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谷子的沟通技巧(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1-08-01 22:17:08

点击下载

作者:蒋巍巍,石玉峰

出版社:哈尔滨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鬼谷子的沟通技巧

鬼谷子的沟通技巧试读:

前言

我们一直认为,沟通不就是说话吗,那不是很简单,说话谁不会?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进行有效的沟通,怎么样开口说话,才能让别人听得进去,才能用说话达到你的目的,而不是适得其反。不管一个人的意愿多大、点子多好,如果他无法成功与他人沟通,一切都是枉然。

我们与他人谈话沟通,说的不是道理,而是合作;道理只是形式,合作才是根本。把别人说服了并不能获得合作,把别人说得心动了才能获得合作。

在1992年上映的电影《白玫瑰》中,张曼玉扮演一位保险业务员,好不容易见到目标客户后,对方却给了她一枚硬币,说是给她回家的路费。当时她很生气,在扭头要走的一瞬间,她看到客户的办公室里挂了一张小孩的照片,于是她对照片深鞠一躬说:“对不起,我帮不了你了。”客户大为惊讶,忙问究竟。原来这个客户最疼爱他的儿子,所以把儿子的照片挂在办公室里天天看。

张曼玉对小孩的照片鞠躬致歉,实际是在向客户暗示:买保险的意义不只是让自己多一份健康、平安的保障,更是给家人、给最爱的人多一份安心和爱护。随后,客户叫住了张曼玉,于是第一单生意就这样谈成了。

张曼玉这次推销之所以能成功,就是因为她抓住了客户的关注点,在情感上打动了对方——谁不爱自己的孩子呢?谁不愿意给自己的孩子多一份关爱和保障呢?这就说明,沟通的切入点很重要。找准对方关心的事情,用诚恳的言语触动对方心中最柔软的部分,从而消除其抗拒心理,调动其参与积极性,就会增加成功沟通的概率。

这一点和《鬼谷子·内楗》中提到的“得其情,乃制其术”的原则不谋而合——在知晓对方意图和主张的情况下,在了解对方的内在情绪并找到接纳点的时机下,推行自己的主张,就能打动对方,达到控制对方、进退自如的境界。

鬼谷子,战国时期纵横家的代表人物,擅长游说之术。后人根据其言论整理而成的《鬼谷子》一书,是对战国时期谋臣策士们的沟通经验进行总结、概括而悟出的一些道理,总结出的一套理论,在沟通方面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鬼谷子》共十二篇:《捭阖》《反应》《内楗》《抵巇》《飞箝》《忤合》《揣》《摩》《权》《谋》《决》《符言》。每一篇都谈到了有效沟通的技巧与方法。

比如,《鬼谷子·权》中写道:“故无目者不可示以五色,无耳者不可告以五音。故不可以往者,无所开之也;不可以来者,无所受之也。物有不通者,故不事也。”(对眼睛失明的人,没必要拿五色给他们看;对耳朵失聪的人,没必要让他们听五音。所以不可以去的地方,不必让他们去;不可以来的人,也没有必要接受他们。有些行不通的事,就不要办。)

这就是说,信息接收者在接受信息时是有选择性的,沟通双方在知识结构、社会层次、价值取向、生活和工作经历等方面具有相似性,持相同的语言,沟通成功的可能性就会大大提高。

有一个秀才去买柴火,他对卖柴火的人说∶“荷薪者过来!”卖柴火的人听不懂“荷薪者”(担柴火的人)三个字,但是听得懂“过来”两个字,于是把柴火担到秀才面前。秀才问他:“其价如何?”卖柴火的人听不太懂这句话,但是听得懂“价”这个字,于是就告诉秀才价钱。秀才接着说:“外实而内虚,烟多而焰少,请损之。(你的柴火外表是干的,里头却是湿的,燃烧起来,会浓烟多而火焰小,请减些价钱吧。)”卖柴火的人听不懂秀才的话,于是担着柴火就走了。

这就告诉我们:用对方听得懂的语言进行沟通,是沟通成功的保障。这便于信息接收者接收信息、理解信息。也就是《鬼谷子·摩》中所说的:“摩之以其类,焉有不相应者?”(揣测时把握各类事物的相同点或相似点,哪会有对方不呼应的情况呢?)作为管理者,在与下属进行沟通时最好用简单易懂的语言来传达信息,而且对于说话的对象、时机要有所把握;作为销售员,如果完全从技术的角度向消费者讲解产品的好处,效果一定不会好……

鬼谷子在《权》中还提到了“见人说法”九种——“故与智者言,依于博;与拙者言,依于辩;与辩者言,依于要;与贵者言,依于势;与富者言,依于高;与贫者言,依于利;与贱者言,依于谦;与勇者言,依于敢;与过者言,依于锐。”(与聪明的人说话,要依靠旁征博引;与笨拙的人说话,要依靠高谈雄辩;与善辩的人说话,要依靠简明扼要;与高贵的人说话,要依靠恢宏气势;与富有的人说话,要依靠高雅潇洒;与贫穷的人说话,要依靠利益诱惑;与卑贱的人说话,要依靠谦虚恭敬;与勇猛的人说话,要依靠当机立断;与过激的人说话,要依靠敏锐机智。)

上述这些都是与人谈话的原则,它提醒我们,人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人的处境不同,所追求的主要利益和担忧的主要损害也不同,我们在与其进行沟通时要利用其兴奋点激励之,利用其薄弱处掌控之。

再比如,《鬼谷子·反应》曰:“人言者,动也;己默者,静也。因其言,听其辞。”(别人说话,是活动;自己缄默,是静止。别人动我们静,别人说我们听,正是以静制动。要根据别人的言谈来听他的弦内与弦外之音。)就是说,要让对方先说话,我们要善于倾听,真正的“好口才”首先是“好听才”。说话的艺术,不仅仅在于能说会道、滔滔不绝,更在于善于倾听。《鬼谷子·摩》中说:“成而不抱,久而化成。”(有成绩也不居功自傲,天长日久就一定会取得成功。)意思是,在沟通过程中一定要考虑到对方的尊严,决不能以施惠于人的态度出现,否则对方很难接纳你的意见。将最终的成功归功于别人,对于沟通的顺利进行以及沟通后全身而退都很重要。

鬼谷子的沟通技巧远不止于此,可以说,鬼谷子通篇都在讲沟通,而这种沟通的道理即使在商业2.0的今天,也并不落后。因为鬼谷子认为沟通的核心就是“人性”,他说“筹策万类之终始,达人心之理”(《鬼谷子·捭阖》),而现代人际沟通的基本点也是建立在相互理解和对人性本质的理解上。

鬼谷子的纵横智慧曾经让无比强大的秦国一统天下的梦想整整推迟了几十年,其绽放出来的沟通魅力可见一斑!现在,你是不是觉得自己也该好好研究一下鬼谷子的沟通技巧呢?捭阖第一用崇高的阳言去说服君子,用卑下的阴言去打动小人“捭”指开启、言谈、阳气,“阖”指闭藏、缄默、阴气。 “捭阖”术,就是开合有道、张弛有度。捭阖为应对万物的根本, 化阴阳之道为行事之方,万事万物在特定的时刻都有定论,或阴 或阳。

对于正处阳气的人,要用崇高的言语来说服或交流,用高尚 来要求崇高的人;对于正处阴气的人,可用卑下的言语来说服和 交流,用低下来要求卑微的人。懂得和掌握捭阖的奥秘,是沟通 的最高境界。控制情绪——把注意力放在结果上

