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化义(中国古医籍整理丛书)(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11 12:32:51

点击下载

作者:明·贾所学

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药品化义(中国古医籍整理丛书)

药品化义(中国古医籍整理丛书)试读:

校注说明

《药品化义》,贾所学原著,李延昰补订。贾所学,号九如,鸳洲(今浙江嘉兴)人,具体生卒年及事迹不详。康熙二十四年修《嘉兴县志·人物志·艺术》卷七:“贾所学,号九如,研究方书,深明理趣,有《脉法指归》《药品化义》等刻。远近称之。”可见贾所学于当时颇有名望。《药品化义》多次提到方古庵、盛后湖,二人皆明末医家,张瑞贤先生据此推断贾所学可能为明末人,又指出:“《嘉兴县志》为康熙二十四年(1685)修,已将贾氏列入,说明贾氏卒年必早于1685年。”[天津中医学院学报,1993,(2):23]康熙二十四年修《嘉兴县志·艺文志下·书籍·补遗》载录贾所学著作有《医源接引》《脏腑性鉴》。由此推知,贾所学除著《药品化义》外,尚著有《脉法指归》《医源接引》《脏腑性鉴》等著作。《药品化义》得李延昰补订刊行后,始广传于世。李延昰生于明崇祯元年(1628),卒于清康熙三十六年(1697),原名彦贞,字我生、期叔,又字辰山,号漫庵,又号寒邨,祖籍南汇(今上海市),又迁于华亭(上海松江)。出身官宦,少负逸才,曾参与反清复明斗争,事败后避居浙江嘉兴,于平湖佑圣宫隐身为道士,悬壶自给。李延昰为明代著名医家李中梓之侄,深得李中梓之学,又精究脉理,时有医名,与当时名医喻嘉言、张卿子等交往,撰《脉诀汇辨》(1663)10卷(附《五运六气医案》1卷),另有史学著作《崇祯甲申录》等。李延昰于顺治元年甲申(1644)在贾所学的里籍“禾中”(即嘉兴)见其《药品化义》,叹“其为区别发明,诚一世之指南”,遂搜罗笥中。于康熙十九年庚申(1680),为之补正,令其第七子汉徵校定,遂将此书刊行于世。道光二十八年戊申(1848),朱雘在任江西督粮道期间于南昌复校刊印行,光绪三十年甲申(1904)朱家宝在道光本的基础上重新刊定。此后有多种刊本,民国十四年(1925)上海中华新教育社刊行时,因贾氏“今辑诸贤确论,考成药母,为辨药指南”之言,改名《辨药指南》。

清·尤乘亦对贾所学《药品化义》进行增辑补正,如卷上增《用药机要》,辑李时珍、缪希雍诸家言,书名为《药品辨义》,3卷,刊于清康熙三十年辛未(1691)。其书篇卷结构及药物种类较李延昰补订的《药品化义》有较大差别。《药品化义》共14卷,卷首1卷,正文13卷,原书目录载药162种(包括附药),实际载药152种,附药15种。在正文之前为卷首部分,乃李延昰增补的内容,具体有“

本草论

”“

君臣佐使论

”“

药有真伪论

”“

药论

”,对历代本草医家的理论进行疏解发挥,其中有些内容与明·陈嘉谟《本草蒙筌》相近。正文

卷一

至卷十三为贾所学原著内容,卷一为“

药母订例

”“

辨药八法

”,阐述了重要的“药母”理论及“辨药八法”,为贾所学在药物学理论上的创新。

卷二

至卷十三依次为

气药

血药

、肝药、心药、脾药、肺药、肾药、痰药、火药、燥药、风药、湿药、寒药,将药物分为十三大类,除气药、血药共为卷二外,其他每类药各为一卷;对每味药,从体、色、气、味、形、性、能、力八个方面进行发挥,是药母理论、辨药八法的具体运用。

本书现存版本主要有:①清康熙十九年庚申(1680)李延昰补订之初刻本(中国中医科学院图书馆);②清道光二十八年戊申(1848)味无味斋木刻本(云南中医学院图书馆);③清光绪三十年甲辰(1904)天津文华铅字馆铅印本(中国医学科学院图书馆);④清光绪三十年甲辰(1904)北京郁文书局铅印本(中国中医科学院图书馆);⑤民国十四年(1925)上海中华新教育社石印本,书名改为《辨药指南》(中国中医科学院图书馆);⑥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续修四库全书》本,据康熙十九年本影印,有校改补字的情况;⑦清康熙三十年辛未(1691)尤乘《药品辨义》(中国中医科学院图书馆),亦为贾所学原书的增辑本,与本书内容有较大差别,严格意义上说,不能算是本书版本。

本次整理以李延昰补订之最早刻本,即清康熙十九年庚申(1680)木刻本为底本。原本四周单边,单黑鱼尾,无行格,每半页10行,每行20字,字体细长;书口上方记“药品化义”,版心鱼尾下记篇名、页数。扉页记“药品化义”“李辰山先生补订”;正文前附“药品化义序”(李延昰);书终卷十三末隔行题“金陵黄德公刊刻”。此本卷帙较完整,版刻较好,讹误较少。原书有简单句读,书名以竖线标示,有少量缺字,个别缺字以方形墨钉表示。校本的选用,以清道光二十八年戊申(1848)味无味斋木刻本(简称“道光本”)为主校本,以清光绪三十年甲辰(1904)天津文华铅字馆铅印本(简称“文华馆本”)、清光绪三十年甲辰(1904)北京郁文书局铅印本(简称“郁文书局本”)、民国十四年(1925)上海中华新教育社石印本(简称“《辨药指南》”)、1995年上海古籍出版社《续修四库全书》本(简称“《续修四库》”)为参校本,亦将《药品辨义》列为参校本。他校的内容,则参考《神农本草经》《本草经集注》《雷公炮炙论》等书相关内容。

本次校勘整理的具体处理原则如下:

1.采用现代标点方法,对原书重新句读。

2.原繁体竖排改为简体横排。原书中代表前文的“右”字,一律改为“上”字。

3.药名尽量规范统一。如山查→山楂,兵榔→槟榔,天蔴→天麻,紫苑→紫菀,白荳蔻→白豆蔻,螵肖→螵蛸,吴公→蜈蚣,三稜→三棱,射香→麝香,葳灵仙→威灵仙,莃莶(草)→豨莶(草),牛旁子→牛蒡子,琐阳→锁阳等。特殊情况保留原药名。

4.底本中的异体字、古体字、俗写字等,统一以规范字律齐,如:皙→晰,捄→救,肰→然,抂→枉,餙→饰,叅→参,徧→遍,蒐→搜,釐→厘,譔→撰,堦→阶,欵→款,羶→膻,煖→暖,溷→混,餹→糖,洩→泄,懽→欢,稜→棱,趍→趋,燄→焰,簷→檐,文→纹,臭→嗅,委→痿,骾→鲠等。除极个别情况需注明外,律齐规范字不出校。

5.通假字出校注说明。

6.避讳字适当回改,并出校注说明。

7.对书中难解字词加以注释。

8.底本中明显的错讹之处,径改;凡底本与校本不同,显系底本错误者,则据校本改;凡底本与校本不同而文义皆通,或难以判定何者为是,可酌情出校记以存异;凡底本引用他书之处有删节或改动,不失原意者,不改动;凡底本无误,校本有误者,一律不出校记。

9.原书中模糊不清、难以辨认的文字,以虚阙号“□”按字数补入。

10.原书目录所列内容不全,不含卷首、卷一内容,仅从卷二部分开始录药,且不分卷。此次整理,据正文编排列目,于整理后的目录处出校注说明。目录与正文药名不统一,按正文药名律齐,并出校注说明。

