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成人高考专科起点升本科《政治》考点精讲及典型题(含历年真题)详解(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1-02-10 19:55:31

点击下载

作者:圣才电子书

出版社:圣才电子书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2017年成人高考专科起点升本科《政治》考点精讲及典型题(含历年真题)详解

2017年成人高考专科起点升本科《政治》考点精讲及典型题(含历年真题)详解试读:

第1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1.1 考点精讲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一)哲学及其基本问题

1.哲学与世界观、方法论(1)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

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又是方法论,是各门具体科学的知识的概括和总结。(2)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①方法论就是人们关于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的系统理论。

②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③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2.哲学的基本问题(1)哲学的基本问题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2)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

哲学的基本问题包括两个方面的基本内容,体现在:

①思维与存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即精神与物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亦即谁决定谁的问题;

②思维和存在、精神(意识)和物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反映存在或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

3.哲学的主要派别(1)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及其历史形态

①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根据哲学基本问题第一方面的内容,即世界的本原是物质还是精神的不同回答,形成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哲学两大基本派别。

a.唯物主义,主张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b.唯心主义,主张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意识决定物质、物质是意识的产物。

②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历史形态

a.唯物主义哲学大体经历了三个基本阶段或历史形态。表1-1  唯物主义哲学的三个基本阶段古代的朴肯定了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否定神创世界的观点,素唯物主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某种或某几种“原初物质”(如义水、火、气、土、风等)。继承了古代朴素唯物论的优良传统,高举无神论的近代形而旗帜,但存在着严重的缺陷,即机械性、形而上学上学唯物性、不彻底性。承认自然界的物质性,在人类社会主义上却陷入唯心主义。辩证唯物把唯物主义与辩证法有机地结合起来,把唯物辩证主义和历的自然观和社会历史观有机地结合起来,是唯一科史唯物主学的完备的唯物主义形态。义

b.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式表1-2  唯心主义哲学的两个基本阶段把某种脱离任何个人的精神变成独立的客观存在,客观唯心并把它作为世界的本原和万物的创造者,如“理”、主义“理念”、“绝对精神”。把属于人的感觉、观念、意志等作为唯一真实的存主观唯心在和世界本原,“心外无物”、“物是观念的复合”主义等。【例】认为哲学的物质概念就是金、木、水、火、土等具体物质形态的观点是(  )。

A.辩证唯物主义

B.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C.机械唯物主义

D.庸俗唯物主义【答案】B【解析】唯物主义经历了三种形态,即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机械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朴素唯物主义,是用某种或某几种具体物质形态来解释世界的本原的哲学学说,一般指古代唯物主义,如中国古代用“五行”(金、木、水、火、土)或气(阴阳、元气、精气)等物质形态来说明世界本原。机械唯物主义即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在总结自然科学成就的基础上,丰富和发展了唯物主义。但它把物质归结为自然科学意义上的原子,认为原子是世界的本原。辩证唯物主义以现代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以及思维科学为依据,把世界看成一个运动、变化、发展的整体,将辩证法和唯物主义结合起来,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③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根据哲学基本问题第二个方面的内容,即思维与存在有无同一性问题的不同回答,把哲学区分为可知论与不可知论。

a.肯定思维与存在有同一性,承认客观世界能为人们所认识的哲学观点,属于可知论。

b.否认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否认客观世界能被人们所认识,或者否认客观世界能够被人类彻底认识的哲学观点,属于不可知论。(2)辩证法与形而上学

根据对世界的状态是“怎么样”的不同回答(即是联系、变化、发展的还是孤立、静止、不变的),形成了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和斗争。

①辩证法是关于世界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科学,它是用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看待世界的,认为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的内部矛盾。

②形而上学则坚持用孤立的、片面的、静止的观点看问题,否认事物内部矛盾的存在和作用。(3)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产生和存在的根源

①社会历史根源,主要指社会实践的性质和发展状况。

②认识根源,主要是人们的认识水平受到生产力等各种条件的限制。

③阶级根源,主要是指统治阶级意志的影响。(二)马克思主义哲学及其基本特征

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有着深刻的社会历史根源和阶级基础,有其坚实的自然科学前提和理论来源。(1)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

①社会条件,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和社会矛盾的激化;

②阶级条件,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上升为社会的主要矛盾,无产阶级开始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2)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自然科学前提

19世纪自然科学的发展,特别是三大发现即细胞学说,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生物进化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自然科学前提。(3)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思想理论来源

人类历史上优秀思想成果的继承和发展,尤其是对德国古典哲学的继承和发展。

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1)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科学。(2)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相统一的完备的理论体系。

①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统一;

②马克思主义哲学把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唯物辩证的社会历史观统一起来,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独创。(3)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以实践为基础的革命性与科学性相统一的无产阶级哲学,这是哲学的阶级属性。

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性、科学性、革命性;其中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其他一切哲学最主要、最根本的理论特征;

②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理论。【例】马克思说“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这是强调马克思主义哲学的(  )。

A.革命性

B.科学性

C.实践性

D.阶级性【答案】C【解析】马克思主义哲学三个最显著的特点是实践性、高度的科学性和彻底的革命性。从题干中可以看出,“改变世界”体现的是其实践性。

3.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伟大工具

马克思主义哲学既是科学的世界观,又是科学的方法论;既是认识世界的伟大工具,又是改造世界的伟大工具。(1)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无产阶级政党制定战略、策略的理论基础,是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指南;(2)马克思主义哲学可以增强我们鉴别各种理论和路线是非的能力;(3)马克思主义哲学可以帮助我们掌握运用概念的艺术、提高理论思维的能力。

