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的处世智慧(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1-01-31 19:28:46

点击下载

作者:李圩子

出版社:中国纺织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论语》的处世智慧

《论语》的处世智慧试读:

前言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看《论语》越多遍,越觉得这是一本关于世事、人情的书。唯有跟着孔夫子一起看过世事,阅过人情,才能真正理解其大理想、大抱负。

如果只看《论语》,实在不明白后世为什么出来那么多腐儒书生,他们的开山祖师爷孔夫子自己明明就是一个如此活泼泼、人情世故琢磨得透透的老头子啊!

孔夫子爱学习,爱到成痴成魔,“三人行,必有我师”,基本上只要遇到人,甭管认识不认识的,孔夫子估计都得从人家身上学点什么过来。至于对方身份背景,统统不重要,正所谓“不耻下问”。

孔夫子爱钻研做官的路子,爱琢磨历朝历代的规矩制度。考据起来能直达周朝和商朝,上穷碧落下黄泉,直到找不到文字记载为止。要是孔夫子生活在今天,估计古今中外的典籍都得被他翻个遍。

孔夫子特懂看人,什么人什么样,一看一个准儿。他看出子路好逞匹夫之勇,日后恐怕会因此而死,便想尽办法调和子路的性情。还特懂交朋友,对朋友也仗义,朋友来访,打趣说赶紧来吧,我包吃,包住,包葬。

孔夫子还懂人情,用孔夫子自己的话讲叫“惠人”。懂得如何施惠于人,实在是人和人相处中的一门大学问。但孔夫子就是能把这些都打理得顺顺的。

孔夫子业余喜欢爬山,一步一步往上爬的过程就好比自己一点一点攀登人生高峰的过程。不过最重要的是,孔夫子将巍峨大山的魅力看作自己一生追求的人格魅力,庄重、高大,能长养草木,能生息飞禽走兽,能提供给人生活的柴薪、菜蔬,风雨雷电在此交汇,天地阴阳在此融合,而我自巍峨不动。道家说上善若水,水样的人会怎样暂且不论,但孔夫子这种山一样的男人铁定是淑女所求的良人,民心所向的领导者。

除了爬山,孔夫子还是杠杠的音乐发烧友。孔夫子向老师学曲子,能将同一首曲子练上好几个月,老师都说,“哎呀,够可以了”,孔夫子还嫌不行。最后,孔夫子边弹曲子边把作曲者的长相、志向描摹出来,老师听后,马上就跪了,学生说的丝毫不差啊!

除了音乐,孔夫子还懂《诗经》,《诗经》中那么多男欢女爱,孔夫子一句“思无邪”就给定了性,够气魄。据说孔子教《诗经》时是边弹琴边歌唱还带配舞的,《论语》里没有孔子跳舞的记录,但子路真真切切地记下来了。

文能文,武能武。孔夫子驾车很帅,射箭更了不得。孔夫子认为不应该吃太饱,吃太多,脑子不太好运转,不好做事,但喝酒只要不醉就没问题,所以,可能孔子酒量不错。真真是男儿大丈夫,英雄汉。

此外,孔子还懂养生,在那个温饱尚未解决的时代,孔子已经在讲怎么吃、怎么穿了。当然,孔子流亡时也有过吃不上饭的时候,但贫而能乐、富而好礼就是人家的修养了。

要说尽孔夫子,三言两语不可能,所以才有了这本《〈论语〉的处世智慧》的诞生,书中将孔夫子的生活、处世智慧分门别类,并结合历史故事加以解说,力求为读者展现另一个侧面的《论语》。

当然,如果读者要更全面地了解孔夫子,还需回归到原典,从《论语》原文入手。本书只是抛砖引玉,如能勾起读者对这位两千多年前风流人物的丝丝趣味,便已甚感欣慰。作者2015年5月21日第一章人生要有志向立志当心存大道原典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意译

孔子说:“我15岁立志于学习;30岁自立于社会;40岁能不被外界事物所迷惑;50岁懂得顺应天道因循之理;60岁对听到的人和事都能平静地容纳,明辨其旨意真伪;70岁顺乎本心天性,不勉而中,合乎法度,自成规矩。”处世智慧

子路问孔子,君子是什么样的人。孔子说,修养自己并且敬重他人。子路又问,这就够了吗?孔子补充道,修养自己,安顿周围的人。子路继续问,这就够了吗?孔子进一步说,修养自己,安顿百姓。后来的学者从中发展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目标。

孔子“十有五而志于学”,在15岁的时候就树立了学习的志向。不少人以孔子为榜样认为少年立志要趁早,殊不知在儒家看来,立志的早晚在其次,更重要的是立志要心存大道。孔子立志做一个学人,也就是儒者,须知当时的学人不仅仅指学习知识、典籍、技艺,更包括学习根本道理,追求治国平天下的道义。志于道,在儒家看来是一个君子的天生使命,大千世界,人各有志,但君子的志向总是和大道融合在一起。君子立志,既是个人价值的实现,更是大道的践行。

伊尹是商朝的杰出宰相,曾辅佐商汤王推翻夏桀的残暴统治,又帮助商汤制定了各种典章制度,使商朝初期社会稳定、经济发展。伊尹终其一生辅弼商朝五代帝王,为商朝的经济政治发展繁荣奠定了牢固基础。但对于伊尹谋求官职的事迹,后世却持有不同看法。

万章是亚圣孟子的弟子。一天,万章问孟子:“有人说,伊尹为了求得官职,竟然去给汤做厨师,是这样的吗?”

孟子回答说:“哪有这样的事?伊尹本来是在郊野种地的农人,他志向高远,不合乎道义的,一根草都不会献出去;同样,不合乎道义的,一根草也不会收取。汤多次聘请他出来帮忙,还送给他不少礼物。伊尹说:‘我要这些东西干吗?难道出去做事比我自由自在地生活在田野间,思考尧和舜的道理还要好吗?’”“那后来他怎么又出山了?”万章又问。

孟子说:“汤多次派人去请他,他的想法变了,说:‘与其独自思索尧和舜的道理,为什么不使汤成为尧和舜那样的伟大君主呢?为什么不使天下百姓成为尧和舜时代那样的幸福百姓呢?上天生育人,有先知先觉与后知后觉之分,先知先觉者的职责就是唤醒后知后觉者。我,伊尹,就是民众中的先知先觉者,如果我不站出来启发他们的觉悟,还有谁能够承担这个重任呢?’”“他就这样去汤那里了?”万章问。

孟子看了万章一眼,说:“他心里装的是天下苍生。人们在夏朝桀的残暴统治下处在水深火热之中,在他心里,好像是他伊尹把百姓推进水火里去似的。他就是这样以承担天下重担为志向、为己任的。于是,他去见汤,游说他讨伐夏桀,以拯救天下百姓。”

这就是儒家对志向的理解。历史事实也证明,伊尹不仅是优秀的烹饪师,更是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在普通人眼里,伊尹有为了做官宁愿以厨师的身份接近商汤之嫌,但孟子却认为伊尹本身就是一个胸怀大志的君子,农事和烹饪都只不过是其身外之“技”。换句话说,纵使是农民和厨师,伊尹的农民之志与厨师之志也决定了他远不止是一个普通的农民或厨师。这大概才是儒家真正强调的志向,它与当今的职业志向、兴趣志向都不太一样,它更立足于天下苍生,更关心百姓民生,因此也注定走得更远。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原典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意译

孔子说:“一国的军队,可以夺去它的主帅;但对于一个普通百姓,却不能强迫他改变志向。”处世智慧

孔子游说诸侯,快要出郑国的东门的时候,看见一个叫姑布子卿的人乘车迎面而来。孔子下车步行,姑布子卿也下了车。姑布子卿一边往前走一边盯着孔子看,走了有50步。两人交错而过,姑布子卿又转过身来跟着孔子看,又走了50步。然后回头问子贡:“此人是干什么的?”[1]

子贡答:“是我的老师,就是大家常说的孔丘。”

姑布子卿“噢”了一声:“我听说过他。”

子贡问:“我的老师怎么样?”

