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IF超常教育法:引爆9-15岁孩子的智慧小宇宙(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1-02-10 18:03:27

点击下载

作者:司有和

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INIF超常教育法:引爆9-15岁孩子的智慧小宇宙

INIF超常教育法:引爆9-15岁孩子的智慧小宇宙试读:

前言

亲爱的家长,你好!这是一本为你精心撰写的书。

首先感谢你打开这本书。同时我也相信,翻阅本书是你的幸运!你只要读完这个“前言”和接下去的“引子”,就会有这个体会。

你可能很奇怪,书名上的“INIF”是什么方法呢?

这个不用奇怪,一说你就明白。“INIF”,是英语“Induced by non-intelligence factors”的首字母缩写,是“诱发非智力因素”的意思。“INIF方法”就是诱发非智力因素的方法。

在家庭教育实践中,最常碰到的问题是:我的孩子已经错过了早期教育关键期,怎么办?我的孩子虽然小,但是现实的早期教育方法不灵,怎么办?我的孩子都上了大学了,还不断地出问题,这该怎么办?

INIF方法为家长们提供了一个解决上述问题的新思路:诱发孩子的非智力因素,通过提高非智力因素的水平,促进孩子智力的快速发展,帮助孩子不断地取得进步。

所以,这个方法被称作“超常教育法”。这里的“超常”有两层含义:一是帮助孩子获得超过常规的快速发展,二是力争把孩子培养成同龄孩子中的超常儿童。

这个方法是我跟踪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30多年研究提炼出来的。

说起少年班,和我可有缘分了。早在整整50年前的1964年,我有幸考进了中国科技大学,在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担任系主任的近代力学系学习,毕业后就留校在校长办公室当秘书。所以,1977年年底到1978年年初,中国科技大学创办少年班时,我作为办公室秘书直接参与了当时的创办全过程。

从那时起,我就和这些超常少年们打交道了。

我很反感有些媒体把少年班这些孩子称作“神童”。我不认为他们“神”,他们只不过比同年龄的其他孩子聪明一点,叫作“超常”少年是比较恰当的。

把超常少年集中起来办大学教学班,这在世界教育史上是一个创举。从那时候开始,我便开始了自己的少年班研究工作。我不仅撰写少年班研究论文、撰写少年班研究专著,还主持编辑、印刷了三期《少年班研究》杂志,杂志里收录了许多珍贵的历史资料。

如今,36年过去了,少年班取得了极大的成功。少年班里人才辈出,走出了一大批成果卓著、在国内外享有盛誉的高水平人才。

据2008年3月少年班成立30周年时中国科技大学公布的数据,截至2008年,少年班毕业1027名学生。其中91%以上考取国内外研究生,64%最终获得博士学位,35%服务于世界500强企业。210多人在国内外著名大学担任教授,当选为美国科学院院士2人,美国电子电气工程师协会会士4人,美国物理学会会士6人,获得美国青年科学家总统奖、麦克阿瑟天才奖等重要奖项的超过100人。

可是有人说“少年班失败了”,“少年班是拔苗助长”。36年来,这种话我听得多了。我也知道曾有个政协委员,在全国政协会上三次提出过停办少年班的提案,也知道有媒体,说来说去总揪着什么“出家当和尚”“神经质”“闭锁症”啦,说了一年又一年,炒来炒去,其实不过就那么三个人。以偏概全,拿极少数的个例来否定少年班的人才培养成果,这种媒体人难道也不知道自惭!

至于有的媒体大惊小怪地说“少年班里,每年都有1—3个问题学生被退学”,这有什么奇怪!这本来就是正常现象!全国哪个大学哪一年没有退学的?在美国,20%多的本科生拿不到毕业证书。博士、硕士毕不了业的大有人在。因为学校是一个竞争的场所,竞争就要优胜劣汰,学校不是养老院。这种不懂教育的媒体来报道教育,是对社会公众的误导!写这种误导受众稿子的人,应该追究其法律责任!

有人指责我们,对于这些被退学的学生你们为什么不研究?

我倒要问你,谁说我们没研究?这种研究能够指名道姓地报道吗?!

不过,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历史已经给少年班做出了结论,36年来,少年班就是在这些指责声中一步一步走向今天成功的!

当然,我研究少年班、赞扬少年班,并不是为了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招生。我只是想告诉大家,从这样一群成功的孩子身上总结出来的青少年成长的经验和教育规律,那是多么宝贵的精神财富,肯定能够帮助我们的孩子获得快速发展。

这个经验和规律之一就是我提出的“诱发非智力因素方法(INIF方法)”。

那么,这个方法有什么实用价值呢?我告诉你,这个方法的价值可大着呢!你知道有一个早期教育关键期吧?不是有人说,小孩子过了早期教育关键期就没救了吗?好多家长为自己家里的大孩子着急呢!

哎!你的孩子要是过了早期教育关键期,你怎么办?想过没有?

再比如,你的孩子虽然小,还在“关键期”的年龄段内,可是那些早期教育方法好像对自己的孩子都不灵,那该怎么办?

还有,你的孩子都上大学了,原以为大功告成,自己可以高枕无忧了,想不到还不断地出问题,那又该怎么办?

这些问题你想过没有?

没想过?那可不行!对于我们大人,职称没有评上可以等待,没有房子也可以等待,没有车子也可以等待,唯独小孩子的教育不能等。

那你该怎么办?有办法吗?

那就看看这本书吧!你应该感谢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了这本书,可以解决你的问题!

引子 三个怎么办?一个好方法!

错过了早期教育关键期的孩子,怎么办?

早期教育关键期是指一个人的成长,有许多能力,比如:语言能力、识字能力、阅读能力等都是在婴幼儿时期形成的。错过了这个时期,再培养这些能力往往要花费几倍的努力也难以见效果。这是已经为生物学、生理学、教育学的研究所确认了的。那么,你那个已经错过早期教育关键期的大孩子怎么办?

提到早期教育关键期,确实有许多家长为自己家里的那个已经超过关键期的大孩子着急。不过,也有一些家长不以为然,甚至认为那是那些搞家教培训的人故弄玄虚,编造出来的。

如果你真是这么想,那就糟糕了!

正是基于这种担心,所以本书开篇就告诉你:早期教育关键期是确实存在的。这一点,无论在理论研究上,还是在实践观察中都是得到证明的。

所谓“关键期”是指:一个人的成长,有许多能力,比如语言能力、识字能力、阅读能力、吃饭能力、确认和跟随父母的能力,都是在婴幼儿时期形成的。错过了这个时期,再培养这些能力往往要花费几倍的努力,也难以见效果。

这就是说,在人的婴幼儿阶段确实存在一个各种活动技能形成的关键期。(1)生物学的研究和观察中已经证明了这一点

比如:小鸡跟随母鸡的能力,是在小鸡出生后的三天。小鸡孵出后,把它移开孵化它的母鸡,待过了三四天之后再送回来,小鸡就不知道跟随母鸡了。

这一现象,在心理学、教育学家的研究和观察中也都得到了证实。

比如:印度狼孩(就是由狼养大的孩子)的故事。你知道吗?

那是在1920年,印度加尔各答地区发现了两个在狼窝里长大的女孩,大的8岁,给她起了个名字叫卡玛拉。小的2岁。发现她们时,她俩都不会站立行走,只会爬,白天潜伏,夜间活动;每到午夜就嚎叫,吃生肉,不会用手拿,和狼一样用嘴叼着吃。她俩被送到孤儿院去抚养,请教育学家专门训练和教育。

结果,小的第二年就死了,大的卡玛拉经过2年才学会站立,6年才学会走几步路,4年才学会6个单词,直到1929年,她17岁那年去世,她的智力水平才达到3—4岁幼儿的水平。

她们具有人的遗传基因和大脑等人类器官,却不具备人类的基本能力。

这充分说明直立行走和言语功能的形成,关键在于婴幼儿时期。错过了这一关键期,再了不起的教育学家也无法让孩子实现这些功能。

卡玛拉出生后在狼群里生活的8年中,没有接受任何人类社会的影响和教育训练,错过了大脑智力发展的关键期,因此这时即使是著名的教育家去教育她,她也不可能达到正常人的智力水平。

与此对应的是日本人“横井庄一的故事”。1972年,美国属地关岛的两名猎人在岛上的森林里发现一个“野人”。

这个“野人”是28年前的1944年在美军打败日军攻占关岛的时候,不敢投降美军、逃进深山的日军下士横井庄一。

他在深山老林独自一人度过了28年的野人生活,除了尚能说两句话之外,人类的许多生活习惯都忘记了。但是,横井庄一回到人类社会之后,经过心理医生82天的治疗就恢复了各种能力,并结了婚,1974年还参加过参议院国会议员的竞选。

为什么卡玛拉只与狼群生活了8年时间,救出后接受了9年的教育,心理状态才仅仅达到4岁儿童的发展水平,而横井庄一过了28年的野人生活,回到人类社会仅仅82天就恢复了正常人的心理水平呢?

因为横井庄一是在成年之后才脱离“人间”的,虽然他过了28年的野人生活,但由于他在心理发展的关键期接受的完全是人类社会生活的教育,因而他具有正常的智力,也有相应的生活经验。重返人类社会以后,他面临的问题并不是学习,而是回忆以往的经验,因而要容易得多。

这个案例从另一个角度证明了,早期教育关键期是确实存在的。

心理学研究表明,除了上述智力发展的关键期外,人的一生还有很多关键期,主要集中于7岁以前的阶段。例如:

2—3岁,是独立性发展的关键期,也是口头语言发展的关键期。

3—4岁,是求知欲发展的关键期。

5岁左右,是掌握数概念的关键期。

学前阶段是性别意识形成的关键期,等等。

在关键期进行合理的教育,能够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错过了关键期,虽然通过教育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进行弥补,但却往往事倍功半。(2)生理学的研究也表明早期教育关键期的存在

生理学研究表明,仅就脑的重量而言,新生儿平均约390克,9个月的婴儿脑重560克,2.5岁到3岁的儿童脑重量增至900—1011克,7岁儿童约为1280克,而成年人的脑重平均约1400克。可见,91.4%的脑细胞是在7岁以前长成的。

在脑神经细胞生长期间进行教育,促进儿童动脑筋,就等于是让大脑的脑细胞进行“体育锻炼”,就会促进脑细胞之间的联系,形成更多的神经网络,自然也就聪明了。过了这个时间段,脑细胞的生长基本定型了,要形成新的神经网络就比较难了。

所以,7岁以前是人类个体智力发展的关键期,也就有了生理学依据。(3)科大少年班大学生的事实也证明早期教育的重要

我在少年班研究中发现:在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里,有60%的少年大学生出身于中小学教师、医生等家庭。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

我认为,是因为这些家庭的社会地位比较低,因此这些家庭都有一个提高自己家庭社会地位的强烈愿望,但是这些家庭的爸爸妈妈们已经年龄大了,自己这一代已经不行了,于是把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再加上这些家庭都懂得教育学、心理学知识,因此孩子一出生就受到良好的早期教育,各项心理素质等非智力因素都在早期得到比较好的训练,具备了一系列良好的非智力因素。所以他们比同年龄的孩子要聪明一些。

这个现象也是对早期教育关键期存在的一个证明。

综上所述,早期教育关键期是确实存在的。

所以,现在的问题就变成:我那个已经是小学生或者初中生、已经是十来岁的大孩子,早就过了关键期了,那可怎么办?

许多家长一方面后悔孩子小的时候不知道早期教育这一说,没有抓紧教育,另一方面非常焦虑、困惑,甚至觉得教子无望,只好听天由命了。

难道过了早期教育关键期就真的没有办法了吗?

错过了早期教育关键期,孩子成才有办法!

我们没有必要把关键期的作用绝对化。强调早期教育关键期的存在,只是想告诉大家,要重视早期教育,并没有说,过了关键期的孩子就绝对不行了。我认为,错过早期教育关键期的孩子还有一次快速发展的机会。不信,你往下看!

我认为,错过早期教育关键期的孩子还有一次快速发展的机会。

我这样说是有道理的。

首先,我们没有必要把关键期的作用绝对化。人类个体具有很大的差异,关键期理论对于不同的孩子来说,其作用也是不同的。

强调早期教育关键期的存在,只是想告诉大家,要重视早期教育。早期教育做得好,孩子的智力发展快、教育的效率高,在孩子今后的成长过程中家长要省很多力气。但是,并没有说,过了关键期的孩子就绝对不行了。

许多农村孩子,小时候在农村长大,父母也不识字,家庭条件艰苦,根本不可能在“关键期”接受到什么好的早期教育。可是,他们中有许多人,长大之后,有的能够考上清华、北大,有的能成就一番事业。这不是证明过了关键期的孩子也还是可以得到很好发展的吗?

我在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的研究中也观察到这个现象。早在少年班创办初期,我对前三期少年班学生进行统计调查和研究,当时就发现,在少年班,有40%的学生出身于工人、农民家庭,父母亲识字不多,甚至是文盲,因此这些学生没有接受过良好的早期教育。也就是说,这些孩子错过了早期教育关键期。在他们考进少年班之前,也确实有过学习不好、分数不高、成绩下滑,甚至调皮打架的经历。可是,他们后来一个一个考上少年班了。

你们不相信,本书第一章就给你们介绍几个这样孩子的案例。

那么,这些孩子为什么后来会考上少年班呢?

这个现象引起我的思考,我对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大学生进行深入的观察、调查和研究,总结提炼出一种我把它称为“早期诱发”的家庭教育模式,也就是本书所说的“INIF方法”,正是这种方法让这些过了早期教育关键期的孩子考上了少年班。

所以,我真诚地告诉你:早期教育关键期引发的焦虑有办法解决了,这个办法就是实施“INIF方法”。

现实的早期教育方法不灵,怎么办?

正处在早期教育关键期年龄段的孩子,他们的成长也不是无忧无虑,他们的家长一谈起家庭教育来,一个个怨声载道:“什么关键期!孩子不听大人的,关键期又有啥用处!”

比如说,早期教育一个比较成熟的经验就是“三岁识字,五岁阅读”,可是,在很多家庭无法落实。

再比如说,早期教育关键期理论认为,2—3岁是幼儿独立性发展的关键期,也是口头语言发展的关键期。可是许多小孩子在这个时候还不会说话,或者你教他说话他根本不跟着你学。

是的,在孩子三五岁的时候,要求孩子自己吃饭、爱惜粮食、自己洗手绢、洗袜子,确实是培养孩子好习惯的最佳时期、最佳方法,可是我们看到许许多多家庭里,大人跟在小孩子后面跑着去喂饭,一顿饭要吃上一小时。

再有,早期教育关键期理论认为:3—4岁幼儿是求知欲发展的关键期。可是,许多家庭在对这个年龄的孩子讲故事、培养孩子看书的兴趣,就是不见效果;名目繁多的各种“闪卡”,对于许多小男孩根本没有发挥其教孩子识字的用途;本来,5岁左右,是幼儿掌握数的概念的关键期,家长教孩子数数真是难上加难。

诸如此类的现象比比皆是。他们的孩子倒是处在早期教育的关键期里,可是也一样忧心忡忡,不知道原因何在,也不知道解决的方法何在。

解决早期教育方法不灵,有办法!

导致上面所说的,对于正处于早期教育关键期的孩子,早期教育的方法不见效果,可能有以下三个原因:(1)不了解方法的实施效果与该方法的实施条件有关

所谓方法的实施效果,与该方法的实施条件有关,指的是:每一个方法都对应着一定的使用条件。这个条件包括:方法实施者的条件,方法实施对象的条件。只有满足这些条件,这个方法才会发生作用。

比如,现在许多家长都在用的“择校方法”。许多有钱的老板,最擅长此道,仗着有那么几个钱,恣意地选择他认为“最好”的幼儿园、“最好”的学校。可是,往往并不如愿,孩子送进了“最好”的学校,却没有得到满意的效果。

因为“择校方法”的使用条件是孩子具有高度的自觉性和自学能力。没有自觉性的孩子,选择再好的学校也没有用。那些愿意出高价、进名校并不见效果的原因,就是因为他的孩子不具备“自觉性”和“自学能力”这个条件。

所以,在学习家教方法时,不能简单照搬硬套,一定要明白需要哪些条件,这些条件我有没有,如果没有,就要先创造条件,再实施方法。

但是,并不等于没有自觉性和自学能力的孩子就不能进“最好”的学校。如果我们在把孩子送进“最好”的学校之前,就设法诱发孩子的非智力因素,帮助孩子培养自觉性品质、培养学习兴趣、培养孩子自我控制的意志品质等,他就可以进“最好”的学校学习了。

可见,针对这个原因,INIF方法可以帮助你解决早教方法不灵的问题。(2)孩子自我意识发育较早

由于今天的时代已经进入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时代,孩子一出生就频繁接触先进的信息技术,能够获得大量的信息,促进了孩子的心理发展,许多孩子小小年纪,都可以说出以往是大人才会说出的话来,各方面的心理素质都得到发展,其中包括自我意识的建立和发展。

孩子一旦有了自我意识之后,他就会对自己的行为进行管理。这是管理的自然性特征的体现。孩子在进行行为自我管理的同时,总是要拒绝和自己意见不同和不愿意接受的各种信息。所以,当家长对孩子发出指令,不但包括指令的内容,而且包括家长发出指令时的态度、口气,不符合孩子的意愿时,不论这个指令本身的内容对与不对,孩子都会给予抵制。

这就是儿童少年逆反心理产生的机理。

时代发展到今天,少年儿童的逆反期在许多家庭里提前了。

对付少年儿童逆反心理最有效的方法就是INIF方法。INIF方法强调诱发孩子的非智力因素,强调诱发的时候要不露痕迹,孩子不知道你在教育他,他也就不会逆反了。(3)后半截早教

早期教育是从孕前准备、胎教开始的。有些家庭的孩子虽小,仍旧处在早期教育年龄段,但是由于孕前准备、胎教没有进行,孩子出生后的1—2岁的教育不够,那么在早期教育的后半截要想获得很好的早教效果,也是比较困难的。

我们在跟踪许多妈妈育儿过程中发现,那些在怀孕期间,夫妻关系紧张、经常吵架的妈妈,孩子出生之后,孩子的脾气就很暴躁,早期教育的方法往往对这些孩子不灵。

应对这类孩子的有效方法,自然也是诱发方法,让孩子在不知不觉中接受家长的教育,实现家长的教育意图。

综上所述,针对早期教育方法不灵的三种情况,实施INIF方法都会有效的。

上了大学的孩子被退学回家,怎么办?

