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茶产业发展纵论(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08 02:38:06

点击下载

作者:李传友

出版社: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湖北茶产业发展纵论

湖北茶产业发展纵论试读:

版权信息书名:湖北茶产业发展纵论作者:李传友排版:KingStar出版社: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时间:2008-08-01ISBN:9787535240767本书由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有限公司授权北京当当科文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制作与发行。— ·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 —序

湖北是“茶圣”陆羽的故乡,产茶历史悠久,茶资源十分丰富,发展茶产业具有很大的优势和潜力。改革开放30年来,特别是近几年,茶产业发展很快,2007年全省茶园面积16.13万公顷,茶叶产量10.5万吨,茶叶农业产值21.6亿元(系列产值52亿元),出口创汇687.9万美元,已成为振兴湖北山区农村经济和实现农民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

时值湖北省茶叶学会成立30周年之际,在广大会员的大力支持和共同努力下,学会推出了《湖北茶产业发展纵论》一书,内容包括:发展与思路、品牌建设、产业化经营、研究与推广、加工与利用、文化与市场等六部分,汇集了湖北茶叶科技工作者和茶界有识之士的智慧和成果,作者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深入调查研究,认真总结经验,充分反映了湖北茶产业发展的巨大成就,具有较强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是一本指导性、科学性和实用性兼具的好书,一定会受到广大茶叶工作者的欢迎。

我相信该书的出版,对于宣传湖北茶产业,发展湖北茶业经济,弘扬荆楚茶文化,提高湖北茶叶知名度,都将会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湖北省农业厅厅长2008年6月第一部分发展与思路对湖北茶产业发展的再认识湖北省农业厅经作站 李传友 宗庆波 曾维超

茶叶是世界三大饮料(茶、咖啡、可可)之一,拥有庞大的消费群体。中国茶饮料进入21世纪以来迅速发展,每年以30%的速度增长,市场份额直逼碳酸饮料,成为饮料市场的新宠。湖北作为我国的产茶大省,近年来茶产业得到快速发展,特别是近5年来,全省茶叶面积、产量、产值大幅增加,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和前景,茶产业已成为湖北省山区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和优势产业。但与茶叶发展先进省份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本文就湖北省近年来茶产业发展的优势与成效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一、湖北茶产业发展的优势与成效

1.产业资源优势突出

湖北产茶历史悠久,资源丰富,发展茶产业具有很大的优势和潜力。一是自然条件优越。湖北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均温度、降雨量适中,具备茶树生长适宜的自然条件,全省山区县市均可种植茶树。二是茶树品种资源丰富,宜昌大叶种等3个品种已被审(认)定为全国茶树良种,鄂茶1号到鄂茶10号等10个茶树品种被审定为湖北省级良种。三是茶类多、内质好。绿茶是我省的优势茶类,乌龙茶发展前景看好,宜红功夫茶是全国三大红茶之一,在国际市场享有盛誉,“川”字牌砖茶畅销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四是经济效益好,全省投产茶园平均亩(1亩折合666.7平方米,全书同)产值达1100元以上,高效茶园每亩5000元以上,经济效益明显优于其他农作物,而且收入稳定。

2.产业发展势头强劲

近年来湖北省茶叶生产发展很快,面积产量产值连年增加。2007年,全省茶叶生产再创历史新高,茶园总面积242万亩,总产量210万担,农业产值21.6亿元,占全省农业总产值的1.87%,茶叶系列产值达到52亿元。纵向与2006年比,面积、产量、产值分别增加25.2万亩、14.8万担、3.8亿元,分别增长13.6%、8.7%和21.3%;与2002年比,分别增加69.3万亩、75.8万担、9.43亿元,分别增长40.1%、56.5%和77.5%。横向比,湖北省茶叶面积、产量均居全国第5位,产值居全国第4位,分别占全国茶园面积、产量和总产值的10.1%、9.5%和8.3%,规模效益为中部地区第1位。2007年湖北省茶叶出口明显回升,出口量达到1663.8吨,创汇687.9万美元,比2002年分别增加729.8吨、458.9万美元,增长78.1%、200.4%。

3.优质茶板块建设成效显著

全省优质茶板块基地建设项目自2005年启动以来,取得显著成效。2007年全省13个县市优质茶板块基地建设面积达120万亩,其中核心示范面积22万亩,年繁育无性系良种茶苗3000多万株,英山、恩施、竹溪、夷陵、五峰、鹤峰、大悟、竹山共8个县市的茶园面积超过10万亩,带动农户超过100万人。板块内茶叶总产量6.5万吨,占全省总产量的66%,实现茶叶产值14亿元,占全省茶叶总产值的66.7%。全省已形成了鄂东大别山优质绿茶区、鄂南幕阜山名优早茶及边销茶区、鄂西武陵山和宜昌三峡富硒绿茶及宜红茶区、鄂西北秦巴山高香绿茶等四大优势茶叶产区。

4.品牌建设取得重大突破

目前,湖北省有13个产品被省名牌战略推进委员会授予湖北名牌产品称号,并在全国率先推出了具有湖北特色的“十大名茶”。在“打造知名品牌,培植龙头企业”的战略思想指导下,自2005年开始,湖北省就把整合茶叶品牌作为全省农业的重点工作来抓,并组织省内外知名茶叶专家组成评审委员会,对全省现有茶叶品牌进行了论证,采花毛尖被一致推荐为湖北名茶第一品牌。2006年采花毛尖与西湖龙井、黄山毛峰、安溪铁观音等全国12种名茶一道被农业部授予首届中国名牌农产品,标志着打造湖北茶叶品牌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

5.产品结构不断优化

湖北省名优茶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起步,90年代发展壮大,“十五”以来快速提升,成为闻名遐迩的名优茶生产大省。2007年全省名优茶产量90.3万担,占茶叶总产量的43%,产值16.85亿元,占总产值的78%,已跨入全国名优茶生产的大省行列。纵向比,名优茶产量、产值分别比2002年增加39.3万担、8.05亿元,增长77.1%、91.5%。同时,其他茶类也得到了蓬勃的发展。鹤峰、英山、赤壁等县市开发了适销对路的出口珠茶,武当山、竹溪等地开发了有机乌龙茶,恩施、宜昌等地恢复发展出口宜红茶,以鄂南赤壁市为中心的边销砖茶稳步发展。内、外、边销多茶类结构基本形成。

6.龙头企业发展壮大

从全省来讲,目前年产值和年销售额达千万元的茶叶企业有15家,其中进入农业产业化省级重点龙头企业有10家,通过ISO9001国际质量体系认证的企业有24家。湖北采花茶业有限公司2007年已跨入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2007年年底采花毛尖被宜昌国贸控股,由宜昌国贸出资5000多万元,占80%的股份,新组建成立了湖北采花茶业股份公司,企业经营实力大增,其龙头优势将进一步突显。宜昌萧氏茶叶集团开拓创新,大胆进行思路创新和科技创新,首创了全程清洁化、智能化加工生产线,实现了传统农业技术向现代茶业加工的飞跃,是湖北目前规模最大、档次最高的茶叶生产加工销售企业。湖北邓村绿茶有限公司、湖北龙王垭茶叶集团公司、湖北竹溪梅子贡茶叶公司、湖北圣水茶场有限公司、鹤峰翠泉茶叶公司、湖北英山绿屏茶叶有限公司等龙头企业正在快速壮大,发展势头强劲。

