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奔族理财(第2版)(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1-05-15 10:20:23

点击下载

作者:周一,江骏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奔奔族理财(第2版)

奔奔族理财(第2版)试读:

再版感言

2007年,股市非常火热,基金受人追捧,房市价格大幅上涨,整个资本市场一片繁荣。在这样利好的形势下,民众的理财、投资意愿大大增强,借此良机,我的《奔奔族理财》面世了。本书出版后,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尤其得到“奔奔族”朋友们的支持,图书一再重印,在当当网上曾一度占据个人理财类图书榜首的位置。看到这些,我倍感欣慰,非常感激“奔奔族”朋友们对这本书的认同。

两年多过去了,期间发生了很多大事——次贷危机爆发、经济危机席卷全球,各国发生不同程度的经济衰退;很多投资者股市折戟,基金折半,损失惨痛。然而,我相信,经历了这些波折洗礼的朋友们,比以前更加成熟,也更应懂得理财的重要性。资本市场正是如此,总会反复,总会有周期性的波动。相比之下,朋友们的理财功课却需恒久坚持,日久方能见效。

2009年,经历了一段时间的沉寂,资本市场再度发力,而这次人们的理财意识已经得到开启,我们重新看到了股市大涨,房市火热的景象。此时,上一拨“奔友”有些已经成家立业,又加入了新一拨的“奔友”。在清华大学出版社策划编辑的支持、建议下,我终于下决心对原作进行修订、改版,因为,我知道,始终有“奔友”们面临着理财的难题,急需得到中肯、实用的建议和帮助。为此,我邀请了江骏先生与我共同创作第二版。第二版对原有精华的部分予以保留,增加了金融原理解读,加强了理财实务指导,将目前出现的一些新事物也包含进来,务求与时俱进,让“奔友”们更好地认识理财、掌握理财、爱上理财。

在此,我衷心地感谢支持我的“奔奔族”朋友们,是你们的支持让我能摆脱俗务,再次创作;感谢清华大学出版社的朋友们,是你们的建议和指导让这个作品更加完善,谢谢你们!能让年轻的“奔友”们受益于理财,是我最乐于见到的事情。

今年,正值我们伟大祖国成立60年之际,祝愿我们的祖国更加繁荣、强大!周一2009年5月7日

幸福的一代,重压下的一代——献给“奔奔族”的朋友们(第一版序)

同出生在其他时代的年轻人有一些不同,国内出生在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一代年轻人经历着幸福与“痛苦”的双重洗礼:一方面赶上了国家改革开放后的大好时光,在这个幸福的时代,他们中的很多人都得以进入大学接受高等教育;他们中很多人从小是看着“黑猫警长”,玩着“变形金刚”长大,这是前几辈人都未曾享受过的;他们经历了计算机与互联网技术带来的时代变革;他们有条件玩电脑游戏,上网,看美国大片,体验到前人从未体验过的新事物;他们可以到外企上班,穿名牌,吃馆子(尽管工资在月底花得一分不剩),还被美其名曰:“白领”;他们可以年纪轻轻开一辆车(即便是贷款买的),所以他们是“幸福的一代”。

另一方面,他们也经历了建国后前所未有的社会变迁:当他们的父辈在一个工厂里工作一辈子等着单位分房的时候,也许他们正在想着下一步该“跳”到哪个单位去,是不是该先贷款买房“筑巢引凤”。社会福利制度的改变使得这一辈年轻人必须要自己解决下面的问题:工作、住房、结婚、生育、保险、赡养老人等等。

现实的情况是:高学历的人越来越多,好工作并不好找;房价越来越高,甚至贷款都买不起;结婚一下就得消费好几万元;生个孩子每月光奶粉钱就得上千元;他们是国家实行计划生育后出生的第一代人,好多人是独生子女,不得不单独承担赡养老人的义务。所以他们生活压力高、生活成本高、生存风险高,这些问题都是“三高”的一代目前面临的或者将要面临的。所以说他们也是“重压下的一代”。

一切的一切都需要你有足够的资金(钱),去解决衣食住行的问题,去防范可能存在的生活风险。怎样才能做到呢?我们无法控制房价的高低、医疗费用的增减,唯一能控制的是自己的资金。通过理财你就可以做到。不论你是70年代末的人(已经30岁左右),还是80年代初的人(二十五六岁,刚工作2~3年),你都需要理财。让我们一起来创造属于自己的财富吧!

在开始阅读这本书之前,我们要强调关于理财最重要的只有两点:一、从现在开始理财;二、坚持理财。只要做到了这两点,即使不懂任何高深的理财技巧,这辈子的生活基本上也能有所保障了。你可以把买这本书的钱省下来积蓄或投资,当然,如果你对自己有更高的理财要求,需要更快地精通理财、积累财富,这本书将告诉你该怎样做。

甲篇 理财观念篇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在做一件事之前,需要做好必要的准备工作。砍树前,先要磨砺斧子;开始理财前,先要有一点思想准备。

建立理财观念一:理财是一件正大光明的事,“你不理财,财不理你”

还记得我们在前言里说过的理财最重要的两点么?一、从现在开始理财;二、坚持理财。下面我们就要从现在开始理财了。在正式跟大家介绍理财的方法以及各种理财方案之前,需要大家先建立理财的观念,这个观念即是对理财的态度。中国前国家队足球教练米卢曾经说过:“态度决定一切。”是的,态度决定一切,你是否有一个正确的理财观念、理财态度,将决定你以后的许多决策,将决定你是在理财还是在“败财”。如果没有正确的理财观念,即便你懂得高深的理财技巧,也可能起到相反的作用;观念不对,理财技巧越好,可能会跌得越惨。

我们说的第一个理财观念,好多朋友看了可能会不屑一顾,认为说的不对。其实,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出生的年轻朋友,虽然“生在新中国,长在红旗下”,也赶上了新中国发展最快的时期,但实际上还是“过渡”的一代人,很多人都还有着上一辈人的观念,认为理财不是一件特别光彩的事,不正大光明;或者就算在理财也不爱跟周围的亲戚朋友说起,总是在偷偷摸摸地做;或者认为老算计钱挺没劲的,等等。不可否认,很多朋友有诸如此类的想法,其实大可不必。首先,我们要明确,理财就是一件正大光明的事情,我们要正视理财这件事,它与生活质量息息相关;要善于跟周围朋友共同探讨理财这件事,共同学习,共同提高理财技巧,合理合法的为自己、为家庭积累财富。自己劳动所得,合理理财有何不当?只有不正当的收入才害怕与人提起。在我们国家强调“公平、公正”的社会环境中,正确的理财观念代表着一种正面的社会风气。

建立理财观念二:理财要从现在开始,并长期坚持

何时开始理财最好?这个问题也是许多朋友经常会问到的。在这里,我跟大家强调一下,理财就跟学习一样,什么时候开始都可以,但越早越好。我们国家的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都开展得很好,但是在这些教育里没有涉及理财的启蒙教育,这不能不说是我国教育的一个遗漏。很多朋友在工作以前都没有理财的观念,从小到大,一切都是父母包办的。自己不挣钱,也不懂得理财,以致在工作多年以后都很难养成理财的习惯。这个问题是我们国家长期以来对于理财观念的缺乏(古时就有重农轻商),造成理财教育的缺失,使得我们中的很多人没有理财的意识。理财就这么被忽视了。直到有一天发现自己买房子没钱,装修没钱,结婚没钱,生孩子没钱的时候,怎么办?跟父母要。难道能跟父母要一辈子?他们能永远做你的摇钱树么?所以,从现在开始理财真的是刻不容缓。