一个不会愤怒的人是庸人;一个只会愤怒的人是蠢人;一个能够控制自己情绪,做到尽量不发怒的人是聪明人。这样的聪明人懂得“捭阖”之道,是在关键时刻能够不断改变自己、调整自我状态的人。而蠢人则会在关键时刻暴露自己的弱点,给别人留下进攻的机会。

1809年1月,拿破仑从西班牙战事中抽身出来匆忙赶回巴黎,因为他的下属告诉他外交大臣塔里兰密谋造反。一抵达巴黎,他就立刻召集所有大臣开会。他坐立不安,含沙射影地点明塔里兰的密谋,但塔里兰没有丝毫反应。这时候,他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忽然逼近塔里兰说:“有些大臣希望我死掉!”但塔里兰依然不动声色,只是满脸疑惑地看着他。拿破仑终于忍无可忍了,他对着塔里兰粗鲁地喊道:“我赏赐你无数的财宝,给你最高的荣誉,而你竟然如此伤害我。你这个忘恩负义的东西,你什么都不是,只不过是一只穿着丝袜的狗!”说完他转身离去了。其他大臣面面相觑,他们从来没有见过拿破仑如此失态。塔里兰依然一副泰然自若的样子,慢慢地站起来,转过身对其他大臣说:“真遗憾,各位绅士,如此伟大的人物竟然这样没礼貌。”

拿破仑的失态和塔里兰的镇定自若在人们中间迅速传播开来,拿破仑的威望降低了。伟大的皇帝在压力下失去理智,人们甚至感到他已经走下坡路了,如同塔里兰事后所言:“这是结束的开端。”塔里兰激起了拿破仑的愤怒,令其情绪失控,这正是他的目的。人人都知道拿破仑是一个容易发怒的人,他已经失去了作为领导的权威,这影响了人民对他的支持。

拿破仑当然不是蠢人,但是在这件事上他实在不够聪明。他没能控制好自己的情绪,让塔里兰抓住了他的弱点。而塔里兰则很好地运用了“捭阖”之道,面对拿破仑的指责,他假装糊涂,是“阖”;在拿破仑气急败坏而离去时,他把拿破仑的弱点公之于众,是“捭”。

然而,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拿破仑采用不同的做法,结果会大不一样。要是他首先能够思考一下,他们为什么会反对自己,再私下探听,从手下那里了解自己的缺陷,就可以试着争取他们回心转意支持自己,或者干脆除掉他们,将他们下狱或处死,杀一儆百。所有这些策略中,最不应该的就是激烈的攻击和孩子气的愤怒。愤怒起不到威吓效果,只会暴露出自己的弱点,这种狂风暴雨式的暴发,往往是崩溃的前奏。

喜怒哀乐,七情六欲,乃人之常情,是人的思想与行为的伴生物。不能控制自己情绪的人,一遇到不开心的事,就会情绪激动,说话不谨慎,行动失控。这不但会泄露自己真实的想法,往往还会把事情办砸。

一个人的弱点总是在发脾气的过程中暴露出来,这是不懂得“阖”,不懂得隐藏,发脾气往往成为崩溃的前兆。谋略和战斗力也会在愤怒的情绪中消散,因为你暴露了自己的弱点,优势自然减少了。所以,保持冷静至关重要。

保持冷静就是要懂得“捭阖”,该捭则捭,该阖则阖。愤怒容易让人失去理智,人们把一点小事看得像天一样大,过于认真让他们夸大了自身受到的伤害。他们以为愤怒可以让自己在别人眼中更具有权力,其实不是这样的。这不仅不会被认为是拥有权力,反而会被认为是缺乏理智,难成大气候。怒气还会让你失去别人对你的敬意,他们会认为你缺乏自制力而轻视你。肆意释放自己的愤怒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你的能量会在这个过程中消耗殆尽,心理也会严重受挫。要想解决这一问题,最好的办法就是时刻保持冷静和宽容,适时闭藏。面对别人的愤怒不要多想,更不要被他们的愤怒所感染,学会隐忍,降低姿态,就能让自己的心情轻松一些。

在三国时期一场重要的战役期间,曹操的谋士发现有几位将领通敌,于是建议把他们处决。但曹操什么也没做,他知道,在战争的关键时刻处决这些将领只会扰乱军心,对自己不利,因此他闭口不谈。与拿破仑相比,曹操冷静多了。

杰出的领导者、成功人士,都善于隐藏自己的情绪和意图。因为一个人驾驭他人的关键之处,就是要控制自己情感的流露。当想要掩饰自己的情绪和意图时,成功人士常常以反问、讲故事、让对方说话等方式使对方觉得亲切,进而离开谈话的正题。

控制自己的情绪,可以隐藏自己的秘密。你的情绪如果老是写在脸上,喜怒毫无掩饰,别人一看就知道你心里想什么,有心人只要用话一套,你就可能把事情的来龙去脉说出来,这是比较犯忌的。这种人说得好听一点是率真,说得难听一点是对情绪、秘密不懂把关。而一些有大智慧的人,常常以其言行告诉世人:要想事有所成,最好“不动声色”。

也许我们做不到完全不动声色,喜怒之情多少会挂于脸上;也许我们没有那么高尚的情怀,做不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但至少不能完全喜怒形于色,将一切写在脸上,应该适当地收敛自己的想法和情绪。这是前人经验的总结,也是生活智慧的体现。

记住,永远不要做气氛和情绪的污染者,永远不要做破坏场面的事。高品质的沟通,是把注意力放在结果上,而不是情绪上。尤其是在职场中,面对别人的情绪圈套,我们应该保持头脑冷静,适时“捭阖”,这样才能够在权力的争夺战中取得主动权。如果愤怒的情绪已经产生,就应该学会控制和压抑,“守司其门户”,运用“捭阖”术,分析形势,找到恰当的时机解决问题。热脸不贴冷屁股——说别人想听的话,听别人想说的话

叔孙通先事秦而后辅汉,两朝为官,都红极一时。最初,叔孙通因有文才而被秦朝朝廷征召;后来,秦朝灭亡,叔孙通又协助汉高祖制定汉朝的宫廷礼仪,成为西汉开国之时一个引人注目的角色。但是历史上对其评价不一,司马迁誉其因时而变,为大义而不拘小节,称其为“汉家儒宗”;司马光则责其制定礼乐只为贪一时之功,结果使古礼失传。是是非非,真相如何呢?只能从真实的历史背景中去体察、去感悟。

叔孙通是秦二世时的儒士,被任命为博士。陈胜、吴广揭竿而起,天下纷纷响应,秦二世听说后,很是忧虑,便召集博士和儒生,询问方略。

秦二世问:“由楚地来的戍卒攻占了城池,先生们认为该当如何?”三十多名博士和儒生异口同声地说:“百姓造反,这是不能赦免的死罪,希望陛下赶快发兵讨伐。”秦二世听后,勃然大怒,神色都变了。

叔孙通上前说:“如今天下合为一家,先皇毁掉郡县的城墙,销毁天下的兵器,向天下表示不再用兵打仗了。况且上有圣明天子,下有完善的法律,人人尽职守法,四海安宁,哪里有人想造反呢?这不过是些偷鸡摸狗的小贼罢了,何足挂齿。”

秦二世转怒为喜,笑道:“先生说得很对。”博士儒生们见此情况,脑筋灵活的很快来了个急转弯,附和叔孙通,说起义者不过是盗贼;脑筋僵化的便依然坚持说是百姓造反。于是秦二世便把说是造反的都关进监狱,赐给叔孙通二十匹帛、一件衣服。

