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师范大学史话(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1-03-11 14:04:24

点击下载

作者:王运敏、孙鑫煜编著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河北师范大学史话

河北师范大学史话试读:

总序

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文化历史的古老国度,从传说中的三皇五帝到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从来都没有停止过探寻、创造的脚步。长沙马王堆出土的轻若烟雾、薄如蝉翼的素纱衣向世人昭示着古人在丝绸纺织、制作方面所达到的高度;敦煌莫高窟近五百个洞窟中的两千多尊彩塑雕像和大量的彩绘壁画又向世人显示了古人在雕塑和绘画方面所取得的成绩;还有青铜器、唐三彩、园林建筑、宫殿建筑,以及书法、诗歌、茶道、中医等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它们无不向世人展示了中华五千年文化的灿烂与辉煌,展示了中国这一古老国度的魅力与绚烂。这是一份宝贵的遗产,值得我们每一位炎黄子孙珍视。

历史不会永远眷顾任何一个民族或一个国家,当世界进入近代之时,曾经一千多年雄踞世界发展高峰的古老中国,从巅峰跌落。1840年鸦片战争的炮声打破了清帝国“天朝上国”的迷梦,从此中国沦为被列强宰割的羔羊。一个个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不仅使中国大量的白银外流,更使中国的领土一步步被列强侵占,国库亏空,民不聊生。东方古国曾经拥有的辉煌,也随着西方列强坚船利炮的轰击而烟消云散,中国一步步堕入了半殖民地的深渊。不甘屈服的中国人民也由此开始了救国救民、富国图强的抗争之路。从洋务运动到维新变法,从太平天国到辛亥革命,从五四运动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国人民屡败屡战,终于认识到了“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这一道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推倒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国,从此饱受屈辱与蹂躏的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古老的中国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摆脱了任人宰割与欺侮的历史,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每一位中华儿女应当了解中华民族数千年的文明史,也应当牢记鸦片战争以来一百多年民族屈辱的历史。

当我们步入全球化大潮的21世纪,信息技术革命迅猛发展,地区之间的交流壁垒被互联网之类的新兴交流工具所打破,世界的多元性展示在世人面前。世界上任何一个区域都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两种以上文化的交汇与碰撞,但不可否认的是,近些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大潮,西方文化扑面而来,有些人唯西方为时尚,把民族的传统丢在一边。大批年轻人甚至比西方人还热衷于圣诞节、情人节与洋快餐,对我国各民族的重大节日以及中国历史的基本知识却茫然无知,这是中华民族实现复兴大业中的重大忧患。

中国之所以为中国,中华民族之所以历数千年而不分离,根基就在于五千年来一脉相传的中华文明。如果丢弃了千百年来一脉相承的文化,任凭外来文化随意浸染,很难设想13亿中国人到哪里去寻找民族向心力和凝聚力。在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中,大力弘扬优秀的中华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弘扬中华文化的爱国主义传统和民族自尊意识,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进程中,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价值体系,光大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件任重而道远的事业。

当前,我国进入了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新的历史时期。面对新的历史任务和来自各方的新挑战,全党和全国人民都需要学习和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进一步形成全社会共同的理想信念和道德规范,打牢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道德基础,形成全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这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想保证。中国社会科学院作为国家社会科学研究的机构,有责任为此作出贡献。我们在编写出版《中华文明史话》与《百年中国史话》的基础上,组织院内外各研究领域的专家,融合近年来的最新研究,编辑出版大型历史知识系列丛书——《中国史话》,其目的就在于为广大人民群众尤其是青少年提供一套较为完整、准确地介绍中国历史和传统文化的普及类系列丛书,从而使生活在信息时代的人们尤其是青少年能够了解自己祖先的历史,在东西南北文化的交流中由知己到知彼,善于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在中国与世界各国愈来愈深的文化交融中,保持自己的本色与特色,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精神永远发扬下去。《中国史话》系列丛书首批计200种,每种10万字左右,主要从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哲学、艺术、科技、饮食、服饰、交通、建筑等各个方面介绍了从古至今数千年来中华文明发展和变迁的历史。这些历史不仅展现了中华五千年文化的辉煌,展现了先民的智慧与创造精神,而且展现了中国人民的不屈与抗争精神。我们衷心地希望这套普及历史知识的丛书对广大人民群众进一步了解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发挥应有的作用,鼓舞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新一代的劳动者和建设者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上不断阔步前进,为我们祖国美好的未来贡献更大的力量。2011年4月

出版说明

自古至今,始终坚持不懈地从漫长的文明进程中不断总结历史经验教训,从中汲取有益营养,从而培植广阔的历史视野,并具有浓厚的历史意识,这是我们中国文化独有的鲜明特征,中华民族亦因此而以悠久的“重史”传统著称于世。在整个人类文明史上独一无二、系统完备的“二十四史”即证明了这一点。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史知识普及工作被放到十分重要的位置。20世纪五六十年代,著名历史学家吴晗主持编写的《中国历史小丛书》,90年代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胡绳组织编写的《中华文明史话》和《百年中国史话》,成为“大家小书”的典范,而后两套历史知识普及丛书正是《中国史话》之缘起。

2010年年初,为切实贯彻中央关于“做好历史知识普及工作”的指示精神,同时也为了更好地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我们对《中华文明史话》和《百年中国史话》两套丛书的内容进行了修订和增补,重新设计框架,以“中国史话”为丛书名出版。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副主席、时任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陈奎元亲任《中国史话》一期编委会主任,时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武寅任编委会副主任。正是有了各级领导的关心支持和诸多学术名家的积极参与,《中国史话》一期200种图书得以顺利出版,并广受好评。《中国史话》丛书的诞生,为历史知识普及传播途径的发展成熟,提供了一种卓具新意的形式。这种形式具有以通俗表述、适中篇幅和专题形式展现可靠历史知识的特征。通俗、可靠、适中、专题,是史话作品缺一不可的要素,也是区别于其他所有研究专著、稗官野史、小说演义类历史读物的独有特征。

