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趣博物馆:海水会干涸吗(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1-01-28 15:15:41

点击下载

作者:刘少宸

出版社: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奇趣博物馆:海水会干涸吗

奇趣博物馆:海水会干涸吗试读:

前言

FOREWORD

从卫星图上看,地球大部分被蓝色的海洋包围着,海洋占地球面积的71%。广阔的海洋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呢?你知道海底也有像大陆一样的地形吗?大海深处有什么?人类是如何征服海洋的……

本书将用生动有趣,通俗易懂的语言,为你一一讲述!

本书与课本紧密相连,在文中详细标注了相关教材的页码和内容,有助于在巩固课堂知识的基础上,加深对课本的学习,更能让你汲取更多的知识,开阔眼界,了解书本之外的广阔世界。

另外,不要担心会有阅读障碍,书中对学习范围之外的疑难字加注了拼音,让你不用翻字典就能流畅阅读,可专注地享受在知识的海洋中徜徉的乐趣,度过愉快的阅读时光。

最后,还欢迎你关注奇趣博物馆系列的其他图书:《我要给地球挖个洞》《我想有一个外星朋友》《我想养只小恐龙》《是谁创造了奇迹》《把达尔文带回家》《我和猩猩为什么不一样》《是科学还是魔法》《这才是男孩的玩具》《我和我的动物小伙伴》。1 海洋的历史海洋的形成

大约在46亿年前,云状宇宙微粒和气态物质聚集在一起,形成了最初的地球。原始的地球,既无大气,也无海洋,是一个没有生命的世界。在地球形成后的最初几亿年里,由于地壳较薄,加上小天体不断袭击地球表面,地幔里的熔融岩浆易于上涌喷出,因此,那时的地球到处是一片火海。随同岩浆喷出的还有大量的水蒸气、二氧化碳,这些气体上升到空中并将地球笼罩起来。水蒸气形成云层,产生降雨。经过很长时间的降雨,在原始地壳低洼处不断积水,形成了最原始的海洋。

那现在海洋的板块是怎么形成的呢?古时候的人们用神话故事来解释。科技越进步,人们对海洋的解释就越科学。关于“海洋板块和大陆板块”的形成,学术界一般有三个观点:大陆漂移说、海底扩张说和板块构造说。大陆漂移说

1912年,德国科学家魏格纳根据大洋岸弯曲形状的某些相似性,提出了大陆漂移假说。

大陆漂移说认为,3亿年前,地球上所有的大陆在中生代以前是一个统一的巨大陆块,称为泛大陆,陆地以外的部分被称为泛大洋。

地壳在最初形成时是很薄的花岗岩质硬壳,均匀地漂浮在玄武岩质的基底上。所以,这种地壳很容易受外力影响而发生漂移。当地球自转时会有惯性离心力,导致大陆发生从南北两极向赤道转移的漂移运动,而太阳和月球对地球的引力产生的潮汐作用,则导致了大陆向西的运动。

在2亿年前的中生代初期,在美洲大陆与欧洲、非洲大陆之间首先形成了大西洋,接着澳大利亚大陆与南极洲大陆间形成印度洋。到新生代第四纪初期,就形成了现代世界海陆分布的轮廓[kuò]。

参照教材阅读

魏格纳是如何提出大陆漂移学说的?

参照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教材第32页海底扩张说

1962年,美国科学家赫[hè]斯教授发表了他的著名论文《大洋盆地的历史》。这篇论文被人们称为“地球的诗篇”。在这篇论文中,赫斯教授首先提出了“海底扩张说”。

我们都知道,地球是由地核、地幔[màn]和地壳组成的。地幔厚达2900千米,是由硅、镁等物质组成的,约占地球质量的68.1%。因为地幔温度高,压力大,就像一锅沸腾的钢水,不断翻滚,从而产生对流,形成强大的动能。大陆则是被动地在地幔对流体上移动。形象点说,当岩浆向上涌时,海底会产生隆起,岩浆不停地向上涌升,自然会冲出海底,随后岩浆温度降低,压力减少,冷凝固结,铺在老的洋底上,变成新的洋壳。

当然,这种地幔的涌升是不会就此停止的,在随之而来的地幔涌升力的驱动下,洋壳被撕裂,裂缝中又涌出新的岩浆,冷凝、固结,再为涌升流动所推动。这样反复不停地运动,新洋壳不断产生,把老洋壳向两侧推移出去,这就是海底扩张说。板块构造说

