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1-05-17 09:05:28

点击下载

作者:杨勉,吕艳君,申晓若

出版社: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试读:

前言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世界各国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逐渐形成了一个相互联系、相互依赖又相互制约、相互矛盾的整体,形成了庞大的国际社会。当今世界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脱离国际社会而独立存在和发展。任何一个国家想要生存和发展,就必须发展同其他国家之间的经济、政治、文化等各种关系,不断加强和扩大同国际社会的联系。中国人民正是在这样的国际大背景中从事着前无古人的改革开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

人类究竟面临一个什么样的世界?如何探寻当代世界经济政治发展的规律?

当今世界国际风云变幻中有哪些值得注意的动向和趋势?

各种类型国家如何实现自身发展和对外交往?如何认识中国的对外战略和国际地位?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就是一门以当代为主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世情”课,该课程以世界政治、世界经济、世界关系为基础,并以三者相互关系向国际社会拓展。也就是说,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的研究对象即是国际社会的主要内容、运动变化规律和发展趋势。

学习该课程有利于学生科学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关于国际问题的理论、观点和方法观察世界,系统了解当今世界经济与政治格局演变及其发展趋势,重点把握当今世界经济与政治发展的新特点和国际斗争的主要问题;有利于学生深入分析主要国际力量在经济、政治、对外关系和对外战略方面的地位、作用、影响、发展变化及其原因;有利于学生扩大国际视野,增强国际意识,客观总结各国、各种力量兴衰存亡的经验教训;有利于学生正确认识中国国际地位的变化、对外战略的重大发展和外交政策选择;有利于学生树立为国家富强和民族振兴、为全人类的共同繁荣与进步而奋斗的信念。

那么,如何学习这门课?学习和研究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的国际关系学说为理论基础,以邓小平国际战略思想和江泽民、胡锦涛有关国际问题的重要论述为正确认识当代世界的理论指南,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经济与政治关系的原理、世界发展合力论的思想、世界是统一的又是矛盾的观点、国家理论、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经济与改革的理论、战争与和平的理论、独立自主的外交战略思想等,来分析和研究当代世界的发展趋势,以及自己所处的环境、条件与地位。

具体来说,学习和研究“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这门课程,要重点把握一个科学分析、两个发展趋势、三个基本判断、四个如何认识和五个严峻挑战。

一个科学分析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全面发展,是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的历史潮流。当代国际形势的趋势是和平与发展,这非常有利于我国的安全与稳定,有利于我国的经济发展。

两个发展趋势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这两个总趋势,给世界和平与发展带来了机遇和有利条件。经济全球化将促进世界经济的繁荣和发展,为维护世界和平创造有利的环境;世界多极化则是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一种制约,有利于国际关系民主化,更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全面发展。

三个基本判断和平与发展仍是当今时代主题;新的世界大战可以避免;较长时间的和平环境和良好的周边环境可以实现。

四个如何认识如何认识当今国际形势和环境以及对我国的影响;如何认识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变化;如何认识社会主义的发展进程、重大成就、历史贡献和困难挫折;如何认识发展中国家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五个严峻挑战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有新的表现;传统的安全威胁和非传统的安全威胁相互交织,恐怖主义势力上升;民族的、宗教之间的矛盾和边境冲突、领土争端普遍存在;南北差距进一步扩大;影响和平与发展的不确定因素在增加。

具有五千年文明史的中国是世界经济与政治发展潜力最大的国家,中国一贯坚持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繁荣的原则立场,在世界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邓小平的国际战略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的重大发展,他科学地分析了冷战结束后的国际形势,高瞻远瞩地提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世界格局出现多极化的发展趋势;以经济发展为基础,以科技为先导的综合国力竞争愈演愈烈。为此,他提出并确立了我国正确的外交战略方针:坚持和发展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建立国际新秩序;和平解决国际争端;坚决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努力维护世界和平;加强与发展中国家的团结与合作;正确处理韬光养晦、决不当头和有所作为的关系;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

根据邓小平国际战略思想,江泽民同志提出了四项外交决策:顺应历史潮流,维护全人类的共同利益;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维护世界多样性,提倡国际关系民主化和发展模式多样化;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这四项决策既充分体现了中国―贯的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又客观反映了当今世界形势的新变化,是对马克思主义和邓小平国际战略思想的丰富和发展。

随着中国崛起的进程,胡锦涛同志站在历史与全球的角度,提出了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的理念。“建设和谐世界”这一论断准确表达了中国对当今世界合理走向的基本主张,深刻阐述了中国所倡导的世界秩序观,体现了中国党和政府以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根本利益为重的执著追求。中国关于构建和谐世界的主张,旨在唤起所有具有相同和类似理念的国家和人民,形成一种追求和平、发展、合作的正义力量,引导这个世界的正确走向。它所描绘的国际关系的理想状态,正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理解和赞同。致力于构建和谐世界,已成为中国对外交往的名片。“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这门课程,经过20多年教学实践,深受教师和学生们的喜爱。讲授这门课程的教师经过反复研讨,对全国多个版本进行分析,认为根据国际关系已经发生的新变化,应该增添新的内容,对个别地方进行整合和修改。作者们在编写过程中,弃旧图新,把传统观点与研究新成果融为一体,以全新的面貌呈现给读者。《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一书,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至今世界经济与政治的发展变化为主线,对当代世界经济、当代世界政治、当代世界主题与国际秩序三大全球性问题进行宏观概括和综合分析,并从环球视角,全面介绍、论述、研讨了世界各主要大国和各主要地区的政治经济及其对外关系的各个方面;阐述了当代国际政治经济和外交的基本问题;展示了进入21世纪以来世界政治经济与外交形势的新特点;本书还对当前国际关系中的一些前沿问题进行了介绍和探讨,提供了有助于了解当代世界国际政治经济与国际关系的基础资料。全书共十章,30余万字,涵盖了活跃于当代国际舞台上的各主要角色和主要方面。鉴于世界政治与经济形势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动态过程,其教材需要定时更新,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而本书最大特点就是材料新、内容新,分析新,紧扣当代国际关系的时代脉搏,既可用作相关课程的教学和参考用书,也适合关心国际关系的读者阅读。编者2009年8月

第一章 世界政治与国际格局

世界政治是世界政治行为主体在世界范围内为实现其政治目的所进行的活动,以及由此形成的政治关系。参与世界政治行为的有主权国家、国际组织、政党、跨国公司甚至个人,而最主要的是主权国家。

主权国家是在近代欧洲产生并蔓延到世界的现代国家形态,一般具有固定的领土、居民、政府和主权四个要素。对内它拥有最高权威,对外它拥有不受任何外部力量干涉的独立地位。二战时,主权国家仅有50多个。二战后,随着大批亚非拉殖民地和半殖民地走向独立,先后出现了100多个新国家。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后,世界又析出20多个新的国家。当今,全世界有近200个国家。对这些国家,从发展程度上划分,有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差别;从社会制度上划分,有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的区别;从国家的幅员人口和综合实力来划分,有大国和小国的分别。

非国家行为主体在国际政治中的作用增强是二战后国际政治发展的重要现象,尤其是国际组织在国际政治领域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逐渐奠定其在国际政治中的行为主体地位。国际组织是跨国界的联合机构,有其自身的宗旨、目标、行为规范和组织机构,一般有政府间国际组织和非政府间国际组织。自从国际组织大量出现以来,国际关系中集团外交和多边外交呈现制度化、组织化趋势。各国或国家集团都借助于一定的国际组织来进行国际交往,协调矛盾、处理纷争、加强合作。联合国、不结盟运动等国际组织所发挥的作用决非任何单个主权国家所能代替完成。

当代世界主权国家行为越来越受到国际规则的约束和规范,但国际政治的无政府状态并未发生根本改变。在国际交往中,每一个主权国家都有自己的特殊利益,虽然,理论上各主权国家一律平等,但事实上主权国家的实力有大有小,因此,处于无政府状态下的世界政治充满着强权和不平等,主权国家主要围绕国际权力、国家权利、民族利益而展开激烈角逐,产生战争、和平、冲突、合作、强权、民主、主权、人权等纷繁复杂的国际政治现象,并结成一个不可分割的体系及结构,形成国际政治格局和运行秩序。

第一节 当代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世界政治格局是指活跃于世界政治舞台充当主要角色的国家或国家集团在一定历史时期内相互作用于政治问题而形成的一种结构、态势。一种世界格局的形成,是世界各种力量经过不断的发展变化、分化组合,完成从量变到质变的演进,形成一种相对稳定的结构的结果。一种格局的解体,则是由于原有结构逐渐被打破,力量对比失去平衡的结果。世界政治格局变化的根本动因在于格局中的主要角色各自力量的消长及相互间力量对比的变化,直接动因是格局中的主角国家对外战略的调整与国家定位的变化。世界政治格局集中体现了国际政治的发展状态和运行态势,是判断世界政治形势的基本依据。

一、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形成

(一)由大国合作到爆发冷战

奠定二战后世界格局和国际秩序的主要基础是雅尔塔体制。二战期间,美、苏、英、中等大国通力合作,组成反法西斯同盟战胜了敌人,赢得了战争。为获得胜利、处置敌人、延续合作,早在战争进行期间,各主要大国就战后安排和大国合作进行过探讨和设计,在有代表性的德黑兰、雅尔塔、波茨坦会议上,取得一些共识。如:对战败国的处理和对战后世界的安排的原则与具体方案;成立联合国保障战后国际和平与安全并由主要大国充当维护国际秩序的“世界警察”。“雅尔塔协定”根据实力划分势力范围的强权原则得到了主要大国的认可。雅尔塔体制就是在上述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但随着德意日战败投降,美苏在社会制度、价值观和战略追求上的矛盾日益尖锐,美苏战时同盟的基础逐渐消失,在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德国—柏林、土耳其、伊朗等一系列问题上展开对抗,战争期间建立的大国合作关系迅速走向破裂。

1946年2月22日,美国驻苏代办乔治·凯南提出了一整套“遏制”苏联的理论和政策。他认为,由于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对立,苏联是政治上的敌手,美苏不可能建立合作关系;应以武力为后盾,用“消除非共产主义世界中所存在的大片软弱地区的方法,来遏制苏联”。他的主张为美国推行遏制苏联的“冷战”战略提供了理论依据。

同年3月5日,丘吉尔应杜鲁门邀请,在美国富尔敦发表著名的“铁幕演说”,攻击苏联威胁欧洲和世界和平,鼓吹西方国家“联合起来”,英美“建立特殊关系”,共同对付苏联。“铁幕演说”揭开了“冷战”的序幕。

1947年3月12日,美国总统杜鲁门在国会发表咨文,要求给正遭受“共产主义威胁”的希腊、土耳其提供4亿美元的援助;声称世界已分裂为“极权政体”与“自由国家”两个敌对营垒,“美国的政策必须是支持各国自由人民”抵御共产主义。杜鲁门的这一演说很快被称为“杜鲁门主义”,它标志着美苏战时同盟关系正式破裂,美苏冷战爆发。“冷战”一词源于1947年美国政论家沃尔特·李普曼出版的一本叫《冷战》的小册子,尔后为美国报界和政界所采用而通行世界。“冷战”特指二战后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大阵营和两大制度在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意识形态等方面进行的除直接军事进攻以外的紧张激烈的对抗状态。这一对抗从杜鲁门主义开始一直持续40多年,深刻影响了世界政治形势。(二)两极格局的形成1.西方资本主义阵营的形成

从丘吉尔的富尔敦演说到杜鲁门的紧急咨文,英美把世界分成东西方两个营垒。从经济、军事两方面入手扶植、集结西方国家,并借此在欧洲立足以“遏制”苏联,就成为美国战略目标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马歇尔计划,是美国构建西方阵营的基础性工作。1947年6月,美国国务卿马歇尔提出了复兴欧洲经济的马歇尔计划。马歇尔计划虽然以经济援助为主要内容,但其着眼点则更重于政治方面。美国担心西欧国家经济的崩溃会导致社会政治的不稳,企图通过提供庞大经济援助挽救在战争摧残和共产主义浪潮冲击下陷入严重困境的西欧资本主义各国,巩固反苏前哨阵地,并分化苏联的势力范围,把东欧重新融入西方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美国规定整个援助计划必须是“由一批友好国家联合提出,而不应由各个国家分别请求”;“必须坚持由欧洲采取主动,由欧洲政府承担主要责任”;并且“寻找出一条没有俄国及其卫星国参与的共同磋商的途径”。“其政策目的应该是恢复世界上行之有效的经济制度,从而使自由制度赖以存在的政治和社会条[1]件能够出现”。马歇尔计划的实施,帮助西欧各国恢复和发展了经济,稳定了政局,推动了西欧各国的联合,同时也加强了美国对西欧各国的控制,为西方内部建立稳固的政治军事联盟奠定了经济基础。以马歇尔计划为纽带,欧洲一批接受了马歇尔计划的国家很快就结成了以美国为首的政治经济集团。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是美国组建西方阵营的决定性步骤。1949年4月,美国、加拿大、英国、法国、比利时、荷兰、卢森堡、丹麦、挪威、葡萄牙、意大利和冰岛等12个国家在华盛顿正式签订了《北大西洋公约》,建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北约/NATO)。条约规定,缔约国实行协商共同行动和集体防御,任何缔约国同他国发生战争时,必须给予援助包括使用武力。北约的建立是资本主义世界在军事上实现战略同盟的标志,也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帝国主义阵营正式形成的标志。2.东方社会主义阵营的形成

面对美国的冷战威胁,为了安全自卫,壮大力量,同时也出于传统的三个“国际”式的联合设想,苏联和新成立的东欧社会主义国家也开始了联合结盟的进程。从1947年夏天开始,苏联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在政治、经济、军事等各个方面,与美国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社会主义阵营通过一系列步骤和措施逐渐成形。

共产党—工人党情报局是组建社会主义阵营的最初尝试。1947年9月,苏联和欧洲8个国家的共产党—工人党组建了情报局,目的在于团结各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力量,共同对付美国称霸世界的战略扩张,欧洲诸国共产党互通情报、交流经验,加强共产党在反帝斗争中的协调行动。

经济互助委员会是苏联针对马歇尔计划提出的反制措施。面对马歇尔计划对东欧国家的诱惑和渗透,苏联立即采取措施加强与东欧各国的经济合作。1947年7月11~13日,几天之内,苏联分别与保加利亚、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签订了贸易协定。8月,又与罗马尼亚、波兰签订贸易协定。这就是被西方称作与马歇尔计划相对抗的“莫洛托夫计划”。为了促使苏东经济联系更加密切和巩固,促进各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1949年1月、保、匈、罗、捷、波、苏6国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这样,社会主义国家从经济上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1950年苏联与中国签订了为期30年的《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双方结成联盟。朝鲜、越南等人民民主国家成立后,先后得到了苏联和东欧国家的承认和支持。

华沙条约组织是苏联组建的用于对抗美国和北约的军事政治集团。1949年成立的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实际上是美国针对苏联东欧进行冷战的工具,特别是到1954年10月,“北约”吸收德意志联邦共和国(西德)加入,此举遭到苏联和东欧国家的强烈谴责,欧洲局势因此而更加严峻。为应付这一新局面,1955年5月,当西德正式加入北约时,苏联和东欧国家立即在波兰首都华沙开会,正式缔结友好合作互助条约,建立联合武装力量,华沙条约组织正式成立,与北约相对抗,苏联与东欧结成为苏东集团。

华沙条约组织的建立和苏联、东欧、中国、蒙古、朝鲜、越南通过各种条约和协定相互结成联盟,标志东方社会主义阵营完全形成。20世纪60年代,革命胜利后的古巴加入东方阵营。

二、两极格局的演变

世界政治格局一旦形成就具有相当程度的稳定性,但并不是静止不动。二战后形成的两极格局,到20世纪60年代随着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阵营内部出现的大分化、大改组、第三世界力量崛起和美苏实力对比的变化而出现松动。(一)东方社会主义阵营分裂1.苏联与东欧国家的龃龉

苏联作为社会主义大国,在支持欧亚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推动各国革命运动的发展和维护世界和平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另一方面,苏联干涉社会主义国家内部事务,把其他社会主义国家都当作自己的势力范围,要求这些国家的内政、外交都要服从于苏联的路线和战略目标。苏联的这种行径严重影响了社会主义国家的团结与合作。

南斯拉夫是最早与苏联决裂,抛弃苏联模式,走上独立探索建设道路,在外交上奉行不结盟政策的社会主义国家。共产党情报局成立仅一年,就发生了“苏南冲突”,南斯拉夫共产党被开除出局。阿尔巴尼亚于1960年从苏东集团决裂出去,按着“反修”信条自行其是。其他东欧国家,如1956年的“波兹南事件”(波兰)和同期的“匈牙利事件”,以国内社会动乱的方式反映对苏联的不满,特别是对照搬苏联模式的不满。1968年捷克斯洛伐克决定改革苏联模式和反对苏联控制,招致苏军和华约入侵。2.中苏关系的破裂和敌对

从1956年“苏共二十大”开始,中苏两党在一系列政治问题和对世界局势的看法上产生分歧,这种意识形态分歧后来扩大到国家关系中来,很快导致了中苏国家关系的恶化。苏联政府于1964年片面撕毁中苏之间签订的257个合同、协议,突然撤走全部千余名苏联援华专家。1964年后,苏联又在中苏边境不断增兵直至陈兵百万,1969年3月发生了中苏边境武装冲突,《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随着两国关系恶化,特别是随着珍宝岛的炮声而名存实亡。社会主义阵营由于最大的两个社会主义国家敌对而分裂,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发生了大动荡、大分化、大改组,大多数非社会主义国家的共产党都在思想和组织上发生了分裂,苏联作为社会主义阵营的权威领导中心实际上已不复存在,社会主义阵营解体。(二)西方资本主义阵营分化1.西欧国家独立意识和能力的增强

1957年法、德、意、荷、比、卢6国签署了《欧洲经济共同体条约》和《欧洲原子能联营条约》(“罗马条约”),形成欧洲“共同市场”,实现了经济的超国家联合发展。1967年7月1日欧洲共同体成立,经济发展速度较快,实力迅速增强。到1970年,其出口贸易额和黄金、外汇储备已超过美国。成员到1973年扩大为12国,涵盖了西欧大部分国家,形成欧洲联合潮流。

经济力量的壮大反映在政治上,表现在西欧独立倾向不断加强,根据自身独特的政治、经济利益,西欧在许多问题上与美国不再铁板一块,在经济、贸易、东西方关系、对第三世界政策、美欧联盟的防务政策等方面均有反映,法国的戴高乐主义和德国的新东方政策是具有代表性的表现。

1958年戴高乐再次执政时,坚持发展法国的独立核力量,拒绝接受美国提出的由各国入股的“多边核力量”计划。他提出“法国的防务必须是属于法国的”,“法国必须用自己的力量保卫自己”。他还说:“把自己命运交给即使是友好的国家,对于一个伟大的民族来说也是无法容忍的”。1960年法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为了表明法国独立发展核力量的决心和能力,1962年法国提前偿还美国和加拿大的债务,显示自己独立自主的“本钱”。1966年,法国退出北约军事一体化组织,此举在当时曾震动西方和世界,引起轩然大波。法国的作法是西欧谋求独立自主的先行。1969年9月,勃兰特出任联邦德国总理,提出了“新东方政策”,主动缓和与苏联和东欧国家的关系。1970年8月和12月,联邦德国同苏联和波兰分别签订了“东方条约”,承认欧洲边界现状和互不使用武力。这些情况表明战后初期由于西欧的衰弱而导致唯美国马首是瞻的状况,随着西欧的联合和发展已经有所改变。一股不愿完全听命于美国指挥的倾向在西欧出现了,虽然在实力与影响上还不能与美国平起平坐,但它使美国在西方大西洋联盟中的一统天下,出现了裂痕。2.日本自主意识的上升

20世纪50年代末期,日本经济开始起飞,到20世纪70年代,日本在经济发展速度和相当部分产品的产量方面赶上和超过了美国。此后又在外汇储备、对外投资、对外贸易方面步步进逼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三大经济中心和三大力量之一。随着经济实力的增长,20世纪60年代起日本开始推行“亚洲自主外交”,并收回被美国占领的冲绳。70年代推行多边自主外交,瞄准“政治大国”,力争成为“国际国家”。尼克松在堪萨斯城的演讲中,清醒而又无奈地承认“西欧和日本都是美国的非常有力的竞争者;它们是我们的朋友,也是我们的盟国,但是它们在全世界争夺经济领导地位方面同我们进行[2]着竞争,而且竞争得很厉害”。

这样,二战后初期受美国控制的西欧和日本,随着经济力量的壮大,国际影响的扩大,对美国的离心倾向不断增强,西方资本主义阵营出现了一定程度上的分化现象,但这种分化并未从根本上造成西西关系的分裂,特别是在敌视社会主义这一根本问题的态度上没有实质的分歧。(三)第三世界的兴起1.二战后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

在二战胜利的鼓舞下,亚非拉地区战后掀起了争取民族解放斗争的高潮,大批原西方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国家获得独立和解放。20世纪50年代中期,新独立的亚非国家有13个,加上战前已经独立的国家,亚非地区一共有30多个国家获得了民族独立。60年代,一大批非洲国家相继独立,涌现出了30个独立国家,到1991年两极格局结束前,非洲独立国家为47个。民族独立国家的大批涌现,使参与国际政治的主权国家增多,冲垮了西方殖民体系,也冲击着两极政治格局。2.第三世界登上国际舞台

获得独立的广大的亚非拉国家,不甘于在国际社会中的被支配地位,为推进民族独立和经济发展而联合起来,积极参与国际事务,争取国际社会的平等地位,日益成为国际政治舞台的重要力量。当新独立的民族国家登上国际政治舞台之时,正是美、苏为首的两大阵营、两大集团严峻对立、全面冷战时期,国际关系中盛行强权政治,它们不但仍然面临老殖民主义卷土重来的危险,而且受到美国新殖民主义的威胁。为了维护自身的独立,新兴独立国家不愿卷入大国的集团政治斗争中,它们要走自己的路,选择了反帝、反殖、不结盟、加强自身联合的道路。这些独立国家还纷纷建立各种地区性国际组织。亚非会议的召开、不结盟运动的开展和77国集团的成立,标志着第三世界已经成为撼动两极格局的重要力量,对两极格局起到了巨大的冲击作用,推动了世界政治格局的变化。

万隆会议是世界新兴力量——发展中国家独立自主走上国际政治舞台的标志。1955年4月,29个亚非国家在印度尼西亚的万隆举行历史上第一次没有西方国家参加的国际会议——亚非会议。会议强烈地表达了新独立的亚非国家要掌握自己命运的愿望。在“求同存异”的精神指导下,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亚非会议提出了国际关系的10项原则,树立起独立、和平、平等、互利的旗帜,与历来盛行的以强凌弱、以大欺小的强权政治相对立,因此也成为第三世界开始兴起的标志之一。

不结盟运动是发展中国家政治联合的标志。1961年,由南斯拉夫的铁托、印度的尼赫鲁、埃及的纳赛尔、印度尼西亚的苏加诺等领导人发起倡导“不结盟运动”,并于1961年9月在南斯拉夫首都贝尔格莱德举行了第一次不结盟首脑会议。他们声称自己是既非东方集团又非西方集团的“第三世界”,强烈反对殖民主义、反对帝国主义和反对大国政治,奉行在两大阵营之间“不偏不倚”的独立自主原则的立场。不结盟运动有自己的常设机构,定期举行会议,协调第三世界的立场和行动,对重大的国际事件表明第三世界的立场。这一持久的团结协调行动使第三世界以一种新的面貌登上国际政治舞台,成为一支有着自己独特的政治、经济主张,并对国际经济、政治施加影响的新兴国际力量。

77国集团是发展中国家为维护自身经济权益联合斗争的成果。在不结盟运动的倡议和推动下,1964年联合国召开第一次贸易发展会议,77个第三世界国家采取联合行动,发表了“77国联合宣言”。此后,77国集团成为一个常设组织,成员也发展到130多个,在联合国系统内第一次形成了以维护发展中国家权益为目的的国家集团。77国集团在1974年4~5月联合国大会第六届特别会议期间起草了《关于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宣言》和《行动纲领》,并获得了特别会议的通过,从而使第三世界国家斗争的重点逐渐由政治领域转向经济领域,第三世界成为世界政治经济生活中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

三、两极格局的终结

(一)美苏争霸态势的变化

二战后,苏联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了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的任务,工农业得到迅速发展,实力得到迅猛发展。20世纪50年代,赫鲁晓夫提出“三和路线”即“和平共处”、“和平竞赛”、“和平过渡”,争取同美国平起平坐,实现美苏合作,共同主宰世界的基本战略。随着苏联经济和军事实力的进一步增强和美国实力的相对削弱,60年代起,美苏争霸的局面逐渐形成。

20世纪60年代,世界政治力量发生分化与改组,美国和苏联对各自阵营的控制力下降。美苏两大国的对抗和争霸上升为世界政治的核心问题。

苏联充分利用美国陷入侵越战争的机会加紧发展自己,力量迅速上升。一方面与美国经济上的差距大为缩小,苏联从1950年国民收入只占美国的31%,到1970年达到65%。另一方面军事力量不断增强,特别是战略核武器发展迅速。1949年苏联有了核武器,1962年核力量是美国的1/4,1972年已略超过美国。同时,苏联进一步扩大了它在常规武器方面的优势,缩小了其在海空力量方面同美国的差距。这种实力对比的变化,构成了20世纪70年代苏联同美国激烈争夺霸权的基础,勃列日涅夫推行同美国争夺霸权的积极进攻战略,在欧洲大讲“缓和”的同时,向南亚、东南亚、非洲和中东大举扩张,特别是1979年出兵对阿富汗实行军事占领,直接威胁海湾地区和印度洋地区的和平,标志着苏联霸权主义政策发展到了顶点。

在苏联的积极扩张面前,在美国西方盟友的独立性日趋增强的情况下,苦于“越战”综合症、实力地位明显下降的美国,不得已提出了“尼克松主义”,从战略进攻态势转为战略收缩。1969年7月,尼克松在关岛就美国的亚洲政策发表讲话。在谈到美国同亚洲“友邦”的关系时,着重强调下列两点:第一,美国将恪守条约义务;第二,国内安全和军事防务问题逐渐由亚洲国家本身来负责。这一新政策,后来被称为“关岛主义”或“尼克松主义”。以后,尼克松在历年的国情咨文中,进而把这一政策延伸为全球政策,以及处理与其盟友全面关系的总方针。“伙伴关系、实力和谈判”成为其三大支柱。同时,美军退出了越南战场,改善了中美关系,把战略重点转向苏联,从而改善了美国的国际地位。“尼克松主义”是美国战后对外政策的一次重大调整,成为以后几届政府外交政策的出发点。

由于大肆扩张,苏联也背上了沉重的包袱。从20世纪70年代中期起,苏联的经济发展速度明显下降,陷于停滞,加上农、轻、重比例失调,经济困难加剧。按国民生产总值计算,苏联落后于美、日两国而位居世界第三。到了80年代初,苏联已丧失了对外扩张的猛烈势头。面对严峻的现实,1985年上台的戈尔巴乔夫提出了全球缓和战略。为此,苏联开始放弃争夺军事优势的作法,转为裁减军备,从对外扩张转向全面收缩,撤出阿富汗,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恢复苏中关系正常化,并放弃了70年代对外扩张所得。更重要的是,放松了对东欧等地区的控制,并最终退出。而美国在1981年里根上台后,则力图加强经济和军事实力,扩军备战,重振国威,对美国的全球战略作了重大调整,开始对苏采取强硬政策,以遏制苏联全球性进攻的势头,于是美苏争霸出现了僵持局面。鉴于70年代苏联已经在战略核武器的数量方面赶上美国,美国制定和展开了以高技术为核心的新一轮军备竞赛,为此,里根于1983年提出“战略防御计划”,即所谓的“星球大战”计划,以大大提高美国的核威慑力量。80年代以后,由于美苏双方的需要,也由于苏联领导人的更换,美苏对抗逐步减弱。从1985年到1991年,美苏两国首脑会晤达11次,双方达成了一系列协议,两国关系日趋缓和。(二)苏东剧变与雅尔塔体制的崩溃

