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崛起前传——自我意识与人类智慧的开端(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1-02-11 21:18:55

点击下载

作者:蔡恒进,蔡天琪,张文蔚,汪恺,刘洋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机器崛起前传——自我意识与人类智慧的开端

机器崛起前传——自我意识与人类智慧的开端试读:

第一作者简介

蔡恒进

1964年生,湖北黄冈人,武汉大学软件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教授、博士生导师,武汉学院信息及传播学院名誉院长。1984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1995年在美国阿拉斯加大学费尔班克斯分校获得空间物理博士学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首届青年基金地球物理学部最年轻的受资助者。曾在对地球磁层能量耦合中的磁场重联过程以及夜间近地磁力线磁层亚暴增长相时运动的研究做出突破性贡献。主要从事人工智能和人的认知本源、服务科学、金融信息工程等领域的研究和教学工作。Content Summary内容提要

这是一场关于人类认知的再发现之旅。从生命诞生到人工智能大行其道,作为宇宙中平凡的一员,我们为何能站在智能的顶端,成为万物之灵?千百万年前,恐龙作为地球的霸主,为什么没有产生高级智能?从历史长河中的国家兴衰到社会组织中的群体行为,从语言分析哲学中的奇异现象到心灵哲学中的意向性,从自然科学的起源到现代科技的前沿综述,本书从历史上的诸多谜题出发,沿着自然科学的思维脉络,会通陆王心学与心灵哲学,对自我意识和人类认知的起源与进化进行梳理和解读,并将其建构为触觉大脑假说和认知坎陷三大定律。

我们生活的时代正处于机器崛起的前夜,我们对人类智能的理解将决定着明天会是一个怎样的世界。本书将提供一个统一的认知框架,为开辟出新的知识体系提供坚实的基础。本书深入浅出,观点深刻而简洁,内容翔实而具有趣味性,适合对人类智能和人工智能有好奇心、对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领域的结合感兴趣的普通读者阅读,也适合从事哲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以及艺术研究的专业人员参考。两院院士、千人计划专家、企业家、教育家和哲学家联袂推荐

创新活动包括概念创新、思维创新、理论创新和技术创新,其中概念创新尤为重要,是创新的源头。在人工智能时代到来前夜,本书为破解人类智慧和自我意识之谜提供了独到而深刻的视角和概念体系,希望它能够为人工智能理论研究者以及大众读者带来新的启发。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 李德仁

人类智慧的起源是什么?人活着的意义是什么?人工智能时代,这些“远虑”已成“近忧”。面对人工智能带来的劳动力分化和机器人威胁,人类应当如何理解和应对,这些终极问题都能在书中找到令人启迪的论述。如书中所提“坎陷世界统摄原子世界”,人活着的意义最终由人自己而非外部决定,从而构成人类智慧的进化。这种对未来的美好愿景正是在一代又一代人的“心”与“智”的助力、传承中实现。

腾讯主要创办人、武汉学院创办人、一丹奖基金会创办人 陈一丹

教育的核心是塑造“我思”,人工智能的目标是创造“我在”,二者的本质都是超越人类智慧的结晶。本书作者提出“人人都是神童”、“神童的奥秘在于自我意识的塑造”、“要靠教育为机器立心”,这些犀利的观点为互联网时代的教育提供了全新的图景,是为文明之洞见,时代之先声。

新东方创始人 俞敏洪

随着信息科技的飞速发展,机器智能近来受到高度关注。机器何以有智能?机器智能和人类智能是什么关系?人类智能中的哪些特殊能力构成机器智能崛起的关键屏障?要想突破这些屏障,需要怎样的知识储备和学科建设?这些问题,在今天具有格外重要的意义。本书从物理、生物、生理、心理、语言、文化等多个层面剖析了人类智能这朵盛开在浩瀚宇宙中的灵性之花,在多学科交叉的“鞍点”上,为破解机器智能崛起之道提供了丰富的思想营养,读来令人深受启迪。

中国中文信息学会常务理事、原上海证券交易所CTO 白硕

200多年前的英国,面对蒸汽机的到来,有些人尝试主动改变和接受,另外一些手工业者却愤怒地砸毁机器,拒绝改变,结果后者被时代淘汰。未来,人工智能也会改变几乎所有的行业,而这次,真正能胜出的一定还是提前预测并准备好改变的人,推荐蔡恒进教授及团队的这本《机器崛起前传》。

百度副总裁、李叫兽团队创始人 李靖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计算机的出现不足百年,已对人类社会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影响。而随着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不仅人类的生活方式会发生革命性的变化,人类作为一个生物群体,如何与机器和人工智能共存,是否还能保留人类的基本特质,都是在哲学意义上需要认真探索的问题。很高兴看到本书作者在这一重大课题上已有深入的思考。对于有兴趣探究人类自我意识及智慧在人工智能时代如何进一步演化的读者来说,这是一部不可错过的好书。

Nine Chapters Capital Management创始人兼首席投资官 库超

在即将到来的机器人时代,人类怎样才能避免从地球上被“删除”的命运?人与“机器”是否可能友好相处?本书以一种崭新视角提供了可能的答案:求助于中国儒家哲学智慧并以此对机器人进行教育,而不是西方效率优先的文化(作者认为这种文化会导致机器人消灭人类)。这一方案既是作者对人工智能发展逻辑的合理推论,也是对人的自我意识起源问题长期研究与思考的结果。因此这一方案充满了科学的理解与哲学的思考、证据的分析与超前的洞见。

武汉大学哲学学院党委书记、全国自然辩证法委员会网络与信息基础专业委员会副主任 陈祖亮

就人类智慧及自我意识的演变而言,庄子醉心于前学科的道术时代,未始有夫未始有封也者。《诗经》可咏为博物志,《抱朴子》可读作化学史。这部打通自然—社会—人文三界的奇书,或可引领现代人重返道枢,得其环中,以应无穷。

武汉大学通识教育中心主任、文学院二级教授 李建中

这是一部试图跨越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作品。它把在对自然事物的研究中确立起来的有效思维方式从“延用”到“自然”的边缘域,即包括自我意识在内的人类智能领域。对以自我意识为核心的人类智能的产生、演化问题,结合了很多自然科学的新知识与新实验,提出了大胆的假设,并借此对未来的人工智能做出自己的预判。对人类自身各种复杂问题感兴趣的读者来说,这是一部可供借鉴与反思的作品。

清华大学哲学系教授、系主任 黄裕生

文史之复杂不亚于科学与工程,本书作者兼具文理之长,以“自我肯定需求”为基点,纵论科哲文史,不下二十余万言,庖丁解牛,释历史周期律、轴心时代诸多疑惑。作者又能为智慧溯源,为西学把脉,为中学正本,为机器立心。处当今人工智能文明之世,需要学术自主和文化自觉,而作者蔡君于此有重要贡献,谨为之推荐。

