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建设:镇江实践与特色(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1-08-01 18:23:10

点击下载

作者:马志强 江心英 主编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生态文明建设:镇江实践与特色

生态文明建设:镇江实践与特色试读:

前言

18世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社会由农业文明发展为工业文明,工业文明创造了人类社会空前的物质财富。与此同时,人类中心主义达到了顶峰,追求经济增长成为核心目标,生态危机频繁出现,并逐渐成为全球的共同挑战。1972年6月5日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通过的《人类环境宣言》明确指出,“保护和改善人类环境是关系到全世界各国人民的幸福和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也是全世界各国人民的迫切希望和各国政府的责任”,该宣言被誉为“第二个人权宣言”。21世纪人类社会正处于由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变的伟大历史时期。生态文明的兴起,是对主观价值论的颠覆和超越。生态文明建设,是一场涉及思想观念、经济发展、体制机制、政策法规、行为方式以及技术创新等方面的系统性的社会变革。

建设生态文明,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应有之义。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2013年11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构建了“源头严防、过程严管和后果严惩”的“三严”制度体系,为实现“美丽中国梦”提供了制度保障。2015年3月,习近平主席指出,要把生态环境保护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2016年初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若干意见》(国发〔2016〕8号)中,再次明确提出加快推进绿色城市建设的意见。2016年12月,习近平主席对生态文明建设做出重要指示,强调生态文明建设是“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内容,要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强烈意识,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要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尽快把生态文明制度的“四梁八柱”建立起来,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制度化、法治化轨道。

生态优势是镇江经济社会发展的“金字招牌”。镇江市历届政府都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2014年12月,镇江市委六届九次全会鲜明提出“生态领先、特色发展”的战略定位,明确实施“绿色镇江”战略,编制了《镇江市生态文明建设规划》(2015~2020年)等系列规划,对生态文明建设进行顶层设计,有序开展生态文明区域实践;实施主体功能区规划,强化生态红线,优化国土空间配置;发展循环经济,推动产业循环低碳发展,推动产业园区循环化改造;创新低碳城市建设路径,构建绿色创新体系,“四碳创新”成为全国样板;推动开放经济绿色发展,科学应对国际绿色贸易壁垒;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开展生态文明建设全民行动等。久久为功,镇江市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2014年中国社科院发布的全国宜居城市排名中镇江位列第九;2015年镇江市成功创成国家森林城市和荣获“中国人居环境奖”,“多评合一”在全国推广,明确提出2020年左右率先达到碳排放峰值,协同推进新城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先后成为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国家生态市和江苏省唯一的生态文明建设综合改革试点城市;2016年11月28日,镇江举办了自巴黎协议签订(或实施)以来全球影响范围最广、规模最大的低碳技术展示交易会,率先打造低碳建设的先行区,重点推动一区、一园、一岛、一镇、一云、一院、一所、一行动的“八个一”建设,打造可观、可感、可复制的低碳样板示范区。实践证明,镇江市生态文明建设的制度建设具有创新性,发展路径具有可操作性,实践模式具有典型性,走出了一条符合市情特点、彰显区域特色、体现城乡特质的生态文明建设之路,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镇江模式”,积累了一系列可供我国其他中小城市借鉴的“镇江经验”。因此,深入研究和解读生态文明建设的“镇江模式”和“镇江经验”,对于促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基于此,本书在概述生态文明理论和国内外实践的基础上,从区域、城乡、产业、生产、生活、流通等方面全方位梳理镇江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探索,总结镇江生态文明建设的经验,以期对2015年占全国经济总量84.7%的中小城市发挥引导作用,并丰富国内外生态文明建设实践案例。

本书是“镇江市生态文明建设实践与启示”项目的研究成果。在结构上,本书共计十二章,各章节主要内容如下。

第一章概述了人类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的过程、动力和实践模式,研究了人与自然关系的历史变迁,概述了我国五代领导集体的生态文明思想,说明生态文明建设是人类社会的必然选择。

第二章论述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内容、路径和基本要求,提出了我国生态文明包含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法治文明和行为文明,构建了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框架。

