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时期安徽财政改革与发展研究(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1-05-17 02:07:11

点击下载

作者:陈先森

出版社: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十二五”时期安徽财政改革与发展研究

“十二五”时期安徽财政改革与发展研究试读:

前言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指出,“十二五”时期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工作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加快财税体制改革,积极构建有利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财税体制。这些要求为做好“十二五”时期财政改革与发展工作指明了方向。如何适应新时期、新要求,抓住和用好我省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全力推进财政改革与发展,促进全省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努力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多做贡献,是财政部门“十二五”时期必须认真研究和准确把握的重大问题。“十二五”时期财政改革与发展将贯穿“五大核心理念”。一是发展的理念。到2015年,通过努力,力争全省财政收入总量突破4000亿元,实现五年翻一番。着力推动转型发展、开放发展、创新发展、和谐发展,财政宏观调控能力进一步增强,财政自身发展再上新台阶。二是民生的理念。本着民生优先的原则,地方新增财力80%以上用于民生领域,保障和改善民生成为财政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三是创新的理念。合理界定省以下各级政府事权和支出责任,建立健全更加科学的转移支付制度,逐步完善财政支持主体功能区建设、推进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均等化的长效机制。四是绩效的理念。完善预算绩效管理制度,健全财政“大监督”体系,实现财政绩效新提升。五是法治的理念。进一步健全财政法规制度体系,规范财政执法行为,推进财政依法行政。

本书以安徽财政发展“十二五”规划为蓝本,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力求准确把握国内外宏观经济形势和我省财政改革与发展面临的任务,明确了“十二五”时期财政工作的主要目标、战略任务和政策导向,研究提出了符合安徽实际,具有科学性、前瞻性、可行性、指导性的中长期财政发展目标、发展战略和政策措施,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纵向和横向相结合,综合和专项相结合,对于指导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省财政改革与发展工作具有重大意义。希望本书的出版,能使广大从事和关心安徽财政的同志们开卷有益,能对不断探索我省财政改革与发展新方法、新途径起到指导、推动和借鉴作用。本书编委会2011年12月第一部分总体改革与发展“十二五”时期,是安徽省实现科学发展、全面转型、加速崛起、兴皖富民的关键时期,也是健全公共财政体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根据《安徽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纲要(2011—2015年)》、《国家财政“十二五”规划纲要》,结合安徽省财政改革与发展实际,制定《安徽省财政发展“十二五”规划(2011—2015)》,总结回顾“十一五”时期全省财政发展情况,分析“十二五”时期全省财政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明确了“十二五”时期全省财政发展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提出了今后5年主要采取的政策措施。一、“十一五”时期安徽省财政发展回顾“十一五”期间,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省各级财政部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积极应对各种挑战,全面落实财政宏观调控政策,取得了令人鼓舞的巨大成就。这五年,是财政综合实力显著增强的五年,财政运行质量不断提高,健康、可持续的财政收入稳定增长机制初步形成;是服务经济发展措施得力的五年,先后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和积极的财政政策,相机抉择的财政宏观调控机制更加完善;是保障改善民生力度空前的五年,坚持将财力向基层倾斜,向新农村建设倾斜,向困难地区和困难群体倾斜,促进和谐的民生保障机制逐步健全;是公共财政体系不断完善的五年,财政制度改革向纵深推进,有利于科学发展的财政体制、机制加快建立;是财政管理水平明显提高的五年,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理念融入财政工作全过程,规范高效的财政监管机制基本确立,财政改革与发展迈上了新的台阶。(一)不断创新发展思路,理财观念逐步转变

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确立了“四破四立”的理财观,即破除账房先生意识,树立主动理财理念;破除摇头先生意识,树立服务大局理念;破除财力困难意识,树立服务发展理念;破除主观臆断意识,树立科学理财理念。突出“推进科学发展、加速安徽崛起”主题,把财政工作重心进一步转变到“三保二促进”上来,即保运转、保民生、保稳定、促发展、促和谐;审时度势,主动作为,凝聚起做好“五篇文章”的强大合力,即围绕崛起做支持发展文章,围绕管理做规范理财文章,围绕民生做强农惠农文章,围绕和谐做工作协调文章,围绕效能做能力建设文章。(二)不断加强理财治税,收入规模显著扩大

财政与经济良性互动格局更加稳固,全省财政收入规模连续跨越1000亿元、2000亿元新台阶,2010年完成2063.8亿元,实现5年翻了一番多(见图1)。其中:地方财政收入突破1000亿元大关,完成1149.4亿元,总量和增幅均位居中部地区第2;全省财政收入5年累计完成6792.5亿元,是“十五”时期的3倍,年均增长25.7%;全省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由“十五”末的12.2%提高到2010年的17%;人均财政收入由“十五”末的1007元提高到2010年的3300元。财政收入质量稳步提高,税收收入占财政收入的比重达到85.6%。区域财政协调发展,合肥、芜湖等中心城市引领地位更加突出,皖北地区财政加快发展,县域财政发展强劲,涌现出24个财政收入超10亿元的县(市)。财政实力的不断壮大,为安徽跨越发展、加速崛起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三)不断发挥职能作用,宏观调控卓有成效

坚持把促发展作为首要任务,加大政府性投入带动投资快速增长,全省固定资产投资突破1万亿元大关,为经济社会长远发展积蓄了能量。全面落实结构性减税政策,安排25亿元财政资金支持市县建立中小企业担保基金和贷款风险补偿资金,着力建设全省信用担保体系,有力促进了全省中小企业发展。坚持把促消费作为应对危机的重要举措,深度挖掘城乡消费潜力,认真实施“四下乡、两换新”政策,累计补贴财政资金53.7亿元,家电下乡销售量和补贴兑付率稳居全国前列,“真金白银”的政策促进了消费市场繁荣。坚持把调结构作为财政调控的主攻方向,综合运用财政投资、税收优惠、资金扶持、贷款贴息等多种政策手段,大力支持自主创新,稳步推进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启动实施国家技术创新工程试点省建设;大力支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增加对皖北地区的均衡性转移支付,支持150个镇开展扩权强镇试点,支持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和合肥经济圈建设;加大节能环保投入,积极支持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发展,加强重点流域污染防治,节能减排目标全面完成。图1 财政收支5年增长2倍多(四)不断优化支出结构,社会建设全面加强