板块构造说是1968年法国地质学家勒皮雄与麦肯齐、摩根等人提出的一种新的大陆漂移说,它是海底扩张说的引申。

勒皮雄把地球的岩石层划分为六个大板块,即太平洋板块、亚欧板块、美洲板块、印度洋板块、非洲板块和南极洲板块。所有这些板块,都漂浮在具有流动性的地幔软流层之上,随着软流层的运动,各个板块也会发生相应的水平运动。打个比方说,就是我们居住的地球表面是由一块块木板凑成的,这些木板底下的地幔软流层像水似的流动着,它的流动会推动地球板块移动。

板块运动,一般是指地球表面的某个板块对于另一个板块的相对运动。坚硬的地壳并不是“铁板一块”,位于地表以下70~100千米厚的岩石层也不像蛋壳那样完整。无论是大洋底下或大陆底下的岩层,原来都是由一块块大板块构成的。在这些大板块之间的不是大洋中脊的裂口,就是几千米深的海沟或者是巨大的断层。

据地质学家估计,大板块每年可以移动1~6厘米的距离。这个速度虽然很慢,但经过亿万年后,地球的海陆面貌就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当两个板块逐渐分离时,在分离处即出现新的凹地或海洋,大西洋和东非大裂谷就是在两个大板块发生分离时形成的。

板块构造说诞生后已成功地解释了一些陆地的构造现象。但同时它仍存在一些尚不能圆满解释的问题,有些推论也未得到最后的证实。但这些不会影响这一学说的发展,反而对它起到了推进的作用。生命的开始

海洋是生命的摇篮,是一切生物进化的发源地。海洋是万物之母。

生命最初诞生在原始海洋中。40多亿年前,地球上有了海洋和大气,但是那时还没有生命,只是在原始星际的云状物中,存在着像碳、氢、氮等各种最简单的元素,后来出现了氧。生命的出现首先经历了漫长的化学过程。这些无机物质(元素)经过一番复杂的化合,产生了一种有机物质,这就是生命最原始的胚[pēi]种。这些有机物质汇聚到汪洋大海之中,扮演了古代海洋里的重要角色,因而,有人说那时候的海,是一个混合各种各样有机物的“肉汤般的海”。

约3亿年前,海洋里出现了一种蓝绿色的生命──蓝绿藻,这些原始的藻类含有光合色素,在阳光的爱抚下,用阳光作能源,把水、二氧化碳和其他盐类合成为糖、淀粉和蛋白质等有机物,就像一座座精致的有机合成化工厂,从而使生命的链条一环一环地被连接起来了。

在距今5亿多年前,海洋里的原生动物就已经是十分活跃的居民了。这些原生动物有独立活动的本领,有刺激感应,它们能伸出一些树枝状的“小脚”,捕捉食物或改变自己行走的路线。

大约距今4亿年前,蓝绿藻首先登上陆地,以后又有苔藓植物、蕨类植物、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相继出现。由于这些植物的出现,给昔日荒山秃岭的大地披上了绿装,使各种微生物和昆虫找到了活动的场所。海洋里还出现了一种无颚鱼,说起来,它还是人类的老祖宗呢!

到距今3亿年左右,这些无颚鱼越过潮间带爬上了陆地,成为既可在陆地又可回到海洋里生存的两栖动物。随着陆地上氧气的增加,生物用来呼吸的肺也变得更加完善。顽强的生命抵御着来自各方面的侵袭,它们终于度过了两栖阶段,彻底离开了海洋。

到了2.3亿年前的中生代,爬行动物开始大量繁殖,至1.8亿年前的一段时间,地球可以叫作爬行动物时代。此间,又出现了许多哺乳动物,又过了1亿多年,哺乳动物成为陆地上的统治者。此外,鸟类也由另一支原始爬行动物演化而成,这些都为更高等生物的出现提供了适宜的条件。

距今800万年前,地球上出现了人类的祖先──古猿,继而又出现了南猿和猿人,这些人类的远古祖先逐渐进化成为生物界和自然界的主人。

参照教材阅读

生物是如何进化的?