第三章至第十一章,全方位解读了镇江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实践。第三章应用生态足迹方法评估了镇江市1993~2015年生态环境的变化,解读了《镇江市生态文明建设规划》(2015~2020年)的核心内容、重要任务以及重点行动。第四章为规划镇江,从空间规划的角度,研究了镇江构建“一区两带两轴”的空间开发格局和“一廊一带两片”的空间保护格局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探索。第五章为低碳镇江,研究了镇江低碳城市建设模式,探讨了镇江低碳城市建设路径、创新低碳城市运行机制等内容,重点分析了镇江“四碳创新”、碳排放峰值和低碳“九大行动”等内容。第六章为循环镇江,研究了镇江发展循环经济的实践,具体总结了“十二五”时期镇江循环经济的发展路径和成效,研究了“十三五”时期镇江循环经济的发展探索。第七章为转型镇江,从产业生态化的角度,研究了镇江工业绿色转型、现代服务业生态化发展、促进现代生态农业发展等内容。第八章为创新镇江,研究了镇江生态文明建设的绿色创新体系、创新实践路径以及绿色创新保障等。第九章为开放镇江,探讨了绿色外资战略和优化贸易结构等内容。第十章为文化镇江,研究了以生态文化引领生态文明建设,塑造生态价值观,完善生态文化保障机制等内容。第十一章为美丽镇江,探讨了建立美丽智慧城区、美丽和谐乡村发展等。第十二章总结镇江生态文明建设的四大经验:规划引领,谋划生态文明建设新格局;先行先试,探索生态文明建设新路径;机制变革,培育生态文明建设新动能;立体保障,强化生态文明建设新支撑。同时,指出镇江生态文明建设发展局限为,法治环境仍需强化,行政主导模式需要转型等。

虽然课题组成员自始至终以严谨的学习态度、求实的科学精神,认真探讨书中的相关问题,但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本书依然存在不少问题,研究水平仍需提高,所提观点有待检验等。但因时间所限,只能暂时搁笔。课题组成员深知,对镇江生态文明建设实践经验的总结和探索才刚刚开始。马志强 江心英 等2016年12月于镇江▶▶第一章生态文明建设的历史抉择

21世纪人类社会正处于由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变的历史时期。生态文明对于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人民福祉、国家命运、民族未来的根本大计,已成为世界各国和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第一节 生态文明与生态文明建设

生态文明与生态文明建设有其特定的发展背景,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哲学理念。一 生态文明的内涵“生态”一词,最初源于古希腊,是环境的意思,其范畴不仅包括生命世界,还包括非生命世界,即自然中的一切生物和非生物均包含在生态的范畴之内。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文明”一词代表一种社会进步状态。生态文明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广义上讲,生态文明是指“人类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所取得的富有创造性的物质、精神和制度成果的总和;它是一种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1]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廖福霖认为,“生态文明是指人类在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中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按照自然生态系统和社会生态系统运转的客观规律建立起来的人与自然、人[2]与社会的良性运行机制,是协调发展的社会文明形式”。从狭义上讲,生态文明作为社会文明体系的重要内容,是相对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社会文明而言的。它是指人类为改善人与自然的关系、实现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所取得的全部成果的总和。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第一次把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并列提出,正式确立了“五位一体”的现代化建设布局。廖曰文认为我国在国家层面采用的是狭义的生态文明概念,主要处理[3]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关注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本书认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融为一体,建设生态文明必然要系统地处理“人、自然和社会”之间的关系。因此,“生态文明”的内涵需要从广义上来理解。

对生态文明内涵的理解,不同的学者从不同角度给出了不同的界定。廖福霖认为生态文明是人类物质、精神和制度成果的总和,包括物质生产、机制和制度以及思想观念三个层面。石红梅认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包括生态意识文明、生态制度文明和生态行为文明,生态意识文明是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第一个层次;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第二个层次是生态制度文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第三个层次是生态行为[4]文明。廖曰文认为生态文明的内涵可以从自然观、价值观、生产方[5]式、生活方式四个方面来把握。综合以上观点,本书认为生态文明包括生态精神文明、生态法治文明、生态行为文明和生态物质文明四个层次。生态精神文明是生态文明的第一个层次,位于核心层;生态法治文明是生态文明的第二个层次,属于保护层;生态行为文明是生态文明的第三个层次,属于实践层;生态物质文明是生态文明的第四个层次,属于结果层。其中,生态精神文明处于核心地位,对生态法治文明、生态行为文明和生态物质文明具有统领和指导作用,生态精神文明可以从生态自然观、生态价值观、生态产业观和生态生活观四个方面来理解。

