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畜牧产业化经营理论与实践(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1-04-11 12:37:05

点击下载

作者:程支中,游启雄

出版社:成都西南财大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中国畜牧产业化经营理论与实践

中国畜牧产业化经营理论与实践试读:

前言

经济主体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为谋求自身发展,在获取足够信息和仔细研究分析基础上,制定不同战略下的相应策略,以决定是采取竞争还是合作,可以说,任何制度的形成都是双方或多方多重博弈的结果,农业产业化经营也不例外。农业产业化经营问题产生于二战后发达国家,中国在20世纪90年代初产业化经营成为经济发达地区出现的一种新的经济现象,是继家庭承包责任制和乡镇企业异军突起之后的又一伟大创举。而畜牧业作为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地位和作用不断增强,2015年畜牧业总产值占农业总产值比重从1981年的18%提高到36%,特别在中西部地区,其产值已占农业产值的50%以上,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畜牧业在国际舞台上成为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产业,其优势越发明显,而畜牧产业化经营作为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转变的重要途径,它解决了诸如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农户弱小地位等诸多问题,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和现实性。无论从什么角度来说,产业化经营对于我们来说都是一个重要的课题,国内外在对大农业的产业化经营方面研究得多,而专门研究畜牧领域产业化经营相对较少,某些方面甚至还处于空白,研究主要集中在产业化经营的组织形式、运行机制和社会化服务等方面,近年来开始涉及到产业化经营的风险和风险防范控制等问题上,而对于产业化经营战略与营销策略、微观基础和政府行为等方面研究得较少,至今还未专门系统研究畜牧产业化经营。

本书力求从纵深和系统两方面来论述畜牧产业化经营,研究视角从宏观到中观、微观方向深化,根据世界各国畜牧产业化经营的经验和中国畜牧产业化在各地运行的实践,对农业(畜牧业)产业化经营的理论与实践、经营效果、风险防范和控制进行了系统深入的探讨。本书的主要内容为:

第一,界定畜牧产业化经营的内涵。概念的准确界定是分析研究的前提和基础。畜牧产业化经营是畜牧生产经营从单纯的生产领域扩展到加工与流通领域,使畜牧业诸环节,即产前、产中、产后结为一个完整的产业系统。产业化各经营主体是否结成利益共同体是衡量某种经营是否实现产业化的基本条件。与产业化经营相对立的另一种形式是生产、加工和流通的完全分离。

第二,阐述农业(畜牧业)产业化经营的基本理论。从不同层面,分别运用宏观经济学理论、微观经济学理论、产业经济学理论、社会分工协作理论、交易费用理论、市场经济理论、利润平均化理论、马克思的社会再生产理论来理解农业(畜牧业)产业化经营。以这些理论为指导,在实践中要树立城乡一体化、工农一体化和产供销一体化观念,尊重农民意愿,以加快提高中国农业(畜牧业)产业化经营水平。

第三,研究畜牧产业化经营的微观基础及其组织创新。微观基础是产业化经营的基石。畜牧产业化微观基础类型较多,有专业化生产的畜禽养殖大户、家庭牧场、畜牧场、股份合作制畜牧企业(公司)、畜牧企业集团、畜牧专业协会、专业性的合作经济组织、畜牧专业市场等。它们有不同的特点,形成和发展的条件也有差异,适应范围和未来趋势也不尽相同,它们都有望结合,形成不同的组织模式。

第四,论述主导产业。运用比较经济理论、扩散效应理论和区域经济理论作为主导产业选择的依据,从发展主导产业的商品生产和加工基地、突出畜牧主导产业发展重点、对主导产业进行合理布局以及加强对主导产业的宏观调控等方面来培育主导产业。

第五,论述龙头企业的培育和壮大。龙头企业是推进畜牧产业化经营的核心和关键,畜牧产业化经营的重点和难点都在龙头企业上。应定性和定量相结合从两方面来评判龙头企业的标准,并且在不同地区、产业化不同发展阶段,其标准应有差异。其后,本书还论述了龙头企业的作用以及扩张对策。

第六,界定政府在畜牧产业化经营中的职能。经济活动产生的“外部效应”、市场机制对公共产品资源配置无效率以及市场机制的调节易引起经济波动等缺陷,需要政府的调控,尤其在产业化经营初期。地方政府应在基础建设、龙头企业扩张、引导农民走向市场、培育民间中介机构和服务体系等方面发挥作用。中央政府应在市场政策、减轻农民负担、保护畜牧资源、维护生态环境、确保畜产品质量安全方面发挥作用。政府行为对产业化经营的干预程度应与其发展程度成反比。从经济学意义讲,客观上应存在一个合理的限度,要建立一个干预适度和合理的政府,即政府所支付的边际成本小于市场交易的边际成本,这种干预就是适度和合理的,反之亦然。

第七,论述畜牧产业化经营社会化服务体系的构建。社会化的生产经营需要社会化的服务,对于生产经营分散、属于弱质产业的中国畜牧业来说,尤其如此。从生产经营对服务环节的要求、行业服务组织的总体功能、服务主体与产业的关系以及从减少交易成本的途径看畜牧社会化服务体系的重要性。在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先有专业化,随着专业化生产的发展,出现了社会化,然后又从社会化走向一体化,这是顺向发展,服务组织的产生和发展基本上也是从区域性服务到专业化服务,从单项服务到综合服务,从一家一户的分散型服务到基地型规范化服务,从松散型服务走向一体化服务,也具有顺向发展的特点;而在广东省等沿海发达地区,一般是先发展加工企业,以此带动农户发展专业化生产,服务基本上是综合性、规范化和一体化的服务,这两种服务不仅体现在发展的顺序上,而且代表了中国社会化服务组织的两种不同的思路。应从畜禽良种繁育体系、饲料工业体系、疫病防治体系、畜产品加工体系、市场流通服务体系、管理服务体系、资金服务体系、风险保障体系、畜牧法律保障体系和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等方面来建立完善的社会化服务体系。

第八,研究畜牧产业化经营战略和市场策略。畜牧产业化经营必须以战略为指导,首先要清楚企业该采取发展型、稳定型或者防御型战略,其次要确定与主要竞争对手竞争是利用成本领先、差异化或聚焦化战略,最后要明晰企业相应的职能战略问题。市场是企业的龙头,尤其需要关注市场战略问题,企业应以市场的同步发展作为基础和支撑,各经营主体发展的好坏依赖于产品价值的实现,而产品要完成这一“惊险的一跳”,与采取正确的营销策略密切相关。针对中国畜产品营销现状和存在问题,本书提出了畜产品价值的实现有赖于实行正确的产品、价格、营销渠道以及畜产品促销策略,并利用互联网工具和大数据智能分析平台,创新营销模式。

