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六计(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29 14:48:04

点击下载

作者:王志萍,禹谦评

出版社:中华书局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三十六计

三十六计试读:

前言

《三十六计》是我国古代兵家计谋的总结和军事谋略学的宝贵遗产,是根据我国古代卓越的军事思想和丰富的斗争经验总结而成的智谋书,它精炼概括了中国古代兵法谋略的精华,是当代中外智谋学家颇为关注的重要著作之一。本书以“三十六计”为纲目,总领古今经典谋略,史论结合,充分发挥案例对计谋含义的形象诠释作用,是计谋学图书的一大创新。“三十六计”一语,出自《南齐书·王敬则传》,《传》云:“檀公(道济)三十六策,走为上计,汝父子唯应走耳。”原意是王敬则用来讽刺东昏侯父子,败局已定,无可挽回,唯有退却,方是上策。宋代惠洪《冷斋夜话》里说:“渊才曰:三十六计,走为上计。”此句也作“三十六着,走为上着”,如《水浒》第二回里说:“我儿,三十六着,走为上着,只恐没处走。”“三十六”本为虚数,不必过于拘泥,只是借太阳六六之数,表示诡计多端而已。在我国古代的书籍里,以“三十六”命名的事物很多:如三十六雨、三十六段、三十六苑、三十六宫、三十六峰,三十六兽,三十六禽,三十六国,三十六郡等。职业三十六行,一变就是七十二行;连孔子三千学生,后人却以七十二位来作“贤人”之数。这和明、清两代描写地方景物时,一定要凑足“八景”、“十景”,罗织别人的罪名一定要列成“十大罪状”是一样的。到了明末清初,就有好事者采集群书,根据我国古代卓越的军事思想和丰富的斗争经验编撰成《三十六计》。但此书成于何时?为何人所撰?目前已难确考。

据原书“序言”说,在全书“三十六计”中,每六计为一套,共分六套:第一套为“胜战计”,第二套为“敌战计”,第三套为“攻战计”,第四套为“混战计”,第五套为“并战计”,第六套为“败战计”。前三套是处于优胜时所用之计,后三套是处于劣势时所用之计。每套又各包含六计,总共三十六计。其计名,有的来源于历史典故,如“围魏救赵”、“假道伐虢”等;有的来源于古代军事术语,如“以逸待劳”、“声东击西”等;有的来源于古代诗人的诗句,如“李代桃僵”、“擒贼擒王”等;有的借用众所周知的成语定名,如“金蝉脱壳”、“指桑骂槐”等;还有出自其他方面的。这些计名易懂易记,便于在群众中流传。各计所含内容,多属古代兵家诡谲之谋,可以说它是采集兵家之“诡道”,专讲军事谋略的一本兵书。每计中的文字虽然不多,但非常精炼,其中每计中的尾语,均依据《易经》中的阴阳变化之理及古代兵家刚柔、奇正、攻防、彼己、虚实、主客、劳逸、顺逆、高下、死生等对立关系相互转化的思想推演而成,使每一计都含有朴素的军事辩证法的色彩。我国古代军事家,如孙武、孙膑、韩信、李靖等,都精通《易经》,并用于军事,以“易”演兵。原“按语”中多引征宋代以前的战例和孙武、吴起、尉缭子等兵家的精辟语句,为理解《三十六计》的正文起到了很好的辅助作用。

现传《三十六计》较早的版本为1941年成都兴华印刷厂土纸翻印本,封面书“三十六计”,旁注“秘本兵法”,并说明原书是手抄本。该书于1941年在邠州(今陕西省彬县)某书摊发现,抄本前部为“养生之谈”,而末尾附抄“三十六计”。1961年,收藏者在《光明日报》撰文加以介绍后,又将这土纸本赠给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政治学院。此后便出现了各种翻印和传抄的版本。《三十六计》原本不分卷,发现时已有残缺,跋语不完。作者不详,亦无年代可考,有人疑为晚明或清初人所撰。但是从书中若干所用的计目名称看,也不能完全排除清代后期的可能。从全书内容看,可以肯定的是:该作者详熟《周易》,崇尚谋略,喜读兵书,了解古战例。

鉴于《三十六计》“原文”部分有的文字难于理解,有些成语典故的出处也不为大众所知,为广大读者能进一步了解《三十六计》的本义,我们首先对每一计的内容进行了“题解”,在“题解”中尽量对每一计的计名来源作了介绍;其次对“原文”中较难理解的词句尽可能地加以注释,然后对“原文”、“按语”进行了白话文的翻译;在“原文”和“按语”之后我们还增加了“点评”,并参考了有关书籍针对每一计的内容附列了一些历史上有关的生动事例,以供读者阅读参考。

由于作者水平有限,在注释和翻译中,难免还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错误,敬请读者批评指正。王志萍、禹谦2014年11月原序《三十六计》是一本兵家谋略书,在我国流传很广,书中介绍了古代军事计谋的精华。这本书的作者既懂兵法,又精通《易经》,三十六计几乎每条计都与《易经》有关,有的计还源出《易经》。

三十六计中,每六计为一套,第一套为胜战计,第二套为敌战计,第三套为攻战计,第四套为混战计,第五套为并战计,第六套为败战计。“三十六”本为虚数,不必过于拘泥,只是借太阳“六六”之数,表示诡计多端而已。“原序”解语重“数”不重“理”,盖“理”明则“术”自明,而“数”则在言外。如果只知“数”而不知“数”中有“术”,则“术”多不应。此外,三十六计中也特别强调“阴阳调和”,反映了我国古代朴素的辩证方法。

用兵如孙子,策谋三十六。

六六三十六,数中有术,术中有数。阴阳燮理,机在其中。机不可设,设则不中。【按语】解语重数不重理。盖理,术语自明;而数,则在言外。若徒知术之为术,而不知术中有数,则数多不应。且诡谋权术,原在事理之中,人情之内。倘事出不经则诡异立见,诧事惑俗而机谋泄矣。或曰,在三十六计中,每六计成为一套,第一套为胜战计,第二套为敌战计,第三套为攻战计,第四套为混战计,第五套为并战计,第六套为败战计。【译文】用兵打仗就应该像孙武一样,要多想些计谋。六六三十六,“数”中有“术”,“术”中有“数”。按照阴阳变化的道理去思考,机遇就在其中。但机遇是不可事先来设计的,如果事先设计了机遇,往往是不会实现的。【按语译文】本书的解释着重在运用计谋的客观规律上,而不是讲述运用计谋的具体方法。具体的方法,在战术策略中已经明白;而客观规律则是在言语之外。如果只知道战术策略,却不知道其中的客观规律,则所使用的方法大多不能取得成果。况且诡谋权术原本就蕴含在事理之中和人情之内。如果计谋违背了事理人情,那么奇怪的现象就会出现,从而引起诧异和迷惑,这样,机谋就会被泄露。也有人说,在三十六计中,每六计成为一套:第一套为稳操胜券的战计,第二套是势均力敌的战计,第三套为主动进攻的战计,第四套是战势混乱的战计,第五套为联盟作战的战计,第六套是不利情况下的战计。第一计 瞒天过海“瞒天过海”,本来是比喻用伪装来哄骗对方,背地里偷偷地行动。用在兵法上是一种“示假隐真”的疑兵之计,用来作战役的伪装,以期达到“出其不意”的战斗成果。“瞒天过海”之“天”喻指皇帝,本义指瞒着皇帝,让他平稳过海。语出《永乐大典·薛仁贵征辽事略》。云:

唐太宗贞观十七年(公元643),御驾亲征,领三十万大军来安定东土。一天,浩荡大军东进来到大海边上,太宗看见眼前只是一片白浪排空,茫茫无穷,即向众随臣询问过海之计。臣下面面相觑,无一回应。忽传有一个近居海上的豪民请求见驾,并称三十万大军过海所需军粮此家业已独备。太宗大喜,便率百官随这豪民来到海边。只见万户皆用一彩幕遮围,十分严密。豪民老人引帝入室,室内更是绣幔彩锦,茵褥铺地。百官进酒,宴饮甚乐。不久,风声四起,波响如雷,杯盏倾侧,人身摇动,良久不止。太宗警惊,忙令近臣揭开彩幕察看,不看则已,一看愕然。满目皆一片清清海水横无际涯,哪里是什么在豪民家作客,大军竟然已航行在大海之上了!原来这豪民是由新招壮士薛仁贵扮成,这“瞒天过海”的计策就是他策划的。“瞒天过海”这种计谋在某种程度上含有欺骗性在内,但其动机、性质、目的是决不可以与“欺上瞒下”之类混为一谈。这一计的兵法运用,常常是着眼于人们在观察处理世事中,由于对某些事情的习见不疑而自觉不自觉地产生了疏漏和松懈,因此乘虚而示假隐真,掩盖某种军事行动,使用伪装的手段,把握时机,出奇制胜。这种事例古时有名的有:薛仁贵瞒天过海、太史慈奇谋突围楚、楚庄王示弱灭敌、贺若弼施计渡江等。

备周则意怠,常见则不疑。阴在阳之内,不在阳之对。太阳,太阴。【按语】阴谋作为,不能于背时秘处行之。夜半行窃,僻巷杀人,愚俗之行,非谋士之所为也。如:开皇九年,大举伐陈。先是弼请缘江防人,每交代之际,必集历阳,大列旗帜,营幕蔽野。陈人以为大兵至,悉发国中士马,既而知防人交代,其众复散。后以为常,不复设备。及若弼以大军济江,陈人弗之觉也,因袭南徐州,拔之。【译文】防备十分周到的,就容易斗志松懈,麻痹轻敌;平时看惯了的,往往就不再会产生怀疑。“阴(秘密的)”往往包含在“阳(公开的)”里,而不是在“阳”的对立面。非常公开的事情里往往蕴藏着非常的秘密。【按语译文】施行秘密的谋略,不能在不适合的时候和秘密的地方进行。夜半行窃、僻巷杀人都是愚蠢、鄙俗的人干的,智谋之士是不干这种事情的。如开皇九年,隋兵讨伐陈国。在此之前,隋将贺若弼统兵驻防江岸,每次换防的时候,一定要把军队集中到历阳,大张旗鼓,到处都支满了营帐。陈国的军队以为隋兵要大举进攻了,就调发全国的兵马准备迎战,后来才发现隋军只是在换防,所以陈国的军队就又解散了。以后习以为常,陈国的军队就不再戒备了。等到隋将贺若弼率兵渡江时,陈国的军队居然没有察觉到,因此隋军攻下了陈国的南徐州(今江苏省镇江市一带)。【点评】“瞒天过海”的字面意思是瞒住上天,偷渡大海。从引申的意义上讲,是指用谎言和伪装向别人隐瞒自己的真实意图,采用伪装手段,制造假象,使对方失去警戒之心,而自己却在背地里偷偷地行动。寓暗于明,寓真于假,避开麻烦,渡过难关,从而达到出奇制胜的目的。“瞒天过海”之计可大可小,它不仅被用做重要的战略战术,也被演变成生活中化解尴尬的智谋。“瞒天过海”的关键就在于一个“瞒”字,要在“瞒”字上下工夫。什么是“瞒”?“瞒”就是欺骗,就是遮掩,就是以假乱真,隐真示假,以假隐真。“瞒”得过则大功告成,“瞒”不过则弄巧成拙。但是,“瞒”不是最终目的,而是“过海”的必要手段。

现在这个成语引申比喻为欺骗的手法很高明。此计在兵法上的运用,是一种示假隐真的疑兵之计,用来做战役伪装,以期达到出其不意的战斗成果。【历史战例】《三国演义》当中,应用“瞒天过海”的战例很多。其中吕子明白衣渡江(七十五回)就是有名的战例之一:

吴将吕蒙点兵三万,选快船八十余只及会水者扮作商人,身穿白衣,在船上摇橹,而把精兵伏于船中。一面遣使致书曹操,令进兵以袭云长之后;一面先传报陆逊,然后发白衣人驾快船前往浔阳江,昼夜兼行,直抵北岸。江边蜀军的烽火台守军盘问时,吴人答曰:“我等皆是客商,因江中起风,到此一避。”随即将财物送与蜀军守台军士。蜀军军士信以为真,遂任其停泊江边。约至二更,暗号一声,吴军精兵齐出,将烽火台上的蜀军官军全部缚倒,八十余船精兵俱起,将紧要去处的墩台蜀军全部捉入船中。于是长驱大进,径取荆州,无人知觉。

吕子明白衣渡江,一举击破关羽的烽火台警报系统,长驱直入,占领了荆州。此计实际上是陆逊给吕蒙出的主意。当初,关羽北上进攻樊城,最担心的就是孙权派人抄了他的后路。因此,关羽仿照烽火台旧制,沿江列布了烽火台,一旦发现东吴军队,即点燃烽火示警。云长得到警报,即可迅速回兵。

陆逊给吕蒙出的主意就是麻痹关羽,首先让吕蒙装病不出,使关羽觉得最大的对头已经重病缠身,不会对荆州有所动作;其次,吴蜀之间来往客商通常皆着白衣,便采取白衣渡江的方式迷惑蜀军。看守烽火台的蜀兵已经司空见惯了,而且蜀兵还经常接受运物商人的贿赂。因此,虽然有大批白衣人过江,也丝毫没有引起蜀兵的警觉。陆逊恰到好处地运用了“瞒天过海”之计,一举夺得荆州,一向傲慢无礼的关羽因此落得个败走麦城的下场。第二计 围魏救赵“围魏救赵”是古代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例。事见《史记·孙子吴起列传》,讲的是战国时期齐国与魏国的桂陵之战。公元前354年,魏惠王欲报丢失中山的旧恨,便派大将庞涓前去攻打中山。中山原本是东周时期魏国北邻的小国,后被魏国收服,后来赵国乘魏国国丧伺机将中山强占了。魏将庞涓认为中山不过弹丸之地,距离赵国又很近,不如直接攻打赵国的都城邯郸,这样既解旧恨又可得到邯郸,可谓一举双得。魏王从之,即拨五百战车,以庞涓为将,直奔赵国,包围了赵国都城邯郸。赵王急难中只好求救于齐国,并许诺解围后以中山相赠。齐威王应允,令田忌为将,并起用从魏国救得的孙膑为军师领兵出发。

孙膑曾与庞涓同学,对用兵之法谙熟精通。庞涓自觉能力不及孙膑,恐其贤于己,遂以毒刑将孙膑致残,断孙膑两足并在他脸上刺字,企图使孙膑不能行走,又羞于见人。后来孙膑装疯,幸得齐使者救助,逃到齐国。这是一段关于庞涓与孙膑的旧事。

再说田忌与孙膑率兵进入魏、赵交界之地时,田忌想直逼赵国邯郸,孙膑制止说:“排解争斗,不能直接参与搏击,平息纠纷要抓住要害,乘虚取势,双方因受到制约才能自然分开。现在魏国精兵倾国而出,若我直攻魏国,那庞涓必回师解救,这样一来邯郸之围一定会自解。我们再从中途伏击庞涓归路,其军必败。”田忌依计而行。果然,魏军离开邯郸,归途中又陷伏击,与齐战于桂陵,魏部卒长途疲惫,溃不成军,庞涓勉强收拾残部,退回大梁。齐师大胜,赵国之围遂解。这便是历史上有名的“围魏救赵”的故事。又后十三年,齐魏之军再度相交于战场,庞涓又复陷于孙膑的伏击,庞涓自知智穷兵败,遂自刎。孙膑以此名显天下。

