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1-04-22 23:44:11

点击下载

作者:王坚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在线

在线试读:

推荐序一

为什么是阿里巴巴,是马云,是王坚?

读了书稿后,我相信这是王坚博士自己一字一字打出来的。思维活跃,所以文字轻快,一如说话风格跳跃的他;洞察未来,所以预言大胆,一如大开大合的阿里。

马云和王坚,都是我喜欢的聊天对象。跟马云聊天的收获是“原来可以这样看问题”,跟王坚聊天的收获是“未来可能真的会这样”。

王坚对浙江的贡献确实有点大(马云就更不用说了)。无论是帮助省政府深化对信息经济的理解,还是举办云栖大会,推进“数据强省”建设,甚至举办国际海岛旅游大会,都有王坚的一份功劳。我对他心存感激。这个世界的诸多精彩,不仅来自市场引领者的创造,还来自少数思考者对未来的畅想。

• 互联网成为基础设施,数据成为生产资料,计算成为公共服务。

• 数据成为资源,对人类来说有两个第一次,第一次不是从大自然获得资源,而是自己生产资源;资源第一次不是越用越不值钱,而是在使用中越来越值钱。

• 今天数据为中国带来的推动,很像20世纪初电力为美国带来的推动。

今日这些被我们视为理所当然的思考,8年前,大概在哪里都会被视作奇谈怪论。王坚是最早洞察这些问题的人之一,更巧的是他恰好遇到了马云。我也会想为什么是阿里巴巴,是马云,是王坚,为什么都是在浙江?

我认为这跟民营经济的活跃有内在的关系。浙江的民营经济是“一有阳光就灿烂,一遇雨露就发芽”。阳光、雨露,是政策机会,也是历史机遇。灿烂的、发芽的,一开始是各种创业,到了后来自然会有文化的丰富、思想的创新以及对未来的洞察。

现在,互联网已成为浙江经济新的基因,“云上浙江”“数据强省”正在扎实推进,以互联网为核心的信息经济已成为浙江经济发展的新亮点、新动力。相信,不久的将来,浙江一定能够成为中国乃至全球最具活力的地区之一。

这不是偶然,是中国的活力、时代的活力带来的必然。这本书正是一本关于时代活力的著作。为王坚博士点赞!李强时任浙江省省长

推荐序二

假如10年前就有博士,今天阿里的技术会很不一样

第一次见到王坚博士时,我震撼于他对互联网科技未来发展的理解,有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

第一次在集团战略会议上听到博士谈未来数据时代,我惊叹于他对数据技术的理解和执着,正因如此,阿里才有了如今的技术布局。

第一次听博士提出要进行YunOS(阿里巴巴旗下的移动操作系统)的研发时,我几乎是愤怒地惊讶于他的胆识。

第一次听到大家痛诉云手机有多烂时,我看到了博士及其团队的顽强。

第一次发生Hadoop(一个处理大规模数据的软件平台)和云梯技术之争时,我惊喜地看见了一个了不起的、绝对负责的技术领导人应有的科学精神和坚持。

大家对于博士的管理方式、沟通方式和执行手法提出过批评,也进行过考量,但无论如何,我们看到的始终是个谦虚、纯洁,而又积极向上的大男孩。

博士是人,不是神。博士的不足大家都知道,我了解的也并不比大家少;而博士了不起的地方,估计很少有人知道。

假如,10年前我们就有了博士,今天阿里的技术可能会很不一样。

假如,我们的工程师、产品人员和运营服务人员已经具备真正的合作伙伴意识,那么阿里的明天会更不一样。

假如,我们的博士是程序员出身,那么阿里的CTO(首席技术官)可能和任何公司的CTO毫无区别。

假如,一个乐队的指挥要会拉小提琴、会弹钢琴、会吹大号,那么阿里集团里恐怕就没有人可以胜任CEO(首席执行官)、CFO(首席财务官)、CPO(首席人才官)……阿里的了不起之处,就在于我们可以把一个看起来肯定做不了啥“O”的人变成一个独特的“O”!

感谢大家对博士提出的批评,正是这些批评使得博士更加完美。阿里会把一个心理学博士变成出色的CTO,就像美国把里根这个演员变成总统一样。博士能有今天,不光是因为他本人的天赋和努力,更因为你我的支持和帮助。希望大家今后能够继续支持博士的工作。马云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

推荐序三

当“数据”成为新财富

互联网、数据与计算是推动数字时代与社会进步的三大支柱。它对业务推动,产品生产与制造,人类的生活与沟通、旅行、理财、购物方式,以及健康与医疗都产生了革命性的影响。过去十几年,由于光纤与无线传播技术的发展与扩展,互联网把全世界的计算机、手机、移动装置、机器与其他物品连接在一起,这不只是工程上的成就,更重要的是它把人与机器结合在一起。人们的每一个动作都被记录下来,被编辑、统一、精制、分析与模拟,最后为销售及市场人员、商人与医生提供新的咨询建议及策略,为客户与病患提供更棒的服务。由于互联网经济规模很大,这样的消费(如水电般)多数人负担得起,所以不只是企业,人人都可以享受其带来的好处。

这本书描写了互联网把万物、机器与人连接在一起,每一分每一秒都在产生新的资源,即数据。数据与内容的计算已不局限于单一计算机,而是经由互联网把所有“端”的计算机结合在一起,这将产生出体量无比巨大的计算能力。因此,数据经由互联网的计算产生智能,进而推动科技、社会与生活的发展。

王坚博士对于“互联网、数据与计算”的诠释与富士康推动云移物大智网、八大生活的应用,以及科技服务转型的决心可谓一致。它使产品生产与制造工艺发生了本质上的改变,制造过程中产生的数据经过计算与分析,可产生模型,并预测结果,从而改善并提升生产效率和品质。另外,巨量数据需要与产品联系起来才能产生有用的小数据,进而产生效益。数据本身并无存在的价值,而是要看怎么找到与行业的关联性。

王坚博士将互联网定义为基础设施,将数据定义为世界的新财富,将计算视为一种公共服务,这对企业的经营者来说尤其具有吸引力。当数据在未来的世界中扮演关键性的财富角色时,如何有效利用这项新财富塑造新的企业经营策略,是真正值得企业经营者思考的议题。郭台铭鸿海集团董事长

推荐序四

从云计算和半导体业看到的未来

很高兴有此机会将王坚博士(业界都称他为“博士”)的作品《在线》推荐给产业界人士、学界师生,以及对未来数十年信息社会演进有兴趣的读者。博士在中国互联网界是知名人物,心理学博士出身也算异数。

