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膑兵书(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1-04-12 10:49:59

点击下载

作者:严锴

出版社:北京燕山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孙膑兵书

孙膑兵书试读:

出版者的话

在中国悠久灿烂的古代文化中,兵书战策无疑是一朵夺目的奇葩。如今,它早已超越了时空的界限,成为人类共同的财富。

纵观中国历代的兵书战策,有如下共同特点:

一、反对天命,注重人事。

二、反对封建迷信。

三、主张富国强兵。

四、注重灵活多变的用兵艺术。

五、重视将领的作用,强调选贤任能。

六、主张严明法纪,赏罚必信,动有节制。

这些思想原则不仅在当时放射出不可磨灭的光辉,即使在今天,它们仍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阅读这些凝聚着智慧的伟大作品,无疑对今天的人们有诸多教益和启迪。

因此,我们特别邀请对中国古代文化有精深造诣的学者和研究人员编写了这套丛书,以飨读者。《孙膑兵书》是战国中期杰出军事家孙膑所著。作者孙膑,齐国人,兵圣孙武的后世子孙,战国中期著名的军事家和军事理论家。真名不详,因其曾受膑刑,故称孙膑。

据载,青年时的孙膑曾与庞涓一起师从鬼谷子学习兵法。庞涓下山后,投奔魏国,得到魏惠玉的宠信,被任为将。庞涓自忖才能不及孙膑,害怕他下山到魏国后影响自己的前程,更担心他到别国后成为自己的对手,于是决定设计陷害孙膑。不久,庞涓派人上山,以同朝为官为由,劝孙膑赴魏。孙膑不知是计,欣然允诺。不料一到魏国,便落入了庞涓的圈套。魏惠王听信庞涓谗言,无端处孙膑以膑刑,挖掉了他的两块膝盖骨,使之终身残废。按当时的惯例,刑徒是不能为官的。庞涓试图以此断送孙膑的政治前途,消除一个潜在的对手。

孙膑身处危境,显示出卓越的智慧。他佯狂自晦,并设计归齐,得到大将田忌的赏识;又通过著名的“田忌赛马”显露出惊人的才华,得到齐威王的器重,被任为齐国的军师,开始了自己的军事生涯。

公元前354年,魏国以庞涓为将率军伐赵,兵围邯郸。次年,邯郸在久困之下已岌岌可危,而魏军也因久攻不下,损失很大。齐国应赵国之请,以田忌为将,孙膑为军师,率军击魏救赵。孙膑令一部轻兵乘虚直趋魏都大梁,而以主力埋伏于庞涓大军归途必经的桂陵之地。魏国因主力远征,都城十分空虚。魏惠王见齐军逼进,急令庞涓回师自救。刚刚攻下邯郸的庞涓闻大梁告急,急率疲惫之师回救。至桂陵时,遭到齐军迎头痛击,几乎全军覆灭,庞涓仅以身免。这便是历史上著名的“桂陵之战”。

12年后,魏国在国力恢复之后,再次发动战争,将矛头指向了自己的另一邻国——韩国。韩国难以抵挡强大的魏军,遂派使向齐国求救。齐威王采纳孙膑“深结韩之亲而晚承魏之弊”的建议,在魏韩两国几经激战、韩危魏疲之际,再次以田忌为将、孙膑为军师,出兵救韩。孙膑依然采用围魏救赵的计策,率兵长驱魏境,兵锋直逼大梁。魏国鉴于桂陵之战的教训,遂撤韩国之团,调10万大军,以太子申为上将军、庞涓为副,准备与齐军进行一场战略性决战。孙膑为调动敌人,创造战机,果断引兵东撤。一路上,他令军队逐步减灶,造成齐军大量逃亡的假象,以诱敌深入。庞涓果然上当,便丢下步兵,率轻骑精锐,兼程穷追。至马陵时,遭到齐军主力伏击,庞涓智穷力竭,愤愧自杀。齐军遂全歼魏军,俘太子申,取得了马陵之战的重大胜利。

马陵之战后,田忌遭宰相邹忌的陷害,被迫流亡楚国。孙膑辞官归隐,潜心军事理论研究,终于写成了影响深远流传千古的军事名著——《孙膑兵书》。《孙膑兵书》又名《齐孙子》,系与《孙子兵书》区别之故。《汉书·艺文志》称“《齐孙子》八十九篇,图四卷”,但自从《隋书·经籍志》开始,便不见于历代著录,大约在东汉末年便已失传。1972年,银雀山汉墓竹简出土,这部古兵法始重见天日。但由于年代久远,竹简残缺不全,损坏严重。经竹简整理小组整理考证,文物出版社于1975年出版了简本《孙膑兵书》,共收竹简364枚,分上、下编,各15篇。对于这批简文,学术界一般认为,上篇当属原著无疑,系在孙膑著述和言论的基础上经弟子辑录、整理而成;下篇内容虽与上篇内容相类,但也存在着编撰体例上的不同,是否为孙膑及其弟子所著尚无充分的证据。1985年,文物出版社出版的《银雀山汉墓竹简(壹)》中,收入《孙膑兵书》16篇,系原上编诸篇加上下篇中的《五教法》而成,其篇目依次为:擒庞涓、见威王、威王问、陈忌问垒、篡卒、月战、八阵、地葆、势备、兵情、行篡、杀士、延气、官一、五教法、强兵。这里我们选录了1975年文物出版社出版上下编,即30篇本,内容详见正文。

因系残本,我们已难窥《孙膑兵书》的全貌,但仅从现存各篇便可以看出,这部兵书提出了诸多深刻的见解,具有独特的理论价值。

在战争观上,它强调战争服从于政治、依赖于经济;认为“强兵之急”在于富国,只有国富、兵强、民安,才能“战胜而强立”;既反对企图闭门而治的幻想,又反对穷兵黩武,强调积极备战,“事备而后动”。

在军队建设上,它认为应该“间于天地之间,莫责于人”,把提高人的素质作为强兵的关键所在;强调治军不但要信赏明罚、令行禁止,还要对士卒进行系统地教育训练,包括政治教育、队列训练、行军训练、阵法训练、战法训练等多方面的内容,从而提高军队的全面素质。

在战争指导上,《孙膑兵书》创造性地提出了以“道”制胜的观点。这里的“道”相当于我们现在所说的战争规律。《孙子兵书》提出了“战道”的概念,含义基本相同,却没有展开论述。孙膑则对“道”的内容作了全面概括:“知道者,上知天之道,下知地之理,内得其民之心,外知敌之情,阵则知八件之经,见胜而战,弗见而诤,此王者之将也。”也就是说,“道”的内容包括天时、地利、民心、士气、敌情、战法、战机等多方面内容,战争指导者掌握了“道”便能够赢得战争的胜利。

在作战指导上,《孙膑兵书》提出了“必攻不守”的观点,创造性地发展了孙子的虚实理论。在《孙膑兵书》中,与“必攻不守”意思相近的命题是“批亢捣虚”。“亢”,本义为咽喉,引申为要害。所谓“批亢捣虚”,就是攻击敌人要害且薄弱的关节点,这与吴子“审敌虚实而趋其危”有异曲同工之妙。孙膑的认识还不止于此。在与田忌对话时,对于田忌提出的赏、罚、权、势、谋、诈,孙膑认为这些“可以益胜,非其急者也”;而兵之急者,则在于“必攻不守”。也就是说,攻虚击弱乃是取胜的关键所在,也是作战理论的核心内容。千余年后,唐太宗李世民也不无感慨地说:“用兵识虚实之势,则无不胜焉!”这无疑丰富了孙子的虚实理论。《孙膑兵书》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价值,它是战国时期一部不可多得的重要军事理论著作。

一 擒庞涓

【原文】

昔者,梁君将攻邯郸,使将军庞涓、带甲八万至于茬丘。

齐君闻之,使将军忌子、带甲八万至……竞。庞子攻卫□□□,将军忌子……卫□□,救与……曰:“若不救卫,将何为?”孙子曰:“请南攻平陵。平陵,其城小而县大,人众甲兵盛,东阳战邑,难攻也。吾将示之疑。吾攻平陵,南有宋,北有卫,当途有市丘,是吾粮途绝也。吾将示之不知事。”于是徙舍而走平陵。

……陵,忌子召孙子而问曰:“事将何为?”孙子曰:“都大夫孰为不识事?”曰:“齐城、高唐。”

孙子曰:“请取所……二大夫□以□□□臧□□都横卷四达环涂□横卷所□阵也。环涂甲之所处也。吾末甲劲,本甲不断。环涂击柀其后,二大夫可杀也。”于是段齐城、高唐为两,直将蚁附平陵。挟环涂夹击其后,齐城、高唐当术而大败。将军忌子召孙子问曰:“吾攻平陵不得而亡齐城、高唐,当术而厥。事将何为?”

孙子曰:“请遣轻车西驰梁郊,以怒其气。分卒而从之,示之寡。”于是为之。庞子果弃其辎重,兼趣舍而至。孙子弗息而击之桂陵,而擒庞涓。故曰,孙子之所以为者尽矣。【注释】(1)此是篇题,写在本篇第一简简背。庞涓,战国时人,早年曾与孙膑同学兵法,后被魏惠王任为将军。简文中庞涓又称庞子。(2)梁君:指魏国国君惠王(公元前369~前319年在位)。魏国在惠王时迁都大梁(今河南开封),故魏又称梁。邯郸:赵国国都,今河北邯郸。(3)带甲:穿有铠甲的士卒,此处泛指军队。(4)茬丘:地名,其地不详。(5)齐君:指齐威王(公元前356~前320年在位)。(6)忌子:即田忌,齐国的将军,曾荐孙膑于齐威王。(7)卫:国名,原建都朝歌(今河南淇县),春秋时迁都帝丘(今河南濮阳)。(8)平陵:地名。据下文“吾攻平陵,南有宋,北有卫”,则此平陵应在宋、卫之间。(9)东阳:地区名。战邑:指平陵。意谓平陵是东阳地区军事上的重要城邑。(10)宋:国名,原建都商丘(今河南商丘),战国初期迁都彭城(今江苏徐州)。(11)市丘:地名,在魏国。(12)徙舍:拔营。走,急趋。(13)都:齐国称大城邑为都。都大夫:治理“都”的长官。这里似指那些率领自己都邑军队跟从田忌参加战争的都大夫。孰:谁。(14)齐城、高唐:齐国的两个都邑。齐城:疑即齐都临淄,在今山东临淄。高唐:在今山东高唐、禹城之间。(15)环涂:下文屡见,疑是魏军驻地或将领之名。一说“环涂”即“环途”,迂回的意思。(16):疑借为彼此之彼。(17)末甲:后续部队。本甲:前锋部队。(18)柀:疑借为破。(19)孙膑的意思似是要牺牲“不识事”的二大夫,使魏军产生齐军软弱无能的错觉。(20)段:借为断。意谓把齐城、高唐二大夫带领的军队分成两部。(21)蚁附:指攻城,形容军士攻城时攀登城墙,如蚂蚁附壁而上。(22)挟:疑是魏军驻地或将领之名。一说借为浃渫,形容军队相连不断。(23)术:道路。意谓齐城和高唐二大夫的军队在行军的道路上大败。(24)厥:借为蹶,摔倒,败。(25)请派遣轻快的战车向西直趋魏国国都大梁城郊。(26)以上两句意谓把队伍分散,让敌人觉得我方兵力单薄。(27)辎重:军用物资器材。(28)趣:行进。舍:止息。趣舍:指行军。“兼趣舍”就是急行军,昼夜不停。(29)弗息:不停息。桂陵:地名,在今山东菏泽东北。(30)《史记·魏世家》记魏惠王十八年(据《竹书纪年》当为十七年,公元前353年)齐、魏桂陵之战,没有提到庞涓;记后十三年(据《竹书纪中》当为后十二年)的马陵之战时,说庞涓被杀,太子申被虏(《史记·孙子吴起列传》所记略同,但谓庞涓自杀)。简文记庞涓于桂陵之役被擒,与《史记》所记不同。(31)尽:终极。意思是称赞孙膑的作为尽善尽美。【译文】

从前,魏惠王准备攻打赵国都城邯郸,由大将庞涓统领8万大军来到卫国的茬丘。

齐威王知晓后,立即派大将田忌带领8万军兵开到齐国和卫国边境。庞涓攻打卫国,形势十分危急。田忌将军要救卫国,但有种种难以克服的困难,一时无计可施,便和谋士孙膑商议。孙膑指出,不能直接去救卫国。田忌一听,十分着急,便问道:“如果不去救卫国,那怎么办呢?”孙膑说:“请将军南下攻打魏国的平陵。平陵城池虽小,但管辖的地区很大,人口众多,兵力很强,是东阳地区的战略要地,很难攻克。我军可以故意在这里用兵,以便迷惑敌军。我军攻打平陵,平陵南面是宋国,北面是卫国,进军途中还要经过魏国的市丘,我军的运粮通道很容易被阻断。我们要假装不知道这种危险。”田忌接受了孙膑的计谋,拔营向平陵进军。

接近平陵时,田忌又请来孙膑,问道:“该怎么攻打平陵呢?”孙膑说:“大将军,您难道还不明白我们的计谋吗?”田忌说:“分兵齐城、高唐。”

孙膑说:“请派两位将领带兵从齐城、高唐攻击环涂地区魏军。环涂是魏军屯驻之地。我军让前锋发起猛烈进攻,主力部队却按兵不动。环涂的魏军必定会反击,两位将军可能打败仗,甚至牺牲。”

于是,田忌分兵两路,从齐城、高唐直向平陵进击。果然如孙膑所料,挟世、环涂两处魏军从后面夹击齐军,两路齐军大败。田忌急忙召孙膑问计:“我军没攻下平陵,反而失去齐城、高唐,遭受很大损失,现在该怎么办呢?”

孙膑说:“请立即派出轻装战车,往西围困魏国都城城郊,激怒庞涓。庞涓必定回兵救魏国国都。我军只需分出少数兵力和庞涓交战,显出我军兵力单薄的样子。”田忌一一照办。庞涓果然丢掉辎重,昼夜兼程回救魏都。孙膑带领主力部队在桂陵埋伏,一举击败庞涓。所以,人们赞叹说,孙膑用兵如神啊。【心得】

此文通过讲述一个战例故事,表现了一种战略思想。因为文章的关键不在于讲故事,故战例叙述十分简要。为使读者更形象地认识,更深刻地领悟孙膑的这种军事思想,很有必要对这种战例较详细地加以说明。“围魏救赵”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战例,已经流传了两千多年,至今仍为中外人士所研究和效法。

事情发生在公元前354年,当时魏国国君梁惠王,派大将庞涓带领大军攻打赵国,一举打到赵国都城邯郸城下,赵国危难时刻求救于齐国。齐威王忙派田忌为统兵将领,孙膑任田忌的军师,领兵前去援救赵国。田忌见赵国形势危急,准备领兵直奔邯郸去解围,而孙膑却冷静地阻止了他。他分析说:“要解开纷乱的丝线,不能用手强拉硬扯;要排解别人打架,不能直接参加进去打。同样的道理,用兵解围,要避实就虚,击中要害。现在魏国和赵国打仗将近一年,双方都已疲惫不堪。魏国已把精兵都集中到邯郸去了,国内只剩下老弱病残,兵力十分空虚。”“我们不如引兵直奔魏国国都大梁,占据其交通要道,袭击其空虚的地方。魏军见国内危急,必定会放弃攻打邯郸,回军救城。我军就可以在其回军的中途,在桂陵设下埋伏,截击敌军。这样,我们不但可以轻而易举地解救赵国,还可以在中途打败魏军。”

田忌欣然接受了孙膑的作战方案,作出进攻魏国都城的佯态,庞涓果然中计,撤军救援。孙膑早已在桂陵设下埋伏,结果齐军大获全胜,消灭魏军2万人马,庞涓也差点成了齐军的俘虏。

后来,齐威王又派田忌、田婴为统兵将领,孙膑为军师,领兵伐魏救韩。田忌认为军情紧急,救兵如同救火,应该直接前往韩国都城救援。孙膑再次提出实施“围魏救赵”的战法。田忌很忧虑地说:“军师上次用过这个计策了,这次重复使用,魏国将军庞涓会识破的!”孙膑笑而答道:“我另有什谋,定让庞涓上当。”田忌有些顾虑,但还是照孙膑的计划实施了,带领军队直奔大梁。庞涓连连战胜韩国军队,马上就要攻下韩国都城了。忽然得知齐军直奔大梁而去,庞涓大恐,急忙下令撤兵回师,保卫本国国都大梁。这时,孙膑对田忌说:“韩、赵、魏三国的士兵,善战而又勇猛,齐军不能和魏国军队硬拼,只能见机行事,方能取胜。兵法说:‘从百里之外而来求利的军队,会损折士将;从50里以外而来求利的军队,其士兵只能到达半数。’我军现在应该假扮兵力极弱的样子来诱惑敌军。”田忌问道:“用什么办法诱惑敌军?”孙膑说:“让军兵今天埋设10万军灶,明天减为5万,后天再减为2万。庞涓见我军军灶大减,一定认为我军士兵大量逃亡,就会派军日夜不停地追赶我军,魏军肯定会疲惫不堪。我们乘机用计对付魏军,就可以活捉庞涓了。”

庞涓十分注意侦察路上齐军的留下的痕迹。当发现齐军军灶逐日减少时,庞涓心中甚喜。魏太子很不明白,问庞涓:“还没交战,你为何就这般喜形于色了?”庞涓说:“从迹象看,齐国军队中开小差的士兵越来越多,我军正好乘势追击。”太子申说:“孙膑诡计多端,我们已经吃过他的亏了,切不可再冒险了!”庞涓哪里肯听,他让大部队缓行,只带少数精锐部队兼程赶路,到天黑的时候,终于赶上了齐军。庞涓十分得意,但他哪里知道,他已陷入齐军伏兵的包围圈了。原来,孙膑早已计算出魏军的行程,适时在马陵道设好了埋伏。马陵道是两座山丘夹峙中的一条小路,形势十分险要,是理想的伏击地方。孙膑选出1万名弓弩手,埋伏在道路两旁,只等火光一起,就一齐放箭。庞涓见已晚,命令军士点燃火把,照亮道路继续前进。忽然,看见路旁一棵大树独自地立在那里,树皮被剥去一段,有7个大字:“庞涓死于此树下!”庞涓一见遂大怒而愤,但随即见其地形,方知不妙,只见两边山丘耸峙,前面已被许多树木,横七竖八地堵死了道路,不由自主地连叫:“不好!不好!我中孙膑的诡计了!”庞涓的叫声还没完,齐军己是万箭齐发,乱箭如同骤雨射向魏军,魏军死伤无数。正在魏军大乱时,齐军已是喊声震天,向魏军冲杀过来,双方展开激战。庞涓见大势已去,晓得无法脱身,只好拔出佩剑,自刎而死。齐军消灭了庞涓所带精锐魏军,又立刻乘胜追击魏军后续部队,将其全部歼灭,魏太子申也成了齐军的俘虏。

通过上面的故事,我们不禁要去思考,庞涓和孙膑同为战国时著名的军事家,庞涓其才能也是无人能及,为什么庞涓却会连续中孙膑的计谋,两次惨败于孙膑手下,最后落得自刎而亡的下场呢?论当时兵力,魏国并不比齐国差,胜败的决定因素就在于战略战术的运用了。从战略上看,孙膑能纵观全局,准确地分析敌、我、友三方的形势,从而实施了“围魏救赵”的妙计。事实证明,这是一种非常正确、巧妙的战略方针,这是孙膑用兵高明的最好证明,他不受常规战法的约束,摒弃了“救兵如救火”的传统思维,采用了声东击西的机动灵活的战略方针,迷惑敌人按自己的计划行动,从而很轻松地战胜了强敌。

试想,如果孙膑按常规去救赵、救韩,那会是什么结局呢?尚不论齐军必然要付出很高的代价,恐怕也未必来得及解赵国和韩国的围,自己也陷于亡国之灾哩!从战术上说,在第二次施行“围魏救赵”计谋时,孙膑使用了“减灶计”,诱使庞涓上当,这又一次证明了孙膑杰出的军事才能,其高明还不仅在于他想出了这个办法,更在于他知己知彼,非常清楚庞涓自大、刚愎自用的性格。事实上,庞涓真的不听太子申的提醒而中了孙膑计谋。孙膑和庞涓的两次相斗,给我们留下了两个典型的战例,更值得我们去思考:一个高明的军事家不仅要熟知兵法,更要善于审时度势,根据当时当地的实际情况,灵活地、创造性地运用,要善于打破常规,出奇制胜。只有这样,才能成为百战百胜的常胜将军。孙膑的两次战例,对后世影响很大。

