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太祖赵匡胤(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11-10 08:24:15

点击下载

作者:读书堂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宋-太祖赵匡胤

宋-太祖赵匡胤试读:

第一章 宋太祖赵匡胤生平

一、生平

中文名:

赵匡胤

别名:

庙号:太祖

民族:

汉族

出生地:

涿州(治今河北涿县)

出生日期:

公元927年

逝世日期:

公元976年

职业:

皇帝,军事家,政治家

主要成就:

建立宋朝

赵匡胤,涿州(今河北省涿县)人。父赵弘殷时迁居洛阳。他出生于洛阳夹马营。父亲先后为后唐、后晋、后汉的军官。赵匡胤起初投奔后汉大将郭威,因喜爱武艺,得到了郭威的赏识。后他又参预拥立郭威为后周皇帝,被重用为典掌禁军。周世宗柴荣时,他又因战功而升任殿前都点检(皇帝亲军的最高将领)。掌握了后周的兵权,兼任宋州(今河南省商丘县南)归德军节度使,负责防守汴京。周世宗死后,其子柴宗训继位,时仅7岁。赵匡胤和弟赵匡义。幕僚赵普密谋篡夺皇位。

公元960年正月,镇州(今河北省正定县)和定州(今河北省定县)有人来汴京报告说,北汉和辽国的军队联合南下攻击后周。后周符太后和宰相范质、王溥等不辨真假,慌忙派赵匡胤统领大军北上御敌。甲辰日,行至陈桥驿(今河南省开封市东北40里处)驻宿。第二天黎明,陈桥驿四周突然呼声大起。赵匡胤酒醉方醒,走出卧室,只见众将一个个手执武器,列队站在庭前,以赵匡义和赵普为首齐声说道:“诸将无主,愿请点检做天子。”众将又不等赵匡胤回答,把准备好的黄袍披在他身上,然后一齐下拜,高呼“万岁”。这一件事,历史上称为“陈桥兵变”。

接着,赵匡胤带领大军返回汴。后周大臣韩通闻变,忙从内廷飞奔回家,准备组织兵力对抗。走到半路,赵匡胤部下就将他杀死。宰相范质、王溥在威胁下屈服。正月初五日下午,赵匡胤废去柴宗训,称帝,建国号为宋,定都汴京,史称北宋,建年号为“建隆”。

赵匡胤建立北宋后,眼见天下割据势力林立,便对赵普说:“我睡不着觉,因为卧床以外都是人家的地盘。”在赵普的帮助谋划下,赵匡胤首先击溃了后周残余势力李筠、李重进等的反抗,然后采取“先南后北”的统一中国的策略,先后攻灭了南平、湖南、后蜀、南汉、南唐等割据政权,同时又加强了对北方契丹的防御。

为了加强中央集权,赵匡胤采取了许多措施。建隆二年(公元961年)年七月初九晚上,宋太祖宴请禁军将领石守信等人。饮到一半,宋太祖说:“要不是靠众将拥立;我不会有今日。但是,当了天子,日子也实在难受,还不如当节度使逍遥自在。如今我几乎没有一夜睡得安稳。”石守信等人问道:“陛下如今贵为天子,还有什么忧虑?”宋太祖道:“我这个位置,谁不想坐啊”石守信等听出话中有话,忙表白说:“如今天命已定,谁还敢有异心?”太祖苦笑着说:“你们虽然不会有异心,但是,假如有朝一日部下将黄袍披到你们身上,你们即使不想做皇帝,恐怕也不行吧!”石守信等一听,大惊失色,慌忙下跪拜叩,流着泪说:“我们实在愚蠢,没有想到这一点,请陛下为我们指出一条生路。”赵匡胤说道:“一个人的寿命,像白驹过隙那样短促;人生在世,不过是为了荣华富贵,享受安乐罢了。我为你们打算,不如交出兵权,去地方上当官,购置些良田美宅,为子孙后代留下份产业,自己也可以天天饮酒作乐;快活一辈子。我再与你们联姻。这样,在君臣之间就没有了猜疑,上下相安,岂不是很好吗?”石守信等人听了这一番恩威兼施的话,第二天就知趣地交出兵权的故事。不久,太祖以同样的手段剥夺了王彦超等节度使的兵权,又将地方上的行政权,财政权收归中央。这些措施,基本上结束了中国历史上多次出现的地方割据局面。赵匡胤还重视农业生产,注意兴修水利,减轻徭役,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赵匡胤是一位有作为的帝王,但是,他偏重“安内守外”,重文轻武,导致北宋日后“内重外轻”、“积贫积弱”的局面。他把大量田地赐给交出兵权的将领,又加剧了土地的兼并,使阶级矛盾日趋尖锐。

