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性教育读本(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10-08 04:20:18

点击下载

作者:方刚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电影性教育读本

电影性教育读本试读:

前言

时下的中国,性教育的必要性正逐步得到大众的认可,但是关于怎样才是开展性教育的最有效方式,却依然众说不一。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全球主持开发了《国际性教育技术指导纲要》,并从2010年起开始在中国支持性教育工作的开展。我们所致力于推广全面的性教育,包括人际关系,人体发育,性行为,性与生殖健康,价值观、态度与技能,以及与性和社会性别有关的文化和社会规范等多个主题。我们鼓励使用传统的和新的社会媒体方式,为儿童和青少年提供必要的性知识,并通过互动和开放式讨论的过程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发展其在性方面的思考、沟通与决策能力,以保证其性与生殖健康。

大众喜闻乐见的电影,能够为我们提供性教育的契机。基于对性教育的必要性以及对儿童和青少年学习及认知方式的了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北京林业大学性与性别研究所合作开展了一个利用电影开展儿童和青少年性教育的探索性项目,并由后者在此基础上著成这本书。

我们希望这本书可以为包括家长在内的教育者,就如何在儿童和年轻人中开展性教育,提供有价值的参考。辛 格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驻华代表

本书理论基础:赋权型性教育

性教育是有理念的。好的理念,真正使青少年受益;坏的理念,即使目的是好的,也终将伤害青少年。

笔者提出“赋权型性教育”的理念。这是本书写作的指导思想,也是应用本书之前需要了解的,这样才能够事半功倍地应用本书进行性教育。一、赋权型性教育的背景与生成(一)国际社会三种性教育模式

国际社会围绕着性教育,在过去30年间存在着不同的理论与流派之争。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欧洲性教育标准》中,将当今国际社会的性教育模式归纳为三种,分别是:禁欲型性教育(abstinence sexuality education)、综合型性教育或全面型性教育(comprehensive sexuality education,CSE)、整体型性教育(holistic sexuality education,HSE),并且对上述三种性教育模式进行了评述,指出:禁欲型性教育是“首先关注,或排除婚前性行为的项目,被称为‘如何说不’或‘守贞’项目”;综合型性教育是“将守贞作为一个选择,但也关注避孕”的项目;而整体型性教育则包括综合型性教育的内容,但“把它们纳入个人的性发育和成长这一更宽的视野下”(WHO,2010:15)。

禁欲型性教育模式认为青少年的性行为应该被绝对禁止,性教育中只讲“健康”,“性”只是其中尽可能被回避的一部分,强调只有一种道德规范;综合型性教育则认为,最好能够避免青少年的性交,但是,仅靠禁止是不够的,还应该将避孕等安全性行为的教育作为辅助手段,从心理、社会等各个角度讲性——但主要仍然是讲生物学意义上的性,主张有不同的性价值观。(王友平,邓明昱,2005)

禁欲型性教育和综合型性教育课程评估中,重要的问题包括:“项目是否推迟了第一次性交的年龄?”“是否减少了性伴侣的数量?”甚至是:“是否减少了性交的频率?”《欧洲性教育标准》中提到,这两种性教育模式“首要的是解决问题,或以预防为本”,而整体型性教育则是“以个人成长为导向”(WHO,2010:15)。整体型性教育始于一种哲学观,这区别于禁欲型性教育和综合型性教育。整体型性教育趋向于更加“以结果为导向”,特别关注行为的结果。性教育首先是“以个人成长为导向”,而不是为了“解决问题,或以预防为本”。“性在青少年时期凸显和发展过程中,一开始并不被认为是问题或威胁,而是丰富人生的宝贵资源。”

虽然《欧洲性教育标准》中提到,综合型性教育与整体型性教育“没有严格的界限,主要是依赖于定义”(WHO,2010:15)。但是,笔者认为三者还是各有明显区别的。笔者个人的归纳是:禁欲型性教育的目标是让青少年“守贞”,综合型性教育的目的是让青少年“安全”,整体型性教育的目的是帮助青少年“成长”。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表的《国际性教育技术指导纲要》(UNESCO,2010)对综合型性教育有全面、深入的阐述。这个纲要与世界卫生组织的《欧洲性教育标准》相比,虽然也提出了人权视角,但远不如后者那样对人权给予更多的强调。综合型性教育和整体型性教育有很多的共同点,差别之处主要有两点:(1)前者更关注性责任,而后者同时也关注性愉悦。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纲要中,只有两处提到了性愉悦。(2)对年龄段的界定有区别,后者认定的性教育的年龄段比前者的更宽泛(从一出生就开始),更显示出后者将性看作一个人成长的宝贵资源这一理念。《欧洲性教育标准》倡导进行整体型性教育,并对整体型性教育有深入的阐述:“为儿童和年轻人提供全面、无偏差、科学且正确的与性相关的信息与知识;同时,基于这些正确信息,帮助他们培养技能及实践。”(WHO,2010:5)

整体型性教育强调,性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受教育者对自己和他人负责任的能力:“整体型方法基于对性的认识,作为一个人而潜在地帮助儿童和年轻人掌握基本技能,使他们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对自己的性和性关系有自我决定的能力。综合型方法还能支持他们享有更多权利,以愉快的、负责的方式对待他们的性和同伴关系。这些技能也是帮助他们规避可能的风险、进行自我保护的关键。”(WHO,2010:5)

在这三种性教育理念中,整体型性教育对受教育者能力的强调,其实是性人权理念的一种体现。禁欲型性教育是被实践证明行之无效,甚至有害的性教育,也是侵犯了性人权的;综合型性教育有一定效果,但也不理想,它是一种妥协的性教育,仍然试图去影响青少年对自己性人权的行使,至少没有帮助青少年更好地行使自己的性人权;整体型性教育体现了对性人权的尊重,其在预防性病、艾滋病,避免意外怀孕等方面的效果也被公认是最好的。这其实证明:尊重受教育者人权的性教育模式,才是效果最好的性教育模式。(二)赋权型性教育的提出

整体型性教育对提升受教育者能力的强调,体现了它是基于性人权的性教育。

略有遗憾的是,虽然整体型性教育的具体阐述与实践中具有清楚的性人权意识,但目前的《欧洲性教育标准》等文件并没有从人权角度进行深入论述。而且,“整体型性教育”这一名称也没有体现出人权的特点。它更强调的是“全面”,而没有将性人权作为目标和理想昭彰地提出来。

缺少一个清晰的号召,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们对于整体型性教育的理解及实施。在这一基础上,笔者提出“赋权型性教育”(empowerment sexuality education),其理论基础及原则与整体型性教育有相通之处。但是,“赋权”概念的提出,更清楚地说明了这一性教育的目的与主张,“赋权”一词也凝结了我们的全部追求与思考,有助于展开性教育的整体性论述。

赋权(empowerment),也有人翻译成“充权”,曾是管理学上的定义,指让下属获得决策权和行动权。它意味着被赋权的人有很大程度的自主权和独立性。赋权是一种参与的过程,是将决策的责任和资源控制权授予或转移到那些即将受益的人的手中。从广义上来说,赋权是选择和行动自由的扩展,意味着增加对影响生活的资源和决策的权力及支配能力。赋权乃是个人、组织与社区借由学习、参与、合作等过程或机制,获得掌控(control)自己本身相关事务的力量,以提升个人生活、组织功能与社区生活品质。在个人层次上,赋权的过程是:学习决策技巧,运用与管理资源,与他人合作共同达成目标。赋权的结果是:获得控制感,批判意识(对社会政治环境),参与行为。(根据维基百科整理)

我们使用“赋权型性教育”这一概念,就是强调性教育的目的是让受教育者具有掌控自身与性有关的事务的权力,是提供给他们相关的资源,帮助他们获得选择的能力。正如笔者一再强调的,性教育“是保护而不是禁止,是给予而不是剥夺,是赋权而不是夺权”(李银河,2012:序言)。

赋权型性教育这一概念的提出,能够更清楚、明晰地体现整体型性教育的主张,而且突显这一主张中的人权色彩,为性教育指明了更加清晰的方向。在此基础上,我们可以对性教育中的一些问题进行更明确的梳理。(三)赋权型性教育的基本主张

赋权型性教育的目的是将与自身的性有关的权利归还给受教育者,这种权利长期以来被家长、教师,甚至整个社会所剥夺。通过教育,使受教育者具有做出对自己和他人负责任的行为所需要的技能,并且行使这一技能。

基于这一目的,笔者提出赋权型性教育在性教育方面的一些框架主张。

关于道德观:赋权型性教育不主张有绝对的道德标准,尊重个人道德选择的自由。但是,这种选择应该建立在不侵犯他人人权的基础上,包括具有社会性别平等意识。“性道德”本身因不同的社会文化情境、历史范畴、政治话语而有多样性,故没有统一的标准;“性道德”在传统性教育领域发挥的是窄化性的内涵、管束未成年人的性的作用,将“性”进行道德化(也就是政治化)的区分。所以,比较于“道德”,我们更支持使用“人权”一词。符合性人权的性道德是好的性道德,不符合性人权的性道德,便是坏的性道德。人权高于道德,人权是上位,道德是下位。

关于禁欲:赋权型性教育鼓励青少年在对于性有充分了解的情况下,做出对自己和他人负责任的选择,无论这种选择是禁欲还是性活跃。从尊重多元的角度看,应该尊重任何一种个人选择。我们认为,禁欲与性活跃本身都并不必然对自己和他人有益或有害,只有在特定的情况下,才能够判断是有益还是有害。在尊重不同的选择的基础上,我们也提示:禁欲观念本身是有压迫性的,是在对性采取敌视态度、剥夺女性身体自主权的漫长历史中建构起来的。我们必须对其中侵犯人权的一面加以警惕。虽然一些男性也存在着贞操观,但社会和文化从来没有对“无贞操观”的男性进行过严酷的打击。

关于家庭与婚姻:赋权型性教育强调家庭、婚姻的多样性,不局限于一夫一妻制家庭,而无论哪种婚姻和家庭形式都可以是幸福快乐的。赋权型性教育反对宣扬恋爱必须是为了结婚的观念;选择单身者,以及不能得到法律认可的婚姻的同性恋者,也有恋爱的权利。不同社会和文化下关于婚姻和家庭的理念与价值观是多元的,并且应该得到应有的尊重,前提是不要违反基本的人权。

关于社会性别:社会性别是贯穿性教育始终的,应该浸透到性教育的所有内容中。

关于性教育的主体:笔者认为,赋权型性教育强调的是将受教育的主体回归于受教育者本身。赋权理论强调的是社会平等。在对于掌握社会少数资源者的帮助的议题上,旨在努力提高他们的社会福祉、社会资源的获取能力。相对于成年人,学生了解、获取性知识的能力处于相对弱势,因此,通过教育,消除这种知识和资源的分配不公,乃是赋权型教育的出发点。进而,学生则是主体。

关于性教育内容:赋权型性教育的理念是,我们应该提供尽可能全面的信息给受教育者,他们有获得与自身有关的信息的权利,只有在拥有充分资讯的情况下,受教育者才能够得到充分的赋权。我们强调社会性别教育和性教育的结合,没有社会性别教育的性教育是片面和欠缺的性教育。

关于性教育方法:就学校性教育而言,赋权型性教育主张采取多样的性教育方法,这些方法应该是让受教育者积极参与的,促进他们勤于思考的,有助于赋权给他们的。特别是对于存在价值观冲突的问题,赋权型性教育主张让受教育者呈现不同的观点,同时也将不同的观点均呈现给受教育者,鼓励他们彼此之间进行辩论,在辩论中做出自己的选择。

关于性教育年龄:从出生,到生命的终止,人均有权接受性教育。学校性教育,则应该贯穿学校教育体制的全部阶段,即从幼儿园到大学。二、赋权型性教育的理论基础

赋权型性教育认为性人权是人权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而将性人权理论作为自己的理论基石。

人权,是指人因为其为人而享有的权利。人权与生俱来,不可剥夺,人人平等。人权的本质特征是自由与平等。在当今国际社会,维护和保障人权是一项基本的道义原则。人权的范围非常广泛,有人存在的地方,就有人权。

社会性别平等,也应该理解为性人权的重要内容。笔者曾提出,性教育的两块基石应该是性人权理论和社会性别理论(方刚,2011:10-16;方刚,2012:34-43),这是为了突出社会性别在性教育中的重要性。(一)接受性教育权是青少年性人权的要求

赋权型性教育主张,性人权包括享有全面、开放的性教育的人权,接受性教育是基本人权,没人有权利剥夺。家长、学校忽视对青少年的性教育,是没有充分满足青少年人权的需要;剥夺青少年受性教育权,便是侵犯青少年的性人权。

1997年在西班牙巴伦西亚召开的世界性学大会发表了《世界性权宣言》,于1999年在香港召开的世界性学会上正式通过。其中指出:性权利是基本和普遍的人权。《世界性权宣言》提到的性人权包括了十一项基本内容,对于我们理解性教育的价值观、意义、内容、方法等具有重要的启发,我们后面会有深入分析。这里首先强调的是:《世界性权宣言》第十条明确写道,人们享有“全面的性教育权”。进行性教育,是尊重和保障青少年性人权的需要。

接受性教育是基本人权的一部分,还体现在联合国1989年通过的《儿童权利公约》中。该公约明确阐述了获取信息的权利,以及国家通过教育手段为儿童提供信息的责任。

有些性教育工作者一再强调:因为不想让青少年怀孕,或感染性病、艾滋病,所以要进行性教育。这个没有错,但是,笔者更看重个人接受性知识的权利,这与是否存在性病、艾滋病没有关系。否则,如果有一天,我们发明了性病、艾滋病疫苗,是否就不需要性教育了?

在性教育中,还要格外警惕青少年的性人权被贬为某种角色权。那些“不能恋爱、不能发生性关系”的“校规”便将青少年的性与“学生”这一角色绑到了一起。如果性是青少年的角色权,别人就可以干预它,甚至剥夺它。许多时候,这样的剥夺是打着保护的名义进行的,诸如“为了你好,所以不许你这样做”,或“为了你好,所以你必须这样做”,等等。而如果性是人权,那就不可以被任何人以任何名义剥夺。

基于角色权的视角,青少年的性是可以被成年人规定、规范、禁止、约束的,性教育便可以是禁欲、守贞教育。而基于人权视角,成年人只有为青少年的性提供支持的义务,即赋权;如果我们的性教育不是充分履行义务,而是侵犯了青少年的性人权,我们从事此种“性教育”的资格就要被剥夺了。也就是说,性教育是为青少年的性人权提供服务的。

总之,我们的性教育不是剥夺青少年自我决定与自身的性有关的事务的权利,而是帮助他们获得做出对自己和他人负责任的行为所需要的技能,真正做到尊重他人的人权,也更好地行使自己的人权。

对于性人权的一个常见质疑是:还要不要性道德?

我们习惯于使用的一个词汇是“性道德”,但是,什么才是道德的,什么是不道德的呢?在人类的历史上,人类的性道德观从来就没有统一过。这不是说不同文化、不同历史时期没有统一的性道德,而是说,同一文化、同一历史时期,甚至同一所学校的同一个教室里正在上课的同一个班的学生,性道德也是千差万别的。我们总是把多数人的性价值观当作道德的标准,让大家遵守,而对于不遵守的人便说他们在性上是“不道德的”。但是,多数人的性价值观和性道德观,可以拿来约束别人的个人私事吗?这不是一种道德霸权主义吗?

有人说,遵守多数人的道德有助于维护社会的稳定。错了。多数人的道德只起着维护统治者统治的作用,却会因为压制个体的自由而给社会埋下潜在的危机。

性人权具有普世性,性道德则具有文化性和历史性。因此性人权与性道德的关系应该是:性人权是性道德的基础,对性道德的评价以性人权为转移。性人权高于性道德,符合性人权的性道德是真正的性道德,而违背性人权的性道德便是侵犯他人权益的、虚伪的假道德。也就是前文所说的,人权是上位的,道德是下位的。

按照性人权的观点,每个人都有选择自己性行为方式的权利,只要这种选择没有影响到别人,就是道德的。性教育工作者,只有内心具备了这种建立在性人权基础上的性道德观,才可能真正全面落实赋权型性教育。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性教育技术指导纲要》也倡导基于性人权的性教育:“无论年轻人是否选择活跃的性行为,性教育首先要做的是传播和强化一些价值观念,如互利、平等、责任和尊重。”(UNESCO,2010:5)“支持以权利为基础的模式,其中,尊重、接纳、容忍、平等、同情和互惠等价值观都与人们普遍认可的人权密切相关。讨论关于性的话题必须涉及价值观。”(UNESCO,2010:9)

落实青少年的性教育,需要媒体、公众、学校、家庭都充分认识并践行:青少年也是具有独立人格尊严、与成年人平等的人权的个体。他们的性人权、受性教育权应该受到充分尊重和保护。(二)赋权型性教育体现了《世界性权宣言》的精神《世界性权宣言》关于性人权的十一项基本内容,可以用来指导我们将性人权理念落实到性教育中。

第一条“性自由权”提到:“性自由包含个人表达他们充分性潜力的可能性。”人人拥有性自由,个人性自由权的行使不能侵犯他人的性自由。这要求性教育工作者思考:面对某些“性越轨”学生,我们是训斥、惩罚,还是基于爱关心他们?是尊重他们没有侵犯别人权益的自主选择,还是以多数人的道德大棒打击他们的自主性?性自由权理念,有助于我们开放胸襟,尊重每个人的权益。我们倡导宽容、包容,不是倡导效仿。人权的核心所在,是尊重不同的选择,而非要求所有人都去做同一种选择。在性教育中我们应该强调尊重每个人的自由。这一条还提到:“在人的一生中任何时期和情况下,均不允许各种形式的性强制、性剥削和性虐待的存在。”这提示我们,性教育中应该包括防止性骚扰与性侵犯的教育。而“任何时期和情况”,自然包括了对青少年、学生的性人权的捍卫,青少年的性自由同样应该得到尊重而不是被以“保护”的名义剥夺。性教育应该是为受教育者提供服务,而不是对他们的性进行控制。

第二条是“性自主权、性完整权和性的身体安全权”。“这一权利包括,在自己个人和社会道德的框架内,个人自主决定她/他性生活的能力。它也包含我们对自己身体的控制和享受,是免于任何痛苦、毁损和暴力的自由。”每个人都有权利决定如何使用自己的身体,这是基本人权。这里包括反对性骚扰、性侵犯的权利,包括拒绝某些性行为的权利,也包括获得性行为的权利。有了身体安全权,女人就可以拒绝性骚扰,在被强奸之后也不需要因为害怕社会舆论对受害女性的污名而不敢报警。性人权主张自我决定,性教育应该帮助学生具备自我决定、自我负责,也对他人负责的能力。

第三条是“性隐私权”,在性教育中的体现是倡导学生尊重别人的隐私,也爱护自己的隐私。同样,个人的性是他的私事,不需要拿给公众投票。

第四条是“性平等权”。“这指的是免于一切形式歧视的自由,无论何种性、性别、性取向、年龄、种族、社会阶层、宗教信仰以及身体或感情的缺障。”性平等权中的“性别”,要求我们的性教育是有社会性别平等意识的性教育,应该致力于改造性别不平等的文化;“性取向”,决定了我们对同性恋的态度;“年龄”,则意味着未成年人也有性人权——这是非常重要的一点,不能因为他们是学生,或他们未满18岁,便认为其不享有全部或部分性人权。其他各点,也都要求我们在性教育的过程中,注意青少年的多样性,不要忽视各种弱势、少数群体的性人权。举个例子:如何面对同性恋学生?不具备性平等权理念时,我们可能认为他们是异类;具备性人权中关于性平等权的理论后,我们把他们当成普通的学生,像对待异性恋学生一样对待。

第五条是“性快乐权”。这里特别提到了包括“自我性爱”的快乐权,从而肯定了自慰权;还对性的快乐给予了高度的赞扬,强调性快乐“是一个人身体、心理、智识和精神健康与幸福之源”。性教育应该是去除性的污名化的教育,向青少年传达性是美好的,性是人生积极、向上的力量的信息。我们的性教育应该让学生懂得:性是应该被正视的,性是美好的,性是需要对自己和他人负责的。

第六条“性情感表达权”中写道:“性表达不止是情爱乐趣和性行为。个人有权利通过交流、接触、情感表达和爱来表达他们的性。”这也符合我们的性教育应该是sexuality教育的理念。我们的性教育中也应该包括如何表达自己的情感、如何面对示爱被拒绝等内容的教育。

第七条是“性伴侣自由选择权”。这里强调了无论“结婚与否、离婚以及建立其他类型”的性关系的自由,当然也强调了这些性关系中的“责任”。我们的性教育中应该有亲密关系多样性的教育,而不应该只是强调一夫一妻制婚姻的教育,否则对于单亲家庭、离异家庭的孩子将是一种压力。但无论怎样的关系,都应该承担对自己和他人的责任。

第八条“生育的责任与自由选择权”,决定了我们的性教育中应该有进行避孕教育的义务,还应该有关于流产的教育,当然,更不能缺少如何做出选择的教育。归类到底,还是对自己和他人负责任的教育。

第九条是“性知情权”。“这是获取性信息的权利。这项权利意味着,性信息的产生应该通过不受妨碍而且合乎伦理的科学过程,并且在所有社会层面上以适当的方式传播。”这再次告诉我们,接受性教育是青少年的天赋人权,我们应该提供全面的关于性的信息,而不是经过成年人自以为是地筛选的信息。学生有获得全面的、多元的资讯的权利,获得不被筛选的信息的权利。对于有争论的性现象,教学中不应该只呈现一方的观点,而应该呈现不同方的交锋,鼓励学生自己思考,在思考中成长,从而做出自己的判断与选择,并对选择负责。一些教育工作者的一个观点是:我们应该把“主流的”、“积极的”东西告诉学生,不应该把“边缘的”、“消极的”告诉学生。换言之,我们可以讲异性恋,不可以讲同性恋;我们可以讲婚内性,不可以讲婚外性;我们可以讲爱情,不可以讲“卖淫”;我们可以讲情诗,不可以讲“毛片”。但是,所谓“主流”与否、“积极”与否,只体现着部分人的价值观而已。这种分类与筛选本身,便是对性人权的侵犯。

第十条便是“全面的性教育权”,其中写道:“这是一个终生的过程,从出生一直贯穿整个人生。”可见,一个人从出生就需要接受性教育了,而不是像某些人主张的那样要等到进入青春期才进行性教育。从性人权的视角出发,获得关于生命、身体、性的知识的性教育属于学生的受教育权,是他们人权的一部分。当我们没有提供性教育时,我们实际上侵犯了他们的受教育权。从这个角度讲,家长也不可以不让孩子接受性教育,因为那就侵犯了他们的人权,性教育应该是强制性的。

第十一条“性卫生保健权”。“性的卫生保健,对每个人所有关于性的疑惑、问题和障碍,它的预防和治疗应该是可获得而且有效的。”这看起来更多讲的是传统的性生理教育的内容,但是,这份权利的落实又不仅仅是生理知识就足够的,性保健中同样有社会性别问题,比如谁来承担避孕的责任。性健康是人格健康的一部分,我们的性教育重要的不是告诉学生性知识,而是引导负责任的价值观,引导全面的人格成长。

可见,性人权对性教育的启发包括:权利、尊严、包容、多元、尊重、开放。性教育教师要有开放的心灵,同时,为学生的开放心灵奠基。基于性人权的性教育,不仅提供了性教育的方针与策略,还将决定性教育的内容与方法。我们不难看到,这将是一种赋权的性教育,即赋权给青少年。(三)注重性人权的性教育重在“赋权”

总有一些人在担心,这种将青少年的人权放在第一位的性教育,将因为青少年没有能力行使他们的人权,而给他们造成不良后果。这种担心是基于,我们没有充分认识到性教育应该是赋权的性教育。如果青少年行使其性权时出现了对自己和他人的伤害,那恰是因为我们的性教育没有做到成功地赋权。

我们使用“赋权型性教育”这一概念,就是强调性教育的目的是让受教育者具有掌控自身与性有关的事务的全权,是提供给他们相关的资源,帮助他们获得选择的能力。归根到底,赋权型性教育致力于充分倡导与尊重受教育者的人权,其中包括性人权。正如笔者一再强调的,性教育是赋权而不是夺权,是给予而不是剥夺,是保护而不是禁止。我们也想保护青少年不受伤害,但我们不是通过禁欲教育那种剥夺式的保护达到这一目的,而是通过赋权给青少年,让他们具备自我选择、自我保护的意识与能力。

所谓赋权型性教育,包括性教育的目的是赋权,性教育的内容是促进赋权,性教育在方法上也是赋权的。当我们主张性教育应该促进青少年的自我决策能力的时候,便是强调性教育目的的赋权;当我们主张性教育内容不应该依教育者的观念来取舍的时候,便是强调内容的赋权;当我们主张提供不同观点的碰撞让学生自己思考的时候,便是强调方法的赋权。我们因此不会对青少年说“不”或者“是”,而是要让他们自己决定说“不”还是“是”,最重要的是,我们要通过教育使他们具备选择并对选择结果负责任的能力。

赋权型性教育注定将是最有效的性教育,因为它关注的是青少年个体的成长,它的目标在于使他们有能力,而不是使他们“听话”。赋权型性教育培养的是人格全面成长的人。只要我们倾注于赋权,努力完成赋权,就完全不必担心他们的自我选择会对自己和他人有伤害。反之,他们被剥夺选择权,未必就会听从家长、教师、社会替他们做出的选择。

有人反对说:这种赋权的理念对于大学生适用,因为大学生是成年人了;但对于中小学生不适用,因为他们是未成年人,需要成年人的保护,还没有自我决定和负责的能力。让未成年人自我决定他们的性,是成年人的不负责的行为。

这种质疑仍然基于未能真正理解赋权型性教育的主张。我们反复强调:人权与生俱来,和年龄没有关系。赋权型的性教育,不是把责任都推给青少年,成年人和教育工作者不承担责任和后果。“赋权”不是简单地“扔出”权利,最重要的是“赋”,即给予,帮助对方获得权利,提升对方行使这一权利的能力,这是更高的负责任的态度。

青少年没有获得自我负责的能力,是以往性教育模式下的必然结果。因为在这种模式下,成年人剥夺了青少年的自我决定权,而不是帮助他们具有和行使这一权利。强调基于保护青少年的目的,剥夺他们的权利,这种性教育关注的不是他们能力的成长,而是他们不要做,是“影响”、“教育”、“决定”他们做与不做什么。

赋权型性教育,关注的是青少年通过性教育获得自我决定、自我负责的能力。

青少年是否可以经由性教育,获得这种能力?守贞教育当然不相信青少年能够自我负责,他们从没有做这样的努力,他们对“负责”的理解也是片面的,认为青少年只有“守贞”才是对自己和他人负责。

但赋权型性教育认为,性教育的目的不是给予性知识,也不是简单地保护青少年,而恰恰是赋权给青少年。所以,性教育必须是赋权的性教育,赋权是核心之核心,性教育的内容、形式都应围绕赋权来建构。任何年龄的人,经过适合其年龄的、认真努力的性教育,就一定能够具备行使权利的能力。如果有人没有获得这种能力,那一定是我们的性教育没有做好,我们要进一步改善我们的性教育,成功赋权。(四)性人权的重要组成:社会性别平等

虽然笔者认为,性别平等权已经在人权里了,但还是愿意在这里再次强调社会性别对于赋权型性教育的重要性。

赋权,原本是被女权主义者广泛使用的词汇,强调对长期被剥夺权利的妇女的赋权。同样,赋权型性教育强调的是对被长期视为没有能力行使自己权利的青少年的赋权。在这个过程中,社会性别意识是他们“增权”所不可缺少的。《国际性教育技术指导纲要》强调了性与性别是不可分的,性教育离不开社会性别教育,其中写道:“若抛开性别,就无从理解什么是性。”(UNESCO,2010:2)

同样一件事,有社会性别视角的分析与没有社会性别视角的分析,效果是完全不同的。同样是性教育课程,加入社会性别分析,立即就站到高境界了。

社会性别意识在国际社会,已和正在兴起的人口意识、环境意识并列为21世纪三大现代意识之一。社会性别意识被纳入联合国的人类发展统计指标,纳入国际社会发展规划,纳入许多国家的立法和公共政策中,成为衡量各国社会发展程度的重要依据之一。同样,性教育工作者也应该有非常强的社会性别意识和社会性别分析能力。

赋权型性教育强调性别教育的三个核心。

1.颠覆社会性别刻板印象的教育

错误的性别教育从来不缺少,反而是遍地开花。但我们倡导的性别教育不是“拯救男孩”式的性别教育,也不是“塑造淑女”式的性别教育。

如果说今天中国的中小学校园里完全没有性别教育,似乎是不公正的。但是,如果这样的教育在不断地告诉学生们“男生应该怎么样,女生应该怎么样”,比如男生应该勇敢刚强,女生应该温柔贤惠之类,那么,这正是我们要反对的性别教育。

男生如何,女生如何,是在强化着社会性别角色的刻板模式,其结果便是,对不符合这一模式的男生或女生存在歧视与偏见。如果是属于美好的品格,它就不应该分性别,而应该是无论男女都具有的。比如勇敢、刚强,也同样可以是女生的品格,而温柔、细心也可以是男生的品格。

在校园中,那些柔弱的男生,以及那些淘气的、锋芒毕露的女生,都不符合这样传统的社会性别角色,都是可能被老师和同学所排斥的。

关于男性气质与女性气质,长期以来控制学术界的主流观点是性角色理论。按照这一理论,男女因为生理差异而在社会性别角色上存在泾渭分明的差异。男性气质强调支配、占有、主动,而女性气质强调服从、顺从、被动。这样的性别角色塑造进一步强化着男女不平等,将男女两性置于权力关系的不同位置。

所以,我们的性别教育应该既吸收进女权主义思想,也吸收进男性气质理论,才可能成为不落武于时代的性别教育。

2.社会性别平等教育,包括男性参与教育

性别教育是性别平等的教育。平等指公平、无私、公正地对待不同属性的个体,例如不同的性别、种族、阶层;性别平等则指在性别的基础上免于歧视。通过这样的性别教育,帮助学生认识到现实社会仍然是父权制的,男女在社会中存在着结构上的不平等,男尊女卑、男主女从的现象仍然普遍存在。而改变性别不平等,一方面应该针对社会制度、社会文化进行结构上的改造,另一方面也要从改造个人的社会性别意识,培养青少年的性别平等理念做起。

传统的性(sex)教育强调男女差异的生物本性,探讨由生理的性所衍生的议题,而性别除了包括生理性衍生的话题之外,更重要的包括社会制度以及文化所建构出的性别观念,也就是性的社会建构。比如,性骚扰与性暴力背后的支持体系是不平等的性别权力关系。性教育必须反思这种权力关系,帮助学生认识到社会公平与正义包括性别的公正,这样才能从根本上以积极的态度去改变性骚扰与性暴力的文化环境。此外,男女双重性道德标准,也是社会文化建构的,同样伤害青少年,我们的性教育中应该批判这种双重性道德标准。

促进社会性别平等,需要男性积极参与到推进性别平等的运动中,包括自身承担传统上主要由女性承担的家庭和社会事务。以家庭为例,男性应该更多做家务、照顾孩子,分担女性在私领域的工作。在公共空间,男性应该成为性别平等的倡导者与践行者,比如积极成为推进反对性别暴力运动的一分子。

以幼儿园缺少男教师这一现象为例,现在一个支持增加男教师的主流声音是:因为幼儿园没有男教师,所以男孩子们整天和女教师在一起,都不像男孩子了,所以要增加男教师。这是错误的性别主张,在强化社会性别刻板印象。我们也主张增加幼儿园男教师,是为了打破社会性别分工的刻板印象,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至少让小朋友们知道男人也可以从事“女性职业”。这就是从小进行的社会性别教育。

3.性别多元的教育

性别不只是男性和女性,性别平等应该是所有性别间的平等,性别教育也应该倡导尊重性别多元的教育。

除男性和女性外,至少还有跨性别和生理间性人。跨性别包括以往被归入“性心理变态”的易装、易性、变装表演、变装卖性、基于性别选择原因的切除乳房的女性和同样基于性别选择原因做丰胸手术的男性,等等。生理间性人则指至少兼有下列两项的人:睾丸、卵巢、部分女性生殖器或部分男性生殖器官。这些曾被视为“变态”的人类成员,他们与普通男性或女性拥有同样的性别权。

性别教育强调性别平等,这就是尊重每个性别,尊重每个个体独特的尊严与价值,自然也包括跨性别和生理间性人的尊严与价值。

此外,还存在着在社会性别角色实践上挑战了传统男性和女性定义的人群,即那些过于阴柔的男性,以及过于阳刚的女性。他们或者被称为“娘娘腔”、“二尾子”,或者被称为“男人婆”、“假女人”,在强调男女差异的文化下他们也是另类。性别教育应该包括对他们的性别实践给予支持的教育。

2006年11月6日至9日在印度尼西亚日惹市召开的法律专家国际学术会议所通过的《日惹原则》,有助于我们理解国际社会对性别多元的态度。《日惹原则》强调,各种性别认同的人应该平等享有所有人权。“‘性别认同’是指每个人对属于某个特定性别的深刻感情和内心感觉,这可能与出生时分配给他或她的性别一致或不一致,这包括对认同和外部特性感觉——例如衣着、癖好、言语方式、社会互动以及个人和文化表达的其他方面——的表达。性别认同是根深蒂固的,是人的人格和尊严的基本方面,对个人的认同和归属感来说是必不可少的。”“尊重性权利、性取向和性别认同是实现男女平等中不可或缺的成分,传统的男女角色的改变是在社会中实现完全平等的必须。各国必须着眼于消除偏见和习俗所称的性或性别优势与男人和女人的刻板角色,采取措施努力修正男人和女人的行为的社会和文化模式。”《日惹原则》特别呼吁:“废除所有给性别认同表达——包括通过衣着和行为举止进行的性别认同表达——定罪或者拒绝给予人们用改变自己的身体作为表达自己的性别认同的方法的机会的法律;帮助那些寻求性别再造者获得有资格的、非歧视性的和无偏见的治疗、护理和支持,使那些希望自己的身体符合他们自我认定的性别身份的人能够这么做。在任何情况下,一个人都不应由于性取向或性别认同而被迫接受任何形式的医疗、心理治疗或检测,或被关在医疗机构中。性取向和性别认同不是需要治疗、矫正或抑制的医学疾病。”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们应该有足够的智慧和胸襟接纳少数人的存在,打破性别二元划分的结构。充分尊重多元存在本身便是一个社会民主、进步的象征。每一个人都有自主选择自己生活方式,甚至自主选择自己性别,以及与性别有关的操演方式的权利。少数人的选择不仅不应该受到歧视和打击,还应该得到社会的充分尊重。三、赋权型性教育的教学内容

赋权型性教育的教学内容,应该紧密围绕“赋权”设置,为赋权服务。(一)教学内容要满足的条件

要落实赋权的宗旨,性教育的教学内容必须同时满足这样三个条件。(1)人类生活中可能遇到的与性和性别有关的知识,都应该讲。纯洁型性教育关注“性”的潜在风险,所以只会讲意外妊娠和性传播感染之类的知识,这些负面的关注点经常使青少年产生性恐惧的心理,却并不能满足他们对获取相关信息和技能的渴求。赋权型性教育主张,不要因为学生眼前没遇到,或教育者假想他没有遇到,就不讲;也不要因为那知识和信息是“少数”,就不讲。比如,关于同性恋的教学内容,教师的一个说法是:我们没有必要讲,因为班里没有同性恋学生。有没有,你怎么知道?就算你的班里没有同性恋学生,世界上都没有吗?世界上的知识不能讲吗?你班里还没有熊猫呢,哪个学校不会讲到“国宝”熊猫?(2)即使部分学生自称不感兴趣的内容,也要讲。性教育需要把青少年成长中可能接触到的事物告诉他们,个别学生说没有兴趣,可能是他们的兴趣在长期的封闭教育中被压抑了。从小学到博士一直都在讲的政治课,学生们就都有兴趣吗?还有一些时候,“学生没有兴趣”的结论是教师自己想象出来的。仍以同性恋为例,常有教师告诉笔者说,她的学生对此没有兴趣。但是,笔者几次进中学讲性教育,让学生自由提问,同性恋都是他们最关心的话题之一。(3)对于有争议的事物,更要讲,而且要讲透。越是有争议的,越凝结着人类的诸多思考,以及各种社会问题,是最好的促进学生思考习惯、思维能力成长的部分。要呈现出争议各方的不同观点,要激发学生的思考,让学生自己做判断和选择。但是,教育者在教学中,必须坚持赋权型性教育的基本理论:性人权。人权是人类的普适价值,不属于可以自行决定是否遵守的范围。还以同性恋为例,笔者常听到教师说:对于同性恋,我不歧视,也不支持,我中立。对于像同性恋者这样被主流社会长期压迫的人群,我们说“中立”,这就好比你去探望你的外祖母,正好看到年迈的她同一头闯进来的熊在搏斗,你倚着门框说:你们打吧,我中立。同性恋者就是被异性恋霸权这头熊攻击的无助的弱势者。对于无辜者所受迫害保持所谓“中立”,本身就是歧视,就是伤害,就是助长侵犯人权的行径。所以,性教育中有歧视同性恋的内容,是不能接受的;性教育中没有反对歧视同性恋的内容,同样是不能接受的。(二)通过内容传达的理念更重要

性教育的内容,应该是为体现赋权型性教育的理念服务的。这一点非常重要。同样的内容,在不同的指导思想下,会讲得完全不一样。

在笔者所教的大学课程中,即使像讲艾滋病这样常被讲到的话题,笔者也与绝大多数教师重在讲艾滋病预防的模式差别很大。比如笔者只会用几分钟的时间介绍艾滋病的传播渠道和其他疾病本身的问题,而会用更多的时间讨论由艾滋病引发的人权、性别、公共政策的思考。因为,防艾的知识容易掌握,由此生发的思考对学生的影响却是深远的。

再像讲色情品、性工作等有非常多争议的话题时,笔者会尽可能全面地呈现不同的观点,让学生充分了解人类对自身事物的思考,在此基础上做出自己的判断。我们的目标是通过性教育的内容,促进学生质疑和思考的精神。

在中学恋爱的教学中,我们不会致力于“教育”青少年不谈恋爱,而是致力于让青少年可以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致力于情爱观的更新。所谓情爱观的更新,至少体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更新情爱只是异性间情爱的观念。虽然在学生中异性恋占多数,但这并不足以成为我们回避同性恋的理由。异性恋与同性恋并不存在本质的差别,都是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爱情,处理与面对的态度应该是一致的。

第二,更新爱情至上的观念。这种观念对大学生,特别是女大学生的塑造非常强。其结果便是,许多女学生将爱情看作生命中最重要的价值,认定一旦相爱就会一生相守,爱上了就永不分离。这种浪漫主义的爱情至上观无法面对现实生活中爱情的脆弱与易变,使得许多人在面对失恋的时候无法承受,一些女学生甚至选择自杀;而且,这样的爱情教育也将女性推向私领域,强调女人生命中最重要的价值是爱情、婚姻、家庭,这对于她们社会性别角色的成长,对于她们的人生自主,都可能是有害的。

我们倡导的爱情观,应该是相互平等、尊重的;爱情是生命中的重要组成,但不是全部,甚至不是最重要的内容;不应该为爱情牺牲自己生命中其他的价值;有爱情就难免有失恋,失恋是帮助我们理解爱情、帮助我们成长的渠道之一;等等。

好的性教育一定会超出“性”本身,成为青年人格成长的一部分。在笔者所教的课程中,每学期第一节课,笔者便会告诉学生们,这门课有四个目标。

最低目标:了解性别与性的最前沿信息,了解关于情感、性、婚姻、家庭最新的研究与理念。只要来上课,认真听讲,就可以达到这个目标。

中级目标:具备多元的性价值观,具备包容、宽厚、博爱的心胸。并不是所有学生都可以做到这一点。

高级目标:戴着社会性别的眼镜去观察和思考,具有清楚的社会性别思维能力。做到这一点的学生可能更少。

顶级目标:拥有独立的思考习惯,批判与质疑的精神,对真理义无反顾的追求,对民主、自由、人权、平等、博爱的崇高向往,为理想勇于自我牺牲的精神。这个目标太“顶级”了,每年即使有一个学生未来能达到这个目标,也值得。当然达到这个目标并不会仅仅因为听了笔者的课,而一定是他全面思考、成长的结果。但笔者相信,思想的种子埋下了,未来一定会开花、结果。(三)本书体现的赋权型性教育内容

满足上述三个条件之后,性教育的内容已经清楚了:尽可能全面地呈现人类性与性别的所有知识与观念,包括相互冲突的知识与观念。我们不妨参考国际上三个性教育文献。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国际性教育技术指导纲要》认为,性教育内容应该包括:多元的信息,价值观、态度与规范,文化、社会和人权,人际关系的技能,责任,性行为、人体发展、性与生殖健康。

世界卫生组织的《欧洲性教育标准》提出,性教育内容应该包括:人体与人类发展,生殖与性,情感,人类关系与生活方式,性健康与幸福感,性和权力,性的文化和社会决定因素(价值观、准则)。

国际计划生育联合会的《综合型性教育框架》规定的性教育内容则包括:社会性别,性与生殖健康和艾滋病病毒,性权利及其社会属性,愉悦,暴力,多样性,社会关系。

本书受电影案例形式的限制,全面涵盖性教育的内容可能有难度,但已经尽可能在有限的电影案例中全面贯彻赋权型性教育的理念。全书收入80部电影的性教育指导,其中推荐幼儿园孩子、小学生观看的18部,推荐中学生看的24部,推荐大学生看的36部,还有家长课堂2部。电影的选取与指导内容的写作,都是基于赋权型性教育的理念的。80部影片中,涉及同性恋、跨性别、性工作等性多元议题的,便有27部。即使在幼儿园和小学阶段,我们也安排有跨性别主题的电影《假小子》。我们还特意收入了关于残疾人的性的电影《亲密治疗》。

很显然,80部影片未能都达到笔者心目中最理想的水平。有一些非常强地体现了笔者的赋权型性教育主张,有一些则比较弱地体现了这一主张;有一些将性教育真正作为了人格的全面成长的教育,有一些则对于“性”之外的教育延伸不多。但总体而言,本书是充分体现了赋权型性教育的主张的。四、赋权型性教育的教学方法

同样的教学内容,如何做到促进学生人格的全面成长,与教学方法有很大关系。赋权型性教育的教学方法也应该是赋权的。(一)后现代、赋权与女权主义教育学

传统的教育方法中,教师引导学生机械记忆所讲内容,把学生变成容器,这是灌输式的教育。学生只能接受、存储知识,却缺乏创造力,缺乏改变精神。灌输无法让学生批判地考虑现实。与灌输式对应的,是提问式教育。“教师把材料提供给学生供其考虑,当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时,他又重新考虑自己早先的观点。”(黄志成,2003:32)在性教育中,反对灌输式教育特别重要。

作为对传统教育方法的反叛,后现代理论、赋权理论为后现代教育理念打下根基。后现代教育理念颠覆传统的师生关系,强调赋权给学生。

女性主义教育学同样从后现代教育理论、赋权理论中汲取了营养,加上其原有的社会性别视角,从而直接为赋权型性教育提供启发。

女权主义教育学是近三十年发展起来的教育思潮。除了教学方法上的革命,女权主义教育学还以女权主义的观点和视角来研究教育问题,诠释教育目的,参与教学过程。它既是一种对传统父权知识体系批判的宏观方法论,也是一种可以渗透到具体每一节课、关注每一个学生的细致的教育办法。它是对旧秩序的颠覆,包括对父权知识体系的颠覆。

在传统教育中,教师因为掌握知识,具有绝对的权威性和控制力,而学生的经验背景被忽视,学生的个性和思考能力被压抑,这样的师生关系也被女权主义纳入到权力关系中思考。女权主义教育学强调主张学生“发声”,认为在传统教学中,学生一直是课堂的“客体”。女权主义教育学强调赋权于学生,主张在尊重每一个学生经验和知识的基础上,建立平等和民主的师生关系。它重视在传统的教学中被忽略了的群体与阶层的声音和经验。(孙中欣,2007,34)

女权主义教育学主张给学生“赋权”,是将教育的“主体”从教师过渡到学生,让学生在课堂上可以自由发出自己的声音,拥有自己的主见,并且不会因为提出不同观点而遭受批评和排斥。“赋权”就是给予权力,是解放学生的思维,是最直接地调动学生主动性的方式,让学生意识到自我的价值和对教学的贡献,同时也能发挥出最大的潜能。(胡涌,章轶斐,2012)“在女权主义看来,既然知识本身都有这么彻底的革命和颠覆,那老师和学生的关系,传授者和接受者、知识和我们之间的关系也就尽快作了了断……”(郑新蓉,2004:93)

课堂上不再以教师为中心,师生关系是民主和平等的,教学过程是师生共同学习的过程。课堂上的权力结构不应是教师领导和控制学生的关系,而在于师生“能量的聚集,能力和潜力的培养和发挥”(Ilene Dawn Alexander,1998:32)。

女权主义教育学打破原来的教学模式,带动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发散思维,注重经验的分享,让学生了解备受压迫的弱势群体的情况,质疑社会固有的价值观和文化体系,激发了每一个学生重新打量社会、教育、人生等问题的思考动力。

女权主义教育学所倡导的是赋权式的教育,而赋权式的教育要求我们:在赋权的过程中,专业者扮演的角色是合作者(collaborator)与促进者(facilitator),而不是专家(expert)。一位协同合作的专业者应学习有关赋权对象(亦称参与者)的世界观与其生命史,并与其一起努力,而不是只鼓吹他们去做。

女权主义教学理念也是与国际主流性教育理念相一致的。《国际性教育技术指导纲要》指出,课程设计中应该采取参与式教学方法,鼓励学生参与;要对受教育者差异性、需求差异性进行充分考虑,包括通过焦点团体的访谈等方式了解他们的共性与差异性的需求;对性教育方案进行试运行,收集受教育者的反馈,修订方案。《欧洲性教育标准》强调了正式与非正式的性教育,以及“多样形式的性教育”。《综合型性教育框架》也强调,性教育的方法应该满足年轻人的不同的需求。(二)本书体现的赋权型性教育方法

女权主义教育学在强调赋权的时候,充分重视让学生听到弱势者的声音,这正是我们性教育中一项重要的内容。笔者在大学性教育公选课上,曾请过男同性恋者、女同性恋者、变性人、易装者、恋裙男子等多人去分享他们的人生经验,让学生看到完全不一样的生命存在。这些原本在主流教科书中被污名化的人群,面对学生坦然交流自己的生命感受,其冲击力自不待言。

本书包含80部电影的性教育指导,其中在写作前50部时,在每一个“教学点”中都设计了教师讲的内容,整个教学都是由教师引导完成的。但是,我们很快认识到了这一做法的不足,决定彻底修改,赋权给学生。

在全面修改后的写作中,把“教师”改为“组织者”,将原来教师讲的内容,改为“教学参考”。而且笔者想在此强调:本书不是教学用的“教案”,只是教学的参考和指导。

这是基于两个理念。第一,电影性教育的教学未必是由教师主导的,可以完全由学生主导,包括由性教育积极分子主导,所以,使用“组织者”来贯穿教学过程,要比使用“教师”好。如果说一般的性教育课程以教师主导为主的话,像通过电影进行性教育这种形式,更应该由学生自己来主导,发挥学生的主导性。

第二,本书原本提供了非常多的讲述内容给教师,是基于做这个项目的一个初衷:让即使对性教育没有涉及,或涉猎不深的教师,拿着这本书也能够很方便地开展性教育,而且能传达正确的理念。但是,在前期试讲的过程中,笔者发现许多教师变成了照本宣科,因此笔者把这部分内容改为“教学参考”,只把教学所用的背景资料、教案设计者自己的教学建议提供给组织者,引导组织者在这些参考材料的基础上,了解我们所倡导的性教育理念,并且传达。

性教育电影教学的重要环节便是让学生自由讨论,特别是鼓励不同观点的充分呈现,强调组织者的任务不是判定哪种观点正确或者错误,而是引导、鼓励大家把不同的观点充分呈现,并且在不同的观点之间形成交锋,进行尽可能深入的讨论。

我们会特别提示组织者,不要选边站,不要轻易发表自己的看法,以免当组织者是有权威的人士(比如教师)时,他的观点可能对学生构成压力。

在非常多的具体电影教学的设计中,笔者还特意将可能存在观点差异的地方,设计出辩论的议题。重要的不是得出一个“正确的结论”本身,许多涉及价值观的问题,不存在对或错。不同观点碰撞的价值在于,呈现多元的价值观,促进学生聆听、思考、辩论、成长。重要的是思辨的过程。这个过程是抛弃陈规的过程,是挑战传统规范的过程,是激发创造力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可以自主地形成自己的认识,而不是被教师强加给一种价值观。

如果我们希望学生形成某种观念,但是,我们未能够通过讨论的形式让他们获得,那么也不要指望可以通过灌输的形式让他们形成。同伴间的影响力,远远超出教师的说教。

有一些例外,那就是当涉及人权这一普适价值的时候,包括社会性别平等的时候,我们应该清楚地表达我们的看法。我们相信,在学生的讨论中,普适价值观是可以自然地被接受的,但如果讨论“偏”了,教师有义务做引导。但是,教师一定要清楚:你要引导的观念,真的是符合人权的吗?所以,这需要教师自己的人权观念非常鲜明和清楚。

本书试讲过程中,有教师提出,电影教学法中不要事先抛出问题,抛出问题会局限学生的思维,应该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这是非常好的建议,但是,教学组织者可以根据自己面对的学情,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归根到底,性教育不是替学生决定,而是提升学生自我决定的能力,提升他们对自己和他人负责任的能力。这些都要在参与式教学中才能够渗入到他们的心中,从而实现真正的赋权。

笔者自己在教学实践中,也鼓励学生质疑。不仅可以质疑主流的知识与价值,也可以质疑笔者所讲的一切。笔者告诉学生们:我的教学目的不在于让你相信我所讲的,而在于向你呈现不同的声音,你从别处听不到的声音,因为我相信,只有接触到不同声音的学生,才会是能够独立思考与判断的学生,才是有希望的国家未来的接班人。五、结语

将禁欲型性教育(守贞性教育)与赋权型性教育相比,是对赋权型性教育的侮辱。二者不具备任何可比性,几乎完全是背道而驰。

将综合型性教育(安全性教育)与赋权型性教育相比,综合型性教育的目标在于让青少年安全,而赋权型性教育的目标是让青少年具有负责任的意识和能力,二者仍然距离较大。

将整体型性教育(欧洲性教育)与赋权型性教育相比,二者则极为接近。如果说有所不同,那便是整体型性教育主要倡导的是“全面”,而赋权型性教育大张旗鼓地号召“赋权”。也可以说,整体型性教育是强调通过“全面”,从而实现“赋权”,而赋权型性教育是强调以“赋权”为目的的“全面”,更强调“赋权”这一导向性。

赋权型性教育,可以被看作整体型性教育进入中国之后的本土化发展。当我们使用“赋权型性教育”这一名词的时候,我们便旗帜鲜明地围绕着赋权来推进我们的性教育论述。

今天中国虽然已经有了许多学校性教育的尝试,但就全国范围而言,性教育仍然处于“调情”阶段,即:总说要做,就是不做。但显而易见的是:迟早会做,而且会大做特做。赋权型性教育如能被今后全面开展的学校性教育视为指导的理念,则受教育者大幸焉!【参考文献】

方刚.用性人权和社会性别理念充实学校性教育//学校性健康教育[M].台北:台湾万有出版社,2011.

