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肺病名医学术经验传承与实践(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1-02-11 04:57:14

点击下载

作者:韩云,谢东平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重症肺病名医学术经验传承与实践

重症肺病名医学术经验传承与实践试读:

前言

重症医学(critical care medicine,CCM)是研究危及生命的疾病状态的发生、发展规律及其诊治方法的临床医学学科,是一门新兴的医学学科,是医学进步的重要标志。2008年7月4日,重症医学正式被批准成为独立的二级学科。2009年1月19日,卫生部公布《医疗机构诊疗科目名录》,增加一级诊疗科目——“重症医学科”。在经历了SARS、禽流感、甲流等传染病及汶川大地震等一系列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后,重症医学在我国迅速发展壮大。而随着系列指南性文件的增加和完善,重症医学的规范化进程也在不断提高,重症医学科的学科建设水平已成为医院综合水平的重要标志。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主任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王辰指出呼吸病学与危重症医学具有天然的深刻的内在联系,提出呼吸病学与危重症医学实行捆绑式发展的战略。近年来,随着重症医学的发展日新月异,作为其中一个最重要的亚专科——重症呼吸,其诊疗技术及手段不断提高,如许多专科指南的颁布、呼吸治疗师进入临床等,规范了专科医疗行为,呼吸支持技术得到进一步提高。许多高度智能化呼吸机及通气模式得到发展,如高频通气、通过膈神经带动的NAVA呼吸机,还有如经鼻高流量氧疗等新技术新设备,给患者与医者更多的选择机会与更佳的舒适感。不断推向市场的新型药物,如抗感染技术的进步,挽救了许多濒危的生命。但也必须看到,仍有许多问题无法得到很好的解决,如重症肺炎诊断方面,虽然医学检验技术带来革命性发展,但病原学快速、精准检测仍显得困难重重。随着大量现代技术及超广谱抗菌药物的临床运用及滥用,甚至出现了许多新问题。如机械通气技术带来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长时间机械通气后产生呼吸机依赖、大量抗感染手段引发抗生素相关性肠炎、耐药菌感染的控制等一系列难题,多种重症状态下产生危重病相关性多发性神经炎和肌病等均缺乏切实有效的方法,诊断治疗困难重重,甚至恶性循环,为重症呼吸亚专科的发展带来新的挑战。

广东省中医院重症医学科是国家卫计委重点专科、广东省重点专科,作为其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的芳村重症医学科承担重症呼吸亚专科学科建设任务。2003年9月芳村重症医学科成立之时,有幸邀请到广东省名中医刘伟胜教授担任科室学术带头人。2004年12月时任广东省委书记张德江倡导建立“中医强省”战略下,医院建立名师传承机制,张忠德副院长与韩云主任有幸成为国医大师、中日友好医院中医内科学首席专家晁恩祥教授第一批师承广东弟子。在众老师指导下,专科团队认真拜读、学习老师们的著作,在日常临床重症救治工作中积极运用老师们的宝贵临床经验,探索重症肺病临床救治过程中,在充分利用机械通气、抗感染、营养支持等现代技术前提下,寻找中医药切入点,凸显中医药干预的环节优势或阶段优势,积累总结临床救治经验。

本书从重症肺病名医传承理论与实践探索角度进行梳理总结,在系统复习、整理两位恩师在重症肺系疾病的理论经验基础上,同时收集运用其他名医经验编撰而成。本书分为四个部分,其中第一部分对肺脏的病理生理进行系统梳理,第二部分、第三部分分别介绍两位恩师在重症肺病方面学术经验,分医家小传、学术思想、临床经验等部分,第四部分为典型案例汇总,分为疾病概要、临床学步、经验拓展等部分。

在跟师学习及整理医案的过程中,深受两位恩师的悉心指点与大力支持!感谢恩师在芳村医院重症医学科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方面毫无保留的指导,并在成书之际担任主审、作序鼓励。

此外,本书在整理成文过程中得到广东省中医院副院长张忠德教授、呼吸大科主任林琳教授、广东省中医院晁恩祥名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同门许银姬教授、张文青教授、杨荣源教授、李际强教授、影像科张思伟教授、检验医学部徐宁主任、罗强主任及医务处胡学军处长的大力支持及帮助,在此致以衷心的谢意!

我们希冀这本书能够为运用名医学术思想及经验治疗重症肺病的同道们提供参考,起抛砖引玉的作用。在整理过程中,我们也深知本书的局限性,仅仅是我们临床中运用名中医专家学术经验的初步成果。由于跟师学习时间有长短,拜读名医著作的领悟能力有高低,临证思考有深浅不同,加上重症肺病的复杂性,在现代救治技术高度参与下,很可能改变了原有疾病的自然进程,临床实践时,未必与老师经验原意能高度一致,故书中名医经验整理与观点、临床实践还存在许多不足,希望同道们批评指正。编 者2017年9月18日第一部分 肺脏的生理病理第一章 肺脏的生理功能第一节 肺的阴阳特性

阴阳是抽象概念,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和现象对立双方的概括,代表着相互对立的事物或现象。一、肺在五脏中的阴阳属性《素问·金匮真言论》有云:“背为阳,阳中之阳,心也;背为阳,阳中之阴,肺也。”根据中医对脏腑组织的阴阳划分,上部为阳,下部为阴,就五脏而言,心、肺居于上属阳,而肝、脾、肾居于下属阴。而所谓“阳中之阴,肺也”,是因为肺与四时之秋气相通,在五行属金,主收敛、肃降为阴,与心相比较而言则属阴,故称其为“阳中之阴”。如《素问·六节藏象论》所说:“肺者,气之本,魄之处也,其华在毛,其充在皮,为阳中之太阴,通于秋气。”因此,肺在五脏中的阴阳属性应该理解为一种比较,即与其余脏器相比较而形成的一种内涵。这种比较内涵体现了肺的解剖与功能特点,有利于整体观念的建立。二、肺阴与肺阳的阴阳属性关系

阴阳学说认为,任何事物都具有阴、阳两种不同属性,肺同样具有肺阴与肺阳。肺之阴阳和谐,则其功能正常,正如清·高学山《高注金匮要略·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治》指出:“肺中阴阳自和,则下降清华以应甘露。”

