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医籍珍本善本选校丛刊——医学入门万病衡要(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1-01-31 01:55:35

点击下载

作者:王键,陆翔,陆翔,张若亭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新安医籍珍本善本选校丛刊——医学入门万病衡要

新安医籍珍本善本选校丛刊——医学入门万病衡要试读:

前言

新安医学是有代表性的地域性中医学术流派之一。新安位于古徽州地域,自南宋至清末,新安医家秉承儒学之风,勤于实践探索,勤于著书立说,形成自身特色,为中医药学的传承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在800多年绵延不断的历史进程中,产生了有志记载的医家800余位,医籍800余种,现存者近400种。本次《新安医籍珍本善本选校丛刊》是从现存新安医籍中选取9种在文献版本、医学学术上均具有较高价值的珍善本医籍,通过研究整理校注后出版。

此次《新安医籍珍本善本选校丛刊》书目的选定,注重学术特色与价值,同时把握以下原则:(1)以选择未经现代整理校注出版者为主,对个别已经他人整理校注出版而确需再校注者,可选入此次书目。(2)目前存本较少但又不失为善本者,其中也包括海内孤本,整理校注出此书对现代利用罕少版本医籍有所帮助。(3)在中医的某一方面的学术价值较高,或对入门学习中医有所帮助者,整理校注出版对现代学习与研究有所裨益。(4)整理校注出版此书对了解著者在某一方面的研究思路有所帮助,或使某位医家著作的现代整理校注本得以成全。

现将选定的9种医籍情况概述如下:

1.《脉症治方》(约成书于1568年,吴正伦编撰)

该书强调治病必须脉、症、治、方四者相承,将《伤寒论》的病证归纳为“有表实、有表虚、有里实、有里虚、有表里俱实、有表里俱虚、有表热里寒、有表寒里热、有表里俱热、有表里俱寒、有阴症、有阳症”12个类型,对后世研究《伤寒论》颇有启示。吴正伦认为温疫乃“杀厉之气,严寒之毒”,系四时不正之气,传染性强,应于春秋间服药预防。此外,该书还记载了重用土茯苓治疗梅毒的案例,是一部理论与实际紧密结合的医著。

本次校注以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年版《明清中医珍善孤本精选十种》影印“中华医学会上海分会图书馆珍藏清代康熙癸丑年(1673)刊本”为底本。

2.《程氏释方》(成书年代不详,程伊编撰)

该书共释方800余首。分为中风、伤寒、伤暑、湿证、燥结、火、疟疾、痢疾、泄泻等49门。每方“取方训义,集药为歌”。释文依据历代医籍,附以己见,阐奥释疑,有助于对方剂的理解运用;并将每方药物组成编为五言或七言歌诀,以便记诵。

本次校注以中华书局2016年版《海外中医珍善本古籍丛刊》影印日本国立公文书馆内阁文库藏明嘉靖刊本《程氏释方》为底本。

3.《证因方论集要》(成书于1839年,汪汝麟编撰)

该书博采众方,尤以喻嘉言、王晋三之方为多。列有51种病证,其中内科杂症较多。作者以为伤寒六经表里条例繁多,所以未有收载。全书“证各有因,因各有方,方各有论”,理法方药规范,条理有序,是一部切合实用的方书。

本次校注以中医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中医珍本丛书》影印“中医研究院图书馆藏清道光二十年庚子(1840)无止境斋刻本”为底本。

4.《方症会要》(初刊于1756年,吴玉榗、吴迈编撰)

该书共收46种病症,以内科疾病为主,每病有论有方,其论多结合经旨及临证体验而发,是一部较为实用的方论医书。

本次校注以中医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中医珍本丛书》影印“中医研究院图书馆藏清乾隆二十一年(1756)吴氏家刊本”为底本。

5.《医学入门万病衡要》(成书年代不详,洪正立编撰)

该书以内科时病、杂病证治为主,兼及妇科诸疾,共收集80多个病证,汇为一册。书中辑取刘河间、陶节庵、李东垣、朱丹溪和陈自明之热病、伤寒、杂病、妇科病等前贤有关的论述,以及朱肱、许叔微、杨仁斋、虞花溪及《局方》《世医得效方》等医著,并结合本人临证心得,对辨证用方加以阐发,是一部既有一定的理论高度,又有一定的临证实践认识的方书。