姑布子卿回答:“额头像尧,眼睛像舜,脖子像禹,嘴巴像皋陶。从前面看,气势轩昂,有王者之相;从后面看,肩胛骨凸起,脊背瘦弱,就不怎么样了。”

子贡长叹一声。

姑布子卿说:“怎么,还不知足吗?你的老师锅底一样的脸色但没有凶相,猪一样长的嘴巴但不会说谎。远远一瞧,神态像是一条丧家狗,你还有什么可叹息的?”

子贡把姑布子卿的话告诉了孔子。孔子认为讲的都不错,但不敢接受“像是一条丧家狗”的评价,说:“我怎么敢接受如此赞誉呢?”

子贡不能理解,“丧家狗”不是好词,夫子为什么把它当作赞誉呢?

孔子解释道:“你没见过丧家狗吗?主人已经装进了棺材,祭祀器皿也已经布置妥当,这时狗望了又望,却再也找不到主人。我满怀一腔志向,可惜上无圣明的君主,下没有贤达的诸侯,王道已然衰微,德政正在失落。强欺凌弱,众强暴寡,百姓放纵心神,纲纪遭到践踏。即使我本来还想做些什么,但又怎么担当得起!”

丧家狗是殡丧人家的狗。狗忠心耿耿,主人去世了,它依旧不离不弃。姑布子卿说孔子像丧家狗,实际是夸奖孔子对自己的志向尽心竭力。志向树立起来后,就要努力去实现,这就是“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的魄力。《西游记》里的唐僧取经是小说家吴承恩笔下的虚构故事,但历史上真实的唐僧取经也不输故事中的惊心动魄。

历史上的唐僧俗家姓名“陈祎”,生于隋末唐初,13岁出家当了和尚,法名叫玄奘。玄奘从小好学,为了钻研佛经,他周游了四川、湖北、河南、陕西等地,追访有名的佛学大师。可是佛教宗派很多,佛经的译文错误也很多,解释的经义往往互有矛盾。钻得越深,发现的问题越多。他决心亲自到佛教发源地天竺(今印度半岛)去,通过自己的努力弄它个水落石出。

唐朝贞观年间,政府禁止私人随便出国。凡出入国境都要得到国家批准。公元627年,玄奘向政府申请出境,遭到拒绝。决心西游的玄奘,便夹在商人中间混出了玉门关,单人匹马踏上了西行的征途。这一年,玄奘28岁。

过了玉门关,进入一望无际的莫贺延。莫贺延碛是现在安西到哈密之间的大沙漠,有八百多里长,又称八百里流沙。白天“热风如火”,晚上却又“寒风如刀”,气候变化无常。茫茫黄沙之中,上不见飞鸟,下不见走兽,地上连小草也不长。玄奘孤身一人,只有一堆堆白骨和驼马粪当路标,引导前进。玄奘走着走着,不小心把一皮袋清水泼翻了。怎么办?回去取水吗?不能。玄奘发誓:宁可西进而死,决不东归而生,不到天竺,誓不回头。在滴水不进的情况下,他又走了四夜五天,口干唇焦,终于晕倒在沙漠之中。幸好,那里离水草地不远,到了夜半,凉风习习,把昏迷中的玄奘吹醒过来。玄奘的老马驮着他找到了水源,脱离了险境。

玄奘西行到了高昌(今新疆吐鲁番东),得到了信仰佛教的高昌王的热情支持。高昌王赠给他许多金银衣物,配备了五十多名向导和随从,写了24封给沿途各国君主的信,请他们多多关照玄奘。但是,路途仍旧多艰。玄奘一行来到了终年积雪的凌山(今天山穆素尔岭),山高7000多米,山上有千年不化的冰河,狂风暴雪袭来,飞沙走石,往往把人埋没、砸死,或者冻死。玄奘一行人在冰雪封盖的大山中挣扎了7天,随行人员冻死了十分之三四。

经过一年的跋山涉水,第二年夏天,玄奘进入天竺境内。那时候,印度半岛上有70多个国家。玄奘从628年到631年,游历了北印度的二十多个国家,访问了许多佛教圣地,学习了梵文。到631年年底,玄奘来到了摩揭陀国的那烂陀寺。那烂陀寺是天竺佛教的最高学府,在这里,玄奘足足学习了5年,除认真听讲以外,又读完了寺里所藏各种经书,成为天竺闻名的第一流佛教学者。

学有所成后,玄奘怀念故土的心情也越来越迫切。尽管天竺各国国王、广大的僧俗人民再三挽留,鸠摩罗国王甚至表示只要他肯留下来,就为他建立100所专院,无奈玄奘归国心切,留学求经的目的既然已经达到,说什么也要回国。643年春天,西游17年的玄奘辞别了戒日王和天竺的朋友们,满载着印度人民的友谊、荣誉和657卷佛经,启程回国了。

两年以后,当玄奘回到长安,整个长安城都轰动了。玄奘把带回来的佛经佛像陈列在长安的朱雀街南端,请大家参观。争观的百姓从朱雀大街到玄奘所住的弘福寺,排成了几十里长的队伍,焚香散花,鼓乐喧天。唐太宗听说玄奘从天竺载誉归来,也非常高兴,在洛阳亲自召见了他。玄奘叙述了一路上的见闻,唐太宗听得津津有味,要求他把旅途见闻写下来,也就是后来的《大唐西域记》。但玄奘从洛阳回到长安以后,最着急落实的还是组织各地高僧100多人,着手翻译佛经。长安大慈恩寺内的翻经院是专供他们翻译佛经的场所。经卷收藏在玄奘亲自设计修建的大雁塔里。大雁塔至今还屹立在西安城南,成为古都长安最显著的标志。

为了翻译佛经,玄奘经常“三更暂眠,五更又起”,如此夜以继日地工作了19年,译出佛经74部,共1300多卷。后来,玄奘所译佛经的原本在天竺散失了,玄奘的译本就成为研究印度古代文化的珍贵史料。“有志者,事竟成”。凭着非凡的毅力和决心,积极进取地奋斗一生,如此才是不负当年志气。坚定志向,要耐得住寂寞原典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意译

孔子说:“颜回,贤明啊!一小竹筒饭,一瓢冷水,住在偏僻简陋的街巷里。别人不堪忍受这种生活的穷困清苦,颜回却没有改变他乐观的本性。颜回是真正的贤明之士啊!”处世智慧

孔子并不是赞扬甘于贫穷,而是激赏面对贫穷自强不息的乐观旷达精神。孔子胸怀仁爱,既希望普天之下的老百姓都能够有所养,有所乐,又怎会鼓励士人贫穷呢?孔子肯定的是在穷困的境遇下,仍不失其志,不失其乐,后世把这种快乐称为“孔颜之乐”。

一次,孔子想要搬到东方九夷地方去居住。有人说:“那里非常落后闭塞,不开化,怎么能住呢?”孔子说:“有君子去住,又怎么会闭塞落后呢?”

