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台戏苑(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1-04-23 16:01:26

点击下载

作者:周丽霞

出版社:现代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闽台戏苑

闽台戏苑试读:

版权信息书名:闽台戏苑作者:周丽霞排版:梦工厂出版社:现代出版社出版时间:2014-09-01ISBN:9787514328585本书由大华文苑(北京)图书有限公司授权北京当当科文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制作与发行。— ·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 —序言闽台戏苑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

我国经过改革开放的历程,推进了民族振兴、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中国梦,推进了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文化是立国之根,实现中国梦也是我国文化实现伟大复兴的过程,并最终体现在文化的发展繁荣。习近平指出,博大精深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我们要认识中华文化的独特创造、价值理念、鲜明特色,增强文化自信和价值自信。

如今,我们正处在改革开放攻坚和经济发展的转型时期,面对世界各国形形色色的文化现象,面对各种眼花缭乱的现代传媒,我们要坚持文化自信,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传承和升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

浩浩历史长河,熊熊文明薪火,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滚滚黄河、滔滔长江,是最直接源头,这两大文化浪涛经过千百年冲刷洗礼和不断交流、融合以及沉淀,最终形成了求同存异、兼收并蓄的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也是世界上唯一绵延不绝而从没中断的古老文化,并始终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中华文化曾是东方文化摇篮,也是推动世界文明不断前行的动力之一。早在500年前,中华文化的四大发明催生了欧洲文艺复兴运动和地理大发现。中国四大发明先后传到西方,对于促进西方工业社会发展和形成,曾起到了重要作用。

中华文化的力量,已经深深熔铸到我们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中,是我们民族的基因。中华民族的精神,也已深深植根于绵延数千年的优秀文化传统之中,是我们的精神家园。

总之,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是中华各族人民五千年来创造、传承下来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其内容包罗万象,浩若星汉,具有很强文化纵深,蕴含丰富宝藏。我们要实现中华文化伟大复兴,首先要站在传统文化前沿,薪火相传,一脉相承,弘扬和发展五千年来优秀的、光明的、先进的、科学的、文明的和自豪的文化现象,融合古今中外一切文化精华,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民族文化,向世界和未来展示中华民族的文化力量、文化价值、文化形态与文化风采。

为此,在有关专家指导下,我们收集整理了大量古今资料和最新研究成果,特别编撰了本套大型书系。主要包括独具特色的语言文字、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名扬世界的科技工艺、异彩纷呈的文学艺术、充满智慧的中国哲学、完备而深刻的伦理道德、古风古韵的建筑遗存、深具内涵的自然名胜、悠久传承的历史文明,还有各具特色又相互交融的地域文化和民族文化等,充分显示了中华民族厚重文化底蕴和强大民族凝聚力,具有极强系统性、广博性和规模性。

本套书系的特点是全景展现,纵横捭阖,内容采取讲故事的方式进行叙述,语言通俗,明白晓畅,图文并茂,形象直观,古风古韵,格调高雅,具有很强的可读性、欣赏性、知识性和延伸性,能够让广大读者全面触摸和感受中国文化的丰富内涵,增强中华儿女民族自尊心和文化自豪感,并能很好继承和弘扬中国文化,创造未来中国特色的先进民族文化。2014年4月18日闽中明珠闽剧

闽剧又称“福州戏”,是现存唯一用福州方言演唱、念白的戏曲剧种。流行于闽中、闽东、闽北地区。它是由明代末期儒林戏与清代初期的平讲戏、江湖戏,在清代末期融合而成的多声腔剧种,俗称“前三合响”,雅称“榕腔”或“闽腔”。

明代末年,弋阳腔传入闽中,与当地的方言小调逐渐融合,形成江湖调,随后出现了演唱江湖调的江湖班及以江湖调和歌为主要唱腔的平讲班。

清代末年,平讲班和演唱昆腔、徽戏等外来声腔的唠唠班及福州演唱儒林戏的儒林班合流,最终形成闽剧。曹学佺创儒林戏红遍福建

明代万历年间,在通往福建福州西郊洪塘乡的大路上,一辆马车远远地驶来。马车挂着车帘,从车厢内传出悠扬的琴声,琴声和着男人歌唱的声音,在道路上回荡着。■儒林戏人物表演

当马车来到洪塘乡村口的时候,洪塘乡曹家管家带着全家的仆人都向马车迎来。管家上前几步来到马车前,恭敬地说道:“恭迎老爷!”