二战后,东欧八国(南、阿、匈、捷、保、波、罗、东德)建立人民民主政权和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是在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基础上,依靠苏联的支持实现的。为了对抗美国的冷战攻势,苏联着意巩固在东欧的势力范围,要求东欧国家在内外政策上同它保持一致。处在冷战局面中的东欧各国,实际上并没有真正取得独立自主的地位。同时,东欧各国大多照搬了苏联的经济政治体制模式,虽然在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教育等各方面都有了长足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也得到了较大的提高,然而这些国家在照搬苏联模式的过程中又积累了大量经济政治问题,且长期没有得到解决,到了20世纪80年代末酿成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在苏联放手不管和西方国家和平演变攻势之下,1989年,东欧局势发生了激烈的动荡。在短短一年多里,波兰、匈牙利、民主德国、捷克斯洛伐克、保加利亚、罗马尼亚6个社会主义国家政权像多米诺骨牌一样纷纷倒台,执政40多年的共产党、工人党或下台成为在野党,或改变了性质。不久以后,改名为社会党的阿尔巴尼亚劳动党于1992年3月在大选失败后下台;在南斯拉夫,先是执政党南共联盟瓦解,南斯拉夫联邦内的各共和国都发生了演变,在经历近一年的内乱后,于1992年4月分裂为五个独立的国家。伴随共产党丧失执政地位,东欧各国的社会制度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在东欧各国陷入危机和剧变之时,苏联也走向了解体之路。1985年戈尔巴乔夫执政后不久,随即在苏联展开了大规模的改革。在改革初期,戈尔巴乔夫确立了把工作的重点转移到发展经济上来的方针,但由于对原有经济体制触动不大,因此1986年苏共“二十七大”制订的“加速经济发展战略”未见成效。经济改革推进不下去,戈尔巴乔夫认为主要是政治阻力太大,于是他转向政治改革,以求扫清障碍。戈尔巴乔夫全面倡导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照搬西方民主模式,搞政治多元化,导致了人们思想的严重混乱和出现党派林立、纷争不已的局面。到1990年,伴随苏共中央决定放弃党的领导地位、实行多党制,苏联社会的各种矛盾迅速尖锐并表面化,局面已到了难以控制的地步,引起了苏联全面的政治危机、经济危机和民族危机。为避免苏联解体,1991年8月19日,前苏联副总统亚纳耶夫等人成立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行使国家全部权力,终止戈尔巴乔夫总统职权,决定在苏联部分地区实施为期6个月的紧急状态。但亚纳耶夫等人的努力没有成功,最终失败。“8·19”事件加速了苏联的解体。12月21日,独立国家联合体成立,12月26日,苏联最高苏维埃举行最后一次会议,宣布苏联不复存在。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一个社会主义强国、一个超级大国的苏联至此彻底瓦解。解体后的苏联分立成15个独立国家,纷纷选择西式社会发展道路,放弃了社会主义制度。

1989年的东欧剧变,导致了柏林墙的倒塌、两个德国的重新统一和1991年的“经互会”、“华沙条约组织”的双双解散,标志着雅尔塔体制在欧洲崩溃了。1991年苏联解体不仅使作为超级大国的苏联本身不复存在,而且最后完成了两极格局终结的过程。(三)对两极格局的认识和评价

二战后形成的两极格局,是以美苏争霸和资本主义阵营与社会主义阵营冷战为主要特征的政治、经济和军事格局,全球被分割为以美苏两大国为核心的东西方两个世界。

美苏作为世界政治格局中的两极,实力相当,地位突出,它们在各自的阵营中居于主导地位,以条约和政治、军事、经济集团等形式组织起庞大的联盟体系,在政治、经济、军事、意识形态等多个领域进行了全方位较量。政治上,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面旗帜势不两立;经济上,两种类型的经济并行发展,交往较少;军事上,全面“冷战”和局部热战,国际局势紧张;意识形态上,和平演变与反和平演变斗争反复上演。

两极对峙的世界政治格局对二战后世界时局发展产生重大影响。一方面,两极格局使两大政治力量相对处于平衡状态,维持了世界近40年的和平,为二战后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创造了稳定和平的国际大环境。另一方面,美苏对峙的两极格局把世界分成两大阵营,不同阵营国家之间的经济政治文化联系渠道被人为割断,不利于世界各国人民的相互联系、相互交流与合作。由于两大集团的竞争对抗,不断引发局部战争与冲突,使世界和平长期面临战争的威胁。

第二节 冷战后的世界政治格局

历史上,世界政治格局的转换往往与战争尤其是世界大战相联系,是战争中的战胜国凭借实力、根据自己的意志迫使战败国就范,从而重新确定世界大国,形成新的政治格局,一战之“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二战之“雅尔塔体系”,莫不如此。而两极格局是在没有世界大战催化的条件下终结的,因此,新旧世界格局的转换不像由大战催化的世界格局的转换可以在短时间内干净利落地完成,只能循序渐进,在和平的、综合国力的竞争中,本着优胜劣汰法则去定位。苏联一极在较短时间内的自我坍塌,虽给世界力量对比的变化带来了深远的、巨大的影响,但却没有造成世界新格局的定型。现在,除美国保持着唯一超级大国的地位外,有多股政治力量正在崛起,但要想形成能够影响世界大局的“极”还需时日。这种状态决定了世界格局由两极向多极转化是一个长期的曲折过程。

后冷战时期的国际形势总体和平、缓和、稳定,局部战乱、紧张、动荡。

一、国际格局——多极与单极之争

国际格局中的“极”借用的是物理学上的概念,指由国家或国家联盟构成的强大力量中心。

对后冷战时期的世界格局应该如何定性,存在着多极和单极两种截然对立的观点。

多极化是对冷战后国际格局发展趋势和性质的一种描述和主张。与单极化观点相对,认为冷战使两个超级大国一衰一亡。两极格局解体后,世界出现多个独立自主的强大力量,美国无力独霸世界。世界正在形成多极格局,多极化可以牵制、制约美国霸权。

单极化是对冷战后国际格局或对其发展趋势的另一种定性描述或主张。与多极化观点相对,认为当今世界格局是世界唯一超级大国美国的单极独霸,或实质是美国主导的单极格局。

中国主张世界多极化和国际关系民主化。这一主张得到了俄罗斯和法国等大国的赞同。中国认为多极化是人类社会避免单极世界危害的正确道路。多极化世界,有利于阻止少数大国肆意发动侵略战争,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保证中小国家的安全和主权,提高中小国家的国际地位;有利于世界各国人民平等相处,互利合作和通过谈判、协商解决国际争端;有利于倡导崭新的国际关系准则,改革国际经济政治旧秩序,推动世界进步和人类共同繁荣。

但是,世界格局多极化进程受到唯一超级大国美国主张的单极世界战略的严重阻碍。美国宣扬“单极稳定论”,主张单极化,以确保所谓“美国治下的和平”。当今世界战略力量平衡还没有完全形成,“多极”与“单极”的矛盾和斗争日趋激烈。

目前,世界力量对比的基本态势呈现“一超多强”的局面。一超多强是对冷战后国际力量对比态势的现实表述。即美国是世界唯一超级大国,欧洲、日本、俄罗斯、中国等国是多强。但对此概念的解读大相径庭:一种观点认为一超多强体现的正是多极格局的雏形,证明世界多极化;另一种观点则认为它表明的实质是单极格局,因为只有美国一个超级大国,多强难以有效制约;第三种观点则主张一超多强本身就是后冷战时期格局的性质。

二、国家战略关系定位——伙伴关系

新旧世纪之交,国际关系的突出特点是首脑外交频繁,国家间建立了各种名目的伙伴关系。1996年4月,叶利钦访问中国,双方发表联合声明,宣布建立“平等信任,面向21世纪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1997年5月,法国总统希拉克访华,宣布与中国建立“全面伙伴关系”。1997年10~11月,江泽民主席访问美国与克林顿总统会谈,双方决定建立中美“面向21世纪的建设性战略伙伴关系”,但小布什上台后,美国又加以否定。1998年4月,叶利钦总统访问日本,宣布俄日建立“战略伙伴关系”。1998年11月,江泽民主席访问日本,中日发表联合宣言,宣布建立中日“致力于和平与发展的友好合作伙伴关系”。国家之间建立的各种“伙伴关系”,不是针对第三国的军事同盟关系,而是在平等互利基础上的友好合作,不搞对抗的新型关系。国家间伙伴关系的广泛建立,对于改变冷战思维和零和博弈观念具有促进作用,有益于促进和平与发展,合作与友谊。

三、文化冲突成为导致冷战后国际政治冲突的重要因素

冷战后,世界政治力量进入了一个分化组合的时期。国际冲突的外在符号由冷战时期的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为主打,转向用“文明”包装。当今世界存在着伊斯兰教文化、犹太教文化、基督教文化、佛教文化、儒教文化等多种文化形态,由此导致不同文化背景的民族和国家之间价值观上的巨大差异,对同一问题的认知往往持有不同甚至完全相反的观点和解读。面对西方主流文化的不断扩张,发展中的民族和国家以回归传统文化为武器来抵御西方的文化扩张,强化了对西方文化侵蚀的不满心理;而西方则居高临下地自我炫耀其文化的先进与其发达的必然联系,将发展中国家的落后归结于文化的落后。这种由文化衍生出的冲突心理,成为导致当代国际争端和冲突的重要因素。

有学者对此分析道:“文化成为影响国际冲突的重要因素,主要由其自身特性所决定。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特征,作为文化理论层面和心理层面的政治文化、价值观念、哲学思想、文学艺术、风俗习惯、宗教信仰、道德伦理等因素的排他性,一直是影响国际冲突的深层原因。文化的这种民族性决定了她同时具有稳定性、保守性、排他性,特别在与利益冲突交织在一起时,更难协调,更难解决”。“国际冲突一旦染上文化色彩,冲突的双方便会根据自己的价值尺度和人文标准对国际冲突进行认识和判断,并为自己的政治行为寻求符合自身价值认同的文化解释,从而使利益和权力的争夺内化为神圣的文化追求,纳入文化范式的行为和目标因具有了文化传统的合法性而在现实的冲突中丧失了妥协和让步的余地,任何让步都会因亵渎文化传统而招致民众的抵抗,进而使冲突绵延不绝,使冲突双方在各自文化的驱使下,难以退让,极大地增加了和平解决国际冲突的难度系数”。

鉴于此种现象,美国学者亨廷顿(S.P.Huntington)提出了所谓“文明冲突论”:“在新的世界中,最普遍、最重要和最危险的冲突,不是发生在阶级之间,富人与穷人之间,或其他从经济上定义的群体之间,而是发生在属于不同文化实体的人们之间”。他断定,冷战结束以后,全世界的人在更大程度上是依据文化的界限来区分自己的,不同文明集团之间的冲突将成为未来世界冲突的主要根源与全球政治的中心。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显然夸大了文化冲突的作用,掩盖了国际冲突的实质,遭到了学术界和发展中国家的强烈质疑,但其捕捉到了冷战后国际冲突中文化动因加强的倾向。[1] 《国际关系史资料选编》下册,武汉大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98~100页。[2] 尼克松1971年在堪萨斯城的讲话。转引自《中美关系资料选编》,时事出版社1982年版。

第二章 世界经济与全球化

世界经济是经济跨越国界在世界范围内进行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活动的总和,是世界各国、各地区经济通过国际分工、国际贸易、国际金融、技术和劳动力流动等经济活动而形成的全球范围内的相互联结、相互依赖、相互渗透的有机整体。

世界经济不是世界各国经济的简单相加,而是相互渗透形成的有机整体。当今世界有近200个民族国家,每一个国家都有自己相对独立的经济系统,世界经济不是将这几百个独立运作的国民经济体系简单组合在一起,而是通过一系列经济活动或经济环节把各国经济形成日益紧密的国际分工和协作,从而形成超越民族国家界限的全球经济体系,使各国经济成为全球经济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世界经济自形成以来,无论规模和范围都取得了巨大发展,由最初的流通领域的贸易到现在生产领域的分工协作,由最初的数量有限的有形贸易到现在的技术、服务无形贸易的扩展,由最初几个国家的主动开放到今天绝大多数国家的自主开放,世界经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第一节 世界经济的形成与发展

一、世界经济的形成

世界经济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在以自然经济为基础的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受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社会分工不发达,国家之间的经济联系是局部的、个别的现象,在各国经济生活中并不占有重要地位,不存在国际分工和世界市场,因而也就不可能形成世界经济。世界经济是在国际分工和世界市场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与近代机器大工业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密切联系在一起的。(一)世界经济的萌芽

这一时期开始于15世纪末16世纪初的“地理大发现”,一直延续到18世纪中后期,前后经历了近300年。“地理大发现”引发了西欧国家的海外殖民浪潮,国际贸易随之扩展到全世界,进而引起了西欧的商业革命,促进了以分工为特征的工场手工业的发展,并建立起以殖民地为依托的具有国际分工特征的早期资本主义专业化生产。但是,这种以手工工场作为物质基础的国际分工,不过是宗主国与殖民地之间的一种带有强制性的特殊分工,从严格意义上讲,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国际分工。这一时期的国际贸易,对各国的再生产过程并不起决定性作用,尚未成为各国经济运行必不可少的条件,这一时期出现的国际分工和世界市场只是一种早期的原始形式。不过正是这种早期的国际分工和世界市场,标志着世界经济的萌芽。(二)世界经济的初步形成

这一时期开始于18世纪60年代前后的工业革命,完成于19世纪70年代前后工业社会在欧美国家的成型。在这个时期,出现了以蒸汽机的发明和使用为标志的近代第一次科学技术革命,并导致了产业革命的兴起,完成了工场手工业向机器大工业的过渡,人类社会生产能力出现了一次质的飞跃。

由于机器的广泛采用,工业内部的分工得到进一步发展,分离出许多专门从事原料、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生产的独立的工业部门。这种分工规模不断扩大,产品产量大量增加,使大工业逐渐脱离本国基地。正如马克思指出的:“由于机器和蒸汽的应用,分工的规模已使大工业脱离了本国基地,完全依赖于世界市场、国际交换和国际分[1]工。”社会分工迅速向国际领域扩展,把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的国家或多或少地纳入到国际分工之中,到19世纪中期,基本形成了世界城市与世界农村既相互分离又相互依存的国际分工体系。

随着国际分工体系的形成,与其相伴而行的世界市场也进入到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进入世界市场的商品数量和种类大幅增加,使资本主义各国的生产过程同世界市场紧密联系在一起,世界市场的任何变动,对于世界各国的经济生活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19世纪各种贸易组织形式正规化、大型化和专业化,也加速了世界市场的有序运行,同时,黄金逐渐演变成单一的世界货币,更加有助于世界市场的稳定。随着世界市场的逐步形成,被纳入世界市场的国家日益增多,过去那种地方和民族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的状态,已被各民族的各个方面的相互往来和相互依赖所代替。

到19世纪60~70年代,以国际分工和世界市场为纽带的世界各国生产、交换、分配为一体的世界经济或资本主义经济体系初步形成。之所以说是初步形成,原因在于当时各国间的经济关系主要以商品交换为主,资本的流通还不占主要地位,各国间的经济活动也仅限于商品流通领域,而未深入扩展到金融领域。此外,还因部分国家和地区仍旧处于封闭状态,尚未纳入世界经济体系之中。因此,世界市场、国际交换和国际分工虽已形成,但世界经济尚未最终形成。(三)世界经济的最终形成

到20世纪初帝国主义将世界瓜分完毕时,世界经济最终形成。在这期间,出现了以电动机的问世和电力的应用为标志的近代第二次科学技术革命。新兴的科学技术再次促进了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的巨大发展,表现在电力、电器、机械、冶金、化工和石油等一系列工业部门的蓬勃兴起,生产的社会化、专业化程度和协作水平有了显著提高。尤其是科技革命使交通运输和通讯业发生了真正革命,极大便利了世界经济联系。因此,国际分工向深度发展,世界市场向广度扩展。正是在这种背景下,继英国之后,法、美、德、俄等国家都成了世界新的大工业中心和贸易大国。

新兴科学技术的应用使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工业生产技术有了长足的进步,加速了生产的进一步集中,从而带动生产关系的相应变化,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向垄断过渡。在工业资本与银行资本融合的基础上,形成了金融资本。建立在垄断基础上的金融资本,不仅统治个别国家,而且统治世界,既操纵国内生产和交换,也操纵国际生产和交换。金融资本渗透到国际生活中,使国际垄断同盟迅速兴起和发展,资本日益国际化,加速世界范围内的经济整体的形成,也使世界市场不仅有了商品市场,而且有了资本市场,世界市场的机制更加完善。

资本主义诸强国为了给自己的商品和资本寻找到更广阔的市场,加紧侵占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和大洋洲,从而使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被卷入到国际经济生活中来。随着世界市场被列强瓜分完毕,西方的殖民统治也达到了巅峰。

到20世纪初,随着国际分工、世界市场、国际交换不断发展,特别是资本国际化的产生发展以及世界领土被瓜分完毕,带有鲜明的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制度及殖民体系一统天下特征的世界经济最终形成。

二、当代世界经济的发展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在重建中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进入到一个新的大发展时期。(一)国际贸易大发展

二战后国际贸易大发展具有以下显著特征:1.发展速度快,交易规模大

20世纪下半叶的50多年间,世界贸易额(以出口值计算)从603[2]亿美元增长到68000亿美元,若以1950年的数额为基数100作比较,70年代初增长9.5倍;80年代初增长了33倍多,到90年代初增长了60多倍,到2000年增长了95倍。随着经济全球化掀起高潮,各国经济增长对国际市场的依赖日益增强,全球贸易依存度(世界贸易占世界GDP的比重)由二战后初期的7%上升到23%。可见,二战后世界贸易发展速度很快,尤其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增长速度之快更为惊人。2.世界贸易增长速度高于世界经济增长速度

二战以来,除个别年份以外,世界贸易增长速度远高于同期世界经济的增长速度,而且自80年代后呈现加速增长趋势。[3]表2-1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各阶段世界生产和贸易量年均增长率3.国际贸易结构发生变化

当代世界贸易领域内的商品结构呈现出新的特点。初级产品的比重逐年下降,工业制成品的比重不断增加。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国际出口贸易中工业制成品所占比重超过初级产品。到1988年,工业制成品的比重占到70%。在制成品中又以技术和技术密集型产品,特别是高技术产品的贸易增长为快。1970~1990年,世界贸易额增长了11倍,而其中国际技术贸易额则增长了25倍。目前,以高技术产品为特征的新型工业制成品在世界出口中所占比重已达三分之一以上。此外,服务贸易的发展规模在经济全球化的促进下也在逐年扩大。据世界贸易组织统计,服务贸易已占到全球贸易总额的20%,其中知识含量高的服务业发展最快。服务贸易的兴起,改变着传统国际贸易的概念。服务业即第三产业发达与否已成为衡量国家或地区经济总体水平的重要标志。4.国际贸易地区分布出现重大变化

二战后,国际贸易被欧美发达国家垄断的局面已经打破。发展中国家,尤其是亚洲发展中国家贸易增长快于发达国家。自20世纪60年代末以来,亚洲一些国家和地区在国际经贸领域中迅速崛起,被称为“四小龙”的香港、台湾、新加坡、韩国出口额就占世界出口额的10%以上。特别是中国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作为世界贸易大国迅速崛起。1991年至1995年,中国对外贸易分别增长了17.6%、22%、18.2%、20.9%和18.7%,在世界贸易中的排名上升为第11位,1999年中国对外贸易在克服困难后再次恢复活力,实现了11.3%的增长,2000年对外贸易更实现了31.5%的高速增长,创造了改革开放以来对外贸易增长的最高水平。2001年到2005年5年间,中国外贸出口年均增长25.1%;外贸进口年均增长24%,“昂首步入世界第三贸易大国[4]行列”。5.知识产权进入国际贸易领域,日益成为人们重视的内容

知识产权是版权、工业产权、专利权、计算机软件和技术诀窍的总称。关贸总协定“乌拉圭回合”谈判已把知识产权纳入多边贸易谈判内容,并就国际贸易中的知识产权保护形成了一份《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二)国际金融大发展

当代世界经济发展的一个显著特征是国际金融业的繁荣和发展。两次大战之间,由于战争和危机的影响,各国货币制度混乱,资本的国际流动受限。二战后,在美国国家资本输出的带动下,资本国际化的步伐加快,在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作用下,国际金融市场相对稳定。20世纪70年代以后,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国际金融领域加速自由化,随着跨国银行的迅速发展和私人国际信贷的巨大增长,资本国际流动空前加速,70年代到90年代初,世界跨国投资的增长比世界生产快三倍,比世界贸易快两倍。据统计,当今国际资本的交易额每日接近两万亿美元。与此相适应,国际金融市场也急剧扩大,在国际金融创新浪潮的驱动下,国际金融衍生工具不断翻新,加速了国际金融市场的证券化趋势,债券融通、股权融通在国际金融市场中的作用不断增强,使国际金融市场结构不断更新并日益多样化。

随着经济全球化及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国际金融资本的流动不断加快,它对世界经济的作用和影响越来越突出。资金的流动不仅创造了发展机遇,也潜藏着不容忽视的风险。在国际金融加速发展、一体化程度不断增强的同时,国际金融市场的不稳定性和风险也在增加,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之后,国际金融市场动荡频繁。从20世纪80年代的拉美债务危机到90年代初期的欧洲货币机制危机,从1994年的墨西哥金融危机到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从1998年俄罗斯金融危机到1999年初的巴西货币危机,金融动荡几乎成为国际金融发展摆脱不掉的梦魇。特别是2008年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世界经济危机,给世界经济和相关国家经济、政治带来巨大破坏。金融危机被看做是“和平时期头号杀手”。(三)跨国公司广泛发展

20世纪50年代后期以来,随着主要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的发展及其对外直接投资的增加,作为国际直接投资和生产国际化载体的跨国公司有了急剧而广泛的发展。20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跨国公司迅速发展起来。1968年,全球跨国公司总数只有7276家,其海外分支机构不足3万家,1993年跨国公司总数1.7万家,附属企业17万家,1998年跨国公司增加到6万家,附属企业上升到50万家,其在全世界的雇员人数也超过了1亿人。这些跨国公司控制着世界直接投资累计总额的90%左右,总产值占世界总产值的25%,贸易额占世界贸易总额的66%;它们还控制了工业研制的80%、生产技术的90%、[5]世界技术转让的75%和对发展中国家技术贸易的90%。另据2003年联合国贸易与发展会议的有关报告和2004年世界经济形势与前景报告的统计资料,截至2002年底,全世界的跨国公司已发展到6.4万家,其子公司达到了87万家。同年跨国公司的总投资已超过7万亿美元,比1980年增长了14倍。这些投资主要集中在欧盟、日本和美国。三者的对外投资约占到全世界的80%,引进外资约占到全世界的50%~60%。同期跨国公司在全世界的商品和服务销售总额达到18万亿美元,出口贸易额达到8万亿美元。跨国公司不仅在数量上增长很快,而且在实力上也有了很大提高,其活动领域已从矿业、制造业等传统部门不断向金融、保险、信息等现代服务业和公共部门拓展。目前,跨国公司巨型化特征日益明显,只占世界跨国公司总数0.3%的100家巨型跨国公司控制了全球贸易的约24%,国际直接投资存量的1/3,全球技术贸易的60%。从总体看来,跨国公司的全球化程度正在不断提高,使世界经济日趋跨国化、国际化。近年来,跨国公司始终充当着投资、贸易、生产全球化的代言人,跨国公司在数量上的剧增及其在全球经济活动的日益频繁,使其成为推动经济全球化的主角,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组织者。

跨国公司迅速而广泛地发展,有着深刻的国内、国际政治经济背景和自身原因。

当代主要发达国家的资本高度积聚和集中,垄断程度进一步加强,在垄断资本控制了国内主要工业部门和垄断了市场之后,必然要形成过剩资本,并把这些过剩资本输出到国外进行投资,谋取垄断高额利润。

以科学技术革命为内容的生产的迅速发展,促进了生产和资本的国际化,引起世界范围的产业结构大调整,而交通和通讯革命又极大节约了跨国经营的成本,为跨国公司向外扩张提供了有利条件。

20世纪70年代以来越来越多的国家实行市场经济和开放政策,全球范围和地区范围的经济协调机制的建立,都为跨国直接投资提供了便利。再加上几十年的国际和平环境,也有力支撑了跨国公司的海外经营。

跨国公司拥有雄厚的资本,垄断了最先进的技术,其子公司和分支机构遍布全球,采用先进的经营理念和管理方法,这些都为跨国公司的全球扩张提供了强大的物质基础。

跨国公司活动深入到各个经济领域,它的经营活动对整个世界的生产、销售、研究与开发等各方面都产生了重大影响。跨国公司的发展带动了生产要素的国际流动和生产国际化,促进了国际贸易的扩大。跨国公司的直接投资对输入国的经济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同时也加强了国家间在生产、贸易、金融等领域的联系和交往。跨国公司通过在全球范围内安排生产和经营,打破了国与国之间人为的地理和疆界上的分割,实现了更大范围的企业国际分工,使全球经济成为互相交织、相互关联的整体,从而推动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

值得注意的是,少数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通过控制生产技术、设备和经营管理方法,限制或排斥发展中国家产业的建立,通过控制国际贸易,排斥发展中国家企业进入主要产品市场,或者只让发展中国家成为它们分散经营风险、利用廉价劳动力的一个配角,进而强化他们的技术优势、资本优势、市场优势,从而加大南北差距和加深南北矛盾。某些跨国公司将淘汰的技术、设备、生产工艺、危险废物等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对生态环境产生负面影响。

三、世界经济协调机制的建立

世界经济协调机制是指有关国家或国际机构为实现世界经济稳定,通过成立国际组织、召开国际会议,对国际经济活动进行磋商和协调而形成的国际规则、国际惯例和组织机构。二战后,为适应经济生活国际化高度发展的需要,抑制世界经济运行自发作用的负面影响,世界经济协调机制逐步建立。(一)全球层次的经济协调机制1.国际金融货币领域的协调机制

20世纪30年代初出现的世界性经济危机造成的严重后果加速了德、意、日法西斯势力挑起第二次世界大战,如何避免战争和世界性经济危机就成为战后重建的重要目标,而解决世界经济领域里的货币、投资和贸易等重大问题就是关系到战后重建目标能否实现的关键。1944年7月1~22日,参加筹建联合国的美、英、苏、中、法等44个国家,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的布雷顿森林,召开了联合国家货币金融会议,即“布雷顿森林会议”。会议通过了《联合国家货币金融会议最后决议书》及其两个附件《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协定》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协定》,这些文件统称为《布雷顿森林协定》。根据布雷顿森林协定确定了以美元为核心的国际货币汇兑机制,成立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来维护国际金融稳定。(1)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是政府间国际金融组织。1945年12月27日依据布雷顿森林会议通过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协定》正式成立,同年11月15日成为联合国的专门机构。该组织的宗旨和主要任务可概括为:在国际货币问题上进行磋商和协作,促进国际货币合作;促进国际贸易的扩大和平衡发展;开发所有成员国的生产资源,提高和保持成员国较高的就业水平和实际收入水平;促进国际汇兑稳定,在成员国之间保持有秩序的汇价安排,防止竞争性的货币贬值;协调成员国在经常项目交易中建立多边支付体系,消除妨碍国际贸易发展的外汇限制;在有充分保障的前提下向成员国提供暂时性资金融通,使其纠正国际收支的失调,而不采取危害本国或国际繁荣的措施,缩短成员国国际收支不平衡的时间,减轻不平衡的程度。基金组织成立以来,已对协定作过几次修改,但上述宗旨依然如初。

