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力国企,创新驱动——四川省千名企业家培育计划国有企业“明日之星”企业家首期EMBA学位班学员论文集(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1-03-12 05:50:04

点击下载

作者:徐玖平

出版社:四川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活力国企,创新驱动——四川省千名企业家培育计划国有企业“明日之星”企业家首期EMBA学位班学员论文集

活力国企,创新驱动——四川省千名企业家培育计划国有企业“明日之星”企业家首期EMBA学位班学员论文集试读:

版权信息书名:活力国企,创新驱动——四川省千名企业家培育计划国有企业“明日之星”企业家首期EMBA学位班学员论文集作者:徐玖平排版:KingStar出版社:四川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3-12-03ISBN:9787561473726本书由四川大学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授权北京当当科文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制作与发行。— ·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 —(代序)企业家强则中国强徐玖平

人不断追求发展的本能牵引着人类开拓海洋、联通大陆、探索太空,推动着社会展开商业革命、工业革命、信息革命——这均围绕着一个主题:市场。市场最大的主角是企业,而企业的诞生和发展历程也正好对应着人类社会进步最迅速的一段历史。企业凝聚了每一个个体,提供生产和服务,促游资合作,使劳资互惠,为民众谋利。当今,甚至有企业左右着一些国家的命运。企业发展推动着社会进步和国家富强的客观现实,透视出一条“企业家强则企业强——企业强则国家强”的内在逻辑。一、企业强则国家强

纵观人类近现代史,任何忽视市场力量,低估企业组织优势的国家或区域都会逐渐衰落,唯有那些依靠企业力量来增强市场竞争力、解放人类生产力、激发个人创造力的国家和区域才真正走上世界舞台。从某种意义上讲,近500年来,真正拥有过世界大国强国地位的只有荷兰、英国和美国,他们对市场经济进行了接力棒式的创新和发展,都曾拥有或正承载着世界上最伟大的企业。

17—18世纪的荷兰,凭借一系列现代金融和商业制度的创立,以及世界上最早的联合股份企业——荷兰东印度公司的创建,垄断了当时全球贸易的半壁河山,缔造了一个称霸全球的商业帝国。他们建起了世界上第一个证券交易所,资本市场就此诞生;他们最先创办了现代银行,建立了当今信用体系的雏形;他们把印度尼西亚变成了自己的殖民地,彼时的巴达维亚城演进成了今天的国际大都市雅加达;他们在大洋洲用荷兰一个省的名字命名了一个国家——新西兰;他们还在新大陆建造了新阿姆斯特丹城——纽约。

18—19世纪的英国,艾萨克·牛顿为工业革命创造了一把科学的钥匙,詹姆斯·瓦特则拿着这把钥匙开启了工业革命的大门,亚当·斯密用一只看不见的手为工业革命缔造了新的经济秩序,这一切都聚焦于生产组织的新模式——工厂,也就是今天的生产企业。1815年,英国人赢得了震惊世界的滑铁卢战役,“小店主”的国家第一次让军事天才拿破仑·波拿巴狼狈不堪。对英国来说,战争的胜利不仅是不列颠军队的胜利,也是市场经济的胜利。战争结束后,在工厂的推动下,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化国家,建立起了“日不落帝国”。

19—20世纪,企业的传奇又在太平洋彼岸的美国不断上演。西进运动塑造了通过自我奋斗、实现个人梦想的美国精神,发明家托马斯·阿尔瓦·爱迪生和尼古拉·特斯拉开创了一个取代蒸汽机的电气时代。19世纪末,美国已成为世界第一经济强国。此后,人类第一架飞机在美国起飞,第一部电影在美国放映,第一条流水生产线在美国开动,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在美国诞生……美国率先占领了信息时代的制高点。到20世纪末,美国所拥有的通用电气、福特汽车、沃尔玛、微软等550万家企业铸就了一个超级大国,形成了“一超多强”的世界新格局。

100多年前的晚清王朝,由于漠视市场孕育与企业兴起的世界潮流,被迫在屈辱中打开国门。丧权辱国的百余年,正是我国的市场与企业落败的百余年。1949年,新中国诞生,百废待兴,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通过艰苦卓绝的奋斗,为民族企业发展创造了稳定的环境和坚实的基础。1992年,中国共产党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国企业从此走上了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今天,除了世界500强企业榜单上的95个席位外,还有5000多万个中小企业在为这片土地提供发展的动力。改革开放30多年,经济社会取得的成就,无一没有企业的身影,正是企业的不断发展推动了当前的经济繁荣。

历史不断重复和验证这样一个事实:找不到一个企业不发达,而它的经济可以发达的;找不到一个市场不发达,而它的国家可以发达的。所以,现代社会的企业价值创造、国民财富积累,市场经济发展和国家民族强盛,实际上是同一个问题。那些充分发挥企业的组织优势,不断融入竞争,吸引更多的人力、技术和资本,优化配置各类资源的国家,才能成为当今世界上发展最好的国家。二、国企强则中国强

18世纪,英国通过推行自由贸易,建立全球市场,逐步确立私有制的市场经济模式,正是这种模式的异化导致了垄断的恶果。19世纪末,托拉斯的出现和表面繁荣的发展,在凝聚大量经济资源的同时,也引发了尖锐的社会问题,一个全球性的经济大萧条随之而来。当时的世界,是风景这边独好,苏联所采取的“计划”方式,使20世纪30年代的西方人纷纷前往苏联取经。历史总有惊人的相似,2007年由美国次债危机引发的金融海啸席卷全球。此时的世界,仍是风景这边独好,只不过这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一)国有企业的经济地位

多年以来,国有企业产值利税率长期高于10%,国有企业上缴财政的利税额占国家财政收入总额的比重高于70%。2006年,我国159家中央直管国有企业实现利润总额逾7500亿元,比2005年上涨18.2%;1031家省市级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实现利润总额逾2000亿元,比上年增长38%;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1%的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实现了利润总额的44.9%,并占上缴税金的56.7%。2008年,受到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全国国有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1843.5亿元,同比下降25.2%。然而,累计实现营业收入达210502.3亿元,同比增长17.8%;缴纳税金17807.6亿元,同比增长15.7%。2012年,在经济增长放缓的背景下,国有企业累计实现利润总额21959.6亿元。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回暖,2013年二季度以来,全国国有企业利润增幅逐月扩大,1—10月利润增幅仍保持在10%以上,高于GDP的增速。

