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物与产品摄影:布光、拍摄与修图技法(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1-08-02 00:14:56

点击下载

作者:刘君武

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静物与产品摄影:布光、拍摄与修图技法

静物与产品摄影:布光、拍摄与修图技法试读:

版权信息书名:静物与产品摄影:布光、拍摄与修图技法作者:刘君武排版:KingStar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时间:2016-01-01ISBN:9787121273186本书由电子工业出版社授权北京当当科文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制作与发行。— ·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 —前言静物和产品摄影思维

很多人认为,静物摄影是艺术,产品摄影是商业,因此二者没有多大联系。但事实上,二者本质上却是相通的,只不过后者是前者的商业化应用。

安迪·沃霍尔说,赚钱、工作、商业都可以是艺术。这就是我把两者写进一本书的缘起。我个人在闲暇时间里经常进行静物创作,这为我拍摄产品的工作提供了丰富的观察视角。

静物和产品摄影可以说是专业摄影入门基础的基础,它们停止了时间,让你开动大脑,去体验、思考你要拍摄的对象——它的构图、光线、表现手法、技术难点等。

无论我们是自己拍摄创作,还是拍摄能让别人心甘情愿付费的产品,你需要具备如下几点心态素质和技能:

1. 观察事物的专业角度/眼光,以及耐心。比如说,拍摄一双鞋子,怎样去网上找鞋子的样片资料,怎样编辑样片,组成自己的拍摄提纲;回头再看自己要拍的鞋子,卖点在哪里,应该怎样摆放,要搭配什么道具,怎样打光,拍摄角度多少等,这些理清后,再(与你的客户沟通)着手开拍。

所以说,前期的观察和计划、准备工作,比真正拍摄重要。摄影生手往往缺乏对产品的耐心,拿来鞋子直接就凭印象摆、拍。静物和产品摄影是按思维一步步来操作并与偶发性因素综合形成最终的效果,而不是按逻辑学里的“试错法”一次次碰出来的。

2. 拍摄技术。这一点无须强调,技术保证你的照片达到专业水准。

但须明确的是,拍摄技术应该超越单纯的相机操作、佳能尼康的门派之争、红圈德味焦外之类的低俗问题,而应该就基本的白平衡、ISO、快门、光圈在各种场景中的灵活、创造性去展开应用。

我是一家音响杂志的合约摄影师,自己也带摄影培训班。每期学员都会看到我在现场工作时顺手使用不同品牌的相机(杂志社的相机不固定),而在解决产品表面的质感和内发光问题时,又如何使用自己独有的方法技术。对于器材,我使用现场能用到的最好的,但对于品牌从不“挑食”。

3. PS图像处理/修图技术。

当今,不会PS图像处理的摄影师,绝不能称为合格摄影师。你可以不必像修图师那样花四五个小时去塑造或合成一张照片,或者像平面设计师去用PS排版,但图像的调色、去污、美肤、锐化、钢笔抠图、蒙版、合成图像,是再怎么也得掌握的,就像以前的胶片时代,摄影师必须进行类似的暗房操作一样。

修图技术会极大地扩展你的摄影视野,从而让你在前期拍摄时制定出最佳摄影计划,比如哪些操作在前期拍、哪些效果后期合成。

当然,有条件的话,还是要掌握专业的修图技术,因为有一些题材比如珠宝类,大部分效果都是修—画出来的。

以上三点,是静物和产品摄影师需要具备的素质。

下面,再回到我们更加务实的产品摄影。

很多人认为产品拍摄是没有技术含量的工作。可是细究起来,拍摄产品,从你打开产品包装的一刻起,你就必然会面对某些问题——这些问题毫不起眼,但会让摄影新手无所适从,恼怒万分。比如,产品摆放正还是侧?侧多少度?相机高还是低?高多少度?产品直接放桌面,还是悬空固定?——总之,产品一拿出来,什么问题都来了。

我们还是从摄影思维上来解决:

1. 熟悉产品结构,才可以开拍。不了解产品,你会无从下手。

比较可靠的产品摄影师,一定会先认真研究产品,而不是“尽快拍完,收款”这种赚钱机器摄影师。

如果已经接到了一个单,但又对产品不了解,怎么办?那就查找资料(网络上的资料应该十分丰富),或者向客户咨询。不要怕羞怕掉面子。

比如,以吉他为例,如果你初次接触,可能得知道民谣吉他、古典吉他在哪些部件上的异同,它们的功用,琴弦琴枕、共鸣箱、1、2、3、4品等。当你了解产品之后,你就可以专心进行布光,针对吉他的材质采取相应的布光方案。