一般认为,肺阳的内涵包括肺所处的位置以及肺功能中属阳的一面,如肺主宣发、温化、推动等。而肺阴则是指肺脏实体,以及肺功能中属阴的方面,如主肃降、濡润、收敛、抑制等。肺阳主宣发,即肺阳有向上、向外宣布气血津液的生理功能;而肺阴的肃降作用,与其相对,具有向下、向内清肃和守护气血津液的功能,使气血津液的宣发不致过亢。肺阳的温化作用,使肺阴不寒,保持其化气的功能;而肺阴的濡润功能,使肺体不燥,肺叶轻灵而娇,不痿不胀,手太阴肺经之脉气润泽。

简言之,肺位阳脏阴,用阳体阴。肺阴、肺阳对立统一,相互制约,相互滋生,相互为用,消长平衡,相互转化,共同维持着肺脏阴阳动态平衡的生理功能,并协调配合其他四脏系统,从而维持着全身的阴阳动态平衡。第二节 肺的解剖特性一、肺为华盖

肺位于胸腔,覆盖五脏六腑之上,位置最高,有“华盖”之称。“华盖”,原指古代帝王的车盖,《黄帝内经》喻为肺脏。华佗《中藏经·论肺脏虚实寒热生死顺逆脉证之法》又云:“肺者魄之舍,生气之源,号为上将军,乃五脏之华盖也。”将肺喻为一国之将军,具有抵御外邪侵入,保护诸脏的作用。近代吴克潜《大众医药·第二十四章·卫生门·健康要览》中则记有:“肺居五脏最高之部位,因其高,故曰盖。因其主气,为一身之纲领,恰如花开向荣,色泽流霞,清轻之体,华然光彩,故曰华盖。”由此可见,所谓“肺为华盖”,是对肺在五脏中的位置最高和其保护五脏、抵御外邪侵袭、统领一身之气功能的高度概括。二、肺的经脉络属

1.肺的经脉循行

肺之经脉为手太阴肺经,《灵枢·经脉》曰:“肺手太阴之脉,起于中焦,下络大肠,还循胃口,上膈,属肺,从肺系横出腋下,下循臑内,行少阴、心主之前,下肘中,循臂内上骨下廉,入寸口,上鱼,循鱼际,出大指之端;其支者,从腕后直出次指内廉,出其端。”目前关于手太阴肺经的论述基本沿用《灵枢·经脉》中的论述,认为手太阴肺经起于中焦,向下联络大肠,回绕过来沿着胃的上口,通过横膈,属于肺脏,从“肺系”(肺与喉咙相联系的部位)横行出来(中府),向下沿上臂内侧,行于手少阴经和手厥阴经的前面,下行到肘窝中(尺泽),沿着前臂内侧前缘(孔最),进入寸口(太渊),经过鱼际,沿着鱼际的边缘,出拇指内侧端(少商)。支脉则从腕后(列缺)走向食指内(桡)侧,出其末端,接手阳明大肠经。

本经穴包括中府(募)、云门、天府、侠白、尺泽(合)、孔最(郄)、列缺(络)、经渠(经)、太渊(输、原)、鱼际(荥)、少商(井)。

本经腧穴主治头面、喉、胸、肺病和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证。其中常用的穴位包括尺泽、孔最、列缺、太渊、鱼际、少商。

2.肺经的络脉《灵枢·经脉》曰:“手太阴之别,名曰列缺,起于腕上分间,并太阴之经,直入掌中,散入于鱼际。其病实则手锐掌热,虚则欠,小便遗数,取之去腕半寸,别走阳明也。”手太阴络脉,名为列缺,从手腕的后方桡侧的筋骨缝中分出,与手太阴本经并行,直入手掌中,散布于大鱼际部。

3.肺脏与其他经脉

手太阴肺经下络大肠,与太阴肺经互为表里,肺经的络脉由列缺穴与大肠经相合,大肠经的络脉由偏历穴合于肺经。两经在生理上密切联系,病理上相互影响。基于经脉络属而形成的肺与大肠相表里理论在临床上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有效指导重症肺病的临床诊疗。

手太阴肺经与厥阴肝经亦有着密切联系。肺经为经气流注之始端,肝经为经气流注之末端。气血由肝经直接注入手太阴肺经而开始循环,往复不已,两经直接交接。而且肝经的支脉直接注入肺中,《灵枢·经脉》曰:“肝足厥阴之脉……其支者,复从肝别贯膈,上注肺。”又肺之经络散于两胁,《灵枢·经筋》曰:“手太阴之筋……上结缺盆,下结胸里,散贯贲,合贲下,抵季肋……”

手太阴肺经与中焦脾胃关系密切,手太阴肺经“起于中焦”,中焦受纳水谷,所产生的水谷精微通过“脾气散精,上归于肺”。临床上常用培土生金法大概源于此理。

手太阴肺经“还循胃口”,与胃也有着密切联系,病理上肺胃常互为影响,相兼而病,如肺胃阴虚、肺胃郁热。三、肺为娇脏,喜温、喜清、喜润

肺为娇脏之说主要形象的比喻了肺脏易受外邪侵袭的生理特点。此说大约兴盛于明末清初,如清代康熙年间顾靖远《顾氏医镜·格言汇撰》谓:“此一脏名曰娇脏,畏热畏寒”;程国彭《医学心悟·咳嗽》曰:“肺为娇脏,攻击之剂,即不任受,而外主皮毛,最易受邪。”对于肺为娇脏的现代解说,有代表性的如近代吕维柏:“娇就是娇嫩的意思,肺虽属金,但反不如肝木刚强。称肺为娇脏,是因为肺既怕火,也怕水;既怕热,也怕寒,而且还怕燥。因为肺脏能为这么多的病邪所侵犯,因而称为娇脏。”

肺为娇脏与肺的解剖特点是密切相关的。由于肺居高位,为人体五脏六腑之“华盖”,上连气道,开窍于鼻,外通大气,大气中有害物质的袭扰多首先犯肺而发病。其次,肺主卫外,充皮毛,皮毛属肺,为人体之“藩篱”,但有六淫外邪来犯,必与皮毛相触,一旦肺卫外功能低下,则六淫之邪可乘虚而入。如明代汪绮石《理虚元鉴·劳嗽症论》说:“肺气一伤,百病蜂起,风则喘,痰则嗽,火则咳,血则咯,以清虚之府,纤芥不容,难护易伤故也。”此外,肺朝百脉主治节,主宣发、肃降,通调水道,与其他脏腑在生理上息息相关,病理上相互影响,他脏之患也易于传肺而致肺病。

