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视界——四川大学国际化教育探索与实践(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10-03 16:40:04

点击下载

作者:张红伟

出版社:四川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世界·视界——四川大学国际化教育探索与实践

世界·视界——四川大学国际化教育探索与实践试读:

版权信息书名:世界·视界——四川大学国际化教育探索与实践作者:张红伟排版:KingStar出版社:四川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4-12-01ISBN:9787561482391本书由四川大学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授权北京当当科文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制作与发行。— ·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 —第一部分理论与实践从大学管理到大学治理张红伟(四川大学教务处)

摘要:构建和提升现代大学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建设一流研究型综合大学的必由之路。本文在分析一流研究型大学内涵和大学管理“怪象”的基础上,阐明了变大学管理为大学治理的必要性,剖析了大学管理与大学治理的区别、大学治理的范畴维度以及如何实现大学治理,并立足于教学管理工作实际,切实指出了研究型大学的治理对教学管理人员的素质要求。

关键词:研究型大学 大学管理 大学治理一、为什么要变大学管理为大学治理

四川大学正在为努力构建一流研究型大学而奋斗。所谓研究型大学,其本质就在于全方位地营造有助于激励创新的学习氛围,让一大批具有创新思维的教师和创新潜质的学生互相激发创造力,最终产生使学生终身受益的创新能力和智慧。放眼世界,一流大学往往具有卓越的创新人才(包括学生和教师)成长体系、科学技术创新体系以及社会思想和文化的创新体系。从管理的角度看,一流大学还应该有以人为本、制度化的管理体系,它能给每一位教师、学生和管理人员以全面系统、持续不断的激励——激励教师的尊严感、学生的自豪感和管理人员的成就感。为此,一所大学要成长为一流大学,需要实现三大转变。第一,从行政主导的发展转变成学术主导的发展;第二,从“校办院”转变成“院办校”;第三,从“学校要发展”变成教师和学生自愿在大学实现自己的梦想。三者之中,第三条更为根本。

然而,长期以来,大学管理中形成了一些怪现象,成为大学建设和发展的障碍。一是教职员工对学校发展、参与决策积极性不高,激励和约束收效不大。二是各方面工作沟通不畅。部门间主动沟通的情况少,协调会越开越多,协调的事项越来越具体,实际价值却并不明显。三是群体之间不够和谐。行政人员议论学术人员不懂办事规矩、太较真、总添乱,学究气息太重,全局意识弱;学术人员抱怨行政人员不懂办学规律、太霸道、瞎指挥。

要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推进大学管理创新。不仅要创新管理方式、方法,创新管理技术、手段,更重要的是创新管理理念,变大学管理为大学治理。二者的区别在于大学治理追求的是一种和谐关系状态,而大学管理追求的是一种秩序;大学治理追求大学创造力的发挥,而大学管理则追求目标的实现。大学管理强调外在权威或正式权力的作用,大学治理强调文化的作用,强调价值认同的作用;大学管理强调外在目标的实现,大学治理则强调达成内在的协调一致。大学管理往往是指通过对大学事物的有形控制向预定目标趋近的状态,而大学治理则是指大学活动的各个主体之间处于一种和谐状态中。可以看出,治理是管理达到了一定水平才体现的状态。这也意味着,管理是治理的上位概念,治理是管理的内在追求。管理强调的是目标的实现,治理强调的是过程的井然有序。二、大学治理的内涵与延展

大学治理涉及与政府、社会等外部世界的关系,也涉及定位、管理和发展等自身的内涵发展问题。从治理的角度分析大学管理所涉及的各种外部关系(大学与政府、大学与社会、大学与市场的关系等)和内部关系(体制、学术与行政等),有助于认识和把握高等教育管理的内在规律,实现大学管理内容和方式的转变。本文重点从治理角度观察、分析大学内部关系。

第一,管理体制。目前,无论公立大学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还是民办大学的“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大学内部总会存在着“领导—被领导”“管理—被管理”“指导—被指导”“联系—被联系”等内部体制关系。在现代大学,尤其是我国,层级化而非扁平化管理是不可避免的,至于“校—院—系”体制也好,“校—系”体制也好,无非依其大学规模所定,其实质差别不大。

现在,一些公办大学尝试董事会制度(如广东暨南大学),一些民办大学也在设立党组织领导机构。目前,“党委领导,校长负责,专家治学,民主管理”的大学治理体制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社会和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日益深入,大学内部管理体制必将做出新的适应性调整。

第二,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在全球的大学管理中,都或多或少地存在着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的矛盾。在我国,这是一个敏感但无法回避的问题。对于我国的大学来说,目前大学里的行政权力不会自动降低。但现代大学制度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平衡学术权力和行政权力。

第三,其他关系。大学内部各种关系中,除了上述两方面以外,还有“教学与科研关系”“教与学(师生)关系”“中心工作与保障服务工作关系”“人才培养与市场需要”等重要方面。

总之,大学治理所包含的内容复杂而艰巨。从大学组织结构、工作流程到质量评价,涉及人财物权诸多方面,其治理的活动方式是长期动态,治理的价值取向是积极和谐,治理的标准是实现善治。三、如何实现大学治理