自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成立以来,世界经济和政治格局均发生了巨大变化,但是国际货币合作的重要性并未因此而弱化。相反,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经济、贸易和投资往来及相互依赖性增加,这种国际货币、汇率政策的合作和协调显得更为重要了。由此,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也成为影响成员国和世界经济的重要权力机构,被称为“世界政府”。(2)世界银行集团(WBG)

世界银行集团成立于1944年,由国际复兴开发银行(IBRD)、国际开发协会(IDA)、国际金融公司(IFC)、解决投资争端国际中心(ICSID)、多边投资担保机构(MIGA)等5个相互密切关系的机构组成。但“世行”的名称,主要系指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和国际开发协会。

世界银行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援助机构之一,宗旨和目的是利用其资金、高素质的人才和广泛的知识基础,帮助各发展中国家走一条稳定的、可持续和平衡发展的道路,提高生活水平。它向100多个发展中国家和转轨国家提供贷款、咨询服务和项目援助。它以与借款国政府之间的独特的伙伴关系,不仅帮助借款国政府在制定发展计划、确定工作重点方面担任一定的角色,而且在调动发展所需的资金方面发挥重要的协调作用。世界银行也帮助世界各国巩固与加强能够吸引和保持私人投资所要具备的基本条件。各国政府借助于世界银行的资金和咨询服务推行全面的经济改革,强化银行体系,投资于人力资源、基础设施和环境保护,从而提高对私人投资的吸引力及其效益。通过世界银行的融资担保和多边投资担保机构的政治风险担保,结合国际金融公司的股本投资,把投资者在发展中国家和经济转轨国家投资的风险减少到最低限度。2.国际贸易协调机制

1945年末美国提出了一个题为《关于扩大世界贸易及就业的提案》,主张缔结一个关于世界贸易的国际协定,并在联合国中下设国际贸易机构,以便解决日趋盛行的贸易保护主义及其他种种贸易壁垒。在联合国经济及社会理事会的主持下,1947年10月,53个国家的代表在古巴首都哈瓦那召开世界贸易及就业会议,讨论成立国际贸易组织(ITO),会议正式通过了《国际贸易组织宪章》(亦称《哈瓦[6]那宪章》)。该宪章因首倡者美国的国会认为与美国国内法有矛盾而未予批准,结果使建立“国际贸易组织”的设想流产。所幸的是,此前于1947年4月在日内瓦召开了有23个国家参加的关于各国间相互降低关税的谈判会议取得成功,达成123项关于关税减让的协议。这个协议与《哈瓦那宪章》中有关关税及贸易政策的条文合并一起成为一个文件,即《关税及贸易总协定》(GATT),它于1948年1月1日起生效。这样《哈瓦那宪章》流产,《关税及贸易总协定》成了替身,从1955年起成为永久性的国际条约,并不断发展和完善。(1)关税及贸易总协定

关税及贸易总协定简称关贸总协定,是为解决国际贸易问题而产生的第一个准国际贸易体系,名为国际条约,但实为一个国际组织,它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并称为调节世界经贸关系的三大支柱,它的存在对二战后世界贸易的规范与发展,推动各国经济的增长起了相当大的作用。

关贸总协定的宗旨是在互惠互利的基础上消除贸易障碍,建立稳定的、透明的国际贸易环境和自由贸易体系,以便充分利用世界资源,推动各国经济持续发展。关贸总协定的主要任务是抑制和消除国际贸易中的保护主义,消除贸易壁垒,促进国际贸易的增长和扩大;通过谈判,磋商解决相互间的贸易争端和摩擦;避免和消除成员国之间不公正的交易,禁止商品倾销和限制出口补贴等。总协定通过制定全球贸易规则,起着协调世界各国贸易政策和促进国际贸易自由化的作用。

关贸总协定从签订到被世界贸易组织取代共举行过8轮谈判,其中“乌拉圭回合”谈判历经8年之久,成功拆除传统贸易壁垒,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2)世界贸易组织

1995年1月1日起,世界贸易组织(WTO)取代关贸总协定(GATT)正式成立。世界贸易组织与关贸总协定相比具有以下特点:

第一,世界贸易组织明确提出加强和发展多边贸易体系的目标,它“决定建立一个完整的、更可行的和可持久的多边贸易体制,以包含《关税与贸易总协定》、以往贸易自由化努力的成果和乌拉圭回合多边贸易谈判的全部成果”,它继承、强化和发展了关贸总协定的基本原则。

第二,世界贸易组织使多边贸易体制的基础具有长期性和稳定性。世界贸易组织的地位和权力均高于和强于关贸总协定。关贸总协定是个临时性生效的政府多边协定,在发展中成为“准国际贸易组织”。而世界贸易组织具有法人资格,享有执行其职责需要的法律资格,享有履行其职责所需要的特权和豁免权。

第三,世界贸易组织使多边贸易体制的职能和管辖范围向纵深发展。关贸总协定对其职能没有明确的规定,而世界贸易组织则规定了明确的职能。世界贸易组织使多边贸易体系管辖的范围从原关贸总协定的货物延伸到服务贸易,与贸易有关的投资措施,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等领域。

第四,世界贸易组织使多边贸易体系的约束和处理贸易争端的能力加强,提高了凝聚力。世界贸易组织要求成员一揽子接受乌拉圭回合达成的所有的多边贸易协议与协定,组织建立了“上诉法庭”,允许成员在受到其他成员伤害,而又得不到补偿的情况下,可进行“交叉报复”。

第五,世界贸易组织组织机构健全,最高决策机构是部长会议,至少两年举行一次会议。WTO总部设在日内瓦,日常工作由总干事领导下的秘书处进行,多数为经济学家、律师和国际贸易政策方面的专家。健全的组织机构保证了世界贸易组织运行机制的有效性,增强了可预见性。事实表明,世界贸易组织已成为发展世界贸易不可或缺的工具。3.发达国家经济政策协调机制

20世纪70年代,在国际贸易摩擦加剧和布雷顿货币体系瓦解,美国的经济霸权动摇,欧洲、日本经济崛起和各国经济依赖关系进一步加深的形势下,西方大国经济协调机制诞生。(1)西方七国会议

西方七国首脑会议是西方七个最大的工业化国家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日本、意大利和加拿大的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就相互共同关心的重大问题进行协商与政策协调的机制。西方七国会议包括七国首脑会议和七国财长及央行行长会议。从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开始,七国集团在国际经济政策协调方面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其主要内容包括: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汇率政策、贸易政策、金融危机救助贷款等方面。1975年11月,首次会议在法国的朗布依埃召开,当时只有美、英、法、德、日、意等六国参加,但此次会议奠定了西方七国首脑会议的基本架构。翌年6月,六国领导人在波多黎各再次聚会,加拿大总理特鲁多也出席了会议,这标志着西方七国首脑会议的正式诞生,此后会议每年一次轮流在以上七国召开。西方七国首脑会议最初主要讨论经济问题。随着国际形势的发展,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首脑会议除讨论经济问题外,把世界重大的政治问题也列入了议程,诸如如何面对“苏联战略的挑战”问题、核裁军问题、东西方关系和人权问题等。七国财长及央行行长会议从80年代中期开始在首脑会议以外对国际宏观经济政策进行协调,是七国集团宏观经济政策协调的重要决策者。很多重要议题都是由七国财长与央行行长会议通过后,再提交首脑会议签字对外发布的。(2)八国集团(G8)

冷战结束后,1998年俄罗斯被正式接纳为七国集团会员,七国集团更名为八国集团,但俄罗斯只参加政治议题的讨论,在经济问题上仍保持七国体制。现在的八国会议已不像当初的七国会议那样主要协调西方大国的金融、经济政策,而是将讨论的内容扩大到政治、安全、全球性挑战等广泛的领域。

近年来,为促进与发展中国家在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和重大国际问题上的沟通和了解,八国集团加强了同发展中国家的联系,在八国峰会期间邀请中国、印度等发展中国家就重大国际问题进行对话,“八国峰会”实际上也在以“8+N”的形式向“主要国家峰会”发展,出现了G20峰会。然而必须看到,虽然八国集团在其运作过程中建立了新的对话模式,增加了新的对话伙伴,但其现行机制仍有待改善。无论是七国集团还是八国集团,其成员都是发达国家,各种活动和采取的相关措施主要是为了维护自身的国家利益,而不是为发展中国家和全球利益服务的,但由于八国的经济、政治影响力强大,它们的政策协调对全世界都产生重要影响,协调它们相互之间及与其他国家间矛盾,客观上有利于整个世界秩序的稳定和发展。(二)区域经济组织协调及双边协调

世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促使一些地域邻近、经济互补的国家考虑采取区域合作,导致了各利益集团的重组,形成不同的区域集团,为保证区域集团经济和世界经济的有序发展,各种区域经济组织协调机制应运而生。

区域经济组织协调机制包括区域内的交流合作机制和区域外的交流合作机制。

区域内交流合作机制是通过磋商区域内成员相互给予优惠形成的经济政策协调机制,其形式有自由贸易区、关税同盟、共同市场等,政策协调的领域有关税减让、贸易自由化、投资便利化、生产要素流动、资源开发、货币金融合作等。欧盟是区域一体化组织中协调程度最高的组织,成员国通过让渡部分宏观经济决策权已经实现了共同的贸易政策;欧元区成员国采用单一货币,实行共同的货币政策,成为当前区域经济合作的最高形式。此外,北美自由贸易区、东盟自由贸易区在区域内已实现共同贸易政策。截至2004年底,全球累计有158个区域性经济合作组织,90%以上的国家参加了其中一个或数个合作组织,预计区域一体化发展及组织内政策协调还将进一步深化。

区域外交流合作机制是区域集团与集团之外国家进行的经济交流合作的机制,其形式最常见的是建立自由贸易区。欧盟积极开展跨区域的双边合作,先后与墨西哥、智利、南方共同市场、中东与地中海沿岸国家以及海湾国家协商建立自由贸易区,其中与南非、墨西哥的自由贸易协议已经生效。在美洲,美国与尼加拉瓜、萨尔瓦多、危地马拉和洪都拉斯四个中美洲国家达成自由贸易协定。南方共同市场和安第斯共同体签署了自由贸易协定。

双边经济协调机制是全球经济协调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双边协商和谈判解决的是双方经济交往过程中最直接、最具体的问题;所以全球性经济协调和区域性经济协调在确保世界经济稳定运行发挥重大作用的同时,不能代替经常性的国与国之间的直接协商和谈判。(三)国际经济协调机制的作用1.积极作用

国际经济协调机制是为适应世界经济中日益相互依赖而又矛盾丛生、摩擦不断的现实而产生的,是在各种力量和盘根错节的利益冲突与妥协中发展的。国际经济协调机制使各国在相对规范的条件下实施经济行为,对保持经济稳定、应对危机、调整国家间经济关系具有积极意义。在二战后世界经济实践中,正是这种国际经济协调机制的建立,使世界经济总体上保持稳定,经济危机危害程度减弱,各国的经济联系和依赖关系日益增强。2.局限性

国际经济协调机制通常由发达国家主导,美国等发达国家对国际经济规则制定和国际组织具有主导支配权,在协调机制运作中较多向发达国家利益倾斜,发展中国家的利益受损较多,协调往往不能达到所有国家的预期目的;国际经济协调机制要求一国遵守国际组织或制度的约束,协调层次越深,政策约束得越多,难免与国家主权出现冲突,进而影响国际规则的实施效果;另外,国际经济协调机制层次较多,其规则和要求又有互相矛盾和冲突的地方,全球性的经济规则难以有效发挥作用。

第二节 当代世界经济格局的演变

世界经济格局是指一定历史时期内各国和国家集团在世界经济领域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一种结构、态势。其核心内容是大国或国家集团之间的经济力量对比关系和支配世界经济的权力分配状况。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动,取决于各个国家或国家集团间经济实力和影响力的此消彼长。世界经济格局是集中反映一定时期内世界经济发展状况的最重要指标。

一、二战结束后美国建立世界经济霸权

(一)美国经济霸权建立的基础

美国在二战后成为世界经济霸主并非偶然。从19世纪80年代开始,美国经济就超过英、法、德、俄,跃居世界榜首。进入20世纪后,又充分利用了两次世界大战的机会,进一步壮大实力。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国本土免于战争的破坏,而且其生产力在战争中迅速膨胀,战时美国的工业生产能力提高了1.2倍,实物出口量增加了两倍,进口增加了20%,资本输出增加了34.1%。到1945年,美国占有资本主义世界工业产量的60%,占对外贸易总量的32.5%以及黄金储备总[7]量的59%。与此相反,作为二战前主要资本主义强国的德、意、日战败、国家被占领,英、法在战争中被拖垮,延续几个世纪的欧洲中心地位不复存在。在战争中迅速强大的社会主义苏联,在此时还只是一个政治军事大国,经济实力和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力有限。战后初期美国在世界经济中具有得天独厚的压倒性优势,无论从绝对实力还是相对实力都具备了建立世界经济霸权的基础。(二)美国经济霸权的建立1.重建国际金融、贸易秩序(1)国际金融领域,建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

1944年7月联合国家国际货币金融会议通过的“布雷顿森林协定”规定:美元与黄金自由兑换,实行固定汇率;美元与其他货币实行固定汇率制。这就意味着美元成了主要的国际储备货币,可以替代黄金作为国际支付手段,确立了美元在战后资本主义世界金融领域的中心地位。1945年12月成立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世界银行),实行按缴纳资金份额多少决定投票权大小的规则,使美国凭借资金优势控制了两个国际金融机构。(2)国际贸易领域,缔结了以贸易自由化为基本原则的“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逐步削减关税及其他贸易障碍,取消国际贸易中的歧视待遇,促进生产、贸易的繁荣。通过重建国际金融、贸易秩序形成了一个以外汇自由化、资本自由化和贸易自由化为主要内容的多边经济体制,客观上为资本主义世界经济贸易创造了一个自由贸易的环境,从而推动了战后国际贸易和世界经济的发展,同时也为美国对外经济扩张提供了便利,为美国在经济领域谋取全球霸权地位起了巨大的作用。2.培育和开拓世界市场(1)培育和发展发达国家市场

在欧洲,实施马歇尔计划。1947年6月,美国国务卿马歇尔提出了“欧洲复兴方案”,即“马歇尔计划”,对恢复欧洲经济给予援助。1948~1951年,美国向西欧16个国家提供了总额为130多亿美元的援助,帮助西欧各国渡过了难关,促进了西欧经济的恢复,同时也加强了资本主义世界之间的联系。“马歇尔计划”使大量美国资本和商品打入了西欧市场,加强了对西欧国家政治和经济的控制,把西欧纳入了美国对苏联冷战的战略轨道。在亚洲,新中国成立和朝鲜战争爆发以后,美国对日政策从改造转变为扶植。1949年为日本制定了复兴经济的“道奇路线”,向日本提供了大量贷款和援助,同时迫使日本在经济上对美国开放,为美国控制日本打下了基础,从而进一步确立了美国的经济领导权。(2)实行“第四点计划”,推行新殖民主义政策

针对战后殖民体系瓦解,广大亚非拉民族独立国家出现的情况,1949年1月20日,杜鲁门在其连任就职演说中提出了援助和开发落后地区的“第四点计划”。该计划的实质是在给亚非拉地区的不发达国家以技术援助和投资的幌子下,加强对外经济扩张,控制不发达国家中的受援国,是一种新殖民主义政策。3.排斥相异经济体,为体系内国家提供安全保障(1)对社会主义国家实行经济技术封锁

1948年6月26日,美国总统杜鲁门宣布管制对苏联的物资输出。1949年11月12日,在美国的提议下,15个西方国家成立了旨在对社会主义国家进行经济、技术封锁的“巴黎统筹委员会”,导致了东西方经济关系的隔绝。1951年8月28日,美国国会又通过《共同防御援助管制法案》,通称“禁运法案”,使得几乎所有西方国家都对社会主义国家实行封锁禁运。(2)实施两个“安全网”

美国通过多边或双边的共同军事安全条约体系,在向西欧和日本提供“军事安全网”的同时,还建立了“经济安全网”,其核心内容是美国向西方国家提供稳定的美元和自由兑换制度,开放的市场和自由贸易制度以及廉价的石油稳定供应制度。这种做法,既增强了西方盟国的经济安全感,又使西方盟国完全接受美国的领导地位。

二、20世纪70年代世界经济主角多元化

(一)美国经济霸主地位的衰落1.美国经济霸权的实力基础发生动摇

20世纪的50~60年代是世界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美国经济在这一时期取得了长足进步,无论是经济发展速度还是经济发展质量都是历史上最好的时期。但是,到70年代,美国的相对经济实力开始下降,这主要表现在它的竞争对手的发展速度超过了美国。美国在60年代的经济增长率一直慢于大多数西方国家,使它与经济竞争对手的优势在缩小甚至面临对手的挑战。1971年美国首次出现贸易逆差,此后除个别年份外,贸易逆差和财政赤字一直居高不下,使美元难以保持固定汇率不变。2.美国经济霸权的权力基础发生动摇

二战后美国的经济霸权相当程度上是建立在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基础上的。20世纪70年代,美元出现持续的贬值压力,爆发美元危机,美国政府不得不在1971年12月和1973年3月两度宣布美元贬值,至此,以美元为核心、实行固定汇率的国际货币汇兑体系动摇了,各西方国家货币对美元的关系由固定汇率转为浮动汇率,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1976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牙买加召开会议,正式确定浮动汇率合法,美国不得不接受德国马克和日元成为国际货币的事实。70年代,美苏实力对比发生了不利于美国而有利于苏联的变化,又爆发第四次中东战争,阿拉伯国家以石油为武器限产提价,酿成石油危机,这些动摇了美国为体系内国家提供相对稳定的政治军事安全环境和廉价稳定的能源供应的能力。面对复杂的国际政治经济形势和资本主义宏观经济政策问题,美国已明显感觉到力不从心,1975年召开西方七国首脑会议,由西方主要大国共同协商解决共同面临的经济问题,美国的经济霸权地位动摇。(二)世界经济主角多元化的表现1.美日欧三大经济中心局面的出现

西欧和日本在二战中都遭到了严重破坏,战后初期经济极度困难,但经过大力调整和重建,并在美国扶植下得以迅速恢复和发展。西欧从1951年建立煤钢共同体起步,走向联合自强的道路,沿着深化和扩大两个方向不断推进欧洲一体化。1967年欧洲共同体(EC)正式成立,西欧实力进一步增强,很快成为世界经济中的一个重要角色。与西欧联合发展的同时,亚洲的日本也悄然崛起,从1955年到1974年,日本的经济出现了持续20年的高速发展。在这个时期内,日本实际国民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8%,比联邦德国和法国快一倍,比美国快两倍。到1967年,日本的国民生产总值超过英法,1968年超过德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中仅次于美国的第二经济强国。美国的经济实力依然第一,但失去了二战后初期的压倒性优势。美国、西欧和日本经济发展水平均衡化,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中出现美国、西欧和日本三足鼎立的局面。到20世纪80年代,欧洲共同体和日本已经具备与美国相抗衡的经济实力,无论在国内生产总值、对外贸易、海外投资、科学技术及黄金外汇储备等方面都迅速赶上或超过美国。2.苏联和社会主义国家经济自成体系

二战后,美国建立经济霸权的过程中,将社会主义国家排斥在其体系之外,社会主义国家在与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的对立中,建立了自己的经济体系,并在苏联的整合下,形成社会主义经济力量。1949年4月,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古巴和越南也于20世纪70年代加入该组织,使经互会最终成为一个拥有10个成员国、跨越三大洲的国际性组织。到70年代初,苏联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强国之一,尤其在重工业和国防工业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由于社会主义国家长期以来相对封闭,“斯大林模式”的弊端也日益暴露出来,因此到80年代初,苏联经济陷入了停滞、衰退的境地,1987年其世界第二经济大国的地位被日本所取代。3.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出现

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是指一些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在工业化方面取得决定性的进展,其发展程度处于从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水平过渡的阶段。国际上衡量新兴工业国的通常尺度是: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1500美元;制造业产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25%;制造业吸收总就业劳动力的25%以上。

二战后,赢得了政治独立并努力发展经济的亚非拉广大发展中国家,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新兴力量。1950~1980年,发展中国家实际国民生产总值每年平均增长5.2%,既高于发展中国家自身历史上的任何时期,也明显高于西方发达国家同一时期的发展速度(4.7%)。这期间,在拉丁美洲和亚洲出现了一些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使世界经济舞台上增添了新角色,成为一支新兴的经济力量。特别是东亚地区的新加坡、韩国和香港、台湾地区,以及拉美的巴西、阿根廷和墨西哥等国家,曾在相当长时间内保持了高速增长。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是促进世界经济朝着多元化发展的新生力量,为发展中国家的发展道路提供了一种新的模式。20世纪80年代,亚太地区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经济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其中包括中国、东盟、印度在内的国家和地区,成就斐然。上世纪末以来,虽然一些国家,由于国际经济环境恶化,加之发展战略失误等原因,陷入严重经济困境,但发展中国家经济已成为影响世界经济的重要力量。

三、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世界经济呈三大区域集团

鼎立之势20世纪80年代末之前,参与世界经济格局形成的固然有国际组织和国家集团的力量,但主要力量是国家尤其是大国力量。80年代末以来,虽然国家力量在世界经济格局中的作用依然没有发生根本改变,但区域集团力量的增长使世界经济格局出现了新角色和新因素,美日欧三大区域经济中心的较量越来越复杂激烈,直接推动了西欧、北美、亚太经济区域化的发展,形成了三大区域组织相互依赖、矛盾斗争的新格局。在世界经济格局中,呈现出欧洲、美洲和东亚三大区域性经济集团三足鼎立的局面。(一)欧洲的区域集团一体化

为了推动欧洲一体化建设,应对国际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1986年,欧共体各成员国政府首脑在卢森堡签署了旨在建立欧洲统一大市场的《欧洲单一文件》。1991年12月,欧共体国家签订旨在使欧洲一体化向纵深发展和成立政治及经济货币联盟的《欧洲联盟条约》(《马斯特里赫特条约》),1993年11月正式生效,欧洲联盟建立。1993年1月西欧建立统一大市场。1994年1月1日,欧洲联盟与欧洲自由贸易联盟组成拥有18个成员国、人口3.8亿、国民生产总值达7万亿美元的欧洲经济区。1995年1月,瑞典、芬兰、奥地利加入欧盟。1999年1月,欧洲经济货币联盟正式启动。瑞典、英国、丹麦、希腊由于各种原因没能成为经货联盟的首批成员国。2002年1月1日,欧元货币正式在日常经济和生活活动中流通,4月1日后,各成员国货币最终退出了流通领域,实现了经济货币联盟计划。欧元正式流通不仅成为欧洲联合的一个里程碑,也将成为欧洲经济增长的重要促进因素。2004年5月1日欧盟第五次扩大,增至25个成员国,并且准备制定欧洲宪章,使欧洲一体化在体制上、法律上进一步完备起来。现在欧盟共有27个国家,面积达到500万平方公里,人口近5亿,经济总量为10万亿欧元,仅次于美国(11万亿欧元)。欧洲愈来愈以一个整体的集团力量而不是以单独一个个国家的力量参与到世界经济竞争行列中来。(二)美洲的自由贸易区

为应对《欧洲单一文件》的签署带来的挑战,1987年10月,美国与加拿大草签《美加自由贸易协定》。1989年1月,美加自由贸易区正式建立。1992年10月美、加和墨西哥草签《北美自由贸易区协定》。1994年1月,协定正式生效。北美自由贸易区是世界上第一个由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组成的地区经济集团。北美自由贸易区的最终目标是扩展到整个南北美洲。1990年6月27日,美国总统布什在国会提出了开创“美洲事业倡议”。随后美国于1994年9月正式提出“美洲自由贸易区”计划,同年12月,在美国迈阿密举行了由北美、南美和加勒比海所有国家(古巴除外)共34个国家参加的“美洲首脑会议”,会议提出2005年建成美洲自由贸易区。构想中的美洲自由贸易区北起美国阿拉斯加,南到阿根廷火地岛,拥有9亿人口、购买力达17万亿美元,囊括三分之一以上的世界经济总产值和五分之一以上的全球贸易总额。如果能够建成的话,将会成为世界最大的自由贸易区。1998年在智利举行的第二届首脑会议上宣布正式启动美洲自由贸易区的谈判,2001年在加拿大举行的第三届首脑会议又将2005年确定为实现这一目标的最后期限。然而,美国同阿根廷、巴西、巴拉圭和乌拉圭等国在农产品补贴、农产品市场准入等问题上存在严重分歧,美洲自由贸易区谈判进展缓慢,2005年第四届美洲首脑会议没有就启动自由贸易区谈判达成一致。2006年拉美向左转后,美洲自由贸易区构想面临委内瑞拉、玻利维亚、厄瓜多尔、尼加拉瓜、巴西、阿根廷、智利等国左派政府的反对,这些国家已经另行拟定“替代计划”。(三)亚太和东亚地区的区域合作

在亚洲,经济一体化的步伐落后于前两个地区,由于各国经济发展水平不同,政治经济制度不同,民族宗教传统不同等原因,一时难以建成一体化集团。但是亚洲是世界上经济最具活力且经济增长率最高的地区,有着巨大的经济发展潜力。在欧美一体化不断发展的背景下,亚洲和太平洋地区主要依靠自然形成的非制度化的经济联系,其合作程度也达到了相当的水平。1989年11月由澳大利亚倡议,在堪培拉举行了首次亚太经济合作部长会议,开始了亚太地区政府间的多边经济合作。1993年11月,在美国西雅图召开第一次非正式首脑会议,确定了亚太地区经济合作的目标:贸易和投资自由化。1994年12月,在印度尼西亚的茂物召开第二次非正式首脑会议,确定发达成员国在2010年以前实现贸易和投资自由化,发展中国家在2020年以前实现贸易和投资自由化。1995年11月大阪非正式首脑会议明确宣布经济技术合作也是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的重要目标。亚太经合组织(APEC)成立以来,已为国际经济合作创立了一种独特的“亚太经合组织方式”。这种方式承认多样化,允许灵活性,坚持相互尊重、平等互利、协商一致、求同存异、自主自愿的原则,实行贸易和投资自由化单边行动与集体行动相结合。以磋商代替谈判,以承诺代替协定,避免高度机制化和强制性对各方形成约束,以利不同发展水平的各成员的权益和要求得到较好的平衡,以促进共同发展与繁荣。

从1992年东盟签署建立自由贸易区协议(即在2008年通过实施有效优惠关税建成东盟自由贸易区)开始,1997年底又举行首届东盟与中日韩三国领导人非正式会晤(即建立“10+3”合作机制),将合作从东盟扩展至东亚地区,从而正式启动东亚合作进程。2002年,中国与东盟达成将在2010年建立自由贸易区的框架协议,“10+1”模式业已形成。

当前,世界经济集团化正以欧洲联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亚太经济贸易区三大板块为核心聚集和发展。除了这三大区域化集团外,还有众多的经济集团遍布世界各地。洲际集团之间的联系也更为密切。1996年、1998年、2000年、2002年四届亚欧首脑会议的成功举行,为建立亚欧新的平等伙伴关系奠定了基础。所有这些说明,世界经济多元化趋势不仅正加速发展,而且其内涵也在不断丰富和发展。表2-2 2008年世界GDP总值前20名

