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识赢天下:成功人士的共同秘密(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10-03 14:59:10

点击下载

作者:高德

出版社: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常识赢天下:成功人士的共同秘密

常识赢天下:成功人士的共同秘密试读:

自序

二十几年前我第一次到美国的时候,完全是稀里糊涂的,只有一腔热血。我满脑子想的都是拿出中国人的干劲来,在这片孕育神奇的土地上大干一场。那时候我和今天许多刚从大学毕业的年轻人一样,富有活力,也非常冲动,还带着些许傲气,相信爱拼才会赢,认为天地广阔,未来就应该由我们这一代人去开拓,没有什么我们战胜不了的困难。不管是站在华盛顿的街头,坐在曼哈顿的中餐厅,还是躺在低矮的只有一张床和一张桌子的简陋地下室里,我都觉得“世界应该是这个样子的”“事情应该是那个样子的”“人们应该是这样想的”——我们年轻时的思维都大抵如此,浪漫和热情充满了心胸,豪迈和勇敢缠绕着头脑。但是结果却告诉我,我起初认为正确的东西,最后却总是错的。许多和我一样固执地认为“应该如此”的人,也同样碰到了墙壁,继而产生困惑:原来我们只是站在智慧金字塔的底层,从来没有深入地揭开过命运的盒子,去看看那些决定我们的命运和塑造着我们的未来的知识——它们到底是由什么组成的?我本以为自己已足够聪明了,在奋斗的过程中,却逐步发现“我很愚蠢”才是自己这一路走来最大的收获。这一切都缘于我们对常识的误读,以及对于什么才是智慧的误解。当人们雄心勃勃地迈出第一步时,对常识的理解和运用,就在决定着每个人的命运了。它掌控着我们每一秒钟的思考,决定着我们当下和未来的每一次行动,甚至还控制着我们的回忆——如何看待自己的过去。常识是如此重要,以至于常识就是一门课。常识的本质是唯物,而不是唯心。唯物的基础是遵守客观规律,并且是去利用而不是违反、对抗它。人们只有遵守常识,而不是打破常识,才能握住最大的成功概率。船借风势,还要借水流的方向,才能驶向远方;水借地势,还要沿着沟壑,才能汇流成海。当然,这还取决于你信奉的是正确的常识还是错误的谬论。就像洗脑术的本质是利用特定手段让人们对某些理念信以为真并视作不可改变的真理一样,在十几年的工作生涯中,我发现人们大多都犯有一个错误——他们把一些错误的原则当成了生活的信仰,形成了错误的常识,并对此深信不疑,紧抱不放,不允许别人有半分怀疑,自我陶醉地生活在里面。当你试图唤醒他们时,得到的往往不是感谢而是抱怨、憎恶和咒骂。在我的经历中此种现象印迹颇深,常令我感叹人类思维的脆弱和多数人发现力的匮乏。我们的学校教育中缺乏这一课,社会实践中也不会有人专门进行常识培训。因此,越是输掉命运的人,就越容易把责任推给外界而非自己;越是迷失方向的人,就越喜欢把问题复杂化而漏过了最关键的线索。在宾夕法尼亚,我有一个多年的朋友叫作雷格曼。他毕业于哈佛法学院,在美国的刑法系统内工作十几年了。雷格曼处理过相当多的棘手案件,与联邦调查局也有过合作,相关业务就是由我对接的。我和他在讨论问题时经常发生争执,有时甚至声音很大,红着眼睛互相叫板。每当进入死胡同时——眼看双方就要闹掰到其中一个人必须摔门而去才能给自己一个交代的程度,雷格曼就会摆摆手,停下来,闭上眼睛,皱紧眉头,惆怅好一会儿,然后低声说:“格兰德,我再去看一眼文件,明天告诉你我对这一问题的看法,好吗?”于是第二天,我会遭到他火力更强大的反击。有时候,我必须利用联邦调查局某些灰色的和霸道的条款——比如“依法无可奉告”,才能躲避他对于某些敏感问题锲而不舍地“追击”。我们在争辩谁对谁错吗?不,他更多的是在与我讨论问题的得失,以及联邦调查局采取的绕过相关法律许可范围的秘密调查方法是否恰当。通过和他的接触,我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大凡喜欢论证得失的人,总是比纠结于对错的人拥有更宽阔的视野,他们能够发现更深层次的问题,抓住事情的本质。就像雷格曼先生,他是一位优异的法务专家,是联邦政府的红人,同时也是那些行事喜欢我行我素的联邦调查局特工的“眼中钉”和驱之不去的“梦魇”。从联邦调查局出来后,经过一段时间的磨炼及周密的准备,我与现在的商业合伙人共同创建了高德调查公司。在开始给企业做培训时,我一直就有一个心愿,就是把这部分非常重要的“理解和分析世界的技能”讲述出来,以课程的形式传授给华人的企业家,并让越来越多的中国员工知道:我们应该怎样分析问题,应该如何遵守原则,应该用什么态度获得常识,并加以妥善利用。这不是能够改变世界的技能,但却可以让我们的生活、工作和生意变得简单、直接和有效。它不应成为少数精英的专利,而应向大部分人普及。我始终认为,知识不能帮助一个人成为强者,只有“常识”才可以。那些伟大的企业家和政治人物,大多都是一些将常识运用到极致的人,而不是什么高才生。在本书中,我将与你分享如何根据常识来判断事情的发展。这些常识都是躺在角落里的“公开秘密”。比如罗斯福,这个历史上唯一连任四届总统的美国人,他所信奉的不是什么政治信仰,而是一条朴实无华的人生原则:人生就像打橄榄球,既不能犯规,也不要闪避球,而应向底线直冲过去。我相信,通过本书,你一定会理解我讲到的这些常识——它们不只关乎成功的秘密,还揭示了一个人的生存所需要的对常识的发掘和在正确的道路上所展示的那些可贵品质。这是我们应该在意的,也是值得每个人学习的。高德2014年5月28日

PART 1 思维的常识——80%的成功都赢在思维

* * *思维是我们对各种常识与规则的汇总和运用能力,也是一个人对世界的分析判断能力。思维是决策的基础,行动的保证,也是掌握自身命运的根本性力量。如何思考,你才能赢在起跑线?

◎思维有多广,天下有多大

大卫·哈罗德是我在联邦调查局的第一任上司,也是我的授业恩师。他的思想对我影响很大,至今我们仍然保持着紧密联系。他一手主持了FBI在纽约分局的行政改革,裁减了部分文职,招募了更多的精良特工,为一线调查员配备上了高科技设备,还在自己任内完成了一次对中情局渎职的调查,把美国两大情报巨头的明争暗斗推向了一个新的高潮。

他把这称为“头脑战争”:“人们所有的计划都可以归结为头脑的运作,这是思维的战场,也是对心智的考验。那些站在金字塔最顶端的人,如果你以为他们生来就很有钱,你就错了,他们不过是多懂得了一些常识,多做了一些没有违背常识的事情,少犯了一些错误,然后就成功了,站在了大多数人的上面。”

哈罗德的这段话影响了我的一生,让我明白基于常识的理性行动有多么重要。可以说,在重大领域,一切违反“基本常识”的行为都是“疯狂”而且“胜算极低”的。

十几年前,在一起涉及2亿美元的商业罪案调查即将结束时,同事斯诺看着厚厚的案卷问:“决定一个人成功还是失败的到底是什么呢?”主角赫斯芬尔德编织了一张庞大的人脉网,甚至收买州议员和纽约警局的探长来保护他洗钱的过程不被发现,有充足的资金为他的“事业”开山劈路,但他仍然失败了。

斯诺提出的可能是世界上最难回答的问题。我们怎样达成目的?至少从该案看,财富与人脉并不是最终的决定因素,它们是人们疯狂追逐的“文明珍宝”,可是在对命运的决定力上,它们的作用被高估了。这会是本书遇到的第一个与思维有关的常识:当你设想自己的宏图伟业时,首先确保它不是违法的,你所拥有的一切资本才能派上用场,否则无论爬到多高的位置,打下多大的天下,最后都会功亏一篑。

还有吗?

接下来是思维广度的问题,就像斯诺先生的自述:“我考入州立中学时只有15岁,以为只要把书本上的东西全部记下来,就能考到满分,然后全班同学都会佩服我,我将来的一生就获得保障了。结果并不是这样,我发现自己虽然付出了最大的努力,刻苦程度远远超过有些游手好闲的家伙,但是名列前茅的总是他们。大学毕业以后,我选择了为联邦调查局工作,几年后我才意识到,决定这些结果的不是你努力了多少,也不是你的态度是否端正,而是你如何开发自己的思维,以及你怎样看待问题。”

斯诺的感慨基于上百万份犯罪案卷的汇总,他从中看到了不同的人从失败走向成功,从成功走向失败,或终生碌碌无为,然后体会到了思维的常识有多么重要——在很早的时候它就比智力、学历或家族背景等这些“基础硬件”更能左右我们的命运——如果你想错了,那么你一定做错,而且越努力就越错得离谱。

生存是这个地球上规模最宏大的比拼。每个人都会遇到成功,也会遭遇失败。在这其中,成功的原因固然有许多种,导致失败的因素也千变万化,并不拘泥于某一种定因,比如有人说是细节:“我重视了细节就能成功,反之必然失败。”有人说是战略:“人生赢在长远布局,输在目光短浅。”也有人说是机遇:“抓住机遇就可以成功,抓不住就不要怪自己运气太差。”

然而,所有的因素加起来,其实都能归结到我们的思维能力上。一些很简单的思维的常识,它们决定了你怎么思考,又主宰着你如何制定规划,采取行动。如果在源头就出了问题,那么结果就一定不是你想要的。换句话说:“决定你的天下有多大的,是你的思维有多广。”

得克萨斯州的社会心理学专家惠兰特在参与我们的一次企业培训时说:“不管成功学家在强调什么,人最后总是赢在思维。思维说起来最简单不过了,它其实就是一个人对常识、规则、智慧的认知和利用的能力,是他对世界的判断分析能力,也是人们控制自己行为的根本性力量。无论细节、战略还是机遇上的问题,背后都是思维在推动,从生到死,它会跟你一生。在你还是孩子的时候,它就开始决定你的优劣成败,一直到老,它时时刻刻紧握着你。”

在对超过40万份创业初期就不幸失败的案例的分析中,我发现多数人其实不是输在高端的环节,比如设计不出最好的产品,而是倒在了一些与自己大脑有关的基本的常识缺陷上——1. 无法控制自己的贪婪,应该离市时还在继续追涨;2. 过于强调员工的忠诚,忽视了他们应该具备的能力,使公司成为了由听话的庸者构成的低效团队;3. 在做决策时想当然地评估未来的风险,以至于总是做出不理性的决定,而这正是由于多年来养成的思维习惯;

…………

诸如此类,它并不只在考验人们的智力和学识,也不是在做1+1=2的算术题。实际上,一个人在思维上的常识能力,几乎决定了他这一生到底能够走多远,这是属于高级心智的部分,在大学你永远学不到,也没有人主动教给你,它取决于你自己的态度。当你拥有这种能力、洞悉这些常识时,你可能自己不觉得有什么异样,就像一副眼镜,戴着它时你看到的世界是正常的,但摘下它,你可能就会走错房间了。

心智差的人,总是在做错误的事情,在不断地陷入麻烦,他的每一天似乎都充满了意外,就像一辆不停出各种问题的汽车。他自己制造愤怒,咒骂命运的不公,他对命运的困惑永无止境。相反,心智强的人,却活在另外一种从容的状态中,他们处事淡定,态度优雅,在压力面前十分镇静,在问题到来时按部就班,擅长化解麻烦,也有着优异的决策和行动力。他们可以安静地去做自己觉得正确的事情,并有所成就。

这所有的区别,都是由人们在心智、思维方面的差距导致的。失败者不过是违反了一些与思维有关的最简单的常识,就可能导致自己一生的失败。

◎“常识”错了,思考就出问题

高级心智的构成并不复杂,它指的就是我们各项思维能力的总和。比如观察、理解、判断、选择、感受、记忆、假设、想象及推理,这些思维的分支汇集在一起,决定和引导着我们的行为,这是一个人高级心智的体现。也正是这种能力,决定着人的思维差距,并影响到生活和工作的方方面面。

其中,起最重要作用的是三个方面的能力:

1. 获得知识的能力;

2. 应用知识的能力;

3. 抽象分析和推理的能力。

我们知道,有相当一部分人输在了第一种能力——获取知识的能力上。也许你拿到了从小学、中学到大学、硕士、博士等所有的学历,就觉得所学到的知识足够让你应付多数问题了。理论上听起来没有漏洞,传统教育体系确实给了你这样的许诺。但你有没有想到过,你获取的知识中或许很多是错误或者是模棱两可的?或许它们被有意地进行了程度不同的加工,误导你的思维进入一条被设计好的成长轨道?很多这样的知识被当作“地球围着太阳转”一样的真理使用,又经过代代相传或点对点传播,成为了一种众所周知的“常识”,人们依靠这些“常识”来看待事物和思考问题。

但很可惜,它们可能都是错误的。

毫无意外的是,人们潜意识里的思维惯性总是喜欢为我们设计一个圈套——让我们认为“大家都知道并认同”的就是对的。从知识获取的源头就开始接受假象。真正缺失的常识在哪儿呢?不仅是公共知识,就连建立科学思维的习惯和对分析方法的掌握,有些人也是不及格的。

相当长的时期内,人们都仅仅把“常识”理解为某一种观念或知识展示的形式,比如看到一支签字笔:“哦,它就是一支写字的笔而已。”并不探究它用在哪些场合或在不同的文件中应使用什么颜色,不会把它当作多么重要的智慧加以考虑,但是在不久的将来可能会为此毁掉他的一桩生意。有的人对一个商业常识的兴趣,可能还比不上他正在看的一部电影,哪怕这个常识会决定明天他谈判的成败,他的本能也会驱使他先看完这场电影再说。等他从影院走出来时,已经完全提不起兴致了。

只是把这个商业常识作为“知识点”来对待,是他犯下的第一个错误,但还不是最严重的。因为大部分人都在这么干,并且完全意识不到。最大的错误其实是我们接二连三地重蹈覆辙,经常在同一条河边湿了脚上的鞋。有些基本性的“常识”包含着对人的智性的要求,是高级心智的一部分,也是思考方式的主要构成,代表了我们的“常识思维”是否正常——对于这些“常识”的理解正确与否,决定了一个人的思维水平,进而影响他一生的成就,甚至决定着他是一个“聪明人”还是一个不可救药的“傻瓜”。

我还发现,人们总是不愿意接受现实,他们只想听一个动听的故事,然后沉浸在里面。就像泡沫剧的粉丝一样,他们明明知道自己看到的是不真实的世界,却十分相信它的存在,而且把这种幻想性的思维散布到自己的生活中。

假如有个人告诉你:“嗨,哥们。你每天睡觉时都有外星生命从嘴巴进入你的体内,它们个头很小,简直和细菌一样,很难发现。只要你张着嘴巴睡觉,它们就会进去。谁知道这帮外星来客会在你肚子里干点什么坏事呢?”