传统观念认为,只要权力配置得当,管理手段合适,就能够达到一种治理状态。但事实上,实现大学治理远非如此简单。(1)大学治理并不是简单的需要满足和政通人和,而是一个共同参与、订立契约和自我约束的过程。它要求每个人都认识到自己的责任并付出相应的努力以达到和谐的状态。这就需要转变传统的行政命令式的管理方式,而采用柔性的、参与式的管理方式,充分发挥个体的自觉性、主体性,变消极、被动的“被管者”为可以释放其内在潜力的管理者,使人们主动地建构一种和谐的关系,形成一种共同的发展愿景。(2)大学治理要注重决策的多主体参与。注重决策的多主体参与,必须提高师生员工特别是学术人员参与决策的能力和积极性,真正发挥大学教代会和学术委员会等内部学术组织的作用,提高决策酝酿、制定和执行中各层次学术人员的参与度,寻求各类师生对政策和项目的积极许可而非默许。(3)大学治理要追求大学的公共价值。为此,大学管理者要建立问责制,加强横向协调,增大管理透明度,畅通信息渠道,打破行政人员与学术人员的隔阂,解决好相互不认同的问题,在行政人员与学术人员之间建立良好的合作工作关系,使他们共同致力于大学公共价值的实现。(4)大学治理要平衡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大学治理要使行政组织和学术组织两种不同的组织控制力和影响力达到平衡。要改变行政权力泛化、学术权力弱化的现状,真正扩大学术权力。(5)大学治理要加强治理文化建设。加强治理文化建设,应当倡导公正平等、参与共享、谈判协商和共同责任等治理价值观念,营造尊重学术、敬重学者、学者治学的办学氛围。(6)大学治理需要良好的法治环境。大学治理实质仍然是规范治理或依照规则治理,只能依靠法律的约束。大学章程也就是大学行为的宪法,大学内部关系处理、规章制度都必须以此为基准。可以说,大学章程能够反映大学的治理状态。

显然,实现治理是一个持久的目标、理想的目标,这个目标并不容易达到,因为这要求治理结构合理,权力与责任相当,能够达到一个利益的平衡。四、研究型大学的治理对教学管理人员的素质要求

作为研究型大学的教学管理人员,需要具备沉静型领导的素质、业务素质、创新素质和法律意识。(一)沉静型领导的素质

沉静型领导有别于普遍称颂的英雄式领导,他们是平凡中的不凡人。沉静型领导充满洞察力和理解力,具有深思熟虑、务实可用的工作模式,善于采用细小、谨慎的步骤来解决复杂的大问题;具有谦逊、克制、执着的美德和习惯。“沉静”不是唯唯诺诺的别称;“领导”也不是上司的代名词。“沉静”是稳重实干的象征;“领导”是主宰和推动事物变化的人,与级别、职位高低没有关系。教学管理工作看似普通、琐碎,既不轰轰烈烈也非英雄之举,但却孕育着伟大的平凡。

研究型大学具有学科综合性强、多学科交叉、相互渗透和跨学科研究等特征。教学管理则并非简单的排课、选课、成绩管理等一般性事务管理工作,教务人员的洞察力、理解力以及谦逊、执着的素质和美德在研究型大学的教学管理中尤为重要。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斯隆管理学院的教学管理员米里亚姆为我们树立了沉静型领导的典范。在她服务斯隆学院的51年里,几乎所有的学生都能说起自己和米里亚姆之间有过的一些接触或感受。她关心学生的各类事情,从注册、成绩到排课、财务资助等,甚至帮助学生去规划选课,帮助他们设计未来的职业生涯。1981年,MIT校方在一个非常隆重的场合颁给米里亚姆Jamesmurphy奖,以表彰其对学校的贡献。斯隆管理学院至今还挂着这位已过世的教务职员的画像,以纪念她在平凡的教学管理工作中默默无闻的贡献。(二)业务素质

首先,教学管理工作者应当不断更新知识结构,熟知高等教育的基本理论,懂得教学规律,熟悉教务活动,了解各门学科,研究人才培养方案和培养计划。

其次,教学管理工作者应当具备组织管理与协调沟通的能力。教学管理机构是教学机器运转的指挥系统,每一个教学管理工作者都是教学工程的组织者和实施者。教学管理工作涉及各教学院系、各职能管理部门、各级各类的学生等方方面面的人和事,要协调好各方面的关系,要把从教师到学生、从入学到毕业等庞大的教学工程变为现实,教学管理工作者应掌握基本的现代管理方法和系统科学的理论,增强组织管理与协调沟通的能力。

最后,教学管理工作者应当具备信息处理能力。教学管理工作是一个多目标、多约束、多层次和多系列的动态管理过程,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而且有很强的时效性。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先进、可靠、完善的教育教学支撑平台,使网络信息技术渗透到教学管理的全过程,是实现教学管理科学化、信息化、系统化和规范化的重要保障。大学教学管理的每一项工作,如排课、选课、成绩管理、注册、离校、教学评估、统计分析等,都需要教学管理人员具有较高的计算机水平,较强的信息获取、分析和处理能力,以适应教学管理信息化的基本需要。(三)创新素质

创新素质的核心是创造性思维。研究型大学要求教学管理者在工作中善于发现问题,积极创造条件解决问题;善于结合自己的工作不断提出改革措施;善于结合实际挑战常规,大胆创新,不因循守旧、墨守成规。积极探索研究型大学优秀人才成长规律和探究式学习方式,在培养方案个性化、学生学习主题化、教学手段现代化和教学管理科学化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探索和改革。(四)法律意识

在教务工作中,管理者要具有法制观念,树立依法从教的观念和科学的教育理念,熟悉教务活动中的规章制度,通过规范化管理,明确各个管理岗位的权限,提高效率,遏制违规的不作为、乱作为。在教学管理理念中注入维权意识,才能在管理工作中体现法制精神对人的关怀和尊重,保障和维护被管理者正当合理的权益,促进管理工作的协调与高效。研究型大学国际联合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刘黎 伍红雨(四川大学教务处)

摘要: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带动教育全球化,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国际联合培养的办学模式在这种背景下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在论述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国际联合培养必要性的基础上,结合四川大学的实际情况,介绍了四川大学国际联合培养办学模式的探索实践状况,并对进一步推进研究型大学国际联合培养工作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研究型大学 国际化 联合培养模式

高等教育国际化是当代中国高等教育走向世界,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素质创新人才的迫切需要。当前,教育的交流与合作已经逐渐成为高等院校的一项新职能,这既是21世纪社会经济、科技和文化发展对高等院校提出的新要求,也是大学在世界各国经济和科技日趋国际化的历史潮流中应当和能够扮演的角色。特别是中国的研究型大学,作为国内拥有优势资源和具有较强实力的大学,在建设创新型国家、培养高素质人才上更应担当重任。如何使中国的研究型大学有效地抓住当前国际机遇,同时结合自身优势培养出创新人才,是我们面临的重大问题。

