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针灸治疗学(第2版)(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1-05-16 23:18:26

点击下载

作者:邱茂良

出版社: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中国针灸治疗学(第2版)

中国针灸治疗学(第2版)试读:

第一版前言

随着针灸学的迅速发展,针灸的临床应用日益广泛,临床与实验研究资料也大量积累。如何对这些资料进行较全面而系统的整理,并结合古代论述加以阐发,使之成为较完整而又切合临床实用的参考书籍,以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实为当务之急。作者有鉴于此,自去春开始,着手进行整理编纂工作,并拟将自己从事针灸医疗、教学、科研工作五十余年来的心得体会充实其中,以酬素志。无如公私蝟集,日无宁晷,屡作屡辍,进展缓慢,而行年已七十有五,时不我居,颇感焦虑。

去秋,安徽医科大学孔昭遐教授来访,阔别三十载,旧雨重逢,倾谈积愫,颇多沧桑之感。承询及著作事,乃以所辑求教,并要求协作,当蒙慨然允诺,复经代邀屠佑生教授参与其事,屠亦旧交,志同道合,遂相互协商,分头编写,由我负责以总其成,并浼仇裕丰、王玲玲、王昕耀等研究生和干磊同志从中协助,历时年半,初稿完成。于此深感众擎易举,而孔、屠两教授兼通中西,学识渊博,其搜罗之广,用力之专,为本书生色不少,更使我铭感五中。书成,颜之曰《中国针灸治疗学》,希望能对针灸临床治疗以及教学和科研工作有所裨益。

全书分总论与各论两部分。总论对针灸临床治疗的发展,针灸治疗原则和辩证论治,针灸法的研究,针灸治病原理等基本理论作了概要的介绍;各论分内、外、妇、儿、眼、耳鼻喉、口腔、皮肤等科,对120余种病症,分别作了介绍。每一病症分概述、病因病机、临床表现、诊断要点、治疗方法(包括辨证论治和其他各种针灸法)、辅助治疗、实验研究、古今治法选萃、按语等项目。全书力求做到全面、完整而切于实用。

在编写中,我们本着继承与发扬并重的原则,突出中医理论,其中亦吸收了部分现代医学内容,如采用西医病名和分类方法,以及诊断要点、临床表现等,尤其是实验研究,均属现代医学理论的阐述。我们认为这是临床治疗的需要,是发展针灸学的需要,不仅无损于中医特色,而且为今后振兴中医所必不可少者。

由于我们水平所限,谬误难免,敬希读者指正。1986年隆冬邱茂良于南京

第二版前言

邱茂良教授主编的《中国针灸治疗学》出版20多年来,由于其以中医学基础为纲,针灸医学为目,理论联系实际,既总结了数千年来针灸传统经验的精华,又体现了作者在20世纪30~80年代临床实践心得,广泛地适应了针灸临床、教学、科研的需求。很多针灸工作者将本书作为案头必备书和临床指导,视为重要的学习辅助材料和教学参考资料,这也使本书多次印刷,供不应求。

本书出版20多年来,针灸医学已经有了更快的发展,针灸临床应用及临床研究不仅有数量的变化,而且有质的飞跃,这不仅表现在治疗病种在扩大、治疗方法更加多样化和治疗效果不断地提高,还体现在临床研究目标更加清晰,研究方法更加符合针灸特性。20多年的针灸临床进展再次表明,针灸对其适应疾病(或症状)有确切的临床疗效,使用安全,既可用于治病,又能用于康复、预防。既可作为某些疾病的首选治疗方法,也可介入某些疾病的某一治疗阶段。20多年的针灸临床进展再次预示,针灸不但在我国医疗卫生健康事业中仍然发挥着重要作用,而且还具有巨大的创新潜力和广阔的发展空间。

目前正是一个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人民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健康意识显著增强,人们已经不满足于单纯的药物治疗。针灸医学具有药物治疗无法比拟的简、便、廉、效、无毒副作用等优势,尤其在痛症、神经系统疾病、功能失调性疾病、病毒性疾病等方面作用独到,在保健、康复产业中也独领风骚,日益显示针灸医学的强大生命力和良好发展前景。目前医疗模式已由简单的“生物医学模式”过渡到“社会–心理–生物医学模式”,临床医疗正在与多学科理论与技术交叉渗透。活跃在针灸临床和教学中的针灸工作者,更多的是具有完善知识结构的高层次人才。他们在谱写针灸医学时代新篇章的过程中已经不满足传统的经验,需要汲取更多、更新的针灸学术信息作为营养。有鉴于此,本书的这次再版,重点增加了近10年来针灸临床的新经验、新成果,旨在给读者提供疗效确切、且有一定样本数量为佐证的针灸科研和临床经验,使得本书具有更强的实用性与指导性。

本书的再版过程得到南京中医药大学针灸学科的大力支持,徐斌、张建斌、董勤、甘君学、姜劲峰、王欣君等同志通力合作,在此谨表由衷感谢!

 王玲玲仇裕丰2009年10月12日于南京

总 论

第一章针灸临床治疗发展概况针灸医学起源于我国,流传至今已数千年。如两千多年前的医学著作《黄帝内经》一书中,对针灸的理论和临床治疗就有较全面的记载,为针灸医学奠定了基础。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的进步、历代医学家的钻研,针灸医学在理论和临床上都得到了不断的丰富与提高,尤其是近三十年来,全国各地的中医院校、中医院以及有关科研单位大力开展继承和发扬祖国医学的工作,针灸医学更有长足之进展,并引起国外有关专家学者的关注。现在,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针灸热,使这门古老医学变为新兴的学科,成为世界医学的组成部分,在人类卫生保健事业中越来越显示出其优越作用。第一节针灸临床治疗的历史发展

任何事物的发展,总是由初级到高级的,针灸医学亦不例外。针灸临床治疗的历史发展,可以从下列各方面知其梗概。一、从砭石到九针

针具的改进,促使临床治疗的发展。针刺的前身是砭石,砭石的起源,可远溯到石器时代,许多古书如《左传》、《山海经》、《史记》等,均有以石治病的记载。运用砭石可进行叩击皮肤、割治脓疡或放血等简单的原始治疗。公元前16~11世纪的殷商时代,我国掌握了冶金技术以后,才以金属针代替了砭石,并逐渐发展,制成各种不同针具,称为九针。由于金属针使用方便,治疗范围不断扩大,疗效也不断提高。二、穴位的确立与增订

最初人们并不知道穴位,在应用砭石叩击体表、割治脓疡的基础上,发现了哪里有病就刺灸哪里的“以痛为腧”的方法。以后又在反复实践的过程中,陆续发现压痛点、体表反应点以及体表反应点与内脏疾病的特定联系等等,从而逐步形成了穴位的概念。到了《内经》已记载了160个穴位,后世医家又不断发现,穴位逐渐增多,到晋代皇甫谧著《针灸甲乙经》时已记载穴位达349个,清代李学川著《针灸逢源》增至361穴。此外从唐代以来,还发现奇穴几百个。经穴学的发展,大大丰富了临床治疗。三、刺灸法的改进

砭石治病,由于医疗用具的限制,只能采用一些较简单,原始的操作方法。自从金属针发明以后,由于其操作方便,运用自如,同时在长期的实践中,观察到用不同的刺法,能起不同的作用,并各有其适应证,从而发明了多种针刺方法。如《内经》中就记载有多种针刺法以及徐疾、捻转、提插、开合、迎随、呼吸等不同补泻针法等。以后各代医家均有发明,至明代发展到高潮,单是针刺手法的研究,在过去单式手法的基础上,形成了二十多种复式手法。此外尚有散在民间的多种针刺方法,也各有其独特的作用,还有待今后吸收和整理。

