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这片土地:辽宁省优秀村党组织书记先进事迹选编(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1-03-28 21:31:34

点击下载

作者:中共辽宁省委组织部

出版社:辽宁人民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为了这片土地:辽宁省优秀村党组织书记先进事迹选编

为了这片土地:辽宁省优秀村党组织书记先进事迹选编试读:

前言

农民富不富,关键看支部;支部强不强,关键看书记。近年来,辽宁省各级党委和组织部门坚持把选优配强村党组织书记作为农村基层党建工作的重大工程来抓,按照“守信念、讲奉献、有本领、重品行”的要求,着力加强村党组织书记队伍建设,涌现出一批党性强、作风好,积极带领群众致富、受到群众信赖的优秀村党组织书记。

为弘扬榜样力量,发挥典型示范引导作用,使广大农村党员干部特别是村党组织书记学有目标、赶有方向,在各地推荐的基础上,我们择优选取了10名优秀村党组织书记的先进事迹,汇编成《为了这片土地——辽宁省优秀村党组织书记先进事迹选编》供大家学习。收入本书的村党组织书记都受到省级以上的表彰,他们的先进事迹感人至深、催人奋进,体现了“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充分展示了当代共产党人信念坚定、对党忠诚的政治品质,牢记宗旨、心系群众的为民情怀,埋头苦干、无私奉献的务实作风,敢于担当、攻坚克难的奋斗精神,清正廉洁、一心为公的高尚情操,为广大农村党员干部树立了一面面光辉的旗帜。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希望全省广大农村党员干部认真学习优秀村党组织书记先进事迹和崇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牢记党的宗旨,讲诚信、懂规矩、守纪律,自觉践行“三严三实”要求,克己奉公,真抓实干,始终做到心中有党不忘恩、心中有民不忘本、心中有责不懈怠、心中有戒不妄为,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加快实现辽宁新一轮全面振兴做出新的更大贡献。编者2015年9月

毛丰美

(1949-2014)

1949年5月生于辽宁省凤城市,197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生前任丹东市凤城市大梨树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30多年来,他带领大梨树人民,坚持发扬“干”字精神,治山治水,艰苦奋斗,建成了凤城第一家宾馆——龙凤宾馆,兴建了当时辽东最大的封闭市场——凤泽大市场,并把昔日的荒山秃岭开发成秀美如画的万亩果园。他带领群众积极发展中药材、小浆果,兴办企业,开发旅游,全村经济发展风生水起,红红火火。大梨树村先后获得中国最美乡村、中国十大特色村、全国文明村、全国精神文明创建工作先进单位、辽宁省“五个好”村党组织标兵等荣誉称号。他本人也荣获全国劳动模范、“时代楷模”、辽宁省优秀党委书记、辽宁省优秀党务工作者等荣誉称号,并连续当选第八、九、十、十一、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

农民代表,代表农民说话

——追记丹东市凤城市大梨树村党委书记毛丰美(上)

2014年9月26日深夜11点多,辽宁省凤城市郊的大梨树村正下着瓢泼大雨,省人大代表赵世龄却在此时冒雨专程从抚顺一路找来,找到毛丰美的家人就说:“听说毛书记走了,我赶来送送!”

这个噩耗惊动的不止他一个人。全国人大代表、山西大寨村党总支书记郭凤莲第二天也驱车千里赶来参加毛丰美的追悼会,无数当地居民从凌晨起就陆续自发打着送行的条幅站在街上等待着灵车的经过,而他的灵棚里则摆满了来自全国人大常委会、当地党政机关、全国各大名村以及社会各界人士的挽联与花圈。

毛丰美是谁?在这靠近中朝边境的小山村里,为什么一个村支书的逝世竟会赢得如此哀荣?在与他打过交道的人口中,他是一个古道热肠、坦荡无私、极富人格魅力而常常被人唤作“老毛”的好人;在当地村民的眼中,他是带着大伙儿把穷山恶水治成了花果满园、从一穷二白建出了“辽东第一村”的好干部;在全国农民的心中,他是一直在全国人代会上为农民切身利益大声疾呼的那个“最敢为农民说话”的好代表。替农民说实话,为农民争利益

毛丰美最初被人们记住是在1993年的八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刚当上全国人大代表没多久的他就提出了要求降低农村电价的建议。原来老毛发现,农村的电网许多是20世纪70年代由各社队自己建设的,当时设计标准低不说,经过20多年的使用已经老化,电力输送中的损耗极大,以至于当时城市居民用电价只要每度0.35元,农村反而要每度电0.8——1.2元,很多农民因此舍不得用电,改用蜡烛照明。老毛在会上的一席话,让当时主管农业的国务院领导十分动容,立即责成国家农电局妥善解决农民用电问题。此后的10年里,国家逐步在农村电网改造工程上投入了3000多亿元,终于实现了今天的城乡同网同价。

从1993年第一次当选全国人大代表开始,老毛历经了第八、九、十、十一、十二届全国人大20余年的履职生涯,直至病逝在本届人大的任上。每逢会期,老毛总是那个直言敢谏、深受媒体喜爱的“明星代表”,可他自己觉得这种关注意味着他必须承担起责任,他说:“要是我吵吵的事情没被媒体吵吵出去,那就真白折腾了。”

