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肩集:“好记者讲好故事”活动优秀演讲稿和新闻作品选编(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1-04-18 13:51:02

点击下载

作者:中共辽宁省委宣传部,辽宁省新闻战线“三项学习教育”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

出版社:辽宁人民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铁肩集:“好记者讲好故事”活动优秀演讲稿和新闻作品选编

铁肩集:“好记者讲好故事”活动优秀演讲稿和新闻作品选编试读:

做好记者 讲好故事

范卫平

2014年8月,中宣部、全国“三教办”在新闻战线组织开展了“好记者讲好故事”演讲活动。这一活动对深化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弘扬新闻工作优良传统、加强新闻队伍建设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我省精心组织,积极参与,以东北新闻网记者李理、大连广播电视台记者卢建伟为代表的一大批新闻工作者深情讲述了他们亲历、亲见、亲闻、亲为的好故事,充分展示了他们以导向为灵魂、以真实为生命、以人民为中心的责任担当和良好形象。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做好宣传思想工作,必须解决好“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这个根本问题,多宣传报道人民群众的伟大奋斗和火热生活,多宣传报道人民群众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和感人事迹。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这一重要指示精神,全省广大新闻工作者要坚持“三贴近”,深化“走转改”,切实履职尽责,真正做到身入心入,在认真倾听和捕捉人民群众心声的过程中,在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的经历中,把凡人善举和感人故事挖掘出来,讲出最鲜活、最基层、最温润的好故事,不断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满足人民精神需求。

记家国情怀、时代使命,录社会风云、人民冷暖,是新闻工作的神圣使命。全省广大新闻工作者要切实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牢牢把握“两个巩固”这一根本任务,始终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大力宣传中央、省委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部署,大力宣传辽宁新一轮振兴发展的新举措、新进展、新成效,大力宣传辽宁人民蓬勃向上的良好精神风貌,在统一思想、凝聚力量、提振信心上发挥更大的作用、取得更大的成效。要按照“讲政治、管队伍、守纪律”的要求,做到忠诚于党、忠诚于事业、忠诚于人民,做到自觉践行“三严三实”要求,带头弘扬清风正气,做到敢于坚持原则、敢于较真碰硬,真正把责任扛在肩上,展示忠诚、干净、担当的良好形象。要着力提高讲好故事的能力,研究受众心理,投入感情创作,用群众喜欢听、听得懂的身边事、百姓话,讲好每一个故事,凝聚正能量,不断增强宣传报道的感染力和影响力。

这次汇集成书的好故事和好报道,全部来自于一线的新闻工作者。虽然他们走过不同的路、见过不同的人、记录了不同的故事,但是他们有着共同的“本色”——责任、担当、奉献;共同的坚守——记录真实、书写感动、传递正能量。在这本生动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材中,新闻工作者们用滚烫激扬的文字和真情可感的报道,记录下一个个凡人善举和精彩瞬间;用爱岗敬业的职业精神和崇德向善的人文情怀,践行着“铁肩担道义,信义著文章”的人生追求。衷心希望我省新闻战线涌现更多的好记者,讲述更多的好故事,为建设富庶文明幸福新辽宁,实现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作者系中共辽宁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2015年2月quanshengyouxiuyanjianggao

全省优秀演讲稿

用微传播弘扬我们的价值观

李理东北新闻网新闻部 /李理/李理,1980年12月出生,中共党员,大学本科学历。2004年4月进入东北新闻网,历任编辑部主任,编辑部副总监,新闻部副总监(兼办公室副主任)。荣获“辽宁省参与2010年上海世博会先进个人”荣誉称号。参与创作采访手记《幸福正传——和“当代雷锋”郭明义在一起的日子》。参与推广电影《郭明义》主题曲——《把幸福给你》。创作演唱微电影《我是郭明义》片头曲——《我是郭明义》,片尾曲——《我是老郭》。改编演唱歌曲《跟着郭明义学雷锋》。

现在大家听到的这首歌是我们东北新闻网拍摄的系列微电影《我是郭明义》的主题歌,是我作词、作曲和演唱的。我们邀请了辽宁10位道德模范来演绎郭明义10个真实的故事,这部微电影在网上的观看人次达到了2.2亿。为什么会这么火?我想是郭明义的精神感动了万千网民,首先他感动的是我。

故事要从第一次到鞍钢采访郭明义说起。我接到任务的时候心里就嘀咕,各种媒体已经报道那么多了,在网上写郭明义会有人看吗?会带来流量吗?

老郭开朗热情,让我们很快成了好朋友。老郭每天除了忙工作,还要参加公益活动,替向他求助的人奔波着。说心里话,当时我真不理解他为啥要给自己找这么多事。

采访结束前,我向老郭告别,看着他鬓角的白发和一身的疲惫,我忍不住劝他:“郭师傅,你都已经是模范啦,差不多就行了呗!得想想自己。”本以为和老郭很熟了,说这样的话不过分,但郭明义的脸色马上变了,他忽地站起来,砰地把门关上,严厉质问我:“你还是个共产党员吗?你说出这种话,你还是个党员吗?”

我被吓蒙了,说实话,当时我真的还不是党员。过了好一会儿,他盯着我的眼睛说:“我是一个党员,只要党的宗旨没有变,我就要这样干下去。”那天晚上,老郭和我聊了很多,他的家人、他的工作、他的爱心事业。那一刻,我真正懂得了支撑他30多年的信念,全都来自他对共产党员这个身份的坚守。

从鞍钢回来,老郭的话始终在我脑中萦绕。我在思考,整天为增加流量到处搜寻名人、富人、达人来吸引网民,我是不是已经习惯了所谓的眼球效益变得庸俗了呢?我该怎么办?怎样把老郭的精神传递给更多的人呢?

看到微博,我心中一动,在微博这个鱼龙混杂的舆论场中,怎么就没有一种清新的声音,让我们脱离浮躁、追求崇高呢?对!就是老郭,必须是老郭,这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优秀践行者,他的思想和行为非常适合微博传播。

马上行动!2011年3月25日,郭明义实名微博开通了。老郭头戴安全帽的形象和优秀共产党员的标签迅速引起了人们的好奇和关注。

当时的老郭不了解微博传播规律,于是我第二次来到鞍钢,一待就是两个多月。我手把手地教他拍照片、发图片,一起商量怎么写好微博。每天我俩形影不离、无话不谈。

老郭喜欢在微博上晒矿山,晒工友,晒他的诗歌,甚至晒家里的饭菜……当然,晒得最多的是社会上时时发生的好人好事和他自己的善言善行,感动着越来越多的网友。

老郭还让他的微博成为了拯救生命的绿色通道。那是2012年2月10日下午1点多,老郭接到一位孕妇家属的求助电话,他马上发出了一条求助微博,随即被700多名网友转发。一小时后,献血的志愿者挤满了医院采血大厅。晚上6点多,老郭的微博上跳出4个字:“母子平安!”被救助的夫妇连连赞叹:“共产党员的微博太神了!”

网络需要郭明义,郭明义也需要网络!