车帘被人撩开,从马车中走下一位50多岁的男子,男子下了马车,站在大路边观察着周围的环境,叹息一声说道:“我曹学佺离家数十载,为报皇恩兢兢业业数十年,没想到最后却被朝廷遣返回乡。也罢,既然如此,我该放下包袱,好好地安度晚年。”“无官一身轻”的曹学佺自从返乡之后,他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没有了朝堂上的公事,他有充足的时间去做自己所喜爱的事■儒林戏人物表演情。

曹学佺在朝为官多年,深深地喜爱上了戏曲。这一次回到家乡之后,曹学佺准备在自己的家里组建一个属于自己的戏班,以供自己娱乐观赏。

曹学佺在福建地区非常有名,是当时赫赫有名的福建十大才子之首。他不但文采过人,精通音律,而且还对戏曲有着很深的造诣。曹学佺 (1574年~1646年),明代官员、学者、藏书家,闽中十才子之首。福建福州府侯官县洪塘乡人。曹学佺精通音律,擅长度曲,曾谱写闽剧的主要腔调逗腔,因此也被认为是闽剧始祖之一。

酷爱戏曲的曹学佺回到家之后,成立了曹家戏班并开始组织安排府中的人进行训练。与此同时,他还派府内下人前往北京、中州等地购买剧本用来排练。

由于曹学佺的社会地位极高,很快在福州越来越多的社会名流纷纷加入这个队伍之中。在众多福州士绅的支持下,曹学佺的曹家戏班在这种环境下快速地成长着。曹学佺为了让曹家戏班能够名满福州,还特意改编了很多戏曲,让曹家戏班用福州方言演唱。终于到了验收成果的这一天,曹学佺将众多的朋友士绅邀请到自己的家中。众人围拢在曹学佺身边,兴奋地等待着表演的开始。所有人都已经得到了消息,今天晚上他们所听到的戏曲与以往的戏曲是■儒林戏人物表演截然不同的,因为唱戏的艺人用的是福州方言。锣鼓 是戏剧节奏的支柱。戏曲的唱念、表演、舞蹈,都具有很强的节奏性,而锣鼓是一种音响强烈、节奏鲜明的乐器,有了锣鼓的伴奏配合,能增强戏曲演唱、表演的节奏感和动作的准确性,帮助表现人物情绪,点染戏剧色彩,烘托和渲染舞台气氛。

能够听到家乡语言的戏曲,让曹学佺以及他的朋友们都非常激动和兴奋。因为他们都知道,从下一刻开始,福州地区也将会有属于自己地方特色的戏剧。

在一阵锣鼓伴奏声中,人们翘首以盼的表演终于开始了。台上艺人身穿戏服,脚下走着台步,轻抖衣袖,随后开始演唱曹学佺亲自编写的《紫玉铰》。

随着艺人那婉若黄鹂一般的嗓子,吐出了字正腔圆的福州本地方言,台下立刻响起来阵阵掌声。随着艺人的表演,台下的人看得如痴如醉……

这一夜,对曹学佺和他的朋友们来说是一个非常兴奋和激动的夜晚,这一夜他们整夜都在看戏,掌声一浪高过一浪。天色渐渐放亮,曹学佺等人终于从这令人陶醉的戏曲中恢复过来。

曹学佺看着众人脸上那激动和兴奋的表情,当众宣布道:“各位,昨天晚上的演出效果是出奇的好,简直让我感觉到震惊。正是因为这种效果,所以我当初给戏班起的曹家戏班这个名字实在是配不上这种戏曲。不知道大家有没有什么好名字?”圣人 这里指孔子。孔子是我国古代的大思想家和大教育家、政治理论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集华夏上古文化之大成,是当时社会上的最博学者之一,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万世师表,居“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

众人听到了曹学佺的话后,纷纷开始动脑筋,准备为戏班起一个响亮而又文雅的名字。正在这个时候,有一个人开口说道:“先生,晚生有一个想法,请先生斟酌一下。曹家戏班是先生的戏班,先生又与我们都是圣人门生,不如就叫‘儒林班’吧!儒林班所唱的戏,就叫儒林戏。不知道先生以为如何?”■儒林戏人物表演

曹学佺听到朋友的话后,感到非常满意,在与其他朋友商议之后,他大声宣布道:“从今天开始,曹家戏班改名儒林班,儒林班演出的戏曲就叫作儒林戏。让我们一起努力,把儒林戏变得丰富多彩!”从此之后,曹府夜夜笙歌,艺伎聚唱,名人云集。《福建通志·列传》明卷十二《曹学佺》记载:构筑石仓园,设池馆林木之胜,且蛾绿粉黛,出入肩随,歌童狎客,晨夕满座,自以为乐。一时■儒林戏人物表演仕宦及墨客诗人游闽者,无不倾倒。笙 我国古老的乐器,属于簧片乐器族内的吹孔簧鸣乐器类,是世界上现存大多数簧片乐器的鼻祖。发音清越、高雅,音质柔和,歌唱性强,具有中国民间色彩。在我国传统吹管乐器中,也是唯一能够吹出和声的乐器。