中国近代史学家、中国台湾中央大学讲座教授 汪荣祖

古往今来,有关人类认知领域的著作浩如烟海。然唯有此书,看似单薄,却融自然社科于一体,通中西哲学于一家。不仅如此,本书的每一部分都通俗易懂、令人流连;读罢全书,则会发现每一个章节的安排都匠心独具;细读多遍,更会感叹本书架构之完整,视野之恢弘。本书已经远远超出“欲”、“技”之层次,可谓“道”之境界的上乘。

武汉大学哲学学院教授 彭富春

触觉大脑假说和自我肯定需求理论的提出,使得国家、企业和个人的成长机制统一于一个理论基础之上。这或许正是蔡教授在过去十年中能带领数百学子在国内外顶级信息技术大赛中获得近百项大奖,培养大批精英进入华尔街、互联网公司高层和世界顶尖人工智能实验室,创造人才培养奇迹的奥妙所在。而认知坎陷三大定律与牛顿三大定律和热力学三大定律更有异曲同工之妙,期待认知坎陷也能在人文社科领域大放异彩。

中央千人计划联谊会副秘书长、武汉海外高层次人才联谊会会长、尔湾文化董事长、千人智库创始人 周怀北

在人类思想史上,人如何理解自身一直都是每一代人最希望解决却又从未解决的课题,其中的一个切入点便是对思维过程中模糊性本质的认知。本书作者以自我和外界的剖分作为智能的开端,将人对自我边界以外世界的理解看作一个开放、未完成的系统,并将其抽象为与原子世界对应的坎陷世界,刷新了我们对模糊性和不确定性的理解,并为量化研究模糊现象提供了新的方向。

千人计划专家、美国孟菲斯大学终身教授、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教授 胡祥恩《科学》杂志把意识列为仅次于宇宙起源的自然之谜。本书纵横东西方科学与哲学,无论是揭秘轴心时代、把握儒释道精髓,还是剖解现代科学脉络、给出坎陷定律,都因为建立触觉大脑假说及自我肯定需求这个统一的理论体系上,而显得游刃有余,这是一本科学探寻意识之谜的破冰之作。

千人计划专家、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大学和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兼职教授,虹拓新技术董事长 曹祥东

随着人工智能研究的深入,业界越来越意识到相关工程学问题的哲学面相,尤其是意识到了对于意识与智能之本质的哲学探索的重要性。蔡恒进教授等人所完成的这部著作,以通俗易懂的文笔,切入机器智能与人类智能所共通的一系列基本问题,发人深思而时有洞见。其中,书中所提到的要教化未来的人工智能系统以“仁爱”之精神对待人类的观点,本人亦极为赞同,窃认为是未来化解人—机关系的一条重要精神指导。希望此书能够引发文、理交叉思维在我国的进一步勃兴。

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人工智能哲学专家、教育部长江青年学者 徐英瑾

本书从自我肯定需求和认知膜理论出发,融合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与计算机科学,纵观古今,为读者们呈现了一个统一的认知框架——触觉大脑假说与认知坎陷三大定律,为人工智能及其发展提供了一个全新维度的阐述,令奋战在人工智能第一线研究工作的我受益匪浅。

浙江大学计算机学院 杨洋

在武汉大学读书期间,我有幸曾经亲自接受过蔡老师长期的教诲。蔡老师博闻强识,和蔼儒雅,最让学生感到钦佩的,是他往往能够跳出某一个专业的思维桎梏,从更深的层面去探寻事物之间的联系和世界本源的发展规律。每一次和蔡老师的对话,都是一次真正的“头脑风暴”。

人类对于世界的认识是不断深化的。如果说,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关于实践的哲学,那么自我肯定需求,就是认识“自我”,这个实践主体的发展规律的哲学。目前,人类社会已经步入信息时代,这是第一次,人类以外的人造物,可能成为实践的主体。因此,去了解实践主体的发展,去发现实践主体的价值,对于思考人造物往哪里去,人类往哪里去,甚至整个世界往哪里去,都具有根本性的意义。而自我肯定需求,则是蔡老师积十数年思考之功,对此命题做出的率先解答与总结,必将启动一个人类思考方向的风口,并具有深远的垂范效应。我相信,任何人,无论你是对于社会发展有见解的,还是对于人类发展感兴趣的,甚至是对于世界发展有看法的,都可以从这本书中,看到解决你面临的问题的亮光,得到来自于他人智慧的启迪。

IBM中国开发中心实验室 耿嘉伟

在人工智能技术飞速发展,影响逐渐深入到日常生活的今天,智能产生的本质依然悬而未决。蔡老师从人类几千年历史的宏大视角出发,梳理从数学物理到人文艺术的发展脉络,总结出以自我肯定需求为中心的深刻理论框架来解释人类发展的本质。本书对当下研究人工智能算法、长远讨论智能理论以及机器人伦理都有重要启发。谷歌Deep Mind实验室研究员 吴龑Preface混沌初开(推荐序一)

时光荏苒,自恒进于阿拉斯加获得博士学位,至今已有二十余载,欣闻新书定稿,乐为其作序。我作为恒进攻读博士学位之导师,很高兴看到他在社会科学领域中的创见,更期待他从研究人类智能开始,开创人工智能研究的新框架。

当年蔡恒进初来阿拉斯加,用很短的时间就能应用计算机模拟方法,揭示了太阳风与地球磁层能量耦合中磁场重联的粒子过程。无碰撞等离子体“欧姆定律”这一发现,曾被英国帝国理工学院Jim Dungey教授称为“I think your paper marks the breakthrough(我认为你的论文标志着突破)”。这一成果至今仍是磁场重联等研究领域的经典论文,为研究生所必读。事实上,在计算机模拟实验进行之前,恒进已经凭借其对物理现象本质的理解,大胆地提出了这一猜想。恒进对磁层亚暴肇始此一复杂动力学问题做出了深入的研究,首次指出极区电离层对流是磁层亚暴增长相时等离子体片演化的动力。他还与其他合作者共同提出了磁管中熵的反扩散不稳定性。这种宏观不稳定性在磁层亚暴增长相的后期,导致非常薄的电流片的形成,最终引起磁层亚暴的肇始。这些研究对空间环境预报有重要的意义,他也因此在1998年的美国地球物理学会(AGU)上作了特邀报告。

蔡恒进擅长从第一原理出发,思考问题的本质,这种思维方式使其在空间物理的研究中取得了重要的发现。与粒子的动力学过程相比,人的认知规律更为复杂。令人赞叹的是,坎陷这一概念源自新儒学家牟宗三先生对中国儒学的创造性重建,而吸引子则是现代物理和数学的重要概念,恒进将二者创造性地结合,对人类认知的诸多现象进行了新的解读。更难能可贵的是,他能从当下出发,心系未来,将自己的研究发现与现代生活实践结合在一起,去尝试解决一些与人类未来休戚相关的具体问题。依我的理解,他试图从人类认知的一般规律中找出人类行为的复杂根源。从自然科学的研究历史和研究方法来看,我可以将这一尝试看作对物理学质朴性的一种追求。从这本书的内容来看,这样的尝试已经极大地精简了我们对人类社会现象的理解,为当前一些社会科学领域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角度与范式,得到新的发现。