第九,论述畜牧产业化经营的运行机制。畜牧产业化经营运行机制是畜牧产业化经营组织在其运作过程中建立的制度规则和在运行过程中的具体操作办法和要求,包括资源配置机制、利益分配机制、保障机制和激励约束机制。在资源配置机制上,本书通过分析中国畜牧资源配置所面临的问题,提出了提高畜牧人员的科技水平、加快畜禽改良力度和广开融资渠道等方面来解决资源配置问题。在利益机制上,产权明晰是建立合理利益机制的前提,要强化各经营主体合同的法律效应、在产业化不同发展阶段利益分配应有所侧重以及需要大力发展企业与农户利益联结的载体。在要素保障机制上,需要政府、企业、农户及其他主体的通力合作以及科技保障、管理保障、资金保障和政府推进。在激励约束机制上,一是依靠自然人和法人的潜能激发和自觉行为;二是运用法律手段,建立合同制和完善的内部管理监督机制;三是通过产权的流转和组合,建立权责利分明机制;四是市场激励约束机制;五是管理激励约束机制。

第十,根据国外畜牧产业化经营的主要内容、模式、一般规律和发展趋势,总结了一些可借鉴的国际经验,从中引出以下启示:其一,从一般发展规律来看,共同利益是畜牧产业化经营持续稳定发展的基石,靠某种力量撮合起来的杂合体迟早都会被瓦解和崩溃。其二,加大畜牧科技投入,促进先进适用技术及畜牧机械设备的应用,培育和发展畜牧科技型产业化组织,加快畜牧经济的发展。其三,产业化经营各环节紧密相扣,持续发展依赖于最终畜产品价值的实现。如果最终产品价值得不到实现,产业链发展就会受阻。其四,畜牧产业化经营的组织载体形式多样。在欧美国家,畜牧产业化经营发展较好的国家产业链上的各经营主体把利益互惠看作首要和关键问题,一般通过入股,在联结工农关系、协同产供销联系中切实发挥作用,特别是欧洲国家采取“合作社”组织形式以其内部非营利性的服务原则,畜牧产业化经营发展得很成功。在中国畜牧产业化经营进程中,农民同样以合作经济组织形式实现自由联合,这是发展畜牧产业化经营伴随的必然现象和客观规律。其五,畜牧产业化经营扮演主要角色的是各参与的经营主体,政府仅是通过政策和法律为产业化经营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条件。例如,政府在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市场信息平台建设、管理畜产品出口贸易及对资源和环境保护方面施加约束,着重为多元主体的有效营运创造有序竞争的市场环境。畜牧产业化经营要取得好的效果,必须坚持充分利用当地畜牧资源,调整畜牧业内部结构,紧紧抓住效益这个中心,壮大龙头企业,带动更多农户,鼓励农民在自愿、互利基础上发展合作经济,形成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根据中国实际情况,坚持规模经营与传统散养结合,引导、鼓励农户向适度规模经营转化。

第十一,本书分析了中国畜牧产业化经营的制约因素,据此提出了推进中国畜牧产业化经营发展的对策。本书通过分析中国畜牧产业化经营的观念制约、利益因素、基础设施薄弱、畜牧保护体系不健全、技术进步问题、农民素质问题、资金问题和畜产品质量安全等,提出了从以下几方面来推进中国畜牧产业化经营:其一,政府必须积极创造推进畜牧产业化经营的外部环境和条件。其二,切实抓好主导产业、龙头企业和生产基地三要素建设。其三,注重探索畜牧产业化经营的组织形式。其四,加强产业链条内外的联系,为相关企业出台一些合理化的配套机制,使其找到自己的生态位,以提高产业链条内企业的衍生和孵化的成活率,产业链条内企业在市场机制下进行衔接,达到自繁自育的效果。其五,建立和健全适应畜牧产业化经营需要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其六,努力促进畜牧技术进步。其七,完善分配机制,注意兼顾农民利益。其八,畜牧产业化经营要结合自己的国情,既要注重技术创新,又要注重制度创新,警惕“后发劣势”。其九,培育市场,对产品准确定位,使产品的价值得以顺利实现。

第十二,正确评估畜牧产业化经营的效果。畜牧产业化经营指标体系研究要遵循特征性原则、导向性原则、可比性原则、可操作性原则、系统性原则和独立性原则,衡量畜牧产业化经营的指标体系包括规模体系、管理技术体系、产业链指标体系、产品体系、组织服务体系、就业指标、效益体系以及畜牧业相关产业发展指标。通过畜牧产业化经营对效率的影响、产业化经营系统内新增利润、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农民增收、城市化进程、政府宏观调控以及区域经济发展等方面来对畜牧产业化经营效果进行绩效评价。在提高畜牧产业化经营的绩效上,要以整个畜牧产业系统利益最大化为目标,保持畜牧产业经营的有序性,建立开放型的畜牧产业化系统,不断创新,确立畜牧产业链的深度和广度,建立各经营主体的利益基础,重视畜牧产业化经营的技术基础等方面来采取措施。

第十三,分析畜牧产业化经营的风险,提出了防范畜牧产业化经营风险的对策。畜牧业是一个高风险的产业,存在自然风险、市场风险、技术风险、政策风险和环境污染风险,实行畜牧产业化经营,产生了违约风险,加大了管理的风险,但降低了市场风险、技术风险和环境污染风险。本书根据风险存在的客观性、随机性、连带性、可变性以及风险的分散性,提出了畜牧产业化经营风险识别的基本思路以及采取被动防范和主动防范措施。对畜牧产业化经营风险的控制,可采用风险转移控制和风险分散控制两种办法。针对中国的实际,中国应具体从以下几方面来控制畜牧产业化经营风险:其一,制定和实施更有利的畜牧业保护政策措施。其二,建立风险保障机制。其三,增强合同的约束力。其四,提高畜牧产业化经营的抗风险能力。其五,加强农业保险。其六,健全畜牧产业化经营服务体系。