灸法的发展,虽不及针刺法,但同样是不断进展的。最初只用艾炷烧灼的方法,以后逐步发展有八木之灸、隔物灸,14世纪出现了加进药物的艾卷灸法,如雷火神针、太乙神针等。四、针灸理论体系的形成

远在四千年前,我国进入奴隶制社会,掌握了冶金技术,出现了甲骨文,有了最初的天文历法等,为医学发展提供了条件。到了战国时代进入封建社会,工业、农业、文化等迅速发展。生产力的发展,促使中医学由原来的经验积累,逐步向理论化发展,针灸学理论体系亦随之形成。《内经》中以阴阳、五行、脏腑、经络、精神、气血等为主要内容,用整体观点论述了人体生理、病理、诊断、预防等,为中医学包括针灸学奠定了基础。其中经络学说与针灸学关系密切,故被称为针灸学理论的核心。在中医理论特别是经络学说的指导下,进一步完善了针灸学的临床辨证归经、循经治疗这一整套理法方穴的治疗法则。

由于上述各方面的不断发展,针灸的临床治疗病种日益扩大,如《内经》上只介绍了60种病的治法,《针灸甲乙经》已发展为内、外、妇、儿等科的近百种病证的治法,而且每一病证中都介绍了多种针灸治法。而至宋代王执中《资生经》中论列病证则达到195种之多,疗效也不断提高。第二节针灸临床治疗的新进展

近三十年来,针灸医学获得蓬勃的发展。在原有的基础上,运用现代医学,进行广泛深入的整理研究,使临床治疗的病种范围不断扩大,疗效亦显著提高。据统计,可用针灸治疗的病证,已达300种,包括内、外、妇、儿、五官、皮肤各科,其中对100种左右的病证有较好或很好的疗效。在肯定疗效的基础上,结合临床,大力开展针灸治病机理的研究,探求治疗作用,亦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不少实验研究的结果又为探讨临床治疗方法提供了良好的线索,推动了临床工作的不断前进。兹就近年来针灸临床治疗进展,概述如下。一、传染病

在《内经》、《针灸甲乙经》等书中,即有针灸治疗疟疾、痢疾、霍乱等病的记载。近年来,在继承古人经验的基础上,又有很大的发展。大量的实践证明;针灸对许多传染病均有良好的效果。目前报道较多的有:(一)病毒性传染病

如急性病毒性肝炎(包括HBsAg阳性者)针灸有效率为80%~90%,不仅使症状迅速消失,肝功能亦相应恢复。对流行性感冒、腮腺炎、百日咳等亦均有良好的效果。急性脊髓前角灰白质炎,急性期用针灸,有控制或减少后遗症的作用,而对后遗症则更为有效。轻型的乙型脑炎可单独用针灸治疗,对其后遗症更是广泛应用。(二)细菌性传染病

如急性细菌性痢疾,针灸治疗10天内治愈率可达80%以上,不仅临床症状迅速控制,大便细菌培养也很快转阴。远期随访,复发率不超过10%。针灸治疗肺结核病,不仅能改善症状,肺部病灶也得到稳定和吸收。(三)原虫性传染病

应用最多的为针灸治疗疟疾,一般针刺1~3次,即可控制发作。疟原虫培养阴转在5天以内。用针灸治疗肠寄生虫病,也观察了大量病例,证明针刺确有排虫作用,对囊虫病也在试治中。

在针刺治疗急性病毒性肝炎、急性菌痢、疟疾等病取得疗效的基础上,还开展了人体和动物实验,探求作用机制,为研究针灸治疗传染病机理,打下了基础。二、循环系统疾病

在继承古人用针灸治疗心痛、胸痹、脉痹等病的经验基础上,以及在近年活血化瘀法治疗循环系统疾病广泛应用的启发下,大力开展了针灸治疗心血管疾病的研究。对如心律失常、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急性心肌梗死、高血压、低血压、雷诺病、脉管炎、无脉症等病都取得一定疗效。并且运用多种实验室的理化检验手段进行观察,从客观上证实针灸的作用。三、呼吸系统疾病

目前应用较多的为支气管哮喘、急慢性支气管炎、喉炎、大叶性肺炎等。对急性气管炎、肺炎等应用针刺治疗,每日1~3次,能迅速控制症状,慢性支气管炎多用灸法治疗。此外,还应用水针、割治、埋线等多种疗法,取得较好疗效。经观察证实针灸能改善患者的肺功能,有提高机体的细胞免疫作用。四、消化系统疾病

对于胃脘痛、呕吐、泄泻等胃肠疾病的针灸治疗,古人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足资我们取法,因此,在这方面针灸治疗应用较广,发展较快。如针灸治疗胃和十二指肠溃疡、胃下垂、急慢性胃炎、胃肠神经官能症、便秘等。其中对胃下垂应用多种针灸疗法均取得一定疗效,并在X射线透视观察下进行针刺,证明针刺有即时使下垂的胃体上升的作用。对溃疡病穿孔的针灸治疗,除临床严密观察疗效外,并在动物模型中观察证实了针刺能促进穿孔愈合,颇具说服力。五、泌尿生殖系统疾病

古代医书中记载了五淋、水肿、失精、阳痿等病的针灸方法,现代又有了新的进展。其中如泌尿系统结石、急慢性肾盂肾炎、尿道炎、乳糜尿、肾下垂、慢性肾炎、遗精、阳痿、前列腺炎等,应用均较多。据报道输尿管结石,针灸后排石率达60%左右;功能性尿潴留,针刺后多数能立即排尿;精子缺少症(男子不育症),针灸治疗亦有显著疗效;应用灸法治疗慢性肾炎,不仅能消退水肿,而且对肾功能的恢复,亦有一定的作用。六、新陈代谢疾病

针灸治疗糖尿病(消渴病),古代文献已有记载,近些年来,针灸治疗糖尿病的研究,国内外均在积极进行。经初步观察,针刺或灸疗,均有明显降低血糖和尿糖的作用,有些病例,远期疗效亦较满意。对针灸治疗高血脂症的研究结果证明,针灸有降低血脂的作用。对肥胖病,国外应用较多,国内亦在治疗观察中。七、神经、精神科疾病

各种神经系统疾病如神经痛,神经麻痹、神经衰弱等,被认为是针灸最佳适应证,其疗效甚为满意。精神科疾病,如中医所称“癫、狂、痫”等疾病的针灸治疗,古代早已广泛应用。目前,应用较多的如三叉神经痛、偏头痛、肋间神经痛、坐骨神经痛、颜面瘫痪或痉挛、中风瘫痪、外伤性截瘫,以及脑发育不全、重症肌无力,精神分裂症、癫痫等,其中对精神分裂症的治疗除有多种针刺方法外,还发展了电针休克治疗,取得较好的疗效。中风病以往多局限于瘫痪的治疗,目前对急性期,亦单独应用针刺治疗观察,有治愈的报道。除观察疗效外,还应用脑血流图、脑电图、血液流变学以及血脂、脂蛋白电泳等进行观察,探求其作用机制。同时,还在动物身上进行电生理、脑血流量等实验研究,肯定了针刺有改善脑供血的作用。

此外,对内分泌系统疾病,也开始研究,其中如甲状腺机能亢进、地方性甲状腺肿,以及甲状腺机能亢进引起的突眼症等,经针灸治疗均有较好的效果。关节疾病如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骨质增生等,均广泛应用针灸治疗,疗效亦较满意。血液病中的再生障碍性贫血、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病,应用针刺,尤其是灸法有一定疗效。八、妇、儿科疾病