老郭的微博不断壮大,现在有2190多万粉丝,他用他的崇高引领和帮助着越来越多的人。2011年世界无偿献血日那一天,老郭号召献血的微博被评论转发6000多次,爱心团队志愿者共献血60万毫升;2012年老郭的“微宣讲——我看十八大”系列微博累计评论转发2万多次;2013年雅安地震,老郭在微博上连续播报灾情,将网友的心与灾区群众紧紧连在一起,凝聚起众志成城、守望相助的力量;今年4月,老郭又开通了微信公众账号,订阅的网友有5万多人。

从微博到微信,从微电影到辽宁好人网上展馆,以郭明义为代表的辽宁道德模范已经在网络上形成了声势浩大的“微现象”。我们还打造了全国第一个道德模范微博群,让辽宁的100多位道德模范在微博上共同传递正能量,让一个人的独唱变成网络大合唱。

李长春、刘云山、刘奇葆等中央领导同志都对郭明义微博给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称赞郭明义是网上真正的红色大V和指尖上的正能量。

大家可能想象不到,在我的婚礼上,我的妈妈送给我的礼物,就是和合唱队的阿姨们高歌一曲《跟着郭明义学雷锋》:“跟着郭明义学雷锋,阳光路上情意浓,真情化作一团火,爱心点亮万家灯。”作为一个老党员,妈妈深知我这些年的改变都和郭明义有关。而我回报给老郭的,就是让郭明义精神在所有网络传播平台上彰显。

我曾经特别向往像同行们那样,在舆论监督、抢险救灾甚至是炮火连天的战场,冲锋在新闻报道的第一线,但我深知,我的阵地就是在网络上,我的职责就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坚守。通过键盘、鼠标和网络,让我们的价值观呈现在微博上、定格在微电影中、烙印在网上展馆里。

当我真正成为一名党员、面对党旗宣誓的时候,又想起老郭那句话:“你还是一个共产党员吗?”作为一名党员、一名网络新闻人,这个问题的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要在网络上彰显鲜明的红色,让我们的价值观在网络上无处不在!这是一个承诺,更是一种责任!

生死现场

卢建伟大连广播电视台 /卢建伟/卢建伟,1962年12月19日出生,中共党员。1984年大学毕业后在吉林某广播电台工作,先后任新闻部主任、副台长等职,1999年11月到大连电视台新闻中心工作至今。其间他采写的作品多次获得国家、省级新闻奖项。卢建伟始终工作在新闻采访一线,大连“5·7”空难、“7·16”新港大火、“梅花”台风溃坝等新闻事件,他都第一时间赶赴现场。他关注民生,被老百姓誉为“大连好记者”。2010年他被省政府记二等功。2013年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2014年9月,在全国新闻战线“好记者讲好故事”活动中,卢建伟先后获大连市、辽宁省一等奖;同年10月17日在京举办的选拔赛中获一等奖,决赛进入全国20强并参加中宣部巡讲团。

我叫卢建伟,是大连广播电视台新闻中心舆论监督栏目的记者,从事新闻工作30年了。我想做个好记者,我一直对自己有个承诺,那就是——在现场。这个承诺让我经历了无数次的生死考验,在追踪地沟油黑加工点的现场被刀逼胸口;在拍摄违建别墅的现场被打得头破血流;在记录“梅花”台风导致溃坝的现场险些被卷入海里,每个现场都考验着我对这个承诺的坚守。

2001年春天,大连的西山水库备用水源地,有人夜间排放医疗垃圾。晚上10点单位派我去采访,拍摄完现场,我跟随排渣车去了装车的工地。不料,有两个人将我扑倒,薅着我的头发,架着我的胳膊,把我推搡到一个黑屋子里,一个大胡子对着我的脸就是一拳,当时我的鼻子流血不止。一个叫“六哥”的人威胁我说:“你要是敢给我报出去,我就整死你。”我说:“你整死我,你就是嫌犯,我就是烈士,我已经向派出所报案了。”他们害怕了,把一盆脏水泼在我的头上,强行用抹布擦掉我脸上的血迹,把我架到工地的大门外。我带伤回到台里,制作完节目天都亮了。节目播出后,在执法部门的监督下,这家土石方公司清除了排放在水源地的医疗垃圾。

2006年12月中旬,台里派我去关注一起拖欠农民工工资的事件。工地在山上,那天下着雨,当我找到民工时,看见他们蜷缩在一个塑料布搭建的小棚子里,他们在等待发工钱回家过年,可包工头却携款跑了。34个民工,有条件的下山投亲靠友,没有出路的,被撵出工棚,一天只吃一顿饭。其中一个姓谷的民工感冒发高烧,连买药的钱都拿不出来。我开车下山买了感冒药和两箱方便面,帮助民工找干柴、烧开水,让他们吃上热饭。然后,我敲开了工地的大门,面对负责人,我愤怒地说:“你出来看看他们是怎么过的,如果他们是你的兄弟你也会这么忍心吗?”那个负责人却说:“你要是想管闲事,那就是找死。”我没有惧怕,开车去找金州区政府、找劳动监察大队、找发包单位,到第二天下午3点,34名民工拿到了自己辛苦了一年赚来的血汗钱。

2010年7月16日晚上6点多钟,我接到电话说新港石油管道爆炸起火了。我迅速向台里通报了情况后,开车直奔现场。我把车停到了距离新港一公里外的桥头,扛着三脚架、提着摄像机就往起火点跑。6点20分,我在离起火点最近的地方做了出镜报道。此后,火越来越大。到了晚上8点,港区附近的人开始疏散,我在拍摄疏散队伍时,感觉到事态的严重,就把拍摄完的两本带子放在了车里,然后,又返回了火场。

晚上9点,装有10万吨石油的104号储油罐发生爆炸。大火冲天,带着火的石油流进了下水井,爆炸声不断,被炸碎的井盖满天飞,随时可能殃及生命。我在火场里奔跑、拍摄,每呼吸一次都十分困难。我只好扒开草皮,深吸一口气,然后再起身拍摄。由于离火场太近,我麦克风上的海绵罩都被烤化了,头发、衣服上沾满了石油。滚烫的石油流淌着火,距离化学罐区不足50米,装着液氨、二甲苯的罐体一旦燃爆,附近所有的人将在瞬间毙命。

一位二十来岁的消防战士跑过来对我说:“你是记者吗?我想说句话。”他冲着镜头大声说:“爸、妈,我爱你们。”说完消失在浓烟里。一位叫许志友的消防队长给妻子打电话说:“我在火场指挥,可能是回不去了,你和孩子要好好生活。”听完他的电话,我才感觉到死亡的威胁。我赶紧给台里同事打电话说:“有两本拍摄完的带子,我放在车里了。”然后,我给妻子和孩子发了一条短信:我在火场采访,如果我死了,我会在天堂保佑你们。

就这样,我在火场苦战到了天亮,一共拍摄了6本录像带,真实记录了500多辆消防车、几千名消防官兵在大火中鏖战的场面。

这场大火之后,我被辽宁省人民政府授予二等功。我拿着这个奖状跟我爱人开玩笑说:“那天,如果我死了,这个奖状或许是一等功。”我爱人说:“我什么奖状都不想看,只想你多给家里一点时间。”