这是一个令人惊悚的假设,听起来既不可思议,也完全没有道理。因此第一次听到时你不会相信,可能还会嘲笑对方是个“脑残”。但是,如果很多人都在告诉你这是千真万确的,你就会动摇自己的想法,逐渐开始相信,到最后你已经确信不疑。睡觉前,你会努力闭紧嘴巴,防止有外星怪物钻进嘴里。你还会不停地警告其他人:“有外星人哟,它们在你张着嘴巴睡觉时就会钻进你的身体,所以一定要闭着嘴睡觉哦!”你可能也会教育自己的小孩,让他们从小睡觉就要习惯闭上嘴巴。于是,这条荒谬的谎言就成了你头脑中根深蒂固的“常识”,并拉低了你的智商。

再比如,居住在寒冷地区的人都觉得冬天饮酒能抵御严寒,喝几口就可以让身体暖和起来——确实感觉起来是对的,但事实果真如此吗?

科学家对此的反馈是:不对。

白酒的成分主要是酒精,但酒精在体内并不能产生太多热量。人们饮酒后感觉身体变暖,真实原因是酒精对血管的刺激促进了血管扩张,加快了身体的新陈代谢,给了人体热量增加的错觉。实际上,冬天饮酒不但无法取暖,反而容易让人过快地丧失热量。新陈代谢加快,必然让能量过快消耗。喝醉酒的人往往不能及时补充能量,他们要么在床上倒头大睡,要么可能醉倒在外面的冰天雪地。后一种状况是可怕的,许多人因此冻死。

这只是最简单的例子。类似的不正确的常识还有很多,它们涵盖了人们的生活,关系到每个人的分析与判断能力。再比如,两个人拿着相同的资金去做生意,他们有没有做生意的常识,成败也就不一样。一个人可能因为基本的常识错误,会赔掉几百万的老底;另一个人则由于有这种常识,提前做了准备,成功地避免了损失。相比之下,前者就不适合做投资,后者则拥有思维上的优势,因为他是一个愿意理解规则和正确分析问题的人,所以他能遵守生意人应该学习的道理。

常识一旦错了,思考就出问题。智商越高的人,他们在错误常识的引导下做出的错误思考也就越离谱,后果也会越严重。因为高智商的人总喜欢想一些重大的问题,他们天生觉得自己担负着更大的责任,因此在缺乏常识时,他们的行为也就产生了巨大的副作用——这是他自己根本无法控制的。

由此我们不难发现,人们对事物的认知总是一知半解或模棱两可,是出现常识错误的原因。多数人不太喜欢对某件事情、某个问题深究到底——这太浪费自己的“宝贵精力”了,他们愿意接受约定俗成的看法,或者请教别人(权威),然后接受这个观点,而不去想它是否真的正确。所以,在这个过程中,人与人之间就出现了各种各样的结果上的差距。

● 思考时,不要让常识缺席:中国人在这个时代最缺少的恰恰是常识,最可怕的现象也是常识的缺席,所以我们看到了太多喜欢激烈辩论但又错到离谱的理想主义者。

● 对传统和偏见保持警惕:很多传统看法虽然被人们认同,但不意味着它们就是正确的。越是人们极力推崇的常识,你就越要保持警惕,不要盲目信奉。

● 常识思维就是理性思维:关键在于你把什么称之为“常识”,你要有一种开放的思考。常识是思维的翅膀,是理性的汇集,是心智的起点,而不是“智慧的笼子”。

◎分析得失和对错

你是看重得失,还是更注重对错?

在遇到一个问题时,你是先判断该不该做,还是先分析结果?

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思维常识,也是思考的习惯。它们取决于不同的人生观,同时也会左右我们人生的走向和事业的高度。假如你对这两种思维常识运用得当,就可以在一件事情的决策初期走对方向。

在美国时,我就发现了两者之间在不同领域的区别。比如,具有决策属性的人在讨论问题时,更多讲得失,为了利弊而争执,最后再得出对错——这件事情是做还是不做;相反,其他人则喜欢讲对错,看是非,常为了谁对谁错吵得面红耳赤。后者很少具有决策属性,他们大多喜欢由他人替自己做主——权威的论断也经常成为他们评判对错的标准。

遗憾的是,我们华人圈的人大多属于后者。至少在美国,从我对高德调查公司接触到的几百万华人的统计比例来看,大约有90%的人(每一季度这个比例都会上下浮动)在调查中对于近20项问题的回答都体现了这一思考风格,他们仰仗于传统观念,喜欢向权威寻找答案,然后简单地回答“是”或“不是”,而不是去选择那些“虽然……但我认为……”的充满个性的选项。

这表明,在分析问题时,中国人习惯性地向已经成型的权威观念寻找帮助。在思考中,他们喜欢争执,纠缠于说不清的东西,而不是冷静地解决具体的问题。

在一件家庭咨询中,赵先生和妻子从奥哈马驱车上千公里前来,花了600美元,却只是反复地就他们各自的观点在我们的顾问面前毫不留情地互相攻击,争论不休:“我是对的!”“不,你是错的!”即使他们知道此行是为了解决问题,但在咨询室里他们还是执拗地吵架。

在一件商业咨询中,华商吴老板面对已经出现重大危机的企业,第一时间想到的仍然不是怎样制订相关计划挽救他的事业,而是担心会不会泄露“秘密”,让他在自己的圈子里名声大损。这一致命思维导致他不会下定决心理性面对危机,将危险转化为一次新的机遇,而是采用隐瞒和拖延的“慢性自杀”手段,直到人们突然发现他其实已一无所有。

许多刚开始在美国做企业的中国人跟我交流时,经常讲这件事不能做,那件事也不能做,总是以非常绝对的标准去处理一件事情。他们坐在决策者的位置上,但却喜欢讲对错,而不是分析得失。这与吴老板的思维异曲同工。

我就告诉他们:“这种思维让你什么都干不成,企业人的常识应该是站在自己的角度去分析得失,而不是去看一个市场哪儿不对。因为市场的属性永远是中性的,它其实没什么对错,也没有该不该做的标准,你自己觉得不行的东西,别人未必也这么感觉;别人做不好,不代表你也没戏。所以你要有自己的判断,必须将思考中立起来,要有一种手术刀思维,剖开看清楚,客观地得出结论。”

有一个姓陈的东北人借了30万元的启动资金到深圳做生意,赔得一塌糊涂。他后来跑到美国和朋友开餐厅,在旧金山的唐人街——也许是全球中餐馆生意最好的地方,开设了一家中国饺子馆,半年后发现又亏了。

他很郁闷:“我不是这块料?”就和朋友到我的公司做市场咨询,他要弄个明白,为什么自己准备得很好,却总是一头撞到南墙上。这位陈老板无奈地说:“我刚进这一行时,前景还挺好,大家都比较赚钱。但我一进来,就发现不行了,我不但赚不到钱,反而还赔掉老本。”

我看了他的计划书和简陋的财务报表,上面零碎写了些他对生意的见解,都是理想化的设计,这没什么参考价值;财务记账又十分不专业,对他目前的小生意并不是最重要的,也没有意义。我就问他是怎么经营的,可不可以跟我分享一下。

陈老板还没开口,他的朋友先说话了:“这正是我一直告诉他的,他管理企业太情绪化了。比如在管理员工时,他不喜欢白人员工事事计较的作风,就把人家立刻开除,事实上那是我们店最能干的伙计了;他觉得自己的饺子一定要有东北的味道,就不管周围顾客多以江南移民为主的事实,愣是做成了东北风味的饺子,结果客流量少得可怜。”“哦,我认为市场可以开辟嘛,做出品牌才比较重要!不要计较一时得失嘛!”陈老板倔强地说。

他的朋友不无讽刺:“喂,不要忘了我们是小本经营,哪有时间等你的理念开花结果,等到品牌做出来的时候,我们早就关门大吉了。”

眼看两个人又要吵起来,公司的顾问制止了他们,示意两位少安毋躁。这时每个人都看出了问题,那就是这位陈老板的对错型思维不适合当一名管理者。好的决策者需要分析得失,理性决定,而不是执迷于对错,或者被自己的喜好捆绑,进而无视现实的需求。

对企业主来说,思维常识会害人,也会救人。关键在于他如何定位自己,能不能理智地面对现实,来决定自己怎样去思考和做出决策。有些事情,分析得失比较重要;有些事情,认清对错则较为关键。两者的区分十分微妙,而判别它们则属于一种高级智能。成功者的一个重要素质,就是能分清什么时候该论得失,什么时候又该讲对错。● 多数人持有这样一种态度:他们总期望别人发生改变,来解决他们的问题,而不是由自己做出让步,一起寻求共识。这种态度就是对错型思维的体现。● 有时候人们在辩论中非要分出高低,让对方说出对错来,或者争执出孰是孰非,这本质上也是对错型思维。● 持有对错型思维的人,并不真正关心问题。他们只关心自己是否能赢,或者是否有面子。他们要得到的就是“对方比自己矮一头”,或者自己的“强烈愿望”得到了执行,无论结果是对是错。但结果经常是好的期望不会到来,坏的问题却会加剧。● 得失型思维的表现则是相反的:这不是一个对错题,而是利弊题。我要做的是选择最合理的方案,而不是击倒我的对立面。对错只跟立场有关,它是主观判断,和事情本身没有关系,但得失则关系到事情能否得到解决。

◎你经常预设立场吗?

通俗地说,这是一个在思考和决策时“我们的屁股坐哪儿”的问题。错误的常识是,人们的思维经常服从于他的立场,然后再去为特定的立场服务;正确的常识意味着,我们要建立一种客观思维。也就是说,你必须跳出来看待问题,跳出自己或他人替你设定的有局限的视野,从一个更高和更全面的角度进行分析,以避开某些立场的绑架。

什么是预设立场呢?

1. 先有结论,再找证据:心中已设定了是非对错,再去搜集“证据”来支持自己的观点,为了“符合”结论,会勉强拼凑论据来证明自己是正确的。

2. 先有决定,再听建议:早已决定怎么去做,听取别人的建议,只是为自己的决定寻求更多的支持罢了。

3. 先有印象,再看表现:有第一印象在前,日后不管这个人如何表现,都会倾向于第一印象的判断,并说服自己相信这个判断。

人的大脑在认识事物之前——任何陌生事物,都不是没有一点印象的白板,也不是一个真空杯子,而是已经存在了某种倾向性观点(立场)的环境。这是由他的知识、价值观、利益、情感和当时的情绪状态等诸多因素决定的。这些因素对他的观察、思考、决策和行动已悄悄做出了预先的定位。

比方说,谢尔顿家的斧头丢了,他立马觉得是邻居莱昂纳多偷的,因为两周前正是这个刚搬来的家伙借过自己的斧头去砍一棵树。他走出家门,正好看到莱昂纳多从外面经过,他观察这家伙走路的样子,像是偷了自己斧头的,脸上的表情和跟别人说话的语气都像做贼心虚。两天后,谢尔顿在自家地下室偶然找到了自己的斧头,原来没有人是小偷,只是自己不小心把它遗忘在了这里。这时,谢尔顿再看到莱昂纳多时,发现他的一举一动都不像是小偷了。

这就是预设立场,也叫先入为主。莱昂纳多是一个蒙在鼓里的倒霉蛋,他的行为方式没有发生任何改变,是谢尔顿自己的心理在不停地反复变化,立场在不断自我修正。如果你也是一个喜欢预设立场的人,那么处理事情的时候就会像谢尔顿这样——还没开始分析,内心就已有所偏差了。带着预设的立场看问题(人)时,不管其他人对你提出什么意见,提供什么信息,你都难以改变已形成的“偏见”或印象。

来自日本的佳苗山惠小姐就犯了一个类似的错误,差点为自己的职业生涯蒙上一层阴影。她在华盛顿通用电气旗下的一家公司工作,虽然业绩优异,却是一个敏感的女孩。有一天晚上7点钟,她正在单身公寓做着晚餐,上司突然打来电话,很严肃地跟她谈一个与某重点项目有关的方案。这份方案出自她手,她认为写得很好,充分考虑到了竞争对手丰田公司的情报,为通用提供了一份某款新车型全面的市场分析和定价策略建议。但是,上司却在电话中说:“我认为有些条款你考虑得不够成熟,明天早晨带着方案到我的办公室来!就这样,拜拜!”

山惠小姐这时怎么想呢?她就像无数普通人一样,产生了自己的预设立场。

立场A:“上司根本就不喜欢我的方案,明天去了肯定遭到狂风骤雨般的训斥,然后方案就被射杀了,我也从这个项目出局了!”

如果对上司早就怀有敌意,或早有矛盾,通常都会产生这种预感。但是也许上司并没有这种想法,他只是对细节有所不满,希望当面与佳苗山惠商讨,督促她拿出最优方案。

立场B:“上司想对我潜规则!一定是的,特别是大家都知道我还单身,怎么办?我要不要告诉朋友,给董事会写邮件,或者干脆报警?”

当老板下班后给你打电话指点工作,并约你在某个时间去见他时,你或许会认为这是一种性暗示,并产生警觉或痛恨的立场。但事实上,你可能在自作多情,对方就是关心工作而已,对你没有半分妄想。

立场C:“我坚信方案写得很好,公司不会有人比我更清楚这个项目应该如何运转,那么,上司想晋升我?”