妇科疾病的针灸应用,也在不断扩大,如月经不调、痛经、慢性盆腔炎、宫颈糜烂、功能性子宫出血、不孕症、外阴白斑、妊娠呕吐、子宫脱垂、胎位不正、引产、无痛分娩等,均有大量治疗病例,其中如痛经,在月经期前一周针灸3~5次,连续三个月,治愈率较高。不孕症通过治疗,使不少患者获得生育。特别是应用灸法治疗胎位不正,在怀孕八个月以上的病例中,矫正率达80%以上,并通过人体和动物实验,从神经、体液等方面证明其作用机理,由于简便有效,颇受国内外学者重视。其他如应用针刺法解除分娩时的疼痛,亦获得成功。

儿科方面的许多疾病,如小儿营养不良、消化不良、小儿腹泻、小儿惊厥等症,应用针灸都有较好疗效。九、外科、皮肤科疾病

外科病证应用针灸治疗也日益增多,除了疔疮痈肿等古代早有治疗记载的病症外,还发展应用于内脏外科病症的治疗,如治疗急性单纯性阑尾炎有大量的病例报道,治愈率达80%~90%,并做了远期随访,证明疗效确实。肠梗阻、肠套叠等也有治愈的报道。胆囊炎、胆石症在控制急性期疼痛方面,疗效非常满意。通过对大量胆石症的观察,针灸对胆管结石的排石作用,疗效明显,排石率可达70%以上。通过X射线观察,证明针刺能促使胆囊和胆管口的开放与胆汁增多,从而使结石排出,并从动物实验中得到证实。通过大量急性炎症的治疗和实验观察,证实针刺具有镇痛、抗炎、解痉等作用。

皮肤科疾病运用针灸治疗的有带状疱疹、神经性皮炎、银屑病、湿疹、扁平疣、荨麻疹、白癜风、脱发等等。采用针刺、灸疗、挑治、刺血、耳压等多种方法进行治疗研究,发现止痛、止痒作用明显。如带状疱疹,经针刺后很快能控制疼痛,治疗时间一般在3~5天,治愈率达90%以上。十、五官科疾病

以眼科病证应用较多,如急性结膜炎、麦粒肿、青少年近视等,有较好的效果。视神经炎、视神经萎缩、青光眼等内眼疾病以及斜视、复视、色盲等,亦在试用针灸治疗。耳科疾病如耳鸣、耳聋、急性单纯性中耳炎等,鼻病中的急慢性鼻炎,以及急性扁桃体炎、咽喉炎、口腔溃疡、声带麻痹等症,针灸治疗亦均有较好疗效。十一、急症抢救

历代针灸学家,对针灸治疗急症有较多记载,如昏厥、暴脱、剧痛、高烧等等,常常以针灸为急救措施,实践证明,切实有效。惜多废弃不用。近几年来,由于中医开展急诊工作的需要,逐步引起注意。从临床与实验证明对呼吸骤停、高热抽搐、失血性休克等,采用针刺或大炷艾灸的方法,能取得明显效果。尤其对某些急症、痛症,如胃痉挛、肾绞痛等剧烈疼痛的患者,经针刺后剧痛常获得迅速控制,具有廉、便、验的特点,值得大力推广。第三节针灸临床治疗的发展趋势

针灸医学获得上述各方面的进展,为今后发展奠定了基础。特别是现代科学的突飞猛进,日新月异,为我们深入研究,提供了良好的技术和方法。可以预期今后10~20年内,针灸医学将会获得更迅速的发展。

根据目前针灸临床治疗和实验研究的情况预测,未来有可能在下列各方面,取得更大成就。一、经络的研究

上面说过,经络学说是指导针灸临床的理论核心,它的发展将为临床治疗提供新的理论。目前,国内外均致力于经络的研究,在肯定经络是客观存在以后,正在为寻求经络实质提出客观依据。例如经络的感传和气至病所的研究,通过十几万人的经络检测,发现经络感传路线,与古代医籍所说循行路线基本相符,但亦有不少分歧之处,可以补前人之不足。在此基础上,应用经络冷光、经穴声信息、红外线热像仪等多种仪器和方法探索经络实质。预计今后不太长的时期内,经络循行将会更全面、更详细地被描述,其作用亦能得到新的阐明,经络实质亦会有较明确的认识,从而更好地指导临床实践。二、经穴的整理与研究

经穴从《内经》160穴发展到近代361穴,奇穴和新穴不下千余个,这一进展是惊人的。但是不可否认,古代所定经穴有许多是不常用而无法肯定疗效的。新穴中重复和杂乱者较多,但亦有不少确有疗效。今后,通过临床验证将会筛选出一批疗效确实的经穴,供临床使用。经穴的主治作用,通过临床观察及人体和动物的实验研究,将一一阐明。例如内关作用于心脏,足三里作用于胃肠,阳陵泉作用于胆囊,人中、素髎能升压等等,均得到临床和动物实验的证实,广泛应用于临床,取得满意的效果。在此基础上,对大量腧穴的主治作用,获得新的结论。随着体表和内脏相关的研究不断深化,对体表某些特定部位(包括经穴)与某一脏器的联系作用,日益明确,选择出最佳治疗经穴,不仅能精简临床用穴,加强效应,提高疗效,而且为经穴的主治作用,提出新的内容。三、针刺手法的研究

针刺手法以往重视不够,近几年来,引起了广泛的注意,正在通过临床与实验同时并进加以研究。初步看出,不同的手法确有不同的效应及其适应范围,估计今后将日益明确操作方法,通过相互交流,最终获得统一标准,逐步走向规范化,这无疑会提高治疗效果。四、治疗方法的多样化

目前,除改进传统的针刺方法外,有了不少创新。例如利用声、光、电、磁等做治疗用具,许多方面起到较好的作用。随着科学的进步将会出现更多更新的科学性更强的针灸仪器,使治疗范围和效果得到发展和提高。五、辨证与辨病进一步结合

辨证论治是中医各科临床治疗的特点,但以往不被针灸临床所重视,因此对内脏病的治疗方法较简单,或仅用单方式的治法,从而影响疗效。近几年来已逐步被注意,治疗效果有所提高,但运用还不普遍、不深入,因此必须多加研究。关于辨病,如内脏病的肺痈、肠痈等,古代就能辨别已成脓、未成脓,列出不同治法,当然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不如现代医学精细明确。因此,如何学习现代医学的诊断检查和解剖、生理、病理等知识,探索新的治法,是十分必要的。例如脑血管病用头针疗法以及选用经络中入络于脑的经穴,疗效明显提高。尿路结石选用与结石部位相应的经穴以及某些内脏疾病选用背部相应神经节段的经穴,均能明显地提高疗效。随着中西医学知识不断相互交流,相互渗透,辨证与辨病当能广泛地应用,为临床治疗闯出新路子。六、理法方穴规范化

中医各科,均强调理法方药的完整性,而针灸治疗虽亦有类似的方法,但比较简单。古代著作只有对某病选用何经何穴的记载,很少理论阐述,有些病症选用很多经穴,不易理解,学习颇难。近年来的著作,已注意及此,在治疗中亦有立法处方,并能解释方义,这是一大进展。但是这一工作还刚刚开始,由于经验不同,心得各异,说法亦较分歧,显得较为凌乱。在发展过程中各抒己见是十分必要的,但最后要求能获得统一的意见,逐步走向规范化,使临床应用有所遵循。目前,正在向这一方向努力,估计今后当能获得比较正统而完善的针灸临床理法方穴理论,更精确地指导临床。七、临床治疗新发展的预测

