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老子的领导智慧:《老子》可以这样读(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1-08-01 14:03:09

点击下载

作者:张泽华,杜申庆

出版社: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寻找老子的领导智慧:《老子》可以这样读

寻找老子的领导智慧:《老子》可以这样读试读:

为什么要这样读《老子》代序

在众多的中国古代经典著作中,唯有《老子》的注解最多、研究成果也最丰富,其成果之间的分歧也最大。造成这样的原因很多,但无外乎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老子》的理论博大精深,每一位研究者都能从中吸收到自己所需要的营养,从而形成不同流派的《老子》学说体系;另一方面是绝大部分研究者在研究老子时,或多或少具有一定的目的、带有一些既成的观点去研究(常有欲),很难做到“常无欲”,这当然只能窥到《老子》的一点皮毛(观其徼),难以得到《老子》的精髓(观其妙)。

一、正确解读《老子》的三个前提条件。

读懂一个人的著作,我们认为至少应当搞清三个问题:一是作者的学术背景和职业背景,二是作者所生活的年代及其政治经济形势,三是作者的写作习惯。作者的学术背景和职业背景决定其作品思想的来源及其想解决或表达的思想与观念,其所生活的年代及其政治经济形势则影响其作品的思想和观念,作者的写作习惯决定其作品的表达方式。搞清了以上三个问题,我们就可以理解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写给谁来读,我们就可以在心灵与作者进行对话,挖掘其思想的根源,把握其精髓。

有关老子的传说很多,仅《神仙传》中就列出了近十种说法,多带神话色彩。在汉代司马迁和班固两个著名史学家的著作中,有关老子的记载也不多。东汉司马迁的《老子韩非列传》对老子的履历陈述仅仅32字(老子者,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也,姓李氏,名耳,字聃,周守藏室之史也——《史记•老子韩非列传》),西汉班固的《汉书•艺文志》虽列了道家流派,却没有老子的详细资料。

尽管关于老子的传说很多,但有两点是大家的共识,一是老子生活在西周晚年(春秋末期),且比孔子早(孔子曾问礼于老子);二是老子的职业是周守藏室之史,即相当于现代国家图书馆馆长之职。这两点共识可以确定老子职业背景及其生活年代。

二、老子是周当时最先进文化的代表,是人类第一个知识集大成者,《老子》蕴含着无穷的领导智慧。

根据老子曾任周朝守藏室之史,我们就能基本确定老子的学术背景。周朝的守藏室主要收集整理历朝历代的帝王的政令、外交、占卜、对外战争等政治事务的记录,同时也收集当朝先进生产工艺技术以及巫医技能等科技成果。也就是说守藏室收集到当朝最先进的技术、管理理念,代表了当时最先进文化与文明成果,也就是说老子掌握了战国时期最先进的思想。这一点可以从孔子问礼于老子的收获得到佐证。《史记•老子韩非列传》记载孔子到周王朝请教老子回来对弟子表达的收获是这样说的:“鸟,吾知其能飞;鱼,吾知其能游;兽,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为罔,游者可以为纶,飞者可以为矰。至于龙,吾不能知其乘风云而上天。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邪!”

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认为,在公元前600年至前300年间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在这段时期是人类文明精神的重大突破时期,各个文明都出现了伟大的精神导师——中国有老子、孔子,古印度有释迦牟尼,古希腊有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以色列有犹太教的先知们……他们提出的思想原则塑造了不同的文化传统,也一直影响着人类的生活。在所有这些精神导师中,老子是唯一个全面、系统地掌握当时最先进文化成果的先知,是人类第一个知识集大成者,是当时最先进文化的代表,明白这一点对正确理解《老子》具有重大意义。也就是说,我们在研究《老子》时,不能把老子的思想局限在某一方面,而应从更深层、更高角度去理解。

虽然老子通晓中国周以前最先进的文明成果,但我们研究《老子》后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即整个《老子》学说中没有其所在年代的一些代表性文明成果如五行、周易以及《尚书》中一些思想,却是这些理论背后更基础的、更具公理性的思想,蕴含着无穷的领导智慧。因此,我们学习掌握了老子学说后,就更有利于我们从更高的角度去把握和提升我们的领导艺术。

三、老子学说主要是为指导侯王们治国理政服务的,其受众主要是统治(领导)阶层,是人类第一部领导学著作。

作为周守藏室之史的老子,在收集整理所在朝代的文明成果,履行自己职责的同时,还作为一个旁观者,着重研究了优秀侯王是怎样炼成的,及其背后更深层次的规律(道),这是一个有良知的知识分子理所当然要做的。因此,老子学说主要是为指导侯王们治国理政服务的,其受众主要是统治(领导)阶层。这是正确解读《老子》的基础和前提。

这一观点也可从班固对道家的界定中得到佐证。《汉书•艺文志》对道家是这样阐述的:“道家者流,盖出于史官,历记成败存亡祸福古今之道,然后知秉要执本,清虚以自守,卑弱以自持,此君人南面之术也。合于尧之克攘,易之嗛嗛,一谦而四益,此其所长也。”

在《老子》81章中,直接以王、圣人、王公、侯王为对象的共有28章,若再加上重大治国理念章节近29章,两者合计约57章,约占70%。这就证明了《老子》的研究对象主要是治国方略及其背后的规律,其受众主要是统治(领导)阶层,是人类第一部领导学著作。需要说明的是,圣人在《老子》里是指侯王中优秀者,并不是一般人等,更不是指得道的隐士。圣人为而不争,隐士不争也不为。

四、大量使用比喻、类比等说理方式。

大量使用比喻、类比等说理方式是老子的写作方式的一大特点。如老子在第2章用“无为”来隐喻政治上的治国方略,在第8章用上善若水来隐喻君子的德性,在第11章用造车、制陶、建屋之事类比如何处理有无之关系,在

第12章

用“为腹不为目”比喻侯王们为政时要实事求是,等等。

我们认为这主要是两个原因造成的:一是老子的时代还处于人类文明发展的初期,人们在认识规律上,都以周围的事物运行为主要研究对象,所以用类比就不足为奇了;二是在传道时,使用比喻容易讲清道背后的规律,容易为人所接受。其实,佛教在传道时也大量使用比喻、类比手法,这充分说明了比喻、类比在传道上有其独特的优越性。

五、《老子》应该与《论语》一样,是其弟子们的听课笔记。

司马迁认为,《老子》是应关令尹喜的请求而作的。《史记•老子韩非列传》有这样记载:老子修道德,其学以自隐无名为务。居周久之,见周之衰,乃遂去。至关,关令尹喜曰:“子将隐矣,强为我著书。”于是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而去,莫知其所终。我们认为这种说法不可靠,理由有二:一是传说中尹喜为迎接老子,曾组织人力清扫道路近四十里,可见其对老子之尊重,不可能妄求老子为其著书,若请求老子为其讲道则较合乎常理;二是若真是老子愿为其著书,其不可能不把写书主旨明白表现出来,同时还要考虑其能读懂,因而不可能采取此种体例来表现自己的思想。

