性由无数累积起来的经历组成,会不停地改变。通过改变,它阻止了任何一种状态在其深处不断地重复,尽管这些状态表面上看起来和之前并无差别。这就是我们的时间无法逆转的原因。我们不能重复经历某个时刻,因为这意味着我们必须抹去所有后续记忆。就算我们能从人类智能中抹去记忆,但也无法从意志中摆脱它们。

因此,我们的个性就这样不断地发芽、开花、结果。每一个时刻都是对既有的增添。我们还可以想得更远一些:它们不只新鲜,还无法预知。毫无疑问,我当下的状态是由我的内在和上个时刻作用于我的物质所决定的。对此进行的分析并未表明任何其他元素。即便是超人工智能都无法预知简单的不可分割的形式,这种形式赋予了这些完全抽象的元素以实体。预言包括将过去发生的映射进未来,或在全新秩序中想象稍后将会出现的已有元素。但从未被看到过的、同时也很简单的事物必定是不可预知的。我们的各种状态都是如此,被视为渐渐闭合的历史时刻,这很简单,而且不可能已经被观察到,因为它的注意点都在其已知的不可分割性中以及当下对其增添内容中。它是不在原始的历史中的原始时刻。

画家通过自己的本能和调色板上的颜料将模特的特征表现在自己的肖像画中。但,即便是知道这一点,也没有人——包括那位画家在内——能够准确预测肖像画最终会被画成什么样。因为要对其进行预测,这幅画必须在被画出来之前就已经存在了——这是一个荒谬的悖论。同样,在看待生命中的各个时刻的时候,我们就好比是画家。每个时刻都是创造。就像画家的天赋——在任何情况下——都会受到自己作品的影响而改变,要么塑造,要么摧毁。状态,在其发生的时候,也会对我们的个性产生影响,使其正好变成自己先前所想象的那样。在这种情况下就可以说我们的所作所为取决于我们是什么样的人,但稍作延展,我们也可以说,我们自己在某种程度上就是我们的所作所为,我们正是在不断地自我创造。这种自我创造越是完整,我们做的事也就越有意义。因为事情的成因并不以几何学的方式发展,所以客观前提只需给出一次便可得出客观的结论。与之相反,同一个原因可能作用于完全不同的人身上,或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刻可能会做出完全不同的行为,即使两者同样合情合理。但事实上,原因并非完全相同,因为人不同,时刻也不同。这就是我们不能像处理几何学那样,以抽象的方式从外部来解决它们,也不能用同样的方法来解决自己在生活中面临的其他问题。我们不应在这个问题上纠缠太深。我们仅仅是在寻找自己的意识赋予“存在”一词的确切含义,而且我们发现,对于有意识的生命来说,存在就是改变,改变就是成熟,成熟就是不断地自我创造。那么广泛的存在也能如此解释吗?

任意一个实体都会展现出与我们所看到的正好相反的特性。不管是它保持不变还是成了其他形式,如果它在外力的作用下发生了改变,我们的思想都会认为这种改变仅仅是变换了各部所在的位置。如果这些部分将要发生改变,我们就应该将其挨个分开。我们应该深入到组成碎片的分子中去,然后深入到组成分子的原子中去,再深入到组成原子的微小粒子中去,一直到“无法估量”的程度,在这个等级上,这种微小粒子可能只是一种旋涡。简言之,我们应尽量扩张分析的边界,但不能触及不变的事物。

现在,我们认为组合而成的物品的改变是通过其各部的移位所产生的。但在某个部件离开其原来的位置之后,没有任何东西能阻止其回到该位置。通过某种状态的一系列元素总是能回到原来的位置,就算它们没法自己做到这点,也会有某种外力来将其摆回原来的位置。这就是说群体里的任何状态都能在想要的时候发生重复,因此该群体的时间不会发生任何变化,也就没有了历史。

同样也没有事物在其中被创造出来,不管是形式还是实体。群落可能有的状态已经在其本身性质中表现了出来,“本质”包括与其相关的万物的所有特征。超人工智能在宇宙系统中的任何时刻、地点都能进行计算。且因为其各部的排列外形都一样,所以该系统未来的外形在理论上可以依照现有的结构进行预见。

我们对物体的看法,我们对科学所孤立的系统的操作,都归因于时间不对其产生影响的理念。我们在以前已经对此有过涉猎,现在应该回到对它的研究中去。现在,我们指出科学赋予一种实体物体或者一个孤立系统的抽象时间t只存在于某些特定的同时发生的事件中或者更为广义上的某些对应事物中,不论对应事物之间的间隔属性是怎样的,这些事物的数量都会保持不变。在处理非生命事物的时候我们不会在意这些间隔,只在计算新入对应物的时候才会将其纳入考虑,且对这些对应物之间的间隔我们同样不做考虑。常识包含了分离的事物,同样,科学包括了独立的系统,只在间隔结束时,而并非间隔之中被纳入考虑范畴。因此时间的流动不会永远加速下去,实体事物或独立系统的整个过去、现在和将来都会一次性展开,不需要改变科学方程式或常识语言。数字t能够一直代表同一事物,能够一直作为各事物或各系统时间线上的各点——也就是“时间点”——之间的记数。

