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与个性的逻辑(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1-04-20 06:38:39

点击下载

作者:孟庆祥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人性与个性的逻辑

人性与个性的逻辑试读:

前言 对人的科学认识将成为改变世界的力量

150年前,一位叫查尔斯·达尔文的人才发现了人是类人猿进化的结果。但大部分人只是勉强地承认这个事实,直到现在,这个事实背后的含义还远未得到发掘。一

直到今天,人仍然习惯性地将自己和动物区别来看。在我们的生物教科书上,人是灵长目、人科、人属、人种,是唯一的人科动物。事实上,灵长目中的黑猩猩和人的亲缘关系很近,它们和人的基因相似度达98.5%,比黑猩猩和大猩猩之间的亲缘关系还近。从基因学上分析,大猩猩和黑猩猩的分化约1000万~1200万年前,二者基因差异是2.3%,人类作为一个分支的分化约为600万~700万年前。纯粹从基因的百分比上上说,人与黑猩猩之间相似度达98.7%,黑猩猩本应该也是人科。猫和老虎差别那么大都被划分到一个科,为什么黑猩猩和人差别那么小却被划分到不同的科?大概就像富人不愿意认穷亲戚一样。

表面上看,人类的外形和其他灵长类差异较大,人是唯一长期直立行走的猿类,并且身体的大部分区域没有毛发。较高的智力的确让人和其他动物相比显得与众不同,只有人才是能真正改造自然的动物,其他动物最多不过是做一个漂亮的巢穴,无论是外在的成就还是行为方式,都很容易让人误认为人和动物有本质的不同。

但是,人们没有意识到人和猴子差异的本质绝没有表面显示的那么大。复杂的语言、文字记录和传承方式是人类区别于其他动物更重要的特点。试想,一个出生的婴儿如果在原始环境中长大,他们不会有复杂的语言,能够学习的东西也仅仅是获取食物的本领以及与其他同类交往的简单技能,人能比动物强多少呢?换另外一个角度,假定从一万两千年前一个前农业社会的人穿越到现代,他也可以学会开飞机,给计算机编程,设计高楼大厦。而从社会形态上看,一万两千年的人类社会与现在的野生动物差别不大。几十年前,在新几内亚岛和美洲的部分土著保护区还过着原始生活,但从遗传性的智力上看,这些土著人和现代文明社会的人是没有多少区别的。

人类之所以像现在这么富于创造性,主要是工具性进步所致,人们开着法拉利跑得很快,但不会因此认为自己跑得快。人类借助语言和文字这样的工具,取得了远大于其他动物的成就,却误认为人和动物的本质差异很大。富人有钱,头领有权,看起来很强,从生物意义上,他们和普通人没有区别,有时差的只是一点运气。人类有工具,工具掩盖了人的动物性,所以看人性时,首先要剥离掉这些工具导致的虚假繁荣。

文字的发明极大地放大了人的能力,它让人的经验累积超越了代代相传的局限性,其他动物子承母业,只能从母亲那里学习一点点东西,不能积累。

有关人类进化的科普著作多如牛毛,三四十年前这类作品非常流行,这些作品几乎都来源于西方,其中的绝大部分都重点强调人的动物性一面,强调人是猿类进化而来。西方很多有关于人的进化科普读物,为了强调人的动物本性,尽情地贬低人类。我认为这样做的原因是西方有较为根深蒂固的宗教观念,每一本书都要重点否定上帝造人的宗教观念。

在中国,不存在这样的问题,中国最大的问题是自古至今人们都缺乏好奇心,好奇心从来都没有形成一种社会风气,也从来没有得到大面积的激励。实用主义百分之百地充斥于生活和文化的各个毛细血管。但在人类社会发展历程中,不断地试错才可能找出一个正确的答案,但如果不感兴趣进行之前的试错,则只会一无所有。

这本书是向大家讲述一个古老的故事,即剥掉文化的人到底是什么样的,即人性研究。对人类本真特性的认识、对大到制度的设计、社会的演进,小到家庭琐事、人际交往都将有重要影响。二

自古以来,窥测人的本性本身就令人着迷的,从中国的诸子百家到西方哲学再到各种宗教,大多数都是“人学”,每个人也有自己关于“人”的看法和观点。但是,一直到今天,大多数对人的探究仍然不得要领,关于人的认识远未建立在科学基础之上,因为文化蒙蔽了人们的眼睛,我坚信,只有我们从动物和进化的角度才能看透人体、人欲、人性的真相。文化只是一时的规则,本性则根深蒂固。

早期系统研究人性是宗教和哲学,研究方法主要是观察和想象,这会因观察者的角度和倾向性不同产生很大的差异,这时,人性的学说主要是一种观点。心理学的诞生标志着对人性的研究逐渐走向科学之路,而不仅仅是个人的某种观点。1825年,德国哲学心理学家赫尔巴特《心理学是一门科学》的巨著问世,第一次庄严宣布心理学是科学。1879年,冯特在德国的莱比锡大学创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实验室,用实验的手段来研究心理现象,被公认为是心理科学独立的标志。冯特一生著作很多,其中,《生理心理学原理》一书被誉为“心理学独立的宣言书”,冯特被誉为心理学之父。

此后一段时间发展较为缓慢,近一百年来,心理学分化出无数分支,心理学这个词前面的定语层出不穷,发展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大众心理学、犯罪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心理学史上也镌刻了无数名字。除了一些流行读物之外,较为严肃的,可以作为教材的心理学主要是以实验和统计为基础。很显然,这种方式得到的结果比观点要可信得多。但是心理学仍然不是一门科学化程度很高的学问。我认为最主要的标志是心理学实验和统计结果缺乏一个逻辑框架进行有说服力的解释,它的体系结构远比数理化、工程学科要简陋,而且很不完整。

例如,全球的教育制度都没有建立在对人的认识过程进行科学分析基础之上,迄今都不知道哪个年龄段该学什么东西;在面对社会伦理和人本性冲突时,只是采取了简单的妥协,并未深究本因;全球的股市都是基于理性人的错误假设,事实上人更多的是生物人而非理性人……我相信,假以时日,人类社会必将掀起重新认识自己的高潮。心理学的成熟必将改写教育、社会制度、公司制度等等,它的影响会波及工作和生活的方方面面。

心理学是一个个的实验和统计,最缺的是逻辑体系,而这个体系必须从达尔文哲学中汲取营养。达尔文揭示了生物身体、性格、器官、外形等形成原理,他并没有把整座大厦盖好,他的进化论就像欧几里德几何学中的五个基本公理一样,整个体系还需要后人添砖加瓦不断探索。达尔文的进化论可以总结成下面几条公理:

第一原理,优势生存原理。很多人把这个原理简单的理解成弱肉强食,这是对适者生存通俗的曲解。猎豹强,羚羊弱,后者是前者的食物,弱肉强食只是在搏斗中的表现,从进化论的角度上看,羚羊不见得比猎豹弱,有一天猎豹灭绝了,羚羊可能还很繁盛。生物学上的优势是生存并繁衍后代的能力。无论是身体的某个器官还是某种习性、性格偏好,从长期的效果来看都是优势取胜,所有的特性、无论体格还是性格(这一点容易被人们忽视)都有一定的遗传率。比如,好色的男人如果确实比相对不好色的留下更多的后代,好色就是一种优势,由于我们已经经历了漫长的演化历程,不好色的男人现在存在的概率就很低了。

第二原理,代谢保守原理。穴居动物在穴居之前视力曾经很好,穴居之后,由于视力发挥不了作用,视力就慢慢地退化了。这不是拉马克的用进废退,而是代谢保守原理。这一原理说的是消耗能量的东西不可能进化得富富有余。长期地看,无论体能还是智力亦或是某个器官,刚好能够顶住进化压力,刚刚够用,如果多余了或者压力被解除一定趋于退化。远古的人类也曾经有粗壮、有力的手臂,像猴子一样,在树上攀援如飞,后来用得越来越少。现在,即使顶尖的体操运动员也比不上猴群中普通的一员。这条原理暗示进化不会创造多余的器官,也不会形成多余的个性,这些东西如果不能产生生存和繁殖的竞争优势就会形成多余的能量浪费。

第三原理,近前动力。生物的唯一使命就是生存和繁殖,这也是它存于世的理由。但是,要生存和繁殖要处理很多的事情,有很多策略可供选择。比如,什么样的方式让动物进行交配呢?是让它“想”到留下后代这一目的吗?当然不是!那样的实现手法太“绕”了,实现起来有困难。最直接、简单的方案是让它在发情期有性欲,有交配的冲动。性欲就是为了繁衍后代的近前动力。为了实现长远的目的,必须通过近前的动力实现,这是一切行为进化的基础原理。再比如,两个人面对一只老虎,跑得快比智商高更现实,跑得快就成了一个近前优势。假如这样的场景比较多,智力的进化就会落后于奔跑速度的进化,智力的进化就要依赖于其他场景。近前动力,有的书叫做引导性原因,也比较贴切,还有的叫近因等等,通过上面两个例子,你已经知道这个词的确切含义了。

有了这三个定理,就可以推导出人的性格、欲望、禀赋等一切推论。

对于人而言,关于人性和行为的认识要比对人体的认识复杂。进化只会留下有形的化石,不会留下行为化石。比如,所有的生物书上都推测说远古时期经历过母系社会和父系社会,他们还说原始人的生活模式是男人狩猎,女人采集。实际上,这样的说法不可能有证据。我发现,这样的说法甚至缺乏起码的逻辑支撑。有人可能从男性更好打斗、体格更强壮这一现象就推测到男人狩猎这种行为模式。而实际上,男性区别于女性这种特征更大的可能性不是为了与其他物种斗争,而是与同伴争夺交配权形成的。因为我们从很多动物身上都观察到同样的特征,食草的家畜雄性也比雌性好斗得多。雄狮外形威武,捕猎的基本上都是雌狮。如果从现代人的行为模式上进行推演,即便是高大的男性也很难拿着原始工具与野兽搏斗,如果从小就生活在这样环境中,就另当别论。

缺乏化石证据,让关于人类行为模式、人性的学说裹足不前。一个学过初中物理的普通学生,关于物理的知识远比亚里士多德的物理学正确得多。但是,即便是现在一个顶尖的伦理学者也无法证明他的伦理学比亚里士多德的伦理学更优秀,因为双方都没有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之上。缺乏证据,也让绝大部分严肃的学者避免研究这个不太容易有令人信服的结论的学说。这给我这种满怀好奇心的“非学者”留下了空挡,所以,我有机会提出前人所不曾提出的概念和见解。三

在这里,我要请求读者给我一次狂妄的机会。我提出的关于人类行为模式和人性的许多见解,绝非众多突发奇想之中的一种而已,我尽力将这些见解构筑于比较可靠的逻辑基础之上。

我所采用以下方法。

以外形推测行为:例如现在恐龙只留下了化石,人们会根据它的牙齿、骨骼、头脑的大小推测它大体上的行为模式。狮子和老虎是近亲,染色体数目相等,它们之间可以交配。狮子和老虎的不同在于狮子雄雌之间有明显的外形差异(生物学上叫做二太性),老虎没有。因此,可以大体上推断老虎的交配竞争要弱于狮子,狮子交配的集中度要高于老虎,进而可以推断狮子是群居的,老虎可能是独处的。人类的某些外貌特征也会暗示人性演化的轨迹。

近亲类比法:人的行为模式已经被社会习俗、文化等遮蔽起来。而我们的近亲猴子、猩猩等没有文化束缚,按照它们的生物本性行事。二者之间具有某些可类比的特征。尽管这种方法没有十分可靠的逻辑推断,如果总结的够多,考虑的维度足够丰富,也会逼近真实的结果。这些比较对象并不限于灵长目,我们饲养、驯化了很多家畜,马戏团驯化很多用于表演的动物,人对这些动物学习能力和学习规律都有较为确实的评估方法。那么这些经验为什么就不能用于人本身呢?有人可能会想到他们和人的亲缘关系太远了,所以没有可比性。从逻辑层面来看,马戏团驯化兽类让他们学会某种知识和技能,人类驯化自身,也不断地学习。兽类要在长到成年之前学会基本的生存技巧,于是,幼小时期是最利于驯化的,因为它在这一时期的学习能力最强。而人为了应对生存挑战,也会建立同样的学习机制。物种差异虽大,逻辑基础相同,于是,我们就可以得出比较令人信服的见解。