这些年,我身上留下了许多伤疤,有的是在恶劣的新闻现场留下的,但更多的是被曝光对象留下的。每道伤疤、每次生死都是职业良心的见证。有人说,在舆论监督栏目干的时间越长,自己在社会上的路子就会越窄。但我想,只要你胸怀职业的神圣,心里装着老百姓,为人民做事,党和人民给你的信任和荣誉,比什么路子都宽。我今年已经53岁了,仍然为我热爱的新闻事业,为寻求社会的公平正义,战斗在新闻第一线。即使有一天,我再也跑不动了,但是,我的精神也不会退缩,这就是我对记者职业的坚守和热爱。

平凡力量温暖前行

刘彤辽宁广播电视台 /刘彤/刘彤,2003年进入辽宁广播电视台新闻中心担任记者至今。11年来参与了党代会、汶川地震、雅安地震、北京奥运火炬在辽宁传递、上海世博会、全运会等新闻中心大部分的主题报道。她还是辽台新闻中心直播报道的绝对主力,远有上海世博会开幕式,近有抗洪救灾、“十二运”开幕式。在“走转改”活动中表现尤其突出,代表辽宁参加中宣部在河南兰考举行的全国“走转改”交流会。本人获得辽宁省十佳新闻工作者,十多次省级新闻一等奖、二等奖。多次获得局、台颁发的各种荣誉和奖励。

记者节那天,《人民日报》的微信公众平台说,记者没有你想象得酷、想象得美,他们只是你我之中最勤奋的体验者。我想这就是记者吧,我们没有光环,有的只是在基层、在现场、在路上的采访故事。我曾经在刚刚生产完3个多月的时候,背着村里的学生蹚河上学,曾经在辽宁最远的海岛与边防战士同吃同住,也曾经与桥隧工共同度过2013年的春节。

我的第一个故事的主人公就是桥隧工,桥梁的桥,隧道的隧。本溪的福金山隧道里的山泉水到了冬天会形成冰溜,列车一过这些冰溜很容易砸碎列车的玻璃,桥隧工就是专门负责除冰的。他们每隔六个小时进洞一次,每次步行11公里。那天在隧道里走了不长时间,工友就喊车来了,桥隧工老谢一把将我拉进边上的避车洞里,几秒钟之后,列车快速地通过,距离我不到半米,刮起的风带着沙子吹得我脸疼,但他们都习惯了,每天有六十多辆车经过。

跟艰苦相比,寂寞更加难熬。他们每天看到太阳的时间还不到4个小时,因为山洞里不分白天黑夜,永远漆黑一片。那天是大年三十,我让他们对着镜头跟家人说两句话,他们迅速地凑到了我的镜头前,张开嘴想要说点什么,又合上了。随之而来的是漫长的沉默,我试着帮助他们,我说有没有什么要跟妻子说的,可他们还是什么都说不出来,一分钟后他们对着镜头挥挥手说,不说了。但我回过头一看,泪水已经顺着眼角的皱纹慢慢地流了下来。原来因为长时间不与外界接触,他们已经不太会与人沟通,他们的话少得让我心疼。这是一群让我仰视的人,他们把人生中最美的30年献给了铁路,干了一辈子,最对不起的就是自己的父母、妻子和孩子。

我的采访让他们第一次有了上电视的机会,他们说新闻播出的时候告诉一声呗,我的亲戚终于知道桥隧工是干啥的了。那一刻我突然明白了记者的责任与担当。其实一开始,他们觉得走基层不过就是走走形式、应应景。直到我一遍又一遍地走完那11公里,跟着他们一起在零下二十七八摄氏度的环境里喝着冷到骨头缝里的冰雪融水,他们才真把我当成了同甘共苦的朋友。

对桥隧工的采访让我意识到,好故事、好新闻,不一定都是那些重大历史事件,也不一定都要记录时代的风云跌宕,更多的是能够留给我强烈生命印迹与感动的人和事。十一年来,我承担了大量的主题报道,桥隧工正是诞生在这些报道当中,我一直觉得主题报道是新闻的富矿,只要我用心靠近他们。其实我比别人有更多的机会,体会到那些让人温暖的感动,而我要做的就是发现和传播。所以我的故事里又有一个叫露露的女孩。

因为车祸,露露已经深度昏迷一个月了,她的妈妈希望我们能唤醒这个孩子,她是我们的忠实观众。我和主持人杨悦走进病房的时候没抱任何希望,医生说露露的脑损伤到了最严重的程度。一个小时过去了,露露没有任何反应,当时我想,果然世界上是没有奇迹的,但是我和杨悦说,咱们再试试吧,于是杨悦唱起了京剧,就在这个时候奇迹真的发生了,露露眨眼了,慢慢地手指动了,最终露露醒了过来。从那之后我的镜头见证了一个又一个奇迹,露露会唱歌了、认得妈妈了,虽然下肢瘫痪,但这一切已经让这家人很满足了。我们的报道为她筹集40多万元,这些钱让这个贫困的家庭多了份保障。

今年二月,露露的妈妈告诉我露露的奶奶去世了,老人临走之前只是说,帮我谢谢电视台的记者,这辈子最幸福的事就是有这么多人帮助露露,这让她在人生中最黑暗的时候没有放弃希望。露露让我坚信,做新闻更应该给人向上的力量以及对社会和国家的信心与认同。

故事讲到这儿也许您会发现,他们都是普通人,因为我也是一个平凡的记者。但平凡的人,可以带给人温暖的感动;平凡的岗位,可以展示出善的力量;平凡的举动,也可以绽放出美的光芒。十一年了,这份感动让平凡的我们相互靠近彼此温暖,这份感动凝聚的力量让我出现在记者该出现的地方。在抗洪一线,我和同事蹚着洪水步行一个多小时走进灾区,水最深的地方已经没过了我的腰部,当时市内的下水井盖已经全部打开。进入灾区后,我们第一时间发回报道,新闻播出的时间早于央视的新闻频道,这个时候又有村民求助,西河口村被洪水围困,我们又跟着边防战士坐着冲锋舟运送粮食和饮用水。十一年来,不仅仅是突发事件,在汶川、在雅安,党代会、世博会、全运会、奥运会,我都参与其中,并且成功担任中央电视台上海世博会开幕式报道的直播记者。直到两年前,作为家里唯一的孩子,我得时刻照顾身患重症的母亲,我的女儿也刚刚出生,说实话自己确实没有精力坚持在采访一线,但新闻之于我是事业而非工作,是追求而非生计,情怀与信念让我依然选择了记者这个岗位。

而一个好记者的情怀就是来自于人民,心中有人民。这些年、这些人、这些事皆来自于此,至今为止我为女儿保留着我每一次采访的证件和采访本,我想让她知道,她的妈妈都经历了什么。等她再问我记者是什么的时候,我会告诉她,记者是与民同行的人,是坚守人性美好的人,是为社会尽善、人心尽美而努力的人。我们心中有爱,我们的故事有温度。谢谢大家!