参照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教材第33页2 神秘的海洋世界大海有多深

小时候,我们常想:天究竟有多高?地究竟有多厚?大海有多深呢?现在,就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大海的深度吧。

相传哥伦布航海时,他曾用一根800米长的绳子去测海深,绳子的下端系上一个金属锤,可是还没能触到海底,他便声称这就是海洋最深的地方,这显然是滑稽[jī]可笑的。而今,随着电子学的进步,科学工作者发明了“回声定位法”,并运用到海洋深度的测量上来。在水面上由发声器向海底发射声波,声波接触到海底后又反射回来,根据声波的传播时间和速度,就可以计算出声波走过的距离,也就能推算出海深了。

经过反复多次的测算,人类已经知道了海洋的深度。大海的深度是从大陆向海洋的深处逐渐加深的。与陆地相接的浅水区叫大陆架,水深在200米左右。从大陆架往深处走,地势突然变陡,水深猛增到2 500米。然后是大陆裙,水深2 500~4 000米。接下去是大洋最深处的基本地形──大洋盆地,深度从4 000~6 000米不等。大洋盆地的边缘地带有更深陷的狭长的海沟,其深度在6 000米以上。看得出,海洋就像个散沿式大盆,从盆沿到盆底逐渐加深。目前,世界上所能测到的海洋最深处是太平洋中的马里亚纳海沟,深达11 034米。

参照教材阅读

鲸是哺乳动物,为什么生活在海洋里?

参照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教材第40页海底的地形

海底是地球表面的一部分,但是因为有海水的覆盖,我们无法直接知道海底究竟是什么样子的。其实海底并不如我们想象中那么平坦。如果真的是沧海变成了桑田,你会发现,海底世界的面貌和我们居住的陆地十分相似:有雄伟的高山、深邃的海沟与峡谷,还有辽阔的平原……大陆架

大陆架是大陆沿岸土地在海面以下向海洋的延伸,可以说是被海水所覆盖的大陆。通常认为,大陆架是陆地的一部分。大陆架内海水的深度一般不超过200米,海床的坡度很小。在大陆架外是大陆坡,在这里海床坡度突然增大,水深一般在200~1 500米之间。从大陆坡脚起海床又趋平缓,坡度很小,称大陆隆起或大陆基,水深可逐渐加深至4 000~5 000米。大陆隆起之外是深海海底。大陆架、大陆坡和大陆隆起合称大陆边或大陆边缘。

大陆架上也有丘陵、盆地,还有明显的水下河谷,这些河谷看起来就像是陆地河流,有蜿[wān]蜒[yán]的河道,有冲积平原、三角洲等。许多水下河谷还与陆地上的河流相对应,可看作是陆上河流的延续。这是因为这些水下河谷都是在远古大陆架露出海面时,由河流冲刷而成,只是后来没入了海中。大陆坡

大陆坡介于大陆架和大洋底之间,是联系海陆的桥梁,它一头连着陆地的边缘,一头连着海洋。大陆坡分布在水深200~4 000米的海底,宽度约为20~100千米以上,总面积约2 870万平方千米,占全球面积的5.6%。大陆坡由于隐藏在深水区,因此很少受到破坏,基本保持了古大陆破裂时的原始形态。大陆坡的坡度很陡,表面极不平整,而且分布着许多巨大、深邃[suì]的海底峡谷。海底峡谷有的横切在斜坡上,有的像树枝一样分叉,将大陆坡切割得支离破碎。大陆坡的表面也有比较平坦的地方,这些地带被称为深海平台。有时,在一条大陆坡上会形成多级深度不同的海底平台。

大陆坡底质以泥为主,还有少量沙砾和生物碎屑。大陆坡上的沉积物,主要来自大陆。河流带入海中的泥沙,经过大陆架被搬运到大陆坡。另外也有相当一部分是海洋生物残体的软泥。概括地说,整个大陆坡的面积,约有25%覆盖着沙子,10%是裸露的岩石,其余65%则覆盖着一种青灰色的有机质软泥。这种软泥常常因受到氧化作用而变成栗色,它的堆积速度要比大陆架缓慢得多。由于河流径流和海洋作用,大陆坡的沉积物中含有丰富的有机质,大陆坡上有巨厚沉积层的地方通常具有良好的油气远景。大洋中脊

大洋中脊位于洋底中部,贯穿整个世界大洋,是地球上最大的山脉系统,也是伴有地震和火山活动的巨大海底山系。总长度约80000千米,宽度可超过1 000千米,其面积约占世界大洋总面积的33%。大洋中脊高于两侧洋底,地形崎岖不平,脊部多由海山群(呈不规则排列的密集成群的海山)和深海丘陵组成。自脊顶向两边地带,随着沉积层逐渐增厚,地形起伏也逐渐开始平缓,向下过渡为深海平原。纵向延伸的中央裂谷和横向断裂带是大洋中脊最突出的特征。裂谷是沿正断层经过显著的错断而形成的,伴有地震和火山活动的巨型凹地。海沟