关于理财为什么要从现在开始,并要长期坚持,这里我们就不多论述了。我们就讲讲一些朋友在理财观念中的几个误区,还有相关的故事,大家就清楚了。

理财观念误区一:我没财可理

许多朋友在谈到理财问题的时候,经常会说一句:“我没有钱可以理。”这句话的“出镜率”甚高。我遇到的80%以上的年轻朋友都会这么说,尤其刚毕业工作不久的年轻朋友更是如此。你真的无财可理吗?让我们看看下面的例子,也许你会从中看到自己的影子。小王,22岁,本科毕业,工作刚半年,未婚,月收入2600元左右;小刘,25岁,专科毕业,工作3年,未婚,月收入1500左右。按常理说,小王每月收入2600元,比小刘多1100元,他应该比小刘“更具备理财的条件”,事实真是这样么?他们两人均是每月月初单位开支,同样是半年,半年后,小刘存下了3300元,小王只存下了不到600元。这是怎么回事呢?让我们看看两人的收支情况吧。如下表所示,小王在衣食住行上的开销都要高出小刘,除去这些基本消费,在旅行、健身、购置自己喜爱的电子产品方面还有一大笔支出,粗略算下来,基本消费加上娱乐消费,小王2600元的月收入所剩无几。而小刘虽月收入不高,但一切从简,基本消费只有800元,又没有抽烟喝酒等其他嗜好,喜欢看书,每月花费100元左右买书。这样算下来,小刘每月的开销大概在900元,半年能节余3600元,除去一些别的开销,小刘半年下来存了3300元,之后他又把其中的3000元转成了一年期定期存款,每年到期不取,自动续存。从上面的对比可以很明显地看到,声称自己没有钱理财的小王,真的没有钱可以理财吗?那为什么收入比他少的小刘却有积蓄。大家通过这个例子可以看出,小王并不是没有钱可以理,而是根本没有理财的意识。其实比小王收入低得多的大有人在,可是一样能理财。我们七八十年代出生的一族,部分人收入比小王要高,可理财能力不一定比他强,经常不到月底就没钱了,甚至还要借钱过日子。看到这里就明白是怎么回事了吧?所以千万不要告诉自己“我没财可理”,要告诉自己“我要从现在开始理财!”

理财小贴士“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细流,无以成江海。”“积少成多,聚沙成塔。”永远不要认为自己无财可理,只要你有经济收入就应该尝试开始理财,这样才能给自己的财富大厦添砖加瓦。

理财观念误区二:我不需要理财

有人说了,我就不怎么理财,当然我也不会每月花光光,自己一样过得很好,每年还能剩一点钱够零花。有这样想法的也是大有人在。乍一听,好像这样的生活方式也挺好,不用费心去理财,有钱就花,没钱就不花。但是,细想一下,你就真的不需要理财么?即使不去考虑你过几年可能会面临买房、装修、结婚的事情(假设你家里帮你解决了这笔费用),你就真的高枕无忧了么?假如你或者你的家人突然有人得了大病,需要很多钱来医治时,你该怎么办?也许这时候你不会想到是因为自己平时不理财,导致无法抵御这些风险,而只会想我怎么这么“背”。假如你平时就有足够的风险意识,懂得未雨绸缪,遇到问题可能就会是另一种结果。我们要说的是,很多人有的“我不需要理财”的观点也是错误的,不论你收入是否真的很充足(除非你的家产跟比尔盖茨或李嘉诚有一拼,可以不用理财——其实钱越多越需要打理,如果不理财恐怕一辈子也不可能像这两人那么富有。而且,不论是盖茨,还是李嘉诚,他们都绝对是一流理财高手),你都有必要理财,合理的理财能增强你和你的家庭抵御意外风险的能力,也能使你的手头更加宽裕,生活质量更高。小李,27岁,在某公司做大客户经理,工作四年,年收入能达到15万元以上。自己买了一辆大众POLO,每天开车上下班,平时消费很高,也从来不在家做饭,穿戴的基本都是名牌,晚上还经常去三里屯或是后海的酒吧消费。不可谓不潇洒。而且他一直也认为,像他这样的情况根本不需要理财。对于公司业余组织的理财咨询课他也从来不听。工作几年下来享受了不少,可“银库”里没存下什么“银子”。都消费了嘛!然而,天有不测风云,老家突然来了电话,说他母亲得肺癌,要做手术,手术费一下子就要十几万。家里认为小李的收入这么高,应该能承担这笔费用。这下小李傻眼了,平常花钱如流水,真到急用的时候,没钱了。怎么办,没钱,母亲的病也得治啊,只好去借。还好,小李周围有些好朋友还有一些积蓄,东拼西凑总算把救命钱给拿出来了。小李急忙把钱汇给家里,算是救了急。而这些借钱给小李的朋友们都很奇怪,小李这么高的收入,工作都四年了,怎么连十几万都拿不出来。他的钱都哪去了?而小李自己也很惭愧,他从这件事上长了记性,以后也不那么乱消费了,慢慢开始学习理财。

按理说,像小李这种工作条件以及他的收入水平,平常如果没有什么特殊情况发生的话,一般经济问题都难不倒小李。可是偏偏遇到了母亲大病的特殊情况,他的“风险防御系统”一下子就崩溃了。其实,如果小李之前稍微有一点理财意识,像他这样的收入,完全可以轻易解决这个问题。他的生活风险抵御能力也应该是很强的。正因为他认为自己收入高,不需要理财,才导致这样的结果。

理财小贴士收入越高,越需要理财,因为你的收入高,理财决策失误造成的损失会比收入低的人决策失误造成的损失更大。

理财观念误区三:等我有了钱再理财

这个观点其实是由第一个观点衍生的,实际上都是说自己现在没有财可理,相信看过第一个观点中小王跟小刘的故事的朋友已经很明白了。不要说等自己真的有了足够的闲钱后再开始理财,要从现在开始,越早开始,受益越早。

理财观念误区四:会理财不如会挣钱

这种想法很多人都有,尤其七八十年代出生的一族,好多都会这样想:我收入高,不会理财也无所谓。当然,如果你有足够高的收入,而且你的花销不是很大的话,那么你确实不用担心没钱买房、结婚、买车,也不用担心意外风险的出现,因为你有足够的钱来解决这些问题。但是仅仅这样你就真的不需要理财了么?要知道理财能力跟挣钱能力往往是相辅相成的,一个有着高收入的人应该有更好的理财方法来打理自己的财产,为进一步提高你的生活水平,或者说为了你的下一个“挑战目标”而积蓄力量。

某知名企业老总一次接受媒体采访时,有记者问他现在最缺什么?老总回答道:“我现在最缺钱。”“为什么?”记者又疑惑地问道。老总说:“我现在正考虑并购的事情,并购需要大量的资金,所以我现在最缺的是钱。”

这位私企老总的下一个目标是要并购,所以即便是他这么有钱的人仍然要考虑怎样弄到足够的资金来达到目的,因此就要去发行股票、去贷款——这都是在理财。当然这都是以公司的名义来做的。其实个人也一样,如果你并不打算有更具挑战性的生活(意味着你的风险不会很高),那么你确实可以“养尊处优”了。但是假如你在工作到一定的时候想要开一家属于自己的公司,或者想作一些投资,那么恭喜你,你仍然需要理财,你也会感觉到理财对你的重要性,因为你想要进行创业、投资这些经济行为意味着你面临的经济风险又加大了,你必须通过合理的理财手段增强自己的风险抵御能力,在达成目的的同时,又保证自己的经济安全。

