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医大师治疗急危重症学术经验选(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1-04-18 13:21:18

点击下载

作者:方邦江,方晓磊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国医大师治疗急危重症学术经验选

国医大师治疗急危重症学术经验选试读:

前言

中医学是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生产与生活实践中认识生命、维护健康、战胜疾病的宝贵经验总结,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结晶。中医药用于治疗急危重症历史悠久,中医药在救治急危重症、保障中华民族的生命健康中起着不可磨灭的贡献,中医急症是中医学精华之所聚。

古代许多著名的医家,如扁鹊、华佗、张仲景、孙思邈和叶天士等都是急救大家,并且在急危重症方面都有所建树。如扁鹊治虢太子尸厥;华佗创制麻沸散、剖腹涤肠;《内经》暴、卒、厥、死诸症;《伤寒杂病论》中风、惊悸、吐衄、下血、胸痹、心痛、蛔厥;晋代葛洪《肘后备急方》口对口吹气法;唐代孙思邈的葱管导尿法。历代医家在医疗实践中总结了一系列行之有效治疗急危重症的方剂:承气类方、大柴胡汤、安宫牛黄丸、生脉饮等;至今仍广泛应用于急、危症临床。在西方医学尚未输入中国之前,中医在治疗急症、重症上有着一套完整的治疗措施,曾经在世界医学发展中处于领先地位。

当代的国医大师无一不是将古人的经验与自己的临床实践相结合的典范,相继积累了许多宝贵的学术经验与临床效方,其临证经验具有鲜明的中医特色,尤其是在长期临床实践中不断应用总结提炼出的有效经验方药,是中医药继承与发展的基石。为了让这些宝贵的经验得以传承与发扬,我们遴选出现代诸多国医大师治疗急危重症的学术思想与经验方药,以馈广大读者学习与继承。

编写本书的主要目的之一是“传承”,也就是当我们医生读者在碰到急重病症时能够快速查阅、参考国医大师的临证经验,从而有力地提高处方水平和疗效。基于此目的,本书采取了“以急症、急病为纲,以国医大师诊疗经验为目”的编写体例。全书共分为上下两篇:上篇为证候篇,主要论述国医大师对发热、咳嗽、呕吐、急性黄疸、胸痛、昏迷、头痛、晕厥、抽搐等十二个急性证候的治疗经验;下篇为疾病篇,主要阐述国医大师对多脏器功能不全综合征、脓毒症、肺炎、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冠心病(不稳定心绞痛)、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病毒性心肌炎、脑梗死、癫痫、上消化道出血、胆囊炎、胆石病、胰腺炎、肾炎、泌尿系统感染、肾衰、登革热、甲流、小儿哮喘、小儿肺炎等现代医学各系统常见急重病的治疗经验。这样安排能够方便我们的医生读者不管从自己患者的主要症状出发还是从现代医学的诊断出发都能快速参考国医大师们对应的诊疗经验,从而快速提高疗效;编写本书的主要目的之二是“提高”,也就是给我们的读者提供在学习国医大师诊疗经验、提高疗效的基础上能够旁证博采、深入钻研的机会,从而使他们更加坚定地走继承、发扬中医药的道路。基于此目的,本书并非国医大师治疗经验简单的汇编,在编写中针对现代疾病谱的变化和临床实际,更加方便读者,我们进行了相应内容整合和革新:①中、西医对每种疾病的认识、治疗现状的概述与分析,这样利于读者横向、快速把握某一疾病诊治现状;②每个病症门下国医大师们各自的学术思想、治疗特色的归纳与分型;③在国医大师经验原按语(由国医大师本人或其学术继承人)外,又加入了编者的按语。本书各章节的编者都是活跃在急救临床一线的学术骨干,基本是全国各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或各地三甲医院急诊科/ICU的学科带头人或负责人。在各自临证基础上,他们表述自己学习、理解国医大师诊疗经验的心得、体会。通过他们的精心解读力图使读者能够融会贯通、临床诊疗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我敬爱的老师著名国医大师朱良春教授生前不顾年事已高,对该书进行多次指导并审阅,提出了很多建议和修改,对保证著作的质量和学术价值发挥了巨大作用。在此谨以此书出版表示对恩师的最真诚纪念。本书的编写得到了已故国医大师朱良春和其子女传人朱又春、朱剑萍等学者专家的大力支持,广东省中医院江俊珊、戴洁琛、李红娟医师,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陈姝医师,上海中医药大学龙华医院盛凌黎、王蓓、王林、沈俊逸、凌丽、王晓翠、蔡仪丽、马智慧、刘月、阿里木江、闫诏、解婉莹医师等参加了本书编写、校对、整理工作,谨此一并致谢!

作为第一本总结国医大师治疗危急重症的书籍,诸多方面尚是一些探索,并且时间紧、任务重,难免有疏漏之处,敬请各位同道使用过程中,提出宝贵意见,以便日后加以修正。主编 方邦江 方晓磊2016年4月26日上篇 证候篇第一章 发热一、概述

发热是机体在致热源的作用下或由各种原因导致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体温超出正常范围。发热本身是一种症状,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生理性体温升高常见于剧烈运动、月经前期、心理性应激等。病理性发热涉及多种疾病、病因复杂,往往诊断困难,是急诊常见的病症之一。在排除一些生理因素外,当腋下、口腔或直肠内温度分别超过37℃、37.3℃和37.6℃,并且24h内温度波动在1℃以上,可以称为发热。

现代医学认为发热病因分为感染性与非感染性。临床上绝大多数属感染性,少数为非感染性。感染原因以呼吸道、泌尿道和消化道最常见,以及某些急性传染病和其他系统的感染。非感染性发热如风湿热、过敏、血液病、恶性肿瘤等。不明原因发热临床并不少见,而且治疗难度较大。发热的诊断需要明确病因,临床上根据病史、仔细查体、结合相关辅助检查尽量明确诊断。一部分难以明确病因诊断的需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或按可能性较大的病因进行诊断性治疗。发热治疗最根本、最关键的是针对病因进行治疗。

中医药学对发热的认识由来已久,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中医学对发热不但重视体温的升高,而且重视患者的自身感受。发热常分为外感发热和内伤发热,外感发热是指感受六淫之邪或温热疫毒之气,导致营卫失和,脏腑阴阳失调,出现病理性体温升高的一类外感病证。外感发热根据感受邪气不同可分为伤寒和温病,温病又分为温热病和湿热病。内伤发热是指以内伤为病因,脏腑功能失调,气血阴阳亏虚所引起的发热。内伤发热根据病机不同又分为阴虚发热、阳虚发热、血虚发热、气虚发热、肝郁发热、瘀血发热。