肺为娇脏,喜温、喜清、喜润,是指肺脏的正常生理功能。肺本体清虚,不耐寒热,其质虽寒,而性喜温,恶寒而喜温,恶热而喜清,恶燥而喜润。

肺性喜温,温则气和,卫外之气强。如前所述,肺脏阴而用阳,故性喜阳而恶寒。但有寒邪外袭,必经口鼻、皮毛而犯肺,伤及肺卫外之阳,而致寒邪闭肺,形成咳嗽、气促等症。故早在《灵枢·邪气脏腑病形》便记载:“形寒寒饮则伤肺,以其两寒相感,中外皆伤。”

肺性喜清,清则气畅,呼吸通达。中医对肺气清的特性包含两种认识,第一层认识是基于肺的解剖特性,指肺本身具有喜好清洁的特性。如早在《临证指南医案·肺痹》中就出现“肺……禀清肃之体”的明确论述。《医贯·咳嗽论》中亦有云:“肺为清虚之府,一切不容,毫毛必咳。”第二层认识是指肺的肃清功能而言。肺应秋气,主肃降,具有肃清气血津液的作用,如《血证论·脏腑病机论》中云:“肺为水之上源,上源清,则下源自清。”由于肺性喜清素,与六淫中上亢之火邪相对立,故喜清而恶热,如《医学衷中参西录·论肺病治法》云:“肺为娇脏,且属金,最畏火刑。”故火热之邪往往导致肺失肃降而为病。

肺性喜润,润则不燥,不痿不胀,营卫调和。肺恶燥,其中也包括两种情况,一种为六淫中燥邪,为外燥,而另一种则指肺阴伤而产生的内燥。肺应秋气,燥为秋季主气,但若燥邪过盛却可伤及肺阴,肺失润泽而为病。肺体阴而用阳,若遇火热之邪,则肺阴渐耗,而形成阴虚肺燥。两者治疗均需用养阴润燥,但前者需兼解表,而后者则需兼益肾水。

由于肺脏的上述特点,决定了在治疗肺系疾病时有其相应特点,当以“治上焦如羽,非轻不举”为法则,用药以清轻、宣散为贵,过寒、过热、过润、过燥之剂皆非所宜。第三节 肺主气、司呼吸

肺主气的论述首见于《素问·六节藏象论》的“肺者,气之本”和《素问·五脏生成》的“诸气者,皆属于肺”。肺主气、司呼吸是指肺具有主管机体之气和管理呼吸运动的功能。肺主气包括肺主一身之气和肺主呼吸之气两层含义。一、肺主一身之气

肺主一身之气是指肺通过呼吸运动,具有主持和调节全身各脏腑之气的作用。如陈士铎《辨证奇闻·痹证门》中云:肺“统辖一身之气,无经不达,无脏不转,是气乃肺之充,而肺乃气之主也。”人体各脏腑功能活动之气及经络、营卫之气,皆赖肺的呼吸调节而实现其升降出入。

肺主一身之气的功能主要通过肺的宣发肃降及宗气的生成来实现。《灵枢·邪客》说:“宗气积于胸中,出于喉咙,以贯心脉而行呼吸焉。”宗气主要由肺吸入的自然之清气与脾胃运化的水谷之精气结合而成的。脾胃化生的水谷精微,通过肺的宣发功能而至胸中,与吸入之清气相结合,形成宗气,又再通过心肺布散全身,温煦四肢百骸。肺主气正常,则宗气充足,气机通畅,全身脏腑功能得以正常运行。二、肺主呼吸之气

肺主呼吸之气是指肺为体内外气体交换的场所,主管呼吸运动,以实现体内外气体交换的作用。《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天气通于肺”。这里的“天气”即指自然界之大气。肺吸入自然界的清气,呼出体内的浊气,实现了体内外气体的交换。正如裘庆元在《三三医术》中所说:“天气至清,全凭呼吸为吐纳,其呼吸之枢则以肺为主。”通过肺不断的呼浊吸清,吐故纳新,促进气的生成,调节气的升降出入运动,从而保证人体正常新陈代谢。正因为肺的主呼吸功能,才保证了人体生命的正常延续。

肺的一身之气和呼吸之气都是肺司呼吸功能的不同表现。肺的呼吸调匀是气的生成和气机条畅的根本条件。若肺的呼吸功能失常,势必影响一身之气的生成和运行。若肺丧失了呼吸功能,清气不能吸入,浊气不能排出,则新陈代谢停止,人的生命也随之终结。第四节 肺主宣发、肃降

宣发与肃降是肺一个功能的两个方面。宣发是指肺气宣通、发散、通畅,有向上升宣和向外周布散的运动功能;肃降是指肺气清肃、洁净、下降,具有向下肃降和向内收敛的运动功能。一、肺主宣发

肺主宣发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通过气化,宣散浊气。如:“肺者生气之原……吸之则满,呼之则虚,司清浊之运化。”如果肺宣发失常,不能宣散浊气,可导致清阳不升,头身困重,无汗等。如《素问·调经论》中记载:“上焦不通利,则皮肤致密,腠理闭塞,玄府不通。”

二是将脾传输之津液精微,布散全身。《黄帝内经太素·营卫气别》云:“谷入胃已,精浊下流,清精注肺,肺得其气,流溢五脏,布散六腑也。”脾胃运化所得的水谷精微,上输于肺,通过肺的宣发功能,润泽上焦,并与肺之清气相结合,形成宗气,而后布散全身。若肺气虚弱或被邪扰,宣发不能,则脾之精微难以营养周身,而出现乏力、消瘦、动则气短等症。

三是宣发卫气,以温分肉,充皮肤,肥腠理,司开阖,调控汗液之排泄。正如《太平圣惠方·治肺气头面四肢浮肿诸方》所云:“夫肺者,内主于气,外应皮毛。”卫气依赖于肺气的宣发作用。《灵枢·经脉》篇载:“(手)太阴者,行气温于皮毛者也。”若肺宣发卫阳之气功能失常,则皮寒形冷,机体抵抗力下降而易患感冒等证。如临床上一些患有呼吸相关疾病的老年患者形寒怕冷,这与肺不宣发卫气有关,因而治疗这类疾病重在温通肺气,以复宣发卫阳之功。二、肺主肃降

肺主肃降亦体现于三个方面:

一是向下布散水谷精微,供濡润脏腑之需。如《素问·经脉别论》曰:“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脾胃产生的水谷精微通过宣发功能上升,于胸中形成宗气,而后又需通过肃降功能以布散全身。肺的宣发与肃降在布散水谷精微方面是一个过程的两个环节。

二是布散宗气至脐下,以资先天元气。如《本草述钩元·乔木部》云:“人身之肺气犹天,其职司降,而有降即有收,自飞门至于魄门,皆一气之所贯。”肺之肃降功能,除了将水谷精微布散全身外,还将其中一部分宗气下纳于肾。这一过程除了依赖肾本身之功能,亦有赖于肺的肃降功能。肺的肃降功能失调,则会影响肾之摄纳,肾之精微难以资生元气。

三是下输水液于膀胱,以成生尿之源。《黄帝内经素问集注·经脉别论》有云:“肺应天而主气,故能通调水道而下输膀胱,所谓地气升而为云,天气降而为雨也。”若肺失肃降,水道不利,膀胱不能气化,则水液内聚,而导致痰饮、水肿、胀满、小便不利等症。《医纲提要》云:“升降者,阴阳之性也。”宣发与肃降是阴阳的两个方面,宣发与肃降相互制约,相互为用。宣发和肃降协调,则呼吸调畅,水谷精微正常输布,水液代谢有常,所谓“水精四布,五经并行”。反之,则见呼吸失常和水液代谢障碍。第五节 肺为水之上源,主通调水道

肺居高位,又能行水,被称之为水之上源,具有通调水道的作用。肺为水之上源、主通调水道理论的提出,源自《素问·经脉别论》之“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和《素问·水热穴论》之水肿形成“其本在肾,其末在肺”的论述。后在汪昂的《医方集解》明确指出“肺为水之上源,肾为水之下源”。水道即水液运行的通道,肺“主通调水道”是指肺有调节全身水液输布和排泄的作用。这一功能又与肺的宣发和肃降功能有着密切联系。肺的通调水道作用表现在:一、对正常水液输布的调节

人体正常所需的水液代谢、输布有赖于肺的调节。通过肺气的宣发肃降运动,一方面将脾气转输至肺的水液和水谷之精中较清的部分,向上向外布散,上至头面诸窍,外达全身皮毛肌腠以濡润之。如《灵枢·决气》曰:“上焦开发,宣五谷味,熏肤、充身、泽毛,若雾露之溉。”若肺气失宣发之职,不能布散水谷精微,则肌肤毫毛不荣。如《素问·痿论》曰:“肺热者色白而毛败”,即肺阴亏虚,无津外布,可致皮肤焦燥,毛发干枯。

另一方面,通过肺的肃降功能,使水液向下向内输布,以充养和滋润体内的脏腑组织器官。若肺气不降,则水谷精微不得输布五脏,则脏腑得不到充养,功能减弱。二、对废水排泄通道的调节

肺通过宣发卫气,排泄汗液,使一部分被机体代谢利用后的废水和剩余的水液,通过呼吸以及水气的形式排出。所谓“腠理发泄,汗出溱溱,是谓津”。肺气宣发正常,则水液输布正常,汗液得以正常排泄。此外,肺还通过肃降功能,使大部分被机体代谢利用后的废水和剩余的水液不断地向下输于肾,经肾和膀胱的气化作用,生成尿液排出体外。如《素问·经脉别论》曰:“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

如果外邪侵袭而致肺气的宣发作用失常,水液不能正常布散,则可形成痰饮水湿。而在治疗上,需要重视肺主宣发这一治疗角度,而不能一味应用利水、利尿类药物。清代徐大椿《医学源流论》称之为“开上源以利下流”。《医宗金鉴·订正仲景全书金匮要略注》亦曰:“治诸水之病,当知表里上下分消之法,腰以上肿者水在外,当发其汗乃愈”。

肺以其气的宣发与肃降作用输布水液,故说“肺主行水”。清代张志聪《素问灵枢集注·经脉别论》:“肺应天而主气,故能通调水道而下输膀胱,所谓地气升为云,天气降为雨也。”形象的描述了肺的通调水道功能依赖肺的宣发肃降得以实现。肺失通调,则气机不利,《仁斋直指方》所论述的:“邪气伏藏,凝涎浮涌,呼不得呼,吸不得吸,于是上气促急。”肺为气之主,津液是气的载体,津液由于邪气影响停聚不行,气机宣降失常;津血同源,肺失通调水道也会引起血液运行障碍,从而影响肺朝百脉调节心血功能。第六节 肺朝百脉,主治节“肺朝百脉”源自《素问·经脉别论》,其曰:“食气入胃,浊气归心,淫精于脉,脉气流经,经气归于肺,肺朝百脉,输精于皮毛,毛脉合精。”对于肺朝百脉的认识,多数学者认可唐代王冰的注解,“言脉气流运乃为大经,经气归宗,上朝于肺,肺为华盖,位复居高,治节由之,故受百脉之朝会也……由此故肺朝百脉,然乃布化精气,输于皮毛矣。”即全身的血液都通过百脉流经于肺,经肺气的宣降作用,将富含清气的血液流经百脉输送于全身。

肺朝百脉的形成与中医既往对心肺气血的认识是密切相关的,《素问·五脏生成》云:“诸血者,皆属于心;诸气者,皆属于肺。”心主统血,全身血脉统属于心,而肺主气,协调全身气机的运行。血液的运行,即有赖于心脏的搏动产生的动力,也赖于肺气的推动和调节。首先肺将吸入的清气与水谷精微之气相结合,生成宗气,以贯心脉,推动血液的运行。其次是肺主呼吸运动,调节全身气机,促进血液运行。正常情况下,肺气充沛,宗气旺盛,气机调和,血脉通畅,则肺助心行血,血运正常。正如明代张介宾《类经·藏象类》言:“精淫于脉,脉流于经,经脉流通,必由于气,气主于肺。故为百脉之朝会。”

在临床上,若肺气虚弱,则宗气不足,气机不调,则心血运行不畅,导致血液瘀滞,表现为胸闷、心悸、唇舌青紫等症。若心气虚弱,心阳不振,则心血运行不畅,影响肺气宣通,出现咳嗽、气喘等症。清代唐宗海在《血证论·咳嗽》中亦云:“人身气道,不可有塞滞,内有瘀血则阻碍气道,不得升降,是以壅而为咳……须知痰水之壅由瘀血使然,但去瘀血则瘀水自消。”

