辉煌十年——探索一流高职院校办学之路(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1-01-29 17:04:34

点击下载

作者:王纪安,曹克广,张妍

出版社:航空工业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辉煌十年——探索一流高职院校办学之路

辉煌十年——探索一流高职院校办学之路试读:

编者的话

2003—2013年,是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从百年校庆到110年校庆的十年,是探索一流高职院校办学之路的十年,是硕果累累的辉煌十年。

在历史长河中,十年,不过弹指一挥间。但在学校110年的发展史册里,却是令人难忘的十年,是飞速发展的十年,是取得辉煌成就的十年。在全校师生的团结奋斗下,我们以新校区建设为标志的硬实力明显提升,以文化建设为标志的软实力在显著增强,以教职工待遇为标志的民心工程卓有成效,以示范建设为标志的人才培养水平不断推进,学校发展跨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十年来,学校整体办学条件得到极大的改善。新校区占地面积千余亩,校舍建筑面积24.6万平方米,新校区建筑群被评为全省高校校园唯一的“河北省首批十佳公共建筑”。学校总资产从2003年的1.6亿元增加到2013年的7.98亿元,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从2003年的4804万元增加到2013年的10270.71万元,图书馆纸质资源总量从2003年的304550册(盘)增加到2013年的590075册(盘),建筑面积从2003年的8068平方米增加到2013年的16566平方米。

十年来,学校秉持“办学校就是办文化”的高度文化自觉,全面加强学校软实力建设,具有高职特色的学校文化体系基本形成。2011年我校被评为“全国高职院校魅力校园”,2012年被授予“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文化建设先进单位”称号。学校连续十年获得省级文明单位称号,两度被评为全国文明单位。

十年来,学校积极推进合作共建工作,借势前行,不断拓展发展空间。2003年,河北省和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共建我校签字仪式隆重举行,2010年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与我校共建石油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2011年设立中国石油奖学金,开启了我校在省、部共同大力支持下更好更快发展建设的新篇章。2007年我校被教育部、财政部确定为“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立项建设单位,于2010年顺利通过验收,并被教育部、财政部评为国家示范优秀院校。

十年来,学校发展规模不断扩大,形成了10系3部2中心的办学格局,开设高职专科专业38个,开办化学工程与工艺、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电气工程及自动化等工程教育本科专业3个,与德国安哈尔特大学合作开办中外合作办学专业2个。学校教师数量由433人提高到527人,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教师由107人提高到近200人(其中正教授49人),硕士以上学位教师由44人提高到近300人。在校生从2003年的5494人达到2013年的11814人,毕业生就业一次签约率连续十年列河北省同类院校第一名,2009年在“麦可思”就业能力排行榜上位列国家示范院校第一名。2013年成为全国高校就业典型50强。

十年来,学校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教学建设和科技研发服务成绩斐然。学校有国家示范专业3个、教育部教学改革试点专业8个、具有区域和石油石化等产业特色的品牌专业5个、河北省高职高专示范专业5个。学校建有高等数学、机械制图等国家精品课程10门,石油产品分析等教育部教指委精品课程2门,省级精品课程25门。应用化工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被教育部确定为首批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资源库项目并顺利通过验收。学校教师主编出版国家级规划教材64部。学校科技研发稳步推进,设立各类研究机构13个,近10年发表学术论文1700余篇,其中核心期刊论文660余篇,共取得国家专利20余项、承担市厅级以上各类课题530余项,70余项成果获奖。同时,学校广泛开展政企合作、校校合作、校企合作,建有校外实训和产学合作基地300多个。

串串数字,见证着学校发展的轨迹与成就;辉煌成就,凝结了全校师生的智慧和汗水。2003一2013,这十年,无疑是学校发展史上浓墨重彩的篇章!在学校110周年华诞来临之际,我们梳理成果、享受喜悦;更希望在今后的日子里,改革创新、追求卓越,努力做得更好,共同创造学校更美好的未来!