囿于当时条件,《中国史话》一期的出版形式不尽如人意,其内容更有可以拓展的广阔空间,为此2013年4月我们启动了《中国史话》二期出版工作。《中国史话》二期分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五大系列,拟对中国各区域、各行业、各民族等的发展历史予以全方位介绍。我们并将在适当时机,启动《世界史话》的出版工作。史话总规模将达数千种。

我们愿携手海内外专家学者,将《中国史话》《世界史话》打造成以现代意识展现全部人类历史和人类文明,集学术性、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的“万有文库”;并将承载如此丰厚内容的史话体写作与出版努力锻造成新时期独具特色的出版形态。

希望史话丛书能在形塑民族历史记忆、汲取人类文明精华、培育现代国民方面有所贡献,并为广大读者所喜爱。史话编辑部2014年6月序

河北师范大学起源于1902年创建于北京的顺天府学堂和1906年创建于天津的北洋女师范学堂。时值清朝末年,饱受帝国主义列强蹂躏的中国,国力衰败,生灵涂炭。先觉的有识之士认为,中国衰弱的主要原因在于教育,“欲任天下之事,开中国之新世界,莫亟于教育”,“非兴学不能育人,非育人不能兴国”。在这股清末新政教育救国的洪流中,河北师范大学艰难启程了。1902年,在顺天府尹陈璧等人多番奔走吁请之下,几经变故,终于确定校址、建校招生,以官方名义创办的新式学堂——顺天中学堂诞生了。四年后的1906年,中国近代教育家、清政府天津女学事务总理傅增湘,在天津河北三马路三才里西口创办了公立北洋女师范学堂。自此,河北师范大学的两脉源流开启了波澜壮阔的百年画卷。

建校以来,两脉源流几经更名、改制、融合、分离,终于1996年5月汇集一流,由地处省会石家庄的原河北师范大学、河北师范学院、河北教育学院、河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合并,组建成新的河北师范大学。其间,学校办学层次不断提升,由起初的中学堂、女子师范,发展为涵盖专科、本科、研究生,学士、硕士、博士的全系列多层次教育。目前,本科专业达103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8个,可招收培养博士生的专业50余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6个,可招收培养硕士生的专业130余个。学科专业覆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管理学、艺术学等十大学科门类;现有国家重点学科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8个,河北省高校强势特色学科4个,省级重点学科14个,省级重点实验室7个。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全日制在校生数量由初创时期的数十人增至2015年初的25947人;设有21个专业学院、1个独立学院(汇华学院);在职教职工2818名。办学类型已由单一的师范教育学校转型为多学科、综合性的省部共建大学。学校113年的办学史见证了中国高等师范教育发展的历史进程。

学校始终坚持“怀天下,求真知”的办学理想。一大批名家大师先后受聘到校任教。他们中有中国女性先觉者吕碧城,中国新地理学开启者白眉初,爱国教育家马千里,中国近代音乐教育奠基人李恩科,音乐家丁善德,剧作家及戏剧教育家曹禺,小说家及散文家孙犁,画家李苦禅、孙奇峰,社会活动家萨空了,历史学家张恒寿,以及在河北师范大学成长起来的中国科学院院士孙大业,等等。正是在他们的引领下,河北师范大学形成了经世致用的学术传统。在从事教学与学术研究的同时,师大人常以天下为己任,关注社会现实,重视把学识以“力行”的方式,付诸实践,贡献社会。前身学校在历史上曾首开贫民教育、女子教育、职业教育之先河,倡行学术研究以社会急需为前提。合并后新的河北师范大学在全国首创三教并举、培养培训一体化的教育创新模式。先贤的兴学实践,既植根于社会现实之土壤,又不失人文追求之理想;既承续中国深厚的文化血脉,又播撒西学格物致知的科学逻辑。在极具特色的办学理念与治学方略中,不仅有教育家对教育理想的追求,更有其所肩负的对国家前路、对民族兴亡的深切关怀,无不体现着师大学人关注社会、学问有益于国家的情怀。走进21世纪的河北师范大学,秉承了经世致用的学术传统。2006年3月开始实施的师范生顶岗实习支教工程,开创了教师教育的新模式。2009年,国务委员刘延东曾两次做出批示,予以肯定。温家宝同志于2014年5月再次来到河北师大学生顶岗实习支教的兴隆县六道河中学,走进顶岗实习生马丽莎同学的地理课堂听课,称道“很好,就这样上!”由在校大学生志愿者组成的“爱心家教”团队,爱心接力,薪火相传,坚持十年如一日,对下岗职工家庭及因病失学的儿童实施教育援助,荣获“善行河北——2012年感动校园人物”称号。2013年6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教育部部长袁贵仁的陪同下,来到河北师范大学视察毕业生就业工作,充分肯定了学校引导毕业生到基层建功立业的成功经验。

走过113载的河北师范大学,在“怀天下,求真知”办学理念的指引下,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并输送了20多万名专业人才。他们中有的成为国家领导人、企业精英、社会名流,有的成为著名学者、科学家、教育家、特级教师。一代代师大学子怀揣报国之志,踏出校门走向社会,在各自岗位上做出了非凡业绩;数以万计的毕业生,在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和基础教育岗位,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各条战线,辛勤耕耘,建功立业。

发端于中国近代最早的兴学浪潮之中的河北师范大学,在一个多世纪曲折前行的历程里,凝聚了独具特色的大学精神与大学文化。我本人来河北师范大学工作时间虽然不长,但品鉴河北师大百十余年的华彩乐章,无不为其文脉渊源之深邃所震撼。正是师大人对传承文明薪火的使命担当、对人类本体价值的终极关怀、对社会进步的深切关注,以及对教育发展的执着探究,生动而深刻地揭示了这所百年学府所蕴含的天下襟怀、求真品格与进取精神,并使之成为中国近现代教育发展史上一支最为活跃的力量,激励着我们不断前行。本书采用史话形式,通过对河北师范大学百十余年来史料的整理,对发展现状的呈现和对未来发展蓝图的勾勒,以学校历史上重大事件、重要人物为线索,为读者了解河北师范大学百十余年的历史沿革脉络,以及河北师大大学文化积淀和大学精神养成,提供了一幅清晰的文化图谱。