赵匡胤虽是一员武将,却很喜爱读书,常手不释卷。他跟从周世宗平江淮(今淮河流域)时,有人向周世宗告密说,他用几辆车运载自己的私物,其中都是财宝。世宗派人去检查;车中却只有几千卷书籍。世宗问他:“你是武将,要书有什么用!”赵匡胤回答说:我没有好的计谋贡献给陛下,只能多读些书以增加自己的见识。赵匡胤称帝后,也很尊重和重用读书人。有一次,他遇到一个疑难问题,问宰相赵普,赵普回答不出。再问读书人,学士陶毂、窦仪准确地回答出了,赵匡胤深有体会地说:宰相须用读书人!对于读书不多的文臣武将,赵匡胤也总是鼓励他们要多读书,以弥补自己的不足,赵普正是在他的鼓励下才变得手不释卷的。赵匡胤用人不问资历。他一方面命令臣下要注意选拔有才能而缺少资历的人担当重任;另一方面,他自己也随时留心内外百官,见谁有什么长处和才能,他都暗暗地记在本子上。每当官位出缺,他就翻阅本子,选用适当的人去担任。这又使臣下都致力于提高自己。

赵匡胤颇有胆略。在他称帝之初,节度使的势力很盛,骄横难制。有一天,赵匡胤将他们召来,授给他们每人一把佩剑,一副强弓,一匹骏马,然后他也单身上马,不带卫士,和这些节度使一起驰出皇宫。到了固子门的树林之中,又与他们一起下马饮酒。饮了几杯酒以后,赵匡胤突然对他们说:“这里僻静无人,你们之中谁想当皇帝的,可以杀了我,然后去登基。”这些节度使都被他的这种气概镇住了,一个个拜伏在地,战栗不止,连称“不敢,不敢”。赵匡胤再三询问,他们吓得只是埋头不语。赵匡胤就训斥他们说:“你们既然要我做天子,就应当各尽臣下的职责,今后不准再骄横不法,目无天子!”节度使们都三呼万岁,表示顺从。

赵匡胤在陈桥兵变后回师进入汴京皇宫时,见宫妃抱着一个婴儿,就问是谁的儿子。回答说是周世宗子。当时,范质、赵普、潘美都在一旁,赵匡胤问他们怎么处理。赵普等回答说:“应该除去,以免后患。”赵匡胤说:“我接人之位,再要杀人之子,我不忍心。”就把这婴儿送给潘美抚养,以后也没再问起过,潘美也一直没有向太祖提起这婴儿。这婴儿成人后,取名惟吉,官至刺史。

还有一次,赵匡胤乘驾出宫。经过大溪桥时,突然飞来一支冷箭,射中黄龙旗。禁卫军都大惊失色,太祖却拍着胸膛说:“谢谢他教我箭法。”不准禁卫去搜捕射箭者。以后果然也就没事了。

陈桥驿在陈桥和封邱(均在今河南省开封市东北处)之间。赵匡胤兵变时,陈桥守门官闭门防守,不放赵匡胤军通过。赵匡胤只得转道封邱,封邱守门官马上开门放行。赵匡胤即帝位后,反而晋升了陈桥守门官的官职,称赞他忠于职守,并斥责封邱守门官临危失职,将他斩首。