事实表明,在我国社会主义公有制中占主导、支柱、基础和控制地位的国有企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也占有主导、支柱、基础和控制地位。2010年的《企业社会责任蓝皮书》披露,在中国100强系列企业中,国有企业社会责任指数的28.9分遥遥领先于民营企业的13.9分和外资企业的8.1分。公众对国有企业社会责任的高期待仍将持续激励着国有企业不断前进,国有企业也理所当然地成为社会责任的主要肩负者。(二)国有企业的制度根基

生产资料所有制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制度范畴,它是整个生产关系的基础,决定了生产为谁服务。在旧中国,帝国主义占有了三分之一的生产资料,官僚资本占有了三分之二,农村耕地70%以上掌握在不到5%的地主手中,全国90%以上的劳动者创造的财富被不到5%的少数剥削者占有。新中国成立后,将生产资料变为了国家财产,劳动人民终于摆脱了被剥削的地位。由于我国是在生产力落后、没有经过资本主义独立发展阶段的情况下建立的社会主义国家,既不能搞单一的“一大二公”的公有制,也不能搞没有公有制为基础或为主体的“社会主义”,而是运用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相互关系的基本原理,结合具体国情,确立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作为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支柱,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基”。在占主体的公有制经济中,国有企业起着主导作用。起主导作用的成分往往决定着事物的性质,这就决定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公有制性质。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国有企业和其他所有制企业都是重要的市场主体,它们构成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要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就必须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核心就是发挥国有企业的主导作用。因此,可以说国有企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主要支柱。(三)国有企业的社会意义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邓小平指出:“只要我国经济中公有制占主体地位,就可以避免两极分化。”这是非常深刻的论断,它指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容许私人产权的发展,容许按资本要素分配,容许适度的贫富差距,只要公有制仍占主体,就能最终消除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事实证明,20世纪80年代以来,新自由主义兴起,私有化浪潮席卷欧美发达国家,而后向拉美、东南亚等发展中国家传播,导致世界范围内收入分配不平等急剧扩大,劳资矛盾激化,贫富分化加重。一些发展中国家因此陷入动荡,甚至一些发达国家的民众也对本国的两极分化表示强烈的不满。我国也存在收入分配不平衡的问题,主要在于初次分配中劳动收入比重偏低。对于大多数中低收入者来说,劳动收入是其主要甚至唯一的收入来源,他们的劳动报酬过低导致社会收入差距拉大。由于实行的是生产资料公有制,按劳分配的原则在国有企业体现得较为充分,劳动收入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较高。与私有企业和外资企业相比,国有企业内部的收入差距较小,职工的平均工资也相对较高。只要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贫富差距就不会恶性发展到两极分化的程度,可以控制在合理的限度以内,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目标。

任何一个社会,如果没有一批拥有强大竞争力、巨大创造力和先进生产力的经济实体来奠基、带动和引领,这个社会的生产力就不会发展起来。国有企业已具备这样的条件和地位支持他们进一步发展,有助于推动我国的社会主义事业更好更快地发展。我国国有企业80%以上的资产分布在石油化工、电力、国防和通信等关系国家安全、国计民生的关键领域,以及运输、矿业、冶金和机械等支柱行业,国有企业税收是政府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国有企业的性质、特殊的地位和作用,决定了可以帮助国家有效规避中等收入的陷阱、破除发展停滞的魔咒。作为共和国经济的“长子”,历史镌刻着国有企业在保障国家经济命脉、维护国家经济安全、推动国家经济发展中的卓著功勋,历史也将见证国有企业不断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履行企业社会责任、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辉历程。(四)国有企业的重新审视

从世界范围看,国有企业在理论上易于达成“社会责任和义务以及公共政策目标”;在拓展国家利益、夯实经济基础、维护社会稳定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关键角色,是国家经济安全的中流砥柱。它不仅能够有效约束资本的贪婪,减少全球化、金融化背景下资本扩张的负面效应,而且可以有效抗衡跨国资本的垄断与扩张。正确认识国有企业的意义、地位和作用,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这需要理论界和企业家以改革的视角重新审视国有企业,需要在商业伦理和经济文明的层面上深刻认识国有企业。

国有企业和其他企业一样,创造财富、提供就业、带动经济增长,推动发明创造、树立新的社会文化,塑造经济秩序、影响制度建设;国有企业也和其他企业一样,在带来福利的同时,放大人类贪欲,造成权利失衡,拉大贫富差距和伤害生态环境。国有企业与其他企业不同的是,它不属于某一个人或某个集团,而是属于所有国民;利润是它的目标,但不是最终目标;不断遭遇新的挑战,却还要背负许多历史遗留问题。

由于各种复杂的国内外因素,近年来流传着许多唱衰国有企业的言论,如“垄断论”“腐败论”“低效论”等。如何看待国有企业的问题,在本质上就是如何看待公有制经济的问题。在经济主体地位问题上,国有经济是当之无愧的国家经济主要支柱;在垄断问题上,国有企业经营绩效主要来源于国有经济的结构调整和体制创新,而非垄断,事实上多数国有企业也处于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在腐败问题上,国有企业所有制的本质是反对化公为私的腐败行为的,腐败问题的机制源头在于有待深化改革的二元结构和双重体制。有关国企低效的问题,是单纯用利润衡量经济效率或效益,而未见国有企业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有关国企是否退出竞争性领域的问题,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公有制基础不允许国企完全退出竞争性领域。此外,明晰产权不等于要改变所有权,国企产权只能由其公有群体的代表机构占有。国企不是“与民争利”而是“为民争利”的事实,充分证明上述“垄断论”等言论是既不承认历史、又不尊重现实的轻妄之谈。(五)国有企业的改革使命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就全面深化改革做了顶层设计和战略部署,其中,对国有企业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赋予了新的使命。《决定》提出,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各种所有制企业都要依法公开、公平、公正参与市场竞争。为适应市场化、国际化新形势,国有企业要加强体制创新、管理创新,着力破除影响和制约企业发展的体制障碍,以规范经营决策、资产保值增值、公平参与竞争、提高企业效率、增强企业活力、承担社会责任为重点,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进一步完善现代企业制度。

国有企业一方面要发挥主导作用,不断增强自身领导力、控制力和影响力;另一方面还要担当支持和引导民营企业发展,激发民营企业创造力、竞争力和生产力的责任。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都是国民经济不可或缺、不可替代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国有企业不仅是保障国家经济安全的重要力量,而且还是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实现行业调整振兴的主要引领力量。在解决社会就业、增加居民收入、改善人民生活等方面,民营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则具有积极作用。为此,国有企业要发挥在技术、品牌、产业等方面的相对优势,加快高新技术推广,帮助民营企业提升创造力;引领品牌经营理念,带动民营企业提升竞争力;推进产业链条升级,拉动民营企业提升生产力。