全省财政支出规模实现新跨越,2010年达到2566.9亿元,是2005年的3.6倍;5年累计完成8539.9亿元,是“十五”时期的3.2倍,年均增长29.2%。人均财政支出水平由2005年的1094元提高到2010年的3775元,跨越3000元新台阶。坚持调整和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不断加大公共服务领域的投入,优先保障和改善民生,教育、科技、文化、社保支出保持较快增长,有力促进了社会事业均衡发展。政法经费保障体制改革、工商管理体制改革和文化体制改革稳步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现全覆盖,基层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全面推开,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顺利实施。财政应急保障联动机制不断健全,为应对一系列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提供了坚强保障。在全国率先组织实施民生工程(见图2),民生工程项目从2007年的12项增加到2010年的33项,4年累计投入 853.8亿元,人民群众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明显提升,胡锦涛总书记两次视察安徽时对此充分肯定。图2 “十一五”时期民生工程实施项目及投入情况(五)不断加大“三农”投入,城乡统筹协调推进

全面落实强农惠农政策,全省财政“三农”累计投入2649.8亿元,投入总量、增量、增幅以及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逐年增加。通过“一卡通”发放各项财政涉农补贴492亿元,农民人均受益1217元。注重发挥财政支农投入的导向作用,跨部门整合涉农资金,提前完成农业产业化“532”提升行动。积极开展省级支农资金整合试点,支农资金使用效益不断提高。加大农业综合开发力度,改造中低产田629万亩,建设高标准农田35万亩。大力支持粮食生产“三大行动”,粮食连续7年丰产、5年创新高。大力支持农村交通、水利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解决1195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加大财政扶贫投入力度,累计减少贫困人口173万人。扎实推进农村综合改革,乡镇机构改革、农村义务教育和县乡财政管理体制等重点改革任务基本完成。顺利实施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农村义务教育债务偿还兑付工作全面完成并顺利通过国家考核验收。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试点全面推进,村级组织运转经费保障机制和为民服务全程代理制不断完善。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大力实施“千村百镇”示范工程,让公共财政的阳光更多地照耀“三农”。(六)不断深化财政改革,财政管理日趋规范

全面实施政府收支分类改革,推行政府预算体系改革,公共财政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和社会保障预算组成的财政预算体系逐步建立。进一步完善省以下财政体制,健全转移支付制度,完善省直管县财政体制和乡财县管改革措施。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收付、政府采购制度体系更加健全,收支两条线管理改革深入推进,政府非税收入管理改革不断深化,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体制逐步理顺,预算绩效评价试点有序开展。启动惠民直达工程试点,加快构建“五个一”惠民政策落实新机制。积极稳妥地推进公务员津贴补贴改革和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改革。狠抓财政管理基础工作和基层建设,全面推进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加强预算执行管理,加快财政支出进度,千方百计提高预算执行率,降低年终结转率。扎实推进“金财工程”建设,着力构建覆盖所有财政性资金、辐射各级财政部门和预算单位的财政一体化管理信息系统。加强财政监督管理,树立“大监督”理念,完善财政监督体系,加强监督机构建设,大力推进“小金库”专项治理,坚持标本兼治,着力构建“小金库”治理长效机制。(七)不断加强队伍建设,财政形象明显提升

坚持抓机关、带系统、促发展,相继开展了“岗位大练兵、作风建设年、创建五型机关、规范管理年、能力建设年、学习提升年”主题活动,成功实施“百千万培训工程”,对全省108名县区财政局长、1398名乡镇财政所长进行集中培训,分期分批对近4万名农村财会人员进行轮训,财政干部综合素质不断提高。招录了一批年轻干部,改善了干部队伍结构,为财政事业发展注入了新生力量。全面完成“五五”普法系列宣传活动,财政干部法制观念不断增强。扎实推进注册会计师行业党建,实现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在行业的全覆盖。全面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规范权力运行,全面推行文明办公“五要五不”,扎实推进机关效能建设和政风行风建设,财政机关作风不断改进。大力加强财政文化建设,创作并广为传唱财政之歌《财缘》,组织开展全系统文体活动,涌现出一批体现时代精神和行业特点的文化精品。特别是2009年11月以来,大力弘扬沈浩精神,以“科学理财创先进、学习沈浩争先锋”为主题,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精心组织“五要五比”主题实践活动,掀起了“学沈浩创先进争优秀”活动的热潮。“十一五”时期,全省各级财政部门始终坚持科学发展,努力培植壮大财源,为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坚实的财力保障;始终坚持主动理财,服务大局,充分发挥财政职能作用,当参谋,解难题,促发展;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把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财政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调整和优化支出结构,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始终坚持规范管理,不断加强制度建设,努力促进财政管理规范化、科学化,发挥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始终坚持改革创新,用改革的办法解决发展中的问题,将创新作为推动财政发展的强大动力,促进财政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当前,安徽省财政改革发展中仍然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是:人均财政收支水平偏低,财政收支矛盾依然突出;区域财政发展均衡性不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有待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绩效还不高,财政管理和监督有待加强;政府债务管理机制尚未健全,财政风险不容忽视;等等。这些都需要在“十二五”时期高度重视,深入分析,采取有效措施,努力加以解决。二、“十二五”时期安徽财政发展面临的形势“十二五”时期,国际、国内宏观经济形势面临很多新变化,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步入调结构、促转型、惠民生的新阶段,对财政改革发展将产生重大影响。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必须增强机遇意识和忧患意识,科学把握发展规律,主动适应环境变化,有效化解各种矛盾,更加奋发有为地推进我省财政深化改革,加速发展。(一)“十二五”时期我省财政发展面临重大机遇

