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财税制度创新研究(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11 07:49:04

点击下载

作者: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财税制度创新课题

出版社: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财税制度创新研究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财税制度创新研究试读:

前言

在经济改革的推动下,我国经济取得了30年快速增长的骄人业绩。国家经济实力由此获得了空前的提高,国民生活水平和国家经济竞争力得到显著增强。毫无疑问,今天的巨大成就与政府财政手段存在着十分密切的联系。从基础设施的建设到经济结构的调整,从国有经济部门的发展壮大到民营经济的不断成长,从经济总量扩张到民生质量提升,经济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都可以发现由财政扮演的重要角色,财政逐渐成为了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但是,由于近年来国内外经济形势的深刻变化和经济固有矛盾的制约,也使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遇到了巨大挑战,经济和社会发展中一系列深层次的矛盾日益显现。为了实现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已经成为一个十分急迫的重大战略问题。为此,财政也需要进一步深化对自身职能作用的认识,加大财政制度创新和财政政策调整的力度,推进经济发展方式的加速转变和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本课题依据公共财政理论和河北省面临的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任务进行深入探讨,并就有关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供相关部门和人员参考。

由于水平所限,加之时间仓促,难免存在疏漏和不足之处,恳请予以谅解和指正。作者第一章公共财政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理论思考一、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财政职能作用(一)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内涵分析《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强调:“十二五”时期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必须“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要顺利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转变,必须准确把握转变的科学内涵,认清影响转变的制约因素,积极探索符合经济发展客观规律和中国特色的转变之路。

1.从粗放增长向集约增长的转变

形成一个注重内涵、讲求效益、结构协调的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发展方式。包括以下几项基本转变:(1)从过度追求经济总量增长向发展目标多元化转变。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就是要用综合的目标体系来考察经济运行情况。这些指标包括:经济结构(包括产业结构、城乡结构、区域结构等)的优化程度;公平分配和消灭贫困程度;资源和环境对经济发展的承载程度;减少失业的程度。除以上经济指标外,还包括一些社会发展指标,如教育水平、预期寿命、婴儿死亡率、人民参与国家治理的程度和水平,以及个人的发展程度等。(2)从过度追求外延扩张向追求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并举转变。我国经济经过改革开放以来的快速发展,总体而言已成为世界经济大国,但还远不是世界经济强国。2011年中国超过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但2013年人均GDP仅排在全球第86位,科技创新能力薄弱,经济增长过度依赖资源能源消耗和低成本生产要素投入状况未发生根本转变,经济效率和效益处在低水平,经济增长的质量和在世界经济产业链中的位置需要不断的提升。(3)从过度结构失衡向经济结构全面优化转变。虽然工业化道路是发展中国家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必然选择,但在中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各地区经济不平衡的国家实现现代化,必须统筹城市与农村的协调发展,并使制造业与服务业的发展相适应,对外贸易全方位展开与国内需求的不断扩大相平衡等。只有这样,才能使社会经济结构、一二三次产业结构、区域发展结构全面优化,最终使经济增长的效率实现最大化。(4)从过度注重物质投入向知识经济条件下的发展方式转变。知识经济作为独立的经济形态出现和发展,对发展中国家而言,将彻底改变传统的二元经济结构,形成由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和知识经济并存的三元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就要抓住知识经济发展带来的历史机遇,从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入手,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以信息化带动整个国民经济布局优化和质量效益提升,形成现代化的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方式。(5)从单纯注重经济增长向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转变。一方面,经济社会发展是一个整体,二者之间应该协调,使经济发展的成果为全体人民共享。另一方面,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不协调的状况已经直接影响到我国经济的健康、稳定、快速发展。所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将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作为内容之一,真正体现发展的以人为本和统筹兼顾,使经济发展建立在稳固的社会发展基础上并不断增强发展的动力和活力。

2.构筑完善高效的实现机制(1)强化统筹协调发展理念。我国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不协调由来已久,当前城乡差距和区域差距仍然很大。缩小城乡差距、区域差距,解决发展中的不协调问题,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也是发展的迫切需要。因此,坚持协调发展、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是我国发展必须长期坚持的方针,也是工作开展秉承的指导理念。(2)加快经济结构的优化调整。全面的结构优化主要包括:通过农民市民化、农业产业化、农村城镇化优化城乡结构,推进城乡统筹发展;通过大力发展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推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通过鼓励自主创新推进工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通过区域一体化发展战略,形成多区域增长极的共同协调发展;运用财政和金融手段推进公共经济与民间经济的结构优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通过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参与经济全球化下互利共赢的国际经济合作,推进经济结构的优化。(3)坚定不移地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工业化步伐虽然突飞猛进,但与西方发达国家的高度工业化水平相比,差距是非常大的。同时,我国二重经济结构的现实,也决定了推行工业化仍是我国通往现代化的必经之路。走新型工业化的道路就是采取跨越式发展的思路,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这不仅是我们实现工业化的捷径,也是必由之路。(4)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水平。随着知识经济的兴起,决定企业及产业竞争优势的主要因素已从丰富资源和廉价劳动力转变为自主创新能力、技术和管理优势。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基本动力和中心环节,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有力支撑。落实到实践上,要积极采取跨越式创新、集群式创新和协作整合式创新等方式推动全方位技术创新,集中力量突破影响企业及产业竞争力的关键技术,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形成长期竞争优势,增强我国企业和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二)财政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的职能作用

