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学会和孩子说话(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01 07:32:38

点击下载

作者:王宇

出版社:企业管理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怎样学会和孩子说话

怎样学会和孩子说话试读:

前言

父母每天都要和孩子说话,有的家长要有疑问了:天天都和孩子说话,怎么还用学怎样和孩子说话?

那您有没有这样的经历:你让孩子怎样做,他却不听话;你和孩子说什么,他当成耳旁风;你批评过的事情,他下次还会犯错……

在这个世上没有不听话的孩子,只有不会说话的父母。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会教的父母。父母总是抱怨孩子不听话,但有没有了解一下孩子为什么不听话?

心理学家表明:在孩子的心理发展过程中,2~5岁和12~15岁分别有两次特殊的发育时期,表现为性情急躁,不听话,不愿让别人干涉他们的事。以这种逆反为特点的表现,心理学家称之为反抗期。当然两次反抗期又有明显的区别与不同。

1.第一反抗期(2~5岁):

这时期孩子主要表现出什么事都要自己做,勺子还用不好,也要泼泼洒洒地自己吃饭,不让他做,就会哭闹。历来温顺听话的孩子到了此时期也会变得急躁、不听话、调皮。尽管这种反抗在不同的孩子身上表现程度不同,却是一种普遍现象。

2.第二反抗期(12~15岁):

又称为危险期。此期孩子已进入青春发育期,突出的表现是具有逐渐增长的成熟意识,而社会经验又不足,使得此时期的孩子易出现各种问题。如不愿再跟着父母;不听话,情绪急躁,向父母发脾气;做什么事我行我素,不愿与父母商量,而且富于冲动和冒险性。如处理不当极易导致其他问题。据统计,此时期不能顺利渡过,常导致各种心理障碍,严重者离家出走,甚至自杀等等。

所以,当我们父母无视孩子心理规律,简单地以责怪、训斥等方式来限制孩子,批评孩子,其结果当然是适得其反的。

现在回想一下:

您有没有告诉过孩子不许做这个,不许做那个,但却没有告诉他为什么;

您有没有在孩子刚一犯错时就大声呵斥他;

您有没有埋怨过孩子不听话;

您有没有拿自己的孩子和别人家的孩子比,而且觉得自己的孩子什么都不行;

您有没有拿他当成家庭里独立的一员,平等地对待他;

……

在您面前的这本书《怎样学会和孩子说话》,正是从沟通的细节——和孩子说话入手,帮您分析了孩子不听话的独特原因——家长不会说,并且介绍了怎样更好地和孩子说话的技巧,以及与孩子沟通的非语言的技巧,比如:微笑、拥抱、写博客等等。还提出了针对不同年龄时期的孩子,家长怎样说,孩子才会听。通过这些分析和方法,让父母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孩子,和孩子交流。让家长懂得尊重孩子的天性,学会欣赏孩子,给孩子以更多的理解与关爱,放下家长的权威与孩子平等地交流,站在孩子的角度理解他们,循循善诱地引导他们,耐心地帮助他们。

我们真心地希望广大家长朋友通过对本书的阅读,能够了解孩子身心成长的过程,获得与孩子有效沟通的方法。用科学的教育理念、健康的教育心理、温馨的家庭环境、和谐的亲子关系为孩子健康成长创造良好条件。编者

第一章 家长会说话,孩子才会听

1.你是怎样“说”孩子的

说是父母和孩子的主要沟通形式,每天父母都要和孩子说话,表扬孩子的,批评孩子的,教导孩子的,鼓励孩子的……但您有没有仔细想过,他是不是明白你在说什么?你和孩子说的他都听了吗?你们的沟通有效吗?

法国古代有一位叫德·蒙吕克的元帅,他的儿子是一位正直的人,但严肃的元帅与儿子之间却缺乏沟通。

直到儿子不幸死于马德拉岛后,德·蒙吕克元帅才痛心地说:“我有许多遗憾,其中最令我痛心的,是我觉得从未与儿子有过内心的交流。我摆出父亲的威严,使我永远失去体会和了解儿子心意的机会,向他表示自己对他深沉的爱和对他品德的钦佩之情。这个可怜的孩子在我脸上看到的只是皱紧的眉头,充满轻蔑的表情,始终认为我既不知道爱他也不知道正确评估他的才能。我心里对他怀着的这种异常的感情,还要留着让谁去发现呢?知道了又是欢喜又是感激的还不是他吗?而我压抑和限制自己却摆出这张假装尊严的脸。我失去了跟他交谈、对他表示爱的乐趣,他也是非常冷淡,他从我这里得到的只是严峻的态度,感到我的态度犹如一个暴君。”

父母们总是习惯把自己的“教训”、“命令”、“责骂”、“呵斥”等都归于沟通。实际上,这些沟通都是消极的,长期生活在这种消极沟通模式下的孩子往往会封锁自己的心灵,对父母产生敌意,破坏亲子之间的关系。遗憾的是,许多父母都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

看看您有没有用以下的方式和孩子说过话:

1.指责的口气“为什么你总是整天让我操心,难道你不会自立一些吗?”“看看你的屋子,脏得跟猪窝一样,难道你就不会收拾一下吗?”“你看你那样,整天只知道玩,不知道学习,我怎么生了你这样的孩子呀?”“如果你昨天晚上不看电视,怎么会起不了床呢?你总是贪玩,不知道学习!”

……

这些话听起来非常耳熟,而这正是许多父母指责、埋怨孩子时经常用到的。许多父母在责骂孩子的时候根本没有想到,这种责骂不仅伤害了孩子的自尊心,也损害了父母在孩子心中的形象。

也许是孩子在生活中做错了事,也许是学习中粗心大意做错了题,但正是因为不断的错误才让孩子成长。许多责骂孩子的家长就是不了解孩子犯错的原因,上来就是一顿责骂,导致孩子犯了错也不愿多和父母沟通。

其实,每一位父母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都会犯盲目责骂孩子的错误,就算知道是自己太着急错怪了孩子也不愿认错,实际上孩子的心是善良的,他们并不记仇,只要父母认识到自己的问题,及时和孩子说声对不起,以后改正,孩子还是很愿意和家长交流的。

2.百依百顺的口气“只要你听话,妈妈什么都给你买。”“不就一个铅笔盒嘛,爸爸明天就给你买来。”“赶紧吃饭吧,吃完饭玩什么都行。”

……

在父母的眼里,自己的孩子永远是最好的,都是心肝宝贝,特别是现在的家庭,大都是独生子女,更是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掉了,自觉不自觉的就对孩子过分溺爱了。殊不知,却造成了孩子任性、霸道、不懂礼貌、以自我为中心。长此以往,孩子的独立性就受到影响,成为长不大的孩子。

从前,有一位富翁老年得子,他对儿子非常宠爱,对儿子的要求总是百依百顺,不管儿子要什么东西,他都尽量满足。儿子在吃饭的时候喜欢骑在父亲的背上,于是,父亲就每天在吃饭的时候趴在地上供儿子骑,母亲则在一边给儿子喂饭。

终于,儿子长大了。他喜欢上了隔壁的一位女孩,要求女孩嫁给他。这位女孩的家境比较贫穷,但是,她非常勤快。在她眼里,富翁的儿子根本就是一个任性无礼的人,自己是不可能跟他在一起生活的。

于是,她讥笑着对富翁的儿子说:“像你这样每天吃饭要骑在父亲背上的人怎么可能独立生活呢?我是不愿意嫁给你的。”

为了表示自己的心迹,富翁儿子竟然说:“那我以后不再骑在父亲的背上了,如果你不相信,我就把父亲杀了。”

女孩以为他说说而已,笑了笑就走开了。

结果,当天晚上,富翁的儿子对父亲说:“我喜欢上了一个女孩,但是,你每天让我骑在背上吃饭,所以人家不喜欢我。因此,我要杀了你。”

父亲一听,老泪纵横,但是,谁叫自己这么迁就、纵容儿子呢,于是,他把眼睛闭上了。儿子真的拿起菜刀砍向了父亲……

法国思想家卢梭说过:“你知道怎样使得你的孩子备受折磨吗?这个方法就是父母对孩子百依百顺。”

如果孩子习惯于一味地被迁就,那么,父母在孩子的眼里,仅仅是供他们差遣的“仆人”,甚至是满足他们欲望的“钱包”。连接亲子关系的纽带只有物质和欲望,一旦父母的经济状态出现了危机,或者给孩子造成了妨碍,在孩子眼里,父母就一无是处了。

3.面面俱到的口气

孩子:“爸爸,下周我们学校组织去春游,你说我带些什么东西好呢?”

父亲:“行了,爸爸知道了,明天就会给你准备好的。”

孩子:“妈妈,我今天认识了一个新朋友,我们在一起玩得很开心!”

母亲:“什么新朋友老朋友,你就知道玩,你看你,满脸泥土,还不赶快去洗洗!”

……

管家型父母只知道照顾好孩子的生活,包括孩子衣食住行,生怕孩子饿着、冻着,但是,他们却忽视了孩子的情感需求,他们不知道孩子有交往的需要、自我体验的需要,等等。

处于管家型亲子关系下的孩子,往往觉得父母是不了解自己的,尽管父母为孩子付出了许多。而且,这种父母往往喜欢整天唠叨。“早点睡觉,明天早点起床,要不然会迟到的!”“作业本都拿上,红领巾不要忘记了,盒饭带了吗?”“今天天气不好,要多穿件衣服。要是感冒了,你会很难受的。”“晚上早点回来,不要到同学家玩,要不然回来的时候没车,你就得走回来了!”

……

实际上,这些事情孩子只要经历过,自然会明白的。而父母出于“关心”孩子的角度,整天唠叨个不停,孩子就会产生逆反与抵触心理,亲子关系就这样破裂了。正如快乐教育创始人、英国教育家斯宾塞所说:“孩子有意见得不到及时交流,主要责任在于父母没有给予应有的重视或掌握不好沟通的火候,甚至有的父母认为对孩子唠叨一顿就是沟通,结果自然是适得其反。”

4.过分管束的口气

孩子:“妈妈,我想去小军家玩。”

母亲:“昨天不是刚去玩过吗?今天不能去!”

孩子:“昨天我们是自己组织玩的,今天老师布置了一个实验,我想与小军一起做。”

母亲:“不行,你不能老是去人家家里,人家父母会嫌麻烦的。”

孩子:“不会的,他父母不在家。”

母亲:“难道你就不会自己做吗?小孩子要学会独立思考,不要老是麻烦人家!”

孩子:……

父母管束孩子是应该的,而且是必须的,但管束孩子也要讲究方式方法,如果管束的过分,就会变成唠叨,让孩子厌烦。过分管束的家长往往忽略了孩子的本性,一味的要求孩子这不能做,那不能做。结果让孩子觉得很累,一旦孩子缺乏了童年的乐趣,他就再也不愿和父母沟通了。

总的说来,父母或多或少的都会出现以上情形。但上面的方式并没有充分考虑到孩子的想法,孩子的切身感受。结果是孩子并不听家长的话,不接受父母的命令,没有达到有效沟通,还可能造成亲子沟通障碍。

那作为家长的您了解孩子都有哪些需要吗?有的家长会说:“吃好、喝好、身体好、学习好就行了。”但这些都是父母自己的想法,您有没有蹲下身来好好和孩子谈谈,问问他们需要什么。

意大利教育学家玛利亚·蒙台梭利通过不断的研究发现:一个孩子生下来就有个“精神胚胎”,儿童的成长是顺应这个精神胚胎的“自然趋向”的。如果父母给孩子需要的养分,孩子将通过自我选择建立完好的心智。

所以,父母首先要先了解孩子需要什么,再对症下药的给他们什么。

1.情感需要

在情感方面,孩子有爱与被爱的需要,孩子需要在爱的沐浴下成长。教育孩子,这是第一位的,爱是基础。当这种需要得不到满足时,孩子就会表现出冷漠、逆反的情绪。

刚出生的孩子就有情感的需要,他喜欢父母的抚摸和拥抱,他喜欢看父母温柔的微笑和眼神,他喜欢父母对他说:“宝宝,我爱你!”“宝宝,你是妈妈的心肝宝贝!”这种情感需要是孩子生理和心理的一种需求。

许多父母认为,在这方面,自己做得相当好,实际上,父母们只关注了给孩子爱,而且这种爱往往是溺爱,而忽视了也应该向孩子索取爱。于是,孩子们学会了“理直气壮”地接受父母们的爱,根本意识不到自己也需要付出爱,反映在孩子行动上,就是自私、狂妄自大、以自我为中心。

2.独立需要

每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们不希望永远活在父母的保护当中,他们渴望能够独立地做一些事情,独立地决定自己的事情。

这种独立性在孩子三四岁的时候和青春期表现得尤为突出,这两个时期被称为孩子的“断乳期”,前者为生理断乳期,后者为心理断乳期。

年幼的孩子们总是喜欢什么东西都碰一下,尤其是一些新奇的东西;大点儿的孩子则喜欢独立自主地决定自己的事情。事实上,这正是孩子顺从“精神胚胎”的自然趋向,他们不自觉地被引导着去“配合自己的行动”,从而获得对各种事物的印象。

但是,许多父母不了解孩子的这种需要,他们喜欢禁止孩子的各种探索行为,经常过多地替孩子做事情,干涉孩子的事情和决定。当孩子的自由被禁止时,孩子就会产生受挫感,产生沮丧的情绪,他自然而然会变得“不顺从”,出现对抗的行为,自然而然会变得“叛逆”。

其实,这些都表明他在向父母暗示:我不需要你们的过多保护,我不需要你们的过多干涉,我要自由!我要独立!只要父母把自由给了孩子,“不顺从”和“叛逆”就没有理由存在,它们就会消失得无影无踪。

3.自尊需要

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自尊的需要是一种较高层次的需要。对于孩子来说,这种需要也存在。

孩子们都有较强的自尊心,他们希望父母尊重他们的想法,尊重他们的情感,尊重他们的隐私,等等。许多父母恰恰没有意识到孩子的自尊需要,总是认为孩子还小,什么都不懂,于是,父母们经常随意呵斥孩子、打骂孩子,有些甚至在公众场合打骂孩子,揭露孩子的缺点,等等,完全不顾孩子的自尊。

当孩子的自尊没有得到尊重时,他们或者产生逆反、对抗的心理,或者破罐子破摔,这些都增加了亲子沟通的障碍。

4.平等需要

孩子虽小,但是,他们总希望父母能够把他们当成大人一样来看待和父母是平等的。而许多父母总是不理解孩子的这种心理。往往是对孩子要求这样,对自己要求那样。比如,有些父母要求孩子好好学习,自己却天天看电视、打麻将。这样孩子就会认为父母与自己是不平等的。

现在,有许多孩子会在背后这样议论父母:“我的父母总是要求我做这做那,其实这些事情他们自己都做不到。”“父母总是说话不算话,明明答应我星期天去郊游的,因为他们自己想睡懒觉就不去了。”这些都表明,在大多数的孩子心里,父母们没有做到平等这一点,于是,他们也就不相信父母的话了,沟通的障碍也就形成了。

5.成就需要

在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中,成就需要是最高层次的需要。孩子同样有这种需要。

每个孩子都希望自己的行为、能力能够得到他人的认可,尤其是父母和老师的认可。这种认可和表扬,往往能够让孩子产生巨大的成就感,让他们获得极大的快乐。因此,从主观上来说,孩子们总是希望自己在家里做个优秀的孩子,处处获得父母的夸奖;在学校,他们又希望自己是个学习好、行为好、品行好的学生,能够当班干部,希望在班级活动中脱颖而出,成为人人羡慕的优秀生。

当孩子的这种成就欲得不到满足时,他们就会产生失落、沮丧的情绪。

父母可以对照以上孩子的需要,想想以往和孩子沟通时有没有注意到这些问题。希望您更好的了解自己的孩子,和孩子做到良好的沟通。

2.批评孩子为什么不管用

现在的孩子敢于置疑、善于创新,他们兴趣广泛、涉猎深远,敢于对不恰当的批评说“不”。当孩子经常不接受你的批评时,作为家长是否应该好好反思一下批评孩子为什么不管用?