建立理财观念三:理财目的是“梳理财富,增值生活”

有人认为理财就是抠门,也有人认为理财就是投资,其实这些都是比较片面的理解。根据国外理财机构对理财的定义,比较准确的理财定义是:所谓理财,就是指将资金做出最明智的安排和运用,使金钱产生最高的效率和效用。

理财的五大目标

1.获得资产增值

资产增值是每个投资者共同的目标,理财就是将资产合理分配,并努力使财富不断累积的过程。

2.保证资金安全

资金的安全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保证资金数额完整;二是保证资金价值不减少,即保证资金不会因亏损和贬值而遭受损失。

3.防御意外事故

正确的理财计划能帮助我们在风险到来的时候,将损失最大可能地降低。

4.保证老有所养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现代家庭呈现出倒金字塔结构。及早制定适宜的理财计划,保证自己晚年生活独立、富足,应是现代人将面对的共同问题。

5.提供赡养父母及抚养教育子女的基金“老有所养”、“幼有所依”是中国自古以来的传统,现代社会这两方面的成本都很高,对年轻人来说是不小的挑战。

根据理财的五大目标,我们可以看出,理财的基本思路应该是:先积累、再保险、再应急、然后是还贷,最后才是投资和消费;而不应该按相反的顺序来理财。目前,可能有大部分的人都是先消费、再投资,最后还贷款,不保险。这种做法是不可取的。其次,要走出理财就是为了获得高收益这一认识误区。理财目的是“梳理财富,增值生活。”通过梳理财富这种手段来达到提升生活水平的目的。只有通过这种理念来引导人们不要简单地把理财当作“拿钱来生钱”,从而避免人们进入一味地追求利润和回报的理财误区。理财的最终目的不是“用钱生更多的钱”,而应是“用钱生合适多的钱”。因为期望的收益越高,潜在的风险和损失也会越大。盲目追求更高回报,也容易造成财务上的混乱。

上面对七八十年代出生的一族容易出现的理财观念误区,我们一一做了阐述,相信朋友们已经认识到了建立正确理财观念的重要性,下面我们再看看年轻人生活中比较流行的“月光族”例子,加深一下对这些问题的认识。

远离“月光族”,让财富从零开始积累

现在年轻人中流行着一种享乐的消费观念,他们每月的收入全部用来消费和享受,每到月底银行账户里基本处于“零状态”,所以就出现了所谓的“月光族”(每月工资都花光)这个群体。“月光族”具有的基本特征是:每月挣多少,就花多少;往往穿的是名牌,用的是名牌,吃饭下馆子,可是银行账户总处于亏空状态;他们偏好开源,讨厌节流,喜爱用花掉的钱证明自己的价值,他们认为花出去的才是钱;他们还常常认为会花钱的人才会挣钱,所以每个月辛苦挣来的“银子”,到了月末总是会花得精光。这就是“月光族”的真实写照。

看过本书前面内容的朋友应该很清楚了,“月光族”表面上看起来十分风光的生活,实际埋藏着巨大的隐患,他们的资金链是处于“断开”状态下的。没有积蓄,所有的收入都消费了,看似潇洒的生活方式是以牺牲个人风险抵御能力为代价的。导致的后果是:这些人很有可能因为一次意外(疾病、失业等),而使个人资金流出现严重问题,以至于无法抵御这些不良影响的作用;更不要指望他们能独立解决个人面临的成家立业、赡养老人以及抚养子女的问题了。所以,“月光族”风光表面背后的本质是一种被动的生活方式。这种生活方式会把你变成一只“待宰的羔羊”,当风险来临的时候你只能“束手待毙”。

再从心理角度来分析,其实“月光族”表现出来的是一种不成熟的心态。经过调查,可以发现“月光族”往往跟单身是划等号的。而已经成家的人,或者已经有男(女)朋友,并且计划要成家的人往往都不是“月光族”的成员。为什么会这样?实际上道理很简单,你见过结婚后的人花钱大手大脚,每月把账户里的钱都花光光的家庭么?很少见吧。因为他们需要养家,养孩子,怎么能轻易让自己的家庭暴露在风险之下呢?压力迫使他们必须有风险意识。而单身的时候,往往“一个人吃饱了全家不饿”,父母暂时不用赡养,也没有孩子要负担,挣了多少钱,都用于个人消费了。所以很自然地,就很难控制自己的消费,慢慢成了“月光族”。说得深一些,因为这时候他(她)自己还是个“孩子”,还没“长大”。这儿有两个对比典型,大家看了会有更直接的体会。张小姐毕业于北京一所著名高校,毕业后在一家金融公司工作两年,月薪4000元,除去每个月的房租、生活费,张小姐喜欢逛街,到西单中友百货买衣服,每周至少一次。此外,每月还会在三里屯酒吧小酌两杯,一个月下来,4000元往往不够花。有时候还不得不跟好友借钱。结果两年工作下来没攒下什么钱。张小姐今年已经25岁了,她很庆幸自己是个女孩,因为自己可以找一个有一定经济实力的男朋友,并希望男朋友最好能有套房,这样她就不用为买房操心了。张小姐是一个女士,她可能在成家方面需要付出的相对较少,但是她真的就不需要存有一定的资金了么?假如她能嫁一个“钻石王老五”还好说,倘若嫁一个收入平常的人,要想成家恐怕就不那么容易了。再假如不是张小姐,而是张先生,再过两年就要面临成家的问题,月月花光,怎么买得起房?虽说不能以钱财作为婚姻的基础,但是真的会有女孩愿意嫁给一个没有一点积蓄,又买不起房子的男人么?其实与北京普通市民的平均工资相比,张小姐的工资算多的了。即便这样,她依然抱怨:“每到月底,我就两手空空,望眼欲穿地盼望着下个月的薪金。”老李,33岁,是在北京望京建筑工地干活的民工,每天要工作12个小时,一天挣25元钱,加上夜班,每月收入也不到1000元。在扣除吃、住及吸烟钱后,他每月仍坚持给家里寄700元。算一算,两年下来,家里收到老李16400元的汇款。试想想,张小姐的月收入是老李的4倍,可是两年下来,老李有了16400元的积蓄,而张小姐还是“一文不名”。看来大学毕业的张小姐的理财智商还不如民工老李。

这里我们不去讨论收入问题。从事的劳动不同,付出不同,收入自然不同。但张小姐每月消费4000元还不够,老张每月收入不足千元却颇有盈余,这个反差是不是过大了?是不是值得我们深思?像张小姐这样,有高学历、高收入的30岁左右的年轻人,一般在IT、金融、出版、媒体、艺术等领域工作。他们小时候在长辈的百般疼爱的环境中生活,手里攥着亲人们给的零花钱,衣食无忧,学校里的学费、生活费大多也都是家里供给,所以已经养成了只知道消费不知道节省的习惯。一旦踏入社会,敢于超前消费、高档消费,敢于花明天的钱、花他人的钱享受自己今天的生活,大量的钱花在服装、化妆、餐饮、旅游、娱乐等方面,花到两手空空,再想新的办法,这就是所谓“月光族”。他们没有想过,一般来说,七八十年代出生的年轻人,在2~4年的未来,不仅要买房、结婚,还可能要赡养4位长辈(自己的父母和爱人的父母)和抚养至少1个子女。所以,今日潇洒轻松的“月光族”,明天的生活将要有多少等待克服的困难。也许有人会说,父母都有养老金不用我养,我也不结婚生子,所以不用考虑这些。这里我们不对这种生活方式加以评论,但是这种生活态度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他(她)的人生观。中国有句老话说得好:“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像这样在“幸福”中挥洒钱财和青春,在关爱中沉溺于生活享受的“月光族”,对家庭、社会有多少责任感,让人心存疑虑。