从外部环境看,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技创新孕育新突破,技术进步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将进一步提升。国家实施中部崛起战略,扶持粮食主产区加快发展,加快重大交通和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将为安徽省经济增长提供新的政策支撑。国内外产业转移方兴未艾,长三角区域一体化深入发展,工业化、城镇化快速推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和消费潜力稳步释放,将为安徽省经济崛起创造良好环境。从内部条件看,全省经济总量已突破万亿元大关,基础设施日益完善,体制活力显著增强,投资和消费结构明显升级,经济发展的内生效应和提速效应显著增强。国家技术创新工程试点省、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深入推进,加快皖北地区发展力度不断加大,将为安徽省加速崛起提供重要战略平台。“十二五”时期,安徽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全面转型、加速崛起、兴皖富民为主线,实行工业化城镇化双轮驱动、转型发展、开放发展、创新发展、和谐发展战略,努力走在中部崛起前列,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将明显提高。未来五年是安徽经济社会黄金发展期,也是财政实力高速增长期,在经济社会长期向好的大趋势下,实现财政跨越发展的机遇前所未有。(二)安徽省财政改革发展也将面临诸多挑战

一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任务繁重。国际金融危机的后续影响仍然存在,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全球性通胀隐忧加剧,世界经济复苏缓慢曲折。安徽省经济总量居中、人均水平靠后的欠发达省情还没有根本改变,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依然较多,面临加快发展与转型发展的双重压力。解决投资、消费、出口结构性失衡问题,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缓解资源和环境瓶颈制约,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对加强和改善财政宏观调控提出更高要求。二是经济结构调整任务繁重。安徽省产业结构层次较低,资源性产业比重偏高,先进制造业发展不足,高新技术、战略性新兴产业比重偏低。城乡区域发展不协调,中心城市带动力不强,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难度增大,加快皖北发展迫在眉睫。科技创新能力不足,要素成本快速上升,产业转型升级的内在要求更加迫切。实施主体功能区规划,优化产业布局,调整经济结构,推进低碳经济、循环经济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将是财政与经济协调发展的重大课题。三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任务繁重。安徽省区域之间、城乡之间生活条件和公共服务水平差距仍然较大,随着外部发展环境的变化,长期积累的深层次问题和结构性矛盾逐步显现,人口老龄化问题日渐突出,人民群众对就业、教育、医疗、养老、社保、住房等需求日益强烈。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财政保障任务将十分繁重。管理好通胀预期,应对突发公共事件,实施城乡居民收入倍增规划,也将显著增加财政压力。

总体判断,“十二五”时期,安徽省经济总量将平稳较快增长,为财政实力的发展壮大奠定基础,有利于财政职能作用的充分发挥;工业化和城镇化加速发展,一批新的财源、税源将加快形成;改革和完善资源税、房产税等税制,健全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财政体制,将进一步壮大地方财政实力;保证农业、科技、教育支出法定增长,加大社会事业和民生领域投入,调整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将面临考验。促进发展方式转变,加速安徽崛起,实现经济繁荣、人民富足、生态良好的发展目标,既为财政发展提供了新平台、新空间,也对财政改革提出了新课题、新任务。三、“十二五”时期安徽财政发展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全面转型、加速崛起、兴皖富民为主线,加强和改善财政宏观调控,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深化财税制度改革,推进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努力构建有利于科学发展的财税体制机制,建设发展型财政、民生型财政、创新型财政、绩效型财政、法治型财政,为实现全省经济繁荣、人民富足、生态良好的发展目标提供更加坚实有力的财政保障。(二)主要目标

1.财政收入总量实现翻一番。“十二五”时期,在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不断提高的基础上,全省财政收入将继续保持持续较快增长。到2015年,通过努力,力争全省财政收入总量突破4000亿元,实现五年翻一番。财政收入总量在全国位次前移,人均财政收入在全国位次前移,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稳步提高,税收收入占财政收入比重稳步提高,省级财政宏观调控能力进一步增强,财政自身发展再上新台阶。

2.财政支出管理再上新水平。到2015年,力争全省财政支出超过5000亿元,财政支出总量在全国位次进一步前移,地方新增财力80%以上用于民生领域,人均财政支出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进一步缩小。财政支出结构进一步优化,农业、科技等项支出达到法定增长比例,教育支出占财政总支出比重达到国家规定比例,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支出、节约资源能源与环境保护支出占财政总支出比重明显提升,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的保障水平不断提高,财政支持发展、保障民生的能力再有新突破。

3.区域财政发展日趋协调。纵向上,实施“超十过百进千”工程,即到2015年,力争50个县财政收入超过10亿元大关,13个以上的市财政收入突破100亿元大关,合肥市财政收入突破1000亿元,省、市、县三级财政发展更加协调。横向上,皖南、皖中、皖北三大区域经济互动发展,皖江城市带、合芜蚌自主创新试验区、合肥经济圈等区域财政经济快速发展,形成新的财政收入增长极,财政推进自主创新再有新进展,财政支持皖北发展力度进一步加大。

4.财政体制机制更加健全。财政税收体系更加完善,政府之间的财力与事权划分更加合理,转移支付制度设计更加科学,财政支持主体功能区建设、推进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均等化、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长效机制逐步完善。财政法制体系进一步完善,政府预算体系不断健全,公共财政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和社会保障预算组成有机衔接。财政投融资管理体制和机制更加健全,财政管理、运行和监督科学化、精细化水平不断提高,财政绩效实现新提升。(三)主要任务