1603年,中秋节后一日,曹学佺在福州城内乌石山凌霄台宴请著名戏曲家屠隆、福州推官阮自华,并带家班演出:明月悬为幔,华灯绕作屏。闾阎有歌曲,醉里也堪听。

这一年的冬至夜,许多名人会集石仓园,观看儒林班演出。吴兆在观剧诗中写道:粉黛钗横影,雕窗烛散辉;不堪弦歌歇,残月尚栖帏。

在曹学佺的儒林班里,已知较有名字的女演员有文娟、玉翰、小双、芝卿、小苏、长君、乔氏等人,她们除了晚上经常在石仓园夜光堂的红氍毹上演出外,还经常由曹学佺带领到官宦府第演出。屠隆 (1543年~1605年),明代文学家、戏曲家,屠隆是个怪才,好游历,有博学之名,尤其精通曲艺。屠隆不但写戏编戏,还演戏,其戏曲主张“针线联络,血脉贯通”,“不用隐僻学问,艰深字眼”,他甚至编导过整出戏无曲,宾白演出始终,广受欢迎。■儒林戏人物表演

曹学佺不但创办儒林家班,他自己也精通音律,擅长度曲,创研出适合福州方言音韵演唱的新声,有诗赞道:曲调已从新,奏曲辨宫徵。曲向花间度,翠管时调凤。■儒林戏人物表演

徐兴公在《叙曹能始石仓集》序言中评价曹学佺所创的新腔道:

1633年,年逾花甲的曹学佺,在新居西峰草堂宴请高官蒋国平、申绍芳时,由家班演唱新编戏曲,得到来宾赞赏。五音 我国传统乐学理论对“音阶”这个现代概念,常分别从“音”、“律”、“声”等不同角度揭示其内涵。五声音阶,古代文献通常称为“五声”、“五音”等。五声音阶的意思就是按五度的相生顺序,从宫音开始到羽音,依次为:宫、商、角、徵、羽。

五音克谐,可歌可咏;一篇合道,可诵可观……自然中律,才情雅瞻,蔚尔名家。

这种新腔,后世艺人称为“逗腔”,成为以后闽剧的主要腔调。

清代咸丰年间,洪塘乡里的戏曲者,为追念石仓园儒林班之盛,便在假石仓园旧址附近的真人庙,选拔乡里农家子弟,办起“洪塘儒林班”。

起初洪塘儒林班专门为普度酬神演出,首演剧目为《水漫金山》,戏台搭在洪塘金山寺岸畔,剧情内容与演出环境天然结合,产生良好效果。

一举打响后,附近乡村纷纷前来邀请演出。这一时期,洪塘儒林班演出的剧目有《状元拜塔》、《女运骸》、《长亭别》、《柳荫记》、《玉堂春》、《南北斗增寿》等折子戏,以及早期根据《唐人说荟》中的《霍小玉传》改编的儒林戏《紫玉钗》,由此标志儒林戏作为独立声腔剧种业已成熟。《水漫金山》 我国民间传说《白蛇传》中的一个故事。是我国四大民间传说之一,白蛇传在清代成熟盛行,是我国民间集体创作的典范。描述的是一个修炼成人形的蛇精与人的曲折爱情故事。表达了人民对男女自由恋爱的赞美向往和对封建势力无理束缚的痛恨。

到清代同治年间,在福州郊区先后出现“陈厝儒林班”、“义序儒林班”、“胪屿儒林班”等十余家以所在乡村命名的业余性质的儒林班。■儒林戏人物表演

清代光绪初年,儒林班开始从农村乡镇向城市发展,于是出现了专业性质的戏班。由卢诗孙筹划组织、取名“醉春园”的戏班,采取津贴伙食和零用钱,公开招生,习唱“逗腔”戏文。

一时四方城乡,凡遇谢神还愿、禳灾祈福、时令节日等多前来聘订。这时的儒林戏演员也从原来的“七子班”发展到20人,演出剧目也从过去的《紫玉钗》、《拜塔》等出,增加了《卖画》、《递柬》、《打面缸》、《桃花村》等。

卢诗孙因剧务劳累病逝后,“醉春园”儒林班原编剧兼导演高喜福决定重整锣鼓,把原已散伙的部分艺人招回,又亲自物色主要演员如花旦胜玉环、小生崔传龄、小丑吴友亮等,配以多名配角组成新班,取名“驾云天”。“驾云天”班声誉广传,演出应接不暇,随后在福州出现了13家儒林班。据1905年11岁时进入“达云霄”班的第六代艺人张秋藩忆述,从1877年至1920年,福州城区先后成立的儒林戏班有:“达云霄”、“驾云天”、“赛月宫”、“仿霓裳”等班。■儒林戏人物表演

此时儒林班达到历史上的鼎盛时期。1883年聂敦观在《呵呵道人诗草》的《观剧》诗中,描述当时演出盛况道:

歌风情,心欲醉;歌苦节,涕欲坠。灯竿高揭儒林标,一时传遍入麇至。就中闺门粗识字,听词能诵《鸾凤记》,香车逐队无猜忌。搭棚一丈为标识,棚前众目环相识,歌声未起人声沸。人声沸,何须避,侬自听歌不与旁人事,流连竟夕都忘寐。但觉歌词有情致,明朝锓本出坊肆,更买一篇藏箧笥。