本书中的三大定律和一大假说,在人类智能与人工智能之间架起了一座有意义的桥梁。本书的问世,是对人类智慧研究的一份好的总结,更是人工智能研究的一个新的起点。李罗权中国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二〇一六年十二月于中国台北Preface默契道妙 开物天工(推荐序二)“物者,心之物也。心者,物之心也”。心物究其原初本不是两橛的,它们是一体的。由此一体而区分出来。这是从“境识俱泯”、“境识俱起”到“以识执境”的历程。用“存有三态论”来说,这是从“存有的根源”、“存有的彰显”到“存有的执定”的历程。用《易经》的话来说,是“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就这样的“范围天地之化而不过,曲成万物而不遗”。我们不是去看一个对象物,不是去把握一个对象物,因为对象物并不是一个“既予的对象物”,而是人们的构造物。在对象物之为对象物之前,从“和合为一”的原初态,经由人的参赞化育,在这触发中,逐渐“坎陷”、分化而成。

人乃得天地阴阳五行之秀气而生者,人是万物之灵,以其“灵”,可通天地人我万物也。灵而有“觉”,“灵”重在灵感、感通;"觉"则重在觉知、主宰。因“灵”而“觉”,因“觉”而“知”。“知”有个矢向(矢),这矢向分别,而以言语表出之(口),表出之、对象化之,从而确定之,知之而识之,“识”是了别,“知”是定止,“知识”就这样构成了。

读蔡恒进博士及其团队所著成的这部奇书《机器崛起前传:自我意识与人类智慧的开端》,真有快然不可以已的欢愉与喜悦。我说他是一本奇书。其奇也,泯其界线也,归其本源也。不为世俗之所限也,契于造化之根也。用我喜欢的《易经》句子,〈坤卦〉六二爻辞来说,“直、方、大,不习,无不利”,直者,契于根源也,方者,方正不偏也,大者,宽广无涯也。不受世俗习气之所限也,因此无不利也。无不利者,通达圆融,了无罣碍也。

这本书是奇书,是妙书,是好书,是让人能够开启胸襟、眼界、心量的书,当你读得畅快淋漓,或觉惊骇怖栗,正乃所以“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罣碍。无罣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盘”也。原来这世界并不是“上帝说有光,就有了光,于是把他分成白昼与黑夜”,他确然是“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域中有四大,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由二十世纪进入到二十一世纪,由现代化而进入到“后现代”,互联网的时代、人工智能的年代,自我意识的重新理解是必要的,机器人的划时代认识是必要的。东西方文明的相遇,交谈对话是必要的。人文学与自然科学重新理解与研究是必要的。须知:它们本来就不是可以区分的,其原初是一个不可分的整体。不是“我思故我在”,追溯之是“我在故我思”,再溯其源是“在、思、我”浑然一体也。

丁酉春正,读到这本奇妙的书,说了些奇妙的话,有种奇妙的感觉。感之、觉之、通之、达之,不知手之、舞之、蹈之,快然而不可以已。是为序!林安梧中国台湾大学第一位哲学博士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杰出海外访问学人原中国台湾清华大学通识教育中心主任慈济大学宗教与人文研究所资深教授岁在丁酉,二○一七年二月二十日于江苏无锡旅次Preface人类与机器人的共存共荣(推荐序三)

由蔡恒进教授、蔡天琪、张文蔚、汪恺四位合写的本书,怀抱着对人工智能机器人的美好憧憬,在科技研究之暇,针对人类智慧的发展问题,展开广泛的讨论。本书之作,内容丰富,涉及面向众多,包括自然科学定理、历史哲学理论、人类智能发展、教育哲学理论、工业文明现象、王朝兴废的经济结构原理等,作者们企图藉由对人类文明现象的总体观察,论述人工智能机器人的发生,在人类文明的未来可能达到的境界,以及应该关注的问题。

这确乎是一部超时代的著作,引导读者去思考一个重大的问题:当机器人时代来临,当机器人能够主动思维、创造维护、发展自己了以后,会不会反过来宰制人类?作者们的立场,则是藉由道德心的设计,预设一个理想的可能,人类与机器人共享的高科技美好未来,当然,担忧亦不可免,所以作者们邀请所有读者共同关注这个问题。

笔者认为,从儒家的角度讲,孟子的良知,在王阳明和牟宗三的诠释上,就是以道德意志作为创造的动力,作者们为机器人设想的功能,就是加上这个道德心的设计,使其与人类和平共荣。但有一个问题,毕竟作为人类设计出的产品机器人,无论如何是在一系列软件条件设计下的系统,依据牟宗三的形而上学理论,有系统相的体系终究不能是圆满的,无系统相的道德意志,才可能有真正永恒的创造,面对不断变换的世界做出最佳的抉择。那么,机器人能跟上超越自身系统相的限制,而处置活的人、与(甚至)活的宇宙世界吗?

这就可以转向佛教宗教哲学的讨论了。就佛学而言,世界是由阿赖耶识变现的,因为根本清净,最终以如来藏真如心的呈现而成佛,它的历程遍行在根身、器界、山河大地、天界的宇宙现象中,历国土世界的成住坏空而仍恒存永在,关键是这个藏识的恒存,至于肉身是会毁坏的,山河大地是会毁坏的。相比而言,机器人毕竟是色身实体,却没有藏识,在应付山河大地的浮沉升降问题上以及色身坏死的问题上,恐是无能为力的。

就如机器人围棋一样,毕竟必须是在围棋这个系统中他才能超越人类智能,它不能同时打败桥牌高手、象棋高手,汽车飞机跑得比人快,飞得比人高,但却不能煮饭、烧菜、写小说、谈恋爱,这就是牟宗三先生讲的系统相的限制之处。当然,人体就是一部超级机器,人类为机器人设计的许多系统也一定可以胜过个别单一的人体智能,但是人类拥有的灵魂、藏识,却不是可以制造的,而是天然本有的。因此,无论如何怀抱机器人的梦想,它们永远都只是助人的工具,人类性命的独立自主、创造感受的生命行动,永远都是这个世界的真正主人。从宗教哲学的角度,人类可以进化为神仙菩萨,从科技的角度机器人也可以不断进化,但是系统相及藏识这两个环节,应该是机器人发展的瓶颈。