导论

一、研究背景和意图

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按照中国的传统,开门便有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随着人民收入水平逐年提高,现在还应在七件事上加上肉、蛋、奶、鱼。其中,作为畜牧业的主要产品,肉、蛋、奶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指标。中国畜牧业发展状况如何,是中国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的关键,涉及农业基础地位是否稳固、国家是否长治久安的重大问题。改革开放以前,中国农业以粮为纲,畜牧业始终处于家庭副业和附属农业的地位。这主要有两方面的制约因素:一是粮食制约,即粮食生产水平的制约。畜牧生产过程是把植物蛋白转化为动物蛋白,这种转化性生产的速度取决于粮食生产水平,粮食生产水平高,人均占有的粮食数量也就多,但中国人口增长较快,粮食的增长基本上被人口增长抵消,人均占有粮食数量一直在较低的水平上徘徊,虽能保证人民群众的基本口粮供应,但却无法为畜牧业生产的高速增长提供条件。同时,由于三年困难时期粮食严重短缺带来的沉痛教训,国家始终把保证口粮供应作为基本目标,在以粮为纲的指导思想下,人的温饱问题都未解决,根本没有多余粮食可以转化,严重阻碍了畜牧业的发展。二是流通环节的制约。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畜产品由国家统购统销,价格也由国家制定,价值规律基本没起任何作用,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畜产品购销价格倒挂,流通环节所耗费的各种费用均由国家补贴,畜产品的销售数量越大,财政支付的补贴就越多。从减轻财政负担的角度考虑,也要求畜产品的销售数量仅仅维持在满足最低需求的水平上。以上两方面的因素将畜牧业强行压制在很小的幅度内。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进行了农村改革,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解放、发展了生产力,由此也带来了畜牧业生产水平的快速增长,畜牧业的地位和作用已发生了深刻变化。随着农村改革的深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发展,中国畜牧业逐渐暴露出一些新问题、新现象和新矛盾,如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分散饲养与规模经营的矛盾以及畜牧生产加工流通的严重脱节、缺乏自我发展能力,这些问题严重制约着畜牧业向高层次发展,无不需要在理论上进行深入研究和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因此,我们需要探索制约中国畜牧业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各种因素,从根本上突破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不断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在此基础上,走畜牧产业化经营道路,实现畜牧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二、研究畜牧产业化经营问题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

畜牧产业化经营是20世纪90年代在中国出现的新生事物,从2006年至今畜牧产业化经营趋势越来越明显。无论从何种角度看,畜牧产业化经营对于我们来说都是一个重要的课题,可以把畜牧产业化经营看作改革与发展的新阶段、一种新的经营方式、多元主体的利益共同体等,但这只能算是说对了畜牧产业化的某个层面。实行畜牧产业化经营符合畜牧业自身和经济发展的内在规律,有以下重大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

第一,扩大了畜牧业的外延。

第二,有利于畜牧业经营和畜牧管理的市场化。

第三,畜牧产业化经营有利于畜牧业参与国际竞争,避免垄断,避免扼杀竞争活力,有能获得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的有效竞争条件。

第四,树立市场经济观念,确立畜牧业系统内养加销、牧工商、牧科教和城乡一体化观念。

第五,尊重农民意愿,确立农民市场主体地位,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

第六,有利于工业反哺农业,实现三次产业协调发展。

三、研究方法

第一,定性分析与定量研究相结合。对畜牧产业化经营的内涵、运行机制、组织模式等采用定性分析;对产业化经营效果分析评价指标体系等采用定量分析。

第二,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对畜牧产业化经营进行了系统的理论阐释,在此基础上,注重结合具体实例。

第三,系统分析法和比较研究法。比较了中外畜牧产业化经营的异同,并借鉴了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使畜牧产业化经营的分析更加系统、全面地反映畜牧产业化经营的现实价值。

四、研究特色和创新

笔者攻读博士学位阶段研究的是产业经济学,并且有近5年的工商管理博士后流动站企业管理博士后科研经历,具有坚实的、系统的理论知识。同时,笔者从事畜牧企业管理工作达二十余年,曾在养殖企业和饲料企业任总经理、市场总监、人力资源总监,并创办了饲料企业,积累了畜牧产业化经营方面丰富的实践经验。多年的理论和实践,为更全面、系统地分析畜牧产业化经营问题创造了条件。本书的研究特色和创新之处如下:

第一,在国内学术界首次全面、系统地分析畜牧产业化经营问题。

第二,全面分析了畜牧业及其产业化经营的风险,并提出了风险防范和控制的对策。

第三,根据中国畜牧产业化经营的实际,借鉴国外的经验,找出中国畜牧产业化经营的主要制约因素,并提出完善的对策,特别是属于发展中国家的中国要防后发劣势,把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有机结合起来。

五、研究主线及主要内容

畜牧产业化经营问题,实际上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一部分,属于具体部门的经营问题。由于农业产业化经营在中国仍属重要概念、重要问题的范畴,而畜牧业也处于不断发展变化之中。因此,研究和探索畜牧产业化经营问题,既离不开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有关理论问题,也离不开具体畜牧部门的特色产业的经营问题,鉴于此,本书的研究主线如下(见图0-1):图0-1 研究主线

根据以上的研究思路,本书一共由三部分十三章组成。

第一部分由第一、二章组成,主要阐述农业(畜牧)产业化经营基本理论。第一章主要研究农业产业化经营基本理论;第二章主要介绍了畜牧产业化经营概述。

第二部分由第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十一章组成,主要阐述畜牧产业化经营实践。第三章主要研究畜牧产业化经营的微观基础及组织创新;第四章主要研究主导产业与畜牧产业化经营;第五章主要研究龙头企业与畜牧产业化经营;第六章主要研究政府(中央政府、地方政府)行为与畜牧产业化经营;第七章主要研究社会化服务体系与畜牧产业化经营;第八章主要研究畜牧产业化经营战略与营销策略;第九章主要研究畜牧产业化经营的运行机制;第十章研究畜牧产业化经营的国际经验和启示;第十一章主要提出中国畜牧产业化经营主要制约因素及推进对策。

第三部分由第十二、十三章组成,主要阐述畜牧产业化经营效果及风险。第十二章主要分析了畜牧产业化经营效果及其评价;第十三章主要研究了畜牧产业化经营风险及其防范。第一篇农业(畜牧业)产业化经营基本理论畜牧业作为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畜牧产业化经营必然涉及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共同问题。第一章农业产业化经营基本理论