光明日报社的高级编辑李卫东博士认为,《老子》是老子在做守藏室之史,阅读其馆藏图书后,所做的读书笔记。其理由有三:一是与当时的问答体式的成书形式不一样,如《论语》学生问孔子答、《黄帝内经》中黄帝问歧伯答等;二是书中没有出现一个人名、一个地名,书中也没有一个事件或故事;三是书的体例编排上比较特殊,其思想的前后逻辑性不强,往往一章一个主题或几个主题。李卫东博士这种观点有一定的道理,但也存在巨大的缺陷,其理由有三:一是老子书中直接摘录的句子很少,分别为22章“曲则全”、41章的“建言有之曰”、69章的“用兵有言”等极少几处;二是即使是老子做的学习笔记,也应将相同主题汇总,不可能形成现在的81章。

我们认为《老子》与《论语》一样,应是其弟子们的听课笔记。理由有以下几点:一是《老子》的思想是对其当时所阅读的书籍研究的成果,其将成果传授给其学生,符合当时传道的通常做法;二是《老子》成书体例也正好说明了这一点,老子的每一章都有一到三个不等的主题,而老子在传道时可能根据每天时间的多少,安排不同的主题来讲授,其中有重复的,则是重点强调;三是道家传统的择徒而教的传道方法也间接地佐证这一点;四是虽然《老子》大部分以名言警句的形式出现,也存在一些口语化论述,存在大量的讲课痕迹;五是《老子》版本不统一,这可能是由不同的弟子其记录的不一样而造成的,而不是后人转抄造成的。

老子虽然离我们而去已2600多年,但其学说的光芒依然璀璨,依然能够温暖我们的心田、滋润我们的心灵。由于《老子》文字太简练、思想太深遂,又缺乏必要的背景资料,于是世人对《老子》产生了许多误解。造成世人误读《老子》的原因有两个:一是世人将《老子》中的关键文字误读,二是世人在解读《老子》时,无法还原其真实的背景,于是根据自己的理解断章取义。《老子》作为一本旷世奇书,本身并不奇(甚易知、甚易行),只是因为世人都把它当做奇书,于是便成为一本奇书了。其实,只要我们以一种平常心,不过分神化它,我们就会读懂它,就会从中吸取到无穷的智慧与力量,从而自正、自化,不断精进。张泽华 杜申庆2012年12月25日

第1章

道可,道非,恒道。

名可,名非,恒名。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故恒无欲,以观其妙;恒有欲,观其徼。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讲解

天地万物运行之规律(道、真理)是可以被人们所认识的,天地万物运行之规律(道、真理)也可能不被人们所认识,但不管天地万物运行之规律(道、真理)是否被人们所认识或不认识,其规律(道、真理)都是客观存在的。

揭示天地万物运行之规律(道、真理)的理论是可以被人们所正确表述的,揭示天地万物运行之规律(道、真理)的理论也可以被人们所错误表述,但不管揭示规律(道、真理)的理论是被人们正确或错误地表述,揭示规律(道、真理)的理论也是客观存在的。

无,常用来描述天地万物的开始状态;有,则用来揭示天地万物的现实状态。

我们在探索万物运行之规律(道、真理)时,如果不带着自己的观点或已有的想法去探索,就会有很多收获,就可能发现其规律(道、真理)的奥妙所在;如果我们带着自己已有的观点或已有的想法去探索,就可能只摸到万物运行之规律(道、真理)的皮毛,收获就会很有限。

天地万物运行之规律(道、真理)和揭示天地万物运行之规律(道、真理)的理论本质上是一回事,但人们在探索规律(道、真理)的方式、方法上还是有区别的。同就是指世界万物运行背后的规律(道、真理),但规律(道、真理)隐藏在万物之中很幽深,有些还隐藏得很深,寻同(天地万物运行背后的相同点即规律)就是探索规律(道、真理)奥妙的途径。发微本章是《老子》歧义最大的一篇,能否正确理解这一章将决定对整个老子思想的把握。要正确理解老子的本义,必须正确地断句。按照帛书本和王本的断句,可道之道就不是恒道,这显然是一种悖论,与老子整个思想不吻合。老子认为道常无名、朴、微,是可道的。如果按帛书与王本的理论,这些可道的道就不是恒道了,这就好像说1+1=2,不是真理一样。旬子的“天行有常,不以尧存,不以纣亡”就是对老子恒道(即规律客观存在性)最精准的注解。说文将“名”训为自命也,即命名之义。老子将“名”使用为描述及进一步的理论之义,这可以从第47章的“见天道”、“不见而名”得到佐证。其实整篇老子都是在名道而已。老子认为“无欲”是寻道的第一准则。无欲即是人们常说不要带有色眼镜看人,不要带着自己观点去认识新事物。“致虚极、守静笃”是无欲的最高境界。但要做到无欲是很难的,于是老子给出了“绝圣弃智”、“绝仁弃义”、“绝巧弃利、”“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等建议。其实无欲并不是老子一人的主张,如佛家将无欲作为其最根本的教义,孔子也说过“无欲则刚”。在追求恒无欲的过程中,有的人是受困而做到无欲,如周文王因身陷牢房做到了无欲,因而研究出了《周易》;有的人是通过修炼实现了恒无欲,如道家老子、佛家的释迦牟尼等圣人。但真正能够做到恒无欲的人少之又少。老子认为“求同”是寻道的第二准则。“同”就是天地万物运行的共同规律,天地万物千差万别,就是因为存在一些相同点,才能分门聚类为人们所认识。寻道之路也就是寻同之旅,但“同”又隐藏在各种表象之中,非常玄妙幽深,因此是众妙之门。

第2章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有无之相生也,难易之相成也,长短之相形也,高下之相盈也,音声之相和也,前后之相随也。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昔而弗为始。

为而弗恃,成功而弗居也。夫唯弗居,是以弗去。讲解

天下所有的人都知道美为什么为美,就有了美的标准,那么丑的标准也就有了;天下所有的人都知道善为什么为善,就知道了善的标准,那么不善的标准就形成了。

有美就有丑、有善就有不善,美与丑、善与不善既相互联系,又对立统一,也相互转化。世界万物的生生变化就体现在有无转换之相上,做事的成功与否反映在正确把握难易之相上,天地万物的空间形象就体现在长短变化之相上,江河湖海大小形象就体现在其水位高下变化之相上,事物和谐相处有如音声合拍之相,事物的先后次序反映在前后之相上,天地间的万事万物都有其自身内在的运行规律。

所以圣人在万事万物面前,最好做到以身作则,遵守事物内在的规律,尽量不做过多的干扰,使万物合乎其本身的发展规律的发展。在圣人的以身作则引导下,人们不会来回折腾,都能顺其自然按规律办事。

圣人处事上从不固执定见、不自恃己能地去干预他人,总是顺其自然地去促成,事成之后能及时放下、不居功自傲。正是圣人能够做到事成之后能及时放下、不居功自傲,圣人才成其为圣人,为人们所爱戴、所追随。发微“无为”是一种政治隐喻,是一种领导策略和艺术,其本义是站在老百姓的立场上看领导人的治国之策。“无为”有两层意思,一是老百姓有自化、自正、自富和自朴的能力(第57章),只要领导者不胡作非为、不乱干扰老百姓的正常生活与工作(领导者的有为,第75章民之难治,以其上有为也),天下自然会太平,人民也能顺其自然的美好生活;二是“无为”不是说领导者什么都不做,而是要行不言之教,在老百姓身后默默地帮助其成功。“无为之事”与“不言之教”是密不可分的,而人们却往往将其分割开来,单独强调“无为”,这显然有违老子之本义。“不言之教”通俗地讲就是以身作则,且做出好的榜样。说文将“教”训为上所施下所效,老子还在其前再加“不言”二字,是要进一步强调领导者的所施应当以不言的形式出现,而不应当以只言不做(美言说教)的形式展示,否则就会失信于民。本章前半段列举了常见的几种规律。虽然有不同的理解,但不影响其后半段的深义。“不居”与下文中“不争”同义,“不去”与下文中“莫能与之争”同义。不居功自傲既是无为之事的内在要求,也是不言之教的外在表现。

