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教师真难真好(大夏书系)(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1-03-29 10:41:51

点击下载

作者:钱理群

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做教师真难真好(大夏书系)

做教师真难真好(大夏书系)试读:

版权信息书名:做教师真难真好 (大夏书系)作者:钱理群排版:KingStar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09-08-01ISBN:9787561768846本书由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授权北京当当科文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制作与发行。— ·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 —

钱理群,1939年3月生于重庆,祖籍杭州。1960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后在贵州任中专语文教员18年。1981年获北京大学中国现代文学专业硕士学位,后留校任教,为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现代文学和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精神史,近年关注中小学教育问题。

主要著作有《我的教师梦——钱理群教育讲演录》、《心灵的探寻》、《周作人论》、《周作人传》、《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合著)、《丰富的痛苦》、《大小舞台之间》、《1948:天地玄黄》、《学魂重铸》、《话说周氏兄弟》、《语文教育门外谈》等,另主编有大型丛书多部,其中以《新语文读本》影响最为深广。卷一做教师真难,真好与中国社会转型相应的教育转型所遇到的所有问题、所有矛盾,都集中到了第一线的普通教师身上……在当今中国教育环境下,做一个有责任感的教师真的是很难、很难啊。│关于“现代教师”的几个基本理念│——《现代教师读本》序

前几年广西教育出版社出版了《新语文读本》,那是提供给中学生的课外读物,希望给我们教育的对象开拓一个更加广阔、自由的精神空间;现在,广西教育出版社又推出这套《现代教师读本》,则是要给作为教育者的老师,提供一个同样开阔、自由的精神天地。

由关注学生到关注教师,这或许是反映了我们教育改革的发展。可以说,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人们越来越认识到确立教师在学校教育和教育改革中的主体地位,发挥其主导作用的重要性。

教师的主体地位与主导作用,首先是一个教师的民主权利的问题,必须通过制度的改革,来健全校园民主制度,促进教育与教育改革的民主化。这样才能根本改变教师始终是校园里的“沉默的大多数”的现状,使教师真正成为教育与教育改革的主人,使教育改革由单纯的自上而下的行政指令,教师被动地执行,变成教师的内在要求,从而获得教育改革和教育自身的内在动力与尺度。这或许是中国教育改革发展到现阶段必须正视与解决的关键性环节。

教师的主体地位与作用问题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教师自我生命的自由与健全发展,以及自身素质的提高。它与前述民主权利的问题是相辅相成的。

越来越多的事实表明,教育对象学生的素质问题的背后,往往折射出教育者自身的素质问题。教师的素质与教育改革的客观要求不相适应,已经成为教育改革能否健康、持续发展的另一个关键环节。同时,我们还要指出,提高教师的素质,不仅是学校素质教育的需要,更是教师自身精神发展的需要。

于是,就有了“教师的全面和专业化发展”问题的提出。我们这套《现代教师读本》就是为适应这样的要求而编写的。《现代教师读本》分为五卷,即《教育卷》、《人文卷》、《科学卷》、《艺术卷》、《生活卷》,这大体上表明了我们对通常所说的教师素养的内涵的一种理解。在我们看来,它应该包括教育专业素养、人文精神、科学态度、艺术情怀,以及教师自身的精神生活等诸多方面。

我们的教育必须是立人的教育,于是,就有了把我们的学生培养成具有高素质的现代中国人的目标与要求。那么,我们也可以说,教师的全面和专业化发展的核心,也应该是立人,目的是要使教师成为具有高素质的现代教师。这或许是我们将这套丛书命名为“现代教师读本”的内在理念。

我们讲“现代教师”,并非要割断历史的联系,相反,我们要强调,现代教师首先应当是教师,要有教师的本职观念。说起来,这几乎是常识;但这些年许多时髦的观念恰恰模糊以至遮蔽了教师的本职,我们教学工作中的许多问题其实都可以归结为失职。因此,谈教师的素质,首先就是要回到常识,要像个教师的样子,做一个尽职敬业的教师。教师的本职是什么?就是教书育人,而教书就是教学生学,这就意味着教师这个职业,其出发点与归宿,都应该是学生的健康、健全成长。因此,教师的职业道德,最基本的就是把学生放在自己心中,教师职业的价值与乐趣,也就体现在教师也生活在学生心中,于是就有了教师与学生的生命在相互的关爱中的共同成长,所谓“教学相长”就是一个最理想的教育状态与境界。有了这样的自觉追求,达到或接近这样的境界,就会把教师这个职业当作天职,即成为内在生命的需要,不管外在条件多么恶劣,不管遇到什么挫折,都认定自己天生是当教师的料,坚守在教师的岗位上,做教育的守望人。这就是我们说的教育的理想主义,教师本质上是一个带有浓重的理想主义色彩的职业。

传统艺人有“老老实实演戏,清清白白做人”的说法,我们也可以说,教师应当老老实实教书,堂堂正正做人。我们讲尽职敬业,就是老老实实教书;我们还要做一个有良知有尊严的教师,因为我们是堂堂正正的人,而且是堂堂正正的现代人:现代教师的概念就是建立在这现代人的概念基础上的。

现代人首先是站起来的人,现代教师首先是有自由思想、独立人格、具有批判与创造精神的人,“不跪着教书”就成为他们最基本的信条。

另一方面,现代社会又要求社会人格,认定人的个性只有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在社会交往中,才能得到健全的发展。因此,现代教育的基本任务,不仅要引导学生建构独立的个体人格,而且要培育学生社会性的现代公民人格,也就是要促进学生在个体个性化与个体社会化之间求得平衡发展。现代教师担负着这样的现代教育的使命,他自身也必须是具有历史责任感、社会承担意识的现代公民,同时也必须具有现代团队精神,学会共存。

现代人在追求个人与社会的统一的同时,也追求感性与理性的统一。这也就决定了现代教师的精神世界必须体现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统一。科学精神以追求真理、发现真知为唯一指归,强调尊重事实,尊重科学逻辑。现代教师的独立人格,必须建立在科学基础上,因此,对于一个现代教师,最重要的,就是要有独立的理性的判断力: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在这里统一。

现代精神的另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民主与平等的精神。这对现代教育是尤其重要的。特别是在知识经济的社会里,教育平等关系到人的发展起点的平等,是社会平等的基础与前提。关注与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健全发展,这可以说是现代教师的职责所在。这背后有一个对生命的大关爱,即关注所有生命的价值,肯定所有生命的意义,成全所有的生命的发展。

教育的民主与平等的另一面,就是要建立全新的师生关系,不仅要摆脱传统的封建制度下的半人身依附关系,也要抵制现代商业社会带来的商品交换关系的侵蚀。

我们所说的成全所有生命的发展,也包括教师的生命的自由与健全发展。把教师比喻为“蜡烛”,看作是一个照亮别人、牺牲自己的职业,显然不符合现代教师的理念。教师自身的生命发展,既是作为现代人的教师的权利,也是现代教育发展的自身所需要。教师的物质生活与生理健康、心理健康,理应得到更多的关注,教师的精神生活更应该是丰富多彩与高质量的。教师的精神空间决定了教育的空间,教育的魅力取决于教师的人格与精神魅力。一个视野开阔、兴趣广泛、知识渊博、多才多艺、热爱并善于享受生活、生机勃勃、充满情趣、富有教养、仪表不俗、气质高贵的全面发展的教师,一个虽有缺陷但个性鲜明、有真性情的教师,对青少年的吸引与影响,是课堂教学所难以达到的,甚至是更为根本与深远的。现代教师在处在人生起点的青年学生的心目中,应该是真、善、美的化身,应该是一个可爱的人。这可以说是对教师的最高评价,是教师价值的最高体现。