九夷这地方,别人住在那里,交通不便,饮食不便,起居不便,当然不适合居住。为什么孔子去住,那里就不落后了呢?因为孔子是带着精神的富矿去的。九夷那地方,因其偏远,人们的思想观念比较落后,正给了孔子传道的广阔空间,可以使孔子大有作为,这就是孔子与他人感觉不同的原因。

唐代著名诗人刘禹锡因主张革新,被贬到安徽和州当通判。在那里,刘禹锡曾三易其室,最后搬进一间四周满是枯树的小屋,刘禹锡泰然处之,挥毫写下了脍炙人口的《陋室铭》:“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整篇铭文,流露出的是作者的高雅情操以及周围环境的清幽可爱,读之令人神清气爽,真是“何陋之有”?自古这么多仁人志士之所以能不以“陋”为陋,归根结底,就是因为身处陋室亦能坚守自己的志向。而一个人一旦以践行自己的志向为乐,这种快乐便不依赖于外在物质了。外在环境的艰苦无法撼动内心的快乐,那这种艰苦又何苦之有呢?

下面一则故事更说明了古人对清贫的态度。

晋国大夫叔向去见执政大夫韩起,韩起正在为贫困发愁。叔向赶紧表示祝贺。

韩起皱起眉头,说:“有什么好祝贺的?我有执政之名,却没有执政之实,如今我连与其他掌权的大夫交往的钱财都没有,都快愁死我了,你倒祝贺我,什么意思?”

叔向说:“从前栾书担任执政大夫,他的田产不足百顷,还不到卿大夫爵位应有田产的五分之一,家里连祭器都不齐备。但他品德高尚,遵守法度,名声传遍诸侯,因此在他杀了国君晋厉公后,也没有受到国人的责难。他的儿子栾黡正好翻了个个儿,目无法纪,贪婪放纵,竟然放高利贷敛财,多亏父亲留下的余德,他才得以善终。到了栾黡的儿子栾盈,就没有那么好的运气了。栾盈虽然有他祖父栾书的遗风,注重品行修养,但因为受到父亲栾黡恶行的连累,被迫逃亡楚国。如今您有栾书的清贫,我认为您也具有他的美德,所以向您表示祝贺。假如您追求的不是德行而是钱财,我恐怕吊唁还来不及昵,哪里会向您祝贺?”

韩起听罢,立即对叔向下拜,叩头说:“我韩起差点灭亡,多亏您的及时教导保护了我。不光我韩起,就是我韩氏的先祖曲沃桓叔以下先人,也都要感激您的恩德。”

清贫并不可怕,只要坚持操守,坚定志向,精神上的财富足可保自己平安康泰。相反,若只一味贪求富贵,再多金银家产也难求善终。坚定志向,要经得起考验原典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彫也。”意译

孔子说:“到了寒冷的季节,才知道松树和柏树不凋谢。”处世智慧

彫,即“凋”。后凋,即“不凋”。古人用“后”代指“不”。孔子以松柏不凋来比喻一个人品格志向坚定不移,经得住考验。后人遂以“松柏之志”代指坚贞不移的志节。

在中国历史上,汉代的苏武就是这样一个有着松柏之志的人。公元前101年,匈奴的新任首领决定与汉朝求和,把被扣留的汉人送回国。汉武帝为了报答他的好意,特派41岁的苏武护送被扣留的匈奴人回国,并且带了丰厚的礼物送给匈奴的新王。苏武和他的百人代表团完成了使命。然而在归途中,他的副使张胜因为共谋劫持匈奴太后,东窗事发,结果连累苏武被抓,被带到匈奴王面前问罪。

由于匈奴王对苏武有着深刻的印象,许诺如果苏武肯投降,他愿意原谅苏武。苏武不仅没接受匈奴王的好意,反而解释说:“我自己虽然没有牵涉到劫持阴谋,可是,我应该对副使的行为负责,因为我的原因使汉朝皇帝丢了脸,我也无脸回国了。”苏武一面说,一面就拔剑自杀。

但苏武自杀未遂,只是把自己弄伤了,经过匈奴医生的医治,终于痊愈。不过匈奴王对苏武的印象更好了,就叫他的亲近大臣卫律再去劝苏武投降。

卫律先以死作威胁,迫使张胜投降,但此法对苏武却无可奈何。卫律接着又以荣华富贵作利诱,也被苏武拒绝了。

匈奴王以为让苏武吃尽苦头,会改变他的主意,就把他关进地牢,断食断水。苏武又饥又渴,只好以冰雪充饥解渴,但仍不改变自己的志向。匈奴王大怒,命令把苏武放逐到冰天雪地的贝加尔湖畔牧羊,并宣布除非公羊生小羊,否则苏武一生不能离开贝加尔湖。

面对冰天雪地的荒野,苏武还是没有丝毫改变。

后来,匈奴王派遣早先投降的汉朝官员李陵去劝苏武投降。李陵告诉苏武,他的两个兄弟在执行公务时自杀,他的母亲年老也死了,他的妻子显然已经改嫁,儿子好像也失踪了,回去也没有什么意思了。

但苏武告诉李陵的却是,如果一定要他投降,他将立刻自杀。李陵劝降不成,只好离去,但是,他却对苏武的正义行为,更为钦佩。

19年以后,当初下命令囚禁苏武的匈奴单于已去世,汉朝这边,汉武帝也已去世,新单于与汉朝实行新的友好政策。苏武终于得到匈奴新王的允许,准许回国。此时的苏武,头发已经全白,而他的代表团团员,死的死,降的降,陪他归乡仅9人而已。

在匈奴期间,苏武大可以选择荣华富贵,投靠敌国,但是他却宁可死,宁可吃尽千辛万苦也不改变自己的气节志向。不惜以大好壮年时光,牧羊荒野。但也正因为如此,在朋友同僚纷纷易节之后,才更显出苏武的松柏之姿,成就了一段流芳百世的佳话。

要想看日出的人,必须守到拂晓,苏武就是一个能够坚守到拂晓的人,所以他取得了人生的完胜。真正的成功是需要时间的,而恒心和坚贞就是能帮助人们取得最终成功的一种伟大的优点。这个道理不但对我们个人适用,对一项伟大的事业,对一个国家的发展同样适用。我们看中国历史,有一个规律——每一个朝代真正的安定,都要开国以来百年的根基才行。从近代史来说,就看清朝,从清军入关,经过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百年来的努力,才开始有真正的安定。像“春满乾坤福满门”描写当时国家、社会的安定现象,实在也是得来不易。再回溯上去看明、宋、唐,甚至汉,都是如此。每个朝代开始,社会在大变乱之后,真正过安定生活走上轨道,大体上都要百年的时间。当然恢复很容易,长治久安比较难。