先让我们看看家长批评孩子时常有的几种表现和特点吧。想想您有没有过这样的行为。(1)情绪激动。

孩子犯错了,家长第一反应就是情绪激动,眼睛瞪人,分贝提高,语速加快,好像孩子多么不可原谅。但孩子并没有听进去家长说什么,而是忍受,忍受家长的责骂,骂过之后还会犯错,因为他只记得被骂,而不记得骂了什么。

批评的目的是为了让孩子更好的认识自己的问题,理解和接受正确的建议并在行动中改正过来。对错误的分析和评价并伴随着生气、牢骚也是在所难免的,但也要把握个“度”,不要把批评变成发泄。试想这种情绪如何博得孩子的尊重,又如何让孩子信服,听从自己,改正错误。(2)旁征博引。

有时家长批评孩子喜欢旁征博引,把曾经发生过的大错小错都要悉数一遍,上纲上线。比如就丢钥匙的事情,就能列出丢钱、丢书、丢分等等一大堆事情。如果还不能证明孩子错误的严重性,就把邻居小明、小红所犯过的错误也借用来,提醒孩子,告诉他事情的严重性,生怕孩子记不住。

批评要有针对性,对当前的问题有什么说什么,就事论事,而不要新账老账算个没完。这种旧事重提的做法,只会让孩子对批评产生厌烦,这种批评还有什么意义。(3)无效批评。

很多时候,孩子犯了错,家长往往是该批评的时候不批评,不该批评的时候乱批评。很多家长都遇到孩子赖床的现象,往往是一边催促,一边数落,而孩子却把这当作是背景“音乐”,照睡不误。根本没起到批评的作用。因为孩子很清楚一点:家长一定会有办法让他按时到校,所以他就赖着不起。如果让他迟到一回,挨回老师批评,下次他自然就会早起不迟到。只有让他受到惩罚他才会明白父母的苦心。而不是一味地说说而已。(4)提前批评。

有时候孩子还没意识到错误将至或已经犯错,还不能了解到即将来临的错误可能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家长就亟不可待的开始数落一番。“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而且“不知者无过”。头一次经历某些事情难免犯错,父母为什么不能以博大的胸怀去包容孩子,给孩子去体验错误的机会,让他们自己成长。而不是用我们的经验去束缚他,教育他。只有他自己认识到错了,批评才有意义。

孩子犯了错误,家长批评孩子时,为什么有些孩子就是不肯认错?其实问题出在大人身上,在批评孩子时如果能注意下面这些问题,孩子通常就容易接受你的批评了。

1.批评要看场合

批评孩子不要当着别人的面,尤其要避开客人和他的朋友。在客人和朋友面前批评孩子,会大大的损伤孩子的自尊心,而且往往引起孩子的抵触情绪,让孩子觉得以后没脸面对这些人。可以把孩子单独唤到自己面前,心平气和但是郑重的指出他需要改进的地方。

2.批评的时机

俗话说:事不过三。第一次错了,父母可以理解,第二次错了,父母可以原谅,第三次就不能再容忍了。在这个时候批评是最合理的。错误频频出现更多的是由于态度不对而产生的。所以这时批评他要针对他的态度问题,而不是事情本身,更不是对孩子进行人身攻击。所以要给孩子改正的机会,父母不要在孩子首犯时就大发雷霆。

3.先让孩子说话

先耐心地听孩子把事情的经过说一遍,即使是你看到他犯错误了,也要让他再说一遍。在他说话的过程中,不要打断他,用心记住他讲话过程中你所想反驳他的要点。

4.具体地指出孩子哪做错了

等他说完了,你把他犯的错误说给他听,最好用:第1点、第2点……的方式说,点数不要多,让孩子一下就能听明白自己犯了几点错误。而且在你讲的过程中,也不允许他插嘴,一来这是一种礼貌,二来也防止思路乱了。

5.听取孩子意见

说完后,再听听孩子有什么意见。如果他是在强词夺理,告诉他:并不是说不犯错误的孩子才是好孩子,好孩子是能勇敢地承认错误、有勇气改正错误的孩子。

6.鼓励为主,惩罚为辅

在孩子改正错误的过程中,以鼓励和提醒为主、惩罚为辅。如果孩子有进步,要大大地表扬他,让孩子看到希望。如果孩子一段时间里,坚持地比较好,也可以考虑用他喜欢的物质奖励他一下。如果他再犯,让他自己去一个角落再想想上次你们之间的谈话,并按约定给予一定的惩罚,而且不要心软,要让孩子知道:必须说话算数。

7.沉默是金

也是最关键的,当孩子犯错误时,不要急着去批评他,而是先想想你怎样说才能让他心服口服,有把握能说服他了,再去跟他谈。如果没有把握,先不要跟他谈话,用沉默让孩子体会你的感受。

孩子的成长,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不断改正错误的过程。做父母的应该努力以平心静气的态度随时面对孩子可能犯的大大小小的过失。批评是一门艺术,要想达到理想的教育效果,就要在尊重孩子的基础上,抓住恰当的教育时机并注重选择适当的方式进行,做到以情感人,以理服人,起到批评应有的效果。

3.孩子为什么不听话

现在生活中,越来越多的父母抱怨:“孩子越来越不听话了。”那么,做父母的有没有想过孩子为什么会不听话呢?父母是否要承担一定的责任?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思想,大人如此,小孩也一样。当父母对孩子发出指令时,如果孩子认为大人的指令不正确,或不明确时,便有可能不执行。所以,当父母毫不考虑孩子的要求就随便甚至是粗暴地命令他做他不喜欢的事情时,孩子就会反对,就会不听话,或者说,虽然听了,但是不服气。总体给人的感觉,就是孩子又不听话了。

每个孩子其实都是非常聪明的,你看他们在几个月大的时候,就已经很会观察父母的态度了,父母的嘻笑怒骂他们都能觉察到。有的孩子到了六七个月大的时候,就能从父母行动的粗重,言语的轻缓上分辨出父母心情的好坏,知道如何讨爸爸妈妈的欢心,如何不再去惹他们发更大的火了。随着孩子的长大,明白的道理多了,大人的话该不该听?自己的主意如何拿?他们心里怎么能不明白呢?

我们家长通常只关心自己说了什么,很少关心孩子听了什么,很少关注孩子听了以后的想法。这样,怎么能期望孩子很好地接受大人的想法,按照父母的思路去做。父母只有真正明白孩子不听话的原因,才能让孩子听话。(1)备受“恩宠”,滋长任性。

平时,独生子女在家多由祖辈看着,唯一的小孙孙,含在嘴里怕化,捧在手里怕摔,这宠爱自是不用说的了。由于父母与孩子的相处很少,总觉得自己亏欠了孩子,因此对于孩子的任何要求总尽量给予满足。即便孩子犯了错也只要一哭一闹,就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久而久之,孩子自然寻到了“最佳”不听话的“法宝”——哭。(2)责之过严,常受压抑。

一些家长对孩子的要求处处过严,尤其是有些白领阶层的父母,以对自己的要求来衡量孩子,孩子干什么都要受到责怪,横挑鼻子竖挑眼,甚至连孩子的走路也要骂。而孩子的天性喜欢听赞扬,如果经常被批评和责骂,孩子会失去自信心,听多了也“皮”了,慢慢地充耳不闻,我行我素。(3)责之片面,孩子不服。

有时父母没有全面了解情况就乱发话,导致误解了孩子,此时孩子会觉得自己委屈,本来自己没有错或错不完全是自己造成的,而父母不理解自己,没有弄清楚是怎么回事就责骂,就会不愿意或不想听父母的话。(4)形象不佳,孩子不敬。

有位家长一次随地吐痰,孩子指出这不讲卫生,不文明。家长却说:“走走走,小孩子懂什么!”后来,这孩子在日记中写:“我觉得爸爸在我的心目中的位置一下子下降了,他不听我正确劝告,我为什么要听他的话呢?”

长期这样做还往往容易导致两种后果:一是造成孩子在性格上的依赖,对任何事情都不去思考,没有判断能力,这对孩子的成长贻害匪浅;二是如果事事要孩子逆来顺受,会限制孩子的独立性、自主性的发展,使孩子不愿与大人交流,自我封闭,变得孤僻不合群。

但孩子毕竟只是孩子,还需要父母的教育,因此怎样才能让孩子听话?

1.要树立起父母的尊严

要使孩子听话,父母必须树立高大的形象,要有较高的威信。当然我们所说的威信,不是家长式的作风,不是靠打骂或恐吓手段来获得,主要是通过在日常生活中处处以身作则建立起来的。要注意言传身教,给孩子一个良好的形象,这样孩子才会听话。

2.自我检查,自我反省

作为父母,我们首先应该从孩子的立场出发,设身处地地思考一下:孩子为什么不听自己的话?自己的话孩子是否非要听?我们不能简单要求孩子事事听话。如果孩子不听话是因为大人的话本身就没有道理,这时,大人不能为维护自己的“家长权威”而迫使孩子听自己的话。孩子毕竟是孩子,他的精神承受能力还很低,一味用高压手段,就会造成家庭气氛紧张,并不能对孩子有任何帮助。

3.保持冷静,耐心引导

当孩子不听话时,大人应冷静,不要马上发火,要耐心引导,使孩子认识到不尊重长辈,不听父母之言的害处。如果孩子一不听话父母就大吵大嚷,甚至大打出手,会给孩子带来更重的心理负担,达不到教育的目的。

4.要求明确,语气肯定

对孩子提出要求时,要使孩子感到目标明确,没有商量的余地,而且家长应该使用要求的语气而不是请求。请求和要求对孩子心理上的反应是不一样的。请求是可以选择的,可以办,也可以不照办;而要求则是必须照办的。这样使孩子感到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必须照办。

5.多用鼓励语言,避免负面语气

用鼓励性话语表达要求,首先讲清楚要做什么事,接着说明这事会带来什么好的效果,如:“你要抓紧时间,做功课要精神集中,这样就可以早睡,保证明天精神饱满地去上学”。孩子就会高兴接受。

不能用“我命令你……”、“我警告你……”、“你最好赶快……”、“限你在五秒钟内……”、“我数到一、二、三……否则……”、“你应该……”、“你真笨”、“你太让我失望了”、“不可以……”等带有指挥、命令、警告、威胁、责备、谩骂、拒绝等负面意义的词语和语气。

6.让孩子有主动权

比如:“孩子,前天爸爸洗碗,昨天妈妈洗碗,今天呢?”孩子觉得受到尊重,会愉快地主动提出:“今天该我洗碗了。”其效果比单纯的命令式口气好得多。当然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自觉地、灵活地控制自己的情绪,约束自己将产生的不利于完成任务的思想或行为,坚持正确的人生导向,那样的人生发展就是最完美的了,这样的孩子难道还会不听话?

