尘世佛心(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1-08-01 22:16:17

点击下载

作者:东篱子

出版社:中国华侨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尘世佛心

尘世佛心试读:

前言

F O R E W O R D

也许是生活,让我们不得不淹没在茫茫人海中,淹没在尘世的琐碎中。每天,从起床的那一刻起,我们就不由自主地跟着生活的脚步,去工作,去应酬,去追随名与利的光环,去追逐红尘中各种梦想的实现。

但是,当你默默独处时,有没有听到内心深处对于宁静的呼唤?

当你面对弱小的生灵,有没有感受到一种悲悯的情怀?

当你面对挑衅和误解,有没有想到容忍和退让?

……

如果有,那就是佛心已驻。

有人说,这婆娑世界便是一片苦海。无论如何都难逃尘世的重压,却又一切如镜花水月,繁华过后终成空。无论悲喜,哭过笑过之后,亦是枉然。所以,看惯这尘世浮华之人,苦求解脱,却终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于是,依附于佛。那么佛为何物?事实上,佛的本质极其简单,只要放下知见分别、远离价值判断取舍贪念,浑然一片地指认事物本身,就可以明心见性。

然而,这世间有几人可以放下、远离、不贪?所以虽经苦修,却依然难成正果。所以,我们不必强求真实的解脱,只需将一颗狂躁、贪恋、执著的心放得平和一点,再平和一点,就会活得比原来真实、快乐。

那么,尘世中如何把持那一点佛心呢?

其一,从善去恶常怀慈悲

佛家弟子常念“我佛慈悲”,常怀悲悯之心则恶念不生,人便活得踏实、平和。善与恶、爱与恨在人心里此消彼长,你必须谨慎把持,以使佛心常驻。

其二,心境自造快乐常存

快乐或者烦忧,不在于你的生活中发生了什么事情,而在于你对待这些事情的态度。只要自己丢下妄缘,抛开杂念,热闹场中亦可做道场,求得心灵的宁静和人生的快乐。

其三,修心定性找到自我

每个人都应扪心自问:我真的能够认识自我吗?我真的能够做一个独一无二的自我吗?如果你不能认识自我,你又怎么能够认识他人和周围的世界?如果你不能坚守自我,你存在的意义何在?

其四,有舍有得天宽地阔“要放下”,是禅师训导弟子的诫语,但习惯了“拿起”的人们,让他“放下”谈何容易?况且,他能放下手上、肩上的重负,能放得下心里的牵绊吗?“心中有事世间小,心中无事一床宽”,欲求心灵解脱的人,不能不警醒啊。

其五,心地清净泰然处之

平常之人常有,平常之心难得,反过来讲,正是因为心难平常,人才变得如此平常。《小窗幽记》云:“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这是禅的境界,也是平常心的体现。

其六,减一分欲望多一分滋味

在对欲望的追逐中,人们常感觉身心俱疲,却又无法停下走向这个无底深洞的脚步,正所谓“世味浓,不求忙而忙自至”。但忙来忙去,多的是更大的贪念和对心灵的负罪,少的是人生的真滋味。

其七,重人恕己有容乃大

关于对人的尊重、宽容,集儒释道智慧于一身的《菜根谭》总结道:“持身不可太皎洁,一切污辱垢秽,要茹纳得;与人不可太分明,一切善恶贤愚,要包容得。善哉,重人才能恕己,有容心才宽大。”

其八,参悟至理领略人生

禅宗讲究“顿悟”,我等凡夫俗子也许永远无法达到这样的境界,但我们在人生的跋涉中不能放弃对于真理的膜拜,对高明智慧的探求。只有在不断的学习、参悟中,我们才有机会领略人生的另一种风景。

其九,素心做人侠心做事

佛度众生,并非教人不食人间烟火,而是教你如何去做事,如何去做人。“君子与其练达,不若朴鲁”,这就是“素心”,也就是一份至诚之心,火热之心,与人为善之心,还有一份侠肝义胆的忠心。

不管你有多忙、有多累,不管你的生活如何受制于尘世中的名缰利锁,只要你佛心不泯,你就能够修得“正果”。

一、从善去恶常怀慈悲

佛家弟子常念“我佛慈悲”,常怀悲悯之心则恶念不生,人便活得踏实、平和。善与恶、爱与仇在人心里此消彼长,你必须谨慎把持,以使佛心常驻。

佛性就像一盏灯

漆黑的夜晚,一个远行寻佛的苦行僧到了一个荒僻的村落中,漆黑的街道上,村民们你来我往。

苦行僧走进一条小巷,他看见有一团晕黄的灯从静静的巷道深处照过来。一位村民说:“瞎子过来了。”

瞎子?苦行僧愣了,他问身旁的一位村民:“那挑着灯笼的人真是瞎子吗?”

他得到的答案是肯定的。

苦行僧百思不得其解。一个双目失明的人,他根本就没有白天和黑夜的概念,他看不到高山流水,也看不到桃红柳绿的世界万物,他甚至不知道灯光是什么样子的,那他挑一盏灯笼岂不可笑吗?

那灯笼渐渐近了,晕黄的灯光渐渐从深巷游移到了僧人的鞋上。百思不得其解的僧人问:“敢问施主真的是一位盲者吗?”

那挑灯笼的盲人告诉他:“是的,自从踏进这个世界,我就一直双眼混沌。”

僧人问:“既然你什么也看不见,那为何挑一盏灯笼呢?”

盲者说:“现在是黑夜嘛,我听说在黑夜里没有灯光的映照,满世界的人都和我一样什么也看不见,所以我就点燃了一盏灯笼。”

僧人若有所悟地说:“原来您是为了给别人照明?”

但那盲人却说:“不,我是为自己!”“为你自己?”僧人又愣了。

盲人缓缓对僧人说:“你是否因为夜色漆黑而被其他行人碰撞过?”

僧人说:“是的,就在刚才,我还不留心被两个人碰了一下。”

盲人听了,平静地说:“但我却没有。虽说我是盲人,我什么也看不见,但我挑了这盏灯笼,既为别人照亮了路,也更让别人看到了我。这样,他们就不会因为看不见而碰撞我了。”

苦行僧听了,顿有所悟。他仰天长叹说:“我天涯海角奔波着找佛,没有想到佛就在我的身边。原来佛性就像一盏灯,只要我点燃了它,即使我看不见佛,佛也会看得到我。”

在一般人看来,盲人点灯是一种愚蠢、可笑的行为,但智者却偏偏是那个点灯的“盲人”。在漆黑的夜晚点一盏灯,不仅是为照亮别人,更是为照亮自己。别人因为黑暗而无法看清你的存在,所以,撞了你。但当你点一盏灯时,你的善行因为照亮了自己,所以别人便不会再撞到你。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助人者善自助。

爱这世间一切生命

一座山上住着一位很有智慧的和尚,山下的村民有什么疑难问题,都上山来向他请教。

村民们说没有任何事情能难住老人家。

有一个聪明又调皮的孩子想故意为难那位和尚,他捉住了一只小鸟,握在手中,跑去问和尚:“大和尚,听说您是最有智慧的人,但我却不相信。假如您能猜出我手中的鸟是活的还是死的,我就相信了。”

和尚注视着小孩子狡黠的眼睛,心中有数。假如自己回答小鸟是活的,小孩会暗中加劲把小鸟掐死;假如回答小鸟是死的,小孩定会张开手让小鸟飞走。

和尚于是拍拍小孩的肩膀说:“这只小鸟的死活,就全看你的了。”

看看这个孩子吧,一个小孩就可以决定一只小鸟的生死。人类是否可以重新审视一下自己的天性和良知?人类为了自己的生存,遵循物竞天择、弱肉强食的生存规则是无可厚非的,否则,我们就只能自取灭亡。但我们绝不能依仗自己的智慧任意将其他的生命握在手中,用我们的意志去决定它们的生死。因为那是一种罪,一种恶,而且是大恶。

勿以恶小而为之

白居易为官时曾去拜访鸟窠道林禅师,他看见禅师端坐在鹊巢边,于是说:“禅师住在树上,太危险了!”

