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在左,管教在右 : 升级版(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1-05-16 19:23:36

点击下载

作者:金韵蓉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爱在左,管教在右 : 升级版

爱在左,管教在右 : 升级版试读:

插图

未满3岁的儿子已经知道面对镜头扮怪样。这是我最喜欢的照片之一。儿子3岁时,我们去欧洲旅行。圣诞节在白雪皑皑的瑞士山区打雪仗。儿子四年级时的校庆活动中,我们参加“两人三脚”接力比赛。儿子小学五年级参加跆拳道校队。一副很英勇的样子!这年儿子刚大学毕业,坐在法国普罗旺斯亚维侬小镇不知名门前的台阶上,这是我用远镜头偷拍的照片。儿子研究生毕业典礼后,母子于校训前故作潇洒状!

再版序

5年前,我第一次勇敢写出这本和亲子教养有关的书,那年我的儿子即将26周岁。这本书出版之后,在近一年的时间里连续占据亲子书籍销售榜首的位置,并且在这5年之间,重印了将近20万册。

5年后的今天,我已经荣升为婆婆,并可望在一两年之内成为有可能是个毫无原则、溺爱孙辈的奶奶!(我当然会随时提醒自己,也会随时提醒有可能犯同样错误的先生别成为这样的爷爷!)

5年的光阴在人的一生中只是一个很短的阶段,可是对成长中的孩子来说,尤其是人格形塑还未成熟的孩子来说,却是关乎一生的时光,而且,这段时光来去匆匆,你还没完全回过神来,它就已经悄然流逝了。

这本书出版后的5年间,我有机会接触到了许多年轻的父母,有的是经过电子媒体的在线互动,有的是通过线下讲座时的面对面交谈,而不管是在哪种情境下的沟通,我都能深切地感受到现代父母的焦虑,而且那种焦虑并不全然是因为某个个别的原因,而是属于这一整个世代的集体情绪。

我记得自己还是个年轻的妈妈时,也有过这样的焦虑情绪,可是我们那个世代的焦虑要比现在简单一些,我们只是担心孩子的学业、健康和安全,而且只有在行有余力时,才考虑孩子是不是需要学习一两样诸如书法、绘画、弹琴方面的专长,而且只要孩子表现出了不乐意,我们通常不会在这件事上缠斗太久,不想学就不学罢了!

可是现在的家长就辛苦得多,孩子也累得多。除了一样繁重的学业压力,还有外语、专长学习班上的竞争。不仅如此,为了孩子能顺利进入一所好学校,家长还要面临人力、物力上都需要全力冲刺的重重关卡。

我自己就亲身参与过同事给女儿报名好幼儿园的奋斗。我们一大批人分别守在各自的电脑前,时间一到就疯狂地抢进登录页面,只为她女儿抢得一个入学名额。我记得那天从一大早开始就紧张得手心冒汗,时间越逼近,手就越不听使唤地发抖,结果真到了可以抢名额的时间时,我早先练习好久的步骤就几乎完全抖得忘记了!

我也曾经深度分享过一个朋友为儿子选小学时的心路历程。从各项费用考虑到学校风气,从是否走读考虑到是否寄宿。在长达近一年的时间里,只要我们一见面,首先的话题就一定是:选好学校了吗?而我得到的回答也永远是:还没有,还要再看看!

说真心话,我真的很同情现在的年轻家长。比起我们来,他们的责任不仅艰巨繁重,所面对的孩子也比自己小时候更聪明机灵和世故,而且在当今这个充满诱惑的环境中成长的孩子,稍一不慎,就有可能走偏或受到伤害,这让家长更是担惊受怕和焦虑不安。所以每次不管是在讲座之后的提问时间,还是在线上的互动回答时间,只要读者提出的问题是和孩子的教育或亲子关系有关,我都会非常有耐心地回答,而且不仅回答得巨细无遗,有时还会像个不放心的妈妈,一遍又一遍地唠叨个没完。

当中信出版社的编辑告诉我,她们计划为这本书再版并要求我为新版再增添一些内容时,我心里就冒出了一个巨大的问句:什么是让现在的孩子有可能走偏或受到伤害的最大诱惑?我相信大家都会同意这个回答——无孔不入的网络。

是的,无孔不入的网络。就拿我自己的经验来说,我在上网找资料的过程中,常常需要删除电脑页面上突然跳出来的窗口。那些窗口画面中,有的是穿得极少的女子摆出各种恶心而撩人的姿势;有的是戴着可怕面具拿着先进武器随时准备厮杀到血流成河的勇士。有时我极不耐烦地删除这些自动跳出来的画面时,心里就会想:不知道哪一家孩子的电脑画面上同时也跳出了这些画面,而那些心智还没完全成熟的孩子是如何处理或面对这些画面的?

我相信这是所有家长都不敢去细想,也不知道该如何去细想的问题,事实上,就连国内外的教育专家也都不敢说自己有最好和最有成效的解决方法。电脑和网络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的必需,谁也不能自外于它,谁也无力自外于它。它的出现,确实改变了传统的学习方式,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诸多便利,也为我们的生活创造了许多快乐(我自己就是个无可救药的美剧迷),因此,当我们要求孩子去戒断这个恐怕连我们自己都深陷其中的习惯行为时,那将会是一场多么艰难的战争!

不过,我还是接受了这个挑战。为了写好这个部分的内容并确实提供一点可行的方法,我花了很多时间阅读国内外最新的研究成果和改善方法,也花了很多时间观察国内孩子们的现行状况,因此,在这篇增添的文字里,我用理性客观的视角剖析了有关网瘾的各个层面,并提出了也许有效的改善步骤。当然,我也用了比较直率,甚至严厉的文字,让焦虑的父母们明白许多孩子的网瘾其实是父母在孩子年幼时造成的。

感谢中信出版社愿意在这本书出版5年之后,再付出精力为它再版,我除了诚惶诚恐之外,也诚挚地祈愿上苍,愿上苍照顾所有正在成长中的孩子,保护他们平安健康,远离伤害,享受属于一个孩子该有的快乐生活。

2015年,春日,北京

自序

严格来说,儿童和青少年的心理卫生、行为治疗,才是我真正的专业

我大学本科读的是有着怪怪名字的“青少年儿童福利系”。所谓的“福利”,指的是一切和这两个年龄段孩子的心理、行为或成就福祉有关的事务。所以我毕业之后做的第一份长达5年的工作,就是在综合医院里的儿童心理卫生中心担任儿童心理和行为治疗师。而我的第二份为期两年多的工作,则是在台湾省卫生部门负责高中学校辅导老师的培训工作。当时,我必须巡回于台湾各所高中,除了召集当地所有驻校辅导老师来接受我的定期培训之外,有时还得到学校去为该校的辅导老师解决他们觉得比较棘手、无法处理的个别学生问题。

所以,自从我开始写书之后,心里就一直有个声音告诉我:“金韵蓉,你总有一天得写本和亲子教育有关的书,这样才不枉费你所受的专业教育和那么多年的实战工作经验。”

可是,与此同时,我心里还有另一个更大的声音在警告我:“金韵蓉,你确定要写吗?或者,你确定自己有资格写了吗?写本书很容易,可是如果你写得不够周全、不够细致、不够中立、不够客观、不够专业、不够……稍有偏颇或武断,你可能就伤害了一个没有反击能力、原本可以成长得很好的孩子。这样的风险,你能贸然就去尝试吗?”