以上所说,除第一条尽职敬业是一个教师的底线,是必须达到的,其余都多少属于理想状态,是教师努力的目标,即所谓虽不能至(不能完全达到),也要心向往之。现实教育中的教师,实际上是深处在各种困境中的。除了现实社会与教育的弊端所造成的以外,也还有现代教育本身的悖论所带来的困惑。

我们前面说到教师的本职,这其实是一种公职,现代教师是国家的公务员,他是在国家的教育体制下,按照国家制定的教育目标、教育计划进行教学工作的,这就决定了教师所拥有的个人自由与独立性是有限的。更重要的是,教师所执行的既是社会意志,又是国家意志,这二者既有一致更有矛盾,甚至会发生激烈冲突。而教师的个人意志与追求和社会意志与国家意志更可能有矛盾与冲突。教师的教学工作其实是在这三种意志的张力中所进行的。这是现代教师所面临的一个根本性的矛盾与困惑。

现代教育不能回避的另一个问题,是市场经济的制约与冲击。市场经济对教育的发展,有正面的作用,也有负面的影响。与此相联系的,还有与市场经济紧密相连的作为文化工业的影视、网络等大众文化教育对学校教育的挑战与冲击。既不能完全否定、排斥,又不能随意迎合,这都是现代教师所遇到的难题。

当然,这都属于宏观的考察,它构成了这套《现代教师读本》编写的大背景,也是我们在编写过程中反复考虑与讨论的。但所涉及的问题又全都不是区区一套读物所能解决的。我们给自己定的原则是“想大问题,做小事情”,因此,具体落实到这套书,我们的目标是有限的、低调的:不过是要在中小学教师中提倡一种读书风气,围绕教师素质的提高,拓开一个相对广阔的读书视野,提供既有经典性又有现实情怀的、具有可读性的、经过精选的阅读文本,以帮助有志读书、时间却有限的老师尽快进入读书状态,将读书与做人结合起来,达到精神的滋润与升华。这自然都是我们的主观追求,尽管做了努力,能否实现,实现到什么程度,还有待阅读读本的老师们的检验。2006年3月24日—25日│做教师真难│——读《发展路上——龙城高级中学教师随笔集》

我的这个题目是从深圳龙城中学高二英语老师郭礼喜先生那里抄来的。他在一份问卷调查表上,在回答你作为教师“感受最深的是什么?你最感到困惑的是什么?”时,这样写道:“做教师真难。现在我觉得越来越不会教书了。”短短的两句话使我如遭雷击,说不出话。稍稍平静下来,又觉得有许多话要说,却不知如何说好。那么,就从这本《教师随笔集》说起。一、是什么导致教师主体地位与作用的丧失:体制的束缚与理念的偏颇

本书编者来信告诉我:“出版此书的意图是促进教师的全面的和专业化的发展。”应该说,这是一个很高的立意,实际上是提出了一个十分重要却被普遍忽视的教育命题。而现在,龙城中学将其作为“文化立校”的基本理念提出来,并付诸实践,是很值得注意的。顺便说一句:像龙城中学这样重视理论的建设确不多见;他们明确提出,“校本行动,首先是理论的行动。没有理论,就没有高度,没有方向,也就无所谓建构,无所谓发展”,这是高瞻远瞩,极有见地的:理论准备不足,本来就是我们的教育改革的先天不足;中国的中学教育改革要获得持续、健康发展,必须在理论建设上下大工夫。一个普通中学,对这样一个关系全局的问题,有着如此的自觉,确实难能可贵。他们在《建构我校教师专业发展模式》一文中这样写道:“在教师专业化发展进程里,教师在教育实践中的主体地位和主体作用得到确认,教师的工作作为重要的专业和职业得到确认,教师的发展的意义和可能得到确认。”——在我看来,这三大确认是具有极大的理论与实践意义的。

这乃是因为在中国中学教育的现实里,教师的主体地位和主体作用实际上是不被承认的;很多人(包括教师自己)都不承认教学工作的专业性,不以中学教师为教育专业工作者,这也是这些年否认与取消师范教育成为一种潮流的内在原因;在这种情况下,中国传统赋予教师工作的神圣性被消解殆尽,教师工作无法作为可供终身发展的事业,吸引年轻一代为之献身,就是必然的了。在我看来,这本身就构成了中学教育危机的一个重要方面。

我们要追问的是,这背后的体制与教育理念上的原因。很显然,当我们的教育还不能根本摆脱应试教育体制时,教师就永远是一个应试机器上的工具;在前述问卷调查里,一位教师谈到他最感困惑的是“学校里管理者的评价观。在高一阶段还过分在意那么一点点分数差异,还搞什么末位淘汰制”,这其实正是应试教育体制的产物。其后果是使学生的考分成为教师价值的唯一体现与唯一评价标准,在这个意义上,考分不仅是学生,更是教师的命根。更为严重的是,考分在某些缺乏民主意识的管理者手里,还会成为控制教师的法宝。长期以来,普通教师在学校教育中并不拥有发言权,逐渐被弱势化,成为校园里沉默的大多数,这是很值得注意的。在这个意义上,教师主体地位与主体作用的缺失,实际上是一个教师权利的缺失,校园民主的缺失。

体制之外,还有教育理念上的偏颇与失误。这里我要特别介绍发表在龙城中学《发展》第六期上的一篇题为“育人目标与教育价值”的文章,据编者介绍,该文原发在学校网站上,因此不知其作者。这位匿名教师提出了一个极为重要的问题:“在当代,对教育本性的认识,基本上偏向于对受教育者本身的关心,主张张扬个人的价值,但这同时,对教育价值的认识,潜藏着滑向虚无主义、功利主义极端的危险,从而使群体和公共规范处于逐渐的瓦解之中。教育形式上成了公众产品,实际上却演变为受教育者私人之事:符合受教育者需要,受教育者就接受,否则,就不予认同。”这就会造成两个后果:一是“教育的崇高性、理想性,对人类文化、文明的终极关切都变得毫无意义”,这就实际上取消了教育本身;另一方面就必然将教育变成“为受教育者服务”的商业行为,即所谓“受教育者应像顾客一样,教育的目的在于满足受教育者的要求”。这样,教师就成了学生及家长的雇员,这些年有些地方出现的某些家长(特别是某些身为大官与大款的家长)任意使唤教师,对教师缺乏起码的尊重的怪事,就是这样的极端功利主义的商业化的社会、教育思潮结出的恶果。在这种情况下,教师的独立性与主体性自然是谈不上的。