本次校注以中华书局2016年版《海外中医珍善本古籍丛刊》影印日本国立公文书馆内阁文库藏清顺治十二年(1655)序刻本为底本。

6.《本草备要》(初刊本)(刊于1683年,汪昂编撰)

该书为作者的初刊本,全书由博返约,创新编撰体例,按自然属性将所载428种药物分为草部、木部、果部、谷菜部、金石水土部、禽兽部、鱼虫部、人部8部。每种分正文和注文。书中记述了“暑必兼湿”、冰片“体热而用凉”等新说,是一部学术价值较高的普及性本草著作。相较于增订本,初刊本虽在药物数量及个别认识上有所差异,但对了解作者编撰该书的原创学术思维具有重要的意义。

此次校注是以中医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海外回归中医古籍善本集萃》影印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延禧堂藏板、还读斋梓行刻本为底本。

7.《山居本草》(初刊于1696年,程履新编撰)

该书收药1300余种,每药列入正名、别名、鉴别、炮制、性味、功能主治、用法、宜忌、附方等项。卷后列辨药八法,是一部集本草和养生于一体的综合性本草著作,对养生保健与食疗有一定参考价值。

本次校注以中医古籍出版社1995年版《中医古籍孤本大全》影印清康熙三十五年(1696)丙子刻本为底本。

8.《医读》(初刊于1669年,汪机撰、程应旄补辑)

该书分为药性、脉候、病机、方括四部分。为方便记诵,药性、脉候、病机三部分以四言为句,方括部分则以七言为句,缀以韵语。书内计载本草151味,辨内、外、妇、儿、五官各科病症95种,列医方282首。所述皆为有本之论,且化繁为简,由博返约,是一本颇为实用的医学入门读物。

本次校注以中华书局2016年版《海外中医珍善本古籍丛刊》影印日本国立公文书馆内阁文库藏江户时期覆刊本《汪石山先生医读》为底本。

9.《家传课读》(初刊于1878年,戴葆元编撰)

该书将《金匮要略》《温病条辨》《临证指南医案》三书内容和方剂进行专篇论述,是以歌括方式再加工而成的一部便于初学者诵读记忆和应用的书。

本次校注以中国中医科学院图书馆藏光绪四年(1878)思补堂藏板刻本为底本。

本丛书是在2015年安徽省地方特色高水平大学建设项目研究的基础上组织整理的,2016年被人民卫生出版社列入出版计划,并得到全国古籍整理出版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2017年度“国家古籍整理出版专项经费资助项目”立项支持。

在选题与校注研究和出版过程中,得到余瀛鳌、王旭东、王振国、陈仁寿等专家的大力推荐与指导,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由于水平有限,校注工作中难免有欠妥之处,望同道与广大读者批评指正。《新安医籍珍本善本选校丛刊》编委会2018年1月内容摘要《医学入门万病衡要》共6卷,成书年代不详,明末清初洪正立编撰。

全书以病证分类,共计77种温病、伤寒、内伤杂病、五官、妇产等常见病证。每类先述医理,后附方药,又有“谨按”参之己意。为一部言简意赅、便于实用的方书。校注说明《医学入门万病衡要》,又名《医学入门衡要》《洪参岐医衡》《万病医衡》,6卷,明末清初人洪正立编撰。一说龚廷贤原辑,应系书商托名之误。成书年代不详。一、作者生平简介