说到这儿不得不提一句,我们国家现在发展得很快,我们这些年轻朋友却没有继承老一辈的光荣传统,这也许与教育有关。我们可以看到,在美国、日本这些国家,比我们富裕得多,但他们仍然教育年轻人要俭朴,要自立,要奋斗。在美国、日本,富家子弟,找活打工的并不罕见。这在他们看来是再平常不过的事了。我们七八十年代出生的一族大多是被宠大的,他们的父母吃过太多的苦,所以不愿让自己的孩子吃一点点苦,但这并不代表我们可以大手大脚、不计以后。所以,青年朋友们,当你们懂得这个道理后,在为未来生活开始着手理财的时候,也希望你们保留并发扬理财的观念,以后千万不要过分宠爱自己的孩子,要教育自己的后代懂得吃苦,懂得自立,懂得自己创造和管理财富。只有这样,才是真正对他们的爱。

理财必备的金融理念

货币拥有时间价值

货币拥有时间价值,这个理念可以说是西方金融理念的根源,也是金融发展到今天所倚仗的最根本的原则。理解了这个原则,对于我们理解金融产品、学习理财有决定性的帮助。很多人不明白,货币为什么有时间价值,这个说来话长。我们举个简单的例子:你去买房,一套80万的房子,如果一次性付清,那么就需要支付80万元现款,而如果你只付了30万,贷款50万,每月按揭,十年后付清。那么,你为这套房子所付出的钱最终可能是130万。也就是说,今天的50万,相当于10年后的100万(因为已经首付了30万)。表面上看是因为银行收取了你的贷款利息,实际上贷款利率就是货币时间价值最直观的体现。

换句话说,同样的一块钱,在昨天、今天、明天的价值是不同的。

所以,投资理财时,都应当有这跟弦在头脑中,在做投资决策时,注意提醒自己,别忘了货币具有时间价值。

现值(PV)、未来值(FV)、贴现率(r)、期间(n)n

请大家记住这个公式:FV=PV×(1+r)。其中现值(PV),是表示目前的价值,未来值(FV)则是指未来的价值,贴现率(r),可以理解为投资人要求的投资回报率,也可以看做是借贷(融资)的成本利率(如贷款利率),期间(n)是表示现值和未来值之间的时间,一般以年为单位计算。用这个公式就能够计算自己的投资回报率。然后,将多个理财、投资方案进行比较,选择最适合的投资回报。

机会成本

此外,结合货币时间价值还应当考虑投资的机会成本。什么叫机会成本?通俗点说,就是在作出一项选择的同时所放弃的机会中最高那个成本。投资的时候,经常遇到选择问题:比如,是该买基金还是买股票?是否提前还贷?投资黄金还是债券?投资自己继续进修还是找个工作?等等。在面临这些选择的时候,机会成本是一个很好的衡量标准,它能帮助你更好地判断。

风险与收益是孪生兄弟

高收益往往伴随着高风险,在金融行业工作的人都知道这个基本原理。对于投资者而言,一般风险越大的项目,要求的投资回报就越高,风险与投资收益有着直接相关性。

作为普通的投资者,我们也要有相应的意识。不同的理财工具(也就是投资工具),有不同的收益和风险,一定的收益必定伴随着相应地风险。如果哪个投资工具说高收益、低风险,甚至无风险,这里面十之八九有问题,还可能是骗局。我们要做的是,针对各种理财工具的收益性、风险性以及不同的特点进行组合,做合理分配,以求达到风险相同的情况下收益最大,或者收益相同的情况下风险最小的最佳状况。

理财方案

工薪一族月薪2000元的理财计划

现在有很多的大学生都是在毕业以后选择留在自己上学的城市,一来对城市有了感情,二来也希望能在大的城市有所发展,而现在很多大城市劳动力过剩,大学生想找到一个自己喜欢又有较高收入的职位已经变得非常难,很多刚毕业的朋友的月收入都可能徘徊在2000元人民币左右,如果你是这样的情况,让我们来核算一下,如何利用手中的有限资金来进行理财。

如果你是单身一人,月收入在2000人民币,又没有其他的奖金分红等收入,那年收入就固定在24000元左右。如何来支配这些钱呢?

生活费占收入30%~40%

首先,你要拿出每个月必须支付的生活费。如房租、水电、通讯费、柴米油盐等,这部分约占收入的三分之一。它们是你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满足你最基本的物质需求。离开了它们,你就会像鱼儿离开了水一样无法生活,所以无论如何,请你先从收入中抽出这部分,不要动用。

储蓄占收入10%~20%

其次,是自己用来储蓄的部分,约占收入的10%~20%。很多人每次也都会在月初存钱,但是到了月底的时候,往往就变成了泡沫,存进去的大部分又取出来了,而且是不知不觉的,好像凭空消失了一样,总是在自己喜欢的衣饰、杂志、CD或朋友聚会上不加以节制。你要自己提醒自己,起码,你的存储能保证你3个月的基本生活。要知道,现在很多公司动辄减薪裁员。如果你一点储蓄都没有,一旦工作发生了变动,你将会非常被动。

而且这3个月的收入可以成为你的定心丸,工作实在干得不开心了,忍无可忍无需再忍时,你可以潇洒地对老板说声“拜拜”。想想可以不用受你不喜欢的工作和人的气,是多么开心的事啊。所以,无论如何,请为自己留条退路。

活动资金占收入30%~40%

剩下的这部分钱,约占收入的三分之一。可以根据自己当时的生活目标,侧重地花在不同的地方。譬如“五一”、“十一”可以安排旅游;服装打折时可以购进自己心仪已久的牌子货;还有平时必不可少的购买CD、朋友聚会的开销。这样花起来心里有数,不会一下子把钱都用完。

最关键的是,即使一发薪水就把这部分用完了,也可当是一次教训,可以惩罚自己一个月内什么都不能再干了(就当是收入全部支出了吧),印象会很深刻而且有效。

除去吃、穿、住、行以及其他的消费外,再怎么节省,估计你现在的状况,一年也只有10000元的积蓄,想来这些都是刚毕业的绝大部分学生所面临的实际情况。

如何让钱生钱是大家想得最多的事情,然而,毕竟收入有限,很多想法都不容易实现,建议处于这个阶段的朋友,最重要的是开源,节流只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就像大厦的基础一样。而最重要的是怎样财源滚滚、开源有道,为了达到一个新目标,你必须不断进步以求发展,培养自己的实力以求进步,这才是真正的生财之道。可以安心地发展自己的事业,积累自己的经验,充实自己,使自己不断地提高,才会有好的发展,要相信“机会总是给有准备的人”。