即便是在物质世界中,延续也是不争的事实。尽管我们对独立系统的推理可能暗示着它们的历史、过去、现在和将来像雨伞一样在瞬间就被撑开,但事实上,其历史是逐渐自我揭示的,仿佛它和我们所拥有的时间是一样的。如果我想混合一杯糖和水,不管愿不愿意,我都要等待糖溶化。这个小小的事实包含着巨大的意义。在此案例中,我等待的时间并不是整个物质世界中的数学时间,这就像历史瞬间就展开了一样。它与我的不耐烦相吻合,也就是说,拥有我的一部分时间,而对于这些时间我无法任意拉长或压短。它不再是“想象”,而是某种“存在”。它不再是一种相对,而是一种绝对。除了一杯水、一些糖、糖溶于水之外,它只能表示抽象的概念以及被我的感官和理解过程所切割的整个事物,这些能在有意识的情况下进行吗?

理所当然的,科学孤立和关闭某个系统的行为并非完全人为。如果它没有物质基础,我们就无法解释其在某些案例中能被清晰地展现出来,而在其他案例中却不能的原因。我们应看到物质有组成“可孤立”系统的倾向,可将其当成几何学来处理。但这只是倾向。物质不会终结,孤立也永远无法完成。科学走到了尽头而孤立也完成了,这种情况只能出现在研究中。必须了解的是所谓的孤立系统始终受制于某些外部影响。科学只会对微不足道或现在用不上的东西进行孤立。其实这些影响就是各种各样的连接线,将各个系统连接得异常紧密,而且对于包括前两种的第三种情况,以及对于这种被最为客观地孤立开来并且最为独立的系统而言,太阳系是完整的。但即便如此,孤立也并非绝对。即使是距离太阳最远的行星也能吸收到来自太阳的热量和光亮。而且从另一方面讲,太阳在某种固定的方向上移动,并将行星及行星的卫星固定在一定距离上。毫无疑问,太阳和宇宙其他部分之间的联系是非常微弱的。尽管如此,从我们所在世界的最小粒子到整个宇宙中都存在着这种联系。

宇宙包罗万象。我们对时间的本质研究得越多就越应该理解到时间意味创造、形式的创造、绝对新鲜的持续细化。由科学所划分的系统都和宇宙的其他事物紧密联系在一起。事实上,宇宙自身有两种相对的运动——“下降”和“上升”——我们将在以后对其进行阐释。“下降”只对现存的事物有作用。原则上来讲,这个过程几乎是在瞬间就会完成,就像放开压缩的弹簧一样。但上升运动是对成熟或创造的内在过程的反映,从根本上讲,会首先强化自身的韵律,是其无法分割的部分。

因此,时间,从我们的角度来讲就是生命,没有理由不归因于被科学孤立的系统上,因为这些系统也是整个宇宙中的一部分。但它们必须被重新进行统一,对于被我们的认知所切割的事物更是如此。我们在某种物体中观察到的轮廓给予其特性,只是我们对于宇宙中某个点给出的某种“影响”的设计:在观察物体的表面和边缘时,最终行动计划被送回我们的眼睛里,就像镜子一样。压制这种行为,通过感知在现实世界的纠葛中将其勾勒出来,从而这些处在主要方向上的有机物和有机物中的个体又被重新吸收回了普遍的相互作用中。这种相互作用毫无疑问地就是现实其本身。

现在,我们已经大体上考虑过了实体物品。那么有没有不在此范围内的特权物体?我们看到的物体,从根本上讲,都是我们感官切割后的成果,然后,剪刀又以某种方式沿着行为可能出现的标记线进行裁剪。但是,发出行动物体、在其最终行动尚未明确之前就进行设计的物体、只将其感觉器官指向真实事物流动以把这种流动固定成型从而创造出其他所有物体的的物体——简而言之就是活着的物体——这种物体和其他的东西一样吗?