洪正立,字参岐,生卒年不详,明末清初时歙县人,著有《医学入门万病衡要》(下简称《万病衡要》)6卷。日本丹波元胤所著《医籍考》中载引自《赖古堂藏弆集》:“周亮工曰:歙人洪参岐以医名吾梁。”二、版本简介《万病衡要》行世既久,多家书目亦有记载。最早记载本书的是《医籍考》,该书卷六十三曰:“洪氏正立《医衡》六卷,存。周亮工曰:歙人洪参岐以医名吾梁,著有《医衡》,王雷臣为复刻之。”国内最早记载本书的是《中医图书联合目录》,该书曰:“《医学入门万病衡要》六卷,1655。(明)龚廷贤(云林)原辑〔金谿〕,(清)洪正立编录〔新安〕,(日)松下见林校正。1.延宝五年(1677)据回春馆板重刊,唐本屋喜右卫门板行(书签作《万病医衡》、序之首行仅作《医衡》、书口作《洪参岐医衡》、正文首行又作《医学入门衡要》)。2.天和三年(1683)伊藤五郎兵卫绣梓(即延宝五年唐本屋喜右卫门板改题)。”《万病衡要》版本不多。《赖古堂藏弆集》中提到的王雷臣复刻本已无从寻觅。现存版本有:中国中医科学院图书馆藏清顺治十二年乙未(1655)序刻本、中国中医科学院图书馆藏日本延宝五年丁巳(1677)唐本屋喜右卫门刻本、中国中医科学院图书馆藏日本天和三年癸亥(1683)伊藤五郎兵卫刻本,据中国国家图书馆藏清顺治十二年乙未(1655)序刻本制作的缩微胶卷本。影印本有两种:1985年中医古籍出版社《中医珍本丛书》影印出版日本延宝五年刻本,2016年中华书局《海外中医珍善本古籍丛刊》影印出版日本国立公文书馆内阁文库藏清顺治十二年序刻本。三、校注方案(一)版本选择《万病衡要》现存最佳版本为清顺治十二年序刻本。本次校勘采用《海外中医珍善本古籍丛刊》影印日本国立公文书馆内阁文库藏清顺治十二年序刻本(简称“顺治本”)为底本。采用日本延宝五年唐本屋喜右卫门本(简称“延宝本”)与天和三年伊藤五郎兵卫刻本(简称“天和本”)为对校本。

他校本如下:

人民卫生出版社1992年版《黄帝内经素问校注》。

清康熙丁巳(1667)还读斋刻本《苍生司命》。

清乾隆二十一年(1756)吴氏家刊本《方症会要》。(二)校注原则

1.遵循《中医药古籍整理工作细则(修订稿)》,对原书内容不删节、不增补。

2.全书繁体字转化为规范简化字,文字排列为横排,加现代标点。

3.底本中的异体字、俗字、古字、借字,保留原字,出注释之。

4.底本中字形属一般笔画之误,如属日、曰混淆,己、巳不分者,径改,不出校。

5.对生僻词语,先用汉语拼音加直音方式注音,简要注释;正文已有字义解释者,仅注音,不注释。

6.原文“右”字,因竖排改为横排,均改为“上”。

7.底本、校本皆有脱文,或模糊不清难以辨认者,则以虚阙号“□”按所脱字数一一补入;如果无法计算字数的,则用不定虚阙号“”补入。

8.保留底本中总目录,置于正文前,另据正文内容形成新的目录。各卷之首原有“鉴金之甫,新安洪正立编录……芝城陶启瀚校正”等字样,今删。校注者:陆翔 张若亭2017年12月医衡序①

上古书契未作,初无所谓医书也。自神农著《本草》,黄帝作②《内经》,而后世始有传。孔子纂定“六经”,其于载籍极慱矣,惟③有《素问》诸书不少概见,是道也。余常疑之,不知病之来也,皆由平日七情六欲不能致谨,浸淫渐渍,然后发于一朝。孔子太和元气与天地合德,与四时合序,方赖其参赞位育之功,曷有于金石草木之④味哉?吾观《乡党》一篇,燕处服食,寒暑罔愆,使其人寻尝日用,率循圣人,何病之有?则又不言医而深于医者也。余昆弟素不事医,日侍先大人文孝公疾,调治药饵,朝夕以之,得洪生《医衡》数帙,其说甚约,其理甚精,读者不病其浩繁,作者已究其奥旨,梓布当世,以宣好生,人能未病保摄,庶几孔子慎疾之意。万一遇病,并不至自①误误人,于以跻世如春,其有当乎!昔苏轼有云:人臣之进忠,譬如医者之用药,药虽进于医手,方多传于古人,若已经效于世间,不必皆从乎己出。余之于医也亦云。① 书契:指文字。② 慱(tuán团):同“团”。满。③ 惟:同“唯”。只有。④ 罔愆(wǎnɡqiān网千):罔,不。愆,违背。① 跻:达到。②顺治乙未菊月上浣吉旦晋宁上官题于匪莪亝② 亝:古同“斋”。医学引言①②③