新课程标准强调学生的主体性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针对将学生视为被动接受知识灌输的容器,这确实是教育观念上的重大转变,在这本随笔集中就有好几篇文章谈到了这方面的实践经验与体会。看到中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开始成为学习的主人,是颇受鼓舞的,这应该是教育改革的重要成果。特别感到高兴的是,龙城中学的领导与老师并没有因为对学生主体性的强调而走向否定教师主体地位与作用的极端,而是科学地提出了“双主体”的理论,指出“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发展性主体,教师是主导性主体”,明确“教师是学校构建素质教育的课堂教学模式的主体,必须依靠教师的力量,必须尊重教师的首创精神”,这其实是抓住了教育改革的关键的,并避免了可能产生的某些混乱。二、内在制约因素:教师自身素质

教师的专业化发展,除了确立教师的主体地位与作用之外,还有教师自身的专业化的问题。龙城中学在这方面也有高度的自觉,在《建构我校教师专业发展模式》一文中这样写道:“教师专业化是指教师在整个专业生活中,通过终身专业训练,习得教育技能,实施专业自主,体现专业道德,逐步提高从业素质,成为教育专业工作者,即从‘普通人’变成‘教育者’的专业发展过程。”这里提出的教师的从业素质问题可以说是抓住了要害。如龙城中学的老师所理解的,所谓教师素质不仅有知识、能力方面的要求,如专业知识智能,专业组织、行动能力,教育研究能力等诸多方面,更有价值、情感、道德的要求,如教育理想、使命感,教育良知,以及教师职业精神等等。

无可讳言,当下中国教育改革所遇到的一个难题,就是教师的素质与教育改革的客观要求不相适应的问题。教育对象学生的素质问题的背后,往往映射着教育者自身的素质问题,这是我们必须正视的。比如,很多老师都谈到了学生的厌学,其实教师的厌教恐怕是更应该让我们忧虑的。诸如理想的缺失,价值观的扭曲,虚无主义、享乐主义盛行,精神空虚,行为失范,以及学习动力不足,不读书,特别拒绝经典……所有这些难道仅仅是青年学生的问题?我们有没有勇气承认,这同时是,或者说这更是学校领导、我们教师自己的问题,是整个中国校园的问题?说得更透彻一点,这其实是我们整个国民素质出了问题。因此,我们在这里讨论教师的素质问题,绝不是在进行道德审判,因为事情很清楚,主要责任不在教师本身,也不是简单的个人道德问题,这是有关一个时代风气的问题,其背后的原因就更加复杂。如果说我们也有某种责任的话,那就是学校在整个社会结构中本应该(这自然是一种理想主义的说法)是一个民族(或地方)的精神圣地,它以自身的相对纯正、健康的精神范式影响社会,发挥着净化社会空气的作用;但我们现在却反过来为社会所左右,屈从以至趋从于不健康的社会时尚,毒害了自身。

认清这一点,我们或许可以对今天提出的素质教育的意义有一个更深入的理解:学校的素质教育不仅是提高国民素质的基础,而且它本身的发展也离不开整个国民素质的提高与社会风气的改变,二者应取得良性的互动;而学校的素质教育的关键又在教育者——校长与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龙城中学提出了“做高素质的现代中国人”的教育理念,按我的理解,这不仅是一个针对学生的培养目标,而且应该是校园里的全体成员——从校长到每一个教师、职工的共同要求与目标,应该成为学校全部工作的出发点与归宿。在我看来,教师提高自己的素质,不仅是推行学校素质教育所必需的,而且应该是自身精神发展的需要,这首先关系着教师的独立自主性的确立与发挥。我们在前文讨论当下中国教育中教师主体地位与作用的缺失问题时,比较多的谈到了外在的体制、教育理念诸多方面的原因,其实,教师自身的素质问题是一个更内在的制约性因素。试想,一个没有理想、独立思考力与创造力不足、缺乏上进心、具有依附性人格的教师,用南京师范大学附中的王栋生老师的说法,一个“跪着教书”的教师,能够获得主体地位,成为学校的主人,主动地把握自己的命运吗?

经过以上的讨论,我们越来越清楚地看到,龙城中学所提出的教师专业化发展、教师的主体地位与作用的问题,关涉到教育的独立性、民主性、科学性等根本问题,并最后归结为教师自身的素质问题。于是,我们也终于懂得,在受着体制的种种限制,为各种似是而非的时髦的教育理念所束缚,又为自身素质的缺陷所困扰的现状下,要做一个真正合格的专业化的教师,即独立自主的,站起来的,有理想,有思想,有追求,有学养,有创造的,在教学中真正占据主体地位、发挥主体作用的教师,是多么的难。——这就是我对龙城中学的郭老师所提出的“做教师难”这一命题的第一个方面的理解。三、教育转型中的困扰:“我越来越不会教书了”

不过,我猜想,郭老师所强调的“做教师难”,还有更具体的针对性。于是,我注意到了和郭老师一样,许多老师在问卷调查表上都提出了自己的困惑,看着老师们真诚而又无奈的倾诉,心里真是堵得慌:“我深感在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过程里,存在的矛盾在教学过程中难以解决”,“最感困惑的是现在的新课程改革与教学效果的矛盾”,“学校教育评价和教育实践的不一致”,“这样就难免不‘穿新鞋走老路’”,“课改与考试两张皮使教师处于两难境地”,“如何应对评价的短时效应和学生终身学习与发展的矛盾?”,“素质教育的‘素质’的高低,要在学生成才后需几年乃至几十年才能体现出来,如何评价得了?而应试教育只需要几次考试成绩,就能体现出‘考试素质’来。在教育评价功利化的时代,素质教育之路到底有多长?”,“学生对新课程理念、非传统教学方式很排斥,如何最大限度降低高考要求与教育本质的冲突?”,“走进教室看到的不是一张张渴求知识的眼睛,而是被动而麻木,眼神没有光泽,没有了求知的渴望,没有了求知的热情。是孩子们本身出了问题,还是我们的教育真的出了问题?”,“教育制度与社会现实脱节”,“现在这种社会环境下,如何把学生纳入正确的轨道?”,“感受最深的还有自身的专业知识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地更新和跨学科知识的学习,以及其他相关知识的了解与充实的问题。在当今信息时代,学生通过各种渠道所获取的知识相当广泛而且有一定深度。因此,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常有力不从心的感觉”。

老师们竟然面对着如此繁多、如此复杂的问题:从学校到社会,从学生到自身,从教育体制到具体教学,可以说,与中国社会转型相应的教育转型所遇到的所有问题、所有矛盾,都集中到了第一线的普通教师身上,而他们直接面对的是教育的对象——处在人生发展的起点的学生,而所有的教育上的矛盾、问题,所产生的后果,都会在学生这里得到直接的反应,而且是这些第一线的老师所无法回避的。于是,他们要承受教育的一切压力,要为各级教育官员,各种教育专家的合理的、不合理的,可行的、不可行的,名目繁多,而且常常是朝令夕改的观念、举措,承担一切后果。在当今中国教育环境下,做一个有责任感的教师真的是很难、很难啊。于是,郭老师们只能仰天长叹:“我越来越不会教书了”,这是无奈的自嘲,又何尝不可以看作是微弱的抗争?——但又有谁会听呢?