四、金砖四国新兴经济体的崛起

“金砖四国”(BRIC Countries),是指巴西(Brazil)、俄罗斯(Russia)、印度(India)和中国(China)四个国家。由这四个国家的英文名称首个字母组合而成的“BRICs”一词,其发音与英文中的“砖块”(bricks)一词非常相似,故将这四个国家合称为“金砖四国”。其中,巴西被称为“世界原料基地”,俄罗斯被称为“世界加油站”,印度被称为“世界办公室”,中国被称为“世界工厂”。“金砖四国”一词最早由高盛证券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吉姆·奥尼尔在2001年11月20日发表的一份题为《全球需要更好的经济之砖》(The World Needs Better Economic BRICs)的文章中首次提出,2003年10月,该公司发表《与BRICs一起梦想:通往2050年的道路》(Dreaming with BRICs:The Path to 2050)的全球经济报告,预言BRICs将于2050年位列世界最强经济体:巴西将于2025年取代意大利的经济位置,并于2031年超越法国;俄罗斯将于2027年超过英国,2028年超越德国;中国可能会在2041年超过美国从而成为世界第一经济大国;印度可能在2032年超过日本。BRICs合计的GDP可能在2041年超过西方六大工业国(G7中除去加拿大),这样,到2050年,世界经济格局将会变成中国、美国、印度、日本、巴西和俄罗斯全球新的六大经济体。图2-1 金砖四国示意图

中、俄、印、巴四国都是世界主要新兴市场国家,作为新兴经济体的代表受到世界的关注,在国际上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金砖四国”有着共同的利益和关切,已经逐步开始开展政治与经济合作,加强国际影响。2009年6月16日,中国、巴西、俄罗斯、印度“金砖四国”领导人在俄罗斯叶卡捷琳堡举行了首次峰会。

第三节 当代世界经济发展的大趋势

20世纪80年代以来,尤其是冷战结束后,在世界市场统一、国际形势缓和、科技革命深入展开的背景下,世界经济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日益呈现出全球化与区域集团化的面貌和发展趋势。

一、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

(一)经济全球化的内涵1.经济全球化的含义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为经济全球化下的定义是:跨国商品、服务贸易及资本流动规模和形式的增加,以及技术广泛迅速地传播使世界各国经济的相互依赖性增强。据此我们可以认为,经济全球化描述的是生产要素尤其是商品和资本、技术等要素在各国之间流动加快,各国经济相互依存不断加深、经济竞争不断加强的历史过程,它是随着科学技术和国际分工的发展以及生产社会化程度的提高,世界各国、各地区的经济活动超越一国或地区的范围而相互联系和密切结合的越来越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的趋势。2.经济全球化与经济国际化

经济全球化是生产力和国际分工高度发展的产物,是经济生活国际化的一个新阶段,它们之间既有前后相继的必然联系,又有后来者超越前者的必然飞跃。

国际化是与工业经济相适应的,而全球化则是与信息经济相适应的。国际化基础基本是垂直型的分工,全球化的基础则主要是水平分工。经济国际化主要是商品交换和借贷资本输出,经济全球化不仅表现在流通领域的国际贸易空前扩大、借贷资本百倍增长,更主要的是直接生产过程的全球化,直接投资成为资本输出的主流。经济国际化的国际经济交往方式是线型的,全球化则是全方位的,各国都囊括在经济关系网络之中。经济国际化的世界市场的主体是国家,全球化的世界经济和国际关系的行为主体是多元的。经济国际化的国家之间互相依赖关系还不十分紧密,全球化的各国经济之间是互相交织、互相融合。3.经济全球化与经济一体化

经济全球化与经济一体化都是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方面,二者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必然要求经济活动的有序和规范,必然提出经济活动一体化要求,而经济一体化安排必然深化经济的相互依存关系,从而有力促进全球化的发展。但二者侧重点各有不同,经济全球化当然包括全球经济规则的统一和统一经济体制的确立,但更侧重于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自由配置和流动,更多强调的是生产力方面的客观要求,而经济一体化安排无论是全球一体化还是区域一体化安排,都是各国政府达成的,体现着各国政府的主观意愿和利益追求,是主观认定的。(二)全球化加速发展的动因

20世纪80年代,经济全球化获得了长足发展。到了90年代,随着两极格局的结束,经济全球化步伐不断加快,已经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经济全球化之所以近年来步伐加快,主要有以下原因:

第一,新技术革命蓬勃发展,尤其是交通、信息通讯技术的发展,极大便利了国际经济联系,降低了远距离控制的成本,经济交流与合作更广,贸易、投资、金融、销售、消费越来越超越国家界限。

第二,世界市场的统一和全球经济规则的建立为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提供了便利。以“经互会”为核心的社会主义国家的世界市场体系冷战后已不存在了。东欧和独联体国家向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型,中国和越南转轨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二战后在资本主义世界中确定的国际贸易、金融游戏规则迅速成为世界规则,特别是1995年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更加推动了经济全球化进程。世界各国经济体制的趋同消除了经济全球化发展的体制障碍。

第三,各国政府的大力推动也是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的重要条件。冷战结束后,各国越来越关注经济贸易、经济安全、经济竞争,把发展经济作为国家战略的重点,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各国政府为了使本国在国际竞争与合作中占据有利地位,主动转变政府职能,调整经济发展战略,实行必要的体制改革,完善国内行政立法和经济立法,以更好地适应和利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进程。(三)经济全球化的积极影响与存在的问题

经济全球化加速了资本、技术、知识等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自由流动和合理配置,使各国经济相互依存度和渗透性越来越强,它不仅促使国际分工不断发展和进一步细化,而且导致了世界范围内产业结构沿着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知识密集型等产业轨迹依次升级,加速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转移,促进了各国各地区的经济技术合作,为各国经济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经济全球化使各国经济的发展越来越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有利于克服封闭、保守、狭隘的观念,促进各国、各民族之间物质、文化和人员的交流,促进世界和平与稳定。

经济全球化在给各国带来经济利益的同时,也付出了相当大的代价。第一,全球经济的不稳定将成为一种常态。经济全球化进程也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及资本主义国家的国内经济问题在全球范围扩散的过程,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各国经济的相互依赖性空前加强,任何一个国家的内部失衡都会反映为外部失衡,进而很快影响到与其具有紧密贸易和投资关系的国家,最后极有可能将所有国家不同程度地引入失衡与危机的境地。第二,各国经济主权的独立性正面临日益严峻的考验。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世界贸易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国际经济组织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和规范着成员国经济主权的行使,而跨国公司不断规避和渗透经济主权,出现了“无国界企业”和“无国籍公司”。第三,全球范围内的贫富差距正进一步扩大。经济全球化本质上是一个全球范围内的市场化过程。这个过程中,竞争创造了效率,同时也使财富越来越向少数国家和少数利益集团集中,导致贫富差距的扩大。据世界银行统计,1983年低收入发展中国家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高收入发达工业化国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2.4%,即后者等于前者的43倍;到了1994年,这一比例降低为1.6%,即后者为前者的62倍。

目前来看,全球化给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带来的机遇和风险并不均等。经济全球化发端于西方并以西方为中心,新一轮经济全球化的空前发展,既反映了当前世界生产力发展的客观状况,又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向全球扩展的集中表现。发达国家承受的风险要小于发展中国家,但发达国家获得的发展机遇却大于发展中国家,因而发达国家大力推动全球化进程,竭力倡导贸易自由化,努力维护资本主义占主导地位的世界政治经济旧秩序。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引进资金、技术和先进管理经验具有积极意义,但也带来了诸如:增大了发展中国家经济运行的风险,政府管理经济的职能弱化,金融风险增大,经济主权和经济安全容易受到冲击和削弱;进一步拉大了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人才流失,生态环境恶化;文化意识西方化,广大发展中国家对西方国家主导的经济全球化制衡和牵制能力有限等问题。

全球化作为一种客观趋势是把“双刃剑”,对任何国家都既是机遇,也是挑战。面对全球化的大趋势,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广大发展中国家,除了正视之外没有别的选择。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现在正加紧调整自身的经济发展模式,奉行对外开放政策,进行经济体制改革,越来越深入而广泛地卷入世界经济全球化大潮中,在积极参与中谋求发展。经济全球化理应是世界各国共同发展、共同繁荣的经济全球化,国家不论大小,不论南北,都应是全球化的受益者。少数国家的富裕不应该建立在其他国家的贫困之上,南北差距、贫富差距应逐步缩小,而不是日益扩大。人类需要的全球化应是世界各国平等、互惠、共赢、共存的全球化。

二、区域经济集团化蓬勃发展

较之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集团化起步较晚。区域经济集团在二战后初期起步,影响最大的是在1949年1月由苏联、东欧国家组成的经济互助委员会和在1958年1月由法国、联邦德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和卢森堡组成的欧洲经济共同体。但当时区域集团化并未形成世界经济发展的一种基本趋势。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世界经济的区域化趋势明显加强,突出地表现在:欧洲统一大市场及欧洲联盟(EU)的形成与扩大、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创建、APEC(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的诞生、美洲自由贸易区设想的提出等方面,形成影响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一)区域经济集团的内涵1.区域经济集团的含义

区域经济集团是指地理位置相临近的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地区),根据平等互利和自主的原则,使资本、技术、劳动、信息、劳务和商品在区域内自由流动和有效配置,打破国民经济疆界、促进区域内经济发展、协调成员国经济发展战略、维护共同经济利益而建立的跨国性经济区域集团。按区域集团的一体化程度不同,区域经济集团分自由贸易区、关税同盟、共同市场、经济同盟、完全一体化五种类型。现在,区域经济组织遍及全世界,较大的地区经济集团约有30个左右,参与的国家有150多个,最突出的如欧洲联盟、北美自由贸易区等。许多区域集团内部实现或确立了商品、资本、人员和劳务自由流通的目标,使得区域内能够合理配置资源,优化资源组合,实现规模经济,提高经济效益。2.区域经济集团化与经济全球化

经济全球化要求生产要素能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动和有效配置,但由于世界各国经济发展水平、社会制度、文化传统不同,很难在较短的时间内形成全球经济一体化,因此,那些地理上相近、经济发展相关的国家或国家集团可以先行一步,作出一体化安排,形成各种区域经济集团,从这种意义上讲,区域集团恰恰是适应了经济全球化的客观要求,将经济全球化变为现实的具体步骤和有效途径,因此,区域集团化不但与经济全球化不存在矛盾,相反,正是全球化的重要体现。但任何区域经济集团都具有排他性,都有其成员与非成员的差别待遇,它将世界市场割裂成不同的部分,反映了不同的集团以及大国对世界市场的争夺。而全球化是要打破人和经济界限包括区域集团界限的,从这个意义上讲,二者具有矛盾。不过,地区经济集团化是经济活动国际化加深和国际经济竞争加剧的产物,地区经济集团具有排他性的一面的同时又具有开放性,它力图与全球经济保持联系与接触,在世界还不能普遍实行自由贸易制度的情况下,区域集团化是所能采取的扩大国际贸易的最好措施。所以二者的关系是矛盾的统一体,从总体上和长远来看,地区经济集团化的发展,最终将推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地区经济集团化是世界经济全球化的有机组成部分。3.区域经济集团与其他国际经济组织的区别

区域经济集团不同于国家间的部门或产品联合组织,区域经济合作组织往往包括经济发展的各个部门及流通、金融等多个领域的协调合作,而国家间部门或产品联合组织,如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是限定在成员国某一部门或某一产品的协调生产或销售方面。

区域经济集团也不同于一般国际经济组织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贸易组织等,从范围来看,前者具有地域性,并不对所有国家开放;后者面向世界各国。从职能来看,前者做出的共同经济政策和采取的共同措施对成员国具有强制性的直接约束力;后者主要通过成员国之间的协商或协调,谋求各成员国之间的共同利益和合作,其决议对成员国不都具有强制性的约束力。(二)区域经济集团蓬勃发展的原因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区域经济集团化蓬勃发展有其深刻的世界经济政治原因。

第一,区域经济集团化是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的产物。80年代中后期,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全球性贸易、投资、货币经济规则加紧谈判制定和完善,但由于各国经济发展状况不同,形成符合经济全球化内在要求的全球统一经济规则的共识很难在短时间内取得,因此,那些经济发展水平相当、结构相似、地理位置接近的国家或地区首先开始合作与协调。在区域集团内,通过一系列安排,率先实现经济全球化的要求,在经济国际化的发展还未能达到在全球范围促成世界经济的一体化之前,将在或大或小的不同区域范围内先促成区域经济的一体化;经济全球化的加速发展必然导致世界经济竞争加剧,使任何单独一个国家包括实力最强大国家都难以应对,不得不选择组织区域经济集团来作为经济竞争的战略依托,通过区域集团巩固和扩大集团内部市场,增强集团内部各国家、地区的经济实力,加强集团同外部世界的竞争。加上80年代以来欧共体在区域经济合作集团化发展方面为世界各国树立了成功典型,诱使各国纷纷仿效。

第二,区域经济集团化蓬勃发展是冷战后国际政治格局变化的产物。冷战结束后,美国试图建立起它领导下的世界秩序,在价值观上推行一个理念,政治上推行一个模式,经济上推行一个规则,表现出明显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色彩。在这样的世界格局和国际秩序下,要维护自己独特的文化文明、独立的政治经济发展道路,除国家间密切合作、结为一体以增加实力以外也别无选择,而地域上的相近和经济上的相关为这种合作提供了强大的物质基础。因此,区域集团化的发展和崛起,也是人们追求更加公平、合理的国际新秩序所作出的战略选择。随着区域集团内部合作空间的不断拓展,合作层次的不断深化,它将促使世界由单一强权格局向着多极格局演变。

三、知识经济与信息社会

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科技革命,一方面造就了一大批新的高科技产业群,另一方面,又不断地渗透到旧的工业体系中去,从而使经济过程和经济产出中知识和技术的含量不断提高,经济发展过程中知识和技术的贡献率不断提高,深刻影响了生产方式,产业结构、社会结构。这是一个时代的变化,它标志着人类社会继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之后,进入一个崭新的社会经济形态和信息社会的到来。(一)知识经济内涵1.知识经济的定义

知识经济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的简称。按照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的定义,知识经济是包括以现代科学技术为核心的、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存储、使用和消费之上的经济。在知识经济时代,经济增长不是直接取决资源、资本、硬件技术的数量、规模和增量,而是直接依赖于知识和有效信息的积累和作用,知识经济是以科技创新的速度、方向决定成败的经济。2.知识经济的特征

知识经济与传统的劳力经济、资源经济相比,具有以下主要特征:第一,信息化经济。在知识经济社会,信息技术广泛渗透和使用,信息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主要经济部门,信息和知识成为最重要的资源和财富,拥有先进的信息网络,信息流动时间加快,全社会生产自动化程度大大提高。经济的发展日益与信息技术的发展密不可分,生产、分配、消费的每一环节,都伴随着信息流动,整个经济信息化、数字化。第二,网络化经济。互联网络成为企业与市场、个人与个人之间沟通的信息桥梁,也成为商业活动的最佳媒体,网络贸易将成为主要的交易方式。第三,创新型经济。信息时代,技术创新速度大大加快,范围将涵盖全社会,技术创新成为经济增长的最重要的动力。第四,智力支撑型经济。智力、知识、信息等无形资产的投入在经济发展中起决定作用,应用知识提供智力、添加创意成了知识经济活动的核心问题,权力和财富的再分配取决于拥有的智力、知识和信息。但知识并不能完全取代物质,农业生产和工业生产等物质生产活动,仍然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第五,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它要求以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合理有效地利用现有资源,开发尚未利用的资源来取代已近耗竭的稀缺资源。(二)信息技术对世界经济发展的影响

进入21世纪,以信息技术为支撑的信息社会形态正向人们走来。信息社会的兴起,是一场无声的革命,对人类活动的各个领域,对现有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等正在产生重大的影响。一是使经济增长方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由资源为主型向知识信息为主型转变。20世纪80年代以来,以数字化和网络化为特征的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正在使世界经济增长方式发生根本性变化。经济发展对自然资源的依赖程度相对减少,而对科学技术、信息和人的素质的依赖大大加强。二是使产业结构发生重大变化,提供了新的经济增长点。以知识和信息为基础的新兴产业迅速崛起,高技术产业、信息产业以及知识密集型技术服务业在整个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迅速提高。网络经济和电子商务应运而生。三是为发展中国家追赶发达国家提供了新路径。由于信息技术主要依靠人的智慧与知识,使发展中国家可以通过加强教育,培养高素质人才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革命的成果,提升经济发展水平。中国、印度近年来的发展都证明了这一点。[1]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169页。[2] 世界贸易组织:《2000年世界贸易组织年度报告》。http//www.cctv.com/special/7/4/2158.heml[3] 资料来源:T.M.Rybczynski,Structural Changes in the World Economy and Business, Kiel University 1983;WTO, International Trade 1995, P.25; WTO, Annual Report 1996, Vol.IP.13.转引自李琮主编:《世界经济学新编》,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22页。[4] 根据世界贸易组织2005年贸易额统计排名。[5] 李长久:《跨国公司与“无国界经济”》,1993年10月24日《人民日报》。[6] 1946年2月,联合国经济与社会理事会根据美国提议,通过了关于召开“世界贸易及就业会议”的决议草案,决定筹建国际贸易组织,并成立了筹备委员会。1947年4月,在日内瓦召开的国际贸易组织筹备委员会第二次会议通过了《国际贸易组织宪章》草案。[7] 参见王绳祖主编:《国际关系史》第7卷,世界知识出版社1995年版,第27页。

第三章 国际秩序与时代主题

第一节 后冷战时期的国际秩序问题

国际秩序是指国际行为规范和相应的保障机制,随着国际格局的演变而变化。冷战结束后,建立什么样的国际新秩序成为国际政治的重要课题。

一、美国力图打造“美帝国”,实行“美国治下的和平”秩序

冷战结束之后,美国的国际环境出现重大变化:美苏争霸的局面不复存在,美国失去了长期对抗的战略对手,成为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无论是从绝对实力看还是从相对实力看,美国的综合国力都达到了有史以来最高水平。从相对实力看,苏联解体,意味着美苏40多年冷战对峙、角逐世界霸权较量中美国独得优势,凸现了美国的相对实力;苏东剧变,社会主义事业遇到大挫折,也意味着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长达40多年的意识形态较量中,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价值观暂时占得优势。主张世界政治多极化的力量与美国相比,从综合实力来看与美国还有较大差距。从绝对实力看,20世纪90年代初,在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和新技术革命推动下,美国经济进入一个新的增长周期,到2000年,美国的国内生产总值为98100亿美元,比1990年增加了0.61倍,比世界排名第二的日本(47650亿美元)高出一倍;2003财年,美国的国防预算高达3930亿美元,占全球军费总支出的36.3%,超过了位于其后的15~20个最大的国防支出国的军费总和。美国拥有“占绝对优势的核力量,全球主宰性的空军,唯一的、真正的远洋海军,以及在全球投放打击力量的独一无二的能力”,美军在欧、亚、非、中东、拉美等几乎世界各个地区都有驻军,在全球有大约3000个大小不等的军事基地;从科技经费投入、科技人员数量和质量、科技成果、技术贸易平衡、高技术产业等方面看,美国科技实力居世界领先地位,而且近几年有拉大领先地位的趋势。正如布热津斯基所言:“美国在全球力量四个具有决定性作用的方面居于首屈一指的地位。在军事方面,它有无可匹敌的在全球发挥作用的能力;在经济方面,它仍然是全球经济增长的主要火车头……在技术方面,美国在开创性的尖端领域保持着全面领先地位;在文化方面,美国文化……具有无比的吸引力……所有这些使美国具有一种任何其他国家都望尘莫及的政治影响。这四个方面加在一起,使美国成为一个唯一[1]的全面的全球性超级大国。”美国的强大在于其全面发展的综合国力,包括软实力和硬实力在内的整体国力。

美国是最早感知并最快调整其对外战略的国家之一。鉴于冷战时期美国传统战略的大部分前提条件都发生了改变。美国思想界和政界围绕冷战后美国的国家利益、战略目标、主要对手、战略手段、战略重点等问题掀起了一场关于美国未来国家大战略的大辩论。美国的对外战略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做出重大调整的。克林顿政府和小布什政府分别提出了冷战后美国的对外战略——“参与和扩展战略”与“先发制人”战略。这两个战略对战略对手的认定和战略手段的选择等问题上存在差异:克林顿政府主张以经济安全、军事实力、全球民主化为支柱来推行其战略;小布什政府则主张以实力尤其是军事实力谋求美国的绝对安全与霸权;但对战略总目标却有着共同的认识,就是巩固美国的领导地位;加强美国对国际事务的主导权。冷战后美国最重要的战略目标就是维持美国的超级霸主的地位,并防止在全球范围内任何一个可以挑战美国霸主地位的国家和力量集团的出现,实现“美国治下的和平”。

在冷战即将结束之际,老布什政府就推出“超越遏制战略”,以和平演变的方式促使东欧和苏联演变,并不失时机提出构建世界新秩序的原则和主张。1990年9月11日,老布什就海湾危机向美国国会联席会议发表讲话,正式提出“世界新秩序”的问题。老布什的主要观点是:美国已经从西方世界的领袖变成了世界领袖,有责任为世界走向新秩序引路,而维护美国的领导地位、发挥美国在世界秩序建设中的领导作用至关重要;加强与盟友的伙伴关系是建立新秩序的基础,美国必须调整联盟以及集体安排,确立“基于磋商、合作与集体行动”、“公平地分担经营和义务”的新型伙伴关系,同时,美国要与包括苏联在内的所有其他国家建立致力于国际和平与稳定的伙伴关系,以确保世界秩序的全球性;世界新秩序建立在美国崇尚的价值观基础上。

1993年上台的克林顿政府更是致力于跨世纪全球战略的制定,以抢占21世纪的制高点。推出“参与和扩展战略”,以经济实力为后盾,以军事实力为依托,以民主人权为旗号,建立和维护美国在世界的领导地位。美国的总体战略部署是:在欧洲,正式启动北约东扩,提出“北约战略新概念”,通过处理科索沃危机的实践强化北约服务美国全球利益的军事功能;在亚太地区,与日本合作研究战区导弹防御系统,勾画涵盖美国、日本、韩国、中国台湾等的东亚多边防御体系;将安全重心转向热点地区(如伊拉克、科索沃、南亚次大陆等)和非对称性威胁(武器扩散、国际犯罪、贩毒等);加强与中国、俄罗斯等大国关系的调整力度;在全球扩张自己的民主制度和文化价值观,以此塑造国际制度和国际体系;对不服从或意图挑战美国霸权的国家则进行坚决打击,保证美国对整个国际事务的控制权。

乔治·W.布什(小布什)上台执政之后,更加强调美国力量至上和单边主义,尤其是“9·11”事件导致美国安全战略的重大调整,美国开始展现其超强的面目与意图,声称美国有通过军事行动对各种威胁进行先发制人打击的战略权力,试图建立以美国为中心的“新帝国”秩序。甚至在一定程度上,美国不愿意再接受国际制度与规范的限制,力图凭借其力量扫除任何不利于美国的威胁,建立一个以美国价值利益为主导的国际秩序。总体而言,小布什政府寻求建立新秩序的方式主要是:第一,以强大的经济、军事和技术优势为后盾,确保美国在世界范围内的领导地位,成为国际秩序的塑造者、规划者、主导者;第二,向全世界推行美国的文化价值观,按照美国的利益重塑国际制度;第三,在确保美国霸权地位的基础上谋求合作机制,如继续确保盟国体系等;第四,寻求并防范对其全球领导地位的挑战者和竞争者,拯救和改造“失败国家”,打击“流氓国家”,防止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实施先发制人的打击对付恐怖主义。所以,美国主张的国际新秩序的实质是:第一,美国是世界的领袖。第二,以美国价值为基础,使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第三,必要时不惜使用武力维护美国的海外利益。美国主张的“国际新秩序”是国际旧秩序的改版,是国际旧秩序的加强和延伸。

由于冷战后国际政治力量对比的严重失衡,美国冷战后的全球战略部分变为了现实,使冷战后的世界格局具有明显的美国单极霸权色彩。新总统奥巴马上台后,放弃了“单边主义”,实行“巧实力”的战略,宣扬多边合作主义,向对手放出和平谈判信息,“奥巴马主义”正在构建之中。

二、欧洲深化联合的内涵,构建西方联盟主导下的世界秩序

欧洲国家是现代世界理念、思想、主义、法律制度和政治制度的诞生地,在软实力上具有相当影响力。欧盟现有27个国家。德国、英国和法国分别是排名世界第四、第五和第六的经济强国。欧盟的27个成员国占联合国成员国总数的14%,其中有两个是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在国际事务中有重要地位,对当今世界经济有着重大影响。

欧洲发达国家关于国际新秩序的主张,建立于西方价值观念以及民主、人权和市场经济基础上,本质上同美国是一致的,目的是要建立资本主义的一统天下,但同时要求在国际新秩序中与美国分享领导权。欧洲的国际新秩序主张的主要目标是:新秩序应以西方的社会制度、政治和经济模式、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为基础,建立美欧日主导下的世界秩序。1990年欧安会首脑会议通过的《巴黎新欧洲宪章》,把西方的自由、民主、多党制、私有化和市场经济作为未来国际秩序必须采取的普遍原则。并且把一个“完整自由的新欧洲”作为新秩序的“样板”,强调欧洲要在未来欧洲新秩序中发挥主导作用,在世界秩序中取得与美国平起平坐的地位。法德等国要求在国际事务中发挥重要作用,反对美国独霸世界;主张联合国在未来新秩序中应发挥更大作用,利用联合国实现由西方大国共管的世界。

在新的世界秩序中,欧洲离不开美国。欧美政治经济文化紧密相连。在与东方社会主义和南方民族主义的对抗中,欧美利益与价值观是一致的。欧洲人对美国的心理依赖很深,也对美国有一定的感情。在二战后西欧国家依靠同美国的军事联盟和美国的军事保护来抵抗苏联阵营的压力。冷战后的欧洲,出于对于沙皇俄国和社会主义苏联的历史和现实认知的排斥、防范和恐惧,今天依然对俄罗斯怀着深深的戒心,防止苏联复活与俄罗斯崛起,是欧洲与美国的共同心结。同时,欧洲历史上极为复杂的国家、民族、文化、宗教和种族的冲突,让欧盟国家即使已经联合与一体化,但依然存在很多不信任和相互间的猜忌。欧盟的东扩让自己陷入了一个巨大的困境。当欧盟的边界超过了原来西欧的边界后,由于经济和发展程度的不同,一个越来越大的欧盟整合起来就愈加困难。这使得欧洲积极调整与美国的关系,相当程度上积极配合美国的全球战略调整。在2003年6月20至21日欧盟希腊首脑会议上,欧盟外交和安全政策高级代表索拉纳所提交的欧洲安全战略报告中显示出欧盟在安全观方面,认同美国所提出的安全威胁来自“战略性恐怖主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和“失败国家”这三个方面。

在对新的世界秩序认识上,欧盟与美国有分歧。欧盟主张通过非军事的,特别是社会经济手段以及法律化和规则化机制化解冲突,实现多国合作,认为这是积极转向国际稳定政策的重要前提,从而形成了欧盟的全球治理构想——合作性世界秩序。它倡导多边主义,尊重全球制度,承认文化多样性,与美国的“新帝国主义”战略有明显区别。欧美之间对恐怖主义的产生原因及解决方式的认识有别。欧洲认为恐怖主义的根源主要是南北贫富悬殊,因此要加强发展援助,同时坚持多边主义和通过联合国解决问题,而美国则相反。2003年伊拉克战争凸现了美欧之间的战略分歧。