禅师回答说:“太守,你的处境才非常危险!”

白居易听了不以为然地说:“下官是当朝重要官员,有什么危险呢?”

禅师说:“薪火相交,纵性不停,怎能说不危险呢?”意思是说官场浮沉,钩心斗角,危险就在眼前。

白居易似乎有些领悟,转个话题又问道:“如何是佛法大意?”

禅师回答道:“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白居易听了,以为禅师会开示自己深奥的道理,没想到只是如此平常的话,便失望地说:“这是三岁孩儿也知道的道理呀!”

禅师说:“三岁孩儿虽会说,八十老翁却不会做。”

白居易被禅师一语惊醒。“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谁都知道这个道理,但能够做到的人却很少。

佛说:“愚昧之人,其实亦知善业与恶业之分别,但时时以为是小恶,做之无害,却不知时时做之,积久亦成大恶。犹水之一小滴,滴入瓶中,久之,瓶亦因此一滴一滴之水而满。故虽小恶,亦不可做之,做之,则有恶满之日。”

佛的慈悲心

从前,有师徒二人云游四方。老和尚拿着一根锡杖,他让小和尚也拿着一根锡杖。小和尚很纳闷:师父为什么要让我拿根棍子呢?

一天,师徒二人走上了一条崎岖不平的山路。老和尚走在前面,他每走一步,都要先把锡杖在脚前面点一下。小和尚看了,更觉得奇怪,就疑惑地问:“师父,我们云游时为什么要拿锡杖?”老和尚说:“我们拿锡杖的目的是警告脚下的虫子快逃,以免把它们踩死在自己脚下。这就是佛的慈悲心。”虽然现代人智慧大开,但是有些人慈悲心却未见增长。有些人对智慧低的动物,往往都以是否对自己有益为标准。凡于己有益者,就供己使用;凡于己无益者,则毫不在意地加以驱除杀戮。今天,人类努力开发自然,同时也使许多种类的动物濒临灭绝或已经永远消失了。

天使的翅膀

很久以前,有一个小男孩,他非常自卑,因为他的背上有两道非常明显的疤痕。这两道疤痕,就像是两道暗红色的裂痕,从他的颈部一直延伸到腰部,上面布满了鲜红扭曲的肌肉。所以这个小男孩非常讨厌自己,非常害怕换衣服,尤其是体育课。

可是,时间久了,他背上的疤还是被其他小朋友发现了,“好可怕喔!”“怪物!”“不跟你玩了!”“你是怪物!”“你的背上好恐怖……”天真的小朋友们无心的话往往最伤人,小男孩哭着跑出教室。从此以后,他再也不敢在教室里换衣服,再也不上体育课了。

这件事发生以后,小男孩的妈妈牵着他的手,去找班主任老师。小男孩的班主任老师是一个40多岁、很慈祥的女教师,她仔细地听了妈妈讲述小男孩的故事。“这小孩在刚出生的时候,就生了重病,当时本来想放弃的,可是,又不忍心,一个这么可爱的生命好不容易诞生了,怎么可以轻易地结束呢?”

妈妈说着说着,眼睛就红了,“所以我跟我老公决定把小孩给救活。幸好当时有位很高明的大夫,愿意尝试用动手术的方式挽救这条小生命,经过了几次的手术好不容易他的命留下来了,可是他的背部,也留下了这两条清晰的疤痕……”

妈妈转头吩咐小男孩:“来,把背部掀给老师看……”

小男孩迟疑了一下,还是脱下了上衣,让老师看清楚这两道恐怖的痕迹,也曾是他与死神搏斗的证明。老师惊异地看着这两道疤,心疼地问:“还会痛吗?”

小男孩摇摇头,“不会了……”

妈妈双眼泛红,“这个孩子真的很乖,上天对他已经很残酷了,现在又给他这两道疤,老师,请您多照顾他点,好不好?”

老师点点头,轻轻摸着小男孩的头,“我知道,我一定会想办法的。”此时老师心里不断地思考,要使小朋友不再取笑小男孩,只能治标,不能治本,小男孩一定还会继续自卑下去的……一定要想个好办法。

突然,她灵光一闪,摸了摸小男孩的头,对他说:“明天的体育课,你一定要跟大家一起换衣服喔。”“可是……他们又会笑我……说……说我是怪物……”

小男孩眼睛里晶莹的泪水滚来滚去。“放心,老师有法子,没有人会笑你。”“真的?”“真的!相不相信老师?”“……相信……”“那勾勾手。”老师伸出了小拇指,小男孩也毫不犹豫地伸出他小小的右手。“我相信老师……”

第二天的体育课很快就到了,小男孩怯生生地躲在角落里,脱下了他的上衣,果然不出所料,所有的小朋友又发出了惊异和厌恶的声音。“好恶心喔……”“他的背上长了两只大虫……”“好可怕,恶心……”

小男孩双眼睁得大大的,眼泪已经不听话地流了下来。“我……我才不……不恶心……”

这时候,教室门却突然被打开,老师出现了。

几个同学马上跑到老师面前说:“老师你看他的背好可怕,好像两只特大的虫子。”

老师没有说话,只是慢慢地走向小男孩,然后露出诧异的表情。“这不是虫子喔。”老师眯着眼睛,很专注地看着小男孩的背部。“老师以前听过一个故事,大家想不想听?”

小朋友最爱听故事了,连忙围了过来。“要听!老师我要听!”

老师比着小男孩背上那两条显眼的深红疤痕,说道:“这是一个传说,每个小朋友都是天上的天使变成的,有的天使变成小孩的时候很快就把他们美丽的翅膀蜕下来了,有的小天使动作比较慢,来不及蜕下他们的翅膀。这时候,就会在背上留下这样两道痕迹。”“哇!”小朋友发出惊叹的声音,“那这是天使的翅膀?”“对啊,”老师露出神秘的微笑,“大家要不要检查一下对方,还有没有人的翅膀像他一样,没有完全掉下来的?”

所有小朋友听老师这样说,马上七手八脚地检查对方的背,可是,没有人像小男孩一样,有这么清晰的疤痕。“老师,我这里有一点点伤痕,是不是?”一个戴眼镜的小孩兴奋地举手。“老师,他才不是,我这里也有红红的,我才是天使……”

突然,一个小女孩轻轻地说:“老师,我们可不可以摸摸小天使的翅膀?”“这要问小天使肯不肯。”老师微笑着向小男孩眨眨眼睛。

小男孩鼓起勇气,羞怯地说:“……好。”

女孩轻轻地摸了他背上的伤痕,高兴地叫了起来:“哇,好软,我摸到天使的翅膀了!”