混合所有制是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实现形式,是鼓励不同所有制形式之间直接结合、交叉持股、融合发展、富有效率和活力的资本组织形式。国有企业在混合所有制经济发展中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国有企业继续加强公司制股份制改革,或同其他所有制资本共同出资组建混合所有制企业,有利于国有资本放大功能、保值增值、提高竞争力,有利于改善国有企业产权结构,有利于国有企业建立真正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现代企业制度。今后一段时间内,将会出现一个混合所有制改制的高潮,一方面大量的民营资本将涌入国有经济,另一方面国有经济和其他经济发展成为混合经济。国有资本同民营资本共融于混合所有制企业之中,难免会有矛盾与冲突。所以,国有资本要同民营资本和谐相处,实现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形成共生共赢的态势。三、企业家强国企强

放眼世界,一个没有伟大企业的国家是贫弱的;纵观历史,一个不能诞生伟大企业家的时代更是苍白的。(一)伟大企业之企业家

过去200年间,正是勇于冒险、不断创新、自我奋斗的企业家精神,改变了无数有志青年的命运,也改变了那些培养出伟大企业家所在国家的命运。工业革命前夕,工场主乔赛亚·韦奇伍德革新了生产陶瓷的流程,企业家理查德·阿克莱特利用发明的水力纺纱机建立了第一家现代意义上的工厂,发明家詹姆斯·瓦特让工业革命的强大“引擎”——蒸汽机诞生,他们从不同角度解放和提高了生产力,让世人震惊。

伴随着工业革命及自由经济的发展,历史的新篇章记载了移民家庭出生的约翰·戴维森·洛克菲勒,他24岁创业,到全盛时期垄断了全美90%的石油市场,成为美国第一位拥有十亿资产的全球首富,后继企业艾克森美孚、埃莫科、康纳科和雪佛龙在当今依然是世界最大的石油公司。出身贫困的苏格兰移民安德鲁·卡内基重新规划了钢铁企业的生产流程,将每吨钢铁的价格从100美元降到了12美元。他不仅征服钢铁世界,成为美国最大钢铁制造商,跃居世界首富;在功成名就后,还将几乎所有的财富捐献给社会,成为美国人民心目中永远的英雄和个人奋斗的楷模。

满怀对资本的渴望,敢于冒险的精神,成就了一代企业家和一批伟大的企业;对技术的创新和对生产流程的改进成就了又一代企业家和一批伟大企业。对于维尔纳·冯·西门子,物理学家、发明家等称号在企业家这个称谓下黯然失色,他改进了海底、地底电缆与电线,铺设了电气化铁路,提出了平炉炼钢法,革新了炼钢工艺,但更引人注目的是他创办了广为人知的西门子公司。正是企业家亨利·福特对工业生产方式的革命,让汽车走进千家万户,也正是他成就了伟大的福特汽车公司。

现代企业的发展更加依赖于新兴的职业经理阶层,企业家被赋予了新的含义——经营管理企业和职业化的领导人。在通用汽车公司濒临破产之际,艾尔弗雷德·P·斯隆用了短短3年时间让其扭亏为盈,其后更是迅速发展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汽车公司,他因此而被誉为职业经理人之父。到20世纪后期,通用电气总裁杰克·韦尔奇更是将这一声誉推向顶峰。在企业家史蒂夫·乔布斯的改革下,亏损已高达10亿美元的苹果公司,却奇迹般地在一年后盈利3.09亿美元,并令iPhone、iPad风靡全球,深刻地改变了现代通讯、娱乐乃至生活方式。

有人说,是公司缔造了如今的超级大国——美国,其实,最终是人缔造了美国,这个人就是企业家。这些伟大的企业家曾经让欧洲变得强大,又让美国变得强大。因此,人们应予以企业家与政治领袖等量齐观。历史还记载着很多伟大的企业家,是伟大的企业成就了他们的人生,更是他们造就了伟大的企业。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之路上,也有一批人正在通过让企业强大而使国家强大,这批人的代表就是国有企业的企业家。(二)国有企业之企业家

中国国有企业的企业家既是已有商业传统的继承者,更是新商业体系的建立者。“企业家强则企业强”的一般原理还不能细腻地表达国有企业企业家之于国有企业的丰富内涵。

在国有企业的发展中,企业家作为企业的灵魂人物,是确保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和决定企业兴衰成败的关键要素。国有企业也需要在市场环境中求得生存和发展,需要不断整合资源、开拓市场,需要遵循市场规律、提升产品和服务质量。这就要求国有企业的企业家同样具有开拓进取气魄,富有改革创新精神。国有企业需要“看得见的手”来协调企业内各种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进行有效组织和管理,保障企业高效地运营。企业家正是这只“看得见的手”协同“看不见的手”一起创造财富,造福社会。因此,国有企业的企业家既是企业的经营者,也是市场的参与者。然而,国有企业除了追求利润之外,还有更多重要的价值追求。所以,国有企业的企业家们除了竞争参与者和管理经营者的身份,还是深化改革的实践者、遗留问题的化解者、社会责任的担当者、国家利益的捍卫者和多元职能的调和者。

国有企业改革任务,很大程度上要落在国有企业的高级经营管理人员的肩上。他们除了要在前行的路上继续深化改革,还要处理由于以往多方面原因造成的不少历史遗留问题,如离退休人员负担问题、集体户口职工安置问题等,国有企业肩负了更多的社会责任。企业家的社会责任感是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基本前提,国有企业的企业家们自然地成为了国有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主要担当者。在国家利益面临损失的时候或国家面临危难的时刻,保障国家经济安全、维护社会经济稳定的重任就落在国有企业肩上,因此,国有企业的企业家也是国家利益的捍卫者。国有企业既要在市场中生存和发展,又要在改革中探索和前行;既要承担社会责任,又要捍卫国家利益。国有企业的多项职能决定了企业家成为多元职责的集大成者。

中国国有企业的企业家在继承商业传统的同时,更在不遗余力地推进新商业伦理的进程。历史上,没有哪一位企业家所经营的资产是属于全民的,利润是全民的,而责任是自己的,担当是自己的;也没有哪一个国家面临着全球化、工业化、现代化、城市化和社会转型错综交织的复杂环境。中国的国有企业企业家们走的是一条不同于以往任何时间、任何国度的发展道路——中国道路。因此,国有企业家对于我国国有企业的重要意义,不能以“企业家强则企业强”的一般原理来机械描述,而需以“国有企业家强则国企强”的时代概括来深度诠释。(三)企业家之中国道路