1.政府在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的地位作用

首先,市场决定性作用的发挥离不开国家的调控。市场机制的决定性作用是市场经济的根本特征,这种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一是市场经济中各个微观主体是独立的所有权主体,它们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市场交换关系。二是资本、劳动力、土地等各种生产要素和各种经济资源都变成了商品,要通过市场进行交易。三是由供求、竞争和价格波动等相互作用因素组成的市场机制调节着生产和消费,决定着资源的配置过程,推动着经济的发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和基本方向。

但是,应当认识到,市场机制并不是万能的,很多问题只靠市场无法解决,即存在“市场失灵”,比如外部效应、公共产品供给不足、经济周期性波动等,同时市场机制也不能保证公平地分配经济成果,从而需要政府直接运用一部分社会资源,以弥补和矫正“市场失灵”、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为职责,提供市场无法足够提供的公共产品、解决市场本身无法解决的外部性和自然垄断问题以及处理市场难以做到的收入分配公平和经济稳定等事务。事实上,现代市场经济正是在政府调节和干预之下的市场经济,政府的调节在现代市场经济运行和发展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重要作用。从早期资本主义到现代资本主义的发展过程中,国家所承担的调控任务越来越多而不是越来越少,政府的规模不断扩大而不是缩小,政府的作用早已超出了“守夜人”的范围,国家调节对于资源配置、稳定经济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既充分发挥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的作用,又“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才能使资源配置合理、协调、平衡、可持续。

其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特点要求国家更好发挥作用。我国实行的市场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即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相结合的市场经济,从国家与市场的角度来看,政府仍旧肩负着保持宏观经济稳定,加强和优化公共服务,保障公平竞争,加强市场监管,维护市场秩序,推动可持续发展,促进共同富裕,弥补市场失灵的责任。除了市场经济的固有缺陷外,在我国现阶段,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还基于以下一些特殊的原因:

第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为基础的,在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如果没有国家作为公有制的主体集中代表社会共同利益,行使公共所有权的职能,公有制中的各个独立的企业就会蜕化为集团所有制。

第二,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市场发育的深度、广度都需要进一步完善。在目前条件下,如果发生市场失灵,其影响的范围、规模和程度可能要比发达市场经济国家大得多。这不仅要求政府调节的广泛存在,而且给政府提出了培育市场、建设市场和组织市场的改革任务。

第三,后发工业化国家所面临的赶超任务不可能以自发演进的方式来实现。它要求通过政府的调控,加速国内资本的集中和积累,推动关键部门和重点企业的迅速扩张,大力推进自主创新,增强国民经济的竞争力,尽快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第四,我国面临着激烈的国际竞争,在这种条件下,如果没有一个强有力的政府来代表和维护国家的整体利益,就很难避免发展中国家现代化所固有的模仿性、分裂性和依附性的恶果。

第五,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过渡要经历一个新旧体制长期并存的双重体制阶段,在双重体制并存阶段,较多的行政干预虽然不符合目标状态的要求,但却是不可避免的。同时,在经济和社会转型过程中,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各个领域的矛盾和冲突有不断加剧的趋势,没有一个强有力的政府,社会的稳定将无法得到保证。

现阶段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反映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和后发展国家现代化的特殊历史要求,它将在一个比较长的时间内存在于中国现代化和市场化的历史进程之中,并随着实际条件的变化而变化。

2.财政在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的职能定位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财政基于公共财政理念发挥其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调控保障作用。所谓公共财政,本质上来说就是强调财政的公共性,这种公共性既包括财政利益的社会共享,要求财政政策和财政分配保持社会公平、公正,财政制度不能带有歧视性。财政的关注点在于如何为民生发展提供公共服务,为社会生产部门提供一视同仁的基础条件和发展环境。当然,在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和不同的经济发展模式下,公共财政的特质也会表现出一定的差别。我国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道路,意味着政府在经济社会发展方向上具有主导的作用。因此,这决定了我国的公共财政在社会财富的分配能力上远远大于自由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国家。