四川大学作为中国西南地区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引领高校,一直把人才培养国际化作为学校发展战略的首要任务。从改革开放到“新川大”(由原四川大学、成都科技大学和华西医科大学合并组建)成立以来,学校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取得了全方位、深层次和突破性的发展。早在20世纪末,我校的国际合作交流及本科生国际联合培养就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以吴玉章学院为平台,实施“三项机制两个体系”的人才培养体制,借鉴国外研究型大学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有益经验和做法,积极探索跨国界、跨学校、跨学科领域的国际合作培养创新人才的模式和体系。在此基础上,我校不断强化并积极开拓本科生国际联合培养新模式、新途径,逐渐形成了国际国内、境内境外、课堂教学、实践教学、能力培养和素质拓展有机融合、贯通培养的多种联合培养机制。一、研究型大学开展国际联合培养的重大意义

研究型大学培养高素质、国际化的创新人才的目标要求改革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走国际联合培养的新路径。(一)顺应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客观需要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社会对国际化人才的需求愈来愈强烈。作为人才培养的主阵地,高等院校肩负着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竞争能力的国际化复合型人才的艰巨任务。近年来,国内许多高校在全球化背景下大力促进高等教育国际化改革,其中,国际联合培养就是一种重要的合作办学模式。(二)研究型大学自身发展的内在需要

研究型大学作为输出大量优质人才的高校,有着更加艰巨的任务。研究型大学强调研究,注重教学与科研相结合,从而实现科学研究和知识的创新。科学研究的探索是站在巨人肩膀上的事业,是在不断出现的新成果上探索而来的。因此,研究型大学只有具有国际化的视野,借鉴融合新的知识和技术,才能使学校的科研工作和人才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而国际联合培养模式的开展能给其注入新的养分,推动研究型大学培养具有高度国际视野的创新复合型人才。(三)缩短与世界一流高校差距的现实需要

与国外一流高校相比,我国的研究型大学在人才培养目标、研究水平等方面还存在一些差距。国际合作办学就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有利于引进国外大学的优势资源,如优秀的教师资源、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方法、与国际接轨的课程设置,以及杰出高效的管理体制等。此外,国际联合培养也是一种重要的培养模式,该模式能使学生在本科阶段的学习中,接受国内外高校的双重教育,在多种模式选择下,能更大效能地抓住机会学习,发挥出自己的最大优势。二、研究型大学开展国际联合培养的基本模式

随着合作办学培养的推广,越来越多的研究型大学在发展其国际化的途径中,根据所处环境与自身的实际,创新与发展了多种模式。(一)以课程学习为主

该模式以本校的初入学专业为基础,与外方学校进行合作,继续相同或相类似专业的课程学习,双方学校学习的过程彼此密切衔接,实行学分互认,学习年限为1~2年。课程学习以通识教育为目的,在不限制专业背景选课的情况下,依照学生的个人兴趣和爱好来选择短期的修读课程。(二)以科研训练为主

双方学校以某一课题或项目为依托,学生到对方大学进行科研合作研究学习,以推进更高层次校际间实质性的交流,进而实现真正意义上高校国际化战略理念。(三)以实践实习为主

这一培养模式的特色在于将学习和工作实习实践紧密结合,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充分将所学知识与实际工作融合。学生在国外高校提供的实习工作场所,不仅能真实体验到国外学校的学习氛围,同时也能有机会接触到相关专业所涉及的职业领域。目前,以实践实习为主的项目包括:学习兼实习、企业公司实习、短期研修学习、短期国际会议、短期夏令营以及国际学科竞赛等。(四)在国内设立分校

外国高校授权在我国创建分校,这是我国近年来比较流行的一种联合培养模式。这种模式以国外高校的标准制定课程设置、课程内容以及教学计划等,且以国外高校的管理模式为主,师资由国外高校教师和国内招聘的优质教师组成,主要招收和培养我国的学生。例如,斯坦福大学目前在佛罗伦萨、圣地亚哥、莫斯科、柏林、京都、牛津、巴黎设有分校,并于2004年春季启动斯坦福大学北京分校项目。三、四川大学对国际联合培养模式的积极探索

近年来,四川大学立足于自身的特点,大力探索国际联合培养本科生的模式和办法,在“引进来”和“送出去”两个方面都取得了阶段性的突破。(一)依托优势资源与国外高校开展全方位合作

目前,四川大学开展的国际合作交流项目有70多项,已与10个国家的20所大学实施了20个项目,如“四川大学—美国华盛顿大学创新人才联合培养班计划”项目等,形式包含了学历类教育、短期的交流项目、实习项目等。项目的开展主要以双方大学的优势资源为依托,重点立足于对方大学的优势专业的培养。这种方式初见成效,对促进我校教育与国际接轨,推动教学改革,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人才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与此同时,四川大学利用暑假时间开展了旨在使本校学生实现“不出国留学”的“国际课程周”和“国际交流营”项目,在本校就能获得来自国外的老师带来的国际课程,实现足不出户,即能与国际学生交流互动。(二)多渠道搭建国际交流平台

四川大学所开展的联合培养本科生的模式是一种全新的国际化联合办学模式,该模式使得本科生在校学习期间,有机会接触和参与来自国外的新技术和新知识,有利于在所学习的领域中激发新思维,促进新方法的形成。四川大学采取了多种方式对这一模式进行推广,开展了国际先进理念、知识和技术等方面的讲座。定期组织开展联合培养相关项目的宣讲会,对有意向交流的学生给予咨询答疑。另外,还组织了回国学生经验交流会,让本校学生从不同的视角对国外高校和教育进行深入了解。为了鼓励学生参与,在创新学分的申请条件中,学校扩宽了参与国际合作项目学生的申请范围。(三)构建层级分管的高效管理团队