方刚.性权与性别平等:学校性教育的新理念与新方法[M].北京:东方出版社,2012.

黄志成.被压迫者教育学:弗莱雷解放教育理论与实践[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胡涌,章轶斐.女性主义教育学对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分析[J].中国电力教育,2012,22.

李银河.序言[A] //方刚.性权与性别平等:学校性教育的新理念与新方法[M].北京:东方出版社,2012.

孙中欣.妇女学的发展、女性主义教学论的应用与中国大陆高校课程改革[M].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7(4).

王友平,邓明昱.美国关于学校性教育的争论[J].国际中华神经精神医学杂志,2005,6(2):84.

郑新蓉.什么是女性主义教育学[A]//中国女性主义(2004年春季卷)[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Ilene Dawn Alexander,1998,Learning in Other Ways: A History of Feminist Pedagogy in the United States,The University of Iowa.

IPP(International Planned Parenthood Federation),2010,Framework for comprehensive sexuality eduction.

Reiss,1960,Premarital Sexual Standards in America.NY:Free Press.

SIECUS(Sexuality Information and Education Council of the United States),1991,National Guidelines Task Force,Guidelines for Comprehensive Sexuality Education,Kindergarten-12th Grade:New York.

UNESCO(United Nations Educational,Scientific and Cultural Organization),2010,Guidelines for International Sexuality Education.

WHO,2010,Standards for Sexuality Education in Europe.

本书使用指南

本书针对80部电影,编写了性教育视角的教学指导。教学对象涵盖幼儿园、小学、中学、大学的学生;教学内容涵盖性与性别教育可能涉及的几乎所有方面;所选电影涉及国内外,有动画片,也有其他经典电影。本书写作目的

写作此书,是想促进中国的性教育。

本书的性质,是提供一个性教育电影教学的指导。本书对不同电影的性教育关键点的解说,可以让任何教师或从事性教育的人看了,都能够轻松地拿来进行性教育。也就是说,本书是进行性教育教学的参考。从事性教育的人可以在此基础上,编写自己的教案,或者直接进行讲课。

电影拍出来不是为了进行性教育的,所以我们的工作才有意义,本书是笔者从性教育的角度引导大家看电影。

对同一部电影可能会有完全不同的解读,同一个电影情节,既可以成为性别平等教育的事例,也可以成为加深社会性别刻板印象教育的事例。这也是笔者写作本书的意义所在:让教师真正以性别平等、性人权的理念来教学。根据中国目前绝大多数教师或家长的性与性别观念和知识水平,没有这本书,多数教师或家长做不到这一点。

我们这里选的全是故事片。因为性教育的纪录片本身就已经是在讲解有关的知识了,不需要我们再重复解读。即使有人想用纪录片或科普片进行教学,他们自己也知道怎么做。针对纪录片和科普片编写本书这样的内容,没有意义。本书给谁使用

虽然我们说本书是一本进行性教育电影教学的指导,但教学并不一定都是在学校教室中由教师对学生展开的。性教育更是如此。

本书,教师可以用,学生社团可以用,社区可以用,家长可以用。所以,本书中更多使用“组织者”而非“教师”。

只要你关心青少年的性教育,希望他们得到成长,那么,本书便是你最好的工具。

当然,你最好已经具备了赋权型性教育的理念,具备了一些从事性教育的观念、知识与技巧,这将使你的工作事半功倍。所以,如果有可能,请接受专业的性教育培训,特别是笔者主讲的性教育培训,然后再应用笔者写作的性教育指导书。为什么用电影课进行性教育

作为一种大众媒介,电影是一种生动的、具有吸引力的性教育工具。

以青少年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性教育,更容易将相关的理念深深植入他们的心中。

作为一种生动的教育手段,电影不仅深受各年龄阶段学生欢迎,也会受到成年人的欢迎,起到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

性教育电影课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学校性教育的一些困境,如各种顾虑、课程设计、课时安排,等等。

经典影片,影响深远,观影过程也是艺术鉴赏过程,能提升学生整体品味。

带着教学目的进行观影,可以引导学生学会细心观察和思考,包括逆向思维的能力。本书中的电影选择的原则

选择这些电影时,笔者考虑了下面这些因素。(1)经典影片,流传很广,口碑很好,百看不厌,在同类片中非常有影响力,如《罗马假日》。这些影片,即使不在性教育课上放映,学生们通常也会去看,而受的影响可能有差别,不如主动引导观影。(2)以学生生活为背景的影片,贴近学生生活,更容易被他们喜欢和接受。(3)以本国为背景的影片,如中国(包括香港、台湾地区)的影片;进而扩展到东南亚地区的电影,如日本、韩国、泰国等,文化背景更相近。(4)尽可能全面覆盖性教育涉及的主题。如根据《费城故事》进行艾滋病相关知识的教育,根据《熔炉》讲校园性暴力,根据《露点的诱惑》讲裸体运动,等等。(5)非常容易找到的影片,比如互联网上的电影网站,或电视的免费点播频道上有的影片。

我们收入的大多数都是经典影片,但因为考虑到上述这些因素,并不是每一部影片都非常经典。比如《青春期》,影片艺术性并不很强,但因为是国产片,直接描写中国校园生活,又因为是在网站上发布的,学生无意中就经常会看到它,也就收入了。本书中这种艺术性不强的影片很少。

本书选择的针对幼儿园和小学生的电影中,适合进行性教育的内容比例并不都很高,许多是人生教育、生命教育。这是由电影本身决定的,同时,也是符合赋权型性教育理念的:性教育是整个人格教育的一部分。我们在培养责任、爱、平等与尊重。大学部分,社会性别教育的比例极大提升了。本书电影的分类与应用

本书中的电影,被分为“幼儿园及小学适用”、“中学适用”、“大学适用”,以及“家长课堂”四部分。这只是一个大致的分类。一些被分在幼儿园、小学阶段的电影,在中学阶段也适用,同理,中学阶段的一些电影,小学和大学阶段也可以用。教学组织者应该根据自己面对的学情,进行选择。不仅是选择电影,还可以选择该电影教学中的不同部分。

笔者一直认为,不能够僵死地规定哪些性教育是针对哪个年级的。因为个体差异大于群体差异,一定要根据具体学情进行判断。

分类的依据,包括电影所反映的生活、教学指导所提供的教学内容的深浅度,还考虑到了一些电影含有的情色镜头,因此放到大学阶段。只有两部影片是专属于“家长课堂”的,绝大多数含有针对家长的内容的电影已经置于前面三个阶段中,只是从“教育家长”的角度设有专门的教学指导栏目。带有“家长课堂”栏目的电影包括:《蓝精灵》、《假小子》、《青春期的法国男孩》、《

青春期

》、《

新娘15岁

》、《绯闻计划》、《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早熟》、《成长教育》、《熔炉》、《朱诺》、《喜宴》、《天佑鲍比》、《刺青》。

中学和大学部分,又分出“性萌动”、“爱的能力”、“同性恋”、“社会性别”等这样的专题。这里要特别强调:这只是因为某部电影内容更接近于某个专题,或者笔者更多从某个专题的角度进行性教育的指导。事实是,几乎所有电影的性教育指导都涉及了非常多的方面,绝不仅仅是归类于其中的那个主题。

甚至,笔者也不想主张性教育的组织者一定要从笔者归类的那个主题的角度进行电影教学,完全可以根据学情,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该部影片的性教育指导的其他角度进行教学。本书写作时的追求(1)非学术论文,深入浅出,目标读者(教学组织者)能够看懂。(2)课程设计与思考,适合影片的适龄学生能够理解和接受的内容。(3)尽可能多地囊括性教育的关键点。(4)对于专业知识,要提供;对于太深的专业知识,除大学以外不宜讲。(5)我们不是分析电影,是把电影作为教学手段,以学生为中心。本书只是教学指导,不是教案

重在内容,而不在形式。本书最大的价值,是为你提供了性与性别的正确态度和知识。

任何人参考本书进行性教育时,都不必受限于笔者提供的教学形式。事实上,本书并不是学校教师使用的标准教学教案,本书只是性教育者进行性教育的引导。使用者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以及学情,对形式进行调整。但这个调整,应该是在我们传达的理念基础上的。

使用的时候,不要照本宣科,笔者只是提供信息、观点,提出了讨论方向的引导。但这些信息与观点,是非常非常重要的,是本书的灵魂所在,不要违背。

使用者需要事先备课,可以根据学情开放来处理教学过程,比如增加更多讨论,进行游戏互动,让学生自己呈现观点,而不是把“正确的东西”告诉他们。通常情况下,高中更宜用辩论法,初中宜用情境法。

一些教学内容加入了笔者自己的研究成果、思考成果,因此具有比较强的个人色彩,教师可以再去查找和丰富不同的资讯。

教学时的一些具体措辞也是一样。比如在幼儿园里,老师讲课时可能会称大家为“小朋友”,但是,本书为了行文方便,统一称为“同学们”。关于“家长”或“父母”的称谓也让笔者纠结过。称“家长”突显了上一代对下一代的控制,这是赋权型性教育理念所不喜欢的。但称“父母”,也有三个不足:第一,强化异性恋婚姻模式;第二,让单亲家庭的孩子感到不舒服;第三,一些孩子的抚养者并非父母,而可能是其他家庭成员。本书只能根据不同情景,有不同的使用。这些,都是本书使用者在具体教学时可以自行修订的。

总之,本书只是一个性教育电影教学的指导,而不是一个约束教学组织者的框框。如何使用本书进行教学

本书每部电影,在教学中都可以选择其中一个或几个教学点来讲,而不一定要涉及所有教学点。但是,如何选择与教学,都不能违背“赋权型性教育”的基本原则,不应该违背本书致力于倡导的价值观。

本书提供的指导,都是假设学生先看完了整部电影之后进行教学。但是,教学组织者如果想边放电影边讲解,也是可以的。

多数电影的片长都一个多小时,有的甚至两个多小时。所以,对于很多组织者来说,很难安排在一次教学中既放电影,又分析讲解。

在本书的试讲过程中,有教师将几节课安排在一起,用一下午的时间既放映电影,又分析。但这也许对多数学校并不适合。

对于家长或社区的性教育工作者,不能用整段时间进行电影性教育的困扰可能少一些。

所以,我们建议,可以采取灵活的方式,比如:

教师布置学生周末在家看电影,事先给学生一些思考题,然后到班上分析、讲解。

甚至可以看完电影,让学生写观后感,然后用更少的时间做分析和讲解。

可以第一天的自习课看电影,第二天的自习课再分析、讲解。

组织者可以放电影剪辑、电影片段,打开学生思路,让学生回家看整部电影,再写观后感。

当然,如果是寒暑假安排学生看,并且看后按照教师给的思考题写观影感,时间就更宽裕了。一般学生在假期也会看电影,那就不如带着学习目的看我们这里推荐的电影。

教师应该下载,或购买教学用电影的正版光盘。对于不方便上网看电影的孩子,可以单独帮助他们能够看到电影。

一些学校领导会认为,教师上课放电影是对学生的“放任自流”,是教师自己“偷懒”,我们希望改变这种观念。把电影教育当作一种学生喜闻乐见的教育方式,这涉及一个教学观念的转变。使用本书,还需要感谢的人

本书开始写作于2012年8月,完稿于2013年8月。其间写作、试讲、修改,陆续进行了13个月。

感谢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驻华代表处李红艳老师,她对于性教育的挚爱,促成了此项目以及此书的完成。特别感谢她对我的“性教育电影教学”这个创意的欣赏,以及在整个项目中,所表现出来的信任与包容。

感谢我的朋友、上海开放大学女子学院朱雪琴老师,她两次通读全书,从社会性别、性权的角度,帮我把关,提出了很多可贵的完善意见,修正了许多错误,并且亲自修改了一些篇章。感谢我的老师、资深性教育专家、北京市性健康教育研究会理事张玉梅老师,她从教学的角度审阅全书,提出许多修改意见,使我受益良多。此外,苏茜老师、陈萱老师、王宏云老师,也均对本书提出过各种建议。

我曾通过新浪微博征集入选本书的电影,美国的二言先生、同志电影导演范坡坡先生,还有其他许多网友,纷纷推荐影片,使我少走许多弯路。

感谢我在各地进行的性教育培训课程中的许多学员,他们为本书的撰写献计献策。

感谢我写作此书时正读初中的儿子方一,他和我一起看电影,从电影的选取,到性教育的视角,均给了我很多启发。假期,每天和儿子、太太一起看一部电影的时光是何等幸福。儿子会帮我一起选择影片,为我在网上找到链接;我在写作的过程中,还会不时征求他的意见;而我写完之后,他则自称“民间评审团”,对我的写作内容进行“评审”,这时,他会自称:“民间评审团,由方一、方一、方一和方一组成,专业的评审视角,严谨的评审态度,科学的评审精神……”他的陪伴,使得这项工作变得更加幸福与温馨。

本书写作过程中,许多老师参加过试讲,为本书的最后定稿提出了重要意见。他们是:深圳市宝安区径贝小学赖吉、广东省中山市教师进修学院陈少芳、广东省中山市第一中学赖浩、河南省商丘市永城市卧龙中学张一曼、山东省临沂市第十五中学郑凯英、北京市延庆县第五中学乔凤兰、华东政法大学LGBT研究小组、北京邮电大学张平、首都体育学院张志如、首钢工学院倪晓青、华中科技大学夏增民、江苏理工学院李佩菊、云南大学人文学院金晓聚、云南省西双版纳职业技术学院常芹、云南省文山学院王焱、云南省曲靖师范学院梁燕芳、山东省泰安市某职业中专教师田峰,等等。我自己在大学进行性教育教学,以及针对中小学生的性教育夏令营中,也讲过本书中的多部影片。

此外,关小川、董晓莹、焦欣等,也对本书贡献良多。我的研究生课程中的一些同学,也参与了本书的写作,在相关电影的后面,标注了他们的名字。本书意见反馈

在使用本书过程中,您有任何意见反馈,均欢迎写邮件告诉我:fanggang@vip.sohu.com。

希望参加我主讲的性教育观念、知识与技巧培训的工作坊,或针对学生的夏令营、冬令营,也可以写信到这个邮箱与我联系。

第一编 幼儿园及小学适用

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

推荐教学对象:幼儿园、中低年级小学生影片介绍电影简介《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Snow White and the Seven Dwarfs),也称《白雪公主》,是世界电影史上第一部长动画片,根据格林童话改编,迪斯尼公司出品,1937年上映。片长83分钟。剧情梗概

王后,也就是白雪公主的继母问魔镜:“谁是世界上最美的女人?”魔镜说是白雪公主。这位后妈便妒忌她的美貌,派武士把她押送到森林准备谋害。武士同情白雪公主,让她逃往森林深处。小动物们用善良的心抚慰她,鸟兽们还把她领到一间小屋中。

房间很乱,白雪公主认真地洗衣、打扫房间,然后进入了梦乡。房子的主人是在外边开矿的七个小矮人。他们对于是否收留白雪公主存在争议,主张留下她的同情她,反对留下她的害怕王后来报复。白雪公主说,可以给大家打扫房间、洗衣、做饭,七个小矮人便一致兴奋地同意她留下来了。

王后得知白雪公主未死,便用魔镜把自己变成一个老太婆,来到密林深处,哄骗白雪公主吃下一只有毒的苹果,将她害死了。鸟儿识破了王后的伪装,飞到矿山报告白雪公主的不幸。七个小矮人火速赶回,王后仓皇逃跑,在狂风暴雨中跌下山崖摔死。七个小矮人悲痛万分,把白雪公主安放在一只水晶棺里日日夜夜守护着她。邻国的王子闻讯,骑着白马赶来,吻了白雪公主,她死而复生。

王子带着白雪公主骑上白马,告别了七个小矮人和森林中的动物,到王子的宫殿中开始了幸福的生活。教学流程性教育关键点

关心别人、爱别人的人,才是最可爱的人;有爱的家庭是美好的,非亲生的家长也可能是好家长;生活中可能存在诱惑和欺骗;在困境中依然要乐观,相信未来会更好;做家务是美好的,并不是女孩子才有学习做家务的责任;美好的爱情并不是简单地以貌取人,不要把自己的全部价值寄托在另一个人身上。教学点一

什么样的人最可爱?【教学目的】让学生们认识到,美丽不是可爱的最主要的原因,关心别人、爱别人的人,才是最可爱的人;对那些对我们不好的人,我们也应该善待他们。【教学过程】

组织者:同学们,你们喜欢这个影片中的谁,为什么?最讨厌这个影片中的谁?为什么?【教学提示】

学生们可能会回答:喜欢白雪公主,因为她漂亮、美丽、善良。

引导学生再思考:她还有别的优点吗?

学生们可能会答:勤劳,把小屋子打扫得很干净;有爱心,和小动物们玩得好。

对于第二个问题,学生们可能会回答:讨厌王后,因为她坏,阴险,要杀白雪公主。

组织者引导孩子们思考:王后也很漂亮呀,她是仅次于白雪公主的,世界上第二漂亮的女人。为什么她也漂亮,大家就不喜欢她呢?

引导学生们回答:王后漂亮,但是她没有爱心,还要害别人。

组织者可以总结:不是漂亮的人,我们都喜欢。我们是否喜欢一个人,要看她是否对别人好,是否有爱心。有爱心的小朋友是善良的,所以才可爱。【教学过程】

组织者:七个小矮人中,你们喜欢谁,不喜欢谁?为什么呢?【教学提示】

孩子们可能会较多地说:不喜欢老顽固,因为他一开始不想收留白雪公主,他胆小怕事,吃饭前他还不愿意洗手……

组织者可以借此引导学生要关心别人,不要胆小怕事;饭前要洗手;等等。【教学过程】

组织者:虽然老顽固看起来对白雪公主很冷淡,但白雪公主怎么对待他呀?【教学提示】

在启发下,孩子们可以认识到:白雪公主一点儿都不记恨他,像对别人一样对待他;早晨大家出工的时候,白雪公主一样吻了他。【教学过程】

组织者:在白雪公主的友好下,老顽固有变化吗?什么变化?【教学提示】

会有孩子认识到:老顽固对白雪公主也好了,他听说王后要来害白雪公主,也急急地往回赶;白雪公主死了,他也伤心地哭泣。

组织者可以引导:对于那些不喜欢我们、对我们不好的同学,我们也应该善意地对他,相信他会改变的。我们应该看到每个同学的优点,大家都相互友爱。【教学过程】

组织者:在影片中,关于是否收留白雪公主,七个矮人曾经是有争议的。其中老顽固就反对,但白雪公主说:“如果你们收留我,我就替你们打扫屋子、洗衣服、做饭……”矮人们听到做饭就极其兴奋。他们纷纷要求:苹果派,布丁,草莓派……白雪公主都答应了,于是大家一起喊:“太棒了,留她在这里。”大家看了以后有什么想法?【教学提示】

学生可能会较多地谈小矮人不应该为难白雪公主。组织者可以引导学生认识到,小矮人并不完全是为了保护一个被无辜追杀的人,而是出于为了得到一个可以帮他们做饭的人的目的,而有条件地收留她。所以,小矮人们还是有自私的一面,他们把白雪公主当作一个免费的女仆了,仿佛她的生命价值就在于给男人们做饭,这种态度是不对的。引导学生认识到,帮助别人应该站在别人的立场上,而不是站在索取回报的立场上。教学点二

继母并不都是坏人【教学目的】让学生了解各种各样的家庭形式,非亲生的家长同样可以是爱我们的人。【教学过程】

组织者:影片中,白雪公主的继母很坏,一直在追杀她。但大家不要以为,所有的继母都很坏。现实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家庭形式。比如,有家长和孩子在一起生活的家庭;有家长一方故去,另一方单独带着孩子生活的家庭;有家长离婚,一方主要带孩子的家庭,虽然家长因为不再相爱而离婚了,但他们都是爱孩子的;当然,也有亲生的父亲或母亲的一方带着孩子,与别人再组成家庭的形式;等等。这些都是现代社会中不同的家庭形式,没有哪一种一定是最好的,哪一种一定是不好的。只要这个家庭中有爱,有亲情,就是好的。

继母、继父,同样也可以是爱孩子的,是对我们好的。他们同样会在我们的成长中付出辛劳,我们要像尊重亲生父母亲一样尊敬他们。【教学提示】

这部分是本片要格外讲到的重点之一,因为在现实中存在着许多孩子处于单亲家庭或再婚家庭中。要借这部影片的教学使孩子认识到各种各样的家庭形式之间没有高低优劣之分,各种各样的家庭中都会有爱。

进行这部分教学时,不向学生提问,不要求他们结合自己的家庭进行分析。这是为了保护学生的隐私和自尊。教学点三

面对危险,我们应该怎么办?【教学目的】让孩子们懂得自我保护,知道骗人者通常使用的伎俩;但也不要过于恐慌,世界上还是好人多;不要轻易接受别人的礼物,一定要告诉家长。【教学过程】

组织者:刚跑进森林中的白雪公主,看到的都是可怕的景象。但出来的,其实是小兔、小鹿、小松鼠等。为什么会这样呢?【教学提示】

孩子们自由发言,可能会涉及:(1)黑暗的森林里确实很可怕。(2)白雪公主是女孩子,所以会害怕。

…………

组织者引导孩子们认识到:心里越是害怕,就越觉得周围的人或事可怕;如果内心不害怕,就算是遇到坏人坏事,也可以知道怎么对付他。外面的世界并不都是坏人,所以,不要杯弓蛇影。

女孩子并不天生就胆小,遇到危险的情景最重要的仍然是镇定,镇定就可以想出办法摆脱危险。【教学过程】

组织者:请大家想一想,如果你一个人,遇到一个危险的环境,家长都不在身边,你应该怎么办?【教学提示】

尽可能地让孩子们自由发言,相互补充,孩子们可能会找到很多办法,在脑力激荡中,让孩子们知道更多的方法和策略。孩子们说的内容可能会涉及:(1)尽快逃跑。(2)找到警察,向他求助。(3)找到看起来可以信任的人,向他求助。

…………

组织者可以让孩子们相互评点,哪些是可以做的,哪些是不能做的,发表看法,组织者进行引导,适时提出具体策略中需要注意什么。这个过程的重点要让孩子们掌握遇到危险情景时的自我保护的技能。【教学过程】

组织者:白雪公主为什么会误吃了王后给的苹果?【教学提示】

让孩子们尽可能发表自己的看法。孩子们可能的回答包括:(1)苹果很诱人。(2)王后进行花言巧语的诱骗。(3)王后掌握了公主的内心,知道她最想见到王子,所以说吃这苹果时许愿就会实现愿望。

…………

组织者让更多的孩子的观点进行相互碰撞,在引导中提醒孩子们,那些骗我们的人,通常都会拿出一个对我们最具有诱惑力的东西,他们也会花言巧语,找到我们最想听的话,投其所好地来诱惑我们。

对于低龄的孩子,组织者还可以说道:别人无故给我们的东西,我们不要轻易接受;至少一定要让家长或老师知道,如果他们同意,我们再接受。教学点四

身处困境也不要绝望,美好的日子就会来【教学目的】让孩子在困境中仍然能够乐观地充满期望。【教学过程】

组织者:白雪公主失去了宫殿,避难躲进了丛林中的小屋,还有继母,也就是王后的追杀,命运貌似悲惨得不行。但是,她在丛林中一直很快乐,很开心。最后,她也确实如愿以偿地过上了自己向往的生活。这就告诉我们,即使身处逆境,甚至绝境,我们也不能失去对生活的希望。只要我们心中有希望,就会很快乐。【教学提示】

这里,组织者可以根据班级孩子的年龄和总体情况来进行引导,可以让大家自己总结,也可以直接告诉学生,还可以事先准备一些名人经历各种人生挫折,最后重新振作崛起的例子。

组织者还可以和学生一起朗读普希金的诗歌《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与学生共勉: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忧郁,也不要愤慨!不顺心时暂且克制自己:相信吧,快乐之日就会到来。我们的心儿憧憬着未来;现今总是令人悲哀:一切都是暂时的,转瞬即逝;而那逝去的将变为可爱。教学点五

做家务,应是男性和女性共同的责任【教学目的】让孩子们知道,女性的价值不是一个女仆,鼓励男生也承担家务劳动。【教学过程】

组织者:这部影片除了突出白雪公主的美丽,还用很多情节描写了白雪公主善做家务、乐做家务的特点。大家想一想,这样的情节包括哪些?【教学提示】

让学生自由发言,可能会涉及:(1)白雪公主在王宫的院子里便认真地洗衣。(2)白雪公主到七个小矮人的家中后,先看到的便是壁炉上面全是灰尘,房屋里到处是蜘蛛网和脏衣服,于是便开始做大扫除。(3)白雪公主在小屋中,为七个小矮人洗衣、做饭。

…………

组织者在学生列举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洗衣服,做饭,做其他家务,是好的品格,但是,不应该只是女孩子才做这些,男孩子也应该做;不应该把做家务当成只有女孩子才值得学习的任务。

影片中,七个小矮人不洗衣服,不打扫房间,都非常懶。男生不要学习他们,而应该收拾好自己的房间,回家还要帮爸爸妈妈做家务。教学点六

白雪公主和王子的爱,有哪些不足?【教学目的】认识到爱情的内容远比一见钟情丰富;爱情、婚姻不是女人生命中唯一的价值。【教学过程】

组织者:影片中演到,王子第一次看到白雪公主就爱上了她,给她唱情歌;白雪公主听了这情歌,看到王子非常帅,也爱上了他;而此时,双方完全不了解。白雪公主在森林里,期待着王子的到来,认为“真实的爱情会一生到老,永远快乐幸福美满”。她吃毒苹果前许下的愿望也是:“他会带我到他的城堡去,然后我们永远生活在那里。”白雪公主对王子的情感就是“一见钟情”,但从另一个角度看,正是为了许这个愿,白雪公主才吃了苹果,被毒死的。大家想一想,白雪公主的一见钟情有什么不足的地方吗?【教学提示】

这个问题,幼儿园及小学的孩子不一定能立即回答上来。但电影中重要的内容之一便是白雪公主和王子的爱情,所以对这段爱情的分析是不可回避的。

学生可能会说:白雪公主很漂亮,王子很帅气;一个是公主一个是王子,都身份高贵;他们会唱好听的歌;王子最后吻醒了公主……这些都是他们相爱的理由。

组织者可以让学生们充分发表看法,还可以启发他们:双方从来没有说过一句话,仅仅凭看了对方一眼,完全不知道对方是怎样一个人,内心世界是什么样子的,他们相爱的基础是比较简单的接触。可以说,这只是一见钟情,是一个开始。【教学过程】

组织者:大家想一想,现实中,我们的家长是怎样对待对方的?大家能不能说出你们觉得家长相爱的一个生活细节?【教学提示】

学生可能会说出很多不同的家长交往体现相爱的细节,有些显得很温情脉脉,但也可能有一些让组织者觉得不太能理解的细节,组织者不要去评价这些细节,关键是要引导学生知道,像我们家长间这样的爱情,是经过了生活的磨砺,相互欣赏、相互关心、相互帮助,彼此尊重和了解的。因此,现实中的爱情,“王子和公主生活在一起”仅仅是个开始,后来的生活经营更加重要,也远远比童话中的一见钟情要丰富得多。比如,经常和对方交流,一起做家务,一起生养孩子,对对方的家人表示关心和爱护,支持对方的理想,为对方作出让步……【教学过程】

组织者:白雪公主的生活中没有别的梦想,想的全是嫁给王子,而且坚信会一生幸福,幸好最后王子来了,如果不来,她就很可怜了。在现实中,同学们,你们觉得,白雪公主这样把自己的一辈子寄托在爱情,或者别人对自己的拯救的想法上,是不是好呢?【教学提示】

学生可能会有各种想法,这部分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如果能形成观点之间的争论则比较好。

组织者通过学生的讨论,让大家意识到,一个童话,就是要编美好的故事给大家看,但是,现实生活中并不都是美好的,而是充满了各种可能性。人到一定年龄,向往美好的爱情没有错,但不能把这当作自己生命中最重要的、唯一的追求,男孩子不能这样,女孩子也不能这样。而且要对爱情的失败做好思想准备,这就是失恋。

而我们的生活中还可能有比爱情更重要的东西,比如,我们的理想、事业等。每个人对待爱情的态度都是不一样的,但是,如果把所有的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那是很容易打碎的。【教学提示】

教学点二、五、六的内容,是通常观看《白雪公主》的电影或童话书时,不会被人们注意到的。正是经由这些经典的童话,错误的性别、婚恋观念被灌输给了孩子们。我们这里的思考,是基于质疑的态度,相信也可以为孩子们今后培养反向思维、批判思维的精神打下基础。

不必担心孩子理解不了,最重要的是组织者对此先有足够的理解。

最后,组织者请孩子们总结:通过对这部电影的分析,我们一共学到了哪些东西?

灰姑娘

推荐教学对象:幼儿园、中低年级小学生影片介绍电影简介《灰姑娘》(Cinderella),又译《仙履奇缘》,美国迪士尼公司1950年出品的动画片。影片获得三项奥斯卡提名,还获该届柏林影展金熊奖的最佳音乐片奖项,自此,迪士尼动画电影一直以拍摄长篇剧情片为主。片长74分钟。剧情梗概

仙杜瑞娜是一位漂亮的女孩子,她的母亲去世早,父亲对她十分疼爱;父亲续娶,后母带来两个女儿,与仙杜瑞娜同龄。不久父亲去世,后母控制着全部家产,对仙杜瑞娜越来越不好,仙杜瑞娜沦为家中的女仆。可怜的仙杜瑞娜每天都有做不完的家事,筋疲力尽的她仍得不到继母的欢心。但是家中的小动物们和她都是好朋友。

国王急于让王子结婚生子,为他举行了盛大的舞会,要求全国的适龄女子都来参加。小动物们帮助仙杜瑞娜整理好了衣裙,但是,后母和她的两个女儿嫉妒仙杜瑞娜的美貌,撕毁了她的衣服,不让她参加舞会。这时,仙女出现了,施展魔法,给仙杜瑞娜变出马车,变出漂亮的衣裙,还有一双精美的水晶鞋。仙杜瑞娜兴奋地赶去参加王子的舞会,但仙女告诉她,在钟响十二下之时,魔法就会消失。

舞会上,王子和仙杜瑞娜双双坠入爱河。但这时十二点的钟就要响了,仙杜瑞娜不顾王子的阻拦,慌忙逃离王宫。慌乱中,她穿的一只水晶鞋遗落在王宫的台阶上。

凭着这只水晶鞋,王子命人在全国寻找他心仪的姑娘。虽然有后母和两个姐姐的百般阻挠,但王子还是找到了仙杜瑞娜,并同她过起了幸福的生活。教学流程性教育关键点

要学习交朋友,“弱小”者也是很好的朋友;不伤害别人是做人的底线;学会爱自己;美丽的外表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充实、美丽的心灵。教学点一

善良与友谊【教学目的】让学生懂得:善良、有爱心的人才可爱;要多交朋友,不要看不起“弱小”的朋友。【教学过程】

组织者:你们喜欢故事里面的哪一个?不喜欢哪一个?为什么?【教学提示】

学生可能的回答有:(1)喜欢仙杜瑞娜,因为她勤劳、善良、漂亮。(2)喜欢王子,因为他英俊。(3)喜欢那些小动物,因为它们热心地帮助仙杜瑞娜。(4)不喜欢仙杜瑞娜的后妈,因为她偏袒自己的女儿,对仙杜瑞娜不好。(5)不喜欢仙杜瑞娜的两个姐姐,因为她们欺负仙杜瑞娜。

…………

通过学生们回答以及组织者的引导,让学生了解到,勤劳、善良、有爱心、乐于帮助别人的人,都被大家喜欢;而欺负人的、不公平对待别人的,都让大家反感。漂亮当然很重要,但美丽的外表后面,也可能是丑陋的心灵。所以,喜欢一个人,还要看他是否有爱心,是否善良。鼓励学生们去做一个善良、勤劳、关心别人的人。【教学过程】

组织者:仙杜瑞娜能够去参加舞会,得到了谁的帮助啊?【教学提示】

孩子们自由回答。

除了仙女,小动物们对她的友爱和帮助,也非常重要,并且,它们在她平时的生活中,就带给了她一些快乐和美好。

注意引导学生认识到,我们每个人都需要朋友,除了仙女这样的“大朋友”,那些小动物都是仙杜瑞娜的朋友,它们看起来很小,很容易被人忽视,但是,它们都是很好的朋友。所以,朋友无论大小强弱,都应该被真诚对待,同时,作为别人的好朋友,自己也应该尽可能地帮助对方。教学点二

人可以不伟大,但不可以伤害他人【教学目的】去掉对“后妈”的简单污名化,承认利己的存在;可以不做伟大的人,但不可以伤害别人,这是底线。【教学过程】

组织者:我们看到的很多童话,像这个《灰姑娘》,像《白雪公主》,都把后妈写得很坏,但生活中的真实继母,并不一定都是这样的。她们同样可能是充满爱心的。

另外,还有一个问题,大家不要急于回答,要认真地想一想,静静地问一下自己,然后诚实地回答。这个问题是:如果你是仙杜瑞娜的后妈,你会不会阻止仙杜瑞娜去参加王子的舞会?【教学提示】

学生们最可能的回答包括:不会,我没有那么坏……

组织者可以引导孩子思考:每个母亲都是爱自己的孩子的,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有好的未来,所以,她们可能会把更多的机会留给自己的孩子。用这样的眼光来看仙杜瑞娜的后妈,我们可以对她有新的评价。

这里重要的是教会孩子换位思考,提醒孩子知道,利己的念头很普遍,也是人之常情。而不伤害别人也是做人的底线。【教学参考】

我们看到的后妈好像都是不好的人,可是她们只是对别人不够好,对自己的孩子却很好。她们其实只是还不能够像爱自己的孩子一样去爱其他的孩子。

人们很多时候难免会有利己的念头,这是可以理解的。伟大的人,高尚的人,他们同普通人的区别,不在于没有利己的念头,而在于能够战胜自己自私的念头,继续以公平、公正之心对待所有人,这样才能够成为伟大的人。但成为伟大的人是很不容易的,有时候也是需要付出代价的,比如,会牺牲让自己很珍惜的人和事。我们要尊重别人是普通人的事实,我们也可以选择只做普通人。但是,即使作为普通人,也不要去伤害别人,这是底线。就像仙杜瑞娜的后妈,如果用伤害别的孩子来换取自己孩子的利益,这就是损人利己,就不好了。教学点三

学会爱自己【教学目的】让孩子们懂得,无论任何时候,都要爱自己。【教学过程】

组织者:请你们想一想,如果仙杜瑞娜因为后妈不愿意她参加舞会就放弃了机会,她会遇到爱情吗?【教学提示】

学生可能会回答:不会!那样的话,她就不会到舞会上,不会遇到爱情。【教学过程】

组织者:对,如果仙杜瑞娜不想参加舞会,就是她的后妈没有阻止,甚至支持她去,也是没有用的,是谁决定她要去参加王子的舞会?【教学提示】

学生可能会回答:她自己。

组织者可以引导学生认识到,即便是仙杜瑞娜没有妈妈爱她,后妈也不爱她,这也不能够让她不爱自己。她爱自己,并且自己有自信、有主见,才可能去寻找自己希望得到的东西。

进而启发学生,即便在陷入困境的情况下,也不能放弃爱自己,而爱自己最好的做法就是自信、有主见,积极努力为自己创造机会。教学点四

心灵更重要【教学目的】向孩子们强调:外表美虽然重要,但心灵美更重要。【教学过程】

组织者:请大家想一想,如果在午夜十二点的时候,仙杜瑞娜没有来得及跳上她的南瓜马车,你们想一想,可能会出现什么情况?她和王子会怎样?【教学提示】

学生们的答案可能会很多,尽量鼓励学生展开联想,呈现多种答案。学生们可能的答案有:(1)仙杜瑞娜会变成原来脏脏的样子,穿着破旧的衣服,他们的爱情就泡汤了。(2)不一定,即使是脏衣服、旧衣服也掩盖不住仙杜瑞娜的美丽。(3)她破旧的外表也未必会让王子不爱她,说不定更爱她了。

…………

启发学生认识到,王子会爱上仙杜瑞娜的。美貌的外表很重要,但再不美丽的外表,也遮挡不住内心的善良和可爱。被寻找她的大臣发现时,她就是一个穿着破烂的女仆,大臣不是照样请她试鞋,照样把她带到王宫吗?所以王子爱的不只是她的衣着和美貌,更是她的心灵。

虽然美丽的衣服、漂亮的容貌,会使别人对我们更有好感,但是,最重要的还是自己的心灵。丰富自己的内心世界,做一个博学、善良、有爱心的人,会让自己的人生更加丰满,也一定能够获得别人对你真正的欣赏,我们都要努力做这样的人。关于“美貌”的内容还可以参考本书电影《怪物史瑞克1、2》的有关内容。教学点五

不合理之处【教学目的】引导孩子们进行开放性思维。【教学过程】

组织者:仔细想一想,这个故事有什么不合理的地方?【教学提示】

学生们的回答可能五花八门,组织者引导到学生认识到:午夜十二点以后所有的东西都要变回原样,可是,仙杜瑞娜的水晶鞋竟然没有变回去。

如果有学生认识到了这一点甚至是别的,组织者应该积极鼓励他们:天哪,你们太棒了!你们看,就是伟大的作家也有出错的时候,所以,出错不是什么可怕的事情。【教学提示】

教学点三与五,借鉴了互联网上一篇介绍美国小学如何让学生读《灰姑娘》的文章。那篇文章提到的美国小学的教学,还是存在很多问题的,比如突出爱情的美好、强调女孩子美丽的重要,等等,我们都没有采纳。但是,鼓励孩子在任何情况下都“爱自己”的部分,以及通过引导孩子发现故事中不合理地方,提高他们思考能力的部分,笔者认为是非常好的,所以几乎全部引用。原文题为《美国和中国老师讲灰姑娘的故事:这就是差距!》,见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11259854/。

美女与野兽

推荐教学对象:幼儿园、小学生影片介绍电影简介《美女与野兽》(Beauty and the Beast),于1991年推出,成为迪士尼的第30部经典动画,并被提名该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影片,是在该奖项影史上到目前唯一被提名的动画片。本片导演是加里·特利斯戴尔及柯克·维斯两人。本片获得奥斯卡最佳原著配乐、最佳歌曲两项大奖。《美女与野兽》后来被改编成百老汇音乐剧。片长91分钟。剧情梗概

城堡里住着一位年轻的王子,娇生惯养,使得他冷酷、不懂得爱。一个雷雨交加的夜晚,他傲慢地拒绝了一位又老又丑的妇人的求宿。老妇人提醒他不要只关注人的表面,而也要看到人内心的美。妇人现出原形,原来是一位美丽高贵的年轻女巫。为了惩罚没有爱心的王子,她把他变成了一只野兽,把王子的仆人都变成了一件件器具。女巫留下一支玫瑰,说,如果在玫瑰的最后一片花瓣落下之前,王子能够爱上一个人而且也被那人爱,魔法就会解除。否则,他就会终身是一头野兽!

不远的小镇外有一位姑娘叫贝尔。她不仅美丽端庄,还喜欢读书。贝尔的父亲是一位发明家,成功发明了用火力驱动自动砍柴的机器。他带着机器去集市争取获奖,却迷了路,遇到了狼群的袭击。父亲躲入古堡藏身,野兽出现,囚禁了贝尔的父亲。

小镇里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佳斯顿,想娶贝尔为妻。长相还算帅气的他自信满满地认为贝尔是自己的囊中之物,却因为自己的粗鲁而被拒绝,又恼又恨。

贝尔发现父亲失踪,找到了古堡。父亲这时已经病得很重了。贝尔恳求野兽放了父亲,自己情愿替代父亲留下。野兽同意。贝尔的父亲到镇子中的酒馆求助,希望去救女儿,但是没有人相信他的话,认为他是疯子,把他轰了出去。佳斯顿突然想到可以将贝尔的父亲送到精神病院去,以此要挟贝尔答应他的求婚。他们赶到贝尔家,但贝尔的父亲已经独自出发去救女儿了。

仆人们提醒野兽,贝尔是帮助他们破除咒语的最佳人选。但野兽脾气暴躁,性格粗鲁,完全没办法讨贝尔的欢心。贝尔忍无可忍,跑入森林,但很快遇到了狼群,在千钧一发之际,野兽从天而降战败群狼,但自己却受了伤。贝尔带他回到了城堡。两人有了一次面对面的交流。贝尔批评野兽粗鲁,野兽为了感谢受伤时贝尔对他的照顾,准备为贝尔做出改变,贝尔也对野兽产生了好感。野兽开始学习礼仪,试着读书认字,两人玩得很开心。野兽带着贝尔来到了城堡包罗万象的图书馆,喜爱书籍的贝尔喜不自胜。

野兽决定即使自己永远做野兽也要满足贝尔救父亲的愿望,他放走了贝尔。贝尔把林中重病的父亲救回家,抓他的人闻风而至。他们坚称贝尔老爸所说的野兽完全是疯话,贝尔证实了野兽的存在,说野兽其实很温柔,这引起了佳斯顿的嫉妒。于是他煽风点火,率领50个人前去杀野兽。结果众人被野兽那些变成器具的仆人们战得大败而逃,只有佳斯顿混进城堡,并射伤了野兽。失去贝尔、万念俱灰的野兽放弃抵抗,就在佳斯顿要杀死他时贝尔赶到,野兽恢复了生的希望,与佳斯顿激烈厮杀,并最终将对方逼入绝境。但他手下留情,只是让佳斯顿离开城堡。佳斯顿却贼心不死,一匕首刺中野兽心窝,自己则掉进了悬崖。

野兽将死,贝尔抱着他道出了“我爱你”的话语,但是一切似乎都太晚了,最后一片玫瑰花瓣已悄然落下。正当大家认为没有希望的时候,突然奇迹出现了,魔法被解除,野兽恢复了人形,仆人们也变回了原来的样子……教学流程性教育关键点

善良的心灵最美;读书的人力量大;失恋要振作;如何做好朋友。教学点一

善良的心是最美的【教学目的】让孩子们了解心灵美远胜于外貌美;男生女生都应该温柔、细腻,不要让暴躁的脾气控制自己;怒吼、训斥别人,也是一种暴力,应该制止;乐于助人,同时学会自我保护;明白宽容待人是一种道德。【教学过程】

组织者:影片一开始,女巫为什么要把王子变成一头野兽,为什么要对整个城堡施以魔法?【教学提示】

孩子们自由回答。组织者启发孩子认识到:女巫一开始是以一个又老又丑的老妇人的形象出现的,希望在城堡借宿一晚,但王子嫌她脏、老、丑,所以拒绝了她。老妇人警告他,不要只看外表,内心的美更重要。作为一种惩罚,她才施以了魔法。【教学过程】

组织者:你们还能举出哪些影片中的细节,体现了“不能以貌取人”这个道理?【教学提示】

学生们自由回答,可能包括这些:(1)那个佳斯顿虽然很帅,但自负、自大、粗俗,还陷害别人。(2)贝尔是个真正善良的人,所以她从一开始就没有歧视过野兽的外貌。(3)表面的野兽,实际上可能是一位王子。

…………

通过引导让孩子们认识到,自己漂亮也不能骄傲,还要看自己是不是善良,对人好,有修养;如果自己不漂亮,也不要自卑,因为心灵的美最重要。对同学、对别人,都不要以貌取人,那可能不是真实的,而是偏见。【教学过程】

组织者:谁能告诉我,外表丑陋、凶残的野兽最终赢得了贝尔的爱情,这是为什么?【教学提示】

启发学生自由思考、回答,最后可能表现为这些:(1)当贝尔遇到狼群袭击的时候,野兽与狼群搏斗,救了她,自己却受伤。(2)野兽把自己的整个大书房里的藏书给了喜欢书的贝尔。(3)野兽内心对贝尔有爱情后,它开始变得温柔了。(4)就在他即将俘获贝尔的爱情的时候,为了让她和父亲团聚,宁肯牺牲自己可能改变的命运,也让贝尔离开了自己,说明他变得善良了,有爱心了。(5)佳斯顿这样的坏蛋,野兽一开始都放过了他,没要他的命,说明他变得仁慈了。

…………

正是野兽的温柔、细腻、爱心,才逐渐激发了贝尔的爱。佳斯顿虽然英俊,但称野兽是“怪物”时,贝尔便对他说“他不是怪物,你才是”。也就是说,外表丑的不是怪物,内心丑的才是怪物。

所以,作为男孩子,也要学习做温柔、细腻、有爱心的人,不要形成暴躁的坏脾气,那是所有人都不喜欢的。当然,女孩子也不能暴躁。暴躁的坏脾气是最破坏人们友好相处的了。大吵大闹也是一种暴力,那会对别人构成压力和伤害,我们都要努力远离这种暴力。不但自己不这样,而且如果我们身边的人这样了,也要提醒他们:这样做是不对的,会使别人受伤。【教学过程】

组织者:孩子们,想一想,如果影片一开始的时候,那个女巫来求助,王子就热心帮助,他是否还会经历这一番噩运呢?当有人向我们求助的时候,我们应该怎么样?【教学提示】

孩子们应该会回答:王子不会有噩运。碰到有人求助,我们应该热情帮助他们。【教学过程】

组织者:是的,我们要努力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但是,如果真的有陌生人要进我们的家,作为小孩子,我们应该放他们进来吗?我们应该怎么办?【教学提示】

孩子们自由回答。

组织者启发学生知道,我们是小孩子,虽然应该帮助别人,但也要学会保护自己,所以遇到陌生人要进我们的家,我们要告诉家长,让家长做决定。【教学过程】

组织者:孩子们再想一想,如果你是一个有了困难去求助别人的人,别人没帮助你,你会怎么做?【教学提示】

让学生们讨论。学生可能会形成不同的意见:(1)别人不帮助我,也许有他的困难,我再另外想办法。(2)自己想办法克服困难,尽量不要求别人。(3)他不热情帮助我,他不对,以后我也不帮他!