在此,我们要特别感谢以陈奎元先生为主任的编委会组织编写“中国史话”丛书,并将《河北师范大学史话》列入其中。这既是对师大学人的褒奖,也是对师大人砥砺前行的鼓舞和鞭策,必将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赵月霞2016年5月

一 学校的发端与历史脉络

河北师范大学是1996年5月由原河北师范大学、河北师范学院、河北教育学院、河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4所院校合并组建而成。其前身是1902年在北京创建的顺天中学堂和1906年在天津创建的北洋女师范学堂,以及新中国成立后建立的河北教育学院、河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校在110余年的发展长河中,曾几度融汇,历经沧桑。

1 创办初期的河北师范大学(1902~1949)

河北师范大学的两支源流:1902年创办于北京的顺天中学堂、1906年创办于天津的北洋女师范学堂,都是伴随着新教育制度的产生而创办的新式学校。

从顺天中学堂到河北高中

顺天中学堂属于官立学校,1902年3月在原西文东文学堂的基础上借地开学。当年秋天,正式移址地安门外兵将局。顺天中学堂老校门

顺天府尹奏派学堂监督(校长)对学堂进行管理。办学经费来自地方政府,生均经费当时居京师各学堂之首。课程依教学媒介语来划分,大致包括两类:一类是以汉语讲授的国文、经学、中国历史、地理等;另一类为以英语讲授的英文、算学、格致(物理)、外国历史、地理、经济学等。此外还开设体操课、法文和日文(后增设)。学堂除招收本府籍学生外,也招录一定数量的外省籍在京士子。学堂还不拒贫家子弟,允许农工学堂中“尤为特出者”入学堂深造,是当时京城最有影响的学堂之一。到1906年10月,顺天中学堂拥有教员、职员各13名,学生122名,共4个班级。顺天中学堂虽以中学堂冠名,但至此已具高等学堂性质。申请改建顺天高等学堂奏折

1907年4月5日,光绪皇帝批准奏折,顺天中学堂正式改称顺天高等学堂。改制高等学堂后,学堂在完善教育教学设备的同时,也培育了一大批治学之人。梁漱溟于顺天高等学堂毕业后,自学不止,因学问深厚被蔡元培聘为北京大学教授,一时传为佳话;而当年与梁漱溟同学的张申府、汤用彤、李继侗、郑天挺等人,后来都成为学术界知名人士。

1912年中华民国建立,改学堂为学校,改监督为校长。1913年2月,顺天高等学堂改为京兆公立第一中学,学校定校训为“勤劳俭朴”。1925年,学校改名为京兆高级中学。这一时期,学校在办学风格和办学主旨上,既注重“开智”,又注重“育人”。勤劳俭朴所含有的勤勉素朴的意识观念和向善克己的行为实践,成为学校师生的群体共识和主导性意志。1928年,京兆高级中学划归河北省,学校改名为河北省立第十七中学。1932年,时任校长张仁山提出“坦白、活泼、勇敢、负责”八字校训。校训高度凝练了学校为国家民族培育英才的教育宗旨,营造了自由活泼的学术氛围,鼓舞激励师生主动学习、自觉探索科学的导向,以及对国家和社会强烈的责任意识和积极的担当精神。1933年,学校奉命专办高中,改名为河北省立北平高级中学。学校以“自由、朴实”为校训,学生素以“诚朴”为尚,并以此享誉教育界。这一时期,时局比较稳定,学校经过大力整顿,办得很有特色,有“全国第二”之誉。1938年,学校改名为河北省立北京高级中学。1940年,改名为北京市立高级中学。抗战胜利后,学校恢复河北省立北平高级中学的校名。1949年,更名为河北北京高级中学。

从北洋女师到省立女师

河北师范大学的另一支源流——北洋女师范学堂,创建于1906年6月13日,创办人是中国近代著名教育家、清政府天津女学事务总理傅增湘。地址最初设在天津河北三马路三才里西口,年底迁入三马路原客籍学堂旧址。1906年北洋女师范学堂成立纪念

北洋女师范学堂是中国建立最早的公立女子师范学堂。开始为简易科,学制一年半。后来改为完全科,学制四年,因上本科前还要上一年预科,所以实际为五年毕业。学堂治学严谨,管理严格。

学堂初创时,规模很小,租用少数民房作为校舍。1910年7月,傅增湘辞去学堂总理职务,学堂提调吴鼎昌接任,改称监督。同年,学堂迁到河北区天纬路新堂址,校舍有所增添,同时增设了供学生实习用的附属小学。

1912年春,学堂改名为北洋女师范学校。同年8月,张相文接替吴鼎昌任校长。同月,又由李家桐接替张相文任校长。1913年5月,学校改为省立,更名为直隶女子师范学校。同年8月,北洋高等女子学堂(相当于高级小学)划归学校,改名为附属女子中学。1914年7月,天津劝学所的蒙养园拨归学校,成为其附属幼稚园。1915年11月,李家桐因病请辞,学校遂聘南开学校校长张伯苓代理校长职务。1916年1月,校名改为直隶第一女子师范学校,由齐国樑任校长。校训由“诚”“淑”两部分组成,诚的具体规定为勤朴、奋勉,淑的具体规定为娴婉、爱敬。这部校训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反映了清末“新政”时期,女子走出家庭,求新学、求新知的教育进步。1928年9月,校名改为河北省立第一女子师范学校。女师的师资及教学设备在当时位居全国前列:各科教师大多是名家;图书馆规模也比较大,藏书较多;物理、化学、生物等各种实验室设备都比较先进。从1906年建校到1928年的22年间,师范简易科毕业生107人,师范本科毕业生698人,师范讲习科和家事专修科毕业生44人。学校为社会输送了一大批优秀人才,其中就有邓颖超、刘清扬、郭隆真、白雅雨等革命家和社会活动家,以及许广平、张若茗、罗兰、周仲铮、张秀亚、凌叔华等文化名人和著名作家。