这本书算是博士从浙江大学心理学系加入微软亚洲研究院,再加入阿里巴巴集团,亲身参与互联网产业20年来的一个总结,如他自己所言:“是作为一个依然在一线感受技术变化的实践者做出的真诚成果分享,以及对未来的期许。”

博士与我,一个在互联网、软件领域,一个在系统芯片半导体领域,我们的交集也正是手机等各式智能设备。半导体是信息产业之“米”,我常通过计算演进回顾从半导体与计算器到手机和物联网等网络产业的兴起。由于摩尔定律预言的不断进步,现在每人每年平均要使用数十亿个晶体管,才能享受在线、云计算、数据等服务之好处。就像米饭维持人类的生命一样,晶体管则是协助人类心智的运用。博士与我,一个从云计算,一个从半导体,看到了一样的未来,算是殊途同归。“互联网:离线到在线”“计算机到云计算”“信息到数据”是贯穿这本书的3个核心观念,博士用讲故事的方式娓娓道来,数据是生产资料,构成计算经济之基础,支持了移动支付、共享单车、外卖等行业,读者可由此书了解中国及全球互联网发展趋势。书中列举了古今中外许多影响人类社会的发明,例如电力、计算机等,还有许多故事,例如登陆月球、珠峰登顶等,这些都会对年轻学子有所启发。尤其是无私分享YunOS的发展以及阿里云计算公司“去IOE”的故事,更可见博士的理想与坚持不懈。

我和博士相识多年,经由合作相知。最近一次相见是在2017年7月于杭州举行的中国人工智能大会上,博士是主讲者之一,穿着一贯潇洒不拘的服装和球鞋,在台上滔滔不绝地描述以数据为大脑的智能城市的种种实践,我至今记忆犹新。

如此人物,也难怪连马云都要赞叹博士的视野、胆识与坚持,并觉相见恨晚。读其书而识其人,我真诚地将这本书推荐给各位读者。蔡明介联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作者序

沉淀下来的足迹《在线》出版后,我看到、听到许多读者的回馈,感受到本书引起了人们的进一步思考。这些读者有着不同的职业和教育背景,超出了我原来对读者群的预期。

就在第1版出版两个月后的2016年12月,本书就被《南方都市报》评选为“2016年度十大好书”之一。尽管在朋友转给我评选结果之前,我完全不知道有这样一个评选,但还是感谢这次评选对本书的评价,“《在线》是一位中国互联网工作者做出的独特、深刻、具有前瞻性的思考,它的价值远超互联网经济的范围”。

2017年7月,媒体人秦朔在其朋友圈发了《不理解在线,就没有真懂互联网》一文,流传甚广。他在文中也谈到了“会上网的公司不等于在线的公司”,更表达了“世界就是那么大,那么多未知,探索永无止境,我们完全有条件做到过去做不到的事情”。

引发更多的思考和探索,是任何一本书都应该追求的。同样,《南方都市报》评委对本书的态度让我非常感动,“在评价《在线》这本书时,我们决定抛开王坚的身份不管:不管他过去干过什么,也不管他现在在干什么,只看他的书传递的是怎样的观念”。

我在各种不同场合将本书中的内容讲给不太了解中国,也不会讲中文的各国朋友听。出乎我意料的是,这些带有浓重个人经历的故事并没有影响这些人对“在线”这一核心思想的理解。我深深感受到,书中表达的观点已不会受到我个人经历的影响。这让我有了把《在线》奉献给更多读者的念头。这次的全新修订版是这个努力的第一步。

更让我敬佩的是《南方都市报》评选的初心,“我们认为,现今一个紧迫的课题,就是中国人能为世界贡献点什么精神产品”。

独立思考互联网的未来,确实是本书的初心,也希望本书对此能有一点贡献。

大学时我就读过王佐良先生的译作,很是崇拜。之后读了吴国盛先生送给我的《什么是科学》一书,也让我觉得自己离科学近了一些。所以《在线》与《王佐良全集》和吴国盛先生的《什么是科学》一起入选“十大好书”,对我来说是一个十足的意外。

最后,再次感谢所有和我交流过的朋友,是你们让本书有了奇特的活力。这也是我为什么把许多朋友的文字直接保留在书中。我想告诉大家,这本书不是事后总结出来的,而是大家不同时间的足迹的沉淀。王坚2017年8月于云栖小镇1时代的困惑、错位和纠结50多万年前的关键词是光明与黑暗,50多年前的关键词是数字和模拟,而今天的关键词是在线与离线。互联网和数据的困惑

这些年,我遇到了三件看起来不同的事,不大不小,却很有意思,看似没有联系,相互却有关系,它们引发了我对互联网、数据和计算的认真思考。

2013年5月12日,MTC(Mobile Talk Club,杭州移动互联网俱乐部)在杭州的云栖小镇组织了一场关于云计算的主题沙龙,音乐分享平台虾米网创始人王小玮聊了云音乐,快的打车创始人陈伟星聊了云时代的产品设计,手机互联网站点短趣网创始人王强宇聊了云时代的创业。这些人都称得上互联网时代的“老兵”。我也借机聊了聊自己的一些看法。总的来讲,当时被移动互联网闹了一阵后,大家(包括我在内)都有相当的困惑。