赵匡胤喜欢在后园弹鸟雀。一次,一个臣子声称有紧急国事求见,赵匡胤马上接见了他。赵匡胤一看奏章,不过是很平常的小事,甚为生气,责问他为什么要说谎。臣子回答说:“臣以为再小的事也比弹鸟雀要紧。”赵匡胤怒用斧子柄击他的嘴,打落了他的两颗牙齿。臣子没有叫痛,只是慢慢俯下身,拾起牙齿置于怀中。太祖怒问道:“你拾起牙齿放好,是想去告我?”臣子回答说:“臣无权告陛下,自有史官会将今天的事记载下来。”太祖一听,顿然气消,知道他是个忠臣,命令赐赏他,以示褒扬。

公元976年10月,太祖病倒,一切军政人事都委托赵匡义代理。赵匡义白天处理朝政,晚上去万岁殿探望兄长。癸丑日傍晚,天上下着大雪,赵匡义还在御房批阅奏章。一个太监急匆匆地赶来传旨,说皇上召他快快去万岁殿。他连忙赶去,只见赵匡胤在床上气喘急促,朝着他一时讲不出话来,只是睁大眼望着门外,不知是什么意思。赵光义命令在床边侍候的太监退出。太监们在门外远处站着,只听见殿内似乎是太祖在和赵匡义说什么话,声音隐约,时断时续,难以听清。过了一会儿,又见殿内烛光摇曳着映在墙上,时明时暗,象是赵匡义在躲闪着什么。接着有斧子戳地的声响,继而是太祖激动的声音:“你好好去做!”这时,赵光义跑到门口传呼太监即速去请皇后,皇子前来。皇后、皇子赶来之时,太祖已经死去。据此,后人有种种猜疑,有的说赵匡义进殿后,趁太祖昏睡时去挑逗在旁陪侍的太祖妃子费氏。太祖醒来,见状大怒,抛出斧子去击赵匡义,赵匡义闪开,斧子戳地;有的说太祖觉得有鬼缠身,赵匡义替他舞斧驱鬼,所以有斧子着地之声;有的认为是赵匡义谋杀太祖。至今这烛影斧声仍为千年疑案。

二、后妃及子女

后妃子女

皇后

孝惠贺皇后 孝明王皇后

孝章宋皇后

长子赵德秀,滕王,早亡

次子赵德昭,燕懿王,其九世孙为宋理宗赵昀。

三子赵德林,舒王

四子赵德芳,秦康惠王,早亡,他就是大名鼎鼎的八贤王原型,其六世孙为宋孝宗赵昚。

申国公主,早亡

成国公主,早亡

永国公主,早亡

魏国大长公主,封昭庆公主,进封郑国公主,改秦国公主。进长公主。后改封魏国大长公主。政和改贤肃大长帝姬。

鲁国大长公主,封延庆公主,进封许国公主。改晋国公主。进长公主。进大长公主。改封鲁国大长公主。改贤肃大长帝姬。

陈国大长公主,封永庆公主,进封虢国公主。改齐国公主。进许国长公主。追封大长公主。改封陈国大长公主。改贤惠大长帝姬。

第二章 赵匡胤的主要事迹

一、陈桥兵变黄袍加身

周世宗柴荣死后,恭帝即位。959年授赵匡胤为归德军节度检校太尉。建隆元年(960年),他以“镇定二州”的名义,谎报契丹联合北汉大举南侵,领兵出征,发动陈桥兵变,黄袍加身,代周称帝,建立宋朝,定都开封。

赵匡胤称帝后,先后攻灭后蜀、南汉和南唐等割据政权。

二、重文轻武中央集权

赵匡胤统治时期,吸取唐朝宦官专权、藩镇割据导致灭亡的教训,削夺了武官的权力,从而重文轻武,加强中央集权,使宋朝没有宦官专权、藩镇割据的问题。宋太祖大力兴辨儒学,增加科举取录的名额。比起其他朝代,宋朝社会比较安定和公平,文学、哲学、美术、科技、教育等也比较发达。但重文轻武的结果也导致宋朝军事力量不足,和外族战争多以败仗收场。

三、北征契丹暴死途中

开宝九年(976年),赵匡胤在北征契丹的途中,与其弟赵光义饮酒,共宿宫中;隔日清晨,赵匡胤暴死,得年49岁。隔年七月葬于永昌陵。关于赵匡胤的死,《湘山野录》有“烛影斧声”的说法大行于世,认为赵匡胤是被意图篡位的赵光义谋杀。