当时那些人都骂叔孙通是“阿二世”,就是阿谀奉承秦二世的意思。叔孙通面对指责,只是说“我几不脱于虎口……”叔孙通讲完这些话就匆匆走了,因为他是个聪明人,知道秦二世的政权已经没有希望了,没必要严肃对待,所以说点让主子开心的话,自己溜之大吉。

后来,秦朝败亡,叔孙通便带着儒生们逃出咸阳。他先是投奔项梁,项梁亡后又侍奉楚怀王,后来又投降刘邦。刘邦最讨厌儒生,见到儒生,便把他们的帽子摘下来,往里面便溺来羞辱他们。

叔孙通知道刘邦的脾性,便脱掉儒装,改穿短小贴身的衣服,令刘邦很是高兴。叔孙通不向刘邦宣讲儒家学说,更不向他推荐自己的学生,而是向刘邦推荐那些盗贼出身的壮士,刘邦更加高兴,拜叔孙通为博士。

叔孙通的学生们备受冷落,都暗地里骂他:“我们跟随先生多年,如今他不推荐我们做官,反倒天天推荐那些狡猾的盗贼,这是什么道理?”叔孙通听说后,便对学生们说:“汉王正冒着刀林剑雨争夺天下,你们这些儒生能上阵杀敌吗?你们等着我,我并没忘记你们。”

刘邦平定天下,跟随他一起打天下的都是没有知识的武夫,更不懂什么规矩,在朝堂上喝酒争功,醉了就大喊大叫,甚至拔剑砍殿上的柱子。刘邦看着这乱糟糟的景象,也很头痛。

叔孙通猜到了刘邦的心思,知道时机已到,便对刘邦说:“儒家虽不能争夺天下,却善于守成。臣愿召集鲁国的儒生,和臣的弟子们一起制定朝廷礼仪。”刘邦同意后,叔孙通便与鲁国的儒生、自己的学生一起,斟酌古代和秦朝的礼仪制度,因时制宜,制定了一套切实可行的礼仪制度。

从此,大臣们上朝,都严格遵循礼仪,稍有越轨便被一旁监视的御史拉下惩治,人人心中畏惧,朝中气象大为改观。刘邦看着驯服的臣民,慨叹道:“我直到今日才知道天子的尊贵啊!”

刘邦升叔孙通为太常,又赐金五百。叔孙通这时才提出:“臣的学生们跟随臣多年,又和臣一起制定礼仪,希望陛下给他们封官。”刘邦此时已从心里喜欢儒生了,便把叔孙通的学生们都封为郎官,叔孙通又把刘邦所赐的五百金都分给了学生们。学生们这才明白叔孙通的用意,都高兴地说:“叔孙通先生堪称圣人,懂得这个世界的事情和规律。”《捭阖》有云:“捭阖者,道之大化,说之变也。必豫审其变化。”“志意、喜欲、思虑、智谋,此皆由门户出入。故关之以捭阖,制之以出入。”用“捭阖”之术使事物转化,是阴阳之道的关键。灵活变通,把握他人的内心思想,是把握事态发展的关键。叔孙通一人之身,能够适应秦二世之昏、项羽之威、刘邦之薄……在那样一个天下大乱、文人遭劫的年代,不仅保全性命,而且处处得意、富贵荣通,这一切都是因为他很好地把握住了“变与不变”的尺度。

所谓“变”,就是要在摸透君王的脾气、秉性、喜怒、好恶的基础上,不断地改变自己的言行与对策。叔孙通对秦二世是“瞒”,对刘邦是“捧”,这些手段都奏效了。所谓的“不变”,是阿谀奉承的媚态始终如一。只有让自己所侍奉的君王感到身心愉悦、通体舒服,自己才能谋得名利,这就是叔孙通“朝朝红”的诀窍所在。抓住要害——有了把柄,主动权就是你的

俗话说“打蛇打七寸”,这是因为“七寸”是蛇心脏的位置,找准这个位置,可以将蛇一招毙命。

汉代的朱博,出身贫寒,青年时代曾在县里当过亭长,交友广泛,刚直正义,后升迁为功曹、冀州刺史、琅琊太守,因其行事果断干练、才能过人而得到了下属与百姓的爱戴。同时,他也是个善于运用“捭阖”之术的人,虽然他是武将出身,但懂得巧妙地利用别人的“把柄”,来实现自己的目的。

朱博在调任左冯翊地方官期间,发生过一件事。长陵一带,有个大户人家出身的人,叫尚方禁。他年轻时曾强奸别人的妻子,被人用刀砍伤了面颊。如此恶棍,本应重重惩治,只因大大地贿赂了官府的功曹,他不但被解除了监禁,还被调任为守尉。

朱博上任后,有人向他告发了此事。朱博觉得真是岂有此理,就找了个借口,召见尚方禁。尚方禁见长官突然召见自己,心中不禁七上八下,但又不能躲避,只得硬着头皮来见朱博。朱博仔细看尚方禁的脸,果然发现有疤痕,于是让侍从退下,假装十分关心地询问尚方禁:“你这脸上的伤痕是怎么搞的呀?”

尚方禁做贼心虚,知道朱博已经了解了他的情况,心想这下肯定完蛋了,就像小鸡啄米似的接连给朱博叩头,嘴里不停地说:“小人有罪,小人有罪。”

朱博见他不隐瞒,便说:“既然知道自己有罪,那就原原本本地给我讲来!”

尚方禁如实地讲了事情的经过,他头也不敢抬,只是一个劲地哀求道:“请大人恕罪,小人今后再也不干那种伤天害理的事了。”“哈哈哈……”朱博突然大笑道,“男子汉大丈夫,难免会做出这种事情。本官想给你个立功的机会,你会效力吗?”

尚方禁起初被朱博的笑声吓得身上直起鸡皮疙瘩,心想这下要倒大霉了,但听着听着,终于缓过气来。朱博刚说完,他便扑通一下跪倒在地,说道:“小人万死不辞,一定为大人效劳。”

于是,朱博命令尚方禁不得向任何人泄露这次的谈话内容,要他有机会就记录其他官员的言论,及时向自己报告。尚方禁俨然成了朱博的亲信和耳目。

自从被朱博宽释并重用之后,尚方禁将朱博的大恩大德铭记在心,干起事来特别卖命,工作效果也十分明显。不久,他就破获了许多起盗窃、强奸等案件,使地方治安情况大为改观,于是朱博升他为连守县县令。

朱博掌握了这个曾经的恶棍的把柄,但没有落井下石,而是以此为契机,让他从一个恶棍变成了一个为民办事的官员。

又过了相当长一段时间,朱博突然召见那个当年收受尚方禁贿赂的功曹,对他进行了严厉的训斥,并拿出纸和笔,要功曹把自己受贿的事全部写下来,不能有丝毫隐瞒。功曹早已吓得像筛糠一般发抖,只好提起笔,写下自己的斑斑劣迹。“记住,如果有半句欺骗的话,当心你的脑袋搬家!”朱博又大吼了一声。

这一声可吓坏了功曹,他早已知道朱博办事说到做到,是一位不好惹的上司,连忙说:“小人一定依照大人指示,如实交代。”

由于朱博早已从尚方禁那里知道了功曹贪污受贿的事,看了功曹写的交代材料,觉得差不多,就对他说:“你先回去好好反省反省,听候裁决。从今往后,一定要改过自新,不许再胡作非为!”说完就拔出刀来。