2. 根据产品结构往下走,思维才能清晰,从而对一个产品所需要的角度数量也心中有数,比如,正面、30度斜侧、背面、产品头部、颈部、Logo特写、特殊做工部位特写、质感、材料特写……而不是跟着感觉去盲拍,或者顺应客户的意思每个产品去拍摄一大堆图片——几十个产品拍下来,最后你会疯掉。事实上,无论是画册还是网店,根本用不了那么多图(一般来说12张以内就足够了)。

3. 每一个镜头里,要表现什么?在你对产品已经相当理解并且布好灯光之后,你端起相机,眼睛凑近局促的取景器外框,这时候,你脑子要飞快旋转:“这四方框里,我应该拍摄什么?是做工,质感,还是造型……”

现在,让我提前把本书正文第一部分——静物摄影部分的第五节向你强调:“点、线、面、光线、形状、色彩”是静物摄影的切入点,也是我们以摄影师的眼光观察事物的出发点。这些基本概念贯穿于所有的摄影门类,无论你是静物、产品,还是风光、纪实、人像。这些摄影语言是一名摄影师终生会去使用的工具。

4. 摄影永远是减法。要表现什么部分,就不要把多余的东西也括进画面。在带道具的产品拍摄过程中,道具只是产品展示的“平台”,能少取就少取,一般只需要一部分从四角切入画面即可;在带背景的拍摄中,背景也是越单纯越好。实际上这是构图的问题。构图水平的提高,平时要多看静物摄影。

5. 同一个部位特写,镜头仅仅摇摆10~20厘米,就是这么点差别,表达的内容就会完全不一样。

假设你拍摄家电的功能面板,你就会知道,摄影画面虽然包含相同的功能键,但前一张拍摄是在强调开关按键,后一张强调的是散热孔。

6. 拍摄时,就已经考虑后期画册设计可能用到的图片,这时可以即兴发挥,客户一般也很乐意配合。比如,请现场其中一位工作人员扮演产品使用者等。

7. 每次产品拍摄,都记下光位图,特别是外出拍摄。这样你下次拍摄时会快速整理好器材设备;好多粗心的家伙每次去老客户那里拍摄同类产品时,都想不起以前的灯光设备配置,结果每次都要调试半天灯光。

最后,介绍一下本书的结构。

本书包含三个大部分,每个大部分里细分了若干章节。第一大部分是静物与产品摄影的思维,用拍摄案例方式讲解如何培养专业摄影师的眼光。你会发现,我并不把内容牢牢限制在“静物、产品”这四个字里(否则那将多么枯燥啊),个别小节里的图例实际上还包括了风光、人像的内容,因为摄影门类虽然不同,但某些原理却是通用的,而用风光、人像能更形象地阐明原理。

第二大部分,则是更能给你带来利润收入的产品摄影技术。这本书不能只讲艺术,否则在这个现实的社会中就不太现实啦;它得对你的实际工作有所帮助,是吧?我相信很多读者除了生活中喜欢拍摄风光人像,工作中还要拍摄本公司的产品,所以才来到书店、网上搜索技术类摄影书籍吧?恭喜你找对了!

诚如一开始“摄影师需要具备的素质”所言,静物、产品种类千差万别,有的重在前期拍摄,有的重在后期修图,因此第二部分各节侧重不同,但是你放心,无论是拍还是修,我们展示的都是该行业里图像制作的专业技法。

第三大部分——哦,对不起,不是“大”部分,因为这一部分内容很少——是拍摄静物、产品的设备,主要是本书中所使用的。关于摄影设备,我可以写另一本厚厚的教材,但是有那个必要吗?

事实上,本书里的拍摄来来去去就是一支100mm的微距加上24-70mm镜头,倒是在拍摄灯光上会用到一些自制的设备。除此之外,就是“想法”两个字了。静物和产品摄影上手很容易,设备不要求很多,关键是多琢磨多实践。无论如何,好照片并不是昂贵的器材设备就能弄出来的。

前言讲得够长了,我想你可能已经厌倦我的喋喋不休了吧。但这的确是我在拍摄静物和产品工作中的感受,我在每期的摄影培训班上也会向学员们喋喋不休一次——感谢他们的耐心,也感谢你与我分享本书的摄影之旅。特别感谢

