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故事与趣味(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19 15:41:51

点击下载

作者:王海林,万海霞

出版社:安徽人民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军事故事与趣味

军事故事与趣味试读:

前言

中小学生是未来的主人,未来社会需要各式各样的专业人才,这就需要我们根据自己的爱好和专长培养学习兴趣,努力使自己成为某一方面的专业人才,以适应飞速发展的社会需要。

个人兴趣是个体以特定的事物、活动及人为对象所产生的积极的和带有倾向性、选择性的态度和情绪。它是一种无形的动力,当我们对某件事情或某项活动产生兴趣时,就会很投入,而且印象深刻。兴趣对一个人的个性形成和发展、对一个人的生活和活动有巨大的影响,这种影响可以使人集中精力去获得知识,并创造性地完成自己追逐的梦想。

美国著名华人学者丁肇中教授曾经深有感触地说:“任何科学研究,最重要的是要看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有没有兴趣,换句话说,也就是有没有事业心,这不能有任何强迫。”就中学生来说,对一门课程感兴趣,会促使他刻苦钻研,并且进行创造性的思维,这不仅会使他的学习成绩大大提高,而且会大大地改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也就是说,人的兴趣不仅会在学习、活动中发生和发展起来,而且还会在认识和从事活动中产生巨大的动力,它可以使人的智力得以开放,知识得以丰富,眼界得以开阔,并会使人善于适应环境,对生活充满热情。

培养中小学生兴趣的方法有很多,自然界的万物,他们的运动和变化,人的思想,以及人所创造的一切,都是兴趣取之不尽的源泉。只要你走近去看,在你面前就会展示出一幅美丽的大自然的秘密图画,这就需要我们不停地去攀登和挖掘。

为了引导中小学生培养对各门学科的兴趣,我们特地选编了这套“中小学生趣味阅读”丛书,包括《语文故事与趣味》《作文故事与趣味》《文学故事与趣味》《数学故事与趣味》《科学故事与趣味》《军事故事与趣味》《历史故事与趣味》《动物故事与趣味》《植物故事与趣味》《艺术故事与趣味》共10册。这套丛书从不同的学科、不同的角度介绍了培养兴趣的重要性和培养这些兴趣的方式方法,并详细讲解了各个学科的名人成才故事,涉及少年儿童必须知道的许多知识领域,具有很强的系统性、实用性和现代性,是一套小小的百科全书,非常适合少年儿童阅读和收藏。

第一章 军事故事

齐军围魏救赵

孙膑是战国时期著名的军事家,年轻时曾和庞涓一起从师学习兵法。后来,庞涓当上了魏国的将军,忌妒孙膑的才能,就把孙膑骗到魏国,割掉孙膑的膝盖骨,使之成了残废。

孙膑在齐国使臣的帮助下,逃往齐国,当上了齐威王的军师。围魏救赵,就是孙膑与庞涓之间的一场战争。

战国时期,魏国率先在众多诸侯国中进行政治军事改革,国家渐渐强盛起来,并先后兼并了一些弱小的诸侯国。当时与魏国国力相当的国家,在其东部有齐国,在其西部有秦国。

公元前354年,势力强大的魏国进攻赵国,魏国将军庞涓指挥大军包围了赵国的都城邯郸。赵成侯知道自己的实力太弱,无法抵抗魏军,就将中山之地献给齐国,以求齐国派兵救援。于是齐国任命田忌为将,孙膑为军师,率军前往救援。

田忌本来打算带领军队直接去赵国与魏军作战,孙膑献计说:“我们将军队埋伏在路上,对魏国宣扬攻打襄陵,魏军知道后一定会撤下包围邯郸的兵力,回头来救襄陵。我们则在中途拦路截击,一定会取胜。”

孙膑主张采取避实击虚的灵活战术,向魏国的国都大梁进军,造成兵临城下,大军压境之势。田忌采纳了孙膑的计策。

田忌打算率兵直趋邯郸,包抄魏军后路,同赵军内外夹攻,以解邯郸之围。孙膑认为即使马上去同魏军交锋,恐怕为时已晚。

孙膑解释说:“想要解开纷乱无绪的丝线,不宜用手强拉硬扯,只能慢慢地疏理。排解打架斗殴,只能好言相劝,自己不能动手参与。解围的道理也是一样的,不能去硬碰硬,正面交锋,而应该避实击虚,即避开敌人雄实之处,攻击其虚弱的地方,自然就解了围。”

孙膑继续说道:“目前魏、赵交兵,魏军精锐几乎都在国外,魏国国内只留有一些老弱残兵,不堪一击,所以最好率齐军迅速地直奔魏国都城大梁,截断魏军的交通要道,庞涓必定会被迫放弃邯郸,援救大梁,邯郸之围不战而解。”

田忌听从了孙膑的计策,立即指挥齐军直奔大梁,切断魏军的退路,并且占据有利地形等待魏军从邯郸回师自救。

庞涓听说齐军进攻大梁的消息后,果然被迫放弃了对邯郸的围攻,率军急速回国救援。到了桂陵一带,遭到了埋伏于此的齐军的袭击。双方激战一番之后,魏军溃败,庞涓差点儿丧命。齐军成功地挫败了魏军的企图。

在战史上,把这种作战方法叫做“围魏救赵”。从此,孙膑名扬天下一步,世间争相传诵他的兵法。

赵括纸上谈兵

战国时期的赵国将军赵括,很小的时候就习读兵书,喜欢夸夸其谈。有时,就连他的父亲赵奢都很难驳倒他。但是,赵奢坚持认为赵括并无真才实学。

赵括的母亲看到儿子这样,认为很有出息,不免常常在丈夫面前夸耀。谁知赵奢却不以为然地说:“用兵事关国家安危,他却说得那么简单容易,实际上他只会纸上谈兵。将来如果赵王让他领兵,必败无疑。”

公元前260年,秦国发兵侵略赵国,赵国的新君赵孝成王派老将廉颇迎战。廉颇一看秦军太强大了,就在长平守了3年。

秦军远道而来,本想速战速决。现在,廉颇坚守不出,一时无法取胜,就派人到赵国去散布谣言,说廉颇老了,胆也小了。如果派赵括担任主将,秦军必败。

赵国的国王果然中了计,准备起用赵括做主将。大臣蔺相如和赵括的父亲都劝赵王,说赵括没有实践经验,只会纸上谈兵,万万不能作为主将。但赵王是死活也听不进去,不仅任命赵括为主将,还赏了好多的黄金、丝绸给赵括。

赵括上任之后,一反廉颇的部署,不仅临战更改部队的制度,而且撤换大批将领,使赵军战力下降。秦见赵中了计,暗中命白起为将军,王龁为副将。赵括虽自大骄狂,但他畏惧白起为将。所以秦王下令“有敢泄武安君将者斩。”

白起面对鲁莽轻敌,高傲自恃的对手,决定采取后退诱敌,分割围歼的战法。他命前沿部队担任诱敌任务,在赵军进攻时,佯败后撤,将主力配置在纵深构筑袋形阵地,另以精兵5000人,楔入敌先头部队与主力之间,伺机割裂赵军。

赵括在不明虚实的情况下,贸然采取进攻行动。秦军假意败走,暗中张开两翼设奇兵挟制赵军。赵军乘胜追至秦军壁垒,秦早有准备,壁垒坚固不得进攻。

白起令两翼奇兵迅速出击,将赵军截为三段。赵军首尾分离,粮道被断。秦军又派轻骑兵不断骚扰赵军。赵军的战势危急,只得筑垒壁坚守,以待救兵。

秦王听说赵国的粮道被切断,亲临河内督战。征发15岁以上男丁从军,赏赐民爵一级,以阻绝赵国的援军和粮草,倾全国之力与赵作战。

到了9月,赵兵已断粮46天,饥饿不堪,甚至自相杀食。赵括走投无路,重新集结部队,分兵4队轮番突围,终不能出,赵括亲率精兵出战,被秦军射杀。

赵括军队大败,40多万士兵投降白起。白起使诈,把赵降卒全部坑杀,只留下240个小兵回赵国报信,赵国上下为之震惊。长平之战,由于赵括只会“纸上谈兵”,而不从实际出发,最终导致了赵军惨败。

项羽破釜沉舟

秦朝末年,秦派兵攻打复国后的赵国。赵军不敌,退守巨鹿,被秦军包围。赵王连夜向楚怀王求救。楚怀王派宋义为上将军,项羽为次将,带领20万人马去救赵国。

宋义率领大军由彭城出发,将士们休整了几个月,现在听说要去和秦军的主力拼杀,一个个摩拳擦掌,斗志很旺。但宋义他根本就不想到城下和秦军拼命。

当他走到安阳的时候,便号令全军原地休息,这一住就是40多天,他自己每天在大帐中饮酒作乐,从不提出兵援赵的事。

项羽实在忍耐不住,便来见宋义:“救兵如救火,现在赵王危险,我们应该立即率兵渡过黄河,与赵王来个里应外合,就一定能够大败秦军!”

宋义斜着眼看了项羽一下,慢吞吞地说:“你哪里懂得兵法的妙用!我们的目标是消灭秦军,我的主意是先让秦赵拼个你死我活,我们可以坐收渔翁之利。在战场上冲锋打仗,我比不上你,要说出谋划策,你可就比我差远了。”

项羽强压着火儿没发作,怒哼哼地走出了军帐。

宋义冲着他的背影冷笑着,随即起草了一道命令,公布于全军说:“将士们打起仗来应该像虎狼那样凶猛,可谁要是不服从命令,一概都得砍头。”这显然是冲着项羽来的,叫他乖乖地服从命令。

项羽本是个火暴脾气,怎么会咽下这口气?一天早晨,他全副武装,大步跨进宋义军帐,再次要求立即出兵救赵。

宋义知道后,大发脾气,喊:“我的军令已下,难道你要以头试令吗?”

项羽大吼一声:“我要借头发令!”

宋义本是个草包,顿时吓得软成一团,项羽一剑斩下他的脑袋。将士们听说杀了宋义,都立刻表示愿意服从项羽的指挥,并拥立项羽代理上将军一职。

一朝权在手,便把令来行。项羽担任了援赵大军的主帅,下令士兵每人带足3天的口粮,然后又下令砸碎全部行军做饭的锅,把附近的房屋放把火统统烧毁。这就叫破釜沉舟。项羽用这办法来表示他有进无退、一定要夺取胜利的决心。

楚军士兵见主帅的决心这么大,就谁也不打算再活着回去。在项羽亲自指挥下,他们以一当十,以十当百,拼死地向秦军冲杀过去,经过连续9次冲锋,把秦军打得大败。秦军的几个主将,有的被杀,有的当了俘虏,有的投了降。这一仗不但解了巨鹿之围,而且把秦军打得再也振作不起来,过两年,秦朝就灭亡了。

打这以后,项羽当上了真正的上将军,其他许多支军队都归他统帅和指挥,他的威名传遍了天下。

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楚汉相争,项羽自封为诸侯的首领,刘邦被迫退驻汉中。他为了防止雍玉章邯的侵袭和麻痹项羽,放火烧毁了从关中到汉中的栈道。

公元前206年,刘邦帐下大将韩信在出兵“东征”之前,调配将士,编排队伍,操练兵马,宣布纪律,没多长时间,就训练了一支很整齐的军队。韩信就将跟汉王、萧何商议好的东征计划,告诉夏侯婴、周勃、樊哈等几个人,并嘱咐他们保密,然后分头执行任务。八月份,汉王和韩信率领大军静悄悄地离开南郑,命丞相萧何留下收税征粮,供应军饷。韩信令樊哙、周勃带领一万人马修复栈道,限期三个月完工,以便按东征的计划,大军从栈道通过。可是,栈道还没修多少,汉王兴兵东征的情报,却早已传到关中。

章邯听到汉王东征的消息,一面派人打探修栈道的情况,一面调兵遣将作拦截汉军的准备。有一天,突然传来急报:“汉王大军已经占领陈仓,向这边打过来了!”章邯还有点半信半疑,栈道并没有修好,汉军怎么能过来呐?原来,当初韩信投奔汉王时,按照砍柴老人的指点,是从小道渡过陈仓到达南郑的,这次韩信带着大军又从这条小道到达陈仓。

汉军好像从天而降,突然杀来。章邯匆忙上陈,带领军队赶到陈仓抵抗汉军,可是,怎能抵挡得住勇猛冲杀的汉军呢!章邯死伤了不少人马,急忙逃回,向司马欣和董翳讨救兵。谁知这两个人怕汉军进攻,自顾不暇,未敢发兵援助。韩信早就侦察过地形,定下攻城计划:一面派樊哙、周勃、夏侯婴进攻咸阳;一面自己赶到这边,引水灌城。章邯兵败,自知无路可走,自杀了。同时,樊哈带领的一支军队势不可挡,很快攻进了咸阳。