第3章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是以圣人之治也,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

恒使民无知无欲,使夫知弗敢为而已,则无不治。讲解

在行不言之教时,侯王们不追求圣贤的虚名,民众也就不会尽相去争求虚幻的名声;侯王们不看重金玉财宝等稀世珍宝,那么民众也不会去偷盗不属于自己的财物;侯王们不将自己不合时宜的欲望公之于众,那么民众也不会乱其心而争相讨好。

所以圣人的修身之道,就是要心胸开阔、能容万物、练就宽容之心,脚踏实地、做出成效、事事以身作则,尽量弱化自己的不好的志向、不要打扰他人正常生活,要崇尚自立自强、不依赖他人生活。

侯王们要常常教育民众不要打听上面所好、不要追求虚幻的名声,并且使那些喜好打听的人不敢随便去打探,即使打探到了也不敢有所作为,从而倡导民众顺应自然,不靠关系而靠自己努力成功,这样的话国家没有不治理好的。发微不言之教的结果有好有坏,如尧舜率天下以仁,而民从之;桀纣率天下以暴,而民从之(大学)。为此,老子列出了不尚贤、不贵难得之货、不见可欲等三种最重要的不言之教来告诫侯王们。无知无欲不是单纯的并列关系,而是存在一定的因果关系,是无欲才能做到无知。而无知并不是没有知识的意思,而是不打听、不拉帮结派之义。而世人常将无知理解为没有知识来批判老子持愚民政策,实在是曲解了老子。正确解读“知”是理解老子的关键。

第4章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

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或存。

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讲解

道虽常无名、朴而小(冲之相也),虽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美好、那么的立竿见影(盈),但在现实中却能指导我们较好地完成工作。道就像深渊是其他所有河流的源泉一样,是万物自然运行之根本(宗),其发挥的作用是实实在在的且长久不衰。

圣人在推行大道时,常避其锋芒(不急于求成)、去掉不必要的环节(陷入细节),在平平常常中将问题解决掉,而不是大张旗鼓去做事,就像隐藏清澈河水的神一样,虽来无影去无踪,却实实在在地帮助人们,这也许就是圣人的无为之道吧!

我不管你是谁(侯王)的后代?但一定要效法古代的圣王那样(无为)来治理国家。发微本章是对道的作用进行高度概括。理解本章关键在正确训“冲”。按照同一性原则,我们认为应当依45章的“大盈若冲”来解本章“冲”,即“冲”乃“盈”之反义词。这样本章的“道冲”与33章的“道常无名,朴”,37章的“道常无名”就高度统一起来。“不盈”与35章的大道初出之相非常吻合(淡乎其无味,视之不足见,听之不足闻,用之不足既)。沉于水而不见曰“没”,溶于水而无形迹曰“湛”。湛有透明澄清、幽深不可见之义,作无形迹可寻解。但凡炉火纯青、登峰造极、已臻化境之事物,最后都无形迹可寻了。“湛兮,似或存”或许就是传说中“润物细无声”吧。“湛兮,似或存”应作为每一位领导者(侯王)实施无为而治时所追求的最高境界。

第5章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天地之间,其犹橐籥乎?虚而不屈,动而俞出。

多言数穷,不如守中。讲解

天地无所偏爱,对万物一视同仁,无私地促其万物顺其自然地生长;圣人无所偏爱,对所有百姓一视同仁,无私地促其百姓自己顺其自然地发展。

天地之间,就像一个大风箱,其中虽然是中空的,但却有取之不竭的力量;天地一旦发动起来,其能量就生生不息、取之不竭、用之不尽。

在国家治理上,如果不断用烦苛政令来扰民,民众的不满情绪就会不断累积,必将加速其败亡,因此还不如秉持天地无为而治的自然之道。发微其实老子并不反对仁,但其与孔子的仁是有区别。老子的仁是指站在领导者角度对部属要一视同仁,不要有所偏爱,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公开、公平、公正。而孔子主张的仁,主要是站在老百姓之间的对等关系上来说,强调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友爱与帮助,其出发点不同,其侧重点也不同。“虚而不屈”者,无也,“动而俞出”者,有也,天地之化育万物就是这种有无变化之相,这是天地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的方式,也是圣人极力效法的。“言”者号令也,“多言”即指有为之侯王在治国理政时,既有政令多,还兼有朝令夕改之嫌。在老子看来多言就是无为之反面有为,这显然不是老子所认可的做法,于是老子给出了“守中”的建议。“中”者,天地之间也,喻天地无为之德也。

第6章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

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讲解

主宰众谷的神是长生不死的,这样江河湖海才不会枯竭,众谷之神是天地间最伟大的母性。

众谷之神赐予的泉水,是天地万物生长化育的源泉。众谷之神是那么的伟大、那么的无私,其泉眼喷出的泉水总是那样绵绵不断,取之不竭、用之不尽。发微说文曰“神”乃天神引出万物者也。老子时代人们认为神是存在的,如39章有“神得一以灵”。但老子却并没有赋予神以崇高的地位,这可从25章看出究竟,老子没有将神列入四大之中(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可见老子将神视为鬼(古时认为人死后变为鬼)中豪杰,或许老子认为神属于王之列。但不管怎样,神是天地间重要人物,其对人的影响巨大,所以老子将其称之为玄牝。本章,老子通过阐述大自然中谷神的伟大,来隐喻大道之伟大,即大道也如谷神一样,总是无私地帮助人、保佑人们。谷神既具有谦下,又具有无私奉献之精神,具备了“损有余以补不足”的天之大德,所以被老子所备加推崇。

第7章

天长地久。

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

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讲解

天地万物都有生有死,唯有天长地久,何也?