从上述六个方面的进展看,有理由认为今后10~20年内,针灸临床将会有飞跃的发展。(一)从治疗到预防

中医有一整套锻炼身体、益寿延年的养生之道,例如五禽戏、导引等,均为人所熟知。灸法的强身预防作用在中医古籍中亦屡有记载,经现代应用验证,确有实效。例如灸风门、足三里预防流感,据流行区的观察,灸后发病率明显减少,而且观察到灸后血清免疫抗体明显增多,增强了机体抗病能力。又如高血压病人采用灸法,经长期观察,中风发病率亦显著降低。哮喘与慢性气管炎,长期施灸,复发率亦大大降低等等,各地均有报道。这一简单易行的防病方法如能广泛推行,对预防保健工作当会起到巨大的作用。(二)从治慢性病到治急性病

以往一般认为针灸只能治疗一些慢性病,而且是较轻的病。近年来这一情况有所改变,各地有不少急性病的治疗经验,例如有对急性心绞痛、心律不齐,甚至心肌梗死应用针刺治疗获得好转的报道。急性胃穿孔的针灸治疗获得成功,并从动物实验观察中证明其作用。如此等等,都说明针灸能够治疗急性病,而且有的疗效很好。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索,当能获得更大的进展。

针灸治疗急性传染病,已有一定基础,进一步扩大治疗病种是必然趋势,并且还能解决较危重病例,如中毒性菌痢、重症肝炎、恶性疟疾等等。由于针灸有较好的抗感染、抗休克作用,如果我们敢于创新,勇于探索,认真深入研究,完全可能取得突破。实验证明针灸除上述抗感染、抗休克作用外,更有良好的镇痛、退热作用,而且方便易行,因此,非常适宜于急症的抢救工作。(三)从功能性疾病到器质性疾病

针灸不仅能治功能性疾病,同样也能治器质性病变,这已为大量实践所证明。例如肺结核针灸后不仅症状消失,病灶亦相应好转;针灸治疗胃和十二指肠溃疡,能使其溃疡面愈合等。今后将对更多的更复杂的器质性病变发挥作用。(四)治疗恶性肿瘤的问题

这是应特别提出的。恶性肿瘤死亡率高,众所周知。目前国内外已经有了一些治法,但仍未根本解决问题。针灸能否在这些方面起些作用呢?根据目前报道,有用针灸控制或减轻某些患者的疼痛,有用以防治放疗化疗反应者,有用以缓解某些主要症状如食管癌的吞咽困难等等,对减少痛苦、延长寿命,均起到一定的帮助作用。同时,针灸能提高机体免疫能力,而免疫能力的高低,对恶性肿瘤病人是十分重要的,因此不能低估它的作用。如何更好地利用针灸的优势,在治疗恶性肿瘤中起到应有的作用,这是今后重要的研究课题。(五)从繁重的人工操作代之以机械操作

目前针灸,一承古法,几千年来改变不大。针灸医生既是脑力劳动者又是体力劳动者,工作效率低,操作无标准,大大影响其发展。虽有电针、电灸、激光等等,应用不普遍,功效亦需提高。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将会逐步改变这一现状。针刺及艾灸的操作,必将为新的治疗仪器所代替。科学化的针灸方法,特别是电子计算机的应用,更有广阔的前景。第二章针灸治疗的辨证论治辨证论治,是运用中医理论和诊疗方法,对疾病进行全面检查、分析,制定诊断、治疗、观察等的原则和方法。中医各科,莫不如此,针灸亦不例外。中医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辨证论治的理论和方法,形成中医的特色。辨证,即将经过望、闻、问、切四诊(包括现代各种理化检查)所收集到的有关疾病的各种症状和体征,加以分析、综合、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候。论治,亦称施治,即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方法。辨证是决定治疗的前提和依据,论治是治疗疾病的手段和方法,两者相互联系不可分割地贯穿在整个治疗过程中。必须说明,中医所称的“症”与“证”,两者的概念不同,“症”指症状,如头痛、咳嗽、发热等;“证”指证候,它是疾病过程中的不同阶段出现多种症状和体征的概括,它能较全面地反映病变的部位、原因、性质以及疾病本质,从而为诊断和治疗,提供可靠的根据。疾病的种类繁多,症状各异,每一疾病在发生和发展过程中,亦变化多端。而且同一疾病,由于发病时间、地区和年龄、性别以及机体反应性等因素的差别,可表现为不同的证候;反之,不同疾病,在其发展过程中,亦可出现相同的证候。所有这些,都应当按照中医证同治亦同、证异治亦异的原则进行治疗,即以辨别证候为治疗的依据。这说明辨证论治在临床上的重要意义,而正确掌握辨证论治的理论和方法,也就成为中医临床的重要课题。第一节针灸辨证论治的基本要求

辨证是论治的前提和依据,因此首先要做好辨证,在辨证明确的基础上确定治法,并结合针灸特点,做到理、法、方、穴的完整性。一、收集临床资料

应用中医四诊,结合必要的现代理化检查方法,对病人进行正确而全面的诊查,收集临床全部资料,进行分析、归纳,以判断病情,作为辨证的依据。二、辨别病性

疾病虽然千姿百态,变化多端,但总的来说,在疾病的过程中,离不开邪正之间的斗争,阴阳的偏盛或偏虚,而出现寒、热、虚、实等基本病证,即称为病性。根据不同病性,确定温、清、补、泻等不同治法。三、明确病位

即确定疾病所在部位。部位的含义较广,例如在表、在里、在气分、在血分、在经络、在脏腑等等都属定位范畴。定位不明确,则治疗的主攻方向不明,将成为无的放矢。其中尤其是脏腑疾病,症情复杂,变化又多,虽然病在某一脏腑,临床上均各有其特征,但在症情复杂的情况下,有时很难鉴别,必须详细分析,方不致误。四、明部定经

即明确疾病部位的所属经络。因为针灸治疗,是按循经取穴的方法进行的,故必须在明确病位的基础上,确定所属经络,然后按经取穴。在病情复杂时,常会涉及到多条经络,这就需要医者掌握标本缓急,分别进行治疗。五、循经取穴

在做好明部定经确定所治经络以后,根据所取经络,选择针对病情的穴位。一般可根据穴位的主治作用而确定,以少而精为原则。为了达到补虚、泻实,清热、温寒等功效,还须按照手法操作要求,选择合适的操作方法,才能提高疗效。六、辨证与辨病相结合

中医辨证论治,着重在对证候的分析,而通过辨证分析,也可以辨明病理的变化,达到辨病的目的。例如《金匮要略》中便有肺痈、肠痈等已未化脓的辨别,都是通过证来确诊的,这是既辨证又辨病的范例。而现代医学许多对病理变化的检查诊断,亦有助于中医,特别是针灸临床上的参考,从而提高疗效。七、预测病势

即根据疾病的趋势,预测未来的病情变化,包括发展方向、程度、范围等,以及对病情的深浅、进退、轻重、缓急、顺逆等等作出判断。一般是从邪正斗争的消长变化和病程的长短以及病人的体质、年龄、性别等多方面综合分析,以预测其预后,做到有预见性,这也是临床治疗不可忽视的一个环节。第二节针灸常用的辨证方法简介

中医辨证的方法很多,其中如“六经辨证”、“三焦辨证”、“卫气营血辨证”等,多应用于伤寒、温病等辨证治疗,而“八纲辨证”、“脏腑辨证”、“经络辨证”,不仅用于杂病,亦通用于伤寒、温病等,用途比较广泛,与针灸治疗关系亦更为密切,兹择要介绍如下。一、八纲辨证