由于心为君主,而肺朝百脉,助心行血,故又被喻为“相傅之官”,主治节。这一比喻源自《素问·灵兰秘典论》,云:“肺者,相傅之官,治节出焉。”将肺比作一国之相,以治节概括其生理特点。如马莳认为:“肺与心皆居膈上,经脉会于太渊,死生决于太阴,故肺为相傅之官,佐君行令。凡为治之节度,从是而出焉。”高士宗认为:“位高近君,犹之相傅之官,受朝百脉,故治节由之出焉。”姚止庵注:“肺之为脏,上通呼吸,下复诸脏,亦犹相傅之职,佐一人以出治,而为百僚之师表也。”众多医家认为,肺如相傅,助心调节各脏腑,是对肺生理功能的高度概括。第七节 肺的附属器官一、肺合皮毛

肺合皮毛源于《素问·咳论》,其曰:“皮毛者,肺之合也,皮毛先受邪气,邪气以从其合也。”《素问·痿论》亦云:“肺主身之皮毛”。肺与皮毛的相关性可分为如下两方面进行理解:

1.肺对皮毛的作用

肺气宣发,将气血精微宣散于皮毛,正如《素问·经脉别论》云:“食气入胃,浊气归心,淫精于脉,脉气流经,经气归于肺,肺朝百脉,输精于皮毛。”肺气宣发输送于皮毛的气血精微分别形成卫气、营气。其中较为彪悍的部分形成卫气,发挥司开阖、温分肉及防御外邪的作用。其中富有营养的部分行于脉中,形成营气,发挥滋养、濡润的作用。

如果肺气亏虚,则可导致毛孔开阖失司而出现多汗、过汗的表现,表现为动则汗出,即自汗。此外,若肺气不足,则卫气空虚而无力卫外,易于感邪而为病。正如明代汪绮石曰:“肺主皮毛,外行卫气,气薄而无以卫外,则六气所感,怯弱难御,动辄受损。”卫外不固是肺气不足的主要病理表现。

2.皮毛对肺的作用

皮毛乃一身之表,是人体抵御外邪的屏障。皮毛受邪,可内合于肺。张介宾曾云:“夫外感之咳,必由皮毛而入,盖皮毛为肺之合,而凡外邪袭之,则必先入于肺。”如寒邪客表,卫气被遏,可见恶寒发热、头身疼痛、无汗、脉紧等症,若伴有咳喘等症,则表示病邪已经伤及肺脏。故治疗外感病的表证时,解表与宣肺常同时并用,而效果相辅相成。

此外,皮毛还能宣散肺气,以调节呼吸。《黄帝内经》把汗孔称作“玄府”,又叫“气门”,是说汗孔不仅是排泄汗液之门户,而且也是随着肺的呼吸进行体内外气体交换的部位。二、肺开窍于鼻,其液为涕《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肺主鼻……在窍为鼻。”鼻为五官之一,又名“明堂”,为呼吸出入的通道,具有通气和嗅觉两方面的功能。

1.肺与鼻的生理关系

鼻的主要功能为通气和嗅觉。鼻的嗅觉功能正常依赖于肺,《灵枢·脉度》说:“肺气通于鼻,肺和则鼻能知臭香矣。”因为肺气通畅,才能将精微之气宣发于鼻窍。肺气输于鼻窍之精微,名为涕,《素问·宣明五气》曰:“五脏化液……肺为涕。”鼻窍得涕之润泽,才能正常发挥其嗅觉功能。

此外,肺气调和亦有赖于鼻腔之通利,正如《严氏济生方·鼻门》所云:“夫鼻者,肺之所主,职司清化,调适得宜,则肺脏宣畅、清道自利。”若鼻腔感邪,邪浊痰液堵塞,则可呼吸不畅,进而引起肺失宣肃。

2.肺与鼻的病理关系

鼻病多源于肺,肺病可因于鼻。

鼻病多源于肺。鼻为呼吸之门户,外邪犯肺,则肺气不利,肺之输布精微于鼻窍的功能失常,表现为鼻塞欠畅、嗅觉下降、鼻窍流清涕,干润失常。如《辨证录·咳嗽门》曰:“夫肺之窍通于鼻,肺受风寒之邪,而鼻之窍不通者,阻隔肺金之气也。”又如《四圣心源·七窍解·鼻病根源》曰:“肺金不清,雾气瘀浊,不能化水……熏蒸于鼻窍而涕化……痰涕之作,皆由辛金之不降也。”此外,若肺之阴液亏虚,也可出现鼻腔干涩不适,臭香不知。

肺病又可因于鼻。古语有云“外从口鼻而入”,肺病的触发,又常常由鼻窍而入。依据邪之来路即为邪之出路,在临床上,亦可采用取嚏之法来宣泄肺中之邪气,以达到治疗肺病的目的。三、肺与咽喉《重楼玉钥·咽喉说》:“喉应天气,乃肺之系也。”又“肺为声音之门”,指出肺与咽喉的关系。肺主呼吸,咽喉为体内外清浊之气通行的要道,咽喉的通畅及喉咙发音均有赖于肺津的滋养。

肺主呼吸功能正常,则喉咙气息通畅,润泽有常,发音洪亮而清晰;若肺气虚弱,则出现声音低微,少气懒言;若肺气壅塞,则见声音嘶哑,甚或失音,即“金实不鸣”;若肺燥津伤,则发音声嘶,即“金破不鸣”。因而在临床上,常采用宣肺祛邪,补肺润燥之法治疗声嘶。亦可通过声音的改变来测知肺脏的疾患,正如孙思邈在《备急千金要方·肺脏脉论》中所言“若其人本来语声雄烈,忽尔不亮,拖气用力,方得出言,而反于常人……虽曰未病,势当不久,此则肺病声之候也。察观疾病,表里相应,依源审治,乃不失也。”第二章 肺脏与其他脏腑的关系第一节 肺的五行属性