古今中外,不少军事家效法孙膑“围魏救赵”的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创造了许多类似的战例,给对方以沉重打击。

1944年6月5日,美英联军发动的诺曼底登陆战役开始了。在法国的科坦丁半岛北部,联军空降部队经过一天多的激战,与海运登陆的部队已经接触。此时,落在泛滥区后边的美军2个空降师仍处在随时被德军包围的危险境地。可是,德军一直误认为科坦丁半岛登陆的联军是一股力量较小的空降部队,未予重视。直到6月7日,德军才开始抽调预备兵力向科坦丁半岛泛滥区开进。正在这时,德军接到在爱夫南齐斯北面和西面有大批联军空降的消息。德军预备队正在举棋不定,突然又有报告说:300多架联军飞机曾在圣罗以西地区空降了不少伞兵。其实,这都是用木偶伪装成的伞兵。德军元帅隆美尔错误地认为这是联军在那里大规模海上登陆的前奏,便命令全部预备队力都向那里运送。当德军向西扑空之际,美军的两个空降师乘机跨过了泛滥区,解除了危机。《东周列国志》第51回载,公元前606年,楚庄王意欲重整先祖霸业,对内改革,对外征战。而对庄王有忌恨之心的斗越椒却迫不及待地伺机谋反。他乘庄王北伐之机,举兵占领郢都,随即拦截庄王归路。庄王回师途中,进至漳澨与叛军相遇。双方初战,庄王部队损失不小。庄王心生一计:假退兵,暗地把大军四下埋伏,以一队兵引诱敌人,让其拼命追击,待其疲惫不堪时,聚而歼之。斗越椒果然以为对方败阵而逃,便率部追击,等发现中计时已悔之晚矣。他中箭身亡,叛军大部被歼。庄王遂凯旋郢都。

南北朝时,公元580年,杨坚命于仲文率兵支援韦孝宽作战。于仲文军至蓼隄,距梁都睢阳(今河南商丘西南)约7里路,与檀让率领的数万人马相遇。于仲文将精锐部队埋伏在阵后,以部分老弱残兵出阵挑战。檀让见阵前全是些弱兵瘦马,立即冲杀过来。这些老弱残兵刚一接战,便转身败走,檀让紧追不舍。正追之间,两边伏兵骤起。檀让措手不及,阵容大乱,檀让领残部逃往成武。

公元504年,北魏军拓跋元英围攻平阳(今河南信阳市),南梁马仙王卑率军救援,挥军急攻元英营垒。元英率都假装向北逃遁,马仙王卑不知是计,追至平地,无险可守,魏军突然发起攻击。马仙王卑部溃败。《三国演义》第72回写道,曹操曾识破刘备“诈败诱敌”之谋。曹操亲自率军来夺江水。孔明让刘备亲渡汉水,背水扎菅。交战时,刘备入阵,刘封敌不过徐晃,拨马便走。曹操令大军齐声呐喊掩杀过来。蜀兵往汉水方向败退,丢了营寨,马匹军器,丢满道上。曹军都去争着抢东西。这时,曹操急忙鸣金收兵。众将说,我们正要去提捉刘备,大王为何命令收军?曹操说,我见蜀军背水安营,就有点惑疑。又见他们逃跑时扔下那么多马匹军器,就更惑疑了。赶快退兵。不要抢衣物。于是下令,随便拾取一件物品,立即斩首。火速退兵。可是,已显得太晚了,曹军刚一回来,蜀军左右杀出,曹兵大溃而逃。

孙膑和庞涓的两次战例,给后来的军事战争带来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无论是诸葛亮的妙计败曹军,还是美英的“诺曼底登陆”都体现了这种军事思想。它告诉人们在军事上要“兵不厌诈”,军事讲究的是战略和计谋,而不是两军人数的较量。所以我们不可以拘泥于常规思路,要善察、善度,以反其道行之,给敌人以料想不到的打击。

二 见威王

【原文】

孙子见威王,曰:“夫兵者,非士恒势也。此先王之傅道也。战胜,则所以在亡国而继绝世也。战不胜,则所以削地面危社稷也。是故兵者不可不察。然夫乐兵者亡,而利胜者辱。兵非所乐也,而胜非所利也。事备而后动。故城小而守固者,有委也;卒寡而兵强者,有义也。夫守而无委,战而无义,天下无能以固且强者。尧有天下之时,黜王命而弗行者七,夷有二,中国四,……素佚而致利也。战胜而强立,效天下服矣。昔者,神戎战斧遂;黄帝战蜀禄;尧伐共工;舜伐厥□□而并三苗,……管;汤放桀;武王伐纣;帝奄反,故周公浅之。故曰,德不若五帝,而能不及三王,智不若周公,曰我将欲责仁义,式礼乐,垂衣裳,以禁争夺。此尧舜非弗欲也,不可得,效举兵绳之。”【注释】(1)士:借为恃。意谓军事上没有永恒不变的有利形势可以依赖。(2)傅:借为敷,布,施。意谓这是先王所传布的道理。一说“傅”为“传”宇之误。(3)在:存。孙膑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战争的胜负关系到国家的存亡。(4)社:土神。稷,谷神。古代以社稷代表国家。(5)乐兵:好战。(6)利胜:贪图胜利。(7)事备:做好战争的准备。(8)委:委积,即物资储备。(9)夷:指古代我国东方地区的部族。(10)中国:指中原地区。(11)此句上文残缺,原文大概是说帝王不能无所作为而致利。佚:同逸,安闲。(12)神戎:即神农。斧遂:或作补遂。《战国策·秦策》:“昔者神农伐补遂。”(13)蜀禄:即涿鹿,地名。《战国策·秦策》:“黄帝伐涿鹿而禽蚩尤。”(14)共工:传说中的部落首领。(15)并:借为屏,屏除,放逐。意谓传说舜曾征伐过南方部落三苗。(16)汤:商朝开国国君。桀:夏朝最后的国君。放:流放。(17)武王指周武王,周王朝的建立者。纣:即商纣王,商朝最后一个王。(18)帝:疑是商字之误。奄:商的同盟国,在今山东曲阜东。(19)周公:周武王弟。武王死,子成王年幼,周公辅政。浅:借为践,毁、灭之意。据《史记·周本纪》记载,周灭商后,被封的纣王之子武庚又联合奄、徐等国叛周,被周公征服。(20)关于五帝,历来说法不一。据《史记》,指黄帝、颛顼、帝喾、尧、舜。简文似以神农为五帝之一。(21)三王:指夏、商、周三代开国的君主,即夏禹、商汤、周文王和周武王。(22)责:借为积。(23)式:用。(24)垂衣裳:譬喻雍容礼让,不进行战争。(25)绳:纠正。意谓以战争解决问题。【译文】

孙膑拜见齐威王,对他说:“用兵之道,并没有固定不变的模式。这是先王所陈述的道理。一个国家取得战争的胜利,就可以避免亡国,社稷才能安稳、久远。如果不能取胜,就会割让土地,以至危及国家生存了。所以,用兵不可不慎重对待。那些轻率用兵的人常遭失败,贪图胜利者常遭屈辱。所以说,用兵绝不能轻率,胜利也不是靠贪求而能得到,用兵必须做好充分准备,才能付诸行动。这样,就算城池很小,也能够坚持,这是因为有充足的储备;兵力不足,而战斗力强,是因为正义在自己一方。如果储备不足而守卫,没有正义而进行战争,如此,世上没有任何人能够固守不败,没有任何人能取得战争胜利。

唐尧治理国家时,拒不执行王命的部落共有7个,其中蛮夷地区有2个,中原地区4个……只因唐尧注重休养生息,积蓄力量,才创造了有利条件,战胜了各部落,而居于强者地位,全国都臣服于他。从前,神农氏和斧遂作战,黄帝和蜀禄交锋,唐尧讨伐共工,虞舜征讨厥……及平定三苗,……商汤驱逐夏桀,周武王讨伐商纣王,商奄反叛,周公很快就将其平定了。现在,有些人,功德比不上五帝,才能不及三王,智慧不及周公,却说‘我要以积蓄仁义,实行礼乐,不用武力,来制止争夺。’其实,这种办法,并不是尧、舜不想实行,而是这种办法行不通,只好用战争去制止战争。”【心得】

本篇文章中,孙膑以拜见威王,陈述意见的方式,阐明了自己对战争的看法,这是从宏观上讲述他的战争观。他在这篇文章中表达了这样几个观点:

第一、在一定形势下,战争是无法避免的,只有通过战争,取得胜利,才能解决问题。作者说得很明确:“战胜,则所以在亡国而继绝世也。战不胜,则所以削地而危社稷也。”为了阐明自己的观点正确,作者列举了被尊为圣贤的尧、舜、神农、黄帝、商汤、周武王等人以武力实现统一,以战争除暴安良,以战争推翻暴政,建立盛世的大量事例,最后强调归纳为:“故曰,德不若五帝,而能不及三王,智不若周公,曰我将欲责仁义、式礼乐、垂衣裳、以禁争夺。此尧舜非弗欲也,不可得,故举兵绳之。”

作者通过被人们一致崇敬的尧舜也不得不用兵的事例作论据,的确很有说服力,使人信服。以暴除暴,以战争反对战争,以战争求得和平,这在古今中外,例子很多。在我国长达几千年的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广大人民群众曾长期遭受压迫和奴役,尤其在暴君当政,小人掌权的时候,更是民不聊生,除了起义反抗之外,别无出路,所以才出现了陈胜、吴广起义,黄巾起义,黄巢起义,李自成起义,直至近代的太平天国起义……这些事例都充分表明,只有通过战争手段才能推翻暴政。还有,经过三国争战而结束东汉末年群雄割据局面而归于统一,李世民协助其父南征北战而结束隋末的割据局面,统一全国,开创贞观盛世。这类事例,也证明孙膑的观点是正确的。所以在文治的同进,武力是不可少的,如下面这个故事:

公元前500年,孔子陪同鲁定公与齐景公会盟于齐鲁界上的夹谷山前。鲁定公头脑比较简单,没有考虑采取必要的武力保护措施。孔子向定公说明了有文事者,必有武备,文武之事不可相离的道理,又讲了宋襄公不修武备而失霸权的例子,请定公命左右司马率兵随行。到了会盟之地,孔子探知齐国部队在周围驻扎甚多,亦命左、右司马提高警惕,随时准备战斗,又命大夫兹无还率兵车300乘,离会盟10里下寨。齐国大夫犁弥对齐景公说,孔子知礼而无勇,不懂战事,明日会盟,我们用300莱夷人假扮乐工,趁其不备,拿下鲁侯君臣,杀散他们随从,鲁国命运就攥在我们手里了。第二天,齐鲁国两国君相4人登坛会盟。齐景公使300莱夷人上前奏本土之乐。鲁定公吓得变了脸色,孔子却面无惧色,他先让齐王去夷狄之乐,齐王自知理亏,只好让莱夷人退下;又要齐王对侮辱鲁侯的乐队领队绳之以法,齐王不肯。孔丘怒不可遏,按剑张目说:“两国通好,即兄弟,鲁国的执法官也就等于齐国的执法官。”遂举袖大呼左、右司马,二将飞驰上坛,于男女乐队中各揪出一领队当即斩首,余人惊走不迭。齐景公骇然,鲁定公起身下坛。会盟不欢而散,齐景公谴责乱出主意的大夫犁弥。为挽回影响,缓和矛盾,齐王接受晏婴建议,退还了齐顷公时侵占的鲁国的领土。

第二、“事备而后动”,主张必须有充分的准备才能对敌作战。为了阐明这一观点正确,孙膑指出:“城小而守固者,有委也。”并举出尧能让天下归服的所在是“素佚而致利”。孙膑的主张,确实是用兵的一条重要原则,只有充分准备之后才能作战,即只有充分明了敌势、我势、地势等等情况,才能作出正确的作战计划,从而保证作战胜利。“不打无准备之仗”,这是有见识的军事家们的共同信条。诸葛亮作为一名著名的军事家,帮助刘备入川,建立蜀汉后,念念不忘统一中国,曾经六出祁山,和魏军交战。论军事指挥,论用兵神奇,诸葛亮确实无人能及,连司马懿都自愧不如。可是,诸葛亮为什么最终没能成功呢?原因当然是多方因素,但后勤保障不利是重要原因之一,前几次出祁山都是因军粮不能及时运到而不能久战,只好退兵,这个事例从一个侧面表明,准备对于用兵取胜是何等重要。

公元11世纪初,北宋王朝和契丹民族建立的辽国,缔结了“澶渊之盟”,雄州(今河北雄县)成了与辽国接壤的边境城市。雄州的北郊,居住着不少宋朝的百姓。由于没有边城环护,难以防范敌人的军情刺探和侵扰蚕食。北宋有意“实而备之”,扩筑北城,可又怕辽国寻衅。因为当时的军事形势辽强宋弱,北宋朝野上下笼罩着一片苟且偷安的气氛,边防斗争稍有纰漏,都可能成为敌人诉诸武力的借口,引起外患内怨。担负雄州防务的地方官李允想了一个“移花接木”的办法,他先用白银铸造了一个大香炉,放在北郊的一座庙宇里,故意不设人看守。没过几天,银香炉被盗。李允煞有介事地四处张榜,悬赏捉拿盗贼。这本属“醉翁之意不在酒”,却弄得满城风雨,丢失银香炉的案件也没有侦破。与此同时,李允乘机放风说,庙中器物屡次丢失,非得筑城墙围护不可。在这种舆论的掩饰下,他征集民夫,急修北城,工程不出10日而就。当强敌还没有悟出李允筑城的军事用意时,雄州已成了与辽国对峙抗衡的防御堡垒。

第三、“卒寡而兵强者,有义也。”、“乐兵者亡,利胜者辱。”在这里,孙膑又提出了一个战争的根本原则——“义”。战争历来有正义战争和非正义战争之分。正义的战争,可以使弱者变强者,最后打败敌人;进行非正义战争,即使取得一时胜利,最终也难以逃脱失败的命运。战争的性质,决定着战争胜负的所在,所以作者进一步提出“乐兵者亡,而利胜者辱”、“战而无义,天下无能以固且强者”的观点,明确反对不正义战争。孙膑关于战争性质的观点并不难理解,很多战例都能证明其正确,而最难能可贵的是在2000多年以前,他就提出了这个观点,足以证明他是一位伟大的思想家、杰出的军事家。综上所述,孙膑在《见威王》中完整地论述的他的自我战争观,值得我们学习和思考。

三 威王问

【原文】

齐威王问用兵孙子,曰:“两军相当,两将相望,皆坚而固,莫敢先举,为之奈何?”孙子答曰:“以轻卒尝之,贱而勇者将之,期于北,毋期于得。为之微阵以触其侧。是谓大得。”

威王曰:“用众用寡有道乎?”孙子曰:“有”。威王曰:“我强敌弱,我众敌寡,用之奈何?”孙子再拜曰:“明王之问。夫众且强,犹问用之,则安国之道也。命之曰赞师。毁卒乱行,以顺其志,则必战矣。”

威王曰:“敌众我寡,敌强我弱,用之奈何?”孙子曰:“命曰让威。必臧其尾,令之能归。长兵在前,短兵在□,为之流弩,以助其急者。□□毋动,以待敌能。”

威王曰:“我出敌出,未知众少,用之奈何?”孙子曰:“命曰……威王曰:“击穷寇奈何?”孙子曰……可以待生计矣。”

威王曰:“击均奈何?”孙子曰:“营而离之,我并卒而击之,毋令敌知之。然而不离,按而止。毋击疑。”威王曰:“以一击十,有道乎?”孙子曰:“有。攻其无备,出其不意。”

威王曰:“地平卒齐,合而北者,何也?”孙子曰:“其阵无锋也。”威王曰:“令民素听,奈何?”孙子曰:“素信。”威王曰:“善哉!言兵势不穷。”

田忌问孙子曰:“患兵者何也?困敌者何也?壁延不得者何也?失天者何也?失地者何也?失人者何也?请问此六者有道乎?”孙子曰:“有。患兵者地也,困敌者险也。故曰,三里氵籍洳将患军……涉将留大甲。故曰,患兵者地也,困敌者险也,壁延不得者洰虫寒也,……奈何?”

孙子曰:“鼓而坐之,十而揄之。”田忌曰:“行阵已定,动而令士必听,奈何?”孙子曰:“严而示之利。”田忌曰:“赏罚者,兵之急者耶?”孙子曰:“非。夫赏者,所以喜众,令士忘死也。罚者,所以正乱,令民畏上也。可以益胜,非其急者也。”

田忌曰:“权、势、谋、诈,兵之急者耶?”孙子曰:“非也。夫权者,所以聚众也。势者,所以令士必斗也。谋者,所以令敌无备也。诈者,所以困敌也。可以益胜,非其急者也。”田忌忿然作色:“此六者,皆善者所用,而子大夫曰非其急者也。然则其急者何也?”

孙子曰:“料敌计险,必察远近,……将之道也。必攻不守,兵之急者也。……骨也。”田忌问孙子曰:“张军毋战有道?”孙子曰:“有。倅险增垒,诤戒毋动,毋可□□毋可怒。”

田忌曰:“敌众且武,必战有道乎?”孙子曰:“有。埤垒广志,严正辑众,避而骄之,引而劳之,攻其无备,出其不意,必以为久。”田忌问孙子曰:“锥行者何也?雁行者何也?篡卒为士者何也?劲弩趋发者何也?飘风之阵者何也?众卒者何也?”孙子曰:“锥行者,所以冲坚毁锐也。雁行者,所以触侧应□也。篡卒力士者,所以绝阵取将也。劲弩趋发者,所以甘战持久也。飘风之阵者,所以回□□□也。众卒者,所以分功有胜也。”

孙子曰:“明主、知道之将,不以众卒几功。”孙子出而弟子问曰:“威王、田忌臣主之问何如?”孙子曰:“威王问九,田忌问七,几知兵矣,而未达于道也。吾闻素信者昌,立义……用兵无备者伤,穷兵者亡。齐三世其忧矣。”【注释】(1)此是篇题,写在本篇第一简简背。(2)齐威王问用兵的道理于孙膑。(3)相望:对峙。(4)先举:先采取行动。(5)尝:试探。(6)将:率领。(7)期:预期。北,败北。(8)得:得胜。(9)微:隐蔽的。意谓以一部分隐蔽的兵力袭击敌军的侧面。(10)命:名。(11)卒:古代军队组织的一种单位。行,指队列。意谓故意使阵列显得混乱,以诱惑敌人。(12)臧:疑借为藏。意谓隐蔽好后面的部队,以便撤退。(13)长兵:长柄兵器,如戈矛。(14)短兵:短柄兵器,如刀剑。(15)弩:用机械发箭的弓。流弩,即机动的弩兵。意谓在危急的时候,以机动的弩兵救应。(16)《通典》卷一百五十九引《孙子》佚文:“敌鼓噪不进,以观吾能。”“能”字用法与此相近。(17)“曰”字原简写脱,据文义补。(18)击均:攻击势均力敌的敌人。(19)营:迷惑。离:分离。意谓迷惑敌人,使之分散兵力。(20)并卒:集中兵力。(21)不离:谓敌人不分散兵力。(22)指我方按兵不动。(23)此二句见于《孙子·计》。(24)平:平敞。齐:严整。此句意谓地形和士卒条件都很好,却打败仗。(25)合:交战。(26)素:平时,一贯。听:听从命令。(27)信:守信用。(28)一说此句应读作:“善哉言!兵势不穷……”此简与下一简之间尚有缺简。(29)氵籍洳:即沮洳,沼泽泥泞地区。意谓周围若有三里沼泽泥泞地带,则将为军队的患害。(30)大甲:疑指全副武装、铠甲坚厚的兵卒。(31)洰虫寒:疑借为渠幰,即渠巾詹,亦称渠答,张在城上防矢石的设备。一说渠答就是蒺藜。(32)此处下引号与前一上引号无关。“……壁延不得者洰虫寒也……”是孙膑的话,“……奈何?”应是田忌的话,其间有脱简。(33)鼓:击鼓。古代用鼓指挥进攻。坐:疑借为挫。此句可能是说用进攻来挫败敌人。(34)揄:引。疑此句意谓以多种办法引诱敌人。(35)意谓要有严明的法纪,又要有奖励。(36)急者:最要紧的事情。(37)正乱:整饬军纪。(38)畏上:敬畏上级。(39)益胜:有助于取胜。(40)善者:指善战者。(41)子大夫:敬称,此处指孙膑。(42)分析敌情:审察地形。(43)指以进攻为主,而不是以防御为主的战略。(44)张军:即陈兵。(45)倅:借为萃,居止的意思。意谓凭据险要,增高壁垒。(46)诤:借为静。戒:戒备。意谓加强戒备,按兵不动。(47)埤:同卑。广志:发扬士气。意谓修筑低垒,表示无所畏惧,以激励士气。(48)正:疑借为政。辑:团结。意谓严明法令,以团结士卒。(49)意谓必须持久。(50)锥行、雁行:皆阵名,参看《十阵》。(51)篡:借为选卒,经过挑选的善战的士卒。(52)劲弩:强弩。趋发:利箭。(53)众卒:与选卒相对,指一般士卒。(54)绝阵取将:破敌阵、擒敌将。(55)道:法则,规律。(56)几:这里作指望讲。(57)九和七疑指威王与田忌所问问题的数目。据上文,威王所问有“两军相当……”、“我强敌弱……”、“敌众我寡……”、“我出敌出……”、“击穷寇”、“击均”、“以一击十”、“地平卒齐……”、“令民素听”等九个问题,田忌所问有“患兵者何也……”、“……奈何”、“行阵已定……”、“兵之急者”、“张军毋战”、“敌众且武必战”、“锥行者何也……”等7个问题,与此处所说的数字正相符合。(58)几:这里作接近讲。(59)未达于道:意谓还没能达到掌握战争规律的境地。(60)穷兵:指穷兵黩武。(61)齐国在威王、宣王时,国势很强,至湣王末年为燕国所败之后,国势遂衰。自威王至湣王,恰为三世。由此看来,《孙膑兵书》有可能是孙膑后学在湣王以后写定的。【译文】