为确保模式中各个项目运行方向正确、进展顺利,整个过程中有条不紊的优化管理显得尤为重要。四川大学在项目整体运行过程中建立了以相关行政单位与各院系层级分管并互动的整体团队。在项目的签订、学生的选拔、出国后的学籍管理、回国后的衔接等方面都有着密切的分工和合作。国际处有专门团队负责海外交流项目的管理,同时与教务处实行密切的合作,保持内外的协调运作。各学院也与教务处相互紧密配合,并不断完善转化学分、选退课、毕业细则等程序,确保项目能得以有效实施。(四)建立健全国际联合培养长效机制

项目的有效运行离不开制度保障。四川大学在开展联合培养项目的过程中,从项目的签订、选拔方式、过程的实施方式上都有着严格的制度保障。这些制度确保项目能够通畅地运行,避免由于各因素导致项目中断与脱节。例如,在学生的学分认可上,教务处对不同区域高校的课程体系有着严格的整体认证制度,并制定出了有关学分认定的标准,确保学分认定统一、公平。四、优化四川大学国际联合培养模式的对策建议

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四川大学将进一步推进国际联合培养办学。(一)牢固树立国际化与本土化相融合的人才培养理念

开展国际联合培养是基于国际化的发展趋势,国际化的理念一直是项目开展的核心。因此,在项目运作的过程中,项目的国际化是开展国际联合培养模式的关键。从项目的启动、选拔到最终录取,都体现着人才培养国际化的趋势。与此同时,本土化的这一特点也不容忽视。国际化与本土化一直都是开展国际化教育应当处理好的一对最重要的关系之一。开展国际化教育的最终目的在于更好地培养具有国际化的本国学生。因此,本校开展的各项项目的核心是牢固树立国际化与本土化相融合的人才培养理念。(二)适时优化调整国际交流合作项目

开展联合培养模式的目的在于培养优秀的人才。学校每年的签约项目都有所变化,这不仅要参照合作方的具体情况,也要根据学校每年派出学生的交流动向以及在校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进行适当的调整。每年项目所进行的实际状况的统计都能给来年的合作提供建设性的指向,将这种动向与学校的培养规划等结合起来,提供给本校学生更优化的国际化交流项目的选择。与此同时,在基于项目开展合理性的前提下,力图保证机会的公平性;特别是在项目实施的过程中,尽力对经济困难学生提供资助,不断优化学生交流的结构。(三)不断拓展中外联合培养的空间和规模

四川大学是西南地区最大的综合性大学。因此,在保证重点项目建设正常运行的前提下,还可以进一步拓展联合培养项目模式的空间和规模。在项目开展的过程中,结合本校的需求,强化重点项目的建设和开展,大力推广新的交流模式,如短期的学术交流以及海外实习的项目,力图使得项目多类型、多角度地开展。同时在“走出去”的过程中,不忘“引进来”。学校一方面要做好学生的选派交流学习的工作,另一方面要做好本校的国际化课程建设、留学生招录管理工作以及师资水平国际化的培训工作。(四)构建国际联合培养质量保障体系

开展国际联合培养的最终目的在于提升我国高等教育的质量。因此,对国际联合培养人才的质量自然而然成为每个高校重点关注的问题。当前,尽管四川大学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制度保障建设从未间断,但尚未形成具有典型示范性的模式理论。为实现对国际联合培养人才质量的完善与保障,必须加快建立“五个机制”,即项目质量评审机制、教师质量评估机制、学生质量评估机制、教学管理质量评估机制和“再评估”机制。从整体到局部再到整体多角度、全方位、多层次实施监控和管理。参考文献:[1]张晓光,耿欣.以国际联合办学为契机 推动学校教育教学改革[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版,2004(34).[2]胡亮才.国际合作办学模式创新[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3]叶天放.高校联合办学方法评析[J].教育发展研究,1995(06).[4]何毅.创新办学体制 推进“产学研”联合办学[J].高科技与产业化,2008(09).[5]黄续,李天一,高寒.院校联合办学模式的教育质量监控方法与实践[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6(03).[6]陈洪安.高校联合办学的依据及模式[J].高校理论战线,1997(07).[7]王骞.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面临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 (22).制度逻辑视阈下的高等教育国际化巫科 彭宏(四川大学商学院)

摘要:自20世纪80年代至今,高等教育国际化一直受到我国政府和高等教育界的高度重视。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面临多元化制约、国际化趋同、特色化不足等困境。本文基于新制度社会学派的制度逻辑理论,从制度环境与组织行为之间关系的视角解读高等教育国际化,为高等教育国际化提供新的研究视野。

关键词:高等教育 国际化教育 制度逻辑一、高等教育国际化概况

20世纪80年代,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以下简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国际化(internationalization)”确定为现代高等教育发展核心概念之一。随后,高等教育国际化一直受到我国政府和高等教育界的高度重视。20世纪90年代至今,高等教育新一轮国际化浪潮席卷全球,大大促进了各国教育之间的“无国界”交流与合作。在这一轮高等教育国际化浪潮中,我国越来越多的高校将国际化作为发展理念和战略规划,把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作为发展的方向和奋斗的目标。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在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明确提出“创新高校人才培养机制,促进高校办出特色争创一流”,由此可以看出高等教育国际化的重要性,所以进一步推进高等教育国际化显得尤为重要。然而,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水平还不高,高等教育国际化面临诸多困境,因此,在全面深化改革背景下,高等教育国际化成为高等教育研究的重要课题。二、高等教育国际化困境

高等教育国际化,是指把跨国界、跨文化和全球化的视野与高等教育的目标、主要功能(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相结合的过程。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研究虽已取得大量研究成果,但同时还面临以下困境。

第一,多元化制约。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受多元化制约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理念多元化。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理念以北美和西欧国际化教育理念为学习榜样的传统模式已不再一家独大,而是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北欧、澳洲、东亚等教育发达地区的高等教育国际化理念也逐渐兴起。不同的高等教育国际化理念之间既相互交融,也相互竞争。二是主体多元化。高等教育国际化主体是以高校为核心的高等教育国际化组织体系,还包括国家教育部、国际化教育培训机构、国际化教育旅游机构、海外留学机构、国际化教育NGO(非营利组织)等。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组织体系已较完整,但目前尚缺乏对多元化主体的有效管理。三是环境多元化。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期,高等教育国际化面临多元化的环境,包括价值观多元化、教育制度多元化、经济制度多元化等。环境多元化大大增加了环境的不确定性,严重影响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的稳定性。