五行学说是古代哲学范畴,是以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的特性及其“相生”“相克”规律来认识世界的一种世界观和方法论。中医学理论体系在其形成过程中,受到五行学说极其深刻的影响。《尚书·洪范》记载:“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爰稼穑。润下作咸,炎上作苦,曲直作酸,从革作辛,稼穑作甘。”中医学正是运用这种抽象出来的五行特性,采用取象比类和推演络绎的方法,用来分析归纳各种事物或现象的属性,作为研究各类事物内部相互联系的依据,并在“内外相应,同类相从”原则下,用来解释人体各部之间,以及人体与外在环境的相互关系。“肺,金藏也。”今文尚书将肺脏在五行上归属于金,这样的归属是将肺的生理功能与金的特性进行比较,在天人合一思想指导下,结合临床实践积累,运用取象比类的方法总结出来的。如《素问·五运行大论》曰:“西方生燥,燥生金,金生辛,辛生肺,肺生皮毛,皮毛生肾。其在天为燥,在地为金,在体为皮毛,在气为成,在脏为肺。其性为凉,其德为清,其用为固,其色为白,其化为敛,其虫介,其政为劲,其令雾露,其变肃杀,其眚苍落,其味为辛,其志为忧。忧伤肺,喜胜忧;热伤皮毛,寒胜热;辛伤皮毛,苦胜辛。”这样的归属对于中医临床有着实际的指导作用,如东汉经学家郑玄说:“今医病之法,以肝为木,心为火,脾为土,肺为金,肾为水,则有瘳也,若反其术,不死为剧。”意思是如果违反这种规律,轻者导致病情加重,重者会使患者丧命。

中医学还用间接的推演络绎方法,将人体中与肺金相关的腑、体、华、窍、液、志演绎,如五腑的大肠、五官的鼻、五体的皮毛、五志的悲、五声的哭、五液的涕、五动的咳等,都归属于肺金系统。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言:“在体为皮毛”,“在脏为肺”,“在声为哭”,“在变动为咳”,“在窍为鼻”。肺脏与表现于外的形体官窍通过经络紧密联系,构成了肺的藏象系统,揭示了人体肺脏与形体官窍之间的关联性和整体性,为肺脏病机五行传变提供了理论基础。第二节 肺与大肠相表里“肺与大肠相表里”出自《黄帝内经》,是中医整体观念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黄帝内经》至近代医家的多种论著,都强调了这一学术观点。中医学认为,肺与大肠是通过经脉的络属而构成表里关系,这种表里关系除了体现为经络的络属关系,还体现在生理上相互关联,在病理上相互影响。一、生理联系

1.经脉络属,表里相通

两千多年前的《黄帝内经》已经提出了“肺合大肠,大肠者,传道之府”(《灵枢·本输》),阐述了“肺与大肠相表里”理论,并在《灵枢·经脉》中描述:“肺手太阴之脉,起于中焦,下络大肠,还循胃口,上膈属肺……其支者,从腕后直出次指内廉,出其端。”又曰:“大肠手阳明之脉,起于大指次指之端……下入缺盆,络肺,下膈,属大肠”,提出肺与大肠通过经络络属形成脏腑表里相对的关系。另外二经分布区域比邻,走向相反,沿桡骨、肱骨的内、外侧呈逆平行状态。两经除经脉的直接连接外,还通过支脉与络脉进一步加强联系。

2.肺与大肠在生理功能上相互联系

肺与大肠相关性在生理功能方面主要表现在气的升降出入和津液的敷布两方面。一方面,肺主肃降功能正常,“行气于腑”,肺气肃降则六腑之气皆通,大肠传化糟粕,启闭有度,实现“大肠传导之官”的功能。正如唐宗海在《中西汇通医经精义·脏腑之官》所说:“大肠之所以能传导者,以其为肺之腑。肺气下达,故能传导。”另一方面,肺为水之上源,通调水道,使大肠润而不燥,以利其传导糟粕。“大肠者,传导之官,变化出焉。”大肠是传化糟粕之腑,以通为用。大肠传导功能正常,启闭有度,腑气通畅,气机调顺,则有助于肺的宣降功能正常发挥。即《中西汇通医经精义·脏腑所合》所说的:“肺合大肠,大肠者,传导之府……谓传导肺气,使不逆也。”二、病理相关性

在病理状态下,肺病及肠的病机主要为肺气不降或津液输布失常引起肠腑不畅,而肠病及肺的病机是肠燥津亏或气机阻滞引起肺失肃降,肺气上逆。

1.肺病及肠

肺病及肠是病邪首先犯肺,导致肺病,之后传之于肠,出现肠病或肺肠同病的病理现象。根据病邪性质、病证特点等,肺病可导致多种肠病的发生。(1)肺病致肠道传导失常而表现为腹胀、便秘。

如肺气亏虚不能肃降,或肺阴亏虚而致津液不能下达,或肺热移肠,上述多种肺病理状态可以导致大肠传导无力,引起腹胀、排便困难等不适。正如《症因脉治·肿胀总论》中所述:“肺气不清,下遗大肠,则腹乃胀。”这类病理情况在重症肺病中较为常见,如重症肺炎的患者常出现肺热移肠,而形成肺热腑实并见的证候,治疗上宜通腑泻肺,肺肠同治。(2)肺病致肠道固摄失常而出现泄泻。

肺病而致泄泻,有因于实者,如肺中之热无处可宣,急奔大肠而作热泻。因于虚者,如久咳肺气伤,咳而遗失,或肺久病虚寒气逆,下遗大肠,成寒积之泻。

2.肠病及肺

若肠道传导无力,也会引起肺气失宣等生理功能异常。若大肠气虚传导失司,糟粕内阻,或津液亏虚,肠燥便秘,腑气不通,引起肺失宣降,出现咳嗽、喘息、胸满等证。正如《灵枢·四时气》所描述的:“腹中常鸣,气上冲胸,喘不能久立,邪在大肠。”《黄帝内经素问集注·痹论》也有记载:“大肠为肺之腑而主大便,邪痹于大肠,故上则为气喘争。”《中西汇通医经精义·脏腑所合》亦写道:大肠病,亦能上逆而反遗于肺。”

肺气肃降功能正常,则六腑之气皆通,津液敷布,大肠生理功能正常,传化糟粕,大便通畅,反之,大肠传导有力,大便畅通,也有利于肺气肃降;大肠以通为用,肺气以降为和,两者的“通”和“降”是互相因果,互相依存的。

在重症患者中,常见各种原因引起的阳明腑实证,出现痞满,大便燥实、干结不通等证候,常可见肺气失于肃降而出现喘憋,甚至呼吸困难等证候。肺与大肠相表里理论在重症肺病中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亟待进一步深入研究。第三节 肺与脾

中医认为肺与脾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肺脾两者功能的协调一致在人体的生命活动中发挥着重要的生理作用。一、生理联系

