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穀梁》文献征(中国社会科学博士后文库)(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8-04 08:58:01

点击下载

作者:王天然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穀梁》文献征(中国社会科学博士后文库)

《穀梁》文献征(中国社会科学博士后文库)试读:

序一

博士后制度是19 世纪下半叶首先在若干发达国家逐渐形成的一种培养高级优秀专业人才的制度,至今已有一百多年历史。

20世纪80年代初,由著名物理学家李政道先生积极倡导,在邓小平同志大力支持下,中国开始酝酿实施博士后制度。1985年,首批博士后研究人员进站。

中国的博士后制度最初仅覆盖了自然科学诸领域。经过若干年实践,为了适应国家加快改革开放和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需要,全国博士后管理委员会决定,将设站领域拓展至社会科学。1992年,首批社会科学博士后人员进站,至今已整整20年。

20世纪90年代初期,正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和改革开放突飞猛进之时。理论突破和实践跨越的双重需求,使中国的社会科学工作者们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空间。毋庸讳言,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的社会科学在理论体系、研究方法乃至研究手段上均存在较大的差距。正是这种差距,激励中国的社会科学界正视国外,大量引进,兼收并蓄,同时,不忘植根本土,深究国情,开拓创新,从而开创了中国社会科学发展历史上最为繁荣的时期。在短短20 余年内,随着学术交流渠道的拓宽、交流方式的创新和交流频率的提高,中国的社会科学不仅基本完成了理论上从传统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换,而且在中国丰富实践的基础上展开了自己的伟大创造。中国的社会科学和社会科学工作者们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在这个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中,中国社会科学博士后制度功不可没。

值此中国实施社会科学博士后制度20 周年之际,为了充分展示中国社会科学博士后的研究成果,推动中国社会科学博士后制度进一步发展,全国博士后管理委员会和中国社会科学院经反复磋商,并征求了多家设站单位的意见,决定推出《中国社会科学博士后文库》(以下简称《文库》)。作为一个集中、系统、全面展示社会科学领域博士后优秀成果的学术平台,《文库》将成为展示中国社会科学博士后学术风采、扩大博士后群体的学术影响力和社会影响力的园地,成为调动广大博士后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力的加速器,成为培养中国社会科学领域各学科领军人才的孵化器。

创新、影响和规范,是《文库》的基本追求。

我们提倡创新,首先就是要求,入选的著作应能提供经过严密论证的新结论,或者提供有助于对所述论题进一步深入研究的新材料、新方法和新思路。与当前社会上一些机构对学术成果的要求不同,我们不提倡在一部著作中提出多少观点,一般地,我们甚至也不追求观点之“新”。我们需要的是有翔实的资料支撑,经过科学论证,而且能够被证实或证伪的论点。对于那些缺少严格的前提设定,没有充分的资料支撑,缺乏合乎逻辑的推理过程,仅仅凭借少数来路模糊的资料和数据,便一下子导出几个很“强”的结论的论著,我们概不收录。因为,在我们看来,提出一种观点和论证一种观点相比较,后者可能更为重要:观点未经论证,至多只是天才的猜测;经过论证的观点,才能成为科学。

我们提倡创新,还表现在研究方法之新上。这里所说的方法,显然不是指那种在时下的课题论证书中常见的老调重弹,诸如“历史与逻辑并重”、“演绎与归纳统一”之类;也不是我们在很多论文中见到的那种敷衍塞责的表述,诸如“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的统一”等等。我们所说的方法,就理论研究而论,指的是在某一研究领域中确定或建立基本事实以及这些事实之间关系的假设、模型、推论及其检验;就应用研究而言,则指的是根据某一理论假设,为了完成一个既定目标,所使用的具体模型、技术、工具或程序。众所周知,在方法上求新如同在理论上创新一样,殊非易事。因此,我们亦不强求提出全新的理论方法,我们的最低要求,是要按照现代社会科学的研究规范来展开研究并构造论著。

我们支持那些有影响力的著述入选。这里说的影响力,既包括学术影响力,也包括社会影响力和国际影响力。就学术影响力而言,入选的成果应达到公认的学科高水平,要在本学科领域得到学术界的普遍认可,还要经得起历史和时间的检验,若干年后仍然能够为学者引用或参考。就社会影响力而言,入选的成果应能向正在进行着的社会经济进程转化。哲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一样,也有一个转化问题。其研究成果要向现实生产力转化,要向现实政策转化,要向和谐社会建设转化,要向文化产业转化,要向人才培养转化。就国际影响力而言,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要想发挥巨大影响,就要瞄准国际一流水平,站在学术高峰,为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贡献。

我们尊奉严谨治学、实事求是的学风。我们强调恪守学术规范,尊重知识产权,坚决抵制各种学术不端之风,自觉维护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良好形象。当此学术界世风日下之时,我们希望本《文库》能通过自己良好的学术形象,为整肃不良学风贡献力量。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博士后管理委员会主任2012年9月

序二

在21世纪的全球化时代,人才已成为国家的核心竞争力之一。从人才培养和学科发展的历史来看,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水平体现着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思维能力、精神状况和文明素质。

培养优秀的哲学社会科学人才,是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之一。哲学社会科学的人才队伍、科研能力和研究成果作为国家的“软实力”,在综合国力体系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哲学社会科学具有不可替代的重大作用。胡锦涛同志强调,一定要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战略高度,把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作为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切实抓紧抓好,推动我国哲学社会科学新的更大的发展,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强有力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因此,国家与社会要实现可持续健康发展,必须切实重视哲学社会科学,“努力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充分展示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本土情怀与世界眼光,力争在当代世界思想与学术的舞台上赢得应有的尊严与地位。