美国依靠跨大西洋联盟和亚洲的盟国才能在亚欧两大洲立足,才能参与对世界核心板块中东到中亚地区的竞争。亚欧两边的盟友中跨大西洋联盟是美国称霸世界的核心和关键联盟,欧洲走向独立的世界一极将使美国霸权的基础坍塌,美国的帝国大厦将随着欧盟的独立而失去最重要的柱石,其唯一超级大国的地位也将丧失。因此美国的战略日程表上第一要务是防止欧盟走向完全的统一和独立,特别是要阻止欧盟建立独立的防务和军队。欧盟看到了这一点,不想充当美国的小伙计,积极主张增强与美国关系中的独立性和平等性。欧盟在冷战之后进一步加强了外交与安全合作,设立欧盟“共同外交和安全政策高级代表”,打算建立一支由5~6万人组成的欧洲快速反应部队,《欧洲联盟条约》规定:“通过实行共同的外交和安全政策,在国际舞台上弘扬联盟的个性”。

三、俄罗斯复兴大国地位,主张多极世界的国际秩序

20世纪90年代,俄罗斯经历了从极其动荡不安到有序稳定和重新走向复兴的历程。俄罗斯的经济在整个90年代连续负增长,国民生产总值急剧衰减了40%,其经济实力不仅跟美国不成正比,就是与日本、中国、欧盟诸大国相比都相差甚远。到上世纪90年代末,俄罗斯的GDP还不及一些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但俄罗斯仍然是有影响的世界大国,支撑俄罗斯这种大国地位的主要不是经济实力,而是其优越的地缘政治位置、广袤的国土、自然资源、高素质的人力资源和苏联留下的1.8万多枚核弹头的超强军事力量和太空力量。在吸取了寡头资本主义和休克疗法的教训后,俄罗斯在普京的领导下已经逐渐步入正轨,俄罗斯向世界强国迈进的步伐越来越坚定。2005年,俄罗斯GDP高达7000多亿美元,总体经济发展水平已恢复到苏联解体前的70%,军事实力已恢复到80%。尽管俄罗斯的经济实力即使再高速增长20年都是有限的,但俄国的家底甚厚,虽然经济实力已从超级大国降至欧洲中等国家水平,但它的庞大国土面积、丰富资源与现存核力量不可低估,在后冷战时期大国行列中仍然占有重要位置。

科索沃战争与科索沃单方面独立;欧盟和北约的东扩及波罗的海三国的加入;美国积极介入乌克兰和格鲁吉亚的颜色革命,插手白俄罗斯的政局;西方国家对俄镇压车臣独立的暧昧态度;在中欧部署导弹防御系统;都被俄罗斯认为是故意挑衅和侮辱,俄罗斯感到其地缘安全空间受到空前的压缩。普京务实外交努力抵制美国蚕食政策,艰难地力保俄罗斯的战略空间,利用可能的机会和可能的手段,给予美国有力的回击。俄罗斯视独联体地区为“自家后院”,利用独联体国家间传统的经济、文化乃至军事纽带,积极构筑独联体国家新形势下的一体化合作模式,增强独联体的凝聚力。在中亚,通过上海合作组织建立中亚新的安全模式,使之成为抵御“颜色革命”的前沿阵地。在东进南下方面,俄罗斯积极推进俄、中、印合作进程,目前中、印两国已成为俄罗斯亚洲外交的两大支柱。在国际事务中,俄罗斯主张多极世界的国际秩序,反对美国单极霸权。不过,囿于自身综合实力上与西方大国的差距,俄罗斯在实施大国自主外交的过程中,也带有明显的务实性和灵活性,包括尽量避免与美国的正面直接对抗,在形势不利时做出暂时的退让和妥协。

四、日本充当美国在亚洲第一盟友,谋求新的世界秩序中的主导大国位置

冷战后日本的目标是成为“正常国家”,即摘掉“战败国”的帽子,成为“堂堂正正”的国家,取得与经济大国地位相称的世界政治与军事大国地位,获得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地位。日本力图借美国反恐战争和朝核危机之机,以后勤支援和执行联合国决议为名,实现重新武装,派兵海外的军事大国目标。

日本积极支持和配合美国和欧洲在全世界实现“自由民主”和“市场经济”的目标,巩固日美安保体制,充当美国亚洲第一盟友,建立美、日、欧主导的国际新秩序。1990年7月,日本首相海部俊树在《日本的构想》一文中阐述了日本政府对构筑国际新秩序的构想,他认为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国际政治经济秩序发生了转折性变化”,这些变化是“朝着超越东西方对抗的旧冷战格局、走向建立对话与合作国际新秩序迈出的一大步”。“建立这个新秩序需要各国的合作,而工业化民主国家为此负有特别重大的责任,它们也都对国际事务的进程有巨大影响”。由于对话和合作代替导弹和坦克成为建立秩序的工具,日本有机会和义务把它的经济技术力量、经验和构想应用到建立国际关系新秩序中去,在国际上发挥更大的作用,成为世界政治大国。1991年,中东海湾战争爆发后,日本内阁制订了所谓《联合国和平合作法案》,试图加强日本在国际事务中的发言权。

日本曾经在上两个世纪中先后向中俄美三个大国挑起战争,经历了由胜到败、又由弱转强的过程。20世纪80年代日本成为世界上主要的经济强国,随后推出“政治大国”战略,努力将日本塑造成为世界政治大国、军事大国。90年代,日本经济发展进入徘徊期,但支撑其世界第二经济大国地位的基础没有动摇,追求政治大国的愿望更加迫切。日本通过大幅增加国际援助,积极参与地区政治、安全事务,通过参加联合国维和活动,扩大军事活动范围等努力,争取在地区、国际问题上有发言权,谋求世界政治大国地位,力图成为联合国常任理事国。但日本要成为政治大国有巨大障碍需要跨越,首先是对侵略战争历史的认识问题;其次是政治上追逐美国,缺乏独立的外交原则和立场。为配合政治大国目标,日本还想要拥有影响全球的军事力量。虽然日本的常规军事装备质量和潜在能力在亚洲处于领先地位,日本的军事能力,尚不能作为外交的强力支援手段。日军当前的重点是利用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和日美防卫合作新指针提高质量和扩大活动空间,达到充实外交手段的目的。

五、中国和发展中国家主张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1.中国主张建立和平、稳定、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

中国关于建立国际新秩序的基本立场是:“政治上各国应相互尊重,共同协商,而不应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经济上应相互促进,共同发展,而不应造成贫富悬殊;文化上应相互借鉴,共同繁荣,而不应排斥其他民族的文化;安全上应树立互信、互利、平等和协作的新安全观,通过对话和合作解决争端,而不应诉诸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中国强调,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应当作为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基础。因为该原则概括了最基本的国际关系准则,完全、彻底地摆脱了旧国际关系的不公正、不合理因素,反映了新型国际关系的本质特征。

中国主张的国际新秩序的基本原则是:(1)新秩序应该是同过去那种以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为基础的旧秩序相区别的一种崭新的国际关系;(2)新秩序必须规定各国不论大小、强弱、贫富都是平等的,都有权参与协商解决世界事务;(3)新秩序必须承认各国都有权根据本国国情选择自己的社会制度、意识形态、经济模式和发展道路,反对干涉别国内政,反对把某种特定的发展模式强加给别的国家;(4)新秩序必须规定各国相互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必须坚持国际争端应通过和平谈判合理解决,反对诉诸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反对武装入侵和用战争手段解决争端;(5)必须改变不公正和不平等的国际经济秩序,代之以建立在平等互利基础上的国际经济新秩序。

中国主张的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内容是:(1)各国享有参与处理国际经济事务的平等权利,反对干涉别国内政,反对把某种价值观和社会制度强加于别国;(2)各国有权选择符合本国国情的社会制度、经济模式和发展道路;(3)各国有权对本国资源及其开发实行有效控制;(4)发达国家应尊重发展中国家的利益和需求,在援助时不应附加任何政治条件;(5)加强南北对话与合作,在国际生产领域、国际贸易领域、国际货币金融领域中作出必要的调整和改革。

中国主张的国际政治新秩序的内容包括:(1)各国不论大小、强弱、贫富一律平等,都有权参与解决国际事务,反对任何国家以任何借口谋求霸权和奉行强权政治;(2)各国有权选择自己的政治制度、意识形态和发展模式,反对干涉别国内政,反对把某种价值观和社会制度强加于别国;(3)各国应本着平等互利的原则和平共处,求同存异,互利合作;(4)相互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国家间的争端应通过和平协商的方式加以解决。2.发展中国家强烈要求从根本上改变旧的国际政治和经济秩序

国际格局的变化和全球化的发展,对广大发展中国家来讲既是机会更是严峻的挑战,第三世界国家强烈要求改变旧的国际秩序,坚决主张:(1)反对各种形式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第三世界在国际政治中一直受到不公正、不平等的对待,第三世界许多地区的长期动荡、纷争和战乱都与超级大国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有关。因此,广大发展中国家强烈反对各种形式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反对由少数几个大国主宰世界命运。(2)改变发展中国家在国际事务中的无权地位。使发展中国家能更充分、有效地参与国际事务的决策过程。(3)改变发展中国家同发达国家不平等的经济关系。改变不合理的国际分工,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分工;改变世界经济中不合理的生产、消费和贸易格局,保证发展中国家对其资源的开发实行有效的控制。(4)加强联合国的作用,使之在建立国际新秩序中起主导作用。发展中国家认为,要防止联合国被大国控制和利用,要求联合国进行改革,使各国在联合国及其专门机构享有同等的权利,增加发展中国家在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席位,使第三世界国家在联合国有更大的发言权。

中国和发展中国家主张的“国际新秩序”的核心是国家独立自主,一律平等。各国有权根据国情,独立自主地选择发展道路,别国无权干涉,更不允许把自己国家的一套强加于别国。各国不分大小、强弱、贫富,都是国际社会平等的一员,任何国家不得谋求霸权,推行强权政治,各国的事情由各国自己去办,世界事务由各国平等协商解决。以和平方式解决国家间的一切分歧和争端。在平等互利基础上加强和扩大经济、科技、文化的交流合作,促进共同发展与繁荣,反对不平等待遇和各种歧视性政策,反对动辄以经济制裁之名行政治施压之实。

第二节 时代主题和全球性问题

一、和平发展与时代主题

时代主题是指在一定历史阶段内,由时代主要矛盾所决定、反映时代基本特征,并对未来发展具有全局性战略意义的问题。对时代主题的认识,是一个国家制定对外战略和政策的基本前提,对外交实践有重大的影响。随着世界矛盾和形势的发展,时代主题也会发生变化。1.和平与发展是时代主题,但一个也没有解决

1985年邓小平在会见某日本访华团时说:“现在世界上真正大的问题,带全球性的战略问题,一个是和平问题,一个是经济问题。和平问题是东西问题,经济问题是南北问题。概括起来,就是东西南北四个字”。这段话精辟地揭示了世界的基本矛盾和主要问题,和平是指世界总体和平,发展是指世界各国的共同发展和可持续发展。1992年,邓小平在“南巡讲话”中强调:“世界和平与发展这两个问题,至今一个也没有解决”。

20世纪上半叶发生了人类有史以来的两次世界性战争,战争引发了革命,革命与战争成为时代主题。二战后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推动世界经济朝着一体化趋势发展,各国经济的互补性和相互依存性愈来愈突出。20世纪下半叶的显著特征就是出现了“和平与发展”取代“战争与革命”的主题转化。人类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的洗礼,已经充分认识到,只有创造一个和平的国际环境,才有利于各国的发展和其他全球性问题的解决。2.和平与发展相辅相成

和平是根本问题,发展是核心问题。维护和平是促进发展的基本前提,没有一个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任何国家在战乱冲突或战争威胁中都无法进行建设和实现繁荣,世界的繁荣和发展是世界和平的有力保障和制约战争的有力因素,如果没有发展,特别是广大发展中国家依然处于贫困和落后的状态,和平就没有基础和保障,安宁的国际环境终将受到破坏。制约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障碍是国际经济旧秩序、强权政治和霸权主义、军备竞赛。改革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旧秩序,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是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谋求共同发展的根本途径。积极推进南北对话和南南合作。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切实裁减军备,用和平方式政治解决各种争端,维护国际和平环境,都是促进发展的重要条件。

二、当代战争的根源和维护世界和平的途径

当代世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是引发战争的首要因素。冷战后期,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全球争霸的行径,曾造成世界局势的动荡不安和局部战争连绵不断。冷战结束后,由于国际战略力量失衡,美国强权政治明显抬头,严重威胁世界和平与国际安全。美国对一些地区热点采取双重标准和强行干预,加剧了这些地区的紧张局势,使冷战后的地区紧张和冲突上升。其次,冷战结束后,历史遗留的民族、宗教矛盾更加尖锐化和公开化。民族分离主义、宗教极端主义、国际恐怖主义三股势力成为局部冲突连绵不断、此起彼伏的重要原因。最后,各国之间错综复杂的利益冲突和历史纠葛导致战争,如边界与领土争端等问题。

维护世界和平的途径是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冷战思维、新干涉主义;反对一切侵略、扩张、颠覆的行径;反对少数大国的任意干预行径;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建立和平、稳定、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需要停止军备竞赛,根据公正、合理、全面、均衡的原则,实行有效的裁军和军备控制,直至彻底裁军;必须发展和壮大世界和平力量与广泛开展和平运动,宣传、动员、组织世界上一切进步力量和爱好和平的力量,遏制战争因素的扩大,防止战争爆发;在国际事务中,积极倡导以和平方式政治解决一切国际争端,大力消除世界“热点”地区的冲突。还必须警惕和防止法西斯势力和军国主义势力的抬头和发展,特别要警惕民族分离主义、宗教极端主义、国际恐怖主义三股势力的蔓延。

三、人类社会发展面临的全球性问题

全球性问题是指当代国际社会面临的超越国家和地区界限、关系到整个人类生存与发展的严峻问题。当代人类面临着一系列紧迫的全球性问题,如生态失衡、环境污染、人口爆炸、粮食危机、资源短缺、毒品泛滥、疾病蔓延、国际难民、恐怖主义、跨国犯罪,等等。这些问题具有全球性、综合性、挑战性的特征,需要国际社会合作解决。1.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Sustainable Development)是指既满足现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需求的能力。换句话说,就是指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它们是一个密不可分的系统,既要达到发展经济的目的,又要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大气、淡水、海洋、土地和森林等自然资源和环境,使子孙后代能够永续发展和安居乐业。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中第一次阐述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既有联系,又不等同。环境保护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面。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发展,但要求在严格控制人口、提高人口素质和保护环境、资源永续利用的前提下进行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在可持续发展方面,世界南北差距拉大,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速度下降,国际贸易环境和条件不断恶化;国际收支逆差加大;外债有增无减,负担沉重;食品严重短缺,出现了生存危机。发达国家面临的则主要是周期性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2.非传统安全

非传统安全(non-traditional security,简称NTS),又称“新的安全威胁”(new-security threats,简称NST)。是相对传统安全威胁因素而言的,指除军事、政治和外交冲突以外的其他对主权国家及人类整体生存与发展构成威胁的因素。当代世界出现了日益严重的生态失衡、环境污染、人口爆炸、粮食危机、资源短缺、毒品泛滥、疾病蔓延、国际难民、恐怖主义、武器扩散、跨国犯罪,走私贩毒、非法移民、海盗、洗钱等跨国问题。经济安全、金融安全、信息安全、资源安全与国家政治安全和人类未来发展紧密相连,迫切要求加强国际合作。[1] 布热津斯基:《大棋局——美国的首要地位及其地缘战略》,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32~33页。

第四章 力图一超独霸的美国

美国是当代最发达、最典型的资本主义国家。1776年美利坚合众国宣告成立。经过1775—1783年的北美独立战争,美国于1783年11月摆脱英属北美殖民地的地位赢得独立。200多年来,来自欧洲和世界各地的移民及其后裔经过艰苦的创业,在广袤的北美大陆上建起了一个发达的世界大国。美国的全部历史是一部资本主义的发展史,既显示出资本主义在人类历史上创造了超过以往各个历史时期总和的物质文明的巨大功绩,也充分展现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全部残酷性和深刻危机。它的发展既具有一般资本主义的共性,又具有其特性。美国发展的特性就是“美利坚式道路”。在美国历史发展中有几个特点对它的生产方式、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形态,以及其民族特性的形成有着深远的影响。美国的政治、经济制度集资本主义之大成,堪称典型。研究美国不仅具有现实的政治意义,而且具有广泛的认识作用和理论价值。

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进入帝国主义时期,加入到帝国主义列强瓜分和再瓜分世界的行列,外交上标榜“孤立主义”,鼓吹“利益均等”原则,分获殖民扩张利益,但尚未进入世界政治中心。第二次世界大战是美国历史上的重大转折,美国战后取代了老牌帝国主义强国英国,成为超级大国,瞄准称霸世界的战略目标,在国际经济、政治与外交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随着世界格局的不断变化,美国遇到了多种力量的挑战。20世纪末苏联解体后,美国成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2001年的“9·11”事件使美国遭到前所未有的打击,对美国的内政外交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其单边主义的霸权政策不断膨胀。

第一节 美国经济发展历程

美国作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其最雄厚的基础在于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的经济。从殖民地时期至今,美国经过了300多年的发展,现已建立起结构合理、技术先进、管理完善的国民经济体系。今天的美国拥有现代化的农业、工业、服务业,引领世界经济的发展潮流,不断推动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知识经济革命,并率先完成了经济结构的调整。自20世纪初美国国民生产总值跃居世界第一后,它一直保持这一地位,二战后甚至得到了进一步加强。

从总体上看,美国经济发展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一、由农业大国到工业大国

(一)“西进运动”与美国农业的发展

美国早期的发展是以开发东北部的13个州为核心的。后来经过不断地圈占掠夺印第安人的土地,对法、英及西班牙殖民地的购买,对墨西哥战争胜利后的大规模领土吞并,以及从沙皇俄国购买阿拉斯加,美国国土面积迅速膨胀,成为两洋之国。18世纪末至19世纪末,美国的“西进运动”是其国内的一次大规模移民拓殖运动,它极大地刺激了农业生产活动。农业发展导致了劳动力的严重短缺,于是农业机械和农耕技术得到了普遍推广。对农业机械的大量需求又进而刺激了制造业的进步,而且也推动了采矿、钢铁、冶金业的发展,以及与之相适应的运输业的壮大。因此,“西进运动”是美国人对西部的开发过程,也是美国城市化、工业化和美利坚民族大融合的过程。19世纪末美国就成为世界上居于领先地位的农业生产者和管理者,[1]并逐步成为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农业大国。(二)美国迅速工业化

美国在19世纪初期开始其工业化进程,1890年美国工业生产总值已达到94.98亿美元,多项经济指标已远远超过欧洲老牌帝国英国、法国和德国而稳居世界第一。美国工业化的高潮是南北战争以后掀起的,这主要与三个因素密不可分:

首先,是南方重建。南北战争粉碎了南方奴隶主联盟,这既为美国工业化加速进行创造了适宜的政治环境,也彻底破坏了南方种植园的经济基础。把南方从为欧洲工业提供原料及市场的地区,改造为服务于国内工业需要并与北部经济融为一体的区域。

其次,是开发西部。对西部的开发不仅为工业品销售寻觅到了广阔的市场,也为农产品加工业找到了充足的原料,反过来又加大了对西部资源的大规模开发及铁路的建设。

最后,是靠新科技革命的推动。19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的新科技革命即第二次科技革命,使美国工业生产由机械化进入了电气化时代。作为这次科技革命最大受益者之一的美国,一战前就已建立起了以电力、电器制造、汽车和通讯业发展为主的第二代工业体系。

1894年美国工业产值跃居世界第一,凌驾英、法、德之上,一个庞大的工业帝国开始成型。这也使美国成功地完成了其由一个农业[2]大国到工业大国的转变。

二、由工业大国到头号经济强国

美国从工业大国向世界头号经济强国的转变,是在两次世界大战期间完成的。在此时期,美国不仅进一步巩固了它在工业生产领域的领先地位,而且在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领域也赶上或超过了英德等工业强国。(一)20世纪20年代的经济繁荣1.第一次世界大战对美国经济的影响

一战对美国经济的影响是全面而深刻的。一战中美国成为身陷战火的欧洲各国的供应商,向它们提供粮食、原料,及其参战所需的大量物资和军械装备,这使美国的重工业生产能力迅速得到提升,其贸易顺差也因此不断扩大。

一战的爆发使以英镑为核心的国际货币体系受到了致命的打击,正当欧洲各国冻结偿付国际债务款项时,美国却利用积存的黄金储备继续支持其银行系统并如期偿付债务,良好的商业信誉确立了它的国际金融地位。从此,美国纽约取代英国伦敦成为世界金融中心,并在一战后作为主要债权国而崛起。2.20世纪20年代的“柯立芝繁荣”

20世纪20年代是美国历史上经济飞速发展的几个重要时期之一。该时期经济繁荣的突出表现是美国的GDP和工业生产总值达到了创纪录的新水平。1919年美国GDP为742亿美元,1929年达到1031亿美元。同期工业生产总值也大约增长了53%,到了1929年,美国占[3]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总值的比重已达48.5%。由于此时是柯立芝总统当政,所以此阶段被称为“柯立芝繁荣”。但是由于美国政府信奉保守主义,推行自由放任的社会经济政策,致使20世纪20年代的美国在经济繁荣的掩盖下滋生了一系列社会经济问题,如国民收入分配严重失调、偏袒富人的税收政策和严重的逃税之风、扭曲的高关税政策、疯狂的金融投机等。这些问题的存在,使20年代美国的经济繁荣包含有很多的不稳定性,它无时不在动摇着美国经济繁荣的基[4]础,直接导致了30年代的大危机。3.大萧条和罗斯福新政

20世纪20年代后半期,在美国,无论是制造业还是建筑业,都开始大幅度减产,工农业都面临着生产过剩的危机。美国的经济衰退加重了欧洲经济的萧条,欧洲的经济萧条反过来又加剧了美国的经济衰退,从而导致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大萧条。

此时当选的富兰克林·罗斯福总统决定使用政府强力来干预经济使其恢复。这是美国政府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地干预经济,虽然这与美国的自由传统相违背,但是罗斯福还是推行了他的“新政”。“新政”的核心是三个R:改革(Reform)、复兴(Recovery)和救济(Relief)。具体实施则是从金融、工业、农业、社会福利四个方面着手。

罗斯福新政开始以克服严重的经济危机为主要目标,进而推动政治、经济和社会改革。它是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做出的政策调整,不可能改变资本主义的本质,无法从根本上消除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但它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经济危机对美国经济的严重破坏,促进了生产力的恢复,缓和了社会矛盾,遏制了美国的法西斯势力,并开创了美国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二)第二次世界大战对美国获取世界第一经济强国地位的

巨大作用第二次世界大战几乎摧毁了所有工业化国家,而在大战中唯一没有受到重创——从经济角度讲甚至得到强化——的工业化国家就是美国,美国正是借助二战实现了其世界大国的梦想。归结起来,二战对于美国经济发展的影响主要表现为以下的两个方面。1.二战胜利造就美国超级大国地位,助其成为世界经济霸主

二战给美国造成的损失是较小的,美国本土没有像其他主要工业化国家那样遭受战火蹂躏,美国经济还由于受到世界范围内大量军火需求的刺激而急剧膨胀起来。战争的结果是德意日战败、英法荷等国实力被严重削弱,战后不得不接受美援。通过“马歇尔计划”,美国把巨额游资和大量过剩商品输送到战争中变成废墟的欧洲,为美国经济提供了广阔的国外市场和新的投资场所。使美国在政治经济和军事上处于优势。美苏对抗也有利于美国巩固其在西方世界的霸主地位。美国成为世界最大军事强国,在很多国家或地方驻扎军队以维护其军事大国地位,力图实现美国在战后全球扩张的战略目标。美国的实力与地位也极大地膨胀了它的领导欲望。美国凭借战争而迅速强大起来的国力,为其登上世界经济霸主地位提供了有力保障。2.美国主导建立二战后的国际经济秩序——布雷顿体系

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20年中,国际货币体系分裂成几个相互竞争的货币集团,各国货币竞相贬值,动荡不定,因为每一个经济集团都想以牺牲他人利益为代价,解决自身的国际收支和就业问题、呈现出—种无政府状态。二战后,世界各国的经济政治实力发生了重大变化,美国登上了资本主义世界盟主的地位,美元的国际地位因其国际黄金储备的巨大实力而空前稳固。这就使建立一个以美元为支柱的有利于美国对外经济扩张的国际货币体系成为可能。在这一背景下,1944年7月,44个国家的经济特使聚集美国新罕布什尔州的布雷顿森林,商讨战后的世界贸易格局。会议通过了《国际货币基金协定》,决定成立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即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以及一个全球性的贸易组织。1945年12月27日,参加布雷顿森林会议国家中的22个国家的代表在《布雷顿森林协定》上签字,正式成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自此,布雷顿森林体系正式确立。这也标志着二战后以美国为主导的国际经济新秩序正式确立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协定》规定了用黄金确定货币价值的固定比率原则,确认了美国规定的1盎司黄金等于35美元的固定比率;规定会员国货币对外的币值一律用一定数量的黄金或美元表示;规定美元与黄金的固定比率未经总投票85%的多数通过,不得变更。由于美国一家拥有1/5的投票权,所以事实上不经美国同意就不能改变。同时还规定各国货币同美元的汇率也不得随意更改。自此,美元成为了国际支付手段和储备货币,确立了其在国际金融货币体系中的核心地位,美国也因此成为了二战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内左右世界经济的霸主。(三)冷战时期美国一直保持世界第一经济大国地位

二战结束后到20世纪90年代初的这段时期内,美国的世界经济大国地位得到了进一步的巩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美国的工业、农业、交通运输和对外贸易等经济指标稳居世界第一位,并实现了生产和经营管理的高度现代化。第二,其国民经济部门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第三产业开始兴起。第三,美国不断强化国家对经济生活的干预,缓和了经济和政治矛盾。第四,美国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也得到不断强化。第五,美国的跨国公司迅速发展,实力不断[5]增强。

二战后美国经济实力继续增长,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经济调整和发展时期

1945年底到20世纪40年代末,美国经济从战时经济逐步过渡到平时经济。国民在战争期间被压抑的消费需求开始抬头,其在战争中发展起来的先进的军工技术也开始转向民用,这一切都刺激了美国经济的增长。同时由于二战时其他资本主义国家受到重创,战后初期普遍感到物资紧缺,资金匮乏,这些国家的需求也推动着美国经济的急速发展。2.经济快速增长的“黄金时期”

20世纪50年代初至70年代初,美国经济进入了高速增长阶段。在经历了1953~1954、1957~1958两次经济危机后,从1961年1月到1969年10月,美国经济进入了长达106个月的持续增长时期,这在美国历史上实属罕见。在此时期,美国经济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下建立了一系列新的工业部门,如原子能、电子计算机、宇航、激光等新兴工业都在此时期获得长足发展。因此,此时期也被誉为美国经济发展的“黄金时代”。3.经济低速运行与政策调整时期

20世纪70年代初到90年代初,美国经济步入了经济低速运行与政策调整时期。在1973~1974年世界性经济危机的袭击下,美国结束了其经济的高速发展,进入“滞胀”阶段,即“经济停滞”与“通货膨胀”并存。随着美国经济的衰退,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也于1973年3月宣告解体。(四)“新经济”使美国经济出现二战后又一个黄金发展期1.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带来新的繁荣