中国道路是一条深深植根于中国土壤、中国国情、中国文化、中国历史、中国民族心理、中国政治结构、中国经济制度以及中国纷繁复杂的现实,带着深刻的实验意味与探索特征,致力于追寻在一种独特的中国时空之下缔造全体人民福祉的一条前无古人之路。走好中国道路,需要把握好“中国时间”和“中国效率”。对于整个民族来说,中国道路是到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之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新中国成立100周年之际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对于企业家来说,中国道路是要在第一个100周年之时拥有最多的世界五百强企业,到第二个100周年之际中国国有企业构筑全球经济新秩序和引领商业新伦理。

当前,与世界一流的企业相比,我国的绝大多数企业还存在很大的差距,这需要企业家不断学习和赶超。人是企业最宝贵的资源,具有学习能力的人才能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17世纪,俄国彼得·阿列克谢耶维奇·罗曼诺夫大帝隐姓埋名,前往欧洲学习,回国后推行改革使国家走向富强。一百多年前岩仓使节团的出访使日本走上了强盛之路。近年来,我国各个层面都意识到国有企业企业家培养的紧迫性,并且将企业家队伍建设作为国有企业深化改革、加快发展的关键环节来推动。因此,学习和赶超的历史性话题落在国有企业的高级经营管理人员身上,而“中国时间”则为企业家们提供了一种思考问题的方式。

使命在身,企业家们不得不在瞬息万变的市场中寻找稍纵即逝的机遇。学习和赶超令“中国时间”成为一种资本,而且是一种极其稀缺的资本。对很多国有企业的企业家来说,要让肩负发展国有经济、引领行业发展、深化体制改革、处理遗留问题、承担社会责任、保障国家利益等诸多历史责任的大象“起舞”,唯有把握“中国时间”,用时间换空间,让“识时、惜时、恪时、省时”的传统美德在国有企业的企业家身上焕发新的时代魅力。

效率与时间是一对孪生姐妹。若想在有限的“企业家时间”内缔造一番伟业,还需仰仗“企业家效率”的奋发。“企业家效率”一是表现在“速度”上。只有国有企业的企业家做好表率,乐于学习,争相进取,才能营造整个企业家阶层学习与赶超的氛围,才能提升所有企业家的经营管理才干;只有企业家锐意改革、大胆创新,才能为我们从容解决棘手问题创造条件、提供机会;只有企业家带领企业提高发展速度,敢于尝试,锐意进取,才有可能抢占市场机遇,为其他企业开先河树榜样,从而成为真正的行业引导者。“企业家效率”二是体现在“公平”上。过去,“效率”问题是主要矛盾,“公平”问题是次要矛盾,才有了“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发展观。今天,必须将效率与公平放到同等重要的位置加以认真对待,“企业家效率”不得不逻辑性地联系到“公平”,上升到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公平正义的高度。企业家要使效率与公平并重,对内构建公平的组织体系,确保责权利相平衡,建立高效的运营机制;对外努力营造公平的市场经济环境、保证各个主体平等参与和发展的权利。“企业家时间”和“企业家效率”是和谐统一的,共同构成发展国有企业的两个不可缺少的决策前提。“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企业家要恪守“时间”,展现“效率”。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且是唯一标准,而时间则是检验发展道路的终极标准。倘若要实现我们企业家的宏伟构想,就应该从现在起把“企业家时间”和“企业家效率”统一起来,只争朝夕、和谐相处、脚踏实地,关注每一个企业家的成长和发展,把伟大的中国梦落实在我们每一个企业家和国有企业的发展上。四、企业家培养培育

企业家肩负着伟大的历史使命,关注企业家的成长与发展是大学义不容辞的责任。兼顾“中国时间”与“企业家时间”,大学的教育对于国有企业的高级经营管理人员来说,最重要的不是单纯的管理理论,而是关系到企业家信仰、企业家文明和企业家精神之塑造的企业伦理。注重将商业文明之精髓与企业家的道德观念、行为方式及情感态度相结合,注重对企业社会责任、商业伦理等高尚价值的推崇,这既是大学商学教育之道,更是中国新时期商业文明与商业伦理之精要。自人类有了群体意识和秩序追求,便出现了人类社会的治理文明。在每一个时代,治理的重心是不同的。农业社会中,秩序追求是第一位的,贯穿于社会治理体系中的基本精神是权利意志;工业社会中,效率追求是第一位的,是法的精神对社会治理体系起到基础性保障作用;在未来社会,完美生活是第一位的,我们需要伦理精神去重建人类的社会治理体系。在现代企业管理中,我们更要呼唤伦理精神。因为管理是外在的伦理,伦理是内在的管理。把别人管好叫管理,把自己管好是伦理。为此,我专门针对国企EMBA班主讲了《企业社会责任与商业伦理》这门课程,旨在将商业文明之精髓与企业家的观念、行为情感内化为企业家精神与伦理,并要求大家结合企业实际完成一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据美国本特莱学院(Bentley College)伦理研究中心的一项调查,《财富》杂志上排名前1000家的企业中,有93%的企业用成文的《企业伦理宪章》来规范企业的管理。对EMBA学员来说,完成《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则正是将伦理精神外化为管理实践的一种体现;对EMBA教育来说,注重引导企业高级经营管理者对崇高价值的追求,重视企业社会责任与商业伦理的教育才是大学对企业家培养的第一要务。

顺应我省围绕重点优势产业特别是战略新兴产业、“塔尖”产业发展的需要,以及大规模开展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培训,促进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知识更新和思维拓展,培养造就一批具有全球战略眼光、市场开拓精神、管理创新能力和强烈社会责任感的优秀企业家,提升人才队伍核心竞争力,为加快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的要求,中共四川省委组织部、四川省国资委以前瞻的战略眼界和高度的责任使命,协同四川大学商学院举办了四川省千名企业家培育计划国有企业“明日之星”企业家首期EMBA学位班。这既是省委、省政府对培养四川省国有企业优秀企业家的战略举措,也是四川省国有企业高级经营管理人员内外兼修再造竞争活力的良好契机。

四川大学商学教育以源于古哲而符合潮流的新型商学院为依托,融通中西众流而又成自家风范的教育思想,同商界精英们一道传承文化、拓展视野、碰撞智慧,实践“行健厚德,格商致道”之院训,恪守世界一流大学“虚心向善,传承文化;崇尚科学,追求真理”的办学理念。确立了“具有深厚的人文底蕴、坚实的科技素养、广阔的国际视野、优秀的运营能力和非凡的战略智慧,能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卓越领导者”的EMBA培养目标,提出了“精英教育、质量为本、科教结合、学科交叉”的EMBA培养原则。创新性地运用和发展了“H”型培养模式,精心展开了课堂讲授、互动研讨、名家讲坛、商道论坛、游学观摩、心得分享等教学形式,教育教学活动涵盖了从理论梳理到实战演练、从政策解读到执行落地、从问题分析到企业诊断、从个人价值到国家利益、从商业伦理到社会责任等立体而系统的内容。