在取消农业税和农业特产税这件事上,老毛坚持了整整8年。老毛说,城镇居民月收入超过800元才起征个人所得税,可农民只要种地打粮就得交“公粮”,折算下来农民的实际负担是很重的,“这对经济实力处于弱势地位的9亿农民来说是有失公平的”。此后的几年里,老毛每年都会向全国人大提交相关建议,向主要负责部门反映情况、开陈利害。直至2006年起国家免征全部农业税,从而结束了中国农民两千多年“交皇粮”的历史,老毛心中的一块石头这才落了地。

在老毛连续五届全国人大代表的任期里,他一共领衔提出建议153件,绝大部分都直指现实中存在的“三农”问题。代表不是荣誉,是责任“让我非常震惊,十来万人喝了十多年这样的水,这老百姓过得也太苦了!”老毛说着就激动地拍了桌子,并指着他带来的两瓶黄黑色的污水,“这样的水今天来开会的代表谁敢喝一口?”

这是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出现的一幕。老毛带来的两瓶水是他2007年1月参加辽宁省人大常委会组织代表视察活动时装的,当时老毛调研到辽宁铁岭市昌图县条子河,发现本该在数九寒天封冻的河面,居然因为严重污染而冻不上冰。河道两岸的村民家家备有三口大缸用来将水过滤沉淀,可用处理过的水煮出的大米是红色的、泡出的茶水是黑色的,部分村庄村民最高寿命才65岁,多年没有青年能够体检合格参军入伍。细问之下,才知道原来条子河流经吉林、辽宁两省,上游吉林省四平市大量化工厂排入污水,却因为跨省的缘故迟迟无法协调治理,于是老毛便带着两瓶污水到了北京。当时,在场的国务院领导听完他的发言后说:“老毛,这两瓶水你给我,我带回去一定给你落实。”当年,政府就开始安排资金打深井,三年的时间,喝水的问题解决了。

老毛作为农民代表的名声越来越大,也深受农民群众的信任,十里八村,甚至全国各地慕名找他反映问题的人也越来越多。担任九届全国人大代表期间,一些客货司机曾特地向他反映本溪千金沟交通岗乱设路卡、乱收费的问题。为查实情况,老毛亲自坐车来到本溪市,发现情况果真如此,便写信给了省政府、省公安厅和《辽宁日报》,引起了政府的重视并迅速整改。

代表视察、联系群众、执法检查,这些都是人大代表的法定职责,可是有些代表嫌麻烦、怕得罪人,对这些分内的活动并不上心。对于老毛来说,嗓门大、脾气直的他也同样面临着这样的问题,特别是在北京拍了桌子之后,就曾有人善意地提醒他那样做像是给中央和有关部门出难题。可老毛有自己的说法,他说,既然人民给了我这个权力,就得用这个权力为人民说话。

老毛从来没有把代表的身份仅仅当作是国家给予的荣誉,而是看作一份必须尽到的责任。担任全国人大代表20余年,竟然没有耽误过一次代表活动,哪怕是2014年肠癌病情加重、已经安排出国就医的情况下,他还是不顾众人的劝告,来到了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的会场,继续为农民的事情说真话、摆问题。对此,他一直都相信他的履职正在真正推动现实进步,就像他曾在采访中说的:“真正的领导还是愿意听点真东西。”(载自《人民日报》2015年1月26日4版,人民日报记者 张璁)

村子里的老毛

——追记全国人大代表毛丰美(下)农民代表的履职智慧

毛丰美,辽宁省凤城市大梨树村原党委书记。私下里,性格豪爽耿直的毛丰美被人亲切地叫作“老毛”。老毛最为人熟知的就是以人大代表身份进行履职时直言敢谏的形象,但见识过他在各种场合侃侃而谈的人恐怕都想不到,他曾有过这样一段趣闻:那是他第一次当选全国人大代表后准备前往北京开会,他听说得穿西装打领带,从没这样捯饬过自己的老毛一下子就慌了神。为此,他找了个人帮自己打领带。在京期间他一直小心翼翼,生怕万一领带结拽掉了就打不上了。

不过,老毛脑子灵、胆子大、用心专,很快这些最初履职上的不适应就被克服了。不仅如此,老毛做事还很有智慧,凡事好琢磨的他,对于如何在闭会期间当好人大代表也有一套自己的方法。

老毛为了能真正找到农民最关心、最亟待解决的问题,在平时的调研上下了大功夫。老毛平时总会准备一个小本,每次走家串户、接待来访群众或者到外地活动时,一旦遇到什么有价值的建议就立刻写到小本上。而每当冬季来临,东北农村开始进入农闲时节,老毛却迎来了作为人大代表最忙碌的时候。从上一年的10月到来年的3月开会之前,他总要到各地走访实际情况、咨询政府和相关机构的意见、整理形成议案建议。

熟悉毛丰美的人说,别看老毛在会上那么“冒”,可是形成建议时却是各方征求意见,力争拿出两全其美的方案。另外,老毛提建议的分寸也是拿捏得恰到好处,在全国人大就提全国范围的问题,绝不会把省、市一级的地区性问题拿到全国的层面来说事;而且总是紧跟国家大政方针,让建议能一边连着“天线”、一边接着“地气”,从而不至于“看上去很美”。“让农民过上和城里人一样的好日子”