在问卷调查里,老师们还普遍谈到了工作太辛苦,太累,整天疲于奔命,没有时间读书与思考,最感到困惑的是:怎样才能静下心来,较为充分地看点书,做点事。这是确实的:这一两年我在中学上了一点课,就亲眼目睹了中学老师的忙累,那是超乎想象的。但似乎谁也没有注意这一点,因为这几乎已经成为一种生活的常态,老师们自己不会提及,学生们甚至毫无感觉,我只是在一篇文章里读到,有一个学生直到大学毕业工作多年以后,回到母校,才突然醒悟到,当年老师常常是在极度疲倦的情况下,硬撑着和自己谈话的,于是终于明白:“老师在学生身上耗去的是生命。”这个真实的校园故事是能催人泪下的。但感动、感慨之后,我们是不是应该做更进一步的思考呢?

于是我又注意到了郭礼喜老师在说了“做老师真难”之后,还讲了一句话:“需要宽松环境,少一点人为干扰。”这又是一个发自肺腑的呼声:第一线的老师感到的是身、心两个方面的疲惫,他们已经不堪重负了。我们诚然要为学生减负,但为什么不首先为教师减负呢?我们的教育部门的各级领导,能不能少搞一点考试、检查、评比,少开一点会,减少一点名目繁多却并无实效的教研活动,一句话,少一点花架子,花点子,少一点人为干扰,让我们的教师喘一口气,有一点时间,安安静静地读一点书,想一些问题……让我们的校园少一些喧嚷,多一点宁静,少一些急迫,多一点从容……:唯有从根本上改善教师的生存条件,提供较为宽松的精神空间,才有可能使作为学校主体的教师的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这其实也是关乎立校的根基的。

应该说龙城中学对此也是有一定的自觉性的,作了多方面的努力。如建立了全员福利机制,尽力为教师提供良好的物质条件;建立教师专业发展状态预警、师生员工情意状态预警机制,关心师生的身心与专业的发展。同时,又提出了“学习,对话,反思,培训”的专业化发展模式,通过编辑出版《发展》期刊,建立教师学习会、青年先锋论坛等多种方式,为教师提供展现实验成果、交流经验、相互切磋的平台。而放在面前的这本《教师随笔集》,就是一次集中的展示,我们或许可以从中看到龙城中学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某些侧面。我在阅读时就特别注意在老师们的教学活动背后所隐现的精神面貌:我以为这是更为重要的。四、难能可贵的“中学教师精神”

这是一个让我感动并思考的细节:我先是在问卷调查中得知高一语文组的丁文静老师的忧虑,她因学生缺乏学习热情而追问:“我们的教育是否真的出了问题?”——我在前文已有引述;但接着我就在这本随笔集里连续读到了丁老师的五篇文章,她是那样热情地进行着从课堂教学到班主任工作的多方面的试验,用一切教育手段来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而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开始被调动起来时,她真是欣喜若狂,当孩子开始向她吐露真情时,她又情不自禁地高呼:“我们班的学生都是有情有义的孩子”,为了他们,“我觉得再苦再累也值得”(《播撒爱的种子,架起师生沟通的桥梁》)。

我知道,我们的许多老师都是像丁老师这样对待自己的工作的:他们明知做教师很难,很难,但仍然要做,而且十分投入;他们对当下教学工作的困境有着清醒的认识,明知无力根本走出困境,却不肯放弃自己的努力,要在困境中求生存,在束缚中寻发展,“戴着镣铐跳舞”,无论如何也要为孩子开拓一条健康成长之路,并在这一挣扎、奋斗过程中寻求并获得自己生命的意义与价值。这是什么精神?这是知难而进的精神,这是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精神,这是不问收获、只顾耕耘的精神:我想把它称之为“中学教师精神”,这是在中学教师中已经存在而又应大力提倡的精神。

所谓在困境中求生存,在束缚中寻发展,在具体的教学工作中就表现为在现有条件下进行各种教学实验,这样的实验可以是有规模,有长远目标的,也可以是点点滴滴的。它的意义在于可以使人从因僵硬而枯燥乏味的教学模式中部分地解脱出来,使教学工作多少变得有点创造性,使教师在总体被动中多少获得某些主动性。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可以感受到作为一个有理想、有追求的人的创造性劳动的快乐,并且加深对教师工作和自己的人生选择的意义与价值的体认。五、善于等待,善于宽容,善于分享,善于选择:教师应有的境界

这里,我想特别推荐高一地理组的莫越秀老师《以古典的心情对待教学》一文。莫老师说,这是他沉思中的感悟:“在新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教师既要激情澎湃地融入其中,持有一种执著的情结,重视创新与合作;同时,更要学会自我反思和调整,使自己永远保持有一种古典的精神:善于等待,善于宽容,善于分享,善于选择。”他并且作了这样的阐释:“善于等待,意味着教师能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意味着能用从容的心态对待自己的工作——不急于求成,不心浮气躁,不指望一次活动、一次谈话,就能收到立竿见影的功效”;“善于宽容:教育就是引领人们从狭隘走向广阔的过程”,“我们要努力使自己变得胸襟开阔,气度恢弘,尽可能地尊重多样性,珍视个性,在教学中创造一个宽厚、宽松、宽容的心理氛围,以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与和谐发展”;“善于分享:教育的过程其实也是教师和学生一道分享人类千百年来创造的精神财富的过程,分享师生各自的生活经验和价值观的过程。分享,意味着教师更多的是引领,而不是灌输;是平等的给予,而不是居高临下的施舍或以自我为中心的强制”,“我欣赏我的学生,欣赏他人成为分享的一种境界”;“善于选择:作为新课程改革下的教师,当成功与失败并存、机遇与暗礁同在时,正确的选择就成为走向成功、抓住机遇的十分重要的一步”,“我们应该持有这样一个评价自我教学文明程度的尺度——每一节课中我在多大程度上,多大范围内,为学生个人自由发展提供了可能性”,也即多种选择性。作者的结论是:“真正的教学正是人们深层次的需要,是‘思接千载,视通万里’的精神漫游。教学过程中,我们既要使学生能得到自由全面的发展,又要通过教学活动愉悦自身的精神,真正使教学活动成为‘教学相长’的契机。”文章结尾说:“在都市生活的浮躁中,倘还能保持一些古典的心情,一些虽经污染却还能以沉静的心情去对待教学,那才是做教师的一种最高境界。”

我几乎是情不自禁地从莫老师的文章里抄录了这么多,实在是激赏这样的科学实验精神所达到的沉思状态,这样的真知灼见——“善于等待,善于宽容,善于分享,善于选择”可以说是道破了教育的真谛,而由此达到的沉静、从容的境界,如莫老师所说,确是做教师的最高境界,是这个浮躁的时代所绝难达到的,但虽不能至,也要心向往之:有,还是没有这样的向往,境界也大不一样。而且追求最高本身,就是一种理想主义精神,它可能是不合时宜的,却又因此而难能可贵。六、在反思中坚持实验:教育改革所呼唤的专业化教师