同样,它毫无疑问地包含着与其他延展相关联的延展比例,是整个宇宙的终极构成,受限于同样的掌控任何事物的物理和化学法则。但是,即便存在于独立物体中的物体分支与我们的感知相关,物质点关闭系统的建立与我们的科学相关,而活着的物体已被自然分离和关闭。它包含着互相完善又互不相同的各个组成部分。它们的功能独特但又互相关联。它是一个个体,而不是任何其他物体,甚至不可能是水晶,因为水晶的各部都相同,且其功能也相同。即便在安排有序的世界里也很难确定何为个体。在动物世界中,难度已经很大了,因此在植物世界中,这个难度就变得更加不可逾越了。而且,造成这种难度的原因有很多,我们稍后再对其进行阐述。我们应看到,个体分为很多等级,即使在人类社会中,这一点也尚未得到完全理解。但有理由认为它是生命的一种特征。以几何学家的方法行事的生物学家准备得太充足,从而利用不了我们无法对个体给出明确和整体定义的优势。只有完整的现实才拥有完美的定义;现在,关键属性从未被完全理解,尽管人们一直在试图理解它;它们是一些和趋势完全不同的状态。那么,这又是如何在总是暗示着敌对倾向的互相作用的生命中发生的?具体而言,虽然有序世界中到处都是个性化的倾向,但个性化却无处不在地对抗着再现的趋势。因为个性总是趋于完美,所以有机物中脱离的部分就无法独立存在。且后续的再现也成为不可能。新兴的有机物与一块脱离的老旧碎片的结合又会是什么呢?在此,个性拥抱着它的敌人。在时间中延续自己的这种急迫的需求使得它无法在空间上达到完整。生物学家必须对每个特例采纳相关的双重趋势,除非他能给出符合所有案例的个性定义。

但人们对生命中的事物的臆测与对天然物质条件的臆测有太多相似的地方。对于个性的讨论中所展现出来的混乱是最为明显的。我们知道蚯蚓的每节残肢都能长出头,成为新生的个体;水蛭的碎块也可以变成小水蛭;海胆卵的碎片也会变成全新的胚胎: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经常会被问到,卵的个体是什么,是水蛭,还是虫子?——但,因为现在已经有了很多的个体存在,所以这并不能证明在紧挨着的上一个时刻中完全没有任何的个体存在。毫无疑问,当几个抽屉从五斗柜中掉出以后,我就不能再认为这些物品是一个整体了。但事实是,此时五斗柜中的这些东西与之前并没有什么区别,且如果现在它是由几个不同部分组成的,那么它在最初制造成型的时候就已经是这样了。从大体上来讲,凌乱的物体,也就是那些我们需要将其组织起来才能使用的物体,被我们用自己的时尚思维进行塑造的东西受到下面这条简单法则的制约:当下包含的东西并不比过去多,在“果”中发现的东西在“因”里已经存在。但要考虑到有机物的特性就是其不间断的成长和变化,最为浅显的观察证明,在最初的时候只有一个,随着时间的推移会越来越多,这是事实。单细胞有机物的繁殖是这样的——活体分为两半,每一半都是完整的个体。是的,在更为复杂的动物中,自然赋予了几乎完全独立的性细胞创造崭新个体的能力。但此能力中的某些方面对有机物的其他部分则是毫无危害的,繁殖的事实也证明,而且我们也可以想象得到,在某些特例中,整体可能自我存在于一种潜在的条件下,一有机会就会自己显示出来。说到个性,我有理由认为实际上有机物也可以拥有分为能够独立生存的碎片的能力。前提是其能够在分裂前就展示出某种系统化了的部分,而同样的系统化也会相继发生在这些部分中。这就是我们在有机世界中看到的一切。我们可以做出这样的结论,个体永远不能完美,而且要分辨什么是个体,什么不是个体通常都是很难的,有些时候甚至是不可能的,但是生命却表现出了对个体的追逐,就像在努力建造被自然孤立和关闭的系统一样。

通过这种方法,我们可以将一种生物从我们所有的感知或我们的科学人为隔离或关闭的所有事物中区分出来。因此将其比作物体就是错误的了。我们应寄希望于在无机世界中找到对应物,这并非针对某种确定的物质物体,而是应该针对与有生命的有机物相比较的整个物质世界。这种对比没有多大价值,因为生命体是可以被观察到的,而整个宇宙却是由思想建造或重建起来的。但至少我们的注意力会因此回到组织的基本特征上。就像宇宙是一个整体,就像意识生物是互相隔离的,有机物的一生都是一种持久的物体。它的过去作为一个整体被延长至它的当下,而且它的行动也受到这个机制的严格制约。我们又该如何理解它穿过了独特又明确,还会改变自身年龄的象限——简而言之,就是拥有历史的象限?如果细想自己的身体我就会发现,与意识一样,它会一点一点地从婴儿时期成长到老年;就像我自己一样,会慢慢变老。确实,成熟和老迈,正确地说,只是针对我的身体而言的;将同样的词汇用来指代自己意识的改变只不过是一种比喻的说法。现在,如果我从生物链的顶端往下走——从最特殊的到最普通的,从人类的多细胞有机物到纤毛虫的单细胞有机物——我会发现,即使是在单细胞中,也有着同样的老化过程。纤毛虫在分裂了一定次数之后就会死亡,尽管在通过集合而复兴成为必要的前提下,通过改变环境而将这个时刻推迟是可能的,但是它也不能被无限期地推迟。实际上,在有机物被完全个体化的两个极端案例之间,同样能找到很多其他个体没被那么鲜明地个体化,以及尽管毫无疑问在某处存在着老化的现象,但人们还是无法准确说出究竟是什么在老化。还是那句话,世界上还没有能精确和自动应用于每个生命体的生物法则,有的只是生命进化出物种的大致方向。每个特定的物种,因其创造基础不同,从而拥有自己的独立性、反复性,会或多或少偏离主线、有时甚至重新爬上陡坡好像要返祖一样。说一棵树永远不会变老,是因为它枝丫的尖端总是能产生孕育新生命的新芽。但在这样的一个有机物内——有些东西会老化,至少叶子和树干的内侧是这样的。而且每个细胞,单独进行考虑的话,都在以某种特定的方式进化。凡是有生物的地方,总会在其某处留下时间的烙印。