生态自然观。自然观是人们在处理人与自然关系中所形成的总的看法和基本观点,属于世界观的组成部分。人类中心主义的自然观,将人和自然割裂开来,将人类看成是自然的主宰,这种观念,必然带来人与自然的尖锐矛盾,不利于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生态自然观要求人类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要尊重自然的发展规律,并按照自然规律规范人类行为,强调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体现的是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

生态价值观。生态文明的兴起,是对主观价值论的颠覆和超越,[6]“自然界不仅对人有价值,而且它自身也具有价值”。生态自然观明确了人与自然是和谐发展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地位是平等的,都有各自存在的价值。生态价值观肯定了自然的内在价值,人类在实现自身价值的过程中,要尊重自然本身价值的实现,人类在实现自身发展的同时,必须尊重自然的发展规律。

生态产业观。传统的线性经济发展方式,给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的损害,是生态危机产生的直接原因。生态文明要求人类发展的是生态产业,产业发展要生态化。生态产业的基本特征是绿色、低碳、循环。因此,产业生态化,要求人们转变生产方式,由灰色生产转向绿色生产,由线性经济转向循环经济,由粗放经济转向集约经济。

生态生活观。传统的生活方式强调以人为中心,物质至上,这必然对自然环境造成严重破坏。生态文明要求人们的消费方式、生活方式均要生态化,倡导适度消费和低碳生活。适度消费要求人们适度控制消费欲望,低碳生活要求人们形成低碳、绿色的生活方式,保护生态环境,节约资源,使生态环境能够保持自我修复能力。二 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

自18世纪工业革命开始,人类社会经济由农业经济走向工业经济,相应的人类文明由农业文明走向工业文明。工业文明为人类带来物质财富的快速增长。与此同时,人类中心主义和功利主义也不断强化,人与自然的关系产生矛盾与不和谐,生态危机由此产生。20世纪中叶,生态危机已成为全球性问题,是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钱易[7]院士在《科技知识讲座文集》一书中,列举了当今世界面临的十大生态环境问题,包括: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8][9][10][11]、酸雨蔓延、森林锐减、土地荒漠化、资源短缺、水污染严重、大气污染肆虐和固体废弃物成灾。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的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不断提升,但在发展过程中也产生了水资源污染、工业废弃物剧增、大气污染、海水污染、酸雨危害等生态危机问[12]题。据《全国生态保护与建设规划(2013~2020年)》统计,2013年全国水土流失面积达到295万平方公里,沙化土地面积达到173万平方公里,人均森林面积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23%,90%以上的天然草场存在不同程度退化,野生动植物种类受威胁比例达15%~[13]20%。

生态危机的出现给人类敲响了警钟,以破坏自然环境为代价的粗放的线性发展模式已不符合时代发展需求。治理生态危机的根本出路,需要通过转变人类社会的发展理念、发展方式来实现,建设生态文明成为解决生态危机的必然选择。三 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

生态文明建设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必由之路。生态文明建[14]设的最终目标是促进人类社会的和谐发展。生态文明体现了人类尊重自然、保护自然的文明理念。建设生态文明,以生态文化价值观引导人类社会经济生态发展,促进人类生活方式生态化,有助于唤醒人们的生态意识,加强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可见,生态文明建设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必然结果。当前,人类文明正处于由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变的关键时期。人类文明的发展具有历史必然性,这种必然性是人与自然矛盾运动的结果。18世纪开始的工业文明是与工业经济相互适应的文明形态,体现了人类发展科学、改造自然、实现财富迅速增长的内在需求。然而,工业文明在处理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中,忽视了自然环境的价值实现,使得人与自然关系不和谐,这种文明必将为生态文明所取代。