7.无公害有机茶生产快速发展

目前全省达到无公害茶要求的茶园160多万亩,占投产茶园面积的95%。五峰县、鹤峰县和英山县先后被农业部授予全国无公害茶生产示范基地先进县、合格县和达标县,并在全省推广其生产经验,为加快无公害茶、有机茶生产奠定了良好基础。有机茶生产再上新台阶,全省有84个产品获得有机茶认证,有机茶认证面积7.1万亩,认证数量居全国第2位。通过QS认证的企业有178家,茶叶加工标准化进程不断加快。2007年,湖北采花茶业有限公司、宜昌萧氏茶叶集团有限公司等11家企业被专家推荐认定为全省首批茶叶加工标准化示范茶厂,对全省茶叶加工厂的建设起到很好的示范带头作用。二、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1.龙头企业规模偏小

叫做茶叶企业多,龙头企业少。据我们调查摸底,全省有大小茶叶企业5000多家;据省统计局农调队统计,进入茶产业化经营的企业有500多家,但真正上了一定规模的企业不到100家。总的看来,茶叶龙头企业规模偏小,机制不活,实力不强,特别是缺乏大龙头、大企业、大老板。

2.品牌资源仍需整合

目前全省茶叶注册商标多达300多个,只有采花毛尖、萧氏茗茶、邓村绿茶、龙峰茶、圣水茶、英山云雾、恩施玉露、武当道茶、鹤峰茶等品牌有些影响,但在北京、上海等大中城市常年上市、有一定市场份额的湖北名茶品牌很少,加上规模不大,宣传力度不够,还没有在全国叫得响、覆盖面大的名茶品牌。因此,整合优势资源,打造和做大做强大品牌是我省茶产业发展的重大课题,而且任重道远。

3.良种推广覆盖率低

由于湖北省良种选育起步较晚,基础较差,没有良种补贴政策,发展步伐相对缓慢。目前全省无性系良种茶园面积35万亩左右,仅占全省茶园总面积的14.5%,大大低于福建90%的水平,也低于全国31%的平均水平,成为影响全省茶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瓶颈”问题,也将影响全省名优茶生产的发展后劲,制约茶产业的提档升级。

4.加工厂急需改造提升

初制加工茶厂急需改造。据调查,在全省现有5000多个初制茶叶加工厂中,20世纪90年代后建厂的约占1/3,普遍存在厂房老化抗灾能力弱,加工厂规模偏小,厂房设计不科学,设备陈旧落后,机具不配套等问题,亟待优化改造提升,以尽快适应茶叶质量安全提高的需要。三、对策措施

1.抓高效茶园发展 促进优势板块建设

从2008年起,重点抓好高效茶园的建设,力争建设高效茶园10万亩,亩产值5000元以上。正式启动鄂东大别山100万亩桑茶药板块高效经济区建设项目和鄂西北秦巴山“两竹”(竹山、竹溪)百里茶叶长廊板块基地连接建设。同时,开展鄂西武陵山茶果药板块高效经济区的调研论证工作,使这四个板块优势区域经济规模占全省的80%以上。通过高效茶园建设,进一步带动我省优质茶板块基地建设提档升级,促进全省茶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2.抓知名品牌打造 促进现有资源整合

全省要做到一个县市主打一个品牌,一个大区域形成一个优势品牌,统一质量标准、统一包装规格、统一对外宣传。真正形成规模优势和品牌效应。通过茶叶品牌的整合,提高湖北茶叶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力。经过几年努力,培植出1~2个在全国叫得响、打得出、覆盖面大的精品名牌。从2008年开始起步,抓好恩施玉露茶叶品牌的整合,并组织省内外知名茶叶专家对中国历史十大名茶之一的恩施玉露进行评审和论证,向社会推出湖北历史第一名茶——恩施玉露。

3.抓良种引繁推广 促进茶园整体素质提升

加快茶树无性系良种引进繁育和推广,是湖北省茶产业发展的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重点抓好恩施、英山、夷陵、五峰、鹤峰、宣恩和省果茶所等地良种繁育基地,搞好苗圃、母本园和示范园配套建设,大力引进和选育适合本地发展的名、特、优、新品种。按照发展一批良种茶园、改造一批低产低效茶园、淘汰一批陡坡劣质茶园的要求,今后每年争取高标准发展良种新茶园8万亩左右,使全省良种茶园建设上一个新台阶,全面提高全省茶园整体素质。

4.抓改造提升 促进茶园管理水平提高

强化茶园管理,努力克服“重发展、轻管理”、“重产出、轻投入”的现象。积极推广机修机剪机采技术。要下大力气改造中低产茶园,每年高标准改造10万亩左右。力争改造茶园平均亩产量达到50千克以上,平均亩产值达到2000~3000元。

5.抓现代化加工 促进标准化生产

在加强农业投入品监管和质量安全体系建设、加强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建设的基础上,下大力气加强标准化加工厂建设,推行现代化加工,加快现代化、清洁化、自动化茶叶加工生产线的引进力度,提高加工科技水平。大力推行无公害、绿色、有机茶生产,努力构建“生产有标准,产品有标志,认证有程序,市场有监管”的标准化格局。

6.抓产品结构优化 促进经济效益提升

在大力发展绿茶生产的同时,开辟乌龙茶发展新路。发展乌龙茶生产经济效益高,一般每亩可以增加鲜叶收入1000元左右,不仅可以解决夏秋茶鲜叶利用率低、茶园单产低等问题,而且可以大面积推广使用采茶机、修剪机,既可缓解劳动力紧张问题,也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种茶的经济效益。因此,要对全省乌龙茶生产进行科学引导和合理规划,推动和促进乌龙茶生产的健康发展。

7.抓市场体系建设 促进产业化经营

围绕茶产业化经营,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积极培育多层次、多元化的市场体系,建成一批有带动力、覆盖面广的茶叶专业市场,形成内销外贸多渠道并举的市场格局。重点要完善和提高目前已经形成的武汉汉口茶市、陆羽茶都、宜昌三峡国际旅游茶城和鄂东茶叶批发交易市场,进一步优化和创新市场建设外部环境,同时鼓励茶叶主产县市建立产地交易市场,使产地集散市场,城市批发市场和零售市场配套发展,努力提高我省茶叶市场竞争力和占有率。