四、延伸家族

北宋除赵匡胤外,其他皇帝为其弟赵匡义(宋太宗)的后代;而南宋除宋高宗外,其他皇帝为赵匡胤之后代。赵匡胤之子赵德芳的后代有宋孝宗、宋光宗、宋宁宗。赵匡胤之子赵德昭的后代有宋理宗、宋度宗、宋恭帝、宋端宗、宋幼主。

五、改革制度

宋太祖是个十分有志气的皇帝,公元的一天早晨,文武大臣都一个个汇报自己的工作,接着退到殿外。走到最后的是后周老宰相范质,他现在仍是宰相。当范质快要走出殿门时,送太祖突然传话,范老爱卿,请稍稍留步,朕有一事与你相商。

听到传话,范质转过身走回到殿上,重新坐到自己的宰相之座。

原来,在中国古代宰相的地位是很高的,可以和皇帝坐着说话。人们常说宰相是一人之下,万民之上的官儿,就是皇帝对宰相也是很尊重,也得让礼三分。因此在上朝君臣议事的时候,宰相是可以坐着跟皇帝说话,而其他官员只能够站着。

范质坐下来以后,宋太祖递给他一份大臣汇报的奏折,范爱卿,你看这事如何解决才好?范质接过奏折仔细地看了起来。这时宋太祖从龙椅上站了起来,向后宫走去。宰相范质看完奏折后,心里已经想好解决的方法,可是,左等不见皇帝出来,右等也不见皇帝出来,范质实在等不住了,就起身去找皇帝。这时,宋太祖走了出来,范质连忙坐下,可是回头一看,椅子没有了。原来,趁范质起身不注意时,身边的侍卫悄悄把椅子拿走了。

范质不知道如何是好,只得站着和宋太祖说话。以后在上朝,宰相也和其他大臣一样只能站着和皇帝说话,这一制度后来被各朝所沿用。这说明了宋太祖胸怀大志,要独揽大权。

第三章 赵匡胤的相关故事

一、陈桥兵变

陈桥兵变是赵匡胤发动取代后周、建立宋朝的兵变事件。

后周显德六年(959年),世宗柴荣突然一病而死,宰相范质受顾命扶助柴荣幼子柴宗训继立为恭帝。这时恭帝年仅7岁(一说5岁),后周出现了“主少国疑”的不稳定局势,一个由殿前都点检、归德军节度使赵匡胤,与禁军高级将领石守信、王审琦等人策划的军事政变计划正在酝酿着。

翌年正月初一,风闻契丹和北汉发兵南下,后周执政大臣范质等人不辨真假,匆忙派遣赵匡胤统率诸军北上抵御。正月初三日,赵匡胤统率大军离开都城,夜宿距开封东北20公里的陈桥驿(今河南封丘东南陈桥镇),兵变计划就付诸实践了。这天晚上,赵匡胤的一些亲信在将士中散布议论,说“今皇帝幼弱,不能亲政,我们为国效力破敌,有谁知晓;不若先拥立赵匡胤为皇帝,然后再出发北征”。将士的兵变情绪很快就被煽动起来,这时赵匡胤的弟弟赵匡义(后改名光义即宋太宗赵炅)和亲信赵普见时机成熟,便授意将士将一件事先准备好的皇帝登基的黄袍披在假装醉酒刚刚醒来的赵匡胤身上,并皆拜于庭下,呼喊万岁的声音几里外都能听到,遂拥立他为皇帝。赵匡胤却装出一副被迫的样子说:“你们自贪富贵,立我为天子,能从我命则可,不然,我不能为若主矣。”

拥立者们一齐表示“惟命是听”。赵匡胤就当众宣布,回开封后,对后周的太后和小皇帝不得惊犯,对后周的公卿不得侵凌,对朝市府库不得侵掠,服从命令者有赏,违反命令者族诛,诸将士都应声“诺”!于是赵匡胤率兵变的队伍回师开封。