有人会说,这只是一种比喻手法——但实际上,这是每一种用于测定一个有效活动的时间和现实本身的比喻手法机制中最基本的一层。直接经验不会告诉我们,我们意识的最基本就是记忆,也就是说,将过去延长至现在,或一言以蔽之,“绵延”,都是始终作用和不可逆转的。原因无法向我们证明,我们离切割出的物体以及被常识和科学孤立的系统越远,对其挖掘得越深,我们和不断在内部最深处改变的现实的关系就越紧密,就像过去记忆的重叠使得再次回到过去变成不可能的任务一样。大脑本能的机制比推理和直接经验都要强大得多。我们最初在无意识的情况下所拥有的形而上学,以及已被人类在所有生物中占据的特殊地位所解释的现在——这一点我们将在后文中进行阐述——拥有着自我修复的需求、已经成型的解释、不可缩减的主张:所有这一切结合在一起共同否认了具体绵延的存在。改变必须被简化为各部分的排列和重新排列;时间的不可逆转性必须成为与我们的无知相关的表象;回溯的不可能性必须成为人类独有的无法将物体放回原处的不足之处。于是老化就只是逐渐获得或丢失某些物质,也有可能同时丢失和获得。对于生物来讲,时间就是现实,就像沙钟一样,在其上部变空的时候,其下部就被装满,在你倒转沙钟之前,所有的东西都原封不动。

生物学家确实无法赞同在出生之日和死亡之日获得和失去东西。有些人坚持认为从细胞产生直至死亡的时期内,它的原生质数量会不断增长。根据关于存在于有机物再生“内部环境”中的营养物质数量的减少,以及体内聚集的剩余物质数量的增加,此理论变得越发可能和正确了,最终会“在其表层形成硬壳”。但是我们一定要——与杰出的细菌学家一起——对没有顾及噬菌作用而产生的不充分老化做出解释?我们觉得自己还不能解决这个问题。但两个理论都认可某种事物的持续性累积或损失,即使它们的得与失之间没有什么太多的共同之处,这一事实充分表明了解释的框架已经事先演绎过了。在继续研究的时候对这一点我们应该越来越清楚:在考虑时间的时候要逃离沙钟的影像不是那么容易的。

老化的原因一定隐藏得很深。我们坚持认为在胚胎进化和完整有机物之间有不可切断的延续性。促进生命长大、发展和老化的动力与让其通过胚胎生命象限的是一样的。胚胎的发展是形式上永久的变化。任何想要观察其后续方面的人都会迷失在无限之中,就像在和延续性交手一样。生命只不过是这种产前进化的延伸。这个观点的证据就是我们经常无法说明自己是在面对有机物的老化还是胚胎的继续进化;同样,类似的例子还有昆虫和甲壳动物的幼虫。从另一方面来讲,在诸如人体的有机物中,在青春期和绝经期中,个体会经历完全转变,这与发生在幼虫或胚胎生命上的变化非常类似——尽管它们只是我们老化过程中的一部分;尽管它们会在生命的某个特定时期内发生,而且发生时期较短,没有人能够保证仅仅因为到达了某个特定的年龄,这种事情就会像在120岁时才生效的法令一样突然发生。很明显,类似青春期的改变是从出生之时,甚至在出生之前就在酝酿了的,而且至少在某些地方,导致其变化的老化也包含了这个逐渐准备的过程。简单来讲,老化的关键就是不知不觉中慢慢发生的外形改变。现在我们知道,这种改变是与器官衰竭现象相联系的:而对于老化的机械解释只会也只能限定在这个范围内。注意硬化的过程,这是一种残留物质的逐渐累积,是细胞原生质的肥大增生。但在这些明显现象之下存在着深层的原因。生命的进化就像胚胎一样,意味着绵延的不断记录,现在对过去的保有,因此,至少会出现有机记忆。