共敌不如分敌,敌阳不如敌阴。【按语】治兵如治水,锐者避其锋,如导疏;弱者塞其虚,如筑堰。故当齐救赵时,孙子谓田忌曰:“夫解杂乱纠纷者不控拳,救斗者不搏击。批亢捣虚,形格势禁,则自为解耳。”【译文】进攻兵力集中的部队,不如攻打兵力分散的部队;打击气势旺盛的敌人,不如打击气势衰弱的敌人。【按语译文】用兵作战就如同治理洪水一样,对于来势凶猛的敌人,要避开他的锋芒,就像治理洪水要导流一样;对于来势虚弱的敌人,就要堵住他歼灭他,这就像治理洪水要修筑堤坝一样。所以当齐国派田忌援救赵国之时,孙膑对田忌说:“要想解开纷繁杂乱的结绳,不能用拳头去捶打;要解开打架斗殴者,只能动口劝说,不能动手参加。对敌人应避实就虚,使对方的形势受挫而不能发展,赵都之围自然也就解决了。”【点评】“围魏救赵”本指战国时齐军用围攻魏国的方法,迫使魏国撤回攻赵部队而使赵国得救。后指袭击敌人后方的据点以迫使进攻之敌撤退的战术。在三十六计中是比较精彩的一种智谋。

在此计中,“围魏”是“救赵”的前提条件,不论是真围还是假围,不论是明围还是暗围,“围魏”必须能够引出“救赵”这个后果。也就是说,“围”是手段,“救”才是目的,“围魏”与“救赵”之间具有直接的因果关系。“围魏救赵”就是以迂为直。在战争中,最直接的方式不一定有效。这就好比上山一样,如果从山下直线向上攀登,路途虽近,但危险颇大。假如绕山盘旋而上,虽然多走了一段路,却能够平安地到达山顶。

它的精彩之处就在于用逆向思维的方式,以表面看来是舍近求远的方法,绕开问题的表面现象,从事物的本源上去解决问题,从而取得一招制胜的神奇效果。现在是借指用包抄敌人的后方来迫使它撤兵的战术。【历史战例】太平天国后期,由于内讧加剧,大大削弱了军队的力量。公元1860年,清军派和春率领数十万大军进攻太平天国的都城天京(今江苏南京),清军仗着人马众多,层层包围,使天京成为一座孤城。

为了解救天京,天王洪秀全召集诸王众将商讨对策,但对如此险恶的形势,大家一时也想不出什么好办法。这时,年轻的将领忠王李秀成为洪秀全献上一计。他说:“如今,清军人马众多,硬拼只会凶多吉少。请天王拨给我两万人马,乘夜突围,偷袭敌军屯粮之地杭州。这样,敌人一定会分兵救援杭州。然后天王乘此机会突围,我也回兵天京,形成两面夹击之势,天京之围可解。”翼王石达开急忙响应,并表示也带一支人马协同忠王作战。诸王都认为这是“围魏救赵”之计,再有两位王爷亲率精兵突围,胜利是有把握的。可是洪秀全生性喜欢猜疑,以为天京被围,形势险恶,怀疑二王是不是想乘机脱逃,所以迟疑不决,没有吭声。李秀成猜透了洪秀全的心思,他突然跪倒在地,泪如泉涌,说道:“天王,天国危在旦夕,我等若有二心,对得起天王和全军将士吗?”石达开也跪在天王面前,恳求洪秀全下令发兵。洪秀全深受感动,终于同意照计而行。

这年正月初二,正值春节期间,清军仗着人多势众,已把天京团团围住,也就略有松懈。这天半夜时分,李秀成、石达开各率一部人马,乘夜从敌人封锁薄弱的东南角突围出去。清将和春见是小股部队逃窜,也就没有追击。

二王突围后,分兵两路:李秀成奔杭州,石达开奔湖州。李秀成抵杭州城下,见守备森严,他急令士兵攻城,但都被击退。原来这杭州是清军的重要粮草基地,城内守军也有一万余人。他们只坚守城池,并不出城反攻。李秀成三天三夜未能攻下杭州,心中焦急。突然天降大雨,城内守军见太平军久攻不下,都很疲惫,天又降雨,就都躲进城堡休息。因为几天几夜都没好生睡觉,倒在地上,就呼呼入睡。李秀成乘着雨夜,派一千多名勇士,用云梯偷偷爬上城墙。等守城兵士惊醒时,城门已经大开,李秀成率部冲入城内,攻下了杭州。为了吸引围困天京的清军,李秀成下令焚烧清军的粮仓。

和春闻讯,知道杭州已失,断了后勤供应,急令副将张玉良率十万人马火速回救杭州。洪秀全见清军已分兵解救杭州,敌军正在调动,于是下令全线出击。李秀成攻下杭州、放火烧了粮仓之后,火速回兵天京。石达开也率部回撤天京。此时城内城外的太平军对清军形成夹击之势,清兵始料不及,左冲右突,阵势大乱,死伤六万余人,一败涂地。清军惨败,天京解围。太平军巧用“围魏救赵”的谋略,取得了这场战争的胜利。第三计 借刀杀人“借刀杀人”,比喻自己不出面,借别人的手去害人。用在军事上,就是利用矛盾、反间、离间等谋略,巧妙地借用别国的力量来击败敌人的谋略,而自己却不会受到损失。这个“刀”不一定是“人”,也可以是一种事物或一种势力。

此计多是封建官僚之间尔虞我诈、相互利用的一种政治权术。在军事上,主要体现了善于利用第三者的力量,善于利用或者制造敌人内部的矛盾,以达到取胜的目的。此计在使用上也没有固定的形式,要因地、因事、因时、因势来“借刀”。古时有名的战例有:曹操借孙权杀关羽、郑桓公借刀诛郐臣等。

此计是根据《周易》六十四卦中的《损卦》推演而得的。《损卦》里说:“损下益上,其道上行。”此卦认为,“损”、“益”不可截然划分,二者可以相辅相成,充满了辩证思想。

敌已明,友未定,引友杀敌,不自出力,以《损》推演。【按语】敌象已露,而另一势力更张,将有所为,便应借此力以毁敌人。如:郑桓公将欲袭郐,先向郐之豪杰、良臣、辨智、果敢之士尽书姓名,择郐之良田赂之,为官爵之名而书之,因为设坛场郭门之处而埋之,衅之以鸡猪,若盟状。郐君以为内难也,而尽杀其良臣。桓公袭郐,遂取之(《韩非子·内储说下》)。诸葛亮之和吴拒魏,及关羽围樊、襄,曹欲徙都,懿及蒋济说曹曰:“刘备、孙权外亲内疏,关羽得志,权必不愿也。可遣人劝蹑其后,许割江南以封权,则樊围自释。”曹从之,羽遂见擒(《长短经·格形》)。【译文】敌方的情况已经明确,而盟友的态度还不稳定,要诱导盟友去消灭敌人,自己不用出实力,这就是根据《损卦》“损下益上”的道理推演出来的谋略。【按语译文】敌人已经显露出来,另一股势力正在发展,而且将有所行动,这时便应借此势力来摧毁敌人。比如,郑桓公将要袭击郐国,先将郐国的豪杰、良臣、辨智、英勇果敢之士的名单列出,公开张贴布告,说要选择郐国的良田赠送给他们,封给他们各种名称的官爵也写清楚,并在城郊设起祭坛,把名单埋在地下,用公鸡、公猪作祭品,装作盟誓的样子。郐国国君就会以为国内这些豪杰、良臣要勾结郑国,便按照郑桓公公布的名单把他们一个个杀掉了。桓公看到郐国豪杰、良臣都已处尽,便马上攻打郐国,并占领了郐国。(见《韩非子·内储说下》)

