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开大学文学院856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历年考研真题及详解(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10-08 23:20:46

点击下载

作者:圣才学习网

出版社:圣才教育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南开大学文学院856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历年考研真题及详解

南开大学文学院856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历年考研真题及详解试读:

2013年南开大学文学院856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考研真题(回忆版)

一、填空题

写过普罗米修斯故事的两位作家

古巴比伦的著作

写出人物出自的作品和作品作者

约瑟夫

布恩都亚

二、名词解释

古典主义悲剧

约克约帕塔法世系 

双向阐发

三、简答

结合具体作品,分析社会集体想象物《俄狄浦斯王》中的突转与发现

自然主义的特征

四、论述

托尔斯泰作品中的“复活”的意义

后现代主义的特征

2012年南开大学文学院856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考研真题(回忆版)

一、填空(每空2分,共20分)

1、写出下列作品的作者《神谱》、《亚瑟王之死》、《农民》、《恋爱中的女人》、《寒冬夜行人》

2、写出下列作者所属流派(……原谅我吧,我一向最痛恨记人名,T_T……6分啊~~)

马里内蒂,米歇尔布托,布勒东和哈罗德品特

3、英国戏剧家本·琼斯说“他不只属于一个时代,而属于所有世纪”。这指的是哪一位著名作家?

二、名解(每个5分,共20分)

文类学、威塞克斯系列小说、社会主义现实主义、路得记

三、简答(每题20分,共60分)(题目大意)

1、希伯来《圣经》(即《圣经·旧约》)中包括哪几种文类?每种文类中大致有哪些内容?

2、比较巴尔扎克的葛朗台和果戈理的泼留希金两者的异同。

3、如何理解在T·S·艾略特的作品《荒原》中,“死而复生”和“寻找圣杯”是两个中心原型意象?

四、论述(每题25分,共50分)(题目大意)

1、任取莎士比亚的作品为例,说明莎士比亚戏剧作品中爱情关系所表现的政治内涵。

2、根据下面的一段话(原话太长,不记得了),谈谈你的理解。这道题主要是考察:在文化研究对比较文学的影响下,如何保持比较文学研究的“文学性”问题。

2011年南开大学文学院856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考研真题

一、填空(每题2分,共20分)

1.写出下列作品的作者:《疯狂的罗兰》《痴儿西木传》《我弥留之际》《卢布林的魔术师》

2.写山下列作家属于哪个文学流派:

龚古尔兄弟

魏尔兰

布勒东

阿斯图里亚斯

3.列有关比较文学学科的原创性论违出自哪些学者?

A.“比较文学不是文学比较。”

B.“比较文学是国际文学关系史。”

二、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

1.骑士文学

2.拜伦式式英雄

3.巴别塔神话

4.誉舆学

三、简答(每题20分,共60分)

1.试比较《圣经·旧约》中扫罗王与大卫王的形象。

2.谈《安娜卡列尼娜》的经典性。

3.任举一部作品为例,说明意识流小说对传统小说观念与小说艺术的革新。

四、论述(每题254分,共50分)。

1.举例论述中国现代文学在接受西方现代主义文学时是如何进行文化过滤的。

2.论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魔幻性”。

2011年南开大学文学院856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考研真题及详解

一、填空(每题2分,共20分)

1.写出下列作品的作者:《疯狂的罗兰》【答案】阿里奥斯托【解析】《疯狂的罗兰》是16世纪意大利作家阿里奥斯托的叙事长诗,这部作品是根据马特尔-玛里亚-波阿多的史诗《奥兰多-因纳莫里托》而续写,讲述查里曼大帝宫廷中美丽的中国公主安吉丽丝及她的追求者奥兰多、洛兰多等人的故事。《痴儿西木传》【答案】格里美豪森【解析】德国小说家格里美豪森的《痴儿西木传》原名为《冒险的西木卜里其西木斯》。全书共分五卷,它以第一人称的方式叙述了痴儿西木一生的遭遇,忠实地再现了三十年战争时期的德国社会。作者在这部作品中反映了战争的灾难,同时也表达了战乱中人民对和平的渴望、对一个未来的理想社会的追求。《我弥留之际》【答案】福克纳【解析】《我弥留之际》是福克纳的代表作以及“约福克纳帕塔法世系”的重要小说之一。讲述农民本德伦为遵守对妻子的承诺,率全家将妻子的遗体运回家乡安葬的“苦难历程”。小说完全由本伦一家、众邻居及相关人员五十九节内心独白构成,多角度讲述了这个故事,运用了多视角叙述方法及意识流法。《卢布林的魔术师》【答案】艾萨克·巴什维斯·辛格【解析】《卢布林的魔术师》是美国作家艾萨克·巴什维斯·辛格所著,故事主人公雅夏是一个“贪婪”的男人,他喜爱高度与速度,喜色情欲与爱情,他有着超强的魔术技能,但他的人生经历却跌宕起伏,总是徘徊于善与恶、理智与情欲、科学与宗教之间惊心动魄的思想斗争中。直到走投无路才发现自己陷进了一张越收越紧的罗网中,最终,他麻痹理智,抑制记忆,消灭希望的最后痕迹来以一个忏悔者的姿态重获新生。