1.建设发展型财政,推动安徽加速崛起。贯彻落实国家扩大内需战略,坚持工业化城镇化双轮驱动,着力推动转型发展、开放发展、创新发展、和谐发展,加强和改善财政宏观调控,做好科学生财、聚财、用财的文章,健全财政经济良性互动发展机制,促进安徽省经济长期平稳健康发展。

2.建设民生型财政,提高群众幸福指数。牢固树立民生优先理念,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财政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继续加大民生投入,巩固提升民生工程,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重点解决好教育、就业、社保、医疗、住房等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民生问题,进一步加强社会建设,构建符合省情、比较完整、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让更多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3.建设创新型财政,增强体制机制活力。合理界定省以下各级政府事权和支出责任,按照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原则,进一步完善省以下财政体制,加快完善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建立统一规范透明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贯彻和推进税制改革,逐步健全地方税体系。健全预算管理制度,完善政府预算体系,深化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收付、政府采购等制度改革。

4.建设绩效型财政,提升财政管理水平。规范预算编制管理,合理配置财政资源,进一步增强预算编制的完整性和准确性。强化预算执行管理,加快财政支出进度,明晰财政支出责任,不断提高预算执行的均衡性和有效性。严格财政监督管理,健全监督机制,改善监督方式,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加强政府债务管理,完善管理制度,积极防范和化解财政风险。建立健全预算绩效管理制度。

5.建设法治型财政,推进依法理财治税。进一步健全财政法规制度体系,规范财政执法行为,推进财政依法行政。依法加强收支管理,自觉接受人大、审计和社会监督。稳步推进财政预算公开,加快预算公开的法制化、规范化进程,不断增强财政预算的透明度。组织开展财政“六五”普法工作,提高依法理财能力和水平。四、“十二五”时期安徽财政改革发展的政策措施

为全面完成“十二五”财政发展目标任务,今后五年主要采取以下九个方面政策措施:(一)壮大地方财政实力,奠定安徽加速崛起经济基础

1.完善财政收入体系。落实国家改革完善增值税、消费税和个人所得税等税收政策。充分把握中央赋予省级人民政府一定的税政管理权限,逐步健全地方税体系,壮大地方税收入,提高地方政府公共服务的保障能力。继续规范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管理。

2.依法加强收入征管。完善财税库银征管协调机制,大力推进财税库银税收收入电子缴库横向联网工作。强化税收征管基础工作,依法严格执行税收收入政策,健全税收征管运行机制,进一步提高依法征管水平。优化非税收入收缴流程,完善缴款方式。

3.稳步提高收入质量。深入开展财政收入形势预测,改进财政收入统计分析指标体系,完善财政收入评价办法,稳步提高财政收入质量。进一步加强财政收入执行分析,切实把经济发展的成果体现到财政收入上来,保持财政收入长期平稳快速发展。(二)落实扩大内需政策,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4.完善促进消费的财政政策。完善就业促进、失业调控、困难帮扶等的财政政策体系,增加城乡居民特别是中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提高居民消费能力。贯彻落实国家各项促进消费政策,大力推进家电下乡、家电以旧换新,全面开拓农村市场,提高农村和农民消费水平。进一步完善财政政策措施,促进商贸服务业发展,大力推进流通体系建设,发展新型消费业态,支持培育新的消费热点,优化消费结构,提升消费层次。

5.健全政府投资引导机制。争取扩大中央投资资金规模和代理发行地方政府债券额度,积极利用外国政府和国际金融组织贷款。继续完善促进社会投资的财政政策,建立健全政府投资出资人制度和政府投资引导机制,拉动社会资金、民间资本和外来投资,千方百计扩大有效投入,提高民间资本、省外境外投资比重。进一步规范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优化政府投资结构,以支持“861”行动计划为重点,调整优化财政资金投向,引导投资进一步向民生和社会事业、农业农村、科技创新、生态环保、资源节约等领域倾斜,推动安徽经济转型,引领安徽加速崛起。

6.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充分运用财政政策手段,大力支持合肥经济圈、皖江城市带和皖北城市群建设,推进形成以中心城市为核心、中小城市和小城镇为基础的现代城镇体系。进一步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支持城市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发展,提高城市综合承载能力。支持城市基础设施体系向农村延伸,推动城市优质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稳步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进一步支持户籍制度改革,依法有序引导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着力解决进城农民在就业、住房、社保、教育、医疗等方面的突出问题,促进更多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到城镇安居乐业。(三)完善财政激励措施,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

7.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围绕“三大千亿元”计划,细化落实财税扶持政策,建立稳定的财政投入增长机制,综合运用风险补偿等财政政策,促进金融机构加大支持战略性新型产业发展的力度,引导和带动民间资本投资战略性新型产业。创新财政支持方式,集中财力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千百十工程”,培育和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研究完善壮大支柱产业和做大做强优势产业的财政政策,着力改造提升传统产业。进一步完善支持文化旅游、金融保险、现代物流等现代服务业发展的财税政策,提高服务业比重和水平。深入推进企业兼并重组和淘汰落后产能,优化企业组织和空间结构。积极探索新的财政支持方式,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和中小企业加快发展,增强安徽工业综合竞争力。

8.推进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大力支持创新体系和创新平台建设,推动国家技术创新工程试点省建设取得新成效。在财政投资、财政补贴、税收优惠、政府采购等方面继续加大扶持力度,推动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取得新突破。认真落实科教兴皖战略,完善科技投入体系,深化科研经费管理制度改革,加大对实施“六大科技攻关工程”的支持力度,促进创新载体建设,培育“十百千”创新型企业。加大对人才发展的投入,健全政府、社会、用人单位和个人多元人才投入机制,鼓励引进经济社会发展紧缺人才和高端人才,为安徽省自主创新能力建设提供智力支撑。