善良是生活的必要条件

王海宁辽宁广播电视台都市频道 /王海宁/现任辽宁广播电视台都市频道编播部主任,2000年毕业于吉林大学法学院国际经济法系,进入辽宁电视台评论部成为一名媒体人。无论在评论、专题还是新闻时事节目,无论担任编导、记者还是主编、制片人,都于责任兢兢业业、不敢懈怠,于兴趣乐此不疲、初心不改。2006年作品《好人丛飞》获辽宁广播电视大奖电视新闻奖优秀专题一等奖;2007年作品《好人丛飞》获中国广播电视新闻大奖优秀电视专题类大奖;2007年获辽宁电视台首届岗位明星;2009年获辽宁广播电影电视局先进工作者;2010年作品《因“财”施教 折射公平之失》获中国广播电视新闻二等奖;2011年论文《同一新闻多种面貌——浅谈编辑类节目的分类与重组》获辽宁省广播电视大奖广播电视优秀学术论文一等奖;2012年获辽宁广播电视台首席制片人;2014年制作的都市频道形象宣传片《改变》荣获辽宁省荧屏导视类一等奖。

大家好,我是辽宁广播电视台都市频道的王海宁。今天我站在舞台中央和聚光灯前,其实很不适应,因为做一名记者,我日常是拿着话筒站在摄像机后,光是永远打在我的采访对象身上的。14年的记者生涯,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受访对象带给我的远远大于我带给他们的。因为他们的故事和经历也在不断塑造我和改变我,让我懂得如何面对职业和生活。

今天故事的主角是一位80多岁的老人,他叫刘连满。在座很多人可能从没有听说过他。他的事迹《登上地球之巅》就收录在初中语文课本里。1960年,新中国第一批登上珠穆朗玛峰的队员中就有他。但在距离顶峰还有140米的时候,他因为身体条件最好,做了人梯,让另3名队员踩着他的肩膀爬上了顶峰,而自己由于在高海拔处承受了太大的体力消耗,错失了登顶的机会。

然而接下来几十年,这一次选择,改变了这四个人的命运。

三位登顶队员成为了民族英雄,占据了报纸头条——在接下来的几十年,他们有的成了中国登山协会主席,有的成了省一级的体委主任,到晚年都保留了一定的职级待遇,安度余生。而刘连满除了在政治上获得了一定的荣誉,在漫长的岁月里渐渐被历史忘记,成为最普通的登山运动员。

由于长期两地分居,加上生活困难,他的妻子因精神和物质的双重匮乏精神分裂,很早去世。

他本人于1973年从登山队退役,成了哈尔滨电机厂的一名工人,那时他已经40岁了。由于没有其他任何技能,刘连满只能干力气活。于是厂区里就经常出现这样一幕,骄阳似火,一个四十多岁的中年人弯着腰,拉着一车滚烫的黑沥青艰难地行走在马路上。

2003年我们去采访他时,他已经70岁了,一个月不到400元的工资,住在一栋上世纪60年代的红砖筒子楼里,老伴天天出去捡破烂,自己每晚还要出去给厂里打更。

刘连满年轻时遭遇经济上的困难时期,中年赶上了政治上的极左年代,到老年又恰逢社会转型物质欲望爆发的时期,在任何一个年代他都不是获益者。

电影《哈利·波特》有句流传甚广的金句——人成为什么样的人,不在于他的能力而在于他的选择。这句话是如今许多人的生存之道,而对于刘连满的一生几乎是一种巨大的反讽。

我本来认为他比谁都有资格后悔抱怨,但这位老人出人意料地平静。他接受了生活带给他所有的缺失,记得的永远是别人的好处,他念叨的是战友为他的孩子捐学费,卸任后的领导依然带着米面油来看望。刘连满何时何地都是平静的,面对困境他没有愤世嫉俗,面对馈赠也没有过分地感激涕零,这也是一种尊严。

刘连满默默地接受自己的选择,接受了命运给他的一切。他跟我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当时只能这样,他们也不容易”。善良让刘连满永远体谅,他让我懂得了生活的感受不能只纠结在“应该怎样”这个层面上,我们大多数人面对生活其实唯一的选择往往是——“你只能怎样”,然后再选择你的态度。刘连满选择了善良与包容。善良的本性让他最后与自己和解,与苦难和解,与生活和解,让他放了所有亏欠他的人和岁月一马,最后也放了自己一马。

另一个故事的主人公是大名鼎鼎的“感动中国人物”——丛飞。他的故事几乎人人听过,一生义演无数、捐资百万。我自己也因为报道他得到中国广播影视大奖。走近之后,我开始发现丛飞这个好人也有他的秘密。他有过三次婚姻,老家农村的包办婚姻,深圳的短暂姻缘,还有就是媒体广泛报道赞扬的和空姐邢丹的生死恋。在这三次婚姻中,他一共有三个子女。在这个结构复杂的家庭中,其实并不平静。丛飞的家庭中也有婆媳矛盾、亲家纷争、财产纠纷——生活对于一个好人同样也是现实、琐碎甚至庸俗的。

丛飞担得了生前事,未必能摆平身后累。我看到了他得绝症后由于对妻儿不安与愧疚,拼命地扇自己耳光;我看到他在死亡前的恐惧与挣扎;我看到了他对身后事的无助与困惑。但是我更看到了他一直保有的宝贵与单纯。当他面对别人的痛苦与无助时,他的焦虑与不忍、不安是真实而动人的。

丛飞是一个善良的人,他永远觉得对求助的人有亏欠。他就是那种坐在有落地窗的豪华餐馆里吃饭,如果看到有人在外面捡垃圾吃,他自己就难以下咽的人。因为善良的人面对不幸的人,会由衷产生一种愧疚。

丛飞让我明白了善良可以有瑕疵,善良不等于完美,善良也有无能为力甚至软弱的时候,对善良最好的回报就是体谅。

最后一个故事是我来到都市频道之后发生的。去年最冷的时候,零下20摄氏度,一个面黄肌瘦的女人背着个半人高的大棉被包裹在文化路立交桥下站了一上午,举着个牌子用血歪歪扭扭地写着“救救我儿子”几个字。一上午周围人来人往,没有几个人敢上前搭讪。

我自己是个妈妈,实在忍不住了走过去,看到棉被里是个7个月大、漂亮但苍白的婴儿,那么冷的天,他缩着小手,瞪着亮亮的眼睛,立在棉被里一声不吭,好像也在拼命地忍耐。这个孩子患有先天性心脏病,如果不做手术根本养不大。当时我的第一感觉就是绝望。我知道一个人的善良在这种困难面前杯水车薪。

但我没想到“新北方”的记者也同时发现了,而且已经开始了救援。“新北方”很快报道了这件事,帮助他们联系了红十字会。又通过新媒体的传播,让更多的人了解了这个孩子的故事,那段时间都市频道每一位主播的朋友圈都是这个宝宝的照片。再后来的事情大家就都知道了,我们挽回了一个生命,拯救了一个家庭。短短一周他们就得到了20万元善款,孩子成功地做了手术。这件事是我2013年最难忘、最开心的一件事,因为,我感受到媒体的善良是有力量的。

其实每一个人都随时可能被生活的漩涡打翻,疾病、变故、不可预知的灾难。我们都见证过不可一世的强者瞬间被打翻在地,成为一个不折不扣的弱者——有一天,我们都会需要别人善良的帮助,自己的善良去释然。善良并不是逆来顺受,善良本应成为人生的一种修为,其实也应该是媒体的一种信条。