二、物质和意识

(一)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

1.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1)唯心主义关于物质的观点

①主观唯心主义者认为,物质是自我意识的产物。如“存在就是被感知”,“心外无物”。

②客观唯心主义者认为,物质是离开人、离开人脑的某种所谓精神的产物。(2)旧唯物主义关于物质的观点

①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物质观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认为,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是由某一种或某几种具体的“原初物质”构成的,“原初物质”是世界的本原。

②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物质观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把原子的特性说成是一切物质的特性。(3)辩证唯物主义关于物质的观点

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物质范畴是对物质世界多样性和统一性所作的最高的哲学概括。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它存在于人的意识之外,为人的意识所反映。【例】“物质本身是纯粹的思想创造物和纯粹的抽象”,这个命题表达的观点属于(  )。

A.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物质观

B.机械唯物主义的物质观

C.主观唯心主义的物质观

D.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答案】D【解析】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指出“物质本身是纯粹的思想创造物和纯粹的抽象”,这句话指的是物质概念的由来。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物质是我们所感知到的所有事物的原因,你既不能说出物质的样子,也不能描述物质的性质,更不能在经验世界中找到物质的原型,所以说物质概念是抽象的思想创造物,这是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

2.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1)物质与运动的关系

世界是物质的,而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标志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和过程的变化的哲学范畴,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割的,具体体现在:

①物质是运动着的物质,世界上没有脱离运动的物质,宇宙中的一切事物都以自己特定的形式在不断地运动着。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永恒的。

②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世界上没有脱离物质的运动。任何形式的运动,都有它的物质主体。

③离开物质讲运动,否认物质是运动的主体,是唯心主义;离开运动讲物质,否认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是形而上学。(2)运动与静止的关系

辩证唯物主义在肯定物质绝对运动的同时,又肯定物质具有某种相对静止的状态。

①静止是指物质运动的一种特殊形态,主要指以下两种情形:

a.特定事物之间没有发生空间位置移动;

b.事物保持自身质的稳定性,尚未发生根本性质的变化。

②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

a.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是辩证的统一,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是物质运动两方面的属性;

b.运动和静止相互依赖,相互渗透,即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c.运动是无条件的、永恒的、绝对的;静止是有条件的、暂时的、相对的;

d.在对待运动和静止的关系上,否认绝对运动就会导致形而上学不动论,否认相对静止就会导致相对主义和诡辩论。这两种都割裂了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辩证关系。(3)物质运动与时间、空间的关系

①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

②时间是指物质运动的持续性、顺序性,特点是一维性。空间是指物质运动的广延性、伸张性,特点是三维性。物质运动总是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中进行的,没有离开物质运动的“纯粹”时间和空间,也没有离开时间和空间的物质运动。

3.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性

规律是事物运动发展中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规律是客观事物本身所固有的,又称客观规律。(1)规律的特点

①规律是事物的本质的联系。任何规律都是事物自身所固有的本质联系;

②规律是事物的必然联系。事物运动发展的规律是事物确定不移的必然如此的发展趋势;

③规律是事物稳定的联系。规律的稳定联系特点又表现为重复性,只要具备一定的必要条件,合乎规律的现象就必然重复出现。(2)规律的客观性

客观性是规律的根本特点。规律的客观性是指规律是客观事物本身所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它的存在和作用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

①从规律与人的意识的关系看,规律的存在和作用都存在于人的意识之外,规律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客观存在并发生作用;

②从规律与人的自觉活动关系看,规律不以人的活动意图和愿望为转移,人们既不能创造规律,也不能消灭规律;人们的意识和活动要受规律的支配;

③人们可以通过实践认识规律,在尊重规律的前提下认识和利用规律。(3)自然规律与社会规律的联系与区别

①自然规律是自然现象所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社会规律是通过人们的活动表现出来的社会生活过程诸现象间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②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的联系: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都具有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性。

③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的区别:自然规律是作为一种盲目的无意识的力量起作用,社会规律是通过抱有一定目的和意图的人有自觉意识的活动实现的,存在着主观和客观相互制约的关系。(二)意识的起源、本质和作用

1.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1)意识的含义

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2)意识的起源

①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意识作为一种反映形式,它的形成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即由一切物质所具有的反应特性到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再到高等动物的感觉和心理,最终发展为人类的意识。

②意识是社会历史的产物。社会实践特别是劳动在意识的产生和发展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劳动为意识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客观需要和可能,在人们的劳动和交往中形成的语言促进了意识的发展。

2.意识的本质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意识的本质有相互联系的两个方面的内容: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1)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意识是物质的产物,但又不是物质本身,意识是特殊的物质——人脑的机能和属性。(2)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①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

人们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是通过感觉和思维等形式进行的。

②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

意识都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其中,正确的思想和观念是对客观事物的正确反映,错误的思想和观念是对客观事物的歪曲反映。

③意识是主观形式和客观内容的统一。【例】意识的本质可以归结为(  )