从公共财政的性质出发,我国财政在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的职能主要反映为以下几个方面:(1)资源配置职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作为经济运行过程的优化行为,不可避免地带来经济资源在各个经济部门、城市和农村、发达地区和落后地区、经济增长和民生发展等层面进行重新分配和布局。在资源配置中,其主体部分是增量资源的分配。这首先涉及在GDP里面,公共部门资源与私人部门资源的分割比例,也就是通过国家税收等财政分配手段汲取的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是多少。公共部门占有的资源越多,私人部门相应支配的部分就越少。这一分配比例会直接影响已有的资源在投资与消费、经济发展与民生改善的形成过程及其结果。其次,财政资源配置职能表现为财政支出结构的动态,也就是财政支出方向的安排。在财政收入总量不断扩大的背景下,财政资金的影响力越来越大。由于政府对财政资金具有相当强的直接控制能力,一定时期内,如何抉择财政资金具体的使用方向和重点,显然对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意义十分重大。在我国经济增长和财富积累的基础上,政府如何通过财政资金的分配,切实加大民生投入,加大社会公共服务的投入,以促进内需水平的提升,摆脱过度依赖出口拉动的局面,是财政分配面临的重要任务。再次,财政的资源配置职能还反映到财政政策对社会资源的协调整合能力上。财政政策通过财税制度设计可以对不同的投资和收入形成差别化影响,既有鼓励性措施,也有抑制性措施,也有中性措施。这些措施的叠加形成了一个政府与企业、家庭等社会主体资源优化配置的联动效应,是放大财政分配效应的重要途径。(2)宏观调控职能。宏观经济失衡是市场经济的一个固有缺陷。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供给与需求的平衡是通过价格机制自发调节的。这种自发的调节不能保证整个社会的总供给与总需求平衡,在一定条件下可能会造成经济衰退、工人大量失业和恶性通货膨胀。宏观领域存在的这种市场失灵,要求政府进行总量关系调节,促进宏观经济平衡。如通过财政政策调节总供给和总需求,促进国民经济总量平衡和物价稳定;通过采取就业培训、就业支持等积极的就业政策,保障充分就业;通过采取出口退税、调整进出口税率、对出口保险给予保费补贴等服务措施,实现国际收支的平衡;通过相机抉择财政政策,对经济进行逆向调节消除经济运行出现的波动,促进国民经济的稳定健康发展等。财政的宏观调控职能虽然主要是为应对经济波动而采取的总量政策,但总量政策往往又配合施以结构政策。2008年新一轮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我国政府及时采取了积极财政政策,通过释放财政所带动的需求效应,在总体保持了经济的基本稳定。与此同时,政府还大力加强社会保障、教育、文化、卫生、保障性住房的投入,使我国民生发展水平得到显著提高。这就是财政宏观调控政策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有效例证。(3)公共服务职能。基于政府与市场的分工,政府不能替代市场,挤出市场,凡是市场有效的领域,都应该为市场主体发挥作用提供必要的条件和保障。广义地说,公共服务是指为社会全体居民提供基本的非盈利性产品和服务,包括国防、治安、公共医疗、公共教育、社会保障、环境保护和基础设施建设等。这些基本的产品和服务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保证,但是由于其特殊的非盈利属性,市场机制无法有效地加以满足,必须由政府来提供,才能为经济增长提供新的动力。强调财政对政府公共服务的支持,并不意味着政府对调控经济发展可以袖手旁观。因为市场经济的发展包含私人部门(包括企业和家庭)和公共部门两大基本主体,私人主体是以营利性、竞争性的领域作为活动的范围,公共部门则是以非营利性、非竞争性的领域作为活动范围。它们都需要以经济资源为基础,他们的行为也都置身于社会经济这个大的系统。事实上,它们的行为都是经济行为,不同的是其经济行为的属性。没有私人部门的经济行为,社会资源的配置就会失去效率,民生水平就难以获得足够的财富基础;没有公共部门的公共服务,私人部门经济行为的效率则不能得到保障,同样会导致民生水平的降低。因此,合理把握政府的公共服务和财政支持政府公共服务的能力,对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具有重要的意义。(三)财政支持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主要手段

1.财政管理体制

财政管理体制是经济管理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狭义的财政管理体制是指国家预算管理体制,它是确定中央和地方政府之间,以及地方各级政府之间预算收支和预算管理权限的一项根本制度。因为国家的各项职能是由各级政府共同承担的,为了保证各级政府完成一定的政治经济任务,就必须在中央与地方政府、地方各级政府之间,明确划分各自的财政收支范围、财政资金支配权和财政管理权。一般来说,各级政府有什么样的行政权力(事权),就应当有相应的财力,以便从财力上保证各级政府实现其职能。因为财政管理体制直接决定了各种财政资源在各级政府之间的分配关系,决定了各级政府行政的能力大小,决定政府能干什么和干到什么程度,所以财政管理体制在财政支持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居于基础和核心地位,对财政职能作用发挥有着决定性影响。

2.税收制度与政策

税收制度是国家以法律或法令形式确定的各种课税办法的总和,反映国家与纳税人之间的经济关系,是国家财政制度的主要内容。一个国家制定什么样的税收制度,是由生产力发展水平、生产关系性质、经济管理体制以及税收应发挥的作用决定的。税收政策是指国家为了实现一定历史时期任务,选择确立的税收分配活动的指导思想和原则,它是经济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税收制度和税收政策从不同层面和领域影响着政府与纳税人之间的分配关系,对纳税人的收入进而对其经济行为形成重要的影响,从而达到国家调控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税收历来都是政府调控经济活动的重要工具,在实现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的过程中,税收制度和税收政策更是承担着不可替代的职责。

3.财政支出政策和手段

财政支出有两种形式:其一是政府购买,指的是政府在物品和劳务上的花费。无论是政府投资于基础设施的建设,还是为公共部门的直接拨款,都会对社会上的商品形成购买效应,或者直接转变成人员的工资、福利和公用经费。政府购买活动有两个显著特点:一是规模大,导向性强;二是购买力效应时滞短,见效快。因此,政府购买性支出在鼓励某种产业的发展和带动某种产业发展方面具有很强的作用。特别是在财政支出的诱导政策下,社会其他主体往往会根据国家的财政投入方向来判断他们的投资走向,从而在这些财政鼓励和带动的产业上形成要素的聚集,产能或服务能力的扩大。财政支出的另外一种形式是政府转移性支出,是指政府的财政资金按照法律规定或政策要求转移给企业和居民家庭,这包括大量的企业补贴和家庭补贴支出,也包括直接给予困难群体的社会救助支出。近年来,各级财政投入社会保障、公共卫生、基础教育的转移性支出有了大幅度增长,缓解了社会发展矛盾,客观上有力推动了经济发展方式的加快转变。二、经济结构调整与财政作用

经济结构调整是实现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基本内容。要深入研究财政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的作用,有必要围绕财政促进经济结构调整的理论问题做进一步研究。(一)经济结构调整的基本概念

1.关于经济结构的概念界定

我们认为,经济结构属于宏观经济运行范畴,是国民经济运行过程中生产要素配置的变化过程,具有系统性的特征。由于要素配置载体的不同,经济结构在产业间、地区间、城乡间、所有制间具有不同的配置形态,因而经济结构可以划分为产业结构、地区结构、城乡结构和所有制结构。考虑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步建立的情况下,不同所有制对经济发展均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并且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复杂局面,对所有制进行区分已不太现实,兼之河北经济社会发展在产业、区域和城乡发展方面存在比较突出的结构问题,故本课题组考察的河北经济结构,仅限于产业结构、区域结构与城乡结构。