曾经是《钱江晚报》记者的潘越飞把我的分享以第一人称做了详细的梳理,以“王坚:云计算和大数据,你们都理解错了”为标题发到朋友圈中,文中涉及移动互联网和云的定位、对大数据的反思,以及对App(移动应用程序)创新的不看好。无人机是大数据的应用典型我热爱和平,但一讲到云计算和大数据,我想到的两个例子,都跟战争有关。一个例子是,《世界是平的》(The World is Flat)一书作者去过阿富汗前线后认为西点军校应该重新办了。因为他发现一个连排级的军官,只要一个电话就能指挥航母上的飞机,这在以前的战争年代是不会发生的,那时一个连排级军官能够动用的战争资源非常有限,而如今的连排级军官需要进行的训练和过去的军长师长是一样的。经常有人问,如果有一定的基础设施,我能不能改变世界。在以前,许多大事只有美国总统可以做;而今天,因为有了云计算,一个人可以做得比总统还多。另外一个例子是,有人说世界上把大数据用得最好的就是无人机。无人机是一个非常典型的创新,以前的仗不是这么打的,但有了大数据之后就变了。云计算可以让你做以前不能做的事情,做到以前不能做到的规模。我们的客户才是最会使用数据的人阿里云最早成立时,我们说自己是数据分享第一平台,对于这个定位,我自己觉得还挺超前的。在早期讨论时,我们的关注点是数据,而不是信息,这是一个很关键的事情。只要一谈到数据,我们其实就把自己定位在平台上了。我们想象最会使用数据的人是我们的客户,而不是我们自己。今天,最成功的数据公司是谷歌。谷歌利用全世界每个人都可以获取的网络数据,依靠自己的处理能力,做成了世界上最大的生意。在谷歌的初创时期,它拥有的数据别人也有,只是别人没有它的处理能力和思想。我们在定位自己时,一直坚持“数据就是数据”这个最基本的观点,但肯定有人比我们更聪明,会把数据做成重要的生意。今天的数据远远超过以前的网络数据,所以可以想象的生意更多,而且肯定可以比以前做得更大。以前没人知道数据在哪里,直到谷歌做出了搜索引擎。这在今天看来很简单,放在当初却很难,因为要把手中的资源做成一个挣钱的东西,当时没几个人想得清楚,否则微软、雅虎也就不会把搜索外包出去了。“大数据”这个名字叫错了我分享时说“大数据”这个名字叫错了,它没有反映出数据最本质的东西。其实大数据很早以前就有,只是那时的“大”还没有意义。世界上最大的数据估计和互联网一点关系都没有,最大的数据估计存在于欧洲核子研究组织(CERN),那里的对撞机中计算的数据可能人类一辈子都算不完。今天数据的意义并不在于有多“大”,真正有意思的是数据变得在线了,这恰恰是互联网的特点。所有东西都能在线这件事,远比“大”更能反映本质。如果快的打车使用的交通数据不在线,那它也就没有什么作用。为什么今天的淘宝数据值钱,因为它是在线的。写在磁带和纸上的数据,作用是有限的。反过来讲,在线让数据的价值更容易体现。过去美国总统大选之前,需要做盖洛普调查,随机找2 000个人做问卷,这样做出的预测也很准了。现在不用这样做了,只要在推特上分析每个人发的信息,就可以预测谁更有可能当选总统。盖洛普调查做完之后很难快速影响社会,不同的是,数据可以快速影响社会。就像打车软件,它对出租车司机的影响可能比对出租车公司更大,究其原因就是数据在线了。有时候,一些主营业务是石油、地质探察之类的公司来跟我讲它们的大数据,我不大确定这算不算大数据。它们的数据确实多,但是它们的数据若不在线,就没有意义。数据比功能更重要在产品方面我算不上专家,阿里云的产品做得不好,都是我的责任,这个需要大家原谅。但吃了很多苦头后,我对于做产品还是有一些心得的。目前,我还没有看到一个将产品和数据结合得很好的例子。非互联网时代的产品,功能一定是它的价值所在,而互联网时代的产品,数据才是它的价值。做航旅信息的产品有很多,最近有一款名为“航旅纵横”的App我用得比较多,我也不知道从产品角度来说它好不好,但它的数据很实用,它可以告诉你前一个航班发生了什么事情。过去的软件,很多功能的重要性都超过数据,但我相信,接下来,数据会比功能更重要。互联网人应该能够理解这个说法。我和马云开玩笑说,阿里巴巴对数据的理解深度,不会超过苏宁对电子商务的理解深度。我的意思其实是,大家还没搞清楚机会在哪里。前几天我在北京碰到叶凯(北京玩蟹科技有限公司CEO),他说游戏做来做去,最后发现数据才是最重要的东西,在几个机房里来回复制数据很痛苦。我猜测,他认为完全靠直觉做游戏已经不够了,数据可以帮他做这件事情。云计算是关于信任的生意在思考云计算时,我突然发现,云计算是关于信任的生意。包括虾米、短趣,之所以搬到阿里云,都是因为信任。中国是全世界最早使用纸币的国家。一张纸上盖个章,就让人相信它是财富,这需要极大的勇气。而今天的我们反而大大落后了,我们不相信信用卡,把信用卡当成借记卡用,这是很大的问题。有人说他要做三年赚200亿美元的互联网项目,但他要依靠别人的云计算服务,他能相信这一点,是很了不起的。我觉得,没有这个勇气,是不可能创新的。如今的中国就存在这样的机会。保险是一个很传统的行业。开一个保险公司,必须要设立办事处。没有人敢说,现在办理保险业务可以不签书面委托书。但是,可能就在近期,中国会出现一家保险公司——它将是全世界第一家没有办事处的保险公司。不需要在纸上签署任何东西,在线就能做完所有事情。按我的理解,如果把云计算做好了,创新机会就会非常大。做App是在别人的花园里弄盆栽我觉得移动互联网创新可以超越App创新的范畴。今天App上的创新,有点像在别人家的花园里种点盆栽小花。因为苹果和安卓已经圈了一个花园,你种点花草是没有问题的,就像是去花鸟市场买盆栽。但是你要想做点有生命力的东西,还是有挑战性的。你要跑到大森林里开拓,才能做有生命力的东西。否则别人叫你的产品下架你就得下架,这还是有问题的。当然,也有人认为那个花园是一个很好的环境。但是在中国这个背景下,我们确实还可以做些革命性的东西。具体是什么,我们也还不知道。有了施乐,才有苹果我们做云计算时最大的挑战,就是我们还没真正弄清楚云计算是什么。这是一个新兴的行业,我们过去只在书本上读到过,全靠大家的互相配合才能做起来。我觉得应该创办一个互联网博物馆。今天大家都知道互联网,却不知道它的发展历史,这样是很难创新的。大家可能不知道,几乎所有鼠标都产自中国,大部分也在中国销售,与之相关的很多技术也在中国。很少有人去问,为什么这个东西叫鼠标,也没人知道第一个鼠标是用木头做的。今天大家看到一款很漂亮的手机,叫作iPhone(苹果手机),它配有很好的操作系统以及很好的App商店,但大家可能没想过这东西是怎么来的。我看过一个关于20世纪80年代美国经济的片子,其中采访了乔布斯,他说,如果不被苹果赶走,可能不会发生后面的事情。如果当时乔布斯没被赶走,没有一赌气去做NeXT(美国电脑公司),而NeXT又没有被苹果收购的话,就不会有今天的苹果。所以,这里面的机缘巧合是很难计划的。我相信阿里云肯定能做好,但吃苦的过程肯定逃不掉。有一个传闻说,苹果先做出了麦金塔系统,微软随后推出了Windows(视窗)系统,苹果就告微软抄袭。盖茨对乔布斯说,我们就别互相过不去了,其实我们都偷了Xerox PARC(施乐帕洛阿尔托研究中心)的东西。Xerox PARC虽然没能让施乐公司做大,但做出了很大的贡献。没有施乐这样的公司,自然而然也就不会有苹果这样的公司。我想说,就算各位创业者和施乐一样做些会“死掉”的产品,也很有意义。不是搜集什么数据,而是做什么服务如今,手机中的传感器就种类而言和巡航导弹中的传感器差不多。它能搜集到很多东西,却没有产生多大价值。我觉得,数据搜集这件事,已经没有多大创新空间了,只要你想得到,我们就一定能做到。我觉得真正的创新在于你能利用搜集来的数据做什么,这还没有人弄懂。这是一个鸡和蛋的问题,如果没有人能够用好数据,那后面的事情就不会发生。最早的时候,有人会提到基于位置的服务。但是到了今天,在知道了位置之后,还是没有人能把服务做好。我觉得,这才是最大的挑战。“云计算”有歧义假如说云计算是工业时代的电,大数据就是福特生产线,如同没有电就不会有大规模工业化生产一样,没有云计算也就不会有大数据。我觉得“云计算”这个名词的歧义在于:我们说云计算时,其实包括了云计算、大数据、云存储等所有的东西。到了最后,大家应该会忘记云计算,只看得见福特生产线,也就是大数据。所以我说,看得见的前端,看不见的后台。我不相信有人会说,没有云我也能做大数据。没有云,那就是小作坊。千万不要想着利用数据去改进现有业务今天的银行,都不是靠大数据做起来的。银行靠什么处理数据,靠IBM(国际商用机器公司)。你可以算出它处理数据的成本,你会发现它处理数据产生的价值可能都无法抵消处理数据的成本。数据真正了不起的地方,是靠最小的成本产生最大的价值。这并不是说,有数据的地方,就会有大数据业务。阿里巴巴在数据方面做得最好的是金融,但金融不等于银行。阿里金融正在做的小微贷款,恰恰是银行做不了的。银行没有这些数据,银行做信用评级的成本极高,所以它不会做小微贷款。阿里金融上每天想贷几百块钱的人多得很。有个只贷了一元钱的客户特意写了一封感谢信,说这辈子从来没有人愿意只借给他一元钱,突然有人愿意这样做,他就觉得人生从此被尊敬了。千万不要想着利用数据去改进一个现有业务,那不是大数据应该做的事情,大数据应该做的是以前做不了的事情。亚马逊曾把推荐产品的业务做到全球最好,但那是在大数据发展的早期,如果它现在还每天想着怎么把推荐做得更好,我觉得这件事情一定没有希望。