女孩这么一喊,所有的小朋友像发疯似的,每个人都大喊:“我也要摸!”“我也要摸天使的翅膀!”

一节体育课,一幅奇特的景象,教室里几十个小朋友排成长长的一排队伍,等着摸小男孩的背。小男孩背对着大家,听着每个人的赞叹声,啧啧的羡慕声。他的心里,不再难过了,小男孩脸上,泪痕还没干,却已经露出了久违的笑容。一旁的老师,偷偷地对小男孩做出胜利的手势,小男孩忍不住咯咯地笑了起来。

后来,这小男孩渐渐长大,并勇敢地选择了游泳作为职业。

佛家提倡博爱,但每个人可以选择爱的不同方式。对人最好的帮助莫过于心灵上的帮助,因为只有心灵的抚慰才会给人以巨大的精神能量,增强一个人的自信心。心灵的帮助,并不一定需要你付出太多的东西,你只要能以一颗充满了善意和理解的心来对待别人,就足以让对方感受到生活的温暖。

生如夏花

男孩与他的妹妹相依为命。父母早逝,他是她唯一的亲人。所以男孩爱妹妹胜过爱自己。

然而灾难再一次降临在这两个不幸的孩子身上。妹妹染上了重病,需要输血。但医院的血液太昂贵,男孩没有钱支付任何费用,尽管医院已免去了手术的费用。但是不输血又不行,不输血妹妹就会死去。

作为妹妹唯一的亲人,男孩的血型与妹妹相符。医生问男孩是否勇敢,是否有勇气承受抽血时的疼痛。男孩稍一犹豫,10岁的大脑经过一番深思熟虑,终于郑重而又严肃地点了点头,仿佛做出了一个极其重大的决定,脸上充满着勇气与责任感。

抽血时,男孩安静地不发出一丝声响,只是向邻床上的妹妹微笑。抽血后,男孩躺在床上一动不动,目不转睛地看着医生将血液注入妹妹体内。一切手术完毕,男孩停止了微笑,声音颤抖地问:“医生,我还能活多长时间?”

医生正想笑男孩的无知,但转念间又被男孩的勇敢震撼了:在男孩10岁的大脑中,他认为输血会失去生命。但他仍然肯输血给妹妹,在那一瞬间,男孩所做出的决定其实是下定了死亡的决心。

医生的手心渗出了汗,他握紧了男孩的手说:“放心吧,你不会死的,输血不会丢掉生命。”

男孩眼中放出了光彩:“真的?那我还能活多少年?”医生微笑着:“你能活到100岁,小伙子,你很健康!”

男孩从床上跳到地上,高兴得又蹦又跳。他在地上转了几圈确认自己真的没事时,就又挽起了胳膊——刚才被抽血的胳膊,昂起头,郑重其事地对医生说:“那就把我的血抽一半给妹妹吧,我们两个每人活50年!”

所有的人都被震惊了,这虽是孩子无心的承诺,但这是人类最无私、最纯真的诺言。同别人平分生命,即使亲如父子,恩爱如夫妻,又有几人能如此痛快、如此坦诚、如此心甘情愿地说出并做到呢?所有的人,是的,包括医生,包括护士,包括其他的病人,还包括在尘世间日益麻木并且冷漠的我们。在禅的意境里,爱是无私的,无私的爱与奉献是人类存在和世界美好的基础,是一种超于自然的人生享受,有了爱的支撑,生活的道路才会充满温情。因为你付出了一份爱,会得到成倍的爱。爱是一种生命的境界,从爱中体味并在爱中升华,你的人生会如夏花一般灿烂夺目。

善非善恶非恶

从前,印度的一个国王饲养了一头大象。它力大无穷,勇敢凶悍,在战场上能一举打败敌方的进攻。如果处决罪犯,它会去执行踏死犯人的任务。

有一次发生了火灾,大象的住所被烧毁,只好搬迁到另一个住处。在新住处附近有一座寺庙,里面的和尚常常念经,经文里有一句话说:“行善者超升天堂,作恶者下沉深渊。”

大象不分昼夜都听到这句话,感动肺腑,以至性情渐渐温和,甚至起了慈悲之心。

一天,国王命令大象去踏死一名重大罪犯,罪犯被拖到大象的住地。不料,大象只用鼻尖轻触了几下犯人,就自行离去了。后来凡是被拖来的罪犯,大象全都用这种方式处理。国王看了大为恼火,召集一群大臣询问原因。

群臣议论纷纷。有一位大臣禀告说:“这只象的住所旁边有一寺庙,所以,大象必定是朝夕听闻佛法的教诲,心生慈悲。如果现在把它放在屠宰场,让它日夜看见屠宰的情形,必定会再起恶心。”

国王觉得有道理,立刻派人把大象牵到屠宰场附近,让它每天都看到宰杀、剥皮等残忍的事情。大象果然又恢复了昔日的恶性,残忍凶猛的动作愈来愈厉害。

天下一切苍生,既非善,也非恶,是没有定性的,全都因环境和对象的不同,才会产生善恶的行为。寻求良师,听闻佛法的教理,实在很有必要。

因此,如果遇到外道邪见的恶知识,就会长期在恶道里流转不息,始终不能脱离;如果常怀信敬之心,遇到良师益友,得到精妙的指点教诲,就能脱离恶道,受益无穷。

爱的重量

有一个住在非洲的印度教圣人,来到喜马拉雅山朝圣,那是最难到达的地方。在那个时候,要去那些地方非常困难,有很多人都一去不回——道路非常狭窄,而且道路的旁边是万丈的深谷,山道上终年积雪,只要脚稍微滑一下,就可能会丧命。那个印度教徒尝试去爬那座山,他只带很少的行李,因为带很多行李在高山上行动非常困难,那里空气非常稀薄,呼吸很困难。

就在他的上方,他看到一个女孩,年龄不超过10岁。她背着一个很胖的小孩,一直在流汗,而且喘气喘得很厉害。当那个教徒经过她的身边时说:“我的女孩儿,你一定很疲倦,你背得那么重。”

那个女孩生气地说:“你所携带的只是一个重量,但是我背的是我的弟弟。”门徒感到很震惊,虽然在磅秤上没有差别,不管你背的是你弟弟还是一个背包,磅秤上将会显示出它的实际重量。但是就心而言,心并不是磅秤,那个女孩是对的,她说:“你所携带的是一个重量,可我不是,这是我弟弟,而我爱他。”

爱可以化解重量,爱可以消除重担,只要心中充满爱,再大的重量都是可以承担的,付出爱的感觉是很美的。

一杯糖精水

那是一个物质极度匮乏的年代,我要到学生家去补课。一天的劳顿和漫长的路程走得我气喘吁吁,疲惫不堪,特别是肚子因为饥饿发出的咕噜声,不能遏止地鸣叫着。要知道,我已经两天粒米未进了。

学生家也是一贫如洗,干巴巴的碗盆说明他们家同样揭不开锅。学生的母亲窘迫地在堂屋踱步,不知道拿什么招待我才好。我说不用了,喝口水就开讲吧。她突然一拍脑门说“我真糊涂”,就连忙踩着炕沿儿,够下一只篮筐。翻了半晌,取出一只拇指粗的小玻璃瓶,再摇摇、敲敲,把里面的一点粉末冲进水杯,兴奋地捧给我。