又如诸葛亮与吴国结盟,共同抗拒魏国,当关羽围攻魏国属地襄阳、樊城时,曹操想迁都,司马懿和蒋济劝说曹操说:“刘备、孙权表面上是亲密,但内心里却隔阂很深。关羽得志,孙权内心是不甘愿的。因此,可以派人跟随孙权身后劝说他,并答应割让江南的土地封给他,这样,樊城的包围就会自然解开。”曹操听从了司马懿和蒋济的计策,关羽终于兵败麦城,束手被擒了。(见《长短经·格形》)【点评】“借刀杀人”语出明代汪廷讷《三祝记·造陷》,其云:“恩相明日奏(范)仲淹为环庆路经略招讨使,以平(赵)元昊,这所谓借刀杀人。”所谓“借刀杀人”就是指利用第三者的力量去攻击敌人,来保存自己的实力。“借刀”有“明借”和“暗借”之分,又有“诱借”和“强借”之别。可见,要讲究“借刀”的方法和艺术,不能露出任何蛛丝马迹。“借刀”的情况大致有借人力、借财物、借条件、借谋略、借媒介、借舆论、借势力等,但所借之“刀”一定要锋利,否则杀人不成就会殃及自身。

此计也是封建官僚之间尔虞我诈、相互利用的一种政治权术。用在军事上,就是巧妙地利用敌人的内部矛盾,用挑拨离间或其他办法使他们自相残杀,以达到置敌于死地的目的。【历史战例】春秋末期,齐简公派国书为大将,兴兵伐鲁。鲁国实力不敌齐国,形势危急。孔子的弟子子贡分析形势,认为唯吴国可与齐国抗衡,可借吴国的兵力来挫败齐国军队。于是子贡游说齐相田常。

田常当时蓄谋篡位,急欲铲除异己。子贡以“忧在外者攻其弱,忧在内者攻其强”的道理,劝他莫让异己在攻弱鲁中轻易主动,扩大势力,而应攻打吴国,借强国之手铲除异己。田常心动。但因齐国已作好攻鲁的部署,转而攻吴怕师出无名。子贡说:“这事好办。我马上去劝说吴国救鲁伐齐,这不是就有了攻吴的理由了吗?”田常高兴地同意了。子贡赶到吴国,对吴王夫差说:“如果齐国攻下鲁国,势力强大,必将伐吴。大王不如先下手为强,联鲁攻齐,吴国不就可抗衡强晋,成就霸业了吗?”子贡马不停蹄,又说服赵国,派兵随吴伐齐,解决了吴王的后顾之忧。子贡游说三国,达到了预期目标,他又想到吴国战胜齐国之后,定会要挟鲁国,鲁国不能真正解危。于是他偷偷跑到晋国,向晋定公陈述利害关系:吴国伐鲁成功,必定转而攻晋,争霸中原。劝晋国加紧备战,以防吴国进犯。公元前484年,吴王夫差亲自挂帅,率十万精兵及三千越兵攻打齐国,鲁国立即派兵助战。齐军中吴军诱敌之计,陷于重围,齐师大败,主帅国书及几员大将死于乱军之中。齐国只得请罪求和。夫差大获全胜之后,骄狂自傲,立即移师攻打晋国。晋国因早有准备,击退吴军。

子贡充分利用齐、吴、越、晋四国的矛盾,巧妙周旋,借吴国之“刀”,击败齐国;借晋国之“刀”,灭了吴国的威风。鲁国损失微小,却能从危难中得以解脱。第四计 以逸待劳“以逸待劳”,意思是指作战时采取守势,养精蓄锐,等待来进攻的敌人疲劳之后再出击。语出《孙子·军争篇》,原作“以佚待劳”,佚(yì),同“逸”。《军争篇》曰:“故善用兵者,避其锐气,击其惰归,此治气者也。以治待乱,以静待哗,此治心者也。以近待远,以佚待劳,以饱待饥,此治力者也。”意思是说,善于用兵的将领可以避开敌人的锐气,趁其士气低落衰竭时就发起猛攻,这就是正确掌握士气的方法。用治理严整的军队来对付治理混乱的军队,用军心镇定的军队来对付军心躁动的军队,这就是正确掌握军心的方法。在自己较近的战场上等待远道而来的敌人,在自己部队得到充分休息的状态下等待疲惫不堪的敌人,在自己部队吃饱肚子的情况下等待饥饿的敌人,这就是正确掌握军力的方法。又,《孙子·虚实篇》曰:“凡先处战地而待敌者佚(同‘逸’),后处战地而趋战者劳。故善战者,致人而不致于人。”原意是说,凡是先到战场等待敌人的,就从容、主动,后到达战场的只能仓促应战,一定会疲劳、被动。所以,善于指挥作战的人,总是调动敌人,而决不会被敌人调动。

困敌之势,不以战;损刚益柔。【按语】此即致敌之法也。兵书云:“凡先处战地而待敌者佚,后处战地而趋战者劳。故善战者,致人而不致于人。”(《孙子·虚实篇》)兵书论敌,此为论势,则其旨非择地以待敌,而在以简驭繁,以不变应变,以小变应大变,以不动应动,以小动应大动,以枢应环也。如:管仲寓军令于内政,实而备之(《史记·管晏列传》);孙膑于马陵道伏击庞涓(《史记·孙子吴起列传》);李牧守雁门,久而不战,而实备之,战而大破匈奴(《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译文】迫使敌人处于困难的局面,不一定要战争直接进攻的手段;可以采取“损刚益柔”相互转化的原理来使敌人由强转弱。【按语译文】这就是“以柔制刚”的攻敌办法。兵书上说:“凡是先到战场等待敌人者,他就显得安逸而有精力;后赶到阵地仓促应战者,必然显得疲劳困顿。因此,善于用兵作战的人,总是能够调动敌人而不被敌人所调动。”兵书上讲的是战争中的敌我形势,这里讲的是如何挖掘主动权,并非仅仅指选好地形来等待敌人,而是泛指以简便控制繁难、以不变应万变、以小变应大变、以静制动、以小变动对待大的变动,抓住关键来控制周围局面。例如春秋时齐国的管仲寓军事于内政,寓兵于民,这是“实而备之”的施政大战略(做到有备无患,以逸待劳);孙膑在马陵道伏击庞涓(是守株待兔,以逸待劳);战国时赵国大将李牧戍守北方的雁门关,用了很长时间来备战却不主动挑起战争,他是在“以实备之”,一旦奋起,便一战而大破匈奴。【点评】“以逸待劳”是指敌人的气焰正在高涨,而自己的兵力尚不足以击败敌人时,就要尽量避免与敌直接交战,主动采取守势,养精蓄锐,一旦抓住有利时机,再英勇出击。“以逸待劳”的“待”,是一个主动的措施,不是消极地坐等战机,是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去调动敌人,牵着敌人的鼻子走,不断地消耗敌人士气,使敌人疲于奔命;待敌人锐气尽消之时,再审时度势,寻找最有利的战机,从而后发制人,一举破敌。因此,《孙子》说:“故善战者,致人而不致于人。”在历代兵书和史书之中,对于“以逸待劳”这一理论的阐述和实例记载非常之多。原“按语”中列举了管仲治国备战、孙膑马陵道伏击庞涓、李牧大破匈奴的事例来说明“以逸待劳”就是“以简驭繁,以不变应变,以小变应大变,以不动应动,以小动应大动,以枢应环也”。强调用“以逸待劳”、“以静对动”的方法,来掌握战争的主动权。【历史战例】三国时,吴国杀了关羽,刘备怒不可遏,亲自率领七十万大军伐吴。蜀军从长江上游顺流进击,居高临下,势如破竹,连胜十余阵,锐气正盛。直至夷陵、猇亭一带,深入吴国腹地五六百里。孙权命青年将领陆逊为大都督,率五万人迎战。