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关系中国现代化建设全局和根本的重大问题,历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基本都涉及“三农”问题。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就没有中国的现代化,在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中,农业产业化经营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传统的经济发展观是以国民生产总值或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高速增长作为主要的甚至是唯一的指标,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很多落后国家以西方发达国家的高投资和高积累率来加速本国工业化进程,优先发展本国的工业,特别是被称为“工业之母”的重工业,而把农业仅仅视为支援其他行业扩张的一个被动或消极的行业,中国的发展也不例外。工业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环境污染及能源危机等一系列问题和矛盾,传统的发展观日益受到挑战。20世纪60年代初,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舒尔茨在《改造传统农业》一书中,对以工业化为中心的战略和忽视农业提出了批判,他反对轻视农业,特别是反对以损害农业为代价发展工业的传统工业化道路。1964年,罗马俱乐部的第一个报告《增长的极限》,更以其“零度增长理论”对传统发展观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促使人们更多地反省和思考“人类的生存与发展”这一跨国界、超越一切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永恒主题。自从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我们共同的未来》的报告中正式提出可持续发展概念以来,这一新的发展观正被越来越多的国家接受,中国政府已明确提出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而农业产业化经营,作为市场化、社会化、集约化农业的总和,体现了新的发展观。一、农业的弱质性

长期以来,在中国,农业一直是个弱质产业。所谓弱,表现为:一是农业与其他产业相比,承受风险与收益不成正比,收益波动较大;二是农业人口较多,与其他产业比,人均收入偏低;三是农业以出售初级产品为主,产值和利润均较低;四是农业自身投入能力低,产业发展能力差。究其原因,主要在于:第一,人多地少,生产效率低。中国13亿多人口,7亿多农民,人均占有耕地少,并且不连片,生产效率低。第二,农产品生产成本较高。由于农用生产资料价格较高,科学技术对农业增长贡献率低,导致农产品生产成本高,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弱。第三,农业管理体制不合理,生产与流通分离,农产品加工和流通的附加值流失到农业以外。第四,农民收入受限,农业自身的积累水平过低,发展较缓慢。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政府职能的转变,财政支持力度加大,中国农业发展呈现出了新的转机。从宏观上看,农业已开始成为国民经济五大物质生产部门(农、工、商、建、运)中成本利润率增长最快的产业。从微观上看,一些工商企业已开始投资农业,农业以企业化的方式经营,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这就说明,突破过去某些体制和政策上的局限,按照市场经济的原则,农业完全可以成为高效农业。但从农业产业整体上来看,目前还没有形成高投入、高产出和高效益的局面。近几年农民增收缓慢,农民可支配的收入有限,只能维持简单再生产和基本生活消费,对于扩大再生产和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还必须通过多种融资途径、适合的经营组织形式、合理的经济利益机制以及政府政策的支持,使农业成为高效产业的可能性变成现实。当前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提出与发展,使我们看到农业逐步摆脱弱质产业处境的曙光。二、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内涵及特征(一)产业和产业化

根据当代经济学理论,产业既不是微观经济的细胞(企业和个体),也不是宏观经济的单位(国民经济),在宏观经济理论和微观经济理论中,都没有给产业下个准确的定义。产业在中国旧时指私有财产,目前已成为一个极其重要的分析现代经济的运动状态的概念。例如,产业工人、产业部门和产业革命等。在英文里,产业(Industry)既指工业、行业,又指有组织的劳动,与商品经济相联系,以社会化生产和现代化经营为特征,带有专业特点的较大生产领域,即在国民经济中按照一定社会分工原则,为满足社会某种需要而划分的从事产品和劳务生产经营的各个部门。生产的社会化属性、规模性及其在产业链中的重要性是判断一个生产经营行业是否成为产业的重要标准,由此断定,无论在何种部门,自给自足的小规模生产经营的行业不属于产业范畴,只有面向市场生产并通过市场交换关系加入国民经济循环的生产活动才能称为产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合理的利润是产业发展的前提。同时,任何一个完整的产业,应该是产前、产中和产后诸环节的紧密联结,并形成合理的分工协作关系,这是产业整体性发展的必然要求。

产业化与工业化在英文中都用“Industrization”这个单词,常作为工业化来理解。产业化是一个动态的概念,有两个层面的涵义,一方面是指某一项理论、技术发明和一个产品,经过商品化、规模化、规范化、专业化和社会化发展,形成一个新的产业的全过程;另一方面是指一个产业从低级到高级,从传统到现代的不断完善过程,前一过程表现为产业的分化,后一过程表现为产业的进化,按照事物发展的一般规律,产业的分化和进化是没有止境的。

产业化过程,是产业技术、产业结构、产业组织、产业关联、产业市场和产业政策等产业要素的不断优化组合,也是新的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形成过程。产业化的内容和特征是:新产品的不断开发和推广,市场的不断拓展,商品化及社会化程度不断提高;关联产业群不断形成;生产的专业化及规模化;管理的规范化和企业化。随着产业化经营向纵深发展,原来三次产业划分不再适用于一体化的农业产业化经营系统,因为三次产业划分仅反映国民经济部门之间横向层次结构关系,而产业化经营则从纵向上改变了这种层次结构关系,使产业化过程本身包含了产前、产中和产后全部环节。(二)农业、农业产业和农业经营

农业的发展经历了从原始农业、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过程。20世纪70年代,中国农业还是小农业。小农业概念就是把农业理解为种植业,甚至种植业也仅仅被理解为粮、棉、油的生产,仅仅与自然经济相联系,中国世世代代的农民都是典型的庄稼人。20世纪80年代后期,大农业概念得以提出,农业的内涵才有了扩展,农业不仅指种植业,还包括林业、畜牧业和渔业,也使“农民”的内涵大大发展。中国目前正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

农业虽是一个古老的产业,但真正把农业称为产业却是现代的事,最早把农业称为“产业”的是西方学者。英国经济学家、新西兰奥塔哥大学教授弗希尔(A.G.Fisher)于20世纪30年代最先提出三次产业的分类。西方把农业称为第一次产业时,第二次产业和第三次产业都已发展了,而且农业早已脱离了自然状态,已工业化或产业化了。我们认为被称为产业的农业,并不是任何状态下的农业,而是与现代分工和社会化大生产相联系的农业。