本人与作者们共同怀抱对机器人进入人类生活的无限憧憬,但也对于人类自身在面对环境的变化与生命的艰难问题上,更具信心。感谢作者们在这个问题上的耙疏奋进,带领读者们进行深度的思考,从而为迎接机器人人工智能时代的来临,做好思想准备。本人郑重推荐本书,也跟作者们一起,邀请读者共同思考。杜保瑞中国台湾大学哲学系教授二○一七年二月于厦门Preface十年磨一剑(推荐序四)

我于2007年在武汉大学读本科期间有幸得到蔡恒进老师的指点,接触到了复杂系统和混沌理论。彼时蔡老师已经开始系统思考和研究人类社会中的各种复杂现象(如社会中财富的聚集效应)背后的本质推动力。蔡恒进老师有深厚的物理和科学背景,又融汇了金融、软件、管理等应用学科的知识,在多年的理论和实践积累上一直不懈探寻融会贯通的理论。他的思考方向为我理解和认识世界打开了新的视角。

特创论曾有一个经典的隐喻:如果在沙滩上看到一块机械手表,你一定会马上认为这块手表并不属于这个沙滩,而是有人创造了它。因为手表的复杂程度是如此之高,使得它不可能被认为出自沙滩的演化。这个隐喻被宗教信徒用来辩称上帝的存在。他们认为人类的构造和智能是如此的复杂,以至于不可能来自自然演化,而必定是上帝所创。

实际上复杂系统理论为我们打开了一种新的解释。一定尺度上的各种复杂现象,无论是规律性的还是看似毫无规律的,本质上都是这个尺度之下大量的个体基于简单规律互动后的整体行为涌现。天空中的大雁群一会儿排成直线,一会儿排成箭形。不是因为有统一的协调指挥,而是因为每只大雁本能地遵循规则调整和相邻同伴的距离。庞大的蚁群可以协作觅食御敌,不是因为蚁后在发号施令,而是每只蚂蚁通过简单的信息与同伴传递有限信息。人工神经网络系统可以应对复杂的感知问题,不是因为程序员硬编码了处理问题的各个规则,而是无数神经元之间基于简单函数的输入输出协作而成。宏观上的复杂是微观上的简单的涌现,这个思考方向使得我们不用把对于人类智能这样的复杂现象解释为不可证伪的神创论,而是可以用科学的逻辑去探寻复杂之下的简单本质。

转眼收到蔡恒进老师《机器崛起前传》的书稿已经是2017年,距离当年他在珞珈山为我授业解惑已经过去了整整10年。读罢此书,我不禁叹服于蔡老师对于复杂现象之下本质问题思考的深度以及从科学社会人文各个领域归纳提炼的广度。在过去的十年间他在这个方向上持续钻研思考,最终形成了一套基于自我认知理论的思维体系。并从这一朴素的基本点出发,在不同维度上自洽而普适地阐释了人类智能和各种复杂的自然与社会现象,正所谓十年磨一剑。本书旁征博引,融会贯通,为更深入理解人类智能并探索人工智能提供了新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框架。此外作为一本科学类读物,本书既有唯物论者观察洞悉世界的宏大广阔视角,又有富于文学性的美妙文字和人文情怀,给读者带来了抚卷称奇又美不胜收的阅读体验。耿益璇顺为资本投资经理二〇一七年二月于北京Author's Preface自序

生于青萍之末,起于微澜之间。“自我”微妙的发端却能使个体从诞生之时起,就不断地探索,确证“自我”的存在。雏鹰破壳而出,弱蛹破茧成蝶,生命在摸索中不断打破“自我”的壁垒。从呱呱落地时起,世界就开始与我们建立千丝万缕的联系,我们用世界观照自己,又凭借自己的意志影响世界。无论是我们为寻求温暖而发出的啼哭,还是我们因探求真知而提出的质疑,我们其实都是在探寻各种可能性,并试图在某一个价值尺度上肯定“自我”。

仰望浩瀚的星空,我们看到自己的渺小,但内心的充盈与丰富也能让我们看到“自我”的伟大。或许,我们只是苍茫中的一片蜉蝣,可“自我”又是静谧中一束明亮的光,能穿透任何黑暗。

在“自我”与“外界”交互的过程中,会有一个自我保护层作用于“自我”与“外界”,即“认知膜”。像细胞膜保护细胞核一样,认知膜起到了保护自我认知的作用,它一方面过滤外界的信息,选取有益部分融入主体认知体系;另一方面在面对外界压力时,主观上缩小双方差距,使个体保持积极心态,朝成功努力。认知膜为主体的认知提供了相对稳定的内部环境,确定了多个不同层面的“自我”的存在,如个人、组织乃至国家。个体的认知膜最终要能与集体乃至社会的认知膜相融,在融合的过程中互相丰富。

自我肯定需求与认知膜的存在,使得人要不断地求知、求真,确立“自我”的实存,精神贵族能够使得自我肯定需求不停得到适当的满足,自如地应对“外界”。“自我”越来越强大,能够包含的内容也越来越多,成长到一定阶段,就可能达到一种超脱的状态,实现所谓的“从心所欲不逾矩”。即使受到在物理世界规律的约束,人依然能够按照自己的意志行动,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蔡恒进二〇一六年十月于珞珈山Prologue楔子

2004年NBA,火箭VS马刺,在最后的35秒内,麦迪以三个3分、一个三加一的13分“大爆发”力挽狂澜,将最终比分改写为81∶80,帮助火箭奇迹般逆转马刺。

2006年NBA,湖人VS猛龙,科比46投28中砍下81分,超越乔丹的69分个人得分纪录,成为继张伯伦NBA单场最高得分纪录100分之后,联盟历史上排名第二的单场个人最高分。而湖人也依靠科比的神奇发挥,以122∶104击败猛龙,结束了两连败。

某年军演,中国特种兵狙击手黎登贵受领“斩首”任务时,在丛林中潜伏3天,甚至蚊子飞进眼睛里被眼泪淹死他也未曾眨眼,最终等到敌方指挥员出现后,一击爆头。

月明之夜,紫禁之巅。西门吹雪完成对白云城主叶孤城“一剑破飞仙”的绝唱之后,终于达到了“无剑”的最高境界——天地万物都是其剑,掌中无剑而无处不是剑的“人剑合一”。

屈原用复沓纷至、倏生倏灭的幻境交替将自己的理想、遭遇、痛苦和热情浪漫地熔铸成可歌可泣之《离骚》,留下“长太息以掩涕兮”之绝唱。

图灵和伙伴沉潜两年终有成果,在秘密机构破译德军密码,扭转了大西洋战场的战局。

王阳明被贬于龙场,悟道四年,日思夜想,终于一夜顿悟,留下“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的感叹。