警告我的声音当然远远大于催促我的声音。所以我在戒慎恐惧的心情下,一直没敢尝试这个主题的写作。我躲在“关注具有辨识能力的成年人”的棚盖下,讨论对美丽的态度、对生命哲学的思考、对大自然精油的认识,可就是不敢涉及对还未成年的孩子们的教养问题。

一直到我自己的儿子长大了,学业暂时告一段落,工作上小有成就,人格特质也表现得健康积极之后,我心里的声音才又略微改变了口气:“嗯,金韵蓉,也许是该写作的时候了。现在,你除了拥有专业背景和多年的实战经验之外,也还能带着些底气说,我的教养理论和方式在我儿子身上已经得到了验证,而且看来似乎还蛮有效果的!”

许多和我很亲近的朋友都知道,和我聊天时尽量不要提及我的儿子,因为话题只要一触及他,我就会开始骄傲地滔滔不绝,像个爱说家长里短的妈妈一样,好像天下就数自己的儿子最优秀、最杰出。

我的儿子的确优秀,不过他的优秀并不完全是指学习好或脑子聪明。事实上,他的学习成绩只能算是中上。他从初中开始就在英国念书,本科读的是在全英国有时蹿到排名第二有时又落到排名第四的学校——伦敦政治经济学院(LSE)的国际关系和历史系,研究生也继续在该校攻读政治与传媒。相较于众多学习成绩优秀,读的都是哈佛、耶鲁、剑桥、牛津等名校的中国学生来说,我儿子的读书经历实在是不值得在此炫耀。

至于他在我口中所谓小有成就的事业,事实上,和那些在世界500强、知名投资银行、基金公司等地方工作的优秀中国青年比起来,也实在是没有任何可夸耀的空间。

儿子从念初中三年级开始,就一直没有间断地在课余打工。由于中学读的是纯男生的寄宿学校,每逢星期六他不回我们位于伦敦近郊的家时,就会承担起所有住在校园宿舍的老师们的汽车清洗工作。另外,星期五的晚上,他还会接一些帮老师看孩子的零活。他做这些工作时,一开始我们完全不知情,一直到有一次他暑假回国度假,用非常熟练的手法帮他爸爸洗车,我们才发现他居然拥有这项“专业能力”。

儿子把周末洗车和看小孩的所得都存了下来,高中毕业那年的暑假,他自己背着背包,带上积蓄,以火车自助旅行的方式,游了一趟欧洲。

上大学以后,他乐此不疲地继续打工生涯,只是这阶段的打工,他选择了可以增加另一项技能的“酒会服务业”。大学3年当中(英国的学制是中学7年,大学3年),他一直在一家专门服务社会名流(例如英国皇室、富豪、明星等)的酒会承办公司里打工。他从端托盘的服务生开始,做过领位、前门接待,直到最后的吧台调酒工作。当他大学毕业必须中断这份工作时,他已经是这家顶级酒会服务公司的首席调酒师了。

读研究生时,儿子又改变了打工的方向。他申请并获选进入英国首相办公室实习,成为英国首相的新闻观察员之一,每天清晨负责搜集媒体资讯,并为首相的新闻官当天早上在会议中为首相所做的简报提供内容。与此同时,他还申请进入一家智库性质的专业政治风险分析公司实习,每天晚上负责分析亚洲当天的政治与经济动态,并据此为客户提供适切的建议。

后来,他在还没有参加研究生的毕业典礼时,就已经成为该智库的正式员工,并且在短短一年半的时间里,以24岁的“稚龄”,成为该公司的亚洲首席分析师和亚洲部门的主管,同时也凭借很好的逻辑思维和表达能力,代表公司飞往世界各地演讲,并接受新闻媒体的采访。

如今,儿子选择回到市场更广阔的北京来创业。除了继续为老东家效力,到各地演讲之外,还成立了性质迥异的两家公司:一个是严肃的政治与经济议题的商务咨询公司,一个是轻松欢乐的酒会服务公司。当时,就要满26周岁的他告诉我:“妈妈,不用担心我会太累,我用左脑理性地分析政经问题,用右脑感性地为顾客制造欢乐。这是最好的平衡,也是最好的减压方式。放心,我两者可以兼顾!”

你们看完这些,会不会被他的丰富经历给压得气都有些喘不过来?其实他从小在学校就很少能考第一名,学习成绩多半都是在第二名到第五名之间徘徊。而且,尽管他从来都不是班上学习拔尖的孩子,可是每天中午吃营养午餐时,他总是乐呵呵地为全班同学扛来不锈钢汤桶。他也当号令全校上下学队伍的司令员,却因为号令错误而把队伍搅得大乱;竞选不太可能选上的台北市小市长;暗恋班上最聪明漂亮的女同学……这种种和学习不太沾边的事情,却全部都有他的份儿。

而他最出格的事,发生在他在台湾念完小学五年级,到英国直接念初中一年级的时候。有一天晚上,我们在台湾的家里接到了学校校长打来的电话。电话中,校长试图平静却难掩焦虑地告诉我们,儿子在宿舍里喝了一位同学偷偷从家里带来的几种不同的酒之后,除了醉得不省人事,还有些危险的生理迹象,已经连夜送到医院去急救了。

校长打电话给我们,除了告诉我们仍然留在医院的儿子已然清醒,身体恢复了健康之外,还让我们别太生气,因为他本来第二天早上就要上台去领全学年品学兼优第一名的奖状,不过,却因为“受到了坏同学的引诱”而误喝了太多的酒。事实上,一个星期以后,当他放假回到台湾时,却向他爸爸坦白,那天晚上在宿舍里是他自己逞能,主动去试喝那些酒,绝对不是同学引诱他喝的!

儿子还有一件他也许至今都还不知道的趣事。他上高中时,同时担任了学校篮球队和足球队队长的职务,他自己也为球队投入了全部的心力。我们在学校寄来的学习考评报告书中,看到了体育老师给他的中肯评价。体育老师说:Kevin在体育方面的表现受到学校的极大肯定,因为他虽然技巧不够优秀,却是个投入热情最多、参与度最高的球员!

这就是我的儿子——一个在学习上并不出类拔萃,在天分上也并不资赋优异,却对所从事的每一件事,都能够自信热情、全力以赴的人。而我相信,他之所以具备这种美好的人格特质,除了老天爷的厚爱之外,当然也有作为父母亲的我们,从小为他着意培养的原因。

因此,我衷心地希望,在我如此这般毫不掩饰地夸耀自己的儿子之后,能为自己挣得以这本书和大家分享育儿经验的资格。至于我在写这本书时的角色,请允许我套用一句我儿子说过的话:我用理性的左脑,以受过专业养成训练的心理治疗师的身份,用感性的右脑,以一个看见儿子健康成长的母亲的身份,谦卑地述说我的教养理念,并由此诚挚地希望,因为我的分享,而为许许多多的孩子,带来更宽松而美好的成长历程。

2010年7月第1章小小心灵 大千世界

孩子的成长历程很漫长。有人曾经问我,孩子多大了,才算是长大了?