在这三种立场中,C是最乐观的一种预设心理。不过,它也是经常乐极生悲的可能性之一,许多人都告诉我,他们在自己满怀希望走进上司办公室时,基本都会得到一个郁闷的结果。所以,假如你喜欢乐观地预设立场,也许应该为自己搜罗最充足的理由,最好是有不容辩驳和证据充分的推断。

山惠小姐的预设立场是B,这令她差点酿成大错,因为她犹豫良久,决定要给同事(公司和她关系最好的人)发一条短信,征求对方的意见。她不无苦恼地写出了自己全部的担忧,然后迫切地期待得到最快的答复:“想点妙计,帮我搞定这个‘坏老板’,快!”

幸运的是,她在发送前停顿了三四秒钟——这段短暂的时间挽救了她在通用公司的前途。她终于想到了一个可怕的却极为可能的结果:如果我的怀疑是错误的,那我就完蛋了。同事会把这事告诉别人,然后不出24小时,全公司就都知道了。我诋毁了上司的名声,同时也就摧毁了自己。

第二天早晨,佳苗山惠准时走进上司的办公室,迎接她的还有另一个人——人事部门主管。结果是C,上司宣布即刻起,增加她在这个项目组的权力,她升职了。当然任务也是繁重的,因为有些细节需要她继续修改。原来,由于时间紧迫,她的顶头上司没有等到次日上班再通知她,所以选择在晚上紧急打电话,让她做好重新提升方案的心理准备。

有些管理者对我说,他们在和下属或管理层同事的沟通中,经常出现这种预先设定的“立场冲突”。有位杭州的房产公司老总说:“我提出一个方案去讨论时,偶尔就会预设某些股东肯定不同意,一定会跟我作对。一旦预设了这种立场,沟通就变成了吵架大会,果然会跟那些股东僵持不下。有时跟下属开会也这样,潜意识感觉他会顶撞我,最后果然对立起来。”

这是因为,他们提前设置好了定位,把自己和其他人摆在了不同的位置上。在实际行动中,他就是奔着验证自己的立场去的——“看,我早说了,他就是跟我唱对台戏!”

我记得有一次公司面试,坐在对面的是一位衣着严谨的先生,履历光鲜,言行举止也给公司的面试官留下了很好的印象。但在复试中,当我问他原来的公司为什么不能让他继续待下去时,他向我列举了许多那家公司存在的问题。

我点点头,突然问:“你有没有尝试跟老板就这些事情沟通呢?”

他不屑地回答:“哦,先生,我跟他讲不通的,他想法古怪,不是个可以接受建议的人,同事们也都知道这一点。”

半小时后,我通知人事部门,取消对他的拟聘决定。因为这个人在沟通中习惯预设立场,有严重情绪化的一面,不适合担当调查顾问的角色——这一职位对从业者的客观性要求极高,否则极易被自己的偏好左右,有意识地去“诱导”自己想要的答案,从而得出与实际情况完全相反的调查结论。

而且我想,一个还没有跟老板交流就先给老板扣上一顶“恶魔”帽子的下属,是不会成为一名好下属的,将来也不会成为一名好老板。在工作中这种先入为主的心理,害人不浅,它是阻碍一个人向上晋升的“毒素”。

客观地讲,我们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既定的预设“框架”,用来应对未来的问题和决定自己下一步的行动。比如你讨厌自己的客户,他所说的任何话,你都可能觉得其中藏有圈套;你憎恨某条规则,在做事时就会有意挑战它的束缚,造成违反规则的事实。在这种动机的驱动下,我们就对事物形成了预先的价值判断,或者先定下对错、是非,再去具体分析。在这种框架中,就很容易导致偏听偏信、视而不见或充耳不闻的情况,我们忽略对自己不利的信息,只看到对自己的预设立场有利的信息,然后迅速地加以采用。

那么,由此得出的结论和导致的结果,必然是不客观也不能为自己带来最好回报的。解决的办法只有一个:假如环境没有强迫你这么干,永远都不要轻易地选择立场,也不要冲动地预设立场。要学会看清事实后再做决定,从而节省时间,也避免出现沟通上的误会和决策上的失误。

◎有罪推论带来的麻烦

由“预设立场”导致的一个与思维有关的麻烦,就是有罪推论——在发生问题时,人们先预设嫌疑人,然后站在他“一定有罪”的立场上去搜集证据,为了证明他有罪去采取行动,而不是本着客观中立的立场,先具体分析再定位责任人。

就像警察仅根据你的眼神很像坏人就拔枪逮捕你:“我觉得你是坏人,所以我要拘捕你。”就像老板因为你迟到了一次就觉得你还会迟到,而不去细究迟到原因一样,这种思维习惯给我们在生活和工作中带来的危害通常是极为严重的。

我们在调查和审讯时经常遇到这种情况。斯诺特工有一次盯上了住在华盛顿康涅狄格大街的朱莉女士,认为她与一桩试图袭击伊拉克驻美使馆的案件有关。朱莉是个40来岁的中产贵妇,名下有一家很小的移民机构,专门办理中东人向美国的移民。“9·11”以后,这项业务在美国大为缩水,一般很难操作成功,但朱莉的事务所却精通该业务,成功率很高。另外,朱莉还有一名远房亲戚在伊拉克经商,两人在最近半年内的通话达到了96次。朱莉本人的性格也是疑点之一,她有些双重人格。这些汇集在一起的资料,让她成为怀疑对象。

邻居说:“我不喜欢她,她有时沉默寡言,冷漠地从你身边走过,不看你一眼,有时又和你谈笑风生,说起来没完没了,表现得过分热情。”另一位邻居则耸耸肩说:“谁也不知道她想什么,但我只想离她远一点。”

综上,斯诺无不肯定地说:“我认为她就是袭击组织的一条主线,或许疑犯正是由她秘密运作进入美国,甚至她可能就是幕后主谋。”

为了证明朱莉是有罪的,斯诺动用了高科技窃听手段,5名联邦探员组成一个团队,努力奋战了两个月,终于侦听到她要跟自己的远房亲戚去曼哈顿一个隐秘的地方见面。“她准备策划新一场袭击?要运作新的恐怖分子进入美国?都有可能!”斯诺决定立刻逮捕她。

但当朱莉女士惊慌地坐进审讯室时,我从她的眼神立刻看出——这个女人一定是斯诺特工有罪推论的受害者,她不过是做了一些与伊拉克或中东地区有关的生意。也许她有强大的人脉可以把中东富人移民到美国(可能搭上了某位与移民局存在交易的掮客),但她绝不是恐怖分子的资助者或袭击案的主谋。审讯的结果也证明了这一点,在现实证据面前,斯诺之前的推论不堪一击,最后差点在对方强大律师团队的阵势面前引咎辞职。

这也成了斯诺引为深刻教训的一次经历,使他在后来的工作中变得极为谨慎和客观,很少再逾越法规的界限。对FBI探员来说,这未必是一件好事,但至少不会再让他惹上天大的麻烦。

人们在思考一个人是不是做错了事情时,一个很坏的常识或习惯是——因为“过去怎样”,所以“现在也一定怎样”。先假定对方一定是如何的,然后再去证明这个“结论”。这使得人们在思考和决定一个问题时过于唯心主义,“我想到的、猜测的就必然是已经或即将发生的!”他们很难听进旁人的建议,看不清真实的情况,发生沟通障碍,并被假象所蒙蔽。

例子A:怀特在中学时期偷过邻桌的30美元,从此以后,知道这件事的人们都认为他还会偷东西,觉得他将来会当一个小偷。理由就是他偷过同学的钱。如果影响进一步扩大,他结婚生子后,邻居也会对他保持相当高的警惕,怀疑他随时会潜进自己家实施偷盗。

麻烦——事实是,怀特早就“洗心革面”,谁没有在小时候犯过错呢?你没打过小朋友吗,没有偷过伙伴的糕点吗?人们把一个好人看成混蛋,结果就是互相造成了伤害,彼此失去了信任,也丧失了融洽生活的机会。

例子B:你和小周平时就有矛盾,你比较强壮,他非常瘦小。你们经常发生口角,当众争吵,还有复杂的利益纠葛。突然有一天,小周的尸体在一条河里被发现。这时警察的第一怀疑对象就是你,周围群众也可能第一时间想到:“就是那个高大的家伙干的,没错!”

麻烦——也许是凶手利用了人们的这一种“常识”,才在这时杀害了小周,然后将责任嫁祸到你的身上。但人们在心理上容易站到弱势的一方想问题,对了解真实情况并不感兴趣。这种思维习惯的结果,就是导致假象的疯长,反而把真相掩埋了。

例子C:在高层会议中,两位高管就一只股票是继续买进还是卖出吵得不可开交。他们争论的范围从股票的价格到市场的行情,再到该公司的操作策略,无所不吵,针锋相对。最后,他们互相开始指责对方的能力,翻出了两个人过往的旧账。可在逻辑上,两个人的关系如何与这只股票应不应该买进——毫无关系。

麻烦——有罪推论的表现之一就是爱翻旧账,把不相关的事情拿过来作为否定对方的推论。只要我看你不顺眼,过去你干的所有的事都是罪证,都可以找到漏洞来否定你。与此同时,对方也持这样的心态。这通常会让简单的问题复杂化,越是容易解决的问题,最后越容易无法收场。

例子D:我和斯诺特工讨论一个新的想法,我提到了一个被忽视的案件线索,做了大胆的想象:“假如采取这个方法,效果怎么样呢?”但斯诺认为不靠谱,因为在执行时会遇到大量的无法解决的环节,每个环节都有一堆的难题。这时又一位特工走过来加入讨论,追问究竟应该怎么办呢。一连串的讨论下来,我们均感觉到了困难重重,根本无法再聊下去,因为氛围已变得索然无味,只好带着问号和困惑结束了讨论。可其实,我只是感觉有一个思路不错,想和斯诺分享一下而已,结果就这样——颇有意义的研讨被对细节的困惑杀死了。

麻烦——假如有人提前设定某个想法不够好,是应该推翻和否定的,那么讨论中就只会想到如果执行将遇到的困难,而不会积极地想象可以拓宽工作思路的路径。工作中的“有罪推论”会体现为这样的“消极想象”,它几乎会让你一切具有积极价值的探索停滞下来。

特别是在实际工作中,我们深受其害。正如以上例子反映出来的,人们容易因不同的立场跑偏,用怀疑的目光审视别人,偏离彼此的重点。这容易陷入双方不在同一频道上对话的诡异现象,不起冲突是很难的。即便矛盾激烈到“要打一架才能出气”的程度,在众人的劝说和开导下,当事人也不会从这种思维的死角跳出来,反而陷得更深。

人们还有一个思维陋习:“谁跟我的关系好,我就向着谁;凡是跟我的朋友发生矛盾的,我都会认为是对方的错,一定帮着朋友对付他。”在这个前提下,人们就对这个人的一切都看不顺眼,觉得他做什么都是错的,都在针对“我的朋友”。所以,人们的普遍看法是:“假如我在跟一个人打架,那么我的朋友一定要先帮我一起打他,打完了再讨论谁对谁错。”

因此,我们必须学会理智和冷静地思考问题。我们的行动可以有倾向性,但思维必须客观中立。心中有原则,懂是非,而不是过多地让“人情交际”绑架,也不能被冲动和想当然的思维习惯左右。客观公正,有理有据,在任何一个领域都是极为宝贵的品质,也是成功者的必备素质。

一个拥有高级心智的成功者,他在不了解事情的具体细节时,绝不会情绪化地预设立场,进行有罪推论,也不会因为自己的感情倾向就盲目地发表看法或采取行动。他的一切思考和言行,都是得体的。

对需要纠正错误习惯的人而言,好的分析和解决办法是什么?那就是让自己适应并拥有正确的思维常识——无罪排除法。斯诺特工在他随后8年的职业生涯中,始终秉持这一调查及为人原则,逐渐受到同事和公众的尊敬。他虽然失去了调去国安局的机会,但却6次受到联邦调查局的表彰,成为华盛顿特区最优秀的联邦特工之一。

无罪排除法5条基本原则:

1. 没有直接证据=没有证据;

2. 我相信的事情不等于真相,“我相信”不能成为我做出决定的原因;

3. 我亲眼看到的事情仍然需要佐证,否则不能成为我采取行动的最终原因;

4. 我的经历只是我自己的,“我的经历”不能套用到别人的身上;

5. 我讨厌(喜欢)一个人是我个人的看法,“我讨厌(喜欢)”不能成为做出决策的动机。

◎方法有时比目的重要

当我们碰到棘手的难题的时候,通常会立刻思考两个问题:“我做这件事是为了什么?”“怎样才能做好这件事?”

前者思考的是我们做一件事情的目的,进而衡量利弊得失,考虑的结果有两个:第一,这件事有益处,我应该继续做下去;第二,我觉得不值得,现在又遇到了困难,因此我要放弃。而后者只有一个结果——我一定要做好这件事,要去思考解决之道。

人类趋利避害的本性导致人们在思考问题的时候总是习惯纠结于“目的”,然后根据利益导向做出行动选择。这本身就是惯性思维方式的一个弊端,导致人们失去创新性,只想保住可见的“好处”。

比如,我的一位朋友买彩票中了大奖,但被告知要交出一半的钱作为博彩重税。为了保住一半的钱而交付税款是人们通常的选择,但假如我提供另一种方法呢?把所有的钱都拿来成立一个慈善基金,他就可以不用交纳这笔税款。同时,他还能够成为名扬全国的慈善家,进而赢得其他的潜在机遇。这比保住那些钱更为恰当,对自己的人生也更为重要。但我知道,多数人一定都会选择前者——保住可见的这些钱,而不是研究如何充分利用这笔钱,给自己的人生带来升值的方法。

创新性是我们必须拥有的一种思维习惯,也是一个重要的思考常识:人们要研究方法,才能战胜困难;增强对分析的投入,才能提升自己的能力。这其中一个重要的课题就是对思考方式的研究。简单地说就是,我要从“怎么做一件事情”而非“做这件事情的结果”出发,这样,你的行动就会是积极的,有创新力和行动力的,否则你总是被困难吓住,卡在那里停滞不前。

在某公司,同事A和同事B一起去给客户调试设备。在他们回来的时候,需要从客户那里带回一台电脑主机及电源线。为了方便,他们习惯于把电源线扯下来。同事A把电源线扯了下来,并且顺手放在主机旁边。他那时候认真地想:不要丢了电源线。之后他去忙别的了。而当他忙完回来后,突然发现电源线不见了,于是就问同事B。结果同事B拍拍衣兜说:我想着不要丢了电源线,就把它顺手装在兜里了。

这就是两种思维的典型对比。同事A只能做到发现问题,也记住了目的:不能丢了电源线。但是他不肯去多想一下如何才能处理问题,怎样才能不丢了电源线;同事B同样发现了问题,但是他的思维习惯却是从方法着手——我把电源线顺手装进兜里,这样就不会丢了。

在科学的思维方法中,有一条叫作问题分析法,它也是心理学领域的重要理论。其本质是,人们要按照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来寻找问题所在,并确定问题的发生原因。这意味着你要把目的放在第二位,将方法放在第一位。有时候,我们甚至需要忽视目的,单纯从过程出发,把细节处理干净,以规避问题的发生。

1. 确定问题:我遇到了哪些问题?

