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版报道的气质养成:新闻通讯采写实践与感悟(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1-08-02 04:22:26

点击下载

作者:冯诚

出版社:新华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镇版报道的气质养成:新闻通讯采写实践与感悟

镇版报道的气质养成:新闻通讯采写实践与感悟试读:

重磅推荐

冯诚同志是一位辗转主政新华社四个国内分社的首席记者,时间长达20年。他以其丰富的阅历、特殊的站位、独到的视角,领衔策划采写了大量见证非凡历史、记录时代风云的精品力作,而后又现身说法,将这些作品的策划采写过程和感悟以案例解码方式,生动形象地呈现出来与读者分享。这充分体现了一位老记者的社会责任和职业情怀。

自媒体时代,新闻信息传播越来越碎片化、快餐化,这就更需要主流媒体记者不断锤炼“四力”,深入基层,写出具有时代气质和职业品格的“镇版之作”!

毫无疑问,冯诚同志奉献给人们的是一部有温度有品质的新闻教科书。亮眼的书名,厚重的内容,资深新闻人可触可感的实战操作秘笈——我相信,这本专著的出版发行定会对媒体同行、新闻院校师生乃至新闻理论工作者大有裨益。——中国记协原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 翟惠生

作为一名多年致力于中国传媒发展研究的观察者、分析者和研究者,我深切感受到学界在新形势下传播话语研究方面的稚嫩和不足,为业界提供的理论指导还远远不够。现在,摆在面前的这部书稿,是一位传媒一线的实践者倾注心力而成的作品,实践的升华和理论的总结让我感觉到它的分量。这部专著既有战略思维的总体思考,又有细致入微的操作过程,还有生动可感的案例分析,为中国新形势下新的传播范式的研究提供了一个主流媒体改革发展的鲜活范本,也为业界同行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宝贵经验。这部新著的问世同时也表明,处于传媒业最前沿的实践者们正以一种更为自觉的态度思考着中国传媒业的未来,这种自觉的现实根源正是传媒市场主体地位的日渐明晰。——著名新闻传播学专家,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执行院长,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 喻国明

冯社长——请允许我继续这样称呼冯诚同志,因为我当小编辑时他就已经是分社社长了。20年,从大漠西陲到扬子江下游,4个分社社长的职业经历,在我印象中,新华社独一无二。这固然足以表明冯诚同志的不凡,但真正令我景仰尊重的,不是冯诚傲人的“新闻官”资历,而是他对记者这个职业的自豪自尊与挚爱。这种挚爱,在当下弥足珍贵。如今,新闻人转换跑道越来越不是新闻了,媒体业者不希望子女再干媒体的越来越多了。这个时候,品读冯诚同志的文与人,唤起我们的职业荣誉感,这个作品集,来得正是时候!

很荣幸曾在《新华每日电讯》编排过冯诚同志的新闻报道。他的每一篇报道,都深入采访,准确提炼新闻点,用心谋篇布局。尤其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他的报道总是精心制作标题,新闻性与文采浑然一体,我们报纸编辑常常为之眼前一亮。文上一行字,文下十年功,冯诚的功力何止十年!他是新闻人,更是文化人,诗文书法与新闻相得益彰。2017年11月,承蒙冯诚同志垂爱,将他荣获第二届“书城杯”全国散文大赛特等奖的散文《低于人间一千米深处的记忆》,惠赐新华每日电讯《草地》副刊,刊发后好评如潮。读此文我和许多同事第一次知道,儒雅的冯诚,年轻时曾经干过在鬼门关前讨生活的矿工。他的新闻,始终关注处在社会最底层的人,始终为国家的进步鼓与呼,因为他有着“抹不去的矿工烙印”。不仅如此,正如他在文中写道:“矿山经历还让我养成一种矿工思维,比如,有人问你为什么要善待他人?我就会回答:不善待他人,井下石头把你砸扁了,谁把你拖到地面去?如果有人问为什么要淡看身外之物?我就会回答:假如你身处千米井下,井口厚厚的风门‘呯’地一声关上,那时你和外面的世界阴阳两隔,身外东西再多又与你何干!”读了这样的文字,我更明白了冯诚同志何以如此为人这样为文。这位有矿工烙印和矿工思维的新华社记者,荣光让我们分享,精神永砥砺后辈。——新华社高级编辑,《新华每日电讯》报总编辑 方立新

冯诚先生2011年初调到江苏工作后不久,领衔采写的《江苏“新时尚”:亲农 尚绿 炫文化》一稿视角新颖,写作精到,令人耳目一新,《新华日报》头版头条刊登了这篇稿件。此后我们在《中央媒体看江苏》栏目还刊出他多篇重点报道。冯诚先生身上有一种职业新闻人的风采和气质,他采写的许多稿件,都是他深入调研后独家原创的走心力作,有很好的社会反响。现在他又静下心来不辞劳苦,把自己几十年组织指挥、策划经营重点报道的心得感悟、真知灼见精心编写成书,无私分享于读者,这无疑是业界的一件大好事。阅读冯诚先生这部书稿,我深深感到,不仅他的新闻采写经验让人深受教益,而且他作为一个新华社老记者的那种职业精神和优良作风同样令人感佩!——高级记者,江苏省记协主席,原《新华日报》社社长、党委书记、新华报业传媒集团董事长 周跃敏

冯诚先生20年来的“镇版报道”,可以视作新闻写作的教科书,让新闻人懂得什么是“大稿子”“好稿子”。他的报道是充满力量的,始终紧扣时代脉搏,把握时代主题,成为中国社会深刻变革的时代记录者;他的报道是蕴含温度的,是用双脚走遍中国大地,深入基层一线挖掘出来的鲜活案例;他的报道是十分好看的,宏大的时代背景,独特的观察视角,生动的新闻故事,与诗意的语言表达相互交织,形成了独树一帜的报道风格,也为中国的新闻报道提供了一个极佳的写作范本。——高级记者,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台长、党委书记,江苏省广播电视集团董事长,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 卜宇代序一“气质”是如何养成的——我的读后感郭奔胜

差不多一年前,在一次茶叙时,尊敬的老领导冯诚同志表示退休后要出版一本自己的书,名字都起好了就叫《镇版报道的气质养成》(以下简称气质养成),我立刻表示十分期待早日能够看到这本心血之作。时间飞逝,一年后的今天,当我拿到这本书的书稿时,心中颇不平静,感佩冯诚同志的严肃认真,更感佩他从事党的新闻事业几十年如一日的担当和勤奋。我几乎是一口气阅读了全部篇目,其中也有一些篇目是我在新华社江苏分社工作期间有幸与冯诚同志一起采写的,那种甘苦、煎熬至今历历在目。不管是不是我的亲身经历,翻开这一篇篇浸透着思考功力和人生风采的新闻作品,我的眼前仿佛徐徐展开了一幅运用不同时代画笔描绘的画卷,而这幅画卷上清晰地刻上了冯诚同志数十年来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生活的脚印。