潘越飞后来写道:“当天,青龙老贼(一位当天也出席了沙龙的自媒体人)发了一段王坚的部分观点,遭遇了他开通微信公众号以来最强烈的退粉,也激起圈内人的各种讨论,这就是王坚的‘影响力’。”“王坚,阿里巴巴最富争议性的人物之一,爱者极爱,恨者极恨。”

虽然没有事先准备就谈了自己的一些想法,结果会产生这样的影响,这让我很意外。云和计算的错位

2013年3月,我在杭州见到了《中国电子报》的李佳师,她对我进行了一次深度的采访,文章题为“从蝴蝶效应到边际效应:解读阿里云战略”。我在采访中谈到了一个基本观点:云计算已不是理论,而是商业实践。我和李佳师上一次见面还是我在微软亚洲研究院工作的时候,后来她听说我回到杭州加盟阿里巴巴,操盘阿里云和YunOS,更听到了人们对我在阿里巴巴所做事情的各种评说,有褒有贬,有人说我是个有技术情怀的人,还有人认为我不适合主导产品的研发。2013年10月的阿里云开发者大会前夕,我又和她长谈了云和计算的问题。这次采访安排在王坚和某投资公司谈合作之后,所以时间一拖再拖,直到晚上10点才开始采访,但眼里已经有血丝的王坚说起云还是神采奕奕。他谈云、谈中国基础软件的研发、谈互联网思维、谈竞争对手、谈“双11”、谈12306等,记者曾在很多场合把他的这些观点分享给其他企业的高层,他们认为王坚的观点很有启发性。眼下中国的IT(信息技术)产业正在转型,云和互联网化冲击着各个领域,推动云和互联网化有很多路径、很多选择,也有很多误区,很希望王坚的那些想法和思考能够给转型中的中国IT产业带来启发。关于云,大部分企业的思路和方向都错了关于云计算,公有云、私有云和混合云是目前被业界认可的三种形态,IBM、微软、威睿(VMware)等IT巨头一直在向不同需求、不同类型的用户推荐“公有”、“私有”和“混合”这三朵“云”。但在王坚看来,“私有云根本就称不上云”。云计算的本质是服务,如果不能将计算资源规模化、大范围地进行共享,如果不能真正以服务的方式提供,就根本算不上云计算。所以他认为IBM等传统IT企业巨头说的所谓“私有云”,最多是将其原有的解决方案换汤不换药地新加了点儿技术、重新包装了一下,然后卖给用户的一个升级版IT解决方案。王坚认为,云计算的发展是需要生态的,但是当好几个云计算联盟送来请柬时,他都回绝了。他把这些联盟的成员和章程看了一遍之后,觉得太虚没意义,认为它们就是被IBM、微软等外商绑架的云联盟,所以不去捧场。他自己却在杭州积极撮合了一个名为“云栖小镇”的联盟。据他身边的人透露,这个联盟开始并不是博士(在阿里集团大家都称王坚为博士)主动想做的,是阿里云在做某行业的全国性云项目时,用户和应用开发商自发碰撞,这样的需求触动了王坚,于是他动念把阿里云平台上的各类应用开发商、各类合作伙伴、用户聚集起来,做个实实在在的联盟,大家一起互相启发思路从而解决问题。在几次采访中,谈及中国正在大力推动的云计算,王坚都特别忧虑:大家都知道云计算是一种服务模式,“但是真正做起来的时候,又是向使用者卖设备”,这其中最核心的问题是思路没有调整过来。目前包括电信运营商在内的中国各路云计算服务提供商、政府园区等都在大兴土木、大规模地兴建数据中心,他们购买了成千上万的服务器,但“99%都不是云计算”。所以阿里做了“飞天”这样一个类似云操作系统的东西,与数据中心合作,把数据中心的计算资源“云”化,通过服务的方式对外提供计算服务。在王坚眼里,全球只有一个半的企业是阿里云的榜样,一个是亚马逊,它真正实践了云计算所蕴含的服务本质;另外半个则是谷歌,它解决了规模化的问题,但没有将服务做彻底。云安全一直是大家谈论得最多,也是最为担忧的另外一个话题。王坚认为:“事实上云比原来的方法更安全,就好像把钱放在银行还是放在枕头底下哪个更安全一样,一定是银行更安全!使用云计算需要克服的是心理障碍。”所有的企业都拥抱了互联网,云才有价值在几次采访中,王坚一直强调,如果用户、生态链的思路不转变,如果不能够真正拥抱互联网,那么云是没有意义的。只有当用户、整个生态链都拥抱了互联网时,云计算的价值才会真正凸显。他认为现在很多用户还是在遵循传统思路用IT。他举了一个“双11”时某客户的案例。为了应付“双11”可能出现的爆发性需求,该客户首先想到应该多买几台服务器,这需要花费至少几千元人民币,还需要解决后期运维的问题。后来他找到了阿里云,阿里云的同事告诉他只需要花几元钱购买阿里云的OSS(对象存储)开放云存储服务就可以渡过“双11”的难关。记者问王坚,既然阿里云可以支持“双11”这样数以亿计的交易需求,是不是也可以解决12306购票平台每到春节就瘫痪的问题?王坚说,大家可以将这两者的各种数据进行比较。有人问王坚,现在阿里云的客户数量庞大,覆盖了方方面面,什么时候像中国工商银行这样的金融大客户也会使用阿里云?王坚说:“这个问题应该由中国工商银行来回答,如果中国工商银行认为自己是一家互联网公司,那就应该使用阿里云服务,至少它的绝大多数非核心业务可以云化。”