老毛做事特别认真,不管是当代表,还是当村支部书记,都憋着一股非做好不可的劲儿。

他所在的大梨树村地处偏僻,既没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也不是交通枢纽,反而是“八山半水一分田”,曾经和中国的无数其他村庄一样艰难地靠天吃饭。然而30多年前,还做着大队兽医的老毛被众人推举出来当了大队长后,他就任宣布的第一件事竟然是大队干部的工资以后都要自己解决,绝不让收入本就微薄的社员再出一分钱。说干就干,不久,老毛就拉着大队干部,揣着借来的几万块钱北上黑龙江贩运土豆和小米,一趟下来净赚了一万多元。

走出去的老毛,真正开阔了眼界,按他自己的说法是“越干越想干,越干越会干,越干越敢干”,他开始认真思考怎么“让农民过上和城里人一样的好日子”。

从此,老毛一头扎进了发展大梨树村集体经济的工作上。他一方面盯住城里的商机,相继在凤城市建起了宾馆与大型商贸市场,为村里带来了可观的经济回报。另一方面,从1989年起,老毛带领村民上了大梨树村的荒山秃岭,花了近10年时间,共投资2000多万元,治理了20多座荒山,修建高标准的水平梯田1.6万亩,栽下桃、苹果、梨、李子、板栗等果树近百万株。“我们不能改天,但我们可以换地。”老毛说。

在大梨树村的山上,老毛修了一个“干”字广场,抬头就能看到邓小平的那句名言:“不干,半点马克思主义都没有。”老毛自己总结,大梨树的成功靠的就是实干、苦干、巧干。如今全村人均年收入超过2万元,还享受着村里给的福利待遇,加之环境优美、空气清新,连城里人都羡慕起这里的生活。一辈子在这片土地上

有人说,如果老毛不是替村里干,而是替自己干的话,早就不知道挣了多少亿了。事实上,做了30多年的村支部书记,外人看到的常常是老毛的大手笔,却很难想象他从来没有亲自管过钱,他说:“我是一把手,我管钱,谁来监督我?”

老毛的廉洁自律在当地是出了名的。早些年农民手上有了点闲钱之后,大操大办的风气渐渐在社会上兴起。为此,老毛在村规民约里立下了“严禁大操大办”的规矩。2003年,老毛唯一的儿子毛正新结婚,家里人都想热热闹闹地操办一次。可老毛坚决不同意,当天总共只摆了八桌酒席,即使有一些亲戚朋友把礼钱送到家里,也被原封不动退了回去。时间一长,大家就都知道了老毛绝不收礼的规矩。有人觉得全村人都要守这样的规矩太不近人情,可后来老毛解释,这个规矩主要是给村干部定的:大家互相赶礼,最后谁剩的多?当然是有权力的人剩下的多,也就是我毛丰美最多,“老百姓不容易啊,别去占他们的便宜”。

老毛的能干,当地领导也看在眼里。曾有一次,市里有意提拔老毛做主管农业的副县长,可他到组织部门了解了具体情况之后还是婉言谢绝了。老毛解释说那个位置并不适合自己。“我是农民,离开了这个位置就不了解农村的事。”

老毛的心一辈子都没离开过这片生养了他的土地,直至去世前三天,想到村里最近正在安装太阳能路灯方便村民夜间出行,他还硬是提出要到街上看看路灯的亮度。老毛的儿子毛正新这样记录了当时的情景:“我们全家人都哭了,因为那一刻我们怎么也不忍心将父亲抬到街上。我们努力将父亲抬到窗口。外面的灯光照着父亲,那天,是父亲最后一次站着,山一样,站着。”(载自《人民日报》2015年1月27日9版,人民日报记者 张璁)

王桂兰

(1957-)

1957年9月生于辽宁省北镇市,1975年参加工作,197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现任锦州市北镇市正安镇正二村党支部书记。20年来,她组织外出务工人员生豆芽,大力发展绿色无公害葡萄1000亩,开发绿色无公害花生3000亩,带领一个欠款37万元的负债村走上了富裕路。她心中装着百姓,把群众的事当成自己的事,用坚强的意志与病魔抗争,与时间赛跑,每年调解大小矛盾纠纷300余件。在她的带领下,正二村先后获得省级文明村、辽宁省民主法制示范村、辽宁省巾帼示范村等荣誉称号。她本人也荣获全国劳动模范、全国十大最美村官、全国创先争优优秀共产党员、辽宁省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根据她的事迹拍摄的电影《为了这片土地》已在全国上映。

“不打欠条”的村支书

——记锦州市北镇市正安镇正二村党支书王桂兰(上)

她,被誉为“最美村官”;她,罹患白血病18年,却把一个落后村变成了先进村、文明村。

她叫王桂兰,辽宁省锦州市北镇市正安镇正二村党支部书记。2003年,正二、正三村合并为新的正二村。12年过去了,该村人均收入节节攀升,并实现了12年无重大刑事犯罪、无重大安全事故、无上访案件、无违规操办红白喜事、无党员违纪。她在“生”与“死”的夹缝中生存,硬生生地挤出一道光明。村债如山 负重前行

王桂兰1995年当选原正三村党支部书记。那时,正三村是有名的“四多”村,即小偷小摸多、打架斗殴多、封建迷信多、男光棍多。村部几乎倒塌,村里道路坑坑洼洼,还有村债37万元。2003年,正二村与正三村合并为正二村,原正二村又带来了48万元的债务。

正二村一不靠山二不邻水,地上无林地下无矿,如何使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化解村债成了王桂兰苦思的首要课题。