冯诚同志在新华社的工作经历,堪称是新华人中的典范,其30多年的职业生涯中,在分社社长岗位上就长达20年,先后任新疆、甘肃、湖北、江苏四个分社社长,在祖国的东中西地区都较长时间工作过,且均任当地分社的主官,这样的工作经历和生活阅历在国社中实属不多见。正因为有这样频繁的跨区域、跨文化、跨时期的岗位变动和生活场景变换,锻造了冯诚同志宏阔的观察视野和细腻的情感世界。在这个漫长而又匆匆的职业过程中,变化的是年轮,而不变的是冯诚同志那份浓浓的家国情怀和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他对党的新闻事业的热爱和奉献,从这些历经不同时期、但至今读来仍然鲜活的饱含“四力”的新闻作品中便可感知、便可感动、便可感悟。

作为一位还在岗位上战斗的新闻工作者,我是把《气质养成》这本书作为自己的职业教材来阅读的,我反复体会作者写作时的站位、逻辑和思考,也反复回忆我在江苏工作期间的共同战斗经历,那是一段美好而又难忘的岁月。下面我结合与冯诚同志一起采访和打磨稿件的经历,谈谈自己阅读《气质养成》后的几点体会:

从省情发现国情。冯诚同志的新闻作品几乎都是接地气的作品,由于他长期在地方分社工作,所以他的新闻触角是深深扎根在祖国大地上的,他走到哪里,作品就诞生到哪里,既有陇西咏叹调,又有葡萄熟了的味道,既有长江之歌,又有苏南小调,从他的作品中可以见证时代的变迁、改革的历程、生活的变化,比如《陇原今朝好“如意”》《洪湖治理浪打浪》《从紧锁边关到开放前沿》《喜看“无锡拐点”》等作品,都有特定区域内的变迁故事。但是这些故事并不是孤立的、个案的,而是有普遍联系的、有样本价值的,这些作品反映了冯诚同志善于从省情中反映国情、反映时代的深厚洞察力和思考力。我曾经与冯诚同志探讨过,在地方分社工作的同志们其作品优点是接地气,但缺点是有时过于地方化而新闻性、传播力不足,我认为要多从省情中捕捉反映国情的典型故事、典型事件、典型实践,冯诚同志完全赞同,他还结合自己在四个省份的职业实践谈了很多体会。他说,在西部工作时就要善于捕捉国家在战胜贫困上的决心和毅力,在中部工作时要多发现中部崛起的那份热烈和冲动,在东部工作时要能够捕捉走在发展前列地区的转型之艰和转型之进,总之,笔下要立足省情,但又要善于跳出省情,始终思考国情、反映国情、认识国情。这本书中收录的作品之所以能够成为镇版之作,刊登到头条,与他的国情视野是分不开的。

做时代的问答者。翻开冯诚同志的新闻作品,扑面而来的除了浓浓的地域特色外,还能够聆听到一个又一个时代的清脆响音。2018年迎来了我国改革开放四十周年,而冯诚同志的职业生涯几乎贯穿了这个波澜壮阔的伟大历程,所以他的不少作品都是反映改革开放进程中的故事,而且是不同区域、不同时期、不同人物、不同角度。他的作品不是简单地反映时代之问,还深刻地反映了时代答卷。《浙江大潮动陇原》《5元小炒有商机》《江苏沿海:悄然崛起新增长极》《恍如改天换地》……这些作品以小见大、以点及面、以问促答,始终穿梭在时代的光影中,从中可以看到时代之变、时代之新、时代之势、时代之歌。记者是时代的瞭望者,从冯诚同志的作品中不难看出,他不仅是优秀的瞭望者,还是勤奋的探寻者、思考者、问答者、记录者,他的新闻作品为时代留存、为历史留影,具有每个时代所特有的丰富质感。时代不单单是时间的线条,还有丰富的颜值和内涵,但这不是简单的呈现,而是复杂的运动过程,这就需要置身时代的记者善于发现、善于感悟,冯诚同志把发现贯穿于职业始终,把感悟凝练于笔端,经历不同时期,他总能够为时代放歌、为时代作证、为时代问答。这是富含深深启迪的优秀新闻人故事,这个故事属于时代,也属于未来。

笨功夫就是真功夫。冯诚同志30多年的新闻从业时间,有20年是在不同分社当负责人,新闻作品需要大量来自一线的采访,而当了领导干部大多时间用来处理决策和管理,这个看似矛盾的关系,冯诚同志却处理得很好,就是用一线记者的心态来对待每一篇作品,不管行政工作有多忙,他总是用尽可能多的时间到基层采访,而他的采访从来不会蜻蜓点水,到一个点上不采到鲜活的故事、不访到事件真相,决不罢休。我与冯诚同志在江苏共事5个年头,有机会数次一同前去基层采访,也就有机会目睹像他这样一代新闻人是如何采访的。有三个场景至今印象深刻:一次是在高温达39℃的一天,我们一同去常州采访道德讲堂建设,在座谈后,他不顾高温执意要到现场去采访,采访场地就是在炎热的露天广场,当地宣传部门的负责人建议傍晚采访,冯诚同志一口回绝了,采访就是采访,再热也要把现场的事情搞清楚,半个小时后大家大汗淋漓,但采访仍在进行中;一次是春运期间在南京火车站“走转改”,那天南京-7℃,冯诚同志不顾严寒,全过程体验春运中的铁路人是如何开展工作的,并在站台上当志愿者,其实这就是在体验式采访;一次是在昆山调研,他深入到一位农户家中,几个小时过去了,还在兴致勃勃地聊家常,把午饭推迟了2个小时。在这些过程中,我深刻地体会到,新闻记者的采访没有捷径可走,所有的好故事都是在笨功夫中发现的,而笨功夫就是真功夫,即扑下去、蹲下去、沉下去,精彩永远在采访的路上,而不是在会议室里、在电脑中。由冯诚同志构思和领衔,我印象最深的稿件《江苏“新时尚”:亲农 尚绿 炫文化》,是他长达2个月时间思考、调研而写成的,足见“笨功夫”之深。可以想象得到,收录到本书中的每一篇作品都是“真功夫练就的”,所以读来总能给人以思考和启迪。