功曹一见朱博拔刀,吓得两腿发软,又是打躬又是作揖,嘴里不住地喊:“大人饶命!大人饶命!”只见朱博将刀晃了一下,一把抓起功曹写下的罪状,三两下将其削成了纸屑。

自此,功曹终日如履薄冰、战战兢兢,工作起来尽心尽责,不敢有丝毫懈怠。

朱博做官,没有舞刀弄枪,而是以“捭阖”之术去处理问题。对于曾经犯错的人不是“一棍子打死”,而是击其要害,再施以宽恩,一张一弛,一捭一阖,收归“恶徒”为己所用,为自己的官路奠定根基。

现实中,击中对方“要害”便可让其“毙命”,这个道理非常简单。但某些情况下,我们并不需要将对方置于死地,运用“捭阖”之术,收放有度,一方面给对方留了条后路,一方面也获得了自己所需。所谓得己之利却不伤和气,为人所难却游刃有余。可见,捭阖之术是利多弊少、成己之美的。权衡形势——该拒绝却不好拒绝时先缓一缓

善于捭阖的人,当自己的主张与别人产生分歧时,能够避免与他人发生正面冲突,更懂得灵活变通。这样,既能办好自己的事,又能处理好与别人的关系,可谓两全其美。

文学家萧伯纳说:“明智的人使自己适应世界,而不明智的人坚持要世界适应自己。”从某种意义上讲,变通,就是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晚清大臣曾国藩就是一个善于变通又不失自己原则的人。

曾国藩是晚清最有实力的大臣。他一方面靠自己的忠心消除了清朝廷的顾忌,使其敢于向自己放权,另一方面,他尽可能地扩大自己的权势,朝廷对他也不敢轻举妄动。但是清朝廷毕竟是满蒙贵族的天下,为了防止曾国藩离心离德,清朝廷在重用曾国藩、胡林翼等汉人的同时,也安插了湖广总督官文、钦差大臣僧格林沁等满蒙贵族钳制他们。对此,曾国藩心知肚明。为了消除朝廷的疑忌,太平天国刚刚被镇压下去,他就下令将湘军大部分裁撤。

同治三年(公元1864年),正当曾国藩分期分批裁撤湘军之际,僧格林沁及其马队被捻军牵着鼻子走,接连损兵折将。清朝廷万般无奈,命令曾国藩率军增援。清朝廷的这次调遣对湘军非常不利,所以曾国藩的态度也十分消极。其一,攻陷天京以后,清朝廷咄咄逼人,大有卸磨杀驴之势,曾国藩不得不避其锋芒,自剪羽翼,以释清朝廷之忌,为此曾国藩也满腹愁怨。其二,僧格林沁骄横刚愎,不谙韬略,向来轻视湘军。此时,曾国藩正处在十分无奈的两难之中,只好采取拖延之法。

曾国藩十分清楚,僧格林沁大军的失败是注定的,只是早晚的事。因此,曾国藩按兵不动,观其成败。

果然,高楼寨一战,僧格林沁全军覆没,这位皇亲国戚竟然被一个无名小卒杀死。捻军声势更加浩大,咄咄逼人。清朝廷不得不再次请出曾国藩,命他督办直隶、河南、山东三省军务,所用三省、八旗、绿营均归其节制。两江总督由江苏巡抚李鸿章署理,为曾国藩指挥的湘军、淮军筹办粮饷。这本是曾国藩预料中的事,但当接到再次让他披挂出征,以解清朝廷于倒悬之急的命令时,他却十分惆怅。在这瞬息万变的官场中,他很难预料此行的吉凶祸福,因此,他还是采用拖延之法。

当曾国藩接到“赴山东剿捻”的命令时,他明白清朝廷的着眼点是解燃眉之急,确保京津安全。这只是清朝廷一厢情愿,此时曾国藩所面临的出征困难却很大。湘军经过裁减后,曾国藩北上剿捻就不得不依靠淮军。曾国藩心里也清楚,淮军出自李鸿章门下,要使它像湘军一样做到指挥上随己所欲,是很难的。另外,在匆忙之间难以将大队人马集结起来,而且军饷也不能迅速筹集。

曾国藩做事向来能未雨绸缪,对于清朝廷只顾解燃眉之急的做法,实在难以从命。况且,清朝廷处处防范,他若继续带兵出征,不知还会惹出多少麻烦。因此,他向清朝廷要求缓行。尽管他向清朝廷一一陈述了不能迅速启程的原因,但又无法视捻军步步北进而不顾。正在其左右为难之际,李鸿章派潘鼎新率鼎军十营包括开花炮一营从海上开赴天津,然后转道赴景州、德州,堵住捻军北上之路,以护卫京师,给曾国藩的出征创造了条件。这样,经过二十几天的拖延后,曾国藩才登舟启行,北上剿捻。

通过拖延的办法,曾国藩赢得了应付事态的时机,也避免了与朝廷的直接冲突,能够在骑虎难下、进退维谷之际,促使或者等待事态朝有利于自己的方向发展,于万难之间做到了游刃有余。

在人生路上,当自己的主张与别人产生分歧时,就应该及时“捭阖”,适时变通,更应该兼顾灵活性和原则性。把自己的事情放在第一位,在办好自己事情的同时,兼顾处理好与别人的关系。关系融洽了,就会事事顺心,一举两得。柔术制刚——会说曲话,刘秀委婉含蓄退功臣

古人云:“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也。”在用人方面,皇帝身上肩负的使命就不言而喻了。对于那些良臣名将、帮助自己打江山的功臣,不仅要重视,更要把握分寸,在放权的时候要懂得掌握火候,该放则放,该收还得收。《捭阖》曰:“粤若稽古,圣人之在天地间也,为众生之先。观阴阳之开阖以命物,知存亡之门户,筹策万类之终始,达人心之理,见变化之朕焉,而守司其门户。”意思是说,古代那些大智大勇的圣者生活在人世间,之所以能成为芸芸众生的导师,是因为他们能够通过对世界上万事万物阴阳、分合变化的观测,揭示它们的本质属性,进而给它们立一个确定的名号,并洞察其生成、发展、灭亡的关键所在,追溯事物发展的历史进程,预测其结局,还能洞察世人的心理变化规律,及时发现世上事物的发展征兆,从而把握其关键所在。

这些道理用到驭人方面,就是要懂得收放的分寸,把握事态的关键。采用“捭阖”术,阴阳结合,才能将主动权稳稳地把握在自己手中,达到事不躬亲也能运筹帷幄的效果。

刘秀当上东汉开国皇帝后,有一段时间很是忧郁。群臣见皇帝不开心,一时议论纷纷。一日,刘秀的宠妃怯生生地进言说:“陛下愁眉不展,妾深为焦虑,能为陛下分忧吗?”刘秀苦笑一下,怅怅道:“朕忧心国事,你怎能分忧?治天下当用治天下匠,朕是忧心朝中功臣武将虽多,但治天下的文士太少了,这种状况不改变怎么行呢?”