现在各行各业都在遭遇互联网的冲击,从金融到零售再到制造业,我们几乎已经看不到不受影响的行业。在推动传统企业互联网化的转型进程中,有很多的选择,也有很多的模式,究竟哪一种路径能够带来更成功的互联网化转型?在王坚看来,现在很多人依然只是将互联网视为一个渠道,而不是思路和生意模式的改变。王坚说:“如何定义互联网企业,它需要满足两个特征,一是要有云计算,二是要在云计算的基础上用数据优化业务。”也许在很多人看来王坚的观点有些偏颇,但在笔者看来,王坚所认为的互联网化更接近真实的互联网。如果我们不能在核心思路上有更多的颠覆,我们就很难获得更高的效率和效益,小改小获益,大改大获益。王坚说,“用云计算”的本质是“用互联网”,企业的IT和业务都离不开互联网,互联网的特质和冲击使传统企业的IT无法应对。如果你的企业永远跟互联网没有关系,很难想象10年之后企业会是什么样子。基础软件只有在云上做才有变的机会很多拿了“核高基”项目资金的企业现在做的依然是复制品,“人有我有”的思路造出的是“替代品”,缺乏市场生命力,只会成为样板工程。王坚认为,只有在云的时代,中国的IT产业才有真正改变的机会。中国的基础软件一直做不起来,原因是缺乏与用户互动的机会。王坚说:“关起门来不可能把一个产品做好,产品的发展永远是与用户交互的结果。”以数据库为例,国外数据库并不是从第一天开始就做好的,它也是慢慢地通过与用户不断交互、不断改进成长起来的,当传统数据库发展到今天这个规模的时候,我们已经失去了与用户进行交换学习、共同成长的机会,已经有了不可逾越的障碍。“我常说需求就是竞争力,”王坚说,“为什么中国的云计算有可能超越美国、比美国更有竞争力,因为中国有更强劲的需求。”他举了淘宝的例子,为什么在中国,淘宝可以如此蓬勃地发展,因为中国有巨大的需求,所以它有机会,而在美国沃尔玛很成熟,分布广泛,所以电子商务的发展相对就没那么容易。有需求就意味着它能够告诉你问题在哪里。在他看来,竞争力绝不是从书上读到的,一定是在用户需求的推动下形成的,循着问题去解决问题,才能形成竞争力。阿里在做“飞天”的过程中,遇到了很多问题,也遭到了很多批评。王坚说,就是因为一直在努力解决问题,阿里云才会不断成长。在他看来,今天的基础软件又有了机会,因为云的出现,我们从软件时代进入云计算时代,整个体系架构发生了改变。基于云进行基础软件的研发,中国还是有机会的。但是王坚同样看到很多获得国家“核高基”项目资金支持的企业,仍存在误区。很多企业,甚至大部分企业还是基于“人有我有”的思路做替代性研发,这样的复制,虽然能够造出一些“替代品”,但那是缺乏市场生命力的,只会成为新的样板工程。眼下的阿里巴巴推动“去IOE”,正从“商业软件”向“开源软件”,再向“自主技术+云计算”演变。王坚说,中国用户现在对云的需求像“干柴烈火”一样,他希望不仅仅是基础软件,包括应用和整合IT生态体系,都能够更清晰地看到云的机会,抓住云和互联网进行创新,让一直处于追随状态的中国IT产业更快变局。

2017年,IBM已从坚信智慧地球改成了认知计算,更在谈论“沃森”(Watson,IBM的人工智能系统)才是未来,不知以后还会改成什么;微软也坚定地走在了云计算的道路上;谷歌的云计算依然没有起色;还有人在讨论边缘计算。硅谷也在反思,把大量的钱和最好的人才投在App上,是否真正体现了美国的创新竞争力。大家依然在寻找方向在哪里。

我觉得当时和佳师谈得很凌乱,但这次采访在《中国电子报》上登出时,标题是“阿里集团CTO王坚的云和互联网观”,这让我意外。离线和在线的纠结

我经常用Skype(微软的实时通信软件)聊天,有一天,实在忍受不了了,因为Skype会有永远都发不出的消息。“这玩意儿不好用,只要你离线了,我的消息就发不过去。”朋友这么告诉我。

按照Skype的设置,你今天发了一条消息给我,如果我没有在线,这条消息就发不过来。也就是说,如果某一天当我没在线的时候你给我发了一条消息,而发完之后你也下线了,那么一直要等到某一天,我和你同时在线了,这条消息才能发送成功。热门网站豆瓣上曾经出现过一篇帖文,讲述两个人因为Skype的这一设置,整整花了一个月的时间才把消息发送成功。

这个例子鲜明地体现了离线思维。在Skype眼中,你是会下线的,你生活在离线和在线两个世界里。你只有待在办公室的电脑前才会使用Skype,那时你才上线。当你在地铁上、跑步或者吃饭的时候,你都远离了网络,下线了。Skype只在你一本正经地要进行互联网通信时才提供服务,就像打电话要求两个人必须拿起话筒才能沟通,这里我们把互联网当成了电话。正是这种对于离线和在线的严格区分,让我觉得Skype如果不能超越这种约束,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就一定会不断没落。