我确信并坚持以“爱”作为教育的主导力量,因其不仅是学习与探索知识和技能的途径,更是塑造人格、追寻自我生命意义的过程。国企EMBA班的教学团队以互爱互敬的态度、言传身教的方式,不断追求教学相长。培养过程中,全力营造老师爱学生、学生爱学习的学习氛围。我们把具有“社会责任、商业伦理”特征之大爱融进教学理念、嵌入教学模式、浸漫教学活动、贯穿一切管理服务,以此来造就文理融合、理工渗透、高素质、能战斗的国企领军人物。

令人倍受感动与鼓舞的是国企EMBA班的“企业家同学们”非常珍惜学习和深造的机会,坚定信念、用情学习、提升自我、修身立德,努力掌握自然规律和认识社会规律,明确知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通过研习,大家在更高层面做到了政治可靠、业务过硬、行为规范,并不断自我超越、追求卓越。“论商悟道”终将“化成天下”,成为一代明星企业家!

与历史上大国学习之道相比,这也许不算什么。但国有企业高级经营管理人员重返高校并取得累累硕果的良好开端,似乎预示着这样一个时代将要来临,那就是国有企业的高级经营管理人员不再满足于现有的成绩,不再束缚于现有的思维定式;要去角逐更加广阔和活跃的市场,要去创造更加卓越和优质的产品,要去构筑更加灵活和高效的组织。

历史上,美国政治家迪安·阿尔芬奇写下了著名的美国企业家宣言,最初发表在《本周杂志》,后来又被选用为《企业家》杂志的发刊词,此后百余年中沧海桑田,物是人非,但这段企业家宣言却从来没有改变。它曾激励了美国乃至全世界成千上万的企业家为之奋斗不懈。

中国国有企业企业家伴随并不断推动着中国国有企业成长。在当前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如何确保和推进国企肩负起党和国家赋予的时代使命,做好国家与人民利益的忠诚守护者、社会主义道路的坚定实践者,企业社会责任的模范担当者,现代企业制度的理性探索者,这既是历史赋予的重托,又是时代发展的要求。“我们是社会之中坚,国家之栋梁。

我们的灵魂是创造,天性是执着。

我们有权拒绝平庸,矢志成为一个杰出的人。

我们必须寻找机会,而不寻求安稳。

我们要做有意义的冒险,要追梦,要创造,能接受失败,更能走向成功。

我们寻求实现目标时的亢奋,拒绝陈腐而不真实的平静。

我们以诚立身、以信立业。

我们不会拿自由换捐舍,更不会拿尊严换权贵。

我们不会轻信任何权威,更不会屈服任何恐吓。

我们天生挺胸直立,不是猿人;我们骄傲而无所畏惧,不是懦夫;为了中国梦去求索,去笃行,去享受创造带来的回报。

相信有一天,我们可以自豪地向世界宣告:在民族和国家的帮助下,我们实现了中国梦。”

这段话可以视为中国企业家宣言。回首过去的功绩,掂量身上的担子,展望未来的征程,你们理应昂首挺胸、阔步向前、拥抱梦想。中国国有企业的企业家们不仅是当代企业家精神的继承者,更是新企业家精神的创造者;既是已有商业传统的传承者,更是新商业伦理的缔造者。新的企业家精神不同于美国企业家宣言那样充满个人奋斗的激情和成就个人愿望的豪迈志向,而是一种站在商业伦理的高度,体现民族精神的内涵,以最大多数人的幸福为己任和关注企业社会责任的企业家精神。商业的新伦理、新秩序、新规则也正在被国有企业所制定,新的企业家精神正在由励精图治的国有企业的企业家们来谱写。

在为期两年的系统学习中,在课堂内外,有一流的教授、学者们高屋建瓴的传授点拨,有优秀的学员们坦率深刻的建议谏言,在经过师生间一次次的思想交流、头脑风暴后,学员们普遍受益匪浅。该班学员整体上在知识结构、综合管理能力等方面都得到了较大提升。学员们也把两年来所学、所思、所想用于企业的经营管理实践中,并加以归纳总结提炼成论文。为促进人才培养转化为生产力,为国有企业发展贡献智力,在毕业之际,将他们的学习成果以论文形式汇集成册出版发行,既是对这两年学习收获的总结,又是学习成果的传播和应用。这些论文都是学员们结合所在企业的经营实际,花费大量心力,运用EMBA课堂内外学到的管理理论与方法分析解决经营管理中的实际问题的智慧结晶。论文集汇聚了不同行业、不同战略角度的前瞻性论题,融进了大家多年实践经验与论商悟道的思想精髓,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基本制度的框架下深入讨论了战略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会计学与公司金融、运营管理、项目管理与创新管理,对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加快创新驱动发展具有极大的应用价值。论文集仅是对当前主要问题、客观环境和解决方案的记载,它是静态的,在时间长河中不一定永葆生机;论文也很局限地展现了国企企业家们阶段学习成果的缩影,它并不能概览学员们在EMBA班学习的所有收获。但大家在课堂内外所学、所思、所悟,正在或终能内化为其自身的经营管理智慧和企业家精神;论文集所展现的新领悟、新理念、新思想却能够启示未来,将汇聚为源源不竭的思想动力,最终将转化成社会经济发展的推进力,必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有所作为。

某种程度讲,当代世界史、国家史就是企业发展史,而企业发展史的核心是企业人的历史,企业家在企业人的历史中居于主导和灵魂地位,因而可以说企业家强则国家强。纵观当今全球的强国强企,充分证明了这一结论;回顾30余年来中国崛起的伟大历史进程,充分印证了这一结论。国有企业的企业家使命光荣、责任重大。我执教大学30年有余,作为一名商学院教员、长期心系国企之人,论文成集付梓之际,就个人粗浅之认知和教学之心得,以此代序。2013年11月27日四川大学商学院 院长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际系统与控制科学院 院士战略管理CM贸易公司发展战略研究王毓(四川大学商学院2011级EMBA国企班,学号:E2011082)