生态文明建设是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可持续发展是经济社会实现长期良性发展的必由之路。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可持续发展要求人类经济与社会的发展与自然环境的发展相互协调,经济的发展不能以牺牲自然环境为代价,要以自然的发展规律为依据,要从长远的角度考虑自然环境的自我修复能力。因此,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保护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生态环境,是实现人类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生态文明建设是现代化建设的核心内容。现代化建设涵盖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多个方面。生态文明和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社会文明共同构成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在五个文明建设中,生态文明建设是现代化建设的核心内容,要将生态文明建设摆在突出地位。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社会文明的建设离不开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明建设要融入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社会文明的建设之中。

建设生态文明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坚实基础。中国梦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重要执政目标,习总书记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梦想”。推进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五位一体建设是实现中国梦的主要手段。生态文明建设是五位一体建设的核心内容之一,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一部人类文明的发展史,就是一部人与自然的关[15]系史。自然生态的变迁,决定着人类文明的兴衰。生态问题是关系到一个国家生存与可持续发展的至关重要的问题。2015年,我国人口达到13.74亿人,人均资源占有率在全球中处于较低位序,同时东部和中西部资源配置不均衡,东部地区资源较为稀缺。伴随着我国快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生态破坏、环境污染等问题日益显现,这决定了我国的经济发展不能再走高消耗、高破坏的粗放式发展之路。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是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本支撑和根本保障。只有以生态文明建设为抓手,转变发展方式,推动生态环境由“先污染后治理”、“先破坏后修复”向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转变,才能建[16]成美丽中国。

建设生态文明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选择。我国目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我国国家战略发展的总目标和总任务。中共十八大报告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到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并列的位置,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由此可见,生态文明建设已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战略。

建设生态文明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由之路。科学发展观坚持的是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伴随着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快速发展,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退化等生态问题十分严峻,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科学发展观要求人与自然要协调发展,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通过建设生态文化,发展绿色、低碳、循环经济,大力保护和修复自然生态系统,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倡导绿色生活方式,全面改善我国生态环境,是实现我国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唯一途径。

建设生态文明是促进发展方式转型的必然要求。建设生态文明,须从改变全社会的生产方式、消费方式等方面入手,树立生态文明,[17]绿色可持续的生产、消费理念。我国传统粗放式、线性式的经济方式,使得日趋强化的资源环境约束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我国经济建设,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实现我国经济、环境协调发展的必然选择。通过发展低碳循环经济和绿色环保产业,保护生态环境,可以加快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由粗放、线性、灰色向集约、循环、绿色转变。长期以来,在消费主义价值观的驱动之下,高消费、过度消费、一次性消费等成了部分人的生活方

[18]式。浪费现象、劣质消费、生活环境污染等是制约人们生活方式转变的重要因素。倡导生态文化理念,鼓励绿色消费、低碳出行、绿色办公,是促进人们生活方式、消费方式转变的必然途径。第二节 国外生态文明建设概述

国外生态文明的理论研究经历了由可持续发展理论、风险社会理论、生态伦理学、生态马克思主义到生态现代化理论的发展,生态文明建设的经验主要包括生态立法、环境教育、循环经济、生态科技、智慧城市等方面。一 国外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基础

国外生态文明的相关研究源于人们对日益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的关注。20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资源枯竭、森林退化、土地沙漠化、臭氧层破坏、温室效应等生态危机日益凸显,人们开始反思工业化和现代化给人类带来的负面代价,为解决日益凸显的世界性生态危机,出现了各种生态理论和学派。具有代表性的思想观点主要有可持续发展理论、风险社会理论、生态伦理学、生态马克思主义和生态现代化理论。(一)可持续发展理论

可持续发展理论起源于人们对生态危害的研究。1962年,美国海洋生物学家蕾切尔·卡森历时4年深入调查化学杀虫剂对环境的危[19]害,出版了《寂静的春天》,书中全面揭露和剖析了滥用农药带来的生态危害,促使美国政府对相关问题进行调查。1972年,罗马俱乐部发表《增长的极限——罗马俱乐部关于人类困境的报告》[20],该报告从人口、农业生产、自然资源、工业生产和环境污染几个方面阐述了工业革命以来,经济增长模式给地球和人类自身带来的毁灭性的灾害,有力证明了传统经济发展模式不但使人类与自然处于尖锐的矛盾之中,还将会使人类继续不断受到大自然的报复。高消耗、高消费、高排放的经济发展模式首次得到认真反思,该报告为后来的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1972年,联合国第一次人类环境会议上通过的《人类环境宣言》,标志着可持续发展思想的萌芽。[21]