无序体的当下状态完全取决于上一时刻发生的事情;被科学定义和孤立的系统,其物质点的位置同样是由紧挨着的上一时刻中同一些点的位置所决定的。换句话说,限制无序事物的规则在原则上是可以通过那些微分等式进行表达的,时间(数学家就其意义而给出的词汇)扮演的角色独立而多变。生命的定律也是如此吗?活体的状态能在上一刻的状态中找到完整的解释吗?是的,如果用演绎的方式将此活体比作其他物体,并从辩论的角度出发,用化学、物理学和天文学领域的人造系统对其进行定义的话,是这样的。但在天文学、物理学和化学中,此理论拥有一种完美定义的含义:它表明了当前的某些特定方面——对科学而言非常重要的——被记作上一时刻的功能。在生命的国度里并不存在此类事物。此处的计算充其量只涉及了某些有机毁灭的现象。相反,进化中的有机创造现象形成了生命,我们不能对其进行数学上的定义。这种缺失是由我们的无知一手造成的。但它同样很好地表明,活体的当前时刻并不能在紧挨着的前一时刻中找到自己的解释,有机物的所有过去都存在于那个时刻中,这是一种传承——实际上它是一段漫长的历史。这两种假说中的第二种——而非第一种——确实描述的是生物学的当前状态,以及它的发展方向。至于认为生物体和我们的太阳系一样都由某种超人类计算器做着数学运算的思想,已经在逐渐从形而上学中脱离出来,其比伽利略的物理发现有更为精确的外形,但正如我们所展示的那样,所有的一切都是人脑自然的形而上学行为。其表面上的清晰是我们颇有耐心的欲望所想证明的,而我们的欲望已强烈到很多伟大的思想者在没有证据的情况下都不假思索地接受了它——简而言之,所有作用于我们思想的诱惑都应激起我们的警觉。它对我们造成的吸引力足以证明它满足了一种先天性倾向。但正如我们在后文中会看到的,现在生命在进化中形成的智力的先天倾向并没有向我们揭示生命的含义——它们还有其他事情要做。

任何识别人造和自然系统之间、死亡和生存之间差距的尝试都是与此种倾向背道而驰的。于是我们就会发现其与想象有序事物拥有绵延和无序事物没有绵延一样困难。当我们说某个人造系统的状态完全取决于其上一时刻的状态时,听起来难道不像是我们对其加入了时间概念,从而使得该系统拥有了真实的绵延吗?而且从另一方面来说,尽管整个过去都参与到了某一活体当下的建造中,有机记忆难道不是在当下之前的那个时刻将其纳入,从而使得上一时刻就变成了当前时刻的唯一成因?——这样说就忽视了伴随着真实系统发展的具体时间和进入我们人造系统预测的抽象时间之间的根本区别。人造系统的状态取决于前一时刻中的状态这一说法是什么意思?在某一时刻之前并不存在紧挨着的前一时刻;根本不存在能互相接触的数学点。“前一时刻”实际上只是与当下连在一起的间隔ds。因此,你想说的就是系统的当前状态是由拥有不同系数——如ds/dt、dv/dt——的方程式定义的,实际上指的是当前的速率和加速度。因此你真正想说的就是当下——实际上是考虑到其趋势的当下。系统科学所处理的实际上是始终保持更新的即刻当下中的问题;这样的系统从未在连接过去和现在的真实、具体的绵延里出现过。在数学家计算处于时间t尽头的系统未来状态时,没有什么能阻止他假设宇宙从此刻消失,直至突然重现。只有第t个时刻才是有效的——而且也只有第t个时刻才会成为一瞬间。在间隔中流动的东西——也就是说,真正的时间——是无效的,且不能被纳入计算中。如果这位数学家声称将自己放入了间隔中,那么他的意思就是他正在把自己放在某个点、某个时刻上,也就是在某个时间t'的极端上;他并未将直至t'的间隔算入在内。如果他通过考虑微分的dt将间隔分成了非常小的很多部分,那么他也就是在表达自己同样会考虑加速度和速率——也就是能够表示倾向和让他在给定时刻对系统进行计算的数字。但他一直所说的是给定时刻——统计时刻——并非流动时间。简单地说,这位数学家面对的世界是一个无时无刻不在死亡和重生的世界——这也是笛卡尔在谈论延续创造的时候所想到的世界。但在如此构想的时间内,生命基础的进化是如何进行的呢?进化是当下对过去的真实保存,就像一条连字符一样,是连接的一环。从另外的角度说,了解某个活体或自然系统是去理解绵延的间隔,而人造系统或数学系统只适用于时间的末端。

改变的延续,在当下保存过去,真实的绵延——生物似乎在有意识地分享着这些属性。我们能否更进一步,说生命就像有意识的活动一样是发明、是不断的创造呢?