摘要:我国煤炭储量西多东少,北富南贫,而消费地却集中在东部沿海及南方的缺煤省,煤炭资源赋存丰富度与地区经济发达程度呈逆向分布,跨区域调煤为煤炭贸易创造了良好的市场机会。川煤贸易公司处于初创期,本次论文以“川煤贸易战略规划”为题,旨在将理论用于实践,明晰川煤贸易的发展方向,助力于川煤集团“十二五”规划目标的实现,为川煤贸易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本文探索出了川煤贸易公司“市场开发战略”→“低成本和差异化战略”→“品牌战略”三步走的发展规划,进而实现川煤贸易的品牌化之路。其中,第1章为绪论,对战略规划编制的背景进行分析,确定编制原则及规划时限;第2章通过PEST分析法等方法对川煤贸易的内外部环境进行扫描,定位公司总体发展方向及强度;第3章,根据战略分析的结论进行战略深入规划,设计战略模式;第4章为战略实施及控制,通过战略实施图及战略实施矩阵,对如何实现企业的远景及目标进行了分步规划。战略规划的制定主要采用实际调研法、文献研究、专业网站数据搜集的方法进行。

关键词:煤炭贸易 发展战略 品牌战略第1章 绪论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煤炭生产国,亦是世界最大的煤炭消费地,用量与消耗量更是在逐年增加。四川是一个缺煤省,也是一个以煤为主要能源的省份,“十一五”期间煤占全省能源消耗的51.79%。目前,全省保有煤炭资源储量约130亿吨,仅占全国的1%,列全国第13位。省内的煤炭生产量不能满足省内的需求量,年缺口在2000万吨以上,随着四川经济的迅速发展,对煤炭需求将迅速增长,这一缺口有可能会继续扩大。

四川省政府组建川煤集团的目的,是为了进一步加快全省大中型煤矿建设,优化煤炭产业结构调整,促进煤炭工业健康发展,增强省政府对四川煤炭资源的调控能力。省内煤炭产业结构还处于进一步调整之中。省政府在《关于组建四川省煤炭产业集团公司的通知》中,已经明确了川煤集团建设七个中心,子公司建立四主体的发展要求,这间接赋予了川煤集团在采购和销售业务上的经营职能。川煤集团因水泥产业的整体转让,焦化产业的连续亏损,通过发展贸易增加经济总量是完成川煤集团“十二五”规划目标的必然选择。

随着四川省煤炭兼并重组工作的开展,不符合既定条件的小煤矿被关闭,短期内,川内的煤炭自产量与消费量之间的缺口会逐渐增大,迫切需要调煤入川以平衡供需关系,这是川煤集团开展煤炭贸易的契机。组建川煤贸易公司开展煤炭贸易,符合上级对川煤集团发展的要求,是川煤集团发展战略的需要,也是大型企业改革发展的新方向。第2章 战略环境分析2.1 外部环境分析

企业的外部环境分析主要包括总体经营环境分析、行业环境分析、市场环境分析三个模块。2.1.1 总体经营环境分析

战略分析首先要进行宏观环境分析,包括企业的政治、经济、社会、技术环境及其对企业产生的有利与不利影响。本规划采用“PEST”分析法进行分析(见表2-1)。表2-1 川煤贸易PEST分析总表2.1.2 行业环境分析“十二五”开局以来,中国煤炭工业逐步完善了市场化机制,实现了安全生产形势的稳步好转,促进了上下游产业协调发展,煤炭企业“走出去”战略取得进展,煤炭工业发展的科学水平显著提升。(1)产销量体系分析。

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12年我国煤炭产量36.5亿吨,同比增加1.3亿吨,同比增长3.8%,约占一次能源生产总量78.3%;煤炭消费总量36.2亿吨,约占一次能源消费总量66.4%,同比增加1.4个百分点。煤炭生产和消费规模逐年增加,在一次能源生产结构中继续发挥主体能源作用。由于国外煤炭价格低于国内煤价,再加上海运价格低廉,2012年以来我国煤炭净进口量爆发式增长。从四川省内煤炭供需的情况看,2010年和2011年,四川煤炭供需总体平衡,四川煤炭消费量大致为1亿吨~1.1亿吨,其中本省生产量为9000多万吨,从外省调入量在2000万吨~3000万吨。(2)价格体系分析。

煤炭价格受运费、供需关系、经济因素、政策导向及政府调控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由于煤炭“黄金十年”的结束,全国总体煤炭供需环境趋于宽松,电厂、钢铁厂的煤炭接受价格从2012年一直下滑,在2012年6月份下滑到最低。由于煤炭需求明显下滑,沿海地区煤炭运价也在不断下调,自2012年5月份以来沿海地区煤炭海运费继续下调。(3)库存体系分析。

全国煤炭库存激增,迅速从用户、中转地,向煤炭企业蔓延。2012年5月末,煤炭企业库存6223万吨,环比增加450万吨,增长7.8%。2012年5月末,全国港口库存4034亿吨,环比增加549万吨,增长15.8%。截至2013年5月20日,全国重点电厂供煤总量为6536万吨,耗煤总量为6398万吨,库存为7310万吨。(4)下游指标体系分析。

2012年我国主要耗能行业产量增速均开始放缓,主要耗煤行业产品中,除化肥产量增幅有所上涨外,其余产品产量增幅均以下降为主。发电量49377.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8%。其中,火电发电量38554.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0.6%,增幅较2011年下降14.2个百分点,较2008年还低1.9个百分点。2.1.3 市场环境分析(1)潜在进入者(潜在竞争对手)。

由于煤炭贸易行业与煤炭货源和企业所处的地理位置、客户关系、社会职能等综合性的区位因素有关,这些煤炭贸易企业只要拥有其中某一项优势,便能获得一定的市场。随着国内煤炭企业朝大型化、集团化发展,政府对煤炭资源的调控逐渐增强,这些综合性的区位因素将向某几个具有管理职能的企业聚集。(2)供应商(煤炭拥有者)。

煤炭贸易企业的供应商主要有煤炭产品供应商和煤炭洗选配物流服务供应商。2012年煤炭企业煤炭产量50强中,有7家企业煤炭产量突破亿吨,神华集团以4.07亿吨的绝对优势位列第一。产量在5000万吨到1亿吨之间的企业,有9家;千万吨级企业有49家。目前全国范围内,煤炭处于买方市场,但由于四川省煤炭自产煤不能满足消耗,故四川省在一定程度上属于卖方市场。(3)用户(煤炭购买者)。