9.推进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建立健全支持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发展的财政扶持政策,稳步推进资源要素价格改革,强力推进节能减排,促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继续加大对淮河、巢湖、长江、新安江等流域水污染防治的支持力度,完善大别山等重点生态功能区和皖南山区等生态脆弱区的生态环境补偿机制,深化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制度改革,继续推进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工作,促进生态安徽建设,加快实现经济增长模式从粗放型向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转轨。(四)加大财政支持力度,推动区域统筹协调发展

10.大力支持皖江城市带率先崛起。积极争取中央财政支持,建立财政投资引导机制,强力推进示范区承接载体建设。进一步研究落实税收优惠、税费减免、加速折旧等政策,促进产业创新升级。积极采取奖补、贴息等政策手段,促进资源节约和节能减排。继续完善财政补助、税费减免等措施,加大对示范区科技、教育、就业、卫生和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投入力度,着力优化服务环境,推动示范区建设五年大发展目标任务的如期完成,切实把皖江城市带打造成安徽崛起的战略平台。

11.积极推动皖北地区加快发展。认真落实加快皖北地区发展的各项财税政策,加大对开发园区、重点产业、基础设施的支持力度。灵活运用税收、贴息、奖励、风险补偿等财税杠杆,扶持发展金融业,引导金融机构加大信贷投放力度,促进当地经济社会事业发展。积极支持皖北开展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工作,在土地整治项目安排和建设用地置换周转计划上予以倾斜。积极支持皖北、沿淮部分市县发展现代农业项目和淮河流域基本农田整理项目建设,农民工创业园建设布局向皖北地区倾斜,改善皖北发展环境。

12.分类扶持促进区域协调发展。进一步制定和完善财政分类支持政策,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促进合肥经济圈一体化,促进皖南皖西等地加快发展。加大对革命老区、贫困地区、少数民族和民族聚集区的支持力度。进一步做好民族乡村的对口扶持工作。支持扩权强县,推进扩权强镇试点,推动县域经济再上新台阶。(五)创新资金投入机制,推进“三农”现代化

13.支持现代农业发展。加大财政支农投入,创新财政支农投入引导机制,逐步形成多元化的支农投入格局。采取贷款贴息、以奖代补、以物代资、先建后补等多种方式,集中资金,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支持粮食等优势主导产业发展。以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项目为平台,引导和支持各地加大支农资金整合力度。加大农业综合开发资金投入,支持高标准农田和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建设,扩大现代农业示范区试点范围。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支持建立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农民合作组织发展,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步伐。

14.支持加快新农村建设。引导各类涉农资金和项目集中配套,积极稳妥推动国家农村土地整治整村推进试点省建设,继续支持“千村百镇”示范工程建设,有序推进农村社区化。进一步推进农村公路建设,支持农村清洁工程,加快用电、改水、改厨、改厕和改圈,改善村容村貌和人居环境,提升新农村建设的层次和水平。实施新型农民培训工程,支持农民就业培训教育体系建设,大力推进农村实用技术和经营管理培训,培养造就一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进一步加强农村医疗卫生服务和公共文化服务等体系建设,加快农村社会事业发展。

15.推进农村体制机制创新。充分发挥财政杠杆作用,完善征地补偿机制,规范引导土地流转,探索进城农民承包地和宅基地有偿流转退出机制。深化和完善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制度,健全村内公益事业建设投入长效机制。深化集体林权制度配套改革和国有农场、林场体制改革。进一步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调整和优化财政资金补贴结构,扩大补贴范围,提高补贴标准。完善农业保险试点政策,加快建立农村金融服务体系。进一步加快乡镇政府职能转变,完善为民服务全程代理制,提高村级组织运转经费保障能力。(六)倾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努力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指数

16.大力实施民生工程。按照“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目标,制定民生工程规划,着力健全民生工程项目选择机制,稳步扩大实施范围,提高保障标准。进一步健全工作协调推进机制,规范民生工程基础管理,完善民生工程政策体系,强化民生工程资金保障,抓好各项民生工程的落实。建立健全民生工程项目建成后续管养机制,着力增强民生工程实施效果,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

17.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深入实施城乡居民收入倍增规划。扩大就业容量,促进劳动力转移就业,建立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增加工资性收入。优化创业环境,完善创业服务体系,拓宽农业创业领域,增加经营性收入。减少居民公共产品消费支出,落实强农惠农政策,推进开发式扶贫,增加转移性收入。加大财产权益保护力度,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增加财产性收入。合理调节收入分配,增加低收入群体收入,扩大中等收入阶层比重,有效调节过高收入。

18.统筹支持社会事业发展。坚持把发展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积极调整和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建立多元化教育投入机制,不断提升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推进职教大省和高教强省建设。支持文化体制改革,扶持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按照保基本、强基础、建机制的要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建立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体系,逐步提高保障标准。继续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完善财政奖扶政策,促进体育、计生等社会事业协调发展。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扶持壮大老龄服务事业和产业发展。

19.支持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继续完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进一步做实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逐步提高社会保险统筹层次和保障水平。开展城镇居民养老保险试点,扩大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范围,实现“十二五”两项制度全覆盖。继续完善失业保险制度,建立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医疗保障制度,推进社会福利、社会救助和社会优抚制度建设,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扶持就业政策,改善公共就业服务,健全公共就业服务体系,提高社会就业水平。完善土地出让收入和收费基金优惠政策,健全保障性安居工程推进机制,加快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进一步加大对廉租住房建设、公共租赁住房发展、棚户区和农村危房改造等保障性安居工程的投入力度,合理引导住房需求。

20.提升社会管理保障水平。进一步深化政法经费保障体系改革,健全分级分类保障机制,着力提高政法部门经费保障水平。加大对公共安全投入力度,支持防灾减灾、公共卫生和食品安全监管、社会安全事件监测预防体系和社会治安综合防控体系建设,完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进一步加强财政应急保障体系建设,完善财政应急保障政策措施和运行机制,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七)深化财政体制改革,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