天地之所以能够长久,是因为天地不是只顾自己独自生,而是无私地帮助万物生,且督促万物按其规律而生,所以才能长生。

因此圣人也效法天地不自生,总是在老百姓背后无私地帮助他人,久而久之,受其帮助的老百姓就将其推举为他们的领路人(其位反而处于众人之先);圣人做到不自生后,虽然没有生活在老百姓中间,但老百姓却认为圣人就在他们中间,与他们共同生活一样(身存)。这就是在无私地帮助他人的同时,也实现了自己的愿望。发微老子的“后其身”、“外其身”,是比喻的说法,其意思是圣人不仅在形式上要能安居在百姓身后、在百姓身外,不扰民、不劳民,既要做到不与老百姓争利,又要做到在百姓身后、身外帮助其成长、促其成功。如果只是一味地对百姓谦下,而不帮助其成长、促其成功,也不是圣人。“后其身、外其身”最好的注解是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不自生”是私欲的克星,是圣人抵制私欲的强大武器。老子认为天地“不自生”就是天地以“不言之教”来实施无为之治,并将“不自生”视为天地之大德备加推崇。同时“不自生”还是战略协同之肇端、自愿者精神之起源。

第8章

上善若水。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居(之)善(若)地,心(之)善(若)渊,与(之)善(若)仁,言(之)善(若)信,正(之)善(若)治,事(之)善(若)能,动(之)善(若)时。

夫唯不争,故无尤。讲解

最美之德行(上善)就像水一样利万物而不争。

水之善性体现在无私帮助万物而又不谋求回报,甘于做众人所不愿意做的事,这些都是符合道的表现。

圣人为善之道:身居高位时能谦下待人;思考问题时能如深渊一样守得住静笃、摒弃自己的私欲,全面细致考虑问题;与人交往时能做到一视同仁、无所偏爱;发布的政令能做到言而有信;为政上能以人为本,能获取民心;办理政事时能耐心处事;做事时能顺乎自然、与时俱进。

只有常存不争之念,才能做到无为,治国时才不会犯错。发微水是老子最推崇的,它兼具老子的“不争”与“柔弱”两大优点。因此,老子建议圣人在治人事天时应常以水为榜样,并以“不争”为原则列举了圣人七大方面为“善”之标准:地(谦下)、渊(无欲)、仁(不偏爱)、信(诚信)、治(取民心)、能(耐心)、时(业绩精进)。由于本章语言太精练,其解读起来很困难,但只要我们把握住其“不争”这个核心,还是能与老子做心灵上沟通的。在现实生活中,“不争”往往被解读为与事隔绝、不问人间疾苦的隐士作风,这与老子所说的“不争”是有很大区别的。老子所主张的“不争”是处于高位或强势的人,不要与下属或弱势群体争好处,反而应利用自己所掌握的资源去帮助人们,助人成功。荀子曰“至下”谓之“地”(儒效篇),本章的“居善地”与“大者宜为下”(61章)同义。说文曰“能”者熊属,足似鹿,“能”在本章为老子取冬眠之熊忍受得住饥饿的考验之喻义。

第9章

持而盈之,不若其已。

揣而棁之,不可长保。

金玉满堂,莫之能守。

富贵而骄,自遗其咎。

功遂身退,天之道。讲解

双手拿满东西负重而行,其所带物品虽能防备不测,但其行动却大受其影响,不如适可而止,够用就好。

尖锐的武器,虽然威力很大,但容易损坏衣服,不可能长久保持,不如勇敢地舍弃。

拥有巨额财富的人(金玉满堂),没有谁能长久地守得住其财富,还不如接济给需要帮助的人。

本来已经很富有(占取他人财富),但还要对人骄横跋扈,这只会自找苦吃、自取灭亡。

事业成功之后能及时退下,不居功自傲,是天之道。发微老子用四章(5、6、7、8)论述天地的“无为”、“不言之教”与“不争”之德,本章则以人的“好争”之习性,从“不争”的反面“争”论述了“不争”之重要!“功遂身不退”就是“争”,“功遂身退”就是“不争”。老子鼓励功未成时要争着为民办事、促民成功(后其身、外其身——7章,既以为人、既以与人—81章),但事成之后要及时退下,不扰民、不劳民。“功遂身退”说得容易,做到难。恋功乃人之常情,但恋功容易使人失去斗志,恋功使人止步不前,恋功还可能阻碍他人前进,总之恋功绝不是领导者的福音,反而却是领导者失去其合法地位的前兆。

第10章

载营魄抱一,能毋离乎?专气致柔,能婴儿乎?涤除玄览,能无疵乎?天门开阖,能为雌乎?爱民治国,能无为乎?明白四达,能无知乎?

生之畜之,生而弗有,长而弗宰,是谓玄德。讲解

作为一个圣明之君:做事时应专心致志、人在心在,保持身心合一,怎能人在心不在、身心分开呢?待人接物时既要据理力争,又不能得理不让人,能做到如婴儿一样真诚吗?研究政事时应尽量不带成见,找到问题根本,不留下一点破绽吗?处理国家大事时要以爱护民众为本,能做到顺其自然、无为而治吗?对外发表言论时,能时刻做到谦虚谨慎吗?对外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时应光明磊落,怎能到处打探关系、拉帮结派呢?

以道助其生、以德助其长,助其生而不占为己有,助其长而又不成其主宰(过分干扰其正常生长),这是最伟大的德行啊!发微由于本章涉及一些中医上的概念,常被人们所误解。因此,首先要确定这一章是说给谁听,治国、四达是侯王们的工作,这章显然是在说做一个圣明之君应注意的事项。做事要专注、待人要真诚、研究政事要周到、对外讲话要谦虚、治国上爱民不扰民(无为)、对外交往(外交)上不拉帮结派,这就是老子心中优秀侯王所应具备的玄德!这也许就是57章所说的“以正治国”吧!

第11章

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

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

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

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讲解

用毂将三十根辐条连结为一个车轮时,只有把握好有无的匹配(辐的长短和车轮空间大小),车才能使用。

糅合陶土做器皿时,只有把握有无的匹配(器皿空间大小与用陶土的多少相匹配),器皿才能使用。

开凿门窗建造房屋时,只有把握有无的匹配(去土的多少和空间大小),房屋才能使用。

所以,制造器物要处理好有无的匹配,有决定了器物功能大小、强弱,无则决定器物功能的性质。发微本章主旨明确,即论述静态的空间上的“有无”关系,不应当产生歧义,但由于断句有分歧,影响了对老子思想的正确把握。目前大家通常将“无有”断开,这显然是没有正确理解“当”的本义。说文“当”者田相值也。“当”在本文中不是现代文中介词使用,而是作为一个动词来使用的,即有“匹配、平衡”之义。老子用车轮制造、陶器制作与房屋建造等三个案例,说明只有处理好空间上“有无”之间的关系,才能保证器物正常使用,否则就可能影响器物的使用。“无”者事物背后之定律,决定器物功能的性质。“有”者定律实施之载体,决定了器物功能大小、强弱。作为领导者要透过表面的“有”来看到背后“无”的效用,要学会用“无”来驾驭“有”。第12章

五色令人目盲;

五音令人耳聋;

五味令人口爽;

驰聘畋猎,令人心发狂;

难得之货,令人行妨。

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讲解

五彩缤纷的色彩看多了常会使人眼花缭乱,让人找不到真正需要的东西。

好听的话听多了就会使人听不进难听的诤言。

五味甜美的饮食吃起来虽很爽快,但身体未必能消化吸收。

纵情狩猎虽令人心情豪放舒畅,却令人玩物丧志。

追求稀有珍宝常会令人行为出轨,从而有损人的德性。

所以圣人常秉持为腹不为目的原则,努力做到不为外部物欲所干扰,专注内在修行。发微看上去很美、听起来很舒坦、吃起来很爽、玩起来很酷,都是为满足人的过分贪欲,完全与“损有余而补不足”的天之道背道而驰,无助于改善和提高人的德性。“腹”者,乃喻人自身所真正需要的,能支撑身体运动的能量,使其能完成上天赋予的使命。“目”者,乃喻人看到虽令人愉悦,但并不能帮助其完成使命的虚幻享受。显然侯王若“为目不为腹”在老百姓看来就是有为,“为腹不为目”就是无为。因此,老子认为圣人只有做到“为腹不为目”,才能做到“为而不争”。现在常说的“实事求是”与老子的“为腹不为目”有异曲同工之妙!只不过老子说得更直接、更容易为普通老百姓所理解。

第13章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

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

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

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矣。爱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矣。讲解

人常宠辱若惊,是因为把宠和辱(大患)看成自己生命攸关的事。

什么叫宠辱若惊呢?这是因为受宠意味着地位卑下,受宠者的命运完全掌握在施宠者手中,所以人得宠时诚惶诚恐,失宠时也诚惶诚恐,因而叫“宠辱若惊”。

什么叫贵大患若身呢?人之所以总是担惊受怕,诚惶诚恐,是因为人们总是考虑自己的命运前途,要是能将命运前途置之度外,还有什么可怕的呢?