2.对经济结构调整特性的基本认识

根据维基百科的描述,经济结构调整就是国家运用经济、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改变现有的经济结构状况,使之合理化、完善化、进一步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过程。根据这一界定,本课题组认为,经济结构调整实际上就是通过国家的宏观调控,实现宏观经济运行系统最优化的一个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国家应当侧重于建立一种纠正经济结构运行偏差的机制,使国民经济能够实现快速健康可持续发展。由于国民经济结构从要素配置载体角度可以划分为产业结构、区域结构、城乡结构和所有制结构,因此,从这一角度入手,可以将经济结构调整的范围界定为产业结构调整、区域结构调整、城乡结构调整和所有制结构调整。同样,出于特定的研究需要,本课题组对所有制结构调整不再进行相关分析。(二)财政支持经济结构调整的必然性

1.经济结构调整的科学性和必要性

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提出结构调整问题,虽然取得很大的进展,但尚未取得根本性转变,结构调整对于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比较低,经济生活中沉淀多年的结构性矛盾正在成为当前制约经济发展的主要矛盾。在国民经济快速发展以及经济全球化步伐进一步加快的大背景下,经济结构调整就显得尤其重要和紧迫。

首先,经济结构调整是促进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增长的客观要求。经济发展的过程实质就是经济结构特别是产业结构调整的过程。从农业社会到工业社会,再到知识经济时代,产业结构每一次大的调整,都会为经济发展带来强劲的动力,推动经济进入一个新的长期增长周期。因此,经济的发展、生产效率的提高,均依赖于以技术创新突破为基础的经济结构调整。

其次,经济结构调整是经济全球化的客观要求。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一大趋势是全球化、一体化进程加快。经济全球化意味着要在全球范围内进行资源配置,它不仅要求商品贸易的自由化,也要求包括资本、技术、劳动力在内的各生产要素流动的自由化。各国在制定宏观经济政策和经济改革方案时,都不能不充分考虑各种国际因素。由于一个国家的经济结构是该国经济技术长期发展的结果,并受到政治、历史、地理等各种因素的制约,经济全球化和对外开放步伐越快,对经济结构调整的要求就越紧迫,这是世界各国都在加紧经济结构调整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我国而言,由于长期实行计划经济的影响,加之实行对外开放的时间还较短,经济结构调整就显得更加紧迫,任务也更重。

第三,经济结构调整是高新技术快速发展的客观要求。当前,在信息技术带动下,各种新兴技术如生物技术、新材料技术、先进制造技术、航空航天技术等不断涌现,极大地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从而改变着社会生产的需求结构和供给结构。高新技术的快速发展,一方面有力地带动了经济结构的大调整,另一方面又使得经济结构不断地处于落后状况。只有坚持不懈地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才能使我国的经济发展适应高新技术迅速发展的要求,使之融入世界经济的主流之中。

第四,经济结构调整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客观要求。我国的经济结构是在长期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是所有制形式单一,由政府通过行政手段,采取指令性计划形式配置资源。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基础性作用的不断增强,我国的经济结构也在不断地进行着调整。然而,按照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要求,无论是所有制结构、还是市场结构和分配结构,都还需要进一步的调整。

第五,经济结构调整是提高国民经济整体素质的客观要求。提高国民的整体素质,首先必须提高国民经济中各生产要素的素质,包括提高单个劳动者的素质,例如健康素质、工作态度和技术水平等;提升劳动工具的现代化水平。还包括提高国民经济的整体素质,还必须提高国民经济的效益和抗御风险的能力,包括企业的盈利能力、政府的财政收支能力、劳动就业能力和国际收支平衡能力等。提高这些能力,除不断提高国民经济的总量外,还必须不断实现经济结构的优化,这也需要加快经济结构的调整。

2.财政介入经济结构调整的理论依据

财政是一种国家分配行为,是政府调控经济运行的重要手段。总体上看,公共财政之所以能够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关键在于自身所固有的基本职能。

首先,实现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是公共财政履行经济建设职能的内在要求。加大经济结构调整力度,重在解决经济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等深层次问题。调整经济结构固然要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但政府的宏观调控和政策引导也是加快经济结构升级的重要推动力,能够有效缩短产业结构升级的周期,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效益。公共财政本身具有经济建设的重要职能,通过科学合理地配置资源,调整财政支出的数量和结构,可以弥补市场机制的缺陷和不足,引导社会资源优化配置,促进经济持续稳定快速发展和结构优化升级。

其次,实现经济结构调整的基本目标同公共财政宏观调控职能相一致。经济结构调整不仅要实现经济发展的速度和规模,更包括经济结构的优化、自主创新水平的提高、就业数量的扩大、收入分配的合理、民生的改善、社会的和谐稳定、生态环境的保护、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增强,也就是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这些都是公共财政服务于公共需要的基本职责所在。必须围绕着这些最基本的目标调整政府收支,引导资源和要素合理流动,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第三,经济结构调整的根本出发点与公共财政收入分配职能相一致。经济结构调整的一个重要方面是转变收入分配模式,从效率优先转向兼顾效率与公平,实现全民平等分享发展成果,促进社会和谐发展。财政对国民收入具有初次分配和再分配职能,是政府调整国民收入分配关系的重要手段。通过积极有效发挥再分配职能作用,理顺和调整好区域之间、城乡之间、不同社会群体之间的收入关系,改善国民收入分配不公现状,提高城乡居民特别是中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不仅有利于保障广大人民分享经济发展成果,而且也有助于矫正当前投资与消费失衡的情况,拉动内需增长,进而促进经济结构的优化与升级。(三)财政支持经济结构调整的切入点:产业和区域经济结构调整