当然,既然有了些许积蓄,也不能让它闲置,我们建议把1万元分为5份,分成5个2000元,分别作出适当的投资安排。这样,个人不会出现用钱危机,并可以获得最大的收益。(1)用2000元买国债,这是回报率较高而又很保险的一种投资。(2)用2000元买保险。以往人们的保险意识很淡薄,实际上购买保险也是一种较好的投资方式,而且保险金不在利息税征收之列。尤其是各寿险公司都推出了两全型险种,增加了有关“权益转换”的条款,即一旦银行利率上升,客户可在保险公司出售的险种中进行转换,并获得保险公司给予的一定的价格折扣、免予核保等优惠政策。(3)用2000元买股票。这是一种风险最大的投资,当然风险与收益是并存的,只要选择得当,会带来理想的投资回报。除股票外,期货、投资债券等都属这一类。不过,参与这类投资,要求有相应的行业知识和较强的风险意识。(4)用2000元存定期存款,这是一种几乎没有风险的投资方式,也是未来对家庭生活的一种保障。(5)用2000元存活期存款,这是为了应急之用。如临时急需用钱,有一定数量的活期储蓄存款可解燃眉之急,而且存取又很方便。

这种方法是许多人经过多年尝试后总结出的一套成功的理财经验。当然,每个人可以根据不同情况,灵活使用。

本章小结

正确理财三个观念建立理财观念一:理财是一件正大光明的事,“你不理财,财不理你”。建立理财观念二:理财要从现在开始,并长期坚持。建立理财观念三:理财目的是“梳理财富,增值生活”。

理财四个误区理财观念误区一:我没财可理;理财观念误区二:我不需要理财;理财观念误区三:等我有了钱再理财;理财观念误区四:会理财不如会挣钱。

理财的五大目标目标一:获得资产增值;目标二:保证资金安全;目标三:防御意外事故;目标四:保证老有所养;目标五:提供赡养父母及抚养教育子女的基金。

理财必备的金融理念货币的时间价值风险与收益是孪生兄弟

理财的定义:所谓理财,就是指将资金做出最明智的安排和运用,使金钱产生最高的效率和效用。

财智哲学渴望是人生最大的动力,只有对财富充满渴望而且在投资过程中享受到赚钱乐趣的人,才有可能将你的生活费用变成“第一资本”,同时积累资本意识与经营资本的经验与技巧,以获得最后的成功。

个人心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篇 理财入门篇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在甲篇学习了正确的理财观念之后,相信各位已经迫不及待地要开始进行个人或家庭理财了。从乙篇开始,我们将要介绍理财的操作思路和基本方法。其中,本章主要是针对已经建立了理财观念但处于初级理财水平的朋友,根据理财的一般过程,从基础开始告诉大家如何一步步实施理财计划。

理财基础第一步:知己知彼,分析个人(家庭)财务收支

在甲篇里我们曾跟大家介绍过理财的基本思路,即先积累、再保险、再应急、然后是还贷,最后才是投资和消费。为什么要依照这个顺序进行呢?这是显而易见的,其道理跟盖楼一样,盖楼要先打地基再一层一层往上盖,不然楼就不结实,要垮。理财也是一样的,在你的基本生活还处于无法保障的情况下,就勒紧裤腰带去进行高风险投资,这样的理财方式显然是不安全的。倘若投资成功还好,不管你自己还是别人可能会说你很有胆识,所以获得了高收益,你也将成为大家交口称赞的英雄;可万一失败了,就意味着你可能会负债累累,可能一辈子都要背负一次冒险失败带来的后果,甚至可能一蹶不振。所以一般情况下,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以冒险形式进行理财的方式是不可取的。对于大家来说,理财是一件既需要有智慧,又需要有耐性的事。你不要期望一口吃成个大胖子,不到万不得已,我们不提倡冒进式的理财方式。

正如甲篇中提到的例子那样,有人认为自己没财可理,其实很多人并不是真的无财可理,只要生活中存在现金流,有收支情况,那么一般情况下都是有财可理的。作为理财的初期工作,你需要认识到积蓄从无到有的重要转变。要知道,从零积蓄状态到有一定积蓄去做能获得更高收益的投资活动的这个过程就是你在初期要做的最重要的理财工作。这个工作做好了,你就找到了一条通往更高层次理财的大路。而你在理财初期做的工作就像在“铺路”。当然路也不是乱铺的,在你“铺路”之前,要先确定怎么“铺”,也就是说该怎么做好前期的资金积累。

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在正式开始积累资金、“打地基”之前,需要对自己的财务状况做一个全面的分析,有了全面的财务分析,就知道该从哪里下手,并制定好积蓄的方针,这样再开始行动就能做到目的明确,行动也会更有成效。其实这就像你去医院体检一样,通过全面体检,医生会发现你身体哪儿有问题,然后再实施针对性的治疗,可以事半功倍,快速解决问题。下面开始对自己的财务状况做一次全面的“体检”吧。

在“体检”过程中我们会用到两个工具:

个人(家庭)资产负债表

(表2-1)和个人(家庭)

月度收支表

(表2-2)(我们建议一般按自然月进行统计,当然你可以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定统计周期为周、季度,甚至是年)。个人(家庭)资产负债表

个人(家庭)资产负债表是反映个人(家庭)在某一时期财务状况的会计报表。它在理财中,如在优化个人(家庭)消费结构、帮助个人(家庭)资产快速增值、建立个人(家庭)信用评价体系等方面发挥着重大的作用。

通过个人(家庭)资产负债表可以清楚地了解以下情况。1.反映个人资金来源的构成,包括债务和权益,个人与外部发生的经济往来关系等。2.反映个人的财务实力、短期偿还债务的能力,资产结构的变化情况和财务状况的发展趋向,并据此做出评定估价。3.提供个人资产评估的主要资料,规范地表明个人的财产状况。4.得出个人净值(净资产)。个人净值就是总资产与总负债的差值。因此资产负债表又叫资产净值表,或净资产表。5.进行财务分析,可得出收支比率、消费与投资比率、现金流量、投资收益率、投资结构、资产负债率等,为投资理财决策提供依据。月度收支表

至于月度收支表的作用则是能直观地了解个人(家庭)的收入来源和支出项目,并对各部分所占比例有所了解,从而看出自己每月收支状况,直观地了解自己的钱是怎么花出去的,并有针对性地进行开源或者节流。别小看这张表啊,很多朋友是“不填不知道,一填吓一跳”。坚持每月填一次,根据个人具体的收入和支出项目可以制作更适合自己实际情况的收支表,比如可以把日常生活费细分为衣食住行四项,把“食”一项的支出单独提出来,除以自己的总收入,得到的就是恩格尔系数(衡量个人生活水平的指数,系数越小,说明生活水平越高)了。类似这样的分析还有很多,不管怎样,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做到对自己的收支情况心中有数,不能总是糊里糊涂地过日子。在了解收入支出情况之后,合理地调整收入与支出,即开源节流,增加自己手中的余钱。

下面我们给一位七八十年代出生的一族的朋友做一次全面的财务状况分析,通过范例你就知道该怎么做了。个人资料:老王,男,29岁,单身。家庭财产:父母给的一套房子(含家具家电),价值40万元,银行存款8.5万,股票1.5万,没有负债;平均月收入4000元(含工资和奖金),房子出租,租金收入1200元;支出方面,每月交通费300元,生活费1800元(吃饭800元,烟费400元,水电上网费200元,服装费400元),跟朋友一块租房住,房租费1000元,手机电话费200元。根据老王的基本情况填表。

老王的资产状况可以根据上面的资产负债表,合计出个人净资产达到50万元,其中包括存款8.5万元、金融资产1.5万元、房产40万元。由于老王没有贷款或其他债务,因此负债为零。老王的恩格尔系数=食物支出金额/总支出金额=800/3300=0.24,表示他每月生活支出中有1/4为食物消费,生活水平偏低。用每月收入5200元减去每月开支3300,老王每月还有盈余1900元。可以把这些钱用于储蓄或者其他投资,以增加个人财富。