我说,只要妈妈还有力气,或者更夸张一点儿说,只要妈妈还有一口气在,孩子就不算是真的长大了!

是的。那么面对这么漫长的成长岁月,我的心得和建议,该从哪里下笔呢?考虑再三之后,我决定先从6岁到12岁,也就是在行家的专业术语中所谓的学龄儿童阶段写起。我之所以先关注孩子的这个年龄段,有以下几个原因:

第一,孩子从上小学开始,才面临真正意义上的“竞争”,而且这个竞争的结果是可以用考试的分数来量化的。它并不像在幼儿园里那样,虽然也有竞争,但成果的优劣只是由老师的喜好来评判。所以,一个六七岁的孩子,在面对如此残酷、如此一翻两瞪眼的竞争结果时,他幼小的心灵绝对是需要父母的引导和保护的。而且,孩子在这个时期所建立的“自我图像”,也会对他日后面对竞争情境时的性格造成决定性的影响。

第二,从幼儿阶段进入到学龄儿童阶段之后,孩子的生活从本质上产生了很大的变化。从前是“游戏性质”的生活,现在则转变为“工作性质”的生活。还没上小学之前,孩子不管是去上幼儿园还是在家里背古文,都是在游戏的氛围下进行,老师虽然也给孩子布置家庭作业,但父母和老师都不会以太认真的态度去严格执行。可是上了小学之后,各种活动都变得严肃起来,上课得规规矩矩地坐着,必须专心地听老师讲课,回家得按规定写作业,还得参加实打实的考试。所以许多孩子在这种生活本质上的转变中遇到了调整的困难,为日后的低成就埋下了伏笔。

第三,从认知和思维方面来说,学龄儿童已经从“直觉思维期”进入到“具体运用期”,也就是说,很多事情已经不需要完全靠自己的观察和经验来获知,而是可以从别人的说明、解释、举例中获取新知。这种认知和思维上的转变,意味着他的世界正在逐渐放大,知识结构也在逐步通过不同的触角而形成。所以如果能在这个阶段开发孩子的认知能力,帮他建立起良好和富有创造力的思维模式,那么将来他在面对更为严苛的学习挑战时,自然就会容易得多。

第四,从生活和活动的范围来说,学龄儿童的活动重心已经从家庭扩展到社会,除了日趋沉重的学习压力之外,又要开始面对除了家人以外的“复杂”人际关系,例如班上可能会有喜欢欺负人的同学,可能会有喜欢跟老师打小报告的同学,可能会有爱表现、争强好胜的同学,因此,许多孩子在学校里的行为表现会和在家里截然不同。如果在这个阶段,爸爸妈妈没能察觉孩子在学校里和同学之间有互动上的困难,让他不得不独自承受人际关系方面的挫折,那么由此而产生的心理或情绪障碍,就有可能跟着他长大,甚至影响到日后孩子对自己的评价和社会化的发展进程。

第五,孩子上小学之后,是最初开始和爸妈较劲的阶段,也是开始出现矛盾的阶段。我曾经在一场对妈妈们的演讲中,弄哭了许多妈妈。我说,我们对孩子的“钳制”,大概最多只有6年的有效期。6岁以前,孩子总挂在嘴边的是“我妈妈说”;6岁到12岁,管用的是“我老师说”;12岁到18岁,变成了“我同学说”;18岁以后,又变成了“我女朋友(男朋友)说”;结婚以后,毫无疑问当然就是“我老婆(老公)说”了。

所以,孩子把崇拜的眼神转向他人,对父母来说是个令人难过但又不得不接受的事实,而许多亲子之间的矛盾,其实也就是“主权之争”下的衍生品罢了!

第六,孩子6岁以后,在“心性发展”上也有明显的转变。孩子在幼儿时期的“性蕾期”一度萌芽的对性的兴趣,到了学龄阶段会暂时被搁置一边。表面上,他们会开始排斥异性,喜欢和同性的朋友在一起,此外,也会表现出对性的厌恶。所以这个时期又叫作“同性期”或“潜伏期”。在这个阶段中,孩子会开始模仿父母中与自己同性的一方,建立起所谓的“同性认同”。因此,男孩和爸爸要好,一起去打球、钓鱼、看球赛,向爸爸学习男人的事情;女孩则跟随妈妈去买菜、逛街、打扮,向妈妈学习如何做女人。这些都是心性发展的特点,也都是为接下来的青春期做准备。所以孩子如果能够在这个阶段充分地做好同性认同,对将来的性别发展会有很好的帮助。

当然,孩子到了10岁左右,心性发展又开始产生微妙的变化。他们会表现得更排斥异性,甚至会出现嘲笑、捣蛋、捉弄等行为。其实,这些心性反应都是在为进入青春期而进行的自我防卫准备。在心理上,他们已经开始对异性产生兴趣,会被喜欢的异性吸引,但与此同时,他们又被这莫名其妙的感觉吓到,不知道应该如何去面对或处理它,所以就只好用更激烈的反应来隐藏内心的焦虑了。

另外,女孩的心性发展要比男孩快上一两年,身体的发育也来得较早,男孩在情绪和心理上多少会因此受到威胁,所以更会用激烈的行为来保护自己,但是,这些再正常不过的行为却很容易受到师长或父母的误解。如果我们能理解孩子“不正当”行为背后的心理动机,不仅能减少对孩子的伤害,也能减少父母对自己“教子无方”的自责和挫折感。

呵呵!你们看完我上述的六大原因之后,是不是觉得那昨日还在襁褓中的小小天使,一旦背上书包、上了小学之后,曾经美好童真的天空,仿佛就要塌陷了一样?

别担心,心理治疗师都有个讨人嫌的特点,就是喜欢“危言耸听”。事实上,绝大部分孩子的成长都是在健康平和中度过的,而且只要我们稍微留点心,适当地关注一些,就能听见很多爸爸妈妈以过来人的身份,带着五味杂陈的心理,先叹口气,然后告诉你这句话:“孩子的成长真快,一眨眼,他就长大了!”第2章阿明的故事

在和大家分享育儿经验之前,我想先说一个故事。这件事发生在28年前,我因为这个故事的主人翁而逃离了儿童心理和行为治疗领域,转而从事高中学生的咨询辅导。

我已经不记得他的正式学名,只记得他叫“阿明”。

阿明有4个姐姐,父亲是个泥瓦匠,母亲在家照顾孩子。阿明的母亲一直希望家里有个儿子,所以在接连生下了4个女儿之后,在已接近40岁的高龄,又再接再厉地怀了第五胎,所以当他们得知这一胎终于是个男孩之后,欣喜若狂的心情自然是可想而知。