A.意识是人脑活动的机能

B.意识是一种特殊的物质

C.意识是人脑的分泌物

D.意识可以脱离人脑活动【答案】A【解析】辩证唯物主义认为意识的本质有相互联系的两个方面的内容: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辩证唯物主义关于意识本质的理论,可以从三个方面概括:①从意识的起源看,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②从意识的生理基础看:意识是人脑活动的机能;③从意识的内容看,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意识不是人脑主观自生的,而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主观反映,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

3.意识对物质的能动作用(1)意识的能动作用及其表现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意识对物质的能动作用体现在四个方面:

①意识活动具有主动性和创造性;

②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③意识的能动性还表现在对人体生理活动的控制上;

④意识能通过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意识的能动性突出地表现在对客观世界的改造上。(2)意识能动作用的实现途径与条件

①要正确发挥意识的能动性,必须遵循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客观规律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②要正确发挥意识的能动性,就必须把正确的思想付诸实践;

③意识能动性的发挥,还依赖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物质手段。【例】先有工程设计图,然后施工建成大厦。这说明(  )。

A.意识产生物质

B.意识转化为物质

C.意识决定物质

D.意识创造物质【答案】B【解析】题干中“工程设计图”是指意识,“大厦”是物质,先有意识,后有物质,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大厦是由头脑中已形成的工程设计图转化而来的,即意识可以转化为物质。但这种“转化”不等于“产生”、“决定”、“创造”。意识产生、决定、创造物质的说法都是错误的,都和唯物主义相违背。

4.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1)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的含义

①客观规律性是指规律是物质运动本身所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②主观能动性是指人类所特有的能动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和作用,即自觉的能动性。(2)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的关系

①必须尊重客观规律,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必须以承认规律的客观性为前提;

②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人们通过自觉活动能够认识规律和利用规律;

③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三)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1.世界的统一性在于物质性(1)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

辩证唯物主义关于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包含三个方面的基本内容:

①世界是统一的世界,即世界的本原只有一个;

②世界统一于物质,即世界统一的基础是物质,而不是某种“始基”的物体;

③物质世界的统一是无限多样的统一,而不是单一的无差别的统一。(2)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的意义

①理论意义:它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石;

②实践意义:它是我们从事一切工作的立足点,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思想路线的哲学基础;

③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得出的最重要的结论: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2.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世界统一于物质原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石和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思想路线的理论基础。在工作实践中就必须坚持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

所谓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就是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这就要求我们:(1)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探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2)要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把积极的工作热情同严谨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

三、事物的联系、发展及其规律

(一)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

1.事物的普遍联系

联系是指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以及事物之间的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关系。联系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之一。事物是联系的,要求我们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联系具有一系列重要特点:(1)联系具有客观性,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2)联系具有普遍性,世界上没有任何孤立存在的事物。一切事物、一切现象都是互相联系的,整个物质世界就是以多种形式相互联系的整体。(3)联系具有多样性,世界上的事物是复杂多样的,因而事物的联系的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4)联系具有系统性,物质世界是普遍联系的,事物不但与它周围的事物互相联系、互相作用,而且事物内部的各个部分之间也是处于联系和互相作用之中,构成一个开放的系统。

2.事物的永恒发展(1)发展的内涵

发展是指事物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的运动变化过程。发展的实质是旧事物的灭亡和新事物的产生。事物是永恒发展的,要求我们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例】“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芳林新叶摧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这两句诗包含的哲学道理是(  )。

A.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B.事物是本质和现象的统一

C.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

D.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是事物发展的总趋势【答案】D【解析】“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原意为翻覆的船只旁仍有千千万万的帆船经过,枯萎树木的前面也有万千林木欣欣向荣。现多指新生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芳林新叶摧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意为春天的树林里,新生的叶子在催换枯黄的旧叶;江河在奔流中,前面的波浪退让给后面的波浪。用以形容事物或人新陈代谢的现象或规律。上述两句都表明了新事物必然代替旧事物。(2)事物的相互联系产生运动、变化和发展

事物的发展与事物的联系是密不可分的。正是由于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才引起事物的运动和变化,导致发展。事物发展的根源是事物的内部矛盾。(3)发展的实质是旧事物的灭亡和新事物的产生

事物相互联系引起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发展的实质是旧事物的灭亡、新事物的产生,是质变,是飞跃。正是由于事物的永恒发展,才使物质世界能够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不断前进和上升。(二)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

1.对立统一规律(1)矛盾及其根本属性

①所谓矛盾就是指事物之间和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既相对立又相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矛盾的对立属性又称斗争性,矛盾的统一属性又称同一性。

②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的两种基本关系或根本属性。

a.矛盾的同一性是矛盾双方相互联系、相互吸引、相互贯通的属性和趋势。

b.矛盾的斗争性是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相互否定的属性和趋势。

③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的根本属性。【例】矛盾的斗争性与同一性的关系是(  )。

A.本原与派生的关系

B.主要与次要的关系

C.绝对与相对的关系

D.内容与形式的关系【答案】C【解析】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相互联结的属性、趋势,矛盾的同一性是相对的、有条件的,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属性、趋势,体现矛盾双方相互分离的倾向和趋势,矛盾的斗争性是绝对的、无条件的。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始终是不可分割的,对立是同一中的对立,同一是对立中的同一,二者可以相互转化,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即绝对和相对的关系。(2)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