1.产业结构调整

产业结构调整是经济结构调整的核心。要高度重视政府在产业结构调整中的作用,不能因为确立了市场在产业结构调整中的决定性地位,就否认政府调控在结构调整中的必要性和积极作用。政府的作用是在准确界定政府与市场、政府与企业各自在产业结构调整中角色的基础上,应用产业政策及各种经济手段,为企业提供制度、环境和政策条件,引导企业的投资和技术改造等方面的调整,提升企业竞争力。政府在产业结构调整中不仅要起到方向性指导的作用,在涉及产业退出和产业援助等企业难以负担及社会成本较高的调整活动时,政府还应起到结构调整最终支持者和市场失灵修正者的作用。

2.区域结构调整

区域经济结构发展不平衡是当前经济发展中遇到的一个十分严重的问题。若不采取有效措施,这种差距在未来几年中还会进一步扩大。理论上看,区域差距的过大是导致收入分配不公、区域合作受阻、有效需求不足的重要原因,增加了经济增长、物价稳定、充分就业等宏观经济目标实现的难度。同时区域差距扩大到一定程度,往往会导致和激化社会矛盾,引起社会动荡,最终影响到经济的发展。作为宏观调控杠杆之一的财税政策,历来是各国政府作用于经济的重要手段,它在有效调节经济波动、调整产业结构的同时,对改善区域经济空间结构、协调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政府区域财政政策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目标,合理配置资源引导区域经济活动有序进行,通过协调区域间经济关系,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最终提高国民经济的整体效益。可以说,区域财政政策要解决的实质上就是区域经济社会利益协调关系。现阶段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困境之一就是如何协调国家整体发展与区域协调发展的矛盾,如何在资源禀赋、区位各异的各个区域实现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因此,区域经济财政政策要想发挥应有功能效果必须要全面考虑政治、经济、社会、环境等制约因素,合理运用税收优惠、财政转移支付、财政补贴、公共投资等工具,加大对落后地区的支持力度,理顺财税管理体制,完善公共财政体系,构建有利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资源节约的税收制度。此外,区域财政实施过程中要突出体现各个区域的实际和需求,要避免过分追求各个区域财政政策的差别化,必须建立各区域财政政策的协调机制。也就是说区域财政政策的推行,既要实现全国整体经济增长的高效率,又要兼顾区域经济发展的公平性,使区域经济关系更加有序、和谐。三、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与财政作用

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不仅仅是经济自身的问题,经济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从我国经济发展态势的整体观察,过去30年快速增长的局面之所以在今天遇到了相当强的阻力,很重要的一点在于经济发展本身过于单兵突进,社会发展未能与之相互适应。或者说,经济的高速增长,并未完全展示出其社会发展成果。特别是经济的增长赶不上就业增长的要求,收入分配失衡又导致社会阶层的严重分化,教育、卫生、文化等领域的改革相对落后,进一步导致低收入家庭成员处于不利地位。而且,由于过于追求简单的经济效益,忽视社会效益,诸如食品安全、假冒伪劣等社会不正常现象丛生。这些社会问题已经对经济持续增长的环境形成了严重掣肘,呼唤着我们对从关注民生需求的角度对经济发展方式给予深刻的检讨。(一)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主要内容

社会发展是指人类在生产能力增长的基础上,基本消除贫困,实现充分就业,享受更好的卫生保健、更高的受教育水平、更健康的精神生活、更多的闲暇时间和更和谐的社会氛围。它是经济发展的根本目标,也是社会再生产循环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一方面,一切经济发展都是为了改善人类的生活条件,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都是为人类最终摆脱自然和非自然的“奴役”、实现物质和精神的彻底解放创造条件,其直接目的在于为人们提供健康而有益的工作,使之享有充裕的物质生活和愉悦的精神生活;另一方面,经济发展需要不断补充新的劳动力,提高劳动者的素质,而社会发展实际上也是劳动力再生产和劳动者素质提高的过程。同时还应该看到,促进社会发展,保持社会稳定,也是改善经济增长软环境的需要。

根据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委员会提出的指标体系,社会发展包括如下几个方面:①社会公平,如收入分配、贫困消除和性别平等状况等;②卫生保健,如居民营养、公共卫生设施和医疗服务、干净饮用水、传染病流行、人口寿命状况等;③教育,如居民受教育水平、终身教育发展状况等;④居住条件,如人均住房面积、生活环境状况等;⑤安全保证,如失业和养老保障、犯罪率等状况;⑥人口发展,如老龄化、人口性别比等状况。

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具有丰富的内涵,是科学发展观的有机组成部分。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即“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科学发展观是新世纪、新阶段指导中国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战略思想。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让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全面发展,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协调发展,就是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从上面分析可以看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主要内容包括:经济增长不能单兵突进,必须服务于社会和谐和人的全面发展;不能以牺牲社会发展求得暂时的经济繁荣;以社会稳定作为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条件;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良性互动。(二)财政支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必然性