11.底本只有

李延昰序

,无道光二十八年朱雘序及光绪三十年朱家宝序,今依据以上两种版本补入,附于书末。

12.原书中附药的字体不统一,或作大字,或作小字,今一并作大字处理,不出校。

13.原书用竖线标书名,今一律删去,改用书名号。

14.原书

卷首

有“赵郡李延昰期叔著”,卷一至卷十三有“鸳洲贾所学九如辑著,赵郡李延昰期叔补订”字样,今一并删去。

15.原书卷一有不同形式的着重符,将其中的“○”改作“【】”,其他着重符删除。

16.某些篇章不分段落层次,篇幅过长,影响阅读,今据文义适当分段。如“本草论”“药论”篇原不分段,今按文义分段。(1)李延昰序

古谓用药救生,用兵救乱,其事急,其义一也。故处方犹之五花

(2)(3)八阵,而药者特其甲杖之属,藉以克敌。若甲杖朽钝,是以卒与(4)敌也。更或长短异宜,先后倒置,直可以不战而败,救乱云乎哉?则将以救生者,亦可以肃然惧、惕然悟矣。著本草者,自神农以来,(5)不下数十家,多繁简失中,读者尝苦其不适于用。余甲申游禾中,偶得贾君九如所著《药品化义》。其为区别发明,诚一世之指南。问其里人,有不闻其姓氏者。嗟乎!岂九如精技入神,世人不见其德,故名没于州党?抑所号圣医者,学不必如九如而已足擅名?皆不得而(6)知也。是书藏之笥中甚久,戊午客浙西,伏暑中曝书,复见九如本,(7)如逢故人。仍命儿子汉徵较正,重梓问世。凡善读此书者,当处方之际,直令壁垒一新,岂独为九如重开生面也乎!(8)

时在庚申立秋日赵郡漫庵李延昰题于当湖之借竹楼【注释】

(1)李延昰:此3字原无,整理者新加。

(2)五花八阵:指五行阵和八门阵,是古代两种战术变化很多的阵势。

(3)甲杖:诸本作“甲仗”。“甲杖”即“甲仗”,泛指兵器。“杖”,通“仗”。《周书·武帝纪下》:“齐众大溃,军资甲仗,数百里间,委弃山积。”

(4)与:道光本、文华馆本作“予”,据后文《药论》篇“是以卒予敌”句,似当作“予”。

(5)禾中:即嘉兴。嘉兴古称“嘉禾”“禾兴”。

(6)西:道光本、文华馆本、郁文书局本作“而”。

(7)较:同“校”。查对,订正,考订,《说文解字注·车部》:“凡言校雠,可用较字。”

(8)庚申:此为康熙十九年庚申,即1680年。康熙为清圣祖玄烨的年号。卷 首本草论

用药救生,道在应危微之介,非神圣不能抉其隐微。后之君子,将以仁寿为己任,舍博综无由矣。昔在神农,辟《本草》四卷,药分三品,计三百六十五种,以应周天之数;察寒热温平,分君臣佐使,救生民之夭枉,医药之鼻祖也。尝读《淮南子》云:神农尝百草,一(1)日七十毒。未始不叹所谓尽信书则不如无书之说也。夫神农立极之大圣,以生知之圣,固不待物物而尝。使其果有待乎必尝,则须患是病,而后服其药。神农岂极人世之苦,历试某药之治某病乎?设其七十毒偶见于一日而记之,则毒之小也,犹不死而可解;毒之大也,将必死矣,又孰有神农者而解之乎?甚矣《淮南子》之好寓言也!六朝陶弘景,增汉魏以来名医所用药三百六十五种,并为七卷,谓之《名(2)医别录》。分别科条,区畛物类,可谓勤矣。惜其防葵、狼毒,妄曰同根;钩吻、黄精,连为同类。岂闻见缺于殊方,而诠释泥于独学(3)乎?北齐徐之才,增饰《雷公药对》,凡二卷,使古籍流传,亦其(4)力也。刘宋时雷敩著《炮炙论》,胡洽居士重加定述。药凡三百种,为上、中、下三卷。其性味炮炙、熬煮修事之法多古奥,别成一家者欤。唐高宗命司空、英国公李等,修陶隐居所著《神农本草经》,(5)增为七卷,世谓之《英公唐本草》,颇有增益。显庆中,右监门长史苏恭重加订注,帝复命太尉、赵国公长孙无忌等二十二人与恭详定。增药一百一十四种,分为玉石草木、人、兽禽虫鱼、果米谷菜、有名(6)未用十一部,凡二十卷,目录一卷,别为《药图》二十五卷,《图(7)经》七卷,共五十三卷,世谓之唐《新本草》。自谓《本经》虽缺,(8)有验必书;《别录》虽存,无稽必正,良有以也。开元中,三原县(9)尉陈藏器,以《神农本经》虽有陶、苏补集之说,然遗沉尚多,故(10)别为《序例》一卷,《拾遗》六卷,《解纷》三卷,总曰《本草拾遗》。而世或讥其怪僻。不知古今隐显亦异,如辟虺雷、海马、胡豆(11)之类,皆隐于昔而用于今;仰天皮、灯花、败扇之类,皆所尝用(12)者,非此书收载,何从稽考乎?肃代时人李珣著《海药本草》,独详于偏方,亦不可缺也。李含光、甄立言、殷子严,皆有《本草音义》,初学之所藉乎。蜀主孟昶命翰林学士韩保昇等,取《唐本草》参较增补注释,别为《图经》,凡二十卷,世谓之《蜀本草》。其图(13)说药物形状,详于陶、苏矣。宋开宝六年,命尚药奉御刘翰、道(14)(15)士马志等九人,取唐、蜀本草详校,仍取陈藏器《拾遗》诸书相参,刊正别名,增药一百三十三种,马志为之注解,翰林学士卢多(16)逊等刊正。七年,复诏志等重定,学士李昉等看详。凡《神农》者白字,《名医》所传者墨字别之。并目录,共二十一卷。如败鼓皮移附于兽皮,胡桐泪改从于木类。或讨源于别本,或传效于医家,下(17)采众议,几欲聚腋成裘矣。仁宗嘉祐二年,诏光禄卿直秘阁掌禹锡,尚书祠部郎中、秘阁校理林亿等,同诸医官同修本草。新补八十二种,新定一十七种,通计一千八十二条,谓之《嘉祐补注本草》,共二十卷,校修之功勤矣。仁宗又诏天下郡县,图上所产药物,用唐(18)永徽故事,专命太常博士苏颂撰述,凡二十一卷,谓之《图经本草》,考证详明。但图与说不无矛盾,或有图无说,或有说无图,或说是图非,此其疏漏耳。徽宗大观二年,蜀医唐慎微取《嘉祐补注本草》及《图经本草》、陈藏器《本草》、孟诜《食疗本草》,旧本所遗者五百余种,附入各部,并增五种;仍采《雷公炮炙》及《唐本草》《食疗》、陈藏器诸说,收未尽者,附于各条之后;又采古今单方,并经史百家之书有关药物者,亦附之。共三十一卷,名《证类本草》。上之朝廷,改名《大观本草》。政和中,复命医官曹孝忠较正刊行,(19)(20)故又谓之《政和本草》。慎微貌寝陋而学该博,使诸家本草及各药单方不致沦没者,咸其功也。开宝中,《日华子大明》序集诸家本草所用药,各以寒温性味、华实虫兽为类,其言功用甚悉。政和中,医官、通直郎寇宗奭,以《补注图经》及《图经》二书,参考事实,核其情理,援引辨正,名《本草衍义》,宜东垣、丹溪所尊信也。但以兰花为兰草,卷丹为百合,抑千虑之一失乎!金易州张元素,言古方新病,各不相能,乃自成家法,辨药性之气味、阴阳、厚薄、升降、浮沉、补泻、六气、十二经及随证用药之法,立为主治秘诀心法要旨,谓之《珍珠囊》,诚《灵》《素》之羽翼也。后人翻为韵语,谓之东垣著者,谬矣。惜乎止论百品,未及遍评,或者贵精不贵多乎?元真(21)定李杲,祖洁古《珍珠囊》,增以用药凡例、诸经向导、纲要活法,而著《用药法象》,有青出于蓝之意。补医学教授王好古著《汤液本(22)草》二卷,取《本草》及张仲景、成无己、张洁古、李东垣之书,间附己意,亦《本草》之附庸欤。朱震亨因寇氏《衍义》之义而推衍之近二百种,多所发明,胡粉之为锡粉,胡亦泥于旧说乎?昭代(23)(24)嘉靖末,祁门医士陈嘉谟依王氏《集要》部次集成,每品具气(25)味、产采、治疗、方法,创成对语,便于诵习,名曰《蒙筌》,诚称其实。楚府奉祠蕲州李时珍,著《本草纲目》五十二卷,列为一十六部,部各分类,类凡六十,标名为纲,列事为目,增药三百七十四种。其搜罗百代,访采四方,尊为本草之大成,当无愧也。天启时,(26)海虞缪希雍,取《本草纲目》,节其紧要者,著《本草经疏》□卷,诠次有功,亦晚近之师匠也。(27)