八纲是指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八类证候。临床将四诊所取得的资料,用八纲进行归纳,以说明病变部位、性质以及病程中邪正双方力量对比等情况。疾病的表现,尽管极其复杂,但基本可以归纳于八纲之中。如疾病的类别不外阴证和阳证;病位的深浅,不在表即在里;疾病的性质,不是寒证就是热证;邪正的盛衰,邪气盛就属于实证,正气衰就属于虚证。这四对纲领性的证候,是从各种辨证方法概括而成的,是各种辨证的总纲。八纲辨证,简明扼要,提纲挈领,对临床诊断和治疗,极为重要。(一)阴阳

阴阳是八纲中的纲领,可以包括其他六纲,如表、实、热属阳;里、虚、寒属阴。把病证阴阳属性分辨清楚,就为进一步辨证提供依据,阴证与阳证主要鉴别如表1。表1 阴证阳证鉴别表

上表简要介绍阴证和阳证的症状,但阴证和阳证可相互转化,阳证可以转为阴证,阴证亦可转为阳证,前者多表现为病进,后者多表现为病退。病至危重阶段,人体阴阳耗伤太过,可出现亡阴与亡阳证候,不及时抢救,每多不治。亡阴与亡阳症状鉴别如表2。表2 亡阴亡阳临床鉴别要点(二)表里

表里是指病邪部位的深浅。表是指人体皮毛、肌肉、经络等浅表的部位而言;里是指人体内脏、骨髓等较深的部位而言。前者病情较轻,后者病情较重。表里可以相互传变,表证可以入里,里证亦可以外透,前者为病进,后者为病退。表证有表寒、表热、表虚、表实,里证有里寒、里热、里虚、里实,其鉴别如表3。表3 表证里证鉴别表(三)寒热

寒热是指病证的属性。辨别寒热是临床应用温法和清法的依据,辨别寒热主要是从病人口渴与否、四肢冷热、二便情况、舌苔、脉象等方面进行分辨,其鉴别如表4。表4 寒证热证鉴别表

寒证和热证,常相互错杂,临床上除单纯的寒证和热证外,还有表寒里热、表热里寒、上寒下热、上热下寒等寒热并见的病证,更有真寒假热、真热假寒等特殊的病情,治疗时应予明辨。(四)虚实

虚实主要是辨别正邪的盛衰,以决定应补应泻的治法,主要从病人体质、病程、脉象、舌苔等方面去鉴别。一般体强者多实,体弱者多虚;新病多实,久病多虚;脉象有力者多实,无力者多虚;舌质坚苍老者多实,淡润胖嫩者多虚。其具体鉴别为:(1)虚证:多见于重病久病之后,或禀赋不足,正气虚弱。证见精神萎靡,面色苍白,少气懒言,食少便溏,自汗盗汗,舌淡质嫩,脉沉、细、弱等。当分辨阴虚、阳虚、气虚、血虚,并区别脏腑之虚,分别采用补阴、补阳、补气、补血及调补有关脏腑的方法。(2)实证:多见体质强实,暴病初病,病势较盛者。症见高热,烦躁,口渴引饮,便秘尿赤,神昏谵妄,舌质苍老,舌苔干燥,脉象有力等。应区分气实、血实、实热、寒实等不同证候,分别采用破气、活血、清热、温寒等方法进行治疗。

此外,虚实互见,为临床上所常见,应辨别虚与实的多少,应用补泻兼施,或先补后泻、先泻后补等治法。二、脏腑辨证

脏腑辨证为临床各科应用最广的辨证方法,由于各脏腑之间相互密切联系,脏腑与经络、气血、五官、七窍、体表等之间,在生理上相互协调,病理上相互影响,因此脏腑病变时,所出现的症状极为复杂。脏腑辨证就是根据脏腑病变时各种症状和体征,进行分析、归纳,找出病变所在、病变性质及其转化规律等,采用针对病情的治疗措施,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一)肺病

肺主气,司呼吸,开窍于鼻,外合皮毛,肺气的宣发和肃降,使肺维持正常的呼吸和通调水道功能。在病理变化时,则宣肃失常,通调失职,气机升降亦失常态,主要表现为呼吸、水液等方面的变端。又肺为五脏之华盖,肺气贯百脉而通它脏,故凡它脏有病时,亦常累及肺脏引起多种病变。肺的病变,可概括虚实两大类:虚证有阴虚、气虚之分;实证有风寒、风热外袭与痰浊内聚之别。1.肺虚证(1)肺阴虚:证见咳呛气逆,干咳少痰,或痰中带血。阴虚阳亢时,则见五心烦热,潮热盗汗,两颧色红,口干咽燥,舌红少苔,脉象细数。治当滋阴润肺,取手太阴、足少阴与背俞等为主,针用补法。(2)肺气虚:证见咳而气短,咯痰清稀,倦怠懒言,声音低怯,形寒,自汗,面色白,舌质淡苔白,脉象虚弱。治宜补益肺气,取手足太阴及其背俞为主,针用补法,加灸。(3)脾虚及肺,土不生金:证见咳嗽多痰,神疲,四肢软弱无力,纳呆,大便溏薄,甚则面浮肢肿,苔白质淡,脉弱。治当补土生金,取手太阴、足太阴、足阳明及其背俞为主,针灸并用。(4)肺肾两虚:证见咳嗽夜甚,动则气急,腰痛腿痠,甚则骨蒸潮热,颧红口干,遗精盗汗,舌质红少苔,脉象细数。治当滋阴养肺或补肾纳气,取手太阴、足少阴及其俞募等为主,针用补法。2.肺实证(1)风寒外束:证见恶寒发热,寒重热微,头痛,身体痠疼,无汗,鼻塞流涕,咳嗽,吐痰稀薄,舌苔薄白,脉象浮紧。治当疏散风寒,取足太阳、手太阴两经为主,针用泻法,可加灸。(2)寒饮内阻:证见咳嗽频作,痰多,色白质稀,气急身重,舌淡苔白,脉象弦细。治当温化水饮,取手、足太阴两经为主,针用补法,加灸。(3)邪热乘肺:证见气急息粗,痰稠色黄,甚则咯吐腥臭脓血,胸胁引痛,鼻干,鼻煽,或流浊涕,甚则身热不退,烦渴引饮,咽喉肿痛,大便干结,小便短赤,舌红而干,舌苔黄腻或燥,脉滑数有力。治当清肺泄热,取手太阴、手足阳明等经为主,针用泻法。(4)痰浊阻肺:证见咳嗽气喘,喉中痰鸣,痰质黏稠,不易咯吐,胸胁支满引痛,甚则气逆喘息,不能平卧,舌苔黄腻,脉滑。治当泻肺涤痰,取手太阴、任脉及背俞等为主,针用泻法。(二)大肠病

大肠为传导之官,主要功能是传送食物糟粕,变为粪便而排出体外,若其功能失常,主要反映为大便不调。如邪热伤津,阴虚液亏,肾水不足等,可引起大便干结;如寒湿入侵或湿热内阻,可引起大便泄泻或痢疾等。一般应从寒、热、虚、实四个方面进行辨证。(1)大肠寒证:证见腹痛肠鸣,大便泄泻,小便清,口不渴,舌苔白,脉缓。治当温散寒邪以止泻,取足太阴、阳明两经为主,用平补平泻针法加灸。(2)大肠热证:证见大便干结,口干欲饮,肛门灼热,小便短赤,舌苔黄,脉数。如见下痢赤白,里急后重,腹痛身热,舌苔黄腻,脉滑数,则为湿热痢疾。治法均应清泻阳明邪热,取手、足阳明经穴及其下合穴为主,针用泻法。(3)大肠虚证:多见久痢久泻之后,大便失禁,肛门下脱,面色少华,神倦乏力,四肢不温,舌淡苔白,脉象细弱。治当补中固肠,取足太阴、足阳明及任、督等经穴位,针用补法,加灸。(4)大肠实证:证见大便秘结,腹痛拒按,矢气频转,或发热呛逆,或热结旁流,舌苔黄浊,脉象沉实。治当清肠导滞,取手、足阳明经穴及下合穴为主,针用泻法。(三)脾病