其实孩子不听话未必是坏事,这说明他有了自己的思考方式,是长大了的表现。当孩子不听话时,我们家长要做的首先是要稳住自己的脾气,不要粗暴“教育”,还要掌握说教的正确方法,多理解孩子,多和孩子沟通,那么孩子怎么还会不听话。

4.不要轻易处罚孩子

每个孩子都会犯错,小错大错不断。父母遇到孩子犯错的时候轻则规劝、罚做家务、冷落孩子,重则体罚。体罚中又以打孩子最为严重。

打孩子恐怕是每个家长都有过的经历,当孩子特别气人或是闯了大祸的时候您就忍不住的想打他,让他知道犯了重大的错误,后果很严重,记得下次不能再犯。

孩子犯错是要受到处罚,但父母往往把握不好尺度,动不动就是打骂、体罚。事实上滥用体罚会破坏父母和孩子的亲密感情。父母与孩子的关系是一种尊重平等和谐支持的关系。一旦滥用体罚,既会严重伤害孩子的自尊心,也会丧失父母在孩子心目中的威信,造成严重的亲子隔阂。

心理学家研究发现:父亲经常打女儿,会造成女儿缺乏自尊、自爱和自信,在青春期容易出现早恋,还会使女儿数学成绩差;父亲经常打儿子,会造成儿子逆反心理,不愿服从社会规范,或者退缩、幼稚,缺少男子气;母亲经常打儿子,会造成儿子缺乏自信心、挫折感、多疑、没有安全感等。也就是说,打孩子不仅不能解决问题,还会造成新的心理问题。

1.打孩子会丧失惩戒的效果

打孩子是一种严厉的惩罚手段,打孩子打惯了,孩子对打也就没有了惧怕。孩子一旦对打失去了惧怕,“打”作为一种严厉的惩罚手段也就丧失了它的威慑力。这就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常听到有些孩子所咕哝的:“动不动就打,只会打”。

2.打孩子还会使孩子学会处理问题的错误方式

打孩子绝对不是什么好的教育方法,只会是对孩子的一种个性压抑,尤其是给孩子造成一种错觉:弱者要服从于强者,暴力可以解决问题,这是很糟糕的。孩子往往会从父母那里学会了“以暴制暴”,学会了“打人经验”,染上了暴力行为。美国一个专家小组分析调查了过去60年有关“打屁股”的案例,得出这样一个结论:童年经常挨“屁板”的人们更容易滋生侵略性、反社会的行为,更容易虐待配偶和孩子。

无论是打还是使用别的方式处理或惩罚孩子的过失,是为了让他明白他做错了。当孩子对可能被处罚的方式、轻重等考虑的越多,就越不关心事件本身的问题,从事件本身吸取的教训和经验越少!因为打骂只会使孩子不再在你的面前表现你不喜欢的行为,并非真的改正了,而躲到你背后,在你看不到的地方继续淘气,继续使坏;打骂只是让他学会了逃避被打,而没有学会是非善恶。

所以,家长期望完全通过“打”来教育孩子的做法,肯定是错误的。一味打,只会造成孩子种种不良的心态和心理偏差,而不能获得教育孩子的效果。

而且有些情况是不能打孩子的:(1)不知者无过。

孩子犯错误,是因为父母事先没有告诉孩子不能这样做,或者父母没有把话讲清楚。不知者无过,如果这样都要被打,孩子岂不太冤枉?(2)孩子所犯的错误,父母自己也在犯。

如果爸爸妈妈自己都不知道这方面的事情应该怎么做,没有很好地在这方面以身作则时,就不要急着去打孩子。(3)父母在暴怒之下不能打孩子。

因为这时打孩子往往只是发泄自己的愤怒,惩罚时往往会失去分寸,会忽视孩子犯错误的原因,也很难给孩子讲清楚为什么要打他,很容易失手打伤孩子。应等自己怒气平息了,头脑清醒了,再实施惩罚。(4)孩子生理与心理具有以下特殊情况者不能打:

行为亢奋有神经障碍的孩子,十分敏感的孩子,曾受过情感伤害的孩子。(5)不到3岁的孩子不要打。

根据心理学家的观点,3岁的孩子处于游戏期阶段,孩子的自主感十分强烈,同时孩子的良心、道德感也有了发展,自我统一性开始出现,而3岁前的孩子,这一切都没有出现,或者只是刚刚发展。即使是有的孩子过于顽皮,体罚他的时间也只能提前到1岁半,对于1岁半以内的婴儿是绝对不能进行体罚的。因为在这一年龄段,孩子的活动主要是满足生理上的需要,主要是一系列因为吃、喝、拉、撒、睡带来的条件反射,是无意识的。在这一阶段体罚孩子,会影响他们做出正常的生理与心理反应,导致孩子身心的不健康。(6)6岁以后要尽量少打,12岁以后的孩子不能打。

一般而言,孩子6岁以后就应尽量减少体罚,而到了12岁就应完全停止了。6岁以后,多数孩子已经进入学校了,独立自主意识有了较好的发展,自尊心越来越强,开始努力地做事情,渴望着凭借自己的能力、勤奋,不断带来各种成就。这时体罚容易伤害孩子的自尊心,使他丧失成长所必须的成功体验,影响人格的健康发展,养成消极、自卑的人格;而且在这一时期孩子能够清楚地记住父母对自己的体罚,在心灵蒙上一层阴影。

进入青春期后,儿童在肢体运动、认知、道德感等方面日渐完善,逐步形成完整的统一的自我。他们强烈感到自己是一个独立的、独特的个体,具有认识自我、表达自我、张扬自我的强烈要求。如果这时体罚孩子,他会感到这是对自己人格的严重践踏,产生强烈的抵触心理,一些男孩子甚至还会产生某种报复与逆反心理;而且,随着知识的增多,他们会清楚知道父母的这种做法违反了《未成年人保护法》,是一种违反法律的错误行为,因而会对父母产生不良印象,认为他们不遵守法律。

但孩子犯了错,又不能不“教育”,只要家长注意正确的方式方法就可以达到处罚的目的。

1.及时处罚,不能后算账

要坚持随错随罚的原则,这样孩子所做的错事就能与处罚带来的不愉快建立起联结。这样,他以后再做这些错事时,会立刻想到处罚带来的不愉快体验。

2.讲明道理,告诉孩子下次应该怎么做

处罚时,要告诉孩子为什么处罚他。处罚只能阻止错误行为再次出现,但它本身不能带来正确行为。只有孩子明白自己的错误以及造成的危害时,才不会再犯。由于孩子年龄小,即使这次真心说“下次不敢了”,但可能不知道下次应该如何做。因此,父母有必要对孩子进行正确的引导,告诉他正确的做法。而且,还要考虑到自己提出的做法是不是超出孩子的界限,给他的建议是否容易做到的,而不是孩子根本做不到的。

3.不要在外人面前处罚孩子

孩子尽管小,但有自己的脸面,尤其是在小伙伴面前,他是不甘落后的。一旦别人知道自己挨处罚了,能觉得这是奇耻大辱。

4.不能经常打孩子

俗语道:“常骂不惊,常打不怕。”孩子要是经常挨打,由于“久经沙场,千锤百炼”,就会变得“软硬不吃,刀枪不入”。记住,打孩子绝对不是教育的主要手段。

此外,专家也表示,孩子成长过程当中,难免都会犯错,无论是无心的或是故意的,当父母在处罚孩子时,还需注意一些事情,以免造成不良的后遗症。(1)安全问题,处罚物品的材质避免过于坚硬;(2)控制自己的情绪反应;(3)处罚的地点应选择不明显、不正对大门地方,以免伤到孩子自尊心;(4)注意措词、语气,勿以威胁、恐吓的话语对孩子说;(5)处罚内容需彻底执行,不宽容、妥协;(6)处罚后,安抚孩子,让他知道父母对他的关心和关爱。

5.逼孩子说谎的父母

现在的很多孩子都说谎,当发现小孩子说谎,父母总会很懊恼及难以接受。因为在父母的认知里,说谎就是“坏孩子”的具体表现。当我们在面对小孩子说谎的情形时,先不要急着处罚小孩,不妨静下心来仔细想想孩子为什么会说谎?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家长对孩子的要求越来越高,导致许多的孩子达不到家长要求的目标,但是又怕家长的责备,为了不挨批评,孩子就会想办法去掩盖自己所做的错事,或者是找借口推托自己的责任,当然说谎就是在所难免的了!

当孩子说谎的时候,家长会责备孩子,其实根本的原因是出在了家长的身上,如果从小就不给孩子创造说谎的机会,那长大了怎么会说谎呢?如果给孩子创造一个宽松的环境,即便是孩子做了错事,也去耐心的开导,共同去改正,那孩子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还有必要去撒谎吗?

大人们越是对孩子有过高的期望,就越是给孩子带来很大的压力,倒不如让他们顺其自然的去发展。这样孩子才能表现自己的特长,才不至于在充满压力的环境下让他们的性格变得有缺陷。总结起来,孩子的谎言不外乎因为以下原因:(1)想象与现实混淆。

这大多发生在6岁以下孩子身上,他们常常会将想象与现实混淆在一起,明明是自己的愿望,却说得像真的一样。比如将幼儿园的东西带回家,却说:“这是我的!”其实他并不是有意说谎,而是以为玩过的东西就是自己的。所以家长们在处理这种情况时,应针对这点进行教育。(2)虚荣心作怪。

很多孩子为了能赢,为面子而撒谎,明明知道规则,却偏偏违反,装作无辜的样子说不知道。(3)取悦长辈。

孩子在关心自己的长辈面前,总是表现出自己优秀的一面。因此做一些事情时不仅想做好它,很大程度上也想让父母、老师高兴,从而得到更多的奖励。一旦成功的难度较大时,为了不让父母、老师失望,只好说谎了。(4)逃避惩罚。

有时说了考试不及格,或这个月零用钱没有了之类的话,可能就会受到惩罚。而说谎有时还真能金蝉脱壳!有了第一次说谎不受惩罚的情况,就会说第二次,而谎言像雪球一样,就越来越大。所以这也是促使孩子们屡屡说谎的原因。(5)获得自由。

孩子看动画片或玩游戏正在兴头上,父母开始催促:“应该写作业了!”于是孩子顺口说“写完了!”因为如果孩子说:“我不想做作业”时,家长们往往不能接受这个理由,便会有下文。那想看的动画片和游戏就泡汤了,而随口撒一个小谎,就容易过关了。(6)引起对自己的关注。

孩子总是希望被家长们关注的。而很多的时候,他们不会用语言或其他方式表达,于是就用一些谎话来表达。如一个不怕黑的孩子说“妈妈我怕黑!”实际上他只是想让母亲陪一下自己;“爸爸,我这里疼。”其实是想和父亲亲近一下。

孩子出现说谎问题当然不是光彩的事情,做为家长的你理所当然的是要好好管教孩子。可是单纯的“棒下出孝子”的做法对于现在的孩子来说是不合适的。那如何教育说谎的孩子呢?

1.先找出说谎的原因

大部分孩子说谎是为了逃避自己不想做的事情,或不喜欢遇见的事物,害怕被父母责骂及处罚,而编织一堆理由企图掩盖事实。另外,小孩也会预测父母可能会有负面的反应,于是便用说谎来逃避。所以父母要运用奖赏与鼓励的方式,去诱发孩子说出实话,避免孩子一错再错或需要用更大的谎言,来掩饰自己所犯下的错误。如果孩子说出实情,父母一定要遵守诺言不给予处罚,反而赞赏他勇于认错的行为,让孩子明白父母对他的重视。

2.深入孩子的内心

在处理小孩说谎话时,首先要清楚其原因。假如孩子是为了逃避某些事情,则需要先针对他不喜欢的事情,例如:他担心功课做不好,父母可以用奖励的方法,赞美孩子做得好的部分;或是改变学习活动让做功课变成是一件快乐的事,帮助孩子渐渐喜欢并面对它,而不是用说谎来逃避功课。

3.多聆听并与孩子沟通

当孩子预期事情会有负面后果而说谎时,父母应了解孩子的需要,订立更实际的规则,假如是孩子可以做得到且愿意做的,他自然不用说谎了。另外,有些孩子会因为跟父母的接触机会少,所以用说谎的方法去争取父母的关注。换句话说,父母平日应加强与孩子沟通互动,多了解孩子的想法,让孩子感受到父母对他的关爱与注意。

4.做一个好的榜样

孩子学习处理问题的方法,多半是受父母影响的,若父母不能做一个诚实的榜样,实在很难说服孩子要诚实。因此父母应该以身作则,在日常生活中做一个好榜样,不要在孩子面前说出做不到的承诺,或骗人的话,孩子便可从中学习到好的行为。

其次不要因孩子的某一次说谎行为而为孩子定性,更不要用暴力的方式试图改变他们,这样做只能让孩子把谎话编的更圆满。为了避免孩子因说谎而对其造成身心不良的影响,为人父母者应多留意孩子的言行举止。如发现有异常时,不要先给予责骂或惩罚,反而应了解其原因与动机,再予以说服、改正。

再次,对孩子的要求、期望要合理,免得孩子因为达不到父母的要求而只好蒙骗、说谎。

提醒父母:平时就得花一些心思关注孩子的行为,在学校的种种情况或与人互动是否正常,尽到确实的关心与了解,才不会给孩子有机会说谎。

6.请别这样批评他

对孩子的语言伤害一向被父母所忽视。其实这种伤害比身体上的伤害更惨痛,更隐蔽,更具有破坏性——伤疤留在孩子心里,表面不露痕迹,可几十年后仍在隐隐作痛,甚至把孩子改变成一个惯于伤人的人。

刀子嘴,豆腐心。父母往往如此自嘲或辩解。殊不知,正是这些刀片似的话语把孩子的心灵切成了碎片,也许在不经意间已经伤了孩子幼小的心灵。下面这些话都是具有代表性的,看看您有没有这样批评过他。

1.居高临下“你这么做就得挨揍”、“我在你这个年龄时早就……”、“你不听也得听”等等。

要害分析

如果父母老是“高高在上”,孩子在接受批评时心理就不能平衡。这样,即便你批评得百分之百的正确,孩子也会出现“口服心不服”的反应,最后事倍功半。

2.冷嘲热讽“你以为自己很能干吗?”、“你可是我家的天才”等。

要害分析

孩子,尤其是幼儿,最怕的是出自父母之口的冷嘲热讽。他们很难理解和自己最亲近的父母怎会说出这种贬损的话。

3.绝对否定“你从来没有好好吃过一顿饭”、“你总是撒谎”等等。

要害分析

批评孩子是对的,但如果把话说“绝”,反过来可能引发孩子的一种逆反心理,从而导致最后拒绝接受批评教育。

4.言过其实“这是我见过的最好玩的玩具”、“你是全世界最美的女孩”等等。

要害分析

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他们会渐渐分辨出你话中含有水分,于是长大成人后,对他人的评语或称赞也会将信将疑。此外,听惯父母夸大其词的赞扬的孩子,在步入社会后往往只能听好话而听不进反面意见,由此人生易遭挫折。

5.人身攻击“你胖得像头猪”、“你蠢得像头驴”等等。

要害分析

智力再愚钝的孩子也能体会出这类话包含的“恶意”,心灵会受到莫大的伤害。此外,年幼的孩子还可能信以为真而自暴自弃,最后丧失自尊自信。

6.威胁恐吓“若不好好做作业我就关你禁闭”、“你不乖就让你去喂狼”等。

要害分析

这类虚张声势的威吓和言过其实的表扬一样,同样会让孩子丧失对父母的亲热和信任。

7.冷若冰霜“你没看到我正忙着吗”、“待会儿再说”等等。

要害分析

孩子从这些话中听到的“潜台词”是:大人们对我干的事毫无兴趣,他们并不把我当作他们的心肝宝贝。

父母们回想一下,自己有没有对孩子说过以上的话,有没有伤到他们幼小的心灵?难道真的找不到更好的表达方式吗?而且父母的说话方式影响孩子将来的说话风格,是不是父母们小时候也被这样说过,现在不知不觉的也用到自己孩子的身上了。

而且家长在与孩子对话的时候,往往会创造性地将上面的话不断组合成新的形式“教育”孩子。比如责备带讽刺与威胁,这样多套路多花样多翻新的组合拳对孩子的打击力当然更重了。

让我们来看这样一个小故事:

讲的是北风和南风比威力,看谁能把行人身上的大衣脱掉。北风首先来一个冷风凛冽、寒冷刺骨,结果行人为了抵御北风的侵袭,便将大衣裹得紧紧的。南风则徐徐吹动,顿时风和日丽,行人因为觉得春暖上身,始而解开纽扣,继而脱掉大衣。这场北风和南风比威力的结果是,南风获得了胜利。这个故事被心理学家称为“南风效应”。

因为这徐徐吹拂的南风符合行人的心理状态,人们容易接受。而北风则不然。同样,如果我们在说话时讲究方式方法,考虑到孩子的感受,注意不要使孩子产生抵触情绪,让忠言顺耳,孩子自然就可以听得进去,从而收到“南风效应”,达到预期效果。

与孩子交流的最主要方式就是说话,那么做家长的就一定要在说话的方式和技巧上下点功夫。而保证说话质量的前提就是家长对孩子到底持有多少尊重!