如黄帝时臣桐君《采药录》二卷,魏·吴普著《吴氏本草》一卷,唐·郑虔著《胡本草》七卷,竟已失传。李当之著《李氏药录》三卷,仅散见吴氏、陶氏本草,皆足惜也。

又如唐·孙思邈《千金食治》,同州刺史孟诜著《食疗本草》,张鼎又补其不足者八十九种,并旧为二百二十七条,凡三卷。南唐陪戎副尉、剑州医学助教陈士良,著《食性本草》十卷。元海宁医士吴瑞,著《日用本草》八卷。明正德时,九江知府江陵汪颖著《食物本草》二卷,盖厘东阳卢和之旧本而成也。嘉靖时,京口宁原著《食鉴本草》,皆切于饮食,本《周礼·食医》之义而撰述。古惟有淮南王《食(28)医》一百二十卷,崔浩《食经》九卷,竺宣《食经》十卷,《膳馐养疗》二十卷,昝殷《食医心鉴》三卷,娄居中《食治通说》一卷,(29)陈直《奉亲养老书》二卷,并有食治诸方。此其流亚,不可废(30)也。他如洪武初,周宪王著《救荒本草》四卷,乃念旱涝民饥而设。宣德中,宁宪王著《庚辛玉册》二卷,以备丹炉学者留供淹博,胡可少乎?

至如唐·兰陵处士萧炳,取本草药名上一字,以平、上、去、入四声相从,以便讨阅,著《四声本草》四卷。润州医博士、兼节度随军杨损之,删去本草不急及有名未用之类,著《删繁本草》五卷。宋哲宗元祐中,阆中医士陈承,合《本草》《图经》二书为一,间缀数语,著《本草别说》。明洪武时,山阴徐彦纯,取张洁古、李东垣、王海藏、朱丹溪、成无己数家之说,著《本草发挥》三卷。弘治中,礼部郎中慈溪王纶,取本草尝用药品及洁古、东垣、丹溪所论序例略(31)节,著《本草集要》八卷。嘉靖中,祁门医士汪机,惩王氏《集(32)要》不收草木形状,乃削古本草上中下三品,以类相从,菜谷通为草部,果品通为木部,并诸家序例,编二十卷。皆不能有所发明,零星臆度,存而不论可也。

嗟夫!昆虫草木至繁,虽历代群贤穷收博采,亦未能尽。学者洵(33)能熟读深思,由博反约,则于用药救生之道,庶几不负先贤,于医之道,思过半矣。君臣佐使论

药之为用,固取于精专,以见直入之功;亦贵乎群力,更见相须之妙。此君臣佐使之所自立也。如《神农本经》名例,上药一百二十种为君,主养命以应天;中药一百二十种为臣,主养性以应人;下药一百二十五种为佐使,主治病以应地。陶弘景曰:上品药性,势力和厚,不为速效,岁月尝服,必获大益,病既愈矣,命亦兼申,天道人(34)育,故曰应天,一百二十种者,当谓寅卯辰巳之月,法万物生荣时也;中品药性,祛患为速,人怀性情,故曰应人,一百二十种,当谓午未申酉之月,法万物成熟时也;下品药性,专主攻击,倾损中和,疾愈即止,地体收杀,故曰应地,一百二十五种,当谓戌亥子丑之月,法万物枯藏时也。故从《神农本经》及陶氏《别录》,历代诸大家所增补,择其精要,熟读而深思之。然后每治一病,必求君臣佐使,以相宣摄合和宜。论其大法,则一君二臣三佐五使,又可一君三臣九佐(35)(36)使也。陶又曰:用药犹如立人之制,多君少臣,多臣少佐,则气力不周。然检仙经世俗诸方,亦不必皆尔。大抵欲求益气轻身、延年不老,养命之药则多君,取其气味冲和,而无偏胜;欲求以寒胜热、以热胜寒,渐能除病,养性之药则多臣,取其气味稍偏而易入;欲求(37)功成顷刻,反掌成事,疗病之药则多佐使,取其专主攻击而足恃也。犹依本性所主,而复斟酌之。上品君中,复有贵贱;臣佐之中,亦复如之。所以门冬、远志,别有君臣,甘草国老,大黄将军,明其优劣,皆不同秩。陶为此说,以上、中、下三品,分君臣佐使也。而岐伯则曰:方制君臣者,主病之谓君,佐君之谓臣,应臣之谓使,所以明善恶之殊贯。故李东垣曰:凡药之所用,皆以气味为主,补泻在(38)味,随时换气。主病为君。假令治风,防风为君;治寒,附子为君;治湿,防己为君;治上焦热,黄芩为君;中焦热,黄连为君。兼见何证,以佐使药分治之,此制方之要。本草上品为君之说,各从其(39)宜耳。在张元素又曰:为君者最多,为臣者次之,佐使者又次之。药之于证,所主同者,则各等分。此又以药之多寡为君臣,亦非(40)合论。乃知宗李说为是。药犹兵也,武王之八百国,不觉其多;(41)昆阳、淝水之数千,亦不为少。发踪指示,存乎其人。奈何区区于名数,而议方之工拙也哉!药有真伪论

草木昆虫,产各有地,失其地,则性味异,而优劣判矣。或一本而根梢有异,或一味而咀不同。岂可指鹿为马,徒取充笼;认鲁为鱼,漫夸具眼,致令奇方圣剂,介于效与不效之间,可不惜乎!如人参古推上党,今则更推清河。川西之当归,彰明之附子,雅州之黄连,济州之半夏,华州之细辛,杭州之麦冬,怀庆之地黄,苏州之薄荷,甘州之枸杞,於潜之白术,松江之天花粉、地骨皮,嘉定之荆芥,江右之抚芎,蕲州之白花蛇,阿井之阿胶;又如东壁土、冬月灰、半天河水、热汤、浆水之类,皆有一定而不易之理。今之医者,粗晓方书,不识药物,惟求诸市肆。市人又不辨究,皆买之商贩。采取之家,传习造作,真伪好恶,并皆莫测。螵蛸胶于桑枝,蜈蚣朱足令赤;以(42)虺床当蘼芜,以荠苨乱人参;松黄和蒲黄,樟脑杂龙脑;古圹灰云死龙骨,苜蓿根为土黄芪;麝香捣荔核搀,藿香采茄叶杂;煮半夏(43)(44)为玄胡索,盐松梢为肉苁蓉;草仁充草豆蔻,西呆代南木香;熬广胶入荞面作阿胶,煮鸡子及鱼枕为琥珀;枇杷蕊代款冬,驴脚胫作虎骨;松脂混麒麟竭,番硝和龙脑香。巧诈百般,甘受其侮。商贾贪什一之利,援有实无;医者昧玄黄之辨,以甲代乙;病家不察,贸贸从事,服之不惟无益,而且害之。谚云:卖药者两眼,用药者一眼,服药者无眼。信哉!余每见通都大邑,药肆之中,莫不百货骈集,名动一时。病者或百计凑补,奔走购药,以求愈病。而肆中与药不真,轻者重,而重者至死。医者与病者,反各疑于服药之未多。嗟乎!幽冥沉冤,谁之咎乎!医者宜日夜讲求真伪之理,则不为市人所欺,不负病人之望矣!药 论