21.完善省对下财政管理体制。进一步理顺各级政府间财政分配关系。完善市级财政管理体制,增强市级财政在市域范围内的财政职能,理顺市与非直管县、市辖区的财政分配关系。完善省直管县财政体制,进一步明确省、市、县的财政管理职责,规范省、市、县的财政分配关系,推行省以下直接高效的财政扁平化管理模式。理顺开发区财政管理体制,合理界定开发区的财政定位,发挥开发区作为区级经济发展重要载体作用。深化乡财县管改革,强化乡镇财政垂直管理,转变和充实乡镇财政职能,充分发挥乡镇财政为民服务的职能作用。

22.完善转移支付制度。完善均衡性转移支付办法,逐步提高均衡性转移支付的规模和比例,促进地区间公共服务均等化。整合专项转移支付项目,规范和创新专项转移支付管理模式,提高资金分配的科学性。围绕主体功能区建设,通过提高转移支付补助比例的方式,增强禁止与限制开发区域的政府公共服务保障能力。

23.建立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以“保工资、保运转、保民生”为目标,强化省级政府保障县级基本财力的责任,研究制定县级基本财力保障动态标准和分类补助办法,力争在“十二五”前三年全面建立起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并随着财政经济发展逐步提高保障水平。进一步加大对县乡财政管理指导力度,增强基层财政提供公共服务的能力。

24.稳步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启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规划编制工作,明确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主要范围、保障标准、阶段目标,不断完善基本公共服务标准体系。积极探索基本公共服务多元化供给制度,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评价、监督、问责机制。(八)加强财政管理创新,不断提升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水平

25.深化预算管理改革。细化预算编制,提高预算的科学完整性。健全预算执行动态监控机制,提高预算执行的均衡度和效率。强化部门结转结余资金管理。深化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实现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财务管理的有机结合。加强国库资金调度管理。完善政府采购制度,进一步规范政府采购行为,增强政府采购政策的执行效应。推进预算支出绩效评价,建立健全目标确定、绩效跟踪、绩效评价和结果应用有机结合的预算绩效管理机制。

26.加强财政“两基”建设。强化财政基础数据归集应用,健全支出标准体系,加强项目库建设管理,加快金财工程建设,进一步完善财政一体化管理信息系统,夯实财政管理基础。细化财政管理操作规则,规范财政业务流程,提高财政内部管理效率。开展规范化乡镇财政所(分局)创建活动,突出职能建设、业务建设、队伍建设和设施建设,不断提升乡镇财政管理效能,实现乡镇财政管理工作新跨越。

27.加强地方政府债务管理。按照权责一致的原则,规范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理顺政府性债务管理体制,实现对地方融资平台公司债务的全口径管理和动态监控。清理核实地方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债务,并纳入动态监控范围。制定完善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制度,改进地方政府性债务统计分析方法。建立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预警、新债控制、存量化解、到期偿还等激励约束机制,逐步形成与地方经济发展相适应的规模适度、管理规范、运行高效、监管有力的地方政府投融资机制,实现财政可持续发展。

28.健全财政“大监督”体系。建立健全“预算编制、预算执行、监督检查、绩效评价”四位一体的监督管理新机制,牢固树立“全员参与、全面覆盖、全程监控”的“大监督”理念,实现财政监督覆盖所有政府性资金和财政运行全过程。进一步完善财政执法责任制,加大财政违规违纪行为查处力度,促进依法行政。完善会计人员管理模式,加大会计领军人才培养力度,加强会计业务培训和职业操守教育,强化会计人员和会计师事务所执业监管,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完善相关制度,促进评估业健康发展。逐步建立政府财务报告制度,主动接受人大、审计和社会监督,提高财政管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29.推进依法行政依法理财。加强财政制度建设,进一步提升财政制度的质量,认真抓好有关法律法规清理工作。加强财政行政执法程序建设,建立健全财政执法主体资格制度,深入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进一步规范财政执法行为。严格财政行政问责,加大财政执法监督力度,扎实做好财政行政复议工作。继续强化依法行政依法理财的组织保障。(九)强化机关能力建设,不断夯实财政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

30.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大力弘扬沈浩精神,全面开展“五要五比”主题实践活动,即要主动理财,比科学发展;要解放思想,比改革创新;要爱岗敬业,比真抓实干;要节俭自律,比无私奉献;要服务之上,比优良作风,坚持在“创、先、争、优、比、学、赶、超”八个字上下工夫,切实加强基层组织建设。贯彻落实人才强省战略,全面推行学习型机关建设,创新干部教育培训机制,进一步提高干部职工主动理财、科学理财、依法理财和民主理财的能力。继续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完善干部考核评价体系,树立正确的选才用人导向,逐步建立科学合理、充满活力的干部选拔任用机制。

31.加强机关作风建设。深入开展效能建设,优化工作流程,提高财政工作效能。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广泛听取民意,扩大公众民主决策知情权和参与权。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大力推进政务公开,创建人民满意的财政机关。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健全预防惩治腐败体系,完善财政权力运行监督制约机制,严格执行党员干部廉洁从政各项规定,保持财政干部的清廉本色和浩然正气。

32.加强财政文化建设。探索构建财政干部职工普遍认同和共同遵守的核心价值体系,拓展财政文化内涵,大力培育具有财政特色的文化理念和行为体系,努力塑造敢为人先、开拓创新、团结协作、求真务实的财政精神,激发财政干部职工干事创业的内动力和创造力。加强机关党建工作,强化“党建带工建、党建带团建、党建带妇建”。深入开展文明创建活动,抓机关、促系统、带基层,拓展文明创建载体,提升文明创建层次,进一步提升财政机关良好形象。第二部分专题规划与研究税政条法专题