根据老王的月度收支情况再结合他的家庭财产状况,就可以有针对性地提出适合他的下一步理财步骤。老王的财务状况分析:收入方面,从表2-4可以看出,老王的收入主要来自两块——工资和房租。鉴于房租一般比较固定,所以只能从其他项目增加老王的收入,所以建议老王在保证现有工作的前提下,尽力拓宽收入渠道,增加自己的收入来源,保证收入方面更加稳定。消费方面,老王的各项支出看起来都还比较正常,没有特别突出的有问题的支出,但在这里我们仍然可以分析出一些可调整方案。比如,老王每月在交通上的支出有300元,而且老王没有车,说明他居住的地点离单位不近,所以每月会有这么多交通支出。而老王在租房费用上每月也有1000元的支出,结合他每月的交通费,一分析,可以看出他在租房上的支出偏高,本身租房离单位较远,交通费高,加上租金高,为此可以考虑在离单位较近的地方寻求租房,一方面租金不一定有这么高(即便稍高,只要不高于现在的租金加上交通费,亦可以考虑),而且可以节省上下班路上的时间。另外,老王每月在买烟上要消费400元,大家都知道吸烟有害健康,而且吸烟还影响理财。如果老王把吸烟的不良嗜好戒除,每年将能节余4800元!

这里我们仅仅简单结合收入和支出两方面的数据,即可得出这么多有益的指导,可见简单的表,琢磨好了对个人理财也是有很大帮助的。

记账的几个要点

记账更可以让你察觉自己的“言行不一致”,进而改善消费行为。例如,本来以为自己是不交际应酬的人,却在记账后惊觉自己花在交际应酬上的的支出不少,就需要加以节制。

1.分门别类

一开始记账,为了避免半途而废,可先大致把记账范围分为食、衣、住、行、育、乐六大类,再按照消费项目记录。等到习惯记账后,可视个人需要再细分记录项目。可以将不同的类目以不同的颜色做区分,使自己清楚知道钱花到哪去,各处花费比例如何,分析这样花费是否合理,是否有改进的可能。

2.账无巨细

很多花费其实都是从小钱累积而来的,所以小钱更要记录。提出“拿铁因子”理论的美国知名理财专家大卫·巴哈最近就提出所谓的“双倍拿铁因子”理论,也就是那些不必要的“固定经常性开销”,像是付了钱却未必常去的健身俱乐部、一天抽1包10元的烟、一星期搭1次计程车等等。这些开销,你平常根本不会注意,但累积下来的金额令人咋舌。

一天1包烟,一个月要花掉300元,一年就要花3600元!一星期搭1次计程车,假设平均花费25元,一个月要100元,一年要1200元。这些小钱可能你平常没有机会发觉,透过记账可以一目了然,若是省下这些钱用来投资,将会是不小的收获。

3.定时检视,不断调整

个人或家庭的经济状况会不断变化,因此,财务结构和消费构成都应当随之而变,以达到一个动态均衡状态。记账是反映财务状况的最好办法,在发现财务状况不妥后,一定要及时调整,切勿一成不变。

除了上面的一些表格,我们还在本书最后附录了一些实用的记账表格,有效利用记账工具,能给你的理财之路带来便捷。

理财基础第二步:制定合理的储蓄计划

一旦做好了全面财务分析之后就可以开始着手做个人的储蓄计划了,要知道“万丈高楼平地起”,华人首富李嘉诚当年也是从“一针一线”节省,才有了今天的财富帝国的。为了帮助大家做好建立自己财富帝国的第一步,下面我们针对七八十年代出生的一族中不同状况的群体设计了相关的储蓄计划,可以分两种状况。

单身一族的储蓄要点

一般是毕业后工作的1~5年中,这段时期的特点是:一般收入相对较低,而且朋友、同学多,经常聚会,还有谈恋爱的情况,花销较大。所以这段时期的理财不以投资获利为重点,而以积累(资金或经验)为主,这段时期的理财步骤为:节财计划→资产增值计划(这里是广义的资产增值,有多种投资方式,视你的个人情况而定)→应急基金→购置住房。战略方针是“积累为主,获利为辅”。根据这个方针我们具体的建议是分三步:存,省,投。

存,即要求你每个月雷打不动地从收入中提取一部分存入银行账户,这是你“聚沙成塔,集腋成裘”的第一步,一般建议提取10%~20%的收入每月存款。当然这个比例,也不是完全固定不变的,这要视实际收入和生活消费成本而定。但是在说到存的时候,要跟大家强调一点,存款要注意顺序,顺序一定是先存再消费,千万不要在每个月底等消费完了以后剩余的钱再拿来存,这样很容易让你的存款大计泡汤。因为如果每月先存了钱,之后的钱用于消费,你就会自觉地节省不必要的开销,而且并不会因为这部分存款而感觉到手头拮据;而如果先消费,再存款,则很容易就把原本计划存的钱也消费掉了。所以建议大家一定要养成先存款后消费的好习惯。

省,顾名思义就是要节省、节约,在每月固定存款和基本生活消费之外尽量减少不必要的开销,把节余下来的钱用于存款或者用于投资(或保险)。看到这里,很多七八十年代出生的一族的朋友可能会觉得这一条难以执行,并把“省”跟“抠”、“小气”等贬义行为划等号。实际上这种认识也是有偏差的,打个比方,像前面例子中的老王,他每月在抽烟上要花费400元,这是一笔完全不必要的消费,既对身体有害,又影响个人生活质量,是可以戒除的,这样就可以把这笔费用节省下来,一年能节省4800元,足可以给自己买一个10万元的返还型健康险了!

投,在刨除每月固定存款和固定消费之后的那部分资金可以用于投资。比如:再存款、买保险、买股票(或其他金融产品)、教育进修等。所以,这里我们说的投资不仅仅是普通的资金投入,而是三种投入方式的总称:一般性投资、教育投入、保险投入。

一般性投资建议:因为短期内不存在结婚或者其他大的资金花费,所以可以多提高投资理财的能力,积累这方面的经验。可将每月可用资本(刨去固定存款和基本生活消费)的60%投资于风险大、长期报酬较高的股票、股票型基金或外汇、期货等金融品种;30%选择定期储蓄、债券或债券型基金等较安全的投资工具;10%以活期储蓄的形式保证其流动性,以备不时之需。

上面是普通情况下我们对你提出的建议,当然你也可以根据个人实际经济状况以及个人性格等方面的因素,把这部分资金用于教育投入和保险投入,或者作相应的组合。下面的表2-5是对三种投入的比较,你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做出选择。

不同的生活目标,就会有不同理财方案。简单的几种方案经过不同比例的组合又会有许多种结果,这里我们先不一一赘述。根据本书的理财观念,安全第一,所以我们会建议普通的单身朋友工作初期尽量采取比较稳妥的办法,即储蓄+保险的办法,保证你在工作初的几年里能够平稳地积累起自己进行下一步投资的“第一桶金”。要知道,不论你下一步要进行教育投入(考研、读博、在职、出国),还是要做家庭组建投入(买房、装修),还是要进行创业投资,都离不开积累“第一桶金”的过程(除非你家境很好,不需要经历这个过程)。为此,我们把积累“第一桶金”的过程称为“打地基”。房子盖得好不好,地基很重要。一般人“打地基”的办法就是储蓄。由此可见储蓄的重要性。

理财小贴士储蓄要诀:每月要先存款,再消费,千万不要等到消费完之后再存款。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你的存款计划如期进行。