…………

在讨论中,启发学生认识到,不要因为别人对自己不够好而报复别人,女巫这样做也是不对的。善良是对自己的道德要求。但我们不能要求别人和我们一样,因为每个人的现实情况不一样,有的人可能有困难,有的人可能有什么别的难言之隐……体贴别人,以德报怨,宽待别人,是一种善良。教学点二

好孩子爱读书【教学目的】让孩子们更加热爱读书;同时接受性别平等思想的影响。【教学过程】

组织者:大家说一说,贝尔有什么优点?【教学提示】

孩子们可能列举:(1)知性美丽。(2)聪明优雅。(3)不喜欢俗不可耐的男人。(4)孝敬父亲,父亲在她的支持下,最经实现理想,研究出了机器。(5)主动要求替换出父亲,留在野兽那里。

…………

组织者要在讨论中启发学生认识到重要的一点,这是其他我们熟悉的童话中的女主人公没有的特点,那就是她爱读书!可以进一步让学生列举出影片表现出贝尔爱读书的情节。【教学参考】

女孩子爱读书,在今天看来算不得什么,但在100多年前,还是一件稀奇事。更何况这故事可能发生在几百年前呢。中国旧时称“女子无才便是德”,意思就是,一个女孩子没有才华,就是好的品德。这种是观念是非常歧视女性的,对女性是不公平的。电影中,贝尔爱读书,小镇里的人都觉得她很古怪,而那个花花公子佳斯顿还几次夺走她的书,扔到一旁。

今天,不读书的孩子才会被别人看不起呢。影片中,镇上的人也承认贝尔的气质好。中国古话中就说了:“腹有诗书气自华。”意思是,一个人读书多了,他的气质就好了。无论男孩子,还是女孩子,要想让自己看起来更有气质,更被别人喜欢,就去多读书吧!【教学过程】

组织者:当然,我们对要读的书还要认真选择,能说一说你们喜欢的书吗?【教学提示】

让学生自由发言。组织者要引导学生,多读经典名著,读书可以“杂”一些,读课外书比课本更重要,读各种科学知识和文学类的书比教辅资料更重要,因为那些会让大家受益一辈子。读书的同时,还要独立思考。【教学过程】

组织者:同学们想一想,我们看过的经典童话里面,比如《灰姑娘》,比如《白雪公主》,还有这个《美女与野兽》,主人公都有什么特点?【教学提示】

学生们自由回答。

组织者引导孩子们分析并认识到,童话故事里,男主人公都是王子,女主人公都是美女;美女善良美丽了,王子就会娶她为妻。所以,这些童话对我们其实是有一个不好的意思的,那就是,仿佛女孩子只要是善良美丽就可以嫁一个有地位的男人,而嫁一个有地位的男人,似乎就是女孩子最美好的人生归宿。这种观念是有错误的,我们的幸福生活要靠自己创造!创造幸福生活的方式有很多,嫁人并不是唯一的,也不一定是最好的。

基于这部分讨论的需要,本课程可以在讨论或者介绍过上述经典童话故事之后进行。教学点三

单恋不足取,失恋要振作【教学目的】让学生懂得不应该陷进单恋中,在失恋痛苦中也应该尽快振作起来。【教学过程】

组织者:佳斯顿喜欢贝尔,但贝尔不喜欢他。佳斯顿的这种感情叫什么?【教学提示】

学生们可能会回答到:单恋。

组织者引导学生认识到,一个人喜欢另一个人,但被喜欢的人不喜欢他,这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这叫单恋;追求了,被拒绝了,失恋了,也一样痛苦。这时那个单恋或失恋的人,可能会陷入嫉妒中,也可能像佳斯顿一样,想使用卑鄙的手段占有贝尔。这些做法是错误的,一定会像佳斯顿那样,达不到目的,反而失去更多。

在这部分,组织者依据学生年龄、班情,可以再深入谈单恋和失恋的问题;也可以就此点到为止。关于失恋的教育非常重要,有助于学生从小树立正确的恋爱观,将来能够更好地面对失恋。【教学参考】

单恋和失恋,都并不意味着感情的失败,而是感情的另一种形式,也是人生的一种体验。经历了这样的情感,可能会让你今后面对感情时更加成熟。

面对单恋或者失恋,最好的做法是,让自己从这份感情中走出来,振作起来。一个不爱你的人,不必去爱他,更不必去纠缠他,那是对他也是对自己的不尊重。相信吧,一定有爱你的人,在一旁等着你。教学点四

好朋友应该做什么【教学目的】让孩子们懂得,好朋友应该帮助我们做好事,做错事时要帮助我们改正。【教学过程】

组织者:野兽,也就是王子,有许多仆人,他们在魔法下被变成了各种物品,他们一直在努力帮助王子,也包括他们自己,摆脱被魔法诅咒的生活。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也教王子如何变得文雅,懂礼节,不要乱发脾气。所以,他们可以说是王子的好朋友。他们最终也实现了自己重新变成人的梦想。在佳斯顿的身边,也有一些朋友,但是,他们又帮助佳斯顿做了一些什么呢?大家想一想,列举一下。他们做的这些,是好朋友应该做的吗?为什么?【教学提示】

学生们自由发言,可以包括:(1)吹捧佳斯顿,使他更加自大,忘乎所以。(2)帮助佳斯顿纠缠贝尔。(3)帮助佳斯顿把贝尔的爸爸抓进精神病院。(4)帮助佳斯顿去杀野兽。

…………

他们做的不是好朋友应该做的。

组织者引导孩子们认识到,好朋友不是那些无条件顺从我们的人,更不是那些在我们做错事的时候还帮助我们的人,而一定是在我们做好事的时候帮助我们,在我们做错事时指出我们错误的人。我们要交这样的朋友,我们也要这样做别人的朋友。所以,当好朋友指出我们的缺点,或者批评我们的时候,要想一想,他是为我们好,是为了我们改掉身上的毛病,变得更好。

最后,组织者请孩子们总结:我们从这部影片中学习到了什么?

小美人鱼

推荐教学对象:幼儿园、小学生影片介绍电影简介《小美人鱼》(The Little Mermaid),是迪斯尼根据丹麦作家安徒生的童话《海的女儿》改编的,于1989年推出,是迪斯尼的第二十八部动画长片,也是该公司走出低谷重振雄风的转折点。该片对原作改编很多。片长83分钟。剧情梗概

故事由一片伟大的海洋开始,这片海洋将卡东尼国和费拔国分隔。在这水域里面有一个奇异无穷的地方就是人鱼王国,而这神话中的主角就是人鱼公主,她就在这里出生,叫美华达。美华达15岁生日过后便可以升到海面上,看外面的世界了,她对此非常期待。但是人类经常向海洋里面扔垃圾,令海洋动物非常烦恼和气愤,美华达说,她将来见到人类,就要唱歌给他们听,劝他们不要再向海里扔垃圾。

卡东尼国和费拔国长期交战,为了修好,卡东尼国国王准备让自己的儿子娶费拔国的公主。两个国王约定,王子和公主结婚之后,两国永远和好。但其实,费拔国国王心中暗算的,是婚礼之后就害死卡东尼国的王子和国王,然后侵夺该国的财产。

美华达15岁了,她第一次游到海面,正巧遇到卡东尼国王子去结婚的船队。因为水手向海里扔垃圾,激怒了鲸鱼,将船撞翻。美华达将王子救到岸上,王子醒来看到了美华达。

回到海中的美华达惦记着王子,想和他生活在一起。于是美华达求海中女巫将自己变出双腿。代价是,她将有一年不能发声,除非得到人类王子的吻。美华达答应了这一苛刻的要求,来到陆地,王子认出了她,接她进宫殿。但是,美华达不能说话,无法表达她的感情。

王子与公主结婚在即,美华达听到了费拔国国王密谋婚礼后杀死卡东尼国国王和王子的计划,但是苦于无法说话,只能干着急。美华达的姐姐们心疼妹妹,向女巫求得使她能够发声说话的药,代价是剪掉了自己的长发给女巫。

能够说话的美华达赶到教堂,及时阻止了婚礼。费拔国国王的阴谋破产。王子同美华达幸福地生活在一起。卡东尼国国王和人们都承诺:再也不向海洋中扔垃圾。教学流程性教育关键点

生命最宝贵,不要为了爱情而牺牲生命;认识男女身体的异同,不同年龄的变化,明白有些身体部位不应该被别人不必要地触碰;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保护地球环境。教学点一

爱情不是生命中最重要的价值,任何人都不应该为爱情牺牲生命【教学目的】认识到爱情对美人鱼命运的修改,让学生理解爱情不是生命中最重要的价值,任何人都不应该为爱情而牺牲生命。【教学提示】

观影前,组织者请学生一边看,一边记录下来:这部电影与安徒生童话《海的女儿》相比,有哪些不同之处。当然,前提是孩子们已经了解《海的女儿》原著的故事。

观影后,组织者请孩子们逐一列举他们注意到的动画片与童话原作之间的不同之处。

孩子们自由发言,组织者整理记录在黑板上。

在孩子们陈述之后,组织者可以作个总结:原作通过美人鱼为了爱情而不惜牺牲自己生命的故事,来表现美人鱼对爱情的忠贞;而改编后的电影,美人鱼仍然追求爱情,但没有安排她牺牲掉自己,而是安排她得到了爱情,远没有原作那么悲惨。另外重要的一点是,影片从头到尾贯穿着保护海洋、保护环境的主题。

这个环节既是为了锻炼孩子们的观察力、记忆力,也是为了后面的组织者总结做准备。【教学过程】

组织者:同学们,想一想,影片对美人鱼爱情命运的修改,有什么积极的地方?对我们有什么启示?【教学提示】

学生自由发言。组织者可以作适当引导,主要让学生意识到生命是最重要的,不要因为爱情舍弃自己的生命。【教学参考】

许多动画片和童话,都塑造着女性为了爱情不惜牺牲自己的情节。爱情诚然美好,但爱情不是生命中最重要的东西,所以谁也不应该为爱情牺牲自己。生活中也有一些女孩子,她们失恋了,就会选择自杀。为了爱情而自杀的行为,实际上是一种“爱情至上”的观念。这样做太可惜了。

生命是最宝贵的,我们都应该爱惜自己的生命。世界上爱我们的人很多:父亲、母亲、朋友、同学、老师……

另外,影片还有一些启发,比如,费拔国国王想用女儿的婚姻去骗取财富,这是不对的。婚姻不是利益交换,而应该是基于两人间真正的爱情。

任何时候都不要选择自杀,失恋更不值得自杀,这样的观点应该早些给孩子们。无论小学,还是幼儿园,都不算早。孩子们从小养成珍爱生命的态度,是一生受益的。教学点二

人类的身体【教学目的】让学生们了解男、女的身体器官,及不同年龄阶段的发育情况;进行初步的预防性骚扰的教育。【教学过程】

组织者:美人鱼有着人类的上身,却有着鱼类的尾巴,这个物种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存在的。有一种动物叫儒艮,它长得最像传说中的美人鱼。它是一种海洋草食性哺乳动物,也是国家一级野生保护动物。在我国,儒艮主要分布于北部湾的广西沿海,在广东和海南省沿海一带海域也有踪迹,因它需要定期浮出水面呼吸而被人们当作美人鱼。【教学提示】

组织者事先准备儒艮的照片,边展示边向学生介绍。【教学过程】

组织者:我们看到,儒艮的身体和人类的身体还是相差很远的呢。那么,我们对人类的身体又了解多少呢?现在,就让我们看一看人类的身体吧。【教学提示】

这时应将男性和女性从出生到衰老的正面全裸体图画展示给学生看,边展示,边介绍。【教学过程】

组织者:这就是我们的身体,有不同的器官,每个器官有不同的名称。男性和女性还有一些器官不一样,比如男性有阴茎,女性没有,但女性有阴道;女性有乳房,男性也没有。年龄不同,我们身体的发育情况也不一样,比如……【教学提示】

此处组织者应用自己的语言展开介绍男女两性成长过程中身体的变化。讲过之后,组织者还可以让学生上台在图片上标注男女的差别,用准确的名称说出男女不同的性器官,这些都是正视身体差异、去除异性身体神秘感的教育。【教学过程】

组织者:我们身体上有一些部位,被称为私密部位,这是不能够轻易被陌生人触碰的,当然,我们也不能够轻易触碰别人的这些部位,比如阴部、臀部、女孩子的胸部,等等。凡是让我们不舒服的,明显感到侵犯的触碰,无论碰身体的哪里,我们都应该躲开,同时拒绝,我们可以对碰我们的人说:“不,我不喜欢这样!”当然,在医院里,医生要检查身体,打针时的必要触碰,不在此列。我们要学会判断,哪些是不怀好意的触碰,哪些是必要的触碰。

好,现在哪位同学愿意上台,标注出那些不应该让陌生人触碰的身体部位?【教学提示】

请同学上台标注,组织者进行进一步的引导、修正,并启发学生讨论。在讨论中完善这部分理念。

组织者还可以对学生进行明确拒绝的训练,比如,练习用言语、肢体、表情、眼神等大声、明确地拒绝令自己不舒服的触碰。

这部分内容,本书电影《别惹蚂蚁》中也有提到,可以参考。

认识身体、预防性骚扰的教育,本身便可以讲一节课。组织者可以根据具体学情决定是否展开,展开到什么地步。详情可以参考认识身体、预防性骚扰的相关课程设计,如方刚著《性权与性别平等:学校性教育的新理念与新方法》(东方出版社,2012年版)中的内容。教学点三

环保【教学目的】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形成环保的好习惯。【教学过程】

组织者:这部影片,从开始到结束,都在强调对海洋环境的保护。其实,岂止是海洋,我们生活的地球的每一个角落,都需要细心呵护。我们污染环境的时候,自己也深受其害。因为我们只有一个地球,地球是我们大家的家,我们都有责任努力爱护它。

影片结尾时,卡东尼国国王说自己绝不再向海里扔垃圾了,但是,他也说:“一个人的力量很有限。”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但是无数个人的力量集合起来却能产生巨大的作用。那么,就让我们大家一起为保护我们的地球家园努力吧。

我们每个人都想一想:自己现在就可以做哪些事情,保护地球环境?大家分小组讨论,每组设一个纪录员,把大家的建议记在纸上,然后贴到黑板上,大家分享。【教学提示】

讨论后,组织者根据学生们的分享和学生一起评点、讨论。

组织者应该引导学生注意从日常生活的细小行为做起,养成环境保护、节约资源的好习惯,比如:(1)不乱扔垃圾,进行垃圾分类。(2)洗脸、洗澡的水储放在桶里,用来冲马桶。(3)随手关灯,节约用电。(4)看过的书不要扔掉,可以再送给别人看。

…………

最后,组织者请学生们总结:我们从这部影片中学到了哪些东西?

飞屋环游记

推荐教学对象:中高年级小学生影片介绍电影简介《飞屋环游记》(Up),其他名称有《天外奇迹》、《冲天救兵》,是2009年美国皮克斯动画工作室第十部动画电影及首部3D电影,2009年出品。片长96分钟。剧情梗概

小男孩卡尔为著名探险家蒙兹的故事痴迷。蒙兹刚刚乘坐热气球从南美探险归来,宣布发现了新物种,但科学家们不信,称他是个骗子,蒙兹名誉扫地,宣称再返南美,不拿到确凿证据就不回来。不过小卡尔对蒙兹的经历深信不疑,对他的话句句在心,尤其是他那句“探险就在前方”(Adventure is out there)更被小卡尔当作至理名言,他也想象蒙兹一样成为伟大的探险家。

小卡尔路过一个无人居住的房子前时,巧遇具有“假小子”性格的女孩艾丽,她也同样迷恋蒙兹的探险故事,两人成为朋友。他俩长大、结婚、在一起生活……艾丽做了动物园管理员,卡尔则弄了个车专门卖氦气球。两人一辈子都梦想着到蒙兹提到的南美洲“仙境瀑布”(Paradise Falls)去探险,但他们始终都疲于为生活而奔波。直到艾丽病逝,这个愿望也没能实现。

艾丽去世以后,卡尔变得孤僻起来,在即将被送进养老院时,他作出决定,带着屋子一起离开这里,前往南美,去实现妻子和他共同的梦想!

卡尔在屋顶绑了无数的五颜六色的氦气球,拽着整幢房子飞向了空中。不过老卡尔没想到的是,他的飞屋上搭乘了一个“偷渡客”——8岁亚裔小男孩罗素,他参加了野外探险者协会,为了成为高级会员,正需要集齐最后一枚徽章——帮助老人徽章。卡尔想了很多种把这个讨厌的小孩从飞屋丢下去的方法,飞屋发生许多惊险的际遇,罗素还没被成功抛下,他们却意外地发现:“仙境瀑布”就在眼前。从这里开始,两个人拉着飞屋步行前进。

在丛林里,卡尔和罗素遇到了一只长着长长的红色的喙的色彩斑斓的大鸟(就是探险家蒙兹发现的新物种),罗素给它起名叫凯文。一群狗出现了,把爷俩带到一个飞艇里,他们发现这个飞艇的主人居然就是探险家查尔斯·蒙兹,他的目的是抓住大鸟,证明自己。得知蒙兹为达到目的会不择手段后,爷俩抢先逃跑。老卡尔成功地把飞屋座落到瀑布边上。但为了保护大鸟,他又驾着飞屋,同罗素一起,与蒙兹展开了搏斗。结果是,蒙兹和飞屋都坠下云层。爷俩和大鸟道别后,驾驶着蒙兹的飞艇回到了城市,罗素也获得了由卡尔奖励的徽章,而飞屋最终随气球独自飘落在仙境瀑布边上,实现了艾丽和卡尔一生的梦想。教学流程性教育关键点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不应以生理性别进行刻板的划分;要以理解别人、尊重别人为出发点去帮助别人;热爱动物,热爱自然;偶像崇拜有时候是盲目的;不要让父亲再缺席;人生要有梦想,并且要努力。【教学提示】

组织者提示孩子们,一边看电影一边观察和思考:卡尔和艾丽同多数男孩子和女孩子有什么不一样?为什么罗素主动帮助卡尔,他反而拒绝?罗素为什么渴望得到一枚帮助老人徽章?教学点一

做自己,最幸福、最快乐【教学目的】让孩子们初步了解社会性别刻板印象的概念,让他们理解,每个个体都可能存在很大的差异,这种差异可能大于作为性别的群体的差异;个体的差异应该得到尊重,不符合社会性别刻板模式的个体,同样可以是可爱的。【教学提示】

在影片开始的几分钟,即卡尔和艾丽结婚之前,组织者便可以暂停影片播放,对孩子们进行提问。【教学过程】

组织者:大家能描述一下卡尔和艾丽的性格吗?【教学提示】

孩子们可能的回答包括:(1)卡尔沉默寡言,艾丽能说会道。(2)卡尔内向,艾丽外向。(3)卡尔胆小,艾丽胆大。(4)卡尔更像个女孩子,艾丽更像个男孩子。

…………

组织者尽可能让孩子们呈现各种各样的观点,不进行过多的评价,只是帮助孩子们理解影片中要呈现的卡尔和艾丽的性格特征。【教学过程】

组织者:你们喜欢卡尔和艾丽吗?为什么?【教学提示】

孩子们可能会回答喜欢,理由种种。

也可能有孩子回答说不喜欢,因为卡尔太胆小,艾丽太“粗野”,不像个女孩子,等等。

组织者提示孩子们,影片中确实正像有的同学意识到的,卡尔更像个女孩子,艾丽更像个男孩子。但是,卡尔确实是男生,艾丽确实是女生。我们的社会中,多数男生可能是胆大、外向、能说会道的,而多数女生可能是胆小、内向、不爱说话的,但并不是所有男生或所有女生都要符合这样的标准,一定有些男生或女生同别人不一样,甚至反过来。像喜欢冒险、向往野外探险这种事情,通常是男生的梦想,但也是艾丽这个女孩子的梦想。她也因此快乐,有什么不好呢?【教学过程】

组织者:作为男生,你是否有什么“不像男孩子”的表现被别人“批评”过?作为女生,你是否有“不像女孩子”的表现被别人“纠正”过?【教学提示】

学生们自由发言。

组织者还可以“自我暴露”,说一两个自己不符合男性或女性社会性别刻板印象的例子,启发学生。

认真回忆,我们会发现,其实我们都或多或少有一些不太符合多数男生和女生的样子。重要的是,每个人做他自己想做的样子,是最幸福、最快乐的。所以,我们不应该歧视那些不符合社会标准的男生或女生。教学点二

帮助别人,先要理解别人【教学目的】让孩子们懂得应该真心助人,而不是为了自己的虚荣;培养对别人的宽容心。【教学过程】

组织者:罗素要帮助卡尔老爷爷,但卡尔却很不喜欢他,还要轰他走,为什么?【教学提示】

学生自由回答。学生可能会说:(1)卡尔不是慈眉善目的老爷爷,他多少有些怪脾气,为了保护爱妻遗物还会有暴力倾向。(2)卡尔和艾丽一生没有孩子,卡尔不会和小孩子打交道。

…………

罗素一开始到卡尔家敲门,提出要给予的帮助,都是为了满足罗素自己得到一枚帮助老人徽章的目的,并没有真正考虑到卡尔的需求。

同学们都应该学习雷锋,主动帮助别人;但是,帮助别人的目的不应该是自己得到荣誉,而应该是真正基于爱心来帮助别人。我们给别人的帮助,应该是别人需要的。有些老爷爷老奶奶,会有一些自己的个性,要学会理解他们;如果他们对我们态度不好,要学会宽容他们,就像罗素一样,并不计较卡尔老爷爷对自己的态度。

组织者进而可以发给孩子们每人一张纸,请他们写下自己可以在哪些方面帮助别人,帮助谁,然后贴到黑板上分享。【教学参考】

帮助别人,可以从帮助家长、帮助身边人做起,从做好自己的事做起。如自己的衣服自己洗,帮助家长打扫房间,等等。教学点三

爱动物,爱自然【教学目的】培养孩子热爱动物、热爱大自然的理念。【教学过程】

组织者:为什么卡尔和罗素听到蒙兹要抓住大鸟,便逃离他的飞船,并且开始一直和他作对,反对他捉走大鸟?【教学提示】

孩子们自由发言,学生的观点可能有:(1)我们应该爱动物,爱大自然。(2)人热爱自由,动物也热爱自由,不应该伤害他们。

…………

可能会有学生提出质疑:研究新的动物物种,只要不是大规模捕杀,抓一两个回来也是可以的吧?这样可以促进科学的发展。

组织者让学生们对这种观点各抒己见,自由讨论。【教学参考】

可能的观点有:(1)蒙兹捉大鸟,不是为了科学研究和公众利益,而是为了个人名利。(2)蒙兹的飞船里有许多动物骨架,甚至他还杀死过一些探险家,所以他不会善待动物。(3)研究野生动物,可以到野外,到它们生活的环境中,那样更有利于获得关于它们的知识,不一定要捉回来。(4)影片中的大鸟是一群小鸟的母亲,不应该捕捉在哺育幼仔时期的野生动物,因为那会间接地使更多幼小的动物死亡,甚至会导致物种的灭绝。教学点四

偶像崇拜【教学目的】让学生认识到不应该盲目崇拜偶像。【教学过程】

组织者:卡尔从幼年起便非常崇拜探险家蒙兹,以他为榜样,刚在南美丛林中见到他时也非常兴奋。但是,卡尔很快发现,蒙兹是一个坏人,并且开始反对他。通过这些,我们能够想到什么?【教学提示】

学生自由发言,内容可能包括:因为卡尔爱动物,爱自然,而蒙兹要伤害动物,等等。

组织者可以引导学生认识到,我们喜欢一个人、崇拜一个人的时候,可能并不真的了解他。距离产生美感,也产生误解。当我们走近他时,就可能发现,他其实是一个平平常常的人,甚至是一个有许多缺点,我们无法接受的人。所以,如果有同学崇拜偶像,更多应该去向往他所创造的令人敬佩的业绩,而不应该对这个人盲目崇拜和效仿。

组织者也可以根据具体学情,再进一步深入:我们喜欢一个同学,暗恋一个同学,也是一样。距离产生美,我们很容易把自己喜欢的人想得完美无缺,其实大家都是普通人。教学点五

不要让父亲再缺席【教学目的】鼓励孩子回家带动父亲关爱他们,同时也从小培养孩子们懂得男性参与的重要性。【教学过程】

组织者:罗素为什么那么渴望得到帮助老人徽章,他最终的目的是什么?【教学提示】

让学生充分表达观点和看法。

一些学生可能仍然会停留在他获得更大的奖章的判断上,组织者可以引导学生进一步深入思考罗素和父亲的关系。【教学参考】

罗素的父亲和他在一起的时间太少,但都留下了他心目中最美好的印象,比如在冰淇淋店门口和父亲一起吃冰淇淋、数汽车。正如罗素自己所说:“很无聊的小事都记得很清楚”。

罗素渴望和父亲多在一起,但总也见不到父亲。父亲答应过他,如果他得到最后的帮助老人徽章,就会来给他戴上,这才是罗素一直要努力得帮助老人徽章的真正原因。

影片最后,罗素得到了帮助老人徽章,但是他的父亲仍然没有出现在颁奖的现场。老卡尔来了,给罗素戴上徽章,同罗素一起去吃冰淇淋、数汽车。【教学过程】

组织者:我相信你们中的一些同学,母亲更多地陪伴你们,父亲很少陪伴;也有一些同学,父亲陪伴的很多;还有一些同学的父亲,就像罗素的父亲一样,在他的生活中是缺席的。每个同学回去,都可以对父亲说一句话。经常有父亲陪伴的同学,对父亲说:谢谢您。较少或几乎完全没有父亲陪伴的同学,告诉父亲:我想让您多多陪伴我,这对我很重要。

将来,当你们有孩子的时候,无论父亲还是母亲,都要多陪伴他们,给他们爱,让他们幸福。【教学提示】

这里不需要每个学生说出他们父亲到底有多少时间和他们在一起,这是为了保护孩子的自尊心,避免可能出现的不必要的伤害。

以上对父亲的表达,也可以用家庭作业的形式来完成,让家长,特别是父亲参与到这个活动中。如果班上有同学因为种种原因而没有和父亲或者母亲生活在一起的,则需要灵活调整教学,尽量避免这部分同学可能受到的伤害。教学点六

有梦想是美丽的【教学目的】鼓励孩子胸怀一个梦想,一直去努力。【教学过程】

组织者:卡尔和艾丽的故事很让人感动,除了因为他们一生相携到老,还因为他们从幼年时开始就有一个梦想,他们一直在追求。有梦想的人是幸福的。请同学们每人想象一个你的人生梦想,一个你愿意用一生的时间去追求的梦想。【教学提示】

可以让学生将自己的梦想写在纸上,贴到黑板上,与大家逐一分享。

可以讨论的有:哪些需要格外地努力,哪些更有意义,在讨论过程中,激发孩子们的理想,引导孩子们把梦想集中到对人生积极方向的追求上。【教学过程】

组织者:经过了我们的分享,大家可以修正你的梦想。现在就把它写到纸上,珍藏起来,时刻想一想,要为梦想做哪些努力。期待着你们都能够实现自己的人生梦想!家庭作业(1)回家问一问爷爷奶奶、姥爷姥姥,他们有什么梦想没有实现?然后考虑一下,我们是否能够帮助他们实现。问一下他们有什么特别想去的地方还没有去,看看我们自己,或者叫上爸爸妈妈,能否带他们一起去?(2)说说这部电影给你哪些启发?

夏洛特的网

推荐教学对象:中高年级小学生影片介绍电影简介《夏洛特的网》(Charlotte’s Web),美国动画电影,1973年上映,由盖瑞·温尼克导演。故事改编自美国散文名家E.B.怀特在1952年所著的同名童话。片长97分钟。

电影公司在2003年推出续集《夏洛特的网2:韦伯历险记》。剧情梗概

约翰·阿尔伯的农庄里生了一群小猪,其中之一相当矮小,所以阿尔伯决定要“处理掉它”。然而,他的女儿芬儿告诉父亲“这不公平”,最后救了小猪一命。芬儿开始养这只猪,并为它取名为“韦伯”。然而,在养了六周以后,约翰·阿尔伯告诉芬儿这只猪该卖掉了,它的同胞兄弟姐妹们都已经被卖掉了。在芬儿的坚持下,韦伯得以到谷仓里和一群动物生活。

谷仓里生活着一群奶牛、绵羊、马、鹅、老鼠等动物,韦伯致力于和它们交朋友。谷仓的门框上生活着一只叫夏洛特的蜘蛛,因为太小太丑,谁都看不起它。但韦伯却和它真挚地交朋友,建立了最深刻的友谊。

有一天,韦伯得知,自己将在圣诞节前成为熏肉火腿。作为一只小猪,悲痛绝望的韦伯似乎只能接受任人宰割的命运了,但它想看到冬天的雪。然而,看似渺小的夏洛特却说:“我救你。我承诺。”于是,夏洛特用自己的丝在门框上一次又一次织出了被人类视为奇迹的网上文字,诸如“了不起的猪”、“光彩照人”、“谦逊”等,吸引了无数游客到这个农庄参观,进而彻底逆转了韦伯的命运。韦伯被带到集市的大赛中参赛,又因为夏洛特织出的文字,它在集市的大赛中赢得特别奖和一个安享天命的未来。

但与此同时,蜘蛛夏洛特的生命却走到了尽头。韦伯和老鼠将它的卵带回谷仓,第二年春天到来的时候,夏洛特的514个孩子出生了,它们随风飘扬到各地安家,有三个孩子留了下来,在他们母亲生活的谷仓门框上安家……教学流程性教育关键点

不歧视弱小者;深刻的友谊应该是什么样的;我从哪里来;爱护动物和自然;尊重个人着装风格。【教学提示】

观影前,组织者可以先给孩子们布置几个问题,带着问题看电影:(1)韦伯和夏洛特一开始为什么不被大家喜欢?(2)好朋友在一起应该做什么?(3)影片中先后出现了猪、鹅、蜘蛛生育后代的方式,观察一下,分别是什么?

观影后,组织者可以和孩子们一起从下面五个教学点入手进行讨论。教学点一

韦伯和夏洛特一开始为什么不被大家喜欢?【教学目的】意识到生命是平等的,不要歧视弱小者。【教学过程】

组织者:大家想一想,为什么韦伯一开始会被遗弃?为什么女孩子要帮它?为什么夏洛特也要帮它?【教学提示】

引导大家结合影片回答,孩子们可能的回答有:(1)因为韦伯太弱了,发育不良,所以它要被杀掉。(2)因为夏洛特太小,太丑了,动物们都嫌它脏,所以不喜欢它。

如果是以上这类答案,组织者可以追问:为什么女孩子芬儿要救下韦伯,还会那么喜欢它呢?为什么韦伯又那么喜欢夏洛特呢?

孩子们可能的回答有:(1)因为小猪长得很可爱。(2)因为夏洛特愿意和小猪玩。

通过讨论,组织者引导孩子们认识到:女孩子芬儿要救小猪,是因为她觉得仅仅因为“发育不良”就被杀掉是“不公平”的。正如她问父亲:“如果我发育不良,你也会杀我吗?”

虽然夏洛特在谷仓里因为太小、太丑被歧视,但韦伯从来不以貌取人。韦伯不嫌弃夏洛特,正如女孩子芬儿不嫌弃韦伯一样。

韦伯交夏洛特这个朋友后,连老鼠都说:你交了一个比我更丑的朋友。但是,韦伯却真心和夏洛特交往,这也使夏洛特真心和它交往。

所以,芬儿救韦伯、韦伯和夏洛特做朋友,都说明:我们不应该以貌取人,不应该歧视弱者,应该友好地与所有人交朋友。【教学过程】

组织者:这件事,对我们和同学的交往有什么启示?【教学提示】

让学生自由发言。组织者通过小结,让孩子们意识到:无论一个同学多么弱小,甚至有多少缺点,我们都不应该歧视他。每个生命都是有价值的,大家都是平等的。教学点二

朋友之间应该如何交往?【教学目的】理解朋友之间应该彼此尊重、关心,并且要宽容对方。【教学过程】

组织者:这个故事为我们大家展现了真挚的友谊,说明好朋友是多么可贵和重要。现在请大家一起从故事中总结一下,应该如何做别人的好朋友?【教学提示】

孩子们可能的回答有:(1)相互帮助,为了让韦伯能够看到冬天的雪,夏洛特全力帮助它。(2)不歧视别人,无论它有什么缺点,都要帮助他,他就会改变缺点。老鼠坦普顿都改变缺点了,何况别人呢?(3)别人帮助你,要对他说感谢,即使他帮你有自己的目的。像老鼠一直帮大家,虽然是因为它自己贪吃,但它也需要被感谢。夏洛特最后对老鼠坦普顿说“谢谢”的时候,老鼠就很感动。(4)朋友之间应该信守承诺,夏洛特承诺要帮助韦伯看到冬天的雪,它就一直去努力。它一再说:我对朋友承诺了。

…………

这里组织者要尽可能鼓励学生说出更多的想法,既联系电影,也进一步联系到日常生活中。让学生意识到朋友之间的彼此尊重、关心、理解和宽容是很重要的。【教学参考】

韦伯刚到谷仓的时候便说:“我不认为待在一个地方就一定是朋友。”同样,我们在一个班级里的同学,也并不一定就成为朋友,要成为朋友,必须努力帮助别人,奉献爱。我们遇到同学有困难也要积极帮助他们,帮助他们,就是帮助自己。像影片中的夏洛特,原本不被动物们喜欢,但因为它帮助韦伯,展示出了爱,所以它也最后也被动物们喜欢了。正如夏洛特自己所说:“你使一只蜘蛛在谷仓里所有人看来都是美的。”【教学过程】

组织者:大家再想一想,夏洛特织出了“了不起的猪”、“光彩照人”、“谦逊”等文字,为什么它对韦伯说“我织的都是事实”?【教学提示】

让学生尽可能多地表达看法,学生的观点可能有:(1)因为韦伯懂得爱,所以它了不起。(2)因为韦伯对别人好,所以它光彩照人。(3)韦伯确实是谦逊的。

…………

组织者引导学生认识到,爱、平等、不歧视,会创造奇迹。爱别人,就是爱自己;帮助别人时,也是帮助我们自己。爱是相互影响和传递的。影片结尾处说:这个村庄里的人们更加友善,体谅,亲密,有耐心,守承诺。这些都在改变了。当夏洛特的孩子们出生之后,动物们也不怕蜘蛛了。因为爱,世界会变得更美好。教学点三

我们是哪里来的?【教学目的】了解动物的生殖方式;了解人类的生殖,从中学会感恩家长;意识到生命是美好的,要珍惜生命。【教学过程】

组织者:影片里演到了猪、鹅、蜘蛛三种动物的出生方式,根据看电影前布置的功课,谁来介绍一下这三种动物的出生方式?【教学提示】

让学生上台介绍,其他学生可以补充并讨论。组织者最后通过评点给出正确的知识。【教学参考】

动物的生殖方式有胎生、卵生和卵胎生。

胎生是指动物受精卵在母体子宫内进行发育的生殖方式。胎生动物的胚胎通过胎盘由母体获得营养,直至出生时为止。绝大多数哺乳动物都是胎生的。如影片中的猪。

卵生是指动物受精卵在母体外独立进行发育的生殖方式。卵生动物的胚胎在发育过程中,全靠卵自身所含的卵黄为营养,这类动物的卵一般较大,含卵黄较多。卵生在动物界很普遍,昆虫、鸟、绝大多数爬行动物和鱼都是卵生的,低等的哺乳动物如鸭嘴兽也是卵生的。比如影片中的鹅。

蜘蛛也是卵生,但它与鹅下蛋还不一样。蜘蛛会下许多的卵,用蜘蛛丝绕成一个像胡豆大小的小球,把卵就放在里面。有的蜘蛛是把卵随时放在自己的身上,有的是放在自己的那个网上等待那些卵孵化。等卵孵化以后会有成千上万的小蜘蛛,有的在房檐下,有的在大树上,还有的在田野里,反正就是在大蜘蛛生活的地方,但是能活下来的好像不是很多。像夏洛特就生了500多个孩子。

动物的受精卵虽在母体内发育,但其营养仍依靠卵自身所含的卵黄供给,与母体没有或只有很少的营养联系,这种生殖方式叫做卵胎生。鲨鱼和某些毒蛇(如蝮蛇)都是卵胎生的。【教学过程】

组织者:谁知道我们人类是怎么出生的?【教学提示】

尽可能鼓励学生回答,可以相互补充或者反驳。组织者最后提供正确的知识,并且通过对生育的介绍,引导孩子认识到家长养育的不易,学会感恩。关于人类生育繁衍的相关教学,在本书电影《

冰河世纪

2:消融》中已经有提及,需要者可以参考。【教学参考】

我们人类和小猪韦伯一样,属于胎生动物,我们都叫哺乳动物。大家看到影片中,猪妈妈生完孩子后,累得躺在那里不动了,十多头小猪围着它喝奶。我们的妈妈也是一样,为了生育我们,要怀胎十个月,非常辛苦,还要用乳汁哺育我们。虽然我们现在都不喝妈妈的奶了,但妈妈、爸爸仍然为我们每日操心、操劳,这都是他们对我们深深的爱。所以,我们要爱妈妈、爸爸。【教学过程】

组织者:夏洛特临死前说:“我们生,我们死,这是生命的自然循环。”但是,影片结尾处又说:“夏洛特活在所有人的心中。”大家想想,为什么这么说?【教学提示】

尽可能让学生呈现各种观点。

这部分重要的不是观点是否正确,而是要让学生认识到生命的美好,要珍惜生命。【教学参考】

美好的生命需要有光彩地活着。即使是发育不良的猪,即使是又小又丑的蜘蛛,也有人爱,也可以给别人爱,也被别人需要,也需要别人。我们同学也是一样。我们要努力生活,努力爱别人,努力快乐地生活,珍视生命。教学点四

如何对待宠物【教学目的】要善待宠物。【教学过程】

组织者:我相信大家有人可能有养过或者家里正在饲养小动物。谁能说说自己养了什么小动物?能讲一下你和自己的小动物之间有什么难忘的故事吗?【教学提示】

组织者要鼓励孩子们自由发言。关于善待宠物的主题,本书电影《

蓝精灵

》中也有介绍,可以参考。

通过故事分享,启发孩子认识到,如果养了小动物,就要对它好,不要遗弃它。它也是有感情的。我们不仅要爱人,还要爱动物,爱大自然,这才是真正的有爱心。

这里要注意区分城乡差异。一些农村地区的孩子家里可能饲养的不是宠物而是家禽、家畜,因此,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总体上要启发孩子善待动物。教学点五

女孩子为什么不喜欢穿裙子?【教学目的】学会尊重每个人的服装爱好,尊重和我们不同的人。【教学过程】

组织者:大家注意到了吗,影片中,女孩子芬儿原本一直穿长裤,去集市前,妈妈让她穿裙子,她还坚定地拒绝。但后来遇到一个她喜欢的男孩子,她就又穿裙子了,弟弟还笑话她。大家对芬儿一开始不愿意穿裙子,有什么看法?【教学提示】

组织者要鼓励孩子们充分发表意见,如果能形成讨论或者观点交锋则更好。

通过讨论,组织者启发孩子认识到:穿什么是一个人的个人喜好。虽然在我们的社会文化下,女孩子普遍穿裙子,但也有一些女孩子不喜欢穿裙子,这不能说明她们不是好女孩。我们还是不能以衣服取人。

也许将来某一天,不喜欢穿裙子的女孩子会像影片中的芬儿一样穿上裙子,也许永远没有那一天,但重要的是,只有她自己快乐,她自己做出了选择,那就是好的,大家都应该尊重她的选择,不应该歧视、嘲笑她。

最后,组织者请孩子们再一次总结:我们从这部影片中学习到了哪些东西?蓝精灵

推荐教学对象:幼儿园、小学生影片介绍电影简介《蓝精灵》(The Smurfs),美国影片,2011年出品。《蓝精灵》原是1958年由比利时漫画家沛优及其夫人共同创作的,另有系列动画短片。片长103分钟。剧情梗概

蓝精灵爸爸和他的99个儿子、1个女儿生活在森林里,邪恶的格格巫为了获取他们身上神秘的物质,突然闯进精灵村庄,捕捉他们。受惊的蓝精灵慌忙逃跑,其中蓝爸爸、小女精灵、笨笨等误闯神秘石洞,在奇异的蓝月亮照耀下竟然穿越到了纽约。阴错阳差,几个蓝精灵寄居在一对年轻夫妇(一位广告设计师和他的妻子)家中。他们活泼好动,搞得屋主晕头转向又无计可施。精灵们首要的任务就是避开格格巫的追捕返回精灵村庄。最后,他们在屋主的帮助下,战胜了格格巫,返回了精灵的世界。而广告设计师一家也在和他们的交往中收获良多,特别是从蓝爸爸那里学习到了应该如何爱孩子。教学流程性教育关键点

世界因为多元性别而美丽,尊重这个世界上所有性别的人;理解家长的付出,感恩家长;不歧视有缺点的人,谁都可以改变,男人可以做好爸爸;善待宠物。教学点一

世界不是单性别的【教学目的】引入出生性别比的概念,增强学生反对性别歧视的意识;提出性别多元、跨性别的概念,初步建构学生尊重性别多元的意识。【教学过程】

组织者:影片中,蓝精灵的世界原本是单性别的,蓝精灵爸爸带着99个儿子。后来格格巫派了一个蓝精灵妹妹来,就是为了给他们制造矛盾的。但是,蓝爸爸成功地化解了危险,蓝妹妹成了大家庭中的一员,大家都相处得非常好。

同学们,你们想一想:如果一个社会只有男性可以吗?或者有99个男孩子,却只有1个女孩子,这样好吗?为什么?【教学提示】

孩子们自由发言,组织者引导。

可能有学生认为那样没有问题,因为看起来原先蓝爸爸一家挺好的,而蓝妹妹的出现也给他们带来了矛盾。这时需要组织者进行引导:一个社会中,只有男性是不行的,这并不仅仅是因为女性对社会贡献也非常大,而是因为,这本来就是一个由多重性别组成的社会,单一的性别不仅让世界十分单调,而且,这个世界上的男人和女人本来就是相互支撑、帮助着共同生活的,彼此都不可或缺。

就像在这部影片中,蓝妹妹和其他精灵一样,也是勇敢的、顽强的、同仇敌忾的,在对格格巫和阿兹猫的斗争中也冲在最前面,最后蓝妹妹还独自斗败了阿兹猫。蓝妹妹并不因为她的性别和别的精灵不同而“没用”,或者比别的精灵“低下”。

但是,99个男孩子,1个女孩子,也不是一个自然、健康的社会。这里还可以进一步介绍“出生性别比”这个概念。【教学参考】

有一个词,叫“出生性别比”,指出生的孩子里男性和女性的比例。最自然的比例,应当是100∶105,也就是说,每有100个女孩子,就有105个男孩子。其中,男婴更弱,在成长过程中,男性的死亡率高于女性,结果是一个社会中男女比例差不多。但是,有些时候,因为一些人不喜欢女孩子,当他们知道自己将要出生的孩子是女孩子时,便会通过人工堕胎等手段,不让她们出生。在我国有的地方,出生性别比甚至达到了100∶140。这其实是不利于社会健康、美好地发展的。

人为减少女孩子的出生,是很残酷的,对女孩子是不公正的。男性、女性都是社会的建设者,他们具有平等的生命权、健康权等基本人权。我们从小就不要歧视女性,也要反对别人歧视女性。影片中,99个男孩子和1个女孩子的社会,以人类的眼光看,也不是一个自然、健康、和谐的社会。【教学过程】

组织者:同学们想一想,你们注意到生活中还有哪些歧视女性的现象吗?【教学提示】

学生自由发言。组织者引导,进一步让学生意识到歧视存在的广泛性。比如,机遇不平等,家长偏爱男孩,老师更关注男孩,说男孩更聪明、女孩肯定不如男孩等的基于性别的偏见,等等。【教学过程】

组织者:同学们,我们说了,世界不只有男性,还有女性。那么,是否还有其他的性别呢?