思考是苦的也是甜的。冯诚同志的新闻作品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饱含思想性,无论是标题,还是导语,无论是谋篇布局,还是段落行文,他都强调要有思想张力、思考心力和思辨能力。他是这么要求的,也是这么实践的,从本书收录的数十篇文章的每一个标题中都可窥见一斑。坦率地说,思考是很苦的,尤其是从事文字工作,一辈子与文字打交道,还有多少新话?还能有多少新表达?特别是新闻作品,要做到每一天都是新的,每一篇都是新的,每一个地方都是新的,又是何等的难上加难啊。冯诚同志在这方面是不给自己退路的,他常常为一篇稿件的标题而苦思冥想,甚至吃不好饭、睡不好觉,但再苦也改变不了他的执着。翻开本书,好标题比比皆是,比如《江苏“新时尚”:亲农 尚绿 炫文化》《敖包的守望》《长江大堤上的“科学决战”》《砥砺担当正其时》《江苏:给长江一个绿色承诺》《恍如改天换地》,等等。这些极具思考穿透力的标题及文章,都非一日之功,非轻易得来,都是苦苦思索、苦苦采写、苦苦打磨的结晶,这体现了作者的文字功底,也反映了作者的思想自信。我们经常说,文如其人,冯诚同志的新闻作品深刻体现了他作为职业新闻人的思考者形象、思想者内涵和自我超越的追求。从这个角度来说,他的新闻作品镌刻着他的职业情怀、忘我精神和勤勉态度。因为在一起共过事的关系,我常常能够看到冯诚同志为一篇稿件眉头紧锁,又常常看到他想到一个精彩角度或标题后的本真的兴奋。上文提到的《江苏“新时尚”:亲农 尚绿 炫文化》,这个富有诗意而又富含哲理的标题,冯诚同志思考了2个月,那是2011年上半年,他刚刚调任到江苏分社社长的岗位,正在琢磨怎样写一篇他这位“新江苏人”眼中的不一样的江苏,虽然他此前已经在三个省份写了大量有分量的稿件,但他不从经验出发,而是从实际出发,从调研出发。他一个地方接着一个地方“走转改”,差不多走完了江苏一半以上的地级市,他的思路开始清晰,“亲农”是在苏州调研时想到的,他看到,工业这么发达的地方仍然这么高度重视农业,令人赞叹不已;“尚绿”是他在苏中地区调研想到的,扬州等地高度重视城市生态建设,舍得在生态建设上投入,令他印象深刻;而“炫文化”是他在周总理的故乡淮安调研时萌发的,当时我在现场,淮安的同志不是领着我们去看工业,而是先来到大运河边的漕运博物馆,看起了文化。调研结束时,冯诚同志说,不只是淮安,江苏很多地方给前去参观的客人不是先介绍GDP,而是先介绍文化,这就叫“炫文化”,也是重视文化的表现。至此,他对江苏的新印象有了一个完整的表达。而文章的最终标题是我们在回南京的路上,大家一路讨论,最后冯诚同志一锤定音就叫《江苏“新时尚”:亲农 尚绿 炫文化》,这篇通讯稿经《新华每日电讯》报头版头条刊发后,在江苏干群中引起热烈反响,时任中共江苏省委书记罗志军同志在每日电讯上做出批示,认为文章对江苏的科学发展给出了新的角度,很有启发,推介给江苏各级干部学习研读,一时间,“新时尚”一词成为江苏干群口中的热词。“新时尚”一稿的社会反响足以证明,冯诚同志来江苏后的第一篇大稿子就一炮打响,而其背后的艰辛思考和苦苦追问,对我这样的亲历者来说,更是深刻的教育。据他介绍,他有多个夜晚为这条稿件而失眠,当然,他也为稿件的成功而喜悦。他总在分社的业务例会上提醒年轻的同事们,学会思考和提炼,是当好记者的必修课,记录者首先是发现者、思考者,否则记录会失去思想的光辉。此话,我深深印在心中,也在努力实践着。

我离开江苏工作已经快3年了,一些记忆逐渐模糊,感谢冯诚同志用这样一本带有温度和情感的大作,唤醒了我对在江苏一起战斗的火热生活的点滴回忆,虽然只是片段,但已是感动不已、感慨万千!

谨以此文向师者冯诚同志深深致敬!(作者系新华社高级记者、十佳记者、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新华网总编辑)代序二彰显互联网时代的新闻专业主义滕朝阳

与冯诚先生同为新华人,落笔写这篇文字时仍缘悭一面。我入职新华社那年,冯诚先生已是地方分社主要领导。我的专业是新闻评论学,也写过成百上千,于报道写作却没有心得。因之种种,对这本精品报道集,我需要的是花时间研读,发议论并不恰当,谈点读后感倒可以。

首先,从体例来说,这个报道集有独特的文本价值。

我读了七年新闻学,回忆当时所用教材教辅,基本是选刊有影响力的新闻作品,专家学者来谈这些作品好在什么地方、为什么好。这当然无可厚非,并且常能揭出作者所未察未悟者,却也有不免搔不到痒处的遗憾。

这本报道集则不同。报道前面都附有作者的“采写手记”,告诉读者这些“镇版之作”是如何采访、如何剪裁、如何写作,为什么要那样采访、那样剪裁、那样写作。作者“现身说法”,如果洗去“自卖自夸”,就可以在作品和读者之间架起“不隔”的理解通道。作者自我解读或自我解剖,可以说是不可替代的,所谓个中滋味,甘苦自知。作品在前,解读其后,如徜徉于华屋,听作手讲解如何设计、如何选材、如何架构,浸淫其中,揣摩玩味,一定有助于青年学子获得相当丰富生动的间接经验。但我决不是说,这种体例对习见的体例构成否定或贬低,它们之间的关系不是替代,而是互补。

点出这个文本的独特性价值固然重要,但还不是我最想说的话。我最想说的,是这个文本彰显了互联网时代的新闻专业主义,从学科建设的角度看,则是在为新闻立学。

二三十年前,关于新闻“有学”还是“无学”的争论还有余音,如今则几乎成了绝响。不是问题随着时代的进步被解决了,而是被搁置、被湮灭了。互联网时代,特别是随着移动互联网迅猛发展,人人都有麦克风,人人都是键盘侠,于是仿佛人人都是媒体、人人都是记者。新闻行业的门槛仿佛已被冲掉,新闻职业的专业性被有意无意淡化,主张新闻“有学”似乎是件让人羞愧的事。果真如此吗?冯诚先生的报道集让人看到,新闻专业主义面临冲击和挑战,但记者这个职业不会消亡,新闻的专业性门槛依然存在。

手里有一个麦克风,能不能发出美妙动人的声响?买几个键盘不停敲打,能不能写出感染人、启发人的篇章?抄来抄去、转来转去,能不能成为有生命力的媒体?信耳食之言、搬会议材料,能不能成为有影响力的记者?像这本报道集中的《喜看“无锡拐点”》,貌似平淡无奇,细读之后,不妨自问:我真的懂调查吗?我真的会研究吗?我真的善于谋篇布局吗?我真的也能像作者那样在那样的情境中下一“拐点”的判断吗?我有这样的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吗?我去无锡采访一趟,也能写出这样的报道或比它写得更好吗?新闻不仅“有学”,而且大有学问。

新闻之“有学”,不仅在于要经过采访、写作、摄影、版面设计等专门训练,也需要诸多专业知识储备。著名记者郭超人上世纪50年代在北大读书时,语言学老师是王力,文学史老师是游国恩,经济学老师是陈岱孙,这些都是大师级的师资力量。没有大师固然无法可想,虽有大师也要有心向学。没有一定的经济学知识,如何能写好经济报道?没有一定的法律知识,如何能写好法制报道?没有丰富的理论工具,如何能科学分析社会?新闻的专业性,不应仅仅理解为在技术上严格遵循专业化的报道规范,同时也应是对报道对象的专业化呈现。有了新闻专业知识,报道才能写得像个报道;有了其他专业知识,报道才能写得高人一筹。

新闻之“有学”,不仅在于书本中“有学”,也在于实践中“有学”。新闻工作的本质就是调查研究。调查研究是记者成长的必由之路。新闻界有一个“传帮带”的好传统,有的媒体已将之制度化为“导师制”,有的可能已经丢掉了。新入职的年轻人,有资深记者带着深入实际采访几次,头脑中的书本知识就能活起来;自己一个猛子扎下去,则可能被斑驳的现实或成堆的材料淹没,甚至怀疑学过的知识是否有用。无论是求学时,还是工作后,遇到一个好老师,都是一种幸运。从这本报道集看,很多报道都是冯诚先生带着年轻记者调查研究完成的,那么他可说是个好老师。