守备都城的主要禁军将领石守信、王审琦等人都是赵匡胤过去的“结社兄弟”,得悉兵变成功后便打开城门接应。当时在开封的后周禁军将领中,只有侍卫亲军马步军副都指挥使韩通在仓卒间想率兵抵抗,但还没有召集军队,就被军校王彦升杀死。陈桥兵变的将士兵不血刃就控制了后周的都城开封。

这时后周宰相范质等人才知道不辨军情真假,就仓促遣将是上了大当,但已无可奈何,只得率百官听命,翰林学士陶谷拿出一篇事先准备好的禅代诏书,宣布周恭帝退位。赵匡胤遂正式登皇帝位,轻易地夺敢了后周政权,改封恭帝柴宗训为郑王。由于赵匡胤在后周任归德军节度使的藩镇所在地是宋州(今河南商丘),遂以宋为国号,定都开封。历史上习惯把赵匡胤建立的赵宋王朝称作北宋,赵匡胤死后被尊为宋太祖。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陈桥兵变、黄袍加身”故事的真相。

二、杯酒释兵权

赵匡胤虽然登上了皇帝宝座,但他却不敢高枕无忧。通过这次兵变,他深刻地认识到,武将们在废立皇帝、改朝换代方面有着非常大的能量。是啊,他自己既然可以以武将的身份和实力去推翻国君,其它将领不也可以用同样的方式来推翻他吗?想到这里,他不寒而栗。尤其使他感到威胁的,是一些声望较高又握有重兵的大将,为了防患于未然,赵匡胤决计拿他们开刀。

首先,太祖废除了殿前都点检一职,接着就导演了一出“杯酒释兵权”的喜剧。一日,禁军太将石守信等奉召来到后花园,太祖设宴相待。酒过三巡,太祖故作愁眉不展状,开口说道:“我不是靠你们出力,到不了这个地步,但做皇帝太艰难了,实在不如做节度使快乐,我整个晚上都不敢安枕而卧啊!”石守信等忙问其故,太祖就说:“这不难知道,谁不想做皇帝呢?”石守信等一听,惊恐万状,纷纷表白道:“陛下何出此言,今天命已定,谁还敢有异心。”“不然!”太祖断然说道,“你们虽无异心,然而倘若你们部下希求富贵,一旦以黄袍加你之身,你虽然不想做皇帝,能办到吗?”众将一听,都吓得离席叩头,请求太祖指示一条“可生之途”。太祖才表明了自己的真正意思:“人生如白驹过隙,求富贵者,不过想多积金钱,多多娱乐,使子孙免遭贫乏而已。你们不如释去兵权,出守地方,方多买良田美宅,为子孙立永不可动的产业,同时多买些歌儿舞女,日夜饮酒相欢,以终天年。朕再同你们结为婚姻之家,君臣之间,两无猜疑,上下相安,这不很好吗?”众将明白了太祖的意思,一齐下拜说道:“陛下关心臣等,真可谓生死而肉骨啊!”第二天都称病职。太祖大喜,安排他们到地方做节度使。赵匡胤几杯美酒,轻而易举地解决了大将专军权的问题,被誉为“最高政治艺术的运用”,成为千古佳话。

三、轶事典故

1、有一次,他设宴招待群臣。其中有一个翰林学士,名叫王著,原是后周的臣子,这时喝醉了酒,思念故主,当众喧哗起来。群臣大惊,都为他捏一把汗。太祖却毫不怪罪,命人将他扶出去休息。王著不肯出去,掩在屏风后面大声痛哭,好容易才被左右搀扶出去。第二天,有人上奏说王著当众大哭,思念周世宗,应当严惩。太祖说:“他喝醉了。在世宗时,我和他同朝为臣,熟悉他的脾气。他一个书生,哭哭故主,也不会出什么大问题,让他去吧。”

2、赵匡胤有一次乘驾出宫,经过大溪桥时,突然飞来一支冷箭,射中黄龙旗。禁卫军都大惊失色,太祖却拍着胸膛说:“谢谢他教我箭法。”不准禁卫去搜捕射箭者。以后果然也就没事了。