1929年6月,在校长齐国樑的积极倡议下,经河北省政府会议议决:在第一女师内增设河北省立女子师范学院,齐国樑校长兼任院长。学院初建时,设国文和家政两个系,各招生一个班。1930年暑假又增设了英文、史地两个系,各招收新生一个班。是年还添招幼稚师范学生两个班,为幼儿教育培养师资。学院增设后,院校并立,给学校工作带来诸多不便。经呈准,从1930年9月起,将院校合并,以学院为总校名,分设学院、师范、中学、小学、幼稚园五部。至此,从幼稚园到附小、中师、高师,河北省立女子师范学院建成了一个完整的教学体系。

1931年,学院又增设教育、音乐(附设体育)两个系。1933年,学院制定了“崇实、明理、守法、合作”四项新院训,以实植根、以实立校、诚朴向学为女师之精神奠基和理想追求。到1937年7月,学院设有国文、英文、史地、教育、家政、音乐、体育等7个系28个班,师范部12个班,中学部6个班,小学部12个班,幼稚园部3组,总计学生2000余人。毕业生遍及各省,学院声誉大振,成为当时全国唯一一所实施完整女子教育的著名学府。河北省立女子师范学院

1937年7月,河北女师在战争中遭到严重破坏,被迫停办。同年8月,齐国樑带领少数师生辗转到西安。9月,与北平大学、北洋工学院、北平师范大学等学校组成西安临时大学。1938年4月,为躲避日本飞机的轰炸,学校迁到城固,同时校名改称国立西北联合大学。1939年8月,西北联大改名为国立西北大学,设文、理、法商三个学院,师范学院和医学院独立,师范学院改称国立西北师范学院,校址在城固。同年,师院增设了公民训育系和博物系,全院共有10个系1个科。1941年,在兰州黄河北岸十里店设立国立西北师范学院兰州分院,由齐国樑任分院主任。从此,城固本院不再招生,而改由兰州分院招收新生。1942年,西北师院本部由城固迁到兰州,城固改为分院。1944年11月,城固分院师生全部迁到兰州。在西北的几年,虽办学条件差,又多次迁移,但西北联合大学教育学院、师范学院秉承“实事求是、埋头苦干”的校风,展现的不屈不挠的职业精神,艰苦卓绝的求生信念,实事求是、正直正义的办学理念,却成为今天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1945年8月,抗日战争胜利,河北省政府复原回天津。同年11月,省教育厅派河北女师前庶务主任李荫珂为接收员,接受天津校产。1946年1月,省教育厅又任命李荫珂为筹备主任,筹备复校事宜。同年暑期后,女师正式在天津河北区天纬路原址复校,院长仍为齐国樑,校名仍为河北省立女子师范学院。

2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河北师范大学(1949~1966)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教育发展的需要与师资短缺的矛盾日益突出,河北省人民政府决定发展师范教育。河北师范大学的两脉源流学校积极探索新时期高师教育的办学模式和办学思路,迎来了发展的第一个黄金时期。

1956年前学校两脉在天津、北京的独立发展

1949年8月,地处天津的河北省立女子师范学院改称河北师范学院。当年,国立国术体育师范专科学校并入,学校开始男女兼收。同时,家政系合并到教育系,教育系设教育科学、幼稚教育两组;国文系改为文史系,设国文、历史两组;音乐系改为音乐艺术系,设音乐、戏剧、美术三组。同年9月,原河北省立女子师范学院附属师范学校划给天津市。20世纪50年代地处天津的河北师范学院

河北女师改称河北师范学院后,由河北省人民政府主席杨秀峰兼任院长,河北省文教厅副厅长李继之兼任副院长,主持工作。1950年7月,增设理化系。1951年,理化系分为数学、物理、化学3系,音艺系分为音乐、美术2系,并开始筹建地理系。1952年,文史系调整为中文、历史2系,俄文、体育、中文、历史、地理、音乐6系设立了专修科。同年夏,杨秀峰调任高教部部长,李继之担任院长。1954年,学院又增设了政治教育系、外语系。

经过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接管、改造和一系列教育改革,到1956年8月,学院已发展成为一所男女兼收,设有教育、历史、外语、政教、中文、音乐、美术、体育、数学、物理、化学、地理12个系,师生员工总数达2100多人的新型高等学府。全院教职工564人,其中教师288人(教授18人、副教授41人、讲师76人、教员30人、助教123人),干部168人,工人108人。先后来校任教的教师有朱星、胡毅、滕大春、王培祚、张述祖、杨铭、江涛声、柴景旭、刘世藩、汪集生、王家猷、刘锦江、高云程、翟毓明、邢士泽、刘世宗、李光弼、翟凤止、刘竞存、邓绶林、张长清、刘芗甫等。当时教育系的教师阵容比较强大,刘文修、韩温冬、郝荫普、许椿生、张述祖、胡毅、滕大春、王培祚8人,有“八大教授”之称。

在河北师范学院快速发展的同时,河北省的另外一所高等师范院校也得以建立。为解决中学理科师资不足的问题,1951年6月,河北省人民政府决定将河北北京高级中学改为河北师范专科学校,同年暑假开始招收新生。校长由文教厅副厅长李继之兼任。

河北师范专科学校在成立之初,组建了数学、理化、生物三科及校办室、教学、学生管理等机构,组建了统一的“河北师专、河北高中党支部”,首先开办了一年制的速成高师。1951年暑假招收第一批新生134名,不久又接收了全省320名进修生。1952年暑假后,理化科分为物理、化学两科,学制仍为一年。1953年春,高中部分迁出,改为河北北京中学。1953年暑假后,学制改为两年。1951~1956年,是河北师专迅速发展的5年。“团结、进步、苦学、朴素”的优良风气,为学校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学校初步建立了新型高师教育教学体系。

到1956年,河北省形成了两所高等师范院校:设在天津的河北师范学院和设在北京的河北师范专科学校。当年,两所院校共有在校生2056人(其中本科生1218人,专科生838人),教职工759人,专业教师缺额12人,为河北高等师范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1956年高校布局调整

1956年,河北省人民政府对高等院校布局进行调整,河北师范学院和河北师范专科学校两所院校实现了首度交融,并由此形成了河北省高等师范教育的新格局:河北北京师范学院(原河北师范学院前身)、石家庄师范学院(原河北师范大学前身)、河北天津师范学院(后划归天津市)。