20世纪90年代以后,美国经济再一次进入了新的繁荣时期,保持了长期稳定增长的势头,而“新经济”的出现正是造成美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原因。所谓“新经济”是指由信息技术和当代其他高科技驱动,以创造性的人力资源为依托,以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加工、分配[6]和使用为基础的新型经济形态。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起,美国大力发展高科技产业,着力于经济结构的改造,新一轮科技革命对美国经济、社会的影响十分广泛,从1991年3月至2001年3月,美国经济出现了连续120个月的“高经济增长,低失业率、低通货膨胀、低财政赤字”的新景象。美国经济不仅未被欧洲和日本超越,反而在20世纪末呈现出又一次飞速发展的局面,综合国力仍居世界各国之首。

信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使信息产业成为美国经济的“火车头”,带动了美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新经济”对于美国经济的发展产生了强有力的推动作用,调查信息在经济发展中作用的资料显示,在促进劳动生产率提高的要素中,有90%依赖于广义的信息要素。据2000年美国商务部的统计,美国与信息技术有关的服务业在GDP中的比重虽然只占8%,但对全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却达到35%。而且,美国的信息产业目前在世界市场上处于垄断地位,美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软件出口国,在全世界3000多亿美元的信息产品贸易中,美国占有1/3的份额。同时信息技术也引起了美国产业结构的重大变化。信息技术提高了美国的生产率、降低了成本、扩大了出口,还提高了劳动者的素质,使经济结构优化,从而增强了美国经济的抗衰退能力。“新经济”的影响还涉及了美国的生产流通领域、贸易领域等方面。总之,美国借助“新经济”的力量再次给其经济注入了活力,促使其在全球经济中的地位回升。2.泡沫经济凸现“新经济”虽然再现经济繁荣,但其面临的问题也不少,由于潜在的通货膨胀的威胁、巨额的外贸逆差、能源价格的暴涨、沉重的公私负债、收入差距拉大以及社会贫困化加剧等问题使美国经济在2000年下半期出现疲软状态。“9·11”事件后,恐怖主义的威胁和伊拉克、阿富汗战争的消耗又延缓了美国经济提升的步伐。美国在信息产业领域的扩张过度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泡沫,导致了严重的投资和生产过剩。反映美国高新技术产业兴衰的指标是以科技股为主的纳斯达克指数。该指数在1999年10月至2000年4月期间,仅仅5个月就从2700点左右(1999年10月)上升到5048点(2000年3月10日),将近翻了一番。但仅37天,即到2000年4月14日,就下跌到3321点,下跌[7]32%。美国的房地产业一直泡沫惊人。2004年第四季度,美国西部新建独户住宅的价格就已经是1996年的1.62倍。1996年以来,新建独户住宅价格上涨年率也逐年上升。1996年,年上涨率仅为1.9%,2004年的价格年上涨率竟高达7.7%。同时由于对房地产价格上升的预期,大量投资者在踊跃购买房产,用于出租或等待价格上涨后再卖出,由此导致了房屋空置率大幅度上升。1995年第一季度,出租房屋空置率为7.4%,到2005年第一季度,则上升为10.1%。房地产市场泡沫的另一个迹象是房租大大低于正常水平。2001年华盛顿地区房[8]屋月租费是买房月供的82%,而到2004年,这一比例跌到了59%。(五)爆发次贷金融危机

小布什政府执政八年间奉行新自由主义的经济政策,导致美国经济2008年出现严重危机,并引发世界经济危机。

次贷危机(subprime mortgage crisis)即次级房贷危机。所谓次贷,是指美国房贷机构针对收入较低、信用记录较差的人群专门设计出的一种特别的房贷。相对于风险较低的“优质”贷款而言,这类贷款人的还贷违约风险较大,因此被称为“次贷”。美国“次贷危机”是从2006年春季开始逐步显现的,2007年8月次贷危机爆发,危机肇始于美国房市泡沫破裂。因次级抵押贷款机构破产、投资基金被迫关闭、股市剧烈震荡引起金融危机。2008年9月,房利美和房地美两大房地产公司被美国当局“国有化”,雷曼兄弟公司破产,美国最大储蓄银行华盛顿互惠银行被收购,通用汽车公司申请破产……金融危机随即传染给实体经济,引发了大规模的经济衰退。美联储前主席格林斯潘承认,这是一场“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美国次贷危机更引发了全球金融动荡,一场波及世界的大规模经济危机2008年全面爆发。

三、美国经济面临的长期问题

(一)收入分配严重失衡

美国政府2006年8月29日发表的《国内家庭消费支出调查报告》显示,2005年,美国的基尼系数又创新高,达到0.469,刷新了1967年采取现行方法进行统计以来的最高纪录。基尼系数是国际上普遍采用的用来衡量收入分配平均程度的一个指标,其值在0—1之间。值越大表示收入分配平均程度越低;反之,值越小,说明收入分配越平均。截至去年,美国的基尼系数已连续3年上升。报告同时显示,2005年美国有3700万人生活在贫困线以下,占总人口的比例为[9]12.6%。

此外,美国不同种族家庭之间的收入差距也在进一步拉大。美国人口统计局2006年11月13日公布了2005年美国人口收入、教育水平、住房拥有率和贫困率统计数据。数据显示,美国白人比黑人收入高2/3,比西班牙裔美国人高出40%。美国白人家庭2005年平均收入为5.06万美元,而黑人家庭仅为3.09万美元,西班牙裔(此处特指拉美裔——笔者注)家庭为3.62万美元。但比较特别的是,亚洲裔家[10]庭收入比白人家庭还要高,为6.03万美元。(二)高消费债务,低水平储蓄率

据美联储2006年发布的报告显示,在抵押贷款借贷大幅攀升带动下,2005年美国家庭债务增长11.7%,达到创纪录的11.5万亿美元,创下1985年以来的最大增幅。10年中,美国消费者的债务翻了一番还多。这意味着许多人缺乏应付财务紧急情况的手段,债务正在向危险的水平积聚。20世纪90年代中期,美国约有9‰的家庭破产,这一数字已升至15‰。根据2003年下半年的统计数字看,美国个人申请破产的总共有161.3万多例,比此前12个月中的146.6万多例增加了[11]10%之多。2005年美国破产申请案同比猛增30.5%,再创历史新高。而据美国商务部公布的报告显示,2006年美国的个人储蓄率已为-1%,这是73年以来的最糟纪录。而如此低的储蓄率却又发生在[12]7800万生育高峰时期出生的一代人即将退休之时。债务问题是悬在美国消费者头顶上的一颗滴答作响的定时炸弹,一旦经济出现突然[13]挫折或者利率猛升,高债务将会引爆许多的家庭。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证明了这一点。(三)反恐战争的消耗“9·11”事件给美国带来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最为严重的一次,也是美国自珍珠港事件后首次在本土遭受大规模袭击。2001年11月中旬联合国报告称,“9·11”事件所造成的直[14]接的或间接的损失高达2000亿美元,相当于美国GDP的2%。“9·11”事件以后,美国奉行强硬的全球反恐战略,以“铲除恐怖主义”的名义,发动了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但是世界各地,如巴厘岛、马德里、伦敦等地仍不断地爆发各种形式的恐怖袭击。

2006年6月,美国国会研究办公室公布了一份关于全球反恐战争的调查报告。该报告说,自2001年“9·11”恐怖事件以来,美国用于全球反恐战争的资金高达3680亿美元,其中71%,约2610亿美元用在了伊拉克战争中。报告指出,加之2006年6月13日国会通过的反恐追加拨款,美国政府的全球反恐资金将达到4380亿美元;另外,由于要将500亿美元拨入2007年的国防预算,那么到2007年底,美国全球反恐经费要达到4880亿美元。到2016年,全部反恐经费会达到8100亿美元,比越南战争花费的资金还要多,当时美国为支持越南[15]战争共耗资5500亿美元。如何使美国经济不致陷入反恐战争的无底洞,是美国经济发展中不能忽视的一个问题。

第二节 美国政治传统与模式

美国从1776年宣布独立迄今,立国不过短短200多年的时间,就从一个殖民地发展成为当今世界经济、政治、军事和科技实力最强大的唯一的超级大国。造成这一历史巨变的原因当然十分复杂,但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在于,美国自建国之日起就拥有一个相对稳定的政治结构和政治体制,这一体制确立于18世纪末期,在长期的运作过程中虽然存在许多矛盾和弊端,受到许多人的批评和质疑,也进行过适应性调整和改革,但基本的政治原则和体制框架始终得以维持,从而使美国拥有较为持续一贯的政治传统,进而确保了政治发展和政治制度的演进轨道相对比较平稳,同时也为美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了一[16]个良好的政治环境。

一、美国政治传统与基本原则

(一)形成美国政治传统和确立美国政治制度的基础文件1.《五月花号公约》——美国政治传统之魂

在分析美国的政治传统和美国政治制度的缘起时,需要注意到美国作为移民国家的结构性特征,这对其政治传统的形成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除了土著的印第安人外,早期到达北美大陆的是在欧洲遭受宗教迫害的清教徒。1620年11月11日,102位在欧洲饱受迫害、希望获得信仰自由的独立派清教徒在历尽艰难前往北美大陆的旅途中,相约订立了后来被称为《五月花号公约》的契约文件,这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份具有政治意义的约法。公约宣布,“以上帝的名义……共同庄严签约,结成文明国家,为更好地建立秩序并得以保存,以及促进上述目的:随时以认为最适宜于殖民地普遍福利的方式,制定并颁布公[17]正平等的法律、法规、条令、宪法并选任官员”。公约仅有短短200余字,但在其中体现出来的契约、自治、尊重法律和互助友爱等观念和精神却构成了美国早期政治传统和政治精神的重要核心。2.《常识》——关于美国政治制度的最初设想

在美国政治制度的建立过程中,最早在理论上提出设想的是托马斯·潘恩。1776年1月,他发表了名为《常识》的小册子,在这本书中,他对英国式的君主政体和世袭制度进行了深刻批判,认为君主政体里有一些“极端可笑的东西。这个体制首先使一个人无从获得广博的见闻,然而又授权他去解决那些需要十分明智地加以判断的问题”,“因而是十分荒唐的和无用的”,他宣布,“凡不以共和国原则为基础的政府,或者换句话说,凡不以公共事务为其全部和唯一目的的政府,都不是一个好政府”。据此,他提出了自己的民主共和国设想,认为只有民主共和国的体制才“体现了自然状态”,才真正产生于人们的欲望,促使人们相互合作,“积极地促进我们的幸福”。《常识》第一次公开站在北美人民的立场上提出了自己的政治要求,阐释了北美人民对专制的痛恨和对民主、自由、人权的渴望。3.《独立宣言》——美国政治传统之基

美国不是现代民主思想的发源地,但它却是最早将欧洲启蒙学者提出的“天赋人权”、“社会契约”、“三权分立”、“人民主权”等政治理念付诸实践的国家之一。美国的政治传统和政治制度萌芽于殖民地时期,受到欧洲启蒙运动的深刻影响。在欧洲资产阶级革命影响下,1776年,英国统治下的北美13个殖民地爆发反对殖民统治的独立战争,战争期间由著名的民主派人士托马斯·杰弗逊起草的《独立宣言》奠定了美国政治的重要基础。《独立宣言》是对美国革命政治纲领的系统阐述,其间充满着激进的人民主权精神和民主共和的政治意识,把启蒙学者的政治学说首次上升成为政治纲领,马克思把《独立宣[18]言》称之为“第一个人权宣言”,列宁则因此把美国革命赞誉为“这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最伟大的真正的解放战争之一,是人类历史[19]上少有的真正的革命战争之一”。4.《美国宪法》——确立美国基本制度的法律规范

1787年9月17日通过的《美利坚合众国宪法》确立了美国作为一个联邦国家的基本政治框架。从形式上看,美国宪法具有两个特点:一是稳固性,虽然随着时移事迁而有所增删,但是其基本框架和基本原则历经200多年而不衰,依然是制约和指导今日美国政治生活的制度背景和有效准则;二是神圣性,宪法在美国某种程度上具有自然法的性质,具有上帝般的至高无上的地位,“宪法是联邦全部权威的根

[20]源”。

美国是最早也是最典型的成文宪法国家。美国宪法是近代世界上第一部成文宪法,也是迄今为止生效时间最长的宪法,它不仅奠定了美国政治制度的基本框架,特别是宪法规定的三权分立、总统制、两院制、联邦与州的分权制、政教分离等,至今仍然构成美国政治制度的基本原则,也为欧洲国家乃至后来许多国家宪法的制定起了示范作用。

美国宪法除一个表述制宪目的的简短序言外,由7项条款组成。序言宣布了成立联邦的基本宗旨,将合众国的目的界定为“树立正义,保障国内的安宁,建立共同的国防,增进全民福利和确保我们自己及我们后代能安享自由带来的幸福”。宪法第一条规定了国会的立法权和两院制,众议员的条件限制和人数分配,参议院的权力和参议员,国会的议事程序和权力等;第二条规定了总统制和总统的行政权;第三条规定了法院的司法权;第四条规定了州权;第五条规定了宪法的修正问题;第六条规定了合众国政府的债务继承、联邦法律高于州宪和州法、政教分离原则等;第七条规定了宪法生效必须得到9个州[21]制宪大会的批准。为了以基本法的形式确认《独立宣言》中体现的“人民主权”精神,美国又在1792年通过了《权利法案》作为宪法修正案,主要目的是以限制联邦政府权力的方式来确立对个体自由权利[22]的宪法保障。

这些文件的制定和发布,奠定了美国政治制度的基本原则和规范,在以后200多年的历史进程中,美国得以基本上沿着这些文件所确定的政治轨道发展。(二)美国政治制度的基本原则

被美国政治奉为圭臬的基本原则主要包括:1.人民主权原则

人民主权原则,即“主权在民”原则,是同“主权在君”原则相对立的,其含义是:政府的权力来自人民,并最终属于人民,政府及其官员必须向人民负责。这一原则起源于17~18世纪的资产阶级革命,其理论基础是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所提出的“天赋人权论”和“社会契约论”,主张人们平等地享有生命、自由和财产等不可转让的权利;认为国家是人们订立的一种契约,人们建立国家、政府的目的就是为了保护他们的生命、自由和财产。《独立宣言》一开始就宣告“人人生而平等”,为了保障天赋人权,“人们才在他们之间建立政府,而政府的正当权力来自被统治者的同意”。即人民是主权者,权力属于人民,政府的权力来自人民,政府和政府官员应向人民负责。宣言还进一步提出,如果政府损害了上述目的,“人民就有权力改变或废除它,以建立新的政府”。2.限制政府权力的原则

限制政府权力的原则与“人民主权原则”是紧密相连的。即政府的权力不是绝对的,它必须受宪法和法律的限制,政府只能行使人民通过宪法授予它的权力,不得行使宪法禁止它行使的权力。为了保证政府不违背成立时的目的,美国宪法对联邦政府和各州政府的权力均作了相应的限制,这种特别的限制,有效地防止了政府非法侵犯公民的权利。美国的宪法学著作一般认为,美国宪法的精髓就是限权政府原则。正是这一原则,使美国区别于那些虽有宪法文本,却缺乏法治[23]精神的国家,而成为真正的宪政国家。3.权力分立与制衡原则

分权制衡原则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按照不同的功能把政治权力划分为不同的类型;二是不同功能的权力之间形成相互制约关系。分权制衡原则在国家机构设置上的贯彻,通常体现为按不同功能的权力设置不同的权力机关,这些权力机关之间具有相互监督、相互否决的权力。分权与制衡密不可分,分权是制衡的前提和基础,制衡是分权的目的和归宿。美国的建国者们设计了严密的政府内部机构的分权与制衡机制,这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在纵向上实行联邦制,联邦和州各自拥有自己的权力范畴,联邦政府不能任意超越州权;在横向上则实行行政权、立法权和司法权三权分立,三种权力分属于总统、国会和法院,三种权力互为牵制,从而构成国家整体权力的运转。4.文官控制军队原则

美国制宪者们深受洛克、孟德斯鸠、卢梭等启蒙思想家的思想影响,坚信没有控制的军事权力与暴政是分不开的。杰斐逊在《独立宣言》中谴责英王乔治三世“在和平时期,他不经我们立法机关的同意就在我们各州保持常备军队。它力图使军队独立于文治政权并凌驾于文治政权之上”。制宪者们认为,“罗马的自由牺牲于罗马军团胜利的光环之下”,因此必须把军队置于文治政权的控制之下。这就是文官权力高于军权原则,即文官控制军队原则。美国宪法实行文官权力高于军权的原则,有力地防止了军事政变和军事独裁的出现。文官控制军队,军人不干预政治,已成为美国的传统。美国自建国以来,从未发生军事政变。政党政府的更迭,政权的移交,都是依照法律程序和平地、有序地进行。除其他因素外,文官权力高于军权原则的牢固树立,是一个重要原因。

二、美国基本政治制度

(一)共和制

共和制是指由通过国民选举产生,并有一定任期的民意机构和公职人员监督和行使国家权力的国家政权组织形式。在美国,选举是有宪法依据的一种制度安排。按照宪法体现的代议制原则,代表国民的政府和官员都要通过选举来获得合法性,不能世袭。从政治参与的角度看,选举也是公民参加国家事务管理和监督政府的最重要手段。美国的政治生活和政府政策经常受到选举因素的影响。美国有52万个公职需要选举来产生,其选举职位数目之多,选举之频繁,居西方国家之首。而且选举相当稳定,时间上可以预期。就包括对外政策在内的政策制定过程而言,选举,特别是四年一度的总统大选,是调整政[24]策的重要时机。(二)联邦制

联邦制是一种复合制的国家结构。联邦制实行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分权,中央政府即联邦政府与地方政府的权力划分,由宪法明文规定,除非通过修宪,不能任意变更。双方在宪法规定的权限内独立行使权力,不受对方干预。在双方法律发生冲突时,联邦宪法及法律高于地方宪法及法律。

美国联邦制的特点是:由联邦宪法规定联邦政府和州政府的权力,即联邦政府和州政府双方的权力都不是对方授予的,而是由宪法赋予的。这一特征,形成了美国联邦制的一系列原则。这些原则也被称为联邦主义,尽管这些原则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解释和变化,但仍有一些重要原则被作为联邦制的基础:第一,联邦宪法和联邦法律享有最高法律地位;第二,联邦政府与州政府互相依存;第三,通过司法程序解决联邦和州关于权力划分的争议;第四,联邦和州都不能单方面任意修改宪法;第五,各州地位平等;第六,各州有权选择自己[25]的政府形式。(三)总统制

总统制是共和制国家的一种政权组织形式,与议会内阁制相区别。在总统制下,作为国家元首,总统直接执掌政府最高行政权。在大部分总统制国家,是否是执政党不取决于是否在国会拥有多数席位,而取决于该党提名的候选人是否当选和担任总统职务。总统定期直接或间接选举产生,实行任期制。总统制由美国首先采用。美国总统由选举人团间接选举产生,任期四年,可连任两届。准入条件是年满35岁,在美国出生并在美国居住满14年。美国是典型的总统制国家,其特点是:总统既是国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脑,还兼任武装部队总司令。总统的权力非常广泛,拥有高级官员和大法官的任免提名权;立法倡议权和部分否决权;制定和颁布行政法规权;对某些罪犯的赦免权;部分对外用兵权;外交权。美国总统直接组织和领导政府。政府不对国会负责,只对总统个人负责。内阁官员由总统提名,国会批准,总统有权接受部长的辞职或解除其职务。美国国家立法机关和行政机关权力分立,相互制衡。议员和政府官员不得相互兼任,国会无倒阁权,政府也无解散国会的权力。总统的权力受到国会的制约,如总统对政府高级官员的任命要得到参议院的认可,总统和政府高级官员如违宪犯法,国会可提出弹劾。国会行使立法权也受总统的制约,如总统对国会通过的法案可行使否决权,但国会如再以2/3多数通过,不经总统批准即可成为法律。(四)两院制国会

美国国会是美国最高立法机关,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议员不得兼任政府职务。参议员由各州选民直接选出,每州两名,实行各州代表权平等原则,现有议员100名。当选参议员必须年满30岁,作为美国公民已满9年,当选时为选出州的居民。任期6年,每两年改选1/3,可以连选连任。众议员数按各州人口比例分配,由直接选举产生,每州至少1名,人数约为435名,资格为年满25岁,作为美国公民满7年,当选时为选出州的居民,任期两年,连选可以连任。美国国会议员长期连任的现象极为普遍。由于美国国会两年举行一次选举,因而在四年一次的大选之间举行的国会议员选举称为“中期选举”,中期选举的结果往往体现选民对政府两年来工作的满意度高低。

美国国会行使立法权。议案一般经过提出、委员会审议、全院大会审议等程序。一院通过后,送交另一院,依次经过同样的程序。法案经两院通过后交总统签署;若总统同意并签署,或虽遭总统否决但经两院2/3议员重新通过,即正式成为法律。国会还拥有宪法所规定的其他权力,如对外宣战权、修改宪法权等。参众两院各自还拥有特殊权力。如总统与外国缔结的条约及总统任命的高级官员须经参议院“咨询和同意”;参议院还有权审判弹劾案,有权在特殊条件下复选副总统;众议院有权提出财政案和弹劾案,有权在特殊条件下复选总统。美国国会立法活动受院外活动集团的影响很大,有“第三院”之称。院外活动集团代表特定的国内外利益集团,但院外集团并不被美国法律所禁止。国会两院在各自议长主持下工作。众议院议长由全院大会选举产生(实际上往往由议会中的多数党议会党团领袖出任),副总统是参议院的当然议长。两院均设有许多专门委员会,国会工作实际上主要在各委员会中进行。国会还设有由两院议员共同组成的联席委员会。国会中的民主党和共和党议员分别组成本党的议会党团和督导团。(五)美国司法体制

美国属英/美法系国家。美国司法制度的主要特点有:按三权分立的原则实行司法独立;美国法院组织划分为联邦和各州两大系统,名称和审级不尽相同;美国联邦法院和州法院分别适用各自的法律,管辖不同的案件和地域,管辖权限错综复杂。美国法院诉讼实行“三审终审制”,联邦法院系统有三个等级的法院,即联邦最高法院、联邦巡回法院、联邦地区法院。州法院系统一般也分为三个层次:州最高法院,州上诉法院,州初审法院。此外,还有国会根据需要通过有关法令建立的特别法院,如联邦权利申诉法院等。美国法官实行不更换制、专职制、高薪制、退休制。联邦最高法院由总统征得参议院同意后任命的9名终身法官组成,其判例对全国有约束力,享有特殊的司法审查权,即有权通过具体案例宣布联邦或各州的法律是否违宪,即违宪审查权。美国检察机关与司法行政机构合一,联邦总检察长即司法部长,为总统和政府的法律顾问和助手,监督司法行政管理。检察官受司法部领导,配属于各级法院。(六)两党制

美国名义上是多党制国家,但在实践中形成了实际上固定由两个党轮流执政的局面。这一现象出现于19世纪30年代,确立在南北战争时期。自那时以来,一直是由民主、共和两党轮流执政,垄断政府权力,被称为“驴象之争”。目前美国95%以上的公职均由两党掌握。虽然美国一直存在不少影响有限的小党,以及在某次选举中突然出现的第三党或独立候选人,但均是昙花一现,未对两党形成真正的威胁。迄今为止,两大党的整体政治动员能力依然比其他任何社会组织都强大。从性质上看,民主与共和两党都属于资产阶级政党,但侧重点有所不同。民主党内自由派较多,标榜代表中下阶层的利益要求;而共和党偏于保守倾向,主张维护中上阶层的利益。政党界线表现出的是不同的政策分野。从组织结构上看,民主与共和两党更类似于社会选举运动。

第三节 冷战时期美国国际战略的演变

美国是当今世界上军事实力最强、经济规模最大和政治影响最广的国家,因此美国对世界事务有着重要影响。而美国外交则是实现这种影响的最直接和极为重要的形式。影响美国对外政策的因素很多,其中影响力最深远的可以说是美国的外交传统。有学者曾指出,美国外交思想的最大特点就是现实利益考虑与意识形态考虑之间的矛盾交织。换句话说,也就是现实主义和理想主义之间对立和统一的关系。美国的理想主义和现实主义相互矛盾和相互渗透,对美国外交影响极大。美国的历届政府大多是同时接受它们,并试图将它们一同付诸实践。部分地由于这个原因,美国外交常常出现自相矛盾的情况。

一、美国外交的传统

(一)美国外交的文化传统1.“天定命运”“天定命运”的文化传统来源于美国殖民地时期的清教徒。北美新大陆的早期移民是来自欧洲的清教徒。他们原本希望在故土继续推进宗教改革运动,实现拯救和复兴世界的梦想。但是随着封建王朝日益加剧专制统治并开始对威胁其统治的清教徒进行迫害,许多清教徒只好离开故土,到海外寻找实现其宗教理想的新天地。当他们踏上新大陆后,就把建立一座“山巅之城”作为自己的目标,幻想把这块大陆建成人类文明的“榜样”和“希望之乡”,使之成为“世界的未来”;而他们自己就是上帝的选民,是受上帝之托,来实现上帝赋予的“拯救”世界的特殊使命。到了19世纪40年代,这个神话发展成为“天定命运”说。它的信奉者宣称,美利坚民族是最优秀的民族,他们“有征服劣等民族的权利”。作为上帝选择的美国,具有帮助改造落后民族的能力和“使命”,是向“荒野”传播“文明”和教化弱小民族的“救世主”。 这种思想根深蒂固于美国白人文化之中,深深影响着美国人对外部世界的看法和态度,是日后唯我独尊的美国种族主义、扩张主义和对外干涉的心理认知基础。当美国作为一个主权实体活跃于世界舞台时,这种使命观对官方决策者思想的深刻影响,体现在美国对外政策中,成为美国对外关系表象中的一个显著特征。2.美国例外论

美国例外论的思想可以说是贯穿于美国外交的一条主线,这种思想的形成主要受以下几方面因素的综合影响。(1)美国人是上帝的选民,负有特殊使命

正如前面所述,最早来到北美的新英格兰移民是为了追求信仰的纯正而来。当这批移民到达北美后面对严酷的自然环境时,他们相信自己是奉上帝的召唤,背井离乡在一个危险的世界里经受巨大的困苦和磨难。他们与上帝签订了誓约,被上帝拣选出来承担拯救世界的重任。于是北美早期移民的这种身为“上帝选民”,拥有“天定命运”的信念最终成为了美利坚的政治信念。(2)独特的政体

建国后,美国摒弃欧洲的贵族制、君主制和等级制,建立崭新的以人民主权为原则的政治制度,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总统制共和国。而这一崭新的政治制度被美国人视为他们优于欧洲的体现。美国革命被美国人认为是世界上代价最小而又成就最大的革命,是世界革命的典范,宪法的制定被视为人类政治历史上的伟大创新,美国建立的是“世界上最高尚、最纯洁的政体”。于是,美国在新大陆完全按照共和原则建立了一个崭新的政体,成为美国例外论的一个永恒的主题。(3)地理条件的特殊性

在美国人心中,其地理条件的“例外”首先体现在北美大陆的“神性”,早期的新英格兰清教徒相信自己是上帝的“选民”,而北美大陆就是上帝有意留给他们进行神圣试验的地方,是上帝答应他们的“应许之地”。到了19世纪,越来越多的美国人认为上帝有意把世界分为两个部分,即新大陆与旧大陆,而美国这片新大陆正是上帝要在人间建立的作为人类复兴新起点的“新天国”。美国地理条件“例外”的另一方面体现在美国的“孤立性”,即孤立于当时世界政治舞台的中心——欧洲。地理上的隔离也意味着与欧洲的苦难和罪恶隔离,这一意识逐渐衍生出美国在制度与政策上也应与欧洲不同的思想。(4)独特的民族形成过程