脾与胃相表里,脾主运化,胃主受纳,故其致病因素,多由饮食失节或劳倦内伤,以致脾胃的受纳运化功能失常,影响水谷的消化与吸收,出现寒、热、虚、实不同的证候。同时脾胃为生化之源,如脾胃虚弱,生化之源不足,可引起气血亏损病变。1.脾虚证(1)中气不足:多见于慢性病过程中,证见神疲力乏,声微气短,饮食减少,肠鸣腹胀,大便溏薄,或便意频频,甚则肌肉消瘦,气机下坠,肛门脱出,舌淡苔白,脉象细弱。治当补中益气,取足太阴、阳明经穴及其背俞为主,针用补法,或用灸法。(2)脾阳虚衰:证见面黄少华,肌肉消瘦,少气懒言,纳食减少,食后作胀,口泛清涎,四肢不温,口淡泛味,大便溏薄,或完谷不化,舌淡苔白,脉象濡细。治当温运中阳,取足太阴、阳明与任脉等经穴,针用补法,或用灸法。(3)脾不统血:证见面色无华,少气懒言,饮食减少,倦怠乏力,或大便出血,或皮肤紫斑,妇女则见崩中漏下,舌质淡,脉细弱。治当补脾摄血,取足太阴、阳明、厥阴为主,兼取冲任二脉,针用补法,或用灸法。(4)脾肾阳虚:证见面色白,神疲力乏,少气懒言,腰膝痠软,四肢清冷,大便稀溏,或五更泄泻,舌质淡而苔白,脉沉细无力。治当温补脾肾,取足太阴、少阴及任脉等经,针用补法,并宜多灸。2.脾实证(1)寒湿困脾:证见脘宇满闷,食欲不振,口淡而黏,头身困重,大便不实或泄泻,倦怠嗜卧,舌苔白腻,脉象濡细。治当温运脾阳,宣化湿浊,取足太阴、阳明经穴为主,用平补平泻针法,亦可加灸。(2)湿热内蕴:证见身热不扬,胸脘痞闷,全身困重,不思谷食,呕恶便溏,口渴不欲多饮,或面目全身发黄,小便短赤不利,舌苔黄腻,脉象濡数。治当清热利湿,取足太阴、阳明兼取足少阳等经,针用泻法。(3)脾胃不和:证见胃脘作痛,或痞满不舒,纳食减少,食入难化,嗳气频作,甚则呕恶,大便易溏,舌苔薄白,脉象细弱。治当调和脾胃,取足太阴、阳明两经为主,用平补平泻针法或加灸法。(四)胃病

胃主受纳,为水谷之海,凡饮食不节,饥饱失常,冷热不适,都能直接影响胃腑功能,而出现寒、热、虚、实等不同病变。(1)胃寒证:证见胃脘疼痛,绵绵不已,喜得温按,泛吐清水,呕恶频作,口淡乏味,纳食减少,舌苔白滑,脉细而迟。治当温中散寒,取足阳明、任脉及其俞募穴为主,针用补法,并用灸法。(2)胃热证:证见心烦口渴,善饮冷水,消谷善饥,胃脘嘈杂,或有呕吐,口气秽浊,牙龈溃烂,大便干结,舌红苔黄,脉象滑数。治当清泄阳明,取手足阳明经为主,针用泻法。(3)胃虚证:胃阴虚者,证见胃脘作痛,有烧灼感,口干唇燥,纳食减少,大便干结,舌红少苔,脉象细数。治当清养胃阴,取足阳明、少阴经穴,针用补法或平补平泻针法。胃阳虚证与胃寒证同治。(4)胃实证:其因饮食停滞者,证见胃脘胀满,嗳气吞酸,口气秽浊,或见呕吐,或泻下黄糜,口干,苔黄,脉滑;其因气滞者,证见当脘绞痛,或阵发性挛急作痛,噫气较舒,或见呕吐,舌苔薄,脉弦细。前者宜消积导滞,取足阳明经为主;后者宜理气和中,取足阳明、厥阴经穴为主,兼取任脉经穴,针用泻法。(五)心病

心为一身之主,主血脉,司神明,是维持人体生命和思维活动的中心,凡外感六淫、内伤七情,影响心脏时,都可引起病变。心脏的虚证,多由内伤引起;实证多由温邪内陷或痰火、瘀血等所引起。1.心虚证(1)心阳不足:证见心悸,动则更甚,气短而促,兼见汗出,倦怠少力,面色白,甚则形寒肢冷,脉弱,或见结代,舌淡苔白。治当益气温阳,取手厥阴、少阴及其俞募穴为主,针用补法,或针灸并用。(2)心阴不足:证见心悸怔忡,惊惕不安,面色不华,健忘,失眠多梦,或见低热,心烦,盗汗,面红,咽干,舌红少津,脉细数或结代。治当养心安神,取手厥阴、少阴经及其俞募穴,针用补法。(3)心脾两虚:证见面色萎黄,饮食减少,神倦乏力,气短息弱,健忘,失眠多梦,妇女月经不调,舌质淡,苔薄,脉软弱少力。治当补养心脾,取手厥阴、足太阴、阳明等经,针用补法,或用灸法。(4)心肾不交:证见虚烦不寐,梦中遗泄,面红烘热,目眩耳鸣,腰痠腿软,夜尿偏多,甚则潮热盗汗,舌红少苔,脉多细数。治当交通心肾,取手足少阴经穴为主,针宜补泻兼施。2.心实证(1)痰火内扰:证见心悸不寐,心胸烦热不安,或为癫狂,或为痴呆,语无伦次,哭笑无常,或见面赤,口渴,小便赤热,或见吐血衄血,溲血淋痛,舌质红苔黄,脉象滑数。治当清心泻火化痰,取手少阴、厥阴及手足阳明等经,针用泻法。(2)心血瘀阻:证见心悸不宁,左胸作闷,甚则刺痛,痛甚时连及左背与肩胛部,严重时可见面色发青,爪甲青紫,舌质淡红,或有瘀斑,脉多结代。治当活血化瘀通络,取手厥阴、少阴及其背俞,针用泻法,或补泻兼施。(六)小肠病

小肠的功能,主要是分清泌浊,在病变时多表现为清浊不分,转输障碍,致使大小便失调,然亦有寒、热、虚、实之分。(1)小肠虚寒:证见小腹隐痛,喜得温按,肠鸣腹泻,小便频数,舌质淡,苔薄白,脉象细缓。治当温通小肠,取本经俞募及下合穴为主,针灸并用。(2)小肠实热:证见心烦,口舌生疮,咽痛耳聋,小便短赤,茎中痛,脐腹作胀,矢气则较舒,舌红苔黄,脉象滑数。治当清利实热,取手厥阴、太阳原合穴为主,针用泻法。(七)肾病