中国的农业目前还未形成现代意义的产业,还带有浓厚的、传统的自然色彩,人们在观念上还没有意识到农业是一个产业,尽管大农业的推行使中国传统农业单一的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向多元化方向转变,但人们很少以产业的观点来谈论农业。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三次产业互动增强,城乡统筹发展和城镇化逐步推进,城乡日益融为一体,人们以新的观点看待农业,人们已开始认识到农业也是一个产业。与此同时,农业也开始了向产业化方向发展。

农业经营是指农业的商品生产和市场经济的概念,其最终目标是利润的最大化,传统的自给自足的农业生产还谈不上完整意义上的经营,因为在自然经济情况下不存在社会性的为他人生产,其产品也不经过社会的核算,不经过社会核算的生产充其量只能叫做生产,而不是经营。(三)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内涵

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本身就是一个产业,何须再提一个“产业化经营”,同义反复?之所以要提“农业产业化经营”,就是为了使农业产业不断分化和进化,实际表明了一种发展趋势。首先,把某一尚带有自然色彩的农业生产和产品改造成接近现代意义的产业;然后,再实现农业产业和产品的升级和转型。农业产业化经营由市场、组织载体、龙头企业、利益机制、主导产业和经营模式等因素构成,其基本内涵是以市场为导向,根据市场需求变化,开发既具有市场潜力,又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和产品;实现经营一体化,要有一定的组织或载体联结,形成产前、产中和产后一条龙的产业链;实行利益互补机制,经营的关键是各主体间形成利益均沾、风险共担的机制;培植主导产业和龙头企业,从资源、技术和资金等优势出发,以市场为导向培植主导产业和龙头企业。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中心和实质是一体化生产经营体系或者称为龙形产业实体,农业产前、产中和产后的三个领域整体化。(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基本特征

农业产业化经营尽管有多种模式,各地发展程度也参差不齐,但都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1.生产专业化、布局区域化

产业化经营是在一定区域内合理布局,形成专业化的商品批量生产,以期获得规模效益和有利于提高整个产业链的效率。

2.一条龙经营

产业化经营的关键是将相关产业有机联结而成的龙形链,一环扣一环,实现一条龙的经营模式,使外部经济内部化,从而降低交易费用,并获得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提高整个产业系统的效益。

3.产品商品化

农业产业化经营实行商品化生产,其提供的原料、初级产品和最终产品都作为商品投入市场,其商品率达90%以上。这是产业化经营与非产业化经营的一大区别。

4.管理企业化

产业化经营主体通过一定的组织模式,对系统的营运、成本和效益实行企业化管理。三、农业产业化经营涉及的基本理论

农业产业化经营完全符合农业自身和经济发展的内在规律,是在长期经营实践中逐步形成的。这需要从不同层面上,系统、全面地理解农业产业化经营涉及的基本理论,以正确指导实践。农业产业化经营涉及的基本理论如下:(一)宏观经济学理论

宏观经济学使用国民收入、经济整体的投资和消费等总体性的统计概念来研究经济运行规律,以国民收入理论为核心,讨论社会再生产过程中最终产品的总量运动,即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均衡率。在宏观经济学理论背景之下,农业产业化经营就包含以下内容:第一,农业产业的外延扩大。传统农业由于生产方式落后,只能维持简单再生产,不太像产业。因此,应通过注入现代科学技术、先进的工业装备、高效的资金投入和科学的管理等新的生产要素,达到改造传统农业的目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是把农业融合到工业方面去,或者“化”成工业那样,实现农产品的规模化生产经营,这样农业不仅包括农业生产,还扩展到之前的农用生产资料和之后的食品及皮毛等加工业。第二,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要逐渐改变农民的“小而全”的小农意识,用现代市场经济观念引导农民,合理配置当地资源。第三,农业管理企业化。农民作为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重要经营主体,逐步培育成规模较大的家庭牧场,生产经营管理走向企业化运作,提高运作效率,增加收入。(二)产业经济学理论

产业经济学是在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基础上,向产业这一中间层次的延伸和拓展而形成的应用经济学,又称为中观经济学。产业经济学从作为一个有机整体的产业出发,探讨经济发展中产业间的关系结构、产业内企业组织结构变化的规律。产业经济学对农业主导产业的选择、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以及农业产业的发展规划,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产业经济学从定性和定量两方面分析了农业产业化经营。微观经济学在其理论体系中并未涉及产业(企业的集合)以及产业之间的关系,在理论逻辑上并不需要产业这一概念;宏观经济学并不研究社会再生产的全过程,把中间产品的生产,即产业之间的关系抽象掉了,因而产业这一概念在宏观经济学中也不属于研究对象。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在经济运行实践中产业间和产业内的经济关系是很复杂的,如果没有一套分析社会再生产过程中中间产品复杂的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的关系,就很难解决市场有效均衡的问题,也难以对社会再生产过程有一个系统、全面的了解。产业经济学正是在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理论基础也需要由产业经济学的理论来指导。这些理论包括产业结构学说、产业关联学说和产业组织学说。

1.产业结构学说

20世纪三四十年代是现代产业结构理论的形成时期,产业结构理论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得到较快发展。产业结构是指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产业组成,即资源在产业间配置状态、产业发展水平以及产业间的技术经济联系。产业结构学说研究各产业之间的相互联系及其数量比例关系,产业间的数量比例关系是否合理,对产业发展具重要意义,是产业经济学的准宏观部分。英国经济学家科林·克拉克在威廉·配第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第一次揭示了劳动力在三次产业间分布的变化规律,即第一产业的劳动力逐步减少,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劳动力逐步增加,这是由于经济发展中各产业间出现收入的相对差异造成的。在克拉克的基础上,美国经济学家库兹涅茨、日本经济学家宫泽健一以及其他经济学家也发现了产业结构的一些新规律。产业结构是在特定环境下形成的,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产业结构形式也不同。根据产业结构学说,农业产业化经营要寻求农业产业结构演变的规律性,选择好农业的主导产业,实现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实施名牌战略,把区域资源优势变为经济优势。