在很多家长的头脑里,只要孩子上了大学,就算是大功告成,从此可以高枕无忧了。其实不然。那些历经千辛万苦、好不容易考进大学的孩子,在大学里出了问题的,却是大有人在。我们知道,不论哪个大学,每年总会有七八个、十来个学生因为各种原因被退学。在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里也有这样的学生。

比如,小木(化名)是东北某省农村的一个孩子,6岁的时候直接读的小学六年级,小学只用了一年就毕业了。他7岁就考进了初中,12岁高中毕业,考进了科大少年班。可想而知,这是一个非常聪明的孩子。

可是,进了少年班之后,他的大部分课程都不及格。学校为了给他一个机会就让他休学一年,回家把中学课程补一补。然而,休学一年后回到学校,仍旧没有多大转变,学校只好让他退学了。

再比如,小丁(化名)出生于山东省的一个教师世家,爷爷从教三十多年,爸爸是正在任职的教师。他在5岁就跟着姨妈上小学,从小接受了很好的早期教育,当年以高于山东省重点大学录取线52分的优异成绩考进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

可是,两年后的9月25日,小丁的妈妈却收到小丁同学的短信息:小丁遇到了自己无法解决的事情。原来小丁由于网瘾,不及格课程的门数超过了学校的规定,学校让其退学,而且在上学期就已经试读过一次了。

小丁的妈妈在回忆中说:学校同意再给他一次试读的机会。按学校规定,试读期间主要是看补考的学分,而小丁揽课太多,补考时间和新学科考试时间冲突。其他同学也有这种情况,他们会主动找老师协调,而小丁没有,以致补考课目缺考。为了能让小丁把握住这次机会,我也请教了班主任,该怎么做对他的学习才有帮助,班主任说督促他按时上下课,没课的时间多看看书,不要浪费时间。

……也许是儿子没有调整好,也许是儿子还没有从退学的阴影中走出来,三个多月的时间里从没去过网吧,但四门课还是只过了三门,而且是学分最高的一门(物化)没过。

没有办法,妈妈含着眼泪,领着儿子,怀着无奈,离开了合肥这个曾经寄托了整个家庭梦想的城市。

帮助出了问题的大学生孩子,有办法!

孩子上了大学仍旧会出现一系列问题,归纳起来可能有三个原因:

首先,在入学之前没有养成自觉学习的习惯。

在大学生中,有相当一部分,他们考上大学,是父母强制、督促的结果。

比如上文所说的小木同学。学校决定他退学后,班主任送他回家,询问小木的爸爸妈妈:“这孩子在中学那么聪明,到科大怎么就不行了?”小木爸爸说:“在中学读书是打出来的,不学就打。”可见,进了科大的小木,不是不能学,而是不愿学,因为没有人再“打”他了,他的压力没有了,他就不学了。

要解决这个问题,并不复杂,只要家长继续关心已经进了大学的孩子,运用INIF方法培养孩子的自觉性就可以了。

其次,上大学之后,学习环境有了巨大变化,不能适应,控制不了自己的行为,诸如网瘾等。比如上文所说的小丁同学。他妈妈为他寒心,在网上大声疾呼和质问:网瘾神童谁之过?

她写道:“假如我们有钱早去合肥陪读,假如学校对这些大学生管理再严些,假如网吧业主不会收留未成年人,假如学校能站在学生和家长的立场考虑,小丁就不会有今天的结局。“是什么原因让孩子如此沉溺于网络游戏,甚至有可能因此毁掉孩子的一生?难道这是孩子的错吗?不是!是社会太复杂,是环境太险恶,是孩子太单纯,孩子是多么的无辜啊!”

这话确实说得一点也不错!是的,学校没有在学生刚刚出现网瘾苗头的时候及时地通知学生的家长,学校从对培养人才责任心的角度来说,应该做得好一些、深入一些、细致一些。

但是,这同样也说明了,孩子进了大学,家长不能不闻不问了。

要解决这个问题,稍有复杂的是,一方面孩子已经进入青年期,独立性比较强,往往听不进家长的“唠叨”和“指教”,另一方面家长以为可以完全脱手不管了。因此,要避免这个问题的发生,家长要转变观念,继续关心已经进了大学的孩子,要学会用INIF方法来和孩子沟通,不露痕迹地诱发孩子的非智力因素,帮助孩子适应大学环境。尤其是在孩子已经发生问题之后,要能够运用INIF方法帮助孩子走出困境。

第三,社会急剧变化引起的不安全感和焦虑,家庭经济困扰引起的压力,就业形势严峻造成的焦虑增强,以及悲观、自卑、缺乏自信引起的抑郁症,导致大学生自杀问题日益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

解决这种由于心理原因导致的问题,正是INIF方法的强项。

综上所述,错过了早期教育关键期的孩子,怎么办?有INIF方法!

现实的早期教育方法不灵,怎么办?有INIF方法!

上了大学的孩子被退学回家,怎么办?有INIF方法!

那么,什么是“INIF方法”?具体包括哪些内容?是如何实际操作的?普通家长能够学会吗?

那你就继续阅读这本书吧!下面的章节,我会一一讲述。

我与INIF方法

第一章 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里的秘密

讲到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许多家长都会认为:那些孩子都是“神童”,父母都是大教授,家里祖坟修得好……

其实并不是那样!他们中许多人也有过不爱学习、分数不高、成绩下滑,被人称作小笨蛋、打架王的经历。那他们后来怎么考上少年班了?

想知道吗?这就是少年班的秘密!

现在年龄大一点的家长,包括爷爷奶奶,在35年前少年班刚刚创办的那两三年,可能多少都听到过媒体对少年班的报道。只是有那么一些媒体人不够地道,在报道中把少年大学生捧上了天,吹得神乎其神,似乎他们是天生的“只会读书”的怪物。

因此,长期以来,家长们的头脑里对少年班大学生都有一个固定的看法:那些孩子都是一些高不可攀的“神童”。或者父母是大教授,遗传因素决定了;或者家里祖坟修得好,所以后人兴旺发达。

其实并不是如此。少年班大学生和普通的高中生、大学生没有多大区别。他们中许多人在中小学的时候,也有过不爱学习、分数不高、成绩下滑,被爸爸妈妈称作“小笨蛋”,甚至调皮打架,被人称作“打架王”的经历。

下面就介绍几个案例。他们是中小学时期的“三军司令”和“打架王”的黄茂芳,中考时物理只有5分、化学只有0分的施展,被爸爸妈妈称作“小笨蛋”的曹辉宁,报考科技大学落榜的张亚勤。他们后来都进了少年班。

告诉你,你可能不相信的案例

人称捣蛋鬼的黄茂芳,考进少年班

黄茂芳,一个小男孩,1964年出生于武汉市一位普通的工人家庭,排行第四。黄茂芳的原名,父母给他取的是“茂财”,家里穷,希望他将来能发财。可是小茂财从小贪玩、调皮,在一群小伙伴中间,又黑又胖的他是有名的“三军司令”。于是,父母给他改了个女孩的名字“茂芳”,希望他变得温和一些。

可是改名后的茂芳,性格还是老样子,照样调皮捣蛋,常被老师留下来写“检查”,是全校闻名的“打架王”。到小学三年级下学期,班里进行摸底考试,他得了倒数第一。老师狠狠地批评了他。直到上初一时,黄茂芳仍然不用功学习。他的前任六届班主任都对他很头疼,拿他一点办法也没有。

到初二时,他遇到了第七任班主任朱振东老师。朱老师很早就认识这位有名的调皮大王。对他进行过细心观察。他从黄茂芳的小学成绩单看到,黄茂芳的语文、算术成绩都在90分以上,音乐、体育、美术也都比较好,还能积极参加学校的各种活动,有老师说他还自编自演过快板节目。听小学三年级班主任说,那次考了个全班倒数第一时,老师批评得厉害,他就用了一点功,结果期末考试时居然与另外3个同学并列全班第一名。

朱老师还发现,黄茂芳进初一后,虽然学习不用功,但是学习成绩并不太差,由于他思维敏捷、理解能力强,数学课堂作业总是第一个完成,所以学习成绩还是在班级前十名。

朱老师认定:小茂芳人很聪明,他喜欢打架闹事,是一种好胜心理的反应,是要引起大人、老师的注意;同时也是他精力旺盛,那一点课程学习任务根本不在他的话下,精力无处发挥,就滋生是非了。只要给他很好的引导,就能把他爱打架闹事的坏习气扭转过来,今后准有出息。

朱老师根据他的好胜心理和物理成绩很好的特征,循循善诱,推荐他参加本校高中二年级的物理竞赛。结果,他一个初中二年级的学生,竟然获得了第八名的优异成绩。朱老师就进一步鼓励他参加他的中学所在的武汉市江岸区的高中物理比赛,拿到第40名。这是在1978年。第二年,他代表江岸区参加武汉市的高中物理比赛,获得第34名。

为迎接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他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自学了初中三年的全部课程和高中物理,看了40余本物理参考书,物理成绩几乎是直线上升,结果取得了湖北省物理竞赛第二名的成绩。

黄茂芳的争强好胜的心理素质(非智力因素)通过引导他参加一系列的学科竞赛被淋漓尽致诱发出来了,极大地调动了他的学习积极性,使他多读了很多书,做了很多题,发展了智力,同时也培养了他顽强拼搏的精神和意志力。

从此,黄茂芳如同变了一个人似的,不仅不再打架闹事,而且具有高度的自觉性。他为了集中注意力学习,就在许多练习本的封面上都写着:“不说话,奋起直追!”1978年除夕,他在学校自学,由于精力集中,竟忘了回家吃年夜饭,直到家人来找,他才恍然大悟,知道过大年了。

在素有“火炉”之称的武汉,小茂芳纵使衣衫湿透也要坚持完成学习计划。在报考科大少年班期间,从决定报名到参加高考只有37天的时间。这时,他除自学了高中数学、物理两门课外,其余高中课程都未学。最后一段时间,他每天4点15分就起床复习功课,直到深夜,甚至通宵达旦。

最后,黄茂芳以超过重点大学录取分数线28.5分的成绩被科大少年班录取,物理得了满分。

诚如黄茂芳自己说的,“只要选定目标,就要拼命去完成”。中考物理5分、化学0分的施展进了科技大学

1978年暑假,浙江省重点中学——镇海中学高中部招生时,有一个特别的考生:年龄只有11岁,学历只是小学毕业。结果是他以数学100分的成绩被镇海中学破格录取了。可是,他的物理只考了5分,化学得了0分。可见,他也不是神童。但是,两年后,他13岁高中毕业时考进了中国科技大学数学系。28岁成为法国巴黎居里大学数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这其中究竟有什么奥秘呢?

这个学生叫施展,小男孩,1967年5月出生在濒临大海的浙江省镇海县的一个穷山村里。父母都是乡办鞋厂的工人,只有初中文化程度。

1978年,施展11岁,读小学五年级。一天,他从报纸上看到一个11岁的孩子考进少年班的报道,就自我攀比起来。他想,他11岁,我也11岁;他小学五年级,我也小学五年级;他能上大学,我怎么就不能上大学呢?他通过自学能做到的,我也一定能做到。于是,他决定自学初中代数和几何。

起初,自学中碰到不懂的地方,就问爸爸妈妈。渐渐地,爸爸解答不了施展问的问题了。问妈妈,妈妈也不懂。跑到小学去问老师,老师也摇头。施展到底不是一个无师自通的“神童”,他需要指导啊!

这天,施展又为一道题不懂在发愁,急得直搓手。妈妈一旁见了,心疼地说:“我的小乖乖,做不出来就算了,等你上中学的时候老师不就教你了吗!”“妈——”施展哇的一声哭了起来。爸爸妈妈坐在一边干着急。

孩子的要求超过了父母辅导的能力,能责怪父母吗?能责怪孩子学得太快吗?孩子愿学没人教,这是家长最揪心的事啊!

望子成才的贤惠妈妈急中生智,眼前一亮:“他爸,前两年在我们村插队的知青中,不是有一个现在在教中学数学吗?不少人都说他数学教得好。”“对。他在哪个学校?”爸爸急切地问。“在哪个中学?”施展马上破涕为笑,转过身来问妈妈。“在郭巨中学。”一句话,说得三个人心都凉了。因为郭巨离他们村足有26里路,而且隔着几座大山,全是山路,一不通汽车,二不通海路,这可怎么去呢?全家人沉默了。

施展焦急地看看妈妈又看看爸爸。妈妈的眼光也朝向了爸爸。

突然,爸爸一拍大腿,说:“行!我骑自行车送你去!”

于是,每个星期天,施展带着一个星期中自学积累的问题,坐在爸爸的自行车后架上,顶着海风,沿着崎岖的山路,到26里外去求师。

有一次,天气不好,刮着大风,父子俩顶着风艰难地行进着。上坡时,一不小心,车身一歪,父子俩都摔倒了。施展的胳膊上流血了,裤腿也剐破了。爸爸连忙扶起施展,心痛地问:“算了吧,今天不去了吧?”“不,要去。”施展说。“胳膊痛不痛?”“不痛。”施展咬咬牙说。

爸爸只好轻轻地把孩子抱上自行车后架,又不顾一切地顶风向前骑去。“要知道,才11岁的孩子啊,他要学习,当爸爸的骑骑自行车还不应该吗!”爸爸这样想着。

汗水湿透了爸爸的衣衫,海风吹干了施展胳膊上的鲜血。当父子俩按约出现在郭巨中学刘老师的面前时,刘老师也为之感动:世上真少见这样的儿子和这样的父亲。就这样,施展在自学的7个月中,30个星期天,任凭风风雨雨、酷暑严寒,从未间断郭巨中学的求师之行,终于学完了初中全部数学课程、高一代数和部分几何课程。

是的,当年施展的物理只有5分,化学是0分。但是,他能够自我攀比,自学数学,把数学考上100分,就有能力把物理和化学补上来。镇海中学的决策是正确的,正是他们诱发了施展的学习能力,催生了一位年轻的数学家。爸爸妈妈称作小笨蛋的曹辉宁进了少年班

曹辉宁,男,江苏省盐城人。到3岁的时候,他还是又矮又瘦,脸色黄巴巴的,两只小眼睛一点也不神气,反应迟钝,不爱说话,大人和他交谈,他也结结巴巴讲不清楚。

有一天,爸爸把曹辉宁和他的哥哥叫到面前,指着桌子问:“这张桌子一共有四个角,假如我们锯掉一个角,还有几个角?”

比曹辉宁大两岁的哥哥马上回答说:“还有五个角。”

曹辉宁糊涂了,“四个角,锯掉一个,明明只有三个了,怎么会多出一个呢?”所以,他小声地回答:“还剩三个。”

话音一落,招来爸爸和哥哥的一阵哄笑。

还有一次,妈妈带着兄弟俩上街买菜,走到一棵大树下,见树上有几个麻雀在蹦蹦跳跳、叽叽喳喳,妈妈就问孩子们:“这树上有五只鸟,我‘砰’地开了一枪打下来一只,问树上还有几只鸟?”

这一回曹辉宁可不示弱,立即抢着回答:“还有四只。”

没想到又招来妈妈、哥哥的一阵哄笑。曹辉宁茫然地看着妈妈,哥哥嘲讽地说:“小笨蛋,树上一只也没有了。那四只鸟听见枪响,还不吓得都飞走了?”“是啊,我怎么就没想到呢?”辉宁心里想着,一言不发,只得认输。

打那以后,爸爸妈妈常常夸奖哥哥,而总是说辉宁是“小笨蛋”。也许大人们说一声“小笨蛋”并无指责之意,甚至还包含有亲昵的心情,但是辉宁的心里可难受了,他感到一种沉重的压力。

哥哥长得又粗又壮,说起话来声音大,很神气。

有一次,他冲着辉宁说:“到我上大学的时候,还不晓得你能不能考上高中呢!”所以,辉宁也自认不行,产生了一种自卑感,常常背地里一个人流眼泪。

这一切,让小辉宁的舅舅看在眼里,记在心上。有一天,舅舅把辉宁拉在自己的怀里,问:“辉宁,你想不想在学习上超过哥哥?”“想。”辉宁刚说出一个字,马上叹了口气,“想是想啊!爸爸妈妈都说哥哥聪明,说我是‘小笨蛋’,我的脑瓜子是没他聪明,怎么能超过他呢?”

舅舅说:“你爸爸妈妈说得不对,哪儿有天生的聪明和笨蛋?只要愿意刻苦学习,肯动脑筋,就是笨人也会变聪明的。反过来,不努力学习,贪玩、懒惰,聪明人也会变笨的。”

于是,舅舅绘声绘色地给辉宁讲了乌龟和兔子赛跑的故事。舅舅还为辉宁算了一笔账:“辉宁,你看哥哥每天晚上在灯下自学的时间从来没有超过一个小时。如果你在灯下自学三个小时,就可以超过哥哥的两倍。就算哥哥的脑瓜子比你聪明一倍,你还是可以超过他。”

这是一个莫名其妙、似是而非的账,且不说这“聪明”是怎样算出来的,就是“倍”数也不好那么算。可是,在小辉宁的心灵中,这笔账却发挥了奇妙的作用。曹辉宁听舅舅这么一讲,顿时觉得心里亮堂了许多,学习的劲头大大提高,一把抓住舅舅的双手,说:“你肯帮助我学习吗?”“行!”舅舅回答说,“可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啊!”“保证不会。”

就这样,舅舅成了辉宁的校外辅导老师。舅舅虽然是个工人,却是“老三届”的高中毕业生,他的数、理、化基础很好,是一个非常称职的老师。

辉宁为了显示自己学习的决心,在桌子上放了一个一尺多长的木板,墙上贴着自己的学习守则,其中有一条这样写道:“舅舅辅导我学习,我保证认真地学。舅舅布置的作业,我保证按时完成。我若不好好学习或完不成作业,愿意让舅舅用木板打我的屁股。”

于是,辉宁按照舅舅的安排,不参加当时社会上的“批斗运动”,躲在家里学习课本。晚上,舅舅坐在辉宁的身旁,给辉宁讲新课,每天晚上学习三个小时。

在学校里,辉宁记住舅舅讲的话和龟兔赛跑的故事,时刻不忘自己是“小笨蛋”,笨鸟就要先飞嘛!所以,上学时,他每天都比哥哥去得早;上课前,别的同学在校园里玩,他在一边预习当天要上的课;听课时,他全神贯注,认真听讲;放学后,他不去玩耍,抓紧时间把作业做完,不带回家里去做,好挤出晚上的时间让舅舅给他讲新课。

舅舅并没有满足给辉宁讲新课。他明白,辉宁这样自觉而又勤奋地学习的动力,就是一心一意要超过哥哥。如果在适当的时机,让辉宁在和哥哥的比试中获胜,就必定会极大地坚定辉宁搞好学习的信心。

当然,这里的“时机”选择是至关重要的。这种比试不是可以随便进行的,第一次必须是辉宁获胜才行。否则,辉宁会让失败吓住,再也不相信自己有超过哥哥的可能。

小学三年级时,辉宁在舅舅的辅导下已经开始学习五年级课本了。舅舅根据辉宁的自学进度和达到的水平,不失时机地组织了第一次比试。

一天晚上,舅舅出了三道算术题,让辉宁同哥哥比试比试,看谁先做完。没想到,辉宁只用了20分钟就把三道题都解出来了。哥哥花了半个小时,急得满头大汗,也只解出一道。在一旁观看的爸爸气得直骂:“你小子,白吃了两年饭,还不如弟弟呢!”

辉宁第一次听到爸爸夸奖他,心里高兴极了。辉宁后来在回忆这件事时说:“舅舅的这次测验,更使我认识到,智慧不是天生的,它是无止境的刻苦勤奋的结果。不能否认人的大脑有聪明迟钝的差异,聪明的人若懒惰也可以变得迟钝,迟钝的人勤奋起来也可以变得聪明。”

从那以后,辉宁更坚定了超过哥哥的信心。当然,哥哥对这次失败并不服气,冲着辉宁直撇嘴。直到辉宁读初中一年级时,哥哥读初三,还对辉宁说:“你天天说要超过我,怎么还比我低两级呀?”