8.抓弘扬茶文化 促进茶叶生产与消费

湖北是“茶圣”陆羽的故乡,茶叶生产历史悠久,茶文化底蕴深厚,我们要充分发挥这一优势,深入挖掘和弘扬茶文化,引导茶消费。并根据楚文化特色,推介出一整套茶文化“大餐”。通过积极举办茶叶节、茶交会和品茶旅游节等活动,推广茶道、茶艺等文化建设,倡导品茗休闲的新型生活消费方式,推动鄂茶生产与消费再发展。四、发展建议

1.加大茶板块基地建设和品牌整合与宣传的投入力度

茶板块基地建设和品牌整合已成为山区农村区域经济发展和全省农业板块基地快速扩张的新亮点,投入产出大,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十分显著,建议进一步增加茶板块基地建设、品牌整合品牌建设与宣传的投入,提高湖北名茶品牌的社会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放大板块和品牌效应,增强抵御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的能力。

2.加大对茶产业科技推广、市场建设和人才培养的力度

根据当前茶叶科技发展的新趋势,湖北省应立足茶叶资源优势、区位优势和文化优势,一是在现代化加工技术体系、茶树良种苗木配套标准化示范、茶叶生产机械化、安全高效生态茶园建立等科技推广和技术创新上加大投入力度;二是在大规模、广覆盖、多功能、高档次的茶叶市场体系建设上加大扶持力度;三是在多层次茶叶科技人才培养上加大工作力度,提高科技入户率、到位率。努力实现依靠科技增产和依靠市场流通增效的新格局。

3.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各级政府和发改委、财政等有关部门,应增加对茶产业的投入,在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资金、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中,突出发展茶产业等农民直接受益的地方特色优势产业基地建设,特别是加大对重点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树立扶持龙头企业就是扶持农民的理念,扶持茶叶龙头企业就是扶持茶产业的理念,做大做强一批龙头企业。

4.实施政策性保险,实行良种补贴

要尽快建立茶叶良种苗木保险新机制,尽早出台茶树良种苗木补贴政策,加强良种苗木生产和调剂管理,确保良种苗木生产和供应,提高无性系茶树良种普及率,增强湖北茶产业的发展基础和后劲。

5.建立自然灾害预警应急机制

茶叶是多年生农作物,季节性强,受自然环境和气候条件影响较大,一年受灾,多年受损。去冬今春的持续低温冰冻天气教训深刻。因此要尽快建立健全茶叶自然灾害预警应急机制,为政府、部门特别是广大农民提供及时、有效、可操作性的应急预案,提高抗灾防灾能力,把自然灾害带来的损失降到最低限度。湖北茶业发展现状与对策湖北省农业科学院 龚自明 曹宏云 王雪萍 高士伟一、湖北茶业基本情况

1.生产现状

2007年全省茶园面积16.13万公顷,茶叶总产量10.5万吨,农业产值21.6亿元,综合产值52亿元,分别占全国茶园总面积、茶叶总产量、产值的10.54%、9.21%、7.25%。其中名优茶产量4.52万吨,产值16.85亿元,分别占全省茶叶总产量的43.05%和总产值的78.01%,占全国的10.39%、7.02%。

2.产业基础(1)基地建设稳步推进。通过优质板块工程,全省基地建设稳步推进。2007年茶园面积、产量、产值比2002年分别增长了40%、56.4%、77.5%,茶园亩平产量和产值分别增加了5.4千克、239.4元。全省已形成了鄂东大别山优质绿茶区、鄂南幕阜山名优早茶及边销茶区、鄂西武陵山和宜昌三峡富硒绿茶及宜红茶区、鄂西北秦巴山高香绿茶等四大优势产区,其茶园面积和茶叶产量占全省茶园总面积和总产量的90%以上。(2)企业发展势头强劲。全省现有专业茶厂(场)5000多家,年产值和年销售收入过千万元的茶叶企业20余家,过5000万元2家。其中,进入国家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2家,省级重点龙头企业10家。2006年在全国率先推出具有湖北特色的“十大名茶”基础上推出湖北名茶第一品牌,当年该产品取得国家名牌农产品称号。总体来看,近几年通过市场推动、政府引导、企业自主发展,湖北茶叶加工企业规模实力明显增强。(3)社会化服务体系明显加强。①职能部门管理手段及能力加强。省农业厅根据茶产业基础与实际情况,适时制定产业发展规划,各茶叶主产县市区积极响应,并通过优质茶叶板块建设工程的启动及运行,有力推进湖北品牌建设及无公害茶基础建设。②科技支撑能力加强。2007年省农业科技创新中心正式运行,进入茶叶创新团队科技人员年人均10万元科研经费。2008年启动成果转化岗位,为基层科技人员开展示范推广提供了经费支持。同时,以省农业科学院果茶所为主体,网络全省科技资源,组建省茶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③群团组织建设得到加强。全省现有省茶叶学会等一批群团组织在茶业发展中发挥骨干作用外,以企业为主体,在茶叶主产县市区新成立了一批茶叶(产业)协会、农民合作组织等,对规范产品质量和市场有序竞争、保护茶农合法权益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4)茶文化旅游宣传活动比较活跃。为挖掘和弘扬茶文化,推动茶产业,全省各地举办了不同形式的茶事大活动。如英山县一年一届茶叶节到2008年共举办17届,近几年还有武汉汉口茶市、陆羽茶都系列茶文化活动、恩施茶文化节、宜昌三峡茶文化节、湖北圣水茶文化节、鹤峰茶叶节等,极大地提高了湖北茶叶的知名度,有力推进湖北茶业走出本省,迈向全国,挺进国际。

3.产业优势(1)自然条件得天独厚。湖北地处长江中游,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年降雨量一般800~1700毫米,有效积温4800~5700℃,无霜期207~307℃,土壤从南到北形成了红壤到黄棕壤的地带性水平分布规律,大多具备了茶树适宜生长的自然条件。发展茶业得天独厚。(2)茶树品种资源丰富。湖北是全国古老茶区之一,茶树品种资源丰富。鄂茶1号、鄂茶4号、宜昌大叶种被认定为全国茶树优良品种,同时鄂茶1号~10号为湖北省优良品种。还有诸如恩苔系列、竹山黑大叶等一些优良种质资源。(3)交通十分便利。湖北地处中部,交通十分便利,武汉、宜昌等大中城市均已成为全国茶叶集散地,各主产县市都建有自己的茶叶交易市场,商贾云集,有发展外向型经济、参与国际大循环的有利条件。(4)茶叶花色品种比较齐全。除了传统的老青茶、鹿苑茶、“宜红”茶外。绿茶是我省的优势茶类,具有外形紧秀、汤色绿亮、香气高长的品质特点,倍受消费者和客商的青睐。(5)湖北省土地资源丰富。全省土地总面积1859万公顷,其中山地丘陵地就占80%,在宜茶区域内,有荒山、荒坡达200余万公顷。在农业结构调整中,发展茶叶大有“用武”之地。