三秦的首领章邯自杀,加之汉军占领了咸阳,司马欣和董翳更加孤立了。秦人对“约法三章”的汉王本来就有好感,一见汉军冲杀过来,大多数士兵害怕,都不愿意抵抗了。司马欣和董翳带领军队勉强打了几仗,终因弱不敌强而告失败,不得已投降了汉王。

不到三个月的时间,三秦变成了汉王的地盘,为后来战胜项羽,建立汉朝奠定了基础。在“三十六计”中,暗度陈仓是其中一计。韩信明着修栈道,迷惑敌人,而暗地里却从小道上急行军,突降神兵,使敌人措手不及,全军溃逃。

韩信背水而战

公元前204年初,韩信和张耳率领数万汉军东征赵国。赵国闻讯,集结了20万大军,准备在井陉口迎击汉军。

赵广武君李左车主动请战,他对相国陈余说:“韩信挟渡过黄河,生擒魏王豹、夏说之余威,东征赵国,锐不可当。但并陉口虽险要之地,战车摆不成阵,骑兵列不成队,韩信若是从这里进攻,恐怕难运粮草,辎重之物势必在大军之后。”

李左车继续说到:“我率领30000精兵,抄小道断绝敌人粮草。您在这里挖深沟,筑高垒守卫,不要同敌人正面交锋。等汉军进退维谷,粮草断绝,韩信、张耳便会自取灭亡。”

李左车虽然说得条条在理,可陈余不听从他的意见,反而说:“我读过不少兵法。兵法上说,兵力比敌人大10倍,就可以包围敌人。兵力比敌人大一倍,就可以和敌人对阵。”

陈余继续说到:“现在汉军号称几万人,其实不过几千人,况且远道而来,疲惫不堪。我们的兵力超过汉军许多倍,难道还不能把他们消灭掉吗?如果今天避而不战,别人会讥笑我胆小。”就这样,陈余没有采纳李左车的正确意见。

韩信得知陈余拒绝了李左车之计后,十分高兴。于是,他立即率军前进,在离并陉口约30里处驻扎。

到了后半夜,韩信又派出2000名轻骑兵,每人带一面汉军红旗,从小路迂回到赵营的侧后方,埋伏起来,准备袭击赵营。然后,韩信再派10000人马作为先头部队,沿着河岸摆开阵势。

陈余探知韩信兵马沿河布阵,哈哈大笑说:“韩信空有虚名!背水作战,不留后路,这是自己找死!”

拂晓之时,韩信带领后队兵马,打出帅旗,大张旗鼓地向井陉口杀来,赵军立即迎战。交战后,汉军假装败退,抛掉旗鼓,向河岸阵地退去。陈余不知是计,指挥赵军拼命追击。

这时,韩信埋伏的2000轻骑兵,见赵军倾出击,立即杀入赵营,拔掉了赵军旗子,换上了汉军的旗子。赵军追得汉军退到了背靠汉水的阵地上。汉军后退无路,于是他们返转过身,一个个背水拼命死战。赵军久战不能获胜,士气开始低落。

后来,当他们忽然又发现背后自己的营垒上都插上了汉军的红旗,军心顿时大乱,纷纷四外溃逃。于是,汉军乘机前后夹攻,大破赵军。他们杀了陈余,活捉了赵王歇。

胜利之后,有军士问韩信:“兵书上说,布列阵地要右后靠山,左前临水。这次将军反而令我们背水为阵,竟然取得了胜利,这是什么战术呢?”

韩信说:“这也出自兵法,兵法上说:‘陷之死地而后生,置之死地而后存’。”

韩信解释说:“这是因为,置之死地,兵士们为保存自己生命便会拼死作战。如果留下生路,一和敌人交手,稍有不利,有的就可能逃跑。”这场战役后,人们都称赞韩信很有谋略。

刘邦巧布蚂蚁兵

楚汉相争时期,经过几场大战,刘邦终于把项羽团团围在一座山下。刘邦此时仍在担心,虽然已经围住了项羽,但项羽要是突破重围,夺渡乌江,重整旗鼓,后果将不堪设想。

夜深了,刘邦还坐在帐中发愁,连侍从送来的夜餐都忘了吃。谋士萧何进帐劝他早点休息。刘邦点了点头,正准备端碗吃饭,一看碗边上爬了一圈密密麻麻的蚂蚁。他正想发怒,忽然心中一动,想出了一条妙计。

第二天夜里,项羽带了八百多骑兵向南突围,渡过淮河,来到乌江边上,正准备上船时,忽然看到士兵正围在江边看着什么。项羽走过去,分开众士兵,只见地上亿万只蚂蚁排成粗粗的一行大字:项羽速死于此。

项羽以为这是天意要他死,再加上自己觉得无颜见江东父老。便拔剑在江边自刎了。其他兵士也一哄而散,纷纷向汉军投降。

其实,这不过是刘邦的一计。他深知项羽迷信,就命令萧何用糖稀在沙滩上写下了那几个字。蚂蚁寻味而来,全被糖稀粘上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平时要善于动脑,即便是生活小常识也可能在战争中发挥重大作用。

李牧镇守雁门关

战国末期,赵悼襄王派遣将领李牧常年防守雁门郡,以防匈奴的袭击。李牧根据对国家和人民均有利的原则,设置官员;所收的租赋都集中到官府里,以供给士兵消费;每天还要宰几头牛供士兵享用。他训练士兵骑马射箭,并设置烽火报警,派出间谍,搜集情报。

匈奴每次入侵抢掠,李牧的部队总是集合起来坚守营寨,不与匈奴作战。如此,过了数年,赵国未受任何损失。

戍边的士兵长期悠闲不打仗,每天还得到李牧的赏赐,因而,都愿意与匈奴决一死战。这时,李牧认为大打一仗的时机已经成熟。于是,他准备了经过挑选的战车,还选了好马,作战勇敢的士兵和弓箭手十万,还让当地人民漫山遍野放牧牲畜以引诱敌人。匈奴见了这种情况,又来入侵,李牧指挥部队假装败走,并且将数千人遗弃给匈奴。单于听说这一情况,大喜过望,遂率领大批部队长驱直入侵犯赵境。殊不知李牧设置了很多奇妙的阵势,展开兵力左右两翼夹击,一举歼灭匈奴兵十余万。单于仓皇逃走,在此后的十多年中,匈奴未敢再侵犯赵国的边境。

李牧驻守边关多年,只守不攻,是在积蓄力量,而匈奴人多次出征劳而无功,官兵厌倦。李牧“以逸待劳”,待时机成熟时,率军杀得匈奴单于仓皇逃命。

飞将军机智脱险

建元四年,匈奴大举入侵萧关,李广以良家子弟的身份从军抗击匈奴,因为精通骑马射箭,杀敌斩首和虏获多,做了汉朝的中郎。李广的堂弟李蔡,也做了郎官,他们都是武骑常侍。

到孝景帝初登位,李广任陇西都尉,后调为骑郎将。吴楚起兵叛乱时,李广任骁骑都尉,随太尉周亚夫反击吴楚叛军。在昌邑城下,夺取敌人军旗,立了大功,以此名声显扬。

但因梁王授给他将军印,还师后,没有给予封赏。调为上谷太守,天天与匈奴交战。

公元前129年,匈奴又一次兴兵南下,前锋直指上谷。汉军四路出击,车骑将军卫青直出上谷,骑将军公孙敖从代郡出兵,轻车将军公孙贺从云中出兵。

李广率领10000人马从雁门关出发去攻打匈奴。匈奴早就想活捉这位令他们闻风丧胆的“飞将军”,闻知李广率军来攻,便悄悄布置好埋伏,单等李广的到来。

李广率领部队同匈奴人相遇了。双方大战一场,匈奴兵很快便被杀得狼狈逃窜。李广见敌人溃逃,不知是计,想趁机一举歼灭敌人,便指挥汉军杀了过去。

突然,敌军伏兵从四面杀出,将汉军重重包围了起来。李广这才发觉中了匈奴人的埋伏,他指挥汉军左冲右突,勇猛杀敌,想杀开一条血路,突出重围。

匈奴兵也个个异常勇猛,因为他们知道,被围的汉将是李广,谁能活捉他便可升官晋爵。汉军抵敌不过,伤亡惨重。李广也负伤倒地,被匈奴人俘虏。

匈奴兵捉住李广后,大喜过望。他们见李广伤势不轻,便用绳子编成一张大网,把李广放在上面,吊在两匹马中间驮着。李广躺在大网中,闭着眼睛苦思脱身之计。

他装出奄奄一息的样子,再加上染满鲜血的战袍,看上去真像一个生命垂危的重伤员。匈奴兵以为他伤势太重,已经失去知觉,便不严加看管。

李广纹丝不动地躺在吊网上,不时地悄悄睁开眼睛,观察四周的情况。他发现,匈奴人对他的看押并不十分严。

匈奴人押着俘虏又走了10余千米路,李广又一次偷偷睁开眼睛,他看见旁边一名匈奴兵骑着一匹十分健壮的马。便决定夺马而逃。他趁那名匈奴兵不注意,猛地一跃,跳到了他的背后,趁他来不及反应,迅速夺过他的弓箭,然后纵马向南奔去。

匈奴兵们先是一惊,眼睁睁地见李广快马加鞭逃走后,便气急败坏地追了上去。匈奴兵不断放箭射击,李广见匈奴兵追上来了,便张弓搭箭,一连射倒了几个跑在最前面的匈奴兵。

匈奴人素知李广是神箭手,又见几个同伴已经中箭倒地,不由地有些心虚,不敢继续追击了。李广马不停蹄地跑了几十千米路,遇见了被打散的部下,便率领他们撤回了雁门关。

班超投笔从戎

班超从小勤奋好学,胆识过人,志向高远。公元61年,哥哥班固被召任兰台令史,他与母亲也随兄前往洛阳。

由于家境贫寒,班超常常替官家抄书以供家用。有一次,他扔下手中抄书南笔,仰天长叹道:“大丈夫应有大的志向,怎能总是这样没完没了地抄书呢?”旁边的人听了这话,都取笑他。

公元73年,奉车都尉窦固奉命讨伐匈奴,聘班超为代理司马。班超在蒲类海打了一仗,大胜而归。窦固认为他很有才能,便派他与身为从事官的郭恂一起出使西域。

班超一行人到了鄯善国,国王盛情款待。但是没多久,鄯善国王对班超一行人忽然变得怠慢起来。见此情形,班超对他的部下说:“你们感觉出鄯善王的态度有变化没有?我想这一定是匈奴派了使者到鄯善来威胁国王,所以国王犹豫不决。”

于是他叫来侍者,问道:“匈奴使者已经来了几天了?现在在什么地方?”侍者惊慌失措,只好把事情交代出来。

班超听后,把这名侍者关了起来,然后召集36名随从人员一起饮酒,故意拿话激怒他们说:“大家和我同处在这极其边远的地方,现在匈奴使者才来几天,鄯善国王对我们便怠慢起来。如果现在国王把我们抓起来,我们只会落得个抛尸荒野的下场。各位,怎么办?”

大家齐声说:“今天,我们身处危亡之地,不论是死是活,都跟着您干。”

班超说:“就目前的形势看,我们只有主动出击,夜间用火攻战术,这样,匈奴使者就不知道我们究竟有多少人马,我们便可乘机全部消灭他们。”

大家一起说:“好!”