2. 分析问题:进一步分析问题,把它分解为不同的小问题,区分出紧急、重要、不重要等级别,制定先后顺序。

3. 说明问题:问题意味着什么?是什么性质?如果不解决,会发生什么后果?

4. 找出原因:查找和分析导致问题的各种因素,比如条件的变化、人手的增减、市场的好坏等,必须尽量精确,不漏过任何细微的环节。

5. 解决方法:从对原因的分析中,得出解决之道,方法必须经过可行性分析。

这五步才是正确的解决问题的思维程序,是分析问题的有效常识。它的每一步都是不可遗漏的,只有严格遵循这五步来分析我们遇到的困难,才能想出好的方法,并最终实现目的。如果你只盯着一个可能的结果“使劲”,无非就像一头试图拱倒石墙的大象,虽然你一直在努力,方向也正确,但即便你费尽九牛二虎之力战胜了这堵墙,你也已经筋疲力尽了,而你的队友早就采取恰当的办法——绕过或者从墙的低矮处跨过它,继续前行并走到了很远的地方。

生活需要技巧,工作也要讲究方法。它们是思维的竞技,是大脑的表演,是智力的舞台。遗憾的是,许多人只知道服从,他们不达目的誓不罢休,有着一往无前的战斗精神。就像我见过的那些落魄的年轻创业者——他们坚定地执行自己的计划,朝着理想大踏步前进,一腔热血,意志坚强,也从不找借口,但却忽视了对方法的研究和对策略的应用。他们的理想是远大的,思维却是僵化的,走在一条正确的道路上,却不具备正确的常识。这就是他们在一开始就失败的主因。

如果你的方法不当,即便目的再正确,理想再远大,也是毫无价值的。你走得越快,错误的“常识”执行越彻底,可能错得越离谱,而且很难再有机会卷土重来。

◎简单永远胜过复杂

这对每个人而言都是一条最有力的思维原则。它的本质是:我们需要在繁杂的事物中找到关键的部分,去掉多余的部分,直击问题的核心,然后你就成功了——成功地解决一个问题,成功地做成一件事,成功地管好一个组织。这就是“成功的思考”,它是如此简单,以至于人们不敢想象,所以总是习惯去做大量的无用工作,来证明自己“付出了很多”,认为基于这么多的付出——“我距离成功更近了”。这恰恰是错误的。

管理学中的奥卡姆剃刀定律也讲到了这一点:“如无必要,勿增实体。”这与思维的路径息息相关,两者是相通的。在我们的大脑内体现为一种高级的复合智商,是一个人在复杂的环境中,在面临多重挑战和高压的情况下,表现出来的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果你能在这样的环境中迅速镇定下来,遵循正确的常识并开始思考,想到最有力的方法并马上执行,那么你就是一个具有成功特质的人,这个天下就有你的立足之地。反之,你就很难应对复杂情况,可能经常把事情越搞越乱,不得不向别人求助。

实际上,我们生活中很多事情都是特别简单的,一步就能处理。但都因为人们过于复杂的思考和顾虑变得一团乱麻,结果就是一件小事变成了大事。大卫·哈德罗对我说过一句话:“格兰德,效能来自单纯,而不是复杂。遇到问题时,不要多想,反而比较好办。”在十几年的工作中,对这句话我深以为然。在后来重温时,你会发现我们做过的事情绝大部分都是毫无意义的。只不过,当时没有能力和精力想到这一点,总是到事后才恍然大悟。

布鲁克在十年前和丈夫一起移民到了美国,他们的工作稳定,生活幸福,虽然有三个还没有上学的孩子,花销很大,但没有任何压力。可是好景不长,布鲁克的丈夫因为一次哮喘病突发去世,从此她的生活完全改变了。家庭主要的收入来源没了,孩子还需要照顾。这无异于人生的悲剧,但布鲁克没有被打倒。

十年后,她不仅没有像人们预期的那样流落街头或靠低保过活,反而成为了一家年营业额上百亿美元的公司的高管。原因是什么?是布鲁克对待生活的态度,她采取了最有力的方法,用最简单的方式解决了自己面临的复杂困局。

布鲁克笑着说:“我知道,我的时间将永远都不够用,因此我必须学会不为小事抓狂,才能将主要的精力放到大事上。”

第一,她不再自己做家务,而是外包出去,请人过来打扫。

第二,她给保姆多付钱,让其顺便准备一家人的晚餐,也并不要求多么丰盛和精致。

第三,她养成了记录的好习惯,凡是需要添购的东西,就让孩子写下来,贴在一个地方,然后雇用小时工去买。在这方面,她的一个重要原则就是:“接受别人的选择和自己的不一样。”授权给别人买东西,当然会有不如意的地方,但一定要接受,以此节省时间和精力。

第四,在旅行时,她总会选择一个地点,然后带着孩子住上几天,安稳地游玩,而不需要将精力全都耗费在路上。

第五,在工作上,她设定自己的工作优先级,尽可能授权给同事和下属,自己只做最重要的事,来掌握工作的效率。这不但让她将工作处理得井井有条,而且赢得了人缘,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下属。

布鲁克是强者,因为她聪明地意识到了生活的一个重要问题:我是朝着思考后明确的方向走,还是自卑自怜?她拥有强大的解压能力,而且也拥有高效的解压方法。她把复杂的事情变得简单,于是挽救了自己的人生。

和布鲁克相反,我在南加州的一位客户费列格宁先生的人生就“死”在了他把简单事情搞复杂的“优异”能力上。7年前,他的公司成立时,一度拥有数千万美元的资产,是当地最有名的机械出口代理公司;他雇用了超过一千名员工,旗下有十几辆豪车,还住着两百平方米的大房子。不幸的是,后来联邦政府出台了一项限制技术转移的法案,他向第三世界出口精密机械的市场大门被关闭了。

这时,费列格宁先生面临两种很简单的选择:把市场转向中美洲国家比如墨西哥,这里是美国的后院,不在该法案的限制之列;要么改变自己的代理产品,转向其他市场(他的公司有这样的能力)。不论采取哪一种选择,他都可以顺利地渡过难关,让公司起死回生,重新获得盈利。这也正是我向他推荐的策略。

但是,费列格宁感到十分愤怒。这有违他的理想,他希望自己成为全美最大的垄断亚非拉市场的机械出口代理商,他甚至有向军工市场进军的野心。因此,他决定花费更大的代价请我们去公关联邦法案。

他说:“格兰德,我需要一个掮客,他必须帮我打通出口关节,多少钱我都愿意掏,只要继续让我出口。”

我告诉他这事没门儿,美国国会不是墨西哥毒贩,只需要塞点美金就能买路。我的公司拒绝了他的请求,他转而到华盛顿寻找其他公司——那些自称在国会有雄厚人脉的公关公司。显然,费列格宁失败了。他在两年内花费了上千万美元的巨资,得到的只是一句句像空中楼阁一样虚无缥缈的承诺。他还发起了一场媒体大战,请了全美许多一流的媒体人撰写华丽的新闻报道,质疑和攻击国会的决定。

这都没有用。费格列宁的事业变得一团糟,旧的市场失去了,新的市场也没有建立。公司不但失去了收入,而且开支一天比一天大。接下来发生的事情是可以预见的,员工因为发不出薪水纷纷离职,银行上门催还贷款,媒体还曝出了他吸毒的传闻。

3年前,费列格宁破产了。之后他才感到后悔,在写给我的邮件中,他充满忏悔:“如果我能够早一点做出果断的决定,现在我就不会连自己的房子都保不住了。假如再给我一个机会,我肯定会告诉自己冷静,不要被人们的怂恿迷惑。我本来以为自己应该做的事情,现在看来只是一个陷阱。”

复杂的思考和程序只会扼杀我们的效率,人们面临的很多问题,就出在“把一切都复杂化”上了。简单才会快乐,简单才会高效。同样,只有简单,才能节省我们的时间,把多出来的时间用到其他方面。和别人比起来,你可调配的时间就相对增多了。

解决之道是什么?

1. 从生活的方式开始,从你喜欢的方式开始;

2. 让自己所有的事情都很有秩序,而不是总要操心起来没完没了;

3. 缺什么?要么立刻解决,要么从此不再想它;

4. 在做同一件事情时,保证自己比其他80%的人能用更少的时间做得更好;

5. 培养自己的核心技能,哪怕只有一种,或者只做好一件事;

6. 拥有好奇心和探究精神,追求一击成功的效率;

7. 做你喜欢的事,热爱你的工作,这是基础;

8. 观察,学习和练习:向赢家学习,拥有和他们一样高效的思考方式,观察他们的风格和看待事情的方法,然后让自己也成为那样的人。

◎高德调查:赢在心智

思维就是心智能力

心智模式是由心理学家科恩在20世纪40年代创造出来的,被各个领域广泛采用,成为一个常用名词。在过去的10年,我们一直调查人们对于心智模式的认识和它对生活、情感和事业的影响。

心智能力是思维深度的体现,也代表了人们对常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它是指人们对自己、别人、组织及周围世界的认识,以及据此产生的思考和得出的结论。心智深受人们的习惯思维、思维定式和已有知识的局限。通常它也代表了人们大脑中一种理所当然和习以为常的认知。● 罗斯福:“荣誉并不属于那些愤世嫉俗的人,也不属于那些对强者评头论足的人,以及那些自作聪明的‘事后诸葛亮’。”——心智就是一种淡定的力量。● 马克·吐温:“去探索,去梦想,去发现。”——心智是积极主义,是探索的雄心壮志。● 乔治·巴顿:“如果你有勇气,定会大步向前。”——心智是勇敢和冒险。● 巴菲特:“在别人恐惧时进场,在别人贪婪时离场。”——心智是别具一格的决策能力。

心智模式决定了我们的思维常识

在研究中,心理学家发现,心智模式具有7种典型的特征:

1. 每个人都具有自己独特的心智模式,即思维习惯;

2. 它决定着人们观察事物的视角和由此得出的判断、结论;

3. 它决定了人们思考力的强弱和行为方式的不同;

4. 它是人们看待世界和是否自信的主要基础;

5. 它是不完整的,也是不完美的,每个人的心智模式都有缺陷;

6. 它影响人们的行为结果,而且也强化人们的行为意志;

7. 它不受效果的影响,有时人们明知自己的心智存在问题,也不会做出改善,而是任凭它继续控制自己的思维。

如何才能改善我们的心智模式?

高德公司的心理顾问米切尔说:“主要有两种方式,你可以反思自己,用反思和自我批评的办法进行改善,你也可以跟他人进行比较,在比较中对自己的心智模式进行完善。不管用哪种方式,人们都应该明白,心智模式对你是如此重要,它决定了我们的思维原则、认识方法,控制着我们看待这个世界的方式。”

人们对这个世界的了解经常是通过询问:“它为什么会这样,我应该怎么做?”这就是心智发挥作用的开始。优秀的心智能力能让我们建立积极的人生心态,克服困难,激发潜能,在生活中和事业上都取得极高的成就。反之,它会让你把自己的人生经营得十分糟糕——你对原因却一无所知。

心智能力对我们的影响,你怎样看待?● 克莱威尔(男,加州企业家):我认为心智能力是管理者实现自我超越并带领企业实现超越的前提。因为它在不同的人和公司中会体现出不同的特点。比如管理者,个人的文化、心理和认识水平决定了他管理的水平;员工的知识结构、工作经验和性格特点也决定了他们融入团队的水平。同时,群体心智又有共同的方面,有相对的一致性和差异性。● 梦娜(女,自由职业者):我经常认识到自己存在的不良心智模式,时时提醒纠正那些偏误,来提高自制能力,应对自己的事业。比如我在想偷懒时,就想到这是一种缺点,会伤害我的工作和客户,然后我会立刻克制,并制订作息计划。不同的人对此会有完全不同的反应。● 李先生(男,北京某公司经理):我有时觉得自己是领导,说了话手下就得听,最起码不应该当面顶撞我,这就是不良的心智模式的体现。这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对我的事业造成了困扰,员工对我怨气很大。我把自己的判断合理化了,手下有不同的建议时,我就拼命维护自己的权威,对他们进行打压,这种习惯害惨了我。当我注意到这个问题时,我才制定了改正的方案。

PART 2 工作的常识——80%的人仅用一只脚走路

* * *在工作中,我们多数人都不是很聪明,经常犯错误,但可以成为合格的学习者。工作的常识也不是人们与生俱来的,它需要我们在不断的实践和总结中形成良好的习惯。这一章会助你改变工作的陋习,重新为自己输入新的工作程序,为你的事业插上一双有力的翅膀。怎样工作,你才能走在别人前面?

◎结果交换:做成功的才有价值

工作的本质就是结果交换,我们所有的努力和付出都是围绕这个目标来进行的。那么到底什么才是结果交换,怎样判断自己的工作是否符合这个标准?