我很幸运,做了一名媒体人,这让我能够发现历经坎坷者心中那团不灭的善良篝火,明白了为什么他们能够在生活最寒冷的角落里依旧散发光明和温暖,做一个媒体人才有机会将善良的火种更广泛地传播出去。媒体不能每一次都救人于水火之中,记者也不是从天而降的救世主。媒体当然是一个正能量的放大器,我们都是它声音的制造者,而每一次弱小的呼救,如果都能被传播、被接受并有回应,这个世界就会变得更加美好。

我感恩14年的记者生涯,这让我不放弃善良的勇气,不放弃善良的初衷,感受到善良的力量。

另一种“苦役”

张轶大连日报社 /张轶/张轶,女,1971年12月出生,中共党员,研究生学历,本硕分别毕业于辽宁大学新闻专业和大连理工大学行政管理专业,公派至美国加州州立理工大学(波莫纳)做大众传媒专业访问学者,现任大连日报社文教新闻部主任,高级记者。她拥有丰富的新闻实践经验及管理策划能力,数十次获得省市好新闻奖,多篇学术论文在《中国记者》《新闻战线》等中央级核心期刊发表。曾获辽宁省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辽宁省优秀新闻工作者、大连市三八红旗手等称号。其部门荣获大连市优秀新闻工作团队、大连市媒体文化宣传奖“优秀集体奖”等称号。

大家好!我是来自大连日报社的张轶。

我的办公室书柜里有一本书,是报社老领导孙友深的专著,书名叫《苦役》。这两个字一直深深地打动着我。1993年从辽宁大学毕业至今,我在大连日报社已整整21年,曾经深入到大连最穷最偏远的农村采访,因为水土不服上吐下泻至脱水,打着吊瓶赶火车;也曾经连续10天哭红着眼,采写了关于曹连新上万字的人物通讯……这些基于职业信念之下的敬业、责任与担当的苦,无疑是成就一名好记者的基础。但是,这样足够吗?今天站在这里,我突然明白:其实我一直在做另一种苦役,那就是在勤奋敬业之外,永远以发现的眼睛和思考的心,逼迫自己多想一分、多忍一刻、多迈一步、更高一层。心的苦役远比身的苦役更难、更累,但你收获的,也将更多。

2008年5月18日,正在深圳文博会采访的我被报社紧急召回大连,采访当晚的汶川地震全市赈灾晚会。晚会8点开始,结束得10点。一起去的记者们说,赶紧看半个小时就回去写稿吧!不就是台晚会嘛。但我却一个人留了下来。汶川地震时举国上下的凝聚力太大了,职业敏感告诉我:这绝不能写成一台晚会,必须写出全市上下对灾区的付出与关爱。那么,写出付出与关爱,是不是就够了呢?我对自己步步紧逼:当然不够!必须有一个提纲挈领的升华!痛苦、焦灼、跟自己较劲……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突然我眼前一亮:我一直在观察现场的市长,他一直在流泪,直觉告诉我:晚会的最后他一定会说些什么!我打定主意:就算他不讲,我也要冲上去让他讲!我的焦灼一扫而光,一边迅速记录现场播报的一组组数字、梳理感人事例,一边打电话回报社请示等稿。果然,我没有白等!在晚会结束后当我听到市长说:“几个亿的捐款不仅体现了大连的爱心,更体现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城市精神,这种精神,将成为大连实现率先振兴的巨大动力。”我记录的手都忍不住颤抖了:这就是我要的!我马上写下了《伟大的爱心凝聚为城市精神》这一消息的主标题,飞奔回报社,半个小时完稿,迅速送审,一字未动通过,第二天头版发出……

那天晚上回家时将近12点了,一个人走在空荡荡的街上,我的眼圈悄悄地红了。我心里很清楚,我其实可以像其他记者一样早点回家。在选择容易和艰难面前,我傻傻地选择了艰难。现实是,有多少人愿意选择艰难、选择坚持呢?

2003年10月28日,大连各大媒体通过热线线索集体报道了营城子汉墓抢救性考古发掘的新闻,我们报纸是摄影记者发的稿子,因为文化部门没有事先发布,我们战线记者并不知情。虽然上火,但我什么也没说,见报当天就赶到考古现场深入采访,没想到文化局文物处处长根本不搭理我,既不接受采访也不和我说话。我生气,但我不放弃。你不理我,我采访别人。第一天,全市所有媒体都去了,第二天,少了一两家,第三天、第四天……后来只剩下我一个人天天奔波在那尘土飞扬的旅顺北路,天天和两千年前的老祖宗唠着嗑。整整一个礼拜过后,第八天中午,考古队在一个招待所食堂吃饭。我推门进去,把七天的报纸往这位处长面前一放,一句话没说,扭头就走了。第二天,他主动打电话给我:“虽然我一直没理你,其实我一直在观察你。我佩服你的坚持,以后有了新发现,我一定第一个告诉你!”挂断电话,泪水竟不知不觉地滑落我的脸颊,谁说记者顶着亮丽的光环,被人惯被人宠,有多少人知道我们是怎样耐得住寂寞与挫折,忍受内心的煎熬,只为成就好的报道!后来和我成了朋友的这位处长没有食言,第二年9月12日,他请我到他的工作室,指着桌上一个熠熠生辉的两千年前的纯金带扣和其他文物说,这些将来的国家一级文物,你尽情地写吧!第二天,《数千件文物述说大连历史》在《大连日报》头版头题独家刊发,轰动国内外考古界,并荣获省、市新闻奖……

短短两个故事,只是我21年新闻生涯中的两个片段。这种平凡中的坚守,写在69岁《大连日报》的每一天。在对传统媒体一片唱衰的今天,我的内心却始终充满阳光,不是我漠视现实的残酷,而是我深知,一名真正的好记者,永远不会因为周遭的改变而动摇内心的坚定。信念,让我们在追求新闻理想的路上,甘做苦役,无怨无悔!就像43岁的我虽已不再年轻,但我永远不会忘记自己新闻生涯中那些收获着甜蜜的时光,那里,写着我永远的青春。

谢谢大家!

记者,永不停息的事业

孙博抚顺广播电视台 /孙博/孙博,1999年到抚顺电台工作,15年的一线工作经历,使他成为一名集采、编、播、录技能于一身的优秀节目主持人、记者。他主持风格多样,驾驭能力强,早间节目常年保持收听冠军。“我可以立即出发!”是他接到采访任务时的第一反应。在重大突发事件面前,他更是冲在最前线。作品多次荣获省市一、二等奖。2008年与2014年两次获得抚顺市十佳记者荣誉称号,并于2014年荣获辽宁省优秀新闻工作者荣誉称号。“好记者讲好故事”,拿到这个题目的时候,我的第一反应是问自己:你是一个好记者吗?假如没有对人的真正的关切,就不能成为记者;假如仅仅停留在对人的关切,而不是对问题的求解上,就不会成为一个好记者。想要当一个好记者,很难!