那是一杯甜甜的糖精水。

然而,我只舔了一小口就再也喝不下去了。几个孩子的眼睛闪着贪婪的目光,嘴里流着口水看着我,我能坦然地享受那杯糖精水吗?但那一小口糖精水一直甜到我的心底,凭借着它的甜蜜,我走完了另外几处需要补课的学生家。

许多年后,我都对那杯糖精水怀着特殊的感情,因为那点学问,是我精神上唯一可贡献的最后食粮;那点糖精,也是学生家仅剩的食物,我们都倾囊而出,为了答谢对方的恩德。

倾心倾力,让我体会到了什么是情深义重。

你给予别人的不在于多少,而在于给予的东西对你而言有多大意义。常言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如果把你自己都看不上的东西,送给别人,那算不了什么。但若倾囊相赠,不论所赠为何物,都会恩重如山,叫人感念。

一栋房子的价值

这是发生在英国的一个真实的故事。

有位孤独的老人,无儿无女,又体弱多病,他决定搬到养老院去。老人宣布出售他漂亮的住宅。

购买者闻讯蜂拥而至,挤满了整个房间。住宅底价8万英镑,但人们很快就将它炒到10万英镑,价钱还在不断攀升。

老人深陷在沙发里,满目忧郁。是的,要不是身体太差了,他是不会卖掉这栋陪他度过大半生的住宅的。

一个衣着朴素的青年来到老人跟前,弯下腰,低声说:“先生,我也好想买这栋住宅,可我,只有1万英镑。”“但是,它底价就是8万英镑啊。”老人淡淡地说道,“现在它已升值到10万英镑了。”

青年并不沮丧,真诚地说:“如果您把住宅卖给我,我保证会让您依旧生活在这里,和我一起喝茶,读报,散步,天天都快快乐乐的——相信我,我会用整颗心来照顾您!”

老人颔首微笑,站起来,挥手示意人们安静下来。“朋友们,这栋住宅的新主人已经产生了,”老人拍着青年的肩膀,“就是这个小伙子!”

完成梦想,不一定非得要冷酷的厮杀和欺诈,有时只要你拥有一颗爱人之心。爱人,才会获得别人的回报和支持,让你的力量成倍增长,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女孩良言

一个性格内向的年轻人,在很短的时间内父母相继病逝,情场又十分失意,事业上也频遭挫折。他万念俱灰。一天,他来到一家商店,想买一把水果刀,准备杀掉所有与自己有仇怨的人之后自绝于世。

他要了好几把刀,反复试着刀锋,终于选定了一把。付过钱后,正待离开,售货员小姐忽然叫住了他,把刀要了回来。他冷冷地站在那里,困惑地看着她往刀锋上缠着纸巾,缠了一层又一层,缠好之后,她手握刀锋,将刀柄一方朝着他,把刀递到他的手里。“你这是干什么?”他问。“这样就不容易碰伤了人。”小姐笑道。“其实你不用管那么多,只需要卖刀就行了。”“这里卖出的刀是去削水果还是去沾鲜血是和我没有一点儿关系。”小姐依然笑道,“可是我希望所有的人都能生活得好一些。”

他拿起刀走出了商店,心里忽然十分温暖。原来这世界并不是他想象的那么无情,原来还有人不为任何利益地关心着他。虽然只有几句话,但一点点也就足够珍贵了。

那天下午,他买了许多水果,细细地用那把刀享受着果汁的芬芳与甘甜。他边吃边流泪边想象着那个女孩的容颜。如果不是那个陌生的女孩,他和这把刀恐怕都要掉进万劫不复的深渊了。

自此,这把刀成了他警戒自己的至宝。那个女孩,也成了他生命中的至神。

人的话语是最有力量的“双刃剑”,能够杀人,也能够救人,就看你怎么用它!

记住:良言一句三冬暖!钱因人而恶

释圆大师云游到一个地方。他拖着疲惫的身体,感到又饥又渴。走着走着,眼前出现了两座房子:其中一座非常华丽,另一座却非常破旧。

释圆大师心想:我若是借宿于那华丽的房子,相信不至于给房主带来负担。于是,大师敲了敲华丽房子的门。一会儿,一个穿着很得体的男人开了门,问道:“你有什么事?”

大师回答说:“我出远门,途中至此,不知是否方便借宿一宿?”

那男人用非常不屑的眼神上下打量了大师一番之后,他觉得:这人衣着朴素,行囊简单,可见不是有钱人。于是,男人说:“不行,我的房子怎么能让你住呢?我的房间里有那么多的药材、种子,没有空地了。假如每一个来敲门的人都要求借宿,那怎么能住得下呢?再说了,我哪有那么多食物给你吃啊!”说完,房主就关上了门。

这是一个充满金钱至上气息的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因为金钱而变得变幻难测。贫居闹市时的门可罗雀和富居深山时的远亲相访,足可以反映出金钱的巨大魅力。人性在金钱的诱惑中变得不再纯净。尔虞我诈,你争我抢,似乎除了金钱就再也没有更有价值的东西存在。

金钱本身并无善恶之别,而是取决于使用金钱的人如何来运用它。金钱可以购买军火、毒品;同样也能够用来建造医院、学校。金钱用来造福社会,它就是善的;用来毒害社会和大众,它就是恶的。

感谢花开

女儿睡觉前,除了要我给她讲一个故事外,她自己也有一个任务,即要回忆自己一天来所经历的人和事,并要在心中默默感激三个人、三件事。

这个“任务”是我安排的,我想让她从小学会看到人生美好的一面,并真心地感恩。一个常常感恩的人,才会惜福,才会快乐,心灵才会圆满温润。

这天晚上,女儿在钢琴边发呆了许久,我以为她困了,便叫她上床睡觉。可她似乎没有什么反应,显然她在深思什么,我便提醒地问她今天“感谢过了吗”?

女儿为难地告诉我,今天,她谢过了为自己剪指甲的奶奶,为她上琴课的老师,为她们班做卫生的钟点工以及老天没下雨……可是,还少一件事需要感谢,想来想去,她不知还要谢什么,正伤脑筋呢。

我建议说,只要让你快乐的事,都值得去感激。这时,女儿歪着头问我,妈妈种的茉莉花,在阳台上开花了,这事令她最开心了,那么香,那么美,她要谢谢花开了!

我也被她感动了。而最初,是花感动了她,这种感谢如花一样美丽。

6岁的女儿,已开始会感谢花开;等到秋天,她就会感激硕果;到了冬天,她一定会觉得富饶满足。

心存感恩的人一定是富有的,至少他是精神上的富有者。当我们拥有了一颗因感谢而仁爱的心,当我们可以给需要帮助的人一点点关爱时,我们是有理由为自己的富有而自豪的。

做个能保护弱者的人

了缘大师出家之前俗名叫了了。

有一次,4岁的小了了和父亲、母亲在假日里到森林中去。森林里是那么美好,那么欢快。父母让了了看看盛开着铃兰花的林中旷地。

林中旷地附近长着一丛丛野蔷薇,一朵花开放了,粉红粉红的,芬芳扑鼻。

全家人都坐在灌木附近,父亲在看一本有趣的书。突然雷声大作,接着大雨如注。

爸爸把自己的雨衣给了妈妈,虽然她并不怕淋雨;而妈妈却又把雨衣给了了了,虽然他也并不怕淋雨。

了了问道:“妈,爸爸把自己的雨衣给您,您又把雨衣给我穿上,你们干吗这样做呢?”“每个人都应该保护更弱小的人。”妈妈回答说。“那么,我干吗又保护不了任何人呢?”了了问道,“就是说,我是最弱小的人啰?”“要是你谁也保护不了,那你真是最弱小的人!”妈妈笑着回答说。