我可以举个例子。有一次我需要出差到北京,就安排秘书替我订好机票和酒店。两个小时后,秘书忐忑不安地汇报:“老板,机票订好了,但酒店还没有,我试了好几家,这几天都没有房间,怎么办?”你看,她收到了命令,也去做了,采取了行动,但事情只做成一半,还跑过来问我怎么办。她没有替我解决问题,反而帮我增加了问题。

这件事就是“行动交换”,而不是结果交换。我要求她去做一件事,她乖乖地做了,但她强调的是“行动”,是“做”,而不是“做成”的结果。努力了半天,却没有结果,这就是只重视了行动——它与结果交换是相反的。结果交换要求你在工作时必须拿到好的结果,完成要求,实现目标,而不是努力了多少,有没有付出。后者虽然是一个必要条件,但并不是做好工作的充分条件。

所以,我告诉秘书:“我再给你一次机会,30分钟内帮我订好一家北京地区的酒店,把结果告诉我,如果没有订好,你可以走人了。”秘书的脸憋得通红,马上行动起来。15分钟后,她把这件事办成了。她没有被辞退,但是去走廊外悄悄地哭了一鼻子。我认为这对她来说是值得的,这是可以让她受益终生的一课:

老板买的是你工作的结果,不是你的行动本身。

虽然没有行为就没有结果,但不管是普通的工作还是做生意,我们都没有人花钱去购买一个人的行为——他做什么以及怎么做,对买方其实意义不大,我们购买的是结果。这就是结果交换的常识。我们要记住这一点,并让自己在这方面时刻注意。

1. 关系定位:雇员和公司是商业交换的关系;公司和客户也是商业交换的关系。商业关系就是结果交换。每个人在工作中的关系定位都是基于这个前提。

2. 外包思维:任何工作都是一种“外包”,由承包人提供结果。知道了这个常识,就具备了外包思维,你就明白自己“凭什么获得报酬”,以及“可以获得多少报酬”。

3. 结果定义行动:行动是由结果定义的,需要的结果不同,行动的方向和方式就不同。而且结果是由客户来定义,客户至高无上。

4. 结果体现价值:雇员用结果体现自己在公司的价值,以此获得薪酬;公司用结果体现自己对客户的价值,并以此得到利润。

5. 结果淘汰机制:雇员不能提供结果,就被公司淘汰;公司不能提供结果,就被市场淘汰。

6. 结果是职业本能:提供结果应该是一个人、一家公司的职业本能,是职业化的具体体现。最大的工作常识应该是——不提供结果就失去工作。

7. 实现工作的使命:我们不但要进行结果交换,还要知道结果代表了我们工作的使命,它是你对自己的责任,也是超越利益之上的追求,是自身价值的实现。

正如同在一次企业培训中,我对台下的高管们说的:“工作需要让自己职业化。企业需要职业化,企业人也需要。什么是职业化?不要再把自己当主人,要生发出一种雇佣感。企业雇用了你,客户也雇用了你的企业,这就叫职业化。具备了这种思维,你不但能把工作做好,还能发展得越来越强。”

这对欧美公司是一个基本的常识,但对中国的企业和企业人来说,接受这一观念则很难。至少在我们最近几年的调查中,相当比例的中国人还没有把它当回事。更多人在计较自己在做什么,而不是做成了什么;在盯着回报是多少,而不看自己的付出。有的人还没工作就盘算该拿多少工资,有的企业还没开始经营就在琢磨一年能赚多少钱。最后计划落空,他们就很失望。

有一名在武汉某科技公司上班的中层邓先生到美国休假,他参加了一场当地的华人聚会,恰好我也在场。邓先生听说我是做企业高管培训和市场调查的,向我好一阵大倒苦水:“我在公司熬了9年,整整9年!”他强调这个时间,“没有功劳也有苦劳,您觉得我该不该进入管理层?我可是第一批元老,公司成立的第一天我就在了,老板去工商部门办注册手续的时候我就跟着,是他的铁杆跟班,可现在怎么样?其他元老有的成了股东,有的成了副总经理,还有的在上海、北京管理分公司,住着大房子,开着豪车,吃香的喝辣的,我呢,我还是一个小小的部门经理,是公司任职时间最长的部门经理。你不觉得我很可怜吗?”

他说自己不被晋升也就罢了,薪水也不高,已经熬成婆了,老板从没有想提拔他的意思。听起来,邓先生觉得自己受了“天大”的委屈。但是等一下,人们都认为自己比别人付出更多,更有理由升职加薪,可为什么总有些人是得不到回报的“倒霉蛋”?

道理很简单,因为公司在遵守结果交换的规则。你工作得再辛苦,即便天天加班到半夜,累个半死,就算牺牲在工作岗位上,如果不能给公司提供想要的结果,你的工作又有什么意义?邓先生虽然是元老,也仍然逃不掉这种雇佣关系和结果交换常识的控制。

这不但是人类法则,甚至是一条宇宙法则。人和人、人和企业、企业与客户之间互相服务,宇宙天体之间也是彼此提供引力,来达到平衡,维系一个稳定的秩序,没有谁能逃脱这个法则的控制。

还有一位做服装出口生意的宋先生,他最近很苦恼。他的产品老是被美国相关的进口公司退货,理由在他看来却不充分:“我的产品并没有什么瑕疵,也按时交货了,为什么退回来?”虽然有几件牛仔裤的尺码出现偏差,但总体不构成重大影响,不至于全部退回来。宋先生这样认为,“美国人在故意找碴,以便压低价格!”

但在查阅他们的商业合同后我发现,进口方出于自己特殊的需要,约定了一个极为苛刻的质量要求——他们的服装是要供给美国相对比较高档的商场的,来这里购物的都是白人中产和富人阶层,对商品的质量要求是非常高的。因此,商场对于进口公司的退货和扣款条件也十分苛刻,只要一千件服装中出现一件次品,就可能扣掉他们100〜200件服装的货款。这家美国公司只好对中国的供货厂商制定了更为严厉的标准,以便获取最好的商品。

从这个角度讲,宋先生没有提供给对方想要的结果,所以就只能接受对方的退货。宋先生可能觉得“差不多”就可以了,实际上却差了很多——这笔生意是双输的结果。没有好的产品,也就没有好的合作,这就是客户对我们的要求,而你一定要明白并接受这一点。

在工作中,每一个环节都应该只在“结果”上进行对话,而不是关注到行动本身,或因行动影响对价值的评价。这样才能保证双赢,否则总有一方是输家。和公司相比,我们每个人的行为结果就是自己能够提供的产品,用自己的产品去交换相应的回报。你只有懂得把公司对你的要求兑换成结果,才能换取合理的报酬,获得自己职业的发展。● 结果交换最基本的要求是“精确”,不是“差不多”;● 你必须让自己有“功劳”,而不是只追求“苦劳”,让自己的行动有“价值”,而不是“有意义”,才能做好自己的工作;● 企业和个人一样,都是独立的“法人”,是供应商的角色,提供了什么服务,就能得到什么样的回报;● 工作只看结果,不看过程,也不看动机;没有结果就是零,无论你付出了多大的辛苦,没有结果,就没有人向你付钱。

◎有“挑战性”就一定好吗?

洛杉矶有一个华人小伙子,他的英文名字叫丹尼。他来美国有两年半了,属于为了追求理想特意跑到美国发展的那类人,带着“美国梦”漂洋过海来的。起初他充满了雄心壮志,但是最近却很失望。据他自己形容,心情糟糕透顶,看天空都是灰暗的,再没有当年高涨的热情和高昂的斗志了。

丹尼写来一封电邮,向我的机构求助,希望帮助他改善自己的工作环境,让他找到人生的意义。他还打来电话说:“我现在的工作太没挑战性了。”

他在东区的一家健身器械公司做销售助理,这是他在国内毕业后的第二份工作——第一份更让他憎恨,是某快递公司驻广州总部的协调员。销售助理的工作在他看来太简单了,每天打字、联系客户、准备合同,机械地重复这些,没有挑战性,也不需要投入激情。就好像设计了一套高效的程序,他只须遵守程序规定就可以了,完全没必要发挥自己的创造力。

他说:“我在这里根本学不到东西,可能薪水还不错,这是唯一的好处,能让我在洛城这个奢华和高消费的大都市拥有丰裕的物质生活。若不是吸引人的收入,我早就离开了。现在,我每天都在煎熬中度过,很想离开这里。我期望自己将来的工作能多点附加价值,能实现自己的梦想。请问,我现在应该离开这家公司去另谋他职吗?”

丹尼的问题出在哪儿呢?他错误地认为人生的意义就是不断地挑战高难度的工作,缺乏挑战性的状态是不可接受的,如果具有挑战性,就一定是好的;如果没有挑战性,工作就令他索然无味,失去兴趣。

还有多少人有和他一样的想法?人们从励志书籍中吸收了多少类似的错误观念?

他需要换一个角度看待自己的工作,并且更换思路,去打破头脑中旧的常识——人们总是歧视这种销售助理性质的职位,觉得不可能有什么前途。但事实上呢,它恰好是一个非常好的起点,因为销售人员是所有行业中最难管理的从业者,而销售助理的职责之一就是要帮助老板与这些人进行协调。1. 他可以了解销售行业的各种潜规则和明规则,使自己成为一个擅长利用规则的人;2. 他可以在中间兼顾到高层和基层不同的利益需求,提升自己的协调能力;3. 他既有机会观察一线销售人员的实战经验,又可以近距离学习老板是如何管理公司的。

从这三点看,销售助理的职位非但不是鸡肋,反而是一个起点很高的职业平台。但如何利用好这个平台,就取决于一个人能不能运用正确的常识了。通过分析,你会发现问题出在丹尼自己的想法上,过去的观念正在伤害他,并对他未来的选择构成有害干扰。如果他能够以未来的更高阶主管的助理甚至CEO助手的角度来看待现状,他会有另外一种宽广的视野和积极的心态。

我对丹尼说:“作为一个参加工作时间不长的人,喜欢冒险和挑战这当然是无可厚非的,人们都喜欢挑战,喜欢刺激,喜欢工作的趣味,寻找自己感兴趣的工作,这没错。但你必须了解,这未必就是理智的,也未必在任何时刻都适用于自己当下的需求。这就是我们有时候会犯下错误的原因,因为错误的吸引力太大了。所以你不要轻易否定当下的职位,你可以继续等待一段时间。”

丹尼问:“多长时间,2个月,还是1周?”

我说:“最起码一年,或者两年,直到你发现情况与过去有所不同。”

没过多久——只用了4周时间,丹尼就想通了。他换了新的角度,

建立了新的习惯,然后发现这份工作可学的东西实在太多了。他觉得同时处理好与高管及销售人员的关系实在是一件颇有难度的事情,这不是谁都能做到的,而且,他开始认为自己在这个行业会有很好的前景——回到中国也能继续这份工作,并且能做得更好。

现在很多人都把找一份工作当作一次人生更高的起点。他们对此抱有非黑即白的态度,比如他们说:“如果我要找一份工作,就必须是有趣的,让我兴奋的,否则我宁愿什么都不干。”还有的人在决定更换工作时,也会有类似的想法:“这份工作现在让我感觉不好,因此我非换不可。”一份工作在他们眼中,要么是好的,要么就是坏的。

丹尼就陷入了这样的思维定式——虽然薪水不错,但工作很无聊,不符合自己最初的理想。于是,固执地想立刻改变,但其实人们对事业的选择是一个相当长期的过程,需要不断地磨合、调整和适应。即便最后你发现它确实不适合自己,也最好不要立刻做出决定,你可以先和公司的高层进行沟通,看能不能为自己调整职位,去做你更擅长的事情,然后开始注意外面的机会,直到有了更好的选择,再采取行动。

假如你遇到了自己希望做一生的工作,这个问题仍然会存在——有时它来得更为猛烈,让人更加失落。很多人明明选择了非常喜欢的工作,几年后依然感到困惑:“为什么这份工作没有什么挑战性?”“我突然意识到,自己是否找错了工作?”

我在FBI工作以及创建调查公司以后的前期,都亲身体验过这种“难过”的感觉,会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感觉自己入错了行、做错了事,就好像学生时代的所有积累都没有发挥空间一样。但是,哈罗德告诉我:“你可以现在就换一份新的工作,但我敢保证,一年后你仍然会不满意。”

重要的是我们对工作的挖掘能力,以及在实践的过程中学到的东西。当你发现这些细节的意义后,你才能建立起对于事业的自信。否则,再有挑战性的工作,满足的都是你一时的心理需求,对于未来没有多少积极的价值。强者总是需要战胜自己,而不是期望改变环境,或者换一份工作来让自己获得抚慰。

第一,规划。为什么不为自己制定长远的规划呢?不要只着眼于当前的状态,要把眼光放到未来的高度,才能不被当下的需求绑架。

第二,适应。无论现在是什么职位,都先适应它,把它做好,你才能做好将来的工作。一个人成熟的标志是把“不喜欢做的事”做好,而不是任凭兴趣去决定。

第三,态度。态度永远是最重要的,对工作保持投入的精神,对任何工作都保持你的专注,体现你的职业素养和专业精神。

第四,积累。主动地督促自己,在工作中学习,积累经验,努力向前走,逐步找到自己擅长的领域。企业希望看到这样的员工,客户也希望拥有这样的不断成长的合作伙伴。学会积累,让你的工作变得更容易,而不是提高它的挑战性,这才是正确的做法。

◎什么工作适合你?

现在有梦想的人很多,但能够脚踏实地的人却太少。人们都想找一份能让自己大展身手的好工作,没有谁愿意勉强屈就一个自己讨厌的“工种”,然后混一辈子。正因为如此,才会挑肥拣瘦,这个不行,那个不好,结果是失去了定位,迷失了方向,什么都做不好。这些觉得什么都不适合他的人,即便给他最好的待遇、最自由的空间,他也会把工作做得一塌糊涂。

北京有一位年轻人说:“我刚从大学毕业,工作的事情对我来说太突然了,我发现自己还没有做好准备。我对现实不太了解,也没有太好的方法。”

还有一名刚上班的白领说:“现实太残酷了,我找不到最适合的工作,没有一个职位能满足我的理想,能提供给我充足的发展平台。我想跳槽,想辞职,回家继续等待好工作!”

许多人甚至抱怨家庭背景——自己没有好爸妈,没有好的资源与人脉,这让他在就业时十分被动。有的人则对自身条件盲目乐观:“我必须去北上广、留在省会城市、月薪不能低于8000元……”他们将标准定得过高,以至于没有公司愿意雇用这样毫无资历和经验的人,于是他们继续抱怨:“这个社会太黑暗了,完全不是我想要的!”这是他们对生活的认识,然后形成了坚固的常识。如不经受沉重打击,就很难扭转过来。

布朗在朋友圈有一个“万事通”的绰号。因为他几乎做过一万种工作,每次的新工作都不超过3周,他便“骄傲地”打包走人。现在,他是华尔街一家基金公司的资料员,月薪3500美元。在他眼里,这当然不是什么好工作。

朋友们纷纷打赌——还有几天是布朗的辞职日?