探索一流高职院校办学之路、总结梳理十年办学史实,不仅对承德石油高专有价值,而且对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也将大有裨益。这既是一段历史,也启迪着未来。

感谢各级领导、合作企业、兄弟院校的支持帮助关怀!

感谢全校师生、离退休老同志、各界校友的奋斗拼搏贡献!

谨以此献给建校110周年!王纪安 曹克广

学校十年重大荣誉

续表

学校文化品牌

学校精神文化十大品牌

1.校训:道艺兼修,敬业乐群

2.学校精神:努力做得更好

3.办学传统:工艺非学不兴,学非工艺不显

4.办学指导思想与发展愿景:紧紧盯住企业需求、牢牢贴近一线服务,以就业为导向,以质量为核心,推进工学结合、深化校企合作,强化内涵建设,构建和谐校园,提高办学层次,形成符合行业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优化升级需要,学历教育与各类培训、全日制教育与函授继续教育、专科教育与本科教育办学并举的格局;把学校建设成为高职特色鲜明、文化内涵丰富、服务能力凸显、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位居国内一流水平的高等职业院校。

5.办学定位与办学宗旨:立足河北,融入承德,服务石油,辐射全国,培养面向企业、面向一线的基础知识扎实、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具有创新精神的尚等技术应用性、高技能专门人才。

6.办学特色:开放办学、产学结合、崇尚实践、强化应用。

7.校风教风学风:校风“严细实新”、教风“循理致用,厚德爱生”、学风“勤学敏行向上”。

8.新时期工作方针:团结一心,励精图治,强化管理,深化改革,壮大实力,加快发展。

9.干部队伍建设理念: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民主意识、群众意识、廉洁意识,奉献精神、创新精神、务实精神、合作精神。

10.管理理念:严格管理、严谨治学、严肃办学;理念求实、工作务实、作风踏实。学校制度文化十大品牌

1.河北省高校第一部章程的制定:我校2007年颁布河北省第一部高校《章程》,这是学校内部治理与运行的纲领性文件。

2.完善学校内部治理结构:构建了具有学校特色的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教授治学、民主管理为主要框架的内部治理体系。

3.构建保障学校运行的制度体系:形成了健全配套的学校教学、科研、管理、服务制度体系。

4.重视制度落实与执行:创新落实执行体制机制、锻造落实执行团队文化。

5.构建学校文明建设操作系统:1996年制定实施,后几经修订,引领学校健康发展,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

6.二级教代会制度:2001年学校四届三次教代会制定了《系级单位民主管理暂行条例》,我校开始推行二级教代会制度。

7.大学生参加校务委员会制度:校务委员会是教职工和学生参与学校治理的一种组织形式和渠道。2008年起聘请五位大学生代表参加重大决策咨询。

8.干部考核制度:构建与文明建设、工作业绩全面挂钩,群众测评、服务单位测评、领导测评相结合的干部考核体系,促进干部队伍真抓实干,效果明显。

9.学校治理特色之工业中心:1988年,学校在全国高校率先设立工程技术训练中心,全面加强大学生基本工程训练。

10.学校治理特色之体育健康与艺术教育部:2006年,学校把体育教育、艺术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等课内外教学融为一体,全面加强大学生素质教育。学校行为文化十大品牌

1.校园三大文化节:“体育文化节”、“艺术文化节”、“科技文化节”。

2.大学生最喜爱的教师评选活动:大学生自主组织、开展的一项校园文化活动。活动主题为“吾爱吾师,感恩吾师”。

3.雷锋公司与志愿服务活动:2002年成立的学生社团,不断发展壮大,已经成为学校学生志愿者品牌,《人民日报》等多家媒体宣传报道。

4.建设无烟校园:为营造良好育人环境,保证师生身心健康,融合石油石化企业职业安全规定,从1998年开始在全校范围内开展了无烟校园建设活动。

5.规范性典礼仪式:重大仪式活动,如毕业典礼、教师节大会等精心设计仪式规范,凝聚师生爱校热情和育人文化。

6.设立学校重点工作年:2002年开始每年均设立重点工作年,并作为当年教代会主题,深入推进重点工作全面提升,促进学校工作上水平。

7.发起举办中日高职高专教育论坛:我校与日本佐世保工业高专共同发起并成立,2008年首届中日高职高专教育论坛由我校主办,来自中国和日本的51所高职高专院校参加了论坛。