Skype提供免费的全球性电话,你不必再受限于任何一家电话公司以及国家地域,直接通过互联网就可以进行高质量的语音通话。“当我下载完Skype时,我意识到传统通信时代结束了。”时任美国联邦传播委员会主席的迈克尔·鲍威尔(Michael Powell)曾这样描述Skype带给他的惊艳。鲍威尔看到了通信的价值,不知当时他是否看到了互联网的未来,如果看到了就不会有今天的微信。纠结在线与离线这两个世界的不只是Skype,还有QQ(腾讯的实时通信软件)。

QQ是一款国民应用。自1999年推出以来,已经拥有4亿左右的用户,成为使用人数最多的实时通信工具。正是QQ,让中国网民对“在线”这个词极度熟悉——当你想和家人聊天、给同事传文件、观看视频节目、更换虚拟服装、玩休闲游戏时,第一件事就是打开电脑点击QQ的图标,在登录框输入账号和密码,在表示在线的绿色状态栏亮起后,你就可以做以上那些事了。当你听到一个中国三四线城市的人说“上QQ去”时,其背后的含义往往是,“我要上网了”。在线,成了上网的代名词。

2011年年初,微信问世,这个同为腾讯旗下的实时通信工具主打智能手机之间跨运营商和跨操作系统的免费沟通功能。与早在三年前就已经推出的手机版QQ相比,微信没有抢眼的在线状态栏。与QQ不同,在微信的设计逻辑中,你应该是全天24小时在线的。仅仅在发布433天后,微信就获得了1亿用户,QQ曾耗费数年才取得这样的成绩。QQ选择正面应对这一变化——弱化甚至是消灭在线这种状态。

2013年5月,最新版的手机QQ彻底学习了同门师弟的逻辑,新版QQ的界面和微信十分相似,最重要的是,那个显示是否在线的状态栏也消失了。科技媒体很是诧异,并使用了类似于“腾讯QQ正在用生命山寨自己”这样的标题来抱怨这次莫名其妙的改版。用户的反应更为激烈。QQ2013v4.0版在苹果商店上架仅4天,就遭遇大批网友的不满,据报道,38 000多名网友中有90%以上给了“差评”,戏称其为“二手微信”。大多数用户的不满都指向了一个关键点:取消了在线状态。

在我看来,QQ的这一改进方向是必然的,绝非简单的仿效。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正在让在线这一传统的上网动作消失。只有取消了在线这个动作,才能让在线渗透生活的每一个角落。“永远在线”这一观点本身无可厚非。你可能觉得自己一直在线,但又觉得不存在这一动作,这才是在线社会的人所需要的。

但QQ想要做到永远在线,不只要和几十年培养起来的用户习惯对抗,还要消灭“离线”。微信的使用者不会存在有关在线状态的争议,因为它根本没有离线这回事。QQ真正要超越的并不是微信,而是比微信更难逾越的离线世界,结果是手机QQ后来又把离线状态的显示“优化”回了产品中。

QQ的改版与Skype的固执,取消离线与坚守离线,相反的做法与相反的结果,虽然是产品方面的纠结,却让我看到了未来的影子。

2015年这一年,中国对互联网未来的讨论虽然热烈,但大家很少关注这些对我们未来很重要的细节,这让我意外。

这一系列的意外,让我强烈地感觉,一个新的世界正在扑面而来。远在40万年前,北京周口店的猿人接受了为他们带来温暖和光明的火。一个黑暗的洞穴,只要有了火,就成了光明之地。这个世界被划分为“光明”和“黑暗”,光明是生存的根本,黑暗是恐惧的源头。20世纪80年代在非洲的发现,把原始人类使用并控制火的时间提前到了公元前142万年。光明驱散了黑暗,我们所处的是一个光明的世界。

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数字技术出现,数字计算机开始代替模拟计算机,我们从电气时代逐渐走到了数字时代,计算机重塑了社会的架构与价值。今天,我们写的每一个字都是数字的,看的每一本书都是数字的,拍的每一张照片也都是数字的。数字化的视野,成了深藏在现代人基因里的生存本能。数字吞噬了模拟,我们所处的是一个数字的世界。

今天,互联网继续飞速发展,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可穿戴设备、机器人、虚拟现实、物联网、兴趣图谱、社交体系等各种新词出现在各种媒体、讨论会或展会上。互联网时代的每一天,都好像有全新的科技创意诞生。科技,犹如失控的野马群,在钢筋水泥的森林里狂奔,气势汹汹,难辨方向,影响着每一个人。

在我看来,纷繁复杂的背后,有一只能量无限而又看不见的手在驱动,那就是我们熟悉而又陌生的“在线”——今天我们这个时代的关键词。我每天都会遇到不同的创业者,作为一个依然在一线感受科技变化的实践者,我一直在思考这些变化背后的本源力量。想要理解互联网的变化轨迹,唯一的方法是弄清背后的规律。“在线”这个所有人既熟悉又陌生的词语,不仅是常识,也是我一系列想法的核心。这让我有了想谈谈在线这个被忽视了的常识的冲动。常识的含义是,长久的经典,真正的基础。

在线,是新世界的常识,观察它、审视它、思考它,有助于消除头脑中的冲动与迷茫。

2008年以来,我在阿里巴巴的工作给了我一个很好的框架,让我得以用在线的思路梳理这些困惑、错位和纠结。我会很真诚地分享自己的理解与心得,和大家一起,用一种新的思路重新认识我们生活的世界,这个正在被重构的、正在变成在线世界的离线世界。

每一个文明节点,都有它独特的关键词,而如今我们与在线不期而遇。在线的世界不是对旧世界的改变,它是一片新大陆。2从数字到在线的进化互联网之前的信息革命,完成了原子的比特化;而互联网的出现,则要完成比特的在线化。在线是一片新大陆,就像当年的美洲大陆,我们还需要深入探索。

多年前在新疆和西藏的几次旅行,让我更深地体会到在线距离我们越来越近了。

库车县是位于天山南麓中部、塔里木盆地北缘的一个小县城,别名龟兹,其机场称龟兹机场。我沿3012国道往南经过那里时,四周没有任何绿色的东西,全都是褐色的石头。苍茫大地,没有人烟。在那里,你会感觉自己好像在孤独的火星上,回归到了原始的状态。除了荒芜,还是荒芜。

路上的陡坡很多,很难走,有时车子每小时只能开5公里。当我在那个地方十分缓慢地行进时,突然看到了电线杆。突兀却必然出现的一根接一根的电线杆,绵延的电线输送着可以衍生出各种服务的电力,这是整片土地上唯一和人有关的东西。在那种苍凉的地方看到电线杆,我真的被震撼到了。今天,人群一旦聚集起来,要定居下来,第一件事肯定是把电力输送过来。有电的地方,一定有人,有人的地方,一定有电。我当时的感受是,电实在太伟大了,它是电气时代的象征,它连接的是工业文明,是它让我们离文明近一些,更近一些。