观察,总结,逻辑验证:每个人都在观察、总结他周围的世界和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见解。既然我要提出一种关于人类的理论,就会从更广泛的意义上进行观察、总结。这种方法和古代哲学家无异。区别在于,我要把观察的结果放在生物的逻辑中去评估,所以,就会有更多去伪存真的方法。1900年,精神病医师弗洛伊德写了一本书《梦的解析》,提出了潜意识学说以及恋父、恋母等心理学概念。当然,这个学说一定是建立在他的观察和医疗案例基础之上,然而,他的结论如恋父、恋母和生物规律是违背的,所以,这一定是错误的学说。

这些方法并不是什么新的方法,严肃的生物学家,人类学家以及科普作者都部分的采用过其中一些方法。我的目标则是综合运用这些方法,以提出更加靠谱的见解。

这不是一本漫无边际的畅谈人生、谈论个人主张的书,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主张,麦克·哈特在《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100名人排行榜》中论及孔子的贡献时说,在中国,无论是锅炉工还是一个普通农民,人人说话都带有哲理。我决不能认为我畅谈人生就值得其他人阅读。这本书基本回避价值主张,重点是“看”,客观地看,解释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为什么少儿学习外语更合适?为什么全世界的性服务行业绝大多数都是为男性服务的?为什么各种文化背景下的婚配都有相似的选择标准?为什么婆媳容易不合?学习和认知最主要的规律是什么?所有的东西立足于科学的解释,面向一个普通读者感到好奇和关心的问题。

最后,我要说明一下这种研究的价值。大的方面来看,对人性的基本假设影响了整个人类社会制度的设计和演进。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把人区分为区分为牛逼人和普通人,他们设计了精英统治制度。亚当·斯密认为人人都是自私的,而这种自私却可以通过交换让大家都受益,于是产生了对市场经济的信奉。马克思主义哲学主要认为只要是被压迫、被剥削的好人站上历史舞台,就能让整个社会更加和谐、幸福。30年前的中国一直信奉人的自私自利是可以驯服和改造的。现在则走向了另外一个极端,认为自私自利不仅应该被承认,而且应该被强化和鼓励,所以,我们都看到了这些结果,各自有不同的评判。

擅于思考的读者会认为我如此轻描淡写地谈论历史未免过于幼稚和轻浮,而我坚信最复杂的、影响力深远的思想往往都是简单的假设推论。数理化等科学基本上都建立在简单的原理之上。社会科学也是如此,社会科学凌乱的原因是它不够科学。我想阅读本书的人大都读过一些心理学书籍,事实上,现代研究人类行为的科学主要就是心理学。心理学的特点是比较繁杂,心理学家今天做这样一个实验,明天发现了另外一个理论,但是,他们从未统一在一个简洁的框架之中,这也是本书要实现的野心的一部分,我认为人类所有的本质行为模式必须建立在一个简洁的逻辑框架之内。就像麦克斯韦方程和欧几里得几何学的公理一样简单、有效。

本书的最后一章畅想了DNA技术和生物技术对人自身、人类社会方方面面的影响,读者不妨把它当作一篇充满激情的科幻作品来读。我认为这是本书最精彩的一章,它预测,长远地看,对人性公式般科学、准确的分析必须建立在基因学的基础之上。由观点到公式是哲学走向科学的途径,其中间的过渡形态则是逻辑。公式比逻辑强,而逻辑比观点要好得多。本书的目标就是达到中间状态。

第一章 生命

生命的本质是一座复杂的化工厂,简单地说,对动物而言,蛋白质和基因构成了生命的主体。蛋白质执行主要的生理功能,基因是是生命的主谋,它只是策划,却不执行具体的任务。

混沌中诞生的生命

我们的故事先从生命的起源讲起,这是理解自身身体和本性的唯一入口。有人想借助宗教、信仰、修行等方式寻找本真的自我,那是南辕北辙。

人们很清楚,四季更替、万物丛生、昼夜轮回等所有的一切与人的存在都毫无关系,自然法则、物理定律、数学逻辑等与人类的存在也毫无关系,人类只是发现了它们的存在,并没有做出改变。正是这些物理、化学规律及数学逻辑决定了生命的起源和生命运行的轨迹。

达尔文写的《物种起源》虽说叫起源,它的定语是物种,而不是生命,《物种起源》明确地说,它只探讨生物种类的起源而不是生命本身的起源。达尔文是一个极其严谨的人,对他没有把握的东西不便乱加想象。我不能也不想把这本书写成严谨的科学报告,这样可以忽略细节上的障碍,更容易探讨问题的本质,如同我们可以分辨一个人的胖瘦而不必细到他几斤几两。

我深知由于人性固有的弱点和知识的局限性,很容易自以为是。人类在研究自身时,受到文化的遮蔽,大多数的图书要么极为愚蠢和肤浅,要么晦涩难懂。我希望直达要义,不让文化遮蔽了眼睛,看清作为动物的人的本质。

我们还是回到正题,把达尔文缺失的一课补上,粗略地解释一下生命的起源。生命起源现在仍然是一个谜,相对无机物而言,有机物更加有序。早年有机物的定义就是能燃烧的物质,这些物质所以能燃烧,都是直接或者间接从太阳光中吸收了热量。通常情况下,有机物到无机物易,无机物到有机物难,这是熵的原理。但是,世界上还有一个叫做耗散理论的原理,即平衡开放系统在外界能量流维持下,通过自组织形成有序结构。在无风的天空中,有时天空出现排列非常规则的阶梯云就是耗散结构。生命的起源就是在日光能量的持续关照下,无机物逐渐形成的有序有机体。

从无机物到较为复杂的生命要跨越几个阶段。首先,无机物要在自然状态下形成生命的基本成分——最小的有机分子,如氨基酸、核糖等。前者是组成蛋白质的材料,后者则构成了遗传物质。第二,这些基本的有机小分子有序地连接起来构成大分子,进而形成遗传物质以及蛋白质。遗传物质非常关键,它使得有机物能够在比较普通的情况下具有了复制自身的能力,可以实现有机物到有机物的制造过程,也就是说有了遗传物质,无机物变成有机物就容易多了。第三步,形成最简单的生命单位——细胞,最初的细胞没有完整的细胞核,是一种很简单的、尺寸很小的细胞,这种细胞叫做原核细胞,我们常说的细菌就是这种生物。第四步,形成较为复杂的细胞,细胞核由包膜包裹起来,细胞质中有细胞器,这种细胞内部结构较为复杂,称为真核细胞。第五步,由单真核细胞组成多真核细胞。第六步,有性繁殖出现,这样每一代的遗传物质都是混合的,使得子代和亲代之间变异速度大为增加,新物种形成的速度大大加快。

1935年,美国科学家米勒进行了一个著名的模拟实验。在这个实验中,一个盛有水溶液的烧瓶代表原始的海洋,其上部球型空间里含有氢气、氨气、甲烷和水蒸气等“还原性大气”。米勒先给烧瓶加热,使水蒸气在管中循环,接着他通过两个电极放电产生电火花,模拟原始天空的闪电,以激发密封装置中的不同气体发生化学反应,而球型空间下部连通的冷凝管让反应后的产物和水蒸气冷却形成液体,又流回底部的烧瓶,即模拟降雨的过程。经过一周持续不断的实验和循环之后,米勒分析化学成分时发现,其中含有包括5种氨基酸和不同有机酸在内的各种新的有机化合物,同时还形成了氢氰酸。氢氰酸可以合成腺嘌呤、鸟嘌呤等,是组成核苷酸的基本单位,而核苷酸结合起来就可以形成遗传物质。米勒的实验试图向人们证实,生命起源的第一步,从无机小分子物质形成有机小分子物质,在原始地球的条件下是完全可能实现的。现在有人已经模拟原始环境制造了更为复杂的蛋白质和核酸,虽然和真实生命的蛋白质和核酸有不少的差别。试验已经证实自然环境是具备产生生物的条件的。

形成复杂生命后面的步骤尚不能通过试验证实,甚至没有完整的解释其成因。但是不管怎么说,生命起源于无机界并且通过化学反应维持和发展这一点是无可置疑的。

接下来,生命的历程交给了达尔文,他发现的进化规律能够解释物种的多样性及其演变规律。进化的神奇之处是逐步改变,假以很长的时间,就可以达到惊人的效果。在自然界中,你甚至很难找到一个磨砺得非常接近球体的鹅卵石(这可能是最容易自然形成的几何体),却到处遍布着复杂无比的生命。圆形的石头虽然更容易形成,却没有逐步改进的机制,生命虽然复杂无比,却能不断进行微弱的改进,经年日久就塑造了无比复杂和神奇的生命。

在达尔文之前,研究物种的问题已经是一个热门的领域,博物学家收集的化石让人们已经感觉到生物并非千古不变,而是逐渐变化的,只是在成因上不能完整的解释。法国博物学家拉马克认为生物后天获得的本领是可以遗传到下一代的,这是他的错误,但是他探索到生物是逐渐演变的这个关键问题。作为一个有重大贡献的科学家,不仅没有获得应有的尊重,反而被愚蠢的世人嘲笑,中学时期的一个笑话说拉马克认为后天获得性特征可以被遗传,故事说他给母鸡的脖子上系上红绸子,每一只都如此,他认为将来就可以孵化出系着红绸子的小鸡,拉马克当然不会这么蠢,只是被愚蠢的人取笑而已。

达尔文的《物种起源》之所以成为里程碑式的著作,乃是因为他的系统性和完整性。

达尔文进化论暗示了生命法则的遗传——改进——适应机制,这一学说的推论就是每种生物的每个器官、形态、动物的性格形成通常都有它的用途,也就是说外形、行为模式、性格等都是可以解释的。

生命的化学本质

思考生命的本质是好奇心的一种较为自然的体现,古人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宗教和哲学的各种结论都没有什么价值,直到达尔文发现生命乃是进化而来,对生命的认识有了重大进展,进而物质和精神开始统一在一起,消灭了宗教和哲学对人的解释。

1944年,物理学家艾尔文·薛定谔写了一本《生命是什么》的小册子。当时,染色体刚刚发现不久,DNA的具体结构则是9年之后才发现的。薛定谔在这本书中最重要的推断是进化由很多突变构成的,而不是达尔文所说的逐步的、细小的变异。他进而推断,突变的实质是量子的能量跃迁造成的。后来的科学发展证明生命和量子一点关系都没有,生命的本质到化学层面为止,即所有生命现象最终都可以归结于化学现象。如我们熟知的睾丸酮,成年男子每天分泌约6—9毫克,经肝代谢排除。就是这百分之一克不到的微量物质让男人表现出第二性征,肌肉更加发达,维持着高昂的性欲,性欲的本质不过是少量化学物质的作用。如果有一天,爱某个人、恨某个人、演算一道数学题、写一篇文章、回忆或者记住一件事全部都可以找出背后的化学反应因素,我们不会感到惊讶。虽然,大多数人不能接受把精神的东西全部物质化或者更准确地说“化学”化的事实,但现实生命就是如此。

查尔斯·达尔文随同贝格尔号科考船环球航行结束两年后,1838年,他的进化论已经接近成熟,而改变整个世界的《物种起源》要在21年后才面世,为什么如此重要的发现要等二十多年一直是一个谜。据哈佛大学古生物学家史蒂芬·古尔德(1941—2002)考证,达尔文一直不发表《物种起源》的原因不是证据不足,也不是怕挑战了上帝造物的观念,而是按照物种起源的逻辑,唯物论将彻底地应用到生命观的所有领域中,精神不可避免的只是肉体的附属物,上帝根本不可能存在,来世只是一种幻想,这个问题对人的冲击太大……