长期以来电力、冶金、建材和化工4个行业是主要耗煤产业,共约占总消费量的70%以上,其中电力行业煤炭消费量(动力煤)占总消费量的50%以上。由于我国整体经济运行的放缓,我国的煤炭市场总体处于供过于求的状态,煤炭用户主要是电力、冶金、化工等垄断行业的大企业集团,这些煤炭用户议价能力强。在煤炭交易过程中,煤炭企业没有针对煤炭用户的联合采购形成联合销售,所以煤炭企业在对用户的关系上处于弱势地位。(4)企业间的竞争。

由于煤炭资源的不可再生性,近年来,煤炭企业间的竞争已经从抢占市场份额为主开始转向以占有区域市场为主。这样自产煤炭不能满足消费需求的省份,变成了各煤炭贸易企业争夺的主要焦点。对于煤炭贸易公司而言,具有综合业务的煤炭生产集团、物流公司和煤炭经销商均是可能的竞争对手。(5)替代品(新能源)。

煤炭的替代品主要包括石油、天然气、电力等,这些替代品在质量性能上具有一定的优势。但是在我国的能源结构中,煤炭的基础地位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是不会改变的。煤炭在能源结构中的比例为70%左右,据测算在今后的至少20年内,煤炭在能源结构中的比例也要在60%以上。从四川省能源消费格局来看,水能、天然气、页岩气以及各种新能源的开发利用对煤炭行业必将造成一定的冲击,但由于页岩气等能源的利用尚处于开发阶段,水能、天然气等能源形式在短期无法取代煤炭在动力能源供应上的重要地位,特别是钢铁、水泥建材等行业,其他能源形式短期内难以改变四川省对煤炭的消费需求。2.2 内部环境分析

四川川煤贸易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于2012年10月,注册资本为5000万元。川煤贸易的业务定位主要是煤炭经营以及煤炭经营直接相关联的贸易业务。作为川煤集团的子公司,川煤贸易公司开展煤炭贸易具有“先天”的优势。川煤集团规模、体制、政策和渠道的优势,为贸易公司开展煤炭贸易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集团政策上积极的支持和帮扶,也有利于川煤贸易业务的开展。川煤贸易处于初创期,人员配备不足,尚未形成健全组织结构及完备的制度体系,运营机制也不成熟。在管理方面,贸易公司可借鉴集团已有的管理优势,逐渐完善内部法人治理结构,建立适合贸易公司自身的管理模式。川煤集团内部所属煤矿煤炭赋存条件和煤质条件先天不足,近年四川省每年煤炭需求缺口达到2000万吨,满足这一缺口是现阶段贸易公司工作开展的突破口。2.3 SWOT矩阵分析

川煤贸易的SWOT分析如表2-2。从表2-2的分析中可以得出川煤贸易的四种备选方案:SO战略(开拓型战略)、WO战略(争取型战略)、ST战略(保守型战略)、WT战略(抗争型战略)。表2-2 川煤贸易公司发展战略SWOT分析表

在前面SWOT分析的基础之上,我们利用AHP方法,从科学的角度为川煤贸易制定发展战略。通过专家评分值和要素权重的加权平均分来确定优势、劣势、机会、威胁的得分,并根据企业战略四边形重心P的坐标计算公式得到:U=16.87, V=15.1967, ρ=15.87/32.0067=0.527,最后通过战略向量可以识别和判断企业发展战略类型和战略强度,进而选择企业的发展战略。

根据战略图谱可知川煤贸易应采取开拓型战略区的机会型战略(如图2-1所示)。图2-1 战略类型与战略强度图谱

综上,根据煤炭行业的竞争环境和企业的发展态势,川煤贸易在公司的前期经营发展宜采取开拓型(SO)战略,经过市场开发后,公司在逐渐形成自身的市场及规模后,宜采用进取型(WO)的战略发展方向。第3章 总体战略规划3.1 公司发展战略

根据混合型战略的特点,川煤贸易应首先发挥自身优势,专注于市场开发,整合省内外煤炭资源,利用四川省煤炭企业兼并重组机遇,扩大市场份额;待公司两端市场客户有一定积淀、渠道不断建立稳固后,专注于产品和服务研发,提升产品质量,逐步构建服务一体化体系,努力实现成本最低;通过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的进一步内化,及视觉系统对品牌形象的外化,塑造特色品牌形象,跻身国内大型煤炭贸易企业行列。因此,我们将混合型战略划分为以下三个战略阶段分步实施,不断强化,最终使公司走上品牌化扩张的道路,如图3-1所示。图3-1 川煤贸易的三个战略阶段3.1.1 市场开发战略(2013年—2015年)“保四川、增西南、主煤炭、带非煤”

市场开发战略是指企业开发新的市场领域的战略。对于川煤贸易公司来说,市场开发战略是指向上发展供应商,向下发展新顾客群,从而获取资源、扩大销售量的战略。通过这一战略,它可以使企业建立新的、可靠的和高质量的销售渠道,获得两端资源,对于企业的生存发展和占有市场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川煤贸易在实施市场开发战略的过程中,首先应该构建企业的产业营销管理体系,通过科学的方法和路线,利用多种营销策略实施煤炭贸易和非煤贸易,实现公司在初期寻找资源、扩大市场、建立渠道的目的。

以下将从市场分析、战略制定、策略制定执行、关系营销和营销组织管理五个方面构建川煤贸易产业营销体系,如图3-2所示。图3-2 川煤贸易产业营销理论体系

市场分析。企业应该善于通过发现消费者现实的和潜在的需求,寻找各种市场机会,并对机会进行分析评估。对市场的分析评估,是营销部门基于对企业自身能力、地位、优势与弱点的全面、客观认识,进行的产业分类、购买者行为分析、组织市场调研和组织市场预测研究,并检查市场机会与企业的宗旨和目标的一致性。

营销战略和策略制定。要真正在企业实施产业营销,首先,需要解决观念的问题,特别是企业决策层观念的转变。其次,也是最重要的,企业需要以市场分析为基础,以产业营销理论为指导,开展营销战略的制定,营销战略的制定必须在公司发展战略的指导下开展。

关系营销。公司可利用母公司品牌,与省外大型煤炭企业合作,形成长期稳定的供给协议,同时可采用以煤炭为主的多品种的贸易方式,将煤炭产品和目标市场的需求相配合,发展以物易物贸易,在向组织购买者出售煤炭的同时,购买其产品进行销售,从而扩大贸易品种,更大范围占领市场。川煤贸易需要重视组织关系的管理,不断在一次性交易的基础上发展长期战略合作关系,与上游供应商和下游客户推进战略联盟关系的建立和维护。川煤集团作为有一定管理职能的四川省大型煤炭企业,若能积极发挥自身优势,利用政府的有利政策,取得权力机构的支持,则能有效地推动自身及川煤贸易的快速发展,为企业各种经营活动营造有利的环境。