有的,还有一类人是“跨性别者”,即跨越了男女两种性别模式的那些人。这些跨性别者,他们长期以来都被认为是有病的,是变态,是需要到医院治疗的。但是,现在人们开始逐渐懂得尊重他们作为不同于男人和女人的独特存在。【教学提示】

生理男性和女性的区别,在本书电影《别惹蚂蚁》中有介绍。组织者可以视学情选取介绍。

跨性别的概念,对于绝大多数中国人来说还很陌生,在小学阶段讲这个是否过早?笔者认为,正确的知识的介入从来都不会早。为了让学生充分理解,可以将跨性别者中包括的不同类别,分别进行解释。当然,组织者也可以根据本班学情,不对一些跨性别人群进行解释。笔者认为,在幼儿园、小学阶段,介绍一下跨性别的存在,以及让学生对跨性别采取尊重的态度就可以了,关于跨性别的更深入的阐释,可以放到高中,甚至大学阶段讲授。

因此,这里可以简单向学生介绍关于跨性别的知识,同时引导孩子认识到,不能因为他们“不男不女”或者是少数人,而歧视他们。【教学参考】

跨性别者包括:原生间性人(intersex,又译双性人),变性欲者,变性人,易装者,跨性别表演者,跨性别性工作者,只做了隆胸手术的生理男人,基于性别选择目的做了乳房切割的生理女人,以及其他所有认为自己不属于传统观念关于男人和女人的定义的人。也有原生间性人认为他们并不属于跨性别,而只是“双性人”。总之,性别不只有两种。

许多跨性别者,他们不喜欢按照社会规范的着装方式穿衣服,比如,男人可能想穿女人的裙子,而女人恰恰不想穿裙子,想穿很男人化的衣服。

我们的社会规定了男人应该穿什么衣服,女人应该穿什么衣服。比如,在《蓝精灵》这部影片中,蓝精灵们都穿着裤子,只有蓝妹妹和她的兄弟们不一样,她穿裙子。现实中也会有学生并不喜欢这样的穿着规范,比如女生不喜欢穿裙子,穿得和男生一样,我们不应该因此歧视她们。教学点二

更多爱,给我们的家长【教学目的】让孩子理解他们的到来、对家长生活的影响,更加爱为他们付出很多的家长。【教学过程】

组织者:影片中的蓝爸爸和广告设计师,是两个完全不同的爸爸。请大家说说,这两个爸爸在对待孩子方面有什么不同?【教学提示】

让学生尽量列举两人的不同之处。让学生意识到蓝爸爸这样爱孩子的父亲是非常好的父亲。【教学参考】

蓝爸爸和广告设计师的区别主要可能集中在:

蓝爸爸是智慧、勇敢、爱孩子的化身。和平时,他带领着孩子们建设着自己的村庄;格格巫入侵的时候,他掩护着孩子们撤退;当笨笨误入歧途时,他决心不放弃每一个孩子;寻找望星镜时,他身先士卒;遇到格格巫的围剿,他牺牲自己让孩子们先跑,还嘱咐绝对不要回来找他;当终于可以平安回家时,他脑子里想的还是如何把纽约的经验带回去建设自己的村庄……从蓝爸爸的身上,我们看到了一位父亲是如何爱孩子的。

影片中的广告设计师,虽然要当父亲了,但原本不像蓝爸爸那样爱孩子,他对当爸爸似乎还没有准备好。这时,蓝精灵们来了,他们的出现,仿佛就是为了帮助广告设计师提前体味当爸爸的感觉的。【教学过程】

组织者:那大家进一步说说,影片中,蓝精灵们的出现,在哪些地方让广告设计师一家发生了改变?【教学提示】

让学生尽量多地举例。组织者可以引导学生意识到,家长都是在带孩子的过程中学习怎样做家长的。同时,家长为了养育孩子,自己作出了很大的改变,也付出了极大的牺牲。自己要感激家长带给我们生命,并且了解家长为我们的付出,心怀感恩。【教学参考】

那一个个不安分的蓝精灵,把广告设计师家里弄得很乱,给他的工作带来很多麻烦,甚至差一点使他丢了饭碗。这,不就是一个家庭中有了小孩子之后的常见状态吗?一个小孩子的出现,会彻底改变家长的生活,他们不再拥有简单、浪漫的二人世界了,他们将整天围着孩子忙忙碌碌,孩子成为这个家庭的中心。所以,同学们知道了吧,当我们出生之后,我们家长的生活就是这样被你们搅乱的,他们为我们付出了太多太多,我们要对家长心怀感恩。教学点三

我们都在成长【教学目的】不要歧视有缺点的同学,大家都可以通过努力变成英雄。【教学过程】

组织者:影片开始,蓝精灵笨笨总在闯祸。甚至,如果不是因为他走错了方向,蓝精灵们也不会误跑到纽约来。影片中说到了,每个蓝精灵根据自己的个性被起名字,笨笨这个名字,就是因为它比较笨的原因。这就好像是我们人类起外号。大家说,起外号好不好呀?【教学提示】

让学生回答。

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的看法,比如:有同学可能认为取外号是对别的同学的不尊重;但也有同学可能认为那只是昵称,大家觉得很亲热……

组织者可以引导学生,如果要给同学起外号,就要用他的优点,而千万不要用他的缺点起外号。这就表示这个外号是某种善意的玩笑,而不是恶意的嘲弄。而对于同学身体上存在的缺陷,更不要嘲弄,嘲弄是对别人的伤害。同时,要鼓励学生克服并且改变自己身上的缺点,也相信很多缺点是可以改变的。【教学参考】

我们每个人都有缺点,我们不应该用一个人的缺点来嘲笑他,而应该用他的优点来鼓励他。

影片中的笨笨,真的很笨吗?也许曾经是的。但是,经历了纽约冒险,他在快速地成长着,最后,他变成了一个英雄!我们同学们也是一样,可能会有这样或那样的缺点,但我们只要下定决心,就一定可以克服缺点,每个人都可以成为某一方面的英雄!

影片中的广告设计师,也是一个有缺点的人,比如不够爱孩子,不够耐心,但他最后也改正了缺点。

影片也表现了大家的合作,为了战胜格格巫,蓝精灵们集体到场作战,这就是团结的力量。这情节告诉我们:人多力量大,我们在困难面前一定要团结。教学点四

对你的宠物好一些【教学目的】让学生意识到要善待宠物。【教学过程】

组织者:家里养小动物的同学请举手。【教学提示】

学生举手,组织者可以让每个养宠物的学生发言,养的是什么,养了几年,平时主要是谁照管,等等。【教学过程】

组织者:影片中,也有一个人养了一只猫,这就是格格巫和他的阿兹猫。那么同学们觉得,阿兹猫是格格巫的宠物吗?为什么?【教学提示】

学生自由回答。组织者引导大家认识到:阿兹猫的待遇不太像宠物,因为它得不到主人的爱和尊重。危险的时候,格格巫总是让阿兹猫先去尝试。格格巫这样对待阿兹猫,也就难怪当他自己倒霉的时候,阿兹猫也会发出怪异的猫叫。所以,他们之间是主人和奴仆的关系,格格巫在利用阿兹猫。我们养宠物时,不要这样对待它,而应该尊重它、爱它。【教学过程】

组织者:大家说一下,哪些对待宠物的方式是错误的?【教学提示】

同学们列举,组织者引导。对待宠物的不好的行为可能包括:虐待宠物,不给宠物饭吃,遗弃宠物,等等。【教学参考】

如果你养了宠物,就要对它好,不要虐待它,更不要抛弃它,要照顾它一生。因为它是一个生命。

宠物的寿命通常都不长,狗的寿命大约在13至18年之间,猫能活到17岁或更长一些。所以,如果你养了一只猫,在它十四五岁的时候遗弃它,就仿佛遗弃了相当于人类社会的一个六七十岁的老人。因为它长期生活在主人家里,早就不像野生动物一样有自己照顾自己的野外生存本事,而它那时的年龄就和你的爷爷奶奶一样,如果被弃置街头,没有人照顾,会很可怜。

影片中有一段对话,广告设计师嫌蓝精灵把家里弄乱了,他的妻子说:“这是一生中难得的瞬间,经历的真正神奇的事情。”你的宠物其实也是一样。它们来到你的生活,陪伴你,给你带来快乐,我们要感谢它们,要爱它们,在付出爱的过程中,你也一定会得到它们给你的回报:爱,快乐,幸福的感受。家长课堂【教学提示】

此片非常适合亲子共看,有助于教育男性更多地参与家庭事务,更多地照看孩子。组织者可以在家长会上,鼓励父亲回家和孩子共同观影,并且将下面的分析给家长。【教学参考】

这部影片一个重要的暗线,便是教育男人如何做一个好爸爸。

设计师正是在蓝爸爸的帮助下,才充分地进入了父亲的角色,准备好做一个父亲了。这些蓝精灵就仿佛是一群孩子,让广告设计师开始了做爸爸的排练。

蓝精灵们把广告设计师的书房改成了婴儿房,是具有象征意义的。仿佛要让他放下一些工作,多把一些精力和时间放在孩子身上。是呀,我们通常投入太多的时间和精力在工作上,努力“成功”。但是,“成功”的标准又是什么呢?如果错过了和孩子、家人一起成长的幸福时光,这样的人生会是成功的吗?

当蓝精灵们闯入超市后,广告设计师的妻子急急地给他打电话,说需要他,让他快来。他立即扔下工作赶来了。蓝爸爸后来问他为什么会来,广告设计师说:“妻子需要我。”蓝爸爸则说:“做父亲也是一样。”是的,孩子们也需要爸爸。蓝爸爸鼓励广告设计师:“你会是一个好爸爸。”

广告设计师妻子建议他以积极的眼光来理解蓝精灵们带来的许多麻烦的话,也同样可以用来理解孩子们给家长带来的“麻烦”:“想一想吧,这个世界上那么多人,他们却选择了我们……这是上天给我们的福,是我们的蓝月亮!”

是的,每个孩子都是家长的蓝月亮。

在这里,蓝月亮象征着梦想、希望、快乐、家。

正如广告设计师妻子所说,许多快乐的时光只是“瞬间”。家长能够和孩子一起成长的时光,也是稍纵即逝的。想一想,当我们即将告别这个世界的时候,我们最想见的人是谁?我们最放不下的是什么?一定是我们的家人、我们的孩子,而不会是公司的老板,更不会是花不掉的钞票或各种荣誉。

广告设计师看着孩子在妻子体内的X光片时,眼神变得温柔,手指轻轻抚过X光片上的胎儿,让我们感到父爱同样柔情万千。

影片最后,当蓝精灵们同广告设计师告别,广告设计师一如既往地称蓝爸爸为“爸爸”,他说:“再见,爸爸。”

蓝爸爸也对广告设计师说:“再见,爸爸。”

广告设计师一直想有一套更大的房子,但是在影片结尾,他不要大房子了,他对妻子说:“那会使我们离得更远……”

这些都暗示着这个男人已经成为一个理想的“准爸爸”了。

兰戈

推荐教学对象:幼儿园、小学生影片介绍电影简介《兰戈》(Rango),又译《飙风雷哥》、《荒漠大冒险》等,美国动画片,2011年出品。片长107分钟。剧情梗概

一只生活在玻璃箱里的小变色龙兰戈,因为意外到了一个老旧的小镇,他夸下海口说自己是来自西部的大侠,把自己打扮成一个英雄。为了这一个谎言,他不得不一直说谎。由于阴错阳差地杀死了小镇人人害怕的一只鹰,所以人们相信他是真英雄,很欢迎他,让他当了小镇的警长。

小镇的动物们苦于没有饮水,而镇长荒漠龟则控制着水源,欲以此把持权力和财富。兰戈试图揭穿镇长的把戏,镇长叫来响尾蛇,并且揭穿了兰戈曾经的谎言。兰戈不得不在小镇居民失望的目光中,羞愧地离开了小镇。

对于小镇动物们的爱与责任,使兰戈不想放弃。他最终彻底揭穿了镇长的恶行,并且勇敢地回到小镇,通过镇上动物的帮助,终于打败了响尾蛇和镇长,还赢得了爱情,解救了镇子上的动物们,成为了真正的英雄。教学流程性教育关键点

要诚实,不要说谎;人,无论性别都可以成为小英雄;外面的世界有风险,要锻炼自己,学会自我保护;人要有信仰,有理想,还要不断努力;从身边小事做起,节约用水。教学点一

不要说谎,否则你会被一个个谎言困住【教学目的】让孩子认识到一旦说了谎话,就要不断地圆谎,谎言绝不是解决问题的好办法。诚实地表现自己才会赢得尊重,偶尔的胜利不代表永远的,不要当投机主义者。【教学过程】

组织者:为什么兰戈进小镇之后要模仿镇上的动物走路呢?虽然兰戈想假装成镇上的动物,可是还是被认出来了。为什么呢?【教学提示】

孩子们自由发言。孩子们可能会回答:(1)因为他是外来的,害怕别人打他。(2)他装得不像,有些东西是没办法装的。

…………

引导孩子认识到,不论我们怎么假装自己,还是会不经意地露出破绽。假装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为不是做自己。【教学过程】

组织者:后来,兰戈开始说他来自西部,并说了一些英雄事迹来欺骗当地人,可是为什么当地人都相信了呢?【教学提示】

孩子们可能会说:因为兰戈阴错阳差地碰巧展现了他的“英雄”气;那些动物都没见过兰戈;当地人都不怎么聪明;等等。

组织者要通过学生的观点让大家认识到,正是一些巧合,才让兰戈骗过大家。而现实中,谎言是很有可能被戳穿的。说谎是危险的。【教学过程】

组织者:大家想一想,如果你一旦说谎被戳穿,会怎么样呢,你们猜?【教学提示】

孩子们自由发言,可能包括:被打一顿,被羞辱,被人笑话……

组织者让孩子们意识到,说大话骗人没有好结果。我们常常为某个顾虑而不敢说真话,但是说谎意味着对别人的欺骗,因此,会引来别人更多的指责。

而且,即使在谎言被揭穿之前,就像兰戈一样,也很容易被自己的谎言所束缚,因为他在接下来的日子里,要用一个又一个的谎言去圆前面说过的谎,也要承担因为他夸下海口而要承担的责任。比如,他被任命为他并没有能力承担的警长。这对于他自己和整个小镇,都是危险的。

谎言就是谎言,最终也不能成为事实。说谎的人,会像兰戈一样,成为自己谎言的牺牲者。

其实,影片中有一句话非常深刻:“重要的不是你是谁,而是你做了什么。”兰戈不需要是西部大侠,他后来为全镇人的生存做出贡献,就足以获得人们的尊敬了。教学点二

谁都可以成为小英雄【教学目的】让学生们认识到英雄、强者不分性别;而且坏人也不分性别。【教学过程】

组织者:大家想一想,这部影片中的英雄是谁?【教学提示】

学生们自由发言,应该可以认识到兰戈和豆豆都是英雄,村里的男女老少都是英雄。

组织者可以引导学生回想其他影片中的英雄,并且提示:有没有女性英雄?

如果学生说不出来,组织者可以引导:花木兰、穆桂英或者美少女战士都是女孩子成为英雄的例子。【教学参考】

兰戈的谎言被揭穿后,不得不离开镇子,但是他并没有因此一蹶不振,相反,他发现了水源被镇长控制的真相,并且勇敢地返回镇子去战胜响尾蛇,帮助大家。弱小的一条变色龙,成为一个真正的大英雄,靠的是勇敢和机智,更重要的,靠的是爱,是责任心。所以,无论你是强大还是弱小,无论你是否曾经犯过错误,只要做好事,就是英雄。

虽然多数影片中,英雄都是男性,但事实上,许多女子出样勇敢坚强,像这部影片中,女性豆豆就一直坚定地捍卫着父亲留下来的财产,并且与镇长进行着不屈的斗争。

同样的,男孩子可以是,却不一定都要逞英雄,男孩子也可以哭,也可以弱,女孩子也不一定就是弱小的。只要我们努力去帮助别人,我们人人都可以成为大英雄。坚强、爱憎分明是好品质,我们人人都应该具备。

像镇子里的男女老少一样,我们多数时候可能无法扮演救民于水火之中的大英雄角色,但是,当面对恶势力的时候,我们同样可以不屈服,明辨善恶,在机会和条件许可的时候勇于反抗,我们也就都是英雄。【教学过程】

组织者:同学们再想一想,这部影片的反面角色里面,有没有女性呀?【教学提示】

学生们自由回答,此影片中的反面角色中没有女性。

组织者可以提示大家回忆以前看过的电影里面,有没有坏人是女性的。

学生们自由发言。如果回答不上来,组织者可以引导,比如《白雪公主》中的王后便是女性。

这里组织者要引导孩子们认识到,坏人也不一定都是男人,也有女性。善恶与性别无关。【教学过程】

组织者:请同学们想一想,你做过哪些勇敢的事情?你曾经给过别人什么帮助?【教学提示】

鼓励学生说出自己做过的“勇敢”的事情。

组织者这里应该特别鼓励让女生呈现自己勇敢、助人为乐的行为,这有助于消除“女孩子都懦弱,只有男孩子勇敢”的社会性别刻板印象。

同时,组织者通过引导,让学生意识到,“勇敢”的行为不必很宏大,也可以很细小。比如打针时不哭,摔倒了自己爬起来,都是勇敢的表现;比如帮爸爸妈妈干活,也是助人为乐的小英雄。

组织者最后还要通过总结,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累善良和勇敢,成为“英雄”。需要注意的是,本课程中对“英雄”的强调,并不在于鼓励孩子们一定要“逞英雄”或者“争第一”,而在于让孩子们意识到,生活中普遍存在做好事、做善事、助人为乐的机会,日积一善,就是“英雄”,普通人,照样是英雄。【教学过程】

组织者:同学们分享了这么多勇敢的、助人为乐的事例,让老师觉得你们每个人都是一个真正的小英雄。也许有的同学还没有机会做出英雄的举动,但只要你心中有一个爱憎分明的态度,有一个追求当英雄的梦想,你也就一定会成为英雄!实际上,英雄不一定轰轰烈烈,英雄就是存在于我们身边的每一个普通人。当你行善的时候,当你帮助别人的时候,当你关心需要关心的人的时候,你就是英雄。我们每一个男生,每一个女生,都可以成为小英雄。教学点三

外面的世界有风险,但也要锻炼自己【教学目的】让孩子们明白外面的世界比学校要复杂,甚至会有危险,但是我们终究要面对,并以此得到锻炼,成为独立坚强的人;学习应对走失和面对性骚扰的技能。【教学过程】

组织者:我们每位同学都生活在家长的呵护中,就像生活在水族箱中的兰戈,每天和那个没有生命的小鱼和人偶在一起玩英雄历险的游戏。但是,真正的风险和我们的生活其实只隔了一层玻璃。如果有一天,你就像兰戈一样,被意外地抛到了外面的世界,你会怎么办呢?想象一下,你和家长上街,走失了,你应该怎么办?【教学提示】

学生自由发言。学生可能提到:(1)找警察,或其他穿制服的人,向他们求助。(2)借别人的电话,给爸妈打电话。(3)站在原地不动,等爸妈回来。

…………

这部分需要通过组织者的启发和鼓励,让更多学生发言,大家一起想出尽量多的办法,并且通过讨论,来分析各种情境下的可能性。这是一个发散性的讨论,不需要标准答案,只需要鼓励孩子们思维。【教学过程】

组织者:接下来,我们再来设想一种危险的情景,公共汽车上,你发现有人要不怀好意地触摸你的身体,你该怎么办?【教学参考】

在本书影片《别惹蚂蚁》中,我们已经列举了哪些身体部位是不能触碰的,以及如何判断哪些触碰属于非善意的。如果组织者此前没有讲那部影片或相关内容,可以引用此讲述。

这部分鼓励学生自由回答。

组织者启发孩子认识到,遇到不怀好意地要触摸我们身体的人,我们要把自己的安全放在第一位,尽快地躲开他;如果躲不开,近处有人就要呼救,没有人就应该尽可能采取机智的办法逃离;要尽快向家长和老师报告。【教学过程】

组织者:外面的世界虽然有风险,但是我们终究要长大,不可能永远待在一个玻璃箱中,由家长保护我们。我们终究都要自己面对社会,得到锻炼,并最终成为一个独立的人,所以我们现在要好好学习各项本领,不只是书本上的死知识,还要懂得一些生活常识,并拥有一些基本的生存能力。从现在开始,我们就应该帮助家长做家务,争取做到自己的事自己做,比如说:自己洗脸,自己穿衣,自己整理书包,至少还要学会自己洗小件的衣物,比如袜子呀,内裤呀。因为这些都是学习,这将使你们更强大。教学点四

人要有信仰,要对生活充满希望,同时还要努力【教学目的】让孩子们认识到无论面对什么样的困难,都不要放弃,仍然要乐观、充满希望;并要开动脑筋,不断努力,以解决困难。【教学过程】

组织者:镇子里都没有水了,动物们都生活得很艰辛,为什么还有那么多动物没有离开小镇呢?【教学提示】

孩子们自由回答,可能包括:(1)小镇里的动物们相信每周三会有水。(2)小镇的银行里存着水,那使他们有了安全感。(3)动物们相信生活一定会好起来的。

…………

通过讨论,组织者要启发大家认识到,小镇的动物们有信仰是非常重要的。信仰的力量是强大的。一个人有了理想和信仰,生活再艰辛,也能坚强地生活下去。有理想和信仰的生活是快乐的。

信仰不仅停留在想象中,还表现在,当遇到困难的时候,要开动脑筋来解决困难,在信仰和理想面对挑战的时候更是如此。

有信仰、乐观并积极思考的人总会赢得大家的喜欢与尊重,像兰戈一样,得到大家的喜欢,因为他保护大家,关心大家,爱大家。教学点五

环保的重要性,节约用水,人人有责【教学目的】让孩子们知道水的重要性,要节约用水。【教学过程】

组织者:镇长说,控制水就控制了一切,你们同意吗?说说你们认为水能干什么?【教学提示】

孩子们自由发言。

组织者引导大家认识到,水是生命之源,水对于人类、动物、植物都是绝不可缺少的。地球上的水资源非常紧张,地球上还有很多严重缺水的地区,那里的人们生活在非常艰苦的环境中。(这里可以出示一些关于水资源缺乏地区人们的生活情况的图片和介绍。)

保护地球环境、保护水资源,和我们每个人的生活方式有关。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从现在做起,节约用水,这样做的人多了,就能保护好地球的水资源。【教学过程】

组织者:请大家想一想,我们有哪些办法节约用水呢?【教学提示】

学生自由发言,组织者启发并鼓励大家说出尽量多的方式。这些方式包括:(1)洗脸的时候不用流水,而是接到脸盆中洗。(2)洗脸的水再用来洗脚或冲马桶。(3)洗菜、洗米的水,留起来冲马桶。(4)装水要喝干净再扔掉落水瓶。(5)洗澡时,打沐浴液时要关掉水龙头,不要任其流淌。(6)洗手的时候,不要大开着水龙头。(7)尽可能少去洗车房,而选择自己拿水桶接水洗车。

…………

组织者可以和学生一起总结:我们从这部电影学习到了什么?(董晓莹参与此文写作。)

机器人总动员

推荐教学对象:幼儿园、中低年级小学生影片介绍电影简介《机器人总动员》(WALL·E),美国电影,2008年出品。片长97分钟。剧情梗概

故事发生在2805年,由于人类无度破坏环境,地球此时已经成为飘浮在太空中的一个大垃圾球,人类不得已在700年前就都移居到太空船了,并且聘请Buy N.Large公司清除地球上的垃圾,等待着有一天垃圾清理完,在地球上发现绿色植物,再重新回到地球上。

于是Buy N.Large公司向地球运送了大量机器人来捡垃圾,但是这种机器人并不适合地球的环境,渐渐的都坏掉了,最后只剩下一个机器人瓦力还在日复一日地按照预定程序捡垃圾。显然这是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就这么过了几百年,瓦力收集了不少人造的物品,其中最让他喜欢的是一盒录像带——芭芭拉·史翠珊主演的歌舞片《你好多莉》。

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个仅存的机器人开始感到孤独。有一天,一艘飞船差点落在他头顶,一个先进的机器人伊芙来到地球负责搜索绿色植物,捡垃圾的瓦力爱上了伊芙。

伊芙在地球上收集到一棵唯一的绿色小草,如获至宝地要返回太空船。瓦力也紧追着她,来到太空船。太空船里的人类因为一切事都有机器人做,无所事事,养尊处优,都变得肥胖不堪,甚至无法站立和行走,都靠躺在飞行器上行动。就这样他们还不忘记疯狂购物。

太空船船长看到唯一的绿色植物,决定返回地球,却受到机器人的阻挠。瓦力和伊芙帮助船长,太空船最后回到地球。在这个过程中,伊芙也深深地爱上了瓦力。影片结尾,人类开始在仍旧充满垃圾的地球“家”中生活……教学流程性教育关键点

看似不般配的两个人也可以平等相爱;注意环保,不乱扔垃圾;要运动,拒绝好吃懒做;不要过度购物。教学点一

爱是平等的,不需要自卑【教学目的】让学生懂得,外表美不等于心灵美,心灵的美好可以通过努力获得。【教学过程】

组织者:伊芙出现在地球上后,瓦力很快爱上了她。但是,他和伊芙看起来不太“般配”,瓦力自己也不敢大胆表达,他想去拉伊芙的手,却有些害羞。大家觉得他俩到底“般配”吗?【教学提示】

学生自由发言,可能包括:

他们确实不“般配”,因为:(1)瓦力是一个又旧又破的机器人,浑身上下脏兮兮的,而伊芙是一个光鲜亮丽、外表就透着时尚、新潮的机器人。(2)瓦力只是一个负责整理垃圾的机器人,伊芙却是一个来自遥远太空的高科技机器人。(3)瓦力除了整理垃圾没有别的能力,而伊芙一抬手就可以发射导弹,力量超群。(4)瓦力只会在地面跑来跑去,而伊芙却可以在天空中快速地、自由地飞翔。

…………

他们也挺“般配”的,因为:(1)只要相爱,就没有什么不“般配”的。(2)他们是机器人,“般配”的标准应该和人类不一样。(3)也许伊芙根本也不在乎瓦力的这些“缺点”呢?

…………

组织者可以引导大家认识到,瓦力和伊芙虽然看似不“般配”,但瓦力勇敢地表达了自己的爱情。瓦力内心没有不平等观念,没有高低贵贱的等级差别。而伊芙最后也爱上了瓦力,她一开始的“无动于衷”也并不是因为认为自己比瓦力“高一等”。因此,看起来不“般配”的两个人还是可以平等相爱的。【教学过程】

组织者:大家想一想,是什么使伊芙爱上瓦力的呢?【教学提示】

学生自由发言,可能包括:(1)下雨天,瓦力为伊芙打伞,不惜自己一次次被雷击。(2)瓦力不畏风险,追随伊芙来到太空船。(3)为了保住伊芙需要的小草,一再舍身相助。

…………

组织者鼓励学生分析这些情节,并引导大家认识到,是瓦力的精神吸引了伊芙,他们之间共同的理想和追求让他们走到一起。【教学参考】

瓦力不惜一切代价,帮助伊芙拿到她最想要的那株小草。小草对于伊芙来讲,不是用来使她个人变得更美丽的鲜花或钻戒,而是完成使命的象征,更是将人类带回家园的象征。所以,瓦力所做的一切,正是爱的最真诚的表达——爱一个人,和对方一起去追求生命中最有意义的理想,实现自己人生的使命。这样看来,共同的理想是让彼此“般配”的最重要的因素,瓦力虽然很脏、很丑、很旧,但两个人对理想的共同追求,将他们结合在一起,使他们的爱升华。教学点二

爱护地球家园,树立环保理念【教学目的】培养对环保的认识,养成垃圾分类的好习惯。【教学过程】

组织者:影片中的地球,让我们触目惊心,没有蓝天,没有绿地,有的只是垃圾,人类再也无法生活。太空的命运也好不到哪里,密密麻麻的卫星都成了宇宙垃圾,而躲到太空飞船上的人类,也仍然保持着把垃圾随意向太空抛撒的习惯。

影片的环保主题非常明显,我们人类正在做很多破坏地球的事情,今天我们就来讨论其中的一点——如何处理垃圾的问题。我们每个人每天都会扔出许多垃圾,有哪位同学知道,这些垃圾到哪里去了?【教学提示】

学生自由回答,组织者可以适当总结并补充知识。【教学参考】

在一些垃圾管理较好的地区,大部分垃圾会得到卫生填埋、焚烧、堆肥等无害化处理,而更多地方的垃圾则常常被简易堆放或填埋,导致臭气肆虐,并且污染土壤和地下水体。

人们大量地消耗资源,大规模生产,大量地消费,又大量地生产着垃圾。以下是一些生活废弃物在自然界停留的时间:烟头:1~5年;羊毛织物:1~5年;橘子皮:2年;尼龙织物:30~40年;易拉罐:80~100年;塑料:100~200年;玻璃:永久存在。

这些垃圾都要得到妥善的处置,才能最大限度地减少地球的负担。但无害化处理的费用是非常高的,根据处理方式的不同,处理一吨垃圾的费用约为一百元至几百元不等。

现在,我们对垃圾处理比较好的方式就是垃圾分类。这是在源头将垃圾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并通过分类运输和分类处置使之重新变成资源的方法。

比如,中国生活垃圾一般可分为四大类:可回收垃圾、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目前常用的垃圾处理方法主要有:综合利用、卫生填埋、焚烧发电、生物堆肥、资源返还。

做好垃圾分类,有助于垃圾处理,更有助于保护我们的地球家园。而且,垃圾分类也是我们每个同学在现实生活中,都可以很容易做到的。【教学过程】

组织者:同学们是否知道,我们生活中的可回收垃圾、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分别指哪些?下面,我们来做个游戏,叫做“垃圾回家”。【教学提示】

这个环节需要课前安排学生对垃圾的基本分类知识进行了解。

邀请学生志愿参加这个活动。其中4位学生扮演4种不同的“垃圾桶”,上面标以“可回收垃圾”、“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其他垃圾”的字样和标示;若干学生扮演各种“垃圾”(比如稿纸、废电池、灯泡、果皮、易拉罐等)。第一环节,让扮演“垃圾”的学生无序地站到各“垃圾桶”这里,让下面的学生指出,哪些站对了,哪些站错了,再进行新的分类。

最后,全部分完之后,让不同类的“垃圾”自己站出来分别介绍各自的特性。

以下是关于垃圾分类知识的介绍,供参考。【教学参考】

各种类别的垃圾:(1)可回收垃圾,主要包括废纸、塑料、玻璃、金属物和布料五大类。

废纸:主要包括报纸、期刊、图书、各种包装纸、办公用纸、广告纸、纸盒等,但是要注意纸巾和厕纸由于其水溶性太强,不可回收。

塑料:主要包括各种塑料袋、塑料包装物、一次性塑料餐盒和餐具、牙刷、塑料杯、矿泉水瓶、牙膏皮等。

玻璃:主要包括各种玻璃瓶、碎玻璃片、镜子、灯泡、暖瓶等。

金属物:主要包括易拉罐、罐头盒等。

布料:主要包括废弃衣服、桌布、洗脸巾、书包、鞋等。

这些垃圾通过综合处理回收利用,可以减少污染,节省资源。如,每回收1吨废纸,可造好纸850公斤,节省木材300公斤,比等量生产减少污染74%;每回收1吨塑料饮料瓶,可获得0.7吨二级原料;每回收1吨废钢铁,可炼好钢0.9吨,比用矿石冶炼节约成本47%,减少空气污染75%,减少97%的水污染和固体废物。(2)厨余垃圾,包括剩菜剩饭、骨头、菜根菜叶、果皮等食品类废物,经生物技术就地处理堆肥,每吨可生产0.3吨有机肥料。(3)有害垃圾,包括废电池、废日光灯管、废水银温度计、过期药品等,这些垃圾需要特殊安全处理。(4)其他垃圾,包括除上述几类垃圾之外的砖瓦陶瓷、渣土、卫生间废纸、纸巾等难以回收的废弃物,通常根据垃圾特性采取焚烧或者填埋的方式处理。垃圾分类目录垃圾处理体系垃圾分类示意图

垃圾分类的好处:(1)减少占地。

生活垃圾中有些物质不易降解,使土地受到严重侵蚀。垃圾分类,去掉能回收的、不易降解的物质,减少垃圾数量达60%以上。(2)减少环境污染。

废弃的电池含有金属汞、镉等有毒物质,会对人类产生严重的危害;土壤中的废塑料会导致农作物减产;抛弃的废塑料被动物误食,导致动物死亡的事故时有发生。因此回收利用可以减少危害。(3)变废为宝。

中国每年使用塑料快餐盒达40亿个、方便面碗5亿~7亿个、一次性筷子数十亿双,这些占生活垃圾的8%~15%。1吨废塑料可回炼600公斤柴油。回收1500吨废纸,可免于砍伐用于生产1200吨纸的林木。1吨易拉罐熔化后能结成1吨很好的铝块,可少采20吨铝矿。生活垃圾中有30%~40%可以回收利用,应珍惜这个小本大利的资源。大家也可以利用易拉罐制作笔盒,既环保,又节约资源。【教学提示】

组织者也可以结合电影《兰戈》中表现的水资源缺乏,以及《小美人鱼》中表现的海洋污染,加深对环保主题的论述。教学点三

生命在于运动【教学目的】让学生热爱运动,保持健康。【教学过程】

组织者:在电影中,随着科技的发展,需要人从事的体力工作越来越少,机器人代替人类做了很多事情,人们开始变得好吃懒做,甚至连走路都不愿意。结果反而是,人类的健康受损,体质下降。我们看到电影中的人类,一个比一个肥胖,肥胖成为人类健康的杀手。

请同学们说一说,肥胖有哪些危害呀?【教学提示】

让学生自由发言,阐述肥胖对健康和生活的危害,以及如何保持健康的身体。这里要注意的是,也要避免对肥胖的学生进行歧视和嘲笑。不进行“美貌暴力”的内容,可以参见本书电影《珍爱人生》中的有关内容。【教学参考】

我们要热爱运动,保持运动的习惯。生命在于运动,大家每天都要坚持做操,坚持上体育课,坚持课外活动,注意健康的饮食习惯。

另一方面,我们也不要嘲笑长得胖的同学。肥胖诚然有害健康,但不等于肥胖的同学就应该遭到歧视,他们同样也是可爱和美丽的,特别是,肥胖与人的人格、智慧、品格这些都没有关系。对于缺少运动的同学,我们可以动员邀请他和我们一起运动,一起追求健康。教学点四

不要追求过度消费【教学目的】培养学生节俭的生活习惯,拒绝过度消费。【教学过程】

组织者:影片中,无论是在地球上,还是在太空船中,到处都可以看到商品、商厦、购物中心的广告。最新的、最时尚的、最名牌的商品,向人们频频招手。这就是我们今天社会生活的真实再现。过度消费造成了对资源的过度使用,以及垃圾的大量生产,对于地球环境被破坏承担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大家想一想,现实生活中,我们有哪些方面的消费可以更“节约”一些?【教学提示】

让学生自己思考自己生活中可以节约的部分。学生的想法应该得到鼓励,组织者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把这样的想法向自己的家长进行倡导。

最后,组织者请同学们一起总结:我们从这部影片中学习到了什么?还可以进一步启发学生思考,哪些垃圾可以“变废为宝”,鼓励学生回去做一件“垃圾宝贝”,即把生活中一件废弃的东西重新做成有用的,并可以在下一次的相关课程中进行分享。

别惹蚂蚁

推荐教学对象:幼儿园、中低年级小学生影片介绍电影简介《别惹蚂蚁》(The Ant Bully),美国动画片,2006年出品。片长109分钟。剧情梗概

10岁小男孩卢卡斯戴一副眼镜,长得比较弱,成了邻居小霸王史蒂夫欺负的对象。手无缚鸡之力的卢卡斯只好把怒气全出在家里后院的蚁丘上。他用水枪制造了蚂蚁王国的一场大洪水,一瞬间破坏了蚂蚁们的家园。可卢卡斯不知道的是,他眼中的“愚蠢小蚂蚁”却拥有一个完整齐备的王国,愤怒的蚂蚁们经过审判商讨,决计要让卢卡斯受到教训。

巫师蚂蚁佐克用研制出来的神奇药水,将卢卡斯变成了蚂蚁般大小,并把他带回了蚂蚁王国。蚁后判决小男孩和蚂蚁们一起生活和劳动,学习做一只蚂蚁。善良的雌蚁霍娃自愿当他的老师。

卢卡斯渐渐理解了蚂蚁们的世界,和蚂蚁们成了朋友,包括曾最看他不顺眼的巫师佐克。在灭虫公司来喷灭虫药的关键时刻,卢卡斯带领蚂蚁们战胜了灭虫师,保存了蚁族的生命。

卢卡斯重新变回真人大小,但他再也不害怕小霸王史蒂夫了。他还成了蚂蚁们的好朋友,将一盒糖投入蚂蚁们的洞穴,这是它们最喜欢的“甜石头”。教学流程性教育关键点

反对校园霸凌;包容异己;性别的生理差异;保护隐私部位,防范性骚扰。教学点一

不欺负别人,也不让别人欺负【教学目的】不要欺负弱者,别人欺负我们也不要顺从,要反抗。【教学过程】

组织者:影片中,有许多强者欺负弱者的情节。大家想一想,都包括哪些情节?这样做对不对?【教学提示】

学生们自由发言。

强者欺负弱者的情节包括:小霸王史蒂夫欺负卢卡斯,卢卡斯欺负蚂蚁,灭虫公司的员工要杀死昆虫,马蜂袭击蚂蚁,等等。

组织者在引导的时候,可以结合影片的场景,分析其中强者欺负弱者的情境。比如,小霸王史蒂夫欺负卢卡斯,卢卡斯又欺负蚂蚁。原本是弱者的、被人欺负的卢卡斯,在蚂蚁面前变成了强者,被称为“破坏者”。因此,今天欺负别人,明天就可能被欺负。这是一个非常不好的现象。

史蒂夫反复对卢卡斯说过一句话:我比你强大,我欺负你,你能怎么办?其霸道的神气,令人愤怒。

可以启发学生想一想,自己身边,甚至自己,有没有欺负弱小的同学?比如,高个子的、强壮的同学,欺负小个子的、弱小的同学;力气大的男同学,欺负力气小的女同学……

鼓励学生意识到,欺负别人是不对的。面对别人的欺负,也不应该顺从。

在学校里面欺负其他同学的人,被称为“校园恶霸”。如果身边有这样的人,一定要告诉老师或家长。

通过讨论,鼓励学生内心要强大起来。弱小者团结起来,就有了战胜强者的力量,就可以战胜强敌。面对灭虫公司的员工,蚂蚁们和马蜂们合作,最终战胜了他。正如卢卡斯对史蒂夫说的:“我们都小,但是我们联合起来就比你强。”教学点二

包容的人才可爱【教学目的】包容不同的人,甚至包容伤害过你的人。【教学过程】

组织者:蚂蚁巫师佐克,很喜欢雌蚁霍娃,但是非常仇恨卢斯卡。然而,霍娃却一直在保护卢斯卡。一天,佐克把卢斯卡轰走了,使他险些丧命。霍娃知道佐克的做法后,非常鄙视地对他说:“你不是我爱的那个蚂蚁。”还说:“你陷在仇恨中不能自拔。”

这些话激醒了佐克。当卢卡斯被青蛙吞到肚子里后,佐克冒死将他救了出来。这时,霍娃看佐克的目光中充满了柔情,那是一种爱的柔情。佐克变了,变得善良和宽容了,这使他最终获得了爱情。宽容的人,才可爱。

同学们,想一想,有没有哪个同学曾经得罪过你,伤害过你,让你生气?那么,今天开始,就宽容他吧。【教学提示】

这里组织者可以让学生在纸上写下一个让你觉得对方伤害过你的人,但是不必强求每个人都要写。写完以后,不用交上来,让学生拿起纸,对着那个名字说:虽然你曾经伤害过我,但无论如何,我选择包容你,原谅你,放下对你的不满,希望你越来越好,而我也就成长了!【教学过程】

组织者:佐克和卢斯卡尽弃前嫌之后,两人坐在月色下有一段寓意深长的谈话。佐克:你们的城市也像蚁巢吗?卢斯卡:某种意义上,是的。佐克:住在里面的人都是兄弟吗?都在为了家园一起努力工作吗?卢斯卡:不完全是,人类为自己。佐克:那太原始了。卢斯卡:可能是因为差异吧。佐克:但是,差异只会让群落更强大,蚂蚁就是这样,不同的蚂蚁承担不同的工作。卢斯卡:我只看到了差异后,有人会欺负我,欺负别人。佐克:有些人愿意欺负他们不理解的人……

这话真是深刻。

许多时候,我们对和自己不一样的人,无论是肤色,或价值观,或其他某些方面不一样的人,会有歧视,觉得他们是另类,恨不能消灭他们。但是,人凭什么要把自己作为正确的标准呢?有什么权利认为和自己不一样的人就是错误的呢?真正的智者,是懂得包容异己的人。同学们想一想,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哪些人因为差异而被欺负、被歧视?【教学提示】

鼓励学生自由列举。组织者进行引导。

对差异的歧视与包容部分,可以有非常深入的引导。比如,对残疾人的歧视与包容,对同性恋者的歧视与包容,对不同宗教信仰的人的歧视与包容,等等。组织者可以在学生自由列举的阶段进行引导,然后视学情,自主地选择学生们可以理解的内容。笔者认为,像同性恋、宗教等议题,都是可以涉及的。

最后,组织者可以总结,包容是一种美德,也是最有力量的行为。如果你有一个反对者,最有力量的表现不是打败他或消灭他,而是通过包容,把他改造成你的朋友。蚂蚁们针对卢卡斯做的,就是这件最有力量的事。我们应该向它们学习。教学点三

公的?母的?【教学目的】知道男、女、跨性别的区分。【教学过程】

组织者:影片中,霍娃曾问卢斯卡:“你是公的还是母的?你们怎么区分?”然后看了看卢斯卡的下体说:“就是靠那个吗?”其实,我们说动物的性别时,才会用公母来区分,专业一些的说法是雌雄。而人类的性别有三种:男、女、跨性别。

同学们,你们知道人类的性别是如何区分的吗?【教学提示】

学生自由回答,组织者引导。

组织者先出示男女儿童正面全裸的图画,讲解男女身体差异,包括阴茎、睾丸、阴道、乳房。

组织者再分别出示男性和女性从婴儿到老年正面全裸的图画,讲解男女身体的演变,包括女性乳房在青春期丰满起来,中年之后逐渐干瘪的历程。

关于跨性别的相关知识,在本书电影《蓝精灵》中已经提到,教学时可以参考那部电影课程。讲性别分类的时候,即使是幼儿园,也要讲跨性别。可以不讲得太深,但一定要让学生知道人类不只是男人和女人,跨性别是和男、女平等的另一种性别。教学点四

保护我们的身体【教学目的】保护身体隐私,也尊重别人的身体隐私,同时保护身体的易伤部位不受伤害。【教学过程】

组织者:我们知道了不同性别身体的差异。有一些身体部位,是我们的隐私部位。影片中,卢卡斯在蚂蚁王国里也要找一片树叶,把自己的下身包裹起来。他包裹起来的部位,就是我们人类身体的隐私部位。这主要是:男女生的阴部、臀部,女生的胸部。在公共场所,隐私部位是要用衣服遮挡起来的,比如游泳的时候,我们穿的泳衣就要把这些部位遮挡起来。这是对自己隐私的保护,也是对别人的尊重。

我们小的时候,家长帮我们洗澡时,我们裸体,家长看到我们的隐私部位,是可以的。但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自己处理自己事情的能力越来越强,我们可能就会想自己洗澡了。当有一天,你或者家长,任何一方觉得再在一起洗澡不舒服的时候,就应该你独自洗澡了。

好,下面就请大家再复习一下,哪些部位属于隐私部位。【教学提示】

组织者出示男女少年正面裸体的画片,请学生上台,将一些彩纸粘在他们认为是隐私部位的身体器官上,并且说出这些器官的名称。

组织者进一步告诉学生,隐私部位不仅不应该让别人看到,当然也不应该让别人摸到。此外,感到明显是侵犯的、不舒服的触摸,无论是身体的哪个部位,都要及时躲开,明确地说“不”。【教学过程】

组织者:大家能不能说说,可能有哪些不怀好意的触摸?如果遇到,我们该怎么办?【教学提示】

让学生尽可能举例,组织者进行引导。最主要的,只要是那些让人觉得不舒服的触碰,就可以明确拒绝。这里要鼓励学生练习,并且学会明确地拒绝。

但即使被摸了,也不等于自己的价值就失去了,或者说,被“占便宜”了,而是要保持自信和勇敢。【教学参考】

不怀好意的触摸可能包括:来自陌生人的、没有经过你同意的触摸,让你感到不舒服的、不必要的触摸……都可能是不怀好意的。

比如,生病时,医生检查我们的身体本来属于必要的触摸,但如果摸那些和你的病没有关系的部位,就很可疑了;反复地摸,也很可疑。如果你无法判断一种触摸是否是不怀好意的,就要及时告诉家长。同时,在那样的场合,尽可能不要和自己的家长分开,单独和陌生人在一起。

即使被不怀好意地触摸了,你也没有因此变得不一样,你仍然是你。虽然你的身体隐私权被侵犯了,但你并没有丢掉什么。对于那些侵犯你的人,最好的“回报”,就是让他们受到应有的惩戒。

在这里,我们强调保护自己的身体隐私,同样,我们也要尊重和保护别人的身体隐私。比如,我们不能够窥视别人身体的隐私部位,不能够去随便摸别人身体的隐私部位,那是既不尊重别人,也不尊重我们自己的行为。【教学过程】

组织者:影片中还有一个细节,当昆虫们在与那个灭虫公司的男人搏斗的时候,有两只马蜂从他的裤腿钻了进去,一直飞到他的阴部,对他的阴部发起了攻击。这是击败这个男人的重要一击。我们的阴部是身体上最脆弱的部位之一,我们要学会保护它,不要让它受伤害。同学们在相互嬉闹的时候千万不要踢别人的阴部,那是非常危险的。

最后,组织者可以带领学生一起总结这部影片的观影收获。

恐龙

推荐教学对象:幼儿园、中低年级小学生影片介绍电影简介《恐龙》(Dinosaur),美国动画片,2000年出品,导演埃里克·莱顿、拉尔夫·宗达格。片长82分钟。剧情梗概

故事发生在6500万年前的白垩纪晚期。一群食肉恐龙来袭,一头母禽龙拼命保护自己的蛋,但还是有一些蛋被食肉龙踩碎了,一枚蛋被鹰叼走,落到一个小岛上。小禽龙出生了,一群狐猴见证了它的出生,一只母狐猴蓓莉欧将它收养,它还有一群狐猴亲戚。它被取名叫艾力达,和蓓莉欧的孩子们一起长大,管蓓莉欧叫“妈妈”。一场突至的流星雨毁灭了小岛,艾力达和几只狐猴亲戚侥幸逃脱了这场劫难并来到大陆。

它们加入了一群四处寻找有充分水源和食物的繁衍地的恐龙队伍。由于气候变得灼热难耐,水供给逐渐减少,恐龙发现它们陷入了一场与时间的争夺战中,它们必须赶在时间的前面到达目的地。首领寇伦不顾年老体弱的恐龙,只顾催大家向前赶路。艾力达不想抛下那些年老的恐龙,便一直陪伴它们,走在队伍的最后。

为了让大家更快地到达水源地,艾力达与寇伦再次爆发冲突。在寇伦的妹妹妮蕊的支持下,艾力达最终说服大家跟它走正确的路线,并带领大家战胜了嗜血的食肉恐龙,找到了水源充分的繁衍地。教学流程性教育关键点

孤儿或被收养的孩子也可以享受家人之爱;尊老;相信自己;节约用水。教学点一

孤儿的生活中也不缺少爱【教学目的】帮助孤儿、单亲家庭及收养家庭的孩子建立自尊自信,帮助其他同学懂得尊重而非歧视地对待这些同学。【教学过程】

组织者:艾力达从一出生,就被母狐猴收养了,成了她的“儿子”。当时,艾力达的狐猴“外祖父”还曾激烈反对,担心艾力达长大之后会加害猴族。但是,大家都不忍心伤害弱小可爱的艾力达。艾力达在狐猴家族的呵护下长大,与狐猴兄弟姐妹们一起在玩耍中长大,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虽然猴子们和艾力达的体型如此不对称,它仍然把自己视作猴族中的一员。正如它加入到恐龙大队之后,向别人介绍猴子们的时候会说:“这是我的家人。”

艾力达是一个被收养的孩子,但是,收养家庭中并不缺少爱。某种意义上,艾力达又是一个孤儿。我们看到,孤儿艾力达在爱他的人们的呵护中,同样健康快乐地成长着,它从来不缺少爱,它的内心也就充满了爱,懂得关爱别人,懂得团队的力量。

请同学们想一想,影片中哪些地方描述了艾力达在狐猴家庭中得到的快乐和爱?【教学提示】

尽量让学生通过对影片的情节举例,分析出爱是不分血缘的。非血亲关系的家庭同样很有爱,彼此相爱。

考虑到涉及学生的感受,关于现实中的非血亲家庭的情况,不建议让学生们进行讨论,而只采取组织者讲授的形式。“收养家庭”的相关情节,在《

冰河世纪2:消融

》中也有表现,看过那部影片的班级,组织者可以引用过来一起进行教学。【教学参考】

生长在单亲家庭中的孩子,或者生长在收养家庭中的孩子,自己都没有错。没有办法和自己的血亲家长一起生活,这确实有些遗憾,但人没办法决定自己过去的命运,却可以主宰自己以后的命运,同样可以成为一个像艾力达那样善良、勇敢、对他人有爱的人。

而那些和血亲家长一起长大的孩子,大家也不要歧视单亲家庭、收养家庭,甚至孤儿院中长大的孩子。我们可以一起来营造一个有爱的世界。教学点二

爱幼,也要尊老【教学目的】培养学生对家长的爱心,尊重老人。【教学过程】

组织者:影片中,在寻找水源充分的繁衍地时,艾力达不愿意丢下走在后面的老恐龙,希望寇伦能够走慢一些。寇伦讥讽地反问:“按弱者的速度?”还有人不解地问:“为什么要帮助它们?”更有人希望食肉恐龙吃掉老恐龙,从而可以让食肉恐龙多花时间,使其他恐龙更好地逃掉。

一方主张要关爱每一个同伴,要带上老年人和弱者一起走;另一方则强调的是大自然中的生存法则,弱肉强食,强者生存,适者生存。你支持哪一方观点,为什么?