只要父母在尊重孩子的前提下注意运用跟孩子说话讲理的技巧,不要粗暴呵斥,就可以避免父子或母子闹情绪。循循善诱,充分说理,是家长教育孩子的重要手段。其实,只要家长多一点耐心,多动一些脑筋,孩子还是很懂道理的。

孩子虽小,心中也有一杆秤,成人的每一句评语,都能让那些敏感的心灵快乐或者悲伤。为了孩子,为了自己,每位父母都需要学习怎样和孩子说话。试着改变一下自己的说话方式,你会发现一个不一样的孩子。

第二章 真正的了解孩子,以更好的方式与孩子说话

1.让孩子看着你的眼睛

父母的眼神对于孩子的成长有着不可低估的影响。打个不太确切的比方,即使是小动物,生长在昏暗的灯光下抑或是在明朗的阳光下,也会造就截然不同的品性。对于孩子来说,父母的眼神正是最经常笼罩他们的一种光线,他们往往是借之感受世界的明朗和自己生命的强弱。——周国平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许多孩子从小就习惯看父母的眼神,因为父母的眼神可以让孩子感受到父母对他们的喜怒哀乐。大多数父母有这样的感受:有时孩子犯错或是即将犯错的时候,家长一瞪眼孩子就知道怎么做了。我们来看一个孩子眼中妈妈的眼神。

爱是妈妈的眼神

什么是爱,爱又是什么?有人说“爱是鼓励”,有人说“爱是唠叨”,也有人说“爱是期盼”,而在我看来“爱是妈妈的眼神”。

我在妈妈的眼神中长大,爱的眼神是变幻着的云朵,在空中不停地展示自己的英姿。

有一次,我背着妈妈在外玩了一上午,妈妈急得惊慌失措,当我拖着疲惫不堪的身子走进家门时,一个冷漠的声音喝道:“死丫头片子,你去哪儿了?”面对我的是严厉失望的眼神。

有一次,我期末考试得了第一名,取而代之的是妈妈喜悦欣慰的眼神。这时的妈妈是那么和蔼可亲。

可是妈妈发脾气时却谁也料想不到结局。

记得有一次,爸爸出去喝酒一夜没回来,第二天早晨,醉熏熏的爸爸回来了,我以为妈妈会很高兴,没想到妈妈却把爸爸赶出家门,这时,妈妈的眼神是那么可怕。本以为妈妈爸爸闹开了,可没想到第三天早晨,“阴转晴”的妈妈脸上竟洋溢着神奇的色彩。那眼神是神秘的。

妈妈的眼神像一个魔法师一样变幻出神奇的“光芒”,无论是哪一种色彩,它的出发点都是——爱。

爱是多种的,我爱妈妈的唠叨,我也爱妈妈的鼓励,但我更爱妈妈的眼神。因为它充满生命的色彩,因为它灌溉了妈妈的喜怒哀乐,因为它使我坐上了一条永远不会停滞的爱的小小舟。

我想妈妈的眼神会是我生命旅途上最辉煌的一笔,我也盼望这眼神能伴着妈妈对我的爱谱成一段无声而美妙的旋律,永远停留在我幸福的生命中,久久回荡!

可见,孩子能读懂父母的眼神,能从中明白自己应该怎么做。因此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就要看着孩子的眼睛,也要求孩子看着你的眼睛。

当孩子承认了错误时,你要让他看到你眼中的肯定和温柔;当你们谈话成功时,要让孩子看到你眼中的开心,让辛苦的谈话在愉快的气氛中结束。

那么,父母应该怎样运用自己的眼神?

1.微笑的眼神,见到孩子时不忘露出微笑

微笑的眼神能够缩短与孩子之间的距离,促进亲子之间的关系。孩子们的心灵是敏感的,他们能够读懂包含在你的眼神里的情感。

如果你的眼神里流露着微笑,孩子会感觉到你的爱,他会愿意与你成为朋友,因此努力表现自己,希望博得你的好感;如果你的眼神里包含着冷漠,孩子会感觉到你的冷淡与忽视,他也会无视你的存在,不考虑你的感受;如果你的眼神里流露着敌意,孩子会感觉到你对他的厌烦与仇恨,他也会故意给你惹麻烦,专做让你不开心的事情,以此来报复你的敌意。

父母习惯于给孩子微笑的眼神,孩子往往比较自信,亲子关系比较融洽;父母习惯于给孩子冷漠的眼神,孩子往往比较自卑,亲子关系也比较紧张。明智的父母应该多给孩子微笑的眼神,用眼神加强与孩子的交流。

2.善于运用鼓励的眼神

曾经看过这样一个故事:

在一场跑步比赛中,有三个孩子摔倒了。这三个孩子的母亲却有着不同的反应。

第一位母亲赶紧跑上去,扶起孩子,拖着孩子努力往前跑;第二位母亲看到孩子摔倒后,就大声责骂起来,批评孩子不小心、不努力;第三位母亲则默默地注视着孩子,眼睛里充满了鼓励,似乎在说:“孩子,赶紧爬起来,努力往前冲!”

尽管三个孩子最终都跑到了终点,但是,三个孩子的心情是不一样的。

第一个孩子在母亲的帮助下到达了终点,但是,他内心的成就感并不强烈,对于母亲的帮助,他的体会并不深刻;第二个孩子在跑到终点后,必然会有委屈,更甚者产生对母亲的不满,因为母亲在大庭广众之下责骂自己;第三个孩子是最快乐的,因为他通过自己的努力到达了终点,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而促使他努力到达终点的是妈妈鼓励的眼神,他将一辈子牢记妈妈的眼神。

家长们都知道鼓励是一种良好的沟通方法,但是,在使用鼓励的时候,方式可以有所不同。比如,直接用语言鼓励孩子,或写信鼓励孩子等等。但是给孩子鼓励的眼神有时会有更好的效果。

鼓励的眼神往往让孩子在不知不觉中接受了父母的鼓励,同时,父母的眼神往往能够给孩子留下深刻的印象,激励他们不断努力。

对于亲子关系不是太融洽的家庭来说,运用鼓励的眼神要比直接使用语言鼓励更有效。当孩子不愿意与你进行语言沟通时,你可以深情地注视着孩子,用鼓励的眼神给孩子力量,孩子的心灵是敏感的,父母的眼神会震撼他们的幼小的心灵,激发他们改正错误,不断努力。

3.读懂孩子的眼神

加强与孩子的沟通,父母应该学会读懂孩子的眼神。尤其是年幼的孩子,由于认识能力的局限与表达能力的欠缺,眼神往往是他们表达内心世界的一种重要手段。如果父母善于读懂孩子的眼神,将会更好地与孩子进行沟通。

一般来说,孩子的眼神往往表现出他内心的思想。

当孩子低下头,不敢正视父母的眼睛时,说明孩子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正在进行自我反省。这时父母不应该严厉地批评、斥责孩子,应该以说服、鼓励为主。

当孩子故意把眼神放在别的地方,不愿意父母看到自己的眼睛时,说明孩子心里正在想什么,不愿意父母知道他的想法或者秘密。这时候,父母不要逼迫孩子,应该耐心开导,从侧面入手来了解孩子的想法。

当孩子用仇恨的眼神看着你的时候,表明孩子对你的行为或者处事方式非常不满,这是孩子的正常表现,尤其是青春期的孩子。父母不要因此而生气,孩子只是对事不对人,只要父母以理解、宽容的态度对待孩子,孩子会明辨是非的。

当孩子走到你的面前,期盼地望着你的时候,说明孩子正需要你的帮助,这时候,你需要放下手头的工作,关切地问孩子:“有什么事吗?”“怎么了?”以温和的语气引导孩子主动与你交流。

当你跟孩子说话时,孩子的眼神是游离不定的,说明孩子对你说话的内容不感兴趣,或者孩子有自己的想法。这时,你应该调整自己的说话语气,主动引导孩子说话。比如:“你觉得我说得对吗?”、“你有什么想法吗?”

眼神是父母与孩子进行的心灵对话,父母一定要仔细地发现孩子眼神中所表达出来的信息,及时给孩子相应的眼神作回报,实现真正的心灵沟通。

4.用眼神教育犯错的孩子

孩子经常会犯错误,父母总是不希望孩子犯错误,因此,对于犯了错误的孩子总是不免要斥责几句,实际上,教育并不只是批评、责骂,其他的方式也会起到良好的教育效果。比如在孩子犯错误的时候,如果父母能够用宽容的眼神来“教育”孩子,相信教育的效果会更好。

一位孩子在日记中这样写道:

那天,我想倒点水喝,却不小心打翻了热水瓶。当热水瓶掉在地上的一刹那,我的脑子一片空白。

听到声音,妈妈走进了厨房。“妈妈,我……”我一下子觉得很不好意思。

妈妈看了看我,似乎在责备我不小心,但是,她却对我说:“小心点,不要伤到手。”然后,妈妈竟然走了。

看着满地的碎片,我默默地拿起笤帚打扫,脑海里呈现的是妈妈宽容的眼神,心想不管做什么事,一定要小心谨慎,不可粗心大意。

教育的效果是让孩子明白错误,懂得如何避免错误,而不是把孩子狠狠地批评一通,让孩子心里不高兴。用眼神批评不仅可以取得同样的教育效果,而且可以让孩子体会到父母的宽容,记忆深刻,并时刻激励他不要犯同样的错误。

2.学会蹲下来和孩子讲话

在父母眼里,孩子之所以“小”,是因为父母站着看他们。父母是大人,个儿高,站起来看,孩子当然就显得渺小,看他们做什么事都幼稚可笑,甚至于看不顺眼。

而蹲下来看孩子,蹲下来与孩子说话,试着从孩子的角度看问题,你就会发现孩子眼里的世界不一样,你就能学会理解孩子,就会知道,孩子们犯的错误,常常是“美丽的错误”,是成长中的必然。

如果我们总是站着面对孩子,我们与孩子的距离,就不仅是身高上的几十厘米,而是一代人与一代人之间的距离,是一颗心与一颗心之间不能沟通的距离。

有这样一个故事:

有一位父亲,他很爱自己的孩子,只要是休息时间,去任何地方都要把孩子带上,他很奇怪的是,每一次带他到步行街上,孩子总哇哇大哭,他百思不得其解,于是有一次他有点恼火俯下身子骂孩子:“你哭什么?”但孩子还是一个劲地哭,他终于忍无可忍,蹲下想出手打孩子,但就在他蹲下的那一刻,他惊呆了,当他的高度和孩子一样的时候,他所看到的不再是满街琳琅满目的商品,而是一双双人的腿……

人在长大后,无法再理解孩子的思维,总会说:在家里不听话,固执,不讲道理、野蛮……也许,孩子们想要你理解的时候,就是你所说他不听话、不讲道理、固执的时候。

孩子本身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有自己的思想,自己的人格和尊严,他们都希望父母能够给予他们尊重和平等。父母只有和子女站在同一水平线上,孩子才有可能感受到平等。蹲下来和孩子说话,就是增强孩子平等意识的有效方式。

童话大王郑渊洁,看一眼他那充满戏剧化的光头,人们定会为他的幽默和睿智所倾倒。而他对教育孩子的非凡见解和独特方式,同样发人深省、耐人寻味。

儿子郑亚旗很小的时候,郑渊洁就这样灌输:人活着要有尊严,要懂得爱和自由;在儿子比自己矮的时候,他一直蹲着跟其“平等”地对话;儿子从小到大对他一直直呼其名,不叫“爸爸”,直到“父亲节”央视邀他做客《艺术人生》,儿子才将一声“爸爸”作为礼物送给他。正是这样特别的家庭和特别的教育方式,让我们看到了一个特别的郑渊洁和郑亚旗。

父亲天天蹲下身子跟孩子说话,这在一般家庭是不可想象的。自古以来,“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封建思想根深蒂固,做长辈的在孩子面前总要表现出几分威严,老是那副“一本正经”的样子,生怕在孩子面前丢了面子、跌了架子,不成体统。

孩子做了错事就训斥,多问几个问题就嫌罗嗦,提什么要求都是非分的,只能是“我说你听、我训你忍、我打你挨”,使孩子完全处于不平等的“弱势”的地位。

在孩子的教育中,父母往往考虑的是需要什么样的孩子,如乖孩子、进取心强的孩子,而忽略了孩子需要什么样的父母,忽略了对孩子自尊心的培养。殊不知,孩子树立正确的自尊观对其以后的性格发展具有重大作用。如果孩子总是在一种自卑、压抑甚至恐慌的环境中生活,必然会造成心理失衡、性格怪异、心灵扭曲,这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是极为不利的。