这次调整始于1953年。为了大量培养中等学校师资,1953年11月30日,教育厅通知:省政府已决定将河北师范学院与河北师范专科学校合并,在北京重建新校。

1954年初,新校在北京市西郊开建。1955年,教育部决定将建设中的新校舍移交给北京师范学院,河北师范学院在石家庄市另选新址建设。省政府经研究后,拟定在石家庄市新建师范学院,并确定该院发展规模为4000人。石家庄市人民政府批给600余亩建筑用地,1955年冬季开始施工。1956年7月7日,河北师范学院下达《关于迁往石家庄新校有关问题的通知》。经过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学院顺利完成了搬迁任务。一所新的师范学院在石家庄诞生,石家庄市也实现了高等教育机构设置为零的突破。1956年河北北京师范学院校门前师生合影

1956年8月,经国务院批准,地处北京的河北师范专科学校扩建,改为河北北京师范学院,数学科改建为系,与生物科一起并入石家庄师范学院。为适应学校发展需要,在周恩来总理的亲自关怀下,河北北京师范学院在地安门外小黄庄购地249亩,建设新校区。同时,在中共河北省委和北京市委的支持下,学院大批调入教师、教辅人员和管理干部,仅1956年下半年,就新增教职工54名。

这次院校调整,使得河北师范大学的两股源流实现了首度交融。“河北师范学院”更名为“河北天津师范学院”,“河北师范专科学校”更名为“河北北京师范学院”,石家庄新建的师范学院命名为“石家庄师范学院”。至此,河北省完成了20世纪50年代的高等师范院校调整任务。

1956年后到“文革”前北京和石家庄两所高师院校的发展

经过1956年的调整,除河北天津师范学院外,河北形成了拥有北京、石家庄南北两所本科师范大学的局面。到“文革”之前,虽然历经了“反右”“大跃进”“反右倾”等运动,但两所院校都有了长足发展,成为河北省高等师范教育的骨干。

河北北京师范学院组建后,提出了“学校的中心工作是教学,所有干部和工勤人员都要树立为教学服务的思想”,积极开展师资培训和科研工作。1957年,化学科改建为系,并建立了中文系。1958年,物理科改建为系。同年,河北天津师范学院的中文、历史两系并入,新增教职工135名,学生594名,图书资料10余万册,历代珍贵文物1000余件。由于河北天津师范学院源于1906年创建的北洋女师范学堂,其中文、历史两系办学时间长、学术积淀深厚。两系的并入,极大地壮大了河北北京师范学院的实力。1959年,建外语系。1960年,华北人民大学的党史、哲学、政治经济学3个专业共141名学生及部分教职工移交河北北京师院,组建了政治系(1962年改为政教系)。1960年,经教育部批准,中文系正式开始招收古典文学研究生。此时,学院已有中文、历史、政治、外语、数学、物理、化学7个系,在校生3500多人,加上各类进修生、函授生,已近8000人,具有了较大规模。1962年,学院又接收北京铁道师范学院173名学生。

到1966年,学院教职工人数已由1956年的158人发展到779人;学科专业由1956年的3个专科,发展到中文、历史、政教、外语、数学、物理、化学7个系;全日制学生由1956年的454人,发展到2493人;校舍建筑面积由1956年的9510.3平方米,发展到90768平方米。河北北京师范学院建院十年来,系科设置、办学层次、办学规模及综合实力,都得到飞速发展,在北京高校林立的环境中,获得了独特的地位和认可。20世纪50年代后期的石家庄师范学院

石家庄师范学院建院初期,设数学、物理、化学、地理、生物、体育6个系,以及马列、外语、体育3个公共教研室,有教职工557人,在校学生1684人。暑期开学后,学校设立了函授部,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地理5科招生。1956年11月,石家庄市第五中学划归学校,成为附属中学。之后,学校相继建立了附属小学和幼儿园。1957年暑假后,增设生物、地理、体育3个专修科。1959年,增设外语系,设俄语、英语2个专业,地理系专科停止招生。1960年8月,石家庄师范学院正式更名为石家庄师范大学,同年增设中文、历史2个系。1962年6月9日,石家庄师范大学更名为河北师范大学,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郭沫若题写了校名。

1961年以后,学校坚持教学为主的办学方针、面向中学培养基础教育师资的培养模式,认真抓好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为核心的“三基”教学。1961年11月,石家庄数学、物理、生物、地理四个学会在学校举行成立大会,彰显了学校的学术实力。学校分别于1959年8月、1962年2月、1965年12月,召开了三届党代会,1961年成立了校务委员会。经过十年的发展,1966年的河北师范大学,已成为学科比较齐全的高等师范院校。

3 “文革”期间的河北师范大学(1966~1976)

“文化大革命”对于任何一所高校来说,都是一场灾难。河北北京师范学院和河北师范大学也不例外,广大干部和教师遭受各种打击迫害,办学秩序被严重破坏。在这样的情况下,广大教职员工为学校事业的发展,付出了更艰辛的努力。

河北北京师院迁往张家口宣化

1966年6月,“文化大革命”开始,河北北京师范学院学生停课“闹革命”,学校停止招收新生(自此五年未招生),学校的正常工作陷入瘫痪状态。1967年,动乱愈演愈烈。1968年8月,1966、1967两届毕业生离校。8月下旬,“河北北京师范学院革命委员会”成立。9月底,学院成立了“群众专政小组”,开展“清理阶级队伍”工作。年底,1968届毕业生离校,学院仅剩下1965年入学的学生。1969年,学校迁往张家口宣化。1967年的河北北京师范学院

1966年初,中共河北省委、河北省人民委员会做出了把河北北京师范学院迁往张家口地区宣化国营农场的决定,并提出了建成“三化”(即大众化、村落化、乡土化)型新师院的目标。当即,开始了新校舍的建设。1967年底,完成了包括农场在内的5个“村”的建设,建筑面积达54500平方米;因资金不足,尚有部分配套工程没有完成。1969年11月7日,搬迁开始,学院教职工包括家属300多户1200余人、学生611人,以及家具、设备、图书等分三批陆续迁出北京。在搬迁过程中,许多仪器、图书、设备遭到破坏和遗弃。宣化条件很差,有的病弱老教师病情加重,甚至过早地离世;还有一些教授、副教授因身体健康状况不佳或家庭负担过重而滞留北京。优秀教师和管理人员的流失,是搬迁给学校带来的更大的损失。