在培养和造就哲学社会科学人才的战略与实践上,博士后制度发挥了重要作用。我国的博士后制度是在世界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李政道先生的建议下,由邓小平同志亲自决策,经国务院批准于1985年开始实施的。这也是我国有计划、有目的地培养高层次青年人才的一项重要制度。二十多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经过各方共同努力,我国已建立了科学、完备的博士后制度体系,同时,形成了培养和使用相结合,产学研相结合,政府调控和社会参与相结合,服务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的鲜明特色。通过实施博士后制度,我国培养了一支优秀的高素质哲学社会科学人才队伍。他们在科研机构或高等院校依托自身优势和兴趣,自主从事开拓性、创新性研究工作,从而具有宽广的学术视野、突出的研究能力和强烈的探索精神。其中,一些出站博士后已成为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科研骨干和学术带头人,在“长江学者”、“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等国家重大科研人才梯队中占据越来越大的比重。可以说,博士后制度已成为国家培养哲学社会科学拔尖人才的重要途径,而且为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造就了一支新的生力军。

哲学社会科学领域部分博士后的优秀研究成果不仅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而且具有解决当前社会问题的现实意义,但往往因为一些客观因素,这些成果不能尽快问世,不能发挥其应有的现实作用,着实令人痛惜。

可喜的是,今天我们在支持哲学社会科学领域博士后研究成果出版方面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全国博士后管理委员会与中国社会科学院共同设立了《中国社会科学博士后文库》,每年在全国范围内择优出版哲学社会科学博士后的科研成果,并为其提供出版资助。这一举措不仅在建立以质量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机制上具有积极的示范作用,而且有益于提升博士后青年科研人才的学术地位,扩大其学术影响力和社会影响力,更有益于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

今天,借《中国社会科学博士后文库》出版之际,我衷心地希望更多的人、更多的部门与机构能够了解和关心哲学社会科学领域博士后及其研究成果,积极支持博士后工作。可以预见,我国的博士后事业也将取得新的更大的发展。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努力,推动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可持续发展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全国博士后管理委员会主任2012年9月

摘要

本书以问题为中心,用文献学的方法,对《春秋穀梁传》一书进行了初步的探索。

第一章“《穀梁》版本小识”主要讨论了敦煌写本的分卷、性质与版本关系,唐开成石经本的版本来源与版本地位,南宋绍熙余仁仲万卷堂本的刊校细节,宋元十行刊本的主要版本情况及翻刻修补细节。通过校勘诸本的方法,得出的主要结论有:(一)伯2536号写本是将庄公全篇与闵公全篇合为一卷的版本,其所属原卷可能是一个十一卷本。(二)伯2590号写本与陆德明所见或本系统接近;北敦15345、伯2536、伯2486号写本所属原卷为另一个版本系统,其不仅受过陆德明所见或本系统的影响,而且也受过陆德明所用底本系统的影响。(三)开成石经本与陆德明所用底本似属同一版本系统,其与北敦15345、伯2536、伯2486三件敦煌写本的关系也十分密切。(四)《古逸丛书》影印余氏万卷堂本基本保存了底本原貌;余仁仲在重校《穀梁》一书时,可能利用了宋国子监刊本及《经典释文》的异本。(五)国家图书馆藏宋刊元修十行完本中有部分书叶为后人补抄;元翻明修十行本在翻、补过程中产生了一些错误,但明代修整元刊版片时,对原版的问题也偶有改正之处。

第二章“《穀梁》疑义试析”在理解诸家成说的基础上,对十处《传》文再次进行了考察:(一)隐公五年“始厉乐”;(二)桓公五年“冀州”;(三)桓公六年“画我”;(四)庄公元年“节矣”;(五)庄公三年“王者民之所归往”;(六)庄公三十年“分子”;(七)襄公十年“汲郑伯”;(八)襄公三十年“以贞为行”;(九)昭公十三年“然且葬之”;(十)定公十五年“高寝”。

第三章“《穀梁》古注探微”主要讨论了敦煌残卷《春秋穀梁经传解释》的抄写、撰写时代及此书的性质,范宁《春秋穀梁传集解》释地不取杜预之说的原因。所得主要结论有:(一)敦煌残卷《春秋穀梁经传解释》的抄写时代应为唐前期,而此书可能是麋信、杜预之后范宁之前的晋人著作。(二)范注释地不取杜预说的主要原因是杜说之义为《穀梁》所无或与《穀梁》相违。

第四章“《穀梁》叙事初理”主要探讨了《穀梁》叙事的来源、叙事文献的同源问题、《穀梁》叙事的虚实及性质问题。结论如下:(一)《穀梁》叙事当取自诸侯国史类文献、“语”类文献;(二)成书较晚的一些典籍中可与《穀梁》叙事互证的内容不应被简单视为《穀梁》对这些文献的影响,此类叙事当是同源关系;(三)《穀梁》叙事均有其文献依据,并非向壁虚构,但其文又确实经过了取舍、剪裁;(四)《穀梁》叙事文在虚实之间,其本质是解经的一种方法。

第五章“《穀梁》解经比论”主要揭示了《穀梁》训诂中的“正名”品格,并将《穀梁》与《公羊》比较观察,讨论了二《传》据礼通经的解经方法与早期《春秋》学的关系、《穀梁》据例通经的解经方法与《公羊》的差异、二《传》文体与解经的关系等问题。结论如下:(一)《穀梁》训诂本身即“正名”的过程,其论述的方式也具有“正名”的逻辑论证特征;(二)《穀梁》《公羊》据礼通经之法当承自早期《春秋》学;(三)《公羊》在使用据例通经之法分析、推导经例与经义时,方式较《穀梁》为复杂。《公羊》在阐发例、义时受到的来自“例”的局限也较《穀梁》为小,这些特点使《公羊》说经之“例”更为灵活,解经之“义”更为丰富;(四)《穀梁》《公羊》的设问之体具有阐释功能,但二《传》文体又有差异,这种差异可能直接影响了二《传》解经特征、思想面貌的形成。

关键词:春秋穀梁传 文献 叙事 解经

Abstract

This dissertation aims to make a preliminary study of Chun-qiu Gu-liang-zhuan,using philological methods in discussing the key issues in it.