去过新疆之后,我又去了更偏远的地方——西藏。去往西藏的路上也是人烟稀少,那一路上,由于太偏远而铺不了电网,连电线杆都没有。但在没有电线杆的路边,我突然看到了一个巨大的告示牌,牌子上写着:“5公里后有手机信号”。意思是5公里后会有一个通信基站,在那里手机就可以连上网络,我就可以在线了,重新和这个世界连接起来。因为太阳能,在没有电线杆的地方,有了在线的文明。这是对我的又一次冲击,也许网络信号是比电线杆更重要的东西。没有传统的电网,也可以有在线的网络,未来世界的文明是在线,也只有在线。图2–1 西藏的旅途风景

如果放在30年前,“在线”也许是科技新贵挂在嘴边的时尚词汇。而今,“在线”这个词,大家可能早就听腻了。

1978年,一位名叫比尔·冯·迈斯特(Bill von Meister)的人创立了一家名为“The Source”的公司,提供早期的在线服务——BBS(电子公告牌系统),当时的用户使用的是300~1 200波特率的拨号上网连接。The Source给自己的定位是:不是硬件,不是软件,但它能把你的个人电脑带到世界任何地方。迈斯特后来又成立了一家名叫“Control Video Corporation”(简称CVC)的新公司,为Atari 2600视频游戏机提供在线游戏服务。不久前,我在自己的旧书中看到一张夹在书中的很多年前美国在线的推广光盘,美国在线的前身就是CVC。美国在线第一次把完整的服务带到线上,包括新闻、股票、天气、购物、照片分享、搜寻、电子邮件以及实时通信工具等,并于1998年宣布收购著名的网景公司,而那一年美国互联网用户的宽带普及率还不到1%。

虽然美国在线和时代华纳后来的合并没有产生奇迹,《今日美国》还是在2007年把美国在线的成立列为25年来互联网领域发生的25件大事之一,排名第四,位在万维网、电子邮件和图形用户界面之后,第五名和第六名分别是宽带和谷歌。

美国在线对社会的这种影响力,至今还能在各种事件中感受到。2010年,一位名叫布拉德利·曼宁(Bradley Manning)的美军情报分析家向著名的维基解密泄露了美国军方和政府的几十万份秘密档案,包括一段于2007年7月拍摄的美军阿帕奇直升机向伊拉克平民开火的视频,这让阿富汗和伊拉克战争的残酷真相大白于天下,在全世界引起轩然大波。而曼宁第一次对外表示他拥有这样的机密信息时,用的就是美国在线的即时通信工具AOL Instant Messenger。

这不是美国在线的影响力,这是在线的影响力,是在线的奇迹。中国也曾流行过在网站名称后面加“在线”两个字,例如中关村在线、浙江在线一类,如今看来,这样的做法已经略带土气。不管土气不土气,不管你愿不愿意,在线今天依旧在我们身边,渗入我们的生活,中国互联网的奇迹也已出现。要不要进入一个在线世界,变成了一个不能回避的问题。在线是互联网的本能

最早开始认真思考“在线”这件事,可以追溯到我还在微软工作的时候。作为世界上最成功的软件供货商,微软的每一款软件,从Windows到Office(办公软件),在上市之前都要做一件事,叫作“可用性测试”(usability testing)。简单地说,就是为了让产品更容易使用,工作人员通过观察有代表性的用户完成产品的典型任务,从而界定软件设计是否满足了使用者的需求以及它本身的易用性,同时发现并解决与用户相关的设计问题。换成互联网兴起后的说法,可用性测试就是为了做好“用户体验”。

在软件还装在光盘里的时代,微软对此已经十分重视,每一个产品都由专门的团队负责。可用性测试最常见的做法就是让普通且典型的用户进入专门的可用性实验室,大家使用同样的软件,通过装有单向玻璃的观察室、录像、问卷等各种测试手段,记录下用户的行为。有时,微软负责可用性测试的团队甚至会前往用户的办公室,现场观察在那种真实场景下的软件使用行为,以确保场景的真实性。最后通过数据的统计分析找到软件设计上的缺陷,反复修改多次,产品才能发布。

这些曾经是整个软件行业的通用做法,也是离线时代唯一可行的办法。但是这种方法所能观察的用户数量极为有限,所以永远只能覆盖很小一部分用户。而且,可用性测试人员可以在办公室现场观察使用者如何使用办公软件,却不可能大半夜跑到用户家里观察他到底是如何使用视频软件的。在过去传统软件时代,尽管拥有成千上万的用户,由于没有互联网,微软最大的遗憾就是永远无法知道用户在真实的场景下是怎么使用微软的软件的。而因此养成的思维习惯,到了互联网时代可能会变成致命伤,如果有人比你离用户更近的话。

21世纪初,微软做了一件很创新的事。当时Windows 95已经普及了,人们逐渐习惯上网。微软在Office 2003中全面使用了一种技术,可以自动记录用户使用软件的行为数据和机器配置,并通过互联网发送回微软,这就是微软的用户体验改进计划,内部项目代号为SQM。此时,微软的设计人员只要事先想好需要了解什么问题,就可以根据这些问题写好代码,Office会自动通过网络搜集相关的数据然后传回微软。这件事不同寻常的地方在于,数据回馈变成一件常态化的事情。MSN(微软的实时通信软件)的产品部门率先使用SQM分析MSN客户端的性能和使用情况。Windows Vista是第一个把SQM当作一个功能组件发布的操作系统。

根据詹森·哈里斯(Jensen Harris)在MSDN.COM上的博客记录,Office 2003自发布以来,一共搜集了13亿个使用片段(session)。每个使用片段都记录了一段固定时间内的所有SQM数据。在最后的90天内,仅Word(文字处理软件)就记录了超过3.5亿次指令列的点击。微软也因此在历史上第一次知道Word 2003中最常用的5个指令是粘贴、保存、复制、撤消和加粗,这5个指令加在一起占了Word 2003所有指令使用量的32%。能有那么多的用户实时提供行为数据,并且是在真实使用场景下的数据,在没有互联网以前,这事连想都不敢想,简直是天方夜谭。

我认为微软“干了半件互联网的事”。直到今天,你安装软件时,依然会被询问是否要加入用户体验改进计划,这其实就是在询问你是否允许软件公司搜集和反馈你的数据。因为虽然使用者使用的仍是传统软件,但是软件公司可以利用互联网的便利机制搜集更多数据,这是一大进步。你得到的数据是以前的上百倍、上万倍,而且一定是用户在最真实环境下的数据,而不是通过简单的人为观察得来的数据。现在看来,这是非常了不起的进步。