辨外感发热和内伤发热是中医药治疗发热的关键。治疗外感发热,中医学术史上有伤寒与温病学派之分;叶天士所谓“在卫汗之可也”是治疗外感发热的治则;内伤发热多因脏腑气血虚损或失调而致,临床辨证尤需细审。一般而言,内伤发热病因病机较为复杂,治疗难度较大,临床疗效欠佳。“甘温除大热”之说倡于金元时代……用甘温如参、归、术、芪之类治疗高热,这是中医之特色。中医药辨证治疗发热的效果确切。对于感染性疾病,中西医治疗有助于缩短病程、减轻某些西药的副作用、提高疗效;对于非感染性疾病,特别是对于西医病因诊断不明的发热,中医辨证治疗可以取得不错的疗效,此外中医药治疗内伤发热这是中医学一大特色。

发热是急诊常见病症之一,对于发热的治疗,多位国医大师都有精彩的论述。

对于治疗外感高热,国医大师朱良春认为要见微知著,防微杜渐,先发制病;攻病宜早,达邪为先,集中兵力,挫其锐势,早期截断,阻断传变。国医大师邓铁涛教授倡导外感发热病的辨证应采用统一寒温辨证,辨病与辨证相结合,详审证候,结合季节特点。国医大师朱良春和邓铁涛两位教授治疗发热时均强调辨别外感发热和内伤发热;二老同时指出,临床上外感发热和内伤发热可相互转化和重叠。比如外感发热病失治而形成或诱发加重内伤发热;内伤发热,尤其是脏腑气血阴阳亏虚者,卫外抗邪能力减弱,特别容易感受六淫、疫毒之气,合并外感发热。国医大师郭子光善于运用寒温辨证治疗高热,认为外感发热多是寒温合邪,表里同病,很少是单纯的风寒外感或温邪上受,而且往往三阳合病,治疗上寒温不可偏废。国医大师徐经世教授认为临床上外感高热患者一般常见于热毒性、感染性及恶性病变,其病势有由表入里、由浅入深的传变过程,在诊治上往往按温病卫、气、营、血进行辨治。国医大师李济仁教授治疗春温和暑瘟善于采用卫气营血辨证,取得不错效果。国医大师裘沛然教授治疗外感发热善于运用寒热并用,表里双解的方法治疗风温和伏气温病。国医大师张琪教授善于运用经方治疗高热,认为外感久不解之寒热,又无兼夹症者,多为少阳枢机不利,邪郁肌腠,施予和解少阳枢机不利、表里同治的方法,临床屡验屡效。

治疗内伤发热是中医的一大特色,分为气虚发热、血虚发热、阴虚发热和阳虚发热。国医大师朱良春教授治疗内伤发热从气血、阴阳,结合脏腑进行辨治;抓主症、固本缓图,善用虫类攻逐。国医大师邓铁涛教授强调内伤发热病的辨证以脏腑辨证为总纲,以五脏相关学说为指导,同时注重外感在内伤发热中的致病作用。国医大师郭子光教授认为长期低热的病机多为气血不和,脏腑功能紊乱或兼余邪未尽,而使阴阳失调;治疗上养阴益气,兼清未尽之余邪,从而达到阴阳协调的目的,擅长使用甘温除热、和解少阳和调和营卫治疗长期低热。国医大师李士懋教授治疗阳虚发热有着独到的经验。对于阳虚阴盛,格阳于外的阳虚发热,临床症状可表现为身热而反欲近衣被,或为身冷欲坐井中,欲卧泥地,还应有口渴喜热饮、四肢厥冷、下利清谷、小便清长等一派寒象,舌脉多表现为舌淡苔白,脉浮大按之无力;治疗上应引火归原,选用四逆汤等温阳类方剂,辨证准确,用药恰当往往效果显著。对于阳气亏虚,郁而发热的阳虚发热,阳气运行于周体,司卫外之职,若阳气虚衰,则游行于全身的温煦功能丧失,馁弱之阳郁而化热,即“积阴之下必有伏阳”,形成寒热错杂证。此时治法上要寒热并用,若脉弦按之减,兼有肝阳虚的症状,常选乌梅丸加减效果显著。国医大师李振华教授认为内伤发热虚实夹杂多见,气郁、血瘀发热属实;气虚、血虚、阴虚、阳虚发热属虚。对于肝郁气滞,脾失健运,肝郁化火,日久形成的肝脾失调、肝阴不足之低热,李老常用丹栀逍遥散加减;对于脾虚胃滞,湿热内蕴之内伤发热,则以健脾和胃,清利湿热,宣畅气机之三仁汤、四苓散加味治疗;指出内伤发热禁用汗法,慎用苦寒,以免犯“虚虚实实”之弊;脾胃已虚,补益太过则虚不受补,滋腻太过又碍脾胃,故用药剂量宜清。国医大师朱良春、邓铁涛和方和谦教授对甘温除大热的方法都有各自的独特体会。二、朱良春治疗发热的学术经验(一)通利疗法治疗温热病1.学术思想

温热病属于外感热病中的一种,是多种热性病的总称,包括急性传染性疾病和急性非传染的感染性疾病。温邪在气分不外解,必致里结阳明,邪热蕴结,最易化燥伤阴。朱老认为治外感高热,要见微知著,防微杜渐,先发制病;攻病宜早,达邪为先,集中兵力,挫其锐势,早期截断,阻断传变。朱老善于运用通利法治疗温热病。通利法是清热祛邪的一种重要途径,通下逐秽,邪热解毒,临床可选用承气、升降散之类,或辨证论治方中加用硝黄,这样可以达到釜底抽薪的作用,既可以泄无形之邪热,又可以除有形之秽滞,一举数得,诚治本之道。但纯属卫分表证,恶寒较著而热势不甚,或年老体弱、孕妇或妇女经期,则宜慎用。2.验案举隅

倪某,女,59岁,退休。1977年1月27日来诊。

近3天来头痛、肢体痛楚,形寒发热,微汗不畅,鼻塞呛咳,口干欲饮,呼吸较促,便难,苔薄黄,脉浮数。体温:39.6℃。听诊右9上肺有少许细湿啰音。白细胞:11.2×10/L,中性粒细胞95%,淋巴细胞5%。胸透:右上肺中外见絮状阴影,边缘欠清,两肺纹理增多。

西医诊断:右上肺炎。

中医诊断:高热风温重症。

辨证:风寒外束,痰热内蕴。

治则:宣肺通泄,清热解毒。

处方:麻杏石甘汤加减:

2剂,水煎服。

1977年1月29日复诊:药后汗出较畅,便难已爽,热退咳减,体温37℃,苔薄微黄,脉平,表里两解,邪热趋戢,再为善后。

2剂,水煎服。

1月31日:病情稳定,胸透炎症已吸收。【原按】

温热病是急性热性传染病,其来势凶猛,传变也速,必须根据疾病的发展规律,要有预见性的防微杜渐,采取果断的、有力的、相应的措施,先发制病,不可因循等待,只要不是“表寒”、“表虚”之证,或年老体衰之躯,均可早用通利之法。因为这是清热祛邪的一个重要途径,保存阴津,防止恶化的具体措施,从而达到缩短病程,提高疗效的目的,发挥中医中药治疗急性热病的应有措施。【编者按】