2.产业关联学说

产业关联学说也称产业联系理论、产业关联分析、投入产出经济学,以一般均衡理论、国民收入理论、再生产理论为基础,运用投入和产出来揭示产业间的关系,从而为产业经济分析,也为产业化内部的经济分析提供量化的分析工具,侧重于研究产业间的中间投入和中间产出之间的关系,是产业经济学的中观部分。在农业经济活动中,产业的关联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前向关系,即一种产业生产的产品作为其他产业生产中的生产资料而形成的产业关联;另一种是后向关系,即一种产业生产过程中需投入其他产业生产的产品而形成的产业关联。用一句话来说,产业的生产过程是消耗其他产业产品的过程,同时又是该产业产品被其他众多产业生产者消耗的过程。产业间这种相互消耗其产品的关系,就是产业间投入产出关联。其整个投入和产出的比较,即劳动耗费(含劳动占用)与劳动成果之间的差额,就是经济效益。传统农业把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环节链条割断,农业增值部分不能在农业中体现,而只能在流通过程中表现出来,表现为农业比较利益差。实行农业产业化经营,各经营主体结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经济共同体,实现的总体经济效益能在生产、加工、销售环节达到共享。

3.产业组织学说

所谓产业组织,是指生产同一类或具有密切关系的商品的生产者,在市场活动中的垄断竞争关系结构。产业组织学说是从产业内企业群体的组织问题出发,主要研究企业、产业和市场为什么以现有的一定形式组织起来,这样的组织形式和结构如何影响市场的运行和绩效。产业组织学说把资源配置作为主要着眼点,产业内企业间的关系(即产业组织)对产业的经济效益有重大影响。产业组织学说研究的是产业经济学的准微观部分。

自19世纪中期以来,西方资本主义市场结构出现了由完全竞争的状态发展到蕴含垄断成分的不完全竞争状态,农业也不例外。早在20世纪50年代,西方国家大型农工商综合体、食品综合体的出现,促使了农业的规模化经营。虽然农业规模化经营在发生时间和程度上滞后于工商业,但如今的发展势头越来越猛,特别是农业合作社的经营活动在西方国家长期游离于反垄断法的制裁之外,因而对农业的认识再也不能停留在完全竞争市场的水平上。面对资本主义市场结构的这场历史性演变,一些经济学家着手探索垄断与竞争的关系,将完全竞争到独家垄断之间的各种市场结构进行更为具体的分析,试图构造和寻找协调二者关系的理论与政策,西方产业经济学正是沿着这一线索进一步发展而形成了其产业组织学说。通常,垄断与竞争在任何产业内都存在矛盾,垄断虽能带来规模经济,易形成一定品牌,但却扼杀了竞争活力;同样,过度竞争虽能给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带来实惠,在一定程度上增强市场活力,但相应带来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和产业效益低下。现代产业组织理论所要探索的核心问题就是如何寻找既能避免垄断的弊病又能使生产者获得规模经济的有效竞争条件。解决这一问题的基本方法可以表述为“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市场绩效”分析,这三个基本范畴的关系是:就短期而言,市场结构是既定的,特定的市场结构决定相应的市场行为,市场行为又进一步决定市场绩效的好坏;从长期来说,三者都在变化且互为因果,市场行为的改变是市场结构变动的主要原因,有时市场绩效也直接促进市场行为或市场结构发生变化。这样市场结构、市场行为与市场绩效三者关系的理论以及由此引申出的国家公共政策(即产业组织政策)便构成了现代产业组织理论的完整体系。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所导致的市场行为几乎唯一地表现在价格竞争上,即生产者战胜竞争对手的唯一选择只能是想方设法地降低成本,进而其资源配置也必然是最优的。但中外经济发展历史表明,市场结构不是向着所谓的资源效率最高的完全竞争的方向演进,而是无例外地向着兼具垄断因素的不完全竞争的方向发展。因此,产业组织是否合理主要取决于以下两个核心问题:一是能否保持该产业内的企业有足够的经营管理能力、技术创新水平等方面的竞争力;二是能否达到适度规模使该产业的单位成本处于最优水平。(三)微观经济学理论

微观经济学又称个体经济学或小经济学,是以价格理论为核心,主要研究单个经济单位(单个生产者、单个消费者、单个市场经济活动)的行为,亦称市场经济学或价格理论。传统农业属于典型的完全竞争行业,表现为产品同质性强,交易人数众多,每个交易者都无法影响农产品价格,只能被动接受市场价格,产品的生产和交换都是由市场上“看不见的手”(即价格机制)来自发进行调节,均衡价格和均衡产量是千百万交易者共同博弈的结果。而农业产业化经营打破了这种模式,经营主体间的内部交易变为非市场安排,产品数量和价格由农户根据与龙头企业签订的合同决定。微观经济学理论以农业产业化经营内部复杂的经济联系为主导研究对象。因此,在实践中,应尊重农民的创造性和农民在农业产业化经营中的重要地位。如果农业企业仅通过市场建立农产品交换关系,买卖双方未建立起相应的利益联结机制就不能称为农业产业化经营。(四)社会分工协作理论

分工协作就是劳动分工产出交换,是人类走向文明的伴生物,是生产力发展历史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商品经济发展促使农业生产、加工和销售的分工。在商品经济发展的早期阶段,农产品的商品率不高,生产规模也不大,产业资本一般都独立地按一定比例完成资本循环的三个阶段(生产、加工、销售),只要一个环节受阻,将制约资本循环的正常运行。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企业规模逐渐扩大,光靠产业资本显然不适应时代的发展,处于生产、加工和流通领域的资本从产业资本中分离出来,成为独立的资本,这有利于突破在某一领域的瓶颈,促进了生产、加工和流通的专业化发展,加快农业生产、加工和流通的速度,对农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分工基础上进行协作,具有创造集体生产力、提高劳动效率、节约交易成本的作用,马克思对此曾指出,通过协作,不仅提高了个体生产力,而且是创造一种生产力,这种生产力本身必然是集体力。目前,中国农业的分工协作水平还较低,很有必要走专业化道路,其思路是农户搞种植或养殖,基地通过提供种子或种畜禽,龙头企业从事加工流通,并提供相应的服务,以形成一条龙的经济格局。在生产、加工和流通各自建立起相互独立的体系以后,也产生了新的问题,如产供销的分离造成流通对生产的支配,生产者利益无法得到保证,同时易导致产供销之间的对立和冲突以及产品的供求失衡。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实现社会分工与协作的典范。(五)交易成本理论

交易成本又称交易费用,交易成本的思想由科斯在1937年《企业的性质》一文中提出,而后成为新制度经济学的最基本的概念。任何一种制度选择需要付出相应的代价,这种代价最为主要的是一种交易成本,因此什么样的交易活动能够节省交易成本,就成为制度选择和制度创新的目标。实施农业产业化经营节约交易成本或制度成本取决于以下几个因素:一是产业化组织程度的高低。农户的组织化程度不高,需要联结农户的中介组织,如农民专业协会或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如果与众多分散的农户直接打交道,就很难节省交易费用或制度成本。二是产业化经营的非市场安排节省的交易费用与因扩大企业管理范围所增加的管理费用比较,如果节省得多,就表明具有优势,在制度选择和制度创新上是合理的。(六)市场经济理论