齐威王和孙膑讨论用兵问题时,齐威王问他:“如果两军势力相当,双方的将领对阵,阵势都十分坚固,谁也不敢先发动攻击时,应该怎么办呢?”孙膑回答道:“先派出少量兵力,由勇敢的低级将领带领去试探敌情,要做好试探失败的准备,不要只想取胜,试探的军队要用隐蔽的行动,攻击敌阵侧翼。这就是取胜的方法。”

威王问:“用兵多少有一定的规律吗?”孙膑说:“有。”威王问:“在我强敌弱,我方兵多敌方兵少时,该怎么办?”孙膑向齐成王行礼后回答道:“君主所提问题真是英明。在我方兵多势强的形势下,还问如何用兵,这种谨慎的态度,确实是安邦的根本。在这种形势下,可以采用诱敌策略,叫做‘赞师’,即是故意让本方军队队形散乱,迎合敌方心理,引敌方和本方交战。”威王又问:“如果敌方兵多,敌强我弱,又该怎么办呢?”孙膑说:“要采取退避战术,叫做‘退威’,避过敌军的锋锐。但要做好后卫的掩护工作,让自己的军队能安全后退。后退军队持长兵器的军兵在前,持短兵器的军兵在后,并配备弓箭,作为应急之用。……我方军队要按兵不动,等待敌军疲惫时再伺机出动。”

威王问:“我军和敌军同时出动,而又不知敌军兵力多少时,该怎么办呢?”孙膑说:“叫……”威王问:“如何追击穷寇?”孙膑说:“……可以等待时机。”

威王问:“如果双方势力相当该怎么办?”孙膑回答道:“要迷惑敌军,分散其兵力,我军抓住战机,在敌军尚未发现之时,给以突然袭击。但是,在敌军兵力没有分散时,要按兵不动,耐心等待战机。千万不要中敌军疑兵之计,盲目出击。”威王问,“如果我军和敌军兵力为一比十时,有攻击敌军的办法吗?”孙膑回答道:“有!可以采用‘攻其无备,出其不意’的战术,对敌军采取突然袭击。”

威王问:“在地利和兵力都相当的情况下,却遭遇失败,又是什么原因呢?”孙膑回答:“这是由于自己的军阵没有锋锐。”威王问:“怎样才能使得军兵听命?”孙膑答道:“靠平时的威信。”威王说:“你说得太对了!你讲的用兵的之法真让人受用无穷啊!”

田忌问孙膑:“用兵的忧虑是什么?使敌军陷入困境的办法是什么?不能攻占壁垒壕沟的原因为何呢?失去天时的原因是什么?失去地利的原因是什么?失去人和的原因是什么?请问,这6项有没有规律可循?”孙膑回答道:“有。用兵最大的忧虑是不得地利。让敌军陷入困境的办法是据险。所以说,几里沼泽地带就能妨碍军队行动。……可以见得,用兵的忧虑是不得地利,困敌的办法是据险。不能攻克壁垒壕沟的原因则在于没有障碍物。……又能怎样呢?”

孙膑说:“击鼓作出进军的样子而实际按兵不动,等待敌军来攻,千方百计引诱敌军。”田忌问:“进军部署已经确定,在行动中怎样让军兵完全听从命令呢?”孙膑回答说:“严明军纪,同时又明令悬赏。”田忌问:“赏罚是用兵中最要紧的事项吗?”孙膑说:“不是。赏赐是提高士气,使得军兵忘死舍生作战的办法;处罚是严明军纪,让军兵对上畏服的手段。赏赐有助于取得胜利,但不是用兵最要紧的事项。”

田忌又问:“那么,权力、威势、智谋、诡诈是用兵最紧要的事项吗?”孙膑回答:“也不是。权力是保证军队整体指挥的必需,威势是保证军兵的条件,智谋可以使敌军无处可防,诡诈能让敌军陷入困境。这些都有助于取得胜利,但又都不是用兵最要紧的事项。”田忌气得变了脸色地说:“这6项都是善于用兵的人常用的,而您却说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事项,那什么才是最要紧的呢?”

孙膑说:“充分了解敌情,根据当时形势和战局将会出现的变化,利用好地形……这就是领兵打仗的规律。善于进攻而不消极防备,这才是用兵最要紧的。”田忌再问孙膑:“敌军摆开阵势却不进攻,有办法对付吗?”孙膑说:“有办法。利用险要地形增加堡垒,约束士兵,不许轻举妄动,不要被敌军的挑衅所激怒。”

田忌问:“敌军兵多而且勇猛,有战胜敌军的办法吗?”孙膑说:“有。要增加堡垒,广设旗帜,用以迷惑敌军,并且严申军令,约束士兵,避敌锐气,使敌军骄傲自满,并设法牵引敌军,使敌军劳乏,然后出其不意,攻其无备,消灭敌军力量,同时还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

田忌问孙膑:“采用锥形队形有什么作用?用雁形队形有什么作用?选拔强壮士兵作什么用?使用发射强弩硬弓的士兵起什么作用?用飘风一般快速机动的队形起什么作用?普通士兵又起什么作用?”孙膑说:“采用锥形队形,是为了冲破敌军坚固的阵地,摧毁敌军的精锐部队。运用雁形队形是对敌时便于本方相互策应。选拔强壮士兵是为了决战时能够捕捉敌人的首领。使用发射强弓硬弩的士兵是为了在双方相持不下时能够坚持作战。使用飘风式机动快速队形……普通士兵则是配合作战,保障战斗胜利。”

孙膑又说:“明智的君王和精通兵法的将领,都不会用普通士兵去完成关键任务。”问答完毕,孙膑走出来。他的弟子问他:“威王和田忌问策的情况怎么样?”孙膑说:“威王问了9个问题,田忌问了7个问题,可以算明白用兵之道,但还没有完全掌握战争规律。我听说,一贯讲信用的君王,其国家必然强大,……没有做好准备而用兵的人必定失败,穷兵黩武的人必定灭亡。齐国已有三代之久,应该有忧患意识啊!”【心得】

本篇文章以孙膑与齐威王和田忌问答的形式,详尽地阐述了用兵的一系列战略和战术原则,从用兵的主导战略思想,到两军对垒时各种情况下的战略、战术,孙膑一一作答,很有实用价值,足可以为解决诸多军事上的疑难问题,提供有益地指导。孙膑回答齐威王的9个问题,说明的是各种情况下应敌取胜的方法,对于用兵作战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攻其无备,出其不意”和“素信”这两条是值得人们特别重视的。

诸葛亮率军征讨南蛮,第四次捉住孟获又将其放回,孟获和其兄弟到秃龙洞去避难,自以为蜀军熬不过暑热必然退兵。秃龙洞主朵思热情地款待孟氏兄弟,对其说:“请放心!若蜀兵到来,定让他们能进难回!”朵思有什么仗恃呢?原来这个秃龙洞,只有两条路能进出,东北路地势平坦,土厚水甜,人马可以通行;西北路山险岭恶,道路狭窄,毒蛇恶蝎很多,还有四大恶泉和瘴气,人马则无法通行。朵思下令堵死了东北路入口,安然地陪着孟氏兄弟整日于洞中饮酒作乐。诸葛亮询问行军向导吕凯,问不出进军道路,又让王平前去探路,结果王平带的军兵误饮哑泉水,全都中毒,不能说话。进军遇到困难,诸葛亮便亲自前去侦察,结果找到了“万安隐者”,也就是反对孟获反叛的孟节。孟节不但详细介绍了进军通路及其附近环境,而且治好中毒军士,还赠送了避瘴气的“薤叶云香”。有了孟节的帮助,诸葛亮终于找到了攻占秃龙洞的办法。一天,秃龙洞主忽然得报,银冶洞主杨锋带3万兵来助战。秃龙洞主征得孟获同意后,当即请杨锋父子进洞,并款待杨锋父子。席间,杨锋让蛮姑献舞,又让儿子给孟获、孟优敬酒。孟获、孟优甚悦,伸手接酒。哪料情况突变,杨锋的儿子一下抓住了孟获、孟优的手,并将其活捉,朵思也被拿下。孟获责问杨锋,杨锋说:“我的兄弟子侄都感谢诸葛亮丞相的恩德,现在正好捉你们去回报丞相大恩!”说完,和5个儿子押解二孟和朵思到蜀军大寨,交于诸葛亮。原来,诸葛亮在获得到孟节帮助后,一面神速地带兵通过孟获等认为无法通过的西北路到达秃龙洞前,给了蛮军一个出其不意地打击;一面让已经归服的银冶洞主杨锋父子带兵,以帮助孟获的名义前往秃龙洞,伺机捉拿孟获等人。结果,孟获再次被捉住了。这正是“攻其无备,出其不意”的妙用。这个战法的妙处就在于“无备”和“不意”,“无备”本就无法从容应战,胜算已是不多,再加上“不意”,毫无思想准备,还未作出反应就已失败,或是未作准备就应战,也必然是阵脚大乱,难逃失败的命运。

历史上无数战例表明,“出其不意,攻其无备”的确是攻击敌人的一个十分有效的战略战术。为了说明这两个道理在领兵用人中的重要,我们先看下面的故事。

1940年5月10日,法西斯德军奇袭埃本·埃马耳要塞,是在战术上攻其无备的范例。埃本·埃马耳要塞,是比利时艾伯特运河防线的南部支撑点。这个名闻欧洲的军事设防体系,与当时的马其诺防线齐名。德军要突破艾伯特运河防线,征服荷兰、比利时,进而绕道入侵法国,首先需要打开这把“锁”。为了达到攻其无备的目的,德军一反传统的突袭方式,在没有实施炮兵和航空兵火力准备的情况下,派一支仅有百余人的德国伞兵小队于夜间乘坐滑翔机孤军深入,直接降落在要塞顶部。这个“雪花盖顶”的奇袭战术,突破了军事家们思想判断的旧框架,1000多名比利时守军,虽有充分抗击德军地面进攻的准备,却没想到在夜色朦朦之中,祸从天降。

第三次中东战争中,埃及空军遭受最初打击之后,急忙将幸存的轰炸机转移到距以色列900公里之外的卢克索和巴纳斯机场。这个距离超过了以色列飞机的作战半径,埃军因而疏于戒备。可是,以色列空军一反传统的作战原则,选用作战半径最大的“秃鹰”飞机,选择了最有利的速度和高度,先关闭一台发动机保持单发飞行,待接近埃及机场时再采用两台发动机全速突袭,再次出其不意地袭击了位于埃及腹地的两个机场。1982年发生的黎巴嫩战争中,以色列攻击部署在贝卡谷地的叙利亚防空导弹阵地时,先用无人驾驶飞机引诱叙利亚雷达开机和发射导弹,随后用飞机施放强烈干扰,使叙军的雷达迷盲,导弹制导失灵。接着,以军飞机乘势发射空地导弹。仅6分钟,叙军防空导弹阵地被摧毁殆尽。“素信”,是孙膑强调的又一个重点,为将者若没有威信,不能以信取人,是取败之道。商汤末期,周文王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取得民心,曾“以德感人,以德服人,予恩惠人,广行仁政,厚恤下民”。“使耕者什一而税,仕者世食其禄。面土为牢,刻木力吏,不动刑罚,而民自劝。百姓有男不能婚,女不能嫁者,则出公钱而嫁娶之。有老而无子,幼而丧父者,皆给钱帛而赈恤之。由是四方百姓,家给人足,歌颂太平。同时献出洛西之地,请纣王去掉炮烙、趸盆之刑。”周文王这种以德感人、以礼待人的政策,使百姓大力感动,殷商的其他诸侯及百姓争先入西周归顺;相反整天纵欲极奢、残酷暴虐、杀戮忠臣、残害百姓的商纣王却日益孤立。成了天下人民咒骂的独夫民贼。

过了几年后,周武王看到时机成熟,就率领军队去攻打商朝。由于纣王“失德”,使得众叛亲离,士兵阵前倒戈,这个靠残暴镇压来维持统治的家伙最后被迫登鹿台自焚而死。

如今发展市场经济,有些人就认为用钱就能得到一切,而一味依靠金钱办事,事实上有些时候,有些事情金钱是办不成,办不好的,最终还得靠“素信”。对于这一点,连许多西方资本家都明白这个道理。应该牢记,只有取信于民,才能受到万民拥戴,才能众志成城!

在齐威王之后,田忌也问了7个问题。田忌作为将领,自然和威王的问题有不同,不是从宏观上谈论用兵策略,而是从领兵作战这一较为具体的问题上谈论战略,7个问题最核心的是“兵之急”,也就是带兵作战最首要问题是什么。文中用“排他法”,或者叫“穷举法”,由田忌把带兵当中很重要的赏、罚、权、势、谋、诈诸项逐一列出,但孙膑却说都不是“用兵之急”,于是田忌急问:“此六者,皆善者所用,而子大夫曰非急者也。然则其急者何也?”孙膑这才告诉他:“必攻不守,兵之急者也。”文章用这种方式证明观点,确实有奇效,一方面突出了论点,同时更说明了这个论点不一般,超出常人的认识。

田忌作为杰出将领,把善于用兵者认为十分重要的6项全举了出来,孙膑却都给予否定,从而有力地证明了他的看法,他的观点,超过像田忌这样的善于带兵作战的将领。这种表述方法确实很巧妙,孙膑在这里提出的“必攻不守”,就是主张积极主动进攻,反对消极防守。在军事上,这种主动积极进攻的主张是是众多军事家所认同的战略思想。人们常说,进攻是最好的防守,先发制人,方能争得主动权。它常常可以收到意想一到的效果。而消极防守是靠不住的。二战时期,法国为了防止德国进攻,修建了举世闻名的马其诺防线,这条防线可以说是固若金汤,但是,德军来了个迂回作战,巧妙地绕过防线,打到法军防线后面去了,结果法军大败。这个战例就很好地证明了这个观点。

再就体育比赛而言,倘若没有积极主动地进攻,是很难取胜的;就算坚不可破的防守,也只能是保平不输。再如当今人们关注的反腐败问题,如果不能积极主动去预防,去清查处理,而只是去堵,那将是徒劳的,只会越堵越多,越堵越严重。我们应该积极主动地去预防,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文章最后总结的“素信者昌”、“用兵无备者伤”、“穷兵者亡”诸项,都值得人们认真思考和反省。

四 陈忌问垒

【原文】

田忌问孙子曰:“吾卒……不禁,为之奈何?”孙子曰:“明将之问也。此者人之所过而不急也。此□之所以疾……志也。”

田忌曰:“可得闻乎?”曰:“可。用此者,所以应猝窘处隘塞死地之中也。是吾所以取庞□而擒太子申也。”田忌曰:“善。事已往而形不见。”

孙子曰:“蒺藜者,所以当沟池也。车者,所以当垒【也】。□□【者】,所以当堞也。发者,所以当埤堄也。长兵次之,所以救其隋也。鏦次之者,所以为长兵□也。短兵次之者,所以难其归而徼其衰也。弩次之者,所以当投机也。中央无人,故盈之以……卒已定,乃具其法。“制曰:以弩次蒺藜,然后以其法射之。垒上弩戟分。法曰:见使来言而世动……去守五里置候,令相见也。高则方之,下则圆之。夜则举鼓,昼则举旗。”

田忌问孙子曰:“子言晋邦之将荀息、孙轸之于兵也,未…………无以军恐不守。”忌子曰:“善。”田忌问孙子曰:“子言晋邦之将荀息、孙【轸】……也,劲将之阵也。”孙子曰:“士卒……田忌曰:“善。独行之将也。……言而后中。”田忌请问……人。”田忌请问兵情奈何?……见弗龋”田忌服问孙……橐□□□焉。”孙子曰:“兵之……应之。”

孙子曰:“伍……孙子曰:……见之。”孙子……以也。”孙……将战书柧,所以哀正也。诛□规旗,所以严后也。善为阵者,必□□贤……明之吴越,言之于齐。曰知孙氏之道者,必合于天地。孙氏者……求其道,国故长久。”

孙子……问知道奈何。”孙子……而先知胜不胜之谓知道。□战而知其所……所以知敌,所以曰智,故兵无……【注释】(1)此是篇题,写在本篇第一简简背。陈忌即田忌,陈、田二字古代音近通用。(2)应猝:应付突然发生的事变。这句的意思可能是说:这种方法是用来应付处于隘塞死地之中的紧急情况的。(3)“庞”下所缺之字当为“子”或“涓”字。太子申,魏惠王的长子。(4)蒺藜:古代用木或金属制成的带刺的障碍物,布在地面以阻碍敌军前进。因与蒺藜果实形似,故名蒺藜。池,护城河。此句意谓蒺藜的作用相当于沟池;(5)堞:城墙上的矮墙。(6)发:疑借为瞂,即盾。(7)埤堄:城墙上有孔的矮墙。意谓瞂的作用相当于埤堄。(8)隋:疑借为隳,危也。(9)鏦:小矛。(10)徼:通“邀”,截击。衰:疲惫。意谓截断敌军的归路,阻击疲惫的敌人。(11)投机:抛石机。意谓弩的作用相当于抛石机。(12)分:半。意谓壁垒上弩和戟各占一半。(13)候:即斥候。意谓距守望之处五里设置哨所。(14)方和圆疑指哨所的外形。(15)晋邦:晋国。(16)荀息:春秋时晋国名将。(17)孙轸:《汉书·艺文志》兵形势家有《孙轸》五篇、图二卷。疑孙轸即先轸,春秋时晋国名将。(18)自此以下各简,字体与本篇前面的简文相似,其中有的简似不属于本篇,但由于残缺过甚,不能单独成篇,姑附于此。(19)柧:或作觚,古人在上面写字用的多棱的木条。(20)这里大概是把孙武、孙膑的军事理论作为一家的学说看待。“明之吴越”,是说孙武运用此种军事理论于吴越。“言之于齐”,是说孙膑以此种军事理论言之于齐威王。由于兼包两个孙子而言,所以称“孙氏”,不称“孙子”。【译文】

田忌问孙膑:“我们的将士突遇敌人,难以制其进攻,该怎么应对呢?”孙膑答道:“这是聪明的将领提的问题。这是一个人们常常忽略而不看重的问题……”

田忌说:“您能讲给我听吗?”孙膑说:“可以。这个办法可以在突然陷入困境,或者进入地形不利的地境时运用。也是我用以战胜庞涓并活捉魏太子申的计略。”田忌说:“太妙了!但可惜事情已经过去,当时的情景已看不见了。”

孙膑说:“当时,我用蒺藜布阵,起壕沟的作用。用战车布阵,当作壁垒。……当作矮墙。用盾牌当作城头带洞的矮墙,既可防御,又可往外射箭。后面部署用长兵器的部队,作为紧急救援部队。长兵器部队后面部署使用小矛的部队,用以支持用长兵器的部队。而使用短兵器的部队,则用来断其后路,截击倦乏的敌军。弓弩兵发挥抛石机的作用。阵地中央没有军兵,因此布满,……一切就这样部署完成,完全符合兵法要求。兵法上说:‘把弓弩兵部署在蒺藜后面,然后按要求射击敌军。堡垒中,弓弩兵和用戟的兵各占一半。’兵法又说:‘要等派出去的侦察人员回来报告敌情后方可出击,……要在离守卫阵地五里远的地方设置了望哨,要让了望哨和守卫阵地相互见。倘若是在高处,就设置方形瞭望台;如处于低处,则设置圆形了望台。夜间用鼓声联络,白天举旗联络。’”【心得】