汗、吐、下是中医祛邪的重要手段,朱老的通利之法属于中医下法的范畴。“伤寒下不嫌迟,温病下不嫌早”,临床上对于温热病邪导致的高热,使用通腑泄热的方法往往可以取得不错的效果。“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提示温热病来势凶猛,传变迅速。朱老治疗外感高热强调先发制病,攻病宜早,达邪为先,集中兵力,挫其锐势,早期截断,阻断传变。朱老善于使用通利法治疗热毒内炽之症。通利法可以通下逐秽,泄热解毒,具有釜底抽薪之效,既泄无形之邪热,又可以除有形之秽滞,可以达到早期截断,阻断传变。本病例中朱老采用麻杏石甘汤加减,生石膏30g,白花蛇舌草30g,鱼腥草24g,生黄芩10g,天花粉12g,量大力专,清热力强。肺与大肠相表里,温邪在气分不外解,必致里结阳明,邪热蕴结,最易化燥伤阴,本案例中选用生锦纹(生大黄的别称),具有通腑泄热和活血解毒的作用;大量临床研究也表明使用大黄类制剂治疗肺部感染及脓毒症中具有积极作用,这和朱老的思想具有异曲同工之妙。(二)气血、阴阳及脏腑辨证治疗内伤发热的学术思想1.学术思想

内伤发热是人体正气与病邪抗争的保护性反应,是气血阴阳受损所致,与脏腑虚损相关。一般而言,内伤发热病因病机较为复杂,治疗难度较大,临床疗效欠佳。中医学多将非感染性发热归于“内伤发热”的范畴。朱老强调治疗内伤发热从气血、阴阳,结合脏腑进行辨治。朱老指出辨治本病本病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①原因未明的反复发热要注意发病的诱因、持续时间、伴随症状等。②久病伤气耗血。朱老认为缠绵不愈之久病都存在“久病多虚”、“久病多瘀”、“久痛入络”、“久必及肾”的“四久”情况。③抓主症、固本缓图。在上述分析病机的基础上,朱老认为,治疗此类疾病,固然要从治疗发热着手,但是要明确导致发热的原因,在使用针对发热的药物同时,必须使用固本培正之品。④善用虫类攻逐,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加用虫类药物往往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2.验案举隅(1)调气活血清热治疗高热

周某,男性,40岁,于2011年2月27日来诊。

主诉“间歇性发热4年”。现病史:患者近4年来反复出现间歇发热,约30天发作1次,每次持续4~5天,最高体温达40.2℃,发热前曾伴有恶寒,无鼻塞流涕、咳嗽咳痰,仅时有头痛,发热时无明显时间区间,缓解和加重的因素也不明显。初未在意,其后症状逐渐加重,曾先后在多家医院住院检查肝肾功能、免疫蛋白、ENA系统、CRP、甲状腺系统、PET-CT等,均未发现异常。外院检查骶髂关节CT示:双侧骶髂关节面稍欠光整。颈部淋巴活检排除了结核。患者服用了多种西药,包括抗生素、激素类以及其他药物(具体不详),发热无明显缓解,2010年下半年起发热时出现双下肢皮疹,色淡红,不痛不痒,持续1天后消退(未特殊处理)。患者发热反复,甚为所苦,特来求朱老诊视,来诊前最近1次发热是2011年2月3日。刻见:神疲,精神一般,体形稍胖,暂未见发热,诉髋关节发酸,时有踝关节、膝关节酸软微痛;口稍干饮水不多,无口苦咽痛,纳眠可,二便调;舌质红,舌苔薄腻,脉弦细。查体未见皮疹、关节红肿、环形红斑,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见结块肿大等阳性体征。否认既往乙肝等特殊病史,及其他不良接触史及感染疫毒病史。

结合患者发热初起伴有恶寒、头痛等表证,推测病初有外感为诱因,由于治不及时或失治误治病邪入里,久之伤气耗血、瘀滞内阻,而成虚实夹杂、缠绵难愈之候,久病已损及气、血,兼及阴、阳。治宜调气血、化瘀滞,俾气血调畅,气行则血行,则郁去热清。但病程既久,邪已入里,固着缠绵于筋骨脏腑,故治难速效,宜缓图。首诊辨证处方如下:

14剂,水煎服,日1付。配以益肾蠲痹丸以扶正通络。

二诊(2011年3月21日):诉服药后未再发热,距末次发热至今已40天未再发热。现有少许恶心,仍觉膝、踝关节酸软,乏力、易疲劳,夜眠口水多,口干,纳欠佳,二便尚调,舌红,苔腻微黄,脉弦细。药既奏效,守法继进。患者脚膝酸软无力、少许恶心,苔腻微黄,提示患者肝肾不足、湿热缠绵,故原处方中加宣木瓜、生姜以祛湿活络、止呕和胃;加用怀牛膝以强腰膝、补肝肾,益智仁补脾肾以摄涕唾。续煎服20剂,继续配益肾蠲痹丸内服。

三诊(2011年4月18日):患者诉服药后症状缓解,乏力症状有所改善,2天前曾有似发热的症状,但测体温无改变,亦无明显感觉不适,未作特殊处理,发热2天即瘥。目前症状以双腿微酸乏力为主,伴口干,舌淡红,苔薄微剥,脉细。患者经治发热情况已明显改善,诸症已缓,前法继进,局部微调:患者筋骨酸软无力究其本为久病肝肾亏虚、夹湿浊内郁,患者口干、苔微剥、脉细等症状,也反映机体阴津气血不足,故治疗仍滋阴养血,兼清补肝肾。白薇性微寒而偏于清虚热,于补肝肾之力度稍欠,故改用鹿衔草、千年健以清虚热、壮筋骨。续服20剂,余药同前。

四诊(2011年5月16日):患者症状进一步改善,诉曾于5月2日发热,体温39.1℃,4天后热退,第5日恢复正常,发热期间无头痛等不适。刻下:易疲、乏力症状较前改善,关节微酸,口干,舌红质略紫中有裂纹,脉弦细。朱老指出,患者自距此前2月3日发热已有3个月,虽间断有2次发热,但症状已明显改善,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发热的峰值下降,由最高体温40.2℃降至39.1℃;二是无热区间拉长,由30天发作1次,至今已有近3个月。这反映了从调气血、化郁行滞,兼顾补肝肾思路正确,效不更方。上方加柴胡10g,川石斛20g以清热、滋阴,余药不变,丸药配知柏地黄丸以滋清肝肾。随访患者暂无不适反应,未见发热再作。【原按】

本案例发热初起伴有恶寒、头痛等外感症状,推测患者起病之初可能由外感所致,但由于失治误治,或治不及时,致外邪入里、缠绵不去,耗气伤津,损及脏腑阴阳。患者就诊时已无外感症状,仅有发热、乏力、腰酸腿软等津气耗伤、肝肾受损之症。此为病邪已深入气血、阴阳,损及脏腑的表现。本病患者反复发热4年有余,病邪初有外感为诱因,由于治不及时或失治误治病邪入里,久之伤气耗血、瘀滞内阻,而成虚实夹杂、缠绵难愈之候,久病已损及气、血,兼及阴、阳。治宜调气血、化瘀滞,俾气血调畅,气行则血行,则郁去热清。但病程既久,邪已入里,固着缠绵于筋骨脏腑,故治难速效,宜缓图效机。在上述分析病机的基础上,朱老认为治疗此类疾病,固然要从治疗发热着手,但是要明确导致发热的原因,在使用针对发热的药物同时,必须使用固本培正之品。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加用虫类药物往往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本案例中选用了蜂房、土鳖虫,一方面取其能深入筋骨搜剔祛邪外出之功,另一方面虫类药可以调节机体免疫。【编者按】