下面,我们就玩一个站队游戏,你支持恐龙们按哪一种速度进行呢?【教学提示】

组织者准备两张纸,上面分别写着“按弱者的速度”、“按强者的速度”,将这两张纸放到教室的两端,请学生们支持哪种观点,就站到哪张纸的旁边。中间地带,则留给观点介于两者之间的同学,支持“按弱者的速度”多一些的,就离这张纸近一些;支持“按强者的速度”多一些的,便离这张纸近一些。组织者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支持程度,选择不同位置的“靠边站队”。

站好队后,组织者请站在不同位置的同学各一二人发表他们“靠边站队”的理由,同时要努力促成站在不同位置的同学之间观点相互交流。在观点呈现得比较充分,交流比较顺畅之后,组织者再请学生们重新选择站队,即,如果哪些同学观点改变了,可以选择不同的位置去站队。

然后,组织者再请那些调换了所站位置的同学发表观点,让他们说一说,自己为什么会转变观点。

在“靠边站队”过程中呈现出来的观点可能包括:(1)应该“按强者的速度”,因为这样食草的恐龙才能够顺利地逃脱食肉恐龙的追捕,才能及时赶到繁衍地,才会有恐龙家族的延续。(2)应该“按弱者的速度”,因为不能遗弃老年人,他们曾经辛苦地照顾孩子们长大,现在的壮年未来也会成为老年人,也会成为弱者,所以大家应该互相帮助,互相支撑,否则即使种族延续了,尊老爱幼的美德也没有了。【教学提示】

组织者引导学生认识到,没有任何一种观点是错误的,站在不同的角度看问题就会有不同的观点。“按弱者的速度”、“按强者的速度”,都有各自的合理性。人类尊老爱幼的品德是人类种族得以繁衍的重要财富,启发学生们的思考如何尊老爱幼。【教学参考】

在环境险恶、生存竞争激烈的动物界,正如《恐龙》这部影片中表现的,家长总是拼死保护自己的孩子,这是为了繁衍后代;年轻的人、强者,在躲避追捕的时候自然会跑在前面,从而使落在后面的老者、弱者命丧天敌之口,这同样是为了种族的繁衍,为了不使种族灭绝。动物世界也不是仅仅只有“丛林法则”、仅仅只有战争,而有更多的互助和爱。

如果说,这曾经是生物生存与进化所必需的,那么在今天的人类社会中,这种情况已经改变了。我们不会面临那样严峻的“非此即彼”的生存竞争了,我们不仅要爱护弱小的孩子,孩子们长大之后,也要爱护年老的家长。

有的同学心中一定想:将来我长大了,也一定会像我的家长对我那样,对我的家长好。但是,其实又何必等到以后呢,我们每个人都可以从今天做起,比如,帮家长做家务,不惹家长生气,努力学习……所有这些,都是你们在孝敬家长,都是在对家长好了。教学点三

相信自己【教学目的】鼓励学生在任何困难面前都要坚持努力。【教学过程】

组织者:影片中许多地方告诉我们,相信自己,坚持努力,你就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收获。哪位同学告诉大家,有哪些这样的情节?【教学提示】

学生自由发言。这样的情节包括:(1)那些年老的恐龙,走不动了,许多次要放弃,但是在艾力达的鼓励下,它们竟然都历经重重险阻,到达了水源丰富的繁衍地。(2)面对凶猛的食肉恐龙,食草的恐龙们无不恐惧万分。但是,艾力达组织大家一起怒吼着,迎向那食肉恐龙,而食肉恐龙在集体的力量面前,也感到了恐惧,退缩了。

…………

组织者引导学生认识到,许多时候我们面临挫折时会抱怨命运,但影片告诉我们,那其实是你自己选择了放弃努力,选择了听天由命。面对要放弃努力的恐龙,艾力达说过这样一句话:“这是你的选择,不是命运。”对于同学们来说,无论目前的处境如何,相信并且坚持努力,坚持追求心目中的理想,都是到达心中那芳草遍地、水源丰富的理想国的最佳途径。教学点四

水资源非常珍贵【教学目的】培养学生的节水意识,从身边小事做起。【教学提示】

影片中对缺水的描述令每位同学都印象深刻,所以可以借此片进行节水的教育。相关内容在电影《兰戈》中有很多涉及,没有讲过那部影片的,可以将其中节水的内容移到这里讲述。

最后,组织者留下当天的作业:每位同学回家想一想,写一篇关于“感恩家长,我现在可以做什么”的文章。

里约大冒险

推荐教学对象:幼儿园、小学生影片介绍电影简介《里约大冒险》(Rio),美国动画片,2011年出品。片长96分钟。剧情梗概

布鲁是被美国明尼苏达州小镇上一位叫琳达的女孩子收养的公蓝色金刚鹦鹉。一天,鸟类学家图里奥来到了这里,告诉琳达要是再不给它们进行人工繁殖,那么蓝色金刚鹦鹉可能就会灭绝,而他们研究所就有一只母蓝色金刚鹦鹉。于是,为了蓝色金刚鹦鹉,他们从美国出发飞往巴西里约热内卢。

那位母蓝色金刚鹦鹉叫珠儿,布鲁和珠儿被关在一个笼子里,但珠儿一心想逃出去,恢复自由。珠儿和布鲁落入走私者手中,它们的脚被脚链拴在了一起,只好一起逃亡。逃亡过程中,珠儿才知道布鲁竟不会飞!艰难的逃亡生活开始了,这中间有其他鸟类的帮助,有走私者的追逐,险象环生。最终,在一头斗牛犬的帮助下,脚链被解开。

在走私者的飞机上,布鲁机智成功地打开舱门,鸟们都飞了出去。但珠儿受伤了,无法飞翔,向海面掉去。为了救珠儿,布鲁闭眼跳了下去,成功飞了起来……

珠儿翅膀治好后,布鲁离开了主人,与珠儿去野外过幸福生活。而布鲁的主人琳达也与鸟类学家图里奥坠入爱河中。教学流程性教育关键点

鸟类和人类是如何繁衍后代的;多一些技能,就更多自由;女生也可以很勇敢,男生也不必逞强;改正错误就是好孩子;不要用爱束缚对方;面对伤害,不要选择报复。教学点一

鸟儿和人类分别是如何繁衍后代的?【教学目的】让学生了解鸟类繁衍后代的方式,人类生育、养育的方式,教育孩子尊重家长。【教学过程】

组织者:影片中,蓝色金刚鹦鹉面临绝迹,动物学家把最后一对公母放到一起,希望它们能够相爱,繁衍后代。同学们知道鸟类是如何繁衍后代的吗?【教学提示】

这部分主要是让学生了解鸟类繁衍的方式。让学生们自由回答,组织者通过引导、提问、回答等方式带入相关知识。【教学参考】

鸟类的生殖一般都具有明显的季节性,生活在我国的鸟类一般春季或夏季生殖。鸟类一般要经过求偶、筑巢、交配、产卵、孵卵、育雏这样几个阶段,才完成生殖繁衍的过程。但并非所有鸟都要经过这个过程,像杜鹃,就属于一种不筑巢,产卵后不孵卵,更不育雏的鸟。然而,求偶、交配、产卵,是所有鸟繁衍后代都必不可少的。

鸟类的求偶形式多样,如通过展示羽毛、鸣叫、舞蹈动作等方式来求偶。在这部影片中,这些都有所展示。当鸟儿找到自己的伴侣后,它们就要为自己建造一个“家”,就是鸟巢。鸟巢的作用非常大:可以将鸟卵聚集在一起,同时被孵化;可以遮风挡雨,降温,减少热量散失;位置隐蔽,且有伪装,有助于安全;可以刺激雌鸟排卵。此外,有一些鸟是认巢不认卵的。

有了“家”之后,发育成熟的雌、雄鸟就要进行交配。鸟类的交配好似耍杂技。为了达到交配目的,雄鸟一边保持平衡一边爬上雌鸟背,它们一起拍打双翅,使身体在几秒钟之内保持稳定的姿势,雌鸟尾巴翘起,雄鸟尾巴向下。通过双方生殖开口(学名叫泄殖腔)的对接,使雄性的精子与雌性的卵子在雌鸟的体内结合,形成受精卵。受精卵在输卵管内下行时,会被输卵管壁分泌的卵白、壳膜和卵壳所包围,最后由泄殖腔排出体外。

当鸟卵被产出后,因为外界温度低,胚胎暂停发育。这之后,雌鸟会俯在鸟卵上,以体温帮助卵完成发育,直到雏鸟最终破壳而出。这个过程就叫孵卵。

孵出的雏鸟,有一些一出生就能站立,全身布满绒羽(细小柔软,用于保温),一出生就能跟随亲鸟自行觅食,这些叫早成鸟,如鸡、鸭、鹅、大雁等;还有一些鸟刚孵化出来时腿、足无法站立,眼睛没有睁开,身上绒羽非常少,全身几乎裸露,这些鸟叫晚成鸟,如家鸽、燕子、麻雀等。对于晚成鸟来说,其亲鸟就要负担起为幼鸟喂食(半个月到8个月)的重任。亲鸟常常不辞辛劳一趟一趟地为小鸟喂食,只要小鸟张开口,即亲鸟一定为其送上食物。而很多鸟也有“反哺”的现象,即亲鸟老了之后,小鸟为它们捕食。鹦鹉显然也属于晚成鸟,影片一开始便显示弱小的布鲁在巢里看外面的世界,还不会飞翔,等着亲鸟带食物回来的情景。【教学过程】

组织者:我们讲了很多鸟类的繁衍,那么人类的繁衍是什么样的呢?有什么不同呢?【教学提示】

这里由学生回答,组织者引导。关于人类生育繁衍的相关教学,在本书电影《冰河世纪2:消融》中已经有提及,需要者可以参考。

另外,此课也适合作为生物课的性教育渗透课程进行教学。

可以通过讲解人类生养孩子的过程,让学生理解家长的辛苦,并以此引导学生要懂得感恩。【教学参考】

人类要养育一个孩子更为艰难。我们人类,就相当于那些晚成鸟,但需要家长为我们付出更多的辛苦。像亲鸟为晚成鸟喂食,最多8个月就可以。但我们人类,通常要靠父亲、母亲们一直抚养到成年,甚至大学毕业后找到工作。所以,我们现在要懂得感恩;将来,当父亲和母亲老了,我们也要做“反哺”的鸟,照顾他们。

什么是“反哺”呢?反哺是动物长大后反过来“赡养”父亲和母亲的行为。后用此词比喻报答家长。比如,有雏鸟长大后,会衔食哺其母。最著名的是乌鸦反哺的故事。《本草纲目·禽部》载:“慈乌:此鸟初生,母哺六十日,长则反哺六十日。”据说乌鸦长大后,当老鸟年老体衰,不能觅食或者双目失明飞不动的时候,它的子女就四处去寻找可口的食物,衔回来嘴对嘴地喂到老鸟的口中,回报养育之恩,一直到老乌鸦临终,再也吃不下东西为止。这就是人们常说的“乌鸦反哺”。教学点二

多一门技能,你就能飞得更远【教学目的】鼓励学生不断学习知识与技能。【教学过程】

组织者:影片中,布鲁因为从小便被豢养在琳达家里,所以没有学会飞翔,这使它在逃离鸟贩的追捕中,非常不利。但它有其他的技能,帮助了它。同学们回忆一下,布鲁有哪些其他鸟不具备的技能?【教学提示】

学生们自由回答,组织者引导。

这些技能包括:学狗叫(珠儿称之为“外语”),开笼子门,走路和爬杆都非常快……

启发学生理解,每多一种技能,布鲁在生存中就多了一分优势,而少一种技能,便多了一分风险。人类也是一样。没有翅膀,我们不可能飞翔,但我们可以增加其他方面的技能。比如,我们学会了游泳,不仅多了一种锻炼和休闲的方式,而且遇到落水等危险情况时还有希望化险为夷;我们学好了英语,就可以自由地和外国人沟通,将来可以到世界上不同的国家去自由旅行,不会受语言的限制……【教学过程】

组织者:同学们想一想,我们可以学习哪些知识,哪些技能?对我们未来的生活会有什么帮助?【教学提示】

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尽可能举出更多的例子。

组织者通过引导鼓励学生要努力学习,使自己具备更多的技能,使得自己未来的生活更加开阔。教学点三

女生也可以很勇敢,男生不必都逞强【教学目的】去除男女的性别刻板印象。【教学过程】

组织者:珠儿有很多地方表现得非常勇敢,比布鲁还勇敢;同时,女生琳达也有很多地方比博士图里奥更勇敢强大。大家说说影片中哪些地方有表现?【教学提示】

学生们自由发言,组织者引导。影片中珠儿勇敢的地方可能有:(1)第一次被小男孩抓到笼子里后,努力逃生,并说只有靠自己才能逃出去。(2)主动和布鲁跳舞。(3)面对猴群,勇敢抵抗。(4)主动亲吻布鲁。

…………

琳达勇敢强大的地方比如有:(1)相信小男孩的话去寻找布鲁。(2)骑摩托车载着博士飞奔。(3)急中生智开游行车去追飞机。(4)把游行车撞向飞机。

…………

组织者通过引导学生举例,启发他们认识到,女孩子并不像许多人认为的那样,不如男孩子勇敢,胆小怕事。她们也不应该仅仅是温柔的、矜持的、胆小的、需要保护的。女孩子同样可以勇敢坚强,不需要当男孩子作为英雄的被保护对象,女孩自己也可以是英雄。【教学过程】

组织者:大家再想想,大嘴鸟拉斐尔在帮助布鲁学习飞翔时,怎样让退缩的布鲁勉强改变了主意?【教学提示】

学生自由发言,如果想不起来,组织者可以重新放映相关段落。

拉斐尔说不要在女士面前丢脸,布鲁因此勉强地去飞。但是,这是他当时不能胜任的工作,不仅没有飞起来,还害得珠儿和他一起摔了下去,侥幸没有受伤。所以逞强是不对的,男孩子不一定要很强,更不应该逞强,否则可能会伤害到我们自己,也伤害到别人。

而拉斐尔说的“不要在女士面前丢脸”实际上是一种大男子主义的暗示,他暗示着:如果你不能成功,你就不是个男人,实际上这是对男生的男性气质的侮辱。我们平时鼓励别人的时候,不能用这样的类似侮辱性的口气,那对别人是一种伤害。教学点四

改正错误仍是好孩子【教学目的】做了错事没关系,及时补救也来得及。【教学过程】

组织者:大家说说,片中那个小男孩是好人还是坏人?为什么?【教学提示】

学生们自由发言。尽量让更多的观点呈现出来。

认为男孩子是好人的学生,可能说他帮图里奥和琳达寻找布鲁和珠儿;认为男孩子是坏人的学生,可能因为是他一开始抓布鲁和琳达的。

组织者进一步启发学生去思考,小男孩为什么一开始要帮助走私贩去抓布鲁和珠儿?——因为他没有家,没有家人,没有钱,是被逼无奈的。但当他看到鸟儿都被关在笼子里失去了自由,他也很难过,可是他没有办法。后来他看到琳达发布的寻找布鲁的告示,终于主动去帮助他们找回布鲁和珠儿。所以,小男孩及时改正了错误,仍然是个好孩子。

我们一生中都有可能犯下各种各样的错误,不能因为谁犯错误了就说谁是坏人,只要知道错了并且去改正、去弥补,就依旧是好孩子。教学点五

爱他,给他自由【教学目的】认识到爱,要为对方着想,而不是束缚对方。【教学过程】

组织者:同学们说说,琳达为什么最后放布鲁自由飞走了呢?她不喜欢布鲁了吗?还是布鲁不喜欢琳达了?【教学提示】

鼓励学生们发表看法。

琳达很爱布鲁,布鲁也很爱琳达。但是爱不是要把他们两个捆在一起。布鲁学会了飞翔,找到了本应属于自己的幸福。琳达正因为爱布鲁才要放他走,给他自由,让他去追求自己的生活。

当喜欢一个人的时候,不一定要把他留在你身边。反过来,要为他考虑,为他的快乐和幸福着想,把决定权给他,给他自由。我们要看到,这是一种非常好的爱的方式。教学点六

即使别人伤害了你,也不应报复社会【教学目的】学习如何面对挫折。【教学过程】

组织者:走私者所养的葵花凤头鹦鹉奈杰也是鸟类,为什么要帮助走私者做坏事呢?【教学提示】

让学生们自由发言。组织者通过启发、提问、追问以及引导形成学生不同观点之间的讨论,启发学生认识到,奈杰曾经也是温柔可人的漂亮的鸟儿巨星,因为一只长尾鹦鹉取代了他的位置,剥夺了他的生活,他便不能继续做一名鸟儿明星了。奈杰不再光鲜照人了,他的内心充满仇恨。他想报复别人,报复社会,想让所有的鸟儿都变丑。因此他变得卑鄙、邪恶、做坏事。奈杰最后自食其果,并没有得到好下场。

人生道路上会不断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困难或者挫折,任何时候都不要失去对生活的信心,要勇敢面对。要学会想办法处理自己的问题,或者寻求亲人、朋友的帮助,克服困难,摆脱心理伤害,乐观地面对生活。要看到他人身上的优点,以及这个社会好的一面,才能有希望。如果看到的都是不幸,眼里都是自己吃的亏,那就会失去希望和努力的目标,最后害人害己,得不偿失。

最后,组织者请学生们一起总结:我们从这部影片中学习到了什么?(董晓莹参与此文写作。)

勇敢传说

推荐教学对象:幼儿园、小学生影片介绍电影简介《勇敢传说》(Brave),美国动画片,2012年出品。片长90分钟。剧情梗概

影片以公元10世纪神秘的苏格兰高地为背景。女主角梅丽达,是国王弗格斯与王后埃莉诺的女儿,梅丽达从小喜欢学习射箭,成年后有着娴熟的弓箭技能。母后埃莉诺则希望女儿像一个真正的淑女,对她的生活有许多规定和限制。按照习俗,母后召集三个部落首领(丁瓦、麦金、麦葛)的长子来比武招亲。

但梅丽达不愿意这样结婚,她公然挑战了这古老而神圣的习俗,不曾想这一举动竟险些让国家陷入混乱与动荡之中。

梅丽达求助于女巫,希望施魔法让母亲改变。没想到,魔法让母亲变成了熊。而如果在第二个日出之后仍然不能改善母女关系,魔法将永远生效,母亲将永远为熊。

接踵而来的灾难逼迫梅丽达使出浑身解数——包括联合自己的三胞胎弟弟们——来帮助她解除咒语。母女关系得到了改善,彼此理解和深爱。母女共同努力战胜了最凶恶的熊——魔度,魔法解除,母亲变回人。包括三部落首领在内的所有人,也都认可了年轻人自己去寻找爱情和幸福,古老的比武招亲习俗就此终结。教学流程性教育关键点

女孩子也可以很勇敢;孩子的事,家长只作建议,孩子自己做决定;家长和孩子互爱,有矛盾要以积极的态度处理。教学点一

女孩子也可以很勇敢【教学目的】引导学生反思对性别刻板模式的塑造,认识到每个人都是不一样的,快乐地做自己最好。【教学过程】

组织者:影片开始的时候,幼年的梅丽达要过生日。父亲送给她什么礼物?母亲的态度是什么?梅丽达自己的态度呢?从这件事,能够看出来父亲和母亲有什么不同?【教学提示】

学生们自由发言。可以让孩子们复述电影情节,也可以边重播,边让孩子们讲述。这也是引导他们思考和判断的过程。【教学参考】

父亲和母亲的态度存在差别,父亲鼓励、支持女儿学习武艺,而母亲则反对,认为女儿应该做“淑女”。但幼年爱动爱跳的梅丽达,已经显示出并非“淑女”的特点了。

梅丽达生日那天,她看到父亲的箭就要拿来试,母亲不让她拿,但父亲却给她准备了自己的弓。

母亲责怪父亲:“你居然送她一把弓,她是淑女呀。”

梅丽达练习射箭,箭射歪了,父亲让她一个人去森林里找箭。这也是她第一次看到呢喃精灵。梅丽达在森林里毫无惧色,显示了她的勇敢精神。这些都显示了她幼年的勇敢,以及喜欢射箭、剑法。【教学过程】

组织者:梅丽达逐渐长大,母亲是如何要求她的?梅丽达符合这一要求吗?【教学提示】

学生们自由发言。组织者启发学生用影片中的情节来描述母亲的要求并不合适梅丽达,梅丽达也不喜欢。【教学参考】

母亲训练梅丽达,不可以放声大笑,不可以狼吞虎咽,不可以大声嚷嚷,要求整洁,力求完美,等等。梅丽达不符合这样的要求,她有非常好的骑术,非常好的箭法以及剑法。但是,母亲说:公主根本不应该有武器。母女之间还是有矛盾的。【教学过程】

组织者:为什么王后认为公主不应该有武器,不可以放声大笑,不可以狼吞虎咽,不可以大声嚷嚷,而应该追求整洁,力求完美?【教学提示】

学生们自由回答。

可能有的学生会说:因为公主要给别人做榜样,公主应该像淑女。这时,组织者可以进一步启发提问:如果不是公主,只是普通的女孩子呢?在你们身边,你们的家长是否对你们有过类似的要求?如果是王子,王后是否也会做同样的要求呢?

学生们会认识到,这些要求并不是针对“公主”这一身份的,而是针对“女孩子”这一性别的。对于男孩子,会有不一样的要求。【教学过程】

组织者:为什么对女孩子和男孩子会有不一样的要求?这样的要求合理吗?公主如果有武器,还放声大笑,说话声音大,有什么不好吗?【教学提示】

学生们自由发言。

学生可能会有不同的发言。有的学生会说,女孩子就应该是“淑女”;有的学生则可能认为,完全不需要这样,“男孩子气”的女孩子也非常可爱。组织者可以进一步启发学生思考:如果女孩子不像“淑女”,或男生像“淑女”,又会怎样?

引导学生认识到:每个人都不一样,个体的差异很大,只要他自己快乐,就是好的。不应该用一个统一的模式要求女孩子或男孩子。快乐,做自己,这是最重要的。教学点二

自己的事,自己做主【教学目的】让孩子懂得应该自己的事自己决定,要对自己负责,要有决定事情的能力。【教学过程】

组织者:影片围绕比武招亲,展现了王后与公主的矛盾。谁能把这段情节复述一遍?【教学提示】

一位学生发言,其他学生补充。【教学参考】

影片中,王后要为公主比武招亲,公主非常生气,不愿意。王后说:“你的一生都等着这一天。”公主却反问:“我的一切都要你决定?”王后对公主说:“我做的这一切都是因为爱你。”而公主却想要自由,她说:“但这是我的人生。我还没准备好。”

比武当天,王后给公主穿上紧身衣,让她显得端庄漂亮,像“淑女”。王后说:“你美极了。”公主却说:“我喘不过气来。”

比武场上,公主不顾母亲的禁止,展示箭术,将三位来比武征亲的王子全部击败,标志着与母亲的冲突发展到了顶点。她当时对自己说:“我是梅丽达,我要为我的终身大事射出一箭!”【教学过程】

组织者:在我们的生活中,有时家长也会要求我们做这做那,但我们不喜欢。我们该怎么办呢?是听家长的,还是听我们自己的?【教学提示】

学生自由讨论,组织者引导。

组织者引导学生了解:家长基于爱孩子,而替孩子决定这、决定那。但是,这种教育方式,可能使孩子永远没有办法自己决定自己的事,成为一个没有能力的人,一个无法对自己负责任的人。我们鼓励自己的事,自己做主,但是,首先,我们要成为一个确实有能力做出选择,而且能够对自己的选择负责任的人。

所以,组织者要引导学生认识到,面对家长和老师希望我们做,而我们不太情愿做的事情,最好的办法是,和他们讨论:为什么我们一定要这样做?如果不这样做,是否有其他的好办法?同时,我们自己也努力去想有没有别的好办法。

这里也可以让学生自己举例说说,应该如何对待家长对自己提出的那些自己不喜欢的要求。

这样的教学的目的,在于从小鼓励学生进行思考、交流,在这个思考和交流的过程中,慢慢学会自己做选择,对自己负责,承担责任。【教学参考】

要成为有主见的人,首先要听取家长、老师的建议,了解他们的建议有哪些合理性。如果你认为有一些不合理,为什么?同家长和老师讨论你认为不合理、不赞同的地方。但是,不应该以哭闹的方式简单拒绝,而要在讨论和倾听的过程中进行思考:如果我不这样做,我可能受到哪些伤害?如果我这样做,对我有什么好处?我将损失什么?损失与得到的相比,哪个更重要?

成人习惯于将自己想要孩子承担的角色强加给他们,这是不对的。要充分尊重孩子的自主性,帮助孩子逐步具备做出对自己负责任的行为所需要的技能。而这些,应该从孩子一出生就培养起了。

组织者可以用影片中梅丽达的话鼓励学生:我们要自由地书写我们自己的故事,跟随着我们的内心前进,找到我们自己的真爱!有人说命运是上天注定的,我们不可能改变它,但我知道不是这样的,命运就掌握在我们手里,只有勇敢的人才能领会。教学点三

家长和孩子相互理解,相互爱【教学目的】鼓励学生积极处理与家长、老师的矛盾。【教学过程】

组织者:梅丽达和母亲有很大的矛盾,但是,她们确实是彼此深爱的。电影情节是如何表现她们深爱彼此的?【教学提示】

学生自由发言。

学生能说出的情节应该有很多,例如:(1)母亲无微不至地关心梅丽达。(2)母亲变成熊后,梅丽达冒死保护母亲。(3)梅丽达受到恶熊魔度攻击时,母亲拼死救护梅丽达。

…………【教学过程】

组织者:有谁记得女巫提示给梅丽达的那句话?它对我们理解梅丽达与母亲修复关系,有什么帮助?影片中又是如何表现她们修复关系的过程的?【教学提示】

学生发言。组织者帮助学生去回忆、理解那句话的意思,并且可以让学生结合现实生活,体悟到自己和父亲或母亲之间的亲情关系需要彼此的理解,也需要爱的经营。【教学参考】

那句话是:“命运改变,看清事实,修补关系,摒弃傲慢。”它的含义是:要想改变命运,首先要面对自己的内心,也了解彼此的情感,了解事实真相,才有可能去修补关系;在这个过程中,要抛弃自以为是的想法,认真了解对方的想法,体谅对方的心情。

梅丽达和王后都做到了这一点,她们都有非常大的改变。

刚变成熊的王后还端着架子,但为了生存,她学会在河中捕鱼,也像熊一样爬着走,彻底放弃了她的矜持。直到变成熊后,王后才有机会走近女儿的内心。王后和梅丽达重返城堡,梅丽达面对摩拳擦掌即将开始一场大战的各个首领的一席演讲,不仅体现出对母亲以往扮演的角色的理解,也很好地向母亲宣扬了她自己的内心世界。而母亲在这个过程中,也充分地理解了女儿,并且支持女儿决定自己的婚姻。

最为感人的,是面对魔度的攻击,王后勇敢地冲了上去,挑战魔度,保护自己的家人。她这时是何等勇敢,又何等智慧,最终杀死了魔度。

梅丽达对母亲说:“你一直都为我着想,从没放弃过我。”“我爱你。”

王后则说:“我们都变了。”

影片最后,王后也像梅丽达一样,骑在马上,在森林中奔驰。这一情景不仅告诉我们这位王后的改变,也告诉我们母女紧紧相依的心,还告诉我们:女孩子也可以习武,也可能很刚强,也可以做传统上男孩子做的事!【教学过程】

组织者:同学们,如果我们和家长、老师有了矛盾和冲突,我们也应该抱持这样的态度去处理,这就是:命运改变,看清事实,修补关系,摒弃傲慢。

千与千寻

推荐教学对象:幼儿园、小学生影片介绍电影简介《千与千寻》(千と千寻の神隠し,Spirited Away,A Voyage of C),日本动画片,2001年出品。片长124分钟。剧情梗概

千寻是一个瘦小的十岁小女孩,跟着父母从这个城市搬迁到另一个城市,途中由于走岔路而来到一条空无一人的小镇街道上。一家店门口是香喷喷的食物,千寻的双亲按捺不住食物的诱惑,不顾店主不在,拿着食物就吃,结果变成了两头猪。

千寻遇到一个自称白龙的男孩子,白龙告诉她在这个小镇如何才能不变成动物:去找锅炉爷爷,让他在汤屋给你一份工作,没有工作的人将会被这里的统治者汤婆婆变成动物。

在锅炉爷爷、小玲等人的帮助下,千寻最终与汤婆婆签了合约。汤婆婆给她改名叫小千。汤婆婆是一个爱发脾气又贪钱的物质女人,对自己的孩子——巨大的宝宝纵容娇惯。

白龙告诉千寻,名字一旦被夺走,就再也无法找到回家的路了,他就是忘记了自己的名字。白龙告诉千寻,一定要记住自己的名字。

汤屋来了一个特别的客人——腐烂神,恶臭熏天。当他进入汤屋里最大的浴池时,清澈的水顿时变成了浑浊的泥浆。千寻却忽然在他浑浊的身体里摸到了一根铁般硬的东西。用绳子绑住那块铁,大家齐心协力拉。只是没想到拉出来的居然是人类废弃的垃圾:脚踏车、鱼线,甚至连肮脏的抹布都有。原来这不是腐烂神,而是被污染的河神。河神为了感谢千寻,给了她一个重生药丸。

下雨之日,千寻看着无脸男在外淋雨,她为他开了一扇门好让他进来避雨。无脸男居然开始疯狂地吃东西,还吞掉了汤屋的三个服务人员。无脸男有很多金子,众人趋之若鹜,但无脸男说自己的金子只给小千。千寻却拒绝了无脸男的金子。无脸男吃得太多,已经变成庞大的怪物。千寻给了他一小块重生药丸,无脸男吐出了吃掉的东西,又恢复成原来的样子。

一群会飞的纸人在追白龙,白龙受了重伤。千寻将他安置好,想要救他的生命。原来,他被汤婆婆控制,去偷了汤婆婆双胞胎姐姐钱婆婆的一枚魔女合约印章,所以才被钱婆婆追打。千寻把河神给她的丸子,喂了一半给白龙吃,顿时,印章被吐了出来,连带着还有一只小黑虫——原来那是汤婆婆为了控制白龙而放进他肚子里的,千寻把它踩死了。

千寻带着印章去找钱婆婆,请求她原谅白龙,让奄奄一息的白龙恢复健康。钱婆婆告诉千寻,无论是什么事情,包括与父母回到原来的世界、救白龙等,都要靠自己。

在千寻与白龙返回的途中,千寻突然记起了听父母说过自己几年前为了捡一只落在河里的鞋子而落水,被一个男孩救起的经历,鞋子落水、男孩变成白龙救起自己的景象历历在目。而那条河的名字,就叫琥珀川。终于,千寻帮白龙找回了名字:琥珀川。快乐的他们在蔚蓝的那片天空中翱翔,心情畅然,了无牵挂。

最后,汤婆婆还给千寻出了一道难题——一群贪食的猪中谁是她的父母。千寻顺利通过考验,与父母三人回到了原来的世界。千寻的父母不记得到底发生了些什么事情,只有钱婆婆送给千寻的护身发线保留了千寻对这段经历的一丝记忆……教学流程性教育关键点

自立自强;不要贪婪;坚守你的人生理想;工作是美的;助人自助;爱护环境;“爱”的力量;不做温室花朵,在磨难中成长;女性也很强。【教学提示】

此片比较适合一边放映,一边停下来讲解和分析。有许多地方方便停下来进行教学。这样便使得教学点比较多,但是,组织者可以根据自己教学对象的班情、学情,选择侧重点。教学点一

不当被捧在手里的宝宝【教学目的】让孩子们懂得自强自立、自我依靠的重要。【教学过程】

组织者:影片开始,当爸爸和妈妈走进那个不知通往何处的漆黑的洞口时,千寻不断地表现出害怕、无助,希望用这些来博得他们的同情和怜爱。而她的父母仍旧义无反顾地朝洞里走去,甚至连头都没有回。眼看自己的要求没有得到父母的认同,眼看着父母越走越远的身影,千寻必须作出艰难的抉择,她选择了跟随父母。想一想,如果同样的情况发生在我们身上,我们喊父母不要进那个洞口,他们会怎么样?这个情节给了我们什么启示?【教学提示】

孩子们讨论,组织者可以适当进行启发,主要让孩子们意识到贯穿整个剧情的中心思想:要独立!要自强!【教学参考】

如果是中国家庭,家长通常可能会拉住千寻的手,把她紧紧搂在怀里……但是,影片却不是这样。

要勇敢!要有自己的思想!要相信自己!——这是全片的主要思想。这对家长选择了对小孩的“残酷”,而这样的残酷,恰恰造就了千寻富有自强、自立精神,具有很强的生存与竞争能力的特性。总有一天要长大的我们,从千寻身上最能学到的就是不要做被捧在手里的宝宝,从小要学会自立自强。教学点二

不要太贪吃【教学目的】让孩子们懂得贪婪有害。【教学过程】

组织者:影片中,千寻的父母受美味食物的诱惑,未经主人同意,坐下来便吃,结果变成了猪。这情节给我们什么启发?【教学提示】

孩子们自由发言,组织者进行启发。这个点要引出来不难,但重点在于让学生意识到,馋是贪婪的象征,是难以自控的象征,这才是最糟糕的。【教学参考】

食物是象征,象征着物质的诱惑、享乐的诱惑。作者将千寻的父母变成猪,原因是贪婪,这何尝不是对世人的一种警示!人一旦为欲望所左右,一旦失去了勤奋、只知道享受,也许就是思想开始沉沦、开始堕落的时候。如果不加以自省和控制,一旦变成“猪”,后悔就来不及了!教学点三

记住你的名字【教学目的】让孩子们懂得心中要一直存有理想。【教学过程】

组织者:白龙告诉千寻,一定要记住自己的名字,否则就无法找到回家的路。这情节给我们什么启示?【教学提示】

孩子们自由发言,组织者进行启发。在这里孩子们肯定有很多发散性思维,组织者要鼓励他们进行发散性思维,而不要进行限制。

组织者可以在孩子们自由发言的时候,引导孩子们认识这里与理想、最初的梦想有关系,进而可以让孩子们进一步来贴“梦想树”。

组织者画一棵大树,上面只有枝丫。给每个孩子发几枚“纸果子”,让孩子们在“纸果子”上写下自己的梦想,把它贴到树上去。然后每个孩子描述一下,“我的梦想果是什么”。【教学参考】

剧中不断地强调“名字”的重要性,其实是告诫人们不要迷失自我。名字在这里其实指的是人最初的价值观。“回不去”指失去了自我,找不到最初的理想,偏离了航线。不要忘记自己的名字。记得自己是谁,便知道自己要做什么,要走什么样的路。

初到汤屋,“千寻”被改成了“小千”,象征了初入职场时人原有的价值、底线会受环境影响改变。记住名字就是把握住自己最初的原则,忘了名字就是忘了自己的原则,被环境改变着。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梦想与追求,但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我们身处不同的环境,便受不同的人和事影响。许多时候我们会因为外界的影响放弃了我们原本想走的路。这是我们要警惕的。教学点四

工作,才不会变成猪【教学目的】让孩子们懂得劳动的重要。【教学过程】

组织者:千寻一定要在汤屋里找到一份工作,否则,她便会被汤婆婆变成动物,最后被杀了吃掉。这给我们什么启示?【教学提示】

孩子们自由发言,组织者进行启发。这里重点让孩子们意识到劳动的可贵。【教学参考】

不干活,就变猪。这正是我们时代的写照:变猪意味着轻松的生活方式。追求轻松的人可以说比比皆是,他们要走“捷径”,他们要享受生活,却忘了,没有汗水和梦想,生活就不再是生活。正像影片中说的:“有工作,努力地工作,别人便拿你没办法。”

对于我们来说,努力学习便是工作,在家里帮家长做家务,也是工作。教学点五

别人可以帮我们多少?【教学目的】让孩子们懂得:别人的帮助是有限的,生活最终要靠你自己。【教学过程】

组织者:当千寻面对父母变成猪而无助的时候,白龙出来帮她了。帮助千寻的,后来有锅炉爷爷,还有小玲,甚至还有无脸男、钱婆婆。但是,最终的快乐与幸福,千寻是怎样得到的呀?【教学提示】

同学们自由讨论,组织者适当引导。这部分主要启发孩子们认识到人生需要很多帮助,但关键时刻自己努力最重要。【教学参考】

助人者让失望的人不要绝望,其实我们可以理解为这是“社会的力量”、“人际的力量”,或者说是“朋友的力量”。即使面对最大的困难与变故,也不要轻言放弃,要及时调整心态,勇于面对现实。但是,白龙帮助了千寻后,千寻并未从此一片坦途。白龙再有本事,也不可能取代千寻自己的努力,这里再次告诫我们:要有非常务实的态度!在这个世界上,你可以碰到机遇,而绝不可能碰到“神”,自己的路,还是得自己走!

我们的生活中,也是一样。家长帮我们,老师帮我们,朋友帮我们,但我们必须自己努力才可以。教学点六

学会感谢【教学目的】让孩子们懂得在得到帮助时说“谢谢”。【教学过程】

组织者:小玲帮助千寻,责怪千寻不会说“谢谢”,同样不会对帮助她的锅炉爷爷说“谢谢”。这给我们什么启示?【教学提示】

孩子们自由讨论,组织者适当引导。要懂得及时说感谢。这里还可以进一步让孩子们举例、学习平时生活中那些地方可以说“谢谢”,对说得多的孩子给予鼓励。教学点七

变臭的河神,说明了什么?【教学目的】培养孩子们的环保意识。【教学过程】

组织者:被当作腐烂神的又脏又臭的大怪物,原来是被人类垃圾污染了的河神,千寻帮助他恢复原貌。这情节给我们什么启示?【教学提示】

孩子们自由讨论,组织者适当引导。这里主要是启发认识“环保”的主题。【教学参考】

河神的出现,象征着被人类制造的垃圾所污染的河流。他产生垃圾瘤生病,才会发出巨恶臭味,变得恶心肮脏。这是人类行为的恶果,象征着人类对自然的破坏,对江河的污染。千寻帮助他改变,清理了他身上的垃圾,也是说明人类所造成的结果,需要人类自己来解决。

要求孩子们做爱护环境的小卫士。教学点八

无脸男贪吃变恶,说明了什么?【教学目的】再次强调贪婪、贪逸对人的伤害。【教学过程】

组织者:无脸男在汤屋里大吃大喝,变出金子令人们围着他转,后来开始吃人,变得越来越恶,这给我们什么启示?【教学提示】

孩子们自由讨论,组织者适当引导。这部分进一步谈贪婪的坏处。【教学参考】

在日本,泡温泉是高级享受的沐浴,沐浴的首要的功能是洗涤和治愈。但是在电影中,“汤屋”是个突出了欢娱享受功能的“世俗乐土”,甚至是金钱至上的小社会。汤屋在影片中被比喻为充满诱惑、欲望、嫉妒和排挤的现实社会,注重声色感官享受体现着精神发展滞后于物质发展的人性失衡。“吃”在这部动画片中的寓意似乎与贪婪的欲望有关。无脸男在澡堂子里越吃越多,不知满足,贪图享受,才变得越来越邪恶。这个角色有强烈的象征意义,他变化的过程是人性被社会阴暗面污染的写照。教学点九“暗恋”【教学目的】帮助别人就会得到回报;暗恋者的心态。【教学过程】

组织者:无脸男一直追随着千寻,想把金子送给千寻,为什么?【教学提示】

孩子们自由讨论,组织者适当引导。这部分主要强调“善意”是很美好的。【教学参考】

雨中孤独的无脸男,被好心的千寻放进汤屋。无脸男感恩,这告诉我们,只要一点点善意的行为,就足以令人感动。

千寻在洗那个大澡盆时,无脸男还是跟着。他保持不远不近的距离,看着千寻。他最后走上来,怯怯地递上一把千寻梦寐以求的热药水的牌子——可以帮她减轻很多工作量。千寻惊讶极了,不肯收。无脸男有点急了,更加使劲把热药水牌子往千寻手中塞。这让人想起一个小男生从家里偷偷带一只苹果给暗中喜欢的青梅竹马的女孩子,估计就是这样的吧。无脸男就像是这样一个单纯的暗恋者。

众人看到他的财产,无不趋之若鹜,他们捧上最丰盛的食物,只为了从他手中换取金子,但他从来不肯正眼看他们一眼。可是当他看到千寻,他那空洞的眼神看起来却充满了疼爱和怜惜,他变出大把大把的金子,递到她面前,而她只是一直不停地摇头,说她不要,说她还有别的事情,所以必须离开。他手中的金子瞬间散落到地上,我们仿佛看见他眼中的泪水。他能给她的,也许只有这些,可是她不要,什么都不要。他把他的真心捧到她面前,可是她没有珍惜,她心心念念的,是白龙,是另外一个人,不是他。

因为找不到千寻,无脸男这个“大财主”大发雷霆,把汤屋闹得一塌糊涂,连汤婆婆都哄不了。千寻一进去,无脸男就乖乖地,在他自己摔得乌七八糟的食物里找出一盘还算完整的,怯怯地递过来,说:“你吃,这个很好吃。”千寻居然拿出宝贵的药丸子,让无脸男服下,以排出他体中的毒与邪气。这显示了千寻的善良。无脸男又变作一个像贴了一张纸面具的软软的黑口袋,远远地跟着千寻。什么话也不说,只是恋恋地跟着。他像一个知道自己做过了错事的孩子,有点怕受到责怪,但又忍不住跟着。

是的,她只帮助过他一次,而他从那一次开始,决心要一直默默地帮助她。所谓滴水之恩,涌泉相报。无论他对她的感情是感激还是爱慕,他为她做的一切,都足以让人感动。教学点十

爱的力量【教学目的】让学生懂得爱的重要。【教学过程】

组织者:千寻不畏个人艰险要救白龙,锅炉爷爷说:“这就是爱的力量!”千寻与白龙间是什么样的感情?什么样的爱?【教学提示】

孩子们自由讨论,组织者适当引导。让孩子们了解“爱”是很广泛的概念。【教学参考】

千寻与白龙的“爱”是指一种在困境中互相扶持,给予彼此坚强活下去的勇气的朋友。“爱”是一种更广义的东西,就是善待他人、急人所难。千寻用丸子救白龙是因为爱,给无脸男吃也是出于同样的真挚之爱。

如果一看见“爱”这个字眼就本能地联系到男女之情,这是对“爱”这个字眼的矮化。爱不但产生于男女,也产生于亲人、朋友、同事、同乡、同类,真正伟大的爱甚至包括敌人、非同类、生命环境。教学点十一

怕细菌的坊宝宝【教学目的】帮助孩子们懂得不做温室花朵的道理。【教学过程】

组织者:汤婆婆的孩子坊宝宝,身材巨大,汤婆婆却一直把他当婴儿养,不让他出房间,说是怕细菌污染他。但其实,坊宝宝可以自己站起来行走,经过了被变成老鼠、去钱婆婆家等经历后,变得成熟、有主见,这说明了什么?【教学提示】

孩子们自由讨论,组织者适当引导。这里强调的是锻炼自己的重要性。【教学参考】

汤婆婆的独子,穿一件印有“坊”字样的肚兜。虽然他个子非常大,却是婴儿的模样,很娇惯任性,因为害怕“细菌”而天天待在堆满了玩具和枕头的房间里,和大多数孩子一样喜欢用哭来威胁人。如果没有千寻的出现,我们可以想象,他的未来极有可能就是我们日常话语中被宠坏的“富二代”。他后来被钱婆婆变成一只小老鼠跟随千寻旅行,有了很大成长,而且力气很大。

这告诉我们:不要做温室中的花朵,要到生活中锻炼自己,成长自己。教学点十二

女生也很强【教学目的】让孩子们学习千寻在艰难中自我成长的精神,明白美德不分性别。【教学过程】

组织者:影片开始,主人公千寻慵懒地躺在车后座上,手捧花束还不懂得感谢,胆小,爱哭泣,是一个非常典型的小女生。与影片开始时相比,影片结束时的千寻发生了哪些变化?为什么会发生这些变化?给我们什么启示?钱婆婆对千寻说,要救白龙和她的父母,必须靠她自己。这给我们什么启示?【教学提示】

孩子们自由讨论,组织者适当引导。这部分主要启发孩子们认识到美德不分性别。【教学参考】

整部影片讲的就是一个柔弱的小姑娘,在挫折面前自我成长的经历。影片结尾,千寻已经脱胎换骨,再不是那个吃着饭团、无助地流泪的小女孩了,而成长为一个懂得感激、关心他人,想着为别人做事,坚强、自立的成熟女孩子。

突然面对人生的窘境,千寻根本无法选择,但在艰苦的劳动中,柔弱的千寻发现了那沉睡在她内心的力量,也第一次真正地体会到人与人之间的爱。女孩子不是弱者,可以和男孩子一样坚强和成长。

千与千寻是主人公在两个世界的不同名字,喻示着两个不同性格的千寻。现实中,她懒惰、胆小;在另一个世界中,她坚强、勇敢,激发出无限潜力。女孩子和男孩子没什么区别。

影片最后,千寻去找钱婆婆的旅行,不再是一个被动的决定,而是她独立的自由意志作出的选择。如今她不再听从他人的指令,只听从她内心的声音。其实周遭依然如此陌生,那些乘客无一不是面目模糊,不知何为,而此行依然吉凶未卜,她所能倚靠的依然只有自己。然而千寻却没有了慌张与迟疑,她神情安详,行动坚定,她很知道她究竟要什么,她在做什么。这便是成长后的千寻。

千寻相貌平平,是被刻意塑造成这样一个邻家女孩的形象,她就是我们中的每一个人。钱婆婆对千寻说:“放心吧,你一定可以做得到的。”锅炉爷爷对千寻说:“既然插手要做,就要做到底。”这些也都是对我们每个人说的。

有时候,人们会告诉我们,女孩子不如男孩子。但影片告诉我们,不是这样的!