本文章借田忌向孙膑请教布阵设垒战法,引出孙膑对马陵之战的补叙,进而阐明了怎样在敌强我弱的条件下,布阵设垒,积极防御,待机消灭敌军的战术。孙膑通过讲叙马陵之战,说明他如何布置阵势,设置堡垒,并不只是回忆战例那么简单,而是借此战例,形象具体地给田忌讲述根据地形、地物和本军当时具备的条件,巧妙地布设阵地,与敌军对抗,战胜敌军的战术。

马陵之战,首先是孙膑战略思想正确,调动敌军,按自己的部署,在有利的时机和地点,给敌军出其不意地打击。其次,孙膑战术使用恰当,布阵巧妙严密,地形选择适当。马陵道两山相峙而立,只有中间一条路通过,路两边林木丛生,地势险恶,这正是设伏歼敌的理想地形。孙膑能根据地形和当时齐军的条件,巧妙布阵,从而取得了战斗胜利。文中,孙膑详尽论述了齐军如何用战车构筑堡垒,用盾牌当做城墙,各兵种、各兵器的部署恰到好处,都能充分发挥各自的长处。所以,当战斗开始后,魏军措手不及,很快就败下阵来。

其实,布阵设垒的原则和办法,带兵将领大都晓得,关键在于运用得当,运用得妙,才能取得战争的胜利。下面我们看一个战例。

西晋愍帝时,晋将杜曾起兵反叛,多次打败了官军,威震汉水、沔水流域。晋愍帝司马睿派周访去征讨杜曾。周访率兵8000人,进驻沔阳。杜曾的军队锐气很盛,周访说:“我们先发起进攻,就可以动摇敌人的军心,这是用兵的奇谋。”于是,便派将军李常督守左翼,许朝督守右翼,周访自己则坐镇中军,大张旗鼓,造成一股强大的声势。

杜曾果然被周访的军威所震摄。于是,便避开中军,先攻击周访的左右两翼。由于杜曾以英勇善战征服晋军将士,周访恐怕会因此而影响普军的斗志,因此,便在阵后射箭以安定军心,并下命令道:“我军若一翼兵败,就鸣鼓三声;两翼皆败,就鸣鼓六声。”赵胤的部队从属于左翼,经过激战失败又聚集在一起,赵胤飞马来报告周访,周访大怒地叱责他,下令他继续组织进攻,赵胤大哭而去,又重新投入战斗。

这一仗从早上一直打到晚上,周访的两翼都受到重挫。周访听到两翼失败的六声鼓点,便亲自从中军中挑选出800名精锐士兵,亲自把盏依次为他们每人敬酒,叮嘱他们不要乱动,等再听到鼓声时再出击。敌人渐渐地拥挤上来,直到离中军不到30步时,周访亲自擂响了战鼓,将士们都踊跃出击,杜曾的军队因此大败,被杀死了1000多人。当天晚上,周访要求趁夜追击,众将请求等明天再组织攻敌,周访不同意,他说:“杜曾骁勇善战,刚才的失败,是因为他们多次进攻后将士们疲劳,而我军以逸待劳,所以才能战胜他们。现在应该趁他们衰败之时,乘胜追击,才能一举歼灭他们。”于是击鼓进军,追击杜曾,平定了汉水、沔水流域。杜曾逃到武当固守,周访出其不意地又组织进攻,彻底击破他们,并抓获了杜曾。

其实,不仅作战方面,各行各业都如此,一个工厂,厂长的管理水平不同,其结果不一样。同样一本教材用不同的教师去教学,不同的教法,则会有不同的结果。可见,做任何事情都有用兵之道,关键在因时、因地、因人而异,巧妙运用。阅读《陈忌问垒》的所在,不在学习布阵设垒的具体策略,而是在于领悟会其运用的巧妙,吸收其精髓,为己所用。

五 篡卒

【原文】

孙子曰:兵之胜在于篡卒,其勇在于制,其巧在于势,其利在于信,其德在于道,其富在于亟归,其强在于休民,其伤在于数战。孙子曰:德行者,兵之厚积也。信者,兵之明赏也。恶战者,兵之王器也。取众者,胜□□□也。

孙子曰:恒胜有五:得主专制,胜。知道,胜。得众,胜。左右和,胜。量敌计险,胜。孙子曰:恒不胜有五:御将,不胜。不知道,不胜。乖将,不胜。不用间,不胜。不得众,不胜。孙子曰:胜在觉□,明赏,选卒,乘敌之□。是谓泰武之葆。孙子曰:不得主弗将也……

……令,一曰信,二曰忠,三曰敢。安忠?忠王。安信?信赏。安敢?敢去不善。不忠于王,不敢用其兵。不信于赏,百姓弗德。不敢去不善,百姓弗畏。【注释】(1)此是篇题,写在本篇第一简简背。篡借为选,篡卒即选卒。(2)军队打胜仗在于选用强卒。(3)士卒作战勇敢在于军法严明。(4)军队作战机动灵活,在于利用形势。(5)利:锐。意谓军队战斗力强,在于将帅言而有信。一说“利”即利害之利,此句意谓将帅有信,为军队的利之所在。(6)军队具有好的素质,在于将帅明白用兵的道理。(7)军用不绌,在于速战速决。亟:急。(8)军队战斗力强,在于养精蓄锐。(9)军队战斗力挫伤,在于频繁作战。(10)厚积:丰富的储备。意谓德行是军队的深厚基础。(11)“之”字原简写脱,据文义补。(12)恶:厌恶。恶战:不好战。王器:王者之器。意谓不好战才是用兵的根本。(13)将帅得到君主信任,有指挥作战的全权,可以胜利。(14)御:驾驭,控制。意谓将帅受君主牵制,不能自主,就不能胜利。(15)乖:离异。意谓将帅不和,不能胜利。(16)间:间谍。(17)安:疑问代词,相当于现代语的“哪里”。【译文】

孙膑说:“用兵能够取胜,主要在于选拔士兵。士兵的勇敢在于军纪严明,士兵的作战技巧在于指挥得当,士兵的战斗力强在于将领的威信,士兵的品德在于教导。军需充足在于速战速决,军队的强大在于百姓休养生息,军队受损伤在于作战过多。”孙膑说:“品德高尚是用兵的深厚基础。以信治军,就是要对士兵明确颁示奖赏。能够进行殊死战斗的士兵是最好的士兵……”

孙膑说:“常胜方法有5点:将领得到君王充分信任,得以全权指挥军队时,可以取胜;将领懂得用兵规律,可以取胜;将领得到广大士兵的拥护,可以取胜;军队上下左右同心同德,可以取胜;将领能够充分了解敌情,并能利用地形,可以取胜!”孙膑说:“常败的原因也有5点:将领受君王控制而不能独立指挥,不能取胜;将领不晓得用兵的规律,不能取胜:将领不和,不能取胜;将领不能得到广大士兵拥护,不能取胜。”孙膑说:“取胜在于……明确赏格,选拔士兵,趁敌军……这是用兵取胜建立奇功的法宝。”孙膑说:“得不到君王的信任是无法统兵作战的……”

……一是信,二是忠,三是敢。何为是忠?就是忠于君王。何为是信?就是对悬赏讲信用。何为敢?就是敢于抛弃不正确的东西。如果不忠于君王,就不敢领君王的兵打仗。如果在奖赏方面没有信用,就不能得到士兵的拥护。如果不能摒弃不正确的东西,士兵就不会敬服。【心得】

文章字数不多,其内容却十分丰富,讲述了行军作战的一系列重要的问题,可谓鞭辟入里,值得深思和研究。文章明确地提出了“兵之胜在于选卒”,这一观点,通过一系列论述之后,孙膑又突出强调“明赏、选卒……是谓太武之葆”。孙膑在2000多年前尚有如此主张,并将其作为出奇制胜的法宝,这确实难能可贵。从下面的两个例子中,我们可以领悟到选卒和明赏的重要性。

宋真宗时,曹玮在秦州任职已经很久了,便多次上书朝廷,请求派人来替换他。宋真宗询问枢密使王旦:“爱卿认为谁可以代替曹玮呢?”王旦就推荐了李及,真宗同意了。

群臣们却持怀疑态度,因为李及虽然谨慎忠厚,言行检点,却不是驻守边疆的将才。韩亿把大家的担心转告给了王旦,王旦没有作声。等到李及到了秦州,当地的将领和官吏们也看不起他。不久发生了这么一件事:有一天,有个屯戍禁军的士兵大白天在街上抢夺一个妇女的银钗,州吏们逮捕了他,并将他带到李及那里。当时,李及正在府里看书,便放下书来,将那个士兵叫到跟前,审问了几句,那士兵表示认罪。

李及也不再与幕僚们商量,马上命令将他推出去斩首,又像刚才那样若无其事地看起书来,幕僚们一见都掠叹不已而生畏惧之心。不久,李及的声誉就传到了京城,韩亿听说后,便又去拜会王旦,将李及的故事并给王旦听,并且称赞王旦有知人之明。王旦笑着道:“戍边的士兵竟公开抢劫,主帅将他斩首,这只是小事一桩,又有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呢?我之所以推荐李及,并不是因为这个,而是因为曹玮在秦州任职7年,羌人都慑服于他。可兄曹玮处理边防事务,已经做到了尽善尽美。

如果派其他人去,必然会自认为聪明,而全盘地改变曹玮的治理措施,败坏他的政绩。因此,我之所以推荐李及去,仅仅是因为他忠厚稳重,一定会谨守曹玮的事业罢了。”韩亿听了这番活,愈发叹服王旦的知人善任了。《三国演义》中关羽“温酒斩华雄”的故事,十分精彩。

吕布部将华雄,身长9尺,虎体狼腰,豹头猿臂,确有万夫不当之勇。他击败孙坚,斩了袁术骁将俞涉和韩馥上将潘凤。这时,讨伐董卓的众诸侯尽皆失色。关羽主动要求出战:“小将愿往斩华雄头,献于帐下。”袁绍问此人现居何职,公孙瓒回答:“跟随刘备充马弓手。”袁术以职取人,大喝道:“汝欺吾众诸侯无大将邪?岂一弓手,安敢乱言!与我打出!”曹操独具慧眼:“此人既出大言,必有勇略,试教出马,如其不胜,责之未迟。”袁绍也是世俗之见,认为“使一弓手出战,必被华雄所笑。”曹操不同意这一看法,教酾热酒一杯,与关羽饮了上马。关羽出帐提刀,飞身上马。众诸侯听得关外鼓声大震,喊声大举,如天摧地塌,岳撼山崩,众皆失惊。正欲探听,弯铃响处,马到中军,关羽提华雄之头,掷于地上,其酒尚温。关羽斩了华雄后,张飞要求:“俺哥哥斩了华雄,不就可以杀入关去,活拿董卓,更待何时!”袁术竟大怒,喝道:“俺大臣尚自谦让,量一具令手下小卒,安敢在此耀武扬威!都与我赶出帐去。”这是时,曹操提出不同意见:“得功者赏,何计贵贱乎?”这充分说明:论功行赏,是曹操常用的统御谋略。曹操能够统一当时中国的北部,这是一个重要原因。

典韦出身下层,但勇力过人。他在曹操与吕布之战中,使用短戟,立杀十余人。后又杀散众军,救出曹操。曹操回寨后,立即重赏典韦,加为领军校尉。由于曹操“得功者赏,何计贵贱”即论功行赏的谋略思想很明确,而且付诸实践,所以将士们都乐意为曹操效力。

甘宁为黄祖部下时,多立功绩,但黄祖以“劫江贼”看待甘宁,并不重用。以后甘宁投奔孙权。孙权并不因为甘宁当过强盗就轻视他,而是大喜道:“吾得兴霸,破黄祖必矣!”后来在征讨黄祖之战中甘宁立了大功,砍死邓龙,射死黄祖,孙权立即提升甘宁为都尉。黄忠、魏延也不是出身于名门、大族,但他俩在随刘备平定西川时立了大功。刘备封黄忠为“五虎大将”之一,与关羽、张飞、赵云、马超并驾齐驱,封魏延为汉中太守。可见孙权、刘备能够创立吴国、蜀国,也和他俩论功行赏有关。

文章另一个重要的观点,就是“其强在于休民”,道理是说一个国家若想壮大军事力量,必须与民休息,这个道理不仅适用于军事方面,而且适用于治国的各个方面,民富国则强,百姓才是根本。唐太宗即位后,轻徭薄赋,减轻百姓负担,让百姓休养生息,仅仅几年就医治好连年战争的创伤,百姓富足了,国家也就强大了,使唐朝成为中国历史上少有的盛世。

历史上有许多军事将领都非常注重爱兵爱民。如战国时期大军事家吴起,就是一位爱兵胜爱子的名将。他在魏国当将军时,与士卒同衣食,共甘苦,卧不设席,行不乘骑,亲自裹粮负重。一次,他率军进攻中山国(今河北定县),军中有个士兵身上长了毒疮,疼痛难忍。为了解除士兵的痛苦,身为大将的吴起,不顾毒疮的脏臭,亲自为士兵吮毒,挽救了他的生命。这样,部队的官兵关系进一步融洽,战斗力大大增强。吴起爱兵吮毒,几千年来一直被传为佳话。

再如商周之际著名的军事谋略家姜子牙,倡行“民心为贵”思想,成为西周开国元勋,对后世兵家产生了深远影响。一次,姜子牙与周文王讨论兵事,文王同:“争权于天下者,何先?”姜子牙对曰:“先人,人与地称,则万物备矣。”文王又问:“人者,何先?”姜子牙对曰:“民心所向,天命可知。”姜子牙这种民心为贵的思想,贯穿于他整个的军事政治生涯之中。在伐纣灭商战争中,他为周武王打出“吊民伐罪”(安慰民众,讨伐有罪的统治者)的旗号,宣称周军是利民除害的“正义之师”,散发钱粮,赈济贫民,释放囚徒,废除淫政,得到民众支持,减少民与贵族的对立,在短时期内使商统治区皆臣服于周。《宋史·曹彬传》记载,公元974年,曹彬奉命率领10万水陆大军进攻南唐,包围金陵。为了减轻人民生命财产的损失和破坏,他下令对金陵城围而不打,并遣使劝降,迫敌就范,以确保古城安全归宋。然而南唐后主李煜执意不降。

宋军围城10个月而不攻,将士纷纷请求屠城,以解心头之恨。在即将破城时,曹彬担忧的是克城之日,难以制止将士们的复仇行动和城内军民将遭杀戮。于是,他称病卧床不起。部将同主帅得病,心急火燎,前往探视。曹彬对部下的问候闻而不答,诸将急得不知如何是好。这时曹彬恳切地说:“我的病非药石所能治愈,惟须诸公诚心发誓,在克城之日,不妄杀一人。只有这样,我的病才能不医而自愈。”大家深为曹彬的爱民之心所感动,即焚香起誓,表示不违主帅所望。破城之日,宋军严格执行曹彬的命令,使城内安然无恙。后来,元世祖忽必烈送军江南,听了这个故事后,也深受感动,特地召渝蒙古军将领要学习曹彬的榜祥。所以,繁华的金陵虽几经宋军和元军夺占,都依然保全完好。

这一篇是有关曹操爱民的故事。话说他领兵讨伐张绣,此时,正当麦熟季节,但行军路上,曹操却不见百姓收麦。他了解到这是怕兵,不敢下地割麦。于是,曹操让人到远近各村传谕百姓及各处地方官员:“我奉天子诏命,出兵讨伐叛逆,为民除害。

此时乃麦子成熟季节,为保护百姓,我命令凡有践踏麦子的将领,一律斩首!军令如山,众百姓不用惊疑。”百姓听后向行军道路跪拜以示感谢,为此折服。曹军官兵严格遵守曹操的命令,经过麦田时,全部下马行走,小心翼翼,无人敢践踏麦田。

当曹操骑马行进时,因马受鸟惊吓窜进了麦田,踩坏了一大片麦田,曹操当即叫来行军主簿,议处自己践踏麦田的罪。主簿说,“岂有议丞相罪之理?”曹操说:“法为我所定,若不罚,岂能服人?”当即剑要自杀,众人急忙劝止。谋士郭嘉说:“古时《春秋》上有记载,‘法不加于尊’。丞相总领大军,怎么能自戕呢?”曹操思忖片刻才说道:“既然《春秋》上有‘法不加于尊’这一说法,那我就姑且免死吧!”随即用剑割下自己的头发,扔在地上说:“割下头发权且代替首级!”让将士观之,并告之:“丞相践踏麦田,本来应该斩首,以便执行号令,现在割下头发代替。”全军将士无不折服,无人敢不遵守军令。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只有爱民才可得天下。

六 月战

【原文】

孙子曰:间于天地之间,莫贵于人。战□□□□不单。天时、地利、人和,三者不得,虽胜有殃。是以必付与而□战,不得巳而后战。故抚时而战,不复使其众。无方而战者小胜以付者也。孙子曰:十战而六胜,以星也。十战而七胜,以日者也。十战而八胜,以月者也。十战而九胜,月有……十战而十胜,将善而生过者也。

一单……所不胜者也五,五者有所壹,不胜。故战之道,有多杀人而不得将卒者,有得将卒而不得舍者,有得舍而不得将军者,有覆军杀将者。

故得其道,则虽欲生不可得也。【注释】(1)此是篇题,写在本篇第一简简背。(2)犹言介于天地之间。(3)过:疑借为祸。古代军事家多认为屡次打胜仗并不一定是好事,如《吴子·图国》说:“天下战国,五胜者祸,四胜者弊,三胜者霸,二胜者王,一胜者帝。”(4)得:疑是俘获之意。【译文】

孙膑说,“人在这个世上最宝贵。……天时、地利、人和三项条件缺一不可,即使因一项暂时取得胜利,也会后患无穷。所以,必须三项条件都具备时才能作战。如果不能三项条件不具备,除非万不得已,绝不可作战。能够把握时机出战,可以一战而胜,不必让士兵打第二仗。没有准备就去作战,却又能取得小胜利,那是由于天时符合。”

孙膑说:“打10仗能取得6次胜利,那是掌握了星辰变化的规律。打10仗能取胜7次,那是掌握了太阳运行的规律。打10仗能取胜8次,那是掌握了月亮运行的规律。打10仗能取胜9次,那是……,打10仗而能取胜10次,那则是将领善于用兵,而士兵的素质又胜过敌军的缘故了。

……不能取胜的情况有5种,而且这5种之中有任何一种,都不能取胜。所以说,用兵作战是有一定规律的,有的人用兵能杀死许多敌军,却不能俘获敌军将领和士乓;有的人用兵能俘获敌军将领,却不能占据敌军营房;有的人用兵能占据敌军营房,却不能捉住敌军统帅;有的人用兵遭致全军覆没的失败,却能杀死敌军将领。所以说,用兵有规律,掌握它就可以出奇制胜。【心得】

这篇文章是阐述战争如同月亮运行一样,是有规律可循的,告诉人们作战时要掌握战争的规律,只有根据战争的规律去用兵作战,才能立于不败之地。文章从大的方面阐述了战争胜败的基本规律,文章开头就指出:“间于天地之间,莫贵于人。”接着又进一步指出:“天时、地利、人和,三者不得,虽胜有殃。”说明孙膑确实深谙用兵的规律,他把人的能力放在最重要的位置,又把天时、地利、人和综合提出,显示出他作为军事家的智慧和眼力。

从古至今,许多军事家都持有相同的认识,许多战争的实例也证明了孙膑的论述是正确的。让我们看看二战的一个例子,其也说明“地利不如人和”的道理。

1945年3月,第二次世界大战接近尾声。德军在苏联红军和英美盟军的强大攻势下,陷入了绝境,只剩下了法西斯魔窟——德国首都柏林这道最后防线了。苏联红军决定一举攻克柏林,与盟军会师,迫使法西斯德国最后投降。希特勒的末日就要来到了。

苏联红军动用了十分庞大的兵力参加柏林战役,包括4个方面军和10支舰队。苏军最高统帅部决定,由朱可夫元帅指挥白俄罗斯第一方面军和由科涅夫元帅指挥乌克兰第一方面军共同完成包围、攻入柏林以及围歼德军残余力量的艰巨任务。

1945年4月14日,对法西斯德国的最后一战打响了。白俄罗斯第一方面军首先挺进到奥得河畔。奥得河口战略位置十分重要,可以说是柏林的咽喉,德军在此修筑了两道非常坚固的防线。为了突破德军的奥得河防线,朱可夫元帅一方面集中了强大的兵力和火力,另一方面积极采取巧妙的战术,以便更有效地摧毁德军的抵抗。

进攻奥得河之前,苏军派出先头部队穿越敌军雷区,侦察了敌军的主防部位、火力点等部署,然后制定出进攻的具体方略。4月16日凌晨,进攻正式开始,苏军从空中和地面同时猛击敌军阵地。但20分钟后,这种暴风骤雨般的进攻突然停了下来。