第四章 有关赵匡胤的杂谈

一、从纨绔子弟到皇帝

透过历史的层层迷雾,我试图寻找属于我们民族的辉煌,当我仰望盛唐的武功的时候,却看到他身后北宋的文明的璀璨,积弱的赵宋却在文化和科技上迎来中国的另一个巅峰时刻,所以,我想,建立这样一个王朝的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赵匡胤生活在中国由盛转衰的年代,伟大的大唐在他出世的二十多年前轰然倒塌,大唐的倒塌带来的是一个战乱的年代,如果将晚唐的藩镇割据,黄巢作乱算进去,中国经过的动乱的时间大概是150年左右,这个时间距离五胡乱华(这个乱局大概也在150年左右)的年代也就几百年的历史,距离崖山之后蒙人主政中华也就几百年历史。

从历史来看,赵匡胤是中华的功臣还是罪人,我不知道如何去说,但是北宋是中国历史上政治昌明,百姓安居乐业,科技发达的年代,建立这样皇朝的赵匡胤是如何形成这样的治国理念的?

赵匡胤的父亲赵弘殷,曾是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四代王朝的禁军将领。赵匡胤做为高官的子女,身上具有纨绔子弟的所有特性。他结党纵横乡里,纵马遛鸟,赌博打架,反正就一个纨绔子弟。据说有次遛马,差点没有把自己搭上去,飞马狂纵,碰到烈马,将他甩下马来。

对于这样的生活感到没有什么意思是在他结婚后,颇有冒险精神的他告别父母妻子,开始浪迹天涯。他漫游了华北、中原,西北的不少地方,经历百年战乱的这些地区会是什么样的?我们现代人是无法想象的,百姓的痛苦永远不是士大夫们心里想要改变的东西,“黎民”,日出而作之人,只要有人种田,士大夫们就不会关心这些日出而作之人。但是,我们的赵匡胤同学看到了些什么,具体有些什么感想,想要改变什么东西——换现在时髦的话:人生观世界观是在这时确立的。

还有件事估计对赵同学的有点刺激,赵同学好赌,在做超级驴友的时候,有次在赌场和人赌博,这厮赌品不好,仗着自己身手不错,赌输了竟赖帐(也有可能是口袋理确实没钱了),结果一人单挑二十多人,给人揍了一顿。这件事情赵同学不会检讨自己人品问题,他可能感觉到组织的重要性,所以他接下来的工作重点就是找组织。

赵同学找到了当时最恐怖的组织,军队,还是找到当时最有希望的军队,郭威的军队。郭威,后周的开创者,赵同学趁郭威同志建立皇朝的过程中壮大了自己。同时在组织中建立了自己的组织:义社十兄弟。正是这些兄弟们搞了陈桥兵变(也就是有组织犯罪),赵同学摇身一变,黄袍加身,变成了宋太祖。

赵皇帝的武功还是不错的,李煜之流不是对手,孟昶同学死后还将爱妃花蕊夫人送给了赵皇帝,赵皇帝却之不恭的收下了。但是在面对北方的耶律德光皇帝的时候,赵皇帝吃了鳖,打败仗了(这点赵皇帝比不上柴荣同学,柴同学是不屈不饶的,现有高平对辽人的省力,后有3关的收复,只是病逝才停下了收复燕云16州的脚步。)所以幽云十六州就变成了大辽的南方领土,这里的汉人就成了辽人。如果赵皇帝不是死的早(49岁,朱洪武73岁)按照他的本事,不会象他的兄弟那样输的那么惨。赵皇帝基本上还是个有本事的汉子,他的弟弟和侄子却不咋地,赵匡义皇帝是一败给吓破了胆,赵桓皇帝是纳贡辽人,美其名曰:岁赐。

外战不行,赵皇帝的内政还是搞得不错的,曾经流浪的痛苦经历,使赵皇帝对老百姓的苦难有切身的体会。当天下初定的时候,他马上就实行了宽减徭役的政策,961年,他明令免除各道州府征用平民充当急递铺递夫的劳役,改用军卒担任。第二年,又免除征民搬运戍军衣物的劳役。同时,对于士大夫,赵皇帝更是将他们放置在一个和赵氏共治天下的位置(“勒石三戒”中有不杀士大夫;不加农田之赋之约。)后世的范仲淹同学得意洋洋的说起这件事情:祖宗以来,未尝轻杀一臣下,此盛德之事。