精神是肉体的附属物,这是一个关键的推理,本身探讨的重点——人的认知、行为、精神层面的东西也必然像身体一样,遵从进化的逻辑。

距离达尔文的发现已经整整过了150多年,关于人本身,人们仍然很难从根本上接受彻底的唯物论。心理学还处在初期的观察、实验、统计、总结阶段。科学家虽然画出了人类完整的基因序列,离解析它的含义路途还相当遥远。然而,科学的发展迟早会证明,所有被认为属于意识或精神范畴的东西最后都能准确地和生化反应对应起来,由于生物化工厂如此复杂,也许100年后才能看到这一天。

组成生命的所有物质都是各种原子通过化学键联系在一起的结果,化学键就是原子为了达到稳定状态共享电子的一种机制,这是初中课本上的知识,我们再来简要地复习一下。这种机制简单地说就是一个原子外层电子数目总有趋向于某个数值的倾向性。比如,原子的外层电子趋向于8个(第一层例外,第一层的饱和数是2个),如果距离8个很近,比如说是7个或者是6个,则倾向于得到一个或者两个以凑足8个。如果,外层只有一两个电子,则倾向于丢掉这一、两个电子,从而也达到饱和状态。丢掉和得到之间是通过原子之间的结合实现的,而不是真正的丢掉和得到。因为,原子的世界里,它不愿意以离子的方式存在,外层的电子数目总是趋向于和内核的质子数相等。丢掉电子的原子带正电、得到电子的原子带负电,它们之间的引力又会使它们结合在一起。通过不同的结合方式就构成了世间的万物,包括生命体。二十世纪前半叶的量子力学大发现就是从非常基本的层次上揭示了物质的组成原理。其中与此相关最重要的发现可能要数奥地利的沃尔夫冈·泡利1925年提出的“不相容理论”,这一理论揭示了原子外层电子(不是最外层)的分布规律,20年后的1945年,这个理论的正确性和它产生的广泛深远的影响才得以确认。不相容原理被称为量子力学的主要支柱之一,是自然界的基本定律,它使得当时所知的许多有关原子结构的知识变得条理化。人们可以利用泡利引入的第四个、表示电子自旋的量子数,把各种元素的电子按壳层和支壳层排列起来,元素性质主要取决于最外层的电子数(价电子数),这一理论完整地解释了门捷列夫元素周期律。

原子外层电子数目的差异决定了它得到或者失去电子的“欲望”的程度。例如8号元素氧原子外层电子数目是6个,它想得到电子的欲望就没有9号氟强烈,后者只差一个电子就可以达到饱和状态,前者却需要两个。但是氧比16号元素硫得到电子的欲望强烈,虽然它们外层都是6个电子,氧是第二层缺两个电子,硫则是第三层缺两个电子,距离原子核远一点就不如近一点有更大的力量获得这些欠缺的电子。反之,当原子外层电子数很少,它们就很“希望”抛弃这些电子,越靠外层抛弃的动力就越大。钠、钾等元素在自然界中都是以化合物的形态存在,因为它们外层只有一个电子,是非常不稳定的。

元素之间结合欲望恰到好处,是产生生命物质的基础。为了说得简单易懂,我们假定只有两种元素结合形成的物质,如果双方结合的欲望都非常强烈,结合后形成的物质就比较稳定,如果双方或者一方欲望不够强烈,它们之间的结合就不够稳定,容易被更适合匹配的、欲望更强的原子取而代之,或者在热运动比较显著时,它们的结合就会分崩离析,这就是我们在中学已经学过的置换反应和还原反应的实质。

组成生命的物质,不管是蛋白质还是脱氧核糖核酸(DNA),最神奇的地方在于它们是一种常温下稳定性适中的物质。如果DNA是一种很稳定的物质,像我们铺路用的花岗岩一样千百年不变,生命就无法进化或者进化得异常缓慢;如果DNA非常不稳定,在生物的一个世代之内就能发生变异,生命体也会因此不稳定,没有办法形成和维持。

造化最初的神奇就在于非常精确地设定了组成生命物质的原子的参数,我估计组成生命的最基本的物质的化学键的强度大一点不行,小一点也不行。我们死板的教科书却从来没有说出个来龙去脉,只有极不流行的科普书才会谈论到这些很关键的东西。

到底在什么样的条件下有可能造就生命?有关这个问题一直重复地争论,公认的原理是,水是形成生命不可或缺的物质。我不知道这些科学家怎么得出了这个结论。我相信生命是可以计算的,宇宙中的基本元素就那么几样,尽管它们的化合状态无穷匮也,但我总觉得是可以计算出哪些原子在什么样的条件下有可能组成介于稳定和不稳定之间的物质。根据这个公式,我们就可以精确地计算出生命存在的条件。猜测和寻找生命历来都是泛大众化的所谓科学探索,更像是一个哗众取宠的无聊的炒作。

因为原子之间微妙的力量均衡,生命得以形成。在长达36亿年的历史长河中,用了15亿年,开始出现较为复杂的真核细胞生命,再过大约3亿年,植物和动物开始分化。略过中间极其复杂、漫长的过程,我们直接跨越到较为复杂的动物这个分支。

我们先谈一下性,性在生物进化历史中是一个关键的步骤。地球上的生命有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两种形态,无性生殖通常都是微生物和部分植物,我们能够看到的大多数动物和开花植物都采取了有性生殖的方式。

性的起源是一个比物种的创生更难解释的问题。性使生物产生更多的变异,提高了物种进化的效率。科学家不能解释的是,在有性生殖中,雌雄同体,自己不能和自己交配,是最佳模式。它保留了性的好处,同时又不必牺牲一半繁殖能力的代价。现实世界中,有14种动物选择了这样的生殖方式,包括蚯蚓、蜗牛等。大部分的有花植物选择了雌雄同株的有性生殖方式,这是可以理解的,植物不会动,像银杏一样雌雄异株在授粉上就存在很大的风险和不确定性。既可以同株授粉(保险方案)又可以异株授粉(享受变异的好处)是一种最佳方案。当然,如果深究下去,植物的雌雄同株也不意味着可以自己给自己授粉,很多种类的植物为了获得异株授粉的好处,进化出了自花不亲和性,生命的策略有时十分巧妙。

表面上,性的存在暗示了遗传物质过于稳定,变化得不够快这一事实。假如DNA的化学键比现在更不稳定一些,以至于不需要性来加快变异就可以形成很多的物种。另外的问题就冒出来了,DNA在一代生物上变动频繁并不是好事,甚至它会导致生物无法存活较长的时间,这很容易理解。癌症就是DNA发生变异的结果,从这个意义上说,DNA对长寿命生物来说,又不够稳定。性的作用就是把变异档次化了,一方面,在一代生物身上,保持了比较稳定的状态,这是生物较长寿命或者保持稳定性的基础,另外一方面,性可以在世代之间的加速变异,虽然这种变异缺乏方向性,但庞大的数量对增加生物的适应性有好处。性的结果是制造了生物的多样性,加速了生命的进化过程。举个简单例子,我们现在驯化植物基本上都是有性生殖的,通过人工选种和杂交等手段,种类和野生的已经有巨大的差异。而蘑菇是无性繁殖的,它的品种就非常难以改良。

在这里,有必要介绍一个常识性的细节来说明性对变异的作用。我们知道就常规细胞而言,身体中的每个细胞都由同样的基因构成。一旦分裂成单倍的精子或者卵子,这些细胞的基因结构就有差别了。动物的染色体由一对组成,我们不妨把一条叫做“0”,另外一条叫做“1”,二倍体细胞染色体全部都是“10”或者“01”,它们是没有先后次序的、是等效的。人类的23对染色体就是23个“10”或者“01”。成对的染色体一旦分解成单倍体,在一个位置上可能是0也可能是1,因为没有另外一个互补的染色体,所以一个二倍体分解形成23的两个单倍体细胞的基因是不同的。这种可能性高达2,即8,388,608。精子和卵子都有这么多可能的种类,它们之间结合可能的类型共有70万亿种。所以我们发现尽管世界人口稠密,如果不是同卵双胞胎,兄弟或者姐妹之间具有完全相同基因的可能性实际上是没有的。由此我们看到,通过性的方式,给物种变异的多样性发展提供了多么广阔的空间。

生命的策划师,DNA的逻辑

中学生物课本已经大致描述了DNA本身的复制方式以及DNA是如何指挥复制蛋白质的。但是,那些说法有点复杂,同时也无法把问题描述清楚。我觉得一种简单的理解方式是DNA由碱基组成,而蛋白质由氨基酸组成。酸和碱是天然会结合的,微妙之处在于碱基和氨基酸都是非常弱的碱和非常弱的酸,它们之间的结合力是比较弱的,不会产生硫酸遇上火碱这么激烈的化学反应。DNA的碱基和氨基酸结合了之后还容易分离。于是,DNA为模板制造蛋白质的方法就很容易形象的理解了——DNA上的碱基相当于氨基酸的运输工具,DNA上不同的碱基组合会形成不同的微观形状,就像配钥匙的“模子”,不同凹凸形状的DNA碱基对,会取到特定的氨基酸放到特定的地方,如此循环往复,复杂的生命大厦就盖好了。很多人可能从网络、报刊等各种媒体上知道纳米制造这个概念,它的意思是既然所有的产品本质上都是一个个不同的分子排列在一起组成,那么我操纵一个个的分子就可以制造成各种东西。实际上生物体的制造机制就是纳米制造,DNA是工具和模板,氨基酸则是材料。当然,生命物质不只有蛋白质,还有很多物质,如植物的淀粉和纤维,动植物的脂肪等等。我们只能点到为止,对动物而言,最重要的生物物质就是蛋白质。

对于生物体而言,可以这样理解:DNA从来不上前线执行任务,起作用的几乎全是蛋白质(比如给女孩注入男人特有的蛋白质,她就可能不再喜欢毛绒玩具,转而喜欢舞刀弄枪的),但所有的排兵布阵、战略战术都是DNA安排的,因为它负责制造蛋白质。

DNA在复制自身的过程,偶尔会发生变化,在无性生殖时代,这种变化频率极低,并且大多数情况下,变种的DNA都不如原本“好”,所以生物变化速度非常缓慢。到了有性生殖时代,DNA的变化就很普遍了,有性生殖的基础基因成对出现,两条染色体成对的叫做二倍体,人类有23对染色体。很多植物配对的染色体数目可能是三、四或者八,称为多倍体,也有个别没有染色体配对的情况称为单倍体。

典型的二倍体有性生殖中,一半基因来源于父亲,一半来源于母亲。两条结合在一起的DNA并非单独起作用,我们可以简单地理解为一对染色体上某个位置的一对基因起相同的作用。处于同一位置的基因称为等位基因。两个等位基因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比如一条基因决定色盲,另外一条决定不色盲,那么生物体的性状到底“听”谁的?简单的比方就是孩子更像他爹还是更像他妈的问题。总的来说,这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各种情况都有:有时只听一方的,有时是双方共同起作用的。如果只听一方的,说了算的那个基因叫做显性基因,另外一个叫做隐性基因。如果两个基因都是隐性地组成一对,这样它们“主张”的生物特征也会表现出来。

需要说明的是,通常情况下,隐形基因都是不利于生物体本身的“坏”基因。从概率上说,本来坏基因是显性和隐性各有一半的机会,不利于生物体的“坏基因”若以显性基因方式存在经常造成生物体本身不利于生存竞争,随着生物载体数量的减少,显性方式存在的坏基因就越来越少,以隐性方式存在的坏基因就越来越多,这就像坏分子经常伪装起来一样。当然,这种说法并不严谨,也有显性的坏基因,有的致病基因也以显性的方式存在。只是大多数情况下服从坏基因是隐性的这个规律。

