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华杰 |“我还从未见过一个知道葶苈的经济学家”——如何理解利奥波德的《沙乡年鉴》


发布时间:2020-03-12 09:02:12

点击下载

作者 刘华杰(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北京大学科学传播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

责编 陈 斌

导读

利奥波德1887年出生,从小对动植物非常感兴趣。作为美国野生动植物保护之父,他的身份非常多:猎人、林业官员、生态学家、保护生物学家(大家可能不熟悉这个名字,看多了就熟悉了)、环境伦理学家、博物学家。我要强调的是他最后一个身份,实际上应当是他最主要的身份。也许正是因为是个博物学家,他才能看到很多人没有看到的东西,去想别人没有想的东西。

◆◆◆ ◆◆

今天我们在首都图书馆一起讨论我最喜欢的一本书《沙乡年鉴》(A Sand Almanac and Sketches Here and There),《纽约时报》把它评为上世纪最值得阅读的100部书之一。现在书非常多,值得仔细读、反复读的可能不是很多。利奥波德(Aldo Leopold)的这部书值得花些时间反复阅读。这本书很有思想,但写得生动,讲了很多例子,今天我通过介绍若干例子来讨论这本书。内容如下:1.白头翁与葶苈,2.商品与共同体,3.像山那样思考,4.作为博物学家,5.了解家乡万物。

多重身份的博物学家

这本书的英文版有很多种版本,中文译名也有多个,《沙乡年鉴》是比较普遍的译法。

利奥波德1887年出生,从小对动植物非常感兴趣。作为美国野生动植物保护之父,他的身份非常多:猎人、林业官员、生态学家、保护生物学家(大家可能不熟悉这个名字,看多了就熟悉了)、环境伦理学家、博物学家。我要强调的是他最后一个身份,实际上应当是他最主要的身份。也许正是因为是个博物学家,他才能看到很多人没有看到的东西,去想别人没有想的东西。

这是一部科学观察著作,更是一部文学著作

《沙乡年鉴》这本书比较薄,文字优美,被誉为自然文学典范。利奥波德以散文体的形式写出来的,语言押韵、非常优美。大家最好去读他的英文。书的结构分为三部分,与他另外一本书《环河》类似,《环河》马上就会由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

《沙乡年鉴》的第一部分讲,他买了一个废弃的沙乡农场,在那里观察一年四季的景物,书名就来自这一部分。第二部分写他职业生涯40年当中经历过的一些令人印象深刻的事情,有经验也有教训。第三部分构造了一个奇特的理论,即土地伦理,为其前面的考察提供了一种非常深刻、全面的理论解说。他创造土地伦理这样一种颇具超越性的思想,表明他是一位重要的思想家。以前人们讲伦理,都只是涉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没有讲人与自然物、与土地有什么伦理关系,而他提供了这样一个有趣的想法。

利奥波德特别提到,需要反省当代主流主流价值观。现在需要a shift of values,即价值观的转变。从哪转到哪,如何实现呢?他是这样讲的:Reappraising things unnatural, tame, and confined in termsof things natural, wild, and free. 这里提到两类东西:(1)非自然的+驯化的+受限的,(2)自然的+野性的+自由的。他的意思是,后者是好的,要用它来审视前者、批判前者。

能有机会看到大雁比看电视更为重要

掌叶白头翁

朝鲜白头翁

中国白头翁

毛茛科白头翁属都非常美丽,利奥波德所讲的那种白头翁,它在美国和欧洲很常见,称为掌叶白头翁。第二种白头翁是同属的朝鲜白头翁,非常漂亮,它的花红得发紫。在中国最常见的是这第三种,北京周边的山上就非常多,它的名字不带修饰词,就叫白头翁(或者叫中国白头翁),毛茛科白头翁。

利奥波德说,白头翁这种植物值得观赏,喜爱它的人有权利在每一年的春季都顺利地看到它开花,不希望它被破坏。他是这样讲的:

For us of the minority, the opportunity to see geese is more important than television, and the chance to find a pasque-flower is aright as inalienable as free speech.