4.茶叶地位与作用

茶叶是湖北具有一定市场竞争力的特色经济作物,茶产业的发展对于培育山区特色经济、促进农民增收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1)茶业是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据调查,2007年全省山区农民茶叶销售收入占农产品销售收入总额的11.7%。在茶叶主产区,茶叶种植对农民增收的带动效应更为明显。如五峰县采花乡,2007年人均茶叶收入2500元,占当地农民人均纯收入的82%。因此茶业已成为我省山区农民脱贫致富重要支柱产业及现金收入主要来源之一。(2)茶业是山区农产品加工的重要行业,也是新农村建设的亮点。湖北山区农产品主要以经济作物为主,经济作物按种植面积的多少排序主要有果、茶、菜、烟、药。其中,在山区加工的特色农产品中以茶叶的加工规模最大,覆盖区域最广,产品的一致性最高,前途最大,前景广阔。(3)茶业作为山区农村经济中的重要支柱产业,对主要产茶县市区县域经济影响较大。目前全省主要产茶县市25个、重点乡镇50个,茶叶在我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如英山县2007年茶叶产值50164万元,占全县农业总产值的35.1%、占农业林牧渔业总产值的24.9%,茶叶税收占全县财政收入的23.1%。(4)产业链长,就业面广,比较效益高,增收潜力大,带动作用强。茶叶从种植到加工再到销售、消费及产前、产中、产后,整个产业链贯穿第一、二、三产业。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消费观念转变及休闲业兴起,茶业这一健康的传统产业对第三产业的带动作用较过去明显加强。也正是由于第三产业的蓬勃发展反过来又促进了第一、二产业的快速发展。二、科技创新对茶业的推动作用

茶产业的发展与科学技术的进步密切相关。近30年来湖北茶业发展可分为4个阶段,这4个阶段的科技成果给全省茶业带动了“4场技术革命”,实现了四大转变和四次跨越。(1)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以“速成丰产茶园栽培技术”等项目为代表,从栽培方式上进行了大胆改革,常规茶园向速成丰产茶园发展,创造了“一年种,两年摘,三年亩产过双百(斤)”的“莲花模式”,使全省茶园结构与栽培方式发生根本性改变,茶叶产量大幅度上升。2007年全省茶园平均单产比项目实施前的1987年增加了22.5千克,茶叶产量增长3.0倍。(2)到20世纪80年代末,由于产量大幅度上升,加之经营体制上的原因,全省出现“卖茶难”。此时,以名优茶为突破口,从加工环节入手,由大宗茶向名优茶转变,创制了一批名茶,调整了茶叶结构。2007年全省名优茶产量分别比1990年增长了26.4倍、32.0倍。(3)进入20世纪90年代,随着名优茶升温,良种优势开始显现。为适应名优茶发展,开始从调整品种结构入手,提倡发展无性系良种,创造了“一年种,两年摘,三年亩产鲜叶收入过千元”的“五峰星岩坪样板”和“恩施灯笼坝村级小区”典型,茶树品种结构得到优化。(4)从20世纪末至21世纪初,食品安全开始提上议事日程,注重茶叶生产过程的全程质量控制技术研究,并以此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实现行业可持续发展。如目前全省有机茶认证企业84家,居全国第2位。三、存在的问题

虽然湖北茶业现有基础较为扎实,比较优势突出,但存在“三低(良种覆盖率低、茶园单产低和加工企业科技水平低)、三难(采茶难、病虫防治难、品牌整合难)、三少(规模企业少、高附加值产品少、科技队伍人数及科技投入少)”等突出问题。同日本等先进产茶国及国内先进产茶省份相比也存在很大差距。主要表现在:

1.茶树品种选育起步较晚,良种普及率偏低

湖北茶树品种选育工作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远晚于福建、浙江、湖南、安徽等省。

目前湖北无性系茶树良种覆盖率仅为14.5%,且发展不平衡,恩施市良种发展最快,其良种普及率达70%。而全国茶树良种普及率为37%,其中福建省达95%,浙江为50.2%。

2.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比较突出

2007年全省十大名茶、有机名茶及旅游名茶抽检结果,对照《绿茶》国标,含水量超标率21.43%;虽然产品农残检测合格,但作为原料较嫩的名优茶,其农残检出率为20.69%,质量安全不容乐观,形势依然严峻。同时,目前全省5000家茶叶加工企业,而通过QS认证企业不足200家。

3.夏秋中低档茶原料资源利用不足,茶园单产低

按采摘面积计算,全省茶叶平均单产57.3千克/亩,比全国平均水平低5千克/亩,比福建低38千克/亩,比浙江低17千克/亩。这是因为一是全省中低产茶园比重大。二是夏秋茶资源利用率低。三是长期管理粗放,肥料投入不足,偏施化肥,造成茶园单产偏低。

4.茶叶加工技术相对落后

同国内其他产茶省份一样,我省茶叶加工业的整体技术水平与国外先进的茶叶加工业相比,仍然十分落后,尤其是初制加工业。根据国内外食品工业生产技术的发展过程,其大体要经历5个阶段。目前国外茶叶加工已进入第3、4发展阶段,而湖北省目前的制茶业总体上处于第1阶段,个别单机或生产线处于第2、3阶段。

5.科技投入明显不足,科技创新及转化能力较弱

一是对茶业科技的资金投入严重不足,与主要产茶国相比,中国在科技方面的投入一般只有其他国家的1/10~1/30,相对而言,东部沿海发达省份又明显好于湖北等中西部地区。二是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较慢。三是茶叶加工企业科技创新基础薄弱,自身科技投入及研发经费严重不足。

6.企业不强,品牌不响

与浙江、福建等省相比,湖北没有西湖龙井、安溪铁观音那样家喻户晓的知名品牌,也没有四川竹叶青、湖南猴王集团那样年销售收入过亿元的龙头企业。龙头企业不强是制约湖北茶产业发展的根本原因,也是影响产业整合提高的关键因素。

7.产品单一,出口创汇能力明显不足

湖北是绿茶主产区,其产量占全省茶叶总产量近80%,特别是名优绿茶,市场和效益好。但夏秋中低档绿茶价格低廉,效益不高,而传统“宜红”茶比较效益较低。2005年全省茶叶出口额742.7万美元,全省茶叶出口量3000吨,出口量仅相当于湖南省的13.1%、安徽省的13.5%、江西省的27.5%、重庆市的48.4%,全国排名第10位,与茶园面积、茶叶产量全国第5、产值第4的地位极不相称。

8.市场服务体系不完善,广告宣传不力(1)缺少全省性的整体营销和品牌宣传策略,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湖北茶叶整体形象的提升和产业的整合。目前,湖北茶叶的品牌宣传主要由企业承担,很难形成整体营销效果。部分主产区以县为单位对主打品牌进行宣传,由于主产区大多是贫困地区,地方财力有限,无法与沿海的茶叶产区开展品牌竞争。(2)市场体系不完善,导致茶叶未能形成生产、流通互动的格局。一是产茶区大多没有完善的茶叶交易市场和规范的专业合作组织,茶农与茶叶加工厂之间联系松散,茶农的利益得不到有效保障。二是缺乏辐射力强、知名度高的商品茶交易市场。三是与加工企业相比,茶叶流通企业与国内同行的差距更大。四、湖北茶叶产业发展对策