殊不知,哥哥的这些行为、言语反倒成了辉宁的学习动力。

在舅舅的帮助下,辉宁自学了初二和初三的课程,经过考试,居然一跃跳到了高一学习,真的超过了哥哥。哥哥自然不服气,也要跳级读高二,可是经学校考试,不合格,没有“跳过去”。

后来,弟兄俩一起参加了江苏省中学生数学竞赛,弟弟得了第六名,哥哥却名落孙山。1979年,弟弟参加少年班考试,哥哥也参加高考,结果弟弟录取了,哥哥落选了。

辉宁在上大学的时候,哥哥背着行李为他送行。

分手时,弟弟对哥哥说:“哥,说实在话,我脑子确实没你聪明。我所以比你先走了一步,主要是我没有浪费时间,是我刻苦用功,笨鸟先飞。你只要发愤学习,不满足于自己的聪明,我相信你今后还会超过我。”

哥哥听着,不住地点头。果然,第二年哥哥也考取了大学。

辉宁上大学后,我曾问过他:“你本来已经自认为不行,是个小笨蛋了,怎么后来能向哥哥讲出那样一大套精辟的见解呢?”

他不好意思地低下头,说:“没什么精辟之处,那要归功于舅舅,是舅舅让我明白那个道理的。是舅舅的那笔时间账打开了我的智力闸门。我的学习之所以进步比较快,当然与他是分不开的。”从落榜生到微软全球副总裁的张亚勤

很多人不知道,少年班里的骄子,赫赫有名的微软全球副总裁张亚勤,当年在报考少年班之前曾经是高考落榜生,高考成绩比中国科技大学1978年7月在山西的录取线低了10分。

1966年,张亚勤出生于山西太原的一个教师家庭。5岁时,父亲撒手人寰,留下他和中学老师的母亲相依为命,艰苦度日。

1977年10月,一个令人振奋的消息传来,中断了十一年的高考制度恢复了。张亚勤也感受到了这个欢乐的气氛,可是对于11岁的他来说,上大学似乎还是非常遥远的事情。但就在两个月后,一篇关于科大少年班的报告文学极大地鼓舞了他,张亚勤立即决定参加来年的高考,目标就是中国科技大学。

可是,根据当时规定,只有高中二年级的应届毕业生才能参加高考,而在这中间,张亚勤还有两年多的课程没有学过。为了上高二,拿到参加高考的资格,他花了一个月的时间复习,这个初三学生居然考上了所在中学高二的尖子班。

张亚勤说:“这一个月,可能是我一生最用功的一个月。每天可能学习差不多20个小时。所以,人有的时候动力很重要,当时我就是想,一定要抓住这个机会,要参加高考,上科大,上少年班。”

此时,距离高考只有七个月的时间了,张亚勤为了自己的目标拿出了自己的全部精力准备高考。

可能是劳累了吧,就在距离高考两个月的时候,他突然生病住院了。半个月后,张亚勤才出院,可是身体却依然没有完全恢复。

母亲心疼地说:“你身体不好,今年你就别考了,身体要紧。”

当时的张亚勤,心里想的就是要和科技大学少年班那些聪明的孩子在一起,很自信也很倔强,求妈妈让他试一试,就当作一次练习。

他对妈妈说:“我觉得还是应该去尝试一下,你如果不去尝试,不去考试,你等于承认失败,等于是零分了。”

妈妈听他这么说,也就同意了:“你能行,去试吧,不试就是完全的失败。如果今年考不取,也可得到一些经验和教训,以后成功的把握就会大些。只是你一定要注意身体。”

1978年7月,12岁的张亚勤和其他600万考生一起走进了高考考场。当时的考场上,考生年龄参差不齐,三四十岁的考生也很常见,甚至有些考生孩子的年龄都比张亚勤的年龄大。而他们却在同一考场上解答着相同的试题。

一个月后,高考成绩公布。遗憾的是,张亚勤的高考成绩比中国科技大学在山西的录取分数线差了10分。张亚勤一时感到有些遗憾。

就在张亚勤非常失落的时候,有一个好消息传来: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的单独招生就要开始了。因为当时少年班刚开办,不像后来要求考生参加高考,而是由中国科技大学独立命题,在全国范围内统一考试,择优录取。

张亚勤这泄了气的皮球又鼓了起来,他精神抖擞地报了名。这个时候,离少年班考试只有两个星期的时间了。

张亚勤回忆说:“当时,我连课目都不知道,考哪几门也不知道,我想肯定会考数学吧,我拿了一本老的数学习题集就看起来。”

两个星期后,张亚勤参加了考试。

在这次考试中,张亚勤的成绩达到了少年班的录取分数线,他还是那届考生中唯一的一个数学得满分的人,连附加题都答得滴水不漏。

张亚勤终于如愿以偿被中科大少年班录取,他也成为1978年全国最年轻的大学生。当时,太原出了个“神童”,这个消息不胫而走,整个太原都轰动了。张亚勤看到墙上写着“掀起学习张亚勤的新高潮”的大幅标语,心里美滋滋地到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报到。

没想到报到后,一个宿舍里6个同学,一问,结果他的成绩最低。交谈起来,他感到自己的学习基础比其他同学要差一些。还是孩子的他,感受到了一种无形压力。又是一个没想到,正是这种压力提醒了张亚勤,使他懂得了“山外有山,天外有天”的道理。

他在2008年母亲节写给母亲的散文《放飞的爱》中说:“在科大,我发现,原来山外有山,外面的世界是如此之大。人外有人,跟其他的同学比起来,我根本没有什么优势。我相信只要努力,一定会做得很好,那种在平静中默默赶超别人的自信使我受益无穷。”

本科毕业后,张亚勤考取了中国科技大学电子工程系的研究生。两年之后,也就是1986年,年仅20岁的他只身赴美,进了乔治·华盛顿大学,1989年取得电子工程博士学位。2000年7月张亚勤出任微软中国研究院院长,2004年1月升任微软公司全球副总裁,2007年9月成为微软中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

40%和60%

上面我们罗列的这几个案例的主人公,除了他们后来都是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的学生之外,还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他们在进少年班之前,确实有过学习不好、分数不高、成绩下滑,甚至调皮打架的经历。他们也都是在高小或初中时,遇到了一个好的班主任,或者遇到了一个好的物理老师、数学老师,或者有一个关心他的舅舅、姑姑或叔叔……对他们进行引导,在非智力因素方面刺激他们,激发他们的好胜心,激发他们的学习竞争意识,培养他们的自觉性,诱发出少年大学生具备的那些非智力因素,从而获得快速发展,考进少年班的。

可见,他们是通过诱发非智力因素促进智力发展,考进少年班的。你看:

出生在普通工人家庭的“三军司令”黄茂芳,全靠他的班主任朱振东老师的引导,诱发了他争强好胜的心理素质(非智力因素)后才走进少年班的。

出生于浙江镇海山区农村、父母只是初中文化程度的乡办鞋厂工人家庭的施展,在读了关于11岁少年大学生的报道之后进行了“他11岁,我也11岁;他小学五年级,我也小学五年级;他能上大学,我怎么就不能上大学呢?他通过自学能做到的,我也一定能做到”的自我攀比,开始自学,并在爸爸妈妈的帮助下实现了自己的愿望,走进少年班的。也就是说,是“攀比”心理促成了小施展的成才之路。这是典型的自我诱发的实例。

母亲是一个城关镇营业员、从小被爸爸、妈妈、哥哥称作“小笨蛋”的曹辉宁,全靠他舅舅给他算的那笔似是而非的时间账,激发起好胜心,开始了改变自己“小笨蛋”称号的努力,才成为少年大学生的。

至于高考落榜生张亚勤,他的特点是面对失败毫不气馁,而是总结经验教训,冷静沉着,执着追求、勇于再战。

在这里,“争强好胜”也好,“攀比”也好,“自觉性”也好,“执着追求”也好,都不是智力因素,正是这些非智力因素帮助他们走进少年班的。

综合起来,这些非智力因素包括:广泛浓厚的兴趣品质、专一强烈的注意品质、高度的自觉性品质、随遇而安的情绪调控品质、锲而不舍的意志品质,等等。

这是少年大学生成功的根本因素。正是这些非智力因素促进了其智力因素的快速发展,所以他们比同年龄的孩子要聪明一些。

本书“引子”里说过,拥有这种经历的少年大学生,在少年班里占40%。

图1的下半部就显示了这一规律。图1 早期诱发模式产生的机理

读者朋友一定会问:那60%又是怎么回事呢?

在本书的“引子”里,我曾经分析过,在少年班里,有60%的少年大学生出身于中小学教师、医生等家庭。这些家庭由于他们自身的优势——有着努力改变自己家庭社会地位的强烈愿望,懂得教育学、心理学知识,因此在孩子出生后就对孩子进行了良好的早期教育,各项心理素质等非智力因素都在早期得到比较好的训练,具备了一系列良好的非智力因素。

当然,这些非智力因素包括:广泛浓厚的兴趣品质、专一强烈的注意品质、高度的自觉性品质、随遇而安的情绪调控品质、锲而不舍的意志品质,等等。

正是这些非智力因素促进了这60%孩子快速发展的。只不过他们的非智力因素是爸爸妈妈在早期教育期间给解决的。

图1的上半部就显示了这一规律。

有意思的是:图1显示了两种不同的成长途径,却得到了快速发展的相同结果,其原因就是他们获得了相同的、优秀的非智力因素。60%的少年大学生,他们优秀的非智力因素是早期教育时期培养的;40%的少年大学生,他们优秀的非智力因素来自早期诱发的结果。

当年,就是在1986年,我第一次发现这个现象,引起了我的思考:如果这个“早期诱发”的结论是正确的,那么只要让其他孩子具备少年大学生这些优秀的非智力因素,那其他孩子也就应该能够获得比较快的发展。我把这个设想叫作家庭教育的“早期诱发模式”。

我综合了这两个方面的实践情况,提出家庭教育的“早期诱发”模式:对于错过婴幼儿早期教育的孩子,还有一个高速发展时期,那就是在9岁到15岁之间,通过早期诱发孩子的心理素质,让这些优秀的心理品质等非智力因素对孩子的行为产生作用,他们就可能加快发展。

后来,我把这个模式用在自己的家庭教育实践中,使错过了早期教育关键期、成绩平平的一双儿女获得了快速发展,验证了这个模式的正确性和可操作性。

其实,心理学研究也表明:在教育实践中,就智力抓智力,智力往往上不去。当注意到非智力因素在智力发展中的作用和影响时,让非智力因素促进智力因素发展,智力会得到很快的发展。这已经是心理学界、教育界的共识了。

因此,早期诱发把诱发的内容,直截了当地指向非智力因素,并且坚信只要能把这些非智力因素按照需要诱发出来,就可以促进智力的发展。

最近,我在网上看到一篇由浙江桐乡市高级中学邱火根老师写的文章,写得很好,题目叫《重点高中学生缺乏自信心的原因及对策》。他写道:我校曾经对一届高一新生做过智力测试,并进行过跟踪调查,研究分析表明,人的智力因素对学生学习成绩的影响并不大,结果为超智商的部分学生学习成绩却滞后,倒是有一部分智力平平甚至略偏低的同学的学习成绩优秀,考上了名牌大学,在这中间,学生的自信心和心态却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我在桐乡市高级中学网站的“桐高论苑”看到这篇文章,不过网上没有标示论文写作的时间。桐高网站介绍作者邱火根1968年出生,1996年进桐高,现为该校物理高级教师。因此写作时间不会早于1996年。

读着邱老师的文章,我十分欣慰,感谢这位年轻老师,在我提出早期诱发理念十多年之后,在他的岗位上完全由他自己的得力研究,使我的理论得到证实。

当年,著名学者于光远早在1978年少年班刚刚创办时就指出:“不要看不起小孩子,我认为人的智力发展所能达到的可能性,远比已经达到的要高得多。”

他说,如果“在生理上保养得好,在心理上又教育得法”,许多小孩都有可能达到少年大学生那样的智力水平。

可见,每个孩子都可能得到较快的发展,而要变这种“可能”为现实,关键就是“生理上保养得好,心理上教育得法”。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的查子秀同志曾撰文指出:“超常儿童不是天生的。虽然这些儿童自然素质比较优异,但优异的自然素质只提供发展为超常儿童的可能性,只有在适当的教育和环境影响下,这种可能性才会转化为现实。”因此,超常儿童是可以有意培养的。

可见,“早期诱发”模式的本质就是回答“心理上怎样教育得法”的问题。

少年班的秘密:INIF方法

INIF方法的内涵

INIF方法涉及的几个概念

我们说INIF方法,是通过提高非智力因素水平促进智力因素发展的方法。在这里,涉及了智力、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三个概念,所以,要讲清“INIF方法”,就要先介绍这三个概念。

第一,智力。

智力是人们获取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并运用知识来解决问题的本领。

智力的内涵包括:获得、理解和保持已知的、用各种载体显示的显性知识的能力,在实践经验中获取、接受和理解隐性知识的能力,迅速而又成功地对新环境做出反应的能力,运用推理有效地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等。

能力是人们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本领。根据能力的影响范围,可分为一般能力与特殊能力。根据能力的主动性、独立性、创造性,可分为模仿能力与创造能力。根据能力的影响领域,可分为认知能力、操作能力与社交能力。

智力属于“认知能力”的范畴。所以智力是能力的一种。

智力和能力一样,它是在人的认知活动过程中显示出来的。

有人把智力定义为获得知识并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时所具备的“心理条件或特征”,并不恰当。虽然人在认知活动的过程中会伴随着心理活动,并且这些心理活动也会对正在进行的认知活动有影响,但是认知活动与同时存在的心理活动毕竟不是一回事。

比如,两个小孩子接受智力测验,都得了108分,说明他们具有相同的智力水平。但是,在测试的时候,一个可能是从容不迫,应付自如,对答如流,心情愉快;一个可能胆战心惊,结结巴巴、匆匆忙忙交卷,仅仅是偶然所得。两个人的心理特征的表现完全不相同。也就是说,智力相同不等于心理特征相同。

第二,智力因素。

智力因素是指那些在参与获取知识、运用知识来解决问题的认知活动过程中,直接承担主体对内外信息的接受、加工、处理等任务的各类因素的总和。

这些因素包括个性心理因素,如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以及其他能力,如阅读能力、认识能力、实践能力。

比如,当你说某人很聪明,脑袋瓜灵,什么知识都记得,这是从记忆能力的角度去理解智力;当你称赞某人考虑事情非常周详,思维敏捷,这是从思维能力的角度去理解智力。当你认为某人心灵手巧,干啥事都仔细认真,这是从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的角度去理解智力。

智力因素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了人的认知活动水平。对于正在求学的中学生来说,认知活动就是自己的学习活动。中学生个体智力因素水平的高低决定了该生学习活动的水平,所有的同学都希望自己的学习活动等取得好的成绩。

那么,我的学习成绩一直中等,是不是我的智力水平不高?

这种认识并不恰当。虽然我们不能把智力水平与考试分数等同起来,认为分数高就是智力好,分数不高就是智力有问题;但是,也不能忽视考试分数给我们提供的信息,它至少是自己智力发展“现状”的反映。

作为一名正在学习的在校中学生,如果学习成绩在一段时间内维持在某一个分数段,那么这个分数段应该是他的智力发展“现状”的反映。就是说,这位同学学习成绩不高,表明了他的智力目前所达到的水平,但是并不能表示他的智力水平就不可能再提高。

正因为这一点,我们通过家长向孩子提供各个方面的指导,是有可能帮助孩子提高智力水平的。

不过,家长们在不断帮助孩子提高自己的智力因素时又会发现,孩子的智力并不差,可是学习成绩就是不好。有的家长说,我的孩子智商达到110,为什么成绩却不好?

这是因为人们接受考试的过程是一个相当复杂的过程。考试成绩并不是只决定于智力因素,还要决定于非智力因素。所以这本书才来专门谈如何“诱发非智力因素”。

第三,非智力因素。

非智力因素是指那些在人类主体的认知过程中,参与并直接制约认知过程,对认知过程具有动力作用、定向作用、维持和调节作用、弥补与强化作用,但不直接承担对主体内外信息的接受、加工、处理等任务的各类因素的总和。

简言之,非智力因素就是人的智力因素之外的因素。

这些非智力因素包括:主体的个性心理因素,兴趣、注意、情感、意志、气质和性格等,以及主体的思想素质、行为素质、自我评价素质、道德素质、文化素质、身体素质等。

少年班研究告诉我们,这些非智力因素品质不是有与无的问题,而是水平高与低、优与劣的问题。

关于非智力因素的范畴,学术界有不同的看法。

比如,有人认为“注意力”属于智力因素,也有人认为属于非智力因素。有人认为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都是指个体的个性心理品质,有的认为并非如此,也应该包括个体的思想素质、行为素质、自我评价素质和道德素质。具体内容这里就不一一介绍和分析了。

非智力因素对人才成长的作用,早在我国古代就为人们所注意。

孔老夫子在《论语·子罕篇》中说“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在《论语·雍也篇》中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在西方,西方近代教育理论的奠基者夸美纽斯强调:“对于儿童来说,对于使视觉、听觉和其他感官愉快的那种东西产生了某种兴趣,那么,它将能促进身体健康和智力的发展。”

这些非智力因素,在人才的成长过程中,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一个智力水平较高的人,如果他的非智力因素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往往不会有太多的成就。相反,一个人的非智力因素得到很好的发展,不论他的智力水平是高是低,都可能取得事业上的成功,做出较大的贡献。

少年大学生作为同龄群体中的超常个体,通常叫作超常少年。他们具有优秀的非智力因素,他们的成功就是非智力因素作用的最好证明。

所以,本书提出“诱发非智力因素”,实现非智力因素水平的提高,以求促进智力的发展,加快孩子的成长和发展。

INIF方法的前身:早期诱发的内涵

早期诱发是对于小学三年级到高中二年级、年龄在9至15周岁的少年儿童,智力发展在中等或者中等以上水平,可以有意识地诱发其产生超常少年所具备的各种个性心理品质(主要包括兴趣、注意、信念、情绪和情感、意志等方面)及其他非智力因素,通过提高非智力因素的水平促进其智力快速发展的过程。

定义里的“早期”,是指人才成长的早期,即定义中所说的9至15周岁期间。之所以定了这个时间段,是因为“早期诱发”模式是从少年大学生成长实践中提炼出来的,少年班里有9周岁开始自学中学课程的例子,到15岁他们已经进入大学了。当然,这并不是说,低于9岁、超过15岁就不能诱发了,只是我没有实例研究,不好回答。按照道理应该也是可以诱发的。

定义里的“诱发”,说的是方法。它主张对孩子的教育,不是灌输,也不是命令,而是“诱导”。通过诱导,让教育对象自己产生“发”的效果。因为处在9—15岁之间的孩子,自我意识很强,逆反心理大,靠强制手段难以达到教育的效果。只有通过激发孩子内心动力,让其自己做出我们所需要的行为,来达到教育的目的。

定义里的“非智力因素”,上面已经说过,这里不再重复。

提出这种模式,是基于这样的一个认识:少年大学生之所以比一般同年龄的孩子要聪明一些,是因为他们具有一系列优秀的非智力因素。而这些非智力因素,其他智力一般的孩子(以下简称常态儿童)也是具有的,只不过一时是隐蔽着,没有得到开发,没有发挥作用,因而智力发展一般化。如果我们想办法把这些隐蔽着的非智力因素诱导出来,能让它发挥作用,那就能推动孩子快速发展。就是说,早期诱发模式教育孩子,不是让孩子从无到有产生什么新的东西,而是孩子本来就有的。

定义里的“有意识”,就是在适当的时机,按诱发者的意向进行主动的安排。早期诱发行为,不是自发的、盲目的、不控制的、放任自流的,是家长或者学生自己自觉、主动安排的有意识行为。