在喧嚣的互联网时代,冯诚先生用“镇版之作”彰显了新闻专业主义,也用他动人的现代诗,书写了这个时代日渐稀薄的情感和灵魂。(作者系新华社高级编辑、知名新闻评论家)引言

何为“镇版报道”?简言之,就是媒体和采编人员精心谋划、重点经营、稿件分量重、刊登于版面重要位置的报道。对于传统的报刊纸媒来说,头版头条包括其他版面头条就是最有分量的镇版报道,代表着当期的报道重点、版面语言乃至写作水平。经常听到报社编辑讲,从一大堆稿件中选出合适的头条很不容易,可见其标准和门槛之高。而对于记者来说,争取上头条、特别是头版头条(包括新媒体版面头条)也是在所不惜的专业追求。在镇版报道中,通讯报道显得尤为珍贵。因为新闻通讯的策划采写,考验的是记者的综合业务素质,历来被看作是检验新闻工作者采写能力的试金石。本书就是作者以一批亲历亲为的镇版报道为案例,尝试打开重点新闻通讯报道的策划采写密码。

当今移动互联网时代,媒体生态和传媒格局震荡裂变重新洗牌,全媒体业态快速成形,融合报道成为时尚,自媒体疯狂生长,传统媒体纷纷转型。信息传播碎片化、新闻产品快餐化、媒体呈现和用户体验方式多元化,传媒新概念、新名词、新形式层出不穷,喧嚣声声。新媒体信奉的是技术为先、渠道为重、包装为要、融合为尊,谁在无人机拍摄、机器人写稿、大数据整合、微平台推送方面先人一步谁就想执牛耳。传统媒体“生存还是死亡,这是一个问题”。但是,当技术创新和平台渠道的动能有效释放时,人们最终发现,无论终端呈现方式如何千变万化五花八门,都离不开具有深邃思想的文字表达和文本原创这个“基石”,独家原创的文本精品和“镇版力作”始终是不可或缺的“定海神针”。换句话说,优秀的文本内容依然是“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中的“一”。是的,今天,依然需要用写作来思考、整理和记录这个非凡的时代。正因为如此,在全球各大通讯社和知名新闻媒体中转型发展一路领先的中国国家通讯社——新华社,一天也没有放松过对记者文本写作的严格要求。恰恰相反,时至今日,她遍布国内外所有分支机构的一线记者仍然把深入基层调查研究、采访写作“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精品力作当作至尊追求,从而为海内外千千万万受众和五光十色的媒体终端提供着丰富多彩的原创精品。与以往不同的是,基于全媒体报道新模式,新华社记者的文本写作也在颠覆固有概念,其采访、写作已经与编辑、制作、分发融为一体,与音频、视频、网络、客户端等多向适配顺畅交互,它要求记者从采集源到传播端全流程谋划,使文本稿件能够一源多端,实现传播效应最大化。

我从1996年底开始,在分社社长、首席记者岗位20年(1996年12月——2016年12月)。期间,每年都带领记者采写一批有镇版分量的重点报道,多年积累下来,在各大报刊发表的各版头条或重要版面稿件百篇以上。从时代变迁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角度考量,跨世纪的这20年,新闻人笔下的一系列镇版之作很值得后来人记忆。而这20年,我本人又先后在新疆分社、甘肃分社、湖北分社、江苏分社四个分社任职。从边疆民族地区到全国最贫困省份、从中部经济大省到沿海开放大省,强烈的地域反差、贫富不均的新闻资源每每考验着我对重点新闻报道的策划经营能力;时间跨度20年,空间跨度横贯祖国西东,频繁的时空挪移和突兀的视域转换,迫使我必须把个人的特殊经历与新闻报道应该记录时代风云的要求相融合,力求赋予每一篇新闻作品历史的承载;国家通讯社的政治担当和新闻人的职业追求,又使我特别在乎作品的专业水准和气质养成。当我以这些作品为案例,与一些新闻学院学子和新闻同行交流时受到普遍欢迎,大家还特别希望能有更为系统厚重的文本呈现。

有感于此,我把自己多年来担任分社社长及首席记者期间领衔采写、并在《新华每日电讯》等重要报刊刊登的诸多头版头条包括部分其他版面头条予以搜集整理,并从中精选出30篇有代表性的通讯报道、6组深度系列报道,作为案例,逐一从策划背景、采写过程、报道效果、写作感悟等方面进行解码分析,以期对年轻同行和莘莘学子有所帮助(需要指出的是,这些案例作品,都是我和同事们共同策划采写的成果,它更多地凝结了合作者的智慧和劳动)。

本书所选的这些通讯报道案例,就其新闻原作而言,最早一篇是1997年10月在新疆发出的《筑起新世纪的经济高地》,最近一篇是2016年12月在江苏发出的《江苏:给长江一个绿色承诺》。这些稿件内容涵盖了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技、生态、民生等方方面面,它可以让人触摸到20年来中国大地上划时代变迁中的些许脉动和履痕;就其每一篇(组)的采写手记来说,则试图从不同的视角和层面揭示新闻写作方面许多带有规律性的东西。而贯穿全书36篇(组)所有篇章的共同特质,则无疑是新华社新闻通讯特有的气质品格,这就是:主流担当、为民情怀、“四力锤炼”、诗意表达。这是国家通讯社对自己从业记者始终不变的底线要求,也是对分社社长、首席记者赋予的职责使命,更是我多年来的孜孜追求。

主流担当,这是新华社记者的天职。新华社是1931年在江西瑞金与中华苏维埃政权同日诞生的红色媒体,是党和人民的耳目喉舌、新闻信息总汇、高端智库、国家通讯社、世界性通讯社,这样的媒体机构及其从业人员,必须是“党的政策主张的传播者、时代风云的记录者、社会进步的推动者、公平正义的守望者”。新华社历来要求记者要有全国意识全球眼光,站位要高,视野要宽,格局要大;记者的新闻报道必须服务于全党全国工作大局,坚持正确导向,忠实履行职责。作为新华社地方分社的首席记者,更要充分利用平台和渠道的优势,站在国家通讯社的高度策划组织报道,写出来的稿子要在海内外有良好的传播力公信力影响力。这也是新华社记者的政治担当、时代担当、国社担当。“笔下有财产万千,笔下有毁誉忠奸,笔下有是非曲直,笔下有人命关天”(新华社前社长郭超人语),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世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张载“横渠四句”),铁肩道义、成风化人,这些警世名言对新华社记者来说,是涌流在骨髓里的血液,是永远亢奋在采访路上的原动力。