炮声刚落,苏军突然打开了100多台大功率的探照灯,强烈的光束齐刷刷地射向德军,敌军阵地顿时亮如白昼。德军被这刺眼的强烈灯光吓得不知所措,这种“灯光战术”他们见所未见、闻所未闻。他们弄不清楚苏军是用了什么新式武器,也不知道会有什么结果。而且,强烈的灯光刺得德军睁不开双眼,对面苏军的情形根本无法看清楚,更无从开枪开炮予以还击。德军甚至看不清楚自己阵地上的情况,指挥官找不到手下的士兵,士兵也看不见指挥官在哪里,炮兵连大炮结构上的位置,也只能靠手摸索。

就在德军混乱不堪时,苏军不失时机地猛扑过去,步兵和坦克同时出击,十分顺利地突入德军阵地2公里。

与此同时,科涅夫元帅也指挥乌克兰第一方面军在尼斯河畔,也向德军发动了猛攻。德军在尼斯河沿岸也构筑了两道防线。

16日凌晨,科涅夫派先头部队渡过尼斯河,查明了敌军阵地上的部署。拂晓时分,苏军阵地上突然浓烟滚滚,浓烟的烟雾慢慢飘向德军阵地。德军阵地很快便笼罩了呛人的浓烟,使德军看不清对岸苏军的动静,也看不清自己阵地上的一切,顿时成了睁眼瞎。苏军趁此良机迅速渡过尼斯河。苏军工程兵以极快速度开始架设舟桥,步兵则淌水过河。苏军的步兵、坦克、大炮很顺利地从舟桥上被运过了尼斯河。

德军明知苏军正在抢渡尼斯河,却无法判明苏军渡河的具体地段,只好胡乱开炮轰击,这些炮弹自然通通落入了尼斯河中,而对苏军几乎没有构成威胁。苏军渡过尼斯河后,很快便突破了德军的第一道防线,并突入第二道防线约2公里。

两路苏军分别成功地扫清柏林外围德军守军后,希特勒便只剩下柏林这座孤城了。

我们不防再看看诸葛亮的例子。蜀国建立的第3年,南蛮起兵造反,攻打永昌。诸葛亮正想解除后患,巩固后方,所以当即率兵50万,带领赵云、魏延、王平、张翼及数10名川将,出发南征。诸葛亮早已对南蛮情况有了准确的分析,确定了攻心为上的战略方针,不但要打败南蛮,平定叛乱,更要收服南蛮人心,彻底解决南方问题。第一仗,蜀军便轻易地战胜了孟获的先锋部队,孟获惨败,俘虏大批蛮兵。诸葛亮亲自给两名部下解绑,又赐给衣服酒食,放他们回洞。其他蛮兵,当然更是给予优待,一律放回。随后又用计,捕获了孟获。诸葛亮却放了他及其部下蛮兵,众蛮兵感恩不尽,跪拜而去。

孟获不服,决定重振蛮兵,再与蜀军一决高下,当时天气炎热,暑夏难耐,孟获据江死守。诸葛亮于是和他隔江对峙,让士兵在军营上面搭上凉棚,休兵秣马。而孟获却整天纸醉金迷,不问军事。不久,董荼娜因败阵,被孟获命人打了他一百大棍。董荼娜既恨孟获残暴,又感诸葛亮仁义,与众酋长商议,为免百姓遭受战斗的磨难,一致决定杀了孟获,去投诸葛亮。董荼娜手执钢刀进入孟获帐中,而他却在那里酒醉不醒,帐下二将也受过诸葛亮大思,就和董荼娜一起,把孟获捆送诸葛亮帐中去了。孟获第二次被捉,依旧不服,诸葛亮便又放了他。孟获第三次起兵,用诈降计,企图里应外合,活捉诸葛亮。结果孟获计谋被诸葛亮识破,诸葛亮将计就计,孟获第三次被捉。他依然不服,但诸葛亮又放了孟获。孟获第四次凑集几十万蛮兵再战,又被捕获。孟获仍然说不服,诸葛亮再次放他,孟获退入秃龙洞顽抗,诸葛亮得到孟获的哥哥孟节和银冶洞主杨锋的帮助,也没有取胜。第五次活捉孟获后,他还说不服,诸葛亮再次放了他。就这样捉了放,放了捉,一直到第七次活捉,孟获终于心悦诚服,归顺蜀汉。不但孟获归服,广大蛮区百姓更是把诸葛亮视作神明,赞赏他的智慧和仁德!

下面这一篇,是三国时期的另一个故事:

三国东吴乌程侯凤凰元年(公元272年),东吴的西陵督步阐凭据城池发动叛乱,投降了晋朝。东吴都督陆抗听说后,日夜兼程,卒军前往西陵,他在西陵的外围另外修筑了一道严密的防御工事,使它对内可以用来包围步阐,对外可以用来抵御敌寇,日夜催迫,好像敌人已经来了一样,众人都以此为苦,众将领都来规劝说:“现在趁着三军的锐气,赶快攻打步阐,等到普国的救兵赶来,步阐一定可以被我们攻下。

为什么要致力于修筑壁垒,使士兵百姓疲困呢?”陆抗说:“这座城池所处的地势已是十分稳固,粗食储备也很充足,而且城中所修缮的防御设施,都是我当年所谋划的。现在反过去攻打它,既不能很快攻下,而且晋的救兵来到之前,我们也没有防备,内外受敌,要是没有这道防御工事,我们靠什么来抵御这内外的敌人呢?”将领们还是不以为然,陆抗为了以事实说服大家,便暂时按照他们的意见,下令攻城,果然失利。

这时,吴军将士才齐心协力地去修筑防御工事。不久,晋朝将领杨肇率领军队前来救援,而此时吴都军督俞赞突然叛逃到杨肇那边。陆抗说:“俞赞是我军中的老将,了解我军的虚实。过去,我就担心过这支由东南少数民族组成的军队平素缺乏训练,他们防守的地段,是我方阵地中的薄弱环节,俞赞过去后,敌人如果要发动进攻,一定会先从此处下手。”

当天晚上,陆抗撤换了这支部队,而换上了有经验的老将率领的精锐部队。第二天,杨肇果然攻打原来由那支少数民族部队防守的地段,陆抗下令予以还击。这时从防御工事里发射出来的矢箭和石块,像雨点那样密集地射出,杨肇连夜逃跑了。陆抗不去追击,只是命令部下击鼓叫喊,好像是在追赶似的,杨肇大败溃散而去,于是陆抗克复了西陵,斩杀了步阐。

通过这两个故事,我们明白了,“天时、地利、人和”在用兵作战中的重要性。诸葛亮在治理好西川之后,又在孟获先发动叛乱时,出兵平南,可说是顺应形势,符合民心,得了天时、人和之利。其实,天时、地利、人和,对从政、经商、务工也有借鉴和学习的地方,一个聪明的企业家就必须把握这些因素,合乎民心,因势利导,发挥优势,从而取得成功。无论条件和困难如何不利,只要能运用天时、地利、人和的道理,就能使你在商海中处于不败之地。

七 八阵

【原文】

孙子曰:智不足,将兵,自恃也。勇不足,将兵,自广也。不知道,数战不足,将兵,幸也。夫安万乘国,广万乘王,全万乘之民命者,唯知道。知道者,上知天之道,下知地之理,内得其民之心,外知敌之情,阵则知八阵之经,见胜而战,弗见而诤,此王者之将也。

孙子曰:用八阵战者,因地之利,用八阵之宜。用阵三分,诲阵有锋,诲锋有后,皆待令而动。斗一,守二。以一侵敌,以二收。敌弱以乱,先其选卒以乘之。敌强以治,先其下卒以诱之。车骑与战者,分以为三,一在于右,一在于左,一在于后。易则多其车,险则多其骑,厄则多其弩。险易必知生地、死地,居生击死。【注释】(1)此是篇题,写在本篇第一简简背。古人讲布阵之法多称“八阵”。“八阵”不是指八种不同的阵。(2)万乘国:指可以出兵车万乘的大国。(3)诤:借为静。意谓没有取胜的把握就按兵不动。(4)诲:疑借为每。锋:先锋部队。后:后续部队。(5)意谓以三分之一的兵力与敌交战,以三分之二的兵力等待时机。(6)以:犹言“而”。下文“敌强以治”同。(7)乘:凌犯。意谓先以精兵攻击敌人。(8)治:严整。意谓敌人战斗力强,阵容严整。(9)下卒:战斗力弱的士卒。(10)与:参与。(11)易:地形平坦。(12)厄:指两边高峻的狭窄的地形。(13)生、死:指生地、死地。【译文】

孙膑说:“智谋不足的人领兵作战,不过是自傲。勇气不足的人,自己只能安慰自己。不懂兵法,又没有作战经验的人领兵作战,那就只能靠侥幸了。若要保证一个万乘大国的安定,扩大疆域,保全万乘大国百姓的生命安全,那就只能依靠懂得用兵规律的人了。所谓懂得用兵规律的人,那就是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在国内深得民心;对外要熟知敌情,布阵要懂得8种兵阵的要领,预见到必胜而出战,没有胜利的把握则避免出战。只有这样的将领才能担当重任。”

孙膑说:“用8种兵阵作战的将领,要善于利用地形条件,选用合适的阵势。布阵时要把兵分为三部分,每阵要有先锋,先锋之后要有后续兵力,所有军兵都要等待将令才能行动。用三分之一的兵力出击,用三分之二的兵力守卫;用三分之一的兵力攻破敌阵,用三分之二的兵力完成歼敌任务。敌军兵力弱而且阵势混乱时,就先用精兵去攻击敌军。敌军强大而且阵势严谨时,就先用一些弱兵去诱敌。用战车和骑兵出战时,把兵力分为三部分,一部分在右侧,一部分在左侧,一部分断后。地势平坦的地方用战车,地势险阻的地方则多用骑兵,地势狭窄险要的地方多用弓弩手。无论在险阻还是平坦的地方,都必须先弄清楚生地和险地在哪里,要占据生地,把敌军置之死地而后消灭掉。”【心得】

文章虽以“八阵”为题,但没有具体讲述“八阵”的布阵方法和具体运用,只是从宏观上论述用兵的基本规律,着重于对将领的要求和使用阵法的基本原则。文章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论述对统兵将领的基本要求,第二部分则论述使用阵法的基本原则,不过本篇文章,还是着重于论述统兵作战的将领应该而且必须具备的条件。本文围绕“智、勇、道”三个方面论述统兵作战的将领应该而且必须具备的素养。文章从反正两方面,以对比的方法,先说明“智不足”、“勇不足”、“不知道”三者的后果,接着又以排比的句式,突出强调保国安邦,必须而且唯有知“道”才行。在此基础上,再把“知道”归结为7项具体内容:上知天之道,下知地之理,内得其民之心,外知敌之情,阵则知八阵之经,见胜而战,弗见而诤。最后又说,只有懂得这7项的将领才是担当兴国安民的“王者之将”!“智”和“勇”,是统兵将领必不可少的素质,人人都知道,但很少有将领敢于承认自己的“智”或“勇”不足。可以说,古今中外真正足智而又勇敢的将领并不多,而智勇双全,又精通用兵之道的将领、统帅就更加难得了。我们可以看两个实例。

三国时期,曹操领兵分8路来攻樊城,为保城中百姓,刘备只得弃城出走,曹操率大军紧追其后。

万马军中,赵子龙单骑救出幼主阿斗,直穿曹兵重围,砍倒曹军大旗两面,夺槊三条,前后枪刺剑砍,杀死曹营名将50余员,离开大陈,望长坂桥而走。忽听后面又喊声大起,原来是曹将文聘引军赶来。赵云来到桥边。已是人困马乏。始见张飞挺矛立于桥上,赵云大呼:“翼德快快救我!”

张飞高呼:“子龙快走,追兵由我对付。”

原来,张飞为接应赵云,带领20余骑,来到长坂桥。张飞见曹军成千上万的兵马杀过来,他心生一计,命所有兵士到桥东的树林内砍下树枝,拴在马尾巴上,然后策马在树林内往来驰骋,冲起尘土,使人以为有重兵埋伏。而张飞则亲自横矛立马于桥上,向西而望。

曹将文聘带领大军追赵云到长坂桥,只见张飞倒竖虎须,圆睁环眼,手持蛇矛,立马桥上。又见桥东树林之后,尘土大起,疑有伏兵,便勒住马,不敢近前。不一会儿,曹仁、李典、张辽、许褚都来到长坂桥,见张飞怒目横矛,立马于桥上,都恐怕是诸葛亮用计,谁也不敢向前。只好扎住阵脚,一字儿摆在桥面,派人向后军飞报曹操。

曹操得到报告,赶紧摧马由后军来到桥头。张飞站于桥上,隐隐约约见后军有青罗伞盖、仪仗旌旗来到,料到是曹操疑心,亲自来阵前查看。

张飞等得心急,大声喝道:“我乃燕人张翼德,谁敢来我与决一死战!”声音犹如巨雷一般,吓得曹兵两腿发抖。

曹操赶紧命左右撤去伞盖,环视左右将领,说:“我以前曾听关云长说过,张飞能于百万军中,取上将头颅如在囊中取物那么容易。今天遇见,大家千千万万不可轻敌。”

曹操话音刚落,张飞又圆睁双目大声喊起来:“燕人张翼德在此,谁敢来决一死战!”

曹操见张飞如此气概,自己已是心虚,准备退军。

张飞看到曹操后军阵脚移动,又在桥上大声猛叫道:“战又不战,退又不退,却是何故?”喊声未绝,曹操身边一员大将夏侯杰惊得胆肝碎裂,从马上栽到地下,身亡而死。曹操赶紧调转马头,回身便跑。于是,曹军众将一起往西奔逃而去。一时弃枪落盔者,不计其数,人如潮涌,马似山崩,自相践踏。

张飞见曹军一拥而退,不敢追赴,急忙唤回20余骑士兵,解去马尾树枝,扳断长坂桥,回营交令去了。

再一个故事就是“马谡失长亭”。司马懿率军20万,决定攻取蜀国要塞“长亭”,此地为蜀军咽喉要道,得失关系重要。马谡自告奋勇,愿意前去守卫。诸葛亮告诫他:“这里没有城郭,又没有险阻,防守非常困难。”马谡却说:“我自幼熟读兵书,懂得兵法,难道连一个街亭都守不住吗?”诸葛亮虽知其人有才,又因刘备曾告诫“此人不可重用”,所以心中不放心,但经不住马谡的坚持,于是让他立下了军令状,让他领兵去了。为防止不测,又另派王平去助战,叮嘱他一定小心。又派赵云、邓芝领兵出箕谷设疑兵,以迷惑魏军。做了如此周密的部署后,诸葛亮才以姜维任先锋,亲自统领大军由斜谷去攻打墌城。

而马谡数万精兵到达街亭后,一看地势,竟笑诸葛亮太多心了,他断定司马懿没胆量过来。于是,把诸葛亮的谆谆嘱咐全抛到脑后去了。王平要在五路总口当道下寨,马谡却要上土山屯军。王平说:“如果魏军来围住土山我军不就受困了吗!”马谡自傲地说道:“你真是多虑了!兵法有曰‘居高临下,势如破竹’司马懿如果来,我一定杀他一个落花流水!”王平又说:“我多次随丞相出征,每到一处,丞相都尽心指教。我看这座山是个绝地。如果魏军切断我军水道,我军将会不战自乱。”马谡说:“你错了!孙子说:‘置之死地而后生。’如果魏军断我水道,蜀兵将士气大增,会奋力而战!我通晓兵法,丞相还事事问计于我,你在怀疑我的能力吗?”王平无耐,就请求分出一部分兵力,在山下扎一个小寨,成为犄角之势,与之互相呼应。就连这一主张,马谡也不同意。这时逃难的百姓已纷纷拥来,说魏军到了。王平仍坚持分兵扎寨,马谡才勉强给他5000人马,还说:“等我破了魏军,你可别说功劳是你的就成!”王平不愿与他理论,自去山下扎寨去了,并画好地图,送于诸葛亮。

再说司马懿听到司马昭来报说,街亭已有守军,只得叹息道:“诸葛亮真是神人!我自愧不如。”但得知蜀军屯兵山上,司马懿这才安心来。随后,司马懿又亲自去察看。马谡见此人笑道:“他们如果要命,就不要来围山!”司马懿察看完毕,派出人马拦住王平,又派申仪、申耽去围山、断水道。司马懿随即指挥大军把土山四面围住。蜀军众兵一见满山遍野都是魏军,十分严整,早已失去了斗志,胆怯起来。马谡连连摇动红旗指挥冲杀,可蜀军兵将没人敢下!马谡这才知道自己想错了,下令坚守待援。但王平被魏兵拦住尚无法支援。

蜀军被困了一天,军心大乱。到了半夜,山南的蜀军就打开寨门,下山投降魏军去了。司马懿又命人沿山放火,蜀军更是大乱。马谡一看守不住了,就什么也不管了。驱赶残兵冲杀下山,往西逃跑。由于马谡自傲和无知使蜀军大败,魏延、王平、高翔也无法挽回局面,只好退到阳平关去。马谡的失败,使诸葛亮不得不冒险唱了一出“空城计”,方才侥幸退了魏军,避免了更大损失。马谡自以为熟读兵法,无人可及,实为“大愚若智”。何为“智”与“勇”,从上述两个事例不难看出。

文章的后一部分讲的是统兵将领应该具备排兵布阵的基本素质和一些基本原则,这些原则对作战打仗很重要,统兵将领必须懂得。对现代社会的人也有普遍的指导和启示,这个时代需要大智大勇的人,但要的不是主观臆断和恃才放旷,而是行之有“道”。

八 地葆

【原文】

孙子曰:凡地之道,阳为表,阴为里,直者为纲,术者为纪。纪纲则得,阵乃不惑。直者毛产,术者半死。凡战地也,日其精也,八风将来,必勿忘也。绝水、迎陵、逆流、居杀地、迎众树者,钧举也,五者皆不胜。南阵之山,生山也。东阵之山,死山也。东注之水,生水也。北注之水,死水。不流,死水也。五地之胜曰:山胜陵,陵胜阜,阜胜陈丘,陈丘胜林平地。五草之胜曰:藩、棘、椐、茅、莎。五壤之胜:青胜黄,黄胜黑,黑胜赤,赤胜白,白胜青。五地之败曰:溪、川、泽、斥。五地之杀曰:天井、天宛、天离、天隙、天柖。五墓,杀地也,勿居也,勿□也。春毋降,秋毋登。军与阵皆毋政前右,右周毋左周。【注释】(1)阳:疑指高亢明敞的地形。阴:疑指低洼幽暗的地形。(2)术:疑借为屈。(3)毛和产都有生长的意思,“毛产”与下文“半死”相对。(4)八风:八方之风。古人认为风的方向与战争胜负相关。(5)绝水:渡水。(6)迎陵:面向高陵。(7)逆流:军阵处于河流下游。(8)杀地:极不利的地形。(9)迎众树:面向树林。(10)五种地形的优劣。(11)五地之败:五种败地。此下简文仅列举四地,疑漏抄一字。(12)五地之杀:五种杀地。(13)《孙子·行军》说险地种类有天井、天牢、天罗、天隙、天陷五类。天井,指四边高中间低洼之地。天离即《孙子》天罗(离、罗二宇古代音近通用),指草木茂密如罗网之地。天隙,指出道少而狭长的地形。天宛,疑与《孙子》天牢相当。《孙子》“天陷”,银雀山竹简本《孙子兵书》作“天尧召”,本篇“天柖”当为“天尧召”的异文。(14)五墓:疑即指天井、天宛等五种杀地。(15)周:周匝环绕。左周、右周,疑指山陵高地在军阵的左侧或右侧。古兵书多认为军阵右背山陵为有利。【译文】

孙膑说:“对于地形而言,向阳的地方为表,背阴的地方为里,大路为纲,小路为纪,掌握了大小道路的分布状况,布阵用兵了如指掌了。大路畅通的地区有利于行军作战,而小路难行的地区就不便于行军作战了。凡是用于作战的地方,光照的条件都很重要,对于四面八方风向的变化,千万不能忘记观察了解。渡河涉水,向山陵进发,处在河流下游,在死地扎营驻守,靠近树林,在这五种情况下,都容易致使失败,用兵时要特别注意。适于南面布阵的山是生山。适于东面布阵的山是死山。向东流的水是生水,向北流的水是死水,不流动的水也是死水。