第二,国际化趋同。高等教育国际化不是简单的“走出去”或“引进来”的过程,而是让高等教育通过跨文化交流与实践,充分学习国际先进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提升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水平,这就要求“有所为,有所不为”。然而,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呈现趋同现象,具体表现为盲目开设国际课程,大量引进外籍教师,纷纷设立交换项目,大举建设国际校区,频繁开展国际考察等。从某种程度来讲,这些举措对于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确实必要,但各大高校甚至包括一些高职院校,不根据自身规模实力与办学特色制定科学合理的国际化发展规划,而盲目跟风国内一流高校的国际化教育,实在是不可为,也不可取。

第三,特色化不足。高等教育国际化还面临特色化不足的困境。一方面,在高等教育实施国际化进程中,高校所学习模仿的国外先进教育理念与方式大同小异,加之部分高校又未充分消化吸收,导致“学什么就是什么”的情况普遍存在,严重削弱了自身的办学特色;另一方面,为实现跨越式发展,一些作为“后起之秀”的高校,在实施国际化教育时,采用跟随战略,全盘模仿国内实施国际化教育较好的高校的做法,这就更导致了自身特色的消失。三、制度逻辑理论的启示

从组织研究视角来看,高等教育国际化面临的困境是制度环境与组织行为之间互动形成的。关于制度环境与组织行为,新制度社会学派学者阿尔福德和弗里德兰(Alford & Friedland,1985)提出“制度逻辑”概念,即“固有的矛盾性的习俗及信仰”。本文基于罗伊和海宁斯(Reay & Hinings,2009)提出的制度逻辑概念——“指导行为的广为接受的规则基础”进行研究。新制度社会学派认为,制度逻辑存在三种影响机制:第一,合法性机制,指诱使或迫使组织采纳具有合法性的组织结构和行为的观念力量(周雪光,2003)。合法性机制的落脚点在于“逻辑场域”,即由多种制度逻辑共同形成的制度环境。第二,同构性机制,指导致组织同构现象的驱动机制。同构性机制事实上是合法性机制的产物。制度环境中的合法性机制产生一种激励,迫使或诱使组织去接受和采纳社会认可的做法和形式,因此,组织发生同构现象。第三,能动性机制,是指行动者对世界具有某种影响能力,如能够改变规则,改变关系纽带或者资源配置(Giddens, 1984)。近年来,新制度社会学派更加注重个体和组织的创新、策略等行为研究(斯科特,2010)。

在分析制度环境与组织行为之间的互动关系时,制度逻辑理论能够将制度环境和组织行为密切联系。制度逻辑不仅可以解释组织趋同现象,而且可以指导组织发挥能动性机制。因此,本文尝试从制度逻辑视阈分析高等教育国际化。四、从制度逻辑视阈看高等教育国际化

基于新制度社会学派的制度逻辑理论,参考国内学者相关研究,本文从制度逻辑视阈分析高等教育国际化面临的困境。

首先,从制度逻辑视阈分析高等教育国际化面临的多元化制约困境源于由多元化制度逻辑共同形成的制度环境,包括市场逻辑、教育逻辑、国家逻辑、社会逻辑等。因此,高校在实施国际化教育过程中面临的制度环境具体由哪些制度逻辑形成是由多方面因素决定的。

其次,从制度逻辑视阈分析高等教育国际化面临的国际化趋同困境是由于制度逻辑的同构性机制发挥影响的结果。值得注意的是,国际化教育组织嵌入制度逻辑的程度越深,那么受制度逻辑同构性机制的影响就越大,国际化趋同现象越明显。

再次,从制度逻辑视阈分析高等教育国际化面临的特色化不足的困境是由于国际化教育组织的能动性机制发挥作用的结果。一方面,国际化教育组织具备适应制度逻辑影响的能力;另一方面,国际化教育组织能够通过积极影响嵌入制度逻辑的程度或者改变制度逻辑本身从而保护自身特色不被同化。五、结语

本文从制度逻辑视阈分析了高等教育国际化及其面临的困境,但很多问题尚未解决。例如,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制度环境究竟包含哪些制度逻辑?制度环境的动态变化对高等教育国际化会产生怎样的影响?是否有大量案例支持高等教育国际化制度逻辑的同构性机制和能动性机制?等等。总体而言,从制度逻辑视阈解读高等教育国际化及其困境,或许能为高等教育国际化研究开拓新视野。参考文献:[1]习近平.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说明[A].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文件汇编[C].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2]冯惠玲,胡娟,惠新宇.高等教育国际化:内涵、挑战与取向[J].中国高等教育,2011(11).[3]叶托.中国地方政府行为选择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2012.[4]Friedland R, Alford R R.Bringing society back in:Symbols, practices, and institutional contradictions [A].Powell W W, DiMaggio P J.The New Institutionalism in Organizational Analysis [C].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91:236-251.[5]Reay T, Hinings C R.Managing the Rivalry of Competing Institutional Logics [J].Organization Studies,2009(30):629-652.[6]周雪光.组织社会学十讲[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7]Giddens Anthony.The Constitution of Society [M].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84.[8]斯科特.制度与组织——思想观念与物质利益[M].3版.姚伟,王黎芳,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国际化教育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研究陈启胜 赵鹏宇 徐志(四川大学商学院)

摘要:全球化的到来和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新的挑战。在高等教育国际化背景下,如何改进和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增强其针对性和实效性,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任务。本文分析了国际化教育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挑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思路和措施,旨在为国际化教育环境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借鉴。