在对待自我成功这个问题上也是同理,一定要有足够的耐心,给自己成功的时间,要一步一步来,不要着急。只有经得起考验,耐得住寂寞,方有转机之日。道不同,不相为谋原典

子曰:“道不同,不相为谋。”意译

孔子说:“所走的路不同,就不能共同谋划。”处世智慧

道者,路也。引申为各人所走的人生大道,即人生志向。孔子认为,人生志向不一样的人,不能共同谋划事务。

东汉时,管宁与华歆是坐在同一张席上读书的同学。一次,有个达官显贵乘坐轩经过门前,管宁视若无睹,华歆却放下书出去看。又有一次,管宁和华歆一起在园中锄菜,发现菜地里有一片金子,管宁把它看作瓦石一样,依旧挥锄不止,华歆却先拣起来看看,然后才扔掉金子。

于是管宁将坐席割成两半,与华歆分开坐,对华歆说:“你不是我的朋友了。”

管宁之所以这样做,想必是从华歆的行为中看到了其对权贵和金钱的贪欲。可想而知,能够乘轩而过的人,必是一方权贵;而拾起金子的行为,说明了华歆很看重金钱,只是碍于面子,才不得不放下贪婪的手。道不同,不相为谋。后来的事实也说明,管宁确实看出了华歆的不良品质。

华歆在汉灵帝时举孝廉,先后任郎中、议郎、侍中、尚书令、御史大夫、司徒等职,后投靠曹魏集团,成了曹丕篡汉自立的急先锋。曹操废伏皇后时,华歆亲自带领士兵进入皇后寝宫,将躲在墙壁中的伏皇后抓捕杀掉。曹操死后,华歆又当面威逼汉献帝让位于曹丕,极尽卑躬屈膝、阿谀逢迎之能事,助纣为虐,为虎作伥。

与华歆这样的人交朋友,必然也会在历史上留下骂名。所以志向并不仅仅是关乎自身的事,它还囊括了一定的性情、趣味甚至是非准则。唯有志向相投的人,才能患难与共,惺惺相惜。

但需要强调的是,这里所说的“道不同,不相为谋”的“道”,指的是人生大志向、大道义的“道”。这个意义上的“道”涵盖了儒家的修己安人,修身平天下,包含有最起码的仁义理念。在这一意义上,儒家才会强调它的相同。如若只是各人的事业之“道”,就不存在“不相为谋”的问题了,相反,在这种情况下,不同主张的人聚在一起更能碰撞出思维的火花,因为不同领域的人,其实往往是观察事物的角度或视野不很一致的人,这样的人如果能平心静气地坐到一起商量事情,往往能更加全面地考虑到事物的各个方面。

此外,“道不同,不相为谋”也可适用于婚姻,如果夫妻两人在人生观、爱情观、事业观、金钱观、交友观、育儿观、审美观等都比较一致,婚姻幸福美满的可能性就会很高;如果这些观点分歧太大,彼此又不能互补或妥协,婚姻一般就很难长久,不管两人在结婚前多么相爱,不管两人是通过多么巨大的努力才争取到的婚姻。[1]‘丘’字为从旧避讳,全书皆缺笔写作‘丘’,读为‘mòu’。第二章学习是一件快乐的事情任何人都需要学习原典

子曰:“由也女闻六言六蔽矣乎?”对曰:“未也。”“居!吾语女。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意译

孔子说:“仲由啊,你听过六种品德和六种弊端的说法吗?”子路回答说:“没有。”孔子说:“坐下!我告诉你。爱好仁德而不爱好学习,它的弊端是愚昧;爱好智慧而不爱好学习,它的弊端是放荡;爱好诚信而不爱好学习,它的弊端是害人害己;爱好直率却不爱好学习,它的弊端是说话尖刻;爱好勇敢却不爱好学习,它的弊端是导致动乱;爱好刚强却不爱好学习,它的弊端是狂妄自大。”处世智慧

在子路还不是孔子学生的时候,子路经常去孔子的学校捣乱。

孔子问子路:“你有什么爱好?”“长剑。”子路答。“我问的不是这个意思。”孔子说,“我是问,以你现在的本事,如果再加上学习,谁还能比得过你呢?”

子路瞥了孔子一眼,反问:“学习有什么好处?”

孔子回答说:“君主如果没有直言相劝的臣子就会在治理上失误,士人没有相互切磋的朋友就会在道德上出错。驯服狂野烈马不能没有鞭子,矫正强弓硬弩不能没有器具。木材只有经过墨绳取线才能锯成真正的木料,人只有经过教育才能成为人才。只有学习能够解决长期存在的疑惑,人们知道了应该怎样做,能够不成功吗?”

顿了顿,孔子加重语气说:“诽谤实行仁爱的人,诋毁追求学问的人,是接近造孽的行为。总之要想成为君子,绝不可以不学习。”

子路不服气,说:“南山上野生的竹子,没见谁侍弄它,却长得直直的,砍下来当箭使,能够穿透犀牛皮,我问你,南山上的竹子向谁学习了?”

孔子回答:“不错。然而给竹竿的后面装上尾羽,前面再装上磨得尖尖的箭头,这样的箭不是能够射进得更深吗?”

子路恍然大悟,拜谢说:“接受先生教诲。”从此成为孔子门徒。

这里说的是孔子劝服子路学习的故事,想来年轻时的子路可能并不把学习放在心上,对学习的重要性缺乏必要认识,所以孔子一而再再而三地对子路重申学习的必要性。

人无生而知之者。如果想要取得一定的成就,做成一定的事业,却又不学习,是不可能实现的。一个人资质再好,就犹如子路口中的竹子,如果不经过学习、打磨,也不可能成为战士作战的弩箭,实现自我价值的飞跃。古今中外,从来只有刻苦学习以取得大成就的,不学自通者向来只能存在于神话传说中。

华人首富李嘉诚曾被誉为“塑胶花大王”。他的塑料花技术就确确实实是“学”来的。

李嘉诚早年就酷爱学习。每天白天工作后,晚上还要买些旧书来自学,学完的旧书再拿到旧书店去卖,再用卖掉的钱买“新”的旧书。这样既学到了知识,又节省了很多钱。他起初生产塑料花时,由于技术落后等原因使产品严重滞销,使工厂陷入危机。

一天深夜,李嘉诚翻阅英文版《塑胶》杂志,目光被一则简短的消息吸引住:意大利一家公司已开发出利用塑胶原料制成的塑胶花,即将投入成批生产推向欧美市场。

一直苦苦寻找突破口的李嘉诚,仿佛看到了久久寻找的曙光,兴奋不已。1957年春天,李嘉诚揣着希冀和强烈的求知欲,登上飞往意大利的班机,打进这家塑胶厂的车间做了打杂的工人。