14年来,我记不得采访了多少人,报道了多少新闻,但有这样几件事,让我始终难忘。

9年前,我懂得了什么叫记者的勇气。

一直都有人说记者这个职业有时是很危险的,比如战地记者闾丘露薇,非典中的柴静,以及地震灾区在余震可能随时发生时还在一线采访的那些并不知名的记者,我问过自己,你敢吗?我的答案是否定的。就为这,我还暗地里骂过自己:胆小鬼!但其实当你真的置身其中时,你的行动才是最好的回答。

2005年8月13日,抚顺地区平均降雨138.2毫米,造成全市受灾人口68.09万人,受损房屋2.97万间,我鼓足勇气主动提出深入灾情最重的地方采访报道,道路损毁、房屋倒塌、满目疮痍,家园不在、亲人离散、心在滴血。最危险的一次是去抚顺县南章党大桥。我在路上了解到,前方很危险,拦河的第一道堤坝已经垮塌,有一部分房屋已经进水,如果这第二道堤坝再垮,那方圆几里都将会变成一片汪洋。到达现场,一下车,没有我想象中惊慌的奔逃,没有孩子们惊恐的哭声,没有无助的眼神,我看到的是在预备役官兵的带领下,村民们在积极地自救,装沙土、制沙袋、拽木头、扛树、垒坝——泥浆、汗水、伤口上的血水涂满周身。手中拿着采访机,我傻站了两分钟,不知所措,打断他们干活去采访吗?人家是在救命啊!我做了自己该做的事,脱下救生衣、雨衣,把采访机裹好,甩开膀子,加入他们的行列,平日缺少锻炼的我居然一口气干了近两个小时没觉得累。堤坝筑牢了,危险解除了,我看到了危难中的一张张笑脸,趁着这个空当我开始了连线,我的采访对象不再是领导与村民,而是我的战友,我报道的不仅是灾情,更是灾难中我们众志成城、不退却、不绝望、共同抗灾的精神!话语间少了很多套话,多了很多真情与感动。这时,突然有人喊了一声,看,彩虹!真的,是彩虹,虽然光线有些昏暗,但我可以清晰地看见那彩虹,那是我见过的最美的彩虹!

6年前,我感悟了传播导向的重要。

2008年10月,我到看守所采访一名外逃19年后自首归案的杀人犯。对方浓眉大眼,一脸的慈态,你很难想象坐在你面前的是个杀人犯。19年里他始终无法安定,逃亡的第9个年头他遇到了一个愿意和他在一起生活的人,逃亡第10年成家并且有了小孩,看似一切都好像随风而去了,但他却始终忘不掉19年前自己冲动杀人的那一幕,无论何时何地,只要听到警笛声,看见穿警服的人,他就不自觉地紧张与躲避,每天都在恐惧和忏悔中煎熬。第17年,他和妻子交代了一切,第19年看到孩子已经上学,心稍安定的他决定回来了,任何制裁他都接受,他终于踏实了。临行前他嘱咐妻子告诉孩子,就说爸爸在外地出差,出了交通事故死了!因为他不想自己的孩子恨他,被喊成杀人犯的儿子。我们临走前他突然起身,将手伸过铁窗主动和我们握手,并说了一声“拜托!”这是第一次和杀人犯握手,而我并不感到害怕,也许在那一刻他有对生命的渴望、有悔恨,我想他更希望我帮忙告诉更多人他的经历与悔恨,让他的悲剧不再重演。

当通过提问将心灵的细节展现出来的时候,你会发现,原来每个人都深深地嵌在这个世界里,你不帮助他,你可能也会孤立无援。传播的力量就是要把这些东西渗透下去,然后才能生长出新的叶子。

3年前,我学会了如何更好地理解与尊重。

2011年5月,在“走转改”活动中,我走进了一个特殊的行业——殡葬业,当时我是带着同事给我的护身符和一把小刀出发的。

尸体美容师、背尸工、入殓师、葬礼司仪、火化工,可能这一辈子都不会去关注的职业,那一周我统统体验了一把。我每天都跟这些人在一起,每到一个岗位,就拜一个师傅,跟他们聊他们的故事。我发现他们没有名片,不参加同学聚会,不出席亲友的婚礼,不主动跟人握手,在最欢乐的时刻,他们总是选择回避。体验的9天,很多事情我慢慢开始理解,世界不只是我们看到的那样浮躁和喧嚣,总有一些默默的平凡人,在你最无助最悲痛的时刻,靠近你,温暖你。作为记者,我们有机会体验更多的人生,经历更多的时刻,了解更多的沧桑与艰辛,对于生命,这何尝不是一种成全?

我现在所做的节目《畅通早高峰》每天都会帮助大家解决很多交通出行问题,获得了大家的信任与好评,我很高兴,真的,由衷地骄傲和自豪,因为大家对我们的认可与我们自身的价值。是听众让我懂得了:与其诅咒黑暗,不如点亮灯火。

感谢每一次采访过后的沉淀,让我成长与蜕变。现在我可以回答那道问题了:我是一个好记者。我愿意做那个寻求真理的人,能够独立思考的人,能够记录真实的人,能够知道世界并不完美但仍然不言放弃的人。也许现在的理想已不如年少时的慷慨激昂,但是现在的理想却比年少时更加坚定和富有实效。我会在记者这条路上,永不停息地走下去!

感谢这一次的演讲,让我重新梳理并认识自己。

理想又一次在胸中燃烧。谢谢!

我们永远在路上

冯晶本溪广播电视台 /冯晶/冯晶,本溪广播电视台记者、主持人。她是一名能打硬仗的突击战士,有大量新闻作品荣获省、市级新闻奖的最高奖项。她挥豪情、竞风流,在新闻现场冲锋在前,有“拼命三娘”的气势;她入一线、解难题,是“敢”字当头的女汉子;她出现场、书传奇,是“能”字当头的耕耘者;她倾心力、巧创新,是“灵”字当头的策划者。

《舆情聚焦》栏目有许多批评报道,记者在采访一线冒着极大的风险,但她敢于碰硬,许多节目在山城掀起一次又一次不小的“地震”。

尊敬的各位领导,亲爱的媒体同仁们:大家好!我叫冯晶,来自本溪广播电视台。我和我的团队承担着广播、电视两档舆论监督类栏目《舆情聚焦》的采编工作。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我们永远在路上》。

三年前,一位老人来到电视台,跟我讲述了她的故事。老人的丈夫与两个儿子是村里的摆渡人,为了救人,爷仨相继命丧于村口河水中。老人说那条河不仅仅让他们一家子流泪,更把全村人的腿脚死死地拴在了大山里。

早春二月,冰面逐渐开化,这里的村民每天都提着心过河。我们跟着老人,踩着冰面,来到了她居住了一辈子的家。室外气温零下二十几摄氏度,寒风刺骨,拎着摄像机的手早已没了知觉,除了每走一步脚下都会有冰裂的声响之外,没人说话。

老人说,这个村子是个出不去进不来的地方,也是因为村口的那条不足百米宽的河,几乎让全村仅剩的12户人家与世隔绝。一年12个月,河水汛期湍急,冬季上冻、开化,五十来口子人得有半年时间被困在大山里。从上世纪60年代至今,几十人葬身冰冷的河水中。