近亲结婚由于基因具有同源性,两个隐藏的坏基因会分布在同一点位,造成后代有缺陷的可能性大大增加。有些爱思考的人会想,既然近亲结婚后代容易有遗传病,是否也更容易有一些天才的后代呢?答案是:不会的!这不是一个赌大小点的问题,使人更天才的基因通常不是不利于生物体的坏基因,它不会以隐身方式存在,近亲结婚不会提升这种基因被表达的概率。

当然,这些说法只是大概,并不十分严谨。根据我的理解,我们的教科书追求严谨,只好把这些很纠结但很有用的知识给省略了,结果只留下了几条干巴巴的生物学知识,大家不感兴趣,也记不住。

好奇的人又会问,动物没有近亲结合的禁忌,为什么后代也没有那么多的毛病呢?这又是一个不太容易讲清楚的问题。从长期的效果来看,避免近亲结婚会提高“坏”隐形基因出现的频率,它们隐姓埋名,不对它们的载体——生物本身造成伤害,因此不会被淘汰。

假定总是近亲结婚,这当然非常违反人类的伦理,我们假定让另外一种动物好了,总是让它们近亲交配,坏的隐形基因造成对生物体的伤害,长此以往,坏基因出现的频率就越来越低。医学实验用的小白鼠就是不断的用同父母后代交配,这样后代有缺陷,死亡率就比较高,但总有活下来的,经历若干世代的这种方式交配,“坏”的隐形基因就被筛除了,所有的小白鼠都有相似度非常高的基因组合,就像同卵多胞胎一样,这样做医学对比实验,就能消除生物个体差异造成的影响。

自然界的动物,通过两种机制传宗接代。第一种,很多动物进化出了不与近亲交配的行为模式和社会机制,如狼和狮子等。第二种,如果没有禁止近亲交配的行为模式,那么,它的坏隐形基因的数量就被压制在一个出现概率较低的水平。

生物只有生存、繁殖才可延续,才可以存在,所以,原则上说它的所有外貌、形态和行为都务必利于生存和繁殖,这是达尔文的《物种起源》中就发现的逻辑。1953年,沃森和克里克发现了DNA的结构,知道遗传的密码都在DNA之中。1966年,乔治·威廉斯写了一本薄薄的小册子《适应与自然选择》,认为进化必须利于生物个体,进而认为进化的“目的”就是为了基因的存续,汉密尔顿发展了这种理论,1976年,理查德·道金斯将这种理论写成了一本通俗、有趣的科普读物《自私的基因》,揭示了一个重要的逻辑,即基因片段才是主导生物外貌、行为的主谋。基因最大的特点是“自私”,即它必须指导生物能让自己存续。这种自私逻辑大部分情况下和生物体本身具有一致的利益,因为如果它的载体不存在了,基因也随之凋亡了。但有时也有相悖的情况,如导致癌症和各种遗传疾病的基因,它们也会顽强地传承自己,它们通常以隐形方式存在,不被表达这样就不会让它的载体凋亡。坏基因的另外一种策略就是生育期之后再表达。这样它的载体虽然会凋亡,但是,不影响自己遗传的概率。癌症大体上就是这样一种基因,生殖能力消失之后,它再出来兴风作浪,“搞死”承载它的生物体,但是它已经遗传给下一代了,它存续的概率不会因为生物体的凋亡而下降。

蛋白质是执行生命任务的工兵

与人们直观的感觉一样,动物要比植物复杂很多,用一句最具有概括性的话描述动物的运作机理就是:蛋白质是表现形式,基因是主谋,但不负责具体功能。举一个例子,失血过多就需要输血,输血的条件就是血型一定要匹配。器官也可以异体移植,但是从来不需要关心DNA兼容的问题。血型的实质是血细胞细胞膜蛋白质的类型,如果不兼容就会发生凝血反应,但是细胞内部DAN不同则没有关系。无论运动、感觉还是情感本质上都是蛋白质的作用。DNA只负责制造蛋白质和它本身,却不具备任何生理机能。

一个复杂的动物,比如人的身体要分化出各种器官和系统,各司其职、相互配合以完成维持生命这个复杂的任务。从化学物质的角度说,完成动物基本功能的最重要的物质就是蛋白质(Protein)。

蛋白质是生命的物质基础,人体的物质不是蛋白质就是蛋白质负责制造的东西,没有蛋白质就没有生命。因此,它是与生命及与各种形式的生命活动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物质。蛋白质是荷兰科学家格里特在1838年发现的。他观察到有生命的东西离开了蛋白质就不能生[1]存。蛋白质是生物体内一种极重要的高分子有机物,占人体干重的54%,占人体重量的16.3%,即一个60公斤的成年人其体内约有蛋白质9.78公斤。机体中的每一个细胞和所有重要组成部分都有蛋白质参与。人体内蛋白质的种类很多,据估计大约有10万多种。不管蛋白质种类多么多,都是由20种氨基酸按不同比例、不同的方式结合而成的,并在体内不断进行代谢与更新。

粗略地说,人的感觉系统、神经、记忆、情感、行为、欲望等等均由蛋白质实现,精神是物质的附属物。

总的来说,蛋白质主要包括以下功能。

构造人的身体:构成植物肌体的主要原料是纤维素(纤维素和淀粉都是多糖结构,都由单糖组装而成,组装的方法不同就构成了外在属性的千差万别),由糖结合而成,主要以细胞壁的形式存在。而构成动物肌体的主要原料则是蛋白质,人体的每个组织——毛发、皮肤、肌肉、骨骼、内脏、大脑、血液、神经、内分泌等都是由蛋白质组成。与其说蛋白质是纤维素的替代品,不如说蛋白质是纤维素的改良品种。在种类和功能上蛋白质比纤维素丰富得多。

维持肌体正常的新陈代谢和各类物质在体内的输送。载体蛋白对维持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是至关重要的,可以在体内运载各种物质。比如血红蛋白输送氧、脂蛋白输送脂肪等。

免疫细胞和免疫蛋白:有白细胞、淋巴细胞、巨噬细胞、抗体(免疫球蛋白)、补体、干扰素等。七天更新一次。当蛋白质充足时,这个部队就很强,在需要时,数小时内可以增加100倍。

构成人体必需的催化和调节功能的各种酶。我们知道每种化学反应都需要不同的温度、压力等条件,而生物体的环境和温度都是单调的,在这样的环境中要协调多种化学反应就需要复杂的催化剂,生物体中的催化剂叫做酶,每一种酶只能参与一种生化反应。人体细胞里每分钟要进行一百多次生化反应。酶有促进食物的消化、吸收、利用的作用。相应的酶充足,反应就会顺利、快捷地进行,我们就会精力充沛,不易生病。否则,反应就变慢或者被阻断。目前发现的2000多种酶全部都是蛋白质,通过酶使人体各种化学反应能够进行,并且控制在一个精确的速率。假如某种酶失去了活性,身体的机能很快就难以为继,毒品大多数都通过阻断特定酶的机能发挥作用,只有一氧化碳是直接让血红蛋白失去作用。

激素的主要原料。具有调节体内各器官的生理活性。胰岛素是由51个氨基酸分子合成。生长素是由191个氨基酸分子合成。

构成神经递质乙酰胆碱、五羟色氨等。维持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味觉、视觉和记忆。

这只是一个粗线条的描述,总而言之,正如恩格斯所说:“蛋白质是生命的物质基础,生命是蛋白质存在的一种形式。”

人体或者动物身体能够协调地制造并维持这么复杂的蛋白质工作,全赖于基因的指挥。从构成原料上说,基因比蛋白质的原料更简单,DNA只有腺嘌呤、鸟嘌呤、胸腺嘧啶和胞嘧啶四种物质,再加上RNA用尿嘧啶取代了胸腺嘧啶,总共只有五种物质。把这些物质按照一定的序列安装在糖链上就构成了神秘的双螺旋,也就是遗传物质。我们现在知道,最简单地说生命的基本材料不过是20种氨基酸,加上5种碱基而已。在网络上可以查找这些物质的分子式,它们都是很简单的小分子。事实上,不仅人体,我们地球上的生命从本质来看,都是由这些最基础的物质制成的。所以,自然界在创造生物上是非常慷慨的,但用材却是非常节俭的。

在一本心理学的书上,介绍如此之多的生命科普,是为了补齐中学课本中没有描述清楚的重要内容,通过生命——身体的进化规律把读者带进生命的逻辑之中,进而用这样的逻辑解析心理层面的内容。

早在达尔文之前,他的爷爷,博学的诗人、博物学家、医生伊拉斯玛斯·达尔文(Erasmus Darwin)就猜测生命的同源性问题。他写道:远在动物存在之前地球和海洋就充满了植物我们是否假设所有的有机生命都源于同一种活性纤维?【注解】[1]失水后的重量。

第二章 感官

为什么我们觉得癞蛤蟆是丑陋的,孔雀是美丽的?为什么人是最有口福的动物?人类是一种视觉动物,这意味着什么?本章探索人类感觉系统的进化历程,感官是动物应对环境的传感器,是人通向世界的入口,从感官到认知再到欲望是动物的构成模式,也是人的构成模式。

感觉——通向心灵,指挥行动的入口

动物靠感觉趋利避害是最直接、最有效的。通过眼、耳、鼻、口、身等器官,动物获得或者传递信息,做出反应是适应环境、获得生存和繁殖机会的主要手段,饥饿时想吃东西,发情期有强烈的性冲动,遇到敌害会产生恐惧、避让、逃跑、装死等各种反应。

像其他动物一样,人类的感觉并非是一种客观真实,只是一种趋利避害自然选择的结果。见了蛇,人们会觉得有点畏惧,见了虫子会觉得恶心,鸟类却觉得是它最佳食物。人们觉得奇臭无比的大便在狗看来却是比较不错的食品,人远离粪便可以远离寄生虫的感染,而狗恰恰不怕人粪便中的寄生虫,因为它的消化液有强烈的酸性,大便中尚未利用的氨基酸对于狗则是不错的营养物质。兔子体型较小、肠道也比较短,消化往往不充分,所以兔子经常吃自己的粪便,以获取剩余的营养价值。虫子虽然也是蛋白质,但是经常有毒,况且这么小的东西对于人类这种较为庞大的身躯是杯水车薪,为了吃虫要进化出对虫子毒液的免疫力,获得食物需要支付的能量也比较大,对于人类这[1]种体型和生态位的动物而言,喜欢吃虫的感觉不如厌恶虫子更利于生存,久而久之,人类厌恶虫子的感觉就保留在本能之中。但是,对于体型很小的叶猴而言,令人无比恶心的虫子和蟑螂却是主要的食品。

像人类一样,没有一种动物的感觉是完全“客观的”,动物的感觉只是实现生存和繁殖的策略,这一点就是解释感官问题的突破口。感觉是实现目标的近前动力,这些目标包括:

获取食物,

躲避伤害,

与同伴交流,

对环境做出反应。

人类的感觉系统多半是,由栖息在森林、饮食人吃水果到杂食的生活方式而塑造的。感觉器官集中在头部,据说这种设计可以将信号最快速地传给大脑,作出反应。眼睛和耳朵感觉物理信号,鼻子和嘴巴主要处理化学信号。为了生存,生物充分挖掘了蛋白质的潜力,用蛋白质这种复杂多变的材料,进化出各种各样灵敏的传感器。因为趋利避害生存的需要,同样的信号送到不同物种的大脑可能被解读成不同的含义。

退化的鼻子

用化学信号通信是动物通信最古老的方式,体型最小、最简单的动物首先有嗅觉,化学信号的优点是消耗能量很小,非常少的物质就可以产生嗅迹,嗅觉传感器比光线传感器、声音传感器更容易设计,嗅迹信号在动物离开后仍能起作用。缺点是化学信号传播缓慢,不适合及时反应和长距离通信。所以,小型动物常常把化学信号作为主要的通信手段,而大型动物通常用化学信号标识领地,用作发情期信号、追逐猎物等。