内伤发热病因病机较为复杂,治疗难度较大,临床疗效欠佳,也是中医治疗的特色,多因脏腑气血虚损或失调而致,常常合并一些外感的诱因,外感可以导致内伤发热,内伤基础也可以导致外感的发生,二者常常相互影响,因此临床辨证尤需细审,遣方用药需要辨别表里虚实寒热的轻重。

本例患者表现类似强直性脊柱炎,病程长、反复发作。朱老治疗此类疾病明确导致发热的原因,在使用针对发热的药物同时,使用固本培正之品,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加用虫类药物往往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虫类药物的使用时朱老临床治疗的一大特色,如此次使用的土鳖虫等药。土鳖虫性味咸寒,入肝经,善活血散瘀,消癥破坚,疗伤定痛,适用于血瘀经闭,癥积肿块,跌打损伤,其特点是破而不峻,能行能和。《长沙药解》说其“善化瘀血,最补损伤”,在用药上需要适量虫类药物活血搜络,破瘀消癥,土鳖虫较为合适。(2)甘温除大热之法治疗高热

朱老曾治一产后高热案,1周前难产,出血较多,高热不退,以感染性休克收住入院,西医用抗感染,强心或补液升压等法无效,证情危急,邀朱师诊治,刻诊:体温39.2℃,面色苍白,气喘汗多,两目上视,测血压低,心率快,左脉微弱不起。

中医诊断:高热。

辨证:气随血脱至大气下陷。

治则:甘温除热。

处方:张锡纯之升陷汤加减。

3剂,日1剂,水煎服。

1剂后汗喘大减,3剂后高热即退,后用他方调治而愈。【原按】

朱老在升陷汤中加高丽参、山萸肉、乌梅、生牡蛎以培元敛气固脱。对气血骤虚或元气本亏,大气虚极下陷,气失固摄,元气上脱,阴火上冲之真寒假热暨气虚发热证的治验,其实是甘温除大热之法,而不拘泥于补中益气汤之方,在升陷汤中用敛肝猛将乌梅助人参、山萸肉、生牡蛎,挽回元气将脱之危。乌梅、山萸肉挽救元气将脱之功胜于人参,即使是高丽参伪品(即红参制假)之温升,有乌梅之酸敛,亦同收理想效果,此乃笔者临证之体会。【编者按】“甘温除大热”之说倡于金元时代李东垣,其代表方剂是补中益气汤,后世多有发挥,使用归脾汤、当归补血汤都有甘温除大热的功效,辨证准确,运用得当,往往会取得不错疗效。而朱老运用升陷汤治疗气虚发热亦取得较好效果。

升陷汤出自《医学衷中参西录》:“治胸中大气下陷,气短不足以息,或努力呼吸,有似乎喘;或气息将停,危在顷刻。其兼证,或寒热往来,或咽干作渴,或满闷怔忡,或神昏健忘,种种症状,诚难悉数。其脉象沉迟微弱,关前尤甚。其剧者,或六脉不全,或参伍不调。生箭芪六钱,知母三钱,柴胡一钱五分,桔梗一钱五分,升麻一钱。”“气分虚极下陷者,酌加人参数钱,或再加山萸肉(去净核)数钱,以收敛气分之耗散,使升者不至复陷更佳。若大气下陷过甚,至少腹气坠,或更作疼者,宜将升麻改用钱半,或倍作两钱。”“至随时活泼加减,尤在临证者之善变通耳。”张锡纯之升陷汤其实是从李东垣的补中益气汤演变过来,朱老治疗气虚发热,抓住气虚下陷的病机,灵活运用升陷汤治疗气虚高热取得不错的疗效。提示临床工作者治疗发热需要辨证准确,不是一味地清热解毒,对于气虚发热使用甘温除大热可以取得较好疗效。三、邓铁涛治疗发热的学术经验1.学术思想

邓铁涛教授认为发热病应先鉴别外感与内伤。临床上,外感发热和内伤发热可相互转化和重叠。外感发热病失治而形成或诱发加重,而内伤发热,尤其是脏腑气血阴阳亏虚者,卫外抗邪能力减弱,特别容易感受六淫、疫毒之气。罹患杂病复感外邪所致之发热,为临床所常见,临床需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细察详诊,判断标本、缓急、轻重。对于外感发热病的辨证,邓铁涛强调辨病与辨证相结合也很重要,结合季节,同时要重视掌握证候的特征。内伤发热病的辨证以脏腑辨证为总纲,以五脏相关学说为指导。2.验案举隅

养阴透热和甘温除热治疗高热

黄某,男性,20岁,工人。

患者于1966年8月6日出现恶寒发热,体温在39.8℃上下,历经几家医院治疗,曾用青霉素、链霉素、氯霉素、四环素及激素治疗无效,经各种检查未能明确诊断。入院症见:发热,手足冷,倦怠,心悸,盗汗,腰酸软无力,小便淡黄,形体瘦弱,面白微黄无华,唇淡白,肌肤甲错,言语声低,舌质淡红,舌尖稍红,苔薄白,脉弦。夜晚体9温38.2℃,中午体温36.2℃,血压90/60mmHg,白细胞12.9×10/L。经集体会诊,分析此证倦怠,心悸,腰酸软无力,面白微黄无华,唇淡白,舌质淡红为气虚;舌尖红,脉弦略数是阴分不足之证。

辨证:虚劳发热,气阴不足。

治则:益气养血,滋阴清热。

处方:清骨散加减。

3剂,日1付,水煎服。

服药3剂后盗汗减少,后加白薇15g、石斛15g,服2剂后发热全退,精神体力恢复出院。但患者1967年11月7日再次发热,体温39℃,病情与上一年发病大致相同,但精神和体力较上一年为好。照搬上次治疗方法,用清骨散加减无效。改用抗生素(更换多种抗生素青霉素、链霉素、金霉素、四环素)加激素,用药当天体温下降,但翌日体温又复升,中西医治疗10余天无效。后从中医仔细辨证,患者除发热外,日间为甚,夜多盗汗,每晚起夜七八次,面色暗滞少华,形体不瘦,舌胖淡嫩,脉大无力,胃口尚好。此属脾虚内伤的发热,应以甘温健脾,方用归脾汤(黄芪25~30g)。头两天体温仍在37~39℃之间,盗汗逐渐减少,乃坚持服用归脾汤,体温逐步下降,观察10余天,精神体力恢复出院,并嘱其继续服归脾丸1个月巩固疗效。【原按】