怪物史瑞克1、2

推荐教学对象:幼儿园、中低年级小学生影片介绍电影简介《怪物史瑞克1》(Shrek),2001年上映,美国好莱坞知名导演安德鲁·亚当森、艾伦·华纳执导的动画作品,制作公司则为梦工厂。《怪物史瑞克2》,2004年出品。两部的片长均为90分钟左右。《怪物史瑞克1》剧情梗概

史瑞克是一个怪物,坐在沼泽地旁。因为是怪物,所以他被通缉,但没人打得过他。一头会说话的驴也被通缉,被史瑞克救了,驴便寸步不离地跟着史瑞克,以保自己的平安。

身材非常矮小的弗瓜王,下令通缉童话中的人物,他们便都跑到史瑞克的沼泽地了。史瑞克为了夺回自己那清静的沼泽地,去见弗瓜王。弗瓜王的城门建得非常非常高,史瑞克说,他这是用来弥补什么。言下之意,弥补他自己的小个子。

弗瓜王要当国王,但抢来的魔镜告诉他,他还需要娶一位公主,才能成为真正的国王。这位公主便是被喷火的飞龙困在城堡里的菲奥纳,只有一个真爱她的人的吻,才能够将她救出城堡。弗瓜王自己不敢去,正好勇猛的史瑞克送上门来。弗瓜王说,如果史瑞克替他救出菲奥纳公主,就会把沼泽地还给他。

史瑞克便去了,身边还跟着形影不离的会说话的驴。史瑞克巧妙地躲过喷火龙,进入囚禁公主的房间。公主等着戴着面具的史瑞克的亲吻,但他拉起公主就走;公主说,英勇的骑士,你献给我的诗歌在哪里,但史瑞克完全不知诗歌为何物;公主说,英俊的骑士,你应该抱起我,把我放到你窗外的马上,但史瑞克把公主扛在肩上跑,外面哪里有马,只有一头驴在和喷火龙周旋,驴靠着花言巧语竟然被喷火龙爱上了。公主很惊异,这里完全没有英雄救美的浪漫,而且骑士也没有勇敢地杀死喷火龙,只是拉着她一路狼狈逃窜,才躲过了喷火龙的追击。公主坚持让史瑞克吻她,故事才会完美。史瑞克说,自己只负责把她交给弗瓜王。公主命令史瑞克摘掉头盔,才知道原来他是一个怪物。

此时天黑了,公主慌忙躲到房间里。驴看出了史瑞克和公主彼此都有好感,便鼓励史瑞克示爱,史瑞克因为自己是“又愚蠢又丑陋”的怪物而不敢示爱。驴进房间见公主,才发现原来夜色降临之后,公主是一个非常丑的女人。她从小被施了魔法,要被真爱的人吻过之后,才会变成吻她的人的那个样子。她对驴承认,自己也爱救她的史瑞克,但害怕自己晚上的样子被史瑞克看到,也不敢示爱。她对驴说:“谁会爱一个怪物呢?”这句话被正下定决心要来表白爱情的史瑞克听到了,以为是菲奥纳嫌弃他是怪物,便伤心地离开。

弗瓜王带着队伍来迎亲,菲奥纳公主要求当天立即举行婚礼,她内心是害怕弗瓜王看到自己晚上的样子。驴再次鼓励史瑞克去追求真爱。喷火龙也追了来,带着他们飞到婚礼现场。史瑞克对菲奥纳说:弗瓜王不是真爱你,他只是想当国王。菲奥纳站到阳光的背面,呈现出了她晚上的丑陋的一面。史瑞克表示自己仍然爱她,而弗瓜王大骂菲奥纳“真恶心”,命人将他二人抓进来,关进牢中。喷火龙赶来,吞掉弗瓜王。史瑞克深情地吻菲奥纳,菲奥纳变成了他的样子。

史瑞克和菲奥纳幸福地去度蜜月了。《怪物史瑞克2》剧情梗概

史瑞克和菲奥纳度完蜜月回到沼泽地,收到了来自遥远国国王和王后的请柬,他们是菲奥纳的父母,请久未见面的女儿和从未谋面的女婿回国见面。于是史瑞克夫妻和那头他们甩不掉的驴子上路了。

经过漫长的旅程,他们终于到了目的地。遥远国国民们围在王宫前,准备一睹白马王子与公主的美丽,却发现下来一对怪物。国王和王后反对这份婚姻,仙女教母也出来捣乱,因为她原本想让自己的儿子“魅力王子”娶公主的,以便得到整个王国。在仙女教母的威胁下,国王雇用了杀手长靴猫行刺史瑞克,未曾想长靴猫变成了史瑞克一伙的。

史瑞克偷了仙女教母可以使人变美的药剂,将自己和菲奥纳变成了俊男和靓女,但要在子夜之前接吻,才可以使药效长久。他们战胜了仙女教母和她的儿子“魅力王子”。但是,菲奥纳说,自己还是愿意保持原来的样子,并不想要美貌。于是他们在子夜前没有接吻,又恢复到了史瑞克原来的样子。

菲奥纳的父母最终也接受了这份婚事,有意思的是,老国王竟然就是童话中那只被吻过的青蛙王子。仙女教母为报复他,又把他变成了青蛙,但王后说,此时他的样子最可爱……教学流程性教育关键点

过于浪漫的爱情描写是不真实的,学习抱着质疑、思考的态度读书;善良、勤奋、智慧、勇敢……拥有这些美德比拥有美貌更可爱。【教学提示】《怪物史瑞克》前两部对于性教育的启示,均集中在对童话中塑造的浪漫爱情故事的颠覆,以及“美的心灵远重要于美的外表”这一点上。组织者选择其中一部影片进行教学即可。关于对美貌的反思,还可以参考本书电影《白雪公主》、《珍爱人生》等的相关内容。教学点一

经典名著也是可以批评的【教学目的】带领学生反思经典名著中关于爱情的过于浪漫的描写,认识到爱情不总是浪漫的;培养学生带着批判的眼光看经典名著的习惯。【教学过程】

组织者:这部影片非常有意思的一个特点是,它里面的许多人物,是来自其他的经典童话故事。现在同学们就一起回想一下,这部影片中出现了哪些其他童话中的人物?它们分别来自哪个童话?【教学提示】

让学生们自由发言,组织者启发、鼓励。【教学参考】

影片中包括的其他童话角色有:

第一部片中:(1)菲奥纳公主——《睡美人》。(2)驴子——《小熊维尼》。(3)皮诺曹——《木偶奇遇记》。(4)穿祖母睡衣的狼——《小红帽》。(5)白雪公主与七个小矮人——《白雪公主》。(6)三只小猪——《三只小猪》。(7)灰姑娘——《灰姑娘》。(8)熊一家——《金发女孩与三只熊》。(9)姜饼人——《姜饼人》。

…………

第二部片中:(1)长靴猫——《长靴猫》。(2)仙女教母——《灰姑娘》。(3)青蛙王子——《青蛙王子》。

…………【教学过程】

组织者:同学们回答得非常好。这里有些人物,只一闪而过,像三只小猪、灰姑娘等;有些童话中的人物,成了配角,比如驴子、皮诺曹、长靴猫等;还有一位人物,则成了女主角,这就是《睡美人》中的菲奥纳公主。

但是,菲奥纳公主在《睡美人》中的经历,和在这部影片中的经历可完全不一样了,大家说说,二者有什么不同呀?大家觉得《怪物史瑞克》的编导这样安排,有什么目的吗?【教学提示】

学生自由发言,组织者启发、鼓励、引导。【教学参考】

两个故事中的菲奥纳公主的不同包括:(1)《睡美人》中的公主漂亮,《怪物史瑞克》中的公主丑陋。(2)《睡美人》中的公主被英俊的王子救出,《怪物史瑞克》中的公主被丑陋的史瑞克抢出。(3)《睡美人》中的王子骑马而来,《怪物史瑞克》中的史瑞克拉着驴来。(4)《睡美人》中人们为公主和王子欢呼,《怪物史瑞克》中的公主和史瑞克的相貌把人们吓得不敢出声。(5)《睡美人》中的公主和王子的婚姻受到祝福,《怪物史瑞克》中的公主和史瑞克的婚姻被家长反对。

…………

编导这样安排,是为了颠覆以往童话中过于浪漫的描写,用一种新的童话的方式来让我们知道,很多故事的可能性是多种多样的,它未必浪漫,但同样很美。大家可以通过分析这样的颠覆性描写来认识到经典作品是可以被重新认知的,从而锻炼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教学参考】

编导颠覆的,是以往童话中把爱情写得过于浪漫的一种模式。比如,都是英俊的男主角和美貌的女主角的恋爱,男主角都是骑着白马来的,都是能够英勇地战胜坏人的,还会写浪漫的诗歌给女主角,还会有浪漫的吻,等等。这些,在《怪物史瑞克》中都没有。

在《怪物史瑞克2》中,史瑞克看了公主早年的日记,那日记里便幻想着一位英俊的王子娶了她,等等,史瑞克称之为“恐怖小说”。为什么浪漫的幻想会变成“恐怖小说”呢?这其实是在告诉我们:总把爱情想象得这样浪漫,是一件挺恐怖的事情。因为现实生活中的爱情可能不是这样的,而是会很现实。比如,可能会有烦恼,可能很贫穷,相恋的人也会争吵,甚至也会分手,等等。如果一直把爱情幻想得很美好,在成年后真正开始恋爱的时候,发现不符合想象中的浪漫,可能就会很失望,甚至痛苦。《怪物史瑞克1》中的菲奥纳刚刚见到史瑞克的时候便因为爱情的形式和她想象的浪漫不符合,便是这样的失望。

影片中,史瑞克说过一句话:“爱情是童话里唯一真实的东西。”其实,过分浪漫的爱情,也不总是真实的东西。

所以,经典童话本身也可能有缺点,同学们不要觉得它们都是好的。看一部童话,或一篇小说,或一个故事的时候,不妨想一想:哪些描写是好的,哪些描写是不好的?慢慢地,培养一种阅读的时候总是思考、质疑的习惯,使我们一生受益无穷。而如果只是被动地接受所有读到的东西,我们就会慢慢丧失独立思考的能力。教学点二

心灵美重于外貌美【教学目的】让学生领悟,虽然我们没办法决定自己的外貌,但我们可以努力做到聪明、智慧、勇敢、善良,这才是真正的可爱。【教学过程】

组织者:这部影片也批评了经典童话对美貌的强调。同学们再想一想,影片中有哪些地方批评了对外貌的过分重视呢?【教学提示】

学生自由发言,组织者通过引导、鼓励和分析,让学生了解心灵美比单纯的外表美更加重要。【教学参考】

批判对外表过分重视的情节可能包括:(1)公主自己不漂亮,她便说:“这不是一位公主应有的长相。”仿佛公主就一定都要漂亮似的。(2)公主夜里会变得不漂亮,所以她夜里就要一个人躲起来,不敢让别人看到。(3)公主喜欢史瑞克,但是她也不敢表示,觉得史瑞克一定不会喜欢一个“丑女”。(4)在史瑞克这面,他坚持一个人生活在沼泽地里。他说:“所有见到我的人都憎恶我,因为我是愚蠢和丑陋的怪物,所以我最好一个人生活。”(5)史瑞克因为自己的丑陋而自卑,明明自己喜欢公主,却不敢对公主表白,而只是把爱深藏。(6)史瑞克因为自己不好看而自卑,而自卑的人往往也是敏感的、脆弱的。比如他终于鼓足勇气要向公主表白了,却误以为公主嫌弃自己,而伤心地走开,造成不必要的误会。

…………【教学参考】

影片一直在讲述过于重视外表对我们的伤害。如果我们不敢漂亮,我们就不敢正视自己,不敢追求自己想要的。这是错误的。其实,内心善良、乐于助人、勤奋好学……这些都是美,是比外表美更重要的心灵美。而我们的个体,正是由我们的外貌和内心组合起来的,所以,接受自己,就要接受自己的全部。

影片中,也有外表美丽的人,比如仙女教母和她的儿子“魅力王子”,但是,他们可爱吗?心灵美的人才更会被人们喜爱,而仅有外表美,没有心灵美,是不行的。

在《怪物史瑞克2》中,我们知道,原来公主的父亲就是那只被吻了一下才变成人形的青蛙,他自己也有过这样的并非英俊王子的经历,但他自己仍然那么歧视史瑞克的外貌,这实在太不对了。

弗瓜王,个子矮小,与英俊无缘,非常虚荣,建再高的城门也掩盖不了他的弱点;他非常残暴,驱赶童话中的人物;他缺少真爱,娶公主只是为了当上真正的国王。他被人们反感,不是因为他不英俊,而是因为他不善良。【教学提示】

这部影片的教学,可以与其他童话电影的教学结合起来,用反思的方式批判长期以来,童话中说蕴藏的那些性别刻板印象:美貌的女主角、英俊的男主角,他们相爱了,幸福地生活着……比如《白雪公主》、《睡美人》、《美女与野兽》、《灰姑娘》,等等。现实中,有多少人符合那样美丽、英俊的标准呢?那些不美丽、不英俊的人,就不能相爱吗?他们就不会幸福了吗?童话总是这样写,让那些不美丽的女孩子、不英俊的男孩子感到不开心,甚至自卑;同时那些长得漂亮的孩子会误以为自己所有的价值就在于美貌,有了美貌就等于有了幸福,这样就容易放弃在品行、修养和能力上的锻炼。实际上,无论我们长什么样,我们都可以是聪明、智慧、勇敢、善良、可爱的。这,才是最重要的。冰河世纪

推荐教学对象:幼儿园、小学生影片介绍电影简介《冰河世纪》(Ice Age),美国电影,第一部于2002年出品,目前已经出品了四部。片长81分钟。剧情梗概

两万年以前,地球上到处都覆盖着冰川。一群早期人类在与剑齿虎的搏斗过程中,母亲抱着婴儿逃跑,被剑齿虎追赶,跳下瀑布。在水边,她将婴儿推到正路经这里的猛犸象曼尼和树懒希德面前,自己力气耗尽,被水流冲走了。

曼尼和希德决定把这个婴儿送还给人类。剑齿虎迭哥想夺走婴儿,但在猛犸象面前,也只能假装替他们带路找到人类,而一路随行,伺机而动。

就这样,这三只格格不入的动物出乎意料地,而且是非常不情愿地走到了一起。一路上,他们历经千难万险,面对沸腾的熔岩坑、暗藏的冰穴、严寒的天气。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之间产生了生死情谊。在迭哥险些丧命的情况下,曼尼救了他,迭哥对婴儿也有了感情。

最终,迭哥决定不再夺走婴儿,他背离了自己的剑齿虎群体,真心实意地和曼尼、希德一道,将婴儿还给了人类。教学流程性教育关键点

注意人身安全;鼓励父亲多承担家务,多陪孩子玩;向不擅长做的事情挑战;不要虐待动物。教学点一

自己要当心【教学目的】提醒学生们注意人身安全,不要走失。【教学过程】

组织者:整部影片,讲的就是一个婴儿离开了家长,被猛犸象、树懒、剑齿虎,历尽艰辛重新送到父亲手中的故事。我们看到,为了保护儿子,母亲不惜牺牲了生命;为了寻找儿子,父亲在雪地里东奔西走,一无所获仍然不肯放弃;为了送回走失的孩子,动物们群策群力,九死一生。这个婴儿是幸运的。但在现实生活中,如果一个小孩子被坏人拐走了,可能就很难再找回家长了,家长和孩子都会一直生活在阴影中。所以,我们要时刻小心,保护好自己,不要让自己受伤,不要让自己出意外,更不要走失,或被坏人拐走。

下面就请同学们说一说,在校园里,在家庭中,如何更好地注意人身安全,不使自己出现意外?【教学提示】

学生自由发言。尽可能让学生群策群力,开动脑筋,想出更多的办法。学生之间可以相互点评、辩论,在这个过程中,组织者起到一个穿插、引导的作用,可以让学生看到更多别人的办法,扩展思维。【教学参考】

注意人身安全的措施可能包括:(1)独自出门时,一定要和家长说清楚去哪里,和谁去。(2)要正确使用电器,小心触电。(3)不在马路上玩游戏,要走人行横道。(4)坐车时不要把手、头探出窗外,要抓紧把手。(5)走路时要专心,遵守交通规则。(6)不要在马路上嬉戏打闹,游戏时要注意安全,避免受伤。(7)不要踢别人身体脆弱的部位,如阴部。(8)不游野泳,防溺水。(9)远离人多拥挤的场合,避免被踩踏。(10)自己身体上穿内衣的部位,不要让别人碰。

…………【教学过程】

组织者:现在,再请大家说一说,如何防止走失、被拐骗?【教学提示】

学生自由发言。尽可能让学生群策群力,开动脑筋,想出更多的办法。学生之间可以相互点评、辩论,在这个过程中,组织者起到一个穿插、引导的作用,可以让学生看到更多别人的办法,扩展思维。【教学参考】

防止走失、被拐骗的方法包括:(1)在人多拥挤的地方,要紧拉家长的衣襟,不要离开家长。(2)不要独自去陌生的、人多拥挤的地方。(3)牢记家长的电话号码,遇到走失等情况及时给家长打电话。(4)对陌生人要警惕。如果有陌生人尾随,要及时避开,或者向警察或其他可以信任的人求助。(5)如果有陌生人来幼儿园或学校接你,告诉你家长因故来不了,要接你回家,你要及时报告老师,不要轻易跟他走。

…………【教学提示】

此类可以让学生们注意自我保护的内容还有很多,组织者可以依据所教学生的年龄,进行择取。教学点二

照顾孩子的男人们【教学目的】让孩子回家带动男性家长多承担责任。【教学过程】

组织者:请同学们先说一说,在你们家里,父亲和母亲分别做哪些事?【教学提示】

学生自由发言,组织者引导。

多数情况下,现今异性恋的家庭分工仍然是女性更多承担家务,照顾孩子。比如给孩子做饭、洗衣、带孩子玩、检查作业等,多数是女性承担。但是,男性承担这些工作的情况也越来越多了。组织者应该鼓励学生将不同的情况呈现出来,让学生们了解:其实父亲也可以像母亲那样,做许多事。【教学过程】

组织者:这部影片为我们展现了在一种特殊情况下,三个“男人”带孩子的故事。猛犸象曼尼是雄性,树懒希德是雄性,剑齿虎迭哥也是雄性,这是一个男人的世界。但他们合作将孩子照顾得很好,又是给孩子找西瓜吃,又是扮鬼脸哄孩子笑,还要给孩子换尿布,母亲们做的事情,三个男人都做了,而且一点不比女人做得差。

如果在家庭中,你的父亲很少像母亲那样承担照顾你、做家务的工作,你就可以去鼓励父亲多做这些事。因为这既分担了母亲的劳动,同时可以让你更多地和父亲在一起,对父亲和对你都是一种幸福快乐的生活体验。

现在大家就想一想,我们可以回家后鼓励父亲做哪些事呀?【教学提示】

学生们自由发言,组织者引导。重在鼓励孩子回去动员父亲参与更多的照料孩子等家务。【教学参考】

这些事可以包括:

让父亲帮助检查作业;

让父亲更多带你玩;

让父亲陪你去上课外班;

让父亲来开家长会;

让父亲做饭,让母亲歇一会儿;

让父亲带你去公园;

…………教学点三

每个人都可以改变【教学目的】鼓励学生挑战以往不擅长的事情。【教学过程】

组织者:现在,请每位同学想一想,你认为自己有什么事情做不好?或者换一个说法,你认为自己不擅长做什么事情?【教学提示】

这里要鼓励学生说出自己具体不擅长的地方。组织者可以先通过暴露自己不擅长的地方来让学生意识到,每个人都有自己不擅长的软肋,这不是一件羞耻的事情。但是要注意不要“揭发”别人的短处。

还可以通过布置家庭作业的方式,让学生完成一个“学会一件不擅长的事”的计划表,一个月之后再一起讨论完成的情况。【教学过程】

组织者:我们每个人都会有一些自己认为不擅长的事情,那可能是我们有过失败经历的事情,还有些是我们觉得非常难,便从来没有尝试过去做的事情。但是,偶然的失败,曾经的失败,并不代表你真的不能做好那件事;看起来非常难,或很多人都失败了的事,当你真正努力去做的时候,可能会获得成功。

像这部影片中,猛犸象曼尼和树懒希德一开始都认为自己不会带孩子,但他们竟然也把婴儿带好了,连凶猛的剑齿虎迭哥都变成了对婴儿百般呵护的温柔男人。大家说,我们还有什么做不好呢?

所以,不要说我没有办法把字写好,我学习不好数学,我不喜欢英语……只要努力,就一定可以做好。

从今天开始,就努力去尝试做那些你认为自己做不好的事情,坚持一个月,你一定会发现,情况有所改变!重要的是,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将培养自己不畏困难、努力进取的精神!【教学参考】

如下,是示范的“学会一件不擅长的事”的计划表。教学点四

不要虐待动物【教学目的】培养学生的爱心,不要虐待动物。【教学过程】

组织者:影片中有一个情节,我们看的时候心里很难过。猛犸象一行在一个洞穴里看到一组壁画,其中有猛犸象一家人在一起玩耍的画面。猛犸象曼尼久久地注视着它,渐渐地眼里含满了泪水。它仿佛看到,人类来袭击它们,幸福的一家生离死别了。但曼尼甩一甩头,把痛苦压在心底,又继续寻找人类,以便送还他们的婴儿。这是何等感人的一幕呀。

地球上,各种动物生活在一起,原本维持着一种平衡与和谐。人类出现早期,这种和谐也没有被破坏。但是,随着人类迅速进化,成为大自然中的主宰者,许多物种都在人类的追杀中灭绝了。动物们自由生活的土地越来越少,它们要么灭绝,要么被关进人类的动物园中,要么在有限的自然保护区勉强维持着最后的生存……

大家想一想,我们应该怎样对待动物?能不能每个人想一个办法来保护野生动物呢?【教学提示】

这可以作为一个回家作业,让学生思考保护野生动物的办法,也可以在课堂上让学生即兴回答和讨论。

这里可能会涉及一个动物保护的问题。有的学生可能会指出,我们现在吃的食物,还有一些日常用品,不少都是动物做的呀,如果人类不杀掉它们,那么我们吃什么呢?

组织者可以引导学生,野生动物是我们必须要保护的,因为人类破坏环境的行为,它们已经接近灭绝了;但是,人类也会饲养一些动物用以满足我们的日常需要,比如养家畜、家禽……这些不是野生动物,所以是可以利用的。世界上有不少动物保护组织呼吁,人类不要再宰杀任何动物,当然对此也有很多争论,因为人类自身的生活确实对动物有需要。所以,我们要尊重素食主义者的生活方式,但是,把这种生活方式强加在别人身上也是不对的,因为人类毕竟也是食肉动物,每个人的生活方式也有所不同。

现在很多饲养场,为所饲养的动物创造了比较好的生活条件,最后在需要捕杀它们的时候,采用比如高压电等方式,尽量减少动物的痛苦,这是一种文明,也是对这些动物的感谢和尊重。我们倡导的是,不杀野生动物,同时,不虐待动物,尊重它们。冰河世纪2:消融

推荐教学对象:幼儿园、小学生影片介绍电影简介《冰河世纪2:消融》(Ice Age 2:The Meltdown),美国电影,2006年出品。片长91分钟。剧情梗概

地球上的冰河期就快要结束了,曼尼、希德和迭哥警觉到天气正在剧烈变化,巨大的天然冰山正发生着大规模的崩解,溶化的雪水即将湮没他们的村庄。三兄弟毅然挥军南征,沿途经历诸多危险,最终到达安全的彼岸。在旅途过程中,经常斗嘴的三兄弟互相扶持,有难同当。

一直认为自己是最后一头猛犸象的曼尼在旅途中遇到了艾丽——世界最后一头雌性猛犸象。艾丽从小被负鼠家族收养,浸染了负鼠的所有习性,爬树、钻墙角等。而更夸张的是,艾丽打从骨子里认为自己是一只负鼠,所以根本无法接受曼尼的示爱。再加上与艾丽同行的一对活宝负鼠兄弟,个性鲜明,唧唧喳喳。艾丽遇难,曼尼拼死相救。艾丽慢慢意识到自己是一头猛犸象,两人开始了恋爱。

一行人终于到达没有被水淹风险的陆地,却发现,原来还有一大群猛犸象。是跟着猛犸象群走,还是仍然保持现在这个久经考验的团队?最后,曼尼和艾丽都选择了后者。教学流程性教育关键点

性交、精卵结合、胎儿发育的知识;防范性骚扰;面对挑战,战胜恐惧,满怀信心;思考能力的训练。教学点一

繁衍后代是怎么回事?【教学目的】让学生了解性交、精卵结合、胎儿发育的知识。【教学过程】

组织者:影片中,曼尼一直觉得自己是最后一头猛犸象,面临物种绝灭的风险。直到遇到了艾丽,他内心立即涌起延续物种的伟大使命感。为什么有了艾丽出现,曼尼才能够繁衍后代呢?谁知道怎么繁衍后代?【教学提示】

这部分组织者要鼓励学生勇敢回答他们所知道的知识,组织者进行引导。在此,组织者需完成关于两性性交、精卵结合等知识的讲授。如果此前已经讲过男女身体的差异,包括阴茎与阴道,则这里可以直接讲性交了。如果没有讲过,还要再介绍一下身体差异。相关内容在本书影片《小美人鱼》中有涉及。

教学时,还可以配合精子、卵子、受精卵发育过程的图片,以便更形象地说明。我们讲关于性交的知识,并不是教给孩子们性交,而是要让他们了解关于自身生命的知识。在这部分的结尾,我们要对孩子们强调:性交是成年的、相爱的人之间彼此自愿地做的事情,同学们不应该模仿。这一教学过程,也是培养年龄界限、爱情、责任、相互尊重的过程。【教学参考】

猛犸象和人类一样,都是哺乳动物。雄性哺乳动物的体内有精子,雌性的体内有卵子,当一个雄性和一个雌性相爱,他们便会性交。性交的时候,雄性动物将自己的阴茎,放进雌性动物的阴道里,经过抽动,便会射出精液。精液里面就有精子。以人类为例,每次射精的时候,都会射出几千万枚至几亿枚精子。精子迅速向雌性动物的子宫游动,跑在最前面的那枚精子与卵子结合,形成受精卵,受精卵分裂,在母亲的子宫中慢慢形成一个胎儿,胎儿不断成长,直到成为一个小宝宝。对于人类来说,要怀胎十个月,宝宝才能出生,成为婴儿。

对人类而言,性交也是相爱的成年人表达情感的方式,必须双方都同意才可以。我们同学们还没有成年,所以不能模仿。当我们长到18岁,遇到一个相爱的人,我们才可以性交。

我们可以看出,生命的诞生非常不易,我们都要珍爱生命,爱惜自己的身体,不能随便伤害身体,做健康的好孩子。教学点二

性骚扰是怎么回事?【教学目的】让学生了解,并且防范性骚扰。【教学过程】

组织者:影片中,“最后一只公猛犸”曼尼,遇到了“最后一只母猛犸”艾丽,急于想繁衍后代,便向艾丽暗示这一神圣的使命。但是,艾丽却感到非常受伤害,她说:“刚认识这么短时间,你就对我进行性骚扰。”哪位同学知道,什么是性骚扰?【教学提示】

鼓励学生自由回答,组织者引导。本书的电影《小美人鱼》有针对幼儿园及小学生进行的预防性骚扰内容的论述,在大学性教育推荐影片《北国性骚扰》中,有更详细、深入的关于性骚扰的论述,组织者可以依据班级情况,有选择地引到这里进行教学,此处不再赘述。考虑到与此部影片中的情节相结合,可以特别提一下“言语性骚扰”的概念。组织者可以依据班级情况,对于学生不理解的地方以举例等方式展开论述。【教学参考】

所谓言语性骚扰,就是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用下流语言进行挑逗、提出性的要求、不必要地描述性器官、谈论性经历、讲黄色笑话或色情文艺内容,等等。对于艾丽来说,认识曼尼不久,曼尼便和她提要一起繁衍后代,她斥之为“性骚扰”,是有她的道理的。但是,其实曼尼本意并非骚扰她,只是有些心急,所以言辞有些唐突。影片后面,艾丽也承认自己“反应过度”,向曼尼道歉。

艾丽的另一个不满在于,曼尼似乎只是出于要繁衍猛犸象的“使命”才提出和她有亲密关系。她不想让自己成为“工具”,所以冷落曼尼。

后来,两人在共同抗击洪水的过程中相互救助,培养起了深厚的感情,彼此真正相爱了,艾丽的态度也就改变了。正如艾丽后来所说:“我们在一起,不是因为不得已,而是因为情投意合。”

所以,成年人之间情投意合,彼此自愿,才是发展亲密关系的基础。否则,就可能被视为性骚扰。教学点三

相信自己,战胜恐惧【教学目的】做事前要有必胜的信心,迎接挑战。【教学过程】

组织者:剑齿虎迭哥曾经说:“剑齿虎没有恐惧。”而希德告诉他:“所有人都会有恐惧。”果然,不久之后,便有一段迭哥面对洪水深感恐惧的情节。当迭哥非常恐惧时,他使用了很好的自我暗示法,一遍遍告诉自己:“我不怕,我不怕!”于是便勇敢地跳入水中,救出同伴。他上来之后,希德告诉他:其实剑齿虎是不会游泳的。

我们姑且不说作为一部影片中的情节,剑齿虎游泳是否真实可信,但剑齿虎的这种行为,给了我们一些启发。剑齿虎并不知道自己不会游泳,它以为自己真的像希德说的,只是对水恐惧。于是,它跳入水中,拼命做游泳的动作,竟然真的能够游泳了,更重要的是,它战胜了恐惧。

同学们想一想,剑齿虎迭哥的故事,告诉了我们一些什么道理?【教学提示】

学生们自由回答,组织者引导。

在做任何事情之前,战胜内心的恐惧,相信我们可以做到,并且努力去做,这很重要。这会让我们更有机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收获。如果我们总在想:“太难了,我做不了,一定会失败。”那我们就真的可能失败。

但是这里要提醒同学们意识到,剑齿虎的故事实际上是有点夸张的,人们在一些危难时刻,如果能战胜恐惧,确实可能做到我们平时不能做到的事情,但是有些事,比如不会游泳,也并不是只要有勇气跳下去就会游的,这就要求我们在战胜恐惧的同时不要冒险。但是,学习游泳的过程,是需要勇气和信心的。这两者并不矛盾。可以让学生进一步想一想,要是在危急时刻,自己确实做不到某件事情,该怎么办?可以通过学生自己的讨论,让大家知道有很多智慧的办法,一方面需要勇气和信心,另一方面也不要鲁莽,而要冷静。【教学参考】

组织者还可以进一步结合以下两个故事和同学们讨论战胜恐惧、增加信心的重要性:按空气动力学的原理,大黄蜂可能是不会飞的,但是,它不知道这一点,只是不断地扑打翅膀,于是,它就真的飞起来了。一个人在高山之巅的鹰巢里,抓到了一只幼鹰带回家,养在鸡笼里。这只幼鹰和鸡一起啄食、嬉戏和休息……鹰渐渐长大,羽翼丰满了,主人想把它训练成猎鹰,可是由于它终日和鸡在一起,已经与鸡完全一样,根本没有飞的愿望了,对飞行感到非常恐惧。主人试了各种办法,都毫无效果,最后把它带到山顶上,一把将它扔了出去。这只鹰像石头似的,直掉下去,慌乱之中它只能拼命地扑打翅膀,就这样,它终于飞了起来。教学点四

松鼠呀,松鼠【教学目的】训练学生的思考能力。【教学过程】

组织者:电影中,一直有一个招牌配角,它虽然从未说话,却伴随影片始终,成为必不可少的角色,这就是松鼠斯克莱特。这只倒霉固执、长着两颗尖牙的小松鼠,为了得到一枚坚果,不惜上山下海,挑战极限,置生命于不顾。有人说他是动物界的“一根筋”,太过于固执,为了一个坚果这样拼命完全不值得;但也有人说,它是坚持目标、矢志不渝的代表,无论遇到多少阻碍,对于想得到的东西也绝对不放弃。那么,同学们怎么看这只小松鼠呢?你们是支持它的做法,还是反对呢?为什么支持,又为什么反对呢?下面我们就做一次站队游戏。【教学提示】

组织者可以准备两张纸,上面分别写着“支持”、“反对”。将这两张纸放到教室的两端,请学生们支持哪种观点,就站到哪张纸的旁边。中间地带,则留给观点介于两者之间的同学。支持松鼠的做法多一些的,就离“支持”这张纸近一些;反对松鼠的做法多一些的,就离“反对”这张纸近一些。组织者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支持程度,选择不同位置的“靠边站队”。

站好队后,组织者请站在不同位置的同学各一二人发表他们“靠边站队”的理由,同时要努力促成站在不同位置的同学之间相互交流观点。在观点呈现得比较充分、交流比较顺畅之后,组织者再请学生们重新选择站队,即,如果哪些同学观点改变了,可以选择不同的位置去站队。

然后,组织者再请那些调换了所站位置的同学发表观点,让他们说一说,自己为什么会转变观点。

最后,组织者总结。要注意,其实,没有任何一种观点是错误的,站在不同的角度看问题就会有不同的观点。我们也没有一个结论给大家,但是这种充分讨论、发表自己独立的意见、不同观点之间进行理性辩论的精神、多角度思维的态度和方法是非常重要的。人类正是在思考与辩论的过程中,走向成熟,走向真理的。

假小子

推荐教学对象:小学生影片介绍电影简介《假小子》(Tomboy),又译《装扮游戏》,法国电影,2011年出品。片长82分钟。剧情梗概

十岁的洛儿是一个漂亮的女孩,但是她打扮得像男孩子一样。暑假里,她和家人搬到了一个新的居民小区。洛儿找小区里的一群男孩子一起玩,大家问她名字时,她给自己起了一个男孩子的名字:米克。所有人都认为她是男孩子,没有人想到她是女孩子。

她光着上身踢球,比男孩子踢得还好;她将女式游泳衣剪成男式游泳短裤,并在里面塞上一堆东西,假装男孩子;为了保护妹妹,她狠狠地打了欺负妹妹的男生。

长发飘飘的女生莉莎喜欢上了英俊洒脱的米克,还吻了“他”。但是,很快,米克原本是女孩子洛儿的事便被众人知道了。经过一番思想波折,莉莎还是谅解了洛儿,这也标志着洛儿的男孩子样被同伴们接受。教学流程性教育关键点

着装等性别规范是后天塑造的,并非人人一样;男生能做的,女生也能做到;开放、尊重是美德。教学点一

发现她是女孩子,你的反应是什么?【教学目的】引导学生认识到着装等性别规范是后天建构的,并非自然生成的。【教学过程】

组织者:影片开始,洛儿短发,男孩儿打扮,坐在父亲腿上开车,我们一直以为她是一个男孩子。直到姐妹共浴,洛儿从浴缸里出来的时候,我们才发现她是女孩子。这一刻,同学们想的是什么?【教学提示】

组织者可以在洛儿出浴的镜头后暂停影片放映,和学生们讨论这个话题。根据这时学生们的反应,进行引导。比如学生感到吃惊,组织者可以问大家为什么吃惊。如果是因为洛儿打扮成了男孩子的样子,便再进一步讨论:为什么女孩子打扮成男孩子的模样,大家会这么吃惊?男孩子短发,女孩子长发,男孩子穿短裤,女孩子穿裙子,这些规定是哪里来的?是天然的吗?

这部分教学的目的,在于启发学生们认识到:符合社会性别规范的着装和举止是社会文化建构的,并不是生物决定的。有些人并不符合这种规范,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他们没有错。如果班上有类似这样的学生,要注意对他们的尊重。教学点二

男生能做的,女生也可以做到【教学目的】带领学生反思社会性别刻板印象。【教学过程】

组织者:洛儿不仅在着装上像男孩子,而且在运动等很多事上都不比男孩子差,这在影片中有充分的表现。结合影片中的情节,说说你们觉得男生和女生在踢足球、游泳、打架等方面差异的理解。【教学提示】

这部分可以在影片放映到洛儿打了欺负妹妹的男生之后进行讨论。在这之前,影片显示了:洛儿喜欢和男生一起玩;男孩子踢足球,不让女孩子莉莎玩,说她“太逊”,她只能在旁边看,但当同样是女生的洛儿去踢球时,她可以踢得非常好;戏水那一段,洛儿在和另一个男生的竞技过程中,也可以胜利,把男生推入水中,而这样的竞技通常被认为是男生的事;动拳头打架原本也是男孩子之间的事,但当女孩子洛儿为保护妹妹和别的男孩子打架时,她一样可以打赢别的男孩子。

这部分引导学生反思社会性别刻板印象,帮助学生认识到:个体差异大于群体差异,不应该做男女二元划分。女生在踢足球等方面不如男生,也是被塑造成的,因为更多时候人们认为女孩子在这方面不行,也就不鼓励女孩子去踢球、运动等,这样她们自然就不行了,就像莉莎被剥夺踢足球的权利一样。女生放弃了“不如男生”的思想,就可以做得很好。

妹妹珍妮夸洛儿打男生时“勇敢”。勇敢是一种人性的优点,它属于全人类,但主流的性别文化却无情地剥夺了女性的这一权利,其实女孩子也可以很勇敢。女生抛弃“女孩子弱”的既定规范,也可以做到勇敢,像洛儿所说,“闭上眼睛,挥着拳头打过去”。

当然,勇敢不等同于“逞强”。这里要注意提醒学生,不应通过暴力解决问题。那个男生推倒洛儿的妹妹珍妮诚然不对,但洛儿可以教育他,不一定要打他。

这里可以进一步引申,男生也一样。有很多方面,男生也被剥夺了机会,比如,男生也可以很细致……【教学过程】

组织者:现在分组,每个小组五至六个人,每个人都找出本组其他每一位成员的一个优点,写在纸上。【教学提示】

学生分组,进行活动。

学生写好之后,贴出来与大家分享。组织者组织大家讨论,这些优点与性别是否有必然的、直接的关系,从而使学生们认识到:人的优点和品格是很丰富多元的,和性别没有关系。教学点三

尊重是美德【教学目的】帮助学生懂得应该尊重和自己不一样的人。【教学过程】

组织者:影片中,“米克”原本是女生洛儿的事情曝光后,她的同伴们是什么样的反应?你觉得他们哪些地方做得不对?哪些地方做得对?【教学提示】

让同学们自由发言。

男生提出要检查一下洛儿的身体,进行验正,这是错误的。别人的身体私密部位是不能触碰和看的,这是对他人的不尊重。莉莎及时阻止,是正确的。但在男生们的起哄下自己“验正”了,虽然是女生间的“验正”,但也有一些不妥。

莉莎最后来找洛儿,显示了对洛儿的理解和尊重。这种包容是可贵的,是值得学习的。也暗示着,洛儿的男性化外表,最终会被她的同学们所接受。【教学过程】

组织者:如果我们的小伙伴中有洛儿这样一个做男孩子打扮的女生,或者有举止非常像女孩子的男生,你会怎么对待她或他?会因为他们的性别表现而影响和他们做朋友吗?【教学提示】

学生自由发言。组织者引导学生说出他们的想法、顾虑,鼓励学生懂得尊重个体的差异性。

这里可能会有同学提出来:“有些打扮‘奇怪’的同学,他们可能就是很调皮,影响别人,甚至欺负别的同学,而且学习不好呀,我们该怎么对待他们呢?”组织者可以进一步启发同学:打扮“正常”的同学中有没有这样的一些不好的表现呢?那对待这些同学的时候我们怎么批评和帮助他们的呢?我们一般会就事论事地批评他哪里做得不对。所以,即便是一些和我们看起来不太一样的同学,他们身上有缺点,我们也要就事论事地批评他们的行为,而不是针对他们的性别表现。

可能有同学提出来:“那些性别表现很不一样的同学,让我们觉得很讨厌呀,怎么办?”组织者可以进一步指出,他们喜欢怎样的性别表现是他们自己的选择,没有强迫别人和他们一样。所以我们不可以就因为“别人和自己不一样”而伤害别人。当然,我们可以不喜欢某些人,但是对身边的人表示尊重是应有的素养和礼貌。因为我们每个人都可能因为自己和别人不同(我们每个人都是与众不同而特别的)而被别人讨厌。【教学参考】

每个人都是不一样的,全世界的人都一个样子才是非常奇怪的事情,全世界的女孩子都是一个样子也是奇怪的。我们要包容和自己不一样的人,尊重和自己不一样的人。每个人都有一些和别人不一样的地方,我们在尊重别人的同时,也就是尊重自己,这样大家才能够和谐相处。【教学过程】

组织者:影片中还有一个细节,男生们对莉莎说:“如果洛儿是女生,你吻了她,多恶心呀。”莉莎也说:“是挺恶心的。”大家如何看?【教学提示】

学生自由发言。

如果有学生认为确实恶心,这里可以分两种情况,通过问“为什么觉得恶心?如果是女生吻男生还恶心吗?”这样的问题,来引导出这背后是否有对同性的亲密关系的恐惧。

学生也许会认为女生吻男生也一样恶心。这里可以指出其中的文化差异。因为影片反映的是国外的习惯和风俗,主人公莉莎对洛儿表达的可能是友谊,也可能是恋情,亲吻对他们来说也是比较常用的表达喜欢的方式。而一般情况下,中国人的表达比较含蓄,我们表达同学间和好朋友间的友谊以及普通的喜欢之情是不用亲吻这种方式的,而我们这个年龄的同学之间表达普通的友谊和喜欢,一般也很少有同性之间的禁忌,拉手、相互拥抱,都是比较常见的表达方式。

考虑到学生的年龄,这部分不必纠结于亲吻,而是要启发学生们认识到:喜爱与性别无关。家长课堂

洛儿的家长对她的男孩子打扮,一直是顺其自然,从不干涉的。这在影片中有充分的体现,在被打男孩子和母亲告上门来之前,洛儿家长从来没有就洛儿的打扮说过一句评语。

在洛儿假称自己是男生的事暴露之后,母亲问她为什么这样做,她说:我不知道。这其实说明,洛儿只是顺着自己的内心,自然而然地这样做,她喜欢打扮成男孩子,喜欢自己是男孩子,既不是因为父母亲生了两个女儿而幻想有一个儿子的结果,也不是因为某种她可以清楚说出的理由。

母亲的做法是,带着她去最熟的几个玩伴儿家说明实情,道歉。洛儿一开始不愿意,母亲对她说,母亲并不介意她打扮成什么样,但是,她就要去上学了,必须对学校里的同学解释清楚,这是为了洛儿以后生活的顺利,而不是为了让她“做女生”。

洛儿的母亲也仅在带她去别人家道歉的时候强迫她穿裙子,那之后,她仍然在家中一副男孩子打扮,家长并没有干涉她。我们看到,这里显然有来自家长的纠结,但更多的是包容和尊重。

影片中,洛儿的母亲又生了一个孩子,但是,编导也没有告诉我们这个新生儿是男孩还是女孩。编导想告诉我们的是:男孩或女孩并不重要,这不是洛儿父母,也是不是影片所关心的。

洛儿父母这样的态度是对的。

这部影片没有去讨论洛儿是同性恋还是异性恋,或给她贴上其他什么标签,只是让我们面对洛儿这个人。她就是我们的孩子,我们孩子的同学,我们的邻居,她可能是我们身边的任何一个人,而不是一个“病人”,或“异常者”。

她不是父母期待有一个儿子的产物,也不是父母刻意让其打扮成男孩样。洛儿的父母一直对她高度包容,让她做自己。他们只是在孩子的校园生活可能受影响的情况下,才带着她去逐家解释。即使如此,父母仍然没有强迫她“改变”。

家长这样的做法,才是对孩子最大的爱。正如有些男生很文质彬彬,世间也总有一些女孩子,她们就是性子很顽皮很活泼,天生坐不住,个性很强势,这些特点是她们的性格体现,不能横蛮地用外力将其“剔除”掉。许多父母面对类似洛儿这样的孩子,都采取强迫他们改变的态度,而不是真正地倾听他们内心的声音,结果是对孩子构成真正的、更大的伤害。

英文单词“tomboy”本意指像男生一样活泼开朗的女孩子,推崇女性独立、自由、感性。这无疑是对女性的一种肯定。虽然我们并不鼓励每个女生都要像tomboy一样,但这类tomboy女孩绝对不应该成为被歧视的对象。许多特点是人性共通的,既会出现在男生身上,有时也会出现在女生身上,强行要求生性好动的女孩子必须压制住自己的个性,装得像“优雅的淑女”,对其身心健康是不利的。

第二编 中学适用

一、性萌动主题

青春期的法国男孩

推荐教学对象:中学生影片介绍电影简介《青春期的法国男孩》(The French Kissers),又译《国中男生》、《法式香吻》等,法国电影,2009年出品。片长90分钟。剧情梗概

和单身妈妈同住的14岁的男孩赫尔夫,开始了他青春期的萌动。青春期表现为:正在给牙齿做整形的他格外关心自己的形象,偷看对面楼房里女人脱衣,看着邮购内衣的广告单上面的女模特儿自慰,把脸贴在镜子上想象着和女人接吻实际上用舌头吻镜面,等等。赫尔夫对于妈妈进屋不敲门非常反感,妈妈常和赫尔夫开玩笑:“是不是又在自慰呢?”

在学校,赫尔夫最好的朋友叫卡梅尔,二人无话不谈,经常在一起交流对性的各种想象,包括如何追女生。上学坐在公车上,青春期的赫尔夫的阴茎都会不自觉地勃起,卡梅尔对他解释说,这是因为电磁波影响的关系。

几个同学都同时喜欢上了校花奥洛尔,但奥洛尔似乎只对木讷的赫尔夫有好感。奥洛尔主动约赫尔夫,但他有些羞怯。奥洛尔主动吻了赫尔夫,还教他如何转动舌头更好地接吻。但赫尔夫却骗她说,自己吻过别的女孩子,还有过性交的经历。当然这都是他编出来的,使自己显得更像个男人。

赫尔夫和卡梅尔去参加奥洛尔家中的聚会,发现奥洛尔的母亲竟然就是那个内衣邮购广告上的模特儿。卡梅尔去和她跳舞,他对于年长的女人更有性幻想,后来还给赫尔夫看“辣妈上线”的色情品。而同去参加聚会的赫尔夫的母亲,也遇到了一个心仪的男人。

母亲看到赫尔夫和奥洛尔接吻,非常高兴,还表示欢迎奥洛尔来家里和儿子约会。

但是,奥洛尔和赫尔夫之间误会不断。比如,奥洛尔不理解为什么赫尔夫和自己接吻的时候,在床上蹭自己的阴部;奥洛尔约赫尔夫到自己家里,即将做爱,赫尔夫却看到奥洛尔的脚不好看,立即没有了性致,跑掉了;赫尔夫以为奥洛尔不喜欢自己了,很痛苦,去追求别的女孩子,这伤了仍然喜欢他的奥洛尔的心;赫尔夫意识到自己爱着奥洛尔,回来找奥洛尔,奥洛尔却说:我们还是做朋友吧……

影片真实地表现了青春期对性的幻想、向往和追寻,也让我们看到了这个年龄的男女青年对于异性以及感情把握能力的不足。也许,青春就是一系列挫折中的成长。教学流程性教育关键点

对自慰、性幻想、偷窥、色情片、公共场所的亲密、男生间谈性、校园暴力等问题的态度;青春期是成长的年龄,爱情难免青涩,鼓励多多交往。【教学提示】

本片主要围绕青春期男孩的性心理展开,其中也不乏对女孩的性心理描述,对于本片的教学,并不建议因此而男女分班,可以让男女生通过对本片的观影、交流、分析进一步了解青春期性心理。教学中,不仅应鼓励学生探讨同性的性心理,也应鼓励了解异性的性心理。教学点一

青涩中的摸索与成长【教学目的】让学生理解青春期的这些青涩与成长都是自然的。【教学过程】

组织者:影片表现的就是我们这个年龄的男孩子的生活。我想,男生看到里面的内容,一定会觉得有一些熟悉吧?女生看到影片里面的表现女孩子内心的部分也会觉得有些熟悉吧?实际上,老师也会想到自己处于这个年龄的时候,经历过的那些求索。但是,以老师现在作为一个过来人的眼光看,这里面有太多的不完善,包括对于性的无知,对于异性的无知,等等。

先请同学们自己想一想,哪些地方表现了这些男孩子对性的无知?女生如果对影片中描写的性方面的知识有不知道的,也可以写出来。【教学提示】

考虑到自由发言可能影响学生参与,所以可以进行分组讨论,写在纸上。可以依性别分组,更好地促进畅所欲言。然后把纸交给组织者,贴到黑板上,一边念,一边点评。有时候可以让学生们来说出正确的知识,如果学生也说不出来,或者学生不好意思表述,组织者可以把正确的知识讲出来。【教学参考】(1)关于勃起。

赫尔夫早晨坐公车去上学,阴茎就勃起了,他发现后,急忙挡上。到学校把这现象告诉好友卡梅尔,后者说,这是受电磁波影响,并且提供了一堆颇“科学”的解释。事实上,电磁波影响阴茎勃起是无稽之谈。真相是,勃起是正常的生理现象,青春期的男孩子身体迅速发育,性的生理基本发育成熟。凡是想到性的时候,都是可能勃起的;而还有很多时候,即使没有想到性,也可能会勃起。我们注意到,当赫尔夫站在公车上勃起时,他面前正坐着一位穿着性感的漂亮女郎,很可能是赫尔夫当时受到刺激,所以才勃起的。男生在早上醒来的时候会勃起,有的人在剧烈运动,比如踢球的时候也会勃起,这常常是没有性刺激的,但也是正常的生理反应。勃起既然是正常的,就不需要感到羞愧,更不需要感到恐慌。当然,勃起时回避一下,不让别人看到,也是正确的。

同样,进入青春期之后,还会出现遗精的现象。特别是在夜里,梦到和性有关的事物时,许多男孩子都会遗精。遗精也是正常现象,不必感到羞怯和自责。但遗精有早有晚,有多有少,有人到二十几岁才有遗精,还有人甚至不遗精。这些都是正常的,不必因为自己和别人不一样而担心。(2)关于自慰。

影片中,赫尔夫和卡梅尔都看着内衣邮购广告册里的女郎照片自慰,赫尔夫还抱怨说:“难道就买不到真正的成人杂志吗!”他们还看着对面楼房间里正做爱的男女自慰。

在青春期,当性欲无法通过性交得到满足的时候,自慰是一种很好的排解性压力的方法。无论男生,还是女生,都可以自慰。但如果你目前没有自慰的习惯,也不必因为听了这次课,就一定要开始自慰。

自慰本身没有害处,对身体最大的伤害,是担心自慰过度会伤害身体。自慰其实不会过度,能做就没有过度,过度就做不了了。欲望得到满足之后,自己都不想做了,怎么过度?!