我们还不打算在进化论的证据这里停下。我们只希望用一两个词来解释我们为何会在当前的成果中接受它,将其作为对已知事实足够确切的表述。进化论的观点早已存在于有序生物的自然类别中的微生物中。博物学家实际上是将彼此相似的有机物分为大组,然后将大组分成依然有着很高相似度的小组:通过此法,特征看起来就类似于对更小组别进行细分的大致依据。在分别扮演创造者和消耗者角色的动物和植物世界中,我们找到的关联也基本如此:在从祖先传承下来的通常情况下由其后代所持有的画布上,每个人都会留下自己独有的刺绣。确实,后代和祖先的区别很小,人们可能也会问,同样的生命物质是否拥有足够的可塑性,能够反过来变成类似鱼类、爬行类和鸟类等不同的外型。但对于这个问题,观察给出了一个不容置辩的答案:在其发展的某个时期,鸟的胚胎与爬行动物的胚胎没什么区别,在胚胎期间,它们的个体会发展出一系列的形变,根据进化论,这种形变和从一个物种变为另一个物种的情况相比是非常明显的。由雌性和雄性结合产生的单细胞会通过分裂完成这道工序。每天,在我们的眼前,生命的最高形式都在非常基本的形式上跳跃。经验表明,通过进化,最简单的生物都能产生出最复杂的后代。那么事实真的如此吗?尽管证据不足,但古生物学仍然要我们相信它;不管物种传承的顺序是从何而来的,这个顺序都是从观察胚胎发育和会让人思考的对比解剖学中得到的,而且每个新的古生物考古发现都会给进化论带来全新的证明。这样仅从观察得来的证据永远得不到强化,而在另一方面,实验也在一个个地排除异议。比如,弗里斯最近的实验展示了重要变体能突然产生并有规律地遗传下去,这一实验解决了理论上一些最大的难题。它们极大地缩短了生物进化所需要的时间。它们同样使我们对古生物学的态度变得不那么苛刻。所以进化论者的假说似乎越来越接近事实了。虽然不能精确地表达出来,但是在没有明确理论或实验结果的时候仍然有继续增长的可能,因为即便直接证据不足,但看似正确的证据依然存在:进化论所拥有的可能性也是如此。

但我们要承认的是,进化论有可能是错的。假设通过推理或实验,我们证实了物种确实是通过一种非连贯过程出现的,但这种过程现在已经不再为人所知。这个对我们影响极大的理论会因此而受到影响吗?从大体上而言,分类可能还会存在;胚胎发育的确切数据可能仍然存在;相对胚胎发育和相对解剖学的对应也可能存在。因此生物学就能够也可能会继续在活体之间建立起与今天进化论相同的关系和相似性。这可能是,也确实是一个理想的伦理关系,而不再是实体联系了。但在古生物学确切数据存在的情况下,我们可能还是要承认,我们所发现的理想关系表现出来的是各种表象的连续性而不是同步性。现在的进化论已经成为了最为重要的基本原理,不再需要更多的证据了。它包含了建立理想伦理关系的所有,且不管各种形式间的逻辑从属关系存在何处,在物种间同样会存在按时间顺序的继承关系,在此种关系中,这些形式得到了具体化。在任何情况下,两种争论都各持己见。从而,进化论在某些情况下还是可以相信的,无论怎样,在创造性理论中,不同的物种是彼此相互促成的,这与进化论中的物种是自己从土地中生成的理念完全相同;或者,在这能够自我生成的自然所固有的生命组织中,逻辑和顺序之间纯形式上的交流关系,正是在进化论中所说的生物之间的真实交流关系;或,最终,在某种未知生命起因里,它们就好像互相促成一样发展着自己的作用。进化的顺序能因此而被颠倒,从可见变成不可见。几乎所有进化论在今日告诉我们的都能被保存下来,以另一种方式进行阐释。那么,像几乎所有科学家那样生硬地照搬进化论的字面意思不是更好吗?是什么延伸了描绘出实相的进化理论,又是什么延伸了象征这些的它,除了这两个问题,就再没有什么与它想要取代的教条——甚至关于特殊造物的理论——不相容;通常它们都是相对立的。因此我们认为进化论的语言在所有基本原理上都在对其本身进行着压迫,就像科学对进化论的武断肯定一样。