释迦牟尼于菩提树下苦修六年,形销骨立,终于顿悟,其毅力令人钦佩。

麦克斯韦辞去教席,在卡文迪许实验室潜心研究电磁学数年,耗尽余生,其《电磁学通论》在固守牛顿传统力学的欧洲曾被视为奇谈怪论,直到赫兹将其验证,才被世人认可。

或一瞬,或几时,或数年,或一生,从古至今,无数人为自己所爱心无旁骛,或如爱迪生生命不止,创造不息;或如凡·高,痴迷于艺术甚至精神失常。他们在自己的天地里徜徉,而那样一片天地,没有时间,没有饥寒饱暖,只有“自我”。

唐诗宋词有平仄要求,却不会成为诗人的禁锢。大小李杜、豪放婉约,诗神诗魔、诗鬼诗佛,美妙的韵律在风格各异的诗人笔下,最终汇成了卷帙浩繁却又脍炙人口的佳作名篇。音乐中有巴洛克与洛可可之风格,也有交响乐与四重奏等区分,可无论何种乐派、何种形式,都有各个巨匠留下的杰作。巴赫、莫扎特、海顿、贝多芬,音乐在他们的笔下肆意流淌,滋养心灵,至今仍萦绕在人们心头。“自我”可以不局限于自己的身体,与所感之物融为一体并游刃有余;“自我”可以不拘泥于时间,斗转星移、日月光华在此处只是一瞬;“自我”可体悟世间万物,上下求索,孜孜不倦;“自我”可带着“镣铐”轻盈地舞蹈,或忘却羁绊,或利用羁绊,创造绝唱。佛家讲“四禅八定”,海德格尔谈“诗意地栖居”,生命仿佛就在这“禅定”和“栖居”中静止,在创造和实践中凝固,伴随着“自我”的倾情投入而自由地起舞,在这圆融之中收获满足与安宁,甚至能够忘记“镣铐”、忘记时光,从肆意中醒来,只觉恍如隔世。生命无时不处于羁绊之中,可生命也无时不自由,这就是自由和羁绊的关系与魅力。可在这自由与羁绊的冲突之中,人总是能找到一个巧妙的平衡,继而实现“自我”的圆融,或片刻,或恒久。其中的奥秘何在?这正是本书想要探索的。01 第一部分牛顿的苹果

伏尔泰在《牛顿哲学原理》中曾讲过一个大家耳熟能详的故事:牛顿在树下苦思冥想,正当他思考究竟是何种无形而神秘的力在拉动行星绕太阳转动时,一颗苹果从树上落下,激发了他的灵感,让他揭示了万有引力定律。这个故事虽无从考证,但也算是一段有趣的名人逸事,可是,我们有没有想过:为什么牛顿能从一个苹果落地的事件中得到灵感,继而揭示出万有引力定律呢?

我们不妨大开脑洞,猜想一下牛顿的思维过程。一颗苹果从几米高的树上落下,苹果与牛顿的脑袋碰撞后会产生一个水平方向的速度分量,使得苹果水平方向弹出去一段距离。如果这是一棵几十米高的树,苹果就会弹出更远的距离,那么如果树高几百米呢?几千米呢(假设牛顿的脑袋足够硬)?顺着这个思路,我们可以大胆推测,只要苹果从足够高的地方落下,水平方向的速度分量足够大,那么苹果就可以像月亮一样一直绕着地球飞行而不落地!苹果下落(地上发生的事)和月亮绕地球飞行(天上发生的事)都是因为同一个力——万有引力!第一章 你我眼中的不同

有些时候,眼见也不一定为实,不同的人面对同一对象可能产生完全不一样的解读。在图1-1中,你看到的是一只白色的花瓶还是两张黑色的人脸?图1-2中究竟画的是一只兔子还是一只鸭子?图1-2是非常著名的《鸭兔图》,从心理学上讲,“鸭兔图”是格式塔心理学上的典型例证,即表明“整体决定部分的性质,部分只有依存于整体才有意义”。在哲学上,哲学家以此来思考感觉与认知的关系。比如,维特根斯坦(L. J. Wittgenstein)在《哲学研究》中就借助该图来说明“如果同一个对象可以被看成是两个不同的东西,那么,这就表明知觉并不是纯粹的感觉”这一哲学观点。图1-1 第一眼看到的是花瓶还是人脸?图1-2 这是一只鸭子还是兔子?

两可图、错觉图的例子有很多,这也反映出当我们的关注点游离到不同位置时,我们就会产生不同的倾向,进而对这些图片产生联想,从而看到不同的内容,这正是人类思维滑动性的表现。图中的任一局部可能不会引起歧义,但组合在一起就会让人产生不一样的感觉。正因为如此,格式塔心理学派着重完形而否认元素,主张相对论而反对绝对论,并认为整体不等于而是大于部分之和。图1-3 引力弹弓效应

在物理学方面,如果我们想要发送一架飞行器到太阳系的边缘,应该如何实施?当然,一种直接的方法便是装载足够多的燃料,但“足够多”目前而言只能是一个理论数值,对应到实际应用中,可以说是一个天文数字,还不太能真正操作。于是聪明的人类就提出了“引力弹弓效应”,如图1-3所示:理论上,我们只要能充分利用椭圆轨道和行星的引力作用,通过计算,在合适的时间点利用引力,飞行器就能弹射到更外层的轨道,只需少量燃料,就可以达到目的。

再比如冲浪运动(见图1-4),海浪的能量主要与浪的周期、浪的高度和海底的地质结构相关,理论上讲,如果懂得利用海浪的能量,冲浪者的动能就能够越来越大,速度也能越来越快,但冲浪者自身需要耗费的化学能其实并不大。

在上面两个例子中,人们都是通过滑动性实现了生活中的具体情境与物理科学原理的关联,并通过物理模型的建构,解决了问题。

还有,在商业中,我们常常说的“风口”也有类似的原理(见图1-5),我们可以通过环境的推动力,帮助企业更好更快速地发展,这就比单枪匹马地拼搏要有效得多。图1-4 优秀的冲浪者懂得借助浪潮的力量(1)图1-5 “只要站在风口,猪也能飞起来!”