Chapter Ⅰ,“A Textual Criticism of Gu-liang”,mainly discusses the origin and development of important editions of Chun-qiu Gu-liang-zhuan which were transcribed,carved or block-printed from Tang to Yuan Dynasty,and the interrelationship between one and one another. This includes:the division and nature of Dunhuang scrolls,as well a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different scrolls;the origin and importance of the Kaicheng Stone Classics;the collation details of the Yu Renzhong’s edition in the Southern Song Dynasty;the main editions and details about their reprinting and mending of the Ten-line edition in the Song and Yuan Dynasty. Through collation of all these texts,I reach the following conclusions. First,P.2536 is the edition which unites Duke Zhuang and Duke Min into one scroll,which are likely to have been parts of an eleven-scroll edition. Second,P.2590 is close to the edition referred to by Lu Deming in his Jing-dian Shi-wen. The scroll that BD15345,P.2536 and P.2486 originally belongs to is part of another edition;it has not only been influenced by the edition referred to by Lu,but also influenced by the edition that Lu used as his source text. Third,the Kaicheng Stone Classics and the source text used by Lu Deming seems to belong to the same series of editions,and closely related to BD 15345,P.2536 and P.2486. Fourth,Gu-yi Cong-shu reprinted from Yu Renzhong’s edition was basically faithful to its original. Fifth,some pages in the Ten-line edition,which was printed in the Song Dynasty and mended in the Yuan Dynasty and which is kept in the National Library,were inserted later. And the Ten-line edition which was newly engraved in the Yuan Dynasty and mended in the Ming Dynasty had many mistakes,although the emendation in Ming dynasty did make some corrections.

Chapter Ⅱ,“A Verbal Criticism of Gu-liang”,examines and explains some of the existing disputes about these words:Shi-li-yue,Ji-zhou,Hua-wo,Jie-yi,Wang-zhe min-zhi-suo gui-wang,Fen-zi,Ji-Zheng-bo,Yi-zhen wei-xing,Ran-qie zang-zhi,Gao-qin.

Chapter Ⅲ,“Criticism on the Annotations of Gu-liang”,mainly discusses:the copying of the Dunhuang scrolls of Chun-qiu Gu-liang Jing-zhuan Jie-shi,its date of composition and the nature of the book;as well as the reason why Fan Ning rejected the argument of Du Yu in explaining the names of locations in it. My conclusions include:first,the Dunhuang scrolls of the Chun-qiu Gu-liang Jing-zhuan Jie-shi was copied in early Tang Dynasty,and the book was probably composed by someone from the Jin Dynasty who lived after Mi Xin and Du Yu but before Fan Ning;second,the main reason why Fan Ning rejected the argument of Du Yu in explaining the names of locations is that Du’s explanation of words are absent in,or against that in the Gu-liang.

Chapter Ⅳ,“Criticism on the Narratives of Gu-liang”,discusses the source of the narratives in the Gu-liang,the narrative documents of the same source,the truthfulness and fictionality in the Gu-liang narrative and its basic characteristics. I conclude that:first,when a certain narrative in the Gu-liang is echoed other classics,it may not have been simply influenced by the Gu-liang,but should be viewed as originated from the same source;second,the narratives in the Gu-liang have solid textual basis and are not fictional,though the materials have been tailored. The narratives in the Gu-liang are the combination of facts and rational choice,the nature of which is a means of interpretation.

Chapter Ⅴ,“Criticism on the Interpretation of Gu-liang”,reveals the quality of zhengming in interpreting and commenting the Gu-liang. In addition,I discuss the method of interpretation in the Gu-liang through the perspective of rites and rituals,comparing this method with the early studies of the Chun-qiu and the method of the Gong-yang. Then I discuss the style of the Er-zhuan and the interpretation of classic. I draw the following conclusions. First,interpreting and commenting the Gu-liang is a process of zhengming. Its arguments also hav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logical reasoning as demonstrated in the process of zhengming. Second,the Gu-liang and Gong-yang inherited the method of interpretation through rites and rituals from the early studies of the Chun-qiu. Third,the methods of interpretation used in the Gong-yang are more complicated than those in the Gu-liang. Fourth,the Gong-yang is less restricted by the use of examples than the Gu-liang. These make the Gong-yang more flexible in using examples and render more interpretations. Moreover,the differences in style of Er-zhuan lead to the different characteristics in the interpretation of these classics.

Keywords:Chun-qiu Gu-liang-zhuan;Documents;Narratives;Interpretation of Classics

绪论

一、相关文献综述及学术史回顾《四库全书总目·春秋类叙》云:“盖六经之中,惟《易》包众理,事事可通。《春秋》具列事实,亦人人可解。一知半见,议论易生。[1]著录之繁,二经为最。”《春秋穀梁传》在《春秋》三《传》研究中虽属薄弱一环,但历代累积的文献成果也非本综述所能尽含,只能针对本书将要讨论的问题所涉及的文献做一简单梳理,并略作评述。现分类言之。1.目录、版本、校勘、注释