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矛盾着的双方既对立又统一,推动了事物运动、变化、发展。事物的变化、发展,既离不开事物的内部矛盾,也离不开事物的外部矛盾。

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坚持内外因相结合的观点,要重视内因的作用,同时也不能忽视外因的作用。【例】我国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和对外开放的方针,其理论根据是(  )。

A.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辩证关系的原理

B.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

C.事物发展的量变和质变辩证关系的原理

D.事物发展的内因和外因辩证关系的原理【答案】D【解析】内因与外因是表明事物运动发展的动力同条件之间关系的哲学范畴。内因是指事物发展变化的内在原因,外因是指事物发展变化的外部原因。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我国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必须坚持独立自主,发挥内因的作用,也必须坚持对外开放,发挥外因的作用。(3)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①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矛盾无处不在),并贯穿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矛盾无时不有)。

②矛盾的特殊性是指,具体事物所包含的矛盾及每一矛盾的各个方面都各有其特点。

③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4)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永恒发展的内在动力,从根本上回答了事物为什么会发展的问题。

2.质量互变规律(1)事物的质、量、度

①事物的质。所谓质,就是一事物在性质上区别于他事物的内部所固有的规定性。这种规定性决定一事物是它自身而不是别的事物,把它和其他事物区别开来。

②事物的量。量是事物的规模、发展程度和速度以及它的构成成分在空间上的排列组合等可用数量表示的规定性。

③事物的度。就是一定事物保持自己质的量的限度、幅度、范围,是和事物的质相统一的限量。超出度的范围,事物的质就发生变化。(2)事物的量变和质变

①量变和质变的含义。量变就是事物量的变化,即数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质变就是事物性质的变化,即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

②量变和质变的区别,具体体现在:

a.从形态上看,量变往往是微小的、不显著的变化;质变往往是根本的、显著的变化。

b.从内容上看,量变是原有度的范围内的延续和渐进;质变是原有度的突破、超出,是连续、渐进的中断。事物的变化是否超出原有的度,这是区别量变和质变的根本标志。

③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

a.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则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b.量变引起质变,在新质的基础上又开始新的量变;

c.量变——质变——新的量变——新的质变,如此循环往复,相互交替,不断发展,这也就是量变质变互相转化的规律即质量互变规律。(3)质量互变规律

事物的量变超出了度,就出现质变;新质产生后,在新的基础上又出现新的量变;量变、质变、新的量变、新的质变,事物发展的进程就是这样循环往复,由低级向高级、由简单向复杂无限演进的过程。这就是事物的质量互变规律。

质量互变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变化形式上具有的特点,从量变开始,质变是量变的终结。【例】“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这说明(  )。

A.质变是由量变引起的

B.量变是由质变引起的

C.质变和量变是相互渗透的

D.量变在事物发展中不起作用【答案】A【解析】“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的意思是:千里之路是由一步一步累积的,江海是由一条一条小河汇集而成的。这说明,量变达到一定“度”,可以发生质变,质变是由量变引起的。

3.否定之否定规律(1)肯定和否定及其关系。

①肯定方面是事物中维持其存在的方面;否定方面则是事物中促使其灭亡的方面。

②肯定和否定是对立统一关系。肯定和否定相互依存,在肯定中包含着否定,在否定中包含着肯定;肯定和否定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2)辩证的否定观。

①辩证的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

②辩证的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

③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联系的环节;

④辩证的否定的实质是“扬弃”,是新事物对旧事物的既克服又保留。(3)否定之否定规律

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由肯定到否定,再到否定之否定的发展过程,它是事物完善自己、发展自己的一个有规律的过程,它是辩证运动的实质。其中否定之否定是过程的核心,是事物自身矛盾运动的结果,是矛盾的解决形式。(4)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①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

②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具体道路是曲折的;

③分裂事物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会导致循环论和直线论的错误。

循环论只看到事物发展的曲折性,否认了事物发展的前进性,直线论只看到事物发展的前进性,否认了事物发展的曲折性。(三)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范畴

范畴是指人的思维对事物或现象普遍本质的概括和反映。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范畴包括现象与本质、形式与内容、原因与结果、必然性与偶然性、可能性与现实性等。

1.现象与本质(1)现象与本质的含义

①现象是指事物的表面特征和外部联系。

②本质是指事物的根本性质和内部联系。(2)现象与本质的辩证关系

现象与本质是既相对立又相统一的关系。

二者的对立主要表现为:

①现象显露于事物的外部,可以直接感知;本质深藏于事物的内部,只有靠抽象思维才能把握;

②现象是多变易逝的,本质是相对稳定的;

③现象比本质丰富、生动,本质比现象普遍、深刻;

④现象是具体的、多种多样的,本质则是同类现象中一般的共同的东西。

二者的统一主要表现在:

①现象不能脱离本质,本质是现象的根据;

②本质也不能脱离现象,任何事物的本质都要通过某种现象表现出来。(3)现象和本质辩证关系的原理的意义

①现象和本质的对立,决定了科学认识和研究的必要性,认识要透过现象看本质;

②现象和本质的统一,决定了科学认识和研究的可能性,可以通过现象认识本质。

2.形式与内容(1)形式与内容的含义

①内容是指构成事物一切要素的总和。

②形式是指把内容诸要素统一起来的结构或表现内容的方式。(2)形式与内容的辩证关系

①形式与内容的对立统一。内容是内容,形式是形式,二者不能混淆;