了了朝蔷薇丛走去,掀起雨衣的下部,盖在粉红的蔷薇花上;滂沱大雨已经冲掉了两片蔷薇花瓣,花儿低垂着头,因为它娇嫩纤弱,毫无自卫能力。“现在我该不是最弱小的吧,妈妈?”了了问道。“是呀,现在你是强者,是勇敢的人啦!”妈妈这样回答他。

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是一种良好的品德。能够关照和帮助别人的人就不是弱者。

给予是福

有一个人过世之后,发现自己置身在一个金光闪闪的国度里,心想:“我现在一定比生前的境况好多了。”接着,一道光芒迫近他,引领他来到了一个富丽堂皇的宴会厅。

大厅里,有一张摆满各种佳肴美馔的长桌。他和很多不认识的人一同入席,开始准备享用美食。

但是,正当他拿起刀叉时,突然有人从背后靠近他,并且在他的手臂后面绑了一块薄木板,这么一来,他根本无法将食物送入口中,因为他的手臂无法弯曲。

环顾四周,他注意到其他围坐在桌边的人也有相同的困扰,无法弯曲已被笔直固定住的手臂。顿时,哀号和哭喊声音四起,无论他们再怎么努力想将食物送入自己口中,仍无法随心所欲地弯曲手臂。

他走到那位带领他来到此地的人身旁,说:“我不愿呆在这里,你还是让我到另一个地方去吧!”

突然间,一道光芒引领他穿过大厅的门槛,来到另一个阔大又华丽的宴会厅。

同样的,这个宴会厅里也有一张摆满和之前一样美食的大桌。这个人心想:“哦!这和刚才的场景很像。”

当他坐在餐桌前面准备进餐的时候,也有一个人走到他的后面,在他的手臂后面绑了一块薄木板。同样的情形再度重演,他仍旧无法弯曲手臂将夹取的食物送入口中。

正在他为此感到惋惜和伤心时,他环顾餐桌四周,注意到这里和先前的情形有些许不同。

这里的人索性将他们僵硬、笔直的手臂伸直,把手上的食物送入邻座人的口中。每一个人都将美食喂给旁边的人,每个人都能享用到佳肴。整个大厅其乐融融,每个人都笑逐颜开。

帮助他人正是生命的本质。为他人尽力,也即为自己尽力;一个人在帮助别人时,无形之中就已经投资了感情,别人对于你的帮助会永记在心,只要一有机会,他们也会主动帮助你的。

我只有10块钱

由于遗弃或收缴来的自行车无人认领,警察决定将它们拍卖。

第一辆自行车开始竞拍了,站在最前面的、一位大约10岁的小男孩说:“10块钱。”叫价持续不断,拍卖员回头看了一下前面的那位男孩,他没还价。跟着几辆自行车也出售了,那小男孩每次总是出价10元,从不多加。不过10块钱实在太少了,因为每辆自行车最后的成交价几乎都是三四十元。

渐渐地,人们都感到奇怪。暂停休息时,拍卖员问男孩为什么不再加价,小男孩告诉他:“我只有10块钱。”

拍卖快结束了,现场只剩下最后一辆非常漂亮的单车,拍卖员问:“有谁出价吗?”

这时,站在最前面、几乎已失去希望的小男孩轻声地又说了一遍:“10块钱。”

拍卖员停止了唱价,观众也静坐着,没有人举手,也没有人出第二个价。最后,小男孩拿出握在手中、已被汗水浸得皱巴巴的10元钱,买走了那辆全场最漂亮的自行车。

现场的观众纷纷鼓掌。

在生活中,像小男孩那样毫不保留地亮出自己的底牌的人实在不多,像他那样坦坦荡荡地去竞争的人实在又太少。除了欺诈和厮杀,我们其实还有许多方法去达到目标、完成梦想,比如用自己的真诚和执著。

这也是一种感激

一个住在深山里的盲人到山外去。一个岔路口的一棵树被偷伐者砍去,他因此迷了路,走到了很远的地方。

盲人做了很多努力,都无法走回原来的路。他只得在另一个岔路口等待过往的行人。等了许久,走过来一个旅行者,旅行者已走得十分疲惫,他也迷路了。他看到了站在路口的盲人,十分高兴,很诚恳地向盲人打听方向。

旅行者打听的地址正是盲人住的那个山村。盲人说:“我对它太熟悉了,可是,我也迷路了。”

这时,旅行者才发现,他问的是一个盲人。正待离开,他发现天色已晚,盲人在这荒郊野地里有危险,便又转身回来,对盲人说:“让我牵着你,试着找到原来的路吧。”

天色越来越黑,草丛间响起虫儿的鸣唱。走了许久,还是找不到原来的路。盲人突然停下脚步,对旅行者说:“我曾听一个小孩说,村前的山上有一座航标塔,一到晚上,塔灯一闪一闪的很好看。”

旅行者听罢,向四周眺望。果然在远处的一个山头上,有一盏红色的塔灯在闪烁。

他们很顺利地找到了通往村子的路,旅行者很高兴,盲人也很高兴。盲人对旅行者说,今天我要为你当导游。

盲人一边走,一边向旅行者介绍这里的风土人情。盲人觉得今天应该好好招待他。盲人走到一条小河边,对旅行者说:“从前我的眼睛没失明的时候,常在这条河里戏水,河水清澈见底,小鱼儿常来咬我的脚趾。”

旅行者在月光的反射下,仔细看那条小河,小河已经干涸,只有河谷处还有很细的水流。

但盲人好像对此并不知情。

盲人接着说,你看河的那边,有一片绿油油的草坡,那里开着许多不知名的小花。

旅行者向那边看时,却是一座堆得高高的垃圾山。

盲人说,我小的时候这里山上到处古树参天,下雨的时候,在林子里,都不用打伞。

旅行者觉得好笑,虽然夜色深沉,但仍然依稀可见四周的山坡上裸露出的黄褐色的土壤。

对盲人热情的介绍,旅行者什么也没说。第二天,旅行者在村子周围走了一圈,他发现这里的环境早已被破坏,根本不是盲人所说的那样。

临走时,旅行者拉着盲人的手说:“这里的风景真的很漂亮。”旅行者没有勇气对他说出真相,他希望盲人永远有一个美好的回忆。对于他来说,这是对盲人最大的感激。

面对残酷的现实,盲者似乎要比明眼人更加幸福,至少盲者看不到现实而拥有美好回忆的想象。如果不想生活在回忆和想象中,那就需要我们用自己的努力来改变现实,让它变得更加美好。

富有的心情

我把钱放在一个乞丐的钵子里时,有个好心人走过来对我说:“这里百分之九十九的乞丐都是假的,你当心他拿你的钱去花天酒地。”

我说:“只要做了乞丐就没有假的,因为他的手要钱的时候,心情就是乞丐了。心情是乞丐的人,即使他四肢完好、家财万贯,也仍然是个乞丐,所以值得施舍。”

同样的,一个穷人只要有富有的心情,他便是一个富人了。

我们定义乞丐,不是看他是否真的靠别人的钱物生活,和尚靠人施舍度日却一样获得人们的尊重。唯有心情是“乞丐”的人才是真正的乞丐,保持内心的独立与尊严,是永远不会沦为乞丐的。

“报复”丈夫的办法

一位女士愤愤不平地告诉善导大师,她恨透了她的丈夫,因此非离婚不可。

善导大师向她建议:“既然已经走到这个地步,我劝你尽量想办法恭维他、讨好他。当他觉得不能没有你,并且以为你深爱他时,你再断然跟他离婚,让他痛苦不堪。”女士觉得善导大师不愧为智者,给她出的点子真是绝妙。

几个月过后,女士又回来找善导大师,说一切都进行得很好。善导大师说:“行了,现在你们可以办理离婚了!”