定义里的“快速发展”,是相对的,是相对于孩子的过去,有了比较大的、明显的进步。不能说只有考上重点大学、只有成为少年大学生才叫诱发成功。

诱发的目的和内容,不只是向少儿灌输具体的知识,也不只是帮助他们记忆具体的知识,而是进行兴趣、注意力、信念、情绪和情感、意志等非智力因素的训练和提高。

可见,早期诱发是从人才必备素质的整体上来进行的。

INIF方法的内涵

诱发非智力因素方法是对于智力发展在中等或者中等以上水平的幼儿、儿童、青少年和成人,可以有意识地诱发其产生超常少年所具备的各种个性心理品质(主要包括兴趣、注意力、信念、情绪和情感、意志等方面)及其他非智力因素,通过提高非智力因素的水平促进其智力快速发展的方法。这一方法将早期诱发的“9—15岁”的少年儿童扩展到人生的全部年龄段。INIF方法的产生和发展

INIF方法是我从少年班研究中提炼出来的家庭教育方法。关于这个方法,我的思想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在20世纪80年代初,我只总结出四个字“自觉、自学”。就是说,少年大学生之所以超过了同龄常态儿童,是因为他们既能“自觉”,也会“自学”。

其实,“自觉”是非智力因素,“自学能力”是智力因素,这已经触及以非智力因素促进智力发展的边缘了,只是当时我还没有意识到。

第二阶段,1986年,我提出“早期诱发家庭教育模式”。

将“早期诱发”定义为:早期诱发是对于小学三年级到高中二年级、年龄在9至15周岁的少年儿童,智力发展在中等或中等以上水平,可以有意识地诱发其产生超常少年所具备的各种个性心理品质(主要包括兴趣、注意力、信念、情绪和情感、意志等方面)及其他非智力因素,通过提高非智力因素的水平,促进其智力快速发展的过程。

这里就明确地提出来“通过提高非智力因素的水平促进其智力快速发展”的思想。紧接着我在我自己的家庭教育中实施,验证了这一教育模式的正确性和可操作性,结果令我非常满意:我的两个错过早期教育关键期、发展平平的孩子都获得了快速发展,儿子考进了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女儿考进了中国科技大学无线电电子学系,现在都在美国工作。

这些内容,在我的1992年的《培养超常儿童有学问》、2003年的《早期诱发》和2013年的《带孩子决胜后半场》等著作中都有详细介绍。

第三阶段,2013年6月,我提出“诱发非智力因素方法(INIF方法)”。

因为从本质上讲,第二阶段的早期诱发也是指诱发非智力因素,和第三阶段没有区别。但是,第二阶段早期诱发方法强调的是“早期”,即9—15周岁。之所以这样提,是因为这一方法来自少年班学生,少年班里有9岁开始自学中学数学的实例,到15岁就进大学了,进入青年期了。就是说,我的研究对象只是9—15周岁,我的结论也只能是这个年龄段。这是科学研究严谨性的要求。

但是,早期诱发方法在社会上推广之后,许多案例表明小于9岁、大于15岁的孩子依旧是适用的。我在厦门早期诱发研修班里就有诱发5岁小孩成功的案例,对参加诱发研修班学习的成年家长也有诱发成功的案例,所以我就删去了“早期”二字,把诱发的时间段扩展到人生的全部年龄段,使诱发非智力因素的方法进入第三阶段。

近一年来,我又在北京母亲教育研习班的学员中进行推广。尤其是2013年10月开始的育儿日记点评活动告诉我,许多家长对自己五六岁的孩子进行诱发获得成功的案例增加许多,许多成年的家长在我的诱发下也进步很快。

再加上近年来我对已经进入大学,尤其是已经进入少年班的学生的观察和跟踪发现,那些已经获得快速发展的少年,在进入大学之后,稍一疏忽,不能适应大学独立学习和生活的要求,缺乏心理准备、对意外事件发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差、意志力缺乏、情绪自我调控的意识淡薄、自我行为控制能力差等非智力因素的原因,导致这些曾经发展很快的孩子,退学或者一事无成的人数并不少,但是不可否认,他们中有一些人,在获得新的、良好的家庭教育之后,在另外的环境里又茁壮成长起来。这再一次证明,通过诱发非智力因素促进智力发展的原则同样适用于进入大学学习的青年学生。

综上所述,“早期诱发”思想完全可以扩展到人的全部年龄段。

这就是说,“诱发非智力因素方法”是指对于智力发展在中等或者中等以上水平的幼儿、儿童、青少年和成人,可以有意识地诱发其产生超常少年所具备的各种个性心理品质(主要包括兴趣、注意力、信念、情绪和情感、意志等方面)及其他非智力因素,通过提高非智力因素的水平促进其智力快速发展的方法。

所以,本书不仅仅是一些实际案例的补充和更新,更是基于本人前30余年研究基础上的再研究、再完善,是一个诱发非智力因素方法在整体上的提升。INIF方法的种类

运用“诱发非智力因素促进智力发展”的思想观察少年大学生成长的过程,并加以归类之后发现:

按诱发者的目的,可分为“有意诱发”和“无意诱发”。

按诱发者意图的隐显,可分为“隐性诱发”和“显性诱发”。

按诱发者的身份,可分为“自我诱发”和“他人诱发”。

按诱发成功的路径,可分为“导向诱发”和“自悟诱发”。(1)有意诱发

这是指诱发者有具体诱发目的、具体诱发对象的有意识诱发活动。

教师或家长为了达到某一目标,对某一位学生或孩子有意识地安排、设计一些活动,诱发学生或孩子产生所需要的个性心理品质,就是有意诱发。

比如,上文提到的少年班曹辉宁同学,他舅舅有意识地给他算的那一笔似是而非的“时间账”,诱发了小曹的自信心和毅力,就是一种有意诱发。(2)无意诱发

这是指没有具体诱发意图和诱发对象的诱发活动。

在学校里,教师面向全体学生,有意识或无意识地所做的活动或讲话,甚至偶然一句话,使学生产生震动,诱发出可贵的非智力因素品质,是无意诱发。

或者是在家庭中,父母的无教育意图的行为和语言对孩子所产生的刺激,从而诱发出可贵的非智力因素品质,也是无意诱发。

比如,少年班学生涂予海,曾遇到一个叔叔要他用简便方法计算“从1加到100的和”,他做了好久也没做出来。那个叔叔告诉他一个简便方法:用1+99=100,2+98=100,3+97=100,…,48+52=100,49+51=100,共有49个100,就是4900,再加上最后一个100,中间一个50,等于5050。那位叔叔在讲完简便方法之后,随口不经意地说了一句:这个简便方法是德国著名数学家高斯小时候做的方法。

想不到,叔叔这句无意说的话,却给小涂产生了“刺激”:外国那个姓高的会做,我怎么就没想到那个方法呢?这样诱发了他学习数学的浓厚兴趣,后来考上了少年班。这里,那个叔叔的话,是信口而言,并没有什么明确的教育意图。但是,他确实诱发出小涂的攀比心理。这就是一种无意诱发。(3)隐性诱发

这是指向诱发对象隐蔽具体诱发意图的诱发活动。

在家庭教育中,家长面向以孩子为诱发对象的诱发,就是隐性诱发。因为处于中学生年龄段的孩子,自我意识越来越强,逆反心理容易产生,当他发现你的诱发活动是为了教育他,他会立即拒绝参与该活动的。所以,INIF方法强调诱发必须是不露痕迹的隐性诱发。

隐性诱发的结果,既不是对孩子的命令,也不是对孩子的说服,而是通过诱发活动让孩子自己做出决定。

所以,隐性诱发适用于家庭教育中父母对孩子的诱发活动。(4)显性诱发

这是指向诱发对象明确表示诱发意图的诱发活动。

在学校教育中,尤其是一些专题报告中,报告人(诱发者)总是明确说出自己的报告意图,听报告的人(诱发对象)总是带着明确的接收报告内容的目的来听报告的。演讲水平高的报告人的整个报告,总是一层一层地分析、生动的事例、娓娓动听的语言,使听众听得入神、如醉如痴,直至报告结束,有“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的感觉,就完全接受了报告人的观点。可见,整个报告本质上是一次诱发活动。

孩子进入大学之后,包括已经进入社会的青年人,自我意识进一步增强,心理品质日趋成熟,渴望迅速提高自己,所以对于各类专题报告十分喜爱。他们总是在各类专题报告中选择自己喜欢的报告。所以这类报告都是显性诱发。

INIF方法之所以能够把“诱发非智力因素”扩大到人生的整个年龄段,就是因为显性诱发的存在。

所以,显性诱发适用于对大学生和成年人的诱发活动。(5)他人诱发

这是指诱发者本身不是诱发对象,而是针对其他人的诱发活动。

本书是写给家长看的,意在把诱发方法教给家长们,好让家长掌握一门教育自己孩子的方法。家长们学会之后,总是要有意识地去诱发孩子的。所以,家长们对孩子的诱发活动就是他人诱发。所以,作为一种家庭教育模式,诱发方法在诱发活动中是占主导地位的诱发活动。(6)自我诱发

和他人诱发相对应,指的是诱发者个人同时又是诱发对象的诱发活动。

实际上,这是诱发者的自我省悟。在少年儿童当中,有一些佼佼者,并非从小就与他人不同,而是他们能自觉地接受社会所给予的“刺激”,诱发出自己原来没有显露的非智力因素,这就是自我诱发。

比如,上文提到的科大普通班少年大学生施展,他自觉地将自己和11岁的少年大学生相攀比,正是“攀比”心理激发出他的自学动力。这就是典型的自我诱发的实例。

再比如,少年班团总支书记小徐,早期教育一般,6岁多才上学,认识一点汉字,并不显得十分特殊聪颖。但是,她喜欢看报。小学四年级时,她读了报告文学《哥德巴赫猜想》,了解了陈景润的事迹;她也读了少年大学生的事迹,就想人类需要科学,自己怎样才能成为科学家,从而诱发出崇高的理想,确定了奋斗目标,争取多跳级,报考少年班。小徐所做的就是自我诱发。

还有,家长们懂得诱发原理之后对自己的诱发,也属于自我诱发。

这里要特别强调的是自我诱发非智力因素的意义。

因为有一个事实,许多家长和他们的孩子并不清楚,那就是在这个世界上,所有人的提高只能是自我提高,别人不能替你提高。你可以力争考上好大学,你可以庆幸自己遇到了好老师,还侥幸抓住了好机遇,但是那些都是外因。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也就是说,外因条件再好,内因水平不高,外因的良好作用发挥不出来。所以,你能不能提高,具有决定作用的是内因。

只有学会自我诱发非智力因素,也就是学会了自我增强内因,才能实现对自身的自我管理,实现自我提高。这不仅仅有助于解决今天课程学习的问题,而且可以解决自己成长过程中所有遇到的问题。(7)导向诱发

这是指诱发成功时诱发对象尚未意识到诱发意图的诱发活动。

就是说,INIF方法强调,家长在进行诱发活动时,并不向孩子进行道理的阐述和讲解,仅仅是引导孩子的行为,是给孩子一种导向,让孩子自己决定自己的行为。最终,孩子在实现了家长诱发意图时,并不一定明白家长的意图,也不一定知道家长这样做的道理。事实上,也不需要孩子明白其中的意图和道理。

这是在诱发活动中占主导地位的诱发活动。(8)省悟诱发

这是指由于诱发对象自身省悟导致诱发成功的诱发活动。

INIF方法虽然强调不需要孩子明白家长的意图和内含的道理,但是在诱发活动过程中,无论是他人诱发,还是自我诱发,诱发对象能够通过对诱发者在诱发活动中的导向行为,领悟和自省出诱发者的意图和这样做的道理,从而产生良好的诱发效果。

这里的八种诱发类型是从四种不同的分类角度进行分类得到的结果,所以它们是相互交叉的。

他人诱发包括:他人有意诱发、他人无意诱发、他人隐性诱发、他人显性诱发、他人导向诱发、他人自悟诱发。

自我诱发包括自我有意诱发、自我自悟诱发、自我显性诱发。

在自我诱发中,总是有意诱发,没有无意诱发;总是自悟诱发,没有导向诱发;总是显性诱发,没有隐性诱发。INIF方法的操作步骤和操作程序(1)INIF方法的操作步骤

INIF方法的操作步骤包括以下三步六个环节:

第一步,了解孩子,寻找原因。第二步,确立方向,制订计划。第三步,提供条件,精心实施。(2)INIF方法实施的程序和方法

INIF方法实施的程序,包括两条线七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条线,非智力因素的诱发,包括:①诱发兴趣;②诱发注意力;③诱发自信心;④诱发自觉性;⑤情绪管理。

第二条线,智力因素的诱发,包括:①诱发备考应考能力;②诱发课堂学习能力和自学能力。

这七个方面都很重要,但是比较而言兴趣最重要,所以排在最前面。在实施INIF方法时,这两条线是并列进行的,每一条线内最好按照这里排列的顺序进行。这就是程序的要求。

INIF方法的实施,也就是这七个方面。具体内容,本书将从第三章到第九章逐一进行介绍。

第二章 我在自己家里验证了少年班的秘密

通过提高非智力因素的水平来促进孩子智力发展的家教模式,确实是从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研究中提炼出来的。但是,这个理念是正确的吗?可操作吗?能够复制推广吗?广大的普通家长也能学会吗?

我在我的家里验证了少年班的秘密,回答了上面的疑问。

通过我的两个孩子验证INIF方法的正确性

当我在INIF方法发展的第二阶段总结出“早期诱发”模式,提出通过提高非智力因素水平促进孩子智力发展的理念之后,我进一步问自己:如果我这个模式理念是正确的,那么我只要让其他孩子具备少年大学生的那些优秀的非智力因素,那其他孩子也应该能够获得比较快的发展。从逻辑推理的角度看,这个推理是成立的。

再考虑,一般的孩子也应该具有这些非智力因素,只不过一时还隐蔽着,没有起作用,因而智力发展中等。如果我们的方法得当,是可以将那些隐蔽着的良好的非智力因素诱发出来。从逻辑推理的角度看,这个推理也是成立的。

那么,既然能诱发出来,既然诱发出来就能发挥作用,那么一般的孩子不就能够快速发展了吗?这个结论是不是正确呢?能够复制吗?是可操作的吗?

于是,我决定在自己的家里、在自己的孩子身上来验证这个结论!下面就说说我验证的结果和实际操作的步骤。

我结婚后有两个孩子。老大是儿子,叫司卫东,1970年10月出生,在我提出诱发教育模式时,他11岁,在初中一年级;老二是女儿,叫司晓春,1973年12月生,当时9岁,在读小学四年级。

儿子司卫东在童稚时期,并没有显出特别聪颖。很多孩子七八个月大时就开始牙牙学语,到一岁多就能喊“爸爸”“妈妈”了。可是,东子都快2周岁了,还没有开口说过话。全家人为这小家伙忧心忡忡,万一是个哑巴可怎么办啊!

直到儿子2周岁的那年除夕,爷爷在灶台前炸肉丸子,儿子一旁观看。阵阵香味扑鼻而来,小家伙大概馋得不行了,忽然开口说:“爷爷!我要吃!”

孩子终于开口说话了。“小孙子能说话了!”全家人高兴得不得了。

可是,虽然会说话了,他讲得也不流利,有些词常常还说颠倒了。比如“吃饭”,他说成“饭吃”,“开门”他说成“门开”。有一天,外婆来了,东子急急忙忙去喊妈妈,跑了一段路,见到妈妈,还没有想起来怎样称呼外婆,说:“妈妈,家里来人了。”妈妈问:“谁来了?”东子想了一会儿说:“是妈妈的妈妈来了!妈妈的妈妈叫我来喊你。”

由于当时整天都在搞政治运动,加上他妹妹也出生了,所以,我只好把东子送到乡下爷爷奶奶那里去。爷爷奶奶视他如宝贝,宠得不得了,再加上爸爸妈妈都不在身边,更是无法对他进行早期教育了。

1979年,东子上小学四年级。这一年,他从农村小学转到了中国科技大学附小,插在三年级的班上。结果,学期结束时,成绩也只排在班里24名。虽然他也很努力,成绩也有所上升,但直到初一,还一直在班上十几名上下徘徊。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我对他也没有什么奢想,只想他能考上某个大学或大专,将来有个糊口的职业也就算尽了为父之道了。

现在需要验证早期诱发模式的正确性,我就把在少年班研究中总结出来的方法用到儿子的教育上:激发他的学习兴趣,培养他的自觉性,培养他的自学能力,随时注意呵护他的情绪……

让我非常高兴的是,在东子身上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从高小六年级到初中二年级上学期,东子从数年徘徊不前的状态,一跃而居全班第三名。此后,从初二到高二,一直保持在班级中的前五名。在中学的最后一学期,即高二下学期,既要准备高考报考少年班,又要准备高二期末考试的情况下,既考上了少年班,又夺得了全班第一名。

进少年班后,在强手如林的情况下,他的成绩稳步上升,六个学期有五个学期获得二等或三等人民奖学金,最后一个学期获得“中国科技大学张宗植奖学金”,以第一名的成绩在材料物理专业毕业,保送到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读硕博连读研究生。获得博士学位后赴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物理系做博士后研究,现在是美国布鲁海汶国家实验室物理系的研究员。

女儿司晓春于1991年也考进中国科技大学无线电系。在美国纽约州罗彻斯特大学获计算机硕士学位,现在是美国某企业的高级程序员。

可见,早期诱发模式在我的家庭教育实践中获得了满意的成果。这一成果以一个真实的家庭教育案例,证明少年班研究的结论是正确的、是可操作的。

它充分说明,错过早期教育时机的孩子,还有一次快速发展的机会,那就是在12岁前后,通过实施早期诱发方法,诱发孩子的非智力因素,通过提高孩子的非智力因素水平促进孩子智力的快速发展。

说到这里,家长们一定会急切地想知道我在家里是怎样诱导孩子的。

三步六环节:诱导我的两个孩子快速发展

鉴于本书后面有更多的篇幅给大家介绍INIF方法,把我在家庭教育中的实例放在后面各章来说则更好,所以在这里我就依据INIF方法“三步六环节”操作步骤来介绍我诱导两个孩子的实际过程,顺便也就介绍了这“三步六环节”的具体内容。了解孩子,寻找原因(1)了解孩子

之所以把“了解孩子”放在第一个环节,这是基于两个原因:

一是“INIF方法”本身的要求。因为INIF方法不是灵丹妙药,不是对所有孩子都有效,不是谁拿去一试都灵。这个方法只适用于智力发展水平在中等或中等以上水平,孩子智力水平过低,INIF方法也难以见到效果。虽然INIF方法是面对人生所有年龄段,但是六七岁以前有早期教育方法;15岁以后有青年期教育方法、成人教育方法,并不一定要用INIF方法。

二是在INIF方法适用范围内的孩子,不同的孩子,其非智力因素现状所处的水平也不会相同。比如:对学习的兴趣如何?学习时注意力是否集中?有无志向和理想?孩子有啥长处和短处?……你只有先了解孩子,你才能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制订符合孩子实际情况的诱发方案,因势利导,使诱发成功,获得较好的家庭教育效果。

要了解孩子,也很简单。一是观察孩子的行为,二是分析考试成绩。

观察孩子的行为,对孩子表现出来的个性、能力、长处、短处,有一个大体了解,并做好记录。然后过上一两个月再观察、记录一下,两相比较,看孩子在上述各项中的具体表现是否稳定,去除偶然的、瞬间发生、暂时出现的一些表现,找出那些稳定的表现。