②形式与内容的相互作用。内容决定形式,形式反作用于内容;

③形式与内容的矛盾运动。这种矛盾运动表现为形式对内容由基本适合到基本不适合,以新形式取代旧形式实现新的基本适合的不断发展。(3)形式与内容辩证关系原理的实践意义

①根据内容决定形式的原理,要求我们特别注重事物的内容;

②根据形式对内容的反作用原理,还应重视形式的作用,反对形式虚无主义;

③根据形式与内容矛盾运动的原理,当形式对内容起促进作用时,要保持形式的相对稳定性;而当形式不适合内容,就要抛弃旧形式、选择和创造新形式。【例】内容与形式存在矛盾的根据是(  )。

A.内容总是落后于形式的变化

B.内容活跃易变,形式相对稳定

C.形式决定内容,内容反作用于形式

D.形式活跃易变,内容相对稳定【答案】B【解析】内容与形式是反映事物构成要素的内在本质及其联系、表现方式的辩证法范畴,它们是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两者的相互运动构成了它们之间的矛盾运动,也即内容和形式的统一不是在静止中而是在它们的矛盾运动中实现的。一般说来,内容是事物中更为活跃的方面,形式则是比较稳定的因素。事物的发展变化一般是从内容首先开始的。活跃的内容和稳定的形式始终存在着矛盾,它们在任何时候都不是绝对适合的。它们在循环往复的矛盾运动中,不断更新、不断发展。

3.原因与结果(1)原因与结果的含义

①原因是指引起某种现象产生的现象。

②结果是指被某种现象引起的现象。(2)原因与结果的特点

原因与结果之间有两个显著特点:

①原因与结果具有时间的顺序性或前后相继性,即原因总是在先,结果总是在后;

②原因与结果之间存在着引起和被引起的必然联系。(3)原因与结果的辩证关系

①原因和结果是对立的,原因就是原因,结果就是结果,不能倒因为果或倒果为因。

②原因和结果是统一的,它们之间相互依存和相互转化。

③因果联系是普遍的和复杂多样的。(4)因果联系原理的实践意义

①正确认识和掌握事物的因果联系,才能认识事物的本质的规律,提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

②正确认识和掌握事物的因果联系,才能科学地总结经验教训,提高预见性,有利于实践的成功。【例】下列现象中有因果联系的是(  )。

A.电闪雷鸣

B.昼夜相继

C.熟能生巧

D.龙年转运【答案】C【解析】因果联系是指任何现象都会引起其他现象的产生,任何现象的产生都是由其他现象所引起的。事物之间的因果联系,既是先行后续的关系,又必须是引起和被引起的关系。A项,电闪雷鸣不是先行后续的关系且不具备引起与被引起的关系;B项,昼夜相继虽是先行后续的关系,但是不是引起与被引起的关系;C项,熟能生巧指熟练了就能产生巧办法、好办法,这是一种先行后续且是引起与被引起的关系;D项,一种迷信的说法。

4.必然性与偶然性(1)必然性与偶然性的含义

①必然性是指事物联系和发展过程中合乎规律的、一定要发生的、确定不移的趋势。

②偶然性是事物联系和发展过程中不是必定发生的、不确定的趋势。(2)必然性与偶然性的辩证关系

①必然性与偶然性是对立的

a.它们产生和形成的原因不同,必然性产生于事物内部的根本矛盾,偶然性产生于非根本性的矛盾和外部条件;

b.它们的表现形式不同,必然性在事物发展过程中比较稳定,是同类事物普遍具有的发展趋势,偶然性则是不稳定的、暂时的、不确定的,是事物发展中的个别表现;

c.它们在事物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同,必然性在事物发展中居于支配地位,决定着事物发展的方向,偶然性居于从属地位,对发展的必然过程起促进或延缓作用。

②必然性与偶然性是统一的:必然性存在于偶然性之中,偶然性背后总是隐藏着必然性,必然性与偶然性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3)必然性与偶然性辩证关系原理的意义

①把握必然性是认识和实践的基础;

②必须重视偶然性的作用。

5.可能性与现实性(1)可能性与现实性的含义

①现实性是指现实存在的事物及其所具备的内在根据和外在条件的综合。事物的现实性是由其内部的必然性决定的。

②可能性是指事物依据其内在根据和外在条件有可能转化为其他事物的种种趋势,是潜在的尚未实现的东西。(2)可能性与现实性的辩证关系

可能性与现实性是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

①二者的对立和区别是,现实性是事物内在根据和外在条件的综合,是已经实现了的可能性。可能性是事物发展有其内在根据的种种趋势,是潜在的尚未实现的东西;

②二者的统一是指它们的相互依存、相互转化。任何现实事物都是由可能性转化而来的,是实现了的可能性;而可能性则以现实性为基础,存在于现实性之中。现实性和可能性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3)可能性与现实性辩证关系原理的意义

①它是正确思维和行动的理论指导,要求我们做任何事情要从现实性出发,并对可能性作全面分析,不能从可能性出发;

②尊重客观必然性,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有利条件,改变不利条件,使好的可能性转化为现实;