2010年是“十一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谋划“十二五”规划的起步阶段。“十一五”期间,我省财政税政条法工作始终紧跟财政工作中心,认真履职,主动作为,有力地促进了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十二五”时期是我省厚积薄发、加速崛起的关键时期,是全面启动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着力打造扩大开放的新平台和深入推进国家自主创新技术工程试点省建设,着力提升自主创新的重要阶段。财税政策和财税法律法规作为重要的宏观调控手段,“十二五”期间,我省要在贯彻落实中央各项税收政策和财税法律法规的同时,进一步丰富税政条法调控手段,创新税政条法调控方式,提高税政条法调控效果。通过积极运用财税体制、财税制度、财税法律法规等多种政策工具,促进经济快速、健康发展。一、“十一五”时期我省税收制度改革、财政法制建设情况及取得的成效“十一五”时期,我省财政税政条法工作在发挥税收宏观调控、用足用活税收政策、推进依法理财、争取国家税收优惠政策、税源调查等方面做了大量可圈可点的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财政税政建设有序推进,积极利用关税政策调整助推经济快速发展成效明显,财政法制建设硕果累累。(一)财政税政建设方面

1.贯彻落实积极的财政政策,沉稳应对金融危机影响。积极参与制定《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若干意见》,牵头起草并由省政府办公厅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企业负担的若干政策意见》等政策,这些政策措施缓解了企业资金困难,明显改善了企业经营环境,受到企业普遍欢迎。据统计,2009年全省实行“五缓四降三补贴”政策,共计减轻困难企业负担26亿元;全省实行政策性减税,取消和停征114项涉企收费等措施,每年减轻企业及社会负担达140亿元;骨干企业缓缴税款20多亿元。

2.强化财税政策引导作用,推动经济转型升级。一是着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以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为引领,充分运用市场机制,建立财政资金为引导,社会资金参与的多元化、多领域投融资机制,吸引更多国内外资本投资创业。充分发挥财政政策、资金的引导和杠杆效应,制定了《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试行)》、《安徽省创业(风险)投资引导基金实施办法(试行)》,安排18亿元财政资金,历史性的在区域内建立了8只风险投资基金,围绕重点产业和关键技术,集中力量加以扶持,让有限的资金发挥最大效应,让一大批创新型企业不断发展壮大。同时,在抓政策措施落实上下工夫,会同相关部门,对自主创新优惠政策进行梳理,加强对政策措施落实的监督检查。由于措施有力,效果非常明显,2008年以来,全省兑现科技创新优惠政策减免税收近100亿元。二是大力支持承接产业转移。认真分析国家各类试验区和示范区财税政策特点,牵头梳理和制定12项财税政策,纳入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政策体系。积极参与国家税制改革试点,研究政策特点,努力争取国家政策倾斜;密切跟踪国家鼓励各类国家级区域建设新政策,千方百计争取国家在皖江示范区建设上的优惠税政政策。三是积极推进节能减排。综合运用税收、减费、贷款、贴息等政策,加大推进重点行业和企业节能减排力度,扩大节能产品惠民工程实施范围,强力推进城镇污水处理厂和管网配套建设等重点减排项目,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绿色经济,积极开展低碳经济试点,着力推进现代服务业、新能源、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

3.用足用活税收政策,提高税收政策实施绩效。用足用活税收政策,是强化和驱动我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特别是企业发展的必要支撑。一是积极做好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工作。截至2010年底,全省已认定高新技术企业1313家,在全国居第8位。2010年,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产值5968亿元,比上年增长47%;实现工业增加值1623亿元,占全省工业增加值的27.4%。当年申请专利5838项。高新技术企业快速发展,已成为我省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二是认真做好公益性捐赠税前扣除工作。严格对申报税前扣除资格的公益性组织进行资格认定,先后认定了安徽省黄梅戏艺术发展基金会、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育基金会等12家公益性组织。截至2010年底,12家公益性组织已接受企业捐赠近2亿元,这些捐赠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企业社会责任与社会公益事业的有效衔接。三是支持转制文化企业发展。会同相关单位审核确定我省第一批127家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名单,保证了我省文化企业享受国家的税收优惠政策。2006年至2010年,全省转制单位和新办文化企业减税达8.25亿元。四是大力扶持重点骨干企业和特色产业发展。强化服务意识,主动服务企业,对有关企业涉税问题和特色产业发展问题加强与财政部沟通、汇报,请求给予支持。例如,铜陵有色金属集团2003—2005年上缴的铜资源开发资金财政部同意返还给企业,专项用于其开发海外铜资源;合肥市重点骨干企业京东方公司进口设备时需缴纳进口环节增值税,财政部同意给予免征进口环节增值税,以帮扶和支持该企业发展。我省唯一一家燃料乙醇供应单位丰原生化股份公司生产的燃料乙醇经财政部同意实行免征消费税、增值税先征后返的政策,并且每年获得中央财政专项补贴资金近10亿元。对于产量占全国一半的凤阳县黑豆,财政部给予免征出口关税。省财政也通过资金、税收等政策扶持重点骨干企业发展,“十一五”期间,每年安排奇瑞集团和江汽集团研发补贴各7000万元,并将实际发生研发费用按150%加计列入税前扣除,大力促进其自主创新能力。

4.认真做好财税基础工作,为领导决策提供科学依据。自2004年起,在全省范围组织开展重点产品国际竞争力调查工作,并对调查数据进行全面分析比较,形成《关于关税政策调整对我省汽车装备制造业影响情况的调研报告》、《关于急需通过调整关税税率扶持和保护我国薄荷产业的调研报告》等调研报告上报财政部,提出具体并切实可行的关税政策调整意见供财政部领导参考。认真开展税源调查工作。2006年以来,根据财政部安排积极组织开展企业所得税税源调查工作,每年调查户数在1700户左右,大大超过财政部要求调查的1200户,并加强数据审核,保证数据质量。积极组织开展房地产税模拟评估试点。2007年,国家税务总局和财政部批准我省作为房地产模拟评税试点省份,我省制定了《安徽省房地产模拟评税试点工作实施方案》,选择物业分布状况具有一定代表性的芜湖经济开发区和马鞍山市经济开发区,对其物业情况进行了细致深入的调查研究。(二)利用关税政策调整助推经济发展方面