2.写出下列作家属于哪个文学流派:

龚古尔兄弟【答案】自然主义【解析】龚古尔兄弟是法国自然主义文学流派的小说家。他们宣传艺术至上,主张脱离现实社会,不问政治。《热曼妮·拉瑟顿》是他们的代表作,也被视为自然主义的开山之作。

魏尔兰【答案】象征主义【解析】魏尔兰是法国象征主义文学流派的诗人。象征主义反对描写客观世界,把客观世界视为主观世界的“象征”,重主观幻觉而轻客观描写,重艺术想象而轻现实再现,重暗示启发而轻明确表达。

布勒东【答案】超现实主义【解析】安德烈·布勒东是法国诗人和评论家,超现实主义创始人之一。他和其他超现实主义者追求自由想象,摆脱传统美学的束缚,将梦幻和冲动引入日常生活,以创造一种新的现实。弗洛伊德关于潜意识的概念对布勒东的作品有重要的影响。

阿斯图里亚斯【答案】魔幻现实主义【解析】危地马拉小说家、诗人阿斯图里亚斯的欧洲流行的超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同拉美社会的双重文化——西班牙与印第安文化的混合,有机结合起来,用以表现拉美的社会现实,使其作品有一种独特的韵味,这就是后来人们所称道的“魔幻现实主义”。

3.列有关比较文学学科的原创性论述出自哪些学者?

A.“比较文学不是文学比较。”【答案】卡雷【解析】法国著名比较文学学者卡雷(Carre,Jean-Marie)特别强调“事实联系”,比较文学不在于比较而在于汇通。

B.“比较文学是国际文学关系史。”【答案】卡雷;基亚【解析】法国著名比较文学学者卡雷认为比较文学是文学史的一支,它研究跨国度的精神交往与事实联系,其所指的文学史一支就是国际文学关系史;此外,基亚也认为比较文学是国际文学关系史。

二、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

1.骑士文学

答:骑士文学是欧洲骑士制度的产物,是中世纪欧洲特有的一种文学现象。它反映了骑士阶层的生活理想,体现了世俗封建主义文学的主要成就。骑士文学主要体裁有抒情诗和叙事诗(诗体传奇)。骑士抒情诗的中心地法国南部的普罗旺斯,作者主要是封建主和骑士,也有少数是社会下层出身的人。法国北方骑士文学的主要成就是骑士叙事诗。在骑士精神中,爱情占主要地位,表现为对贵妇人的爱慕和崇拜,为她们服务,为爱情冒险,以此作为骑士的最高荣誉。不少骑士表现出锄强扶弱的一面,有时也为宗教信仰去冒险。但他们往往不顾基督教的禁欲主义,求文化和生活享受,并把东方文明带回到当时仍处在相对落后状态的西欧各国。此外,骑士文学也表现出一定的反封建精神。

2.拜伦式英雄

答:拜伦式英雄是指19世纪英国浪漫主义诗人拜伦作品中的一类人物形象。他们高傲倔强,既不满现实,要求奋起反抗,具有叛逆的性格;但同时又显得忧郁、孤独、悲观,脱离群众,我行我素,始终找不到正确的出路。例如,抒情长诗《恰尔德·哈洛尔德游记》中贵公子哈洛尔德,《东方叙事诗》之一《海盗》中的主人公康拉德,哲理剧《曼弗雷德》中的主人公曼弗雷德等,都是典型的“拜伦式英雄”。