记得报道内蒙古呼格吉勒图案的新华社记者汤计在呼格案洗冤后被请到新华社大礼堂为同事们作报告,他讲到,多年间他冒着巨大人身风险一而再、再而三,连续9次为一个普通生命蒙受的冤屈采写内参等各类稿件,每一次稿件送到总社,从值班编辑、签发人,到部主任、社领导,每一个人都为之“开绿灯”,没有一个人设置过一点点障碍,这正是他坚持到底的勇气和力量源泉。讲到这里时这个高大壮实的汉子像孩子一样泣不成声,台上台下一片哽咽。这就是主流担当的品格和境界。后来我们请汤计到江苏分社与采编人员分享交流记者的甘苦,他讲到一件事至今令人难以忘怀。有一次,新华社内蒙古分社社长应邀与某市一位领导见面交流,叙谈甚欢,尔后送分社社长回单位路上,这位市领导突然说:“社长,你让汤计再不要给我们找麻烦了,要不然我就把他抓起来”。社长一听,不由分说,让司机立即停车,并警告市领导:“你抓汤计之日就是你的末日”,说完扬长而去。这就是新华人面对是非曲直毁誉忠奸时的选择。

为民情怀,这是新华社记者的作品“有温度、接地气、感动人”的重要保证。我国近代新闻出版事业的伟大先驱、卓越的新闻记者邹韬奋先生上世纪30年代主编《生活》周刊、创办《大众生活》时,就力主要永远立于大众的立场,以普通人为服务对象,“简直随他们的歌泣为歌泣,随他们的喜怒为喜怒,恍若与无数至诚的挚友握手言欢,或共诉衷曲似的”。这种与人民大众同喜乐、共忧患、诉衷曲的民本情怀,在今天仍应是每一个新闻人的职业底色。新华社老社长穆青上世纪90年代初就告诫新华社记者“勿忘人民”,他的话已成为新华社记者的座右铭。一个记者有了为民情怀,你的议题设置、报道立足点就接地气、有温度了,你的新闻报道,也才有可能穿越时空。2011年初,我从湖北调江苏工作后,连续几个月在全省各地跑了不少市县乡村,了解了不少基层一线情况,也用一个新闻人的眼光审视着这个沿海发达省份的与众不同。半年下来,有三件事深深触动了我。第一,6月中旬,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下农村蹲点搞调研,一连几天吃住在农家。我多年来先后到4省区工作,这种情况还是头一次见。省主要领导带了头,省市县各级各部门领导干部都纷纷安排时间进村入户,察民情,解民愁。农村经济已经很发达的省份,粮食产量当时居全国第三位,还有如此深的“三农”情怀,殊为不易。第二件事,在苏北宿迁市调研时,市领导不是先让我看城区的楼房马路和园区项目,而是把西城区绿色开发和生态建设当作得意之笔郑重介绍,这在湖北一些地市还很少见。第三,到淮安调研时,宣传部门一定要我看看他们的漕运博物馆,在扬州调研期间,宣传部同志说,他们一个市已建和在建的文博场馆很快就达到一百个了,这也是中西部许多地市无法企及的,因为一要有情怀,二要有实力。

后来经过充分调查研究,我们发现这3个事例,在江苏既有“点”的典型性,又具有“面”的普遍性,它反映的是江苏在经济社会发展到较高水平后的一种理念升华和现实成效。在当下,一个进入后工业化时代的经济大省,如此重视“三农”、重视生态、重视文化,这样的发展理念,无疑是有前瞻性的;再者,这种发展理念,说到底,是要淡看速度攀比政绩崇拜,更注重打基础管长远,立足于民本情怀可持续发展。于是我们采写出新闻通讯《江苏“新时尚”:亲农 尚绿 炫文化》,由新华社播发通稿后,报刊网络广泛采用,社会影响广泛,省内许多干部群众以及一些专家学者和媒体同行纷纷点赞,时任省委书记罗志军在以头版头条版面刊登此稿的《新华每日电讯》报上批示:“新视角新观点,反映江苏科学发展的新面貌,新华社的报道值得称赞”。稿件被评为当年报道江苏一等奖。后来很多人从不同侧面分析解读这篇报道的成功之处,但我感到最重要的一条是我们以普通老百姓的眼光和情怀,审视和提炼发生在江苏大地上的新亮点,从而使“新时尚”具有了前瞻性和时代意义。“四力锤炼”,这是新华社记者的过人功夫。“四力”即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它包含深入实际、深入群众调查研究的高度自觉和持久定力,包含独到的媒体眼光和敏锐的新闻发现力,包含对社会万象的深刻思考和对事实真相的辨别能力,包含对稿件写作的成熟素养和对各种文体的驾驭能力。对于今天极尽吸引眼球之能事的形形色色自媒体来说,“四力”是一个很隔膜的概念,而对于主流媒体记者来说,它却把所有新闻报道建立在持久扎实的“四力锤炼”之上。“脚力”是新闻报道的基础,就是强调行走到新闻事件一线和现场去。“文生于情,情生于身之所历”,坐机关、编材料,不愿意走下去、蹲下来、吃苦受累深入调研采访,如何发现“沾泥土”“带露珠”的好新闻?历史上,范长江的新闻名篇《中国的西北角》和《塞上行》就是他在极其艰苦的采访条件下行走大半个中国写出来的。“眼力”就是发现力,就是要善于观察、善于判断、善于辨别,以唯物辩证法为“显微镜”“广角镜”“望远镜”,炼就一双能“见人之所未见”的慧眼。2016年8月,江苏省委宣传部门组织中央驻苏和省内主要媒体到工业大市无锡采访经济转型发展,我带领分社两位记者一同前往。多家媒体同台竞技,连续4天采访,最后写什么怎么写,堪称一次巅峰对决。通过采访调研,我们发现,无锡这个百年工商业名城和苏南乡镇企业的发祥地,因为资源环境问题的窘迫和低端产能的制约,被迫先人一步转方式调结构,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三去一降一补”,抢抓“一带一路”战略机遇,实现动能转换,全市经济在连续七八年下滑后企稳向好。大量的深入采访实地考察,使我们得出判断:无锡经济的拐点已经出现,为此我们写成《喜看“无锡拐点”》一稿由新华社发出。后来的发展走势证明,我们对“无锡拐点”的判断完全正确,迄今为止已两年8个季度良性稳步增长。2017年全市预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500亿元,实际增速达7.4%,是五年来无锡首次超过全省平均水平,正式迈入GDP“万亿俱乐部”, “这标志着无锡经济发展实现了历史性跨越,城市能级和综合实力显著增强”(见2018年元月市长汪泉政府工作报告语)。正因为如此,我们的稿件得到无锡各界普遍赞誉,被认为是多年来极少有的精品力作,荣获无锡对外报道特等奖。“脑力”是决定新闻作品水平高下的关键。思想是新闻的灵魂,新闻作品的影响力在于报道思想的穿透力。只有永不停歇的“脑力”锤炼,才能采写出具有深刻思想内涵和卓越气质品格的新闻作品。“让人惊不如让人喜,让人喜不如让人思”。置身自媒体时代,困扰于“标题党”的泛滥和“抢眼球”新闻的满天飞,人们最需要的还是有责任有担当的媒体打造出更多引领舆论、成风化人的精品力作。所以,有经验的新闻工作者策划选题、设置议题、指挥报道总是要从思想深度上把握大局、大势,始终强调新闻稿件要在吃透“两头”的基础上,突出针对性和对策性,对经济社会发展起到推动作用。“笔力”,也就是对新闻事实的呈现能力。在文本写作中,文字表达要做到准确、鲜明、生动,要学会运用各种新闻文体,熟练掌握消息、通讯、特写、评论、调查报告、记者来信、采写手记等写作规律。