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写作出一本书,真要感谢身边众多亲友的支持。首先要感谢我的家人,尤其是我的姐姐,她在我从事摄影初期那段艰难的日子里,给予毫无理由的支持;如果没有家人的支持,我今天可能还在写字楼的格子间里梦想自己的人生。

感谢一直以来给予帮助的好朋友Truman先生,感谢他们调动自己旅游酒店营销公司的资源,帮助我扩大客户群体,从而在每一次写作中很便利地找到案例素材。

感谢我的忘年交朋友杨华松先生,以及他公司的朝气蓬勃的年轻团队;他以潮汕人成熟的商业智慧,让我的写作在保持艺术性的同时,更以技术性契合了市场的实际需要。

感谢好朋友罗富平导演、郑平导演。他们热情邀请我参加他们的影视广告、MV、微电影拍摄活动,使得我能够从影视拍摄中借鉴到很多新颖的布光方法。

好友李德珍先生,还能说什么呢?从未有过如此慷慨的朋友,数十年如一日地支持我的摄影工作。

感谢广州耐索摄影器材的朋友们。感谢他们的信任,在试用国际顶级灯具设备的体验中让我受到很多启发,并将这些技术灵感应用于本书的内容之中。

感谢我的摄影启蒙老师严冬老师。从严老师那里,我学到了摄影师最可贵的品质:严谨。

感谢数年来合作愉快的摄影器材经销商黄秀嫦小姐和刘锦标先生。每次当我带着培训班学员到他们店里选购器材时,都能得到性价比最优的器材配置方案。

感谢电子社的孔德喜老师。作为本书的责任编辑,如果没有孔老师的跟进,我也不敢确定这本书什么时候会与你见面;同时感谢最初鼓励我写作的郭丹老师。

让我把最后的感谢留给我的好搭档陈声明老师、珠宝摄影师王明爵、高旭、时尚摄影师柯南和从未谋面的摄影师朋友“葱头”,以及在本书中“参与演出”的模特KK女孩、摄影师(他也是一个很帅的模特)杨凯新、面点师强哥和东东,对了,还有将在下一本书《高级修图技法》里合作的修图师朋友洪伟展。你所翻开本书的每一页,里面都凝结了我这些好朋友们的辛勤付出。作者简介刘君武,摄影师,摄影作家。毕业于中山大学。曾任《中国高尔夫》杂志(HK)翻译、摄影师,现为《家庭影院技术》杂志合约摄影师。已出版《商业摄影实拍案例》(电子工业出版社·北京)。擅长建筑风光、人像、产品摄影;热爱旅游,文字及摄影作品见于《羊城晚报》《青年文摘》和《新旅行》杂志。陈声明,广东省青年摄影家协会会员,师从著名广告摄影师、GZIPP会长严冬老师,研学商业广告摄影。

先后任职于广州多家知名广告公司、摄影公司主机摄影师,积累了丰富的广告、建筑摄影经验。

2012年广州三度文化发展有限公司任摄影师总监至今。

王明爵,职业摄影师,毕业于广州大学。专项珠宝摄影,熟悉各大类珠宝特征,从材质、工艺,到市场定位,都有丰富的经验。针对性的布光,独特的布景,每次拍摄都让一件珠宝首饰奕奕生辉。PART 01静物摄影的美学思维物摄影的题材无处不在。静日常生活中只要留意,就会发现到处隐藏着值得让你的相机去捕捉的事物。那么,这些表面事物的背后,是些什么因素在诱发我们去拍摄?或者说,静物摄影的摄影语言是什么?我们应该具备怎样的摄影思维?事实上,静物摄影,其本质的本质,无非就是光线问题、色彩问题,最后加上拍摄对象的造型。在光线问题上,又要留意光位、光质(软硬、强弱、投射形状等);在色彩方面,则要灵活地运用色彩的对比、互补、顺承关系。综合以上各个因素,我们就能创作出别具一格的静物作品、拍摄出优秀的商业产品照。本章,我从光线、光影、明暗度、色彩、形状等方面切入,引导你观察身边的事物,培养你的摄影思维。按我一贯以来的写作方式,我们都将从一个个摄影案例展开讨论。SECTION 01从光影到形状

静物摄影特别重视光影关系、拍摄对象的造型。

你还记得绘画时的素描练习吧?用浓淡不同、粗细不同的铅笔笔触,把握大小远近透视关系,画出了一幅明暗层次、空间感突出的静物。摄影,也需要我们去发掘画面背后的光影关系、造型方式。