宠妃于是建议说:“天下不乏文人大儒,陛下只要下诏寻访,一定会有所获的。”刘秀深以为然,于是派人多方访求,重金征聘。不久,卓茂、伏湛等名儒就相继入朝,刘秀这才高兴起来。刘秀任命卓茂为太傅,封他为褒德侯,食邑二千户,并赏赐他手杖、车马、衣服等。后来,刘秀又让卓茂的长子卓戎做了太中大夫,次子卓崇做了中郎,供职于黄门。

伏湛是著名的儒士和西汉的旧臣,刘秀任命他为尚书,让他制定朝廷的制度。卓茂和伏湛深感刘秀的大恩,他们曾对刘秀推辞说:“我们不过是一介书生,并未为汉室的建立立下寸功,陛下这般重用我们,只怕功臣武将不服,对陛下不利。为了朝廷的大计,陛下还是降低我们的官位为好,我们无论身任何职,都会誓死为陛下效命的。”刘秀让他们放心做事,但一些功臣对刘秀任用儒士不满,并上书给他,表达了自己的反对之意。

于是刘秀把功臣召集到一处,耐心地对他们说:“事关重大,朕自有明断,非他人可以改变。此事,朕是不会人云亦云的。你们劳苦功高,但也要明白‘功成身退’的道理,如一味地恃功自傲,不知满足,不仅于国不利,对你们自己也全无好处。何况人生在世,若能富贵无忧,当是大乐了,为什么总要贪恋权势呢?望你们三思。”

刘秀当皇帝的第二年,就开始逐渐给功臣封侯。封侯后地位尊贵,但刘秀很少授予他们实权。有实权的,刘秀也渐渐压制,进而夺去了他们的权力。右将军邓禹被封为梁侯,又担任了掌握朝政的大司徒一职。刘秀有一次对邓禹说:“自古功臣多无善终,朕不想这样。你智勇双全,当最知朕的苦心啊。”

邓禹深受触动,却一时未做任何表示。他私下对家人说:“皇上对功臣是不放心啊,难得皇上能敞开心扉,他还是真心爱护我们的。”邓禹的家人让邓禹交出权力,邓禹却摇头说:“皇上对我直言,当还有深意,也许是想让我说服别人,免得他为难。”

于是邓禹对不满的功臣一一劝解,让他们理解刘秀的苦衷。当功臣们的情绪平复下来之后,邓禹再次觐见刘秀说:“臣为众将之首,官位最显,臣自请陛下免去臣的大司徒之职,这样,他人就不会继续观望了。”

刘秀嘉勉了邓禹,立刻让伏湛代替邓禹做了大司徒。于是其他功臣再无怨言,纷纷辞去官职。他们辞官后,刘秀对他们极尽优待,避免了功臣干预朝政的事发生。

作为一个明智的皇帝,刘秀“一张一弛,开合有道”,不仅统领全局,更达到了治国安邦的目的。面对权力施放的问题,他懂得“阴阳结合”,用文官来约束武官,刚柔相济,把本来棘手的问题解决得完美绝伦。

刘秀是一个高明的统治者,他懂得将权力下放,懂得将具体工作交给下属去办,懂得自己应站在一个高度上统筹全局,但是又懂得收放结合,不事事躬亲。事不躬亲是使用人才,任人而治;而事必躬亲却是使用力气,任力而治。前者是使用人才,可逸四肢,全耳目,平心气,而百官以治;而后者则不然,弊生事精,劳手足,烦教诏,必然辛苦。阴阳调和——学学泥鱼的本领

人不太容易去改变自己条件的强弱,但可以用示强或示弱的方式,为自己争取有利的位置。“遇强则示弱”是说,如果你碰到的是个有实力的强者,而且他的实力明显高过你,那么你不必为了面子或意气而与他争强。因为一旦硬碰硬,固然也有可能摧折对方,但毁了自己的可能性却更高。因此不妨把自己的形象弱化,好化解对方的戒心。以强欺弱,胜利了也不光彩,大部分的强者是不会这样做的。但也有一些侵略性格的强者有欺负弱者的习惯,因此示弱也有让对方摸不清你的虚实,降低对方攻击有效性的作用。

一旦攻击失效,他便有可能收手,而你便获得了时间以反转态势,他再也不敢随便动你。至于要不要反击,你要慎重考虑,因为反击时你也会有损伤,其中利害是要加以评估的,何况还不一定能击败对方,生存才是主要目的。“遇弱则示强”是说,如果你碰到的是实力比你弱的对手,那么就要显露你比他强的一面,这并不是为了让他来顺从你,也不是为了满足你的虚荣心或优越感,而是因为弱者普遍有一种心态——不甘愿一直做弱者,因此他会在周围寻找对手,证明自己也是一个“强者”。你若在弱者面前也示弱,弱者就会把你当作对手,你就给自己增添了不必要的麻烦。“示强”则可使弱者望而生畏,知难而退,所以这里的“示强”是防卫性的,而不是侵略性的。假如是侵略性的,就有可能给你带来损失,如判断错误,碰上一个“遇强示弱”的对手,你主动出击,那不是会很惨吗?

要知道,没有绝对的强与弱,只有相对的强与弱;也没有永远的强与弱,只有一时的强与弱。因此强者与弱者最好维持一种平衡、均势,国与国之间不易做到这一点,而人与人之间却不难做到。只要你愿意,无论你是弱者还是强者,“遇强示弱,遇弱示强”都是权宜之计。

当你和你的对手互相敌视,甚至都有愤怒的火星闪现的时候,以硬碰硬、直来直往并不是什么好办法,也不会帮助你什么,你应该采取一定的策略。

如果你遇上了强硬的对手,要视情况而采取强硬的态度,战胜对手;如果你遇上了软弱的对手,也不要盛气凌人,应温文尔雅、平心静气,使对方乐于接受你的意见。

交谈中造成一方软弱的原因很多,或因其弱小无力,或因其地位低微,或因其秉性懦弱、缺乏毅力等等。和这种软弱的对手交流时,如果采用强硬态度,对方就会避而不谈,你便无法达到目的。另外,你的优越感及言辞上轻微的傲慢,有可能刺激到对方的自尊心,使对方产生不安乃至抗拒的心理,这也会增加取得一致意见的难度。相反,如果你采用温和的态度,故意和对方扯平地位,主动、诚恳地体谅对方的苦衷,设法和对方培养起感情。这样,对方不会对你产生戒备之心,问题便能迎刃而解。

强和弱跟《捭阖》说的阴和阳是一个道理。《捭阖》说:“益损、去就、倍反,皆以阴阳御其事。阳动而行,阴止而藏;阳动而出,阴随而入。”就是说要运用阴阳的变化来实现损害和补益、离去和接近、背叛和归附。阳则前进,阴则隐蔽。该阳则阳,该阴则阴。阴阳结合,适时捭阖,定能无所不出,无所不入。

古代传说中有一种叫“泥鱼”的动物。每当天旱,池塘中的水逐渐干涸时,其他鱼类都因失去水而丧失了生命,但是,泥鱼依然悠闲自得。它找到一处足以容身的泥地,整个身体钻进泥中不动,这就是它采取的“阖”的战术。由于它躲藏在泥中动也不动,处于一种类似休眠的状态,所以,可以待在泥中半年、一年之久而不死。等到天下了雨,池塘中又积满了水,泥鱼便慢慢从泥中钻出来,重新活跃于池塘中。其他死去的鱼类尸体成了它最好的食物,它便能很快地繁殖,成为池塘的占有者和统治者。顺应天道即能生存,由于泥鱼具有这种适应天道的能力,所以成了不死的奇鱼。

职场上要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也应该具备泥鱼这样适应天道的能力。也就是适应外界情形的变化,适应不同对手的情况,“捭阖”有度,灵活地动用恰当的言辞来征服对方,赢得胜利。察言观色——办公室常用句型,你get了吗?