肾为先天之本,水火之脏,为生长发育之源,主统摄一身之水而封藏精液,不使泄露。肾多虚证,多由禀赋虚弱,劳倦过度,久病失养,房劳不节,耗伤精气所致。可分阴虚、阳虚两大类别。1.肾阴虚(1)肾阴亏虚:证见形体瘦弱,头晕耳鸣,健忘少寐,多梦遗精,腰痠腿软,或见两颧发赤,口唇殷红,口干咽燥,舌红少苔,脉细数。治当滋养肾阴,取足少阴、太阳两经为主,针用补法。(2)阴虚火旺:证见形体消瘦,颧红唇赤,潮热盗汗,虚烦不寐,梦中遗泄,腰膂痠楚,口干咽疼,或干咳少痰,痰中夹血,舌红苔少,脉象细数。治当滋阴降火,取足少阴、手太阴等经为主,针用补法或先泻后补。2.肾阳虚(1)肾气不固:证见面色淡白,腰脊痠软,腿足无力,听力减退,遗精滑泄,阳痿不举,小便频数,尿有余沥,甚或不禁,舌质淡苔白,脉象细弱。治当固摄肾气,取足少阴俞募及督任两经经穴,针用补法,或以灸为主治之。(2)肾不纳气:证见面浮色白,短气喘逆,动则更甚,咳逆汗出,或咳喘而尿液失禁,舌淡苔薄,脉象虚细。治宜补肾纳气,取足少阴、任脉及足太阳背俞,针用补法,并宜多灸。(3)肾阳不振:证见面色淡白,腰痠腿软,头昏耳鸣,形寒肢清,阳痿不举,小溲清长或频数,舌质淡白,脉象沉细。治当温补肾阳,取足少阴、任脉及其背俞,针用补法,以灸为主。(4)肾水泛滥:证见周身浮肿,下肢尤甚,按之如泥,陷而不起,大便溏薄;如水气上泛,则见咳逆上气,动则喘急,痰多稀薄,舌苔白滑润,脉多沉弱。治当温阳化水,取足少阴、太阳及任督等经经穴治之,针用补法,多灸为宜。(5)肾水凌心:证见全身水肿,胸腹胀满,心悸不宁,咳逆短气,甚则不能平卧,指唇青紫,四肢厥冷,舌淡苔薄,脉沉微或虚数。治当温化水气,取足少阴、太阴及任、督等经经穴,以灸为主。(八)膀胱病

膀胱主要功能为贮藏津液,行气化水,其病变主要表现为小便失常,癃闭或遗尿失禁等,其中有因下焦虚寒所致,亦有因湿热郁结而成者,可分为虚寒和实热两类。(1)虚寒证:证见小便频数,淋沥不尽,或遗尿,或小便不利,尿色清白,舌淡苔滑,脉象沉细。治当温肾固脬,取足少阴、足太阳及任脉等经穴,针用补法,宜加灸法。(2)实热证:证见小便短赤,溲时欠畅,尿色混浊不清,或尿频、尿急、尿痛,或小便见血,或尿中夹有砂石,甚至腰腹剧痛,发热口渴,舌红苔黄,脉数。治当清热利湿,取足太阴、足少阴,任脉等经经穴,针用泻法。(九)肝病

肝主藏血,体阴用阳,喜条达而恶抑郁,凡精神情志之调节、血液的盈亏,都与肝有密切的联系。故情志所伤,肝气不舒,郁而化火,而成肝火;肝火伤阴,可导致肝阴不足;阴不涵阳,形成肝阳偏亢;阳盛动风,形成肝风内动等一系列病变。肝血不藏或不足,可使妇女月经失调;外寒入侵,留滞肝经,可成前阴少腹病变。其他如肝与脾、胃、肺、肾等脏,亦常相互影响,发生各种病变。1.肝虚证(1)肝阴虚:证见眩晕,头昏而痛,耳中鸣响,按之则减,耳聋,视物不明,或晚间雀目,善恐,肌肉动,肢麻震颤,四肢筋挛拘急,或出现面烘颧红、夜眠多梦等阴虚阳亢证候,舌红少苔,脉象弦细或弦数。治当育阴柔肝,取足厥阴、少阴两经为主,针用补法,阳亢时用先泻后补法。(2)肝血虚:证见面色萎黄,神倦乏力,头痛头晕,失眠多梦,肢体麻木,四肢震颤,妇女月经减少,或经闭不行,肝血不藏时,则为崩中漏下,唇舌色淡,脉多沉细。治当补血养肝,取足厥阴、太阴、阳明及背俞等,针用补法,或针灸并用。(3)肝肾阴亏:证见形容憔悴,两颧潮红,头目晕眩,咽喉干痛;腰膝痠软,甚则五心烦热,夜间盗汗,舌质红,脉弦数。治当清滋肝肾,取足厥阴、少阴及其俞募穴,针用补法。2.肝实证(1)肝气郁结:证见胁肋胀痛,走窜不定,胸闷不舒,情绪急躁易怒,食欲不振,口干而苦,干呕,或呕吐酸苦,或气逆喉中如梗,或腹痛便溏,或胁下结聚,或左或右,聚散无常,舌苔薄,脉弦。治当疏肝理气,有积聚者,宜加消积,取足厥阴、少阳、阳明,或兼取任脉等经经穴,针用泻法,或平补平泻针法。(2)肝火上炎:证见胁肋灼痛而烦,呕吐苦水或黄水,眩晕,头痛而胀,或为跳痛,耳聋暴作,耳鸣如潮,止作无时,目赤肿痛,或呕血量多而色鲜红,大便干燥,小便黄赤,舌尖边色红苔黄,脉弦而有力。治当清泄肝胆,取足厥阴、少阳、阳明等经经穴,针用泻法。(3)肝风内动:证见眩晕,耳鸣眼花,行走飘浮,头痛抽掣作痛,四肢麻木,手足面唇等处有如蚁行,面色潮红,头部静脉怒张等。严重者常卒然昏仆,不省人事,四肢抽搐,口吐涎沫,或四肢挛急,角弓反张,苏醒后则出现口眼斜,言语謇涩,半身不遂等症,舌质红,苔多黄或灰腻,脉象弦劲有力。治当平肝息风潜阳,取手足厥阴、少阴及督脉等经经穴,针用泻法,或刺血法。(4)寒凝肝脉:证见少腹胀痛,睾丸胀坠作痛,上连少腹,或阴囊收缩作痛,遇寒则甚,得热则缓,全身虚怯,舌质滑润苔白,脉缘沉弦或迟。治当温经暖肝,取足厥阴、少阳及任脉等经穴位,针用泻法,或先泻后补,加灸。(5)肝胃不和:证见胸脘疼痛,连及两胁窜痛,食入不化,嗳气频作,泛呕吞酸,舌苔薄黄,脉弦关部尤甚,治当抑肝和胃,取足厥阴、阳明及任脉等经穴,针用泻法或平补平泻针法。(6)肝脾不和:证见饮食不思,食后作胀,腹胀肠鸣,大便多溏,神倦乏力,舌苔薄,脉弦缓。治当调理肝脾,取足厥阴、太阴、阳明等经经穴,用平补平泻针法,或针灸并用。(7)肝火犯肺:证见咳嗽阵作,咯吐鲜血,胁肋刺痛,烦热善怒,口干而苦,头晕目赤,舌质红苔薄,脉象弦数。治当清肝泻肺,取足厥阴、足少阳、手太阴等经经穴,针用泻法。(十)胆病

胆附于肝,为中精之府,中贮胆汁,以通降为顺,其病变常见为胆气虚怯的虚证和湿热内蕴的实证两端。1.胆虚证

证见惊惕善恐,胆怯,善太息,夜寐不安,头晕欲呕,视物不清,舌苔薄滑,脉弦细。治当调补肝胆,取足厥阴、少阳两经为主,针用补法或加灸法。2.胆实证(1)湿热内蕴,胆液外溢:证见头痛目眩,口苦咽干,耳鸣耳聋,胁肋胀痛,甚则剧痛,寒热往来,黄疸,呕吐苦水,舌红苔黄,脉象弦滑或弦数。治当泻胆清热,取本经俞、募、合穴,兼取足阳明经穴,针用泻法。(2)肝胆气滞,气机失调:证见胁肋隐痛,中脘作胀,纳食减少,嗳气频作,甚则呕逆,舌苔薄,脉弦等。治当疏肝利胆,取足厥阴、少阳,兼取足阳明经穴,针用泻法,或平补平泻针法。