这位老人叫宋春梅,今年89岁,本溪满族自治县高官镇偏岭村二道沟8组村民。

在历时近半年的采访之后,村子与河对岸之间架起了一座长199米、宽4.3米的桥梁,主体是白色的,护栏是蓝色的,桥下的河水是绿色的。百姓给这座桥起了名字,叫连心桥。连心桥竣工那天,二道沟的婶子、阿姨们打扮得花哨,吹着唢呐、踏着舞步,欢天喜地地扭着上了桥。一群小朋友非要拉着我们记者的手一遍又一遍从桥这头走到桥那头。宋春梅老人满眼是泪地抱着记者说,家里头几辈子人的梦,今天算是圆了,她一定要到丈夫与儿子的坟头前,把这件大好事儿好好地说上一说。

两年前,一个梳着小辫儿、穿着校服、一笑把眼睛眯成一条缝儿的小姑娘进入到我们的镜头当中。小姑娘上五年级,每天早上四点半准时起床,五点钟出门,再走上20多公里的山路,才能到达学校。她说她同村儿住的同学可以多睡上半小时,因为家里人为她的同学找了一台没有任何营运手续的黑出租。

小姑娘妈妈要更早起半个小时烧火做饭。妈妈说,她闺女从四岁上幼儿园开始,到现在上小学五年级,天天都得这个时候起床,他们也想让闺女少遭点罪,可搭黑车去上学,一个月光车钱就得两百块,这在本来就不富裕的农村,他们两口子咬着牙强挺着也交不起呀。可除此之外,孩子想上学,再没有其他的选择。

小姑娘叫康欣悦,歪头山镇侯屯村村民,现在是24中学七年二班的学生。

为了帮助侯屯村的学生解决上学难的问题,《舆情聚焦》栏目的记者先后四次进村采访,联络召集行政、教育、交通多家部门召开现场工作会议,最终圆了村民多年的心愿。

几个月后,停车场竣工。一个阳光明媚的冬日早上,侯屯村“史上第一班客运车”,载着孩子,载着家长,载着希望,终于出发了!

灿烂的阳光透过车窗打在了孩子们的笑脸上,也映入了记者的心里,那一刻,我确定我是个幸福的人。

一年前,我认识了一位村支书。他把我们请到了他们村的防护堤坝上。他指着堤坝说,这大坝护的是他们全村一千多口人的命,而现如今,他们却命悬一线。眼前见的,其实是一座用废弃矿渣堆砌的小山,小山一眼望不到边际,延绵数十里。村支书说,堤坝就在矿渣下面,邻村的选矿厂把矿渣放到堤坝上,越堆越高,越堆越宽,占用了差不多一半的河道,还改变了河流的方向。矿渣小山如铜墙铁壁般守护着邻村,却把他们这个村放到了入水口的正中间。

村支书声音嘶哑,一边抽着旱烟,一边望着矿渣小山。据村支书介绍,他们村是全市的重大水情多发地,他怕一旦再有大暴雨发生,全村人的命都保不住。他到镇里找,又到县里找,水务、环保、国土,能想到的地方他都去遍了,眼瞅着汛期又来了,矿渣却还是堆在那儿。

这位村支书叫毛玉森,本溪满族自治县清河城镇万利村党支部书记。

万利村,我们节目组一共去了六回,总车程2040公里,做了三整期的连续报道,用了21天的时间,在汛期到来之前,4万多立方米、2000延米长的矿渣堤坝从河套中清走。毛书记带着上百位村民顶着小雨浩浩荡荡地把我们记者送出村口两公里。踩着泥泞的山路,听着身后燃放的鞭炮,我们开始前往下一个采访地点。

记不清自己完成过多少次采访任务了,但奇怪的是每一个采访对象却还是那么的记忆犹新。我每天都在享受这份职业所带给我的,有激情,有温度,有出其不意,有困难重重,有呼唤良善,有鞭挞丑恶。当然,最重要的,是有观众的信任,有传递正能量,有为群众服务。

我们的团队有个共识,荧屏是块沃土,百姓是我们的根,《舆情聚焦》这棵大树之所以茁壮,是因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阳光普照,是因为三贴近、走转改的历练,是因为我们扎根民生的土壤:怀揣民生,心系民生,福泽民生,厚德民生。

我们是新闻记者,我们肩负使命,我们勇往直前。一个采访刚结束,另一个采访又开始。因为我们深知,服务民众的脚步——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对于我们来说,目标永远在前面。只有贴得更近,看得更清,才会让我们走得更远。为人民群众服务,我们是永远在路上的新闻人。

好在平凡里

葛立婕丹东广播电视台 /葛立婕/葛立婕,女,汉族,1982年出生,中共党员。2005年入职丹东广播电视台,曾任广播民生栏目《民生早报》记者、编辑,现任电视民生新闻栏目《第一传媒》制片人。工作中,她以身边的全国“走转改”先进典型刘彤为榜样,双脚迈向基层,话筒对准群众,采制了一大批优秀的广播电视新闻作品。这些优秀作品离不开她的“三问”:一“问”老百姓有了困难怎么办;二“问”我能为老百姓做些什么;三“问”我怎样跟老百姓打成一片?这“三问”使她的采访报道有心有意,有声有色,有情有理,有感动有激励,有思考更有振奋。这,既是一个记者的思考,更是一个社会生活主人翁的思辨。

如果要问我,好记者,好故事,都好在哪儿呢?我的体会是,都好在平凡里。那么,又该如何做好这个平凡呢?我想,这得有两点,一是被平凡感动,二是要感动平凡。这样,一个记者才能发现和倾听,记录和报道,感动和被感动,进而,也成了故事里的人。

2006年的一个大雪天,有个社区打来电话说,一个心衰病人,为了感谢她生命中最重要的人,想让电视台记者录下她最后的声音。

我生怕不赶趟儿,顾不得黑灯瞎火就跑了出去。到了地方,病人愣住了,吃力地说:“要知道是个女孩子,说死也不能这么晚约你。”我心里一热、一酸。她瘪着没牙的嘴,笑了一下,说:“我随时都可能是最后,这就录吧。”

还没说上三句话,她就喘上了。我把她的手拉到我的怀里,轻轻地揉着,安慰她:“别急,咱歇会儿录会儿,你有的是时间。”我就这样,录下了她的十年。

十年前,由于先天性心脏病,她被丈夫抛弃了。绝望的她,等来了现在的丈夫。从结婚那天起,丈夫就辞了工,在离家近便的地方找了个活儿,为的是一旦妻子犯了病,他能像百米冲刺那样跑回家救急,正好能挺到120赶来。

她丈夫告诉我:“她呀,就说住院吧,得整宿整宿盯着,生怕她就这么睡过去了,瞌睡了咱就用冷水浇头,大冬天的,满头都是冰碴儿。好在,她就这么活过来了。”

十年里,这对患难夫妻,习惯了馒头蘸酱油。即使这样,他俩也能相视一笑。最浪漫的就是情人节了。她的丈夫等到花店下班,才能给她买一朵卖不出去的玫瑰。

采访结束了,从此,我的心里多了份牵挂。路过她丈夫干活儿的地儿,我就过去问问。一天,我又路过那里,却没看到她的丈夫。我一溜小跑,去问社区,社区书记却换了。新来的书记安慰我说,你心眼儿这么好,一定能找到,我们发动楼长帮你找!