在人生中,如果遇到比较强硬的对手,就要敢于采取“捭”的战略,主动进攻,以势压人;如果遇到比较弱小的对手,也要善于采取“阖”的战略,闭藏自己,以德服人。总而言之,对付比自己实力弱小的人应采取和平手段,对付比自己实力强硬的人则应采取高压手段。如果能做到这些,处世必然能始终处于主动地位,该进则进,该退则退,从而纵横驰骋,立于不败之地。

一个善于察言观色的人,一定善解人意,机灵乖巧,能了解对方在想什么、需要什么,什么事情都逃不过他的眼睛。这是一种天赋,有些人天生就比较敏感,能很轻易地看出别人的情绪反应。拥有这种知己知彼的能力,做起事情来就容易百战百胜。这是一种沟通上的优势,有了这种优势,沟通时就轻松多了。

通过观察,可以洞察先机,知道对方的想法,如果觉察对方有不同的意见,可以在心里有所准备,事先化解;也可以根据别人的反应,妥善安排自己的进退应对,依照对方的反应,适时给予鼓励赞美,把话说在适当的时机,刚好说进对方的心里;发现对方不悦,及时刹车,避免沟通形势恶化,见风转舵,随机应变,事情就不会被搞砸了;随时留心对方的脸色,适度指责,让对方有台阶下。这样的沟通,一切都掌控在自己的手中,还能不顺畅吗?

虽说察言观色是一种天赋,其实也是可以学习的,怎么学呢?

首先,和别人说话的时候要慢半拍,仔细看看对方的表情,判断一下自己的这句话会引起对方的什么反应。

其次,看电影或电视剧的时候,不要只关心“后来的结局是什么”,观察一下每个演员的表情,从这些表情上去琢磨情绪反应。

最后,观察周围人的面部和肢体反应。例如我最喜欢去菜市场了,在小贩和客人中间,可以观察出他们不同的心理状况。

虽然工作能力在职场上是不容忽视的,但说话技巧却能让你更有可能出类拔萃。以下的办公室常用句型,不但能帮你化危机为转机,更可以让你成为上司眼中的得力助手。

1.传递坏消息时

句型:“我们似乎碰到一些状况……”你刚刚得知,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出了问题。此时,你应该以不带起伏的声调,从容不迫地说出本句型,千万别慌慌张张,也别使用“问题”或“麻烦”等字眼,要让上司觉得事情并非无法解决。

2.上司传唤时

句型:“我马上处理。”冷静、迅速地做出这样的回答,会令上司认为你是有效率、听话的好下属。

3.需要表现团队精神时

句型:“莎拉的主意真不错!”莎拉想出了一个连上司都赞赏的绝妙点子,当着上司的面说出本句型,做一个不嫉妒同事的下属,会让上司觉得你本性善良、富有团队精神,因而另眼看待。

4.让同事帮忙时

句型:“这个工作没有你不行啦!”有件棘手的工作,你无法独立完成,适时使用本句型,让对这方面工作最拿手的同事助你一臂之力。

5.闪避你不知道的事时

句型:“让我再认真地想一想,三点以前给你答复好吗?”当上司问了你某个与业务有关的问题,而你不知该如何作答时,千万不可以说“不知道”,可利用本句型暂渡危机,事后将功课做足,按时交出你的答复。

把这些句型掌握得炉火纯青,并能随时变通,必定能弥补先天的缺失。反应第二投石问路是洞察事物最好的方法“反应”术,是投石问路以观回应,再行对策之术。“听其言而观其行”是“反应”术的基本技巧,要听话外之音,察不言之言。

在该篇中,鬼谷子主要讲了与人沟通时如何有意识地刺探对方的情况:

想要讲话,反而先沉默;想要敞开,反而先收敛——用反向形式来得到对方的回应,以观察其寄托。想要升高,反而先下降;想要获取,反而先给予——也就是舍得,小舍小得,大舍大得,不舍不得。情况明朗之前,用圆的策略来诱导对方;情况明朗以后,用方的策略来战胜对方——先圆后方。欲取反与——将计就计,让对手上套

为了捉住敌人,首先要放纵敌人,有时,退一步是为了进十步。处理问题既需要果断,也要善于忍耐,以等待最适宜的时机。“将欲取之,必先与之”的道理,就是说遇到强大的对手,如果不能一招制胜,就要假装屈服,暗中积蓄力量,然后趁其不备,一举成功。

五代十国时期,有一个小国史称后蜀,乃十国之一,其开创者为孟知祥。孟知祥死后,其子孟昶继位,便是蜀后主。后来,蜀国被赵匡胤所建立的宋所灭,孟昶也成为亡国之君。虽然如此,但是蜀地富庶,境内很少发生战争,社会经济有所发展,却与孟氏父子的治理有着莫大的关系。

孟昶15岁即位时,接受群臣朝拜之后,正准备退朝,突然有人高叫:“陛下,我是托孤之臣,为保国泰民安,臣请求掌管六军,请陛下恩准!”

孟昶定睛一看,原来是李仁罕。他稍一思索,便答道:“朕准你掌管六军。还望你不负朕望,多为朝廷出力!”

退朝后,孟昶想,这李仁罕多年来目无法纪,横行霸道,贪赃枉法,霸占民田,私建屋宇……今天,又要掌管六军,看来他是欺我年幼刚刚即位,在朝中立足未稳,想趁机揽权。有朝一日,他必有夺权之举,看来此人不可留!可他在朝多年,亲信多、势力大,弄不好后果不堪设想!怎么办呢?对,欲擒故纵,然后再突然袭击!

不久,孟昶又拜李仁罕为中书令。李仁罕更加骄横,逢人便夸耀:“我是托孤之臣,圣上不仅让我掌管了六军,还拜我为中书令,还打算过些天封我为公呢!”

李仁罕的私欲越来越重,言行也更加放肆,孟昶感到他对自己的威胁越来越大。

两个月过去了,李仁罕焦急地等待孟昶封他为公。一天,孟昶传旨召他入宫。李仁罕高兴坏了:“准是要封我为公了!”他趾高气扬地入了宫。“李仁罕听旨——”“臣在。”“朕今日赐你一死!”

李仁罕一愣,马上大叫:“臣有何罪?”“你图谋不轨,在禁军将领中宣称禁军只能听从你的指挥,其他无论何人的命令都不能听,把朕置于何地?你动用府库之银建私宅,还……”

李仁罕当时就傻了,连声高叫:“陛下饶命,陛下饶命啊!”“拉出去,斩!”