1.总体思路

以可持续发展为主题,以龙头企业为主体,以产业化经营为主线,以国内外市场为导向,以科技创新为支撑,以“安全、优质、高效”为目标,实施“五大工程”,进一步优化结构,打造名牌,扩大出口,全面推进湖北茶业健康快速发展。

2.主要对策(1)茶树良种筛选及苗木繁育体系建设工程。加强地方品种筛选;加快开展无性系良种茶苗扦插繁育技术、低位嫁接换种技术等相关技术研究与示范推广,使湖北茶树良种普及率达到全国平均水平。(2)安全优质高效茶园标准化技术体系建设工程。重点建立茶园病虫害及自然灾害预测预报与综合防控体系、茶园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体系,使单产达到全国平均水平,农药使用实现安全无公害,肥料施用比较精准有效,采剪养方式合理,预防自然灾害能力较强,经济、社会及生态效益大幅提升。(3)茶园“四机”标准化体系建设工程。主要集成茶园耕作机械化、修剪机械化、采摘机械化、投肥施药机械化等技术。降低茶园生产成本,提高茶园生产效率和科技管理水平。至“十一五”末,湖北应用“四机”技术覆盖率达到70%,示范区茶园生产管理成本降低20%以上。(4)现代茶叶加工技术体系建设工程。加强全省初制茶厂加工改造升级,集成应用茶叶鲜叶水洗技术、全程机械化连续化加工技术、能源改造及二次污染控制技术、QS、HACCP、ISO9001、ISO14001认证、新产品开发。通过龙头企业的示范带动,构建全省现代茶叶加工体系,实现加工企业优化升级,促进茶叶加工标准化规模化,做强做大龙头企业和知名品牌,提高行业竞争力。(5)茶叶综合服务体系建设工程。重点加强茶叶科技(应用技术推广)服务体系建设,茶叶市场监管服务体系建设,茶叶信息服务体系建设,物流(包括物资供应和农产品采购)服务体系建设,茶业资金筹集融通服务体系建设,茶农利益保护服务体系建设等。宜昌茶产业发展态势浅析宜昌市农业局 曾令相 王友海 王相兴

宜昌市位于湖北省西部,是中国最古老的茶产区之一。建国前就是宜红功夫茶的加工和贸易集散地,20世纪70年代开始红茶改制绿茶,80年代大力推广普及名优绿茶生产加工技术,近年来,在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茶产业从基地建设、生产加工、市场营销、品牌建设等方面得到了长足发展,现在宜昌已是湖北省的产茶大市、名优茶生产大市。一、产业发展现状

1.基地规模继续扩大,茶园素质整体提高

2006年全市茶园面积达到44.9万亩,预计今年茶园面积可达到50万亩,比“十五”期末39.9万亩增加了10万亩,其中经过杭州中农质量认证中心颁证的有机茶园面积1.5万亩,占总面积的3%,在全省处于领先水平,无公害茶园面积28万亩,占总面积56%。近几年,新发展的茶园面积一是注重整村推进板块连片;二是选用优良品种,如本地的宜红早、宜昌大叶种、鄂茶7号以及浙江、安徽、福建等地的部分优良品种;三是茶园管理水平高,重点推广三大技术,即有机茶、无公害茶生产综合配套技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机械化修剪采茶技术,重点产茶区普及黄板、频振式杀虫灯等病虫害物理防治防控技术,大力推广使用生物农药、生物肥料。连续几年,在全国全省茶叶市场抽样检测中,宜昌市茶叶全部达标,全市的茶产品已成为名副其实的有机茶、绿色食品茶、无公害茶。

2.龙头企业实力增强,辐射带动作用加大

全市现有产值逾千万的企业8家,其中产值逾5千万的企业3家。2006年,在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开展的全国百强茶叶企业评比活动中,湖北采花茶业有限公司、宜昌萧氏茶叶有限公司、宜昌邓村绿茶集团有限公司、五峰千珠碧茶业有限公司、五峰虎狮茶叶有限公司、宜都市宜红茶茶业有限公司等6家企业榜上有名。同年,采花毛尖被评定为湖北第一名茶品牌,大大提高了宜昌名优茶在国内市场的知名度。2006—2007年采花毛尖出现了供不应求的好形势,同时也带动了全市名优茶在国内市场的销售。2006年,湖北采花茶业有限公司投资500万元引进一条清洁化、机械化名优茶生产线,通过2007年的生产运行,达到了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稳定茶叶品质的效果。2007年,宜都市宜红茶茶业有限公司从韩国引进一台PUBU-15型茶叶色选机、宜昌萧氏茶叶有限公司从日本川崎公司和浙江上洋茶机总厂引进3条清洁化、自动化名优茶生产线,大大提高了全市茶叶生产加工设备装备水平。目前,宜昌市茶叶加工设备和工艺均在省内处于领先水平。企业规模扩大、实力增强,有效地带动茶农增收。2007年,宜昌市农业局在全市开展高效茶园竞赛活动,通过验收检查,五峰土家族自治县采花乡星岩坪村、渔洋关镇汉马池村、宜都市潘家湾乡李家坳村,茶农亩收入分别达到5250元、3900元、3500元,比上年增收750元、900元、1000元。茶企业的快速扩张、茶农的有效增收,激发了茶农发展茶叶的积极性,全市茶叶生产呈现快速、高效、健康发展态势。

3.社会化服务和市场体系日臻完善

在政府的正确引导下,通过企业运作,主要产茶区纷纷成立茶叶协会、合作社等经济合作组织,从茶园建设、茶园管理、生产加工、市场营销、企业文化、品牌建设为茶农和茶企提供全方位服务。随着夷陵茶城、三峡国际旅游茶城、长江茶叶批发市场等茶叶专业市场的建设与发展,茶叶专业市场销售、企业办事处直销、网络媒体推销已成为全市茶叶销售主渠道。近年来,专业市场销售量约占全市茶叶贸易量的70%以上。茶叶企业在省内外大中城市设立的办事直销处,又成为全市茶叶销售的一个重要途径。生产标准化、渠道多元化、市场规范化促进了宜昌茶产业经济良性发展。

4.茶文化在茶产业链中作用凸显

宜昌茶叶历史悠久,茶文化资源丰富,现已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茶文化产业。①依托宜昌丰富的旅游资源,围绕“高山云雾出好茶”、“名山名水出名茶”,发展观光旅游茶业,五峰银毫茶叶有限公司、宜昌邓村绿茶集团有限公司的茶叶公园正在建设中。②研究挖掘宜昌茶历史,“峡州碧涧”、“仙人掌”等一批历史文化名茶得到了有效的开发和发展,丰富了全市的茶产品。③各种茶叶学术会议、茶文化交流活动的开展,扩大了宜昌茶业的知名度。二、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品牌效益不突出