这里要介绍一下赵皇帝的一些“德政”及后果。

1,杯酒释兵权。赵皇帝怕兄弟们抢班夺权,所以在喝酒的时候搞突然袭击,所谓的义社十兄弟们也很给面子,解了兵权都冲着美酒佳人而去。但是这样赵家皇权稳定了,但是军队却弱了。

2,强干弱枝。在宋王朝建立之后,赵皇帝依据宰相赵普提出的“削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的十二字方针,分别从政权、财权、军队这三个方面来削弱藩镇,以达到强干弱枝、居重驭轻的目的。这些措施结束了唐朝中叶以来的藩镇割据局面,维护了国家的统一,促进了社会经济发展,但这些措施也使得官员增多,开支增大,权力互相钳制、地方实力削弱,埋下日后积贫积弱的种子。

3,生产技术先进。宋朝是中国历史上经济最繁荣、科技最发达、文化最昌盛、艺术最高深、人民生活水平最富裕的朝代。中国所谓的四大发明的三项被发明或是开始得到大规模实际的运用,火药、指南针、印刷术、纸币、垂线纺织,瓷器工艺的重要改革等。宋朝航海、造船、医药、工艺、农技等都达到了古代前所未有、后难比及的高度。

4,廷议制度。北宋政治的主题是议论,议论的的形成和赵皇帝有关系:文官政治制度在北宋能得以全面确立;赵皇帝为加强中央集权并牵制相权而制定的台谏制度有关;与赵皇帝为巩固政权而提倡直谏、鼓励议论和大开言路有关。但是这种制度的不好的后果就是办事效率的低下。(陈邦瞻《宋史纪事本末》卷56载:宋人议论未定,(金)兵已渡河。)

5,厢军制度。赵皇帝将各地的精兵收归中央,成为禁军,剩下的老弱士兵留在本地,称为“厢军”。赵皇帝认为民变比兵变更为可怕,所以采取了优待军队的制度和灾年募兵的惯例,他这样说:“可以利百代者,唯养兵也。方凶年饥岁,有叛民而无叛兵。不幸乐岁而变生,则有叛兵而无叛民”这种灾年募兵的养兵政策,使得军队数量大增。但战斗力却不容乐观。

赵皇帝匡胤其实是一个合格的皇帝,但是从汉人的角度来讲,更希望出现一个“天可汗”,文弱的北宋沉湎于自身的繁荣,忘却了北方狼一样的民族:辽人,女真人,蒙古人。汉人在这两百年间经历了几千年历程中最苦难的日子,仅仅次于五胡乱华那个年代。

赵皇帝匡胤是个爱民的好皇帝,但是在给予子民耕具的时候,还要给予他们刀剑。一味为了一家的安稳而忘了天下汉人的安危,赵皇帝就不是一个合格的汉人。铭刻在崖山上的耻辱,其实始于赵皇帝匡胤。其实文人可以治天下,但是武人可以保护天下,好刀会伤到手,但是对付豺狼却更有效。赵皇帝靠一条腿走路的后过,就是汉人两百年的黑暗时期,至今思之何其痛哉?

对于赵匡胤,我心中有份赞赏和崇拜,惟痛惜其抑武扬文,对于汉民族来说,这是一种无可挽回的悲哀,这种悲哀我们现在还在承受着,中华落后了。即使在五胡乱华年代,汉人还会有“杀胡令”的出现,但是有宋以来,汉人已无血性,这和赵匡胤是有关系的。

二、传说赵匡胤出生身体异香

1.圣人诞生

夜空中,飘移着几朵浮云,云层里,疏星淡月时隐时现,铜壶玉漏,更夫摇铃,时间已是三更时分。三更天,夜静更深,万籁俱寂,正是睡觉的好时候。

后唐明宗皇帝李嗣源,此时并没有在床上睡觉,而是整理衣冠,同皇后一起来到御花园。值班的太监,早就在听涛亭上摆好了香案,点着了檀香。

李嗣源与皇后走到香案前跪下,对天焚香祈祷,说自己是个胡人,受众人推举,才勉强做了皇帝,意思是说,他做这个皇帝,有些勉为其难,不是情愿的。他说自己无才无德,实在难以君临天下,拯救万民于苦海,求上天保佑,派一个圣人来管理这个天下。