③反对故步自封、看不到事物发展的必然前途、无所作为的庸人思想,也要反对脱离现实条件的空想和幻想。

四、实践和认识

(一)认识的本质

1.实践及其基本形式(1)实践:是主体能动地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性活动。

这种活动是在主体的自觉意识支配下,既能动地改变着客观世界,又能动地改变着自己的实践能力和认识能力的过程。简言之,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过程。(2)实践具有三种基本形式

①变革自然的生产实践活动

是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活动,是决定其他一切实践活动产生和发展的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②变革社会的实践活动

是为了配合生产实践所进行的活动。在阶级社会中,这种实践活动突出地表现为阶级斗争、社会革命等。

③科学实验活动

在近代从生产实践中分化出来的,专门为了认识世界而进行的一种探索自然和社会规律的尝试性和探索性的实践活动。

2.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

在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中,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对认识起决定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①认识产生于实践的需要;

②实践为认识的形成提供了可能,并把这种可能变为现实。(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①实践的发展不断地提出认识的新课题,推动人类认识产生;

②实践的发展不断创造和提供日益完善的认识手段和物质条件,推动主体的认识在新的广度和深度上的发展;

③实践的发展促进人类的认识能力的提高。(3)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①实践目的制约着整个认识过程的产生与发展;

②认识的根本目的在于用真理性的认识指导实践,改造世界,脱离了实践目的,不为实践服务的认识,也会失去其意义。(4)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因为实践是联结主观认识和客观实际的纽带,既有普遍性又有直接现实性的特点。一种认识是否正确,只有通过社会实践的检验,才能做出判断。【例】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人类认识的来源是(  )。

A.感性直观

B.理性思维

C.客观精神

D.社会实践【答案】D【解析】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认识的来源、本质及其规律的学说,第一次把科学的实践观引入认识论,认为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认识的来源、认识发展的动力、认识的目的和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3.认识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认识是在实践的基础上能动的反映客观世界的活动。在实践和认识的相互关系中,一方面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另一方面认识对实践又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认识对实践的能动的反作用主要表现为:(1)认识活动及其成果具有相对独立性,它一经形成,便能反作用于实践。认识的功能正是在指导实践的过程中实现的。(2)认识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认识可以指导主体自觉地按照客观规律去从事改造世界的活动并作出预测。(3)认识对实践的反作用具有两重性。

①正确的认识理论对实践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它可以指导实践顺利进行,并达到预期的效果;

②错误的认识理论则对实践起消极的乃至破坏性的阻碍作用,使实践失败。(二)认识的辩证发展过程

1.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

人类的认识发展过程,首先是从实践到认识,即在实践的基础上从感性认识能动地发展到理性认识,这是认识过程中的第一次飞跃。(1)感性认识

感性认识是人们通过各种感官直接与外部世界接触所获得的关于事物的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它包括感觉、知觉和表象三种形式,其特点是:直接性和形象性。(2)理性认识

理性认识是人们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借助思维加工而获得的对事物全面的、本质的、内部联系的认识,是认识发展的高级阶段。它包括概念、判断和推理三种形式,其特点是间接性和抽象性。(3)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认识发展过程中两个不同的阶段,在内容、形式和特点上都有质的区别。但二者又是相互联系的,在实践的基础上达到辩证统一。

①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相互依赖的: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感性认识又有待于发展为理性认识。

②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相互渗透的:一方面感性之中渗透着理性的因素;另一方面理性之中也渗透有感性因素。【例】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理性认识与感性认识的关系是(  )。

A.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基础,理性认识是感性认识的深化

B.理性认识是感性认识的基础

C.理性认识是经过实践检验的感性认识

D.感性认识就是感觉,理性认识是概念、判断和推理的集合【答案】A【解析】感性认识是认识发展的初级阶段,是人们通过感觉器官对事物的现象、各个部分和外部联系的认识。理性认识是认识发展的高级阶段,是人们通过抽象思维而得到的关于事物的本质、事物的全体和内在联系的认识。辩证唯物主义认为,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基础,理性认识是感性认识的深化。感觉、知觉和表象是感性认识的三种表现形式,不等于感性认识本身。同样,概念、判断和推理是理性认识的三种表现形式,不等于理性认识本身。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作为认识的范畴,都是需要经过实践检验的。(4)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条件和途径

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是人类认识发展过程中的第一次飞跃,实现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

①必须深入实际,调查研究,掌握大量的、丰富具体的感性材料,这是实现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飞跃的基本前提。这是对感性材料的“数量”方面的要求。

②此外,所掌握的感性材料必须是真实可靠的而不能是虚假的。这是对感性材料的“质量”方面的要求。

③最后还必须掌握和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对感性材料进行正确有效的加工制作,“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

2.从理性认识到实践(1)理性认识与实践的关系

在实践的基础上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是认识过程中的第一次飞跃。然而,认识运动并没有到此结束,人们还必须从理性认识回到实践,去指导实践,使理论得到实现,这是认识过程中的第二次飞跃。

理性认识之所以必须再返回实践、向实践飞跃,是由于:

①认识的成果还没有得到确证,而这种确证必须通过实践去检验、补充、修正和发展。

②认识的目的还没有达到,人不是“为认识而认识”,认识世界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改造世界,因此必须再回到实践中。(2)正确实现从理性认识到实践飞跃的条件

①要从实际出发,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②用来指导实践的理性认识必须是正确的,把理论的正确性与现实的可行性统一起来。