天一黑,班超便带领众随从直奔30千米外的匈奴使者住处。他命令10个人手持战鼓藏在匈奴使者下榻的房舍后面,约定道:“大家一看见火起,就一起击鼓大喊。”

又让其余的人张弓搭箭在帐篷门两边埋伏下来。他自己在上风将所有帐篷一一点着。众人见火起,一齐呐喊。

帐篷内的匈奴使者惊慌失措,纷纷冲向门外。班超手起刀落砍倒3人,众人一呼而上,把冲出门外的30多人的头砍了下来,其余100多人都被烧死。

第二天,班超把事情经过告诉郭恂,郭恂一听大惊失色。班超心知其意,拉着郭恂的手说:“您虽没随我们前往,我班超哪会有居功独占的想法呢?”郭恂这才高兴起来。

班超回到窦固那里报告了情况,窦固一听非常高兴,把班超的功绩向朝廷作了汇报,并请求另派人出使西域。汉明帝十分赞赏班超的勇敢与果断,下诏给窦固说:“像班超这样的官吏,你为什么要另换人而不让他继续出使呢?现在,我任命班超为你属下的军司马,让他继续出使西域。”

于是班超继续向西进发。

虞诩巧施调虎离山计

东汉安帝元初元年(公元114年),分布在玉门关以北的羌人反叛,出兵进犯武都郡。武都郡的太守虞诩,领兵五千前往平定叛乱。羌人得知这个消息,派出数千人,在陈仓峰谷一带阻击虞诩的部队。虞诩为避开对方的锋芒没有反击,只在原地驻扎下来。然后,故意扬言要上书安帝增派兵力,等援军到后再行进击。羌人信以为真,决定趁着汉朝的援兵未到之时捞上一把,于是将大队人马分散到邻近各县去抢掠、搜刮财物。而虞诩则乘羌人分散兵力的时机,指挥部队不分昼夜,兼程赶路,甩掉了敌人。同时,每当埋锅造饭时,虞诩都命令全体官兵,每人砌两个灶,而且每过一天又增灶一倍。羌人大军会合后,尽力追赶,但很难追上。特别是一路上见汉军用饭之灶,逐日增多,以为朝廷所派的援军已到,因而不敢紧追,只是尾随其后。

虞诩到达武都郡后,从内线转到外线作战,占了地利人和,掌握了主动权,全军上下,精神振奋。在主帅虞诩的指挥下,三千人马在县城西南的赤亭同羌人交战,人人奋勇杀敌,直打得羌人尸横遍野,抱头鼠窜,大败而逃。

虞诩巧施“调虎离山之计”分散敌人兵力和注意力,得以扭转局势,终于以少胜多。

曹操取得官渡之战胜利

东汉建安五年(公元200年),曹操和袁绍在官渡地区对峙。袁绍派他的谋士郭图和大将淳于琼、颜良等到白马进攻曹操的部将东郡太守刘延。袁绍自己则带兵进抵黎阳准备南渡黄河。四月,曹操北进援救刘延。途中采纳了某士荀攸所献计策,北渡黄河攻击敌人后方是假,轻装回袭白马是真,结果斩颜良于千军万马之中,袁绍眼见损兵折将,气得七窍生烟,不听谋士的劝阻而全军出动,强夺官渡。

曹操知道此事后,采用“诱饵引敌”的办法破敌,他立刻命令骑兵火速赶到延津附近,卸下辎重,并且把马也放了,然后隐蔽起来等待命令。曹操静待战机,直到袁绍的大队人马赶到,正在动手抢夺曹军有意丢弃的那批辎重马匹时,才下令发起突然袭击。由于曹军犹如“飞将军从天而降”,袁军惊惶失措,顿时大乱,大将文丑首先在混乱中被关羽砍下马来。大将被斩,袁军士卒像没头的苍蝇,东撞西窜,溃不成军,完全丧失了战斗力,又见无处可逃,只好举手投降。延津之战后,曹军再接再厉,一举取得了官渡之战的最终胜利。

关羽过五关斩六将

东汉末年,朝政腐败,英豪蜂拥而起。关羽、张飞、刘备桃园三结义后,在一次战役中三人失散。

曹操十分喜爱关羽的德才,欲收入帐下。关羽为了刘备两位夫人的安全,同时感念曹操对他的恩德,暂时为曹操效力,在一次战役中替曹操斩了敌将颜良、文丑。

后来,关羽得悉刘备兵败后投在河北袁绍处,立即写信辞别曹操,从河南许昌出发,护送刘备的两位夫人去寻找刘备。由于关羽没有丞相曹操的文凭,沿途守关将领阻截关羽。关羽英武异常,斩将夺关而过。

第一关,东岭关,把关将领孔秀要查验通行令,才肯放行。关羽因走得匆忙,忘记向曹操计取令书。两人便打起来,孔秀带领500名军兵在岭上把守,两马相交,只打了一个回合,关羽钢刀起处,孔秀横尸马下。

第二关,洛阳关,洛阳太守韩福先命牙将孟坦出马,孟坦抡双刀来打关羽。打了不过三个回合,孟坦诈败,拍马逃走,孟坦只指望引诱关羽,拨回马便走。不想关羽马快,早已赶上,拦腰一刀把孟坦砍为两段。

韩福闪在门首,尽力放了一箭,正射中关羽左臂。关羽用口拔出箭,血流不止,飞马直奔韩福,韩福慌忙逃走,关羽手起刀落,带头连肩,把韩福斩于马下。

第三关,沂水关,关羽担心沿途遭人暗算,不敢多留,包扎好伤口,连夜奔往汜水关而去。汜水关守将卞喜假装殷勤,用酒菜招待关羽,暗地里埋伏了士兵。

这事被镇国寺和尚普净知道了,他与关羽是老乡,就告诉了关羽。卞喜一声令下,杀向关羽,关羽眼疾手快,左右伏兵刚要动手,都被关羽拔剑砍掉。卞喜下堂绕廊而走,关羽弃剑执大刀来赶。卞喜暗取飞锤掷打关羽。关羽用刀隔开锤,追上去,一刀把卞喜劈为两段。

第四关,荥阳关,荥阳太守王植与韩福是两亲家。王植设下诡计,要烧死关羽。关羽得知王植的阴谋,提前出关,王植赶来,大叫:“关某休走!”

关羽勒马,大骂:“匹夫,我与你无仇,如何令人放火烧我?”

王植拍马挺枪,直奔关羽,被关羽拦腰一刀,砍为两段。

第五关,滑州关黄河渡口的守将秦琪,纵马提刀,直取关羽。两马相交,只一合,关羽刀起,秦琪头落。

曹操的大将夏侯淳听说关羽过五关斩六将,愤怒极了,拍马赶到,与关羽杀的难分难解。曹操的使者叫夏侯淳住手,放关羽过去。夏侯淳根本不听,与关羽继续大战。张辽赶到,拦在夏、关中间传达曹操的命令,一定要放关羽过关。夏侯淳没有办法,只能眼巴巴地看着关羽一行远去。

关羽请两位嫂嫂上船渡河。渡过黄河,便是袁绍的地界了。关羽冲破了5道关口,一共斩杀了6员将领。

诸葛亮草船借箭

3世纪,中国正处在魏蜀吴三国鼎立的时期,其中魏国占据北方,蜀国占据西南方,吴国占据南方。

有一次,魏国派出大军,从水路攻打地处长江边上的吴国。不多久,魏军就进发到离吴国不远的地方,在水边扎下营地,伺机攻打。

吴国的元帅周瑜,在研究了魏军的情形后,决定用弓箭来防守来犯之敌。可是怎么在较短时间内造出作战所必需的10万枝箭呢?根据当时吴国的工匠情况,要造出这么多箭,至少要用10天时间,而对于吴国的防守来说,显然是时间太长了。

当时蜀国的军师诸葛亮正好出访吴国,周瑜向他请教怎样以最快的速度造出所需的箭。诸葛亮说:“3天时间就可以了。”

诸葛亮接受任务后,并不着急。他向吴国的大臣鲁肃说,要造这么多箭,用普通的办法自然是不可能的。接着,诸葛亮让鲁肃为他准备20只小船,每只船上要军士30人,船上全用青布为幔,并插满草。

第三天半夜时分,诸葛亮命令20只小船用长绳子连接在一起,向魏军的宿营地进发。当天夜里,大雾漫天,水上的雾气更是伸手不见五指。雾越大,诸葛亮越是命令船队快速前进。

船队接近魏军营地时,诸葛亮命令把船队一字排开,然后命令军士在船上擂鼓呐喊。鲁肃吓坏了,对诸葛亮说:“我们只有20条小船,300余士兵,万一魏兵打来,我们必死无疑了”。诸葛亮却笑着说:“我敢肯定魏兵不会在大雾中出兵的。”

魏军营中,听到擂鼓呐喊声,主帅曹操连忙召集大将商议对策。最后决定,因为长江上浓雾重重,不知道敌人的具体情况,所以派水军弓箭手乱箭射击,以防敌军登陆。

于是魏军派出约10000名弓箭手赶到江边,朝着有呐喊声的地方猛烈射箭。一时间,箭像雨点一样飞向诸葛亮的船队,不一会儿,船身的草把上都扎满了箭。

这时候,诸葛亮命令船队掉转身,把没有受箭的一侧面向魏军,很快上面也扎满了箭。诸葛亮估计船上的箭扎得差不多了,就命令船队迅速返回,这时大雾也渐渐开始散去。

诸葛亮的船队到达吴军的营地时,吴国的主帅周瑜已经派500名军士等着搬箭了,经过清点,船上的草把中足足有10万支箭,周瑜也不得不佩服诸葛亮的智慧。

诸葛亮怎么会知道当天晚上水上会有大雾呢?原来,他善于观察天气变化,经过对天象的仔细推算,也得出当天晚上水面上有会大雾的结论。就是这样,诸葛亮运用自己的智慧巧妙地从敌军那里弄来了10万支箭。

魏蜀吴赤壁之战

东汉末年,曹操将北方基本平定后,便想统一中国。南方的主要对手有两个:一个是荆州牧刘表;一个是江东的孙权。

官渡大战时,刘表趁机夺取了长沙等地。官渡大战后,刘备投奔刘表,驻守在樊城,作为抵御曹操的屏障。

曹操领兵南下攻打刘表,紧要关头刘表却患病去世,刘琮继承了刘表的位子。曹军到达新野,刘琮吓得不知所措,便瞒着刘备给曹操送去了降书。刘备不肯趁机夺取荆州,便到刘表的坟前大哭一场,然后领兵向南逃去。

曹操抢先占领了江陵,亲自率领5000精锐骑兵追赶刘备。曹军一天一夜急驰150多千米,在长坂坡追上了刘备。多亏张飞、赵云浴血奋战,刘备才得以逃脱。

占据江东的孙权听说刘表已死,召集部众议事。鲁肃认为荆州极为重要,是块能奠定帝王基业的宝地。鲁肃在长坂坡与刘备相遇。他建议刘备跟孙权联兵,刘备采纳了鲁肃的建议。

曹操攻入荆州,收得荆州七八万降兵。他决心击败孙权,于是亲自率领30多万大军,号称80万,浩浩荡荡沿江东下。鲁肃建议孙权将周瑜召回,共商抗曹大计。周瑜力主抗曹,他自愿领兵进驻夏口,抵御曹军进犯。当天夜里,孙权已调集30000人马,让周瑜等人先行,并继续调集人马,作为周瑜的后援。

刘备领兵驻扎在樊口,这一天,巡逻士兵看到孙权军的船队驶来,刘备连忙乘船去见周瑜。周瑜率军在赤壁与曹军相遇。

周瑜部将黄盖看出了曹军的弱点,于是与周瑜密谈,定下了“苦肉计”。第二天,黄盖假装不服军令,被周瑜痛打,黄盖写了封投降信,派人送到曹操那里。曹操看了来信欣喜若狂,准备接应黄盖投降。

到了约定投降那天,江面上东南风正急。黄盖早已选好了20艘大船,船上装满浇了油的木柴,外面用篷布遮好,再在上面插了些旗帜。他又准备了几只轻快小船,系在大船船尾,留待放火后使用。

这时候,东南风越吹越紧。装满柴禾的大船行至江心,黄盖下令扬帆,帆一升起,战船飞一般向前疾驶。离开曹军船队还有2000米多远时,黄盖下令点火,火起后,战船上的人跳上快船,看着张起巨帆的战船像一条条火龙一样向曹军船队冲去。

曹军的船队全用铁索连在一起,想逃逃不掉,眼睁睁地看着20条火龙冲到面前。霎时间,烈火熊熊,曹军战船一艘连一艘地烧了起来。曹军正慌乱间,周瑜领兵杀到,曹操的水军顷刻间被消灭干净。江面上火势不断蔓延,曹军设在江岸上的营寨也被烧着,整个曹营变成一片火海。

刘备、周瑜水陆并进,将曹军一直赶到南郡。经赤壁一战,曹军元气大伤。孙、刘联军彻底击溃了曹军,刘备乘机占领了荆州等地,三国鼎立的局面初步形成。

诸葛亮使空城计

诸葛亮出兵祁山,一举夺取了安定、南安、天水三郡和翼城,并收降了姜维,正准备大举伐魏,不料马谡在街亭失守,魏军扼住了汉中要塞,诸葛亮征魏大计受挫。诸葛亮对街亭失守十分痛惜,挥泪杀掉了马谡,并决定撤兵回国。

为了防备魏帅司马懿的追击,诸葛亮派关兴、张苞到武功山一带设疑兵,命姜维率领大军先行,诸葛亮亲自断后。诸葛亮正准备启程,探马便报告司马懿已经带着魏军逼近了。

当时,诸葛亮身边没有大将,只有一班文官,所带领的5000军队,也有一半运粮草去了,只剩2500名士兵在城里。众人听到司马懿带兵前来的消息都大惊失色。诸葛亮登城楼观望后,对众人说:“大家不要惊慌,我略用计策,便可让司马懿退兵。”

于是,诸葛亮传令,把所有的旌旗都藏起来,士兵原地不动,如果有私自外出以及大声喧哗的,立即斩首。又叫士兵把4个城门打开,每个城门之上都派了20名士兵扮成百姓模样,洒水扫街。

诸葛亮自己披上鹤氅,戴上高高的纶巾,领着两个小书童,带上一张琴,到城上望敌楼前凭栏坐下,燃起香,然后慢慢弹起琴来。

司马懿的先头部队到达城下,见了这种气势,都不敢轻易入城,便急忙返回报告司马懿。司马懿听后,笑着说:“这怎么可能呢?”于是便令三军停下,自己飞马前去观看。

离城不远,他果然看见诸葛亮端坐在城楼上,笑容可掬,正在焚香弹琴。左面一个书童,手捧宝剑;右面也有一个书童,手里拿着拂尘。城门里外,20多个百姓模样的人在低头洒扫,旁若无人。司马懿看后,疑惑不已,便来到中军,让后军充作前军,前军充作后军撤退。

这时,司马懿的二子司马昭说:“莫非是诸葛亮家中无兵,所以故意弄出这个样子来?父亲您为什么要退兵呢?”