3.巴别塔神话

答:巴别塔神话是《圣经·旧约》中的一个神话。传说人们为了避免洪水灾难的再次发生而修建通往天国的巴别塔。此事触怒了上帝,上帝不允许人类怀疑自己的誓言,于是上帝决定通过给每一个人创造不同的语言而将人们分隔开,于是巴别塔被迫中途停工。巴别塔神话在宗教艺术中有一定的象征意义,表明人类狂妄自大最终只会落得混乱的结局。

4.誉舆学

答:誉舆学是比较文学专业术语,又称流传学。誉舆学是以给予影响的放送者为起点,来探究一国文学或流派、或潮流、或作家作品在他国的命运与成就或遭遇的影响及接受历史语境的研究。它包括四个方面:①集团对集团的影响;②集团对个体的影响;③个体对集团的影响;④个体对个体的影响。

三、简答(每题20分,共60分)

1.试比较《圣经·旧约》中扫罗王与大卫王的形象。

答:《圣经•旧约》中扫罗王与大卫王都是十分重要的人物,他们有相似的地方,但更多的表现为个性差异。(1)扫罗王与大卫王形象的相同点

①扫罗王与大卫王都是以色列的伟大的王

扫罗王是第一位以色列王,在位四十年,他的主要功绩是同一民族的各个派别,促进了以色列成为一个真正的国家;大卫王是取代扫罗王的第二任以色列王,他励精图治,扩张了以色列的国土,使以色列成为一个强国。

②扫罗王与大卫王都具备俊美的外表和优秀的品格

扫罗王与大卫王外形都高大俊美,拥有超出凡人的能力和智慧和优秀的品格,具有高人一等的地位。同时受到神的眷顾,被赋予特别的能力,是神的意志在人间的代表。

③扫罗王与大卫王的人生结局都很悲惨

扫罗王在以色列全军覆没,三个儿子遭杀身之祸后自杀身亡;大卫受到神的惩罚,在血雨腥风中结束了自己的生命。(2)扫罗王与大卫王形象的不同点

①人格魅力的不同

扫罗王早期拥有谦虚、沉着、卓越的领导能力等优秀品质。但后来慑于大卫的威望以及对王位的眷恋,变得多疑嫉妒,不宽容,情绪很不稳定,甚至做出疯狂的举动。对大卫的暗杀以及八十五位无辜的祭司被杀等一系列事件使他难以继续得到百姓的爱戴和拥护。

大卫拥有一颗宽容的心,在扫罗嫉妒他的才能、屡次想置他于死地时,他并没有报复,就是耶和华给他机会,将扫罗送到手底下他也不会去害他。他认为,扫罗是“耶和华的受膏者”,在他看来,杀死耶和华的受膏者是有罪的,并且起誓说:“他或被耶和华击打,或是死期到了,或是出战阵亡,我在耶和华面前万不敢伸手伤害耶和华的受膏者。”他也不容许跟随他的人伤害扫罗。在经历了那么多的风险波折后,大卫勇敢、机智、宽容、忍耐的人格魅力越来越凸现出来,

②对待神的态度不同

扫罗做为以色列第一任国王,却未尊重前人撒母耳。他以为只要百姓拥戴他就好,凡事讨好百姓,却忘了一切其实出乎上帝。君王的权力也来自上帝,君王所作所为不能违背上帝的旨意。撒母耳做先知这个角色,代表的是从上帝来的命令。扫罗忽略这一点,导致王权之丧失。他疏忽了即使是国王,也必须顺从上帝。他生平做了很多违背神的意志的事情。他的不顺从,以致於失去上帝的同在,因而招来许多的困扰。

大卫对耶和华非常地服从。这在《圣经》里,也是所有王能领导民众、使本民族得以壮大的一个共同原因,并且一切神迹的出现都是以服从为前提的。作为王,大卫有常人难以企及的冷静和理智,在得知儿子押沙龙死的讯息,他不禁悲痛欲绝,在约押的劝说下,便很快恢复过来,坐在城门口,和众民一起;作为人,大卫是有情有义的,在得到扫罗的儿子约拿单的帮助后和约拿单结盟,并且答应了约拿单的要求:“你要照耶和华的慈爱恩待我。不但我活着的时候免我死亡,就是我死后,耶和华在地上剪除你仇敌的时候,你也永不可向我家绝了恩惠。”大卫也确实做到了这一点。