就这样,孟昶欲擒故纵,终于将李仁罕除掉,巩固了自己的地位。后来,他勤于政事,拓展疆土,发展生产,境内日渐富饶,百姓生活安宁。

孟昶曾经得意地对群臣说:“自古以蜀地为锦城,今日观之,真锦城也。”

孟昶暂时屈服,然后给敌人以致命的一击,正是一种“欲取反与”的谋略。《鬼谷子·反应》写道:“欲闻其声反默,欲张反敛,欲高反下,欲取反与。欲开情者,象而比之,以牧其辞。”鬼谷子这句话体现出卓越的变通思想,也就是以屈求伸的策略,即为了捉住敌人,首先要放纵敌人。退一步是计策,进一步才是目的。处理问题既需要果断,也要善于忍耐,这样才能等到最适宜的时机。乃静听声——会说的不如会听的“反应”术中有一种重要方法叫作“乃静听声”,说的就是自己先要保持沉默,静下心来认真听别人的言语,从中仔细体察对方的真正意图,就像张网捕鱼一样静心捕捉别人的言辞与意图。了解了别人的意图,就可以运用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对症下药了。

运用“乃静听声”,就应该学会装糊涂。装糊涂是一门高超的处世艺术。装糊涂,宗旨就是要掩藏真实意图,一定要逼真,使旁观者深信不疑,目的就是明确对方的真实意图。

日本某公司与美国某公司正在进行一次重大技术协作谈判。谈判伊始,美方首席代表便拿着技术数据、谈判项目、开销费用等一大堆材料,滔滔不绝地发表其公司的意见,完全没有顾及日本公司代表的反应。实际上,日本公司代表一言不发,只是在仔细地听、认真地记。

美方代表讲了几个小时之后,终于想起要征询一下日本公司代表的意见。不料,日本公司的代表似乎已被美方咄咄逼人的气势所震慑,显得迷迷糊糊,混沌无知,只会反反复复地说:“我们不明白。”“我们没做好准备。”“我们事先也未搞技术数据。”“请给我们一些时间回去准备一下。”第一轮谈判就在这不明不白中结束了。

几个月以后,第二轮谈判开始。日本公司代表似乎因上次谈判不称职,所以被全部更换。新的谈判团来到美国,美方代表只得重述第一轮谈判的内容。不料结果竟与第一轮谈判一模一样,谈判因日方代表对谈判项目“准备不足”而毫无成效地结束了。

经过两轮谈判后,日本公司又如法炮制了第三轮谈判。在第三轮谈判不明不白地结束时,美国公司的上司不禁大为恼火,认为日本人在这个项目上没有诚意,轻视美国公司的技术和实力,于是下了最后通牒:如果半年后日本公司依然如此,两公司间的协定将被迫取消。随后,美国公司解散了谈判团,封存了所有资料,坐等半年以后的最终谈判。

万万没有料到的是,仅仅过了8天,日本公司即派出由前几批谈判团的首脑人物组成的新谈判团飞抵美国。美国公司在惊愕之中匆忙将原来的谈判团成员从各地找回来,再一次坐到谈判桌前。这次谈判,日本人一反常态,他们带来了大量可靠的资料、数据,对技术、合作分配、人员、物品等一切有关事项甚至所有细节,都做了相当精细的策划,并将精美的协议书拟定稿交给美方代表签字。

美方代表马上傻了眼,一时又找不出任何漏洞,最后只得勉强签字。不用说,由日本人拟定的协议对日本公司极为有利。在美日的谈判较量中,日本人巧装糊涂,以韬光养晦的谋略获得了最终的胜利。其实作为一种谋略,“糊涂”不仅能在商场上取得出奇制胜的效果,也能在关键时刻逢凶化吉,转危为安。

装糊涂,无疑是“反应”术的一大法宝。装糊涂,除了演技之外,还需要自信。相信自己会成功,相信自己确实能掩人耳目以假乱真,相信自己演技出神入化,炉火纯青。这样,演起戏来才能面不改色心不跳,沉着冷静,应付自如。假装糊涂,就能捕捉到对方的信息,进而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掌控局势,掌握主动,最终实现自己的目的。克制隐忍——学会藏身,时机到了再出头

事情未发生之前,“静不露机,云雷屯也”,冷静沉着,不露声色,好像云雷蓄而不发,其实是在暗中观察、谋划,静待最佳时机的到来。而一旦时机成熟,万事俱备,就要及时出手,以迅雷之势直扑目标。有如霹雳,划亮整个夜空;有如惊雷,让人不及掩耳。

春秋初年,郑武公去世后,太子即位,他就是郑庄公。郑庄公出生时,因脚在先,头在后,让母亲武姜难产几乎丧命,所以武姜十分讨厌他,而偏爱他的胞弟共叔段。兄弟俩长大之后,武姜曾几次请求立共叔段为太子,但武公碍于古制,没有答应。对于这事,武姜和共叔段一直心怀不满,所以武公一死,他们便加紧了夺权步伐。

开始,武姜以母亲的身份为共叔段要求封地,要庄公把制邑封给共叔段。制邑是军事要塞,庄公没有答应;武姜就又替共叔段求易守难攻的京城,庄公只好答应了。

共叔段一到京城,就加高加宽城墙。郑国大臣们对此议论纷纷,负责国家礼制的大臣对庄公说:“对于都邑城墙的高度,先王都有规定。如今共叔段不按规定修城,您应及时阻止他,以免后果难以收拾。”庄公何尝不明白这个道理?但他心里另有打算,所以说:“我母亲希望这样,我又有什么办法呢?”

共叔段见庄公没有对自己采取限制措施,便更加放肆起来,下令让西部、北部边陲守军听命于自己,并私自占领了周围的城邑来作为自己的封地。这种行为使郑国将士们愤愤不平。公子吕对庄公说:“应及早下手制止他,否则军队慢慢就会被他掌握了!”郑庄公还是不紧不慢地说:“用不着,不仁不义的事做多了,就会自取灭亡。”

共叔段看到哥哥还没有反应,更加肆无忌惮起来,聚集粮草,扩充步兵和车马。他还暗地准备攻打庄公的国都,并约母亲作为内应。这下举国上下的百姓都义愤填膺。

这时,庄公派人探听到共叔段起兵的日期后,便说:“时机到了!”于是立即调派公子吕率领两百辆战车攻打京城。京城军民纷纷倒戈,而共叔段又没有做好防御的准备,只好撤退,跑到鄢地。庄公派大将打到鄢地,共叔段只好逃亡到外国去了。

对于一般敌人,只要自己实力不处劣势,就好对付。但郑庄公的敌人不是别人,而是他的生母和胞弟,这就让他有些犯难了。如果一开始就对共叔段大加讨伐,别人会说他不顾亲情,在道义上他会失分。用什么方式与他们斗争才好呢?

郑庄公的高明之处,在于其遇事能忍善藏。当他的母亲武姜与胞弟共叔段串通一气,给他多方制造麻烦的时候,他能做到隐忍不发。共叔段想占好的地方,他就把共叔段分封到京地;共叔段贪心不足,大修城邑,图谋不轨,他也能克制隐忍,装出一副漫不经心的样子,藏起自己的智慧和意图。如此这般,使得他的胞弟对他产生错误的判断,错把他表现出的妥协退让误认为懦弱无能,于是步步紧逼。

这样一来,一是使共叔段过低地估计庄公的实力而疏于防范,二是让共叔段一步比一步深地暴露自己的弱点,向世人昭示了他足以致命的滔天罪行。如此,庄公既能一出手就轻松地置对手于死地,又能顺理成章地出兵,不使自己背上“不孝不悌不仁”的罪名,反而赢得“大义灭亲”的声誉。

能忍善藏之后,第二步便是抓住最佳时机,该出手时就出手。一旦时机到来,便以迅雷之势出手,重拳出击,让对手再无翻身之日。

郑庄公在胞弟逼宫一事上的隐忍,说到底不是单纯的隐忍或退让,而是运用了“避其锋芒,诱敌深入”的策略。如果早早动手,就是抓住了胞弟也不能将他处死,会留下无穷后患。等到共叔段阴谋尽显的时候,郑庄公集合军队给以致命一击,既赢得了民心,又轻松地除掉了王位竞争者;既巩固了自己的地位,又不失道义,实乃高明之举。