司马懿说:“诸葛亮一生谨慎,不曾冒险。现在城门大开,里面必有埋伏,我军如果进去,正好中了他们的计。还是快快撤退吧!”

于是各路兵马都退了回去。

诸葛亮见魏军人马已经走远,便带领人马迅速地撤退了。过了不久,司马懿回过神来了,又命令部队掉头往回赶。等他们到了城下,早已不见诸葛亮的踪影。

诸葛亮的士兵道:“司马懿乃魏之名将,今统15万精兵到此,见了丞相,便速退去,何也?”

他说:“兵法云,知己知彼,方可百战不殆,如果是司马昭和曹操的话,我是绝对不敢实施此计的。”

诸葛亮七擒孟获

刘备在永安病势越来越重,临终前对诸葛亮说:“您的才能比曹丕高出十倍,一定能把国家治理好。”

刘备死后,诸葛亮回到成都,扶助刘禅坐了王位。刘禅即位后,朝廷上的事不论大小,都由诸葛亮来决定。

益州郡有个豪强雍闿,听说刘备死去,就杀死了益州太守,发动叛变。他一面投靠东吴,一面又拉拢了南中地区一个少数民族首领孟获,叫他去联络西南一些部族起来反抗蜀汉。

225年3月,诸葛亮率领大军出发。他率领蜀军向南进军,节节胜利。不到半个月,就消灭了叛军。但是,南中酋长孟获收集了雍闿的散兵,继续反抗蜀兵。

诸葛亮知道孟获不但打仗骁勇,而且在群众中很有威望。他决心把孟获争取过来,便下令只许活捉孟获,不能伤害他。

诸葛亮知道孟获有勇无谋,做了生擒孟获的部署,他命蜀军避开孟获的锋芒,在一处树林里设下了埋伏。孟获见蜀军逃进树林,拍马跟了进去。一进树林,蜀军一拥而上活捉孟获。

孟获以为被活捉很难活命,诸葛亮走上前,亲手给孟获松了绑。诸葛亮拉着他的手说:“将军受惊了。”诸葛亮说:“我要是放将军回去,让你领兵再来打一场,你能不能取胜?”

孟获豪气顿生,说:“怎么不能!只怕你不放我回去。”

诸葛亮道:“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孟获真的被放回去了。当天晚上,孟获率领人马准备向蜀军发起突袭。可他再一次中计,蜀军从四面八方围了过来。孟获被俘后又被押到诸葛亮的面前,孟获说:“这次两军没有真正交锋,要是在两军对阵时你抓住我,我才服气。”

诸葛亮又将他放了,让他回去摆好阵势对垒。孟获将带来的人马撤回金沙江南岸,在岸边筑好工事等待蜀军发起进攻。

诸葛亮冥思苦想,终于想出了击败孟获的计策。诸葛亮拨出部分兵力伐木赶制木筏,摆出准备强行渡江作战的样子。其实,蜀军主力已分别从上游和下游的水流平缓处渡过金沙江。

一天夜里,蜀军从后面杀进孟获的大营。前有金沙江、后有蜀军,想逃也没处逃,孟获和他的部下再次成为俘虏。孟获还是不服气,认为两军正面厮杀时自己被俘才算输,又将孟获和他的部下放回。

孟获一连被逮住6次,每次都被放回。诸葛亮为使孟获口服心服,答应孟获的要求:正面打一仗。

有一天,两军在一片开阔地摆好了阵势,孟获大吼一声,率领部下直朝蜀军冲去。原来,这一次诸葛亮摆出的是八卦阵,孟获冲进了八卦阵就像进了迷宫。折腾到最后,他第七次被俘。

孟获被押到诸葛亮面前,他跪倒在地,动情地说:“丞相仁至义尽,从今以后,我一定为丞相效力。”

诸葛亮连忙将他扶起,说:“将军快起。汉人、南人都是一国之人,应当世代和好共创太平盛世。”

孟获听了,连连点头。

秦晋淝水之战

370年,前秦苻坚统一了北方,只有南方的东晋与他对峙。 383年,苻坚征调各族人民,组成87万人的军队南下进攻东晋。

东晋得知前秦大军南下,急忙派谢石、谢玄率精兵80000人,抗击敌人。这时前秦的先遣部队已到达离东晋国都不远的洛涧,截断了淮河交通,形势十分危急。

谢石、谢玄派了5000轻骑兵偷袭洛涧的敌军,大获全胜,晋军士气大振,水陆并进直达淝水东岸布阵。

苻坚得知打了败仗,急忙赶来督战。他登上城楼,观察淝水东岸的晋军。只见对岸营帐林立,旌旗簇拥,军营里还隐隐传来阵阵鼓声,苻坚心中一惊,忙转身远眺北方的八公山。

可是苻坚心里还想着刚才晋军军容严整的景象,恍惚之时,将八公山上的草木都看成了漫山遍野的敌旗、如林的戈戟。

苻坚心里非常恐惧,不敢再抬眼看了,转身对部下说:“晋军有这么多人马,分明是强敌,你们怎么能说他们弱呢?”

这时,谢石、谢玄经过研究,觉得前秦军队虽然人数众多,但都是从各族人民中强行征来的,人心不齐,而且前秦队伍庞大,远途行走,人困马乏,晋军应该采取速战速决的战术。

于是谢石、谢玄就发信给苻坚,要求秦军从淝水岸边后撤,留出空地来,让晋军渡过淝水,前来决战。

苻坚心想:乘晋军渡河之时,出兵袭击,岂不正好?于是下令前秦军队后撤。不料前秦士兵民族众多,都不愿作战,后面部队听到后退的命令,以为前方战败了,争先恐后地逃跑,前秦军队顿时大乱。

晋军乘机抢渡淝水,冲杀过来。前秦军队中又有人大喊:“秦军败了,秦军败了!”

前秦士兵一听,更加混乱。顷刻间,前秦几十万军队自相践踏,死者无数。

苻坚在逃跑中,被追赶的晋军一箭射中肩头,他顾不得疼痛,催马狂奔,一直逃到淮北才停下来歇口气。

仓皇逃命的前秦官兵个个心惊胆战。他们不敢从大路走,专拣杂草丛生的小路逃。夜间,听到风的呼啸声和鹤鸣声,都以为是晋军的追杀声。他们饿了就胡乱找点东西吃,累了就睡在田野里,当时正是冬季,冻死、饿死了许多官兵。

苻坚率领残兵败将逃回关中后,部将慕容垂等纷纷反叛。苻坚被姚苌所杀,前秦随之瓦解。此后,北方先后建立了西秦、后凉、南凉、北凉、后燕、西凉等国,北方又陷入了分裂割据的混乱局面。

岳飞计除刘豫

1137年,宋军元帅岳飞奉命攻打金兵。

出兵之前那天晚上,岳飞久久不能平静:“汉奸刘豫投降金主,卖国求荣,被金主立为大齐皇帝,这贼对宋朝威胁极大!”岳飞坐下来,在中军帐前翻阅着最新情报,一行文字吸引了他:“金将粘罕喜欢刘豫,金将兀术讨厌刘豫!”

看到这里,岳飞心有所动,“何不利用这种矛盾,破坏他们的关系,削弱敌人力量。”

几天后,军中有人俘虏了金兀术的间谍,忙送到岳飞这儿来。岳飞想:“咦,何不借他的一张嘴巴呢?”

岳飞屏退左右,突然质问眼前这从未见过的间谍:“你不是探马张斌吗?前几天,我派你到齐王刘豫那里去,约刘豫和我一起把四太子金兀术诱骗来杀死,你却一去不回来,该当何罪啊!”

岳飞顿一顿,把嗓门提高了:“我又派别人到刘豫那里去约定这事。刘豫已答应联合,今年冬天我们将以会合打过长江为名,把四太子引诱到清河消灭他。我问你一句,你带着我的书信竟敢不到刘豫那里去,你为何背叛我?”

间谍被岳飞编造的这番“责问”弄得莫名其妙:“我是金兵间谍,哪受过你岳飞指派?难道我长得像那个张斌吗?”刹那间,间谍猛然想到:“自己在岳飞手里,不认账,小命不完啦?干脆认了吧!”想到这儿,他扑通跪下:“小的是张斌,望岳元帅饶命!”

岳飞似乎很认真地审视了间谍一番,转身坐在书案前,笔走龙蛇,“刷刷刷”写好一封信,迅速装在蜡丸里。他站起身子,对间谍说:“给你一次立功机会,把这信送给刘豫,千万不能泄露。为了不丢失泄密,只好委屈你受点皮肉之苦啦!”

说完,他唤来亲信,在间谍大腿上割了个口子,将蜡信塞进去藏妥。

间谍拿到信,如获至宝。他哪顾得腿上伤痛,马上跑回去面交金兀术。金兀术打开一看,牙齿咬得“咯咯”响:“岳飞写信约刘豫一起诱杀我。啊!刘贼真是吃里爬外,竟敢暗暗勾结岳飞谋害我!”

兀术马上赶到金朝皇帝那儿,一五一十作了汇报。后来,金主就把刘豫废掉了。

岳飞智退金兵

相传,宋高宗绍兴四年,金国大将兀术率领兵马进犯宋朝,行至泰州一带时,遭到岳家军的英勇抗击。兀术仗着兵多将广,将岳家军团团围困在泰州城内,企图用围而不打、断绝粮草的策略击败岳家军。岳飞见彼此兵力悬殊,不能硬拼,便决定据城固守,等待援兵到来后再伺机出动。

但没料到一连数日,长江风急浪高,援兵受阻,粮草也未能及时送到,而兀术又无退兵之意。怎么办?岳飞很着急。这一天吃饭时,他看到碗里的锅巴,心中不由一动,马上传令:锅巴不准遗弃,要集中存放。这天夜里,岳飞命令士兵将城根一座土丘用土垫高数丈,然后在土山表面覆盖上一层锅巴。

第二天早晨,兀术突然看见城中一夜之间矗起一座小山,又见山上尽是飞鸟在取食,急忙命人去探看。不一会,探子回报说是锅巴堆成的一座山。兀术不信,让射下几只鸦鹊,破开肚子一看,果然是锅巴。他原想困死饿死岳家军,但城中却有这样多的粮草,单是吃锅巴也可以坚持好几个月,这仗还怎么打?只好决定退兵。

为了纪念这次胜利,泰州百姓从此就把那座土丘称作“锅巴山”。

岳飞以锅巴山覆兵,让敌军以为自己的粮食充足,足以应战,这样敌军就能知难而退。

马隆以少胜多

晋朝时,有一位足智多谋的名将,叫马隆。

一次马隆率领三千多兵士,和一万多羌兵发生了大规模的战斗,由于敌众我寡,硬拼肯定是不行的,他便把军队布置在一个险要道口上。

在了解当地地理情况时,他侦察到附近有一座磁性很强的磁铁矿,于是心生一计。

马隆命令士兵到山里挖来许多磁石,并全部垒在险要道口的两边。

在双方打了四五个回合后,由于晋军寡不敌众,纷纷向堆满磁石的险要道口逃去。羌军认为机不可失,便紧紧追赶,但到了那狭窄的山道口,穿着铁铠甲的羌兵一个个像着了魔,身不由己,被磁铁吸住了,怎么也挣脱不开。此时晋军拨马而回,直杀得羌兵尸横遍地,血流成河。