布朗的经历是如此丰富,但其实他才从加州州立大学毕业不到3年。在学校时他就以“每周更换一次专业”的美名著称。他总觉得正在学的科目不是完美的,总想再换一个碰碰运气。无疑,结果总是令他失望的。工作以后,对事业过高的要求仍在他的血管中奔腾不息,让他炒遍了纽约的老板们,以至于他再也找不到新工作,因为看起来所有工作他都做过了。

他的理由也并非完全地“令人谴责”:“我做什么工作都可以?好像是,我仿佛是全能的,对自己没有定位,似乎尝试一个新的领域未尝不可,但其实我不想这样。我擅长的不是我喜欢的,为什么找一个自己喜欢的工作这么难呢?实际上,我对自己应该找一份怎样的终生职业始终心存困惑。”

布朗一边忙着辞职和面试,一边哀叹自己不知道要去哪里高就。因此他经常漫无目的地群发简历,一口气向几百家公司投递自己的求职邮件。有时候,他也会手握几个面试申请犹豫不决,挑来选去,仍不满意。

朋友问他:“你想清楚自己的优势了吗?”

他笑一笑回答说:“我不知道啊,你能告诉我吗?”

布朗的这些感觉有些是我们必然经历的过程,但你完全可以不用像他一样在换了“几千种”工作后才恍然大悟。今天的时代日益浮躁,人们迷失自己的现象十分普遍,但无论情况多么糟糕,都不能失去对自己的认知和支配。这个世界不会有最好的工作,永远不会有,但一定有最适合你的,前提是你要科学地对待自我,然后尊重常识,理性地评估你自己。

第一条:你对自己定位了吗?

在就业之前,做几份严谨的性格或职业测试是有必要的,这会对定位你自己起到帮助。虽然它不能完全反映你擅长哪一领域,但它可以作为一种认识自我的工具,让你清楚地看到自己的性格和职业特点。比如,数学能力出众的人可以向金融行业发展,而文思不错的人能够在媒体行业谋得一席之地。

详细地列出每一项,把它们写在纸上,这是职业定位的常识——帮助你避免“想当然”的坏习惯,以免凭着糊涂的感觉在工作中误入歧途。1. 我对哪一领域感兴趣?2. 我最擅长的技能?3. 我在学校参加过什么活动,或组织过什么俱乐部吗?4. 过去我经历了哪些重大事件,我当时如何选择的?5. 我的性格优点和缺点分别是什么?

回答并记录这5个问题的答案,为定位做准备。为什么我们要询问自己过去的事?因为这可以全面认识自我。这既能帮你看到优点,也能提醒你注意一些容易被你忽略的缺点。

第二条:你想找最好的还是最合适的?

明确地记住这个常识:没有最好的,只有最合适的。你的一生将由这条常识塑造。如果你总追求最好的,就不大可能实现完美生活,而会制造人生悲剧。你会永不满足,被欲望拖垮。这很可怕。找工作也是如此,接受一个合适的工作,比不满足地继续找下去更划算。

第三条:你找到方向了吗?

你需要制订一个计划,规定一个方向。比如,我要在科技行业发展,然后重点搜寻相关合适的公司,而不是多多益善,向所有有招聘意向的企业群发邮件——这会让你浪费巨大的精力,低效而且让人讨厌(包括你自己),时间久了你就会失去信心。

古德曼在刚移居到拉斯维加斯时,前半年他都是一个标准的家庭妇男,因为没有找到工作。他遭遇了不少挫折,但他没有迷失方向,而是梳理了这段时间的求职经历,明确了自己的工作意向,开始做计划。“我擅长大数据分析,”他说,“必须在这个范围内求职,不能过于发散。”

他拿出大量的时间来做这件事,在网络搜索,给公司发邮件,结交相关的人脉,并去参加行业内的聚会。两周后,他认识了当地一家数据分析公司的CEO,在聚会的间隙就完成了对他的面试。第二天,他就上班了,而且得到了一个不错的职位。

在工作以后,我们仍要保持方向感。它是如此重要,一个失去方向的人,不管做什么工作都不会快乐。请相信这一点,否则你一定会承受失去它的灾难性后果。

第四条:你在工作中有成就感吗?

在我向每一名前来咨询工作问题的人提出的建议中,都包含“成就感”这个词汇。它代表自己工作的价值,是生活的意义所在,也是我们对明天保持乐观的动力。多去体验自己的成果,并抽时间帮助同事,这是最简单的产生成就感的办法。这可以让你时刻感觉自己对现实世界正产生影响,而且这种影响是积极的。

我们不正是靠这种力量活着并实现人生的价值吗?工作也一样。你遇到的事情有多糟糕?情绪有多差?老板有多无礼?只要保持自己鲜活的现实体验和积极的回忆,去做好每一个细节,体验每一次哪怕很微小的成功,它们就绝不可能摧毁你对工作的热爱!

◎问答题和选择题

圣地亚哥一名23岁的小伙子芬奇在上个月被解雇了。这是他的第三份工作,他也很认真地对待,十分努力,结果干了还不到5周就被扫地出门。芬奇百思不得其解,他跑到我们的机构报名参加修习班,短期目标是成为老板眼中的好员工,至少不能再随随便便地开除他。一年有三次离职经历,并且常感觉自己在公司不受欢迎,那么这必然是有原因的——而且肯定是他自己的问题。

他一定是做错了某些事情!

那么,芬奇在工作时都干了什么?

他最常做的一件事,就是经常向上司提出一些问题。“老板,设备出了点问题,要修的话得花一笔钱,您看怎么处理?”“经理,这个问题不太好办啊,你看我该怎么做呢?”“总监,你觉得我这份方案要怎么写?能给我一些提示吗?”

这是芬奇常说的话。只要他走进上司的办公室,就会抛出诸如此类的问题——让老板给他答案。然后呢?他的老板们一般不会让他立刻滚出去,也会耐心地对他进行一些“指导”,但在当月的员工考核时,会毫不客气地写上“不合格”的评语。

于是试用期还没结束,芬奇就抱着箱子“滚蛋”了。

让老板告诉自己怎么做,这可能是人们在工作中非常致命的一种习惯,也是一种极为错误的认识,或者说是一种为自己招来灾星的“错误的心理期待”。你是不是也偶尔犯这种错误,说这种话,或听到过有人在公司这么说?

一些新人红光满面地走进写字楼后,接到任务、遇到突发状况时,缺乏决断与承担责任的意识,总喜欢向老板汇报,向上司请示如何解决,然后支起耳朵听他是怎么告知自己处理步骤的。他们觉得这样不用操心,也不会犯错,是最省事的方式。很少有人天然具备由自己思考工作办法的意识——总在吃了一些亏后才明白,自己需要机灵点,在老板面前必须少制造问题,而要主动解决问题,才受欢迎。

芬奇为什么喜欢让老板给出答案,而不是提供答案让老板选择呢?错误在于他对上司抱着天真的假设:A. 老板有的是时间,正坐在宽大舒服的椅子上百无聊赖;B. 老板有的是本事,随时可以解答下属提出的任何问题;C. 老板有的是热情,他们愿意帮助下属,也喜欢看到下属主动提问。

前两种假设是一般性错误,第三种则是致命的错误常识——老板确实有热情,但绝不包括帮助菜鸟下属解决问题。实际上,一名上司尽管偶尔高兴地体现出自己乐于提携下属的一面,但仅限于他心情好,而且确实有时间和有作秀必要的前提下。这种情况并不多见,碰上了是你好运;碰不上?对不起,你只能自认倒霉。

上司当然掌握着足够的资源、人脉、信息或数据,他比你聪明,但不代表他就要对你敞开自己的热心肠。最大的问题是,他的时间很宝贵。虽然他手里转着钢笔,眼睛望着窗外,可能还听着音乐,这让你在外面不由心中一喜,觉得他正无聊得要死,就想趁机进去向他请教,但可能里面那张桌子上摆放着一堆令他烦心的文件,他正愁找不到发泄怒火的对象。

你被假象欺骗了,而这时你进来了,下场是什么?

已在高德公司工作7年的心理咨询师米切尔说:“上司会被你积极求教的态度感动得不知所措吗?你可能满怀期待。但我的警告一定让你沮丧不已,上司此时心中想的不是怎样帮助这名可爱的、认真的和上进的下属,而是如何用更严厉的手段收拾他。”

提出问答题代表你把困难扔给了上司,这本身就是对你工作职责的背叛。如果老板要替你回答、帮你决定,那他花钱雇你来做什么——充当一个昂贵的摆设吗?所以,不论你在工作中遇到了多么让你消沉的困难,也要强迫自己继续努力钻研,请同事协助或查找资料,但不到最后时刻,永远不要敲开上司的房门。这是最理智的决定。

米切尔提供了8条建议:

1. 不要盲目地、感性地定位自己与老板的关系,不要相信第一感觉,比如天真地认为他古道热肠并且一定帮助你。

2. 尽可能地利用你自己的努力,在公司规则允许的范围内来攻克难题,这不包括给老板或客户添麻烦。

3. 不要让自己成为麻烦的制造者,要成为问题的解决者。

4. 抓住所有的可用时间获取技能,用工作技能打动客户和你的老板,才能巩固你的位置。

5. 不要把工作时间都浪费在浏览新闻、脸书、微博、推特或沉浸在好玩的游戏上,直到工作火烧眉头才想起来有一堆正事还没处理。往往在这种情况下,你很容易无奈地向上司求助。

6. 在需要进行工作请示时,不要抛给上司“问答题”,应采用“选择题”的方式。选择题就是提供多种解决办法,让上司从中选择一种或给出某些不需要他过多思考的建议。

7. 让上司利用和发挥自己选择的权力,让他只需要在某个解决选项上画钩即可,这对你和他是双赢。

8. 记住这条常识:工作是体现你的价值,而不是展示你多么地喜欢提问。

当你对这些建议融会贯通,在下次走进老板的办公室时,你就会淡定地递给他一个文件夹,上面写满了你的方案和不同的解决办法:“对于这个问题,我拟订了两个计划,具体采用哪一种比较好,您看一下好吗?”老板一定不会再对你大发脾气,而是感到十分受用。因为你既想出了办法,又把最后决定权交给了他,这代表着对他的尊重和敬畏。

对下属来说,事事都想让别人(上级)帮他做决定,潜在的害处还有对他自己的伤害——他如何才能成长呢?好的工作素质当然包括独当一面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一个人只有可以高效地替公司摆平各种分内的工作,才能赢得足够的回报,在他的职业生涯中积累到正分,帮助他向上去,而不是向下滑坡。

在工作中,我们多数人都不是很聪明,但却可以成为合格的学习者。工作的常识也不是人们与生俱来的,它需要我们在不断的学习和运用中形成良好的习惯。

◎永远不要找借口

现在很多人在工作中都擅长找借口——事情没做好不是因为我不行,是因为其他的因素把我耽误了——而且他们把多数时间都放到了如何为自己制造一个借口上,反而忽略了自己最应该做的事情。比如我们经常听到有人说:“哎呀,我昨天睡得太晚了,所以今天迟到了。”“不是我做不好,是这几天我身体不舒服,精力不够,但下次就好了!相信我!”在他们看来,没有自己做不好的事——任何事出了问题,也都不是他的责任,因为他总有理由。

找借口只有一个好处,就是将自己的责任转嫁给其他人,掩盖自己的过失。除此之外,只能让同事鄙视,让上司轻视,让公司遭受损失。工作中一条很重要的常识,就是对自己的工作承担责任。如果你习惯性地逃避责任,为自己的失误制造理由,就很难成为称职的员工,也不会成为上司信赖的优秀下属。长此以往,你要想把工作做好,使事业进一步提升,就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了。

2013年,我们在华盛顿地区进行了一次关于“工作责任”的问卷调查,题目是:“假如你把一件工作搞砸了,你认为是哪方面的原因?”并给出了六个选项。一个人最多只能同时选两项。结果,在反馈回来的信息中,它们的比例是这样的:● 同事配合不力。选择这一条的占到了77.4%。● 上司安排的工作难度太大。选择这一条的占到了43%。● 客户条件苛刻。选择这一条的占到了40%。● 市场不好,竞争激烈。选择这一条的占到了75%。● 时间太紧张。选择这一条的占到了39%。● 我自己出了问题,没有把工作做好。选择这一条的仅占到了21.8%。

选择承认是自身原因的仅仅只有五分之一,其他人都选择了其他五个选项——把责任归咎于客观因素,用抱怨或转嫁责任的方式掩盖自己的不作为。不管老板下达了什么样的指示,布置了什么任务,员工在执行时总是找借口:“周期紧张,人手太少,资金不足,没有时间,没有精力……”老板怎么想呢?

华盛顿一家公司的老板哭笑不得地说:“每当遇到这样的雇员,我最后都只能干脆利索地把他推到一边,你闪开,我自己来吧。”当然,他不会忘了在月底考核时让这样的员工出局。没有老板会长期雇用爱找借口的员工,也没有企业会允许出现总喜欢推卸责任的职员。他们不但做不好一份工作,就算自己去创业做生意,最终也只能是一事无成,成为一个彻头彻尾的失败者。

我有一次去美国西南部地区一家分公司考察工作。正准备开会时,当地机构负责人迈克接到了下属打来的电话,是对客户的拜访出了问题。电话中说,他们在路上堵车了,还不知道几点能到,估计要迟到2个小时左右。

迈克的眉头一皱,说:“你们就不能想想办法吗?”

那边答:“头儿,堵车啊,我们没办法,而且天气很热,实在过不去了,您能不能给客户打个电话,允许我们下午再去?”

迈克立刻说:“你回来吧。”

两名职员半小时后就回到了公司。当着我的面,迈克面无表情地让他俩去结算工资:卷铺盖走人。他们顿时很震惊:“头儿,我们没做错什么呀,为什么要解雇我们?我们不服!”迈克说:“好,我再找一个人,如果他也是和你们一样的借口,无法准时赶到见面地点,你们非但不用离职,我还会郑重向你们书面道歉。”

他叫过正在会议室布置幻灯机的自己的助理华金,简单交代了两句。华金没有半点言语,拿过资料就迅速出了门。我坐到会议室,耐心地等待结果。40分钟后,华金的电话打过来了,告知迈克,他已经见到了客户,正在交换材料。

一个半小时后,华金回来了,拿回了客户亲笔签名的拜访确认单。两名职员目瞪口呆,他们神情尴尬,想说点什么,可又吐不出口。迈克说:“告诉他们,你是怎么按时到达的?”华金耸耸肩:“很简单啊,主干道虽然有些堵车,但我告诉的士司机,请他绕道,多付5美元车费而已。”

这件事后来被我当作公司内部管理的典型事例进行了普及,增加了对员工工作考核的几项基本原则:

1. 一件工作,你是否用心去想办法了?