翻译成中文,大意是:

“对我们这些少数派来说,能有机会看到大雁要比看电视更为重要,能有机会看到白头翁就如同言论自由一样,是一种不可剥夺的权利。”(利奥波德,《沙乡年鉴》序,1948.3.4)

这就是利奥波德的写作风格,他没有采取繁琐的哲学论证的形式,而是用文学的语言来表述他的思想。这样的例子在《沙乡年鉴》中非常多。难懂吗?一点都不难。你可以不同意他的观点,但你清楚地知道他在说什么、在倡导什么,不像有些人写的东西让人看不懂。

商品(commodity)与共同体(community)

利奥波德又举了十字花科葶苈的例子。他说:

He who hopes for spring with upturned eye never sees sosmall a thing as Draba. He who despairs of spring with downcast eye steps on it, unknowing. He who searches for spring with his knees in the mud finds it, in abundance. (p.26)

他的英文多么别致啊!我们的英语课本为何不选利奥波德的文字?译成中文,大意是:

“那些渴望春天,眼珠朝上翻的人,是不可能瞧见葶苈这种小东西的。那些眼皮朝下但厌倦春天的人,脚踩上了它,却不知道。只有那些蹲在泥地上仔细探寻春天的人,才能发现它,甚至到处都有。”

葶苈,李聪颖绘

葶苈,大家认识吧,一种很低矮、非常不起眼的十字花科小草。但对于热爱自然的人来说,它很特别或者非常重要,即使它没有实际用途。“我还从未见过一个知道葶苈的经济学家。”(英文,p.103;中译本,p.97)北京大学校园就有这种小草,许多师生喜爱它,但是园林工人太勤快,把它几乎拔光了。在园林工人看来,葶苈是野草,不是人花钱特意种的,就应当及时拔了它!怎么才能认出它并发现它的美呢?利奥波德讲,需要“齐物”,放下身段、改变视角。

在论述土地伦理之前,利奥波德通过一个例子讲述了人类伦理的扩展过程。

“When god-like Odysseus returned from the wars in Troy,he hanged all on one rope a dozen slave-girls of his household whom he suspected of misbehavior during his absence.

“This hanging involved no question of propriety. The girls were property. The disposal of property was then, as now, a matter of expediency, not of right and wrong.”(p.201)

译成汉语大致是:

“神圣的奥德塞从特洛伊战场回到家里,他用一根绳子吊死了家中的十多个女奴,因为他怀疑当他不在家时她们有不轨行为。

“吊死女奴这件事,无关乎正当与否的问题。这些女奴是他的财产。那时候,以及现在,对财产的处置都只涉及划算不划算的问题,不涉及正确与错误的问题。”

注意利奥波德再次表现出对语言的驾驭,他讲了propriety与property对比。人类社会的伦理、法律共同体在不断扩大,这是事实。比如由亲属-血缘到熟人,由主人到奴隶,由男人到女人,由白人到黑人。每一步都不是自动到来的,是争取而来的。接下去,是由人到高等动物,由高等动物到一般动物,再到植物、土地、岩石等。

今天,为什么会产生各种各样的环境问题呢?原因有许多,其一是高傲的人不尊重我们的环境,破坏环境时无动于衷。利奥波德说,人们滥用土地,是因为人们把土地视为属于人的某种商品。在一些人看来,土地嘛,再值钱也是某种商品,可以买卖。如果换一种角度,倘若人们把土地视为人也属于其中的某个共同体,那么我们就可能带着爱和尊敬来使用它。注意,利奥波德讲这番道理时,用了商品(commodity)与共同体(community)这一对概念,两者英文是押韵的。

We abuse land because we regard it as a commodity belonging to us. When we see land as a community to which we belong, we may begin to use it with love and respect.

这两句英文怎么样?漂亮而且有思想!

商品和共同体表面看好像没有什么关联,但是人们对商品的态度和对共同体的态度,可能是不一样的。对前者人们很难去讲伦理,对后者就可以讲伦理。对于共同体,我们只是其中的一个member,一个成员;林地里的一只兔子是其中的一个成员,树木、土地、岩石也是成员。这样,我们就把伦理的概念大大扩展了,扩展到包含非人类的主体(agents),这是一种符合我们这个时代的一种超越精神。人们今后在使用土地的时候,可以像利奥波德一样去想一想,土地跟我们究竟是一种怎样的关系,是单纯利用的商品化关系,还是有复杂的关系?