要注意的是,应该以正确的方式自慰,不要伤害自己的性器官。男生正确的自慰方式是用手撸阴茎。有的男生用掐、拧、挤、撞的方式自慰,都是不好的。更不要用硬物来扎阴茎。女生正确的自慰方式是,用洁净的手指环形揉搓阴蒂。有些女生将物体放进阴道,是有危险的,特别是不洁净的物体,更可能伤害我们的身体。(3)关于性幻想。

影片中有许多表现男孩子性幻想的情节。比如,男孩子对母亲说住在自家楼上的老师在电梯里摸他的阴茎,而我们从影片中并没有看到这样的内容。当时母亲告诉他:“别乱说,严肃点,就算是真的也没人相信。会毁了你的生活。”这建议倒未必正确,如果真的有教师对学生进行了性骚扰,还是应该提出控告的。

影片中,一个早晨,赫尔夫在卫生间里,脸贴在镜子上,用舌头吻镜子,此时,他应该是想象着和镜中的一个女孩子激情热吻呢。在看内衣广告时,他也伸手摸画片上女人的胸部,仿佛真能够摸到一样。这些都属于性幻想。

性幻想是非常正常的。从传统意义上说,男孩子性幻想的内容通常直接与裸体、性交有关,女孩子性幻想的内容通常与浪漫的爱情有关。但这不是一定的。性幻想和我们社会文化对不同性别者的“性”的规训有关——传统社会性别文化比较鼓励男性追求性,而对女性追求性则不太鼓励甚至是压抑的,因此才会造成以上的差别。不过这种差别不是刻板的,严格意义上说,个体差异大于性别差异,有很多男性的性幻想与浪漫爱情有关,也有很多女性的性幻想直接指向性交,更多人的性幻想则五花八门,什么内容都可能有。

性幻想同样是一种释放性压力的手段。性幻想无可厚非,无论一个人在想象中做什么,都不是不道德的事,更不会受到法律处罚。也就是说,性幻想无关道德,你爱想什么就想什么吧,不必有心理负担。

但是,如果要强行把性幻想付诸实施,就是另一回事了,就可能触犯法律了。(4)关于偷窥。

影片一开始,赫尔夫就曾偷看对面楼上的女人脱衣服。还有一次,他同卡梅尔一起偷看对面楼上一对男女做爱。忽然,那个女人跑到窗前,冲着他们摆手。他们二人被吓坏了,蹲到地上,以为她要找来,甚至担心她要杀他们。其实是虚惊一场,只是住在赫尔夫楼上的老师要跳楼,那个女人是向要跳楼的他挥手而已。

偷窥是不道德的行为,甚至会触犯法律。但是,赫尔夫和卡梅尔偷窥的情况有所不同,他们并不是刻意地跑到别人房间里,或者躲在某个不该待的角落,而只是在自己的家中,很自然地看到对面楼上人家窗户里的事情而已。也就是说,对面人家并没有拉上窗帘,并没有设置隐私屏障,所以赫尔夫和卡梅尔只能算“看到”,不算很严重的问题。

但是,有人扒窗户偷看女厕所、女澡堂,甚至用手机偷拍别人的裙底风光,这些就是触犯法律的了。因为女厕所、女澡堂的设置本身就是强调那是女性的专属区域,男性不得进入或窥视。而别人的裙底,是人家穿上裙子遮挡起来的部位,你偷拍,自然也是侵犯别人隐私权的。大家要小心,千万不要因为一时好奇做了错事,而追悔莫及。

需要指出的是,偷窥之所以被认为是不道德的,是因为偷窥的人没有经过别人的允许,“偷偷”看别人不想被人看到的隐私。重点在于“偷”,而不在于看的内容和性有关。(5)关于恋足。

一群男中学生在食堂午餐时,谈论女生的脚。赫尔夫说,自己可以只通过看一个女人的外表,就知道她的脚是不是漂亮。这一点是吹牛。但另一个人因此说,这是变态,这则有些过分。

每个人的审美观不一样,在一个人看来并不性感的地方,在另一个人看来可能却极性感,有吸引力,比如脚。迷恋脚的人,主流变态心理学称之为“恋足癖”或“恋足症”,其实,这只是他的性爱对象和其他人不一样而已。即使他只把脚当作性爱对象,也没有什么错,只要对方也愿意,就是很好的一对。影片中的赫尔夫更谈不上“变态”,因为他只是喜欢看女生的脚而已。(6)关于阳刚之气。

我们能够看到,在赫尔夫卧室的墙壁上,贴满了阳刚男人的照片,向我们进行着一种男性气概的展示。他的鼻梁摔断时,还被夸“很性感”,“像个拳击运动员”。这背后,仍然是对“硬汉”形象的推崇。

而赫尔夫自己更是和别人吹嘘他那不存在的艳遇和性关系。他对卡梅尔描述自己的第一次性生活,声称“用一整盒的套,做了好久”。

青春期的男生,通过张扬、炫耀自己的“硬汉”形象,让别人觉得自己是一个“真男人”。这是许多人成长中要经历过的心路历程。但是要小心,不要被“硬汉”形象所伤害。过分追求刚强,有时会伤害我们。每个人的情形是不同的。

影片中,曾有赫尔夫坚持不承认自己哭泣的镜头,这就是在扮演“硬汉”。而到影片最后,因为失恋,他痛哭,再也顾不得卡梅尔的嘲笑,这是他内心情感的真实宣泄,这种自然、真实的宣泄是有利于健康的。(7)关于色情片。

赫尔夫和卡梅尔意外地发现,奥洛尔的妈妈就是他们看着自慰的那个内衣画报上的模特儿。卡梅尔非常兴奋,主动过去与她跳舞,一晚上都盯着她的胸部看。他为什么变得如此大胆?因为他在网上看过色情片。那色情片讲的就是成年女子同年轻男孩子的性关系。卡梅尔后来还拉着赫尔夫一起看那影片,两人一边看一边自慰。

色情片又被称为成人片,它是拍给成人看的。我们认为,未成年人不宜看色情片。许多国家的法律也规定,不能够给未成年人看色情品。所以我们应自觉地回避看色情片。

大家一定要清楚:色情片表现的不是真实的情爱世界,它是娱乐片,是用来激发成年人的性欲、满足其性幻想的。所以色情品不是现实社会中人和人的性关系的再现,它是虚构的情色关系。

也许你们将来成年后会看到色情片,但需要知道的是:不要把色情片当作情爱教科书,不要通过色情片来了解现实世界中的“性”。色情片就和一般的故事片、文艺片和其他电影大片一样,都有虚构的成分,我们看电影故事的时候,知道那是假的,很多情节在现实中是不可能发生的。色情片也一样,有很多夸张的成分。

也许你们中已经有人看了色情片,但我们需要注意的是,这并不是完整的、全面的性知识,其中有很大部分是扭曲的性关系。曾经有中学男生看过色情片,就觉得身边的女同学都像色情片里的女人一样,可以随便和男人发生性关系,所以就性骚扰女同学,当然最后自食其果,被学校处分。我们希望这样的事情不要再发生。(8)关于校园里的亲密。

赫尔夫和奥洛尔在校园里接吻,在校园的草地上亲昵,这没少给他们找麻烦。男生间就他们的接吻一传十,十传百,直到传成每被吻一次,奥洛尔收费10元;看到赫尔夫和奥洛尔草地上亲密的男生更是醋意横生,用足球砸他们;更有一群男生殴打赫尔夫。

当然,传播谣言也好,吃醋后施暴也好,真正有错的是传播谣言者和施暴者。在公共场所接吻、亲密,并不触犯法律。

但是,作为中学生,即使在法国的中学校园里,公开亲密显然也是与校园整体气氛不吻合的,所以才会招来那么多是是非非。中学生的恋爱本身,至少是一件有争议的事情。绝大多数的中学生是不谈恋爱的。因此,谈恋爱的中学生过于高调,甚至在校园里亲密,在现有的文化和主流价值观上,可能会招来一些麻烦。(9)关于谈论性。

男生们在一起,似乎总要谈论女生,谈论性。无论是午餐时谈女人的脚,估计谁的脚漂亮;还是上体育课时看蹲下的女生的乳沟,说人家是对自己的性暗示;甚至于同伴间夸张地谈论自己的性经历:都是谈性。最有趣的是,赫尔夫第一次与奥洛尔接吻后,上课时把手指伸进卡梅尔的嘴内,让他感受“吻”的滋味,实在让人喷饭。这一方面体现了青春期学生对性、异性的好奇,另一方面也要小心,许多时候这是对女性的不尊重。

同时,如果没有经过女友同意,便和别人分享自己与女友的性体验,也是对女友的不尊重。

男人谈论性,是一种建立“男性友谊”的方式,也是张扬男性气概的方式,但这时不妨想一想:你是否充分尊重了别人呢?(10)关于“犯法的刺激”。

奥洛尔竟然有偷窃的嗜好,偷来的东西多数会扔掉,想要的就是“偷”的惊险与刺激。这种对刺激的追求还体现在吃饭不付钱便跑掉,即所谓的“霸王餐”上。

在青春期,我们总想反叛一些东西,总想挑战一下家长、学校、社会对我们的约束,去冲击一下禁忌。这也可以称为一种探索自我的方式,一种另类的“亲近”社会的方式,但却可能是伤害别人,甚至触犯法律的方式。

所以,还是换一种方式去彰显你的特立独行吧!教学点二“等我大一些”【教学目的】让学生意识到青春期的种种不成熟,在这种不成熟状态下开始的恋爱有时会伤害自己和对方,而走向成熟需要时间,不妨给自己一些时间。【教学过程】

组织者:进入青春期后,我们有的人开始有性的欲望产生,渴望与异性或者同性接触,但我们对对方的了解非常少,所以我们经常会出现不理解,“读不懂”,造成误解的情况。在这部影片中,就有许多地方有这样的表现,同学们先列举一下吧。【教学提示】

学生自由发言,组织者启发,一起回忆影片中关于渴望接近自己的性爱对象,又不了解对方的情况的内容。通过举例和分析,启发学生明白,同学之间的交往、谈恋爱以及发生亲密行为的时候,要尊重对方的意愿,对方同意就是同意,对方不同意就是不同意。对于自己来说也一样,要明确表达自己的意愿,不要半推半就。这就是权利的表达。【教学参考】

影片中涉及的情节可能有:(1)女生蹲下身系鞋带,男生从上面看到女生衣领露出的乳沟,另一男生便说这是明确的性暗示。显然不是这样。(2)赫尔夫不知道女生对男生有意会有什么样的表现,奥洛尔告诉他,那女生会捋一下头发,瞳孔还会放大。这显然是太过简单的描述。(3)私下接吻后,赫尔夫在男生的起哄下,在校园里冲过去要吻奥洛尔,奥洛尔推开了他。下课后,奥洛尔主动拉他走,到草地上吻,说自己不想让别人看到。(4)两人在床上热吻时,赫尔夫摸奥洛尔的胸和下体,奥洛尔坚决拒绝。赫尔夫原本可能以为奥洛尔会喜欢这样,但事实是,接受接吻并不等于也接受其他身体接触。影片中,赫尔夫没有再进一步勉强,这是对的。有的男生可能会以为,女生拒绝是假装的,是不好意思,便要进一步强求,严重的话可能会导致约会强奸。(5)接吻时,赫尔夫本能地在床上蹭下体,这是男性的一种自然表现,但奥洛尔觉得很“恶心”,将他轰出家门。赫尔夫则吓坏了,以为奥洛尔要报警。这些都是对对方错误的理解。(6)在一个同学家聚会时,大家要求奥洛尔脱衣服,她很生气地跑了。这虽然是双方感情的一次危机,但还没有到分手的地步。赫尔夫以为两人关系就这样结束了,这又是他对奥洛尔的误解。进而,赫尔夫去找了新女友,使两人关系真正彻底结束。

…………

可能的分析有:

上面这些事例,既表现了男生对女生的不了解,也表现了双方都需要进一步成长,目前还不会处理感情问题。以赫尔夫和奥洛尔最后分手为例,赫尔夫想当然地认为奥洛尔不要他了,并没有去核实,就去开始追别的女孩子;而奥洛尔没有把自己的想法明确告诉赫尔夫,也没有给他机会解释。

在这部影片中,其实奥洛尔对赫尔夫有许多包容,许多谅解,给他时间成长。但赫尔夫就是一个没有长大的孩子。比如遇到别的男生拿球砸他们、挑衅时,赫尔夫扔下奥洛尔自己先跑了,显得非常自私,没有责任心。而别的男人打赫尔夫时,却是奥洛尔过来轰走那些打人者,救下他。

在奥洛尔家,二人正要进一步发展,奥洛尔脱鞋,赫尔夫看到她的脚不好看,竟然抬腿就回家了。

一个女生经过了许多思想斗争,在同伴的鼓励下,才勇敢地主动向赫尔夫示爱。但是,他竟然大笑着说:“看看你自己,像猪一样。”女生受了伤害,痛哭着跑开。

所以我们看到的赫尔夫,不懂得承担责任,也不懂得如何对待自己的女朋友。奥洛尔比赫尔夫略成熟一些,青春期的女孩子通常比男孩子成熟。

赫尔夫第一次向奥洛尔提出约会时,奥洛尔并不想,她说:“男生都不想做朋友,只想约会。等我大一些。”她这样想是对的,如果坚持,也许两个人都不会有后面的痛苦,但另一方面,这场恋爱也带给了他们成长。

这部影片展现了青春期青涩的爱。爱情确实令人向往,追求爱与性的满足也没有任何过错,但是,爱需要我们学会承担责任,需要我们清楚该如何与他人交往。在一份爱情开始的时候,最重要的是做出对自己和他人负责任的选择。而没有这种能力,就可能会无意中伤害了我们自己,也伤害了别人。

像奥洛尔最初期望的那样,先做朋友,等到更成熟之后,“等我大一些”,再正式约会和恋爱,也是一种基于对自己和他人负责任的选择。

在青春期,我们鼓励不同性别的同学多接触,多了解。自然、正常地交往,是了解彼此、打破神秘感、促进积极交往的最好方法。当然,已经谈了恋爱的同学,也不必因这样的经历而后悔,恋爱以及挫折本身,也是能促进你们成长的方式,重要的是,要从恋爱这个经历中吸取经验。教学点三

校园暴力【教学目的】让学生勇于反抗校园暴力。【教学过程】

组织者:影片开始时就有男生把别的男生按在地上打,同时向被打学生要钱的镜头;奥洛尔和赫尔夫在草地上亲密,也有正打球的男生看着他们不顺眼,用球砸他们;更有男生嫉恨赫尔夫同奥洛尔的关系,在校园里拦住他,训斥道:“你想上奥洛尔?也不撒尿看看你自己!”说罢按倒在地便是一顿暴打。

这些都是校园暴力,在我国台湾叫“校园霸凌”。总之就是欺负同学。

大家想一想,我们身边是否有这样的校园暴力?校园暴力对校园生活有什么影响?我们对校园暴力应该采取什么态度?【教学提示】

学生自由发言。组织者进行引导和启发。【教学参考】

校园暴力破坏了校园和谐的学习环境,破坏了同学间的关系,使弱势同学受到欺辱,其基本人身安全受到威胁,这是不能够被容忍的。

发生了校园暴力,一定要及时告诉老师和家长。有的施暴者会威胁受暴同学:“如果你敢告诉老师,就会更狠地打你!”这也是一些受暴同学不敢报案的重要原因。但是,对于施暴者逆来顺受,只会助长他们的气焰,并不会使他们真的对你手下留情。所以,与其受辱,不如奋起反抗。

随着社会和学校对校园暴力越来越重视,对施暴者的惩处力度也会越来越大。所以,受暴者更应该勇敢报案。

从施暴者一方来讲,施暴往往是他们展示阳刚之气即男性气概的一种方式,特别是形成团伙的校园施暴者,更是通过这种暴力使自己像一个“纯爷们儿”。但是,成熟的男人绝不等于施暴的男人。施暴者是被整个社会蔑视的。在施暴的过程中,施暴者与同学的良好关系被破坏了,关于正义与良知的理解被扭曲了,其未来必将为之付出代价。家长课堂

这部影片有许多地方对我们教师以及家长有启发性。所以,既可以用作教师自我提升,也可以用作家长课堂。

教师方面,可以留意两处。

一是美国中学上课的气氛。比如有的课程安排大家坐成圆圈讨论,激发学生思考、互动;教师和学生的关系非常平等,课堂上自由交流,学生“搭下茬”不会受到教师训斥;教师布置一个关于历史人物的课程作业,扩展学生视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等等。

二是教师对学生自主权的尊重。课堂上有人提出要进行学生间排名的建议,教师说,这需要大家讨论才能决定,而现在没有时间开会讨论了。立即有学生起来对大家说:“同意讨论的举手。”结果多数学生举手支持开讨论会,教师也尊重了学生们的意见。

后现代主义教学强调改造师生间的传统权力关系,赋予学生自主权,这将有助于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教师可以进一步查阅相关的文献。

家长方面,主要可以思考、讨论家长如何面对青春期孩子的性欲求,以及如何在性的方面承担榜样责任的问题。

比如,赫尔夫便对母亲不尊重他的隐私权非常不满,他要求母亲进屋之前一定要敲门。而母亲经常半开玩笑地与他谈论自慰的话题,这也让他非常烦。母亲看到赫尔夫与奥洛尔接吻,非常高兴,打电话告诉别人,赫尔夫也表示抗议,说:“不要和每个人说我的私生活。”

事实上,无论东西方文化,都应该懂得尊重孩子的隐私。特别是青春期的孩子,对隐私比较敏感,更希望得到尊重。

但对于赫尔夫父母的另外一些表现,可能因为文化背景不同而有不同的评价。比如,赫尔夫的母亲当着儿子的面与别的男人亲密,留别的男人在家中过夜也不回避孩子;赫尔夫的父亲对他讲自己的3P经历,还当着他的面去勾引街上的美女。对于一个年仅14岁的孩子来说,这也许不能算作好的榜样。但赫尔夫的父亲叮嘱儿子发生性关系时要戴安全套,则是一个负责任的建议。

我们认为,单亲家庭的家长应该以身作则做好孩子的性教育,成为孩子的好榜样。青春期

推荐教学对象:高中生影片介绍电影简介《青春期》,中国电影,由管晓杰导演,赵奕欢、王一主演,2011年出品。取名为《青春期》的电影有许多部,这是其中一部。片长51分钟,被称为“微电影”。剧情梗概

留级生汪小菲走进高三教室的第一天,看到程小雨,便喜欢上她了。程小雨对他不感兴趣,但汪小菲开始了每次见面送一只写满情话的千纸鹤的爱情攻势。

程小雨的父母离异,她和父亲住在一起。父亲很少顾及她,但会时常丢给她一大把钞票。母亲更似乎是从她的生活中消失了。程小雨是所谓的问题少女,不相信亲情、爱情,时常出入游戏场所、夜店等。

一天,程小雨发现自己怀孕了,可是连孩子的父亲是谁都不知道。她拉着汪小菲陪她去做人工流产,在疼痛地扶着墙回家的路上,撞见了母亲。母亲训斥她,她认为母亲没有权利责怪自己,转身离去。

程小雨的一个女同学被黑社会绑进夜店,黑社会又逼迫她带几个女同学来,程小雨被骗进夜店,所幸拼命逃了出来,但一个晚上又被黑社会抓住,带到教室里欲行强暴。在场的二位老师和门卫都不敢管,幸好汪小菲及时赶到,拼死相救。程小雨开始相信爱情。教学流程性教育关键点

安全性行为的意识与能力;安全意识,对生命的珍爱,对理想的追求;家长的责任。【教学提示】

这部影片艺术性稍弱,“教导性”太强,本不是很适合作为性教育电影。但是,恰恰因为情节教导性非常强,考虑到可能适合某些学校和组织者的需求,所以我们也列进电影库。而且其片长只有51分钟,比较方便安排教学。教学点一

安全与健康【教学目的】培养学生的避孕意识,以及意外怀孕时的处理能力;注意个人安全;珍爱生命,相信未来;见义勇为也要讲策略。【教学过程】

组织者:这个影片,表现的是中学生的生活。大家觉得,影片对我们的安全意识有哪些启发?现在分小组讨论,每组一个记录员,讨论后和大家分享。【教学提示】

以下罗列一些启发点。(1)关于意外怀孕:程小雨接连呕吐,自己躲在卫生间中用怀孕试纸测,发现自己怀孕了。自己上网查无痛流产的信息,然后让汪小菲陪着去做了流产。出了医院,很辛苦地走回家。影片中的她那天还穿着小短裤,晚上还坐在路边和汪小菲聊天。【教学过程】

组织者:对于未成年人发生性关系,请大家充分发表看法。【教学参考】

未成年人最好不要发生性关系;如果一定要发生性关系,就要注意安全,比如使用安全套。如果事先没有用安全套,性爱后72小时还可以使用事后的紧急避孕药。一旦怀孕,最好告诉家长,请他们帮助处理。家长总是会原谅孩子的错误的。如果实在无法告诉家长,也最好像小雨这样找一个人陪伴去做手术。一定要去正规医院做手术,绝对不可以去街头私人门诊,以免发生意外。手术后,要回家静养、休息,要注意营养、保暖。最好是能喝些鸡汤之类的。小雨手术当天穿短裤、不注意保暖,晚上不回家、坐路边聊天,这对健康不好。

关于安全性行为和怀孕,本书电影《朱诺》中有详细阐述,可参考之。(2)不去夜店,增加安全意识:影片中的小雨等人,在游戏厅被一些流氓盯住,逐渐引发后面一些悲剧性事件。【教学过程】

组织者:对小雨等人的这些做法,大家如何认识?【教学参考】

作为学生,要少去甚至不去主要是成人出入的舞厅、迪厅、夜店等场所;要注意交友;遇到像坏人骚扰、绑架、强迫等情况,要及时报警,告知家长,寻求家庭、学校、社会的保护。

在这部分可以让学生讨论遇到危险的具体应对措施。(3)任何时候都要相信未来:影片中,小雨遇到一连串挫折后,对生活、对情感都失去了信心,甚至想到要从过街天桥上跳下去。小菲则鼓励她,要相信未来。【教学过程】

组织者:对于小雨的自杀行为,大家怎么看?【教学参考】

生命是最宝贵的,任何时候都要珍视生命。年轻时遇到的挫折,既是成长中的代价,也将是成长中的收获。无论如何绝望,只要向前看,就一定会有希望。正像影片中,小雨最终又开始相信爱,相信未来。

人一定要有理想。小雨的理想是当一名幼儿园教师。有理想就会有目标,就会在即使最困难的时候也坚持下来。而如果没有理想,人生就会找不到意义。(4)见义勇为要讲策略:小雨被四个流氓押到教室中要强奸,小菲及时赶到,但终于寡不敌众,不仅自己被打惨了,也险些没有救成小雨。【教学过程】

组织者:对于小菲的见义勇为,大家怎么看?【教学参考】

见义勇为、助人为乐,这些都是好的,但都要讲策略。比如,小菲在教室外目睹恶行,本可以及时报警,然后再冲进来阻止,至少也可以准备一些武器……有勇气、有正义感是好的,但更重要的是有智慧。教学点二

安全套的使用【教学目的】让学生学会使用安全套。【教学过程】

组织者:前面我们讲过了,作为学生,作为未成年人,社会、家长、学校都希望你们不要发生性关系。但有些同学,陷入热恋,无法控制自己,一定要发生性关系时,千万要采用安全性行为。在安全性行为中,使用男用安全套可能是最便捷也是副作用最小的。

我们社会上一个传播很广的说法是,即使使用安全套,也无法做到百分百的安全。其实,如果正确地全程使用安全的安全套,就一定会做到百分百安全。戴安全套又意外怀孕或传染性病,一定是你的使用方法出了问题。我们今天就来和大家一起了解如何使用安全套。【教学提示】

组织者拿出事先准备的安全套,以及形状接近阴茎的道具,如香蕉,请一位学生自愿地上台来演示。通常,学生的演示总会有一些不足,这时组织者再来演示正确的戴安全套的方法。

组织者一边将安全套戴到器具上,一边解说如何才是正确地全程使用安全的安全套。

这部分可以参考本书电影《新娘15岁》中的教学提示。教学点三

教师的形象【教学目的】让学生反思影片中被丑化的教师形象。【教学过程】

组织者:影片中有一个体育教师的形象。编导可能是想通过这个人物形象来制造一些喜剧效果,但是,这可能和现实生活中真实的教师相距甚远。大家说一说,这个体育教师有哪些地方有违老师应该具有的形象?【教学提示】

学生自由发言。学生提到的可能包括:(1)体育教师上课时严厉地训学生,甚至踢学生。(2)体育教师假装教女学生体育动作,实际上搂搂抱抱,关系暧昧。(3)看到自己喜欢的女教师,体育教师便一脸媚相,甚至不顾学生在场。(4)体育教师竟然和女教师在教室里做爱。(5)面对自己的学生程小雨要被强暴,体育教师一开始竟然不敢保护。

…………

这位体育教师是不配当一个人民教师的,如果在生活中真有这样的老师,他一定会受到严肃的处理。教师应该是学生的楷模,他的行为举止也欢迎学生进行监督。家长课堂【教学提示】

这部影片多处情节反映出程小雨的父母在对孩子教育上的失责。如果有机会组织家长课堂,不妨以这部影片为例,向家长阐述一些他们应该改善的地方。(1)离异的家长,更应该多关心孩子的成长。有调查显示,在缺少爱的家庭环境下,孩子们更早地发生性行为。离异,并不应该成为对孩子关怀减少的理由。像小雨的父亲,似乎只知道把一沓沓钱扔给女儿,却不知道女儿最需要的是爱,而不是钱。母亲则似乎在小雨的生活中缺席,自然也就没有权利谴责小雨。(2)家长在性行为上应该以身作则。父母的性行为,与对孩子的性的要求,应该是一致的,不应该说一套做一套,对孩子一套对自己另一套。相比之下,采取诚实、开放的态度远比采取怎样的性生活方式或者告诉孩子应该怎样生活更重要。新娘15岁

推荐教学对象:高中生影片介绍电影简介《新娘15岁》(Jeni Juno),又译《珍妮和朱诺》,韩国影片,改编自同名网络小说,2005年出品。片长102分钟。剧情梗概

珍妮是一名中学生,家境富有,容貌出众,学习又好,在学校里很有人气。某日男生朱诺转学来到珍妮的班级,朱诺相貌俊秀,温文尔雅,而且还是男生们梦寐以求的游戏高手,珍妮听见自己的心一阵狂跳,她对朱诺一见钟情了,而朱诺对珍妮同样抱有好感。于是两人以珍妮和朱诺相称,成为形影不离的小情侣。

一天,珍妮用颤抖的声音对朱诺说,她怀孕了。朱诺大吃一惊。看到朱诺害怕的样子,珍妮不免有些生气,她提议通过掰腕子决定下一步该怎么办,谁赢了听谁的。珍妮纤弱的手腕和朱诺结实的手腕缠在一起,珍妮的眼泪禁不住流下来,对朱诺说自己多么爱他,朱诺很感动,让珍妮赢得了胜利。

两人看了一个反对堕胎的录像,便决定要生下自己的孩子。

珍妮开始发虚汗,食欲大增,感到痛苦不堪。为了珍妮的健康,朱诺不仅从家里带来水果削给珍妮吃,还通过清晨送报赚钱给珍妮买食物。只要珍妮说想吃什么,哪怕是半夜朱诺都会跳起来买好送过去。可他们还面临着其他的麻烦。

这对小情侣孤军奋斗着,可还是纸包不住火,珍妮隆起的腹部还是被姐姐发现了。

珍妮和朱诺两家顿时乱成一团。两人被强行分开,无法见面。朱诺担心珍妮,苦苦哀求父母让他出去,却也无济于事。看到两个人都痛苦万分,朋友们决定为他们策划一出好戏。他们借探望珍妮的机会帮助珍妮逃了出来,还为他们筹备了婚礼。别具一格的婚礼就这样举行了,来客都是穿着校服的学生们,新郎和新娘幸福地作出了婚誓。

珍妮的母亲要把她送到美国的姐姐那里去,珍妮和朱诺都不同意。珍妮在去机场的路上要临产,紧急赶往医院。

影片最后,珍妮的母亲在帮助照看着孩子。朱诺在发奋读书,要考到一所能够接受夫妻带孩子上学的学校去,他的目标是哈佛,累得流鼻血了。教学流程性教育关键点

未婚怀孕危害大;意外怀孕要告知家长,做出正确处理;安全性行为的要点;反对暴力。教学点一

未婚怀孕,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教学目的】使学生正确认识未婚怀孕的危害性。【教学过程】

组织者:这部影片曾引起非常大的争议,韩国的电影审查部门最初将它定为18岁以上才能够看的电影,制片商希望定为12岁以上就可以看的,后来一番争取,变成了15岁以上可以看的。审查部门认为,这部影片有些美化中学生怀孕后的处境,会让学生们觉得怀孕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各位同学看后,有这样的感觉吗?是否会觉得怀孕其实也没有那么可怕?【教学提示】

鼓励学生自由发言,组织者要引导学生呈现不同的观点。比如:(1)怀孕确实是一件很严重的事。(2)怀孕本身很严重,但处理得好,就不是很严重的事。(3)怀孕也没有什么了不起。

…………

这里之所以让学生们自己发言,讨论这部影片是否在“美化怀孕”,是为了促进学生思考,呈现不同观点。相信绝大多数学生都会认识到意外怀孕的危害,从而对可能忽视未婚怀孕后果的学生起到同伴教育的警醒作用,从而为后面的安全性教育、及时处理意外怀孕的教育做准备。【教学过程】

组织者:每部电影的编导,有自己关于电影制作的理念。这部影片的导演,显然不想拍一个太悲情的、昏暗的教育故事。所以,他尽可能把故事拍得很鲜亮。但即使如此,影片中其实也通过一些细节透露出,怀孕后的珍妮和朱诺的日子并不好过。大家想一想,有哪些这样的情节?【教学提示】

学生自由发言,试着列举出其中能够显现出珍妮怀孕后的压力的情节,并进行分析。【教学参考】

影片中的情节可能有:(1)影片开始,珍妮在卫生间用试纸测出怀孕了,心情沉重,压力很大。(2)珍妮约朱诺到学校的楼顶,非常紧张地问他:如果我胳膊断了,你还爱我吗?如果我腿断了,你还爱我吗?最后她才说出她怀孕的事,可见她的焦虑与无助。(3)朱诺得知珍妮怀孕后,压力也很大,一个人躲到卫生间哭。珍妮也没有少哭。(4)珍妮以为朱诺躲着她,朱诺说:我不是躲着你,我是想我们该怎么办。对于两个少年来说,这确实不是一件简单的事。(5)朱诺说:我会努力成为一个好男人。从那天起,他开始每天早晨送报纸赚钱;每天早晨到珍妮家门外等她,给她背书包;看到珍妮吃东西,他便去给她打水喝;夜里珍妮想吃东西了,他也立即买好送去;看到报纸上关于物价上涨的消息,他也悲叹生活的艰辛,因为“我就要成为一家之主了!”珍妮曾问朱诺:是否害怕,是否想逃避?朱诺说:“我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诚然,这些努力都是他责任心的表现,但是,对于一个在读书的学生来说,这确实是一种过分的负担。(6)怀孕妈妈们的训练班,他们也只能在窗户外面看,而无法进去参加。

…………

影片只是表现了珍妮怀孕后饭量增加,爱吃酸的,但是,没有展示怀孕的女性还会恶心、呕吐的情节,这也是对怀孕后处境的美化。影片中最值得肯定的,是当珍妮怀孕后,朱诺表现出的责任心、对她的种种关心和爱护。但是,仅靠少年人自己的责任心,还是不够的。最终,如果没有家长的介入,他们也将难以面对医疗、生产,以及生产后哺育这些问题。

影片中,一场浪漫的婚礼是电影的高潮部分。婚礼是由珍妮和朱诺的同学筹备的,既然策划者都是中学生,那么婚礼自然也就充满了异想天开的创意。但是,这也只是学生们的一个“结婚”游戏,韩国法律规定可以结婚的年龄是男18岁、女16岁以上,另外,未满20岁者,要申请结婚时必须有家长的同意。

事实上,怀孕生子对每一个女人而言都是伴随着痛苦的过程,但15岁的珍妮所表现出的却是一派轻松和愉悦。而且难道有了孩子,真的可以扔给自己的家长,自己回到以前的生活轨道吗?这正是当初韩国审查电影的成年人忧心忡忡的原因,人们害怕这是一种错误的引导,给孩子们造成一种美好的假象。

我们这里说的还只是韩国的情况,而在中国,未婚怀孕、生育带来的后果将更为严重,一些学校会对未婚怀孕的学生进行处理,未婚生育的孩子将无法取得公民身份。所以,其实未婚怀孕不是一件小事,而是一件大事。正像前面提到的许多人质疑的那样:经历了这些,真的还可以回到原来的生活,流着鼻血努力学习吗?教学点二

如果你怀孕了,会怎么办?【教学目的】怀孕后及时告知家长,正确处理。【教学过程】

组织者:影片中,珍妮怀孕后,和朱诺一起商量,要生下自己的孩子。那么,如果你或者你的女朋友意外怀孕,你们会怎么办呢?大家可以悄悄地把你的想法写在纸上,折起来,传给我,不必署名。【教学提示】

学生在纸上写下自己的想法,传给组织者。组织者分类整理,一边念,让学生进行点评讨论。

教学实践中,学生写来的想法可能千奇百怪,组织者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可以让更多的学生进行讨论,呈现出观点争议,从而启发学生知道应对意外怀孕的方法。【教学参考】

在中国目前的情况下,作为中学生,如果意外怀孕,做流产恐怕是综合后遗症最小的选择。但是,流产一定要选择正规医院,并注意手术前后的保健。这些都只有在家长的照料下才更可能。所以,这里要强调的是,怀孕后一定要告诉家长,千万不要自作主张,自己处理。万一处理不当,致使身体受到伤害,会后悔一辈子的。可以像朱诺那样,先告诉家长中比较慈爱的一位,再请他去转告严厉的另一位。如果家长都非常严厉,不敢告诉,可以考虑告诉自己信赖的老师或其他亲友,请他们帮助向家长说明,必要时也可以劝说、安慰家长。但要注意,告诉亲友时,一定要慎重,因为有些家长可能觉得这是一件非常丢人的事情,更不愿意让别人知道。

无论如何,怀孕、流产都是一件对我们有伤害的事,应该尽可能避免发生。所以,老师和家长都希望同学们在18岁之前尽量不要谈恋爱、发生性关系。正像影片中的家长说的:你们如果真喜欢,就等等;到了25岁还互相喜欢,我们就同意你们结婚。

有些同学开始恋爱了,又觉得实在等不了了,那也要采取安全的性行为。在这部影片中,当得知珍妮怀孕的时候,朱诺还有些不敢相信一次性关系就怀孕了。珍妮说他:“你可真笨!”这说明,朱诺没有安全性行为的知识。同学们应该有这些知识。【教学提示】

如果此前的教学中已经讲过安全套的使用了,这里可以请学生们再陈述或演示一遍如何使用安全套。如果没有讲过,则应该讲了。

关于如何使用安全套的教学,在《朱诺》等影片中已经有了详细教案,这里不再重复,组织者可以参考那些影片的教案进行教学。讲授安全套使用时,组织者不要忘记重复一次:讲安全套的使用,不是支持大家去做爱,而是希望大家学会自我保护,安全的性行为永远是需要的。

此外,安全措施不仅是使用安全套,还包括服用长期口服避孕药、紧急避孕药等(这部分内容可以参考电影教案《早熟》)。

强调安全套等安全性行为,并不仅仅在于介绍做法,更重要的是树立安全性行为的责任和意识。教学点三

不要使用暴力【教学目的】不要打同学。【教学过程】

组织者:虽然珍妮过早发生性行为,并且怀孕了,但整部影片中,珍妮的形象仍然是一个积极、快乐、向上的学生。但是,有一个情节出现的时候,老师心惊肉跳,看过后也一直无法释怀。就是这个情节,使老师觉得珍妮不像一个好学生了。大家能想到是哪个情节吗?【教学提示】

让学生们自由发言,组织者可以启发。

如果学生们没有说到,组织者最后说出这个情节:珍妮看到另一个女学生主动去接近朱诺,便非常嫉妒,竟然冲过去狠狠打那个女生。

组织者请学生们就珍妮此举进行评论,然后总结。【教学参考】

珍妮这样打同学,显然是非常不对的。一方面,同学之间的正确交往应该得到肯定和支持,不能因为朱诺是你男朋友而不让别人和他接触;另一方面,任何暴力都是应该被强烈谴责的。暴力通常被认为更多的是那些追求“大男子汉气概”、追求“阳刚之气”的男生做的事,女生之间这样的暴力也很令人伤心。【教学提示】

影片中有教师进行性教育课的内容,男女生分班进行,教师是同一位女教师。我们的性教育理念主张,性教育课男女生不应该分班,这样既有助于去除关于身体和性的污名、神秘,又有助于男女生彼此了解。但是,像影片中那段专门讨论自慰经验的课程,就应该男女分班了,这样才有助于学生敞开心扉交流。同时,这样的课应该由同性别的组织者进行,这样也更有利于学生和组织者的交流。

电影中,讨论自慰的时候,女教师问哪些男生自慰,一开始只有一人举手。女教师批评了对自慰的错误认识,说自慰有助于缓解性欲求,“比你们去骚扰女同学强”,再问有谁自慰过,全班男生几乎都举手了。这样来谈自慰的态度是对的。

教师也讲到一次射精有几百万枚精子,其中有一枚会和卵子结合。当时朱诺一脸错愕,仿佛在想:“怎么这么巧,我那枚就中了。”由此可见,在此之前没有讲过受孕的知识,更没有讲过避孕。可见,这所学校的性教育做晚了。总有学生走在我们的前面。家长课堂【教学提示】

朱诺和珍妮的父母,有许多值得我们中国家长警戒的地方,也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首先,这两个孩子的家长像很多家长一样,会误以为自己的孩子很“单纯”,特别是珍妮是学习非常优秀的孩子,很多家长和教师都会简单地认为,这样的孩子绝对不会在性的问题上“犯错误”。所以,在孩子告诉他们怀孕的情况后,先是有些不敢相信,然后都开始责骂孩子。当然,两家的妈妈也没有少掉眼泪。

珍妮的母亲打电话给朱诺的母亲,说永远不会原谅朱诺。朱诺的母亲对儿子说:“我也永远不会原谅你。”此时,我们是否想到,对于孩子的意外怀孕,家长也有责任?家长尽到了对孩子进行性教育的责任了吗?

朱诺曾试探地要告诉母亲真相:“我的朋友的女朋友怀孕了……”母亲一脸不屑,叮嘱朱诺要远离这样的同学。家长简单的谴责,丧失了与孩子交流、沟通的机会,也耽误了堕胎的时间。

珍妮的父亲对珍妮的母亲说:“女儿做的事,我没有发言权。”从这一句话,我们就可以看到,在珍妮以往的家庭教育中,父亲是缺席的。这是一个非常错误的观念,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包括性教育上,家长都有责任。

但是,两家的家长值得我们学习的是,他们很快就从气恼中走出来,开始帮助孩子,并没有给孩子太大的二度伤害;他们之间也并没有恶语相向,追究是谁家孩子的责任,谁家该如何赔偿之类的,而是坐到一起吃饭,商量未来的解决方案。宝宝出生后,两家的家长在一起照顾。

青春珊瑚岛

推荐教学对象:中学生影片介绍电影简介《青春珊瑚岛》(The Blue Lagoon),美国电影,1980年出品。片长104分钟。剧情梗概

在一次海难中,一艘邮轮沉没之后,一男一女两名孩子流落在荒岛上,还有一位厨师。厨师教会了他们野外求生的技能,后在一次酒后死去。于是,两个年幼的少年开始了自己孤岛求生的历程。他们摘香蕉、打鱼,男孩子甚至采珍珠送给女孩子。

在成长过程中,他们逐渐了解了性与爱,并且生了一个婴儿,一家三口在海岛快乐地生活着,甚至拒绝了一艘大船的救助。

一天,女孩和他们的小孩乘坐小船游玩时不小心把船桨碰掉到海里,男孩在游泳过来救她们的时候碰到鲨鱼,女孩把另外一个船桨掷向鲨鱼,使男孩顺利地爬上小船,失去两只船桨的小船被海风刮离海岸,一家三口漂流在漫无边际的大海里,最终被一艘大船救起……教学流程性教育关键点

传统社会性别分工;性是需要学习的;彼此尊重的交往方式;家务是重要的,应该学习生活和生存基本技能。教学点一

男人,女人【教学目的】引导学生反思包括“男主外、女主内”在内的性别角色分工,反思对女性美的文化建构。【教学过程】

组织者:刚到岛上时,厨师传授男孩子求生的技能。影片表现的是厨师教男孩子捕鱼、建房屋等,而与此同时,女孩子或在一旁玩,或自己摸索着做花环。这似乎是在强调“男主外、女主内”的性别呈现。这样的性别分工是否适合?【教学提示】

同学们自由讨论、发言。

组织者引导同学们认识到影片中存在这种不同的性别呈现,并让大家自由发表对此的看法。这个过程中,必然会有同学认为:“男主外、女主内”是正确的。这个时候,组织者应该激发深入的讨论,包括通过提问、相反观点呈现、具体事例引导、相反事例列举等方式,来激发这样的讨论。重要的不是得出分工是否合理的答案,而是要让学生领悟到,分工有多重可能性,刻板的性别分工和定位不利于个人发展。

比如,组织者可能会用到这些问题:

影片中,厨师教男孩捕鱼,而女孩不用学这些。能不能谈一谈,在日常生活中,你们自己家里有没有相似的分配?

对于这样的分工,你们是否觉得家长某一方很辛苦,为什么?

哪位同学的家中,有和上述不同的分工?

对于那些家庭中有不同分工的同学,请他们谈谈对于妈妈主外、爸爸给你们做饭,有什么感受?

长期的家庭熏陶,会让他们觉得这样也很自然,但可能会有矛盾,那么可以进一步讨论这些矛盾。比如,你觉得做饭的爸爸像个男人吗?他做得好吃吗?在外面忙的妈妈用怎样的方式爱你呢?等等。【教学过程】

组织者:影片中,女孩子怀孕后,吃得比较多。男孩子不让她吃太多,说:“你会发胖的……”大家对此怎么看?【教学提示】

这部分讨论可以围绕“审美”的文化建构来展开。关于“美”的性别暴力,在本书影片《珍爱人生》等电影中有介绍,可参考。

即使在这样一个只有二人的孤岛上,主流社会关于女性以瘦为美的价值观仍然行使着管束女性的作用,这是需要警惕的。组织者可以引导同学们讨论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1)你们觉得女孩子瘦,有什么好处和坏处?比如可能认为好看、健康、行动方便,也可能认为太瘦了也不好看。引导学生认识到:无论胖瘦都是自己的身体,自己的身体很美,要悦纳自己。无论胖瘦都不可以被歧视。(2)谁喜欢胖的异性?谁喜欢瘦的异性。说说为什么。胖到什么程度可以接受?瘦到什么程度可以接受?(3)你喜欢的男生或者女生,他们的身体和气质是怎样的?用三个词来描绘。很可能这些词汇根本无关胖瘦,比如聪明、热情、善良。借此引导内在美的重要性。

深入的讨论还可以包括:(1)“以瘦为美”的背后是什么?(2)不符合这一审美标准的女孩子应该怎么办?(3)这一审美标准带给我们什么?

在这个讨论的过程中,引导同学们反思主流社会审美标准对我们的伤害。教学点二

性是无师自通的吗?【教学目的】让学生认识到,对自己和他人负责任的性是需要学习的。【教学过程】

组织者:中国有一句老话“无师自通”,用来形容关于性的知识是不需要学习的,到了一定年龄自己就知道了。但影片中有一些情节,却显示了两位主人公因为对性的无知而出现的尴尬。同学们说一说,影片中有过哪些这方面的细节?说明了什么?你的看法是什么?【教学提示】

同学们自由发言。根据影片情节启发学生认识到,许多和性有关的知识都是需要学习的。【教学参考】

需要学习的知识包括:女孩子第一次来月经时正在水中,她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吓坏了,男孩子也不知道这是怎么回事,而这是青春期之前需要掌握的基本知识;男孩子和女孩子也没有关于性爱和生育关系的知识,他们不知道怀孕是怎么回事,不理解为什么肚子里面会动,也不明白为什么会生下一个小孩子;生育之后,也不知道如何喂婴儿,婴儿偶然触到母亲胸口,自己吃乳汁,两个孩子都表现得非常错愕。

另一方面,影片也表现了两个孩子“学习”亲密关系的过程,即那组表现婚礼等亲密场面的幻灯片。他们在成长过程中反复看这组幻灯,从中学习了亲密关系的建立。影片中有一个镜头是女孩子穿上自制的像婚纱的服装,和男孩子站在一起,模仿婚礼场景。

影片中表现,女孩子更早进入发情期,开始关注男孩子健壮的肌肉,而男孩子还不理解为什么女孩子总盯着自己看。一方面是生理与心理的自然变化,但另一方面,如果没有相关的知识,只是生理的变化仍然会带来迷惘。

这些都提示我们,性教育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是非常重要的。组织者结合同学对电影内容的复述与观点呈现,自然地将相关的知识告诉他们。【教学过程】

组织者:现在,就请大家每人准备一张纸,写下你想知道的,关于我们的身体、性、恋爱、婚姻的知识。不需要署名。【教学提示】

学生自由地写,组织者收集问题并给予回答。

组织者应该对学生可能问到的问题有充分的准备,坦然地回答学生们的提问。遇到个别一时无法回答的提问,可以课后进行准备,下一次再作回答。教学点三

相互尊重【教学目的】让学生知道,亲密交往要建立在彼此尊重的基础上。【教学过程】

组织者:影片展示了女孩子和男孩子进入青春期后,相互渴望接近自己喜欢的人的心理。影片有一些细节表现了他们的青春萌动,但也有彼此间的矛盾甚至暴力行为。针对影片中的有关内容,请大家回家写一篇自己的思考和感悟。【教学提示】

这部分内容,很难组织学生在课堂上自然地讨论,所以建议采取布置作业的方式,促进学生思考。组织者再另找时间,根据学生写作中反映出来的情况,进行点拨。也可以将学生作业中体现出的针锋相对的观点,以图表的形式呈现出来,引导学生讨论。

这部分要注意的是:引导同学们懂得性萌动是正常的,但性是双方的事情,需要相互尊重;在这个过程中,克制自己,尊重对方,水到渠成;自慰是非常正常的,不应该因此被羞辱;男孩子躲开女孩子去自慰,也说明了自慰是私密的;但是,无论如何,暴力相待都是不好的。【教学参考】

影片的相关情节有:比如,女孩子青春期发育早,对男孩子有了接近的欲望,但也只是远远地看他,夸他的肌肉强壮,男孩子却不明白为什么女孩子盯着自己看;男孩子有了性欲,几次欲接近女孩子,女孩子拒绝,男孩子压抑自己,自慰解决。一直到两人都有了共同欲求,你情我愿,才开始性爱。

女孩子在和男孩子吵架的时候,曾斥责他“手淫”,令男孩子恼羞成怒。女孩子这样指责男孩子对吗?男孩子恼羞成怒动手打了女孩子,这是解决问题的好方法吗?教学点四

独立生存的技能【教学目的】鼓励学生学习家务,学习基本的生活技能。【教学过程】

组织者:影片中,男孩子和女孩子还只是少年,便开始荒岛求生了。他们之所以能够生存下来,主要得益于哪些方面呢?【教学提示】

学生自由讨论。

组织者要在这个过程中,引导学生的讨论呈现更多元。

组织者可以引导同学们认识到:虽然我们同学几乎不太可能遇到那样的荒岛求生经历,但早早掌握各种生活技能,将使我们更好地面对人生的挑战。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同样需要团结友爱,同样需要尽可能地回避风险。【教学参考】

男孩子、女孩子、厨师三人流落到荒岛之后,厨师便开始教他们野外生存的技能。不久,厨师便故去了。如果当初厨师觉得孩子们还小,而没有早早教给他们求生技能,后果不堪设想。男孩子和女孩子的孩子出生后,他们立即教他游泳、捕鱼之类的技能。

此外,团结、友爱、相互帮助更是生存下来的重要因素。

甚至,对危险的回避与警惕,不去岛的另一面,不让可能的敌人发现自己,都增加了生存下来的机会。

最后,让学生们制订一下学习家务的计划表。

绯闻计划

推荐教学对象:高中生、大学生影片介绍电影简介《绯闻计划》(Easy A),又译《破处计划》,美国影片,2010年出品。片长92分钟。剧情梗概

高中女生奥丽芙一直默默无名,甚至没有男孩子追求。一个独自在家度过的无聊周末之后,奥丽芙在学校同好友瑞安娜聊天时顺嘴“吹牛”,说自己周末经历了一次艳遇,瑞安娜坚称他们一定有了性关系,奥丽芙也只能承认。不想这对话被学校里最保守的女生、基督教俱乐部主席、纯洁协会会长玛丽安听到了,于是,全校都流传着奥丽芙已经不再是处女的谣言,她一下子被置身于众人的关注中。

男生布兰登因为自己的同性恋倾向一直被同学歧视,他找奥丽芙求助,奥丽芙同意帮他忙。于是在一次同学聚会中,奥丽芙和布兰登在众目睽睽之下走进卧室,关上门,在里面制造出震天动地的“做爱”声。布兰登是同性恋者的“污名”终于被洗刷了。

此后,不断有男生找奥丽芙帮忙,比如因为太胖而没有女生多看一眼的男生,求奥丽芙同意他对别人说摸过奥丽芙的胸,等等。善良的奥丽芙基于同情,也因为有小便宜占(这些男生都给她一些小钱),便答应了这些男生的要求。于是,在一个个谎言面前,这些男生变得扬眉吐气了,而奥丽芙成了千夫所指的“荡妇”,甚至好友瑞安娜也离她而去。

玛丽安更是召集了一群“正义之师”,要把奥丽芙赶出学校。学校文学课正在讲授霍桑的小说《红字》,奥丽芙觉得故事中女主人公的经历和自己简直太过相似,于是,她索性招摇地在胸口贴上了一个鲜红的“A”。

玛丽安的男友因为与女教师偷情,感染了性病,对外声称是奥丽芙传染给他的。而奥丽芙为了挽救女教师,也承认了下来。直到事态变得无法收拾,奥丽芙才清楚自己该澄清事实了。但是,那些曾经受惠于她的人都拒绝站出来为她洗刷名誉。

幸好,有家长的支持,还有一位一直默默喜欢她、理解她、信任她的男生的支持,奥丽芙终于用自己的方式恢复了真相。她在学校年终会上对全体同学说将在网上“直播性爱”,吸引了所有人的围观,而她只是在镜头前说出真相。影片的最后,奥丽芙也收获了爱情。教学流程性教育关键点

用正确的方法提升“魅力”,不必有“处男”、“处女”的压力;如何面对谣言;关于性教育的理念。教学点一

何必“吹牛”?【教学目的】让学生正确理解“魅力”,不必有“处女”、“处男”压力,思考帮助别人与不伤害自己之间的关系。【教学过程】

组织者:奥丽芙的麻烦,在某种意义上说,始于她的第一次说谎,对好友声称自己周末有一次艳遇。奥丽芙为什么会这样做?