如果一个人能做到宠辱不惊,那么他就会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荣,这样的人就可以将天下大事托付与他;如果一个个总是宠辱若惊,那么他就会视自己喜好为人民服务,这样的人只可将天下大事暂寄于他。发微本章老子从人性的角度分析了产生“宠”与“辱”(大患)深层次的原因。对待利益(宠)时,人若不能正确树立“不争”的理念,就会受到上位人的喜好施舍影响。在对待失败(辱)时,人将其对自己的前程影响看得太重,就会患得患失。造成这些的深层次原因是深藏在人性中“好争”之性。“宠辱不惊”乃圣人选人、用人之最高标准也。一个人如果宠辱不惊,就能够做到贵以身为天下,就可以寄托天下。一个人如果宠辱若惊,只能说明其修身还未成,其爱以身为天下,这种人不可重用。

第14章

视之而弗见,名之曰微;听之而弗闻,名之曰希;捪之弗得,名之曰夷。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

一者,其上不谬,其下不忽,寻寻兮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随而不见其后,迎而不见其首。

执今之道,以御今之有,以知古始,是谓道纪。讲解

事物能看却看不清之状态,称之为微;能听却听不清之情形,称之为希;能摸却摸不明之感觉,称之为夷。视之微、听之希、摸之夷这三个现象是我们寻道过程的常态,单从某一个方面很难以穷尽其事物的本来面目,这是因为事物背后的“道”往往都是以上三方面综合作用的结果,因此必须从三个方面整合研究才可能揭示出真道来。

世间大道,往前追究,其历史悠久,不像是某时某地突然产生的;从其今后发展来看,也不会突然消失,其长久存在又难以说明白,其或隐或现,解决完问题后又回复其无物之象。道是那样的玄妙,似无状之状、无物之象。道看上去又常千变万化,跟着它看不到其脸面,迎随他却看不见后脑,故道在悟,不在学。

在实施大道的策略上,要根据现今的情况来制定合适的策略,来治理今日之国,并推知上古圣贤治国之道的缘由,这才真正掌握了道的要领。发微读到这章,不禁使人想起盲人摸象的故事。我们在求道过程中如果只是从一个角度去探索,如以视觉的角度去揭示道不就是盲人摸到大象的耳朵就说大象像扇子吗?因此,老子提出求道时应从视、听、触等多角度综合去考查道、认识道,这样才能得到真道。本章老子用大量的篇幅描述道之妙(可谓玄之又玄),向人们展示了道的神奇效用。但最后还是提醒人们在求道时,应以今之道御今之有,切不可以古之道御今之有,否则就会犯邯郸学步、削足适履的错误。

第15章

古之善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

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豫焉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容,涣兮若冰之将释,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混兮其若浊。

孰能浊以静之徐清,孰能安以动之徐生,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蔽不新成。讲解

古代那些得道的圣贤,大多深得道之奥妙,其德行之高常人难以理解。

因此,对他们只能很勉强作点描述:他们就像冬天徒步过冰上之河的智者,做事非常审慎;他们平时就像防备来自四周敌国可能的进攻一样,时刻保持着警觉;他们出门在外时,就像出使使节一样始终保持应有的威仪;他们对内则如冰雪之随消随化一样的平易近人;他们修身养性时敦实如未经雕琢之玉石;他们接人待物时就像雄伟的山谷一样心胸宽广、虚怀若谷;他们行道时不标新立异、不自生就像浊水一样混于其中。

世界万物就如浊水一般,只要静下来就会慢慢变清(对于昏乱的政治局面,只要我们依循客观规律先易后难、先小后大,就可以将混乱的政局慢慢稳定下来,逐渐正常);世界万物都是从幼小开始,慢慢长大(对于安定柔弱的政治局面,只要我们谨慎从事不妄为,不贪多、不图快,依循规律就可慢慢发展壮大)。要做到“徐清”、“徐生”之道,就必须秉持“不欲盈”理念,不急于求成、不片面追求极致,从而使事物按照其内在规律去运行,就没有不成功的。也只有做到不欲盈,才能时时创新而不墨守成规,实现与时俱进。发微为了使人们对得道圣人有个感性认识,老子少见地用近50字来对有道之士的修身、养性、悟道、行道等七方面进行生动描述,给人一种望之即严、及之即温的感觉,非常之平实、非常之温馨,完全没有一种得道真人的神秘感,这或许就是老子的自我描述吧。我想这是现今有些领导者需要认真体味和学习的。“徐清”、“徐生”之策略乃老子柔弱胜刚强战略的应用也。“不欲盈”就是不贪多、不图快、不执着等不违道之举,相反“欲盈”则欲速则不达。

第16章

致虚极,守静笃。

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是谓复命,复命曰常。

知常曰明;不知常,忘作,凶。

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讲解

悟道时,要将脑中杂念清除干净,不能带着成见、带着既有的规则来看事情;悟道时,应努力静下来,做到心如止水、心无旁骛,这样才能专注思考、有所收获。

在天地万物自生自灭的过程中,我看到了其生生灭灭往复循环之中的内在规律。天地万物其生长再强壮、生活得再好,到头来都会衰败死亡,从哪儿来又回到自己出生的地方,这就叫落叶归根。归根就是停下来、安定下来(曰静)。天地万物能够停下来、安定下来,就是听从天命而生存(复命)。按天命而生、而灭就是天地万物生存之正道(常)。

理解掌握了天地万物生存与运行之正道就能明明白白地、自觉地按规律办事。没有掌握天地万物生存与运行之正道(常),就会轻举妄动,因而招致凶险。

认识规律并按规律行事,就会对人宽容、也为他人所容;对人宽容,就会对一切人都公正;对一切人都公正,就会被推举为王;这样的王一定会按天意为政施治;按天意为政施治,也就是实行大道;实行大道,就能长保君位,使国家长治久安。这样的人哪怕遭受没顶之灾,也不会有危险。发微悟道之要在于意诚心正,要能做到常无欲,这样才能得大道。“致虚极,守静笃”就是为了能做到常无欲。与14章不一样,本章老子用非常感性的语言来描述道及道之作用路径(容、公、天、道、久)。归根、复命乃天地万物运行之大同,故称之为道。“容”者,容人也,为他人所容也,二者缺一不可。容人易,为人所容难。容、公、天、道、久也是领导干部的五种不同境界。

第17章

太上,下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

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悠兮其贵言,成功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讲解