医书极慱,苦无统要,如《素问》,东垣“病机”“医方”,④医学权舆,非不善也,然皆各自成帙,学者有所不便。《伤寒论》《活人书》《百问歌》,非不美也,然非幼读不能成诵。《医经小学》法全辞略,真可以入门也,而《局方》又有所未备,且意太简,学者⑤亦难了悟。予因细将诸书,如温暑则纂刘河间《原病式》,伤寒以《陶氏六书》为主,并参《伤寒论》《活人》《百证》《仁斋直指》等方,内伤杂病纂东垣、危氏,各效名方,及丹溪用药总法。女科以《妇人良方》为主,每病则首载症、论于前,又录“谨按”用药主佐,以明发散表里之宜,救补导化之要,更附似症、非症于末,使医者察症而知病源,随病而治合症。如圣门之四书五经,学者不可以其近而忽之,诚医学入门要书、万病回春秘本也。爰公诸天下,以寿天下保①身,哲士自当赏云。① 慱(tuán团):忧愁。② 病机:指《脾胃论》所论脾胃病机。③ 医方:指《东垣试效方》所论方理。④ 权舆:起始。⑤ 间:原作“涧”,据文义改。下同。① :同“珍”。洪正立谨识卷之一中风、真中、类中论①

花溪老人云:中风者,气体先虚,必有风邪真中,然后见有暴②仆、暴瘖、口眼歪斜、手足不举、言语蹇涩,甚者人事不省等症。③若无风邪,必无此等症候。又云无真中、类中之分。是论也,尤见④理未真之过也。按:中风者,气体先虚,而后风邪中之者,理也,

⑤所为“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是也。但予常见有人心火暴盛,痰涎⑥壅塞,无毫发风邪襍于其中,而前症悉见,随用清热养血、化痰顺气之剂而愈者,即东垣所谓“本气自病”,河间所谓“将息失宜,心火暴盛”,丹溪所谓“湿热相生”,此三者类乎中风,而实非中风⑦也。一用风药,不旋踵,安得不指出此症,使后学知之乎?此类中之说所由起也。但此症当另列一条,而不襍于中风之条,如昔人谓四症似伤寒,而不列于伤寒之条,则明白而易知矣。若老人谓无类中,皆真中,恐使后人临症不明,反增人病,辨之奚容己乎?其言标本缓①急之论,轻重攻补之宜,则至善而不可没,大有功于后学也。① 花溪老人:即虞抟,晚年自号花溪恒德老人。② 瘖(yīn音):同“喑”。嗓子哑,不能出声。③ 是论也:延宝本同。《苍生司命·卷一·中风真中类中论》作“斯言也”。④ 气体:延宝本同。《苍生司命·卷一·中风真中类中论》作“体气”。⑤ 为:延宝本同。《苍生司命·卷一·中风真中类中论》作“谓”。当从。⑥ 襍:同“雜”。下同。⑦ :同“祸”。下同。① 轻:原作“经”,延宝本亦作“经”。据《苍生司命·卷一·中风真中类中论》改。中风证