我刚开始了解SQM时,一直好奇用户为什么会愿意将数据发送回来。实际上在你点击鼠标时,数据就回传了。我去看数据的时候其实挺吃惊的,数据多到什么程度?在那个时候,微软那么大的一家软件公司,数据多到后端服务器没有足够的能力接收全部,它要用一定的算法删除许多数据。由此你就可以想象,全世界的用户对于把数据传送回来有多大的热情。

今天,一旦App在手机上安装好,弹窗(对话框)会询问你是否要参加用户体验改进计划。如果你选择同意,App就会得到很多数据。大家对这件事已经习以为常,但很少有人知道这是从微软身上学到的。世界上第一个做这件事情的是微软,甚至“用户体验改进计划”这个词都是微软发明的,而不是今天的互联网公司。

但是,如果我们进一步审视整个过程,依然可以发现SQM这种方法过于复杂和臃肿了。你必须事先想好了解哪部分的数据,提前写好一大段极其复杂的代码,才能实现数据的在线搜集功能,整个过程十分不容易。从这个意义上讲,传统软件公司得到用户数据的代价非常高。你在软件上点击一下,这个动作可以使数据反馈回软件本身,实现你想要的功能,但不一定会使数据通过网络反馈给软件公司。为了搜集用户行为数据,软件公司必须提前调研,预先添加很多代码。

幸运的是,互联网公司,一种为在线而生的公司形态诞生了。互联网公司自出生那天开始就一直在线。以前的软件是纯粹的离线产品,因为互联网的出现才有了一点生硬的在线,这是很难得的进步,但还不纯粹。从软件公司到互联网公司这中间存在着一个巨大的转折点,那就是数据。

在互联网公司,得到数据的代价几乎是零。从网站和网页的设计本质来看,它们天生就会让你的数据沉淀,这就是为什么大家如此看重cookie(储存在使用者本地终端上的数据)。你想想,你今天在网页上点击一下,这个数据必然会反馈给互联网公司,否则互联网公司就无法在网上显示相应的页面变化。唯一需要决定的,是这些数据到底要保存多久。好比你被热水杯烫了一下之后会马上把手缩回去,沉淀数据已经成为互联网公司的本能反应。

自古华山一条路,数据只有在线这一条路可走以后,它才会自然而然地发生质变。谷歌是互联网公司中的典型,这家在美国斯坦福大学学生宿舍里诞生的公司,从1998年开始就不断为全球带来惊喜,目前被公认为全球规模最大的搜索引擎公司。一直以来,谷歌的成功被解读为怎么处理信息、怎么解读文本信息、怎么优化广告系统。然而在这些重要的东西背后,还有不为大家关注却更为基本的东西,那就是数不胜数的鼠标点击行为。

在互联网时代以前,世界上每天都发生数十亿次的鼠标点击,但这些被认为是毫不起眼儿的小事。大多数软件公司从来没有关心过,唯独微软把它用在SQM中。在互联网公司诞生以前,鼠标点击都是离线的,从来没有人有机会把这些点击变成财富。互联网的出现让点击这件事变得在线了,点击超文本链接可以让机器比你自己更懂你想找什么、想看什么。当谷歌把印在报纸上的离线广告关键词变成在线的广告语时,点击这件事就变样了。今天的一次点击有可能价值数千美元,点击变成谷歌财富的来源。从此,点击有了全新的价值、全新的形态、全新的空间,最有影响力的互联网公司也因此诞生了。

如今,不仅是点击,我们的生活都在线了。你的电脑可以在线了:你的每一次点击,你在电脑上的每一次购物,每一次网页浏览,每一次键盘输入,都已经在线了。你的手机可以在线了:手机带有GPS(全球定位系统)装置,你所在的位置会成为最新的在线数据,手机还有运动传感器,手机的每一次上下晃动都被记录在线。

你的眼睛也可以在线了。2012年,谷歌眼镜的推出,意味着你看到的每一个画面,都将是在线社会的源头;反过来,在线社会在你眼中也将呈现完全不一样的状态。曾有一篇文章说,谷歌眼镜流行后,社会需要全新的社交法则,这很有道理。

你的汽车也可以在线了。特斯拉、宝马、苹果等公司都在探索汽车智能化。当我下次再去西藏时,我相信不需要再去寻找手机信号标示牌了,因为汽车内置的设备全天候连接着网络,我可能一路上都在和世界另一头的同事讨论业务。

你放在客厅里的电视机也可以在线了。电视机一度差点变成博物馆里的古董,那些没得选的电视节目实在让人无法忍受。电视机在线后,你会重新躺回客厅的沙发,在享受大屏幕播放的海量高清网络视频带来的快感时,你看电视时的所有面部表情、体温征兆、眼球焦点,也在不知不觉中被电视自带的摄像头传送回去,成为广告主的投放回馈数据之一。

你的空调也可以在线了。空调自带的传感器会实时检测房间里的温度与空气流动,成为你远程查看的数据之一。

慢慢地,连你的睡眠也可以在线了。只要将智能手环佩戴在身上,它就能监测你睡觉时到底有多投入,以及入睡时间和卧床时间。诸如此类的案例,我还可以列举很多。互联网技术的渗透,正让你身边一切习以为常的事物焕发全新的魅力。

将来,全天24小时,无论醒着还是睡着,你将没有一秒钟是脱离在线状态的。在线正在成为一个时代的新本能。原子比特化,比特在线化

互联网之前的信息革命,完成了原子的比特化;而互联网的出现,则要完成比特的在线化。

到底什么是在线?从思维发展与技术发展的角度来说,我认为,在线是连接的属性,也就是说,必须先连接起来才有在线这回事。从改变行业与生活的角度来说,我认为,连接是在线的结果,也就是说在线后才能让连接渗透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鼠标、点击、万维网和在线

在线和连接都离不开几项当时看起来微不足道却不可思议的技术进步:鼠标、超文本链接、联网的计算机等。这些技术都和一位名叫道格拉斯·恩格尔巴特(Douglas Engelbart)的人联系在一起。

在1945年“二战”快结束时,作为海军雷达技师的恩格尔巴特在菲律宾服役。在菲律宾某个小岛上的红十字会图书馆里,他第一次读到范内瓦·布什(Vannevar Bush)后来成为经典之作的文章《诚如所思》(As We May Think),深受启发,为他日后的工作奠定了思想基础。这篇文章对信息科学和万维网的影响是深远的,其对社会的价值,毫无疑问远超布什亲自组织的曼哈顿计划。图2–2 早期的苹果麦金塔个人电脑与鼠标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