关键词:国际化教育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工作创新一、前言

21世纪,全球化是不可逆转的趋势,全球化带来国际的激烈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这对高等教育国际化提出了新的要求。高等教育国际化要求我国高等教育融入全球化人才培养和教育发展竞争之中。对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来说,国际化推动了不同民族文化、价值观念的交流与碰撞,能够促进大学生思想更加开放,发展更为全面。但是国际国内形势的深刻变化,也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严峻挑战,大学生面临着大量西方文化思潮和价值观念的冲击,某些腐朽没落的生活方式对大学生的影响不可低估。在国际化教育的背景下,如何培养大学生的民族意识和爱国精神,引导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同时引导学生把握世界潮流,通晓国际规则,成为具有跨文化交流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成为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二、高等教育国际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出新挑战

高等教育国际化要求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与时俱进,不断吸收和借鉴国际先进理念和教育模式。在现代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复合型人才,对大学生素质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人才培养和高校教育的重要任务,需要适应国际化教育的要求,为培养国际化人才服务。在高等教育国际化背景下,大学生面对的是一个更加开放和复杂的社会环境,高校不能杜绝大学生接触外界的思潮,要充分认识到新的环境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理念和工作方式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和国际化的视野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从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手段等方面加以改进和创新。

如何进一步巩固和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和社会主义特色理论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指导作用是高等教育国际化过程中的重要任务。在高等教育国际化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导,在大学生中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多渠道开展符合大学生特点和需求的各类活动。同时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以开放的心态了解国际化教育背景,学习和借鉴先进理念和方法,以科学合理、国际认可的方法和理论去展示具有中国特色的思想政治教育,促进中国梦的实现和传播。

网络化和信息化的快速发展对提高国际化教育中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提出了新的要求。在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同时,网络也在快速发展,信息量爆炸式增长,这就要求思想政治教育要适应高等教育国际化和信息化要求。如何充分利用和发挥网络技术的特点,建设网络和新媒体技术条件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民族文化、优良传统道德话语权的强势平台,强化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和优秀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播力,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紧迫任务。

在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中,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提升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力,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国际化教育中,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逐步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我们在学习外来文化的过程中,必须把弘扬民族精神作为思想政治教育有效应对国际化挑战的基础,正所谓“民族的才是世界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使青年大学生懂得民族精神、民族文化如同一个人的尊严、人格一样,成为安身立命的根本。三、高等教育国际化背景下,如何加强和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坚持将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为指导思想,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高校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阵地,决定了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理论指导,以社会主义为主流意识形态,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以思想道德建设为基础,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引导大学生树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理想与坚定信念。

加强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学科研究,建立和完善相应的学科体系。在高等教育国际化背景下,我们需要加强和完善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研究和应用,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和制度自信。思想政治教育学作为新兴学科,有许多科学问题和规律有待进一步研究和规范。在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既要坚持学科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又要注重与管理学、社会学和心理学等学科的交叉研究和相互借鉴,营造宽松和民主的研究氛围,促进更多理论课题的建立,将更多的实践经验上升到理论高度。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以开放的心态,系统地融入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进程中,促进理论和实践的创新。思想政治教育不单是中国高校在开展,国外很多高校都在开展,并且有一些标准化和系统化的理论和经验。中国需要借鉴国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学生事务管理方面的先进理念和方法,完善国内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体系。高校作为一个系统,只有保持开放的理念,主动学习和交流,结合自身情况,设计有特色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开展符合学生需求的教育教学活动,才能不断促进学校管理水平和学生培养质量的提高。例如,四川大学的国际课程周,既包含了国外先进的教学模式的示范,先进教育理念和文化的展示与传播,也包含了针对国外交流师生的中华文化宣讲、民俗体验活动,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高等教育与外国高等教育的交流和互动。

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平台和手段,借助网络等多种载体开展国际化背景下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网络平台和新媒体工具的应用突破了时空限制,增强了互动性和及时性,扩大了信息的影响范围,为国际化教育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有效补充。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利用网络技术和数字技术,抓住电脑、手机等新媒体终端,通过多种载体和平台构建一个完善的思想政治教育信息传播体制。

建立和完善高校在校生的国际化教育管理系统,加强对交换生、联合培养等国际化教育项目的管理和引导。

高校国际化可以培养具有国际化思维、国际交往能力、国际竞争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并通过国际交流与合作,促使各国高等教育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交流和相互竞争,从而优化本国的教育资源和要素。当前各个高校的跨国交换、联合培养等国际化教育项目越来越多,对于参与国际化交流的学生,其接受的思想和管理与其他学生有所不同,高校应该建立相应的国际化教育管理系统和制度对其进行管理,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也要进行有针对性的引导。参考文献:[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Z].2004-08-26.[2]崔健,黄蓉生.国际化视野中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思想教育研究,2011 (12):67-71.高等教育国际化动因探析刘剑昭(四川大学中美大学战略规划研究所)

摘要:要理解高等教育国际化实践中的各个方面,核心在于抓住催生国际化的各种动机。本文将从宏观的全球和国际组织视角、国家政府层面、高等院校层面以及相对微观的学生与教师层面,探究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动因,以期对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有所启示。

关键词:高等教育 国际化 动因一、引言

国际化,可以说是高等教育与生俱来的,自中世纪以来,大学就具有国际性的特征,而不只是一座象牙塔,这也潜在地决定了它在发展过程中的开放性与合作性,当今社会全球化的发展更是激发了此种特性。而要理解高等教育国际化实践中的各个方面,核心在于抓住那些催生国际化的各种动机,“清晰明确地阐释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动因,这样做的重要性怎样强调都不为过”。二、高等教育国际化概念辨析

高等教育国际化是一个发展中的概念,随着时间的推移,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维度和复杂性随之增加,而且高等教育国际化在不同文化语境下的国家也会呈现出差异性,鉴于此,要对高等教育国际化梳理出一个普遍适用的定义是不可能的。但仍有必要作出一个足够客观的定义,能在大范围语境中使用。这其中,当首推加拿大学者简·奈特关于“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折中定义,“在院校与国家层面,把国际的、跨文化的、全球的维度整合进高等教育的目的、功能或传递的过程”。“国际的”“跨文化的”“全球的”体现着国际化进程在广度和深度上的丰富内涵,“目的”是指一个国家及地区的宏观高等教育目标,也指某所高校的使命,“功能”则指高等教育的教学、科研与社会服务职能,“过程”一词的使用旨在表明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概念与实践均是一个动态前进的过程。三、高等教育国际化动因探析