学院搬到宣化后,改名为河北师范学院,继续进行“文化大革命”,尚未毕业离校的1969届学生和部分干部、教师被分派到张家口地区农村参加“斗、批、改”。1970年5月,学院设政史、语文、外语、工业基础、农业基础、数学等6个系(未招生);10月,又成立了文体系(含体育、音乐、美术3个专业)。1970年底,学院开始招收新生;当年12月,首届804名工农兵学员入学,学制为2年,分设中文、历史、政教、数学、物理、农机、外语、文体8个系。1971年1月,首届工农兵学员开始上课。从1972年开始,学制改为3年。1971年12月,学院召开第四届党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了新的中共河北师范学院委员会,院革命委员会同时存在。1973年,学院对党政机构进行了调整。学院在宣化办学10年,共招收6届工农兵学员4438人,毕业4389人。在宣化办学10年间,教职工一直人心不稳,外流严重,成为“文革”的“重灾区”。

“文化大革命”中的河北师范大学

地处石家庄的河北师范大学,于1966年6月4日召开师生员工大会,宣布全校停课,投入“文化大革命”。自此,学校处于失控局面。1968年3月,学校成立“革命委员会”。在“揭阶级斗争盖子”“清理阶级队伍”等“左”的错误路线指导下,学校的政治混乱局面继续,并制造了一批冤假错案。

由于学校停课,“文革”前入学、“文革”中仍在校的四个年级大学生的学业不同程度地受到影响。本应于1966年、1967年、1968年毕业的三届大学生,被迫于1968年8~12月同时离校分配工作,1969届毕业生直到1970年7月才离校分配工作。其间,学校有5年中断招生工作,造成国家人才断档,成为学校发展史上绝无仅有的一次招生倒退。1970年12月,开始恢复招生,但只招收工农兵大学生。“文革”中共招收6届工农兵大学生,计4445人。除首届工农兵大学生实行2年学制外,其余各届学生均实行3年学制。

地处石家庄、宣化的两所学校虽然于1970年恢复招生,但是学校的教育教学并未在正常的教育轨道上运行。教研室被解散,代之以年级教学组,由教师向学生讲授符合“文革”形式的新组拼课程。“以阶级斗争为主课”,让学生参加“批林批孔”“评水浒”等政治运动。实行开门办学,走“以典型任务、典型产品为中心”的路子组织教学,走出校门现场教学,边学习,边实践,边参加社会活动,并“接受工农兵再教育”。“文革”中推行的教学模式,造成了河北师范大学在大学教育方向上的错误和倒退。

尽管“文革”中的教育受到严重损失,但师生在抵制错误教育路线的实践中也创造了一些有益的教学经验和做法。虽然处于不正常的教育环境,但教职工在为教育服务、为工农业生产服务方面,仍然做出了应有贡献。“文革”后期,由于教学中逐渐增加专业知识传授权重,教育质量有所提高。后期的几届工农兵大学生,接受了较为系统的专业知识教育。由于在学习过程中的实践活动较多,加之学校强调招收有实践经验的工农兵大学生,学生在一定程度上积累了社会实践经验,职业技能也有所增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也有所提高。工农兵大学生毕业后,经过再学习、再提高及主观奋斗,在实践中弥补了专业知识缺失问题,成为新时期知识分子队伍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担负起了国家改革开放新时期所赋予的历史任务。

1976年10月,“文化大革命”宣告结束,河北师范大学和河北师范学院开始了办学的新时期。马列教研室教师、刘少奇长女刘爱琴(右)辅导学生学习

4 改革开放中的河北师范大学(1976~1996)

1976年10月,“文化大革命”结束,国家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高等教育也迎来了新的春天。在这一发展时期,后来成为新的河北师范大学重要组成部分的河北教育学院和河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分别成立,高等师范教育的内涵更加丰富。

改革开放中的河北师范大学

河北师范大学认真贯彻执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中央对教育工作的一系列指示,及时提出了“把学校的工作重点转移到教学、科研方面来,逐步把河北师大办成既是教育中心,又是科研中心的社会主义师范大学”的战略目标。“团结、勤奋、求实、创新”成为广大师生认同的学校风尚。从1976年到80年代初,学校取得了教育恢复期的一系列成果。

一是拨乱反正,落实政策。平反“文化大革命”冤假错案285起;改正1957年错划右派69人;对1959年党内“反右倾运动”中被错误批判和处理的54人予以平反纠正;清理档案材料,解决了600余人的历史遗留问题。加之学校教师职称评定、研究生招生、民主党派活动等的恢复与完善,调动了广大教职工办好学校的积极性。二是教育教学走向正轨,质量逐步提高。学校彻底否定“文化大革命”中的教育路线,按照学科专业要求,设置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使教学符合学科专业的教育规律,并体现师范教育特点。三是活跃学术,发展科研。学校成立了科学委员会,创办《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复办自然科学版(1963年创刊),并创办了《外语专刊》。学校发出了“向科学进军”的号召。在较短的时间内,科研人员和教师的科研成果就获得了全国科技大会奖和多项河北省科技成果奖。电教技术研究室、数学研究室、理论物理研究室等16个研究机构应运而生,中国修辞学会、河北省遗传学会等14个学术团体挂靠在学校。1978年10月,学校开始招收研究生。1981年,学校成为国家首批硕士学位授权单位,基础数学、物理化学、理论物理3个专业获国家硕士学位授予权。1981年,学校被河北省人民政府批准为省属重点大学,数学、化学、地理、体育等4个系被批准为河北省高等院校重点系。