从这些例子中我们也感受到,人类总是懂得利用外界环境的助力,通过巧妙的方式达到看起来似乎不可能完成的目标,达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进而能够在相应的价值体系里变得强大。

在微分方程中,沿着某一方向是稳定的,另一方向是不稳定的临界点(critical point),叫作鞍点(saddle point)。鞍点是处于弧面的极点,在这个点上的状态是极不稳定的,非常容易滑向某一方。人类具有“自由意志”的重要因素,就是因为在人类思维中鞍点随处可见。对人类思维来说,思维在鞍点的两可状态下,只用消耗很少的能量就可能达到其他完全不同的状态。刺激反应应该是多种输入产生一种输出,而非单一输入对应单一输出这种简单的刺激模型,而且刺激的输入往往很复杂且不尽相同。比如在图1-6中,一支箭矢射来,我们的反应肯定是要躲,但这个躲的方向可以向左向右或者向下,等等,那么这种躲避的选择是不是决定论呢?图1-6 躲避箭矢可以跳起或蹲下,或者左右闪躲

这当然是与内部状态有关,但我们仍然可以问,为什么是向左而不是向右呢?实际上这些选择之间的差异非常小,内部差异可能只需要一点点细微的不同就会导致不同的方向,甚至是在内部状态没有任何差别的情况下,既可以向左又可以向右。这其实也可以是多对多的关系,比如弓箭有材质的差别,或钝或锋利,还可以只是3D画面中看到的幻觉,都会让我们产生出躲避的反应。不管是哪种弓箭,我们的认知内部首先将之转换为“危险”,针对危险再转换成躲避的具体动作。这一活动链条就与物理世界的活动很不一样了。就选择而言,其中能量消耗的差异非常小,但表现出来的效果却可能完全不同。在鞍点的能量消耗甚至可以趋近于零,而且即便能量不为零,人类还能够主观控制能量。比如,我们能够控制我们的身体动作(是要跑步还是走路),也能够借助一些工具达成目的(是乘坐电梯还是爬楼梯)。我们虽然不能够用双臂让运行中的火车停下,但能够通过控制轨道来改变火车行驶的方向。

人类思维中的鞍点虽然多,可能的方向也很多,但并不是一个无限爆炸的状态,因为会有“自我肯定需求”(参见第七章)的作用,我们在吸收外界因素的时候是通过“认知膜”(参见第七章)过滤的倾向性的选择,进程比较缓慢,鞍点的滑动方向也是趋于靠近满足自我肯定需求的,这样就能保证我们的思维是丰富而收敛的状态。

哲学上有一个“布里丹毛驴效应”,如图1-7所示,就是说一头毛驴在两堆数量、质量和与它的距离完全相等的干草之间,如果始终无法分辨哪一堆更好,那么它永远无法做出决定,最后只得在纠结中饿死。布里丹主要论证了在两个相反而又完全平衡的推力下,要随意行动是不可能的。同时,这种临界点(或者鞍点)又非常不稳定,人的意识就与这种状态有关系,世界中到处都是不稳定的临界点。图1-7 布里丹毛驴效应

滑动性的生物基础应该还是大脑的网络结构,这就使得人类思维具有尺度变换不变性和平移不变性。如图1-8,假设我们现在身处一望无际的非洲草原,一只狮子凶猛地朝我们跑来,由远到近,从小变大,不论这只狮子是离我们几百米远还是近在眼前,我们都会认为这是同一只狮子,也会做出一样的反应。但这对于一台机器而言,则是完全不同的图像。当狮子离机器的传感器很远的时候,在图像上它可能只是一两个像素点的大小,在动态捕捉或是其他传感机制中可能也只是一个点,这个时候机器根本无法分辨这几个像素点对它意味着什么。只有当狮子离我们足够近被足够多的传感器捕捉到的时候,机器才能将这个移动中的物体判断为狮子,而人则可以在很远的地方仅凭视觉和听觉就能发现并做出反应。图1-8 人能够很快将看到的画面与记忆或想象的画面联系起来,而机器目前无法做到

目前,机器的图像处理与人的视觉系统还有很大差异。机器现在可以识图,能够精确地识别图形的样式并确定图形所代表的物品,但不能从人的脸和姿势中准确读出情绪的变化。人不仅可以轻松地做到这些,还能够敏感地察言观色,揣度对方表情背后的心理。人能分辨出对方的笑是强颜欢笑还是笑里藏刀;也能分辨出何为莞尔一笑,何为皮笑肉不笑。遗憾的是,就算人对机器一笑百媚,机器可能还要在费好大的劲之后,才能发觉你笑了。女人能够仅凭男人的一个嘴角上扬就感觉到对方在撒谎,从一个眼神就能对男人洞若观火;但是,机器要能识别人的谎言,可能还需要获得他的心跳、瞳孔变化等一系列生理数据,要了解一个人更是难上加难。滑动性的存在,使得人的面部表情和肢体语言能够被迅速地理解,人与人之间的了解和沟通也因此能够更加自如。让机器能够从人的表情中识别出喜怒哀惧,或许会成为机器与人和谐相处的重要一步。

人类的思维常常出现误解与幻觉,其中也包括我们对“无限”的想象(图1-9)。在数学家的眼中,两条平行的直线,就被认为是在无穷远处相交,由此也产生了关于无穷远的想象。其实,我们对于无穷大或是无穷多的理解,都是来自我们的感性认识。超越数π小数点后面有无穷多位,但我们对于这个无穷多的表示还是利用了有限位小数的表达,这个时候,我们往往会用“数不尽”来形容这些无理数。可以说,人们心中的“无穷”概念在物理世界中的实例化都是靠有限实现的,我们可以用上亿位的数字来表示π,但终究还是有限个数。只是在这样的一个表现的过程中,即使我们看到的并不是无限,我们也能够有一个对于无穷直观的感受;虽然我们很难精确地定义无限,可是当我们看到夜空上的满天星辰,或是谈到浩瀚的宇宙时,我们总能信誓旦旦地说,这就是无限,且不怀疑其存在性。图1-9 “无限”既看不见也摸不着,但我们并不怀疑其存在性

误解很多情况下通过视觉而来。人们看到了什么,很容易就凭借思维的跃迁而想到某种情况,并认为这是理所当然。但是在生活当中,这样联想的结果往往是让眼睛迷惑了我们,让我们忽略掉逻辑上的关联性或因果性,并因为先入为主的断言而对一件事物产生错误的认识,也往往让我们真正看到的被回忆成我们想看到的样子。“选择性忽略”就是其中的表现之一。“选择性忽略”也是误解或是幻觉的原因之一。人看到并记忆一个画面的方式和计算机并不一样,计算机给整个画面分布了均匀的像素点,通过有顺序地记录这些像素点的色彩将图片转化为二进制文件储存起来。因此,对于计算机来说,它并不会刻意地记住某些东西,或者说,机器在处理这些的时候本身是无意识或无情感倾向的。所以直到目前,机器所能做到的也只有识别而已。

当你在看到图1-10这幅《清明上河图》(局部)的时候会先看到什么,是房屋?还是城墙?当你看的时候,是不是会不自觉地将视线关注到某一处你感兴趣的地方,如扁舟或是树上呢?而你看完这幅图,让你回想其内容,你又将如何回忆?图1-10 清明上河图(局部)