请同学们就这个问题进行讨论。【教学提示】

有的同学可能会说,她想吸引别人的注意;有的同学可能会说,在周围许多同学都有追求者、都有亲密行为的时候,她不想被边缘化;有的同学可能会说,她不想让别人觉得自己没有魅力;等等。对于一些女孩子来说,让别人觉得自己是“荡妇”,远比让同伴都认为自己没有魅力要强许多。

组织者可以自然过渡到引导学生就“魅力”进行讨论。【教学过程】

组织者:许多同学谈到了魅力。一个人的魅力应该体现在哪里?吹嘘自己的性经历(存在的或者不存在的)是否真的可以增加魅力?【教学提示】

组织者在此鼓励学生呈现对“魅力”的不同理解,无论他们认为魅力是基于外貌,基于性吸引,基于气质,基于性格,还是基于学业成绩,等等。组织者最重要的工作是让学生对魅力的各种理解被呈现出来,同时给学生提供相互质疑、说明的机会。对魅力的不同理解之间不存在对错,可以倡导中学生更多关注内心成长所赋予自身的魅力,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的魅力,但不宜在教学中对学生其他对魅力的理解持简单否定态度,而应鼓励不同观点的充分呈现,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观察别的同学对魅力的理解,从而影响他们自己对魅力的界定。【教学过程】

组织者:与“魅力”联系在一起的另一个问题,便是一些同学会有“处男”、“处女”压力,特别是当周围的同学都有了恋人,甚至很多同学说自己发生过性关系时,有些同学会感觉自己身为“处男”或“处女”是一件不光彩的事,急于想解决这个问题。大家如何看待这种心理?【教学提示】

学生自由讨论,发言。

所谓身为“处男”或“处女”的压力,在大学高年级同学中更多见,所以中学阶段的组织者可以决定这部分的讨论是否在课堂上进行。如果进行这个话题的讨论,我们也是主张帮助学生充分呈现各种观点,而不必做一种评判。我们的理念是:他们会在讨论中,在听到同伴的不同观点之后,形成自己的观点;组织者没必要,也没有能力,强加一种观点给他们。

但是,在讨论中,可能有学生会提到:除了第一个“谎言”,奥丽芙后面的说谎都不是为了“吹牛”,而是为了帮助别人。组织者此时应该引导学生讨论:助人应该有什么样的原则,如何处理帮助别人和自己可能受到伤害之间的关系,等等。教学点二

如何面对谣言压力【教学目的】具有分辩事实与谣言的意识,不做谣言传播者,提高抗谣言能力。【教学过程】

组织者:奥丽芙可能没有想到,她轻易的一句话,最终将自己置于谣言的风口浪尖。谣言,是不真实的信息。影片为我们展示了谣言的强势传播、谣言对我们生活可能的影响和改变。现在大家分组讨论三个问题:(1)为什么会出现谣言,谣言有什么特点?(2)如果你的身边正流传着谣言,你应该怎么做?(3)如果你是谣言的主角,你应该怎么办?每组选出一个记录人,将大家的意见写在纸上,讨论结束后,一起贴到墙上来分享。【教学提示】

学生讨论结束后,组织者请每组将对三个问题讨论的结果贴到墙上,大家一起分享。相信学生会有多元信息与观点的呈现。

关于谣言的产生、特点、分辨技巧等,可以作为课前的作业,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在网上查找相关资料,然后做成小报介绍给大家。所以,讨论的重点是后两个话题。

面对学生呈现出来的多种选择,组织者应该鼓励其中具有权利意识的选项。比如,面对谣言,应该本着尊重自己与尊重他人的原则,不传播,做到“谣言止于我”;如果自己是谣言的主角,不要因为谣言的存在而屈服,要在逆境中保持清醒和自尊;同时应该像奥丽芙那样,以合适的方式为自己澄清,还自己一个公正;等等。教学点三

性教育的理念【教学目的】了解不同模式的性教育理念。【教学提示】

组织者布置同学们在课后了解不同的性教育理念,包括它们的理论基础、具体主张、发展历史、性教育中的体现,以及实施后果。然后结合自己的校园生活,写一篇对不同性教育理念进行思考的文章,说一说自己欣赏哪一种性教育理念及其原因。

在课堂上,进一步就这些性教育理念进行分析,梳理出不同理念间的差异。但此环节的教学,鼓励学生自己思考和呈现就可以了,不必置评。这既是尊重学生价值观的多样性,也是为了充分了解学生的心理和需求,有助于在今后的性教育实践中参考。

我们主张的性教育,是关于权利、爱、责任的赋权型性教育。赋权型性教育是由本书作者提出的一套针对性教育的理论与模式。这部分内容详见“本书的理论基础:赋权型性教育”有关内容。家长课堂【教学提示】

影片中容易被错过的最精彩的看点之一是奥丽芙的父母。青春剧里的家长,通常与孩子们格格不入,要么麻木不仁,反应迟钝,根本不知道孩子们身边发生了什么事情;要么严肃刻板,无法沟通,只是按照自己的个人愿望塑造子女。这些都说明,家长与青春期的孩子们生活在两个不同的世界。但是,奥丽芙的父母让我们眼前大亮了,他们开明、民主、爱孩子、信任孩子、尊重孩子,最懂得如何与孩子交往。

影片中穿插了几次奥丽芙与父母的交流,都是她主动和父母谈及自己面临的麻烦,父母甚至从不细问,便无条件地提供支持,背后显示的是对孩子的信任。

第一次,在学校里开始流传奥丽芙不再是处女的谣言时,她回家和父母说,父母表示对她无比相信,也相信她可以处理好自己的事。

第二次,当布兰登来家里找奥丽芙,而母亲知道他是同性恋,便对奥丽芙说,自己年轻时交的男朋友也是同性恋,父亲说自己也曾经喜欢同性,男朋友是同性恋没有什么奇怪的,以此来安慰他们认为可能是“受骗”了的奥丽芙。

第三次,面对其他女生的羞辱,奥丽芙以脏话相骂,校长找奥丽芙谈话,威胁要开除她。奥丽芙回家告诉父母,父亲悄声说:“那个女生一定很坏。”

第四次,学校开始流传奥丽芙有性病的谣言,在全家坐在一起即将看电视的时候,奥丽芙突然说:“如果你们听到有人说我有性病了,不要相信。”这次父母都显得有些紧张,但仅仅几句话的交流之后,他们又选择了信任女儿,不再追问,继续看电视了。

第五次,奥丽芙在最脆弱的时候,与母亲交流,提到那些她是一个“荡妇”的谣言。母亲立即声称自己年轻时也和许多男人上床,以此表示和女儿站在一起,做“荡妇”也没有什么可怕的。正是在母亲的支持下,奥丽芙开始了绝地大反击。

影片最后,当奥丽芙在网络上直播真相时,我们看到,她的父母依偎在一起看着屏幕,脸上满是甜蜜幸福的微笑,沉浸在有这样一个女儿的幸福中。

奥丽芙之所以聪明又开明,有趣又调皮,善良到几乎缺心眼,能够运用智慧反败为胜,她这对伟大的父母功不可没。虽然只是一个人生时段的呈现,但我们完全可以想象,在奥丽芙整个的成长过程中,她的父母一直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与女儿是如何交往的。他们信任孩子,鼓励孩子自己成长,自己负责;他们理解孩子的内心感受,每一次都自觉地站在让孩子觉得安全、舒服的位置上,而不会越俎代庖。他们为我们处理同青春期孩子的关系提供了榜样。

二、爱的能力主题

初恋这件小事

推荐教学对象:中学生影片介绍电影简介《初恋这件小事》(First Love),泰国电影,2010年出品。片长118分钟。剧情梗概

小水是初中一年级一个最平凡的小女孩,她的功课一般(只有英语最好),长相还黑乎乎的,戴副眼镜。在美国打工的父亲来信说,如果她能考全校第一名,就给她买机票,让她到美国看他。多年没见过父亲的小水发誓一定要考全校第一。

小水这位平凡的女孩偏偏爱上了学校中最帅气的高一男生阿亮。身为校园中的风云人物,阿亮从来就是女孩们的焦点,无论是功课、体育、还是长相都很出众,让全校的女生都为他疯狂。小水明白自己根本无法与那些优秀的女孩们竞争,她只希望能离阿亮学长近一点。为了接近阿亮,她做了很多傻傻的小事,只为能引起阿亮的注意:申请加入舞蹈社却在筛选时被另一位喜欢阿亮的同学小菲羞辱,不惜参加根本没有人喜欢看的话剧社,练习军乐指挥……这些只为能靠阿亮再近一点。

与此同时,阿亮也暗恋着小水。他不仅很用心地记住了她的名字,而且还很有心地收藏了她送的一盒巧克力,把它放在冰箱里。而对于另一位追求他的女生小菲,阿亮只知道她是送自己芒果蛋糕的“蛋糕学妹”。

小水的努力让她在初三之时成为学校名副其实的风云人物。女大十八变,她也变得白净美丽,成了男孩们眼中的最爱。

阿亮的好友阿拓也来到了同一所学校,并且喜欢上了小水。在以前的学校,阿拓曾经与阿亮同时暗恋一个女孩子,两人约定在一个舞会上一起求爱,让女孩子选择。但那天阿亮受伤了,无法参加舞会。阿拓便也放弃了求爱。那之后,这对好兄弟相约:再也不同时爱一个女孩子。因为这背景,面对阿拓对小水的表白,阿亮把自己对小水的爱埋得更深了。

阿拓向小水表白,小水沉默,阿拓说:“不说话就是同意。”小水同意和阿拓一起出去玩,只是为了也能见到阿亮。当阿拓对她展现爱意的时候,小水的眼中和心里,看到的只是阿亮。终于有一天,她知道自己不能再这样下去了,坚决地对阿拓说出,她心中另有别人,但没说是谁。阿拓很痛苦,要求阿亮答应不去追小水,因为他无法看着伤害自己的女孩子和自己最好的朋友在一起。出于对友情的重视,阿亮答应了阿拓。

妈妈知道小水有喜欢的男孩子了,不满地说:“你还是好好学习吧,不想见爸爸了?”小水把爱埋在心底,更加努力学习。

初中毕业时,小水成绩全校第一,她要去美国了。在朋友的鼓励下,小水鼓足勇气向阿亮表白,却发现阿亮已经在一个星期前接受了小彬学姐,两人又一次错过。其实,阿亮没有和小彬在一起,而是出于当初对阿拓的承诺,隐藏了自己的真实感情。

喜欢小水的阿亮,有一本精心制作的小水的相册。在即将分别的时候,他把这相册送到了小水家的门外。两个彼此相爱的人,就这样天各一方。

九年以后,两个人都有了各自的成就,小水成为一名出色的服装设计师,阿亮则从一名超级球星成功转型为一名摄影师。在一次小水回国后的节目采访现场,主持人请来了阿亮,时隔九年,两人再一次相见,小水问阿亮有没有结婚,而阿亮回答,我一直等那个人从美国回来……小水笑着哭了。教学流程性教育关键点

悦纳自己青春期的种种“不成熟”,努力将爱情转化为进取的动力;如何面对单恋,学会处理自己不愿意接受的“追求”;“美貌暴力”与“浪漫爱情”观需要批判;勇敢面对内心阴影。教学点一“不成熟”,是初恋的权利【教学目的】关注自己和喜欢的人,是青春期的正常表现;“不成熟”的暗恋是青春期的权利;鼓励将爱情化为进取的动力。【教学过程】

组织者:影片中有许多镜头,描写了小水少女怀春时的感觉,大家一起想一想,有哪些细节?大家如何评价这些举动?【教学提示】

学生自由发言,这样的情节可能包括:(1)路过男生的教室,看到他便很开心。(2)睡觉的时候想象抱着他的胳膊。(3)为了看到对方,不惜参加自己不喜欢的话剧社。(4)照镜子。(5)戴上用于牙齿校正的牙套。(6)对方知道自己的名字,就非常开心。(7)对方回头看到自己了,便非常惊喜。(8)刻意到他家的店铺去看他,他不在,便非常失望。(9)偷偷地默默地注视着他。

…………

通过讨论,让学生意识到,青春期,同学们开始关注自己的形象,希望吸引自己喜欢的人的注意,同时也开始关注自己喜欢的人,这些都是非常正常的现象,同学之间应该相互理解,不要取笑。但如果没有这样的心理反应,也是正常的,只能说明每个人的性意识的开始有早有晚。【教学参考】

青春期的爱情原本就是青涩的、懵懂的,看上去幼稚、羞怯、卑怯、感性、自我投入,但又很美好。貌似“不成熟”的情感和行为,恰是青春期少男少女原本该拥有的权利,因为每个人都有成长的过程。接纳自己的不成熟就是接纳自己。

但是,有了这种感情之后如何对待它,是另一回事。不会表达,看不懂对方,错过许多机会,这些都是一份经历。暗恋中的人,也是在暗恋中学习恋爱的方法,这就是成长。【教学过程】

组织者:暗恋中的小水,对那本《让他爱上你的九招》深信不疑,那是因为她急需学习恋爱的方法和“招数”。哪位同学记得,影片里还提到一些什么招数?在这些方法中,同学们觉得哪种比较适用?【教学提示】

学生自由回答。这些求爱方法可能包括:(1)对天空,把星星连成他的名字。(2)凝视他,用思想去控制他的行动。(3)把代表自己心意的东西送给他,不让他知道。(4)为爱努力,尽心尽力去做,你爱的人就会自己来找你。(5)把自己变得漂亮、厉害、各方面都好。

…………

让学生通过讨论、评议这些方法,来探讨恋爱中一些基本原则,如平等、尊重、爱自己,把爱情化为成长的动力,等等。【教学参考】

前面四种方法都不太适用。第一种方式实际上是一种浪漫情怀,没有特别的不好,但是也不算是“招数”;第二种方式实际上投射了她自己被这份暗恋情感控制的情节,我们认为,恋爱中的情感投入不等于丧失自我控制的能力;第三种方式是一种心意的表达,为了满足自己的那份情感;第四种方式是一种情感信念,但事实上,对有些人而言,不爱你,你再努力也没有用,所以遇到这种情况就要及时调整自己,不要在一份感情中把自我全部投入,以致迷失了自己。每个人都有爱的权利,也有拒绝别人的爱的权利,所以千万不要认为只要自己努力,那个人就一定会爱上你。【教学过程】

组织者:第五种,改编的原书中的原话是:“要让爱情成为动力,让自己变得更厉害,更漂亮,每个方面都变得更好,那个人就会自己回头看你。”对此大家怎么看?【教学提示】

学生讨论、交流,组织者要鼓励不同观点的呈现。

通过讨论,让学生意识到,可以把爱情转化为自我成长的动力和契机。【教学参考】

爱情可以变为自我成长的动力,包括内在的,也包括外在的——“更漂亮”。但即便“不够漂亮”,也没有必要因此自卑。外貌不是爱情的唯一标准,爱情也不是美女俊男的专利。但内在的气质、修养和品行是可以提升和修炼的,这也会让我们变得更加有魅力。

影片中,小水把倾慕化作学习和向上的动力,而没有沉湎于暗恋本身。她一边看着《让他爱上你的九招》,同时也在看《如何考第一名》。这就是她在爱的同时没有对自己丧失控制能力的表现。【教学提示】

授课时,我们希望组织者能如文所述,使用“自己喜欢的人”,而不是使用“异性”,便是避免异性恋霸权主义的教育,尊重可能存在的非异性恋同学的内心感受。

关于将“爱情”转化为自我成长动力的内容,本书电影《

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

》中也有介绍,可参考。教学点二

理解单恋【教学目的】让学生懂得爱是相互的,不要陷在单恋中不能自拔;学习正确对待自己不想接受的追求。【教学过程】

组织者:《让他爱上你的九招》中说,只要你坚持努力,对方就一定会爱上你的。真是这样吗?大家怎么看?【教学提示】

让学生充分发表观点,进行讨论,如果有争议,要鼓励进行讨论。

让学生意识到:单恋者如果有“我这么爱你,你怎么可能不爱我呢?”这种想法,那就是错误的。“单恋”的话题,本书电影《蓝色大门》、《

初恋红豆冰

》等也有涉及,可供参考。【教学参考】

一个人对另一个人是否有爱情,取决于很多因素。有人爱自己,对自己好,并不必然会对这个人产生爱情。爱情的产生,受彼此的原生家庭、成长经历、个人阅历、价值观、人生观的影响,在有些人那里,也受外貌、物质、家庭背景、地域文化等许多因素的影响。不是单纯“对他好”就可以得到爱情的。

每个人都有选择爱与被爱的权利,但如果一再示爱,对方仍然不响应,就要自己调整心情,不要陷在单恋中不能自拔,那既是不够爱自己,也是不够尊重对方,因为没有人喜欢被纠缠。影片中阿拓对小水的单恋,可以为我们所警戒。

比如,电影中阿拓和小水的关系。阿拓追小水,不可谓不努力,但是,小水对他就是不感冒,和他的所有接触,都是为了能够接近自己的意中人阿亮。当小水扭伤了脚,阿拓背着她,她却在想:“阿亮学长帮我背书包了,好幸福……”估计阿拓如果听到小水的这句心里话,一定要晕倒了。同样,影片中的女教师小茵喜欢体育教师阿鹏,一再示爱,但阿鹏对她没感觉,结果小茵闹出很多笑话。【教学过程】

组织者:在这部影片中,小水对待阿拓的追求,一开始没有明确拒绝,这也给两个人带来了一段时间的误解。大家如何看待小水这种态度?【教学提示】

学生自由发言,组织者启发学生讨论如何对待自己不喜欢的追求者。这里并没有唯一正确的方法和态度。但组织者要引导学生认识到,面对自己不想接受的追求者,应尊重对方,不伤害对方,并且用对双方都负责任的态度去对待这份“追求”。启发学生认识到年轻时的恋爱挫折都是一种成长机会。【教学参考】

小水面对阿拓的表白没有明确拒绝;阿拓摸小水的头发,阿拓偷吻小水,小水不知所措,也没有明确拒绝……这些都使得阿拓误认为小水是自己的女友。我们可以认为这是因为小水怕伤害阿拓,也可能是她自己也很犹豫,还可能是因为不会拒绝。但是,她为了接近阿亮而接近阿拓,这就伤害了阿拓的感情。

勉强接受自己并不想接受的爱情,这对自己和他人都可能造成伤害。而生硬、傲慢的拒绝也是一种不礼貌,更是对他人情感的伤害。对于自己不爱的人的追求,可以客气地,但也一定是明确地拒绝,不要给对方任何误解或想象的空间;在同朋友交往时,要注意分寸,不要说让对方误解的话,不要做让对方误解的事。

但是,我们都是在恋爱中学习恋爱,在挫折中慢慢成熟起来的。年轻的时候,在恋爱中有些挫折不是大问题,关键在于,吸取经验和教学,珍惜每次成长的机会。教学点三

影片所倡导的价值观有什么问题?【教学目的】让学生意识到,电影塑造的美女和帅哥的爱情模板,是在塑造关于爱情的刻板印象和特权。【教学过程】

组织者:作为影片的编导,因个人性别意识、价值观念的局限,经常会在影片中犯一些错误,从而误导观众。像这部影片中,也有一些关于恋爱的价值观,可能很符合观众的胃口,但同现实生活是有距离的,甚至可能加重错误的导向。哪位同学能够意识到?【教学提示】

鼓励学生从爱情观、社会性别的角度去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让学生意识到,对于“美女帅哥”的爱情神话的塑造,伤害了现实中更多不够美丽和帅气的真实的人,而现实中的爱情远比这样的刻板印象更加丰满而美好。

组织者要在这里,鼓励学生敢于挑战“名片名作”,敢于质疑和思考。同时,对浪漫至上的爱情观和“美貌暴力”进行批判。

关于“美貌暴力”,本书电影《初恋红豆冰》中有涉及,供进一步参考;关于浪漫至上的爱情观,本书电影《

四月物语

》、《小美人鱼》等有涉及。【教学参考】

这种误导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影片开始时的小水原本是不漂亮的女孩子,但在故事发展过程中,仍然被塑造成了美女,使得影片又变成了一个帅哥与美女的恋爱故事。影片原本批判了这种“美貌暴力”,正如阿霞说的:“我们或许不白也不媚,但是可以美得很有性格。”然而最终,小水仍然变成了“又白又媚”的女孩子,回到美女配帅哥的俗套中。这对于不漂亮的女孩子和男孩子,无疑是一种压力。这种“美貌暴力”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需要我们警醒和批判。

第二,影片在塑造着爱情浪漫主义的神话。小水和阿亮分开九年,完全没有联系,见面后一个问对方结婚没有,另一个说一直在等对方,两人仍然一直深爱对方,这是非常不现实的。九年,两人生活习惯、思维方式、价值观等在完全不同的环境中,都变化很大,早已经不再是九年前的彼此了。仍然这样深爱与想念,只是骗小孩子眼泪的把戏。两个有过情愫的学生,在毕业后天南海北地读书、谋生,承担新的压力,见识新的世界,更可能的结果是,他们一辈子也没有再见面的机会。即使见面了,也只有对往昔青涩情感的追忆而已。这才是真实的生活。但影片却编造了一个不切实际的故事,对学生强化了错误的浪漫爱情至上的价值观。这可能对他们未来的情感生活造成影响。教学点四

有阴影,要挑战【教学目的】鼓励学生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教学过程】

组织者:影片中,阿亮的父亲多年前在一场关键的比赛中,罚球没有进门,此后一直没有在国家比赛中获奖,成为阿亮父亲心中永远的阴影。正是那天阿亮出生,阿亮父亲又把这种阴影慢慢地转移到阿亮心中,以致阿亮不敢踢球,不敢罚球。终于有一天,阿亮罚球了,他的父亲不敢看。但最后还是罚进了,阿亮也成了国家队的球员。一家心底的阴影才算彻底消失了。

许多时候,我们会遇到一些创伤,心中会留下一些阴影。大家想想,我们如何对待这些“心理阴影”?【教学提示】

让学生充分表达观点,引导学生认识到,心理阴影可能是人一生中都会碰到的常见的心理挫折。但重要的是,学会面对它,挑战它,而不是回避它、成为它的俘虏和奴隶。如果我们不直面过去的创伤和阴影,它就会一直紧随我们,成为我们永远的痛。而如果挑战它,就可能超越它,快乐地面向未来。

最后,组织者以《初恋这件“事”》为题,布置学生写一个观后感,写下自己的思考与收获。布置作业时特别告诉学生:初恋不一定像影片片名所讲,是一件“小事”。它既可以小,也可以大,关键是我们如何慎重地面对它。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

推荐教学对象:中学生影片介绍电影简介《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2011年,中国台湾电影,根据九把刀同名小说改编。片长110分钟。剧情梗概

故事背景设定于1994年的彰化县精诚中学,也是导演兼编剧九把刀(本名柯景腾)的母校。

柯景腾的一群好友,为了共同喜欢的女孩——沈佳宜,不约而同从精诚中学国中部直升到高中部,一路都在进行他们从未完成的恋爱大作战。

柯景腾坐到了沈佳宜前面,一次英文课时,沈佳宜没有带课本,柯景腾于是将自己的课本偷偷传给她,并站起来表示自己没带课本,惹得老师一阵痛骂并体罚。沈佳宜为了感谢柯景腾,开始督促他努力学习。在这个过程中,沈佳宜也喜欢上了柯景腾。

毕业之后,联考(相当于中国大陆的高考)放榜,柯景腾考上了大学,而沈佳宜在联考时因身体不适而表现失常,只考上了国立台北师范学院,感到十分难过沮丧。尽管身隔两地,但柯景腾每天晚上都会排队打公共电话,来关心沈佳宜。柯景腾对于沈佳宜很多明显是爱的表示,看不懂;他因为害怕自己的追求被沈佳宜拒绝,所以一直不许沈佳宜说出对他的态度。

柯景腾认为男生都要在女生面前表现自己最强的一面,于是举办了一场“自由格斗赛”。未曾想,沈佳宜反而怪柯景腾幼稚,不能理解为何他要办比赛把自己弄伤;而柯景腾则认为,沈佳宜不能理解他,两人因此大吵一架。在大雨中,柯景腾痛苦地放弃追求沈佳宜。

两人最后未能成为恋人,不过却是很好的朋友。大学毕业以后,柯景腾中开始写小说。最后,柯景腾和那几个好朋友,一起参加了沈佳宜的婚礼,并衷心祝福……教学流程性教育关键点

以正确的方式与喜欢的人交往;把爱情变成学习和成长的动力;学会表达爱,学会读懂别人爱的表达;不要充“硬汉”;学会应对经期困扰;不要死读书,保持创造力;勇于追求正义。教学点一

要学会与喜欢的人交往【教学目的】让青春期的学生懂得应该如何与喜欢的人交往。【教学过程】

组织者:这部影片改编自真实的故事,是真实中学生活的再现。男主人公柯景腾,从高一开始喜欢前座女生沈佳仪,为了她奋力读书,尽管八年无果,最终成了好友。2005年沈佳仪结婚,男主人公“柯景腾”参加婚礼后把自己的故事写成小说,2011年把小说拍成了电影《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

影片开始,就为我们展示了几个同时都在喜欢沈佳宜的男生,如何努力吸引沈佳宜的注意,如何接近她。他们方法各异,请大家总结一下,分别有哪些方法?【教学提示】

让学生举例,在举例的过程中,学生可以意识到这种朦胧的情感表达的方式。比如:变魔术吓唬女孩子,吹笛子吓唬女孩子,用篮球砸女孩子,约看演出……

组织者可以强调,有一些同学,面对喜欢的人,会刻意保持距离,甚至表现得很冷漠、很凶,心理学称之为“心相近,形相远”,其实他们在偷偷关注彼此。这些都是非常正常的表现。在电影中也有一定的表现。【教学参考】

青春期,我们会自然地对喜欢的人产生好奇,甚至心中萌发爱情,渴望接近对方。但许多时候,我们并不知道该如何自然地和对方接触。我们试图努力做出一些不一样的表现,或者努力展示一些特别的“魅力”,来吸引对方的注意,但结果可能是恰得其反的。【教学过程】

组织者:现在请大家分小组讨论,如果你有自己喜欢的女生或男生,你会如何接近她/他,如何同她/他交往?【教学提示】

学生分组讨论,写在纸上,讨论结束后贴到黑板上,组织者和学生一起进行分析。

分析中,启发学生认识到,老师和家长鼓励青春期的学生之间多交往,自然交流,了解彼此,打破神秘感,这是建立健康的同学关系的最好渠道。自然的交往,当然不是指上面那些以恶作剧等方式吸引对方注意的交往,而是在学习中、班级活动中自然交往。【教学参考】

柯景腾与沈佳宜的真正走近,源于沈佳宜有一天上学没有带英语书,柯景腾把自己的书悄悄给了沈佳宜,而自己背没有带书的黑锅被老师狠罚。这件事改变了二人的关系。

青春期喜欢上一个人,许多时候是基于相貌、气质的吸引,这是没有问题的。但更良好的、深刻的友谊和情感往往要伴随着彼此的交往和了解,所以鼓励同学们通过最自然的学习和生活接触去了解对方,不要那么快地下一个关于“是不是爱情”、“要不要一辈子”的结论,这些都太沉重了,也不是我们现在这个年龄需要负担的。

鼓励同学之间建立积极的、相互促进的关系。像后来沈佳宜同柯景腾一起学习,便是非常好的交往模式。

我们呼吁教师、家长给学生这样的交往提供更多的机会,比如布置不同性别的同学一起完成的某项活动,提供让同学们一起郊游,并在郊游中多交流和接触的机会,组织同学参加学生社团,等等。教学过程中,这些都是可以安排组织的活动方式。教学点二

如何处理心中的爱?【教学目的】让学生懂得有爱可以等一等、为爱加把劲儿学习的道理。【教学过程】

组织者:每个人喜欢上别人的时候,都会很关心对方喜欢什么样的人。现在我们大家就不妨晒一晒:你喜欢什么样的人?请大家把自己喜欢的人最重要的三个特点写在纸上,可以署名,也可以匿名,但至少要写上你的性别。【教学提示】

学生分头写,写好后,组织者请一名学生收上来。一边念,一边分类、总结到黑板上。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就可以看到别人喜欢的人的类型是什么样子的。组织者和学生一起讨论这些类型,倡导责任、平等、尊重、尊严、进取、权利等积极的价值观。【教学参考】

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反省一下,我们是否符合这些被普遍看好的特点?如果不符合,我们又可以做些什么努力,来成为多数人喜欢的人?回想一下沈佳宜是如何说的:“讨厌什么都不努力,却一点不自觉的人。”“我瞧不起自己不努力念书,却只去瞧不起努力念书的人。”其实,我们不难发现,要成为多数人喜欢的人,首先都是要努力念书的。因为在你们这个年龄阶段,努力念书,体现着一个人的上进心、勤奋心、责任心……这些都是通过努力念书可以折射出来的优点。

这部影片中,沈佳宜和柯景腾的感情正是在柯景腾努力学习的过程中发展出来的。而其实沈佳宜也早就喜欢上柯景腾了,但他们都没有陷入花前月下之中。他们一起在努力学习,甚至展开了学习竞赛。他们把爱情转化为动力,一起努力学习的过程,就是他们“谈恋爱”的过程。这份感情,在这个努力的过程中加深了,升华了,转化为他们生命的积极能量。

对于中学生来说,中学时把爱转化为学习的动力,也许是比较好的选择,正像小说中的主人公一样,这会成为未来人生永远享受的美好回忆。小说原作中有一句话,在电影中没有出现,这句话是:“只要够喜欢,就没有办不到的等待。就可以一直靠信仰爱情,坚持下去。”是的,等到大学又何妨?恋爱本身就是学习,恋爱的过程就是学习恋爱的过程,等待、坚韧、安排好自己、处理好学习和爱情的关系,我们在恋爱中学会人生,逐渐长大。教学点三

都不要太“幼稚”【教学目的】让学生学习去读懂别人爱的表达,学会爱的表达,处理失恋。【教学过程】

组织者:影片中,沈佳宜不断说自己不喜欢“幼稚”的男生,还说柯景腾很“幼稚”。但另一个追求者却敏感地意识到了这“幼稚”后面的喜爱。其实,表达爱情、理解爱的表达,以及处理爱情中的关系,都需要许多人生经验的积累,才可能不“太幼稚”。这就告诉我们,在爱的路上,我们需要学习的还太多。

在我们看起来,影片中沈佳宜认为柯景腾最“幼稚”的地方,是他读不懂沈佳宜其实早已经喜欢他了。同学们想一想,有哪些细节透露出沈佳宜早就喜欢柯景腾了呢?【教学提升】学生自由发言。可能会包括这些:(1)沈佳宜主动帮柯景腾学习,就是爱的表示。如果是出于同学友谊,一天可以,两天可以,那么久是很难的。(2)影片中有沈佳宜和同学谈“僵尸”的环节。后来沈佳宜要求柯景腾晚上陪她在教室自习,说明她已经对柯景腾萌发了一点感情。(3)沈佳宜最明显的恋爱标志,就是考完试以后,虽然她没有输,但是她还是扎起了马尾,因为她知道柯景腾喜欢看她扎马尾。(4)沈佳宜联考没有考好,伤心,想到的是给柯景腾打电话,向他哭诉,就说明了喜欢他。沈佳宜一边哭,一边说你喜欢我,想怎么样呢,更说明了她喜欢柯景腾。(5)读大学后,沈佳宜每天晚上接听柯景腾的电话,也说明了她喜欢他。不然,每天晚上听一个人在电话里说一堆废话,不是很烦的事情吗?(6)二人在铁轨上漫步,沈佳宜对柯景腾说,你喜欢我,可能是不了解我,我没有你想的那么好。这也恰说明沈佳宜喜欢柯景腾,担心柯景腾把自己想得太好了,会失望;而不解风情的、笨笨的柯景腾,却以为这是沈佳宜拒绝他追求的表示。(7)当柯景腾和沈佳宜一起做天灯的时候,柯景腾说自己拿不准沈佳宜是否喜欢他,沈佳宜想说,柯景腾不让说。其实,沈佳宜想说这个表示,以及那语气和声调,都透露出她喜欢柯景腾。(8)柯景腾搞格斗赛,沈佳宜不客气地反对,也说明了她关心他、担心他,对他有感情,但柯景腾却读不懂。(9)二人雨中吵架,柯景腾转身跑开,沈佳宜在后面大喊:你是个笨蛋!你什么事都不懂!这就是爱的表达,柯景腾还是不懂。(10)地震了,柯景腾给沈佳宜打电话,沈佳宜避开男友,和他聊了很久,这不是爱是什么?

…………

通过列举,让学生意识到,这种青涩朦胧的情感表现出来的可能是双方对感情的“幼稚”——需要强调的是,这没有对错,也不是贬低这份情感的青涩,这主要源于没有经验,其中也有个性差异。【教学参考】

正如大家看到的,影片中表现出沈佳宜喜欢柯景腾的地方俯拾即是,但是,柯景腾都看不懂。这就是年龄和阅历的局限。心中有爱,却不懂爱和如何表达,这是青春期常见的现象。随着年龄的增长,这就会慢慢改变,因为恋爱是需要学习的,这其中也包括我们自身的成长。成长,对于我们深刻地理解爱情,是非常重要的。【教学过程】

组织者:那么,沈佳宜自己就足够“成熟”了吗?有观点认为,多数情况,女孩子在情感上要比男孩子成熟得早。正如影片结尾处,柯景腾说:“成长,最残酷的部分就是,女孩永远比同年龄的男孩成熟。女孩的成熟,没有一个男孩招架得住。”但这不是绝对的。沈佳宜就没有同样表现“幼稚”的地方了吗?这些地方又是如何影响了二人感情的发展的呢?哪位同学能够说一说?【教学提示】

学生们自由发言。可能会包括:(1)沈佳宜知道柯景腾“幼稚”,还不明确一些地说出自己也喜欢他,相反,却说什么:“有人说恋爱最美的时期,就是暧昧不清的阶段。等到真正在一起了,很多感觉就会消失不见。”这种幼稚使她错过了自己想要的感情。(2)沈佳宜和柯景腾吵架后,迅速接受了另一个爱她、她却不爱的男孩子的爱情表白,开始了一段短暂的感情。虽然可以理解她,但这种为了摆脱失恋痛苦而轻易接受一个替代对象的做法,仍然是不负责的,既伤害别人,也伤害自己。(3)沈佳宜和柯景腾争吵后,也没有主动合好。即使当她在咖啡厅里,看到外面的情侣从打架到和好的过程,内心明显感动,但也没有想到主动去同柯景腾和好,而可能只是怪柯景腾为什么不主动来向她道歉。(4)沈佳宜虽然有很多暗示,也知道柯景腾很笨,但自己从来不直白地表示一次,这里也是女生通常有的矜持加幼稚!

…………

这里可以强调,正是因为传统社会性别文化不鼓励女性在亲密关系中主动,导致女性可能丧失了“主动”的能力和动力。

爱是一个学习的过程,我们看到,男孩子、女孩子,都需要不断学习和成长。当然,世间的一切都不会是完美的,许多时候,不完美也能给我们带来完美的享受,这也许就是这部影片的另一魅力所在吧。教学点四

不要充“硬汉”【教学目的】引导学生反思阳刚、支配的男性气质对男人的伤害。【教学过程】

组织者:各位是否注意到了,在中学毕业考试之后,为了表示庆祝,一些男生将柯景腾抬了起来,分开他的腿,用他的阴部去撞树。

这是台湾中学校园曾经非常流行的一种游戏,叫阿鲁巴。这种游戏的背后是一种对男性阳刚之气的弘扬。游戏进行的时候,被撞的男生就成了胆子足够大、足够阳刚的代表,与此同时却置个人健康与安全于不顾。这对男生们是有害的。

但是,男人扮演阳刚,有时并不一定能够得到女人的喜爱,反而可能伤害自己,也被女人所反感。比如在这部影片中,柯景腾还有一次扮演阳刚的举措,大家注意到是哪一次了吗?【教学提示】

学生自由发言,主要针对“格斗”那个情节。组织者和学生一起分析这其中的文化意义,着重于对男性阳刚/支配性气质的分析。关于此点,可参见本书电影《天水围的雾与夜》的有关内容。【教学参考】

柯景腾为了让沈佳宜更加喜欢他,想出要搞格斗赛这一招儿。格斗是什么,沈佳宜说得好:就是打架。男人通过打架来显得他们阳刚,勇敢,好斗。这就是典型的阳刚之气的男性气质的表现。充硬汉,装威猛,这种做法已经过时了,大家不要模仿。真正的男人,不表现在你多么勇猛,而表现在你是否有责任感,有爱心,积极进取。而同时,不那么有阳刚气质的男人也不等于不是好男人,他们可能更加温柔体贴,这也让很多女生喜欢。

阿鲁巴现象起源于日本,盛行于我国台湾,可能是日本占领台湾时遗留下的习俗。

性别学者早就分析和批评过阿鲁巴游戏。男生的阴部是脆弱的、易受伤的,以此去撞树,后果可想而知。并不是所有抬起来被撞的人都会像影片中柯景腾那样对着沈佳宜露出英雄般的微笑。许多时候,台湾的男生欺负人,搞恶作剧,也会用这种方式,受害者痛苦不堪。说白了,这种游戏,就是为了检验和“证明”,你是一个足够阳刚的男人!教学点五

同生理周期的困扰说“NO”【教学目的】学会合理处理生理周期与生活大事件的冲突。【教学过程】

组织者:影片中有这样一个细节,在国考的时候,沈佳宜一边答题,一遍皱着眉头捂着肚子。显然沈佳宜国考当天正赶上她痛经。女同学们,你们如果遇到这样的情况,会怎么处理呢?或者你们知道有什么好的方法来应对这种情况吗?【教学提示】

女学生自由发言。可能会包括:(1)用暖水袋或热宝热敷。(2)贴一片暖宝宝贴。(3)保持好睡眠,多喝热水。(4)一定要保暖,喝些红糖姜茶。(5)吃止疼药。(6)在医生的指导下口服或注射一些可推迟生理周期的药物。此种方法只适于应急使用且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没有特殊情况尽量不要以此来调整生理周期,以免外源激素干扰女性正常的生理周期……

这个环节主要在于让更多学生贡献对策和智慧,让学生知道,痛经不一定是人人都有的,也不一定很厉害;思想上放松,不认为“月经是麻烦”这点很重要。月经是女性生理周期的正常反应,不是肮脏,不是倒霉,也不是麻烦。所以,思想和精神上的放松对于减缓“月经压力”很重要。当然,严重的痛经建议去看医生,不要讳疾忌医,以防治器质性疾病。

这部分内容是否男女分开教学?笔者的建议是不必分开,因为这是男生也应该了解的知识。坦然谈论生理现象本身,就是对月经的去污名化。如果学情比较开放,有男生知道一些这方面的知识,也可以鼓励男生讲。如果女学生不好意思,而男学生有特别的表现,组织者就应该借机引导,让学生们培养坦然面对生理现象的态度。当然,如果是以往从来没有进行过性教育的班级,让女生公开回答如何面对痛经的问题,也许确实会让学生感到不适,那样的话,这个自由发言的环境就应该取消,而改为组织者介绍相关的措施。教学点六

读书,不死读书【教学目的】让学生理解,用功总是有回报的;不要死读书,要保持创造力和独立思考能力。【教学过程】

组织者:影片中有这样一个情节,柯景腾对沈佳宜说:“敢不敢和我打赌,我可能十年后连英文LOGO是什么都不知道,但我还是会活得好好的。”沈佳宜表示同意。沈佳宜甚至也同意,学习不好的同学未必没有美好的未来。这时,柯景腾说:“那你干嘛还这么用功读书?”沈佳宜说:“人生本来就有很多事是徒劳无功的啊。”

不知道各位同学,对这个观点有什么看法?【教学提示】

让学生自由发言,呈现更多的观点,并可以进行相互讨论、分析。

通过讨论,让学生意识到,学习不好的同学,未必没有好的前程,这在现实生活中非常常见。不要看不起那些学习不好的同学,他们未来可能比现在学习优异的同学还要出色;同时,学习优异的同学也不要自满,人生的成功与读书时的学习成绩有关,但并不能够画等号。

沈佳宜那句“人生本来就有很多事是徒劳无功的”,是在说,人生不必有那么多功利的思想,很多事情,看起来没有直接的回报,但人生所有的努力,都会得到报答,所以,努力很重要。虽然可能报答的形式不一样,但没有什么事是会徒劳无功的。比如,一个具备努力学习精神的人,可能所学的知识在成年后未必都用得上,但他的智力、思考能力被开发了,这将有助于他做其他的事情;他的勤奋、敬业习惯被养成了,这将使他在未来的工作中孜孜以求;他的认真、细致精神得到了培养,这同样会深刻影响他未来的工作和生活……所以,好学习的习惯,一定会在未来得到好的回报。

柯景腾之所以现在成为著名的网络作家,与他在中学时期沈佳仪帮助他形成的学习习惯,不能说没有联系。如果柯景腾一直像影片开始时那样很颓废,很懒惰,无所事事,我们能够想象他创作出那么多优秀的作品吗?

另一方面,也要告诉同学们,在用功读书的过程中,不要读死书、死读书,还应该多关心社会,多读课外书,不要使自己的头脑变得僵死,而要保持独立思考的活力,保持特立独行的精神,这样的人更可能具有创造力,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做出成绩。

教学点七

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教学目的】培养学生勇敢坚持正义的精神。【教学过程】

组织者:影片中还有一段情节:班费丢了,教官让大家写出怀疑偷钱的同学的名字。一个学生先站起来说:“您不可以这样,不可以让我们怀疑自己的同学。”接着,一个又一个学生相继站起来了,包括“好学生”沈佳宜,也站起来反对老师了。大家想一想,如果是你们,你们会怎么做?而对于这些台湾学生的反应,你们怎么看?【教学提示】

让学生分组讨论,每组将主要观点在全班进行分享。

这段内容的教学对多数组织者是一个挑战。我们的学校习惯于培养规训的学生,教师习惯于树立自己的绝对权威,不允许学生任何的反抗行为。但正是在这种规训中,我们培养着没有独立思考能力,没有质疑精神,不敢于坚持真理和正义的学生。最后,还是我们的社会受害。

建议每位组织者都读一些福柯关于权力的论述。福柯将学校视为规训人的重要场域,而后现代主义致力于解构这种权力控制。后现代主义教育观对师生新型关系的建构也卓有贡献,有兴趣的组织者可以在这方面深入阅读。

在课程最后,组织者可以进行表态:“虽然我也是老师,但老师做错的时候,欢迎你们提出来,表示反对。任何人都不可能永远正确,我们都要以虚怀之心,听取别人的批评。有一句名言:‘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与同学们共勉。”【教学参考】

影片中,学生们面对教官的不合理要求,勇敢地站出来反抗。正如他们说的:“不可以让我们怀疑自己的同学。”他们在维护的,是每一个同学的尊严;他们在反抗的,是利用教官(教师)权力所施加的不合理的要求。

一个同学站出来了,又一个同学站出来了,当所有的同学都站出来的时候,我们看到的不仅是团结,还是相互的支撑。这些都是我们面对不公正时要学习的。

但是,学生们将书包集体砸向教官的做法,则有些没必要,也过分了。领头的几个学生受罚,应该是因为这个。

同学们在未来的生活中,一定会或多或少遇到各种不公正的待遇。是选择忍耐、顺从,还是选择反抗?每个人都可以做出自己的选择。但是,要提醒大家的是:选择反抗的时候,要注意策略,要保护好自己。【教学参考】

一些电影外的信息:2005年,九把刀把写完后的小说拿给沈佳仪看,她写了一封长信给他:“谢谢你柯景腾,谢谢你写了这样一个故事,让我觉得自己是一个特别的人。”在电影里,所有人物的名字和故事地点都没有变,唯有女主角的名字改动了一个字,九把刀对沈佳仪说:“请你原谅我这一次。虽然改了一个字,因为想要保护你,但是发音一模一样。因为我想要让柯景腾穿着制服在大雨中喊,沈佳宜我喜欢你!我想要看见,想要听见。”

最后,组织者可以和学生一起总结一下,我们从这部影片中都有哪些领悟……家长课堂【教学提示】

这部影片中一些情节也适合用来对家长进行性教育。柯景腾在家里,父母也是很疼爱的,但父母对他的性教育是比较开放的。一次全家人聊天,父母问他有没有喜欢的女孩子,他说,“没有,我不喜欢女孩子”(明显是搪塞),家人一愣(以为他是同性恋),他也一愣,马上明白过来,说“我也不喜欢男孩子啦”;一次是他在自慰,母亲进来,就只是嗔笑他用纸用得太多,给了他一包面巾纸,说“省用着”……父母对孩子在性方面的成长与探索比较坦然,可以营造一个更加和谐的家庭关系。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