为化解债务,王桂兰想尽办法。她找借款户软磨硬泡降低利息,由二分利息降到了五厘;为减少村里支出,村民小组长名额减少两个,“这样就可以减少2万元的支出”;杜绝招待费,村里原来有小食堂,从前乡镇下乡来检查时总要招待一下,她拉下脸来,谁来吃都要交三元钱……

节流只能化解村债,开源才能致富。王桂兰走访老党员老干部,和村民谈心、征求意见,最后通过党员群众代表会议,结合正二村的实际,制定了“一菜带两区”的规划,一菜即豆芽菜,两区是养殖小区和花生加工小区。

通过拓宽农民增收的渠道,农民富了,生活水平也提高了,全村有60多户在城里买了楼房,有170多户买了汽车,有30多户在农村建了两层小楼。身患重病 一心为民

走路如风、说话大嗓门,兴致来时还能高歌一曲《少年壮志不言愁》的王桂兰病了。慢性粒细胞白血病。1∶10,这是王桂兰与常人血小板的比值。

医生说,最多能活五六年。骨髓移植,至少要30万元。18年前,对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来说,这是个天文数字。

王桂兰想放弃治疗,然而亲朋好友和父老乡亲不肯。大家积极为她筹钱,4个弟弟也商量好要捐献骨髓。但王桂兰却选择放弃骨髓移植,恳求医生用保守的药物疗法,“在我们农村,攒30万元要多少人付出多少血汗呀!”

两个月的保守治疗后,王桂兰就出院忙工作了。可不到1个月,她的妈妈和婆婆又在7天内相继离世。

即使遭遇接连打击,她仍然不忘工作。1个月时间里,她带领村民完成了公路沿线40亩绿色通道的植树任务。看到王桂兰这样拼命,她的丈夫心疼极了。

哪知随后她又遇到更大的打击,2007年,年仅52岁的丈夫因病撒手而去。“天好像突然塌下来一样”,王桂兰病倒在床。

这时,熟悉的、不熟悉的群众纷纷来探望,鼓励她扛过这一关。

在村部的办公室里,人们又看到了那个扎着发髻、身材挺拔、微微发福的身影。

现在,“今日事今日毕”成了王桂兰的口头禅,“晚上拉上的窗帘,不知明早还会不会拉开”。家属不沾光 还要吃点亏

通往村里田地的只有一条小路,平常过人都费劲。这条路早就该修该扩了,村里谁都这么说。可没有补偿,两边的园子难拆!

但王桂兰上任后硬是拆了还没给补偿。原来,这几户是王桂兰的实在亲戚:母亲家、弟弟家、大爷家、四叔家。王桂兰说了,不给钱,白拆。“要是开不了这个道,我这村干部就不当了!”

园子拆了,亲戚得罪了。王桂兰的母亲悄悄在家中抹泪。拆迁过后,由于过度劳累和身心折磨,王桂兰的病情再次发作,住进了医院。

大弟弟王国贵也埋怨大姐。那是2002年,为了偿还村债,村里决定把集体所有的撂荒地承包出去。可种地利润微薄,没人响应。王国贵经大姐劝说,以每亩每年70元承包了18亩撂荒地。不过没过多久,王国贵就发现有人承包价才50元。王国贵质问王桂兰,王桂兰解释:“后期处理不出去,就降价了。”王国贵随即要求自己承包的地也要减价,却被一口回绝了。“自打你当村干部,兄弟们光借不着,只借着骂了。”王国贵埋怨这个“不近人情”的大姐。“老弟,你想想,你们要是都借着光了,我这干部还当不当?说话还好不好使?”王桂兰耐心地劝弟弟。

村妇女主任刘玉侠说:“桂兰书记办事公道,不徇私情。”(载自《人民日报》2015年8月13日4版,人民日报记者 辛阳)

小村书记二三事

——记锦州市北镇市正安镇正二村党支书王桂兰(下)

烈日,炎夏,正二村村口。一条县级公路打这里穿过。正是维护修路的时节,挖掘机轰声隆隆。

顶着太阳,指挥工作的是位皮肤被晒得黝黑的农村女干部。她一面用嘶哑的喊声提醒挖掘机司机千万小心,莫碰到村边的果树,一面不停地叮嘱村民一定把边沟修葺整齐。

为了修这条路,施工方和村民时常出现摩擦。一遇到问题,只要她一句话,村民都听。

辽宁锦州北镇市正安镇正二村的党支书王桂兰这么得民心,要从几个故事讲起。(一)

老科技员郑玉文的二儿子也考上了大学。一家考上俩,村民们艳羡得不得了。

老郑虽喜上眉梢,却心咽苦水。“那时,大儿子还在辽大读研究生,二儿子又考上,真不知该喜该忧。”

农村科技员赚不了几个钱,几年前,老伴又半身不遂,偏瘫了。二儿子懂事:“爸,上个大学,不如学个手艺,给家还能多赚俩钱。”老郑束手无策,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

这事儿传到了王桂兰的耳朵里。“咱农村出个大学生不容易,再困难也得上。”王桂兰东挪西凑筹齐了5000元钱。“没这救急的钱,真不知是啥状况了。”老郑说,“何止是我一家。谁家有了困难不是第一个想到桂兰书记?”“其实,王桂兰也不富,家里收入就靠养猪和种地,自己经常吃药打针,还要供两个孩子上学。”村妇女主任刘玉侠对王桂兰家的情况最了解:“桂兰对自己很抠门,家里除去电脑、电视,就没有像样的家什了,吃饭也经常是简简单单糊弄一口。秋收时,为了把花生秧里没收干净的花生拣出来,能蹲在地上扒拉半天。”(二)