儒林戏的剧本很快由坊间书肆刊刻出售。福州城里除“十三家儒林班”外,这时期又增加了“步云霄”、“新天然”等班。

清末,儒林戏从福州向长乐、福清、永泰、罗源、古田、闽清等邻县流传,很快在民间兴盛起来,并且受到人们的欢迎。阅读链接在儒林戏发源地的洪塘乡,乡间依然保持传统的师徒辈行相传的■儒林戏人物表演习俗,至1934年为最后一代,共传34代。根据儒林班第三十四代弟子林宝榕老艺人推算:1604年,洪塘儒林班第一次参加洪塘乡演出,应是第一代儒林班的开始。1914年,在连江县城内矩庚宫设儒林馆,集小生吴灼三、青衣庄八细以及后台“儒家十”、熊十呈等人,学演《拜塔》、《紫玉钗》、《后和番》等剧目。民间艺术平讲戏丰富闽剧

在清代乾隆年间的一个正月十五的夜晚,在福建屏南县大街上摆满了各式各样的花灯,人们兴高采烈地边走边看,庆祝上元节,庆贺新春的延续。在这皓月高悬的夜晚,人们点起彩灯万盏,出门赏月、燃灯放焰,街上的人越来越多,大家都加入了这个庆祝上元节的队伍。正在这个时候,在街道广场中心,一阵锣鼓声响起,在锣鼓声中一个中气十足的声音大声唱道:“各位父老乡亲,今天我们屏南县平讲■平讲戏表演戏大红班开班酬神,希望大家捧个场。”

人群中当然不会缺少那些听戏演戏多年的老戏骨,当这些老戏骨听到这声念唱俱佳而且韵味十足的戏词时,一下子就忘记了周围的一切,兴致勃勃地来到戏台之前,准备欣赏这一场盛宴。

戏台上表演的第一个曲目,是非常应景的《看花灯》,当天正是上元节,千年传统看花灯是必不可少■平讲戏表演的活动。

在乐器伴奏声中,艺人登台,在板眼声中,艺人紧紧相随,随着板眼的声音迈着碎步,做出来回张望的姿态,而后边走边唱。

台下的观众看着台上艺人的表演,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仿佛他们已经与台上的艺人一样,正迈步走在布满了花灯的街道上,眼花缭乱地欣赏着各式各样的花灯。上元节 即元宵节,也称为“小正月”、“元夕”、“小年”或“灯节”,时为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是农历新年的第一个月圆之夜,显著着春天的到来,人们吃元宵、赏花灯、猜灯谜,以示祝贺,这是春节之后的第一个重要节日。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

随着《看花灯》曲目表演的结束,观众意犹未尽地鼓掌叫好,纷纷要求再来一个。

接下来大红班还表演了《打花鼓》、《采桑》、《掌鞋记》、《马匹卜换妻》等大家耳熟能详的曲目,无一例外都获得了人们的肯定和赞誉。欢乐的时光总是让人觉得过得很快,不知不觉就已经过了凌晨。上元节的庆祝活动进入了尾声,戏曲的表演也将要结束。人们意犹未尽地看着正在戏台上谢幕的艺人,恋恋不舍地散去。平讲戏是由明末清初时期流行的四平腔“唱白字”演化并结合屏南民间的“驮故事”表演艺术逐渐形成的。■平讲戏表演平讲戏用当地方言演唱,与乡村自娱自乐的小戏合流组成日趋规范、古朴通俗的平讲班,因其道白、腔调平俗如讲话,故而得名“平讲”。

平讲戏唱的是土俗的农民调,它的音律大多来自民间歌谣及《江湖迭》、《柴牌调》等数十种民间小调,让观众犹如置身清溪翠谷听山歌,又如坐在大院唠家常,紧紧贴近百姓生活,与村民相融互动,很适合农民口味,在屏南兴盛一时。逗腔 出自儒家班,是闽剧唱腔的主体。音乐结构方整、严谨,有板腔体、曲牌体和板腔、曲牌综合体3种。旋律婉转,缠绵悱恻,风格高雅,拖腔较多,以“呀、哎、哑”等音为衬。现在多加唢呐、逗管、笛吹奏或由角色自唱。

清代乾隆初年,屏南县谢厝村组织有平讲班。清代中叶至光绪年间,是平讲班发展、兴盛时期。

平讲戏的音乐源于民间歌谣,吸收四平腔以及乱弹的逗腔、洋歌等唱腔,以语改腔或改腔用语;一人唱,众人和,逐渐形成地方特色。旋律以方言结合板眼扣紧,易学易懂。

平讲戏早期的乐器因陋就简,方便实用,特色乐器有刀鞘板、无月大锣、毛胡、平面低音锣、指呐等。平讲戏的唱词道白以屏南方言押韵,如《马匹卜换妻》中的:

老对老,赤瓜合面豆,你六十三、我七十四,两个齐齐老。黛溪 位于福建屏南县、古田县、宁德市交界处,距宁德市三都澳港口80千米。黛溪在清代时期是平讲戏极为兴盛的地区之一,其保留着大部分的平讲戏曲目,为平讲戏的繁荣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这些通俗易懂而又贴近生活的台词,是屏南平讲戏之所以能够一度兴盛的积极因素之一。历史上平讲戏多数是以村名或班主姓名为班名,其中黛溪一带凑班的“一衡班”被誉为“平讲一”,享誉闽东和福州地区。

平讲戏演员多为一村、一族的少年子弟,表演时将小演员化妆成戏中各种人物角色,由大人驮在肩上,敲锣打鼓,一边走一边演,以招引观众。

他们到达旷地广场后,便用绳子拉起围界,演员在绳圈内表演,观众站在绳圈外观看,因此又称“牵草索”或“地下棚”班,当时也有班社组织,但多为季节性的短班。■平讲戏表演■平讲戏表演

这种民间表演艺术形式比较简单原始,唱腔多吸收当地民歌俚曲,包括柴牌、诉叠、游春调、采茶、花鼓调、花灯调,以及道腔释乐等。

演唱时只用“刀鞘板”配合锣鼓打出节奏,以一人唱众人和的唱腔表演;进而才逐步增加了管弦乐伴奏,所用乐器有“毛胡”、“指呐”。徽调 徽剧的旧称。也指徽剧所用的腔调。主要为吹腔、高拨子和二黄,后也用西皮、高腔、昆腔等。乾隆、嘉庆年间徽班进京演出后,对京剧腔调的形成有很大的影响。

平讲戏服饰化妆也很简陋,一般以印花土布缝制戏衣。小丑只在两颊画个白圆蛋,再插上两条鼻须即可上台,小生、小旦只用“厦门桃”在眉心、嘴唇和两颊上各捺一点红就上场表演。

到了清代中叶,四平、徽调、乱弹、啰啰等外来声腔的班社,长期流动于闽东北广大农村,由于它们没有固定的演出地点和住处,一向浪迹江湖,故统称“江湖班”。

由于“江湖班”是来自省外,艺人操的是外省声腔,俗称“官音”,因语言隔阂,难为当地群众所接受,因此,“江湖班”便大量招收本地子弟学戏,在戏曲语言上兼用乡音演唱戏文。

与此同时,屏南地方小戏为了自身的生存与发展,就竞争相聘“江湖班”的艺人来教戏,同时大量吸收“江湖班”的剧目和曲调,使原来简单粗陋的民间小戏逐步得到完善与提高。俚曲 又称“俗曲”。通俗的民间歌曲,即通常所说的民间小调。其音乐简单易学,便于群众掌握传唱。作品率真、朴素、自然。戏曲、曲艺界多称之“时调”,常被吸收入戏曲、曲艺中。亦有文人仿效的作品,如《蒲仙俚歌》、《聊斋俚曲》等。■平讲戏表演

行当角色从原来的“三小戏”发展到6个、9个和12个的戏班,进而又形成了“江湖班”与屏南民间小戏合流一体的班社,以“官音”与当地方言掺杂演唱的形式。

由于“江湖班”艺人的老化,各地班社戏角多为本地人,演出的戏渐趋地方化,随着出现纯用屏南方言演唱的剧种,称为“平讲戏”。到清代乾隆后期,平讲戏进入发展阶段,剧目也引进了《下三关》、《三官堂》等宫廷大戏,角色行当随之发展为生、旦、净、末、丑,分为三大面行。清代同治、光绪年间,是平讲戏最鼎盛时期。在福州城里相继出现“宝发班”、“新仕梅班”、“三仕梅班”等,均以班里名角命名。“宝发班”著名艺人有花旦宝发、三花金朋弟、花旦红弟等。随着平讲戏的盛行,各平讲班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在1855年,■平讲戏人物表演古田县“合兴班”到寿宁县大石村演出了《赠宝镜》、《赠宝珠》、《下三关》等剧目。

清代宣统年间,平讲戏开始与儒林戏、江湖结合融汇,俗称“前三合响”,开始形成闽剧的雏形,而作为独立声腔剧种的平讲戏,在外县城乡依旧存在,但已渐趋衰落。乾隆 (1711年~1799年),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清朝第六位皇帝,年号乾隆,寓意“天道昌隆”。乾隆帝在位期间平定大小和卓叛乱、巩固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六次下江南,文治武功兼修。并且当时文化、经济、手工业都是极盛时代,他在发展清朝“康乾盛世”局面做出了重要贡献,确为一代有为之君。

1913年,连江县城举人吴光庭、文人游次野聘请福州平讲戏艺人魏华礼设馆于矩庾宫,招收城里良家子弟小生吴灼三、青衣庄八钿、大花谢玉秋、熊十五等排演《拜塔》、《紫玉钗》等。这些剧目系从儒林戏移植来的,说明儒林戏已与平讲戏相结合。