本案本身是一个同病异治的典型。患者首次发热经西医治疗,未查明原因,效果不显,经中医辨证诊为气阴两虚的虚劳发热,经用清骨散效果显著。但当患者第二次发热就诊时,由于症状、体征相似,在定式思维下再用不对证的清骨散效果几无,后经仔细辨证后终定为脾虚内伤的发热,治以甘温健脾的归脾汤,终获佳效。不过这其中也走了不少弯路,可见辨证论治的重要性。【编者按】

不明原因发热是临床常见病,中医辨证论治会取得一定的疗效。甘温除大热是中医治疗发热的一大特色,但由于中医辨证论治、个体化治疗,关于甘温除大热的临床研究仅见于个案报道,并未见到关于甘温除大热的随机对照研究报道,其具体机制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本例患者的治疗过程充满变化,治疗上思路的不同导致结果的差异,提示在临床治疗过程中仔细辨证的重要性。四、郭子光治疗发热的学术经验1.学术思想

郭子光教授认为:①外感发热多是寒温合邪,表里同病,很少是单纯的风寒外感或温邪上受,而且往往三阳合病,治疗上寒温不可偏废。②对于长期低热,郭老认为其病机多为气血不和,脏腑功能紊乱或兼余邪未尽,而使阴阳失调;治疗上养阴益气,兼清未尽之余邪,从而达到阴阳协调的目的,擅长使用甘温除热、和解少阳和调和营卫治疗长期低热。2.验案举隅

寒温合法论治外感病高热

黄某,男,52岁,教师。1999年8月27日初诊。

主诉:寒战高热1日。

病史:1日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午后突然恶寒发热,自测体温39.2℃,立即去某医院急诊,行血常规检查: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正常。考虑为“病毒感染”,当即输注青霉素、柴胡针等,一度汗出热解,今日午后体温又上升,全身酸软无力。刻下症见:恶风寒,发热(上午11时测体温39.2℃),汗出,头身疼痛,口苦欲呕,咽喉干微痛,口渴喜冷饮,心烦,四肢烦软,两小腿疼痛,饮食尚可,小便正常,大便2日未解。查体:体质中等,神志清楚,面色红光,唇红而干,舌质红苔白干,脉浮数。

辨证:寒温合邪,三阳合病。

治则:寒温合法,三阳并治。

处方:柴葛羌防、银翘大板合白虎汤加减。

2剂,1日1剂,每剂煎2次,首次淡煎(煮沸10分钟),二次浓煎(煮沸30分钟)两次药液混合分4次(日3夜1)服用。

8月29日二诊:上方服1剂后,当天夜半汗出身凉,昨晨解大便1次,量甚多,诸症缓解。服完2剂,体温一直正常,一身轻松,唯有两小腿疼痛随减未消,口干咽干,口淡乏味。查其神色正常,舌苔白干少津,扪其小腿有触痛感,脉细缓。是热病解后,津液损伤,脾胃未复,而其小腿之触痛,当时寒温邪毒,留滞筋肉,未能尽解之故。治以养阴生津,清热解毒法,用银翘大板、益胃汤、芍甘汤合方与服。具体药物如下:

4剂,1日1剂,每剂煎2次,每次煎25分钟,两次药液混合分3次服用。

9月8日三诊:服完4付,诸症如失,今索方善后调理,预防感冒,乃书玉屏风散加板蓝根与服:

10剂,1日1剂,浓煎2次,两次药液混合分2~3次服用,连续服用10剂为1个疗程,休息两三日,再服1个疗程。【原按】

本案以柴葛羌防解太阳之表而散风寒,银翘大板清解卫分而散风热,其中有小柴胡之主药柴胡、黄芩和解少阳,药物不多而面面俱到,药皆重剂而又针对性。郭老说如此制方治疗外感高热病例当以百计,大多1剂即热退身凉,诸症缓解,屡治不爽。若汗不出或汗少而热势高者,可加薄荷、青蒿之类。服上方后,一般随着热势顿挫,体温下降,脉静身凉,诸症随之缓解。【编者按】

恶寒、发热、汗出是太阳病辨治要点,口苦欲呕、咽喉干微痛为少阳辨治要点,高热、汗大出、大便干、脉数是阳明病辨治要点,因此本病辨治为三阳合病、寒温合邪。治疗上柴葛羌防解太阳之表而散风寒,银翘大板清解卫分而散风热;小柴胡之主药柴胡、黄芩和解少阳;白虎汤石膏、知母清泄阳明之热,全方量大力专效显。但同时也提醒读者郭老用此方治疗高热2剂即退烧,临床中注意中病即止及时调整用药,本案中热病解后津液损伤,予养阴生津、清热解毒之法,可见随病情变化及时调整用药的重要性。此外在治疗高热时要明确告知家属服用方法和调理善后也很必要。五、李士懋治疗发热的学术经验1.学术思想

临床上治疗发热,治以清热泻火、滋阴凉血者多;以温补阳气,引火归原者少。阳虚发热作为内伤发热的一种特殊证型,国医大师李士懋教授擅长使用温阳解郁法治疗阳虚发热。辨证准确、用药得当非常关键。对于阳虚阴盛,格阳于外的阳虚发热,临床症状可表现为身热而反欲近衣被,也可表现为身冷欲坐井中,欲卧泥地。除此之外,还应有口渴喜热饮、四肢厥冷、下利清谷、小便清长等一派寒象,舌脉多表现为舌淡苔白,脉浮大按之无力。治疗上应引火归原,选用四逆汤等温阳类方剂。2.验案举隅

患者某,女,66岁。2006年8月5日初诊

现病史:患者10天前发热,体温40℃左右,遍身红疹,痒,不恶寒,输液后烧未退,增脘腹膨胀不能食,已1周未进食。便本干,服泻药后,便稀如垢油,昨晚体温39.5℃,服退烧药后汗出始退。身软无力,挽扶来诊,刻下症见:发热(体温39. 2℃),遍身红疹,痒,不恶寒,面泛青黄。舌绛,中无苔,两边有苔。脉沉细数无力。

中医诊断:发热。

辨证:阳虚发热。

治则:温阳,引火归原。

处方:四逆汤加味。

3剂,水煎服,日1剂,分3次服。

2006年8月7日二诊:昨晚体温38℃,无发热恶寒之感,脘腹胀满已轻,饮稀粥1碗。昨日大便两次,仍稀褐色,小便清如水。脉弦数,按之减,继予上方加干地黄15g,五味子6g,4剂,水煎服,1日3服。

2006年8月10日三诊:药后未热,甚觉疲倦,手足冷,脘腹略满,食增。1日可进粥、面片三四碗,大便溏,已不稀,日一两次。脉弦缓滑,力稍逊。舌嫩红苔薄白。处方:

7剂,水煎服,1日1剂,1日2服。【原按】

初诊时患者不恶寒,故此发热不属于太阳表证范畴,因《伤寒论》第3条云:“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脉沉细数无力,沉为病位在里,细脉虽然也主阴虚,但脉无力,此为阳虚,阳气不能鼓荡脉道,则脉细,故此时不以阴虚论治,数脉在此不以热看,《濒湖脉学》在数脉的主病诗中写道:“实宜凉泻虚温补”,此属阳虚发热,“阳气者,精则养神”,阳虚神无所依,见身软无力;“阳者,卫外而为固也”,肌表不固,故发红疹;脾阳虚,运化无力而腹胀、便干,面色青黄为土虚木陷之象。舌虽绛,不以阴虚来看,阳虚阴寒内盛,血行凝滞,可见舌绛,舌苔由胃气上蒸所形成,阳虚胃气不行,故舌中无苔。此案治则为温阳、引火归原,对于引火归原的含义,历代医家均有不同的理解,争论点主要是在“火”和“原”。《医略六书·杂病证治》:“肾脏阳衰,火反发越于上,遂成上热下寒之证,故宜引火归原法。附子、肉桂补火回阳,专以引火归原,而虚阳无不敛藏于肾命,安有阳衰火发之患哉?”“火”指肾阳,“原”指肾。肾为水火之脏,内寄元阴元阳,肾阳虚衰,阳气无根而浮越表现出真寒假热的症状。金匮肾气丸为治疗此证的代表方剂,赵献可曾论述:“惟八味丸,桂、附与相火同气,直入肾中,据其窟宅而招之,同气相求,相火安得不引而归原”。但为何此处用四逆汤而不用金匮肾气丸?须知金匮肾气丸适用于阳虚发热之轻者,而此患者高热已10余日,病程较长,金匮肾气丸中熟地黄等过于阴柔,制约附子温阳之力,故选用四逆汤回阳救逆之重剂以治之。同时配伍红参、黄芪大补元气,佐以山萸肉,补肾填精,《医学衷中参西录》谓其:“大能收敛元气,振作精神,固涩滑脱,因得木气最厚,收涩之中兼具条畅之性……且敛正气而不敛邪气”,取其酸敛之性,防止阳气暴脱,亦同四逆加猪胆汁汤之意,反佐防止阴阳格拒。二诊时证减未已,脉弦数按之减,李老师认为减脉介于正常脉象与无力脉象之间,与初诊相比,脉力见增,此为向愈之象,加入干地黄、五味子养阴生津。三诊时脉转滑,此为阳气来复,疲倦、手足冷为阳气不足,证未变当谨守病机,以原方加减,加茯苓、白术、山药培补中土,益智仁温补脾肾。【编者按】

阳虚发热是内伤发热中的一种证型,其证候也不易辨认。故见发热,治以清热泻火、滋阴凉血者多;以温补阳气,引火归原者少。阳虚发热热势可高可低,但病程日久,恶寒倦怠,口不渴或渴喜热饮,饮而不多,兼有四肢不温,甚者厥逆,头晕嗜卧,腰膝酸痛,少气懒言,舌淡胖有齿印,苔白滑,甚者舌青,脉沉细无力等便可辨证为阳虚发热。这提示我们临床上见到发热病人,定要先别阴阳,辨清真假,才不会犯虚虚实实之错。临床经验提示遇到体温升高,但触之不热、喜近衣被,舌淡苔白患者使用温阳补气之法获得不错效果。六、徐经世治疗发热的学术经验1.学术思想

徐经世教授认为临床上高热患者一般常见于热毒性、感染性及恶性病变,其病势有由表入里、由浅入深的传变过程。在诊治上往往按温病卫、气、营、血进行辨治。①对于风温,徐老善于辛凉宣泄治风温;认为风温入肺,气不肯降,形寒内热,肺气不得舒转,治之宜微苦以清降,微辛以宣通,肺气得以宣通肃降,病自向愈。②对于热厥,徐老善于芳香开郁解热厥;认为热厥乃由高热日久,传入营分所致,故出现昏迷不语、二便失禁等危象。欲力挽其势,化险为夷,急当凉开,方可见效。③对于伏气温病,徐老善于和解少阳除伏邪。2.验案举隅

夏某,男性,62岁。畏寒高热伴咳嗽胸痛5日。

患者5日前出现畏寒高热,后伴咳嗽胸痛,咳铁锈色痰,急诊入院。刻下症:呼吸急促,口渴喜饮。检查体温39.2℃,心率82次/分,血压130/82mmHg,心音低微,右肺呼吸音低,可闻少许湿性音,左侧未闻异常,有轻度脱水;胸透示右肺见有大片均匀致密的阴影;9血白细胞示21.3×10/L,中性粒细胞80%。舌苔黄滑且腻,脉象虚浮而数。

中医诊断:高热风温。

辨证:温邪伤肺,热伤津气,本虚标实,化源耗竭。

治则:辛凉宣泄、清肺化痰,佐以益气养阴、防止虚脱。

处方:麻黄杏仁石膏甘草加减。

10剂,水煎服,每日2剂,连服5天,佐以静脉补液。

体温渐次降至37℃,咳嗽减轻。尔后陡见自汗不止,血压降至78/60mmHg、波动不定,呈虚脱之象。当即重加独参汤频饮,病情好转,自汗渐止,血压回升。继以益气养阴,清化痰浊,数日余邪渐除,病趋向愈。【原按】

叶天士所谓:“风温者,春月受风,其气已温”。风为天之阳气,温乃化热之邪,风温从上而入,上焦近肺,熏灼肺卫,发热,恶寒,口渴,自汗,头痛,咳嗽,甚至出现神昏、谵语等“逆传心包”的证候。“所谓种种变换情状,不外手三阴为病薮”。先生析之风温入肺,气不肯降,形寒内热,肺气不得舒转。治之宜微苦以清降,微辛以宣通,肺气得以宣通肃降,病自向愈。【编者按】“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提示温热病来势凶猛,传变快。国医大师徐经世教授善于辛凉宣泄治风温,认为风温入肺,气不肯降,形寒内热,肺气不得舒转,治之宜微苦以清降,微辛以宣通,肺气得以宣通肃降,病自向愈。而国医大师朱良春治疗善于使用通利法治疗热毒内炽之证,通利法可以通下逐秽,泄热解毒,具有釜底抽薪之效,既泻无形之邪热,又可以除有形之秽滞,可以达到早期截断,阻断传变。两位国医大师治疗风温的方法不尽相同,但治疗均具有较好的效果,正所谓“同病异治”,请读者仔细体会二者治疗高热的异同。此外临床上治疗重症风温时可以联合中药注射剂及西医的抗生素及补液等治疗手段,恰当使用,从而提高临床疗效。七、裘沛然治疗发热的学术经验1.学术思想

国医大师裘沛然教授治疗发热善于运用外解风寒湿郁肌表,内清郁热,表里两解的方法治疗风温和伏气温病。2.验案举隅

周某,男,38岁,2009年1月21日就诊。

主诉:反复发热伴双侧扁桃体肿大近2年。

病史:患者自2007年3月起反复发热,每1个半月发热一次,2008年9月起2周发热一次,伴有咽痛,持续1周而退,最高40℃。发热时伴有白细胞升高,多次住院均使用抗生素治疗,效果不显。大便正常,舌红,脉濡。