需要指出的是,在今天,笔力,已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文字写作能力。它既包括文字内容的写作能力,同时包含着媒体和记者将全媒体、数据化思维灌注于策划、采集、加工、分发、反馈全过程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诗意表达,这是新华社记者新闻写作的境界追求。新闻人更懂得诗和远方,新闻写作中更要有诗意表达:生动优美的语言修辞,清新明快的节奏旋律,首尾一脉的文气贯通,读起来行云流水无懈可击,从而为报道的公信力和传播力加分。诗意表达是精准表达的更高境界。“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三有”新闻精品标准中,其温度和品质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为作者诗意表达的能力。标题的制作、导语的打磨、结构的设置、细节的描写,遣词造句,取舍剪裁,山重而水复,处处有诗意。比如,悼念伟人邓小平的新闻经典《在大海中永生》中,多处采用排比、反复、回环的修辞手法,饱含深情地把伟人非凡的一生和卓越的贡献像影视镜头一样拉近到读者眼前,把现场的沉痛氛围和哀悼情绪不断推向高潮。字字句句文采飞扬充满诗意,文字写作的完美卓越成就了内容的不朽,许多人把它当作优美的散文诗来诵读。

新闻作品绝不是一般的应用文写作,新闻作品在广义上也是文学作品。新闻作品的气质和品格既包含内容的传播价值,也包含写作的文采素养,要在长期的采写实践中渐修提升。冯诚2018年2月于南京经济综合类报道采写手记 “收官”时刻的感动

2016年12月7日凌晨3时许,我被《新华每日电讯》报总编辑方立新同志的一条手机短信惊醒了:“尊敬的冯社长:衷心感谢您多年来对电讯和我本人的鼎力支持,幕幕往事次次交流涌上心头,更激起对您品格风范知识涵养的敬佩之情!您终于卸下重担开始自由精彩的新生活,新华人电讯人对您多有不舍,但我更多的是祝福!幸运的是,赶在您交棒时刻,机会来了,电讯头条安排出您作为新华社记者职业生涯的压轴报道,这是巧合,更是对您的致敬礼。方立新2016年12月7日电讯签版付印后”!方总这里所说的“压轴报道”,是指我领衔采写的《江苏:给长江一个绿色承诺》一稿,被安排在了当天头版头条。巧的是,正是这一天,我因为年龄原因,从分社社长岗位退了下来。社长职位的“交棒时刻”、职业生涯的“压轴之作”,中央大报资深老总、多年老朋友半夜三更悉心安排重要版面并深情祝福——读着这条短信,我的眼睛湿润了!《新华每日电讯》是新华社举全社之力打造的一份发行量百万级的中央时政类综合大报,在海内外读者中享有广泛影响力。要登上这份报纸的头版头条,殊为不易!媒体人都熟知,像每日电讯这样的中央大报,一年365个头版头条,中央重大新闻大约要占到将近三分之二,编辑部组织的全国性重点报道要占相当部分,省市地方新闻上头版头条一年也就一百来个,平均每一个省市不过四五个。我到江苏分社工作6年,全分社平均每年拿到9个以上,为数不算少了,但每一个都是“拼抢”来的。如果稿件新闻价值不高,写作不到位,就别撞大运了。即使稿件分量足,没有合适机会也可能失之交臂。以这篇《江苏:给长江一个绿色承诺》为例,新华社通稿12月1号上午11点多就发出来了,但以后连续几天都有中央重大新闻,所以直到12月7号才有机会排上头条,这种留着稿子等待好版面的情况一般都不能超过七八天,而且还必须是编辑对该稿有偏爱。而我却在特殊时刻等到了,的确是巧合,也是机缘,非常难得。我深深理解方总,作为总编辑,他安排一个重要版面有多么不易!当他凌晨排好版面发出这条短信时,又是一种怎样的情怀,又怎不令人感动?!

那么,为什么偏偏这篇稿件要上头版头条呢?

这还要从长江生态修复的紧迫性说起。2016年元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主持召开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会上总书记首次提出“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全新理念。这一观点,振聋发聩,具有颠覆性意义。过去多年来,沿江各地,普遍强调的是经济大开发,生态保护的声音微乎其微。因此,沿江生态环境出现了不可忽视的忧患和潜在危机。特别是江苏这样的经济发达地区,生态欠账更多。这次会后沿江各省市纷纷调整思路,把生态建设放在压倒性的地位来抓。江苏更是抓铁有痕,一着不让。最触动我的,是当年九月召开的一次省委常委会。这次会议,专题讨论即将出台的江苏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实施意见。会上,有关部门汇报了几个月来的调研情况和初步方案,而与会者的讨论发言,完全是一次前所未有的深刻反思和检讨。石泰峰省长在发言时说,江苏沿江的问题是不少地方过度开发、环境透支,我们对子孙后代的欠账已经不少,沿江地区生态修复刻不容缓。刚到江苏工作才两个多月的省委书记李强,已逐一到沿江8市调研,了解了大量第一手情况。他强调说,一定要从贯彻中央五大发展理念的政治高度认识沿江生态保护的紧迫性,要为子孙后代负责。他要求有关部门抓紧征求各方对实施规划的意见后尽快出台,长江生态大保护工程要迅速启动。常委会后不久,省委省政府在扬州召开现场会,安排部署这一全局性工作。

其实,对于长江沿线生态保护问题,我本人也关注已久。在湖北分社工作期间,分社记者就曾经参与采写过“长江背不动沉重的石化产业带”的稿件。到江苏工作后,对长江沿线石化、造船等高污染中低端产业比较密集,生态环境压力很大的现状有了更多感触。

江苏在沿江省市中,地位特殊。长江流域11个省市中,江苏创造了23%的地区生产总值,32.7%的进出口总额;在江苏超7万亿元的GDP总量中,沿江8市占78.9%。由于经济地位特殊,生态问题自然特别引人关注。现在省里终于下决心,以壮士断腕的气魄,系统性治理沿江生态问题,这对长江流域其他省市,乃至全国生态环境建设都有示范意义。为此我打算写一篇江苏修复长江生态的重点稿件。正巧在此期间,《新华每日电讯》报总编辑方立新同志来南京参加一个会议,我借机向他介绍了江苏启动长江生态修复工程的重大举措和拟做专题报道的想法,他当即表态:这是一个重大主题,写出来又是一篇头版头条稿件(和他见面前几天电讯头版头条刚刊登过我和两名记者报道无锡转型的稿件)。方总对稿件价值的判断增强了我写稿的信心!