平讲戏唱腔分洋歌、江胡调、小调和其他杂曲调4个部分。

洋歌源于闽东北民间歌谣,是平讲戏的主体唱腔,保留了弋阳腔“一人唱,众人和”的演唱形式,旋律与方言结合甚紧,易懂易学。

板式有一眼板和散板两种,唱散板时仅以“刀鞘板”敲节拍与过门,偶尔间插锣鼓和道白。多衬词,要帮腔,帮腔曲调多以八度大跳后大二度上下行走向为特色。

江湖调是吸收四平、乱弹、童谣、山歌、号子及说唱音乐等外来声腔发展而成,是平讲戏唱腔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

小调即经过方言化的外来民歌和本地民间小调。其曲调优美流畅,婉转动听。这部分唱腔,风格与“洋歌”、“江湖”有所不同。多用歌舞场面或戏中的说唱、表演。常用的曲牌有看灯调、琵琶调、游春、打花鼓、过关、采茶调、十不亲、看花等。

其他杂曲调有来自乱弹的渔婆歌和纽丝,这些曲调平讲戏吸收后,经历代艺人因方言改腔或因戏剧内容的需要,不断进行改造、衍化,从而独具特色。

平讲戏的剧目,主要从江湖十八本发展起来,传统剧目有“三十六本头”,后期发展到50多个剧目。常演的剧目有《双封侯》、《双状元》、《赠宝塔》等,此外有折子戏《楼台会》、《小方卿唱道》、《云头送子》等。阅读链接平讲戏是闽剧的前身之一,最早起源于屏南。据屏南县际头下村张氏族谱记载和相传,这里第一个平讲戏班建于清代康熙初年,该班前身是耿精忠与龙岗寨主张良瑞兄弟策划反清复明时引进来的“江湖班”逐渐衍成。该班名旦张志慎,生于明代末期,他20岁从艺,30岁成名,后人称他为平讲戏一代宗师。他于1671年迁居际头下村,是际头下村溪头族张氏开基始祖,至今繁衍15代330多年。郑奕奏演唱闽剧大红大紫

在20世纪初的福州,繁华的街道车水马龙,人来人往。

街边的商店为了招揽顾客光临,纷纷在店内放置着留声机,并且播放着当时最红的艺人郑奕奏演唱的曲目。■闽剧人物表演

卖家与买家在任何时候都是对立的两个人群,但是在此时的福州却有一个人能打破这种定律。这个人就是郑奕奏。

在买家看来,买东西的时候不论买到买不到心仪的东西,只要能听到郑奕奏的戏曲,就不算白进一次商店。在卖家来看,不论卖不卖得出去货物,只要能听到郑奕奏的戏曲,心情就是非常愉快的。

在福州地区,郑奕奏就是当时的全民偶像,不论男女老少,不论■闽剧人物表演士绅贫民,他们每天都会哼唱郑奕奏所演唱的戏曲。甚至在当时的福州,郑奕奏的每一首戏曲都被人们所熟知,而这个群体是那么的广大,上至古稀老人,下至三四岁顽童。

在福州马尾海军军营之中,3位老将军坐在房间的沙发上,听着留声机中放出来的郑奕奏演唱的《杜十娘》。其中一人向另外两人问道:“郑老板已经离开福州多久了?我记得当初他离开之前说最长6天,就会返回。”《杜十娘》 我国明代小说之中的人物,出自明代冯梦龙所著《警世通言》第三十二卷——杜十娘怒沉百宝箱,讲述花魁杜十娘和绍兴富家公子李甲的爱情故事。后该故事被编成戏曲、电影等在民间广为流传。

另外一人说道:“度日如年啊,看不到郑老板的演出,我这几天就觉得好像丢了魂一样,干什么都没劲,吃什么都不香。”

第三人说道:“我比你们两人还惨。我太太为了听郑老板的戏,直接把我一个人扔在福州,带着儿子跟着郑老板的戏班子出去玩了。我一回家,连一点人气都感觉不到。每当躺在床上的时候,我恨不得长个翅膀飞到我太太身边,把她换回来,让她在家待着,我一路跟着郑老板听戏去。”■闽剧人物表演

正在这时,外面一个副官飞快地跑了进来:“报告,3位将军,郑奕奏回福州了。今天下午4点开始第一场演出,曲目是《黛玉葬花》。”《黛玉葬花》 是文学名著《红楼梦》中的经典片段。林黛玉最怜惜花,她写了葬花词,以花比喻自己,在《红楼梦》中是最美丽的诗歌之一。贾宝玉和林黛玉在葬花的时候有一段对话,成为《红楼梦》中一场情人之间解除误会的绝唱。

3位将军听到下属的报告,立刻从沙发上站了起来,开口说道:“备车,去看戏。”

副官回答道:“是,将军。可是现在才11点,到了戏园子,郑老板也正在吃饭。”

其中一个将军不满地骂道:“废什么话?让你备车就备车,就算在那等着,也比在家心情好。”

副官立刻离开房间,到外面准备汽车,而3位将军则是急不可待地穿上外套,兴冲冲离开房间。

时间终于到了下午4点,郑奕奏出现在了戏台上,他身穿一身旦角服装,手持一个花篮,开口唱道: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游丝软系飘春榭,落絮轻沾扑绣帘。闺中女儿惜春暮,愁绪满怀无释处;手把花锄出绣帘,忍踏落花来复去?柳丝榆英自芳菲,不管桃飘与李飞;桃李明年能再发,明年闺中知有谁?三月香巢已垒成,梁间燕子太无情!