20世纪80年代,学校进入改革开放新的历史时期,各项改革逐步深入。在管理方面,学校推行内部管理体制改革,推行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先后召开两次教代会),实行校、系两级管理,逐步放权于系一级办学实体,建立健全了一系列管理制度。在教学方面,实施了一系列改革措施,有重点学科建设、课程评估、师资国内外培养培训、学生学年学分制和中期选拔制度等。在人事方面,主要出台了以“三定一聘一考核”为基本内容的人事制度改革方案,推行了定编定岗定责制度、全员聘任制度等。在科研方面,坚持发挥基础理论研究的优势,坚持基础理论研究与应用技术开发研究并举的科研方针,支持科研人员参与科研单位、企业的科研合作。在后勤方面,探索和推行“经费与任务包干责任制”,之后把企业化管理和市场经济引入后勤,提高服务质量。邓颖超回母校参加80周年校庆并为母校献花

1986年6月13日,学校举行了建校80周年庆祝大会。数万名师生员工和来自各地的校友,欢聚在河北体育馆,隆重庆祝河北师范大学80周年华诞。特别令人欣喜和振奋的是,河北师范大学老校友、全国政协主席邓颖超,专程从北京赶来参加母校建校80周年庆祝活动,并在庆祝大会上高兴地发表即席讲话。为表达对邓颖超的尊敬和感谢,两名同学代表全校师生员工和校友,向她敬献花束,并为她佩戴校徽。邓颖超接过花束又回赠给母校,以寄托对母校的深情,并希望母校今后取得更大发展。

改革催生了新的发展。1976年,学校有12个系、12个专业,招收学生752人。1976~1996年的20年间,随着改革开放的全面推进和步步深入,学校系科设置发展到16个系、34个专业、16个硕士学位授权学科,同时设置了马列主义教学部、公共外语教学部、公共体育教育部。各类在校学生12743名,其中硕士研究生157名,全日制本专科学生6417名,留学生14名,成人教育函授、夜大学学生6155名。教职工1968名,其中正高职70名、副高职353名。教学科研设备17800台(件),总价值3458万元。在教学方面,一批教师获得国家和省级优秀教学成果奖、国家有突出贡献的科技专家等奖励和荣誉称号。在科学研究方面,学校的河北省杂交小麦、代用燃料、教育科学、应用化学等26个研究所(室),成为推动基础理论研究和应用技术研究发展的平台。

河北师范学院在石家庄的新发展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河北师范学院首先对1957年被错划为右派的106名师生和“文革”以前的其他问题进行复查,对冤假错案予以平反和纠正。其次,加强了对教学科研工作的领导和管理。1978年恢复了本科4年制,1981年恢复招收研究生,1982年被省政府确定为省属重点大学。学校通过加强教研室建设、教师队伍建设以及教材、仪器设备、实验室建设等,切实加强了教学科研工作。再次,调整管理机构,加强干部队伍建设。1983~1984年,按照河北省委提出的干部“四化”(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标准,学院对党政领导班子进行了调整,对中层干部也进行了大规模的调整。学院共设中文、历史、政教、数学、物理、化学、外语、艺术8个系,还有4个公共教研室:马列教研室、教育教研室、普体教研室、公共外语教研室,以及图书馆、社会科学情报中心、学报编辑部等。学院还建立了学位委员会、图书馆委员会等学术组织。

这一时期,河北师范学院还有一个重要的变迁,就是由宣化迁往石家庄办学。1979年2月24日,河北省革命委员会主任办公会议做出了“同意河北师范学院从宣化迁到石家庄市”的决定。3月,学院制定了《基本建设计划任务书》,同时派人到石家庄筹建新校舍。8月24日,河北省革命委员会正式下达《关于河北师范学院迁到石家庄市建校的通知》。1981年7月,石家庄新校舍完成了部分建设任务,历史、政教2个系师生(毕业班除外)迁往石家庄办学;暑期后,招收的各系新生,也全部在石家庄入学。到1984年底,搬迁任务全部完成。历史上本来就互为源流的河北省两大本科师范院校——河北师范大学和河北师范学院,又集合于省会石家庄,开始同地办学。

1984年开始,学院进入了全面改革发展阶段,先后制定了“六五”“七五”“八五”规划。“勤奋、严谨、求是、创新”成为这一时期的校风。迁到石家庄后的河北师范学院

1985年,学院提出了“强化基础,拓宽领域,培养智能,增强活力”的教改方针,对教学计划进行了全面修订,增开选修课,减少周学时。1991年,学院又对教学计划进行了全面修订,为突出师范特点,在学生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上,提出实施“五能”“五会”的十项师能训练计划。学院拥有了14个系32个专业的系科建置。从1993级本科生开始,学院按三学期制实施了二二分流基础上的全体学生主辅修的教学改革,初步显示了生机勃勃的办学活力,受到学生欢迎。此外,1984年和1985年,学院分别建立了河北师范学院附属中小学和附属西藏学校。

学院先后建立了近20个科学研究室、所,评出了14个院级重点专业、10个重点研究方向,建设了5个硕士授权点。此外,学院多次主办和承办海峡两岸元曲研讨会、国际诗经研讨会等全国性乃至国际性学术研讨会。

1985年6月,学院设立学位委员会。1987年10月,设立成人教育中心。1988年7月,试行院长负责制,同时在各系实行系主任负责制。1984年、1988年、1993年,学院分别召开了第一届、第二届、第三届教代会。特别是1993年5月召开的第三届教代会,通过了《内部管理体制改革方案》,明确了领导体制、工作运行机制和人事制度等5个方面的改革内容。

河北教育学院与河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的建设与发展

在这一历史时期,河北省还建设了两所具有高等师范教育性质的院校:一是河北教育学院,一是河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

河北教育学院正式定名于1984年,前身是1952年10月在保定创办的河北省教师进修学院。1958年,河北省教师进修学院随省会迁往天津市。1960年10月,河北省人民委员会决定,将河北省教师进修学院与河北大学教育系、河北省教育行政干部训练班、河北省教育厅教育研究所合并,改建为河北教育学院。1961年,改校名为河北教师进修学校。1963年3月,改建为河北省教育干部学校,同时在原保定速成师范专科学校基础上恢复河北省教师进修学院。1965年,河北省教师进修学院迁往石家庄,与河北工读师范学院合并,仍称河北工读师范学院,由河北工读师范学院的教师进修部负责河北全省教师进修工作。“文革”结束后,河北省革命委员会于1979年7月批准恢复河北省教师进修学院。1980年12月,学院更名为河北教育学院,同时在石家庄市新石南路建设新校舍。1984年,学院通过教育部备案,正式定名。河北教育学院