鼻子为什么能闻到味道?味道的本质是什么?热的本质是分子高速运动,而气味的本质现在仍然不能确切地了解。一般认为,气味物质在化学上是一些小的、简单的化合物。在玫瑰园里,玫瑰之所以是玫瑰,是由叫作香茅醇的10碳原子化合物决定的,原子构成的分子的几何形状和原子间化学键的角度决定着物质的气味。气味是物质分子里的原子或原子团的特殊振动,或者说整个分子的振动乐曲。据分析,分子的几何形状似乎比组成分子的原子本身的名称还要重要;任何一组原子,如果精确地排成同样的形状,不管排列以后叫什么化学名称,就会有芳香味。科学家猜测,嗅觉蛋白质是通过测量一些分子的几何形状来定义它的味道的。

分子的形状也可以测量?其实这并不奇怪,大家知道热的本质是分子运动,我们感觉到热其实是在测量分子运动的速度。我猜想,嗅觉可能是通过特定形状的多种蛋白质实现的,就像过去的虎符一样,嗅蛋白和被嗅分子的啮合决定气味。啮合的缝隙大小可以转换成微弱的电信号,传递给处理这些信号的器官,形成味觉。

最简单的生物可能有灵敏的嗅觉器官,因为它有鉴别特别气味的蛋白质,人却不能发明简单的“嗅味机”,缉毒和追捕罪犯现在还用警犬。在制造蛋白质方面,人类的科技还处于相当初级的原始水平,比如人很容易制造相机,动物的眼睛却是进化中的复杂事件。因为用材不同,塑造形状的难易度有别。人类掌握了宏观制造,但对构造蛋白质这种超精细的化工所知甚少。

嗅觉和身体的器官、行为秉性一样,也遵从“用进废退”原理,“用进废退”这个词在生物学上特指拉马克进化论,其内涵是后天获得性能力可以遗传,这是错误的。但是,日常我们总是能够观察到常用的器官通常都比较发达,不用的器官趋于退化也是事实。如果去掉“后天获得性形状可以遗传”的内涵,“用进废退”本来是一个好词。因为这个好词被赋予了特定的含义,我们只好用另一个词——“代谢保守原理”来描述用和不用对进化的影响。在进化过程中,有一种使能量消耗最小、代谢最少的趋势。长久的穴居眼睛就没有多大用途,这个器官就会退化,因为这种方式代谢能量最小。以此原理,我们可以预测很多事情,长久的吃熟食会导致人的啮咬能力越来越差,双手长期不劳动,会导致人的胳膊越来越细,医学会让人体越来越脆弱。其实,这个原理有一个危险的暗示,就是人类在创作优越生存环境的同时,作为生物,人类自身的生存优势正在迅速丧失。

因为树栖的缘故,密密麻麻的树林容易阻断气味的通路,我们灵长目的动物嗅觉多半都欠发达。狗是一种嗅觉敏锐的动物,有人说它的嗅觉能力相当于人的100万倍,尤其对于酸性物质。显然,狗的嗅觉是获得食物的一种重要手段。犬科动物与猫科动物捕食方式不同,经常采取长途奔袭的方式追逐猎物,长途奔袭追逐猎物,气味就比视觉重要,因为视觉会被阻隔。对犬科动物而言,长一个好鼻子显然是很重要的,所以狗有一个灵敏的鼻子和平庸的眼睛。猫科动物则擅长突然袭击,一举拿下,所以它们的鼻子很平庸、眼睛则很锐利。

嗅觉不仅用于获得食物,躲避追击,还是动物之间沟通的重要方式。成队的蚂蚁在路上爬行时可嗅出同蚁群和其他蚁群的区别。蚂蚁熙熙攘攘过路,留下踪迹,亲近的蚂蚁可以跟踪,别的蚂蚁就不能。有些蚂蚁是食肉蚁,生来就具有觉察它们惯于捉来作奴隶的蚁类踪迹的本事,跟踪受害者,直到它们的巢穴,释放出特殊的气味物质,使受害蚁群惊慌溃乱。

人类由脚迹留下的化学物质标记着自我,就像我们自身移植中可辨出的膜表面抗原标记一样,准确无误,各各有别。从这个意义上说,人们普遍存在的臭脚是为了留下嗅迹,过去我们曾经有过灵敏的鼻子,只是有的人脚臭并未随着嗅觉退化,才造成了今天这个小小的遗憾。

人是嗅觉最差的动物之一,研究表明,嗅觉的退化和视觉的进化是同时发生的。因为人的生存并不特别依赖于嗅觉。昆虫的嗅觉就比人类灵敏得多,雄蚕蛾在3千米远处就能嗅到雌蚕蛾的气味,即使只有几个分子飘来,也能嗅到。当然,蚕蛾的嗅觉主要是为了寻找交配对象,很可能只对特定的气味有极强的嗅觉,对其他气味可能没有感觉。而人类不必依靠嗅觉来觅食和求偶,嗅觉在远古时期对人类的生存和繁殖的作用就已经退居次要地位。在密林中或者穴居的祖先较少受到食肉兽的威胁,通常也不缺水喝,眼睛对生存和繁殖的意义比嗅觉更重要,要在密林中寻找果实,判断树枝是否可以支撑身体等。慢慢地,人类成了嗅觉不敏感的动物。

嗅觉和味觉都是人体的化学感觉,是产生气味和味道的化学物质的分子刺激嗅觉和味觉感觉器官而起的。生理学家们研究之后发现,嗅觉比味觉要灵敏1万倍左右,气味比味道丰富得多。其实这是合情合理的,生物用气味通信、追踪、躲避、甄别敌友等等,用途非常广泛。相比之下,味道的意义并不大,仅仅是鉴别食物、引起进食欲望的一种方法而已(引起食欲还有其他方式,如蛇类的吞咽)。人类特别重视“口福”在生物的意义上是少数杂食动物才需要的技能,而不是普遍现象。

科学家说:在人的感觉器官中,嗅觉和味觉是密切相关的,感冒时吃东西没有味道,不是因为味觉失灵,而是因为嗅觉失灵;如果光有味觉,吃苹果差不多就跟吃生马铃薯一样,即使吃巧克力冰淇淋也会尝不出味道,不知在吃什么。这种说法是缺乏现实依据的,你把鼻子捏上吃糖照样是甜的,吃盐还是咸的。

“有口福”的嘴巴

进化学说很少讨论人的味觉,原则上味觉不能用于动物个体间的通信,只是引起进食欲望的一种感觉,但不是唯一引起进食欲望的一种方式,所以味觉缺乏丰富性,相对其他感觉而言比较简单,缺乏研究价值。蛇经常吐着开叉的毒芯(这是一种通常的说法,蛇的舌头是无毒的)是从空气中感受声音和气味的,舌头上没有味蕾,蛇的舌头其实是鼻子,吃东西只是吞咽。蛇可以吞下比自己身体粗几倍的东西,估计它的进食欲望是通过我们看起来很难受的“撑”的感觉实现的。

人虽然没有一个好鼻子,但是长了一个“有口福”的嘴巴。这应该归功于人类多次变换丰富的食谱。从树栖吃水果为主到地面的杂食动物、食肉类。人类的食谱几乎在动物中最宽泛。很好的味觉系统,可以帮助人们辨别种类如此丰富的食物。

食物越单一,味觉系统越简单,狗虽然有无比灵敏的嗅觉,却只有普通的味觉。在驯化之前,狗是纯种的食肉类动物,食物味道比较单一,不需要那么多辨别味道的能力。像大多数食肉类一样,并不细嚼慢咽,而是囫囵吞枣地吃下去,因为群居的食肉类如果吃食物比较慢,将处于不利地位。食肉类动物靠胃液中大量的盐酸消化蛋白质。而猪就有很好的味觉系统,你别看它吃东西很不讲究,猪舌头上味蕾的数目是人的三倍之多。

多食谱动物味觉还有另外两个功能:一是通过味觉鉴别哪些东西是可以吃的,哪些东西可能是有毒的;二是通过味觉鉴别食物的热量。

植物为了防止被动物吃掉,毒性是其中的一种常用策略。动物为了避免中毒,需要相应的进化,味觉可能是一种最直接最重要的方式。亚马逊森林中的貘为了避免吃有毒的植物中毒,每种植物的叶子每次只吃几片。貘不可能知道中毒这个事情,它们可能通过味觉系统的疲劳,实现趋利避害,吃几片这种植物的叶子就要厌了,再去吃另外植物的叶子。总的来说,我们觉得好吃的东西都含有较高的热量,这才是味道的本质。自然环境下的杂食类动物食物短缺是司空见惯的事儿,尽可能地吃高热量的食品有明显的好处,自然界的设计方案就是让高热量的食物味道好。今天,人类的食物丰富了,甚至不需要多少劳动,在短缺时期进化出来的优势在丰沛时期成了一种累赘,这是人类容易肥胖的原因,大胖子通常很难克制对高脂肪、高热量食品大快朵颐的欲望,减肥因此成了现代社会的难题。

像大多数能力一样,人类对味道的感觉也非一成不变,后天建立一部分对味觉适应性,这就是所谓的口味。一方面,如果你熟悉了一种食品的味道,就会觉得它好吃,川湘菜红遍大江南北,人喜欢吃辣椒多是后天养成的习惯。另外一方面,总是吃单一的食品,也会感到很腻味,长时间吃不到一种东西比如水果,就会有特别想吃的欲望。前者的缘由是消化系统建立了对常用食品的适应性,比如消化道内细菌群落的差异可能就会导致对不同食品的偏好,所以会通过味觉传递出这种东西是不是好吃的信号。吃腻了和特别想吃某种东西可能是人体某种营养过剩或者特别需要某种东西的信号。

人类和动物一样,大部分的学习能力随着年龄递减,我所谓的学习并不限于我们人类称之为知识的东西,而是包括动作,味觉等。细心的人发现年轻人的口味容易适应新的环境,而老年人就很难改变自己对食物口味的偏好。在生物意义上,这也是一种学习能力。

很多动物的食谱非常单一,如熊猫只吃竹子,老虎只吃肉,它们需要用单一的食品制造身体需要的多种营养成分。作为一种历史久远的杂食动物,我们在获得口福的同事,身体丧失了用单一的原料制造多种营养成分的能力,人体不能合成其中8种氨基酸,也不能合成维生素C,在食物异常丰富的情况下,也会产生营养不良。上古时期,动物通过味觉传达需要这些营养的信号是一种恰当的方式。所以从健康的角度说,想吃什么就吃什么是一种明智的选择。

肩负重任的耳朵

人的耳廓与同样体型的哺乳动物相比比较小,同时又不能转动(只有少数人能微微煽动自己的耳朵)。哺乳动物耳廓的大小及转动的灵活程度的确与听力的灵敏程度有关。

就像耳机比照相机简单一样,耳朵要比眼睛容易设计和实现,进化出灵敏的耳朵是相对比较容易的事情,有时候进化与人造某种东西的难易程度也有可比之处,尽管生物用材比人造用材的局限性大太多。与其他感觉系统一样,灵敏程度取决于它对生存的意义。原始环境下,人类生存对听觉的要求并不苛刻,我们更依赖眼睛获取食物和躲避攻击。狗的视力比较差,它要靠灵敏的耳朵感受周边环境。据估计,人对声音的敏感程度只有狗的1/16。

论灵敏程度,狗的听力远没有达到极致,例如,蚂蚁会敲击地面,用声音传达信号,这个声音之小,恐怕是不可以想象的。但对于体型如此之小的动物,它的检测尺寸很小也是可以理解的。

实验表明,一般情况下,对于中等强度的纯音,平均的频率分辨率大约为0.5%。依此推算,在20Hz-20kHz范围内,人耳大约可以辨别出1500个不同频率的声音。人耳对400Hz左右的音,分辨能力最强,只要相差1Hz,就能区分开来。

音调、响度、音色等都是人耳对声音的主观感觉,而频率、声强等才是客观的物理量。生理声学和心理声学主要就是研究听觉的客观机制以及声音的主观感觉和声音客观量之间的关系。此外还研究失聪、助听、掩蔽、双耳定位等问题,为电声设备、语言通信和噪声控制提供重要数据。