台下的观众听到郑奕奏演唱的《黛玉葬花》,就仿佛是烈日之中饮下了一口冷冽爽口的甘泉,浑身上下的毛孔都舒服得张开了一般。整整一台戏掌声不断,叫好连连。■闽剧人物表演

郑奕奏是闽剧旦角表演艺术家,艺名传康,他幼年家贫,11岁入儒林班“善传奇”学戏,最初从“京鼓吹”艺人陈幼容学唱段,从“平讲班”艺人陈金福学表演。13岁得善传奇班的教戏师父、京剧和昆曲演员吴善宝的指点。■闽剧人物表演

16岁主演古装戏《紫玉钗》、《黛玉葬花》、《晴雯补裘》、《杜十娘》、《红娘递柬》、《凤阳花鼓》等,并在时装戏《孤儿血》、《新茶花》和《蔡松坡》中扮演女主角。在短时间内跃居名旦之首。

郑奕奏19岁倒嗓辍演。此间,一面随庄质夫、郭知朱学诗词古文,一面喊嗓、练身段。24岁重登舞台,声誉日重。《孟姜女》 我国古代四大爱情传奇之一,千百年来一直广为流传。孟姜女的传说一直以口头传承的方式在民间广为流传。最早的传说可上溯到《左传》。另有同名的民歌、电视剧和越剧《孟姜女》。“马尾海军扛奏团”将领醵资,将戏中道具锄头包金。所灌唱片畅销台湾和东南亚各地,影响甚广,被誉为“福建梅兰芳”。

郑奕奏的唱腔细腻柔婉,字正腔圆,一板一眼、一腔一调都十分考究,且富于变化,听来清新动人。他的身段轻盈,表演朴实,艺术上自成一派。

郑奕奏在舞台上仪态万方,举手投足间流露出来别样的袅娜风流。他所饰演的角色多是大家闺秀,即使在发黄的剧照中,也能看出他仪态端庄,神情从容淡定,自有一种气度,这不仅仅是外在的美所能涵盖的,而是演员揣摩人物内心、再现人物风采的不凡的艺术才华的展现。

郑奕奏不仅舞台形象光彩照人,生活中也是谈吐不俗,貌恂恂如佳子弟,因而戏迷中文人学子尤多,他们组成各种“扛奏团”给他捧场。所谓“扛”便是捧的意思,“奏”即郑奕奏。梅兰芳 (1894年~1961年),出生于北京的一个梨园世家。梅兰芳是近代杰出的京昆旦行演员,“四大名旦”之首,“梅派”艺术创始人;同时也是享有国际盛誉的表演艺术大师,其表演被推为“世界三大表演体系”之一。

郑奕奏独步闽剧舞台一二十年,无人可比,演出的唱段往往是人人学,处处唱,流行于大街小巷,上海有名的唱片公司,竞相灌制郑奕奏的唱片,向海内外发行。

郑奕奏的唱腔也十分独特,他的嗓音并不十分响亮,尤其是在倒嗓之后重登舞台,嗓子也不可能恢复如初。因此,他演唱往往“走下韵”,缠绵悱恻,哀怨婉转,配以衬词,一唱三叹,韵味无穷,由此形成了自己的风格,人称“福建梅兰芳”,有“北梅南郑”之誉。■闽剧人物表演

郑奕奏是20世纪30年代福州流行文化的一个代表。郑奕奏必须不停地演出,日夜两场,加演饶出,有时还有通宵戏,如此旦旦而伐,终于有一天在演《杜十娘》时“倒嗓”了。在治疗过程中,有两个人对郑奕奏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庄质夫和翻译师爷郭治珠,即名医师郭云团胞弟。二人轮番为郑教读诗词书史、诸子百家等新旧文学,为他重登舞台做了有益的铺垫。26岁以后,从善传奇班转到赛天然班演出,以演《百蝶香柴■闽剧人物表演扇》、《安安送米》、《秦香莲》、《朱砂记》等青衣戏最受欢迎。善传奇 前身系闽班科班“善传奇儒林班”。20世纪初,由莆田人张阿渠兄弟二人组班,聘请原“三庆”徽班吴善宝及陈幼榕为教师,培养以郑奕奏为首的“传”字辈艺人。演出剧目有《孟姜女》、《姑伴嫂眠》、《杜十娘》、《黛玉葬花》、《盘丝洞》等。

在闽剧的黄金时代,除郑奕奏外还涌现出许多名演员,如“四大名旦”的曾元官、薛良官、马秋官,还有傅亿侬、陈芝卿、黄荫雾,丑角唐秀山、林务夏、小生萧梦尘、李铭玉,老生张江水等,他们的熠熠光辉照亮了20世纪30年代的闽剧舞台。