总之,扫罗王和大卫王都是鲜活饱满的人物形象,即使高出凡人一等,却也有不足的地方,这都是为了体现人在上帝面前是可笑而愚蠢的这一主题。在扫罗、大卫身上人们也看到既定自然秩序的不可违背性,上帝可以随意创造这种秩序,而人类只有毫不怀疑的执行,这才是唯一正确的选择,向这种秩序的挑战本身就是一种失败。

2.谈《安娜·卡列尼娜》的经典性。

答:托尔斯泰是俄国最杰出的现实主义作家,他被列宁称为“俄国革命的一面镜子”,是具有“最清醒的现实主义”的“天才艺术家”。《安娜·卡列尼娜》是托尔斯泰的代表作,具有永恒的艺术魅力,其艺术经典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思想内容的经典性

①充分展现俄国社会生活的复杂矛盾和时代特征

小说通过安娜和列文追求新生活这两条平行而又互相联系的线索,以史诗般的风格展现了农奴制度废除以后俄国动荡不安的社会生活.真实地反映了19世纪70年代俄国社会生活的复杂矛盾和时代特征,也体现了这个时期托尔斯泰思想的变化。

②批判社会的虚伪和落后

安娜追求爱情的悲剧线索,反映了城市贵族的生活.批判了贵族社会的虚伪。列文进行改革失败最后在宗教中获得解脱的线索,反映了农奴制废除后俄国农村的动向,体现了托尔斯泰的社会思想。

③深刻再现了托尔斯泰这一时期的精神痛苦《安娜·卡列尼娜》在体现托尔斯泰的社会思想方面,尤其反映了托尔斯泰这一时期的精神痛苦。在彻底转向宗法制农民的立场之前.托尔斯泰经历了非常痛苦的精神危机,这部作品写于他世界观激变的前夕,真实记录了托尔斯泰本人的精神探索,尤其是他的精神痛苦。列文体验到的改革失败的痛苦,对俄国现实的焦虑。很好地反映了托尔斯泰此一时期的思想特征。(2)人物形象的经典性

安娜是一个有着资产阶级个性解放思想的贵族社会的叛逆者形象,通过这一形象的毁灭,托尔斯泰批判了贵族上流社会的虚伪与堕落,同时也反映了托尔斯泰思想的局限以及他坚持现实主义创作原则的胜利。

①大胆追求有价值的生活

她不仅外貌娴雅、端庄、自然而质朴,而且有丰富深刻的精神世界,强烈而真挚的感情,充沛的生命力和获得真正幸福的渴望,在思想道德和才智等方面,她都高于当时一般的贵族妇女。然而安娜的追求以悲剧告终。通过安娜的悲剧,托尔斯泰表达了对贵族上流社会的批判,同时,也反应了作者对安娜追求个人感情幸福的否定。

②个性解放、自由

托尔斯泰并不赞成安娜体现的个性自由的西方思想,但是在写作的过程中,他克服了自我思想的局限,将美丽的外表和丰富的精神世界赋予了安娜,并倾注了深刻的同情,通过安娜的抗争否定了上流社会,剖析了其悲剧的社会内涵,将其塑造成一个感人的女性形象,反映了其坚持现实主义创作原则的胜利。(3)人物悲剧的经典性

安娜的悲剧命运是由多方面原因造成的,主要表现在:

①封建社会和虚伪的道德习俗造成了安娜的不幸

她被姑母安排嫁给了一个比自己大20岁的省长,维持着冷漠的婚姻长达8年,这种门当户对然而没有感情的婚姻从一开始就决定了其不幸的根源。作为一名具有鲜明的叛逆精神的女性,对伏伦斯基的爱激起了她追求幸福生活的渴望,抛弃了没有感情基础的婚姻,公然跟情人伏伦斯基同居,向虚伪的道德习俗发起了挑战。安娜在封建专制社会里追求个性解放、感情自由,必然带来社会反对势力的反扑。伏伦斯基不能理解安娜的感情和精神需求,卡列宁为了体面而拒绝离婚,上流社会关闭了对安娜敞开的大门.走投无路的安娜选择r自杀,而不是回到卡列宁身边,或听任伏伦斯基的放纵,以自己的生命完成了对封建社会和习俗的最后也是最强烈的抗争。