对于同一幅图片,我们看到的和回忆起来的东西都会有倾向性和先后性。因为滑动性的存在,我们看图和记图的方式可以说和机器完全不同。我们记忆某个场景并不是将一个画面像机器一样刻录在脑海,而是有选择性地将物体记住,所以我们回忆的时候也不会像机器那般将整个图片打印出来,而是会根据侧重或需要,有选择并且有顺序地将一个个事物回忆出来。更有趣的是,在回忆的过程中我们还会主动地加上一些形容词进行描述。在无干扰的情况下,形容词的选取、回忆的顺序等还会因人而异,这也反映了滑动性在个人意识中的作用。因此,可能一件事情中的某些细节就会被大脑在我们不经意间选择性地忽略,这就容易导致我们产生错误的理解和认识,尽管我们并没有意识到。

再比如图1-11中,在同一个犯罪现场,法医可能会最先关注到尸体的伤口;而现场分析人员则会最先关注整个现场的环境及尸体的位置;鉴证人员则会从一进门开始关注房屋的细节,努力做到不遗漏。他们受到的不同训练使他们都能在一个场景中迅速投入并各司其职。可见,不仅仅是对画面,人们对一个场景的关注点也都不尽相同,每个人认知结构的不同,导致不同的人在面对同一个问题的时候,关注点的选取与意识的滑动方向也不会完全一致。图1-11 即便在同一场景下,不同人由于认知结构的不同,其关注点与意识的滑动方向也不尽相同

我们会误认、会产生幻觉,会把不同的东西看作是同样的,也是因为我们面对这些东西时会产生滑动性。后文还会提到的“同一性”与“差异性”相互迭代进化。并且,我们认知里很重要的一个特点就是在某些情况下能够把具有差异性的东西看作是相同的,又能分清具有同一性的对象之间的差异。比如“一尺之棰”的例子中,木棍折半之后,我们还认为是同一根木棍,但从物理学的角度来看它已经发生了变化,起码粒子数目减少了一半。

(1) 陈润.雷军传:站在风口上.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4.第二章 概念化的世界

看到这里,你或许就已经感觉到了,生命真的很复杂。但实际上,生命要面对的环境更加复杂。

人类应对外界的一个巧妙之处在于,我们在认识复杂环境时,能够提出“概念”来简化对世界的理解。而概念本身会因为我们认识事物的程度、外界环境、个人经历和认知范畴等因素的影响而变化。

人类对“白色”“马”或“痛”这些概念的理解,都不会是一成不变的。对于一个人而言是这样,对于一群人而言也是如此。白色最开始可能是白天的白,后来又有了纸张的白,大米的白等各种各样的白色。但让人惊奇的是,大家就算对某个概念的认识存在一定的差异,仍可以通过概念来进行信息的有效沟通,比如你说喜欢白色,很少会(1)有人煞有介事地去考究你喜欢的白色究竟对应哪一种RGB值。而且我们都知道,对应的颜色,我们的喜好泛指了白色这个概念涵盖的很多种可能。这一点是目前的计算机无法做到的,机器的理解要么是完全识别(比如准确定义颜色的RGB值),要么是毫无头绪。人类具备生成概念的能力,而且概念是会演变的,这在过去的研究中还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

生命本身也是演化而来的,这点是毫无疑问的。有一个经典问题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图2-1),这表面看起来是一个死循环的问题,好像在鸡出生前一定是由一只鸡蛋孵化而来,而鸡蛋前面必须有一只母鸡能下蛋孵化。这个问题之所以难以回答,是因为我们将鸡和蛋的概念固化了。以生命的进化过程来看,最先开始的鸡和蛋都不会是我们现在看到的样子,它们是经过了很多年的不断演化,才成了今天的形态,下蛋孵化的功能也是它们经过演化形成的。概念也具备这种演变的特征,是不停补充的,其发展方向也在不断调整。图2-1 先有鸡还是先有蛋?

人类在前进的过程中,把很多概念进行了美化甚至神化。我们对自己的认识就可以定义为一种概念,对神的认识也是一种概念,谁都没有亲眼见到过神却都可以探讨神的话题。还有一个概念是“无穷”(∞),我们看不见无穷,也不可能看见,但我们都不会怀疑其存在性。存在与不存在也是一组重要的概念。现在不存在并不代表将来不存在。比如计划中的蓝图,虽然当下还未实现,但在未来是可以被办到的,这种由我们创造出来的事物应该是被视为存在的。“我”的概念就有些类似无穷的概念,它们都是可以演变的,而下文将提到“电子”的概念是相对清晰、确定的,这就是生命以及生命环境系统与物理世界最大的差异之一。

概念也是分层次和结构的。目前人类能够定义得较为完整的是在物理世界中的一些概念,但还不能达到彻底完整的程度。

电子,虽然已经有电荷、自旋、质量等来描述,但其实还不是完全清楚的概念。拉格朗日运动方程中体现的已经不是我们通常理解的粒子概念。严格地说,电子也不是粒子。对此,不同的物理学家会有自己的观点。

再比如纠缠态,量子力学可以描述这个过程,但不能说完全理解其概念本质。而在超弦学家眼中,物理世界又是另外一番景象。这些都说明了概念是动态变化的,而且越往深处挖掘,越是接近模糊的边界。即便是世界上顶尖的物理学家们聚集在一起,也会对这些概念产生争论。

电子的概念在物理世界中,应该已经算是定义比较明确的,但如果以西方学术的思维来看,还不是完全的、绝对的清楚。当然从科学的角度来说,可以进行分层次的研究,比如在化学角度,就无须过多考虑原子核内部的结构,只需要在原子层面进行理解分析即可。

科学家对物理世界的研究硕果累累,但在研究人类意识的层面上,我们几乎无从下手。这正是因为我们没有科学研究那么清晰的层次,人可以很轻松地、毫不费力地在各个层次(如果可以清楚定义的话)之间穿梭切换、来去自如。这种特点和量子力学有一些共通之处,因而也有人将大脑称作“量子大脑”。但两者最大的区别在于,人类大脑的活动层次可以自由切换,即使在一句话中,也可以涉及多个层次,并且是十分自然的,甚至是在没有意识到的情况下,人类就完成了这种多种层次的切换与滑动,任何固定的模式都会破坏这种动态模式。而这种切换,也是目前计算机无法模拟的。

在物理世界中,傅立叶分解能对任意的运动进行分离。傅立叶分解是一种分解方式,也可以使用小波分解。根据“基”的不同,可以有各种各样的小波,在不同的基下,不同的运动都可以分解清楚。傅立叶分解是正交唯一的,其他的分解方式可以不是这样。我们在研究人类语言的问题上,也可以采用类似的方式,比如采用一组基(单字或词),将其他的文字投影过来,虽然其中的过程很复杂,但这是可能的。在压缩感知(compressive sensing)的概念中,希望涉及的基数量最少,以此为原则进行优化。这种约束在语言处理中可能也存在。