家庭形成期如何储蓄

时间一般为1~5年,从开始工作算,时间段一般为工作后的3~8年,即从结婚到孩子出生这段时期。相信有较大一部分七八十年代出生的一族的朋友是处于这个阶段的。这个阶段的特点是:经济收入有所增加且生活稳定,一般是两个人共同生活,会有更充裕的资金用于理财,但是面临结婚或者生子,一般需要解决购房问题。为此,该阶段的理财优先顺序:节财计划→购置住房→购置硬件→应急基金。而理财重点应该放在继续保持家庭储蓄和合理安排家庭建设的支出方面。这个时期的理财策略是:坚持储蓄为主,兼顾购置房产。

不管处于单身时期还是家庭形成期,对于普通家庭来说,储蓄都是一项很重要的理财手段,因为限于理财知识的匮乏或者对于风险的顾忌或者其他原因,普通家庭没有(或较少有)其他的理财方式,而储蓄作为一项简单而有效增值的(尽管有通货膨胀的影响)理财手段,应该为我们所重视。

对于家庭形成期的年轻朋友们来说,我们的理财依然为三步:存款、买房、还贷。

存款。保持每月存款的习惯,建议尽量避免不必要的消费,充分准备购房资金。在没有充足的购房款的情况下,可以集中力量攒够购房首付款,先贷款买房(不鼓励大家贷款,除非有长期比较稳定的收入来源,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

购房。当然,在做购房计划之前你需要做两个决策:一是租房还是买房;二是买多大的房合适。关于购房的这些具体问题,我们在后面的消费篇里会给大家做细致的分析。这里我们要跟各位朋友们强调的是,购房是一项极其重要的理财投资,需要慎重对待。关于购房我们这里只提几点建议。

在允许的条件下尽量少贷款。建议大家在购房时尽量少贷款,因为购房贷款很容易使你从富翁变成“负翁”,从房主变成“房奴”,从此将被沉重的贷款利息压得喘不过气来,从而导致生活质量直线下降,你从此将不敢消费、不敢娱乐,生活变得索然无味。这种“房奴”生活在许多新闻里都已经是屡见不鲜的了,这种生活状况显然与我们健康快乐的理财生活理念是相悖的。为此,再次劝告大家,不要轻易让大量贷款压在家庭的身上,也许今天花明天的钱很痛快,可是这也会使你的家庭陷入资金危机之中,这时一旦出现任何一点点意外,都会让你措手不及,无法防范。

量力而行,不要贪图一步到位。很多朋友到一些买了大房子的朋友家里去玩的时候,看到别人家里一两百平方米的大房子、全新的装修、精美的家具,不禁会想,我也要买一个这样的大房子。相信这样的想法很多人会有。千万别让这种心理占据了你的头脑,妨碍了冷静地分析和思考。在你竭尽全力买了一个大房子,却发现没钱装修,或者发现因此带来的每个月的还贷费用已经远远超过个人月收入的30%的时候,你会发现,生活都变得昏暗起来,生活中除了房子还是房子,当初选择大房子是一个错误。为此,根据很多朋友买房后的使用情况,我们建议小两口可以先买一个小两居,80平方米以下即可,这样的房间两个人住绰绰有余,即便一方的父母亲来看望时,也有地方住。50~70平方米是最经济合适的面积。如果经济状况允许,以后可以再购置第二套住房,这样也不会让一开始的生活压力太大。

理财小贴士购房心得:1.租未必不如买,买房前仔细权衡。2.购房要量力而行。3.尽量不做“负翁”、“房奴”。

理财基础第三步:如何存款最合算——简单而重要的储蓄技巧

看完前两步,大家就会发现储蓄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理财手段,有些朋友会认为,不就是存钱吗?每个月的工资都在银行账户里呢,根本不用管它。这些朋友很少去银行把自己的存款做一个好的规划,一般就把存款放在工资账户里,任其“自生自灭”,经常在工资账户里存了几千甚至上万的存款,殊不知这样的做法并不是我们提倡的合理储蓄方式。第三步就是要告诉大家怎样合理的安排储蓄以及储蓄中的小技巧。一笔存款简单地放在银行工资卡里,只能享受很低的活期存款利率,而如果相同的存款改为定期存款将会获得更多的收益,短期看起来似乎差别不大,一般也就几十上百元的出入,但是如果时间一长,再加上利滚利的因素,这两者的收益差距可就不是一星半点了。要知道一点点的细节差距,十几年后会带来质的不同。

银行基本存款方式及利息介绍

目前银行一般的人民币存款方式有:活期存款、定期存款(不同存期)、零存整取、定活两便、协定存款、通知存款等等。每种存款方式都有其特点及不同的利息。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对存款方式进行挑选和组合,以求达到方便使用和获取最大收益的目的。

表2-6是几种储蓄方式的存款利率对比,从各种存款方式中可以看出,活期存款的收益最小,而一年定期存款利率(2.25%)是活期存款利率(0.36%)的6倍多。如果每月用于储蓄的存款用定期存款的方式存起来,坚持几年,你可能会被自己的存款吓一跳哦!

随着时间长度的增加,活期存款与定期存款的收益,差距会越来越大,倘若本金是10万,那么20年后直接收益差距将达到4.8万元!(见表2-7)这还不算这么长时间里4.8万多块钱可能创造的其他收益。想想你每天辛辛苦苦工作8小时也许就只有一两百元的收入,而花一点点时间到银行改变一下存款方式,将会轻松带来更多的收益。看到这里,相信你应该认识到每个月花一点点时间打理储蓄账户的重要性了。

银行存款使用技巧

1.12 存单法

每月提取工资收入的10%~15%做一个定期存款单,切忌直接把钱留在工资账户里,因为工资账户一般都是活期存款,利率很低,如果大量的工资留在里面,无形中就损失了一笔收入。每月定期存款单期限可以设为一年,每月都这么做,一年下来你就会有12张一年期的定期存款单。从第二年起,每个月都会有一张存单到期,如果有急用,就可以使用,也不会损失存款利息;当然如果没有急用的话,这些存单可以自动续存,而且从第二年起可以把每月要存的钱添加到当月到期的这张存单中,重新作一张存款单,继续滚动存款。12存单法的好处就在于,从第二年起每个月都会有一张存款单到期供你备用,如果不用则加上新存的钱,继续做定期,既能比较灵活的使用存款,又能得到定期的存款利息,是一个两全其美的做法。假如你这样坚持下去,日积月累,就会攒下一笔不小的存款。相信你在每个月续存的时候都会有一份惊喜,怎么样?有成就感吧。当然如果你有更好的耐性的话,还可以尝试“24存单法”、“36存单法”,原理与“12存单法”完全相同,不过每张存单的周期变成了两(三)年。这样做的好处是,你能得到每张存单两(三)年定期的存款利率(见表2-6的存款利率),这样可以获得较多的利息,但也可能在没完成一个存款周期时出现资金周转困难,这需要根据自己的资金状况调整。

另外,在实行12存单法时,每张存单最好都设定到期自动续存,这样就可以免去多跑银行之苦了。

2.阶梯存款法

一种与12存单法相类似的存款方法,这种方法比较适合与12存单法配合使用,尤其适合年终奖金(或其他单项大笔收入)。具体操作方法:假如你今年年终奖金一下子发了3万元,可以把这3万元奖金分为均等3份,各按1、2、3年定期存这3份存款。当一年过后,把到期的一年定期存单续存并改为三年定期,第二年过后,则把到期的两年定期存单续存并改为5年定期,三年后你的3张存单就都变成三年期的定期存单,致使每年都会有一张存单到期。这种储蓄方式既方便使用,又可以享受三年定期的高利息,是一种非常适合于一大笔现金的存款方式。假如把一年一度的“阶梯存款法”与每月实行的“12存单法”相结合,那就是“绝配”了!