分析考试成绩,就是家长把近两三年里孩子的期中、期末考试成绩找来,按照时间的先后排成一列,看看在这期间,孩子的成绩起伏波动大不大,是上升的趋势,还是下降的趋势;在班级内所处的名次是多少,有可能的话最好能在全年级内进行比较,找出孩子每次考试成绩同全班或全年级第一名成绩的差距,同全班或全年级平均成绩的差距,并分析这个差距的起伏波动情况。

从经验来看,孩子成绩能在班级或全年级10名以下、半数以上,起伏波动不大,不是大起大落,可视为智力“中等或中等偏上”的成绩。

我就按照这个方法去分析孩子的学习成绩,从小学三年级的24名,到高小、初一时,始终是在班上居于十几名的位置。总体来讲,在上升,但上升缓慢;名次虽然不高,但比较稳定,属于智力发展中等水平,是比较理想的诱发对象。

此法说起来似乎很容易做,其实不然,这里有一个家长怎样“观察”、怎样“分析”的问题。为什么许多家长每天也都在观察孩子的行为,也都在用心思考,也都在分析孩子的试卷,可以说对孩子“了如指掌”,却仍旧得不到孩子的积极响应,家庭教育收效甚微?原因就在于这些家长没有解决好这个怎样“观察”、怎样“分析”的问题。

当然,要解决这个问题并不难,就是要客观地、从孩子的角度去观察孩子的行为,客观地、从孩子的心理出发去理解孩子,不能用家长自己的想法、家长的标准去看孩子、去理解孩子。

比如,复旦大学少年班学生陈洛祁,在1987年赴美物理学研究生考试中获得全国第一名。可是,他小时候并不显得特别聪颖。他快两周岁时才会说话,五岁半才能数到100。小时候,口袋塞得满满的,香烟纸啦、玻璃球和石子啦,应有尽有;要不就拿个玩具手枪或树枝木棍,在地上摸爬滚打,满头是汗,浑身是泥。大人说他几句,他不屈从、不听话。谁见了都摇头:这孩子太调皮了!随着孩子渐渐长大,爸爸妈妈都感到了肩头上的压力越来越大。

为了思考培养计划和方法,妈妈开始细心地观察孩子。她认真地回忆、总结了洛祁从小以来的表现,再用思考的结果去观察孩子,进行验证和修改,最后终于找到了儿子的个性心理特点:我行我素,强烈的创新意识。

找到了心理特点之后,妈妈就按照这个心理特点来安排对孩子的诱发教育。她决定,在家里容忍儿子不服从、不听话,容忍儿子如痴如醉地发展自己的兴趣,最大限度地满足儿子越来越大的求知欲望。

洛祁5岁那年,有一天,他从柜子里发现一副“建造模型”玩具。那是妈妈托人从上海买来的,本想等洛祁再长大一点才给他玩,没想到让他发现了。这一下可把洛祁给迷住了,从下午1点一直玩到晚上8点多,连续7个小时,没吃没喝没挪步,没说一句话,也没听到爸爸妈妈跟他说的话。他照着那个图,居然组装起了第一个模型吊车。饭凉了、菜凉了,爸爸喊了一次又一次,他根本就没听见。爸爸等得性急,气得要打他,被妈妈拦住了。

接连几天,洛祁连大门也不出,躲在家里装了拆,拆了再装。每装完一个,自得其乐一阵子,然后拆了再装。装成的时间一次比一次短。图上所有的样式都装了一遍,没花样了,他就根据自己的想象组装别的东西。

妈妈在一旁,看在眼里,喜在心里。这个仅有5岁,还数不到100的儿子,终于萌发了创造意识。这种自学劲头和超前意识,实在是太可贵了,要不是妈妈的保护,会被爸爸一巴掌打得烟消云散的。

在了解孩子过程中,大多数情况下,肯定会发现孩子的许多问题,这是正常的。正因存在这些问题,才需要我们家长实施早期诱发方法来帮助孩子,所以,不必大惊小怪,应当积极地进行第二步工作:寻找孩子成绩平平的原因。(2)寻找原因

就是寻找孩子成绩平平、智力水平中等的原因。

具体包括以下三个原因:

第一,直接原因:不熟悉考试规律。

这是说成绩不好是因为不熟悉考试规律,不会考试。

许多家长、包括中学生本人不懂得这个道理。其实,考试和做其他事情一样,是有它自身规律的。按照考试规律去做,考试就不难,分数就不差。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的大学生们为什么能够一路过关斩将、不怕考试、场场考得好呢?虽然原因很多,他们掌握了考试规律也是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比如说,考试的时候,纠缠于难题,耗费了很多的时间,结果考试时间已经到了,后面会做的试题也来不及做。再比如,试卷做完后没有时间检查,作业速度太慢;有的同学虽然做完了,也有时间检查,可是他不会判断答案正确与否,检查不出错误来,就是说判断作业正误的能力太差。

所谓“判断作业正误的能力”,是指学生自己,不用老师和家长提示,就能自己判断自己所做的作业是不是正确。这个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家长们想一想,一个学生能够判断自己所做的答题结果是否正确,那他还会怕什么考试呢!

第二,学习原因:课本知识掌握不牢。

这是说成绩不好是因为课本知识学得不好,课本知识掌握不牢。这样,考试时遇到不会做的题目自然就会多一些,解题的速度也就快不起来,即使有时间去检查,也确实不知道自己答得对不对。考试成绩自然也就不会高。

导致课本知识掌握不牢的原因很多,比如:不知道怎样预习,或者根本就不预习;上课不会听课,好开小差,不会记课堂笔记,再加上在课后不复习,作业马虎,每天只是忙于应付作业,课程知识自然就生疏了。

还有一点,平时做作业、小测验,自己做错了题,只是想一下,现在会不会做了,如果会做了,也就过去了,根本不去想当时是怎么错的。结果,没有找到做错题的原因,同样的错误会一犯再犯。

如果孩子确实是由于“直接原因”和“学习原因”这两个原因导致学习成绩平平的话,只要针对孩子的具体原因,立即采取措施,是可以在短期内把孩子的成绩提上去的。

第三,非智力因素品质的水平不高。

这是上述两个原因的原因。

因为有关考试的规律,中小学老师会经常讲的;怎样预习、怎样听课,老师也是要讲的;可是为什么许多同学还是不懂、不会呢?其原因就是非智力因素品质的水平不高。比如:对学习没有兴趣;缺乏学习的自觉性、自信心和注意力;考前焦虑严重;抵抗考场内外和家庭的干扰能力弱。

如果进一步分析,为什么会导致非智力因素品质水平不高?这需要分别从孩子的客观环境和主观心理两个方面来分析原因。

孩子的客观环境原因,诸如:家庭教育不当,社会不良因素影响,学校环境较差等。对于中小学生来说,这些方面的影响通常都是存在的。“INIF方法”强调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条件就是基于这一点来考虑的。

但是,社会不良因素和学校环境较差,是一个家长无法左右和解决的。正确的态度是既不要灰心丧气,丧失教育孩子的信心,也不必怨天尤人,责怪环境,而应当在力所能及的条件下,通过家庭教育来加以弥补,尽可能减少那些客观条件对孩子的影响。

孩子的主观心理原因,往往是孩子的两种心理系统的作用没有得到发挥。

所谓“两种心理系统”,第一种叫“心理动力系统”,包括孩子的学习动机、兴趣、信念、情感、性格、意志和创造精神等,也就是INIF方法所说的非智力因素;第二种叫“认知系统”,包括孩子的知识和技能基础,认识活动的能力和学习方法等,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智力因素系统。

两种心理系统的作用是相辅相成的。

如果心理动力系统发挥得好,孩子学习兴趣浓,效率高,兼有勤能补拙之功和弥补认知系统某些欠缺之效;而认知系统发挥得好,学生学习成绩好,会激起新兴趣,使心理动力系统发挥得更好。

家长们应该分析孩子的情况,找出孩子成绩平平究竟是哪个心理系统的作用没有得到发挥,然后再选择教育方法。确立方向,制订计划(3)确立方向

这是指家长通过合适的方法,预测可能符合孩子兴趣的若干发展方向,经过比较,最终确定孩子大体发展方向的工作。

这一工作直接关系到INIF方法实施具体方案的设计、方法的选择和环境条件的提供。道理很显然,一个立志从事科学研究的孩子和一个打算当钢琴家的孩子,其培养的方案、方法和需要的条件是不会相同的。

有的家长认为孩子小,谈发展方向是不是还为时过早。

这种看法是不妥当的,尤其是某些发展方向上的特殊能力或品质,必须在儿童时期就要加以训练。

当然,小孩子谈不上确定具体的专业方向。INIF方法说的“方向”只是大体的发展方向。自己的孩子是学理科好,还是学工科好;是学文科好,还是学医、学管理好,这些方向之间是有区别的。我们不要什么孩子都送去学钢琴、学画画、学武术。INIF方法强调的是诱发和引导,这些不同科别对人才的要求不一样,诱发和引导的内容和方法也就不能一样,我们究竟把自己的孩子往哪个方向“诱”、往哪个方向“导”,如果方向不确定,INIF方法就没法进行了。

所以,家长对于自己的孩子应当从小有个预测和设想,然后再根据这个设想来设计培养计划,制定培养进度。

确立孩子大体发展方向并没有一个统一规定的方法。但是,必须遵守一个重要的原则,就是要符合孩子的实际情况。

如果孩子从小在某一方面就表现出特殊的才能,比如对音乐很敏感,或者绘画能力很强,或者对科技图书很感兴趣等,这比较好办,家长就可以将这方面的才能确定为孩子大体发展的方向。

问题是大多数孩子并不会表现出特殊的才能,甚至连专门的兴趣都没有。

在这种家庭,需要做父母的耐心细致地观察,认真仔细地判断孩子究竟适合于哪个方向。

比如,我的孩子究竟适合做什么,我是花了很大的精力来观察的。

我开始有意识安排对孩子的教育,是在1980年,当时少年班已经开班三年多了,我的早期诱发思想基本形成,所以我就开始观察孩子,看他究竟适合做什么方向的事情。

当时,国内流行音乐已经大规模流行起来,我看孩子喜欢唱歌,整天在家里哼哼唧唧的。我想,做一个歌星倒也不错,很时髦,也能赚钱。可是,很快我就否定了自己的想法。因为我发现孩子虽然喜欢唱歌,但是每一首歌都唱不到头,只唱前面两三句,后面的歌词就含混不清了。

后来,我想:让孩子学工比较好。我自己就是学工的。大学里工科专业多,招生时招的人也多,相对来说录取的可能性要大一些,容易一些。工科的就业岗位多,将来毕业了工作也容易找一些。

那么孩子是不是适合学工呢?于是,我准备“火力侦察”一下。

我家里有一台半导体三管收音机,是弟弟给我买了零件装起来的。在当时,一台半导体收音机,是家里的高档电器。那个年代青年人结婚,要求男方的就是“三转一响”,“三转”是指手表、自行车、缝纫机,“一响”就是收音机。我当时买不起,就买了元件让弟弟给我组装的。

这天,我突发奇想,把那台收音机搬到孩子的桌上,对孩子说:“东子,你给我把它拆掉。”

东子大吃一惊:“干什么?”“不干什么,你拆,拆坏了爸爸不怪你。”

于是,孩子插上电烙铁,不到两个小时,一台三管收音机就全拆开了,零件散在地上,摆了一桌面。东子用疑惑的眼光看着我:“爸爸,拆完了。”“那你再把它装起来。”我平静地说。“再装起来?”东子看着我,一脸为难的情绪。“哦,这里有三管收音机的线路图,”我一边把线路图递给孩子,一边鼓励孩子说,“这上面画得清清楚楚,你照着图装就行了,不要急,慢慢来。”

东子看着我,不说话,还是不动手。“试试看,装不了也没关系。”

可是,两个多小时过去了,收音机还没有装起来。我想:会不会是三管收音机的线路太复杂了,孩子装不了。我就找来一个单管收音机的线路图,让孩子装一个单管机:“单管机线路简单得多,你试试看。”

过了好一会儿,东子说:“爸爸,装好了。”“赶紧通电。”我兴奋得立即跑过去帮助接通电源,扭动可变电容器,只听到一阵阵尖溜溜的啸叫,一个电台的信号也收不到。

这个时候,我明白了东子不是学工的料。

后来,我发现东子性格内向,喜欢看书,能够坐得住。我想这是学理科最好的性格特征。于是,我基本确定孩子的发展方向是理科。家庭教育的整个过程中,都从这个方向出发进行安排。

我给东子推荐优秀科普书,比如《太阳元素的发现》《物理世界奇遇记》《从一到无穷大》等,还有我自己编著的科普书《低温世界》《神奇的器官》等。我经常从生活中现实的情况出发,给他讲身边的科学,激发他对理科的兴趣。关于这方面的具体事例,本书在“诱发兴趣”里将作详细介绍。

在“确立方向”这个问题上,有两点需要特别注意:

第一点,这个方向必须是符合孩子实际情况的,不是家长凭自己的主观愿望给孩子确定并强加给孩子的。

第二点,家长给孩子确定的发展方向,不是一成不变的。孩子在一天天地长大,人在变,周围的环境也在变,原来确定的方向可能不再适合孩子了,所以,家长都要有一个辩证的观点,要有思想准备,要能够根据孩子情况的变化,随时进行调整。俗话说“骑驴看唱本,走着瞧”,确定方向也应如此。当孩子的发展已经证明家长确定的方向不妥当了,家长还继续坚持,那就错了。

有一个女孩,刚入小学读书,父母为她买了一架钢琴。从此,她白天上课,晚上学琴。父母为她确立了学习音乐的发展方向。半年后的一天,妈妈发现孩子手指受了伤,带孩子到医院去就诊。

在急诊室,孩子怯生生地问:“医生,我这手指还能治好吗?”

医生和气而又亲切地对她说:“小朋友,没关系,过几天就会好的。好了就又可以弹琴了。”

想不到小女孩哇的一声大哭起来。

原来,小女孩不愿学琴,妈妈强迫她学。她学得不好时,要受父母责骂,甚至挨打,为了逃避学琴,她自己用小刀划破了手指。听说手指还会治好,那就意味着还要去弹琴,她因此害怕得哭了起来。

孩子对学琴已发展到自残的地步,父母还强迫孩子学琴,就等于迫害了。(4)制订计划

这是制订对孩子实施INIF方法的计划,不是制订孩子的学习计划。

当然,这个计划只是一个大致的安排,不可能很具体。但是,作为家长应该有一个先做什么、后做什么、到什么时候达到怎样的目标的大致安排。

比如:亲子关系紧张的家庭,先要改善亲子关系。

孩子自觉性差的家庭,要先帮助孩子确立“我要学”的观念。

父母的水平不能满足教育孩子需要的,就要首先提高父母自己……

家庭教育计划并不是孩子一生的长计划,也不是一个月、几个月的短计划,一般以学习阶段来安排较为合适。比如:小学生可以有一个直到小学毕业的计划,初中生可以有一个直到初中毕业的计划。

同时,订这种计划并不是订“某年某月诱发某素质”,而是从总体上看,给出一个总的要求,一个分阶段的奋斗目标。

什么样的计划为好呢?

从我个人的家庭教育实践和优秀家长介绍的经验来看,最好是按照INIF方法的内容和程序来做。如果对INIF方法的内容还不够熟悉,按照INIF方法的内容和程序来安排有一定的困难,可改为以下三步:

第一步,从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入手。孩子缺少学习兴趣,就想办法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对于家长发现的、孩子已有的学习兴趣和刚刚建立起来的兴趣,应设法给予巩固;对于孩子的不良兴趣,应尽快设法帮助孩子迁移。

第二步,寻找孩子学习中的薄弱环节,把孩子较差的方面列入计划,作为重点进行训练。

第三步,抓住“自觉、自学”这两条线索,安排自学进度,培养自觉性。同时提供必要的条件。

此外,订了计划,就一定要执行。不执行,还不如不订好。

计划开始执行之后,要注意的是:一是要按进度指导孩子,按进度检查执行情况。二是随时修订计划,如果孩子适应不了计划,完不成计划规定的任务,说明计划订得过高,应当降低要求或减慢进度;如果孩子完成起来十分轻松,说明计划订得过低,应当提高要求或加快进度。提供条件,精心实施(5)提供条件

所谓“提供条件”,是家长实施INIF方法的前提。

这里的“前提”有两层含义:一层含义是“没有它不行”。就是说,这些条件,在实施INIF方法之前都是必须做的。如果不具备,INIF方法的实施就无法进行,或者就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所以,叫“前提”。

再一层含义是“只有它也不行”。就是说,这些必须做的事情,仅仅是实施INIF方法的条件,还不是诱发非智力因素本身。要教育好孩子,还要学会诱发非智力因素的各种方法,具体对孩子进行非智力因素的诱发。

具体来说,INIF方法前提条件的内容包括:

第一,环境条件:为孩子学习提供物质的和精神的保证。

在家庭教育中,对于一个普通父母来说,他们对“学校环境”和“社会环境”的改善,其作用几乎是微乎其微。家长们能够切切实实做到的,只能是通过自身的努力,改善家庭环境,也就是改善家庭内的物质环境、精神环境。有些家庭,父母整天打麻将、酗酒抽烟,或者夫妻之间、祖辈父辈之间经常吵架,孩子的学习就难有保证了。

第二,亲子条件: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

孩子需要实施INIF方法的家庭,往往亲子关系比较紧张。父母要想孩子有所进步就必须改善亲子关系,而改善亲子关系不能寄希望孩子先转变,家长必须知难而进,首先以实际行动表明自己在改变,要重塑良好的亲子关系,孩子才可能信任家长的说法,一道改善亲子关系。

第三,成绩条件:帮助孩子尽可能在短期内提高学习成绩。

需要实施INIF方法来教育的孩子,成绩都是中等,有一定的提升空间,在短期内有可能把学习成绩提上去。这个前提条件做好了,将会对孩子产生很大鼓励作用,让孩子具备更上一层楼的信心,十分有利于下一步诱发活动的展开。

第四,思想条件:帮助孩子确立“我要学”的观念。

由于INIF方法强调的是“诱发”,不是强制,不是要孩子按照父母的命令去行为,所以对于自觉性差的孩子,一定要首先培养他学习的自觉性。

关于如何培养孩子的自觉性,本书第六章“诱发自觉性”给予介绍。

第五,家长条件:自我提高,做孩子最好的家教老师。

INIF方法对家长的要求比较高。所以,家长一定要先学习,提高自己,才可能胜任实施INIF方法。家长只有把孩子当成朋友,尊重孩子,和孩子平等相处,引导孩子去做你希望他做的事,而不是命令孩子做你要他做的事,这才可能使INIF方法获得成功。那些以“家长制”“命令式”来进行的家庭教育,是不可能取得实施INIF方法成功的。(6)精心实施

第一,实施的总原则:引导孩子自己做决定。

实施INIF方法的所有诱发活动,既不能采取命令式,也不能采取直接商讨式,而应该精心设计诱发活动,引导孩子自己做出决定。

这里有四层含义:

一是不能采取命令式。

因为实施INIF方法的对象大多数是9岁以上的孩子,都已经有了强烈自我意识,直接命令,会立即导致孩子的拒绝或抵制。

二是不能采取直接商讨式。

在商讨中,父母都是有倾向性的,如果孩子的意愿和父母的意图不一致,孩子会很为难。因为有了矛盾,如果孩子同意父母的方案,他是违心的;如果孩子不同意父母的方案,矛盾就公开了。不论哪种情况,都会影响亲子关系,家庭教育的目的也达不到。

三是诱发要“不露痕迹”,这是INIF方法的核心原则。

那么,什么是不露痕迹?为什么要不露痕迹?怎样才能不露痕迹?