就5种地形对用兵的优劣比较而言,山地胜过丘陵,丘陵胜过土山,土山胜过小土丘,小土丘又胜过有树林的平地。5种草的优劣依次是:知母草、荆棘、灵寿木、茅草、莎草。5种土壤的优劣比较是:青土胜过黄土,黄土胜过黑土,黑土胜过红土,红土胜过白土,白土又胜过青土。5种可能致使作战失败的地形是:山溪、河流、沼泽、盐碱地……5种可能导致全军覆没的地形是:似天井般四周封闭的洼地,四周是高山、易进难出的地方,草木丛生有罗网的地方,两面高山夹峙的狭窄山沟,沼泽地区。这5种地形犹如军队的坟墓一般,都是凶多吉少的‘杀地’,不能在这里驻扎……春天不能在低洼地扎营,秋天不能在高处扎营。驻军和布阵时,都不要改变右前方的有利地形,要选择右翼有丘陵或高地作为屏障,而不能让左翼有屏障。”【心得】

文章以论述地形为主。地利为作战的三要素之一,而有利的地形则是地利的关键。作者在本文中对各种地形在用兵作战中的利弊作了详尽的分析,特别详细地指出了“死地”、“杀地”的种种地形,告诫统兵将领勿入“死地”,勿陷“杀地”。这些论述和告诫对统兵将很有用处,值得研究和思索。让我们来看看下面的几个例子。

北魏孝明帝孝昌三年(公元527年),雍州刺吏萧宝夤举兵反叛朝廷,自称齐帝。第二年春天,他率兵包围了冯翊郡府,但没有攻下来。长孙稚奉命征讨,当长孙稚的军队到达恒农时,行台左丞杨侃对长孙稚献计道:“当年曹操跟韩遂、马超在潼关交敌相持不下,就韩遂、马超的才能来说,远不能与曹操相匹敌,但是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决不出肚负来,原因就在于韩遂、马超扼守住了险要关口。

现在敌人守备防御已经很稳固,即便是曹操再生,也施展不出他那高超的军事才能。因此,下官以为,将军您不如向北夺取蒲坂城,再渡过黄河向西,进入敌人的腹地,置敌军于死地。这样,华州之围便会不战而自解,潼关守敌一定会顾虑后方而逃走。周围的城池解决了,长安城便可坐而取之。如果这一计策可行的活,下官愿意甘当将军您的前锋去打前站。”长孙稚说:“您的计策倒是很好,但是现在薛修义包围着河东,薛凤贤据守着安邑,宗正珍孙把守着虞坂,我军无法前进,怎么才能到达敌人的腹地呢?”杨侃为他分析道:“珍孙只不过是一介武夫,由于偶然的机缘才得以成这将帅,他只能被人驱使,哪能指挥得了别人?河东郡的治所蒲坂城西边靠近黄河,所辖区域大部分在郡治所的东部。薛修义驱使士兵和老百姓包围了蒲坂城后,他们的父母、妻子、儿女却都还留在原来的村庄里,一旦听说官军到来了,他们都会有后顾之忧的,一定会望风披靡不战而自溃的。”长孙稚于是便派了自己的儿子长孙子彦与杨侃一起,率骑兵从恒农北渡黄河,占据了石锥壁。

杨侃公开声言道:“现在暂时停在这里等待步兵,同时看一看民心所向。”于是命令那些送来投降者名单的人各自回到村子里去,并且告沂他们:“等到烽火台燃起三堆烽火时,你们各村也要燃举烽火相呼应。那些不举烽火相呼应的人,便是叛贼的同党;我们就派兵进攻他们,并要杀掉他们,还要将没收的财产犒当军队”于是村民们回去后便相互转告,这样,等到杨侃命令烽火台举起烽火时,那些即使内心不想投降的人也假装举起了烽火。一夜之间,火光遍布数百里,映红了半壁天空。围攻蒲坂城的敌兵不知其中原委,各自溃散逃归。薛修义也逃回了老家,与薛凤贤一起前来请求投降。长孙稚攻克潼关后,进入了河东,萧宝夤只得奔逃而去。

下面这个故事是“背水一战”。在楚汉之争中,有一个自立为王的赵歇,他的赵国在太行山以东,其西面是代国。刘邦分兵北伐,大将韩信灭掉代国后,向赵国进军,赵王于是在井陉口,借天险,扼守20万大军。

赵国有一个经验丰富的将领叫李左车,他了解当时的形势后指出,韩信所带的汉军刚打了胜仗,士气正旺,不可正面交战。但是,汉军前来,给养困难,要从千里之外运军粮来,还得拾取柴草做饭,将士劳顿,吃饭难以保障,而且井陉口道路狭窄难行,有几百里长,骑兵只能成单行前进,运粮十分困难,必定跟不上。李左车建议,由他领兵3万,从小路插过去,截住汉军的辎重,断其后路。而由赵歇带领大军,深沟高垒,从正面阻击汉军的进路,但不与其交战。这样,汉军往前无法越过赵军坚固的防御阵地,后退又被李左车堵住退路,将被困在井陉口的山路之中,不出10天,汉军必乱,赵军可以不战自胜。

这确实是利用井陉口的有利地利消灭汉军的良策,可惜曾帮助赵歇恢复王位、身为代王的陈余却反对此方案。这个类似于马谡的陈余对李左车说,“兵书上说:‘十倍于敌人,就包围敌人;一倍于敌人,就进击敌人。’现在韩信号称有几万人马,实际只有几千,而且是8000里之外赶来,早已疲惫不堪了。我军有20万,又是以逸待劳,岂有怕他们之理,让众诸侯笑我胆怯,都来欺凌!”陈余不听李左车的意见,李左车也无能为力。这个情况,早有密探报告韩信。韩信听后大悦,当即领兵直向井陉口进发,急行军几百里,在离井陉口30里的地方驻扎下来。韩信和曾是赵歇助手、后被陈余赶走的张耳密商之后,立即调兵遣将。他先派出2000骑兵,各带一面红旗,从山中小路绕到赵军背后的山沟里埋伏,只等赵军出动,待营垒空虚时,立即冲进敌军营地,拔旗易帜,并待机夹击赵军。又派出1万人马,到达井陉口,背靠井陉东面的绵蔓河布阵。赵军没发现埋伏的2000汉军,只看见背水列阵的汉军,全都大笑韩信天才,竟把1万军兵驻扎在一个进退两难的死地之中。韩信部署完毕,等到天亮,使命令部下竖起汉军的旗号,带领主力,擂着战鼓,气势雄壮地走出井陉口。

赵军早已等得迫不及待了,一见汉军,立即冲杀过去。双方战斗十分激烈,打了一阵,汉军退向背水阵地,旗帜战鼓扔得满地狼藉。赵军以为消灭汉军的时机到了,立即全军离开营垒,争先恐后去捉拿韩信、张耳。汉军背水而战,没有退路,只有横下一条心,拼命厮杀。正当汉赵两军在河边激战时,埋伏的2000汉军,乘机冲入赵军营垒,把赵军旗帜全部拔去,换上了汉军红旗。赵军见此,顿时军心大乱。赵军随即乱纷纷地抢先逃命,赵军将领竭力制止,并当场处斩数人,仍不能阻止。占领赵军营垒的汉军一看时机到了,立即冲去,与从河边追击赵军的汉军配合,夹击逃敌。这一仗,占尽优势的赵军全军溃散,损失惨重。

还有一个故事就是“刘锜守顺昌城”。

1140年5月,金军南犯,一举攻占了长安、开封、洛阳和商丘,并继续向淮西进犯。南宋名将、东京副留守率领刘锜八字军奋起抗敌,与金军遭遇于顺昌城。

顺昌城北濒颍水,南临淮河,东领濠州,西接蔡、陈二州,是屏障淮河的重地,通往汴梁的要道。刘锜决心誓死保卫顺昌,他下令将宋军的船只全部凿沉,以示决无退缩之意。宋军将士们群情激昂,踊跃请战。刘锜亲自巡视了顺昌城周围的地形,指挥部队加固城墙,整修壁垒,在城上设置了便于观察和射箭的瞭望孔,命令诸将分头把守东西南北城门;烧毁了城外居民住房,将城外居民迁入城内,以免民房被金军用来作屏障;同时派人侦察敌情。6天过去了,宋军准备工作基本完成。

5月底,3万金军包围了顺昌。刘锜下令大开城门,金军以为有埋伏,不敢贸然轻进,当金军逼近时,宋军便放箭射敌,金军稍退,宋军步兵马上冲出城追击。金军败退了20余里。当晚,突然下起了大雨,刘锜派部将阎充带领500名强壮兵士偷袭金军大营。金军正为突然到来的大雨不知所措,根本没有防备宋军的偷袭,死伤不少。第二天晚上,又下大雨,宋军亦如法炮制,金军不知宋军的虚实,惊慌不安地过了一夜。

金兀术得知金军进攻顺昌失利的消息,亲自从开封率领10万大军前来增援。到了顺昌城下,金兀术见城墙破败低矮,守城的宋军也不过2万人,真正能够作战的才5000余人,不禁大骂诸将无能,狂妄地说:“这座城,我用靴尖便能踏平它!”他下令第二天拂晓攻城,一举拿下顺昌城。第二天,10多万金军越过颍河浮桥,将顺昌城围了个水泄不通,发起了猛攻。上午,天气凉爽,宋军坚守不出。刘锜命令部下轮番休息,养足气力。敌军攻城时,宋军便以雨点般的箭矢杀退敌人。到了中午,天气开始变热。金军是长途奔袭而来,上午刚猛烈攻城,这时在烈日炎炎下更是疲惫不堪,锐气骤减,而且人困马乏,又饥又渴。宋军事先在颍河上流和城外草丛中撒了毒药,金军人马食用水草后,纷纷中毒,战斗力大为减弱。刘锜见反击的时机已到,便下令作好战斗准备,午后,天气更为酷热,宋军突然出城进攻。刘锜先派几百人从西门杀向金军,金军刚迎战,刘锜又派数千人出南门进攻金军,直扑金兀术的主力。宋军将士体力充沛,士气旺盛,个个拼死杀敌。金兀术亲自率领3000牙兵前来督战。这些牙兵身披厚甲,头戴铁兜,号称铁浮图,以凶猛著称。宋军毫不畏惧,杀入敌阵,先以长枪挑其铁兜,后又用利斧砍杀。金兀术的牙兵在宋军的冲杀下,死伤过半。金兀术见状,指挥铁骑拐子马从左右两翼夹击宋军。宋军乘大败牙兵的余威,又将拐子马杀得人仰马翻。宋军共歼敌5000余人,大胜而归。

金军失利后,退到城西扎营,挖掘堑壕,准备长期围困顺昌。入夜,金军唯恐宋军偷袭,人不懈甲,马不卸鞍。第二天,大雨滂沱,平地积水一尺多深。宋军利用恶劣天气,乘金军移营未稳,派骑兵不断袭击、骚扰敌人,使得金军昼夜不得安宁。适逢颍河水暴涨,岳飞率援兵已逼近顺昌。金兀术又气又恨,被迫撤离顺昌城,班师北撤。一路上金军狼狈逃窜,丢盔弃甲,堆积如山。金兀术没料到金军一路攻城掠地,勇不可挡,却在小小顺昌城吃了败仗。“死地则战”不同于“投之亡地然而后存”,因为前者在正确的分析后才作出的决定,是在自己不利的情况下,乱敌之傲气,振己之军心的谋略。这也是韩信能够取胜,而蜀国的马谡用所谓“投之亡地然后存”必败的原因。另一方面占据一定有利的地形是很重要的,关键是善于把握和运用,不然就会让敌人钻空子。

所以,孟子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先秦·孟轲《孟子·公孙丑下》)。

孟子在这里则主要是从军事方面来分析论述天时、地利、人和之间关系的,而且是观点鲜明:“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代表着天时;“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代表着地利;“得人心者,得天下”代表着人和。三者之中,“人和”是最重要的,起决定作用的因素,“地利”次之,“天时”又次之。“

天时、地利、人和”的理论在几千年的军事作战中留下了精彩的一笔,它的理论精髓在战争、治理国家等方面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那么三者孰重孰轻呢?在这方面,古人已经有了明确的答案: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天地人和,礼之用,和为贵,王之道,斯之美”是在中华民族独有的处世观念,其核心文化思想为一“和”字,经过5000多年的心心相传,已演变为一精神,升华为一种境界。和而不同,求同存异,对立统一,大同共生,构成人类心灵对和谐共生永恒的渴望。凡事得天时、地利、人和者方可谋事作局,否极泰来,此为古训。

如今,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信息化的程度不断增加,市场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作为企业的管理者,更应该清楚地认识企业如何生存与发展的目标。商场如战场,经营策略与战争策略有许多通融之处、借鉴之处。如果能够将天时、地利、人和作为企业发展的必要条件,把握天时、选择地利、依靠人和。那么企业的发展将立于不败之地。

把握天时,抓住发展机遇,制定企业中远期发展战略目标。“天时”在企业的具体运作中主要是指企业所面临的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外部环境是指社会的发展状况(包括经济、社会安定、民族文化等因素)、所属行业的发展情况、国家政策标准、竞争对手、社会的需求等;内部环境是指企业内部的有机组成,包括企业所在地、办公环境与自身企业文化等等。所以企业生存发展的天时,是企业可持续、健康发展的前提,当然这种“天时”是有发展阶段性的,它必须符合社会的需求,并且满足社会进步发展的需要。

古人云:“虽有智慧,不如乘势;虽有兹基,不如待时,”“难得而易失者时也,时至而不旋踵者机也。故圣人常顺时而动,智者必因机以发。”政策天时,商机无限。一个国家的社会秩序稳定、经济发展、科技发展、市场繁荣、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程度如何与这个国家的宏观政策和微观政策有很大的关系。政策宽松,对搞活经济,搞活企业,开拓市场,也是一个难得的天时,乃天赐商机也。

把握天时,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要抓住机会,“机不可失,时不再来”。避实击虚。市场变幻莫测,许多商机蕴含其中,关键是谁有远见、有预见,善于发现、果断决策,抢占先机,快速出击,便可得利。企业在服务宗旨上,要念“面向经”:即面向农村、面向城市、面向厂矿、面向社会、面向世界;在服务态度上,要念“一字经”:即顾客第一、品牌第一、质量第一、服务第一、热情第一;在市场布局上,要念“市场经”:即逐步建立超级市场、连锁市场、专卖市场、方便市场、综合市场、国际市场;在业务管理上,要念“有字经”:即管理有制度,进货有计划,销货有统计,存货有比例,积压有处理。在市场信息上,要念“化字经”:市场信息要多极化、合作化、准确化、纵深化、网络化、高档化、决策化、效益化。在企业经营决策思维上,要念“观念经”:即大小观念(大小兼顾,相互激发)、长短观念(扬其所长,避其所短)、新旧观念(敢于创新,不要守旧)、冷热观念(变冷为热,步步主动)、胜败观念(胜不骄,败不馁)、难易观念(变难为易,寻找契机)、快慢观念(把握时机,快速推销)、智愚观念(大智若愚,沉着稳重)、得失观念(有得有失,少失多得)、利弊观念(利弊相存,趋利防弊)、信誉观念(诚实守信,不搞欺诈)、名牌观念(打造名牌,树立形象)。诸如此类,都是制造人为天时掌握市场主动权,抢占商业先机,扩展企业的种种因素,忽视不得。我们念这些经,不是挂在口头上,而是要记在心里,落实在行动上。

选择地利。地利,古人把“地”看成是“万物之本原,诸生之根菀”(《管子·水地》),“利”字后人多从“锋利”、“利益”等意义上使用它。“地利”完全是从农业生产中得出的概念。“利”虽用“以刀割禾”会意,但“禾”只是作代表,“利”可泛指土地之所出。与“地利”密切相关的还有“地宜”或“土宜”的概念。《左传》成公二年:“先王疆理天下,物土之宜而布其利。”讲“土宜”正是为了尽“地利”,因为只有用其宜,才能得其利。地,选择做事的地方,在军事上常讲占有有利地形,说明地利也很重要。“地利”是指企业的各种明确、有效的定位(产品及产品的运作定位)。它包括企业的客户定位(目标市场是什么)、区域定位(销售区域的划分、产品应用领域的划分等)、产品定位(包括产品的质量、服务水平、技术开发、品牌等)、企业战略定位、企业的运作模式等。企业拥有“地利”,就会拥有进一步向前发展的基础。这种“地利”因素在企业的具体运作中,体现最为明显。这也是时时困扰企业进一步发展的最基本原因。许许多多的企业家经常为争取到企业运作的最适合“地利”而绞尽脑汁。

依靠人和。“人和”是指企业内在和外在动力的集中体现。在企业内部具体运作中,“人和”可以说是“团队精神”、“企业文化”等;在外部,可以说是“公关”,营造协调、互助的外部环境。“人和”理念在现代的企业运作中,越来越受到重视。很多企业采取股权制、合理的薪酬体系、良好的员工成长平台等措施促使“人和”的形成。各个企业可以根据自身“人和”的发展需要,来采取不同的措施。

人和的主体是“人”,中心思想则为“和”。这里的“和”取意“中和”、“平和”、“和谐”之意。人,是做人,为人处事。人为万物之本,亦为万世之主。做人,是一种态度,也是一门学问,学会如何做人,则人生无忧也,我欲做人,应先学会立足于“天地”之“中”。人,生长于天地之间,下立足于“地”,上敬奉于“天”。在“天地”之间休养生息本意应该是取其“中”。“天地人和”——将人处于“和谐”与“平和”的世界之中,处于天地之中。它所阐述的是一种思想,更应该是一种境界。“天地人和”,传承于古而宣扬于今,顺应社会发展,共建“和谐”与“和平”,更有“天时,地利,人和”的意境,如果真如此,则事业昌盛,人生吉祥也!

企业管理应该借鉴的是:“天时、地利”是企业创业时期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成功的创业者,都是擅长把握机遇和利用环境具有强烈进取心的冒险家、实干家。以“三国演义”初期的形势为例,东汉末年天下大乱,较早得到“天时地利”的各路诸侯不仅有曹操、还有袁绍、袁术、刘表等等,但是除了曹操之外,其他人都不具备强烈的进取心和冒险精神,只能相继灭亡。

另外,“人和”是企业成长后期取得成功的必要因素,没有“人和”就无法实现持续发展。在市场竞争的环境下,“天时、地利”往往不能被一家企业所独享,“人和”则成为保持竞争力的关键因素。

同时,就“天时、地利、人和”的相互关系而言,“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同样适用于企业的具体运作。一个企业拥有“天时”即良好的外部发展环境,如果没有“地利”去具体执行,那么所谓的“天时”,只不过是纸上谈兵!如果拥有“地利”,假如没有“人和”作为企业向前发展动力的话,那么企业往往会支离破碎,最终退出商业舞台。

九 势备

【原文】

孙子曰:夫陷齿戴角,前爪后距,喜而合,怒而斗,天之道也,不可止也。故无天兵者自为备,圣人之事也。黄帝作剑,以阵象之。羿作弓弩,以势象之。禹作舟车,以变象之。汤、武作长兵,以权象之。凡此四者,兵之用也。

何以知剑之为阵也?旦暮服之,未必用也。故曰,阵而不战,剑之为阵也。剑无锋,虽孟贲之勇不敢将而进者。阵无锋,非孟贲之勇也敢将而进者,不知兵之至也。剑无首铤,虽巧士不能进□□。阵无后,非巧士敢将而进者,不知兵之情者。

故有锋有后,相信不动,敌人必走。无锋无后,……劵不道。何以知弓弩之为势也?发于肩膺之间,杀人百步之外,不识其所道至。故曰,弓弩也。

何以知舟车之为变也?高则……何以知长兵之为权也?击非高下非……卢毁肩,故曰,长兵权也。凡此四……中之近……也,视之近,中之远。权者,昼多旗,夜多鼓,所以送战也。凡此四者,兵之用也。□皆以为用,而莫彻其道……功。凡兵之道四:曰阵,曰势,曰变,曰权。察此四者,所以破强敌,取猛将也。【注释】(1)此是篇题,写在本篇第一简简背。(2)陷:借为含。“含齿戴角、前爪后距”,指有牙、角、爪、距的禽兽。(3)天兵:指自然赋予动物的武器,如齿、角、爪、距等。无天兵者:指人。(4)作:创造,发明。(5)象:象征。(6)羿:后羿,夏代有穷国的君主。(7)禹:夏朝的建立者。(8)汤、武:指商汤和周武王。(9)服:佩带。(10)孟贲:古代著名的勇士。(11)首铤:剑的把柄。(12)走:败走。(13)道:由。意谓不知从何而来。(14)“为”字原简写脱,据文义补。(15)彻:通达,明白。(16)自“……功。凡兵之道四。”至此为一残简。这一简的位置也有可能在上文“凡此四……与……中之近”之间。【译文】