这一仗,马隆巧用磁铁矿石,吸住敌军兵器,使敌方以为晋等使用了妖术,得以以弱胜强,说明在军事斗争中要善于利用环境条件为我所用,出奇制胜。

傅永巧移标记胜敌

南北朝时,南齐皇帝派遣大将鲁康柞、赵公政率领一万大军侵犯北魏豫州的太仓口。豫州刺史命令傅永带领三千人马前去阻击齐军。

面对着敌强我弱的形势,傅永对战事作了周密的分析。他根据吴楚将领惯于偷营劫寨的作战特点,采取了相应对策。一切都布置妥善之后,他又找来了十几名精壮士兵,对他们说:“敌人如果夜里来偷袭我们,一定是在河水较浅的地方渡河,并且事先在南岸备有火把,以便他们返回时点燃,作为渡河的标记。你们几个人趁黑偷渡到河南岸,隐藏在河水最深的岸边。如果今夜敌人渡河来北岸,你们暂且不动,等到北岸的敌人南返渡河时,南岸齐军一定会点燃火把,这时,你们也马上在河水最深的地方点起火把来。”

事情果然不出傅永所料,当天夜里,齐军偷渡淮河,来袭击魏军。等齐军的大队人马靠近魏军的空营时,傅永一声令下,埋伏在营地外两侧的魏军如潮水般向齐军包围过来。鲁康柞一见自己中了埋伏,慌忙命令部队掉头向河南岸的大本营撤退。此时,河南岸亮起了许多火把标记,慌乱之中,齐军也分辨不清他们来时的位置,纷纷从魏军所设置火把的地方渡河。由于魏兵设置火把标记的地方河水最深,齐军士兵被淹死了许多,魏军趁机追击,齐军死亡不计其数,连赵公政也被魏军活捉。鲁康柞则连人带马坠入淮河中被淹死。

傅永用移标之法乱了敌人阵脚,说明他胆识过人,具有高超的军事才能。这个故事启示我们,在与敌作战时,只有知己知彼,才能百战百胜;只有运用智谋,才能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取得胜利。

花木兰巧破黑山城

传说中国英雄花木兰奉命扫北,路经承德时应百姓所求决定攻打距承德东北三十里处的大黑山土城子里的土匪。但起初土匪依靠险要地势大败花木兰。花木兰收兵后,坐卧不宁。这天深夜,她无法入睡,独自在山路上散步。忽然,她看见一个老人牵着一只山羊走来,奇怪的是山羊角上挂着个红灯笼。花木兰不解,忙上前问道:“老人家,您为什么在羊角上挂个灯笼呢?”老人连忙答道:“灯笼挂在羊角上,从远处看好像两个人一起走路,这样,山神野兽就不敢来打扰我们了。”花木兰听后,忽觉心中一亮,破敌之计有了。

第二天晚上,天上阴云密布,黑得伸手不见五指,花木兰三更时来到山脚一看,只见老百姓已按计划而行,从四面八方赶着羊群汇集在山下,大约有两千多只。她一声令下,众百姓协同官兵一起将羊群赶上山去。因为每只羊的嘴巴都用麻绳绑着,所以数千只羊毫无声息,人们爬不上去的山崖,山羊却毫不费力地爬了上去。刹那间,军鼓急响,号炮齐鸣,杀声震天。正在睡梦中的土匪忽听外边响声大作,急忙爬起一看,只见灯笼火把漫山遍野,以为天兵天将杀上山来,顿时慌了手脚,匪首黑头见大势已去,只好下令打开大门投降了。

张巡解雍邱之围

唐代安史之乱期间,敌将令狐潮率兵包围了雍邱城。雍邱城守将张巡率领士兵拼力死战,保卫城池。但不久箭全用光了,又得不到外援,大家都很着急,可谁也想不出个好计策。这时,只见张巡不慌不忙地命令士兵用草扎了一千多个草人儿,并给每个草人披上黑色衣服,又用绳子拴住。大家都不解其意,心想:眼见没了箭,城池时刻都有被攻克的危险,主将咋还有这门心思?

到了夜里,张巡命令士兵把披着黑衣服的草人儿慢慢放下城去,敌人见到许多黑影放下城来,以为城里派人出来偷袭他们,急忙向那些黑影放箭,士兵们这才明白草人原来是惑敌之计。这一招一下子就赚得几万支箭,解了燃眉之急。

过了一天,夜里,敌兵又发现有黑影放下城来。他们以为这又是城里守军用草人来赚箭,因而只是看着发笑,毫无作战准备。其实,这次张巡放下去的是五百名敢死队员。这五百名士兵一到城下,就如同猛虎下山,直向令狐潮的军营冲去。敌人没有提防,营中顿时大乱。敢死队在敌营中到处砍杀,烧毁了营寨帐篷。敌人不知所措,纷纷溃散。这时,张巡打开城门,率领城内全部守军趁势追杀,敌人死伤惨重,不计其数。

兵法上说:“兵不厌诈”,是说要善于用假象欺骗敌人,最后战胜敌人。张巡用草人迷惑敌人,使敌人受骗上当,最后解了雍邱之围。

尚婢婢大败论恐热

吐蕃鄯州节度使尚婢婢,世代为吐蕃的宰相。尚婢婢爱好读书,不喜欢做官,大家都很尊敬他。他四十多岁时,彝泰赞普坚持起用他,让他镇守鄯州。

洛门川讨击使论恐热,性剽悍、残忍、狡诈。唐会昌二年(公元842年),吐蕃达摩赞普去世,达摩的佞臣立妃子綝氏之兄尚延力的儿子乞离胡为赞普,引起内乱。论恐热乘机起兵,自称相国。

论恐热名义上是起义兵,实际上是阴谋篡权。他嫉妒尚婢婢,害怕他袭击自己的后方,想先消灭他。于是,会昌三年六月,论恐热率大军进攻尚婢婢,族旗和各种牲畜络绎千里不绝。尚婢婢对他的部下说:“论恐热这次发兵,把我们看作蚂蚁一般,以为不堪一击。我们不如用厚礼卑辞去对付他,促使他更加骄傲而丧失警惕,然后战胜他。”于是,派人以金钱、绸缎、牛羊、美酒慰劳论恐热的部队,并写信给他。

论恐热见信后大喜,将信给诸将看,遂给尚婢婢写信,答应了尚婢婢的要求,随即率大军返回。

八月,论恐热部队驻在大夏川,尚婢婢派莽罗薛吕率精锐部队五万人进击。部队到达河州以南地区时,莽罗薛吕带四万人埋伏于险要之地,莽罗薛吕带一万人埋伏于柳树林中,令一千骑兵登上高山,将辱骂论恐热的信绑在箭杆上,向论恐热驻地射去。论恐热大怒,亲率数万人追击,莽罗薛吕佯败退走。时而做出马困人乏难以行进的样子。论恐热则紧紧追赶,不觉追了数十里,两支的伏兵突然发起攻击,切断其退路,两面夹攻。论恐热军大败,遗弃的尸体遍布五十里,淹死的不计其数,论恐热一人骑马逃归。

吐蕃统治阶级两大贵族集团之间的战争,以尚婢婢集团胜利而告终,是欲擒故纵兵法的妙用的结果,同时也说明“骄兵必败”的确是客观真理。

杨六郎克敌制胜

宋朝时,杨六郎奉命率兵驻霸州,抵抗入侵的辽兵。

这时正是秋末冬初,天寒地冻。一到霸州,杨六郎就命令士兵垒土加固城墙,准备迎敌。

辽邦的哨探侦察到这个情况,报告了主帅。主帅听后,决定乘杨六郎立足未稳,发起进攻。他派出使者气势汹汹的到宋军营中下战书,并趁机窥探军情。

使者回营,向主帅作了汇报,说宋军城墙还不到一丈高,而且宋军将士因筑城已累得疲劳不堪。辽军统帅闻报后更加高兴,命令部队好好休息,养精蓄锐,三日后要一举打败宋军。

杨六郎送走辽军使者,立即命令士兵停止筑城,白天入帐睡觉,晚上轮班汲水浇城。一连三天三夜都是如此。

到了决战那天,辽军擂动战鼓,催动战马,向霸州城扑来,原以为可以一举跃过低矮的城墙,攻占霸州。谁知来到城下一看,眼前已不是一丈高的土城墙,而是一座数丈高的晶莹耀眼的冰墙。

辽军统帅明知中计,但仗着自己兵多将广,仍命令部下强行攻城。但辽兵一靠近冰墙,就滑得人仰马翻。宋军在城上以逸待劳,箭如飞蝗般射向辽军,埋伏在两旁小树林里的宋军也乘势杀出,打得辽军措手不及,狼狈逃窜。

天气等自然条件,往往对战争的胜负产生重大影响。杨六郎能以少胜多,原因就在于他能够利用寒冷的天气特点和自然条件,以逸待劳,克敌制胜。

曹玮一举歼灭西夏军队

北宋时期,名将曹玮被派往西北边疆,抵御经常来侵扰边疆的西夏军队。

有一次,两军相逢,经过一阵冲杀,西夏兵丢下牛羊辎重,拨转马头逃跑了。曹玮看着远去的西夏兵想了一会儿,然后命令部队驱赶着敌人抛下的牛羊,抬着辎重,慢慢地往回走。一路上,队形散乱,纪律松懈。

西夏兵逃出几十里后,听说曹玮贪图牛羊辎重,叫士兵们又赶又拖,搞得一片混乱,觉得有机可乘,就又调头来袭击宋军。

曹玮得知这一情报,立刻带领部队走到一个地势有利的地方,停下来等待敌军到来。

两个时辰后,敌军逼近了,曹玮派人到敌军那边说:“贵军远道而来,我们不愿乘你们疲乏之时进攻,请贵军的士兵和马匹先休息片刻,两军再决战。”

西夏军队正奔跑得精疲力竭、人困马乏,听说可以歇一会儿再战,当然是求之不得。

等敌军休息了一阵子后,曹伟又派人去通知对方:“休息好了,可以开战了。”于是双方击鼓进军,没想到只几个回合,西夏军队就被打得落花流水。

宋军官兵都不明白为什么这一仗能如此轻易地获胜,纷纷来向曹玮请教。

曹玮说:“敌人逃出几十里,我们再引诱他们上钩,回来袭击我们,这一来一去,他们已奔驰了近百里。当敌人刚冲过来时,他们士气正旺,精神兴奋,因此我们没有必胜的把握。凭我的经验,走过远路的人,停下来休息一会儿后,会全身松弛,腿脚酸痛,懒得不想再动。这时,他们准备激战的情绪也松懈了,自然就很容易被击败了。”

曹玮采用诱使敌人重新返回与之交战的策略,一举歼灭西夏军队,显示了善施计谋的军事才能。

宗悫大破象阵

宋朝皇帝派宗悫率领大军,征讨林邑国。林邑国王见宋军大兵压境,并不惊慌,还亲自带队出阵迎敌。

一阵战鼓响过之后,只见绿旗招展处,一千多只大象像发了疯似的,向宋军阵地冲过来。宋军遭到大象的践踏,被冲得七零八落,败下阵来。

宗悫收拾好溃散的队伍,坚守在营盘内,不再出战迎敌。他左思右想,终于想出了一条攻破敌人象阵的妙计。

几天之后,林邑国王接到宋军前来挑战的报告,马上率队出来迎敌。这一仗却出乎林邑国王的预料,那些象群,刚赶到宋军的阵地前,就纷纷退了回来。而在宋军的阵地上竟跑出数百头花皮大雄狮,直向自己的部队扑来。

大象见到“狮子”,非常害怕,掉头就往回跑,反而把自己的军队冲得阵脚大乱。宋军乘势追杀,大获全胜。

宋朝大将宗悫利用动物界一物降一物的规律,制造假狮子破了林邑国的大象阵,显示了他的军事才能。

方腊巧设疑兵计

北宋末年,方腊率领起义军去攻打睦州。当大军行进到距睦州七十余里的新江江边时,突然发现对岸有大批的朝廷援军。

当时起义军只有几千人,敌众我寡,怎么打这一仗呢?方腊忙将起义军将领召集来,如此这般地做了布置。

第二天清晨,宋兵主将和睦州知府带着部下来到江边察看对方军情。只见对岸漫山遍野旌旗招展,鼓声震天,一对对彪形大汉正挥舞着大刀、长枪,练习拼杀。他们个个刀法娴熟,枪法精湛。宋兵主将大吃一惊,忙问睦州知府:“你不是说方腊手下都是乌合之众,不知兵法,不晓武艺吗?”知府张口结舌,无言以答。

这时,对岸又有缕缕炊烟升起。宋兵主将举起马鞭指着炊烟对知府说:“看那炊烟就有几百处,少说也得有四五万士兵吧!”