海沟是海洋中的两边陡峭、狭长、水深大于5 000米的沟槽。海沟一般长500~4 500千米,宽40~120千米。海沟多分布在大洋边缘,而且与大陆边缘相对平行。全世界大约有30条海沟,其中主要的有17条,属于太平洋的就有14条。地球上最深、最知名的海沟是马里亚纳海沟,它位于西太平洋马里亚纳群岛东南侧,深约11 034米。

海沟两面的峭壁大多成不对称的“V”字形,沟坡上部较缓,而下部则较陡峭。平均坡度为5°~7°,偶尔也会遇到45°以上的斜坡。海沟中的沉积物一般较少,主要包括深海、半深海相浊积岩。

在地质学上,海沟被认为是海洋板块和大陆板块相互作用的结果。另外,一些科学家还认为,所有的海沟都与地震有关。环太平洋的地震带都在海沟附近。深海平原

深海中也有和陆地平原一样的地貌,这就是深海平原。深海平原是大洋深处平缓的海床,是地球上最平坦和最少被开发的地段。它们通常在3 000~6 000米的水深处,位于大陆架和大洋中脊之间,延展数百千米宽。深海平原的起伏通常很小,每千米相差10~100厘米。

深海平原覆盖面很广,大约占了海洋面积的40%,深海平原在世界各大洋中均有分布,大西洋是深海平原分布最多的海洋。因为大西洋的陆源沉积物十分丰富,而且大西洋的边缘没有海沟阻隔,所以为深海平原的形成提供了最有利的条件。相反,太平洋因周围有许多海沟,所以深海平原在太平洋就十分少见,仅在太平洋东北部有所分布。海底火山

海底火山的分布相当广泛,大洋底散布着的许多圆锥[zhuī]山都属于海底火山。据统计,全世界共有海底火山2万多座,太平洋就拥有一半以上。这些火山中有的已经死亡,有的正处在活跃时期,有的则在休眠。这些海底火山,不管是死的也好,活的也好,统称海山。海底火山有大有小,一两千米高的小海山最多,超过5000米的海山就很少了,露出海面的海山则更是屈指可数。美国的夏威夷岛就是海底火山的杰作。夏威夷岛上至今还留有5个盾状火山,其中的冒纳罗亚火山海拔4 170米,它的火山口直径约5 000米,常有红色熔岩流出。1950年,它曾经大规模喷发过,是世界上最著名的活火山。大洋盆地

在大海的底部有许多低平的地带,周围是相对高一些的海底山脉,这种类似陆地上盆地的构造叫作大洋盆地,简称洋盆,它是大洋底的主体部分。大洋盆地是被海岭等地形分割,水深约在4 000~5 000米的海底洼地,称为海盆。海丘

海丘是指从海底升起不足1 000米的丘陵,各大洋都有,其中太平洋中海丘比较多。海丘上部几乎没有沉积物,底部宽约数千米,外形多为圆形、椭圆形,也有长条状延伸的。海丘大都分布于深海平原向大洋中脊一侧。太平洋边缘遍布海沟,浊流沉积等陆源物质难以越过海沟输送到洋盆区,来自上覆水层的远洋沉积一般很有限,不足以铺覆成深海平原,太平洋的海丘约占其洋底面积的80%~85%。海底隧道

海底隧道是人们为了解决在不妨碍船舶航运的条件下横跨海峡、海湾之间的交通,建造在海底之下供人员及车辆通行的海底建筑物。海峡就像一道天堑[qiàn],将大陆与大陆、大陆与海岛、海岛与海岛之间隔开,这给人们带来了诸多不便。于是,人们设计、建造了连接海峡两岸的海底隧道。海底隧道不占地,不妨碍航行,不影响生态环境,是一种安全的全天候的海峡通道。目前,全世界已建成和计划建设的海底隧道有20多条,主要分布在日本、美国、西欧、中国等地。从工程规模和现代化程度上来看,最有代表性的跨海隧道工程,莫过于英法海底隧道、日本青函隧道和日韩对马海峡隧道等,中国著名的海底隧道有厦门翔安隧道和青岛海底隧道等。海岸

海岸是临近海水的陆地部分。它是将陆地和海洋分开,同时又把陆地和海洋连接起来的海陆之间最亮丽的一道风景线。但是,它不是一条固定不变的分界线,而是在潮汐、海浪、生物、气候等因素的作用下,每天都发生变动的一个地带。

如今,全世界的海岸线长约44万千米,中国的海岸线长达3.2万余千米。在漫长的海岸带蕴藏着极为丰富的矿产、生物、能源、土地等自然资源。

海岸可根据其动态分为堆积性海岸和侵蚀性海岸;可根据其组成物质的性质,分为侵蚀海岸、沙砾质堆积海岸、淤泥质堆积海岸、断层海岸、生物海岸。

参照教材阅读“水上城市”威尼斯是一个怎样的地方?