让我们从最简单的一个物体——鸡蛋开始。

观察一枚鸡蛋,把它置于灯前,你就会发现面前出现明调、暗调、中间调的层次过渡,非常迷人。

这对我们的摄影思维是极好的训练。

我在摄影台的右侧挂了一张很大的白色半透光白布,其后放置两只灯,距离拉远——这样一来,光线就变成了落地窗户的样子。

然后,我们就可以进行影调的世界。你会发现,随着画面内容、产品造型的变化:

1│单只鸡蛋,吸引人的是光影关系。

2│把鸡蛋掏空,就可以立起来。造型变化更有趣。这时,图像吸引人注意的是画面里的形状,而不是光影关系。

3│加入有颜色的鸭蛋。此时,引起我们兴趣的,就是形状+色彩,虽然也存在光影关系,但是我们几乎不去留意这一点了。SECTION 02不同拍法造就不同审美体验

安塞尔·亚当斯说:“底片如同乐谱,印放才是演奏”。

我认为,拍摄主体是乐谱,拍摄方式就是演奏,在静物和产品摄影中尤其是这样。同一个主体,拍摄方式不同,画面的表现点、产品的卖点、观者的审美体验就完全不同。

本节,我用不同的拍摄方法表现同一朵香蕉花。

香蕉花不同于常见的柔软的花朵,它的色泽和色彩饱和度更像是雕塑。

拍摄第一效果时,我将其摆放在摄影棚粗糙的柜子和砖墙背景前,形成色彩反差。柜子和砖墙是冷色调,香蕉花是暧色调,通过光线调整,我们能创造色调之间的对流、交互,让欣赏照片的人发现其中的韵味。

现在,开始调整光线影调。我使用一只硬光从右斜上方45度打下来,在灯前加一只遮挡板,它把这束光线分割为两部分,一部分落在拍摄主体香蕉花上;一部分落在墙上。仔细调整遮挡板的角度,以控制前后光量的比例。

出来的效果,光影方面有点神秘,色泽方面保持温暖——画面的变化有种古典音乐旋律的感觉。

第二种效果,把香蕉花悬挂起来,在后侧方、前侧方、前侧高位、前侧低位分别用猪嘴束光筒打以不同的软聚光。

每一只束光的大小略微有差别。

不同的光量让香蕉花变成了雕塑。

我在镜头前面向画面里伸进来一块黑卡纸,这样香蕉花的尾柄就被遮去一部分,整个主体像从黑暗中浮出,而不是从画面外伸进来的。

最后,把照片上下旋转,“花雕”就完全是从下往上生长的了。

1│第一效果,体现香蕉花的光泽和色泽。

2│第二效果,刻画了香蕉花的立体造型。SECTION 03光线思维

再也没有什么艺术形式比静物摄影更加需要光线思维了。

光线思维是如此重要,以至于在所有的静物拍摄中,你已经无法判别你的工作目标是去操控光线,还是去对付你面前的拍摄对象。

光线思维是静物和产品摄影里基本的基本,值得你贯穿一生去实践。在这一节,我们将像调制鸡尾酒一样调制出不同的光线,拍摄同一块木瓜。看完本节内容,你就明白光线思维是什么意思了。

外表毫不起眼的木瓜,切开之后的色泽却颇为鲜艳。然而,即便是把切开的鲜艳的木瓜放在阳光下拍摄,视觉上也平平淡淡。主要原因是:光线太无趣了!

如何把它拍摄得让人愿意去驻足观看呢?其秘诀就是:光线要有丰富的变化。这也正是我们本节要讲的:光线思维。

我的具体操作如下。

我找来晒得破旧的门板做背景,将其架空,0.8米高左右;门板下地面铺上折皱的报纸,这样一来木板的缝隙就不再是单调的缝隙。只要我们在板下打光,缝隙就不再是黑乎乎的缝隙了。

新鲜的木瓜放在适当位置,在其底部垫一只透明六棱水晶柱,使其稍微倾斜,以呼应将在缝隙下打出来的灯光。

接下来就是布灯。

打亮木瓜表面的主光如果用柔光箱,光线会太均匀,于是直接使用普通灯罩,但它的光线将会过硬,必须对其进行遮挡和软化处理。

我把灯光置于木瓜的斜侧上方,类似于下午四五点钟阳光透过窗户照射进来的角度。

然后,在靠近木瓜的位置设置“窗户”——它是一张剪成窗户栅格的黑色卡纸,可以任意扭曲——我让助理手持窗户卡纸,靠近、拉远、旋转、扭曲,直到相机取景器里出现满意的光位效果。