医道降为贱工,其间颠倒错乱,诚不足怪。至于药料之真伪精粗,药性之补泻转变,亦当少为留意。譬之将兵者然,曰精骑三千,足敌(45)君羸卒十万。三千非十万之敌,而强弱调度之不同,则胜败立(46)见。其故何哉?曰审与不审已耳。其粗疏莫辨,可供拊掌,略举数端,而后知其非不欲审,盖不知审也。药而至乎不知审,则将何以用药哉?

夫豨莶去风,大有殊功,而近时依方修制,九蒸九晒,服之经年罕效。至疑之者曰:岂制法未尽善欤?抑道地不得其宜欤?不知蜀地土深水厚,豨莶茎方花白,方者金之形,白者金之色,故味厚力雄,九蒸九晒者,正以杀其势也。肝为风木之脏,木旺风淫,藉豨莶禀金精之气以制肝木,犹畏过猛,蒸晒者,如使贪使诈,必用驾驭之法耳。若产江浙者,茎渐圆而色纯黄。黄者,土之色,土性迟缓,乃仍用古法,至精华尽去,惟存糟粕。是驱弱卒而使斗,又先饥疲之,而且缚其手足,是以卒予敌也,望其克敌可乎?如此类者,昧于变通之法也。

人参,《本经》谓其微寒,《别录》谓其微温,使人莫所适从。调停者曰,寒不甚寒,故曰微寒;温不甚温,故曰微温。此但为微字训诂,而寒与温之二义,了无着落。不知人参生用则寒,焙用则温,犹之生地、熟地也。生地但能凉血,熟地稍温,更能补肾也。故吐血剂中不妨生用,存其阳中之阴,与麦冬、五味以滋化源;脾胃虚寒剂中必经焙熟,以发阳中之阳,与芪、术、升、柴以建立中气。人参本质何有寒热之分哉!如此类者,昧于分别之法也。

阿胶,用阿井水熬成,阿井乃济水伏流,其性趋下,寒重而沉。凡有浊水,取阿井水搀和搅之,则浊者可清,故治瘀浊及逆上之痰也。治吐衄者,血得火则轻而上浮,故治以重而下沉之品。先儒皆谓济水性下劲疾,故能入河穴地,流注显伏。东阿亦济所经,取其井水煮胶,谓之阿胶,人服之下膈疏痰。因济水伏流绝河,乃物理之常也。《本经》惟用牛皮同煎,后人用乌驴皮,取乌色属水,以制热则生风之义。(47)而阿地之人神其说,谓驴偶食仙草,变而为黑,皆不足听也。初时内府但入药局。至宣德间,宫婢数千尝苦风沙绕鬓,有谓用阿胶清水浸化,女人掠发,光润可鉴,至暮自解,故昼夜监造,以供内用,而民间不可常得矣。以至肆中真者绝迹,而医人之与济水远者,亦莫辨也。近之赝物百出,大概曰以酥脆明朗者为上。其脆非若燥脆之脆,乃胶之浮于上者,其质最清而细,故一拍可断。其实脆中仍带滋润,苟以指爪掐之,诚有相入之势。非若他水煎者之燥而脆,以指爪掐之,则坚拒而不入也。有喜绿色者,则投以茶子;有喜其紫色者,则投以紫草;有喜其明亮者,则和以麻油;有喜其黑者,则加以煤黑;有嫌其过燥者,则杂以猪皮。凡求真者,终不胜作伪者之巧。至目力有时而穷于是,阿胶之功诎矣。今时宫婢不用。阿胶熬煎甚易,大约井水驴皮至路口,货重地滑,有买前失后失者,立时开剥,则气血十担,驴皮一张,可藉之为功。病倒者,自救不暇,何能及人?桑柴火三昼夜,可得胶五六斤,则所费无多。古方四物汤等药,亦不必投。盖所资者,妙在阿井之水,因病配药,尤为活法。奈何医者,对之茫然,遇病家相质,辄支吾妄语。如此类者,昧于考究之道也。

麻黄,中空体轻,以其入肺,为发汗之要药。然连根节用之,又能止汗。丹溪以人参与之同用,谓之一散一补,其中妙用有如走珠。凡寒邪入肺,失于表散者,经年咳嗽,百药无功,自非麻黄,终难搜逐。即虚痨咳嗽,火浮于肺,带节麻黄用麦冬、贝母收功。何以畏之如鸩!徒用桑皮、枳壳,肺经愈泻愈虚,邪反乘之,盘踞致嗽而失音,死者比比。方中一见麻黄,必变色而起。何不取丹溪之意,一再思之?盖麻黄非桂枝、羌、防、葱、姜佐之,断不发汗。即真伤寒者,头疼发热,恶寒而无汗,以麻黄为君,桂枝为臣,谓之麻黄桂枝汤,则能发汗,此无汗欲其有汗也;真伤风者,头疼发热,恶寒而有汗者,以桂枝为君,麻黄为臣,谓之桂枝麻黄汤,则能止汗,此有汗欲其无汗也。麻黄之可散可补,协力呈能,固燎然明白,何所致惊!如此类者,昧于通融之理也。

银州柴胡,别为一种,五疳痨热,非此不除。即男女一应痨热,亦所必用,不独肥儿丸奉为神丹也。凡退热之药,味必苦寒,重则栀、连、知、柏,轻则花粉、黄芩,未有不伤胃减食。惟银柴胡味甘性凉,(48)甘先入脾,凉能退热,多用无损中州。时珍曰:银州即今延安府神木县,五原城是其废迹,所产柴胡长尺余而微白且软,北地所产亦如前胡而软,今人谓之北柴胡是也。若治五疳痨热者,产银州之西畔。(49)此药气香直上云间,多引白鹤、绿鹤飞翔其上,过往闻者皆为气爽。根如桔梗、沙参,粗与笔管相似,其色黄中带绿,屈之柔软,质嫩味甘,方为佳品。因其退热除蒸,有类柴胡,故亦以柴胡名之,而土人特加一银字以别之。误认北柴胡即银柴胡者,乃加一软字。不知软者,对南柴胡之强硬者而言,不可混指为银柴胡也。南柴胡价贱,北柴胡来亦无利,乃致肆中绝迹。惟粗软之银柴胡,其价数倍,贩者尝集。时珍云:南土所产,不似前胡,正如蒿根强硬,不堪使用。将亦未明南北之用欤!南柴胡气味俱轻,阳也,升也,苦而微温,故伤寒少阳证中用之发散表热;银柴胡气味俱重,阴也,降也,甘而微寒,故疳痨证中用之清解里热。《经疏》谓《本经》并无二种之说,功用亦无分别,但云银州为胜。则知其优于升散,而非除虚热之药。总之,不明银州柴胡实有二种,细而软者为升散,粗而软者为滋润。故《衍义》谓《本经》并无一字治痨者,指南柴胡而言;《日华子》谓补五痨七伤者,正指银州柴胡言也。如此类者,昧于体认之功也。