关于《穀梁》学著作的目录提要,可以参考《经义考》《四库全[2]书总目》及《续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经部)》。朱彝尊之书与《续四库提要》多收序跋之文,近于抄辑之作;《四库提要》则能对[3]相关的学术问题进行考证。通过三书,可以对《穀梁》及《春秋》学史有一大体了解,确有“辨章学术,考镜源流”之用。但在讨论具体问题时,这类提要性著作难免有失准确。如《四库提要》“春秋穀梁传注疏二十卷”条以为将《穀梁》合于《春秋》者为范宁,并云:“至‘公观鱼于棠’一条、‘葬桓王’一条、‘杞伯来逆叔姬之丧以归’一条、‘曹伯庐卒于师’一条、‘天王杀其弟佞夫’一条,皆冠以‘《传》曰’字。惟‘桓王’一条与《左传》合,余皆不知所引何《传》。疑宁以《传》附《经》之时,每条皆冠以‘《传》曰’字,如郑玄、王弼之《易》有‘彖曰’‘象曰’之例,后传写者删之。此五[4]条,其削除未尽者也。”此说不确。《穀梁》传文中所引“《传》[5]曰”者皆旧《传》,即早期《春秋》学的内容。而以《传》附《经》[6]也当早于范宁。

较早而系统地对十三经注疏的版本进行研究的,是日人长泽规矩也。其研究成果今日观之,仍可资参考。其中,《正德十行本注疏非[7]宋本考》一文影响尤大。其文论证了长期被误认为宋刊本的所谓“正德十行本”实为元刊本。其后汪绍楹撰有《阮氏重刻宋本〈十三[8]经注疏〉考》,对阮刻原委做了详细讨论。张丽娟2010年完成的博士学位论文《宋代经书注疏刊刻研究》则详细讨论了宋本经书的种种问题,为近年经书版本研究的佳作。其部分章节如《关于宋元刻十行[9]注疏本》已发表,此文考证了国家图书馆所藏的一部《监本附音春秋穀梁注疏》是南宋建阳坊刻本。这就使我们在《附释音毛诗注疏》《附释音春秋左传注疏》之外,又了解到第三种宋刊十行注疏本的存[10]在。

历代较有价值的《穀梁》校勘成果则有陆德明《经典释文》[11][12]、阮元《十三经注疏校勘记》、钟文烝《春秋穀梁经传补注》[13][14]、杨守敬《余仁仲万卷堂穀梁传考异》、严可均《唐石经校文》[15][16]、许建平《敦煌经部文献合集》,可以参考。

两汉魏晋古注主要保存于范宁《春秋穀梁传集解》和杨士勋《春秋穀梁传疏》中。清代辑佚之学兴,各家古注得以单独成编,其佚文虽然主要还是来自注、疏,但也有辑自群书者,现主要可以参考马国[17]翰、王仁俊二家辑佚专书。同时,文字、音韵、训诂之学的全面兴盛,也促使不少辨析《穀梁》疑义的著作出现。如钟文烝《春秋穀[18]梁经传补注》即是一部具有较高水平的《穀梁》注释专著。当[19]然,此类研究成果更多的还是散见于各家的学术札记之中。另外,今人对《穀梁》范氏《注》、杨氏《疏》、钟氏《补注》又有多种研究成果,这是对《穀梁》学的深化与衍生,因其内容与本书将要[20]讨论的问题关涉不多,故从略。2.辨伪、作者、时代、授受

对于《春秋穀梁传》的种种怀疑与猜测由来已久,从皮鹿门所举[21]林黄中、罗璧、万见春诸人之言即可窥见一斑。清末崔适《春秋[22]复始》出,更提出《穀梁》为刘歆伪造之说。其后张西堂发挥崔氏之说,专事辨伪,撰成《穀梁真伪考》一书。张氏云:“则是为《穀梁》者,其主名莫知,其传授莫详。盖必本无其传,且或本无其人。是其所以为古文之学,杂取传记以造者,其晚出于汉代,就其传[23]授可知者也。”观此可以略见全书的旨趣了。

与这种种怀疑纠缠在一起的则是种种猜测。相关的研究集中于对《穀梁》作者、时代及授受源流的讨论。关于穀梁子之名,其说有六:桓谭《新论》、蔡邕《正交论》、应劭《风俗通义》并云名赤;王充《论衡》云名置;阮孝绪《七录》云名俶;颜师古《汉书注》云名喜;钱大昭《汉书辨疑》据闽本《汉书》云名嘉;杨士勋《穀梁疏》云名[24]淑。人或谓“抑如公羊之祖孙父子相传,非一人乎”,或谓诸名[25]声转相通,字异人同。更有万见春切合“穀梁”“公羊”得“姜”之说,及廖平、杜钢百转读“穀梁”“公羊”为“卜商”或“孔商”者。另有《穀梁》非穀梁子自作之说,其说主此《传》为传其学者著[26][27]于竹帛,题亲师之名。又有推测书于竹帛者为浮丘伯或瑕丘江[28]公。关于《穀梁传》时代问题的讨论,主要集中在此《传》书于[29][30]竹帛的时代:早则有秦汉之际说,迟则有汉宣帝之世说。

至于授受源流,《汉书·儒林传》云:“瑕丘江公受《穀梁春秋》[31]及《诗》于鲁申公,传子至孙为博士。”又云:“申公,鲁人也。[32]少与楚元王交俱事齐人浮丘伯受《诗》。”《楚元王传》云:“少时尝与鲁穆生、白生、申公俱受《诗》于浮丘伯。伯者,孙卿门人也。”[33]唐人颜师古、杨士勋遂将此《传》授受上溯至荀卿,故有子夏传穀梁子,穀梁子传荀子之说。后人多主此说并不断丰富授受源流间的缺环。如穀梁子之于子夏为再传或数传,说见刘师培《穀梁荀子相通