忽然随行的官军骚动起来,宋兵主将抬头一看,见江对岸有几个威武雄壮的大汉在那里挑水,他们的水桶有半人高,一担水少说也得有六七百斤,但他们一个个挑着水桶行走如飞。宋兵主将看后吓坏了,回过头来恶狠狠地对知府说:“我是来立功的,不是来送死的。”说罢带领援军逃走了。

原来,方腊为了虚张声势,从起义军中挑出几百名彪形大汉,让他们有的手持连夜赶制出来的大木刀、大木枪,在江边假装厮杀;有的肩挑没底的大木桶来回奔跑。其余千把人分散在各处,打鼓的打鼓,摇旗的摇旗,烧火的烧火。果不其然,宋兵被吓破了胆,很快就逃了个精光。

方腊在寡不敌众的时候,不去硬拼,而是虚张声势,迷惑敌人,巧施疑兵计,结果轻而易举地取得了胜利。

关天培血溅虎门

卖国贼奕山还没有赶到广州,英军已探得琦善签署的《穿鼻草约》被废,恼羞成怒,于1841年2月25日,向虎门发动大规模的进攻。

各防线在琦善的撤防命令逼迫下,已是兵微将寡,弹药又少,防御工事几乎全毁。英军很快攻下虎门前横档、永安二炮台,正挥军向虎门后的镇远、威远二炮台进发。这是虎门仅存的两座炮台,由军门关天培镇守。

关天培深知虎门这最后两座炮台也难以守住。镇远和威远同样兵微将寡,弹药又不充足,防御设施也遭到琦善的破坏,想守住虎门谈何容易。老英雄抱定与虎门共存亡的决心,他立即召集全体将士,进行新的布防。

关天培对将士们说:“人可死,志不可侮。今日,吾等面对强敌,只有决一死战,以报国恩。关某在此,对天盟誓,关某在,炮台在,决不后退!”

全体将士被老英雄的气概深深感动,禁不住异口同声高呼:“吾等愿与大人同生死,与炮台共存亡!”

忽然,平静的海面出现几个黑点,越来越大,越来越多,关天培在望远境内看到英舰正向我炮台进发。

关天培立即命令兵士做好战斗准备。并告诫兵士说:“我们炮弹少,让敌人全部进入我们的射程,瞄准后狠狠地打!”

英舰指挥台上站着乔治、义律和伯麦。义律对乔治说:“这是关天培老将军的防地,他十分厉害,应该小心点好!”

乔治说:“琦善把他撤得一无兵,二无弹药,这是英雄无用武之地。今天,我们必胜!”

话音刚落,舰前落下一排炮弹,轰炸声吓得乔治等人赶紧后退。乔治镇定后,下令从三面包围过去,同时开炮,一定要摧毁关天培的主炮台。

敌人仗着船多,弹药充足,三面围攻,万炮齐发。关天培镇定自若,沉着应战。但是关天培弹尽无援,炮台又起火,英军乘势登上炮台,关天培手挥大刀,率领兵士与敌人展开肉搏战,大刀、长矛杀得敌人纷纷后退。

英军人多势众,官兵伤亡越来越惨重,关天培杀得浑身是血,肩头、胳膊已多处受伤,眼看周围尽是英军,老英雄最后劈死一个英军后,仰天大呼:“英人可恶,琦善可恨,天培从此殉国了。”

手中的剑,向颈一抹,引颈自刎。

镇远、威远失陷,老英雄关天培与数百名官军全部壮烈殉国。虎门要塞镇远、威远炮台随后也相继失守,但数百官兵无一投降、退逃,全部战死。

英军兵败三元里

1841年1月,英国侵略军攻入广州,清军不战自溃。英军得手后,连日四处骚扰,奸淫掳掠,无恶不作。广州北郊三元里附近103乡的村民,在当地绅士的号召和联络下,纷纷拿起武器,组成义军,同侵略者展开斗争。义军用北帝庙中的一面三星旗作令旗,相互约定,一村有事,各村支援,共同抗敌。

凌晨,一队义军将英军诱出了炮台。大约600余英军分左右两路向三元里一带进犯。三元里人民早已做好了战斗准备。由于英军使用的是洋枪洋炮,而义军的武器只是大刀长矛,若正面交锋,义军必败无疑。

所以,英军向前步步逼近时,义军便向山冈退去;英军停止追击,义军则鸣锣击鼓,向敌人进逼。英军见状再次进攻,不料义军又退走。这样一步一步将英军引诱到了牛栏岗附近。义军在牛栏岗早设下了埋伏,敌人一进入伏击圈,义军伏兵突然杀声震天,漫山遍野都是,英军发现中了埋伏,已经晚了。

午后,乌云密布,大雨将至,英军似乎预感到不妙,便再次向义军发起进攻。但义军却仍不同敌军正面交锋。不久,大雨倾盆而下,淋湿了英军枪炮的火药,枪无法打响。

义军不失时机地从两翼包抄过来,手拿大刀、长矛、铁锹、锄头等各种武器向英军杀去。英军抵挡不住,落荒而逃,而义军穷追不舍,将60余名英军包围在水田中,杀死杀伤30多人。

此后英军派出了两个水兵连,带着“雷管枪”前去增援,才将余下的英军救回。三元里人民取得了抗击侵略者的巨大胜利。

冯婉贞勇挫英法联军

咸丰十年(公元1860年),英法联军从海上入侵我国,北京一带骚乱起来。

在离圆明园十里的一个名叫谢庄的小村子。当地有一精通武术的山东人名叫三保,他就是冯婉贞的父亲。冯婉贞本人也练得一身好武艺。

一天晌午,侦察人员报告说敌人的骑兵来了。于是,三保便带领众人作好应战准备,把敌人打得落花流水,三保他们因此而高兴极了,但婉贞有远见,料到敌人会攻用大炮来攻,就召集精通武术的青年,身着黑服,拿着雪亮的大刀,埋伏在路边的树林里。

果然敌人抬着大炮来了,一共有五六百人。婉贞拔刀飞身跃起,率领大家袭击敌人。敌兵出乎意外,十分惊恐慌乱,只好用枪上的刺刀进行肉搏,可是他们终究不如冯婉贞等人轻捷勇猛。婉贞挥刀奋力拼杀,刀锋所向,敌人连连倒毙。敌人开始后退,婉贞大声呼喊:“堵住!敌人远离我们是想用枪炮制服我们,赶快追击,不要失掉时机!”于是,大家尽力搅乱敌人的阵线,和敌人交织在一起,使敌人的枪炮始终不能发射。到傍晚,敌人丢下大炮和一百多具尸首慌忙逃跑了。

冯婉贞在这次战役中,机智沉着,扬长避短,打败敌军,显示了劳动人民的英雄气概和聪明才智。

吉鸿昌巧筹军饷

1929年是北伐战争刚结束的年头,冯玉祥把西北军主力全摆在中原战区,造成后方空虚。蒋介石趁冯玉祥后方空虚,围攻当时冯的地盘银川,于是,打起了内战。

危急时刻,冯玉祥想起了手下大将、智勇双全的第十九师师长吉鸿昌,命他火速赶回西北,接任第十一师师长之职,并要求他自筹军饷,就地作战。

吉鸿昌上任后来到第十一师一看,着实倒吸了一口凉气,这的确是一群豆腐兵!一个个面黄肌瘦,无精打采,枪支破旧,毫无士气。

面对这种局面,吉鸿昌并不着急,他一头钻入连队,发现关键问题是给养困难,军饷无着落,导致了军队供给不足,士兵毫无战斗力。

更有甚者,军需官竟私下把成批的弹药卖给叛军。这时,又得到一份确切情报:刚有一批军火被偷运到城外,军需官又得到了一笔巨款。

根据这种情况,吉鸿昌觉得应该从这个军需官身上开刀。军需官很快被召到了司令部。

吉鸿昌热情接待,亲切地说道:“老弟,听说你为部队给养操心受累。我给你透个喜信,我来时,冯老总给我拨10万军饷,估计10来天就能到,只是远水难解近渴。据说,你在银川多年,认识不少头面人物,我想让你出面,找他们暂借10000元供急用等饷银一到,立即归还,并付给2分利钱,对你对大家都好,你看怎么样?”

军需官听吉鸿昌说完,心里一翻个:难道真是这样吗?莫非他……不过,他察言观色,觉得师长的态度十分诚恳可信,就满口答应下来,立即“忙乎”去了。

他刚一出门,吉鸿昌就调集一连人马,暗中出城,去追劫那批军火。

第二天,吉鸿昌召集全体军官训话。不一会儿,军需官兴高采烈地走进来,把10000银元送了上来。与此同时,被盗卖的军火也被追了回来。得意忘形的军需官一下子吓呆了,瘫软在地。

吉鸿昌威严地说:“兄弟们!这个内奸,竟把我们的军火偷卖给敌人,拉下去,立即枪毙!”

一声枪响,全场欢呼。吉鸿昌下令把银元和弹药发给每个士兵,并吩咐各连队改善伙食,养精蓄锐,准备迎击敌人。部队因此士气大振。

红军巧渡金沙江

金沙江位于长江的上游。它穿行在川滇边界的深山狭谷间,江面宽阔,水急浪大。如果红军过不去江,就有被敌人压进深山狭谷,全军覆灭的危险。

当红军大队人马向金沙江挺进时,蒋介石如梦初醒恍然大悟,认定红军的目的既不在贵阳,也不在昆明,而是“必渡金沙江无疑”。

1935年4月28日,他下达命令,控制渡口,毁船封江。就在红军进抵金沙江前夕,江边的敌人已将所有船只掠到北岸了。

1935年5月3日,中央军委干部团的同志们接受了抢夺皎平渡的任务。他们二话未说,翻山越岭日夜兼程90千米,当天夜晚就来到了金沙江边。

在渡口,军委干部团的同志们幸运地找到了一只船。原来这只船是送探子来南岸探查情况的,探子不知跑到哪里去了。后来,他们又在当地农民的协助下,从水里捞出了一只破船,用布把漏洞塞上。

然后,同志们乘坐这两只船悄悄地渡到北岸。敌人的哨兵以为探子回来了,并没有怎么在意。靠近北岸时,红军来了个突然袭击,一举消灭了一连正规军和一个保安队,控制了皎平渡两岸渡口。

红军控制皎平渡后,在百姓的帮助下,找到7只渡船,召来30多名船工。红军成立渡河司令部,制订《渡河守则》,千军万马开始渡江。

金沙江宽140多米,江水击石,白浪顿起。每只船6人,3人一班,一小时换一班,踏波蹈浪,日夜穿梭。红军首长亲自和船工们开会研究渡河,还非常关心船工生活。

红军不但给每名船工每天发5块银元的工资,还每天杀猪款待他们。后来买不到猪了,就买来毛驴。

刘伯承总参谋长对船工们说:“天上的龙肉,地上的驴肉,没有菜就请大家吃驴肉吧!”