药有宜忌,如地黄、何首乌之类,皆忌铁器,人所共知。而人参价重力弘,富贵者旦暮资食。然曰生用宜咀,熟用宜隔纸焙之,并忌铁器,乃医者反无一言及之。今从辽阳归者,始知以铁器掘参,(50)则余根腐烂。故有诗曰:峒边削木劚参苗。其忌铁固昭然可证矣。如此类者,昧于轻重之道也。

地黄,得地之坚凝,合土之正色,为纯阴之品。故非太阳与烈火九蒸九晒,则无以转阴为阳,故即当用熟地矣。犹须用姜酒炒之,正畏其泥膈也。今人用熟地,畏其性滞,用竹沥制之。曰取竹沥之快利,熟地无泥膈之虞。可为捧腹。姜酒性热而行,故以制地黄之滞。若竹沥则性大寒,用之中风剂中,犹仗姜汁为佐,则能通行经络,如同熟地则助其寒矣,又焉得使熟地之不泥膈乎?如此类者,昧于佐使之用也。

桂附能引龙雷之火下行,谓之从治之法,诚有捷效。若肾水已竭,脉极细数,口中黑胎,食即咽痛,小便如血,故龙雷之火,无所依附,势乃燎原,立见自焚,即与滋阴,实已无及。况可更投桂附,厝火于(51)积薪之下乎!侥幸万一,速人死亡,心粗胆大,强辨饰非,幽有鬼神,讵无报应?如此类者,昧于审察之机也。

郁金出大秦国,色鲜黄而味极芳香,故古诗曰郁金香也。如播州蛮洞所产,形扁而色黄,气虽不香,犹可暂用。近名广郁金者,形圆而辣,了无香气。庸流以其价贱,乐于自欺,曰:吾常买郁金疗病矣。未尝责其效也,屡用不休。岂知真气日耗,必增咽干舌苦,气未开而病愈危。如此类者,昧于真伪之辨也。

白术产於潜县者,由山罅土少,故术体瘦小,其大如钱,故谓之金钱术。土人采之,当头剖开七八分,以便晒干。而下连一蒂,长一二寸者为真。因山中受云雾之气居多,故味甘气温而香,大益脾胃。乃嗜利者分种置之平田,壅以菜饼诸粪,则大至数两,味劣气浊,服之胀闷。更有割大术旁生之节,形如钱许,以充金钱术。不知金钱术,上虽两分,而下实连蒂,不如割者之止见其半面也。如此类者,昧于地力之肥瘠也。

肉桂生广西浔州者良,味甘气香,而质不甚厚。产交趾者,厚至寸许,尝之则辣而不甘,亦鲜香气,其功远逊。不知者,徒喜质厚,见浔产,反疑其薄。夫药曰气也,曰味也,舍之而不论,此何意哉!桂岭必无杂树丛生,以木得桂而枯也。一老医谬曰木得桂而和,枯之义无出。不知和者,指其能宣导百药,通血脉,止烦出汗,调其血而汗自出。谓之和也固可,而枯之义实不可废。南唐后主嫌阶砌生草,有请以桂屑置砌间,草遂不生。岂非枯之可证乎!桂心、肉桂,功用(52)相同。盖肉桂乃近根之最厚者,桂心乃括去外之粗皮,并去内之浮膜,故曰心也。今人仅去其外,而存其内,便失心字之义。如此类者,昧于连脱之故也。

以上数端,乃日用常行之事,而比比竟不之察。故复赘之于上,固不满智者之一笑也。【注释】

(1)立极:树立至中至正的纲纪准则。宋·朱熹《中庸章句序》释《尚书·洪范》“皇建其有极”,曰:“盖自上古圣神继天立极,而道统之传有自来矣。”极,中也。“皇建其有极”,唐·孔颖达疏:“极,中也。”

(2)区畛(zhěn诊):原作名词,指区域界限,此指分类辨别,与“分别”为对文。畛,界限,区分。《庄子·齐物论》:“请言其畛:有左有右,有伦有义,有分有辩,有竞有争,此之谓八德。”

(3)籍:原作“藉”,诸本同,据文义改。

(4)炮:原作”,《辨药指南》同。据道光本、文华馆本及《雷公炮炙论》改。

(5)显庆:即唐高宗李治的年号(656~661)。

(6)玉石草木……十一部:按《新修本草》的分类当为“玉石、草、木、禽兽、虫鱼、果、菜、米、有名无用”九部,无“人”部。

(7)新本草:即指《新修本草》。

(8)开元:即唐玄宗李隆基的年号(713~741)。

(9)沉:《辨药指南》《续修四库》同,道光本、文华馆本、郁文书局本作“漏”。

(10)解纷:原作“解分”,诸本同,据《证类本草》所引《(嘉祐)补注所引书传》改。

(11)尝:道光本、文华馆本、郁文书局本作“常”。“尝”通“常”。《史记·滑稽列传》:“宗室置酒,髡尝在侧。”后文“尝用”、“贩者尝集”、“岁月尝服”同。

(12)肃代:当指唐肃宗、唐代宗。

(13)开宝六年:此即973年,开宝为宋太祖赵匡胤年号。

(14)志:原缺,据道光本、文华馆本、郁文书局本、《辨药指南》及《证类本草》所引《嘉祐补注总叙》补。

(15)校:原作“挍”,俗体字,此处可能是避明熹宗朱由校讳,《正字通》:“明末避熹宗讳,校省作挍。”《康熙字典》:“按经史校、挍互用,义亦相通。”此据道光本改。下“校理”、“校修”同。

(16)李昉:原作“李助”,诸本同,据《证类本草》所引《嘉祐补注总叙》改。

(17)仁宗嘉祐二年:此指宋仁宗嘉祐二年,即1057年。

(18)唐永徽故事:指唐高宗永徽年间修《新修本草》撰《药图》、《图经》事例。见本论前说“别为《药图》二十五卷,《图经》七卷”。唐·孔志约《唐本序》曰:“丹青绮焕,备庶物之形容。”“撰本草并图经、目录等,凡成五十四卷。”永徽,唐高宗年号。

(19)寝陋:容貌丑陋。寝,矮小丑陋。《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武安者,貌寝,生甚贵。”集解引韦昭注:“寝,短小也,丑恶也。”

(20)该:尽备,完备。《孔子家语·正论解》:“夫孔子者,圣无不该。”

(21)凡:原作“几”,形近而误,据道光本、文华馆本、郁文书局本及《辨药指南》改。:《》。

(22)本草指神农本草经

(23)昭代:政治清明之朝代的美称,常指本朝,李延昰以明朝遗民自谓,故有此称。唐·崔涂《问卜》:“不拟逢昭代,悠悠过此生。”

(24)王氏集要:指明代王纶所撰《本草集要》。王纶(1453—1510),字汝言,号节斋,慈溪(今属浙江)人,出身官宦,明成化二十年(1484)进士,历任主客员外郎、参政、布政使、都御使等职。取《证类本草》之要编撰而成《本草集要》,共八卷,书成于弘治七年(1494)。另撰有《明医杂著》《医学问答》等书。