参照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教材第153页岩石海岸

岩石海岸是由坚硬岩石组成的海岸。岩石海岸常有突出的海岬[jiǎ],在海岬之间,形成深入陆地的海湾。岬湾相间,绵延不绝,海岸线蜿蜒曲折。我国的山东半岛、辽东半岛以及杭州湾以南的浙、闽、台、粤、桂、琼等省,岩石海岸广为分布。岩石海岸最为壮观的景象是从海上奔腾而来的巨浪在悬崖峭壁上撞出冲天水柱,发出阵阵轰鸣声。沙砾质堆积海岸

沙砾质堆积海岸是由砾石(粒径大于2毫米)或沙(粒径约0.2~2毫米)所组成的海岸。它们主要分布在一些靠近山地或丘陵的窄狭平原地区,由于湍急的河流提供了颗粒较粗的物质,在波浪和激岸浪的作用下堆积而成。这种海岸以我国台湾地区西海岸最为典型。此外,在华北平原的沿海地区也有沙砾质堆积海岸。淤泥质堆积海岸

淤泥质堆积海岸是在潮汐作用较强的河口附近和隐蔽[bì]的海湾内,由堆积物堆积而成的,这类堆积体由0.002~0.06毫米的细颗粒物质组成。这种海岸地貌形态比较单一,是平缓宽浅的泥质潮间海滩。淤泥质堆积海岸以北欧的瓦登海最为典型。红树林海岸

红树林海岸是由耐盐的红树林植物群落构成的海岸。红树林分布在低平的堆积海岸的潮间带泥滩上,特别是背风浪的河口、海湾与沙坝后侧等地方多见。红树林海岸常常沿河口、潮水沟道向内陆深入数千米。中国的红树林海岸以海南省最多。枝繁叶茂的红树林在海岸形成了一道绿色屏障。红树林海岸是生物海岸的一种。珊瑚礁海岸

珊瑚礁海岸是由造礁珊瑚、有孔虫、石灰藻等生物残骸[hái]构成的海岸。珊瑚原本只能生长在海水里,因地质运动海底上升从而形成海岸。珊瑚礁海岸的分布很广,分布最广的地方是太平洋中部和西部,澳大利亚的东岸和北岸,巴西的东岸以及红海沿岸。在我国的南海诸岛,这种海岸也不少。澳大利亚的大堡礁就是最为著名的珊瑚礁海岸。珊瑚礁海岸也是生物海岸的一种。冰雪海岸

在遥远的北极,有一片茫茫的冰盖和雪原。北冰洋的海岸非常奇特,在那里很难见到泥沙、岩石,取而代之的是连绵不绝的由晶莹、洁白、纯净的冰雪组成的冰雪海岸。北极地区通常是指北极圈(北纬66°34′)以北的区域,包括北美洲及欧洲大陆极北的地区,包括格陵兰岛、冰岛等以及北冰洋的大部分水域。北极地区是一个以海洋为主的地区,海域面积达1 300万平方千米,陆地面积仅有800万平方千米。芦苇及盐生水草海岸

芦苇及盐生水草海岸,即生长着芦苇或大米草、盐蒿等植物的海岸。这些植物的特点是能在咸水中生活、耐盐碱。春天到来时,这些植物发出新芽,把整个海岸染成了一片翠绿;等到深秋到来时,它们又渐渐开始枯黄,为海岸换上了金黄色的衣裳。在此类海岸中,芦苇海岸比较常见。人工海岸

人工海岸即改变了原有的自然状态、完全由人工建设的海岸。人工海岸的规模现在越来越大。我国早期较大规模的人工海岸建设与盐业有关。我国晒盐业的历史非常悠久,从奴隶社会开始人们就有了在海边煮盐的活动。约500年前的明世宗嘉靖年间,人们开始进行海水晒盐。这一盐业生产方式导致了筑坝挡潮、拦蓄海水、修建潮水沟、盐池、道路等工程的开展。自然的海岸面貌,从此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渤海湾、莱州湾及苏北海岸上分布着我国最大的几个盐场。人们在那里修起了拦海大坝,使盐场海堤成为雄伟的人工海岸。。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