◎什么是“不露痕迹”?

这是指在诱发孩子的非智力因素时,不要让孩子看出来你采取的家庭教育措施、你组织的家庭教育活动和你所说的话等是在教育他。所谓“诱发不露痕迹”,也就是“诱发不要暴露家长的教育意图”。

◎为什么要“不露痕迹”?

因为孩子年龄越来越大,自我意识越来越强,从而形成自我管理的意识,他要按照自己的意图对自己管理。当家长的管理意图,与其自我管理意图不一致时,就会产生逆反、抵制,甚至反抗。当他发现你的话和诱发活动是为了教育他,他会立即拒绝参与该活动的,根本不听你的话。

◎怎样才能“不露痕迹”?

不露痕迹的方法是“铺垫”。

铺垫就是在引入榜样、推荐名人、阐述道理之前,要在家中造舆论。如,在吃饭、闲聊、逛公园、与客人聊天等日常生活中,只要孩子在场,家长就千方百计地引入有关这一内容的话题,且是随便谈起,做出不是说给孩子听的样子。

铺垫谈话的设计:一要注意选择的话题是自己熟悉的,谈起来才会滔滔不绝;二要注意孩子在场时才说,孩子不在场没有必要说;三要注意话题的提起要自然,在不知不觉中转到这个话题,每一次讲话的导入,最好是不同的原因,不然就会被孩子发现你的教育意图。

四是“引导孩子自己做决定”。

这个“决定”,可以是父母期望的、事先设计好的目标方案;也可以是与事先设计的方案不一致,但是更加符合孩子实际情况的方案;还可以是孩子执意要做,但不完全符合家长愿望的方案。三种情况,不论哪一种,只要是孩子愿意做、对孩子的安全没有威胁的就视为诱发成功。

所以,诱发活动的设计,要巧妙地让孩子感觉不到是爸爸妈妈在叫他做这件事,完全是他自己决定做这件事的。

家庭教育的最高境界,是你教育了你的孩子,但孩子并没有意识到你教育了他。孩子认为完全是他自己做出的决定。当然,也确实是他自己决定的。

第二,实施诱发的方法:总原则指导下的方法多样性。

◎榜样诱导法

给孩子推荐一个可供他学习的榜样,让榜样引导(诱发)孩子,实现家长的诱发目的。

实施此法的注意点有二:一是引入榜样时,要做好铺垫,不露痕迹。二是引入的榜样和孩子的发展方向是一致的,是家长对孩子进行深入了解、确实符合孩子发展方向的。

随着儿子司卫东学习能力的不断提升,我觉得他具备了考上少年班的潜质。所以,在我的心里对儿子有一个非常明确的目标,那就是诱发他报考少年班。

不过,这只是我的目标,并不是东子的目标。

如果东子为了完成我的目标而努力的话,是家长“要他学”,是不能激发起他内心真正的动力和热情的,只有他真正想要实现这个目标,是“我要学”,并心甘情愿为此做出努力,那才能最大限度发挥出自己的潜能。

为此,我就实施了榜样诱导法,试图以榜样来诱导孩子报考少年班。

鉴于上文已经提到,我在经过充分了解和深思熟虑之后,给儿子司卫东确定了理科发展方向,所以我引入的榜样是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的大学生。

于是,我开始在家庭中引入少年大学生的实例。一家人在吃饭的时候,在父子聊天的时候,我总是有意识地提起这些少年大学生的事迹。有关报道少年大学生的报纸我拿回家就放到孩子的桌上。

在给他这些资料的时候,我都没有要求孩子“看过后谈谈感想”,也不问他“看过后有什么想法”。当然,我要观察他看没看,如果没看就提示一下。很多时候,儿子瞪大眼睛看着我,我能感觉到这些少年大学生的事迹也深深地触动了儿子。不过,即便如此,我也从来没有明确地提出过让他报考少年班的事情。

记得那是1985年春节回家,在火车站候车的时候,当时我写的《少年班通讯》正好出版不久,我就显得很不经意地拿出了《少年班通讯》给儿子看。我观察到,儿子很专注地在看。不一会儿开始检票进站了,儿子就把《少年班通讯》还给我,我也若无其事地把书放回我的包里。没想到上车坐定之后,儿子自己在我的包里把书拿出来看。儿子看完了书,把书还给了我,一句话也没有说,我也没有问他读了以后有什么感想。

春节期间,在乡下和亲戚朋友们闲谈聊天时,只要东子在场,我的话题说着说着就转到少年大学生上面。当然,东子并不知道我是专门说给他听的。

当时,这些工作似乎没什么反应。

我认为,作为家长最重要的就是要有耐心,不要期望你引导了孩子,孩子马上就要有反应,有成效。很多事情是量变到质变的。这一次没反应没关系,就当作是和孩子的正常交流,日积月累,孩子是会朝着一个好的方向去发展的。

然而,就在春节之后,回到学校,终于有一天晚上,东子和我探讨起报考少年班的事情:“爸爸,你说我这个年龄报考少年班是不是有些大了。”

东子算了算,准备高中二年级时报考少年班,到那时他就过了15周岁了,所以这样来问我。看到东子迫切询问的心情,我心里别提多高兴了,心想:“乖乖,老爸就等你这句话呢!”

我知道,少年班对考生年龄的要求是到当年9月份未满16周岁就可以。不过,这话我可没有说出口。我装作不了解的神态,对儿子说:“这个我现在也不清楚,不过爸爸一定给你问。”听我这么说,儿子认真地点点头。

第二天中午,儿子放学一回家,我就兴冲冲地对儿子说:“我给你问过了,你这个年龄是可以报考的。”“真的啊,那太好了!”儿子高兴得合不拢嘴。

我的诱发获得了成功。因为孩子报考少年班,完全是他自己做的决定。

◎缺口诱入法

此法的意思是:当家长需要孩子做某件事时,家长不要自己认为哪一种方案好就直接要求孩子按照那一个方案进行,而是列出做该事的全部方案,将最希望孩子做的方案作为缺口只是提一下,然后逐一论证其他各个方案的不可能,让孩子经过比较之后,自己确定采用缺口方案。

打个比方:家长希望孩子往东,但是就不说要孩子往东,而是说往西不太合适,往南太难了,往北没有意义,就是不说往东,让孩子经过比较和思考,自己决定往东。

比如:我接待过一个山西大同的高中一年级学生的咨询。这个学生在高中一年级时,因病休学一年。现在期满了要回学校学习,他想回原来的班级,又怕跟不上,留一级上高一吧,又怕碰到原来班上的同学,感觉丢脸,犹豫不决。

家长找到我时,我问:“你们觉得什么方案好?”家长说:“最好是重新参加中考,上高一。”我问:“孩子对这个方案什么态度?”家长说:“他不同意。”

我明白了,对家长说:“行,我劝劝看,让他参加中考上高一。你让他给我打电话。”过了几天,我接到这个孩子的长途电话。我们先推心置腹地聊了一会儿,让他说了说他有什么想法,然后我就总结了一下,说:“你现在实际上有四个方案可以选择:①回原校原来的班级;②到其他学校跟高二走;③留级上高一;④再参加中考,上其他学校高一。“第一个方案,你回原来学校原来的班级,是你顾虑最大的方案,不仅缺了一年的课没有上,课程进度跟不上,要想跟上进度很难、很累,而且成绩也会下降,大家会另眼看待你,不可取。“第二个方案,到别的学校上高二,好处是没有耽误时间,没有因为休学耽误毕业的时间,没有原来认识的同学,面子上可能会好一点,但是难度也不小,课程进度跟不上的困难仍旧存在。“第三个方案,留级,上高一。这个方案好,课程进度肯定能跟得上,晚一年毕业就晚一年,反正自己的年龄还小。但是,可能会遇到原来班级的同学,很难为情。不过,现行的教育制度不给你留级,这个方案不可能实现。“最后,第四个方案,再参加一次中考,到别的学校去上高一。”

我只是轻描淡写地说一句,这是实现第三个方案的又一种形式,而且新学校里谁也不知道你休过学,面子问题也就不存在了。

这时,我说:“我不需要你马上回答我选择哪个方案。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主,究竟采用哪个方案,你把四个方案比较比较,然后你自己决定。”

后来,我听他家长说,孩子考虑了一个晚上,决定参加中考。

我在和孩子谈话时,四个方案中的前三个方案我都明确表态说不可取,唯有第四个方案我没说。而在说第三个方案时极力渲染上高一的好处,其实是为第四个方案铺垫。所以到第四个方案时我只说一句就足够了,以免孩子认为你就是要他选择第四个方案。最后,还是由孩子自己决定。

据家长来信,今年,这个孩子已经高中毕业,高考成绩达到了山西省重点大学的录取分数线

◎欲留先纵法

当家长希望孩子做甲事时,孩子却想做乙事,家长明明知道孩子实际上做不好乙事,却不去反对孩子做乙事,也不反复给孩子讲孩子做不好乙事,而是故意同意孩子去做乙事,最后孩子做不好乙事,自己返回来做甲事。

这就是欲留先纵法。我国著名杂技演员李振宇的妈妈就用过这一方法。

李振宇的《揽梦擎天——摇摆高拐》的杂技节目获得了2011年“法兰西共和国总统奖”和2011年第二届中国杂技艺术节“金菊奖”,真是难得的高水平杂技人才。

可是,当年刚进杂技团的李振宇,并不愿意学杂技,觉得学杂技太累,不想学,坚决要回家。中国杂技团副团长孙力力觉得他是一个很有潜力的好苗子,想挽留他。但是,她很清楚,这个时候任何挽留的话语都不可能起作用,所以就非常干脆地答应了他,同意他回去。

然后,孙团长和李振宇的妈妈精心设计了一个诱发李振宇回头的方案。

李振宇回到家里,和妈妈一说,妈妈也没批评他,说:“你要回来就回来吧。不过这个学期你缺课太多,现在跟班上课恐怕不行了,下个学期再上学吧。”

李振宇没想到妈妈没有批评他,非常高兴。

妈妈说:“那你现在在家闲着,就陪外公一起到公园去卖气球吧。”

李振宇高高兴兴地答应陪外公到公园去卖气球。

在公园卖气球,要吆喝。外公一再要他大声吆喝。李振宇性格内向,不习惯大声嚷嚷,也就不敢当众吆喝。外公就说:“不吆喝怎么能卖得掉?”这个时候,李振宇浑身都难受。这样熬了几天,李振宇想了想,还不如回去学杂技。于是,他只卖了几天的气球就回杂技团了。这才有后来的李振宇拿金奖。

2011年,李振宇拿到金奖后,中央电视台在报道时,主持人问他:“你知道孙团长和你妈妈、外公设计的‘圈套’吗?”

李振宇笑着回答:“当时不知道,一直到这次录制节目时才知道的。”说完,他又补了一句,“当时要是知道,就可能不会回杂技团了。”

2012年3月,我在广州讲课,一位中学校长告诉我,当年他爸爸对他也是采用的这个方法。这位校长说:“当年,我还小,不想念书,就想回家当木匠。当时在当校长的爸爸一听,马上就爽快地答应了:‘行,你要学木匠,可以,明天就去。’”这位今天当校长的孩子一听好高兴,第二天就到乡下去拜师学木匠了。

只学了一个多月,孩子就感到有点受不住了,太累了。没想到爸爸校长不仅没有“关心”他,却说学校里许多门窗都坏了,要他和木匠师傅一起来学校修门窗。这位孩子校长无可奈何地来学校修门窗。许多认识他的人和他打招呼,对于他做木匠很惊奇,说:“校长的大公子怎么当木匠啦?”

就这样,孩子校长找到爸爸,说:“爸爸,我想回来念书。”爸爸校长也没有批评他,就说:“你自己决定回来的,不是我叫你回来的。”

这位校长最后说:“司老师,我爸爸的这个做法符合你说的诱发原则,让我自己做出回来念书的决定。”

有读者用“有心栽花花不发,无意插柳柳成荫”来形容缺口诱入法和欲留先纵法,很有形象性。确实,缺口诱入法,就是家长想让孩子插柳,却不说插柳,只说栽花太难,让孩子选择插柳。这里,不是故意引导孩子栽花,而是只说栽花太难。欲留先纵法,就是家长想让孩子插柳,孩子却偏要栽花,家长明知道孩子栽花不会成功,但并不劝阻,而是立刻同意,结果孩子发现栽花很难,只好回头插柳。

◎穷追不舍法

又叫借题发挥法。在实施INIF方法时,家长可就某一件事,借题发挥,一个问题接着一个问题,穷追不舍,让孩子去思考,孩子能回答当然好;孩子不能回答,也没有关系,可以诱导,一直追问到孩子实在回答不了时,再告诉孩子。这种穷追不舍的提问,可以诱发孩子的学习兴趣,也可以帮助孩子锻炼思维能力。

例如:1980年暑假,东子和妹妹还在小学。一天下午,兄妹俩围着我在问这问那。突然他们指着天花板上一个圆圆的光斑,问:“爸爸,那是怎么回事?”

这个问题本来很简单,我直接回答孩子的疑问也就结束了。但是,我觉得这正是一次借题发挥、进行思维综合训练的机会,所以没有马上回答。“你们说呢?”我故意反问了一句。“太阳光反射过去的。”兄妹俩都抢着回答。“是怎么反射过去的呢?”我又问了一句。

两个孩子愣住了。“是这个小方桌!”东子抢了先。他大概是看到阳光从窗户进来,照在小方桌上。虽然没有答对,但是他首先在屋内有阳光的地方寻找原因,这个思路是正确的。“不对!桌子是方的,那光斑是圆的。”妹妹反驳说。“五斗橱的镜子是方形的,那也不是了。”东子的思路是有道理的,他注意到室内,除小方桌外,只有五斗橱上有太阳光。“圆的,圆的……”妹妹一边嘀咕着,一边满屋到处找圆的东西——这种思路也是不错的。她发现只有妈妈梳头用的镜子是圆的,可是它又不在阳光里。所以,她犹豫地问:“是这个镜子吗?”

东子一听,立即伸手碰了碰镜子,天花板上的光斑动了起来,我们三人都笑了。东子听妹妹问是不是五斗橱上的圆镜子时,立即伸手去碰那个镜子,这是从思维到行为的思路过程,更是迅速而正确。

答案是找到了,但是我没有就此结束,而是再追问一句:“可圆镜子不在阳光里,怎么会是那圆镜子反射的呢?”

我这么一问,两个小家伙无语了,都好奇地看着我。我就一边解释阳光照到五斗橱的镜子上,五斗橱的镜子将阳光反射到圆镜子上,圆镜子再将阳光反射到天花板上,就成了这光斑,一边用两块镜子做了几下多次反射的实验。

本来,这件事到此可以结束了,我却“穷追不舍”,紧紧抓住这次机会,立即拿来一个脸盆,往盆里放了一枚5分硬币,然后让孩子向后退,一直退到刚刚看不见硬币的地方站定。这时,我按住硬币向脸盆里倒水,倒着倒着,兄妹俩喊起来:“看见了,又看见了。”

我告诉他俩,这是光线从空气中进入水中发生折射的结果,并趁机介绍了一些光学知识。兄妹俩顿时对光学产生了兴趣,我说:“你们好好学习,将来进了中学,在物理课的光学中就可以学到这些内容了。”

这个例子说明一个道理:在实施INIF方法时,要时时注意引导孩子动脑筋,学会思索。如果只满足于“那是圆镜子反射的”,就不知道多次反射的道理;如果满足解释反射现象,不做硬币试验,就不会知道折射,思考的层次也就简单浅薄得多。现在这样做,逐层深入,在不知不觉当中孩子动了脑筋,而且轻松愉快。

◎双向承诺法

在实施INIF方法时,家长为了让孩子愿意办你想让他办的事,可以先向孩子承诺允许孩子做他喜欢做的事,然后要求孩子做你想让他做的事。通常,孩子都会答应。

有一位实施INIF方法的妈妈想让孩子多吃一点青菜,是这样进行的:

妈妈承诺:“我每天给你做你喜欢吃的鱼,你答应吃我炒的青菜。”

孩子承诺:“你给我做鱼,我就答应你吃青菜。”

有一位实施INIF方法的妈妈想去同学家串门,担心孩子不愿意出门。

妈妈承诺:“你要同意和妈妈一起去同学家串门,我就带你去玩电动扶梯。”因为家长知道孩子就喜欢玩电动扶梯。

孩子承诺:“你带我去玩电动扶梯,我就和你一起去你同学家串门。”

◎家长求助法

这是家长通过向孩子认错、示弱、求助的方式来实现家长教育目的的方法。

比如,妈妈要孩子自己穿衣服。

女儿说:“以前都是你帮我穿的。”妈妈说:“对,以前是妈妈错了,你们自己能穿衣服,妈妈却帮你们穿,那是妈妈不信任你们,妈妈爱你们爱得不对。从今天起妈妈要改过来!”这样孩子就自己穿衣服了。

再比如,妈妈要想培养孩子的写作能力,却说自己想做一本关于游览的手工书,请女儿帮忙拍照片。女儿非常高兴地答应了,并愿意编写每一张照片的文字说明。

还有,妈妈在给孩子洗脸的时候,故意说:“春晓,哎?第一句是什么来着?妈妈忘了。”孩子说:“春眠不觉晓。”妈妈又说:“然后呢,第二句是?”孩子就把剩下的诗句都背下来了。

不过,此法实施是有条件的。它只能在亲子关系比较好的家庭、自觉性比较高的孩子身上产生效果。亲子关系紧张、孩子缺乏自觉性,家长再怎样“求助”也不会引起孩子的共鸣,这时“家长求助法”就失灵了。

◎语言引导法

这是通过运用“一句话就可以回答得了的语言”,来和孩子聊天,把孩子引导到家长需要的方向上的方法。

有一位实施INIF方法的妈妈在她的育儿日记里这样写道:一天晚上,孩子躺在小床上,睡不着,和我聊天。我让孩子说他喜欢的。他说:“妈妈,我手里有只小小的毛毛虫,在爬啊爬啊……”其实,我知道,孩子的手里什么也没有。我接着问:“宝贝的虫虫爬到哪里去呀?”宝宝说:“它爬到公园里去了啊。”我说:“去公园的路上看到什么了啊?”他说:“路上有好多好多的小汽车,还有挖土机。”我说:“爬到公园里可以看到什么啊?”他说:“我看到荡秋千了,有滑滑梯,还有好高好高的树,还有长长的桥。”我接着说:“宝宝好棒,长长的桥下面有什么呢?”宝宝开心地说:“有水有鱼。”我说:“哇,我家宝贝能看见水里的鱼在游泳吗?”宝宝说:“小鱼在游泳,我也要游泳,游啊游……”最后我说:“宝宝会讲故事啦,妈妈把刚刚宝宝讲的故事再说一遍。”孩子很开心地听完我重述的他自己讲的故事。

这就是用“一句话就可以回答得了的语言”和孩子聊天的语言引导法。

◎任其体验法

这是针对孩子坚持要做的事,是不合适的,甚至是错的,而父母的观点是对的,可是孩子就是不听的情况,家长可以让孩子自己亲身去体验一下然后自己觉得应该不做、达到教育目的的方法。