可是阿明爸爸妈妈的欢喜并没有持续太久。因为妈妈是高龄产妇,又没有按规定做产前筛检,所以阿明在出生后才被发现与别的孩子有些不一样。一岁多时,他被医师确诊为中重度智能不足,除了学习迟缓和有行为能力上的障碍之外,还有语言上的困难。

当时我在综合医院里的儿童心理卫生中心工作,当阿明父母由所在地的卫生所转介来中心就诊时,正好分配由我来为他进行行为治疗。我第一次见到阿明时,他才刚满3周岁,那天早上的情景我至今历历在目。

阿明由满头大汗、笑容非常憨厚腼腆的父亲背着进来,身上穿着胸前有个米老鼠的红色T恤衫和白色短裤。他的眼睛又黑又大,睫毛很长,鼻子很塌,几乎看不见鼻梁,干干净净的头发被整齐地梳成边分的小西装头。他的脸圆圆短短的,第一眼看上去就像只活泼乖巧的小哈巴狗。阿明的妈妈也是个老实腼腆的乡下人,我知道他们为了要来台北看病,清晨5点就从家里出发,所以阿明妈妈的手上还拎着大大小小、由花布包着的保温壶和保温饭盒。

从那天之后,阿明每个星期三早上就由爸爸背着来中心接受治疗,妈妈也无一例外地在后面默默地跟着,手上拎着大大小小的花布包。虽然阿明是个生活几乎无法自理的孩子,可是每次来我的治疗室时,他都穿着不同颜色的米老鼠T恤,梳着干净漂亮的小西装头,像个刚洗完澡的乖巧小哈巴狗。

我对阿明的行为治疗,主要是帮助他培养起一些日常生活的自理能力,例如,懂得向妈妈表示要大小便,能自己用勺子吃饭,以及会说简单的话等,当然也包含为阿明做将来面对其他小朋友的好奇、嘲笑,甚至欺负时的心理预防。我们的进程很缓慢,几乎用了两个月的时间,才让他学会稳稳地拿起勺子往嘴里送食物。

就在我们的治疗进行了大约半年之后,一天早上,我刚进办公室,还在研读当天准备会面的个案资料,突然听见办公室外的走廊里传来踢踢踏踏的奔跑声,然后,就见到阿明的爸爸满脸通红、泪如雨下地背着穿着黄色米老鼠T恤,并梳着小西装头的阿明冲进来,嘴里不断地大喊着:“他会叫阿爸了!他会叫阿爸了!”被这个景象震惊得一时间完全不知道该作何“正确”反应的我,泪眼蒙眬中,只听见阿明还在兴奋地不断叫着:“阿爸!阿爸!”

最终,我还是没有守住作为一名专业心理治疗师应该有的“同理但不同情”的原则。我全身震颤地抱着同样也全身震颤的阿明爸爸妈妈,我们一起环抱着阿明,又哭,又跳,又笑,完全无视已经在治疗室里等了我很久的个案和主任不高兴的目光。

那天之后,我还是在每个周三的早上为阿明做行为治疗,但是我发现自己的心情已经变得很不一样。阿明的治疗进展开始影响我的情绪,甚至其他孩子的治疗进展也会波及我的情绪。至此,我知道是该离开这个岗位的时候了,因为我已经完全无法再以专业同理的客观态度去面对一个受苦的孩子。面对他们,我的心会很痛,会很受伤,而我这样的情绪,对孩子的治疗来说,是非常不恰当和不具有建设性的。

因此,我逃离了,逃到那些已经具有行为能力、已经能保护自己的大孩子们身边。

今天,我选择在这本书一开始的时候就告诉你们这个故事,是希望能用阿明的故事来表达我对教养孩子的态度:“很多时候,有些父母只能卑微地祈求孩子健康正常;而已经拥有健康正常孩子的父母,应该因此而懂得感恩,并懂得去享受它。”第3章左脑的功课——一些有关发展心理学的重要研究

让我们先用理性的左脑,来了解几个很关键的、有关发展心理学的重要研究和理论。我知道这些理论看起来有些枯燥甚至吓人,但明白它们以后,你可能会发现自己看待孩子的角度发生了微妙的变化,而这些微妙的变化也许正好是孩子最需要也最受用的。所以,我还是要说明它们。不过,我会尽量试着用比较简单轻松的方法来深入浅出地介绍;而你,也一定要耐着性子读完它。

至于读完之后,我们要怎么去理解这些理论的意义,又如何将它们应用于和孩子的互动中,我就要请你先静下心来,自己去解读和思考了!心理定式——发挥“信任”和“期望”的美好力量

心理定式又叫作“心向”,或者也可以叫作“期待效应”。它指的是:主体对一定活动的一种预先的心理准备状态。主体会根据这种预先准备的心理状态,来决定活动的方向,并且据此反映在活动的过程和结果中。

有一个非常有名和有趣的实验可以说明这个现象。这个实验是由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哈佛大学教授罗森塔尔(Robert Rosenthal)在1963年设计的,实验的目的是试图证明“偏见”的力量,而这个力量是会影响学习结果的。

在这个实验中,他把参加实验的学生分成两组,并且各给他们一组智力和体力表现完全相同的大白鼠,请学生们教这些大白鼠走迷宫。但是在实验开始之前,他故意告诉其中一组学生,他们分到的大白鼠是经过精挑细选的,不仅脑子聪明,体力也非常好;然后他又告诉另一组学生,他们的大白鼠是准备淘汰的,因为在评选中它们都表现出了体力和智力上的鲁钝反应。

结果,学生们在实验室里用相同的时间和方法教大白鼠走迷宫之后,发现被认为是聪明伶俐的那组大白鼠走迷宫的速度,要比被认为是鲁钝愚笨的那组大白鼠快得多,而且在学习能力上的表现也强得多。

这个实验的结果当然不出罗森塔尔的意料。他对这个结果的解释是:这可能是因为实验者对聪明的大白鼠怀着比较高的期望和信任,因此在训练的态度上比较友善、和蔼;而另一组因为内心先带着偏见,所以对鲁钝的大白鼠表现出粗暴、不耐烦的态度,因而影响了大白鼠的学习情绪,并进一步影响了它们的学习能力。

为了进一步证实这个“偏见会影响学习结果”的假设,1968年,罗森塔尔和他的同事雅格布森来到了一所位于美国中部的小学,他们从这所小学的一至六年级当中,各选出3个班级的学生来参与实验。首先,他们给这些学生做了一个叫“预测未来发展”的测验。测验结果出来以后,他们又从参与者中随机抽取了一些学生的名字,然后把这份假装是有“优异发展可能”的名单交给了老师,还煞有介事地一再叮嘱老师们不要把名单外传出去。

8个月后,罗森塔尔和雅格布森又来到这所小学,召集了上次所有参与实验的学生们做了一次智能测验。结果发现,在那份随机抽取的假名单上的学生,他们的智能增长比其他同学要快一些,而且最重要的是,他们在情绪的表现上也显得活泼、开朗、求知欲旺盛,和老师们互动积极,感情深厚。

罗森塔尔对这个结果的解释也和上个实验一样。他认为,虽然拥有名单的老师们始终把名单藏在心里,但掩饰不住的信任和期待,会通过眼神、笑容、声音以及肢体语言来影响学生的学习情绪,使这些学生对自己更加自信,对上学也更有动力和兴趣。