七十来岁的老伴居然跑回了阜新娘家。原来,何连山和老伴白艳秋闹翻了天。

这一“离家出走”就是仨月。何连山去找,老伴不回;儿子儿媳去找,也不回。可有一天,老伴回来了。“是王桂兰把她劝了回来,这事儿我一点都不知道。”“大夏天,从正二村赶到阜新我哥哥家,桂兰妹子和我聊了10来个小时。那时候,桂兰的爱人刚去世,孩子正在读书……”白艳秋觉得书记亲自来,不回去有点不近人情了。

王桂兰去找白艳秋时,忘记了自己是一个白血病人,没想到这么远的路,这么热的天也坚持下来了。“当时去也没多想,只是想怎么把她劝回来。”

王桂兰是个热心肠,村里大事小情都离不开她。2013年8月,村里的两个孩子在采石场废弃的积水坑里玩耍时溺亡。大坑没有警示标志,也没有护栏,两个孩子的家长找采石场老板讨说法,却一直见不到老板,两家人精神几乎崩溃。

王桂兰听说后马上召开村委会,“村民的事就是我们村委会的事,这个事,我们出头。”王桂兰开始一遍遍给采石场老板打电话,电话不接就顶着烈日到采石场和老板的住处等。找到人后又一遍遍谈,身体虚弱的她差点晕过去。“我第一次看到一个村干部为村民办事这么卖力气。”老板被王桂兰感动,为每家赔偿了8万元。(三)

留守儿童、空巢老人,这一老一小是农村在城镇化进程中面临的大难题。如何让老人和孩子有个温暖的陪伴,一直萦绕在王桂兰的心头。

为了照顾好他们,王桂兰带头建起了留守儿童之家,把70余名孩子安顿在一起。“当时我已经在北京任教,工资也不低,但被王书记的真情感动,答应她回村里看孩子。”正二村留守儿童之家的“家长”姚俊莲说。“爸爸不在家,出门打工了,妈妈别牵挂,宝宝挺好的……”一首自创的歌谣从正二村留守儿童之家里传出,透过窗户,记者看到了一群可爱的孩子,举着小手,在随着歌谣的节奏打拍。

多年来,王桂兰组织成立了以助学、助耕、助老为主要内容的义务服务队,带领村民党员照顾留守儿童和老人,提供代耕田地、看家护院、代缴电费等服务,解决了外出务工村民的后顾之忧。王桂兰说,新建的村部今年就启用,其中一层是留守儿童之家,二层是空巢老人之家。在这里,老人和孩子将得到更悉心的照料。(载自《人民日报》 2015年8月14日6版,人民日报记者 辛阳)

董福财

(1953-2015)

1953年5月生于辽宁省阜新市,1973年参加工作,199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生前任阜新市彰武县阿尔乡镇北甸子村党支部书记。40多年来,他带领群众与荒漠化抗争,植树固沙保地,先后造林3.8万亩近300万棵,使受保护的耕地亩产由原来的200斤提高到近千斤。他带领群众大力发展养殖业,请专家、办贷款,兴建养殖示范小区,全村养殖户超过60%,人均增收4000余元,使村民走上了脱贫致富的“快车道”,被人们亲切地称为“治沙书记”。2015年4月,被追授“辽宁好人·时代楷模”荣誉称号。2015年6月,被辽宁省委追授“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并号召全省广大党员、干部向董福财同志学习。

傲立沙海的青松

——追记阜新市彰武县阿尔乡镇北甸子村原党支部书记董福财(上)

董福财担任辽宁省阜新市彰武县阿尔乡镇北甸子村村干部40余年,2007年当选村支部书记,带领父老乡亲改变了风沙肆虐的生态面貌,走出一条“治沙、植树、养殖、修路”的致富之路。北甸子村的沙丘绿了,董福财的头发却白了。北甸子的村民富了,他却永远倒下了。斗风沙——播撒绿色创奇迹

彰武多沙,全县沙化土地面积达375.83万亩,占总土地面积的68.8%,而位于彰武最北部的阿尔乡镇,直接深入科尔沁沙地腹地,董福财任职的北甸子村,位于阿尔乡镇最北端,是抗沙阵地的最前沿。“一碗米、半碗沙,走一步、退半步,五步不认爹和妈”,当地人的顺口溜是对肆虐风沙的最真实写照。十几年前,这里几乎没有树,村民每天早上起床,都要抖落被子上的沙子。赶上夜里刮大风,早晨只能从窗户跳出,清除堆在门口齐膝深的流沙后才能打开房门。

1996年,上级派人调研后得出结论:北甸子村不适合人居住,并提出整体移民规划。“搬迁后,这块地咋整!”时任村主任的董福财急了。得知国家要出资出人来植树固沙,他倔强地说:“我们不搬!这块地是国家的,也是我们北甸子人祖祖辈辈的根,要治沙就让我们来干吧。”

沙里栽树太难了。挖坑难,浇水难,存活难,简直就是“活人栽死树”。村民们没有积极性,不愿意参加。董福财低头不语,闷头去挖即刻又被流沙重新填满的“树坑”。茫茫沙海中,随他一起挖坑栽树的,只有妻子和两个刚刚成年的孩子。“就算只有我一个人,这树也要栽。”董福财没有放弃。作为一名党的基层干部,他迎难而上,只身冲进沙海,在恶劣环境中,栽下稚嫩的树苗。