此后,我便和上半年参加过长江流域生态环境深度调研的年轻记者秦华江一起,着手搜集素材,梳理思路,补充采访,并由华江执笔写出初稿,然后我们反复讨论修改打磨,形成如下稿件。

在稿件的内容上,我们特别强调,要写出江苏长江生态环境的严峻现实、治理路径、治理状态。我们紧紧抓住省委书记李强在扬州现场会上向全省干部群众的承诺,即“我们必须牢牢坚守三条生态红线,六条生态底线,决不越雷池半步”,写出省委省政府高调整治、义无反顾的决心和气魄。在稿件的结构上,分了三个部分,从环境透支生态欠帐的严峻现实到壮士断腕系统治理的规划方案,再到各地干部群众的实际行动,条分缕析,层层推进。稿件旨在通过江苏的案例,给人们提供一个大江大河环境保护和生态修复的可复制样本!

成稿后,新华社通稿很快于12月1日上午发出。当晚我向方立新总编辑打电话说明稿件情况,争取好的版面。方总听后也给了我一个坚定承诺:等待时机,头版头条刊出!这就有了此文开头的短信故事!

这篇稿件通过新华社通稿和《新华每日电讯》刊发后,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受到各界好评,也对江苏沿江生态建设起到了助力加油作用!原稿鉴读 江苏:给长江一个绿色承诺遏制环境透支,医治生态创伤新华社记者 冯诚 秦华江

在长江流域11个省市中,江苏创造了占23%地区生产总值和32.7%进出口总额;在江苏超7万亿元GDP总量中,沿江8市占78.9%。然而,骄人的沿江开发开放成绩背后,是日益凸显的环境问题和安全隐患:入江水体污染严重,岸线开发失衡过度,产业结构总体偏重……为此,江苏省委省政府近期制定出台长江经济带发展实施规划,划定3条生态红线,6条生态底线,一场声势浩大的生态修复工程在400多公里长江沿线高调展开。环境透支多,“三不”深层矛盾凸显

在长江生态保护方面,江苏下足功夫,“十二五”治污规划终期考核成绩名列沿江8个中下游省市第一。然而,沿江地区人口密集、产业密布,资源环境一直处于紧绷状态,生态环境形势严峻。

当前,江苏约2/3重化工产能集中在沿江两岸,苏南地区化工企业密集度是苏北及沿海地区的2倍以上,部分行业产能过剩较为严重,沿江8市废水排放总量占到全省的74.44%,化学需氧量、氨氮排放总量分别占全省的48.9%和55.8%。

排放总量大,入江支流污染严重。2015年,41条主要入江支流的45个控制断面,达到或优于ⅠⅠⅠ类标准的只有54.5%,劣于Ⅴ类的达到20.5%。

污染堪忧,伴之而来的是环境风险。江苏环保厅数据显示,长江沿线分布着700多家化工企业,110多个化工码头。“十二五”期间,该省环保厅共接报389起包括空气、水污染等突发环境事件信息,其中沿江8市占了75%,平均每7天就有一起。

与污染同步的还有岸线过度开发问题。交通运输部门数据显示,江苏共规划沿江港口岸线589.1公里,已利用363公里,沿途散货、企业码头过多,岸线使用布局欠优化。明确新目标,守护长江母亲河

从今年1月开始,江苏省连续9个多月在沿江8市展开深入调研,层层动员,凝聚共识,明确任务目标,探寻治本之策。

在近期召开的全省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江苏省委省政府明确要求:对已确定的生态红线、总量红线、准入红线“三条红线”以及生态保护、行业准入、流域布局、城市扩展边界、城市空间布局、城市基础设施“六条底线”,必须牢牢坚守,决不能越雷池半步。

江苏省环保厅厅长陈蒙蒙立下军令状:把长江流域生态环境质量“只能变好、不能变差”作为底线,严控新增污染,严抓综合整治,严防环境风险,严守生态红线,严格监管执法。

根据《江苏省长江经济带发展实施规划》,在生态保护方面,到2020年,沿江8市PM2.5年均浓度比2015年下降20.5%;长江干流水质稳定保持在优良水平,全省国控断面达到或优于ⅠⅠⅠ类达到70.2%,地表水丧失使用功能的水体和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基本消除;统筹规划沿江岸线资源,严禁在干流及主要支流岸线一公里内新建布局重化工园区和危险化学品码头,岸线开发利用率降至50%以下;瞄准化工产业,到2020年,全省化工企业数量大幅减少,化工园区内化工企业数量占全省化工企业总数的50%以上……找准新路径,建设沿江生态走廊

行动大于口号。一场覆盖城乡、声势浩大的生态修复工程,已经在江苏沿江8市全面展开。

泰州港年进出港船舶27万余艘次,是PM2.5贡献大户。泰州供电公司总经理吴争说,未来三年,长江泰州段沿江港口将着重推进“岸电入江”项目,建成低压岸电系统137套,内河建成小容量岸电设施415套,将减排二氧化硫1198吨、氮氧化物1320吨。

苏州张家港东沙化工集中区濒临长江,主营基础化工,有企业37家,安全环保隐患多。近期,该地整改完成17家,收回土地128亩,计划于2017年底全部实施关停。

除了污染减排,针对工业企业污染,江苏还将实施企业污染物纳管总量双控制度,实行“分类收集、分质处理、一企一管”。为了化解环境风险,江苏将加强危化品生产、贮存过程风险监管,落实重点环境管理危险化学品企业特征污染物排放与转移登记制度。

长江岸线资源弥足珍贵,一些沿江城市体会颇深。“落后、过剩造船产能曾挤占了仪征半数的岸线资源。”仪征市委书记张震宇说,通过主动去产能,仪征“再生”了1511米的长江深水岸线,为更优的空间布局奠定了基础。

未来,江苏将突出岸线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利用科技手段实施岸线利用动态监控。为了发挥黄金水道的综合效益,江苏将整合零散分布的小码头,组织实施沿江港口一体化改革试点,加快港口岸线、锚地、集装箱航线等资源整合,打造通江达海的港口内河航道集疏运体系。(新华社南京2016年12月1日电,《新华每日电讯》报12月7日头版头条)采写手记 发现“无锡拐点”

2016年10月9日,《新华每日电讯》报头版头条刊登出我和记者朱国亮、孙彬采写的通讯报道《喜看“无锡拐点”》。这是一篇力图以一个老工业城市的转型发展实例回答我国经济下行拐点有可能在局部地区出现的提振信心稿件,其样本意义和现实针对性是不言而喻的。

稿件发出后,《无锡日报》也在头版头条转发,新华网等各大网站及各类新媒体纷纷转载,微信朋友圈引来不少热评!当地党政主要领导、宣传部门一致为之点赞,认为是多年少有的提振无锡人精气神的重头报道;2017年9月,该报道获评无锡对外报道特等奖。

值得一提的是,这个“拐点”新闻不是来自新闻发布会的现成材料,不是动态事件跳到媒体人眼前的,而是记者深入调研发现并精准提炼报道出来的!它诠释的是新华社“把一切新闻报道建立在深入调查研究基础之上”的路径自信、理念自信。

在写这篇稿件之前,我的脑海中一直在思考着三个层面的问题:一是从2011年以来,我国经济持续下行的压力未得到缓解,真正的拐点并未出现,改变这种局面的路径何在?二是从2015年以来,中央强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效果如何?三是作为主流媒体记者,能不能通过典型案例给人以信心?