营销组织管理。川煤贸易应快速建立健全营销管理组织,明确营销管理部门的各项职能,把责任落实执行到位,为支撑营销系统的有效运行提供强有力的组织和管理保障。在营销组织激励中,川煤贸易可实行销售小组按市场划区包干,分头跑市场,变坐商为行商,对煤炭销售、运输、质量、结算一包到底。同时,制定销售激励政策,严格考核,奖励兑现,用制度和政策激发调动营销人员的积极性。3.1.2 低成本和差异化战略(2016年—2018年)

创价值、降成本、强服务、树形象

随着煤炭黄金十年的终结,煤炭行业内部的竞争越来越激烈,面对激烈的竞争和快速变化的市场,煤炭贸易企业要想依靠单一的竞争战略来维持长期的竞争优势变得越来越困难,低成本战略与差异化战略在理论上呈现出一定的冲突性,因为低成本就代表着同质化、无差异,而差异化就代表着个性化、有特色,甚至可能是高成本。但从企业实际运营来讲并不总是相互冲突的,相反,很多企业在采用结合战略的情况下,获得了较好的发展。如宜家家居的体验式营销就同时体现了差异化和低成本的战略模式。

低成本和差异化战略模式主要是在公司市场开发战略阶段赢得两端市场的基础上,进行的价值链中间环节的科学设计,来赢得两端市场客户的依赖度并降低自身成本。川煤贸易公司在此阶段采取低成本和差异化战略的核心是建立川煤贸易的一体化贸易模式。

川煤贸易构建服务一体化贸易模式的关键是进行煤炭贸易价值链中间环节的全新设计,真正形成公司的经营模式,使客户获得高品质的煤炭及优质的服务,使自身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发展。为设计出与服务一体化贸易模式相匹配服务体系,分别向煤炭贸易价值链的“煤炭供应商”“贸易服务商”“客户”三个关键节点进行服务的延伸和价值链的整合,构建区分于传统煤炭贸易企业的服务一体化贸易模式。如图3-3所示。图3-3 川煤贸易服务一体化贸易模式图

川煤贸易服务一体化贸易模式的本质是利用煤炭供应链将煤炭产品、煤炭加工、煤炭仓储、煤炭运输以及销售等价值链上的四个环节进行有效整合,同时辅以智能物流、数字配煤、信息金融和创新服务等技术和管理手段,以用户为中心,为用户提供系统化、专业化、全方位、全系列的产品运输、洗选加工、储配服务以及其他个性化解决方案,以提供准确、高效、全过程的煤炭供应服务作为企业主要的价值创造点的高端煤炭贸易模式。如图3-4所示。图3-4 川煤贸易服务一体化贸易模型

川煤贸易通过自身与合作伙伴组成合作联盟,在煤炭生产企业与终端用户需求之间,通过以多种方式联合搭建信息平台、物流运输平台、洗选加工中心、储煤基地来打造服务一体化平台,为客户提供标准化产品和个性化解决方案,创造匹配性、一致性、可靠性、经济性等高附加值的管理活动,通过对上下游企业进行物流、商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的一体化整合,实现从坑口到炉口之间价值逐级增加,极大限度地集成资源、整合渠道、构建平台、减少成本、提高客户满意度。

在图3-4的基础上对川煤贸易服务一体化贸易模式的进一步分解,把川煤贸易的供应商和客户进行了分类,对川煤贸易服务一体化贸易模式平台进行了板块的划分与构建(如图3-5所示)。图3-5 川煤贸易服务一体化贸易模式分解图3.1.3 品牌战略(2018年以后)

以品牌为核心、多种贸易模式相结合、服务一体化为支撑

通过前期市场开发战略与低成本和差异化战略的实施,川煤贸易逐步形成自己的资源和市场渠道,构建形成标准化的煤炭服务体系,在客户当中产生品牌效应,进而以品牌价值累积煤炭资源和客户资源,形成一个良性的贸易经营循环过程,最终打造川煤贸易的公司品牌和产品品牌。因此,品牌战略是在市场开发战略与低成本和差异化战略的基础上,通过模式选择、识别界定、产品研发和服务强化自然形成的战略方向。品牌战略与前两大战略层层递进、不断强化、相互融通,并在各个阶段都体现出以品牌为核心的大战略方向。因此,川煤贸易的整个战略规划就是以品牌为核心的战略规划(如图3-6所示)。图3-6 川煤贸易品牌战略模式示意图

川煤贸易自创“川煤”品牌,通过自身的服务一体化贸易模式去除制造商的品牌痕迹,打造以“川煤”品牌为标识的煤炭产品,集中力量塑造以“川煤”为核心的产品品牌,规避多品牌下的价值稀释,提高市场认可度,逐步树立川煤贸易的企业品牌。川煤贸易在公司层面确立一个大品牌,即“川煤”品牌,在单个产品上选择不同的品牌系列并确定不同的产品型号来对产品进行单独区分,这样有利于订单处理和对产品的跟踪,能更好地满足煤炭用户的个性化需求,也有助于市场细分及产品和企业形象的树立。

川煤贸易的企业理念识别系统是以川煤集团的企业理念为基础,坚持川煤集团核心价值观,认真研究川煤贸易的企业特点,融合提炼,传承创新,建立既符合川煤贸易战略发展需求,又能够为全体员工所认同的企业理念。川煤贸易的企业行为识别系统是以公司愿景、使命和精神为内蕴动力,能够显现出企业内部的管理方法、组织建设、教育培训、公共关系、经营制度等方面的创新活动,又能体现公司文化特色和管理特点。川煤贸易需要立足于企业理念和行为识别系统建立一整套独有的识别标志,包括企业标志、标准字、标准色、标志应用等。VI是一种商业行为,必须传达企业的理念,诠释企业的内涵,富有视觉冲击。

为规避无品牌煤炭产品的价格威胁和煤炭产品高度同质以及产品创新较难等现实因素,煤炭产品研发主要通过对公司稳定大客户群体和潜在客户群体的煤炭产品需求进行聚类统计分析,得出煤炭产品品牌的主要产品的相关指标参数和价格标准,以客户为中心形成公司的系列化煤炭产品。在企业一体化服务体系的建设基础上,通过市场需求拉动煤炭资源的获取和标准化混配洗选加工,以川煤贸易的系列化、标准化、个性化的产品面向市场客户,使川煤贸易的产品品牌形成规模效应。3.2 公司职能战略

职能战略又称职能支持战略,是指企业各部门按照公司发展战略对企业内各方面职能活动进行谋划。职能战略一般可分为人力资源战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