1997年春天,董福财用一万元贷款承包了200亩沙地,专门用来栽种生命力极顽强的“樟子松”。然而最初几年,樟子松的成活率只有35%。

挖坑难——他想出好办法,一边挖坑一边浇水,坑就不会马上被流沙填满,但这需要更多的水。

浇水难——他套上马车,跑出几里外拉水,拉回来再用水桶一桶一桶拎上沙丘。

存活难——沙松风大,树苗立不住,夜里的一场大风会把辛苦半个月栽种的几百棵树苗全部连根拔起。

几经摸索,董福财发现把苞米秆子平铺在沙地上,在苞米秆子的缝隙里栽种树苗,就能立住;在沙丘上种树,要遵循从下而上的原则,先种坡下,再逐渐向坡上种,成活率较高。

看到董福财的小树林日益壮大,村民们终于相信流沙地种树不是白干,纷纷加入到植树治沙的队伍中。20年来,全村累计植树近300万株,一道长15公里、宽300米的松林,将科尔沁沙地与北甸子村隔开,过去那个看不到大树的北甸子村,如今森林覆盖率已超过45%。修新路——身先士卒敢为先

北甸子村三面接壤科尔沁沙地,向外几乎没有道路。和最近的阿尔乡直线距离只有6公里,但两地之间被100米高的巨大沙丘阻隔。村民去镇上要多绕五六公里。孩子上学、村民办事、病人就医,极不方便。

因为没路,村民春季买种子和化肥要额外支出运费;因为没路,拉出去的农产品只能低价卖,“否则这么远拉出来还能拉回去吗?”因为没路,北甸子与外界的信息交换少得可怜;因为没路,村民穷困,生活一成不变。

董福财看在眼里,急在心里。经过积极争取,2002年秋,阿尔乡镇通往北甸子村的6公里村级公路正式立项。自筹资金削平沙丘、筑起路基,是开工前北甸子村要迈过的一道坎。董福财清楚,村里那点可怜的“家底”负担不起这么大的花销,他更知道,作为支部书记,必须在这个“节骨眼”上站出来,组织党员、带领群众自力更生迈过这道坎。“咱可不能因为自己孬,把事耽搁喽。”村里资金不够,要彻底铲平大沙丘就只能靠村民出义工了。白天,董福财带着妻子刘玉莲套着自家马车铲沙丘,晚上到各家各户动员出义工。村民们被老支书的执着和热忱打动。全村男女老少肩挑手扛,两个月后,折磨北甸子几十年的大沙丘被彻底移走。“他有一种‘咬钢锉铁’的精神。”村党支部副书记邢守龙说,只要是认准的事,他一点不含糊。

在沙丘铲平开始垫实土阶段,村民已经十分疲乏,精神上有所懈怠。董福财不敢有丝毫松懈,依然每天赶到四五里之外的地方挖土、拉土,铺平、夯实。

由于连日劳顿,村民费占军的马有些吃不住劲了,董福财上前一步拽住车辕子使劲帮忙,结果被马抬腿踢个仰八叉,他手捂着肚子,疼得满头大汗。经医院诊断脾被踢裂,做了摘除手术。正是秋忙季节,每次刘玉莲抽空去医院,董福财张口就问路修到哪了,家里秋收的事问都不问。他的心里,只有北甸子村这个“大家”。

2003年夏天,刚修好的路基被一场大雨冲开一道大豁口。董福财叫来女婿等几个人,开上四轮拖拉机到一里地以外的地方挖来草皮子,一股脑地填到豁口上,填上又被水冲跑,冲跑了再填,来来回回拉了十多车草皮子,豁口才被堵住。董福财一家人浑身滴着水,到家已是夜里12点多。

2003年8月,新路通车了,北甸子村与外面联系的“大门”终于被打开。可老董丝毫没有松懈,在他心里,如何让村子摆脱贫困,让村民的腰包鼓起来,成了头等大事。(载自《人民日报》2015年7月27日9版,人民日报记者 刘洪超)

脱贫路上的头雁

——追记阜新市彰武县阿尔乡镇北甸子村原党支部书记董福财(下)

一棵棵青松茁壮成长,一条条道路宽阔硬实,北甸子人更希望能够彻底摆脱贫穷,走上致富的道路。老村支书董福财曾不止一次地和身边的人讲:“既然当了村干部,那就要带领村里的百姓脱贫致富。”共致富——信守诺言得民心

现如今小有名气的养牛大户王辉,说起董福财,除了敬重就是感激。

15年前,王辉没技术没经验更没资金,在董福财的帮助下,硬是成了彰武县远近闻名的牛人。那时候,王辉的父亲刚去世,他盖牛舍和买牛,至少需要10万元。全家翻箱倒柜地凑,加上从姐姐婆家借的,也就两万来块钱,王辉急得几天吃不下一口饭。无奈之下,他想到了董福财,没想到董福财一点磕绊儿都没打:“贷款,我给你担保。”董福财领着王辉东奔西跑,不停地说好话、赔笑脸,但还是“碰钉子”。因为年轻,也没经历过啥挫折,吃了几次闭门羹后,王辉脸上就有点挂不住了,“要不拉倒吧,不整了”。结果被董福财狠狠地训了一顿。气盛的王辉也把董福财当成了“出气筒”,几天的委屈化为怒气,全撒到了他身上。哪承想,半个月后,董福财兴奋地告诉王辉:“贷款下来了,8万块,今后就看你小子的了。”