在意大利的公司里,李嘉诚负责清除废品废料,每当他推着小车在厂区各个工段来回走动时,双眼都恨不得把生产流程吞下去。李嘉诚的卖力,工头看在心里,并不时夸他“好样的”,只是他们万万想不到这个“下等劳工”,竟会是“国际间谍”。

李嘉诚每天晚上收工后,就急忙赶回旅店,把观察到的一切记录在笔记本上。假日,李嘉诚邀请数位新结识的朋友,到城里的中国餐馆吃饭,这些朋友都是某一工序的技术工人。李嘉诚用英语向他们请教有关技术,佯称他打算到其他的厂应聘做技术工人。

就这样通过眼观耳听,李嘉诚大致悟出了塑胶花制作配色的技术要领。

站在今日的角度,李嘉诚的行为有悖商业道德。但在专利法还不太健全的20世纪50年代,李嘉诚迫于无奈的举动,又是可以理解的。随着李嘉诚的“学成”归国,一起到达的还有几大箱塑胶花样品和资料。临行前,塑胶花已推向市场,李嘉诚跑了好些家花店,了解销售情况。他发现绣球最畅销,立即买下好些绣球花作样品。

回到自己的长江塑胶厂后,李嘉诚不动声色地把几个部门负责人和技术骨干召集到办公室,将样品展示给大家看,设计师根据他提供的数据做出不同色泽款式的“蜡样”。然后李嘉诚带着蜡花走访不同消费层次的家庭,最后终于确定一批蜡花作为开发产品。此时,技术人员经过反复试验,也已把配方调色研定到最佳。又经历了连续一个多月的不眠之夜,第一批样品终于研制成功了。

这个时候,意大利塑胶花已进入香港市场,由连卡佛百货集团公司经销。连卡佛是老牌英资洋行,走的是高档路线,卖的是名牌及奢侈品。意产塑胶花价格不菲,只有少数洋人和华人富有家庭购买。

李嘉诚携带自产的塑胶花样品,一一走访经销商。他们被这些惟妙惟肖、精致小巧的塑胶花惊得瞠目结舌。他们简直不敢相信,就凭长江破旧不堪的厂房,老掉牙的设备,能生产出这么美丽的塑胶花?“这是你们出品的吗?”一位客户狐疑地问道。论质量,可以说与意产的不分上下。

再一问价格,李嘉诚的报价,又一次使他们目瞪口呆,物美价廉,没有理由不畅销。大部分经销商,都非常爽快地按李嘉诚的报价签订了供销合约。有的为了买断权益,甚至主动提出预付50%订金。

李嘉诚的塑料花掀起了香港消费新潮,从众多塑胶制品家族中脱颖而出,他的长江塑胶厂也由此蜚声香港业界。而这一切,都可以说是李嘉诚偷艺学来的。可见,任何技术、知识乃至做人做事的道理,学习都是最快获得的途径。与其闭门造车,不如走进广阔的天地,多交流、多学习,事半功倍,何乐不为?学习的最大快乐在于实践原典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意译

孔子说:“学习,并不断实践,有什么能比这更令人感到愉快的吗?”处世智慧

所谓学习,实质就是把别人的知识、技能、经验转化为自己的东西。要达到转化,关键在于实践。因此,孔子才会发出“学习并实践,还有什么比这更愉快”的感叹,实在是窥得精髓,一语中的。

战国时期弱肉强食,要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求生存、求发展,对每一个国家来说都是严酷的考验,国君们为了稳固基业扩张领土更是好学不倦。赵武灵王赵雍就是一位勤于学习、敢于实践的代表。

赵雍15岁即位的时候,赵国正处在国势衰落时期,疆域只限于如今的河北中南部和山西北部,军队与其他列国一样仍由车兵、步兵构成。就连中山那样的邻界小国也经常来侵扰。而在和一些大国的战争中,赵国常吃败仗,大将被擒,城邑被占,眼看着被别国兼并。赵国边境东北同东胡相接,北边与匈奴为邻,西北与林胡、楼烦为界。这些少数民族部落都以游牧为生,长于骑马射箭,更是常以骑兵进犯赵国边境。

一天,赵雍对将军楼缓说:“咱们东边有齐国、中山,北边有燕国、东胡,西边有秦国、韩国和楼烦,我们要不发愤图强,随时会被人家灭了。要发愤图强,就得好好来一番改革。我觉得咱们穿的服装,长袍大褂,干活打仗,都不方便,不如胡人短衣窄袖,脚上穿皮靴,灵活得多。我打算仿照胡人的风俗,把服装改一改,你看怎么样?”楼缓性子直,兴高采烈道:“咱们穿了胡人的衣服,也能学到他们打仗的本领,大王真是英明啊!”可赵雍还有些担心,怕遭到老臣们的反对,他的另一个臣子肥义圆场道:“要办大事不能犹豫,犹豫就办不成大事。大王既然认为这样做对国家有利,何必怕大家讥笑?”赵雍于是很高兴地说:“我看讥笑我的是些蠢人,明理的人都会赞成我。”

第二天上朝的时候,赵雍首先穿着胡人的服装出来。大臣们见到国君一身短打扮都吓了一跳。赵雍趁势把改胡服的事向大家讲了,不仅要使军队将士改穿,还要全国上下臣民都改穿。可是大臣们总觉得这件事太离经叛道,简直是丢华夏族的脸。赵雍的叔叔公子成是赵国最有影响力的老臣,他保守顽固,反对得尤其厉害,听到赵雍要改服装,干脆装病不上朝。

赵雍是下定决心,非实行改革不可。但要推行新法,首先要打通公子成等一干老臣的思想。于是赵雍亲自上门找到公子成,跟公子成反复地讲穿胡服、学骑射的好处。终于,公子成也穿胡服上朝了,其他有意见的大臣一看公子成都不再反对了,也就只有作罢。

赵雍看到条件成熟,就正式下了一道改革服装的命令。没多久,赵国人不分贫富贵贱,都穿起胡服来了。有的人开头觉得有点不习惯,后来觉得穿了胡服,实在方便得多。

接着赵雍又号令大家学习骑马射箭,决定让本国的精锐全部弃车乘马,实行由车战向骑战的转变。此前人类虽驯养马匹千年,却只能耕田驾车,因未解决鞍具无法骑驭。春秋和战国前期军队主力是马拉战车,其冲击力和速度虽然超过步兵,却常常因道路所限难入山地丘陵,整体上作战呆板、迟缓。赵雍选择靠近河套的草原训练骑兵,并让国内作坊制作马具,建立起华夏民族最早的一支骑兵。当时军队实行骑兵化的重要意义,相当于现代战争史上陆军由徒步跃升为机械化。他还亲自骑马弯弓并露宿草原,聘请擅长骑射的胡人担任教练,推广了养马、制革、设兽医和筹办草料等完整配套的制度,很快培训出一万名装备精良且射术高超的骑兵,其他列国的步、车兵和北方零散部落在其狂飙般的攻击下,一时均非对手。

公元前305年,也就是行胡服的第二年,赵国就向侵略赵国已久的中山国发动进攻,一直打到宁葭(今河北获鹿县北)。又西攻胡地,到达榆中(今内蒙古河套东北岸地区),辟地千里,林胡王向赵国贡献良马以求和。赵国也从弱小的国家一跃成为战国七雄之一。