闽剧进入兴盛时期,出现了“三乐一旗两头羊”等班社。陈芝卿,傅亿侬,黄荫雾,林依豹,林芝芳,黄铭卿等也红极一时。

武生陈春轩,吸收京剧武打技艺,创造一套独特的武功,其代表作《八大锤》,1934年曾拍成无声电影。旧赛乐、新赛乐、三赛乐、新国风等班社还赴台湾,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尼等地演出,深受欢迎。

20世纪30年代,曾出版许多闽剧曲本和许多闽剧唱片。如郑奕奏的《黛玉焚稿》、《孟姜女》、《百蝶香柴扇》;林依豹的《苏东坡游赤壁》;黄铭卿的《王莲莲拜香》;林亿媛的《劝同胞勿忘国耻》等。

1938年夏夜,闽剧艺人数百人在榕城举行救亡火炬游行,个个手举火把,身穿黑色中山装,脚扎绑带。队伍经过南门兜走向大桥头。站在第一排的有著名闽剧武生陈春轩、关传庚,剧作家林飞。黄铭卿 (1909年~1968年),12岁入新鸣奇闽班,工旦行。18岁随上天仙班赴新加坡演出,他的拿手戏《香妃出塞》、《蔡松坡》轰动星岛。后在新国风、赛天然演出《邱丽玉》、《火烧藤甲军》、《王莲莲拜香》等。擅唱“洋歌”。新中国成立后,兼任导演。“七七事变”后,福州舞台上宣传抵御侵略,鼓舞抗日斗志的闽剧演出风起云涌。首先是剧作者拿起笔杆当刀枪,纷纷编写歌颂爱国主义的古代剧和揭露日寇暴行的时装戏。■闽剧人物表演

郑奕奏与著名导演艺术家晋响亭,受聘到福州公余闽剧社教授女演员林琼、金谷兰演唱《芙蓉恨》和《醉生梦死》等戏。

每逢纪念日、游园会,郑奕奏就在“新生活促进会”礼堂义演,捐献寒衣,还在新舞台为“福州抗敌会”义演。黄荫雾还应邀到协和大学,为师生导演抗日斗争小戏《到民间去》。

新中国成立初,郑奕奏一度在外地教戏。后来50岁的郑奕奏被接回福州,安排在实验闽剧团,有了安身的岗位,教年轻演员演戏,也到海外如印尼等国家传授闽剧艺术。

除了教戏外,他也参加导演工作,《渔船花烛》1954年获华东区戏曲会演导演奖。1963年,郑主演的《百蝶香柴扇》拍成电影。

从1953年至1964年,福州闽剧界创作,整理了《荔枝换江绛桃》、《陈若霖斩皇子》、《六离门》、《夫人城》、《闹灯会》及现代戏《九命沉冤》、《海上渔歌》、《红桥》等。阅读链接郑奕奏演唱闽剧大红大紫的时候,在民间他的戏迷组建了“扛奏团”。最先打出旗号的是知名诗人、南台诗社社长林屏侯与诗友们组成的“诗社扛奏团”,接着,“银行邮政扛奏团”,“商家扛奏团”,“民众扛奏团”等不断涌现,他们尾随郑奕奏从城里戏院至郊县高台,每场必至。马尾海军界更有兰桂北将军组织的赫赫有名的“海军扛奏团”,大多数将领和文官都参加,每月活动两次。每次看戏结束,两三个老将军与一些文人必步入后台与郑交谈,探讨艺术上的得失。一次,郑奕奏演出《黛玉葬花》,老将军们竟聚资,将戏中葬花锄加以包金,增添光彩,一时传为美谈。侨民乡音高甲戏

高甲戏发源于福建泉州,又名“戈甲戏”、“九角戏”、“大班”、“土班”。

高甲戏是从明末清初,闽南农村流行的一种装扮梁山英雄、表演武打技术的化装游行发展起来的剧种。也是闽南剧种中流播区域最广、观众最多的一个地方戏曲剧种。

它的足迹曾遍布于晋江、泉州、厦门、龙溪等闽南语系地区和我国台湾,还流传到华侨居住的南洋一带。

高甲戏的剧目大都来自史书、小说、传奇和民间故事,保留剧目较多。其角色表演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和浓郁的生活气息。泉州演出宋江戏一路走红那是在明末清初的时候,清朝八旗横扫中原,明朝军队节节败退。郑成功在福建泉州高举反清复明的大旗,带领明军以泉州、金门为基地反抗清朝的统治。当地民众为了配合郑成功所带领的明军对清军的抵抗,纷纷自发地开始聚在一起,学习武艺。随着清军进入福建地区,郑成功退守台湾。泉州地区的民间反抗力量也不得不偃旗息鼓。不过当地民众并没有放弃反抗清朝统治的目■高甲戏人物表演标,他们利用节日游神的习俗,开始排练以《水浒传》为蓝本的宋江戏。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