很多朋友养过狗,养过猫,养过乌龟等,会把它们当做自己的家人一般去照顾、爱护。言外之意,这些动物有享有一定的权利。若认为“高等”动物可以享受人的某些权利的话,那么低等动物呢?植物呢?土地、岩石呢?利奥波德讲,伦理共同体、权利共同体,真的可以适当扩大,扩大到什么程度要靠你的修养,靠你的感受,靠你的境界。显然,不能仅仅局限在家人、熟人,一些人排队时喜欢插队,就表明其共同体概念非常狭隘。扩大伦理共同体,人们失去了什么、获得了什么?确实有一些损失,但损失不大,长远看,获得的反而非常多!就思想史而言,我还可以举例论证利奥波德的思想为什么合理。比如可以讲马古利斯(Lynn Margulis)的内共生理论、德瓦尔(Frans de Waal)的道德理论。德瓦尔认为,人性不能简单地归结为恶,利他行为是真实存在的并且有生物学根源。不能把善行实质性地解释为利己动机上的理性计算和利益交换行为。人的利他行为可能并非基于“投入与回报”的理性计算。我还特别注意到德瓦尔对孟子理论的热爱。顺便也提,“自私的基因”的修辞的确存在着巨大的误导。在此我不展开讲了。总之,扩展伦理共同体或者法律共同体,由少数人扩展到更多的人,由人类主体扩展到非人主体,都是可能的、有根据的。

理论之外,也有现实反映。理论来源于现实,最终也要反馈至现实。2005年12月7日北京大学法学院三位老师和三位研究生向法院提起了国内第一起以自然物(鲟鳇鱼、松花江、太阳岛)作为共同原告的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原告:鲟鳇鱼、松花江、太阳岛,汪劲,甘培忠,贺卫方,严厚福,王社坤,于谨源。被告: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及其下属公司。到今年整整10年过去了,希望会有一些进展。田松教授非常关注这个案例及其背后的思想资源。不久前我们还聊起过这件事。

利奥波德说:“The modern dogma is comfort at any cost.”现代社会的教义是,愿意以任何代价获得当前的舒适。没讲错吧?许多人赞成这种教义。我也不想完全否定它,但是凡事要有个“度”。上述教义是如何贯彻的呢?两样东西:欲望+科技。

最近我开车到延庆、崇礼圈了许多次,每次都有巨大变化。有些方面做得很过分,请看这些破坏环境的图片。

利奥波德讲:Recreational development is a job not of building roads into the lovely country, but of building receptivity into the still unlovely human mind. 大意是,发展休闲产业,不只是把路修得更远,更重要的是提升人们的感受力!

开发一处又一处荒野、林地,卖更多的门票,不是完全不可做,但是约束自己。休闲者要提升人们的感受力。人们在平凡的地方也要能够感受到大自然的优美、丰富和复杂。许多人认为到了保护区、到了青藏高原、到了亚马逊等等才可欣赏到大自然的美丽,那是不对的,至少是修炼不够。利奥波德主张,要通过我们的努力(包括教化),来提升我们对大自然、对自然事物的感受力。

像大山那样思考

请大家听演播艺术家给出的一段录音。这段“像山那样思考”的录音涉及到猎人、鹿、狼还有山。鹿吃植物,如果鹿过分的繁殖,可以导致生态(用山来代表)的破坏。狼吃鹿,狼可以抑制鹿的过分繁殖。猎人打鹿也打狼。打狼一方面因为狼与人争夺猎物,另一方面因为有人天生不喜欢狼,觉得它是坏物种(其实很不公正)。这些成员之间构成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前面提到,利奥波德年轻时是个猎人,见了鹿和狼就手痒,就想开枪。但是当狼被打的越来越少的时候,鹿就繁殖起来了。现在日本东京附近鹿就非常非常多,为保护树木以至于允许猎鹿。利奥波德认识到,我们不能用小尺度的思索来代替山那样的大尺度的思考,作为一个生态学家,要有大尺度的眼光,因为山才知道什么样的一个系统是平衡的系统,而不仅仅是人为了吃到鹿肉,为了一个很小尺度的眼前的利益,而忘记了其他。当山被破坏的时候,很多赖以生存的东西都会遭到严重的破坏。在这样的一个思考过程中,利奥波德还暗示了更超越的一个想法:他不仅仅从人类的角度来考虑这些问题,跟他的共同体概念类似,他提出了“非人类中心论”的想法。