中医诊断:高热。

辨证:太阳风寒未解,风寒湿邪束肌表,湿郁化热。

治则:辛温发散解肌,清解阳明。

处方:九味羌活汤合柴葛解肌汤加减。

7剂,日一剂,水煎服,早晚分服。

2月1日复诊:诉今日感冒,发热降低至37.8℃,口渴,服药呕吐,舌质红,脉细弦。加用藿香梗、苏梗止呕,白芷祛风解表散寒。药后热度退尽,无特殊不适。但时有恶心,头痛时有发作,血压120/82mmHg,舌质偏暗,脉濡。考虑常山可能致恶心,且病人发热已有所缓解,故上方减生石膏、知母、常山、葛根,加川芎、白芷行气血,除头身疼痛;蜈蚣通络止痛;天麻以平肝息风、祛风止痛;黄芪、当归益气养血。【原按】

裘老结合脉症认为该患者病因为感风寒而余邪未尽,入春阳气内动,入夏复感暑湿,湿热蕴蒸,与既伏之邪相合而时发高热。病人发热反复迁延不愈,针对病因病机,裘老大剂量使用辛温发散之品,羌活、独活具有辛温发散,通治一身上下风寒湿邪的作用;并加桂枝、细辛发汗解肌,温经通阳之意。另一方面用葛根、柴胡辛凉解肌清热,透解阳明肌表之邪;黄芩、石膏清邪郁所化之热,除阳明里证,知母助石膏泻火;常山解热;黄芩、黄连、黄柏共泻三焦火毒;生地黄泻血分热;甘草调和诸药。【编者按】

临床上会遇到一些反复发热伴扁桃体肿大的患者,西医经常使用抗生素治疗,但治疗好后经常反复发作。国医大师裘沛然本例辨证为太阳风寒未解,风寒湿邪束肌表,湿郁化热;方用九味羌活汤合柴葛解肌汤加减以辛温发散解肌,清解阳明,从而取得较好疗效。可见临床上对于经常使用抗生素反复发热的患者要把握正虚邪实的相互关系,结合实际辨证论治。在此需要提醒读者本病案中使用细辛是12g,属于超药典剂量,请注意医疗安全,如果必须使用务必嘱咐患者延长煎药时间以便使细辛中有毒的挥发成分减少。

此外国医大师邓铁涛教授认为,抗生素可以杀菌也可以伤害人体正气,因此常用抗生素尽管烧退了但身体一次比一次虚弱,反而更加容易感染。这时可以考虑中医药辨证治疗能有效改善由于抗生素滥用造成的病患机体抵抗力不足、体内毒素充斥的症状。读者可以在临床中体会中药辨证治疗与抗生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八、李济仁治疗发热的学术经验1.学术思想

李济仁教授治疗温病发热善于根据患者症状、舌脉辨证时结合季节因素,如长夏暑湿当令,暑多夹湿,暑湿交蒸的高热不解,方用新加香薷饮透表清暑渗湿,加减白虎汤清气退热,辨证准确,处方恰当。2.验案举隅(1)清暑化湿法治疗手术后高热不退

黄某,男,53岁,干部。

1981年7月6日初诊:手术后高热,体温41℃,无汗烦渴,头痛如裹,神识欠清。西医认为非刀口感染,施用冰敷不能凉其体,青霉素、链霉素等不能退其热,邀李济仁先生会诊。

中医诊断:暑温,外感暑温型。

治则:解表祛暑,芳香化湿。

处方:新加香薷饮加减。

1付,日一剂,水煎服。

复诊:翌晨,微汗出,高热渐解,神识渐清。暑湿之邪将从外泄。当再因势利导,原方去丹参、甘草,加白蔻仁6g,扁豆衣9g,六一散(荷叶包)15g。

三诊:服药3剂,热尽退。唯神倦肢软,纳谷呆钝。邪去体馁,当调养之。处方:【原按】

李老根据脉症,结合长夏暑湿当令,暑多夹湿,暑湿交蒸,故高热不解。方用新加香薷饮透表清暑渗湿,加减白虎汤清气退热,兼用板蓝根、大青叶、金银花等清热解毒之品,药进效应。【编者按】

新加香薷饮出自《温病条辨》,由香薷、金银花、扁豆花、厚朴和连翘组成,香薷辛温芳香,能“由肺之经而达其络”;扁豆花,取其芳香而散,多能解暑;厚朴苦温,能泄实满;连翘、银花取其辛凉达肺经之表。暑必夹湿,湿为阴邪,非温不解,故此方香薷、厚朴用温,而其他佐以辛凉。本方适用于暑温初起,复感于寒,李老辨证准确用来治疗高热,给我们以很深的启示。(2)清气凉营、益阴养津除高热

沈某,男,22岁,工人。

1982年3月7日初诊:患者高热、头痛、咳嗽已3日,检查体温39.5℃,白细胞偏高,在当地某医院拟诊为外感、高烧待查。经注射青霉素、链霉素及口服四环素等,未见好转。遂邀李济仁先生会诊。

刻下症:患者症见目赤,身热灼手,心烦躁扰,夜间尤甚,神志欠清,时有谵语,双目喜闭,四肢厥冷,手足颤动,口唇干裂,腹痛便闭,不思饮食,得食则呕,溲短色黄。脉象滑数,苔黄舌绛。

中医诊断:春温,气营两燔型。

治则:清气化营,清热解毒。

处方:玉女煎去牛膝加元参方加减。

6剂,水煎服,日1剂,分3次服。

二诊:病情大有好转,高热已退,唯津液未复,精神困倦,脉舌同前。从原方增损,去川黄连、鲜青蒿,加柿霜12g,人参叶6g,北杏仁6g。继服3剂,疾病痊愈。【原按】

本案病发于春季,病初即呈高热,在疾病的发展过程中又以伤阴耗津、出现神志异常证候为特点,通过分析这些季节因素与证候特征,不难拟诊为春温。春温发病急骤,病情较重,相当于西医之重型流感、流脑等病,处理失妥,易招致严重后果。本例发病初起侵害肺脏之时,未能及时有效地控制温热之邪的发展,致使温邪鸱张亢盛,气热未罢而营热又起,形成了气营两燔的危厄局面。故其既有高热、便秘腹痛、溲短色黄、脉滑苔黄之气分热证,又有身热夜甚、烦渴舌绛之热伤营阴证,还有神昏谵语、两目喜闭等热陷心包证,及心烦躁扰之热扰心神见症;由于高热动风,故有手足颤动,热深则厥深而见四肢厥冷。通过以上分析,本案例病机特点在于邪热弥漫气营、损阴耗津。本案例热邪炽于气营,故治拟清气凉营、益阴养津。《温病条辨》云:“太阳温病、气血(营)两燔者,玉女煎去牛膝加玄参主之。”《素问·至真要大论》云:“热淫于内,治以咸寒,佐以苦甘。”本案例以玉女煎去牛膝加元参方为主,加用黄连、连翘等苦寒之品;方中石膏配知母有白虎汤之义,具清热生津之功,并清泄气分邪热;元参、生地、麦冬、赤芍、青蒿、地骨皮滋营阴、清营热;黄连、连翘苦寒清热,但苦寒之品有化燥伤阴之虞,故小用其量。上药配合可清泄气营、养阴生津、扶正培本,充分调动机体抗病能力,从而使高热重症数剂尽退。【编者按】