[34][35]考》、王熙元《穀梁传传授源流考》。又有学者认为子夏也尝[36][37]授之于曾申,毛亨亦尝受之于荀卿,陆贾亦尝受之于浮丘伯。

对以上四类研究,我暂时有这样一些想法:其一,由于先秦古书有不成于一时一地一人的特殊性质,用考证方法辨别古书“真伪”的工作,其意义有限。梁园东《处理中国上古时代史料的方法问题》云:“我觉着我们对古书的态度,实应根本改变,古书是有问题的,自不待说,但这个问题,应当是‘来历问题’,而非‘真伪问题’。”又云:“我觉着我们今后对古书应当做的工作,是‘整理工作’,而不是什么‘辨伪工作’;应当重复汉人所做过的工作,而更谨严,更精细,更确实,去整理仍然凌乱的古书,而不应重复清代所谓汉学家工作,仅仅[38]去‘辨伪’。”这些写于1948年、修改在1956年的文字,今日看来仍具卓识。其二,即使要作关于《穀梁》作者、时代的讨论,也应首先考虑到先秦古书不成于一时一地一人的特殊性质。如讲作者,穀梁子其名为何,其实不甚紧要,名虽异而人实同。而著于竹帛者可能并非一人,又如何能确指?如讲时代,著于竹帛的时间也非一时,言其大概则可。其三,《荀子》《毛传》《新语》诸书,实为三《传》通引,又何必仅据某书所引某义与《穀梁》相通,来丰富《穀梁》的授受之序?授受本为汉代经学师法颛门形成之后所重之事,以后来的概念衡量前人之事多少会有些问题,这类考据的思考方式之失即在于此。3.叙事与解经

今人有关《穀梁》叙事的研究成果并不多,其中黄坤尧《论〈穀[39]梁传〉的文章》、谭家健《〈穀梁传〉叙事比论》二文值得介绍。二者均从文章学的角度,对《穀梁》叙事之文作了较为详细的讨论与总结。至于《穀梁》叙事的来源、性质等问题,前人所论尚少,本书将作一深入讨论。

相对于《公羊》解经的研究,《穀梁》的相应成果尚少。其中,[40]简逸光《〈穀梁传〉解经方法研究》的讨论较为全面,此书侧重总结归纳,有助于我们了解《穀梁》解经的大体面貌。但讨论《穀梁》解经的某些具体问题时,可能需要与《公羊》进行比较观察,通过这样的审视,才有可能牵引出更深层次的问题。现有的研究成果在这方面尚不能令人满足。二、本书的研究对象、方法与视角“文献”何以言“学”?我想,“文献”之所以成为“学”,就在于它具有独特的研究对象与方法。本书以《春秋穀梁传》这部古书作为[41]研究对象,从目录入手,搜集众本,广泛校勘,从而理清版本源流。再借助校勘、注释成果,综合文字、音韵、训诂等知识、方法,对《穀梁》疑义进行考察。以古书为研究对象,以这样的方法整理、研讨古书,这便是文献学的独特之处。

然而文献学同时也关注学术的流变与历史的背景,它并不局限于古籍整理一隅。近年来从政治史、学术史、哲学史等角度讨论《穀梁》[42]的论著渐多,而从文献学的视角对《穀梁》进行全面、深入的研[43]究,这类著作或限于闻见,尚未得知。本书愿意在这一方面做出尝试。三、本书的思路与结构

本书尽可能以问题为中心进行研究、行文,篇章思路、结构如下。

第一章“《穀梁》版本小识”主要讨论了敦煌写本的分卷、性质与版本关系,唐开成石经本的版本来源与版本地位,南宋绍熙余仁仲万卷堂本的刊校细节,宋元十行刊本的主要版本情况及翻刻修补细节。

第二章“《穀梁》疑义试析”在理解诸家成说的基础上,对十处《传》文再次进行考察。

第三章“《穀梁》古注探微”主要讨论了敦煌残卷《春秋穀梁经传解释》的抄写、撰写时代及此书的性质,范宁《春秋穀梁传集解》释地不取杜预之说的原因。

以上三章侧重于文献的整理、考察,同时涉及经学史、学术史相关问题的讨论。

第四章“《穀梁》叙事初理”主要探讨了《穀梁》叙事的来源、叙事文献的同源问题、《穀梁》叙事的虚实及性质问题。

第五章“《穀梁》解经比论”主要揭示了《穀梁》训诂中的“正名”品格,并将《穀梁》与《公羊》比较观察,讨论了二《传》据礼通经的解经方法与早期《春秋》学的关系,《穀梁》据例通经的解经方法与《公羊》的差异,二《传》文体与解经的关系等问题。

以上两章侧重对相关经学、经学史、学术史问题的探索,但始终根植于对文献本身的理解。

[1] 《四库全书总目》,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210页。

[2] 朱彝尊:《经义考》,中国书店2009年版;《四库全书总目》,中华书局1965年版;《续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经部)》,中华书局1993年版。

[3] 如按王重民的分类,前者可称辑录体提要,后者可称叙录体提要。见王重民《中国目录学史论丛》,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80页。

[4] 《四库全书总目》,第211页。

[5] 张西堂已指出《四库提要》之说非,见张西堂《穀梁真伪考》,和记印书馆1931年版,第78页。但张氏未明这些《传》文是早期《春秋》学的内容。“早期《春秋》学”指七十子及其后学说《春秋》的内容,相关研究可以参考徐建委《〈说苑〉研究——以战国秦汉之间的文献累积与学术史为中心》,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108—111页。