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发布了《我们共同的未来》,该报告集中分析了全球人口、粮食、物种和遗传资源、能源、工业和人类居住等方面的情况,系统探讨了人类面临的一系列重大经济、社会和环境问题,第一次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促使人们把环境保护与人类发展结合起来思考,实现了人类有关环境与发展思想的重要飞跃。可持续发展理论是对现代化进程中追求经济无限增长的反思和批判,强调的是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追求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其目标是既要使人类需要得到满足,经济社会得到充分发展,又要使[22]资源和生态环境得到保护,不对后代的生存和发展构成威胁。(二)风险社会理论

20世纪80年代,全球性的生态和社会灾难引起了人们对风险的重视。有代表性的是1986年德国社会学家乌尔里希·贝克出版的《风险社会》和1989年英国社会学家安东尼·吉登斯出版的《现代性的后果》。他们认为:现代社会的各种风险是与文明进程和不断发展的现代化紧密联系的,风险是现代社会与前现代社会的一个根本差异。当今世界是一个包括生态破坏在内的高风险社会,其中核辐射和核污染、臭氧层破坏、森林面积减少、土地退化与沙漠化、石漠化、粮食危机、淡水危机、能源危机、气候变暖、物种灭绝加速等是当前我们面临的生态风险的表现。要解决现代化过程中的风险,应该在对现代化进行反思的基础上进一步现代化,通过重构社会的理性基础和进行[23]制度转型来规避风险。(三)生态伦理学

生态伦理学是以探讨人类生态价值观为中心的理论。生态伦理学在西方学术界又称为环境哲学、环境伦理学,是关于人与自然共存的[24]道德学说。以海德格尔为代表的西方学者认为:人不应该是自然的主宰者,而应该是自然的看护者,人与自然之间应该是共生共荣的相互依存关系。这是生态主义对人类中心主义二元论的直接批判。生态主义者认为,西方哲学传统的人与自然的二元论导致人类对自然资源的无节制开采和对环境的严重破坏,这是产生生态危机的根源。因此,生态主义者主张人们要重新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要将人和自然[25]看成是一个系统,并主张在一元论的基础上建立生态中心主义。以生态中心主义为代表的生态伦理学把道德对象的范围扩大到整个自然界,赋予它们价值,强调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主张抛弃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人类中心主义没有考虑自然界的价值,生态中心主义忽略了人的主体地位,由此产生的生态整体主义主张把生态系统整体利益作为最高价值,而不是单一把人类或者自然界的利益作为最高价值。生态整体主义将是否有利于维持和保护生态系统的完整、和谐、稳定、平衡和持续存在作为衡量一切事物发展行为的根本尺度,主张站在人、自然和社会的复合整体层面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26](四)生态马克思主义

生态马克思主义是20世纪60年代兴起的一种社会思潮,旨在将马克思主义与生态危机相结合,探索一种指导解决生态危机及人类可持续发展问题的双赢理论。本·阿格尔在1979年出版的《西方马克思[27]主义概论》一书中首次明确提出“生态马克思主义”一词,并做出开创性的论述。生态马克思主义经过奥康纳、福斯特和岩佐茂等人的发展,已经成为解决生态危机的一种重要指导思想。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有加拿大的威廉·莱斯[《自然的控制》(1972)]、加拿大的本·阿格尔[《西方马克思主义概论》(1979)]、美国的詹姆斯·奥康纳[《自然的理由》(1998)]、法国的安德烈·高兹[《经济理性批判》(1988)]、英国的戴维·佩珀[《生态社会主义:从深生态学到社会正义》(1993)]、美国的约翰·贝拉米·福斯特[《马克思的生态学:唯物主义与自然》(2000)]等。他们既反对资本主义,又不满现存的社会主义制度。他们力图寻找一条既能消除生态危机,又能实现社会主义的新道路。他们认为:生态危机已经取代经济危机而成为资本主义的主要危机,生态问题已成为当代资本主义世界最为突出的问题;“消费异化”是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生态危机的根源。阿格尔明确指出“异化消费是指人们为补偿自己那种单调乏味的、非创[28]造性的且常常是报酬不足的劳动而致力于获得商品的一种现象。”解决生态问题的关键是要建立“稳态经济模式”和采用“小规模技术”。所谓“稳态”,就是维护生态平衡,维持人类的长存和经济的持续发展的状态。所谓“小规模技术”,就是英国经济学家舒马赫提出的那种既能适应生态规律,又能尊重人性的“中间技术”、“民主[29]技术”或“具有人性的技术”。