③将理论原则具体化,需经过技术科学、应用科学等中间环节。

3.认识运动的总规律(1)认识过程具有反复性

人们对于复杂事物的认识,往往不是一次就可以完成的,而是需要经过由实践到认识、由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

这是因为人们在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受到了诸多条件的限制:

①从客观条件上讲,人的认识受到客观事物本身的发展过程及其表现程度的限制;

②从主观条件上讲,人的认识还受思维者本身肉体和精神状况的限制。(2)认识过程具有无限性

在人类的认识过程中,更为复杂的情况在于,多次反复可以完成对某一事物、过程、局部和阶段的认识,而对于人类整体的认识来说却永无止境。

对一个具体事物的认识,经过实践和认识的多次反复,如果达到了同客观事物相符合,并在实践中取得了预期的结果,对这个客观事物认识就算完成了。然而,对于人类认识过程的推移而言,人们的认识运动又还没有完结,也不可能完结。这是因为:客观世界及其发展是无限的,与此相适应,人们的认识也会随着客观过程的发展而发展,所以客观事物本身的无限发展和联系,决定了人们的实践和认识必然是一个不断发展、不断深化的过程。

认识运动的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表明,整个认识运动就是一个“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螺旋式上升的过程。【例】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一个完整的认识过程是(  )。

A.感觉—知觉—表象

B.意识—物质—意识

C.实践—认识—实践

D.感性认识—理性认识—感性认识【答案】C【解析】认识的发展过程,表现为主体在实践的基础上,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发展,再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过程,这一过程实现了由实践到认识(包含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发展,又从认识(就理性认识这一认识的高级阶段而言)到实践的一个循环。即“实践→认识(感性→理性)→实践”的一个无止境过程。(三)真理及其检验标准

1.真理及其客观性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认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就是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发现真理、证实真理和发展真理的过程。(1)真理的含义

真理就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是一种认识。从形式上看,真理是主观的;从内容上看,真理是客观的,因而称之为“客观真理”。(2)真理的客观性

①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真理中包含着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内容;

②检验真理的标准是客观的社会实践;

③真理的社会作用也是客观的。

坚持真理的客观性,就是在真理观上坚持了唯物主义,就必须同主观真理论划清界限。

2.真理的绝对性与相对性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任何真理都是客观的,而任何客观真理都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认识就是一个由相对真理走向绝对真理的过程。(1)真理的绝对性

真理的绝对性亦称绝对真理,有两方面的含义:

①任何真理都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都包含着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内容,这是无条件的,绝对的。承认了真理的客观性,也就是承认了真理的绝对性。

②每一个真理性认识的获得,都是向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接近,这也是无条件的、绝对的。承认了世界的可知性,也就是承认了真理的绝对性。(2)真理的相对性

真理的相对性亦称相对真理,也有两方面的含义:

①从广度上看,任何真理都只是对客观世界的某些部分、方面近似正确的反映,认识还有待于扩展。承认真理性认识有待于扩展,也就是承认了真理的相对性。

②从深度上看,任何真理都只是对客观世界的某些部分、方面一定程度、一定层次近似正确的反映,认识还有待于深化。承认真理性认识有待于深化,也就是承认了真理的相对性。(3)真理的绝对性与相对性的关系

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并非两种不同的真理,而是同一真理的两种不同属性和方面,他们之间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①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是相互联结和相互渗透的。

a.相对之中有绝对,任何相对真理中都包含着绝对真理的颗粒;

b.绝对寓于相对之中,绝对真理通过相对真理表现出来,无数相对真理的总和构成绝对真理。

②相对真理总是向绝对真理转化的,真理是一个由相对真理向绝对真理转化的发展过程,每一个真理都是这个转化过程中的一个环节。

割裂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辩证统一,就会陷入形而上学的绝对主义真理观或相对主义真理观。把握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辩证统一原理,对于我们正确对待马克思主义具有重要意义。【例】任何科学理论都不能穷尽真理,只能在实践中不断开辟认识真理的道路。这说明(  )。

A.真理有相对性

B.真理有绝对性

C.真理有客观性

D.真理有全面性【答案】A【解析】任何科学理论都不能穷尽真理,只能在实践中不断开辟认识真理的道路,这说明真理有相对性。真理的相对性包括两层含义:①(从广度上看)真理所反映的对象是有条件的、有限的。由于受到人类实践水平、范围以及认识能力的限制,任何真理只能是对无限的物质世界发展的某一阶段、某一方面、某一层次的认识,因而是有限的。②(从深度上看)真理反映客观对象的正确程度也是有条件的、有限的。由于条件的限制,任何真理对认识对象的反映只能是相对正确的,即在认识的深刻程度上、精确度上都是有限的,或者是近似性的。

3.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1)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只有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决定的。

①从真理的本性看,它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是同客观实际相符合的认识。实践能把主观认识同客观实际联系起来加以对照,判别其是否符合客观实际。

②从实践的特点看,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物质性活动,是联结主观和客观的桥梁,具有直接现实性,它能把主观认识变为客观现实,从而检验出思想认识是不是符合客观实际的真理。【例】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主要是因为(  )。

A.实践是联结主观和客观的桥梁

B.实践是个无限发展的过程

C.实践是人类生存的基础

D.实践是认识的来源【答案】A【解析】真理是人对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是主观符合客观的认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因为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的特点,是沟通主观和客观之关系的桥梁。要判定主观是否符合客观,只有把真理付诸实践。在实践过程中,如果人们达到了目的,就证明了这种认识符合客观事物的规律性,它就是正确的,反之,就是不正确的。(2)实践标准的绝对性与相对性