一位学习INIF方法的妈妈在日记里记载了这样一个小故事:孩子非常喜欢那双小兔子鞋,可是已经很小了,而且孩子也曾经在穿了这双鞋之后脚被挤得很疼。可是,孩子非要穿,妈妈坚持不给穿。在母女僵持的时候,爷爷说:“你给她穿好了,鞋小了脚痛,她自然而然会脱的。”这位妈妈在日记里写道: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有很多事是需要她自己去体验的,我们可以把自己的经验告诉孩子,但是不能把自己的思想强加给孩子,孩子只有有了更多的体验,当体验变成一种经验,她以后自然就不会再犯同样的错。

两个月后,这位妈妈又在日记里记载了类似的一件事:早晨上学,天气很冷,可是孩子愣是不愿穿毛衣,不愿穿鞋子。日记里是这样写的:宝宝用了一个半小时的哭泣声坚持着自己的想法,而我也坚持着。当然这期间我很愤怒,“软硬兼施”都不奏效。……结果是我抱着哭泣着的、没有穿毛衣和鞋子的宝宝去幼儿园。她的哭声是在去幼儿园的半路上感觉到冷才停止的。到幼儿园的教室,宝宝才很安静地让我帮她把毛衣和鞋子穿好。第二天早上起床,宝宝很乖地把衣服、鞋子穿好了。

对于这件事,这位妈妈做得很好。她在日记中写道:我想这件事就跟上次穿鞋事件是一样的,让孩子多体验吧,要相信孩子自我总结的能力。我相信同样的事情不会再发生,就像小兔子鞋,从那次以后,孩子再也没有要求穿过。

综上所述,在家庭教育中,每一个实施INIF方法的诱发教育活动都要认真对待,不要急于求成,不要企求一步到位,一次不见效果,就总结经验再来一次。总的原则就是精心设计诱发活动,引导孩子自己做出决定。

第三,实施的程序和方法。

上文已经说过,INIF方法实施的程序,包括两条线七个方面的内容:第一条线,非智力因素的诱发,包括:①诱发兴趣;②诱发注

意力;③诱发自信心;④诱发自觉性;⑤情绪管理。第二条线,智力因素的诱发,包括:①诱发备考应考能力;②诱发课堂学习能力和自学能力。

INIF方法的实施,也就是这七个方面。具体内容,本书将从第三章到第九章逐一进行介绍。

非智力因素诱发

本书读到这里,家长们应该了解到通过诱发非智力因素促进孩子智力发展的“INIF方法”是可信的、是可实际操作的。我相信,你们现在最急需的是方法,是诱发非智力因素的方法。本书第三章到第五章就专门介绍诱发非智力因素的方法。

非智力因素是一个范畴很广的概念。它包括主体的个性心理因素,兴趣、注意力、情感、意志、气质和性格等,还包括主体的思想素质、行为素质、自我评价素质、道德素质、文化素质、身体素质等。

家长们可能会惊讶,这么多的非智力因素,什么时候才能诱发完啊!

不要紧张,有办法,我们不是常说要抓主要矛盾吗?我们分析一下,在这么多因素中,哪些是最重要的、见效最快的因素,然后从这些因素开始。

首先,身体素质,是孩子胜任学习的前提。没有健康的体质就会缺少自信心,没有健康的体质就无法承担繁重复杂的学习任务。在现实中,成绩优秀的孩子因病误考的事常有发生。在这个问题上,除了帮助孩子积极参加体育锻炼之外,更重要的是管理好孩子的饮食。来自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数据显示,我国18岁以下的肥胖人群已达1.2亿人。来自国外的研究也指出,中国有12%的儿童超重。这都是由于不健康的饮食习惯造成的。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从管好孩子的饮食开始。关于这方面可供阅读的书很多,可找来学习。

至于孩子的思想素质、行为素质、自我评价素质、道德素质、文化素质,是受父母、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影响,日积月累,潜移默化形成的。这些非智力因素的诱发,需要家长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以身教为主,言教为辅,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本书在第四部分将介绍这方面的知识。

最后,就是心理素质的提高。心理素质与思想素质、行为素质、自我评价素质、道德素质、文化素质的提高不同,是可以在短期内奏效的,而且心理素质的提高,还有益于思想素质、文化素质的提高。

所以,本书选择了对智力发展具有直接促进作用的心理素质——兴趣、注意力、自信心、意志(自觉性)、情绪五个方面,在本篇第三章到第七章详细介绍诱发这五种非智力因素的方法。

第三章 非智力因素诱发之一——诱发兴趣

讲到兴趣,许多家长只知道孩子上网有兴趣,打游戏有兴趣,看电视有兴趣,却不知道这些兴趣是怎么来的?孩子对学习没兴趣,束手无策,好像只能如此。因为这些兴趣都是自发产生的。

INIF方法认为,兴趣是可以有意识培养的。我们可以帮助孩子培养学习兴趣。你可以按照下面的介绍在家里试试。

兴趣,简单地说,就是人们对某种事物喜好的程度。

兴趣的作用,主要表现为对学生学习活动的范围控制和持久控制。

家长们可能也有经验,有的孩子喜欢物理,在上物理课时,他就会专心听讲,学习效果好;他不喜欢化学,上化学课时,就开小差、就会感到疲倦,有时甚至会逃课。也就是说,这位同学学习兴趣的范围,控制了他学习行为的范围。

有的孩子喜欢画画,他一画起画来就画个不停,天天如此,这就是兴趣可以使学生的学习行为长期自觉维持,即“持久控制”。

无论是古代的“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还是现代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都在强调学习兴趣的作用。所以,INIF方法把“诱发兴趣”作为诱发非智力因素的第一个方法。

现在的问题是,我们许多家长只知道孩子对上网打游戏有兴趣,却不知道这个兴趣是怎么来的。孩子对学习没兴趣,束手无策,好像只能如此,家长觉得孩子可能天生不是学习的料。这是因为孩子的兴趣通常都是自发产生的。

本书提出要诱发兴趣,意思就是我们家长要帮助孩子主动地、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学习兴趣。

说这话是有根据的。兴趣是因为需要而产生的,我们可以通过改变自己的需要而改变自己的兴趣,可以通过帮助孩子建立新的需要而培养孩子的新兴趣。只要我们能够让孩子明确而且是从内心深处接受学习是自己的需要,孩子就可以把学习兴趣建立起来。

下面就给家长们介绍4个诱发学习兴趣的方法:

发现兴趣:从日常表现中发现孩子的学习兴趣

激发兴趣:孩子对学习没有兴趣怎么办?

迁移兴趣:如何让兴趣产生价值?

保持兴趣:由三分钟热到毕生爱好学习

。发现兴趣:从日常表现中发现孩子的学习兴趣(1)发现并引导孩子的兴趣

关于孩子的兴趣,家长们的认识各不相同。有的认为,兴趣越多越好,也有的认为,中学生只能有一个学习兴趣。还有的认为,爱因斯坦都说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孩子对学习没有兴趣,就不要太难为他了,从而放弃对孩子学习兴趣的诱发。还有一些家长,包括一些中学老师,认为兴趣指的是绘画、弹琴、游泳、武术等非学习活动。显然,这些认识是偏颇的。

家长们应该走出这些认识误区,发现和解放孩子的现有兴趣。

孩子自身本来就有许多有利于学习的积极兴趣。当然,孩子知道自己喜欢什么,可是家长并不知道。所以,家庭教育中家长首先要把孩子的积极兴趣发掘出来。这就是常说的,孩子的兴趣是需要我们去发现的。

孩子的这些积极兴趣,在一开始时,并不明显,比较弱小,有的仅仅是一些可贵的苗头。诸如,孩子看到一个叔叔在画画,可能站在一边看上好半天不愿离去;听到一个阿姨在讲故事,听得着了迷;这就是积极兴趣的苗头,如果家长能够及时地抓住,加以扶持,就有可能形成稳定积极的兴趣。

同时,由于孩子年龄小,兴趣通常不稳定,很容易转换,今天喜欢这个,明天喜欢那个。在这些频繁转换和迁移的兴趣中,发展前景是不确定的,你往这边引导他就往这边发展,你往那边引导他就往那边发展;需要家长及时抓住,顺其发展趋势,加以引导,形成对孩子的有用兴趣。

比如,14岁考进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的肖兵,他的爸爸妈妈就非常善于从观察孩子的表现来判断孩子的兴趣。

肖兵什么时候开始喜欢画画的,爸爸妈妈也说不清。只记得肖兵3岁时,爸爸去幼儿园接肖兵回家。到了幼儿园,爸爸见孩子们都高高兴兴地在一起玩耍,唯独没有肖兵,急得四处去找他。原来他蹲在一旁用树枝在地上画画,什么鸟儿、树,还有人。起初,爸爸并没有在意。

后来,次数多了,爸爸就问肖兵:“你喜欢画画?”

肖兵点点小脑袋。爸爸也没说什么,回去就为肖兵买来了黑板、粉笔,还有纸张、铅笔、颜料,让肖兵尽情地画。这可乐坏了肖兵,一有空就拿笔画起来。

就这样,肖兵的绘画兴趣被发现了。接下来,肖兵的爸爸妈妈十分小心地呵护孩子的这一兴趣。爸爸不仅任肖兵去画,有时候还领着肖兵到外面去写生。写生时,爸爸总是先让肖兵仔仔细细地看清要画的东西,哪怕一个细节也要提醒他看到,然后再让他画在纸上。

再比如,13岁出版了两本诗集、14岁考进北京大学英语系的少年大学生田晓菲,她的妈妈也是一位非常善于观察孩子的表现来判断孩子兴趣的母亲。

起初,她发现菲菲不喜欢上公园去玩,去过一次的地方就不再想去。你让她去,她总是回答说:“不就是老样子吗!”菲菲喜欢唱歌,却唱不好,学跳舞显得更笨。小时候在幼儿园,许多次演出节目,开始选中了她,可她总跳不好,最后就被淘汰了。

但是,在语文学习方面,菲菲却表现大不一样:2岁的时候,爸爸教她背儿歌,她很愿意学,捧着一边是画一边是字的儿歌集,高高兴兴地边看边念,很快就记住了。爸爸妈妈敏锐地感觉到这是菲菲的兴趣所在。他们认为,对于菲菲不感兴趣的事,不应该强迫她去做;对于菲菲喜欢的事,就应该千方百计创造条件让她去做。所以,他们让孩子学儿歌、背儿歌、认儿歌歌词。

菲菲5岁时,爸爸精心挑选了几十首适合孩子读的古代诗词,抄在一个小本子上,比如“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沙上儿童临水立,戏将萍叶饲新鹅”“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等等。诗中有人物,有意境,有情趣,有故事,适合孩子的口味。他们每天教菲菲一首,从念读到理解、背诵,这下可把菲菲吸引住了。她背背、听听、记记,很快全都记住了,认识的字也渐渐多起来,语言修养也潜移默化地从兴趣盎然中得到陶冶。

爸爸妈妈在发现菲菲学习语言的兴趣之后,并没有满足于读读儿歌、背背古诗,而是从儿童心理出发,设法把孩子的兴趣向提高学习兴趣方面引导。

比如,他们为了加强识字训练,就经常在家中举行查字典比赛,爸爸、妈妈、哥哥和菲菲,四个人都参加。由一个人在报纸上随便指定一个字,看谁先查出来了。孩子们总是好胜的,唯恐落后,拼命快查。菲菲先查出来了,就表扬她,她很高兴。这种比赛既可培养学习兴趣,还可提高自信心。当然,爸爸妈妈是故意输给她的,而且装得很像,没有让孩子识破。只是有时为了激发一下,也要让她输一两次。

但是,孩子对某件事的兴趣一大,就会异想天开,提出许多怪诞的看法,做出一些荒唐的事来。这个时候,爸爸妈妈就及时给菲菲指出来,不让兴趣向歧路上发展。有时在良好的兴趣下,孩子做错了事,爸爸妈妈就在表扬的前提下及时指出错误,以保护孩子的良好兴趣。

比如,菲菲4岁的时候,她把哥哥的一本新作文本子拿到手,就在本子上写起“字”来,而且一格一个“字”,一连写了整整四页。妈妈下班回来时,菲菲高兴地把作文本递给妈妈,兴奋得小脸蛋红红的,说:“妈妈,你看,我写的!”“我的天哪!”妈妈心里一惊,那上面画的全是谁也不认识的符号,刚想批评菲菲不该把哥哥的新本子画脏了,但是马上意识到不能批评。因为孩子是爱模仿的,看见别人写字,她也要写字,如果及时鼓励,就会使她对写字的兴趣得到巩固。于是,妈妈马上改口,用亲热的语气对菲菲说:“呵!这是菲菲写的吗?写得真好!多整齐!等爸爸下班回来,再给爸爸看。”

果然,爸爸下班后,菲菲兴高采烈地迎上前去,把作文本递给爸爸看,爸爸不仅表扬了菲菲,而且还给她买了一个新本子,说:“这是你的本子,以后就用这个本子吧。”菲菲高兴极了,每天往她新本子上写些相同的符号,直到写满整个本子里的所有格子为止。

但是,和田晓菲妈妈的做法相反,许多家长在对自己孩子的教育中忽视了这一点。他们不明白,小孩子的自发兴趣,往往是孩子天性中萌生的第一株嫩芽,需要倍加保护和培育。当然他们也不是故意去摧残这株嫩芽,但事实上是他们亲手伤害了自己孩子的这株嫩芽。

具有悲剧意味的是,许多这种伤害,在家长看来,还是在对孩子真诚的爱中进行的。不是吗?请看:“你怎么这么笨,这么简单都不会!”“你看人家,你怎么就不如人家?”“今后不许到处乱画画,好好看书。”

类似的话,几乎到处都可以听到。自然,这里渗透了家长对孩子真诚的爱。然而,正是这种爱,如同强烈的阳光和过量的雨水,嫩芽是难以承受的。

田晓菲在《诗刊》上曾发表过一首诗,叫《温柔的伤害》,诗中写道:波浪是温柔的软鞭子,似乎没有什么威力,可连最坚强的礁石的心,也被留下了痕迹。你不会待我无情,让我流血,你不会损伤我的身躯,可你温柔的伤害,对于我也许便是致命的一击……

家长们,警惕这温柔的伤害吧!爱和教育对于我们,既需要倾注感情,也需要寻找规律。记住吧,兴趣是智力发展之源,用满腔的爱来发掘孩子的兴趣,使萌生的第一株嫩芽长大、开花、结果。(2)解放孩子的兴趣“解放”的意思是说,孩子的许多兴趣,由于种种原因导致他产生心理障碍而不愿表露出来,需要家长消除孩子的心理障碍,把受到压抑的兴趣解放出来。

比如,张平喜欢写毛笔字,爸爸也支持她学写毛笔字。可是一次爸爸不在家,张平不小心把墨汁洒在床单上,妈妈非常生气,狠狠揍了她一顿。自那以后,只要爸爸不在家,张平就不敢写毛笔字了。这时,张平心理的正常发展受到了约束和压抑,出现了心理障碍。

可见,心理障碍对孩子的学习有着不良的影响。

最常见的儿童心理障碍有以下几种:

第一,急于求成。

孩子在形成一种兴趣之后,急于求成的意识最明显。喜欢看小说了,就整天看小说,厚厚的一大本,恨不得一口气看完;喜欢画画,就画个不停;喜欢算术,就整天做大量的算术题训练,等等。

这时,一方面应该表扬孩子能建立新的兴趣,很好,鼓励孩子继续保持,同时要告诉孩子树立长期学习的思想。因为任何学习能力、阅读能力、绘画能力都是需要经过多次反复的长期训练才能形成和提高的。

比如做习题,家长们在每一次练习之后应及时给予表扬,以保持孩子继续学习的兴趣;可以搞“百题无错”“一周无错题”的练习,督促孩子向着确定的目标奋进,训练他们兴趣的持久性。

第二,懒惰自满。

有的孩子和“急于求成”的心理相反,在形成某一兴趣之后,由于学习上有所长进,就会满足起来,懒惰懈怠,放松学习。

比如,“孩子本来很喜欢画画,不知怎么现在不画了”,“去年喜欢做数学题,今年却不做了”,等等,就是这个原因。

这个时候,不要批评孩子,那样孩子会因为逆反而放弃这一兴趣。而应当表扬他曾经有过的兴趣,和孩子一起回忆这个兴趣曾经给他带来的快乐,同时再给孩子提出更高一点,当然是孩子力所能及的要求,使孩子看到画画、数学之中还有许多学问,让他知道自己的那一点点成绩太微不足道了,重新激起孩子的兴趣。不过,这个时候,提出的要求如果过高,会使孩子望而生畏的。

第三,怕苦怕累。

小孩子觉得学习太苦太累。我曾遇到几个小学一年级的学生在一起议论说:“要是现在还在幼儿园就快活了。”这正是这种心理障碍的表现。

学习的确是一件艰苦的劳动。任何人的学习都会遇到困难,何况是刚刚入学的小孩子呢?但是,苦中也确实有乐,只有深感学习过程之中的苦,才会体会到学习成功的快乐。

在少年大学生中,有人问他们:“学习苦不苦?”他们都会回答说:“学习总是苦的。”说完之后,淡淡一笑,就会又说,爸爸给他的零用钱他都用来买书了,“总觉得这些书比蛋糕和巧克力的味道好”。可见,他们已经尝到了“认真学习,苦中求乐”的甜头。再比如,本书在第一章第一节就提到的著名的少年大学生张亚勤,他的妈妈从小就培养他的学习苦乐观。如今已经40多岁的张亚勤,还记得在上学前妈妈经常给他说的话:“学习并不是一件苦差事,要用愉快的心态去对待,要学会去享受学习中的快乐。”

这位少年大学生智力获得超常发展,与他这种积极的苦乐观是紧密相关的。

家长应当有意识地培养孩子形成积极的苦乐观。方法有很多:在孩子失败时,不作批评,给予鼓励,让孩子在失败中经受锻炼,总结教训;给孩子讲艰苦奋斗的故事,如诺贝尔研究炸药的故事,爱迪生发明电灯的故事等;统计孩子的计算速度、学习成绩,定期给孩子进行分析比较,让孩子看到自己的进步,确信自己的辛苦没有白费。(3)帮助孩子建立良好的兴趣中心

家长们要明白,孩子的兴趣少,自然不好,但是也不是兴趣越多就越好。

家长们会说,你这是啥意思?难道兴趣还有一个定量的问题。

当然,我这里说的不是兴趣的“定量”问题,我说的是要根据兴趣的作用加以取舍。因为从兴趣对孩子成长发展的作用看,兴趣的作用有正有负,有的有用,有的无用,甚至有害。家长有责任帮助孩子,让孩子对自己的兴趣区别对待,以确定对不同的兴趣采取不同的态度,分别采取发展、保护、保留、迁移、制止等措施,对已有的兴趣进行取舍,建立起适合于自己的兴趣中心。

这里说的“兴趣中心”,也称中心兴趣。望文生义,是指在孩子的一大堆兴趣中,有一个起主导作用的、能够统御其他兴趣的兴趣。

下面就说说怎样区别不同作用的兴趣和怎样帮助孩子建立兴趣中心。

第一,区别不同作用兴趣的标准。

许多家长都觉得,读书的小孩子,兴趣就应当全部集中在课堂、课本、作业上,一切与学习无关的兴趣都是无用的。例如,孩子喜欢画画、喜欢玩具、喜爱唱歌跳舞等,都觉得不合适,甚至有的家长认为这是“不务正业”。

显然,这种认识是偏颇的。

兴趣的有用无用,并不在于它是否直接与课程学习有关。与课程学习直接有关的兴趣,自然很好,但是也不是总是有用;与课程学习无关的兴趣,并非一定对学习不好。

区别兴趣的作用,一个重要的标准就是考察兴趣的本质是否有利于孩子的成长和发展。明显地有利于孩子的发展,自然是有用兴趣。如:学理科的孩子喜欢做习题,学文科的孩子喜欢看书、写文章,想当音乐家的孩子喜欢弹钢琴等。

但是,物极必反。即使是这些有用的兴趣,也应有一定的限度,超过了某一界限,过分了,有用兴趣也会变成有害兴趣。例如,立志要当音乐家的孩子,对钢琴有着浓厚的兴趣。无疑,这应当是有用兴趣。但是,如果他掌握失当,整天只知道弹钢琴,学校的文化课都不想学了,这喜好钢琴的兴趣就成了这个孩子成长的有害兴趣了。再如,孩子喜欢做习题,这自然是有用兴趣。但是,如果他一味只做题,不知劳逸结合,累坏了身体,这有用兴趣岂不变成了有害兴趣了吗?