这时候,洒落在木瓜上的硬质光线已经变得非常柔和了。

最后,我开始拍摄。

我把相机调为手动,使用定时拍摄模式,并用1秒钟长时间曝光。

在相机滴滴响声预备拍摄时,我拿一只手电筒从木板底部透过缝隙向上照射。

1秒钟的长时曝光过程中,闪光灯打出拍摄主体的主光,手电筒照射的透明的六棱水晶柱在底部折射出漂亮的光晕。

根据黑窗格纸的距离不同,得到了多张不同效果的照片。以下是其中三张。

静物摄影中,既定的思路会拍出既定的照片(木瓜的基本造型和光位),但既定的思路中某一变化因素又会产生许多不同结果(木瓜的光效变化)。

1│效果一,是强烈的形状明显的窗户光。

2│效果二,我们只是拉远了窗格黑卡纸与木瓜的距离,光线的形状就自然柔和了。

3│效果三,我调整了木板上光线的分布位置,我觉得第二张照片里木板上落下的光线不太理想。

4│现在,让我们把本节的光线方法应用到一只咖啡瓶的拍摄上。

我们有意识地布置光线,虽然大体的光效是相似的,但是每张照片仍然是随机的效果,所以每张照片会有细微的不同。

这是一张效果。

5│这是另一张效果。你可以看到,阴影的落点不同。

6│灯位很简单,就是一只直射主光前面遮挡窗户卡纸。摄影台(透明有机玻璃板)底下再打一只逆向透光。如下图。

7│这节内容是我的摄影培训班课堂讲光线思维时的内容。我从相机对面拍摄一张灯光花絮。图中的人物是我学生。SECTION 04黑白与彩色

我非常喜欢黑白照片。

黑白照片排除了色彩的干扰,让我们把注意力集中在拍摄对象的造型和画面故事中,因而照片看起来更加余味绵长。告诉你一个“秘密”:我在婚礼纪实跟拍时,经常在后期调色中把同一种照片制作成彩色和黑白两种,而客户大多数时候更喜欢黑白(他们大多都高兴地说他们已经变成电影里的主角)。

本书是讲静物和产品的,还是回到本节的“色彩与黑白”的主题上来吧。

生菜,打动我想要为之拍摄的,除了它的透光性,就是其鲜嫩的质感与悦目的色彩;其质感又由于色彩微妙的渐变而得以展现。

芥蓝,它的色彩饱和度不如生菜;它打动我的,是遒劲的外形。

我们知道,每一个静物主体,拍摄之前我们都要找出它的独特视点(这与商业产品摄影中,找出每个产品的卖点的道理一样)。

对于每个独特视点,都只有一种最适合它的表现手法(以及布光方法)。本节中的生菜,我就使用背透光来表现,无论是白背景还是黑背景,照片也定为彩色的。

而本节中的芥蓝,我们用的黑色背景,拍摄时用轮廓光使它浮出背景(石头上的那张除外,那张是模仿摄影大师爱德华·韦斯顿的自然光作品。如果你有兴趣了解大师作品,可以欣赏美国摄影师爱德华·韦斯顿拍摄的蔬菜静物,网上很容易搜到)。芥蓝照片全都是黑白照。

下面是我的具体做法。

为了表现透明的色彩,我用透明的有机塑料片做底,在其底部打透光,通透感就出来了。

我在有机塑料片的桌面之上,稍微补了光线,让对着相机镜头的生菜表面细节显现。

拍摄芥蓝时,我使用黑色天鹅绒做背景,把背景压成全黑。又在芥蓝两侧后方打两只猪嘴束光筒,勾勒出轮廓,使它不至于埋进背景。

正面则用普通柔光箱打光,能打亮正面细节就够,光线不用太强。

OK,让我们观察不一样的蔬菜吧。

1│两片生菜叶子,趋向写实。但是,因为它们的造型有意地突出了线条的走向,使画面体现出动感和力量感。

2│同上一幅作品比较,这一幅作品的造型变化更丰富;然而事实上,主载着本图的是光线效果——逆向透光让鲜嫩的生菜的半透明性更强烈地得以体现,为观者提供了不同于平常的光线条件和观察视角,从而让我们对生菜产生了不一样的思考。

3│在这张照片中,我们把画面变为暗调,加入手电筒光绘出的红色光带,形成冷暖对比。

4│只要是与人体具有相似性的画面,会下意识地吸引我们人类的眼睛。这张照片很像女士的波浪卷头发,自然以其外形吸引我们,所以布光时我不用太花巧,只是用柔光模仿自然光足矣。