1.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科学性和必要性

首先,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统一于人类发展实践。人类社会是一个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科技、生态等诸多领域,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统一体。本课题研究的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是狭义层面上的社会发展,是与经济发展、政治发展相对应的一个概念,即指除经济发展以外其他社会领域各项事业的进步和发展。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是相互依存、互相促进的。第一,经济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前提和物质基础。没有经济发展提供丰富的物质基础,社会发展将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第二,社会发展为经济发展提供环境条件和重要保障。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是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同时也为经济发展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必要的环境条件。没有科学发展观的统领,没有科技进步的支撑,没有社会制度的理性设计,没有改革创新的文化氛围,经济发展就不可能获得健康持久的发展。第三,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终极目的是实现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必须运用科学发展的理性对各种社会活动进行自主地设计、管理与调控,使社会系统的各方面目标协同、结构优化、功能完备、和谐共存,在经济、社会、自然、人口多元要素协调发展的基础上,实现社会整体进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其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一个国家或地区的长期健康发展,关键在于经济社会之间是否协调。国家和社会作为一个庞大开放的有机整体,只有各子系统之间相互协调、相互整合、相互促进,才可能使系统及各子系统得到科学合理的发展。同时,生产关系一定要和生产力发展的性质和要求相协调,这是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规律的基本内核。社会大系统中任何一个环节或领域的失调,都可以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的失调中找到原因。因此,协调经济社会发展,不仅要促进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相协调,同时也要注重社会有机体各个部分、各个领域、各种因素相协调,在经济社会动态发展中保持一种稳定和协调。

2.财政介入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理论依据

公共财政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存在着紧密关系,尽管我国公共财政框架还在建设之中,财政对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职责履行很不到位,但是,理清公共财政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关系,有利于政府更好地履行公共财政职责,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提供更多的制度供给和财力保证。

从公共财政的性质及其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看,公共财政具有满足社会公共需要、公平收入分配、经济稳定与发展的功能。经济发展是财力增加的源泉和基础,公共财政是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物质保障。因此,经济社会发展和公共财政发展之间是相互依存、互为作用的统一体。

从对公共产品的提供上来看,公共财政作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财政,主要是为全社会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公共财政主要投资于公共产品领域,有利于合理配置资源,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避免市场竞争带来的市场失灵,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从收入分配的角度来看,公共财政有防止个人收入差距扩大的功能。现在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越来越大,通过强化政府在不同阶层和地区之间的收入分配功能,遏制这一差距的进一步扩大,是公共财政的职能之一,也是公共财政需要解决的问题。(三)财政支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切入点:建设民生财政

马海涛、和立道(2010)认为,民生财政因政府“民生”理念的提出而产生,但是民生财政不能成为一个财政体系的标准名称,应该包含在公共财政体系标准之内,可以被认为是“窄口径”的公共财政。具体来说,民生财政就是在整个财政支出安排中,通过制度性地合理安排,实现用于教育、医疗卫生、就业、社会保障、社会管理、环境保护等民生项目支出占到较高的比例,实现社会公平正义、促进每个社会成员全面发展、切实保障和提高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图1.1 民生财政构成图

以人为本是和谐社会的本质,民生财政理念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本质。民生财政就是要以人为本,促进社会全面进步。本课题主张将民生狭义化成具体要素,从宏观方面来纳入财政政策体系中,从而形成民生财政政策体系。其内在逻辑关系可用图1.1表示。四、城乡协调发展与财政作用

在我国的经济系统中,城市和农村由于历史和发展模式的原因被分割开来,形成了具有中特色的二元经济社会发展结构。要实现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必须统筹城乡发展,努力实现城乡两大区域、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两大群体之间的有机融合。(一)城乡协调发展的基本概念和内涵

就城乡统筹概念而言,是指城市与农村,在一定的时代背景中,以生产发展为基础,以城乡之间的资源与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为前提,以相互协作、优势互补、以城带乡、以乡促城为手段,在经济、社会、环境三大效益相统一的前提下,整个城乡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协调发展。城乡统筹发展的实质就是要给城乡居民平等的发展机会,通过城乡布局规划、政策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等手段,促进城乡各种资源要素的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不断增强城市对农村的带动作用和农村对城市的促进作用,缩小城乡差距、工农差距和地区差距,使城乡经济社会实现均衡、持续、协调发展,加速经济社会结构的转变。就我国当前来说,城乡统筹发展是指站在我国经济全局的角度上,统一筹划、协调发展,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与现代化城市建设的共同进步。具体而言,城乡统筹发展内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要努力形成有利于城乡统筹兼顾、协调发展的政策机制和制度措施;二是要努力使广大群众共享改革与发展的成果,实现城乡共同发展和共同繁荣。

基于上述分析,本课题认为,城乡统筹发展是指在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上的城乡一元化的同步发展,协调发展。(二)财政支持城乡协调发展的必然性

1.城乡协调发展的科学性和必要性

城乡统筹发展是相对于传统体制下城乡分治,工农分割的二元结构而言的。我国正处在深刻的社会转型过程中,从城乡二元社会经济结构向现代一元社会经济结构转变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走向。城乡统筹发展要求我们从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角度,把农业与工业、农村与城市、农民和市民看作是一个有机的、既相互区别又紧密联系的统一体,在制定国民经济发展计划、确定国民收入分配格局以及研究制定重大经济社会政策的时候,一定要对城乡关系、工农关系进行通盘考虑、综合协调,彻底改变以往重城轻乡、重工轻农的偏向,统筹解决城市和乡村发展中的各种问题。同时,充分发挥城市对乡村的带动作用,使城市和乡村相互促进,协调发展,最终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本课题认为城乡统筹发展的目标不是要抹杀城、乡各自特色和优势,而是在社会、经济、政治、生态等方面建立符合城乡各自特征的协调互助发展机制和发展模式。