人虽然没有一个好耳朵,却用它承担重要的任务,首先,复杂语言形成的历史并不长却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人不需要特定的频率和音色分辨同伴或者报警,识别复杂语言不需要特别灵敏的传感器,却需要比较复杂的处理器,所以语言促进了大脑的发育,却没有让人进化出更灵敏的耳朵。

其次,大多数人先天对音乐有很高的敏感性,两三岁的儿童能随着节奏跳动或者表示出喜悦,这显然是天生的。其中一部分人对音乐的喜好会延续终生。很多进化学者一直思考,在古老的环境下喜好音乐对生存到底有何意义?人类具备的音乐能力已经超出了原始社会生活的需要,这个问题一直困扰进化论创始人之一华莱士,以至于最后华莱士放弃了人的进化学说,他认为人是上帝特创的,其他的生物才是进化而来。华莱士认为人对音乐的喜好以及过分聪明的大脑在古老的生活场景下没有什么意义,而进化论暗示生物不会进化出超越其生存意义的能力,因为这会额外消耗能量。

起初我认为音乐可能是流水、微风声音的变种,也许这些声音是有利于生存的。但我感觉这个解释不太靠谱,《细胞生命礼赞》里,美国科学院院士,博学、睿智的刘易斯·托马斯博士(Lewis Thomas,1913—1993)的解释可能更切合实质。假如像我所相信的那样,制造某种音乐的驱动力如同我们其他的基本生物功能一样,也是我们作为生物的特点,那么其中必有某种道理。既然手边没有现成的解释,那我自可冒昧作出一个。那有节奏的声音,也许是另外什么事的重现——是一种最最古老的记忆,是一支舞曲总谱,记载了混沌中杂乱无章的无生命的物质转化成违反几率的、有条有理的生命形式的过程。

自然界的声音如此之多,在其中寻觅特定的节奏与声音通信有很大的关系,我们进化出这种本能顺理成章。

听觉还可以暂时与声音的感受分离,放一些“经过耳边”的声音,把它们当作“耳旁风”不予理会。比如,当人仔细看书时,并不会“听见”桌上闹钟的滴答声。但是,一旦有读者感兴趣的声音即使它比其余的声音都弱,读者就会立即听到它。母亲可以在很强的噪声中熟睡,但当孩子一声哭泣的时候,她会立即醒来。

倾听的专注程度往往与一个人的学习能力有着某种联系。驯猴人最早发现了这一点,他们首先要挑选合适的猴子驯化,方法就是观察哪一只猴子更能专心听讲,有的猴子总是左顾右盼不能专心就无法驯化成很会表演的猴子。其实这一点也可以用于人的自身,复杂语言系统的形成,人类对听觉的依赖也是空前的,专注对我们而言要比猴子重要得多,据观察,一个人学习的能力非常取决于专心致志的能力。随便问一个小学教师,他对这一点都会有深刻的体会。如果你的孩子培养了专心听讲的习惯,以后就不会为学习成绩犯愁了。

视觉动物

眼睛的形成是动物进化的里程碑,光学系统能够传递的信息远比化学系统丰富、快速、准确,眼睛的进化加剧了动物的生存竞争,眼镜是一部精密的光学仪器,代表了进化的最高成就。数百万年的进化已经形成了10种以上的动物视力系统,每一种都要特别适应它们各自的需要。

虽然人类生就了平庸的鼻子和耳朵,却有不错的眼睛。人是一种视觉动物,人的眼睛几乎有哺乳动物中最好的色彩感觉,通过眼睛中的锥状细胞可以清晰地感觉红、绿、蓝三基色,并由此感知世界的丰富多彩,这全赖于人类祖先要在密林中寻找水果所赐。

以种子和虫子为食物的鸟类,对色彩的感觉远远强于人类,除了红、绿、蓝三基色,很多鸟类还有处理紫外线的感光细胞。猫科动物虽然眼睛明亮,但对于色彩的感觉比人差很多,我们眼里鲜艳的颜色在猫科动物眼里只有平凡的色彩。而在鸟类看来,人则是色弱动物,[2]鸟类的眼睛要找寻微小的种子,要和拟态的昆虫进行竞赛,枯叶蝶从形态到颜色甚至纹理极其类似一片枯黄的树叶,而在鸟的眼里隐藏得也许不是那么完美。如果仅仅有人类这样的眼睛,鸟类获得细小的种子和各种昆虫要困难很多,恐怕早就饿死了。

识别色彩,首先是为了挑选食物。大多数的门店招牌都是红的,其次是黄色,绝大部分儿童更喜欢红色的,人们之所以喜欢红色和黄色,因为这是大多数成熟水果的标志色,这种颜色是祖先的食物的颜色。

解剖学认为色彩识别能力和夜视力是此消彼长的。眼睛通过柱状细胞感觉光的强度,通过锥状细胞感觉色彩。锥状细胞多、柱状细胞就会减少,所以夜视能力强的动物色彩的感觉都比较差。喜欢夜间捕食的猫头鹰眼睛中没有锥状细胞,完全是色盲,但它看清东西需要的光线强度仅为人类的1/100。像鸡这样的色彩感觉超群的东西光线一旦暗下来就成了睁眼瞎了。

生存方式所产生的进化压力决定了感觉器官的灵敏度,要达到较高的灵敏度通常需要较大的体积,就像昂贵的相机体积都比较大一样。夜间捕捉老鼠的家猫眼睛比人还大,如果人的眼睛比例像猫那么大的话,直径将达到15厘米!很多昆虫眼睛比头还大并不稀奇。当然,也不能机械地理解眼睛大小与灵敏度的关系,在天空翱翔的金雕,眼睛的体积也不怎么大,但视力极好,可以看清距离一公里外的一只兔子。这是它获得食物必需的本领,在强大的自然选择压力之下,进化出不可思议的能力。令人遗憾的是,这么稀少又完美的动物也摆上了广东人的餐桌。

视觉对于生存斗争的意义对于绝大多数体型不太小的动物而言都是极为重要的,什么样的东西是合适的食物,什么样的东西要避而远之。获得食物、躲避敌害是眼睛进化最主要的压力。

对于人而言,视觉多了一重意义,常被用于人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在长期的群居生活方式中,眼睛已经进化成传递情感、观察同类最重要的器官。

小学生都知道青蛙的眼睛只对运动的东西敏感,食肉类动物也具有这样的特征。这些都是有利于生存的进化。人类自身的眼睛也不是一架照单全收的相机,像青蛙一样,眼睛背后的传感系统也是有选择地把信号传给大脑。在我们眼里千人千面,不需要特别注意很自然地就可以区别出来,如果我们看斑马就会觉得它们长得都一样。而在斑马眼中正好相反,它们可能无法区分人的面孔的差异,但对每个斑马特定的花纹一眼就能看出来。

人是一种视觉动物,不仅仅因为他们在硬件方面不错地、均衡地硬件配置,更重要的是人类生存、生殖乃至后来文明社会演化出的需求都相当地依赖于视觉系统。

无论是文学上对人的描述,还是我们平时观察、评论一个人大多数都离不开有关眼睛的描述。我们评价一个人,也常常看他的眼神。在东北描述一个人机灵常常说他有眼神,意思是他能看出门道来。“察言观色”不仅仅是一个常用的词汇,而是每个人天天用到的技能。

在群居灵长类动物中,视觉系统,甚至“眼神”这种较为抽象的能力已经相当重要了。猴子也是这样,位次低下的猴子是不敢气宇轩昂地正视他们的首领,它们见到首领时,本能地低着头、显得很矮小、很顺从。一旦跃居到高位,就会摆出一幅趾高气扬的样子,眼神中也流露出猴眼看猴低的姿态。

据说进入大脑的信息大约有80%以上来源于眼睛,实际上这个比例并不容易量化,至少眼睛是人们大脑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这一点是没有错的。眼睛能够接收很多信息,但它有天然的缺陷,要发送很多信息就非常困难,虽然有眉来眼去、暗送秋波、吹胡子瞪眼等表述基本情感信息的各种方式,眼睛所能发射的信息远远逊于会说话的嘴巴。

商家发现,用户选择消费品越来越注重外形,从服装到电器、从汽车到手机,消费者选择的主要是外形,而不是原来人们认为的内在品质。这再一次证明了人类的本能的力量被低估了,理性的力量被高估了。人类常常忘记自己是一种动物,太把自己当人看了,过多地考虑你们、他们是怎么“想”的,而实际的主谋却是动物本性,商业的下一个热点是研究、发掘本能的价值。

人类和大多数灵长类动物一样,都是复杂的社会性生物,也就是俗称的群居动物。灵长类的群体要比斑马等食草类动物复杂,它是一[3]个有组织、需要很多合作和沟通的群体,在灵长类群体中,要建立复杂的位次、沟通、统驭—服从关系靠什么?靠什么传递这些复杂信息呢?狗表示顺从靠要尾巴,可人类的祖先没有尾巴。犬科靠灵敏的嗅觉进行沟通、交流、识别,而人类的祖先缺乏这些硬件条件,把这些需求让眼睛来担负看来是最现实的解决方案。

文明社会的人类,从学习到沟通,耳朵和嘴巴迅速取代了眼睛的地位。语言功能的飞速发展,也同时带来假冒伪劣。俗话说:“好人出在嘴上,好马出在腿上。”口才好经常被过高地估计。老江湖更相信自己的眼睛不是耳朵。语言既可以忠实地反映世界,也更具有欺骗性。眼睛用于处理群体成员之间关系的主要器官有数百万年的进化史,而语言不过是突飞猛进的结果。所以,从生物本身的特性上说直觉对于判断他人往往是非常有道理的。所谓直觉可能就是尚未转换成语义的感觉,是复杂语言系统出现之前的一种感知系统。

对于绝大多数动物尤其是较为低等的昆虫,化学信号远比光学信号更重要。即使在哺乳类动物中化学信号的作用也是非常强大的。起码,动物的发情信息是靠化学信号传递的。人类是极少数的没有发情期的动物,那么,它们靠什么来刺激性欲呢?答案是光学信号。难怪世界上有那么多所谓的“窥阴癖”。虽然,实际生活中只有极少男生有收集女生内裤的行为,从人的动物本性上说这是一种正常心理,只是出于文明规范的约束不为之而已。

为什么陈冠希爆出的艳照门有那么大的影响力?为什么明星露点总能吸引眼球?为什么网络上黄色图片长盛不衰?为什么所谓艺术家一定要刻画女性的裸体?别拿艺术做幌子了,通过视觉驱动性本能才是真正的原因。在这一点上,人更像很多鸟类。它们看重的是羽毛和外观,人则对特定部位及面庞更感“性趣”。

毫无疑问,视觉在人类生殖中扮演的角色在其他动物中是罕见的。这方面,男女视觉和生殖的相关性有很大的区别,供过于求的男性必须争夺女性,所以,女性三点视觉效果对男性的吸引力远大于男人关键部位对女性的吸引力。这就是躲在屋子里看A片的大多数都是男人的原因。

虽然女性的三点只是普普通通的物理形状,却能催发男人难以抑制的性冲动。

已故朦胧诗人顾城在《英儿》中,用毫无遮拦的文笔展示了女性关键一点视觉效果无与伦比的吸引力:在茫茫晨光中我抢掠她的秘密,分开她的缝隙,那缝隙陷陷的,那么饱满,合拢时几乎什么也看不见,分开时,我就看见了那酒色的唇瓣,和细小的一点茎蕊。它由于羞辱,微微膨胀起来,我有点好奇地看着,像剥开一个珍美的小桔子似的,看她的小蕊微微鼓起,变得甜润,当触及它的时候就触及了那遥远的叫喊。我用手指探寻它,感到了那紧张,真空的吸(吮)。她由于害羞把自已的脸遮了。

男人愿意为之一掷千金、甚至赴汤蹈火的“宝地”,在女人自己看来也许很丑陋,按照人类的审美标准看,并不是一个美观的东西。有的女性甚至会因为自己的生殖器官感到自卑,这种情况有的心理学书籍和文学中会有所提及。