(25)法:《辨药指南》同,道光本、文华馆本、郁文书局本作“制”。

(26)□卷:道光本、文华馆本、郁文书局本无“卷”字,《辨药指南》作“八卷”。缪希雍《神农本草经疏》实为“三十卷”。

(27)普:原作“晋”,诸本同,形近而误。据《本草经集注序》六朝写本改。

(28)宣:《辨药指南》《续修四库》作“喧”。

(29)卷:《辨药指南》同,道光本、文华馆本、郁文书局本作“本”。

(30)周宪王:诸本同,此处当为周定王朱橚。

(31)惩:苦于。

(32)古:原作“玄”,《辨药指南》《续修四库》同。文义不合,据道光本、文华馆本、郁文书局本改。

(33)洵:原字不清,似作“恂”,今从道光本、文华馆本、郁文书局本及《辨药指南》改。洵,诚然。

(34)人:通“仁”。仁爱。《吕氏春秋·举难》:“故君子责人则以人,责己则以义。”俞樾《平议》:“下‘人’字当读作‘仁’。责人则以仁,与下文自责则以义正相对。”

(35)多:此前原衍“君”,据道光本、文华馆本、郁文书局本及《本草经集注序》六朝写本删。:、、“”。

(36)佐此后道光本文华馆本郁文书局本有使

(37)顷:原作“倾”,据道光本、文华馆本、《辨药指南》及文义改。

(38)换:原作“唤”,据道光本、文华馆本、郁文书局本、《辨药指南》《续修四库》改。

(39)使:原无,据道光本、文华馆本、郁文书局本及文义补。

(40)武王之八百国:典出《史记·周本纪》,曰:“(武王)九年,武王上祭于毕。东观兵,至于盟津……是时,诸侯不期而会盟津者八百诸侯。”指人数众多。这里比喻药味数多。

(41)昆阳淝水之数千:分别是指昆阳之战、淝水之战,皆为古代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争。昆阳之战是“新莽”(由王莽建立的新政权)与绿林农民起义军为主体的刘玄汉军于昆阳(今中国中部河南省叶县)发生的战争,公元23年(地皇四年,更始元年),太常偏将军刘秀(后为光武帝)为主以数千人打败王莽军数十万,见《后汉书·刘秀传》。淝水之战,公元383年东晋时期北方统一政权前秦向南方东晋出兵,于淝水(今安徽省寿县的东南方)交战,最终东晋仅以八万军力大胜八十余万前秦军。原指以少胜多,这里借指药味数少亦可治病。

(42)虺床:即蛇床。《本草纲目·草三·蛇床》第十四卷:“蛇虺喜卧于下食其子,故有蛇床、蛇粟诸名。其叶似蘼芜,故曰墙蘼。《尔雅》云:盱,虺床也。”

(43)草仁:即草果仁,为姜科植物草果的成熟干燥果实,与草豆蔻功效相近。《本草求真》:“草果与草豆蔻,诸书皆载气味相同,功效无别,服之皆能温胃逐寒。然此气味浮散,凡冒巅雾不正瘴疟,服之直入病所而皆有效。”

(44)西呆:《辨药指南》《续修四库》同,道光本、文华馆本、郁文书局本作“番白芷”。

(45)精骑三千……羸卒十万:典出于《北齐书·列传第十六·孙搴传》,曰:“搴学浅而行薄,邢邵尝谓之曰:‘更须读书。’搴曰:‘我精骑三千,足敌君羸卒数万。’”

(46)拊掌:原指拍手,此指表示愤慨或慨叹之意。

(47)阿:原无,据道光本、文华馆本、郁文书局本补。

(48)州:《辨药指南》《续修四库》同,道光本、文华馆本、郁文书局本作“和”。

(49)翔:原作“勤”,据道光本、文华馆本、郁文书局本、《辨药指南》及《雷公炮炙论》改。

(50)劚(zhú竹):用同()”。原意为大锄,引申为掘、砍,此处指挖掘。

(51)厝(cuò错)火于积薪之下:将火置于积柴之下,指潜伏着极大危机。《汉书·贾谊传》:“夫抱火厝之积薪之下,而寝其上,火未及燃,因谓之安。方今之势,何以异此!”后常以“厝火积薪”比喻暗伏危机。厝,措置。

(52)括:道光本、文华馆本、郁文书局本作“刮”。“括”通“刮”。《五十二病方·加(痂)》:“干痂:冶蛇床实,以牡彘膏,先括加(痂)溃,即傅而□□。”卷 一药母订例

书有字母,诗有等韵,乐有音律。圣人之虑其终,必先严其始。(1)至于药理渊微,司命攸系,若无根据,何以详悉其义,而时措皆宜。但上古论药,或云本草,或云药性,捆载八十余种,大法虽具,犹未精悉。赖有汉、唐、宋、元历代医宗,渐次建法。然又散载诸书,未(2)获总集,订为规范,坐令议药者,悉皆悬断遥拟,无怪乎其多舛错也。今辑诸贤确论,考成药母,为辨药指南。药品化生之义,发源于此。

药之命名,俱有意义,或以体,或以色,或以气,或以味,或以形,或以性,或以能,或以力,或以地,或以时。惟格物者,先能辨此,则药之义理,思过半矣。

每药一品,须分八款,更有次序。曰体,曰色,曰气,曰味,此四者,乃天地产物生成之法象,必先辨明,以备参订;曰形,曰性,曰能,曰力,此四者,藉医人格物推测之义理,而后区别,以印生成。按此八法,交相详辨。庶不为古今诸书所误,以淆惑药理。列法如下:辨药八法【体】燥、润、轻、重、滑、腻、干;【色】青、红、黄、白、黑、紫、苍;【气】膻、臊、香、腥、臭、雄、和;【味】酸、苦、甘、辛、咸、淡、涩;【形】阴、阳、木、火、土、金、水;【性】寒、热、温、凉、清、浊、平;【能】升、降、浮、沉、定、走、破;【力】宣、通、补、泻、渗、敛、散。

上八款,当验其体,观其色,嗅其气,嚼其味,是定法也。然有不能嗅其气,嚼其味者,须煎汁尝之。惟辨此四者为先,而后推其形,察其性,原其能,定其力。则凡厚薄、清浊、缓急、躁静、平和、酷锐之性及走经、主治之义,无余蕴矣。

体质所主【根】主升。与苗同。【梢】主降。与尾同。【头】主补中守。与身同。【茎】主通。【叶】属阳,发生,主散,性锐。【花】属阴,成实,主补。(3)【子】主降,兼补,能生长。(4)【仁】主补,能生,润利。【蒂】主宣。【皮】能降火,主散表。【肉】主补。【汁】主润利。【大】性宽缓。【中】性猛。【小】性锐。【细】性锐。【尖】性锐。【通】能行气。【薄轻】能升。【厚重】能降。【干燥】能去湿。【湿润】能去燥,主补。【滑腻】能利窍。【油】能润燥。

五色所主

青色主肝,红色主心,黄色主脾,白色主肺,黑色主肾。

五色所主,中有玄理,当知脏腑禀受,乾父坤母,腑属阳象天,(5)(6)脏属阴象地。天垂五气,地布五行,故有气色、行色之别。五腑(7)受父气色,五脏禀母行色。但父气色相同,惟母行色稍异,须验药体之色,配合脏腑。则攻邪补益之法,方得其宜。

胆腑属【风】色青,肝脏属【木】色青,木禀母水黑色,由黑化乎紫,故木色多紫。

小肠腑属【热】色红,心脏属【火】色红,火禀母木青色,故火色中青。

胃腑属【湿】色黄,脾脏属【土】色黄,土禀母火赤色,故土色多赤。

大肠腑属【燥】色白,肺脏属【金】色白,金禀母土黄色,故金色多黄。

膀胱腑属【寒】色黑,肾脏属【水】色黑,水禀母金白色,故水色多白。

须先明脏腑之色,以为用药配合。阅诸名方,古人良有深意。如犀角地黄汤,用地黄、黄连、黄芩清胃,配黄色也;丹皮、赤芍清脾,配赤色也。如沙参黄芪汤,用沙参、桑皮清大肠,配白色也;黄芪、甘菊清肺,配黄色也。用青龙汤主治少阳胆腑,配青色也。用白虎汤主治阳明大肠经,配白色也。体会古人之义,类推药色,入脏走腑,补母泻子,无不合法。