这就是鬼谷子所说的“欲闻其声反默,欲张反敛”,就是说打击敌人的时候应当诱敌深入,避其锋芒,甚至假装糊涂。假装糊涂,放纵对手,让对手放松警惕,自己再暗自布局,在关键时刻给予对手致命一击,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这样的历史故事告诉我们:不管是在工作还是生活中,若是与他人竞争,时机不利,要能忍善藏;一旦时机成熟,该出手时就出手,不要拖延,也不要含糊。正所谓:“真功夫不可告人,自有其理由。”有时是时机不成熟,必须像猎人一样耐心潜伏着,等待猎物出现;有时是为了让对手充分表演,完全彻底地暴露出他的全部招数,然后再抓住其要害给予致命打击,让他领教后发制人的厉害。钓人之语——找到“动情点”,语言才具说服力

公元前265年,赵国的赵太后刚执政不久,秦国便发兵前来进攻。赵国求救于齐国,齐国提出必须让赵太后的小儿子长安君做人质,才肯发兵相救。但是赵太后舍不得小儿子,坚决不允。赵国危急,群臣纷纷进谏,赵太后依旧坚决地说:“从今日起,有谁再提用长安君做人质的事,我就往他脸上吐唾沫!”大臣们便不敢再多说什么。

有一天,左师触龙要面见赵太后,赵太后知道触龙一定是为了人质的事而来,于是她便摆开了吐唾沫的架势。不想触龙慢条斯理地走上前,见了太后,关心地说:“老臣的脚有毛病,行走不便,因此好久未能来见您,但因为担心太后的玉体,今天特地来看望。最近您过得如何?饭量没有减少吧?”

赵太后答道:“我每天都吃粥。”

触龙又说:“我近来食欲不振,每天坚持散步,饭量才有所增加,身体才渐渐好转。”赵太后见触龙不提人质的事,怒气渐渐消了,两人亲切、融洽地聊了起来。

聊着聊着,触龙向赵太后请求道:“我的小儿子叫舒祺,最不成材,可是我偏偏最疼爱这个小儿子,恳求太后允许他到宫中当一名卫士。”“你的小儿子多大了?”赵太后问。“15岁了。虽然年纪轻些,但我希望趁自己没死的时候把他托付给您……”

赵太后惊讶地问:“你们男人也疼爱自己的小儿子?”

触龙说:“恐怕比你们女人还甚呢!”接着他把话题引申一步,“臣以为太后疼爱女儿燕后比疼爱小儿子长安君还要多呢!您送别燕后的时候,握住她的脚后跟哭泣,实在叫人感到哀痛。她走了以后,您常为她祷告,希望她的子孙世代做燕国的君主……”“正是这样呢!”赵太后心里欢喜,脸上露出了笑容,“疼爱孩子就要为他们做长远打算嘛!”

这时候,触龙态度庄重地提醒赵太后说:“太后对长安君可没有做长远打算呀!您想一想,赵国建立以来,君主的子孙封侯的,他们的继承人还存在吗?是君主的子孙都不成材吗?不是!只是因为他们地位高贵而没有功劳,俸禄丰厚而没有政绩,所以是站不稳脚跟的。现在太后使长安君的地位很尊贵,分给他肥沃的土地、用不完的财宝……然而这些都不如早点叫他为赵国建立功劳好,不然的话,有朝一日您去世了,长安君凭什么在赵国稳固自己的地位呢?为此老臣才说太后没有替长安君做长远打算,对他的疼爱也不及燕后……”“我真是一时糊涂呀……”赵太后老泪横流,泣不成声,“你说的才是真正疼爱孩子呀。我委托你去准备,早一点把长安君送到齐国去,请来援军要紧啊……”“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触龙之所以能够说动赵太后,主要是能够“以情动人”。就像鬼谷子所说的“其钓语合事,得人实也。其张网而取兽也,多张其会而司之”。最初见面,触龙闭口不谈人质一事,而是问候赵太后的饮食起居,这番嘘寒问暖让赵太后的心里稍微舒坦了些。赵太后那时的心情应该是灰暗之极、沮丧之极,而一些大臣却强行进谏,这会使她更难过。作为一位忠心的老臣,此刻触龙的问候是关心君主,这是常情,也能给赵太后些许的安慰。

其次,触龙以身说法,用自己疼爱少子的例子来说明,父子人伦,关怀有加,实是常理。“贫家有子贫亦娇,骨肉恩重哪能抛?”借此表示对赵太后母子情深的理解和体谅。这让赵太后面露喜色,也就为之后的“位尊而无功,奉厚而无劳”的说理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正是在这一番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谈话中,赵太后接受了触龙的建议,终于答应送长安君到齐国去做人质。触龙的做法,不仅表明了他的胆气,更显示出他的智慧与高明。先声夺人——主要看气势

千百年来,诸葛亮在人们的心中已经成为智慧的化身,其传奇性的故事一直为世人所传诵。诸葛亮文韬武略,多谋善断,长于巧思,善于论辩,联吴抗曹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就是得力于诸葛亮那无与伦比之口才。

曹操统一北方后,开始率领大军南征,刘备势单力薄,无力反击,大有坐以待毙之势。以刘备自己的力量,绝对无法与曹操的势力抗衡,办法只有一个,就是与江东的孙权联手。此时,诸葛亮自愿出使到江东做说客。他并不是像一般人那样低声下气地求孙权,而是采用“反客为主”的方法,表现出一副强硬的态度,硬是激发了孙权的自尊心。

当时,东吴孙权自恃拥有江东全土和十万精兵,又有长江天堑作为天然屏障,大有坐观江西各路诸侯恶斗的态势。他断定诸葛亮此来是做说客,采取了一种居高临下的姿态等待着诸葛亮的哀求。

不想诸葛亮见到孙权,开门见山地说道:“现在正值天下大乱之际,您举兵江东,我主刘备募兵汉南,同时和曹操争夺天下。但是,曹操几乎将天下都夺去了,现在正进军荆州,名震天下,各路英雄尽被其网罗,因而造成我主刘备今日之败退。您是否也要权衡自己的力量,以处置目前的情势?如果贵国的军队足以与曹军抗衡,则应尽快与曹军断交才好。”诸葛亮只字不提联吴抗曹的请求,他知道孙权决不会轻易投降,屈居曹操之下。孙权听完诸葛亮一席话,虽然不高兴,但不露声色,反问道:“照你的说法,刘备为何不向曹操投降呢?”

诸葛亮针对孙权的质问,答道:“你知道齐王田横的故事吗?他忠义可嘉,为了不服侍两主,在汉高祖招降时不愿称臣而自我了断,更何况我主刘皇叔乃堂堂汉室之后。钦慕刘皇叔之英迈资质,而投到他旗下的优秀人才不计其数,不论事成或不成,都只能说是天意,怎可向曹贼投降?”

虽然孙权决定和刘备联手,但面对曹操八十万大军的势力,他心里还存有不少疑惑——诸葛亮看出这一点,进一步采用分析事实的方法说服孙权。“曹操大军长途远征,这是兵家大忌。他为追赶我军,轻骑兵一整夜急行三百余里,已是‘强弩之末’。且曹军多系北方人,不习水性,不惯水战。再则荆州新失,城中百姓为曹操所胁,决不会心悦诚服。现在假如将军的精兵能和我们并肩作战,定能打败曹军。曹军北退,自然形成三分天下的局面,这是难得的机会。”

于是,孙权同意诸葛亮提出的孙刘联手抗曹的主张,这才有后来举世闻名的赤壁之战。诸葛亮真不愧为高手。“诸葛亮说吴侯”一直是《三国演义》中读者津津乐道的故事,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