当然,作为近亲,有些猴子也有相似的偏好。灵长类视觉信号在性中扮演的角色间接地为人类进化提供了一个证据。旧大陆猴的雌性发情期间,生殖器口附近皮肤的裸露部分出现大片红肿现象,在一些极端情况下这种红肿程度使得雌猴难以坐下。雌性通过弯腰低头和上[4]抬其臀部,性感地、极大地把生殖区部分显示给雄性。

男人在意的外貌特征大多数与性有直接关系,他们把视觉焦点放在女人的生殖器、乳房、身材等与繁殖有关的关键部位上。现实中,女人更喜欢梳妆打扮,有人认为这纯粹是文化的产物与天性无关。因为男权社会中,女人打扮有取悦男人之嫌。这种假说并不正确。在不同文化背景下都观察到女人更注重打扮。从生物的角度来说,女人喜欢打扮自己与雌孔雀喜欢雄孔雀的羽毛原理是相同的,差别在于雌孔雀虽然喜欢漂亮的羽毛却不能据为己有,试想如果羽毛像衣服一样,不是长在身上,是可获得的,那么雌性还是雄性孔雀有更好看的羽毛?调查表明不仅男人喜欢美女,女人也喜欢美女,只是前者的出发点是性,后者则是为了美。

美丑的本质

我想再延伸一步,解决一下美学的问题。这么简单的一个东西,竟然被装腔作势的人类包装成了一门学问。陈丹青说:“美是没有客观标准的”——譬如晚霞,只是大气层和日光照耀的物理效果,但人类自作多情,发生感动,又写诗,又画画,弄成所谓“美”……

陈丹青的直觉是对的,美并不是一个客观存在,生活经验告诉我们不同种类生物关于美丑的“看法”可能是大相径庭的。虫子、蛇、癞蛤蟆这些动物在我们眼中非常恶心,他们自己肯定不这样看。在对羽毛美丑的判断上,人类大体上和鸟类是相同的,但是,鸟类喜欢的虫子人却觉得非常恶心。

生物学家的解释是,孔雀漂亮的羽毛和身段是为了取得雌性的欢心。这个表面上看来合适的逻辑必须深入一层才能到达基本的层次,为什么孔雀眼中的漂亮和癞蛤蟆眼中的漂亮完全不同?每种动物眼中美的起源是什么?

科学家仅仅解释说,有漂亮羽毛的雄孔雀较为健康,健康的配对显然后代的竞争力要强大。

我总觉得这种说法有点牵强,为什么健康一定要和长尾巴挂钩?我认为喜欢漂亮是一种视觉偏好衍生出来的需求。鸟类吃虫子和不容易分辨的种子,进化出丰富色彩感觉。为了获得食物,它们喜欢五颜六色的东西看来是合适的,一旦进化出来这种特性来,它喜欢同伴的五颜六色看来是美的概念的自然延伸。试想有两只雌孔雀,一只喜欢与其食物类似的色彩,喜欢五颜六色,另外一只则喜欢单调的、灰色的异性,前者更为自然,后者则很拧巴。前者出现的概率远较后者要大,周而复始地进行下去,就得到了孔雀眼中“美”的定义。起初,雄孔雀的羽毛远没有现在艳丽,只是比灰白多了一点色彩就获得了更多的交配机会,于是主导色彩的基因获得了较多的传播,这个过程一代一代地传播下去就引起了无止境的军备竞赛,马太效应慢慢地催化了无比艳丽的色彩。

同理,雄性青蛙通过声音和下颚上鼓起的气囊吸引雌性青蛙,这两样在我们看来都不美。声音与体能有关,鼓起的气囊则成了衍生物,青蛙也慢慢了形成了自己关于美的标准。

人类对自然界美丑标准的形成可能与古老的生存环境、与食物有关,花朵、五颜六色等对人类而言代表了密林中的果实。

男人对女人体形的判断标准源自于生殖能力的判断,女人细腰、丰乳、肥臀、高挑代表了生殖能力,喜欢这种特质并有机会与之交配的男人留下了更多的后代。而对于姣好面容的在意完全解释成生育方面的原因就相当牵强。男人对容貌评价第一要素是年龄,俗话说十八岁的姑娘无丑女,这显然代表了生殖能力。形状和搭配比较好的五官有可能与健康有一定的关系,但这个解释仍然不能让人们满意。女人喜欢高个壮实的男人有利于后代的竞争力,她们对面容的在意程度要低一些。

人类对容貌美丑标准的形成可能来源于趋同的稳定性选择。我们可以想象这个进化过程中起初大家对美的标准判断是相当离散的,你觉得美我可能觉得很丑陋,但随着战争、瘟疫的流行,人种基因被锁定于一个狭窄的频段上,于是大家都形成了近似的标准。这种解释的一个有利的证据是人类的人口虽多,可是基因的差异性却相当小,地球上人之间的亲缘关系相当近。在近代,也就是10万年之内,随着人类获取食物能力的提高,人口迅速增长,当达到一定密度时提供了瘟疫的传播条件,人口急剧减少,然后再涨到一个高峰,再次减少。山川、树木、河流、高山都是真实的存在颜色、味道、形状、声音皆为自然之物赋予万物以美丑、香臭、好恶、趋避是人的主观感受感官是行动的先导一切按照趋利避害的生存法则进化,赋予意义【注解】[1]生态位又叫生态龛位,是一个物种所处的环境以及本身生活习性的总称。每个物种都有自动独特的生态位,借以跟其他物种作出区别。生态位包括该物种觅食地点、食物种类和大小,还有每日反委节性的生物节律。[2]拟态:指某些动物的形态、色泽或斑点等极似他物,借以蒙蔽敌害、保护自身的现象,如尺蠖之极似树枝,风蝶虫之极似鸟粪等。[3]类群:生物本语,指一个群体。[4]威尔逊.《社会生物学》。

第三章 智能

既然人也是进化而来,人类的智力在远古的场景下显得有些多余,高出生存需要的智力因何进化?这个基本问题一直困扰着人们。劳动创造人本身的说法有明显的漏洞。本章提出了革命性的思路,解释了人类智力的起源——人类智力是语言进化的副产品,而语言则是合作和沟通的产物。

人类智能的迷团

通常认为较高的智能让人与其他动物区别开来。如果稍微了解一下人类的进化史就会发现智能是一个重要的基础,但智能并不必然导致农业社会、工业社会乃至现代社会,远古时期也有牛顿、爱因斯坦,他们的智能只是没有得到开发而已。

化石证据间接地显示,近5万年人类头骨没有明显变化,而人类文明的起源最远可以上溯到一万三千年前伊拉克北部、土耳其一带,那时已经开始种植作物。此前的人类与兽类无异,纯粹靠天吃饭,没有什么工具,生存方式和社会形态只是众多动物中的一种,没有多少特别之处。但那个时代,人类的潜在智力已经和现代人没有什么差别。文明的起源是一些偶然因素叠加的结果,智力只是其中一个必要条件。另一方面,智力并非文明社会刺激的产物。所以,关于人类智能的形成,必须到远古的进化场景中寻找答案。

假如另外一种动物,海豚、鹦鹉或者大象拥有与人同等的智能,它们几乎肯定无法发育成文明社会,因为它们都没有手,手是一个非常特别的构件,以至于有一种观点认为正是因为手刺激了智能的发育,手和脑相互作用,最终进化出了现代人类。

科学家找到了一种追溯人类祖先遗迹的方法。线粒体是存在于细胞质中的一种细胞器,它本身也有DNA,这个DNA起作用的范围仅限于线粒体本身,“权力”比细胞核的DNA小得多。在有性生殖中,精子只有细胞核,后代的细胞质完全与母亲相同。由于是无杂合传承,线粒体的变异非常缓慢,2万年也只有微小的变异,所以,通过线粒体DNA可以追溯非常遥远的母系祖先。

1987年,根据相关线粒体DNA研究,著名的“夏娃假说”被提出,即今天地球上所有人的线粒体都是从大约20万年前非洲的同一位妇女传下来的,她的后代在约13万年前走出非洲,来到了欧亚大陆。

1990年,对线粒体DNA(mtDNA)的进一步研究发现,不论黑红黄白种人,女性的线粒体DNA相同,这证明了现代人类来自一个共同的智人祖先,根据考古学分子生物学推算确定,是非洲的一个女性; 之后,根据对女性线粒体DNA、男性Y染色体基因和猿猴DNA研究综合推算,人类共同智人祖先出现的比较科学可信的年代大约是5万到10万年前; 繁衍路径,非洲—亚洲—欧洲—美洲。

人类到底何时变得这么聪明?这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仅从大脑容积这个解剖学角度看,人类的脑容量是在200万年前开始迅速增加的,这一进程直到20万年停止。据此,可以粗略推断20万年前的人类祖先智力已经发育到与现代人相同的水平。当然,也有人不同意这种看法,但是,即便最激进观点也不会认为距今一万三千年前的前农业社会的人与现代人在本质智能上有多少区别。

人类的智能显然不是由于农业社会和驯化动物之后形成的,更不是现代工业社会促成的。智能的起源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谜题,不解释智能的起源就很难理解人性本质的来龙去脉,进而关于人类精神层面的所有学问都不容易建立在坚实的基础之上。

智力的进化

人类进化过程中,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了智力的飞跃还是未解之谜。达尔文时代这个问题很难解决,现在仍然很难解决。在《物种起源》中,达尔文说不准备讨论智力的起源,就如我未曾讨论生命的起源一样。他知道这个问题很难解释,容易陷入无休止的争论和纠缠之中。

为了解释智力起源这个极具挑战的问题,我们简要地回顾一下人类进化的历程。基因学证实,人类作为一个物种从猿类中分化出来的历史大约有500万~700万年,旧石器时代是250万年前开始的,新石器时代从1.8万年开始,结束于5000万~2000年前,新石器时代产生了种植。即使从新石器时代算起,这么短的时间都不足以对基因作出重大改变。

关于智能的起源,大体上有三种主要的说法。

1.劳动创造说。1876年,恩格斯发表了一篇《劳动在从猿到人的转变中的作用》一文,这篇文章只有三千多字,内容却很丰富。文章开头就说,劳动创造了人本身。这句话是写进中学课本的,在我所阅读的其他有关人类进化的书并不常提及恩格斯的这个说法,我们把一种假说当成了真理普及。

2.性选择说。1871年,达尔文出版了《人类的由来》The Descent of Man,这本书的厚度大约相当于《物种起源》的两倍。像《物种起源》一样,如果你仅从书名望文生义猜测书的内容准会猜错,人类的由来与性选择在这本书中基本上是并列关系,而不是因果关系。这本书重点论述人类的确是猿类进化而来,不是一个特殊物种;另外,用了大量的篇幅论述了性选择原理,因为这部分在物种起源中写得不多;最后,达尔文阐述了男女外形不同的原因。在有关智力的起源问题,仍然不是达尔文的重点,他只是重点强调人类的智能和动物智能的差别并不是质的不同,只是量上有所差别而已。

3.群内斗争说。从与自然界或者其他动物斗争的角度看,不太容易解释人类智力何以进化到现有的高度。因为人类特有的高出动物一大截的智力在原始场景中排不上用场。于是另外一种下棋说诞生了。这种学说认为人类的智能是因为彼此之间斗争的产物,彼此之间的竞争是没有止境的,它可能把人类的智能推到很高的高度。

关于人类进化的读物非常浩瀚,尽管我拼命阅读,也读不到冰山一角,所以本书的写作肯定会遗漏一些前人已经做过的重要研究。但是,另外一方面,有影响力的观点通常总是被各种读物交叉引用,这是我能够仅凭阅读的资料就可大体上判断现在人们已经搞清楚了什么,尚未搞清楚什么,也可以据此进行一些新颖创造的原因。