8.设立克庸教学质量奖:2000年为弘扬张克庸先生热爱教育事业,严谨治学的工作作风,学校设立该奖项。

9.道艺讲坛与教学名师讲堂:为广泛开展学术交流,促进师生提高素质,形成浓郁校园教学、科技文化,先后设立这两个讲坛。

10.实施教师敬业计划:2006年起全面实施“教师敬业计划”,率先在全国将“说课”等活动作为主要载体,开展的教师培养系列活动。学校物质文化十大品牌

1.视觉识别系统——视觉识别系统从视觉层面构建起内涵丰富的学校形象,包括校标与校旗等一系列标志。

2.天承湖文化景区——该区域围绕天承湖,建有湖名碑、校训碑、校训岛、克庸亭、校友长廊、南园桥、感恩石等,是学生晨读漫步的好地方。

3.北洋广场文化景区——该区域包括广场标志、学熙楼、周学熙铜像、世纪金声铜钟等,是反映学校悠久文化的主要场所。

4.世纪广场文化景区——该区域包括广场标志、元光图书馆、魏元光汉白玉立像、教授墙、国旗台、大型喷泉等,是举行大型礼仪活动的场所。

5.南北大门文化景区——该区域有古朴的南大门、现代的北大门、银杏大庆道和志笃道、槐花环路、校史碑、建校碑等。

6.石油企业文化景区——该区域包括王进喜雕像、石油园、三大石油公司LOGO、企业文化长廊等。

7.大事记甬道文化景区——该区域有校标石雕、百年大事纪实石刻等。

8.纪念林——包括院校友谊林、校企合作林、校友林、师生爱校林等区域。

9.校史馆——是全面反映学校百又十年办学历程、办学成果的展示窗口,有大量实物、图片,面向师生和社会开放。

10.文化石——学校校园各处散布有以作为学、以文化人、和谐、静园、佳园、凤凰园、汇龙湾、诚石等文化石和雕塑。学校教学文化十大品牌

1.专业文化品牌:我校有石油化工生产技术等国家级重点、示范专业共10个品牌专业。

2.教师文化品牌:我校有3个国家级教学团队、13位教育部教指委委员。

3.课程文化文化品牌:我校有10门国家级精品课程。

4.实训文化品牌:我校有中石油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等省部共建基地、央财支持基地多个。

5.学术文化品牌:我校有河北省仪器仪表研发中心、全国高职核心期刊,获一批国家级和省级科技进步奖和教学成果奖。

6.合作文化品牌:我校是全国产学研试点单位,有大量面向企业的科技服务与培训项目以及面向国内外院校的合作项目。

7.教学管理文化品牌:构建“一核心、两体系、三合作、四化式”的教学管理模式、“三定期一随机”的教学检查制度、“四级”教学质量分析、人才培养质量“五评”等。

8.“三说为主”的教师敬业计划:包括“说人才培养方案”、“说专业”和“说课”,促进教师进一步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

9.“三关为主”的青年教师培养:加强青年教师培养的举措,包括“师德关”、“教学基本功关”、“基本实践能力关”。

10.“三爱为主”的师德要求:对教师职工的师德要求,包括“爱学生”、“爱岗位”、“爱学校”。

学校十年重大成就

1.成为国家示范性建设优秀院校

十年来,学校大力推进人才培养为核心的整体发展。2007年我校被教育部、财政部确定为“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立项建设单位,实施了“特色品牌专业建设工程”、“优质核心课程建设工程”、“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工程”、“优秀教学团队建设工程”、“社会服务能力建设工程”、“高职特色文化建设工程”六项工程,重点打造了石油化工生产技术专业等五个特色品牌专业,取得一批教学改革与建设成果。2010年,我校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顺利通过验收,并被教育部、财政部评为国家示范优秀院校。2.新校区建设取得重大成就