莫老师的文章中提到了“反思”,这是龙城中学教师专业化发展模式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因此还需要再说几句。在前引的《发展模式》一文中有这样的阐释:“反思就是用批判和审视的眼光多角度地观察、分析、反省自己的思想、观念和行为,并作出理性的判断和选择。”既热情、执著地坚持实验,又保持清醒,对实验工作进行冷静地分析和反省,这样的改革精神与科学精神的结合,是显示了一种成熟的。于是我注意到了龙城中学老师的反思与质疑。高一语文组的邱晶晶老师用“新型的上课方式”上了一堂课,学生们嘻嘻地说“喜欢”,她却不安起来:这样的课,只是表面上热烈,其实根本没有触动学生灵魂深处的东西,若干年后,他们对此又能记住什么呢?她的选择是:“拒绝表面的浮华,而去追求生命最深处的崇高。”(《触动学生的灵魂》)高二历史老师吴龙山也这样提出问题:“如何正确对待表面热热闹闹、实质平平庸庸的课堂教学?有没有表面‘沉默’、‘静谧’,实质上思维含量、知识质量都极高的课堂教学?”(《问卷调查》)于是,邱晶晶老师又做了另一种教学实验,她称之为“我对学生‘满堂灌’”,并且有了这样的体会:“我的这种‘满堂灌’,没有素质教育的课标所要求的问答、讨论、互动等形式,但是,我仍不认为它是一种填鸭式的应试教育。问答、互动有多种表达,而心灵的悸动才是至高的表现形式。”

邱老师们对形式主义的警惕与拒绝,是十分重要的。当改革成为一种潮流,甚至成为时尚时,最容易走向形式主义,其最大的危险也在于此。因为形式主义会使改革成为热热闹闹走过场,并使其变质,造成混乱,为反改革者的复辟提供口实。当然,我们也应该看到,在改革的过程中,形式主义的出现,几乎是不可避免的,再加上改革既然是一种试验,也就一定会出现许多难以预料的问题,因此,产生某些混乱也是在所难免的。在这样的情况下,一个成熟的改革者,既要坚持改革方向,绝不因问题以至混乱的出现而动摇,更不因此而走回头路;同时又敢于正视矛盾与问题,善于及时作出调整与修正,并根据所暴露出来的新矛盾、新问题,进行新的试验。在我看来,这就是反思的真正意义与价值所在。龙城中学将其作为专业化教师的基本素质,也是抓住了要害的。

这样,我通过这本《教师随笔集》,看到的是一个普通中学的老师们在平凡的教学工作中,所表现出的知难而进的精神,实验的精神和反思精神,是理想主义和科学态度的结合;它和我们在前文所详尽讨论的“做教师难”,形成了强烈的反差,但或许正是这两个方面所形成的张力,才真实地反映了当下中国中学教育的实际。我们的教师处在这样的现实境遇中,既为做教师难而困扰,又坚守在教师的岗位上。而正是这样的坚守精神,使我们看到了中国教育的希望。我们应该向这些教育的守望者致敬。

写到这里,我突然觉得,还应该在郭喜礼老师的感叹里,再加上一句:“做教师真难,真好,更值得尊敬。”2005年6月28日—30日│这才是个合格的、真正的教师│——读王栋生老师的教育随笔

读了王栋生老师的《不跪着教书》、《前方是什么》,不禁掩书长叹:“这才是个合格的教师!”

在我的心目中,“合格的教师”就是“真正的教师”。

长叹之后,是深思和追问:教师这个职业意味着什么?怎样才无愧为人之师?教师,他(她)必会有、应该有什么情感、心理、思维、观念、修养、气质、品格?平常心,正常情——教师首先是有“人”的意识、情感健全的人

王栋生老师的教育随笔,常给人以震撼。《“模范”如是说》就是其中的一篇。文章谈到了在教育表彰大会上,有“模范教师”介绍经验,说自己如何为了坚守讲台,而不顾照顾家庭,以至妻子瘫痪,老父含恨而死,无暇关心女儿学习,连自己也延误治疗而落下终身残疾……据说这就是教师的无私奉献,云云。王栋生拍案而起,怒声问道:“一个人,连妻子都不爱,连子女也不爱,连父母都不爱,却说热爱自己的‘岗位’,爱自己的学生,这种话,你相信吗?他的人生目的是什么?他抛弃了所有的亲人,只是为了能站在讲台上?”他一针见血地指出,“为工作牺牲亲情,牺牲亲人,这其实是一种变态的极端的个人主义,是极不人道的”,“至少是麻木和虚伪的”。

由此得出的结论是:“教师当有正当的人性。一个人没有‘人’的意识,没有正常人的思想感情,那就不能从事教育工作。”——这里提出的是一个重要的、基本性的教育观和教师观,也是王栋生教育思想的出发点和归宿:教育“要以人为本,要有人情,要体现人道精神”(《跑,还是别跑?》),“不近人情”,就“近于野蛮”(《昨天的故事》)。

而以这样的失去正当人性的教师为模范的教育,就必然是“反人道的教育”:“它破坏的是基本的伦常,毁灭的是人性。”王栋生老师质问道:“教育的目的是什么?难道是为了让学生都成为连生命也不知道珍惜的人,成为六亲不认的人?”

问题是这样的六亲不认的教育,在中国是自有传统的:古有“存天理,灭人欲”的假道学,现代有只有国没有家,只有领袖没有父母的革命加拼命的教育;而在这个利己主义泛滥的当今社会,鼓励这样的无私奉献的模范教师,就具有更大的虚伪性,其实质不过是“对流汗流血的人总是强调‘奉献’,对淌脓流‘香汗’的人却总能‘按需分配’”(《何不弹铗而歌?》),因此那些主持表彰会的各级官员自己是绝不会这么无私奉献的。

这就给我们一个重要提醒:要警惕那些“伪教育家”(《遍地“教育家”》),要明确地指出:那些新时代的假道学都是不合格的教师,真正的教师必须和他们划清界限。鲁迅早就说过:“伪士当去”,“去伪士”,包括去伪教育理论,也是中国教育的当务之急。

因此,王栋生老师断然拒绝了把教师比作“春蚕”、“蜡烛”的所谓“贡献”论。这种理论竭力渲染教师工作的悲壮性:“似乎这不是一种令人尊敬的职业,这是人要为之牺牲的一场苦难,是一条殉道者的路。”然而,这是地地道道的伪理论,不仅它的提倡者自己不准备实行,是伪善的;而且它和中国历代统治者都在宣扬、至今也还有人津津乐道的安贫乐道论一样,都是一种驾驭术:那些“衣冠楚楚的各级官僚”,他们“穿着丝绸”,放纵地享乐,“希望除自己以外的所有人都像春蚕一样默默地吐着有用的丝”。

不,我们不是春蚕和蜡烛,我们是人,我们有人的意识、情感、欲望,因此,我们懂得如何维护自己的人的权利,绝不为官僚们去作无私奉献;我们也知道自己的生存价值,不需要官僚们来教我们如何认识教师工作的性质和意义:“我们不仅是庄严的劳动者,而且是爱的使者,因为有我们的工作,孩子们变成有感情的人,懂得会尊重人的人。”(《别再称我们是春蚕,好吗?》)“教师是一种适合我的职业”,“一个人在做他所热爱的事,也就谈不上什么‘奉献’;我对自己的选择负责,也同时享受自己的选择:如此而已”(《这是一种适合我的职业》)。