这个实验结果,就是教育心理学上著名的“罗森塔尔效应”(Robert Rosenthal Effect),或叫作“期待效应”。当然,它给教育界带来了巨大的反思,让老师们理解,我们的信任和期望,以及对待学生的态度,其实是影响孩子学习成果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不过,在这里我想特别指出的是,“罗森塔尔效应”可以是正向的,但也可以是负向的(想想那些被诬陷为劣等的大白鼠和不在优异名单上的学生们)。此外,中国现行的小学教育,因囿于客观现实,并不像欧美国家那样一个班级当中只有十多个学生,所以我们如果期望老师们能理解“罗森塔尔效应”的威力,对班上几十个学生一视同仁,在现实上是有一定难度的。

所以,我更希望对“罗森塔尔效应”的认识能落实到父母或家里其他成年人的身上。因为孩子和我们相处的时间更多,而学龄孩童能够寻求认同的对象,除了对他们影响至深的老师之外,还有家长。习得性无助——把通往理想的长路切割为可以努力迈上的阶梯“习得性无助”是我们在面对有学习困难的孩子时,常会用到的专业诊断词汇。它指的是个体在经历了某种学习之后,因为不愉快的情境经历,而在情感和认知行为上表现出的消极的特殊心理状态。有两个实验可以说明这种特殊的心理反应。

在第一个实验中,实验人员将一只跳蚤放进敞着口的玻璃杯里,结果跳蚤没一会儿就跳出了杯子。来回几次之后,实验人员又将跳蚤放回了玻璃杯里,可是这一次,他在杯子上加了一个厚厚的玻璃盖子。跳蚤以为这次还是可以轻而易举地跳出杯子,可是没想到它跃起时却被盖子给弹了回来。跳蚤不死心,又奋力地往上跳了几次,可是每次都被牢牢盖住的杯盖给重重地弹回来。

最后,灰心丧气的跳蚤就再也不想跳了,即使实验人员把玻璃杯盖挪开,又试图引诱它再跳,可是再跳起来的跳蚤,也只跳到了和杯口保持一段安全距离的高度,就再也不去尝试往上跳得更高了。

另一个实验是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心理学教授塞利格曼(Martin E.P.Seligman)的那条有名的狗。塞利格曼把狗关在一个上了锁的笼子里,并且在笼子边上安装了一个扩音器。只要扩音器一响,笼子的铁丝网就会通上电流,电流的强度足以让狗感到痛苦,但不会伤害它的身体。

刚开始,扩音器响的时候,被电到的狗会在笼子里四处乱窜,试图找到逃脱的出口。可是在试过几次都没有成功之后,狗就绝望了,放弃了挣扎。虽然扩音器响了,还是有电流通过,但狗只是躺在那里默默地忍受痛苦,而不再极力逃脱了。

于是,塞利格曼把狗挪到了另一个更大的笼子里,笼子的中间用隔板隔开,一边通电,一边没有通电,但隔板的高度是狗可以轻易跳过去的。塞利格曼把另一条从来没有经过实验的对照组狗,和先前的那条实验狗一起关进了通电的一边,当扩音器响起,笼子通电时,对照组狗在受到短暂的惊吓之后,立刻奋起一跳,逃到了安全的那一边。可是那条可怜的实验狗,眼睁睁地看着伙伴轻易地跳到笼子的另一边,自己却卧倒在笼子里,再也不肯尝试了。

我知道这个实验听起来十分残忍,对爱护动物的人来说,更是残酷到不可思议。但是,如果我们把这个实验结果对照到自己的孩子身上,就会发现往往我们对待学习成就比较低的孩子,就和对待那条实验狗一样残忍。

在学校里成绩不佳、表现不好的孩子,就像那条被关在笼子里的小狗一样,曾经奋力跳跃,试图还击,可是当发现自己力不从心,或电击的力量远远超过自己的力量时,可能就会“习得性无助”地放弃挣扎和努力。他们可能选择认同自己的无能,自暴自弃,默默忍受失败的痛苦;也可能因此向下修正自己可以到达的高度,宁愿选择较低的成就,以避免再次受到失败的打击。

所以,我们是不是能重新审视给孩子定出的标准,并且试着帮助他在到达目的地的路途中,多切割出几个经过一定的努力就可以迈上的阶梯?投射作用——避免“想当然”的主观偏见“投射作用”有可能是日常生活中我们在不知不觉的情况下最常表现出的心理机制。在心理学上,它是指个人将自己的思想、态度、愿望、情绪等个性特征,不自觉地投映于外界事物或他人身上,进而造成认知上的影响。

从前,我在我的婚姻治疗室里面对有婚姻问题的配偶时,就常发现“投射作用”是造成沟通障碍最主要的因素之一。如果夫妻双方都频频启动这个先入为主的机制(不过凭良心说,沉陷在感情中的女人比较容易犯这个错误),沟通时就会你说你的,我听我的,结果虽然谈了半天,却谁也没弄明白对方的意思。

父母在面对孩子时,尤其是面对孩子的课业学习或技能学习时,因为彼此之间权力的巨大失衡,也很容易由上对下启动这个自以为是的心理机制。

美国有一则关于这个心理机制的寓言故事是这么说的:在一间漂亮的、四面都是落地玻璃窗的大房子外面,有一只小鸟很想进到屋子里。每天它都锲而不舍地往玻璃窗上撞,可一直没有成功,而且每次撞完之后,这只可怜的小鸟都会重重地跌落到窗台上。其实,那一大片落地玻璃窗的旁边明明就有一扇开着的窗户,可小鸟总是闭着眼往玻璃上撞,完全没有发现那敞开的窗口。

路人看见小鸟笨拙的行为,都难过而嘲笑地说:“你看,那只笨鸟,难道它不知道旁边就开着扇窗吗?它怎么能这么笨呢?!”

有一天,有位老先生拿着望远镜出门,无意间把望远镜的镜头对准了小鸟。当他从望远镜里仔细地观察了那只笨鸟的行为之后,才愕然发现,原来那只每天闭着眼撞玻璃窗的愚笨小鸟,其实并不是想进屋子里去。它其实是在快乐地啄食黏附在玻璃窗上的小昆虫,并且满足地躺在窗台上享受美食呢!

我很喜欢这个寓言故事,因为在我处理的很多具有偏执性行为或情绪困难的个案中,不管是小学生还是中学生,常常都会遇到学生和家长就要学什么而产生争执和矛盾的情况。“我知道他很聪明,但他就是不好好学!”“我知道他有兴趣,但就是故意和我作对!”“我是他妈妈,我难道不知道他喜欢什么吗?”……我自己是个母亲,也当然希望自己的孩子成龙成凤,但问题是,我们心目中的蛟龙或彩凤,是不是也正是孩子心目中所希望成为的龙凤呢?