五气所入【膻】气入肝。【臊】气入心。【香】气入脾。【腥】气入肺。【臭】气入肾。

五气所能(8)

香能通气,能主散,能醒脾阴,能透心气,能和合五脏。

上列膻、臊、香、腥、臭,此为体气。更有性气,为厚薄、缓急、(9)躁静、猛烈、酷锐是也。如人身有先天虚无之气,有后天米谷之气,所以药品亦有性气、体气之分。

五味所入

酸入肝,苦入心,甘入脾,辛入肺,咸入肾,淡入胃。

五味所走

酸走筋,苦走血,甘走肉,辛走气,咸走骨。

五味所养

酸养筋膜,苦养血脉,甘养肌肉,辛养皮毛,咸养骨髓。

五味所主

辛主散,甘主缓,淡主渗,酸主收,苦主泄,咸主软,滑主利,涩主敛。

五味所能

凡药品之功,专在于味。一味之中,又有数能。如升降浮沉、定守走破之类。良工用药制方,错综变化之妙,全藉乎此,尤宜详悉。【辛】能散结,能驱风,能横行,能利窍,能润燥。【甘】能缓急,能上行,能发生,能润肠,能补气,能补阳。【淡】能渗泄,能利窍,能下行。【酸】能收缓,能收湿,能敛散,能敛热,能束表,能活血。【苦】能坚脆,能燥湿,能直行,能降下,能涌泄,能去垢,能解毒,能开导,能养血,能补阴。【咸】能软坚,能凝结,能沉下。【滑】能利窍,能养窍。【涩】能收脱。

五味所宜

肝宜食甘,心宜食酸,脾宜食咸,肺宜食苦,肾宜食辛。

五味所禁

肝病禁辛,心病禁咸,脾病禁酸,肺病禁苦,肾病禁甘。

肝病无多食酸,筋病无多食酸,酸多则肉病。

心病无多食苦,血病无多食苦,苦多则皮病。

脾病无多食甘,肉病无多食甘,甘多则骨病。

肺病无多食辛,气病无多食辛,辛多则筋病。

肾病无多食咸,骨病无多食咸,咸多则脉病。(10)

药之阴阳,属形款内

气属【阳】,气厚为纯阳,气薄为阳中之阴。

味属【阴】,味厚为纯阴,味薄为阴中之阳。内甘淡二味,其性有凉有寒者,又属阴,更宜分辨。

辛甘淡属【阳】。

酸苦咸属【阴】。【阳】则升浮。清阳为天,出上窍,发腠理,实四肢。【阴】则沉降。浊阴为地,出下窍,走五脏,归六腑。

考究药理,须有次序,由粗入精,故形之一款,列为第五。如体润有水,色赤有火,气香有金,味甘有土之类。此先贤略而未备,余不敢妄作,姑存五行之理,以俟后贤参入。

药性清浊

性凉为【清】,气味俱轻。薄淡者,为清中清品。

性温为【浊】,气味俱重。厚浓者,为浊中浊品。如沙参、石斛、甘菊、山药、扁豆之

清中清品,以清肺气,补助天真。类。如人参、黄芪、白术、芡实、甘草之

清中浊品,以健脾阴,荣华肤腠。类。如丹参、枣仁、生地、麦冬、紫菀之

浊中清品,以补心血,宁养神志。类。如熟地、当归、天冬、枸杞、苁蓉之

浊中浊品,以滋肝肾,坚强筋骨。类。

药性所养【温】养肝胆,【热】养心神,【湿】养脾阴,湿即濡润之品。【清】养肺气,清即性凉及轻淡之品。【寒】养肾精。

药性所主【寒】主于沉,【热】主于浮,【温】主于补,【凉】主于清。【风】主于升,【燥】主于通,【湿】主于润,【清】主于和,【浊】主于降。

药性所用

用热解表,用寒攻里。用辛甘发散,用淡渗泄,用酸苦涌泻,用咸沉下。

寒热温凉,在天则为气,在药则为性。从来本草混误为气,今已订正。能,已见气味款内,故止论力。

药力所主【宣】可去壅。【通】可去滞。【补】可去弱。【泻】可去闭。与虚同。与实同。与腻同。【轻】可去实。【重】可去怯。【滑】可去着。与干同与润同【涩】可去脱。【燥】可去湿。。【湿】可去枯。。【寒】可去与温同。实。【热】可去寒。【雄】可表散。【锐】可下行。【和】可安中。【缓】可制急。【平】可主养。【静】可制动。(11)

此古圣用药十八法,探入造化之窟。制方之义,必本于是。如云至静而能制群动,无形而能生有形。此太极玄机,藉学者深心领会,神而用之。

医家用药,如良将用兵。药品,兵也。主将练兵,必先分别武艺,区列队伍,知其膂力伎俩,可使破敌奏功。故用药品,亦须分门派类。(12)(13)(14)自方古庵微立其义,继而盛后湖始列其门,犹未详悉。余则更加参订,分气、血、肝、心、脾、肺、肾、痰、火、燥、风、湿、寒,各为一门。逐门之内,排款有序。使良工用药切当,攻邪补益,不致混淆。

稽历代明医治病神效,不在用药奇异,而在运意深远。况怪异草木,世所罕有;珍贵药石,坊多伪售,是欺世者之所为也。所以洁古老人,囊中止用百品;丹溪先生,仅用七十二味,皆寻常日用之药。(15)余悉遵诸贤稔用切要者,逐一详订。其他险异之药,皆不入论。【注释】

(1)攸(yōu优)系:即攸关、相关之意。攸,所也。

(2)悬断遥拟:指凭空臆测。

(3)生长:道光本、文华馆本、郁文书局本作“长生”。

(4)生:《辨药指南》《药品辨义》《续修四库》同,道光本、文华馆本、郁文书局本作“主”。

(5)故:此前道光本、文华馆本、郁文书局本有“人生其中”4字。

(6)行:道光本、文华馆本、郁文书局本作“形”。“行”通“形”。《老子》第二十四章“余食赘行”,清·魏源《老子本义》释为“食之余,形之赘”,又引司马光曰:“行、形,古字通用。”下“母行气”亦同。

(7)稍:原作“梢”,据道光本、文华馆本、郁文书局本、《辨药指南》《续修四库》及文义改。

(8)脏:此后道光本、文华馆本、郁文书局本有“缺膻、燥、腥、臭四气,有脱简”10字。

(9)无:《辨药指南》《续修四库》同,道光本、文华馆本、郁文书局本作“灵”。

(10)内:原作“肉”,形近而误,据道光本、文华馆本、郁文书局本改。

(11)探:《辨药指南》《药品辨义》《续修四库》同,道光本、文华馆本、郁文书局本作“深”。

(12)方古庵:明代医家,名广,字约之,号古庵,新安休宁(今安徽省休宁县)人。崇朱丹溪之学,对程充所著《丹溪心法》进行删补,著成《丹溪心法附余》二十四卷,成书于1536年。

(13)盛后湖:明代人,生平未详,辑有《行囊备用方》一卷,已佚。见《医藏书目·旁通函目》。

(14)始:《辨药指南》《续修四库》同,《药品辨义》作“分”,道光本、文华馆本、郁文书局本作“更”。

(15)稔(rěn忍):熟悉。卷 二气 药(1)鲜润。鲜青。

藿香 属纯阳,体干枯,色干苍,气青香,味甘辛,云苦,非。性温,能升能降,力行胃气,性气厚而味薄。入脾、肺、胃三经。

藿香,甘温入脾,兼辛入肺,其气芳香,善行胃气。以此调中,治呕吐霍乱;以此快气,除秽恶痞闷。且香能和合五脏,若脾胃不和,用之助胃,而进饮食,有醒脾开胃之功;辛能通利九窍,若岚瘴时疫(2)用之,不使外邪内侵,有主持正气之力。凡诸气药,独此体轻性温,大能卫气,专养肺胃。但叶属阳,为发生之物,其性锐而香散,不宜多服。