市场经济是指由市场来配置资源的经济,即通过价格和市场体系对个人和企业的各种经济活动进行协调,是属于资源配置方式的范畴。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认为,社会主义国家应在全社会的范围内达到经济、自然和技术等资源的合理配置,需实行高度集中统一的计划经济体制。但在实践中,由于现代经济生产的滞后性和需求的复杂多变,从计划制订、作出决策到执行需要较长时间,当企业接到指令执行时,市场供求已发生变化,而企业只能按计划指令一成不变地生产,势必导致产品的供需失调,价格的上下波动,最终势必造成社会相关资源的巨大浪费。农业生产周期较长,尤为如此。市场经济理论对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指导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通过市场机制作用实现农业所需的相关资源合理配置,借助市场这个载体进行合理流动和重新组合。二是通过农业产供销一条龙,减少许多中间环节的交易费用,节约了成本,而且产品得到多重增值,各经营主体的利益才有合理分配的基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建立的关键是能否培育起市场主体并充分发挥起自主作用。多年来,中国不断深化国有企业的改革,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再造市场微观基础,为培育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市场主体奠定了基础。因此,农业产业化经营不仅仅是生产经营组织形式的转换,也包含着经济运行基本原则的变化。(七)利润平均化理论

等量的资本放在社会再生产的各个部门,由于资本有机构成不同,资本周转速度存在差别,利润率有高有低,但在现实的经济生活中,由于竞争的存在,不论资本放在哪一个生产部门,等量资本大体上要取得等量的利润。在利润率不同的情况下等量资本不能获取等量利润,同资本的本性矛盾,必然导致资本的转移,处于不利地位的部门渴望得到平均利润率,追求利润平均化。在农业发展过程中,农业生产者往往处于不利的地位,不仅生产周期长,经受的风险太多、太大,有自然风险、市场风险、政策风险和疫病风险,而且某些农产品是鲜活的动物,不易保存,交易中处于被动地位,由此出现了生产者、流通者和加工者形成不平等利润率的经济现象。这样资本就不会投入到农业生产上,农业的发展就会受阻。农业产业化经营,就是使产供销结为一体,通过建立一个合理的利益共同体,分享共同利润。这样就打破了农业生产的这个瓶颈,促使农业经济的发展,这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经济性的真谛。(八)马克思的社会再生产理论

社会再生产理论认为社会生产过程是从直接生产到产品出卖结束的流通过程,是连续不断、周而复始的过程。马克思对此曾指出,不管生产过程的社会形式怎样,它必须是连续不断地,或者说是周而复始地经过同样的一个阶段。一个社会不能停止消费,同样也不能停止生产。马克思的社会再生产理论的主要内容是从社会资本再生产的均衡模型出发,应用再生产理论的总量分析和均衡分析方法。马克思的社会再生产理论的核心思想是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产品实现问题取决于社会总产品的实现条件,这些条件要在生产过程内和流通过程内加以解决,全部社会产品实现了,农业再生产才能重新开始并继续进行。农业产业化经营正是农业的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相统一的体现,是农业再生产过程中农产品实物形态运动和价值形态运动相统一的体现,也是农业经济再生产和自然再生产相统一的体现。因此,农业产业化经营是马克思的社会再生产理论的具体化,实施农业产业化经营必须以马克思的再生产理论为指导,破除小农意识和传统产业分工观念,树立大市场和产供销一体化观念。保证产供销的协调是否一定要采取一体化的经营方式?实践证明,产供销之间简单的买卖关系由于没有共同的利益基础,协议或合同只能暂时协调产供销几方的利益,不能平衡产供销之间的利益,并不能从根本上扭转生产亏本,流通赚钱这一不合理的分配格局。产业化经营不是要取消产供销间的分工,而是要在这种分工的基础上建立起程度更高的产供销结合关系,生产、加工、流通都继续发挥自身的专业优势,为共同利益进行经营,实现社会生产和经济效益的稳步增长。

在农业产业化经营实践中,我们要以这些理论为指导,确立农业系统内产加销、农工商、农科教及城乡、工农业一体化观念,尊重农民意愿,逐步完善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各种措施,各经营主体以新的运营机制,选择好产业化经营的主导产业,提高整体经济效益,加快实施中国农业产业化经营进程。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判定标准

判定某一经营实体是不是农业产业化经营,主要标准有以下四条:

一是看各经营主体间是否建立了利益联结机制,是否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共同体。

二是各经营主体间产业链条的联结是否有稳定的制度来维系,主体间有无稳定的组织模式。

三是各经营主体间交易是否存在非市场安排,各主体不是单纯的买卖关系,即外部交易内部化。

四是是否有激励约束机制来运作。

不符合这些标准则不能算是产业化经营,产业化经营主体间是紧密相关、相互合作、利益均沾和风险共担的特殊经济关系。其中,各经营主体是否结成经济利益共同体,是衡量某种经营是否属于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核心标准。五、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产生原因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经营主体为了获利和取得自身发展会不断地寻找潜在的利益,通过和其他经济主体在市场上的多次博弈,在充分获取信息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不同的策略,以决定采取竞争策略或合作策略。可以说,任何制度的形成都是双方或多方多重博弈的结果,如果预期的收益超过预期的成本,一项制度就会被创新。农业产业化经营就是一些具有创新精神的利益相关者根据最大化原则在充分估计、比较预期成本和收益后倡导并组织的制度变迁,也是弱小的农户和经济主体之间经多重博弈得到的合作体。