在所有治国理政之君中,民众都知道他的善德且在民众心中有其崇高的位置,这样的国君是最优秀的国君;民众亲近他且赞美他,这样的国君也称得上优秀的国君;民众因其权势而惧怕他,这样的国君只是一个名义上的国君;民众因其恶行而轻侮他,这样的国君就是昏君。

一国之君不讲诚信,其就没有影响力,人民也就不会跟随他。

一国之君应时刻保持警觉,应十分小心地发号施令,要十分珍惜自己的信用,尽力帮助民众,促其事业成功,这样国家才会政通人和,这才是老百姓所要的自然生活之常态。发微信乃侯王合法性的重要条件之一。老子以信为标准将侯王分为四等:信及每一个黎民百姓,则下知有之;信及大多数百姓,则为百姓所亲所誉;信及少数人,则为人所畏之;无信,则民侮之。“贵言”是保护信用的重要方式,但“少言”不是无所事事,而是要以身作则,通过行不言之教来实现成功事遂。

第18章

大道废,有仁义。

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讲解

无为而治的治国大道难以施行,就只能实施仁义的有为之道。

仁义之下,国君们常依靠其“智慧”来治国,这时欺诈民众的大“智慧”也就频出了。仁义之下,六亲时有不和,这就只能靠孝慈(礼)来补救。仁义之下,国家时有昏乱,这时只能靠忠臣来拯救国家。发微我认为“智慧出,有大伪”应是后人增加的,因为在老子的逻辑中没有智慧这个概念。老子对智是有定义的,即“知人者智”(第33章),“知人”者,乃知道他人所思、所想及爱好并能自如应对,即现代之通晓人际关系。与38章的“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相比,本章仅分为大道废与有仁义(礼)两段。这种划分法更为可取,因为大道废后,德政、仁政、义政与礼政很难有一个标准来划分,且实际运行上也没有按这个顺序来运行。

第19章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

绝仁弃义,民复孝慈;

绝巧弃利,盗贼无有。

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私寡欲。讲解

在治国上,侯王们如果做到了不以圣人自居,舍弃以智(人际关系)治国的理念,民众就可以得到百倍的好处;

在治国上,侯王们如果做到了少靠仁义的“有为”而治而多靠自然的“无为”之治,民众就会恢复孝慈的天性;

在治国上,侯王们如果做到了尽量舍弃贪图奇珍异宝的非分享受之念,社会上偷盗现象自然就会消失。

将以上三种理念作为治国主张,仍然不足。还要将这三个治国理念与“无为”之治理念联系起来,真正做到:内外一致、抱守敦朴的无为之道,少私寡欲,摒弃私天下理念,最终实现公天下。发微统治者做到了“绝圣弃智”,就能实现道之朴(纯洁的人际关系),社会才会公平,人民就能得实惠;做到了“绝仁弃义”,圣人的阳光就能照耀到每一个人,人民孝慈天性在圣人阳光照耀下就会重新恢复;做到了“绝巧弃利”,上上下下的欲望就会得到有效控制,自然社会上偷盗现象就会减少。圣人如何才能做到绝圣弃智、绝仁弃义、绝巧弃利呢?老子给出的建议就是:“见素抱朴,少私寡欲。”光明日报出版社的资深编辑李卫东博士将其形象地译为:素面朝天,快乐无边。应当说“见素抱朴、少私寡欲”是老子对圣人无为的一个最为简洁的描述。

第20章

绝学无忧。

唯之与阿,相去几何?善之与恶,相去若何?

人之所畏,不可不畏。荒兮,其未央哉!

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我独泊兮其未兆,若婴儿之未孩。傫傫兮若无所归!

众人皆有余,而我独若遗。我愚人之心也哉,沌沌兮!

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

澹兮其若海,飂兮若无止。

众人皆有以,而我独顽似鄙。我独异于人,而贵食母。讲解

求道是孤独的、艰辛的,放弃求道后自然就没有求道的烦恼。

下对上唯唯诺诺、上对下可大声呵斥,这很平常,没有多大的区别;不过人之德性上的美与恶,其差别就大了。

人所敬畏的求道之难,我也不能不有所畏惧。求道与不求道之间的差距,是多么的大啊!

众人今朝有酒今朝醉,有好酒就要喝,有美景就要看;我却独自静思冥想,好像这个世界上没有我一样,好像不知嬉笑的婴儿,落落不群,没有去处,求道是多么的孤独啊!

众人想尽办法获取财富,我却视之如敞屣,我那愚人之心就如混沌一样无欲无求。

世人乐于对外炫耀自己,我却甘于默默自我求索。世人斤斤计较、有利必争,我却自我反省、无求于外。

求道之路有时就像无边的平缓的湖水一样波澜不惊,却是那样的孤独,有时则像冬天无休无止的疾风一样飂冽(风急天冷),是那样的艰辛。

众人对道都有所用、有所求,唯独我愚顽而木讷。我追求的道不同于世人,我求的是道之根本,是大道。发微本章的主旨应当说非常明晰,即阐述求道之艰辛与正确的求道态度。但世人却围绕着如何训“学”这个枝节而争论不休,如果在“绝学无忧”之前加上“求道艰难”这四个字,整篇就豁然开朗了。本章老子用诗一样的语言,描述了求道之艰辛。老子认为求道首先要耐得住寂寞,其次要扛得住外部的诱惑,最后还得有良好的心态。但最为关键的是要树立正确的目标,要求大道(贵食母),而不能只“有以”。

第21章

孔德之容,唯道是从。

道之物,唯恍唯忽。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

自今及古,其名不去,以顺众父。吾何以知众父之然哉?以此。讲解

大凡大德之人,均遵道而行,惟道是从。

道作用于物时,若隐若现、若有若无,是那样的微妙不可测。若隐若现中,似道之无状之状(有象);若有若无中,似道之无物之象(有物)。道是那样的精微、那样的深不可测,一定有精灵藏于其中,这个精灵超过那些的得道真人,其中有人们所需要的信息与信心。

从当今追溯到古代,道常在人间,历朝历代的君主就是根据大道来治理国家。我怎么认识历朝历代的君主?唯有探究他们的治国之道。发微“唯道是从”好理解,但道是怎么起作用的?其作用的方式如何?这是每一个人都想要弄明白的事。在第4章老子用“湛兮似或存”五个字对其进行简单描述,本章则是进一步展开,而且说得更玄乎一些。但不管怎样,道是一直在起着作用,不管是若隐若现(惚兮恍兮),还是若有若无(恍兮惚兮),道都不曾须臾离开。《说文》曰:“真者,仙人变形而登天也。”在本章,老子也用近乎迷信的手法来宣扬道之至高无上的权威(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即道是非常可信的,是不应受到质疑的。这在当时人文背景下是常见的,也是最有效的。这与圣经、佛经的传道方式无二。

第22章

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

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

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

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哉!诚全而归之。讲解

有目的地不直走、转大弯,看上去很费事,但却能较好地实现目标;无故折弯终就会有变直之时;洼凹终就有被装盈之时;衣旧之后终就有新衣穿之时,少了就会有所得,多了之后反使人迷惑,所有这些都是事物内在的规律,是自然之道在起作用。