有一次,有一个船工随口说了句米饭里有沙子,立即引起首长重视,从此红军炊事员每次给船工煮米饭前,都要仔仔细细地捡米中的沙子。

就这样,从5月3日至9日,在这段时间里,红军主力就靠这7只小船从容地过了江。担任后卫的第九军团在南渡乌江以后奉军委命令一直在黔西绕圈子,时东时西,忽南忽北,牵制了敌人部分兵力。

5月6日,红军到了云南东川与巧家县之间,并于5月9日在树节渡顺利地渡过了金沙江。两天以后,敌人的追兵才赶到南岸。可是这时红军已经毁船封江,远走高飞,无影无踪了。

彭雪枫巧用“空城计”

1940年夏收时节,敌人调集徐州、宿县、永城、夏邑等地的日伪军,乘我新四军主力外线作战之机,想侵袭津浦路西边的根据地,并抢收小麦。

就在这时,彭雪枫同志亲率一个骑兵连回到路西。雪枫同志看过情报后,与边区党的负责人吴芝圃商定唱空城计来对付日伪军。他分散骑兵到各个乡村,每到一村子,就通知老乡多蒸包子、馒头,并说是主力部队回来了。不久消息很快传到日军清水大佐耳里。他觉得十分突然,忙派出许多密探潜入根据地打探消息。结果,回来的密探都说情况真实无误。

清水没有办法,只得改变计划,令各据点日军和伪军加强警戒,严防新四军偷袭。

就在敌人龟缩在据点里的时候,边区人民在党组织的领导下开始抢收小麦,只用了四五天的时间就把小麦收完、藏好。

当敌人清醒过来时,我主力部队已经在人民的欢呼中返回了根据地。

彭雪枫同志虚张声势导演“空城计”,胜利收割完小麦,显示了他超人的军事谋略。

特洛伊木马计

在宙斯统治宇宙的年代,帕里斯在阿佛洛狄忒的帮助下,拐走了当时最美的女子海伦——斯巴达王墨涅依斯的王后。由此,引发了希腊人和特洛伊人之间的战争。却说希腊人联合起来攻打特洛伊城,但特洛伊城是个十分坚固的城市,希腊人攻打了9年也没有打下来。

第十年,希腊一位多谋善断的将领奥德修斯想出了一条妙计。

这一天的早晨非常奇怪。希腊联军的战舰突然扬帆离开了。平时喧闹的战场变得寂静无声。特洛伊人以为希腊人撤军回国了,他们跑到城外,却发现海滩上留下一只巨大的木马。

特洛伊人惊讶地围住木马,他们不知道这木马是干什么用的。有人要把它拉进城里,有人建议把它烧掉或推到海里。正在这时,有几个牧人捉住了一个希腊人,他被绑着去见特洛伊国王。

希腊人告诉国王,这个木马是希腊人用来祭祀雅典娜女神的。希腊人估计特洛伊人会毁掉它,这样就会引起天神的愤怒。但如果特洛伊人把木马拉进城里,就会给特洛人带来神的赐福,所以希腊人把木马造得这样巨大,使特洛伊人无法拉进城去。

特洛伊国王相信了这话,正准备把木马拉进城时,特洛伊的祭司拉奥孔跑来制止,他要求把木马烧掉,并拿长矛刺向木马。

木马发出了可怕的响声,这时从海里窜出两条可怕的蛇,扑向拉奥孔和他的两个儿子。拉奥孔和他的儿子拼命和巨蛇搏斗,但很快被蛇缠死了。两条巨蛇从容地钻到雅典娜女神的雕像下,不见了。

希腊人又说,“这是因为他想毁掉献给女神的礼物,所以得到了惩罚”特洛伊人赶紧把木马往城里拉。但木马实在太大了,它比城墙还高,特洛伊人只好把城墙拆开了一段。

当天晚上,特洛伊人欢天喜地,庆祝胜利,他们跳着唱着,喝光了一桶又一桶的酒,直至深夜才回家休息,做着关于和平的美梦。

深夜,一片寂静。劝说特洛伊人把木马拉进城的希腊人其实是个间谍。他走到木马边,轻轻地敲了3声,这是约好的暗号。藏在木马中的全副武装的希腊战士一个又一个地跳了出来。他们悄悄地摸向城门,杀死了睡梦中的守军,迅速打开了城门,并在城里到处点火。

隐蔽在附近的大批希腊军队如潮水般涌入特洛伊城。10年的战争终于结束了。希腊人把特洛伊城掠夺成空,烧成一片灰烬。男人大多被杀死了,妇女和儿童大多被卖为奴隶,特洛伊的财宝都装进了希腊人的战舰。海伦也被墨涅依斯带回了希腊。

亚述战争

亚述战争是亚述鼎盛时期进行的侵略战争。早在远古时期,北美索不达米亚良好的自然条件促进了畜牧业和农业的发展。境内山区自然资源丰富,手工业生产和国内外贸易因而迅速发展。奴隶制经济的发展需要大量奴隶。为此,亚述国王亚述那西尔帕二世曾经多次远征北叙利亚和南高加索。在南高加索,遇到了建国于此的乌拉尔图的抵抗。

公元前9世纪中叶,几个毗邻国家组成了以大马士革为首的反亚述大同盟。卡尔卡尔激战之后,亚述军撤退。但不久亚述又开始推行对外扩张政策。

公元前8世纪中叶,国王提格拉特帕拉沙尔三世和他的继承者征服了大马士革、南叙利亚和巴勒斯坦,直至加沙城。继他们之后,国王阿萨尔哈东又侵占了南腓尼基和沿海大城市西顿。他在远征到达尼罗河河谷之后,曾一度征服埃及。

亚述巴尼帕在位时,亚述处于极盛时期,成为独霸前亚细亚的大国,始终保持着高水平的军事组织与兵器。军队是国家机器中最重要的部分,出征时由民军组成。军队的成员包括村社社员、农民、手工业者和小商。在边境和特别危险地区获有份地的移民,在出征期间也须服兵役。

公元前8世纪,提格拉特帕拉沙尔三世在位时,对中央和地方的政权机构进行了重要改革,以适应军事的需要。常备军取代了民军。

公元前8世纪中叶,由于骑兵成了重要兵种,军队变得机动灵活了。骑兵常常迅猛出击并快速追击敌人。步兵由重装和轻装的兵士组成,在军队中起着主要作用。他们身穿铠甲,有盾牌和头盔防护,以弓箭、短剑和长矛为武器。

军队中有专门筑路、架桥和设营的部队。筑城技术也得到了发展。亚述人以擅长构筑工事、围城和强攻敌人要塞而著称。他们攻城时使用一种带轮子的攻城器。

长期的战争促进了亚述人军事学术的发展。他们能巧妙地采用正面攻击和侧翼攻击,已会将部队排列成一定的队形,并知道奋力抢占狭窄的山隘口和山间通路,以及在前亚细亚山区和荒漠地区至为重要的水源。一些编年史常把亚述人屡战获胜的原因归结于他们既能迅速进攻,又能迅速地追歼敌军。

亚述人还广泛地进行军事侦察和谍报工作。驻外特使均按时向国王报告别国的详细情报,如备战、军队调动、缔结秘密同盟、接见和派遣使节、密谋和起义、要塞的构筑、叛逃人物、牲畜的总头数及收成情况等。

亚述人十分重视保障交通线和通讯联络。他们精心维护道路。遇有战况,则在高台上点燃木柴,用烽火报警。通过荒漠地带的道路均筑有堡垒防护,并备有水井。大居民点设有特别官员和专门“为国王传送公文”的急使。至今还保存有当时的路标残片,上面载明各城市间的距离和路程所需时日。亚述是内陆国,由于没有自己的舰队而要利用邻国腓尼基的舰队。因此总想占领腓尼基和叙利亚的重要沿海城市。

亚述人广泛地吸取了邻国的作战经验。他们从米坦尼人和赫梯人那里学会了使用骑兵和战车;从巴比伦人那里学会了在国境上建立军屯。同样,亚述人在军事上所取得的成就也被邻国所采用。例如,波斯人从亚述人那里学会了筑城技术,学会了包围要塞和用攻城器攻城,以及修筑“供车辆和军队通行的道路”的方法。后来,罗马人又从波斯人那里学会了筑路、架桥和开辟营地。

为了加强专制政权并为其军事侵略政策辩护,亚述也像古代东方其他奴隶制国家一样,广泛地利用宗教观念。亚述神被视为亚述人的最高神祇。根据当时的宗教信仰,亚述神使所有的部落和民族都听命于亚述的统治。人们常把亚述神描绘为张弓欲射的武士。

在造型艺术中,特别是在宫壁浮雕中,常常描绘有战争场面、会战、围攻要塞和部队调动等情景。有关亚述的军事实力及历代暴君镇压被征服人民反抗的骇人听闻的残暴行为,当时及后代的书籍都有明确记载。

但是,觊觎世界统治地位的强国亚述内部却很虚弱。被征服的领土十分辽阔,在经济上互不联系。被征服的部落和民族为自身的解放不断奋起斗争。乌拉尔图人和依兰人连续不断地反抗亚述的统治,埃及和巴比伦古王国始终不屈不挠地争取获得独立,加之国内阶级斗争日益尖锐,亚述国家终于渐渐走向覆灭。公元前7世纪末(亚达巴尼帕死后不久),米坦尼人和巴比伦人的军队打败亚述人,加速了亚述的灭亡。

波斯战争

波斯战争是波斯国王对亚洲、北非、黑海北部沿岸地区和巴尔干半岛各民族进行的征服性远征。阿契美尼德王朝的创立者大居鲁士二世为了建立世界霸权,开始推行征服其他民族的政策。其常备军达5万人,在大规模远征期间,还可由当地居民补充。这支军队由步兵、战车和骑兵组成,其中骑兵是主要兵种。士兵装备有弓箭、短矛和剑,并配有藤制盾牌和鳞状金属铠甲护身。

居鲁士二世建立起一支强大的军队后,于公元前553年发动了波斯部落反对米堤亚人统治的起义。公元前550~前549年征服米堤亚,后又征服了安息王国。公元前546~前530年,居鲁士二世统率的波斯军队接连征服了小亚细亚、巴比伦尼亚和3个中亚国家——巴克特里亚、索格地安那、花剌子模。结果于公元前6世纪在其侵占的广大地域内建立了一个幅员辽阔的国家。

然而,居鲁士二世建立的强国不过是一个在被征服的领土上由被征服的民族和部落组成的一个毫不巩固的军政统一体。公元前530年,居鲁士二世对咸海沿岸低地上的畜牧部落马萨盖特人远征。波斯军队在战斗中被歼灭,居鲁士二世本人也被杀死。其子冈比西继位后,于公元前525年远征埃及。在帕琉细安附近的交战中,波斯人击败了埃及军队,从而征服了埃及。

公元前512年波斯大流士一世,侵入黑海北部沿岸地区。斯基福人避而不战,退到草原腹地,同时不断地袭扰敌人。当敌人精疲力竭时,他们转入了进攻,迫使大流士军队退却。波斯军队在退却途中经常遭到斯基福骑兵的袭击。结果,大流士军队完全丧失了战斗力,仓皇退到伊斯特尔河以南。

大流士在公元前518~前492年间的远征是以印度西北部、色雷斯等地区并入阿契美尼德王朝国家而告终。争夺东西方商路控制权的斗争导致了长时间的希波战争,结果使阿契美尼德王朝国家大大削弱。

公元前5世纪末,米堤亚爆发了起义,约公元前404年埃及也赢得了独立。

公元前4世纪,波斯国王仍竭力推行征服政策。公元前335年,大流士三世科多曼再次征服埃及。为了阻止马其顿王亚历山大即将对波斯进行的远征,大流士三世打算派登陆部队在希腊登陆并在那里发动反对马其顿的起义。

然而,这个计划未能实现。公元前334年,马其顿王亚历山大的军队侵入小亚细亚,在格拉尼库河畔大败波斯军。第二年,波斯军队在数量上虽居优势,但在伊苏斯城附近再次遭到失败。公元前331年,波斯军队在加夫加梅尔附近被彻底击溃。大流士三世逃到国家北部,公元前330年在那里被杀死。阿契美尼德王朝国家至此灭亡,其领土落入马其顿王亚历山大的统治之下。

波斯人在公元前6~公元前4世纪的军事学术的特点是:步兵和舰队多次进行联合远征;大批登陆兵登陆作战;大量使用骑兵。在波斯战争中,波斯军队的战斗队形由弓箭手、矛兵、战车和骑兵组成,有时还有战象配置在数条战线。

第1线由战车和战象或弓箭手组成,用以与敌接战,打乱敌人战斗队形。第2线由重步兵组成,担负主要任务——在白刃战中消灭敌人。骑兵负责两翼掩护。有时为了追击溃逃之敌还设第3线。在整个战斗队形之后成一列横队配置着“预备”队,用以射杀本军中陷入惊慌失措和退却的兵士。

波斯人在军事上的胜利为时短暂。波斯强国领土的迅速扩大并不意味着它的军事实力也相应地增强。为了进行战争,波斯人还得利用被征服的各民族的军队。然而,被征服民族对保卫波斯专制国家不感兴趣,因此,波斯人未能建立一支内部团结一致的军队。波斯人在军事学术方面不及希腊人,这也加速了波斯强国的崩溃。

伯罗奔尼撒战争

伯罗奔尼撒战争指古希腊的两个城市国家同盟——以斯巴达为首的伯罗奔尼撒同盟和以雅典为首的提洛同盟——之间进行的一次规模最大的战争。

希腊各城邦经济的繁荣和希波战争后各城邦之间贸易的增加,使希腊一些最大的手工业商业中心的竞争加剧。

斗争的焦点主要是争夺西部和东北部的市场。雅典的利益与位于科林斯地峡上的科林斯和梅加腊之间的利害冲突尤为激烈。对双方来说,谁占有克基拉岛的各港口,具有头等重要意义。