天地间,惟风无所不入,人受之者,轻则为感,重则为伤,又重①②则为中。中风之证,卒然晕倒,昏不知人,或痰涎壅盛,咽㗋作声,或口眼歪斜,手足瘫痪,或半身不遂,舌强不语。风邪既盛,气③必上壅,痰随气上,停留壅塞,昏乱卒倒,皆痰之为也。五脏虽皆有风,而犯肝经为多,盖肝主筋,属木,风易入之,肝受风则筋缓不荣,所以有歪斜、不遂、瘫痪、舌强等症,治之之法:初得之,即当开痰理气。《经》云:善治风者,以气理风。气顺则痰消,徐理其④风。及其久也,即当养血滑血。若不先顺气,遽用乌、附,又不滑⑤⑥血,徒用防风、活、天麻軰,吾未见其能治也。中风有真中、类中,真中有中腑、中脏、中经之不同。中腑者多著四肢,故面加五⑦色,有表症,脉浮而恶风寒,四肢拘急不仁,现六经形症。或中身之前,或中身之后,或中身之侧,皆中腑也。中脏者多滞九窍,故唇缓失音,鼻塞耳聋,目瞀,大小便秘,皆中脏也。治法:中腑者,加减小续命汤发其表,调以通圣辛凉之剂;中脏者,三化汤通其滞,调①以十全大补之剂;腑脏兼见者,药必兼用,先表之,而后通之可也。其或外无六经之形症,内无便溺之阻隔,但肢不能举,口不能言,此②邪中于经也,又当从乎中治,冝大秦艽汤补血养筋,或二陈汤加清热养血药。中腑者,易治,宜汗,亦不可过汗,损其卫气。中脏者,难治,宜下,亦不可过下,损其荣气。中经者有汗,下之戒,只宜养③血通气。类中亦有不同,河间主火,东垣主气,丹溪主热与痰。彊④仆卒倒,此气虗也,治宜六君子汤加竹沥、姜汁。痰涎壅盛,偏枯⑤口噤,筋急拘挛,筋反纵,脉数,此火也。治法:在表,防风通圣散;在上,凉膈散。口眼歪斜、半身不遂、涎多不语,此痰症也,治⑥宜二陈、导痰等汤。大抵真中者少,类中者多,外感内伤当辨轻重,重于外感者,先驱风邪而后补中气,治以散风药为君,而以补损药为臣、使;重于内伤者,先补中气而后驱风邪,治以滋补药为君,而以⑦散邪药为臣、使。其心火暴盛、痰涎拥塞,无毫发风邪,而㖞斜、不遂等症悉具者,治宜清热化痰,养血顺气。一用风药,不旋①踵。半身不遂大率多痰,在左属死血少血,宜四物汤加桃仁、红花、竹沥、姜汁;在右属痰与气虚,用二陈合四君子加竹沥、姜汁;气血两虚而挟痰者,八物汤加南星、半夏、枳实、竹沥、姜汁。初中卒倒,不省人事,急掐人中,提头顶发。口噤不能进药,急以生半夏为末,②吹入鼻中,或以皂角、细辛为末,吹入鼻中,有者生,无者肺绝死。痰涎壅盛、口眼㖞斜、舌强不语,皆当用吐法,一吐不愈,③再吐,轻者用瓜蒂末一钱,重者用稀涎散加䔧芦五分,入麝少许,以鹅翎探吐,惟年老虚弱者不可吐,气虚卒倒者不可吐。凡中经,虽④有痰涎,犹能进汤水者,先进蘓合丸通窍,随进顺气散。凡小便不⑤利者,不可利小便,热退自利。诸中或已甦,忽然吐出红紫血者,死。① 卒:通“猝”。下同。② 㗋:同“喉”。下同。③ 之为:延宝本同。《苍生司命·卷一·中风证》作“为之”。④ 滑:延宝本同。《苍生司命·卷一·中风证》作“活”。义胜。⑤ :同“羌”。下同。⑥ 軰:同“輩”。下同。⑦ 加五:延宝本同。《苍生司命·卷一·中风证》作“如土”。义胜。① 十全大补:延宝本同。《苍生司命·卷一·中风证》在其下有“四物”二字。② 艽:原作“芃”,据理改。下同。③ 彊:通“僵”。④ 虗:同“虚”。下同。⑤ 纵:通“疭”。⑥ 抵:原作“祗”,据文义改。⑦ 拥:壅塞,阻塞。① 死血少血:延宝本同。《苍生司命·卷一·中风证》作“瘀血血虚”。② (tì替):同“嚏”。下同。③ 䔧:同“藜”。今统用“藜”。④ 蘓:同“蘇”。下同。⑤ 或已甦:延宝本同。《苍生司命·卷一·中风证》下有“或未甦”三字。不治症(心绝)(脾绝)(肝绝)(肾绝)

口开,手撒,眼合,遗尿,吐沫直视,⑥(肺绝)鼻如酣睡 肉脱筋痛,发直,摇头,上窜,面赤如狂,汗涰(若止见一症,或可治)如珠,皆不治症。⑥ 涰(chuò绰):同“啜”。犹流貌。

脉迟浮者,吉;急疾者,凶;寸脉有,尺脉无者,当吐,不吐者死;尺脉盛,寸脉无者,当下,不下者死。附中气证①

许学士云:暴怒伤阴,暴喜伤阳。忧愁不已,气多厥逆,徃徃得此疾,便觉涎潮昏塞,牙关紧急,脉伏身寒,此名中气,若中风,则身温为异耳。不可作中风治,宜先进苏合香丸,续用乌药顺气散或八味顺气散。① 徃:同“往”。下同。附胃风证②

丹溪曰:胃风为病,初饮食讫,乘风凉而致,其证饮食不下,形瘦腹大,恶风,头多汗,膈塞不通,脉右关弦而缓带浮,胃风汤主之。② 讫:完毕。治中风方小续命汤

治卒暴中风,不省人事,或半身不遂,或口眼㖞斜,手足战掉,语言蹇涩,神昏气乱。去节,八分去芦,八分去腐,八分八分炙,

麻黄 人参 黄芩 芍药 甘草四分七分炮去皮脐,半钱七分去皮,七分去芦, 川芎 附子 防己 肉桂 防风一钱去皮、尖,麸炒,五分 杏仁

上㕮咀,共作一帖,生姜三片,水二盏,煎至一盏,去滓,通口服。

谨按:

用肉桂、麻黄通血脉,开腠理,助防己、防风以散风,人参、杏仁以救肺,川芎、白芍以养血,黄芩胜热,甘草和药,佐附子引诸药,以行经络,兼善散风。三化汤

治中风,外有六经之形证,先以加减续命汤随证治之;内有便溺之阻隔,复以此导之。姜制等分

厚朴 大黄 枳实活

上㕮咀,每服三两,水三升,煎至一升半,终日服之,以微利则已。

谨按:

用枳实、厚朴以行气,大黄攻热以通大便,活驱风。大秦艽汤

治中风,外无六经之形证,内无便溺之阻隔,知为血弱不能养于筋,故手足不能运动,舌强不能言,宜养血而筋自荣。各三两去芦

秦艽 石膏 甘草 川芎 当归活 独活 防风 黄各二两五芩 白芍药 吴白芷 白术 生地黄 熟地黄 白茯苓 细辛钱

上㕮咀,每服一两,水二盏,煎至一盏,去滓,通口服。

谨按:

用秦艽、活、独活、防风、白芷、细辛以散风,风胜不无燥也,故以归、芎、芍、地以救血,茯苓、甘草、白术以补脾气,石膏、黄芩以去热。乌药顺气散

治男子、妇人一切风气攻注四肢,骨节疼痛,肢体顽麻,手足瘫①②(气升上患,言语蹇塞者,宜先服此药踈通气道,然后进以风药。为逆,降下为顺,顺气者,正所谓降气也。)① 瘫患:今用“瘫痪”。② 踈:同“疏”。下同。去根节去白各二两去穰,面炒

麻黄 陈皮 乌药 白芷 川芎 枳壳 ③

各一两炮,半两一两一两桔梗 干姜 殭蚕 甘草③ 殭(jiānɡ僵):僵硬。

上㕮咀,姜水煎服。八味顺气散

凡中风之人,先服此药顺气,后进风药。一钱八分七分七分六分六分

白术 白茯苓 青皮 陈皮 白芷 乌药 

八分四分人参 甘草 

每服六钱,水一盏,煎半盏,温服,仍以酒化,蘓合香丸间服,妙。

谨按:

此方用人参、茯苓、白术、甘草等,以补中气为本,白芷、台乌、青皮、陈皮,治风行气为标。防风通圣散

治热极生风,大便秘结。④

防风 枝子 川芎 薄荷叶 石膏 滑石 当归 麻黄 黄芩(将硝制过者是) 甘草 芍药 连翘 桔梗 荆芥 大黄 白术 芒硝④ 枝子:今统用“栀子”。下同。

上为末,每服三钱,水一大盏,生姜三片,煎至六分,温服。

谨按:

用黄芩、枝子、连翘、石膏以胜热,防风、荆芥、麻黄、薄荷以散风,当归、川芎、白芍以养血,大黄、芒硝通大便以下热,滑石利小便以渗热。夫重寒之剂性易坠,故令桔梗载诸药,不令速沉,少佐甘草,以和药性。①豨莶丸① 豨莶:原作“稀佥”,据《本草纲目·草部第十五卷·豨莶》改。

治中风,口眼㖞斜,时吐涎沫,语言蹇涩,手足缓弱。②(一名大杴草,生于沃土间,带猪苓气者是)

豨莶草。② 豨:原作“稀”,据文义改。③

上五月五日、六月六日收採,洗去土,摘其叶,不拘多少,九蒸九暴,每蒸用酒蜜水洒之,蒸一饭久,暴干为末,炼蜜丸如梧桐子大,每服百丸,空心温酒、米饮任下。③ 採:同“采”。搜风顺气丸

治肠胃积热,以致膈间痞闷,大便结燥,小便赤涩,肠风痔漏,腰膝酸疼,肢节顽麻,手足瘫痪,行步艰辛,语言蹇涩,三十六般风及七十二般气,无不治之。此药宣通气血,清热润燥,通利大小便,则诸病自愈。④⑤一两半微炒,去壳另研酒浸,焙干