病案是中医传承的重要载体,反映医者的立法方药。因时、因地、因人是中医治病的重要原则,在根据患者症状、舌脉辨证时结合季节因素,辨证准确,处方恰当是疗效的基础。感染性疾病往往属于温病范畴,在发病过程中往往伴有高热。李老抓住本病“邪热弥漫气营、损阴耗津”的病机,治拟清气凉营、益阴养津,运用玉女煎去牛膝加元参方治疗春温高热获得奇效,本方出自《温病条辨》:生石膏一,知母,元参,细生地,麦冬,李老从复杂的疾病两四钱四钱六钱六钱现象中抓住本病“邪热弥漫气营、损阴耗津”的病机选方用药的治疗思路值得我们体会。九、张琪治疗发热的学术经验1.学术思想

国医大师张琪教授善于运用经方治疗高热,张老认为外感久不解之寒热,又无兼夹症者,多为少阳枢机不利,邪郁肌腠,施予上法,临床屡验屡效。2.验案举隅

三阳同治治疗高热。

张某,女,25岁。

发热10余日,体温38.5~40.1℃之间,住某医院以氨苄、红霉素9等治疗无效。血检白细胞2.5×10/L。血培养伤寒杆菌阳性。高热诊断未明,请张老会诊。病人10余日壮热恶寒,肢体酸沉,汗出不彻,舌红少苔,脉浮数。

中医诊断:发热。

辨证:太阳未解,热邪内炽,枢机不利,三阳合病。

治则:解表和里。

处方:柴胡桂枝汤加减。

2剂,水煎服,日1剂,分4次服。

2剂后汗出、恶寒消失,周身酸沉已轻,舌转红润,体温936~36.8℃之间,血白细胞7.5×10/L,血培养未见伤寒杆菌,故出院观察,一直稳定。【原按】

本例患者壮热恶寒,汗出不彻,脉浮数,可知表邪未去,表寒里热。舌红少苔,如投辛温麻、桂,必过汗伤正,里热更甚。此症重在表未解,所以张老以柴、芩疏转少阳,兼清里热;柴、桂解肌和荣;用石膏、连翘、银花,增强清热之力。这样表里合治,切中病机,投之立效。【编者按】

外邪感人,邪气入里的寒热转变与人体体质有着密切的关系,如阳盛则邪入三阳经,从阳化热,如太阳证、少阳证、阳明经证、阳明腑实证。阳虚则邪气直入于里,从阴化寒,如少阴证、太阴证、厥阴证等。在治疗上,提出正气足则以攻邪为主,如三阳经证治。正气虚则以扶正为主,扶正以祛邪,如三阴经证治。张仲景提出的六经辨证,对外感疾病的治疗起到了指导性的作用。张老善于运用三阳同治方法治疗高热,药物以柴胡、黄芩疏解少阳,桂枝、赤芍解肌和营,生石膏、连翘、银花清泄阳明里热。这和国医大师郭子光教授运用柴葛羌防、银翘大板合白虎汤加减治疗三阳合病的高热具有异曲同工之妙,读者可以前后对比体会。十、方和谦治疗发热的学术经验1.学术思想

国医大师方和谦重视正虚在发热中的作用,辨证恰当,灵活运用甘温除大热的方法治疗危重疾病合并的高热往往取得奇效。2.验案举隅

宁某某,女性,31岁。因“急性粒细胞白血病伴高热”收住血液科病房。

患者入院后给予化疗药物,血红蛋白下降到40g/L,血小板10×9910/L,白细胞0.6×10/L,机体抗病能力明显下降。西医考虑继发感染而发高热,腹泻,病情危重,故请中医协助治疗。刻下:病人面色苍白无华,精神极差,卧床,面部虚浮状,语言低微,双下肢水肿。发烧40℃,口干但不欲饮水,身不冷,气短乏力,心悸,翻身则加重。恶心欲呕,腹泻不止,每日7~10次之多,无腹痛及里急后重。脉细无力,舌质淡白,无苔,少津液。

中医诊断:高热。

辨证:元气大虚,气阴两伤,中焦衰微,无权运化。

治则:益气养阴,补中升提,止泻。

3剂,水煎服,日1剂。

二诊:药后腹泻减轻,精神有所好转,体温略下降到38.6℃,仍觉手足心热,皮肤见散在出血点。认为热伤血络,前方加丹皮10g,白薇15g,3剂。

三诊:服药2剂腹泻又作,次数明显增多,不能控制,病情急转直下,危在旦夕。急请方老会诊,嘱上方去丹皮、白薇、西洋参易红人参15g,加炙黄芪50g,当归20g,3剂。

四诊:药后泻止,体温降到37.8℃,精神明显好转,原方不变继服3剂,病者转危为安。【原按】

急性白血病是一种死亡率极高的危重疾患,往往是在应用大量化疗药物后,病人抗病能力更加明显下降。西医多认为易致继发感染而高热,使病情愈加危重。患者请笔者会诊时先给固摄元气,益气养阴,补中升提之剂。证情有所改善,由于没有抓住时机,巩固疗效,而只注意到患者手足心热,皮肤出血点,误认为是热伤血络,加用较多量的白薇、丹皮,使腹泻复作不止,显现危候。急请方老会诊后去丹皮,白薇,易西洋参为红人参,加炙黄芪、当归,病人转危为安。方老在分析病情时指出,患者较长时间大量应用化疗药物,损伤正气,元气大虚,以气脱为主,高热属气虚发热,腹泻为中气下陷。应首先考虑应用大量以固元气,培补中焦,甘温除热。因气为血帅,血为气母,气脱血亦脱,气不摄血,则血外溢,有形之血难以速生,无形之气所当急固,补气之中求止血,甘温之剂来除热方为上策。著名医家陆渊雷曾说:“津伤而阳不亡者,其津液自能再生,阳亡而津不伤者,其津就无后继。是良工治病,不患津之伤,而患亡之阳”。方老临证之中细究明辨,认真分析,辨证准确,以得桴鼓之效。【编者按】

本案例是一则有意思的病例,中医辨证为元气大虚,气阴两伤,中焦衰微,运化无权。首先采用益气养阴,补中升提,止泻,证情有所改善,由于没有抓住时机,巩固疗效,而只注意到患者手足心热,皮肤出血点,误认为是热伤血络,加用较多量的白薇、丹皮,使腹泻复作不止,显现危候。请方老会诊,在原方中去丹皮、白薇、西洋参改为红人参15g,加炙黄芪50g,当归20g,大的治疗方向不变,仅调整数位药物,效果大不一样。《素问·生气通天论》曰:“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故天运当以日光明,是故阳因而上,卫外者也。”说明阳气在人身中何其重要;著名医家陆渊雷曾说:“津伤而阳不亡者,其津液自能再生,阳亡而津不伤者,其津就无后继。是良工治病,不患津之伤,而患亡之阳”。结合临床中西医补液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