但是,我们必须停止将广义生命称为抽象概念,或者作为一个描述所有生命的标题。在某个特定的时刻,在宇宙中的某个点上,一条可见的流体冉冉升起。这条生命之流贯穿了自己一个接一个创造出来的个体,一代一代地传递着,对各物种进行了分割,在不流失任何力量的情况下分配到每个个体身上,极大地加强了自己前进的动势。在威斯曼的“胚胎延续性”理论看来,生产的有机物的性元素直接从其本质中传入该有机体产生的性元素中。在此极端模式下,理论看似无可辩驳,因为只在一些特例中才存在着受精卵分裂之时的性腺表征。但存有性元素的细胞内并非普遍地在胚胎初期就能表现出来,这样说依然正确:它们一直都是由那些未经过任何特殊功能型变异的胚胎组织构成的,而且这些细胞都是由未经改变的原生质生成的。换句话说,受精卵的基因力量越弱,它就越有机会在胚胎组织上散布开来。虽然通过此种方式它会被稀释,但是它却将集中于在某个特殊的点上创造全新的自己,它的卵子或精子就能得到发展。因此,我们就能说,尽管种质无法继续,但是至少还有基因能量的延续,这种能量只在特殊情况下才会扩张,有足够的时间向胚胎注入脉冲,从而在新的性元素中得到尽快的回馈,这一切都是在等待中进行的。这样来看,生命就像一条以成熟有机物为媒介的流转于基因之间的河流。就好像这个有机物自身就是赘生物,这是在前基因中努力、在新基因中延续自己的努力之下产生的一种芽体。其本质是无限期追求的延续过程,这是一种不可见的过程,所有的可见有机物都在其存在的短时间内基于它而存在。

我们越将自己的注意力放在生命的延续性上,我们越能发现有机进化就像意识进化一样,都是过去对抗当下,产生出不可与前者相比较的意识新形式。某种植物或动物物种的外观是由一些因素决定的,没有人能否认这一点。但这只能表明如果我们能在事后知晓原因的细节,我们就能够用其来解释这些物种的外观是什么样子的;预测外形是决不可能的。我们也许能说在知道其他所有创造此种生物的细节和条件的情况下,可以预知外形到底是怎样的。但这些条件同时也存在于形成这种生物的过程,是这种生物存在的一部分,对它历史的那个阶段——其中,生命发现自己正处于创造形式的那一刻——来说它们是很独特的:我们如何能预知某个独一无二、从未发生过也不会再发生的现象?在未来,只有那些类似于过去或能像过去的其他元素那样被重新制造的事物可以被我们预见。诸如天文学、物理学和化学中的案例与此类似,所有的这些案例都包含系统的一部分,这些系统由不变的元素组成,在其中,唯一改变的东西就是位置的改变,不存在假设事物会自动回到原来位置的谬论。同样的现象或至少同样的元素现象会进行重复。但是,一种将其自身的某些初始性注入到其元素之中——即注入到看见它的那部分视野之中——的初始状态,要怎样才能被描绘成它尚未产生出来之前的样子?能断定的是,一旦产生,分析力即将刻画出的元素就能为其做出解释。那么,新物种诞生的真相也就是新个体诞生的真相,更笼统地说,也就是任何时刻任何生存形式的真相。因为形成了新物种,这些变体肯定具有某种重要性和共性,所以它无时无刻从不间断地发生在所有的生物身上。很明显,即便我们现在所知的“突变”只在孵化或者(更确切地说)成熟的过程中有可能发生,但它还是会在数代的时间内保持不变。这样一来我们就能说生命就像意识一样无时无刻不在创造。

但是,是我们的智力在对抗此种形式的绝对原始性和不可预知性。我们智力的根本功能是由生命的进化所赋予的,是我们前进道路上的灯塔,让我们做好应对时事的准备,无论是有利的还是有害的,都会在给定情况下预见一切会随之而来的未来。因此,智力本能地选择了一个不管是否已知的既定环境;它可能会根据“同类相生”的原则来寻找答案。常识只在这种情况下才拥有预测未来的能力,科学将这种能力提升到了最高等级的精确度,但并未改变其根本特征。像普通的知识一样,在处理事情的时候,科学只关注重复的方面。尽管完全是原生的,但科学总会将它分解成元素或特征,这些元素和特征近乎于对过去的翻版。科学只对会自我重复的事物起效——也就是那些由假说从真实时间中抽离的东西。任何在历史连续时间内具有不可简化性和不可逆转性的事物都不在科学的范畴之内。要获得这种不可简化性和不可逆转性的概念,我们必须打破科学习惯,不再依赖对思想的基本需求,必须对自己的大脑狠一点,与智力的自然属性对抗。但这都只是哲学的功能。