生态马克思主义认为,资本主义制度下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是生态危机产生的根源,而资本主义固有的结果就是生态恶化,可以借助马克思主义思想,变革资本主义制度来消除生态危机,从而构建社[30]会主义模式的生态文明。他们系统地发掘了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指出人与自然的对抗是现代化的后果之一,但并不否定现代化本身,而把根源归结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认为生态危机缘于过度追求经济增长、利润至上和资本逻辑。而生态危机造成了劳动异化、消费异化和人自身的异化,因此,必须确立经济理性服从于生态理性这一核心,通过社会制度变革,建立一个生态化的社会,才能从根本上解[31]决生态危机。

西方学者采用生态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来解释和解决生态危机,将人与自然的关系批判纳入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批判视野之内,这不但超出了生态主义关于采取转变保护自然的观念等技术层面的观点,而且把生态问题产生的原因追溯到社会制度层面,逐步深入批判资本主义制度,将生态危机的发生与资本主义制度紧密联系起来进行考察。生态社会主义对近几十年西方生态文明建设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对缓解生态危机的压力和解决生态环境问题提供了重要的思路。[32](五)生态现代化理论

生态现代化最早出现于20世纪80年代初,德国学者马丁·耶内克(Martin Janicke)、约瑟夫·胡贝尔(Joseph Huber)等提出了生态现代化理论,主要代表人物还有荷兰学者阿瑟·摩尔(Arthur P.J.Mol)、美国学者戴维·索南菲尔德(David A.Sonnenfeld)等。到20世纪90年代,生态现代化理论得到迅速发展,该理论对21世纪的今天仍具有重要影响。生态现代化涉及经济增长和工业发展的关系,提出环境保护不应视为经济发展的负担,而应该成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前提。要同时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强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相互促进。该理论认为,传统的现代化模式破坏了生态环境,需要对这一模式进行社会经济体制、科学技术政策和社会思想意识形态等方面的生态化转向,其核心要点在于,要克服环境危机,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双赢,只能在资本主义制度下,通过进一步的现代化或者“超工业化”来实现,并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进行经济重建与生态重建。[33]二 国外生态文明建设的典型实践

国外生态文明建设实践较为典型的主要包括美国的生态立法,日本的环境教育与循环经济,德国的环保科技与生态民主,丹麦的循环经济工业园以及澳大利亚的生态城市等。(一)美国的生态立法

美国是生态环境保护制度较为完善和先进的国家,其生态环境法律体系主要包括动物保护法、区域生态保护法、生态安全保护法和全球生态保护法等。在管理的机构上也进行了划分,主要包含了联邦层面的生态保护管理机构和州政府层面的生态保护管理机构。美国对生态环境保护的具体措施包括建设生态工业园、自然保护区管理、运用[34]生态保护的市场机制和生态补贴政策、温室气体排放控制等。1.美国的生态环境保护法律体系

20世纪70年代之前,美国在环境污染治理的工作中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仍然存在对环境污染治理认识程度上的不足。美国联邦政府意识到生态环境保护意义重大的同时,也认识到生态环境保护应该是国家的责任,并在立法上制定了与环境各组成要素相关的法律。如重新修订水、空气等与环境相关方面的法律,对野生动物、濒危物种、噪音、生物多样性、国家公园、环境教育、土壤和臭氧层等方面进行了全新的立法。1969年,美国制定了以生态环境保护体系为基础的《国家环境政策法》。该法的颁布,意味着美国率先通过先进的立法技术来改善生态环境,这标志着美国进入了一个全新的生态环境治理阶段。美国的生态环境保护体系包括:总统行政命令、环保局及有关生态保护部门制定的规章和国际条约、美国国会制定的有关生态保护[35]的法律,这都是其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2.美国生态保护的具体措施