2006年,采花毛尖被湖北省农业厅评定为湖北第一名茶品牌,同年采花毛尖被农业部评定为全国名牌农产品,但以2006—2007年企业运作情况看,同等质量的价格水平与全国名牌产品相比有很大的差距,且主要市场仍在湖北,外省市场拓展速度缓慢。·

2.产业旗舰企业缺位

目前,宜昌市产值逾5千万元的企业虽然有湖北采花茶业有限公司等3家,但以3家企业的资金实力、技术实力、产品质量、市场占有率、产品销售网络、企业发展后劲等方面看,尚没有一家企业能成为宜昌茶产业的旗舰企业。

3.新发展茶园良种率不高

近几年,宜昌市茶叶基地规模迅速发展,由于本地无性系良种苗木供应不上,加上部分农民为降低成本选用茶籽发展,使近两年新发展的10万亩茶园无性系良种达不到30%,不符合农业部、省农业厅不是无性系良种不发展的战略要求。

4.资源、品牌整合的方式方法有待进一步探索

由于茶叶企业规模小,生产加工科技含量低,在整合过程中采取行政手段强行捏合,合并后的企业股东思路难统一,矛盾多,合力不强,有悖合并初衷。三、宜昌茶产业发展对策

1.加强品牌建设,培植优势品牌

优势品牌建设的好坏,是一个产业发展健康与否的重标志,也是龙头企业实力的象征,只有企业发展壮大,实力增强了,才能真正意义上创建精品名牌,因此,培育壮大龙头企业是宜昌茶产业发展的当务之急,基于全市茶产业龙头企业规模普遍偏小、实力整体不强的现状,各级政府行业主管部门应引导、配合企业狠抓品牌建设。①要鼓励和引导企业按照市场经济规律进行资源整合,实现优势互补、强强联合,组建茶产业旗舰企业。②在项目资金、技术支持、政策优惠等方面给予倾斜。③利用社会主流媒体,为企业搭建品牌宣传和展示平台,提高企业的公信力和知名度。

2.发展多茶类生产,实现茶产业持续发展

宜昌市是全国最古老的产茶区之一,产茶历史悠久,茶类丰富,目前生产绿茶、红茶、黄茶三大茶类,有历史名茶峡州碧涧、鹿苑茶、仙人掌茶、宜红功夫茶,有新创名茶采花毛尖、邓村绿茶、千珠碧毛尖,有保健茶天麻剑毫、天然富锌茶,还有资源丰富的大宗绿茶。红茶和部分大宗绿茶主要作为出口原料供应各省市口岸公司,名优绿茶主要依靠国内市场销售。随着我市茶叶基地规模不断扩大,茶产业要健康持续发展:①要发展多茶类生产,在充分挖掘历史名茶的基础上,依靠茶业科技进步,完善加工工艺,提高历史名茶和新创名茶品质。②坚持外贸和内销两条腿走路的原则,实施巩固省内市场、拓展外省市场、发展出口贸易的战略。

3.依靠科技进步,挖掘茶产业的发展潜力

茶业是一个传统农业产业,是以手工和半机械作业为主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科技含量不高,劳动力资源紧缺与产业规模日益扩大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只有充分依靠茶叶科技进步,才能推动茶叶健康快速发展。首先,在茶叶主产区要推广普及机械化修剪采茶技术,增加茶园采摘面,提高鲜叶产量,缓解劳动力紧缺的矛盾,提高鲜叶资源利用率,增加茶农收入。其次,结合宜昌茶叶生产加工特点,合理引进国内外先进加工生产线及工艺,扩大优质茶生产规模,提高茶叶品质,增强茶叶市场竞争力。再次,加强茶叶科技队伍建设,强化茶叶技术技能培训,提高茶叶科技队伍素质,为茶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学技术保障。关于加快黄冈茶产业发展的思考黄冈市农业局 李建江 王更生 王雄生

茶业是黄冈市传统优势产业,是山区农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支撑产业。近年来,黄冈市委、市政府及重点县(市)领导对茶产业的发展给予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为产业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环境。作为茶叶工作者,现就如何加快黄冈市茶产业的发展提出如下建议:一、进一步深化茶产业认识

1.茶产业是传统特色农业优势产业

黄冈市种茶历史悠久,早在唐代就盛产茶叶,当时就有“团黄”、“蕲门”茶叶与安徽的“黄芽”并称淮南“三茗”,被选为朝廷御用。建国后,全市坚持发展茶叶生产,历经几十年努力,已将茶产业发展成传统特色农业优势产业。2006年,全市茶园基地面积达到23.99万亩,占全省茶园面积的10.92%,茶叶总产达到1.9万吨,占全省茶叶总产量的21.04%,茶叶总产值4.52亿元,占全省茶叶总产值的25.42%。全市种茶农户达到11.8万户,42.42万人,人均种茶收入1063元,占茶农人均纯收入41.2%。

2.茶产业是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支柱产业

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需要特色农业优势产业发展作为支撑。英山县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大力发展茶产业,全县2006年茶园基地面积14.69万亩,茶叶总产量达到1.58万吨,茶叶系列产值4.02亿元,其茶叶种植规模在全国县市居第4位,茶叶总产量在全省居第1位,茶业产值占全县农业总产值的30%以上,茶园基地万亩以上的乡镇有10个,其中杨柳镇茶园基地面积达到2.85万亩,温泉镇2.12万亩,全县有1000亩茶园的村12个,种茶农户7.8万户,占农户总数的87.8%。产茶区村村种茶叶,户户采茶叶,念茶经、做茶事、发茶财,茶业规模越来越大,茶叶产量越来越高,茶叶质量越来越好,茶农和茶商越来越富裕,茶产业越来越强大,已发展成为支撑全县经济发展大局的支柱产业。

3.茶产业是脱贫解困走向富裕的希望产业

茶叶是纯商品型农产品,具有商品率高、经济效益高的特点。英山县2006年全县茶叶亩平产值达到2800多元,最高的突破万元,该县河南畈村,全村468户,1817人,从1995年开始发展茶叶生产,现有茶园1260亩,茶叶初制加工厂8家,采茶机16台,2006年茶叶产量360多吨,茶叶产值747万元,亩平5929元,茶叶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80%以上。英山茶农说:“一早能摘几斤油,一天能赚一身绸,一月能挣一头牛,一年能盖一层楼,一亩茶叶十亩粮,一家衣食费用不用愁。”

4.茶产业是促进人们健康和丰富人民生活的健康产业

中医学认为茶叶味苦、甘、清凉,入心、肝、脾、肺、肾五经。苦能泻下燥湿、降逆,甘能补益缓和,凉能清热、泻火、解毒。伟大医药学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叙述:“茶体轻浮,采摘之时芽蘖初萌,正得春升之气。味虽苦而气则薄,乃阴中阳,可升可降。”茶叶具有兴奋中枢和植物神经系统的作用,可刺激胃液分泌,松弛胃肠道平滑肌,对蛋白质丰富的动物食品有良好的消化效果。同时具有显著的利尿和兴奋血管运动中枢,直接舒张肾脏血管,增加肾脏血流量,对肝脏、心脏与妊娠水肿有明显疗效;还具有调节脂肪代谢功能,茶汤中的芳香族化合物,可溶解油脂,降低胆固醇,促进人体减肥、润肤美体。