2.财政介入城乡协调发展的理论依据

公共财政以市场经济为立足点,把提供公共产品作为财政活动的对象,把满足社会公共需要作为财政活动的最终目的,把公共选择作为财政决策的政治过程。这就决定了公共财政的职能是:资源配置、调节收入分配、稳定经济。由于特殊的发展背景和矛盾,我国的公共财政除了具有公共财政的一般职能外,还具有自己的特定职能,即统筹城乡发展。在市场机制的自发作用下,经济增长的极化效应往往大于扩散效应,最终导致区域间差距的扩大。因而,经济社会要达到均衡增长,最好的办法是加大国家干预。对于中国来说尤为如此,城乡差距的缩小很大程度上必须依靠政府的作用。在我国,除了经济发展中历史性、常规性具有的城乡差距,更多的是体制引致的二元经济结构及其差距,即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强制地推行赶超战略、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及“工农业剪刀差”政策等因素,人为地拉大、强化或固化了这种差距。由于城乡发展严重失衡的特殊成因及其现实影响,决定了必须借助政府的力量来缩小这种差距。

从我国财政职能定位及农村建设的长远任务来看,公共财政在统筹城乡发展,特别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责任重大。当前我国农村的社会现实和财政状况要求扩大公共财政的覆盖范围。长期以来,我国的财政制度在城乡进行分立循环,不仅实行不同的财政收入筹集制度,而且财政支出的覆盖范围也有很大差别。城乡二元财政格局不仅弱化了财政在农村的投资水平和扶持力度,而且削弱了农业、农村和农民的自我积累能力,既加重了农村居民的经济负担,也降低了农村公共产品的数量和质量,对于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分不利。从发展的角度看,以农村税费改革为主要内容的农村财政改革只是完成了阶段性任务,实现了阶段性目标,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农村发展中的固有矛盾,当前基层财政在制度建设和管理运行等方面仍然存在较大问题,如基层政府财力紧张、乡村负债难以偿还等等,从而制约了农村社会建设的进程,需要从全面推进农村公共财政建设入手提升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以便与城市发展接轨,实现统筹协调发展。(三)财政推动城乡协调发展的切入点在于切实解决“三农问题”

1.“三农问题”的性质及影响

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多数,“三农问题”关系到国民素质、经济发展,关系到社会稳定、国家富强。“三农”概念上是一个所在劳动行业、居住地域和主体身份三位一体的问题,但三者侧重点不一,必须统筹考虑,“三农问题”实质是城市与农村发展不同步、不协调问题,是指在二元社会中,相对于国家城市化、工业化、现代化进程,农村的进步、农业的发展、农民的小康相对滞后的问题。在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大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处于极其重要的位置,发挥着不可或缺的基础和保障作用。而“三农”自身发展进程和存在的问题也需要引起高度重视,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决议指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的局面没有得到顺利的形成。农业基础仍然薄弱,最需要加强;农村发展仍然滞后,最需要扶持;农民增收人突然困难,最需要加快。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三农问题”的解决,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能够实现,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农村小康建设的成效。

2.财政支持“三农”的着力点

财政支持“三农”的思路和措施也随着国家农村发展战略的完善而不断调整和完善,逐步从单一的支持方式转变为综合支持,从分散支持转变为集中支持,从分项支持经济、社会发展内容转变为立足地方实际统筹支持经济社会发展。当前,我国正在开展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活动,提出了“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20字要求,系统而全面地涵盖了“三农”发展中面临的各种问题,其中既包括以农田、水利、科技等为主的农业生产条件的改善,也包括路、电、水、气等生活设施建设,还涉及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的发展。由此可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农村改革发展各项内容的系统整合和综合部署,是财政支持“三农”的方向和目标。由于新农村建设内容多属于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范畴,因此,公共财政必须履在统筹兼顾的基础上,将支持重点向农村倾斜,实现向支持农业发展、促进农村繁荣、让农民受益的转变,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农村公共财政保障调控体系提升支持“三农”发展成效。第二章促进河北经济结构调整财政制度创新一、河北省经济结构存在的不足及调整目标任务(一)河北经济结构现状及存在的不足

尽管河北省经济结构调整已取得显著成效,但仍然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结构性矛盾和问题:从三次产业看,现代农业发展缓慢,农业产业化程度不高,缺乏带动力强的产业化龙头企业;工业总量小,产业结构偏重,资源型产业特征突出,产品科技含量低、附加值不高,新兴产业起步晚、规模小;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2010年低于全国8.7个百分点,传统服务业仍占主导地位,现代服务业发展不足。从生产力布局看,沿海和环首都优势尚未得到充分发挥,沿海地区经济总量占比低,临港产业起步晚,环首都地区真正利用首都技术、人才等优势催生的新兴产业项目还不多,新的经济增长点尚未成规模。从企业实力看,领军企业少、规模小,且行业分布不均衡。从产品结构看,存在“三多三少”问题:普通产品多、高附加值产品少,原材料产品多、终端消费少,配套产品多、集成产品少。从投资结构看,基础设施和资源型工业占比高,新兴产业占比低。“十五”、“十一五”时期,河北省基础设施和房地产投资共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40.3%、44.2%。工业投资中,“十一五”时期原材料工业投资占比达36.8%,六大高耗能产业投资占比达31.7%,而装备制造业投资占比最高的年份也未超过30%,高技术产业占比一直在20%以下。上述这些问题都需要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过程中给予重点关注,认真研究问题产生的原因和关键环节,采取各种政策措施进行有效解决和系统提升。