所以圣人坚持用道的原则来治理天下。

人若不只看自已好处,就能做到兼听则明;人若不自己肯定自己,让别人来评论,反而得到他人的认可;人若不贬低自己,不自暴自弃,都会有所建树(见功);人若不高估自己,始终做到对人谦下,就能长久与人相处,成为官长。

正因为不跟人争,所以天下没有人和他争。

古人所说的“曲则全”,真不是空话啊!万物运行之道尽在其中矣。发微曲者不强为也。强为就是与道相争,道自然就不会助其成功。不强为,就是不以自己为中心(人的想法常与道不一致,特别是侯王不能做到少私寡欲时),而是“唯道是从”,有计划地曲,顺势而为,这样才能成功事遂。曲则全实则不争而全也。自见、自是、自伐、自矜是四种人们最常犯的错误,故老子列出来提醒各位侯王特别注意。不自见、不自是是低层次的不争,君子一般都能做到。不自伐、不自矜则是更高层次的不争,则是常人难以做到的。因为人们不是高估自己、就是贬低自己,经常与自己争、与道相争。

第23章

希言自然。

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

故从事而道者,同于道;(从事而)德者,同于德;(从事而)失者,同于失。同于德者,道德之;同于失者,道亦失之。

信不足焉,有不信焉。讲解

施政上,不要大声呵斥,不以势压人,而是以理服人,尽量不折腾,这样才能实现自然的无为之治。

狂风刮不了一早晨,暴雨下不了一整天。谁使它这样的?是天地。万能的天地都不能做到持久,何况人呢?

为政完全符合道的精神的,民众就在道的指引下聚集于得道之君之下;为政基本符合德的要求,民众就会在德的指引下聚集于有德之君之下;为政违反道的要求,民众也会聚集于缺德之君之下一起犯错。聚集在有德之君下的民众,道会无私地帮助他;聚集在缺德之君下民众,道则会惩罚他。

君主的诚信(德)不足,其影响力就有限、民众就不会跟随他。发微“希言”与“不言”基本同义,“不言”注重身教,“希言”在身教的同时也关注言传,但又与“美言”不同(美言是只说不做)。强为(弃道而为也)只能逞一时之能、逞一时之勇,天地尚且如此,更何况人乎?故与道同行,唯道是从,道就德之,就助其成功事遂;与道相背,弃道而行,则道亦弃之。从事而道者、德者,其德信,民众就会主动追随之。从事而失者,其信不足,道则弃之,民众亦弃之。《说文》曰:“同者,合会也。”老子在本章引申为聚集。

第24章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

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

其在道也,曰余食赘行,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讲解

踮脚站立难以持久,好争是没有好结果的。

以自我为中心、不愿意听他人意见的人,是难以明白事理的,自然就不能自觉地按规律办事;自己肯定自己,反倒难以得到他人的认可;贬低自己,就会自暴自弃,这样是很难有所建树的;高估自己,骗得了一时,骗不了一世,是不会持续成长。

所有这些好争之行为,对道来说都是残羹剩饭,为人所厌恶。所以对自己有期望之士是不会这样做的。发微王本中,在“企者不立”之后,有“跨者不行”。其实“企者不立”与“跨者不行”同义,都是喻好争没有好结果,有无,都不影响老子所要表述的思想。前一章,老子从天地的角度(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阐述了争的坏处。本章则从人性的角度(企者不立)论述了好争的坏处。这与前面无为之道的论述方法如出一辙。

第25章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

寂兮寥兮,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返。

故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域中有四大,而王居其一焉。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讲解

有个无所不包、无所不能的精灵,在天地形成之前就有了。

这个神奇的精灵既无声又无形,如来无影去无踪的神,其独立长在而又不来回变化,可以说是天下万物运行的主宰。我不知道他的名字,就叫他道吧,如果硬要对他作个说明,那就是他的作用和能量太强大啊。能量大就能远行,远行则其德行才会远播,远播的德行又回过头来强化道的作用和能量。

所以道的力量是伟大的,上天的力量是伟大的,大地的力量是伟大的,王(诸侯之王即周王)的力量也伟大。世界上有四种伟大的力量,而王只是其中一种罢了。

人们常常效法大地之厚德载物之良德,大地则效法上天的天行健自强不息之良德,上天则效法大道之朴,大道则效法万物之自然。发微本章也是世人对老子误读最大的一章,有些人将这一章与后面的42章一起解读为老子的宇宙形成论。其实老子只想阐述规律(道)的客观存在性,这个规律客观性不仅体现在现在,也体现在过去和未来。天地的过去,即先天地生,也就是说天地也是依道而生,依道而运行的,故而说道是天下母(天法道,道法自然)。自然就是规律,这个自然之规律无论天地在否都存在。老子将“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并列,表示规律没有大小之分,而后面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则是说人们认识规律的顺序与途径应本着由近及远(人、地、天),由表面到根本(道、自然)。自然者道之根本也,自然存在于人中、地中、天中和道中,这也许就是老子将“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并列的原因吧。

第26章

重为轻根,静为躁君。

是以圣人终日行,不离辎重,虽有荣观,燕处超然。

奈何万乘之主,而以身轻天下?

轻则失本,躁则失君。讲解

轻若没有重的牵制,就会不停地上浮,脱离这个世界,不为人们所认识,所以轻以重为根。躁动可能源于不安、源自于目标不明确、源自于焦虑等混浊之局面,但只要采取徐清之策略,都可以安定下来,徐清之要在静也,故静为躁君。

所以有道之君始终遵守“重为轻根,静为躁君”的理念,尽管总是忙碌奔波,但不忘自己的使命(重为轻根);纵然享受豪华的生活,却不违做事的基本原则,处之泰然,超然物外(静为躁君)。

为什么还有些拥有万乘的大国之君,过着奢华的生活,却还无视民众的疾苦,还要轻天下之民众呢?就是因为这些无德之君不愿意践行“重为轻根,静为躁君”的治国理念啊!

轻天下则失天下,不遵道而行、轻举妄动就会失去君位。发微“重为轻根”是喻:民乃治国之根本,以民为重才能克服轻民的冲动。“静为躁君”是喻:宁静的心是浮躁行为的克星,静心须无欲,无欲则可无为,无为则不躁也。与民争利为轻,与民不争为重。轻民则民亦轻之,亦失民心,失民心者失天下也。躁易强为,强为则乱,乱则失其位。

第27章

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谪;善数不用筹策;善闭无关楗而不可开;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

是以圣人恒善救人,而无弃人;恒善救物,故无弃物,是谓袭明。

故善人者,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智大迷,是谓要妙。讲解

善于行军打仗的将领,大队人马车辆过后不留下任何痕迹(善于做事之人不留下任何做事的痕迹,别人看不出他到底是做了还是没有做);善于演说的人,在演说过程中不会出现任何疏漏瑕疵;善于计数的人,根本不用筹策之类的辅助工具;善于封藏隐蔽的人,即使关门不上闩,别人也认为其不会隐藏于此,而不去开门来寻找他;善于捆绑别人的人,根本不用绳索,别人也自愿听从他,不求摆脱其约束,这就是最高明的策略。