赵武灵王为了拓展疆土、富国强兵,不为旧制和保守势力所束缚,力排众议,终于使赵国的军力显著增强,成为战国后期东方六国中唯一能与强秦抗衡的国家。胡服改制的成功也使中国古代战争的样式从此有了根本性的变化,使骑兵这一灵活的新兵种取代了笨重的车兵,而这一切都是来源于赵雍对胡人骑射的学习。

近代史学家梁启超曾评价说:“战国七雄中实行军国主义的,只有秦国和赵国……商鞅,相当于秦国的俾斯麦;而武灵王,则相当于赵国的大彼得。”将赵雍和俄国的彼得大帝相提并论,可见其意义非凡。过去史书多称赞商鞅变法,其实赵武灵王推广胡服骑射在军事史上的意义可能更为重要。学与思要结合原典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意译

孔子说:“只学习不思考,容易迷惑不解。只思考不学习,很危险。”

孔子说:“我曾经整天不吃饭,彻夜不睡觉,冥思苦想,结果却没有什么进步,还不如认真地学习。”处世智慧

这两节重在说明学与思的辩证关系。只读书不思考是读死书的书呆子,只空想不读书是陷入玄虚的空想家。书呆子迂腐而无所作为,空想家浮躁不安而想入非非,甚至有认知上的危险。所以孔子主张学习与思考相结合的方法。

明代人陈鎏说:“读书须知出入法:始当求所以入,终当求所以出。见得亲切,此是入书法;用得透脱,此是出书法。”读书应当懂得出得来、进得去的方法。开始时应当探求如何进入书本的方法,末了时应当探求如何跳出书本的方法。读书透彻,这是入书法;灵活运用,这是出书法。读书不能透彻,就不知道古人的用心所在;不能灵活运用,就又被古人的言论所拘制。学是入书,思是出书。只有出入自如,出入有道,才算懂得读书的方法,学可有成。

李时珍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医药学家,他编纂的《本草纲目》是从医之人的必读经典,这部经典的诞生故事足以说明学与思结合的必要性。

李时珍出身医学世家,从小就随父亲行医,又熟读药典,见多识广。对前辈们积累的经验和流传下来的著作,他给予充分尊重,努力消化和吸收,但绝不盲从。李时珍善于思考,对医学和草药有自己的看法,随着知识和经验的积累,他逐渐发现旧有经典上的一些错误和缺失,急需订正和补充。

但促使李时珍下定决心编纂新医书,还是源于当时的一件“医疗事故”。一天,李时珍出诊刚回家,一位农夫就匆匆赶来,把他请去为妻子治病。原来这位农夫的妻子突患急症,于是请来一位江湖术士开药方。不料,药按方服下后,病势未得到控制,反而变得更加严重,陷入昏迷状态。这位农夫看到妻子奄奄一息,才急急忙忙把李时珍请来。李时珍让农夫拿出药方,仔细揣摩,又给病人反复把脉,觉得药方并没有错。李时珍把药渣找来,这才发现里面竟然有药方上没有的一种药材“虎掌”,而药方上列出的“漏篮子”这一味药,在药渣中却没有发现。

李时珍恍然大悟,原来是药铺里抓错药,把“虎掌”当作“漏篮子”给病人,险些酿成大错。回到家,李时珍思绪万千,他看着手中的旧“本草”——《日华本草》,就是这本书上记载“漏篮子”,又名“虎掌”。他反思这些本草书,虽然有很大的成就,但是也有很多的漏洞,如果使用者不谨思慎察,势必还会出错。想到这里,李时珍终于下定决心修改《本草》,为旧《本草》添加新的东西,使之真正成为能够救死扶伤的医书。

李时珍穿上草鞋,带上药书和纸笔,背上药筐,便投身于茫茫大山之中。为检测草药药性,他自己品尝各种草药,常常因为误食毒草而中毒,险些丢掉性命。在采集草药中,一旦发现旧《本草》中没有记载的草药,他就虚心向当地的百姓请教。他在一位老农那里学到,《本草》中的“芸苔”就是当地的油菜,这种菜第一年播种来年开花,可以散血消肿。一位药农则教他进一步认清茯苓的外形特征、药用功能以及采制方法。一位捕蛇者更是让李时珍了解到上百种蛇和80多种专门医治毒蛇咬伤的草药。

半生奔波,再加上仔细的校对整理,李时珍终于在60岁那年编成《本草纲目》,书中收录了1892种药物,1160幅插图,11016则药方,共百万余字,成为千秋万世的经典。

实际上,任何成功都是学与思相互作用的结果。如果一味照搬,像那位替人抓药的先生一样,轻则小错小过,大则人命关天,追悔莫及。任何需要学习的知识都不只是别人的,只有经过自己的思考,才可作用于己身。

这是一个滑稽却助人思考的故事:老翁和孩子用一头驴子驮着货物去卖,货卖出去了,孩子骑驴回来,老翁跟着走。但路人责备小孩子不懂事,于是他们便换了一个位置,老人骑驴,小孩儿徒步走。走了一段路又有人责备老人心硬,只自己骑驴,让孩子徒步,于是老人忙将孩子抱到鞍上两人一起骑。走了一段路,有人又说他们残酷,竟然两人同骑一头驴。于是两人都下来徒步。走了不久,又有人笑他们是呆子,空着现成的驴子不骑。于是老人对孩子叹息道,我们只剩了一个办法,就是我们两人抬着驴子走了。

可见,无论学习还是做事,一味接收,不假思索,脑子里只有别人的想法,只会弄到抬着驴子走的地步。他人的经验是他人智慧的结晶,置之不理不明智,全盘照搬更没脑子,如何比较权衡、消化吸收才是真正值得思考的。承认无知即是知的开始原典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意译

孔子说:“仲由,我告诉你什么是‘求知’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真正的知!”处世智慧

求知最忌自欺欺人,不懂装懂。

世界著名物理学家、获诺贝尔物理学奖的美籍华人丁肇中为南航师生作学术报告时,给出了惊异世人的“三不知”。

同学提问:“您觉得人类在太空能找到暗物质和反物质吗?”

丁肇中回答:“不知道。”

同学又问:“您觉得您从事的科学实验有什么经济价值吗?”

丁肇中回答:“不知道。”

又有同学问:“您能不能谈谈物理学未来20年的发展方向?”

丁肇中还是回答:“不知道。”

三问三不知!