有的村民种地没钱,董福财到信用社说情,忙着帮大家跑贷款;有的村民摸不准致富门路,他带领大伙想办法。在村里倡导下,几户人家带头搞起了养殖示范小区,挣到了钱,村里有条件的也都跟着干了起来,村里的牛羊养殖户如今已扩大到30多家……

村民陈其华说:“老支书干事实,自从村里通了公路,收粮食的车直接开到门口,不但卖粮方便,价也比以前高了不少。”养牛大户李万全说:“现在我的养殖规模越来越大了,一年能挣上百万,都得感谢老支书。”

北甸子人的生活有了起色,乡亲们的腰包鼓了起来。大家由衷地感谢老支书董福财,称他是村里的当家人。而老支书却开玩笑地回答:“你们不用谢我,许下的承诺就是欠下的债,我这是还债呢。”守原则——克己奉公成佳话

头雁高飞群雁随。自打当上书记那天起,“领头雁”董福财就对村党支部20多名党员提出遇事党员要冲在前、打出样、有公心的要求。

支部要建好,班子很重要。董福财明白这个理儿,他给支部班子立下规矩,凡是研究村里的事,大家要充分发言,谁说得对,就听谁的;定了的事,就必须认真带头干,差一点都不行。在他的带领下,支委班子议事时相互较真,落实时讲究配合,已经成为一种习惯。“全镇三个村,只有北甸子村没有上访的。稍有苗头,董福财就上门,掰饽饽说馅地讲道理,还帮助解决实际问题,村里有点啥事也就都化解了。这个村支部是过硬的。”阿尔乡镇领导这样评价村支部。

在支委会和村委会的关系上,董福财也有自己的原则,“只要是老百姓选上来的,我都赞同;两个班子要共同为乡亲们谋利益,为老百姓办实事!”

董福财克己奉公,老百姓提起他都竖大拇指,而自家人有时却不买账。

董福财的几个兄弟,都住在北甸子村。有个当村干部的大哥,兄弟们不仅没有占着便宜,还老跟着吃亏。每回分地,都是董福财负责拉线测量面积。落实到具体划分时,常常是别人家分到30垄,兄弟们只有29垄。为此,老董没少遭亲属的埋怨。“他帮着很多村民致富了,自己却依然清贫。”二十几年来,村子里其他人家都盖了新房,只有董福财家还住着40年前下乡知青住过的老房子。

沙丘绿了,道路通了,村民富了,可老董却病倒了。2014年11月,董福财被检查出肝癌晚期。病重期间,董福财依旧牵挂着植树治沙的事,常对看望他的村民说:“只要我不死,还带着大伙儿去种树,北甸子村永远是我的家。”

2015年3月,董福财永远地离开了北甸子村和乡亲们。今年北甸子村又补种了2000多亩林子,还种上了1500亩经济林,他未竟的治沙事业将在这片土地上延续,他的忠诚、担当也将在党员干部中间发扬。(载自《人民日报》2015年7月28日9版,人民日报记者 刘洪超)

张文成

(1947- )

1947年3月出生于辽宁省兴城市,1974年参加工作,197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现任葫芦岛市兴城市四家屯街道四家村党委副书记、四家村企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40多年来,他带领四家村党组织一班人以“滚雪球”的方式发展村办企业,壮大集体经济。1983年开始,投资3000多万元规划建设四家新村,成为辽西第一个电视村、电话村。1997年,组建兴城市四家村企业集团有限公司。2006年改制为兴城市四家村企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实现了村级党委领导,村企分开,产权明晰,村民入股的经营模式。2014年,全村工农业总收入14.8亿元,利税1.26亿元,村人均收入1.6万元。四家村荣获全国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示范村、全国文明村镇、省级文明村、辽宁省十大幸福村庄、辽宁省美丽乡村建设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他本人也荣获全国劳动模范、全国十大杰出村官、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张文成与“辽西第一村”

——记葫芦岛市兴城市四家屯街道四家村原党委书记张文成

在辽宁省兴城市有一个格外引人注目的村子,这里林立的厂房、新颖的别墅和整齐的居民楼使人很难想象这里会是农村。1995年9月,时任省委书记顾金池同志到这里视察后,欣然为之题词——“辽西第一村”。这个小村就是兴城市四家屯街道四家村。如今,四家村又跨出了一大步,2009年全村工农业总收入达6亿元,利税5000多万元,人均收入11000元。连续六年向国家实缴税金9000多万元。问及四家村人何以能够过上今天的幸福生活,他们都说因为我们村有位好书记张文成。勤换脑筋少换人,合力谋势求发展

在兴城的开发建筑工地上,最耀眼的莫过于“四家村企业集团”了。从2000年起,四家村企业集团累计开发建设了70万余平方米商住小区,占据了兴城市开发建筑市场的半壁江山。他们开发的欣和园、蓝天花园、信苑花园、海滨度假村、弘熙园、闻涛苑、四家新村、龙兴家园等住宅小区,在房地产市场竞争激烈的情况下,购房者趋之若鹜,令业内人士刮目相看。村党委书记张文成谈及个中原因,掷地有声地说:“更换脑筋,选准定位,合力谋势,赢得市场。”