孙膑说:凡有齿、有角、有爪、有距的禽兽,都是悦时聚,怒时斗,这是自然现象和规律,是无法制止的。而人虽然没有齿、角、爪、距那样天生的武器,却可以制造,古代的圣人们就是这样做的。黄帝制造剑,而兵阵的作用就像剑一样。后羿制作弓弩,而兵势就要像弓弩发射一样,锐不可挡。夏禹制作舟车,而用兵的机变也正像舟车灵活多变一般。商汤、周武王制作长兵器,兵权就要像用长兵器一般紧握在手。以上四个方面,都是用兵之本。

怎么知道军阵像剑一样呢?剑是无论早晚都佩戴在身上的,但未必使用。所以说,军队要随时保持阵形,但未必就作战,在这个意义上说,军阵像剑一样。剑如没有把柄,那么,即使技巧高超的人也不能用它去杀敌。军阵如果没有后卫,就像没有用剑技巧的人却用没把的剑去杀敌一样,那是完全不懂用兵的情理。

所以说,军阵有前锋又有后卫,而且协调一致,保持阵势稳定,敌军就必定会败走。如果军阵既无前锋又无后卫,……怎么知道兵势和弓弩一样呢?弓弩是从肩和胸部之间发射出去的,在100步以外杀伤敌人,敌人还不知弓弩是从哪里射来的。所以说,兵势要像弓弩一样,在敌军尚不知道时已经给予打击了。

怎么说用兵的机变像舟车一样的灵活呢?……怎么知道兵权像长兵器一样呢?……所以说兵权像长兵器一样。……指挥作战,白天多用旗帜,晚上多用金鼓,来传达作战命令。这四项都是运用的根本。人们总以为明白了,其实不然,你未必完全透彻。……用兵的根本有四项:第一叫兵阵,第二叫兵势,第三叫机变,第四叫兵权。懂得这四项,才能用来击败强敌,捕获猛将。【心得】

本文章写得生动入微。以野兽都有角、齿、爪、距,并且时聚时斗,生动形象地来说明在人们之间也难免会有争斗,并通过人类作战手段演变的情况,引出了用兵作战的四项根本。这种写法对人们很有吸引力又具有启发性。文章以剑作比喻,说明兵阵的重要和布阵的要点;用弓弩发射说明兵势的含意和作用;用舟车的灵活说明用兵必须机智;用长兵器紧握说明兵权的重要,都很形象生动,让人思考和想象。文章在最后总结时又强调指出,只有懂得这四项根本,才能破强敌,取猛将。这就是要求统兵将领必须懂得兵阵,善蓄兵势,能机智指挥,要牢牢掌握兵权。

说到兵阵,诸葛亮算是布阵的大行家了,所以很多人都怕落入他所设下的陷阱,他布阵之妙,为世人称道。

三国时,刘备进攻汉中一带,曹操亲自率领大军前来防御,两军在汉水两岸隔河相对。诸葛亮仔细观察了地势,见汉水上游,有一片丘陵地带,可埋伏1000余人,他回到军营中,对赵云说:“将军可以带领500人,携带战鼓号角,埋伏在上游的丘陵地带。只要听到我军炮响,你们就可以擂鼓吹号,但不要出击敌人。”赵云遵命带兵埋伏去了。

第二天,曹军前来挑战,蜀军却闭营不出,连弓箭也不放,任凭曹军叫骂。曹军见蜀军不出战,只好撤回。晚上,诸葛亮见曹军大营灯灭人歇,便下令放响号炮。赵云听见炮声,立即下令擂鼓咚号。曹军忽听外面鼓角齐鸣,以为是蜀军前来劫营,连忙集合队伍准备应战,却看不见一个蜀军人影。

折腾了半天,刚准备回营休息,岂料一声炮响后,鼓角再鸣,蜀军呐喊声震天动地。曹军不敢休息,通宵未眠。此后,一连三个晚上,蜀军用这样方去搅得敌军疲惫不堪。曹操心中有些发慌,便令曹军后退30里扎营。诸葛亮于是请刘备亲自渡过汉水,在水边扎下营寨,并嘱咐他如此这般依计行事。

第二天,曹操见刘备背水扎营,不由得大喜,便指挥曹军前来进攻。蜀军派刘封出阵挑战,曹将徐晃拍马上前同他交手。两人没战几个回合,刘封抵敌不过,拨马便逃。曹操立即指挥大军掩杀过来。蜀军逃到水边,丢下刚扎起的大营,并将粮草军器散落满地。曹军见状,停住追击,纷纷争先恐后地拾取蜀军丢弃的东西,阵脚立即乱了起来。

曹操知道中计了,急忙下令鸣金收兵,但蜀军已经不失时机地杀了回来。早就埋伏好的赵云、黄忠也从两边杀出,曹军大败而逃,蜀军在后面连夜追赶。曹操想逃回南郑城,不料到了城下,却见城头上飘满了蜀军的旗帆,原来张飞、魏廷二将早已率部攻取了南郑。曹操愈加慌乱,急忙领兵逃往阳平关。

诸葛亮命令张飞、魏廷去截断曹操的粮道,又吩咐赵云、黄忠兵分两路去放火烧山。曹操退守阳平关后,派探子出去打听蜀军的消息。探子回来报告说,蜀军已经堵截了远近小路,并且放火烧光了山上的柴草。过了一会儿,又有探子报告,张飞、魏延已经把粮草劫去了。曹操听后大惊失色,曹军的粮草供给断了!他知道拖延不是计,便领军出了阳平关,想同蜀军速战速决。两军交锋不久,蜀军便又败退,曹操求胜心切,便指挥大军不顾一切地追杀过去。突然蜀营中又鼓角齐鸣,曹操一惊,怕有埋伏,连忙下令后退。曹军上次吃了大亏,现在又听蜀营呐喊声声,便惊慌失措,自相践踏,死伤很多。

曹操率军退回阳平关不久,蜀军追兵便来到了城下。蜀军并不急于攻城,而是到处放火,又是擂鼓又是鸣号,而且喊杀声不断。曹操已如惊弓之鸟,坐立不安。他最后决定奔城出逃,蜀军又一路追杀。曹操逃到斜谷界口,见蜀军又跟杀过来了,只好勉强出战。魏延见曹操出营了,便张弓搭箭,一箭将他射伤。曹操再不敢恋战,只好放弃斜谷界口逃命。汉中从此落入刘备之手。

再说兵势,李世民的一个故事很能说明问题。李世民当年统兵征讨王世充时,唐军刚到青城宫,还未筑营,王世充已带领2万精兵,在谷水岸边依险布阵。唐军兵将见敌军阵势严谨,军兵强壮,都有惧怕之心。李世民却对大家说道:“贼军已经势穷了,他们所有军兵前来,是想拼死一战,侥幸取胜。我军只要这一仗打败了王世充,他就再也不敢出战了。”李世民随即命屈突通带领5000步兵,渡过谷水去向敌军挑战,一交锋就以纵烟为号。前锋走后,李世民命令众将士整好衣装随时待命。不久,对岸青烟如柱,升腾起来,李世民一马当先向敌阵冲去。众将士紧随其后,纷纷渡河,前去和屈突通带领的军兵会合攻敌。李世民要探知敌阵厚薄,独自带领几十名兵将,冒险杀入敌阵,从阵前杀向阵后,所向披靡,直杀到河堤,又杀了回来。这时,唐军已是人自为战,相互不能照顾,李世民和随行兵将失去联络,身边只有邱行恭一人相随。敌数骑军兵追赶过来,用强弓射李世民,未中,但他的马却中了敌箭,险些翻倒。李世民及时发现,跃下马来。邱行恭慌忙回转马来,杀敌数名敌兵不敢再前。邱行恭把马让给李世民,自己手执长刀,在马前高呼开路,又砍死几名敌兵,力保李世民突阵而出,回到唐军大队之中。李世民毫不停歇,督军继续奋战。王世充不甘示弱,指挥军兵死战。两军鼓声大震,众将士欲血拼杀,击战3~4个时辰,王世充终于坚持不住,领兵退去。李世民领兵追杀,直抵东都城下,把东都四面包围起来,昼夜不停攻城。这一仗的胜利全靠李世民身先士卒的英雄气概鼓舞了唐军将士的士气,最终唐军的气势压倒了王世充的军队。这一仗,王世充乓力占优,又据险防守,自以为唐军匆忙之间必不敢来攻。可李世民却挥军猛攻,浴血奋战。兵势在这一仗中起了决定作用。通过上面的故事,我们明白,所谓兵势,就是一支军队的士气,就是对敌军的威势,要战胜敌军,必须激发将士的士气,增强他们胜利的信心。

刘备三顾茅庐请出卧龙先生诸葛亮后,对他敬重不已,拜他为军师,每有军机大事,必定向他求教,然后再作决定。刘备常常对关羽、张飞二人说:“我得了孔明,犹如鱼儿得了水”。当时诸葛亮还未曾参与过战事,关、张二人并不知道他的盖世奇才,只当他是区区一介书生,所以对他很不服气。

有一天,正好有探马来报告,说是夏侯惇率领10万曹军正向刘备驻军的新野杀来。张飞对关羽说:“既然大哥依赖诸葛亮,这次就让他去迎击曹军好了。我正要看看这位书生到底有多大能耐!”对关、张二人的心思,诸葛亮早有觉察。他担心诸将不听从他的指挥,破敌良策无从突破,便对刘备说:“主公真要让我率军破敌,就请赐我尚方宝剑,允许我对不听指挥的将领先斩后奏。”刘备答应了。

诸葛亮有了尚方宝剑后,便召集诸将前来听令。从将到齐后,诸葛亮开始调兵遣将起来。他下令;“关羽领兵1000人埋伏在博望城左边的豫山,敌人到时,不要同他们交战,放过来就行了,等南边起了火,就立即烧掉敌人的粮草辎重。张飞领兵1000人去城右边安林后的山谷中埋伏,看到火起,便去博望城中放火烧敌人的屯粮仓库。关平、刘封二人率领500人马,到博望坡后两边等候,敌军一到便放火。赵云领兵前去正面迎敌,只准输,不许赢。主公亲领1000人马作赵将军后援。诸将听清楚,不得有误。”

关羽见诸葛亮连刘备都派上任务了,唯独他自己无事可干,便问:“那么军师您干些什么呢?”诸葛亮答道:“我一介书生,不能上阵,只好坐守新野县城了。”张飞听后,不满地说:“军师倒挺自在,光让我们去厮杀。”诸葛亮正色说道:“尚方宝剑在此,违令者斩无赦!”张飞无奈,只好领命而去。几将领对位诸葛亮的安排都不太理解,但慑于尚方宝剑,便都按照命令去布置了。

众人离开后,诸葛亮又吩咐刘备立即带兵去博望坡驻扎,等明日黄昏曹军到来后,先弃营而逃,见火起再杀回去。他又令孙乾、简雍二人准备庆功筵、记功簿,专等诸将打胜仗回来。仗还没打便准备庆功,这倒让刘备也疑惑不解起来,但大战在即,他也不好再说什么。

夏侯惇和于禁率领曹军到了博望,留下一半人马看守粮草,在后面慢行,自己则带了另一半人马向前急行军。不一会,曹军同赵云率领的1000人遭遇了。夏侯惇见赵云的人马队伍零乱,旗帜不整,便暗暗嘲笑诸葛亮不会用兵,竟以这徉的部队作前锋。赵云拍马来战夏侯惇,刚打了几回合,便诈败而逃。夏侯惇指挥曹军紧紧追杀,追了一会儿,赵云回马再战,然后又败去。

曹将韩浩似乎看出了赵云是诈败而逃,便提醒夏侯惇说:“赵云可能是佯败,想引诱我们进人埋伏圈。”夏侯惇满不在乎地说:“敌人军容不整,即使有十面埋伏,也不用害怕。”曹军继续追击,不一会便来到了博望坡。忽听一声炮响,刘备率军杀了过来。夏侯惇见刘备的人马不多,便引军来战。刘备、赵云假装抵敌不过,急忙又逃。渐渐地,天色已晚,天上阴云密布,风也越来越大。夏侯惇领兵一路追杀,却发现道路越来越窄,两边树木杂生,野草遍地。

于禁看见这种情景,心中一惊,急忙对夏侯惇说:“赶紧停止追击,当心敌人纵火烧山!”夏侯惇也突然明白过来了,当即命令撤退。但这时,只听喊杀声大起,关平、刘封已率部到处放起火来,风助火势,很快,四面八方都是烈焰熊熊了。曹军大乱,争相逃命,自相践踏,死伤无数。刘备、赵云趁机回军掩杀,曹军溃败。

就在夏侯淳惊被困博望坡的同时,张飞领兵放火焚烧了曹军的粮草,关羽又攻取了博望城。夏侯惇杀出重围后,见无路可逃,便收拾起残军。狼狈地回到了许昌。

博望坡一战后,诸将尤其是关羽、张飞二人终于领略了诸葛亮的神机妙算,从此后对他更加敬重。

诸葛亮用兵的故事告诉我们,军事上讲的机变,就是能顺应形势,因时、因地、因人而巧用兵法,用出人意料的策略战胜敌军。说到兵权的重要,前面已有涉及。总之,对于兵权必须紧握手中,又必须善于使用,才能发挥其威力。从以上的例子中可以看到,兵阵、兵势、机变、兵权,是用兵取胜的关键。兵权,是一切军事作战的前提条件;运用兵阵,是作战的基础,不会或不善运用兵阵的人,是不可取胜的;兵势和机变,可以说是保证胜利的手段,不会造成兵势和发挥兵势,就无法增强军心,更能保证胜利;不善机变,就无法超出敌人预料,同样不能保证胜利。当然,这四项又紧密相连,所以孙膑说:“察此四者,所以破强敌,取猛将也。”

十 兵情

【原文】

孙子曰:若欲知兵之情,弩矢其法也。矢,卒也。弩,将也。发者,主也。矢,金在前,羽在后,故犀而善走。前……今治卒则后重而前轻,阵之则辨,趣之敌则不听,人治卒不法矢也。弩者,将也。弩张柄不正,偏强偏弱而不和,其两洋之送矢也不壹,矢虽轻重得,前后适,犹不中招也……将之用心不和……得,犹不胜敌也。矢轻重得,前【后】适,而弩张正,其送矢壹,发者非也,犹不中招也。卒轻重得,前……兵……犹不胜敌也。故曰,弩之中彀合于四,兵有功……将也,卒也,□也。故曰,兵胜敌也,不异于弩之中招也。此兵之道也。……所循以成道也。知其道者,兵有功,主有名。【注释】(1)发者:指发射的人。主:君主。(2)金:箭簇。羽:箭羽。(3)犀:犀利。走:疾行。(4)辨:同办。以上两句意谓使之列阵,虽能办到,但使其进攻敌人,则不听命。(5)柄:指弩臂。(6)洋:疑借为翔。两翔:两翼。此句意谓由于弩臂不正,弩弓两翼发矢的力量就不一致。(7)招:箭靶。犹:仍然。这几句的意思是说:弩和箭都合标准,但发射的人有错误,仍不能射中箭靶。(8)本句残缺,大意似谓将与卒都合标准,君主不能善用,也不能胜敌。(9)彀:箭靶。【译文】

孙膑说:若想弄明白用兵的道理,去体会弩弓发射的道理就可以了。箭如同士兵,弩弓就如同将领,用弩弓射箭的人就是君王。箭的结构是金属箭头在前,羽毛箭翎在后,所以箭能锐利、迅速并且射得远,……现今用兵却是后重而前轻,如此的布阵方式,只能造成混乱,而去攻打敌军则会调动不灵,问题就在用兵的人不懂得射箭的道理。

弩弓就如同是将领。开弓射箭时,弓把没有摆正,用力过强或过弱不能及时发现,弓两端发箭的力量就不一致,即使箭头和箭尾的轻重是合适的,前后顺序也没有颠倒,还是不能射中目标。这个道理在用兵中也是一样,尽管士兵配置得当,但将领不和,仍然不能战胜敌军。如果箭头和箭尾的轻重得宜,前后顺序也正确,同时开弓时也把得很正,整张弓的发射力量也协调一致,但是射箭的人不得要领,不能正确发射,也还是不能射中目标。这就好比用兵时,士兵配置得当,将领也协力同心,若君王不能正确使用这支军队,那也照样不能战胜敌军。

所以说,箭射中目标的条件是箭、弩弓、射箭人和目标四项全都符合要求,而军队要战胜敌军,也必须把士兵配置得当,将领之间密切配合,君王能正确使用军队。由此可见,用兵战胜敌军,和用箭射中目标没有任何不同。这正是用兵的规律。……如能从弩弓发射之中悟出道理,就会领会用兵的规律,按这个规律去用兵作战就可以运筹帷幄。【心得】

文章是以军队内部关系作论述的,把它分为了三个层次,并从各自的特点指出应该注意三者之间的关系。这三层是:兵士、将领和君王。从这三层人员的关系来讲,有同层次人之间的相互关系,也有三层人之间的相互关系,如果细说这些关系,那就没这么简单了。但作者只针对最重要的一点进行分析阐述,一下子就切中了要点,孙膑确实高明。看来孙膑很善于运用比喻来论述抽象而深奥的道理,能很形象而生动地说明问题,给人留下鲜明而深刻的印象,孙膑在这篇文章中以弓箭及开弓放箭作比喻来说明军队内部的各种关系,非常贴切,很容易把道理讲明白。

孙膑说:“矢,卒也。”把士兵比作成箭,并从箭的结构说明该如何配置士兵。他用箭头是金属、箭尾是羽毛箭翎的,箭才能锐利、迅速,并且射得远的道理来说明兵力配置必须前“重”后“轻”,即必须把精锐主力放在前锋线上,孙膑还进一步论述作战用兵的后重而前轻的错误,并明确地指出,这只能造成混乱,在用敌作战的时候很难灵活调动。这一兵力配置的原则是重要的,看看下面的这个故事就知道了。

汉尼拔(公元前247年~前1183年),迦太基(今突尼斯境内)战略家,统帅。他是著名将领哈尔卡巴的儿子。他生活在迦太基与罗马争夺西地中海霸权的战争时代,从小随父从军,军营生活培养了他卓越的军事才能。公元前221年,汉尼拔任迦太基驻西班牙军队的最高统帅。公元前218年,他率领10万大军从西班牙出发,翻越长年积雪的阿尔卑斯山,潜入意大利,揭开了第二次布匿战争的帷幕。

公元前216年秋,汉尼拔率领迦太基军队来到意大利东南部的坎尼,与罗马执政官瓦罗率领的军队相遇。双方在这里进行了第二次布匿战争中规模最大的会战,史称“坎尼会战”。

参加会战的罗马步兵8万人,骑兵6000人。而汉尼拔只有步兵44万人和骑兵1.4万人。战前,罗马的军队开到坎尼附近的平原上布阵。执政官瓦罗将步兵列成密集的方阵配置在中央,作主攻力量,骑兵配置在两翼作掩护,企图以步兵的猛烈冲击,打败汉尼拔的军队。汉尼拔针对罗马步兵方阵不便于机动的特点和当地中午当刮强劲东南风的气象规律,将整中部队背向东南展开,以部分步兵配置在中央,两侧靠后部署了强大的骑兵和部分便于机动的轻装步兵,形成一个中央向前凸出的半月形。汉尼拔企图以正面牵制、西翼迂回夹击的战术,围歼罗马军队。

8月2日上午晨9时许,会战开始了。瓦罗命令罗马步兵向汉尼拔军的中央突出部进击,汉尼拔中央步兵且战且退,诱敌深入。瓦罗不知是计,趁势猛攻。使汉尼拔的步兵逐渐凹了进去,形成了一个张开的大口袋。此时,汉尼拔令500名士兵向罗马军队假降。罗马执政官看到这些士兵交出了武器,其余步兵后退,认为汉尼拔军队已趋战败,便纵兵追击。结果,罗马军陷于汉尼拔设置的口袋阵中。

汉尼拔见敌已中圈套,即令两侧骑兵夹击罗马步兵,形成了包围态势。罗马步兵遭此不意攻击,顿时阵势混乱,溃败逃跑。汉尼拔马上令右翼骑兵追击逃敌,左翼骑兵迂回敌后,断其退路。双方展开了激烈的厮杀。中午时分,东南风大作,狂风夹着沙石向罗马军队席卷而来,罗马军被沙石打得连眼都睁不开,军势更加混乱不堪。这时,假降的500名汉尼拔士兵,掏出武器,杀向敌人,罗马军队在汉尼拔军队的四面环攻下,死伤遍野。此战持续约12小时,罗马军被歼7万余人,被俘1万余人,只有一小部分(约200名)残敌在执政官瓦罗率领下趁夜侥幸溃逃,汉尼拔的军队仅伤亡的6000余人。