陆逊深谙兵法,正确地分析了形势,认为刘备锐气始盛,并且居高临下,吴军难以进攻。于是决定实行“以逸待劳”的方法,以观其变。吴军完全撤出山地,这样,蜀军在五六百里的山地一带反而处于被动地位,欲战不能,兵疲意阻。相持半年,蜀军斗志松懈。

陆逊看到蜀军战线绵延数百里,在山林安营扎寨,首尾难顾,犯了兵家之忌。待到时机成熟,陆逊便下令全面反攻,打得蜀军措手不及。陆逊一把火烧毁蜀军七百里连营,蜀军大乱,伤亡惨重,慌忙撤退。陆逊创造了战争史上以少胜多、以逸待劳、后发制人的著名战例。第五计 趁火打劫“趁火打劫”,趁,乘机。劫,抢劫。原意是趁别人家里失火,一片混乱、无暇自顾的时候,去抢人家的财物。比喻乘人之危,谋取私利;也比喻乘别人处在危难时刻从中捞取一把。这是个贬义成语。

此计用在军事上,指的是当敌方遇到困难或危难的时候,就要乘此机会进兵出击,制服对手。《孙子·计篇》云“乱而取之”,唐朝杜牧解释《孙子》此句说:“敌有昏乱,可以乘而取之。”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敌之害大,就势取利,刚决柔也。【按语】敌害在内,则劫其地;敌害在外,则劫其民;内外交害,则劫其国。如:越王乘吴国内蟹稻不遗种而谋攻之,后卒乘吴北会诸侯于黄池之际,国内空虚,因而捣之,大获全胜。(《国语·吴语·越语下》)【译文】在敌方处于大的困难、危机时,就乘机出兵夺取胜利。这就是“以刚克柔”的方法。【按语译文】敌人遭遇内乱,就乘机占领其土地;敌人遭受外患,就乘机掠夺其民财;敌人内忧外患,就乘机占领其国家。例如:越王勾践乘吴国国内遭遇大旱灾,连螃蟹和稻谷的种子都没有的困境下,想乘机进攻吴国。后来终于等到吴王夫差北上到黄池与诸侯会盟的时候,国内空虚,因而大举进攻吴国,不费吹灰之力,大获全胜。【点评】“趁火打劫”之计的特点,就是利用时机,果断地打击对方。这里的“火”,借指对方的困难、麻烦。敌方的困难不外有两个方面,即“内忧”和“外患”。“内忧”指天灾、人祸、经济凋敝、民不聊生、怨声载道、农民起义、内战连年等;“外患”指外敌入侵、战事不断等。这些混乱就是敌方之“火”,我方应抓住机会,乘势“打劫”,这样不仅容易成功,而且能从中获得意外的好处。“打劫”要讲究时机和方法,否则如火中取栗,会烫了自己的手,伤了自己的身。总之,抓住敌方大难临头的危急之时,赶快进兵出击,就会稳操胜券。本计含有“乘人之危”、“落井下石”的意思。《战国策·燕二》中的著名寓言“鹬蚌相争,渔翁得利”,就是“趁火打劫”的形象体现。【历史战例】“趁火打劫”的例子非常多,特别是在朝代交替的时候,后起者多是“趁火打劫”之辈。

努尔哈赤、皇太极都早有入主中原的打算,只是直到去世都未能如愿。顺帝即位时,年龄太小,只有七岁,朝廷的权力都集中在摄政王多尔衮身上。多尔衮对中原早就有攻占之意,想在他手上建立功业,已遂父兄未完成的入主中原的遗愿。他时刻虎视眈眈地注视着明朝的一举一动。

明朝末年,天气异常寒冷,灾荒频繁,外敌频繁入侵,明帝国处在风雨飘摇之中。公元1644年,李自成率农民起义军一举攻占京城,建立了大顺王朝。可惜农民军进京之后,立足未稳,首领们渐渐腐化堕落。明朝名将吴三桂的爱妾陈圆圆也被起义军将领掳去。吴三桂本是势利小人,惯于见风使舵。他看到明朝大势已去,李自成自立为大顺皇帝,本想投奔李自成巩固自己的实力。而李自成胜利之后,滋长了骄傲情绪,没把吴三桂看在眼里,抄了他的家,扣押了他的父亲,掳了他的爱妾。本来就朝三暮四的吴三桂,“冲冠一怒为红颜”,终于投靠清人,欲借清兵势力消灭李自成。多尔衮闻讯,欣喜若狂,认为时机成熟,可以实现多年的愿望了。这时中原内部战火纷飞,李自成江山未定,于是多尔衮迅速联合吴三桂的部队,进入山海关,只用了几天的时间就打到京城,赶走了李自成。多尔衮“趁火打劫”,志得意满登上金銮宝殿,奠定了清人占领中原的基础。第六计 声东击西“声东击西”,声,指声张。意思是说表面上声张去攻打东边,实际上却去攻打西边。在军事上是给对方制造错觉而出奇制胜的一种战术。语本于《淮南子·兵略》。《兵略》云:“故用兵之道,示之以柔而迎之以刚,示之以弱而乘之以强,为之以歙(收合)而应之以张,将欲西而示之以东。”意思是说用兵的策略是向敌人显示我军似乎很柔弱,实际上却用刚强的力量来迎击他;向敌人做出收敛的势态,实际上却大张旗鼓地进攻;将要向西进攻,却摆出一副向东的假象。引诱敌人作出错误判断,然后乘机歼敌。为使敌方的指挥发生混乱,必须采用灵活机动的行动,本不打算进攻甲地,却佯装进攻;本来决定进攻乙地,却不显出任何进攻的迹象。似可为而不为,似不可为而为之,敌方就无法推知我方的意图,被假象所迷惑,作出错误的判断。“声东击西”之计,是运用“坤下兑上”之卦象的象理,比喻“敌志乱萃”而造成了错综复杂、危机四伏的处境,我则要抓住敌人这一不能自控的混乱之势,机动灵活地运用时东时西、似打似离、不攻而示它以攻、欲攻而又示之以不攻等战术,进一步造成敌人的错觉,出其不意地一举夺胜。“声东击西”之计早已被历代军事家熟知,原“按语”中通过两个战例,来提醒使用此计的人必须考虑对手的情况:敌方指挥可以扰乱者,用此计必胜;如果对方指挥官头脑冷静,识破计谋,此计就不可能发挥效力了。黄巾军中了李隽佯攻西南方之计,遂丢失宛城(今河南南阳)。而周亚夫处变不惊,识破敌方计谋。吴军佯攻东南角,周亚夫下令加强了西北方向的防守,当吴军主力进攻西北角时,周亚夫早有准备,吴军无功而返。

敌志乱萃,不虞,坤下兑上之象,利其不自主而取之。【按语】西汉,七国反,周亚夫坚壁不战。吴兵奔壁之东南陬,亚夫便备西北。已而吴王精兵果攻西北,遂不得入。(《汉书·周勃传》附)此敌志不乱,能自主也。汉末,朱隽围黄巾于宛,张围结垒,起土山以临城内,鸣鼓攻其西南,黄巾悉众赴之。隽自将精兵五千,掩其东北,遂乘虚而入。此敌志乱萃,不虞也。然则声东击西之策,须视敌志乱否为定。乱,则胜;不乱,将自取败亡,险策也。【译文】敌人的意志已经混乱,一会儿散乱,一会儿聚集,又不能判明和应付突然事变的发生,这是指挥员失去分析判断情况的能力的一种征象。这时就要利用敌人失去控制力(不自主)的时机将其消灭。【按语译文】西汉景帝时,七国叛乱。周亚夫固守城堡,拒不出战。吴王刘濞带兵佯攻城堡的东南角,周亚夫识破了敌人声东击西的计谋,在西北方向加强防备,不久吴王刘濞的精兵果然进攻西北面,但没有成功。这是统帅的神志不乱,能够镇定自若、沉着应战的结果。