至于表面上与课程学习无关的或关系不大的兴趣,可以分成三种情况:

第一种是明显有害于孩子成长的兴趣。例如,孩子对赌博、抽烟、打架感兴趣,自然对其成长有害。对这类消极有害兴趣,家长应当及时制止。

第二种是对孩子的成长虽无害,却也无用的兴趣。例如,这个孩子喜欢用钢笔,那个孩子喜欢用圆珠笔;男孩子喜欢看足球赛,女孩子喜欢学织毛衣等。这些兴趣可有可无,留之无害,去之无妨。对这类无益无害兴趣,做家长的可以让孩子自己去处理,不必强求去留。

第三种是有利于孩子成长和发展的兴趣。这一点往往是家长们忽略的,误以为与课程学习无关,就一定对孩子无用,不知道保护、发扬这些积极兴趣。

例如:孩子喜欢拆玩具,不仅表面上与课程学习无关,而且玩具一拆总是还不了原,经济上有损失。尤其是家庭经济比较困难的家庭,孩子经常拆玩具,对家庭是一个很重的经济负担,所以家长往往对孩子的这一行为进行严厉批评。

但是,喜欢拆玩具的孩子,一般都是对新鲜事物具有强烈好奇心的孩子,这种孩子对事物有一种寻根究底的品质。这种品质很可贵,是人才成长过程中必备而又难得的素质,应该精心保护,加以引导。

第二,怎样建立良好的兴趣中心?

实践表明,广泛多样的兴趣只有在与某个中心兴趣相结合的情况下,才是一种珍贵的品质。历史上不少有成就的人,都是既有广泛的兴趣又有中心兴趣。

比如,少年班学生王嘉骝,他的兴趣非常地广泛。他非常喜欢化学,所以,他的中心兴趣是化学学习。此外,打羽毛球、唱歌、看科幻小说……他也都很喜欢。他颇为洒脱地自嘲说:“我参加过学校的羽毛球比赛,但没有取得好的名次;参加过校园歌手大赛,也没有‘杀出重围’,不过没有关系,我从中收获了乐趣。”他最喜欢的一款游戏是《仙剑奇侠传》。和别人不同的是他不只是玩游戏,而且在其中学习了很多的国学知识。他说:“游戏里人物的传统服饰、语言对话、场景设置等,都展示了丰富的汉文化,我非常喜欢。”

其实,在孩子多种多样的兴趣中,真正有害的兴趣并不是很多,真正稳定而又有用的兴趣也不多,较多的是不稳定、作用不明确或作用不大的兴趣。因此,为了让有用的兴趣起作用,就要帮助孩子确定自己的中心兴趣,建立兴趣中心。

中心兴趣,既可以自发形成,也可以经教育人为确定。

所谓“人为确定”兴趣中心,总是同教育者的培养目标相联系的。教育者要把孩子培养成什么人,就给孩子培养什么样的中心兴趣。

那么,具体到你的孩子,你将引导他建立一个什么样的中心兴趣呢?

很显然,这与你打算给孩子确定一个什么样的培养目标直接相关。

这时,怎样建立兴趣中心的问题,就转变为你为孩子设计什么样培养目标的问题了。这里最关键的是,你所设计的培养目标,不能是你家长的主观推测或良好的愿望,而必须是符合孩子现实发展的实际情况。只有家长的主观设计和孩子的客观发展相一致的时候所建立起来的兴趣中心才有可能促进孩子的发展。

例如,前面提到的对画画有浓厚兴趣的少年大学生肖兵,在小学时兴趣广泛。进初中时,他曾经一度热衷于速算,在当地的地区一级的报纸《朝阳日报》上连续发表了两篇关于速算的文章。但是,家长在咨询了有关专家之后,认识到速算解决的仅仅是加减乘除的四则运算,在科学研究上没有多大用途,不宜作为孩子的中心兴趣,为了孩子将来有所成就,应当首先学习文化知识。于是他的父母把理科学习作为中心兴趣来培养,两年后肖兵考入了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可见,中心兴趣与孩子发展相一致的时候,发展的速度就加快了。激发兴趣:孩子对学习没有兴趣怎么办?

孩子对学习没有兴趣,不要着急,不妨试试下面几个方法,也许有用。(1)好奇诱导法:以孩子身边的事物激发孩子的好奇

好奇心是少年儿童都具备的心理品质。强烈的好奇心,会促使少年儿童对好奇的对象产生兴趣。许多科学家都十分重视少年儿童的好奇心。

著名美籍华裔物理学家李政道教授在和中国科技大学校领导座谈少年班教育时说:我们一定要培养他们的好奇心,要敢于提问题。考试考得好,也只是在回答别人提出的问题,总不能老回答别人提出的问题呀。为什么理论物理领域中做出贡献的大都是年轻人呢?就是他们敢于怀疑,敢问。所以,好奇心很重要,好奇才能敢问。

著名物理学家任之恭教授说得更具体、更明白。他认为:最要紧的是有没有好奇心。遇到问题要能追问下去,敢想、敢说、敢问。这种精神比在数理化哪个方面得了好分数都更重要。我们的中小学生,还有大学生,都要有胆量去提一些问题,要敢于怀疑,敢于反抗别人教给你的东西,要好奇。那个树叶是怎么长出来的?耳朵为什么要长两个?吃的东西为什么会消化?电视机为什么可以收到节目?可能有的孩子认为,它本来就是那样,所以就是那样,不发生怀疑,这就不行。我是比较注重于敢想,敢说,好奇,敢问,甚至于反抗。这样,这个孩子才可能有所长进。

在实际生活中,好奇心的作用确实很大。许多少年大学生都是从好奇开始自己超常发展历程的。

少年大学生董瑞涛在小学时就对数学十分好奇。他问妈妈:“2这个数真有趣,怎么2加2等于4,2乘2等于4,2的平方还是4呢?”小董对数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开始自学中学数学,并因此在初中一年级就考进了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后来成了著名数学家谷超豪教授的研究生。

少年大学生张方小时候摆弄玩具,也曾有过有趣的发现。他用小象、小熊、小猫、小狗、小猪5个小玩具排队,一会儿小象领头排成一列,一会儿小熊在前排成一列。排着排着,好奇心促使他问自己:到底能有多少种排法呢?他一面排,一面思考,终于弄明白了5种玩具可以有5×4×3×2×1=120种排列法。

少年大学生王凯宁在中学时就有一种少见的好奇心。他在中学时就对一道道数学习题感到新鲜稀奇。这些习题,出题人是怎么拟出来的呢?为什么有的简单习题,改头换面就成了一道难题,而解题规律都还是一样?这种好奇心促使他研究起来。进少年班不久,他就写了一篇论文:《命题的推广和命题间的联系》。

至于古今中外的大科学家好奇心的故事就更多了。

爱因斯坦在四五岁时,被指针总是指向一个方向的指南针吸引住了,好奇心驱使他去探求把指针吸住的那股力。

达尔文从小对自然界的物种为什么会多姿多彩而百思不得其解,好奇得几乎发狂、入迷,以至他终生为之奋斗,创立了“物种起源”的伟大学说。

通常情况下,少年儿童的好奇心是自发产生的。

INIF方法强调利用“好奇可以导致兴趣”的规律,通过设计一个个的诱发活动,有意识地引导孩子产生好奇心理,并进一步引导孩子关注好奇对象“学科知识”的学习,激发孩子产生学习兴趣。

INIF方法中“引导孩子产生好奇心理”的过程,实际上是通过启发孩子勤于阅读、喜好观察、善于思考、让孩子自我发问或家长直接向孩子提问,主动地引导孩子对身边发生的事物进行观察,并促成孩子寻求答案的过程。

对于这个过程,需要注意两点:

第一点,孩子如果不阅读、不观察,就没有思考的内容。但是仅仅阅读、仅仅观察,只是有了思考的内容。接下来还要善于思考,能够提出问题来,就是启发孩子“自我发问”;孩子不问,家长就直接提问。

第二点,“努力寻求答案”。这是关键的环节。如果在阅读和思考过后,提出了问题,并不想去寻求答案,只能说产生了好奇的念头,因为不想寻求答案,好奇的火花也就稍纵即逝了,是不会导致产生兴趣的。只有为了寻求答案的好奇才会产生学习兴趣。所以家长要进一步帮助孩子“寻求”答案。

这里将“寻求”打了引号,意思是说,对于家长,答案当然是已经知道的,但是不要直接告诉孩子,直接告诉孩子,就不会激起孩子的好奇心了。通过和孩子的不断对话、提问,把孩子的思路往答案的方向引导。

同时,本书在这里说的只是“努力寻求”,并没有强调一定要找到答案。就是说,是否找到了答案,找到的答案是否正确,这些并不重要。因为即使你在大百科全书里找到了答案,读给孩子听,孩子也理解不了。所以,重要的是有“努力寻求答案”的需求,就可以形成在答案方面的兴趣。

综上所述,要诱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就要引导孩子对学科内容的好奇。

其实,最简单的方法,就是以孩子身边的事物,引导孩子对学科内容的好奇,促使其对学习知识产生直接兴趣。

之所以这样提,是因为身边的事,取材容易,随手可得;身边的事,孩子亲历,接触较多,孩子有自己的认识。如果家长能够提出超过孩子常识所了解的内容,就会引起孩子的好奇。

比如,今天的孩子对火车已不感陌生了,更有许多孩子,小小年纪,都已有坐火车出门旅行的经历了。我就把它利用来引导孩子的好奇心。

有一次,坐火车时,我问东子:“车窗外的树怎么往后跑?”“车子在往前开,外面的树当然往后去。”东子回答。“那你再往远处看,”我说,“远处的树是往后跑?还是往前跑?”

不看则已,一看孩子就糊涂了,远处的树怎么会朝前跑呢?整个大地看上去好像在围绕一个看不见的轴在转动。

东子好奇地看着我:“爸爸,这是怎么回事?”

东子的好奇心被激发出来了。

我简单地说:“这叫相对运动。再具体讲,你也听不明白,等你将来进了初中,在物理课讲到‘物体运动’时你就懂得是怎么回事了。”

再比如,自行车是孩子们司空见惯的交通工具,许多孩子很小就会骑,可是许多孩子并没有想过它的轮子为什么要用橡胶做。

我在教东子学自行车时,就问过这个问题。但是,为了引起东子的好奇心,在开始时我并没有直接提问“自行车的轮子为什么要用橡胶做”,而是先问:“我要把一个箱子从外屋挪到里屋,是推进里屋省力,还时拉进里屋省力?”

东子想了想回答:“拖着省力,推着费力。”“为什么?”“拖的时候摩擦力小些,推的时候摩擦力大些。”“那摩擦力是好是坏?”“不好。”东子回答,“费力。”“那自行车后轮跟地面的摩擦力是好是坏?”我接上去又问。

东子回答不了。我就解释说:“自行车后轮和地面的摩擦力向后,那么它的反作用力就是向前,推动自行车往前,所以人在车上踩脚踏子,就能往前行驶。”“那这个摩擦力是好的了。”东子说。“不全是好的,前轮跟地面的摩擦力就是不好的了。”“那摩擦力是好还是坏呢?”

东子没说话,笑了笑,好奇地看着我。

这个时候我才问:“那你知道自行车的轮子为什么要用橡胶做?”

东子望着我,摇摇头。我就接着说:“橡胶和地面的摩擦力大,摩擦力越大,它的反作用力也就越大,推动自行车前进的推力就越大。”

还有一次,我用洗衣机洗衣服。当时的洗衣机是双桶洗衣机,一个洗涤桶一个甩干桶。洗涤桶在放水时水流得越来越快形成旋涡,我就立即把孩子叫过来。

东子和晓春过来一看,不以为然:“旋涡?有啥好看的?”

我对东子说:“你把手指伸到旋涡的中间。”

东子疑惑地看着我,我说:“你伸进去。”

当东子把手指伸进去后,我就问:“有水没有?”

东子回答:“没有。”

于是,我给孩子解释龙卷风为什么能把水吸上天空的道理。龙卷风不过是空气的旋涡。既然水的旋涡里没有水,空气的旋涡里也就没有空气,没有空气就是真空,真空的大气压为零,所以空气旋涡四周的大气压就把水、尘埃压进旋涡里,看上去好像是把水和尘埃吸上了天空。

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

回到乡下时,带孩子们爬山钻溶洞,看钟乳石,然后讲山、讲古迹;和孩子进城的时候,在公共汽车上,有位子也不坐,带着东子站在最前面,看司机如何开车……除此之外,在旅游中,对名山大川的发问,可使孩子产生对地理的兴趣;对花鸟鱼虫的好奇,可使孩子产生对生物的兴趣;对古迹的参观可使孩子产生对历史的兴趣,等等。

总之,尽量利用孩子们周围发生的,他们能看得见、听得着、摸得到的事物引导他们对科学的好奇。

由于这是在家庭中进行的,没有课堂上的情境,孩子没有对学习的厌恶情绪或负担心理,因而是在不知不觉中了解到这些有趣内容的。一旦孩子对这些内容产生好奇或感到有趣,他就会对课堂学习感到需要,那么也就自然会产生学习兴趣。这种“身边的故事”讲下去,由此激发的兴趣就会形成暂时兴趣。这种暂时兴趣一旦与课堂学习形成良性循环,互相增强,暂时兴趣就会发展成稳定兴趣。

身边到处都是科学,随时遇到随时讲,孩子并不感到这是专门在教育他。在我的家庭教育中就是这样一次又一次地利用孩子的好奇心,终于使孩子产生了对科学的兴趣。(2)正确对待孩子的提问,小心呵护孩子的好奇心

对于小孩子来说,生活中所发生的一切都那样新奇有趣,像是一个个猜不透的谜,他们渴望揭开那一个个诱人的谜底。

可是,少年儿童年龄小、阅历浅、知识少,仅靠自己是无法认识客观世界的表现以及相互之间的因果关系,难以满足自己认识世界的愿望。于是,他就要问,问家长,问老师,问自己的小伙伴。

这是少年儿童发育过程中,心理发展的客观需要,是孩子好奇心理的外在表现。儿童因好奇而发问,也可因家长诱发而生好奇,因此而发问。但是这个时候的好奇只是暂时的,或者说只形成了瞬间兴趣,能否稳定下来,就看家长如何对待孩子的发问了。这个时候如果家长、老师能小心呵护孩子的好奇心,认真对待孩子的发问,因势利导,就有可能把好奇导向兴趣。

记得很清楚,当年,我还在读小学三年级的时候,大人问我:“月亮为什么是弯的?”我说:“月亮弯了,是因为地球挡住了太阳光,地球是圆的,所以月亮是弯的。”可是大人进一步问我:“可是有的时候,月亮的中间是凸出来的?那是为什么?”我说:“不会的。”大人说:“是真的。”于是我就在晚上去观察月亮,确实看到月亮的中间是凸出来的(图2)。这极大地引起了我的好奇心,急于寻找答案,第二天就给《中国少年报》编辑部写了一封信,询问这是怎么回事。一个星期后,编辑部居然给我回信了。回信说:“司有和小朋友:你问的问题是关于月相形成的道理,等你长大了,你就明白是怎么回事了(图3)。”图2 凸月的照片图3 月相形成原理示意图

这封信虽然没有给我明确答案,却勾起了我对科学的极大兴趣,以至后来我高中毕业报考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如今已经过去50多年了,我还记忆犹新。如果当年《中国少年报》的编辑部不给我回信,或回信只说一句“小孩子不懂不要乱写信,说给你听你也不懂”,可能就会一下子把我对科学好奇的火花给熄灭了。

再比如,有一次,我和儿子司卫东一起坐公交车。途中,一位带拉杆箱的乘客上车,顺手把拉杆箱的横向方向和公交车前进方向相互垂直放着(图4-A)。图4 拉杆箱的稳定平衡

结果,公交车稍一刹车,拉杆箱就往前倒。在倒了几次之后,我就伸手将拉杆箱提起来,转了180度将拉杆箱的横向方向和公交车前进方向相一致放着(图4-B),于是拉杆箱就不再倒了,那位乘客对我笑了笑,表示感谢。

本来我做这件事,仅仅是下意识所为,并没有想到要给同行的儿子什么教育。可是没想到,儿子把这一切都看在眼里,他感到很奇怪,为什么调换一个方向放就不倒了。他悄悄问我:“爸爸,这是怎么回事?”

我一听,为孩子对身边的事多观察,产生好奇心十分高兴,马上回答:“不奇怪,回家后我告诉你。”

回家后,我给东子做了解释。在公交车刹车时,拉杆箱由于惯性会往前倾倒,在A种情形时,拉杆箱倾倒时重心下降,所以在自身重力作用下就倒下了。在B种情形时,重心则会上升,自身的重力会把拉杆箱拉回来,所以不会倒。

在日常生活中,只要孩子能够发问,就是一次非常好的机会。如果把好问看成是孩子“烦人”“调皮”,而加以斥责、压制,就会挫伤孩子的好奇心。这个时候,哪怕是一点讥讽、批评,甚至表情的冷淡,都会像刀子一样,使这智慧的嫩芽受伤、枯萎。

反之,如果能够理解孩子的发问是好奇心的反映,是心理发展的必然,加以小心呵护,做到“闻问则喜,百问不烦,认真回答,因势利导”,就有可能把好奇心发展成兴趣,或者是把由于好奇心所引起的间接兴趣发展成直接兴趣;或者把由于好奇心引起的瞬时兴趣固定下来,进一步发展成稳定兴趣,进而对孩子的学习产生积极作用。

当然,对于孩子的好奇、发问,也不能不加分析地一概支持。因为孩子毕竟知识少、阅历浅,对什么都可能好奇、发问,难免在发问中有不妥当的问题,这时应该注意引导,耐心说服。

曾经有几个初中生,写信告诉我,他们很喜爱科学。学了几堂物理、化学课,他们就要探讨宇宙的模式,要设计永动机。我写信告诉他们:这显然是不合适的。发明创造不是毫无理论依据和事实依据的想入非非。不了解宇宙,就谈不上宇宙模式的构想;不了解物质运动的原理,就必然会去搞那根本不可能成功的永动机。因此,首先要学习,用当代已有的科技知识武装自己,只有具备了一定的知识积累,才可能在此基础上去进行发明创造。(3)好奇诱导法:引入外部信息激发孩子的好奇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