父母能在家庭中创造一种平等民主的氛围,这是孩子的幸运。在这样的家庭,孩子会觉得父母是自己的朋友,而不是高高在上的权威。我们知道,只有两头高度差不多,水才有可能在中间的管道里来回流动,如果一头高,一头低,水就只能往一个方向流了。

孩子与父母的交流也是相同的道理。蹲下来和孩子说话,父母与孩子才有可能平等地交流。蹲下来和孩子说话,就是让你蹲下来从孩子的角度去看问题,这样的家庭教育方式对孩子的发展和影响将是一生的。

父母应实现从教育者到共同学习者的转变,建立平等的人格,形成互学互助的关系,而不是以教育者自居;实现从居高临下向平等民主的转变,构建民主型亲子关系,使自己成为孩子的朋友,理解、倾听和鼓励孩子,和孩子在互动中一起成长。

蹲下来看孩子,许多幼稚可笑的东西,便会觉得不幼稚,不可笑,甚至会觉得了不起;蹲下来倾听孩子,对孩子来说是一种极大的关心,是孩子能够接受的一种爱护;蹲下来理解孩子,孩子离我们的距离就会缩短;蹲下来感受孩子,是我们关心孩子内心世界的一种方式;蹲下来和孩子说话,营造出来的是一种和谐的相互尊重的成人与孩子的关系,再没有比这更重要的事了。

父母不妨蹲下来跟孩子说话,为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精神家园,真正了解孩子、理解孩子,让他始终和你有话说。父母应敞开心胸对孩子,同时也要给孩子表达感情的机会。父母给孩子埋下一粒爱的种子,便会开出热爱父母的花,还会结种子,传递给下一代。

3.把孩子当成大人来对待

在你心里你的孩子可能永远长不大,但很多孩子在15岁或更早的时候就愿意把自己当作大人来考虑,这时家长完全可以用成人的谈话方式和孩子讨论问题,而不再用完全的“家长”的谈话方式。

——GOOGLE全球副总裁/中国区总裁李开复

一天晚上,齐齐的爸爸对他说:“从明天开始,我们要把你送到爷爷家里住一个月。到了那里一定要听爷爷奶奶的话,不要惹他们生气,知道吗?”

听到爸爸的话,齐齐很吃惊,接着大声地反对:“为什么要把我送到爷爷那里,我不去!”“不去不行,这个月爸爸和妈妈都要出差,没有人照顾你!”爸爸生气地对齐齐说。“为什么你们不问我愿意不愿意呢?我不想去爷爷家!”齐齐难过得快要哭了。“大人决定的事还要问你同不同意,你懂什么啊?这事你同不同意都得这样了,我和你妈妈都出差,总不能把你一个人放在家里吧!”爸爸一脸怒气地对齐齐说。

第二天,齐齐被爸爸送到了爷爷家里。他有一种被抛弃的感觉,他开始讨厌爸爸妈妈了……

在父母的眼中,孩子永远是孩子。父母经常对孩子说的一句话就是:“这是大人的事,你小孩子懂什么?以后大人的事小孩少管。”孩子也是家庭中的一员,他们希望父母能重视他们的感受,遇到事情尤其是和自己密切相关的事情时,希望父母征求一下自己的意见,像对待大人一样对待自己。尽量尊重自己的意愿。而不是总以为孩子太小,什么也不明白,根本没有思考问题的能力,即使和他们商量也没有用。

当然,生活中有些大人的事情孩子是不必要知道,但是有些事情却完全应该让孩子参与讨论,特别是一些关于孩子自己的事情。尊重孩子的意愿,遇到和孩子相关的事情经常争取一下孩子的意见,问问他们想法,把他们当作大人来看待。这是孩子希望被尊重的表现。

尊重孩子,必须平等地对待孩子,把孩子当作家庭中人格平等的一个成员,而不是作为消极的、被动的“管束对象”,应该尊重他们的兴趣、爱好,支持他们有益、有趣的活动。

父母想要孩子做的事,如果和他商量,往往会收到很好的效果。例如:“今天是星期天,咱们先去公园玩,回来再收拾你的玩具柜呢?还是先收拾玩具柜再出去玩呢?”经过孩子同意先做什么,他们就会认真对待,积极地整理玩具和图书。

孩子通过父母对他的态度,使其情感得到了愉快和满足,因此愿意听父母的话,愿意接受父母的教育。如果父母总是一味的命令,对孩子大声吆喝,孩子玩得兴趣正浓,非逼着他去洗澡不可,当然会使孩子不高兴。

即使需要去洗澡,也可用缓和的口吻跟孩子商量着说:“毛毛该洗澡了,你还准备玩多久,5分钟行吗”?孩子会高兴的点点头。过一会,妈妈可说:“就要到5分钟了,赶快收玩具吧,不然水要凉了”。孩子情绪愉快,会很快地按妈妈的要求去做。

苏联教育学家霍姆斯基说过:“如果一个人不能宣告自己的存在,不能在人类心灵的每一个领域里成为主宰者,不能在活动和成就中确立自己的地位;如果他没有感到自己作为一个创造者的自尊感;如果他不能自豪地抬头走路,那么个性就是不可思议的。”

因此,孩子得到了父母的尊重,感觉到自己在家庭中的重要性,就会让他有一种责任感,对自己,对家庭以及对社会的责任感。长大以后他才会尊重父母,尊重别人。不要埋怨孩子不尊重你,也许他只是把你对他的方式又还给你了。所以,从现在开始,学着尊重孩子。

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多征求孩子的意见,鼓励孩子有自己的看法和见解。

在发表意见时,大人和孩子是平等的,可以保留意见,但是,谁也不应该强加于谁。尊重孩子的不同意见和反对意见,不能大人“常有理”,不要简单地否定,而用商量的办法解决问题,让孩子感到自己是家中平等的一员。(2)重视和爱护孩子的作品,尊重孩子对其作品的态度,没有得到孩子的同意,不随意处置孩子的作品。(3)尊重孩子的隐私,不强迫孩子公开自己的小秘密,不得到孩子的允许,不翻动孩子的东西,不硬性掏孩子的衣兜,让孩子有独立感。(4)不要随意代替孩子回答问话,不当着孩子的面议论孩子,在公共场所,在客人面前,要给孩子留面子,使孩子自己看重自己。放手让孩子自己去解决他们间的争端,一般情况下,大人不要插手干预,尊重孩子的独立自主,孩子会从解决争端中受益多多。(5)宽容孩子的意愿,尊重孩子对朋友和活动的选择,大人可以向孩子提供意见,但不强迫孩子接受,让孩子意识到自己是独立的个体。尊重孩子的兴趣爱好,不将自己的兴趣强加于孩子,可以引导,但不能主观替孩子做决定。(6)学会使用“我信息”,而非“你信息”的表达和建议方法。

比如孩子把家搞得非常乱,错误表达是:“你这个孩子,把屋子搞得这么乱,快收拾起来,不然看我怎么收拾你!”正确表达是:“孩子,我非常不喜欢屋子这么乱,我想你也喜欢干净整齐的房间。当你玩完玩具以后,我希望屋子里还是整齐的,这样你下次找玩具就更容易了。现在开始把玩具都放回原处吧。”“我信息”要求首先表达自己的感受,引发孩子的同理心,然后表达正确的行动和建议。

4.告诉孩子你支持他

当一个孩子刚刚开始懂事的时候,他幼小的心灵总是对生活充满着最美好的追求与向往,长一辈的人要尽量地把世间最美的东西提供给他。这最美的东西,不是一味地娇生惯养,不是可口的佳肴,不是华丽的服饰;不是说教,更不是打骂,而是在漫长的生活中对他加以适当的诱导和启发,对他的合理要求给予热情的鼓励和支持,让他感到生活的道路是多么宽广、绚烂,使他有那么一种动力不断地去追求、去向上。

支持是一种从暗中支撑的行为。身为孩子的父母,在他们的生命中,你就是在扮演一个支持者的角色。你鼓舞他,为他喝彩,而当生命并非如他所愿时,你也要在一旁安慰他。你是他身体下方看不见的隐网,可以容许他飞到高处,在跌落下来时也能接住他。

有这样一个故事:

苏安的儿子菲力普想参加学校的足球队,但他太紧张了,根本就不敢去报名试踢。苏安每天看到菲力普在后院踢足球,就觉得心酸。她知道那种感觉——渴望某个东西,却不敢去接近。她很希望孩子能够有自信心,于是她做了一个计划。

苏安跟菲力普谈话,想找出原因。他说他很紧张,怕踢不到球,或试踢时表现不佳会让其他的孩子取笑他。这让苏安想到了一个点子。第二天,苏安到学校接菲力普时,她带菲力普到离家大约十五分钟路程的运动场去。菲力普问她要去哪里,她笑笑说:“你马上就知道了!”

苏安带他到一家正在练习足球的学校操场,菲力普一个人也不认识。他们在旁边看了一会儿,看到许多孩子错过球门,成绩平平。其中一个孩子竟然被自己的脚绊倒,跌倒在草地上。就在这个孩子跌倒时,其他的孩子都笑了,菲力普也笑了。

苏安这时告诉孩子,在学校并没有人会真正地嘲笑某个人,球踢不好根本就不是问题,而且在场没有一个人的踢球成绩比菲力普还要好。菲力普相信了,第二天就去报名试踢。他表现良好,甚至被选入球队。在母亲创意的鼓励支持之下,菲力普克服了恐惧,对自己的运动能力也很有信心了。

支持意味着肯定他们尝试新事物,或是不要放弃自己正在做的事,就像菲力普的例子。许多孩子都害怕尝试新事物。如果你知道虽然他们以前没做过,但这对他们将来有好处,这时不妨从两个方向来支持他们:

1.降低危险

降低危险的意思是找出他们退缩的理由,尽量让这样的威胁看起来不那么可怕。把危险暴露在光明之中,看起来就没那么可怕。你也可以提出解决办法,以解除危机。他们是否害怕被拒绝?他们怕自己看起来不够酷?还是他们怕失败会伤到自己,或改变他们并不想改变的事?所有这些隐藏着的理由才是孩子退缩或拒绝尝试新事物的真正原因。

2.夸大成果

夸大成果意味着让他们知道自己所冒的风险会得到什么样的成果。或许那表示他们可以跟朋友一起做一些大家都做过的事,或是他们可以从事自己很久以前就想玩的一种运动或乐器,或是去一个很酷的地方……指出成果是什么,强调如果他去做,会得到什么回馈。

孩子想要放弃自己正在做的事,譬如参加球队或是保持好成绩等等,这时候一点点支持鼓励是非常必要的。孩子之所以会失去兴趣,不是因为碰到瓶颈,就是因为觉得无聊。你帮助他们找出瓶颈,你们就可以一起看出那个难关是否可以克服。

你可以跟他们一起走出僵局,想办法突破困境。如果你赞美、鼓舞、支持他们,他们就更愿意继续做这件事或这个活动。注意他们的进展状况,给他们的热情与更多正面的鼓励,不要蔑视他们的动机。

5.有时候也要适当的让孩子犯错

人的一生中,不犯错误是不可能的,犯错误也是不可避免的,就像小孩子学走路一定会跌倒一样。一个孩子的成长就是不断把错、反省、修正的过程,不让犯错误,其实也就是拒绝成长。

我们先来看这样一个故事:

男孩那年14岁,在放学的路上,看到书亭里有一本喜欢了很久的书。他身上没有足够的钱,但太想得到那本书了,于是铤而走险,大着胆子将书揣进了衣服里,谁知刚转身就被老板发现了。

男孩被狂怒的老板拽进了派出所,几名民警轮流质问他。男孩哪里见过这阵势,吓得哭起了鼻子。民警打电话通知了他的父亲。听到父亲要来,男孩更加害怕,因为父亲一向对他很严厉,若知道自己竟然偷东西,父亲一定会赏给自己一顿责骂甚至拳脚。

男孩的父亲匆匆赶到了。他低着头,不敢看父亲,默默等待着父亲的责骂。“我想,”父亲淡淡地开口了,“这一定是个误会。因为我非常了解我的孩子,他是一个非常懂事的好孩子。他一定是非常喜欢那本书,同时又没有足够的钱,才这样的。你们看这样行不行,我出三倍的价钱买下那本书,这事就算结束了。”然后,父亲掏出了钱包。男孩惊呆了。他看着父亲,父亲也看着他,眼神里有责备,但更多的却是爱怜。

出了派出所,父亲停下了脚步。他捧起男孩那张满含羞愧与感动的脸,一字一句地说:“儿子,人这一辈子或多或少都会犯错误。听着,忘记它!不要让它在你心里留下阴影,好好地学习和生活。只要以后不再犯这样的错误,你依然是个让父母骄傲的好孩子。”说完,他郑重地将那本书放到男孩的手里。男孩控制不住地放声大哭,父亲慈爱地将他搂进了怀里。“我至今都感谢父亲。因为他的宽容和爱,我很快从那件事的阴影里走了出来,并且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时时以这件事警醒自己,因为我不会忘记父亲对我说过的那句话,我是一个让他骄傲的好孩子。”在多年以后,男孩这样说。

这的确是一个让人心怀感激的好父亲,他的做法无疑比打骂更为英明,既保护了一个少年脆弱而倔强的自尊,又支撑起他正确对待错误、正确对待生活的信念,让他以一种感恩的心情,谨慎地走好以后的路。

时常能看到一些家长因为孩子老是犯一些小错而大动肝火,责怪孩子为什么总要犯这样或那样的错误,更有甚者,打骂孩子,看着这个伤心又委屈的孩子,感觉他的心都碎了。其实他又何尝不想把事情做好呢?孩子做错了事情肯定有他的原因。

诞生于美国的、著名的“墨菲定律”认为:“如果坏事有可能发生,不管这种可能性多么小,它总会发生,并引起最大可能的损失。”由此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推论:无论家长如何耐心教育和小心防范,孩子一定会有犯错的时候。