她说:“什么?离婚,才不呢!现在我从心里爱着我的丈夫了!”

爱、希望和耐心是幸福之源。爱换来爱,爱让希望添上翅膀,使内心永远充满活力。爱即仁慈、宽厚;爱即坦率、真诚。一切美好的东西都源于爱。爱是光明的使者,是幸福的引路人。爱是“照耀在茫茫草原上的一轮红日,是百花丛中的绚丽阳光”。无数欢快的念头都从爱的呼唤中翩翩而来。爱是无价的,但它并不花费任何东西。爱为自己的拥有者祈神赐福,一个心中拥有爱的人,幸福总会伴随他,爱与幸福是不可分割的。因为爱,痛苦会化为幸福,伤心的泪水也会化作甘泉。

善恶两分

有这样一个寓言故事。森林着火了,一只小鹿和一只老虎被火逼到了一块草地上。为了避免被烈火烧焦,他们一起拼命地扑火,终于,他们安全了。这时大老虎又热又渴,昏死了过去,小鹿用蹄子使劲刨出一汪清泉,把清泉淋在老虎头上,灌进老虎嘴里,老虎苏醒了,在他刚刚恢复力气以后,第一件事,便是咬断了小鹿的脖子……这是一个童话。

然而这个故事却是生活中的一个事实。沿海某市天座电子有限公司为挽救濒临破产的星光电子公司,积极为他们提供资金和技术援助,使其起死回生。为了让星光电子公司有更好的发展,天座电子有限公司还在自己与国外合作的一批生意中,让星光公司负责货物抵港督查,而星光电子有限公司的人却在密谋后,把货物以极低的价格抛出,卷款而逃,使天座直接经济损失达1000万元。

我们无时不在渴望和平与友谊的鲜花绽放,但在我们的生活中依然存在着虚伪和谎言,被老虎杀死的小鹿正是因为只记得与老虎共患难时是伙伴,而忘记了老虎还是它的敌人。

善恶全在一线间

一位白领讲述他的亲身经历也许能给我们一些启示:

为了适应市场变化,公司需要重组,300多名员工将裁减50%。更残酷的是,我和卫成了竞争对手。多年来,作为公司的技术骨干,我和卫同在一间办公室,为着同一个目标共同努力,度过了多少疲劳但却兴奋的不眠之夜。我们是一对相互协作的兄弟,所有的设计图纸中,都饱含着他的智慧和我的心血。在公司这架庞大的机器中,我和卫是两个相依互动的齿轮。

那天主任找我们谈话的时候,我们惊呆了。其他部门员工的去留,均按各自的业绩进行量化对比,较容易决定,唯有我和卫是公司的技术骨干,且工作合作性很强,难分高低,因此,老板决定亲自考核我们,并安排一次留岗竞争。

原本兄弟般的感情,忽然变得尴尬了,我的心里很不是滋味。早晨走进办公室,卫已经在那等了,他苦笑了一下,没作声。我也不知道说什么好,气氛相当压抑。这熟悉的电脑、熟悉的桌椅乃至熟悉的人竟然变得如此陌生!

决定命运的时刻到了。老板作开场白:“并非公司有意为难你们两个,实在是迫不得已啊!”说着,将两份同样的试题分给我和卫。一个小时的紧张答题,我和卫几乎同时交出答卷。老板和主任对照图纸研究了好长时间,似乎十分为难。主任小心地说:“这两个兄弟跟我多年,老板,我是一个也舍不得啊!”老板抬眼瞅瞅他,犹豫半晌,缓缓地说:“这样吧,由他们相互评价对方,再做决定。”然后,将我的设计图纸给了卫,而卫的给了我,又说:“满分为10分,另外各自写出对对方作品的书面评语。”

原本痛苦的我,此刻陷入“绝境”。老板简直是将我们推入了古罗马斗兽场!

凝视着卫的图纸,我久久不能平静。他的思维和技法才华横溢,其中有我熟悉的味道,否定他,就等于否定我自己!多年在一起的学习和实践,我们已相互渗透得很深很深……还想什么呢?我轻松地在卫的图纸上打了个9分。

当我发现卫也给了我9分时,我流泪了。老板很动情,拉住我们的手说:“在这个关头,你们用各自的心灵选择了对手,请原谅我刚才的冷酷,也请允许我邀请你们永远留在公司,因为,你们虽是两个人,却拧成了一股绳。公司永远需要这种力量,因为它无坚不摧!”任何外物失去了都可以通过努力加以弥补,但高尚的品质却是不可再生的资源,就像一只精美的瓷瓶,一旦坠地破碎便一文不值,一个人应该像佛家弟子守戒一样珍惜自己的声誉和修为。

拉萨的月光

拉萨每年过年都有一项内容,那就是到街头布施穷人。穷人成排地站着,众多布施者拿着零钱一路分过去。有一个布施者,钱分得差不多了,就专挑那些看着顺眼的求乞者分,而那些看着就让人不喜欢的人,就跳过去了。这时,藏族的另一位同行者告诫这个布施者,不能这样歧视其他的求乞者,因为拉萨的月光照在每个人的身上。

人往往就是这样,自己渴求着平等与尊重,却在自己的行为中存在着不平等与歧视。即使是施舍爱心,也要划分等级和层次,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我们自然或不自然地扮演了连我们自己都厌恶的这一角色。

佛在身边

从前,有个年轻人与母亲相依为命,生活相当贫困。

后来年轻人由于苦恼而迷上了求仙拜佛。母亲见儿子整日念念叨叨、不事农活的痴迷样子,苦劝过几次,但年轻人对母亲的话不理不睬,甚至把母亲当成他成仙的障碍,有时还对母亲恶语相向。

有一天,这个年轻人听别人说起远方的山上有位得道的高僧,心里十分仰慕,便想去向高僧讨教成佛之道,但他又怕母亲阻拦,便瞒着母亲偷偷从家里出走了。

他一路上跋山涉水,历尽艰辛,终于在山上找到了那位高僧。高僧热情地接待了他。

听完他的一番自述,高僧沉默良久。当他向高僧问佛法时,高僧开口道:“你想得道成佛,我可以给你指条道。吃过饭后,你即刻下山,一路到家,但凡遇有赤脚为你开门的人,这人就是你所谓的佛。你只要悉心侍奉,拜他为师,成佛是非常简单的事情!”