5│我把背景换成黑色天鹅绒布,背景就不会出现任何光线。天鹅绒是完美的吸光布料,每个摄影师都应该必备。

6│这张的打光主要强调透光性和轮廓。如果芥蓝也透光,那么我们不妨也像拍摄生菜一样拍摄它,拍摄手法可以灵活运用,没有什么固定的死框框。

7│图例解说彩色与黑白,用人物拍摄做例子似乎也挺合适。虽然这是一本讲静物和产品摄影的书,但不妨让我们发散思维,跨一跨界,也把触角伸向人物摄影。

这张照片是我的摄影师朋友杨凯新的肖像,在我的摄影培训班课堂上拍摄(因为我这位朋友是现场最帅的一位,所以不幸被我拉过来当模特啦!),我只是用了一只带蜂巢的闪光灯,连反光板都没用。我们的照片风格就是要强调光影,因此,照片中色彩的元素就退居其次;但又不能完全没有色彩,那样一来照片会变得寡淡单调,因此我只保留了少量的色彩饱和度。

8│第二张肖像,用光线制造出了色彩。你可以与第一张对比,看看黑白与彩色带给你的不同感受。

拍摄时我用闪光灯直接对着相机镜头,以强烈的镜头炫光,在黑色背景里营造出彩色氛围。

9│这是我的另一位朋友——专业模特KK的肖像,很酷吧——酷到可以突破彩色和黑白的界限!

其实,观察画面,你会发现KK的服装及脸部,各个不同的形状面块之间,黑白灰度差别很大。

这样的彩色照片,就是转换成黑白照片,效果同样十分突出。

10│我把KK彩色照片转换成黑白照片。你看,是不是同样酷?

同一张照片转换成黑白时,黑白照片的曝光和对比度需要再调整(无论你使用Photoshop还是其他什么软件),因为黑白是属于光影体系,而不是色彩体系。SECTION 05培养摄影之眼

以摄影艺术家的眼光——至少以摄影师的眼光来观察周围世界,随时留心我们身边的点、线、面、光线、形状、色彩——这些隐藏于感官表面之下的摄影语言,则无论你是在生活中,还是在摄影工作中,都将发现很多值得拍摄的题材。

是的,我们所说的“点、线、面、光线、形状、色彩”是静物摄影的切入点,也是我们以摄影师的眼光观察事物的出发点。这些基本概念贯穿于所有的摄影门类,无论是静物、产品,还是风光、纪实、人像。这些摄影语言是一名摄影师终生会去使用的工具。

事实上,你只要观察一下身边,就可以找到很多主导画面的摄影语言。这并不难。是吧?

最后,以我随手拍的一系列小样片来做本章结束。这些静物样片是我在自己或与朋友外出工作、旅游时,看到感兴趣的画面时的小创作。让我们回顾一下摄影大师爱德华·韦斯顿的摄影名言“任何事物,无论出于什么原因,只要令我激动,我就拍摄它”。下一章,我们将进入能让你赚钱的产品摄影实务。

1│为酒店拍摄菜式时,身边的酒柜一角,射灯穿过酒杯,形成金色的透光。

2│在我老家的院子,一堆从山谷里拣来的石头。小雨打湿了石头,它们的形状、质感和色彩组成了一幅静物画,你可以在Photoshop滤镜菜单的“艺术效果”里,用“绘画涂抹”效果把这张照片加工一下,它就是一幅油画。

3│我的摄影师朋友柯南在露天模特拍摄时,我看到模特的手提包:一,皮料、布料和铜扣的质感,层次分明;二,它们之间的色彩过渡及转换,十分和谐微妙,于是拍下了这张特写。

4│冬天,和导演朋友郑平在广东英德的山中拍摄微电影时,看到脚下石头上的一支枯草。

5│还是英德,不过这次是在五月份,我为一家红茶基地拍摄风光。在河谷取景时,拣起几块石头“创作”一张静物照。这几只圆圆的石头像是史前巨蛋;看到它们的那一刻,我脑子里浮现的是《百年孤独》里,建立在拉丁美洲丛林地带的马孔多镇。

6│其实,河底的石头和水流,就是美妙的形状组成;水流的微微反光,给画面增加了纵向空间。

河底照片不在我应邀去拍的任务之内,不过,我会利用身边的便利因素,随时创作静物照。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