十年来,学校全面推进新校区建设,在选址征地、筹资融资、规划设计、进地通平、道路管网、建筑施工、园林广场等方面经过艰苦努力,取得重大成就。2005年举行奠基仪式,新校区开工建设;2006年11月26日,六个系部和两千多名大学生顺利迀驻。2008年9月28日,学校隆重举行新校区落成庆典。学校整体办学条件得到极大的改善,为学校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学校新校区占地面积千余亩,校舍建筑面积24.6万平方米。多个单体建筑获得省级质量奖,新校区建筑群被评为全省高校校园唯一的“河北省首批十佳公共建筑”。3.学校文化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十年来,学校秉持“办学校就是办文化”的高度文化自觉,全面加强学校软实力建设,具有高职特色的学校文化体系基本形成。凝练了校训、学校精神、校风、教风、学风等精神文化;建立了以《章程》引领的现代大学制度体系和内部运行与治理结构的制度文化;形成了以“三大节”主题素质教育活动为核心的行为文化;营造了铁人塑像等彰显学校历史传统和文化特征的环境文化;彰显了基于校企合作、育人特色鲜明的教学文化。学校文化影响力不断扩大,在全国百所示范院校文化论坛、中日高职高专教育论坛、国家教育行政学院等广泛进行文化交流。2011年我校被评为“全国高职院校魅力校园”,2012年被授予“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文化建设先进单位”称号。4.学校两度获得全国文明单位称号

十年来,学校进一步构建与完善学校“文明建设操作系统”,全面推进文明创建工作。学校连续十年获得省级文明单位称号,2005年被评为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两度被评为全国文明单位。2003年学校取得了抗击“非典”的胜利,形成了“不惧风险、敢打硬仗、团结拼搏、无私奉献”的“抗非”精神,学校获河北省抗击“非典”先进集体称号。2004年学校被河北省委、省政府评为全省先进集体。5.学校办学实力明显提升

十年来,学校全面增强办学实力。总资产从2003年的1.6亿元增加到2013年的7.98亿元。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从2003年的4804万元增加到2013年的10270.71万元。图书馆纸质资源总量从2003年的304550册(盘)增加到2013年的590075册(盘),建筑面积从2003年的8068平方米增加到2013年的16566平方米。6.学校两次顺利通过人才培养水平评估

十年来,学校不断深化教学改革、强化教学建设、加强教学管理,以人才培养为核心,以教育教学质量为生命线,优化人才培养方案,狠抓教育教学各个环节,严细实新推动人才培养工作上水平。2005年教育部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为优秀,2011年再次顺利通过河北省人才培养工作评估,并获得高度评价。7.省部共建促进学校发展驶入快车道

十年来,河北省和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对学校发展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2003年9月8日,河北省和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共建我校签字仪式隆重举行。2010年中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与我校共建石油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2011年设立中国石油奖学金,开启了我校在省、部共同大力支持下更好更快发展建设的新篇章。8.现代大学制度和学校治理体系基本形成

十年来,学校致力于现代大学制度构建。2007年,我校颁布河北省高职高专院校第一部《学校章程》,标志着学校在依法治校和建立现代学校制度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学校初步形成了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教授治学、民主管理的现代大学制度运行体系。大学生委员参加的校务委员会、二级教代会、教授为主的学术委员会成为学校治理的重要方式。9.人才队伍建设迈上新台阶