就这样,我终于又走进了这个患难之家。还是冬天,还是那么清贫,我却发现她的脸上有阳光了。她不好意思地说:“听说把你吓坏啦?都怨我们,怕你费心,没告诉你。”看我带来了草莓,她又为我心疼了,“大冬天的,太贵了,这可咋整?”她丈夫插话说:“买了就买了吧,小葛也不是外人,只要你强了,就是感谢了。”说着说着,这个大男人的嗓子就颤了,说:“你还不知道吧,是你帮我救了她!”

我愣住了,这怎么可能呢?我只是写了一篇报道啊。他说,那天从天亮到天黑,我媳妇一连听了三遍,你想想,一个不把死当回事的人,有了活下去的念想,这不多亏你吗?你这也是救了我呀!

理智告诉我,这个让医生都绝望的病人,不但奇迹般地活了下来,而且能走路了。这并不是我的功劳,而我,只不过是在他们的故事里,跟这个故事平凡在一起。可是,他俩还要这么诚心诚意地谢我,惭愧的我很想找到答案。

答案,或许就在2008年。这一年,让我更清楚地意识到,一个当记者的,心里得装着三个字——为了谁。

那是奥运会的前夕,一个只认得老伴的智障女人,也认得并且记住了我。

她的老伴手巧,画一手好画。她呢?也巧,能把画剪成花样。可惜的是,因为受了惊吓,神志错乱了。

一天,我走进了他们的故事。刚一进屋,她就大叫起来,把我吓了一跳。她老伴说,她不认识你,你别往心里去。可她还是惊恐不安,我慢慢地靠近她,每一步都是笑着的。其实我心里也害怕,她打我怎么办啊!奇迹出现了,她笑得很突然,也很好看。

我坐到她的身边,把她和老伴的手拉到了一块儿。我知道这样她会很温暖,因为每逢社区有志愿者活动,她都会被老伴领着,走着也牵手,坐着也牵手,而我就是被这样的牵手感动的。

果然,她变得更乖了,语无伦次地喃喃着,一边给我花样看,一边对老伴比画。她老伴翻译给我听,“她让我把你画下来,然后她再剪个你。”

不知为什么,我不敢面对她的一脸真诚了,可我不能掉眼泪,那会让她受刺激的。她一直是笑眯眯地,摸着我的脸,拉着我的手,直到我采访完了她的老伴,她也不肯松开。

两年后,她的老伴去世了。当天,我去了她家。我惊讶了,这个精神失常的女人,怎么会叫出我的名字呢?这个并不荒诞的缘分,就这样平凡地在一个记者和一个智障女人的故事里,这个故事告诉我,为了谁是一把打开心窝的钥匙。

揣着这把钥匙,我又打开了2010年8月。一个失去了双亲,只靠姐姐养活的大男孩,考上了大学却上不起大学。

焦虑的我,走进了他的家,给了他二百元钱。我知道这是杯水车薪,对我来说更要紧的,是动员社会力量为他圆梦。节目播出后,爱心凝聚,梦——圆了。

一天,他的姐姐打电话说,山上的栗子熟了,已经给我背到了城里。这可怎么办啊?我,还有父亲,连忙赶到车站。我把一百元钱硬塞给她。父亲说,拿着吧,你和我闺女一般大,全当是叔叔给你的。这个刚强的姐姐哇地一声哭了。父亲又把一摞女孩儿的衣裳放进她的背包,说,孩子,这都是我闺女的,我看能合身。这时,她的哭声更大了。

我的故事里,就这样有了眼泪,可眼泪并不都是悲伤。您在听了这个故事、这些故事之后,也会有泪光、有微笑吧?

是的,故事还会继续,我会力争像我的同事、我的师傅“全国走转改典型”刘彤一样,把更多的好故事写进中国梦里。

我心目中的好记者

牛海波锦州广播电视台电视中心 /牛海波/牛海波,40岁,中共党员,锦州广播电视台社会新闻部副主任。市政协委员,市台联副会长。1999年初,牛海波以总分第一名的成绩考入锦州电视台做播音员。从事新闻工作17年,她在新闻、评论、访谈等不同类型的节目中担任编导、记者、主持人,并多次参加重大直播活动。特别是2008年担任副主任以来,参与了辽宁省名牌栏目《直播锦州》《沟通》《海波访谈》节目的筹建、策划,由她参与策划和采制的多个节目在省市评比中获奖。牛海波连续两年荣获“锦州广播电视十佳播音员、主持人”;2005年被评选为局优秀党员,2007年3月被评为锦州市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先进个人,并作为电视台唯一的妇女代表参加了省第十一届妇代会。2013年获得锦州广播电视台世园会报道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尊敬的各位领导,亲爱的各位同仁,大家好!我是锦州电视台的记者牛海波。在新闻战线工作了17年,我一直喜欢一句话,像蚂蚁一样工作,像蝴蝶一样生活。

17年了,难忘采访夜查肉品质量时的蹲守;难忘明知自己怀孕,还冒着零下20多摄氏度到义县农村采访的无畏;难忘采访家乡奥运冠军张宁时的自豪;更难忘报道困扰百姓30年的烦恼路变通途后,当地村民握着我们的手说“谢谢”时那种激动。回过头来,梳理17年的记忆,我觉得曾经的苦和累都是值得的,因为,它们让我强烈地感觉到被需要。而这种感觉不仅仅是对我个人,更是对记者这个群体的信赖与尊重。所以,今天我们说“好记者讲好故事”,我更想请大家把目光关注到我所在的团队,我的同事们。

首先我想请大家来看大屏幕上的这棵树,我的同事们叫它爱心树。这是我所在的《新视点》团队在今年举办的温暖“六月”活动之初,亲手绘制的一棵树。最初,它还只是一棵光秃秃的树干,上面的每一片叶子都是爱心人士奉献爱心后,亲手贴上的一份见证。说起这次活动的初衷,是为了圆梦,圆贫困山村孩子的梦。也许你很难想象,在偏远乡村,很多孩子的梦想竟然只是进一次电影院,拥有一本专属自己的课外书。孩子们的梦想触动了记者的心。我们以媒体的公信力,募捐、义演、义卖,两个月的时间,我们募集善款总计60294.73元。也许您会说,这笔善款数额并不可观,但它却以正能量滋养着这棵爱心树枝繁叶茂,更温暖了山村孩子们童年的梦。所以我想,什么是好记者?他首先要拥有这种平实岗位上的社会担当,传递温暖,凝聚力量,铸就美好。

什么是好记者?它还意味着在任何急、难、险、重任务前,无私无畏的付出。2005年在防治禽流感的日子里,时任新闻中心记者的刘小羽手术后尚未痊愈,李可的孩子还不满百天,然而接到采访任务后,他们都义无反顾地奔赴禽流感重灾区,一干就是20多天。

2007年锦州遭受了一场特大暴风雪,当人们都尽可能地留在温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