这让在场的所有同学意外,但不久就赢得全场热烈的掌声。也许,一些人在说“不知道”时往往被看作是孤陋寡闻和无知的表现,但丁先生的“不知道”却体现着一种做人的谦逊和科学家治学的严谨态度,不禁令人肃然起敬。

美国现代物理学家费曼说:“科学家总是与疑难和不确定性打交道的。当一个科学家不知道一个问题的答案时,他就是不知道;当他有了大概的猜测时,他的答案也是具有不确定性的;即使他对自己的答案胸有成竹时,他也会对质疑留有余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学问愈深,未知愈重;越是学识渊博,越要虚怀若谷。作为专家、学者,对不知道的东西,不仅应当老实地承认“不知道”,而且要敢于说“不知道”。对科学家来说,承认自己的无知,使自己的结论留有被质疑的余地,是科学发展所必需的。而对于普通人,承认自己的无知,才可能不断汲取新知识,取得新进步。

面对他人对自己“生而知之”的猜测,孔子曾对弟子袒露说:“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我有学问吗?其实我没有多少学问。如果有一个乡下人问我一些事,我对他谈的问题也是什么都不知道的。我只是从问题的正反两个方面去叩问他,一步步问到穷竭处而已。越是有学问有德行之人越保持着清醒的头脑,既不吹嘘做作,更不会接受别人的夸张奉承。

其实,丁肇中大可不必说“不知道”。比如可以用一些专业性很强的术语糊弄过去,可以说一些不沾边际的话搪塞过去,甚至还可以委婉地对学生说:“这些问题对于你们来说太深奥,一两句话解释不清楚。”但是,这位诺贝尔奖得主却选择了最老实、最坦诚的回答方式,而且表情自然、诚恳,没有明知不说的矫揉造作,没有故弄玄虚,也绝没有“卖关子”。丁教授坦言不知道,不但无损于他的科学家形象,更凸现了他严谨的科学态度,令人肃然起敬。与丁肇中“三问三不知”相似的还有著名男高音歌唱家帕瓦罗蒂。

一次大型演唱会上,帕瓦罗蒂刚刚演唱到高潮,却突然停顿下来。举座哗然,连乐队都停了下来。面对观众和乐队,帕瓦罗蒂坦诚地道歉说自己忘记歌词了,请求大家原谅,希望大家再给他一次表演机会。一阵沉寂后,全场爆发出热烈的掌声。事后,有人告诉帕瓦罗蒂:“你完全可以做做口型,而不必承认自己忘了词。相信观众肯定会认为是麦克风坏了而丝毫不会怀疑到你身上。”帕瓦罗蒂微微一笑:“如果还有下次,我同样会认错。因为事实早晚会被人知道,那对我的声誉影响会更大。”

人非圣贤,未知、迷惑都是人生常态,重要的不是遮掩推脱,而是坦然承认,真心面对,然后实事求是,孜孜不倦地去完善自己,也只有如此,“无知”才可能成为“知”的第一步,才有可能成为真正的“知”。学习要不耻下问原典

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意译

子贡问孔子:“孔文子凭什么以‘文’为谥号呢?”孔子回答说:“他聪敏好学,又能虚心地向地位低于自己的人请教,而不以为耻,所以谥号以‘文’。”处世智慧

不以向地位、身份比自己低的人请教学问为耻,两千多年以来,无数学者、先贤一直在践行着这一点。泰山不让寸土而成其大,江河不捐细流而就其深,学习也是一样,唯有不让寸土、不捐细流,最终才能取得一方成就。

东汉末年杰出的医学家华佗,字元化,沛国谯县(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著名医学家。一生行医各地,声誉颇著,在医学上有多方面的成就,精通内、外、妇、儿、针灸各科,对外科尤为擅长。

华佗少时曾在外游学,钻研医术而不求仕途,行医足迹遍及安徽、山东、河南、江苏等地。在他功成名就之后,仍然谦虚好学。

一次,华佗给一个年轻人看病,经望、闻、问、切之后,认为患者得了头风病,可是他一时又拿不出来治疗此病的药方,急得束手无策,病人也很失望。

后来,这位病人找到一位老医生,很快就把病治好了。华佗听后很是惭愧,便打听到老中医的住处,决心去拜师学艺。但华佗当时名噪四方,唯恐老中医不肯收他为徒,于是改名换姓,来到老中医门下,恳求学医。老中医见华佗心诚,就收他为徒。

从此,华佗起早贪黑,任劳任怨,虚心好学,终于获得了治头风病的绝技。当华佗满师归来时,这位老中医才明白眼前这个徒弟就是名医华佗,他一把拉住华佗的手说:“华佗啊,你已是名扬四海,为何还要到我这里受苦?”华佗把来意告诉了老中医,并说:“山外有山,学无止境。人各有所长,我不懂的地方就应该向您学习。”

在文学方面,不耻下问的事例就更多了,这从不少“一字师”的例子就可看出。

所谓“一字师”,就是改一个字的老师。他给你的诗文改一个字,你就尊他为师。这里有文人的风雅谦逊,但更多的是对学问及老师的敬重。

唐五代“诗僧”齐己,写过一首题为《早梅》的诗,其中有两句是“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诗人郑谷读后提意见说,“数枝”就不算“早”了,不如改为“一枝”。齐己觉得言之有理,当即拜他为“一字师”。后来很多人也都认为“数”改为“一”好,但郭沫若先生却认为,齐己写早梅用的是白描手法,不加渲染烘托,是怎么回事就怎么回事,“数枝”没什么不好,因此,“改固可,不改亦未尝不可”。一个推敲语言,一个尊重事实,都能够言之成理。

元代诗人萨天锡有两句诗:“地湿厌闻天竺雨,月明来听景阳钟。”很多人都赞誉有加,唯有一个不知名的老者含笑摇头。萨天锡求教,老者说:“此联虽好,只是‘闻’‘听’二字意思重复,‘闻’宜改为‘看’。”并说唐人有“林下老僧来看雨”的名句。萨天锡即俯身叩首拜为“一字师”。“闻”改为“看”,不但避免了重复,而且“看”比“闻”更直观,因而更能表现“厌”的情绪,妙!

学海无涯,所有以学问和知识为目标的人,都应该以得到老师指点为喜,至于老师的身份地位,真的不重要。温习旧知识可以得到新知识原典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意译

孔子说:“温习过去的东西并且由其中获得新的领悟,过去的事是可以作为老师的。”处世智慧

所谓“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说的都是过去的事足以作为未来的老师,当然还有一个前提,那就是能从中获得“新知”,而新知的获得大多时候是建立在反复琢磨的基础上的。

有位评论家说,少年时读塞万提斯的《堂吉诃德》会发笑,中年时读了会思考,老年时读了却想哭。好的书经过反复阅读后才会不断转化出新东西,意大利诗人但丁每天研究《圣经》;大文豪托尔斯泰把《新约福音》读了又读,最后可以长篇背诵下来;马克·吐温旅行时必带一本厚厚的《韦氏大辞典》;白朗宁每天翻阅辞典,从辞典里面获得乐趣和启示……

当然,除了好书,别人的经历、历史事件等也都可作为我们的老师。但越是学习借鉴,越是要明确其新发展、新变化,一味地片面模仿学习不仅不可能创造出新的东西,反而容易导致自身的毁灭。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英国首相丘吉尔曾经说:“战争中的第一次战斗都是独特的,需要对实际情况作深刻的分析。最容易通向惨败之路的莫过于模仿以往英雄们的计划,把它用于新的情况中。”在战争史上,由于照搬前人经验而丧师败绩的事例不胜枚举。唐朝房官效法古制,用车战制敌,被安史叛军杀得一败涂地。20世纪30年代的法军统帅部,完全搬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经验,在法西斯德国的闪击下,一触即溃。相反,那些被人称道的成功战例,都无不具有惊人的创新之举。