车前子 白槟榔 大麻子 兎丝子酒浸二宿各二两去穰,麸炒去芦一两 牛膝 干山药 枳壳 防风 独活 郁

汤炮去皮,研五钱,半生半熟李仁 大黄④ 兎:同“兔”。⑤ 兎丝子:今统用“菟丝子”。

上为细末,炼蜜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茶、酒、米饮任下,①早晨、临卧各一服,久觉大肠微动,以羊肚肺羮补之。此药,膏梁之家,肥甘太过以致大便结燥犹宜服之。老人大肠无血,大便结燥,最宜。① 梁:通“粱”。四君子汤加竹沥、姜汁

治中风气虚,而痰火流注于右,而为右痪。四物汤加桃仁、红花、竹沥、姜汁

治中风血虚,而痰火流注于左,而为左瘫。十全大补汤

治中风气血两虚者。二陈汤

治风盛痰壅,既用稀涎等药开其气道,续以此方主之。牛黄丸

治初中诸风,不省人事,精神昏愦,痰涎壅盛,缓纵不随,语言蹇塞。蘓合香丸

治病人初中风,㗋中痰塞,水饮难通。胃风汤

治胃风。瘟疫症《内经》曰:冬不藏精者,春必病温。《伤寒论》云:瘟病起于春应温而反凉,夏应热而反寒,秋应凉而反热,冬应寒而反温。丹溪曰:众人病一般者,此天行瘟疫也。瘟取温热之义,疫取劳役之义,多感于房劳辛苦之人,盖危重病也。大法表里传经,与伤寒相似,但伤寒寒自外入,瘟疫毒自内出,此为异耳。师曰:凡看瘟疫,先看病者两目露血丝否,次看口唇红燥、舌苔黄白紫黑,以验表里热浅深,除舌苔遍白为热稍轻,其馀睛赤、唇红、胎黄、断纹,俱是重症,若紫黑燥烈,则又热之极也。又以病家之人手按其胸膻胁肋,问其有无痛处,分别表里经络。次看小腹,觉有硬满处,即便问其小便利否,若小便不利,则是津液留结,宜用小柴胡去参,合四苓散;若小便自利,则是蓄血之症,宜下瘀血,用桃仁承气去枳实,不犯上焦。此法看伤寒亦然。初得病一二日有表证,自冬至至春分前,冝九味活汤、去人参败毒散;自春分至夏至,天气已变温热,宜升麻葛根汤、柴胡解肌汤、小柴胡汤去参;初得二三日,见太阳症,便溏泄者,冝小柴胡去参,对四苓散或香连丸;稍久,大便秘而渴,玄明粉乃要药也,白①虎汤亦可用,不渴者,禁用白虎。凡瘟疫一起即发渴,是热缀入阳②明,宜五瘟丸、白虎汤、三黄石羔加减用之。渴病药味通用天花粉、③片芩、葛根、益元散之类,血胃火宜白虎汤,心火宜犀角地黄汤,④切忌发汗解表。发狂语,大便滑而渴,宜加味白虎汤;不作渴,大便秘结,五七日不解,宜大小承气汤、调胃承气等汤下之。瘟病有气虚、血虚而染者,观形色、察脉理,表里热证已除者,宜参、芪、归、术温补。自汗太甚者,亦宜补。丹溪曰:宜补,宜散,宜降。故知此三法者,皆不可废也。凡瘟病初看未端的,且先以败毒散加减治之,看归在何经,再随经施治,此要法也。① 缀(zhuì坠):《方症会要·卷之一·瘟疫》作“辄”,《苍生司命·卷一·瘟疫证》无此字。据文义,疑为衍文。② 石羔:今统用“石膏”。③ :同“衄”。下同。④ :同“谵”。下同。附大头瘟

丹溪曰:大头病,乃湿热在高巅之处,用活、酒芩、酒蒸大黄⑤随证加减,切莫用降气药。东垣曰:阳明邪热太甚,资实少阳相火而为之也。湿热为肿,木盛为病。此邪见于头,多在两耳前后先出。治法大不宜药速,速则过其病,所谓上热不除,中寒复生,宜徐徐缓药,当视其肿在何分,随经治之。阳明为邪,首大肿;少阳为邪,出于耳前后。⑤ 资实:延宝本作“实资”。《苍生司命·卷一·瘟疫证》作“实”。①附虾蟇瘟① 蟇:同“蟆”。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