[6] 成公元年《春秋》“冬,十月”下,《穀梁》云:“季孙行父秃,晋郤克眇,卫孙良夫跛,曹公子手偻,同时而聘于齐。齐使秃者御秃者,使眇者御眇者,使跛者御跛者,使偻者御偻者。萧同侄子处台上而笑之,闻于客,客不说而去,相与立胥闾而语,移日不解。齐人有知之者曰:‘齐之患必自此始矣!’”范宁注云:“穀梁子作《传》,皆释《经》以言义,未有无其文而横发《传》者。宁疑《经》‘冬,十月’下云‘季孙行父如齐’,脱此六字。”细玩范注,其所据可能已是《经》《传》相合之本。

[7] 此文是在发表于1934年的《十行本注疏考》一文的基础上修改而成的,中译可见《中国文哲研究通讯》2000年第4期。

[8] 见《文史》第3辑,中华书局1963年版,第25—60页。

[9] 见《文献》2011年第4期。张氏博士论文现已出版,见《宋代经书注疏刊刻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

[10] 宋刊十行本《附释音毛诗注疏》、《附释音春秋左传注疏》现藏日本足利学校遗迹图书馆,此事较早由长泽规矩也揭橥于世,详见《正德十行本注疏非宋本考》,第41页。

[11] 陆德明:《经典释文》,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此书虽经宋人改篡,但仍是我们今天了解中古时期经书异文的主要资料。改篡之说参王利器《〈经典释文〉考》,载王利器《晓传书斋集》,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9页。

[12] 阮元:《十三经注疏校勘记》,文选楼单刻本,载《续修四库全书》第183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阮氏《校勘记》有两个版本:一为阮刻《十三经注疏》所附本;一为文选楼单刻本。二者内容有所不同,以文选楼本为佳。此说参钱宗武、陈树《论阮元〈十三经注疏校勘记〉两个版本系统》,《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1期。但在实际利用时,宜两本共参。田宗尧又有《春秋穀梁传阮氏校勘记补正》,此文可补阮氏校记的一些不足,见戴君仁等《春秋三传论文集》,黎明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82年版,第243页。

[13] 钟文烝:《春秋穀梁经传补注》,骈宇骞、郝淑慧点校,中华书局2009年版。钟氏《补注》中有“撰异”一项,详列异文,因其在《补注》之中,最便阅读。

[14] 《考异》见《古逸丛书》附,江苏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杨守敬在日本发现的余仁仲本《春秋穀梁传》为日人影写本,首尾完整,曾被影刻收入《古逸丛书》。此本为阮元不能亲见,杨氏校记的价值即在此。

[15] 严可均:《唐石经校文》,见《景刊唐开成石经》附,中华书局1997年版。

[16] 张涌泉主编:《敦煌经部文献合集》,中华书局2008年版。现知敦煌本《春秋穀梁传集解》残卷四件(BD15345,P.2590,P.2536,P.2486)和《春秋穀梁经传解释》残卷两件(P.4905,P.2535),许氏对此六件写本做了大量的校勘工作,欲了解敦煌本的异文情况,此书最为方便。

[17] 马国翰:《玉函山房辑佚书》,广陵书社2005年版;王仁俊:《玉函山房辑佚书续编三种》,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

[18] 此书今有中华书局点校本,但其中错误较多。使用时可视具体情况适当参考光绪二年钟氏信美室刊本,见《续修四库全书》第132册。杨向奎曾对中华书局“十三经清人注疏”的选目提出过这样的意见:“钟文烝《穀梁补注》,此书不好亦无用。建议印柯劭忞《穀梁传注》。”见徐俊《“十三经清人注疏”缘起》,《书品》2012年第3辑。杨氏的这一意见略失公允,但其严苛背后,却有值得思考的原因,将另文讨论。

[19] 较具参考价值的有:王引之撰《经义述闻》卷二十五,江苏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俞樾撰《群经平议》卷二十四,载《续修四库全书》第178册。章太炎《膏兰室札记》《诂经札记》亦可归入此类,见《章太炎全集》第1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20] 本书将讨论范宁《集解》释地的相关问题,故此处只介绍一种范注研究:王熙元《穀梁范注发微》,嘉新水泥公司文化基金会研究论文第270种,1972年版。此书详细讨论了范注的引书情况,范注对《经》《传》的训诂、对《传》例的发明以及对《传》义的驳议等问题。

[21] 见皮锡瑞《经学通论》,中华书局1954年版,第18页。

[22] 崔氏论《左传》《穀梁》皆刘歆伪造,前人已多有批驳。详细可参钱穆《刘向歆父子年谱自序》,载钱穆《两汉经学今古文平议》,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陈槃《春秋穀梁传论》,载陈槃《涧庄文录》,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版。

[23] 张西堂:《穀梁真伪考》,第95页。

[24] 皮锡瑞:《经学通论》,第17页。

[25] 见吴承仕《经典释文序录疏证》,中华书局1984年版;张舜徽《汉书艺文志通释》,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26] 见徐彦《公羊传序疏》、陆淳《春秋集传纂例》引啖助语以及《四库总目提要》。

[27] 见李曰刚《穀梁传之著于竹帛及传授源流考》,《师大学报》1961年第6期;王熙元《穀梁范注发微》。

[28] 见姚振宗《汉书艺文志条理》,载《二十五史补编》第2册,中华书局1955年版;金德建《司马迁所见书考》,上海人民出版社1963年版。

[29] 见本田成之《春秋穀梁传考》,载内藤虎次郎等《先秦经籍考》,江侠庵编译,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0年版。

[30] 见陈槃《春秋穀梁传论》。

[31] 班固:《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3617页。

[32] 《汉书》,第3608页。

[33] 《汉书》,第1921页。

[34] 见刘师培《刘申叔遗书》,江苏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

[35] 见《春秋三传论文集》。

[36] 见李曰刚《穀梁传之著于竹帛及传授源流考》。

[37] 见王熙元《穀梁传传授源流考》。

[38] 梁园东:《梁园东史学论集》,山西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97、98页。