3.巧用通知存款

通知存款很适合手头有大笔资金准备用于近期(3个月以内)开支的情况。假如手中有10万元现金,拟于近期首付住房贷款,但是又不想把10万简简单单存个活期损失利息,这时就可以存7天通知存款。这样既保证了用款时的需要,又可享受1.35%的利息,这是0.36%的活期利率的近4倍。举例来说,50万元如果购买7天期的通知存款,持有3个月后,以1.35%的利率计算,利息收益为1688元,比活期存款利息450元,收益高出1238元;除利息税后,通知存款的收益则要比活期存款高出80%。

理财提醒:如果投资者购买的是7天通知存款,若投资者在向银行发出支取通知后,未满7天即前往支取,则支取金额的利息按照活期存款利率计算。此外,办理通知手续后逾期支取的,支取部分也要按活期存款利率计息;支取金额不足或超过约定金额的,不足或超过部分按活期存款利率计息;支取金额不足最低支取金额的,按活期存款利率计息;办理通知手续而不支取或在通知期限内取消通知的,通知期限内不计息。关键是存款的支取时间、方式和金额都要与事先的约定一致,才能保证预期利息不会遭到损失。

4.利滚利存款法

所谓的利滚利存款法,是存本取息与零存整取两种方法完美结合的一种储蓄方法。这种方法能获得比较高的存款利息,缺点是要求大家经常跑银行,不过看在money的份上,多跑跑银行也是值得的。具体操作方法是:比如你有一笔5万元的存款,可以考虑把这5万元用存本取息方法存入,在一个月后取出其中的利息,把这一个月的利息再开一个零存整取的账户,以后每月把存本取息账户中的利息取出并存入零存整取的账户,这样做的好处就是能获得二次利息,即存本取息的利息在零存整取中又获得利息。年轻的朋友不怕多跑银行的可以试试这个方法。

存款时的忌讳

1.少用活期存款

弊端就是损失利息,前面都详述过,这里就不赘述了。

2.储蓄存款不宜集中开一张存单

一张存单金额太大,不仅不安全,如一旦遇到急用,需提前支取其中的一部分,会因此损失一部分利息,办起来也不如分散开几张存单方便与实惠。

3.储蓄存单不宜和有效身份证件放在一起

储蓄存单要与身份证、印章等分开保管,以防被盗后犯罪分子支取。

4.储蓄存款不宜选择太长的期限

一些人喜欢选择3年或5年期的定期储蓄存款,认为这样利率高。因为目前正处于低息时代,如果选择存期过长,存期内利率调高就会导致减少利息收益。比如:近期央行就提高了存款利率,如果你的存单都是五年期的,就得根据具体情况考虑是要等到期取得利息划算呢,还是赶紧重新存入获取新利率划算。

理财初期的保险投资

关于其他投资方式,我们在后面的提高篇中会详细地介绍注意事项以及操作方式。在此我们只对这些有别于储蓄的投资方式作一些简单的介绍。

人身保险:个人保险(健康保险/养老保险)/父母保险

在一般人的理财观念中,保险往往是被忽视的部分。当我们认同理财是为了幸福快乐的生活,是为了保证个人和家庭的生存安全,是为了提高生活质量的理念之后,回过头来再看保险,就会发现保险作为一种理财方式在很多方面与我们的理财观念是一致的。为此,我们专门把保险列入理财基础篇中,希望大家把保险作为一种优先考虑的理财方式来对待。

正如我们在前面的章节中提到的,“攘外必先安内”,倘若你的人身安全、医疗健康、养老都得到一定的保障,你在创业时会不会多一份安心,少一份担忧呢?如果你的家人也都得到了充分的保障,相信你就能全身心的投入创业拼搏中而毫无后顾之忧。在理财基础篇中,保险是作为一种基本保障的手段介绍给大家的,在后面的篇章中,我们会从更高级的投资角度介绍保险的功能。

购买保险的三项准备工作

在各家保险公司推荐的五花八门的产品中,你是否觉得无所适从?经过业务员的推荐,你在购买了某一寿险产品后,发现该产品并不像当初想象的有那么大的作用?在五花八门的保险产品中,你是否能够设计出最优的保险方案?这里我们给各位朋友的建议是,在购买保险产品之前,最好做好三大准备工作。

1.明确需求

购买保险时切忌面面俱到。在购买保险以前,首先需要确定自己的保险需求。根据自己的需求大小做一个排列,优先考虑最需要的险种。一般情况下,保险公司都会根据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六大类需求来设计保险产品,分别是投资、子女、养老、健康、保障、意外。本章朋友们都是处于理财初级阶段,所以大家优先的需求应当是意外>健康>保障>养老>子女>投资(这个排序的前提是根据大家目前年龄段具有的特点来排列的)。以健康需求为最而购买保险以前,一定要首先确定自己或家人将来面临的医疗费用风险。每个人面临的医疗费用风险是不一样的,因此所需要的保险保障范围也不同。影响风险的因素有职业、收入、地域、年龄和家庭等。比如享有社会医疗保险的人,在医疗费用支出较大的时候,需要商业保险的保障;而不享受社会医疗保险的人,则需要全面的商业医疗保险。经济条件好的人,在生病时有足够的承受能力;而经济条件一般的人,可能因一场大病陷入贫困。肩负家庭重担的人,在疾病期间可能需要额外的津贴;而单身贵族,则很可能不存在这个问题。因此你应该视自己的真正需求有选择地购买保险,而不需要面面俱到。另外,除了确定自己的保险赔付需求以外,各保险公司的产品在投保条件、保险期间、缴费方式、除外责任和理赔方式等方面各有特色。消费者可选择与自己的收入特点、支付习惯及品牌偏好相适应的保险。未来收入不稳定的人,可选择短期内缴清或有保单贷款功能的保险;希望保险产品能够升级的人,可购买具有可转换功能的产品。

2.确定方案、注重长远保障

在了解和确定了自己的需求以后,就要通过保险公司和保险产品的比较,综合确定一个方案。对此,业内专家认为,在保险产品的挑选上,保险公司占了很重要的位置。我们平时买东西时,从一开始就会感觉到自己所购买的产品能够带来什么样的回报,他的厂家服务如何。但与购买商品不同,大家只有等到需要它的时候,才是要跟保险公司打交道的时候。而在购买它的时候以及今后的一段时间内并不能体会到它的好坏,因此在购买以前选好保险公司很重要。真正维护你利益的时候,很大程度就在于这个保险公司的服务。我们在选择保险产品的时候,也并不是“保险保障范围越大越好,功能越多越好”。专家指出,保险的价格和保障范围是成正比的,如果保险保障范围超出需要,则意味着支付了额外的价格。例如,一个教师发生工伤的机会微乎其微,如果其购买的保单范围包括工伤医疗费用,则白花了工伤保险的钱。请记住,我们要购买真正适合自己需要的保险产品。此外,与其他商品不同,保险商品的价格即保险费率,是精算人员根据保险责任范围科学制定的。这就意味着较便宜的保险产品,其保险责任范围和给付保险金的条件必然受限制。因此,我们在购买保险之前,一定要设计好一个能够保障长远利益的保险方案,这样才能得到物有所值的保险产品。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