除上述五脏六腑外,尚有心包络与三焦,因心包为心之外卫,附入于心;三焦为内脏外腑,包括在所有脏腑范围之内,故不另作讨论。三、经络辨证《素问·调经论》说:“夫十二经脉,皆生其病,……经络之病,皆有虚实”,又说:“经络支节,各生虚实”,“五脏之道,皆出于经隧,以行血气,血气不和,百病乃变化而生”。说明经络病变,不仅有虚有实,而且也累及内脏器官等,出现各种不同症状,反映出虚、实、寒、热等不同证候,为针灸辨证论治,提供依据。

经络的虚证,可由经络本身的气血不足,经气虚陷而成;或由脏腑的气血不足,影响到所属经络而成。单纯经络病的虚证,因气血不荣,而出现本经循行部位发生麻木不仁、萎废不用等。经络的实证,则因经络气血阻滞,经气运行不畅,如六淫之邪外袭,内伤七情,气机郁塞,痰瘀互阻等而成。其临床表现为沿经络所过之处肿胀、疼痛或灼热等症状。若累及脏腑时,则出现所属脏腑各种证候(参看脏腑辨证)。

兹就《灵枢·经脉》所载各经病候,择要分别为虚寒证(包括虚证与寒证)和实热证(包括实证与热证)两类介绍如下,供临床辨证时参考。(一)手太阴肺经(1)虚寒证:少气不足以息(本经气虚宗气不足),小便数而欠,溺色变(肺为水之上源),遗矢无度(肺与大肠相表里,肺气不足所致),肩背痛、寒(肺脏附丽于背),臑臂内前廉痛而厥冷(本经所过)。(2)实热证:肺胀膨膨然(肺气壅阻),气喘,咳嗽(肺失肃降),烦心,口渴(肺热伤津),缺盆中痛,交叉两手按于胸中目瞀(肺胀喘咳之重症),掌中热(本经有热)。(二)手阳明大肠经(1)虚寒证:寒慄不复(手阳明与手太阴为表里,表阳不足故寒慄),鼽(本经之脉上挟鼻孔,有寒则流清涕)。(2)实热证:颈肿,脉所过者热肿,齿痛,目黄,口干,衄,喉痒(皆本经有热),肩前臂痛,大指次指不用(本经经气阻滞)。(三)足阳明胃经(1)虚寒证:胀满(胃阳不振),善呻、数欠、颜黑(肾主呻,主欠,肾水色黑,肾水偏盛,反侮胃土),大腹水肿(土虚不能制水),鼽,身以前皆寒慄(本经有寒)。(2)实热证:消谷善饥(胃火偏炽),喉痒(阳明邪热上攻),上高而歌,弃衣而走,狂症,温淫汗出,溺色黄(皆阳明热盛),心欲动(气火有余,上扰心神),身以前皆热,颈肿,膝膑肿痛,循膺、乳、气街、股、伏兔、骭外廉,足附皆痛,中趾不用,口(皆本经循行部位)。(四)足太阴脾经(1)虚寒证:腹胀(脾失健运),便溏,泄泻,水闭(脾脏虚寒,水气不化),食则呕(脾运不及),股膝内廉厥(本经有寒)。(2)实热证:胃脘痛(气滞食积),烦心,心痛(脾脉注心中,脾邪犯心),瘕症(脾气不运,形成瘕气),黄疸(脾经湿热郁蒸),不能卧(脾胃不和),身体皆重(脾主四肢)。(五)手少阴心经(1)虚寒证:心痛(心阳不振),臑臂内后廉痛厥(寒滞经络)。(2)实热证:嗌干,渴而欲饮(火盛伤津),目黄(心脉入目系,心火郁蒸),胁痛(心脉出腋),掌中热痛(心脉入掌内后廉)。(六)手太阳小肠经(1)虚寒证:耳聋(本经之脉却入耳中,脉病,耳失所濡)。(2)实热证:颔肿不可以顾,肩似拔,臑似折,颊肿,咽痛(均为本经循行部位,脉气阻滞或邪热内郁所致)。(七)足太阳膀胱经(1)虚寒证:疟(太阳疟,热少寒多,或称寒症),鼽(脉起于鼻,受寒则流清涕)。(2)实热证:冲头痛,头囟痛(本经厥气上逆),狂癫(本经从巅络脑,阳邪亢甚所致),目黄(邪热郁蒸),衄(本经有热),痔(本经别入肛中),项如拔,脊痛,腰似折,髀不可以曲,腘如结,踹如裂,项、背、腰、尻、腘、踹、脚皆痛,小趾不用(本经气血壅滞所致)。(八)足少阴肾经(1)虚寒证:痿厥(肾亏骨弱或肾阳不足),善恐(肾主恐,肾气虚则恐惧不宁),面如漆紫(肾主黑色,肾精不足,水色外泛),饥不欲食(命火不足,不能腐熟水谷),气喘(肾虚不能纳气),咳唾有血(水亏火盛,损伤肺络),心悬如饥,烦心,心痛(肾脉络心,经脏同病),咽肿,嗌干痛,口热,舌干(肾阴不足,虚火上浮),目无所见(肾精虚)。(2)实热证:肠澼(肾开窍于二阴),黄疸(脾肾同病,而成黄疸)。(九)手厥阴心包经(1)虚寒证:心大动(心气虚则心动不安)。(2)实热证:面赤(心包火盛面赤如妆),喜笑不休(心气实则喜笑不休),烦心,心痛(心阳亢盛则烦,心气失宣则痛),目黄(心火上炎,邪热拂郁),手心热,臂肿挛急,腋肿,胸胁支痛(皆本经所过,经气失宣,气血阻滞)。(十)手少阳三焦经(1)虚寒证:汗出(三焦主气,气不足则腠理疏而汗出)。(2)实热证:耳聋(本经支脉入耳中),嗌肿,喉痒,颊肿(三焦相火上炎),目锐眦痛(邪热循经上注),耳后、肩、臑、肘、臂外皆痛,小指次指不用(本经经脉所过)。(十一)足少阳胆经(1)虚寒证:面微有尘,体无膏泽(胆与肝为表里,肝胆气血亏虚不能滋荣全身)。(2)实热证:口苦(胆液上泛),善太息(胆气不舒),头痛(本经上抵头部),疟(疟疾属少阳),诸节皆痛(本经主骨),马刀侠瘿(肝胆气结痰瘀互阻而成),目锐眦痛,缺盆中痛,腋下肿,胸、胁、肋、髀膝外至胫、绝骨、外踝前皆痛,小趾次趾不用(皆本经所过,经气失调,不通则痛)。(十二)足厥阴肝经(1)虚寒证:呕吐,飧泄(木旺土虚),遗尿(厥阴之气不足,不能约束膀胱之筋),面尘脱色(肝血不足),丈夫溃疝、狐疝(寒凝厥阴,经气失和)。(2)实热证:妇人少腹肿(肝脉抵少腹,脉气壅阻则肿),胸满(肝气实),癃闭(肝脉环阴器,气滞则尿闭),咽干(肝阴不足,虚火上炎),腰痛不可俯仰(厥阴腰痛)。

上述八纲辨证、脏腑辨证、经络辨证三者内容不同,方法各异,但皆从不同角度,各有侧重地揭示病情,临床应用时,应因证制宜,相互参考,慎思明辨,从而达到正确诊疗之目的。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