[39] 黄氏之文见《孔孟月刊》第23卷第4期;谭氏之文见《文史哲》2012年第4期。

[40] 简逸光:《〈穀梁传〉解经方法研究》,载《古典文献研究辑刊》二编第8册,花木兰文化出版社2006年版。

[41] 本书还涉及了对《穀梁》古注的研究,因为这类注释是我们今天理解《穀梁》必须依据的文献。

[42] 如陈苏镇《〈春秋〉与“汉道”——两汉政治与政治文化研究》,中华书局2011年版;吴涛:《“术”、“学”纷争背景下的西汉〈春秋〉学——以〈穀梁传〉与〈公羊传〉的升降为例》,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版;秦平:《〈春秋穀梁传〉与中国哲学史研究》,中华书局2012年版。

[43] 什么是文献学的视角?具体到本书,对经学史、学术史相关问题的理解,是在对典籍本身的理解中完成的。这种观察、思考问题的角度,或可称为文献学的视角,有些问题似乎也只有通过这一视角才会被发现。此处关于文献学理论的思考,受益于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石瑊学友的一些意见,特此说明。第一章《穀梁》版本小识第一节敦煌写本《春秋穀梁传集解》考一、北敦15345、伯2536、伯2486残本原卷的分卷与性质

北敦15345存《春秋穀梁传集解》桓公十七、十八年的内容,伯2536存《集解》庄公十九年至闵公二年的内容,伯2486存《集解》哀公六年至十四年的内容。此三件写本的共同特征是卷尾均记有抄写经传注的字数、抄写时间、抄写者与用纸数量。前辈学者依据这些信[1]息推断这三件写本是同一抄本的不同部分。许建平又撰有《跋国家图书馆藏〈春秋穀梁传集解〉残卷》一文,详细讨论了北敦15345的[2]抄写机构、字数、价值等问题,有些意见很有启发。但许氏关于这三件写本分卷的意见,尚需再做讨论。

许氏的意见是:“范氏《集解》传本分卷有二:一以每公各为一卷,如《唐石经》是也;一分庄公于两卷之中,自元年至十八年为一卷,十九年至三十二年与闵公合为一卷,P.2536、P.2590诸卷是也。”又说:“若论卷次,则国图藏卷为全书的第二卷,P.2536为全书的第[3]四卷,P.2486则为第十二卷。”

今细检伯2590,其卷首庄公十九年之前题“春秋穀梁传庄公下第”,闵公元年之前题“春秋穀梁传闵公第四”,闵公二年卷尾题“春秋穀梁传卷第”。由此可知,伯2590的分卷确实近似于《经典释[4]文》所说或本的情况,即许氏所说的第二种分卷情况,这里他的意见是很正确的。然而伯2536的分卷情况恐怕与伯2590不同。伯2536卷首残缺,闵公元年之前题“春秋穀梁传闵公第四”,闵公二年卷尾题“春秋穀梁庄公第三 闵公第四合为一卷”。若如许氏所说,此本卷[5]尾何不将“庄公”题作“庄公下”?我认为,伯2536的分卷可能属于第三种情况:庄公元年至三十二年全篇与闵公全篇合为一卷。

何以证之?伯2536卷尾录有抄写字数“凡大小字一万二千一百四言,五千六百四言本(5604),六千五百言解(6500)”。《四部丛刊》影印余仁仲万卷堂本《春秋穀梁传集解》,庄公卷三后刊有“经传伍阡壹伯肆拾叁字,注陆阡零卅贰字”,闵公卷四后刊有“经传叁伯壹拾玖字,注肆伯陆拾字”。然余仁仲本所记数字不确。现重做统计,余本所刊庄公全篇经传5107字,范注5887字;闵公全篇经传300字,范注461字;庄公十九年至三十二年经传2276字,范注2307字。据此可以算出:庄公全篇与闵公全篇经传共计5407字,范注共计6348字;庄公十九年至三十二年与闵公全篇经传共计2576字,范注共计2768字。我们把这两组数字与伯2536所记经传5604字、范注6500字这组数字相较即可发现,伯2536的记录与庄公十九年至闵公[6]二年的数字相差悬殊,而与庄公闵公两篇相合的数字接近。由此可以证明,伯2536确实如其题记所言将庄公全篇与闵公全篇合为了一卷。

据此又可推测,北敦15345、伯2536、伯2486三件写本所属的整[7]部抄本可能是一个十一卷本。《汉书·艺文志》载“《经》十一卷。[8]公羊,穀梁二家”,又载“《穀梁传》十一卷”。盖向歆父子所见《春秋》今文经为十一卷本,《穀梁传》亦为十一卷本。此三件写本所属原卷或据六朝旧本抄写,为古之十一卷本之余绪。二、北敦15345、伯2536、伯2486、伯2590的版本系统关系

通过校勘,我们可以发现这四件敦煌残本的版本特征,从而梳理出它们之间的版本系统关系:伯2590为一个版本系统,它可能与陆[9]德明所见或本系统接近;北敦15345、伯2536、伯2486所属原卷为另一个版本系统,其不仅受过陆德明所见或本系统的影响,而且也受过陆德明所用底本系统的影响。因伯2590与伯2536内容基本重合可以进行比较,故先将这两件残卷与《经典释文》排比如下,见表[10]1-1。表1-1 伯2590、伯2536、《经典释文》校勘表续表