茶叶与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有紧密联系,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茶叶消费群体不断增加,通过茶道、茶艺、茶旅游等茶事活动,参与种茶、采茶、制茶、沏茶、品茶、聊茶话、做茶事、品茶味、享茶福,促进身心健康,延年益寿。茶叶丰富了人们物质文化生活,茶产业是健康产业,是充满活力的产业。二、明确茶产业发展思路

1.确立茶产业发展的指导思想

目前,茶叶越来越受人们青睐,国际国内绿茶需求日益增长。黄冈是绿茶生产最适宜区,应抢抓机遇,加快发展茶产业。总的指导思想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市场为导向,叫响一个品牌,建设两大生产区,夯实三项建设,推广四项技术,加快五化进程。叫响一个品牌是通过对全市现有茶叶品牌进行整合,以一个品牌为主体,在“英山云雾茶”、“驹龙园”、“龟山岩绿”和“挪园青峰”等品牌的基础上创建“大别山云雾茶”品牌;建设两大生产区是建设东北部高山高档名、特、优绿茶生产加工区和中部低山丘陵优质绿茶生产加工区;夯实三项建设分别是茶树无性系良种繁育基地建设、茶叶龙头企业建设和茶叶深加工基地建设;推广四项技术分别是名优茶机制技术、机采机修技术、茶园综合防治技术和无性系繁育技术;加快五化进程分别是加快实现茶树无性系良种化、布局规模化、生产标准化、操作机械化、效益最大化,通过一叫响、建两区、三夯实、四推广、加快五化等系统工程,全力打造贸工农、产加销功能完备的茶产业链群,做强做大茶产业。

2.遵循茶产业发展的基本原则(1)坚持效益优先原则。茶产业的发展,要以茶农增收、企业增效、国家增加税收为提前,同时随着茶产业不断发展,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同步提高。(2)坚持市场导向原则。根据国际国内两大市场需求,主要发展生产、加工基础较好,市场竞争力强,市场占有率高的品牌茶、有机茶、无公害茶。(3)坚持择优发展原则。坚持因地制宜,综合考量生态环境、地理条件和生产基础、加工条件、市场以及技术水平等诸多因素,注重特色,扬长避短,择优发展,选定优良品种、优势区域、优质产品重点发展,形成规模优势和板块优势,培植龙头优势、品牌优势和市场优势。(4)坚持突出重点原则。在茶产业发展过程中,集中人力、财力和物力建设一批重点项目,建设几个重点县市产区,建设一批重点乡镇和重点村及重点户,建设一批重点产业化龙头企业,扶持重点名、特优茶叶品牌。(5)坚持依靠科技原则。依靠科技进步和科技创新是提高茶产业发展质量和效益的关键,要不断加大茶叶高新技术、轻简栽培技术、新品种、新型机械设备、新肥药的推广应用力度,努力提高茶产业和茶产品的科技含量,以利提高市场竞争力。(6)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黄冈市茶产业发展要合理开发利用资源,对现有自然资源、土地资源、人力资源进行科学规划,合理布局;项目建设坚持高起点、高标准,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7)坚持稳健推进原则。茶产业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项目建设切忌一哄而起,要实行茶园基地建设、茶叶科技进步、龙头企业发展与市场构建成龙配套,统筹安排,稳步推进,健康发展。

3.明确茶产业发展的目标任务

从2008年到2010年,用3年时间,建设具有5万亩以上规模茶叶生产重点县4个,万亩以上专业生产乡镇20个,千亩以上专业村30个,5亩以上专业户1万户。全市茶园基地总面积达到40万亩,茶叶总产达到3.5万吨,茶叶总产值达到10亿元。茶园平均亩产值达到4000元以上,茶农人均纯收入增加800元以上。三、狠抓茶产业发展的主要措施

茶业是黄冈市传统特色产业,要把茶产业做得更大,实力做得更强,必须狠抓以下几项措施:

1.加快落实基地布局规划

为了把黄冈市建成全省乃至全国优势名优绿茶生产加工基地,按发展市场农业、效益农业、生态农业和现代农业的要求,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合理构建全市茶园基地布局,立足两带,建设两区,即立足东北部中高山带,建设高档名特优绿茶生产加工区,立足中部低山丘陵优质绿茶生产加工区。东北部中高山生产加工区包括英山县石镇、草盘、杨柳、雷店,罗田县胜利、河铺,麻城市龟山、福田河,蕲春县大同、檀林和黄梅县苦竹,红安县七里坪、华河等地区,以建设有机茶园、绿色食品茶园为主,以建设无公害茶园为辅。中部低山丘陵生产加工区包括英山县温泉、红山、南河,罗田县匡河、三里畈,麻城市乘马、三河口、闫河,红安县杏花、火连畈,团风县杜皮、贾庙、但店,浠水县绿杨、清泉、朱店,蕲春县刘河、张塝、横车,武穴市余川和黄梅县大河、五祖等区域,建设标准化无公害茶园基地。

2.加快茶树良种无性系繁育基地建设

茶树良种是茶园优质高产的基础。加快茶树良种无性系推广速度,是实现茶园良种化的有效途径。茶叶无性系推广,首先要狠抓茶树无性系繁育基地建设,根据茶树品种的适应性、适制性和经济性状,因地制宜,推广福鼎大白、龙井43、白毫早、乌牛早和鄂茶1号等名优特新品种,主产县建成50~100亩母本园,200~500亩繁苗圃,采取短穗扦插育苗,年繁育0.5亿~1亿株无性系茶苗,供建设1万~2万亩无性系良种茶园。

3.加快茶叶精品开发

黄冈市茶叶品牌开发,一是要叫响已进入“湖北十大名茶”的“雪屏”、“长冲”等“英山云雾茶”品牌,进一步利用举办节会,积极参加各种展示活动,加大品牌宣传力度,把这些品牌叫得更响。二是要加强品牌整合,经过2~3年开发,在现有“英山云雾茶”、“驹龙园”、“龟山岩绿”、“挪园青峰”等品牌的基础上,对全市现有22个茶叶品牌进行整合,形成“大别山云雾茶”系列名优绿茶品牌系列,把“大别山云雾茶”创建成为全国茶叶知名品牌。

4.加快茶叶龙头企业建设

推动茶产业不断发展,关键是发展茶叶龙头企业,走茶叶龙头企业带动茶产业发展的路子。全市现有茶叶龙头企业规模偏小,带头作用不大,从2008年开始,经过3年努力,通过政策扶持、招商引资等办法,对现有茶叶企业分类进行改制、重组、扩建,建设成经营机制灵活、资本资源配置优化、功能设置完备的适应市场,服务茶农能带动茶产业不断发展的龙头企业。到2010年全市建成新型茶叶龙头企业10家,其中年产值过5000万元的5家,过亿元的2家。