年轻人听了非常高兴,谢过高僧,就欣然下山了。

第一天,他投宿在一户农家,男主人为他开门时,他仔细看了看,男主人没有赤脚。第二天,他投宿在一座城市的富有人家,更没有人赤脚为他开门。他不免有些灰心。

第三天、第四天……他一路走来,投宿无数,却一直没有遇到高僧所说的赤脚开门人。

他开始对高僧的话产生了怀疑。快到自己家时,他彻底失望了。日落时,他没有再投宿,而是连夜赶回家。到家时已是午夜时分,疲惫至极的他费力地叩动了门环。屋内传来母亲苍老惊悸的声音:“谁呀?”“是我,妈妈。”他沮丧地答道。

门很快打开了,一脸憔悴的母亲大声叫着他的名字把他拉进屋里。在灯光下,母亲流着泪端详他。

这时,他一低头,蓦地发现母亲竟赤着脚站在冰凉的地上!

刹那间,他想起高僧的话。他突然什么都明白了。

年轻人泪流满面,“扑通”一声跪倒在母亲面前。

母亲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永远都是伟大的。母爱就是一生相伴的盈盈笑语;母爱就是漂泊天涯的缕缕思念;母爱就是儿女成长的殷殷期盼。不管你是怎样的卑微和落魄,母亲永远是你可以停泊栖息的港湾,她的关爱和呵护是对你永远的无条件付出。

孩子的效仿

有一个老太太卧病在床,因为身体虚弱无力,常常将碗掉在地上。她的儿子看到母亲常常打破碗,心疼买新碗的钱,就想办法订做了一个木碗,从此用木碗盛饭给母亲吃,如此一来,他可以省下一笔买碗的钱。

有一天,他看到自己的儿子,拿块木头在雕刻,他问小孩子在做什么,孩子认真地回答:“我在刻个木碗。”“你刻个木碗做什么呢?”

孩子说:“爸爸,等你老的时候,我也要用这个木碗盛饭给你吃,免得你打破我的碗,让我多花钱!”

真正的孝,含有爱的慈祥与慈悲。

爱是人间的一份力量,但是只有爱,还不够,必须还要有“孝”——唯有孝道可尽显人间的挚爱。

猴子的菩萨心

某座山里有一只不寻常的猴子,无论力量或智慧,都出类拔萃,尤其非常有慈悲心。

它每天爬树找果子吃。有一天,它像平常一样爬到树顶上,忽然听到远处的深谷传来断断续续喊救命的声音。它心里暗忖:“听那种求救的叫声,必定有人迷路坠入深谷下,我若不去帮他,他必死无疑。纵使遇到再大的困难,我也得走下断崖,把他平安救出来。”

它下定决心后,便循声攀树跳岩,不顾危险慢慢走下谷底,果然发现一个汉子掉在数百丈深的悬崖下。只见他全身是伤,好像几天没有吃过东西,奄奄一息。猴子把他背起来,越过草丛和岩角,千辛万苦爬到山上的平地。猴子随后告诉他:“你从这条路往下走,便可到村子。以后要多加小心,千万别走险路了,祝你一路平安,我们在此道别。”

猴子说完,累得在树荫下呼呼睡着了。

刚被救起的汉子,又累又饿,实在走不动。此时,他突然起了恶念:“我在谷底饿得要死,现在上来又没东西吃,两处都在受苦。对啦,不如先吃猴肉活命要紧。”

他立刻捡起一块尖锐的硬石头,对准熟睡的猴子砸去。猴子痛得惊醒了,额头血流如注,放眼一瞧,原来是被自己救出来的汉子下的毒手。猴子面对忘恩负义的人,毫无憎怨心,只有悲叹和怜悯对方满怀的恶念。猴子身体支撑不住,陷入昏迷,但它仍念着:“现在,我已经没有能力拯救他,但愿来世能修行得悟,可使所有的坏心人都绝迹。”

猴子发愿到这里,才安静地死去。

佛经上说:“菩萨畏因,众生畏果。”恩将仇报,难得善终。有的人多行非法事,直到锒铛下狱时,才悔不当初。

以德报怨,对敌人不怀怨憎,是真正的菩萨心肠。如何进入这样的境界?不思善也不思恶。思善,善不能长久;思恶,恶不能停留。只起一念慈悲心。

善要真诚

有一个贫穷的女孩经过一座寺庙,适逢法会。她看到很多人到寺庙打斋、点灯,做种种的结缘布施,心里很羡慕。而自己靠乞讨过日子,哪里有钱可以布施呢?

直到有一天她遇到一个好心的人家,给了她几文铜钱,她忍耐住辘辘饥肠,拿着这几文铜钱到寺庙,做虔诚的布施。寺里的住持大和尚为她的真心所感动,亲自为她诵经、祝福。

这个女孩欢喜地离开寺庙,因为饥饿的关系,她靠在路边的树下休息。刚好国王到民间巡视,远远看见金色光芒闪烁。走近一看,一个衣衫褴褛、面上满是污垢的女孩身上正发着金光。

国王把她带回宫中,让她沐浴,换上新装。经过装扮的女孩,显得高贵秀丽。国王渐渐喜爱上她了,不久之后,她被立为王后。

从乞讨的贫女,摇身一变成为王后。她想:一定是布施的功德才有此福德因缘。

于是她准备了十大车的金钱宝物,载运到寺庙,供僧打斋。但这一天供养时,只有知客师父出来迎接。她心中纳闷,以前只有几个铜钱的布施,却有住持和尚亲自为我诵经、祝福,为什么今天我用几千万倍的布施,反而只有知客师父出来招待?

她向知客师父央求要见住持和尚,知客师父答道:“我们的住持和尚表示,当初你的布施虽然微少,却是你的所有,那时候,你的心情虔诚。此时,虽然你带着十大车的金钱,但是大和尚却看不到你供养的心,只见到你的骄恃和傲慢。”

乞丐变王后,看起来神奇,其实心香一瓣,遍满十方。人的一颗心,纳受法界刹尘,凡夫成佛祖,秽土转清凉,都在我们这颗心。《法句经》上说:“信财戒财,惭愧亦财;闻财施财,慧为七财。”

当我们做种种布施时,要别人领受的是美好的谦卑和恭敬,而不是丑陋的轻心和傲慢。

人生的长短

有个年轻人遇到一位老先生,年轻人随口问老先生:“您今年高寿?”老先生回答:“我今年4岁。”

年轻人听了很惊讶,眼前这个满脸皱纹,佝偻老态的先生,少说也有70岁,怎么会说是4岁呢。老先生接着说:“年轻人,我今年确实只有4岁!因为过去我只想到自己的利益,从没发善心做功德,只享受自己的快乐,没有想到应该帮助苦难的人。直到4年前,我听闻了佛法,我才打开心结,明白了用有限的生命,要做无尽的奉献;要在短短的一生,为亲友留下慈悲,为人间留下喜舍,为生命留下信仰,为自己留下因缘。”“4年前我才从睡梦中醒来,看清了许多世间的真相;才真正重生做人,明了生命的价值。年轻人,我以前虚度岁月,只有这4年来,我才真正打开灵魂的门窗,迎接慈悲的阳光,喜舍的雨露。所以,我只有4岁。”

4岁的老翁,花费将近一生的时光,才寻觅到人生的真谛,而我们要求生命久长,可有细细思量,一生到底要的是什么?《大庄严经论》中说:“人身极难得,信心亦难生;财宝难可足,福田复难遇。”

朝闻道,夕死可矣!人的生命不在长短,在于把握有限的时日,做有意义的事。

种下善因

从前有兄弟二人,在父母过世后分家,东边的一块地比较肥沃,贪心的哥哥将这块地留给自己,将西边贫瘠的土地,分给弟弟种植。弟弟并不计较好坏,反而积极向专家请教农耕的知识。

一年以后,弟弟的田地五谷丰收,心里想:哥哥的近况不知如何?就带着几斗米做礼物探望哥哥,来到哥哥家里,嫂嫂说,哥哥到庙里拜神明,要他等一会儿。弟弟走到东边的田地,只见一片荒芜,杂草丛生。

不久哥哥回来,弟弟问起,为什么不到田里劳作,任田地荒芜呢?哥哥神秘兮兮地说:“弟弟,这你就有所不知,我天天拜神明,神会赐我五谷丰收,得到无尽的财富。”

弟弟反问:“哥哥你现在对着这张桌子,天天祈求,桌子呀,请你赐给我白米和金钱,桌子能够做到吗?”