秦朝灭亡后,项羽和刘邦又展开了一场战争,这就是后来的楚汉相争。

公元前205年,刘邦手下的大将韩信偷袭魏王豹,灭掉了魏国。10月,刘邦又派他与张耳率几万军队向东挺进,准备攻击赵国。韩信的部队要通过一道叫井陉的山口,井陉口地势极为狭窄,易守难攻。赵王赵歇和赵军统帅陈余立刻在井陉口聚集20万重兵,严密防守。

赵王手下的谋士李左车对大将陈余说:“韩信这次出兵,一路上打了很多胜仗,可谓是一路威风,现在他又乘胜远征,企图攻下赵国,其势锐不可当。不过,他们运送粮食需经过千里跋涉,路途遥远。现在我们井陉山路狭窄,车马不能并进,汉军的粮草队必定落在后面。只要您暂时给我3万人,我从小道出击,拦截他们的武器粮草,断绝他们的供给,如此汉军不战死也会饿得半死。你在这里坚守要塞,不与他们交战,他们前不能战,后不能退,用不了几天我们就可活捉韩信。”但大将陈余不听,仗着兵力众多,坚持要与汉军正面作战。

韩信听闻这一消息后,非常高兴。随即命令部队在离井陉30里的地方安营,到了半夜,让将士们吃些点心,告诉他们打了胜仗再吃饱饭。然后,他派出两千轻骑从小路隐蔽前进,命令他们在赵军离开营地后迅速冲入赵军营地,换上汉军旗号;接着韩信又派出1万人沿河岸背水摆开阵势。背水历来是兵家绝地,一旦背水,非死不可。陈余得知消息,大笑韩信不懂兵法,不留退路,自取灭亡。

到了天明,韩信率军发动进攻,双方展开激战。不一会,韩信、张耳假装败退,向河岸阵地靠拢。陈余则指挥赵军拼命追击。这时,韩信命令主力部队出击,背水结阵的士兵因为没有退路,也回身猛扑敌军。这时预先埋伏的两千轻骑兵,见赵军倾巢出击,立即飞奔驰入赵营,拔掉赵国的全部军旗,换上汉军的红旗。

赵军无法取胜,正要回营,却忽见营中已插遍汉军旗帜,惊恐之下,四散奔逃。这时汉军两面夹击,赵军大败。陈余被杀,赵王也被俘获。庆祝胜利时,将领们问韩信:“兵法上说,列阵可以背靠山,前面可以临水泽,现在您让我们背靠水排阵,还说打败赵军再饱饱地吃一顿,我们当时不相信,然而竟然取胜了,这是什么原因呢?”

韩信笑着说:“这也是兵法上有的,只是你们没有注意到罢了。兵法上不是说‘投之亡地然后存,陷之死地然后生’吗?如果是有退路的地方,士兵都逃散了,怎么能让他们拼命呢!”

韩信身经百战,熟读兵书,能够从旧有的知识和经验中提炼出制胜的关键,因此把握了战机,以新奇之术取得了战役的胜利。也就是说,韩信的背水之战虽看似出新出奇,但这种新也是由旧知识、旧经验孕育而来的。温故知新,这既是智谋者出众的地方,也是每个人当学习的能力。没有天生就知道的人原典

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子曰:“盖有不知而作之者,我无是也。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知之次也。”意译

孔子说:“我并不是生来就有知识的人,只是爱好古老的文化,勤奋敏捷地去求得知识的人。”

孔子说:“大概有不知晓就妄加创造的人吧,但我不是这样的人。多听,选择其中好的来学习,多看并且牢记在心,这是比生而知之者次一等的智慧。”处世智慧

没有天生就知晓知识的圣人,像孔子这样多知多智的人,之所以能达到这一境界,也是由于多听多记、勤奋好学的缘故。孔子之所以这样公开自己的“成功秘诀”,估计是因为当时社会上有一些流行观点,认为孔子生而知之,是天生而降的圣人,为此,孔子不得不作此回应。

孔子出生在一个没落的贵族家庭。3岁时,父亲去世,母亲颜氏带着孔子回到曲阜。孔子的母亲粗通文墨,应该对孔子进行过基本的言传身教,教会了孔子最起码的读书写字,孔子后来终其一生孜孜不倦的好学精神应该也有母亲的督促影响。

孔子17岁时,母亲去世,生活的重担全压在孔子一个人身上。为谋取生存,孔子担任过管理仓库和管理牛羊的小官,在完成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即使生活艰辛,孔子仍坚持对知识的汲汲追求。一有空余,孔子就会专心读书,自己的书读完,就四处去借。遨游在知识海洋中的孔子,生活和工作的辛劳都一扫而空,并且还收获了求知的快乐。用孔子后来的话讲,就是“贫而乐”。在这种情况下,孔子虽然未曾像贵族子弟一样接受过正规教育,但由于他刻苦好学、敏而好问,很早就掌握了贵族子弟必修的“六艺”,并以博学和知礼闻名。

为扩大自己的知识领域和视野,孔子一有机会就外出游学。据记载,孔子第一次到当时的京师洛邑时,便拜见大夫苌弘,向他请教古代歌舞和音乐理论。在苌弘老师面前,孔子毕恭毕敬,认真倾听他的讲解,并且经常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和看法。孔子视野的广阔、知识的丰富以及见识的卓越,都博得苌弘的高度赞赏。从此之后,孔子在京师洛邑也成为小有名气的人物,当时的一些学者也纷纷前来拜访,向孔子讨教。

后来,孔子又在洛邑拜见周王室的守藏吏老子——当时最伟大的思想家。这次拜见,让孔子更是受益匪浅。孔子虚心向老子请教“礼”。孔子不仅拜访当时的大师,向他们求学,也向当时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们学习,甚至还向7岁的儿童求教,真正做到敏以下问,学无常师。

司马迁在《史记·仲尼弟子列传》中这样记载道:“有一天,陈子禽问孔子的学生子贡:‘仲尼从哪里学到这么广博的知识呢?’子贡回答说:‘文王和武王的治国之道没有完全没落,贤人记住重要部分,而不贤的人只记住很少的一部分,这些都表现文王和武王的道,我的老师怎么会不学呢?他没有固定的老师啊!’”从另一个侧面佐证了孔子好学乐学的真实性。

除了思想家、知识分子需要不断学习外,所有取得成就的企业家、经营管理者也莫不如此。新加坡著名企业家、杰出社会活动家和华人社会领袖孙炳炎,就是最有力的证明。

1912年孙炳炎出生在福建省一个小乡村,高小毕业后到新加坡谋生,1932年,20岁的他在哥哥的帮助下用当学徒积攒的2000元做资本创立公司,经营枋材。后来,他与哥哥分家,开始单枪匹马独立创业。那个时候,他既是老板又是售货员,忙得几乎没有时间,但此时的他仍不忘学习,开拓自己的视野。随着世界形势的转变,他也及时学习新知识,了解世界市场新动向,在经营木材之外,渐渐地还经营起水泥等建筑材料。由于他的公司信誉好,逐渐获得各厂商的信任,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