有一个在管理学书籍上常常被用来解释沟通技巧的真实例子,我很想在这里再述说一遍,好让你对生活中因投射作用而产生的“误解”有更清楚的认识。

有一次在美国一档脱口秀节目中,主持人林克莱特采访了一个小男孩。他问:“你长大以后想做什么呢?”小男孩不假思索地回答:“我要当飞行员。”

林克莱特为了考验这个小男孩的反应速度,也为了增加节目效果,接着问:“如果有一天,你的飞机飞到大海的上空时,突然所有的引擎都熄火了,那个时候你会怎么办呢?”

小男孩想了想,回答说:“我会告诉飞机上的所有人都要系好安全带,然后我会背上我的降落伞跳出去。”

小男孩说完这话之后,观众席上立刻嗡嗡地响起了不同的声音,有的人被他的童言童语逗得哈哈大笑,有的人为他的胆小自私摇头叹息。但在这些声音稍稍平息下来之后,观众却突然看见小男孩带着悲悯的神情,噙着眼泪继续说:“因为我要赶快跳下去拿燃料!”

所以,当我们认为了解自己的孩子时,我们是真的了解,还是在投射心理的作用下,自以为了解呢?认知与道德——尊重孩子的认知发展,把握教诲的分寸

我在学校读儿童心理学时,深受一位瑞士儿童心理学大师皮亚杰(J.Piaget)的理论影响。他的理论,除了帮助我建构了对儿童发展阶段的认识之外,最重要的是,让我明白了如何根据孩子的认知和道德发展,来适当地拿捏处罚和教诲的分寸。

在他的儿童认知和道德发展的理论中,有两个十分有名的对偶故事:

A.有个小男孩叫斯利卡。他的父亲出门去了,他觉得父亲的墨水瓶很好玩,所以他用父亲书桌上的钢笔吸墨水玩。可是玩着玩着,他把父亲书桌上的桌布弄上了一小片墨水渍。

B.有一天,一个名叫奥古斯塔斯的小男孩发现父亲的墨水瓶空了。父亲出门之后,他想把墨水瓶灌满,好让父亲回来后就能立刻使用。可是,在打开瓶盖时,他把书桌上的桌布弄上了一大片墨水渍。

皮亚杰问:

1.这两个孩子的过失是否相同?

2.这两个孩子当中,哪一个比较调皮,为什么?

他又提出了另外一个对偶故事:

A.有一个小女孩名叫玛丽。她的妈妈出门去了,她觉得桌上的玻璃杯很好玩,后来,她不小心打破了一个杯子。

B.一个叫妮妮的小女孩想帮妈妈做家事。有一天妈妈出门去了,妮妮就帮妈妈洗杯子,可是,她打破了3个杯子。

皮亚杰又问:

1.这两个孩子的过失是否相同?

2.这两个孩子当中,哪一个比较调皮,为什么?

你知道孩子们对这两个故事的问题会如何回答吗?

皮亚杰根据孩子们的反应,概括出了一条儿童道德认知发展的规律。儿童的道德认知发展大致分为两个阶段:在10岁之前,儿童对道德行为的判断主要是根据他人所设定的外在标准,而且,他们会根据行为的后果来判断行为的对错,而不会考虑行为的动机。这个阶段,我们称之为“他律道德”。

但是到了10岁以后,儿童开始依据自己的内在标准对道德行为做思考判断,而且认为行为的动机比结果更重要。这个阶段,儿童心理学家称之为“自律道德”。

所以,一个10岁以下的孩子会倾向于认为谁弄脏桌布的面积大、谁打破的杯子多,谁就是比较调皮的孩子;而10岁以上的孩子,则已经能考虑到不管结果如何,只要谁的动机比较正确,谁就是可以被原谅的孩子。

所以,如果我们明白了皮亚杰试图告诉我们的儿童认知和道德的发展进程,那么是不是就会更注意自己对孩子的言传身教,更明白该怎么坚定教养的准则,以及更清楚在处罚之前,得先了解背后有哪些心理动机?第4章几件父母必须学会的事

有一句老生常谈:生孩子容易,养孩子难。这句话看似平淡,却是真理。当年我在儿童心理卫生中心工作时,送身心受伤的儿童离开治疗室之后,我们几个年纪尚轻的同事就常常难过地埋怨他的爸爸妈妈,为什么生了孩子却不管教呢?如果没有能力去爱孩子,为什么还要生下他,让他受这些苦呢?

是的,养孩子看似容易,实际上却学问高深。如今年龄渐长,经历过生命跌宕起伏的我,除了仍然会为因不当教养而受伤的孩子感到难过之外,已经明白并坚信所有的父母在决定生下孩子时,都希望给孩子最好的养育和成长环境,但有时因为自己也还是个心智尚未成熟的孩子,有时为现实所迫确实力不从心,有时愿望恳切行动却不得法,因此,在教养方面频频遇挫,既苦了自己,也苦了孩子。

我在这一章里列出父母必须学习的几门功课,这些都是日常生活中,亲子之间会遇到的情景,也是最容易影响孩子身心的细节。我的方法,或许不能说是解决一切问题的真理,却是经过多年的专业训练和亲身实践得出的慈母良方。学会爱

2009年,北京的冬天异常寒冷。圣诞节那天下午,我们在家里举行了一场小型的聚会,除了我们夫妇的朋友之外,还有儿子工作上的一些朋友来玩。那天下午我们玩得非常开心,一直到晚上7点多,天完全黑了,大家才有散去的意思。

当我们一家三口在门前一一送别客人的时候,由于开着门,冷风嗖嗖地往里灌,我于是很自然地对站在身旁的儿子说:“冷不冷?妈妈摸摸手!”而我那个头将近一米八的26岁的儿子,也很自然地把手伸过来,让我摸摸看凉不凉。

没想到我们之间这个极其自然的动作,却引起了我的闺蜜们的注意。那天之后的一次聚会中,有位闺蜜告诉我,当时她看见我们这“母子情深”的亲密画面,感动得差点红了眼眶。

事实上,我和儿子之间很多母子情深的画面,早在他八九岁的时候,就已经被向往大男子气概的他给勒令禁止了。我已经不记得最后一次说“妈妈爱你”是什么时候,最后一次亲吻他胖嘟嘟的面颊是多久以前,最后一次拥他入怀又是什么样的温馨感受……

我只记得才上小学中年级的他就已不再允许我当街亲他的脸颊,或在大庭广众之下紧紧地搂着他,也不愿意听我总是把爱挂在嘴边,只要我说:“妈妈好爱你呀!”他就会故意捂着耳朵,怪叫地回道:“我的天呀!真肉麻!”我当然明白他喜欢听到自己是被爱着的,只是作为“大男人”,他不喜欢这种在他口中所谓太娘娘腔的表达方式。

可是,他当然是需要被爱的。9岁时,从确定自己即将要独自到英国寄宿学校念书开始,足足有一年多的时间,每天晚上睡觉,他就会自动爬上我和他爸爸的大床,把身体呈大字形摊开,占据爸爸睡的那半边,让爸爸自己去睡他的房间。我和他爸爸心里都清楚他需要躺在妈妈身边的安全感,所以从来没有阻止过他。可是,这个需要在妈妈身边睡觉的10岁男孩,却在我送他到英国后将返台湾时,像个男子汉一样,对着在伦敦希思罗机场哭得稀里哗啦的我说:“你别哭啊!多丢人哪!”