2. 如果工作没有完成,你是否想到了所有的方法?

3. 如果再给你一次机会,你准备采取什么样的办法?

这三个问题在高德公司作为对工作不力的总结,用在我们的员工培训上。半年后,据行政考核部门的负责人对我汇报:公司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通过强化培训,公司职员的执行力大幅度上升,工作的主动积极性和参与度也有很好的增加。

不找任何借口——等于贯彻到底的执行力

拒绝找借口,让自己全身心对工作负责,其实就是让自己懂得,在工作中是没有任何理由应付上司命令的。这可以使你养成坚毅的决心,形成完美的执行力。让自己在限定的时间内把握住每一分钟的机会,将任务做到最好。

这是执行力的体现,也是自身价值的直接表现。因为一份工作你做得怎么样,上司都看在眼里,不会有丝毫的错漏。试图通过敷衍工作来逃避责任,只能在上司的眼中留下一种对你非常不利的负面印象。

只有奋进和努力,才能提高执行力。也只有完全担当责任,才可以把上司的7分要求完成10分,超额地胜任你的职位。每个老板都希望看到这样的员工,一旦有晋升的机会,他们也会优先考虑这样的下属,而不是那些遇事向后躲、有事先撇清责任的家伙!

不推卸责任——等于积极挖掘自身的潜能

在工作时不找任何借口,就要求我们积极想办法战胜困难。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确立这样的工作常识,就能够在一次又一次的挑战中提升自身的能力,挖掘自身的潜能。即便最后工作的结果不能令人满意,也在这个过程中提高了自己的工作能力,对下一次任务起到很好的帮助。

同时,合理地利用时间也是能把工作做好的重要因素。有时候,一件事成功与失败的界限,往往在于你有没有把有限的时间利用好,是否充分地抓住了全部时间,是否及早地展开工作。有的人工作做不完、工作效果太差的主要原因,就是他们在开始的时候不着急,等着急的时候又没时间了。最后只能给自己找理由,或者推卸责任给自己的同事。

在任务下达后,立刻把这件工作视为当前最重要的一件事,制订计划后就马上行动,绝不耽搁,才能有充分的时间想到一个最完善的解决办法,也就不至于事到临头才发现自己一点办法都没了。这就是积极态度的体现,也是一个人应该具备的最基本的职业素质。

而且,你将通过自己积极的表现赢得公司的信任和认可,这对你将来的事业发展也是有益的帮助。没有人喜欢偷懒的下属,哪怕他很有能力;上司都会欣赏诚实肯干的手下,即便他现在的工作能力还不足,也会给他机会继续表现,传授给他经验,帮助他成长。

◎“想当然”害死人

工作最需要的是严格的量化和精确的计划,而不只是想象力、创造力、无限的激情以及不拘一格的创新精神。

工作要让人看到明晰的前景和可控的进程,在这个过程中再去迸发自己的理想,加入自己的个性。

然而,人们总是一厢情愿地执迷于后者,忽视前者,就像一名充满热情的赛车手:“我努力,我奋斗,我超越,我只要做到了这些,就一定能赢过对手。”像阿Q那样的精神胜利法?想一想就能摆平所有的事情了?没错,许多人在工作时都活在这种完美的幻境中,片面地迷信意志的力量,但结果总以“受到失败打击”告终。

我见过的成功者——事业取得一定高度的人士,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拥有极度的理性思维和追求事情可控性的职业素养,从来不会“自以为是”地做出感性的决策。在股市崩溃时,从华尔街的摩天大楼纵身跳下的“绅士”们就像他们疯狂购进某些危险股票时一样,表现出了自己不理智的一面。

对此,巴菲特有一句名言:“只有在海水退潮时,才能发现谁没穿裤衩!”所有的工作都可以应验这句预言,如果你想当然地对待工作,工作就会像海水退潮一样在最后让你原形毕露。

宝洁公司的CEO约翰在评价为什么他管理的这家公司会成为当之无愧的全球王者时,说:“人们总认为宝洁十分神秘,我有什么可说的?只有一条,我们拥有一套科学而客观的量化管理系统,这保证了宝洁100多年的成功,而且它还在不断完善。”

这意味着,宝洁公司的每名成员和每一道工序都遵守着一个“工作必须量化”的常识。他们严谨地评估和制订任何一项决策,可视化地控制每一个工作流程。于是,它的产品在全球的上市成功率高达85%——国内很多公司就连可怜的5%都达不到,怀揣着伟大的梦想冲锋,却不断遭遇“惨重的失败”。“我投注了如此多的热情,为什么还会失败?”“哪里没有做对?我明明已经付出很多了,期望值这么高,为什么运气还是不在我这边?”“我忙了几周的方案,洋洋洒洒几万字,老板凭什么只看了一眼就扔进了垃圾桶?”

他们困惑并且焦虑:“为什么我的想法总是不能成功?为什么他的就可以?”

麦当劳公司前CEO吉姆的看法是:“成功的产品都有严格的量化操作手册。”成功的人当然也一样。一个人的成功,本质上是成功于他优异的对自己的组织能力。同时,这也是成为好的管理者,或者向更高的起点迈进的核心素质。学会在工作中运用量化管理,而不是被想象主宰或含糊其词,学会现实主义而不是幻想主义,回归理性常识,你才能将头脑中的创意进行加工,把它变成真正的果实。

工作代表着你要完成下面四项基本要求:

一、质量和效率

这是对工作效果的要求,也是老板和客户最重视的环节。你提供的产品(工作)有多少价值,就由质量和效率来决定。比如,经理让你在一周内写出两篇广告设计的方案,如果一周后你交上的两篇东西毫不达标,只能返回重写,说明你没有完成这两项要求,你的工作不具备任何价值。

二、明确的时间

工作都有时间要求。你总不能让上司或客户无限期地等待你的结果,甚至超出数倍的周期才能做好一件事情。所有的工作(哪怕你是自由职业者)都有时间要求的限制,需要在明确的时间内做完,即“在几月几号或几天内完成”。

我们的调查人员每周都要交一次“反馈统计报表”,此项统计工作不得迟于9个小时完成。前不久,我的助理加入了一项新的规定:“每名调查顾问应在每周二的下午3点之前提交他上一周的调查反馈统计。”这就是一种对工作的明确的时间要求了。

三、明确的数量

工作当然要有一定的数量要求,例如需要持续多长时间、达到多少件(次)、提供多少话题的咨询。它要有一个明确的定义,让执行者清楚和准时完成。当老板命令你的部门40天内销售不低于5000台的电器时,就是对数量的规定。

四、不超过规定的差错率

工作还有差错率的限制,这是对差错率的要求。一旦你出的错误超过了制定的标准(容忍的上限),就要面临惩罚:罚款、扣除奖金直到被解雇。具体付出什么样的代价,视你出错的比率来定。

在这四项要求中,每一项都必须精确并且量化。公司在用量化思维管理你的工作,你也要接纳这种思维来进行自我管理。它和“思想自由度”并不矛盾,而是提醒我们不要让大脑的“灵光一闪”来操控重要的理性思考,比如哪些是自己做不到的,哪些又是应该做的。要养成严谨的量化习惯,也要掌握灵活的量化方式,你在工作中才能想有所得,并行之有效。

◎不要迷信数据

32岁的梅根是美国广播公司(ABC)的财经节目主持人。她从7岁起就立志成为一位闻名世界的电视主持人,并为此奋斗了18年,成功地进入ABC。作为ABC史上最年轻的主持重点节目的后起新秀,她的奋斗经历完全可以写本励志书了。

但是2012年的圣诞节过后,这位观众心目中的主持界红人被辞退了。ABC高层毫不犹豫地宣布:“梅根因为身体原因不得不离开美国广播公司。”事件的导火索就是前一天她对于“圣诞经济”专题的报道。她误信了华尔街一家证券公司提供的“数据”——“圣诞产品为这个国家创造的产值的76%都是泡沫”,进而在节目中拿着这份画满图表和数据表格的研究报告对人们在圣诞节的消费狂热大加嘲讽。“这份数据告诉我们,圣诞经济就像一群猴子戴上帽子去爬树,自以为离地表已经很远了。”她说,“多么喜人的场景,但是……喂,注意你们兜里的钱,被树下那个穿着燕尾服的胖子偷走了。”

孤立地看,这并没有什么,只是一次正常的节目吐槽。但是梅根得罪了ABC的主赞助商之一:一家生产和销售圣诞树的全美大型连锁超市。他们仅在这个盛大的节日就向ABC投入了数百万美元的广告费用,却在当天受到了该电视台当家主持人的“无情羞辱”。所以,节目其实还没有结束,董事会就已经收到了赞助商的抗议电话。

梅根的遭遇不是一种偶然现象,过度迷信数据是人们普遍的“现象”,甚至多数人已经把数据视作一种常识——他们依靠数据得出判断,对数据有权威崇拜的心理。但是,假如你没有经过细致的研究和佐证,就对这些由模拟曲线、柱状图和饼图得出的结论推崇备至,以其为基础决定自己的行为,那你很可能离真相越来越远。

对此,梅根懊悔地说:“我未经核实,就武断地认为这是一份踏实的材料,但最后才知道这只是竞争对手利用电视台互相进行攻击、抹黑和作弄的把戏。那家证券公司提供的数据根本不能说明什么,而我却盲目地认为这可以在节目上当作一种证据来支持我的观点。”● 数据并不是常态,它反映的只是一种静态或某一段时间内的“现象”,有时甚至是一种“假象”。● 如果根据超出常识范围的数据做出推断,采取行动,往往会输得很惨,数不胜数的例子已证明这点。● 数据并非没有说服力,前提是经过多方搜集,而且这种搜集必须是客观、中立和全面的。

在FBI的一次会议中,我的顶头上司哈罗德曾拿着一份《纽约时报》对我们说:“媒体就是孕育骗子的子宫,尤其是当他们发布一些关于某领域的数据时,你能看到的仅仅是那个坐在电脑前一脸阴险地编造谎言的混蛋,正试图通过这样一份低劣的报道来测试你的智商。”哈罗德的评价未免偏激,但为了防止联邦特工在调查中受到媒体报道的影响,他的比喻并不离谱。

我们都不清楚新闻报道的真假比例是多少,也没有人可以统计出来。媒体人无时无刻不在扭曲真相、隐瞒事实并虚构另一种“事实”。他们受雇于某些利益集团——比如华尔街的金融财团或政治说客,通过巧妙的设计提供统计数据,却不会告诉你这些数据是怎么得出来的,有没有旁证和科学依据。

有可能你看到的某些数据是毫无意义的,是没有实质价值的。就像华尔街著名的操盘手山德拉对我交代的——他在2003年9月因为弄虚作假欺诈市场投资者被捕——“公司让我制造一些数字,让投资者相信这是可以赚钱的股票。上面注明了7.9的风险率,但我把8.3的投资回报列在了前面,所以我一点不奇怪人们会毫不犹豫地在购买协议上签字。”

山德拉“制造”的这份市场分析报告和回报预测本身在数字上并没有错误,但他在关键环节进行了精妙的伪装。他把很高的投资回报率(几乎是不可能的)放在了最显眼的位置,一开始就在告诉潜在投资者“这是一只绝不赔钱而且一定让你暴富”的股票,然后在风险评估的部分,他语焉不详,甚至刻意忽略了最基本的对股市风险的介绍,让从没买过股票的普通投资者对此没有一丝抵抗力。

他任职的证券公司在7个月的操作中获得了3000万美元的不当利益,有5821人上当受骗。但是,就在我们的调查结束并公布结果以后,还有很多持有该股票的人不相信眼前的事实——他们信誓旦旦地拿着那份报告,怀疑联邦特工找错了对象。

还有很多数据只会告诉你相关关系,而不是因果关系。或者反过来,让看到它的人发生判断错误,比如将相关性理解成因果性,将因果性理解为相关性,然后得出荒谬的结论。就像地震局在一份报告中同时列出了一次地震和某位运动员参加跳高比赛的消息。是因为有人跳高才导致了地震发生吗?当然不是,但问题是一定会有人上当。

任何违背常识的数据都是不正常的

你必须警惕一个诱惑力太强的项目,比如像山德拉提供的项目,在诱人前景的背后经常隐藏着一个深渊。虽然这是一个容易创造神话的时代,许多投资项目都有奇迹般的回报,但这并不具备普遍性,而且都有其特殊的原因,也没有超出常识的范畴。有人第一次操作股票就赚到了几千万元,原因可能并不仅仅是他太懂股票了,而是他提前得知了内幕消息。

这就是常识:任何超越常规的事情发生,背后一定是有特殊原因的。你在跟着去做时,就很难成功。许多人在事业上的失败,就是因为他们在面临诱惑时,忽视了这种常识的存在,他们内心的冲动战胜了理性。

别被有倾向性的数据欺骗

由于利益的普遍存在和利益关系的错综复杂,即便最中立的调查机构出具的数据也会有一定的倾向性,或者会预先设定倾向性。这就需要你有先见之明,不要盲目地被其中的倾向性控制,被引导到提前预计好的轨道上去。

越是让你觉得踏实和安全的数据,越不能反映真实状况。有些数据的出现,其目的并不是为了体现一种客观参考,而是为了让你相信某种“假象”就是“事实”。你过分地相信和依赖数据时,就会上当;只有和数据保持一定的距离,以自己的常识思维去理解看到的东西,再进行独立分析,才能充分得出客观的结论。

◎遵守工作的显规则

显规则就是放在桌面上的“明规则”,与之相对的当然就是“潜规则”了——暗箱操作的灰色的规矩。现实中,人们普遍喜欢潜规则,而不尊重显规则。中国人如此,有相当部分西方人也是这样,他们喜欢研究某个地方有没有桌面下的规则,然后试图加以利用,给自己增加好处,收获名利。事实上,真正能够脱颖而出的人,往往不是赢在他们对潜规则的了解上,而是充分遵守和利用了工作的显规则,他们头脑中的工作常识是积极的、进取的,也是阳刚的。

杨是一个不错的中国女孩,形象出众,认真好学,能力也强,但她在美国找了一家自认为很令她倒霉的公司。她为公司创造了很高的价值,却始终难以升职,4年了还是一个不起眼的部门小主管。

她吐槽说:“现在好人不长命,坏人活千年啊!我老板是一个色眯眯的小人,我的同事是一群见利忘义的家伙,我的客户也都想占我便宜,每个人都在绞尽脑汁地算计我,这让我怎么把工作做好?看来我想升职,就必须顺应这些潜规则!”