因此,圣人总是因人而宜地分配工作,最大限度地做到人尽其才,从不会放弃任何一个人;圣人总能做到物尽其用,不会有废弃之物,这可说是最高的智慧。

所以善人可以作为善人的老师,不善人也可以成为善人事业成功的资源之一。既不尊重善人对自己的有益教诲,又不爱惜不善人对其事业的帮助,即使他能够妥善地处理好自己与善人和不善人的关系,但实际上却是个大迷糊。以上这些道理,可谓精要而又深奥。发微长期以来,大多数人仅凭老子主张不敢为天下先,就认为老子消极保守,没有创新意识。实际上,老子对领导创新非常重视,如“圣人犹难之”(63章)、“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64章)、“然而善谋,天网恢恢,疏而不失”(73章)等就是创新,而创新的后果就是“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谪,善数不用筹策,善闭无关楗而不可开,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寸有所长、尺有所短,天地造物均有其价值,关键是如何在合适的地方、合适的时间,创造性地使用他们,使他们物尽其用,这就是道。圣人深谙此道,故常善救人、而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对问题员工持何种态度,老子给出了“不弃”的建议。用其所长谓之“不弃”,“不弃”的关键是找到其可用之处。这时就需要领导者以不带成见(以常无欲)的态度去看人、去理解人,就一定能找到其优势。

第28章

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为天下溪,恒德不离,复归于婴儿。

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恒德不忒,复归于无极。

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为天下谷,恒德乃足,复归于朴。

朴散则为器,圣人用之,则为官长。故大制不割。讲解

虽知自己具有雄性之刚强优势,但还能坚守雌性的柔弱,这样就可做到将天下柔弱之涓涓细水注川成溪。能为天下溪者,就能常保柔弱之良德,就能做到婴儿般的真诚。

虽知白的对,又能避免黑的错、不二过,才能掌握天下运行之定律。能为天下式者,其德性甚真、不会有过失,就能做到与道合一。

虽知自己像太阳一样有用之不竭的资源,但还能坚持不放过日落之后的余阴,这样就可做到将所有溪水汇集成大谷。能为天下谷者,其德性才会充盈,就能做到道之自然(朴)。

朴实之道发散开来就成为治国之利器,圣人使用他,则为众官之长。所以完善的制度是不可分割的。发微在自己正处在强势时,如何应对?这可能是每一个领导者的常态。老子给出的建议:在地位上处于强势时,要能知其雄、守其雌,不以大压小、以强凌弱,待人要像婴儿一样真诚。在诚信上处于强势时,要知其白,守其黑,要能从他人的错误中吸取教训,不犯同样的错误,这样才能与道浑然一体,做到道法自然。在财富上处于优势时,要知其荣,守其辱,要居安思危,常做损有余而补不足之事,回归道之自然(朴)。任何事物都是由对立统一矛盾体组成,我们不能只关注其对立的一面,更应当关注其统一的一面。矛盾的统一就是“大制不割”。

第29章

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吾见其弗得已。

天下神器,不可为。为者败之,执者失之。

夫故物或行或随,或嘘或吹,或强或羸,或培或隳。

是以圣人去甚,去大,去奢。讲解

为获得天下民心而强行为之,我认为这不会有好结果。

天下百姓乃国之根本,民心不可强取。强取民心者都以失败告终,把持玩弄民心者迟早会失去民心。

老百姓行事上有的具有主动行动的意识、有的常被动而行,有的性缓、有的性急,有的强势、有的羸弱,有的自爱、有的自甘堕落。

所以圣人在为政时要不贪多求快(去甚),千万不要有“王亦大”的思想(不以自我为中心),不要讲排场(不扰民、不乱民),应因势利导、循序渐进,这样方能助其子民功成事遂。发微“取天下”是得江山之义,还是得民心之义?老子没有明说,但按照得江山不一定得民心,得民心者得江山的经验,可推知“取天下”应为得民心之义。历史上有很多强为(战争)而得江山的案例,但少有强为(战争)得民心的案例。结合下一句“天下神器”,更可确认“取天下”就是取天下黎民百姓之民心,因为神器不可能比喻江山,来比喻民心更为恰当。老子将民心视为神器,足见对民心之重视。得江山易,得民心难。因此,取民心不可强为,民心更不可玩弄,只能以无事取天下(48章、57章)。无事并不是说什么事都不做,而是圣人行不言之教。圣人在行不言之教时要去甚,去大,去奢,也就是佛法上去我执。

第30章

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

其事好还: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之后,必有凶年。

善有果而已,不敢以取强。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骄,果而不得已,果而勿强。

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讲解

依道来辅佐人主治国理政时,不应用武力威胁老百姓,更不应用战争来强取天下。

每次战争都有快速报应:军队经过的地方,往往庄稼不生、荆棘丛生;大战之后,必是饥荒之年。

对一些突发外部事件,善于处理对外关系的君主以和平解决为目标,而不是通过武力威胁获得强势。达到目的之后不自我膨胀、不高估自己,达到目的之后不贬低对手、不幸灾乐祸,达到目的之后不骄泰,达到目的后不得寸进尺,这就叫既能达到目标而又不武力威胁他人。

凡物只求发展速度而不注重平衡,就容易快速走向衰老,这是不合于道的;行事不按道的要求,必定早夭。发微老子推崇自胜者强,但以兵来强则不是老子所认可的,并指出了兵强的不利后果。在取天下上,老子推崇无事策略,但对外部来的干扰如何处理,老子给出的建议是“果而已”、“果而勿强”,以阻止无休无止的冤冤相报,这与63章报怨以德、79章的司徹是一致的,是不争的应用。物壮而老应是常态,为什么老子说其不道呢?我想老子是要表述在壮的过程中应注意平衡发展,不能失衡,失衡则会提前衰败之更深层次的含义。

第31章

夫兵者,不祥之器也,物或恶之,故有欲者弗居。

君子居则贵左,用兵则贵右,故兵者非君子之器也。

兵者不祥之器也,不得已而用之,铦袭为上。

勿美也!若美之,是乐杀人也。夫乐杀人,不可得志于天下矣。

是以吉事尚左,凶事尚右;是以偏将军居左,而上将军居右,言以丧礼居之也。杀人之众,以悲依立之;战胜,以丧礼处之。讲解

战争之于国家是一种不吉祥的手段,大家都憎恶它,有作为之君是不会选择的。

君子平时以左边为上,用兵打仗时就以右边为上。

战争这种不吉祥的手段,不是君子应该采取的手段,在不得已时才选择使用,且应速战速决为妙。

切不可赞同战争的好处啊!你如果竟赞同战争的好处,就表示你以杀人为乐。如果一个人以杀人为乐,天下人是决不会让他得志的。

囯之吉事以左为上,国之凶事以右为上。所以偏将军在左边,上将军在右边,这是按丧礼来处理。仗打完了,参加战斗的人要向战死的对方致哀;即使打赢了,召开宣告战事结束的大会,也要按照丧礼来办,以祭奠死去的战友。发微“其事好还”说明战争后果快而直接,而“不祥之器”则从伦理的角度将战争视为不祥之器,即使不得已而用之也应速战速决(适可而止)为上,切不可美之、切不可以杀人为乐,好战非真君子也。在老子看来,战争是君子应对外来的威胁迫不得已的最后选择,对战争的后果要谨慎处理:对待死难的敌方普通士兵要有怜悯之心,战胜庆功会也应按照丧礼来办,以慰藉死去的战友,这充分体现了老子伟大的人性光芒。世人只看到了老子对战争的厌恶,却没有看到老子人性之伟大。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