粗一看,真是令人沮丧。因为我们平常对孩子的期望就是不犯错误,把一切事情做正确,甚至恨不得给孩子一种正确的操作模式。于是对孩子的各种各样的要求就应运而生了,这样的做法看似很有道理,但并不能解决实际问题,往往是适得其反。

根据“墨菲定律”我们既然知道了错误是必然的产物,那就不应该惧怕孩子犯错误,而是要注意我们的心态。在冷静中分析,客观地对待孩子的错误,我们就会发现,错误并不是什么坏事。我们还能从错误中得到许多有益的启示:(1)错误是一种尝试。

错误是一种尝试,而孩子最大的错误是循规蹈矩,不去尝试。孩子经历了错误的尝试,他们对什么是正确的就会有更多更好更全面的认识和理解。

孩子如果只是对“正确”感兴趣,那么他们往往会不加分析地按照老师的要求去做,自己的头脑会完全成为摆设品,从而浑然不觉地扼杀自己的个性,进而丧失了创新能力。

IBM的创始人汤玛斯·华生说:“成功之路是使失败率加倍。”这告诉我们,其实我们一直在犯错误,做错的时候比做对的时候要多得多。有许多人因为害怕失败,畏首畏尾,裹足不前,而错过了许多学习、进步的机会。这才是真正的错误!(2)分析而非责骂。

孩子犯了错误,应要求其尽快改正错误。可事实上呢?很多的家长首先是责怪孩子,而不是要求孩子及时地去分析错误,吸取教训以改正错误。

简单粗暴的训斥并不能让孩子认识到“吃一堑长一智”的重要性,反而容易引发孩子的逆反心理,那真是再糟糕不过了。既然错误在所难免,重要的就是应该引导孩子要善于从错误中学习。

爱迪生经过上万次成功的“错误”,才发现了制造电灯的正确方法。重要的是在跌到的地方找到跌倒的原因,以避免在同一个地方犯同样的错误而跌倒两次。(3)以平常心看待孩子的错误。

有时父母面对孩子的错误恼羞成怒,完全是失去了平常心,也忘记了“失败乃成功之母”的道理,况且从辩证的角度来说,失败就是成功。下面的这个故事就值得我们好好体味一番。

唐代慧宗禅师经常云游各地,一次临行前他嘱咐弟子看护好他酷爱的数十盆兰花。可一夜,弟子们忘了往屋里搬兰花,也偏巧那一夜狂风大作,盆破花毁,狼藉满地。

几天后,禅师返回寺院,众弟子准备受罚。哪知得知原委后,禅师神态自若,依然平静安详。他对弟子们说:“当初,我不是为了生气而种兰花的。”相信父母读了这样的故事都会醍醐灌顶,受益非浅,对孩子的错误会有宽容的心态的。

西方俗语说:孩子犯错,上帝都会原谅。难道我们就不能宽容地对待孩子的错误?

父母要做的不是避免孩子犯错,而是让他们学会从错误中吸取经验教训,下次不再犯同样的错误。那在生活中父母要怎样给孩子鼓励?

1.信任孩子,给他们宽松的学习氛围

信任具有改变人的力量。面对孩子的错误答案,父母要表现出接纳、包容的态度。培养孩子对自己能力的信心和继续学习的积极性。如果父母简单直接地否定孩子的回答,孩子就会不敢自己去承担责任,不敢去检验自己的力量。

2.支持孩子的主动探索

孩子进行真正有意义的学习,孩子只有通过自身的积极探索才能使自己完成由低级水平向高级水平的转化,获得真正的发展。所以父母要积极支持孩子的主动探索,为他们的探索活动提供必要的环境和材料,允许孩子在探索中“犯错”,愿意积极地“等待”,给孩子以充裕的时间成长。

3.激发孩子观念上的冲突

父母可以巧妙地利用孩子的错误回答与事实之间的矛盾,激发孩子观念上的冲突,以促使孩子主动地进行思考、探索。

4.父母在面对问题时的“不确定感”

我们往往直接否定、矫正孩子的错误。加上孩子有困难的时候父母常常包办代替,使孩子养成了依赖的心理。为了矫正孩子在面对问题时的消极依赖心理,父母应表现出与孩子一样的行为,在面对问题时同样有不确定感。这样,孩子就不会习惯地被动等待知识的灌输,而逐步养成主动独立的学习态度。

6.多和孩子聊天谈心

有这样一则时事报道:马来西亚一11岁男童多尼,不堪学校老师责问“是不是把铅笔给吞了?”以及难以忍受被同学讥笑他的便当如同狗呕吐出来的渣滓,向母亲哭诉。之后,虽然母亲安慰他,并劝他别理会别人怎么说,但心灵受伤的多尼最终还是选择上吊自杀结束自己的生命。

我们往往会认为孩子不懂得什么叫“感觉”,更不晓得如何“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其实,每一个孩子对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都清楚自己的“感觉”,并会以行动来表现内心感受。

心理学认为:人的思维是和语言密切联系的,思维是借助语言而实现的,语言是思维的直接表现,是人们交流思想的工具。人们通过语言把存在于自己头脑中的经验、思想比较准确地传达给别人,也可以通过语言接受对方的经验和思想,从而达到交流思想、相互了解的目的。

就如多尼,对于他人的讥笑,非常伤心,回家向母亲哭诉。多尼的事件,也提醒父母及师长们,倾听孩子的心声,经常和孩子聊天谈心是非常重要的。聊天谈心能让孩子在一种轻松的状态下学习父母的经验,体会到和父母交流的乐趣。

正如美国小说家罗伯特·路易斯·斯蒂文森所说:“交谈是最容易获得快乐的办法。它不花费任何金钱,却受益匪浅。在谈话的过程中,我们提升我们的教育,建立并加强了相互之间的友谊。无论在何种年龄阶段,也不管你的身体状况如何,都能享受到这种交谈的乐趣。”

不论孩子现在几岁,和你的关系亲密与否,以及你们是否有谈心的习惯,请从现在开始学习与孩子谈心吧。

和孩子谈心不一定是谈学习或烦恼。谈心可以是:(1)无所不谈,没有话题的限制。(2)谈彼此的心情,包括日常生活中的感受、感想和想法等,特别是孩子对自己、他人、以及对一般事件的感受和想法。(3)可以是愉快兴奋的话题,也可以是愁苦哀伤的事件;可以是理想与将来的憧憬,也可以是童年往事的追忆。

如何和孩子聊天谈心呢?俗话说:一娘养九子,九子九个样。对不同性格的孩子,应有不同的方法。总体上来讲,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进行。

1.融洽关系,制造谈话的气氛

父母与子女之间的良好的亲情关系,是进行思想交流的良好基础。有些父母平时和孩子思想交流很少,发生了问题之后就严厉训斥孩子,久而久之,感情距离渐渐拉大,或者在孩子不顺自己的心意时,大发牌气,使孩子产生了逆反心理,感情关系陷于困境。

在这种情况下进行交谈是没有什么效果的。为此,与孩子交谈,首先要制造一种和谐的气氛,说句笑话,讲点令人高兴的事情,拉近了感情距离,效果就会好得多。

2.利用典型,善抓谈话的机会

孩子自身和周围环境里随时都可能发生一些事情,如果抓住典型事件,及时交流思想,其效果要比平时好。一位初一的女学生,在校外受到同校男生的非礼,这位女学生回家向她父母谈起这件事,她的父母不是轻描淡写地说不要理那些非礼的男生,而是启发她应如何对付这类事情,使她增强了是非能力,悟出了保护自己的方法。之后,她向老师反映了这件事情,使问题得到了及时的处理。

一般来说,家长会之后是孩子们最急于和父母谈话的时候,抓住这个机会,可以了解孩子的很多情况。一位高一年级的男学生,平时对自己的学习不够重视,期中考试成绩“甩尾”。

家长会后,他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急切地想知道家长会的情况。这位学生的母亲没有大声训斥孩子,她抓住这个敏感的时机,对孩子亲切地说:“家长会上我感到很难为情,也证明我平时对你关心太少了。只希望你找出失败的原因,期末考试为我争一口气。”

孩子是尊敬妈妈的,他向母亲坦诚地汇报了自己懒惰、贪玩的行为,表示今后一定要赶上去。后来,他确实有了很大的进步。抓住孩子关心某一个问题的时机谈心,孩子容易听进去。

3.注意谈心的形式与习惯

谈心的方式最好是一对一,例如:妈妈与儿子、或爸爸与女儿、或妈妈与女儿、或爸爸与儿子。虽然一家人一起谈心也不错,但是可能爸爸妈妈较难给孩子个别的注意与关心。谈心也应该是双方面交流的,父母听了孩子的感想,也要多谈自己的感受,这将促进亲子关系。

除此以外,一些父母与孩子之间可能已经发展出一套不愉快的对话模式,时不时在谈话里会碰撞孩子的痛点,导致双方引用语言暴力互相攻击对方。结果,对话就此中断。因此,改变你对孩子的态度,将改变你的说话习惯,以前的说话带论断的方式也会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新习惯是充满了正面的话语。

4.避开沟通上的障碍

谈心是彼此交换心情与感觉。心情感觉是敏感、脆弱的,一旦受伤害就易退缩。而且,感觉本身不应有是非对错,如:愤怒是错的,快乐是对的。凡是孩子真实的内心感觉,父母要学习静静的听,尝试去接受、了解他们的感受,不是冷冷淡淡的表现,或加以批评、论断、命令、分析、急着给予解决方案等……

因此,父母应避免引用一些显示出你对孩子不信任的开头词,如:你一定要、为什么你不、你有没有试过、和你同年纪的孩子都不像你这样、我在你这年纪、你应该、你必须、我早就知道了、别烦我……

在分享心情与感觉的过程中,孩子期待父母的信任。他需要的是父母与他讨论他的想法感受,而不是要你的建议。

5.了解孩子的非语言信息

父母如果要成为一个有效的倾听者,必须对孩子沟通时的非语言行为所代表的意义有所了解。通常孩子会表现出不同的行为来表达不同的感受。如:

脸部表情

哭泣:孩子可能身体或心理受伤、害羞、失望、挫折、不高兴等。

微笑:高兴、愉快、紧张焦虑的掩饰。

抛东西:生气、失望、受挫折情绪的发泄表现。

僵直不动:恐惧、怀疑。

摇头:否认、不同意。

点头:同意、承认、认同。

打哈欠:无聊、没兴趣、精神不佳。

眼色集中:表示专注、有兴趣。

眼神逃避接触:焦虑不安、缺乏兴趣、害羞。

音调与速度

说话结巴紧张、害怕、悲伤情绪的表现。

不说话可能意味正在思考、或忧闷、沮丧、不高兴。

说话速度很快可能意味开心、得意、或紧张的情绪。

重声强调某些字特别意义、或感受深刻、话题内容的重点。

语言的交流是增进彼此了解和亲密关系的唯一工具,多与孩子聊天,你会知道他内心在想什么?有什么感觉?在适当的时候给予他指导、纠正他。

如此一来,当孩子有心事、困难、疑惑时,就会主动与你分享,并愿意让你来协助他。

第三章 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会教的父母

1.孩子是父母的影子

故事一:

公共汽车上,中年男人一边悠闲地抽着烟,一边饶有兴趣地给孩子讲故事。同座的女士不停地用手驱散弥漫过来的青烟,中年男人熟视无睹,女士忍不住了,很有礼貌地劝同座把烟灭掉,中年男人总是说把这支抽完就不抽了,可是不久他又拿出一支,在女士下最后通牒时,中年男人说:“我抽自己的烟,与你何干?!”他的儿子附和道:“和你有什么关系?”打了胜仗的中年男人还得意地摸摸儿子的小脑袋。他的得意激怒了车上的其他乘客,他们纷纷指责中年男人,其中有一句话最有力:“你要给自己的孩子做榜样!”

故事二:

克里斯谛·弗朗的爸爸妈妈是一对热衷于慈善事业的夫妻,每年的感恩节,克里斯谛·弗朗的爸爸妈妈都要举办感恩节宴会,专门招待那些家庭遭受不幸的孩子。在克里斯谛·弗朗上五年级的时候,她拿出积攒的750美元,捐给当地的慈善机构,很多人问她为什么这样做,她说:“我看到我的爸爸妈妈一直是在这样做。”

一反一正的两个故事,展示出家长言行对孩子的直接影响,可见家长的榜样力量。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一生下来,最先接触的就是父母,而爱模仿是孩子的天性,父母就是孩子模仿的榜样。

孩子,特别是幼儿,很多行为习惯的养成,性格的发展其实几乎都来源于模仿学习。大教育家孔子曾经说过:“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作为孩子的第一任教师——父母,不仅是孩子的偶像,也是孩子模仿和学习的榜样。从一定意义上讲,父母是孩子的镜子,孩子是父母的影子。因此,父母的教养、经验、性格和价值观都会通过父母的言行举止传递给孩子,并对其性格的形成起很大的作用。所以希望孩子好,首先自己要起到模范作用。

父母的日常言行,对孩子的人格有很强的说服力。如果家长思想修养高,作风民主,孩子就容易养成独立、直爽、开朗、协作、善于交际等良好的性格。如果家长专制严厉,思想陈旧,趣味低级,孩子就容易养成顺从、消极、依赖、固执、冷酷、残忍等不良性格。“我拿什么献给你,我的孩子?”——不是良好的学习环境,不是优裕的物质条件。是做孩子的榜样,因为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因为孩子可塑性是很强的,他成长的过程,实际上是模仿家长言行的过程。

心理学研究表明:同样的话,父母说出来,要比其他人说出来对孩子更有感召力,而且身教胜于言教。因为孩子前进过程中最可能踩出的脚印,就是家长们认为已经遮盖了的那些脚印。我们应该充分承认家长言行的潜移默化的作用。家长是孩子人生路上的第一个老师,家长所有言行都直接并且深远地影响着孩子的未来。

有时家长以身作则比教育数百遍还管用,比如这位父亲在孩子的成长日记中这样写到:

下午,我正全神贯注地盯着电脑,手不停地敲打着键盘。“爸爸,你上网多久了?还不关掉!”儿子催促我。“还等一会儿才行!”我头也不回地回答。“你天天说我不注意保护眼睛,你自己呢?你上网2个多小时了,你想你的眼镜度数达到900度吗……”一串连珠炮似的话突然在我耳边炸响,把我吓了一大跳。

我愣愣地看着他,觉得他有点陌生了:这是9岁的他说出来的吗?还没有读四年级,说出的话居然像大人一样,还振振有词,教训起我来了。在我眼里他还是个小孩子,昨天他还唯我马首是瞻,今天……我困惑了。

想想也是。他看书的时候,我总提醒他,30分钟看看远处;他看电视的时候,我总督促他看电视30分钟后把电视关掉;他上网时,我总“关切”地告诫他不能超过30分钟……我时时要求他不能这样不能那样,而自己呢?上网2个多小时都没有休息,难怪我有时叫他休息,他不太情愿,总要催好几遍,原来我的“言传身教”对他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直至今天,他竟“管”起我来了,孩子虽小,但看了不少书的他,还是有自己的思想。

看着他那清澈的眼睛,我猛然醒悟到,如果我今天使用家长权威,还要坚持上网,我的形象就会在他心目中大打折扣,以后对他的不良习惯进行教育时,肯定不会再听我的了,甚至还会据理反驳,何况,大人的不良习惯也应该及时纠正。

想到这里,我连忙关掉电脑,说:“你说得对,爸爸老糊涂了,居然忘记了时间,爸爸听你的,走,咱们下去玩!”“耶!”儿子快乐地高呼着。

儿子很开心,因为他觉得自己成功地“教育”了爸爸;我也很开心,是因为我又一次用自己的言行不露痕迹地教育了孩子。

我们的孩子面对的是一个开放的大时代,在这样一个纷繁复杂、各种价值观念并存的社会中,培养一个身心健康的孩子,既是一种挑战,也是一种责任。我们都希望在孩子身上看到独立、善良、诚实、节俭、创新、进取和乐于助人等优秀品质,希望自己的孩子是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那么,从现在起,就用你的言行做榜样吧。

1.做一个有教养的家长

在家里要孝敬孩子的爷爷奶奶,让孩子知道敬老爱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并由此推及到热心帮助一些需要帮助的人;在社会上要遵守公共道德,不要像前面提到的那位公共汽车上吸烟的中年男人;要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教育孩子不要在同学中比阔;要让孩子有羞耻感,同时,要知错必改,要养成团结协作的好习惯,在社会上乐于助人。

2.做一个有进取心的家长

要教育孩子“勤”字当先,从力所能及的事情做起,不断进步;要教育孩子用正确的心态去面对失败和挫折,不要逃避责任;要鼓励孩子大胆创新,勇于探索;要培养孩子的自信心,遇事不人云亦云,随波逐流,而是坚定自己的信念,拿出自己解决问题的办法。

3.创造一个良好的家庭氛围

要与孩子建立平等互助的关系,不要动不动就以家长自居发号施令;要让孩子自己做选择、拿主意,包括在日常生活中孩子对衣服款式、颜色爱好;在发现孩子长处时要及时表扬,相反,在发现他的行为出现偏差时,要及时批评;要杜绝言行不一致的事情,如自己邀人在家里打麻将,叫孩子关起门来做家庭作业。

所以孩子在哪一天变成了你也不想看到的模样的时候,希望父母们不要去一味地责备你们的孩子,我们应该想一想:是不是我们自己的身上出了问题?我们对于孩子的教育应该从自己做起。

2.父母有没有给孩子面子

每一个人都有自尊心,孩子当然也不例外。在生活中,伤害孩子自尊心的事是屡见不鲜的。如当着同学的面数落孩子“没有人家聪明”,“脑子笨”;凭借父母的权威,强迫孩子按成人的意图行事;使自己的孩子在众人面前“丢面子”,甚至打骂孩子。

父母自认为这是对孩子严格要求,让孩子吸收教训。却不知这样的做法会在孩子幼小的心灵中留下难以抹去的伤痕,成为许多心理问题的诱发因子。

根据教育博士简·内尔森的观点,把孩子置于屈从位置的权力斗争只会引起报复,反抗或自闭。孩子损失的是面子,而父母损失的是影响力。说教,威胁和惩罚产生距离和敌意,而留面子的方法产生的是亲近与信任。

实际情况正如简·内尔森所述,孩子如若被父母当众揭短,甚至被揭开心灵上的“伤疤”,那么孩子自尊、自爱、自信的心理防线就会被击溃,这是教子的大忌,绝不可掉以轻心。要做到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要在别人面前特别是不能在众人的面前揭孩子的“伤疤”。

有个男孩回忆起童年这样说:“我从小就是个爱交朋友的人,在院子里,我的朋友最多,后来上了学,我的朋友变得越来越多,他们很多人放了学之后都要来我家,一起做功课,一起玩,非常开心。可是后来……后来不知怎么了,随着我的年龄的增长,父母的脾气也增长了很多,他们经常批评我,很少给我留面子,有时因为一件小事,唠叨得没完没了。更让我无法接受的,他们总是在朋友面前说我,这让我好没有面子,在朋友面前抬不起头来。慢慢的我就疏远了那些朋友,总觉得朋友在笑话自己。很多时候,我觉得自己并没有做错什么,可是父母一说我,让我很尴尬,很没面子。”

这个男孩的遭遇,很多孩子都有过。每个人都有面子,孩子也如此,不管是什么原因丢了面子,都会使人感到难过,更何况是这种原因?也许在父母看来,对自己的孩子进行管教是不需要分场合、讲究分寸的。孩子错了就管,有什么不可以吗?

父母管孩子是天经地义的事情,是“谁都管不着”的事情。这是几千年来,中国社会的封建传统所致。就像一棵大树,已经扎下了根,很难从根上动摇。当然,我们在这里所要讨论的并不是管不管孩子的问题,问题在于如何去管。

在管束孩子的过程中留面子并不意味着放弃管束,作为家长,你的责任依然是定出规矩,教会孩子合适的举止。不可避免地,你会面临不得不当着别人的面教导纠正你孩子的行为。下面是一些方法,使用它可能会使“我赢,你输”的战争变成“双赢”的局面。

1.给孩子以选择,指明摆脱尴尬境地的办法“我让我9岁的儿子凯西自己决定什么时候弹钢琴,怎样弹,我们不讨论他是不是愿意弹的问题。这种方法大大减少了关于弹钢琴的争论。”

2.让孩子了解后果

你在给孩子选择以后,必须接受孩子的决定。而孩子也必须接受决定产生的后果。比如,假设三岁的孩子拒绝你提供的两种早点选择,最好的方法是随他不吃早饭,实事求是地告诉他:“我恐怕到午饭之前你得挨饿了。”接受孩子的选择,然后做你自己的事,孩子一两个小时不吃东西是完全没有问题的。如果孩子抱怨说饿,可以说,“你可以吃些水果当点心,但是午饭之前我是不会专门为你再准备一餐了。”

3.给孩子讲道理

有时,孩子会在公共场合做出你不得不马上采取行动的事,不要羞辱孩子,但是必须阻止他,比如,你在邻居家做客,而你4岁的孩子开始在沙发上蹦跳,你可以平静地告诉孩子停止蹦跳,实事求是地解释道理:“你必须马上下来,以免沙发坏掉或者你自己受伤。”如果孩子不听,轻轻地,但是坚决地把他从沙发上抱下来,如果他大哭大闹,还是跳上沙发,缩短你做客的时间,马上把孩子带回家。

4.向孩子提供动机

用留面子的方法向孩子提供动机与贿赂性质不同。孩子离开可能的对恃场面时是获得,而不是失去,动机可以是实际的,也可以是心理上的。你可以说:“等你把房间收拾干净以后,我们就吃甜点”;也可以说:“你平静下来以后,还可以回到餐桌上来。”不管你用哪一种办法,你告诉了孩子他的努力不会白费,孩子需要看到他的努力得到补偿。

尊重孩子,保护他的面子,这对孩子的成长来说是极为重要的。站在孩子的立场尊重孩子,会有益于孩子形成一种自重、自爱、自尊,并要求受到别人尊重的情感。具有这种情感的孩子,在人际关系上,能尊重自我又能尊重他人,因此也能受到别人的尊重,在生活中就会自信心高,责任感强,有进取精神。

美国教育学家卡耐基说:“一句或两句体谅的话,对他人宽容,这些都可以减少对别人的伤害,保住他人的面子。”你对于孩子应该采取这种宽大为怀的态度,站在孩子的立场,以商量的口气与孩子对话,这样孩子才会心悦诚服地与你合作。

3.做“听话”的父母

无论大人小孩,每个人都希望有机会谈心,表达自己的内在感受,分享快乐、分担烦恼;积极和消极的都表现出来,并只有察觉到对方这个聆听者,能真正了解他的想法时,才听得进对方的话。所以,父母作为倾听者,给予孩子的关注、尊重、空间与时间,是给孩子最有效的帮助让孩子透过言语来表达内心的感受。“我妈从来不愿意听我说话,也不允许我插嘴,她总是说,小孩子懂什么,一边看书做作业去!”“我家里人都是各顾各的,很少在一起说话聊天什么的,很闷哦!”“话说不到一块,还不如上网聊天痛快。反正大人不喜欢和我们孩子聊天。”

几个孩子在一起唧唧喳喳的,都在说自己父母的不是,语气里流露出对父母的不满。据调查,发现大多数家长都没有与孩子交流的习惯,有的说自己忙,没有那闲工夫;有的说与孩子没有共同话题,很难说得起来。难怪,父母与孩子之间的代沟会随着孩子的成长而越来越深。

其实,孩子是很喜欢与自己父母说话的,因为他们认为父母是自己最亲近的人,在一起应该是最无拘无束的。孩子有高兴的事,首先想到的是告诉父母,与父母分享快乐;如果有烦恼的事,也很想得到父母的开导和为自己分忧。

如果父母能时时刻刻关注孩子的情绪,耐心地倾听孩子说话,特别是情感上的倾诉,就会与孩子贴得更近。不但能及时分享孩子成功的快乐,同时也能帮助孩子排忧解难,消除孩子精神方面的“包袱”和情绪上的“垃圾”,让孩子变得轻松快乐起来;更重要的是,能使孩子及时获得心理上的调整与生理方面的恢复,以便更好地投入学习和生活。

美国有一位非常有名的大牌电视节目主持人,主持一个与孩子对话的节目。有一次,她测试孩子说:“假如你驾驶飞机载着乘客在空中飞行,突然发现飞机有问题,出现故障,没油了,你怎么办?”

这小孩直截了当地说:“我就赶快跳伞,让他们在飞机上等着我,我要第一个跳伞!”

坐在台下的许多观众就哈哈哈大笑起来,有的观众还笑得东倒西歪的,就觉得孩子真鬼头,一发生故障他第一个跳伞,先想到自己跳伞自己逃生。

这位主持人接着问道:“然后呢?”

这个小孩说:“我去取汽油,我还得回来救他们。”

听到这句话,这些大笑的观众们止住了笑声。他们没想到在孩子单纯的、幼稚的举动当中,包含着一颗博爱的心。

这位主持人有一个十分可贵的地方,就是她继续倾听孩子的讲话,最终了解了孩子的真实想法。

家长有的时候会因为对孩子的偏见,认为孩子没有多少想法,或者认为孩子自私,或者认为孩子空想,而误解甚至冤屈了孩子。其实孩子也是人,孩子也有丰富的心灵,需要特别注意倾听他们的心声。

1.聆听的机会

父母需认同、接纳孩子的个人感受,并且随时抽出时间,准备好聆听孩子的心声。在孩子年纪小时就开始,最好每天有一段与父母谈心的时间,时间不在于长短,而是固定的。例如:放学后、吃晚饭时、散步、上床前等,尽量安排亲子的活动。

孩子年纪越小,记忆力越有限,最好养成当天的事情,当天有机会与父母谈。告诉孩子,每天什么时候,是他专用时间,可以单独与爸爸妈妈谈心。孩子对这样的安排,通常是很兴奋的。

2.听话要听音

倾听是一种爱。有的时候,对孩子要听话听音。其实成年人的偏见是很多的,他们觉得孩子没有什么思维,孩子很简单,孩子很幼稚,孩子不懂事,其实未必。没有倾听就难以发现。有的时候,孩子表达的只言片语都是真实的、可贵的信息。

我们要学会翻译,学会继续追问。比方这个时候你可以温柔地拥抱着孩子,问他:是吗?怎么回事啊?让孩子用平静的心情把事实断断续续地说出来,这个时候你才能得到重要的信息,才能做出恰当的判断。所以倾听是一种爱,倾听的艺术就是教育的艺术。

3.关注孩子的情绪变化,认真倾听孩子的每一句话

在我们教育孩子的时候,父母往往是主动的角色。因而父母有的时候很容易进入一个误区,就是一见到孩子,特别是碰到孩子发生什么问题的时候,就滔滔不绝,口若悬河不停地教育。在父母看来,孩子要多说,多批评,孩子才会有进步。

其实,这样的看法与做法未必明智,为什么呢?因为你可能太急于表达,却忽略了孩子的反应。孩子可能根本没有听懂你的话,或者一个耳朵进,一个耳朵出,你的教训完全没有发挥作用,反而还可能恶化了你们的亲子关系。

4.倾听从幼儿时期开始

孩子越小越愿意倾诉,父母应充满耐心与兴趣地倾听,因为这是沟通的黄金时期。为什么会有许多父母抱怨孩子越大越不愿意和他们交流?