心理学家就“如何表达爱”概括了5种方式,它们分别是:“肯定的言辞”“身体的接触”“精心设计的时刻”“礼物的馈赠”以及“服务的行动”。这5种表达方式都能让对方感受到爱,而且它们可以一起出现,或交替运用。

我相信刚才你们一看到“学会爱”这个标题,一定会觉得我很无聊,因为它出现在一个最不需要出现和被教导的地方。如果我现在写的是一本有关爱情或两性关系的书,你们或许可以理解学习它的必要性,可是在一本和亲子有关的书里提到它,这个主题似乎就显得有些多余,因为,哪个父母会不爱孩子啊!况且,父母爱子女是人类最美好的天性,我们还需要学习吗?

是的,我们需要学习,而且还需要很认真地去学习它。就像我在前面所列举的心理学家所划分的5种爱的表达方式一样,我们需要找出孩子能接收,或愿意接收“爱的讯号”的方式,因为这样的爱才会对孩子有实质上的帮助,也才不会造成妈妈无怨无悔地给予爱,却得不到回应的挫折。

亲子教育专家们总是不厌其烦地告诉家长们,每一个孩子都是独特的。由于遗传组合和其他未知的原因,每一个独特的个体都拥有独特的气质、独特的思维方式、独特的人格特质,以及独特的心理情绪机制。因此,面对一个独一无二的孩子,我们不可能全盘按照书本上所教导的方式去养育,当然也就不可能自以为是地依照自己的想象和方法,去给予爱和关怀。

这么多年来,我在处理一些和爸妈闹得很僵的孩子的情绪问题时,常常会听到孩子很苦恼地说:“你可不可以告诉他们不要再给我压力?我知道他们很爱我,可是这样的爱会让我很受不了,我被他们爱得都快要窒息了!”

乍听孩子说出这种没良心的话时,做爸妈的一定会很伤心,尤其是妈妈,更是会听得眼泪汪汪、无所适从。曾经有一位在事业上很有成就的母亲,带着已经大专毕业的儿子来看我,当时就出现了这个场面。

那个儿子从小养尊处优,从小学到中学,一路念的都是市重点学校,考得上就上,考不上,花钱也得上。高中念的是市重点,可高考却只考上了一所离北京几千里远的专科学校。那里的学生都不太喜欢念书,和他在市重点高中里的学习氛围与名校光环截然不同。他因此变得很不快乐,心里很看不起同学们,可又没有能力和毅力复读重考大学。

最后,3年极不快乐的大专生涯让他生了病,除了不再愿意和爸妈说话之外,还出现了中等程度的强迫心理症。

我在为他做心理治疗的过程中,说心里话,同样身为母亲的我,有好几次都气得想拂袖而去,因为他总是看不见自己的问题,而把失败的责任都怪罪在父母——尤其是妈妈——身上。他说他最气妈妈的是拿钱帮他买进好学校,害得他都没学会自己念书,也没机会证明自己的实力。可是,面对他这种极不负责任的狡辩,我除了从感情的角度生气之外,其实也能从专业理智的角度明白这是问题的症结之一,一种毫无节制的溺爱产生的后遗症。

从我多年的经验来看,父母的爱,既能载舟,也能覆舟。而它的分界,就在于给予和表达的方式是否适时和适度。那么,我们怎么才能学会适时和适度呢?

下面提供几个我们在治疗室里常教导父母的方法,希望对你能有些启发和帮助。和孩子一起讨论“爱的表现”

从孩子懂事的时候开始,亲子之间就可以进行这样的对话:“你最喜欢妈妈怎么爱你呀?”“你什么时候感觉妈妈最爱你呢?”“你觉得妈妈怎么做才是爱你的呢?”甚至问:“你们同学的妈妈都怎么爱他啊?你觉得呢?”

这些问话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得到答案,更重要的是能够因此展开对话和讨论,并且进一步了解孩子的想法和需求。往往一个半大孩子的回答会让我们惊讶得思考好久,也让我们在他们的童言童语中,知道我们的爱是否已经顺利地被接收、被悦纳,并且足以织成安全而密实的保护网去护卫他们。

我和儿子之间的“妈妈摸摸手”,就是一种经过我们两个讨论之后达成协议的表达方式。初长成男孩的他,不允许我在公众场合用亲昵搂抱表露爱意(9岁的他说,这样会很肉麻和幼稚),但是允许我用摸摸手的方式,很“成熟”地传递我的关心和爱。而他,除了欣然接受之外,也能够明白妈妈会尊重他的价值观,而且在不给他难堪和压力的情况下,满足他对亲情的需求。

因此,这个“妈妈摸摸手”就从他9岁开始一直延续到现在,成为我们之间心照不宣的“爱的表达”了。“爱”是精神上的温暖,而不仅仅是生理上的舒适

很多社会学家对中国独生子女的情商充满了担忧,大家都很担心独生子女在父母无微不至的呵护下,会变得不堪一击。事实也证明这些社会学家的担心是正确的,因为确实有许多孩子已经表现出无法承受挫折的情绪症状。这些在父母呵护下长大的孩子,并没有表现出在爱的氛围下成长所该有的自信,反而更被不自信和不安全感所困扰。

根据我个人的观察,这个问题也许就出在不尽完整的爱的表达上。

我有一位女性朋友,她的孩子正在读高中,书念得很好,心气也很高。我这位朋友是个不折不扣的好妈妈,她包办了女儿生活上的所有事务。夏天,女儿窗前读书时,她在旁扇扇子、削水果、备凉水;冬天,女儿灯下读书时,她准备洗脚水、冲牛奶、暖被子。她所有心思都在女儿身上,以女儿的喜为喜,以女儿的忧为忧。

但是,她很少放松下来和女儿说话,她给了女儿妈妈可以给的所有照顾,也做了妈妈所能做的所有事情,可她却忽略了女儿可能还需要另外一件更能体现妈妈的爱的东西——温柔体己的话语和温暖宽广的胸怀。

女儿竞选班干部失败时,她没有搂着女儿轻声安慰,而是像领导一般,帮助女儿检讨失败的原因,找出下次改进的方法。她说:“没关系,我们继续努力,下次再来。这次没做好的,我们下次改进。”这些话看似完全正确,也确实是孩子需要学习的态度,但对因竞选失败而心灵受创的女儿来说,此刻最需要的,只是妈妈温暖的怀抱和温柔的话语,能让她好好地哭一场、疗一疗伤。至于下次要不要选,这次有没有错误,则是擦干眼泪之后,才要严肃以对的事。(有关如何回应孩子心灵的受创,我在《学会聊天》一节中有详细的阐述。)

必须承认,这个现象确实是现在许多父母的通病。由于进入好大学的途径越来越窄,找到好工作的门槛越来越高,面对孩子将来势必投身其中的严酷竞争,做父母的心急如焚,脑子里、心眼里满满都是如何“提升孩子竞争力”的念想,因此就渐渐忽略了作为父母,尤其是母亲的另一项责任——无条件的爱与包容。