但是,杨难道不正是输在了她自己的这种“阴暗”心态上吗?她有没有认真地思考和分析一下自己在工作中是否存在缺陷?在与老板的沟通中是否存在不足?反思自己总是很难的,人们更多的选择是向眼前的“灰色调”投降,让自己也成为一个灰色调的人。

在这方面,一些新员工最容易犯糊涂——他们刚走出校门时是理想主义,觉得一切都是显规则的,但摔过几个跟头后,就变成了彻头彻尾的实用主义者,开始潜心研究潜规则,认为对潜规则的适应能力决定了自己事业的全部,最后还是不停地撞墙。

正确的做法是什么?你可以了解潜规则,看清楚它们是怎么回事,但你一定要遵守显规则,在阳光下做事,拿你的工作能力说话,用你的工作价值和给公司的回报争取自己的空间。这才是明智的认识,才能帮助你越走越高。到最后,你可以光明正大地用自己的业绩能力、管理能力一路过关斩将,晋升到很高的位置,成为无可指摘的强者。

依靠显规则成功,难道不应该成为我们的追求吗?

记住这些工作的显规则吧:

任何时候都需要沟通,而且是积极沟通

你的工作能力很强,需要沟通,让上司知道你可以。你的工作能力不强,业绩一般,那么更需要沟通,而且要积极地寻找各种方法和上司交流,与同事密切协作,让他们知道你的问题出现在哪儿,了解你的工作进度和努力的方向,以便更好地帮助你。

一个很容易犯的错误是:“我因为没有成绩,对团队贡献小,所以不敢找上司聊天,也不敢向他表达我的看法。”这样做看起来好像危险小了,因为降低了被上司当面教训的风险,但实质上大错特错——上司对你的负面评价不会改变,下属的表现他早就看在眼里,不会因为你的刻意躲避就对你视而不见。你既无成绩,又不找他沟通,他更会对你的工作能力产生怀疑,进而否定你的潜在价值。

那么,当他认为你并没有努力融入这个团队或者对工作没有尽责时,真正的麻烦就来了,他可能把你列到“淘汰名单”里面。在多年的调查统计中我们发现,成为公司裁员倒霉蛋的人并不全是能力最差的,也并非是因为他们与上司的关系不好,而是沟通存在问题,让公司误以为他们没有价值。

对上司,你首先要尊重和服从

有的人自恃才华横溢,所以瞧不上自己的老板。这是“能力至上”论者的错误常识,他们觉得自己的贡献决定了公司的收入,甚至也影响着上司是否能保住饭碗(这样的超级员工是存在的),于是在上司面前经常摆出一副清高自傲的架势。这样的人很难在一个组织中生存,即便一时得意,也往往在最后成为牺牲品。

这并非由潜规则决定,而是一条非常重要的显规则:组织的等级制度不可亵渎。你再强,在老板面前也是下级;上司再弱,他在你面前也是上级。上司为了做好自己的管理工作,就必须建立绝对的权威,如果你不尊重和服从他,哪怕你再有能力,等待你的也将是来自组织秩序的惩罚。

当你抱怨上司总给你穿小鞋时,一定要先想想自己在某些场合或事情上有没有给予他足够的配合与支持。通常,多数受到上司火力打击的人虽然委屈,但并不冤枉——不服从管理,就已经违背了最大的一条工作常识。

做出好的选择,比努力更重要

一个人在事业上能取得多大的成功,不在于他的水平多高,能力多强,而是看他有没有选对适合他的行业、工作或环境。有人每天都很生气:“没有比我更努力的人,我起得比鸡早,睡得比驴晚,吃的是草,吐的是奶,天天辛苦地加班,为什么既赚不到钱也捞不到名?”他们开始怪同事、骂上司,或者懊悔自己没有摸清办公室的潜规则,没有好的人脉关系。

是输在这些因素吗?或许会有这些方面的原因,但起决定性的一定另有根由,而且是出在他们自己身上。选择如果错了,比如进错了行、做错了事、选错了合作者,那么越努力就错得越厉害。

成功的前提是你做出一次好的选择:找对了适合自己的行业;找对了无私相助的合伙人;找对了器重你的公司;找对了愿意提携你的前辈;找对了惺惺相惜的客户……我们在自己的生活和工作中经常面临这些类似的选择,主动权握在你的手中,没有人能真正左右你的思想,就看你如何决定。

你应该去竞争机会,而不是攀比薪水

最好的工作策略?麦斯威尔说:“莫过于抢夺机会,这将增加你的领导力。”决定前途的不是现在拿多少钱。每月发你3万美元的职位,也许下周你就失去了,但假如你懂得抓住好机遇、找到好的平台,你永远不会失去美好的前景。聪明人找机会,笨人则在乎工资。当然,最聪明的莫过于可以创造机会的人。机会代表着资源,也意味着你拥有展示自我价值的工具(你的机会多了,别人的自然就少了)。

有位得克萨斯州的小伙子就是这么干的,他入职高德公司才3个月,做得很不错,于是公司人力资源部主管找他谈话,对他说:“恭喜你获得了最佳新人奖,按照规定,公司准备额外奖励你3个月的薪水作为奖金。”

他的回答出乎意料:“我不要奖金,给我一个项目行吗,我想要一份责任。”

这件事很快被汇报给我,我把他叫到办公室,看完他的简历,立刻宣布他成为了公司正在进行的一个重点项目的项目组成员——因为他的能力以及做事的态度是完全胜任的。而且我认为他值得高德公司对他进行优质的培训,以便使其成为未来的骨干员工。

一般人喜欢谈薪水,视工资的高低来决定自己付出多少。这是一种观念,但绝不应成为你的工作常识。机会才是未来的基础,拥有了机会,你就占据了有利位置,也就为将来更好的薪资收入打好了地基。否则,哪怕现在的收入再多,也不过是在提前透支未来。

永远不要公开对抗组织,尤其是联合同事对抗组织

这也不是潜规则,而是基于全世界所有组织的基本条例之一:绝不允许任何对抗组织的行为。工作最忌讳的就是用跟组织对抗的方式来解决你的问题,譬如罢工、闹事或其他冷暴力甚至暴力等方式。凡是头脑清醒的老板,都是不会容忍下属公开跟自己对抗的,也更加不会饶恕联合同事来制造纷争、对抗公司的员工。

有再多的委屈,也不能违反这条常识。在与组织发生矛盾时,你除了服从外,还有两种选择:一、遵守公司的相关规定,按一定的程序进行沟通,甚至可以寻求法律援助;二、离开。除此之外,没有其他选项。那些采取对抗方式的人,经常是问题还没解决,自己就已经被迫离开公司了。这样做不但达不到目的,还会对自己的名声造成负面影响,并且牵连到同事,说它是最坏的选择一点不错。

◎高德调查:最重要的工作常识,你拥有哪些?

一、始终做当前最重要的事情● 关注自己的“大项目”,把它放在第一位,留出专门时间重点处理,直到完成。● 每天早晨起来的第一件事,就是列出今天必须要做的最重要的事,可以是1件或2件,也可以是4件或5件,先完成它们,再去做别的事。

二、清空已完成事项● 收到工作就立即决定如何处理,完成它,然后清空。一段时间过后,如果这件工作还在你的事项安排中,占据和消耗你的时间,你的工作效率将大受影响。● 对工作要么立刻做,要么加入待办事项,要么存档,要么删除和清空。没有别的选择。就像电子邮件一样,哪些是未读的,哪些是已读的,哪些是垃圾邮件,必须归类清晰,不能有模糊地带。● 替代常识:通过替代来避免工作混乱,完成一样工作,就用新的工作来替代它,一进一出,开启新的,放弃旧的,让自己的意识经历一次告别仪式。

三、激发创意的常识● 将现在正思考的工作或问题作为起点,进行延伸想象,然后记下后续的想法,再扩展到每个想法的详细枝节。● 不用担心这些想法是否有效,重要的是让它们成为创意的种子,去激发更多的创意,来解决工作。● 为自己准备可以随时做记录的东西,比如一个本子和一支笔。当脑海中闪过一个念头时,就把它记下来。● 对这些记录的想法随时调阅查看,进行新的思考。隔一段时间过后,你会惊讶地发现,这些想法都已生根发芽了。

四、固定的休息原则● 充足的睡眠非常重要,无论工作有多忙,也不可透支自己的睡眠时间。● 每晚至少睡7个小时,并且要把睡眠当成一种乐趣,而不仅是工作劳累后的休息时间。● 制订明确的休息计划,然后严格地执行。● 如果实在需要加班工作,必须每隔一小时就放松10分钟,恢复身体的元气。如果需要在晚上工作,为自己安排一小时的小睡时间。可以在沙发上,也可以趴在桌上。必须尽量避免持续工作。

五、优先处理不愿意做的工作● 把你最不愿意做的事情先拿出来,优先处理。如果你的每一天都能先做完这一类工作,那你这一天将面临一个好的开始。● “令人讨厌”的工作最害怕累积。这些事情累积越多,你的工作就越是一团乱麻。● 优先常识的前提是,这些工作是必要的,也是不可逃避的。我们总有一些工作是麻烦的但又需要做完的,所以制订优先计划十分重要。这能让你一鼓作气地把它们处理完,不用累积下来成为沉重的包袱。

六、最重要的永远是下一步● 规划所有的事情是没有必要的,你要把精力集中到“下一步”。就像足球比赛一样,最重要的永远是下一场比赛。这能让你脚踏实地和按部就班地完成工作,而不是对未来充满过多的忧虑。● 对下一步的计划应该尽量具体和清晰,细化到每一个环节,然后全神贯注地做好它。

七、工作的秘诀● 工作的秘诀就是“没有秘诀”,认真和专注才是做好工作的前提。● 不要让自己成为工作中的投机主义者,也不要整天浪费精力去思考什么捷径。把这些时间用到具体的工作中,才能起到实实在在的效果。

八、保持平衡● 给自己留出休闲的时间,享受假期和难得的休息时间。● 在工作和生活之间寻找一种平衡,而不是把所有的精力都留给工作。工作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生活,这是一条应该坚持一生的常识,否则老了我们一定后悔。

九、不要中断● 不要中断工作,一旦开始,就坚持做完,不可半途而废。● 你可以对每一项工作都开启记录模式,每天写下工作的进度,做完的就标上记号,然后进行下一项,直到完成,再从新的工作开始。

十、必须有良好的工作习惯● 检查你的习惯,看是否已有运转有序的工作模式。如果没有,尽快建立,这有益于让工作变得轻松和富有成就感。● 在日常工作中,建立行之有效的好习惯是非常重要的。它能帮助建立你与工作之间的关系,并最终塑造你的工作观。这也是你世界观的一部分,决定了你能不能在生活和工作中获取比较健康和全面的成就感。

十一、想象已经完成的目标● 假如工作的难度十分大,让你止步不前,怎么办?可以先放下工作,给自己5分钟的时间,想象一下自己已经完成了这个目标,那时生活会是什么样子的?通过想象,给自己增加动力。● 如果通过想象发现并不美好,或者说对你来说并不重要,你也可以重新考虑和修改现在的工作,制订新的计划,然后重新执行。

十二、拒绝的常识● 你要学会对某些人说“不”,避免他们破坏你既定的原则或者良好的习惯。如果工作需要你拒绝对方,不要犹豫,否则,一旦开启妥协之门,你将无休无止地继续妥协。● 这是让你集中精力的一项重要常识,拒绝那些不必要的打扰,保护自己的独立空间,维护已经制订好的工作计划,然后按时把工作做完,这是你对工作的最好交代。

十三、合理的时间安排● 首先把自己的生活时间安排好,其次再规划工作的时间。先后顺序不能有错,没有好的生活,就没有好的工作。● 准备完整的工作时间段,而不是破碎的。这是保证高质量工作的前提,如果你的工作时间总是破碎的,思路就经常被打断,也很难在工作中集中精力,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

十四、固定的总结和反思● 你要跟自己对话:“我做了什么,还有什么没做?我有没有犯过错误,应该怎么改正?”这能让你了解到真实的自己。● 每个星期给自己安排固定的时间,进行总结和反思,经验要写下来,教训也要记住。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工作中成长,而不是几年以后仍旧浑浑噩噩。

PART 3 竞争的常识——赢家必须拥有的本领

* * *竞争与生俱来,是每个人都要面对的人生终极课程。让自己具备竞争的常识,掌握竞争的原则,破解竞争的密码,是一个人乃至一家企业持续成长的必备素质。在今天的世界,你要知道如何才能聪明地竞争,要理解现代竞争的本质,学习理性竞争的法则,为自己上一堂与竞争有关的新型常识课,才可以在残酷的博弈中占据优势。我们如何才能在这个充满机遇和风险的过度竞争的新时代取胜?

◎主动和强者合作

竞争在本质上是对资源的争夺和占有。人们传统的常识是,资源是有限的,因此只能独占——让别人拿去了,就等于自己失去了;只有自己独占,才能壮大自己,顺便打击对手。

就像华人企业家李先生对我说的:“商场如战场,我和对手你死我活,不能妥协。如果我妥协了,他就会吃掉我,让我破产。”但是,李先生奉行着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提枪跃马,驰骋商场,谁也不服,结果怎么样呢?他在南京做化妆品生意,和主要的竞争对手明争暗斗20年,谁也没有赢,反而让另一家公司抓住他们内斗的机会趁虚而入,占领了当地市场。鹬蚌相争,渔翁得利,这家公司一举成为了南京最大的化妆品批发商。

这至少说明李先生对于竞争的认识是错误的,至少不是在任何时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