也许我们都以为自己不像那位哥哥那样愚蠢,但是有多少人,拿着几根香蕉、几盒饼干,向神明菩萨乞求家庭平安,健康长寿,殊不知,要长寿,就要惜物如生;希望平安和乐,却不肯忍耐无争;求远离灾难,却吝于布施,为人救苦救难。幸福的果报,如何凭空而降?

释尊割肉

释尊有一次外出,正好遇到一只饥饿的老鹰追捕一只可怜的鸽子。

鸽子对老鹰说:“你放过我吧!你现在是在捕食,错过我还有下一个;我现在是在逃命,我的命可只有一条呢。”

老鹰说:“我何尝不知道你说的道理!但我现在饿坏了,不吃了你我也没法活。在这个世界上,大家活着都不容易,不逼到绝路上我也不会紧追不舍的。”

释尊听了慈悲心起,就把鸽子伸手握住,藏在怀里。

老鹰怒火中烧,只好跟释尊理论说:“释尊你大慈大悲,救了这鸽子一命,难道就忍心让我饿死吗?”

释尊说:“我不忍你伤害这无辜的鸽子,也不想你白白饿死。有道是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

于是释尊就取出一个天平,一边放鸽子,另一边放上从自己身上割下的肉。

这鸽子看上去虽小,但无论释尊怎么割、割多少肉似乎都无法托起它的重量。

当释尊割下最后一片肉的时候,天平终于平衡了!

天地风云为之变色,真正的佛祖诞生了。

人格是衡量一个人素质高低的首要因素,一个人格高尚的人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博大的胸怀、诚实的态度和公正的行为。人类的终极智能不是提供仇杀的技巧,而是给予博爱的训练和教养。就像伟大的诗人但丁在《神曲》里所赞扬的那样:“唯爱也,移太阳而动群星!”

慈悲之心

宋朝时,日本荣西禅师来我国学习佛经。从中国留学回到日本的荣西禅师,四处筹募经费,开始盖日本的第一座禅寺。

禅寺即将完成,只剩下佛像的装金。

寺院把仅存的经费买了黄金,打成薄薄的金箔,准备贴镶在佛像的身上。

就在准备装金的前一个夜晚,天气格外的寒冷,突然有一个面容憔悴的男人跑到寺庙。

他跪在地上,对荣西禅师说:“我们一家现在已饥寒交迫,恳请禅师帮助我们,我实在没有办法了。”

荣西禅师听了,便开始想拯救他们的办法。忽然看见用来镶如来佛像的金箔,心中一喜,就对他说:“把这些金箔拿去应急吧!”

当时,门徒们很惊讶,便问禅师:“师父,多可惜啊!你怎么可以这样做呢?”

荣西禅师从容地开示他们道:“我只不过在施行慈悲心而已。所谓佛的慈悲心,就是大慈大悲之心。如果佛看见这些可怜的人,即使舍身也会帮助他们。你们想想看,你们到底是为什么而修行呢?”

门徒们听了,叹服不已,从此更加精进修行。

还有一次,寺里缺粮,每个人都在忍饥挨饿。正好,有一个人向禅师施舍了两匹绸子。禅师很高兴地带回寺里,对大家说:“这两匹绸子就会变成明早的稀饭了,我们真是要感谢那个施主!”

正当大家高兴之际,有个衣衫破烂的男人跑进寺来,请求道:“我没有路可走了,你们看,我连一件像样的衣服也没有。能否把这两匹绸子施舍给我呢?”

禅师二话没说,就给了他。这次他又开示门徒道:“大家都是来求佛法的,如果自己忍受饥饿的痛苦,而能挽救人们的灾难,还不正是我们长久以来的心愿吗?”众弟子皆点头称是。

当我们为自己的付出而努力时,谁在收获和愉悦呢?是我们自己。

当你施舍的时候,你希望接受的人收获和愉悦吗?施舍的同时,毫无顾忌地表现得意和到处嚷嚷,对方会愉悦吗?

只有无我的真心施舍,才能让对方没有压力地接受,让彼此都快乐。

请恭敬我们在帮助的人,没有他们,我们就没有机会为别人服务;没有他们,我们永远也不会懂得自己那颗付出的真心。

只要有爱就美丽

有一个猎人到森林里去打猎,他沿着溪流走入森林。只见林中树木蓊郁苍翠、高耸参天,遮出一处清凉静谧的桃源世界,没有尘嚣的吵闹和烦恼。各种各样的动物徜徉其间,雄武勇猛的狮子、老虎,庞大温和的大象,矫健善行的奔马,机灵敏捷的猴子,还有身披艳丽羽衣的各种飞禽,栖息枝头,竞相引吭高歌。

猎人背着长长的猎枪,睁着鹰隼般的眼睛搜索着他的猎物,长靴踏在密密厚厚的落叶上,发出“沙、沙”的响声,仿佛一声声的警钟。猎人走呀走,突然看到一只羽毛漆黑的鸟停歇在一株灌木树上,正敞开喉咙在唱歌,看到猎人经过,赶忙飞跃到猎人面前:“喂!猎人!你要到哪里去啊?”“我要到林中去打猎呀!”“我看你的枪法神乎其神,百发百中,一定会有丰硕的收获。我想请求你一件事,林中有许许多多珍奇的飞禽走兽,你都可以捕捉,但是请你千万不要杀害我的孩子。”“天下慈母心,我答应你的请求。但是我不认识你的孩子,我如何去避免悲剧的发生?你们又是什么鸟类呢?”“我们的族类叫乌鸦,天下羽毛最光泽、歌声最悦耳的鸟就是我的孩子,我的孩子是世界最美的鸟。”“你放心,我一定遵守诺言,不杀害你的孩子。”

乌鸦放下忐忑不安的心,唱着歌飞走了。猎人继续他的搜寻,脑际里回荡着乌鸦的话:“世界上最美丽的鸟,就是我的孩子。”

猎人一面思索,一面寻找,突然眼前一亮,一只戴着宝冠的鸟正悠闲自在地舒展着身子,一身扇状的羽毛光彩夺目,叫人不忍移开视线。猎人举枪正待射出,蓦然想起对乌鸦的承诺:“这只鸟如此美丽,一定是乌鸦的孩子,我不能杀它。”

为了遵守诺言,猎人只好放弃美丽的猎物,怅然间,转头一看,枝上有一只轻盈小巧的鸟,从这个枝丫跳到那个枝丫,和着吱吱唧唧的妙音,舞出一片碧绿的光点。猎人心想:“这只鸟轻歌曼舞,如此可爱,一定也是乌鸦的孩子,看来今天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