2016年5月初,我和分社记者孙彬、朱国亮在采访华西村过程中,拜访了时任江苏省委常委、无锡市委书记李小敏同志。在见面交流中得知,年初以来无锡经济形势出现企稳向好局面,一季度多项指标同比出现正增长,这是多年来少有的迹象。这一情况令我眼前一亮。因为无锡“十二五”期间连续5年经济一直处于下行状态,在省辖市中,位次不断后移,干部群众压力很大。现在出现逆势正增长,值得关注。只是仅一个季度的情况和数据能不能说明问题还有待观察。于是我和李书记约定,过一段时间专程来采访。七月中旬,我作为省直单位人大代表随团到无锡进行调研期间又了解到,上半年无锡各项经济指标都有上好表现,也就是说连续两个季度稳步向好,这对一个老工商业城市来说很不寻常。回南京后,我当即和孙彬、朱国亮商量准备尽快前往采访。本来我们是打算独家去采访,但在对接期间,省委宣传部正要组织中央和省属主要媒体到无锡采访转型发展,我们也只好随大流集体行动,虽有遗憾,但也无妨。采访中各媒体记者们先后听取了李小敏书记、汪泉市长情况介绍,与市属发改委、经信委等多家单位负责同志进行了座谈,还深入到江阴市、惠山区、经济技术开发区10多家重点企业实地考察现场走访,与干部职工交流。前后采访整整四天,接触党政干部、企业家、各界职工群众近百人,采访收获令人欣喜。所到之处,干部职工信心满满,政府转型、企业创新、科技引领、产业为先,调结构、转方式、稳增长、惠民生的力度很大,坚决贯彻中央“五大发展理念”、强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为“十三五”开局之年经济发展最强音。有一组数据最能说明问题:上半年,全市工业经济实现近几年最好开局,工业投入增长13.2%,分别高于全省和全国平均2.3个百分点和9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和工业增加值分别为7284.9亿元、1481.1亿元,增速同比分别提高4.3个百分点和2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同比增长13.8%。

工业经济振兴,带动无锡经济逆势上扬:上半年,18个主要经济指标中,有包括GDP在内的12个增幅高于去年同期。资本市场也迎来“丰收季”,半年新增境内外上市公司11家,全市上市公司数量增至105家。还有一点不同寻常,就是经济发展对房地产的依赖性大幅减弱。增速止跌,质态向好,产业结构和生态环境优化,这一系列情况令媒体记者们摩拳擦掌,纷纷表示要尽快拿出稿子来。

可是问题来了:耳闻目睹那么多,材料摞了一大堆,多家媒体,一大帮记者,各自写什么,怎么写?同台竞技,各显身手,比的是角度温度深度,新华社自然不甘落后!

对于这样涉及一个地区宏观性的稿件,首先要对新闻价值的内核把握准。无锡是百年工商业名城,民族工业的发祥地之一。改革开放后苏南乡镇企业的第一把火,从这里点起。它的经济实力、工业基础,以前超过苏州;它的GDP规模、税收水平,相当于内地一些小的省份;它的人均GDP水平,至今在江苏还是首屈一指。这样的一个地级市,经济下行局面得以扭转,转型发展有了亮色,对其他地区无疑具有非常重要的参考价值。于是我们决定首先要发挥新华社内参报道的优势,通过内参稿件,为高层领导决策提供参考,为其他地方经济转型提供借鉴。

那么,内参稿件从何切入,到底要呈报什么?新华社内参稿件要求门槛很高,稿件既要有新闻价值,又要主题突出,层次清晰,语言凝练,句句干货。不能四平八稳,长篇大论。稿件写不好,根本发不出来,报不上去。其实我们一开始采访,就在思考着这个问题。起初我们就已考虑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入手,写无锡的转型发展,因为这是当前经济转型的主旋律,写出来,具有针对性。但在采访写稿过程中发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一个很大的主题,在具体写稿时还需要小切口入题,突出无锡特点。

在媒体记者集体采访时李小敏书记和汪泉市长都讲到一个观点,就是无锡经济2016年以来止跌向好出现“拐点”。我听到这个词后很感兴趣,因为2015年以来,一些学者就中国经济是否出现L形拐点有不少争论。从宏观上看,止跌趋稳的L形走势目前还是很难企及的。因此如果无锡经济拐点可信,本身就是很有意义的。几天采访下来,我对无锡拐点的判断越来越有把握了。在和朱国亮、孙彬研究讨论稿件写作时,大家形成共识,就以无锡拐点为新闻由头,写上下两篇稿件,第一篇主要写经济增长连年下滑的无锡出现拐点的状态及其效果和意义,第二篇则聚焦于多年坚持创新引领、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实体经济、重振产业雄风、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稳健举措、具体做法和引发的思考!因为涉及对全市经济形势的判断以及诸多数据和实例,初稿出来后我们主动征求无锡方面的意见。很快,市委常委、宣传部长王国中同志回电话说书记、市长等几位主要领导都对稿件充分肯定,认为有深度有思想,对无锡发展变化的路子分析总结得好,他们只是对文中个别数字和提法作了部分修改。但有一点要再商量一下,就是李小敏书记觉得把“无锡拐点”提法一下子突出出来,似乎高调了一些,请我们斟酌。国中部长说他本人和其他几位同志也觉得“无锡拐点”提法很好,应该是成立的,但书记的话也有道理。听了王国中部长的话,我理解李小敏书记作为主要领导,低调一些自然主动一些。于是我在电话中请国中部长再跟小敏书记谈一下我的意见:一是“无锡拐点”是事实存在,而且2016年全年乃至今后几年的发展态势都是有把握持续稳步向好的,这一点我们也是在采访中反复调研分析论证了的;二是现在报道“无锡拐点”有新闻性,有针对性,有传播价值和社会正能量;三是稿件反映的是无锡干部群众坚持“四个全面”和“五大发展理念”、建设“强富美高”新无锡的生动实践,不涉及宣传个人。国中部长听了我的话深以为然,说马上向李书记汇报。很快王部长反馈电话来了:“小敏书记说尊重你们的意见。”

就这样,以反映和解读“无锡拐点”为主要内容的两篇内参稿件发到总社,不久总社就作为重要参考报道发出,时任江苏省委书记李强看到后当即作了肯定批示。

紧接着,我们着手撰写公开报道。虽然,有了内部报道的思想基础和素材准备,但公开报道与内参调研报告写法完全不同,决不是内参报道的简单改写,它应是主题鲜明、文字活泼的工作通讯,有情节推进故事穿插细节描述,这类报道最忌讳材料堆砌,四平八稳,记流水账,必须把功夫下到位。更重要的是,“无锡拐点”的公开提出一旦公诸于众,就必须经得起历史的见证和干部群众的评说。

那么,“无锡拐点”论据到底何在?我们从三个维度得出判断:

一是通过持续几年的“三去一降一补”,无锡实体经济形势强劲转好。2016年上半年,华西集团向政府纳税8.4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增112%; “海澜之家”实现净利润17.7亿元,门店增加652家;红豆集团“双喜”临门——红豆股份增资18亿元,旗下“通用科技”再上市……此类喜人典型比比皆是。过去几年,无锡累计化解近400万吨钢铁、淘汰800多万吨水泥、22万多吨化纤以及大量印染、造纸、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