农业产业化经营之所以产生主要源于以下几方面的原因:一是农户小规模凝固化与实现农业现代化的矛盾越来越深。现代化农业的根本标志是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这有赖于资本使用型技术进步。资本使用型技术进步虽可提高土地生产率,但在农户小规模凝固状态下,农户对技术进步的理性选择必然趋向于劳动使用型,即优先追求土地生产率的提高。二是农户的“小而全”生产导致农产品的无序及过度竞争,信息缺乏,生产经营盲动,生产的季节性与消费常年性矛盾突出,通过延伸产业链条,初级农产品深加工很好地解决了这一矛盾。三是农业产业链条不健全,内在联系被人为截断,导致中国农业较长时期都处于外部规模不经济状态,农业产业链条的一条龙运营,节约了交易成本,获得了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增强了抵御风险的能力。四是目前中国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突出,生产的小规模、大市场和环节杂乱繁多,相关部门无法实施有效监管。产业链条衔接后,比较容易监管农产品质量,同时大规模生产违法成本就显著增大,保证了农产品质量安全。五是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农产品的消费需求发生了改变,更加关注农产品品种、质量以及获取的便利性和时间,也就需要对农产品的产加销进行直接和间接的衔接和控制,也就有了企业和农户紧密合作的可能。中国现阶段农业产业组织存在的上述问题导致其与环境的不匹配正是中国农业产业化经营兴起和发展的主要原因。六、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起点和基础

农业产业化经营对农业产业内部市场关系的质的改进要以农业产业内部市场关系的量的扩张达到一定程度为基础,量变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促使市场经济得到更进一步发展。因此,农业的商品化和市场化既是现阶段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逻辑起点,也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历史起点。农业产业化经营作为中国农村市场取向改革的继续和延伸,必然要求引入新的市场要素,如在不改变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条件下,加快培育农村土地市场,实现农地流转的市场化,唯有如此才能消除农户超小经营凝固化的制度根源。目前就全国范围而言,土地作为农业中最不可替代的生产要素,农业产业化经营相关的包括土地在内的要素资源如果不能自由流动,即无法实现包括土地在内的资源要素的市场化,资源就不能得到优化配置,农业产业化经营注定会以失败而告终。农业的商品化和市场化不仅限于建立一个发达的农产品市场体系,还应进一步培育和完善生产要素市场,特别是农村土地市场。现阶段农业产业组织在微观层次上的不适应所表现出来的农户超小经营规模的凝固化,是农业中“人地比例高度紧张”和“农民对均田承包的强烈要求”共同作用的结果。如果土地等要素能以市场化方式自由流转,将能较好地满足农户对市场信息进行分散加工决策的要求,进而有可能确立农户经营规模适应经济形势而动态调整的变动机制,也只有在经营规模可动态调整的条件下,农户才可能随着经营规模的扩大而理性地选择资本使用型技术进步,这也才能适应农业现代化的要求,带来农业劳动生产率的革命性变化。在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时期,社员潜能基本没被激发出来,普遍存在出工不出力问题,土地生产率和劳动生产率都很低,农业社会化仅仅是一种表象。改革开放以来,农业产供销的机械分离得到了改善,农业产中部门的分工也逐渐由企业内的分工向社会分工转化,出现了一些专业户、专业村以及农工商一体化经营等多种形式的新型分工协作方式。但就总体而言,现阶段中国农业产供销各环节的分工协作关系还没理顺,产中部门专业化水平很低,企业(农户或家庭牧场农场)和地区“同构”现象严重,农业生产的区域专业化基本上还没起步,农业生产的基本格局由人民公社化时的“大而全”演变为今天的“小而全”。从分工与协作的角度看,可以认为,农业产业化经营也是对目前中国农业中分工与协作关系所进行的重新整合。因此,进一步改善农业产前、产后部门与产中部门的协作方式,深化农业产中分工特别是农业生产的区域专业化,在市场机制的基础上逐步实现农业社会化,这是农业产业健康发展的基础。

农业产业化经营得以维持并发展的关键在于利益分配机制和运转制约机制,同时还有赖于龙头企业的经济实力与带动能力,转动在龙头,关键在主体,保障在基础,搞活在流通。七、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目标

农业产业化经营总体目标就是增强农业的核心竞争力。第一,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了农民的组织化程度,解决了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获得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第二,提高科技对农业的贡献率,降低了农产品的成本,效益得到增加。第三,坚持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发展方针,建立布局区域化、生产标准化、适度规模化和服务社会化的现代农业生产体系。从根本上说,这些目标是使传统农业成为现代农业的一条可行路径,是一种新的发展观,不仅包括生产力水平的提高,更有生产关系的调整,涉及各经营主体之间权利与利益关系的冲突与调整。八、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局限性

农业产业化经营同其他事物一样,都不是十全十美的,特别是农业产业化经营在中国出现的历史不长,必然有其局限性。其局限性表现为:第一,农业产业化经营覆盖范围较窄。农业产业化经营作为市场农业的基本经营方式,仅仅涉及适宜范围内的商品性农业生产,与农业的自给性生产无关。第二,农业产业化经营素质要高。农业产业化经营使企业的经营规模和经营范围明显扩大,在管理理论上,企业规模与效率间并非必定是正相关的,如果企业在规模扩大、内部交易取代外部交易的同时,其龙头企业的组织形式、信息处理传递能力、适应多元市场变化的能力、组织管理职能没有相应的改进和提高,相互间不配套,管理与运作成本可能会高于新经营方式的预期收益,并且还必须建立联结农户的中介组织,否则就不能实现产业化经营系统的经济目标,甚至会带来相反的后果。第三,畜牧产业化经营的最终产品要销售得出去,如销售受阻,势必影响其他中间产品价值的实现,影响产业化各经营主体的经营,连带风险较大。由此可见,农业产业化经营对企业的组织结构、管理能力、适应市场变化的能力以及抗市场风险的能力要求较高,而在实践中,各经营主体的素质参差不齐,思想观念、经营理念会有差异,共同价值观难以形成,势必会影响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效果。当市场交易成本的节约不足以抵消企业内部管理费用的增加时,关系型契约就不可能维系太久,随时都有解体的可能,这也是严格意义上的农业产业化一条龙组织形式较少的关键原因之所在。

近年来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忽略了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局限,造成人为“泛化”和“拔高”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倾向,无限夸大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作用,这应引起高度重视。有的不切实际,“萝卜青菜”都装入产业化经营这个“大筐”,这就非常容易引发实践中的盲动行为,延误中国农业和农村经济改革的进程。因此,农业产业化经营充其量只是中国农业转型发展过程的一个片断,如不切实际或盲目地对农业产业化经营提出过高的期望和要求,不充分认识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局限性,很可能会搞乱整个农村经济工作的思路。目前加快农业转型发展的重头戏仍然是要在微观基础和宏观调控领域进一步建立和完善一套促进市场经济发展的基本制度,同时通过尽快制定和实施农业产业政策促进农业资本形成及农业科技进步。九、国外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产生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