关于人类智能的起源没有一个公认的,有影响力的结论。单纯地否定人类智能和动物的差异从某种程度上说,是一种回避问题的自然反应。

上述几种假说都有明显的疑点。在恩格斯这篇文章中,劳动创造人的逻辑是人类的智能起源于直立行走时期,这时,手从一种用于行走和抓握双重功能器官分化成一种专门用于劳动的器官。因为劳动刺激了大脑,所以大脑得以发达。在劳动过程中,又有了沟通的需要,刺激了语言的产生。恩格斯写道:“随着手的发展、随着劳动而开始的人对自然的统治,在每一个新的进展中扩大了人的眼界。他们在自然对象中不断地发现新的、以往所不知道的属性。另一方面,劳动的发展必然促使社会成员更紧密地互相结合起来,因为它使互相帮助和共同协作的场合增多了,并且使每个人都清楚地意识到这种共同协作的好处。一句话,这些正在形成中的人,已经到了彼此间有些什么非说不可的地步了。需要产生了自己的器官:猿类不发达的喉头,由于音调的抑扬顿挫的不断加多,缓慢自然而肯定地得到改造,而口部的器官也逐渐学会了发出一个个清晰的音节。”

最早发现的直立人化石可以上溯到400万年前,而脑容量的迅速增加始于200.5万年前,也就是说直立比脑容量的扩大早了200万年。新石器时代之前的人类制造的所谓工具都是粗制滥造的,谈不上运用多少智力的成分。也就是说在远古时期,手的劳动并不构成对智力进化的压力,黑猩猩和猕猴等一些灵长类也经常用手来劳动,也制造和使用一些工具,它们的脑量并没有因此突飞猛进。从恩格斯的年代到现在,人类考古学又有了一些新的发现,在那个年代看来合理在解释后来可能会证明不符合事实。

性选择促进智力发育就更难以自圆其说,如果智力活动和性建立了联系,根据人类交配模式的演化(后面会介绍人类的性)男人生育资源富余,竞争激烈,选择压力大,男人一定会比女人的智能高很多,其差别就像雄狮和雌狮的外形一样明显。另外,较高智能的男性在择偶中应该具备明显的吸引力。事实却并非如此。仅凭生活经验就知道,智力在男女双发的择偶中没有表现出显著的作用。

群内斗争说是一个比较有意思的学说,有必要用些笔墨进行介绍。

密西根大学的亚历山大和汉弗莱认为人类进化的智力压力不是来源于外部,而是和自己的同胞进行智力竞赛的结果。

科学家目睹了东非几只狒狒运用智力斗争的场面,年轻的雄狒狒保罗看到成年的雌狒狒梅乐发现大型的树根,保罗环视四周,然后大吼,引来了它母亲。母亲以为梅乐威胁保罗,偷走了保罗的食物,所以把它赶走。结果保罗吃上了那块树根。

对很多灵长类观察表明,智力主要的作用是内斗。大猩猩力大无比,基本上没有天敌。它们的食物是非常容易获得的植物。它们也是比较聪明的动物,和我们预想的一样,聪明才智主要用于对同伴的操控。“人类争斗并非为食物、空间或者资源,他们是为权力而斗,”芝加哥大学灵长动物学家马埃斯特里·皮耶里感慨地说,“有了权力与地位,就能控制所要的一切。猴子也是如此。”

如果大脑不是很有用的话,自然界不会选择这个奢侈品放在那里,为了维持我们的超级大脑运转,每天要消耗18%的能量。聪明若无生存和繁殖优势,必然被笨一点的人淘汰,自然界遵守消耗能量最小法则。有人认为,人类智力进化的第一动力可能是社会成员之间的斗争。最近这种想法慢慢占了上风,人们还给它起了一个名字——马基雅维利智能假说。马基雅维利写《君王论》比达尔文发现人是猴子变的早三百多年,《君王论》阐述的思想则是赤裸裸的权谋争夺之术,所以人们借用了马基雅维利的名字描述这种进化学说。

达尔文时期,虽然观察了很多群居动物,但是,那个时代尚未发现染色体和遗传的关系,更重要的是,那个时代没有系统研究社会生物,所以他忽略了群体中个体成员争斗对智力的影响。哈佛大学教授爱德华·威尔逊虽然完善了社会生物学这个体系,但是,他仍然过于保守,过多地阐述事实,而推理与想象则过少。

分布亚洲多国的恒河猴是群居动物,往往是30余只恒河猴组成一个小社会。雌性恒河猴的社会地位往往是由她母亲的地位决定的,而雄性恒河猴的地位就得靠打斗、撕咬、讨好,最重要的是结盟来决定。

动物学家从灵长类群体的观察中,发现了智力在这种复杂群体中的重要性。马埃斯特里·皮耶里说:“能掐会打并不是最重要的,关键的因素是它在群体中能获得多少的支持度。”

雄性恒河猴争取猴群支持率的最常用手段是拍马屁与见风使舵。拍马屁的具体手段包括:跟朋友坐得尽可能近一点;帮助目标对象梳理毛发;为其他猴提供帮助。不过,这种帮助是有条件的。马埃斯特里·皮耶里说:“恒河猴绝对是把握机会的行家里手。它们装出乐于助猴的样子,但往往只对成年猴伸出援手,从来不会管未成年的猴子。它们往往只帮助那些地位比它们高的猴子,从来不正眼看地位低的猴子。帮助打架时从来只帮眼看就要得胜的那方。”也就是说,恒河猴像人类一样,喜欢锦上添花,从来不雪中送炭。“一句话,它们从来只会以最小的代价获得最大的好处,”他总结说。

马基雅维利假说强调了人之间的相互算计,在原始野生环境中生存,相互算计绝不会有文明社会一样的强度和普遍存在。获得食物、获得更多的交配并不需要太高的智能参与,这种进化动能无法将人类的脑容量和智能推高到很高的水平。

“语言—智能”假说

我认为关于人类智能的起源的几种学说都比较牵强。还有机会提出一种更自然的,更合乎道理的学说。我把这种学说叫做“语言—智能”学说。

人类智力的起源就像很多器官的一样,并不一定是单一因素促进的结果。人的聪明程度对古老的生存斗争来说显得有点多余,这让用生存选择提高智力的想法也走不通,这个问题让达尔文和华莱士苦恼不已。遇上狮子能否逃生,不取决于聪明一点还是笨一点,主要取决于体能和运气。

语言—智能假说认为是语言促进了智能的发展。语言的起源很难从化石上考证,却容易从逻辑上去理解。有语言的动物不只人类一种,长尾鼠在发现地面上的强敌——狐狸和狼等时,会发出一连串的声音;如果威胁来自空中,它的声音便单调而冗长;一旦空中飞贼已降临地面,它就每隔八秒钟发一次警报。母鸡可以用七种不同的声音来报警,它的同伴们一听便知:来犯者是谁,它们来自何方,离这儿有多远。所有动物的语言相对人类而言都是比较简单的,只有人类发明了很复杂的语言。

我们普遍持有这样一个观点,那就是人和动物的区别是能够制造和使用工具。事实上,黑猩猩和一些其他动物能够使用和制造简单的工具早已经不是新闻,黑猩猩在自然状态下就知道用石头打开坚果的果实,很多动物也可以学会使用简单的工具,灵长类动物和乌鸦看到人用某种工具,自己就学会了使用这种工具。不可否认,人类的智能水平非常突出,但不存在人类独有的能力。达尔文说:“从前我曾在这方面(人与动物的区别)收集了大约二十几条有关人兽之别“经[1]典”的论断,但几乎全无用处。”

复杂的语言是人类与动物较为显著的一个区别,动物的语言是以单词的方式存在的,不管是猴子、鸟还是其他动物发出的具有信息含量的声音,都代表一个具体的事物,翻译成人类的语言,可能类似于“走”、“鹰”、“蛇”等等。而人类的语言是有语法结构的,人类的语言将多个单词拼在一起,可以表达复杂得多的事物。

语言在沟通中的作用无需多述,作为一种通信工具,语言比化学物质、肢体动作等通信方式携带的信息多得多,而且在传输距离,传输方式上更灵活多变。大多数哺乳动物和鸟类即便只有单调的叫声,也可以传递很多日常信息。人类从树栖到草原上直立行走面临的一个困境就是跑得太慢,在与其他动物的攻守中需要更多的成员沟通;在确立等级秩序时,较为复杂的沟通方式也可以派上用场;在群体之间的战斗中,成员之间的配合与沟通能力显然也很重要。总之,人类从树上走上草原那一刻,沟通的进化压力也随之而至。通过声音沟通越来越复杂,句法组合规律自然产生,这样,人类就能用排列组合的方式用有限的发音传递无限的信息,无需为每种事物发明一个特别的发音。所以,那种认为解剖学上可发音的丰富性决定了人类语言起源的说法是站不住脚的。

较为流行的观点认为语言大约有5万年的历史,古猿化石结构证明5万年前人类头盖骨的化石已经能够发出比较复杂的声音了,此前的喉咙结构不适合复杂的发音。同时,5万年前是人类技术与艺术的大发展阶段称为文明的“大跃进”时代, 从此,精致工具、绘画、雕刻、装饰品、祭祀及交易等开始出现于人类历史中。许多学者都认同距今5万年的人类进化是急遽的,他们还认为语言的成形乃是大跃进的根本原因。也有人考证认为复杂语言的历史已经有18万年之久。仅凭骨骼的解剖学推断语言的起源时间是很难有说服力的,因为发音与肌肉构造的关系远大于骨骼。我从逻辑上支持那种认为人类语言起源非常久远,以至于可能有两百万年的说法。

在谈及语言时,很多人明显地忽略了语言除了沟通之外另外一个用途——思考的工具。在我阅读的诸多的有关人类进化的著作中,我几乎没有发现谁提到了这个问题。正是对这个司空见惯问题的忽略,导致人类进化学没有联想到语言之于智能进化的作用。就像大家每天都看到东西可以落到地上,却没有想到万有引力一样。中世纪之前就有人提出地球是转动的,然而这种假说遇到了一个问题——当时人们认为地球如果转动,从高处落下的物体理应落在西边一些而不是物体的正下方,因为在物体下落过程中,地球又向东转动了一段距离。这个问题困扰了人们百年之久,实际上,你只要在运动的马车上自由下落一个物体就可以回答这个问题,人们没有想到这样做。

我不妨将将人们长期忽略语言的思考作用的这个现象叫做“下落苹果效应”,意思是我们整天这样做,却熟视无睹。阅读这本书,你会发现人类迄今为止,关于自身的认识,有很多“下落苹果效应”。

当我们思考问题的时候,实际上是默默地自言自语,也就是说,我们实际上是用语言进行思考的。天生的聋哑人为我们提供了自然的实验,因为他们没有建立起语言系统,那么他们就不可能用语言进行思考,据研究认为,天生的聋哑人是用画面进行思考的,每当思考时,他们头脑中展示的是一个个画面。当这些聋哑人学习手语之后,开始用手语的动作思考问题。

然而,展示画面有一个非常显著的缺陷,就是只能思考具象的事物,无法思考抽象的事物,这样就让思维极其受限。语言因为具象的事物被逐渐发明出来,却可以表达抽象的事物。就像哥伦布本来是去开辟通往印度的另外一条航线,无意间发现了新大陆一样。

有了思考抽象问题的能力,人脑的进化便开始突飞猛进。用语言思考极大地开拓了脑部进化的前景,其效果相当于平房到楼房的转化。在一块空地上盖平房,房子的面积受到地面面积的约束,一旦学会盖楼房,可拓展空间就增加很多倍。

按照语言—智能假说,人类智能的进化逻辑就比较自然了。复杂沟通的需要逐渐产生了将单词组合在一起的能力,这样可以表达更为丰富的内容。儿童学习语言的过程是每个人都很清楚的,起初只能说一个个简单发音的单词,然后是两三个单词组成的简单的句子,这些单词和句子都是表示非常具体的事情。头脑继续发育,他们逐渐开始理解一些抽象的单词,同时,学会了更复杂,更长的句子。而有关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