孙膑的第二个比喻是:“弩,将也。”并深入分析道,“弩张柄不正,偏强偏弱而不和,其两洋之送矢也不壹,矢虽轻重得,前后适,犹不中招也……”这段论述,恰当地说明了军中将领之间的关系对作战的重要作用,将领不和,就像弓的两端有弱有强一样,哪怕好箭,也射不中目标,即便军队士兵强壮,配置得当,仍然不能战胜敌军。兵强,还须将和,才有可能胜敌。“先之以身,后之以人”就是作为将帅,要身先士卒,为人师表。这样的将帅在历史上不乏其例。

其一,忠贞爱国,为义忘己。如明朝68岁老将邓子龙在抗倭战场上任援朝水师副总兵,亲率200名勇士跃上朝鲜战船,支援受困朝鲜官兵与日军搏斗,壮烈牺牲。再如甲午战争中,海军名将邓世昌,指挥“致远”舰与日舰奋战,遭敌围攻。他沉着冷静,指挥受重创的“致远”舰向日军旗舰“吉野”猛冲,决定与敌同归于尽,不幸全舰250余名官兵同殉于难。又如太平天国青年军事统帅陈玉成被俘后慷慨陈伺:“大丈夫死则死耳,何饶舌也!”显示出崇高的气节和不屈的英雄气概。

其二,生活享受,不以己先。也就是说,在物质生活上,为将者首先想到的是部属,而不应先考虑自己。如康熙帝率军远征漠北,在荒漠上弛聘数千里,正遇上大风雪。他想到的不是个人的休息,而是伫立在大风雪之中,看部队结营完毕,自己才进入行幄;部队食毕,他才进膳。他还写下了《瀚海》一诗:“四月天山路,令朝瀚海行。积沙流绝塞,落日度连营;战伐因声罪,弛驱为息兵。敢云黄屋重?辛苦事奈征。”反映了康熙帝不辞劳苦的战斗精神。广大官兵受到很大的鼓舞,克服重重困难,终于取得昭莫多之战的大胜利。

其三,公而忘家,一心力国。如西汉骠骑将军霍去病“六击匈奴”,其赫赫战功深得汉武帝的重视。据《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记载,在河西之战后,汉武帝为了表彰他的战功,特意在京城长安为他修建一所华丽的住宅,叫他去看看是否满意,霍去病谢绝汉武帝的美意说:“匈奴未死,何以为家!”这清楚地表明,霍去病在敌人还没有消灭前,决不能先为自己的家事打算。他这种为国忘家的崇高精神,使汉武帝深为感动,更加器重于他。霍去病不幸病逝后,朝野悲恸,汉武帝特命将其坟墓安置在自己的墓穴旁边,并将其坟墓建筑成祁连山那巍峨的形状,以表彰霍去病功高如山的伟绩。

其四,身体力行,平以律己。如岳飞在治军上严以律己,是有口皆碑的。他身体力行,严守“四不”:一不贪财,二不爱色,三不娶妾,四是山河未复滴酒不进。这“四不”格言,在当时的封建社会“人为钱死”、“官吏多是三妻六妾”的环境之中,真正做到那是难能可贵的。有人问岳飞,天下何时太平?他回答说:“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在主将的感召下,“岳家军”秋毫无犯,“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所以深得民众的爱戴和支持。金兵畏其军威,纷纷传言:“撼山易,撼岳家军难。”

因此,只要将帅“先之以身,后之以人”,时时身先士卒,处处为人师表,才能带出一支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军队。我们现代指挥员应从“先之以身,后之以人”的治军谋略中受到启迪。

在论述了这两层关系之后,孙膑又论述了第三层关系:“发者,主也。”把君王喻为射箭的人,又形象地说明,箭好,弓也好,假如射箭的人不懂得如何射箭,就不能射中目标。孙膑又明确指出,和射箭的道理一样,当士兵配置得当,将领也团结合作,君王若是不能正确指挥军队,便无法战胜敌军。

所以说在行军作战中“士”、“将”、“君王”三者的关系是很重要的,缺一不可。兵要配置得当,能服从命令;将要善于用兵,能于兵同心协力;君王要有正确指挥军队的能力,这样的军队才是强大的军队。

在企业中,企业组织结构实施是战略的一项重要工具,一个好的企业战略需要通过与其相适应的组织结构去完成,才能够起作用。实践证明,一个不适宜的组织结构必将对企业战略产生巨大的损害作用,它会使良好的战略设计变得无济于事。因此,企业组织结构是随着战略而定的,它必须按照战略目标的变化而及时调整。在战略运作中,采取何种组织结构,主要取决于企业决策者和执行者对组织战略结构含义的理解,取决于企业自身的条件和战略类型,也取决于对组织适应战略发展标准的认识和关键性任务的选择。

美国学者钱得勒曾经指出:战略与结构关系的基本原则是组织的结构要服从于组织的战略。即企业战略决定着组织结构变化的类型。这一原则指出企业不仅能从现有的组织结构中去考虑战略,而且应该从另一视角,即根据外在环境的变化去制订战略,然后调整原有的组织结构。

一般来说,从相对稳定时期的企业组织结构来划分,组织结构包括职能专业化、区域组织、事业部组织、战略经营单位、矩阵结构和横向型结构6大类。换而言之,这仅是从静态区分出来的。如果从企业发展的角度,即从动态上来看,企业处于不同的发展时期,必将会采用不同的组织结构。企业结构也一定是随着企业的发展过程而不断的推演、创新,从而寻求到最佳状态。因此,我们理解企业组织结构的战略含义,不能局限于其静态时的几种形态,更重要的是从企业的发展动态过程中来理解其演变过程,及在不同使其表现出来的复杂的历史形态。只有这样,才不会被一时的表面现象所迷惑,而能使我们在复杂的过程中更准确的把握企业组织结构的动态变迁,这才是真正的更深的战略内涵。

企业组织战略调整的内容,与企业组织战略相适应的组织结构工作包括三方面的内容:

一、正确分析企业目前组织的优势和劣势,设计开发出能够适应战略需求的组织结构模式。

二、通过企业内部管理层次的划分、相应的责、权、利匹配和适当的管理方法与手段,建立起确保战略实现的能力。

三、为企业组织结构中的关键战略岗位选择合适的人才,保证战略推行的有力实施。为了帮助上述组织结构调整工作有效展开,需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前期准备工作:(1)确保战略实施的关键活动。我们应该从错综复杂的活动中,如制度建设、人员培训、市场开发等方面,去寻找对战略实施起重要作用的活动。(2)把战略推行活动划分为若干单元。将企业的整体战略区划为若干战略实施活动单元,他们实际上就组成了组织结构调整的基本框架,这样在客观上保证了企业战略被放到了企业的首要地位。(3)将战略实施活动单元的责任与权利得以明确化。企业战略管理这应该全面衡量集权与分权的利弊,从而做出适当的选择,给每个战略实施单元授予适度的决策权力,并责成其制订符合企业的单元战略并负责贯彻实施。(4)协调各战略实施活动单元的战略关系。这种协调是通过整个组织权力等级层次的方式来实现目的。

在实施企业整体战略的过程中,让各战略活动单元共同参加,让其在实施过程中相互了解,相互沟通,从而充分发挥了协调各方的作用。在企业调整组织结构的过程中,必然会对组织结构进行选择。而每一种组织结构都有自身的长处和短处,在企业组织调整中,企业应该综合考虑各种组织结构的特点,而不应该局限于某一基本的组织形式。组织结构作为企业战略的手段,其本身无所谓好坏,关键在于其如何适应战略。因此,企业应当从实际出发,对自身的组织结构进行有效的调整,让其既满足战略需要又非常简单可行,而不可盲目地追求结构的膨胀和形式上的完美。

企业战略的内容要充分的考虑到企业员工的行为特点,是用于指导和调动整个企业组织,这是组织结构适应战略的最本质的内容。这种组织结构适应有以下三个标准:

一、产生共同的愿望。产生共同的愿望这种组织结构的适应,是指其在战略上充分有效地使企业全体员工的认知和努力方向一体化,具有为企业全体员工提供共同理想的聚焦作用。对于企业长期运营的共同目标或者理想蓝图的战略来说,这是最有重要意义的组织结构适应。

二、反映企业组织前进的趋势。使企业的全体员工有共同的意愿、统一的前进方向还不够,必须使人们自觉接收这一体化的方向,并以高涨的士气和坚定的信心,向着既定的企业战略目标齐心协力前进,使企业运作处于最佳状态,这就能是组织结构反应整个企业组织前进的趋势。否则,虽有共同愿望,但趋势错误,其结果也必将对战略结局无济于事。企业有了这种前进的趋势,就可以充分鼓起员工的干劲,使企业内在的力量倍增,反之,没有了前进的趋势,企业的内在潜力将不能用在“刀刃”上,这是人的集体所特有的特性。反映出企业组织的前进趋势,并且能加以利用和保持,体现了战略的指向,也使企业组织结构适应战略的第二个标准。有了这种前进趋势的一体化方向,企业就可以在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使竞争对手望而却步,并迫使其反击对抗的势头越来越弱,从而在竞争中获胜。

三、具有催人奋进的精神张力。组织结构适应战略发展的第三个标准,是指设计好的组织结构能否在员工中产生一种积极进取并保持一种紧张感的精神张力。企业的组织结构实现了“共同愿望”和“反应组织的前进趋势”之后,如果缺乏那种催人奋进并保持适度紧张的精神张力,这组织迟早会松懈,并逐渐习惯成自然,养成惰性。为了防止出现这种情况,防患于未然,有必要给员工注入一定的紧张剂——精神张力,使其不断上进,努力全拼。如果做不到这一点,那么,企业的一体化方向和前进趋势终将因懈怠而付诸流水。当然这种精神张力不是越多越好,越大越能起作用,只有把握好了,才可以促进企业的发展。企业的组织结构如同军队的布阵一样重要,所以对于孙膑的谋略思想同样值得企业借鉴。

十一 行篡

【原文】

孙子曰:用兵移民之道,权衡也。权衡,所以篡贤取良也。阴阳,所以聚众合敌也。正衡再累……既忠,是谓不穷。称乡县衡,虽其宜也。私公之财壹也。夫民有不足于寿而有余于货者,有不足于货而有余于寿者,唯明王、圣人知之,故能留之。死者不毒,夺者不愠。此无穷……民皆尽力,近者弗则远者无能。货多则辨,辨则民不德其上。货少则□,□则天下以为尊。然则为民赇也,吾所以为赇也,此兵之久也。用兵之……【注释】(1)此是篇题,写在本篇第一简简背。篡借为下文“篡贤取良”即“选贤取良”。(2)此句意谓:用兵和使民,如同用天平称东西一样。(3)聚众:集结兵力。合敌:同敌人交战。(4)称:举。乡:同向。县:同悬。衡:天平。称向:定方向。悬衡:衡量轻重利弊。(5)虽:疑借为唯。(6)指富有而贪生的人。(7)指因贫困而轻生的人。(8)毒:痛恨。(9)愠:抱怨。(10)弗字下疑脱漏一字。(11)辨:疑借为便,安逸。(12)赇:此处疑指积聚财富。【译文】

孙膑说:利用人民的力量去作战的问题,要认真斟酌。斟酌的目的是为了能够选拔出道德才兼备的人。运用阴阳变化配合的规律,是为了聚集人民的力量去对敌。要充分考虑一个地方的实际情况,才能恰当地使用那里的民力。私人和公有的财物要统一安排使用。民众之中,有的人财物很多却贪生怕死,有的财物少却不怕死。只有明智的君王和贤明的人,才能正确处理,适当动用民力,使得牺牲生命的人不怨恨,被征用财物的人也不生气。……百姓都会尽自己的力量。如果亲近的人不愿效力,那就不可能让人民尽力了。如果征用财物过多,就会伤害民众的利益,从而导致民众对君王不满。征用财物少……君主就会得到全国的拥护。应该让百姓积累财物。我主张让百姓积累财物,是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保证长时间用兵作战。【心得】

本文章阐述了如何保证战争需用的民力、民财问题,这是用兵作战的基本保障。没有后备兵员,物资保障不充足,任何杰出的军事家也无法取得成功的。本文章论述了这样几个观点:一是选拔贤德的将士;二是聚集民众的力量去行军作战;三是要恰当地使用民力;四是动用民力时必须大公无私,对亲、疏的人一视同仁;五是要爱护和积蓄民力。此五项都是保证战争供给的不可缺少的条件,是否做得到,是否做得好,对战争的后续保障关系重大。我们先看看下面几个事例,或许可以给我们一些启示。

宋代抗金名将李纲曾上书提到治理黄河以北、以东两个地区的基本战略,他说:“黄河以北、以东,是国家的屏障。只要这两个地区治理得妥当,那么,中原地区就可能保全,东南地区才可能安定。而现在黄河以东失掉了忻州、代州、太原、泽州、潞州、汾阳、晋州等地,其余的州郡还在我们手中;黄河以北失掉的不过是真定、怀州、卫州、浚州四州罢了,其余的30多州郡,也都在朝廷的命官手中。而且这两个地区的官吏、老百姓、将士,都是坚决拥戴朝廷的,他们都推举了当地的豪杰人士作力首领,组建了反金的武装组织,多的几万人,少的也不下于1万人,朝廷如果不趁这个时机设立机构、派遣使臣,给这些地方以较大的援助和抚慰,臣担心他们在粮尽力疲、处于危急关头却又走投无路的情况下,一定会产生怨恨的情绪,金人就会乘机拢络他们,使他们为金人所用,而成为金人中的精兵。

因此,臣建议,朝廷可以在黄河以北的地区设置招抚司,黄河以来的地区设置招制司,选择像张所、傅亮那样有才能和胆略的人来担任职务,由他们来传达朝廷不忍心把这两个地区抛弃给金国的决心,要是有人能保全或收复一个州或者一个郡的,就按照唐朝设藩镇的制度一样,让他当郡守来防守这个州或者这个郡。这样,不仅可以断绝一部分人投靠金人的念头,而且还可以借用他们的力量来抵御金人,这是现在的当务之急。”

金兵围攻汴京时,李纲率兵死守,当时,京师里有些为非作歹的人,乘机刺伤了宦官,抢走了他们的金银财物,并且宣言把私藏的兵器交给官府以此来邀功请赏。李纲下令把他们集中在守御使衙门,按照次序查个水落石出,一共查出了20多个人,叫他们每人各自报了自己的姓名后,然后就把他们全都给斩了,同时还斩了20多个杀伤将领的人。对于那些凡是偷了一件僧衣的、抢劫妇女的一匹丝帛的,以及任意砍伤老百姓的,也都严加查处。所以,尽管城外有强敌围攻近一个多月,城内却没有发生盗窃的事件。

由此可见,“得民心者得天下”,只有爱戴百姓,行军作战才有保障,国家才能安定。爱护百姓,爱惜民力,培育和积蓄民力者昌,反之则亡。这好比蓄水和用水一样,懂得蓄水为先,用水有度的人,他便有源源不绝的水可用;而不知蓄水,只知滥用的人,必将面临河干湖涸,无水可用的绝境。百姓就好比是河,是湖,英明的君王应该让河满、湖足,才会长期有水可用。

还有这样一个故事。

唐代宗时,刘晏被朝廷任命为转运使,当时正值安史之乱被平息以后,百废待举,国家的一切开支都要依靠刘晏去筹措。刘晏这个人精力充沛,天资聪颖,善于随机应变,对各种复杂的情况都能了如指掌,穷尽其妙。他曾高价招募骑手,在各地设置驿站,派他们去搜集全国各地的物价情况。一旦行情有了什么变化,即使是在边远的地区,也用不了几天,很快就能传到京城,刘晏因此能掌握市场物价的控制权。然后,他再组织力量,对各种物品,低价买进,高价卖出,国家因此获得了利益,而全国各地也避免了物价过高或偏低的弊病。

刘晏认为,朝廷关心灾民,不在于赏赐粮食财物多少,而是帮助他们尽快地恢复生产,自己救自己。如果是正常的年成,那就正常地收税;若是碰到荒年,那就要适当予以减免。他在各州县设立了知院官,责成他们每10天、1个月及时地向朝廷如实报告天气及粮食收成等情况。若是那里的灾荒刚刚露出端倪,他便责令主管官员预先统计出官府历年储备的粮食多寡,看先减免某种税款,借贷某某户,这样,老百姓在未遇到困难时,刘晏上级的救济措施便已得到朝廷的批准而付诸执行了。但有人指责刘晏,说他不重视赈民救灾,这显然是不对的。善于治病的医生,不会让病人到了十分危险的程度才去抢救;同样,善于救灾的官员,也不会让灾民专靠救济才能生活下去。因为赈救灾民的物资发放得少了,就不够养活全部灾民;但如果想要救济更多的灾民,那就要动用更多的国家储备,国家的财政就会出现赤字,那又只得加重税赋。再说,如果赈济的物资发放得多了,则又会助长灾区里的一些人不劳而获的侥幸心理,一些贪官污吏则会狼狈为奸,互相勾结;狡猾强悍之徒多,诚实软弱的人便少,这种现象即使是把斩首的刑具摆在人们的面前也是无法禁止的,这就对国家和灾民只有害而无益了。其实,灾区最缺乏的还是粮食,其他物产还是会有的。政府低价卖粮给灾民;同时又收购灾民手中的其他物产,然后转卖到其他的地方,或政府留用,这样,国家的财政也不会发生问题了。至于丰产区农民多产的粮食,应该允许农民自由地贩卖,这样,就能够将这些粮食及时地分散到灾区的各个村里去,贫苦农民由于没有精力去集市上购买,就可以在先买到手的农民中再去卖,如此辗转相让,自己赈济自己,这对国家和灾民都有益而无害了。

事实证明,任何统治者,只有懂得爱护人民,与民休息,才能得到人民的拥护和支持,这样国家就可以强大起来。在与敌人作战的时候,人民才愿意发挥他的力量,保障战争的胜利。

孙膑的观念用到企业中,就是爱惜人才。联想集团从1984年创业时的11个人、20万元资金发展到今天已拥有近7000名员工、160亿元资产、累计上缴利税10.5亿,成为具有一定规模的贸、工、技一体化的中国民营高科技企业。当外界纷纷探索“联想为什么?”的时候,当一大批优秀的年轻人被联想的外部光环吸引来联想的时候,我们不妨走入联想内部,去看看联想的人力资源管理。

第一、观念的转变:从“蜡烛”到“蓄电池”。和每一个企业的成长历史相类似,联想也经历了初创、成长到成熟几个阶段。在企业成长过程中,随着企业规模扩大,企业领导层越来越认识到人的作用。1995年,集团“人事部”改名为“人力资源部”,这种改变不仅是名称变化,更是一种观念的更新。

蒋北麒先生说:“过去的人才管理把人视作蜡烛,不停地燃烧直至告别社会舞台。而现在,把人才看作是资源,人好比蓄电池,可以不断地充电、放电。现在的管理强调人和岗位适配,强调人才的二次开发。对人才的管理不仅是让他为企业创造财富,同时也要让他寻找到最适合的岗位,最大地发挥自身潜能,体现个人价值,有利于自我成长。”

中关村是人才争夺“重地”,贝尔实验室、微软研究院、IBM研究中心等外资研发机构纷纷在此安营扎寨。在这场人才抢夺战中,联想并不是被动挨打,而是主动迎战。他们认为这些跨国公司的进入,刺激了中国的人才市场,同时也给国内企业提供了一个更新人才观念、改变管理机制的学习机会。为此,联想提出了自己的崭新理论:项链理论。就是说:人才竞争不在于把最大最好的珠子买回,而是要先理好自己的一条线,形成完善的管理机制,把一颗颗珍珠串起来,串成一条精美的项链。而没有这条线,珠子再大再多还是一盘散沙。没有好的管理和强有力的企业凝聚力,仅仅依赖高薪也难留住人才。

第二、在赛马中识别好马。联想为那些肯努力、肯上进并肯为之奋斗的年轻人提供了很多机会。今天,联想集团管理层的平均年龄只有31.5岁。联想电脑公司的总经理杨元庆、联想科技发展公司总经理郭为、联想科技园区的总经理陈国栋……都是没有超过35岁的年轻人,他们各自掌握着几个亿,甚至几十亿营业额的决策权。从1990年起,联想就开始大量提拔和使用年轻人,几乎每年都有数10名年轻人受到提拔和重用。联想对管理者提出的口号是:你不会授权,你将不会被授权;你不会提拔人,你将不被提拔,从制度上保证年轻人的脱颖而出。

联想启用年轻人采取策略是“在赛马中识别好马”。这包括三个方面的含义:

一是要有“赛场”,即为人才提供合适的岗位。

二是要有“跑道”划分,不能乱哄哄挤作一团,必须引导他们有秩序地竞争。

三是要制订比赛规则,即建立一套较为科学的绩效考核和奖励评估系统。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