茴香气者佳。薄荷气者,乃异种薄荷,非藿香也。晒干,取叶同梗用。与豆酱同食堕胎,忌之。

香附 属阳中有微阴,体重实而小,色紫,气香,味辛重、微苦,云甘,非。性温而燥,能降,力快气,性气重而味轻。入肺、肝二经。

香附,辛主散,苦主降,用以疏气开郁,非独女人之圣药也。但女性偏滞,多气多郁,尤宜疏散耳。因气香燥,用童便制之,横行胸(3)臆间,解散痞闷。凡气郁客热,藉以降下而舒鬯也。因味辛散,乃用醋炒,佐入肝经,以理两胁及小腹痛。凡血瘀经滞,藉以行气而快滞也。若炒黑用,治淋沥及崩漏。盖因气郁,以此疏之,顺其气而血自止也。由血随气行,血药中多用之,但气实而血不大虚者为宜。若气虚甚者用之,愈损其气,燥其血矣。故血虚崩漏者,又不可用。

童便浸,一日一换,多制数遍为妙。气分中圣药。忌铁器。

乌药 属阳中有微阴,体坚实而大,色肉苍、皮黑,气雄,味辛带微苦,性温,能降,力行气,性气厚而味薄。入脾、胃二经。

乌药,气雄性温,故快气宣通,疏散凝滞,甚于香附。外解表而理肌,内宽中而顺气。以此散寒气,则客寒冷痛自除;驱邪气,则天行疫瘴即却;开郁气,中恶腹痛,胸膈胀满,顿然可减;疏经气,中风四肢不遂,初产血气凝滞,渐次能通,皆藉其气雄之功也。

米泔水浸三四日,令透方好,切片用。

厚朴 属阳中有阴,有土与火。体干,色紫,气微香,味微辛、略苦,性微温,能升能降,力泄实满,性气与味俱厚。入胃经。

厚朴,性味辛温,能散去寒湿之邪;带苦,能降泄肠胃之实。因脾胃恶湿,以此燥之,专平胃气,主泻中焦壅滞。若胸腹胀满,郁而不散,食积于胃,羁而不行,非此不能条达舒畅,故用治痞闷嗳气、吞酸嘈杂、呕吐。同解散肌表之药,却卫气有余;助分理阴阳之剂,清大肠多阻。但泻而腹痛有积滞者,用之为宜。若暴泻如水,滑泻无度者,肠胃已虚,忌此辛散。

厚而色紫者佳。去粗皮用。忌豆同食,食之动气。云苦辛,非。

大腹皮 属阴,体轻枯,色苍,气和,味微咸,性凉,云温云寒者,皆非。能升能降,力消胀肿,性气与味俱淡而薄。入肺、脾、胃、大小肠五经。(4)

腹皮,皮主走表,故能宽胀;味咸软物,故能消肿。体质轻枯,轻可去实,用此疏通脾肺之郁;气味淡薄,淡主渗泄,用此畅利肠胃

(5)之滞。若皮肤浮肿,若脚气胀痛,若胎气肿满,若鼓胀之阴阳不能升降,独此为良剂。丹溪常用之。或疑为有毒,或轻为贱物,皆非其意矣。

腹皮树多栖鸩鸟,恐染鸩毒,宜以酒洗,或以盐汤净,晒干用。

木香 属阳,体重而坚,色苍,气香窜,味辛而微苦,性热,能升能降,力调诸气,性气与味俱厚。入肺、脾、肝三经。

木香,香能通气,和合五脏,为调诸气要药。盖诸气郁,皆属于肺,故上焦气滞用之,为金郁则泄之也;中气不运,皆属于脾,故中焦气滞用之,为脾喜芳香也;大肠气闭则后重,故下焦气滞用之,为塞者通之也。以此治痞闷嗳气、水肿腹胀、痢疾脚气,皆散滞调气之功。但辛香属阳,阳则升浮,如中焦、下焦结滞,须佐槟榔坠之下行。因性香燥,同黄连、黄芩治痢疾,同黄柏、防己治脚气,皆藉寒(6)药而制其燥,则用斯神矣。若怒气拂下攻冲,遍身作痛,以此使肺(7)气调,则肝气自伏。若肝气郁致胁肋小腹间痛,同青皮疏之,令肝气行,则血顺痛止。惟痘疮实者,忌用。

用广木香,体重实如枯骨而坚、嚼之粘牙者良。临煎切入,勿使隔久,恐香气散,无力。

槟榔 属阳中有阴,体重实,色紫花纹,气和,味辛苦,性温,能沉,力破结滞,性气轻而味厚。入肺与大肠二经。

槟榔,体重而实,味厚而沉,沉实主降,专坠诸药,以导中焦、下焦结滞之气也。故能逐水气,消谷食,除痰癖,削积块,追诸虫,攻脚气,通痢疾后重。数症之功,性若铁石,验如奔马,东垣言之详矣。但泻至高之气,较枳实、青皮尤甚,不可过服。

顶尖状如鸡心、体坚者佳。闽粤人常服,以祛压瘴气。同类顶平者,另名大腹子。云带辛,非。

桔梗 属阴,体干,色白带淡黄,气和,味苦,性凉,云微温,非。能升,力开提利膈,性气与味俱薄而轻。入肺、脾二经。(8)

桔梗是根,根主上行,且气味清薄,轻清者升,是以专入肺经,与甘草并行,同为舟楫之剂。如入凉膈散,偕硝、黄诸品,以导胸中,使不峻下;入四物汤,同归、芍等药,以治咽嗌,居于上焦,取其提载之力也。因其味苦,苦亦能发,若咳嗽喘急,为痰火之邪郁在肺中,及痢疾腹痛,是肺金之气郁在大肠,取其苦以开之也。又气味轻清,若风热壅闭,头目不清,咽痛不利,鼻塞不通,及胸膈痞满,能行上(9)行表,达窍之先剂也。倘下虚及怒气并血病、火病炎上者,断不可用。

用南产者佳。北方者味甘,但能提载,不能开散。宜辨之。

陈皮 属阳中有阴,体干大而轻,色皮黄、肉白,气香细,味辛苦,性温,能升能降,力理肺脾,性气薄而味厚。入肺、脾,兼走诸经。

陈皮留白,取其色白入肺,气香入脾,因体大则缓,缓则迟下,故主二部而和中。味辛则散,散则分解,故泄逆气而快膈。用治膈痰(10)呕逆、谷食酒毒,功在苏梗、枳壳之上。以其性温,能补肺脾,须藉监制之药用之。助参、苓暖胃,佐白术健脾,和甘草益肺,同半夏渗湿,合青皮去滞,参竹茹治呃。且辛香泄气,如目痛胁胀,盛怒(11)动气,俱忌用之。因主至高之分,故曰陈皮治高气,青皮治低气。此言大略,然亦通用。

用广产者佳。取其陈久,燥气全消。温中而不燥,行气而不峻,故名陈皮。

苏梗 属阳,体干而虚,色青,气和,味甘、微辛,性微温,能升能降,力顺诸气,性气与味俱薄。入脾、胃、肺三经。

苏梗,体质中通,通可去滞,能使郁滞上下宣行。凡顺气诸品,惟此纯良。其性微温,比枳壳尤缓。病之虚者,宽胸利膈,疏气而不(12)迅下。入安胎饮,顺气养阴;入消胀汤,散虚肿满。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