近五年来,我省结合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每年均向财政部建议调整相关产业关税政策。在我省的建议下,2008年,财政部下调叉车用汽油发动机进口关税暂定税率由8%降到6%。2009年,对薄荷原油进口关税暂定税率由15%下调到8%,对部分小轿车加工模具进口关税暂定税率由8%下调到4%,增列“宣纸”、“光学色差颗粒选别机”和“逆变器”等税目。关税税率税目的调整,为我省企业扩大出口,提高产品国际竞争力创造了有利的政策条件。我省合力叉车股份公司、丰乐香料有限公司、红星宣纸集团等企业充分利用这一契机,主动出击,内强产品质量,外抓产品出口管理,努力降低生产成本,不断抢占国际市场更大份额,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三)财政法制建设方面

2005年,财政部制定了《财政部门全面推进依法行政依法理财实施意见》,这是财政部门贯彻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重要举措,是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公共财政体制的重要步骤,标志着社会主义公共财政体制建设向法治化的轨道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1.财政制度建设。结合财政工作和地方工作实际,认真做好全国人大、财政部、省人大、省政府法制办等部门转来的各类法律、法规和部门规章征求意见稿的审核工作,“十二五”期间共计对536件征求意见稿提出意见。同时强化自身制度建设,2006年,在省政府法制办的指导下,对我省财政法律、法规和规章进行了全面梳理,确定财政执法种类包括行政许可5项、行政给付1项、行政处罚92项、行政征收4项、行政审批项目24项、行政强制1项、其他具体行政行为24项。

2.财政规范性文件制定和清理。加强规范性文件制定程序,规范性文件发布之前提请省政府法制办进行前置审查,五年间共计制定规范性文件103件,内容涵盖税收管理、支出管理、财务会计管理、国有资产管理、财政监督等财政工作的各个方面,基本做到财政资金项目到哪儿,制度规范就覆盖到哪里,财政制度体系框架进一步完善。认真做好规范性文件清理工作,2006年以来,先后组织财政规范性文件清理3次,有步骤地对新中国成立以来财政相关规范性文件进行全面、系统的清理、鉴定,共清理规范性文件307件,其中:已废止文件43件,已宣布失效文件11件,已修改文件8件,继续有效文件245件。

3.财政行政执法监督。不断创新工作机制,健全和完善财政行政复议和处罚听证会工作制度,提高办案质量和效率,5年间依法快速办理2起行政复议案,较好地维护了当事双方的合法权益。为规范行政执法行为,严格行政执法队伍管理,做到持证上岗、亮证执法,2010年精心组织全省财政行政执法人员资格认证统一考试。

4.财政行政审批制度。进一步规范财政行政审批事项的管理,根据行政许可法以及国务院、省政府行政审批改革有关规定,先后开展了2次财政行政许可事项和行政审批事项全面清理。截至2009年底,经省政府批准,决定取消和调整财政行政审批项目47项,保留行政许可项目18项,非许可审批项目52项。与公共财政体制相适应的财政审批管理制度正在逐步建立。

5.严格税收政策把关。对《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意见(讨论稿)》、《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金融支持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的意见(征求意见稿)》等一系列文件有关税收条款认真审核,在保证国家出台的税收优惠政策得到贯彻落实的同时,及时纠正和杜绝各地随意出台减免税、先征后返等税收优惠政策的不当行为。

6.财政普法工作。以财政“五五”普法工作为依托,通过组织普法考试、财政法规知识大赛、“12·4”法制宣传、编辑财税法规制度汇编、法制专题讲座和培训班等多种形式,强化财政干部法律知识,提高法律素质和自身素养,促使依法行政、依法理财观念深入人心。二、“十二五”时期税收制度改革和财政法制建设面临的形势

税政条法工作是财政职能的重要组织部分,承担着地方性财税法规的调研、起草、清理以及有关规范性文件的合法性审核工作;担负着有关行政复议、行政应诉工作和国家赔偿费用管理工作;并且参与国家和地方税制改革,提出税收政策建议等方面的工作,其综合性强、政策要求高,在财政工作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当前,财政税政条法工作面临着难得的发展形势。

就税政工作而言,税制改革正在积极稳妥地推进。2008年1月1日实施的《企业所得税法》,结束了企业所得税法律制度内外资20年分立的局面,为各类企业创造了公平竞争的税收环境。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中顺时应势推出了增值税转型改革,把化解金融危机与完善税收制度有机结合起来,起到了增强企业发展能力与完善税制的双重功效。面对2008年7月国际原油价格大幅回落之际,推动成品油税费改革取得重大突破。并且,继续深化地方税改革。实施新的车船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和耕地占用税制度,取消筵席税、城市房产税,物业税模拟评税试点范围逐步扩大,城建税扩大范围改革有序推进,开征环境税的研究工作已有了初步成果,资源税改革也取得了一定进展。这些税制改革取得的成功经验为下一步推动税政工作提供了丰富的经验。

另外,税政工作既是一项经济工作,也是一项政治工作,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度日益提高。继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作出分步实施税制改革的战略决策后,党的十七大又提出了实行有利于科学发展的财税制度的新要求新思路,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通过的《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明确提出“财政部要改革完善预算和税政管理”。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对税政工作会不断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税政决策越来越民主化情况下,对税政工作的要求越来越高,要求研究制定的每一项政策都要最大限度地符合科学发展和民主法制的要求。这些因素客观上成为推动税政改革与发展的动力和压力。

在财政法制建设方面,任重道远。法制建设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党中央、国务院历来十分重视法制建设工作,特别是近年来,国务院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