1.肺脾太阴,同气相求

脾为阴中之至阴,属太阴之气;肺为阳中之太阴,亦属太阴之气。同属太阴,所以两者存在着“同气”相求之理。同气一词,可以理解为具有相同“气”特点的脏腑在气血阴阳的盛衰、消长变化过程中具有同步变化趋势。

此外,从经络解剖而言,肺脾亦有着密切联系。《灵枢·经脉》篇曰:“肺手太阴之脉,起于中焦,下络大肠,还循胃口,上膈,属肺。”脾与胃为表里,手太阴肺经起于中焦脾胃,还循胃口,说明肺脾两脏有正经相连。“大肠手阳明之脉,起于大指次指之端……其支者,从缺盆上颈,贯颊,入下齿中,还出挟口。”肺与大肠为表里,脾与胃为表里,手阳明大肠经与足阳明胃经均行于口齿,故肺脾两脏经络相连。

因此,肺脾两脏同气相连,在经络上又有密切联系,在临床上常常可见肺病及脾、脾病及肺的现象。

2.脾土肺金,土能生金

脾为湿土,肺为燥金,两者为母子之脏,脾土能生肺金,肺中之津气要靠脾运化水谷精微来供养,脾胃虚则肺气虚,脾土得旺,肺金自生。故李杲提出了“脾胃一虚,肺气先绝”之论;单玉堂亦提出:“肺恶寒者,多由脾虚得之。”

脾土生肺金,肺病脾治,脾肺之间以脾为要。正如《医方集解·补养之剂第一》所云:“脾者,万物之母也,肺者,气之母也,脾胃一虚,肺气先绝。脾不健运,故饮食少思;饮食减少,则营卫无所资养。脾主肌肉,故体瘦面黄,肺主皮毛,故皮聚毛落:脾肺皆虚,故脉来细软也。”由此可见,脾胃虚的时候,首先影响到肺。另外,金寿山先生指出:“从肺与脾的关系而言,脾是根本。”李中梓:“肺气受伤者,必求之于脾土。”张璐:“脾性喜温喜燥,而温燥之剂不利于保肺;肺性喜凉恶燥,而凉润之剂不利于扶脾,两者并列而论,脾有生肺之机,肺无扶脾之力。”这是对脾肺关系的进一步论述。

3.脾湿肺燥,燥湿既济

脾为湿土,其性湿;肺为燥金,其性燥。脾性湿却喜燥,肺性燥却喜润,看似矛盾,却蕴有深意。《素问·六微旨大论》中有论述:“亢则害,承乃制,制则生化。”脾性虽湿,但若本气过亢,则反而有害,此时宜制,故喜燥以制其湿,使本气不亢而生化不竭。同样的,肺性虽燥却喜润,燥润相宜,则肺之阴阳和谐而功能正常。因此,燥与湿的相制与相济,是对立统一、密不可分的,相制是相济的前提保证,相济是相制的反映结果。

脾性湿喜燥与燥气相制又相济,与性燥喜润的肺能燥湿相济,构成脾与肺相关的重要因素。脾所产生的水谷精微,上升宣发至肺,发挥濡养润泽肺脏的作用;而肺主宣发肃降,又能及时将湿土产生的水湿浊气,通过通调水道,下输膀胱,避免水湿浊气滞于中焦。脾肺之间燥湿相宜,才能化生不已。因此,脾性湿,防其湿胜而喜燥,肺性燥,防其过燥而喜润,各随其所喜,而燥湿互相既济。

4.肺气宣降,助脾升清,行水通道《素问·经脉别论》言:“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可见,人体内的水液虽由脾胃而来,但水液的输布、运行和排泄,又依赖于肺的疏通和调节,以维持动态的平衡。“脾气散精,上归于肺”,肺将脾转输至肺的精津之清,通过其宣发作用敷布到头面诸窍、皮毛肌腠,而将其浊,藉肃降作用运送于其他脏腑,而后经肾下注膀胱。肺在上,能宣能降,宣则“宣五谷味”,降则“通调水道”,皆有助于脾气之升清。

脾肺密切相关,在维持水液运行与转化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肺重点在调节水之道路,而脾重点在维持水之转化,两者是相辅相成的,水液正常转化也有利于水液道路的正常运行,而水液道路的通畅更有利于水液的转化。二、病理相关性

1.肺病及脾

根据五行学说,肺病及脾为子病及母传变。如《类经·疾病类·三阴比类之病》云:“金病则及脾,盗母气也”,“肺金受伤,窃其母气,故脾不能守。人受气于谷,谷入于胃,以传于肺,肺病则谷气无以行,故胃不能清。”在临床上,肺病及脾常见以下两种病理类型。

第一种是肺气虚损日久,子盗母气,终致脾气虚弱而不守,而成肺脾两虚之证。如《理虚元鉴·卷下》云:“若久病气虚,肺失其制,脾失其统。”《小儿卫生总微方论·惊痫论》提出:“肺若虚甚,则脾母亦弱,木气乘之,四肢即冷。”均阐明了肺病日久,肺气虚损累及母气,而致肺脾两虚、金虚土弱的病机传变。在临床常见于慢性肺病,常见的包括慢性阻塞性肺病、慢性肺间质纤维化等,由于肺病日久,而形成肺脾两虚的病理状态。

第二种是由于脏气太过,病变多为实证。多由于肺气失降、宣肃失常,而致脾气受阻。如肺气在上不降,则脾气在下难升,上下失于交通,可使土气壅实,如肺失治节,水道失调,水湿滞留,因此脾土受困于中。如《黄帝内经素问吴注·卷四》:“脾主行气于三阴,肺主治节而降下,脾肺病,则升降之气皆不行,故令腹胀而闭塞。凡升降之气,一吸一呼谓之一息,腹胀闭则升降难,故不得息,既不得息,则惟臆呕可以通之……若不逆则否塞于中,肺气在上而不降,脾气在下而不升,上下不相交通,不通则土气实,肾水受邪,故面黑。”阐述了肺气不降,则脾气不升的病机传变。临床上可见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气管支气管炎等肺病,出现子病犯母的症状,如泄泻、纳呆、痰多等症。

2.脾病及肺

根据五行学说,脾病同样可以及肺,发生母病及子的传变。一般认为,脾病及肺可见以下三种病理变化:(1)脾病及肺,母虚累子:

脾土亏虚可以导致其肺金的不足,发生母虚累子的传变,可致肺脾两虚之证,又称为“土不生金”。《素问·方盛衰论》有云:“至阴虚,天气绝”,吴昆注释曰:“至阴,脾也。天气,肺气也……言脾气虚者,肺气必绝。金以土为母,母病故子绝也。”临床上常可见由于长期慢性脾病,表现为纳呆、体瘦、便溏等症状,而后出现气短、皮毛不耐寒、易外感等肺气虚损表现。因此,肺脾两虚、金土同病是临床上常见的病理状态,其中有由于肺气虚损、子病及母者,亦有脾气虚衰、母病及子者。(2)脾病及肺,母虚子实:

脾胃虚弱,失于运化,而痰湿内生,影响肺金,可导致母子虚实夹杂之证。《素问·示从容论》言:“喘咳者,是水气并阳明也。”吴昆注曰:“脾病不能制水,水不通调,并于胃府,泛溢上焦,气道不利,故令为喘为咳。”这个观点发展到后世,形成了“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的经典论述,即是对这一病机传变的精辟概括。因此,慢性肺病所产生的痰浊,多与脾胃运化无力,上犯于肺有关。当然,也不能一概而论,认为肺之痰浊均来源于脾,而妄用健脾化痰类药物。比如肺病急性期,咳出之痰为肺之所新生,非脾上干而贮于肺之痰,正如清代张秉成《成方便读·除痰之剂》中所言:“故咳出之痰,皆出于肺,因肺主皮毛,其气下行,或外感风寒,肺气郁而不降,则肺中津液蒸而为痰;如肺为火逼,津液亦易成痰,此等之痰,皆出于肺。”“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只是用来解释脾虚而致肺实的慢性过程中的痰证。(3)脾病及肺,母实传子:

脾胃邪实而导致其子肺金受病,可发生母实及子的传变。如《诸病源候论·黄病诸候(凡二十八论)》中描述道:“其人身热发黄白,视其舌下白垢生者,此由脾移热于肺,肺色白也。”脾受湿邪,可形成湿热蕴结之证,若湿热上犯,可致肺脏受累,而成湿热弥漫之证。这在一些急性肺病,如上呼吸道感染、肺部感染等疾病均可见,表现为湿热蕴结三焦,南方多湿,每逢春夏之季常见此证候,治疗上可选用三仁汤等加减。第四节 肺与肾一、生理联系

1.经脉相连《灵枢·经脉》曰:“肺手太阴之脉,起于中焦,下络大肠,还循胃口,上膈属肺。从肺系,横出腋下,下循臑内……”“肾足少阴之脉,起于小指之下……其直者,从肾上贯肝膈,入肺中,循喉咙,挟舌本。”说明肺肾两脏通过经络相连。《十四经发挥·卷中》又有云:“督脉者,起于下极之俞……并于脊里,上至风府,入脑上巅循额至鼻柱,属阳脉之海。”而肺开窍于鼻,故肺肾两脏亦通过鼻部相联系。

2.共司呼吸

肺主呼气,肾主纳气,肺肾配合,共同完成呼吸运动。可见,肺肾两脏在维持、调节机体的正常呼吸运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肺呼吸的深度需要肾气的摄纳潜藏来维持,肾气充盛,吸入之气方能经肺之肃降而下纳于肾。《医学入门·脏腑条分》曰:肾“纳气收血化精,而为封藏之本。”《医宗必读·肾为先天本脾为后天本论》则认为:“肾为脏腑之本,十二脉之本,呼吸之本。”清代医家林佩琴也在《类证治裁·喘症论治》提出:“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肺主出气,肾主纳气。阴阳相交,呼吸乃和。”另一方面,肺气肃降,有利于肾之纳气,而肾气摄纳,也有利于肺之肃降。若肾的精气不足,摄纳无权,气浮于上;或肺气久虚,久病及肾,均可导致肾气亏虚,肾不纳气,肺所吸入之清气不能潜藏于肾,而导致呼吸表浅,甚则气喘等症。《素问·逆调论》云:“肾者,水脏。主津液,主卧与喘也。”此外,肺与肾之间的阴气也是相互资生的,肺阴虚可损及肾阴,肾阴虚亦不能上滋肺阴,故肺肾阴虚常并见。

3.水液代谢

中医认为“肺主通调水道”,“肺主行水”,“肺为水之上源”,肺对体内水液的输布、运行、排泄起着疏通和调节作用;此外,中医又认为“肾主水”,肾中精气的气化功能,对于体内津液的输布和排泄,维持津液代谢的平衡,起着极为重要的调节作用。肺主通调水道,肾为主水之脏,肺肾协同,保证水液的输布与排泄。

清代医家唐宗海在《血证论》提到:“肺为水之上原,肺气行则水行。”水液代谢过程中,由人体从外界摄入到胃、大肠、小肠的水液,经脾气的转输,上行于肺,经肺气的宣发,清者布散周身,浊者由肺气的肃降作用下输至肾与膀胱。而肺的宣发肃降和通调水道,亦有赖于肾阳的蒸腾气化。肾本身就是一个水脏,对水液有直接蒸化作用,且对整个水液代谢过程中的各个器官都有调节、推动、促进作用。肾阳的蒸腾气化,使肺气得以宣发,输津于皮毛,而肾气所蒸化的水液,依赖于肺气的肃降功能才能使之下归于肾和膀胱。因此,肺失宣肃,通调水道失职,必累及于肾,而至尿少,甚则水肿。正如《素问·水热穴论》所云:“其本在肾,其末在肺,皆积水也。”二、病理相关性

1.肺病及肾

根据五行学说,肺病及肾为母病及子传变。如《类经·疾病类·五脏虚实病刺》云:“肺病连肾,以气陷下部而母病及子也。”根据肺肾的生理功能,肺病及肾可见以下几方面的病理改变:(1)肺病及肾,水道不利:

肺肾共同参与水液代谢,肺为“水之上源”,肾主水功能有赖于肺宣发肃降和通调水功能的正常。如肺受火热毒邪,燔灼津液,肺为水之上源,上焦有热,则可绝水之源,而见小便不利。如《明医杂著·附方》曰:“肺金有热,不能生肾水,而小便不利。”在临床上,重症肺炎患者可合并出现急性肾损伤,而导致小便量少。

若肺病风水,肺气不降,亦可累及肾,母病及子,膀胱气化不利,而致尿少,甚至导致水肿。如《内经知要·病能》曰:“肺主皮毛,风寒在表,故汗出中风,母病传子,故肾病而小便数而欠也。”这类病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