河北教育学院的历史,以1979年为界分为两个时期。学院初建时,仅作为省教育厅一个内设机构,承担全省中学教师进修和教育干部培训任务,并无独立校舍、师资等。后虽单独设立,但几经变迁分合,始终没有稳定的工作环境。这一时期,学院用办短期班、业余进修班的形式,培训了大批中学、师范学校教师和近2000名教育干部。同时,学院帮助组建了各地市教师进修学校,对它们进行了业务指导。1979年以后,学院恢复独立办学,建教育系、文科系和理科系。1984年2月到1988年3月,学院先后建立教育管理、汉语言文学、数学教育、物理教育、思想品德和政治教育、化学教育、生物教育、英语教育8个系。1990年10月,学院成立干部培训处。次年2月,河北省教育干部培训中心挂靠河北教育学院,办事机构设在干部培训处。同时,学院还恢复建立了图书馆,先后成立了德育教研室、体育教研室、电化教育研究室、中学教育研究室和人口教育研究室,创办了《学院学报》和《院报》。到1996年的17年间,学院边建设、边办学,坚持为河北基础教育服务,共培训各学历层次学员11213人;为全省120多名高校领导干部举办了读书班;对全省重点中学校长、师范学校校长和部分职教中心校长720人进行了首轮岗位培训,组织完成了全省中小学校长32755人的首轮培训任务;承担了国家教委与联合国人口活动基金会合作项目——中学人口教育师资培训任务,培训中学人口教育师资和人口教育管理人员6884人;实施了国家教委国际教育交流协会与美国英语学会合作项目——英语教师暑期强化培训,培训英语教师1400多人;同时举办了其他类型的短训班,使5000多人接受了各类专业训练。河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

河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创建于1984年。为适应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快速发展的形势、改变技工学校和职业中学教师严重短缺的现状,1984年9月1日,河北省人民政府批复同意省劳动人事厅筹建河北省职业技术师范专科学校,规模暂定为在校学生400人,设电子、机械制造、工业企业自动化、商业服务4个专业,以后再逐步扩大规模并增设其他专业,学制2~3年。经过一年多的前期准备,1985年12月24日,河北职业技术师范专科学校举行了建校奠基仪式。1987年8月,基建任务基本结束;9月,机械系、电子系与河北机电学院联合招收2年制专科生。1988年10月21日,河北省人民政府批准改为河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挂靠在河北师范大学,校名为河北师范大学职业技术师范学院。1989年,开始自主招收专科生。1993年,机械系、电子系、工美系、餐旅系、财经系全部开始招收本科生。到1995年底,学院已发展成为一所以本科教育为主,办学初具规模的高等职业技术师范院校。学院设有电子系、机械系、工艺美术系、餐旅系、财经系、基础部等5个系1个部,设应用电子技术、电工电气教育、机制工艺与设备、汽车维修工程、服装设计、装饰艺术、烹饪与营养教育、旅游服务与管理、财务会计等9个专业。在校全日制本、专科生达到1580人,为社会培训各类人才2000多名。学院设有河北省社会保险培训中心、河北省高级职业技术培训中心、河北省职业教育研究所、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之后,学院被教育部命名为全国职业教育师资培训重点建设基地。

5 新时期的河北师范大学(1996~2015)

20世纪90年代,在新一轮高等学校布局调整中,原国家教委和河北省人民政府决定将河北师范大学(含河北师范大学职业技术师范学院)、河北师范学院、河北教育学院合并,组建新的河北师范大学。新的河北师范大学于1996年5月28日诞生。1998年,时任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来校视察

合校之前四校的102个专业中,有59个重复设置。针对这一情况,学校在学科类别的地域分布上,经过充分论证后确定,东校区以理科为主,西校区以文科为主,职技校区保持原职业教育。大致用了一年多的时间,学校分批完成了学科合并调整任务,各学科逐渐集中办学。1998年1月,职业技术学院首先成立,法政管理学院等随后陆续成立。随着学科的发展与调整重组,其他学院相继组建。2001年,学校创办了独立学院——汇华学院。截至2015年,学校共有21个专业学院、1个独立学院。

1996年学校制定了《整体建设和事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2000年又出台了《整体建设和事业发展“十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这两部规划确定了建设高水平新型师范大学的目标任务,选择了建设教学研究型大学的发展定位,并对各个阶段的建设和发展任务进行了细分,提出战略举措。2002年,学校举行了百年校庆,全面总结了办学经验,提出了“怀天下,求真知”校训,明确了“建设教学研究型、综合性、高水平、有特色的新型师范大学”的目标。2009年1月,第六次党代会根据学校发展的新形势,提出了“实现高水平大学建设新跨越”的目标要求,明确提出要实现发展方式、用人机制、文化建设、办学格局的“四个转变”这一基本思路,即:在发展方式上,实现由外延扩张到内涵质量提升的转变,核心内容是提高质量;在用人机制上,实现由相对僵化到激发活力的转变,核心内容是激发活力;在文化建设上,实现由注重传承到传承与创新并重的转变,核心内容是在传承中创新自身文化;在办学格局上,实现由分区办学到集中办学的转变,核心内容是适应新校区集中办学的要求,全面创新管理体制和机制。纪念建校100周年大会

合校之初,学校有省属重点学科6个,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14个。截至2015年,有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8个,可招收培养博士生的专业50余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6个,可招收培养硕士生的专业130余个。学科专业覆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管理学、艺术学等十大学科门类。截至2015年,有国家重点学科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9个,河北省高校强势特色学科4个,省级重点学科14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7个。2015年,学校有专任教师1469人,正高职人员420人,副高职人员960人,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省级以上各类优秀专家117人次,博士研究生导师145人,各类硕士研究生导师970人,建设了一支包括中科院院士、长江学者、燕赵学者在内的高素质师资队伍。细胞生物学进入国家重点学科建设行列

学校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突出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