西汉末年,朱隽包围了宛城(今河南南阳)的黄巾军,他在城外堆起一座土山观察城内的形势,当他鸣鼓进攻西南角时,黄巾军立即集结到西南面进行抵抗。在这种情况下,朱隽亲自率领五千精兵,突然袭击城的东北角,于是乘虚而攻入。这就是敌人神志慌乱,不能正确预料和判断战场形势的结果。然而运用“声东击西”的计策,必须观察敌人是否真能被迷惑后才能决定用与不用。敌人慌乱无主时,运用这一计谋就能取胜;敌人不慌乱而有准备时,运用这一计谋将自取灭亡。因此这是一个十分冒险的计谋。【点评】“声东击西”是造成要攻打东边的声势,实际上却去攻打西边,使对方产生错觉,引诱敌人做出错误判断,然后出奇制胜,乘机歼敌的一种战术。

历代兵法对此计都十分重视。《百战奇谋》中说:“声东而击西,声彼而击此;使敌人不知其所备,则我所攻者,乃敌人所不守也。”《历代名将事略》指出:“欲东而形似西,欲西而形似东,欲进而形似退,欲退而形似进。”“声东”是虚晃的一枪,“击西”是主攻目标。

为使敌方的思维发生混乱,必须采用灵活机动的行动,战略战术变化莫测,即不显出任何进攻的迹象,敌方就无法推知己方意图。所以,避开敌人的注意,分散其力量,松懈其斗志,然后出其不意、攻其不备,使敌人措手不及,是“声东击西”得逞的不可缺少的认识,也就是所谓“明攻无人之地,暗袭有用之城”。“声东击西”也是现代对外谈判或企业洽谈业务时经常使用的策略之一。在同对方谈判时,先要把自己的目标隐蔽起来,把一些次要的问题渲染成很重要的问题,迷惑对方的注意力,使对方做出错误判断,从而实现自己的目的。【历史战例】东汉时期,班超出使西域,目的是团结西域诸国,共同对抗匈奴。为了使西域诸国便于共同对抗匈奴,必须先打通南北通道。地处大漠西缘的莎车国,煽动周边小国,归附匈奴,反对汉朝。班超决定首先平定莎车。莎车国王北向龟兹求援,龟兹王亲率五万人马援救莎车。班超联合于阗等国,但兵力只有二万五千人,敌众我寡,难以力克,必须智取。班超遂定下“声东击西”之计,迷惑敌人。

班超派人在军中散布对自己不满的言论,制造打不赢龟兹欲撤退的迹象。并且特别让莎车俘虏听得一清二楚。这天黄昏,班超命于阗大军向东撤退,自己率部向西撤退,表面上显得十分慌乱,又故意放俘虏趁机脱逃。俘虏逃回莎车营中,急忙报告了汉军慌忙撤退的消息。龟兹王大喜,误认班超惧怕自己而慌忙逃窜,想趁此机会,追杀班超。他立刻下令,兵分两路,追击逃敌。他亲自率领一万精兵向西追杀班超。班超胸有成竹,趁夜幕笼罩大漠,撤退仅十里地,部队即就地隐蔽。龟兹王求胜心切,率领追兵从班超隐蔽处飞驰而过,班超立即集合部队,与事先约定好的东路于阗人马迅速回师杀向莎车。班超的部队如从天而降,莎车猝不及防,迅速瓦解。莎车王惊魂未定,逃走不及,只得请降。而龟兹王气势汹汹追跑一夜,却未见班超部队的踪影;又听得莎车已被平定、人马伤亡惨重的报告。他见大势已去,只好收拾残部,悻悻然返回龟兹。第七计 无中生有

所谓“无中生有”,原来是道家对事物的朴素的辩证看法。道家认为,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语本《老子》四十章“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后用来形容本无其事,凭空捏造。是个贬义成语。在军事上,“无中生有”的这个“无”,指的是“假”、“虚”;这个“有”,指的是“真”、“实”。“无中生有”,就是真真假假,虚虚实实,真中有假,假中有真。虚实互变,扰乱敌人,使敌方造成判断上的错觉和行动上的失误。

此计的关键在于真、假要有变化,虚、实必须结合,以各种假象掩盖真相,造成敌人的错觉,给予不意的攻击。若一假到底,易被敌人发觉,难以制敌。先假后真,先虚后实,“无”中必须生“有”。指挥者必须抓住敌人已被迷惑的有利时机,迅速地以“真”、以“实”、以“有”出奇制胜,攻击敌方,在敌人头脑还来不及清醒时,即被击溃。

诳也,非诳也,实其所诳也。少阴、太阴、太阳。【按语】无而示有,诳也。诳不可久而易觉,故无不可以终无。无中生有,则由诳而真,由虚而实矣,无不可以败敌,生有则败敌矣,如:令狐潮围雍丘,张巡缚蒿为人千余,披黑夜,夜缒城下;潮兵争射之,得箭数十万。其后复夜缒人,潮兵笑,不设备,乃以死士五百砍潮营,焚垒幕,追奔十余里。(《新唐书·张巡传》、《战略考·唐》)。【译文】运用假象欺骗对方,但并非全部都是假的,而是让对方把真相当成假象。这就是要巧妙地用阴阳转化之理,“由阴变阳”、“由虚变实”、“由真变假”等。【按语译文】没有而装作有,就叫诳骗。诳骗不能长久使用,因为长久使用容易被对方发觉,所以没有的不能长久没有。“无中生有”,就是把诳骗变成事实,由空虚变成实在。什么都没有是不可以战败敌人的,只有人为地制造出“实在”,才可以战败敌人。例如:唐朝叛将令狐潮围困雍丘城,张巡用草扎束成一千多个假人,并给它们穿上黑色的衣服,乘黑夜用绳索把草人从城墙上吊下去;令狐潮的士兵争先恐后地用箭射击,因此张巡获得几十万支箭。后来,张巡在黑夜把真人吊下城去,令狐潮的兵士看着发笑,以为又是草人,也没有再提防。于是张巡乘机用五百名敢死队员突然冲进令狐潮的军营,烧毁营垒帐篷,并且把令狐潮的军队一直追杀了十多里远。【点评】“无中生有”在广义上指采取虚虚实实、真真假假的手法,用虚假、假象欺骗敌人,使敌人产生判断失误和行为错误的一种计谋,与“实事求是”形成鲜明的对照。“无中生有”为一切正派人士所不齿。但在军事、政治和外交斗争中,“无中生有”则是敌我双方均可使用的一柄双刃剑,舞得好可以达到置对方于死地的目的,舞得不好则会伤及自己。“无中生有”之计,在军事上经常被人们运用,在政治上被用于在对方内部制造矛盾,进行离间;在文学艺术创作中,启发作家创造一种空灵的意境,以引发读者无穷的遐思。

当然,现实中的人们也要警惕有人利用“无中生有”来制造冤案,陷害好人;弄虚作假、凭空捏造、欺世盗名、以假代真、无事生非;以及在商战中买空卖空、制作虚假广告、推销假冒伪劣产品、诈骗顾客钱财等等。【历史战例】东晋末期,前秦皇帝苻坚占有中国北方,他野心勃勃地想灭掉东晋,统治全国。于是,苻坚从各地强征兵员,最后征到百万之众,向东晋发动大规模的进攻。而此时,东晋能调配作战的军队只有八万多人,不及苻坚的十分之一。十月,苻融率领的前秦军攻克淝水西岸重镇寿阳(今安徽寿县),又把前来支援的东晋军一部困在硖石(今安徽凤台县),并控制了洛涧(今安徽定远县),从而阻止了从东面来解围的谢石、谢玄率领的晋军,谢石只得在离洛涧二十五里的地方扎营。