美利坚民族的独特性还源于其民族构成,其诞生之初就是由移民北美的众多民族融合而成。因此美国人认为自己是“与其他所有国家都不同的多血缘的奇异的混合体”,“美国血管中流出的每一滴血都是全世界各地的血混合而成的。”到了20世纪90年代,在美国的族群已经超过100个,世界上没有哪一个国家的民族构成有美国这样复杂,这种独特的民族构成使美国不仅是一个“国家”,其本身也是一个“世界”,这在世界各国中是绝无仅有的。(5)独特的历史经历

就国内历史而言,美国是按照渐进的模式逐步发展起来的,避免了欧洲大陆的独裁专制、阶级冲突和革命动荡,向世界展示自己是其他国家可以效仿的自由典范。就国际经历而言,美国认为其并未像欧洲国家那样寻求对其他国家的殖民、征服和主宰,美国不侵略别国,[26]因此美国在国际事务中是“清白无辜”的。

正是因为秉持着“美国例外论”的思想,美国在处理国际关系与外交事务时有一种强烈的道德优越感,赋予美国外交浓厚的理想主义色彩;同时例外论隐含的自以为是、傲慢自大和伪善也刺激了美国外交中的干涉主义,在导致其外交屡屡失败的同时,也给国际社会和其他国家带来了灾难。3.自由主义

自由主义始于17世纪,这里“自由”(liberal)的原意是宽厚大度,内含反对压制迫害的意思。是新兴阶级反对教会和封建特权的思想武器,在政治上,自由主义以个人的自然权利为由,要求立宪限制王权和政府权力,目的在于保障个人自由。自由主义在美国起源于清教徒的追求。

自由主义对美国外交有着深远的影响,当自由主义进入美国外交政策过程后,受到了外交政策理念中的现实主义和保守主义的影响,逐渐被意识形态化为美国式的所谓自由民主大战略。美国外交政策中自由主义致力于推进所谓自由民主制度的输出事业,用美国模式改造世界。(二)美国外交的政策传统1.孤立主义

孤立主义外交政策是美国最早确立的外交政策。美国移民怀着创造一个全新世界的梦想来到新大陆,希望把自己与腐败和压迫的欧洲隔离开来,于是在移民群体中形成了一种普遍的孤立情绪。其后,英国对殖民地政治压迫和经济掠夺加深,促使北美大陆的孤立情绪更为强烈。独立战争后,欧洲列强对这个新独立的国家虎视眈眈,而此时美国的国力弱小,面对此种险恶的国际环境,当时的美国政府选择采[27]取了一系列具有孤立主义倾向的政策。

1796年9月17日华盛顿总统在宣布退出政坛时发表了致全国人民的《告别词》,其中系统地阐述了孤立主义的基本准则。《告别词》指出:“欧洲有一系列与我们无关,或关系非常微小的根本利益,……欧洲必然经常陷入纷争,而这些纷争在实质上与我们毫不相干”,因此卷入欧洲的政治是极不明智的。他认为,“我们超然世外,这使我们可遵循一条不同的路线”,即“在发展我们的商业关系时尽可能避免同外国发生政治联系”。他指出,美国遵守同外国签订的既有条约,但“仅此而已”,“我们真正的政策,乃是避免同任何外国订立永久性同盟”。暂时性同盟仅是“应付紧急事变”的权宜手段。自此,传统的孤立思想上升为方针政策,并作为美国外交政策第一次确立下来。但美国的孤立从来不是对外界的绝对隔绝,而是具有相对的含义。首先,政治和外交上的孤立不等于在经济上同外界隔绝。美国从未中断与外界的商业联系,具有强烈的外向型。其次,在政治上与外交方面也不是绝对地同外界隔绝。他们利用地理上的孤立状态,与欧洲保持一种不即不离的关系,以便在同欧洲列强争夺殖民地和市场的竞争中保持行动自由。最后,孤立主义主要是美国针对欧洲的外交政策,而其对美洲及亚洲则是积极进行干涉和扩张。因此,“孤立”本身就包含有防御与扩张两重含义。2.扩张主义

扩张主义外交政策是另一项对美国具有重大意义且影响深远的外交政策。建国初期,弱小的美国尚不具备抗衡英法等欧洲列强的实力。因此决策者们采取了孤立主义外交政策,集中注意力于国内发展。19世纪20年代俄国要求攫取北美大陆西北沿岸地区,同时拉丁美洲国家也在开展争取独立的斗争。美国总统门罗抓住了这两个问题所提供的机会,宣布不能再把西半球视为征服或殖民的目标。在致国会的年度咨文中,他提出了“美洲体系原则”、“互不干涉原则”和“不准殖民原则”三项基本原则。这三项原则相互关联、相辅相成,构成后来被称为“门罗主义”的政治体系。“它们的核心是同欧洲的外交体系相对抗,在当时有防卫性的一面,但排斥欧洲是为了拓清地盘,由美国来取代欧洲列强在美洲的地位,从而为美国称雄美洲奠定了‘理论’基础和战略方针。”19世纪40年代,美国第11任总统波尔克在年度咨文中不但重申了门罗主义的原则,还作了一些重要的补充和解释,即美洲人民的“命运”不过是最终合并于美国,所谓“不准干涉”,只不过是不准欧洲干预美国在美洲任意合并他国的权利。这样就为门罗主义的历史开辟了一个新纪元,为美国的扩张活动创造了浓烈的舆论气氛。这以后,美国所做的就是将扩张口号和扩张政策转化为扩张行动。(三)美国外交的理念传统1.理想主义

理想主义渊源于早期的启蒙思想和“天赋人权”的价值观念。在早期的理想主义者看来,理性和良知不仅是美国立国的道义基础,而且也应该是全人类共同遵守的准则。他们厌恶欧洲外交的尔虞我诈和弱肉强食,强调外交的主要目标是维护正义、是全世界的民主化和社会进步;主张建立一个自由公正的国际社会,使理性和良知成为全人类遵守的共同准则。随着美国的逐渐强大,理想主义者认为一个更安全、更繁荣、更合理的世界秩序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能的。因而他们主张美国积极参与以促进和平与民主为目的的世界组织,支持国际法、裁军、自由贸易,提倡人权和民主制度。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总统威尔逊提出的“十四点原则”即是理想主义外交的突出表现。民主、自由、人权等价值观念深深影响着美国人看问题,包括观察国际问题的方式。美国人要求他们国家的外交政策既根植于现实政治,[28]又根植于理想政治。2.现实主义

现实主义作为一种国际关系理论正式出现于20世纪30年代,但事实上美国的开国元勋们早在建国初期就开创了现实主义传统。现实主义外交理念认为,国家在国际事务中追求本国利益和权力是正当的,美国外交的出发点应是具体的国家安全和经济利益,而不是抽象的道义原则。纵观美国200多年的发展历程,一部美国外交史就是不断追逐国家权力、扩大国家利益的历史,在其中的每一页上,都打上了现实主义的烙印。作为美国第一任总统的华盛顿就明确指出:“在国际交往中,任何背逆自己国家利益的国家都不可信赖。在国际事务[29]中,如果没有国家利益作指南,将无任何秩序可言”。在他之后的历任美国总统,无不以美国国家利益为对外方针的第一要义。

二、冷战时期美国国际战略与策略的演变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暴风骤雨席卷了整个世界,在给人类带来空前灾害的同时也摧毁了既有的国际力量对比,催生了新的国际关系格局。美国战后的外交战略其实在战争进行当中就已初见端倪。罗斯福在二战期间就设计和制定出了战后美国称霸世界的计划。他曾说到:“二战为美国领导世界提供了难得的机会”,并于1940年成立了“对外政策问题咨询委员会”,研究战后世界秩序问题以及美国建立理想的世界秩序所需的基本原则。为了夺取战后世界的霸主地位,罗斯福总统为美国设计了如下蓝图:美、英、苏三大国的通力合作(后加进中国),尤其是美苏两大国战时以及战后的合作是整个蓝图的前提;建立广泛持久的普遍安全制度,即成立联合国;建立战后国际经济秩序,确立美国在战后国际经济体系中的核心地位。罗斯福的后继者们无不以罗斯福所勾勒的世界蓝图为蓝本,以实力为后盾,以其他西方[30]资本主义国家为盟友,逐步谋求称霸世界的目标。冷战时期美国国际战略与策略的演变可以分为下面几个主要阶段。(一)进攻阶段

二战后初期到1968年尼克松上台之前的这个时期,美国对外战略的重点在欧洲,主要对手是苏联。美国对苏联实行“冷战”与“遏制”政策。主要目标是:援助、扶植、控制西欧和日本;在亚、非、拉推行新殖民主义政策,进行扩张并镇压这些地区的民族解放运动;敌视新中国。1.杜鲁门时期

从1945到1952年是杜鲁门执政的时期,此时期的美国外交以“遏制共产主义”作为意识形态旗帜,对外政策的指导思想是“杜鲁门主义”。(1)“杜鲁门主义”与“遏制政策”

二战后国家实力与国际影响力都有极大提升的社会主义国家苏联,成为了美国实现其政治经济扩张企图的最大障碍。因此美国一改其战时的对苏政策,认为共产主义已“成为世界上一切邪恶的根源……共产主义的概念从一开始就被认为是一种国际阴谋,像章鱼那[31]样身在莫斯科,触角则伸到世界最远的各个角落”。而二战后苏联为了保障本国安全和既得利益,开始执行“安全带”政策,即保证苏联的周边国家和地区不被反苏反共势力所控制。为此,苏联加强了对东欧国家的控制,其军队留驻伊朗迟迟不撤,还向土耳其提出领土要求以及建立陆海军基地的要求,等等。1946年2月9日,斯大林在莫斯科选区的选民大会上发表演说,指出战争是“在现代垄断资本主义基础上发展的必然产物”。斯大林的演说在美国引起强烈反映,美国由此认为苏联将过分地要求其战后地位,从此不会安分守己。

在此情势下,杜鲁门政府开始考虑如何对付苏联。正当此时,即1946年2月22日,美国驻苏代办乔治·凯南向国务院发回一份长达8000字的电报,对战后苏联的“理论、意图、政策和做法”以及美国应采取的对策提出了分析与建议。凯南认为,苏联始终感到它生活在敌对的包围之中,它对武力的逻辑十分敏感,如果美国拥有足够的武力并清楚地表明它准备使用武力,就可以几乎用不着真的动武即用威慑方式而迫使苏联退却。凯南在电报中还提出了一整套“遏制”苏联的政策,美国政府很快采纳了凯南的建议。1946年3月5日,英国首相丘吉尔应杜鲁门邀请,在美国密苏里州的富尔顿发表了“铁幕演说”。这篇演说成了美国遏制苏联政策的先声,定下了反苏的基调。

1947年2月,英国的一份请求美国援助希腊、土耳其的照会成了杜鲁门主义遏制政策出笼的直接催化剂。英国在照会中表示,由于战略上的原因,不应允许希、土落入苏联之手,但英国却由于国内经济困难,3月21日以后将无法再援助希、土两国,因此希望美国挑起这副担子。英国的这一照会为美国提供了天赐良机。3月12日,杜鲁门向国会两院联席会议宣读后来被称为“杜鲁门主义”的咨文。杜鲁门说,希腊正遭到“由共产党人领导的恐怖主义活动的威胁”。杜鲁门要求国会授权,向希、土两国提供援助。“杜鲁门主义”出笼后,杜鲁门对之作了进一步阐发:“这就是美国对共产主义暴君扩张浪潮的回答”,是“美国外交政策的转折点”,今后“不论什么地方,不论[32]直接或间接侵略威胁了和平,都与美国的安全有关”。以“杜鲁门主义”为标志,二战后的世界进入了冷战阶段,而美国自此开始执行遏制苏联的政策。(2)“马歇尔计划”

为了稳住西欧的资本主义制度,遏制苏联,同时也为了避免美国自身经济危机的降临,1947年6月5日,国务卿马歇尔在哈佛大学毕业典礼上提出了“欧洲复兴计划”,即“马歇尔计划”。马歇尔指出,二战后欧洲经济濒于崩溃,粮食和燃料等物资极度匮乏,而其需要的进口量远远超过它的支付能力。如果没有大量的额外援助,就会面临性质非常严重的经济、社会和政治的危机。他呼吁欧洲国家采取主动共同制订一项经济复兴计划,美国则用其生产过剩的物资援助欧洲国家。西欧各国大都接受了“马歇尔计划”。“马歇尔计划”实施期间,西欧国家的国民生产总值增长25%。“马歇尔计划”是战后美国对外经济技术援助最成功的计划。它为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和欧洲经济共同体的建立创造了条件,对西欧的经济恢复起到了促进作用,同时“遏制了苏联和共产主义”在西欧影响的扩大。(3)“第四点计划”

杜鲁门于1949年1月20日提出了针对广大中间地带国家的“第四点计划”。该计划是美国“对受共产主义统治威胁的国家援助的具体表现”,是与美国“防止共产主义在自由世界扩张的政策相辅相成

[33]的”。从1949年到1953年,美国共向亚非拉国家提供了约40亿美元的经济援助。“第四点计划”同马歇尔计划一样,也是美国遏制政策的组成部分。它的实施使美国的势力渗透到发展中国家,并使美国赢得了对中东地区石油的控制权,为其获得了巨大的利益。(4)朝鲜战争

1950年6月25日,朝鲜半岛南北双方爆发内战。美国为维护其在远东的战略利益,立即介入并将联合国拉进来,从而使朝鲜战争国际化。介入朝鲜战争,是美国奉行冷战政策的必然产物,也是美国遏制朝中两个社会主义国家的产物。美国干预朝鲜半岛事务严重破坏了远东和亚太地区的和平,1953年美国在中朝军队的沉重打击下不得不签订了停战协定。但朝鲜半岛严峻的冷战对立形势一直保持到今天。2.艾森豪威尔时期

艾森豪威尔时期是从1953年到1961年,此时期美国的对外政策的特点与主张主要有:(1)解放战略

所谓“解放战略”,是针对社会主义国家的一种政策。当时的美国国务卿杜勒斯认为,杜鲁门时期美国推行的“遏制政策”是一种消极的、纯防御性的政策。他提出应以“解放”取代“遏制”,即主动地帮助东欧国家摆脱共产主义的统治,表示美国要用“战争以外的方[34]法”,用“宣传的压力”和“精神的压力”去颠覆社会主义国家。(2)大规模报复战略

这是在军事方面的遏制战略。艾森豪威尔认为,美国应拥有庞大的报复力量,使美国能够用其选择的武器在其选择的地方马上进行报复。这一战略主要把赌注压在核武器上,主张削减常规兵力,重点扩充导弹核力量和战略空军。艾森豪威尔力图依靠核力量来威胁、恫吓苏联和社会主义阵营国家,迫使苏联采取比较克制的对外政策。但是该战略是以美国具有核垄断和核优势为先决条件的,随着美国核垄断地位的丧失和苏联核力量的迅速增长,美国自己也被置于核武器的威胁之下。因此,在20世纪60年代初该战略被“灵活反应战略”所取代。(3)艾森豪威尔主义

为了镇压中东民族解放运动,防范和抵制苏联在这一地区的渗透,排挤英、法传统势力,进而达到美国独霸中东的目的,1956年,当英法在苏伊士运河事件中遭到严重失败,准备从中东撤退时,艾森豪威尔马上表示:“在中东出现的真空,必须在俄国人进来之前,由美国来填补”。1957年1月,美国提出对中东的“军事援助与合作计划”。这个“填补真空论”后被称作“艾森豪威尔主义”。3.肯尼迪-约翰逊时期

肯尼迪-约翰逊时期是从1961年至1968年,此时期的美国对外政策被描述为“一手拿着橄榄枝、一手握着剑”的两面性战略。(1)“和平战略”

肯尼迪提出的所谓“和平战略”,即试图通过经济援助、贸易和人员交流等手段,从思想意识形态入手来改变社会主义国家的性质。肯尼迪同时将“和平战略”应用于第三世界,他企图用“软方法”将发展中国家笼络在美国一边,阻止中间地带倒向苏联。为此,肯尼迪政府向亚非拉不发达国家提供了大量援助,如“粮食用于和平”,“和平队”等。从表面上看,肯尼迪政府对第三世界的战略同以前相比有较大的差别,但在实质上,肯尼迪政府在第三世界特别是具有社[35]会主义性质的民族解放地区例如越南依然奉行强权政治。(2)“灵活反应战略”

肯尼迪政府遵循了“以实力求和平”的美国外交指导思想,提出以“灵活反应”军事战略来代替僵化的“大规模报复战略”。肯尼迪认为,在苏联已经掌握了洲际导弹的情况下,美国如果轻率使用核武器,必然会使自身置于危险境地。为此,美国必须多样化地发展军事力量,以便更有效地适应不同的需要。具体地说,在核力量方面,美国使用战术核武器打有限战争,使用战略核武器打核大战。在常规力量方面,肯尼迪政府提出了“两个半战争”理论,即准备在欧洲和亚洲同时与苏、中各打一场大战,与此同时还要有能力在其他地区应付[36]局部的紧急情况。(3)第二次柏林危机与古巴导弹危机

军事遏制与和平演变相互交织,构成了肯尼迪任期内的对外政策,其咄咄逼人的进攻态势与赫鲁晓夫的“和平攻势”相撞击,最终导致了第二次柏林危机以及古巴导弹危机的爆发。

1958年11月27日,苏联照会美、英、法政府,建议取消对柏林的占领制度,使西柏林成为一个非军事化的“自由城市”,此提议被西方拒绝。1961年6月3日,美苏两国首脑在维也纳会晤,赫鲁晓夫重提使西柏林非军事化的建议,并声称“必须在今年使欧洲的这个问题得到和平解决”。肯尼迪也持强硬态度,扬言要武力“保卫西柏林”。《华沙条约》各国则声明:如西方不愿签订对德和约,华约各国决定单方面与民主德国签订和约。8月13日,在华约的支持下,民主德国沿西柏林分界线修筑柏林墙,封锁东、西柏林之间以及东德其他地区与西柏林的边界。18日,美国派遣1500名士兵通过民主德国检查站增援西柏林。接着,美苏双方互相以核武器试验进行威胁。当危机达到高峰时,赫鲁晓夫态度软化。10月28日宣称如果西方国家准备解决德国问题,苏联将不再坚持要在12月31日前缔结和约,撤销了6个月的期限,从而结束了这次柏林危机。

古巴革命胜利后,美国一直支持古巴流亡分子武装推翻卡斯特罗政权,因此卡斯特罗请求苏联给予军事援助,赫鲁晓夫认为在古巴部署导弹是威慑美国的最好办法,这样一来苏联就具备了直接打击美国本土的能力,而且这些导弹还可以作为苏联与美国在德国问题上讨价还价的筹码。但美国很快就发现了苏联的秘密部署,肯尼迪总统立即向苏联提出强烈抗议,要求马上拆除古巴境内的导弹发射设施,否则,美国将毫不犹豫地消灭这些直接威胁美国安全的导弹设施。赫鲁晓夫由于对美国的强烈反应准备不足,最终在战争一触即发的前夕做出了让步,撤走了导弹。(二)收缩阶段1.尼克松时期

尼克松时期美国外交进行了重大调整,此时期从1969年至1974年,是二战后美国国际战略的收缩期。(1)“尼克松主义”

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美国因长期推行全球扩张和遏制苏联的政策,消耗了大量国力。特别是侵越战争,使美国内外交困。而苏联已成为强大有力、咄咄逼人的竞争者。在此背景下,1969年上台的尼克松总统对美国外交政策进行了重大调整,提出了“尼克松主义”,摒弃了全球扩张,转而采取战略收缩的方针来维护美国的霸权地位,推行以“缓和”进行遏制的外交政策。其主要内容有:

第一,修改战略理论,提出“现实威慑”战略来代替旧的“和平战略”。战略核武器方面,以“充足论”代替“优势论”;常规力量方面,以“一个半战争”理论代替“两个半战争”理论;在分担防务责任上,推动盟友分担,推行“自由世界防务分级责任制”。第二,从战略态势上,尼克松转攻为守,把“扩张战略”转为“收缩战略”。第三,在政策方面,从“遏制战略”改为“缓和政策”,以“谈判时代”代替“冲突时代”。第四,在战略指导思想上采取均势外交,遵循四大原则。调整以美中苏三角关系为主的均势关系;保持亚洲太平洋地区的均势;保持中东波斯湾地区的均势;保持欧洲均势。(2)“尼克松主义”具体落实的主要表现

第一,脱身越南战争。尼克松上台时,美国已被越战拖得精疲力竭,继续陷入越战妨害美国在全球范围内与苏联的较量,因此尼克松在上台的第五天就急切地开始同越南在巴黎进行谈判。最终在1973年1月27日美越双方正式签署了《关于在越南结束战争恢复和平的协定》。同年3月29日,最后一批美军撤出越南,这场长达12年的越南战争宣告结束。

第二,打开美中关系大门。尼克松认为苏联是美国的主要对手,改善与中国的关系有助于美国从亚洲脱身,集中力量与苏联在欧洲较量。1970年,基辛格首次秘密访华,1972年2月,尼克松正式访华,访问结束后发表了中美《上海公报》。1979年1月1日,中美正式建交。

第三,推行对苏“缓和”外交。根据尼克松“实力、谈判、伙伴”三原则,美国对苏联开始了以实力为后盾的谈判。美国从现实出发,承认在战略核武器上美苏可以保持平衡。尼克松时期,美苏关系保持在一种既对抗又对话的状态,此时期美苏经贸交往也逐渐活跃起来。2.卡特时期

尼克松政府之后的福特政府和卡特政府也大体继承了对苏联的缓和政策,时间大致是从1977年到1981年。20世纪70年代的缓和助长了苏联的霸权主义。1979年12月苏联对阿富汗的入侵宣告美国的缓和政策的破产。卡特执政后期针对苏联实施的战略攻势停止了原来的缓和战略。(1)人权外交

被西方世界普遍采用的“人权外交”思想是由卡特在任时正式提出的。1977年1月,卡特在其总统就职演说中宣称,美国外交政策的基本思想是“捍卫人权”,并表示要把“基本人权”作为美国外交政策的灵魂。卡特政府提出人权外交有其特殊的历史、社会和政治背景。20世纪70年代后期是美国形象极为糟糕、面临严重困境的时期。在国内,“水门”事件、持续的经济衰退和能源危机,引发了统治集团内部的激烈冲突和人民的普遍不满,政治信任危机严重;在国外,侵越战争失败,对其他地区的干涉政策连遭挫折;美苏争霸的形势也发生变化,苏联利用美国出现的弱点和困难,展开了一系列攻势,形成了前所未有的“苏攻美守”的态势。在这种情况下,美国提出了“人权外交”口号,试图利用国际社会和美国国内普遍关注的人权问题来争取各派政治力量和国际舆论的支持,扭转美国的国际形象。美国还希望利用人权作为反对苏联的武器,在与苏联争夺世界霸权的斗争中,用“道义”力量弥补军事力量的不足,重夺美国在国际事务中的[37]支配地位。(2)“卡特主义”

1979年苏联侵略阿富汗使得美国难以容忍,卡特实行了强硬遏制战略。主要内容有:把欧洲、中东、远东定为美国全球战略的重点地区;把中东、海湾地区定为美国必须保卫的地区;海湾地区被视为美国生命攸关的地区,并提出“卡特主义”:“任何企图控制波斯湾地区的外来势力都将被视为是对美国根本利益的侵犯,我们采取任何必要手段,包括武装力量在内,反击这种企图”;军事上采取“抵消”战略,强调美国与苏联保持均衡相互抵消。(三)推回阶段1.里根时期

里根时期是指从1981年到1988年这段时期。此期间内,里根政府对苏联采取强硬政策,同其进行综合国力的较量。(1)“重振国威”,“星球大战”

里根上台后,以“复兴经济、重振国威”为口号,对苏联采取“以实力求和平”的外交战略。其要点是:军事方面,扩充美国的军事实力,与苏联进行军备竞赛,提出了“星球大战”计划;继续实行核威慑战略,用最大的核威慑力量为美国的最终目的服务;经济方面,对苏联推行大棒政策,试图利用经济财政和技术上的优势,延缓苏联经济发展,以军备竞赛和经济制裁双管齐下拖垮苏联;政治方面,采取全面施加压力,迫使苏联全面让步,并加速对社会主义国家推行和平演变战略;对盟国和发展中国家注重领导和控制,确定了所谓的“民主化工程”。(2)里根主义

1986年3月14日,里根发表题为《自由、地区安全和全球和平》的对外政策咨文,全面系统地总结了美国对第三世界的政策,提出了以实力为后盾,以苏联为主要对手,压缩苏联势力范围,扩大美国影响的方针。这便是“里根主义”。其核心思想是:支持共产党统治国家的“自由战士”,把苏联取得的政治和军事进展推回去,即“有限推回”的遏制政策。“里根主义”是美国同苏联争夺第三世界的新遏制政策。2.老布什时期(1)“超越遏制战略”

从1989年到1992年是乔治·布什时期。20世纪80年代中期,苏联由于扩张过度和美国“有限推回”的反击,陷入了内外交困的境地,被迫转变战略,在国际上谋求与美国关系的缓和,在国内开始进行改革,对东欧放松控制。美国政府感到适时转变战略方向的时候已经到来。1989年5月,刚上台的美国总统老布什就根据国内外局势发生的变化,对美国的全球战略进行了重大调整,开始实施“超越遏制战略”。

该战略的目的是为巩固美国在与苏联综合国力较量中的优势地位,利用戈尔巴乔夫推行“新思维”和“公开性”造成的机会,深入到苏联和东欧内部去,从根本上摧垮苏联的社会制度,把苏联纳入美国主导的国际体系。具体内容包括:第一,美国对苏联的战略目标远不只是遏制苏联的扩张主义,所谋求的是使苏联重新成为国际社会的一员。第二,不仅要苏联调整与国际社会的关系,而且要保证支持东欧与中欧各国自决,建立开放、统一和自由的新欧洲。第三,美国在经济、外交和军事上保持强大是推行该战略的基础。(2)建立美国主导的“世界新秩序”

1989年东欧剧变,1991年苏联解体后,老布什从总体上提出了建立“世界新秩序”的主张,并将其作为冷战后美国全球战略的长期目标。“世界新秩序”的核心是美国在世界事务中的领导地位,指导思想是美国的世界观和理想,目标则是建立一个符合美国利益的“稳定和安全的世界”,实质是“美国统治下的和平”、“美国世纪”。具体措施包括:第一,建立以美国领导的“集体参与”的伙伴关系,巩固与盟国和友邦的团结是重点。第二,把在全球促进民主和人权作为一项基本国策。第三,突出军备控制和制止毁灭性武器扩散的重要性,加强军备控制。第四,利用联合国和其他国际机构,建立美国领导下的集体安全体制,强制干预国际事务。(3)“新大西洋主义”“新大西洋主义”是老布什政府提出的关于建立欧洲新秩序的构想。1989年12月,美国总统老布什在北约总部发表演说时首次提出。其核心是,维持中美关系的基本框架,诱压中国“和平演变”;防范第三世界地区危机对美国利益的损害;在全球把促进民主与人权作为一项基本政策,大力推行人权外交;加强军备控制,防止大规模毁灭性武器的扩散;利用联合国等国际机构,建立美国领导下的集体安全机制,加强对国际事务的干预;促进建立一个更加开放和自由的国际贸易体系,积极推进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建立,推动亚太经济的一体化,以此提高美国的综合国力,保持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新大西洋主义”是对“遏制战略”的一次重要调整,它的出台标志着美国以遏制共产主义为基本特征的冷战型国家安全外交战略的终结和冷战后战略构想的开始。(4)海湾战争