5.加快茶叶市场体系建设

茶叶是商品率极高的农产品,必须加快市场体系建设,促进茶叶产品有序流通,顺利流通,高效流通。黄冈市茶叶市场体系建设:①要引导茶农、茶叶企业组织起来整体进入市场,生产、加工适销对路的名优产品;②茶叶生产大县和茶叶集中产区要加强茶叶交易市场硬件建设,增强服务功能,扩大辐射范围,建设集加工、收购、检测、包装和销售为一体的综合性茶叶交易大市场;③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强化信息的收集、整理、存储与发布工作,发展网上交易订货,引导企业依托信息促进发展;④培养一批内联茶农、外联大市场的茶叶购销大户,形成点、片、面相结合的销售网络。

6.加快茶叶机械化建设

实现茶叶生产加工机械化不仅能节省用工,而且是提高专业化生产水平,提升茶叶品味、品质,提高生产加工经济效益的必然之路。茶园推行机械修剪和机械防病虫,茶叶采摘逐步实行机械作业,茶叶加工普及机械化流程式运作。

7.加快茶叶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建设

茶叶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是连接茶叶基地茶农与茶叶龙头企业和市场的纽带,是提高茶叶生产专业化、组织化程度和规避市场、自然风险的重要手段。建设好茶叶专业合作组织:①有利于茶叶龙头企业发展壮大。茶叶龙头企业的发展壮大需要稳定的茶叶加工原料供应,一个茶叶龙头企业可按自己的发展需要,选择若干个茶叶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建立茶叶原料基地,为企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条件。②有利于茶叶品牌建设。茶叶生产品质是茶叶品牌的品质基础,由于茶叶专业合作组织生产专业化、组织化程度高,可按品牌建设要求规模化、标准化提供茶叶原料,为茶叶品牌建设奠定基础。③有利于茶园推进机械化建设,推行茶园机修、机剪、机防(病虫)、机采能提高茶叶产量,提高茶园经营效益,缓解劳力矛盾,单户茶农无力添置茶叶生产机械,组建合作社或协会,联合起来增强购置茶叶机械实力,逐步实现茶园生产机械化。④有利于提高专业化服务水平,茶叶专业合作社通过统一茶叶生产农资供应,统一茶园病虫综合防治,统一实行机械操作,提供系列专业化服务。

8.加快茶叶标准化生产步伐

为了积极应对国际国内市场准入条件的不断变化,适应市场对茶叶质量安全的新要求,必须加快推进茶叶标准化生产。推行茶叶标准化生产就是要按照无公害茶、有机茶和绿色食品茶的产地环境标准、安全生产技术规程和加工制作技术规程以及包装运输质量标准生产、加工、销售符合无公害茶质量标准或符合有机茶质量标准以及符合绿色食品茶质量标准的茶叶产品。实现茶叶标准化生产,必须加强茶叶生产全过程质量控制,依据产地环境质量标准建基地,按操作规程及质量标准严把生产、加工、包装、运输等环节质量监管关,以茶叶产地环境改造和建设全自动清洁化生产基地为重点,推广应用配套技术,加快推进茶叶标准生产。

9.加快实施科技兴茶措施

促进全市茶产业发展,必须加快实施科技兴茶措施。①要大力推广茶树良种无性系繁育技术、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机修机采与名优茶机制技术;②培养壮大茶叶专业科技队伍,组织茶叶科技人员,搞好茶叶科技攻关、茶叶专业培训,增长茶叶科技人员专业技能,强化茶叶专业技术服务职能。

10.加快茶产业发展组织协调工作步伐

市委、市政府对茶产业发展高度重视,分工一名领导主管,成立了茶产业协调小组(下设办公室),编制了中长期发展规划,各县市区要加强茶产业发展协调工作专班建设,做好产业发展规划,出台产业发展政策,开展产业发展工作协调,把全市茶产业发展工作做实做好,做出成效。恩施州茶产业现状与发展对策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农业局 吕宗浩一、恩施州茶产业现状

1.产业历史与现状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简称恩施州)种茶、制茶、饮茶历史悠久,早在唐代茶圣陆羽所撰《茶经》中就有“茶者,南方之佳木也,一尺,二尺,乃至数十尺,巴山峡川有两人合抱者”的记载,距今应在1700年以上。清康熙年间,有一蓝姓茶商在恩施市芭蕉乡黄连溪一带垒灶筑炉,研制绿茶,其产品紧、细、圆、直,色泽翠绿,毫白如玉,曾称“玉绿”。1936年前后,湖北省民生公司在宣恩县庆阳坝和恩施市五峰山设厂制茶期间,将“玉绿”茶改名为“恩施玉露”。新中国成立后,“恩施玉露”因加工别具匠心,品质独有特色,被评为全国第一批十大名茶。清乾隆年间,宣恩县伍家台生产的茶叶供奉朝廷,得乾隆皇帝亲赐匾额“皇恩宠锡”。另有鹤峰县的“容美贡茶”、“官鼎茶”、巴东县的“真香茗”等一批品牌都诞生于明清时代,国内小有名气。

制茶和喝茶已成为恩施州当地土家族、苗族同胞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内容,形成别具特色的茶文化。进屋一碗茶,是土家人的敬客礼仪。一日三餐,土家人差不多餐餐不离油茶汤。罐儿茶更是土家人的最爱,家里来了客人,熬一罐茶,围着火炉,谈笑人间是非曲折。“六口茶”、“冷水泡茶慢慢浓”、“茶山四季歌”等土家民歌是土、苗同胞自编自唱的作品。

近年来,在恩施州委、州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恩施州茶产业得到了长足发展。2006年茶叶基地面积达到50万亩,其中无性系良种茶园面积达到20亩。茶叶总产量2.5万吨,其中名优茶产量7800吨,茶叶总产值5亿元。

在产品结构上,基本形成绿茶、红茶、花茶等多茶类生产的格局,已有10多个品牌获得绿色食品认证,8个基地已获得有机食品认证,7个厂家获得QS认证。目前茶产业已覆盖全州8县市60多个乡镇,对提高农民收入,帮助农民脱贫致富作出了重大的贡献。全州农民人均茶叶收入147.06元,占人均纯收入的8%,重点茶区茶叶产值占了农业总产值的50%以上,农民现金收入80%以上来源于茶叶。

2.产业特点与优势(1)生态环境得天独厚,茶叶自然品质优良。恩施州地处湖北省西南部,气候温和,冬少严寒,夏无酷热,雾多湿重,雨量充沛,年平均降水量在1118~1900毫米之间,属亚热带季风型气候,立体气候明显。全州自然生态条件优异,森林覆盖率达75%,素有“鄂西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