在伦理学中,人类中心论和非人类中心论有长期的争论,绝大多数人是倾向于人类中心论。有的人,虽然很有学问,却永远也不能设想“非人类中心论”,并且对他人的这种思想嗤之以鼻,实际上这只能说明其狭隘。从非人类中心论的角度考虑问题,的确很难,但不是不可以,需要一种超越精神、一种换位思考,从他者的角度、其他物种的角度来思考问题。人已经具有巨大的操纵力、破坏其他生命和非生命的能力,如果人不能以非人类中心论来思考一些问题,人这个物种就的确非常可怕、糟糕。

博物人生(Living as a naturalist)

首图的“博物阅读季”系列活动强调的是博物学,大家要记住,利奥波德是一位博物学家(naturalist)。

什么是博物学?在宏观层面,观察周围的自然世界,记录、描写、分类、探究。这些,老百姓都可以做。这跟那种职业化的、精密实验室的、申请基金的、要发表论文(特别是以外文发表在外国)的那种探究方式是不一样的。没人家深刻,没人家有地位,但也同样非常重要,因为我们的父亲的父亲,我们的祖先就是这样了解周围的世界的,就是靠它知道什么能吃、什么好吃从而生活下来的,一代又一代。三百年前,现代自然科学在哪里?科学革命还没有发生,我们现在所学的自然科学基本没有。那时候的人类生存,靠的主要是博物类的知识,而不是现在高精尖的这种数理的知识。博物也曾是自然科学的四大传统(另三个为数理传统、控制实验传统和数值模拟传统。这“四大传统”是我概括的,你们看看是否有道理)之一,针对当下博物被严重忽视的现实,我编了一个英文词组“Living as a naturalist”,字面意思就是,我们普通百姓可以像一个博物学家一样地生活。

这面旗叫博物生存或者“博物自在”,意思是自由自在地过好每一天。这是提倡博物学、恢复博物学的一个想法。利奥波德就是这样的,他在大自然中能够发现无数有趣的东西、美好的东西,他愿意去记录大自然,用优美的语言来描述大自然。

博物学有悠久的历史,辉煌过,但是现在不一样了,现在很多人根本没有听说过博物(学)这个词。它的英文是Natural History。其中History根本不是“历史”的意思,所以不宜翻译成自然史。History来自拉丁词Historia,此拉丁词又来自读音相似的一个希腊词(读“伊斯特利亚”,转写后也是historia),是探究、研究、描述的意思。博物(学)就是对大自然的一种宏观的探究。在这里我没法展开讲博物(学),我编了一个容易记住的东西,博物嘛,汉语拼音就是BOWU,四个字母可分别代表:

Beauty,大自然有大美,天地有大美而不言。

Observation,细致观察、记录、分类、探究。

Wonder,童心和惊奇感,万物皆奇迹,“大人者,不失赤子之心也”。

Understanding,寻求理解、可持续共生。

解放自己,让自己投入到大自然中

利奥波德是博物学家,他以及他的前辈们所开创的这种事业。我们现在应当把它延续下来。

具体怎么做呢,第一步就是了解自己的家乡。不要总琢磨、羡慕外面的东西。了解家乡是一切博物学的基础的基础,我们的家乡跟我们整个地球是联系在一起的,如果我们的自己的家乡破坏了,那么整个地球也好不了哪去。本土与地方性知识关系很大,地方性知识是重要的,俗名、地方名与学名同等重要。

请大家睁开双眼去观察、记录、研究大自然吧,但是公众讲博物遇到了困难,比如缺乏基本的乡土手册。一般说来科学家在整体上对编写手册不感兴趣,但并不妨碍有少数个别的科学家,以私人的身份愿意帮助我们。我们可以求助于他们,请他们来帮助鉴定物种,以及做更多的工作。

有了一定的基础,就可以自己来编写地方性博物手册。北京周围漂亮极了,北京周围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风景也非常不错,我们可以自己尝试编手册。我举个例子,看这些名字,款冬、寒地报春、连翘、半夏、蛇床、合欢、秋风、含笑、一年风铃草,它们都是植物名字,你们觉得这个植物名字挺有趣吗?这些植物名字当然很有趣,而且这里很有学问,每一个名字都有它的一定的来历,这些名字都对应一些实物,这些实物它属于一定的类型。

今天在座的主要是生活在北京的朋友,北京周边有相当多漂亮的植物。我这列出几种:

• 款冬Tussilago farfara,

• 辽吉侧金盏花 Adonis ramosa,

• 槭叶铁线莲 Clematis acerifolia,

• 灌木铁线莲 Clematis fruticosa,

• 箭报春 Primula fistulosa,

• 胭脂花 Primula maximowiczii

上述第一种款冬,堪称北京春天第一花,它是菊科的。了解这些东西,我们就对北京会熟悉起来,会热爱北京,谁要破坏北京,我们坚决不答应。如果你根本不认识它,谁破坏了它,你以为只是拔出一种普通的野草,那么你就谈不上什么保护。孔夫子教导我们:“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这句话在今天依然十分重要,甚至可以说是博物的钥匙。下面第一种是款冬,第二种是辽吉侧金盏花,第三种是槭叶铁线莲(应当封为北京市花,现在的市花“月季”太没特色),第四种是灌木铁线莲,第五种是箭报春,最后一种是胭脂花,都是北京的植物。你们见过几种?

博物学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政府所强调的生态文明建设,都有内在的联系。中国是全球旅游业的拉动者。中国游客出境到外地去旅游,喜欢购物或只局限于城市内游览,其实到乡村去看看也不错。现在也有很多人愿意去非洲、去亚马逊、去澳洲荒原看看,非常不错。博物旅游很有前途,但是一定要有备而去。要像利奥波德一样,看到了某种东西,我们知道它叫什么。在网络时代,知道名字,非常关键。知道了名字,科学家所研究的那些成果,咱们就能够享受;不知道名字,科学家做了什么都跟自己没关系。《中国植物志》有80卷,126册,早就编好了,实际上跟自己没有关系,只有实际查、在线访问的时候,科学家所做的那个工作才跟自己联系起来。

在现代性社会中博物学整体上衰落。自然科学界基本上抛弃了博物学。与生态学、保护生物学接近。往科学上靠的利弊。科学家队伍中有博物学家,非科学领域也有大量博物学爱好者,有些也很专业。相当部分人热情有余,能力差异较大。现在,博物学的主力转到民间。在当下讨论博物学的定位,我的看法是,它平行于科学领域。博物学基本上不处在科学界的领地。但博物学仍能为科技发展提供帮助,正如科学仍然可为百姓博物提供帮助一般。这不是主要的,主要的是,博物学可以服务于公民日常生活,着眼生态文明建设。博物学文化可能复兴,我们希望它复兴,并愿意推动它复兴。

2008年,我在北大开设了《博物学导论》课程。这是当时部分学生的合影,其中有的学生现在已经在做非常棒的博物学工作了。其实,一门选修课上讲不了太多内容,我只是告诉他们世上有博物学这个东西,修炼到什么程度是他们自己的事了。

这是北大附中博物课的照片,由张继达校长提供。北大附中从2009年就开始开设博物学选修课。这张展示的是师生站在白河里,很有气势。学生非常喜欢这门选修课,校方也提供了很好的条件。北大附中在陕西的秦岭、广西的崇左都有自己的实习基地。中学生在博物课中自己设计题目,观察大自然,做记录,写研究报告。这些孩子成长起来以后,不会都会喜欢博物,但总会有一些人热爱大自然、想着保护大自然。据我所知,现在越来越多的学校要开设博物课。

这张是北大附中学生在野外扎营。扎营给孩子的感受,不仅仅是在帐篷里睡了一晚上。在那样的环境中,他们会有很多体会,也许会记忆终生。住在账篷里头,他们能够跟谁对话呢?跟约翰•缪尔对话、跟利奥波德对话,跟大自然对话。

最后,我推荐几本书:

《一九〇六:英伦乡野手记》,上海译文出版社。

《玫瑰之吻:花的博物学》,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好鼠兔》,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昆虫Q & A》,商务印书馆。

《纳博科夫的蝴蝶》,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博物人生》,第2版,北京大学出版社。

《缤纷的生命》,中信出版集团。

《生命的未来》,中信出版集团。

本文根据作者2016年6月4日在首都图书馆讲座的录音和PPT整理。

(本文来自“科学的历程”,转载请联系本公众号。)

延伸阅读

刘华杰:凭什么相信引力波检测的结果?

刘华杰:企盼负责任的文明

刘华杰:科学与艺术的共济进化

达尔文选择了博物学

刘华杰:可以像卢梭一样喜欢植物:《植物学通信》中文版序

刘华杰:纳博科夫的双L人生

刘华杰:多头衔的利奥波德和他的悖论——序利奥波德《环河》中译本

刘华杰:重建共生范式

点击下载《沙乡年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