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既是绝对的、确定的,又是相对的、不确定的。

①实践标准的绝对性即确定性是指:实践对认识的检验是客观的、科学的和不可动摇的,具有确定性和无条件性。

a.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此外再没有别的标准。

b.随着实践的发展,一切尚未检验的认识,一定会受到实践的检验,是真理就终究会被实践所证实。

②实践标准的相对性即不确定性是指:实践标准的有条件性。

a.实践总是一定历史条件下的实践,都是有局限性的,它不可能对现有的一切认识,都作出确定的检验。

b.事件本身是发展的,因而实践对认识的检验常常不是一次完成的,而是有一个反复的过程。

坚持实践标准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的统一,既可防止唯心主义的随意性,又可避免形而上学的绝对化。

五、社会存在发展的基础和基本结构

(一)唯物史观的创立及其意义

1.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历史观,亦称社会历史观,是人们在认识社会历史现象、解决社会问题时所采取的根本观点和根本方法。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1)社会存在

社会存在是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是社会实践和物质生活条件的总和,包括地理环境、人口因素、物质资料生产方式等三个基本的方面。其中,物质资料生产方式起着主要的、决定性的作用。(2)社会意识

①社会意识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它既包括社会意识的各种形式,也包括社会心理与自发形成的风俗、习惯等。

②社会意识可以划分为个人意识和群体意识、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式以及作为上层建筑的意识形式和非上层建筑的意识形式。属于上层建筑的社会意识形式称为社会意识形态,主要包括政治法律思想、道德、艺术、宗教、哲学等。(3)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①是哲学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在社会历史领域的延伸。

②是一切社会历史观无法回避而且必须首先回答的问题。

③是人们社会实践中和社会科学研究中的基本问题。

④是划分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这两种对立的历史观的根本标准。凡主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就属于唯物史观;凡主张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就属于唯心史观。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一切对立都是围绕这个问题展开的。【例】社会历史观中的基本问题是(  )。

A.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B.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

C.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关系问题

D.人民群众与个人的关系问题【答案】B【解析】历史观又称“社会历史观”,是人们对社会历史的根本观点、总的看法,是世界观的组成部分。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对历史观基本问题的不同回答,形成了两种根本对立的历史观即唯物主义历史观和唯心主义历史观。

2.唯心史观的根本缺陷(1)唯心史观

①唯心史观,亦称历史唯心主义,指主张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把社会现象及其发展的终极原因归结为精神因素的社会历史观。唯心史观在社会主人与历史创造者的问题上一般都会贬低人民群众的地位和作用,主张少数的英雄、帝王、统治者是社会主人与历史创造者,所以也称英雄史观。

②历史唯心主义的种种表现,可以归结为两种理论形态:

a.主张人的主观意志决定历史的主观唯心主义历史观;

b.主张某种神秘的精神实体决定历史的客观唯心主义历史观。(2)唯心史观的根本缺陷

唯心史观的根本缺陷表现为:

①把社会历史归结为意识史,无视物质生产活动,颠倒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真实关系。

②不懂得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总是将少数英雄、帝王、统治者当作社会历史的主人与创造者。唯物史观并不否认少数英雄人物的历史作用,但认为社会历史的真正主人与创造者是广大人民群众。

③抹煞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认为历史发展充满偶然,无规律可循,把历史的变化归结为由个人主观随意活动所造成的偶然事件的堆积,或者把历史运动的秩序说成神的有目的的安排或某种神秘理念的逻辑规定。

3.唯物史观创立的伟大意义(1)唯物史观

唯物史观,即主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社会历史观。唯物史观在社会主人与历史创造者的问题上高度评价人民群众的地位和作用,主张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作为人民群众主体的劳动群众,才是社会的主人与历史的创造者,所以也称群众史观。(2)唯物史观的创立

唯物史观是由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关于人类社会发展普遍规律的科学,有着深刻的社会历史条件和深厚的思想理论来源,是无产阶级的历史观。

①唯物史观创立的社会历史条件主要是工业革命以来欧洲资本主义迅速而充分的发展。

②唯物史观创立的思想理论来源主要是启蒙运动以来欧洲资产阶级思想家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探索与批判。(3)唯物史观创立的意义

唯物史观的创立是社会历史观的革命性变革,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恩格斯曾将唯物史观与剩余价值理论一起并称为马克思一生的两大贡献。唯物史观创立的具体意义在于:

①唯物史观的创立使唯物主义哲学第一次成为真正彻底的唯物主义哲学,实现了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唯物辩证的历史观的统一。

②唯物史观的创立使空想社会主义第一次走向科学社会主义,揭示了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以及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等理论,是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科学的基石。

③唯物史观的创立使社会科学第一次有可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科学。

④唯物史观的创立使无产阶级及其改造世界的奋斗第一次有了科学的理论指南,使无产阶级可以遵循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真正从自在的阶级成长为自为的阶级。(二)社会存在发展的基础

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即社会存在,主要包括: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物质资料生产方式三方面的内容。它们是人类社会产生、存在与发展的必不可少的物质前提和物质基础,其中生产方式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1.地理环境及其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