在四家村,“勤换脑筋少换人,合力谋势求发展”这句话早已成为党组织建设的秘诀。张文成认为,轻易换一个干部,就等于换丢了一片市场,换出了一片矛盾。20多年来,除正常退休和换届选举外,这个村党委和村委会成员保持长期稳定,在保持了工作连续性和班子团结的基础上,他们把更多的心思用在持续发展上。

因陋就简滚雪球。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张文成根据四家村困难实际带领支部一班人制定了“因陋就简,因地制宜,搞滚雪球式发展”的思路,抓住当时建筑业兴起的时机,成立了兴城市第一家村级工程队,把别人不愿意干的活揽到手,成为四家村这个大雪球的雪核。此后,他们靠这种白手起家的实干精神,村办企业像滚雪球一样发展壮大起来,相继办成了冰果厂、皮件厂、水泥构件厂等10余个企业。

创办公司闯市场。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为四家村腾飞创造了第二次机遇。张文成认识到市场经济新特点,以超前的眼光和敢作敢为的魄力,提出了组建四家村实业总公司,加快经济发展的步伐,并马上落实。大胆引进人才、技术和资金,先后投资3000多万元,与台商合资兴办了天力饮品有限公司,与香港辉煌公司联手创建了葫芦岛市辉煌铜业有限公司,产品销往国内外。其他企业在总公司的统领下,也获得了较快的发展,公司整体实力迅速增强。到1995年,总公司实现产值超亿元,利税超千万元的宏伟目标,四家村一跃成为“葫芦岛市发展乡镇企业第一村”。

组建集团造大船。1997年,党的十五大胜利召开,使四家村党总支一班人思路更宽了。这一年,四家实业总公司改建为辽宁省四家村企业集团总公司。张文成说,成立集团总公司就是要使企业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环境,造大船闯大市场,经大风险获大效益。集团公司在市场经济大潮中经受住了考验并不断发展。他们抓住兴城市产权制度改革的时机,投资1000多万元买下两个国有企业的资产,企业整体经济实力和生产效益进一步提高。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更加激励了张文成带领四家村党委一班人与时俱进谋发展的信心。他们不断开辟新领域,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先后成立海上客运公司、阳光物业公司、井盐水养殖公司。对此,他们没有满足现状,2007年投资2000万元入股商品混凝土搅拌中心;2008年投资3000万元建设3万多平方米大学后勤综合服务楼,租给辽宁财贸学院;同年投资1000万元对铜业公司进行了升级改造;2009年,投资4000万元的安全门厂今年将正式投产;今年初又投资3000万元入股商业银行。目前,45万平方米的温馨家园住宅小区正在规划实施,10万平方米一期工程已开始动工。新型企业的成立给四家村企业集团的发展带来了新的生机和发展后劲。四家村企业集团总公司固定资产达到5亿多元,形成了农工商一体化发展的产业格局。

四家村的发展适应了国家发展的形势,张文成抓住了发展的机遇,获得了大发展。张文成的“换脑”与“谋势”意在于此。尽心竭力干事业,一心一意为民富

张文成非常关心村民的生活质量,把集团公司的很大一部分收入用在改善村民生活条件上。20世纪80年代初,村班子就对旧村屯建设实行规划改造,资助群众建起1500多间北京平房,使全村群众普遍迁入新居,成为当时闻名的电视村、电话村。近几年,为改善村民生活环境,建设环境优美、生态和谐的四家村,张文成带领一班人又经过科学研究,统筹安排,重点治理全村环境工程项目8个,总投资1200多万元,包括饮用水、生活污水、畜禽饲养、固体生活垃圾、厕所、河道、路面、广场、公园等村容村貌和生态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了村民生活质量,改善村民生存环境,实现了人与自然友好和谐。2009年完成四家新村建设,400多户村民住上新楼房,进一步提高了农民居住环境。如今的四家村实现了黑色路面和水泥路面达100%,进村中心路面长1000米,宽24米(包括人行道用彩砖铺成),路灯、绿化景观树、公园、健身广场、休闲娱乐场所等设施一应俱全。2009年7月,四家村通过了省级验收,正式成为兴城市第一家“省级环境优美村”。

张文成认为,让企业持久发展,让村民持久受益,就必须对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造,走现代企业发展之路。2006年,四家村对集体企业实现产权制度改革,成立了股份公司,做到产权明晰,村企分开,让每一位村民都成为股东(村民股东占84%,村公益股6%,管理技术股10%),都有固定的股份和稳定的收入,使之成为辽西第一个股东村,推进了新农村建设。从2007年起四家村企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拿出占企业当年效益35%、总额2000万元的现金给全村股东分红。村民们高兴得合不拢嘴,一些人激动地说:“一个儿子一年能给咱多少钱,咱村里有了张文成这样的好书记,年年有分红,咱啥也不怕了。”坚持“六不”树形象,勤政廉洁赢民心“利在众后,责在人先”是他们恒定的行为准则。按照街道办事处的规定,依据四家村的工作业绩,党委书记和村主任的年工资奖金能拿到10多万元,而书记、主任带头少拿,近10年,村干部共少拿奖金100多万元。在班子成员的带动下,基层各企业干部也自觉做到少提成多积累,从而赢得了村民的信任和支持。张文成为四家村党委、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