②安娜自我思想意识未能彻底解放,也成为其悲剧命运的内在原因

她无法从心理上彻底摆脱社会习俗和舆论对其行为的指责,常常产生“犯罪”的恐惧,加剧了其内心的矛盾和痛苦,只能通过自杀来寻求解脱。

③托尔斯泰对安娜追求个性解放的矛盾态度

在小说中,托尔斯泰揭示安娜悲剧的社会性,对其不幸倾注了同情,将其塑造成一个感人的女性形象。但是,就托尔斯泰自身的婚姻观、价值观来看,他一直都不赞成西方的个人主义思想,反对女性抛弃家庭的责任,主张传统的女性观.所以,他给予安娜的命运结局足悲剧性的。(4)艺术成就的经典性

①小说注重描述人物心理运动、变化的过程,体现了“心灵辩证法”的成熟。在描写列文的精神世界中。小说注重对其精神探索过程的追逐描写,有层次地展其心理运动。在披露安娜的精神世界中,小说则突出其内心情感与心理矛盾的多重性与复杂性。而在具体的情节展开过程中,小说则善于捕捉人物瞬间心理的变化过程。

②善于通过描写人物的外部特征来揭示其内心世界。作者常常利用眼神、动作来传达内心情感,揭示“被压抑的生气”。

③小说通过内心话语的描写直接展示人物的内心世界。其内心话语常常表现出随机和跳跃的特征,使得其揭示的心理过程更加真实、复杂。

④结构独特而严谨。小说叙事采用两条平行的线索展开,一为爱情,一为社会改革,但彼此构成内在的对照,揭示了主题。此外,小说利用安娜的哥哥奥勃朗斯基连接起两条线索,使这部描写了众多人物和事件的小说,在结构上构成了一个整体,被称之为“拱形结构”。

总之,《安娜·卡列尼娜》巨大的思想和艺术价值,使得这部巨著一发表便引起巨大社会反响。托尔斯泰并没有简单地写一个男女私通的故事,而是通过这个故事揭示了俄国社会中妇女的地位,并由此来鞭挞它的不合理性。社会公认《安娜·卡列尼娜》是一部了不起的巨著,它所达到的高度是俄国文学从未达到过的。伟大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兴奋地评论道:“这是一部尽善尽美的艺术杰作,现代欧洲文学中没有一部同类的东西可以和它相比!”他甚至称托尔斯泰为"“艺术之神”。而书中的女主人公安娜·卡列尼娜则成为世界文学史上最优美丰满的女性形象之一

3.任举一部作品为例,说明意识流小说对传统小说观念与小说艺术的革新。

答:普鲁斯特的《追忆似水年华》是意识流小说的开山之作。整部小说在结构上像一座大教堂,各卷是侧堂。回忆往事将作品前后串联起来,而作品每一卷都有自身的内部结构,又与其他部分相连。充分体现了对传统小说观念与小说艺术的革新。(1)对传统小说观念的革新

意识流小说不重视描摹客观世界,而着力于表现人的内心真实,尤其是人的意识流程,常利用心理时间来组织叙事,大量运用象征暗示、内心独白、自由联想等艺术手法来追踪人的意识流程,展示人迷离恍惚的精神世界。

普鲁斯特的《追忆似水年华》是一部卷帙浩繁的现代主义长篇小说,它革新了小说的观念。小说随着作者的意识展开,像流水一样,而无明确的故事情节,只在表现富有含义的内心世界。意识流小说号称是打败时间的小说。除了历史事件的时间不可更改外,其他的时间都不重要。另外意识流小说看似毫无章法可寻,但它是一个整体。比如《追忆似水年华》中有标题的对称,如《地名:地方》和《地名:名字》;有叙述的对称,如盖尔芒特家和斯万家,维尔巴里西斯夫人的沙龙和奥黛特的沙龙;有地方的对称,如巴黎——索多姆,巴尔贝克——戈摩尔。普鲁斯特认为四、五、六卷是“他的天才的最佳构思”。第四卷是环形结构,第五、六两卷构成一幅双折画。普鲁斯特认为各卷的融合和一致是一种“大师手艺”。(2)传统小说艺术的革新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