除经济上的原因外,还有政治上的原因,即斯巴达和雅典由于全希腊的内部政治事务而引起的斗争和争夺希腊霸权的斗争。雅典积极支持希腊各城邦的民主派,而斯巴达则支持与雅典结盟的希腊各城邦的贵族集团和寡头政治集团。随着各城邦联合的趋势(这种趋势与城邦的自治制度发生了激烈的冲突)的增长,雅典与斯巴达争夺政治统治权的斗争也愈演愈烈。

战争爆发前夕,雅典与其盟邦共同拥有一支庞大的舰队和一支4万余人的军队。

雅典国家首脑伯里克利的战略计划是:利用海上霸权,将伯罗奔尼撒沿海地区劫掠一空,迫使伯罗奔尼撒同盟投降。这项任务由舰队完成,陆上则采取防御行动。斯巴达拥有人数较多的陆军,他企图攻取亚提加并将其摧毁,从陆路封锁雅典。

历史文献把伯罗奔尼撒战争大致分为3个基本阶段。阿客达漠斯战争、西西里战争、狄克勒亚战争。有时文献把西西里战争和狄克勒亚战争合为一个阶段。

阿客达漠斯战争

伯罗奔尼撒军队在公元前431年4月袭击布拉的城之后,又于6月中旬攻入亚提加。雅典的局势则由于鼠疫流行,以及米提利尼和克基拉岛先后爆发反雅典起义而恶化了。

公元前425年,雅典军和舰队在狄摩斯提尼的率领下在皮洛士港口夺取了一个登陆场,并筑垒设防。斯巴达人企图把雅典人逐出皮洛士,但未能成功。于是一支斯巴达重步兵部队占据了位于皮洛士港入口处附近的斯法克特里亚岛。后来,雅典军和舰队在狄摩斯提尼和克里昂的统率下击溃了斯巴达人。

公元前422年10月,克里昂统率的雅典军与布刺西达斯统率的斯巴达军在安菲波利斯附近发生战斗。克里昂和布刺西达斯都战死。这次战斗后,于公元前421年4月11日签订了有效期为50年的所谓尼西亚斯和约。

西西里战争

这次战争的特点是双方争夺海上霸权。尼西亚斯和约的条款未能消除战争再发的根源。公元前420年,领导一个最好战的派别的亚尔西巴德建立了伯罗奔尼撒城邦同盟。同盟在雅典的支持下反对斯巴达。公元前418年8月,同盟的军队在曼提涅亚附近被击溃。

公元前415年春,雅典人开始远征西西里,但未能攻破锡腊库扎的筑垒工事。雅典舰队在锡腊库扎港口战败并被焚毁,向西西里岛腹地败退的雅典军也遭围歼。

公元前413年,雅典又向锡腊库扎派出一支2?6万人的军队,但也未获胜。雅典的军事冒险破产了。

狄克勒亚战争

这次战争是由于斯巴达人夺占距雅典22公里的狄克勒亚所致。公元前410年,雅典新的舰队在阿比多谢附近连获两次胜利,但随后在诺提翁角附近战败。公元前406年,在波斯援助下组建的斯巴达舰队在靠近小亚细亚海岸的阿吉纽西群岛附近被雅典人击溃。

此后,波斯再次帮助斯巴达人重建舰队。公元前405年,这支舰队在埃戈斯波塔梅附近的交战中击败雅典舰队。公元前404年4月,陷入海陆重围的雅典投降。胜利者斯巴达迫使雅典接受以下媾和条件:解散提洛同盟;交出雅典舰队;拆除雅典和拜里尼司的筑垒工事;与斯巴达结盟并依附于斯巴达。

伯罗奔尼撒战争的结果是:希腊所有国家——不论胜者或负者,都遭到了严重破坏;希腊奴隶制度加速解体;希腊的国际威望下降;波斯强国的地位有新的加强。公元前4世纪,由于城邦政体在社会经济、政治方面发生了危机,希腊沦为马其顿的附庸。

伯罗奔尼撒战争促使军事学术得到进一步发展。交战双方都根据各自政治斗争的目的和武装力量的特点预先详细制定作战计划。争夺盟邦和海上霸权是这场战争的根本问题。

在战争过程中,完成了由自由市民组成的民团向雇佣军的过渡。职业军人的出现使军队的训练和教育复杂化了。战斗行动持续的时间更长,并且一年四季都在进行。希腊军战斗队形编成的原则得到了进一步发展。

方阵仍是战斗队形的基础,但步兵的一种——培尔塔斯特的出现,改变了会战本身的性质,这种步兵能以密集队形和散开队形在起伏地机动行动。

当时,战斗中以重步兵和中等装备的步兵协同行动为基础的机动,已成为获胜的重要因素。夺取要塞的方法有很大改进:强攻部队列成纵队,从队形两侧和上方均由士兵手持的盾进行防护;使用水淹、火焚和挖掘地道。舰队的使用方式更加复杂化了。在伯罗奔尼撒战争中,对海上通路的争夺、从海上对敌封锁和侵入都达到了很大的规模。

萨谟奈战争

萨谟奈战争指罗马与萨谟奈联盟为争夺中部意大利统治权而进行的战争。

第一次萨谟奈战争是因争夺坎帕尼亚区而引起的。战争的结果是:罗马在加普亚和库麦确立了统治地位;萨谟奈人在捷努阿姆确立了统治地位。

第二次萨谟奈战争的爆发是由于罗马人占领那不勒斯而引起的。起初,罗马人在平原地带作战时一直获胜,但公元前321年,当军事行动转入山区时,萨谟奈人在卡夫季亚峡谷设伏,罗马军被击溃。

公元前315年,伊特鲁里亚各城同萨谟奈人结盟反对罗马。罗马人调整了军队,改变了战术,于公元前314年进入阿普利亚,随后占领萨谟奈的许多城市,迫使萨谟奈人签订和约。根据和约坎帕尼亚归属罗马。

第三次萨谟奈战争是由于萨谟奈人占领路卡尼亚而引起的。在这次战争中,萨谟奈人同高卢人和伊特鲁里亚人结盟反抗罗马。公元前295年,在森提努姆进行了决战,罗马人击溃联盟军。公元前290年,萨谟奈人停止武装抵抗,萨谟奈联盟瓦解,而其村社成了罗马的同盟者,但权利受到限制。萨谟奈战争的结果是,罗马在中部意大利确立了自己的统治地位。

拉米亚战争

拉米亚战争是以雅典为首的希腊城邦、色雷斯和伊利里亚一些部落为争取独立而进行的反马其顿霸权的战争。

马其顿王亚历山大之死导致了雅典反马其顿运动的高涨。运动的领袖是许珀里德斯和狄摩斯提尼。各盟邦派出200艘战船和由列奥斯芬统领3万重甲兵。马其顿统治者安提帕忒尔拥有1?3万步兵和600骑兵。列奥斯芬在赫拉克利亚附近击败了安提帕忒尔的部队,并切断了安提帕忒尔部队经过奥特里斯山的退路。安提帕忒尔撤到了帖撒利亚,并隐匿于拉米亚要塞。

但是,反马其顿阵营的兵力分散,支持马其顿的希腊寡头政治集团对战争不满,公元前322年春,亚洲开始对安提帕忒尔提供援助,这些导致了联盟的崩溃和8月5日在克然农附近交战的失败。在这次交战中,马其顿人投入了4?3万步兵和5000骑兵,雅典人投入了2?5万步兵和3500骑兵。马其顿驻防军进入雅典,许珀里德斯被打死,狄摩斯提尼自杀身死。马其顿又重新称霸于希腊各国。

布匿战争

布匿战争指迦太基与古罗马先是争夺西西里,后是争夺地中海整个西部地区统治权的侵略性战争。因罗马人称迦太基人为布匿人,故名布匿战争。布匿战争共3次,是奴隶制社会时期军事学术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

第一次布匿战争

这次战争的主要原因是争夺西西里。公元前264年,双方因起义的锡腊库扎雇佣兵占领的西西里的墨萨拿城而发生的冲突,是这次战争的导火线。锡腊库扎的统治者希厄伦二世想夺回城,对玛美尔提尼人展开军事行动。玛美尔提尼人遂同时向罗马和迦太基求援。罗马军队和边太基军队开到西西里后发生冲突,从而揭开了战争的序幕。

公元前264年,罗马人挫败了迦太基人,夺取了墨萨拿。公元前263年,锡腊库扎与罗马结盟。公元前262年,罗马人经过6个月的围攻,攻占了属于迦太基人的西西里的最大城市之一阿格里琴托。罗马人虽在陆战中获得全胜,但对封锁西西里和意大利南部海岸的迦太基海军的报复行动却无能为力。

于是,罗马人在意大利南部希腊人的帮助下建立了一支舰队,其战船同迦太基人的一样,也是桨式战船。但是,罗马人在战船上使用了一种新的技术装置——接舷吊桥,这种装置的使用,保证了他们在以后的海战中占有优势。罗马士兵利用这种装置能够登上敌船,并在敌船上进行白刃战。公元前260年,杜伊利统领的罗马海军在米雷附近的海战中首次战胜了阿尼巴尔统领的迦太基海军。

此后,罗马人便开始远征阿非利加,以占领迦太基本土。公元前256年,埃克诺姆角附近发生海战,迦太基人战败,这就使得执政官利列古鲁斯统率的罗马军队未遇阻碍便在阿非利加的克利比亚城一带登陆。

起初列古鲁斯接连大败迦太基人,但到公元前255年,罗马人却被克桑季普指挥的迦太基军队击败,列古鲁斯被俘。从公元前254年起,战事在西西里持续未断。公元前251年,罗马人占领了巴勒莫,又企图攻取特腊帕尼和利利卑两城,但均未得逞。哈米尔卡·巴卡统率的迦太基军队于公元前247~公元前241年对罗马人进行了一系列打击。

但是,公元前241年,罗马海军在埃加迪群岛附近的交战中再获大胜,从而决定了战争的结局,签订了各项条款都有利于罗马人的和约。迦太基人答应让出西西里并交出全部俘虏,还向罗马偿付了巨额赔款。第一次布匿战争虽以罗马的胜利而告终。但是,罗马的主要问题——对地中海西部地区和经济的统治权问题,仍然没有解决,因为迦太基的经济和政治军事实力并没有被摧垮。

第二次布匿战争

第一次布匿战争结束后不久,迦太基就着手准备新的战争。巴卡详细制定的战略计划是,在公元前237~公元前219年征服的伊比利亚领土上建立一支强大的军队,越过阿尔卑斯山,从北面对罗马实施突然的猛烈突击。

公元前219年,汉尼拔率迦太基军队包围了与罗马结盟的西班牙城市萨贡托,经8个月的围攻占领了该城。这便是公元前218年春天开始的第二次布匿战争的导火线。罗马元老院决定派遣执政官西庇阿率军前往伊比利亚,就地击溃迦太基军队并派兵在阿非利加登陆,以期达到对迦太基本土展开军事行动之目的。

但汉尼拔先发制敌,于公元前218年秋以前所未有的行动率军越过阿尔卑斯山,前出到塔夫里西亚一带帕都斯河各地。迦太基军队在5个半月的时间内行军1600余公里,沿途克服了险恶的天然障碍和许多部落的抵抗。他们出敌不意,在提塞那斯河和特里比亚河战役中击溃了西庇阿的军队。

这些胜利的取得,使汉尼拔巩固了后方,并和与罗马为敌的高卢诸部落订立了同盟。公元前217年春,迦太基军队侵入意大利中部,巧妙地在特拉西米诺湖畔的狭窄隘口设下埋伏,歼灭了弗拉米尼统率的罗马军队。

公元前216年,在坎尼战役中罗马军队被汉尼拔军队包围,并被全歼。这次胜利后,意大利的很多部落和城市投降迦太基。坎尼战役的胜利是汉尼拔取得的一次最大的胜利。

从公元前212年起,主动权转到罗马人手中。他们采取积极的行动夺回了早先在意大利、西西里、伊利里亚和马其顿所丧失的阵地。

公元前209年,罗马人攻占了迦太基人在伊比利亚的主要基地——新迦太基城。哈斯德鲁拔企图从伊比利亚驰援汉尼拔,但因在麦陶尔战役中被击溃,而未获成功。反罗马同盟因罗马人屡屡获胜而日趋瓦解。公元前204年,西庇阿之子大西庇阿率罗马军队在迦太基附近登陆。在扎马战役中,迦太基人战败。公元前201年,迦太基人同罗马人签订了条款苛刻的和约。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