控制温室气体的排放。美国于1970年通过了《清洁空气法》,该法分别于1970年和1990年被美国政府修订两次,并制定了有关排放许可制度、泡泡政策和排污权交易等先进举措,这些成为控制大气污染的基础性法律文件。2009年,美国通过了《2009年清洁能源与安全法案》,并提出自2012年起,国内要开始建立温室气体排放限额交易体系,尝试建立市场机制以推动企业的低二氧化碳排放,通过明确[36]责任主体,将排放控制的目标落实到排放实体。截止到2012年底,美国绝大部分的州都提出了相应的法律、计划和政策。美国环保局于2010年通过了PSD许可程序,其中包含了温室气体与温室气体最大[37]排放源的排放许可授予规则。建设生态工业园。20世纪90年代,美国政府就已经开始关注具有新兴工业理念的“生态工业园”。生态工业园与传统工业园最大的区别在于“工业共生”的理念,生态工业园以达到资源节约为目的,降低废物的排放总量,这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强有力保障。生态工业园的要求是尽可能地使园区污染物排放为零,并期望企业之间通过清洁生产,达到信息、废物和能量的交换,目的是使自然资源得以最大限度地利用。美国是最早提出建设生态工业园的国家,生态工业园发展已经有了十多年的历史,为大力推进生态工业园的发展,美国总统可持续委员会还下设了“生态工业园特别[38]工作组”。(二)日本的环境教育与循环经济

日本的生态文明建设实践特点主要体现在环境教育体系、生态工业园建设和循环经济建设三个方面。1.日本的环境教育

日本的环境教育始于20世纪60年代,1990年,日本成立环境教[39]育学会,环境教育开始变得体系化和理论化。21世纪初期,日本通过制定法律法规使环境教育的实施更为具体化,环境教育已经不局限于保护自然环境上,并已逐渐扩展到可持续发展领域中。“环境教育就是为了加深人们对环境保护认识而进行的环境保护教育和学习活[40]动。”现如今,环境教育已经成为全世界的共识,并使得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深入人心。也可以说,环境教育是一种以人和环境的关系为核心的教育活动。日本在环境教育中,充分地意识到保护环境离不开人民群众的共同参与,日本根据人们不同年龄和领域等特点,制定了系统化的环境教育内容,主要包含“学校的环境教育、社会范畴的环[41]境教育和青少年设施中的环境教育”。2.日本的生态工业园区建设

日本政府于1997开始实施生态工业园区建设工程,在日本被称为生态城市工程,它是指地方政府通过制定“生态工业园区建设计划”,经过环境省和经济产业省的承认,由中央政府统一向地方政府[42]发放补助金,用于建设循环利用等需要设施的一项工程。其意义[43]是实现推进零排放和废弃物的循环利用,零排放构想可以解释为:“将企业排放的全部废弃物重新作为其他领域的原料加以利用,是一种以废弃物零排放为目标的构想”。通过建设生态工业园区,实现零废弃物的生态工业园社会的最终目标。3.日本的循环经济模式

建设循环经济型社会法律体系。20世纪90年代,日本采用了基本法统帅综合法和专项法的体系模式,开始建设可以包括基本法(《循环型社会形成推进基本法》)、综合法(包括《资源有效利用促进法》、《废弃物处理法》)和专项法(包括《建筑材料再生利用法》、《家电资源再生利用法》、《食品资源再生利用法》、《汽车资源再生利用法》、《容器与包装物再生利用法》和《绿色采购法》)三个层面的循环经济型社会法律体系。日本拥有一套实施循环经济发展的评估系统,并建立了循环经济型社会战略的研讨与评价机制。中央环境审议会定期评定循环型社会的发展成效,将评定的结果在《循环型经济社会白皮书》中向社会公布,并听取来自全社会和国民的意见。[44]“管端预防”的战略。20世纪80年代,日本开始实行循环经济模式,并提出了要从生产和消费源头上防止污染的“管端预防”战略。在2000年日本制定的《循环型社会形成推进基本法》中,提出了要将整个社会建成循环型社会的发展目标,循环型社会是指使环境负担最小化和限制消耗自然资源的社会。随后,日本又提出了“建设21世纪环保之国战略”的计划,开始实施“最适量消费、最小量废弃”的[45]循环经济战略。(三)德国的环保科技与生态民主