1.河北三次产业总体特征分析(1)三次产业结构严重失衡,产业发展参差不齐。河北省三次产业结构状况具有发展中国家产业结构的典型特征,即农业、工业和第三产业之间结构严重失衡,其中,工业经济增长速度较快,农业生产仍占据一定的比重,第三产业还没有得到充分发展。河北省三次产业结构状况可由表2.1所示。表2.1 改革开放以来河北省主要年份三次产业构成简表资料来源:历年河北经济年鉴,河北省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由表2.1可以看出,改革开放以来的主要年份中,河北省三次产业对地区生产总值的贡献率始终处于不断变化之中。总量上看,各次产业自改革开放以来都呈现出显著增长的趋势,如第一产业增加值由1990年的227.89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2562.81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由1990年的387.52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10707.68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由1990年的280.92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7123.77亿元。三次产业增加值的迅猛增长,为河北经济社会整体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结构上看,三次产业结构失衡状况日益突出,产业发展参差不齐。1990年,三次产业之比为25.4∶43.2∶31.3,到了2009年,三次产业之比已经演化到12.81∶51.98∶35.21。其中,第一产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由1990年的25.4%下降至2008年的12.71%,年均下降0.7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则由1990年的43.2%上升到2008年的54.34%,年均上升0.6个百分点;第三产业由1990年的31.3%,上升到2008年的32.95%,年均上升了0.09个百分点。

为了研究河北省经济发展受哪些主要因素的影响,并检验各个因素对河北省经济发展的影响程度,本课题研究采用C-D生产函数方法,运用双对数线性模型进行分析并确定主要影响因素。模型的基本形式ii如下:Lny=C+∑BilnX+e,其中:Y为反映经济发展状况的指标;X为i各影响因素;C为常数项;B为待估参数;e为误差项。

根据理论分析并结合经济发展的实践,选取地区生产总值作为反映经济产业结构发展的综合指标,即被解释变量,按照生产的发展阶段选择从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发展情况等角度具有代表性、可操作性的指标作为影响经济发展的因素指标。以地区生产总值作为反映经济发展的综合指标,确定模型方程为:1231lnY=C1lnX+C2lnX+C3lnX+C,其中,Y为地区生产总值;X为农业23产值;X为工业产值;X为第三产业产值;C为常数项。

本文模型中所用数据来源于2010年河北经济年鉴,利用Eviews5.0计量软件进行分析,本文对河北省各市的社会经济基本情况运用双对数线性模型进行分析,运用同样方法得出河北省经济产业结构发展回归结果如表2.2所示。表2.2 河北省产业结构分析运算表123

可以得出回归方程如下:lnY=0.184lnX+0.508lnX+0.292lnX+C。从表可得:回归结果与现实经济发展状况基本相符,在影响地区生产123总值Y的各因素中,X农业产值、X工业产值、X第三产业产值的回归系数显著不为0,通过了t检验。从表中的检验值可以看出,2R=0.988,表示河北省生产总值与各影响因素之间的拟合效果很好,从D-W检验来看,D-W为2.05,随机误差项之间的相关性是不显著的。因此,该模型的建立是比较合适的。假设,置信度为95%,查F分布表通过检验,表示该模型方程是显著的。

该模型说明,河北省农业对经济发展的弹性系数约为18.4%,工业已经成为河北省的主导产业,弹性系数为50.8%,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弹性系数为29.2%。这表明河北省三大产业之间的发展情况,二、三产业有了一定发展,尤其是第三产业发展态势良好,发展速度比较快。

将河北省产业发展放到全国和沿海地区的视野范围内,结合上述关于产业结构演进数据的简单对比,我们可以发现河北产业发展中的如下基本问题:表2.3 2010年全国及沿海部分省市三次产业发展情况简表资料来源:2011年度、2010年度中国统计年鉴。

首先,河北省产业发展已经固化为偏工型的产业结构,符合发展中国家工业化进程中产业结构演化的基本特征。改革开放以来,河北省工业经济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一直保持在40%以上的水平,并且还有逐年上升的趋势,这表明河北省偏工型的产业结构已经固化形成。在由传统的农业国向现代工业国过渡的进程中,进行工业经济投资发展第二产业,这是实现经济腾飞的必然保障,是工业化进程中的普遍现象,也符合发展中国家国民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演化的基本特征。这种偏工型的产业结构,以突出工业经济的发展为主要标志,对于促进国家转型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是一国经济发展不可逾越的重要阶段。对于河北省而言,这同样也是不可逾越的一个重要阶段。需要指明的是,这种偏工型产业结构的存在虽然有其合理性,但并不是最优的。

其次,第三产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提升较慢,第三产业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如前所述,改革开放以来,河北省第三产业虽然在规模上变化较大,但是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上升一直比较缓慢,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也一直比较低,这种状况表明第三产业发展一直滞后于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由表2.3可以看出,2010年河北省第三产业比重仅为34.9%,在东部沿海诸省市中,河北省第三产业贡献率是最低的。

最后,河北农业产业对国民经济贡献率下降较快,但仍然有很大的改造和提升空间。河北省是传统农业大省,农业生产在全省经济生活中占有很大的比重。改革开放以来,河北农业产业的国民经济贡献率逐年下降,2010年已经降至12.8%,这说明河北省农业经济社会的主体地位已经发生了质的改变。但是,同沿海其他省市相比,河北省农业产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还是比较高的。如表2.3所示,在十二个沿海省市中,除海南省以26.1%的贡献率居首位外,河北省以12.6%的贡献率居第二位,也远远高于沿海其他发达地区的水平。这种情况表明,河北省农业产业还占有相当大的比重,改造升级农业产业仍有很大的空间。(2)三次产业发展后劲不足,发展方式亟待转换。河北省三次产业发展后劲严重不足,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自然资源和环境禀赋较差,二是经济发展的资源和环境代价太大。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