前秦军为初战告捷而沾沾自喜,只等晋军来投降。谢石趁敌军放松警惕时,派五千人摸黑偷袭前秦军大营。前秦主将梁成被杀,大批前秦军慌乱中跳进淮水而死。这一仗,前秦军死伤一万五千多人。晋军因此解除了硖石之围,乘胜追击到淮水东岸,与前秦军隔河相望。

前秦军远远望见东岸的晋军旗帜招展,阵容严整,山下又传来一阵阵的操练杀敌声,一阵北风刮过,山野中草木被吹得此起彼伏。前秦军以为漫山遍野都是晋军,无不感到心慌意乱。谢石派使者过河告诉苻坚:请前秦军让出一块地,以便晋军过河与之交战。苻坚根本不把晋军放在眼里,认为晋军这是在自投罗网,因而同意后退数里,以让出一块战场。前秦军原本是从各地强征来的散兵,先已被“草木皆兵”吓倒,这一退,官兵争先恐后地往后跑,几十万大军乱作一团;混在前秦军中的晋军“间谍”无中生有地乘乱大喊“前秦军败啦!”后阵的前秦军以为是前阵在败退,转身也往后逃。晋军见敌阵大乱,乘势渡河掩杀过去。前秦大将苻融被乱刀砍死,前秦军失去统帅,更是慌乱。晋军乘胜追击,大获全胜。苻坚带着肩伤,最后只剩十几万人马,匆匆逃回洛阳。第八计 暗度陈仓“暗度陈仓”,指正面迷惑敌人,而从侧翼进行突然袭击;亦比喻暗中进行活动。原话为“明修栈道,暗度陈仓”。“栈道”,是指在悬崖峭壁间傍山凿石架木而成的道路。“陈仓”,古县名,在今陕西宝鸡市东,古代为通向汉中的交通孔道。汉将刘邦将从汉中出兵攻打项羽的部队时,听取了张良、韩信的计策,表面上派兵修复栈道,迷惑对方,实际上暗中绕道奔袭陈仓,并取得大捷。《古今杂剧·韩元帅暗度陈仓》里说:“樊哙明修栈道,俺可暗度陈仓古道。这楚兵不知是智,必然排兵在栈道守把。俺往陈仓古道抄截,杀他个措手不及也。”后来因称用明显的行动迷惑对方、使人不备的策略为“明修栈道,暗度陈仓”。此计是汉代大将军韩信创造,“暗度陈仓”也是古代战争史上的著名成功战例。

示之以动,利其静而有主,“《益》动而巽”。【按语】奇出于正,无正则不能出奇。不明修栈道,则不能暗度陈仓。昔邓艾屯白水之北,姜维遣廖化屯白水之南,而结营焉。艾谓诸将曰:“维令卒还,吾军少,法当来渡而不作桥,此维使化持我,令不得还。必自东袭取洮城矣。”艾即夜潜军,径到洮城。维果来渡。而艾先至,据城,得以不破。此则是姜维不善用暗度陈仓之计,而邓艾察知其声东击西之谋也。【译文】故意暴露行动,利用敌方平静时做出作战的主张,暗中迂回到敌人的后边偷袭,这就《易经·益卦》所说的能乘虚而入,出奇制胜。【按语译文】出奇制胜的用兵之法来源于正常的用兵原则,假若没有正常的用兵原则也就没有出奇制胜的用兵之法了。推而言之,如果不去佯修栈道,也就不能暗度陈仓了。三国时邓艾驻军在白水的北岸,姜维则派遣廖化在白水的南岸安营扎寨。邓艾对他的几位将领说:“姜维把他的军队撤回去了。我们的部队人数少,按常理他应该不等架桥就急速过江来进攻我们。而现在我看他们不急来架桥,这肯定是姜维利用廖化想把我们拖住,使我们不得返回。姜维他自己必定率领大部队向东袭取洮城。”于是邓艾连夜急速带领部队从暗中小路直回洮城。果不出他所料,姜维正在那里渡河。由于邓艾领兵抢先一步赶到,并全力拒守洮城,洮城才没有被姜维攻破。这就是姜维不善于运用“暗度陈仓”之计,而邓艾则识破了他“声东击西”的计谋。【点评】“暗度陈仓”是利用迷惑手段来蒙蔽敌人,而我即乘虚而入,达到军事上的出奇制胜。这也是“出其不意,攻其不备”的策略。此计与“声东击西”有异曲同工之妙,都有迷惑敌人、隐蔽进攻的作用。二者的不同之处是“声东击西”隐蔽的是主攻力量,“暗渡陈仓”隐蔽的是攻击路线;“声东击西”是迷惑敌人,“暗度陈仓”是以迂(yū)为直;“声东击西”是我方处于一种被动的局面,“暗度陈仓”是我方的一种主动性的进攻。也就是“声东击西”主要是用于敌强我弱,打击敌人薄弱部位,待机而动,后发制人。“暗度陈仓”是目标明确、有针对性的打击,之所以大费周折,以迂为直,是为了减小我方的损失,更高效地打击敌人,以最小的代价获取最大的战果。“暗度陈仓”适合在我方不便正面进攻,而又另有可“渡”之路的情况下使用。“明修栈道”是做样子给敌人看的,以便吸引和牵制敌人的有生力量;而“暗度陈仓”是我方所要达到的真实意图。所以“修栈道”要“明”,让敌人知道,“度陈仓”要“暗”,掩人耳目。只有做到这一“明”一“暗”,“明”的一套为假,“暗”的一套为真,两套办法同时使用,用“明”的一套掩盖“暗”的一套,才能保证行动的成功。【历史战例】秦朝末年,政治腐败,群雄并起,纷纷反秦。刘邦的部队首先进入关中,攻进咸阳。势力强大的项羽进入关中后,逼迫刘邦退出关中。鸿门宴上,刘邦险些丧命。刘邦此次脱险后,只得率部退驻汉中。为了麻痹项羽,刘邦退走时,将汉中通往关中的栈道全部烧毁,表示不再返回关中。其实刘邦一天也没有忘记一定要击败项羽,争夺天下。公元前206年,已逐步强大起来的刘邦,派大将军韩信出兵东征。出征之前,韩信派了许多士兵去修复已被烧毁的栈道,摆出要从原路杀回的架势。关中守军闻讯后,密切注视修复栈道的进展情况,并派主力部队在这条路线各个关口要塞加紧防范,阻拦汉军进攻。由于韩信“明修栈道”的行动,吸引了敌军注意力,把敌军的主力引诱到了栈道一线,而韩信则立即派大军绕道到陈仓(今陕西宝鸡东)发动突然袭击,一举打败章邯,平定三秦,为刘邦统一中原迈出了决定性的一步。第九计 隔岸观火“隔岸观火”的本义是从河这边观看对岸失火。比喻在别人出现危难时,袖手旁观,待其自毙,以便从中取利。语出唐乾康《投谒齐已》,云:“隔岸红尘忙似火,当轩青嶂冷如冰。”义同“坐山观虎斗”、“黄鹤楼上看翻船”。

如果用在战争中,若敌方内部分裂,矛盾激化,相互倾轧,势不两立,这时切切不可操之过急,免得反而促成他们暂时联手来对付我方。正确的方法是静止不动,让他们互相残杀,力量削弱,甚至自行瓦解。

原“按语”里认为“隔岸观火”与《孙子·火攻篇》里孙子言“慎动之理”意相吻合。在《火攻篇》的后段里,孙子强调战争是利益的争夺,如果打了胜仗而无实际利益,这是没有用的。所以,“非利不动,非得(指取胜)不用,非危不战,主不可以怒而兴师,将不可以愠(指怨愤、恼怒)而致战。合于利而动,不合于利而止”。所以说一定要慎用兵,戒轻战,战必以利为目的。此计正是运用了《豫》卦顺时以动的哲理,说坐观敌人的内部恶变,我不急于采取攻逼手段,顺其变,“坐山观虎斗”,最后让敌人自残自杀,时机一到而我即坐收其利,一举成功。