概念是有层次的。以“无穷”的概念为例,有些人认为是“无穷”两个中文字符,有人认为是“infinity”,有人则对应成“∞”符号,还n有人认为是大于10,等等。对于同一个概念,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认识,这些不同的认识综合在一起,指向“无穷”概念本身。《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中提道:“人不是单个的抽象物,在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句话是在定义普遍意义下“人”的概念,而不是具体的某个人,意思是相关的这些因素都对人产生影响,都是人的一部分。对于“无穷”,也是如此。这些不同的认识因素构成了这个概念,无穷本身是这个概念组的顶点(或极限点),其他的认识因素都指向这个顶点,共同组成这个概念。虽然无穷的这个顶点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但大家都相信无穷的存在。人的意识,可以看作是人所有直觉的、精神活动的综合,意识本身也是一个顶点,其他所有对意识的认识也纷纷指向这个顶点。

再以“水”为例。有人认为水有种“冰凉”的感觉,有人觉得有“导电”的特质,在化学家眼中水又是纯净的、不导电的,有人认为水是小河、溪水,有人又首先想到了瓶装水、自来水,等等。每个人对水的形象化认识是不一样的,但这些都指向了“水”本身这个概念的顶点。奇妙而复杂的地方在于,当多个人交谈的时候,即便他们各自对“水”有不同的认知,他们在交谈过程中,仍能形成共识,并将他们的概念指向某一特定形象的水。比如化学家交流时,一般都是指化学实验中纯净的水,而不是河流湖泊的水。这个过程,就像概念本身是一个大的集合,但它在人与人交流的特定环境下能急速压缩,只留下大家达成共识的某种概念形象。这与量子力学又有了共通之处。量子在不测量的时候,一般是一个多状态的对象,而一旦被测量,它就塌缩到一个特定的状态。即便概念看起来与量子力学有某种联系,在我们的理论中也并不需要引入量子力学来理解人的意识。

虽然概念是很复杂的,但在确定了所在领域之后,可以越来越清晰。在此基础上,人与人是有差异的,但却可以交流甚至相互理解。我们认为可能的解释是,人是宇宙的产物,人与人之间既不是完全独立的,也不是完全相同的,认知膜相近的人彼此容易理解,认知膜隔阂远的则难以互通,这是可以理解的道理。我们认为宇宙也是可以证明且能够被理解的,最有力的证据就是人类能够改造、影响世界的能力越来越强。

我们经常说人与人之间有差别,本质上我们就应该尊重这些差异的存在。就算某一个个体的行为在外人看来是荒谬的、错误的,但从该个体的角度来看,也可能是合理的、正确的,是符合他自身发展需要的。比如,在物理力学上有牛顿定律,也有爱因斯坦的相对论,虽然我们普遍认为相对论更优,但对于某些人来说,可能只懂得牛顿定律比全部都懂来得更有益。很多规律是大众的、普适的,但对某些个体则不然,我们要承认并允许这些非普遍的情形存在。这样也会产生一些问题,当某个特别的个体与其他个体或外界产生关系时,碰撞是必然的,也容易产生矛盾,但是为了沟通和联系,这个个体就需要与其他个体找到共同点。

概念从何而来?为什么我们会认为概念是如此的真实?这些都是需要进一步考虑的问题。概念不仅能快速传递、让群体认同,更关键的是它能让我们再发现。《礼记·中庸》:“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郑玄注:“两端,过与不及也。”有了“两端”之后,“两端”中间可以填充很多内容。比如,有“小”的概念,我们能够发现的不只是“大”,也可以是更小的“微小”。再比如“正”与“反”是一组反义的概念,“正”与“负”也是一组反义词,“正”与“邪”又是另一组反义的含义,概念能帮助我们扩张认识的维度,也就是说新的概念对应的另一面不仅只有一个,就像是“自我”既可以向外延伸,也可以向内探索,都可以发掘新的内容。每个新的概念都可以看作是物理中的“基本粒子”,能够与我们已经认知的概念碰撞、结合,产生新的内容,进一步丰富我们的认知体系。

我们在研究人类是如何形成概念时,首先考虑的是认知如何与概念相结合。在人脑中,外界事物与它在大脑中的映射实际上相隔了很多的层次,但奇妙的是,即使事物发生细微的改变,大脑也能迅速做出调整。比如打高尔夫,第一杆打偏了,人会立刻进行调整,有可能下一次就进洞。其中的过程可以非常复杂,就像我们控制肢体做一项动作,完成的具体方式、路线可以非常多,但我们只需要关注达到的效果即可。这就是人与机器的差异,现在的计算机一定要将过程中的每一步计算清楚,才能完成既定的任务,但其实我们应该保留中间过程的复杂性,只需要达到我们预期的效果就足够。

西方哲学世界认为一定存在一个绝对真实、正确的客体(本质、理念或绝对真理)。原来对概念的理解,可能会认为先有一个概念的顶点,但我们认为这种绝对的存在对概念的产生并非必要。例如,当我们第一次看到杯子的时候,会自然地将其与已知的概念进行比对,我们发现它是一个全新的物品,即便和某些已知的东西(比如碗或桶)有相似之处,但我们认为赋予它一个新的概念会更合适,于是当我们将它定义为杯子。这一新的概念并不单单是这个新物体本身,更重要的是它与其他我们已知概念的差别,这些差别使得新的概念具有独特性。

滑动性和概念是缠绕在一起的,也是人类创造、幻觉和精神世界的重要来源。人类运用有限的知识去看待世界,常常需要用到通假或类比,即通过一个已知的概念或知识去描述解释另一个未知的概念。“通假策略远非仅仅是一种文学上的转喻,它是类比或关联思维的必然产物……通假就是在我们正在进行的再造世界的过程中,借助于语音和语义的联想,对表述我们的理解、解释和行为的术语进行重新定(2)义。”这种类比思维或关联思维,正是人类智能具有滑动性的表现。我们通过通假等方式,一方面能够快速对新的概念或知识形成观念,奠定了理解的基础;另一方面能够通过新的概念加深我们对原有知识的理解。

自然科学能够将物质分成电子、质子,但我们也可以换一种方式来看:这些物质其实是一个整体,但可以通过某种方式被分割开,就像是用经典的方法来看待量子物理,将粒子隔离开来成为个体进行测量一样。类似的,我们可以认为生命开始不以个体的形式存在,与万物密切联系,只是生命在推进的过程中,产生了自我意识,进而将自身与其他部分隔开,逐渐形成个体。

概念并不是一开始就很固定、很精致的。刚开始可能很空洞很模糊,随着外界的不断刺激,经验的不断积累,概念的含义才逐渐清晰,包含的内容越来越多,概括性也越来越强,发展到一定阶段才形成一个很好的概念。这个概念又会帮助我们深化已有的认知,经验进一步积累,如此迭代发展。包括生死的概念,实际上生和死的边界并不清楚,但一开始我们只需要简单区分生和死,随着经验的积累,这个概念才逐渐变得精巧。因此,概念的本质并不是抽象出来的,而是在对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