人的教育,应该由感情正常、健康、丰富的人来承担。我喜欢,心灵震颤,眼眶湿润——教育的快乐在每天接触到的细节中

王栋生教育词典中最重要却往往被人忽略的词语是“我喜欢”:“我喜欢有感恩之心的孩子”(《感恩之心》),“我喜欢富有同情心和爱心的学生”(《善良的心是一盏灯》)。他在一篇文章里,也提到我最喜欢听他讲讲学生的事,而且还是美好的故事多,这样的美好总让我们心热眼红,“像个孩子一样,任泪痕挂在脸上”(《感恩之心》、《老师,我的神》)。刚刚“远行”的商友敬先生看了王栋生写的《告诉你几个故事》,也潸然泪下,特地去信说“能流泪的老师是幸福的”(《致吴非》)。

我手头就有这么一篇《很小的事情》,还没有收入王栋生的文集,是我从2008年2月22日《新民晚报》上小心地剪下来,珍藏在我的文件夹里的——说小心,说珍藏,是因为我从这短文里抚摸到了一颗教师的大心,并深受感动和触动。

还是先抄录开头的一段文字——

学生迟到了,他面带愧色,站在教室门口轻轻喊了一声“报告”。他很尴尬:喊轻了,老师听不见,声音大了,又怕惊动大家。教师发现了,也只轻轻地一点头,让他回到座位上去。他已经知道迟到妨碍了大家,你尽可能不要多问,你的目光甚至没有必要停在他的脸上。我对这样的学生印象很好。这样的学生总是很注意个人修养,他们总是想到自己的行为不能妨碍别人。这样的品格,以后是可以在一个文明社会立足的。

我感动,自然是因为从很小的事情上看到了今天中国普通中学生心灵的闪光,作为一个关心中国教育、中国年轻一代,以及中国未来,并因此常怀忧虑的知识分子,我从中得到了非常重要的信息:文明的幼芽,爱的幼芽还在,就如王栋生老师所说,“当今之世,中国有这样的学生,可以证明实施真正的素质教育是有可能的”(《学生给教师上了一课》),我真的感到说不出的欣慰。

我感动,更因为能够发现这样的很小事情,为之感动,并深思其意义的教师,也必有一颗仁爱之心。更重要的是,这是完全自觉的努力,王栋生老师说,“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仁爱的禀赋”,这就需要教师有一颗仁爱的心;有了这样的仁爱的心,就会有这样的胸怀和眼光,去发现学生身上爱的萌芽,文明的萌芽,并精心呵护与培育,助其成长(《善良的心是一盏灯》):这真是一盏灯,给中国教育以真实的希望。

而教师自身,也从中获得了教育的意义,以至生命的意义。王栋生老师说,“只要能经常发现这样的孩子,就会觉得既幸福又平常”(《感恩之心》),“教育的快乐从哪里来?就在每天接触到的这些细节中”(《这是一种适合我的职业》)。

问题是,并不是所有的老师都能随时注意到这些细节,并受到感动,更不用说深思其意义了。这也正是王栋生老师最感痛心和寂寞的。他说:“对教学工作的机械重复,对学生的冷漠,对生活的冷漠,是对(教师)职业的亵渎。”(《教师要有精神追求》)他还叹息说,今天的教师缺少的是审美的需求和感受力(《在实践中反思》),其中一个方面,就是不能用审美的眼光看待自己的学生,发现其内心和行为的美,更不用说去培育美了。而不能发现和欣赏学生的美的教师,也一定不能享受教师职业之美。

王栋生老师说,“我喜欢孩子”,“看着他们清澈的眼睛”,“我的心灵常常会有一种震撼,我的眼眶会莫名其妙地湿润”(《第一滴污垢》)。

读到这里,我的眼眶也莫名其妙地湿润了。我对自己说:这就是一个真正的教师的情感!我曾经在很多场合都谈到,人活着要永远保持一种黎明的感觉,每天都是一个新的开始,每天都以婴儿的眼睛去发现新的世界,新的美。在我看来,教师的黎明的感觉,就是每天都能从学生身上发现新的美,并时时受到心灵的震撼。这样,教师的生命就能永远处于新生的状态,即所谓“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这里,还有中、小学教师所特有的生命意义和价值。这也是我多次谈到的,中、小学生时期正是人生的黎明时期(我经常的说法是生命的“春天”和“初夏”时节),这也是一个人生命发展中最为纯净、最具活力的一个阶段,即使说今天的中学生已经受到了令人痛心的污染,但他们依然是相对单纯的;天天和这样的生命相遇,交流,中、小学教师正可以从中吸取生命的元气和活力,而使自己的精神永远年轻。我们在中、小学校园里经常可以遇到那些老教师,他(她)们在长年从教后仍然能保持对新思想新事物的敏感,能对未知领域不停地探索,能始终对教学保持浓厚的兴趣,并永远有一颗赤子之心。王栋生把它称作“热爱的禀赋”(《教师要有精神追求》)。

这热爱的禀赋,是来自随时随地发现、欣赏并培育学生心灵的美的襟怀、眼光和能力、习惯的:这是教师的基本素质、禀赋。王栋生老师说,教师职业适合他,他自愿选择当教师,就因为他具有这样的素质、禀赋,并在学生心灵美的发现与培育中,享受到了无穷的乐趣。这是他能够成为一个合格的教师、真正的教师的秘密所在。大忧虑,大恐惧——当“教育为立国之本”的观念成为思维习惯时

王栋生老师不仅有大欢喜,更有大忧虑、大恐惧:“我畏惧,我担心。我们能把这个孩子教育成一个人吗?这孩子纯洁的心灵究竟会在什么时候、在什么地方、会被什么样的人,以一种什么方式,洒上第一滴难以抹去的污垢呢?”(《第一滴污垢》)

就是说,王栋生老师在进一步思考与恪守教师的职责时,不能只局限于校园的细节,而要放眼观察、感受教育的环境和生活的世界。他的大忧虑、大恐惧就是这样产生的。

我们关注的是,作为一个教师,他究竟忧虑、恐惧什么?这又反映了怎样一种思维、观念、精神?

他在报纸上看到一条“把乞丐赶出特区”的标题,愕然想到:“我们的下一代会不会变成没有同情心的冷血动物呢?”他说:“一想到我们的学生有可能因为错误的宣传而学会在人民的疾苦前闭上眼睛,我就感到愤怒。”(《谁“赶走”谁?》)

他看到一个孩子在玩杀人的电子游戏,联想到电视里充斥的带有血腥暴力的影片,立即奋笔疾书:《不能让儿童接触残忍》。他说:“一个孩子从小就可以那样不经思考地去剥夺别人的生命,虽然不过是在虚拟的场合中,但是从对少年儿童的教育出发,必须考虑到:任何缺乏人道精神的暗示都会让他们变得缺乏人性,走向野蛮。”

他听到父母教育孩子,“出门小心,外面坏人多”,第一个反应是,“孩子从小不懂得信任,是最可怕的事”,“如果没有对人世间的爱,世界在人的眼中也就没有了善良”(《如果孩子们不懂得信任》)。

他听报告,听到一组吹牛的数字,联想到商家在吹牛,政府在吹牛,教育家也在吹牛,这似乎成了“一些人的生存基本需求”,人们已经见怪不怪了;但他不能,他说“我之所以特别憎恶吹牛者,是想到当今孩子们思想混乱,他们的许多错误判断正是来自吹牛家的胡说八道。牛皮家吹出来的任何东西,都有可能搞乱学生的思想”(《有缘有故论吹牛》)。