加拿大学者简·奈特从国家和院校层面指出了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四种动因,即政治、经济、学术和文化社会,但却忽视了高等教育日益赖以生存的土壤——全球层面,以及高等教育的主体——学生与教师。本文将高等教育国际化置于宏观的全球视角,以及相对微观的学生与教师层面,探究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动因,以期对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有所启示。(一)全球层面

从全球视角来分析,高等教育国际化除了能满足国家与教育自身发展之外,还有利于解决全人类生存与发展所共同关心的问题和面临的挑战。在全球化发展进程中随之带来的覆盖全球的事务也日益增多,如种族矛盾、恐怖主义、资源与环境问题等已成为威胁全人类安全的共同问题,而高等教育在解决这些现实问题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此外,高等教育国际化对于促进全球经济的增长与合作、促进国际理解、尊重文化多样性和民族多样性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从学术视角来看,高等教育国际化催生了一些国际教育组织,而国际组织又通过制定国际学术标准,促进世界知识的发展,实现教育资源在全球内的共享与合作。(二)国家政府层面

国家层面上,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动因可从政治、经济、文化三个广义领域及教育这一具体因素进行分析:政治上,高等教育国际化被视为促进地缘政治的有效方式,是对外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试图通过国际教育活动来实现与邻国及其他国家在政治上的整合与合作,宣传和辐射本国的政治主张、价值观念、行为理念及外交策略等,以此塑造国际形象,提升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经济上,高等教育国际化为各国培养和聘用高质量的人才提供了“直通车”,从而增强科技与经济竞争优势。此外,跨国跨境教育项目与服务是潜在获利的贸易领域,是创造经济收入的手段之一。文化上,高等教育国际化有利于国与国之间的和平关系与跨文化理解,促进国家认同,弘扬本国优秀文化和吸取他国文化精粹等愿景已成为高等教育国际化的重要动力。从教育层面来看,高等教育国际化战略可以有效解决一些国家面临的生源不足、教育资源浪费、高等教育供给能力相对不足等问题。(三)高等院校层面

教学与科研是高校的核心使命,从高等院校的层面来看,高等教育国际化的首要动因是加强学生和教职员工的国际与跨文化理解,帮助学生从全球视角考虑问题。同时,高等教育国际化促进了知识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与合作,可以加强院校的科研和知识生产。其次,高等教育国际化可以促进本国高等教育与国际标准的契合,提高学术质量,努力达到国际学术标准,使高校在竞争中获得优势。此外,高等教育国际化是提升高校国际形象和声誉、宣传自己品牌的契机,从而达到吸引优秀学者、稳定留学生数量以及争取研究项目的目的。另外一个主要动因就是经济创收,由于高校在经费上的紧张,通过实施国际化取得经济收入来补助校园内的开支,是许多高校乐于采用的方法。(四)学生与教师层面

作为高等教育的主体——学生与教师,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动因则主要是持续更新知识及获得最新的技能,这主要是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学生与学术工作者被要求要不断学习充电,不仅局限于国内,更应放眼于全球,以此来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同时,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的广度与深度的增加,学习或工作环境中文化多样性的增加,也要求师生具有在多元文化下及不同工作环境中工作与生活的能力。此外,学生与教师这一主体自身也日趋多样化、个性化,随着知识水平的提高,他们内心具有更多的需求,高等教育国际化则可为学生与教师提供更多、更丰富、更具选择性的教育与学习深造机会。四、结语

高等教育国际化是一把双刃剑,收益与风险并存。有些收益和风险是预测中的,有的却在意料之外,既有“采来之石”,也有“飞来之石”。“采来之石”是指引进促进本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资源,但其中也暗含有“分辨不清、采之不当之虞,或迷信外来之石、盲目利用之险”,如课程与教育项目的引进,可能导致教育商品化或低质量教育提供者增多。而“飞来之石”则是指我们在高等教育国际化进展中可能会遇到的风险与问题,它们“往往不期而至,会让人惊慌失措,乃至造成危险”。因此,我们须以细致的考辨为基础,以谨慎而又大胆的态度对待高等教育国际化。参考文献:[1]简·奈特.激流中的高等教育:国际化变革与发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2]陈洪捷.中德之间:大学、学人与交流[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高等教育国际化相关问题解析冉桂琼(四川大学教务处)

摘要:高等教育国际化是新世纪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之一。在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探索与实践过程中,我们有必要对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内涵、原因、内容以及存在的问题等进行分析与探讨。

关键词:高等教育 国际化 高等教育国际化

人类步入21世纪以后,高等教育国际化作为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逐渐深入到教育者的头脑中,不少高等学校顺应世界高等教育发展潮流,自觉或不自觉地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国际化教育探索与实践活动。在多年国际化教育实践的基础上,我们有必要仔细审视高等教育国际化,厘清相关问题,以期使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建设更加卓有成效。一、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内涵“国际化”(international)一词是由“nation”(国家)和前缀词“inter”(间,际,相互)连接而成,意指不同国家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等。“国际化”所表达和强调的是不同主权国家之间、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的友好互动、平等对话和跨文化交流。“高等教育国际化”则是指不同国家在摒弃偏见并本着相互平等、互利合作的基础上,按照国际认可的规则和精神,在高等教育领域开展的关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方面的互动、借鉴、协作与交流。其内涵可以从不同的视角加以理解和剖析。

第一,高等教育国际化是高等学校立足自我、面向世界、吐故纳新的过程。受文化传统、价值观念、思维方式以及办学历史积淀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世界各国高等教育的办学理念、人才培养模式、科学研究领域等繁杂多样,各有特色。高等教育国际化就是高等学校放眼世界,通过与其他国家高校分享办学理念、开展国际学术交流、合作研究科学技术、互派学生访学、联合办学等方式,海纳百川,借他山之石,扬长避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科学研究水平的一个过程。