德国对生态环境治理取得的成果离不开其先进的环保科技发展和生态民主建设。1.先进的环保科技发展

德国在治理生态环境的过程中,探索出了一条利用科学技术解决生态环境问题之路。首先,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修复遭受工业和战争污染的生态环境。德国的生态环境遭受到工业化和战争的双重污染和破坏,但德国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用时30年修复生态环境,不仅恢复了碧水蓝天,还将二战残留的化工有毒物和重金属从土壤中排除。其次,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对生态环境进行检测与控制。为避免生态环境再次遭到污染和破坏,德国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建立了完善的生态监控网络,通过雷达、飞机、卫星、水下传感和地面等系统,建立了遍布全国的生态环境检测体系。最后,进行环境教育。德国将环境教育分为环境专业知识和环保习惯养成教育两个方面。其中,环境专业知识的教育贯穿整个德国学历教育体系之中,在公民幼儿阶段就开始对其进行家庭垃圾分类、节约用水等环保习惯养成教育。在高等院校设置环境专业,德国政府还建立有关环境教育机构,以便对公[46]民进行培训。2.促进生态民主建设

德国在生态治理的过程中具有科学性、可操作性和实践性的特征,这要得力于科学技术标准进入了德国和欧盟的环境立法体系中。德国颁布和修订了一系列环保法律法规:《可再生能源法》、《污水排放法》、《电-烟雾法规》、《环保行政法》和《自然保护法》等。企业与政府建立合作机制。德国通过企业参与合作、政府主导的方式来解决具体的生态环保问题,充分发挥民间政治力量和经济力量的积极作用,取得了一系列治理成果。发挥环保NGO(团体非政府组织)和大众媒体的作用。环保NGO具有代表当地居民的法定权利,有权参与当地企业和政府环保项目的经济规划;大众媒体可以发挥环保知识普及和环保监督作用。(四)丹麦的循环经济工业园

丹麦的生态文明建设实践主要表现为循环经济工业园。位于丹麦首都哥本哈根以东75公里的工业小镇卡伦堡,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由当地的几家大企业自发演化形成的企业共生体系(Symbiosis)是一个受到普遍关注的以社区为基础的物质代谢模式。卡伦堡生态工业园区模式是面向共生企业的循环经济模式,是目前世界上工业生态系统运行最为典型的代表。作为一种生产发展、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形成良性循环的工业园区建设模式,它形成了一个高效、稳定、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人工复合生态系统。丹麦卡伦堡工业园在世界环境保护[47]界知名度极高,被认为是循环经济“圣地”。这个生态工业园区的主体企业是发电厂、炼油厂、制药厂、石膏板生产厂。该生态工业园区以这四个企业为核心,通过贸易方式利用对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和副产品,这不仅减少了废物产生量和处理的费用,还产生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形成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良性循环。卡伦堡的循环经济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①能源合作,在工业共生中,石油公司的炼油厂,诺和诺德制药厂和诺维信生物工程公司利用部分盈余热能作为生产所用蒸汽来驱动其部分生产,以此减少二氧化碳排放。②副产品合作,从发电厂产生的烟雾被净化脱硫后,才能从工厂烟囱排出。净化过程需要石灰和回收的循环水,在此化学过程形成残留工业石膏。③水合作,在工业共生中的企业每年生产用水的近三分之一在共生中被回收并再利用,既降低了企业成本,又显著减少了供水压

[48]力。(五)其他国家典型城市生态文明建设实践1.澳大利亚的生态城市

澳大利亚的生态城市建设是其生态文明建设的特点之一。哈利法克斯(Halifax)生态城是澳大利亚首例生态城市规划,创立了“社区驱动”的生态开发模式。哈利法克斯生态城,位于澳大利亚阿德莱德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