阳乖序乱,阴以待逆。暴戾恣睢,其势自毙。顺以动《豫》,《豫》顺以动。【按语】乖气浮张,逼则受击,退则远之,则乱自起。昔袁尚、袁熙奔辽东,尚有数千骑。初,辽东太守公孙康恃远不服。及曹操破乌丸,或说曹逐征之,尚兄弟可擒也。操曰:“吾方使斩送尚、熙首来,不烦兵矣。”九月,操引兵自柳城还,康即斩尚、熙,传其首。诸将问其故,操曰:“彼素畏尚等,吾急之,则并力;缓之,则相图,其势然也。”或曰:此兵书火攻之道也。按兵书《火攻篇》前段言火攻之法,后段言慎动之理,与“隔岸观火”之意亦相吻合。【译文】敌方内部公开地表现出多方面混乱时,我方应暗中观察和等待其内部发生叛逆。待其残暴凶狠、任意胡为时,敌方就会自取灭亡。这就是《豫卦》所讲的“顺以动《豫》,《豫》顺以动”的道理。【按语译文】当敌方内部公开地表现出多方面混乱嚣张时,若直接进逼,必然会遭到敌人的拼命反击;若是退避得远远的,敌人内部必然会发生混乱。从前,袁尚、袁熙被曹操击败后率领数千残兵逃到辽东。起初,辽东太守公孙康仗着离曹操遥远,并不臣服曹操。后来曹操击败乌桓,有人建议曹操立刻乘胜去征服公孙康,就能擒获袁氏兄弟。然而曹操说:“叫公孙康自动杀掉袁尚、袁熙,把首级亲自送来吧!”到九月间,当曹操率领大军从柳城归来时,公孙康果然杀了袁氏兄弟,并把他们的首级送上。众将领向曹操请教其中道理,曹操说:“公孙康向来惧怕袁尚二兄弟,如果我从外部急追紧攻,他们必然会联合起来对付我;如果我慢慢地远远回避,他们必然会互相残杀,这种形势是客观必然的。”有人说,这是孙子兵书《火攻篇》所讲的道理。《孙子·火攻篇》的前面部分是阐述火攻的方法,后面部分是阐述用兵慎重的道理,这与“隔岸观火”计谋意思恰好吻合。【点评】此计在于静观其变,待时机成熟后出手摘果。该计是运用《豫》卦“顺时以动”的哲理,“坐山观虎斗”,看形势的变化,让敌人自残自杀,一旦时机成熟,我即坐收其利。

此计的核心就是在敌方内部意见不统一时,给己方造成可乘之机。因此,要想取得胜利,就不能自己先“着火”,切不可贸然行动。使用此计的先决条件,一是要有“火”可观,即敌方出现秩序混乱的局面;二是要有“岸”可隔,因为在无“岸”的情况下,观“火”的风险是很大的。一般说来,在自己无力出战或者不便出战之时,均可以采取袖手旁观、静而暗观、退而远观、顺时而动的态度。“隔岸观火”的思想,最早见于《战国策·燕二》“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故事。但“观火”并不是最终目的,更不是站在旁边看热闹,“观火”是为了取利。此计的特点是:以静观变,随变而动。一旦时机成熟,发展到有利于自己的地步,就相机行动,改“坐观”为“出击”,以取胜得利为目的。因此,在鹬蚌相争之时,要抓住双方不能自拔的有利时机,收取渔人之利。【历史战例】战国后期,秦将武安君白起在长平一战,全歼赵军四十万,赵国国内一片恐慌。白起乘胜连下韩国十七城,直逼赵国国都邯郸,赵国指日可破。赵国情势危急,平原君的门客苏代向赵王献计,愿意冒险赴秦,以救燃眉。赵王与群臣商议,决定依计而行。

苏代带着厚礼到咸阳拜见应侯范雎,对范雎说:“武安君这次长平一战,威风凛凛,现在又直逼邯郸,他可是秦国统一天下的头号功臣。我可为您担心呀!您现在的地位在他之上,恐怕将来您不得不位居其下了。这个人不好相处啊。”苏代巧舌如簧,说得应侯沉默不语。过了好一会儿,应侯才问苏代有何对策。苏代说:“赵国已很衰弱,不在话下,何不劝秦王暂时同赵国议和。这样可以剥夺武安君的兵权,您的地位就稳如泰山了。”

范雎立即面奏秦王:“秦兵劳苦日久,需要修整,不如暂时宣谕息兵,允许赵国割地求和。”秦王果然同意。结果,赵国献出六城,两国罢兵。

白起突然被召班师,心中不快,后来知道是秦王采用了应侯范雎的建议,也无可奈何。

两年后,秦王又发兵攻赵,白起正在生病,改派王陵率十万大军前往。这时赵国已起用老将廉颇,设防甚严,秦军久攻不下。秦王大怒,决定让白起挂帅出征。白起说:“赵国统帅廉颇,精通战略,不是当年的赵括可比;再说,两国已经议和,现在进攻,会失信于诸侯。所以,这次出兵,恐难取胜。”秦王又派范雎去动员白起。范、白两人矛盾很深,白起便装病不答应。秦王说:“除了白起,难道秦国无将了吗?”于是又派王陵攻邯郸,五月不下。秦王又令白起挂帅,白起伪称病重,拒不受命。秦王怒不可遏,削去白起官职,将他赶出咸阳。这时范雎对秦王说:“白起心怀怨恨,如果让他跑到别的国家去,肯定是秦国的祸害。”秦王一听,急派人赐剑白起,令其自刎。为秦国立下汗马功劳的白起,可怜地落了这个下场。

此前白起围邯郸时,秦国国内本无“火”,可是苏代点燃了范雎的妒忌之火,制造秦国内乱,使文武失和。赵国隔岸观火,使自己免遭灭亡。第十计 笑里藏刀“笑里藏刀”,形容对人表面上表现得和蔼可亲,而内心里却阴险毒辣。语本于《旧唐书·李义府传》:“义府貌状温恭,与人语必嬉怡微笑,而褊忌阴贼。既处权要,欲人附己,微忤意者,辄加倾陷。故时人言义府笑中有刀。”意思是说义府貌似温柔,与人说话时一定要面带微笑,但是一旦与他的意见不一,就必加陷害。所以当时人们称他为“笑中刀”。后来人们就以“笑里藏刀”来指那种口蜜腹剑、两面三刀、“口里喊哥哥,手里摸家伙”的做法。

此计用在军事上,是指应用政治外交上的伪装手段,欺骗麻痹对方,来掩盖己方的军事行动。这是一种表面友善、使人疏于防备,而暗藏杀机的谋略。

信而安之,阴以图之,备而后动,勿使有变。刚中柔外也。【按语】兵书云:“辞卑而益备者,进也……无约而请和者,谋也。”故凡敌人之巧言令色,皆杀机之外露也。宋曹玮知渭州,号令明肃,西夏人惮之。一日,玮方对客弈棋,会有叛卒数千,亡奔夏境。堠骑报至,诸将相顾失色,公言笑如平时。徐谓骑曰:“吾命也,汝勿显言。”西夏人闻之,以为袭己,尽杀之。此临机应变之用也。若勾践之事夫差,则意使其久而安之矣。【译文】表面上要做到使敌方信任我方而丧失警惕,暗地里我方则秘密策划消灭敌人的办法。做好充分准备以后才能行动,不要使敌人发生意外的变化。这就是表面上柔和而内中却刚毅的道理。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