可叹的是,这个偏颇,会让孩子误以为爸爸妈妈的爱是有条件的,是和他的成绩成正比的,他因此害怕,如果他考得不好就不再被父母疼爱。如果连续几次他真的没有考好,或下次又没有如愿当选班干部,他可能就会因孤独而先放弃自己,因为反正爸爸妈妈已经不会再爱他了。

除此之外,孩子若在长期缺乏柔软润泽的环境中长大,也会形成缺乏温柔、过度防卫、一味讨好取悦别人和不够自信的人格特质。爱是积极的动力,而不是消极的阻碍

在商场里、游乐园里、公园里,你一定见过这样的场景——孩子伸手摸摸凹凸不平的墙面,妈妈大喊:“别摸,有细菌!”孩子爬上栏杆,妈妈大喊:“快下来,别磕着了!”孩子研究地上的小草,妈妈大喊:“站起来,脏!”于是孩子体会不到物体表面触觉的不同,锻炼不了四肢肌肉的平衡发展,观察不到新芽冒出泥土的奇妙历程,只因为我们太爱孩子,太害怕他受伤害,所以我们用爱圈住了他可能的发展,也用爱阻碍了需要他独立去完成的探索。

我们在儿子10岁时就送他去英国念寄宿学校。因为这件事,我和先生不断地被熟悉与不熟悉的朋友质疑,我们最常被问到的一句话是:“你们为什么这么狠心,孩子才这么小,就把他一个人放在国外!”言外之意,我们俩是一对极不爱孩子、极不负任的残忍父母。

最初,我们还会为自己的爱做辩护,但慢慢地,我们不再说话,只是用微笑面对质疑,因为我们心里明白,我们选择了一种让自己寂寞,却放手让孩子成长的方式来爱他,而他,也因为心里满载着父母的爱和信任,展翅高飞,成为今天如此优秀的年轻人。

当然,我并不是鼓吹所有的父母都因为爱而把孩子送到远方,这毕竟牵涉到复杂的现实条件和孩子本身所具有的人格特质。但我想强调的是,很多时候,我们自以为饱满的爱,却成为令孩子喘不过气的桎梏,或成为阻碍孩子前进的绳索。好几次,在面对焦虑的妈妈向我抱怨自己的孩子不够独立时,我会小心地问:是他不愿意独立,还是你不愿意放手让他独立?别用爱来合理化我们的一切行为

不止一次,我在学校的辅导室里听见妈妈啜泣着对孩子说:“妈妈是因为爱你才这么做的呀!”“妈妈这么做都是为了你啊!”“妈妈为了你什么苦都能吃!”而我看着孩子木然的脸,知道他心里正在呐喊:“别为我了,妈妈!求求你放过我,我受不了啦!”

就像一对恋人之间的爱怨情仇一样,许多恋人会用“因为我太爱你了”的大帽子来控制对方,并以此合理化自己的许多非理性行为。例如:因为我太爱他了,所以需要时时刻刻都能看见他;因为我太爱她了,所以不能容忍别人和她说话。而有些时候,我们对孩子的爱也像对恋人一样,变得占有欲十分强烈而失去理性。不同的是,恋人可以因为被爱得窒息而拂袖离去,孩子却不能在被爱得窒息之后,拂袖离开父母。

所以,成天被父母——通常是妈妈——的爱压得透不过气来的孩子,只有选择逃亡,逃到自己的小小心灵城堡里,短暂地喘上一口气。

那么,什么样的爱会让孩子窒息呢?1.以爱之名,行占有之实

孩子在书房看书,妈妈每隔15分钟进来一次,一会儿给他弄弄被子,一会儿为他试试额头温度,一会儿端来热水,一会儿给他披上外衣。在妈妈的眼里,这是母亲照顾孩子,天经地义的事,可是对孩子来说,这却是不断地被干扰、被侵犯,尤其是对大一点的孩子来说,妈妈进屋来东翻西翻,是对他隐私的侵害。虽然我不完全同意他们的看法,却可以理解他们的感受。2.以爱之名,行要挟之实

孩子在书桌前看书,妈妈趴在地上擦地,一会儿捶捶腰,一会儿叹口气。孩子请妈妈休息一会儿,别再擦地了。妈妈说:没事儿,只要你好好念书,妈妈怎么做都不怕累!你能想象这话让孩子的压力有多大吗?妈妈自己舍不得吃,舍不得穿,成天苦哈哈的,嘴里却一直念叨,只要孩子将来有出息她就满足了。你说,这孩子还能喘气吗?3.以爱之名,行霸道之实“妈妈不让你去,都是为了你好!”“妈妈让你吃这个,都是为了你的健康!”“妈妈让你这么做,都是因为爱你!”什么时候妈妈们可以不再说“都是为了你”,而说“那么,你喜欢什么呢”?我们不一定要完全放手让孩子做决定,事实上我们也不可能完全放手,但我们能不能不要再扣上爱的帽子。我们只要弯下腰来,在做决定之前,花一点时间、一点耐心、一点尊重,倾听孩子的声音,这样的爱就足以陪伴孩子走过风雨,也不会把他推出门外。学会聊天

在我有关亲子教育演讲的互动问答时间里,出现最多的问题之一就是:金老师,我的孩子都不跟我说话,每次问他话,他都是随便敷衍两句,怎么办啊?

是的,这确实是个让许多父母头疼的问题,尤其是孩子上到小学高年级以后,这种情况更是让父母担忧,因为如果孩子不和我们沟通,我们就不知道他真实的情况,不仅没法帮助他、引导他,也没法让他感受到来自父母的关心和爱意。可事实上,孩子是很愿意和我们说话的,只是因为我们自己不会聊天,反而把这扇门给慢慢地阖上了。

以下是我们和孩子聊天时可以用到的几个技巧:首先,是聊天,不是质问“练琴了吗?”“功课写完了没有?”“今天在学校调皮了吗?”“成绩单发了吗?”这些都是质问,不是聊天。你如果问一个两岁大的小孩:“宝宝今天乖不乖呀?”因为他的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都有限,所以会很高兴地回答妈妈:“乖。”可是面对一个已经上小学、拥有完整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大小孩,你再这样问,那么它就不是充满爱意的聊天,而是带着责难意味的质问了。

而且这类质问式的问句还会引起不必要的矛盾。对话通常会是这样的:“练琴了吗?”“练了。”“功课做完了没有?”“快做完了。”“今天在学校调皮了吗?”“没有。”“今天在学校做了些什么?”“没做什么!”

于是累了一天的妈妈说:“你怎么总是不好好答话啊?”烦躁而委屈的孩子回答:“你问的我都回答了啊,那你还要我怎么样?”所以,聊天要从“小处”着手

别问:“今天在学校做了些什么?”要问:“今天营养午餐吃的是什么点心啊?好不好吃?”

别问:“功课做完了没有?”要问:“今天自然课老师教的什么啊?”

别问:“今天在学校调皮了吗?”要问:“你们班上最多人喜欢的男生(女生)是谁啊?”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