在谈到学校招生腐败时,他说:“我最怕的是我们的学生过早地知道这些故事。可是现在的学生还有什么不知道的?”他因此而感慨:“在这类问题上,学校伤害了多少学生?”(《老红军的难处》)

他还为官员当着教师、学生念白字而感到难堪,觉得这是糟糕透顶的事。官场的许多潜规则更让他感到不舒服,十分遗憾,也是因为“这些事过早地让孩子面对,会给他们的心灵蒙上难以摆脱的阴影”(《先生,你怎样说话》)。

他甚至害怕见到某些大人物的照片,因为“如果让学生每天都在某些以权谋私、贪污受贿、不学无术的嘴脸下走来走去,对孩子们纯洁的心灵将是多大的伤害啊!”(《如今怎样当校长》)

他说他经常为社会的各种问题魂牵梦绕,弄得无处藏身,就是因为“当今纠缠社会的许多问题,如环境污染、安全生产事故、犯罪、漠视生命、落后习俗,等等,最后无不归结为人的素质差”,“无不归于中国教育落后”(《沉重的话题》)。

王栋生作为一个杂文家,他的这些社会批评,得到广泛赞誉,其意义自不待说;但我想强调的,是他的社会批评,有一个基本的教师的立场和眼光。所有的社会问题,在他那里,最后都归结为教育问题,所有的社会危机,最后都归结为教育危机。因为在他看来,社会的腐败,教育的腐败,其最大危害,其罪恶滔天,不能容忍之处,并且让他忧虑、恐惧之处,就在于它会污染、伤害了孩子的心灵,这无异于对国家、民族未来的谋杀。他说——“教育上的任何举措都有可能影响社会风气的变化”(《欣闻取消“重点班”》)。“‘教育腐败’比‘司法腐败’更可怕。教育为立国之本,如果根本发生动摇,不但我们毕生的奋斗将变得毫无意义,几代人的努力也将付之东流”(《如今怎样当校长》)。“教育的任何不负责任的言行,都会记录为历史痕迹,一朝悔悟,如同手上沾过无辜者的血,心灵的阴影一辈子也洗不净”(《“不是爱风尘,又被风尘误”》)。“中国的教育将往何处去?明天,谁来建设这个国家?这些问题,如果我们不思考,也许就没有人去思考了”(《前方是什么?》)。“教育为立国之本”的理念,对许多人,许多所谓的教育专家,教育官员,不过是一种宣传、口号;但在王栋生这样的自觉的教师这里,却已经融入他的生命,成为他的思维习惯——如以上所引述的他的那些文章所表明的那样,遇到任何问题,他的第一反应,就是这将污染学生的心灵,造成教育危机,从而动摇立国的根本。

正是这样的将教育危机与民族危机视为一体的思维,构成了他的大忧虑、大恐惧的心理内容。

由此产生的,是一种自觉的承担意识。——我们在前文谈到,王栋生老师从发现和欣赏、培育学生心灵的美中,享受快乐和感悟人生意义:这是教师职业对他自我生命的一种承担。而这里,当王栋生面对学生心灵被污染、伤害的教育和民族危机,所产生的“我们不思考,就没有人去思考”的历史使命感时,就引发了他对教师工作的自觉承担,以及对民族现实和未来,扩大了说是对人类未来的自觉承担。

现在,我们可以总结说,王栋生之所以自愿选择教师这个职业,并产生终生不变的热爱,就是出于这样的对自我生命,对教师职业,对国家、民族、人类未来的三层承担意识。王栋生老师因此提出了“教育守望者”的自我命名,并且强调,这是“神圣庄严的工作”,“需要宗教般的执著精神”。这样,对王栋生这样的老师来说,教育已经成为一种信仰。

王栋生说得好:真正的教师必定是“有信仰的、站直了的人”(《前方是什么?》)。独立、创造与尊严——我美丽,因为我在思想“站直了的人”,这是王栋生教师观的一个关键词;他那句名言“不跪着教书”所表达的也是这样的教师观。其出发点、着眼点依然是学生和民族的长远发展:“如果教师是跪着的,他的学生就只能趴在地上了”(《我美丽,因为我在思想》),“如果教师跪着教书,中华民族也站不起来”。

而“不跪着教书”一语竟引起如此巨大的反响,则是因为击中了当下中国教育的要害。所谓应试教育的实质就是人的工具化与奴化,而教育的官僚化、衙门化更是“不把教师当人”,“不拿学生当人”(《官场陋俗进学堂》)。这当下中、小学教育的两大问题,都和人(教师、学生)的独立性、主体性的丧失,人的民主、自由权利的缺失有关。问题的严重性还在于,在权力的淫威下,许多教师、学生自己不把自己当作人,自觉地争当考试机器的螺丝钉,官僚体制的奴隶,以至奴才,以求分得一杯羹。因此,“站直了!”的一声呐喊,才如此地振聋发聩。

而作为教师自身来说,能否站直了,不跪着教书,关键又在是否有独立的思想。

于是,就有教师应当是思想者的命题的提出,所要恢复的是两个缺失了的知识分子精神、教育精神。

一是独立的批判、怀疑的精神。王栋生提出了一个人们很少想,却非想不可的问题:“如果学生对教学内容不敢有个人观点,如果学生连校政都不敢评论,把教师、家长的话奉若金科玉律,如果学生对社会灌输给他的任何东西都‘坚信不疑’,会有什么结果?”回答是“学校只能教出一群精神侏儒,只能培养驯服的思想奴隶”。问题还可以再问下去:如果一个民族的下一代,都是这样的精神侏儒、思想奴隶,这个民族的未来又如何?王栋生说他时有不寒而栗之感(《人,不能和野兽一样》);这类问题追问下去,是无法让有良知的教师心安的。

结论是:“培养学生的怀疑精神,是为他们打好人文‘底子’的重要措施。这个任务只有思想者才能完成”(《我美丽,因为我在思想》),“培养独立思考的一代,是教育最重要的任务。中国需要大批有独立思考精神的教师来做瞒和骗的掘墓人”(《不要跪着读》)。

问题又产生了:如果我们的教师自己思想就不独立,不但不做“瞒和骗的掘墓人”,而且还助纣为虐,推行瞒和骗的教育,那后果又如何?王栋生老师回答说:“在瞒和骗中长大的人,思维是会有缺陷的,而一旦觉悟,就有可能转向虚无,什么都不信。”(《不要跪着读》)——由盲信、盲从到虚无,这不正是当下中国校园轮番上演的教育悲剧吗?