十年来,学校高度重视人才队伍建设,构建激励与压力并重的师资队伍建设机制,实行积极的人才引进、培养和使用措施,优化队伍结构。学校专任教师数量由226人提高到390人,高级专业技术教师由107人提高到近200人(其中正教授49人),硕士以上学位教师由44人提高到近300人,双师素质教师人数占专任教师90%以上。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3个,省级教学名师4人,省级人才工程17人、教育部评估专家和教指委专家学者13人、研究生导师16人。学校重视专兼结合专业教学团队建设,聘任兼职教授36人,企业兼职教师近400人。2006年学校获全国师德建设先进集体称号。10.学科与专业建设取得新突破

十年来,学校瞄准产业发展和社会需求,新调整设立了石油工程系等系部,调整、开办石油工程技术等8个新专业,形成了10系3部2中心的办学格局,开设38个高职专科专业。经河北省教育厅批准,首次开办化学工程与工艺、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电气工程及自动化等3个工程教育本科专业;首次与德国安哈尔特大学合作开办2个中外合作办学专业。学校不断深化专业教学改革,在已有3个国家示范专业、8个教育部教学改革试点专业的基础上,新增5个具有区域和石油石化等产业特色的品牌专业、5个河北省高职高专示范专业。11.课程与教材建设成果丰硕

十年来,学校不断加强教学基础建设,国家级、省级、校级精品课程已形成强大阵容。学校建有高等数学、机械制图等国家精品课程10门、石油产品分析等教育部教指委精品课程2门、省级精品课程25门。应用化工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被教育部确定为首批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资源库项目并顺利通过验收。学校教师主编出版国家级规划教材64部。12.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成绩卓著

十年来,学校不断推进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建设了完备的校内实验实训基地群。我校有央财支持建设实训基地一个——数控技术职业教育实训基地、中央与地方共建实验室七个、共建实践基地十个;建有石油化工职业教育与培训全国示范性实训基地以及河北省电子行业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站等培训和技能鉴定基地。学校是全国产学研合作教育试点单位、全国创业培训试点院校、教育部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基地。学校广泛开展与企业的深度合作,建有校外实训和产学合作基地300多个。13.产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取得显著成果

十年来,学校不断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学校在石油化工生产技术专业方向与辽河石化、大港石化等公司密切合作,探索“校企合作、两环境、三阶段”人才培养模式;在石油工程技术专业方向与华北油田、冀东油田等企业密切合作,探索“一主线、两方向、三位一体、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在热能动力设备与应用专业方向与滦河国电公司等企业密切合作,探索“以校企联合技能开发为纽带的资源共享、合作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在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方向与承德江钻股份有限公司、大港油田中成公司等企业密切合作,探索“引产入教、工学合一”的人才培养模式;在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方向与冀东油田供电公司、河北红松风力发电厂等企业密切合作,探索“校企结合、课岗合一”的人才培养模式。毕业生“双证书”获取率近100%。14.教科研水平逐年提高

十年来,学校科技研发稳步推进,开展以面向石油石化和地方企业为重点的应用技术研宄和院校研宄、高等职业教育研宄。经河北省科技厅批准设立河北省仪器仪表工程技术研宄中心、设立各类研究机构13个,近10年发表学术论文1700余篇,其中核心期刊论文660余篇,共取得国家专利20余项、承担市厅级以上各类课题530余项,70余项成果获奖,其中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项,省级教学成果奖7项,省级科技进步奖2项。公开出版的《学报》是全国高职高专优秀学报和全国优秀科技期刊、全国高职高专核心期刊。开办“道艺讲坛”,共邀请专家学者开办学术讲座近20人次。15.大学生屡获全国大奖

十年来,学校注重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通过课内培养、开设选修课、成立各种社团、进行各类大赛等方式,推进全方位、全过程、全员育人。“雷锋公司”、“乐群社”事迹被广泛报道,成为学校大学生素质教育品牌,全面开展“文明有礼,养德重行”活动,加强大学生文明道德建设。大学生获全国数学建模大赛一等奖、全国大学生电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