第二,高等教育国际化是衡量高等学校办学质量和水平的重要标尺。根据“对比择优原则”,高等学校在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进程中,一般都会结合自身长远的办学目标,根据对方学校的办学历史、文化传统、师资力量、教学环境、办学水平、国际声誉,以及专业领域的特色与优势等综合对比,择优选择合作高校。因此,通常来说,国际化程度高的高校,往往在全世界享有更良好的口碑和声誉,这从一个侧面折射和反映了高等学校办学质量和水平。二、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内在根据与时代诉求

高等教育呈献出国际化的发展趋势,是内外部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即是说,高等教育国际化既有其内在根据,又有其时代诉求。

首先,马克思主义哲学讲,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从高等教育内部来看,高等教育自身的属性、特点决定了高等教育必然国际化。首先,大学之为大学,其根本属性是传播知识和追求真理。《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卷认为,“所谓知识,就它反映的内容而言,是客观事物的属性与联系的反映,是客观世界在人脑中的主观映象。就它的反映活动形式而言,有时表现为主体对事物的感性知觉或表象,属于感性知识,有时表现为关于事物的概念或规律,属于理性知识”。可见,知识,尤其是科学知识尽管表现形式不同,但就其对客观事物的反映而言,具有不受时间、地点限制的普遍性。除了知识传播之外,大学还要追求真理。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明确告诉世界:“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中国古代圣贤孔子曰:“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当然,不同国别、不同时代的大学对真理的理解可能不一样,所追求的真理的内容也不尽相同,但追求真理的精神是相通的。正是因为知识的普遍性和大学追求真理的相通性为高等教育国际化奠定了前提和基础。

其次,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是古往今来所有高等学校共同的价值目标。从高等教育的功能来看,全世界高等学校通常都强调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三大功能,我国还新增加了文化传承创新功能。但不管是三功能说还是四功能说,世界高等教育无一例外地都将人才培养作为最为根本的功能。这是因为从哲学上讲,人是目的!围绕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这一根本目的,西方的高等教育主张自由教育、博雅教育、通识教育,中国高等教育提倡文化素质教育、通识教育基础上的宽口径专业教育等,中外高等教育的最终目的都是要不断地完善人格,解放人性,让人成为人,这为高等教育国际化搭建了共同的话语平台。

最后,高等教育国际化是时代发展的客观要求。早期的大学,自欧洲诞生之日起,就使用欧美通用的拉丁语言教学,这可以看作是高等教育国际化的雏形。伴随着人类由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进步,世界市场的开拓加快了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脚步。正如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所言:“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过去那种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互相往来和各方面的互相依赖所代替了。物质的生产是如此,精神的生产也是如此。各民族的精神产品成了公共的财产。民族的片面性和局限性日益成为不可能。”两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人们从文化层面反思战争,深刻认识到推进高等教育国际化、增强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理解与沟通是避免战争爆发的不二法门。20世纪后半叶以后,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特别是21世纪出现的全球经济一体化以及新一代电子通信、物联网、云计算、互联网技术等信息技术革命,将整个世界变成了一个“地球村”,使高等教育国际化变得更加迫切和需要,树立国际化教育理念,培养能适应国际挑战、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素质创新人才,成为全世界高等教育界的共识。三、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内容

经过长期的探索与实践,高等教育国际化内容愈来愈丰富,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高等教育理念国际化。“思想是行动的先导”,高等教育要真正实现国际化,首先办学主体当牢固树立国际化的教育理念,按照国际化的思维制定学校的办学政策。

第二,高等教育内容国际化。一是课程国际化。一方面,开设诸如国际文化、跨地区文化、国际法、国际金融、国际贸易、国家关系和国别史等通识教育类课程;另一方面,在专业教育中,渗透能反映国际学术前沿,国际社会经济、政治、历史以及国际社会规则的意识与内容。二是重视外国语言教学,要求学生至少精通一门外国语言,开展全英语教学、开办涉外专业等,将国际化教育贯穿到高等教育的全过程。

第三,高等教育的合作与交流国际化。把高等教育的合作与交流由国内拓展到国外。例如,同世界一流高校合作开展科学技术研究,立足全世界引进和遴选师资队伍,选派本校教师赴世界各国开展学术访问,派遣优秀学子赴国外留学/游学,同世界知名高校开展联合办学,面向世界拓展优质生源,加入国际优质教育共享联盟,共享国际优质教育资源等。

近年来,我国许多高校在国际化教育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以四川大学为例,学校经过两次并校改革后,在国际化办学理念指导下,不断开拓国际教育市场,推进国际化教育。学校确立了培养具有“深厚人文底蕴、扎实专业基础、强烈创新意识、宽广国际视野的国家栋梁和社会精英”的人才培养目标;制定了“以国际化教育途径提升人才培养”的战略构想;实施了“海纳人才工程”、引进高端外籍教师、教师和管理者赴海外研修计划、本科生国际化教育拓展计划、全英语专业建设、大学英语课程教学改革和“实践及国际课程周”;举办了海外暑期夏令营,力争让每一位学生在读期间均有一次海外教育经历;组建了“海外教育学院”,培养国际学生;与美国匹兹堡大学联合共建了“四川大学—匹兹堡学院”等。四川大学这些国际化教育举措,折射出我国乃至世界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基本趋势和努力方向。四、高等教育国际化存在的问题

回顾高等教育国际化所走过的历程,不难发现,高等教育国际化也存在一些需要引起各高校重视的问题。

一是把国际化简单化为向外甚至是向英美等少数几个西方国家“输出”留学生。

目前,除欧美发达国家外,不少国家高等教育国际化的主要内容还相当有限,有的学校还仅仅局限在派遣学生出国留学上,就连出国留学的目的地也主要是欧美发达国家。据统计,中国在1978—2013年,出国留学的总人数达到了305.86万人,成为世界第一大留学生输出国,而美、英则分别成为中国留学生的第一、第二留学目的国。

然而,事实上,高等教育国际化乃是“引进”与“输出”的双向过程。前述关于国际化的内涵告诉我们,高等教育国际化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之间双向交互活动的过程,即“引进”与“输出”的过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