表1-1中的大部分例子都可以说明伯2590与陆德明所见或本系统相近,在此需要稍作分析的是两个例外。其一,庄公十九年传“不以难迩我国也”,伯2590“迩”作“尒”,《经典释文》云:“本又作介。”二者异。盖“介”乃“尒”之误,伯2590不误,而《经典释文》所引或本已误。其二,庄公二十七年经“莒庆来逆叔姬”下范注云:“则大夫越竟逆女,非礼也。董仲舒曰:‘大夫无束脩之馈,无诸侯之交,越竟逆女,纪罪之。’”伯2590“则大夫越竟逆女”,“竟”作“境”;“越竟逆女,纪罪之”,“竟”作“彊”。《经典释文》于董仲舒言“越疆”下云:“本或作竟”。《经典释文》所引或本盖已改“疆”为“竟”,以合范注上文,而伯2590或为旧貌。另外还有一个现象值得在此一说。余仁仲本于庄公二十七年范注“则大夫越竟逆女,非礼也。董仲舒曰:‘大夫无束脩之馈,无诸侯之交,越竟逆女,纪罪之。’”下引《经典释文》作“越竟,本或作疆”,似乎陆德明所见或本“竟”作“疆”,与伯2590相合。何以会出现这种陆德明所用底本与所见或本文字互易的现象?其实,这种文字互易现象并非《经典释文》本身流传过程中产生的,而是余氏万卷堂在刊刻经籍时所做的有意调整。因余本所据底本“越疆”作“越竟”,故其在摘引《经典释[11]文》时,不得不“疆”“竟”互易,方可避免阅读时产生费解。

由表1-1我们也可以发现,伯2536不仅受过陆德明所见或本系统的影响,而且似乎也受过陆德明所用底本系统的影响。如庄公二十二年经“陈人杀其公子禦冦”,伯2536同《经典释文》底本作“禦”。又如庄公二十七年传“衣裳之会十有一,未尝有歃血之盟也,信厚也”下范注云:“僖元年会柽”,伯2536同《经典释文》底本“柽”作“朾”。又如庄公三十年传“燕,周之分子也”,伯2536同《经典释文》底本作“分”。

我们再看北敦15345、伯2486与伯2590之间的关系。桓公十八年传“以夫人之伉,弗称数也”,北敦15345同《经典释文》底本作“伉”,而不同于或本之“亢”,其与伯2590可能不是同一版本系统。哀公九年经“宋皇瑗帅师取郑师于雍丘”下范注云:“雍丘,地也”,伯2486作“雍丘,厶地也”。桓公二年经“蔡侯、郑伯会于邓”下范注曰:“邓,某地”,《经典释文》于“厶地”下云:“本又作某。不知其国,故云厶地,后皆放此。”盖陆德明所用底本“某”皆作“厶”,伯2486作“厶”可与陆氏底本相印证,其与伯2590可能也不是同一版本系统。

北敦15345、伯2486这种可以与《经典释文》底本相印证的特点和伯2536相类,它们都受过陆德明所用底本系统及所见或本系统的影响。这或许也可以成为此三件敦煌残卷是同一抄本的不同部分这个意见的又一佐证。第二节开成石经本《春秋穀梁传》考一、两种常见开成石经的版本问题

今日易见的开成石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中华书局缩印民国十[12]五年皕忍堂影摹本,题为“景刊唐开成石经”;一种是附在《十[13]三经辞典·春秋穀梁传卷》后的缩印拓片本。这两种版本为我们对开成石经的利用提供了方便,但它们各自又存在着问题,现作一详细讨论。1.皕忍堂本的刊者与质量

此本开成石经,目录一般著录为民国十五年张宗昌皕忍堂刊行[14]。其实,此本出自陶湘之手。魏隐儒在《中国古籍印刷史》中论及陶湘,明言:“代人刻书最大的一部是代张宗昌皕忍堂刻的《开成[15]石经》。”然而,魏氏并未给出此说的史料依据。乔秀岩在《〈礼记〉版本杂识》一文中语涉此事,也只说“皕忍堂本据称出陶湘手”[16]。今检《涉园七十年记略》,于“二十二年癸酉六十四岁”条下得一确证:“先是山东掖县义威上将军张效坤氏宗昌,嘱代摸刻唐开成[17]石经全部,至是告成。”[18]

世人多称皕忍堂本影刻精美,洵可宝贵。今观其字体行款,确实疏朗娱目。据魏隐儒言,陶氏董理此事,全用北京文楷斋工人雕[19][20]版。文楷斋是北京琉璃厂的书坊,以摹刻古本精美而著称。然而此书影刻虽精,却并不能称为善本。陶湘所作《凡例》云:“皕忍堂主人取新拓整张经文,与仁和魏稼孙《开成石经图考》相符者,依样钩摹。按其横列次第,以十二行为一叶,界以直线。每行十字,或九字,或十一字。及旁增小字悉依之,题首隶书并仍其旧。字有残缺,按仪征阮元覆刻宋椠十行本注疏之经文双钩补入,以示区别。惟补文[21]既非石刻原字,遇唐讳不复缺笔。”由此可知,此本所据为新拓,并以双钩法补阙。清人陶福履尝言唐石经:“修改于乾符,补刊于后[22]梁,添注于北宋,谬补于明。字讹文异,浸失其旧。”开成石经屡经补改,情况复杂,而皕忍堂本据新拓而又辗转钩摹,既不能反映原[23]石面貌,又不能保存补刻、改刻之痕。此其不能称为善本之故。2.《十三经辞典·春秋穀梁传卷》本的性质与质量

清人王朝尝言顾炎武之误,多因所阅石经本羼入明人之补[24][25]字,丁溶亦以此讥顾氏。陶湘云:“后人每以旧拓完善相尚,率[26]取补缺文字剪配裱册。”而此《十三经辞典》所附缩印拓片本,性质当近于此类剪配本。今遍检其书,多有后人剪配之痕。如隐公元年《传》“贝玉曰含”,缩印拓片本“贝”作“珠”。然细审之,“珠”字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