鲁迅说:中国“早就应该有几个”走出“瞒和骗的大泽”,敢于“真诚地,深入地,大胆地看取人生”的“凶猛的闯将”!(《论睁了眼看》)当下中国教育也正呼唤着这样的“凶猛的闯将”。

其二,是独立的创造精神。王栋生老师在一篇文章里同时提出了两个教育命题:“教师应当是思想者”,“教师应当是创造者”。这两个命题其实是有内在联系的:思想的意义、价值和乐趣,全在于创造。王栋生老师说:“我们的教学需要创造的激情。教师应该有这样的追求,即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让他们成为‘具有想象力的人,有办法的人’,具备这样的素质,他们在任何环境中都不会丧失创造的激情。”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这也是王栋生老师语文教育观的一个核心,特别在作文教学方面更是作了许多成功的探索,他这方面的思想与实践当作另文讨论。这里还要说的,是他自身就是一个极有创造力的教师,他要求自己“每天都得有些期待,每次上课都想到能不能‘再朝前跨一步’,期待有新的发现”,他说:“如果没有创造的意识,教师职业有什么意思呢?”(《这是一种适合我的职业》)——这又是人们很少问,却又是非问不可的问题。

于是,就有了这样一句话:“我美丽,因为我在思想”,而且是创造性的思想。在这诗意的表达背后,是一种作为有思想、有追求的教师的职业尊严感。“自尊”是王栋生教育词典中出现得最为频繁的词语之一。他说,“我从不认为自己的职业无足轻重”,他有一篇告诫年轻教师的文章,第一诫就是“要时刻想到,你的工作是无可替代的”(《诫徒》)。他这样引述哲学家罗素的话,“自尊,迄今为止一直是少数人所必备的一种德性。凡是在权力不平等的地方,它都不可能在服从于其他人统治的那些人的身上找到”,并且说:“人只有把自己作为具有独立意志的公民而不是任人驱使的工具,社会才可能进步。”(《〈前方是什么〉自序》)前面说官僚化的应试教育不把教师当作人,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摧毁教师的自尊心。正是为了反抗这样的权力歧视,王栋生老师把有没有教师的职业尊严,视为教师是否“站直了”的一个标志,他最鄙视的就是某些教师的自轻自贱。他说:“教师没有自尊是最可怕的。一位教师如果到了没有自尊的地步,作为教师他的职业生命已经结束了。”(《你为何释放粗鄙》)

他把教师的尊严,称作是“劳动者的尊严”,他说他和周围的人都“坚守诚实劳动的信念,在这样的劳动中,学会做人,保持人的尊严和善良”,他坚定而自豪地表示:“不管社会价值判断发生怎样的变化,我都会和那位民工一样,选择流汗。”他坚信,“劳动使人能够有尊严地生存,同时从劳动中,人获得知识的教养”,“被引入到一切高尚之境”(《敬重诚实劳动》)。

这里,有两点很值得注意。一是王栋生老师把教师的工作和民工的工作作同等的看待:都是普通的自食其力的“流汗”者。这使我想起了鲁迅的话,他说,作家的写作和“农夫耕田,泥匠打墙”一样,都是做“有益的事”,“得一点不亏心的糊口之资”(《徐懋庸作〈打杂集〉序》)。这里,显然有一种可贵的平等观,由此产生的是教育平等观,这也是王栋生教育思想中很重要的方面。而我想强调的是,由此而显示的王栋生这一代有知青背景的教师和中国这块土地上的普通劳动者的血肉联系。王栋生曾深情地回忆,他在农村当代课教师(这是他教师生涯的开始)时,正是“贫苦农民的善良让我看到了高贵的宽容”,懂得了同情、善良这样的“近于本能的基本情感”的价值(《善良的心是一盏灯》)。他因此而领悟了教育的真谛:教育“要从了解我们赖以生存的土地开始,从你接触的每一位凭着诚实的劳动养活全家的人开始,从平凡的生活中解读人的情感开始,从逐渐了解用血汗写就的几千年文明开始”(《祖国的歌》)。——也许我们的讨论到这里才触及到王栋生老师其人其思想的根,他的尊严感,他的独立思想、意志、人格,他的仁爱之心,他对教育,语文教育所有独到、深刻的思考,都来自我们这里所说的和中国这块土地上的普通劳动者的血肉联系,和中国这块土地上的知识、文化的血肉联系。他要维护的,正是教师作为劳动者的尊严,这同时也是知识者、思想者的尊严。

于是,我们又注意到另一个要点:王栋生对“教养”与“高尚”的强调,这也是他的教育词典里的基本词汇,构成了他的教育思想的独到方面。他有一篇文章,题目就叫“理直气壮谈‘教养’”。他说:“现今学校教育在过于重视学科成绩的同时,忽略了‘教养’;而‘德育’的形式内容繁多,又偏偏忽略了‘风度’。”他说他“痛心于这样的现实:一方面,家长望子成龙心切;另一方面,他们却认识不到,一个没有教养的孩子今后在文明社会寸步难行”。他说:“在这个世界上,可以没有贵族阶层,但是不能没有绅士风度;在丧失了绅士风度的社会,文化教育至多也只能起到油漆的作用——粉饰涂抹而已。”——这都是痛切之言,没有直接说出的是教师的“教养”和“风度”。其实,按王栋生的一贯思路,学生的教育关键在教师,对教养和风度教育的忽视的一个根本原因,是今天的教育者,许多教师、校长、教育行政官员,自身就没有教养与风度。熟悉王栋生的朋友都知道,他对人的一个基本评价标准,就是有没有教养和风度。这是因为,在他的心目中,教育是一个高尚的职业,它在本性上就具有高贵的气质。因为劳动是高贵的,思想是高贵的,创造更是高贵的。不可不慎——一切为了学生,一切都关乎下一代成长

这是王栋生所讲的教育故事中,最让人感动、深思的一个细节:“某次我们在对一本论文专辑作最后校对时,发现一位学生有一部分内容是抄袭的,如果在平时,我们会抽去这篇文章,同时会对学生进行适当的教育。可是这一次情况不同,因为此时距高考仅有四五十天,而该生本人也看过这份校样了。如果采取行动,有可能强烈刺激这位学生,使她的事暴露在全年级面前,影响她的高考,从而影响她的未来。但是如果按原计划编发这本专辑,我们将承担编辑责任。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决定不撤下这篇文章,——尽管我们会因此而受到非议,但是一个孩子能够比较顺利地通过人生关口,进入高校学习,能在以后的学习阶段改正缺点,这还是‘合算’的。为了保护一个孩子,教师就作出了牺牲。”(《一切为了学生》)——这是一个不同于一般教育原则的特殊处理,看起来有点出格,但它背后的教育理念,却是值得注意的。这就是学校教育有一个绝对的教育原则:一切为了学生,学生的成长需要是高于一切的,学校的一切教育行为,都要从是否有利于学生的成长这一点为出发点和归宿,必须着眼于学生的长远发展,教师的天职就是保护学生,为他(她)一生的精神成长,生命发展,为他(她)的前途负责,替他(她)着想,即使因此自己作出牺牲也是值得的。

这里,还可以举出一例。王栋生有一篇《通过封锁线》,说到自己“平时倡导学生‘自由地写’,可是到了高三,我不能不教他们一些应试技巧,不得不教他们一些俗招,以帮助他们通过‘封锁线’。我看不起高考,但是我的学生要上大学,我的任务之一是帮助他们获得进大学的门票(这个说法很俗气,但是如果要把这个问题说得郑重其事,也未免太没有见识了)”,“因为选拔方式是考试,学生不得不受这样的训练”,“他们要的是‘分’,只要过了这一关,新的天地就出现了,他何必要拿自己的前途去冒险呢?作为教师,何尝希望自己的学生平庸?不得已也!”他最后说:“高中完成两个任务就很好:一是在培养语文素养的同时给他一粒人文精神的种子,一是设法帮他搞到一张进大学的门票。”——我读了有惊心动魄之感:我看到了一个有思想的真正的教师(也就是我说的合格的教师)在现行教育体制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