因此,生命在我们眼前以一种不可预知的连续创造形式进化着:此理念一直都坚持形式、不可预知性和连续性都只是表象——我们自身无知的外向反映。我们知道,呈现给感官的连续性历史会断裂,变成一系列连续的状态。“根据分析,给予你原始状态感受的东西会变成各种元素般的事实,它们都是已知事实的重现。被你称为不可预见形式的东西只是一种旧元素的新排列。在它们的整体中确定出这种排列的最根本原因也是其旧原因在一个新秩序中的重现。生物形式是元素以及元素成因的总和与造成的结果,关于元素和元素成因的知识能让我们对这种生物形式进行预测。在我们将现象的生物特性解析为物理化学因素的时候,在必要的情况下,我们就能跳过物理和化学的框架;我们的世界观会从整体细致到分子级,从分子级细致到原子级,从原子级细致到微小粒子;在天文学上,我们最终一定会触到能被当做太阳系对待的事物。否认它就是否认科学机械论的基本原理,你也就擅自断言了生命物质并不是由组成其他物质的元素组成。”——我们回复道,我们并不会质疑非生命物质和有序物质的基本定义。唯一的问题就是被我们称为生物的自然系统是否一定会被科学从内在物质中分割出来的人造系统吸收同化,或者它们是否一定不能与代表整个宇宙的自然系统进行比较。我非常同意生命是一种机制的说法。但它是整个宇宙中被人为地孤立开来的部分机制,还是真正的整个机制呢?我们认为,真正的整个机制可能是一种不可分割的延续性。确切地说,我们在其中分割出来的系统可能根本不会成为部分,它们更可能变成整体的局部缩影。在这些缩影首尾相连的情况下,你甚至不可能找得到整体的重建开端,你只能够通过给同一个物体洗印一千张不同角度拍摄的照片来复制这个物品本身。你试图缩减的生命和物理化学现象也是如此。分析会毫无疑问地将有机创造过程解析为不断增长的物理化学现象,而化学家和物理学家都会理所当然地一门心思着手于此。但这并不代表化学和物理会赋予我们打开生命之门的钥匙。

曲线中极短的一部分会接近于直线,越短就越接近。在到达一定极限之后,你可以按照你的意愿,把它看成曲线的一部分,或者直线的一部分,因为这一段曲线上的点都和其切线相重合。同样,在任何一个点上,“生命力”就是物理和化学力量的切线,但事实上,这些点只是一个意识投放出来的想法,是不同时刻停留在意识里的弧线上的形象。在现实中,生命是由物理化学元素构成的,而不是直线。

从大体上而言,科学中最为积极的进程就是将完整结果变为全新的整体体系。当代和古代的几何学之间的关系就是这样的。其中的后者是绝对统计,针对的都是数字,而前者研究的是一个功能的变化——即,用于表述数字的不间断运动。更为严格地说,确实应将所有运动的考虑都从数学过程中排除,但是把运动导入数字的创造绝对不是现代数学的由来。我们认为如果生物学永远无法像数学那样接近自己的对象,那么对于有序体的物理学和化学来说,它就可能变成已被当代数学证实了的,与古代几何学相关的东西。从物理学和化学中得知的质量与分子的整体表面错位,通过与内在生命运动(这种运动是转化而非移动)之间的关系,成为了一个在空间中运动的客体的所处位置。就我们可预见的而言,我们应该从某种重要行为的定义转向物理化学事实的系统,这些事实代表从功能至衍生功能,从曲线公式(即,产生曲线的不间断运动定律)到会给出及时方向的夹角公式。这样的科学可能是一种变形机制,我们的翻译机制也可能成为其中的一个具体的例子、一种简化、一个纯数量平面上的投影。正如功能的无限拥有同样的差异,这些功能因一种恒量而彼此不同,所以,对适当生命行为的物理、化学元素的整合可能只会确定出这种行为的一部分,另一部分则无法确定。但这样的融合只能出现在梦境里,我们却并不能假装我们的梦境会在将来的某一天得到实现。我们只是试着通过进行某种可能的比较,来展现我们的理论和纯机制有哪些共同之处,而它们又是在何处分离的。

然而,无序体的生存模拟情况良好。不仅化学能进行有机合成,我们也能成功地、人为地再现有机物指定特征的外貌,比如间接细胞分裂和原生质回收。细胞的原生质会影响其所在环境中的很多运动,换言之,间接细胞分裂是一些非常复杂的运转的产物,其中的一些运作包含了细胞核,而其他的细胞则包含了细胞质。它们后来通过中心体的复制而开始运作,这种中心体指的是细胞核旁边的一个小球体。两个中心体就这样分裂开来,吸引、撕裂并复制原来保存细胞核的薄膜边缘,然后它们再互相融合形成两个新鲜的细胞核,这样,两个新的细胞才能开始建造,但首先进行的是细胞核的分裂。现在,在它们广阔的阵线和它们的外部表象上,这些作业中的一些已经被成功地复制了。如果家里用的糖或盐碎成了粉末,加入几滴老油混合后放一滴在显微镜下观察,你就能看到类似于原生质结构的气泡状泡沫,从某种理论上来讲,在这种结构中所发生的运动和原生质的循环运动显然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