1990年8月2~3日,伊拉克在一夜之间将石油富国科威特掠为己有,8日伊拉克正式宣布兼并科威特为其第19省。伊拉克入侵科威特引起了世界的震惊。美国对此事的反应尤为强烈,认为伊拉克的行动破坏了海湾地区的力量平衡,对中东石油的稳定供应造成威胁,因此直接关系到了美国的利益。1991年1月17日凌晨,美国发动了代号为“沙漠风暴”的对伊军事行动,海湾战争爆发。27日,伊拉克宣布无条件接受联合国有关伊科问题的所有决议,同意从科撤军,请求停火。美国于1月28日宣布停火,海湾战争结束。

海湾战争是在世界战略格局新旧交替之际爆发的一场大规模局部战争,对中东乃至整个世界格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一仗彻底断送了伊拉克称霸中东的梦想,而美国通过这场战争,不仅巩固了其对沙特、科威特等主要石油输出国的政治影响,而且实现了其在海湾地区的军事存在。苏联在此地区的影响力遭到进一步削弱,美国最终赢得了这场全球霸权主义与地区霸权主义较量的胜利。海湾战争无疑成为[38]了冷战后美国建立世界新秩序的试验场。

第四节 冷战后美国外交战略与目标

一、冷战后美国国际战略与策略的演变

冷战的结束使美国自二战结束后推行了40余年的全球“遏制”战略失去了其赖以生存的基础。面对这个全新而复杂的世界,美国不断调整其全球战略,但其核心思想仍与冷战时期的美国战略一脉相承,即维护和加强美国的领导地位,并按照美国的价值观塑造世界。(一)巩固冷战胜利阶段——克林顿时期

1993年1月,民主党人比尔·克林顿上台,作为冷战结束后美国的第一任总统,他在前任布什总统安全外交战略调整的基础上,继续对美国外交战略进行调整。1.克林顿时期的主要外交政策

克林顿将经济、安全、人权作为美国“三大外交支柱”。与前任乔治·布什政府相比,克林顿政府的外交理念具有较强的自由主义和理想主义的色彩,主要特点:一是更多地倾向于使用多边外交手段达到其政策目标;二是更加注重发挥国际机制和国际组织的作用,通过操纵现存的国际组织,建立新的国际机构,来维护美国的利益;三是主张防御性外交,即通过支持民主、提供经济援助、在国外驻军、军队之间进行接触和参加地区多边谈判,来缓和紧张局势,在冲突还未转化为危机之前予以消除;四是采取单边主义与多边主义相结合的干预方式。

克林顿政府时期提出的主要外交政策有:第一,“参与—扩展战略”。所谓“参与”,主要指的是要保持干预海外地区冲突的军事能力,维护现有的安全同盟关系;执行一套有力的经济政策,确保美国的海外市场,以促进国内经济发展。所谓“扩展”,则主要是指“自由市场民主国家共同体”的扩大。这一战略也是克林顿的所谓经济、安全、人权“三大外交支柱”的另一种表述。第二,“塑造—反应—准备战略”。所谓“塑造”,是指美国不仅要适应国际环境的变化,还要更积极地改造国际环境,使之不断朝着有利于美国的方向发展。“反应”意味着按照对美国利益威胁的性质和程度,对世界各种各样的危机做出迅速有效的反应。“准备”是指“立即着手为不确定的未来做准备”。第三,“两洋战略”。即构筑由美国领导的大西洋、太平洋秩序。在大西洋,美国积极推动北约调整战略及北约东扩;在太平洋,美国则强化以美日同盟为核心的同盟体系,并保持强大的前沿军[39]事存在。2.科索沃战争——美国新战略的试金石

科索沃原是南联盟所辖塞尔维亚共和国的一个自治省,境内有阿尔巴尼亚族、塞尔维亚族、黑山族等。阿族要求脱离南联盟,建立独立的“科索沃共和国”,其极端分子成立了“科索沃解放军”,策划了一系列袭击和暗杀事件,使暴力冲突逐步升级。从1998年2月开始,科索沃局势急剧恶化。科索沃的民族矛盾正好被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所利用。冷战后,美国希望通过扩大北约的职能范围,使其成为自己独霸全球的工具,在联合国安理会“不听话”的情况下,利用北约来达到自己的目的,而科索沃危机正好可以成为北约新战略的“试金石”。因此,以美国为首的北约从一开始就积极卷入科索沃危机,并着手准备对南联盟动武。1999年3月24日,北约在美国的领导下,以“保护人权”之名,对南联盟发动了代号为“盟军”的空袭行动,将南联盟拖入战争的深渊。

科索沃战争以大规模空袭为作战方式。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凭借占绝对优势的空中力量和高技术武器,对南联盟的军事目标和基础设施进行了连续78天的轰炸,给南联盟造成了重大财产损失和环境破坏,也造成了许多无辜平民(包括阿族难民)的伤亡。5月8日,北约战机用导弹袭击了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导致3人死亡、多人受伤和馆舍的毁坏,制造了世界外交史上罕见的重大事件。

与海湾战争不同,北约这次战争行动没有得到联合国安理会的授权,在国际关系史上开创了一个危险的先例。科索沃战争是20世纪末世界格局转型进程中的一个重要的阶段性标志。通过这场战争,美国及其西方盟国利用北约组织在推进欧洲地区的整合、实现其主导世界新格局的战略目标方面又迈进了一步。美国通过在波黑、马其顿,随后在科索沃驻军,将整个巴尔干地区完全纳入北约战略体系之中,以完成北约东扩和对俄罗斯的战略挤压。(二)反恐战争阶段——小布什时期

2001年1月,共和党人乔治·W·布什入主白宫,成为美国第43任总统。小布什的外交政策中,起主导作用的是地缘政治、权力政治和势力均衡等现实主义理论。因而在其上台后,在外交政策上表现出了强烈的现实主义和单边主义倾向。但其外交政策又因“9·11”事件的影响而前后有别。1.小布什政府初期外交政策的基点

小布什政府初期外交政策的基点包括以下方面:一是强力谋求军事优势。小布什政府一再强调军事因素在国家安全中的重要性,将军事安全置于美国安全战略的首位,强调保持美国的军事优势,进一步增强美国的军事实力,主张扩充军费,进行新军事革命,使美国在军事上始终保持超强地位。二是不顾俄罗斯、中国和欧盟的反对,坚持推进国家导弹防御系统计划。三是重拾传统的权力政治观和冷战思维,以此作为其处理国家关系的出发点。四是实行“有限的国际主义”,主张有选择地介入海外事务,防止把战线拉得过长,以便能够更好地保卫美国的重大利益。2.“9·11”事件导致的外交政策调整和反恐战争的发动“9·11”恐怖袭击事件的发生,不仅对美国民众产生了深刻的心理冲击,也对美国的战略安全和外交政策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恐怖袭击发生后,美国迅速调整其对外战略,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美国以反对国际恐怖主义为中心,建立起国际反恐联盟;二是立即着手从军事上采取行动,实施打击恐怖主义的军事战略;三是调整国家安全战略,将反对恐怖主义作为外交与安全战略的首要任务。2001年10月,美国同英国一道发动了对阿富汗塔利班和本·拉登基地组织的军事打击,推翻了塔利班政权,捣毁了“基地”组织在阿富汗的大本营。“9·11”事件后,美国就以对恐怖主义的态度为线,将全世界划分为敌我两个阵营,制造了“邪恶轴心”的概念,把伊朗、伊拉克和朝鲜三国列入“邪恶轴心”。3.单边主义和先发制人“9·11”事件前,小布什政府在对外政策上表现出强烈的单边主义倾向,“9·11”事件发生后,很多学者都预测由于跨国恐怖主义成为了国际社会的共同敌人,因此美国会收敛其单边主义行径,寻求广泛国际反恐协作。但是与人们的预料恰恰相反,美国在单边主义的道路上越走越远。第一,在反恐问题上,尽管美国政府表示要寻求其他国家的支持与合作,但在具体行动上却是“独断专行”。在未得到联合国授权的情况下,通过先发制人的军事打击推翻了伊拉克萨达姆政权;第二,小布什政府在一系列重大国际问题上一意孤行,不惜开罪别的国家,包括西方盟国,将美国的利益置于国际社会的利益之上。美国不顾俄罗斯与国际社会的强烈反对,废除了1972年与苏联签订的《反导条约》,正式启动NMD计划,事实上是抛弃了30年来全球战略平衡的基石,挑起新一轮的军备竞赛。美国还拒绝在《京都议定书》上签字;在巴以冲突中一味偏袒以色列;因要求美国人的豁免起诉未果而退出1998年139国签署的《罗马条约》,阻挠国际刑事法庭的成立,并以退出联合国维和行动要挟安理会,等等。小布什政府“无所顾忌”的外交政策已经超越了以前历届美国政府的单边主义倾向,达[40]到了历史上的一个最高点。(三)巧实力外交——奥巴马时期

2008年底,奥巴马当选美国首位黑人总统,其外交政策初露端倪,有中国学者概括了几大特点。1.推崇巧实力

奥巴马政府强调“巧实力”与“3D”的外交理念。所谓巧实力,即将美国的硬实力与软实力结合起来,一体化地运用国家的所有资源来为美国的战略目标服务;“3D”是Diplomacy(外交),Development(发展),Defense(国防)三个英文词的首字母。2.摒弃单边主义

奥巴马摒弃小布什的单边主义,强调与国际组织和联合国合作,尊重国际法。表示要降低军事手段在对外政策中的作用,而强调外交优先,以对话代替对抗。淡化对外政策中的意识形态色彩,而更注重务实合作。3.结成广泛的“伙伴关系”

国务卿希拉里将美国的“伙伴关系”分为三个层次:一是强化与欧洲和日本、韩国等欧亚传统盟国的关系;二是深化与印度、印尼、巴西和埃及等有地区性影响的国家的关系;三是与中、俄两大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大国结成坦诚而富有建设性的关系。为强化美日关系,奥巴马将首访白宫的殊荣给了日本首相,在希拉里的亚洲之行中,更表态明确支持将“绑架日本人”问题纳入到朝核问题六方会谈中来。对中美关系,奥巴马保持了政策连续性,在保持战略经济对话机制的同时,提升了战略对话的层级。中美两国元首伦敦会晤时同意两国建立“积极的、建设性的全面合作关系”。4.修补美国受损形象

奥巴马主张“通过榜样的力量,而非力量的榜样来领导世界”,以“微笑外交”来修补并改善美国受损的国际关系与道义形象,通过抢占道义制高点来重建美国在全世界的领导地位与影响力。奥巴马承认美国过去的对外政策有过错误,“我们有时脱离接触,有时又强加于人”。奥巴马上台后即宣布关闭备受批评的关塔那摩基地监狱和中央情报局海外监狱;终止使用酷刑;表示对气候变化问题不仅要参与推动而且要起带头作用。奥巴马为了改善美国在伊斯兰世界中的不良形象,上台伊始的首个专访中宣布:“美国不是穆斯林的敌人”,“将以尊重的语言同穆斯林交往”。他向穆斯林喊话,表示“美国从未与伊斯兰开战,事实上,在击退极端意识形态方面我们是伙伴关系”;即便有分歧,他也将“深怀敬意”地“仔细倾听,以消除误解”。他在演说中以“暴力极端主义”代替了小布什“伊斯兰法西斯主义”的提法,由此向全世界穆斯林伸出了橄榄枝。5.喊话对手谈判

奥巴马一改小布什政权与反美抗美对手强硬对抗的作风,采用“柔性外交”手段,喊话“敌对国家”谈判对话。对伊朗,奥巴马表示:只要伊朗松开紧握之拳,美国也将伸出相握之手,没有指称伊朗支持恐怖主义。对古巴,奥巴马在美洲峰会前宣布解除对古巴裔美国人探亲与汇款限制,在峰会上又表示愿与古巴政府进行接触,“寻求与古巴有一个新的开端”,“将美古关系推向一个新的方向”。对哈马斯和真主党,尽管继续要求哈马斯“终止暴力”,但却没有点名哈马斯和真主党为“恐怖组织”,甚至还承认哈马斯拥有民众支持度,并表示无意采用双重标准,而是欢迎所有和平当选的政权,也不再将阿拉伯国家划为“温和派”与“极端派”两个阵营。对俄罗斯,表示美国愿意“重启”与俄罗斯的关系,奥巴马与梅德韦杰夫会晤后宣布两国将立即着手“削减并限制进攻性战略武器”谈判,并拟于年内达成协议。为避免激化矛盾,奥巴马将北约继续东扩问题暂且不提;并对在东欧部署反导系统表示出灵活性。奥巴马还呼吁所有国家都加入反核扩散机制。6.坚决维护根本利益

奥巴马给美国外交带来某种变革之风,但这只不过是策略手法和风格方式的改变,没有也不可能改变美国外交战略的实质。2009年4月22日,奥巴马政府的国务卿希拉里在众议院外事委员会作证时,阐述了奥巴马政府新的外交战略目标,强调美国外交战略的总目标是:确保国家安全;在全球推进美国利益和价值观;强化与传统盟友的结盟关系。

美国外交目标面临严峻挑战。(四)冷战后美国外交政策基本目标

美国外交历经200多年的历史发展,这期间现实主义和理想主义交替支配着其外交战略与政策的制定和执行。不同的历史时期其内容和侧重点又各有不同。当前美国奉行的基本上是一种实力外交政策,具有明显的扩张性,其性质是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1.美国“领导世界”“领导世界”是冷战后美国外交政策的根本目标,它对21世纪美国外交政策的制定和执行将产生深远的影响。在21世纪,维持唯一超级大国地位,遏制潜在对手,是美国外交的重要内功。美国变本加厉地推行单边主义外交政策,虽四处碰壁,但谋求一超独霸的世界[41]“领导地位”,今后依然是美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特征。2.确保美国在世界经济秩序中的主导地位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的不断加强,美国经济对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经济的依赖性不断加重,因此在对外关系上,经济利益的实现和保证日益成为美国“领导世界”这一总体目标的实力基础。经济因素作为美国外交政策的一项重要内容,它的侧重点主要在使更多国家认可并接受根据美国利益所制定的所谓国际经济规则上,以确保美国在世界经济秩序中的领导地位。(五)美国外交面临的挑战

美国作为后冷战时期的唯一超级大国,拥有无可匹敌的强大经济与军事力量,力求永保全球绝对优势和领导地位。但是,反恐战争和伊拉克战争暴露出美国战线过长、财力有限、兵力不足的弱点。事实证明,即便美国拥有世界顶尖的经济、军事实力,也经不起为了主宰世界而导致的巨大消耗。无疑,在美国向称霸全球目标迈进的道路上充满荆棘。1.伊拉克、阿富汗战争困局

伊拉克重建是美国“大中东民主计划”中的重要一环,小布什政府本想在伊拉克建立一个代议制的民主政府给中东各国树立样板,但此构想不但未能实现,美国还深陷伊拉克的乱局,伊拉克安全局势长期难以改观。目前伊拉克已成为国际恐怖主义的主要训练营、演练场和输出地。随着伊境内的恐怖主义活动日益猖獗,美国的盟友均准备[42]从伊拉克撤军。在阿富汗,塔利班组织和“基地”组织卷土重来,并蔓延到巴基斯坦。美虽然也想体面撤军,但目前的乱局,以及伊、阿两国日益壮大的国际恐怖主义势力,使美国陷入“输不起、打不赢、走不了”的窘境。2.伊朗和朝鲜核危机

自2005年8月内贾德总统上台以来,伊朗核政策转守为攻,从擅自启动铀转换活动到重启位于伊斯法罕核设施的核活动,再到2006年4月11日宣布成功生产出3.5%的低度浓缩铀,伊朗在核问题上步步进取。伊朗核危机的实质是美伊关系问题,因双方交恶近30年,严重缺乏互信,致使伊朗核问题成为“死结”。在伊朗核问题上,美国虽有心动武,但明显力不从心,美国的决策层也因其现在深陷伊拉克、阿富汗战乱泥潭,国力不堪重负,而难以在以武力解决伊朗核问题上达成一致意见。另外美如果试图对伊动武,也必将承受巨大的国际阻力。俄罗斯作为在伊朗的最大既得利益者,一直反对对伊朗采取强硬立场。欧盟虽站在美国一方,但也不希望矛盾激化。而且一旦美国对伊朗实施军事打击,这不但无法确定能否一举摧毁伊朗核设施,相反还会刺激穆斯林的反美情绪,激化西方与伊斯兰世界的固有矛盾。因此美国在伊朗核问题上的选择并不多,只能通过争取各方的支持,以[43]制裁或军事威胁的方式继续“以压促变”。

朝核问题实质是冷战对抗的延续。20世纪50年代末,朝鲜就开始了核技术的研究工作。1985年12月,朝鲜加入《不扩散核武器条约》。按照该条约规定,成员国必须接受国际原子能机构对其核设施的检查,但朝鲜却一直拒绝接受其检查。20世纪90年代初,美国以其卫星照片为依据,怀疑朝鲜有用于研制核武器的设施,扬言要对朝鲜的核设施实行检查。朝鲜反复声明它没有制造核武器的打算和能力,同时指责美国在韩国部署核武器威胁它的安全。由于各执己见,双方在核问题上的争端便由此而生。2003年1月10日,朝鲜发表声明宣布正式退出《不扩散核武器条约》。为和平解决朝鲜半岛核危机,2003年4月23日至25日,在中国的努力协调下,中、朝、美三方在北京举行了三方会谈。同年8月27日至29日,由中、朝、美、韩、俄、日参加的关于朝核问题的第一轮六方会谈在北京举行。2005年9月,第四轮六方会谈经过两个阶段的艰苦谈判,与会各方一致通过《第四轮六方会谈共同声明》,就解决朝核问题达成六大共识。朝方承诺,放弃一切核武器及现有核计划,早日重返《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并回到国际原子能机构保障监督。美方确认,美国在朝鲜半岛没有核武器,无意以核武器或常规武器攻击或入侵朝鲜。朝方声明拥有和平利用核能的权利,其他各方对此表示尊重。然而,在第四轮六方会谈结束不久,美国以朝鲜涉嫌“伪造美元”等为由,宣布对朝鲜实施“金融制裁”。于是,直到2005年11月的第五轮六方会谈,朝核问题依然由于美朝之间难以互信而步履维艰。2006年10月9日,朝鲜宣布其成功地进行了第一次地下核试验。2007年2月,第五轮六方会谈第三阶段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通过了共同文件《落实共同声明起步行动》,六方同意根据“行动对行动”原则,在起步阶段平行采取一系列行动,其中包括以最终废弃为目标,朝方关闭并封存宁边核设施,包括后处理设施;朝方邀请国际原子能机构人员重返朝鲜并进行国际原子能机构和朝方同意的一切必要的监督和验证;各方同意在起步阶段向朝方提供紧急能源援助等行动。但2009年5月朝鲜进行了第二次核试验,对此美国加强了对朝鲜的制裁。3.国际社会对美国单边主义和单极霸权的反对“9·11”事件后,美国单边主义政策愈演愈烈,其借反恐战争的名义,在全球范围内争夺战略制高点,试图建立不可动摇的美国单极秩序。但事实证明,美国此举不但未能有效打击国际恐怖主义势力,反而却使国际社会对美国的霸权行径怨声载道。(1)美国的单边主义影响了其与盟国的关系

反恐战争以来,美国的盟友出现了两个方向的变化:一部分是紧密支持和追随美国的盟国,如英国、日本、以色列等;另一部分是对美国的单边主义行为有保留,甚至不支持或持批评立场,如大部分欧[44]盟国家、绝大部分阿拉伯温和派国家以及东亚的韩国等。尤其是欧美之间的分歧更是短期内难以弥合的。

美国把反恐作为自己的优先目标,不惜发动战争。欧洲国家则认为,恐怖组织应当严格界定,不赞成将“流氓国家”扩大化;动武有时是需要的,但武力并非是唯一的手段,一味地依靠武力会助长恐怖主义蔓延,应当伴以预防战略;贫困是恐怖主义的温床,帮助贫穷国家发展,应作为反恐的优先方面。没有政治的稳定、经济的发展,不可能创造出和平的国际环境。(2)以拉美左派为核心形成的国际反美新阵线叫板美国

2006年,拉美出现了一个历史上从没有过的政治现象,这就是中左翼领导人在巴西、智利、委内瑞拉、尼加拉瓜和厄瓜多尔等13个国家通过大选赢得政权。这些国家总人口占拉美地区总人口的70%,总国土面积占拉美地区总面积的80%。拉美“向左转”几乎是2006年国际社会的一个标志性事件,尤其令人注目的是,委内瑞拉、尼加拉瓜、厄瓜多尔和玻利维亚的左翼领导人查韦斯、奥尔特加、科雷亚和莫拉莱斯属于激进左翼,对美国持强硬批评态度,并同情美国的死敌古巴。而伊朗总统内贾德在2007年1月访问委内瑞拉,开始了建构“中东—拉美反美大联盟”的步伐。一个以拉美左派为核心的国际反美新阵线让美国如梗在喉。(3)美俄关系渐行渐远

美国的单边主义政策侵犯了俄罗斯的利益,美俄关系在伊拉克战争后渐行渐远。2003年的伊拉克战争损害了诸多国家的利益,但是其对俄罗斯的伤害则是更直接、更具战略性的。因为它不仅直接挑战了俄罗斯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政治利益,而且冲击了俄罗斯在中东地区的地缘战略利益,并损害了俄罗斯同伊拉克及其他中东[45]国家之间巨大的经济利益。在2007年2月第43届慕尼黑安全政策会议上,俄罗斯总统普京措辞严厉地抨击了美国的单边主义、滥用武力、在东欧部署反导系统以及北约东扩,引起舆论一片哗然。这是冷战结束以来俄罗斯元首对美国最为严厉的批评。在科索沃单方面独立,格鲁吉亚南奥塞梯战争等问题上,美俄出现新的对抗。[1] 齐世荣主编:《美国:从殖民地到唯一超级大国》,三秦出版社2005年版,第172页。[2] 刘丽云、张惟英、李庆四:《美国政治经济与外交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13页。[3] 黄安年:《二十世纪美国史》,河北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39页。[4] 许国林:《20世纪20年代美国社会经济问题分析》,载《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1期,第58页。[5] 刘丽云、张惟英、李庆四:《美国政治经济与外交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36~139页。[6] 刘丽云、张惟英、李庆四:《美国政治经济与外交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42页。[7] 《2000年美国网络泡沫的破灭》,http://blog.sina.com.cn/u/4a20b0f5010006qq。[8] 刘曙光:《地产泡沫将危及美国经济》,http://www.readfree.net/bbs/simple/t128371.html。[9] 《美国收入差距扩大,基尼系数创新高》,《美洲经理人》,http://usa.icxo.com/htmlnews/2006/08/31/923910.htm[10] 《美国不同种族家庭收入差距扩大》,http://world.gansudaily.com.cn/system/2006/11/15/010183109.shtml。[11] 《2005年美国破财申请案同比猛增30.5%》,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photo/2006-03/26/content_4345692.htm。[12] 《数字说话》,载《周末画报》,2006年2月17日,改版第426/427期合刊,财富版,第4页。[13] 《美国家庭的债务危机》,http://blog.sina.com.cn/u/4a16e86d010006t6。[14] 刘淑华:《浅析2002年美国经济走势》,载《环渤海经济瞭望》2002年4月,第57页。[15] 安国章:《美国反恐战争已耗资3680亿美元》,人民网,2006年6月16日,http://world.people.com.cn/GB/1029/42355/4482912.html。[16] 刘杰:《当代美国政治》,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第1页。[17] 刘丽云、张惟英、李庆四:《美国政治经济与外交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4页。[18] 马克思:《致美国总统亚伯拉罕·林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6卷,人民出版社1965年版,第20页。[19] 列宁:《全俄社会教育第一次代表大会(1919年5月)》,《列宁全集》第36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332页。[20] 袁明主编:《美国文化与社会十五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02页。[21] 刘杰:《当代美国政治》,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第10页。[22] 刘杰:《当代美国政治》,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第80页。[23] 袁明主编:《美国文化与社会十五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02~103页。[24] 袁明主编:《美国文化与社会十五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05~106页。[25] 刘丽云、张惟英、李庆四:《美国政治经济与外交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2~23页。[26] 王立新:《美国例外论与美国外交政策》,载《南开学报》2006年第1期,第11~14页。[27] 罗文彦:《美国扩张主义和孤立主义外交政策的关联》,载《西华师范大学学报》2006年第1期,第110页。[28] 刘丽云、张惟英、李庆四:《美国政治经济与外交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31~332页。[29] 王晓德:《美国文化与外交》,世界知识出版社2000年版,第75页。[30] 潘锐:《冷战后的美国外交政策——从老布什到小布什》,时事出版社2004年版,第1~14页。[31] 〔美〕威廉·富布赖特:《跛足巨人:美国对外政策及其国内影响》,伍协力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1~22页。[32] 杜鲁门:《杜鲁门回忆录》第2卷,李石译,三联书店1974年版,第121页。[33] 杜鲁门:《杜鲁门回忆录》第2卷,李石译,三联书店1974年版,第276页。[34] 刘丽云、张惟英、李庆四:《美国政治经济与外交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60页。[35] 刘德斌主编:《国际关系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381~382页。[36] 同上,第381页。[37] 中国人权研究会:《西方国家的人权外交是在什么背景下产生的》,载《人民日报》2006年4月5日第9版,转引自http://www.jcrb.com/zyw/n58/ca475110.htm。[38] 刘德斌主编:《国际关系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507~509页。[39] 刘德斌主编:《国际关系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551~552页。[40] 刘德斌主编:《国际关系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553~554页。[41] 钟学敏、张明德主编:《当代世界政治与经济》,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66页。[42] 李荣、田文林:《美国在中东的战略困境及前景评估》,载《西亚非洲》2006年第7期,第5~6页。[43] 李荣、田文林:《美国在中东的战略困境及前景评估》,载《西亚非洲》2006年第7期,第7页。[44] 黄仁伟:《损人也不利己——美国单边主义政策试析》,http://www.china.com.cn/chinese/HIAW/131079.htm。[45] 袁鹏:《美俄关系的变与不变》,载《外交评论》2006年第5期,第31页。

第五章 急欲跻身大国行列的日本

日本国位于亚洲大陆东部,是一个由东北向西南延伸的弧形岛国。日本由北海道、本州、九州、四国4个大岛和大约6800多个小岛组成,陆地面积377880平方公里,约相当于俄罗斯的1/45,中国和美国的1/25,但比多数欧洲国家大。日本人口总数为1.26亿,居世界第六位。除北海道居住少数阿伊努人外,日本绝大多数为大和族,基本上是单一民族国家,外侨以朝鲜人为多,还有不少华侨、华人。日本国土狭小,人均可耕田为0.7亩,但森林覆盖率为67%。东部海岸线曲折,多良港,西部沿岸悬崖多,良港少,故日本的主要城市和工业区都集中在东部太平洋沿岸的狭小平原和沿海低地上。日本工业发达,但资源贫乏,大部分能源、原料依赖进口。

第一节 日本经济奇迹的创造与停滞

日本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败国,在战争中损失惨重。二战后,日本丧失了全部海外殖民地,有119个城市变为废墟,死亡人数达222万人,900多万人无家可归,国民财富损失了45%,50%的工业设备和交通运输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1946年其国民生产总值只有战前的62%。就是在这样的情形下,日本举国一致,发愤图强,在日本政府和国民的共同努力及美国的大力扶植与帮助下,仅用了20余年的时间,就恢复了崩溃的国民经济,实现了工业现代化,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强国。到1991年,日本国民生产总值已达3万亿美元,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