据说,李嗣源祈祷上苍已经有很长一段时间了。他的这种行为,源于他的忧国忧民意识和对现实的无奈。

唐朝末年,藩镇割据,朝中大权都被那些手握重兵的将帅把持,皇室日渐衰落,天下大乱。起初,这些拥兵自重的将帅们,只不过对朝政指手画脚,专擅大权,挟天子以令诸侯而已。对于大唐皇权,还是承认的。

时间长了,有些人觉得这样不过瘾,不想维持这个没落的唐王朝,有了自己做皇帝的念头。

有个叫朱温的人,胆子最大,带领李存勖、石敬瑭、刘知远、郭威等一众人等,将唐王朝掀了个底朝天,把大唐李家最后一个皇帝李柷赶下台,自己做了皇帝。

中国古代一段最黑暗的历史——五代十国,就从这个时候开始。

五代是指中原地区前后更替的梁、唐、晋、汉、周五个小王朝,为了和历史上其他同名的朝代相区分,历史上称之为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十国则是秦岭淮河以南的九个小国:吴、南唐、前蜀、后蜀、南汉、楚、吴越、闽、荆南,加上北方的北汉。

可惜的是,这些想做皇帝的人,不是出身于盗贼,就是来自于戎狄,他们前仆后继,你争我夺,各争一时之短长,怀着一种侥幸的心理,做了皇帝之后,没有一个有能力、有志向去澄清海内,统一中原。刚一立国,便遭亡国之祸,享国最长的,也只有十余年,最短的,三四年便灭亡了。

六十余年间,兵戈四起,战祸连年,天下百姓,几乎没有过上一天安宁的日子。史家称这段时期,是中国历史上天地闭,贤人隐,最黑暗的时期。

后唐明宗李嗣源虽然是个胡人,但有一颗仁爱之心,看到天下离乱、生灵涂炭的惨状,于心不忍,但他有自知之明,自己没有能力改变这个世界,难以救万民于苦海。故此,祈求上天派个圣人下来,拯救尘世间的黎民百姓。

李嗣源祈祷,也许确有其事,也许是后人添油加醋,要为此后一个即将出生的人物起烘托作用。

后唐天成二年(927年),洛阳城北的夹马营出了一件怪事,赵弘殷将军的家,被一股红光紫气笼罩,左邻右舍以为发生火灾,赶去相救,结果什么事也没有发生。惊讶之余,大家议论纷纷,认为这是天现异象,可能要发生什么大事情。

就在众说纷纭之时,赵弘殷家生了个儿子。

生儿育女的事,家家都有,并不是新闻。但是,赵弘殷的这个儿子,却是与众不同。因为婴儿降生时,一股奇香裹着这个刚刚来到人世间的小肉球,香气四溢,经久不散。

赵家生了个香孩儿的事,很快就在洛阳城传开了。于是,这件事也就成了新闻。

这段文字,当然也是后人添油加醋的结果。

因为赵家的这个儿子,就是开创宋朝三百年基业的宋太祖赵匡胤。他是真命天子。真命天子下凡,当然要天显异兆。古人写书,都是这样写的,比如汉高祖刘邦、唐太宗李世民出世,都有过类似于此的异兆。

还有人说,这是李嗣源焚香祈祷感动了上苍,玉皇大帝就派个圣人下凡,来管理这个杂乱无章的天下。

香孩儿降生之后,全身肌肤呈现金色,三天之后才慢慢退去。如果是真的话,按医理推断,应该是婴儿急性黄疸。如此症状,没有经过医治,竟能活下来,这确实是个奇迹。

香孩儿是世代官宦人家。他的祖籍涿州,曾祖父、祖父都做过官,父亲赵弘殷,为后唐庄宗李存勖的爱将。

香孩儿降生时,赵弘殷正在明宗驾下任从军指挥使之职,是军队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