其实部分原因是源于孩子在小的时候倾诉的意愿没有得到父母完全的重视,因而渐渐地孩子也就不愿意和父母交流了。其实,孩子年纪越小,越是沟通的黄金时期。如果坚持下去,孩子即便大了,也会习惯于与父母交流。

5.给孩子安全感和信任感

当孩子有安全感和信任感时,才会向其信任的成年人诉说心灵的秘密。因此,父母应无条件地爱孩子,忧其所忧,乐其所乐。这样,才有可能经常倾听到孩子的心灵之音,而这是教育成功的前提。

6.孩子描述烦恼时,要鼓励他建立充分信心

当孩子遇到困难、烦恼时,是孩子最脆弱的时候,此时他非常需要家长的帮助,这是倾听孩子,与孩子沟通的最好时机,所以要耐心倾听,积极引导,这样会达到沟通的最佳状态。

家长如果长期与孩子沟通不够,会使孩子慢慢地把自己的内心世界封闭起来,性格也会变得内向,与父母产生距离感,从此有话也不愿意对父母说。听孩子说话,其实能获取很多乐趣的。童言无忌,他们说的话很多都是内心世界的反映,倾听他们说话,就能使自己真正走进孩子的内心,更加了解孩子的思想。

要珍惜孩子向你倾诉的机会,抽出时间来耐心听他们把话说完,同时及时为孩子排忧解难,鼓励他们,支持他们,与孩子建立起朋友关系,做孩子最信任的人。

4.巧妙回答孩子的“为什么”

孩子的小脑袋总是有那么多的为什么,特别是小的时候,看见什么都好奇,都要问个为什么。相信很多大人都会被孩子问道“为什么会下雨”,“为什么会刮风”“我是从哪里来的”……父母遇到孩子的为什么,有时会欣然解释,有时会避而不谈,有时则粗暴的回答不知道。殊不知这样就打击了孩子的好奇心,上进心,从而丧失了培养孩子好学的机会。那孩子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问题?(1)兴趣和关心。

孩子随着身心的成长,以自己为中心,对于周围的事情产生强烈的兴趣。由于希望更了解感兴趣的对象,所以就会提出各种问题。孩子可以说就是在燃烧兴趣的这种能源中成长。

只要有说话的对象,孩子就会不断地问问题。“那个是什么”、“为什么会这样子呢”、“结果会怎么样呢”等,针对所见所闻不断地发问。

孩子随着智能的发育,对于知识的好奇心升高,兴趣越来越广,而且越来越深奥,于是他会不断地发问。如果他的问题得到解答,他会越来越扩展其兴趣范围,问题也会更多。(2)好奇心。

孩子往往因为兴趣、关心而提出问题,他会对奇怪的、罕见的东西产生非常强烈的好奇心,非常想了解。充满好奇心的双眼一接触到奇怪的对象时,首先是惊讶,接下来注目,然后是思考会怎么样。“邮筒为什么是绿色的呢?”“兔子的眼睛为什么是红色的呢?”“金鱼在水中不觉得辛苦吗?”

因为充满好奇,所以问题也很多。(3)其他动机。

除此以外,孩子发问的动机还有很多。

孩子为了练习语言、学习新的能力,因此会有自发性地使用本身所具备能力的行动。为了使用自己会说的话,所以会不断地问问题。将自己所了解的词汇和事情联结在一起,借着语言而了解更多的其他事情,这种收获让孩子感到高兴。

因为不安、好奇心和恐惧而提出问题。如果曾经被狗咬过,或曾被狗吠过,遇到其他动物时,也会问“它会咬我吗?”、“它会对我大叫吗?”这是孩子想尽早逃离危险动物的欲求,也就是为了确定有没有危险而提出问题。

也有时是为了引起注意、主张自我的存在而问问题。

当然也有为了表示反抗、表达出内心的不满,表示出自己生气的意思,因而提出问题。

那怎样才能巧妙的回答孩子提出的各种问题?

1.配合孩子的智能发展,用让他容易了解的方式说明

对年幼的孩子就用拟人化、童话的方式。

2.认真回答、不要用压迫性态度、不要敷衍

在大人看来也许很无聊的问题,小孩却会一而再、再而三地提出质疑。一位母亲说:“又要工作、又要照顾小孩,有时候又得与老师沟通。当忙碌时、疲劳时,听见小孩问一些无谓的问题,有时会觉得很烦。”

相信有同感的母亲也不少。然而,不管什么时候,都请尽量当小孩的最佳听众,对于小孩提出的问题,诚心诚意地回答。如果你不制造让小孩问有关自己思想的问题的话,恐怕他的问题就会逐渐减少。

小孩不问问题的最大原因,是由于得不到让孩子自己满足的答案、被拒回答、受责骂等等。此外,如果他感受不到对方的真诚,则态度也会有180度转变,成为不爱开口的小孩。

3.尽量当场回答

如果孩子发问,最好能当场立刻回答。这对于孩子而言可使其知识(学习)欲高涨,而且能充分理解。

实在答不出来时可以说“妈妈现在不知道怎么回答你,等我去问问别人之后再来告诉你,好不好?”

约定之后就一定要遵守。即使孩子忘记了,你也应该去问问其他人或翻阅书籍以找出正确答案。孩子发问时立刻回答非常重要,父母认真回答的态度更重要。父母和孩子借由问答的方式建立良好的关系,也能加强心灵的交流,加深彼此感情。亲子关系越好的孩子,发问的次数也越多。

4.不要嘲笑孩子的问题

孩子提出的问题中,从大人的眼光来看,有些事实上是很笨的问题。但是,如果只依照大人的印象就嘲笑孩子的问题,孩子会觉得自己被嘲笑,认为自己真笨。其实即使在大人的印象中看似傻问题,但是仔细想想却不然。“你真笨,怎么连这个都不知道?”“我上次不是才告诉你吗?怎么马上就忘了呢?都不注意听。”这种轻视孩子的回答方法,是绝对不可取的。因为孩子受到轻视、嘲笑之后,就会失望,会变得胆小,会对于问问题感到恐惧,因此就不再发问了。

5.小孩子无法理解答案时就让他拥有希望

经常会发生无论对孩子如何说明,看书、图鉴等但孩子仍无法了解的情形,大人会说:“你真烦,你问的这些问题怎么妈妈一直说你还不了解呢!”

这种轻视孩子的态度,会带给孩子自卑感。孩子发问时,基本上你不可以忘记一点,不论是什么场合,都必须创造孩子持续发问的气氛。“你真啰嗦”、“你真笨”这种马上否定的方法是最笨拙的回答法。孩子本来是欲望高涨的,被你一泼冷水就什么欲望也没了。不论对任何人都怀有好意,笑嘻嘻地接近他人,这就是孩子,让他人摸摸脸颊、疼爱他。但是看到任何人都觉得生气、悲伤,无论如何都无法和他人亲近的孩子,又是怎么造成的呢?二者之差别相信每位家长心里都有数。对于孩子提出的问题,大人是予以拒绝或回答,因这种态度的不同,也造就了孩子以后态度的不同。

6.关于性的问题要立刻回答,不要犹豫

小孩子的问题都很天真无邪,也常常问及性的问题,比如:小孩是怎么生出来的?爸爸为什么不会生小孩?等等。家长要根据孩子的年龄和理解能力,可以采取直接明了的回答或推到适当的时候。但都要给一个合理的答复。千万不可给孩子留下一个胡乱猜想、日夜不解的尾巴。如果家长未正确教导孩子关于性的知识,则也许会使他从其他方面得到错误的知识或其他不正确的兴趣。到最后产生不良后果。所以,家长要摆正心态,正确地引导孩子。

总之,父母要采用“因材施教”的方法回答孩子的问题。针对孩子的年龄、智能、性格、过去的经验、知识的程度、提出问题的动机、身心状态等来回答。不要嫌孩子麻烦,不要粗暴地打发孩子,要有耐心地回答孩子的问题,和孩子聊天。

5.比较激励法,适得其反

一个小男孩在日记中这样写道:“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好像什么事都做不好,爸爸妈妈总是拿我和别人比。特别开完家长会,就更严重了。他们既然认为别人好,就让别人做他们的儿子呗。再说我不是不想学好,我也在努力,可是他们都看不到。”

有句俗话:“庄稼总是别人的好,孩子总是自己的好。”可是,在现在的父母眼里,这句话应该这么说:“庄稼总是自己的好,孩子总是别人的好。”有的家长恨铁不成钢,总觉得自己的孩子不如意,不争气,很羡慕别人家的孩子有出息,就常常对自己孩子说,你看人家谁谁谁多好,怎么、怎么样,你怎么就不行呢?结果是越比自己越生气;越比孩子越逆反。更别提能以此来激励孩子进步了。

一般来说,父母没有不喜欢自己孩子的。对孩子的指责、不满主要是从同别人家的孩子比较,而对自己的孩子抱有不切实际的期望开始的。

一对夫妇带着他们正上小学五年级的孩子去朋友家串门,说着说着,话题不知怎么转到了孩子身上。父亲说:“别看快有我高了,他是四肢发达,头脑简单,考试总是及格万岁,不像别的孩子让家长高兴。”母亲说:“体育也不行,还跑不过比他几乎低一头的同学。”父亲又说:“五年了,拿回一张奖状,他们有的同学得的奖状几乎能贴满一面墙。”母亲又说:“开家长会时,看看光荣榜,别的孩子的小红旗多得数不清,轮到他,少得可怜……”试想一下,这位小朋友会有何感想。

不要拿自己孩子和别人的孩子比较,尤其是有他人在场的情况下更不要进行比较。因为这样做,(1)容易造成同学之间的矛盾。(2)伤害了孩子的自尊心。(3)影响了父母在孩子心目中的形象。

所有父母都是爱自己孩子的,总希望孩子在各个方面都让自己满意,这是可以理解的。但是为此而伤害了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那就得不偿失了。

身为父母可以这样想一想:假如在大庭广众之下,有人说你这也不好,那也不行,你作何感想?肯定像火烧刀扎一样痛苦,火冒三丈,怒不可遏。人通此情,情通此理。孩子也一样,对着外人的面,特别是同学的面说他这也不好,那也不行,同样是一种伤害。

在影响孩子心理健康的众多因素中,家庭环境和父母的教育方式是最重要的。家长总是为自己的孩子树立一个榜样,这种家庭教育方式相当普遍。

其实这是一种盲目的心态,在孩子成长过程中,作用于孩子心理的有外驱力和内驱力两种,外驱力来自于环境,内驱力则是孩子内心深处的需求。孩子在成长中应树立自己的价值观和形成追求的目标,而外在压力剥夺了孩子自身的能动性,使得孩子在人生的旅途上成为了一名乘客而不是司机。

另外,不能忽略孩子成长的个性因素,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他和其他人不可能有太多的可比性。总拿孩子相互比较,容易使孩子产生挫败感,不利于培养孩子的自信心。

1.不比较不等于不激励

不要拿自己的孩子和别人的孩子比,并非掩盖矛盾,不承认差距,更不是无原则的迁就、溺爱、护短,而是说要讲究教育艺术。比如说,“你的语文成绩很好,如果数学也能像语文一样,那就更好了。”这就是教育艺术,既肯定了孩子的优点,又指出了孩子的不足,还没有伤害孩子的自尊,这样的比较,孩子自然会欣然接受。孩子正处在成长发育阶段,父母要学会辩证地认识孩子。

比如粗心的孩子往往机灵、好动、活泼;顽皮的孩子往往爱好多样、兴趣广泛、善于交往;倔犟的孩子往往有主见、有毅力、有韧性;性格内向的孩子往往理智、沉着、冷静……这样一分析,就会更加理智、冷静地对待孩子,从而使家庭教育更符合孩子的成长规律。

2.不要拿自己孩子的弱项和别的孩子的强项比

因为拿孩子自己的弱项比人家孩子的强项,当然比不过了,当然会让孩子觉得自己不行了。要比,最好和自己孩子以前比,即自己和自己比。因为伴随着孩子的成长,每一个进步,哪怕只有一丁点,都是了不起的成绩。这样一比,孩子就有了自信,就不再反感了。

3.过去和现在比

当然,家长把自己的孩子与别的孩子比,主观上是为了激励孩子向别人学习,但效果却往往会适得其反。如果非要比,我们建议家长可以反过来,比如,你的孩子通过努力,学到了一些东西,就说:“你看,你一学就会了吧,谁谁没学就不会吧!这说明,只要你努力了,用心了,就能学好。咱们再努力吧!”这样的比较,会让孩子心里舒服多了,而且事实确实如此,让他心服口服,知道努力就有好结果,就会继续努力。

家长要学会欣赏自己的孩子,不要用挑剔的眼光来看待他们。更不要总是和别的孩子比来比去。要感觉自己的孩子永远是最好的、最优秀的。

如果孩子的学习成绩暂时落后,家长要学会等待与忍耐,不能心急,学会多想想孩子的好处,感谢他们带来的幸福和快乐,不要总想孩子这不好那不好的。调整好自己的心情,少责骂批评孩子,多给予他们赏识和鼓励,孩子才会有信心继续自己的人生路,最终获得精彩的人生。

6.不要总是唠叨孩子

“妈妈,我求你别说了!你说了好多遍啦!”女儿跺着脚,对妈妈哀求道。“知道了,知道了!你有完没完啊,我耳朵听得起茧啦!真是烦死了!”儿子捂住耳朵,对着母亲吼。

这样的镜头相信在不少家庭中出现过。不少母亲特别喜欢对孩子唠叨。有资料显示:九成以上的孩子认为母亲“太唠叨”。唠叨成了母亲的通病。我们不妨来分析一下父母有哪几种唠叨:(1)关心的呵护式唠叨。

这是一种无意识的爱孩子的本能。她认为这是为孩子好,为孩子着想。孩子还小,自控力差,做事常常顾此失彼,丢三落四,所以需要大人不断提醒。

有位母亲对孩子照顾得无微不至,事无巨细都会叮嘱又叮嘱:“出门衣服要多穿”;“晚上睡觉要盖好被子”;“吃饭不要边看电视边吃”;“放学了不要在学校逗留”,“早些回来……”这类母亲把孩子当成永远长不大的小不点,对孩子事事不放心,不敢放手让他受点苦,去经历风雨,不放心他独立做事。唠叨的结果是:孩子产生了依赖心理——反正有人提醒我,因而变得懒惰,散漫,没有责任感。(2)催促的命令式唠叨。

有的孩子性格活泼,顽皮贪玩,在父母眼里看来是不听话、不自觉、不好管教的孩子。父母认为他需要人催促,像皮球一样,踢一下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